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7章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但反观,高成本投资且获得高利润回报的电影作品,却很少。
好莱坞的这些电影公司,对卡梅隆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他们对卡梅隆这个脾气火爆又傲气十足的导演捣鼓出来的剧本创意大开眼界,迄今为止他的导演生涯里就没有过一部失败的电影作品问世。
至于恨,则不得不提他的烧钱能力。
从《泰坦尼克号》,再到后来的《阿凡达》,世界上最贵的电影投资制作费用记录,几次都是被卡梅隆打破的。
当然,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用在他的身上也十分合适。
《泰坦尼克号》与《阿凡达》最终获得的票房是电影投资的十倍之差。
让无数制作公司,以及准备看卡梅隆笑话的电影人惊掉下巴。
回过头来,李贤哲毫不掩饰的将自己打算投资《阿凡达》续集的想法,跟眼前的老人透露出来,对方对于他的这个念头一点都不意外。
只是...在作为中间人,像往常那样帮他把卡梅隆约出来这件事上时,老人没有直接答应,而是以此为契机,向他提起了另一件事。
这件事,也是使得他最近患上失眠症,并最终来到医院看病的缘由。
“lee...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对吧?”
李贤哲一时间没看出来对方想做什么,只是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当然。”
“那...你说,如果我被别人拿着枪,要求我帮他们拍一部电影,我该怎么办?”
“嘿史蒂文,今天可不是国际愚人节,这样的玩笑就不用开了吧?”
李贤哲一愣,坐直身躯“你是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谁会疯了拿枪指着你拍电影?”
“我也希望今天是国际愚人节,但是...这是真的。”
斯皮尔伯格苦笑了一下“这件事我没有跟任何人提起,包括詹姆斯。
不过上帝大概是同情我的遭遇,所以让我在这里遇见了你。”
这话说到这个地步,已经很明显了,斯皮尔伯格在他求助!
“真的有这样的事情?”
李贤哲在反复确认这位老友不是在整蛊自己之后,便拧着眉头沉思了起来。
坦白的说,自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将他们的资本主义大手伸进好莱坞。
那片梦想之地上类似早年hk娱乐圈里黑道投资电影,去胁迫艺人替他们拍电影赚钱的事情经常发生,以至于大众在提及这些事情,脸上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态度了。
只不过,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斯皮尔伯格身上,才是让李贤哲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的。
在好莱坞凡是能够站稳脚跟的电影公司,背地里都和当地的黑道有所牵连。
不说高层有没有自带黑色背景,所谓的交纳保护费,或者与地头蛇勾肩搭背,像兄弟一样亲密无间的情况还是有的。
远的公司不说,近一点的迪士尼的ceo凯文辻原,漫威的凯文费奇。
不同的是他们所认识的地头蛇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是那些三教九流的街头混混小团体所能比拟的了。
当黑帮成长到了一定的水准,就会面临洗白转型的选择。
投资娱乐圈的产业是很多黑帮都会选择去做的事情。
如今的迪士尼还有漫威影业的高层当中,就有不少沾带黑色背景的。
大一点的出身本土知名团体,小一点的也只是在某些社团里挂名。
抛开华尔街银行家与本土黑帮投资电影洗钱,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不提。
李贤哲觉得斯皮尔伯格在好莱坞,乃至世界都是最顶级的导演,能够在影响力和名气比他还厉害的,都已经进了坟墓。
所以,哪怕有资本找斯皮尔伯格拍电影的人物,犯不着用这种低级又没技术含量,还容易得罪人的手段。
除非...他们让斯皮尔伯格拍摄的电影,是一般的导演拍不了的?
“谁要找你拍电影?”
李贤哲已经隐隐猜到了斯皮尔伯格如此为难的原因,但此刻的他脑袋还是有些乱哄哄的,总觉得自己抓到了什么,但又捋不清楚。
“是纽约唐人街里,华夏商会的人。”
华夏商会?
李贤哲听的眼角一抽。
这...的确是来头不小的人物。
华夏商会,是一批早年趁着旧金山淘金热,从华夏来到美国打拼的清国人在纽约成立的组织。
起初是为了抱团应对当地黑人的排挤。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商会逐渐的发展成了全美最大的华裔商人组织,控制着美国一半从华夏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渠道。
当然,还有一点不为人知的是,这家商会的前身,名字曾多次出现在华夏网络小说里一个经常被提到的组织——洪门。
也可以说,华夏商会就是洪门从古代组织转为现代企业的产物。
“不应该啊...”
李贤哲早年在美国替李秀满打点房地产事业的时候,曾与华夏商会的人进行接触过。
抛开他们发家的历史有些“复杂”和美国的政客很多都不待见他们(因为不参与投票大选)之外,多数隶属这家商会的会员都是有头有脸,业界口碑都还算不错的企业家。
真要请斯皮尔伯格这样级别的导演拍电影,只要出钱就完全ok了。
能闹到掏枪逼着后者拍.....
“这家商会的负责人,前任负责人的儿子给了我一张三亿美元的支票,说这是电影的拍摄制作费用,还外加了一亿美元,说是我的个人酬劳。”
“what?”
饶是李贤哲有所准备,在听到这个价格时也忍不住睁大眼睛。
四亿美元啊,哪怕去掉斯皮尔伯格的一个亿报酬,三亿美元用来拍一部电影,这已经是当下好莱坞电影投资的天花板了。
印象中,只有卡梅隆的“阿凡达”达到过。
但...那是前前后后卡梅隆几次拉来的投资加起来的总和。
或许十几年前的两亿美元的《泰坦尼克号》的投资,放到今天绝对不止斯皮尔伯格收到的这些。
除此之外,遵照好莱坞电影的票房收益制度。
李贤哲认为这部电影想要回本,斯皮尔伯格必须要保证它的最终票房,在十个亿美元以上。
连靠超级英雄电影大爆的漫威,都尚且不能夸下这样的海口。
《复仇者联盟》第一部的票房,在有了多位超级英雄个人电影的铺垫,宇宙世界观尚且成型的前提下才达到十五亿。
倘若没有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这些英雄的独立电影,从一开始就上映“复仇者联盟”系列,那么最终的票房一定不会那么高。
从这点就能看出,斯皮尔伯格的压力可想而知。
2078章 斯皮尔伯格都不敢拍的传记片
拍一部口碑好,或者高票房的电影不难。
但拍摄一部投资已经是当下天花板,还必须回本的电影,还要不能败坏掉导演的名声。
这加起来,简直就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生涯里遇到的最难的任务。
“所以,现在你能明白我为什么这么为难了吗吧~~”
斯皮尔伯格摊开双手“本来我是第一时间就拒绝的,但是...他们却用了其他的方法。”
“什么方法?就是你之前说的,拿着枪指着你拍?”
李贤哲眨了眨眼睛,美国虽然是持枪合法的国家。
但...像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名人,若是不找个理由的话用这样的方法传出去,对他们也不是一种光彩的事情。
但同样,若是他们能够找到让斯皮尔伯格无法拒绝的方法...这一类的公众人物往往只看重两样东西,命还有名誉。
“他们没有直接拿枪对准我的脑袋,但也差不多做出那种动作去暗示了。”
斯皮尔伯格抬起头,眼帘微微下垂长叹一口气。
“我刚从华夏商会总部出来,我的助理就给我打电话说,美国的网络上已经出现了我要拍摄一部大制作的电影,而且是传记片。”
这话刚刚说完,李贤哲直接抬起手打断。
“等等...你刚刚说,华夏商会的人找你拍的电影题材是传记片?”
“是啊...”
似乎对于李贤哲这种诧异的反应早有预料,斯皮尔伯格缓缓抬起眼帘,看了一眼左右没什么病人和医务人员经过这里,才压低声音讲起事情的起因。
“自从《林肯》上映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传记片一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恰好那段时间,好莱坞一直流行将毒枭或者黑帮大佬这种备受争议的人物搬上舞台。
但是你也知道,那些导演无非就是借助着这些人的名气,真在电影里美化他们不可能,因为这样会得罪不少美国的政客甚至引起民众的不满。
但要说完全的诋毁也不可能。所以,用客观的角度去拍摄,就极大的考验了一位导演的能力,也成了很多导演想要凭借此拔高自己的知名度,获得外界认可的一种方法。”
借由这个背景,斯皮尔伯格慢悠悠的说道。
“恰好那段时间我还在休息,接受了一位曾经担任过奥斯卡评审的朋友的私人邀请,前往比弗利山庄参加了一场私人派对。
在那次派对上,我遇到了华夏商会的现任负责人,司徒朗先生。
在交谈中我借着酒意跟他说了这个计划,然后他就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当天晚上我都是坐着他的车离开的...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他就把我请到纽约唐人街的华夏商会总部,说想要请我拍一部类似我口中说的那种电影。”
李贤哲微微颔首“原来是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就帮他拍不就是了。
顶多故事素材这一块,你可以让他给你讲解一下。
以你的功底,想要写出一个合适的剧本并不难吧?”
“如果自始至终都是你所想的这样的话,我也就不会这么苦恼了。”
知道自己表达出来的东西,不足以说明此次事件的严重性,斯皮尔伯格舔了舔逐渐干裂的嘴唇。
“我想你可能不知道,华夏商会从成立之初,领头人的位置适中是由一个姓司徒的家族进行把持,满打满算它们存在的时间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找我拍电影的,就是商会的第三代负责人。
虽然他已经接任了负责人的职位,但是商会的三分之二的权力,还是被上一代的负责人,也就是他的父亲牢牢握在手里。这一点,跟华夏里的一个词汇非常相像。”
“什么词汇?”李贤哲听的入神。
“太上皇...我不知道这么形容对不对。”
斯皮尔伯格推了推镜片“但后来我通过身边的人打听,华夏商会里的权利交接情况跟我想的差不多。这也是这一任的华夏商会负责人找我拍电影的原因。”
“那拍传记片,总该有个人物吧,美国的传记片电影虽然不少,但每一个都是拿出来知名度非常高的存在,你这...”
盯着斯皮尔伯格的双眼,李贤哲紧接着想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
“这个华夏商会的负责人,找你拍的传记电影,人物不会是和司徒家族有关吧?”
“lee!你真的是太聪明了~~”斯皮尔伯格的回答十分简洁。
“不错,他们想让我拍的人物,名字叫司徒美棠。是华夏商会的初代领袖。
lee...你在美国这些年和华夏商会的人打过交道,应该听说过这个人物吧?”
“哦这个称赞现在真不是时候。”
当斯皮尔伯格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饶是李贤哲有所准备,都有些微微动容。
华夏商会是在北美一代活跃的华裔商人聚集在一起而诞生的组织,而司徒美棠就是这个组织里的主要人物,名正言顺。
华商之中很多社团都没有他手中的华夏商会风光,各地唐人街的负责人都在他的收下办事。
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今天都不曾改变,由此可见此人的厉害。
(关于这个人,感兴趣的可以百度百科,以防被河蟹我就不写了)。
果然,斯皮尔伯格直接承认了他的猜测是对的。
到了这个地步,就是李贤哲也明白,这个烫手山芋哪怕是找卡梅隆过来,他也不见得敢拍了。
原因有很多,纵观世界传记片电影史,一般都是分为古代和现代两种。
前者因为存在于古代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作为参考,导演在这方面有足够的艺术空间进行发挥,并可以根据观众的口味以及个人风格的把控,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
好一点的导演会做到严谨的求证每一处细节。凡是自诩是文艺派的导演无不是想要拍出一部被大众认可的传记片,这对导演自己的各方面要求也非常的高。
而后者,则很少有人拍了。
拍摄现代人物的传记片,在整个好莱坞,最多被围绕的便是黑帮人物或是政客,但最终口碑和票房都双重打爆的,哪怕李贤哲自问是看过不少好莱坞传记电影,此刻也想不出来几部。
“lee,其实你知道的,我从当导演到现在,文艺片商业片都拍了不少,口碑票房也都还不错,美国的观众信得过我,所以一旦有我的新作问世,关注度都是空前绝后的高。
唯一一个和传记片有点靠近的《拯救大兵瑞恩》,说白了还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加上了很多虚构的成分在内,只不过背景是放在了大家都熟悉的二战时代。而华夏商会要我拍的这部电影,是真正的不能有多少虚假甚至诋毁的成分在里面。”
2079章 在写实与艺术加工之间取舍
“我明白的史蒂文。”
李贤哲拍着斯皮尔伯格放在腿上的大手。
“你不是不敢拍,而是担心自己写出来的故事,以及电影的成片出来之后,华夏商会的人会不喜欢,对吧?”
“对!你以前就跟我说过,华夏人和美国人所喜欢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尤其是涉及到文化观价值这一块,美国人拍出来的普及美国人的价值观的东西华夏人看了会不以为然甚至大肆嘲讽。
华夏人拍摄出来的东西美国人会觉得不能接受。
我既要讨好华夏商会的这帮人。又不能让美国的观众对我感到失望,这个平衡真的是我有史以来遇到的最难的挑战了。”
斯皮尔伯格找李贤哲帮忙,原因有很多种。
除了两人之间的交情好之外,最大的缘由就是以前斯皮尔伯格过去在创作电影剧本的时候,和李贤哲聊过很多关于电影以及世界文化,东西方历史差异等话题。
在他眼里,李贤哲虽然年轻,但知识量丰富,不是跟他同龄的美国年轻人所能比的。
最后就是李贤哲在华夏呆过,在美国的时候也帮助斯皮尔伯格还有卡梅隆去和不少华裔打交道,所以斯皮尔伯格认为,涉及到拍摄关于华人的电影,找李贤哲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华夏商会虽然总部在纽约的唐人街,但是他们控制着全美过半出口到华夏乃至东方一部分国家的商品渠道,全美不少的华人社团都在他们的管理下进行商业活动。
那些当地政客都为了和他们交好花费不少的心思。
所以这事情我想来想去,最后觉得只有你能够给我出主意。”
“但是,如果电影成功的话,不仅落得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华夏商会还会因此欠下你一个天大的人情,不是吗?”
李贤哲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开始琢磨,要让斯皮尔伯格拍什么电影了。
既然做出这个决定,就说明这件事他要参与一笔了。
能够在世界电影top100的名单上出现的此类电影,还是有几部的。
只不过结合斯皮尔伯格说的,李贤哲又觉得,未必一定要去拍传记电影,完全可以拍摄一个故事背景还有剧情构架与对方在要求上大体相似的。
有些时候通过电影隐喻折射某些事情的效果,远比那些以真人真事出来的还要强烈。
李贤哲这边在思考,斯皮尔伯格还以为他心中有了主意,只能眼巴巴的盯着他看。
坦白的说被这么一个老男人盯着,时间久了李贤哲也会心里不自在。
这件事情在他看来风险性极大,一般的人如果遇见了只会想尽一切办法推脱。
哪怕事后成功了收获到的利润是巨大的。
不过,华夏商会甚至是司徒一家的人情,对李贤哲自己而言也是关系重大的。
“假如...史蒂文...我是说假如,你推不掉这部电影,然后你会怎么去拍,在今天没有在这里遇到我的前提下?”
斯皮尔伯格虽然搞不懂李贤哲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但感觉对方应该会帮他的,就思索了一下说。
“应该会把男主角尽量往正面塑造,那些不光彩的地方尽可能的不提,必须要提的话,也用艺术加工的形式去淡化。
而且,我会在开拍之前把剧本拿给他们看,所有的情节经过他们的同意再开拍。”
这个回答听起来中规中矩,再者在李贤哲的记忆里斯皮尔伯格的确除了《林肯》之外再也没有涉足过这方面题材的电影。
关于《林肯》的口碑到底如何那就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况且这位在历史上及评价也是毁誉参半的。
“如果这样的话,你这部电影多半是会崩坏的,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方面。
因为按照你的规划,这部电影既不能完全写实,又不能过分的艺术加工剧情作假。
这样的电影拍出来也许华夏商会不会有什么意见,但背后负责发行的院线还有参与进来分账的电影公司以及观众就不会买账了。
最后,所有不利的一面都还要你自己去承担。”
最终,架不住与对方的交情,李贤哲只能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我问你,对方为什么要找你拍电影,主要目的是什么?”
“赚钱吧?还有提高华夏商会的名声。”
斯皮尔伯格舔着嘴巴说道,三亿美元啊,就是对方再有钱,这也不能完全赔进去吧?
这已经是当下好莱坞电影投资的天花板了,别说他自己,就是声名显赫的七巨头都不敢轻易给这么大投资的电影进行立项。
而现在,斯皮尔伯格手持着三亿美元的支票,剧本完全是一片空白,外加上媒体以及电影圈不知道多少人对这部电影的关注。就好像头上悬置了很多的刀片,时时刻刻都有坠落下来,把他这颗脑袋砍掉的可能。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卡梅隆身上...恍惚之间斯皮尔伯格不禁想到了那个和他见面就各种拌嘴的老伙伴。
估计以对方的性格,在没有剧本和对要拍摄的电影连个大体的方向都没有的他,也不会贸然接受这样的任务。
“除了赚钱之外呢?”李贤哲再次问道。
“拍他父亲的马屁!他现在虽然是华夏商会的负责人,但手中的权利大部分还是在他父亲那里。
这一点他在私下跟我说过,希望用这个来作为两年后他父亲七十岁生日的礼物。”这一次斯皮尔伯格的回答说到了点子上。
李贤哲点了点头“清楚这一点那就好办了。
那么,整个美国,华裔出身的富豪并不少,也都不是只居住在唐人街,那为什么很少有人找电影人给他们拍电影?”
“这个...因为这一类的人发家的过程中,要么平平无奇,没什么值得拿出来搬上大荧幕的事情,要么就是过程不太光彩。
就是拍出来了票房也不会高,观众也不会感兴趣。
我所见过的真正的富豪都是非常喜欢低调,明明很有钱却装的像个穷人一样的生活。
他们在从一般人逐渐变成富人的过程中他们收获了太多的机遇,同时也累积了不少的敌人。
公然把自身事迹拿出来改变,会给想找他们麻烦的人制造出把柄和证据。”
“那么你觉得你要拍的这个人物属于哪种?”
“这位的情况应该比较特殊吧。
因为是东方人物,美国人知道他的很少,就是华夏人自己都没几个知道他的。
不过华夏商会应该很乐意观众对他们的东西感兴趣。”
2080章 一部经典电影的诞生(①)
对此,李贤哲却摇了摇头“在我看来,不是所有人的故事都适合拍成传记片,至少你要拍的这位不合适。
所以我建议你直接从个人传记片,直接跳到围绕一个家族发迹的过程以及起源故事进行拍摄。
再加上一些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以及观众喜闻乐见的恩怨情仇进行加工。
否则,真要是按照你之前想的,就是拍出来了也不会成功,甚至票房可能会是你所有电影作品里最低的一个。
所以,拍不好不如不拍,因为拍崩了不仅仅把三亿美元搭了进去,还有损整个华夏商会的面子,这就完全背离了他找你的初衷。”
斯皮尔伯格听到这里一脸为难,虽然承认李贤哲说的很有道理。
但客观来说,他对担任华夏商会负责人背后的这个家族的发家历史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一旦按照对方的家族历史进行拍摄,那这到底算不算是讲述着东方文化的电影?
亚裔文化一直都是好莱坞导演非常感兴趣,并想要去挖掘拍摄的东西。
但斯皮尔伯格站在他个人理性的角度去评判,过去长期一段时间里,好莱坞所诞生的围绕华裔拍摄的电影,全是带着不同程度的歧视色彩。
即便是深受美国人欢迎,但在艺术层次上甚至是在海外尤其是亚裔群体那里,都是臭名远扬。
能成功的两边都讨好的,至今为止他也只想到了一部李贤哲曾对他提起,并强烈建议他观看的一部同性题材的电影。
那部电影拍摄于九十年代,取景地在华夏的bj,此后又去了世界各地,包括法国巴黎以及匈牙利。
电影本身根据真人真事进行改编,剧本最初是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后被后来执导此电影的导演看中并极力争取。
这部电影也成了好莱坞电影里少数大部分场景都在中国取景,并且由外国导演深入拍摄华夏文化的作品,并成功斩获各类大奖,也得到了华夏观众的分科。
电影由当时在好莱坞成名许久的华人演员尊龙以及杰瑞米·艾恩斯进行主演,这部电影名字叫《蝴蝶君》,尊龙在里面的反串女装到现在拿出来都让不少人觉得惊艳。
不过因为涉及到同性恋的问题,以及时代背景各方面,这部电影当时并没有被引进华夏,但不可否认电影作品本身的优秀。
一方面是真人真事改编,首先就会给人制造出强烈的兴趣源头。
另外,写出故事还不是华夏人,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部电影,华夏人自己都不知道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些人和事。
撰写剧本的作者,在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证。
再者便是导演的细心与把控能力,没有掺杂任何的歧视,诋毁以及将个人的政治观念掺杂进电影当中。
(这导演之前是拍恐怖片的,《蝴蝶君》出世的时候让不少人感到惊讶,一个拍惊悚恐怖片的竟然能把艺术片玩到极致)。
说起来,在个人对某些文化的理解和研究上,多数导演在面对东方文化题材,都只停留在皮毛的浅层阶段。
甚至,很多人为了博取眼球,会不由自主的将其和当时的政治风气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伦不类的作品。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被无数导演拍摄过,在好莱坞流行起来几十年,甚至成了西方人对东方人刻板印象的付满州系列。
这是个雷区,别人对待这种文化题材究竟是什么态度他不问。
但是他自己...是绝对不会主动去触碰的,他骨子里的犹太人血统寄存的严谨不允许他这样做。
“lee,我是非常赞同你的观点的。
但是...如果我这样去跟华夏商会的人说,他们会理解我吗?”
“直接拒绝的话,当然不可能了。
东方人最讲究的是面子,或许他们看来你当初收下了他们给的支票,就已经算是一种接受了。
这个时候再去拒绝,就等于是反悔,爽约,东方文化里最忌讳的便是这个。
这是信任的问题,也是当面打脸。
处理不好的话,以后难保他们会不会暗地里给你使绊子。”
稍稍安抚了一下斯皮尔伯格的情绪,李贤哲微微低下头沉吟道。
“所以只能这样,你去跟他说,拍摄司徒美棠的传记片你拍不了。
因为对方所生存的年代,还有他往返美国尤其是华夏这个地方的历史轨迹,这期间的背景是非常敏感的,你不好处理,甚至可能会得罪一部分人。
而且最关键的,一旦这样拍,最终的成片极有可能在华夏无法过审。
这样的话,现在好莱坞的电影人和公司都清楚,华夏市场作为全球继北美之后最大的票仓本身的重要性。
这一点,从近几年好莱坞不断的推出迎合华夏观众口味的作品,包括在电影里植入华夏知名企业商家的广告,采用华人演员,或是插入华夏文化等等。
所以,为了一部这样的电影,搭上失去华夏市场的风险和票房,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接着跟他说,你有一个更好的注意。
这部电影要是拍出来的话,绝对比拍司徒美棠的传记电影还要有意义....
注意,我说的有意义,是专门针对华夏商会的。”
见斯皮尔伯格开始对自己的话将信将疑,李贤哲进一步引导他说。
“我问你,早年司徒一家趁着旧金山淘金热,从大洋彼岸远渡到美国之后,为什么他们至今都没有走出唐人街那块地方?”
“因为他们和其他的华工一样,来到美国是为了赚钱。
那个时期的华工眼里只想着赚钱,除了少数人慢慢发家致富留在了当地,一步步成长为有权有势的人物之外,多数人都只是把美国看成一个海外打工的地方。
并且这些华工任劳任怨,忠诚度与耐劳程度比当时的黑人还要高,从不抱怨和要求加工资。
美国的老板都很喜欢他们,哪怕他们的工资低于正常美国工人的水平。
且这些华人不参与政治,也不与当地的白人黑人进行交流。
久而久之,政客不待见他们,黑人白人也不待见他们。
他们认为这些华人的出现抢走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是大大小小的冲突就不能避免了。
之后,他们或是通过排挤,抗议的形式对待华人,最终这些华人只能抱团在一起生活,他们生活的地方也就成了后来唐人街的雏形。”
斯皮尔伯格老实的回答着,关于这一点其实他并不了解。
完全是因为当初和李贤哲聊起美国的亚裔文化演变历史的时候,听对方讲解的。
2081章 一部经典电影的诞生(②)
“那华夏商会领导的这帮人,自社团创立之初到现在,有没有和他们不对付的人?” “好像有吧?”斯皮尔伯格挠了挠头。 “就像你以前跟我说的,他们自从闯入美国之后,就已经使得一些本地人的利益遭到了损害。 这些人发现有人干着和他们相等的活,不抱怨和追求人权,只是一昧的工作,资本家越来越喜欢他们而使得本地人渐渐失去了工作。 于是“排挤”他们就成了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共识,得到很多本地人的认同。” 百年以前的美国大开发,除了依赖本土印第安人的早期开拓之外。 在帮助这个国家一步步建设成为工业化之国,华工在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华盛顿到纽约,再从西海岸到新泽西州,无数的跨海大桥都是第一代来旧金山淘金的华工在后来帮忙连接起来的。 只可惜,美国人并不希望这些华工的努力为他们的后人所知道,所以百般掩盖。 但正是那个时候针对华工的排挤,也导致了后来的美国成为世界上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华裔,彻底沦为黑人之下的“贱民”。 斯皮尔伯格的回答也让李贤哲点了点头,这证明了他当初说的那些话,至少被他记在了心上。 日后若是执导此类有关的电影,这些内容也会帮助他用更公正和客观的角度去评判。 想到这里,他决定进一步引导对方。 “所以你觉得现在,最令华夏商会头疼的人是谁?” “好像是美国黑手党五大家族里的其中一个吧?” 斯皮尔伯格拧着眉头思索道。 “此前司徒朗跟我说过,这些人一直试图染指唐人街里的生意,华夏商会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去的门槛,双方因为利益问题发生了很多的冲突。” “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差不多吧,私下的时候那位负责人就跟我吐露过最近一段时间甘比诺家族里的人经常在他们控制的地方闹事,连当地的警察都不敢去管,只要不闹出人命基本上就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那你知道为什么华夏商会的人拿甘比诺家族的人没辙吗?他们有钱,生意遍布全美甚至海外。 甘比诺家族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如今成员人数已经缩减到了一百多人,按理说完全不是华夏商会的对手,对吧?” “因为他们至今都恪守着以前的人定下的规矩,不参与政治活动。 哪怕是与当地的政客们交好,也仅限于面向教育,慈善,医疗以及改善华裔生存环境这些方面。” 到了这里,斯皮尔伯格仔细回想着自己说出口的话,隐隐约约的明白了什么。 李贤哲看他的反应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直接说道。 “事实上华夏商会的人,早在他们发展的时候一点一点当地朝着政治这趟浑水里蹚。 在我看来,所谓的政治大选,也不过是政治活动领域里一个终极的目标。 像你之前说的面向教育,医疗慈善,甚至帮助改善移民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是涉及到了政治。 也许华夏商会的人知道,也许他们只是碍于面子不好直接打破。 就是因为不主动打破表面立下的规矩,所以他们不能直接求助于那些政客。 因为一旦求助了,就必须要付出相等的代价。” 毕竟美国人可不像华夏人即使时代变了,一些信用,义气还有江湖规矩拿出来依旧有用。 美国人是非常注重利益的,这是很多时候把人情看在首位的华夏人完全不同之处。 “所以...史蒂文...你来想想看...如果...我们拍摄一部司徒家族在美国的故事,背景放在旧金山淘金热时期,并且讲述华工们因为在黑手党控制下的企业遭遇到非人的待遇。 他们不得不求助华夏商会的前身,并最终演变成了在美华工抱团奋斗史,侧面的给予了华夏商会存在的合法性和同情分数,侧面的推他们一把让他们走出唐人街,你觉得司徒一家会怎么看?” “当然是高兴了。” 斯皮尔伯格想都没想就说“他们虽然控制着全美对华夏出口的一般渠道,但在美国人眼里他们的知名度还有认可度都太低了。 尤其是和甘比诺家族的冲突每次新闻报道出来,站在他们这边的本地人都少之又少。 美国的警方也不可能把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以及过程公布出来,再加上华裔在美国始终都是被歧视的,待遇很多时候比黑人还要低。 如果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合法性,还有大众对他们的同情,说不定华夏商会就能就此走出唐人街...” 斯皮尔伯格说着说着,突然眼睛一亮,再一对上李贤哲的视线,感觉整个人思路都开阔了许多。 不过,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 “Lee,你的这个想法太完美了,但是剧本方面...” 对此,李贤哲呵呵一笑,他能说出这么多的构思,剧本的问题当然也就一并想好了。 “剧本的事情我来解决,你尽快跟华夏商会的那位联系,把我们之间所聊到的东西,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不,我现在就跟他联系,Lee你现在这里等我,我马上去打个电话。” 仿佛害怕李贤哲会突然消失一样,斯皮尔伯格直接把手里的药品丢给对方,起身摸着手机就冲了出去。 在医院里打电话,不管是处于病房内外都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斯皮尔伯格虽然难掩兴奋之意,但好在没有失去理智。 对于李贤哲的故事组织以及剧本编写能力,他早在几年前就和卡梅隆一同领教过了。 很多两人亲自参与创作的电影剧本所没有发现的漏洞,每一次都是他在浏览之后迅速找出来的,有理有据到让他们都欣然去接受。 纽约,唐人街。 作为美国最声名显赫的第一城市,这里的唐人街的规模及人口也是其他城市的唐人街所无法比拟的。 一般而言,若是有跟团的华夏游客抵达纽约,所最不能错过的地方便是唐人街。 无论代领他们的导游是有着美国国籍的亚裔华人,还是本土人。 仿佛这片地区,对于来自华夏的人而言,天生就带着致命的吸引力。 在这里,总会能见到“老乡与老乡”一幕幕时时刻刻在身边上演着。 而进入唐人街内部,当游客们经过核心地带,会看到一座古代中式风格的三层阁楼。 门前的匾额上书写着“华夏商会”四个大字,这就是美国的华夏商会的总部。
2082章 一部经典电影的诞生(③)
华夏商会的总部既是纽约唐人街的地标建筑,哪怕站在唐人街外围,也能看到这座拔地而起的建筑,在它的衬托下,唐人街的建筑普遍都保留着数百年前清国时期的风格,古朴不奢华。 同样,它也是斯皮尔伯格嘴中提到的司徒一家的私宅。 从旧金山淘金热时期,这座宅子便一直存在至今。 期间宅子经过数次的翻修,也成为了纽约唐人街的整个历史缩影。 而此时,一位身穿白色中山装的中年人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接见一位明显比他年长的亚洲老人。 倘若李贤哲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认出,这个人是华纳兄弟的现任CEO。 之前跟他有过交情,并确立了一系列电影项目合作的凯文·辻原。 华夏商会的总部布置的十分豪华,每一处都是按照古中式大家庭的私宅进行装修,非常的有讲究。 墙上挂满了与各类名人的合影以及画作,书法作品。 桌上摆放着植物以及一切古玩,放在古代,这就是典型的官老爷气派无疑了。 在华夏若是这种听起来像官方的机构内部被曝光,一定会面临铺天盖地网友们的质疑以及谩骂。 可惜这里是美国。 最关键的,不是有头有脸的人根本进不了华夏商会总部的大门。 “这是特地令人从华夏采购来的龙井茶,辻原先生不放喝一下,我记得你在茶道方面也有所研究吧?” 司徒朗坐在主坐上,手压在镶刻着四爪金龙的拐杖上,另一手指着桌上泡好的茶水笑呵呵的对凯文辻原说道。 “这东西本打算用在两年后,父亲的七十寿宴上招待宾客们。 不过现在提前拿出来了一些,正好也请你帮我鉴定一下。” 凯文辻原端起茶杯,吹了吹飘出来的热气,还没喝脸上便露出了陶醉的笑容。 “贵商会在华夏各地拥有的渠道,相信下面的人也不会拿劣质茶叶来糊弄你这个掌门人。 这茶我只是闻闻味道就可以很确信的跟你说,是优质品,你父亲见到了一定会高兴的。” “只是几盒茶叶,想要让我父亲对我彻底认可,怕是有些难。” 司徒朗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直接将手里精美的茶具放在一边,仿佛那玩意就是摔碎了他也不会心疼半分。 “辻原先生还记不记得,此前我跟你提到过,委托了斯皮尔伯格替我拍摄一部电影,争取在我父亲七十寿诞当天在全美上映这件事?” “自然记得,而且你后来还亲自到华纳总部找我,希望这部电影的发行权能够由我们进行负责。” 凯文辻原点了点头,随即放下了手里精美的茶杯。 “怎么,突然提起这个,莫非是电影的进度出现了问题。” “哦,竟然被你猜到了。” 司徒朗叹了口气“不错,是电影出现了问题,在你来之前,我就接到了斯皮尔伯格的电话,并且跟我说,这部电影,他拍不了。” “哦?”听到这个凯文辻原整个人一愣。 “拍不了?斯皮尔伯格在好莱坞可以说是最顶级的导演了,从他当导演到现在尝试过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拍不了...这可太令人难以相信了。” 眼看着他这脸上的表情不是装出来的,司徒朗面色稍缓,眼帘微微抬起。 “的确是拍不了,别说是你,就是一开始我听到的时候,都连续跟他确认了好几次,毕竟...今天可不是愚人节。” “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出现这样的意外,凯文·辻原的好奇心也被调动了起来。 站在他的角度,三亿美元已经够华纳自己去筹备一句商业大片了,而且司徒朗此前就跟他透露过让斯皮尔伯格拍的是传记片。 传记片啊,这算是电影题材里偏冷门的一类了。 也因为传记片针对的都是真人真事,和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有些相似。 只不过比起前者要多一点艺术加工和娱乐的成分在内,外加对导演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准有极高的要求。 因此,大众当中能够吃得下传记片的人少之又少。 最关键的,这种题材的电影,往往拍摄的初衷都是建立在拿奖上的。 票房这一块,传记片所创造的利润远不及一样小众的恐怖片。 所以,抛开传记片的题材限制,司徒朗用三亿美元的制片费用选择了斯皮尔伯格,只能说他在释放一个信号,这部电影宣传意义要大于商业意义。 通俗点,只要他父亲开心,把华夏商会的大权彻底的交给他,这钱就花的值,他也不会心疼半分。 “简单的来说,是有人在听他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建议他不要拍传记片。” “嗯?”凯文·辻原楞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几分感兴趣的表情。 “华夏商会的在商业圈的影响力,全美的商人可都是知道的,即便是一直跟你们不对付的甘比诺家族,也不敢搞出大阵仗去砸你们的场子。 劝斯皮尔伯格不要,岂不是要和你过不去?” 说到这里,一些有能力这么做的人满满在凯文·辻原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莫非,是华尔街的那帮银行家们?” “当然不是。”司徒朗摇了摇头。 “其实这个人,你认识,而且最近一直在和他打交道。” 司徒朗这么一说,凯文·辻原毫不掩饰了然的表情。 “他的话...司徒先生你和他之前应该没有什么过节吧?” “确实没有,而且之前我曾经在一次的社交酒会上和他聊过很多。 怎么说呢,一个有见识有头脑,非常沉稳的年轻人。 让我惊讶的是他和斯皮尔伯格的交情甚是亲密,后来通过调查才知道,他还有斯皮尔伯格,加上詹姆斯·卡梅隆,是好莱坞圈子里不为人知的铁三角。 斯皮尔伯格和卡梅隆此前导演过的几部作品,都有他参与编写剧本的成分在内。” “这个我知道。”凯文·辻原是清楚李贤哲的编剧水平的,不说其他的,就他复制漫威宇宙所炮制出来的DC电影宇宙,以及递交给他的《蝙蝠侠》三部曲剧本,以及其他DC超级英雄的个人电影大纲。 一直到《正义联盟》电影的故事构思,这前前后后一环接着一环,连带演员和导演的人选都帮他想好了,当初在会议上拿出来的时候,可是惊呆了一批华纳的高层。
暂停更新
听着“叮铃铃”的电话铃声,正在和陈言兴奋的说着话的余巧巧,顿时停下自己的话。 陈言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是杨柔打来的。 他朝着余巧巧歉意的一笑,然后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我接一下电话。” 余巧巧大大的眼睛看着陈言,乖巧的“嗯~”了一声。 然后陈言点击了接通键,把手机放到耳边,“喂。柔姐,怎么了?” 虽然是在耳边接通,但是因为电梯里太安静,所以,杨柔的声音还是在电梯里回响着,“陈言。这边出了点事。我要和你说一下。” 听到杨柔的话,陈言看了余巧巧一眼,模棱两可的问道,“哪方面的事?” 杨柔,“和《流浪星球》有关。” 陈言松了一口气。。 现在他和杨柔的关系越来越好,杨柔偶尔也会打电话,和他聊一些私事。 现在余巧巧在旁边,他并不想让余巧巧在这个时候发现什么。 所以,他道,“行。你先简单说一下。我一会去找你详聊。” 杨柔没发觉陈言的异常,只是以为陈言可能在忙,所以言简意赅的说道,“我这边收到了几个朋友的通风报信。” “说张导好像在串联一些事情。” “具体的的有一些眉目了,不过,我居然判断不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说道最后,杨柔自己都轻笑了一声。 听到杨柔的话,陈言愣了一下。 张导在串联事情,那肯定是对自己这方不利啊,杨柔却笑了.... 唔。 柔姐是哪里不太对劲吗? 不过因为现在也不方便细谈,所以陈言只能带着疑惑,又和杨柔聊了几句,确定一会去找她详聊以后,就挂断了电话。 电话挂断,陈言的心思却还沉浸在杨柔为什么在那笑的事上。 等他回过神,才突然发现,余巧巧正仰着头,好奇的看着自己,那一双大大的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陈言咳嗽了一声,询问道,“怎么了?巧巧。我....脸上是有什么东西吗?” 余巧巧摇了摇头,然后小声的说道,“没有呀。” “我是奇怪,柔姐和你说话,好温柔.....” 听到余巧巧的话,陈言心中一突,吓了一跳。 他光想着不要让杨柔说一些容易被余巧巧听出来的事,却忘记了杨柔的语气和态度。 在外人面前,杨柔一直是一种不苟言笑,冰美人的感觉。 但是,自从陈言两次打开“她的心扉”。 她私底下,对陈言的态度就像是冰山融化了一样,变得很温柔。 陈言一开始有点惊喜,后来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结果,他却忘了,他习惯了,别人不一定习惯。 陈言觉得,指不定,一些偶尔见到两人相处的人,也会有一些疑惑或者怀疑。 这么想着,陈言就大脑开动,想着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搪塞过去。 结果,还没等他想到好理由,余巧巧就又说道,“不过,也对~陈言,你这么优秀,而且对身边的人这么好,如果我是柔姐,也会对你不一样的。” 陈言感觉后背都蒙上了一层冷汗。 但是他不知道余巧巧这是在意有所指,还是单纯的字面意思。 幸运的是,余巧巧聊了两句这个以后,就像是真的没多想一样,又和陈言聊起了自己去做慈善时,所遇到的趣事。 就这样,两人一路说说笑笑,然后到了15楼。 陈言送余巧巧回了办公室,然后又和她聊了两句,确定等过两天《流浪星球》的事忙完了,两人一起约个会。 余巧巧乖巧的答应了下来,然后让陈言注意身体,不要太忙。 陈言点了点头,然后又关心了她几句,就离开了办公室。 其实,两人离着这么近,根本不需要陈言送下楼。 但是,情侣嘛,总是喜欢做一些没有任何意义,但却想做的事情。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得两人有多么的亲密。 而恋爱中的关系,也是通过这样一件一件的小事,累加的。 不过,今天,这种方式显然并没有达到该有的效果。 待陈言走后,余巧巧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双手托着腮,定定的看着门口,她的目光中满是迷茫和疑惑.... 片刻,她想了想,然后拿起了手机,打开了微信。 在微信列表上漫无目的的上下滑动了一会。 余巧巧的纤细的食指最后停在了一个名叫【大鱼炖海棠】的用户上。 那个用户的头像,是一个看起来就逗比的卡通女孩。 余巧巧犹豫了一下,然后点进去,发了条信息, 【曼曼姐。你在吗?我有点事,想不通,想要问问你....】 陆曼这边明显没在忙,几乎是秒回的, 【巧巧巧巧巧~~咋啦?】 余巧巧, 【我今天和陈言一起下楼梯,然后柔姐给陈言打电话了,嗯....声音很温柔,和平时的她完全不一样。陈言倒是没有任何问题。但你说,柔姐不会喜欢陈言吧?】 陆曼, 【.......】 ....... 此时的陈言,还不知道,因为杨柔的电话,余巧巧的“发现”进程,被强行推进了很大一截。 他和余巧巧聊完以后,见应该没什么问题以后,就坐上电梯,去了17楼,晨露影业。 和路上因为《流浪星球》大卖而兴奋的员工打了一路的招呼,陈言来到了总裁办公室。 现在影视公司虽然改组,但是因为《流浪星球》的事,所以办公区域还没变化,杨柔的办公室也只是换了个新牌子。 敲了敲门,门内响起了杨柔冷清的声音,“请进。” 陈言推门进去,杨柔正坐在身后的椅子上,批注着文件。 这个已经三十多岁的女人,岁月并没有再她身上留下痕迹。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段时间陈言的滋润,她反而显得更加的年轻。 批改了两下以后,杨柔抬眼看了一下门口,发现是陈言进来,她的眉眼顿时变得温柔起来。 女人是需要爱情的。 拥有了爱情的女人,才是这一辈子最美丽的时候。 以前陈言就知道杨柔很美,但是这段时间,见杨柔坚冰融化,才发现她的美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那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媚意,一举一动有着中华民族女人那温柔如水的美丽。 毕竟....冰化了以后,就是水,没什么毛病。 而且,杨柔、杨柔、“柔”本来就是她的名字啊。 一边在脑海里胡思乱想,陈言一边反手关上了门,然后问道,“柔姐。没在忙吧?” 杨柔瞥了陈言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就算在忙,你来了,也要闲下来了啊。” 说完,她合上了手中的文件,然后从桌子后面走出来。 她知道陈言来的目的,所以一边给陈言倒了杯水,一边笑着说道,“你知道嘛。我当时从我朋友那,得到了消息以后,都差点没反应过来。” “我都怀疑是张导吃错药了,才敢做这么大不韪的事情。” 陈言的好奇被杨柔调的这么高,所以问道,“到底是什么事啊?他打算做什么?” 杨柔把水放到陈言手里,然后慢条斯理的说道,“我朋友说,张导啊,联系了圈内很多和他关系好的一二线明星,打算搞一个大动作。” “大动作?”陈言疑惑。 杨柔点了点头,“对啊。他对自己这部电影应该是真的非常看好。而现在见到口碑这么烂。他就非常的恼火。” “他觉得应该是咱们搞的鬼,恶意给他刷了差评。” 陈言:?? 陈言一脸的问号。 他问,“你干的吗?” 杨柔摊摊手,“我当然不会啊。我从不玩这种盘外招。” 陈言道,“那我也不可能啊。我哪有时间管影视公司的事。影视圈这么小.....” 杨柔白了陈言一眼,接道,“对。这么小的池子,都不够你这条龙王翻个身的。” 陈言:..... 陈言总感觉这个词有点不太对。 龙王要翻身吗? 收回遐想,陈言问,“那他打算干什么?” 杨柔捂嘴笑道,“他打算组织圈内一二线的演员,一起发微博,说自己的这部电影好看。” 陈言:...... 陈言都懵逼了,“他是疯了吗?” “这不是和观众叫板吗?” 杨柔道,“他可没觉得自己是在和观众叫板,他还觉得这是在用众多明星来挽回口碑,告诉大部分的普通观众,自己的电影好看。” 陈言:...... “绝...了。”片刻,陈言缓缓吐出了两个字。 他是实在有点不理解张导的脑回路。 到底多大的自信,才会让他做出这么脑残的事。 不过思索着的时候,陈言却突然想到了徐兆嵘。 他愣了一下,然后低头、皱眉沉思了起来。 如果这件事是徐兆嵘在推波助澜,那么也许,张导指不定真的会脑残一下。 毕竟,徐兆嵘是张导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且一直以来,眼光、手段都非常的出众。 如果是他支持张导这么搞,那么张导指不定真的会这么乱来下去。 想着想着,陈言又有点感慨徐兆嵘的狠辣。 这家伙,为了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真的是把身边的人卖了个干干净净。 陪他打天下二十多年的老伙计,居然都眼都不眨的推进了火坑。 陈言真的想给他一个话筒,采访一下他的感想。 而就在陈言沉思的时候,突然,他的手机和杨柔的手机全都“铃铃铃”的响了起来。 陈言和杨柔对视了一眼,然后全都拿起手机,接起了电话。 陈言这边的电话是助理打过来的。 电话里,助理明显有点惊讶和着急,她说道,“陈总!您快看看微博!微博那边出大新闻了。” “张导在微博直接暗示咱们给他刷低分,然后说自己的电影其实比打分好看太多。” “许多一二线的明星全都转发了他这条微博。” 陈言惊了一下,没想到张导居然做事这么果断,真的没再思考下后果,然后就发了微博。 他挂断了电话,不由的看向杨柔。 杨柔点了点头,言简意赅的说道,“是张导的事。” 两人确认完对方的电话内容以后,各自打开手机,查看了一下微博。 微博热搜第一条就是#张导称自己的电影很好看,他很喜欢#。 陈言点进去,第一条就是张导的微博, 【一部电影的好坏不能由其评分所决定。】 【尤其是,这其中,可能遭到竞争对手恶意抹黑的情况。】 【艺术应该是引领观众,而不是被观众所引领。】 【一部电影,应该是去细细揣摩,细细品味,像一盏浓茶,味苦、而回甘。】 【摆渡之人,渡人渡己。我喜欢。】 不得不说,张导不愧是个文化人,陈言看完,“啧啧”了两声,然后继续往下翻。 然后,他就发现,国内的十几个一线明星,几十个二线明星,还有一堆听过名、没听过名的小明星,除了几个之外,几乎全都转发了。 这条微博那叫一个热闹,所有人整整齐齐的只有四个字【我也喜欢】。 看着那一长串的名单,陈言默默的比对了一下自己和杨柔手里掌握的证据,觉得.......嗯,差不多全都可以送进去。 一边想着,陈言一边点开了这些的微博评论。 结果,果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这些微博下面全都是骂的。 毕竟,陈言是真的没给他刷低分。他的那个分是真的那么低。 观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电影好看不好看,是一眼就看出来的。 现在被张导联合娱乐圈这么多的明星一起来“逼宫”,他们当然就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