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阿布达斯探险记(二)
要成为某位心仪教授的研究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华科大最热门的强势专业,最具权威的许文华教授,想要拜他为师的学生,那是如同江河的鱼虾,多不胜数,何况,李逸还不是跨专业的学生,其难度提升了一个等级。
不过,在场众人,都没觉得李逸的话有的放矢,异想天开。
毕竟,像李逸这样一个年纪轻轻,就创造出价值几百亿技术的学生,全世界也不多见,像他这样充满灵性,拥有巨大潜力的学生,徐文华教授若是获悉了,肯定不会错过。
因此,在李逸态度坚决的情况下,众人对他接下来去燕京求学的事,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
“李逸,那部小说是谁写的?很精彩吗?”饭后,陈明炜看着李逸,迫不及待地追问。
耗费全站资源,全力推广一部科幻小说,从而扩大四方格的影响力,是什么样的作品?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听了李逸的安排,陈明炜不由对他描述的科幻小说好奇起来。
“很棒的一部小说,与发布平台做好协商,可以出让部分利益,不过,这部小说的所有改编权我们要独享,它后期的收益绝不会让你们失望!”李逸神秘一笑,郑重地说。
停顿了一下,李逸微微一笑,交代道:“至于,作者的身份,为了保持神秘的效果,就不对位公布了。”
“……。”陈明炜微微一呆,连他也不能知道吗?
“李逸,这部小说该不会是你写的吧?不对啊!你天天呆实验室,那有时间啊!”王军追问了一下,接着,又不解地自我否认。
叶慧强皱了皱眉,认同王军的话,又对李逸这么慎重其事的举动不能理解。
“小说等会发给你们,你们按管理系统的安排做事就是了,我回房间了,你们聊。”李逸看了三人一眼,不容拒绝地辞行道。
说完,李逸转身径直朝房间走去。
陈明炜,王军,叶惠强三人集体陷入了沉默,呆呆地看着李逸离去,脸上神色有些复杂。
不知什么时候起,李逸强势的态度让他们感到很受伤,他们三年的舍友之情越发淡漠了。
“小逸呢!他又自个溜了。”就在这时,李明勇端着果盘走进客厅,看着沉默不语的三人,生气地问。
“李叔,小逸忙着搞研究呢!他不像我们,整天无所事事的。”王军自嘲了一下,替李逸辩解道。
“是啊!李逸时间宝贵着呢!我们习惯了!”陈明炜神色略显无奈地道。
“唉!你们是受得了,仍由他这样继续‘独立独行’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啊!”李明勇将果盘搁在桌上,忧愁地叹气道。
“嗯,这个问题确实有点严重!”陈明炜一脸凝重地点了点头。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李叔,您物色几个女助手,私人秘书,往李逸的房间里塞,不出两年,相信您就能抱上孙子。”王军满脸笑意地献计道。
“哈!这个主意好,小逸就是阳气太重,所以脾气才那么臭!”叶惠强跟着点头道。
闻言,李明勇眼睛一亮,脸上不由露出意动之色。
“叮咚,叮咚……。”,就在这时,一阵悦耳的铃声分别从陈明炜他们的手机响起。
陈明炜拿出手机,定眼一看,系统小助手提醒他收到一份未知文档,是李逸发给他的。
陈明炜,王军,叶惠强三人对试了一眼,显然三人都收到了同一份文档,应该是李逸发给他们的小说。
三人不约而同地点击未知文档,确认下载。
没一会儿,将文档下载下来,再次点开,文档的内容呈现出来,是一部第一人称的科幻小说。
《阿布达斯探险记》
“我叫阿布达斯诺,纳尔森星系最伟大的探险家,想知道鲁特丝星人是如何成功的吗?想见识宇宙最神奇的生物吗?想知道宇宙的奥秘吗?打开它,跟我一起进入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故事发生在纳尔森星历-7028年9月,那个时候,我只有十八岁,莫尔索星球发生了一场工人暴动,我侥幸逃生,登上‘丘普斯号’飞船,踏上星际探险的航程,……。”
“……。”
陈明炜他们打开文档,浏览小说的内容。
很快,他们被小说吸引了全部心神,与小说的主人翁一起,展开一场精彩刺激的星际探险。
主人翁因为一场残酷的暴动战争,命垂一线,凭借过人的反应,主角混入一艘逃生飞船,开始了星际逃生,很快,飞船面临能源紧缺,他们不慎逃入一颗下玻璃雨的星球,开始探索星球,收集资源,……。
客厅的气氛陷入诡异的寂静。
李明勇面露思索之色,一脸左右为难的模样,为了抱孙子,给自个儿子‘选妃’,这么做会不会太没下限了,然而,不这么做,抱孙子的期望是遥遥无期的样子。
陈明炜,王军,叶惠强三人则瞪大眼睛,盯着手机屏幕,一副痴迷的模样,仿佛,整个人的心神都被屏幕勾引了去。
十几分钟过去,李明勇一手托着下巴,沉吟地自言自语。
“小逸如果去了燕京,确实要安排人照顾他,……。”
“对了,你们有合适的‘人选’介绍吗?”
“年纪不要太大,最好是你们的同学,……。”
“……。”
久久不见三人答复,李明勇抬起头来,便看见,三人捧着智能手机,或坐,或站,他们正看的痴迷。
“嗯?怎么都不说话,你们在干嘛?”李明勇眉头一皱,不解地催问。
陈明炜三人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地继续看手机。
见状,李明勇生气了,伸手朝最近的陈明炜拉了一把:“小陈,看什么呢!这么入迷,我跟你说话呢!”
“不好意思!李叔,小逸发给我的这部小说太有意思了,有毒,会上瘾!”陈明炜留恋地看了一眼手机,歉意地解释。
“什么小说?我看看!”李明勇被陈明炜说动了心,伸手就把陈明炜的手机抢过来。
一不留神,失了手机,陈明炜微微一愣,不由大急。
陈明炜想把手机反抢回来,又怕恶了李叔,不抢,又不知道得等多久才能看那部小说的后续,进退两难,整个人犹如油锅上的蚂蚁,急红了脸。
第四十七章 阿布达斯探险记(三)
羊城,动车站。
李明勇,陈明炜他们一大群人,正为李逸送行。
“其实坐飞机也很安全,两三个小时就到了,坐动车要十几个小时。”陈明炜一脸无语低看着李逸。
之前,李逸信誓旦旦地说,公司遇到严重问题可以坐飞机回来解决,那知,他要去燕京拜访许文华教授就自我打脸,说什么坐飞机太危险,乘坐动车安全系数高。
李逸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坐飞机确实挺安全,不过,一旦出事,便是死生大事,李逸才不会把自己的生命至于无能为力的境地。
相对而言,动车就安全多了。
“你们回去吧!时间差不多了,我该进站了。”李逸目送众人道。
“嗯,你一个人出门在外,要注意,有什么事,可以吩咐小杨他们。”李明勇看着李逸叮嘱道。
原本要给李逸配备两个女秘书,那知被他拒绝了,倒是让安排了两个男助理,兼着私人保镖的活,一想到这事,李明勇就是一阵泄气。
“嗯,那我走了,《阿布达斯探险记》的事情,你们落实好。”李逸明白地点了点头,看向陈明炜他们,交代道。
“放心吧!一切都谈妥了,《阿布达斯探险记》的文稿也通过审核了,今天12点正式上架起点网,网站给予全站推荐,与此同时,《阿布达斯探险记》的动漫作品也同时上线,这次四方格将进行全面推广作战,声势空前。”陈明炜激动地介绍道。
“好的!”李逸满意地点了点头,《阿布达斯探险记》能否成功,关系着他后续的计划进行,不容有失。
很快,在众人的目送下,李逸在两名助手的拥护下,向进站安检处走去。
就在李逸乘坐动车前往燕京的途中,12点,《阿布达斯探险记》正式在,全网首推。
这部小说是来自合作方-四方格的委托合作之作,欲打造一个重量级ip,因此,推荐力度格外强劲,与白金大神开新书有着同量级的推荐力度。
在网站大力推荐之下,《阿布达斯探险记》上线更新三万字,第一小时收藏数量当即破万,高曝光度的书籍,吸引了无数书虫的关注。
在动车上,李逸特意下载起点的app,查看《阿布达斯探险记》发布后的状况。
《阿布达探险记》火红窜起,小说的评论区也跟着沦陷了。
“这书是那位大神写的?起点爸爸真给力啊!”
“神作啊!这脑洞真大啊!特别喜欢看这类型的科幻作品。”
“作者加油!7张推荐票全部送上。”
“作者大大,快点更新啊,我都等不及想看后面了,签约打赏立即走一波……。”
“硬核科幻,不烧脑,文笔老道,脑洞大开,二十年老书虫,见猎心喜,强烈推荐!”
“居然是这样冲破陨石带,作者这个剧情安排的太牛啦!求更新啊!”
“完了,又多了一本必跟神作,这个作者是新人吧!千万别太监啊!”
“第一天就更新这么多,求质不求量,不要急啊!作者要稳住啊!”
“……”
小说评论区,成百上千的评论,一片叫好,推荐票疯狂飙升。
《阿布达斯探险记》一经发布就是签约状态,打赏区频频跳出打赏的信息。
“暗影舞者打赏了《阿布达斯探险记》10000起点币!”
“盛夏的风打赏了《阿布达斯探险记》588起点币!”
“大麻花打赏了《阿布达斯探险记》1000起点币!”
“我要当皇帝打赏了《阿布达斯探险记》100000起点币!”
“……”
庞大的打赏通通指向一本叫《阿布达斯探险记》的小说,飘红不断,一下子轰动全网,吸引更多的读者,一下子成了整个网站最火爆的大事件。
“是那个大神的马甲啊!这么多人打赏?”
“好看啊!字数太少了!作者快更啊!”
“字数少,你们看下新书创建时间,今天刚发布的新书啊!比那些一天两章的弱鸡作者强多了!”
“作者,快爆更吧!完全不够看啊!”
“……。”
《阿布达斯探险记》的书评区集聚了大量凑热闹的书友,刚刷新的帖子不计其数。
稳了!
看到这一幕,李逸脸上不由绽放出了笑容,来自纳尔森文明最受欢迎的星际科幻小说,在这地球取得了同样的成就。
《阿布达斯探险记》小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动漫版的又有什么样的反应?
李逸退出小说app,点进入四方格的视频app。
《阿布达斯探险记》的宣传视频,当即呈现出来。
作为四方格的主打作品,视频网站给予《阿布达斯探险记》最大的推荐力度,首页推荐,消息轰炸,广告推荐,……,只要进入视频app,所有观众,第一时间,都会收到关于《阿布达斯探险记》的视频推荐,想要不注意都难。
点开,《阿布达斯探险记》的动漫视频,仅有两集,不过,点击数量已经超过千万,下方评论区,数以万计的评论,好评一片。
“星际背景的动漫,场景浩大,非常值得一看。”
“男主超帅,剧情超赞,神作啊!”
“求主题曲的下载地址,这演奏方式太新颖了,超贴星际背景。”
“同求,曲目出处,好像下载下来循环播放”
“这部动漫是必追之作啊!无论剧情,还是背影,就连曲目都这么完美,被圈粉了,死铁粉。”
“作品太棒了!为作者打ggg!”
“两集不够看,起点网还有小说版,也是刚发的,期待电源版!”
“……。”
李逸浏览了一遍《阿布达斯探险记》视频下方的评论区找不到一条差评,都是一致的好评,同时,高达9.9分的口碑评分,直接证明了《阿布达斯探险记》口碑的火爆程度。
见状,李逸展颜一笑,点开视频,观看起《阿布达斯探险记》。
《阿布达斯探险记》是韦德从‘命匣’找出来的,之后,修改了一些敏感的东西,小说版,动漫版,韦德均有参与创作,动漫版的《阿布达斯探险记》无论大局,还是背景音乐,场景取材,等等细节都做的尽善尽美。
第四十八章 初次拜访(一)
燕京火车站,旅客来来往往。
李逸一行人下了动车,身影便被密集如蚁的旅客淹没了去。
“李先生,许教授已经联系上了,他愿意明天下午抽空见您,我们先去酒店下榻?”私人助理之一杨振华一手拉着行李箱,一边向李逸请示道。
“行,我们走吧!”李逸点了点头。
很快,他们拦了一辆出租,径直向清华大学校区驶去。
次日。
两名助手的协助下,李逸带着资料,抵达许文华教授的住所,校区某处僻静的教师宿舍楼。
这次拜访会面的性质相当于是一场面试,四方格与羊城研究所取得良好合作关系,然后,通过研究所的面子,引荐得来的面试机会,只是一个面试机会而已,能否被许文华教授接纳,成为他的学生,还得看李逸在这次面试的发挥。
“叩叩……。”李逸轻轻敲响紧闭的房门。
“门没锁,请进。”屋内响起一陈浑厚的声音,回应道。
闻言,李逸推门而进,一个充满着淡雅书香气息的客厅,四尺横幅室雅兰香挂在墙壁上,字体潇洒美观,字里行间透着高雅的气息,深色的沙发,棕色的大书架,装满了书籍。
一位年约六旬,头发黑白掺杂,带着金丝边老花镜的老者坐在沙发上,他目光从手上的书籍移开,直视人心的目光向李逸看了过来,审视着来人。
“许教授,您好,我是李逸,来自羊城。”李逸跨门而入,自我介绍道。
“嗯,我知道你,挺准时的,过来吧!”许文华教授打量李逸几眼,径直招呼道。
李逸点了点头,顺手将门关上,向他走去。
“为什么想要做我的学生?听说,你还是学计算机的?你确定能跟上我的课程?”许文华皱眉看着李逸,未等李逸落座沙发,直奔主题地问。
显然,他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李逸身上,打算让李逸知难而退。
李逸若有所料,微微一笑,将手上的资料递给他,道:“许教授,这是我写的论文,希望您能认真看一下,给个意见,至于,其他的事,可以稍后再谈。”
“哦,是材料方面的技术论文?”许文华教授诧异地看了李逸一眼,接过论文,质疑地问。
每年都有许多学生通过‘其他’方式,事先与他见面,或者千方百计地讨好他,对于,这种事,许文华教授一向是拒绝的,他讨厌这种取巧的方式,然而,有的时候总有一些无法拒绝的人。
比如,介绍李逸上门的人,就属于许文华教授无法拒绝的那一类。
“是的,教授!”李逸神色不变,肯定地回答。
闻言,许文华教授不由浮起了一丝兴趣,居然敢在拜访时候递交技术论文,看来对方是有准备而来,应该也有点本事。
许文华教授翻开论文,看到论文的标题眉头不由一皱,看了李逸的目光有了一丝不满。
论文的标题-论同步辐射计算模型对材料研发的意义。
看到这篇论文的开头第一时间,许文华教授登时对这篇论文的质量下了判断。
不是,这篇论文写的不好,而是,这篇论文的标题太大,太深奥了,即便是他也做不好这个题目的研究,然而,李逸却大言不惭地将这篇论文写了出来,它的质量可想而知。
同步辐射是指速度接近光速(v≈c)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沿弧形轨道运动时放出的电磁辐射,称为“同步辐射“或“同步加速器辐射“。
同步辐射是具有从远红外到x光范围内的连续光谱、高强度、高度准直、高度极化、特性可精确控制等优异性能的脉冲光源,可以用以开展其它光源无法实现的许多前沿科学技术研究。
同步辐射在材料科学中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
第一:同步辐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pes),原理:入射光能量超过一定阈值时,会有电子从物体中发射出来;可以对元素及价态分析、能带色散关系的实验测定(角分辨光电子谱)。
第二:自旋分辨光电子能谱,不仅可分析光电子的发射角和能量,尚可研究铁磁体价态的自旋态。作为自旋偏振电子源,研究磁的相变及表面磁化等。
第三: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xanes: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是自吸收边到其上50ev的吸收截面,……,能够直接提供固体中电子未占据态的能带结构信息,以及电子轨道杂化、电荷转移、电子轨道和自旋相互作用等电子结构信息。
第四:……。
林林总总,同步辐射的研究和突破对材料科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如果,李逸能写好这篇论文,这个学术水平博士生毕业都绰绰有余了,还有读什么研究生。
这篇题目,显然是冲着自己研究的领域来的,同步辐射对自己研究的项目非常具有价值,许文华教授不由对李逸这种学术取巧感到一阵厌恶。
如果,还有其他人参与这篇论文,这篇论文还有点看头,许文华教授看着李逸,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
“这篇论文真是你一个人独立创作的?没有其他人参与!”许文华教授死死盯着李逸,质问道。
“教授,这篇论文确实是我的个人作品,敬请斧正!”李逸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回答。
“好!”许文华气极而笑,翻开论文的下一页继续阅览起来。
论文的开篇,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同步辐射与材料的原子结构有迹可循,从而,可利用数学模型将它们归类起来。
并举例原子的同步辐射内壳层光电离积分截面的计算和讨论。
z=18-82原子在同步辐射4b9a束线的白色x线光照射下的光电离积分截面g值。
结果表明,有三个g值较大的区域,z=18-20,39-47和59-82,最大值分别为3.8x10^-^6,1.6x10^-^5和3.5x10^-^^2/s。
同时,估计了平衡时主要多重电荷态离子数目,分析了用同步辐射和离子阱进行多重电荷态实验的新的候选原子,……。
……。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许文华教授紧皱的眉头抚平了,死死盯着论文,整个人呈现专注之色,时不时地翻页,露出深思的模样。
第四十九章 初次拜访(二)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客厅安静无比,只剩下许文华翻阅文件时候,纸张的‘沙沙’声。
在拜访之前,李逸让韦德对许文华教授正在研究的项目进行调查,获悉他的研究项目,急需同步辐射工艺的创新式援助,这份技术论文恰恰满足他的需求,是一个极佳的诱饵。
诱饵已经抛下,他正在享用,现在只需要,耐心等待鱼儿上钩。
李逸面带微笑,默默等着。
果不其然,两个多小时过去,许文华教授看完整篇论文,老脸涨红,混身激动了起来。
“这篇论文是谁写的?羊城研究所得陈伯森教授,还是刘培强教授?”许文华教授看着李逸,迫不及待地追问。
“许教授,这是我个人著写的论文,跟其他人无关。”李逸笑了笑,回应道。
“这不可能,就你?”许文华教授瞪着李逸,不待思索地质疑道。
“教授,以貌取人可不是个好习惯,为什么不能是我?”李逸微微一笑,毫不客气地反驳。
“不可能的事,不是我小看你,这个领域没钻研个十年半载,不可能做出这个层次的论文,快说吧!这篇论文的作者到底是谁?”许文华瞪着李逸,一口咬定道。
“许教授,你确定自己将这篇论文看仔细了?不要被一些表面的信息,遮掩了它真正的核心。”李逸微微一笑,自信地看着许文华教授,提醒道。
闻言,许文华教授微微一怔,随即想起了什么,翻开论文快速浏览起来。
不一会儿,许文华教授脸色微微一变,仔细这么一看,还真让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
“这……。”许文华教授眼瞳一缩,脸上略带迟疑,有些不敢相信。
“许教授,您发现这篇论文的重点了吧,论文的重心不是讲解同步辐射技术,而是,同步辐射的计算模型,一个可以完美演绎‘同步辐射’的数学模型,采用这套模型,将能大量简化材料科学的研究,大大推动未来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家,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科学发现。”李逸一脸笑容地看许文华教授,讲解道。
听李逸这么一解释,许文华教授点头不已,深以为然。
该论文设计了基于探针梯度分解的偏相干模型算法,显著减少了同步辐射光源成像实验中,相干光通量以及曝光稳定性对相干衍射成像的限制,与现有研究需要多达十多个探针函数不同,该论文提出的模型只需要三个基于梯度的分解函数模型,简单有效,该模型建立的数学软件能够在更强的光束下更快速地采集数据,有助于实现纳米尺度样本的实时、全分辨率成像,……,等等。
这篇论文描述的同步辐射应用技术,反而不如这个数学模型来的更重要。
这篇论文完全就是披着同步辐射的皮,最终的主旨还是描述这个数学模型的思路,利用新的思路,解决材料中研发遇到的问题。
“这个模型真是你创作的?”许文华教授不淡定地看着李逸,将信将疑地问。
“当然!”李逸微微一笑,自信地道。
听到李逸‘超自信’的答复,许文华教授嘴角一扯,低头看着手里的论文,不解地道:“要写这篇论文所需的知识含量不低啊!我实在无法相信。”
“是的,论文阐述的图像处理需要运用到:微分,积分方程高精度算法、数值仿真、控制论、稀疏优化算法,……,等等,饱含了数学领域诸多数学算法。”李逸坦然一笑,解释道。
李逸讲述的计算机算法,几乎是整篇论文的精华,许文华教授刚看过这篇论文,心里还热乎着呢!
许文华眼睛放光,惊疑不定地看着李逸:“这学数学知识谁教你的,你的老师是谁?”
“教授,这些知识大多都是我自学的知识。”李逸笑了笑,回复道。
“是嘛!你都这么厉害了,还要我这个老师干嘛?”闻言,许文华教授脸色一黑,没好气地质问,像李逸这种有点小才,就自以为是的学生最讨厌了。
“许教授,那我就坦言相告了,不过,您听了可别生气。”李李展颜一笑,提前打预防针道。
“有什么话尽管说,我气量没那么小。”许文华教授没好气地白了李逸一眼,摆手示意道。
“教授,想要成为您的学生,主要目的,是为了离开羊城,另外,寻一个处适合接触前沿科技的研究场所,重要的是学习新知识,有一处可发挥我知识的平台,拜谁为师并没那么重要。”李逸一脸自信地看着许文华教授,坦然地说。
好胆识的学生,许文华教授还是第一次从学生嘴里听到这么大言不惭的理由。
“有这份自学能力,拜谁为师确实不重要,那你还托关系,拜访我做什么?”许文华教授做出一副准备挥手赶人的架势,质问道。
“教授,我这是为了学有所用啊!我是学习软件开发的,最近研究了一款特效软件,效果是颠覆了一个产业,我需要找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领域,您的研究恰好满足我发挥的地方,我这篇论文只是‘投石问路’,如果有机会接触材料领域更多的知识,相信,我的才能一定能有所发挥。”李逸无视对方的态度,继续‘大言不惭’地说。
第五十章 影响激增
像李逸这么不谦虚的学生,要不要收了?
要!
当然要收下。
尤其知道了李逸是四方格‘动漫特效软件’的制作者,有着超高的计算机技术,这么牛逼的学生,还不赶紧收下,不怕被别人抢走?
要知道,李逸不仅自身技术过硬,其背后还代表着一个新崛起的雄厚资本,对学术科研,项目开展,有着非凡的意义,许文华教授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失败,绝对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官方的资金,下面是无数个项目在等待,无数人眼巴巴等着,盼着,想要快点将自己研发的项目推广开来,将科研转化成科研成果,最终还是离不开外来资本的支持。
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的‘面谈’结束,一再婉拒许教授的吃饭邀请,辞别离开。
许文华教授面带灿烂的笑容,热情地将李逸送出门口,与之前冷漠的态度有着天与地的差别。
“明天早上能来学校报道?我带你去实验室看看。”临别之际,许文华教授看着李逸,热情地交代道。
“好的,明天一定准时到场,您不用再送了。”李逸笑着点了点头,说完,转身坐车离去。
在杨振荣的安排下,李逸租住清华附近一栋别墅内,开始新学校的学习生涯。
至于,研究生考试,入学手续办理,……,等等问题,这些只需花一点时间,花点精力应付一下,入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十月深秋,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已经换上了厚厚的外套。
历经近一个月的发酵,《阿布达斯探险记》越传越火,接连创造了网文界,动漫界诸多的点击,订阅的历史之最。
阿布达斯探险记》剧情精彩,内容新颖,站在外星文明的角度描述宇宙的认知,涉及了许多陌生的天文知识。
《阿布达斯探险记》已经成为了网文界的一股清流,是继科幻大作《三体》之后,又一部脑洞大开的科幻史诗巨著。
随着连载字数的激增《阿布达斯探险记》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甚至影响至一些国内的知名高校。
金陵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巨大的阶梯教室,正在进行一场别开声面的讲课,讲课老师-苏济林,是天文学颇有份量的博士导师教授。
现场笑声不断,学生们都沉寂于老教授精彩的讲课气氛。
“能下玻璃雨的星球,意味这这颗星球的大气云层包含了大量硅酸盐微粒,它的温度要达到2000摄氏度以上,气流环境极端恶劣,才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玻璃雨覆盖,……,所以,在这种极端恶劣气候的环境下,这个星球应该是不可能存在生命。”苏济林教授笑着向同学们介绍道。
“当然,宇宙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人类对宇宙的认知非常有限,也不能全盘否认宇宙中存在的特殊情况。”苏济林教授笑着同学生们介绍道。
课上,某个同学从一本科幻小说中向他提出一个天文方面的知识,苏济林教授不仅没有取笑对方,反而耐心地为大家做解答。
“好啦!大家都不要笑啦!这位同学说的这部科幻小说,运用了不少天文学知识的,想必是一位非常用心的作者,这科幻小说叫做什么?推荐给我,我有空也去看看。”苏济林教授看着那位提问的同学,笑着询问道。
“那本小说叫做《阿布达斯探险记》,教授,实在不好意思,我是觉得书里的内容,以及天文场景描写涉及了许多陌生又生动的天文知识,所以才冒昧向您提问的,我都忘了那只是一部小说了。”被询问的男同学臊的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回答。
“哈哈,没关系,小说也是来源于生活嘛!科幻小说承载了不少人的梦想。”苏济林教授摆了摆手,笑道:“《阿布达斯探险记》吗,好的,我记下了。”
苏济林教授环视全面同学,继续讲课道:“天文科学,是一门需要耐心,耐的寂寞的科学,天文学家甚至有些想法很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观测到,从预测到观察到希格斯玻色子,我们花了50年时间。”
“对于人类短暂的一生来说,50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也许,许多同学毕业之后,无法忍受这种寂寞,转而从事别的行业,不过,你们在天文领域学习的知识,将使你们受用一生。”
“翻开科学史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从行星运动规律的总结中得出来万有引力定律;从月亮绕地球运动得到启发,制造了人造地球卫星;观测到太阳上氦的光谱线后,之后才在地球上寻找到它;从计算机新星爆发的能量,发现了人们还不了解的能源,引起人们的探索,如果未来能将它利用起来,那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的财富,……。”苏济林教授借机向学生们转达了一些自己的思想。
停顿了一下,苏济林教授继续将话题拉回课堂,讲课道:“好了,言归正传,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宇宙学的‘红移’,……。”
闻言,同学们纷纷露出严肃之色,思想跟着回到课堂上,不过,《阿布达斯探险记》这本小说被他们记在心里,准备课堂结束后看一下,到底,是什么科幻小说,居然能引得陈军同学如此入魔。
科幻小说里的天文知识还能以假乱真?得到苏教授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