第1228章 张燕降伏
“还请大人明言!”张燕恭谨的说道;
“其一,任命将军为正四品平难将军一职,新设黑山营,为四步一骑共五校的标准战兵营。”董昭伸出一根手指,向张燕解释道;
“其二,若是将军不愿意领兵的话,待平定河北之时,将军可为常山国相一职。”
“其三,若将军还是不愿意的话,待平定河北之时,可招将军入朝,担任执金吾一职。”
董昭说完后,并没有急着询问起张燕的想法来,而是端起了身旁的茶杯,再一次细细的品起来。
良久,张燕才站起身来,向董昭拜道:“还请董大匠向大王回禀,就言张燕愿为大王愿领军出战,为大王开疆拓土!”
“哈……”董昭此时才真正放下心来,虽然说已经确信张燕有作九成的把握会投降,但是事情没有最终确定下来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一些不放心的。如今张燕已经如此郑重的承诺,就让董昭终于确信自己已经成功了。
“张平难请起,以后,大家便是同殿为臣了。”说着,董昭连忙起身,将张燕一把扶了起来道;
“谢董大匠,只是下官还有一事想要请教大匠。还请大匠指教……”张燕起身后又向董昭拱手道;
“请讲,只要昭能够帮得上忙,一定尽力而为。”董昭说出这话的时候,心中就已经作出了决断,在外人看来,张燕是他董昭劝降的,所以他们两人绑到一起了,所以张燕有什么事情,自己必须全力相助。
“是这样的,”张燕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就向董昭说了起来。
听了张燕的话,董昭才明白,原来张燕所说的却是这么一件事情。黑山军说是一个势力,不如说是一个大小黄巾势力的联盟,而张燕则是这里最大的一个势力和盟主,如今即便是张燕愿意诚心相投,但是却不能肯定其余诸大小势力也是如此。所以他便是顾虑其余几家势力的反应,因为在整个黑山军当中,真真正正张燕自己彻底掌控的只有不过七八万的士卒和五十余万的民众。
董昭听后,略一思索,道:“此事,请将军马上向大王写一本奏折,吾便马上返回,将其上给大王,交由大王定夺,而将军也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尽量在不惊动其余人的情况下掌控更多的兵马。不过,此事,以吾估计,大王应该不会责骂将军的。”
张燕也点了点头,虽然心里知道此事确实不能怪自己,但是毕竟自己投降过去,却又在这个上面处理不好的话,难免会落到有心人的眼中,到时候就有理也说不清楚了。
得到董昭的提醒后,张燕马上写了一封降表,然后又写了一封奏折,将黑山军的详细情况在一封奏折上面写清楚,随落款画押之后,将自己的儿子叫了进来,命令他带着这两封奏折,护卫着董昭一同前往上党拜见皇甫超博。
五日后,长子城内,皇甫超博见到了董昭和张燕的长子张方。
“末将张方拜见吾王!”看到高坐主位之上的皇甫超博,张方连忙快步上前叩拜道;
也许是董昭的提醒,或者张燕在出发前已经提醒了他,张方在叩拜时,并没有说自己的职务,只是单单说了一个末将。
皇甫超博笑了笑道:“爱卿平身!”
“谢大王!”张方闻言,连忙再次拜谢。
“董爱卿此番辛苦了!”皇甫超博又转头看向董昭道;
“能为大王分忧,乃臣下之本职,不敢言辛苦!”董昭躬身道;
“不知张爱卿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回大王,末将此番前来,乃是家父所托,为其送来两封奏折,若非如今黑山军刚领兵返回,魏军正在九门东面虎视眈眈,为防御魏军兵马,故父亲不能亲自前来拜见大王,请大王恕罪!”说着,张方从怀中拿出张燕写好的两份奏折,高高的举过了头顶。
皇甫超博身边的典韦见状,连忙快走两步,从张方手中接过奏折,递到了皇甫超博的手中。
打开两份奏折,皇甫超博很快便将其看了一遍,然后笑着向张方道:“张燕的意思孤已经知晓,此事需要仔细商讨一番,再答复汝等,汝先退下,好生休息,到时候孤再召见汝。”
“末将告退!”张方见状,连忙躬身行了一礼之后,便在待卫的带领了离开了。
待张方退下后,皇甫超博这才转头看向董昭,仔细询问起黑山军的情况来,董昭马上便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一五一十的向皇甫超博讲述了一遍。
随后,他才道:“据微臣观察,张燕所说黑山军诸部之事,应该是属实的,所以……”
“嗯,此事孤已知晓,依汝等之见,当如何行事?”皇甫超博知道黑山军就像当初自己平定的白波军一般,并不是张燕的一家独大的,张燕只是联盟的老大而已。
“传孤王命,既然张燕仍愿意统兵,那就还如同之前所说,设立黑山营吧,黑山营主将张燕,一应将领皆由张燕举荐,孤无不应充,告诉张燕,除了他的心腹亲信之外,让他不必急着将此事告之黑山军其余诸人,先将自己手中的十万兵马整编完毕之后,再慢慢的渗透到其余诸部中,需得缓缓图之,万不可急于求成。毕竟国策乃是先西后东,不可轻动。”
听了皇甫超博的话,董昭却有些担心道:“一应将领,皆无不准,王上,若是……”之所以有这样一说,董昭也是为自己找好退路,毕竟张燕是自己劝降的,若是任由他自领一军,一应人员皆由他自决,到时候真的出了什么问题,董昭怕自己脱不开身。
皇甫超博的手一挥道:“无妨,张燕是个明白人,不会做什么逾越的事情的。况且,这只是便宜之计,待真的出兵河北,亦或平定并州之后,黑山军诸将少不得会有大批的调动。”
黑山军这么多将领,虽然没有谁像张燕一般,是大将之才,但是到军中担任副将还是没有问题的,现怎么说也是武力值达到了七十左右的历史将领,所以皇甫超博并不担心张燕会出什么幺蛾子。
董昭只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见到皇甫超博一意坚持,便也不再出言阻止,而郭嘉也没有多说什么,于是这个事情便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还需要辛苦董爱卿,再跑一趟常山国,还有尽快让张燕迁移一些民众前来上党,记住,一定要暗中进行。”皇甫超博提笔将张燕任命书写好,然后看向董昭道;
“微臣领命!”董昭躬身应诺。
第1229章 得胜还朝
五日后,风尘仆仆的董昭再一次出现在了张燕的将军府中,看到皇甫超博的任命书,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恭恭敬敬的将王命接下之后,张燕亲自将董昭好好款待一番,并且当着董昭的面,让自己的儿子派人将自己的一众心腹属下都秘密找来。
几日后,张燕属下的一众心腹将领都秘密赶到了真定,张燕便让董昭当着众人的面宣读了皇甫超博的王命。
一众黑山军,不,应该叫做飞燕军众将,虽然感到惊讶,但是却也没有人出反对,他们有些是当年张牛角的属下,有一些是张燕这些年自己收拢的心腹,对于他的决定都没有人能够反对。
当众人都得知张燕竟然投降了唐军时,大家都还从心底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毕竟唐国的强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再加上当年围攻洛阳之时,投降的杨奉诸人都已经身居高位,但是他们却还是朝不保昔,所以对于投降唐国并无异议。
接下来,张燕便下令飞燕军按照皇甫超博的要求进行整编,本来他们有四万战兵,再加上控制在手中的四万守兵,所以张燕便从这里面挑选了两万五千兵马,直接将其编为五校一营兵马。
五校兵马当中,有五千黄巾力士,这是张燕在这几年时间里面,张燕一点点再次编练出来的。当初,张燕还想着拿皇甫超博的洛阳立威,结果威没有立成,倒是让皇甫超博一战成名,而黄巾则是损兵折将,就连张燕的一万黄巾力士都最后只剩下了不过两千余人。
除了一校黄巾力士外,其余三校步卒都是普通战兵,另外一校则是骑兵。至于人员方面,青牛角、张白骑、黄龙三人被张燕举荐为中将,而平汉、飞燕、白波、大计、浮云五将则被任命为校尉。
几日后,董昭就离开了常山国,在离开之前,董昭还再三叮嘱张燕,一定要尽快前往洛阳拜见,张燕也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当即就表示,只等今年第一场大雪下来以后,自己便安排好黑山军的军务后,便马上秘密赶到洛阳谢恩。
就要董昭离开常山国返回洛阳的时候,皇甫超博也开始返回洛阳,此时,上党郡的一应将领官员都已经赶到了长子,上党郡的政务开始正常运转起来,而皇甫坚寿已经亲领五千战兵一万守兵进驻了涅县,同时又太岳山谷道当中开始修筑关隘,光是在这里派出的民夫就足有万人,再加上战兵和守兵各五千人,足有两万余人在这里。
修筑关隘的地方,在离涅县县城西北方向十余里处的山谷当中,这里位于涅县西南方向十余里的磨则山南面山谷当中,所以皇甫超博干脆就将这个关隘取名叫做磨则关,按皇甫超博的要求,今年年前,这里必须建好一座小型关隘,到明年则将其升级为中型关隘,以保障上党郡的安全。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皇甫超博便率军离开了上党,其余诸营兵马马也都纷纷拔营返回驻地。而当初随皇甫超博一同出征的四员小将,却被皇甫超博丢在了上党,交给皇甫坚寿去磨砺去了。
十月底,皇甫超博率领着近卫军返回了洛阳,看到熟悉的洛阳城,皇甫超博也不由得心中一松,自己领兵进入洛阳城以来,到现在已经有**年的时间了,好像还只有今年征战的时间最短了,有些年份更是一年到头都在战事当中。
倒是今年,从开始出兵到返回洛阳,一共才两三个月时间,真正的战事只有正好一个月,却也为自己夺得了一郡,不,应该是两郡之地。如今张燕已经归降,等于自己已经战略位置上完全力压河北了,只是如今还不到与袁绍拼命的时间,否则的话,皇甫超博还真想着先灭了袁绍再说。
呃,说这话似乎有些太目中无人了,到目前为止,袁绍也是天下诸侯当中排名第二的,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却是钱多粮足,兵多将广,没有办法,谁叫人家出身好哟。
若是两家之间没有外力干扰的话,皇甫超博倒是能够将其灭了,只是要费不少力气。但是如今唐国周边的环境并不太好,若是与魏国相斗损失太大的话,那自已可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又将目光投向了西面,如今西面的三家已经开始了战事,只是不知道如今已经的情况到了什么程度了。
沉思间,洛阳南门外码头便已经到了,皇甫超博转头向码头看去,发现那里已经人潮汹涌。从城门外到码头上,早已经被洛阳兵马全部排满了,其实皇甫超博也不喜欢这样的仪式,只是如今的情况却也由不得他个人是否喜欢,大军出征,得胜还师,必要的仪式是少不了的。
早在近卫军从长子城开始出发时,留守洛阳的众人就已经在开始准备此时了,一路之上,都有骑兵在注意大军的行踪,每天都会将其汇报到尚书台。
随着皇甫超博乘坐的楼船靠上码头的栈台,码头之上已经响起了鼓乐之声。看到皇甫超博出现在船头的时候,码头上的官员将士和在一旁围观的普通洛阳民众,全部都跪服在地,高声齐呼:“大王万岁,大唐万岁!”
一时间,整个码头上只有整齐的山呼万岁之声,皇甫超博在船头接受了官民的跪拜后,便快步走下船来,朱俊为首的三公九卿以及尚书台的一众官员,以及留守洛阳的各部主要将领都上前拜见。
“恭喜大王,得胜还朝!”
“同喜!”皇甫超博笑着向众人道;“此次出征,虽然有些波折,却最终还是达成了吾等的目的,幸赖将士们奋勇杀敌,还有诸卿为孤运筹帷幄。”
接下来,皇甫超博又在蔡邕的安排指引下,举行了祭天的仪式,一通折腾之下,一直到中午时分,这才领着一众文武官员将领回到了内城。
第1230章 作死的公孙赞
回到洛阳的皇甫超博却也没有时间休息,随着唐国的领地越来越大,每天的政务却是愈发的繁重起来,虽然有三公九卿和尚书台分担,但是很多事情却不是他们能够处理的,即便是他们已经临时做出了决定,但是事后都还是需要皇甫超博亲自过问。
不过,回到王宫的皇甫超博并没有马上去处理政务,而是来到了后宫,先是看了一下自己的一双儿女,陪了两个小孩子一下午,然后陪着糜氏和韩氏吃了一顿家宴,再好好的休息一晚,到第二天才开始接见各位官员,处理政务。
早朝之后,皇甫超博便来到了偏殿之内处理政务。刚坐下不久,史阿与郭嘉便拿着刚刚整理出来的这一段时间天下各地的情报在殿外求见。
皇甫超博看了看眼前堆成了一座小山似的奏折,无奈的向前来通禀的内侍道:“传!”
片刻后,两人联袂而入,进来后马上向皇甫超博跪拜道:“微臣叩见大王!”
皇甫超博眼睛看着手中的奏折,头也不抬的说道:“免礼,汝二人先坐吧,待孤批示完这两份奏折。”
“诺!”
很快皇甫超博便看完两份奏折,在上面批示了几个字,然后交给自己身边的内侍道:“马上送到尚书房,交予尚书令,令其尽快安排下去!”
内侍拿着两份奏折领命而去,皇甫超博这才端起案几上的一个茶杯轻轻的啜了一口,道:“正好,汝二人不来,孤也会派人将汝二人唤来。先说说国内的各郡县的情况吧!”
“诺!”史阿一听,马上起身回应,然后摊开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本子,向皇甫超博详细介绍起近几个月来,国内各郡县的情况来。
好在,因为事先准备充分,国内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齐国虽然有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但是都被鲁肃与黄忠和徐荣率领诸将坚决的予以了回击,有几次曹操派出来的几个数百人的兵马几乎被全歼,有了这几次战事之后,曹操属下诸将很是自觉的没有再挑衅唐国了。再加上吴国和夜来香两家不断与齐国出现磨擦,所以曹操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徐州方向去了。
而燕北郡和几个海岛基础的发展也都非常平稳,特别是长山岛和郁州山岛,如今两个县城都已经建设完成,人口数量也已经达到三万余,特别是两城附属的船坞都发展得很好。想了想,皇甫超博道:“派人传令,调长山岛城副尉李贵前往郁州山城担任县令吧!”
听完国内的情况,皇甫超博倒是松了一口气,不过,他看向郭嘉二人时,两人却是并无半分轻松的样子,于是道:“说吧,汝二人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史阿苦笑一声,朝着郭嘉看去,郭嘉点了点头,走到偏殿一侧墙边,指着幽州的地国图道:“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据暗影卫这些天从幽州传回来的消息称,燕王自从败退逃回幽州后,就很少露面了。”
今年的一场战事,公孙赞可以说是吃了一个大亏,丢了数万精锐不说,还丢掉了涿郡的大部分城池,如今硕大一个涿郡已经只有涿县和良乡两城了。
不过,公孙赞自己从返回蓟城后,虽然没有怎么露面,但是动作却是不断。首先,他便再一次下令从各郡县帛调精锐士卒,在蓟城重新组建了五万精锐战兵,分为五营,分别将其取名为青龙营、白虎营、朱雀营、玄武营和羽林营,同时又将各郡县抽调而来的骑兵组建了两万骑兵,再加上原来的两万白马义从,一共就有四万骑兵。
这九万大军被公孙赞自己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就连他最为宠信的几位义兄弟都没有机会染指。如此一来,整个燕国最为精锐的兵马,基本上全部集中在公孙赞自己的手中。像其他各郡太守,甚至是公孙范和公孙越两人手中,除了两千白马义从外,就只有八千郡国兵用于防御郡城了,更不用说王门与单经两位太守属下的兵马了。
之所以会有如此情况出现,是因为从燕王宫内传出来消息,他的几位义兄弟向为了转移公孙赞的注意力,减轻自己挑唆出兵的罪责,在公孙赞面前挑拔离间,言国相、国尉以及辽西、卢龙几位郡守,竟然在没有王令的情况下,与盟友轻易就组织起了数万精锐骑兵,若是他们中间有谁欲拥兵自立的话,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连续在袁绍手中大败的公孙赞如今更加的刚愎自用,仅仅刘纬台和李移子三人几句话的挑拔,便让公孙赞对自己的两个弟弟生疑了,如此一来便出现了前面的举动。
除了抽调兵马外,公孙赞还下令从各郡县调集大量粮草,全部集中到蓟城,然后又征集数以万计的民夫工匠,将蓟城的内城扩大到几乎为外城的一半,将九万精锐兵马中的绝大多数全部集中在内城当中。
而外城的防御也是由五营兵马轮流负责,不仅如此,他还令人不断的加固蓟城的防御,然后又大肆建设王宫,将自己一天到晚都关在王宫之内饮酒作乐。
就连国相关靖与御史中丞公孙纪诸位重臣有很少能够有机会见到公孙赞了,随时能够见到公孙赞的只有他的三位义兄和鹰巢的负责人以及公孙赞的亲卫统领公孙豪几人。
听了郭嘉的介绍,皇甫超博不由得目瞪口呆,半晌无语,良久,他才缓缓道:“公孙赞这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呀!看来想要拉回来都是不可能的了。”
郭嘉与皇甫超博在一呆久了,也明白了这个“作死”的含义,道:“正如大王所说一般,公孙赞这是在作死。”
“以卿之见,孤当要如何做才好?”皇甫超博朝郭嘉看去,问道;
“嘉也尚未想出很好的解决办法,大王不妨将尚书台诸人都召来,众人再仔细商议一番。”郭嘉摇了摇头道;
如今前往魏郡的庞统和前往山阳郡的鲁肃两人都已经回到了洛阳,所以郭嘉才会有如此一说。
皇甫超博点了点头,马上派人出宫将几人召来,同时又将徐庶也一同请来,公孙赞如此做法,明显是如同历史上在易京筑城一般,自寻死路,皇甫超博必须找到一个应对之策,否则燕北郡可又危险了。
第1231章 走一步算一步
历史上,公孙赞在易京被围之后,便派其子公孙续向黑山军求援,结果却被袁绍抓住了,最后袁绍将计就计,冒充黑山军,将公孙赞大军引诱出来,在易京城下将其大军再一次击溃,随后公孙赞便退回易京城内死守,然后就是袁绍军围攻易京,最后公孙赞在城破后举火**。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不由得一个激灵,难道公孙赞又要如同历史上一般作死吗?只是如今黑山军已经投降自己,这个要不要告诉公孙赞呢?不过,以公孙赞现在的状况,估计连自己都已经顾忌上了,还是不要告诉他了,再说如果他真的与黑山军之间有联系的话,正好自己又多了一条情报渠道。
其余几人在得到传唤之后,很快便赶到了偏殿。待几人都到齐后,皇甫超博示意郭嘉将燕国的情况向大家仔细解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诸卿,以燕国目前的情况而来,吾等应该如何应对才好?”
对于燕国的情况,众人却都没有多少好办法,荀攸最后道:“大王,燕国的情况,吾等实在是鞭长莫及,燕王轻信谗言,就连自己亲族将领和国相都疏远,吾等只是盟友,更加无能为力了。再则,以吾等之前的方略,若是燕国实在是保不住渔阳以西的诸郡县,那么就只能想办法协助公孙范诸将守住右北平的辽西诸郡。”
“不错,”鲁肃也起身道:“王上之前已经安排妥当,右北平、辽西和卢龙三郡的几位将军也都明白吾等的方略,所以如今之计,只能提醒诸位将军尽快加强自己手中的实力,以为后期魏国北进幽州做好准备。”
徐庶长叹一声道:“话虽如此,燕王此番抽调走了各郡最为精锐的兵马,然后又下令从各郡运送大量粮草进蓟城,如此一来,右北平诸郡的情况皆不容乐观呀!”
众人一听,也都叹息不已,确实如此,公孙赞这一安排,虽然加强了蓟城的实力,但是却将右北平诸郡的实力削弱到了最危险的地步了,若是公孙赞没有必怀不满还好,其余诸郡一定有战事发生,便只需要紧守城池,静待王城大军来援即可。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公孙赞摆明要将所有精锐兵马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却又对于属下诸郡守心生怀疑,甚至连自己的亲弟弟都怀疑起来了,如此一来,一旦其他郡县受到外敌入侵,王城的精锐兵马会不会出兵救援,这还真不好说了。
听了众人的话,皇甫超博也无奈的摇了摇头,确实如此,唉,看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史阿,派人传令蒙毅,告诉他们,派人悄悄的与公孙范接触一下,问一下他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若是粮草兵器方面有需要的话,可以给他们私下支援一下,不要让公孙赞知道了吧。告诉公孙范,孤也是为了燕北郡的安全着想,这些东西先借或者是赊给他,到时侯是要归还的。”
“只是如此一来,若是被燕王知道的话,恐怕……”庞统在一旁说道;
“估计如今吾等已经被燕王忌惮上!”郭嘉在一旁苦笑道;
众人一听,皆默然,此次联合出兵,虽然数万骑兵最后确实是替公孙赞给解围了,但是没有经过他,几家再加上燕国的几位太守了下子集合了数万的骑,也难怪会被公孙赞给忌惮。
“好了,此事容后再议,史阿,为众位说一说关中情况吧。”皇甫超博摆了摆手,打断的众人的沉默了道;
“诺!”
史阿出列向皇甫超博行了一礼,然后又向殿中从人行了一礼,这才走到殿中墙壁上挂着的关中地图面前,向众人仔细介绍起关中三路诸侯之间的战事来。
关中的战事是上党战事开始后第五天开始的,然而结果却是大出众人所料,也让马腾和韩遂真真实实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马腾与韩遂两家集结了近十万大军,其实骑兵四万,步卒六万,向董璜的秦国发起进攻,却被秦国国尉牛辅率领的六万大军,死死的挡在了汉阳郡的冀县、显亲和成纪一线,两个月时间寸步也不得进。
要知道,牛辅并不是能力十分强的将领,之所以能够在董卓军中得以重用,完全是因为他是董卓的女婿的原故,如今他竟然率领六万秦军就将马韩两军联军挡住,再也没有能够前进半步。
不仅如此,马韩两军在李儒的挑拔之下,隐隐还有些反目的迹像,不得不说,李儒的能力十分之强,哪怕是在有黄河九曲之称的韩遂面前,也是游刃有余。
不过,想想也是,李儒可是以一已之力,单独挑起了董卓军的文官的担子,还将汉末天下几乎是搅得天翻地覆,其能力就可见一斑了。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若是冀县的战事再无进展,马韩两路联军应该就会退兵了,毕竟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而且凉州的冬天比其他地方更加早,所以……”史阿最后说道;
“嗯,史将军言之有理,”郭嘉也在一旁补充道:“若所料不差的话,最迟到下个月初,马腾和韩遂的大军就会撤回了,不过,关中的战事估计三五年之内不会出结果的。当然,若是我军界入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关于出兵关中之事,孤准备再找时间与众卿好好再议,此事容后再说。既然大家都到了,正好再议一议天下其他诸侯今年的动向吧!”
……
洛阳城内王宫议事的时候,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晋阳王宫之内,吕布也在召集赵国一干和重臣议事,不过,与唐国的情况不一样,赵军这边却是有些形影孤单的味道。
王宫之内,除去陈宫这位正儿八谨的谋士之外,其他几人就在谋略方面能力实在是有限了,只有秦宜和张杨勉强算是小半个谋士,其余几人魏续、李封诸人都只武将,让他们冲锋打仗没有问题,但是出谋画策的话,还不如杀了他们来得痛快。
第1232章 吕布的变化
“诸位爱卿,此次上党战事,吾大赵又失去了一郡之地,损失了近十万人口,此事当如何挽回?”王座之上,赵王吕布虽然嘴中说的是诸位爱卿,但是眼睛而是盯着陈宫在看。
如果说这一场大战,让他除了失去了一郡之地之外,还有就是明白了两个道理。其一就是人口的重要性,以前他从来就没有注意过唐国的河内、河东或者是魏郡,随便一郡之地的人口,却有自己一国的人口之多。还有一点就是陈宫确实还是很有能力的,不论是谋略还是内政方面,此次若非他反应够快,说不定唐军已经攻入到太原了。
“大王,此事微臣有罪,请大王治罪。”张杨见状,连忙出来主动请罪道;
“此事容后再议!”吕布挥了挥手,转头又看向陈宫:“依国相之见,该如何?”
陈宫听罢,长身而起,走到赵军的地图面前,指了指五原和朔方两郡,道:“大王可知,此两人人口几何?”
吕布摇了摇头。
“此乃微臣之错,之前并末将这两郡看得太重,所以对于两郡的情报也知之不祥,此番鲜卑人大举南侵亦受挫之后,吾便下令狼群必须将两郡的详细情报全部打探清楚。一直到几天前,狼群的情报才全部收拢送了回来。”
说到这里,陈宫稍做停顿,然后才继续道:“据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之记载,五原郡治九原,有10城,合计4667户,共有22957口。朔方郡治临戎,有6城,合计1987户,共有7843口”
“然则,从狼群传回来的消息称,五原共计有户四万余户,共有民众近二十万有余。而朔方虽然比之五原要少,然则亦有户二万七千余户,共有民众达十五万有余。两郡人口数量加起来,比起太原郡还要多。”
“怎么可能?”
“哗……”
“国相,你是不是看错了?”
陈宫的话一说完,偏殿之内几人都一阵哗然。就连魏续李封这样的武将都惊呆了,更不用说张杨和秦宜这样的文官,一个个都不可置信的看着陈宫。
历史上据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之记载,并州刺史部共有9郡91县,计有户数量为115011户,共计人口为703965口。如今的游戏里面虽然数量比起来有比较大的变化,总数量几乎翻了一翻,像吕布控制下的赵国几郡,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近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万。
但是五原和朔方的情况启止中翻了翻,而是增加了十倍和二十倍,这种情况怎么能不让几人怀疑?
陈宫很是镇静的搂了搂自己下颌的胡须,缓缓的说道:“吾也不相信此事是真的,所以亲自将狼群为回来的消息重新核算了一遍,最为发现结果相差无几。”
“为何会如此?”吕布此时终于明白了人口对于他这个国君的重要性,于是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移民!俘虏!”
“俘虏!”秦宜喃喃的说道;猛然间,他意识到了陈宫话里面的意思,目瞪口呆的看着陈宫。
“不错,看来秦中丞已经知道了原因了。”陈宫点了点头,然后转头向吕布看去时,发现他仍是一脸茫然,于是便耐心向吕布解释道:“两郡之地最初为异族所占领,两位太守都是从中原而来,他们过来之时,除了近万士卒外,还有数万的士卒家眷,这是如今两郡人口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他们占领各城之后,将所有俘虏的异族全部都说降转化为普通民众,再加上这些异族手中还有不少汉民的奴隶,也全部都被他们转成了普通民众,然后就有了如今两郡数十万民众了。”
吕布一听,顿时反应过来,一拍自己的大腿道:“孤明白了,可惜了,此番北上扫平鲜卑部落之时,怎么说也有近数万的部落人口,早知道如此,孤应该派人将他们全部送回来的,而不是全部一股恼都杀掉。唉……”
如今已经明白人口的重要性的吕布,突然之间后悔不已。看到他那一脸懊悔的样子,陈宫倒是替他推脱道:“此事与大王无头,吾辈心中,皆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故面对于异族首先想到的便是杀之而后快,启会想到如此关节,只有这些异人才会如此做的。在得到狼群的情报后,吾又仔细回想了一番唐王一直以来的做法,发现他确实是如此做的,否则当初唐王在塞外的一个小镇也不可能发展到成为一郡之地了。”
“其实是不止是唐王,燕王亦是如此,燕国新设之卢龙郡,其中有半数民众皆为异族的鲜卑人或者是乌桓人,若是以前,公孙赞对待异族的做法便是一个字杀!”
“那好,传孤王命,从今以后,凡有战事,能够俘虏的就不要随便杀掉了,全部俘虏送回太原,交于国相安置处理。”吕布一听,大手一挥,道;
“大王英明!”陈宫诸人闻言大喜,一齐道;
“只是国相,这些皆是以后的事情,此番唐国攻打上党,却是因为吾等的疏漏,若是某一天唐国大军突然又出现在太原,那可如何是好?”吕布转而又说起了唐军进攻之事。
“大王放心,如今太原四周,皆有大军布置,不敢说万无一失,但亦不可能出现上党之事了。”陈宫说道;
“太原南部只有雀鼠谷一条道路可入太原,而西边的上党则需要越过太岳山的崇山峻岭,目前也只有南关谷道能够通行大军。而西面的西河郡,目前还处于异人和异族的控制之下,所以接下来的时间,还讲大王派一员大将,至少将西河郡河水以东的诸城全部都控制下来,一来能够扫清河水以东并州地界的敌对势力,二来也能够增加一些人口。”
对于扫清周边的这些苍蝇蚊子,吕布并不感兴趣,但是要是能够将这些地方的人口都全部纳入到太原,增加他赵国的人口数量吕布却是有想法的。
“依国相之意,要派多少兵马出征?”吕布连忙问道;
“一员大将,两万兵马即可,而且还有一点,西河郡在河东的几座城池基本上都离得不远,待攻下这些城池之后正好能够将太原西面有可能出现的威胁全部挡在河水西岸。”
第1233章 陈宫的谋划
并州西河郡治离石领9县共十城,有12698户,78038口。包括郡城离石,还有九座县城分别是位于河东的中阳、平周、蔺县、皋狼,以及位于河水西面的圜阳、圜阴、平定、广衍、美稷。
对于这些情况陈宫早就了然于心,不过,吕布的注意力一直都在并州的这些平原地带,对于离石这样的穷山恶水之所并没有多加在意,还有一个原因却是因为西河郡的人口之前一直都不多,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万人,还不到太原郡一个普通县城的人口。
只是经过这些年在异人的带动下,人口才增加到了近八万人,其余五万余人位于河东的五城当中,而另外的三万人则分布在河西诸城当中。
不加思索,吕布便下令道:“那好,李封听令!”
“末将在!”
“孤令汝统领两万将士,即日出征西河,两个月之内将西河郡位于河东的五城全部攻下,随后,留下五千士卒防守五城,将俘虏的人口尽数迁回太原进行安置。”
“微臣领命!”李封大喜,虽然只是五六万人的几座小城,里面却依然有不上不油水的。
“大王!”陈宫又道:“微臣还有一事要奏请大王!”
“国相请说!”
“除去西河诸城外,吾国境内各处崇山峻岭多不胜数,这些地方隐藏着大小的山寨,臣请大王下令各郡加紧剿灭各处山寨,将基人口尽数俘虏,安排到各处进行安置,如此一来,还是能够使人口增加不少的。”
“准!”
“还有一事……”说着,陈宫看了看周围的宦官侍卫和宫女,便不再说话。
吕布见状,将周围的闲杂人等尽数挥退,然后才道:“国相还有何事,请明言!”
“微臣闻燕王公孙赞在上个月再次出征魏国,大败而回,若非燕国国相与国尉联合几郡太守,又请来盟友皇甫超博的燕北郡骑兵和辽东属国骑兵,星夜驰援,说不定公孙赞能不能顺利撤回蓟城都还未可知。不过,正是因为关靖与公孙范的逾越之举让公孙赞不悦,再加上公孙赞的三位佞臣结义兄弟的挑唆,如今燕国郡城之间矛盾日深,随后公孙赞又下令从各郡抽调精锐士卒前往蓟城,将各郡的精锐抽调一空……”
随后,陈宫又详细的给众人介绍了燕国目前的情况,众人都听得目瞪口呆,待陈宫说完,反应最快的张杨道:“国相之意,是请大王准备出兵上谷,将其纳入的掌控当中?”
陈宫抚掌大笑道:“不止如此……”
说着,陈宫便将自己的方略向几个仔细的解说一番。
待陈宫详细解说了一遍自己的方略之后,众人都不由得拍手叫好。不过,秦宜却又说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大王,国相,其实吾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何国相一直都没有提及过向黑山军动手,若是能够将黑山军纳入到掌控之下的话,启不是更好?”
听到秦宜这么一问,吕布和魏续几人也都朝陈宫看来,静静的等着陈宫的回答。
陈宫道:“吾启不知道黑山有不少的人口,然则有几个问题,不知道秦中丞是否有考虑?”
“请国相指教!”秦宜向着陈宫拱手一礼道;
“其一,黑山军据于太行山之中,其条件较之上党郡和西河郡更加险阻难行。其二,黑山军战力其实并不弱,否则以魏国之强,却依然不能够奈何他们。还有一点就是,若是吾等拼尽全力将黑山军击败,将其人口全部纳入赵国,但是其所属的城池关隘名义上均属魏国之内,若是魏王向吾等讨要这些城池,到底是给还是不给呢?”
“肯定不给的。”秦宜不假思索道;
“若是不给,势必得罪魏王,界时,吾等便是四面临敌,覆亡之日必不远矣。若是真的给,大王与诸将可愿意?”
众人听罢,皆是哑然。
索性众人便不再讨论这个问题,转而商议起陈宫前面所提出来的方略来,虽然大致方略已经有了,但是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的。
……
五原郡九原城内,赵紫龙正与侠客及老杜几人说着话,自从得到吕布即将出兵开始,一直到前一段时间吕布大军撤退,在座的众人都是精神高度紧张,没有一刻敢放松的。如今吕布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但没有攻入五原,结果连上党都让皇甫超博给攻了下来,这让众人都高兴不已。
于是,便有了赵紫龙招集众人一起来聚一聚的想法。如今吕布的大军当中,并州狼骑已经退回太原,张辽率领的五万步卒也只留下了一万驻守咸阳,其余步卒都全部退回了云中,而骑兵方面,已经曹性所统领的两万普通骑兵也只留下了五千在云中,其余都已经退回到了雁门,可以说五原东面的吕布军暂时是没有多少威胁。
不过即便是如此,几家倒也还是没有掉以轻心,张辽所部的五万赵军在阳城下折损了近万人,但是几家的联军也损失了四五千人,可以说损失还是不小的。要知道几家两郡之地一共才不过三十五六万人口,他们招募的兵马却足有五六万人,已经超过了正常的十比一的比例了,如此一场大战下来就损失五千,如何不让几人心痛不已。
“各位,抖一抖自己的家底吧,虽然这一次吕布因为超博老大突然出兵上党而不得不退兵,但是吕布已经在阳城下吃了两次亏了,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几个人嘻嘻哈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后,赵紫龙开口道;
“先说说我自己的吧,我这边是五城约十五万人,本来有兵马数量在两万五千人,其中守兵一万七,战兵五千,骑兵三千。这一次损失的兵马是守兵一千二百余,战兵近八百,差不多损失在两千人。”
侠客闻言道:“我这边损失的兵马差不多,不过我的守兵稍微少一些,只有一万五,战兵五千,骑兵五千,这一次的损失也在两千人的样子。”
老杜与小杰杰两人对视一眼,道:“我们两人的损失大概有一千二百人的样子。”
“看来我们这一次光是兵马的损失就在五千多了,要知道,我们可一共都只有不到六万兵马,照这样下去,再打个两三仗,估计就守不住了。”赵紫龙双手抱头挠了挠道;
第1234章 各家情形
赵紫龙的话让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当中,没有办法,自己几人虽然想尽办法,但是奈何实力不如人,虽然已经两次将吕布击退,但是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老大那里有什么办法吗?”老杜道;
赵紫龙摇了摇头:“不要老想着他那边有什么办法,要知道,他虽然实力是强,但是也是四面受敌,日子并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而且还有一个猪队友不时给他捅点篓子。”
说到这里,赵紫龙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也都仰头大笑,大家都知道赵紫龙说的是谁,不过用猪队友要说,却是没有错的。
“还有一点就是,这一次他们正好找到了吕布的错漏之处,才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如今陈宫已经警醒过来了,以后,估计这种漏子是找不到了,若是强攻并州各处关隘的话,估计损失就大了去了。”说着,赵紫龙意味深长的扫了众人一眼。
侠客闻言一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已经想到了什么,但是老杜和小杰杰却是没有任何反应,赵紫龙见状,也不再提这一个事情。
赵紫龙的言外之意,其实就是大家虽然是盟友,但是如果要皇甫超博要用数万大军的损失来救并州两郡,他也要考虑考虑才行,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厚非的。
侠客明显是曾经考虑过,或者是傅巽和他说过类似的话,所以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老杜两人却明显属于玩票性质的,所以根本就没有想这一茬。
“紫龙兄有什么好办法吗?”侠客开口询问道;
赵紫龙摇了摇头:“暂时没有,最主要的是,我们与皇甫老大相隔太远了,若是和纵横天下一般,两家相邻,相信事情就好解决多了。”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而且我觉得吕布的目光暂时应该不会放在我们身上了,南面给他的威胁越来越大,相信他能够抽出来对付我们的兵力就会越来越少。”侠客显然也与属下的诸将仔细商议过此事,所以才会有如此一说。
凉州的无语势力的覆灭,显然带给领主玩家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像侠客和赵紫龙这样与强敌为邻的势力。只是确实如同他所说的一般,如今的形势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游戏就是这样的,有人高兴有人愁,有人欢喜有人哭。凉州的无语已经被马腾赶到祁连山中,侠客和赵紫龙却是被吕布揍得愁眉苦脸,有人却是痛并快乐着。
轻车将军夜来香就是如此,与曹操打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大战小战十数次,好在有孙策军的帮助和皇甫超博的牵制,再加上曹操这几年与皇甫超博的战事都是败多胜少,所以夜来香还是利用这三十几城,近百万人口支撑了下来,而且随着他的名望越来越高,在下半的几个月时间里,竟然接连招揽了招揽吴兰、泠苞、王粲三名历史武将,让他的实力增长了数成。
吴兰和泠苞都是历史上益州的名将,其武力值基本上在八十左右,王粲也是荆州的名士,他们的加入让夜来香的武将实力大大加强。
如果说夜来香是痛并快乐着,那么荆州的多情剑就只能用意气风发来形容了,经过几个月的接触,多情剑终于招揽了上庸的两位历史将军申耽和申仪两兄弟,有了这两名地头蛇的帮助,多情剑便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先是在兄弟二人的帮助下,突袭上庸北面的县,俘虏了张鲁军守将李蒙和王方二人,随后竟然有如神助一般将两人招降之后,又在两位带路党的帮助之下,多情剑的一万大军突袭西城,经过两日激战之后,便将西城攻下,直接威胁到张鲁军的汉中腹地。
而在益州潜心发展的我是小白,也招揽到了高沛、杨怀、吕义几名将领,终于摆脱了有兵无将的尴尬局面。
乐浪的霸气皇族则已经全部将乐浪郡控制在手中,不过,却与之前的小白兄一般,乐浪地广城多,但是霸气皇族手中可用的将领却还是只有太史慈和孙再加上魏攸三人,所以如今也只是潜心内政,根本就没有起扩大势力范围的心思。
与霸气皇族一般,吴郡的严寒也不敢轻易开战,一则自已控制王朗的地盘还不久,民众还没有完全归心,二则,小霸王虽然目光放在北面的曹操身上,但是在吴郡和丹阳两郡的兵马将领却也不是吃干饭的,所以严寒暂时还没有开战的心思。
与他们抱有一样心思的玩家诸侯还有剑灵、战列舰、曹查理和小强几人,几个人都是占据一个郡的地盘不久,所以想潜心先将现有的地盘稳定下来,再把目光投向周围。
就在大家都准备安安心心的过一个好年的时候,燕国国尉,右北平太守公孙范的府之内,却有一位神秘人出现在其中,来人正是唐国燕北郡战兵营将领,控鹤营主将,冠军将军黄叙。
对于黄叙竟然以如此胡商打扮出现在自己面前,公孙范的不由得惊讶万分,不过,当黄叙说明来意后,公孙范便不现言语了。
“此番前来,是奉我王之命前来拜见太守大人,不过,此前,因为燕北郡善自出兵前面涿郡,引起了燕王对太守大人的一些误会,所以,大王便令吾尽量隐密一些,以免便得燕王的误会更加深。
听了黄叙的话,公孙范哑然,自家人明白自家事。如今的公孙赞,已经不是自己当初的那么意气风发的兄长了,在三位义兄弟的挑拔之下,竟然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相信,反而去相信几个外人。
就像这一次自己与国相联合几郡太守和两位盟友前去救援,本来并不是什么大事,结果在几人的挑唆下,竟然变成了自己几人无王令善自出兵,最后,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而那三人挑唆兄长出兵,最后使得大燕的数万精锐尽数被折损在河北,他们几人只身逃回,反倒是没有任何事情。
第1235章 釜底抽薪
“唉,”沉默片刻后,公孙范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吾还要多谢将军上次出兵之事,若非将军与吾等一起出兵,大哥就没有那么容易从河北撤回来了。”
“太守大人不必多礼,你我两家本为盟友,本就应该守望相助的。这一次黄叙奉王命而来,是想问一下太守大人我们有什么可以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
虽然黄叙没有直接点明原因,但是公孙范却明白的,此番大战,已经让燕国丧失了涿郡这个大郡,如今已经只有涿县和良乡两座城池,好在在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广阳、涿郡和渔阳三郡已经迁移了很多人口前往右北平、辽西和卢龙三郡,使得涿郡的人口几乎下降了一半,从最初的近五十万成为了现在的三十余万。而如今涿县和良乡两城加起来的人口已经只有不到十万人。
返回蓟城的公孙赞大肆抽调各郡精锐补充到近卫军中,组建了九万他直接掌控的精锐,目的就是想要将燕国最为精锐的战斗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但是他这样做却有一个后果,那就是地方郡县的兵马几乎都羸弱不堪。
像公孙范一样,虽然他是燕国的国尉,但是实际上却只能指挥动右北平的兵马。经过抽调后,右北平的兵马只有不过一万五千大军,但是却需要防守四座城池和一座长城关隘。四城一关每处都只有两千郡国兵,再加上公孙范自己手中的五千士卒,这里面骑兵仅有一千白马义从。
堂堂一国国尉,竟然只能指挥一万五千郡国兵,而且这些兵马中的精锐全部都被挑选去了蓟城,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更让公孙范担心的是,自己的这一万五千兵马当中连中级以上的武器装备都没有多少,更不用说是高级装备了。
连公孙范都是如此,更不用说辽西太守单经和卢龙太守王门两人就更惨了,只有渔阳太守公孙越稍微好一些,因为渔阳有九城四十余万人,所以他的手里倒是有近四万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公孙越与公孙范相比较而言,他更长于点阵而短于军略,所以公孙赞对他却是更加放心一些。
即便如此,公孙越手中的兵马比起公孙范来说,战力和装备方面也是相差无几。
看着公孙范欲言又止的样子,黄叙倒是开门见山道:“大王知道太守大人军中军械上面有些不足,特别是中高级的武器装备,所以大王便派吾前来问一下大人,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我们可以先提供一部分。当然,这些装备只能算是先赊给大人的,只是钱可以稍后一些支付。”
黄叙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公孙赞在抽调精锐士卒的同时,也将各郡的高端武器装备和大部分钱粮都全部部运到了蓟城,如今即便是公孙范想要从外面购买也是不可能的。
听了黄叙的话,公孙范大喜过望:“那就太好了,吾还在头痛着中高端的武器装备到底该如何是好呢。兄长前一次出征河北,五万步卒几乎一战而没,几乎所有的中高端的武器装备全部都扔在了河北,此次抽调兵马时,几乎将我手里的中高端武器装备全部都拿去组建近卫军了。”
“太守大人这边大概需要多少?”黄叙问道;
“不多,先来三千套吧。”公孙范本来想要五到六千套,但是突然想到自己手中一共才一万五千的兵力,现在达到战兵程度的也就是两千人左右,也没有必要买这么多高级装备了。
“三千够吗?连一校战兵都组建不了。这样吧,吾作主先给太守大人送来五千套吧。至于种类的话,就按我唐军的兵力配比长枪兵、刀盾兵和弓兵接二二一的比例来吧!”黄叙想了想道;
“如此甚好!”公孙范本想拒绝,后面一想,两三千战兵确实没有多少作用,于是也就同意了。
黄叙正欲离开之时,突然发现公孙范欲言又止,于是道:“太守大人还有何事,不妨明言,太守与吾家大王也是多年的相识,若有什么难处,定会全力相助的。”
“唔……”公孙范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自己的话讲了出来:“不知道唐王能否给其余诸郡也先借支一批高级武器装备?”
黄叙脸上作出为难之色,心里却是乐开了花。略一沉思后,才开口说道:“此番前来,大王曾经有嘱咐,言若是太守有所要求的话,尽力相助。太守应该也知道,大王之所以愿意先行给一批武器装备,也是看来相识多年的份上。如今燕王似乎已经对吾王有些隔阂,若是太多的装备给到其余诸郡太守手中,要是被燕王知道了,似乎……”
公孙范一想,确实也是,于是便道:“如此……”
“不过,大王原来是准备先支持一万套装备在太守的,现在既然太守不准备用这么多,不如吾派人将这一万套装备送到太守手中,再由太守转交给其余各郡吧,如此一来也免得燕王有什么别的想法。”公孙范的话还没有说出来,黄叙又道;
其实公孙范之所以如此急着想要高级装备,也是一片公心,他想到虽然自家大哥的手中虽然有数万近卫军,但是如果其余诸位太守手中若是没有一定数量的精锐战兵,若是蓟城有事的话,光凭着数千普通守兵,根本就没有能力支援蓟城。
也正是如此,他却是没有想到,公孙赞将所有精锐全部抽调却蓟城,除了真的是为了增强蓟城兵马的战力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已经对公孙范等一干太守生出了一丝怀疑和忌惮。
公孙范没有看出来,但是有“天生鬼才”之称的郭嘉和“凤雏”庞统两人都看出了一丝的端倪,黄叙之所以会出现右北平,正是郭嘉几个人商议出来的一个策略。如今唐军诸人都已经看出来了,公孙赞已经不可扶了,既然如此,他们便决定来一个釜底抽薪,这才有了黄叙的右北平之行。
第1236章 盟友生隙
对于黄叙的提议,公孙范很是高兴的接受了,两人商量好以后,黄叙便离开了右北平,直接返回了燕北郡。不过,黄叙的行踪很快便被鹰巢的暗探发现,然后传到了公孙赞的耳中,这让公孙赞对自己的这个弟弟更加不满了。
只是,公孙范却对此毫不知情,在黄叙离开后,他便写了一封奏折,派人快马送到了蓟城,向公孙赞道明了自己从唐军手中赊购了一万套高端装备的事情,但是已经先行得到了鹰巢暗报的公孙赞,却已经很是怀疑公孙范在背着自己与唐军达成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协议,对公孙范也越发冷淡和防备了。
公孙赞的反应正是郭嘉等人想要的,公孙赞轻信几位异姓兄弟而疏远跟随自己的属下一干将领,这已经让单经等一干老属下很是不满了,若是再做出一些天怒人怨的事情来,对于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而皇甫超博要做的就是在这个里面不时的添点火,浇点油,然后就慢慢的等着后面摘桃子就是了。
对于燕国公孙赞兄弟之间的矛盾,皇甫超博暂时并没有多加关注,他现在只为后面做一些铺垫,如今公孙赞再怎么说也还有九万最为精锐的战兵,袁绍想要灭了燕国的话,没有个几年的时间肯定是做不到的,而且,经过几次大战,公孙赞估计也熄了南下攻打河北的心思,所以在公孙赞势力覆灭后,将公孙范诸人纳入麾下,暂时还是没有影的事情。
时间到了十一月中,如今的他,正在洛阳的王宫之内接见悄悄赶到洛阳,前来拜见他的黑山张燕。
王宫大殿之上,皇甫超博居中正坐,唐国的三公九卿以及尚书台一众重臣都在列,除了他们外,再无其余人,就连护卫王宫的士卒和内侍都被皇甫超博远远的赶走了。
张燕缓步走到殿中,取下头上戴的一副面罩,向着皇甫超博叩拜道:“微臣平难将军张燕叩见吾王!”
“张将军请起!”皇甫超博伸手示意道;
“谢大王!”张燕又向下叩拜一次,然后才站了起来。
“将军此次赶来,黑山军那边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吧?”
“回大王,都已经安排妥当,黑山军五校战兵已经全部招募完毕,如今已经全部整编到位,其余兵马也都安排妥当。如今常山国已经开始下雪,确定魏国兵马暂时不会有何异动,微臣这才起身南下的。”
“嗯,民众迁移的情况如何了?”
“回大王,到微臣起程之前,已经安排了约五千余户,共计三万民众从上艾周边的几个村镇开始向上党迁移,微臣已经下令黑山军上艾守将平汉对外的宣布是这些民众是私自逃往上党。因为已经开始下雪,所以今年的迁移暂时会停止。”
“不错,天寒地冻,为防止路上出现事故,可以先暂停下来,到开春之后再行迁移也不迟!”
“还有一事要向大王禀报,数日之前,燕王公孙赞派人来到真定,欲与黑山军结盟,共同对付魏国。此事,微臣已经先行答应下来,但是并没有将微臣已经归附之事告诉燕王使者。”
皇甫超博闻言一愣,没有想到公孙赞还是如历史上一般,去找黑山军结盟,而此事却也并没有告知自己这个盟友,这里面的信息量就有点大了。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转头向郭嘉诸人看去,几人也都是若有所思。
“大王,”郭嘉出列道:“看来,燕王确实已经对我唐国有些顾忌了,应该就是因为与公孙范一众太守联合出兵一事所引发的后果。”
皇甫超博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止如此,公孙赞此人心高气傲,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三番五次在袁绍手下吃亏,而且每次都需要吾等出兵相助,必定心生不忿,正加之此次来是欲在袁绍身上讨回一些面子,结果反而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所以……”
说到这里,他又看向张燕道:“此事张将军做得对,公孙赞遣使结盟一事,就按将军如此行事即可。他日若有其他事情,将军亦可先自决之。”
“谢大王,不过,微臣还有一事,因为真定离洛阳太远,若平日有事的话,之间的联络不便,微臣听闻国中诸处皆以飞卢传递情报,所以微臣想请大王派人入驻真定,以便微臣遇事不决之时,能够最快的速度奏请大王。”
皇甫超博听了一愣,心道张燕果然是心思通透之人,本来就他准备和他张燕说起暗影卫入驻真定一事,没有想到他却是自己直接提出来了,如此倒也省得皇甫超博想着要如何说此事。
“此事孤会安排史将军,让他准备好飞卢和人员,等将军返回之时,应该就可以一同返回真定了。”
“谢大王!”张燕再次拜谢道;
随后,皇甫超博又询问了一番黑山军的一些情况,张燕都仔细的一一作了回答,然后皇甫超博又在王宫之内设宴,款待了张燕。之后,张燕并没有在洛阳多呆,第二天便领着史阿安排的暗影卫和信鸽,便匆匆的赶回了真定。虽然他说魏军并没有任何异动,但是也怕他们会突然对黑山军出手,毕竟在往年,魏军就有冬季出兵的时候,不过一般都是小打小闹,万一真的被他们发现张燕不在,继而大举进攻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
张燕离开洛阳之后,唐国国内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别的大事发生,不过,因为上党战事的缘故,所以近卫军和虎贲营等几个战兵营的兵马损失也不小,所以各营都在加紧补充兵马。
而在整个游戏里,除去关中的三路诸侯之间的大战外,就只有徐州方面的三家之间的战事比较大一点,其余各处都基本上是小打小闹,所以说这一年的时间里,整个游戏里面基本上都还是比较稳定的,只是在这个稳定的表象下面,却是暗流涌动,天下诸侯都在做着准备,寻找着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第1237章 兵指上郡
200年建安五年二月初,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唐国各部兵马都已经整编完毕,就连新纳入治下的上党也都已经基本上纳入了正轨。在上党太守田政的努力下,上党诸城的内政基本上稳定下来。特别是从上艾陆续迁移过来的民众,在过完年之后,便又继续进行。这些民众安置下来以后,对上党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开春之后,田政又派人从周边三郡借调了数千头健牛驽马,更是让上党的百姓民心大定。再加上自从去年开始,皇甫坚寿与李乐和上党都尉周石三人,一边编练兵马,一边不停的出兵剿灭上党境内的山贼匪寇。
不仅如此,从去年攻下上党郡开始,皇甫超博就下令从周边三郡不断的有粮食物资进入上党,再加上少府掌控下的几支商队和唐国其余各郡的商队也在源源不断的将各种物资运来上党境内。几个措施下来,上党的民众很快便认可了唐国的统治。
大殿之中,皇甫超博正在几位重臣议事,他们所商议的却是出兵并州上郡之事。这是去年从上党返回之后,郭嘉庞统几个仔细商议的决定,之所以决定出兵上郡,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上党战事之后,陈宫已经将太原周边几乎所有的可能进攻的途径都堵住了,若是唐国大军想要进攻赵国的话,除了硬攻几处关隘之外,就只有走北上上艾,然后向西攻入太原的路径了。然而,走上艾的话其一就是北上的道路太过于难走,从上党境内进入上艾,有数百里长的险阻山道,如果是大军行走的话,很困难。还有一点就是,皇甫超博也不想过早的暴露出黑山军已经投靠自己的事实。
而如果唐国出兵上郡的话,将上郡甚至顺利的话,将整个河套地区的黄河几字湾内的区域全部控制下来的话,向北能够支援五原和朔方的盟友,向东可以攻入并州腹地的太原和雁门境内,而向南的话,还可以威胁到关中的左冯栩,而向西则是并州的北地。
而第二个原因就是,如今关中局势并不明朗,所以唐国还不宜过早的界入其中,以免引起三家的联合反对,而在此之前先控制住这个可以四面出击的地方,到时侯无论是向哪边开战都可以。
当然,上郡也有他的劣势,可四面出击,但是却也是四面受敌。不过,皇甫超博却没有多少担心,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在占领后便马上经营这里。唐军占领河套后,只是将其作为出兵的一个跳板,至于经营发展,那要等平定关中和并州之后了。
“大军准备得怎么样了?”皇甫超博看向徐庶道;
徐庶虽然是光禄勋,但是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国尉朱俊的副手,协助朱俊负责兵马之事。
“回大王,田豫将军所部的鹰扬营已经全部准备到位,按原定方案,鹰扬营此次出征的兵马为普通步卒两校,弩兵一校外加骑兵一校,合计两万战兵。而其余几处兵马,弘农郡熊渠营的两校步卒由涉敢将军亲自率领,已经在弘农城内秘密集结,只待这几日河水稍平稳,便可渡河抵达矛津渡。”
“而河内郡的华雄将军豹韬营的一万西凉铁骑和五千步卒,如今已经悄悄抵达箕关,不过却因为轵关陉的道路积雪未化,难以行走,目前还在做通过轵关陉的准备,不过,按他们的行程来看,应该能够在二十日之前顺利抵达河东。”
按事先的商议,此次出征上郡,主要是由河东田豫的鹰扬营、弘农涉敢的熊渠营以及河内华雄的豹韬营三营出兵攻打。在田豫为主将,涉敢和华雄为副将,考虑到江山麾下有一位厉害的军师法正,所以皇甫超博特意派了庞统为军师。
如此一来就有战兵四万五千兵马,再从河东调集五千守兵和一万民夫工匠,合计为六万兵马,出兵上郡。
本来,各部兵马中,除了河东郡的兵马直接从采桑津渡河外,其余兵马直接由唐军水军运往采桑津是最好的,但是如今风凌渡下游的河水才刚开始解冻,而风凌渡以北的河水更是还没有解冻,所以根本无法直接行船,就连弘农的兵马想要渡河都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才行。
按最初的方略,大军将在二月十五前完成集结,二十日从采桑津开始渡过河水,如今才二月初,所以时间方面倒还是比较充裕的。
听到各部兵马都可以准时赶到,皇甫超博也松了口气,转而看郭嘉道:“上郡的三个异人势力的情况如何?可有什么变化?”
“回王上,经过几个月的详细打探,上郡的情况已经完全清楚了,正如我们先前了解的一样,上郡还是由江山、剩者为王和雄霸三家势力所掌控。其中江山的势力最大,因为他本是原河东太守江沛的侄儿,当初从河东离开时就带走了河东最为精锐的两万兵马,这几年的时间发展,已经占据了上郡的肤施、高奴和龟兹,以及西河郡的圜阴共四座城池。另外还有就是肤施和龟兹之间的一道关隘,名字就叫做榆林关。”
“据暗影传回来的消息,目前江山属下有兵力约三万人,其中骑兵一万,四城一关守兵约有万人,其余万人皆为精锐的战兵……可以说是战斗还是很强的。”
“只有三万兵马?”皇甫超博闻言一愣,要知道,当初江山可是从河东最少带走了两万精锐,这么几年下来,兵力却还是只有三万,确实不多。
其实皇甫超博只是以自己控制下的城池来看待江山的情况的,若是按照唐国甚至是整个中原地区的城池情况来看,江山以四座城池大片区域仅有三万兵马确实不多。
但是实际情况是,上郡的条件比起中原城池来说,是天差地远,若非是有法正这样的大牛在辅佐他,江山如今连三万兵马估计都没有。
第1238章 赵国异动
并州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镇)。游戏里面一共有9城,25169户,128599口。各城分别是肤施、龟兹、白土、桢林、奢延、高奴、定阳、雕阴、漆垣。除此之外,整个上郡境内还分布着大小数十个异族部落,与赵紫龙几人控制的之前的五原和朔方两郡是如出一辙。
可以说,整个河套地区都是这种情况,数十座城池都被异族所控制,不仅如此,城池之外的地方也都是各个部落的势力范围。江山当时被逼无奈之下,只得离开河东进入上郡,好在有两万河东兵马打底,所以很快便将肤施和和高奴两城占领,只是当时他的手中并无强悍的历史武将,再加上两城之间的距离实在是有点远,他的两万兵马也只能勉强维持两城的平稳,更不用说是继续扩展势力范围了。
连江山都是如此的话,就更不用说剩者为王和雄霸两人了,所以说历史武将对于玩家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侠客,当初进入朔方之时,兵力情况与江山相当,甚至还略有不如,但是他手中有一文两武三名武将,正是这三将让他迅速打开了在朔方的局势。
江山的真正崛起是在他无意中将法正收入麾下之后,随着这位顶级军师级别的武将加入,江山很快稳定住局势,不久之后又收降匈奴王刘豹,如此一来,发展起来就更加快了。很快便先攻占了西河郡的圜阴城。
在稳定圜阴城之后,他又将北面长城的榆林关,然后关门打狗,将长城以南的异族中部落一网打尽,之后,再把目光投入榆林关北面龟兹城。
若是皇甫超博再给他一两年的时间的话,估计江山应该就能够全部占领黄河几字湾内的这近二十座城了。
以江山的基础都是勉强做到如今的程度,更不用说剩者为王和雄霸了。剩者为王还算好,有徐晃这名大将,但是他的起步比江山远远不如,所以即便是有徐晃这样的大将,发展得却也是不尴不尬。
目前来说,剩者为王只是据有定阳一座城池,加上自己原来一同带来上郡的兵马和家眷,还有攻下宜阳之后,以周围收拢的民众,如今定阳城和周边控制的几个村镇一共有近六万余人,勉强为剩者为王支撑起一万兵马。
也是上郡的情况实在是太差,若是有中原地域的话,以一个六万人的县城再加上徐晃这样的将领,几年时间下来,怎么说也是兵精粮足,然后早就开始向其余地方发展了。不至于像如今这般只有八千步卒两千骑兵。
而雄霸应该是三人当中最惨的,只有雕阴一座县城不说,人口、兵马、将领样样都是三人当中都是垫底的存在。
听完郭嘉的详细介绍,众人都明显的松了一口气,上郡虽然也有五万余兵力,但是真正的精锐应该就是一万五到两万人,其余都是普通的郡国兵,再加上分属三家势力,自家的五六万大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主位之上的皇甫超博略作沉思,转头看向庞统道:“上郡的战事就交给士元了!”
“微臣遵命!”庞统起身领命道;
“典将军,议事结束后,从近卫军中抽调铁鹰锐士和元戎弩兵各一千,突骑兵三千,作为士元的亲卫,护卫他的安全,这五千将士皆一人双马配置。”皇甫超博想了想,又命令道;
庞统也是非常感动,连忙起身谢恩。皇甫超博却没有在意,挥了挥手,道:“有几件事情,孤要提醒士元注意一下。”
“请大王吩咐!”
“一个就是江山麾下的那名叫做法正的军师,士元一定要多加留意。法正,字孝直,扶风人,乃关中名士法真之孙,据闻其善于奇谋。从其加入江山麾下,便使江山的势力迅速发展也可以看出一二来。”
“还有一人就是剩者为王麾下的那员大将,姓徐名晃,应该是河东杨人,据传有万夫不敌之勇,使用一柄大斧,武艺过人,应当与华雄将军不相上下。若是军中将领与之相敌时,应当十分留意。而且此人用兵沉稳,不急不躁,与之对战之时应该注意。”
皇甫超博一边说着,庞统边听边点头,讲完对方将领应该注意的人之后,又想到现实世界中,新朝在黄土高原之时,发生在这里的数次著名战事,连忙又交待道:“上郡南部地形独特,到处都是沟谷,与吾等平日所知的地形完全不一样,士元抵达军中之后,一定要小心谨慎行事。”
几人正在说着,突然内待在一旁小声禀报道:“王上,史阿将军在殿外求见,说是有重要情报向王上禀报!”
皇甫超博一愣,马上道:“快传!”
片刻之后,史阿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只见他脚步匆匆,手里还拿着一封鸽信,来到殿中后,拜道:“微臣叩见王上!”
“史将请起!”
“谢王上,禀王上,刚刚收到晋阳传来的鸽信,赵军兵马异动!”说着,他将手中的鸽信递到了旁边的内侍手中。
皇甫超博接过鸽信一看,不由得眉头一皱:“赵军正在秘密调集兵马北上雁门,难道吕布又要向五原动手了吗?”
说着,他将手中的鸽信交给内侍,示意他交给殿中的郭嘉,他本来就是负责情报分析的。郭嘉拿鸽信后,仔细的看了两遍,然后他又快步走到地图面前,仔细的看着地图。良久,他才说道:“大王,赵王此次的意图很有可能不是五原,而是此处……”
说着,他伸手在一个地方点了点,众人也都朝着他的手指的方向看去。
“上谷!”皇甫超博皱着眉头道;
“不错,上谷!”郭嘉道:“赵王已经两次在阳城下铩羽而归,再加上去年被吾国夺去上党,所以此次应该不会再度出兵五原。”
说道这里,他又扬了扬手中的鸽信道:“据暗影传回来的消息显示,晋阳几次运送粮草的车队都是朝着雁门的方向而去,若是赵国真的想攻打阳,为何不直接走定襄入云中,反而绕道雁门?”
第1239章 得到消息
郭嘉一边说着,一边将鸽信递到了其余几个人手中,很快,大家都看完了鸽信。原来上面正是晋阳暗影卫驻点发回来的鸽信。上面说,从去年开始,晋阳就已经隐陆陆续续给北面送过两次粮草,开始时暗影卫并没有多加注意,还以为只是普通的运送粮草,毕竟北面诸郡每年都需要太原支援一批粮草才能够过冬。
但是今年开春之后,道路刚开始能够行走,赵军便又开始向北面运送粮草,若不是有大军出动的话,肯定不会如此紧缺粮草的。所以暗影卫便开始在晋阳城内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消息,终于在两天前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赵国确实是想要出兵,只是怎么也打听不到具体的出兵攻打谁。
得到消息后的暗影便先将这个消息传了回来,然后继续派人打探更加详细的消息。只是他们不知道,整个赵国只有寥寥数人知道此次出兵的目的。
很快大家都看完了鸽信,庞统道:“其实也有可能这是赵国放出来的消息,欲盖弥章,故意迷惑吾等。”
鲁肃也道:“确实两种可能都有!大王,赵国出番出兵,吾等已经没有干扰的可能的,如今太原诸处都已经严阵以待,若是只是为了牵制赵军而使得大军损失太大的话,未免有此得不偿失。更何况,吾等根本就没有做好出兵赵军的准备。所以不如将这个情报传送到燕国和五原两家盟友手中,让他们小心应对吧!”
众人也都纷纷点头,确实如此,若是真的想要控制赵国,那么就只有真刀实枪的攻打赵国的关隘了,但是若只是为了牵制赵国而这样做的话,损失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想了想,皇甫超博只有如此办了,于是道:“就如此办吧,史阿,派人向两边的盟友传去暗影搜集回来的情报,吾等先静观其变吧。”
“好了,今日就到此为止了,诸位都散去吧,士元结束之后,便可以出发了,一切都拜托于汝了!”
“统定不负大王所托!”
“好,孤在洛阳等着汝等的好消息,若是能够顺利将上郡占领,为大军控制河套做好准备,待回师之日,孤赏汝十坛最好的酒!”
“那微臣先谢大王赏!”
……
众人都离开王宫后,皇甫超博却想着赵国出兵的事情,越想越不放心,于是又派人将郭嘉再次叫了回来:“奉孝,真的不用出兵帮忙牵制赵军?若是盟友派人前来求援呢?难道孤也不出兵?要不派人从上艾出兵可否?”
“微臣想问在大王心中,并州与冀州哪个更重要?”郭嘉问道;
“肯定是冀州!”
“既然如此,如今大军连出兵并州的准备都没有,又何必为了一个小小的上谷而将吾等的杀手锏暴露出来呢?”
皇甫超博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更何况,如今张燕虽然已经向大王效忠,然则黑山军却并不是全部控制在吾等手中,若是轻易出手,结果尚难以预料呀!”
“至于大王所担心的盟友救援之事,若是真的求援使者到了,吾等派兵应付一下即可了。不过,上谷太守严纲将军那边,大王倒是可以下一番功夫,可先行派人示警,然后再派人送去一到两千套高级的武器装备,以装备严太守的亲兵。”
皇甫超博一听,确实是个好主意,公孙赞已经将所有的高级的武器装备都全部收到了蓟城,严纲手里估计也就只剩下百十来副,对于一郡太守而言,实在是太寒酸了,若是自己能够送去一千套,必定会让严纲感激涕零的,而且也正好可以在挑拔一下他与公孙赞之间的关系。
“好主意,孤马上就下令黄叙去安排此事。”皇甫超博抚掌大笑道;
……
并州,上郡,肤施城内。
江山正在将军府内焦急的走来走去,手里正拿着一张写着字的纸条,正是属下大将江简刚刚送来的一份情报,上面的消息让他心神大乱。
正在这时,一位身着白色儒装的青年文士走了进来,却是江山的军师。
“将军!您找我?”文士快步走到江山面前,行了一礼道;
江山闻言心中一阵无奈,这个文士确实就是历史上蜀国有名的一位军师法正,但是虽然他一直以为自己效力却一直都还没有投靠自己,从他的称呼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只称自己为将军而不是如同江简诸人一般称主公。
当初自己说服法正的时候,两人就有约定,若是五年之内江山不能成为一郡太守,法正就不会认他为主,所以即便是江山无奈却也没有办法,谁叫人家是一个大牛人。
不过,现在江山已经顾不得这些了,看到法正进来,连忙快步迎上去,道:“先生,河东的唐军发现了兵马异动。”
说着,将手中的情报递到了法正的手中。
若要说江山几个玩家最害怕的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唐王皇甫超博,所以无论是他还是剩者为王和雄霸,三个人自始至终都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河东唐军的监视。
今天一早,江山安排在河东的暗探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河东的兵马有异动,所以便马不停蹄的将消息送回了上郡。一得到消息,江山便马上将法正请了过来。
接过江山送来的情报,法正三两下将情报看完,道:“唐军已经出兵了!”
江山道:“以军师看来,我们要如何行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法正傲然道:“还请将军尽快弄清楚唐军出兵的情况,兵马数量、统兵将领,越清楚越好。”
正说着,外面的亲卫道:“主公,定阳的剩者为王将军派人在外面紧急求见!说是有重要情报汇报!”
江山闻言,连忙道:“快,马上请他进来。”
片刻后,一名定阳将领被带到江山面前,躬身行了一礼道:“末将拜见扬威将军!”
“你家将军派你来,所为何事?”
“禀扬威将军,我家主公派我来告诉将军一事,河东的唐军已经开始出兵,目标应该就是上郡,所以特意派末将一询问将军可有对策!”
第1240章 商量对策
对于剩者为王也能够得到河东唐军出兵的消息,江山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毕竟定阳是紧邻河东的,若是剩者为王不时刻注意河东兵马的动向,那才真的叫做奇怪了。
想到这里,江山道:“回去告诉你家将军,我这里是有些想法,但是具体是不是合适,还要请你家将军一同来商议一番。对了,告诉你家将军,我马上便会派人去请雕阴的宁远将军也一同赶来,我们三家仔细商议一番对策。”
那名将领闻言,大喜,连忙躬身行了一礼之后,便转身离去。
看到他离开,江山道:“江简,马上派人前往雕阴,请雄霸将军尽快赶到肤施来,就说是要商议唐军来袭之事。”
江简离开之后,江山又把目光投向法正,道:“具体该如何行事,还请先生指点!”
法正摇了摇头道:“此事不急,如今唐军兵马几何,何人领兵,所有的情报皆是一无所知,不可轻易做决定,不过将军有些安排可以提前做好了,其一就是调集兵马,既然唐军大举来攻,那么定然不会是小打小闹,将军必须提前将一部分兵马调回长城内,以吾之见,将军应该将战场控制在南部诸城。”
说着,法正走到地图面前,指着上郡南面的高奴、定阳和雕阴三城道:“将军请看,唐军此番出兵,最大可能就是从河津或者是采桑津两处渡过河水。而无论是哪一处,首当其充是必定不是将军治下的城池。”
说到这里,法正用手按在定阳和雕阴两城的位置之上,继续向江山说起自己的推断来。
在法正看来,唐军的方略无非就是先行在南部占领一座城池,然后再步步推进,逐步占领诸城。而无论是从哪里渡河,首当其充的都是两位盟友,因为上郡的地形实在是太独特了,唐军几乎没有办法绕过两城面攻击到后面的高奴,更不用说再往北的肤施了。
不过,在法正看来,唐军无论从何处渡河,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先攻定阳。所以江山所要做的也是将精锐兵马调往高奴,协助剩者为王和雄霸两人阻击唐军。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江山军大不了就是损失一些兵马,但是四城一关的领地并无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军损失逐渐增大后,定然会退出上郡。所以法正建议江山马上调集兵马,直接南下高奴,与两位盟友商议最终的战事安排。
在法正的建议下,江山很快就估出了决定,在龟兹、圜阴和榆林关各留下郡国兵两千战兵一千防守城池,同时为了震摄长城外面的异族,他还特意在龟兹留下一千匈奴骑兵。而在他的大本营肤施城内,他更是留下了郡国兵和战兵各两千,外加普通骑兵一千,共计五千兵马防守,将这三城一关交给自己属下的头号心腹大将江简。
而他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五千战兵和八千骑兵南下高奴,汇合高奴城内的两千郡国兵,与剩者为王和雄霸两人的一万八千大军一同抵抗唐军。
若是普通玩家而主,拥有十八万民众的地盘,要想养两万步卒加一万骑兵共计三万大军是非常吃力的。但是江山却不一样,当初从河东离开时,江山带走了大量的物资金钱,所以对于他来说,三万兵马并不是很吃力。
如今唐军来攻,那么以现有的兵力来说,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江山在离开之前,又下令江简再征招五千步卒,并且在法正的建议下,从肤施抽调郡国兵一千人和新募士卒一千人,进驻到高奴与肤施之间的一个叫做桥门的镇内。
桥门镇位于肤施与高奴之间,离两城距离都不到二百里,但是却是两城之间一个紧要位置之上,而且两城之间最为便捷的要道之上。若是高奴有失,唐军继续北上的话,那么桥门镇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地方了。
听了法正的安排,江山不由得眼前一亮:“军师,若是我将桥门镇升级为县城级别,你看怎么样?”
法正摇了摇头:“没有必要,如今桥门已经是中镇,若是要升级到县城级别,需要两万人口,人口倒是好解决,但是城池启是三两个月能够建好的,况且若是升级到县城,配套的防御设施不能建设好的话,光是这两千兵马是守不住的,倒不如直接将其升级为大镇级别即可。”
“是本将鲁莽了,就按军师所说的去做!”
两日后,江山先行领着法正和刘豹两人,率领八千骑兵赶到了高奴城,而五千战兵则在江建的率领下,护卫着数千民夫工匠以及大量粮草随后赶到。
就在江山赶到高奴的第二天,剩者为王和雄霸两人就领着数百亲兵赶到了高奴城内,三人很快便在县衙之内的商议起应对之策来。
县衙之内,剩者为王和雄霸二人都是一脸死灰的样子,二人都是沮丧不已,他们与皇甫超博斗了几年,被皇甫超博从弘农赶到关中,然后自己又跑到河东,结果又一次被皇甫超博从河东赶了出来,最后跑到上郡这种地方,结果还没有过上几年时间,却又要面临皇甫超博的再次攻打。
早知道,当初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当着那个县令,说不定现在日子过得潇洒的多,只是如今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与皇甫超博之间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了,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两位,咱们与皇甫超博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所以也别抱什么别的想法了,还是好好想想如何应对吧。而且如今的我们也不是任由他揉捏的,这一次我带来了五千战兵和八千骑兵,再加上高奴的两千郡国兵,一共有一万五千兵马。再加上你们二位的近两万大军,怎么说也有三四万大军,皇甫超博要想一口把我们吃下,也得看看他有没有这么好的牙口。”江山也看出两人的情绪不高,于是开口劝道;
第1241章 法正之谋
听了江山的话,剩者为王和雄霸二人的精神总算是好些了,法正也在一旁开口道:“不错,二位将军也不必气馁,还有一个就是上郡地形与大当其余各郡皆不一般,如此条件之下,吾等并非没有击败唐军的机会,相反,若是操作得当的话,机会还是很大的。”
如果说江山的话只是让两人精神好了一点,那么法正的话就可以说是让两人精神为之一振,雄霸连忙问道:“法军师可有破敌之策?”
“尚无,然则上郡地形独特,沟梁遍地,唐军可能的行进路线也就那么几条,只需要提前准备,总会找到破解之法的。”法正摇了摇头道;
不是他没有办法,而是目前的情报实在是太缺乏,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千条万条计策也是枉然。
“有没有唐军最新的情报?”江山看向剩者为王道;
剩者为王连忙道:“昨天晚上刚收到的消息,唐国河东的鹰扬军田豫已经开始领着四万兵马开始从安邑出发,大军一路北上。只是现在还不清楚他们会从哪里渡河。”
“不用猜,必定是河津!”法正笃定的说道;
几人皆是一愣。
法正走到旁边打开的并州司州地图旁边,指着地图道:“这几天吾一直在考虑此事,发现从河东渡过河水,一共只有几个渡口,从南到北分别是风陵渡、河津和采桑津三处。风陵渡肯定是不可能的,秦国必定不会准许唐军进入冯栩地界,而采桑津也不可能,横野将军难道会允许唐军在此架设浮桥吗?”
“我又不傻,早在几年前,我就在徐晃的建议下在壶口镇安排了一千兵马,用来控制采桑津渡口,几天前,又派去了一千兵马。”
“所以,唐军唯一能够渡河的地方就只有河津的龙门渡了,此处正好是河水由窄变宽的口子处,而且,如今龙门以下的区域应该还没有解冻,虽然不能够直接从冰上行走,但是以唐军的条件,想要派几名士卒渡河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在此处,离秦国的夏阳尚有五十余里,如今秦国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西面凉国和其盟友金城公韩遂身上,对于东方的唐国应该没有那么注意,等秦国发现时,估计唐军已经渡过了河水。”
“法军师,会不会这一次唐军出兵是准备攻打秦国,而不是我们?”雄霸突然开口问道;
法正轻轻的瞟了他一眼,不回答他的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秦国如今实力尚在,唐国若是想要出兵秦国也不会挑在这个时候,而应该是秦国与凉王马腾金城公韩遂大战之时,突然挥兵西进,定可打秦国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出兵……只有白痴才会这么想。
其余两人也都是一脸嫌弃的看着雄霸,雄霸话一出口,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呃,我就这么一说,你们继续……继续……”
“唐军从龙门渡渡过河水之后,便会一路沿河水北上,直达壶口,若吾所料不差,在唐军渡河的大军抵达壶口之时,采桑津东岸必定也会有一部唐军抵达,有了西岸大军的呼应,唐军便能够很快在采桑津架起一座浮桥,趁着河水桃花汛之前,将所有大军和粮草皆运到河西。”说到这里,法正停了下来。
“军师,若是我们利用壶口镇阻止唐军,是否可行?”
法正摇了摇头道:“唐军渡河兵马必定就是田豫部四万大军,这其中绝大多数皆为唐军精锐战兵,再则河水西岸道路并不宽阔,兵力完全施展不开,若是我军与其在此处对战,胜算不大。”
三人闻言,皆是失望不已。
“不过,采桑津不行,但是壶口镇却是没有问题,横野将军应该一直在加固壶口镇的防御吧?”法正突然又道;
“不错,这几年壶口镇的防御一直在加强,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还是能够支撑一段时间的。”剩者为王自信满满的说道;
“丹州镇有多少兵马?有多少民众?”
“一千士卒,五千民众。”剩者为王虽然奇怪法正又把话题扯到了丹州镇上面去了,但是还是马上回答道;
“战力如何?”
“战兵五百,守兵五百。”
“唉……”法正长叹一声:“横野将军还是做好将丹州镇放弃的准备吧,将民众与士卒全部迁回定阳。”
剩者为王一共有三个领地,一城两镇,分别是定阳城和南面的丹州镇,以及西面的壶口镇,定阳城内约有五万人,其余两个镇里面各五千人。如今战事还没有开始,壶口镇的五千人已经全部迁回了定阳,现在法正又让他将丹州镇放弃。
“啊……呃……”犹豫了片刻后,剩者为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多谢军师提醒,我马上就派人将丹州的人口和兵马都迁回。”
看着剩者为王那落寞的神情,雄霸顿时觉得心有凄凄。
其实他们两人当初选择这两座县城也是迫于无奈,过了高奴,越往北,异族部落的数量就越多,他们两人兵马本来就不多,而且又没有骑兵,所以无奈之下,只得将目光放在比较容易攻打然后又容易防守的这两座城池,其结果就是发展被严重限制起来了。
周围到处都是山梁沟谷,没有几个地方能够建领地,更不用说是人口了。而江山则不一样,只要他在肤施站住了脚跟,想要发展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之计,就是要利用从壶口镇到定阳这一段距离来尽量消灭唐军,只有在这里把唐军打痛了,他才会考虑出兵上郡是不是划算。否则,上郡迟早会被唐军占领。”
“不错,接下来的时间,我们都会全力支援你,尽量加固定阳的防御,而且我会亲自领五千战兵赶到定阳来协助你守城。”江山向剩者为王说道;
“既然如此,我的三千战兵也会很快赶来,如此一来,我们光是在定阳城内战兵就有一万多人,一定要让皇甫超博蹦掉几颗牙齿。”雄霸也连忙表态道;
剩者为王连忙向两人表示感谢,心中却在暗自叫苦,只怕到时候把唐军真击退了,自己的定阳也基本上废掉了,只是眼下的情形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一切等把唐军打退再说吧,若是打不退唐军,说什么都是白搭。
第1242章 准备渡河
正如法正所料一般,秦国目前的注意力完全在西面的马腾和韩遂身上,对于东边的唐国,虽然也在注意,但是并没有像上郡的三名玩家一般重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秦国就完全没有关注。
早在河东唐军开始的兵马调动的时候,秦国的暗探就已经收到了消息,但是李儒相信,以唐国的君臣的智慧,定然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情。如今秦国西面的战事尚未开始,若是唐国突然出兵秦国,确实可以打秦国一个错手不及,但是却最终只会便宜马腾和韩遂两人。
不过,李儒也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身上,所以早在年前出兵阻击马韩联军的时候,他就在冯翊的东部沿河诸城布置了重兵。从最北面的夏阳、阳到临晋各驻扎了一万步卒,就连蒲板津渡口都派驻了五千士卒,与此同时还有五千西凉铁骑进驻临晋城内。
虽然唐军还可以从最北面的龙门渡到夏阳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秦军只需要守住夏阳城,便可以堵死秦军南下的道路,不过,为防止万一,李儒还是下令夏阳城的秦军每日都北上在龙门渡和夏阳城之间巡视。
只是无论是李儒还是秦国诸将,都没有想到唐军水军竟然能够连夜渡过渡口,然后一夜时间便架好了浮桥,待秦国巡哨发现的时候,唐军已经有五千士卒渡过了河水,在龙门渡南面列好了阵型。
其实最初之时,田豫也曾想过在采桑津渡河,但是几经观察之后,发现剩者为王的士卒几乎是日夜不停的巡视采桑津西岸,想要在不惊动他们的情况下顺利渡河,几乎是不可能的,倒是斥侯从秦军的巡哨中发现了龙门渡的防御漏洞。
二月十九日,河内的华雄部一万五千大军、弘农的涉敢部一万大军以及庞统和他的五千护卫兵马先后都抵达了皮氏,田豫在皮氏城外的军营之内招集众将议事,确定出兵方略。
“诸位,此番蒙大王错爱,任命本将为此次西征上郡的主将,希望在接下来的战事当中能够与诸位同心协力,为大王开疆拓土!”主位之上,田豫向众将说道;
众人闻言一齐起身道:“吾等定然不负大王所托!”
“好,此番出兵,吾与军师商议之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兵马从河津渡河,携带半个月粮草,然后沿河水北上;另外一路大军从河东继续北上,直抵采桑津。待河西兵马控制了采桑津西岸渡口后,两边配合将浮桥架好,然后再将所有的兵马粮草器械都运过河水。”
“渡河的兵马不宜太多,本将与军师商议之后,决定由吾率领鹰扬军两校步卒、一校弩兵和一校骑兵,再加上五千民夫运送大军粮草渡河,其余兵马粮草由华雄将领统领沿官道一路北上,抵达采桑津东岸,做好渡河的准备。”
华雄连忙出列领命,随即他又问道:“不知道将军如何渡河?”
“华将军请放心,在这几天的时间,水军与暗影卫已经有近十人悄悄的通过各种途径渡河去了,如今都在龙门渡西面的山林中隐藏着,到时候只需要吾等渡一条小船拉上早已经准备好的绳索渡河即可,架设浮桥对于我唐军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只需要一个时辰的时间浮桥便可架好,然后两万兵马在两个时辰内便可渡河。”
听了田豫的安排,众人这才放下心来,既然田豫都已经安排好了,所以众人也都没有再多说。
“吾领大军渡河后,其余兵马皆由华雄将军率领北上采桑津,之所以如此安排。其一就是因为从龙门渡渡河比起从采桑津渡河更加容易,二来就是大军所需要粮草从采桑津渡河更加安全。按河水历年的汛期情况来看,桃花汛最快也要到三月中下,一直持续到四月中,所以吾等必须将大军近两个月的粮草尽快运过河,为以防万一,若是能够在上郡屯积大军所需要的三个月粮草最好。”
“请田将军放心,本将一定会尽快将大军所需要的粮草运到采桑津,然后配合将军尽快将粮草都运过河去。”华雄再次起身应道;
本来从资历上来说,三将当中,应该是华雄的资格更为老,因为他毕竟是皇甫超博在随诸侯大军出兵攻打攻打董卓时俘虏投降的,而且三将皆是一营主将,官阶职务基本上相当,但是皇甫超博却执意让更为年轻的田豫为出兵的主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华雄与涉敢两人勇猛有余却沉稳不足,虽然皇甫超博也派了庞统为军师,但是考虑再三还是任命了田豫为主将。
议事结束后,各部大军便开始分头准备。
二十日四更初刻,田豫在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河津龙门渡的东岸,此时的天色完全是一片漆黑,河对岸也是没有一点光亮,至于码头之上,田豫下令道:“给对岸发信号吧!”
很快一名士卒排众而出,来到码头之上,举起一支火把,顺时针划了三个圈,然后又反着划了三个圈。
没有过多久,对面的岸边也出现以一支火把,如同河东岸一般,正反各划了三个圈,然后很快一个火堆在对岸燃起。
“将军,对面已经准备好了!”一名将领高兴的向田豫道;
“下令水军开始渡河,准备架设浮桥。”
“诺!”
很快几十名唐军水军士卒推出来一个木排,小心翼翼的放在尚未破裂的冰面之上,然后有十名士卒迅速爬上巨大的木排,将一捆绳索绑在上面,十个人分坐两边,一声轻呼之下,十人用戴着毛皮手套的双手在冰面上一撑,木排向着河对岸滑了过去。
就在这样的操作下,捆着绳索的木排向着岸滑了过去,饶是大家全力划动木排,也花了半个时辰才将木排顺利滑到河西岸,岸边早已经准备好的唐军士卒马上接应木排上的士卒,将木排顺利的拖上岸。
然后又用力的拉拽着木排上的绳索,木排上的绳索另一端捆着一根巨大的铁索,西岸的士卒将铁索拉过去后,便将铁索的一端固定在岸上。如此往复,终于将五条铁索全部固定好,等五条铁索都固定好后,就有民夫开始向铁索上安装早已经准备好的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