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曹操退兵
程昱点了点头:“只是为了保证一万五千精锐的战力,光靠不到一万守兵是挡不住司州军的进攻的。”说着,他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卫兹,道:“卫大人,你在濮阳这么长时间,应该清楚城内的情况,濮阳还可以征兵多少?”
一旁蓬头垢面,满眼血丝的卫兹也明白了程昱的想法,此时的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家人已经被皇甫超博所杀,全族人口都被发配到河东盐场为奴,听到程昱问起,他立即咬牙切齿道:“回军师,濮阳城内现在丁口计五万八千余人,如果尽索城中精壮,可为主公征兵一万两千人。”
话已至此,曹操哪里能够不明白程昱的意思,既然濮阳已经守不住,那么也不能白白便宜了皇甫超博,将城中精壮全部征兵,用于抵挡司州大军的进攻,至于以后怎么样,谁管他呢。
不愧是程昱,一个绝户计出来,即便后面司州军控制了濮阳,也只会是一个大包袱。数万人的大城,城中精壮已经被征招一空,与司州军一场大战之后,估计半数会死在城头之上。到时,城中百姓怪的肯定不会是曹操,因为他已经跑了,而司州军成为这里新的统治者后,肯定会有无尽的麻烦出现。
“好,卫大人,城内征兵之事,就交给你了,从明日开始,就由原来的一万守军和这一万新募士卒守城,我们的一万五千精锐负责协助,待时机成熟,我们就突围离开。。。”曹操一拍案几,下令道;
“这两万士卒,到最后能够留下多少精锐,我们到时候都一并带走,至于城内,”说到这里,曹操叹了一口气道:“还是不要。。。”
“末将领命!”众人一齐应诺道;
曹操军的变化徐荣很快就发现了,司州军在攻城的时候,很快就能够攻上城墙,但是攻上城墙的士卒又很快被赶下城头,如此往复。
这些都在徐荣看在眼中,他一眼就看出了守城的主力是一些刚刚招募不久的士卒,但是他们的后面却有大量精锐兵马在严阵以待,一旦发现哪里的士卒不支,马上会有精锐兵马上前补救,曹操这是在练兵。
可是,即便是徐荣知道了又怎么样?曹操在练兵,徐荣其实也是在练兵,这三万多的守兵,虽然都已经是老兵,但是离战兵营那种精锐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现在既然濮阳城的守军远没有到能让自己一鼓而下的时候,所以徐荣正好就用来轮换练兵。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徐荣依然如同前面一般安排战事,期间不时夹杂着精锐兵马的攻打,虽然每次都让曹操军守住城墙,却也让曹操军损失不少精锐兵马。
正当曹军诸将以为自己的计策得逞而暗暗得意之时,十月二十日凌晨,司州军打通数条地道,直通濮阳城内,再次里应外合,攻入濮阳城内。
好在曹操向来多疑,很快便反应过来,只后终于领一万余残兵突围而出,直奔鄄城。
面对曹操军的突围,徐荣却并没有下令大军追击,司州军虽然胜了,但是接连一个月的战事,士卒疲惫,再加上曹操虽然败而未溃,所以徐荣很理智的下令大军停止追击。
还有一点就是,程昱的策略很成功,一万两千的濮阳城内新征士卒,战死战伤在城头的足的近八千人,进入城内之前,徐荣就向皇甫超博讲述了自己的猜测。攻下城池之后,皇甫超博便下令将俘虏的近万士卒进攻筛选甄别,然后仔细询问之后,终于确认了徐荣的猜测。
最后,无奈之下,皇甫超博只得下令,将这些阵亡的士卒家属按司州军阵亡士卒的标准进行抚恤,这才稍稍安抚住濮阳的民心。
不过,这也使得皇甫超博更加不敢再去追赶曹操的大军了,随后,皇甫超博在在濮阳留下赵云部后,便与徐荣领着大军直奔陈留,如今陈留的战事还没有结束,曹洪的五万大军正在攻打陈留。
因为陈留只有三万大军,所以枣与陈容周仓和王然三人商议之后,决定死守陈留,至于其他县城能守则守,不能守只能放弃了。
所以曹洪大军在一个月时间内连连攻克考城、已吾、襄邑、外黄和雍丘数城,已经于十月十二日抵达陈留城外。对于已经攻下的几城,曹仁只留下了一千士卒防守,其他兵马再加上几城收降的兵马共计六万大军,直抵陈留城下,他准备将陈留一举攻下。
有了濮阳的教训,皇甫超博就已经命令史阿的暗影卫严密监视陈留,果然从城内挖出了一些心怀不轨之人,随后都被枣下令直接处死。一时间,陈留城内战事未起就已经杀得人头滚滚了。
曹洪大军抵达陈留后,只是休整了一日便开始攻城。可惜的是,陈留兵精粮足,城池坚固,远非曹洪之前所攻打的那些县城可比。
双方在城头连战五天,曹洪损失数千兵马,却连城墙都没有能够攻上去。不过,曹洪手中虽然没有虎豹骑,但是还是有两千普通骑兵,在攻打陈留之时,曹洪也没有忘记将骑兵放出去,探查四周的大军动向,特别是濮阳方向司州大军的动向。
正是因为他的谨慎,救了他麾下数万大军。
当皇甫超博的几万大军赶到陈留北面的小黄县城时,曹洪就已经得到了援兵到达的消息,见到皇甫超博大军突然到来,虽然还没有得到濮阳的消息,但是曹洪已经猜到应该是濮阳战事已经结束,没有多做犹豫,曹洪便领大军连夜撤退。
第三天,赶到陈留城的皇甫超博这才知道曹洪大军已经离开,随即马上派突骑兵和西凉铁骑与陈留一万战兵前往追击,不求歼敌多少,但是必须将陈留治下各城全部收复。
十一月二日,曹洪大军退守宁陵,王然大军全部收复陈留治下失守的诸城,兖州战事结束。
而在此时,冀州的战事早在曹操再次丢失濮阳城的第三天,也就是十月二十二日结束,袁绍留下几名将领防御陶馆曲梁诸城,大军返回渤海了。
第781章 杀入渤海
不是袁绍不想控制冀州全境,而是有了黄忠三人全力防守的邯郸、斥丘和魏县三城,在他二十万大军全力攻打了十几天后,死伤大军数万人,三座城池依然是稳如磐石,纹丝不动。可是如果不攻下这三城,直接出兵攻打邺城的话,黄忠三人属下的三支骑兵又会对袁绍大军的粮道构成威胁。
正当袁绍再一次骑虎难下的时候,渤海和濮阳先后有消息传来。渤海传来的消息让袁绍大怒,渤海境内竟然出现了数量达到两万的骑兵,他们来去如风,虽然还没有攻下哪一座县城,但是渤海境内有数十家坞堡被他们攻下,堡内物资能够搬走的都被搬走,不能搬走的全部被一把火烧光。
袁绍属下骑兵本来就不多,这一次全部都被袁绍带走,渤海太守审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骑兵在城外肆虐而无可奈何,他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只有向袁绍求援。
出现在冀州境内的两万骑兵就是黄叙的五千骑兵和公孙越的一万骑兵。他们在合兵一起后,两人便从广阳直接杀入了渤海境内,黄叙知道,渤海作为袁绍起家的地方,肯定是最为重要的。如今冀州的骑兵绝大多数都调往西面与司州军对战,渤海境内一定空虚,如此正好可以在里面闹个天翻地覆。
早在两军集结之初,黄叙就向公孙越表示,此次出兵,一应收获,任由公孙越取用。只要是他公孙越看上的,司州军就不会染指半分。
得到黄叙的承诺,公孙越高兴得见牙不见眼。冀州富庶,在这几年已经差不多要赶上魏郡了,虽然此次不能攻下渤海的城池,但是城外可是有数不清的世家大族的坞堡,这里面的没有油水,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果然,两人领大军进入渤海境内后,离渤海最北面的县城漳武还有百余里,公孙越的斥侯就发现了一个大坞堡,堡墙高达近两丈,周长约数里,上面写着“谢家堡”三个大字。
两人大喜,一声令下,两万骑兵高声呼喝着冲向十余里外的坞堡。
大军停在坞堡一里外,两人领着数十亲卫缓缓的逼近坞堡,此时的坞堡内已经乱成一团,数万骑兵突然出现在堡外,任谁都知道对方来者不善。
谢家本是章武的大家族,几年前袁绍刚来渤海之时,便举族投靠了袁绍,所以在章武的势力更加如日中天。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袁绍也大肆笼络本地世家,这些年来,谢家也有数名子弟进入袁绍的车骑将军府内任事。
有了家族之子弟在将军府内任职,谢家肯定知道冀州兵马的情况和动向的。冀州骑兵本来就不多,此次大部已经随袁车骑出征司州,如今坞堡之外的数万骑兵肯定是敌非友了。
章武的这一处谢家堡是谢家在城外最大的一处坞堡,也是谢家最大的一处庄园之所,这里面已居住着数百户谢家的佃户和近千名奴仆,共有丁口约五千人。
坞堡周围的数万亩良田都是谢家的产业,为首之人是谢家的一位名叫谢承的管事。
谢承也曾经在军中任职,只是那时谢家还不像如今一般势大,所以在军中受伤后,谢承便从屯长的位子上退了下来,因为他熟悉兵事,所以家族将这座最大却也是最偏远的坞堡交给了他。
家族的大部分人都住进了章武城内,而重要的成员更是已经在南皮城内的安家。
因为他出身世家,再加之曾经从军,所以谢承还是很有能力的,接手管理这个坞堡后,数年时间便将这里管理得井井有条,颇得家族长老们的赞许,族中便更加信任他,放手任由他管理这个坞堡。
这些年来,谢承在堡内的日子过得颇为舒服,可以说他就是这个坞堡的土皇帝,说一不二,每年只需要按族中规定给家族送去足额的钱粮,就没有人再来管他了。
自从大军出动以后,谢承出于多年从军的经验,将堡内的几名会骑术护卫都派了出去,目的就是探听北面幽州公孙赞的情况,他知道,公孙赞与皇甫超博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出于谨慎,就将护卫派到北面巡逻。
谁知道真的被他猜中了,昨天下午,派出的几名护卫只有两人回来了,带来的消息是有一股数量达到两万规模的骑兵出现了北面,最迟明天就能够赶到坞堡这里。
这一消息将谢承吓得面如土色,两万骑兵,据他所知,车骑将军麾下精锐骑兵一共才只有两万,其余只是众将领属下的数十近百的亲卫骑兵,而这一次,公孙赞一下就派了两万骑兵出战,那他们后面还有多少步卒呢?
难度说,公孙赞全面入侵冀州吗?不对呀,没有收到家族传信说公孙赞大举入侵呀,一想到这个,谢承很快就镇静下来,没有步卒大军,骑兵来得再多也不会攻城,自己的坞堡虽然说是坞堡,其实却差不多是小县城了。相信对方应该是不会进攻自己这里的,不过,相应的准备还是必须的。
镇定下来后,谢承便下令堡外的佃户和奴仆全部都退回到坞堡之内,又下令坞堡护卫做好迎战的准备,同时又派了几人一人双马,迅速向县城示警。又下令将堡内青壮都编成伍,协助护卫守堡。
经过一天一夜的准备之后,幽州的骑兵终于赶到了坞堡之下。
看着堡外如同潮水一般涌来,铺天盖天一眼望不到边的骑兵,堡墙上面的护卫、民壮都吓得面色惨白,两股战战,有的人连手中的兵器都一下子掉到了堡墙上面。
“咣当。”
安静的堡墙之上突然响起的声音将大家都吓了一跳,谢承转头看去,只见一名仆役面色惨白的瘫倒在堡墙之上,手中的环首刀就掉在身旁,嘴中还喃喃自语着:“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谢承大怒,快步上前,一把将这个仆役提了起来,怒喝道:“你这个胆小鬼,快点站起来。”
第782章 搅个天翻地覆
谢承将那名仆役一把提起来后,将他拉到堡墙外侧,伸手一指堡外的骑兵,大声道:“外面的那些幽州贼,就是要打破我们的坞堡,将我们全部杀死,将我们的财物都夺去,女人全部都俘去。抵抗或许会死,但是如果我们不拼死换抗的话,那就必死无疑!”
“我已经派人前往章武和南皮求援,只要我们挡住他们几天时间,援军就会赶到,到时候我们才会有救,只要大家挡住幽州贼的进攻,事成之后,我给大家一人十贯的奖赏,杀贼一人,赏钱两贯。”
谢承的话总算让堡墙上面的众人脸色好了一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守住坞堡一人赏十贯,杀贼一人赏两贯。这些巨大的奖赏让众人都精神一振,一时间,堡墙之上,人人都大喊“杀贼”。
看到堡墙上面的反应,黄叙无奈的摇了摇头,向公孙越道:“二将军,看来我们不必去劝降了。”
公孙越也点了点头,道:“也好,一路之上,看到的都是一些小坞堡,本将都提不起兴趣,这个地方看样子还是有不小东西的,直接让儿们进攻吧。”
说着,他冲着自己身后的亲卫统领一挥手,马上就有人准备领兵出战。
黄叙却道:“二将军,第一战还是让我属下的儿郎们上吧,就当是感谢二将军领大军前来。”
说着,便下令自己身旁的两名都领兵开始进攻。
黄叙此次出战率领的是鹤控营的骑兵,一共五千人,其中有弓骑兵两千,枪骑兵三千。此番出战的两名都尉是弓骑兵都尉,对于这样的坞堡,黄叙和公孙越都没有想过下马步战攻打。
两千弓骑兵在都尉的率领下,迅速打马朝着坞堡冲了过去,近万只铁蹄敲打着地面,轰轰的马蹄声如同闷雷一般的响起。
两千骑兵如同潮水一般朝着坞堡冲了过来,眼看着距离越来越近,渐渐的快到一百步的距离的时候,突然两千骑兵一分为二,绕着堡墙斜冲了过去,然后就看到漫天的箭雨朝着墙头飞了过来。
接着两千骑兵绕着堡墙不停的朝着城头抛射着箭矢,只听到堡墙上面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响起,两千骑兵才绕着堡墙骑射了一圈,城头便死伤好几十个人,然后,其他人便如鸟兽一般,四散而逃,墙头顿时一空。
墙头的变故让墙头的谢承和城外的黄叙和公孙越都是一惊,谢承突然发现,自己太高看这些护卫了,他们毕竟只是护卫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士卒,想到这里,谢承领着自己身旁的数人,失魂落魄走下墙头,然后将堡门打开,老老实实的走到黄叙两人面前请降,只是希望这些人能够饶过自己一命。
能够如此快的速度交将这个坞堡攻下,黄叙和公孙越两人也都大吃一惊,不过,好在两人只是为了扰乱冀州,像这些平民黄叙是并不愿意多做杀戮。
既然已经攻下坞堡,黄叙也没有多说,只是下令大军进入堡内休整,至于堡内的粮草物资之类,黄叙也没有去管,只是交给公孙越进行清点了。
安排兵马在堡内休整后,黄叙也没有停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两人的骑兵除了一部分留守坞堡外,其他兵马都派了出动,将周围的坞堡都横扫一空,所有的金银财物全部都搬到谢家堡内,人员则都全部赶到南面的章武县城里面。
当然,这些只是针对npc势力在城外的坞堡,玩家领地被皇甫超博要求必须排除在外,他还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其实他这样一番祸害下,章武的玩家倒还捡了不少便宜,很多人还没有走到县城,就被周边的这些玩家领地给坑蒙拐骗给拉到自己的领地去了。
在章武周围停留了几天时间后,黄叙两人又领着大军继续南下,经过几天的刮地皮,已经让公孙越收获了不少财物,当然,虽然说是任他取用,但他还是很自觉的将其中近四成的财物都送到黄叙手中。
随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一万五千骑兵如同蝗虫一般,横扫着冀州大地。浮阳、高城、信阳,各地每天都有大批求援信使赶往南皮,请求车骑将军府派兵歼灭这一股骑兵,在渤海各世家看来,自己支持袁绍,那么他就必须保证自己家族在城外的财产安全。
此时,车骑将军府,留守的渤海太守审配已经被如山一般的各地求援信件弄得焦头烂额。作为袁绍的谋士之一,他也知道这些世家的要求有些太过份了,但是也不能任由公孙赞和皇甫超博的这近两万骑兵肆掠,否则,用不了多久,整个渤海就会被他们折腾得乌烟樟气。
无奈之下,审配只得给魏郡前线的袁绍发去求援信,请求他派兵回援渤海,将这些骑兵赶出冀州地界。
从渤海离开后,两人又领着大军继续往西进入了河间国,在攻略了河间数十个坞堡后,黄叙的斥侯就发现了大批骑兵出现的消息,两人还以为袁绍的大军已经回援,所以马上领着大军北上,准备从河间进入幽州。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袁绍的主力并没有回援,而是只派了大将蒋奇和郭援两人领着五千骑兵回援南皮。而在南皮城内,审配已经为袁绍从各世家大族手中收购了近两万匹战马,然后又训练了一万余骑兵,虽然这些骑兵想要与黄叙和公孙越的骑兵对战还不行,但是数万骑兵再加上各城池的步卒,对于黄叙两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加之两人骑兵出来已经征战月余,人马皆疲惫不堪,所以两人还是决定暂时往幽州方向撤退。当然,蒋奇的骑兵也不敢追得太紧,只是隔着一天的路程远远的跟着,将黄叙等人赶出冀州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谁知道两人领着大军撤退经过东平舒县城的时候,县城因为根本就没有料到骑兵已经到达了自己的地界,为了不影响城内民众的正常生活,县令下令将南面的城门打开,供城内居民出入。
第783章 大战终了
东舒平的情况马上被前面的斥侯营告诉了黄叙两人,两人一合计觉得应该还是有机会能够夺下县城,于是,两人便从军中选取了两百精锐,将一路动来的数十辆大车装满财物,扮成商队前往东舒平。
此时,天色还有一个多时辰就要黑下来,车队出发后半个时辰,大队兵马在身后缓缓的潜行,而大部兵马周围十数里范围内,都散布有大量斥侯在县城周围,发现有任何前往县城方向的人员都全部革杀,以防止消息走露。
车队赶到东舒平县城南面的时候,天色已经快要黑了,看到城门快要关闭,守城士卒便催促车队赶紧入城。
当车队到达城门洞的时候,两百士卒突然爆起发难,迅速抢占城门,然后又将所有车辆都堵在城门洞里面,阻止城门关闭。此时,大部骑兵已经到了县城南面几里处,听到城门口的号角后,大军迅速杀到,终于在守军反应过来之前,杀入到城内。
能够抢占一座县城,对于两人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不过,两人也没有在城内多呆,将城内搜括一番后,只在城内休息了一晚,便迅速领大军一路狂奔,直奔渔阳郡而去。
待蒋奇收到消息,已经是一天后的事情了。
得到消息的蒋奇再也顾不得其他,连忙领军迅速北上,一边接收东平舒城,一边派人向南皮和魏郡两边报信。
袁绍大军起兵返回的时候,并州的吕布大军已经退回了晋阳,说来也可笑,吕布发动数万大军决意南下攻打河东,本是为了向陈宫和张辽两人证明自己,谁知道却碰了一鼻子的灰。
先是接连取得永安、杨县等几座空城,本想着大军能够在河东取得粮草供给,谁知道最后还是只能派人从太原运来粮草。
接下来兵分两路分别攻打临汾和绛邑,可是攻打了近十天的时间,损兵折将,却都没有能够将两座城池攻下。最后无奈之下,吕布只得下令步卒将两城围住,自己领着骑兵在河东耀武扬威了一番,然后灰溜溜的领兵退回了并州。
当然,退兵一事,皇甫超博还是给了吕布一个很多的台阶,张超派人前往吕布军中,重早两家盟好,然后,又承诺只要吕布退出河东,司州定会赠送并州一定数量粮草兵械。
吕布倒也不傻,正好此时,张辽派人前来汇报,雁门匪患已经清剿得差不多,大军已经进驻崞县休整,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发兵代郡。于是吕布马上借驴下坡,很快就同意了张超的提议,大军在永安休整两日之后,便领军返回并州。
而南阳的张肃则干脆在攻下堵阳之后,便不再前进半步了。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堵阳的位置太好了,离宛城因有百多里,骑兵一天时间就可以抵达城下,控制堵阳,就堵住了豫州军西进的道路。
纵横天下在退守叶县之后,便由桓阶和何仪两人守叶县,自己领着陈到,率领两千白耗兵和五千战兵,匆匆赶往汝南协助许靖防御袁术军。
豫州军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战,终于将袁术军挡在了阳、固始和宋国以南,汝南最终还是被一分为二。袁术因为新得下邳与广陵两郡,再加上汝南的十几座城池,一下子实力大增,不过,新得城池太多,袁术也顾不得再北上继续进攻豫州,而是老老实实的稳固新得地盘。
豫州战事,在曹操军退出濮阳之前两天就已经停止,而纵横天下也因为协助许靖防守袁术军有功,最终被孔大力褒奖。
最终孔将昆阳、父城两县城交由纵横天下管理,再加上原来的叶县、昆阳和县三城,一共五座县城,被孔单独划为一郡,称为颖西郡,纵横天下被任命为太守,至此,第五位玩家诸侯终于出现。
至于今年大战的两位主角,目前都窝在家里舔舐自己的伤口呢。
先来说说曹操,处心积虑拉人准备给皇甫超博致命一击,到最后,自己除了损失几万大军外,貌似再也没有别的收获了。
倒是他最片不起的袁家兄弟两人都赚得盆满钵满,袁绍每次应他之约进攻皇甫超博都要夺个一二十座城池,这一次也不例外,虽然没有全取冀州,确也将皇甫超博的势力压制在冀州西南角的十来座城池里面。
而袁术更是收获巨大,轻取徐州两郡和豫州近二十座城池,成为此战最大的受益者。
而徐州牧陶谦在袁术攻取下邳时直接挂了,与他一同乱于乱军当中的还有陶家的两位公子,曹豹则见机得快,先是在数千精锐的护送下逃到了广陵,随后又与广陵太守赵昱一同,领着两千不到的士卒直接逃到了琅琊郡,投靠了广武将军夜来香。
至于陶谦属下的兵马官员,则如鸟兽散,各挑新主去了。
而对于皇甫超博而言,最大的收获是韩馥的投靠,让他获得了沮授张一众文武的投靠,还有就是拿下了魏郡十几座城池和数万大军,以及从魏郡各城迁移到治下的近百万人口和大量的钱粮财物。
可以说,曹操在战后环视一圈,发现自己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好像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都赚了。当然,还有几个比他更悲催的家伙,韩馥是直接去洛阳做他的老泰山去了,孔则丢了半个汝南,而陶谦则是干脆连老命都丢了。
从他们几个人的情况来看,貌似皇甫超博的盟友好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十一月十日,皇甫超博终于领着亲卫营大军返回洛阳,一场大战从九月打到十一月,总算是有了一个结果,对于皇甫超博而言,虽然劳心费力,最后的结果却是利大于弊。
而且总的来说一年下来,皇甫超博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甫超博终于得到冀州的众人抽效,还有就是徐荣和他属下的数万大军和家眷,都已经顺利转移出来,还有就是青州终于有了两郡之地纳入了手中。
第784章 安东军治下情况
不过,地盘增加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多了,人员安排,兵马配置,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接而来。
为了安排好这些事情,皇甫超博又特意将一众人员都招回洛阳议事,这一次,却只有各郡太守和庞统几位军师,再加上皇甫嵩几人。
至于领兵将领方面,除了黄忠赵云以外,就只有尚未领兵前往青州的徐荣三人了,其余将领都没有招回洛阳。
十五日,受命前来洛阳议事的诸人都已经赶到,关于内部调整方面,皇甫超博已经在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但是具体的情况还是必须要各人商议之后,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
众人到齐后,皇甫超博让人将茶水端上,然后挥退了闲杂人等,轻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笑着向众人道:“诸公都辛苦了,今年的一场大战,虽然开战之初让大家都好生手忙脚乱了一番,好在最后终于抵挡住了各路诸侯的进攻,在这里,本将要多谢诸公的鼎力支持。”
说着,皇甫超博起身向众人行了一礼,各人见状,都连忙起身回礼。
“主公过奖,这些都是我等应尽之责!”
笑着摆了摆手,皇甫超博道:“好了,战事已经结束了,后面的事情却更加多了,先让大家知道一下我们此战之后的情况。”
说着,皇甫超博冲着自己身边的郝昭点了点头,此时的郝昭已经十一岁,经过这几年的皇甫超博的细心培养,他与典韦的儿子典满已经成为了皇甫超博身边一文一武的两名小侍卫。
此次议事,皇甫超博把两人都带在了身边,让他们两人也参与其中。除了他们两人外,还有皇甫坚寿的儿子皇甫仁和皇甫义,以及皇甫郦的儿子皇甫礼三人。他们三个都尚未成年,虽然与郝昭年岁相仿,但是皇甫超博不得不承认他们这一代中暂时还没有什么才能杰出的人才,可以说三兄弟都是能力平平之辈。
不过,为了自己的儿子皇甫昭,皇甫超博不得不全力培养这些族子弟,他们以后也将是皇甫昭的助力。
这一次,向众人介绍司州情况的郝昭。看到皇甫超博看向自己,郝昭从旁边的案几上拿起一卷文册,走到皇甫超博面前,拱身一礼,然后又转身朝声中众人行了一礼,然后朗声道:“拜见将军,拜见诸位大人,接下来由小子为将军和诸位大人介绍一下安东将军府治下各地的情况!”
众人都安静下来,一时间,只有郝昭稚嫩的童音在大厅之内回响,也亏得郝昭经过皇甫超博几年的培养,已经见识过不少大场面,面对众人也一点都不怯场。
不过,即使如此,他也花了足足大半个时辰才将安东将军府治下各地的情况向大军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
如今的安东将军府,治下辖有八郡之地,如果再加上西安阳和隆化那边的话,足有县城级别以上的城池达到了一百三十多个。总的人口算下来的话,足有八百五十万之众。
不过,地广人多,也就意味着兵马数量多,加起来治下总兵力达到了近百万之多。其中皇甫超博直属亲卫营万人,另外还有九个战兵营和三个水军营,按每营平均两万士卒计算,光是战兵数量就达到了二十五万。
还有守兵方面,一百三十个县城,按平均每座城池只配备三千守兵计算,兵力就需要三十九万。还有安东将军府治下的数十个关隘、水寨同样需要兵力防守,这里又要至少六万左右的守军。
然后就是八座郡城的兵力情况,按皇甫超博的要求,郡城最少需要两万守兵,州城则需要三到五万守兵。如此算下来,哪怕是将洛阳城内守兵按普通郡城计算,又需要守兵十六万。
最后总的算下来,司州总的兵力是战兵二十五万,守兵六十一万,一共加起来就是八十六万的兵力。这还只算是士卒的数量,要知道,安东将军府所辖兵马中,骑兵比例在整个天下算是很高的了,一共有骑兵将近十万,按一人双马计算下来,光是战马就有二十万匹。
如此多的战马,按骑兵消耗钱粮是同级别步卒四倍算,每日所耗钱粮足把众人都给吓着了。
人口兵马数量介绍完以后,郝昭又向众人介绍了治下田亩数量和各地钱粮收支情况,好在虽然兵马数量如此之多,但是钱粮收支情况还是基本上持平,加上冀州此次从魏郡各城收拢的大量财物钱粮,还是足以让司州大军支撑一场二十万人的大战半年时间。
不过,也就是仅此而已了,所以实际上司州的钱粮,特别是粮食的缺口还是很大的。像今年刚结束的这场战事,实际上司州调动兵马数量已经达到了近三十万,持续两个月的战事,让司州的钱粮军械的储备消耗了一大半,如果战事再持续一两个月的话,估计各处仓库又是一个底朝天了。
待郝昭全部讲完后,皇甫超博笑着说道:“此次将诸位都招来,就是商讨安东将军府明年的军政方略。接下来的时间大家都畅所欲言。”
听了皇甫超博的话,众人都笑着点了点头,但是却没有人马上起身说话,而是都陷入了沉思当中,安东将军府的情况还是很好的,但是地盘虽然大,却四面临敌,所需要的兵马数量大得惊人,故而在兵马的消耗上面也非常大。
一时间,整个大厅之内只有轻轻的喝茶声,中间偶尔夹杂着几声小声的议论声。
皇甫超博也不着急,将几员小将都招来,轻轻的说道:“你们也仔细考虑一下,明年我们要如何行事,呆会仔细听诸人大人的方略,与自己所想的进行对照。”
几人也都点头答应,然后一个个都埋头苦想起来。
片刻后,只见徐庶与庞统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徐庶长身而起,拱手行礼道:“主公,诸位大人,关于兵马方面的一些事情,吾有些想法先与诸位勾通一二。”
第785章 升营为军
徐庶走到大厅当中挂着的地图面前,道:“诸位皆知,此次大战我安东将军府虽然事先有所准备,但是最终调动的兵马达近三十万,几面同时开战,信息传递方面并不是那么方便。”
众人听了也都纷纷点头认可。
“好在,此次虽然各路诸侯都来势汹汹,却都是各怀心思。所以我们才能够各个击破,否则司州危矣。”
“此番战后,吾与士元一直在考虑大军的安排方面的一些漏洞。”
说着,徐庶的手向几处战场一一点去,此次大战,光是司州周围就有五处战场,如果再加上豫州的两处和徐州的一处,围绕整个安东将军府的战事就达到八处之多。
待他全部点到之后,众人也都差不多明白他的意思,战事太多,全部都集中到了一起,好在各路诸侯都各怀心思,战事并未集中在一个时间爆发,否则安东军,对,就是安东军。
就在刚才,徐庶已经道出,以目前自家的情况而言,还用司州军称呼已经不妥了,除了司州还有冀州一个郡,青州两个郡,如果再加上并州和幽州长城以北的地盘的,光是司州军称呼确实已经有妥了,所有徐庶的建议是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以安东军为名,所发布的军政命令也以安东军将军府的名义发出。
这个提议当场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回到正题上面来,如果各家诸侯之间能够稍微有那么一点默契,少那么一点各自为政的话,安东军就会捉襟现肘,甚至是左拙右支,手忙脚乱,最坏的结局就是丧军失地。
话说到这里,在座的众人都明白了徐庶话里的意思,地盘太大,兵力太多,虽然兵力充足,但是天长地远的,万一有什么事情,如何能够反应得过来?
还有一点就是,徐庶也说到了,如今的大战,光是靠一营兵马已经应付不过来了,几个战场都是有好几营兵马协同作战,与其临时指派将领负责,还不如继续整编兵马,至少将九营战兵分成若干军,任命大将负责,允许各军将领在战时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
也就是说,战兵营已经不能适应安东军的情况了,必须有再高一级的编制出现,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战事。
这些东西徐庶已经与庞统和皇甫超博商议过几次,三人的决定就是各营兵马上面设军,只是光是设军是不够的,每军必须配备军师,如此一来,才能够更好的战时发挥他的作用。
之所以将这个拿出来商议,是因为这里设及到了军师的安排,那么有些太守级别的官员将从民政方面,调往军方,这里就设及到了官员的调动。
还有就是各郡官员的协调方面,也必须全面、系统的安排下来,所以才有了徐庶的这一番解说。
接着徐庶又将这几天三人商议出来的初步方案一一为众人讲解清楚,一番解说之下,一个时辰的时间又过去了。
看到徐庶坐了下来,马上就有人站起来准备说话,皇甫超博见状,道:“诸公先不要急,时间已经是正午,我们先用餐,休息片刻之后,再行讨论。”
随后,皇甫超博便令人安排了午宴,因为下午还需要议事,所以宴会之上并没有安排酒,众人只是用过饭食之后,稍微休息了不到一刻钟,又继续上午的议题。
有了午宴后的休息,众人都已经考虑得很多了,所以一个下午的时间都在协商讨论中渡过。到了接近晚饭的时候,终于将安东军兵力整编的方案整理出来。
首先变化的是皇甫超博的亲卫营,经过这两年的数场大战,安东军中的士卒已经有很多达到了精锐水平,再加上一旦整编出数军兵马,那么都是数万乃至近十万有大军团,所以亲卫营也必须得到补充,也不至于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
其实亲卫营的整编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设立近卫军,典韦为主将,军师的话,不用另外配备,因为亲卫营一般随皇甫超博行动,皇甫超博身边庞统一直跟随。
亲卫营下辖铁壁营两千人,陷阵营千人,元戎弩兵五千人,铁鹰锐士五千人和突骑兵五千人,一共一万八千人。其中突骑兵为一人双马的配置,其中一匹为良马,一匹为战马。其余各营皆配备40级战马一匹,用于平时快速行军之用。
亲卫营以下设立虎贲军、龙镶军和千牛军三军。
其中虎贲军,黄忠为主将,徐庶为随军军师,平时因为都在洛阳,只有战时随大军一同出征。虎贲军下辖黄忠的虎贲营、张的神武营和皇甫郦的熊渠营三营战兵。其中虎贲营共有两万五千士卒,其中骑兵一校,步卒四校,平时驻守洛阳,防守安东军大本营和负责四面支援。
神武营共有两万士卒,其中骑兵一校,步卒三校,平时驻守陈留和濮阳,他们的主要防御方向为东面的曹操军和随时准备支援豫州盟友。
熊渠营共有两万士卒,编制与神武营相同,平时驻守秦函谷关和弘农郡城,他们的主要精力在于防御西面的西凉军。
其次设立龙镶军,赵云为主将,沮授为军师,下辖赵云的龙镶营、华雄的豹韬营和田豫的鹰扬营三营战兵。其中龙镶营和编制和虎贲营一样,为四步一骑五校兵马,平日驻守邺城,他的主要精力在于防御东面的袁绍军。
豹韬营与龙镶营的编制一样,平日驻守河内,他们的防御方向主要是并州的上党和随时准备支援赵云的龙镶营。
鹰扬营则是属于三步一骑的编制,平时驻守河东安邑,主要的防御方向是并州太原和大河以西的敌军。
第三军则是在青州设立千牛军,徐荣为主将,娄圭为军师,其下辖徐荣的千牛营和蒙刚的苍狼营。徐荣的千牛营会增加到四步一骑的满编状态,他平日驻守在北海剧县,负责防御青州北部的曹操军夏侯渊部。
第786章 赵风求见
而蒙刚的苍狼营则是三步一骑的编制,平日驻守东莱,主要的作用就是提防琅琊的夜来香和支援徐荣的千牛营。
至于隆化黄叙的鹤控营,准备增加到两步一骑的编制,主要作用就是保护隆化和承德等城池。
除了步骑兵的改变外,水军方面也做了进一步的安排,三位水军大将地将各领水军三校兵马。其中周泰的横江营将驻守白马港与风凌渡两个大港,横江营主要负责司州境内水域安全。
潘凤的伏波营驻守黎阳港,主要负责控制黎阳港以东的河水水域。
蒋钦的怒涛营将专门驻守在北海国的双河城,主要负责青州两军的水域安全,和从青州前往乐亭商队安全。
至于其他的水军将领,分别安排在各处水军水寨当中。
各营水军平时归属将军府直属,战时再调归相应各军统管。也就是说,黄忠、赵云与徐荣在军职方面是要高于其余诸将的。
大军整编安排好了,接下来就是官员调动的事情了。
冀州官员随韩馥一同投靠后,皇甫超博虽然临时安排好了魏郡诸人,但那只是临时安排,如今战事已经结束,所有人员都必须做好调整安排。
首先是娄圭已经脱离民政,调往千牛军中,所以北海相又空缺出来了,考虑再三后,皇甫超博决定调程涣为北海相,陈容为长史。
闵纯接任魏郡太守,朱皓为郡丞,赵孚改任陈留郡丞。如此一来,冀州新投诸人基本上都得到了满意的安排。
安排好官员后,接下来就是商议各地民政事务的安排,这些事情倒是不用皇甫超博多做安排,基本上地方官都会自己处理。
皇甫超博与众人商量的一个事情就是明年治下粮食的问题,如今安东军储存的粮食已经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了。二十万人半年所需,听上去很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想想今年下半年的战事,安东军动用兵马就在三十万,如果战事迁延的话,到后面,安东军估计就会粮尽而败。
如今冀州已经只有魏郡一地了,粮食基本上靠不住了。徐州陶谦也挂了,只剩下琅琊的夜来香,想要购买大量粮食基本上也不可能。对于玩家而言,对于粮食这种战略级别的物资都是看得比较紧的。
唯一相邻的地方能够买到粮食的地方就只有豫州,所以明年乃至以后,安东军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住这个盟友,要知道,豫州也是一个大粮仓。
还有就是只能南下荆州和江东购粮了,而这两个地方,与安东军的地盘都不相邻,想要买来粮食,估计要费不少心思。
所以到明年,蒋钦的怒涛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打通青州前往江东的商路。将幽州的战马运往江东,换回大量的粮食。
好在,经过这几年经常从幽州运马匹回洛阳,商队已经能够很好的保证马匹存活率,再加上马匹在江东各处的话,也是非常贵重的物资,所以只需要蒋钦打通商道,应该就能够大量从南方运回粮食了。
钱粮这些内政事务方面其实也就两个办法:开源、节流。如今的天下纷争,条件并不允许节流,那就只好开源了。
好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司州境内特别是河南郡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粮食赋税开始在逐年增加,再加上新得河东盐池,也让安东将军府多了一条收入途径。
还有就是经过这些年的细心培养和大力扶植,军械生产方面已经完成步入了正规,除了幽州公孙赞外,如今并州军和黑山军也都开始在司州购买各种兵器盔甲。
可惜的是,虽然武器装备销售做得不错,但是铁矿在司州的产量却并不丰富,所以明年必须派人加紧探查青州和隆化周边的矿藏情况了。
还有一点就是并州那边也必须开始加紧行动,要知道,大青山北面不远处就是现实中的包头,那可是如今国家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
总的而言,对于安东军来说,明年能不开战,最好是不开战。如果万不得已的话,最好将战事的规模控制在五到十万人,持续时间在半年左右,否则以安东军的情况而言,迟早会被战事给拖跨。
商议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后,已经是几天之后了。此时,整个中原基本上都已经被大雪所覆盖,皇甫超博将所有任命和兵马的调整的命令都发放下去,安东军麾下所有的领地官员和将领都开始忙碌起来。
好在如今的皇甫超博已经不需要亲力亲为了,安东军所有的章程都已经完善,只需要照章进行即可。
兵马的整编也一样,最先得到补充的是皇甫超博的近卫营,然后就是各大战兵营,最后才是守兵,守兵数量不足,就继续从领地招募新兵。
这一天,皇甫超博正在侯府内处理完政务,正准备返回后院休息一下,却突然听到侍卫来报,说是赵风在府外求见,皇甫超博觉得很是奇怪,自从赵风领着赵家村的族人迁入洛阳之后,就很少会来求见自己。
赵氏族人自从迁入洛阳之后,都已经妥善安排好。皇甫博超将其中的武者都安排到了军中,有一技之长的也都安排进了武器作坊,至于其他一些普通族人,也都安排在洛阳城外的一个镇子里,愿种田的就继续种田,不愿意种田的则安排其他事情。
而赵风本人则安排在了黄舞蝶的洛阳守兵中当了一名都尉,本时这位老实人基本上都不会出现在皇甫超博面前的,只是这一次。。。
也没有多想,皇甫超博便马上下令将其请入书房之内。
片刻后,一身常服的赵风进来了,一进门,就拜倒在地:“赵风拜见侯爷!”
如今安东军中,将领士卒一般称皇甫超博为将军,官员百姓则称其为侯爷,赵风因为是常服,所以并没有以军礼相见,而是行跪拜礼,称其为侯爷。
“赵大哥请起,来洛阳这么久了,吾也没有多少时间去看赵大哥,不知道一切可好!”皇甫超博连忙上前两步将其扶起,轻笑道;
“劳侯爷记挂,一切都好。”
“那就好,赵大哥请坐。”
第787章 赵云的婚事
看着赵风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皇甫超博点了点头,又笑道:“赵大哥也不必多礼,我们之间不必如此拘束。不知赵大哥此次有何要事。”
赵风一听,马上又站了起来拱手一礼道:“此次前来,是有一事相求,请侯爷万全。”
对于赵氏两兄弟,皇甫超博都很清楚,两人绝不是那种轻易愿意麻烦别人的人,这一次赵风既然如此上前相求,看来确实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了。于是,他马上点头道:“有事请说,只要吾能够帮上忙,一定会相助的。”
赵风略一沉吟,才缓缓道:“赵风此次前来,是为子龙的亲事而来。”
皇甫超博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对于赵云的妻子,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倒是野史中众说纷云,莫中一事。
有人说赵云的妻子是樊氏,也就是桂阳赵范的寡嫂,但是三国演义又说了:“桂阳太守,与赵云同是常山真定人。赤壁之战后,归降于前来攻打桂阳的赵云,并与他结为义兄弟,拜赵云为兄。后欲将守寡多年的嫂子樊氏嫁与赵云,却惹得赵云大怒。赵范因此惊恐,设计欲害赵云,反被赵云所擒。”
从这里看出来樊氏是没有成为他的妻子的。
还有人说是马腾的女儿马云鹭,可是那还是赵云随刘备入川之后的事情。要知道,赵云在演义中首次出场是在191年,领着族人投靠公孙赞,那时他最少也是二十岁左右了。而刘备入川则要到213年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人了。
而且那个什么马云鹭别说是正史,就是演义中都没有出现过,所以估计也不太靠谱。
按游戏里面的年龄来说,赵云现在已经是有二十六七的大龄青年了,所以一听到赵风是为了赵云的婚事而来,皇甫超博一下子也懵了,不知道女娲也赵大帅锅安排的是哪位女主?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便饶有兴趣的看向赵风,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赵风的话,让皇甫超博大吃一惊,赵云看上眼的竟然是蔡琰蔡昭姬,也就是三国时期有明的才女蔡文姬。
一时间,皇甫超博心中的八卦之火雄雄燃起,急心打听起来赵云和昭姬怎么搞到一块儿去的,呃,搞这个字貌似有点。。。想了半天,皇甫超博才换了另一个词语,他们两个怎么就看对眼了?
三国第一才女和三国公认的大帅哥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嗯,这个应该很有看头。
花小半个时辰的时间,皇甫超博才终于弄清楚,原来,自从蔡邕老头从长安逃来洛阳之后,就被皇甫超博安置在洛阳书院,不过,洛阳城内也安排了一座大宅。
蔡邕平时一般白天都呆在洛阳书院,一边做好书院安排的授课,一边开始编著他的汉史,日子倒也过得舒坦。而蔡琰则基本上闲了下来,平时里基本上都是呆在府中,偶尔也被贾静和糜环诸人邀请到侯府做客,再有时间就是陪蔡邕前入书院帮助整理书籍。
洛阳书院当中,不仅有几位大儒在教授子弟,还有皇甫超博安排的军中基层将领在那里学习各种知识,而赵云黄忠等诸员大将都不时会前往书院教授各种兵法。
然后,有一次,赵云在书院邂逅了正在书院里帮父亲整理书籍的蔡琰,然后两人王八对绿豆,越看越顺眼。随后的几个月里,两人又在书院中见过几次面,此次大战之后,赵云终于和自家的兄长说起了这件事情,这才出现了赵风前来侯府请皇甫超博出面求亲之事。
皇甫超博一听,马上次自己的三个夫人都请了过来,然后说起赵云和蔡琰的事情,贾静咋一听,也都目瞪口呆。在游戏中已经呆了这么长的时间,对于三国的很多人和事件都了解了不少,听到赵云的事情后,她也觉得很是有趣。
听了皇甫超博和赵风的话后,贾静也上明白他们的意思,马上令人去请蔡琰过府来游玩。她们先要询问一下蔡琰自己的意思,确定她对赵云确实有好感后,然后再由皇甫超博向蔡邕去说。
一个时辰后,贾静就派人来传信,从她们几人的旁敲侧击之下,可以看得出来,蔡琰确实对赵云也很有好感,只是她却心有顾虑,毕竟自己是一个寡居之人,而赵云是皇甫超博的爱,且尚未娶妻。
在得到贾静派人的传话后,皇甫超博立即领着赵风一同前往洛阳书院而去,而开导蔡琰的工作则交给贾静几人来做。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洛阳书院,可以说,皇甫超博这位的创建者很不合格,书院创办几年时间,他出现在这里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书院在三位老将的打理下,每年都为安东军提供了不少的中下层官员和将领。
到了书院后,皇甫超博并没有立即去找蔡邕,因为蔡老头除了授课之外,其他时间一般都在书院的藏内。而是先是去见了皇甫嵩三人,与三人聊了一下书院的近况后,才道出了来意。
听了皇甫超博的来意,三人也是一愣,不过,人老成精,很快三人都明白了皇甫超博的意思,于是几人便联袂前往蔡邕在藏的书房。
蔡琰虽然是再嫁,但是蔡邕却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可以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果让蔡琰再找一个夫婿的话,要找一个才化横溢的士人学子,可以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是赵云却是一名武人,即便他可以说得上是文武双全,却依然改变不了他是武人的事实。自古文武相轻,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哪怕是蔡邕这样的大儒也有可能如此。
如果是皇甫超博领着赵风贸然上门求亲,很有可能会被蔡老头用大扫帚给赶出来,所以皇甫超博还是决定将三个老头搬出来,发挥一下余热。
以皇甫嵩和朱俊与皇甫超博的关系,必定会同意帮这个忙的,而卢植估计十有**不会反对,所以先由他们三人出面就最好不过的事情。
第788章 说服蔡邕
不出皇甫超博所料,皇甫嵩三人进了蔡邕的书房之后不久,皇甫超博就听到了书房之内响起了蔡邕的咆哮声,接着就是三个老头劝说声。
好在,皇甫超博早有准备,已经下令铁壁营将整个藏都清空,除了他与赵风和典韦三人站在了门外之外,周围百步之内都全部成为了无人区。
站在门外,听着书房里面传来的蔡老头阵阵咆哮,赵风吓得如同小鹌鹑一般,差点都要缩到了典韦的身后,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将自家主公请来提亲,要不然。。。
两刻钟后,书房的门打开了,皇甫嵩从里面走出来,冲着皇甫超博几人点了点头,然后地示意几人进来。皇甫超博与赵风两人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两人不约而同的抹了一把冷汗,跟了皇甫嵩身后走进了书房。
“超博见过蔡翁!”皇甫超博一眼就看见蔡邕面色铁青,余怒未尽的样子,连忙快步上前行了一礼道;
没有办法,谁让赵云是自己属下的大将,谁让赵云和蔡琰对上眼了呢,再加上蔡邕与皇甫超博根本就不是从属关系,如同蔡邕拒绝的话,皇甫超博还真没有多少办法。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让蔡琰和赵云直接私奔,但是那时皇甫超博就更加悲惨了。
“哼。。。”蔡邕朝着皇甫超博一瞪眼,转头朝赵风看去,不过他的脸色已经缓和很多了。
皇甫超博哑然,心道,我去,又不是我要娶你女儿,你对我甩什么脸色,而且,你老头子要不是我把你们救出长安,指不定郭李两人混战时,你老头子就变成了一堆数据,呃,貌似现在就是一串数据。
况且,指不定到时,蔡琰又如同历史上一般,被匈奴人给掳去,给他生了两个小孩子之后,才被赎回来。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突然想到,蔡琰都去不了草原了,那么还会有胡茄十八拍吗?
算了,还是不想这么多了,眼下至少解决了赵云的单身问题。
此时,蔡邕已经和赵风说上了:“子龙将军老夫也见过两次,确实是仪表堂堂,对于此事,老夫并无多少意见,只是昭姬已经有过一场婚事,此事,老夫需要征求了昭姬自己的意见方可同意。”
“蔡翁放心,昭姬那边吾已经让小静和小环几人问过了,昭姬并未反对!”皇甫超博插话答道;
谁知,话音刚落,蔡邕又是一个眼神瞪了过来,吓得皇甫超博一哆嗦,连忙闭口不言。
赵风却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道:“有劳蔡大家了,赵风静侯蔡大家佳音!”
皇甫超博不屑的撇了撇嘴,心道,要不是看到你到洛阳定居后,让洛阳的文化指数上涨十个点,民心上涨两个点,老子有千百种方法让子龙娶到蔡琰。
“赵都尉放心,明日即有答复。”说着,又冲着皇甫超博一哼道:“不相甘的先走吧,老夫还需要整个文稿。”说完,埋头又做起自己的事情来。
皇甫超博一愣,我去,这是我的地盘好不,你蔡老头。。。好吧,宰相肚里有撑船,本侯爷不和你一小老头计较。想到这里,转头就走了。
其余诸人相视一笑,都向蔡邕告辞后离开了藏。
赵云与蔡琰的事情确定得很快,第二天,蔡邕就通过皇甫嵩告诉赵风,自己同意了两人的婚事,让他们家里可以择日请人上门提亲。
赵风在与皇甫超博商议之后,决定请皇甫嵩三个老头为媒人,准备好东西后,向蔡家提亲。
随后两家开始准备两人的婚事,此时的赵云,已经领兵去了魏郡,基本上大多数事情都由他的兄长赵风在安排张罗。不过,我国自古就有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说法,所以赵风张罗他的婚事是完全合乎礼法的。
赵风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成亲,妻子就是赵家村不远处一个镇子里的普通人家子女,叫做樊氏,赵家村在搬来洛阳的时候,已经育有一子一女两个小孩。男孩名为赵基,如今已经四岁,女孩名为赵琳,今年才两岁。
赵云和蔡琰的婚事进展很快,两家很快就商定了婚事的安排,成亲的时间定在年前的十二月二十一日。
本来皇甫超博的意思是把时间安排到年后,到时候准备也会充分一些,结果却被蔡邕父女和赵云一致的反对,最后只得作罢。游戏里面云哥成亲,皇甫超博相信根本不用他怎么抄作,都会是个大场面,奈何两边当事人。
不过,皇甫超博还是将消息告诉了纵横天下等一帮损友,得到消息的众人都纷纷表示会要赶来洛阳参加赵云的婚礼。
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十二月的十八日,皇甫超博的一众玩家盟友都已经赶到了洛阳,可以说这是他们在联盟成立以来最齐全的一次游戏中的聚会。
早在下半年战事开始的时候,众盟友都提出要出兵相助,但是都被皇甫超博拒绝,他们与自己已经不是一个重量组的,甚至中间相隔的还不止一个级别。
自己所面对的战事,除了纵横天下能够勉强参与进来,其他人进入都是白搭,而纵横天下却也需要面对南阳军,好在,桓阶和陈到两人,只是守城的话,即便面对南阳军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最后的结果不出皇甫超博所料,南阳军在攻下堵阳之后,便再也没有东进一步。当然其中的原因有本来张济就不愿意大打,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攻下堵阳的损失太大,如果再攻打叶县,估计伤亡会更多。
以纵横天下尚且如此,其余各人以一城敌一郡甚至一州,基本上可以说是鸡蛋碰石头,所以皇甫超博根本就没有让他们出兵。
一众盟友看到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于是一方面埋头发展实力,然后在十月份的时候,组团参加了一次巨鹿之战的副本。
有了去年的经验,现在大数达到条件的玩家都进入了副本。
第789章 盟友的发展情况
与往年的副本相比,今年的副本还是有不少的玩家有收获的,光是皇甫超博所知道的,自己的盟友里面,就有小杰杰拿到英布的名将卡,周雯竟然拿到了赵军丞相张耳的名将卡。
两人离开副本之后,马上就将自己早已经看好的武者进行转职,都得到了一名属性比较好的转职将军,也让两人都摆脱了无将可用的状态。
至于侠客、赵紫龙诸人,则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虽然还是有些收获,但是还是没有能够拿到最为重要的名将卡奖励,正好开始诸人的猜测一般,他们与副本中npc关系还没有达到名将卡的获得要求。
各人见面,聊了一位游戏里面的其他事情后,众人便将话题转移到了领地的情况上面来了。对于并州北面而言,皇甫超博确实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进行顾及,不过,对于并州的安排,他还是坚持原来的想法,尽快找到各大青山周围的铁矿,然后控制在自己一方的手中,以便开采到更多的铁矿。
只是,目前而言,无论是赵紫龙还是侠客两人,对于领地的拓展速度方面根本提不上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口,人口数量的不足,让两人的发展很受限制。
不过,经过一两年的时间,两人还是有了不小的发展,侠客目前已经控制住了广牧周围方圆五十里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数个屯堡都足自卫和自给自足,给侠客减轻了不少的压力,目前傅巽已经开始着手规划进兵沃野县城的方略了。
至于赵紫龙这里,因为有了赵家镇的支援,现在也开始准备攻打五原城。相信两人各自拿下第二个县城后,发展速度就会要快上很多。
侠客和赵紫龙两人的发展情况都是如此不尽如人意,就更不用说老杜和小杰杰两人了。
至于乐亭的情况,相对而言要好一点,但是处于公孙赞的地盘之中,乐亭想要有很好的发展也比较困难。
联盟里面发展最好的除了皇甫超博以外,就是纵横天下了,如今他也是一方诸侯了,虽然只有五城之地,但是每座县城的繁华程度都比其他人的好得多。
不过与皇甫超博和夜来香都差了太多,而且他还有一个方面不足,那就是武将方面,只有三人,如今的夜来香属下历史武将方面已经有了六七个人了。
自己培养的武者哪怕是用九转重生丹转职之后,都能力有限,勉强能够支撑一个小城的发展,但是名将卡转职后却能力猛增,足以支撑到一郡之地。
至于杀错狼,属于那种小富即安的主,所以在鲁阳城里,过着他那乐滋滋的小日子,不过今年的战事也将他吓了一大跳,看到南阳军进攻纵横天下,马上将鲁阳的关隘的兵力增加到五千人,鲁阳县城里面只留下了三千人防守。
至于你让他去支援纵横天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不仅是皇甫超博,很多玩家都已经看出了这个差距。游戏中的武将能力方面,女娲设定得很明确,那就是普通的武者培养出来的武将,足以应对玩家发展到小城级别,名将卡转职武将则是用于一郡级别势力的发展,至于两郡以上甚至更大的地盘,则还是得使用历史武将进行管理。
如此一来,三国历史名将还是一个势力发展的根本。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名将卡在以后的游戏当中,必定会从越来越多的途径进入到玩家手中,以弥补玩家在这个方面的空缺。
以后的游戏当中,将会形成三个层次的武将档次。最底层是玩家自己培养的大量各级普通武者,中层则是一定数量的优秀转职武者和名将卡转职武将,最上层则是少量的三国历史武将和他们的亲族武将。
这个金字塔结构也是维持整个游戏平稳运行的骨架,只是到目前为止,玩家都只看到了巨鹿之战一个途径,这还只有每年十月才开始一次进入。
进入的战役的方法也很简单,达到进入条件的玩家直接从自己领地的管理界面点击进入就可以了。
至于普通散人玩家,不好意思,这是领主玩家的副本任务,如果你想参加的话,那就找领主玩家加入他的势力吧。要不,你就还是去玩你们自己的副本就好了。
目前巨鹿之战的参加条件是达到从六品以上的官职,或者领地达到县城以上级别的领主玩家都可以参加。
几人在商议完正事之后,便都在洛阳城内到处闲逛起来,几年没有来洛阳,城市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如今的洛阳城内,外城已经全部恢复过来,这里面除了住了不少普通民众外,还有很多散人玩家和中小型玩家势力在这里安家。
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是种田派的玩家,而且他们都必须取得洛阳的户籍才行。还有一点就是一般的玩家是不能够进入内城区域的。
时间很快到了十二月二十一日,赵云的婚礼虽然不似黄叙徐庶两人的一般热闹非凡,却正如现今流行的一句所说的一样,低调奢华有内含,必竟蔡家书香世家,而赵云婚礼的钱确基本上是皇甫超博下令安排的,表面上并不风光,内里却是非常大气,很是符合蔡老头的心意。
赵云婚后几日便是新年,如今天下各处都已经进入了暂时的平静当中,似乎一下子天下太平无事了。
新年之后,各地都开始准备新的一年的粮食耕种,兵马也都恢复了正常整训,备战。
让大家都始料不及的是,在年前皇甫超博还与纵横天下几人在说及副本任务的事情,没有想到过年后不久,就有新的副本被人开启。
有号称中国古代十大战役之首的“牧野之战”开启,开启的时间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九日,持续时间同样为一个月的时间,开启进入副本的人到底是谁却无人得知。
一直到了半年之后,游戏里面才传出来,开启牧野之战副本的玩家竟然是一位叫做剑灵的领主玩家,
第790章 牧野之战副本开启
剑灵本来只是荆州南郡夷道县的一位普通领主玩家,领地目前也只是大镇级别,他是在年前无意中得到牧野之战的开启流程,然后在过年的时候,偷偷领人跑到河内有汲县附近,成功开启了副本,并且很顺利的得到了三张名将卡。
剑灵的好运让游戏中的无数玩家都眼红不已,这让大家都看到了副本开荒的好处,平时一年到头难以到手的名将卡,一次副本开荒竟然就得到了三张。
三张名将卡到手后,剑灵的南天镇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升级为南天城,然后,快速掘起成为了夷道县排名第五领地。
剑灵的事情之所以被玩家发现,是因为南天城的突然掘起引起了夷道县几个领地的有些人眼红,于是周围的几个领地便想趁着他领地刚升级之时偷袭。
结果三家大镇级别的领地,联合出兵三千,攻打南天城,剑灵不仅没有据城而守,反而派了一千五百士卒出兵迎战。
最后的结果,让所有玩家大跌眼镜,三千联军竟然被南天城的一千五百大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最后只有不到千人逃出。三千联军死伤数百,其余千多士卒当场被南天城俘虏。
随后南天军还直接攻下了前来攻打自己的三家之一的一个大镇,将其牢牢的控制在手中,这一战,让剑灵从一个名不见经转的领主玩家,一跃成为了夷道排名第五的领主。
到此时,大家才发现,南天城竟然不知不觉当中出现了两名猛将,再加上有人在城内看到过一名文官。
随后,在玩家八卦之火的熊熊燃烧之下,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剑灵就是半年前开启牧野之战副本的那个人,并且一次从副本得拿到了三张名将卡。
这才有了南天城两武一文三名将领的出现,从而使得剑灵能够在几个月之内迅速掘起,当然,大家都相信,剑灵一定还有开荒的时候收获其他的好东西,比如领地升级图纸等等。
196年3月的一天,皇甫超博处理好政务,却收到了青州传来的蒋钦的请求,他准备领船队沿海南下江东,所以请求皇甫超博安排船队装载马匹货物。
静极思动,皇甫超博在安安静静的处理了几个月政务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很久没有休息过了。如今的安东军治下,一尽都已经步入了正轨。
治下领地的春耕已经全部结束,军队的整编也都早就完成,各军各部兵马都已经进入了正常训练当中,况且经过去年的调事之后,三部大军和相应军师都已经全部到位,中小型的战事已经不用事事都经过皇甫超博安排,再说还有徐庶田丰诸人都在洛阳呢。
再加上暗影从各地得来的情报显示,袁绍军经过连续几年的战事,再加上去年黄叙领大军在渤海乐安祸害了一大圈后,也让袁绍有些焦头烂额了,主要是渤海的世家受损比较大,导致袁绍把目光投向北面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皇甫超博斗了几年,每次都像是剥洋葱一般,只剥下了一层皮,也让袁绍感到了厌类,所以他准备先安心准备,先北后南。
至于曹操方面,两次出兵阴人,结果一次比一次惨,搞得曹操都不愿意再向外动兵了,准备先修内功。既然两大诸侯都没有出兵的打算,其他各处如吕布军和西凉军更加不想了。
考虑再三后,皇甫超博于是决定领着贾静一同坐船出海好好玩玩,自从洛阳的重建开始进入正轨后,皇甫超博就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下线去陪贾静和家人,趁着游戏中现在情况比较稳定,又不用下线,正好可以好好的陪陪她。
一旦决定,皇甫超博便马上招来徐庶庞统田丰和黄忠诸人,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以后,几个人先是一愣,随后经过仔细考虑之后,也觉得问题是不大,所以最终同意了皇甫超博想法。
本来皇甫超博还想着带着糜环和韩雪两个夫人和两个小孩子,但是后面考虑皇甫昭兄兄妹两人实在是太小了,再加上也想着是带贾静出去玩,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带四人南下江东的想法,只是准备带她们前往青州,让她们在青州游玩一圈。
3月15日,经过几天的准备,皇甫超博将安东军的政事交给黄忠徐庶和田丰三人后,与贾静一起,领着典韦史阿两人,还有近卫军的铁壁营和元戎弩兵离开洛阳,往北面的孟津港而去,他们将在那里登上楼船,往青州的双河城而去。
安东军水军造船工艺并不高,根本就不能建造楼船。目前安东军的楼船都是由冀州建造的,而冀州的造船工匠中也只有一位大师级的造船工匠会建造最基本的三层楼船,一年下来也就能够造上一两艘。
韩馥献冀州之后,冀州水军、船只、工匠都全部成为了安东军的了。两家水军再加上这几年制造出来的楼船一共才二十艘,而且还是最基本的三层楼船,在去年的大军整编时,被平均分配到了几部军中。
三部水军各有六艘楼船,还有两艘被安排在孟津港,用于作为皇甫超博出行的旗舰。
二十日下午,皇甫超博的船队在潘凤的伏波营水军护卫下,抵达了青州的双河城。
此时的双河城已经成为了安东军治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城池了,因为安东军的特级巨型船坞已经在这里开始建设。
在去年年底,安东军麾下几个船厂近二十名高级船匠当中终于也产生了一名大师级别的船匠,有了两位大师级别的造船工匠,魏郡的大型船坞已经不能满足安东军的需求了,正好增加了潘凤的两万水军兵马,所以皇甫超博干脆下令在双河城建造一个巨型船坞,将蒋钦的怒涛营安排在双河城护卫。
这些年,皇甫超博一直派人不断从幽州采集收购各种造船材料,然后源源不断运到双河城存放起来,就是为巨型船坞准备的。
这一次,正好皇甫超博到了双河城,哪能够不仔细巡视一遍巨型船坞建设安排情况。
第791章 青州有矿脉
双河城码头,皇甫超博的船队在潘凤大军的护卫下缓缓靠近。作为新投之人,潘凤对于此次皇甫超博的出行异常的重示,除了一校水军留守黎阳港外,他亲自统领两校水军护卫皇甫超博一行前往青州。
此时的双河城码头,已经是人潮涌动,安东将军将前来青州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到了青州两郡官员耳中,所以在这两天,孔融与两郡重要官员和徐荣的千牛军几员将领都赶到了双河城迎接。
看到皇甫超博下船,众人连忙上前参拜。
“下官拜见侯爷!”
“未将参见将军!”
码头上诸人,文官以孔融为首,武将以徐荣为首站成了两列,向着皇甫超博恭身行礼。
皇甫超博上前两步,先将孔融扶起来,道:“文举公,请起!”
说完,又向徐荣回了一军礼道:“徐将军主苦了。”
“诸位都请赶快吧!”
“谢侯爷!”
“谢将军!”
“诸位,海边风大,我们先进城内再说。”说着,向蒋钦点了点头。
蒋钦会意,上前道:“将军,未将已经在城内准备好了住所,请将军随某来。”
在近卫军的护卫下,皇甫超博一行人很快就到达了双河城内的县衙旁边的一处宅院之内,如今的双河城内除了水军和他们的家眷外,还有就是船坞工匠和他们的家眷为主了,至于其他的普通民众都已经搬迁离开。
进入宅院之后,贾静一行家眷在蒋钦安排的仆人带领下往后院而去,而皇甫超博则与文武众人来到了前院的大厅当中。一路上皇甫超博都在与孔融聊着家常,对于孔融,皇甫超博还是挺感激的,从他最初开始接手洛阳之时起,他就一起非常支持自己。
可以说洛阳重建的前期,如果没有孔、孔融和陶谦的钱粮支持,皇甫超博是不可能如此快的将重建任务完成。
也正是因为洛阳重建那几年时间的相互帮助支持,所以才让孔融能够在曹操大军入侵青州之时,能够很顺利的投入到皇甫超博的麾下,使得安东军通够顺利掌控青州两郡数十城。
自从青州两郡纳入安东管辖范围之内后,皇甫超博便做了一些安排,除了双河城巨型船坞的建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在青州两郡寻找大型铁矿。
如今半年时间都已经过去了,也不知道探矿的情况怎么样了,皇甫超博曾经下线查过现实中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山东地区的煤铁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
所以一坐下,皇甫超博便迫不及待的向孔融问道:“孔大人,不知铁矿寻找得怎么样了?”
孔融一听,马上站起来回答道:“正准备禀报侯爷,几天前,程太守得到探矿队的回报,他们已经在都昌和下密的南面各分现了两座大矿脉,据他们的估计,这两座矿的产量应该达到了一百万斤以上的大矿。”
“一百万斤!”皇甫超博听了,猛的站了起来。要知道,在玩家领地周围都存在有大量的铁矿可供开采,但是一般达到万斤的铁矿已经是很大规模了。没有想到探矿队到青州半年时间就找到了两个达到百万斤的大矿。
而且在玩家领地周围的铁矿那不是矿脉,而是游戏为了领地发展而人为安排在那里的,所以一般产量都不高,但是皇甫超博和侠客两人属下的这种探矿师是发现真正的矿脉,所以一旦发现,一般情况下存量都是很大的。
看到皇甫超博的反应,孔融又道:“不过。”
“不过怎么?”皇甫超博一愣。
“不过,这两个大矿都已经有异人领地在开采,而且下密的大矿还是几家领地合伙在开采。只是,他们开采的量都还不大,根据暗影派人悄悄了解的消息来看,他们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两个矿的藏量有如此之大。”
听了孔融的话,皇甫超博先是一呆,然后又释然,游戏开始了这么久,没有玩家发现才是真的怪了呢。看来得要想个办法,将这两座铁矿掌控下来才行。
但是如何才能够顺利将这两个铁矿掌控下来呢,如果这里还是孔融的势力范围之内的话,那么二话不出,直接出兵控制就是了,可以如今北海国是自己的地盘,那么一旦自己直接出兵控制的话,可能会被有心人利用然后在玩家当中引起公愤。
可是如果不这样的话,自己去找他们,估计这些家伙会坐地起价,到时侯。。。
看来这样事情要好好考虑一番了,想到这里,皇甫超博暗自道。
“别的地方没有了吗?”
孔融摇了摇头,道:“其他地方目前还没有好的发现。探矿队是从淄水南岸的妫山开始探查,不过,他们曾经在妫山附近发现几条小矿脉,但是都没有开采价值,不过,他们曾经推断,淄水北岸有可能存在大矿脉。”
“只是,如今淄水以北地域均为曹操控制,即便是有矿我们也不能开采,所以下官就下令他们先将北海和东莱两地先探查完再说。”
皇甫超博点了点头,对于孔融的安排表示认可,先将自己治下探查完再说。
接下来,皇甫超博又问起了两郡的春耕情况和兵马整编情况,程焕和王修诸人分别将自己治下的情况向皇甫超博一一汇报了一遍。
随后,皇甫超博又询问了一番徐荣有关千牛军的整编训练情况,以及乐平国的夏侯渊部的情况。
到此时,皇甫超博才发现天色已晚,于是马上下令蒋钦安排晚宴,自己要宴请青州诸人。
一场酒宴之后,宾主皆欢。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饭之后,皇甫超博便让诸人都各自返回,而他则需要在双河城察看了船坞之后才会起程巡视青州两郡。
船坞位于双河城外,在码头北面不远的海边,与县城之间相隔数里远,是一座占地数十亩的巨大船坞,整个船坞被围墙所包裹,名字就叫做双河船坞。船坞的围墙高达两丈,宽约一丈有余,围墙上面,每隔数十步就有一座数丈高的箭塔耸立,可以说,他的防御能力比数里外的双河城要远强。
第792章 视察船坞
双河船坞的北面紧挨着蒋钦的怒涛营水寨,船坞里面还有一支两千人的守兵负责防御,在船坞围墙的周围,蒋钦还令人挖掘了一条宽约三四丈的护城河,护城河直接通向大海,引海水灌入护城河中。
一进入船坞,负责船坞防御的都尉和管理船坞的工匠头目两人马上迎了上来。
双河城一共有一校守兵,其中三千人守县城,两千人守船坞,这还不包括蒋钦水寨的守兵。
负责船坞的工匠头目就是两名大师级船匠之一,名字叫做谢老二,本是司州最早的一名高级船匠,升级为大师级别以后,皇甫超博马上让他学习了三层楼船的制作,然后就将他任命为双河船坞的负责人。
进入船坞之后,谢老二领着众人往船坞里面走去。一边走,他还一边给皇甫超博介绍起船坞的详细情况来。
双河船坞占地数十亩,里面被分为几个区域。船坞有南北两个大门,第座大门旁边各有一座驻兵千人的军营。从军营旁边进去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场,上面放置着一大堆一大堆的各种各样的木料。
这些木料一般都是刚刚运来不久的,先在广场之上分门别类整理出来,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状确实其用途,定好之后,就把它们按类别放置到不同的仓房当中,使其自然阴干,待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拿出来使用。
自从在长社得到几名大师级工匠的提醒之后,皇甫超博一直以来就在不断的收集各种高品质的木料,再加上占据隆化之后,更是大量搜集。所以目前安东军的仓房中有大量已经达到要求的木料,只需要工匠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挑选就是了。
即便如此,皇甫超博还是下令各地继续搜集各种高品质木料,然后全部送到双河船坞进行存放,所以就有了皇甫超博一行人看到的广场之上堆积如山的木料了。
广场周围就是一排排的仓房,里面就是用来放置各种各样的木料、和其他材料的。
广场和仓房几乎占据了整个船坞一半的面积。从仓房中间穿过去,一路朝着东面大海的方向过去,就是一片在工坊,这里面就是造船工坊了。
目前而言,整个游戏里面的船坞基本上都是干船坞。双河船坞目前拥有楼船船坞五座,斗舰和赤马的中型船坞二十座,在这些船坞旁边还有大片空闲的工坊,一旦人员充足的话,能够让大小型舰船的船坞增加两倍有余。
至于其他的小型舰船的制作,皇甫超博都分配给了安东军治下的其他大中型船坞,甚至还有很多船只直接从玩家领地进行采购,双河船坞只用来制作水军的大中型舰船。
如今的游戏当中,很多临水的玩家领地都有发展造船业,特别是长江沿岸更多,像当初皇朝霸业的大军能够渡海攻打辽东,就是他派人从江东采购了大批船只,一次性将数千兵马送往辽东。
像皇甫超博从玩家领地采购中小型船只和民用商船,也是对整个安东军治下经济的促进。
走进一座楼船船坞,皇甫超博看到如今的船台上正有一艘楼船正在制作。巨大的龙骨已经全部架好,船底的骨架也都已经装好,旁边还有大量的船板整齐的码放在那里,准备一架架的装上。
如今船坞之内,谢老二和冀州过来的那名大师级船匠老齐头两人各领一队工匠分别制作生产楼船,他们两人各领着近三十名各级船匠以及数百名的帮工在做事。
谢老二因为刚升级不久,经验不如老齐头丰富,所以他的速度远不如老齐头,一年也就能够制作出一艘多的楼船,而老齐头因为是冀州的老船匠,所以一年能够制作两艘多。
不过因为谢老二是皇甫超博属下的老人,再加上人比较圆滑,所以才领了双河船坞的负责人的职务。
从谢老二的船坞中出来,皇甫超博又来到了老齐头负责的船坞,这里,已经有一艘楼船进入了最后的制作阶段,估计再过个把月,就能够下水了。
皇甫超博好生鼓励安抚了老齐头一番,让他认真做事,多带徒弟,自己已经在长安为他准备了一座四进的大宅,同时又承诺,待时机成熟,安东军治下肯定还会建第二个大船坞,到时便让他去管理新的船坞,让这个老实巴交的老般匠好生感激了一番,随后皇甫超博就领着众人离开船坞。
随后众人又在船坞其他各处都察看了一圈之后,皇甫超博这才离开了船坞回到了双河城。
在双河城休息了两天之后,皇甫超博将南下的准备工作交给蒋钦安排,自己则领着近卫营的兵马开始视察起青州的情况来。
可以说,皇甫超博在将北海国和东莱国两郡之地纳入治下后,这还是第一次踏上青州的土地,以前虽然来过两次,但是都是以客人的身份进入的青州。
离开双河城后,皇甫超博便在近卫军的护卫下一路往西,先到剧县。在剧县呆了两天,接见了北海国的属下官员之后,便再次启程往北,来到了徐荣镇守的东安平城。
东安平位于淄水以南,北面就是夏侯渊镇守的临城,如今安东军虽然无力渡河收复整个青州,但是也必须死守淄水一线,防止曹操军南下,所以徐荣才会将他千牛营的大部分兵马都安排在东安平一线。
不仅如此,徐荣和娄圭两人还亲自坐镇东安平,防止夏侯渊领兵南犯。
东安平城外,淄水南岸,千牛军大营之内,徐荣正在向皇甫超博详细解说千牛军两营九校兵马在青州两郡的兵力布置情况。
来到青州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徐荣就已经完成了千牛军的整编。他将自己带来的一万五千步卒,与蒙毅手中的步卒一起混编,然后又从北海东莱两郡中抽调合适的士卒,将千牛军的七校步卒全部补充完毕。
随后,徐荣将千牛营的两校步卒和西凉铁骑布置在东安平一线,重点防御北岸的曹操军,另外两校千牛营战兵被他分别安排在剧县和昌安两城。
第793章 青岛和胶州湾
徐荣千牛营的布置,其目的不言而喻,剧县为郡城和州城,战兵营用于加强防御,而昌安的战兵营则是与昌安守军一同防御南边夜来香的琅琊军。
而蒙毅的苍狼营,除了骑兵和一校步卒留过黄县外,其余两校步卒分别被安置在卢乡县城和黔取县城两城。
卢乡的兵马用于准备支援北海国和双河城,而黔取的兵马则和昌安的兵马互为犄角,防御夜来香的兵马。
除了千牛军的骑步大军都已经安排妥当外,徐荣还特意与蒋钦商议,从怒涛军中抽调了数十艘中小型战舰,安排在淄水中来回巡视,防止夏侯渊大军的异动。
这些安排虽然徐荣和娄圭已经在军报中向皇甫超博大致说明,但还是第一次如此详细解说清楚。
听了徐荣的解说,皇甫超博不由的暗自高兴,自己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难怪徐荣能够以一个幽州人的身份,在董卓的西凉军的混得风声水起,得到董卓的信任。
从他的这些安排中可以看出,徐荣却实是难得的帅才。
在徐荣军中呆了几天时间,皇甫超博又在徐荣几人的陪同下,巡察了整个淄水一线的防务之后,这才安心的调头南下。
接下来他必须赶去都昌和下密,将那两座铁矿的事情处理好了,这些天,他已经考虑清楚了,那就是与那几个玩家领地合作,一起开采这两座铁矿。
在出发之前,皇甫超博已经派人前往联系主导挖这两座矿的领地,请他们前往都昌商量一下矿场开发的事情。
两天后,皇甫超博赶到都昌,此时都昌矿脉的领主都亭侯和下密矿脉的领主娃哈哈两人都已经赶到了都昌,让皇甫超博意外的是,对于合作开矿的事,两人并没有多说,直接同意了皇甫超博的要求。
对于青州玩家的这种态度,皇甫超博是高兴多于意外,毕竟皇甫超博现在已经是青州南两郡的实际控制者了,谁也不愿意多生事端。
就如同司州的玩家一般,现在司州境内的玩家基本上已经认可了皇甫超博,前面几年还不时有玩家领地或者联盟出来搞事,但是无一不被皇甫超博属下以雷霆之势扑灭。
领地直接给灭了,普通玩家被拉黑,干脆不准进入皇甫超博的势力范围之内,就这样才将玩家们那蠢蠢欲动的心给安抚下来。
处理完铁矿的事情后,皇甫超博又到黄县走了一趟,安抚了一番东莱郡一众官员之后,这才返回双河城。
此时,蒋钦已经将南下江东所需要的货物和船队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着皇甫超博就可以。
三月三十日,船队开始出发,蒋钦已经是第二次走海路前往江东,所以对于行程还是比较了解的,此次船队共有近百艘各式船只。
此次蒋钦将怒涛营的六艘楼船全部带来,一共八艘楼船,然后是整整一校水军兵马,护送着近三十艘大舡和海船,运送了近五百匹战马良马以及大量北方的特产,一同南下江东。
皇甫超博则只领着一千铁壁营和一千元戎弩兵,主要是考虑在船上的话,一旦交战基本上是以弓箭为主。至于随同的人员只有庞统、典韦和史阿,三位夫人的话,只带了贾静一人,其余两位和小孩子都由剩下的近卫军保护留在青州,她们将在青州再玩一段时间,等皇甫超博从南方返回后,再一起返回洛阳。
第一次乘船出海,让贾静感到特别高兴,现实当中,自两人重逢以来,除了几次城外的爬山外,两人基本上都没有时间出远门。虽然现在是在游戏里,但是还是让贾静感到很高兴。
从双河城出海先是一路向东,然后沿着东莱郡的海岸线,绕着山东半岛转一个大圈,然后再转道沿海岸线往南。
因为他们乘坐的并不是大海船,所以根本就不敢深入海中太远,只是沿着海岸线在走。
几天后,初次出海的兴奋感消失得差不多了,众人都开始有些疲惫。这一天,他们的船队行至东莱郡的最南端的时候,蒋钦向皇甫超博道:“主公请看。”
蒋钦指着岸边的一个海湾道:“那边有一个海湾,海湾东边就是不其地界,西边是黔取地界,过了黔取就已经出了青州,就属于徐州的范围了。”
皇甫超博看着数里外的一个巨大海湾,海湾东面是群山。看着这些地方,心中总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突然开口问道:“那座山叫做什么山?”
蒋钦在青州也呆了近半年,对于青州范围之内的水域已经很熟悉了,顺着皇甫超博的手望去,马上答道:“此山名为崂山,据说山中还有一座古刹。”
“啪!”
皇甫超博猛的双手一击,大声道:“我说怎么这么熟悉,这不就是青岛和胶州湾吗?”
胶州湾可以说是青州南面的大门,与黔陬县分别从水陆两个方面保障着青州的安全,一直以来,皇甫超博的目光都没有往南边看,所以根本就没有想到在青岛这里建立水军基地,现在到了这里才猛然醒悟过来。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猛然转头看向蒋钦道:“蒋将军,你马上派人返回双河,从怒涛营中调拨一校水军,在这里兴建一座水军营寨,将这里守住,就可以抵挡从南面海上的进攻了。”
蒋钦也醒悟过来,马上点头应诺。这里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水军基地,一定建成,将与黔陬一起互为犄角,守望相助,对于青州的安全有很大帮助。
皇甫超博看着他马上派了一艘船返回双河,然后又道:“据本将所知,这个海湾的水文条件应该很好,等我们的水军基地建好以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此处建一座船坞。”
这时,庞统正好从船仓里面走了出来,听到了皇甫超博与蒋钦的对话,也表示赞同:“不错,主公此举甚好。而且,以吾之意,主公不仅在控制此处,从此处一直往南的航道,最好都能够有我安东军水军控制的岛屿或者是港口。”
第794章 郁州山岛
庞统的话让皇甫超博眼前一亮,他突然想起了糜贞在刚到青州时在船上说过的话,她小时候也曾经随糜家的船队出过海,在朐县东面的海上有一个大岛,叫做郁洲山岛,据说岛上现在已经被一伙海盗所占据。
提到郁洲山岛,皇甫超博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名字:田横岛。也就是现实中连云港的位置。
郁洲本是我国的一个古洲名。相传秦末田横居此,故又名田横岛。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古时在海中,“周回数百里“(《南齐书州郡志》)。清时因海岸扩张,始和大陆相连。东汉末,邴原将家入海,住郁洲山中,即此。
不错,青岛离郁州山岛足有四百余里,正好占据此岛,让他成为水军南下江东的一个中转休息点。
然后从郁洲山再往南的话,还需要走八百多里,看来还需要在淮水入海口附近再找一个海岛才行。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又连忙让蒋钦派人先行南下,探查郁洲山岛上的情况,如果还是有海盗占据的话,这一次正好就将其攻下,将海岛占据下来。
不出皇甫超博所料,三天后,船队在郁洲山岛北面六十里外的海上与先期派出的斥侯船相遇,怒涛军赤马船从郁洲山岛东北角的一处靠岸,随后派出了数名水军精锐士卒在整个岛上仔细探查了一遍。
郁洲山岛在徐州朐县的东面,离海岸约有十余里远。海岛呈不规则的长条型,东北到西南长约二十余里,西北至东南宽约不到十里。岛上山岭起伏,有数座高约数百丈的高山。山上树林茂密,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
斥侯是从东北方面的一处悬涯脚上登上岛屿的,然后从山岭中穿过,到达岛屿的南面。岛屿南部的西面地势相对较高,而且树木繁茂,东面则是方圆数里的一个大平地。
斥侯在山岭上观察了半天加一个晚上的时间,基本上已经摸清楚了岛上的情形。
东南面平原之上,确实盘驻着一伙海盗,看样子最少有数千人之多,他们的船只都停放在海岛东南面的一个小港口当中,大概有舰船二十来条,里面竟然还有数条海船。
斥侯之所以能够肯定那是海船,也是因为他们在军中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那些舰船与安东水军的船只相比,更加宽大,吃水相对而言更加浅,两侧的船浆并不多,但是船上的帆却有前后好几个。
听了斥侯的汇报,皇甫超博基本上能够肯定斥侯发现的那些船只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沙船,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船之一,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海船,主要用于近海航行和内河航行。
不过,据说沙船最早应该是出现在唐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三国的游戏当中,只是对于沙船的出现,皇甫超博虽然吃惊却是非常高兴。
沙船方头方尾,俗称“方艄“甲板面宽敞,型深小,干舷低;采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有“出艄“便于安装升降舵,有“虚艄“便于操纵艄篷。船上装有多桅多帆,航速比较快,舵面积大又能升降,出海时部分舵叶降到船底以下,能增加舵的效应,减少横漂,遇浅水可以把舵升上。
沙船结构独特,方头、方梢、平底、浅吃水,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沙船上多桅多帆,桅高帆高,加上吃水浅,阻力小,能在海上快速航行,适航性能好;载重量大,一般记载说沙船载重量是四千石到六千石。
要知道,皇甫超博手中的大舡最大载重量才有三千石,而且,还出现过数次在海中沉没的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沙船是很适合北方海域行驶的船只,因为它抗风浪的能力还是稍微欠缺一点,对于南方大海的大风浪还是有些不适合,但是却正是皇甫超博所需要的船只。
一想到竟然会有海上内河全适应的大船,皇甫超博不由得很是期待,不知道海盗中是否有懂得造海船的造船工匠。要是能够收拢几名造海船的工匠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最少也要将这几艘沙船俘获。
想到这里,皇甫超博将蒋钦叫来,让他负责此次的战事。
蒋钦领命后,离开皇甫超博的战船,返回自己的战船,开始安排战事。安东军水军虽然只是内河水军,但是对于这种攻打海岛的近海作战倒也不怕。
半个时辰后,蒋钦留下两艘楼船护卫皇甫超博和运输的船只后,自己领着水军大部向着郁洲山岛疾行而去。
蒋钦的大军离开后,皇甫超博也呆不住了,他还没有见识过海战呢,只是楼船可以快速跟上,但是装满战马和货物的大舡速度却提不上来。
稍微考虑了一下,皇甫超博决定留下三艘楼船护卫商船,自己领着一艘楼船远远的跟上去见识一下海战。
庞统诸人劝说无效之后,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不过,船上的人员和物资都必须做一下调整,典韦在皇甫超博的船上安排了四百铁壁营士卒和六百的元戎弩兵。其余四百弩兵分配到了其余三艘船上以护卫商队。
再把其他一些不重要的物资都从皇甫超博的船上搬到了其他船上,以增加船只的速度和灵活性,又再加嘱咐了一番典韦和史阿之后,这才允许皇甫超博去追蒋钦的舰队。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庞统又动了一点小心思,故意让士卒的速度放慢了不少,皇甫超博却没有发现这些小细节。
经过调换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皇甫超博带着贾静,满怀好奇的追上蒋钦的舰队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海上战事已经结束了,蒋钦已经领着士卒登上了海岛,海岛的港口外面,到处都漂浮着船只的碎木块,甚至还有一些海盗的尸体正在海水里面随着波浪飘浮。
而怒涛营的损失却是很小,只有几条稍小的船受伤,还有数十名士卒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