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天唐锦绣TXT下载天唐锦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唐锦绣全文阅读

作者:公子許     天唐锦绣txt下载     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扑朔迷离

    房俊不以为意,随口道:“宋国公老成谋国,且对殿下忠心耿耿,他的建议自然是最为周全的,微臣不予置喙,殿下拿主意就好。”

    几人都略感奇怪的看了房俊一眼。

    自右屯卫突入金光门重挫关陇军队,将局势彻底逆转、反败为胜开始,房俊仿佛一下子从东宫核心淡出,以往无与伦比的威慑力忽然不见,这令东宫上下都有些不解……

    譬如房俊这番话。

    可以预见的将来江南士族将会大举入京,填补关陇门阀留下的权力空白,而山东世家因为有李勣这杆军方旗帜,将会掌控大唐军方。江南与山东一文一武,看似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不会触动对方的利益,只需通力协作,用不了多久便会将关陇门阀在朝中的残余势力一扫而空、连根拔起。

    大唐帝国的权力核心将会彻底洗牌成功……

    萧瑀的心思人尽皆知,他自己也并未有所掩藏,那便是尽可能的在东宫增强话语权,在以后与山东世家的合作之中占据主导,以便攫取更多的利益。

    而山东世家与江南士族的大举入京,彻底掌控大唐军政两方面权力,遭受损失最大的便是房俊……偏偏房俊却似乎对此不甚在意,即便李承乾公开表示对他的信任与重用,依旧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

    着实令人看不懂……

    岑文本在一旁捋着胡子,慢悠悠道:“殿下方才所言,老臣认为最是恰当,当下关陇之结局已然注定,绝无可能死起回生,即便英国公归来亦不可能公然偏袒其‘谋逆’之罪责。眼下恢复长安民生、重建关中才是重中之重,毋须将更多力量用在关陇残余身上。”

    随着局势已定、东宫反败为胜,他与萧瑀之间的通力协作也告一段落,原本彼此抱团对抗东宫军方的意义也已经不复存在。他本身已经决定待到东宫渡过这一段最难的日子之后便告老致仕,对于权力之执念几乎荡然无存,如此驳斥萧瑀,只不过是放平心态之后为了东宫之利益所着想。

    一旦萧瑀所代表的江南士族彻底掌控朝堂政务,这是比山东世家的代表李勣彻底收服大唐军方更为危险之事。军方毕竟不能干涉政务,等到太子登基即位,以李勣之性情也不可能起兵谋逆,而萧瑀则极有可能在朝堂之上一手遮天,架空皇权。

    所以他对于房俊的态度既不解、更不满,只能挺身而出……

    萧瑀沉吟一下,没有反驳。

    既然岑文本已经即将致仕,他所代表的势力全部由刘洎接收,那么自己就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与其公然反目,让他轻轻松松致仕即可,待他走后,自己再逐步掌控朝堂。

    至于关陇残余……且等着李勣回来,看看到底是何下场。

    ……

    自武德殿出来,萧瑀回到城中府邸,路上坐着马车见到东宫六率兵卒在京兆府官吏分派之下清扫街道,一堆一堆的脏乱杂物于雨水之中堆放在街边,自有兵卒推着大车一车一车的拉出城外掩埋,原本杂乱无章的街巷很快清洁干净。

    不少百姓被京兆府雇佣,挑着担子、推着砖石,这冒着小雨收拾那些破损倒塌的坊墙、房舍,长安城内一片忙碌,因着兵变战祸带来的混乱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恢复。

    萧瑀暗暗颔首,马周的确是一员干吏、能臣,平时在朝堂上不声不响、不争不抢,但论起办事,朝野上下没几个人比得上。

    马车进了府门,奴仆赶紧迎上来,服侍他下了车。

    虽然叛军占据长安几达一年,但关陇也还有一些底线,似萧家这样的朝廷重臣府邸都派兵守护,不至于被乱兵冲击,且按时供应米粮等生活用品,使得府中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下了马车来到书房简单的洗漱一番,沏了一壶茶坐在窗前,看着院子里生意盎然的花树,想起房俊那等对于东宫权力漠不关心的态度,萧瑀便觉得有些心烦意乱。

    事有反常即为妖。

    此次兵变,东宫之所以逆转取胜,太子之所以死里逃生,皆可谓房俊之功劳,几乎以一己之力挫败关陇之叛乱,算是居功至伟,太子对其亦是信赖器重、倚为臂助。

    眼下局势未稳、方略未定,正是东宫内部各方争权夺利之时,除去岑文本那等已经即将致仕、对于权力全无半点觊觎的老臣,谁不是心急火燎、上蹿下跳?

    何以房俊却对此这般淡漠,毫不上心?

    当真飘然于尘俗权力之外,不食人间烟火?

    不对劲。

    萧瑀自认对房俊是有透彻之了解的,虽然房俊其人不揽权,更不恋权,但却是一个有心胸抱负的。但凡有抱负的人,就不可能对权力无动于衷,手中若是没有权力,满腔抱负如何施展?

    所以一定是自己忽略了的东西,使得自己与房俊在看待当下局势以及东宫内部明争暗斗之上有着不一样的认知,这才导致了对待事物巨大的差异。

    可自己到底忽略了什么?萧瑀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年纪大了啊……萧瑀叹息一声,喝了口茶水,想起当年南梁亡国之后,他作为人质被羁押于大兴城,身边虎狼环伺、刀光剑影,那等动辄万劫不复的局势当中,亦能头脑清楚、审时度势,从不曾错判任何事情,一步一步从一个亡国王族成为隋杨皇室信任、器重的人物,可谓风生水起。

    后来大隋破败、倾颓在即,又果断投奔唐国公李渊,入唐之后成为朝堂之上最有权势的几人之一。及至李二陛下登基,无论深受李二陛下信赖的“房杜”,亦或是“贞观第一勋臣”长孙无忌,都不曾将自己真正压制,稳稳当当的把持大权,且担纲着“清流领袖”的地位,威望颇著。

    然而现在,却日渐感受到自己凝滞的思虑,已经满满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局势。

    或许等到太子登基,江南士族大举进入朝堂站稳脚跟,自己也应该学学房玄龄、岑文本,急流勇退、致仕还乡,悠游林泉之下享受天伦之乐。

    朝堂,已经快要成为那些年轻人的天下……

    *****

    自潼关而至长安的官道之上,车马辚辚泥水飞溅,数万大军慢吞吞的前行,旌旗被雨水打湿无精打采的垂成一绺贴在旗杆上,兵卒恹恹无神,起先因为即将抵达关中而引起的兴奋随着缓慢的行军而逐渐消磨殆尽。

    自古以来,当兵的不怕血战沙场,以命相搏大不了就是个死,左右是个痛快的,最怕的便是远征,那种无休止的行军能够将人的所有精力、体力全部耗尽,往往只能凭借咬着牙憋着一口气才能坚持下去,抵达目的地。

    然而自辽东撤军开始,预想之中的数千里急行军没有发生,大军晃晃悠悠有游山玩水一般,原本两个月的路程走了大半年,距离关中居然还有百余里……

    满无休止的行军,较之急行军对于军心士气的折磨亦是不遑多让。

    此刻潼关城楼之下的衙署内,李勣已经打点好了行装,大军陆陆续续开拔数万人,他这位一军之主帅却还未上路……

    李勣喝了口茶,将手中批阅完的军报放在一旁,揉了揉眉心,吁出一口气。

    尉迟恭坐在他下首,声音粗重,蹙眉道:“大帅,如今右屯卫突入金光门,联合东宫六率内外夹击,已经大败关陇军队,长安防务尽入东宫六率掌控之下,关陇残余退往终南山负隅顽抗,与右屯卫僵持不下……咱们何不赶紧挥师返京,平定乱局?”

    不止是他,军中上至将校、下至兵卒,哪一个不是对于返回长安心急火燎?

    原本东征高句丽被朝野上下、军政两方视作一次“镀金”之旅,区区高句丽断然不能抵挡大唐铁骑,更何况还是御驾亲征?各方势力都削尖了脑袋往东征大军里钻,希望在这一场终结一个时代、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再不复有此规模的战争之中攫取功勋。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东征开始的时候固然势如破竹,大军在高句丽境内长驱直入,但抵达平穰城下却遭遇了极为惨重的损失,非但最终“先登之功”被水师攫取,还使得陛下殁于军中……

    如此巨大之责任,东征大军当中将校各个都要背负。

    等到关陇门阀举兵起事,在关中掀起兵变,军中一干大将都红了眼,指望着能够赶紧回京平叛立下殊勋,再扶持太子登基变成“从龙之臣”,不仅能够抵消东征高句丽的毫无作为,还能得到东宫太子的嘉奖。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身为东征大军统帅、宰辅之首的李勣似乎对太子是否被废黜漠不关心,统御大军有条不紊的返京,两个月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大半年,显然坐视东宫覆灭、太子被废。

    其中对于李勣之用心多有揣测。

    但无论如何,既然眼下东宫已经转败为胜、起死回生,毕竟名分大义摆在那里,总得赶紧回京展示一下立场吧?

    可是现在看李勣的态度,依旧不紧不慢,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

    李勣松开揉捏眉心的手指,看了一眼尉迟恭,道:“卢国公已然作为先锋返回长安,东宫与关陇一场大战各自损失惨重,关陇固然精锐尽失,东宫六率亦是损失惨重,右屯卫更是一年之内转战数千里,连续击破吐谷浑、突厥、大食军队以及关陇而并未得到任何补充,卢国公的右屯卫足矣应付任何局面,毋须担心。”

    尉迟恭无语,我是担心程咬金控制不住局面么?我是担心好处都被程咬金给捞走,太子将所有人情都记在程咬金身上……若是如此,那日太子登基之后,咱们这些人身为人臣如何自处?

    李勣好整以暇,透过窗户瞥了一眼衙署旁边那座院子,淡然道:“放心便是,本帅自由主张。”

    你以为我不想赶紧返回长安?

    可我现在说了不算呐……

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历史相似

    尉迟恭显然不愿被这样一句话便打发了,如今李勣是东征大军统帅,他必须听从李勣之军令,但却不代表他愿意跟李勣走上一条路,去承担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他追问道:“到底是何主张……大帅可否告知?”

    李勣收回目光,神色清淡毫无波澜,缓缓道:“事涉机密,无可奉告,汝只需听从军令即可,若有违逆,休怪军法无情。”

    面对此等强硬之态度,尉迟恭默然不语,却心有不甘。

    他想不明白,若李勣当初之行为可以理解为欲坐视东宫覆灭,之后统御大军返京荡平叛逆、另立储君,一达到掌控朝局、大权独揽之目的,那么眼下东宫已然起死回生、彻底将兵变挫败,李勣的意图已经彻底破灭,正该快速返回长安向太子表达忠心,以尽量弥补之前的过错,消除太子的怨愤,但为何李勣依旧对东宫视如不见、毫不放在心上?

    李勣一直宣扬陛下伤重病危,由贴身禁卫、内侍照料,不准许任何人觐见,但谁都知道陛下一定已经驾崩,那处院落里备好的那副棺椁说是以备不时之需,实则想必已经派上用场。

    待到那副棺椁返回长安,噩耗便必须昭告天下,国葬之后太子便可名正言顺登基继位,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挠的,右屯卫与东宫六率会誓死拥戴太子登基,若李勣敢率军入京阻止,那便是纵兵谋逆!

    等到太子登基,李勣眼下所做之一切,极有可能戳破太子的面皮,太子就算想忍都忍不了,否则君威何在?

    李勣敢谋反么?

    尉迟恭觉得不会。

    就算他敢,可军中上下又有几人会追随他去干下那等大逆不道之事,承担夷灭三族之风险?

    看不懂啊……

    *****

    细雨绵绵,山青如黛。

    房俊顶盔掼甲、策骑而立,身边亲兵以及一队东宫六率簇拥着站在皇陵之前,看着前方礼部、太常寺、宗正寺无数官员正在举行隆重的葬礼,对身边魏王李泰感慨道:“昔日曾见过徐妃几次,只觉此女钟灵毓秀、秀外慧中,仿佛将江南灵韵集于一身,寥寥几语,便使人心生亲切。却不料性情这般外柔内刚,正所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实乃奇女子也。”

    心里想得却是这女子如历史上一般用情至深,甘愿自尽以追随李二陛下于九泉之下,的确令人深感敬佩。

    但有些鲁莽了,也不知当徐妃的死讯传出去,会引来某人何等之悲怮感伤……

    李泰一身亲王袍服坐在马背上,不满道:“父皇的女人岂是你这等低贱之辈可以随意评论?当心被御史言官们听了去,弹劾你没完!”

    不过想到父皇此刻极大可能已经驾崩,心中顿时悲伤弥漫,没心思跟房俊说笑,叹息一声,定定的望着面前这蜿蜒蛰伏的九嵕山,回忆着少年时候与父皇、母后膝下承欢的美好时光,忍不住悲怮大增,眼中泛泪。

    房俊瞅他一眼,好奇问道:“当初长孙无忌寻上门去,意欲扶立你为储君,当时想必陛下遭遇不测的消息已经在长安城内流传,一旦成为储君,顺理成章便是新君……你为何拒绝了?”

    李泰吸了吸鼻子,将眼中泪花憋回去,不愿在旁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伤感,没好气训斥道:“在本王面前,要尊称‘殿下’!你啊我啊的,有没有点规矩?房相从小就是这么教导你的?不当人子!”

    房俊不以为然:“这不是重点,休要顾左右而言他,说说看你当时是何等心境?”

    虽然李泰这几年表现出对于大唐教育事业的无比热忱,全部身心都投注到建设乡学、县学等项目之上,立志将大唐的教育种子洒遍帝国每个乡村、每一寸土地,可曾经多年觊觎储君之位,甚至一度距离那个位置无比之近,当真有一朝彻彻底底的放下,房俊是不大相信的。

    更多还是因为见到那条道路很难,而且也着实不愿手足相残、兄弟反目,而后背负一个“弑兄谋逆”的骂名登上帝位,却良心难安。

    但当时关陇军队将东宫团团围困于太极宫内,胜利近在咫尺,无论李泰答允与否,东宫太子的下场似乎都难以挽回,那等情况之下,关陇势必要扶立新的储君,你魏王也好,还是晋王也罢,亦或是其他亲王,总归是有人会坐上那个位置的。道义上的谴责已经不复存在,谁坐都是坐,为何不能由我来坐呢?

    小雨淅淅沥沥,身上的袍服早已湿透,但值此徐妃葬礼之上,自然不能失礼的穿戴蓑衣、撑起雨伞。

    李泰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嗤之以鼻:“你纯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王的确曾经觊觎那个位置,但本王不认为自己有错,天底下任何一个人有机会坐上那个闻之的时候,谁敢说自己毫不动心?但自从本王意识到若有朝一日登上储位,即便成为皇帝也不能决定太子乃至整个东宫之生死的时候,本王便已经彻底放弃了那个念头。本王想坐上那个位置,但绝对不想踏着兄长、子侄的尸骸坐上去。”

    这番话语情真意切,看上去不似说着好听而已,但房俊却笑着摇头,不大相信。

    李泰左右张望一下,见到禁卫都离得远,这才压低声音道:“你这棒槌大抵是想说既然父皇当年能踩着兄弟的鲜血尸骸坐上皇帝的位置,为何本王却会这般大义凛然吧?”

    房俊自是不会承认,但脸上神情却予以肯定。

    “嘿!你这个无君无父的混账东西……”

    李泰骂了一句,前方皇陵响起哀乐之声,想必葬礼已经接近尾声,策马向房俊身边靠近了一些,这才说道:“非是身为人子为父亲狡辩,实在是当年形势大不相同……玄武门之变以前,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忌惮父皇功高震主,麾下天策府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大大威胁到其储君之位,所以亟待将父皇除之而后快,最关键是高祖皇帝也站在他们那一边。父皇当时是没有半分抵抗之心的,但他死了不要紧,秦王府上上下下哪里还能有一人活命?那个时候父皇决定在玄武门下实施兵变,看上去是为了他自己坐上皇帝之位,实则更多是在为吾等子嗣挣出一条活路,置诸死地而后生……”

    他顿了一顿,眼神透过雨丝望着皇陵,那里长眠着他的母亲,令他心情愈发低落:“但本王所面对的形势不同,若本王争储成功,太子与东宫上下都难得善终,相反若继续由太子坐稳储位,本王却不会有什么损失……当本王看清了这一点,便果断放弃了心中那一份奢望,你说本王假仁假义也好,说本王大义凛然也罢,总之这就是本王所想。”

    人心隔肚皮,房俊只是不知李泰所言真伪,但观其这两年之所行,兼且此番长孙无忌亲自上门游说却被其断然所拒,李泰还是有几分底线的。

    况且正如李泰所言,谁能对天下至尊的权力漠然无视呢?但凡有那么一丝一毫的机会,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倾其所有、拼死一搏。

    连李元景那样一个宗室亲王都觊觎皇位,更何况资格更甚于他的魏王李泰?

    这种事论迹不论心,心里怎么想不重要,更重要是看你怎么做,李泰没有被权力蒙蔽眼睛,顺水推舟的应诺长孙无忌的拥立,这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风格可称高尚。

    他又问:“那晋王又为何拒绝长孙无忌?”

    相比于李泰,李治显然对于储位更为热衷,当一个可以成为储君的机会放在眼前,房俊很难相信李治居然会严辞拒绝。

    李泰哼了一声,道:“你以为雉奴是老五那个蠢货?别人丢来一块骨头便奴颜卑膝的叼起来!雉奴的心思深沉着呢,若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他断然不肯将自己丢出去成为长孙无忌掌控朝堂、慑服天下的工具。”

    说到这里,他瞅着房俊,似笑非笑:“你该庆幸关陇兵败,否则雉奴最终是一定会坐上储君之位的……等到雉奴登基即位,你就得小心了,他小子对你家那位武娘子觊觎已久,怕是定要寻个机会将你治罪,然后千方百计将美人纳入宫中,嘿!”

    房俊摊手,报以无奈。

    历史的惯性当真可怕,原本李治看中了武媚娘不顾她乃是李二小老婆的事实,亦要千方百计一亲芳泽,之后更是不顾朝臣反对将其立为皇后。如今武媚娘老早进了房家成为他的妾室,可李治却初见之下便惊为天人,从不掩饰其爱慕之心……

    两人说着悄悄话,前方葬礼进行得差不多,毕竟只是一个妃嫔,葬仪规制上有所限制,且眼下时局维艰,也不可能大张旗鼓的举行葬礼,自是一切从简。

    身后,一骑快马迎着风雨飞驰而来,到得近前,马上兵卒飞身下马,单膝跪地道:“启禀大帅,关陇那边已经给于答复,太子殿下请您即刻回宫,商议要事。”

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权衡制约

    葬礼尚未完成,房俊与李泰辞别先行一步,带着亲兵策骑返回长安,抵达玄武门外亮出印信叫开城门,入宫之后直抵武德殿。

    细雨纷飞,太极宫内如火如荼的修葺工程暂时停止,处处放置着砖瓦、水泥、木料,类似于脚手架一般的设施搭建在不少宫殿外墙,少数内侍出出进进拾掇着各处殿宇,诺大的太极宫显得颓废杂乱,俨然一处大工地……

    来到武德殿外,早有内侍上前恭迎,细心的为他备好温水、手帕,房俊摘下兜鍪交给内侍,洗了把脸擦干,这才大步走入殿内。

    殿内人数不多,太子居中,左手边是萧瑀、岑文本、李靖、刘洎,右手边是宇文士及、李道宗等人。

    房俊入内,先上前于太子见礼,之后又拱手向在座一众大佬施礼,诸人纷纷起身,笑容温和、言语诚挚,一一还礼。没人敢于小觑这位刚刚过了弱冠之年的年青人,并非因为房俊的官职爵位,而是其硬生生杀出来的那份功勋。

    宇文士及看着面前这张英气勃勃的俊朗面容,感受到那份举手投足之间从容不迫的强大自信,心中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数年前横行长安、恣意妄为甚至被好事者讥讽为“长安一害”的长安第一纨绔,如今却是大唐帝国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一般的风云人物,手握重兵、威震朝野,外能抵御强虏、保卫疆域,内能震慑四方、擎天保驾,俨然一方诸侯……

    ……

    待到房俊入座,李承乾语气温和,先是命内侍给房俊奉上香茗,继而询问道:“葬礼可还顺利?”

    房俊接过王德奉上的热茶放在面前案几上,恭声答道:“有礼部、太常寺、宗正寺一干官员主持,一切顺利,只不过时局不稳、百废待兴,葬礼过于简陋了。”

    君臣默然,明白房俊的意思。

    自古以来,对于贞烈女子无论朝野上下皆是备加推崇,虽然尚不至于达到明清之时那等变态之程度,但终究是被视作极为高尚之事。徐妃青春貌美、钟灵毓秀,正是花一般绚烂的年岁,却能够如此贞烈,自绝而追随陛下于九泉之下,自当给予最为隆重之礼遇,显然眼下一切从简的葬礼过于慢待了……

    李承乾微微颔首,沉声道:“此事孤自由主张,必不会薄待了徐妃这份贞烈。”

    对于妃嫔来说,最高之礼遇自然是“陪葬皇陵”,眼下徐妃只是暂时在九嵕山皇陵附近下葬,待到父皇灵柩运回长安安葬,再将徐妃迁入皇陵,她也配得上此等礼遇……

    ……

    此事只能以后再办,李承乾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萧瑀便对宇文士及道:“不知关陇可是对太子殿下此前之条件有了取舍决断?”

    宇文士及正襟危坐,颔首道:“正是,”

    看向李承乾,说道:“此番兵谏,错在关陇,致使关中遭受战火荼毒、百姓受损严重,着实心中愧疚,愿意将各家产业之八成捐献出来,以作重建关中、赈济百姓之用,聊表心意。”

    之前李承乾的意思是要“罚没”关陇门阀八成产业,现在宇文士及提出“捐献”,性质不同,但结果一样。眼下关中破败、长城倾颓,亟需海量的钱粮支持重建,关陇门阀的产业实在是太过重要……

    所以李承乾只是略微考量,没有锱铢必较,颔首道:“可。”

    宇文士及续道:“关陇深感此次兵谏为关中带来之损害,故而愿意响应殿下之号召,彻底摒弃私兵,自今而后,除去爵位可获得之相应亲兵护卫之外,绝不豢养一兵一卒,愿为帝国之长治久安放弃各自家族绵延数百年之传统。”

    房俊摇头失笑,喝了口茶。

    分明都是东宫强制性的要求,关陇也知道非得答允不可,却偏要戴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名义上非是受迫,而是出自自愿……看似能够消弭一些负面影响,实则太过小家子气。

    李承乾自是不在乎这些:“可。”

    宇文士及略微松了口气,太子能够允可关陇门阀保留一些颜面,显然并非对关陇的兵变深恶痛绝、恨不能将关陇置诸死地,这对于最后一条想必也不至于太过苛刻……

    他说道:“最后,吾等商议,恳请殿下保留关陇勋贵之爵位,赵国公致仕,归于田园隐居。”

    殿内瞬间一静,所有人都面色凝重。

    保留关陇勋贵之爵位,就意味着放弃对于此次兵变之追责,甚至那些已经抓捕的关陇子弟也要尽皆释放,否则法理之上说不通,总不能一边将那些关中子弟治罪发配边疆,另一边却将一众关陇大佬无罪释放吧?

    尤其是对于赵国公长孙无忌这位兵变的发起者、罪魁祸首,若既往不咎,影响实在是太大……

    李承乾紧蹙眉头,思忖半晌,看向萧瑀、房俊等人,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萧瑀沉默一下,正要说话,冷不防坐在对面的房俊已经说道:“微臣认为可以。”

    萧瑀:“……”

    这几天默不作声还让老子疑神疑鬼,果然是想要跟老子作对是吧?娘咧,咱萧家的闺女算是喂了狼嘴里,还是条人模狗样的白眼狼……

    他赶紧说道:“老臣认为不可,此番兵变,关陇上下目无君上、践踏律法,与谋逆何异?若不能予以严惩、以正视听,恐怕帝国威严将会荡然无存,使得天下人对皇权敬畏之心削减,影响深远,遗祸无穷,还请殿下三思。”

    即便现在关陇门阀已然遭受重创,可毕竟盘踞关中百余年,势力早已深入之朝野、市井的方方面面,只要长孙无忌以及一众关陇大佬还在,便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实力。江南士族想要大举入朝填补关陇空缺出来的职位、权力,就必须将关陇连根拔除,否则必定处处受制、举步维艰。

    李承乾没有做下决断,沉声道:“兹事体大,待孤好生思量,再做决断。”

    “殿下英明。”

    宇文士及自然知道攸关长孙无忌之生死,东宫内部反对声音一定很大,即便太子倾向于答允关陇门阀,也要私下里摆平反对者,免得东宫内部因此出现裂痕。

    只要能拖着,关陇自然无所谓……

    ……

    众臣散去,李承乾洗了把脸,正欲让内侍准备午膳,便有人来报,说是萧瑀与刘洎觐见……

    李承乾没有急着召见,而是在内侍服侍之下换了一身常服,这才将萧瑀、刘洎请到偏殿接见。

    见礼之后,两人落座,李承乾温言道:“两位爱卿有何要事?”

    萧瑀与刘洎互视一眼,后者微微欠身,道:“殿下明鉴,关陇此番兵变虽然已遭挫败,可其行可恶、其心可诛,若不能将其彻底剪除,空养虎为患,还请殿下三思。”

    李承乾看着萧瑀:“宋国公之意如何?”

    萧瑀道:“老臣亦是同样意见,关陇叛军关中百余年,根深蒂固、势力庞大,今日固然遭受重创势力受损,可其心已然不忠,一旦缓过劲儿来,势必野心勃发,实乃极大之隐患,还望殿下为了大唐江山社稷着想,莫要赦免长孙无忌等关陇勋贵。”

    太子显然有意答允关陇赦免一众家主的请求,这让萧瑀深感不安。

    关陇虽然失去了私兵,也尽皆致仕回家离开朝堂,但其强大的根基仍在,依旧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足以左右朝堂。尤其长孙无忌其人谋略深远、城府深沉,由其继续主导关陇门阀,必将成为江南士族掌控朝堂的绊脚石。

    自己当初于东宫危厄之际依旧不离不弃,算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豪赌,结果如今赌赢了却还要与关陇争斗,如何能忍?

    原本凭借江南士族的底蕴,以后在科举考试之中必定渐渐崛起,越来越多的江南子弟进入朝堂,可一旦赌输了便彻底与关陇决裂,起码半个甲子之内江南子弟都将远离朝堂……

    李承乾略作沉吟,试图说服两人:“长孙无忌谋逆之罪,罪该万死。然而当下之局势看似稳妥,实则潜流汹涌,孤身为监国太子自当以大局为重,一时之权宜未尝不可。当务之急并非追究什么人的责任、夷灭谁家,而是重建关中、恢复民生,此乃大义,不容有失。”

    他又何尝愿意绕过关陇门阀这一遭?起兵谋逆,放在历朝历代都是不赦之罪,夷灭三族都是应该的!

    但他身为监国太子,在父皇已经驾崩的情况下就不得不以大局为重。夷灭关陇容易,但是之后自己却要独自面对江南、山东两地门阀大举入京,攫取政权,实在是势单力孤。

    这个时候放关陇一马,无论关陇心里怎么想,都势必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紧紧拥护在他周围,助他掌控朝政。

    说到底,身为君王就不能不懂得“平衡”之重要,江南、山东两地门阀共同进退,对他这个太子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李勣手握重兵的情况下,他必须扶持关陇予以对抗。

    况且关陇起兵虽然形同谋逆,但其只是“废除太子,另立储君”,非是谋朝篡位,本质上可以避开律法之威严,身为监国太子予以赦免,完全说得通……

    至于以后会否养虎为患,他却并不担心,经此一战,关陇于军中的根基已经连根拔起,数十年内不能染指兵权,族中私兵一扫而空,岂能威胁一国之君?

    没有了军队、兵权,门阀再是兴盛,也不过是一只纸老虎而已……

    自己只需通过房俊、李靖攥紧兵权,便可高枕无忧。

    萧瑀一颗心往下沉,他意识到太子对于江南士族的提防之心居然并不在关陇之下,这对于整个江南士族的雄心壮志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君王之道,首重平衡,显然太子欲以关陇为刀,来遏制江南士族之发展……

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君臣奏对

    萧瑀对于太子的答复显然是不满意的,面色不动,沉吟着说道:“关陇盘踞长安多年,自大唐立国便占据中枢,这么多年来根深蒂固,眼下固然一时倾颓,但根基未损。此战之后,中枢上下都以重建为重点,需要朝野内外各方人士通力协作,政令通畅、令行禁止,但关陇骤然丧失权力,岂能甘心情愿潜居府邸?且重建事宜基本都会牵扯到关陇的利益,他们势必从中作梗,导致朝廷政令寸步难行,殿下三思啊。”

    他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但这番话也不算是强词夺理,事实上这种可能的确存在,甚至一定会发生。

    关陇的势力盘根错节,利益更是无处不在,待到江南士族子弟大举入朝协助太子掌控朝政、开启重建,势必触动关陇门阀的利益。别看眼下关陇门阀摇尾乞怜,似乎只要留着一条命什么都肯舍弃,可一旦渡过了眼下的生死危机,再去触动他们的利益,也一样会翻脸。

    明面上或许不敢违逆太子政令,但以关陇门阀在关中的根深蒂固,暗地里作梗简直不要太容易……

    而这就会给江南士族子弟带来极大的阻碍。

    李承乾蹙眉,他明白自己若坚持宽恕长孙无忌等人,便等若触动了萧瑀及其身后江南士族的利益。萧瑀以及江南士族在此次兵变之中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身后,眼下危厄渡过、形势大好,正是酬功之时,结果自己未能酬功不说,反而要损及他们即将到手的利益……

    沉吟良久,李承乾缓缓颔首,道:“兹事体大,待孤好生考量,再做决断。”

    萧瑀也不敢逼迫太甚,恭声道:“殿下英明。”

    ……

    待萧瑀走后,李承乾坐在殿中,愁眉不展。

    起身来到窗前负手而立,看着窗外往昔繁花锦绣的景致在雨水之中破败泥泞,新近砌好的墙垣新旧驳杂、分外扎眼。太极宫尚且如此破坏倾颓,长安城又是一副何等模样?受到关陇乱兵滋扰的关中呢?

    心情愈发沉重。

    “去玄武门外通知越国公,孤有事召见。”李承乾反身回到书案之后坐下,拿起毛笔。

    “喏。”

    一旁服侍的内侍躬身领命,匆匆退出,直奔玄武门外而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房俊脚步急促而来,进门施礼之后问道:“殿下何事召见?”

    李承乾放下毛笔,起身自书案之后走出,冲房俊招手,君臣二人一同来到窗前地席上相对而坐,内侍奉上香茗之后,被李承乾挥手斥退。

    房俊执壶斟茶。

    李承乾拈起茶杯呷了一口,重重吐出口气,放下茶杯唏嘘道:“往昔东宫老师们教我,说是为君之道大繁至简,宗旨便是‘平衡’二字。天在上,元阳照耀泽被万物,地在下,风行宇内涤荡四方,是为平衡;万物有阴阳,天地有四气,是为平衡。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看似通俗易懂,然而知易行难,如今孤坐在这个位置,方知父皇之不易,亦知古今之帝王中贤者固然天资纵横,庸者亦未必见得便是昏聩。”

    道理摆在那里,是很容易弄明白的,但想要做到却难如登天。那些贤明英主自然是不世之人杰,万中无一,那些昏聩者也未必就是无能之辈,因为想要做到“平衡”这一点,实在是千难万难。

    身为天子,意欲掌控朝堂,“平衡”乃是重中之重,“权衡国政使得其平”,如此方能稳如泰山。

    可眼下历经一场兵变,关陇将整个关中卷入战火之中,非但东宫差点倾覆,连关中百姓也坠入水深火热,可谓罪孽深重、十恶不赦,按律当夷灭三族,以儆效尤。

    然而关陇覆灭,朝中却还是要有人维系机构运转,待到江南、山东两地的门阀子弟入朝,就当真比关陇做得好,一心为国、忠贞不贰?

    傻子才信……

    所以,如何在关陇、江南、山东等各方势力当中捋清脉络、权衡轻重,使得朝局达到平衡,让李承乾心力交瘁,颇感束手无策。

    在房俊探寻的目光下,将方才萧瑀的意思说了,末了忍不住又爆了句脏话:“娘咧!一个两个,门阀都不是好东西!”

    房俊笑道:“世人皆觊觎帝王掌握天下黎庶生杀予夺之大权、手执日月口含天宪,却甚少能够体会那至尊之位何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微臣不似那等饱读诗书之鸿儒可以引经据典的对太子予以引导,但却知道‘堵不如疏、因势利导’的道理。朝野上下,所有人都有着属于各自的利益,只要各方所需弄明白,而后分派利益,大抵也就平安无事。”

    李承乾想了想,不满道:“你这就是滑头啊,大而泛之,听上去有道理,实则半点建设性意见都没有。”

    房俊给他斟茶,苦笑道:“殿下自幼经历明师教导,当作储君予以培养,连您都弄不明白的事情,微臣又如何得知?站得位置不同,自是不能感同身受,也就说不上出谋划策。”

    他傻了才会教导太子做事……

    不过如此敷衍之语,李承乾显然不满意,蹙眉道:“此次兵变,二郎你居功至伟,又是孤最为信任之人,将来自然委以重任……权当作你现在就坐上了那个位置,总得要为君分忧吧?说说看,行得通行不通,咱们好生商量。”

    这话算是挑明了承诺:等我坐上皇帝之位,一定认命你为宰辅,身为宰辅自当胸有锦绣、绸缪天下,岂能推卸责任呢?

    只不过身为太子,要注重威严,没到那一步,就绝对不能说出那样的话……

    房俊只得说道:“殿下希望平衡,实则天地万物没有一刻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月有盈亏、潮涨潮落,每时每刻都在从一个趋势向着另外一个趋势转变,看似平衡,实则总是在变化,只不过变化的目的是趋于平衡而已,然而永远也不存在真正的平衡……朝局亦是如此。殿下欲以关陇对抗江南、山东,可一旦关陇稳住阵脚,又岂会甘心成为殿下的马前卒去冲锋陷阵、死而后己?他们只是以退为进,有朝一日当真抵挡住了江南、山东试图掌控朝堂的企图,关陇也会死灰复燃,东山再起。何不答允萧瑀的谏言,让山东、江南、关陇相互牵制,不断斗争,去努力趋向平衡呢?”

    他有一句话想说:殿下您其实不必烦恼,因为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眼下的烦恼根本就算不上烦恼……

    他也有些郁闷,有些话他不能明着告诉李承乾,因为李承乾身边的人没有几个值得彻底信任,一旦泄露出去,自己就会有天大的麻烦,可自己已经暗示了数次,李承乾却完全没有领会……

    李承乾觉得有些道理:“如此倒也不失为权宜之计,且先让江南士族与关陇门阀针锋相对,孤居中调整,锄强扶弱。”

    谁弱了就拉一把,强了再打一下……

    朝堂中枢聚集了天下最大的利益,任谁置身其中,都难以清心寡欲。而各自背景、身份、立场之不同,又意味着各自追求的利益不同,一旦彼此追求的利益相互抵触,便会引发争斗。

    所以朝堂之上永远别指望一团和气,相互之间拉帮结派、孤立敌对实乃寻常,而君王所要做的便是别人其中一方将另一方彻底击倒……

    房俊又提醒道:“殿下还得当心山东世家,他们的根基、底蕴较之江南士族更为雄厚,岂能甘心只通过英国公掌控军队?势必要进入朝堂掺合一下的,所以他们也绝对不会坐视江南士族驱逐关陇、独占朝堂。”

    论起底蕴,以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门阀为首的山东世家远远胜过江南士族,只不过由于南北朝以来中原、山东各地战火频仍、烽烟处处,这些门阀受到太大的创伤,故而入唐以来受到关陇门阀的压制,看上去实力不显。

    但经过这么多年休养生息,实力早已发展壮大,自然不甘于远离中枢之外,誓要激流勇进、入主朝堂。

    李承乾烦恼的揉揉脸,叹气道:“各方势力倾轧,稍有不慎便会掀起轩然大波,孤这个太子当真是难得很。”

    只要想想各方势力在朝中明争暗斗,各种阴谋诡计齐出,他还要居中帮扶弱者、打压强者,努力维持平衡局面,便一个头两个大。

    房俊倒是轻松,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殿下不必烦恼。”

    就算你想要这个烦恼,一时半会儿的轮不到你……

    李承乾觉得自己都快愁死了可房俊还是这样一幅不以为然的模样,心中不爽,闷哼一声道:“你也休想自在,如今朝局渐趋安定,嫉妒你功勋的大有人在,最好莫要跟长乐勾勾搭搭,否则被人捉住把柄弹劾起来,孤也护不住你。”

    说起这个,房俊非但没有半点尴尬,反而兴奋的搓搓手,小声道:“殿下英明,不过微臣尚有一事请示,您说若长乐诞下子嗣,该当以何等身份示于人前?”

    李承乾目瞪口呆,吃惊道:“你你你……居然这般大的胆子?”

    他一直以为这两人不过是露水姻缘,一方孤枕难眠、一方觊觎美色,反正碍于身份也不可能长相厮守,时间久了慢慢就会淡下去……可若长乐公主有孕,那可是皇室天大的丑闻!

    怎么得了?!

    太子怒目圆瞪,戟指怒道:“孤什么都忍得你,但唯独这件事万万不可!莫要依仗军功就敢恣意妄为!”

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欲壑难填

    房俊一见李承乾这般神情,顿时便知道对方误会,忙道:“殿下误会了,并无此事,只不过长乐殿下对微臣用情至深,于别的男人不屑一顾,碍于礼法却不能双宿双栖,难免孤苦无依,微臣心感愧疚……似养育子嗣此等大事,自然要获得殿下之首肯才行,也毋须殿下公然表态,默认即可,微臣与长乐殿下感激不尽。”
    “嘿!娘咧!”
    李承乾气得不轻,甚至爆了脏话,敲了敲面前茶几,怒道:“你还真实厚脸皮啊,合着长乐这位大唐帝国的嫡长公主已经沦为没人要的地步,除了你没法活是吧?还让孤默认……默认个屁啊!孤告诉你,既然你两个你情我愿,固然有伤风化、有悖伦常,但孤怜惜长乐故而不愿多管,可若是想要一错再错,绝无可能!即便孤容得你们,这满朝文武、皇族内外能容得你们?”
    当年父皇为了稳定朝堂、巩固皇权,故而将长乐下嫁于长孙冲,这其中固然有喜爱长孙冲、且亲上加亲的意愿,但说到底还是一桩政治联姻。政治联姻本没错,别说是皇族,就算是乡野之间的门第也借此来扩大影响、增强实力,但最终导致长乐和离,且在长孙家受了那么多年的委屈,这就不行了。
    旁人怎么想李承乾管不着,但他自己认为是亏欠了长乐的,所以发誓要予以弥补,只要是长乐想要的,但凡他有便一定会给。
    所以哪怕明知长乐与房俊暗通款曲,亦睁一眼闭一眼,只要不是闹得太过火,便不愿插手……
    可诞下子嗣怎么能行?
    两人相互中意私下幽会,说白了也就是一场风流韵事,皇室名声受到指摘,但李唐皇室的名声从父皇那里开始就不怎么纯洁……但生儿育女的性质的截然不同,那是真真正正的丑闻。
    况且眼下长乐与房俊在一起开开心心,指不定哪一天“情到浓处情转淡”,便会生出找一个男人嫁掉的心思,一切又会回到正轨。可一旦诞下子嗣,这辈子就算是纠缠在一处了,再也没有后退之余地……
    房俊尴尬的笑了笑,心中腹诽:好像你自己能说了算似的,真当自己是皇帝了?还差得远呢……
    他只是试探一下李承乾的口风,只要李承乾不会激烈反对就好,至于旁人……眼下还未到时机,总得再等等。
    李承乾懒得搭理这个色胚,将王德叫进来,吩咐道:“即刻去往长孙无忌处,告知孤答允他的条件,让他即刻解散聚集在终南山的关陇残余军队,回城听候处置。”
    这种事只能口头答允,万万不能书写于纸张之上留下凭据,否则无论是否合理,最终都会成为巨大的祸端……
    “喏。”
    王德领命,转身出去,带上几个禁卫策马直奔终南山。
    *****
    春明门外,左武卫大营。
    程咬金大马金刀的坐在中军帐内,一手捧着茶杯,面容阴沉的看着面前的张行成。
    张行成一身常服,不似朝中官员更似市井之间的商贾,只不过面容清癯、两颊消瘦,较之年前少了几分温润、多了几分凌厉。
    不过此刻坐在程咬金面前,倒是笑容可掬,一团和气……
    “自隋末而始,咱们山东世家便遭受打压,及至窦建德雄扫荡河北、王世充雄踞洛阳,整个山东之地烽烟处处、战火频仍,更是使得山东世家深受打击,根基受损。二十余年休养生聚,今日咱们总算恢复了几分往昔实力,又适逢关陇起兵、祸乱朝纲,正当入主朝堂,秉持国政。”
    张行成喝着茶水,说话慢条斯理。
    后世之“山东”是指太行山以东的行政区域,而自战国开始所谓的“山东”是只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广大区域,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之外,齐楚燕韩赵魏皆在山东地区,故而又有“山东六国”之称……
    程咬金放下茶杯,听着张行成侃侃而谈,面无表情。
    张行成看着他,续道:“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只要关陇倾颓覆灭,咱们便可与江南士族一起入主朝堂,将关陇覆亡之后留下的空缺填补,辅助太子登基,开创盛世伟业……但眼下太子意欲放过关陇,借助其实力制衡咱们,将会导致咱们进入朝堂之后举步维艰,这是山东世家所有家主都不能容忍的。”
    窗外细雨潺潺,程咬金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道:“这些与吾何干?英国公是你们选定的旗帜,代表了所有山东世家的意志,如今英国公手握数十万大军,反掌之间可令风云变色、江山跌宕,吾不足道也。”
    他岂能不知既然张行成出现在自己这里,就意味着山东世家与李勣之间出现了问题,显然是想要借助他以及他麾下的左武卫去做一些事,替山东世家谋求利益……这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回报,但他不打算掺合。
    他名义上算是山东世家在朝堂之中的代言人之一,却从未真正成为山东世家的首选,那些蜗居于山东各处怕是早已腐朽的家主们宁愿选择一个娶了太原王氏女子为妻的李勣,也不愿全力支持他这个根正面红的山东子弟,这令他即不满又心凉。
    况且他如今私底下与东宫互有默契,只待太子登基便算是从龙之臣,何必跟着山东世家搅合在一起?
    若是眼下听从山东世家的吩咐阻碍谈判之进程,使得关陇门阀生路断绝,他么必定恶了太子,今后还如何在朝堂之上立足?
    怎么算都吃亏的事儿,他才不干……
    张行成依旧稳稳当当,笑道:“英国公身份特殊,焉能事事亲力亲为?倒是卢国公,在下认为还是应当多多参预山东各家的行动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是越走越近,否则即便是手足兄弟也难免生疏。”
    程咬金蹙眉,这话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李勣与山东世家之间出现了分歧?
    张行成又道:“当然,这件事并非与卢国公商量,而是前来知会一声。”
    这话有些强硬……程咬金脑筋一转,便明白张行成放才那句“英国公不能事事亲力亲为”并没有什么隐喻,而是实话实说。
    李勣作为山东世家在朝中的旗帜,在太子注定登基的背景之下,自是不能让他与东宫产生摩擦,甚至公然决裂,那样损失太大了。
    所以他程咬金便被推出去干一些脏活累活,得罪人的事儿得他来……
    程咬金并未发火,脑子飞快转动,问道:“你们打算如何操作?”
    太子欲借用关陇对抗江南、山东两地门阀的意图非常明显,关陇想存留一线生机以待他日东山再起也必须配合太子,双方一拍即合,想要予以破坏难度不小。
    但关陇刚刚掀起一场“废黜太子”的兵变,打得东宫伤亡惨重几乎达成目的,随后又在东宫反扑之下功败垂成,门阀传承之根基几近断绝,彼此之间的仇怨恨意如山似海,很难精诚合作,若是找准契机,也不是不能弄得双方反目、彻底决裂……
    张行成叹口气,无奈道:“咱们在朝中的力量太过薄弱,于太子身边也没什么影响力,所以想要巧妙设计、四两拨千斤以达到目的,着实太难,也只能用笨法子了。”
    程咬金奇道:“什么笨法子?”
    张行成却不愿多说:“不必在意细节,自有吾等去操作,卢国公只需在恰当时候做出表示即可。”
    程咬金思虑飞转,颔首道:“可。”
    ……
    待到张行成离去,程咬金一个人坐在中军帐里,权衡轻重得失。
    显然,即便眼下太子需要平衡各方势力故而准许山东世家进入朝堂,但对与关陇、江南两方势力之下所得到的那一点利益,山东世家觉得还不够,所以将主意打到关陇门阀身上,欲将其一举倾覆、连根拔起,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利益让山东世家去攫取……
    欲壑难填啊。
    程咬金摇头叹气,对于山东世家来说,眼下已经是近二十年来进入朝堂的最佳时机,亟待站稳脚跟,再试图争夺更多利益。但那些老家伙们大抵是隔绝中枢太久,对于权力之渴望已经到了贪婪无尽之地步,做梦都想着能够一步登天,彻底占据朝堂挟持天子,重现两汉之时的门阀荣光……
    而对于他来说,一步步走到今时今日,背后山东世家的支持密不可分,虽然之前选择李勣成为山东世家之旗帜令他极为不满,但想要与其分割却是两厢受害、各有折损。
    只等着看看那些老家伙到底打算用何等操作去破坏东宫与关陇的谈判,若理由充分、反噬不大,他倒是不介意成为李勣之外另外一个被扶持起来的旗帜……
    “来人!”
    “在!”
    将亲兵喊进来,程咬金吩咐道:“将所有斥候的派出去,吾要知晓长安内外一切事宜,稍有风吹草动,即刻来报。”
    “喏!”
    亲兵快步离去,程咬金坐在书案后望着窗外,但见天际乌云弥补、滚滚而来,顷刻间遮天蔽日,天暗如夜。
    许是一场大雨正在酝酿,定有倾盆之势。

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城南血案

    在古长安,高于地面的广阔平坦台地都被称之为“原”,长安城周边内外黄土原不少,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四大名原”——白鹿原、神禾原、少陵原以及龙首原。
    而在少陵原西北,尚有一处小原,名为“凤栖原”……
    南对终南山,俯临潏河,北部平缓,南部高耸如山崖。因汉代此原在上林苑内,而凤凰集上林,故有此名。南麓景色佳丽,坡间林木苍翠,泉水涌流,为历代皇家园林。汉以后,原上广兴佛教,前些年凿塬为窟修建的华严寺便在此间……
    此地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寺庙脚下的土原延展之初,景致秀丽、风水上佳,不少达官显贵于此修建庄园。
    一条雨水冲刷而成的沟壑东侧,庄园挺拔而立,夜色雨幕之中静谧闲适,雨声唰唰,溪水潺潺。
    一支骑兵自原下疾驰而来,铁蹄踩踏道路溅起泥水一片,隆隆蹄声敲碎沉寂的雨夜。
    犬吠声此起彼伏,庄园之中亮起灯光,有护院、家丁自房中奔出,人影幢幢。
    须臾,骑兵抵达庄门前,为首两骑自马背上掏出两支钩爪一般的东西,分别抓住大门两侧的把手,钩爪后边连着好几根长长的绳索,数骑上前,每人抓住一根绳索,齐齐夹着马腹催促战马往后奔跑,绳索瞬间拉直,巨大的力量将两扇庄门“轰”的一声拉拽得四分五裂。
    “冲进去,一个不留!”
    一员骑兵挥舞着雪亮的横刀,一马当先冲入庄内,碗口大的铁蹄踩踏门前石阶,发出隆隆声响。
    身后,数十骑倏忽而至,自残破的庄门一拥而入。
    庄内惊呼声、喝骂声、犬吠声响成一片,随着这支骑兵突入庄内,铁蹄奔踏之初见人便杀,哭喊声、惨叫声混杂一处。庄内的家丁、护院人数不少,但如何是这等装备精良、战力强悍的骑兵对手?雪亮的刀光在雨夜里翻转挥斩,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及至正宅附近,一人带着十余家丁全副武装前来阻拦,手握横刀怒目圆瞪,厉声喝斥道:“吾乃朝廷官员,刑部郎中崔余庆!尔等乱匪胆敢弑杀官吏、以身试法?”
    随着关陇兵败,许多关外门阀私兵以及关陇溃兵游散在关中各地,没有补给,只能四处掳掠、打家劫舍。但也只敢冲击寻常的村子、寨子,似这等官吏庄园等闲不会碰触,虽然已经是溃兵流寇,但到底都是出自门阀私兵,自然不会杀戮这些门阀子弟出身的官吏,说不定哪一天就把与自家瓜葛颇深的自己人给劫杀了……
    然而此刻,数十骑兵面对这位刑部侍郎的喝叱却是二话不说,纷纷催动战马冲刺上去,数十柄横刀高高举起,携带着风声呼啸斩下。
    那官员面色剧变,大叫:“御敌!”
    试图与身后家丁列阵抵御。
    然而眼前这支骑兵显然训练有素、实力强横,即便是冲锋之中亦能各自散开彼此保持严谨的距离,中间略慢、两侧略快,冲到近前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半月形阵列,将官员与家丁包围其中。
    战马铁蹄扬起将家丁的胸膛踩碎,横刀飞舞刀光如练,残肢断臂四下抛飞,鲜血冲上天空与雨水一道溅落。
    只是一个照面,官员以及十余家丁便伏尸当场。
    骑兵冲锋而过,驶出数丈远的距离才止住冲锋之势,齐齐勒住战马,调转马头,其中一名骑兵飞身下马,来到地上残破的尸体前逐一辨认,而后将其中战死的官员翻找出来,仔细辨认之后,挥刀割下首级,手攥发髻拎在手中,也不顾鲜血淋漓低落,就那么翻身上马。
    数十人呼啸一声,打马向着庄门奔去,一路又斩杀了不少惊惶乱窜的下人,出了庄子沿着来路扬长而去,铁骑滚滚,转瞬消失在雨夜之中。
    只留下一庄子尸骸遍地、鲜血奔流,嚎哭之声在雨夜之中远远传开……
    *****
    小雨下了一夜,卯时依旧未停,屈突诠打着哈欠披着蓑衣从城楼出来,趴在箭垛上向下看了看,天尚未亮,昏暗的灯光下明德门前稀稀拉拉几支车队,行人寥寥无几。
    虽然长安战事告一段落,但不少关陇溃军以及之前关外门阀私军溃散之后四处游荡,因为缺乏补给遂四处掳掠打劫,加之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关中动荡不安,局势依然紧张,东宫六率甚至来不及休整,不敢有丝毫懈怠。
    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抬头看了看黑沉沉的天空,屈突诠正欲回去城楼里睡个回笼觉,忽然耳畔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心中一沉,转回身眯着眼看向春明门下一直向南的官道,一骑自暗黑细雨之中陡然跃出,疾驰至城下。
    “城南凤栖原发生凶案,请速开城门,吾要入城至京兆府报案!”
    城下骑士行至吊桥之前勒马站定,坐在马上扯著脖子大喊。
    屈突诠转身向城下走去,吩咐身后的亲兵:“打开城门,放他入城。”
    “喏!”
    亲兵赶紧小跑着先行下城,告知守城兵卒,转动绞盘放下吊桥,然后打开城门,放那骑士入城。
    那骑士策骑驶过城门洞,便见到屈突诠已经站在门内路旁,招手将他叫住,问道:“到底是何情况?”
    那骑士翻身下马见礼,口齿伶俐:“下官乃长安县兵曹,昨夜正值休沐,回到城外家中歇息,半夜之时被马蹄声惊醒,有一支骑兵大概不足百人冲入凤栖原,血洗刑部郎中崔余庆庄子,阖家上下七十余口人死伤大半,崔余庆当场身死,惨遭枭首……还请屈突将军先行派遣一队兵卒前去保护现场、维持秩序,下官即刻赶往京兆府、刑部衙门报案。”
    长安城占地甚广,城内一百零八里坊纵横如棋盘,聚集了将近百万居民,其中大部分都是云集于此的“京漂……
    然而“京城居,大不易”,如此繁华锦绣的天下第一帝都自然寸土寸金、房价比天高,真正能够在长安城内拥有一处房产者,十不足二三。那些苦力、脚夫且不必说,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攒不下在城内购房的钱款,即便是外地州府调入京中的官员,等闲也很难在城内购房置业。
    好在长安自古便是帝都所在,即便是周边县镇也开发完整,寻一处风景幽静之初或买或建一处庄园,倒也轩敞阔亮,所以很大一部分中下层官吏是住在城外的,只不过夏雨冬雪,每日入城当值要辛苦得多……
    屈突诠浓眉紧锁:“崔余庆?”
    刑部侍郎官阶不低,除去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其余五部侍郎皆正四品下,即便是达官显贵多如过江之鲫的帝都京师,也算得上是高官,所以崔余庆的名字他是听过的。
    此人出自博陵崔氏,其族兄为兵部左侍郎崔敦礼……
    即出身山东世家,又能够与东宫攀扯上关系,这样一个四品官员被盗匪流寇袭杀于自己的庄园之内,怎么想都势必会引发多方震荡,甚至由此使得当下局势愈发紧张。
    毕竟,眼下正值关陇与东宫谈判之时,万一凶手能够与关陇扯上什么关系……
    屈突诠颔首道:“你自去便是,吾这就派兵前去保护现场。”
    “喏!”
    那官员翻身上马,直奔京兆府衙门而去。
    屈突诠摸了摸下颌的胡须,正欲派人前往凤栖原,忽闻一阵马蹄声自城外奔弛而来,愕然之下回首看去,便见到一队骑兵风驰电掣一般狂奔而至。
    屈突诠大声道:“拦住他们!”
    当下局势紧张,他可不敢将这种身份不明的骑兵放入城中……
    十余骑被拦阻于城门之外,屈突诠牵过一匹战马出了城门洞,喝问道:“汝等何人,入城何为?”
    其中一人道:“吾等乃是左武卫兵卒,奉吾家大帅之命,入城前往刑部,方才军中斥候巡逻之时突袭一伙关陇溃兵,抓获俘虏,称其昨夜袭击了凤栖原一处庄园。”
    屈突诠愣了一下,这么快就破案了?
    好巧……
    而且左武卫驻扎于春明门外,在长安之东,这明德门乃是长安南门,左武卫的斥候巡逻居然都巡逻到这边来了?
    命亲兵验看了对方兵符印信,这才放行。想了想,觉得不太对劲,亲自率领一旅兵卒即刻出城直奔凤栖原崔家庄园,严密保存现场。
    等到他抵达凤栖原崔家庄园,才发现沿途路上皆是一队一队的左武卫兵卒,整个崔家庄园更是被团团围住,任何人不得进出……
    屈突诠简直莫名其妙,严格来说即便接管了长安防务的东宫六率都管不这凤栖原,左武卫作为代表英国公李勣镇守春明门外的军队,为何居然插手到这凤栖原上的一桩凶案之中?
    但旋即他便明白过来,崔余庆乃是博陵崔氏子弟,属于山东世家的嫡系,而程咬金出身济州程氏,同是山东一脉。而且眼下山东世家与江南士族联手,意欲挤占关陇门阀在朝中空缺出来的位置,崔余庆这个当口惨遭横祸,只怕不是那么简单……

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局势陡变

    +dMl2/eiT06ekUdeLDDw1AH71K+hec+9ajzLMQzk8kixqOhkGF+Y85gtoCKC+bxW0c62k/jctSUBlV3AcVhXeyTPcefsgEwww.uuxsw8.cc7u5SpQ+lMMLEuExUfMINhZxDbqNKNdXPcVXdWIxVkg6dprX+15sKPbbUFCJvYLMKiGPFT80IZsi7Tbq9/ar3e/WGzLeTryMexs3hUr1ORkihQFnp3+UYMRi6iKm9DD95+e0TRX5xPAs/xAEMCgsZm3b7kofSwJK1xXYq79AAnI/v8ORuYljJ8Tt32EmE4bQOr7aDBe45xDSjhFPpovFhBacvUd5XjwdzkJZL6omAA3V7APHyxZ4sMCJaZLrMQq249qZ9rDKckoyxi9H32UohMp9NspdjVRkHZbkSejvwVDueYJ9R9cTywlIQsKrxp40qtGh5do8VdI7SvSGXtvB+/OeCi9qaKrF9KxmJ/Mn9qdmRsID2zfRTRwEj8rEeTJMb+YLmwcsPjLLJ4FH4fiybX38wHGB/ToDf5xOW2GuJH5hef8yIqXyvs3c/6BsIxPvJAbrdvOxMf6ygXZo0bxmg4NR/WhsO9O5OxfcPEk1vwbdcvK1WBOJYAaXRJADouOknskVbo26QtPvVMv+zIoM8tYpManJMVN9nTaSSD4q0XvhAJR60Z62Ts3PYCRshzQqhqmu6Ox2ILasKhc8fpqSySyJlxPzDhS6h0V3/jH8Lwe8HqMuW7ySZyZyoVri1xqm7+rieXjWu9k0z7ityHbbQYcgsC32yg8szdboZsYVA8Vh+cU+I4rty+uX/QoeiZc7SVcxUSsI6UQKuFMA5ha/gNfHm8uWUbHYkPOjON4oa4GEI9uBWMHB08k4ErRr1IlSfhBmvoN0ihxjFRLDqMRikmg6G9i2NVtt6n1DYOg27pgeIfaAe7mgYlOMAf/XE4xrbpEImn3fZNH9t/Bl5lje2APMrWX4YHnGwlhsRmdISN6Drd5NXGMMaHLg3Q3H07MP6yCTVVibo3/r9kHbDzUQ+uR8rrvhiQ4+KIMmNeJ6O7IJHfEm3BoBh4JKAU+SPK/1qfJGBbYHdE/BA3J5DIGvkmQUOlgg5qV0WEfWN8eCVSGjmHzXpWwRmDrKlUSbN2M/6FaBndQrS5BlTbImJvSrPNup9UGs4HgQ8Aft1LgJQiwhUR/X2G6yhaD2t603p7E398Se3FJHSFl2nUUaQ3zqfVXal1S/KTjSgWKE6uSmBONu43EGESjf3hRYSB6b4eEVKEJwGBkSY0zXEyB4SwO1hbM9bFePfHnalqOWgzIYgb5F74bFRa81KMG/35hZY6W/GSU8yHvDsGjof1GkH+z7AYk/PEGFXOgoGK9mGf7khD+U+iNl423BXYKoJBAf1smt3MQOUFl8SCSXYykGZ+KMDI/PVS1WgggHVDehQfYawEd6QuBuaOE3vtSI7yOVJ64x2DeJ35jJZpZijPMfU4OX1pncyQC52KIS5Xq+1I6JWah6coSJUbqPeVel3M8BzJKpEW6UuXzk706fy9Lt0bhml539E1VTP10w1YyBgKKhcqF6I4x97YMw5uiUyRIRePeiMHkbbn3cKRLQyODM0V/NhMEpJo3eZJQVGEXxG9RLWlxUxHv0y7/07dmG1+EukfIRXw2PTtozo0oqB+utbCw1bHdtteP2NAAE7J0dPgn11ff6a8cAueF5K7kU43N/ia1fp9xb2fZD6n7KQsTnOsimR4/kHuiwdiw9VAO8UMGc4dHmsQIdq9B1bIE+oqoUa9EguLlM5seziOLbPGGtnT9MV9A8ZLCqIzffkdFAGwZErhGXS9nPqiaSDxVR0uFf7kxdyS/zqB4NL2NbmPX9pzzJ2qsTDvQVmt/bOMkM7kYaTGByDNNsdyxfSKtNfXjpjljpgZ+p0IUE3gQ/1596j/n4nTIBtkvwUamq4/anMGx04TeD7Gu4gR6lK3D0uiMRiuHQlxbqSxAu7Poz+CdKAQuZQU+g2Qb8rKFuNlvmw6fjvam9abW9IVkwk0yS98oszj/dW/Rzs7YJqRh44Tv+vgz6lMr8uPYFaJwRbNvf+yf/pvyIm9kOYrCTo0Ud4I6y9qgA4rjYD7ZEbQ/gMKU+HPm7L3+omGoUczljMR619ZQUs4+rOHyagNVn4oWKls9XzmbHk+fHIZvU69kUQ9B+Pv5oBWffYPQ1k281t4xJCbqRrVTID/GFRu6dO2KOtZTXBYbFuysUcV7RB8d4SDU3fBABEZtk96LhZWYsFWGqbnguTb8lJI1fMoIbA5YyGtXoFLxMIB4CkrolPq2TWIvOvr9a5a7wxHki0lg9eSJOJdcDaQAg/ws7jUj4XeHUkaV8GQig1RKrAm1K4ZG6mOyV9h3qDHmnUJ3MjpkRNle3/eEBm/pMPlDEASdSsaviAxgA8Xcy/qujoZI5adS7iGkBwoQxGcLx5CbsdXRSpy0JYZb84uPRIB4S8oT8nmx9pI5t/lVUwLIGumty6WKbExHgQQ1PS6ZQdJcwJMWMbespb4DDUg5kW3D6MNgAxAkqkrL4irNMbGfZmF9Jr8wR96nold2GBrM7+3yabHKuBN6qt2StlpsIm7R3QK/SRx9m6X16S3JyxygijZ5+www.uuxsw8.ccWJ5r2DUqK0d8LEoKyA2ZKIGASUlHX0yxq95AHztssYgRsS4aO5QasqUGLkRDE6Y5UAb+ROaKSpIrOjDlxn11OlRO8XYQ4U7h8eLtzZMgPR32s2agYvJRaXOKHobFcpb1gqotwzJ0l4u8Ip3ynWvf0Wj2VsYnmm4Ymr/CrtTcVC5Twoo6vlqpiz2gN/MRBUoxBYj+ov+WUIW6bEPtRP5arZjuXGMgqBAYvjBOpNqOoY3LNwXyid32RzO50WH6BqXvQZ2+ZijaHH0sg0vQlG6h91lwgFU6B4gOeCbMZKj45yiy0JNgF6YtXs6praRjLIMum7+FktaB9aV94qfd4cPYycs2F8O5jb9e2gfCSkDV8IR71VbxgIEdFH5iT948+WYGsjhIV2G25ORNt7T0ktn110uYnHxDxCyJWlavFD69X2dtjADuzEwEkmpDU4xa/z2BJsRc1Le6Qo3bLKfapWWSluND7SVxeh9PSgBCSqaPk3rBKIkXj3vJTm3/WGpVKQIdNpukiQNU6kicl7ELa0YxB9jafc5/6/74dxv3C2xGvh5kUSy+UVD6Aq39YMn66Ry8JbqGn9b89A7GJVtnOw5brUMvrmhfUmy4KxN9Kt+n7bwaHMsvrq+MEShR6ZxKpTBSKY5Ym458LIVci8DB0tOdvOjLvbPGpIyKgC9ZK78PY9uQ6vOgf/m0UAAZOf0TEno+u+sqBHz7HWuib1/v2aU3EWdXcG9goEl1LZ9GOlD5420kECix6XI94psx+dBLCy+w62YEQu+mZ5F9+A8x+5aTSk6x1u5hEckts2waL/sZwIxIZ+2juHf9DHEITlD2Jc23BFXiadeTsMskBwJIOAsvtqbjQ+QXuvS6+Gq7zv9VitF7mmBu5p2kF8aktiirJMznIzEKn9uo/4vjhh89WlQX71yUjnB3HjPXN59/IYgio0gCgadFhaMQamVdly87LM9lK85AlS2hs1oHt9RIx8EsxHxEzAGCGKWYJUpQ7Pi7qAGVHWTRHQQYnShkyWHxIe1ZBI2y1bnTdbUca/q8tPeSsme8ppma+MBxD3NqAv1a8WFP03laSCBxydWLQGyFUTfgtIvfhrR7aiX0z1ehezKejgqqzmGubNxiW90J/6MIhwmak11lOkbuZHXM2wTZsjk4GjkpZRWuzJQaGTyxA3KK0W/www.uuxsw8.cc84F4lofIv4sw4TKQ/XcqbLxi5odkTEJHTz2m0/JRe2Het0uhfqerVK4vOzznKH8ks/x9Nes2pPi8GcHii+9w7PDUHYcRt+hrmtZMEZ8eSH20KYr2F+T+p15ECaB9pC4pyAHpGA+UyhOFil2b1yRoTdcOoqWwBRhkDvL4m3a7irGsl84TC1oUUjAHkajT/1y+xg0FHtU7Ne+Hdy0VDjq+LjSuS3MK/Hwgh+EizaRKaqM+Lx6XGGTEcrtbKQxzRMrg9EbylLC6K4bEmEaTTiJKgvtAKp/aVLGKXAsz5cLrEbexXr5v+WvKGWTuXs9tOUl14vz1raV2X/67WtqySYczp3MdCfTOftKIFl7I9SNB+LI4XXWiOwUB1V5evkDu9V+hvdY67O29lTmZooEKpwkO7DzIhhali6Zmyiz7i86fNqi/t/fbdu36Sx9weqqz5toriIYBDV9qVz6CLluaBET3DR8iKX1pAZTQoGoVvB8pNy4FZkfZU8v7DZHY2dPZ2Bd7NDoJnmpBkAmbsr4sgxPpA/tfaurkNS4l0T3bWoAzUfJ+y+ClmM7JKGDBdOGujZbYn4WFRuLU8QqmuhNJkliB8b/802a/PZ6V111vQa7AXm0YN2BICrqS33v5PaYPgrInuaq2pXc6XrHMUs3aHTJM2uQM9Sf3AB/Q5dse8m0hwbyZzwi/cvbogB58f7jsyn93NpMw2xzrOUCeEufZbKfpGDTkbTkQsEFYEbM14d3sGSCgSAwrs7vcRu8dswtDFQG5rf5d/QLIKq9XcMs9XvQ5KqIpRyxH/VvHNoSZP41fHTMJaiTZ6DGvnz/XYUFz2UuXHOh7WNxGezVUO6YgVNI7Z**g1d7TvpNAMY2VHWH6J+XuNUiezXuppfZ3arKpG27HPt+HYWrBbGjrf6J36hYC/1ej5qe35zs8tGkAeYJcWiS/7c6LUxwCpq7SriEm5MpCMx4QpDmW2a4rd31KNwD/duqsgVVay/QBHuxauCp2PxqzxLoAUQLi71Q5evgj++Gv5EuCf1rJ5m0UJVPaY++enptaAeNrwigLoMowQRy1Oeis94ePwJBZsq4uOOgkLD2wy2UonhmokxDHA2PODZEM/+1ilhR5mZ6znZCP5TPFdiAWH7O9iwldGoqSUB7pJqREtrvuaV5cqKDqUszBdDB4BJGrmLDm1+4oGG6CQ12CGB7/JS2R0X3dEuNjqPcq92IZm038RzpuQUKYvwQbZk2khQqXrY3Ffdri+Y8ITnJPhFp2xsA9VYIb5uK7F1OdkKLa9jE24t9T71eJVDgvKsR0XfoemwiXq+Snr/+t/ul31fdhf5fD/TXnVafdhnDMYLwl/ZLYaHHJUkafIYU7M0xBfxxARL5IQ552SyVtJHdtaMkS0JhyfsKn42l9a05KgFg62RODf5eGyrHhUJVLjKLzDYHawh/www.uuxsw8.ccgkA9VUTm2PqfXSAqt0dBbggAoisd2cH8Sd0JS7DPYJhuOU1Dc2x02ZywJ9bEwvRTTaJku9eGWMVLxxABrksFcqvkvRWDUB7czyrcSw+mrB+Rb/OYZH/5rzf4y16jefKanOZECAs9cgg1mw9cE2O5kaborZXnLsxIR+iEf0kY6F2r3TthL0/6vgj+JCl/PLMG4qgyKRmtHFgeKAoQzKUI1pN6EJVjKUJvJ4TBfPBM/PIF3wAmYHKBLLMkR0S3ATeZyep9uQusiJ6qBQvjFOpMnPQziH0ZWCWel2TrqpkNuOp5mtB1UA1/QXj3KwJw97h6JbNKKELII5lO7GjCIul6oyJwX6ir2PjTVVR+vsZ6w0rUBHB/4+Xj70jJVVw1TjDcDferxelUSgTPkr7PAyp5gctw9UcKYlJ56Q5vLWx6Kz5+bXPB1blzW+ZjpJHM2PgUH8lJSmuBI1zzcqgLQX5LwjBXSz9dhziYoq4c14DkaRHuFK0iIZWxmLc94zkLbchKdtZlB6RSb4aOWKQLVa04k/uG4txfdKhlTzDBkxt97loafYqsItoJsEKtSsot6d5pxmZjzr1jn8LAf1o+JG+k6NLtZ0n2XgCAm0pb6LEtkbSDQXQpHuuRZqdX3p8WT1iv+2VDYhKgQrwMlDAYZi724UgZJKoBtNDa6NiYnotoYANDv3PWFMxzqdBXXtf1hcpQAxXwD3egIJ8XFN8F1rrpp7BHK3jl3KKLO0Rl8MAPEm7ScVKulvFjEfxSsnuplPopLoa3UfP5FRbO1x9digPvt+RcfQjlsyxvhiq4fFBYW5jDQCgDUuAwqbi/Pj2tHXSs4iX8LnujkWVqc41euJjpIBu9+Je1f7FlgxT3vDDq9j/C1KIsDkrOHjHXa+/mqDRyYpNuh5G8gLYo8X98k2fD1LFg1SKZ7T2SEZ/9Wop5xYHloHTpoc9MCvPYdmz2WD/vUZh0IWZE+XgukeQwnzTessFsX14V+VRPFPh2wmmjzJCPf48sRKBl1KKK7yvIyvdtqNA322tEoZAA9wJcLLRzotBbV2l1HOjzYJXkJTYXm8KeKhet6l1dZv8aSuva2ErR+sRJa6r5IWkzekEmzo/yR2cT8KzJ97SzPGn7r7qWjf7V6pjxVSj7abx4CaFyQPhg9r0+0QV//hp/K5dELXPC9J0qiuRbyTRZE9Nu5EBpzpFo6JkTKNj3/a893hJtS+7t3zA7B7www.uuxsw8.ccsJdk82aBPRMR400IBRr8uH5FCYPRfLe8CuY6TVl389X3yVfK8/6QxEuTQg9HBIuSmuMx+S/CT33HpuPI+SN/dJdj06PYAAjUePj24OBjzwR1ePvxwIxLZ2tjQP2AYAXSYX3cQHXSrAH95f56ClSzkfkDxK3yZXt2OEelRI071X0ldj71Nj3ThimQ3fWu2MnJ6WXn0tq/01yg9SSeml3YFS4ZwB+4Ceg3I8RjdbzjMCWwigDk2x4ZLoxphzPyVDZRuN/BTpYmsIW2pMeaRSi1z0kH9iaKE5Iijs52QSx9us8F0Q36TwS1oGeuAeUr3ktsTDK9rV3juYLIb20ieI9w7dpLPibNCBOZJii0aejtv/uNdr7ioF8y8DtFnwtVQa402X2PSRJ4J4QUdXXrOzuZM0dPubUEOE2Sc8YLSHS+qWodJ/mlqvdcvpP4ktgr0CUcoDd9HW/e0IbT1ta8e0khDlREnqaXo/91ugHxZYu/FHGwspHAN4LU58YHLH5jxXW79mbaC2/xjckJyuWHP4g81jHyj0NJRiYvmbT1bnL7BGfNKEPlGwwG/osTYAGHte2/3h7aYYTmPoMGY7SvuDU8j2HpCV2fP+q9SD6qJMX0X1a2QVD0oHBt16+EbFq8EVdrJQCecXYb+l+iYteTge9e3Z/xUabro56Hsb4O63Z/1aOSjG7vWQgxV+xdfJA21x2YM3HXO3SnAA1RK4fRel8s7GqbO9uFXJk2+G1b2lc5Akl8jLqV4/RNC+XivJjFq8hFUA5jgp6BJRVb9i1nQEkgHJ9xIA8Ixax4t7R4TgR8rBGbG0ZnbfSX+b7gifOWEF9S7W/sALCJm8maOXOHTBoddsn2Ucdjo4qBpIKl6E9aKfa7fdqitFMo4u92RyEIXhIn3LIsygn/h3Dz7Zm0oYCjED+D8MRoNbA+cx3e6kUyo7AtI/T8a+OnlS0px8fgR/dEtOcujv2jJFXKEiKNJhTNY72Ee4U/A4jQhF75L2JfsvRDvIQ+l2ulBAgSf0PScFef1dPeLN37+dx97//bv8b59e4XdulBw+Lh+NHvfdEvoZj9o3Ous5Ci1rWjrfBTUXHdmk13IwmUZrzuTzsPwRIkzrdINPSldIdYS3Sxliv3WQ0Q3w9Dy57IH11/Wtf2ql/4v4032og5bBaQYtFgMUKnL2ZG68M/xQAM319pIIePPLlQS7HN6u0xP4X4SYSv6gfmoej4Ootxebj6DjYlM4Rl+PkE211bzdFChR48RXJhqA4ShUMzo/2J0vNxglcSu7+ZsUjW854JEIQLEvt9ES58dF2clIkvJs/pM6vb5dd6E6O4eG8aDa2PO4Omv/JRe1h1bjvd2r04vOGEzm6E5AZrTlK2Z7IEtJmxIT35gJbDMhf2Seyyz6LpaEpbuUtiy6nPkeHaH5v0OQjg6oIqANxYLDU4AX46kBA1Ui9+HwruyzPZu4ppUVLr9q8u2tEnkvutxYbei60z2CSrsDm03V0nTLpkRbNU+HLJ89qHZIlJfGqs2aFmLtJirh7y**7Uy86o1tdpLGu4KUfBV3aWLnQIxzK2HRyG6zhJ67h3bsPR1DEztgDYNLMPST0VVG4e+Wxm469LtWC5hDtmPIVtr3hzIoyXlcv9I1etS+yw0dDjtWLl/FQ6SOAQY2zq+kRxR1eEstFX8zfAsdvGnkN4h+PFzH9QALBhv7FgWBUZTtXqAt4AnL28euQ3uxkqI1eEWgRAr7yUmMuI5hZm9CYakO+DdSEXOhoFMHG46Wse881bQA1K1t9iOn/EyuhCMxHhROE7e7XXBrAQg2zJ2Gn9kQpPnQuNAXsFftRdYd7HYJP0DyK5PVqAPXMuOd++B8zF/UdjTGEm8ib/FfM9yBTy1Z7q3HxMHdE/ZXraPkw+jSrgpmG7l5WyC7dKBQEkB7zGk9uz/KusRXaLzbXsJFJLYo7Huvv0QM3xkxnGp/T7uVA1173Er6/rK6myZfZsq/t/kOkOMeCRse7fbA3x2EQrIsV6R6LrNVrpLA4hWUIA7yvZUb2xxyOk45U2ViZ2aadu38irArnM4ti2ugfIAZQlJMpNNhUqIuKlk99jj7/fuQnqBA8bFZseq7zULy/xftUX3v/cF1mZQXTWu4uk7VcfD/fF6u8vbyxaNhEpK1s0PzeZZMd1KKiBozXOCUyIvA0rS8jtU/KHNT/qlXUH3Mx2xQ1HPgFOe9q0zWtPZ3usd+9cjafCh+MJxyV9G6fwxP+pGXoQqqUqT13X2O7ITp+EdXZNKpbsJ71ZLWQ0gK5QY/vC++D3vEV1vxxbn6z4nyxZmdLxAG/Puro4gEvvgOOUuVn/pAkeoKf/s6ttjWB4MsXm2f66VKb7Crc1S+Th3L6j4Y9J2VlvlJOQUDlG+xDcb5tTAhP+WfhBj7HgMH2V73nbhkOp87zk3ttwEdKWr9hXqfXSVi6XQr1MKxA40hQVuMDv7LcU3dv3cD9VTfJ5ETUHgRliMYWfGmP0n85IC8UtZcGybgh3SZ93mw6q+ysYyFOFrTtzRhQcqb/DWULeoVLG913hEqqPk3fQjOW7Lh/hS8d12494QQpX6RVW2zQ3Tdqjxd5qiUEmSGL7pJMGpwsr4MGVVUyKPKQypmiB+x08aL9/4kyS1Vz56wOd0t/6EyFfOmWxr69rSF5DpgiA6D4dU3odAOoiFFR6BIXUEJAq8NCixV2xWochRy34PdRaxId+Y6YfW/woc5L0qulySBwqzCRPykZvqkbCDmsO6dPUYivsRz**JXj60L6LFuXENkdXHtddb1wn9Fe102pYyVVvm801ko1eY+PXm21mecQrgslMzukai8YH0BvBDmuevD033/xW1cEDYI5KLxokIx78GXriVe8op4RrpENUloPnke+vkS614QG70khmKLqdZzuhuwRUnDudNmDDe5dIfQ65iwueZeLU12fi8KHIPl2dDmQBqJRfyYhAUB68+9rr68uha/IWvdTHEUEFSQYzUB4jRi7DyjWk7FGHvl1YP6GWAHSqFsVZXErt1Ejmml5rwww.uuxsw8.ccboIb/LM/r06jB5j/qw08TTjnF9guvHhCLXCMy1HFQL7vPpQKfihl8+LvVz8gQ2B4fNp9Qr2Mt3mnoJKinJAY6j5CFE6Dl4idbN6SjGxgGp5eT4p9x7FIGA76UTvSYOe6lUGGBrbpRomwSa/N/qOAWmHTjaB/NhOlL3Ip/4dwGEysbzliSNGdWgRYMRheyZVeOQsZxq7S+bgo2mkacrjSLfuBUqHHueSwqKaxtn5gJZNoifsTqTos/2zVaRpEid4hJI4ovdHeak78OPim3JxI/sYK5lwTHhWe7lwAUaT1kJ5BvKUxdxKNpvak+9qfQ+GVkzoZMuK8L+ShZwbTGQ7Z946Ab26SZ85LV65SxtgsYcxMGvCZTgGgUxEsdOlIU/JcRkJixu9m90YbYm72hDpBoK6NlDFz3jWEsRYiZ7xfIOH4Zo12t/2rjdIXxmymGJuN6+ItYm8/O1Z7a/HiazpX8tEIO8nxLwqy1YuefecrxJclfmJ+SszPbzjaAuwB5NVv8iSwi1sjXs2sarkfvB/vToJIziGVOyeXpWXxnjyWxvLKG+6OIi7wI496fpec3gIiYpViSKuh1QvYvBmA6gTJ/4O6OQz39MI4/odW6pmVqIAFis93vBEXb2DTpuoGyjoF9b8r9bJzFq9tFMo7xc/OcYxExqTvVYQTOqvyRSEpm4dTXu5bYt55yFdEjN2h02XCtFQ/xVShhQMjyXrSDYxL9n9zcx3Clvzz1WtbJ+E8SUb5QxxGSX3zXbDrJPWjze0U4HDp+VXXQxY+AGoWFzP8mTlen4YSauPTAEnAQg5dCGOR5sSi/lf8oHzdjz62UBEX2yIDfF8Kzt9Q3/jdnm9DPYLGwncPe+MUOCc/S1156Kl/rF2JjfYw022GKTqwVVvPlfYMk11IvA5+oLdVJUPYIhp54ZRwvNSqxLgm9GggyteC9sRPEF458HV+AcW8CZAR5a1eJjTqVQmK857Re6tpoRt4V9S8iI2kfa0k0TCm2Y9PgAkuj+gJeMxigGo1u/yX3GaHM6xsfhLOiuHBaA6wrKkADbAa7r7HDvLfeAZDHku/Sl/NzfvqRaRTAGs4o+kaQ6kgaep4c+AIXJflSmpYpm3rTeIw8YnTQFnk7923wvCha2FXoCK0Yk+0fFu7j/bYY9QdYPZqS/L2E**i+lvXm2TDNm+PQBQxUTgVNwKFXgP3z7zQbUuivTzjdyq0kdMgPF1sNZwwVLSiBH6I+Z5E/9VZQnhjwTPVIlwzJegP56V00nNpXifB4mqjkl58OAvj+U5O9gzgWm+BU+Y5BXkWKJymbD/2iLj+6GAb0exK3wRq9n6zOFaWhwylFOtuLjg6hOWPupRyeT78N3Or1JI1+wCZqGTsQgXpDdDA8vZoI9a+GI6DiIngHGD47OMOv/A15mmnv6EQyhXfI2ZvhA7A7VcPLipOJaj/VtnNcYw536FJliNbo4oSFydpqpAQeskPXVm06uufQyNxm41ot12HUgi5LrzukUCvjBu+y+JEuanKr7haLmmYM3PHtZ9ezFXOT36KhNT4I3X8GQPkDiEzJnmhSErLOuw/X+Q2u+vVWykyMIvFBMVLFLbUJmd+4jVUNNUhAuvIlBuaVD5bym7h22oRdy0Ni5+7VXhnlY08uW2H7nS65ftrqMsc01vAk92b8hKebEvliBSbFZf2tM2yVv0uALBP1ksG7rAA==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誓不低头

    李承乾从谏如流,当即命人前去玄武门外通知房俊……

    内侍换上一盏新茶,李靖执壶给太子斟茶,沉吟着问道:“殿下当真欲放过关陇一马,让长孙无忌回府潜居、致仕告老?”

    他理解太子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希望关陇能够成为东宫的帮手,毕竟山东、江南两地门阀既要用、更得防,稍有不慎便会被架空,使得朝堂上下皆成为其党羽。

    但关陇经此兵变,叛逆之名无可推卸,若予以宽恕,可谓赏罚不明,那些为了帝国正朔浴血奋战而阵亡的将士如何交待?肢体残缺、身体受创而对关陇深恶痛绝的兵卒如何安抚?

    看似眼下得一助力,能够稳住朝堂,登基之后将皇权紧紧攥在手中,但后患太大了……

    李承乾呷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慢慢品味着茶水的回甘,良久才低声道:“孤知晓卫公之意,如此举措,与饮鸩解渴无异,短期内可以助孤掌控朝堂,一定程度上达成权力的平衡,但长远来看,帝王威仪不再、奖惩制度崩坏,遗祸无穷。”

    李靖奇道:“既然如此,殿下何必这般执意?以东宫六率加上右屯卫之战力,固然无法击破数十万东征大军,但若是谨守关中、护卫皇权正统,却并不难。”

    李承乾摇摇头:“孤担心的不止是李勣……李勣此番之行为颇为诡异,全然不似他以往之作风。有人说他意欲坐山观虎斗,只等着关陇将孤覆灭之后才挥军回京,一举荡平叛乱另立储君,达到大权独揽之目的……以前孤这么想,但是现在,孤觉得不是那么简单。”

    李靖一头雾水:“殿下何出此言?”

    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是这个猜测最符合李勣一系列行为,否则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李承乾看了一眼窗外颓废的院落,沉声道:“卫公可还记得当初父皇发动玄武门之变弑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后迅速平定太极宫、将高祖皇帝的元从禁军隔绝在外,一举控制高祖皇帝这才抵顶大局?”

    李靖颔首。

    他当年虽未参预“玄武门之变”,置身事外,但其间种种过程却是知之甚详,闻言蹙眉道:“自然记得,陛下当年运筹帷幄,迅速平定宫中更是远胜于玄武门下的那一场厮杀,堪称惊为天人。”

    杀李建成、李元吉并不难,以当年“天策府”的实力加上关陇门阀整齐站在身后,任谁都会一击必杀。最难的还在太极宫,毕竟当年李建成之所以暗中谋划袭杀李二陛下,正是得到了高祖皇帝的首肯,甚至相助。

    现在去看“玄武门之变”,乃是李二陛下及其麾下天策府众将不肯引颈就戮,故而奋死一战,可若是当年失败,那就妥妥的谋反未遂,秦王府上下以及天策府众将都将被夷灭三族,史书之中多了一桩“秦王谋反,诛之”的记载……

    所以杀掉李建成、李元吉是没用的,真正的决策者稳坐皇宫之中,那便是高祖皇帝。如今人人皆所大唐之所以逐鹿天下、并吞各路诸侯乃是李二陛下英勇无畏、用兵如神,打下了大半个江山,将高祖皇帝渲染成一个先靠着出身聚拢势力揭竿而起、后靠着儿子打天下的无能之辈……可那怎么可能?

    隋末乱世,群雄逐鹿,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萧铣、梁师都、刘武周、李密……哪一个不是当世人杰、一方豪雄?更别说域外尚有突厥、室韦、契丹等等兵强马壮的异族虎视眈眈,随时可以踏破边关、入寇中原,于此等群雄并起的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高祖李渊自然是雄才大略。

    不将这样一位皇帝彻底控制,即便玄武门下弑杀李建成、李元吉,只怕天亮之后,秦王府上上下下连带着关陇门阀都将被天下勤王之师团团包围、斩尽杀绝。

    故而当年李二陛下迅速平定皇宫的手段即快又稳,那是比玄武门下厮杀更为惊心动魄的较量,难度之大,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李承乾苦笑一下,摇头道:“没那么玄乎……其实当时父皇领兵尚未踏足内宫,整个太极宫便已经尽归父皇麾下,连高祖皇帝都被软禁在寝宫之内,等到父皇入宫,大势已定。”

    这倒是李靖不知道的,他好奇问道:“这又是为何?”

    李承乾也没什么好隐瞒,坦诚道:“高祖皇帝身边有一支内宿部队,掌管这支部队的是内侍王瘦石,而王瘦石老早便投奔父皇门下,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意欲袭杀父皇、高祖皇帝予以默许,亦是王瘦石通知父皇,所以‘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里应外合的兵变,父皇在玄武门下弑杀建成、元吉,太极宫内忠于高祖皇帝的部队也已经被清洗干净。”

    李靖目瞪口呆,没想到“玄武门之变”的背后还有此等秘辛……

    李承乾自己执壶斟了一杯茶,呷了一口,吐出口气道:“自父皇登基之后,王瘦石以及其属下的那些死士便不知所踪,孤亦多年未见,如今,‘百骑司’却发现了王瘦石的踪迹,此人一直身在东征大军之中,且数次派人潜入太极宫……孤怀疑他是奉父皇之命行事。”

    他说到这里,李靖马上明白过来:“那份所谓的遗诏当真存在?”

    李承乾颔首道:“应该是这样,最起码王瘦石也是奉父皇遗命行事,李勣之种种诡异行径也就有了不同的解读。”

    李靖的确不愿掺合政事,但他不傻。

    如果当真有李二陛下的心腹内侍统御死士,按照遗诏行事,且让李勣也不得不遵从,那么遗诏之中最主要的一条命令,一定是“废黜太子、另立储君”,所以当关陇门阀举兵起事,打着废黜太子的旗号,李勣统御数十万大军却隔岸观火,坐视叛军肆虐关中,一度将东宫逼入绝境,只等着东宫彻底覆灭,再挥师回京,另立储君。

    看似过程没有什么不同,但本质却天差地别。

    之前的猜测是李勣欲另立储君、大权独揽,如今则很有可能是陛下遗诏有命,临死都要废黜太子……

    李靖默然,不知如何安慰。

    被自己的父亲这般蔑视,临死之时宁愿中枢动荡、朝局倾覆,数以十万计的长安百姓卷入兵灾,亦要将太子废黜……对于太子来说,这是何等的悲伤与挫败?

    太打击人了……

    他也明白了太子执意留着关陇的意思,关陇门阀举兵起事、其罪可诛,如果太子在位他们还有几分利用价值,能够得以苟活,可若是太子下台、新君即位,为了整肃朝堂,势必要杀鸡儆猴,将关陇连根拔起,由江南、山东两地门阀充入朝堂,尽在掌握。

    所以,关陇若想活命,保证传承不绝,就只能死死的站定太子这一边,即便将来遗诏流出,他们也得与太子并肩作战。

    李靖心神震荡,良久方才低声问道:“殿下……有何打算?”

    若是李勣、王瘦石等人当初拿出废黜之遗诏,太子是否甘心让位、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手的帝位拱手让人?

    这不仅攸关太子个人之生死,更攸关东宫内眷、文武官员、乃至于此次兵变之中完全忠诚于太子的军队。

    李承乾放下茶杯,挺直背脊,与李靖四目相对,眼中目光灼灼,一字字道:“这只是咱们的猜测而已,当时父皇于军中受创,李勣等人传回消息说是伤重昏迷,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留下遗诏呢?”

    李靖沉默一下,心中砰砰乱跳,好半晌,缓缓颔首道:“殿下之言有理,这份所谓的遗诏,未必存在。”

    遗诏到底存不存在?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肯不肯承认,更重要的是看谁拳头硬。如果东宫一盘散沙,太子毫无心气,即便没有这份遗诏,手握大军的李勣以及代表李二陛下最忠心力量的王瘦石亦可轻易易储。

    反之,只要东宫的拳头够硬、上下齐心,即便这份遗诏当真存在又能如何?

    法理从来都只能作为辅助,就好似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一样,太子建成名正言顺、大义所在,可李二陛下一朝反噬,将其党羽一并剪除、朝野上下杀戮肃清,堂堂正正坐在太极宫的御座之上,还有谁敢提一句“谋逆”?

    始皇帝驾崩之时,公子扶苏孤悬于外,胡亥矫诏送往扶苏面前之时,有谁不知其中蹊跷?扶苏之所以饮鸩自尽,与其说是“遵从父命”,更应该是身边的蒙恬不愿为了他挥师咸阳、匡扶国祚。

    但凡拳头够硬,什么圣旨、诏书都是一张废纸!

    李承乾双眉一扬,举起一只手掌,指天立誓:“孤于危难之中,得卫公之辅佐,匡扶国祚、维系正统,他日功成之时,富贵与共、必不相负!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李勣离席起身,单膝跪地,沉声道:“殿下宽宏慈爱,乃千古明主,老臣有幸追随殿下,自是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君臣立誓,相视一笑。

    遗诏又如何?

    走到今时今日,乃是东宫上下浴血奋战换来,区区一份遗诏就想让他低头?

    绝无可能。

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生死关头

    假若蒙恬当真如史书之中所载一般力劝扶苏不要误信诏书,且给予全力支持,凭借他麾下几十万督工长城的大军,扶苏又怎会相信那封诏书,甘愿饮鸩自尽?

    只不过是没有得到蒙恬之承诺,眼看无望回到咸阳继承皇位,天下之大已然再无容身之所,绝望之下愤然赴死罢了。

    眼下李承乾得到李靖之承诺,这位“军神”手中除去东宫六率之外再无军队,但其名声却是响彻海内、威震域外,象征意义不啻于数万大军。其麾下东宫六率尽皆忠于东宫,再加上房俊的右屯卫,两支强军足矣拱卫长安、肃清关中,除非李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挥军强攻长安……

    以李承乾对李勣的了解与认知,大抵是不会那么做的。

    一旦挥军强攻长安,那便是“弑杀储君”,乃大逆之罪,即便手中有遗诏存在,也免不了史书之上留下“以下凌上”之千古骂名——毕竟任何诏书都有伪造之可能,只在这个可能性存在,李勣的污名便很难洗清。

    素来自持清正、珍惜羽毛的李勣,岂肯做出那等傻事?

    *****

    关陇门阀虽然此次兵变大败亏输,门阀势力遭受前所未有之巨大打击,但根植关中多年,与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即便在长孙无忌等一众大佬退守终南山负隅顽抗、族中子弟尽皆被捕下狱的情况之下,依旧有隐藏的力量潜伏于暗处,将长安成里里外外各种消息、动向源源不断的传递给长孙无忌。

    所以当听闻刑部侍郎崔余庆于庄园之中被袭杀身亡,程咬金四处搜捕凶手,即便是素来城府深沉的长孙无忌也慌了……

    “咳咳咳……那程咬金该不会当真发了疯,不顾太子之意愿,起兵前来讨伐给山东世家一个交待吧?”

    今日难得一个好天气,但宇文士及却是心力交瘁、身体衰弱因而大病一场,听到长安传来的消息之后顾不得修养,拖着病体前来会见长孙无忌,商议对策。

    长孙无忌愁眉不展,手里下意识的婆娑着茶杯:“若是以程咬金的性格,自然是不会这么干的,虽然取悦了山东世家,却也恶了太子,得不偿失。可若这件事本就是山东世家所谋划,不惜搭进去一个刑部侍郎……只怕现在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咱们派人袭杀了崔余庆,程咬金起兵讨伐咱们名正言顺,太子固然不满却也不得发作,可能性甚大。”

    即便入唐以来山东世家屡屡遭受打击,不得不远离朝堂龟缩于各自本家默默发展势力、教授子弟,但没有人能够比一手打压山东世家十余年的长孙无忌更了解山东世家的力量。

    面对如今千载难逢大举进入朝堂的机会,山东世家自然野心勃勃,绝对不容许太子借助关陇之力对其予以限制,当下之局势,拥有李勣这杆大旗的山东世家已经无人可挡,根本不怕激怒太子,所以驱使程咬金剿灭他们这些关陇残余实是理所当然……

    宇文士及脸色极其难看,叹息道:“让尉迟恭回来吧,否则咱们关陇门阀倾覆在即。”

    一旦他们这些汇聚于此的关陇上层被程咬金一窝端了,那么已经被太子抓捕下狱的关陇子弟便全无利用价值,下场要么斩首示众、要么流放千里,曾经辉煌一时的关陇门阀就算是彻彻底底的覆灭,永无复起之日……

    故而将尉迟恭拖进来,亦要承担极大的风险。

    因为身在东征大军之中,尉迟恭的立场有些特殊,兼且与李二陛下之关系非同一般,乃是最为亲信的关陇将领,既然没有参预此次兵变之中,很大可能不会受到太多牵累。

    可一旦率军赶来驰援,就算是一脚踩进这个漩涡,再想置身事外绝无可能……

    长孙无忌沉思半晌,无奈道:“此举风险极大,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此时山下倒是有右屯卫虎视眈眈、堵住道路,可一旦程咬金率军抵达,右屯卫会否极力阻挡,不许其破坏太子之谋略?

    谁也不敢肯定。

    可尉迟恭若是赶来援救,等于同时激怒太子、李勣,日后岂有容身之所?

    宇文士及摇摇头,嗓音沙哑:“赶紧修书让尉迟恭前来驰援吧,此时生死关头,犹豫不得。”

    长孙无忌没说话,点点头,起身来到窗前书案处,研墨铺纸,执笔写就一封书信,吹干墨迹收入信封,点燃蜡烛融化一块火漆封在封口处,然后叫来自己的家将,吩咐道:“快马加鞭,送往尉迟恭处,定要亲手交给他,然后等着跟他一起回来。”

    “喏。”

    家将接过信封收入怀中,转身出去,叫了几个人策马离去。

    长孙无忌回到宇文士及面前坐下,良久才叹息一声:“此番兵谏之失利,不在吾之谋划,而在于天意也。”

    宇文士及默然不语。

    任何事但凡归咎于“天意”,都无异于推卸责任。此番兵谏之所以失败,最主要便在于对东宫所属军队之战力估计不足,尤其是右屯卫半年时间先后大战吐谷浑、突厥、大食人,之后数千里驰援一路从西域杀回长安,仍能够重创关陇军队,使得局势一举逆转。

    即便是整编不久、根本未曾被长孙无忌看在眼里的东宫六率,亦能死战不退,给予关陇军队极大之杀伤,两度杀入太极宫却依旧将其歼灭,错失良机,终至右屯卫攻破金光门,一败涂地……

    但这个时候反驳长孙无忌的话语,等若指责其在此次兵变当中的失误,局势依然沦落至此,说那些埋怨之语又有何用?

    *****

    即便长安兵变已然消弭,关陇退往终南山负隅顽抗,局势已然渐趋明朗,但除去程咬金麾下的左武卫快速抵达春明门外驻防以外,其余东征大军依旧在李勣指挥之下慢条斯理的逐渐开拔赶赴长安。

    军中一干将领自是各有谋算,早已心急火燎,却也不敢违背李勣的军令,只能一支一支军队的开拔,且要遵循军令每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往往是清早开拔,午间便要扎营。

    由潼关至长安的官道之上旌旗招展、遮天蔽日,无数军队密密麻麻、慢慢腾腾,蔚为奇观……

    ……

    夜幕降临,晚风微拂,却吹不散尉迟恭心里那一片焦躁……

    坐在营帐之内,遥望着星月之下影影幢幢的骊山,尉迟恭如芒刺背、坐立难安。

    身为关陇一脉,尉迟家却是早在入唐之时便与其他门阀有所区分,当几乎所有关陇门阀都削尖了脑袋往朝堂里钻,试图攫取更多政治利益的时候,尉迟家却在他的率领之下扎根军伍,默默培植势力,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事实证明,即便长孙无忌之谋略关陇第一,但他尉迟恭的选择却是最为正确的——没有军权在手,再大的权力也不过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一阵风雨袭来便七零八落、残破不堪。

    然而身为关陇的一份子,又岂是他说划清界限便能划得清?

    长孙无忌举兵起事、阴谋兵变,尉迟恭从头至尾不曾参预,可一旦关陇门阀因此遭受反噬,有破家灭门之危,尉迟家又怎能置身事外?

    关陇同气连枝,且不说根本割裂不了彼此纠缠甚深的利益瓜葛,即便是这次兵变他根本不曾参预也没人相信……

    正可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想躲也躲不掉。

    眼瞅着关陇门阀一败涂地、大败亏输,倾覆只在旦夕之间,届时朝堂之上势必对关陇势力大肆清洗,尉迟家必将遭受波及,应该如何应对才能置身事外,避免卷入其中?

    尉迟恭急得头发都白了一片,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却也一筹莫展……

    心头自是将长孙无忌恨得半死,即便陛下打压门阀、太子沿袭此政,可依凭关陇门阀之底蕴,起码百年之内依旧处于帝国高层,纵然权势略逊,照旧富贵至极,又何需“举兵起事、废黜太子”这般激烈的手段?

    如今谋划不成,反受其害,累及整个关陇门阀跟着遭殃,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正自郁闷焦躁之时,外头有亲兵带进来一个兵卒,一进门便说道:“吾乃赵国公家将,有书信一封,务必呈交鄂国公当面。”

    说罢,自怀中掏出书信。

    尉迟恭瞅着那封书信,眼角一阵抽搐,没有伸手去接。

    他知道长孙无忌此等关头送来信笺,必然没有什么好事……

    可是踟躇良久,还是伸手将信笺接过,验明火漆上的印鉴,这才取出一柄小刀挑开火漆,取出信纸。

    看过之后,面无表情的取过火折子吹燃,淡蓝色的火苗舔舐着信纸,转瞬焰火升腾,化为灰烬。

    “回去告诉赵国公,便说吾已然知晓。”

    尉迟恭面色阴沉得似能滴出水来,语气不善。

    那家将躬身施礼,为难道:“赵国公的意思,小的是与鄂国公您一同回去……哎呦!”

    话音未落,已经被尉迟恭一脚踹在胸口倒飞出去五六步跌倒在地,惨叫一声未等回过神来,便见到尉迟恭铁塔一般的身形站在面前,居高临下洒下一片阴影,语气阴冷暴戾:“老子想来说一不二,莫说是你,就算是长孙无忌此刻站在面前,亦是如此!再敢聒噪,信不信老子扒了你的皮?呸!长孙家的狗东西。”

    那家将胸口憋闷,一张脸血红一片,捂着心口不敢多言。

    “呼……”

    尉迟恭长出一口气,转身走向门口,口中道:“回去告诉长孙无忌,吾当率军赶赴终南山,让他将心放在肚子里。”

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收买房俊

    眼见尉迟恭怒气显现、杀气腾腾,那家将哪敢多嘴?赶紧恭声应下,转身边走……

    尉迟恭转身坐下,命人将副将叫来,吩咐道:“传令下去,即刻开拔,加快进度,沿灞水溯流而上,直奔终南山。”

    副将一愣,忙道:“大帅,怎可如此?吾等奉命赶赴长安,若是中途变道向南而下,便是违逆军令啊!”

    李勣治军之严谨,天下闻名,素来以铁面无私著称全军。当初东征之时意欲将女婿杜怀恭带在身边增涨资历,结果杜怀恭吓得避而不见,甚至称病不出,言必称“欲以军纪杀我”,由此可见一斑。

    即便是尉迟恭,胆敢违逆军令私自行军,也一样吃不了兜着走。

    尉迟恭显得甚为烦躁,瞪眼喝叱道:“吾岂能不知?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速速前去传令便是,一切后果自有吾来承担!”

    副将不敢不多言,自去传令,只不过刚刚他出营帐门口,便听到身后传来摔碎茶杯的声音……

    ……

    到了傍晚时分,右侯卫数万人马整治停当、拔营而行,脱离官道上熙熙攘攘的大部队迅速沿着骊山脚下向东疾行,过了新丰城之后顺着官道折而向南,过灞桥径直南下,由灞水东岸一路疾驰,于蓝田地界直扑终南山。

    沿途所遇的各路大军见到右侯卫这般急行军,纷纷又惊又奇,全军都龟速行军,何以右侯卫却这般迅捷?

    难不成是长安局势有变,尉迟恭接到了李勣的军令故而先行一步?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去,尉迟恭策骑于中军向南疾行,忽然前方斥候回转,来到马前禀报道:“启禀大帅,前边灞水对岸发现一支军队,几乎与咱们一同行进!”

    尉迟恭心中一惊,赶紧加速向前,抵达一处河堤上树木稀少、河道狭窄之地,策骑向着对岸观望,便可见到对岸沿河栽植的树林之后一支军队擎着火把逶迤向南,此时也有几骑驶来对岸河堤上,向着自己这边观察。

    此处河道仅十余丈宽,虽然看不清对方面容,但影影绰绰之下依旧可以盔明甲亮、行进之间颇有军伍之风,心中一动,遂解下腰间强弓,自箭袋之中抽出一支狼牙箭,引弓搭箭,“嗖”一声放了一箭。

    箭矢飞跃河道落在对岸,距离那几骑距离颇近,吓得对方一阵吵嚷,一人扯着嗓子大骂:“对面可是尉迟老贼?特娘的突施冷箭,想要射死老子不成?”

    尉迟恭对这个声音非常熟悉,一听便知道是程咬金……

    他正欲说话,忽然耳边传来“咻”的一声空气震响,下意识策马往旁挪了一步,一支羽箭贴着自己身体飞了过去。

    气得他胡子都翘了起来,程咬金居然以言语使得自己分神,暗中施射冷箭,若非自己反应快,差一点就着了道,怒骂道:“程咬金你特么也太阴险了吧!来来来,有种过来与老子大战三百回合,让老子拧下你的狗头!”

    一边转头对身边亲兵道:“传令下去,最快速度向前,一定要赶在对方前头抵达终南山!”

    “喏!”

    亲兵掉转马头,直奔正在行进的军中传达军令,全军速度霍然加快。

    对面程咬金毫不退怯:“有种你过来!素闻你这老儿有‘空手夺槊’之能,正巧老子最擅长使槊,看看谁高谁低!”

    尉迟恭冷笑一声,大声道:“你这老东西平素锦衣玉食、好色无度,怕是身子骨早就给掏空了,还以为是当年勇冠三军的时候?来来来,老子让你三招,不打得你跪地求饶,老子跟你姓!”

    话说完,对岸却是没回应。

    尉迟恭眯着眼仔细去看,对岸依旧有几骑站在岸边……忽然醒悟,程咬金已经偷偷下了堤坝,留下几个兵卒应付自己……

    这奸猾的老东西!

    尉迟恭气得不轻,二话不说掉转马头下了堤坝,催促麾下右侯卫加快行军,一定要赶在左武卫前头抵达终南山。万一被对方先行一步猛攻大云寺内的关陇军队,将自己隔在身后,自己到底要不要与左武卫真刀真枪的干一仗?

    他不能任由关陇被程咬金剿杀,更不愿与左武卫白刃相向,那样一来自己可就半点退路都没有。

    想必程咬金也如此想法,意欲先行一步抵达大云寺,以便立即对关陇军队发动突袭,以免与右侯卫对阵……

    ……

    两支军队隔着灞水一路向南,一支隶属于山东世家,一支则归属于关陇门阀,前者意欲一举将盘踞朝堂多年的当权者扫灭剿杀,以便大举进入朝堂彻底攫取原属于对方之利益,一方则拼死自保,不肯步入覆亡之绝境。

    两军都将自己的速度提升至极限,点燃火把有如两条长龙一般自灞水两侧狂飙突进,都想着先对方一步抵达灞水、浐水两条河流源头之间的大云寺,虽未开战,但相互竞争的气氛却已经浓烈至极点。

    大云寺后山庄园之中的精舍内,长孙无忌正与宇文士及对坐饮茶,虽然已经半夜,但想起方才传回的尉迟恭已经起兵赶来的消息,两人毫无困意,默然饮茶,心里却是七上八下。

    轰隆!

    一声闷雷在窗外滚滚而来,宇文士及放下茶杯,抬眼瞅了一眼窗外,滚滚乌云不知何时已经铺天盖地,将漫天星月遮挡得无影无踪,黑压压如墨一般,眼瞅着就是一场大雨。

    不仅叹了口气,无奈道:“自去岁开始,关中这天气便诡异非常,夏日暴雨泛滥、冬日大雪成灾,如今整个关中的河道都盈满为患,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若非房二筹建那个所谓的‘救援队’,只怕早已是饿殍遍地、白骨盈野。”

    这话很是沉重。

    古人对于“天人感应”的那一套是非常崇信的,认为上天的一切变化都是对人世间的反馈,圣人出世自然霞光万道、风和日丽,而一旦遭遇极端灾害天气,诸如地震、暴雨、大雪乃至于瘟疫之类,皆是人间出现违反天道之事,上天降下惩戒予以示警。

    如此联系到此番关陇兵变,自然人人皆认为是关陇门阀有违人臣之道,导致兵连祸结、纲常失序,故而才有这等大雨大雪之灾害,荼毒关中百姓……

    这对于关陇威望打击之大,不下于右屯卫之连番挫败,更加动摇关陇门阀的根基。

    人心尽失。

    宇文士及痛苦的闭着眼,关陇门阀大多起于代北各部,以蛮胡之身入主关中,历经多少心血方才取得关中百姓之认可,其中之艰难不堪想象。结果破坏容易建设难,一朝野心勃发便做下这等悔之不及的错事……

    屋外脚步声急促响起,宇文节快步入内,急喘了两口气,咽了口唾沫道:“刚才斥候来报,程咬金率领麾下左武卫已经抵达距此五十里之处,两个时辰便可抵达。”

    屋内瞬间一静。

    宇文士及忙问:“尉迟恭现在何处?”

    宇文节道:“鄂国公率领右侯卫也正在赶来,与左武卫沿着灞水两侧齐头并进。不过他们由骊山向南,走得是灞水东岸,需要渡过灞水才能抵达此处,所以肯定要慢上一个时辰,而且这还是左武卫放任不管的情况下,一旦程咬金分出一支部队延阻右侯卫渡河,所需时间更长。”

    宇文士及张张嘴,说不出话,他想到程咬金有可能率军前来,但没想到这么快,山东世家这是铁了心不管不顾,宁愿冒着被太子记恨的风险,也一定要将关陇门阀赶尽杀绝。

    眼下唯一能够指望的,就只剩下此刻屯驻于山脚之下的右屯卫,寄希望于高侃能够拦住程咬金的左武卫。

    但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大的可能则是高侃放开一条道路,任凭程咬金率军直接杀到山上……

    窗外,细细密密的雨点倾洒下来,空气一阵清凉湿润,却驱不散心中的焦灼。

    长孙无忌道:“传令各部,各自列阵准备作战,若战况不利,准许撤离阵地向后山撤离,重新组织集结。”

    “喏!”

    宇文节领命,却并未离去,他还要等着看看长孙无忌是否有其余吩咐。

    长孙无忌却已经看向宇文士及,语气诚挚道:“还是得劳烦你跑一趟右屯卫营地,面见高侃,说服其挡住程咬金的左武卫。”

    宇文士及无奈,苦笑道:“非是吾不肯,若能解此危机,纵然一身残骨尽付狼吻又有何惧?只不过咱们与右屯卫几次大战,彼此仇怨甚深,即便太子意欲保存吾等之性命,只怕高侃也不肯冒着得罪山东世家的风险来帮咱们。”

    当初李二陛下打压门阀、削弱关陇,房俊便是其马前卒,政治理念紧随陛下,对关陇积怨尤甚,恨不能一下子将关陇彻底打落尘埃,不帮着程咬金一起上就算好的了,怎么可能去挡住程咬金?

    长孙无忌倒是很自信:“自从关陇门阀撤离长安,东宫抵定大局,房俊的态度忽然之间变得有些莫名其妙,似乎对于那些关陇空缺出来的权力不屑一顾,完全不上心的样子,更不提什么关陇如何如何……谁知道那厮到底打什么主意?他派遣高侃堵住咱们下山之路,或许早已洞悉今时今日之场景,故意助太子保住咱们,以便咱们能够为太子效力。你去告诉高侃,自今而后,咱们关陇与房俊恩怨两清、井水不犯河水,一心一意辅佐太子成就大业,决不背叛。”

    顿了一顿,他又补充道:“吾尚有一幼女,明年及笄,若房俊答允保住咱们这一回,则将此嫁于房俊为妾,两家永结秦晋之好。”

    宇文士及、宇文节两人目瞪口呆,前者失声道:“你疯了不成?即便咱们此战大败,甚至从此覆灭,那也得死得堂堂正正,岂能将嫡女嫁给旁人为妾,沦为笑柄?”

    长孙无忌的发妻已经去世,现任正妻乃是续弦,这个幼女便是这位正妻所出,那可是实打实的嫡女。似长孙家这等关陇豪族,家中嫡女便是最为尊贵的象征,除非嫁于皇帝、太子可为妾室,否则即便是给一个亲王做妾那也是自甘堕落。

    生死事大,可门楣坠落那是比生死更大的事!

    长孙无忌岂能不知这一点,心中又岂能甘愿?

    他叹气道:“除此之外,又能如何?此番剧变皆因吾之错估形势而起,关陇各家这么多年拥戴于吾,如今却遭受吾之连累有灭门之祸,万一局势发展至绝境,吾即便身于九泉之下,又怎能心安?吾意已决,你速速前去,莫要耽搁。”

    他觉得房俊之所以派遣高侃步步紧逼,然后堵住山下的路口,等得便是这一刻——关陇若没有真正陷入绝境,又岂会全心全意支持房俊?而房俊此刻挽救关陇门阀,不仅仅在太子面前又立下一桩大功,更会彻底收服关陇门阀……

    所谓的“城下之盟”,还不是任凭人家房俊提什么条件都得答应下来?

    而得到了关陇的鼎力支持,房俊才会稳稳的在东宫占据一席之地,即便江南、山东两地子弟涌入朝堂,也无人能够撼动房俊的地位……

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秦晋之好

    滚雷自天际传来,乌云翻涌,星月无光,细细缕缕的雨点便沙沙落下。

    大云寺山脚下的大营之中,高侃顶盔掼甲、大马金刀的坐在帐内,听取斥候汇报。

    “左武卫、右侯卫两支军队沿着灞水两岸齐头并进,双方都想要先一步抵达终南山,故而行军迅捷、全力前进,距此只有一个时辰的路程。”

    听着汇报,高侃抬起头,将目光投注到墙壁上悬挂的舆图上,仔仔细细产看一番自灞桥至此地的地形,心中估摸着两支军队的行进态势,沉吟不语。

    程咬金何以在太子明确保住关陇门阀的情况下已然倾巢而来、杀气腾腾?

    尉迟恭为何胆敢脱离大军序列,自灞桥一路向南奔袭?

    他现在对这两个问题没有收到丝毫消息,虽然心头有所揣测,却也不敢断定,万一事实与自己的猜测有所偏差,影响甚大。

    想了想,他问道:“这两支部队可有轻骑兵前出?”

    左武卫也好,右侯卫也罢,皆是唐军序列之中建制完整的十六卫之一,兵强马壮,各兵种完备。这样的军队人数达三四万之间,步卒与辎重会严重拖缓行军速度,再是如何急行军,速度也有限。所以一般情况下,军中骑兵会预先前出,或是袭扰敌军士气、或是劫掠对方粮道,为大军主力抵达之后的决战做好准备。

    斥候摇头道:“没有发现这等情况,两军的骑兵皆在阵中,与步卒一同行进。”

    高侃颔首,这也印证了他的猜测。

    若两军轻骑尽出,会将灞水东西两岸的狭长区域之内控制起来,不利于各方斥候打探情报,由此可见,无论程咬金亦或是尉迟恭都不是死心塌地想要大战一场,而是在看似全力的行军之中,故意留有将消息外泄的余地,以此使得各方都有反应的时间,来阻止这场有可能到来的大战。

    显然,这两人如此急行军直扑终南山,皆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敢或者不能违背各自身后山东、关陇两大门阀的命令……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大不了自己给双方一个台阶,大家一起好下台。

    “传令下去,全军列阵,堵住山口,不准一兵一卒越过咱们的营地攻到山上!”

    “喏!”

    “将此间消息速速通禀大帅,请求指示下一步行动。”

    “喏!”

    一条条军令下达,整个大营瞬间沸腾起来,无数兵卒自营帐之内冲出,紧握兵刃,在各自队正、旅帅的指挥之下迅速聚集,与营地之内结阵,万余兵卒杀气腾腾的矗立于小雨之中,阵列俨然、有若磐石。

    高侃站起身负手于舆图之前,有亲兵自帐外入内:“启禀将军,郢国公求见。”

    “郢国公?”

    高侃浓眉一挑,这是害怕了啊……

    “请他入内相见。”

    “喏!”

    亲兵退出,高侃回到书案之后,须臾,宇文士及快步入内。

    高侃起身抱拳,朗声道:“末将见过郢国公,甲胄在身,未能全礼,恕罪恕罪。”

    宇文士及笑容温润,抱拳回礼:“高将军威震玄武门,乃吾大唐军中新一代之战将,如今更是为了太子殿下披荆斩棘、领军在外,老朽前来打扰已是不该,何谈恕罪?不敢不敢。”

    高侃亦是笑容憨厚,客气道:“国公请坐。”

    这位关陇门阀的二号人物一见面便将姿态摆得这么低,看来的确是惊慌失措乱了方寸……

    两人分别落座,高侃欲命人奉上香茗,却遭宇文士及婉拒:“时局紧迫,些许礼节毋须在意,免了吧。”

    高侃从善如流,将亲兵斥退,帐内只剩下他们两人,这才问道:“郢国公深夜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时间紧迫,宇文士及也不绕弯子,直言道:“如今吾等退守大云寺,正与太子殿下商议和谈之事,暂时未有定论。然朝中局势动荡,自有一些人狼子野心,意欲剪除太子羽翼、胁迫朝政,故而欲对吾等关陇勋贵不利,还望将军以大局为重,能够阻挡逆贼,匡扶朝政。”

    高侃一张脸便冷了下来,淡然道:“若说逆贼,末将只知起兵反叛的关陇门阀,却不知还有旁人。况且末将驻扎于此,非是为了保护汝等关陇勋贵,而是在等待大帅军令,军令一到,便即起兵杀上大云寺,肃清叛逆、以正朝纲!念在郢国公非是主谋,不忍加害,还请速速离去。”

    大帅虽然下令追剿关陇残余,但从未有命令斩尽杀绝,显然关陇残余的存在还是有些用处的,自然不会任由程咬金统统给杀了。不过右屯卫与关陇连番大战,战死不少兵卒,这份仇怨很可能没法报仇了,总得狠狠的敲上一笔好处才行。

    宇文士及哪里知道高侃到底得到的是什么命令?

    虽然大抵猜测房俊是不会将关陇斩尽杀绝的,但两军打了那么长时间,相互之间仇怨甚深,万一底下的兵将压不住火气,故意放任程咬金率军上山那可如何是好?

    哪怕只有一丝可能,宇文士及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压着心中焦躁,宇文士及笑道:“关陇与越国公素来不睦,这是事实,但正所谓冤家宜结不宜解,能够得到一个帮手,总好过多一个仇人。眼下关陇固然危若累卵,动辄有倾覆之祸,但越国公也未必便如看上去那么轻松自在……如今太子抵定大局,关陇撤出朝堂乃是必然,但诺大的朝堂中枢总要有人去运转,山东、江南两地的门阀大局入朝已经势不可挡。此等情况之下,手握兵权、战功赫赫的越国公自然会遭人妒嫉,被山东、江南两地门阀所排斥在所难免。高将军千万不要小看这两地门阀,入唐以来正因为被关陇死死的压着,他们才偃旗息鼓、休养生息,可一旦进入朝堂,排斥异己、攫取权力简直有如洪水猛兽一般,到时候越国公势单力孤,连太子都有可能被架空,岂非满朝皆敌、郁郁而不得志?”

    身为关陇门阀的二号人物,长期以来一直以对外联络之身份存在,自是思维清洗、口齿伶俐,一下子便抓住房俊的命门。

    房俊所倚仗的除去军功之外,便只剩下太子的信重,若是有朝一日连太子都被架空,房俊又能有什么好下场?投闲置散、郁郁不得志都是好的,搞不好便会被栽赃陷害,惨淡收场。

    高侃默然。

    他自是清楚眼下朝局之关窍所在,而太子宁愿放着反叛的罪名也不予追究关陇,反而要将其收入麾下,也正是这个原因。

    山东、江南两地门阀被压制得太久了,这份远离朝堂的怨气有多么重,将来重返朝堂的**就会有多么猛!

    喻为“洪水猛兽”,毫不为过。

    他觉得自己不是个笨蛋,但是面对宇文士及此等才智高绝、舌绽莲花之士,却难免有些忐忑,唯恐一时不慎便落入对方陷井,干脆不去听宇文士及剖析局势、痛陈利弊,直截了当道:“郢国公意欲何为,又肯付出何等代价?”

    我可以帮你当着程咬金,可你能我什么好处呢?

    饶是宇文士及见多识广,但面对这种直来直去的谈判方式,依旧感到十分不适……

    稳了一下心神,倒是觉得彼此开诚布公更好,彼此条件开出来,谈得拢自然皆大欢喜,若是谈不拢……我这边再加码便是。

    总归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是一定要谈妥的……

    但他不能一上来便露出底线,反问道:“老朽希望高将军能够挡住程咬金,保护大云寺之平安,直至与太子之间的谈判出现结果之后。不知高将军想要什么样的好处?”

    高侃也不傻,摇头道:“既然是关陇勋贵有所求,自然是你们先开出条件,末将再看看是否合适。”

    宇文士及道:“所谓漫天要价、就地换钱,总得高将军开出加码,老朽思量之后再给于答复吧?”

    高侃脑袋有点大,这老东西太狡猾了……

    就不该跟他绕弯子,干脆道:“末将奉命驻守此地,没工夫跟郢国公磨嘴皮子,要么您给个价钱,要么末将恭送您离营。”

    宇文士及也无奈,面对此等“直男”,什么谈判技巧也是枉然……

    也别藏着掖着了,这高侃看似粗豪,实则粗中有细,大抵是不会跟着自己的套路来的,而且右屯卫从上到下皆是骄兵悍将,万一心中有所抵触,哪句话听了不爽犯了倔脾气,那可就麻烦了。

    直言道:“赵国公之意,两家以往之恩怨一笔勾销,凡长安兵谏之中阵亡的右屯卫兵将皆会奉上一份抚恤,聊表歉意。此外,赵国公愿意将嫡女嫁于越国公,以缔结秦晋之好。”

    高侃瞪大眼睛,差点以为自己出现幻听。

    长孙无忌将嫡女嫁给大帅?!

    这可是下了血本了,大帅尚高阳公主,正妻地位无可撼动,长孙家的闺女嫁过来就只能做妾……长孙家那是何等门阀?关陇第一家,大唐第一功勋府邸,更是文德皇后的娘家!即便如今陷入绝地、再不复往昔之荣光,可毕竟名份摆在那里,依旧是天下一等一的门阀!

    这样一个人家的嫡女给大帅做妾,对于大帅的声望将会是无与伦比的提升,毕竟这是最讲究阀阅的年代!

    但高侃眼珠一转,觉得宇文士及既然这般容易便将此等条件开出,显然还不是他的底线……

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讨价还价

    高侃不懂什么谈判技巧,但他知道趁火打劫的道理……

    略一沉吟,他摇头道:“赵国公如此青睐大帅,吾等身为属下,亦是与有荣焉,但这还不够。”

    宇文士及没想到高侃的胃口这么大,如此条件还不满足,只得苦笑道:“非是吾等不愿多给,实在是如今城内城外的产业尽被查封,拿不出实质的东西,也只能以联姻之方式表达关陇之诚意。”

    他也不觉得房俊更在乎钱财,即便将那些传承久远的门阀囊括其中,又有几人比得上房俊的财富?

    房俊素有点石成金之能,“财神爷”之称号绝非浪得虚名,一个那么有钱的人,又岂能在意钱财?

    高侃想的却不是这些,他看着宇文士及,缓缓道:“听闻郢国公与前隋南阳公主和离之后,续弦寿光县主,育有几个儿女,最小的幼女刚刚及笄,尚未婚配……”

    “你什么意思?!”

    宇文士及温和的笑容倏然不见,一张脸有如锅底一般,若非此刻有求于人,他差一点就想踹翻桌案,拂袖而去。

    长孙家一个闺女还不够,居然还惦记我宇文家的闺女?

    简直岂有此理!

    “嘿!郢国公何必这般恼怒?宇文家的闺女嫁得,为何宇文家的闺女却嫁不得?”

    高侃嘿嘿一笑,安抚宇文士及:“非是末将贪得无厌,实在是长孙家前景不妙,此番兵变失败连累关陇各家,即便事后得到太子殿下之宽恕,赵国公是否仍能保持关陇领袖之身份,尚未可知。若其地位骤降,吾家大帅求娶其女出了受人诟病之外,又有何益?反倒是郢国公您身世高贵、德高望重,若能与吾家大帅联姻,岂非双剑合璧、各取所需?”

    他不看好长孙无忌的前景,犯下如此谋逆大罪,如何惩处都是罪有应得,固然太子因为当下之局势不得不借助其影响力掌控关陇门阀,以此对抗江南、山东两地门阀,可一旦局势稳定之后,太子很难不翻旧账。

    到那时长孙无忌不死也要脱层皮,还能有什么价值?

    一旦长孙无忌彻底倒台,取而代之的自然是宇文士及,太子借助关陇对抗江南、山东两地门阀,宇文士及必然依旧屹立朝堂……

    宇文士及气得胡子直翘:“吾妻乃大唐县主,小女自然是宗室之女,汝等居然想要她给人做妾,是何居心?”

    高侃可不怕他恐吓,幽幽道:“这罪名您可不能乱扣,末将只是提了一个建议而已,且不说您答允与否,大帅那边是不是答应还不一定呢。”

    真以为你家闺女金贵?

    还得看大帅愿不愿意呢……

    宇文士及脸上气得发红,心里却琢磨着这个提议的可行性,宇文家的闺女给人做妾的确有辱门楣,可若对方是房俊呢?这位太子登基之后必将圣眷优隆的当朝权臣,若是能够以联姻的方式予以捆绑,对于自己在长孙无忌之后掌控关陇门阀将会带来莫大助力。

    况且这件事虽然有些丢人,可之前萧瑀已经干了,将拥有南梁皇室血统的闺女送到房家做妾,而且长孙无忌也将要步上后尘……轮到自己的时候,大抵已经没人在意了吧?

    丢人的事儿一个人做下自然闹得沸沸扬扬招惹天下嘲讽,可若是做得人多了,大家想必也就习惯了……

    另外,高侃最后这句话说得也很有道理,即便是长孙无忌意欲将嫡女嫁入房家做妾,那也得看人家房俊是否愿意,何况他宇文士及?

    只不过他以往的打算是将闺女嫁入皇室的,怎么着也得嫁一个亲王做王妃,现在却要嫁给房俊做妾,落差有点大……

    心里权衡一番,颔首道:“将军言之有理,那老夫权且应下此事,待到与越国公相见之时,再做详谈。”

    高侃则起身,将笔墨纸砚放在宇文士及面前,笑道:“空口无凭,还请郢国公书信一封,末将派人呈递给大帅,恳请大帅决断,否则末将岂敢违逆军令替关陇勋贵们抵挡卢国公大军?”

    宇文士及愣了一下,旋即气得笑起来。

    谁说这高侃一根肠子没心机的?瞧瞧这一副奸猾模样,颇有房俊那种看似憨厚、实则奸诈的风范!

    毛笔握在手中,他有些踟躇难以下笔,这若是落纸成文,那便无可更改,想反悔都不成,到时候自己如果再想将闺女另嫁他人,人家房俊甚至可以直接派人上门抢亲,官司打到京兆府都是人家赢……

    可如果不写这封书信,高侃又万万不会挡住程咬金,到时候左武卫大军一举杀上大云寺,关陇剩下的这么点家底连同一干逃避至此的关陇勋贵将被一窝端了……

    长叹一声,将毛笔饱蘸墨汁,挥笔写就这封书信,大意便是长孙无忌与他一起愿意将嫡女嫁给房俊,结下秦晋之好……

    放下笔,宇文士及心思复杂坐在那里,看着高侃将信纸收起,吹干,装入信封,封上火漆,然后命人快马送去右屯卫大营。

    这才将麾下几个校尉叫进来,下令道:“全军集结,各自守住阵地,无论是谁不准踏入营地半步,但有擅闯者,格杀勿论!”

    “喏!”

    几名校尉退出,帐外传来呼喝之声,命令被下达至每一处阵地,所有右屯卫兵卒皆紧握兵刃,严阵以待。

    高侃这才返回,笑道:“郢国公放心,末将镇守此地,必然固若金汤。”

    宇文士及颔首,这一点他是确信的,左武卫固然精锐,可右屯卫这两年北征西讨,对阵者皆乃当世强军,却从无败绩,即便辗转西域数千里,亦能连克吐谷浑、突厥、大食人等等强敌,驰援长安之后亦能将十倍兵力的关陇军队杀得节节败退。

    只要高侃愿意,固守此地自然谁也无法攻破。

    他起身抱拳道:“此间事了,老朽尚要回复赵国公,暂且告辞,阻拦左武卫之事便拜托将军了。”

    高侃正欲相送,忽然外头亲兵急步入内,大声道:“启禀将军,左武卫先锋轻骑已经抵达阵前,主力随后便至!”

    宇文士及心中一紧,这程咬金当真是铁了心为山东世家冲锋陷阵,居然来得这么快……

    高侃道:“既然强敌已至,郢国公不妨稍等,待末将挡住左武卫之后再回山上可好?”

    宇文士及想了想,颔首道:“如此甚好。”

    他也不放心,万一程咬金那边再给高侃许下一些好处,导致高侃变卦,那可就麻烦了……

    他将随行而来的家仆叫到近前,仔细顶住几句,命其将此间谈判之事回报给长孙无忌,而后与高侃一道,打着雨伞来到军前。

    ……

    黑漆漆的天空乌云密布,小雨淅淅沥沥。

    自右屯卫阵地向前望去,远方一条火把组成的长龙逶迤前来,阵地前一支千余人的轻骑兵部队距离两箭地之外,一匹快马排众而出,须臾抵达右屯卫阵地之前,马上一员校尉在一箭地站定,大声道:“吾乃卢国公帐下校尉孙恩,奉卢国公之命赶赴大云寺追捕凶徒,请贵军让开道路,左武卫上下皆领下这份情,容后图报!”

    高侃与宇文士及站在阵中,将话语听得清楚,介绍道:“此人乃是卢国公的妻弟,作战勇猛,素来受到卢国公信重,任其统御麾下骑兵。”

    宇文士及颔首。

    程咬金原配姓孙,早年病逝,之后又续弦“清河崔氏”之女,始成为山东世家在朝中的旗帜之一,这些掌故他是清楚的,既然这位程咬金的妻弟姓孙,那必然是亡妻之弟……

    右屯卫阵中,一人趋前,回话道:“吾家将军有令,封锁山路不许任何人通过,无论贵军所为何事,吾等不敢违逆军令,还请速速回环,否则若敢冲阵,格杀勿论!”

    这人口齿伶俐,中气十足,语气更是十分强硬,骄横之气展露无疑。

    宇文士及心中稍定,整个大唐军队序列之中,敢这般明确拒绝程咬金麾下左武卫的,或许也就只有右屯卫。

    而右屯卫的这份骄横之气,却是通过一场又一场大胜所聚集起来,自然底气十足……

    那孙恩大声道:“关陇门阀谋逆在先,起兵作乱,祸乱朝纲、荼毒百姓,乃不赦之罪!汝等身为东宫所属,亦曾与其连番血战,自当仇深似海,何以甘心充当看门狗,为其撑腰?世人所不耻也!”

    此言一出,气得右屯卫阵中喝骂四起。

    不只是谁张弓搭箭便是一箭射出,箭矢掠过夜空落在那孙恩面前数丈之处,虽未能构成威胁,但强硬之态度尽显。

    “吾等所为,皆乃奉命行事,再敢口出恶言,定斩不饶!速速退去,莫要聒噪!”

    有右屯卫校尉大喝。

    孙恩也不废话,掉转马头奔回己阵,然后一队千余人的骑兵缓缓后退,退出一段距离之后静止不动,显然是派人去向程咬金请示。

    高侃遥望左武卫的骑兵退却,询问身边校尉:“右侯卫如今何处?”

    校尉答道:“正在东边三十里处,将欲渡过灞水。”

    高侃道:“派一队骑兵前去阻止其渡河,便说此地乃是吾右屯卫镇守,任何人胆敢踏足附近,令吾等感受威胁,必定予以雷霆打击!”

    “喏!”

    校尉当即飞奔而去,须臾,一队骑兵离开阵地,向东疾驰。

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请君决断

    细雨绵绵,夜色之下淅淅沥沥,这等天气非但未让兵卒感觉遭罪,反而于行军之中感受清凉,身体愈发兴奋起来。

    前方轻骑兵被右屯卫阻挡被迫返回,消息在军中传开,左武卫上上下下顿时群情激奋!

    “娘咧!这右屯卫吃错药了吧?先前还跟关陇军队打生打死呢,一转眼忽然护起来了?”

    “关陇反叛,谋朝篡位,十恶不赦,右屯卫这是助纣为虐啊!”

    “真以为打了几场胜仗,便是大唐第一强军了?敢拦住咱们左武卫的道路,简直找死!”

    “冲上去让他们看看水才是大唐第一军!”

    ……

    面对底下群情激奋的兵卒将领,程咬金坐在马背上倒是淡定得很,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问道:“右侯卫现在何处?”

    身边将领答道:“就在咱们东侧,正在阻止渡过灞水,赶赴大云寺。”

    程咬金略作沉吟,下令道:“全军前出,直抵右屯卫面前列阵,距离一箭之地,摆出强攻的阵势,但无本帅之军令,任何人不得上前半步,更不准与右屯卫结阵!”

    将领们愣了一下,有人不忿道:“右屯卫欺人太甚!咱们此来是抓捕屠杀崔家村庄的凶徒,他们凭什么阻拦?若是被他们挡住,大帅您可没法交待啊!”

    “咱不必怕他右屯卫,末将请命,率本部突袭其阵地,若不能一举突破,提头来见!”

    “都给老子闭嘴!”

    程咬金怒目圆瞪,喝叱道:“老子是大帅还是你们是大帅?都给老子依令行事,谁若是违背军令,军法从事!”

    “喏!”

    一众骄兵悍将不敢再言,虽然心中不忿右屯卫之跋扈,也只能老老实实率领军队向前抵达右屯卫阵前一箭之地,然后列开阵势,虎视眈眈的与右屯卫对峙,随时可以发动突袭。

    一时间剑拔弩张、杀气腾腾。

    程咬金遥望右屯卫军阵,心中却对高侃甚为满意:这小子心眼不少,摸不准左武卫虚实真假的情况下先阻拦这么一下,若是左武卫这边对关陇没有必杀之心,无论如何闹腾都不会当真发起进攻;反之,若即刻展开攻击,高侃则会放开道路,任凭左武卫上山。

    有前途。

    ……

    另外一边,尉迟恭心急火燎,他率领右侯卫自骊山南来,因为沿着灞水东岸行进,欲抵达大云寺便需要横渡灞水,而程咬金在灞水西侧,只需一直向南便可直抵灞水、浐水源头处的大云寺,所以双方所需行军的路程、时间皆不相同,若不能赶在程咬金前边,则退守大云寺的关陇残余危矣。

    可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与左武卫直接开战,那样一来局势便再无转圜之余地……

    麾下兵卒就近搜集渔船、木板,在灞水上游河道并不宽阔、但水流湍急的地方架设浮桥,而后军队踏上这道窄窄的浮桥横渡灞水,继续向大云寺方向挺进。

    只不过浮桥太窄,大军渡河速度太慢……

    尉迟恭策骑留守灞水东岸,看着麾下部队缓缓渡河,远处一名斥候疾驰而来,到得近前禀报道:“启禀大帅,左武卫已经抵达大云寺山脚之下,但是被右屯卫拦住去路。”

    尉迟恭精神一振,忙问道:“可是右屯卫主动拦截?”

    斥候回道:“正是,右屯卫已然结阵以待,且扬言无论是谁都休想越过他们上山,态度极其坚决。”

    尉迟恭长长吁了一口气,心放回肚子里。

    若是右屯卫能够拦阻左武卫,无论什么原因都是他愿意见到的,那样一来即保住了关陇勋贵们,又不至于同左武卫直接开战,被彻彻底底的冠以“关陇叛逆”之罪名……

    忽然,前方浮桥的另一端已经渡河的部队爆发一阵骚乱,正在渡河的部队也停下脚步。

    尉迟恭一惊,忙对身边亲兵道:“速去查看!”

    “喏!”

    亲兵策骑而出,没过多久便返回,回禀道:“右屯卫派了一支骑兵前来,挡住咱们去路,放言不可渡河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请咱们留在灞水以东,否则将会阻挡咱们渡河。”

    附近右侯卫众将怒气勃发,纷纷喝骂。

    尉迟恭一摆手,将众将的喝骂声制止,抬头看了看浮桥,沉声道:“将渡河的部队全部撤回,咱们就屯驻在这里,待到局势变动,再做打算。”

    麾下众将虽然不忿,却也不敢违逆军令,齐声应下,去传令将渡河的部队撤回,而后就地安下营寨。

    尉迟恭下马,叫过来两个亲兵,吩咐道:“即刻向南潜伏渡河,赶往大云寺向赵国公禀报此间情况,便说右屯卫态度强硬,吾若率部硬冲,势必引发冲突,于右屯卫、左武卫之前,吾不敢言必胜,且恐激怒这两卫军队进而对大云寺不利,故而暂时扎营,下一步如何动作,请赵国公示下。”

    若是单纯挡在大云寺面前阻挡左武卫,他还能有几分肯定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斗,毕竟在他看来程咬金也未必死心塌地听从山东世家命令,可现在再加上一个右屯卫,那就不得不小心谨慎了。

    三卫军队在灞水、浐水之间的狭长地域之内纠缠不休,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引发误会进而混战一处。

    万一稀里糊涂的打起来,那可就彻底失控了……

    *****

    卯时初刻,天色蒙蒙亮,小雨淅淅沥沥未停。

    一骑自远处疾驰而来,马蹄声踏碎四周寂静,惊得林木之中的宿鸟顾不得雨水,扑棱棱振翅飞起。

    附近游弋的右屯卫斥候迅速汇拢而来,待发现这一骑乃是自己人,这才予以放行,任其直奔大营,将高侃的战报呈递至中军帐。

    房俊刚刚从营帐里的硬板床上醒来,穿好衣裳,打着哈欠刷完牙,手抚着酸痛的腰肌揉搓。

    东宫内眷皆在右屯卫大营之内,与高阳公主居住在一处,为了避嫌,房俊根本不敢回到住处睡觉,只能在这中军帐内将就着,床板太硬,且前方战报不断导致一夜没怎么睡觉,精神有些恹恹,浑身难受。

    来自高侃的战报呈递进来,连带着自然还有宇文士及的那封信,房俊一目十行的看过,差点惊得眼珠子瞪出来……

    高侃你个混账是要闹哪样?

    和着你在前线居然给老子张罗女人去了?

    这又是长孙家的嫡女又是宇文家的闺女……就不怕惹得高阳公主与武媚娘吃醋,让老子半年不能同房?

    你特么是要上天啊!

    虽然明知高侃此举乃是为了给他寻找一个强援,有了关陇的鼎力扶持必然在朝中不惧山东、江南两地门阀的挑衅、排斥、打压,可是这种“临阵媾和”的事情依旧让他心慌慌……

    想了想,起身穿戴整齐,拿着书信出了大帐,带着数十亲兵策骑赶赴玄武门,叫开城门之后直入太极宫,抵达武德殿觐见太子。

    李承乾正跪坐在桌案之后享用早膳,见到房俊入内失礼,笑呵呵道:“二郎可用了早膳?”

    房俊道:“尚未来得及,刚刚起床洗漱,便接到前方高侃战报,不敢擅专,故而前来请殿下定夺。”

    李承乾问道:“可是军情战报?”

    房俊摇头:“并未接战。”

    李承乾颔首,摆摆手道:“那稍等片刻无妨,来来来,给越国公添一副碗筷,与孤一同用膳。”

    一旁内侍赶紧送来碗筷,房俊谢恩道:“多谢殿下恩赐,臣却之不恭。”

    便坐在李承乾对面,一起用膳。

    食不言、寝不语,两人没怎么说话,用过早膳之后内侍奉上茶水,房俊这才将高侃与宇文士及的信笺取出,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一一展开读过,再抬起头来看向房俊的时候,难免眼神诧异,神情古怪……

    江南、山东两地门阀涌入朝堂,此乃不可避免之局面,除非他愿意朝堂中枢凝滞不动、无法尽快重建关中,全面且及时的将朝政过渡至父皇驾崩之后的新时代。

    但如此一来,房俊作为他最为器重、信赖的重臣,且又是军方巨擘之一,势必会受到江南、山东两地门阀的排斥、打压。房俊本身并非揽权之辈,但若是无权在手,自然处处受制、倍受打压,自己如何对得住这位于危难之中拯救自己,不离不弃、忠心耿耿的大臣?

    自己始终是要借助关陇勋贵以平衡山东、江南两地门阀的,若房俊能够得到关陇的支持,也不至于遭受江南、山东的压制,其惊才绝艳的才华亦能得以伸展,最起码那神乎其神的敛财之术,便可以使得国库愈发充盈。

    但是以此等联姻之法得到关陇的支持,却是李承乾从未曾想过的……

    先前已经有兰陵萧氏的嫡女嫁入房家为妾,此时流传天下、褒贬不一,若是作为关陇门阀核心的长孙家、宇文家再将家中嫡女嫁入房家为妾,不知天下间将会引发何等波澜?

    世家门阀乃天下之主导,占据所有资源。

    而世家门阀最看重的便是门楣高低,最高级的门阀凭借无与伦比的阀阅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关陇门阀虽然一再受到山东、江南两地门阀之抵触,认为其胡人血统不配天下一等之阀阅,甚至不愿将家中女儿嫁入此等“腥膻之家”以免血统玷污,但不可辩驳的是入唐一来关陇门阀权柄煊赫、政治地位举世无双,事实上早已经是门阀中的第一等。

    这样等级的门阀,居然将家中嫡女嫁给人家做妾,简直就是侮辱门阀之尊严……

    与此同时,房俊也将因为与江南、关陇之间的姻亲,使得身份愈发特殊,加上之前的赫赫战功,以及手底下右屯卫、水师这两支战无不胜的天下强军,成为朝堂之中坚若磐石的一方势力。

    甚至对东宫的根基造成一定冲击,一方面使得太子权威愈发稳固,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太子的猜忌之心……

    所以这件事无论房俊答允与否,都不能自己擅专,而是要呈递至李承乾面前,由这位太子殿下来做决断。

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雨露均沾

    李承乾沉思半晌,没有妄下决断,而是反问道:“你自己怎么看?”

    房俊一脸淡然,随意道:“政治上的事,微臣懂得不多,其中之利弊得失实在是无法捋清,还是殿下乾纲独断吧,微臣无有不遵。”

    高侃在前方莫名其妙给他说了两门亲事,这的确不靠谱,但若说房俊不为所动却是不能。太子有意保住关陇门阀的情形之下,若能得到关陇门阀的鼎力扶持,房俊于朝中的地位将会愈发稳固。

    别看他军功赫赫,乃是大唐军方新一代的巨擘,甚至隐隐屈身李靖、李勣二人之下余者皆不足论,但文官方面一直没有足够的支持,算是他的弱点。虽然与兰陵萧氏联姻,但萧瑀地位太高、势力太大,有好处的时候愿意扶持房俊一把大家一起捞,可若是衡量得失之后觉得亏本,根本不会搭理房俊。

    关陇则不同,他们明知自己是被太子当刀子才得以存留,自然急于寻找一个真正靠得住的靠山,而用他们残余的力量扶持房俊走上更高的位置、揽取更大的权力,自然能够一荣俱荣。

    朝堂之上没有永远的恩仇,只有永远的利益。

    利益相悖,即便手足兄弟亦会反目成仇;反之,若利益一致,昨日的仇敌亦可化敌为友,携手并肩……

    但无论房俊怎么选,都会直接影响到太子将来的施政,所以只能让太子来做出决断,否则必生猜忌。

    李承乾沉吟良久,方才轻轻一叹,温言道:“按照本心来说,孤不想二郎与关陇纠葛太甚……可孤也知道,将来的朝堂之上必然斗争惨烈,无论孤对你如何器重,都很难避免你遭受江南、山东两地门阀之排斥与打压,而为了朝堂的稳定,孤却只能听之任之,不能强行干预,这对你不公。此番兵变之所以反败为胜,皆乃二郎你之功劳,孤谨记在心,永志不忘,自然不愿见你投闲置散、壮志难酬,所以答允关陇吧,借联姻来利用他们的力量去壮大你自己的班底,将来,助孤振兴百业、复兴大唐,君臣共谱一首名垂千古的佳曲!”

    说到后来,难掩激动。

    天下至尊的位置就摆在眼前,只要一切顺遂便会稳稳当当的坐上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坐到了那个位置上的人,谁还能没有几分指点江山、开天辟地的宏图霸业?

    他信任房俊的忠诚,更信任房俊的能力,但以目前的局势发展去看,即便他身为九五至尊也无法将房俊抬举到宰辅之首、万人之上的位置,所以他愿意见到房俊在关陇门阀的支持下屹立不倒,甚至开拓进取。

    至于房俊会否因此而导致权势大增、尾大不掉,他却是从未有过半分怀疑与忌惮。

    房俊心中感动,却苦笑摇头。

    想了想,还是没有明言,只是提醒道:“有些事后世事难料,希望越大则失望越大,微臣希望殿下能够以平常心对待万事万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不是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导致心态失衡,做出错误判断。”

    李承乾蹙眉,奇道:“这话听得孤稀里糊涂,二郎可是意有所指?”

    房俊笑道:“殿下记得这番话就好,而且还请您相信,无论局势如何发展,微臣都会坚定的站在殿下身后,右屯卫数万将士永远忠于东宫、忠于太子,随时听候太子诏令。”

    ……

    待到房俊走了很久,李承乾依旧坐在地席上蹙着眉,思索着房俊的方才那番话语。

    肯定是话里有话、意有所指的,可到底所指为何?

    李承乾一遍一遍的捋,却怎么也捋不清……

    他这个太子即将坐上九五至尊的宝座,手执日月、君临天下,房俊自身亦是军权在握、权势熏天,有什么话能让房俊有所顾忌,不敢在他的面前明言?

    细思极恐……

    ……

    等到萧瑀等人前来议事之时,李承乾依旧愁眉不展,萧瑀奇道:“殿下可是有何烦心事?”

    李承乾叹道:“原本关陇撤出长安,退往终南山,局势已然明朗,可程咬金与尉迟恭先后奔赴终南山,置大局于不顾,导致形势陡然紧张,孤这心中岂能不担心?”

    自是不会将自己心中疑惑道出,论及信任,在他眼里没人比得上房俊,甚至连手足兄弟都不行……

    萧瑀不知究竟,听到太子的话语,顺势上眼药:“山东世家盘踞一方,不听朝廷诏令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可谓桀骜难驯,眼中只知门阀利益、全无为国之心,他日殿下予以驱策,当谨防变故。”

    岑文本在一旁入座,耷拉着眼皮一副神情恹恹的模样,不插话。

    刘洎眨眨眼,坐在岑文本身旁,正襟危坐,有如泥塑。

    这个目前东宫内部最大的文官联盟之间看上去并非一致对外,气氛略显诡异……

    李承乾摆摆手,道:“此乃后事,先解决眼前困难吧。”

    他看着三位大臣,问道:“孤欲对卢国公、鄂国公擅自出兵之事予以申饬,并且责令英国公率军屯驻于灞水之东,无调令不可过灞桥入长安,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三人思虑一番,齐声道:“可!”

    萧瑀一脸愤然:“事到如今,殿下不仅仅是监国太子,更将成为大唐新君,程咬金、尉迟恭之流却仰仗往昔之军功罔顾殿下之意,擅自于京畿重地调动兵马,更意欲剿杀关陇,若不能予以申饬,则恐人人效仿,皆是必生大乱!”

    刘洎也道:“英国公手握重兵,却一直对叛军肆虐长安置若罔闻,其心可诛!断然不能使其率军抵达长安,万一其包藏祸心,则很可能变生肘腋,令咱们防不胜防。”

    无论哪一方势力,对于手握大军、立场不明的李勣都极为忌惮,不准其返回长安是正确的,一则将危险阻拦于外,若有变故亦能从容反应,再则也可试探李勣之心思……

    李承乾颔首道:“如此,孤稍后便颁布诏令,下发于英国公、卢国公、鄂国公处。三位可还有别的事?”

    三人互视一眼,刘洎开口道:“殿下明鉴,如今城中关陇子弟皆被搜捕下狱,各家名下之产业亦在查封之中,难免人心惶惶、四处骚乱,单凭着京兆府很难面面俱到,若是人心不能迅速稳定,非但有碍之后的重建,更会影响殿下的威望……故而,微臣愿请缨协助京兆府处置城中各项事务。”

    萧瑀附和道:“马周是个干吏,能力卓越,但毕竟事关重大,刘侍中不辞辛劳予以帮衬,理所应当。”

    岑文本不说话,只低头喝茶,充耳不闻。

    萧瑀与刘洎都看向太子……

    事实上,对于眼下之局势,东宫文官系统是极为不满的。城中防务由东宫六率接掌,城外安全则在右屯卫控制之下,旁人根本插不进去手,而城中恢复秩序、缉拿关陇子弟、查封关陇产业,诸般事务尽在京兆府负责之下,其余衙门更是无权过问。

    眼瞅着大权皆被李靖、房俊、马周等人揽在手中,其余在兵变之中亦是出力不少的文官们却整日里围在太极宫无所事事,就连修葺、重建诸多宫殿之事都有少府监负责,这让三位文官领袖如何坐得住?

    李承乾沉思片刻,摇头道:“京兆府由马周掌管,上下一心、运转顺畅,若是贸然由旁人介入,反倒使得人浮于事、过于推诿。眼下长安局势渐趋平稳,东西两市的恢复乃是重中之重,一应招商、维修、税收之事务,便由刘侍中亲自负责吧。”

    长安乃是万国之都,西方诸国之货物由丝绸之路运输至此,再分发大唐各地,乃是巨大的货物运转中心,天下商贾云集于此,不仅带来庞大的财税收入,更使得打量钱帛涌入,催动大唐经济繁荣。

    东西两市之重要,无庸赘述,能够将这样一个影响巨大、且利益多多的项目交到刘洎手中,这也是太子以此展示自己的公正——但凡跟着我混的,有好处绝对不会忘记你。

    刘洎当即颔首:“殿下放心,微臣定然竭尽全力,令东西两市早日开市,不负殿下重托。”

    他的确眼馋京兆府的权力,但马周虽然平素不大参预朝堂斗争,却绝对不是省油的灯,而且背后还站在房俊、李道宗这两个军方、宗室之内都响当当的人物,想要从马周手中攫取一些权力,难如登天。

    退而求其次的话,将东西两市紧紧攥在手中也是不错的利益,毕竟这一块原本应当是房俊的地盘……

    相当于雨露均沾,对谁也不会薄待。

    李承乾笑道:“刘侍中办事,孤自然放心。”

    而后,他意味深长道:“眼下局势看似平缓,实则变数太多,谁也不知接下来会走向哪个方向。诸位爱卿皆乃孤患难至交,孤绝对信任,故而还请诸位助孤平靖朝局、振兴百业,将废墟一般的关中重建起来,也不往为官一任!”

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立场不明

    太子这句话看似在展示态度,告知跟随他的臣子们只要跟着他便能得到信任与权力,但也话中有话:还不到争权夺利的时候,都消停点吧,眼下当以大局为重……

    萧瑀赶紧附和:“殿下言之有理,吾等臣子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贞观盛世延续下去,直至千秋万载、永不凋零。”

    刘洎亦是心中凛然,表态道:“殿下宽厚仁爱,乃盛世明主,能够追随殿下实乃吾等之福份,微臣早已立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辅佐殿下成就煌煌盛世、千秋伟业。”

    他明白,自己这几个人今日前来意欲夺权,已经惹得太子不满,故而才会出言敲打。他发现对于太子品性之估测出现了错误,以往太子的确是软弱一些,不似李二陛下那般眼里不揉沙子,大差不差的时候即便有些不满也大多忍下了,但是历经此番兵变,从生死成败的关头转了一圈,性子却变得有些凌厉。

    再不似以往那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了……

    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虽然太子表达了不满,也出言敲打,但该给的好处还是给了,对待臣子依旧宽容,若是换了李二陛下,固然不会对萧瑀、岑文本这样的老臣怎么样,但是他区区一个侍中只怕已经被严辞申饬,甚至一撸到底。

    往后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注意,不能咄咄逼人,否则一旦惹起太子反感,后患无穷……

    岑文本“哼哼呀呀”两句,不甚在意。

    他早已决定致仕归乡,只不过眼下东宫刚刚经历一场巨大危机,尚未稳住阵脚,所以才暂且逗留一些时间,但也绝对不会轻易掺合进萧瑀、刘洎针对马周的争斗之中。

    况且侄子岑长倩在此次兵变之中坚定站在东宫这边,辅助房俊于玄武门外大杀四方,功劳甚大,再加上他这个老臣的资历、情面,想来等到太子登基之后一定会授予官职。有太子器重,有房俊靠山,再有他这个叔叔的政治遗产,岑长倩的前途一片光明。

    所以自己临走的时候,怎么也得给太子留下一个好印象……

    *****

    李勣抵达骊山之北、黄河南岸的新乡,便接到太子送来的诏令。

    临时驻扎的营帐之内,一众将校尽皆在场,李勣恭恭敬敬的拆开诏令,读了一遍,脸上古井不波,谁也看不出他的心情。

    而后,李勣将诏令放下,沉吟未语。

    张亮询问道:“不知太子殿下谕令如何?”

    其余人也都看向李勣。

    李勣手指在诏令上敲了敲,淡然道:“太子言及之前门阀私兵溃败之后为祸关中,至今仍有数支溃兵四处流窜,打家劫舍、掳掠烧杀,为祸甚重,两天前还曾突袭凤栖原崔氏庄园,袭杀了朝廷刑部侍郎崔余庆,惹得朝野上下一片愤慨、关中百姓忧心忡忡……所以,太子诏令吾等不必返回长安,暂且驻扎于灞桥以东,出兵搜剿这一区域之内的流寇叛匪,协助‘皇家救援队’救助受灾百姓。”

    帐内一片沉寂,将校们都不说话。

    诏令说得头头是道,听上去全都是大道理,可是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不许李勣率军返回长安。

    这也很好理解,自关陇起兵而始,李勣率领东征大军视如不见,哪怕叛军围攻太极宫、东宫岌岌可危随时有倾覆之祸,李勣也一如既往优哉游哉的缓慢行军,颇有坐山观虎斗之意味。

    谁也摸不准李勣的立场、倾向到底为何,一时间猜测纷纷、流言纷纭,此等情况之下,太子岂敢让李勣返回长安城下?

    万一李勣有不臣之心,趁机率军攻陷长安,那可如何是好?

    李勣扫视一周,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一阵冷场,良久之后,程名振开口道:“太子殿下奉命监国,在眼下来说,便是一国之主,太子诏令等同于圣旨,不能不遵。况且诏令之中也说得明白,关中各地流寇成害,吾等军人自有剿匪之责,大帅应当听令驻扎于灞桥以东,指挥大军剿匪,而后只身入长安,向太子殿下禀明一切。”

    众人都看了程名振一眼,依旧不做声,心里却各有主意……

    让李勣只身入长安?

    以李勣自辽东撤军之后种种行为来说,太子怕是早已恨之入骨,手握大军的时候他太子自然不敢有什么动作,可若是李勣只身入长安,只怕进了城门就得给五花大绑下入大狱,然后三司会审、枭首示众……

    大家都知道你程名振的儿子乃是房俊亲信,此次长安兵变之中亦是功劳不少,算是东宫的铁杆心腹,可你这般给李勣出馊主意,就不怕李勣怒极之下拾掇你?

    李勣一脸淡然,看不出一丝情绪波动,对程名振的话语充耳不闻,淡然下令:“便依从诏令,各军先后抵达灞桥以东,择地驻扎,吾军令不得擅自行动,违令者斩。”

    “喏!”

    众将听令。

    李勣又问道:“周道务现在何处?”

    张亮道:“昨日来信,已经率军过了洛阳,大抵今日傍晚便可抵达此地。”

    李勣微微颔首:“其所押送之俘虏如何?”

    辽东大战,撤军之前周道务奉命押送数万高句丽俘虏返回大唐,周道务沿着来路返回,正遇到辽东冬日的极端风雪天气,他没有继续行军,而是抵达辽东城一带驻扎,迟迟不肯上路。

    东征大军游山玩水一般从辽东返回长安走了小半年,结果周道务反倒落在后边……

    张亮顿了一下,道:“其押送之俘虏缺乏粮秣以及御寒衣物,暴雪肆虐之下无处栖身,大半冻死,如今只剩下不足五千俘虏,正随同周道务一起返回关中。”

    李勣不满,蹙眉道:“那数万俘虏原本是要押送回国,参预各地河道修缮、城池建造,如今却尽数折损于途中,周道务玩忽职守,其罪难恕!”

    众将默不吭声。

    事实上,其中到底发生何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数万俘虏缺衣少食,又正逢严冬,冻死一部分是必然的,毕竟没有谁会对俘虏的死活上心。但若说冻死大半却有些匪夷所思,大抵还是冻伤得多,但伤者不仅会拖累行军速度,更需要耗费很多的粮秣药材,所以将冻伤者丢弃,任其在辽东的冰天雪地里自生自灭,是很多将领都会做的事。

    这种事本身无关紧要,就看是否有人追究,毕竟也能按上一个“有违人道”的罪名,或者申饬其有失帝国体面……

    李勣没有多说,只是表态道:“待周道务归来之后,命其自去长安向太子殿下请罪。”

    张亮顿了一下,颔首道:“喏。”

    心中知道周道务算是完蛋了,等到太子登基,非但再无半分升迁之可能,甚至即将被投闲置散。周道务与房俊的矛盾,朝中略微有些地位的都知道,而今房俊乃是太子面前第一红人,只要太子问询如何处置周道务,房俊岂能不落井下石?

    只不过李勣这般轻易将周道务舍弃,也不知是心中对周道务不满,还是故意向太子、向房俊示好,试图挽救他东征路上迟迟不归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这位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宰辅之首,立场、倾向依旧令人一头雾水、无从捉摸。

    将太子诏令收起,放入书案下的抽屉,李勣问道:“鄂国公违抗军令、擅自出兵赶赴终南山,诸位以为应当如何惩处?”

    军令如山,似尉迟恭这般忽然违背军令偏离行军路线,且赶赴终南山与左武卫对峙,随时都会大战一场,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军中与地方官府不同,上官命令下官的时候,是可以商榷审议的,若上官之政令有误,甚至可以越级奏秉,乃至于提起申诉,但军中绝对不允许出现此等情况。

    令之所至,即便面前是刀山火海,亦是一往无前。

    但尉迟恭出身关陇,家族门阀崛起于代北,与关陇门阀同气连枝、源出一脉,眼瞅着关陇门阀被东宫军队反击击溃而没有与丘孝忠等人一同掀起骚乱,已经殊为难得,此番违背军令南下解救关陇残余,亦在情理之中。

    况且本身程咬金便违逆太子之令,不顾东宫与关陇的和谈意欲斩草除根将关陇参预一网打尽,尉迟恭的行为也不是不可饶恕……

    但是眼下这等局势,谁敢胡乱说话?

    替尉迟恭求情,难免被认为同情关陇,后患无穷;落井下石一番,搞不好又会与山东世家有所瓜葛,被认为受到山东世家的收买,为其张目,事后说不准也要受到牵连……

    只能沉默不语。

    李勣看着张亮,道:“劳烦郧国公亲自前往右侯卫走一趟,向鄂国公传令,命其即刻率军返回灞桥以东驻扎,如若依旧不遵军令,一意孤行,休怪本帅不讲情面。”

    张亮苦着一张脸,心里大骂:关陇到了生死关头,尉迟恭怎么可能回来?这个时候让我去传令,分明是想尉迟恭将我给软禁了,李勣你也太缺德了……

    (本章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5254/ 第一时间欣赏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作者:公子許所写的《天唐锦绣》为转载作品,天唐锦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唐锦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唐锦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唐锦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唐锦绣介绍: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天唐锦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唐锦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唐锦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