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大战将启
看到曹操的样子,荀起身正色道:“主公怎么可以如此颓废,当年高祖与霸王相争,娄战娄败,却又娄败娄战,最后终成不世功业,主公如今与皇甫超博相争,仅有几次失利而已,启可如此。。。”
其实以曹操的性格来说,根本就不可能有颓废一说,否则也不是有乱世之枭雄之说,之所以有如此一言,用现在的话来说,只是想要吐槽一下而已。所以荀的话一出口,曹操便哈哈大笑,然后将话题带到他处。
“文若先生言之有理,操受教了。此次将诸位都招来,是想商议一番接下来的战事之事。依目前的情况来看,夏侯渊部应该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就会将青州两郡平定下来,只是征东军的那两座港口城池却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所以短时间内想要调青州大军回援的可能性必定不大了。诸公都考虑一下,该如何破掉眼前的困局。”
曹操的话音刚落,司马懿若有所思道:“近日的情报中曾见到一条消息,那就是关于河北战事的,据说袁绍在界桥大败公孙赞五万精锐,公孙赞大军仅有不到两成兵马逃回幽州,不知道此事是否属实?”
曹操明白司马懿的意思,道:“仲达的意思是说动袁绍军出兵魏郡,以减少我兖州的压力?”
荀点了点头,道:“此时出使河北倒是能够说动袁绍,不过,估计却是难以对我兖州战事有太大的帮助呀,按夏侯渊将军传回来的军报显示,征东军在青州各城的郡国兵全部退入了双河和青岛两座城池内,即便河北的兵马不能渡河,皇甫超博也能够从青州运回援兵。”
“先生此言甚是,只是若无袁绍军出兵牵制征东军,那么河北三郡的兵马旦夕可至,于我军而言,则更加危矣!若是袁绍军出兵魏郡,一旦魏郡军情紧急的话,先生觉得皇甫超博是保魏郡还是保新得豫兖诸郡?”司马懿毫不客气的反驳道;
司马懿的话得到了任峻等人的赞同,就连曹操也觉得此举确实可行,而且是势在必行。无论袁绍军对魏郡的攻势如何,哪怕是只做出一个出兵的态势,也对自家的战事有帮助。
不过,曹昂却道:“父亲,不管袁绍是否出兵,在孩儿看来,打铁仍需自身硬。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还不如多花精力在自身士卒的训练上面来。”
曹操听罢,哈哈一笑,点头认可了曹昂的说法,转而看向荀道:“如今半个月时间过去了,各地兵马的招募和训练的情况如何了?”
荀躬身回答道:“各地兵马都已经按要求进行了招募,各城的郡国兵数量都已经达到了四千人,只是士卒等级还太低,若是守城倒是没有问题,但想要出城与征东军进行对战的话。。。”
荀的话在场诸人都明白,大家都没有想过要利用这些士卒出城去和征东军的精锐去打上一仗,如今曹操军中的精锐,除了昌邑和东郡外,其他基本上都集中在青徐两州,兖州诸城就只能靠这些新募士卒进行防守了。
各城的士卒真正能堪大用还尚需时日,曹操也只能如此,转而将话题转向今天的战事上面来,他自己下城后,便将战事的指挥权交到了任峻手中,因为他曾经与征东军交战数日,所以经验方面还是有的:“任大人,今日战事如何?”
任峻见状,连忙起身躬身向曹操行了一礼道:“正准备向主公汇报今日战事情况。”
可以说,今天的战事与平常无异,征东军虽然向城墙向动了几次进攻,却都被任峻指挥士卒击退,而城内各处的地听也没有发现有任何异常。接着任峻又将各处城墙的情况向曹操一一解说了一遍,这才退了下去。
到此时,众将才发现自家主公如此看重任峻果然是有道理的,从他刚才的汇报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已经将守城的各个方面的情况都已经安排得妥妥当当了。
见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商议完毕,曹操于是便结束了议事,各人都离开议事厅,各自忙开了。
这一次,曹操派遣出使袁绍军的使者是颖川钟繇,在议事结束后,便连夜出城,渡过济水,朝着东郡方面而去。
五日后,两万征东军青州骑兵终于抵达昌邑城下的征东军大营内,此时,昌邑城外征东军已经集结三万多骑兵。而此时,从双河城调来兖州的六万守兵也已经在水军的护卫下抵达了河水的入海口处。
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第一批迁移幽州的民众也已经抵达了乐亭,他们将在乐亭等待隆化接应的队伍,从卢龙要塞出长城,抵达隆化区域进行安置。而运送的船队则在乐亭几乎没有停留,补充了淡水食物后,便立即起程返回青州,准备进行第二轮的运送。
然后就在骑兵抵达昌邑的第三天,暗影就从冀州传回消息,袁绍军有兵马集结的迹象。得到这个消息后,皇甫超博马上下令魏郡诸城进入战备状态。先前集结的五万守兵被分别进驻到了魏郡诸城,其中邯郸、斥丘和魏县各增加了一万守后,余下的两万守兵进驻邺县,准备接替赵云的龙镶军防守邺县,而赵云部则会做好随时支援外围诸城的准备。
三日后,馆陶、巨鹿和甘陵分别出动了数万大军,开始向西进军,一时间冀州大地再次战云密布。
几天后,也就是五月十一日,从青州而来的六万守军直接从河水转着濮水,进入大野泽,在大野泽南岸下船,然后行军一日之后,抵达昌邑城下的征东军大营。六万守兵援军的抵达,意味着昌邑的战事即将进入最后的阶段。
此时,昌邑城下已经集结了超过三万骑兵和十二万的步卒,皇甫超博期望的攻打昌邑的时机到了。昌邑城头,北面数万大军的抵达也惊动了城内的曹操军。看着数万大军缓缓的进入城外的征东军大营之内,曹操军众人都知道,昌邑战事最惨烈的时候即将到来。
第1034章 昌邑战事(上)
“诸位,从即刻起,衣不卸甲,兵刃不离身,昌邑能否守住,就在此一举了。”城墙之上,曹操阴沉着脸看向城头众将道;
“愿为主公效死!”众人哄然应诺。
城头众将的声音引起了士卒的回应,一时间,整个昌邑城头的都响起了呼喊之声,声音高吭,直冲云霄。见此情形,曹操不由得面露微笑,心头却暗自点头,至少如今城内士卒士气高涨,自己在昌邑每多守一天,就为其他城池的士卒多争取了一天的训练时间。
昌邑城头的呼喊之声也惊动了几里外的征东军大营内的众人,皇甫超博回头朝着昌邑城的方向看了一眼,心中道:曹阿瞒,我拭目以待你的表现!
援军抵达后,皇甫超博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下令大军再休整一天,然后才开始攻城。
经过这十来天的准备,独孤霸两兄弟领着掘子军一共挖出了十二条地道,目前都已经抵达到了护城河下面,离城墙只有数十步的距离,东西两侧各三条,南面城墙有六条。只待大军开始全力攻城时,便可以迅速打通进入城内。
对于这十二条地道,皇甫超博并没有准备如同前面定陶城一般,投入自己最为精锐的近卫军,而是准备每条通道安排战兵和守兵各五百人,一共一万两千人。因为在城内有曹操最为精锐的四万大军,三万青州兵和一万虎豹骑,皇甫超博不敢拿自己最为精锐的士卒去和曹操赌。
对于这一万两千人,皇甫超博并没有期望他们能够打开城门,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守军的注意力,哪怕只有一半能够成功攻入城内,对于昌邑的防御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
五月十三日,晴,微风,时间已经进入了仲夏,天气日渐燥热起来,此时最适合人行动的时间只有早晚两个时间段,若是中午时分的话,太空中灼热的太阳几乎能够将人烤焦,此时别说是作战了,人就是站在日头底下不到一刻钟都会受不了。
所以,天色微明时,征东军的大营就开始忙碌起来,半个时辰后,一队队士卒开始离开大营列阵,然后朝着昌邑城的方向缓缓逼近,大战即将开始。
五万援兵被皇甫超博安排到了三个方向,南门作为进攻的重点,安排了三万人,而东西两门则各安排一万五千人,再加上之前安排的兵马,各面城门方面参与进攻的士卒不少于三万之数。
而三万五千骑兵,除去有五千骑兵安排在济水北面以外,其余三万人有两万骑被安排在昌邑城的东南方向,还有一万骑安排在西南角。东南方向是曹操军突围的重点方向,所以骑兵大部被布置在这里,这一次,皇甫超博要将曹操手中最为精锐的士卒尽可能多的留下,为以后的战事做准备。
随着隆隆的战鼓响起,苍凉的号角也在穿破晨曦的薄雾,直冲云霄。在隆隆的战鼓声中,数千征东军士卒踩着鼓点,朝着城墙方向攻去。今天的战事皇甫超博并没有动用新来的援兵,而是出动了原来的参战多日的士卒,其目的就是想让新来的士卒适应一下战场的环境。
中军位置之处,皇甫超博静静的看着攻城的士卒,一队队的朝着城墙攻去,然后在城头还没有支撑一刻钟的时间,然后就被曹操军士卒赶下城头。不断有攻城器械被曹操军砸毁,很快又有新的器械靠近城墙,抵达城下的士卒又重新攀上城头参战。
时间飞快,眼看着日上中天,皇甫超博知道今天上午的战事到此就该结束了,一挥手令道:“鸣金,收兵!”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望楼,朝着大营方向而去。
“叮叮。。。”
随着收兵的鸣金声响起,正在攻城的征东军士卒,如同潮水一般的退去,当然,他们在退去时会顺手将还完好的器械和大部分受伤的泽袍一同离开,片刻之后,刚刚还喧闹不已的战场已经变得非常安静,只留下一些没有来得及撤离的受伤士卒的惨叫呻吟声,以及城墙内外处处升起的袅袅青烟。
回到大营的皇甫超博第一时间便派人将独孤霸兄弟二人招来,询问地道的挖掘情况,在得到了地道将在两天之内能够挖掘到城内的答复后,皇甫超博便挥手让他们退了出去。
白天的战事之所以如此声势浩大,除了确实是加大了进攻的力度外,还有一点就是利用战场上巨大的喧闹声,借以掩盖地下十数条地道的挖掘出所发出来的声音。
下午的战事一直到了申时才开始,一直持续到天黑时才结束。第二天开始,六万援兵就开始投入到了战事当中,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战事变得更加激烈起来。
接连两天的战事之后,六万援军已经完全适应了战事的节凑,而此时,袁绍军的前锋已经开始逼近魏郡,因为不能确定袁绍是虚张声势还是真的想要出兵攻打魏郡,为了以免夜长梦多,皇甫超博决定在明天也就是十六日开始全力攻城,界时,十二条地道的伏兵也将同时攻入城内,一举攻克昌邑这一座坚城。
而明日攻城的兵力安排方面,皇甫超博决定由战兵营进行首攻,待地道内的兵马攻入城内之后,曹操军必定会出现短暂的混乱,那么此时,征东军中最强的几支兵马将迅速出动,一举攻上城头。
明日的战事,将由皇甫超博和黄舞蝶两部兵马负责西城,张部负责南城,皇甫郦部负责东城,为了增强张的战力,皇甫超博特意将两千元戎弩兵调到张麾下,又将地一千元戎弩兵和一千铁壁营调到皇甫郦麾下,而西城的第二波进攻则交给了高顺的陷阵营和陈靖的铁鹰锐士。
就在皇甫超博开始安排第二天的战事安排的时候,曹操也已经得到了任峻的禀报,负责地听监视的士卒他们在城内发现了五处异常,其中西城一处,东城和南城各两处,曹操敏锐的意识到皇甫超博很有可能会在明日向昌邑发起总攻。
第1035章 昌邑战事(中)
于是,曹操便也连夜安排加强城池的防御,首先他在几处可疑的地方都安排了一千名青州兵士卒,再加上一千郡国兵协助。不过,曹操自己肯定还有没有发现的地道,所以在四座城门周围特意又安排了一千虎豹骑兵和一千青州兵,还有一千虎豹骑兵和一千青州兵则在城内到处巡视,一旦发现异常就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局势。
如此一来,曹操手中最为精锐的青州兵和虎豹骑就有一万五千人已经分散出去了,既然征东军将全力攻城的话,城头的防御是必须加强的,所以又有一万五千青州兵被安排到了东、南、西三面城墙之上协助防御,曹操自己手中只留下了五千青州兵和五千虎豹骑作为最后的机动兵力。
一夜无话,双方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新的一天终于来临,天色刚蒙蒙亮的时候,征东军的大营内再次喧闹起来,提前做好的早餐已经全部准备好,不仅如此,伙夫们还为所有的士卒都准备了一些干粮,让他们都随身带着,看到这些东西,所有的人都明白今天的战事必定不是平日那般简单。
所有的士卒都默默的吃过早饭之后,便迅速整理好自己的兵器,然后一个帐篷一个帐篷的走出营门列阵,静静的等着大军出发的命令。
当所有出征的兵马都准备好以后,中军大帐处出征的号角“呜呜”响了起来,苍凉的号角声在原野之上久久回荡,紧接着一支支的军阵在将领的率领下,朝着昌邑城的方向缓缓逼近。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的时候,超过十万的征东军士卒已经阵列整齐的出现在了昌邑城下,早晨的薄雾中,一个个红色的方阵在白色雾霾中若隐若现,静寂无声,空气中只有清晨的微风吹过大旗所发出的“哗哗”声,偶尔有几声战马的响鼻呼噜声在空中回荡。
中军巢车之上,皇甫超博右手缓缓拔出腰中的长剑,向前猛的挥去,口中大喝一声:“进攻!”
紧接着,巢车之上的传令兵高举起手中的令旗,向着前方猛挥而去,同时口中大声呼喝道:“将军有令!进攻!”
“咚咚咚。。。”
一瞬间,中军处最大的一面战鼓被鼓手“咚咚”敲响,紧接着数十面战鼓紧随其后也被敲响,随后,西面大军的数百战鼓全部都响了起来,然后进攻的号角声也紧随而至。
不过几息时间,南面的战鼓和号角也纷纷响起,然后又传播到了东面。一时间,整个昌邑城外征东军的号鼓齐鸣,在整个城池的上空久久回荡。
早在城外的第一声鼓声响起的时候,城楼之上的警钟也被急促的敲响,“当当”的警钟迅速传遍四面城墙,城内的曹操军也迅速跑上城墙,做好迎战的准备。
中军巢车之上,皇甫超博一脸莫然的看着前面踩着鼓点向城墙发起进攻的士卒,一言不发,第一波进攻的士卒在最后的关头做了调整,考虑到地道虽然已经基本上抵达城内,但是真正打通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第一波的进攻士卒被替换成为了守兵,他们将作为第一波攻打城墙,同时也为后续的兵马消耗掉大部分的守城物资。
在第一波士卒向城墙靠近的时候,征东军的所有攻城器械都在拼命的向着城头倾泻着,数百架投石车向着城头不断的发射着石弹,在压制城头大军对攻城士卒的攻击。数百辆的井栏也在迅速逼近城头,井栏之上,数以千计的弓箭手和弩手在抵达自己的攻击范围之后,便将手中的箭矢向着城头射去,如云的箭矢遮天蔽日的朝着城头飞扑而去。
历来的攻城战事当中,先登永远是伤亡最大的一部。在第一波士卒开始登城的时候,皇甫超博的命令再一次下达,早已经准备好的第二波的进攻兵马迅速出发,朝着城墙方向快速逼近。此时,战事已经开始近一刻钟,城头的战事一开始就进入到白热化当中。
而在此时,昌邑城的城墙底下,数千人也在疯狂的工作着,手中的短镐奋力地朝着前面挖掘着,挖掘出来的泥土直接装在布袋当中,然后由民夫一个个接替着递出地道。到此时,已经顾不得被城内的守军发现了。
昌邑城内,负责地听的曹操军士卒依然在集中精力的监听着地下的动静,只可惜城外的巨大轰鸣声和城头上士卒交战的兵刃撞击声响成一片,已经使得他很难听到有什么动静。即便如此,大瓮里面的士卒还是将自己的耳朵紧紧的贴在瓮壁上,仔细的聆听着。
猛然间,士卒突然起身向地面上守侯的将领禀报道:“将军,他们来了!”
这是位于东城的一处地听监视点上,是这些天来发现的五处地道挖掘点之一,在这个地方周围数百步之内,已经有两千曹操军士卒在旁边严阵以待。
瓮中士卒的话让周围的将士都精神一振,一个个都将自己的兵器紧紧的握在手中,眼睛死死的盯着地面,似乎想让目光直接穿过地面,直达征东军所挖的地道里面去,只惜的是,这一切都是枉然,他们的眼睛都盯痛了,也没有从地面上看到任何异常。
领兵将领向瓮中士卒点了点,道:“确定他们的方向了吗?”
“还没有,不过,他们的声音比起前面两天要大得多,听起来也清楚得多,看来应该是在迅速挖掘当中。”说着,士卒又蹲了下去,仔细的听着。
旁边的将士见状,连忙都息声屏气,尽量不发出声音,以免影响到瓮中士卒。
一刻钟后,瓮中士卒再一次站起身来,向校尉小声禀报道:“将军,他们已经接近了,声音越来越响了,离大瓮最多十数步的距离。”
说着,士卒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指了一下,然后再一次叭到了瓮壁之上仔细听着。
领兵将领见状,连忙指挥着士卒朝着所指方向轻轻围了过去,将那一处街角数十步的距离全部围了起来,所有的人都紧握兵器,静静的等着破土而出的征东军士卒。
第1036章 昌邑战事(下)
又过了半晌,众人突然发现一街角的一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处地面往上面拱了一下,然后“哄隆”一声,整个地面都塌陷下去,腾起了大团的尘土,将整个街道似乎都要笼罩起来了。
领兵将领见状,手一挥,低声令道:“弓箭手注意,瞄准地道口,准备射击!”
话音刚落,数百弓箭手迅速上前,张弓搭箭,引箭待发。
片刻之后,尘土慢慢的散去,紧接着,一个灰头土脸的人从塌陷的地下伸了头出来,似乎想要看一看外面的情形,正当他发现周围的情形似乎有些不对的时候,只听得“嗖”“嗖”几声箭响,数十支利箭飞速而至,先后都钉在了他的头上,那个人连哼都没有哼一声,就掉回到地道之中去了。
此时的地道之中,一千征东军士卒已经严阵以待,前面的五百为皆为战兵,他们身后是五百守兵。他们的领兵将领是一名校尉,看到第一名探查情况的士卒被射成了刺猬一般掉了下来,校尉哪能不知道自己的这一处地道已经被曹操军发现了,虽然心中暗自咒骂自己的运气太差,但是此时已经容不得他们退缩了,否则曹操军一旦在洞口灌水或者是用烟熏,自己这一千多人都不可能从这数里长的地道中逃出生天的。
好在,这种情况早在入地道之前就已经有了应对准备,校尉一声令下,数十名身着双层盔甲,手提盾牌的士卒走到洞口,几个人一组,一声呐喊,猛的将盾牌护卫在自己前面,狂吼着冲出了地道口,然后在地道口旁边蹲了下来,死死的将地道口保护起来。
不出校尉所料,这一些士卒冲出去后,虽然也有十数名士卒中箭倒地,但是更多的士卒确是安全的冲了出去,只听得他们盾牌和盔甲上面“笃笃”的响着不停,显然是有大量的箭矢身到了他们身上,却被盾牌和盔甲所挡住。
很快越来越多的征东军士卒冲出洞外,在盾牌的保护下迅速向着洞外的街道上推进,他们必须尽快取得更大的地方,以便能够结成阵形抵抗曹操军士卒的围攻。
曹军将领见到地道内出来的士卒竟然有如此强悍的防御力,知道光靠箭矢是不能够将这批士卒解决了,于是便下令士卒列阵向着征东军将士杀了过来。
此时,征东军的领兵校尉已经出了地道口,一看洞外的情况,竟然有数千曹操军在这里,连忙迅速结阵接应后续的士卒出地道,一边命令自己的亲卫向城外发信号。
“啾!”
随着一声响箭腾空而起,尖锐的呼啸声瞬间在城池的上空响起,紧接着又是第二支,第三支。。。
接二连三的响箭将正在对战的双方士卒都惊到了,征东军将士见状,都欣喜异常,连声大呼:“大军入城了!”,而曹操军士卒却是惊疑不定,抵抗的动作却是慢了几分。曹操军将领见状,连忙大叫:“敌军是走地道入城,城内兵马早有准备,众将士不必惊慌。”
正在这时,第二处的响箭也在半空中响起。
第二处的响箭刚刚落音,又有一处响箭在城内另外一处地方响起。很快,整个城内接二连三的有响箭响起,这一次,就连城头的那些中低级将领都已经有些惶恐不安了。如此多的地方都响起了响箭,这得有多少征东军士卒从地道中进入城内呀,城内的守军真的能够将其全部歼灭吗?
第一支响箭在城内半空响起的时候,中军巢车内负责观察的士卒就已经发现了这个情况,便马上向皇甫超博禀报。
随后接二连三的响起,整个战场之上的将士基本上都已经发现了。皇甫超博一声令下,西城早已经准备妥当的一千陷阵营士卒,在高顺的率领下,朝着西面城墙方向迅速杀去。紧接着,南城和东城也响起了全面进攻的号鼓声,征东军的雷霆一击开始了。
皇甫超博已经发现,城内一共响起了十处信号,也就是说,至少有十条地道的士卒已经杀入城内,不管怎么说,这一万士卒将会给城内的守军予以致命的打击,即便是不能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也能够让城内混乱一段时间,而这一段时间就是自己的战机。
曹操此时也被城内到处响起的响箭给惊住了,自己已经发现了五处地道,并且也做好了相应的布置,而且还在城内安排了大量的巡视兵马,可是没有想到征东军竟然挖出了十数条地道,而自己手中能够动用的兵马已经只有一万人,想到这里,曹操也顾不得其他,马上命令五千虎豹骑迅速赶往没有布置兵马的另外五个地道处,希望能够将进入城内的征东军消灭,最不济也要将他们围困起来,否则昌邑危矣。
曹操的反应不慢,但是早有准备的征东军速度更快,早已经准备好的第三波进攻的士卒在将领的率领下,迅速冲到城墙之下,顺着前面架好的攻城梯攻上城头。
第三波进攻的士卒都是征东军中最为精锐的特殊兵种,有了他们的加入,城头的战局瞬间便发生了变化。城内的到处示警已经让城头的士卒惊疑不定,征东军精锐的突然杀出更是让守军猝不及防。
昌邑城南面城墙,负责防御的是济阴太守任峻,生性谨慎的任峻在城内响起响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警惕,马上将城下负责防御城门的一千青州兵在城门洞结阵,同时又下令南门负责防守城墙的所有青州兵全部登城,以防止征东军趁着城内混乱之时全力攻城。
谁知道他的命令刚刚发出不久,城外的征东军中全响起了全面进攻的战鼓声,紧接着他就看到有一支五千人的征东军从军阵当中迅速杀出,在一名银甲银盔的将领的统领下,朝着城墙杀奔过来。这正是张亲领着五千大戟士进行第三波的进攻,在他们的身后,更多的兵马正在做好准备,只等大戟士在城头取得成果,便会挥兵支援。
第1037章 昌邑城破(上)
城下征东军的举动都在任峻的眼中,看到五千人朝着城墙方向攻来,他却并不如何紧张,要知道他的手中可有三千,不,应该是四千青州兵,这是曹操军中最强大的步卒,目前来说他只看到过一次青州兵与其他步卒对战没有取胜,那就是在濮阳城下与皇甫超博近卫军的陷阵营的战事,而且那一次应该说是并没有失败的,若非大量骑兵正在聚拢,对曹操军的威胁太大的话,相信陷阵营也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可以即便如此,任峻谨慎的性格还是让他没有轻视这一支戟兵,三千青州兵中的两千人早早在在城头列好一个个小阵型,分布在城墙上的各个跺口后面,还有一千人正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支援。
昌邑城下,张领着五千大戟士向着昌邑城头攻去,这是他的大戟士自组建以来参加的第一场大战,也将会是一场恶战,城头之上肯定是有曹操属下最为精锐的青州兵在防御,与大戟士一样,青州兵也是长兵器的步卒,张相信,自己苦练一年的大戟士必定不会输给曹操的青州兵的。
片刻之间,张已经到达了一架云梯旁边,返手将长戟置于身后,张一手扶往云梯,蹭蹭的迅速朝着城头爬去,紧跟在他身旁的亲卫见状,连忙跟在他的身后,朝着城头爬去。
数丈高的城墙片刻之间便踩在了张的脚下,此时的城头因为青州兵的加入,征东军的战兵的活动空间已经压缩得越来越小了,张登城的这一个跺口更是只有不到十名战兵在勉强支撑。
见此情形,张暴喝一声道:“尔等退开,为本将掠阵。”
城墙之上正在苦苦支撑的战兵士卒闻言,大喜,连忙一声大喊:“张将军登城了,杀敌!”
说着,十余人不退反进,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朝着曹操军士卒杀了过去,将曹操军士卒逼退几步后,迅速后退,将中间的曹操军交给张,十余名士卒分成两部,护卫着张的两侧。
张一声大喝,手是长戟一挺,朝着眼前的曹操军杀了过去,片刻之间,便有数名青州兵饮恨于张的大戟之下。很快,张的数十名亲卫便从他身后的的云梯登上城墙,他们基本上都是铁壁营的士卒,有了他们的加入,张的两侧就更加的安全。
大戟翻飞之间,城墙上面的曹操军士卒被杀得步步后退,张的身旁片刻之间清理出数十步的空间来。看到城头越来越多的已方士卒,张大声道:“留下一部人列阵守住这个跺口,其他诸人随本将接应其余士卒登城。”
“诺!”
说话间,数十名士卒结成一个严密的方阵,将身后的跺口死死的护住,而张则领着另外数十名士卒朝着另一个跺口的方向杀了过去。
张一登城便迅速守住了一个跺口,任峻见状马上派出两百青州兵朝着跺口方向杀去,又派出另外一支两百人的青州兵前去拦截张。任峻的反应不慢,但是张的速度更快,等两百青州赶到,张已经将另外一个跺口的曹操军士卒一扫而空。
有了两个云梯,大戟士登城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片刻时间过去,已经有了数百大戟士登上城墙。
张见状,一声大喝,数百大戟士在他的身边迅速列阵,朝着前来拦截的两百青州兵杀了过去。
两百青州兵虽然强,但是在张统领下的数百大戟士战力却两非两百青州兵所能够抵挡的,不过片刻时间,两百青州兵便在大戟士面前溃不成军,损失惨重,纠其原因还是因为大戟士有张率领,而青州兵则是普通武将领兵。
虽然大戟士也损失不少,但是两百青州兵却几乎团灭。城头的变故让任峻脸色大变,他没有想到自己还是小看了攻上城墙的这支征东军戟兵。想到这里,任峻一边下令从城门处调五百青州兵和五百虎豹骑登城,一边派人向曹操求援。
可惜的是,任峻的反应还是慢了一步,等一千援兵登上城墙的时候,城头已经聚集了超过了一千大戟士,张将城头跺**给普通战兵防守,自己却领着一千大戟士列阵朝着任峻所在的城楼方向杀了过去。
一千虎豹骑和青州兵的联合兵终于将张的大戟士死死的挡在城楼数十步之外,但是,任峻却有苦说不出来,他的手头已经没有预备军了,而张的身后,还有源源不断的征东军士卒登上城头。此时,城内也是一片混乱,十余处的地道口以城内出现,任峻估计最少也有数千到万人的征东军士卒已经通过地道杀到城内,而曹操的手中仅有一万预备军,虽然都是最强的精锐,但是城内的情形却依然不甚乐观。
就在南面城墙陷入苦战之时,东城的征东军也在典韦率领的一千铁壁营士卒的带领下杀上了城头,东城守将李典虽然实力不弱,但是在典韦的疯狂进攻下,步步后退,不得不一点点的将城头的位置交给征东军。
在典韦的身后,王然、管亥和李丰各自统领数千战兵紧随其后,迅速杀上城头,从曹操军手中一点点的夺取城头。
西城城墙之上,高顺也已经领着陷阵营攻上城头,如同乌龟壳一般坚硬的陷阵营,防御滴水不漏,乐进虽然领着三千青州兵拼死反击,却依然收效甚微。高顺的陷阵营之后,是陈靖的五千铁鹰锐士。
在高顺成功夺取了城头的一片区域后,陈靖迅速率领五千铁鹰锐士攻上城头,两部兵马沿着城墙向南北两个方向不断的扩展着占领的区域,随着登城的士卒越来越多,西面城墙已以有百余步宽的城墙被征东军所占领。
见此情形,乐就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于是一边领兵死死的守住城楼,一边派人向曹操紧急求援,至于曹操该如何安排,已经不是他所能够决定的了。
第1038章 昌邑城破(下)
此时的昌邑城内,曹操坐在府邸之内,听着各处传令兵传回来的战况,不由得心如死灰,城内已经有近万征东军士卒,三面城墙之上,皇甫超博已经出动的最为精锐的几部大军,看来昌邑城丢失已经在所难免了。只是曹操还是觉得心有不甘,昌邑城内可是集中了他大量的钱财物资,就此放弃,实在不甘。
好在,定陶丢失后,在荀和司马懿的建议下,曹操已经悄悄的转移了近半的财物,并且将大多数将领官员的家眷也都偷偷的转移到了任城国的治所任城,只是今天放弃昌邑,难道明天又放弃任城吗?照这样下去,不到一年的时间,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势力就会灰飞烟灭了。
“主公,不能再犹豫了,必须马上撤离,如今北门还在我们手中,北面的水门处还藏有数十条船只,请少将军马上率领青州兵护送主公离开,否则等征东打开城门的话,想走也走不了了。”司马懿急道;
荀也在一旁劝道:“不错,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外无援兵,死守昌邑只是徒增伤亡而已,尽早撤离,还能够尽可能多的保存大军的精锐,若是这数万精锐全部损失在昌邑城内,之后的战事恐怕是有心无力了。”
荀的话让曹操猛然醒悟过来,既然昌邑已经守不住了,那么及时撤离才是最好的应对。不愧是乱世枭雄,想清楚了后,曹操便马上下令:“传令下去,让三门守将毁坏城座城门的千斤闸,尽量拖延征东军大军进城的时间,然后领兵朝北门撤退。曹真,汝领着五千虎豹骑前往城内各处接应兵马,传令他们前往北门集结。记得,沿途碰到征东军兵马,直接杀散即可,万不可与其纠缠,一个时辰之后,无论接应到多少士卒,都必须退往北城与吾等汇合。”
曹真听罢,马上领命而去。
曹操又转头向自己的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道:“子修马上领两千青州兵护送诸位先生和诸将还没有来得及的撤离的家眷前往北门,准备撤离,安民领三千青州兵随我最后撤离。”
曹昂一听,马上道:“还是父亲与诸位先生一同撤离后,这里交给孩儿和安民兄长就可以了。”
曹操军其余诸人也都劝说曹操,让他随诸人一同先期撤离,最后,曹操不得不同意了诸人意见,将转移财物的任务交给曹昂两人,曹操与荀诸人便在两千青州兵的护卫下朝着北城方向撤退。
三面城墙的守将都很快便接到了曹操的军令,三人也知道如今已经无力回天,于是,便下令将三张城门的千斤闸都破坏,然后领着麾下的士卒边打边撤,朝着北城方向撤去。
昌邑城外,中军巢车之上,城头的战况都落在皇甫超博的眼中,如今战事已经近三个时辰,一直在城头来回拉锯,让皇甫超博不由得心焦不已。不过心里焦急,脸上却没有任何表现,只是下令城下的士卒继续登城支援。
突然间,负责观察的士卒大声禀报道:“将军,高将军与陈将军已经攻入城楼了,城头曹操军已经在开始撤退。”
皇甫超博精神一振,抬着朝着城墙方向看去,果然,陷阵营与铁鹰锐士已经开始大量涌入到城楼里面,而曹操军的士卒则在一步步的退出城楼,朝着城墙的通道方向退去。
“好!”皇甫超博激动得拳掌相击:“来人,传令大军做好入城!”
只是让众人都觉得奇怪的是,大军攻下城楼后,却迟迟没有将城门打开,正当皇甫超博觉得诧异的时候,一名铁鹰锐士从城墙上面迅速滑下,然后朝着中军方向狂奔而来。
片刻后,那名士卒被带到皇甫超博跟前,行了一个军礼道:“禀报大将军,陈将军命属下前来禀报,曹军已经将千斤闸毁坏,城门一时半会打不开。”
皇甫超博一拍巴掌,怒道:“该死,又是这一招。”
“主公,曹操来跑了!”旁边的郭嘉突然起身道;
皇甫超博一愣,看来确实如此,于是马上转头道:“来人,传令大军抽调两校绕城前往北门,其余士卒继续从城墙进入城内,给骑兵传令做好追剿曹操军的准备,让他们不惜代价也要将曹操的这些精锐尽可能多的留下。”
“是!”几名传令兵躬身领命后,便翻身上马打马而去。
此时,城头已经响起了士卒的欢呼之声,西城城墙上的城楼已经完全被已方控制下来,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座城池即将要攻下。
城墙上面的战事慢慢的平息下来,但是城内的战事却更加激烈。五千虎豹骑在曹真的率领下,在昌邑城内不断收拢着散布在城内的已方士卒,同时一旦发现征东军士卒,便领着骑兵沿着街道向征东军士卒直接碾压过去,将城内的征东军士卒杀得四散奔逃。
好在曹真也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尽可能多的收拢士卒赶往北城,所以一旦征东军士卒四散逃脱后,或者是退出主干道之后,便不再追赶,继而又冲向下一处街道。
随着西城城楼的战事平息,南城和东城的战事也已经慢慢的平息下来,张与王然也碰到了西城的同样情况,千斤闸被破坏,城门一时半会根本就不可能打开。于是两人便不约而同的下令大军继续从城墙上面进入城内,一边安排士卒尽快打开城门,一边下令士卒兵分数路,向着城内各处发起进攻。
就在征东军大军开始向城内各处进攻的时候,昌邑城北门处,曹操已经收拢了两万余大军,其中青州军约有一万余人,虎豹骑八千,普通郡国兵不过五千人。要知道,在城破之前,曹操还有三万青州兵一万虎豹骑和数万的郡国兵,而此时,却已经只剩下这么一点。
看着眼前的这些士卒,曹操不由得头痛欲裂起来,摇摇欲坠,旁边的曹昂见状,一把扶住他道:“父亲!您没有事吧!”
第1039章 大战之后
半晌,曹操才稳住心神,抬头朝着众人看去,见大家都一脸关切的神情,道:“无妨,子修,下令登船吧,先将各位先生和家眷都安排上船,待船只离开后,吾等再领兵突围,离开昌邑。”
曹昂正准备转身离去,司马懿却突然开口道:“主公,还有两个时辰天黑。”
曹操一愣,抬头朝天空望去,然后猛然醒悟过来,司马懿这是提醒自己,征东军在城外足有三四万的骑兵,白天领兵突围的话,危险性比较大,倒不如等到天色快要黑下来的时候,说不定还可以趁乱逃脱更多的人,要知道,昌邑周围的地形情况自已的士卒可比征东军更加熟悉的。
曹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转而看向曹昂道:“子修你领五千青州兵护送荀先生一行人以及所有的家眷财务,先行坐船离开,渡河之后,汝等便前往任城,为父领大军稍侯便突围离开。”
曹昂还欲多说,却被曹操一个严厉的眼神给制止了,无奈之下,只得领着五千青州兵护卫着荀等一行人以及从城内运出来的财物上船,离开水门而去。
待曹昂一行人离开后,很快就有士卒禀报,城外西北方向出现了征东军的大军,曹操没有犹豫,马上将五千虎豹骑派出城去,借助北面城墙上面士卒的协助,将西北角出现的征东军兵马重新逼了回去。
随着城内曹操军士卒的层层抵抗,等几部兵马逼近昌邑北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渐渐的暗了下来,而借助这一个来时辰的时间,曹操又收拢了近万兵马。
看到时机已经成熟,曹操便领着大军从北门突围而去,不过,在离开的时候,他又一次派了数十名士卒进入城楼,在大军离开城门之后,也将城门的千斤闸在破坏了,让城内的征东军众将只得望城兴叹。
不过,即便如此,虽然城内的大军不能尾随其后追击,但是城外的大军已经做好了拦截的准备,当曹操领军赶到昌邑城外的东北角的时候,皇甫郦部大军已经有两万兵马赶到了此处进行拦截。对此情形,曹操早有预料,在他的一声领下,曹真领着八千虎豹骑向着拦截的征东军发起了亡命的攻击。
虽然皇甫郦部大军拼命拦截,再加上两万骑兵在一旁支援,但是依然被曹操领兵突围而去,不过,也让曹操军损失惨重,八千虎豹骑最后只有不到一半人顺利突围,而两万余的步卒更是损失万余,最后曹操军突围而去的兵马不到两万人,这还是加上先行剩船突围而去的曹昂部五千青州兵。
不得不说,曹操的时机把握得很好,大军突出皇甫郦部的拦截后不久,天色就完全黑了下来,征东军的骑兵不得不放弃追击,返回昌邑城。
曹操虽然最终还是突围逃脱,但是损失却很大。当然,一场大战下来,征东军的损失也是惊人的,攻打昌邑城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征东军战兵营损失就超过了两万人,守兵损失更是超过三万,再加上最后拦截曹操突围兵马时损失的骑兵数千,步卒近万,整个昌邑战事损失兵马几乎达到了近七万人。
不过,这一场大战收获也是不小的,首先是攻下了曹操在大本营。昌邑作为兖州的州治,自从曹操就任兖州刺史以来,一直就将其作为大本营使用。这一次大战,能够将昌邑攻占,对于曹操军来说,士气打击是巨大了。
还有一点就是,消灭了大部曹操军最为精锐的青州兵和虎豹骑,昌邑城内最初有三万青州兵和一万虎豹骑,但是最终顺利突围离开的青州兵不到万人,一万虎豹骑更是只有三千余人抵达任城,可以说曹操是损失惨重。
昌邑城的西、南两侧城门在天色快黑的时候终于打开,此时城内的曹操军溃兵也已经全部清剿完毕,征东军已经控制了整个城池,所以皇甫超博便下令大军进入城内过夜。
昌邑城,兖州牧府内,皇甫超博并没有连夜招集众人议事,而是一个人坐在曹操曾经的议事厅内,看着城墙上挂起的地图,思索着战后的安排。昌邑战事让征东军也损失不小,至少以目前的情况而言,已经不再能再战下来了,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将新占领的这些地盘消化掉,然后才会考虑后续的战事。
从三月份开战到现在,已经有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不过为了这场战事,自己却足足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若非从豫州出奇兵再加上掘子军这个杀手锏的使用,启会如此轻松的获得曹操治下五郡之地。
对,就是轻松,要知道,除了最后一战的昌邑之战让征东军损失数万大军外,其余几郡的战事可以说都胜得非常轻松,兵力损失加起来还不到昌邑战事的一半。
只是这最后一战也让皇甫超博见识到了曹操军的真正战力,同时也让皇甫超博明白自己的势力的战争潜力并不如想象中的强,不止如此,还让皇甫超博真正领会到了进攻与防守之间的差别。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不由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来接来的时间必须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新占领的地盘不少,虽然也丢失了青州两郡,对自己而言,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块飞地,真要有什么事情也会来不及支援,只是两座港口城池却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最主要的还是两座船坞,一座特级一座高级,可都是花费了自己无数心血财物才建好的。
没有两郡支撑,不知道两座港口城池能够支撑多久,到时侯不行的话,就转移到乐亭去吧。总而言之,船坞没有了还可以再建,造船的工匠无论如何是要保住的。
除了这些,还有新占领的五郡数十座城池,所有的人员都需要安排,虽然说县一级别的人员安排是由田丰等人先做好粗略的安排,然后再由自己确认,但是郡一级别的人员安排必须自己亲自全盘考虑,还有就是各郡都需要新建战兵营,这又设及到人员的问题。
第1040章 人到用时方恨少
在战事当中的时候还不觉得,大战一结束,皇甫超博就发现自己似乎有忙不完的事情,一想到这个,皇甫超博不由得一阵头大,站起身来,缓缓走到地图面前,目前不地图上巡视着,从司州一直往北看去,突然,皇甫超博的目光落到北面,他又想起了一个令他头痛的问题,隆化有六十万人口要安置,要将这六十万人口安置好,自己还必须前往隆化一趟,因为升级郡城的事情必须自己亲自去做。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不由得头痛欲裂,快步走到窗前,一把推开窗户,屋外的凉风吹进屋内,这才让他焦躁的心稍稍安定下来。
正在这时,厅外传来典韦的声音:“主公,郭军师、鲁军师、张将军、皇甫将军、黄将军和王将军等一行人求见!”
快步回到主位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皇甫超博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然后才缓缓道:“进来吧!”
大门打开,郭嘉一行人鱼贯而入。
“下官拜见主公!”
“末将拜见主公!”
“诸位辛苦了,都请起来吧!”皇甫超博伸手虚托一下,向众人道;
“谢主公!”
“本来今日不想召集诸位议事的,没有想到你们却自己来了,有何要事?”皇甫超博笑了笑,说着他转头看向鲁肃问道:“城内情况如何?还有就是大军是否都已经安排妥当。”
鲁肃是参军,所以对于这个方面的事情皇甫超博就直接开口问他了。
“城内目前已经全部肃清残敌,一切已经恢复正常,但是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今天晚上已经安排了全城宵禁。各部大军都已经安排返回各自大营休整,目前城内只留有近卫军一万余大军和一万战兵营巡守四面城墙。”
“还有就是追击曹操军溃兵的骑兵大部已经返回,因为天色已黑,骑兵对于野外的情况不熟悉,所以便返回营地,放弃了追击。”鲁肃向皇甫超博一一禀报道;
皇甫超博点了点头,曹操选择突围的时机确实比较好,所以突破皇甫郦大军的拦截后,天色就基本上就黑下来了,确实也不能再做追击了。
待鲁肃讲完后,皇甫超博又朝其余诸将看去,道:“汝等还有何事?”
几人犹豫了片刻,都朝黄舞蝶看去,黄舞蝶犹豫了下,这才道:“叔父,接下来我们是出兵任城国还是东平国?”
皇甫超博一愣,这才明白几将连袂而来是为何事,笑了笑道:“怎么,还想继续打下去,准备将曹操军一举消灭?”
黄舞蝶兴奋的点了点头,道:“那是,如今曹操军主力已灭,我们自然要一鼓作气,将其彻底消灭,以免再生变故。”
“然后呢,然后我征东军与曹操军打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之后,随便哪路诸侯出去几万大军就将这个气球给戳破??还有河北冀州的袁绍大军已经在虎视眈眈,你们又准备两面开战吗?”
皇甫超博的一连窜问题让在场诸将都一下子蔫了下来,见此情形,皇甫超博也不再多说,道:“兖州的战事就到此为止了,从明日开始,各部轮流休整,轮换出征,将山阳诸城全部攻下后便可,不得继续攻打东平和任城诸城。此事就交给子敬安排一下吧。”
“肃领命!”鲁肃起身领命道;
与一众将领的失望不一样,郭嘉与鲁肃两人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然前面早有议定,此战到攻下昌邑便到此为止了,但是两人都怕皇甫超博突然又改变主意,继续进攻曹操,现在见皇甫超博已经明确大战已经结束,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好了,若无他事,就各自散去吧!”皇甫超博将众人的反应都一一看在眼里,也不待他们再开口,一挥手道;
众人听罢,全部起身向皇甫超博行了一礼后,便转身离去。
待众人离开后,皇甫超博又一次站在了地图面前,经过众人的这一打岔,他也已经想明白了,事情一大堆,不管怎么说总得要一件件来做。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令人拿来了纸笔,将自己目前的地盘和麾下的文武将领官员都一一列了出来,开始慢慢的思索着人员的安排起来。
时间就在皇甫超博的写写算算中飞逝而过,待他将一个粗略的方案做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此时皇甫超博已经是精疲力竭。匆匆用过早饭,他又令人将郭嘉与鲁肃两人唤来,将人员安排的初步方案递给两人,让他们做一下参考。
两人拿着方案,一脸关切的问道:“主公一夜未眠吗?”
皇甫超博一脸苦笑道:“时不我待呀!自前年豫州加入我麾下以来,各郡各军主官就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此番又增加了五个郡国,虽然青州两郡放弃后诸人皆可安排到豫州兖州两地,然所需要官员将领还是不够,不得已之下,只得将袁术军的几名降将和其他几名年龄尚轻的小将都用上,这才勉强足够应对目前的情况。”
说着,皇甫超博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一口,又道:“而且这里面需要考虑的东西涉及的内容太多,如不能早日将人员安排妥当,后续的事情也无法开始,时间很紧张呀。”
两人听罢,也都朝着手中的方案看去,一看之下,果然,各郡人员安排调整非常大,有好几个郡的长史和郡都尉都是用的各家才二十多岁的小将,好在各郡太守都是征东军的老资格,基本上都是一步步从县令到郡长史这样成长起来的。
再加上各军各部的主将也都是军中老将,还有就是各人的能力方面还是忽容置疑的,所以应该问题方面还是不大的。倒是新建的战兵营中,新投不到半年的泰山郡太守臧霸被皇甫超博任命为一部主将,让郭嘉和鲁肃两人都诧异不已,没有想到一个降将竟如此得到自家主公的看重,看来应该还是有不小的本事的。
第1041章 兵力配置调整
两人花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才将所有的人员安排看完,看完之后,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丝钦佩之色,心中都在暗赞,自家的主公行事果然越来越成熟。从这个人员安排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如今的征东军,除了最初的从龙系、亲族系、黄巾系等等几个派系以外,又增加了原来的袁术军一系和新近投入的泰山系。
可以说这里面的人员关系错踪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让人眼花乱,而自家主公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做出来的这个初步方案,可以说已经基本上考虑到了各个派系之间的相互制衡。
相互制衡乃人主之道,如何更合理的利用好各派系之间的问题,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两人对于皇甫超博的安排方面基本上都持赞同的态度,只是在几个小的细节方面提出了一点点自己的建议。
三人又花了一个时辰确定了人员方面的安排后,皇甫超博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人员安排妥当后,后面的事情就好做了。
“关于各郡各城的兵力布置方面,奉孝和子敬可有何建议?”皇甫超博随后问道;
关于兵力安排方面也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征东军所处的地理环境,可以说是四面群狼环伺,一个不小心就会四面受敌,所以如果不保持强大的军力的话,很有可能某一天就会一败涂地,但是如果兵力太多的话,那么也支撑不了多久,到时不用别人来打,自己的兵力就会把自己拖跨。
以前的征东军,基本上都是按照一郡一部战兵的配置进行安排的,也不管那一郡有十个县还是二十个县,反正就是这么定了。
但是如今新占领的数郡国中,梁国、陈国只有九座城池,沛国更是只有五座城池,其实还有弘农也只有不到十座城池,再加上山阳郡和济阴郡也才十个冒头,如果这些郡也按五校两万五千战兵的规模进行安排的话,战兵的数量那就太多了,所以皇甫超博才会有如此一问。
皇甫超博的话音刚落,郭嘉起身慢慢走向地图,指着梁国、沛国和山阳的位置,缓缓道:“其实主公不提及此事,嘉也会与主公提出此事。”
在郭嘉看来,像沛国,本来就只有五座城池,而且目前还有公丘县城因为紧邻鲁国,远离沛国其他县城,目前都还没有出兵攻的,还有就是山阳郡的高平、南平阳和瑕丘三县,还在任城国的东面,如果要想占领三座县城,必须要将任城国攻下才行。对于这几座县城,目前的情形来看,基本上是只能放弃了。
如此算下来的话,山阳郡等于就只有六座城池,沛国更是只有五座城池,梁国还好一点,有九座城池,像这样的小郡国,如果也按原来的一部五校两万五千战兵的话,压力就会很大。所以郭嘉的意思,要么这些小郡就两个到三个郡布置一部战兵营,要么就只组建一支两到三校战兵的小营。
听了郭嘉的建议,皇甫超博摇了摇头,两到三个郡设一营战兵,那还不如一郡设一个两到三校战兵的小营,反正自己已经呕心沥血的安排出来了这些战兵营的将领,到了后期一旦势力范围再扩大的话,又得再整编新的战兵营,还不如将战兵营的骨架先建好,到时候再扩营就是了。
考虑再三,皇甫超博决定像沛国这样的五六座城池的小郡国,就安排两校战兵,稍大一点的十个以下的就安排三校战兵,超过十二座城池的就按标准三校步卒加一校骑兵驻守,十五座城池以上的大郡就增加一校步卒,为四步加一骑的配置。像汝南这样的大郡足有三四十座城池,则还是六校步卒加两校骑兵的配置,其实皇甫超博的想法就是想把汝南一分为二甚至是一分为三,变成十几座城池的普通规模的郡,只是如今人员实在是不足,所以只得作罢。
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这个郡的人口等综合来计算,像魏郡,虽然只有十二座城池,但是他却有一百多万人口,再加上又紧邻袁绍军的地盘,所以最少也应该按四步一骑的标准来执行,甚至还可以按五步一骑的安排。
战兵营的配置标准确定好以后,接下来就是守兵的配置标准了。这个倒是相对简单一些,步卒方面的安排的话,只有五城的小郡国配一万守兵,五到十城的中郡配一万守兵,十城以上的大郡配一万五千守兵,二十城以上的超大型郡按两万守兵配备两万守兵。
而骑兵方面的话,小郡一千,中郡三千,大郡以上五千。至于县城的骑兵的话,就安排五十到一百骑兵用于传递情报使用就是了。
人员安排已经基本上敲定,兵力配备的方案也大致确定下来,办完这两件大事,让皇甫超博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正准备让两人都去忙的时候,郭嘉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主公,如今兖州新增加两郡,再加上豫州数郡和庐江,以及司州四郡和冀州魏郡,我征东军治下一共有十五郡之多,除去豫州有刺史之外,目前其他十郡皆由征东将军府管理,似乎难度太大了一点。”
说着,郭嘉看着皇甫超博不再说下去,皇甫超博也醒悟过来,豫州倒是还能够交给豫州刺史部管理,但是兖州诸郡呢,难道真有还是交给田丰一个人来管的话,确实也会管不过来,只是如今兖州牧是曹操,自己难道还可以任命一州刺史不成,想到这里,皇甫超博不由得朝郭嘉看去。
郭嘉道:“属下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今除去隆化这之外,我征东军诸郡都已经连在一起,足有十五郡之多,主公为何不向朝庭上表,将这十五郡分为三个州,分别举荐三名刺史,如此一来,三名刺史各管理三州民政,再由他们向征东将军府负责,而兵事则交由征东将军府直接管理即可。”
第1042章 返回洛阳之前的布置
郭嘉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向皇甫超博解释道:“以属下之见,河南、弘农、河东、河内以及魏郡合为一州,为司州,陈留、济阴、山阳、梁国与沛国五郡全为一州,仍为兖州,颖川、陈国、汝南、谯郡与庐江合为一州,仍为豫州,如此一来,十五郡分为三州,主公可举荐三位刺史管理三州民政,只需要为三位刺史配备相关属官即可,而征东将军府对于治下的民政则只需要管理三州刺史即可。”
说到这里,郭嘉有些遗憾的砸砸嘴道:“可惜的是,主公还没有开府建牙,否则此等事务根本无需上表朝廷,主公皆可自决。”
皇甫超博冲着一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懒得理他,心中却在思索着此事操作的可行性,看来这个事情还得回洛阳和田丰诸人好好商量一番才行,而且,三位刺史的人选也必须仔细斟酌一番。
“对了,”皇甫超博突然想到一事,看向郭嘉道:“冀州袁绍军可有新的动向?”
郭嘉摇了摇头:“昨天传来的鸽信,言袁绍军在邯郸和魏县东面二十里处停止前进,扎下了大营似乎在等后续兵马的到来,但是以某推测,袁绍应该是在观察兖州战事的情况,若是我征东军与曹操军打得不可开交的话,他必会趁虚而入。但是以目前的情况而主,袁绍军在得到我军攻下昌邑的消息之后,并且没有继续进兵任城的话,应该会很快退兵的。”
皇甫超博点了点头,袁绍的想法其实他也可以猜得出一二来,目前而言,对他威胁最大的是幽州的公孙赞,所以这一次能够将公孙赞打得半身不遂已经让他能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了,数万精锐骑兵的折损,能够让袁绍将战争的主动权拿到手里。不过,这一战让他的损失也不小,特别是赵云部骑兵的加入,让袁绍军的骑兵也损失不小。只是公孙赞损失的是精锐,是伤筋动骨,而他袁绍则损失的是普通骑兵,对于皮糙肉厚的冀州来说,只是皮肉之伤,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如果自家与曹操继续杀下去的话,袁绍发现有便宜可占,说不得要趁机扑上来咬上一口,说不定能够从自己身上撕下一大块肉来,若是没有便宜可占的话,他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与曹操军的战事结束了,看来自己也是时候返回洛阳了,想到这里,皇甫超博起身道:“好了,那就先这样吧,兖州的战事已经基本上结束了,本将准备明日便由陷阵营和铁壁营护卫返回洛阳,奉孝就一起返回吧,子敬还需要在昌邑呆上一段时间,待这边人员和兵马基本上到位后方能返回洛阳。”
说到这里,皇甫超博已经困得实在是不行了,向两人摆了摆手道:“你们先下去忙吧,到晚上我招集众将议事时就会宣布此事。”
“主公好生休息!”两人听罢,行了一礼后便退了出去。
当天晚上,皇甫超博便招集众将议事,宣布了自己将返回洛阳的消息,同时授权鲁肃在昌邑协调各部之间的战事,按皇甫超博的要求,几部兵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山阳国在任城西面的诸城占领,随后便开始进入防御状态。
界时,张部将返回鄄城和濮阳一线布防,防御夏侯敦部,而黄舞蝶和皇甫郦两部大军则留守昌邑,与沛国的黄忠部一同防任城和徐州诸郡的曹操军兵马。回到洛阳后,皇甫超博与田丰徐庶诸人将再一次有确认各郡各部官员将领的安排,然后尽快将任命下达。
随后,征东军治下将进入休整时期,当然,在各郡兵马到位之前,黄舞蝶诸部大军将继续防守在这里,待大军全部到位后,才会撤回。
与征东军的情况不一样,任城的曹操还是处于紧张当中,一方面生怕征东军再次东进,二则,下邳与孙策军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双方大军依然在下邳城下鏖战。
孙策军目前的实力毕竟还是不能与征东军相比,对于他们来说,一次大战能够攻下曹操军十来座城池,这还是托了曹操军三面开战的福。
孙策出动四郡之地近十万大军,一路攻城掠地,到了下邳城下时已经有些后继乏力了,之所以还在硬撑着攻打下邳,也是看着征东军还在与曹操军在山阳郡大战,将曹操的注意力大都吸引到了那里,孙策知道,机不可失,一旦曹操将注意力放回徐州来的话,自己就没有这个机会了,至少短时间内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邺县,太守府内,朱皓也在招集众人议事,除了魏郡的几名主要官将外,赵云华雄沮授庞统四人也在内,几人坐在大厅之内,商议着袁绍军情报。
从斥侯传回来的消息显示,袁绍军的几路大军都已经抵达魏郡境内,但是却停止了前进,反而在离邯郸和魏县二十里外的地方扎下了大营,这个位置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这一举动让征东军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所以才有了朱皓招集众人议事的事情。
主位之上,朱皓一脸迷茫的看着沮授道:“沮公,袁绍军这是要干什么?等待后面的援军嘛?”
沮授也摸不着头脑,他为人方正,虽然不似田丰一般不懂变通,但是也不似庞统郭嘉一般长于军略,对于此事,他也没有能够看得清楚,于是转着看向庞统道:“左军师应该看出来了什么吗?”
庞统年龄虽然是这些人当中最小的,但是其才能却是众人有目共睹的,所以沮授提问之后,其余众人也都纷纷侧目朝他看去。
“依统之见,袁绍军应该是抱有利可图则挥兵西进,无利可得则按兵不动的想法。”说着,庞统走到地图面前,指着袁绍军所扎几处大营的位置道;“我征东军与袁绍军对战多年,虽然一直处于守势,但是袁绍军却也未能有大胜之时,这是为何?”
第1043章 袁绍退兵
听了庞统的话,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当中,对呀,征东军从最初的入主洛阳之时,便与袁绍军有数次大战,虽然每次都是征东军撤退,袁绍军胜利而结束,但是袁绍军除了得到冀州的地盘之外,却难以对征东军的兵马造成大量的杀伤。
猛然间,赵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骑兵!是骑兵,因为我军骑兵强大,而袁绍军却由于没有强大的骑兵,所以袁绍军虽然娄战娄胜,却不能对我大军以巨大的伤害。”
庞统点了点头:“赵将军所言不差,关健就是骑兵,袁绍军骑兵远弱于我军骑兵,也远弱于幽州军骑兵,所以这一次袁绍费尽心,将积攒几年的骑兵都拉出来,也要将公孙赞的精锐骑兵全歼于冀州境内,也正是如此,他的这些骑兵损失大部分,又再一次失去了对我军的强力威摄。”
众人一听,也都恍然大悟。
“这一次,赵将军和华将军又将袁绍军的消灭一部分,再加上公孙赞总得要消息不少袁绍军骑兵,相信已经让袁绍军的骑兵元气大伤,再加上兖州战事还没有结果,所以袁绍才会如此谨慎,他这是在等兖州战事的结果,若是主公在兖州能够攻占昌邑,大败曹军,那么用不了多久,袁绍军就会退兵。若是两个继续在昌邑城下相持不下,相信袁绍军的后续大军很快就会到来。”看到众人都已经明白了原因,庞统又继续说道;
“如此说来,我们只需要做好防御准备,静观其变即可?”朱皓若有所思的说道;
“不,”庞统摇了摇头道:“不仅仅是静观其变,而是在做好反击的准备,相信应该很快就会有昌邑的消息传来,到时候,袁绍军一旦撤军,赵将军的骑兵就必须追上去,将袁绍军狠狠的揍上一顿,让他知道,魏郡不是他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
听了庞统的话,众人都是放声大笑起来,特别是华雄,笑得脸上的刀疤都不停的抖动起来,骑兵追击步卒,正是他最喜欢的,更何况有赵云的白马义从这样的轻骑兵在一旁相助,自己的西凉铁骑兵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大杀四方。
“好了,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是做好准备吧,不管是防止袁绍军的进攻还是追击他们的大军,都需要得到兖州的消息之后。”朱皓一听,也放下心来,不管怎么说,自己做好准备总是没有错的,于是,他便道;“诸位都下去忙自己的吧,界时主公自有命令送来。”
正如庞统所料,昌邑大胜的消息在第二天就传到了邺城,得到消息的众人马上做好准备,骑兵斥侯开始密切关注袁术军的动向。
两天后,昌邑战事的结果就通过别的渠道传到了冀州,而大战之后,征东军并没有继续出征,而是扫荡周围县城后,便一门心思的加固新占城池的防御,得到这个消息的袁绍知道自己混水摸鱼的打算已经失算了,于是便下令几路大军都撤出魏郡。
早已经准备好的赵云华雄几部骑兵如果闻到了血猩味的狼群,一万余的骑兵如同潮水一般向着袁绍大军扑去。
赵云的骑兵盯上的是魏县东面的那一路大军,这是由清河出兵的四万大军,领兵将领为张南和焦触两人。在得到撤退的消息后,两人便毫不犹豫的领着四万大军撤回馆陶方向,谁知道大军刚撤离半天时间,征东军的骑兵便赶到了他们的身后。
等赵云领骑兵赶到张南部大军后面的时候,他们已经列好了阵式就在防御。
看着眼前的步兵大阵,赵云止住了想要冲阵的华雄,道:“华将军,西凉铁骑先做好准备,待某领白马义从先扰乱他们的阵形再说。”
华雄一想,弓骑兵先行将步卒方阵扰乱,自己再领枪骑兵冲阵的话,效果的确会要好很多,也不多言,躬身领命。
赵云一提缰绳,领着白马义从朝着张南部军阵呼啸而去。
袁绍军军阵当中,张南与焦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亥之色,征东军的骑兵很强,这是袁绍军诸将都知道,没有想到自己两人运气如此差,竟然被征东军骑兵给盯上了,虽然自己两人反应够快,在征东军骑兵赶到之前把阵列列好,但是自己这几万大军可全部都是步卒,而这里离袁绍军最近的城池还有数十里远,步卒快速行军尚需要一日时间,只是如今却被这万余骑兵堵在了野外,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眼看着数千骑兵朝着自己的军阵直扑而来,两人都脸色大变,冲着身边的传令兵大喊道:“敌骑冲阵,做好准备!弓箭手,没有命令不得射箭!”
阵形当中,各处的将领很快都呼喊着自己的士卒做好迎战的准备,早已经列阵完毕的士卒也都忐忑不安的等待着与征东军骑兵的接战,特别是前排的士卒,一个个都暗自祈祷骑兵冲阵的方向不是自己。
“轰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眼看着骑兵就要进入弓箭射程之内的时候,在袁绍军将士的瞠目结舌中,随着赵云的一声令下,数千白马义从便在阵前一分为二,从阵前转向朝着军阵两边冲了过去。
看着前面的骑兵突然绕道而去,前阵的士卒发出一阵劫后余生的惊呼,但是阵中的张焦二人和两翼的士卒却是面如死灰一般。
他们这个方阵是匆匆建立的方阵,为了应对骑兵的冲阵,张南特意下令阵形前后两阵厚实而两侧稍薄弱,但是没有想到征东军的骑兵竟然如此马术娴熟,在冲阵的过程中都能够如此熟练的完成转向,而且还如此归整统一。如今骑兵绕过前阵而杀向两翼的话,张南几乎可以想像得出来,两翼的防御是绝对抵挡不了骑兵的冲击的。
“奔射!”
随着赵云的一声令下,数千白马义从一齐弯弓搭箭,朝着方阵两翼的袁绍军士卒射去。
随着了一阵“嗖嗖”的箭雨声,数千骑兵一路向着袁绍军后军奔去,一边将手中的箭矢如同飞蝗一般射向方阵当中,引起一阵阵的惨呼。
第1044章 赶羊去
张南与焦触都袁绍军中的大将,但是奈何对战骑兵的经验实在是太少,看到两翼兵马在骑兵的奔射中损失不小,张南连忙下令从前后两阵调士卒加强两翼防线,只是在苍促之间,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的是,在对阵骑兵的大战之中冒然调动兵马启是如此简单的事情。
前后两阵的士卒一动,难免就会出现混乱,对于这种情况,华雄哪里会看不出来。前阵的士卒一动,华雄的西凉铁骑便开始出动,向着军阵方向狂奔而来。
与白马义从不一样,西凉铁骑是枪骑兵,而且是士卒着铁甲的骑兵,虽然不是虎豹骑的那种全身甲,但是却比白马义从皮甲要强上几分,所以他们的战法也与白马义从不一样,白马义从是骑射加弯刀,而西凉铁骑则是直接冲阵。
两者之间本来就只相隔数百步的距离,袁绍军士卒调动刚刚开始进行,华雄的骑兵就已经近在咫尺。
华雄的目标也很明确,他并没有妄想着就凭这几千西凉铁骑直接杀入到数万人的大阵当中,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大阵的一个角上,他在将这块肥肉切下一大块来好好享用。
果然如同他所料想的一般,片刻之间,数千西凉铁骑如同烧红的刀子插入到已经凝结起来的猪油中一般,瞬间便直插而入。
军阵西南角的数千袁绍军士卒瞬间便被西凉铁骑与主阵切割开来,然后被后面的数千普通骑兵远远的驱赶开来,让他们根本无法与主阵汇合。
见此情形,张南与焦触惊得眼珠之都几乎要掉下来了,这才是一个回合的时间,自己大军就有数千人被生生的割离出去了,看样子这些士卒已经是没有任何生还的希望了。
还好两人反应够快,见状马上下令大军收缩防御,迅速将已经剜去一角的阵形缺口给补上了,才让又调转马头欲再次冲阵的西凉铁骑铩羽而归,饶是如此,也是阵中将士出了一身的冷汗。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无论是庞统沮授还是赵云诸将此次出战,都只是报着要让他们走得不那轻松的目的而来,并没有将这一路大军全歼的打算,否则来的就不止赵云两人一万余骑兵了,要知道,如今魏郡能够集结起来的骑兵足有两万骑,战马四万余匹,真要全力一战的话,张南这四万大军还真的跑不回去几个。
只是这里面要考虑的是,如果真的全歼张南这一路大军的话,势必激怒袁绍,如今他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只是不想自己在没有准备充分之时全力出击而损兵折将,所以才没有大举进攻魏郡。一旦真是张南部四万大军全歼,袁绍一怒之下,尽起大军来攻,那就正中了曹操之意了,而征东军想要休养生息的想法就要落空了。
如今张南已经全面收缩阵形,华雄也不急着去冲阵,先将隔离出来的近四千袁绍军先歼灭再说。而赵云则领着白马义从在大阵周围虎视眈眈,一旦张南大军有异动,便扑上去弓箭伺候,让刚准备出兵接应的大军再次缩了回去。
就这样,大阵之内的三万多将士眼看着离他们数百步外的四千士卒在不到半个时辰之内,战死战伤一千多人,其余两千余人全部束手就擒。如此一来,张南大军的士气更加低迷了,再加上赵云的白马义从如同给洋葱剥皮一般,一圈一圈的绕着大阵进行骑射,让士卒的士气更加低落。
而经过差不多半天的战事,征东军的死伤却是了了无几,只是在西凉铁骑冲阵之时死伤数十人而已。
对此,张南和焦触两人却是毫无办法,只能暗暗祈祷天色快点黑下来,等天一黑,自己就可以下令大军分散突围,进入数十里外的元城了。
孰不知,赵云两人对张南的想法已经了如指掌,不过,他们对此却并不在意,反而想着如何利用这个时机再让张南部大军脱层皮来。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好不容易天色就要黑了下来,张南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如果再捱上一两个时辰的话,他的这一路大军指不定就要溃散了。要知道,如今除去直接剜走的那数千士卒外,大阵之中的士卒在赵云部弓骑兵的骑射下伤亡已经超过了千人,特别是外围的士卒一个个都精神紧张,一副随时都有可能崩溃的样子。
不出张南所料,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后,随着赵云的一声令下,万余骑兵便调转马头,朝着西面的魏县方向而去,被俘虏的两千余张南部士卒也被一同带走。
看着骑兵远去的身影,随着隆隆的马蹄声消失在寂静的夜空中,袁绍军将士都一个个瘫坐在地上,张南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急忙下令士卒都继续列好阵形,又将自己两人麾下仅有的数十名骑兵都派了出去,远远的跟在征东军骑兵后面,确认他们已经离开了,他才放心下令大军朝元城方向而去。
数十名袁绍军骑兵远远的跟在征东军骑兵大军后面,随着天色越来越暗,他们却没有发现,骑兵队伍当中,不时有人离开队伍,隐藏到了黑暗当中。过了二十多里的路程后,袁绍军骑兵便停了下来,为首骑兵派了几人返回大军所在禀报情况,而剩下的大部分人都在原地警戒着征东军骑兵离开的方向。
他们没有发现的是,在几名骑兵离开后不久,在他们与大军之间出现了数百的骑兵,黑影瞳瞳正朝着他们这一边围了过来,终于在那些人离他们只有数十步远的时候,一名袁绍军骑兵无意中回头看到了这些人:“什么人?”
袁绍军一众骑兵都大惊,纷纷回头朝着自己身后看去。征东军骑兵见到自己已经暴露,为首将领一声大喊:“杀!”
一百余骑兵便紧随其后而至,很快,数十名袁绍军骑兵便被斩杀怠尽。半个时辰后,数千骑兵又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中,为首之人正是华雄。
看到袁绍军的骑兵已经被斩杀怠尽,华雄一挥手,大笑道:“走,赶羊去!”
第1045章 大败张南部大军
当华雄领着骑兵赶上张南部大军的时候,他们数万人正打着火把朝着元城的方向而去,离元城只有不到二十里远了。在得到骑兵传回来的消息,征东军骑兵已经离开后,张南便下令大军就地休整,命令伙夫立即做晚饭。不过,吃过晚饭后,他并没有下令就地扎营,而是命令大军连夜出发赶往元城,袁绍军将士倒也不是没有怨言,只是被张南的一句话给吓着了:“若是明日征东军骑兵再来了,汝等可挡得住?”
大军匆匆吃过晚饭后,便急匆匆的起程朝着元城方向赶去,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征东军竟然会连夜追来。
正如华雄所料,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数万袁绍军正打着火把匆匆的赶着路,好在将士们都已经吃过晚饭,虽然累却也还是能够支撑的。
大军之中,张南骑坐在战马上,正在与焦触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突然间,他听到了天空中一阵闷雷声传来,他下意识的抬头朝天空中看去,只见黝黑的天空当中,虽然没有月亮,但是却有满天的繁星,心中正在奇怪,这天上还有星星为什么会打雷呢。
猛然间,他醒悟过来,不对,这不是雷声,而是。。。骑兵。。。
想到这里,他转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果然,身后有无数的点点火光,正朝着这边迅速移动过来。不仅是他,很多士卒都已经发现了出现在自己身后的火光,顿时,整个大军中如同炸了锅一般。
“骑兵来了!”
“征东军骑兵来了!”
“快跑呀!”
“快列阵!快,快,快!”
无数的士卒惊恐的叫喊着,根本就没有人理会自己身边的将领的安排,很快就有人扔掉自己手中的火把,朝着旁边的黑暗之中狂奔而去。有一个人跑掉后,他身边的人便马上效仿,很快越来越多的士卒参与逃跑的行列当中,整个大军瞬间便乱成了一团。
见此情形,张南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白天的时候,征东军骑兵的强悍战力已经给了士卒强大的压力,如今自己的大军正在行军途中,根本就没有可能列阵迎敌。
考虑了不过几息的时间,张南一咬牙向焦触道:“焦兄,逃吧,如今根本就不可能挡得住征东军骑兵的进攻了。下令将士们分散撤离,到元城再收拢兵马吧!”
焦触也知道事不可为,无奈只得同意张南的建议,两个人便下令周围的亲兵齐声大喊:“跑呀,分散突围!”
连喊数声后,两人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丢下所有兵马朝着元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主将的逃走让大军更加混乱起来,等华雄领着骑兵赶到的时候,整个袁绍军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见此情形,华雄哈哈大笑,一举手中的长刀,大声喝道:“儿郎们,赶羊了,杀。。。”
“杀。。。”
数千骑兵齐声大喊着,分成数路兵马杀向了乱成一团的袁绍军。片刻间,数支骑兵便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冲入到袁绍军大军之中,杀作一团,将本来已经混乱不堪的大军搅得天翻天覆。
袁绍军士卒吓得惊恐万分,纷纷四散奔逃,一边跑一边将自己身上的武器装备全部都扔得到处都是,有些机灵的士卒在扔掉东西后,往两侧的夜幕中跑去,消失在茫茫的夜色当中。而很多士卒则是四处乱撞,有些跑昏了头的甚至直接往骑兵杀来的方向逃去,结果直接就被骑兵一枪刺死。
杀戮一直持续到天色微明才停了下来,而此时,华雄已经领着一部骑兵追到了元城的城下,直到看到了城墙这才打马回转。一路返回,一路不停的收拢俘虏的袁绍军士卒,等回到昨夜交战的地方的时候,光是华雄这一部骑兵就已经俘虏了近两千袁绍军士卒。
等所有的骑兵都回归后,结果让华雄大吃一惊,昨天晚上的一场混战,袁绍军竟然伤亡达万人,这其他因为乱军自己践踏而引起死伤的就超过大半,而各部收拢的俘虏加起来有近五千人,其余两万袁绍军士卒都在黑夜中四散逃脱,不见踪影。
至于装备物资,四万人的装备几乎都被扔在了这里,再加上四万兵马近一个月的粮草物资,散布在方圆十数里的平原之上。
遍地的装备物资让征东军士卒高兴不已,五千俘虏被骑兵驱赶往收拢各种物资,然后再将他们重新打包装好之后,一直到中午时分这将这些东西全部装好,然后再由这五千俘虏负责搬运着带回魏县。
两天后,甘陵城内的清河太守袁熙才得到张南大军溃败的消息,四万大军最后只收拢了一万五千人,还有五千人不见踪影,而且这一万五千大军基本上是赤手空拳的回到了元城,所有的装备和物资都丢得一干二净。
收到消息的袁熙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将所有的经过马上汇报给了南皮城内自己的父亲,不过,在军报中,袁熙还是为张南两人将溃败的原因归结于对方骑兵的强悍,从而得到了两人对于他的效忠。而此时,赵云和华雄早就已经押着这些物资和俘虏离开了魏县朝着邺县的方向而去。
南皮城内的袁绍接到袁熙的战报后,气得脸都白了,当场就叫着要派兵攻打魏郡,但是最终还是被一干军师给劝住了,无他,主要是前段时间的一场大战,让他将积攒了一年的四万骑兵损失了一半,如今仅有两万骑兵,但是不足以应对征东军的骑兵,所以只得暂时按下胸中的怒火。
这一战的结果让赵云目瞪口呆,本来只是想着给袁绍军制造点麻烦,让他们知道魏郡不是他们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地方,谁知道,无巧不成书,因为张南的失误,结果使得他一万多骑兵出征,最后不仅大败袁绍军四万大军,而且还俘虏五千,收获了这四万大军武器装备和粮草辎重。返回邺城的赵云诸人还生怕袁绍会大怒来攻,结果几天后,袁绍军却都没有任何动静,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第1046章 封国公(上)
赵云领兵返回邺县的时候,皇甫超博也在陷阵营和铁壁营的护卫下返回了洛阳城。回到洛阳的第一件事,皇甫超博便是派人将田丰、荀攸和徐庶三人招来,他要尽快将官员和将领的任命落实下来,否则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开展了。
得到皇甫超博回来并且招见自己的消息后,三人很快就来到了侯府内。
“下官拜见侯爷!”三人一进门便躬身行礼道;
“不必多礼,请坐吧!”皇甫超博一挥手,向三人道:“战事已经结束了,原来以为能够速胜,但是在昌邑之战后,本将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天下英雄,既然不能够速胜,那么就稳打稳扎,一步步来吧。”
听了皇甫超博的话,三人都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特别是田丰,整个征东军的内政事务都压在他的身上,虽然如今已经有了荀攸帮手,但是毕竟年龄有这么大,数十万大军的出征,后勤方面可不是说着玩的,更何况还有八郡一百多个城池的内政事务需要处理。
看着田丰的满头银丝,皇甫超博突然想到,如果郭嘉的那个建议可行的话,司州刺史却是可以交给这个老头,司州是自己起家之地,三面临敌,内政方面确实要交给一个可靠之人。豫州的话,孔还能够应付几年,倒是兖州这块交给谁还是个问题。
关于兖州的问题,皇甫超博想着,要不还是交给孔融吧,要知道当初孔在北海做得还是不错的,否则管亥的青州黄巾也不会盯上北海国了,只是军事方面确实差了点,但是这个却不是问题。征东军的军政分离,无论是战兵还是守兵都归征东将军府统一管理,守兵虽然刺史府也有一定的管辖权利,但是战时是统一归属战兵营将领管理了。
不过,还是需要处理好眼前的事情再说,皇甫超博收回思绪,向三人道:“本侯在昌邑时已经草拟出一份最新的官员和将领的任命方案,这一次招集汝等过来,就是想让你们看看,确认一下,看是否还有遗露的地方。”
说着,皇甫超博下令史阿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任命名单递到三人手中,三人都明白,这件事情上他们并不好插手,皇甫超博交这个让他们确认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查露补缺,所以在接在后三人都仔细的看了一遍,不过,他们确实没有发现有什么遗露的地方,所以很快就将名单递还给了史阿。
皇甫超博见三人没有需要更改的地方,于是向荀攸道:“既然如此,就麻烦公达将其撰写出来,待本将用印后,便以最快速度发放下来,此事不安排好,后续的工作都不好开展呀,特别是兵力方面不尽快妥当,若是有哪里诸侯攻过来的话,就会有些措手不及了。”
荀攸起身领命,马上快步走到案几前面,铺好纸张,迅速将皇甫超博任命的名单写好,然后交给皇甫超博,皇甫超博又仔细核对一遍确认无误后,便在上面盖上自己征东将军的印玺,然后交给史阿道:“让下面撰抄出来,迅速发到每个郡县去,用最快的速度发布下去。青州那边,马上传鸽信让徐荣安排好两城的防御,然后尽快赶回来上任。”
“诺!”史阿接过命令,领命转身离开了议事厅。
待史阿离开后,皇甫超博道:“还有一事,奉孝曾的提议征东军治下设三州,置三州刺史,分管各州政务,然本将认为此事需要从长计议,如今吾虽然为征东将军、闻喜县侯,然分州置官,却是。。。”
几个人都知道皇甫超博的意思,名不正,则言不顺,以自家主公目前的情况而主,虽然成为了诸侯,可以裁置郡县,但是对于更为高一级的州治,却是没有分置的权利的。
不过,分置与不分置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比如说兖州诸郡的陈留、济阴和山阳诸郡,虽然如今归属征东军管理,但是其税赋方面,该上交给州里面的一部分还是雷打不动的落入到了曹操的口袋中。可是,如果皇甫超博能够重置州治,那么这一部分的税赋就会进入征东军的口袋了。
只是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取得合法的权利的话,即便是按郭嘉所说的重置州治,那也只能解决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税赋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对于这个三人都没有办法解决,最后皇甫超博不得不决定暂时将这个问题先放下。
皇甫超博不知道的是,有人正在竭尽全力的为他解决麻烦。
长安城内,大司马池阳侯李府中,李正在设宴招待自己麾下一干将领,其实说是麾下的一干将领,其余基本上都是他自己的亲戚,像儿子、兄弟、侄儿、外甥等等,其他外姓将领几乎没有,说到底就是一家人。
如今的李虽然没有能够力压郭汜,两人却也没有发生多少冲突,可以说基本上是相安无事。
酒到酣时,胡封突然说道:“舅父,据说征东军已经攻下了曹操军的数郡,再加上豫州孔已经公开归附征东军,如今皇甫超博已经拥有两司州和豫州两州之地,如果再加上兖州和扬州的几郡的话,如今已经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势力了,如此是否会对我们不利呀。”
李晒笑一声,道:“天下第一大势力又如何?如今天子在我们手中,再加上潼关天险,吾等又有何俱?”
略一沉思,李摸了摸自己下颌的满腮虬髯,道:“不过,虽然不惧,但给他添点麻烦倒也不错。而且,按朝廷规定,异人领地超过两州之地的话,应该是能够封公,嘿嘿,借着他这个由头,倒也正好给某弄个国公的位子坐坐。”
李的话让厅中的李氏众人都是一惊,大厅之内这片哗然,封国公,真的可以吗?
李的儿子李式好不容易让厅中安静下来,站起身来结结巴巴的向李问道:“父亲,真的。。。真的可以封公吗?”
第1047章 封国公(中)
听了李式的话,李嘿嘿一笑,道:“为何不可,既然他皇甫超博能够封公,为何某就不行了。到时候,某再拉上郭阿多,相信他一定不会拒绝的,来人,派人给郭阿多传信,就说某家要和他好好聊聊,问他愿不愿意弄个国公爷位子坐坐。”
话一说完,李连忙派人将巫女请了进来,然后恭谨的道:“巫,烦请为吾卜上一卦,问一下此番封公的吉凶!”
女巫老神在在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在大厅当中作起法来,随着一个让众人头晕目眩的巫舞之后,两块龟板从女巫的手中抛出,在半空中打了几个翻滚后,落到了地上,女巫缓缓的走到龟板面前,弯腰拾了起来,然后又喃喃的念了几句,随后一脸平静的看向李等人,道:“卦相显示为大吉,恭喜国公!”
李一听,大喜,连声不迭道:“太好了,多谢巫,某等下便人奉上金百斤,蜀锦百缎,以谢巫!”
女巫不置可否,一脸淡然的转身便离开大厅。
女巫一走,李氏众人顿时欢声一遍,半晌才停了下来。
汉制,太祖刘邦杀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封王,虽然后来吕后干政之时,封了他吕家好几个异性王,但是后面被铲除,从此汉朝便是公为爵位的最高级别,如今在游戏当中当然没有这个限制。
皇甫超博不知道的是,当玩家拥有两州完整的领地,并且历史武将、人口、军队,以及其他一些条件达到之后,便可以产生第一位公爵。公也称为国公,其实是诸侯国的简称。历史上曹操于建安十八年(213年)受封初建魏公国,置公国百官,都魏郡邺城,拥有完整的封国体系,为日后即位魏王,乃至于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奠定了基础。
如今皇甫超博已经达到了封公的条件,其实这个条件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所以在后面的玩家,只需要拥有一州之地,再加上其他条件达到,便可以顺利得到公爵。而npc势力则与玩家势力完全不一样,所以李才有这个信心,拉上郭汜一同借着给皇甫超博晋升公爵的时机,给他们自己也讨一个公爵。
之所以要拉上郭汜,是因为李知道,如果自己没有拉上他,即便皇甫超博的爵位得到了晋升,但是他李的爵位是肯定捞不到的。
听了李的话,李家众人顿时都欣喜万分,特别是李的长子李式,更是如此,马上派人赶到郭汜的府中,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正如李所料一般,郭汜对于这个事情很是上心,当即便答应了李的请求,双方一拍即合,很快便商量好了碰面的地点。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便迫不及待的带着五千亲兵来到了约定的地点,宫城前面的一处大宅之内,双方的士卒先后确认了里面的情况后,各自接管一半的防御,然后两人便各自领着数十名亲卫在大宅之内的一个凉亭之内见面。
没有办法,两人如今都怕对方算计自己,所以就选了这么一个四周数十步都空旷之所,再经过亲卫仔细检查之后,这才到了亭子里面见面。
一见面,郭汜便道:“李巫婆,汝昨天说的事情可是真的?”
李大怒,道:“郭阿多,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一个机会,老子念着旧情才决定拉你一把,你竟然如此,哼,早知道老子就一个人上表天子,不带上你这个小人了。”
郭汜哧的一声轻笑,道:“别以为某不知道汝的心思,还不是怕某反对,所以才不得已拉上某家。。。”
李见自己的心思被对方看破,满脸涨得通红,怒道:“不错,若是汝这个小人不愿意,大不了某自己单独上表就是,某成不了,汝也休想有机会。”
“谁说某不愿意,某就是看不得有些人明明想当婊*子,还要立牌坊的样子。”郭汜轻蔑的道;
两人又是一阵好吵,半晌才停了下来,商议正事,可是没有说上两句又吵了起来。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为了这个公爵的称号,李想要秦国公的名号,因为关中之地本是秦国故在,所以秦国公这个称号便有将整个关中都纳入囊中的意思。
奈何郭汜死活都不同意,两人又是一阵大吵。最后,郭汜提议,那好,你李要做秦国公,那我郭汜就要做雍国公,不仅如此,郭汜还给自己拉来了一个盟友,那就是占据凉州四郡的董璜,郭汜给他争取了一个凉国公的称号。
如此一来,关西一下子便出现了三个国公,而且都还是原来董卓军麾下的势力,至于马腾和韩遂两人,郭李二人谁也没有提起,那两个在他们眼中只是逆贼而已。
好不容易商量好几人的称号,接下来两人就商议起皇甫超博的封号来。没有想到,两人又争了起来。
皇甫超博如今是闻喜县侯,按照朝庭(游戏里面)的规定,他这一次可以晋封为国公,而且是一等国公,也就是最高级别的一字国公,那么到底封什么国公呢。两人在皇甫超博的地盘上找了半天,找到了好几个封号。
因为皇甫超博的地盘太大了,足有两三个州,在这里普经出现过的古封国足有十数个,从关中的唐、晋、魏、虞到关东的郑、许、胡、蔡、陈等等,两个人商量了半天,最后把封号定在了唐和晋两个之间。
可是在这两个封号之间,两人又一次发生了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无奈之下,双方只得各退一步,派人将这两个封号都送到皇甫超博手中,然后交给他自己选择。
三天后,快马加鞭的使者将封号送到皇甫超博的手中,让皇甫超博和一众属下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反应过来。
于是呼,长安城内的争执又一次出现在了洛阳城内,皇甫超博麾下众人都各执一词,在封号上面争执不休,甚至呆在洛阳书院很少出门的蔡邕老头子都跑到将军府来了,他也参与到了争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