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坦白
所以从刘争的心里,就对郭嘉既渴望,又感觉郭嘉这些仕族出身的人,难以归心。
不过,如今不一样了。
刘争收编了汝南袁家,袁家门生遍布天下,在袁家投靠了刘争之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很多仕族对刘争的看法也改变了。
就连原本根本不会在意刘争的郭嘉等人,也越来越多刘争感兴趣了。
“郭兄,你放心去,我见过了那刘争,不是一个傲慢的人,只要你送上拜帖,他肯定会接见你的,不过你最好是要在饭点的时候过去,否则,他很忙,不一定在家。”
“对哦,刘兄你也姓刘,难不成你和那刘争认识?”
“哈哈,确实认识,算是不错的朋友,你到时候说是我的朋友,也行,我保证,你去了刘府,不但能够见到刘争,还能喝上你梦寐以求的三粮液美酒。”
有了刘争的保证之后,郭嘉这才眼前一亮。
或许,见刘争不是让郭嘉最感兴趣的,能够喝到三粮液美酒,才是最让郭嘉感兴趣的。
“那感情好,事不宜迟,我看现在就快要到饭点了,我这就去拜访刘争,刘兄,你家住哪里,我拜访完了刘争,再来找你叙旧。”
显然郭嘉也是从刘争口中得知了,去见刘争能够喝到三粮液,这个东西太吸引他了。
“不急,不急,郭兄既然你这般感兴趣,那我随你一同去见刘争吧,这样也方便一些。”
郭嘉一听刘争居然愿意一同前往,这哪里还会不答应呢,有一个人作陪,见到刘争的机会更大。
“那好啊,有刘兄作陪,更好不过了。”
“那我们走吧,典韦你去结账。”
说罢,刘争冲着典韦吩咐了一句,随后起身,带着郭嘉出门,离开了这酒楼,冲着外面走了过去。
一路上,刘争和郭嘉还交流了一下这些年都干什么去了。
其实郭嘉也不能干什么,今年的郭嘉才刚刚成年,行了冠礼,才能被家族允许出来走动,不然就只能关在家里老老实实的读书。
之前都是偷偷跑出来的,后来回去了之后,就被家里看管的更加严了,所以后面他基本上就是在颍川读书。
在来到了刘府之后,门口的侍卫冲着刘争行礼,郭嘉还没有反应过来,只以为身边的刘兄和刘争认识。
等到郭嘉进入了刘府,刘争带着郭嘉来到了这一旁的会客厅的时候,这些下人总是给刘争行礼,并且四周的侍卫都不敢正眼看刘争的时候,郭嘉的眼神里,就开始有一些疑惑了。
当下人在会客厅里摆上了一桌酒席,在坐的,却始终都是郭嘉和刘争二人的时候,郭嘉这个时候心中依然是有了一些肯定。
“刘兄,那刘争……”
“刘争不是一直都在你面前吗?”
“啊!果然……”
本来就有了一些怀疑的郭嘉,在这个时候听见了刘争的话之后,又哪里还猜不出自己面前的刘锋,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争呢。
刘争在郭嘉惊讶的眼神之中,端起了酒壶,给郭嘉满上。
一边给郭嘉倒酒,一边开始给郭嘉赔礼道歉。
“郭兄,先前因为身份敏感的原因,不得不用假名与你相交,直到今日才现真名,你不会怪我吧。”
“岂敢岂敢,只是我太过于惊讶,到现在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原来刘兄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争,正是让我没有想到,我郭嘉自命不凡,以为自己聪明的很,没想到连刘兄你的身份都没有猜透,真是愚蠢啊。”
“哈哈,郭兄客气了,我刘争又不是什么高官贵族,郭兄不认识我长什么样,也是应该的,现在见了,也是一样的。”
“来,喝酒,这就是你想要一尝的三粮液美酒。”
“这酒,这是我亲手酿造的,别的地方你是真的难以喝的上。”
在郭嘉惊讶之余,他对美酒的渴望,却是一点都不怠慢,刘争说完之后,郭嘉便很快用手端起了酒樽。
然后毫不掩饰的咕噜咕噜,大口的喝了起来。
一杯酒下肚,郭嘉畅快的呼出一口气。
紧接着大呼过瘾。
“痛快,好酒!”
“果然是名不虚传,难怪能够被人称之为美酒,这等酒劲,我还从未体验过。”
郭嘉对三粮液这一番品味,就爱上了这酒。
“郭兄若是喜欢,我这府中还有一些库存,可以赠与郭兄一些。”
“当然不会太多,因为这酒酿造不易,就算是我,手上也没有太大。”
“真的吗,那太好了,不用多不用多,只需要给我个几十坛就行了。”
“几十坛?郭兄你可太看得起我了,这酒,我一共都没酿造这么多,大部分还放在酒窖之中藏着呢,需要多存放一些年份,口感才会更好。”
“这么说,刘兄你还有口感更好的酒?”
一说到酒,郭嘉那可算的上是真的感兴趣。死皮赖脸的和刘争讨要。
最后讨价还价,刘争只能答应给他三坛子三粮液美酒。
“郭兄,酒也给你了,你不妨说说,来我这吴郡,是来干什么的。”
“其实刘兄你不是早就知道我来这里干什么的吗,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来吴郡本是想要来结交一下刘争的,如果刘争此人合我胃口,我便打算投靠刘争,为其出谋划策。”
“本来我还有几分自信的,可是见到刘兄你便是大名鼎鼎的刘争,现在却是有几分怀疑,刘兄你是否愿意接受我这个无名之辈了。”
郭嘉一开口,却是说出了一个让刘争一惊的话。
“投靠我?这……郭兄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其实不瞒刘兄你说,我好久之前就对刘兄你有一些关注了。”
“从你击退了严白虎,占据了扬州开始,你所做的一系列事情,都让我觉得你和别的人不一样。”
“你移风易俗,愿意收编山越百姓,你横扫边陲之地,收林邑,据扶南,彰显大汉雄威,你开科举,建学校,给予寒门士子晋升通道,广纳良田,开通航线,无一不是令世人震惊的壮举。”
第七百一十二章 鬼才奉孝
“论文学,之前我在秣陵的时候,已经见识过刘兄你的文才,你不但自身文才超凡,还在境内广开学堂,大肆培养士子,还印刷书籍,让人人都能读书,这等功绩不弱于孔夫子。”
“论武功,虽身份低微,却能在短短数年之间,横扫天下,占据近半的大汉疆土,还能收复林邑,南击扶南,这等攻击,不管怎么说,都不弱于武帝!”
郭嘉一番吹捧,都快要把刘争给捧上天了。
说的刘争都有一些不好意思了。
“郭兄,你这就太过于抬举我了,我有你说的这么好吗,居然还把我和孔圣人和武帝相提并论,我怎么比得上这两位!”
“比得上,自然比得上,就算现在刘兄还没有完成一统天下的旷世壮举,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刘兄一定可以功盖武帝,甚至比肩始皇!”
“郭兄,既然如此高看我刘争为何之前没有来投靠于我,反而是等到现在才来呢?”
“哈哈,实不相瞒,刘兄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
“哦,愿闻其详!”
刘争听见郭嘉居然说有原因,倒是有了一丝好奇。
郭嘉也没有犹豫,而是急忙给刘争解释了起来。
“其一是因为之前我年纪太小,还未弱冠,家里一直不太同意我游历天下,更不希望我过早出仕。”
“其二是我郭嘉,一个藉藉无名之辈若是投靠刘兄,刘兄必定不会太过于看重于我,来的早也无济于事。”
“这第三嘛,则是我有一点小心思,之前刘兄顺风顺水,一直没有遭遇到阻碍,我就算投靠刘兄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但是现在不一样,我听闻不久前刘兄在青徐二地遭遇重创,连丢两州,这二州都被袁绍和卢植二人占据,虽然暂时休兵,但我知道刘兄如今已经陷入了困局之中。”
“此时我来投靠必定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如此一来在大人心中必然更加受到倚重。”
郭嘉就连自己内心所想的一点小心思都说了出来。
而他心中也确实是如他所想,毕竟在早些时候刘争的声势如日中天,在整个大汉王朝也是最强悍的一股势力。
那个时候的刘争坐拥青州,徐州,扬州,荆州,交州,五州之地,占据了大半个大汉王朝,就连朝廷和袁绍对其都极为忌惮。
在那个时候投靠刘争的话,确实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得不到刘争的重用。
只是郭嘉不知道的是,刘争对郭嘉的大名早有耳闻,就算是那个时候郭嘉来投,郭嘉在刘争这里也一定会得到重用的,但郭嘉自己却并不知道,所以只能再等,等一个机会。就是现在这样的机会。
在如今这样的时候,刘争刚刚遭受挫败。这种时候去投靠刘争必然会得到刘争的重用,就算不是重用也会得到刘争的高看。
听完郭嘉的话刘争的心中微微有几分感动。
早些时候,刘争从不渴望会有一些文人士子投靠他。
像郭嘉这种豪族世家的子弟根本不会选择像刘争这种出身的人。
只有像许攸,袁舟这种寒门子弟,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投靠刘争。
现在有了郭嘉这种顶级谋士投靠刘争,说明这些年以来,刘争做的这些事情并不是完全没用,至少他改变了在那些仕族心中对刘争的印象。
有了郭嘉这个例子,也就代表着天下士子已经对刘争有所改观。就此而言,日后像郭嘉这样的谋士文人,会越来越多的前来投靠他。
了解到了这一点,刘争心中不免有了一些喜悦之情。
毕竟这个世界不管怎么样,还是这些世家豪族说了算,如果不拉拢这些人,就算刘争能统一整个天下。其实也还是有极大的弊端。
因为就算他能够控制天下,但实际控制地方的还是那些世家豪族。
如果这些地方豪族要造反的话,他们只需要联合一些地方势力便能够轻松给刘争造成不小的麻烦。
就算造反不一定成功,也需要费刘争不小的手脚去镇压他们。
只有大家各退一步,刘争主动向他们示好,那些世家大族对刘争也表示支持,这样一来才能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没想到,郭兄早就有意投靠于我,看来你我还是十分有缘的。”
“是啊刘兄,我若早知道这里是你的地盘,我还等什么当初和你一见如故,我直接就过来投靠于你了。”
刘争和郭嘉的聊天十分愉快。
特别是在得知了郭嘉是来投靠他的之后刘争就更加高兴,在一番畅谈之后,刘争便问起了郭嘉,以他现在这些情况接下来该如何?
“奉孝(郭嘉表字),如今天下三分朝廷和袁绍二人都与我为敌,我两面受敌,该如何是好。”
“主公,我既然投靠于你,自然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分析过了,如今这天下大事。”
“虽然天下三分,但其实主公依然是最强的一个,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地理位置上,主公都占据着绝对优势。”
“有长江天险为主,不管是朝廷还是袁绍,都难以从北方进攻主公,加上主公从扬州到荆州都驻扎大军,而袁绍中间还隔着一个朝廷,他想直接进攻主公并不容易,所以真正能够对主公形成威胁的也就只有朝廷的兵马。”
“虽说现在朝廷和袁绍暂时结盟,但是我观这二人都是狼子野心,短暂的结盟并不能维持太久,特别是现在主公示弱,丢失两个州的地盘之后,在表面上他们会认为主公并没有威胁,从而放大朝廷和袁绍之间的仇恨程度。”
“以我之见,主公只需挑拨一下朝廷和袁绍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二人继续打起来,就可以驱虎吞狼,坐收渔翁之利。”
郭嘉将自己心中所想之计策,完完整整的告诉了刘争。
这与刘争自己心中所想也十分吻合。
刘争之所以派兵突袭徐州的广陵城。目的其实也是想要先消耗一下卢植的兵马,然后和卢植暂时休兵。
然后想办法瓦解朝廷和袁绍之间的短暂联盟,就可以让卢植和袁绍的人继续打起来,到时候刘争从中反击,一口气吞了这两个家伙。
毕竟没有任何联盟是牢不可破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利益才是永远的朋友。
第七百一十三章 驱狼吞虎
在郭嘉提出要驱狼吞虎之计,破坏卢植和袁绍之间的关系时,刘争便马上附和道。
“奉孝,此计甚好,正合我心,只是该想什么办法来瓦解他们的同盟呢?”
听到刘争的再次询问,郭嘉似乎也早有准备,当即便冲着刘争开口。
“主公,其实这个也简单,现在已是八月,再过些日子便到了收成的时候,据我所知,袁绍极为缺粮,虽然他这一次带了大量人马占领青州,夺取的不少粮食,但是这些粮食还远远不够。”
“缺少粮食的袁绍必定向卢植这个盟友开口索要,而我猜卢植对袁绍也是极为忌惮,断然不会给袁绍粮草,在他们交涉的过程之中,双方肯定会交恶。”
“而同时主公,若是能够给予袁绍大量粮草,袁绍必定再次倾向于主公,到时候还怕袁绍和卢植不会打起来吗?”
“好,很好,不知奉孝觉得此事应该由谁去游说袁绍会比较合适?”
刘争对于郭嘉的计策十分赞同。
“我对主公麾下人才并不熟悉,所以我也不好举荐谁去,若是主公不嫌弃就由在下前往,毕竟在下初加入主公麾下,总要展现一下我的才能。”
郭嘉对刘争下属的谋士名臣了解的不多,确实也是不了解,所以只能举荐自己前往。
当然,更主要的也是郭嘉初加入刘争麾下,想要在刘争的面前好好的表现一番。
刘争虽然知道郭嘉的能力,但是郭嘉可不知道刘争知道他的能力怎么样,所以只有在刘争的面前捞下一些功劳,才能让郭嘉声名鹊起。
“奉孝你亲自去?”
“嗯,奉孝愿往,只是有一个小要求?”
“什么要求?”
“若是,奉孝能够帮助主公将这件事情办妥的话,主公可否多赏赐一些三粮液美酒给在下?”
刘争还以为郭嘉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没有想到郭嘉居然还是跟他索要美酒。
“哈哈哈,奉孝啊,你这可真是一个酒鬼啊,我刚才不是已经答应给你三坛子了吗?”
“那三坛子还不够我一个月喝的呢。”
郭嘉马上就不屑的说了一句,对于刘争手下的酒,可是越发的喜欢。
“好好好,我答应你,只要你能让袁绍和卢植再次打起来,我再赏赐你三坛子美酒,怎么样?”
“才三坛子啊?”
“三坛子可不少了,我手头上可不多了,大不了那三坛子酒,我给你换成两年陈酿如何?”
刘争的话,顿时让郭嘉眼前一亮。
“那甚好!”
刘争和郭嘉二人就在这样的和睦的交谈之后,足足谈了一整夜。
中途,蔡瑶过来看了几次,见到刘争和郭嘉聊的很欢乐,也不忍打扰,就这样,让刘争和郭嘉一直聊着。
知道天黑了又亮了。
刘争和郭嘉二人这才有一些困乏了。
刘争让郭嘉在府上暂时住下,这才下去休息了。
几天之后,刘争就开始按照郭嘉所说,准备了起来。
郭嘉先在吴郡这里呆了两个月的时间,熟悉了一下刘争这边的情况。认识了一下刘争这边的同僚们。
倒也不是完全不认识,至少顾雍在刘争手下,和郭嘉认识,也算是老熟人了。
只是刘争手下的其他谋士,郭嘉不太熟悉罢了。
其实刘争手下如今的谋士还真的不多。
除了最早的许攸,袁舟二人之外,也就是后来在徐州招揽的张昭和陈登二人了。
张昭更偏向于管理内政,陈登则是带领兵马打仗。
真正能够在刘争身边出谋划策的,其实也就只有袁舟而已,而袁舟如今接手了锦衣卫的事情,也忙不过来,所以刘争的身边也就只有许攸了。
但是许攸在很多事情上,始终还是有一些境界不够,刘争的身边,还缺少一个顶级的谋士。
那么郭嘉这个家伙,就差不多是最合适的角色了。
十月。
金色秋风吹熟了地里的庄稼,因为有瘟疫的缘故,这一年,并不是一个丰收年。
青州的地方上,经历过很多次的战火,青州的百姓,大部分都被刘争迁徙到了扬州,本就人口不多了,自然而然也没多少庄稼可以收割。
袁绍的兵马,在占据了青州之后,确实洗劫了一些粮草,但是最大最富饶的两个郡,北海郡和东莱郡却在卢植的掌控之中。
袁绍死了几万人,却没捞到足够多的好处。
袁绍哪里甘心呢,所以在收割完了粮草之后,他便派人去联系卢植,想要和卢植商议,将北海郡和东莱郡从卢植的手中要过来。
毕竟青州一整个都在袁绍的手里,卢植占领了北海和东莱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出使的人,自然是袁绍手下的谈判小能手郭图了。
郭图代表袁绍,去了徐州,见到了卢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之后,和郭嘉所料一样,袁绍想要拿北海和东莱,卢植当场就拒绝了。
这两个郡,如果给了袁绍,可就是进一步让袁绍坐大了,现在袁绍已经占据了幽州和冀州,如果让北海和东莱给了袁绍,安等于青州也白送给了袁绍。
占据了三个州的袁绍,势力进一步壮大,到时候等于是养了另外一个刘争出来,卢植自然不会愿意看到这个情况的发生。
更何况,冀州和幽州,本就是产马的好地方,袁绍占据了这个地方之后,手下的骑兵变得越发厉害,更是让卢植忌惮。
卢植不仅直接拒绝了郭图,还直接告诉了袁绍,刘争才是他们的敌人,现在刘争还未消灭,谈这些又有何用,让郭图回去,命袁绍一起出兵扬州,对付刘争。
卢植这样是,本来是想要借用刘争这个主要矛盾,转移袁绍的注意力,可是这个话,在郭图的眼里,就变成了,卢植这个家伙不想给北海和东莱,只想着骗袁绍去打扬州的刘争。
郭图气冲冲的冲徐州离开,回到了青州之后,便直接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袁绍,袁绍一听顿时就震怒。
但是碍于双方还是同盟,袁绍没有立刻和卢植撕破脸皮。
这个时候,外面却有人来报,说有一个自称是刘争使者的人求见。
第七百一十四章 军师祭酒
这个使者,自然就是郭嘉。
郭嘉之所以能够出现在这青州之地,一方便是受到了刘争的命令,另外一方便,也是刘争锦衣卫的情报,让郭嘉知道了,郭图这个家伙去徐州见过了卢植。
所以郭嘉就猜测到了,袁绍应该是派人去找卢植要粮食去了。
本来只是猜测的郭嘉,在半道上,借机去见了郭图。和郭图的对话之后,旁敲侧击,知道了,郭图去徐州的目的。
就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郭嘉为什么能够轻易的接近郭图呢。
因为郭图也是颍川人,和郭嘉同族,论辈分的话,郭嘉还得叫郭图一声叔父。
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郭嘉才能够轻易的接近郭图,并且从郭图的手中,把袁绍这边的消息给套了出来。
这才让郭嘉接着这个机会,前来出使袁绍了。
袁绍本来是对刘争的使者,并没有什么见的想法的,不过最近,正好和卢植交恶,心里憋着卢植的气呢,气头上,突然来了刘争的使者,那袁绍自然也就有了见一见刘争来使的心思。
也是想要看一看,这刘争的使者,来这里是想要做什么。
郭嘉出使袁绍,没有带多少人,就只有几个随从,还都是刘争给他安排的。
进了青州袁绍暂时的府邸之后,郭嘉便主动冲着袁绍问好。
“在下郭嘉,见过大将军。”
虽然袁绍这个大将军只是自封的,和汉室朝廷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自己让北汉皇帝刘虞封的,可刘争现在有求于袁绍,不管怎么说,也要尊重一下袁绍,叫一声大将军,才能让袁绍显得神气。
“郭嘉?你是刘争的人?”
“在下在为刘争账下军师祭酒。”
“军师祭酒?这是什么官?”
袁绍对大汉王朝的官职,还是比较了解的,一听郭嘉自报家门说出了一个什么军师祭酒的名号之后,倒是皱了皱眉头。
其实,汉代这个时候,还真没有一个叫军师祭酒这样的官职。
军师有,一般都是将军的幕僚和属官。
祭酒也有,一般是祭祀礼仪的首官。
但是军师祭酒,合在一起就有一点不伦不类了。
大汉此刻还没有这样一个官职。
军师祭酒,是在几年之后,由曹操设立的。
刘争之所以要给郭嘉这样一个官职,也是因为,历史上的郭嘉,就是军师祭酒的第一人。同时,郭嘉年纪不大,刘争不可能一来就给郭嘉一个很重要的职位。
他没有寸功,无法服众,所以只能给郭嘉一个,这样不显得高调,又显得尊重的新职位。
这还是刘争专门为郭嘉设立的官职,其他人,甚至都没有这个资格。
“军师祭酒,是在下主公,私自设立的官职,不足一提。”
“刘争这厮真是鬼主意多,瞎设立什么官职,他有这个能力吗?”
袁绍略微有一些不爽,毕竟刘争没有名号,虽然刘争一直都想要称帝,但是还没有实际行动,没有称帝,就是没有名分,所以袁绍对刘争有一些不爽。
“大人,我家大人这一次派遣我来呢,其实主要是想要和大人重修关系,你我双方本无冤无仇,何必打起来呢?”
郭嘉来出使的目的,就是为了修缮和袁绍的关系,所以把自己的姿态摆放的很低。
只有这样,袁绍才会轻视刘争,认为这是刘争在服软。
“重修于好,刘争是真的有这种想法吗,我这刚刚才打下他的青州,以刘争的性格会答应跟我重修于好?”
“当然,不仅如此,我家大人还愿意将北海郡和东莱郡送给大家。”
“东莱郡和北海郡?”
“哈哈哈,你们是不是在说笑,这两个郡,不是在卢植的手中吗,你刘争有什么资格说送给我。”
郭嘉的话一说,立刻得到了袁绍的嘲笑。
“这青州本来是我家大人的,现在我家大人,虽然没有占据青州,可是我家大人如果愿意表示把北海郡和东莱郡送给袁绍大人,那么将军就有了借口进攻这两个地方,到时候,这两个地方还不是大人您的吗?”
郭嘉通过郭图已经知道了,袁绍和卢植没有谈好,卢植非但拒绝了袁绍的索要北海和东莱的请求,连袁绍问卢植要一些粮食的要求都拒绝了。
此时的袁绍正是气头上,在郭嘉的出现之后,这么一说,就是给袁绍浇了一勺油。
袁绍本就对卢植有了怨言,只是一时间找不到里有和卢植打一下。
现在郭嘉这么一说,就等于让袁绍有了攻打北海和东莱两地的借口,尽管这个接口牵强附会,但是袁绍可不在乎,毕竟他需要的也只是一个理由而已。
“大人,为了表示我家主公的求和诚意,我家主公还跟我说了,如果大人愿意保持和平的话,那么我家主公每年可以为大人提供二十万石的粮食!”
袁绍本就缺少粮食,他之所以要索要北海和东莱,也是想要从这两个郡里,捞到一些粮草,现在郭嘉再这么一开口,立刻就让袁绍本来有一些不太在意的神色,变得郑重了起来。
袁绍的脸色一变,盯着郭嘉,好一会儿才开口。
“你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我家大人愿意和将军永世修好,给大人提供粮草,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我家主公希望大人可以卖一些马匹给我们。”
临走之时,刘争特意和郭嘉交代了一番,刘争之前从幽州利用粮食换到了不少的战马,这些战马让刘争缓解一下战马短缺的困境,之时和袁绍的开战,让刘争从幽州买马这条路又断了。
加上最近,刘争麾下的战马损失了不少,没有新的战马补充,骑兵总是会有一些战力下降。
刘争必须要重新将这条线路给搭上,而这样又只能去找袁绍了,这也是为什么,刘争可以考虑和袁绍暂时修好关系的原因。
袁绍听闻郭嘉的话之后,陷入了沉思,一时间,倒是并没有直接回答郭嘉,而是扭头看向了自己身边的这些谋士们。
第七百一十五章 和谈
袁绍的身边,田丰,沮授,审配等人都在。
他们也听见了郭嘉刚才的所言。
“郭嘉,你先退下,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我需要从长计议,我与诸位商议一下,再给你答复。”
袁绍见到沮授等人给他一个眼色,便立刻冲着郭嘉说了一句。
郭嘉虽然年轻,但是人很聪明,知道袁绍要找这些人商议一下利弊,也不会纠缠。
“那在下,先行告退。”
说罢,郭嘉就自己主动从这里退了出去。
等到郭嘉离开,袁绍便扫了一眼,自己面前的这些谋士们。
“诸位。刚才那人说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各抒己见,说说你们的看法?”
在场都是袁绍的幕僚班子,虽然分成了几个阵营,但是在袁绍这样的询问之下?,还是不敢有什么藏拙,当即就开始冲着袁绍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这个郭嘉很聪明。”
郭图是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因为郭图和郭嘉认识,郭图还在颍川的时候,郭图就听过了郭嘉的名字。
“确实聪明,虽然那郭嘉看起来年纪不大,但是在见到了我们之后,却是都没有什么胆怯的。”
“我不是问你们,这个郭嘉怎么样,我问的是,你们对那郭嘉所说的话,作何看法?”
袁绍冲着田丰等人看了一眼,想要看看田丰等人的看法。
“我觉得他是受刘争的?命令来的,刘争应该是有意和我们和谈的,开出的价码并不低,一年二十万石的粮草,可不少。”
“我们确实现在缺少粮草,如果真如刘争所言,可以送给我们这么多的粮草的话,那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田丰对袁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刘争的和谈,田丰还是保持这赞同的看法。
“我本来以为刘争很厉害,毕竟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占据五个州郡的地盘,是一个劲敌,可是这一次我们和刘争交手之后,才发现,刘争的实力,也不过如此嘛。”
“刘争不足为惧,主公真正让我们惧怕的是卢植,卢植虽然和我们对付刘争,但是他重新掌控了徐州之后,实力大涨,等收拾完了刘争之后,卢植肯定会调转矛头,转而来对付我们,所以我们不得不防。”
“现在,我们可以借东莱郡和北海郡为借口试探试探卢植,如果卢植对此不管不顾,那我们的同盟就可以继续下去,要是卢植对此大动干戈,那我们干脆可以借这个机会出手,对付卢植。”
审配基于这一次青州的进攻战斗,评价了一下刘争,然后通过刘争,审配告诉袁绍,刘争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敌人,真正的敌人是卢植。
真正能够让袁绍忌惮的是朝廷。
毕竟,刘争这个家伙,到现在都还没有称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争的威胁,始终不大。
而且徐州被卢植占据了之后,刘争又断了和袁绍的直接领土接壤,所以刘争对于袁绍的威胁,再次大大的降低了。
“我也赞同审配的话,刘争的厉害,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值一提了,他就算再厉害,现阶段,也威胁不到我们,反而是朝廷,才是我们真正的威胁。”
这几个谋士,都比较赞同郭嘉的看法。
袁绍听完了之后,心中也有数了,不过在场的这些谋士之中,还有一个人,一直没有说话,袁绍又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这个人。
“公与(沮授表字),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我们是否要答应那刘争的和谈?”
袁绍问起了一直都没有说话的沮授。
沮授虽然在袁绍的军营里,比较有地位,但是沮授知道明哲保身,有些时候,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袁绍问起的时候,才会说。
此时,袁绍问了,沮授这才慢悠悠的开口。
“主公,如今刘争被我们和卢植的联军打回了扬州,有长江天险阻隔,不和谈,我们短时间里,拿他没办法,不如接受和谈。这样我们才能从刘争那边得到一些粮草。这是好事,不过……”
沮授开口先是接受了关于刘争的和谈请求,但是马上话锋又是一转。
“不过什么?”
袁绍问了起来,对于沮授所说的话,十分的好奇。
“不过,刘争始终都是一个威胁,之前我听闻我们的探子从南方传来消息,说刘争在淮南和公孙瓒一战,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尽数歼灭,不久前,公孙瓒就已经死于刘争之手。”
“可见,刘争这个家伙的实力很强,特别是手下的骑兵,虽然我们没有见识过,但是那公孙瓒的厉害,我们可是知道的,就连公孙瓒都死于刘争的手中,那刘争会不厉害吗?”
“所以,我们不能继续给刘争战马,那样只会继续让刘争变得强大。”
沮授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立刻得到了其他几个人的赞同。
“是啊?,不能继续再给刘争战马了,刘争有了战马,只会是养虎为患!”
“战马的数量必须控制在我们的手中!我们的乌丸骑兵才是最应该加强的。”
一番讨论,袁绍总算是知道了,手下的这些幕僚到底是怎么想的。
“嗯,你们的看法我知道了,郭图,你去叫那郭嘉进来,就说我们商讨完毕了。”
袁绍在听了沮授的意见之后,心中已然是有了决断。
郭图在袁绍的示意下,马上就出去,将离开了一阵子的郭嘉又叫了回来。
郭嘉知道,自己再次回来,就已经可以得知袁绍这帮人,到底商量出了一个什么了。
“大人,你们商量的怎么样了。”
进了门,郭嘉便主动冲着袁绍询问。
袁绍的脸色平淡,看不出喜怒,在郭嘉询问起了之后,先是假装一阵沉默。
等了片刻之后,这才冲着郭嘉回应。
“我们商议了一下,我们可以答应你们的和谈要求,不过,我们也有条件。”
“什么条件?”
“战马可以卖给你们,?不过价格的话,可不是之前的那个价格了。”
袁绍一说这话,就让郭嘉意识到了不妙。
第七百一十六章 养精蓄锐
190年12月。
回到了吴郡的郭嘉,将发生在青州的事情和刘争汇报了一下。
并且将袁绍所提的条件和刘争说了。
袁绍这家伙在自己手下的那些谋士提出不能卖给刘争战马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个计划,他不直接和刘争说不卖战马给刘争,而是大幅度提升了战马的交易价格。
原先刘争只需花少量的粮草,就能够从袁绍的手里买到一批战马,但是现在袁绍直接提升了整整十倍的价格,冲着刘争狮子大开口。
这样的价格,就算是刘争愿意花这个价格去买,袁绍也不会吃亏。
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刘争的脸色十分难看。虽然他明知道这是袁绍的计划,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之前刘争卖给袁绍粮草的时候也是这样,狮子大开口,现在只不过是袁绍将原先他对付袁绍的办法返还给了刘争而已。
袁绍大可以随便找一个理由,比如说战马最近经过连续的战斗,比较稀少,而粮草它不缺,与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推辞,刘争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那就拉倒,反正现在袁绍并不缺少粮草。
有刘争求和答应的每年二十万石粮草,足以让袁绍的兵马完完整整的度过一个冬天。
刘争明知道这是袁绍的轨迹却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没有再提和袁绍购买战马的事情,毕竟花费巨大的代价购买战马,实在是得不偿失。
虽然无法直接从袁绍的手里买到战马,但这并不代表刘争弄不到战马。
虽说青州的中转站被取缔了,让刘争无法直接从徐州、青州两地中转,他必须派遣商队从扬州北上,然后到达幽州,找幽州的那些部落购买马匹。
这是其中一个办法,还有另一个办法便是刘争利用商船直接跨越到渤海,去往高丽半岛。然后从高丽半岛往北上找鲜卑人购买马匹。
虽然这样比较麻烦,但是为了能够买到战马,也只能这样了。毕竟就算这样麻烦一些,也比直接从袁绍的手中购买战马要便宜得多。
同时这样也能够避免被袁绍和卢植他们知道,刘争的麾下具体有多少骑兵。
虽然袁绍没有答应卖给刘争战马,不过郭嘉这一次的出使倒也还算成功。
在郭嘉离开之后,袁绍那边的人马很快就有了行动。他们调集兵马,在卢植的人马毫无反应的情况下,直接将原本属于卢植的北海郡和东莱郡两地占为己有。
因为卢植离开北海郡和东莱郡的时候,并没有在这两地驻扎太多的兵马。
卢植离开的比较聪明,而且当时他只带了一万余骑兵北上,手下没有足够多的人手,驻扎北海和东莱。
所以袁绍的人马在攻打北海郡和东莱郡的时候,并没有费什么手脚,轻而易举就将这两地给拿下来了。
等这个消息传到了徐州的卢植耳中时,卢植立刻勃然大怒。
大骂袁绍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发展,轻易撕破了他们的同盟协议?。
毕竟如今刘争还没有完全战败,只是损失了两个州郡的地盘,实力有了一些损失罢了。
他们应该趁着刘争实力大损的时候,趁胜追击,而不是在这个时候闹矛盾。
可是尽管卢植这样骂,但是他也知道,袁绍不会跟他一条心,所以,一方便在光临这边应对刘争的卢植大军,另外一方面,就开始准备重新去和袁绍交战。
不过,卢植最后还是没有和袁绍打起来,不是卢植怕了袁绍,而是卢植知道,他不能主动和袁绍打起来。
南方的刘争最想要看到的就是卢植和袁绍打起来,一旦卢植在这个时候和袁绍打起来了,那么最得意的就是刘争。
他们好不容易才将刘争打压了下来,可不会让刘争再从他们两虎相斗之中得到什么好处。
所以卢植忍了下来,同时,也是因为卢植手下,此时只剩下了三四万的兵马,他没有足够多的人手去进攻袁绍。
他们还需要休养,重新招募起兵马,才能够继续行动。
袁绍在拿下了北海和东莱之后,本来以为卢植会率领兵马进攻过来,可是见到卢植根本?没有带人过来的意思,不由在袁绍的眼里,对卢植又轻视了几分。
这也更加让袁绍知道了,卢植似乎正在和刘争交战,没有什么功夫过来管他。
冬季的到来,也让三方兵马,都在积蓄力量,暂时休养生息。
袁绍带领自己的兵马,从青州返回了冀州,这一次打下了青州,让袁绍十分痛快,虽然损失了一下人手,可是让他们的北汉帝国多了一个州郡的领地,袁绍手下实际能够控制的地盘,就大大的提升了。
接下来,袁绍就要继续针对,并州做准备了。
并州,也是袁绍早就想要染指的了,因为并州刺史丁原,带领兵马南下去对抗刘争之后,并州本地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袁绍一旦和朝廷再次开展,第一个进攻的就是并州。
因为其他地方都有朝廷的重兵把守,唯独并州这里的守军,数量并不多。
唯一让袁绍觉得不爽的就是,冀州到并州,这里,隔了一个太行山,这座山横在中间,让他们想要到并州过去,并不容易。
而卢植这边,一方面,要应对南边的刘争,随时可能来的反击,另外一方面,卢植也清楚和袁绍的合作,只是与虎谋皮,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处处都要提防袁绍。
卢植当然想要将这些人,统统都干掉,扫荡整个大汉,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但是他有心无力,麾下没有足够多的兵马,这种无能为力的举动,让卢植显得苍老了几分,同时又只能让朝廷的大将军何苗,继续增派兵马过来。
如今的大汉,依然还掌控着,豫州,兖州,徐州,司隶,雍州,凉州,并州等地,这些地方召集一些兵马,并不是什么问题。
而刘争这边,也知道如今的局势,需要大量的兵马,才能够抵御,所以也在大肆征召兵马。
第七百一十七章 扩建三营
原本的刘争麾下有六个营的人马。
其中徐晃的骑兵营,是最早,也是跟随刘争最精锐的人马,这一次在徐州的战斗之中,也表现的十分亮眼。
两万人,经过这一次的战斗,折损了小半,但是战斗力还在,只需要稍加训练,恢复到巅峰状态,不是问题。
黄忠的射手营和甘宁的步兵营则是在荆州镇守,对峙丁原和刘表的几万兵马。
四营的周仓,如今去了扶南州,暂时回不来,所以刘争也不指望周仓的人马,能够回到这里来帮忙了。
五营的文聘大军和六营的太史慈大军,这一次在徐州和青州战场损失惨重。
损失大半人手,想要恢复起来,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去修养才行。
除了这些之外,水军的人马,倒是美损失太多,但是水军目前并不是刘争的主力,所以暂时不需要去管。
除了这些兵马之外之后,刘争需要新增几个军队。
新组建第七营。
由从林邑郡返回的孙坚,担任主将,黄盖,程普,韩当等人为曲长。统帅的人马,一部分是之前孙坚在林邑郡招募的人手,同时招募一些兵马,组成两万人的军团,开始从交州北上,坐镇长沙郡。
这样一来,荆州有黄忠,甘宁,孙坚三个军团镇守,超过六万兵马,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
新建第八营。
由青州退回来的陈登统帅,山贼头领臧霸为副,管亥等人,一起并入第八营之中。
这些人,一部分为青州的黄巾军,一部分为山贼,还有新招募的人组成,臧霸和管亥等人因为打了败仗,正在收处分,所以无法担任主将,陈登则是因为丢了整个徐州,刘争愧对于他,所以希望在这个上来,来弥补一下。
第八营的就在广陵郡建立,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反攻徐州,重整旗鼓,这些人就是进攻徐州的主力。
新建第九营。
本来新增的两个营的人马,已经足够了。
不过,刘争手下,新一届的军事学堂的人也毕业了。
就连孙策,周瑜这两个家伙,也在191年的时候,要从军事学堂里毕业,这些人,已经在其他的军营里,历练的差不多了,没有更多的职位给他们安排了。
所以为了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刘争有必要让他们自己成为一军之长。
孙策和周瑜二人加上之前的优秀毕业生上官云墨,三人成为了第九营的主将和军司马,副将。
虽然第九营暂时还在征召之中,想要组建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刘争相信,很快周瑜和孙策这些人,就可以成为刘争军队下的独挡一面的中流砥柱。
刘争在吴郡平静的度过了半年的时间。
这半年来,他大力发展民生,除了派遣兵马,去扫荡扬州的那些山越宗族之外,就是大力发展航运了。
虽然北上经商的这条路被堵死了,但是南下的航线,却是在刘争之前的征伐之中,变的更加方便。
这半年来,扬州和交州的人口倒是增加了不少,特别是,刘争从扶南运回了不少的战象。
现在在扬州的军事校场里,刘争有一支专门训练出来战象军团。
虽然这支战象军团的人数不多,只有区区千人而已,而且还是让扶南降将阿骨朵统帅和训练,但是至少这已经是目前其他国家无法拥有的杀器。
这东西,放倒现在来说,就是战场坦克,就算是骑兵遇见了战象部队,也是小巫见大巫,这也是刘争留着用来对付别的诸侯骑兵的决胜法宝。
不过,刘争的太平日子,并没能够持续太久的时间,卢植这边虽然没有来进攻,但是在西北便,早已经统一了整个益州的刘焉,将自己的触手,伸到了武陵郡。
之前武陵郡就有一些蛮族的人,将原本占据武陵郡的郭石给杀死了,武陵郡处于被蛮族占据的情况下。
很多原本属于武陵郡的那些百姓,不得已只能从武陵郡出逃,逃到了交州,甚至是荆州。
当时刘争只是命令士燮组织一些人手去防守一下。
因为当时刘争正在和朝廷以及袁绍的人马交战,没有时间,也顾不得武陵郡发生的事情。
导致武陵郡的那些蛮人变本加厉,一直往外扩张,士燮的兵马已经有一些挡不住那些蛮人的进攻了。
士燮将这个消息,传到了刘争这边的时候,刘争本来不打算理会这些小问题,想要随便派遣一个军团的人马,去将这些蛮族的人消灭的时候,士燮告诉刘争,这背后,有益州牧刘焉的影子。
这才让刘争引起了重视,并且刘争对此,有了一些担忧。
刘焉这个家伙,虽然是一个只想要自己当土皇帝的人,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但是刘争可不想放过刘焉。
好歹,益州也是一个具有很大用处的地方,人口就不说了,益州的地盘,也是极大,想一想历史上的蜀国,能够利用区区一个益州,就对抗曹魏这么多年,就能够知道,益州地大物博,一州之力对抗整个天下。
如果刘争能够占据这益州,势必能够给刘争带来很大的人口基础和钱财,特别是,刘争如果能够将商队送到里面去,那赚取的钱财,必定不少。
更主要的是,益州的汉中这个地方,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重地。
如果刘争能够掌控汉中,那刘争就有可能绕过司隶地区,直接从汉中链接雍州和西凉,甚至刘争可以不需要再从幽州购买马匹了。
说不定,他就能够从汉中,然后走西凉,去找西凉的羌族人购买战马,相对于幽州的乌丸马,西凉战马更加体型硕大,更加适合充当骑兵。
所以,刘争决定,亲自去一趟荆州,先弄清楚这些蛮族的人,在搞什么鬼,有必要的话,直接举兵干掉刘焉,将刘焉的益州据为己有。
191年2月。
大雪,刘争从吴郡西进,前往武陵郡,路过豫章郡宜春县。
第七百一十八章 武陵郡
刘争特意在宜春停留一下,其实主要还是要去军事学堂里看一眼。
好歹,他也是名义上,军事学堂的校长,这么久都不去学堂里看一眼,做一做演讲,也说不过去。
当然,这一次刘争来这里的时候,还邀请了陆骏陪伴。
历史上的陆骏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是病死了,不过,因为有了刘争的出现,张仲景给陆骏看过了之后,将陆骏这家伙的病慢慢给治疗好了。
这些年来,陆骏基本上都会招张仲景给看看,虽然病没有彻底根除,但是还不至于因此丢了性命,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陆骏是刘争麾下的豫章太守,和他伯父陆康近来也有一些交流。
只不过陆康虽然和刘争有一些交情,但是陆康始终对汉室朝廷比较有好感,汉室朝廷一日没有解散,陆康就一直效忠的是汉室朝廷。
庐江郡,也一直横在豫章的上方。
对此,刘争之前虽然表示过,对陆康很有招揽之意,但是陆康根本没有投靠刘争之心,加上交情摆在这里,几次刘争陷入险境,陆康都没有趁人之危,而且还放行了袁术等人,可见陆康虽然是不愿意投靠刘争,但是也不愿意与刘争为敌。
对此,刘争对陆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想过直接强攻庐江。
一同跟随刘争视察的除了陆骏之外,还有陆骏的大儿子陆逊。
陆逊这小子,刘争刚见到他的时候,不过是一个还在吃奶的娃娃,现在也已经八岁了。
跟在陆骏的身后,倒是不认生,很有规矩的叫刘争叔父。
刘争对陆逊的印象很好,毕竟,这是日后他麾下的二代将领,是需要好好培养的,陆骏也明白,等陆逊到了年纪之后,就会送陆逊去军事学堂学习。
军事学堂里。
刘争接见了教导主任顾雍,现在这里,教的东西,大多都是书本上学习的内容,因为武将很少在这里任教。
所以学习的多数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主要是讲解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之类的理论。
这倒是让顾雍,这样的文学造诣高的人去教导比较好,同时,因为之前担任琅琊郡郡守的诸葛玄,随着徐州给卢植攻灭之后,一起返回了扬州,刘争让他暂时来军事学堂担任一个教授,最近这段时间里,倒也在这里表现不错。
三年的军事学堂学习时间,前面两年,基本上都是在这里学习书本知识和训练武技,只有第三年的时候,会被安排到各个军营里去实习,担任一些实际行动的任务。
而刘争在军事学堂里,见到了诸葛瑾,吕绮玲等人,给了他们一些鼓励的话之后,便带上自己的人马,冲冲离开,前往了武陵郡。
去往武陵郡的时候,刘争率领的兵马不多,只带了高顺的两千陷阵营。
以及自己身边一千锦衣卫。
加上吕布,典韦,两员大将。
之所以不带太多的兵马,主要还是因为,徐州和荆州两个战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战,万一刘争将兵马全部带走了,这两个地方被朝廷的人马突袭,可能又要发生不测,所以再三考虑,刘争还是决定只带少量了一些人手。
毕竟,对付一些蛮族人,还不需要大动干戈,就算需要调动兵马,长沙郡还有孙坚的两万人马可以暂时调动,不需要担心兵马的事情。
-----
武陵郡。
武陵郡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武陵郡初建于西汉初年,后来被划归荆州,地处荆州西南,与益州、交州交界。武陵郡地域广阔,共有十二县,地盘包括今天湖南西北大部、贵州东局部以及湖北、重庆、广西的少数地盘,是荆州最大的一个郡。
但武陵同时又是荆州开发度最低,最落后的一个郡,在东汉鼎盛时期人口只有25万,除汉寿、临沅等地开发程度稍高之外,其余地区几乎为蛮荒之地,这些蛮荒之地,就是被南部的蛮族所占据,各种蛮族部落聚集,数量很多。
刘争这个现代人,对武陵郡的唯一认知就是著名景点张家界便坐落于武陵郡,此地美景,上学的时候,还学过一篇描写张家界风景的课文,让他印象深刻。
武陵挨着益州的牂柯郡,牂柯古属夜郎国,夜郎囯,是华夏历史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不过传承到了汉朝年间的时候,被汉朝牂柯太守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
历史上在诸葛亮时期曾在这里参与叛乱,对这片地区有个著名的称呼叫做南蛮。与之类似,武陵郡也有许多尚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被称为武陵蛮,也称五溪蛮,他们在东汉时期时常起兵叛乱,令朝廷头疼不已。
和历史不一样的是?,刘争现在所在的这个时代,最早占据武陵郡的是山贼郭石。
郭石和武陵郡里的那些武陵蛮联合,想要推翻大汉对武陵蛮的欺压,曾经一度占领整个荆南四郡之地。
不过好景不长,在孙坚和刘表的围剿之下,最后郭石接连丢失大量的地盘,最后在刘争的帮助下,只剩下了武陵郡一郡之地,还保持在郭石的手中。
这些年来,郭石虽然和刘争还保持了一些联络,不过碍于之前是同盟的身份,刘争也没有主动去找过郭石的麻烦。
谁知道,在一年前,郭石却突然暴毙,武陵郡再次变成了混乱的状态,里面的那些武陵蛮也是变得越发的厉害起来。
时常来骚扰荆州和交州的百姓,这才让刘争不得不来制约一下这些蛮族人。
义陵县,这里是武陵郡和长沙郡交界的一个地方。
刘争率领自己的兵马来到了这里。等待刘争的是,士燮的弟弟士武。
士武受自己大哥士燮的命令,在这里抵御那些武陵蛮的骚扰,虽然只带了三千兵马驻扎在这里,倒也勉强和这些武陵蛮僵持着,没有遭遇什么不测。
第七百一十九章 五溪蛮
“士武恭迎主公到访义陵。”
义陵县城外,士武带着一众义陵的官员,在这里迎接刘争。
他们早就知道刘争的人马要过来,所以出城迎接也是正常的。
刘争并不想要引起这样的动静,简单的安抚了一下士武这些人的心之后,便跟随士武这些人,进入了这义陵县城之中。
到了县城里,刘争先是和士武叙旧了几句,聊了聊士燮最近的身体状况,毕竟,年过五旬的士燮在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算是比较老的人了。
虽然历史上的士燮足足活了89岁,堪称三国时代最长寿的几个人之一,但刘争还是希望他多保重身体。
士武当然是和刘争说自己大哥没什么问题。
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之后,刘争便话锋一转,将事情说到了这武陵郡的事情上来了。
“士武,武陵郡现在是什么情况,我听你大哥汇报的消息不够消息,所以并不清楚,你来给我说说,或许会明白许多。”
被刘争问了起来,士武也不敢犹豫,立刻就开始冲着刘争回答,并且描述起这武陵郡现在的错综复杂的情况。
武陵郡,原本是大汉统治的,下面有几个小县城,不过人口不多。
后来郭石占据了武陵之后,因为郭石麾下有不少的蛮人,所以那些居住在荒野的蛮人,组建在县城里居住的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蛮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蛮人本就不服管教,而且生性好战,在一次冲突之中,郭石得罪了其中的一些蛮人,闹出了大动静,最后直接导致蛮人杀了郭石。
其实,这武陵蛮人口众多,其中势力错综复杂,一时半会很难说的清楚。
比如武陵蛮又叫做五溪蛮。
之所以叫五溪蛮,是这武陵郡附近有五条溪水,蛮人都是伴水而居,然后形成了一个个的部落,每个部落都有首领。
并且相互之间,并不和睦,郭石能够和其中一些首领交好,但是总是会得罪其他的首领,这就让郭石这样的外人,很难真的在武陵郡站住跟脚。
别说是一个郭石了,就算是五溪蛮这些首领之间,也经常相互发生争斗,所以打架也是常有的事情。
“郭石本来和雄溪、满溪,辰溪部落的首领交情不错,也正是有着三人的支持,郭石才能够在这武陵郡占据偌大的基业。”
“不过后来酉溪和潕溪的人对郭石越来越怨恨,就对郭石心怀不满,这才导致了这一次郭石死于乱军之中的事情。”
士武来着武陵,已经有一阵子了,所以他对于武陵这边的情况,倒是比士燮了解一些。
所以刘争询问士武,倒是能够更加了解一些武陵这边的情况。
“酉溪和潕溪的人,杀了郭石?这五溪蛮又是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
刘争本来不知道这些情况,现在听见了士武的话之后,对于五溪蛮的事情,倒是越发的感兴趣了。
这主要是五溪蛮里本就不和睦,不和睦,就能够找到突破口,从中瓦解这些人。
“雄溪和满溪、辰溪三个部落是靠近荆州,酉溪和潕溪距离益州比较近。本来其实五个部落都支持郭石,几年前,郭石起义的时候,从五个部落里抽调了几万的兵力。”
“不过后来,郭石起义失败了之后,那五个部落里的兵力,只有酉溪和潕溪的人死的比较多,所以让酉溪的首领从本是五个部落之中实力最强大的,一跃成为垫底的了。这才让酉溪和潕溪的人开始对郭石有了一些仇怨。”
“然后经过了这几年的恶化,最终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士武先是给刘争介绍了一下五溪蛮和郭石之间的关系,随后,再次开口,给刘争说起了五溪蛮之间的关系。
五溪蛮,最开始是酉溪最强大,占据的地盘比较多,其部落有将近二十万人,虽然分布在群山之中,但是能够凑出五六万的可战之士,而其他四个都没有二十万人,顶多就是三四万人。
可是因为郭石的关系,酉溪实力大损,一下就跌到五个部落之中,实力垫底的一个了。
这就让酉溪对其他几个部落有一些不满了,而雄溪等几个部落,之前被酉溪一直压制着,现在有了机会当老大,雄溪当然想要抓住机会,一跃成为五溪蛮之中,最强大的一个部落。
不过五家部落始终都是相差不大,不可能一家独大,这就让他们必须抱团,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酉溪和潕溪成为了一伙,雄溪和满溪是一伙,而辰溪则是一个墙头草,之前偏向于酉溪,现在酉溪式微,辰溪马上就跑去了雄溪这一边。
“这么说,现在掌控武陵郡的是雄溪和满溪的人?”
刘争冲着士武询问,士武点了点头。
“很好,我知道了,这样的话,其实武陵郡的事情,也不算复杂,这样给我准备一些人手,我们先去见一剑雄溪和满溪的人。”
刘争打算先去了解一下武陵郡的这些五溪蛮的首领。
先接见一下这些五溪蛮的人,看看这些人,对于刘争这边是什么态度,如今是抵触,那刘争就趁机消灭了他们,如果他们愿意拥抱刘争,加入刘争的麾下,成为刘争即将建立帝国的一部分,那么刘争也愿意顺手将他们收编了。
“主公,我知道了,请在这里静待几日,我这就去派人和那雄溪和满溪的人联系,让他们过来。”
接下来,刘争带领着人马,并没有乱走,而是安静的在义陵县城,住下了,只是让自己的锦衣卫出去了一些,开始渗透这武陵郡的一些部落。
不过就算刘争想要这些锦衣卫提前渗透进这么部落里,想要真正了解这些部落的动态,也不容易,毕竟每一个部落的习俗都不一样,语言不通,刘争手下的这些锦衣卫,不是各个部落的人,很难融入进去。
尽管希望渺茫,不过刘争还是让锦衣卫出去探查,至少,这五溪蛮各个部落在什么地方,刘争还是要知道的。
第七百二十章 雄溪和满溪
没多久,仅仅两日的时间,刘争就等来了消息。
士武派遣去的人马很快就找到了,雄溪和满溪的头领,跟他们表达了刘争要来这里见他们的想法。
这两个满足首领虽然常年龟缩在武陵郡的深山之中,但对于外界的消息倒是也有几分了解,毕竟他们和郭石关系不错,郭石收集到的这些消息会和他们分享,所以对于刘争的大名以及刘争的一些事迹,他们也算是有所了解。
得知了刘争到达了义陵,并且想要和他们见上一面的想法后,他们并没有拒绝。
而是立刻就回应了士武的人手,说约定在雄溪旁边的一个渡口上见面。
他们虽然对刘争的名声有所了解,但毕竟不是刘争的属下,同时和刘争也没有见过面,不知道刘争的性情如何,自然不会选择直接来义陵县城和刘争见面。
所以需要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办法,那就只能在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边界地区见面,那样才能够保证双方的安全。
士武将这个消息传回来,告诉刘争的时候,刘争对此也表示赞同,毕竟他们也不会让自己身陷险地,总是会从安全考虑。这样的方法也算是稳妥。
刘争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便立刻让士武回应这两个蛮族的首领,他们约定在几天之后见面。
再次平静的度过了几天时间之后。刘争按照约定的时间带着郭嘉、典韦以及几百个锦衣卫来到了约定的地方。
来之前,刘争也先派锦衣卫在这码头四处探查,先察觉了一下附近没有这些五溪蛮人的伏兵之后,这才敢露面去和这雄溪部落和满溪部落的人见面。
刘争的人马先到,在这里等了片刻功夫之后,远处才慢悠悠的行过来两条小船。
船上有几十号人,分别是雄溪部落的人和满溪部落的人。
很快这两条小船上的人就靠岸,从渡口上走了过来,这地方正好有一个凉亭,虽然简陋,但也算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作为交流谈话之地倒是不错。
刘争早已在这凉亭里等待,见到雄溪和满溪的人过来之后,便起身出去迎接。
“几位就是雄溪和满溪部落的人吗?”
这些蛮族人**着上身,下身用一些布匹和兽皮包裹,穿着简陋,但是每一个手上都拿着武器,而且生的强壮,魁梧的身体上还有一些刺青。
有些人甚至脸上都有,显得有几分野蛮。
其中两个体型高大的壮汉在刘争询问之后主动站出来。
用不算容易听懂的方言冲着刘争回答。
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刘争没有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只能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士武。士武自然也是听不太懂,不过他这一次带来了几个本地人可以用作翻译。
在几个当地的蛮族人口中,刘争总算知道了他们刚才在说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他们确实是雄溪和满溪部落的人。
刘争点点头,便让他们开始自我介绍一番。
这些人有一个身材魁梧一些,看起来有几分目中无人的人,冲着刘争用着刘争勉强能够听懂的话语和刘争开始交流了起来。
“想必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争首领,我是雄溪部落首领阿会喃。”
“我身边这位是满溪部落的首领董荼!”
这两个蛮族部落首领的介绍很简单,甚至只报了自己的一个名字。
刘争对此倒也没什么话说,毕竟就算是过多的介绍,刘争也不会放在心上。
在他们介绍完之后,还是主动笑脸相迎,冲着两个蛮族首领恭维了一句。
“两位首领久仰大名,一直想要来见见你们,却一直没有什么机会,今日一见真是有幸,请坐。”
刘争伸开手,做出一个邀请的手势,想要邀请这两个首领到这身后的凉亭里坐下来慢慢谈。
不过刘争这个举动却并没有得到这两个蛮族首领的认同,他们二人相视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之色,没有接受刘争的邀请,而是就站在这儿继续冲着刘争询问。
“刘争大人,你找我们来,有什么事情要谈,如果没什么事情谈论的话,我们这就回去了。”
这两个蛮族首领如此警惕的模样,让刘争也生出了几分狐疑之色。见对方似乎并不想坐下来慢慢谈,刘争便也只好耐着性子在这里站着,和他们说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我就直说了。”
“两位,这段时间武陵郡一直不太平,之前郭石大当家和我不管怎么说也算是盟友,郭石大当家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作为盟友我自然是要来调查一下他的死因,我听闻是酉溪和潕溪那边的人派人杀了他,所以想从你们口中询问一下这里面的情况。”
这雄溪和满溪两个部落的首领一听刘争这么说,原本带着几分警惕的神色,此时终于稍微放松了下来。
“郭石大当家就是被酉溪和潕溪两地的人杀死的,这一点这里的人都知道,大人想要知道什么?”
“我想要知道郭石大当家死了之后他的那些下属都去哪里了?”
刘争知道和这些蛮族人交流,既然语言不通,加上对方对刘争又有所防备,这样想从他们嘴里问到一些刘争想要的东西,并不容易,干脆刘争也不打算从他们嘴里问什么内容,而是想要了解一下郭石手下的一些人马去哪里了。
而见到刘争询问郭石之前的一些下属,这五溪蛮雄溪部落的首领倒是没有犹豫,立刻冲着刘争回答。
“郭石大当家麾下的那些人马,在郭石大当家死亡之后,有一部分人马跟着一起被杀了,还有一些人马四下逃散,不知去向。”
这雄溪蛮的首领这样的回答虽然谈不上完美,但是也好像没说一样。刘争又询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用这种推脱之词回答了刘争,让刘争从这些人身上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就此刘争甚至都懒得向他们提出招揽之意,从他们身上刘争看到了这些蛮族人的忌惮。刘争就知道想要招揽他们并不容易。
甚至他们身上的这种态度不是忌惮,反而有几分高傲,或许是天生与生俱来的,傲慢之气。
第七百二十一章 遇伏
在和这两个蛮族首领的交谈之中,既然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那没聊几句,刘争和两位蛮族首领的交谈就这样不欢而散。
两个蛮族首领见到刘争,似乎没什么话要说,便直接提出告辞,乘着他们来时的两条小船沿着这条溪水便再次离开,眨眼之间就已经不见了踪迹。
刘争在他们走后,看向身边的郭嘉。
“奉孝,你觉得这两个蛮族首领是什么意思?”
“主公,这两人对我们似乎敌意很大。”
“是啊,敌意很大,按理说他们对我们应该不至于有这么大的敌意才对,毕竟他们和郭石交好,而我们也与郭石交好,算得上是朋友,如果他们要继续和郭石保持良好的关系,应该也和我们主动结交才对。”
“可从这二人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对我们并无什么好感。”
“是的,主公,这里面肯定发生了一些什么让我们还不清楚的情况,在下认为,主公若是想明白这武陵郡发生了一些什么,最好是能够找到郭石大当家昔日的部下,从他们的嘴里我们或许能够更清楚的了解一些。”
郭嘉冲着刘争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话虽如此,只是郭石原先的手下,如今再想要去找,没那么容易,但愿我们可以找到吧。”
“先不去管郭石那些手下了,士武,这两天再去帮我联系一下酉溪和潕溪的那些头领,我们再去和他们洽谈一下。”
刘争再次将这个任务交给士武去办。
“遵命。”
士武领了命令之后,便下去行动起来。
又过了几天时间。酉溪和潕溪那边也传来了消息,愿意和刘争见一面,不过和雄溪和满溪部落的人提出的想法一样,他们也不会到义陵来见刘争,而是要刘争去他们指定的地方相见。
因为有了上一次和雄溪、满溪两个部落见面的的经验,刘争为此倒是没那么在乎,很快答应了对方。
刘争按照对方所说,继续带领着郭嘉、典韦以及几百锦衣卫前往约定的地点。
这一次同样是约定在一条溪水旁边,不过这条溪水比较陡峭,没有什么河滩而是两侧悬崖,一条溪水弯弯曲曲往前走。
刘争只能让士武弄到了几条船,乘着船,走水路往约定的地方去。
不过就在他们在前往酉溪的路途上,路过一条两侧悬崖的河滩时,河滩两侧突然站出来许多弓箭手,二话不说直接对着河面上的刘争等人的船上就发起了进攻。
箭矢从两侧飞速射来。
刘争本来还没有察觉到,不过典韦天性警觉,在第一时间发现了两侧山崖的不对劲,当即冲着船上的人大喊。
“有敌人大家小心!”
典韦立刻站了出来,护在了刘争的身前,想要为刘争挡住这些箭矢,一边利用手中的兵器,拦截箭矢,一边让刘争进入船舱里躲避。
虽然两侧山崖上的那些射手人数不多,但是箭术显然不错,船上的锦衣卫,有几个人,直接被射中,倒在了这江面上。
刘争被这个情况给吓住了,虽然不是第一次遇到行刺这种情况,但是这一次,显然是最危险的一次。
躲在船舱里的刘争,拉着郭嘉,一起小心翼翼的躲起来,郭嘉这个家伙也不会什么武艺,身子骨也弱,相对而言,比刘争还不如,所以刘争也担心,郭嘉在这里受到一些损失,万一命不好,和刘备的凤雏庞统一样,被一箭射死了,那刘争可就亏大了。
“典韦,快让船夫加快航行,快点离开这里。”
“是!主公。”
典韦小心翼翼的走出船舱,吩咐这外面的船夫,快些航行,船夫被射杀了之后,典韦还亲自上阵,用船桨划船。
随着箭矢的飞射,船只的航行,箭矢落在船上的数量越来越少,典韦让船只快速航行,几个呼吸的时间之后,船只通过了这个山崖,典韦这才走进船舱里,冲着刘争说话。
“主公,没事了,那些人射不到了。”
典韦看了看刘争,看见刘争没事之后,这才放心下来,也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这一关。
刘争黑着脸,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典韦,你觉得这是什么人在对付我们?”
“这还用说,我们的行踪,只有那酉溪部落的人知道,只有他们知道我们将会在这个时候来见酉溪部落的人,也只有他们在这里设伏埋伏我们,主公,我们不用过去了,直接回去义陵,带兵将那酉溪部落的人,直接给灭了。”
典韦只认为在这里设伏的人,就是那酉溪部落的人,想要二话不说,直接去找酉溪部落的麻烦。
但是刘争却是皱了皱眉头。
“不,或许不是酉溪部落的人。正如你所说,我们的行踪,应该只有酉溪部落的人知道,如果他们要行刺我们的话,这不是摆明了要和我们作对吗,万一没有成功,那我们肯定会举兵来攻打他们,他们这不是在找死嘛?”
“那主公认为,这些人,是谁的人呢?”
“不知道,不过我猜应该不是酉溪部落的人,如果真是酉溪部落的人,那他们可太蠢了。”
就在刘争和典韦交谈的时候,从外面走进来的郭嘉,突然开口。
“主公,不对劲,我们这是走到什么地方了。”
刘争听见了郭嘉的话,顿时好奇,直接走到了船甲板上,冲着附近看了一眼,却见,刚才是一条很大的溪水,现在却是走到了一条小溪里,刚好只能通过一只小船大小。
两侧的岸边,是一片桃花林,此时正值三月。
桃树上的桃花开的正茂盛,粉色的花瓣将这一片林子沾染的有几分诡异。
“嗯?这好像不是我们和那些酉溪部落的人,约定的地方啊。”
虽然外面的这一片景色不错,但是刘争还是有几分狐疑。
“对啊,这里怎么会有一片桃林呢?”
“而且是这么一大片,典韦,把船开过去看看。”
刘争带着人对这个地方有一些好奇,让锦衣卫开路,带着伤者,一起走了过去。
第七百二十二章 桃花源记
船只没有前进多远,就看见这小溪,已经走到了尽头。
船只无法继续航行,刘争只能命令自己麾下的这些锦衣卫下船,先在附近探查一番。
他自己也和郭嘉,典韦二人,走下了船,开始在这一片桃林里游走。
桃林很大,放眼望去,只有桃树,附近没有别的树木,除了桃树,地面上还有一些别的花草,黄的,红的,白的,都有。
花瓣落入翠绿的草地上,点缀出几分美色。
这景色,让刘争的脸色变得越发的疑惑,他便领着人,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去这林子的尽头看看。
沿着溪水一直走,走了几百米的样子,终于到了这片桃林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这溪水的源头,是一处小湖泊,水是从一座山的山壁上流下来的,形成了一汪清泉,露水点点,还有几抹彩虹萦绕。
“主公,快看,这里有一个山洞!”
刘争还在欣赏这一处湖泊上的美景时,典韦在前面已经发现了一些什么。
郭嘉和刘争顺着典韦的声音,也立刻就冲着那便的山洞看了过去。
确实有一个小洞口,刘争走近一看,似乎洞里面还有一些光亮,可见。
本来刘争就有一些狐疑,在看见了这个洞之后,顿时脸色一变。
桃花,溪水,洞口。
这几个东西,汇集到一起,刘争当即就想到了自己曾经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学到过的一片非常有名的课文。
《桃花源记》
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写下的著作。
刘争记得,这篇课文,当时可是全篇要求背诵,虽然整篇文章,他已经不太记得,但是其中第一句,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这番话的意思,就是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东晋太元年间,差不多是现在的两百年后,而书中所记载的武陵郡,正是现在刘争所在的武陵郡!
本来光是一个武陵郡,刘争还想不起这些事情,可是在看到了这一片桃林,以及溪水和洞口直呼,刘争的心中,就隐约觉得,这里,或许正是陶渊明所说的桃花源!
“桃花源!这可难倒真的是桃花源!”
刘争盯着那洞口,冷不丁的说了两句。
站在刘争身边的郭嘉,听见了刘争的话之后略微皱了皱眉头。
“主公,桃花源?是什么?”
“没什么。”
见郭嘉问起,刘争急忙解释。
“我之前在老家的时候,听过村里的老人说起过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说在几百年前,秦末汉初的时候,一些不愿意被战乱纷扰的人,喜欢躲进大山里,他们会在山边种上一些桃树作为遮掩。在里面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这种地方就叫做桃花源。”
刘争简单和郭嘉描述了一下自己心中还记得的桃花源记。
当然,他也没说这个故事的真假,只是说自己从村里的老人口中听说的。
现在郭嘉结合了一下当地的环境,立刻就知道,刘争所说的正是现在这种地方。
“主公的意思是,这里就是一处桃花源?”
“是不是,我们进去这个洞里,就知道了。”
说罢,刘争就要从这洞里进去。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典韦还是拦住了刘争。
“主公,这洞里或许有危险,请主公在此稍等,我派遣先进入探查一番,稍后,主公再进去。”
刘争听见典韦的话,也觉得赞同,毕竟,这洞口不大,万一里面有什么危险,可是容易避之不及的,就算没有敌人,有一些蛇虫鼠蚁的,第一个进入的人,也容易受伤,先让锦衣卫进入探查一番。
总能够避免一些危机的出现。
刘争点了点头之后,就让典韦派遣了两个锦衣卫进入其中。
两个锦衣卫,带着刀,走进了这洞里。
这洞口,刚开始很小,大概只能够容纳一个人通行,等走了几十步之后,就变得宽阔了一些。
刘争按照自己还能够记得住的桃花源记的文章,也一一验证了这个想法。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走在前面的两个锦衣卫走了一段路之后,借着这山洞里的光,很轻易的就走到了这山洞的另外一头。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阔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一块块肥沃的良田土地,果园竹林相互交应,田间小路错综复杂,鸡鸣狗叫随处可闻。
一些穿着朴素服装的人在田间劳作。
在这些场面进入了刘争的眼前时,就郑佳确定了,这里,就是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了。
“主公,这……这还真如你所说,这里住了很多的人,看这些人的服饰,好像是几百年前秦末时期的人!”
郭嘉此时对刘争刚才那一番话是惊呆了,本来只是当一个?故事来听的,现在从这山洞里验证了刘争所说的那个故事,一下子就让郭嘉对刘争说的话,毫无怀疑了。
“我也惊讶,没有想到,村口老人所说的那些故事,居然是真的,当时听说的可不止是我,还有别人,他们去找过所谓的桃花源,只是他们都没有真正找到桃花源的所在。”
“没想到,我们这样误打误撞,却意外的找到了真正的桃花源!”
刘争对自己的这个运气,也是惊叹,没有想到这个地方,居然还隐藏着几百年后才现世的桃花源。
刘争没有多说,立刻带着郭嘉和典韦以及几个锦衣卫走进了这桃花源之中。
而更多的锦衣卫,刘争不敢让他们进来,因为一下子出现太多人的话,刘争也怕打扰了这桃花源里的百姓的生活。
现在他只带了少数的几个人进去,还能够通过询问,了解一下这桃花源里的一些事情,至少不会引起这片世外桃源的太大警惕。
第七百二十三章 桃花谷
在刘争带人走近了这个村落之后,里面就有老人察觉到了刘争这几个人的行踪,主动靠近过来,觉得十分的惊讶,询问刘争等人是什么人。
“几位,你们是什么人啊?”
一个留着胡须的老者,拄着拐杖来到了刘争等人的面前,将刘争拦下,开口冲着刘争询问。
刘争正想要找人去询问这片桃花源的一些事情,见到有老者主动上前询问,倒也不敢怠慢,马上就客气的冲着老者回答。
“老伯,我们是荆州人士,乘坐船只前去酉溪赴约,谁知道,中途遇到麻烦,无意之间来到了这个地方,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刘争简单的做了回答,表示的恭敬有礼貌,加上刘争和郭嘉二人并不是凶神恶煞的样子,特别是郭嘉看起来就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那老者倒是对刘争和郭嘉并没有生出太大的警惕。
“这里叫桃花谷,是一片世外桃源,你们是外来人吧。”
“我们这桃花谷最近倒是热闹起来了,几百年来都没什么人进来,最近这一年,倒是来了好几拨了。”
老者对于刘争的身份,倒是并不打算细究,而是一开口,就让刘争惊讶了起来。
“这里还有其他的人来过?”
刘争愣住了,按照陶渊明的书上所说,这桃花源,应该好几百年没有外人来过才对啊,刘争现在发现了桃花源,他应该是第一个进入了片世外桃源的人。
只是老者的话,让刘争十分吃惊,所以想要知道是谁。
毕竟,听从老者的口气,似乎比刘争他们先来到这里的人,也是在最近这一年,才到了这里。
“有啊,就在几个月之前,有几个受伤的人,来到了我们这桃花谷,最近这些人,养好了伤,正在帮助我们种地呢。”
老者倒是对刘争没什么心眼,直接开口说了出来。
对此,刘争就更加好奇了,不过不敢直接让老者引荐,而是冲着老者恭维了几句,聊起了这桃花源的事情。
几句话下来,老者和刘争都有一些问题。
老者便邀请刘争几个人去屋内坐下来,慢慢聊。
刘争也没有介意。应邀而去。
虽说这个地方,只是一个深山之中的世外桃源,但是这里面的一些建筑和农用器具,却是并不普通,刘争一边走,一边在这四处看了看,上面水车,翻车,耧车等工具都制作的十分精良,似乎这里的人,单于制造。
而且每家每户的屋子都修建的十分完善,木工技巧精湛,古朴陈就不说,还有几分雅韵在其中。
走了没多久,到了一栋两层楼的院子前,老者邀请刘争进入其中。
推开了门,老者主动进去,然后在一张石桌上坐下来。
“小翠,来客人了,泡茶。”
老者冲着屋内喊了一声,没多久,里面就传来了一声银铃般的回应。
“哎,爷爷回来了?”
不多时,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从里面跑了出来。
小姑娘手里拿着一个茶壶,走了出来,给桌子前的刘争,郭嘉等人都倒了一壶茶。
刘争倒是小心谨慎一些,没有直接喝,而是询问起了老者这桃花谷的事情。
“老伯,这桃花谷是属于那个州郡啊?”
“少年人,这里不属于任何一个州郡,是一片世外桃源,真要说我们是什么地方的人,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老夫我自记事起,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山谷里,整个山谷只有几百户人家而已。”
“还有这等事情?”
虽然刘争早就知道这桃花源的来历,但是他还是假装出一无所知的样子,露出一番惊讶的神色。
“是啊,据说,我们这里的祖先是,秦末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举全村搬入了这桃花谷之中,一直没有出去过,几百年下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这几百年来,从未有人来过,倒是最近,有了你们的到来。”
“老伯,不知道我能不能多问一句,那些之前到这里来的那些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我想见一见?”
这这老伯聊了几句之后,刘争对这桃花源的了解也算是了解了一些,不过他更加好奇的就是那些比他先到这里来的人。
关于这个,老者也没有瞒着刘争。
“你们要见那些之前到这里来的人?没问题,我这就让小翠去把他们叫来。”
说罢,老者给那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吩咐了一句,这小姑娘哎了一声,马上就蹦蹦跳跳的冲着院子里开来,往外面走去。
老者倒也算是好客,此时刘争几个人在这个院子里,询问了一下关于这桃花谷的事情,老者都一一解答,并没有什么隐瞒。
同时老者对刘争口中外面的事情,也十分感兴趣,当老者知道,秦朝已经灭亡,现在是汉朝的时候,倒是表示出了十分惊叹,再又得知外面现在兵荒马乱,处于乱世的时候,倒是更加觉得,还是这桃花谷里安全,自由自在,没有忧虑。
刘争大致在这老者的口中了解了一下这桃花谷,桃花谷本是一个村落的人,集体搬迁进入了这里面,经过这几百年来的繁衍,倒是还能够勉强保持和睦。
谷中只有这么一个村落,老者就是族老,基本上有什么事情,都是这老者决定的。
千把人口的村子,算不算多厉害,但是在这个老者的管理下,倒是十分和睦,从来都没有人,想要出去过。
就在刘争还在感叹这世外桃源的时候,之前离开的那个小姑娘,又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这个小姑娘带回来的几个人。
那几个人,寻着声,进入了这院子里,一出现,就王者石桌旁边的刘争,郭嘉等人,打量了一番之后。
还是其中一个人,立刻惊呼一句,喊出了刘争的名字。
“刘争大当家!”
当刘争听见这个叫唤的时候,还有一些惊讶,随即冲着那喊出自己名字的人看了过去。
可是一番打量,却是没有认出这个人是谁。
“你是?”
刘争看着那个人觉得有些眼熟,却一时半会没想起在哪里见过他。
第七百二十四章 曲折故事
“是我啊,邢道荣啊,我是郭石大当家手下的!”
刘争在行动中说出自己名字的时候,就已经认出了面前的这个小伙子。
特别是当他说出自己是属于郭石大当家麾下的人马时,刘争总算是将这个零陵上将邢道荣和郭石手下的那个邢道荣结合在了一起。
当时刘争去零陵郡会见郭石的时候,曾经被这家伙在半道上拦住。这才和他有了一面之缘。
刘争当时只是记得这个小子名叫邢道荣,而且几年前他很年轻,所以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
这才会在今日这个场面下见面,没有直接认出他的身份。
“邢道荣,是你啊!”
刘争说出了邢道荣的身份后,邢道荣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容,马上激动的冲着刘争询问。
“刘争大人,你……你怎么也到这桃花谷来了?”
对于刘争的出现,邢道荣显然觉得十分的诧异,感觉很惊讶,所以才会立刻想要询问刘争怎么到这里来了。
而刘争比邢道荣更加惊讶的是,邢道荣为什么出现在这桃花谷之中,所以没有回答邢道荣的话,反而是反问了邢道荣一句。
“我也好奇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郭石大当家在武陵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听到刘争询问起郭石的事情,本来还有几分笑容的邢道荣脸上立刻露出了一丝难过的神色马上就跪倒在地上,冲着刘争诉苦。
“刘争大人,你可要给我们大当家做主啊!”
刘争见到郭石这样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一些他所不知道的隐情。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快给我说一说?”
刘争立刻追问了一句,邢道荣此刻也不敢啰嗦,便开始给刘争讲起关于郭石之死的这个过程。
原来郭石的死并不是酉溪和潕溪两个部落的人干的,而是雄溪和满溪两个部落的人动的手脚。
雄溪和满溪的人虽然表面上对郭石言听计从,比较配合郭石的一些行动。
但私下里和酉溪和潕溪一样,对郭石这个外人,也同样有着很深的怨念。
这件事情就得从郭石和五溪蛮这些部落一开始的合作起义开始说起了。
当初郭石起义的时候,从五溪蛮的五个部落里各自借调了一万兵马,后来这些人马死伤惨重,之后郭石又陆续在五溪蛮的兵马里借调了一些人。
让五溪蛮的各个部落里,本就人口不多,变得更加人口稀少了。
雄溪和满溪的人,在看见郭石这几年,根本没有进取的心,不由的对郭石的怨言就更多了,他们催促着郭石继续进攻荆州,将失去的夺回来,但是郭石知道自己的实力,没有刘争的帮助,根本不可能和朝廷对抗。
所以郭石想要继续起义,就要找五溪蛮的五个部落借人,而酉溪和潕溪的人,在上一次的战斗之中死伤的太多了,根本不打算继续给郭石人马了。
光是有雄溪和满溪的人,是不可能继续起义的,所以郭石就拒绝了雄溪和满溪的首领,这样一来,就让雄溪和满溪的首领对郭石的怨言越来越大。
最后雄溪和满溪的人一合计,干脆除掉郭石这个外人,他们自己做武陵郡的主人,收编了郭石的人马,亲自出征,讨伐荆州的这些汉人。
不过,雄溪和满溪的人,虽然这么做了,但是酉溪和潕溪的人可就不想要继续趟这趟浑水了,因为他们死伤了太多的兵马,只想要好好的修养。
没有谈拢之后,雄溪和满溪部落的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除掉了郭石,再把郭石的死,嫁祸给了酉溪和潕溪部落的人。
而邢道荣郭石手下的心腹,还真的以为是酉溪和潕溪的人,动的手,带着郭石的残部,去找酉溪和潕溪部落的人的麻烦。
结果可想而知,邢道荣带着一些残部和酉溪部落的人打了起来,打到两败俱伤之后,才弄清楚,郭石不是酉溪部落的人干的。
邢道荣弄清楚是雄溪和满溪的人联手做的时候,又带着所剩不多的一些兵马,打算回去找雄溪和满溪部落的人的麻烦,结果在半道上,就被雄溪部落的人给拦住了,一番交战,邢道荣带着几个残部,跳入了溪水之后逃命。
然后飘荡到了这桃花谷的入口处,本来他们也没发现这里的世外桃源,而是看见了那个小山洞,本想要躲避一下那些雄溪部落的人,结果就走进了这桃花谷里。
邢道荣的一番描述,将他如何进入这桃花谷的事情和刘争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描述。,
而刘争也总算是明白了,雄溪和满溪部落的这些人的诡计。
“这么说,我们今日在溪水上遇到的埋伏,根本不是酉溪部落的人,而是雄溪的人?”
刘争听见了邢道荣的话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酉溪部落的人,和我大战了一场,损失惨重,他们的部落已经迁徙到更深的山林之中去了,不在这附近了。你们去找酉溪部落的人?,应该不是酉溪部落的了。”
刘争也将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简单的和邢道荣一说,在刘争猜测自己遭遇埋伏的事情,提了出来,这个时候的邢道荣马上就告诉刘争,应该不是酉溪部落的人。
郭嘉在一旁听见了邢道荣的这一番话之后,马上也是肯定了点了点头。
“这么说,一切都是雄溪和满溪部落在搞鬼了?”
“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雄溪的首领阿会喃已经和益州的牂牁太守刘宠有勾结。”
“刘宠?”
“是的,郭石大当家拒绝了阿会喃的起义请求之后,阿会喃就不想和郭石大当家一起了,这背后肯定是阿会喃去投靠了益州牂牁太守,所以才会抛弃郭石大当家。”
邢道荣自己推测了一下,至于这里面是否真有一些勾结,暂时还不得而知。
不过,刘争如今得知了这些消息就已经足够了,等他从这桃花谷里出去,刘争就直接去将雄溪和满溪的这些蛮人,彻底铲除。
第七百二十五章 解决办法
在邢道荣和刘争的交流结束之后。
并没有在桃花谷里停留很长的时间。这个地方虽然与世无争。村落和睦,没有任何的纷争,但对于现在的刘争而言并不适合。
虽然这里是一片世外桃源,但刘争的梦想并不是在一片这样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里,了却一生。
他所需要的是平定这个乱世,给天下的百姓,都过上这桃花谷里一样的生活。
所以他不能蜷缩在这里过着没有任何忧愁的日子,他必须出去解决武陵郡的乱局。
而在这里休养了几天之后的邢道荣等人,也想跟着刘争一起回去,毕竟他们是外面来的人,并不习惯在这里面的生活。
和这个老伯表示了自己的意愿之后,老者也没有挽留。
刘争只是在这桃花谷里被老者招待,吃了一顿便饭之后便提出告辞。
出于好心,刘争还冲着老者询问了他们是否愿意搬离此地,如果愿意的话,刘争会为他们划出一块地方,让这些桃花谷的人居住。
不过得到了老者的婉拒之后,刘争也不勉强。
毕竟这些常年生活在桃花谷里的居民,更习惯这种世外桃源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并不想要离开这里去外面,去过那种战乱纷飞的日子。
那样的生活整日担惊受怕,甚至还有危险,根本没办法和这山谷里的安逸相比。
人各有志,也都有选择,刘争对此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自己不愿意留在这里而已。
一声道别之后,刘争带着邢道荣等几个人就打算离开。
费了一番功夫,在天快黑了的时候刘争等人就此告别,从这桃花谷里穿过那小小的洞口,回到了外面的世界。
刚一回来见到了自己身边的锦衣卫,他们并没有什么事情,在这里看守这几艘破船,雄溪部落的人也没有追杀过来,也算是万幸了。
刘争本来想带领自己的人马,直接从这里返回义陵。
然后召集义陵的兵马直接杀去雄溪部落,将那些埋伏刘争的人,统统杀了。
不过这个时候的郭嘉却站出来,在刘争的耳边说了一句。
“主公,若是我们现在回去召集自己的人马对那雄溪部落发起进攻,损失的可就是我们自己的人手,而且我们这样回去,那雄溪部落必定联合其他几个部落的人马和我们对抗,一旦打起来,在这武陵郡深山之中,我们并不占据优势。”
郭嘉权衡了一下敌我双方的实力之后,其实并不建议刘争自己带动麾下的兵马来到这深山之中讨伐这些雄溪部落的这些人。
刘争手下的兵马并不适合在这种地形和雄溪部落的人交手。
就算刘争能够击雄溪部落的这些人,也必然是要有着远超雄溪部落兵马的兵力才行,按照之前刘争所掌握的信息,那雄溪部落拥有至少四万可战之士,而刘争想要彻底击溃雄溪部落,他就需要至少两倍于雄溪部落的兵马。
刘争除非能够在短时间里召集八万人马到这武陵郡来围剿雄溪部落的人,否则很难彻底将雄溪部落的人马斩尽杀绝。
别说是八万人了,刘争现在的情况从麾下各地抽掉四万人马到这里来都很难。
所以刘争在听见了郭嘉的话之后,也是陷入了沉思,他明白郭嘉所说不假,虽然表面上刘争对雄溪部落的人表示不屑,但他真想要彻底抹杀雄溪部落的这些南蛮人还真没那么容易。
“奉孝,你有何妙计,但说无妨。”
刘争知道郭嘉在这个时候开口,显然他心中已然有了一些主意,所以刘争倒也不废话,直接谦虚的向郭嘉询问了起来。
郭嘉听刘争这般说,马上开口给了刘争一个建议。
“主公,这位邢道荣将军不是说他之前去过酉溪部落的人吗,现在酉溪部落和那酉溪部落肯定不和睦,我们或许可以继续去找那酉溪部落的人,只要能够说服酉溪部落的人投靠我们,借助酉溪部落和潕溪部落两个南蛮部落,我们就不需要调动太多的兵马来围杀雄溪部落的人了。”
郭嘉还是倾向于继续瓦解五溪蛮部落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化他们的实力,只需要邀请到其中两支部落,就能够依靠这两支部落的力量去对付另外几支,从而间接掌控整个五溪蛮部落。
反正刘争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听到郭嘉这般说,倒是也只能认同,毕竟他若是真想彻底解决这五溪蛮的事情,郭嘉所说办法确实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办法,否则他根本没办法抽调数万兵马来这里围剿这些南蛮人。
不然就只能放任这些南蛮人在武陵郡野蛮生长了。
“邢道荣将军,我这位军师的话你也听见了,怎么样?你可还记得那酉溪部落的人在什么地方。”
“记得,当然记得,我之前才去过,毕竟我在武陵郡这里也待了好几年的时间了,刘争大人若是要去我便给你们引路,而且我和那酉溪部落的首领沙摩柯,还有一些交情,有我出面的话倒是可以引荐你们熟识一下。”
“沙摩柯?”
刘争一听到邢道荣口中说的这番话,倒是立刻微微惊讶了起来。
沙摩柯这个名字,刘争可不陌生。
不仅仅是沙摩柯这个名字刘争不陌生,就连那雄溪部落的首领阿会喃,刘争同样不陌生。
好歹他也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那阿会喃是南蛮王孟获手下的大将。
具体的,刘争倒是没太大印象了,只是刘争记得有这么一个人,而沙摩柯的印象,刘争倒是比较多,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沙摩柯武力强悍,在刘备伐吴的时候,沙摩柯一战射杀东吴大将甘宁。
这样的人物,自然会让刘争多有几分印象。
所以如今,在听见邢道荣说那酉溪蛮的蛮王是沙摩柯的时候,刘争就对这人有了更大的兴趣。
当然,邢道荣可不知道刘争对沙摩柯很感兴趣,他见到刘争皱起了眉头,还以为刘争是有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