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天下无双TXT下载三国之天下无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天下无双全文阅读

作者:风云乱舞     三国之天下无双txt下载     三国之天下无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六十一章 处置许攸

    在场的这些大臣们,都是刘争的近臣了,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河妖事件他们都是清楚的。

    清楚的知道河妖事件的他们,自然知道,这件事情最后的主谋是长沙郡钱庄的管事许贡。

    一天到许贡的名字时,他们有些人立刻就有了一些脸色变化。

    特别是许攸,他可是清楚的很许贡是什么人,犯了什么事情。

    许贡如果真的被刘争给抓住了,那只怕会牵连到自己。

    许攸脸上的神情变得极为难看。

    不过在此刻,他依然还是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大殿之外。

    想要看一看被带进来的这个犯人许贡,到底是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许贡。

    许攸的脸上带着一丝期盼,期盼被抓进来的这个人并不是自己的那个宗亲。

    不过很显然,他的期盼落空了。

    被几个锦衣卫绑着带进来的许贡正是他的宗亲,也就是长沙郡钱庄的掌事。

    那许贡被几个锦衣卫绑着推了进来,脸上带着惊慌失措的神情。

    到了现在这个地方,许贡就算一开始有一些英勇就义的想法,不过此刻也已经没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结局已经改变不了了,不管他认不认罪,刘争都有杀了他的能力。

    而且到了此时的大殿之上。很多事情就已经由不得他了。

    许贡被带上大殿,没有开口说话,只是惊慌的站在了众人的身前。

    刘争则是先开口冲着满朝文武说话。

    “诸位爱卿,这个人想必你们都知道。”

    “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河妖闹剧,钱庄钱财丢失案件。此人就是幕后黑手。”

    “就是他私吞了钱庄两千万钱财。并且,弄出了一个沉船河妖闹剧。”

    刘争开口冲着下面的文武百官说了起来,语气虽然平淡。

    但是话语之中的埋怨之气却是一点都不少。

    这些文武百官都能够从刘争的话语之中听出刘争对于许贡的怒气。

    底下的这些文武百官,此刻一刻都不敢吭声。

    只能够安静的听着刘争的训话。

    “许贡已经全部招供,这一次长沙郡钱庄贪污事件所牵扯的所有人马全部斩立决,给你们一个警示作用!”

    当然许贡这件事情牵扯的高官并没有几个,牵扯到的无非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

    那些人杀就杀了,这帮在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们也不会为此感觉到可惜。

    只不过刘争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所表现出来的坚决倒是让他们震惊。

    “除去这个还有一人这件事情我必须当众批评!”

    众人本就因为刘争如此坚决的斩杀牵连这件事情的文武百官。

    此时又听见刘争说,还有一人倒是立刻。竖起耳朵想要听一听刘争所说的这个人到底是谁?

    “许攸,这件事情你可知罪?”

    许攸的脸色本就十分难看,毕竟许贡被抓之后这件事情肯定是会牵扯到自己。

    说起来许贡就是他推举出来的宗亲。最轻他也有一个识人不明的罪名。

    此时,听见了刘争直接在这朝会上将自己点出来,许攸吓的直接往前一趴。

    唯唯诺诺的就跪倒下来。

    “陛下,微臣知罪。”

    许攸甚至都不争辩什么,既然刘争都已经把这话摆到了台面上来说,那就是说明,刘争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继续狡辩的话,并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引起刘争的厌恶。

    刘争见到许攸这态度,此时倒是减少了几分怒气。

    “你翻了什么罪,自己说吧。”

    刘争没有直接开口治罪于许攸,而是反问了一句,想要看看许攸是否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

    那许攸脸色一愣,虽然有些木讷,不过他也清楚的明白,刘争这是要让他自己亲自交代自己犯了什么罪,一时间许攸脸色不好看,却也只能在这大殿之上,开始细数自己的罪过。

    “其一,微臣识人不明,错信了那许贡,导致酿成大祸,这次的事情,微臣负次要责任。”

    “嗯,算你还有一点自知之明。”

    “其二,那许贡不久前曾经收了许贡三百钱的贿赂,也是罪过,不过钱财我一分未动,已经于几日前,全部交还到了长沙钱庄之中。”

    许攸还是一个聪明人,他立刻在冲着刘争将自己的一些事情,全盘托出。

    刘争听见许攸这么说之后,本来想要狠狠的处置一下许攸,现在也就没有那么上火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许攸虽然犯了点错,不过,这种事情还不是重大的错误,刘争对于许攸这个人的性格,很早就了解了。

    历史上的他,就是一个贪财的人,除了贪财之外,还有一点目中无人。

    本来刘争还想要革职查办,让许攸冷静一下,现在听见许攸居然已经将许贡的钱都交还回来了之后,也明白许攸这家伙已经明白了。

    “子远,这 两条罪,虽不致死,却也是令人不耻,身为内阁首辅,你没有给文武百官做一个好的头,这件事情还是要处罚你!”

    “念在你跟随我多年,多有功劳,暂且免去你的官职,亲自去长沙郡管理钱庄吧,如果这件事情再办不好,再重罚!”

    刘争还是念一些旧情的,不愿意直接赐死许攸,虽说许攸有一些罪过,但是还不至于让刘争真的给他赐死。

    许攸本来看见刘争那怒气冲冲的模样,心中咯噔一些,还以为自己这一次死定了,毕竟他跟随刘争这么长的时间,是最熟悉刘争脾气的。

    现在听见了刘争的回答,没有赐死自己之后,许攸马上就感激了起来。

    “谢陛下!微臣必定引以为戒,不敢再犯。”

    “诸位爱卿,这一次的事情,只是给你们一个体型,我们的革命尚未成功,天下还未一统,贪图享受是不行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希望你们能明白,否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刘争说罢,起身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然后拂袖离开。

    一场朝会就这样散了。

    只留下了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扶着跪倒在地的许攸,慢慢的离开了这大殿。

第八百六十二章 沮授求见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天下倒是一片太平。

    冬季一到。

    本该会是一场乱斗的天下,在这191年的冬季,却是显得有些平淡了。

    北方的局势,因为袁绍的去世,袁谭和袁尚两兄弟,此刻正忙着交战,根本没功夫,去管刘争。

    而逃回兖州的刘备,损失惨重,加上又是冬季,不宜兴兵,所以也只能是在暂时修养,朝廷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西凉地区。

    所以,这个冬季,对于刘争来说,反而是十分平静的。

    他手下的商业和农业,倒是能够完全的发展起来,只不过,现在这些事情,并不需要他去全权负责,有各个部门的负责官员暂时去管理,他只需要汇总一下这些官员们推送上来的事情罢了。

    平静的时间,一直过了小半年,时间来到了192年3月份。

    这期间,袁氏兄弟的争斗,并没有因此平息,反而越演越烈。

    袁谭手下有张郃,高览,淳于琼等袁绍手下的大将,又得冀州的袁绍是手下精锐兵马的辅佐,导致袁谭的实力很强,袁尚毕竟年纪比较小。

    在自己大哥的面前,自然是占不到什么便宜,这袁尚又没能够直接在邺城占据什么优势,被袁谭赶去了青州,如今只能够和幽州的袁熙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袁谭。

    本来,袁熙只是一个中立的人,他不参与袁谭,袁尚两兄弟之间的争斗,但是袁尚始终都是他的亲弟弟,自然不可能看着袁尚落败,在袁尚的几次派人请求之下,袁熙这才带人加入了战斗。

    当然,袁熙之所以会选择在冬季加入战斗,主要还是因为,冬天的幽州缺少粮食,如果袁熙不调动那些乌丸人的行动的话,那些坐不住的乌丸人可能会在幽州闹事。

    与其让他们在幽州折腾,倒不如让他们去冀州闹腾。

    就这样,北方的局势在袁家三兄弟的争斗之下,变得更加混乱,身处建业城的刘争,就算不想要去了解这些事情,都不得不从自己手下的那些锦衣卫的手中,了解了很多北方的事情。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一直都在建业城,被刘争扣押下来的沮授,这段时间一直都来频繁的找刘争。

    他来找刘争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想要代替自己的主子袁尚,请求刘争出兵。

    袁家三兄弟各自为战,虽然袁熙是在袁尚的请求之下,才出战对付袁谭的,但是袁熙可不是完全没有任何的想法的,如果袁熙没有想法的话,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加入进来了。

    袁熙不想要看到袁谭坐大,所以才会出手控制三兄弟的平衡,趁机这个时候大肆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如今的袁熙,接管了整个幽州,同时将北方的那些乌丸人交好,反而一下子成为了袁绍三子之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伙。

    袁熙手下,虽然没有精兵强将,但是这家伙有乌丸人的支持,又有整个幽州作为补给地,手下几乎全是骑兵,在战场上,兵马一出,就是横扫之势,就算是袁谭,在和袁熙进行了一次交战之后,也只能败退下来。

    这一下,袁尚又有一些坐不住了,他本来请袁熙出马,只是想要遏制一下强大的袁谭,没想到袁熙比袁谭更强大,反而让袁谭和袁尚又要联起手来对付袁熙了。

    沮授虽然在袁绍死之后,都没能够返回北方祭拜,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既然成为袁家的人。

    每隔一段时间,继承了袁家家业的袁尚就会派人过来和沮授联络。

    袁尚和自己的父亲不一样,袁尚倒是清楚的明白,沮授的能力,一直都在拉拢沮授,让沮授在建业游说刘争,想要让刘争帮助袁尚,出兵平定整个北方的内乱。

    如今北方的北汉,随着袁绍的身死,已经名存实亡了,傀儡皇帝刘虞,在袁家兄弟内斗的时候,不明不白的身死,接管了邺城的袁谭,在几个月前直接称帝,自立为帝。

    不过后来被袁熙给打退了之后,这皇位,倒是被袁熙给抢了去。

    这三兄弟之间的争斗,还未落幕。

    这一次,沮授再次来找刘争,求见刘争,想要让刘争去派兵平定北方的乱斗。

    刘争的书房,这里是刘争平时私下里会见大臣的地方。

    “沮授先生,近来可好?”

    之前的几次求见,刘争都故意吊着沮授,没有直接选择和沮授见面。

    因为刘争知道沮授心中的想法是什么,一旦和沮授见面,沮授请求他出兵前往北方,刘争还不好怎么拒绝,所以只能先吊着他。

    而现在推迟了几次之后,若是一直推辞不见。

    难免会让沮授寒心,所以刘争还是决定接见一次。

    沮授见到刘争,已经是过了好久。

    尽管心中对刘争略微有一些怨言,但是能够见到刘争,此刻沮授已经完全没有什么不爽的了。

    “下官沮授,见过陛下。近来不算太好。”

    “哦?还有什么事情能够让沮授先生觉得不好?”

    “北方动乱,下官想要返回家乡看看,可是得不到陛下的准许,陛下这些时间又不接见于我,沮授也是茶不思饭不想啊。不知道哪里得罪了陛下。”

    沮授这些日子过的也是有一些憋屈了,他自从来到这建业城出使,可就是过了一段时间的糟心日子。

    完全想不到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刘争。

    这刘争不但不放他走,而且也完全没有表现出器重他的样子,都不跟他。说招揽的意图。

    就完全是把他扣押在这里。这就让沮授很糟心啊,就算他觉得袁绍不行,袁绍的几个儿子更加不行,一时间也没地方诉说啊。

    总不能自己直接过来和刘争说自己原先主子的不是。

    所以沮授独自一个人在这里过的是相当的糟心。

    说话的语气也对刘争有几分埋怨。

    不过刘争听见了沮授的话之后,倒是没有生气,反而还有几分高兴。

    “沮授先生说的哪里话,先生怎么会得罪我呢,我只是看中了先生大才,不愿意看到先生回去遭罪。”

第八百六十三章 请求

    刘争之前之所以不召见沮授,就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和沮授说。

    袁绍还未死,直接招募沮授,沮授必定不会那么容易同意,而袁绍刚死,沮授多半是要返回去祭拜,回去了,自然是来不了了。

    所以,刘争就是等,等袁家的那几个败家子相互之间的争斗,逐渐平息下来,刘争才好召见沮授。

    刘争说自己看中了沮授的大才,这话放在沮授的眼里,可就不是那样了。

    毕竟,如果刘争真的是看中了沮授的才华,那刘争也不用等这么久的时间。

    “陛下,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我像是在跟你开玩笑吗?沮授先生,袁绍待你如何?”

    刘争手下如今虽然有了不少的谋士和名臣,不过相对而言,这些人数量还是不太够。

    管理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手太多,各方面的人才他都需要。

    特别是像沮授这样大才。刘争更是需要。

    “袁公,待我不薄。”

    沮授不明白刘争为何在这个时候问他一个这样的问题。

    不过一向谨慎的沮授还是冲着刘争开口回答了一句。

    虽然这句话并不是沮授内心的真心话。

    刘争听见了沮授这般说,脸上只是淡淡一笑露出了一丝不屑一顾的神情。

    “沮授先生何必骗我呢,袁本初这个家伙生性多疑。虽然名满天下,手下聚集了不少名臣武将。不过他任人唯亲。喜欢阿谀奉承的小人,稍有不快,就会对自己手下的幕僚产生怀疑。”

    “这样的人是不能够当一个好的主公的。”

    “俗话说的好,良禽择木而栖。遇到袁绍这样的主公沮授先生应该早就弃他于不顾,另投他处了。”

    “可是沮授先生依然待袁绍如此忠心耿耿。可见沮授先生是一个忠君之人,而不是那袁绍的能力。”

    刘争对袁绍的印象确实不太好。

    虚有其表,阴险小人罢了。

    虽说如今袁绍已死,作为一个已经去世的人,谈论他的不是多少有些忌讳,毕竟死者为大。

    不过为了劝降沮授,刘争是很有必要在沮授的面前,数落一番袁绍的无能。

    沮授听见了刘争说了很多袁绍的不是,虽然脸色有些难看。不过,刘争说的都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沮授也没法反驳。

    “陛下,袁公虽然对待我们这些幕僚并不完全信任,不过他始终还是我等的主公。”

    “袁绍如今已经死了,你们也没必要一直为了袁家办事。”

    “我是真的看重了沮授先生你才能,想要请你来我这朝廷之中为官,不过如果拒收下先生你不愿意的话,那我也不会勉强的,袁绍已经死了,我继续留着你,也无用,只会增加你对我的厌恶,所以我打算放你自由了,你随时都可以离开。”

    刘争将这番话说给沮授听之后。就等着沮授回答他了。

    沮授听见了刘争的回答,一时间倒是沉默了下来。

    没有回答刘争,或是内心思索了片刻。

    然后才缓缓撇开了这个话题。

    “陛下,我们还是说一说,这次我的来意吧。”

    “好,沮授先生但说无妨。”

    “不知陛下现在可知北方的局势?”

    沮授问出了一句话。

    刘争点了点头。

    “知道一些,我手下的锦衣卫会将北方的一些局势告知于我。听说袁绍立袁尚为继承人,不过他的长子袁谭似乎并不满意。前段时间和袁尚发生了一些争端。”

    “后来,袁尚请求袁熙加入,现在似乎是袁熙势力最大。”

    刘争简单的将北方的局势和沮授一说,沮授听见了刘争的话之后,倒是这才明白,原来北方的事情,一点都没能够逃出刘争的耳目。

    发生的事情,刘争全部都知道。

    只不过看刘争的样子,他乐意看见这样的情况发生,并不想要在这种时刻掺和一脚。

    毕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刘争只需要坐看袁家三子的争斗,到时候再出兵,收拾残局就行了。

    这一点,身为一个谋士的沮授,自然不可能不清楚。

    “今日我来,是想要请陛下出兵,帮助我家少主袁尚,平定北方之乱的。”

    “哦?沮授先生,如何认为,我会出兵帮助袁尚呢?”

    刘争笑了笑,看着沮授,就是想要看看沮授如何说服自己出兵。

    毕竟,眼下这个局面,刘争不出兵,才是最佳的选择,只要坐山观虎斗,刘争就能够获得极大的好处。

    沮授却是并不为此担心,知道刘争会这么问,所以在刘争问起的时候,急忙开始给刘争解释。

    “陛下,坐山观虎斗虽然能够,捡一些便宜,但是,最终陛下还是要自己出兵平定整个北方。”

    “等那个时候,北方已经一统,必然可以继续集结大量的兵马,和陛下对抗,到时候陛下损兵折将一定不会少。”

    “此刻出兵,能以最小的代价平定北方的动乱。而且,这一次,我家少主私下跟我暗示。只要陛下愿意协助我家少主一统北方。我家少主愿意俯首称臣。即日起,便向陛下投降,唯一的条件就是,陛下一统北方之后,我家少主愿意割让青州。”

    袁尚能够做出这等决断,应该也是下了极大的勇气。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他手下没有精兵。只能依靠着青州高干手里的一些人马,虽然还有蒋奇,文丑二人辅佐。

    但是兵马不够强大,是没办法和袁谭和袁熙争斗的。

    如此一来,在三方势力之中袁尚的实力反而是袁绍三子之中最弱的一个。

    如果他不再想点其他的办法。他很有可能是第一个退出三子争斗之中的人。

    话又说回来。袁尚虽然继承了袁绍的家业,不过他没能称帝,反倒是他的两个哥哥。都先后称帝。

    这么做,自然只会得罪刘争,相反的袁尚,却能够主动臣服刘争,赢得刘争的好感。

    沮授一番话,说的倒是确实让刘争十分的心动。

    如果真如沮授所说,那对于刘争而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有袁尚在前面顶着,刘争想要拿下北方三州之地,倒是简单一些。

    一时间,刘争陷入了沉思,思索沮授所说的这一番话,是否真的可行,如果可行的话,那刘争可就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战略了。

    是继续坐山观虎斗,还是在这个时候,横插一脚,帮助袁尚,对付自己的两个哥哥,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

    一番沉思下来,刘争最终还是决定,答应沮授。

    一来是想要卖沮授一个面子,二来也是沮授所说的话,确实也诱惑很大。

    “沮授先生所言,在理,只不过,要寡人出兵的话,也不是不行,袁尚给的利益还不够!”

第八百六十四章 海盗

    沮授脸色不变。

    他在说完了自己想要说的话之后,就一直在等,等刘争的回答。

    如今刘争终于回答了,那沮授倒是也马上紧随其后,问出了一句。

    “陛下觉得,我家少主该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够让陛下出兵?”

    沮授知道刘争是什么意思,不过这个问题,他不好回答,只能将话题重新抛回给刘争,让刘争直接开出价码来,沮授回去询问袁尚之后,才能再做决断。

    刘争也不含糊,立刻就开口说出了自己想要的。

    “两个条件。”

    “陛下但说无妨。”

    “第一,一个青州满足不了我。那青州本来就是我的,你们也不过是把青州还给我而已。所以,如果让我出兵帮助袁尚,事成之后,我还要冀州。”

    “第二,袁尚臣服我之后,我可以给他册封一个幽州王的称呼,平时不管他,不过他必须每年来给我朝贡,并且一年必须给我交两万战马。”

    相对于一个青州,刘争更想要的是冀州。

    毕竟青州已经没什么油水可以捞了,人口经过这些年的摧残,也很难在短时间里恢复过来,反观冀州,被袁家的人培养了这么写年,又从幽州和北方的乌丸,鲜卑人手里,调度过来很多的人口,如今正是发展的很不错的时候。

    如果刘争能够得到冀州,那可是有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根本。

    至于战马的事情,也是因为刘争最近比较头疼的一个事情。

    他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能够找到一家足够给他供应战马的供应商。

    刘争手下的战马数量,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消耗挺严重的,如今正是需要补充的时候。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刘争,愿意动手掺和一下北方的局势。

    刘争提出的这些条件,并不算苛刻。

    不过对于袁尚而言,确实也需要深思熟虑一番。

    毕竟整个北方,袁家也不过是拥有三州之地而已,而刘争狮子大开口,直接开口索要了两州之地。

    这样的结果,对于如今的袁尚而言,有些不太能接受,但是却也只能接受。

    毕竟如果没有刘争帮助他的话,他可能连一州之地都保不住了。

    和刘争合作的话,至少,按照刘争的说法,他可以得到一个幽州,并且能够被刘争册封为幽州王,多少还能够保留一些袁氏血脉。

    当然,这件事情沮授自己也做不了主,他需要回去请示袁尚,等袁尚自己同意了,才能够决定这件事情是否真的能够促成。

    “陛下的要求,我已经知道了,我这就派人回去请示我家少主,如果我家少主同意的话,我会再来求见陛下的。”

    沮授冲着刘争回答了一句,既然话已经谈妥了,他也没有继续留在这里的理由了,想着尽快将这个消息传递到青州给袁尚。

    刘争见沮授告辞,也没有挽留,摆了摆手,示意让他下去就行了。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又是一阵太平。

    刘争就是在等,等北方袁尚的回信。

    只要袁尚答应了他,那刘争就可以在这个时候出兵,暂时解决北方的事情了。

    从青州到建业,一来一回,需要的时间很长。

    如果是走陆地的话,骑马最快也要半个月的时间。

    乘船的话,可能会快一些,只不过如今青州已经不是刘争的地盘了,刘争之前在青州设立的中转站,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荒废了,所以很少有船只北上,也只能利用马匹传递消息了。

    刘争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北方袁尚的消息没有等来,反倒是等来了,外海的消息。

    蔡瑁所率领的海军护卫队,在从扶南州运输商品返回建业的时候,在东海的海岸线上,遭遇了海盗。

    海盗。

    这个词出现在刘争的耳边的时候,倒是立刻就觉得惊讶了起来。

    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个时代,居然还有海盗的存在。

    毕竟,这个时代的船只还并不像后世那么发展,而且海运也还没有完全的起来,海上没有商船往来,又怎么可能有海盗的存在呢。

    不过,后来的这几年,刘争逐渐在东海这边,开发商业,从事商业的百姓越来越多,船只也越来越多,海盗这个职业,也逐渐开始出现了。

    这个东西,和山贼,流寇,马贼等职业是一样的,不过就是把马改成了船而已。

    在刚听见海盗这个东西的时候,刘争并没有紧张,毕竟是一些不入流的小毛贼,有刘争的水军在,应该很轻松就能够扫荡一空。

    不过,当蔡瑁亲自来给刘争汇报,这一次遭遇到的海盗时,刘争就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

    刘争也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见过蔡瑁了,蔡瑁说起来也是一个老朋友了。

    和刘争认识的时间也足够长,当初如果不是有蔡瑁的话,或许刘争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这样的成就。

    特别是后来三番五次的蔡瑁交战,蔡瑁也没能够在刘争麾下的兵马上占据什么便宜。

    直到投降了刘争,蔡瑁的这一生,过的并不能算精彩,郁郁不得志的时间比较多。

    可能后来年纪大了一些,也就失去了心中的抱负。

    甘愿在刘争的手下,充当一个海军都督的职位。

    刘争也不需要他去指挥兵马打仗,只让他去护送护送商船。这么简单的事情。谈不上大材小用。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陛下,微臣有罪!”

    “国舅免礼,你这不是才刚刚从扶南回来吗?为何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陛下,微臣带着3000海军护卫护送商船返回。谁知道船只航行在侯官郡的时候,突然遭遇了一伙身份不明的海贼打劫。”

    “那些海贼装备精良、目的明确洗劫了我军的几船货物。微臣率领海军和这些海贼交战。可惜这些海贼并不与我军正面交锋,洗劫完船只之后,便立刻远遁逃离。”

    “因为深入外海,我军的船只未必能够抵御风浪。所以微臣没有贸然追击。只能放任那些海贼暂时逃脱。货物丢失之罪,还请陛下责罚。”

第八百六十五章 蔡虚昆

    本来,这个消息传给了刘争的时候,刘争只以为是一些在陆地上没法讨生活的人,下海去当了海盗。

    可没想到,这蔡瑁的一番话说完了之后,刘争就觉得,这些人,不是简单的海盗这么简单了。

    普通的海盗,都是一些讨生活的人,哪里有那么精良的装备呢。

    拥有如此精良装备的,必定不是海盗,否则他们在陆地上,就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了。又何必在这个年代去做什么海盗呢。

    “说清楚点!那些海盗是什么情况。”

    “那微臣就从头开始说吧,陛下,这不是我那刚刚迎娶的小妾又帮我生了一个儿子嘛,我急着赶回去看看我那儿子,顺便给他取个名字。对了,我一直还没想好给我那庶子取个什么名字,不如陛下给他赐个名?”

    “赐个名?”

    蔡瑁突然一句话,倒是把刘争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

    看着蔡瑁那期待的眼神,刘争又看了看周围几个人,知道自己要是不能取个好听点的名字,只怕是下不了台了。

    干脆,直接开口,冲着蔡瑁说了一句。

    “取名字这个小事情,简单,国舅姓蔡,喜得麟儿,不如就叫他蔡虚昆吧。”

    “虚,大丘也,昆,乃昆仑之巅,寓意日后能够和昆仑山一般,成群山之巅。”

    刘争信手拈来,直接就帮蔡瑁新生的儿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这蔡瑁一听见刘争的话,倒是立刻惊喜,也觉得刘争这个名字取的不错。

    虽然说,现在这个年代,给子嗣取名,大多数都是两个字,不过也不是绝对,还是会有一些人会选择两个字的名字。

    刘争这名字一取出来,立刻得到了周围几个内阁大臣的称赞。

    “陛下之文才真是让我等自愧不如啊。”

    “好名字,真是一个好名字。”

    “是啊,陛下取的名字真不错,日后我若是喜添麟儿,希望陛下也能给我取个名字。”

    这些人的彩虹屁拍在刘争的身上,倒是没能让刘争把正是给忘了。

    “名字取了就赶紧把海盗的事情说清楚啊。”

    刘争冲着蔡瑁催促了一句。

    那蔡瑁这才回过神来,继续给刘争说起了海盗的事情。

    “微臣在扶南装载了十几船的货物,打算运回建业,谁知道,船队在途径侯官郡的时候,被一群突然从外海来的海盗给攻击,我率领海军和他们交战,因为人数少于对方的缘故,我没能保护好货物。”

    “那些海盗,抢走了几船货物之后,扬长而去,我军的船只不利于在外海航行,所以微臣才没有追击,不过陛下,那些海盗口吐语言,并非我大汉之言,我想应该是外海的蛮夷。”

    蔡瑁还是将那些海贼更加详细的一些事情和刘争说了起来。

    刘争他听完之后,越发好奇。

    马上就开始冲着蔡瑁追问起那些海贼的模样,说话方式,装备样子是什么。

    这样一番话之后,蔡瑁倒是很快就给刘争描述了一下那些海盗的具体外形和说话的方式。

    而经过蔡瑁这么一说,聪明的刘争马上就想到了,这些海盗来自什么地方了。

    距离长江入海口很近的某个岛国。

    只是刘争好奇的是,这才三国时代,那个岛国上就已经开始有人从事海盗这个职业了吗,而且还搞的这么隆重。

    one piece莫非是现在就已经存在的密宝?

    刘争忍不住自己就在心里问了一句。

    当然,这是不太可能的,毕竟所谓的大秘宝存在不存在还是一回事呢。

    不过这些海贼敢在刘争的头上动土,那他们可是找错人了。

    如今的刘争,正是水军没啥太大作用的时候了。

    荆州已经尽数落入刘争之中,淮南,徐州等地,都已经成为了刘争的地盘,长江一线的水域,刘争已经不再需要设下多少兵马来驻扎,所以他的水军这段时间以来正愁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如今就闹腾出了一些海贼,给他们找活了。

    “还真的是被那于吉老头给算准了,东方贪狼星起,必有祸事,幸好之前听见于吉这老头的话,提前把水军都放这边调派了过来,既然这样,那就立刻派人去外海搜查一下这些海贼的下落。”

    海贼这事,虽然看起来不大,不过对于刘争的影响可不算小,毕竟,刘争如今商业可是占据了他手下大半的税收来源,他手下的百姓不需要缴纳农业税赋,主要是商业税收。

    刘争如果不能够把境内的盗贼清扫一空,那损失的可就是他自己的钱。

    这对于刘争来说,可就是不能够接受的事情了。

    “立刻让祖郎和周泰来见我!”

    祖郎的大军本来驻扎在洞庭湖水域,不过之前刘争从于吉的口中得知,进来东方可能会有祸事,所以才将祖郎的人马,从洞庭湖掉到了鄱阳湖这边。

    而周泰和蒋钦二人手下的兵马,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外海训练,不过主要是负责扶南和交州一代的安危,很少顾及到长江流域这边的事情了。

    如今这两支兵马,都被刘争派遣了过来。

    两日后,消息就传递给了祖郎和周泰二人,他们陆续前来面见刘争。

    刘争将蔡瑁的事情和他们二人一说,这二人立刻就得到了反馈,愿意率领自己帐下的水军,为刘争分忧解难。

    不过,周泰还好,他的兵马一直都在外海训练,对于海上的风浪和作战能力,都有熟悉了。

    但是祖郎 的人马,可就还不行了,虽然同为水军,但是祖郎的兵马常年混迹于江河流域,没有经历过海面上的大风大浪,如果贸然到海上去作战,先不说他们手里的船只挡不挡的住海上的风浪。

    就算是那些水军士卒也未必能够扛得住海上的生活,所以刘争并没有贸然让他们去对付那些海贼。

    一方面,他让祖郎加紧筑造大型楼船,另外一方面,又让周泰的兵马,先去海面布防,侦查那些海贼的动态。

    先了解这些海贼的一些信息,再来做针对性的计划。

第八百六十六章 达成合作

    大型楼船这个事情,其实倒是并不需要刘争去费什么心思。

    这主要是刘争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让祖郎手下的人马开始着手制造更加巨型的航海所用船只。

    如今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之久,之前发下去的重金也应该有所回报了。

    两年之前就开始着手制造的巨型航海战船到如今也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只不过要想将这些战船从港口之中的造船厂拉到海边上去,倒还需要费一些功夫。时间上至少还需要半个月时间的熟练才行。

    所以这半个月时间,也可以暂时先让周泰的水军去外海打探那些海贼的情况。

    周泰这边还没有将这些海贼的情况打探回来,另外一边从青州返回的人倒是回来了。那些接到了袁尚命令的人,终于重新来到了建业城。

    他们带回来了袁尚传给刘争的消息。

    沮授接到了袁尚的命令后,便立刻再次请求和刘争见面,想要再和刘争谈一次。

    因为有了上一次的交谈,刘争和沮授之间也不算陌生,所以也没有为难沮授,在等消息传递回来后便立刻和沮授见面。

    沮授独自一人求见刘争,刘争在几位大臣的辅佐下,接见了沮授。

    不过许攸因为之前的事已经从内阁首辅的职位上退下去了,接替许攸内阁首辅职位的是士燮,不过郭嘉被刘争补充进入了四位内阁大臣之中的位置。

    而郭嘉之前的职位,则是 让刘晔去顶替。

    “下官沮授,见过陛下。”

    “沮授啊,半个月未见,是不是袁尚传回消息了?”

    沮授点了点头,当即也不敢有任何的拖延,急忙将袁尚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开始和刘争说了起来。

    “陛下,我将消息传递回青州之后,我家少主和帐下的谋士商量了很久,还是觉得只要陛下愿意出兵相助,助我家少主夺回北方基业,陛下所提出的一切要求,我家少主都能够应允。”

    沮授长话短说,开口就先给了刘争一颗定心丸。

    既然袁尚答应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谈了。

    刘争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脸上露出了笑意。

    “袁尚还是一个识时务的人啊,既然如此,只要他能够答应寡人的条件,寡人愿意出兵三万,帮助他夺回冀州。”

    刘争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袁尚只要真的答应,那刘争也能够在这个时候,出兵帮助袁尚。

    沮授一听,当即点头。

    “沮授代少主,谢过陛下。”

    “好,沮授,寡人知道北方局势很乱,如今正值开春之际,寡人会尽快命人,前去青州,帮助袁尚的。”

    沮授没有和刘争多说,双方既然已经谈妥,那就只是出兵时间上的问题了。

    沮授在得到了刘争的承诺之后,便很快从皇宫之中离开。打算将这个消息传回给青州的袁尚。

    只要袁尚知道了刘争会出兵帮助他,也能够暂缓他的燃眉之急,至少可以让他的一颗提着的心,暂时安稳的放下。

    就在 沮授离开之后,这大殿之中的几位辅政大臣。相互之间看了一眼后,顾雍主动站出来,和刘争开口。

    “陛下,我军真的要出兵帮助袁尚吗?”

    相对于刘争的考量,直接出兵帮助袁尚,他手下的这几个辅政大臣。到时并不完全支持刘争的这个想法。

    如今的刘争家大业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然如今他手下有十几万的兵马。

    但是这些兵马都各自驻扎在相应的地方,都有自己本身的职责所在。

    比如甘宁和黄忠,他们要驻扎荆州,镇守边疆,和朝廷对峙。

    又比如,太史慈,文聘,他们要驻扎徐州和扬州,防范刘备。

    就算是其他人,孙坚,臧霸等人,都要暂时驻兵在各地,以防范随时可能出现的兵祸。

    调动一两万人还好说,这一次刘争直接决定调动3万兵马前去青州。

    这么多兵力的调动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元叹(顾雍表字),北方之乱,本就是我们造成的。是我们入主北方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了这次的机会。等到北方完成一统。我军再想要掌控北方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既然陛下,主意已定。我等也就不好劝说。不过陛下可考虑清楚派遣哪位将军前往青州支援袁尚?”

    “这个寡人倒是还未考虑清楚。几位爱卿不如就由你们来推举一下,有哪位将军前去会比较好。”

    这几个内阁大臣,相互之间看了一眼,凑在一起说了几句话之后。

    刚刚加入内阁的郭嘉,则是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冲着刘争开口。

    “陛下,我等认为。应该派遣太史慈将军和徐晃将军,前去支援青州。”

    “为何是他们两?”

    刘争心中其实最佳选择,也是太史慈和徐晃,不过他还是想要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郭嘉淡淡一笑,露出了一丝随和之色。

    “陛下,目前我军各个军营的兵马都有事情需要做,太史慈和徐晃将军二人,距离青州比较近,是比较适合前往青州的人选,二来,太史慈将军本身就是青州人,熟悉当地地形,而北方多是骑兵为主的敌军,徐晃将军手下的骑兵,可以完全克制他们。”

    “如此一来,只需要让文聘将军固守徐州,太史慈和徐晃二位将军就可以代替陛下,支援青州,解决北方的乱战。”

    郭嘉的一席话说的在理。也正是刘争心中所想。

    只不过,北方的局势,并非现在看到的这般清楚。

    袁熙,袁谭两个家伙手中的王牌都还没有打出来。

    如果仅仅是太史慈和徐晃,两个人,带着三万大军前去的话,未必能够在战场上取的什么优势。

    北方对于刘争而言,意义重大,是他接下来战马的主要来源地,不容马虎,所以刘争决定亲自带领兵马,前去北方。

    “你们说的不错,就由太史慈和徐晃率领3万大军,前去支援青州吧,不过,北方局势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不容有失,我还是决定亲自出征,解决这件事情。”

第八百六十七章 藏匿军中

    几位辅政大臣一听,刘争说要亲自出征。

    顿时一个个脸色都变了变。

    不过还好,如今他们也早已习惯了刘争这种处事风格。

    毕竟开国帝君不可能一直坐在皇宫里,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打江山,而不是守住这一亩三分地。

    “陛下,亲自出征,只带三万兵马的话,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

    士燮虽然是不太支持刘争亲自带人去北方,和袁尚助战的,不过这件事情,既然刘争已经决定了,身为大臣的他,还时没有开口劝阻刘争,只是告诉刘争,只带三万人过去,有些危险,希望刘争可以重新考虑,就算是御驾亲征,也要多派遣一些人手。

    其他人,也同样是这样的想法。

    不过,刘争却是摆了摆手。

    “这一次不一样,虽然是御驾亲征,不过我并没有打算,大张旗鼓的过去,我只是想要隐藏在军队之中,掌控大局而已,不会让别人暴露我的身份的,所以三万大军足够。”

    “人多了,反而不好,容易被人猜测到我的踪迹,而且,最近外海也不太平,其他兵马都有各自需要镇守的地方,暂时还不能够轻易调动,周瑜留下来代为监国,士燮,张昭,顾雍你们三人主持朝政,郭嘉随我北伐。”

    刘争并没打算大张旗鼓的前往青州,毕竟他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万一袁家的几兄弟联起手来,多少还是会让刘争感觉到棘手的。

    所以只能偷摸的藏匿在大军之中,才能够坐镇一方。

    见刘争早已想好了对策,士燮,张昭等人也就不多说了,各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之后,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

    接下来几日,刘争也就没做别的事情,在家里好好陪伴了一下自己的家人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前往青州的事情,至于外海的这点事情,刘争完全不担心,区区一些海盗,有祖郎和周泰等人的几万水军在,根本用不上他。

    刘争这边这兵马很快就聚集起来,由太史慈,徐晃二人所率领的3万大军逐渐从徐州出发前往青州。

    而混迹在他们三万大军中的刘争则是带着自己的两千锦衣卫和两千陷阵营将士。一同前往。

    虽说是隐藏身份没有大张旗鼓,不过为了安全考虑,锦衣卫和陷阵营这些人马还是有必要带上的。

    刘争多少也是有一些担心,害怕北方的袁家三兄弟突然连起手来,集结十几万的大军针对他。

    万一这是给他设下的一个圈套,一旦他的身份暴露,没有陷阵营和锦衣卫的帮助,仅凭3万兵马很难从他们手下逃脱出来。

    小半个月的时间过去。

    192年4月。

    徐晃作为刘争手下的统帅,率领三万余大军,进驻青州。

    这个消息,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通过斥候,传递给了青州的袁尚。

    当刘争的大军从徐州赶到了青州临淄城的时候,袁尚带着自己仅剩的一些人马,在城门外迎接。

    毕竟是为了借助刘争的兵马,才特意请刘争的兵马过来支援。

    徐晃和太史慈二人作为主将,从这里站出来和袁尚的人马交接,没有进驻临淄城之中。

    而是让刘争这边的大军,在临淄城外分割出了一块地方作为营地,暂住。

    毕竟刘争这边三万大军人数众多,如果全部进驻临淄城的话,这城中也没办法,同时容纳这么多兵啊。

    况且就算能够容纳得了这么多人马,袁尚对刘争的人马也不是完全放心。

    不过将刘争的人马安拍在临淄城外也好,双方都比较满意。

    到达青州之后,晚上袁尚宴请徐晃、太史慈两位大将。

    刘争没有过去,毕竟他出现在青州的这个消息暂时还没有人知道,需要隐藏身份。

    等到徐晃和太史慈二人半夜返回大营时,才来营中面见刘争。

    和刘争汇报这一次前往青州的情况。

    “陛下,我们回来了。”

    “回来了,那袁尚请你们吃什么好东西了?”

    “陛下说笑了,袁尚能够请我们吃什么好东西,无非就是喝了一些酒,然后请我们一起谋划了一下这一次前往冀州平定冀州之乱的事情。”

    徐晃听见刘争询问后便马上冲着刘争回答。

    “说说吧,袁尚那家伙都说了些什么,我军什么时候前往冀州,还有冀州那边的情况,如今是什么样子?”

    刘争其实是对冀州那边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毕竟他现在手下的锦衣卫细作已经发展了好些年的时间,全国各地都有遍布,只不过不属于他自己的领地细作渗透的程度不同。

    像冀州这个地方刘争虽然有一些情报人员在,但想完全掌控冀州地区的情报,其实没那么容易。

    有些时候像袁尚可能掌握的情况比刘争更加清楚,所以刘争还是想要听听袁尚是怎么说的。

    见到刘争询问,徐晃也不隐瞒,当即开口。

    “陛下,现在冀州的战事逐渐转为平静,袁谭和袁熙之间的交战已经开始停歇下来,一方面是在准备春耕之事,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如今占据邺城的乃是袁熙,袁谭已经退居后方。”

    缺少了大本营的袁谭,只是占据了小半个冀州,依靠这小半个冀州就想要去和袁熙这个占据了整个幽州,又占据了小半个冀州的兄弟争夺,本身就没有什么优势。

    如果不是袁谭手下有足够多的精兵强将,在最开始的争夺之中就会败下阵来。

    “袁家兄弟的争斗平息了,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刘争听见徐晃的话,脸上有一些不太好了。

    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就是想要趁着袁家兄弟争个你死我活的时候,掺和一下,现在袁家兄弟的交战停止了。

    刘争的兵马,再次出现在冀州的话,可就没那么容易打败袁家兄弟了。

    说不定,反而 还会促使袁家兄弟不内斗,联合起来,对付刘争。

    “是的,陛下,袁尚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个原因,想要让我们再等等,目前不是一个出兵的好时机。”

第八百六十八章 郭嘉之计

    听见徐晃这么说,刘争的神色就更加不太好了。

    “这可不行啊。”

    刘争摇了摇头。

    “袁尚这家伙,难不成还指望我们一直都在这里等着么。”

    刘争的时间可不多,要让他一直在这里等着,袁谭和袁熙打起来,可不是刘争想要的结果,那袁谭和袁熙在青州肯定也是有探子的,他们也肯定是知道了刘争派遣了兵马到青州来。

    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撤兵,春耕虽然重要,但是本身就没什么领地的袁谭,可不会去理会这个,他只要打下了冀州,才可以谈春耕,否则没有多少城池的袁谭,拿什么来春耕。

    别说春耕了,袁谭手下如今连几万大军的粮草,都要犯愁。

    其实不止是袁谭缺少粮草,袁熙,袁尚二人同样如此,去年秋季的一场大战,让袁绍消耗了本就存粮不多的冀州粮仓,后来又因为冬季的到来,他们手下粮食消耗一空了。

    到了如今的开春,袁家三子的手中,粮草都不多,不过袁尚这家伙手里兵马不多,所以需要粮草也比较少。

    而袁熙和袁谭可不一样,袁熙手下,有乌丸人手下的十几万大军,虽然听命于袁熙的只有区区几万兵马,但是也足以让袁熙头疼了,极为缺粮。

    而袁谭,手下有四五万原本进攻兖州的袁绍本部大军,同样缺少粮草,如今这个问题在扩大化。

    又因为最近冀州不太平,接连的战斗,米粮的价格飞涨,就算是袁谭等人在民间收集粮草,也没那么容易。

    刘争的兵马,在临淄城外驻扎了小半个月的时间,袁尚这边虽然给刘争的人马提供粮草,但是一直不出兵,也不是一个办法。

    刘争又不能够派人去催促袁尚,只能等。

    这半个月时间以来,刘争倒是收到了周瑜派遣出来的锦衣卫传递过来的情报,祖郎和周泰已经带人出海,已经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正打算去追击那些海盗。

    刘争对于那些海盗的事情,倒是并不怎么上心。

    于是,召集找郭嘉和徐晃等人过来议事,看看北方这局势,如今该怎么破。

    大帐之中,郭嘉,太史慈,徐晃,武安国,陈到等人全部到场。

    郭嘉是刘争钦点的三军军师,徐晃是主帅,太史慈为副。

    武安国是太史慈这一营人马的副将,陈到则是刘争前段时间在汝南地区征召的新人,如今在徐晃手下任曲长,地位虽然不及裴元绍,却是和裴元绍的职责不同。

    “奉孝,我们来到这青州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眼看时间马上就要到五月了,这冀州战事如果一直都这样平息的话,我们可就没办法横插一脚了,你可有办法?”

    刘争见人马都到齐了,直接就开口冲着郭嘉问了一句。

    郭嘉最近这段时间,倒是清闲,没有战事,就是等,他倒是把临淄城附近的一些山川都走了一个遍,对附近的地形倒是熟悉了不少。

    “陛下,奉孝觉得,这个完全不是问题。”

    “嗯?看来你是有办法了?”

    “办法有的是,就看陛下要不要做了。”

    郭嘉的话一说,可把在场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徐晃也是十分的感兴趣,直接冲着郭嘉问。

    “奉孝军师,你快说说,我们该怎么去冀州打这袁家两兄弟。”

    郭嘉淡淡一笑。

    “嘿嘿,诸位,那袁家兄弟不打架,我们就不能够让他们打么,这几日,我乔装打扮,已经在这临淄城里寻访了一下。”

    “这城中有很多的冀州来的小贩,他们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想要收购一些粮食,然后贩卖到冀州去。粮食这东西,冀州现在肯定很缺。”

    “如果我们能够打乱袁家兄弟的平衡,还怕他们不打起来?”

    郭嘉这些天,早已经开始部署这个事情,如今等到刘争问起来的时候,直接就和刘争等人说起了这个事情。

    刘争一听郭嘉这话,就知道郭嘉已经想出来了办法,马上追问。

    “奉孝,我们要如何打破袁家兄弟的平衡?”

    “这个简单,陛下,袁家兄弟本就不平衡,袁熙势大,袁谭势弱,之所以他们现在停手了,一来是双方粮草都不多了,难以为继,继续打下去,不是明智之举,二来是忌惮我们的这三万兵马。”

    “而如今袁家兄弟的粮草来源,大部分都是找麾下的一些大家族求助,那些家族给袁家兄弟提供粮草,如果我们能够说动这些家族不给袁家兄弟粮草,那没有粮草的袁家兄弟,只能继续出兵去抢了。”

    “这样一来,他们必然再次打起来,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趁机出兵了。”

    “奉孝所言在理,妙计,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世家大族,谁在为袁家兄弟提供粮草呢?”

    “陛下关于这个,其实只需要找糜家一问就知道,而且就算不问糜家,我们去问问袁尚,他应该清楚,冀州哪个家族的生意,做的最光,就可以一清二楚了,为袁家提供军资的是谁,就能够清楚的知道,谁在为袁家兄弟提供粮草了。”

    “好,我这就让徐晃去和那袁尚问一问。”

    刘争说罢,便看向了徐晃,徐晃很快就领悟了刘争的意思,马上告辞,前去临淄城,找那袁尚交谈一番。

    这个事情并没有让刘争他们等多久。

    仅仅半个时辰的时间,徐晃就策马冲临淄城里返回。

    然后给刘争带来了消息。

    “怎么样,公明,那袁尚怎么说?”

    “陛下,袁尚说,冀州各大世家大族之中,一直都为袁家提供帮助的是中山甄家。”

    “中山甄家。”

    在场的人听见了这个消息之后,都皱了皱眉头,似乎对这个家伙并不是很了解。

    太史慈,郭嘉等人都脸色平淡,似乎并没有怎么听说过这个家族。

    可是刘争听见了这个甄家之后,倒是立刻一惊,这三国时代之中,甄家可是小姓,只有一家比较出名,这家人不是别人,就是出了一个洛神甄宓的甄家。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中山甄家

    当刘争听见甄家的时候,这才想起了冀州还有一个商业大户甄家。

    三国时期,有几个比较出名的经商大户,比如刘争手下的徐州糜家,江东鲁家,陈留卫家,以及河北甄家等。

    这些家族和那些世家大族不同,世家大族之中,大多都是在朝廷有靠山,或者是有背景的人,最不济,在朝廷里没有靠山,祖上也肯定是一个大人物,只是到了现在家道中落罢了。

    可这些家族,可是没什么靠山,而且主要并不是从政,他们的家族多是经商。

    这几个家族的人,都是以经商为主,而且都在商业这一块,做的极好。

    甚至当他们做好了商业,赚取了足够多的钱之后,就会开始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投资那些有潜力的诸侯。

    江东鲁家投资的东吴孙家,徐州糜家投资了刘备,卫家最早资助的曹操,而河北甄家投资的人就是袁绍了。

    袁绍虽然是一个四世三公出身的大家族子弟,不过袁绍本身,并没能够得到袁氏的太多资助,袁氏的财富多数都留给了袁术,毕竟袁绍北走冀州的时候,袁氏所在汝南,根本触及不到袁绍的地盘。

    而袁绍的背后一定也有一个强大的财团在支撑,否则袁绍根本挡不住几场战争就会穷困潦倒。

    就像刘争初期,没有资源,一切都是靠掠夺,抢劫。

    但是袁绍不行,他是四世三公之后,要顾及名声,刘争对于这些名声没什么好顾及的,所以才能够发展到今日的程度。

    知道了在背后支持袁家的是甄家之后,刘争便决定,先去和甄家谈一谈。

    不过去和甄家谈,不能明目张胆的前往,否则,被袁家兄弟知道了,只怕刘争并没有什么机会,走回徐州。

    和郭嘉等人一番商议之后,刘争和郭嘉便定计了。

    要想去甄家,和甄家的人谈谈,带着大军前往,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刘争要有一个身份,假扮成商贾,前去冀州,并且只带少部分的人。

    既然一方面不能大军出动,所以刘争只能让自己身边的锦衣卫假扮成一些仆人,然后自己乔装打扮成经商的游商前往冀州。

    同时让太史慈、徐晃二人暂时撤兵,从青州退往徐州地界。

    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给冀州的袁家兄弟一些信号证明刘争的人马退军了。另外一方面也好让刘争这些前往冀州的人减少一些阻力。

    就这样两天后。

    刘争带着郭嘉、典韦等几百个锦衣卫,趁着夜色悄然从大营之中离开前往冀州。

    从青州前往冀州,路途不算遥远。

    不过他们并没有动用太多的马匹装,扮成商人,所以只能大部分依靠步行,一天所走的路程有限。

    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才从青州来到了冀州地界。

    当然这也是为了绕开在冀州的袁军。毕竟这个地方现在正在交战,虽然如今人家两兄弟已经停止交战,不过,当地的气氛还是处于战乱时期。

    他身边这些人又数量比较多,如果出现在人多的地方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

    为了避免出现这些情况,他才故意走那些没有人走的小道。

    毕竟不管是被袁谭和袁熙任何一方的人抓住了,可都不是一个好事。

    几天之后,他带着自己的人马出现在了中山国。

    中山国,其实很早就存在。

    最早其实并不是汉人建立的,而是鲜虞人建立的国家,因城里有山得国名。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的阶段。

    后来到了汉朝,西汉和东汉都置了中山国。

    西汉时,汉景帝三年,分常山郡东部置中山国,封皇子刘胜为中山王。这个刘胜,就是刘备时常挂在嘴边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后来王莽篡汉的时候,中山国被废除了,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再册封自己的儿子刘茂为中山王,这样中山国又有了,只不过那刘茂传到十几年前绝后了,这中山国又除名了,现在叫做中山郡。

    在前往中山郡面见甄家的这些人时,刘争就已经提前让自己手下的锦衣卫打探清楚这甄家的一些情况。

    甄家在中山国里还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

    当然所谓的大,也只是经商范围比较大,并不是说他这个家族在整个冀州来说算是有名望的家族,不过是和糜家一样拥有众多的仆人,占据的地方比较大一些而已,却在朝廷里没有靠山。

    甄家依靠雄厚的财力将家族发展起来,如今也是想要改变的。

    刘争打听到的情况是,现任家族之主名叫甄俨。

    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洛神甄宓的二哥。

    甄家在几十年前才在中山郡发迹,上一任家主甄逸曾经是上蔡县县令,后来回到中山,以经商为主逐渐将家族壮大。

    甄家先祖其实也算是朝廷中的大官,在王莽篡汉时代,曾官居大司马,只不过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家道中落了一些。

    甄逸此人不太适合官场,所以辞官之后,一心在家经商,将甄家的生意,遍布整个冀州和幽州等地。

    甄家的财富虽然不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但也绝对是在这冀州之中数一数二的。

    袁绍当初占据了冀州之后,就是因为有甄家在背后支持,才能够让袁绍短时间里资金无忧。

    而同样的正是因为有袁家在明面上保护甄家,才能够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继续壮大自己,一时间将自己的生意不但做到了幽州甚至还往北边的乌丸,鲜卑族等地进行扩张。

    整个北方的生意,包括盐铁、马匹贩卖甄家都有涉猎。

    依靠从内地收集起来的粮草贩卖到草原上获取马匹,再将北方的马匹卖到中原来,如此一来,一来一回就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额,让甄家在短短几十年之间迅速壮大,财富暴涨。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甄家的日子过得也并不好。

第八百七十章 甄家兄弟

    袁绍一死,袁家三兄弟相互争权,同样也连累了甄家。

    甄家一开始是打算支持成为少主的袁尚的,毕竟袁尚得位正。

    不过袁尚这家伙本身没有多少实力,很快就在和袁谭的争夺中败下阵来。

    甄家没有参与袁家的争斗。

    一直都在坐山观虎斗,等待事情平静下来后,在选择投靠胜利者。

    只不过袁谭也没能够在争夺之中占据任何的优势,很快就败下阵来被袁熙击败。

    袁熙这家伙本就占据了整个幽州,加上甄家的地盘在中山,中山距离幽州很近。所以不得已甄家只能够慢慢屈从袁熙。袁熙也正是因为有了甄家的支援,短时间里才不缺钱粮。

    袁熙对待专家的态度和袁绍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袁绍多少还会在乎自己的名声,对于甄家一般不会太过于紧逼,大多数的时候都只是用和蔼的态度和甄家商议。

    而袁熙可就不一样了,他急缺钱粮,很多时候对甄家都是步步紧逼。一旦甄家反抗,那就会招来袁熙的怒火。

    特别是一开始甄家没有选择支持袁熙,而是选择支持袁尚。

    这就导致了袁熙对于甄家更加气愤,时常在甄家发泄自己的怒火,大肆抢夺甄家的钱财和粮草,甚至直接在甄家的私兵之中,征召士卒。

    就在前段时间还继续派人到甄家来,想要从甄家索取三万石粮草。

    就算是富可敌国的甄家,也架不住袁熙一直来索取。

    所以最近甄家的人,也在犯愁。

    又不能得罪袁熙,毕竟这袁熙如今已经整个北方的实际掌控者。

    中山郡,无极县。

    这里临近常山郡,也是甄家的本家所在。

    家主甄俨正在家中处理最近甄家从附近 州郡运输过来的粮草问题,几日之前袁熙下了命令,让他筹措三万石粮草,这对于甄家来说可是一件大事,不得不让甄俨认真对待。

    三弟甄尧从外走进来。

    “二哥。”

    甄尧冲着家主甄俨大喊一声,打断了甄俨的思绪。

    “三弟啊,你回来了。粮食的事情怎么样了?”

    因为有袁熙的话,最近甄尧被甄俨下令,一直在附近的州郡筹措粮草的事情,现在看见甄尧回来,甄俨还以为粮食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二哥,三万石的粮食,我们怎么可能拿的出来,就算我们从附近的州郡收购,现在这兵荒马乱的,大家都缺粮食,我们想要凑齐三万石粮草,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搞定的事情啊。”

    “我们甄家拿不出,不如去问问大姐的夫家?”

    甄逸这辈子虽然死的早,不过,他却是留下了好七个子女。

    长子早夭,还有两个儿子,以及四个女儿,长女嫁给了邻郡的大家族张家。

    他们甄家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存粮,但是张家肯定有的。

    甄俨想要将这个主意,打到隔壁的张家去,可是甄尧却是马上就摇了摇头。

    “二哥,只怕没这么容易,张家同样被袁熙给欺压,那张家是支持袁谭的,袁熙碍于张家家大业大的缘故,才没有直接动手处置张家,此时自身难保呢,又哪里会资助我们。”

    甄尧这么一说,甄俨只能唉声叹气。

    “唉,说的也是,那张家只怕现在也被那袁熙索要粮草之中,这袁熙小二,真是无耻,想当初就算是他父亲袁绍,也要给我们一些面子,没想到他却这般对我们这些世家大族。”

    “袁熙这家伙,本来以为他是袁绍三子之中,最无能的一个,可是没想到,他却是心眼最大的一个,前面不声不响,让人忽略了他的存在,没想到一鸣惊人,直接联合了那些乌丸人,有了一争家族之主的底气。”

    “早知道,我们当初就应该直接投靠他,那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步田地了,唉。”

    “谁说不是呢,如果早知道袁熙这家伙能变的势大,我们当然会全力支持他,可是现在说这些都已经晚了。”

    “不过,三弟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前些日子,我已经让家族里的几个管事,前去青州和并州,收购粮草了,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了,这袁熙也没说我们什么时候交给他粮食,先托着吧。”

    甄俨对于这件事情,倒是并不是特别的担心,虽然现在一直被袁熙欺压,但是他们甄家始终都还是一个大家族,就算是袁熙,也不会赶尽杀绝,顶多也就是在一些利益相关的事情上,多扯扯皮罢了。

    甄尧却是对这些事情暂时放心了一些,不过却又多说了一句。

    “二哥,青州和并州的情况其实都不太好,那青州之前也连续遭遇战争,粮食产量不然不高,而并州那边,被一些黄巾贼占据,同样好不了多少,我倒是觉得,我们应该南下去扬州等地收购一些粮食,会比较好。”

    相对于在这北方之地搞粮草,甄尧的想法,其实更想要去南方搞,毕竟南方乃是鱼米之乡,粮草产量丰富,比北方要好很多,加上最近这两年来,南方一直都很太平,没有战争,百姓手中余粮充足。

    甄俨倒是没想过去南方弄粮草,一来是从这中山郡前往扬州,路途遥远不说,更主要的是,这中间间隔了好几个诸侯的势力范围,就算是真的能够从扬州收购到粮草,他也运不回冀州的。

    “唉,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早些年,我们 还和徐州的糜家有一些合作,自从徐州失陷了之后,糜家和我们之间的买卖也断了。”

    “二哥不用着急,总有办法解决的。”

    甄尧没有多说,而是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定,一定要帮助自己的家族,解决眼前的难关。

    而就在这个甄家兄弟在内堂里说着该怎么解决粮草问题的时候,刘争带着自己的人马,终于到了这座无极县城。

    他让自己的锦衣卫,装扮成商客分散出去,一方面打探消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收集情报,不聚集在一起,也不容易暴露。

    自己只带着十几个人,进入这无极县城之中。

第八百七十一章 无极县

    初来乍到的刘争,自然不可能大摇大摆的进入无极县城,身份尊贵的他,到了别人的地盘,也只能把自己身上的嚣张,收敛几分,只带着典韦,陈到,郭嘉三人,先去这无极县城的客栈酒楼暂时歇歇脚。

    这无极县,说起来也算是一个好地方了,地处华北平原,西倚太行,东向渤海,北望京畿。

    当然,现在的北边,还不是后世的帝都,不过却同样是一块重要的地盘。

    因为远离冀州的核心战场,无极县,在前段时间的袁家兄弟交战之中,倒是没怎么遭遇战火的洗礼,大多数的时候,无极县里的百姓都还是安居乐业的一个状态。

    这一点,刘争从这无极县城里的这些百姓的生活起居,以及城中往来的商客就可以知道。

    北上就是代郡,而代郡之北,就是一些鲜卑人 的地盘,这里常年是鲜卑人和中原人贸易的落脚点。

    无极甄家也正是因为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才能够从中贸易,获取利润。

    “瓜果,新鲜的瓜果。”

    “客官,里面请,本店有上好的美酒。”

    “卖马,卖马,我这宝马可是千里名驹,日行千里不在话下!”

    街道上,有不少小贩在叫唤着。

    刘争和郭嘉看着这么一副场景时,倒是还真有几分感慨。

    没想到本应战乱频发的冀州,居然还有一片这样安宁的地方。

    如果不是知道这里是冀州,刘争和郭嘉,还真的会以为这里是南方的一座小城。

    在这无极县城的街道上逛了一圈之后,刘争和郭嘉已经在开始思考该怎么去联系上甄家了。

    刘争和甄家不熟悉,不敢贸然登门拜访,一来是不清楚甄家的态度是什么,二来也担心,这里是袁熙的地盘,袁熙这家伙在甄家万一有耳目,刘争前往很容易暴露身份。

    毕竟,刘争可是清楚的知道,历史上的袁熙娶了甄家的甄宓,要说袁熙和甄家没点什么勾当,刘争都不敢相信。

    既然无法直接去甄家,和甄家的人联络,那刘争都来到这无极县了,总不能够就这样放弃,所以还是要想个法子。

    五月的北方,算不上热,但也绝对不冷,春季已过,夏天还未到来,春耕也算是忙活完了,普通的百姓没有了农活要忙,大部分的时候,就开始出来摆摆摊,卖点剩余的农作物,以及一些多余的东西,补贴家用。

    无极县这边临近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和南方不同,卖马的,卖羊,卖狗的很多。

    这个时代的肉食,主要是羊和狗居多,猪这个动物虽然也有,但是北方比较少。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卖的是马。

    他们手里的马匹,多数都是从北方的鲜卑族,乌丸族等人的手中换取过来的。

    就像刘争以前从乌丸人手里换取马匹一样,一匹普通的马匹,大概也就值个两三万钱。

    在现在这种粮食比较稀缺的时候,本来能够换五六十石的粮食,现在也只能换二三十石的粮食罢了。

    “这街上卖马的农户不少啊。”

    放眼望去,刘争看到了不少卖马的人,不过都是写零散的客商,没几匹马,顶多也就是三四匹,好一点的七八匹马而已。

    这些人都是小商人,自己经商,拉着盐铁去北方找到一些鲜卑的小部落,然后交易给他们盐铁,再从部落里买些马匹回来中原。

    赚取两份差价,遇到行情好的时候,这样做确实是能够赚到钱的,毕竟来回路途不算远,半个月的时间,足够来一趟了,而这一趟就能够赚取几倍的差价。

    半年下来,赚取的钱财,比别人半辈子赚的都多,这也是为什么,经商的人能够发财了。

    只不过,利润大,风险自然也是大的。

    只要这其中稍微出现了一点差池,轻则货物全丢,重则性命难保。

    不说鲜卑人拿了这些 游商的东西,是否会真的给他们马匹,就说是这途中不知何地隐藏的山贼流寇,就够让他们提心吊胆的了。

    更何况,就算是遇到了官军,也不一定就没事了。

    有些贪婪的官军,也会没收你的财富,阴险一些的,甚至和山贼一样,杀人越货。

    真正能够走上一趟,赚取这点收益的人,还真的不容易。

    “主公,既然我们是来这里假扮商人的,那我们不如就先了解了解这里的生意是如何做的,或许这样,可以慢慢搭上甄家的线。”

    郭嘉和刘争还在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他开口给了刘争一个主意。

    “好啊,正好这里有不少贩卖马匹的客商,我们最近也缺少马匹,从他们手里购置一些战马,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哈哈,不过主公,你可能这个想法要泡汤了,就算我们能够从这里购置到不少的战马,也难以运输回去啊,主公不想一想这途中那么多的关卡,要怎么通过吗?”

    “也是,就算我们买到了马,也不太好运回去,不过少买一些,给我们这些人配备一些马匹,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刘争虽然对于购置大量的战马,没有太大的兴趣了 ,不过少买一些还是可以的。

    就算他想要购置大量的战马,在现在这个情况之下,他也没有足够的钱来买。

    毕竟这一次虽然来冀州,虽然是假扮商人,可是他手中带来的钱,可并不多。

    看着面前一排的卖东西的小贩,刘争找准了一个坎起来只卖马匹的客商,走了上去。

    “这位兄台,你这马怎么卖?”

    那人瞥了一眼刘争,倒是对刘争的模样有了一些上心,毕竟通过刘争的着装打扮,还有身边的仆从,这人一看就知道,刘争的身份并不低,所以马上笑着冲着刘争回答。

    “这位先生,我这马,可都是从鲜卑贩卖回来的良马,农耕之用,简直大材小用了,就是充当个车马之用,也是完全可以的,价钱物美价廉,先生要是真想要的话,现在给我两万八千钱就行!”

    这个贩子,马上冲着刘争介绍了起来。

第八百七十二章 马贩子

    两万八千钱一匹的马。

    说起来,倒也算是便宜了。

    毕竟这里不是乌丸,刘争虽然当初在乌丸和那些乌丸部落的人购置战马的时候只花了几千钱就可以买到一匹战马。

    现在这里不是乌丸,从这些游商的手中购置战马,价格上自然是会要更加高一些。

    “小兄弟,你这不厚道啊,一匹马,卖我们将近三万金,这谁买的起啊。”

    虽然刘争并不觉得贵,可是也没有充当冤大头的想法,这将近三万一匹的战马,对于他而言,还是有一些贵了。

    那马贩子一看,刘争只是说贵,而不是扭头就说,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一脸的兴奋。

    毕竟这么说的话就证明刘争是真的想要购买。只不过是觉得有些贵而已。

    如果扭头就走,那就证明此人购买**不强,不过是来看看。

    “这位先生,我们也是小本生意。要知道附近可是没有养马场的。我们要买马都得。不远千里前去北方鲜卑族的地方,这一来一回不说危险。光是路途就要走大半个月的时间。”

    “而且在路上也要花费,从鲜卑主里买过来的马价格也不低。所以这价格上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如果先生诚心想要的话,我就当和先生交个朋友,给先生便宜一些,您看如何?”

    这马贩子倒是一副做生意的模样,开口先冲着刘争描述了一下这战马为何要卖这么贵,紧接着,又说了几句贴心的话,愿意跟刘争便宜一些。

    正常人听见,这样几句话。

    多少也会接着往下谈一谈,把价格往下压一压,双方觉得合适的话,这场买卖也就促成了。

    刘争自然也不会例外。见到这个贩子这般说倒是马上就反问了一句。

    “便宜一些的话,我倒是可以考虑你看看给个底价。我若觉得合适的话,就买一些。”

    刘争嘴里说出的话,不是一匹,而是一些。

    这句话,被这个马贩子听见后,又是立刻让这马贩子眼前一亮,明白了面前的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大主顾。

    “先生想要多少?”

    马贩子没有直接开口说出一个价格,而是反问了一句刘争,想要多少匹战马。

    这可倒是引来了刘争的兴趣,毕竟刘争此时看见这马贩子身边也不过两三匹马而已。

    居然大言不惭开口问刘争,想要多少?

    难不成刘争想要多少他都能够给刘争用过来吗?

    “怎么我要多少你都能够给我吗?”

    “呵,先生。我苏家,在这中山郡不说数一数二,那也绝对是一个大家族。在别的方面或许比不上其他的家族。但是,在贩卖马匹上面,我苏家绝对是首屈一指。”

    “甚至整个大汉,能够拿的出比我苏家还要多马匹的家族,应该都没有了。”

    这马贩子的口气十分大。似乎有几分骄傲之色,在刘争的面前夸夸其谈。惹来了刘争的好奇。

    “哦?是吗?我倒是想知道你们能出多少马匹?”

    “瞧先生这模样,五十匹?虽然我手头上没有,不过我回族中调派一下,很快就能够给你拿出来。”

    马贩子语气坚定地冲着刘争开口,这倒是让刘争一开始还有一些怀疑。在此刻也就荡然无存,完全相信了这马贩子的话。

    毕竟若是他夸大其词,只怕此刻也不会这般自信。

    现在这么说应该也就是真的能够拿得出几十匹战马。而且很有可能他手上还有更多的马匹。

    “你当真能够拿得出这么多战马?”

    刘争忍不住又问了一句。虽说心中已经信了几分,不过还是对这马贩子的身份有些好奇。

    “先生看来是一个外地人了。”

    “哦?这你也看得出来。”

    “这个简单先生口音就不像本地人。再加上先生居然连我中山苏家都没有听说过。居然怀疑我们苏家拿不出这么多战马。那肯定就是一个从外郡过来的。”

    马贩子倒也机灵,轻而易举就猜测出了刘争等人,并非本地人。

    不过他们二人都聪明,并没有在身份上多计较。

    “我信了。你开个价吧。五十匹战马太多了,我想买二十匹。”

    其实,刘争五十匹战马的钱还是有的,但是财不外露,这种基本的道理他还是清楚的。

    眼下人生地不熟在这,中山郡若是直接表露出自己身上有巨款,难免会惹上一些有心之人的注意。

    虽然刘争并不害怕这些找他麻烦的人。可是如果事情捅到袁家兄弟的,耳朵中。这就不是一个好消息了。所以他还是要尽量低调一些。

    报出了一个不高不低的数字。

    这样一来,面前的这个马贩子身边没有这么多战马,需要返回家族之中请示。同时,刘争也能够搭上这个马贩子的线,钱去这所谓的中山苏家。

    “二十匹!如果先生真的要这么多,那我可以做主。以两万两千钱的价格一匹,卖给先生。”

    “价格都好商量,我要确定你是否真的有这么多马匹。”

    “哈哈哈,看来先生是对我苏家的本事还有一些怀疑,没关系,我这就带先生去我苏家的马厮里看看。”

    这马贩子生意也不做了,立刻起身就打算领着刘争前去这苏家的马厮之中。

    苏家在这无极县城也有一个点,这里是平时苏家的人中转的地方有一个专门存放马匹的马厮。

    刘争正愁没有什么门路。先和这苏家打好一些关系也行。

    索性就跟着这马贩子前往苏家的马厮。

    一路上,郭嘉倒是对那马贩子颇为感兴趣,不时的与那马贩子聊起来。

    聊了许久之后留着也就知道了,这马贩子名叫苏泉。是指苏家的一个小管事,平时就是负责无极县的马匹买卖工作。

    本来刘争对于这苏家还没什么印象,可是这苏泉,和郭嘉聊着聊着,聊到苏家的家主叫做苏双的时候,刘争也就一下子就愣住了。

    这个叫苏双的人刘争倒是有些印象。

    大名鼎鼎的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张飞起义之时,资助刘备他们的游商正是叫做苏双。

第八百七十三章 捷足先登

    了解一点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

    刘备早年在涿郡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卖草鞋的,桃园三结义之后,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人并没有初期的兵马和装备。

    全靠一个路过的游商,资助了他们五十匹战马,五百斤精铁,让他们打造了自己的兵器和招募了第一批的乡勇。

    这个路过的游商,就是苏双,张世平二人。

    说起来,那都是快十年前的事情了。

    不过这苏双和张世平二人,后来在三国志以及三国演义之中都没有了记载,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了。

    刘争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中山郡遇到苏家的人。

    他本是来这中山找甄家的,谁曾想,这里居然还是苏家的地盘。

    跟着那苏泉一路走到了无极县外的一个小庄园里,这种小型的坞堡,占地面积不大,不过却只是作为临时的中转之用,倒是足够了。

    还未走近,就能够听见这里面传来一阵阵的马啸之声,可见这庄子里有不少的马匹。

    “先生,这里就是我们苏家在无极县的马厮了,里面平时都会存放几十匹战马,多的时候会有上百匹,我们从北方转运过来的战马,大部分都会存放在这里,先生要是有心要买,价格上可以再商量,同时,还可以自己挑选想要的马匹。”

    “先看看吧。”

    刘争没有直接回答苏泉,而是打算先看看这苏家的马匹,如果苏家真的有能力弄到最够多的战马,那刘争倒是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和苏家合作,让苏家将马匹卖到扬州去。

    苏泉也知道刘争是一个大主顾,能够买的起这么多马匹,一旦这单生意成交了,倒是可以马上缓解一下苏家的经济危机。

    所以苏泉倒是对刘争也颇为殷勤,立刻领着刘争这些人进入了庄子之中。

    这庄子里,只有少量了几间住房,大部分都是饲养马匹的棚子,可想而知,这庄子完全就只是为了一个存放马匹的马厮而已。

    苏泉领着刘争一行人,开始在庄园里走动,主要是参观一下这马厮里的马匹。

    这庄园里,有四五十匹马,数量上不算少了,毕竟一匹马的价格接近三金,五十匹,可就是一百多金的价值。

    这么多的钱财,放在任何一个家族来说,都不算是一个小数目,况且还只是一个中转站而已。

    如果多几个这样的中转地点,那可不是一笔小开支啊。

    逛了一圈之后,刘争对于这里的马匹也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苏家所交易的这么马匹,确实都是一些从北方贩卖过来的鲜卑族马匹。

    这些马个头不大,但胜在轻巧,能够长时间奔跑。

    而且苏家的这些马,毛发具有光泽,神采奕奕,一看就是经过精心饲养,虽然不能够说是个中绝品,也绝对是上好的战马。

    用来给自己手下的士卒充当骑兵,完全是绰绰有余。

    光是看到这些战马时,刘争心中就已然觉得,这苏家不简单。能够弄到这么多的马屁,在如今这个时代可不是一般人。

    “好马,真是好马啊,苏兄,你开个价,如果价格合适的话,你这个庄子里的马,我全部都要了。”

    本来刘争只是打算买二十匹马,意思意思一下就得了。可是现在看见这苏家庄园里的战马后,倒是想将这里的战马全部收购了。

    几十匹战马的钱,他现在还是有的。

    而且这几十匹战马让他手下的这些锦衣卫骑着,弄回自己的地盘也不算太困难。

    苏泉本就觉得面前的刘争会是一个大顾客。

    眼下此时听见刘争的话之后,更是面色一喜。

    “先生此话当真?”

    能够一次性将这庄子里的马匹全部买走,可是一笔不菲的钱财。

    如果苏泉能够将这庄子里的战马都给卖掉,那他能够得到的一些分红,也必不会少。

    所以倒是很希望能够将这庄子里的战马都出售给刘争。

    “自然是真的,你看我像是在跟你开玩笑吗?还是说你觉得我拿不出这么多钱,买下你这庄子里所有的马匹?”

    “不不不,我没敢这么想,只是觉得有些惊喜,我马上去和负责这里的管事商量一下,一定商量出一个合适的价格。”

    苏泉很是激动,连忙安抚刘争几句,便立刻急匆匆地走进这庄子里的一个住宅。

    找到了这个庄子里的管事和那个管事,商量着一个合适的价格。

    刘争带着自己的人马,没有去面见这庄子里的管事。

    毕竟苏泉没有主动告知他,他也不好强行去见这里的管事。

    刘争领着自己的人在这马厮里又看了一会儿,观察了一下这些战马后,那苏泉似乎已经商量完毕,从庄子里急匆匆的走了回来。

    刘争看见苏泉走了回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太好看的阴沉之色,倒是有了一些奇怪。

    见到苏泉还没有开口,就先冲着苏泉问了起来。

    “苏兄,怎么样?价格商量好了吗?”

    刘争的询问,却是让那个苏泉神色不太好看,马上冲着刘争回答。

    “先生,不好意思,可能这些马你买不了了。”

    苏泉的一句话,立刻让刘争和郭嘉等人一愣,万万没想到苏泉的回答居然是这样,他们一开始还以为是苏泉没有把价格谈下来。

    “这……苏兄怎么回事?为什么好好的又不卖了?”

    苏泉的脸上一阵尴尬,却还是马上就和刘争解释了起来。

    “先生,倒是也不是说不卖了,而是这一批马被人预定了,要先给别人,只能买两三匹给你们,如果你们想要的话,需要我们去别的县城转运过来,再卖给你们。”

    苏泉的解释,这才让刘争明白了过来,他还以为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被这些苏家的人知道了,所以不卖马给自己了。

    “是什么人预定了,这不是我先来的吗?”

    刘争还是问了一句。

    “是无极县里的甄家三爷预定了,说他们要准备一些马匹,去隔壁的郡县托运一些东西,甄家和我们苏家关系不错,这是我们家主下的命令,我也没法做主。”

第八百七十四章 结交

    “甄家?”

    刘争一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变了变。

    就在这个时候,那庄子里,就出来几个人,一个看起来像是管事的人,陪着另外几个人走了过来。

    “甄三爷,我们在无极的马厮就剩下这些马匹了,你看看够不够,如果够的话,那就全部买去,不够我再去别的地方运一些过来。”

    “那就多谢了,有这些马匹应该够了,毕竟我们也不是要组建军队,只是装备一些马车,驼一些粮食而已,唉,你也知道,最近袁熙那家伙问我们要粮,我们一时半会的哪里会有这么多粮食,只能去四周的郡县筹措。”

    甄尧出现在这苏家的马厮,为的就是这苏家的马匹。

    甄家其实自己也坐 马匹买卖,只不过甄家的生意,多是以盐铁为主,马匹的生意,做的并没有苏家大,况且如今是非常的时期,甄家很少去北方买马了,只能够就近从苏家购置一些。

    毕竟,事出紧急,他们要从邻近的一些州郡运输粮食,如果没有马匹的话,未免有一些慢了,只有利用马车才能够走的快一些。

    甄尧和这苏家马厮的管事,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刘争和郭嘉等人正好看见了那甄尧,当然,此时的刘争还并不清楚,不远处的那人,就是自己要找的甄家的三爷。

    等到真要和苏家的管事走过来,也看见了刘争等人。

    “这几位是?”

    甄尧主动冲着刘争等人看了过来,然后询问起了刘争的身份。

    那苏家的管事,并不认识刘争,不过方才也听苏泉说了,这些人是来买马的。

    “这几位也是来我们庄子里买马的客人。”

    “哦。”

    甄尧冲着刘争等人礼貌性的点了点头,拱拱手之后,就没有打算理会刘争。

    不过这个时候,刘争可不打算就这样算了,他从苏泉的嘴里听说买下这庄子里的马匹是甄家的人,那刘争就知道面前的这个人很有可能是甄家的人。

    他想要搭上甄家的线,所以这就是一个机会。

    “这位兄台,打扰了。”

    “嗯?”

    刘争突然开口说话,倒是让甄尧的神色冲着刘争看了过来,有一些好奇,刘争突然开口说话是什么意思。

    “我方才听苏泉说,这里的马匹都给兄台买下了?”

    “嗯,我甄家最近需要运输一批货物,所以需要一些马匹。这位兄台也要买马吗?”

    “是啊,我来这庄子里就是来买马的,只是现在这里的马都给兄台给买了,我们这才跑了一个空。”

    “哈哈,那真是不凑巧了,阁下要多少匹马,数量不算多的话,我可以均一些给你。”

    “算了算了,倒也不是一定要买下这些马,我方才听苏泉说,买下这些马的人是甄家的人,中山甄家我久仰大名,所以想要结交一下,说不定你我双方还能在生意上有些往来,一起合作。”

    刘争想要和先和甄家的人接上头,所以只能这样壮着胆子和甄尧说话。

    甄尧一听刘争也是生意人,倒是来了兴趣,此时的甄家,正是要在隔壁四周的郡县收集粮草,冀州本地还好说,甄家的商业手段可以收集的到,但是冀州之外的地方,甄家的人手就触及不到了。

    眼前的这个人,一看就不是冀州的客商,所以甄尧很有兴趣和刘争聊一聊,万一真的可以从刘争的手里得到不少的粮草,倒是也解了甄家的燃眉之急。

    “这位兄台是哪里人?”

    甄尧对刘争的身份有兴趣,这才会开口冲着刘争询问。

    刘争知道,甄尧这句话其实就是想要打探一下刘争的身份,然后猜测出刘争是哪里人,哪个世家大族的人,如果刘争的身份足够高贵,能够引起甄尧的主意,才能够让甄家和刘争合作。

    对于这个,刘争早就有了一些准备,不等甄尧再次开口,刘争就已经直接冲着甄尧说话了。

    “在下徐州糜家管事。”

    刘争自然不可能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要是让甄尧和苏家的人知道了,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是南汉的皇帝,他们还不吓尿了。

    而不说自己的本名,又让引起甄家的注意,刘争也就只能够想到徐州糜家的身份了。

    毕竟,徐州糜家在经商之道上倒是颇有一些名气,就算糜家的生意没有涉及到冀州这个地方来,但是糜家之前有在外海,北上去幽州做生意的经历。

    这些中山郡的甄家和苏家都是在冀州,幽州两地经商的,多少也听说过徐州糜家的名头。

    果然,一听说刘争是徐州糜家的人之后,不仅是甄尧的脸色一变,就连刚才那个不怎么在乎刘争的苏家管事,也在这个时候脸色微微一变。

    “徐州糜家,你们不是刘……不是主要在南方活动吗,怎么跑到这冀州中山郡来了?”

    糜家的名声,对于甄尧来说,可不算小,毕竟当初的糜家,可是控制着整个徐州的商业,甚至还 将自己的触手伸到了荆州和扬州去。

    后来甚至依托刘争,将生意做到了青州和幽州去。

    只不过最近才放缓了扩张的脚步,但是糜家的势头,对于甄家和苏家而言,都是清楚的。

    “和兄台一样,我们糜家想要采购一些马匹,可是南方没有马匹,只能来北方凑凑运气了。”

    刘争随便解释了两句,那甄尧也没有怀疑,毕竟南方确实是没有马匹的,运输大多都是走水路。

    “那阁下你可就算是来对了地方了,我们这苏家,可是这附近最大的马商,找他们买马,想要多少,他们都能够给你弄过来。”

    “是嘛,看来我没有找错人。”

    “原来是糜家的人啊,失敬失敬,之前不知道兄台的身份,有些怠慢,还请不要见怪。”

    那苏家管事,此时听到了刘争的话之后,对刘争也算是客气了很多,主动上来和刘争攀交情。

    这一下,双方算是有了一些联系,马上开始带着刘争一起,介绍起了这庄子里的马匹。

第八百七十五章 甄家

    这庄子里的马匹,刘争之前都已经看过了,在苏泉的讲解之下,已经没什么 好了解的了。

    之所以还陪着甄家的人和苏家的管事继续在这里闲逛。

    那主要也是想要结交甄尧。

    果不其然,甄尧在这里观察了一下,这马厮之中的马匹后,很快就没了兴趣。

    一方面要苏家的人将这些马匹全部运回甄家,另外一方面甄尧更加感兴趣的就是刘争。

    刘争透露出自己是徐州糜家的人之后,甄尧就有了极大的兴趣,想要和刘争进一步交谈。

    徐州糜家在南方的商业活动是一家独大,而甄家和苏家虽然也是商业大家,不过他们主要经营的范围都是在北方。

    双方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不过如果甄家想要将自己的商业版图往南边扩充的话,那么和糜家合作倒是一个极为不错的办法。

    只有和糜家合作,一起赚钱,大头让利给糜家,甄家跟在后面赚点钱,才能够逐渐将甄家的市场打向南边。

    毕竟糜家和甄家的经营范围本就不相同,糜家以绸缎,茶叶为主,而甄家则是以盐铁为主,偶尔也会贩卖马匹,这些东西,是可以互补的。

    之前甄家一直没有门路,如今正好遇到了糜家的人,他们自然也想要好好的把握一下。

    只不过苏家管事在这个上面话语权不高,不如甄家三爷甄尧来的权力大,所以就算苏家也有兴趣,却也不好意思挽留刘争。

    在从庄子里走出来之后,甄尧便直接邀请刘争前去甄家做客,好让他这个地主尽一尽地主之谊。

    毕竟来到了无极县,可就相当于是到了他们甄家的地盘。

    刘争的目的本就是如此,在甄尧开口相邀之后,自然是没有拒绝的可能。

    在接受了甄尧的邀请后,刘争便带着典韦郭嘉二人一同前往甄家。

    甄家算是一个世家大族了,在这无极县,传承了几代人,绝对是屈指可数的大家族。

    他们除了在无极县内有一座偌大的宅子之外。

    在无极县外也有一个极为宏大的坞堡。

    类似于糜家当初在徐州一样的庞大坞堡。

    说的好听一点叫做坞堡,说的不好听,那其实就是一座小型的城镇。而且是不受朝廷管辖的城镇。

    里面能够容纳数千人。

    一方面是甄家招募的部曲,另外一方面也有依靠甄家存活的佃农。

    毕竟像甄家这样的有钱人家,下面养着一些私家兵马和下人,仆从太正常不过了,当初的糜家在徐州可是拥有上万仆从。

    甄家并不比糜家差多少,虽然没有上万仆从,但是几千人还是有的。

    壮观的坞堡就坐落在无极县城外不远。

    甄尧领着刘争等人从坞堡外进入坞堡里面,他这个甄家三爷的身份还是很有用处的,直接领着刘争的人前往会客厅,等着现任甄家家主过来。

    刚到会客厅的时候,在甄家的院子里走出来几个女子。

    大的不过十六七岁,小的莫约**岁的模样。

    “三哥,你回来了!”

    那几个女子之中,年纪大的一个冲着甄尧喊了一声。

    刘争等人在旁边听见那女子的话之后,这才将目光看向了那个女子。

    女子容貌俊俏,身材多姿,脸上清纯可爱的模样倒是颇为吸引刘争的注意。

    虽说这个女子的姿色算不得绝佳,但也绝对是刘争见过的诸多女子之中姿色上乘的了。

    他再看了一眼女子旁边的那个年纪稍小一些。

    眼神再次一惊。

    那年纪稍微小一些,不过**岁的女子,容貌更甚一筹,虽然年纪小,但是眉眼之间,都是让人沉沦的温柔。

    一汪如秋水的双眼,写满了柔情。

    尽管年纪还小,但是没人会否认他日后的绝色容颜。

    “三哥。”

    那小姑娘用银铃般的声音,冲着甄尧喊了一声。

    “哎,宓儿今日怎么出来了?”

    那甄尧看了一眼,这个年纪稍微小一些的姑娘,冲着这个小姑娘问了一句。

    站在身边的刘争,听见了甄尧的话之后,这才马上意识到了,面前的这个小姑娘,将会是日后弄的曹操两个儿子兄弟阋墙的洛神甄宓。

    他本来来这里,也有心想要见一见三国有名的美人甄宓的,只是万万没想到,现在的甄宓,居然还只是一个小萝莉。

    “今日读完了书,所以跟着姐姐们出来走一走。”

    “确实应该多出来走走,女孩子那么喜欢读书做什么,读书这种事情应该是男孩子的事情。”

    甄尧看起来很宠爱自己的这个妹妹,就算对甄宓有一些怨言,也不会当面冲着甄宓说出来,而只是在这种时候,好心的提醒两句。

    “三哥,我听二哥说,你刚弄了一些马匹回来,我们想骑马玩。”

    那十六七岁的少女,冲着甄尧开口说了一句,甄尧此刻倒是没那么多心思和他们多说,毕竟这会刘争还在场呢,当着刘争这么一个外人在,他们兄妹也有很多话不好直接说的。

    “你们去找大哥去,三哥现在有客人要招待。”

    刘争等人还在这里,甄尧自然不想和自己的这几个妹妹多说。

    那年长一些的少女,冲着甄尧崛起了嘴,轻轻的哼了一声。

    便不再理会甄尧,带着自己的几个妹妹从这里离开。

    等到这几个少女离开了之后,甄尧这才转过身来,冲着刘争抱歉的说道。

    “糜兄,不好意思,这几位是在下的小妹,刚才真是对不住了。”

    “没事,我倒是觉得甄兄有福了,毕竟有几个这么漂亮的妹妹,日后必定能够给甄家带来几位佳婿。”

    “呵呵,糜兄说笑了,进屋请坐,我二哥甄俨很快就会过来招待几位的。”

    甄尧说着,便开始给刘争等人领路,走进了这会客厅里。

    甄家虽然是大富之家,不过这座坞堡倒是有些陈旧了,屋子里的东西都像是上了年份,甄尧领着刘争等人进屋后,便吩咐下人上茶水。

    刘争倒也没敢直接喝,而是坐下来之后,便开始给了甄尧一个眼色,让甄尧将这些下人退下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3243/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天下无双最新章节! 作者:风云乱舞所写的《三国之天下无双》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天下无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天下无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天下无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天下无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天下无双介绍:
乱世开始,被迫成为黄巾杂兵。 几番绝境挣扎求生,刘争相信,只要不死,总会出头。 名将,美女,地盘,我统统要!三国之天下无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天下无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天下无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