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为卿放下刀兵
“都住手,你们都住手!”在崇祯和克鲁剑拔弩张的时候,一个小太监呼哧带喘地跑了过来,站在了两军之间,冲着两边直摆手。
“哎呀,别打了,柳淑人来了,柳淑人来了!”
小太监看自己喊了”住手“,好像没什么效果,赶紧又说“柳淑人来了!”
小太监后一句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全场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什么,柳心活着!”克鲁大喝一声。
“哎,你们别打了,淑人就在后边,淑人就在后面,别打,别打呀!”
“柳心,柳心在哪里?”
“淑人,你在哪?”
“柳山长!”
几乎在这一瞬间,不同的声音开始呐喊。
“后边,就在那个方向!”
随着小太监的手指,十几万人的视线都投向了皇宫的那个角落。
很快,那个角落里爬出了两个女人。
“是柳心!”克鲁第一眼就认出了那个披头散发的女人是柳心,赶紧从马上跳下来奔过去。其他人也反应过来,太子朱慈、秦明远、戚兴国、甚至周皇后都忘了礼仪风范,都向着这个人奔去。
“柳心,柳心!”当柳心还没有抬起头,自己整个人就被克鲁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怎么回事儿,你们?”柳心一眼就瞅到了那紧迫的形势,十几万大军陈列皇宫前,崇祯手持天子剑,是个傻子也知道现在是何等紧急时期。
“柳心,没事儿,不关你的事儿!”
“怎么不关我的事,快,放我下来!”
“好!”克鲁把柳心放下来,一只手架住了柳心的一只胳膊,太子朱慈抢先一步架住了柳心的另一只胳膊,三个人缓缓地向两军中间走去。
……
“柳心别怕,谁想杀你,从我克鲁身上踏过去!”
“柳淑人,谁想杀你,我们戚家军不答应!”
“柳山长,不要怕,我们要给你讨回公道!”
“你没事儿吧!”周皇后和太子站在柳心的旁边。
……
“你们都反了,朕是孤家寡人。朕没有死在大清的铁蹄之下,却要死在我大明子民的手里。你们陈兵数十万,朕只有这手无寸铁的大臣,宦官宫女、后宫的嫔妃。如果朕一死可以让你们给他们留出一条活路,朕这天子剑多年没用,今天就用它来殉国。”
崇祯望向柳心,把天子剑缓缓地放在颈间。
……
“都别说了,你们,你们都太令我失望了!”
“我秦家本是一普通农家,全赖诸儿郎奔赴各地,悲民生脱民困,今日在朝堂中才有这赫赫声名;我杂学院的学生们,柳心办学院那一天起,就想让我的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帮助天下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秦家戚家、白杆军还有诸位义士,散尽家财不计生死奔赴着京城,全天下谁不说我们忠肝义胆,我们是勤王之师,也是救国之师,更是忠义之师,今日为了柳心陈兵于此,让柳心如何心安!”
“淑人,我等受淑人大恩,愧对淑人!”戚兴国带头向柳心抱了一下拳。
“皇上,朝廷有难,我柳心不眠不休,星夜疾驰,就盼着我大明抵住外辱,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不至流离失所,你就如此容不下我!”
“柳心,朕有愧于你!”崇祯把剑放低了些,向柳心低了一下头。
“战乱已起,百姓正等着朝廷的救济,等着皇上你回护你的子民,这时候还在争这义气之事吗?皇上、诸位大臣、宗室贵胄,戚老将军当年就说过:“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白杆军秦老夫人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你们又如何质疑他们的赤胆忠心,大明又怎对得起他们的一腔报国热血?皇上,你手持天子剑,是想陷我们于不仁不义嘛!”
“柳心,你!”崇祯当啷一声,把剑扔在地上,张大了嘴巴。崇祯后面的诸人也都处于石化之中,形势发生了大逆转。
“柳心,你们不会造反?”
“淑人,我就知道你不是什么牝鸡司晨,是父皇冤枉你了。”太子朱慈紧紧抓住了柳心的手。
……
“各位,柳心在此谢过了。我们是大明的子民,请听皇上诏令,抵抗大清,消灭八旗,驱逐多尔衮!”
“皇上,请下旨,臣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秦家军、戚家军、白杆军、京城的百姓几乎同时跪倒在地,叩拜崇祯。
……
“柳心,你置我于何地!”看着跪倒一地的将士,只有自己带的蒙古骑兵还在严阵以待,克鲁双手紧紧抓住了柳心的肩膀。
“克鲁,对不起!我不能抛弃大明!”
“那你是想抛弃我?”
“我不想抛弃任何一个,你们也并不是对立的。皇上、克鲁大汗,柳心只站在天下百姓的一面,我只知道如果烽烟再起,大明又有万千百姓死于非命,灾害没有打倒我们,大清的铁骑没有践踏我们,那我们就不要再同室操戈了!如果我之一死,能让皇上不疑众将士之心,不负天下子民之心,柳心愿死!如克鲁大汗有顾念柳心之情,请以天下百姓为重,联明抗清,柳心愿生!柳心之生死,全在二位之间!”
柳心用手指向崇祯又指向克鲁,几乎是喊出来了这番话。
“柳心,朕有负于你,朕发誓绝不追究各位将军各位义士的罪责,希望众将士能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还我大明朗朗河山!”
“柳心,卿不负我不负卿!我蒙古愿与大明携手剿灭大清,再来迎娶我的大妃!”
“克鲁,请宫里一叙!”
“好!”
……
崇祯十七年,蒙古大汗克鲁和大明皇帝崇祯在宫里开了秘密会议,外人不知道两个人到底谈了些什么。只是在第二天,崇祯皇帝紧急发出诏令:命戚家军白杆军以及秦家军组成联军,剿灭关内的八旗兵,而洪承畴调集各边镇将士出关,直扑大清的老巢盛京。
蒙古大汗克鲁从宫中骑马而出,带领他的二万铁骑出了城。在临行前,他向全城高呼一声:“年底之前,本汗将来迎娶我的王妃,大明给我备好嫁妆!”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婚
明蒙联军共同抵抗大清,几个月来捷报频传。
而此时秦家岗和江南的族人都赶到了京城,在筹备柳心的婚礼;皇宫里周皇后太子正在打理珍玩玉器;京城的王公贵胄都在琢磨着给柳淑人添什么妆?
而作为主角的柳心却变成了一个闲人,时不时的去景恭郡王府,看看徐老夫人。
老夫人已经时而糊涂,时而清醒,不过即使在京城最危难之时,她也没有咽了这口气儿。清醒的时候,她会抓住柳心的手喃喃地说:“我不会死的,挺着这口气儿,也要看到你和克鲁成婚!”然后又昏昏地睡去。
崇祯十七年冬天,秦明远和朱终于举行了婚礼,而很快柳心最小的女儿丫丫也嫁给了周王的世子成了世子妃。在柳心出嫁前,儿女都已成婚了,这也算是柳心婚礼的前奏和预演。
崇祯十七年腊月初三,传令兵从西城门飞奔而进,手里高举着令箭一路高喊着:“大捷!大捷!多尔衮被诛,顺治皇帝驾崩,大清灭国了!”
全城欢呼!
腊月初五,又一队骑兵奔进城门,京城又回荡着一阵高呼:“景恭郡王入关,不日将来迎娶王妃!”
腊月初六,皇宫下旨:崇祯十七年腊月二十四,小年后的第二天被定为柳心和克鲁大婚的日子。晋封景恭郡王克鲁为景恭王,赐铁券丹书,世镇蒙古,加封号“蒙古天可汗”;晋封淑人柳心为一品忠义夫人,赐婚景恭王,为景恭王妃,加封号“蒙古天可汗大妃”!
衙门腊月二十三开始封印,也就是放了年假,正好全城的人都能来参加这场大婚。
秦家的人和徐老夫人的人已经把景恭王府和京城秦家装扮得里外三层新,可是临了,到了腊月二十,皇宫里皇后娘娘和太子朱慈亲自出了宫,带了宫里的嬷嬷、宫女、太监,又把一堆珍玩玉器,宫里能用的,甚至有些只能是皇后娘娘专用的东西都拿到了景恭王府。
柳心拉住热络的皇后娘娘的手,悄悄地说:“娘娘,这些东西我都用不上,是违规制的。”
“柳心,这都是皇上定的。你到了蒙古,就是大妃了,戴什么都是应该的,穿什么都是应该的,我大明的一品忠义夫人,景恭王妃,做什么不行,干什么不行!这些年,咱们的皇店这些收益,我都藏着呢,以前手头紧,可现在天下太平了,皇上也不可能亏待了我,这些私房都给你吧!”
皇后娘娘又把一个单独的玉盒递过来,打开是满满的银票。
“娘娘,这怎么能行,我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
“有什么不行,我还怕拿不出手呢。你瞧满城的夫人们都想来给你添妆呢。还有各个封疆大吏、总督夫人,哈哈,听说江南更是富庶的很,比皇宫里还富,要是我这皇后娘娘落了下乘,岂不是丢了皇家的面子?再说大清国覆灭了,那皇宫的东西咱也得了不少,克鲁那虽然也有,但是毕竟分量轻。皇上说了好东西都给你做嫁妆,这是咱大明朝的陪嫁!”
“娘娘,多谢了!”柳心也知道说什么都有些多余了,只能收着了。
腊月二十三的下午,秦家这个院子可是爆了棚,添妆添妆,哪是女人间尺头巾帕的小事儿,一大箱一大箱的往里抬。
大大小小的府邸,仿佛赶趟似的,谁都怕礼轻了寒掺。大家也都明白,没有柳心,大家的命不知道还在不在呢,金银外物算得了什么?只怕忠义夫人看不上眼儿。
秦家的三进宅子堆不下了,一直排到了门外,到掌灯时分,除了留出一个能进花轿的通道。整个秦家所在的一趟街,已经被添妆的礼物箱子堆满了。
不用秦家的人张落,各个府邸的小厮跟班,包括周围的邻居都自发的晚上给值夜,可千万不能让哪个贼儿偷了这些嫁妆。
而京城杂学院派出了二十来个算学的学员,专门登记添妆的嫁妆单子,结果长长的一溜,一张接着一张。赶了半宿,在凌晨时分才把这单子写完。
众人看单子都有些咂嘴,不算金银玉器,大小庄子陪送了七十多个,铺子五十多个,土地达到十八万顷,当然这些庄子并不是都在京城,在各地的都有。添妆银子二百八十五万两。
这就是皇室的公主,也拿不出这么大的添妆,这还不算秦家本来定的陪送的登州的土地以及两千户下仆。
本来添妆应该头一天送去景恭王府,可因为昨天腊月二十三实在太晚了,而且东西又实在太多,时间也不赶趟儿,所以腊月二十四的清晨才开始送妆,这次全京城的人都轰动了。
景恭王府和秦家离得不是很远,再加上嫁妆铺了一条街,街口嫁妆到王府不到一千米的距离了,而景恭王府虽大,但还要留出地方待客,这些嫁妆也是堆不下了。最后大家折中,把嫁妆单子和主要的大件儿拿过去,剩的小件还是留在秦家。
嫁妆搞得这么隆重,柳心都有些惶恐了。其实没想到这只是开个头儿。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全京城的人眼睛都直了。
送完妆大家才发现,克鲁王爷并没有在府上,难道新郎官儿还没到?拜堂的时间并没有遵照当时的习俗,而是把时间定在了午时,看看辰时都快过了,众人开始有些焦急了。
“王爷到城外了,王爷到城外了!”随着城门官的禀报,大家才知道,原来克鲁并没有从景恭王府来迎亲,而是从蒙古草原出发到城外驻扎,然后赶到今天的巳时从城外来迎亲。
皇宫下旨:城门大开,迎接景恭王!
“哇,十里红妆!”
“什么十里红妆,百里红妆!”
“是千里红妆!”
“万里红妆!”
城门大开后,京城人的眼睛都花了,一片火红看不到边际。
“本汗今日大婚,在城外十里摆下流水席,大宴宾客三天!”克鲁在马上大手一挥,一身大红汗服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恭贺王爷!恭贺王爷!”
真是旷世婚礼了,比皇上大婚还要隆重热闹,缺少了些繁文缛节,只是给徐老夫人磕了头,献了茶,就开始宴席了,但是人气之旺,客人之多,全京城沸腾了!连后来到场的一直阴沉着脸的皇上也不时的裂开嘴大笑几声。
柳心并没有像别的新娘子一样,盖着红盖头在洞房里等待着夫君,她在皇后娘娘的陪同下凤冠霞帔,招待这满京城的女眷,可是即使京城最八卦最刻薄的夫人,也没人说出二话儿,而是都真心诚意地恭贺忠义夫人,在她们看来,这并不是柳心出嫁,而是忠义夫人像个男人一样要成亲。
狂欢到了深夜,在接下了一轮轮的劝酒和一轮轮的恭贺后,大家嬉闹着把柳心和克鲁两个人打发到了洞房,他们再进行着下一轮酒会。
这是个狂欢的夜晚,即使到了洞房的两个人,也没有从狂欢的氛围中解脱出来。
“柳心,咱们喝两杯!”
“交杯酒吗?”
“好,就算交杯酒吧,不过一杯可不行!”
“你还没有喝够!”
“哈哈哈,柳心记不记得当年登州血战后,咱俩喝了多少,你说过什么了?”
“当年我都喝多了,记不得了!”
“哈哈,柳心,我告诉你,你一直都不知道!当时你在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你说什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还说什么克鲁你别走……”
“你记得好清楚啊!”
“清楚,我当然记得清楚了!我那是第一次真正把你抱在怀里,亲了你一小口。”
“啊?什么时候的事儿?”
“呵呵,怎么,害羞了?”
“哼,害什么羞,现在都嫁给你了!”
“这就对嘛,我的大妃,今天虽是洞房花烛夜,可现在天都快亮了,我看今天我们还是不醉不归吧!”
“不是不醉不归,是不醉不睡!”
“哈哈哈……”
腊月二十五的早晨,景恭王府的侍女们想来伺候王爷和王妃洗漱,可进来却发现,当中一个酒坛子,旁边他们的王爷和王妃正睡得迷迷糊糊,王爷打着鼾声,王妃也流出了口水。
大家见惯了这不一样的王爷和王妃,没敢说话,赶紧把屋子里的残羹剩饭和一些昨天婚礼剩下的红纸,花生等东西收好,就静悄悄地退出去了。
晌午时分,克鲁伸了个懒腰,坐了起来,看看对面的柳心,还像一只小猫一样蜷缩在那儿,不禁用手捏了捏她的脸蛋。
“讨厌!”柳心睁开了眼。
“起来啦!起来啦!晌午了!”
“哦,这个时候了!”柳心打着哈欠坐了起来。
两个人瞅瞅对方,相视一眼就哈哈大笑起来。
“圣旨到!”随着两个人的笑声,外面的大城子公公咳嗽一声,随即念道。
“哦,来圣旨了!”原来大城子和翠柳自从陪着柳心从皇宫出去后,就跟在柳心的身边儿,现在做了王府柳心身边的贴身太监宫女了。
“王爷!王妃!宫里的圣旨早都到了,王总管知道王爷和王妃没有起身,就在外面喝茶,我听到王爷和王妃的声音,才过来禀报!”
“好了,让王承恩进来吧!”
“恭贺王爷王妃!老奴给两位磕头了!”
“行啦,快起来吧,有什么事儿啊!”
“万岁爷和皇后娘娘说大婚结束了,请王爷和王妃去宫里参加晚膳,也顺便给王爷接风洗尘!”
“啊,大婚结束啦!”
“好像是,快收拾收拾,到宫里吃饭,正巧饿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心归处
徐老夫人虽然撑过了崇祯十七年,但在崇祯十八年正月初三,还是安详地闭上了眼。
景恭王府一片素白,根据徐老夫人的遗愿,没有埋入徐家的坟地,而是去老家把徐老太爷骸骨起出,随克鲁一行埋到草原,这样能和自己的女儿近一点。
正月二十六,克鲁和柳心正式启程,踏上草原之路。
草长莺飞,天高云淡,经过了多年战乱,漠南漠北已经统一,万里草原一派祥和。
草原上的万民都在仰望着归化城那座巍峨的城池,而这座城池中有两个最高贵的主人,天可汗克鲁和大妃柳心,他们是主人,也是草原人民心中最高贵的神。
如果说当年能种上玉米番薯,让草原人民填饱了肚子,人们是在念叨着“活菩萨”的柳心,可是现在,瞧,织毛衣,织毛毯,煮羊奶、烤肉、涮羊肉、奶酪、手把肉的小作坊和小店铺已经成片建立起来,很多东西运到了关内,草原人手里也有了一把银子。
同时关内的茶叶、金器、银器、瓷器,锡器、字画、古玩也不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儿,有些进入了普通的蒙古牧民家中。
大家知道这神奇的一切都源自那位大妃,大妃柳心来到了蒙古,不时的会到牧民家中,问问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大妃不让大家自称奴婢,冲她磕头作揖,只是简单的拱拱手,大妃都会笑笑说:别客气!
草原上再也没有饿死的牧民,再也没有冻死的乞丐,甚至在草原各个部落都开办了汉学,学起了汉字,学说了汉话,这是多少代草原人所不敢想象的。
归化城内,娜木钟的儿子桑哲已经是个小小少年,跟着学堂的老师在学汉学,也学着先生一样,穿起了青衫长袍,看见柳心不叫大妃,会笑着施礼说:嫂子!
……
“大汗,这次又买回来三千奴隶,大清灭国了,这都是当时那些贵族牛录的家奴,现在他们都吃不饱饭,争着抢着要到这边来!”
“好啦,你安排吧!让他们牧马放羊,别让他们闲着!”
“哈哈哈哈哈!……”克鲁和塔木边烤着肉边说笑着。
柳心在旁边本来心情还挺好,可是克鲁的笑声却让她觉得心脏猛的一跳,似乎有种什么东西,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柳心用手抚了抚胸口,皱着眉头不说话。
克鲁转过头:“柳心,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哦,没事啊,可能没休息好。”
……
雪花打着毡房,大帐内柳心端着杯奶茶,在静静地品着;克鲁正在擦拭着他的一把宝刀,娜木钟和桑哲坐在旁边。
“天冷了,今年日子可真是好过,要不是大妃你过来,咱们还没有这么暖和。瞧,这炉子点着了热乎乎的。不少牧民家盖的房子也都烧上了炉子,还有个别的用了土暖气,都不怕冻了!”
“咱在城外建的那所宫殿,到来年就应该能建成,我们到时候搬到那里住,也安上什么土暖气,在屋里就像春天般温暖。”克鲁接着话茬道。
“哈哈哈!大哥,听他们说:东北那一带冻死了好多人呢?”
“谁让他们亡国了,那地方野蛮的很,也不像咱们这早都推广了番薯和玉米,他们没吃的没穿的,又没有什么兵丁保护。除了咱蒙古和大明朝在那儿的驻军,其他人还不是像猴子一样在山野中穿梭,不冻死才怪哪!”娜木钟接着桑哲的话笑道。
“是啊,像猴子一样!”桑哲捂着肚子大笑起来。
“像猴子一样?”柳心呢喃一声,胸口又是没来由地疼了一下。
“啊,怎么了?嫂子?”桑哲发现了柳心的异样。
“没事儿,我有点不舒服!”
“柳心,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不好!快点休息一下!”克鲁也发现了柳心的不对劲。
夜晚,柳心发起了高烧,陷入了梦境:
“别杀我,别杀我,我要活着!”丛林中几个男人眼前是才开垦出来的几亩地,就对上了一队拿着大刀的兵将。
“你们是俘虏,你们灭国了!你们没有活路了!这里以后就是没有人烟的荒岭,不许有人在这儿开荒。”
啊!啊!几个人头落地了。
树林渐渐的枯萎了,地上都是荒草,再没有人烟了,只有一个女人坐在了地上,看着这一望无际的荒野,在叹息。
啊?这不是我吗?
柳心在梦中大叫着,那是自己,自己一个人在荒野中行走啊,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啊!”
“啊!”
柳心大叫着。
“柳心,柳心,醒醒,醒醒!”
柳心睁开眼时,克鲁的大手正在扶着她的胸口。
“柳心别怕,你出了一脑门子汗,一定做噩梦了吧,别怕,有我在呢。”
“克鲁,我的心很疼,我的心在此处不安定了!”
“怎么了,柳心?受了什么委屈吗?”
“克鲁,等开春了,陪我到东北去一趟吧!东北,那里有我的牵挂,我要不去看一眼,我的心就慌慌的,我的心口就疼!”
“好,我陪你!”
这个冬天,柳心时不时的在心口疼中度过。
冰雪消融,春天来了!
天可汗下旨:让王子桑哲署理蒙古大事,娜木钟辅佐,而天可汗克鲁和大妃带领三千兵士和匠人启程赶往东北。
……
“ 这是盛京吧!”
“它应该叫沈阳!”柳心喃喃道。
“沈阳?”
“这是我心中的名字!”
“咱们还往东北去吗?”
“往东北,我们绕远了,我要找到松花江!”
……
“这里都是密林了,很难走,还往里进吗?”
“我们已经沿着松花江走了,应该不远了,不要停,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再往前走!”
“大妃,前面又有一个分叉,是条河!”
“这是,这是,这是!”柳心连喊着“这是”这两个字,终于大喊一声:“这就是我的松花江!”
“克鲁,我们就在北岸驻扎吧,我的心就在那里。”柳心抓住克鲁的手,使劲地摇着。
“扎筏子渡河!”
……
“克鲁,安排人在这一带建房吧!”
“把这一片杂草除了,把毡房先安在这里。”
崇祯二十年夏天,蒙古天可汗克鲁和蒙古大妃柳心在松花江北岸安营扎寨,正式安顿下来。
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造一个大粮仓
“ 克鲁,开出多少地了?”
“哦,五万多亩。”
“先把番薯种上吧!”
“好!柳心,今年收成还真不错,不用从蒙古运粮了,咱们能自给自足了!”
“瞧你这点儿出息,咱要把这儿建成一个大粮仓!”
“好,大粮仓!”克鲁在柳心身旁附和着,说着说着打起了鼾声。
“哎,别睡了!”
“啊,没有,就是眯一下!”
“累了吧,让你这堂堂的天可汗陪我来种地了,你心里可有怨气?”
“嘿嘿,当年什么苦没有吃过,刀头舔血的日子也过过,现在能吃上饭,还有这么多手下在干,我就是偶尔的出把子力气,不算什么!”
“克鲁,谢谢你!”
“谢什么?咱是一家子人!”
“要是再有个孩子就好了。”
“哎,也不知明远他们都怎么样了,这离关内太远了,好几个月才能收到封信。”
“行啦,能通个信儿就知足吧,要是以前好几个月也到不了,说不定得一年半载的。”
“好啦,吃饭吧!”
……
“大妃,你怎么不吃了?”
“哦,没胃口,有点吃不下。”
“柳心是不是又不舒服了,心口又疼了?”
“哦,不是心口疼,从到了这儿心口就没疼过,今天就是胃里有点反酸。”
“哦,快给御医找来看看,是不是吃坏了东西?”
……
“恭喜大汗,恭喜大妃,大妃这是有喜了!”
“什么,有喜啦,我们要有孩子了,哈哈哈!”
崇祯二十二年春,克鲁和柳心的孩子降生了。
……
“水晶之心!慢点!”柳心招呼着在地上蹒跚学步的儿子。
从孩子出生,克鲁和柳心就为孩子的名字而犯愁。是按蒙古的名字取,还是按汉族的名字取,到底是取什么姓呢,两个人一筹莫展。最后柳心想起在现代她最喜欢的笔名“水晶之心”,便以此作了孩子的名字。姓什么叫什么也无所谓,总之,他就是“水晶之心”。
底下的人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以为“水晶之心”大概就是像蒙古的塔娜、蒙娜、巴图鲁一样的意思,至于长大了取什么名字,那是主子们的意思,现在只要叫“小主子”就行了,可柳心就是坚持叫“水晶之心”。
“你不要总管他,磕点碰点没事,不能太娇惯了!”克鲁嘴里说着柳心,可眼里看着孩子也满是溺爱的神色。
“大汗,又有一些流民过来了,咱们已经收了几万人了,还要收吗?”塔木过来禀报。
“收,正好过几天是水晶之心的两周岁生辰啦,放出消息,摆流水席,马上就要过冬啦,让山林中那些吃不饱饭挨冻的人都出来吧!”
崇祯二十四年,大清国所有的遗老遗少,不论是囚犯、盗匪、贱民、兵勇,只要是还存活于世的,都被蒙古天可汗收拢了。
松花江北岸,原来仅仅是一排排住房,现在已经成了一个颇大的城市,拥有居民十二万,开垦土地一百五十万亩,玉米亩产达到了三百五十斤,不但供应了本地,已经开始向关内和蒙古输出了。
……
“大妃,关内秦家带着人赶到了,有好几万人呢。”
“好,来支援我东北建设了!”
……
“大汗,桑哲王子派了一万多草原牧民,已经向咱们这儿出发了!”
“到这里来了,好!柳心,你说这里要建成东北大粮仓,我看很快就要实现了。”
……
“东北,这富饶的黑土地,多少人我们都要,开发大东北,就是缺人啊!招人,只要来人就留下!”
……
“大汗,草原和关内都向咱们这移民了,收还是不收?”
“收,怎么不收?草原和关内都是咱们一家!”
“可是咱们这儿有些住不下了?”
“东北的地方大着呢,咱们才开垦出多少,让他们在各地安寨下去,咱们出粮食派些人过去,让他们开荒种田,填饱了肚子,再做些工,做些买卖。没听大妃说嘛: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是,大汗!”
……
崇祯二十五年,关内发来卜告:崇祯皇帝病逝,太子朱慈继位,国号昌盛,秦明远被封户部尚书。
同年,克鲁正式禅让汗位,由弟弟桑哲继位,自己和柳心留守在东北。
……
“快把我这个条陈给明远送过去,让他转交给皇上!”柳心正在吩咐关内送信的信使往关内捎回信。
“柳心,你又写了什么?”
“哼,大明朝已经国泰民安了,但是别忘了,我以前说过西方还有那金发碧眼的洋鬼子,火器营可不能闲着,还有杂学院要把机械铁轨拿到日程,杰克把蒸汽机火车研究着儿,还不是觉得这离京城和归化城都太远了嘛。到时铁路建成了,火车一通就能过去了。”
“好,我就等着你说的,坐上火车睡一觉,就能看到明远了。”
……
“娘,娘……”
“啊,心纯、心雅,明珠,你们怎么都来了!”
“娘,我大哥也快到了!”
“明远,他怎么还有空?”
“娘,你这是在这儿待的孤陋寡闻啦,铁轨已经铺到离这儿不到二百里了。”
“什么?谢天谢地!”
“娘,到今年年底,火车就可以直达到咱们这儿了,我们就在这等着,等到火车通到这儿的时候,我们再坐火车睡一觉就回去!”
“哈哈,你得多睡几觉才能到,远着哪。”
……
“明远,你都瘦了!”
“娘,你知道吗?我这次过来,是皇上商量着要改国号了,来问问你。”
“改什么国号啊?”
“现在咱们大明蒙古还有您这儿已经天下一统了,特别是这里已经是天下的大粮仓,不能再这么没有名号,克鲁师傅不是上折子说这里要建立什么东北行省嘛,皇上就和我商量着,咱大明这国号就有些小了,以后就要叫中华帝国,你们这儿叫东北区,蒙古那儿叫蒙古自治区。”
“中华帝国,这个名字好哇!”
……
“桑哲,你怎么过来了?”
“嫂子,蒙古自治区到东北区的火车正式通车了,我只不过是睡着觉,坐着火车就到了,我娘在归化城待着呢,不会出事儿。我是来告诉你们,我要大婚了,希望你们去参加我的婚礼呀!”
“真快呀,桑哲都二十多岁了。哎哟,我和你大哥都五十多岁了,好,我们也坐火车,睡一觉,去参加你的婚礼!”
第三百二十章 大结局
“父汗,我娘越来越糊涂了,总是忘东忘西的。”水晶之心在对自己的父汗克鲁低语。水晶之心这个名字伴随着孩子长大,就没改过,现在他已经快三十岁了,而自己的娘柳心已经七十多岁了。
“你娘这辈子操心太多了,太好强!到老了,也该歇歇了,我去看看她!”
克鲁头发已经花白,背也有一些驼了,看着比自己还高壮的儿子,点点头,转身去找柳心了。
“柳心,回屋子吧,这外面的风大。”
“我不回去,那个科技园区,还得再看看!”
“柳心,什么科技园区呀?听你念叨好几次了!”
“哦,还没建呢,我见过科技园区呀!”
“柳心,你老了,糊涂了,咱少操点心,让那些年轻人去弄吧!”
“克鲁,我真的见过科技园区呀,就是那么一块地,还用了新方法,新技术!”
“柳心,你和我说过好几次了,可是我怎么听的稀里糊涂的,这些年哪,咱们确实干了很多的新鲜事儿,明远他们不时的就拿出些新东西。可是也没听说什么科技园区呀!你是不是糊涂了?”
“哦,我现在脑子中总有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有时就蹦出个新想法,我也忘了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好了,咱们回去吧!”
……
“克鲁,我记得我是副局长了,就管科技园区的事呀!”
“什么局长?唉,又犯糊涂了。”克鲁叹口气,揉了揉脑袋。柳心这一年多,时不时的就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
“父汗,我看娘越来越衰老了。你们毕竟已经七十多岁了,也该考虑后事了。桑哲叔叔那边已经决定在蒙古给你们选寝陵了,要不我去一趟,给你们选个好的地方。”
“去吧,让活佛给看一看。你娘啊,时而糊涂时而清醒的,这事儿是得抓紧了。”
……
“娘...娘!娘怎么晕倒了?”
“快,快把你娘抬进屋去。”
……
“大妃已经三天没醒过来了,大汗,你要保重啊,可要做好后事的准备了。”
“我知道了,你们都出去吧,我要陪着柳心。”
克鲁把众人都打发掉,自己坐在柳心的身边,用梳子把柳心的白头发一根一根的梳理。他凝视着柳心的脸,伸出大手抚上柳心的脸庞。
“柳心,咱这些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你想干什么都干成了,我都愿意陪着你,你可不能扔下我一个人走啊。你要是走了,我就陪着你去,要不你一个人多孤单,你要是迷路了,你要是还这么糊涂,那可怎么办!我去了好能找到你,照顾你!”
……
“我们要开个会,研究一下能不能搞出吨粮田来。”台上一位穿着西服的领导在讲话,台下众人在鼓掌。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儿站起来说:“我们进行产学研合作,能搞出来。”
“好,你牵头吧。”
这不是自己吗?我这是到了哪儿?柳心在梦幻中看着这个女孩,突然想起来,这就是自己呀,好多年前的自己,这是二十一世纪,自己的前生。
……
“柳心,你可不能走哇?”
这是克鲁,克鲁的声音!
到底是梦是幻?庄周化蝶了吗?是蝶化庄周吗?
“柳心,你醒了?”
“克鲁,你一直在这儿?”
“嗯,你病倒了,好几天没醒过来了。我就在这守着你,我知道你一定会醒过来的,不能就这么的去了。”
“是啊,我怎么能就这么去了呢?还有你呢。”柳心伸出手,握住了克鲁的大手掌。
“柳心,你会好起来的,咱们还能活一些年呢。”
“克鲁,到了大明朝遇到你,我就知足了。
“说什么傻话呢,什么遇到我知足啦,要不是你在秦家岗救了我,哪有我这后半辈子。”
“秦家岗也救了我……”
“救了你?你又糊涂啦!”克鲁露出疑惑的神情。
“克鲁,这次我没有糊涂。我知道我越来越老了,也不知道还能陪你多久。这一年多我的脑子都混乱了,前世今生的事儿都在这儿。我不能带着这个秘密离开,我得告诉你!”
……
“你说什么,你从什么21世纪过来的?我听不懂。”
“克鲁,你想想这些年,我弄出过多少新东西,你看我像大明朝的人吗?”
“真的,真的!你不是这儿的人?那你要回去吗?”
“克鲁,我怎么回去呀!我在这儿已经过了几十个年头,生死轮回,我也不知道,只想和你过完在一起的这最后的时光吧!”
……
中华帝国二十年,一代奇女子柳心病逝。次日,一代枭雄克鲁也含笑离开。
帝国开始敲响丧钟,举国致哀!东北区、蒙古自治区和关内秦家岗同时有新建的莹地。
可是到七天发丧时,棺椁中空无一人。柳心和克鲁同时消失了,世人不知所踪。
后来各个莹地进行了影葬。
秦家岗立忠义夫人柳心灵牌。
东北区立景恭王克鲁和王妃柳心的灵牌。
蒙古寝陵立天可汗克鲁和大妃柳心的灵牌。
……
21世纪的柳家,几年前还是科技局副局长的柳心,突然一日昏迷不醒,经多方医治查不出原因,最后医生摇摇头:定性为植物人。
几年的时间,人们已经忘了那个意气风发的柳副局长。
在这样一个早晨,柳心的手指突然动了动。父亲柳宏图恰巧注视这个方向,惊呼一声:“柳心好像动了,快找医生!”
……
天空中,两团世人看不见的气体,正在缓慢的漂浮,渐渐的靠在一起。
“克鲁,怎么你也来了?”
“我说过,你走了我陪你。”
“你瞧瞧下边,那就是21世纪的我。”
“哦,看来你要醒了。你是要回来吗?”
“刚刚是这样想的,可是你来了,我回去了,你怎么办?”
“我就消散在天地之间吧!”
“那我还回去干什么?”
“你会做很多事!”
“我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小白,没有我这个世界不会有任何改变!”
“你在大明朝却是不可替代的!”
“我这一去大明几十年,也算有所值啦,生有欢死无憾,我们一起消散在天地之间吧!”
“归去来兮!”
……
“柳心的脑电波已经停止了,心脏也停止了跳动,她已经去了。”
“什么?她真的没了?刚才明明手指动了一下!”
“大概是回光返照吧,节哀!”
21世纪正在进行着一场葬礼。
等柳心的身体逐渐化为灰烬时,天空中还有些云雾迷朦,转眼间竟阳光普照,天地万物仿佛为这世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