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五章 说赵睿谋取晋阳
郭嘉对赵睿所说也没反驳,毕竟他说得确实还是挺对的,只是那却是在最为理想的状态下。
而郭嘉此时则再次问道,“赵将军的家人应该还都在邺城吧?”
赵睿闻言赶紧点头,然后就听郭嘉继续说着,“既然如此,那么如果袁本初真要下令对将军家人不利后,那么从官渡的消息传到邺城又要多久?好,将军不必回答我,想来将军定是对此心中有数了吧!”
要说赵睿还真是听话,郭嘉说不让他回答,他就不说话了,只是微微点头,算是最后回答郭嘉了。
而郭嘉此时则是一笑,“赵将军可知,我家主公要是派人前去邺城,最快要多久?”
赵睿心说,自己哪知道这个啊。
“不知,敢问先生,到底多久?”
郭嘉一笑,“我家主要要派人去邺城,两日足矣!”
“那么先生之意是?”
赵睿这个时候有些明白了,但是他却还得是郭嘉或者是马超亲口确定下来才行。不是他“不见兔子不撒鹰”,而是赵睿这个时候只能是听到了他们的保证才能放心啊,要不他怎么可能放下心来。
-----------------------------------------------------
此时郭嘉则看了眼自己主公,那意思就是,主公您交给我的任务,我这都已经算是完成了。至于这个时候,那么就该是主公您出场的时候了,能不能拿下赵睿,就看您最后这一哆嗦了。
马超知道郭嘉那意思。所以他此时则对赵睿说道:“不知赵将军信我否?”
赵睿不敢怠慢,心说关键的时候来了,自己得听好说好了,“将军乃大汉之骠骑将军、凉州牧,在下自然是相信将军的!”
马超点头,“好,既然将军相信在下,那么在下此时就派人前去邺城,把将军之家眷接到长安,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赵睿闻言。他就是眼前一亮,心说真能如此的话,那么自己还有什么顾虑。自己又不欠他高干的,高干别看让自己带兵前来和凉州军一战,但是未必就是如何如何重用自己。无非是自己和其他相比。自己能不其他人强些而已。其人最看重的,还是已经身死的吕威璜。没有别人。
不过赵睿虽然是对此心有意动。但是却不得不说,他也不是完全就相信马超,毕竟在他看来,像马超这样儿的人物,虽然不至于去骗自己,但是他就能保证一定成功吗?
马超当然是看出来赵睿的顾虑来了。其实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毕竟赵睿对自己这边儿人的实力本事不了解,所以不能相信自己也是能理解的。
于是他便问道:“不知将军家中还有何人?”
“一妻两儿都在邺城!”
马超点头,心说就三个人。甚至两父母还有其他亲人也没有,那就更好办了。
“如果将军信任我的话,那么此时我便派赵云赵子龙前去邺城,亲自把将军家人给接到长安!至于将军觉得此事我不能保证他们一定安全,是,这点我并不否认,但是我马孟起此时却敢说,对于此事,我却有八成把握!子龙,你觉得如何?”
赵云则是微微一笑,“主公放心就是,云定当完成主公之重托!”
然后又对赵睿说道:“还请赵将军也放宽心就是,此事交与赵某就是!”
马超一看赵睿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他就知道,这个赵睿确实是没什么魄力。当然,他在乎的到底是谁,是妻子,还是那两个儿子,或者都在乎,这个就不知道了。不过在马超看来,古人一般还是在乎自己孩子要胜过妻子啊,毕竟那“妻子如衣服”这话可不是流传一日两日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赵睿是有弱点的,马超觉得这个是好事儿。
等赵云真把赵睿的妻子和儿子给接到长安后,赵睿还不给自己效死命吗。自己对他可是有大恩了,不只是救了他,更是救了他一家人啊,所以还愁其人不为自己为凉州军尽心尽力吗。
马超一看不行,自己还得添把火才好,于是说道:“赵将军要是不放心,那么在下答应你,如果此事不成。那么我亲自为将军家眷报仇,并且让我夫人再给将军介绍一门亲事,不知道将军觉得如此如何?”
赵睿一听,心说还有这好事儿?可不是吗,在赵睿看来,这真就是好事儿了。你看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要真都被袁本初杀害了的话,马孟起他不只是要帮自己报仇,至于说能不能报,这个赵睿没多想。反正如今自己是受制于人,自己再不做出来决定,自己就得先死,那么其他的和自己都没什么关系了。
而且还要为自己再介绍一门亲事?那敢情好啊,如今自己年纪也不是特别大,所以还真是,也不是不能再生几个孩子。还是马孟起夫人介绍的,马孟起夫人糜氏,自己可真是听人说过,其曾经可是徐州第一美人,生于大富之家,嫁与马孟起之后,就在家相夫教子。要真是她给自己说一门亲事,那对方肯定不会差啊,必然要比家中的黄脸婆美多了。
可惜马超却是不知道赵睿此时的内心所想,他要是知道了的话,肯定就会说,人啊,终究还是现实的。真的,看看就知道了。之前赵睿还口口声声说,要是劝降他,还不如杀了他呢。结果如今再看看,还不就是个利益的问题。当赵睿他什么都没看到的时候,就想着自己死吧,那样儿对谁都好。但是如今他看到了这么多利益,对自己有这么多好处,他要是不动心才怪。
毕竟赵睿他也是个现实的人,如果自己能不死,那当然还是不死的好。如果自己死了,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是好了,但是保不准自己妻子最后还得跟别人,而两个孩子年纪也不大,所以最后没准成了别人的娃也不一定啊。反正自己这个当爹的,他们是孝敬不到了。最后也就是逢年过节,给自己烧几张纸,磕几个头,再洒几杯酒罢了。
但是自己要是活着呢,那对自己好处可就太多了。看看,这个时候赵睿已经都不想自己妻儿能不能成功从邺城接出来,而就想对他自己的好处。
-----------------------------------------------------
马超知道,赵睿此时已经是心动了。
“赵将军如何,子龙,此时就去吧!”
“诺!”
赵睿一看,人家都已经是行动了,赵云这个时候已经是准备准备就离开了。
他一咬牙,心说所谓是“富贵险中求”,此时该自己前进的时候了,可不能往后退啊。
于是他赶紧对马超说道:“在下赵睿,愿意归降凉州军!”
马超大笑,“好,如今正有大事要将军出力!你们还不放开赵将军!”
“诺!”
两个士卒是赶紧应诺,毕竟都成了自己人了,所以这个对待敌人的动作就不能再如此了。
而赵睿他就知道,肯定是没好事儿啊,但是自己都投靠人家马孟起凉州军了,自然是人家说什么,自己就得听什么了。
果然,就听郭嘉说道:“此时需要赵将军去……”
听了郭嘉一说,赵睿心说,好家伙,这事儿还真得自己去,不过也确实不是好事儿,危险,危险啊。不过自己敢说个不字吗。自己要敢说不,估计马上自己就得身首异处了吧。自己好不容易是留下条性命,还是不要再轻易失去为好啊。
赵睿是咽了几下唾液,随即便说道:“先生还请放心,此事便交与在下了!”
郭嘉点头,而马超此时说道:“一切便拜托赵将军了!”
“主公还请放心,此事我定当竭尽全力!”
赵睿心说,自己不尽力也不行啊。如今自己都投靠你们了,就只能是为你们出力,此事成了,自己就是大功一件,自己是正愁进了凉州军却没什么功劳呢,这不功劳就来了吗。还是,“富贵险中求”,不冒风险,怎么能得到呢。没有舍,哪有得啊!这个险确实是值得一冒,自己当去,应该尽力才是啊。
并且这事儿其实很大程度上,自己可能成功。毕竟高干他也并非是个如何如何小心谨慎,并且非常有谋略的人。他高干要真有那本事的话,也不至于是中了人家的计了。所以赵睿越想,就觉得自己这边儿的优势就越大。不想不知道,想一想还真是如此啊。所以赵睿知道,这事儿自己确实是非做不可,有五成以上的把握,这事儿就可以上了,还犹豫什么啊。
而马超他对赵睿的态度确实也是挺满意的,因为经过短暂的接触,他算是看出来了,赵睿此人不只是很现实的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一个人。所以他既然能如此答应下来,那么必然就会尽力。因为他知道,自己就算没有他,也有其他的办法破晋阳,就是没有用他那么简单顺利而已。
所以他不会再投靠高干,不会去背叛自己,所以自己可以放心大胆去用他。不是自己小看他,他赵睿觉得没有吕威璜那种魄力,就这,还是自己逼迫他是不得不如此的。(未完待续。。)
第六五六章 骑兵出赚取坚城
赵睿早就知道自己不能后退,只能前进了。果然,他发现,自己说了这些话后,自己这个新主公,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看来自己的努力是没有白费啊,这不就起到效果了吗。只要自己再立下这个大功,能助凉州军破了晋阳城,那么自己在凉州军就算是能暂时立足了。毕竟之前因为没有功劳的话,很可能在凉州军中受人排挤,被人看不起,毕竟在哪都一样啊。
在赵睿看来,别地方都如此,凉州军自然也不会例外。那么一旦自己有些功劳了之后,至少不会太让人看不起,太受排挤自己不是,所以这也是好事儿。
其实赵睿所想得并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怎么说呢,凉州军比起其他的军,算是稍微好一些吧。虽然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也不是说每个地方都是那么险恶,凉州军还算不错,毕竟马超管得还是很多的。
-----------------------------------------------------
马超这边儿已经是准备好了,三千凉州铁骑,不,如今准确地来说,应该叫并州铁骑了。因为他们都已经换上了并州军士卒的衣物,至于他们的衣物那也太好找了,又不是什么难以一见的东西,就如今远处的战场之上,就有不少呢,所以没什么问题。
之后马超又嘱咐了赵睿几句,然后是悄悄地和马岱单独说了几句。是,马岱也是要跟着赵睿一起去的,而且他也早已换好了并州军士卒的衣物。至于为什么必须要马岱去,这第一,就是马岱能带领凉州铁骑。就赵睿一个人的话,估计很难啊。毕竟他是刚投降的人,怎么可能和自己军中多年的将领相比呢。
而这第二,那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了。就是马超和郭嘉虽然还算是相信赵睿,但所谓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万一赵睿到时候一下就变卦了,那己方损失可就不能小了。所以有马岱在,只要赵睿敢反水,那么他第一时间就能斩杀于他。
马超想来想去,就是马岱去最好。崔安肯定是不行了。那个赵睿都认识他了,而赵云早已离开,那么就只要马岱是最为合适的人了。第一,赵睿不认识他,他也许知道凉州军有个将领叫马岱。但是其人的相貌,他却是不会知道。尽管马岱带兵攻城过。但是赵睿却没出现在晋阳城头出现过。所以他不认识马岱。
第二那就是马超相信马岱绝对能办好此事,比别人都更为合适。无论是崔安还是赵云都不行,因为在演义里面,魏延不就是被马岱给斩了吗,所以他很适合干这个事儿。尤其是马岱的脸,那就是一脸人畜无害的模样。谁能知道他心理面其实是暗藏杀机呢。所以说他是笑面虎,其实也不为过,其实马岱他就是这样儿的人。
就比如说此时,马岱绝对可以和赵睿笑呵呵地说着话。但是一旦赵睿要反水,他马上就能一刀把其人给斩了,一点儿都不会留情。所以马超就知道,这事儿是非马岱不可,不过赵睿可不知道什么,他也知道了的话,估计得更害怕。是啊,就凭他那胆量,要知道有人是时刻在监视于他,他只要稍有异动,就会当场斩杀了他,他要不害怕才怪了。
赵睿和三千凉州铁骑,如今伪装成了并州铁骑,奔向了晋阳城。做戏都做全套的,这些人要你看几眼,绝对都是狼狈不堪。
赵睿他就不用说了,本来就如此。至于那些凉州铁骑,他们因为穿得是并州军士卒的衣物,所以没有一件是完好无损的,还有血。而且马超是特意让他们也伪装成狼狈的样子出来,天这么黑,你不仔细到近前看得话,还真是很难分辨出什么,不知道这些人是真狼狈还是假装的。至少在城头上来看,这些就是败兵残兵,还有残破的并州军大旗,还能有几个能怀疑的。
在马超和郭嘉来看,他高干要是真能识破己方的计,那么自己等人也算是服了他了。真的,不管是真识破了,还是小心谨慎,那都算是他的本事。不过,高干他真有这本事吗?也许吧,谁知道呢。
-----------------------------------------------------
赵睿带着铁骑奔向了晋阳,没太久,就来到了晋阳城下,不知道的人看着他们如此模样,还真是以为是败退回来了呢。
结果到了晋阳城下,高干好像是没在城头,赵睿心说,自己准备那么些应对你高干的话,难道就用不上了?
只听上面的士卒喝道:“什么人?再靠近就放箭了!”
士卒还没发现是赵睿,还以为是凉州军来夜袭了呢。不过看着也不像,怎么看着像是己方的人马呢?
果然,就听赵睿喊道,“废物,你好好看看我是谁?快开城门,我们中了敌军之计了!”
好几个士卒都再拿起火把这么一看,可不是吗,“是赵将军,还有并州铁骑,快,开城门!”
结果就在士卒刚想开城门的时候,有人则喝道:“且慢!”
士卒一看,是自己州牧,这时候居然来了,于是赶紧施礼:“州牧!”
高干点点头,“城下发生了何事?”
士卒也不敢怠慢,于是说道:“州牧请看,是赵将军!”
高干一听,“什么?赵睿?”
士卒们举着火把,他这么向城西一看,可不是吗,赵睿和残兵的并州铁骑回来了,而且看这狼狈样儿,绝对是中了人家计,然后……
不过还没等高干问什么出来呢,赵睿一看高干,就像是见到亲爹似的,哭声道:“州牧啊。我军,我军中了敌军之计了!”
高干一听,不啻于是晴天霹雳啊,虽然这个时候不是白日,但是还有比这个更打击人的吗。
“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诺!州牧,我军中了敌军之计,原来吕威璜他,他却是……”
“吕威璜如何?”
“州牧,吕威璜是投敌了。根本就不是诈降敌军,而是真投靠了凉州军啊,所以我军……”
赵睿明白,自己这话不能全说,其实说一半就可以。至于剩下的。全有高干他自己去想吧。
果然,高干此时就想到了这么几个场景。第一个。就是吕威璜早在雁门。实际就投靠了凉州军,一副小人嘴脸。
然后第二个则是,凉州军对晋阳是久攻不下,吕威璜则是对马孟起谏言,说自己有计能破晋阳,等他都说完后。凉州军是一致通过。
第三第四……,之后就是来见自己,然后又回去见马孟起他们,这些自己都知道了。
高干此时右手握拳。狠狠一砸城墙,“哼,吕贼欺我太甚!赵将军,吕贼如今如何了?”
赵睿赶紧说道:“州牧,吕贼已经被我当场斩杀为弟兄们报仇了!”
“好,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高干此时终于是有了一种大仇得报的意思,毕竟吕威璜这个始作俑者已经是让赵睿给杀了,杀得好啊,真好。要不然吕贼给跑了的话,以后还不一定何时才能斩杀于他。
“诺!”
士卒赶紧应诺,然后几人一起慢慢打开了城门,等城门打开后,赵睿带着骑兵入了晋阳城,他此时可是提心吊胆的,因为一旦被高干或者并州军所发现,估计自己小命可能就是要最先交待的。
而这个时候高干突然是反应过来了,“快,关城门,不好,中计了!”
不过这个时候却是为时已晚,只听马岱大喝了一声:“弟兄们,随我杀啊,立功就在今夜!”
“杀!”
虽然都是穿着并州军士卒的衣物,但是却也不能杀错人,毕竟如今凉州铁骑他们可是骑着马的骑兵,而并州军士卒基本都是步卒,骑兵被高干给派出去夜袭凉州军大营了。
高干一听,还用说吗,证明自己所想得是半点儿没错。不是吕威璜背叛了自己,而是赵睿他投靠了凉州军。至于己方中计,这个倒可能是真的,要不赵睿也不会如此。至于中计,那却是吕威璜大意了,或者说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大意了呢。而吕威璜,估计这时候已经是早已身死了吧,不管怎么说,自己是马孟起的话,也不可能再留下他了。
毕竟在他还有用的时候,自然不能动他,可他一旦是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当然也就是他的死日。怎么说吕威璜也不是赵睿之流,他是真正忠心自己的人,而不是赵睿这种无耻之徒!
高干没办法,只能喝道:“弟兄们,如今凉州军先锋已经入城,各位随我杀敌啊!”
并州军都不用听高干所喊,直接就和凉州铁骑战上了。没办法,人家都杀进城来了,自己要还是不反击,那可能吗。关键是,敌军不是破城而入,而是己方给亲自给放进城来的。虽然是州牧下令,但是确实是己方给人家放入城来的,这个倒也是没有错啊。
所以并州军士卒可不干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耻辱,还是奇耻大辱,只有把凉州铁骑给杀了,才能算完。
不过他们还是小看了凉州铁骑,既然凉州铁骑能成为天下闻名的精锐,自然不是他们这些普通的士卒所能比的,而且还是用步卒对骑兵,那不是早死是什么啊。
两军就这么战在了一处,赵睿也没能幸免,没办法,如今要想立功,就得前进,而不能后退。他此时坚信,自己主公的大军就在后面不远了,马上就能杀进晋阳城!(未完待续。。)
第六五七章 凉州军夜战晋阳
要说赵睿他所想得倒是还真没错,马超的大军可不就在后面不太远的地方了吗。
其实马超在凉州军大营围攻今夜来袭的并州军士卒也就是三万多人,而剩下的那三万多,他都带来准备是夜袭晋阳了。而他和郭嘉也是早已都算好了,估计赵睿应该是差不多了,所以之前就出发,这不马上就要到了吗。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这时候其实是正好。
其实对马超来说,要是赵睿真能成功,一举赚开晋阳城门,那么己方这三万多的大军杀进晋阳,晋阳自然就会被拿下。可要是赵睿真失败或者倒戈了的话,那么己方其实也能趁机攻城,退一万步说,就算是不能破了晋阳吧,但至少也能保三千的凉州铁骑,稍微少伤亡些。
-----------------------------------------------------
而高干这时候眼睛都红了,心说自己城内近两万士卒,居然是敌不过人家几千骑兵啊。这传到天下人的耳中,那不当成笑话听了吗。虽然他也知道这是凉州铁骑直接杀进晋阳城了,但是高干不认为凉州铁骑虽然是精锐,名闻天下,但是己方那么多人马还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此时则大喝道:“快,弓箭手准备,给我狠狠地射!”
直到这个时候,高干他才想了起来,早就应该让弓箭手上了,看他们还能蹦跶多久。
不过他的弓箭手也是准备上了,而那边马超的凉州军也已经是来到了晋阳城下,马上便进了城。马超却是没冲在最前。作为主公,他还是受到了众人有意无意地保护的,而这次,他其实也不准备进城。
而在最前面的人则是张绣还有胡车儿,他们已经是从龙山快马回到了晋阳这边儿,就是为了参加这次的攻城战。不过还好,两人赶回来得比较及时,这不此时就是他们两人带领着凉州军杀进了晋阳城嘛。
至于马超则是在最后,而崔安和魏平他们还在大营带兵和来夜袭的并州军决战。至于赵云,他是早离开了。马岱则已经是在晋阳城内了,而郭嘉也和马超一起,他更是被士卒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不过他却没进晋阳,毕竟里面大战着呢。太危险了。而马超则和他一起,也没进去。这次还是交给自己的一干属下吧。自己也算是乐得轻松。
-----------------------------------------------------
而就在此时赵睿是倍感压力的时候,凉州军的大军是突然就在张绣和胡车儿的带领之下,杀进了晋阳。赵睿一看,可把他给乐坏了,虽然不是绝处逢生的感觉,但也真是差不多了。虽然如今看着。确实也不是并州军占优势,但是随着战况越来越激烈,并州军士卒上来得越来越多,己方凉州铁骑其实已经也是不占什么优势了。
所以赵睿他确实是感觉到很大的压力。而且因为他是叛徒的原因,所以并州军士卒都往他这儿来,真是前赴后继的。死了十几人,然后是马上就又上来十几个。赵睿这边都已经是快要顶不住了,毕竟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啊,更何况他赵睿武艺也不怎么样。
不过这回真是好了,因为己方的后续人马已经跟上了,所以赵睿心中算是松了口气,心说,今夜就是该自己活命啊。而晋阳城也就该被破,自己更是该立下这大功一件。所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是,自己就是当得如此!
-----------------------------------------------------
确实,赵睿他是绝对死不了了,除非是他自己去找死,那么也真是没有其他办法。其实对马超来说,虽然赵睿不是个什么人才,但是像这样儿识时务的人,其实马超还是觉得自己可以一用的。至少在自己得势的时候,轻易他不会背叛自己不是。所以这样儿的人用着也不算不放心,还算是可以吧,就是如此。
而只要等赵云把赵睿的家人都接到长安后,就更是不怕他不给自己效力了。虽然他赵睿也并不算什么人才,但是总比那些普通士卒可强多了吧。而自己帐下则需要各种人,不只是说人才,其实像赵睿这样儿的人,那才真正是最多的,能算是一股比较强的力量了。
此时马超和郭嘉虽然都在晋阳城外,但是却也还是密切关注着晋阳城内的战事。就算是都看不得很清楚,但是喊杀声还是能听得出来的。基本上喊得声音很大的,那都是己方凉州军的士卒。而并州军,不只是战力不如己方,那气势士气更是都不如己方。毕竟是中了己方的计了,而且趁夜被己方进了城内,所以他们士气能高了才怪。
至于气势这个东西,他们满打满算,两万人多说了。而己方那可是有着三万多人的,是超过了三万人,自然不是他们所能比的。并且他们是中计而被己方所攻,所以气势上比起己方来,自然是要弱一些了。
而此时,旁边的郭嘉则对马超一笑,“恭喜主公,晋阳城今夜可破!!”
马超闻言也是哈哈大笑,“不错,我看亦是如此!此次能大胜,不只是靠将士用命,也同样儿时少不了奉孝的功劳啊!”
郭嘉是连忙谦虚了几句,毕竟虽然是少不了自己出计,但是真正在最前方战斗着的,却还是己方的普通士卒,还有那几个将领。到时候,所有人的功劳是一点儿都不会落下的就是了。
-----------------------------------------------------
此时的高干他其实已经是几近绝望了,真是没有想到啊,本来是以为自己今夜能胜了马孟起凉州军一阵,可是谁能想到。结果却是如此啊。
可不是吗,想法倒是不错,但是现实,实在是太打击人了。所有人里,就属他高干是最接受不了,要说败了,他也不是不能接受。哪怕一时不能接受,可是慢慢也就想开了。但是这个晋阳城被破了,而凉州军杀了进来,并且这个时候。人家是好几万的大军都已经杀进来了。
对于此情此景,高干是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心说,难道真就是大势已去了吗?之前还是那么好的形势,可如今怎么就……
可如今这,这差距也太大了吧。虽说战场之上是瞬息万变。但是这转变得也真是太快了。在高干看来,之前己方是占尽优势。凉州军根本就破不了晋阳城。可是却没有想到啊……
也不怪高干他接受不了,实在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太快也太大了,所以对他来说,真就是不能那么接受啊。毕竟晋阳城被凉州军所夺的后果,不是他,应该说是。不是谁能承受得了得。想想自己主公到时会如何吧,高干已经是不敢再往下想了。
自己主公那脾气,作为他的外甥,自己当然是知道的。而且比一般人更要了解得多。所以晋阳城丢了,首先,自己就落不下什么好处来,也许自己因为是自己主公的外甥,所能能免了一死,但是后果也绝对是好不了。自己虽然不能死,但是半死那肯定就是逃不了的。
所以自己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自己虽能留得性命,但是自己主公绝对不会再如何重用自己来。什么州牧?估计连领兵都不可能让自己去领兵了,而就这,那还算就不错了。要是自己不是自己主公的外甥,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估计自己早就死了。虽然并州对自己主公来说,并不是说那么特别重要重视的一个州,但是好歹也是己方的一个马场,所以……
在自己主公眼里看来,自己这个外甥,肯定是比不上雁门、太原还有上党这三个郡来得重要。这三个郡,在自己主公看来,必然是比自己这个外甥重要得多啊。
-----------------------------------------------------
此时的凉州军大营,崔安带着凉州军士卒,那都杀疯了。真的,可不就是如此,他的疯狂程度,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而并州军士卒就比较倒霉了,遇到这么一尊杀神,真正了解崔安的人都知道,他这些时日是被憋得不行了,结果也是该着并州军倒霉,这不一下就撞枪口上了吗。
要说其实并州军还真就算是不错,至少在吕威璜被杀,而赵睿生死不明后,他们没有说一下就溃败。虽然败还是败了,并且主将都没有,他们还可能胜吗。但是却没说一下就大败,如今这个时候,被凉州军士卒所包围,而且还是崔安这个杀神领着,并州军士卒确实是悲剧了,无比悲剧。
崔安带人是一边儿倒地屠杀了并州军士卒,有的士卒没办法只能是投降了,对这些人,崔安也知道,不好再杀了,所以就放过了。不过那些还在顽抗,还想逃跑的,那崔安就不会再留情了。
所以除了投降的之外,其他的都让崔安带士卒给咔嚓了。崔安不是一般的狠,在他眼里,看得很简单,就是自己人还有敌人。自己人活,投降的其实就算是自己人,不过敌人吗,那就是个死,没别的什么可说的。
对并州军士卒来说,崔安就是他们的一个噩梦。什么时候也没碰到过这样儿的啊,是斩尽杀绝啊,被他大戟给扫到的,不是死就是重伤,从来没有一个是能好好再站起来的。所以最后并州军都被杀怕了,本来还想跑的,真是不敢再跑了,因为谁知道下一步是不是要被这个杀神给杀了。
最后崔安算是杀痛快了,大喝道:“我军,投降不杀!反抗者,杀无赦!”
不少的并州军士卒都心说,你早这么说不就好了,也可能不会死这么多人了吧。不过这话是谁也不敢说啊,说出来那不是嫌自己命长了吗。谁还敢惹这个杀神,不要命了?
其实不是崔安他不说,一是他确实不爱说什么,二就是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了。在他看来,这要是自己这么一喊,然后都投降了,以自己军中这规矩,自己还不能杀他们,那么自己可就真没意思了。所以怎么也得等自己杀过瘾了之后,然后才能喊出来这句。
还别说,崔安这人大脑有问题归有问题,还真就不是说什么都不明白。至少他之前所想得,还确实是有道理的。(未完待续。。)
第六五八章 凉州军夜战晋阳(续)
崔安喊完这话后,并州军士卒已经是都投降了,因为这时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没办法再反抗了,而且反抗那也都是徒劳啊。这儿有这么个杀神在,连跑都跑不了,看看这么久了,才跑出去多少人啊。所以算了,还是投降吧,至少能保住小命不是。
结果并州军士卒对凉州军大营的这次夜袭,最后自然是以失败而告终。也不可能不失败,中了人家的计,还被三倍的人马给包围了,并且人家的战力还比自己这边儿强,所以不败不可能啊。更何况还遇到了崔安这么一个杀神,失败那就是注了定的。这注定就是如此,你还能如何了。
最后崔安则是让魏平自己留了下来,带士卒打扫战场,而他自己便赶去了晋阳城。崔安知道,如今大营这边儿不过才一万多点儿的并州军士卒。但是晋阳城里那可是还有近两万的并州军呢,所以这个时候,自己主公他们肯定是还没有结束战斗,所以自己正好是可以去参战了。太好了,自己居然能赶上两次战斗,虽然自己在大营这儿还算是杀得挺过瘾,但是……
怎么说呢,自己不会嫌这个杀人杀得多就是了。能赶上晋阳城的大战,自己还得再杀一通才行啊。这些时日以来,真是把自己给憋得不行,都是他们这些并州的孙子给整的,所以自己要不杀他们,自己真是难以发泄出来啊。
崔安这人其实就是这样儿,分得很清楚,你要是对他好,他自己知道,能去报答你。同样因为你,他要是觉得不爽了。那么他也一样儿,不过可不是去报答,而是报复了。
-----------------------------------------------------
而此时晋阳城这边儿,那双方杀得,可真是,怎么说呢,就是太激烈了。也没办法不如此啊,凉州军士卒可都知道,这么多日以来,可算是今夜能占据晋阳可。而之前对晋阳是久攻不下,他们自然是都憋着劲儿呢,所以此时终于是有了这么个好机会,他们还能不尽全力杀敌吗。因为机会就在眼前,不抓住的话可能就再也没有了啊。
对于并州军的士卒来说。其实也是,毕竟之前是他们亲自把凉州军士卒给放进来的。而且人家都已经杀进城里来了。反正这个时候是能抵挡得住。那么大家就都能算是平安,可要是不能顶住的话,那么不是死就是投降,当然了逃跑也行,但是之后要如何,何去何从呢?
至于高干那就是更别说了。他早已是把心一横,已经是下定了决心,与晋阳是共存亡!反正晋阳城被凉州军占了,自己回到冀州。也是个半死,所以那还真就是不如战死在晋阳来得好。高干并不是不怕死,而是他觉得,与其自己回到冀州,落到个半死的下场,而且自己主公从此就再也不用自己了,那还真就是不如自己死了来得痛快。
至于说投靠凉州军,高干他可真是不敢啊。怎么说自己家人还在冀州,自己要真投靠了凉州军,那么自己家人的下场是可想而知。你不要指望着自己因为是自己主公的外甥,自己主公对自己亲戚就能网开一面,也许有的人可以,但是有些人自己主公还是不会放过的。并且自己要真投靠了凉州军,在自己主公眼里看来,那可比别人投靠敌军,更给他丢人,所以……
-----------------------------------------------------
城内领兵作战的马岱此时是大喊道:“弟兄们,随我冲啊,胜利就在今夜,拿下晋阳,立下大功一件!!”
凉州军士卒一听,精神为之一振啊,确实,没错,终于是能拿下晋阳城了,再加把劲儿就能成功了。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杀并州狗!杀啊!
“杀……”
而这时候,已经是战了不短的时间了,凉州军可是都看到了希望。并州军虽然抵抗得也挺激烈,但是终究还不是己方的对手啊,这点凉州军自然也是看得出来。如今并州军无非就是负隅顽抗罢了,己方是强于他们的,并且今夜的胜利是属于己方的,这点凉州军士卒很清楚。
高干他自然也是听到了马岱的大喊,他心说,不只是你会喊。所以别看他此时是在忙着杀敌,但是却也没忘了喊:“弟兄们,顶住!我高干今夜要与晋阳共存亡,你们待要如何?”
并州军士卒一听,知道,自己州牧这是下定决心了。不过己方真就能顶得住凉州军吗,应该说绝大多数的人对此还真就是没有信心啊,关键是这个信心到底要从何而来啊?
高干这么一喊,可一下就暴露了他的位置。远处的张绣一看,他就是眉头微皱,他知道,高干此人只要还活着或者好好的,那么一时半会儿,这个并州军还真是不可能全都投降啊。所以张绣这时候已经是打定了主意,带马冲向了高干处。而高干之前显然他也是没想太多,没想到自己喊了一句,结果是暴露出了自己的位置,然后被人给盯上了。
他根本就没想这个,因为这个时候他还在幻想着,此时能顶得住凉州军的进攻,然后把敌军给打退呢。但是可惜啊,这事儿根本就是不可能了,什么叫大势已去,看看此时的晋阳城内,也就知道了。
-----------------------------------------------------
此时双方在晋阳城内大战,而高干的那一干属下,基本都是见势不妙,直接就偷偷撤退了。
毕竟凉州军就只是进攻着一个城门,所以他们自然从其他城门就开溜了。他们几人可不像是高干,虽然担心家人,不过这个时候他们觉得与其在这儿为袁本初尽忠,那还真就不如赶紧回到邺城,把自己的家人给接走,然后跑到别的地方去,如此就算最好的结果了。
至于说这个事儿最后到底能不能成,毕竟如今他袁本初带着冀州军还在官渡和曹孟德的兖州军对峙,所以自己等人也并不是说没有什么机会的。怎么说袁本初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晋阳的事儿,而等他知道了的时候,那么自己等人可能都已经把家人给顺利接走了。
要不说高干他也确实是挺悲剧的一个人,除了吕威璜这么一个比较忠心的人之外,好像还真就没有几个人想为他死了。至于还没跑的,那无非就是害怕,害怕自己不能成功,所以还是战死在晋阳吧,至少如此的话,袁本初还能厚待自己的家人,其他的也就不必冒险了。
毕竟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所以不可能所想得都是一样儿的。
而高干也没太在意,他没发现,自己身边其实已经是少了好几个人了。对他来说,更关注的当然是战事,至于别人,他以为是在别地方领兵作战呢。
-----------------------------------------------------
而就在张绣奔着高干而去的时候,崔安已经是单人单骑杀到了晋阳。
在城外看到了自己主公和郭嘉,崔安没和他们多说,而马超和郭嘉两人看到了他却也没和他多说,就只是对崔安笑了笑。
看到崔安是直接打马进城,马超则对郭嘉一笑,“看来奉孝你说得还真对,福达他果然还是赶过来了啊!”
郭嘉一笑,“难道主公不是如此想法吗?”
说完,两人是哈哈大笑。对于崔安他这人是什么样儿,可以说两人还真是很了解。马超认识崔安的年头也真是太久了,而郭嘉也认识他的时日也不短,想当年在颍川的时候,两人不就认识了吗。算起来到如今,都十八/九年,人生有几个十八/九年的,那个时候马超才十三四岁,而郭嘉年纪则更小,崔安年纪大点儿,而这一转眼,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看着崔安,其实两人也是感慨不少。如今崔安这个年纪,还是他老哥一个,没有娶妻生子什么的,好像他就从来是没有想过这事儿。要说连郭嘉都早已是娶妻了,两儿子都有了,可崔安却还没有成亲呢。他也许是对这个事儿不着急啊,但是他老爹都急得不行了,曾经也是不止一次和马超说过这事儿,但是马超说自己也没有办法啊,这事儿直到如今也没解决。
看到自己主公的表情,郭嘉对马超一笑,他知道自己主公所忧虑的东西,不过这事儿当事人都不想,你说别人也真是不好去管太多啊。人家说,“皇帝不急太监急”,想想,还真是如此。
-----------------------------------------------------
张绣是拍马提枪,用了最快的速度,直取高干。而高干起初他还真就没注意到张绣什么,毕竟那么多人呢,而他也光是顾着领并州军士卒杀敌了。可等他发现张绣的时候,张绣已经距离他很近了……(未完待续。。)
第六五九章 凉州军夜战晋阳(完)
张绣他此时距离高干是越来越近,而等高干发现他的时候,张绣他却已经是杀了不少并州军的士卒,而且马上就要到他的近前了。
要说并州军的士卒自然是看得出来,这个敌将就是奔着自己的州牧来的。而不管怎么说,还是有一些是对高干比较忠心的士卒,所以此时有人就大喊道:“保护州牧,不要让敌将过来!”
说实话,这话其实都不用喊,真的,反正想为高干去挡枪的人自然是义无反顾地都冲在了最前面。可要是不想为高干死的士卒,当然也都是往后退了,毕竟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啊,不可能所有人都能为高干或者晋阳战死在这儿。
而高干这时候却是把牙一咬,心说自己是不能跑,只要拨马跑了,那么马上晋阳城就要丢。来得敌将自己不知道是谁,不管他是谁了,大不了自己就是一死,战死在晋阳,那也不是自己不能接受的。自己早就没想活了,他大喝了一声:“弟兄们,给我杀了敌将,守住晋阳!”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高干他还是没忘了要守住晋阳城。不过这个还可能吗,都已经这样儿了。
-----------------------------------------------------
而张绣这时候已经是杀奔到了高干近前,高干对他喝道:“来将何人?”
张绣微微一笑,“武威张绣!”
张绣他好歹曾经也是天下诸侯之一,那名声可比他高干大得多得多,所以高干自然也是听说过其人的。他倒是没想到,直接就来了这么一个,要取自己的性命。
此时高干也没多说。直接是一刀便奔向了张绣。而张绣不过是继续微笑着,说实话,对他来说,看得出来,高干这一刀根本就没什么出奇的东西。于是他也是摆开长枪,来招架这一刀。
结果高干那武艺自然不会是张绣的对手,要不是因为旁边有并州军士卒在干扰张绣,估计没有多少回合,高干就得被枪挑落马下。不过这个时候高干没事儿,却已经是落入到了下风。毕竟那武艺的差距在那儿摆着呢。高干他可没什么高强的武艺,就他那野路子,自己学的和人家张绣师从名师还真是没法比。
高干不是以武艺出名的,毕竟很少有州牧还亲自上阵杀敌的,马超这样儿终究是少数人了。
不到而是回合。张绣大喝一声,“高干。今夜你就如此去了吧!”
还没等高干反应过来。只见张绣的长枪已经是穿透了高干的左胸,高干想说一句话,可惜却没说出来,便吐血而亡,尸体栽落在马下。
结果这一下事儿可大了,别管是忠心还是不忠心的士卒。高干毕竟是并州牧,是并州军领袖人物。像这样儿的人,哪怕你就是什么都不干,在战场上这么一战。己方士卒的士气就会都在。但是这样儿的人一身死,倒下了,那么己方士卒的士气一下就没了。至于是给他报仇?不是没有,那那也终究是极少数人啊!毕竟“树倒猢狲散”,那才是人之常情不是。
并州军的士卒,看到了自己州牧身死后,可开锅了,“州牧死了,快跑!”
这属于是胆小的,而且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忠心的士卒。
“州牧被敌将所杀,大家给州牧报仇啊!”
这就是那极少数的了,还想着能为州牧报仇。
“大家快跑,晚了就来不及了!”
这和第一个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估计是早就想跑了,只是没找到什么机会吧。
-----------------------------------------------------
张绣见到高干身死,他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自己主公没说要活捉生擒此人,所以死了也就死了。其实他也知道,像高干这样儿的人,你就生擒了,也没大用。一是他不会配合己方,对己方没什么用,二就是,他更不会投降,所以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就算这时候生擒了他高干,估计之后自己主公也得杀了他。
张绣他说想得确实是没错,高干落入到凉州军的下场其实就是一个死,没有第二种可能。
此时就听张绣大喊,“高干已死,降者不杀!”
这时候已经冲进晋阳城杀敌的崔安也听到了张绣所喊,心说自己没赶上好时候啊,赶上了个尾巴,这张绣一喊,那并州军士卒,除了那些死忠之外,其他人可是再也没什么战心。算了,自己还是赶紧趁机杀敌吧,要不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结果崔安忙着杀人,结果一堆堆士卒都扔下兵器,投降了:“我等愿降,我等愿降啊!”
崔安一看,唉,真是,没赶上好时候啊。自己这一会儿杀得可真不痛快。张绣的话也真是起了大作用,要说高干活着的时候吧,并州军士卒确实还能和凉州军负隅顽抗一会儿,但是这个时候,根本就不行了。就那极其少数人,那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
-----------------------------------------------------
而其他人那边儿,也是如此,马岱、胡车儿他们也是遇到了如此情况。毕竟高干一死,这消息传得最快,所以士卒都投降了。至于还准备顽抗和要为高干报仇的士卒,那已经是凉州军全给灭了。像这样儿的顽固分子,下场从来也是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死,没有别的。
凉州军夜战晋阳,这一战就这么结束了。虽然他们伤亡也并不是很少,但是相比并州军来说,他们可是占了大便宜了。并州军伤亡是凉州军的好几倍啊。没办法,不可能不如此。
而马岱刚想派士卒去把自己主公和郭嘉给请进城里来,马超他们却已经是进城了。毕竟谁耳朵都好使,城内都没什么大动静了,自然就是说明问题。只可能是一方胜利,而另一方惨败。至于胜利的是哪一方,这个还用多说吗。
-----------------------------------------------------
马超和郭嘉还有一众亲卫,是直接就进了晋阳城。
虽然此时还是夜晚,但是还是有很多在打扫的凉州军士卒看向了进了城的自己主公(州牧)。
马超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还是说两句为好。于是便对众人说道:“今夜能破了晋阳,全赖各位用命,破了坚城,胜了大敌!等一切都安排好后,各位当得到应有的赏赐!凉州军。我以你们为荣!”
马超说完后,凉州军士卒爆发除了惊天的喊声。“州牧威武、州牧威武!”
不管马超的官职如今多少而且有多大。至少在凉州军士卒看来,也还依旧是那个凉州牧马超马孟起。当了这十几年的州牧,让马超在凉州军中的威信是无人可及,马超作为这个州牧,更多的不是勇冠三军那样,而是作为一个军的精神支柱。让人所敬仰。
高干死了,并州军人心基本就散了,有几个还死战的。而马超要真是战死,虽然凉州军也不可能都是死忠。但是至少大多数人会为他报仇,这个就是差距。毕竟高干这个并州军才当了多久,而马超这个凉州牧是当了多少年了,根本就是比不了啊。
-----------------------------------------------------
留下马岱和一干士卒在城内打扫战场,马超则带着众人一起到了高干的州牧府。
至于这个时候州牧府是一片狼藉,应该说九成的人都跑了。是啊,谁知道马孟起什么样,万一因为这些时日没攻破晋阳,然后一来再迁怒其他人,这个不就完了吗。没跑的人,基本都是岁数大的,要不就是准备赌一把,毕竟凉州军也好,还是马超也罢,也不是说是那么不好的名声。
马超的名声,就是屠戮过异族,对大汉的百姓倒是没做过什么屠杀的事儿。不想曹操曹孟德,污点不少,所以马超的名声相对来说还真就是不错,至少比曹操强。
所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如今晋阳城终于是被己方所拿下了,所以再看众人表情,轻松了不少,至少还没拿下晋阳的时候是不能比的。毕竟“此一时,彼一时”,不就是这样儿吗。
而马超他自然也是轻松多了,要说这些时日以来,晋阳就像是卡在咽喉的一根鱼刺一样,让他是极其不舒服。因为这么一个晋阳,是差点儿让自己属下丧失战心啊,所以他一直就等着这一天呢,没想到,终于在此时来到了。虽然已经都是下半夜了,但是他却是一点儿困意都没有,没办法,兴奋啊,还有比多日没拿下的城池,然后一朝被己方攻破了更好的事儿吗。
马超问了问崔安,大营的战事,虽然崔安也说不出太多来,但是他也说了几句,毕竟不可能一点儿都说不出来。马超知道魏平在打扫战场,估计这个时候应该是完事儿了。
之后众人是闲聊了几句,然后等马岱打扫完战场,禀报了双方的伤亡结果。众人一听,虽然是此次大胜,但是己方还是损失了不少,不过伤亡也是在所难免,毕竟那并州军比己方伤亡得都多。
“好了,伯瞻,让人把高干的尸身送回冀州吧!”
“诺!”
马岱应诺,不管怎么说,虽然是敌对,但是还是要给死者以尊重。此时马超能做的,也就是把高干的尸身给送回冀州了,他家人自会把他安葬到老家。不过之后的事儿,就不是马超所能管得了。
众人又闲聊了几句后,马超就让他们都休息去了。虽然这个时候快天亮了,不过还是能休息一会儿的,明日还有明日要忙的东西,所以能休息一会儿还是休息一会儿为好。(未完待续。。)
第六六〇章 张益德攻取四郡
晋阳城,经过凉州军这么些时日的进攻,终于是在这一夜给拿下来了。这就是“黄天不负苦心人”啊,而凉州军的士卒就是如此的感觉。当然了,其实也还是少不了所有人的努力的,所以才能如此,大家都明白。胜利和荣誉绝对不是某一个人的,而却是每一个人的,这就是如今的凉州军。
当然,这个事儿可以说是出乎意料,但是却也可以说是必然的。为什么这么说,说是出乎意料吧,那是对并州军对高干他们来说的。毕竟昨日还让凉州军束手无策的坚城,怎么在一夜之间就被破了,被敌军攻占了呢?那么必然,这个自然就是说如此结果是必然。毕竟一个那种水平的吕威璜,居然敢在郭嘉这样的人面前用计,所以其实和找死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要说在天底下超过他郭嘉郭奉孝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是他吕威璜那样儿的就是了,所以他确实也是班门弄斧了。不过其实他也应该庆幸,毕竟他这次碰到的是郭嘉,最后他自己不过是被人斩杀。假如他这次碰到的是很久不出手的贾诩的话,那么他可能如今就变成是其他的死法了。并且并州军的损失就不一定成什么样了,还能跑了高干那几个属下吗?
不过事情到了如今这样儿,并州军的下场也没好了哪儿去。高干和吕威璜全都是身死的下场,而且并州军士卒依旧是损失惨重。
-----------------------------------------------------
当张飞、典韦、管亥还有武安国四人带着三万的并州军士卒从西河郡直接兵进了朔方才知道,什么叫艰苦的环境。
难怪这个地方是不被袁本初重视,这也真不是没有原因的。就说他们走这一路吧,从西河的离石城,一路奔向西北,去往朔方的临戎。而这一路上。张飞他们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主公一定要花费重金请了好几个向导。可以说自己主公之前那是给了几人的家人多少钱,他们最后才算是跟了己方的,可以说是能效死命的人。
而进了朔方之后,要去临羌,至少是要过一小段的沙漠,结果就在这沙漠中行军,可把张飞他们给苦坏了。如今的凉州军士卒,还真是没什么在沙漠行军的经验,并且倒霉。一下就赶上了沙漠风暴,直接就损失了一些人马。没办法,是谁也没经历过这事儿啊,几个向导也是心中暗叫倒霉啊,心说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么危险的东西居然还是让自己等人给碰到了。
好在张飞他们确实是没什么经验没错,但是几个向导可是有经验的。所以最后是指引着大军平安穿过了沙漠。不过张飞他们都知道。要不是有这么几个向导,明白人,估计己方还不一定要死多少人呢。所以他们也确实是挺佩服自己的主公,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自己主公能想到,要不如此的话。己方士卒可就要伤亡多了。毕竟人力再强,也不可能和老天对抗啊。
-----------------------------------------------------
而等张飞带大军到了临戎城后,本来他的想法倒是挺好的,不过他却是打错了如意算盘。
之前张飞是认为。整个朔方才有多少人啊,而且守卒估计也没多少吧。结果确实,朔方郡确实是没多少人,但是整个临戎城却拉出了五千的人马守城。后来众人是明白了,心说这个朔方可是北方的边郡,而这个临戎城则是朔方的第一大城,所以袁本初在此驻扎下有五千人马,其实也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
而张飞认为己方三万大军来此,对方应该投降了吧。结果不是,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人家根本就没有一点儿要投降的意思,没办法,不投降,那就战吧。结果第一次试探进攻,没什么,直接就退回来了。众人也算是在意料之中,毕竟谁也没指望第一日就破了城。结果第二日再进攻,却发现还是没能破了人家的临戎城。本来众人还挺有信心,但是结果……
看着武安国退下后,一脸苦瓜相,其他人也不好说他什么。毕竟对方反抗得激烈,确实不是说轻易就能拿下的。你看上郡还有西河郡,那情况不一样。
而向导这时候也说话了,他们说得简单,说朔方、五原还有云中这几个郡,是属于并州最北边的几个边郡了。可以说一直以来,这些年还算不错,但是之前却一直都是饱受鲜卑等异族的进犯,而这儿的人对打仗那真都是太熟悉了。
不过这个却不是最为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在这儿守御的人守御的士卒,可以说是全并州条件最苦,而且还最危险的。所以就造就了,在这几个地方守御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软骨头,哪怕败了,最后无非就是一死而已。连鲜卑这些异族都不怕,还能怕自己这些人吗。所以让他们投降,那绝不可能啊。只能是把他们杀败,却不可能让他们直接就这么投降。
结果听了几个向导这么一说,张飞几人也是不住点头,心说,这样儿才是真正的并州军啊。
其实像己方的凉州军,当然也有守御在边郡的士卒。这个时候,李为十八子他们不是就带着三万的凉州军士卒,一直在金城和西羌的边界上,时刻防备着羌人吗。
而如今中原这边儿的战事是如此紧张,但是自己主公可从来都没让李为他们十八个人过来,还不就是羌人那边儿得有人坐镇,要不真不行啊。而且这么说吧,跟着李为的三万士卒,绝对比如今己方所带的这些凉州军士卒还狠,战力还要强。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能抵挡得住异族。而自己主公把最强的战力是留在了边郡,也是为了能稳定住大后方。
毕竟凉州一乱,肯定是要让自己主公很难去分身顾及的。后院不起火,才算是最好结果。
并且他们其实也知道自己主公的一些想法,在自己主公看来,怎么也要把最狠得士卒留着对付异族才行,而绝不是去对付自己人。毕竟自己人再怎么打,那都是内部自己人之争,但是对异族,那绝对就不一样了。差得远了。
其实马超他也确实是这样想的,虽然他的眼界比当今的人要开阔得多得多,但是他终究还是一个华夏民族的人,而却不是一个异族的人。所以马超有时候觉得自己其实还算是不错,但是真正惹到他了。他也不吝啬把异族哪支给屠戮一下,而当年的烧当羌。可以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所谓是前车之鉴吧。
-----------------------------------------------------
之后第的三日,凉州军这才终于是拿下了临戎城。说实话,确实是不容易啊,因为这里的守卒基本个个都是桀骜不驯,让他们投降,只能是打服他们才行。可你要是异族还不行。所以也就是自己人,都是汉人的队伍,最后张飞他们攻占了临戎城后,他们才算是勉强归降了。是啊。就这还是比较勉强的,可见他们还是没有真正服了凉州军。
临戎城拿下了,众人是皆大欢喜,毕竟三日拿下这么一个城,就算是不错。虽然和己方所想的是有出入,但是怎么说这个朔方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所以三日拿下来,不丢人!
众人胜利了,不过却没派人去通报自己主公。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公此时一定是忙着兵进太原,杀奔晋阳。至于自己这边儿的小事儿,那就不用多说了。并且他们想得简单,那就是等着拿下朔方、五原、云中还有定襄四个郡后,在一起禀报自己主公也不迟。
就这样儿,拿下了朔方后,张飞留下了管亥,让他带兵五千,守御临戎,而他和典韦还有武安国几人是直接就去往了五原。
-----------------------------------------------------
五原因为一个人,所以让这个郡在天下算是很有名吧,这个人自然就是在天下被人称作是虓虎的吕布吕奉先。以前董卓手下有个叫李肃的人,也是五原人,但是他在天下可没吕布那么有名儿。所以很多人知道吕布是五原九原人,但是却不知道有个李肃也是五原人。
兵临九原城下,张飞几人也是无限感慨啊。几人都听过自己主公讲过吕布其人的事迹,当然从他和丁原丁建阳进了雒阳后,一直到之前身死江东,这些基本上天下人很多人都知道。不过对于吕布之前都干过什么事儿,知道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但是马超自然算是知道得很多很多的人,不只是马超和吕布相识得早,更是因为张杨的原因,所以马超知道得真是不少。
众人看着如今依旧是屹立在此的九原城,想到当年吕布吕奉先便从此城走了出来,然后直到如今。九原城是依旧在,但是他吕布吕奉孝却是身亡了,化作了一抔黄土。
而吕布身死前,也不知道他是有多少年没再回过家乡了,而几人此时也是不知不觉想到了自己家乡。关键几人的家还都不是在自己主公的势力范围,张飞家在涿郡,那是幽州的地方。典韦家在陈留,那是兖州的地盘。而武安国呢,家在北海,是青州的地界。
几人抛开感慨,依旧还得是带兵进攻九原城。结果这次比朔方的临戎还要困难,足足攻了五日啊,才拿下了九原。几人也不得不感慨,这城果然是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
-----------------------------------------------------
至于之后的云中,虽然是不像五原郡那么难拿下,但是也攻了四日才算成功。而张飞他们也算是见识到了,这个在边郡的守将和士卒果然不是善茬,真是难对付啊。
最后到了定襄,张飞他们就剩下不到八千人了。当然了,之前在朔方、五原还有云中是各留下了五千人马,要不也不能这么少。
定襄倒是不错,人家是投降了,毕竟不投降也敌不过,整个定襄郡一共才多少人啊,和之前的五原还有云中却是比不了的。(未完待续。。)
第六六一章 许攸谏言袁本初
并州全境,如今却已是全部都被马超的凉州军给收到了手中。而无论是对马超他们来说,还是对凉州军来说,这自然是大胜了。而除了晋阳城之外,其他的郡县相比之下,其实基本就算是没有费多大力就拿下了。
而张飞几人带兵夺取了四郡的消息,马超此时自然已经是知道了,而他这个时候则是在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如今只要把并州暂时安排好后,他就可以带兵直接进冀州了,但是首先是还得从凉州和司隶调兵过来才行。毕竟马超也清楚,冀州可不是之前的那几个州,那可是袁本初的大本营,所以肯定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拿下的,冀州要苦战,并且不一定能全拿下啊。
马超在并州忙着,并且等着己方的大军到达。本来他以为袁绍和曹操应该没有那么快就决出胜负,但是他所想得却还是没有变化来得快。
-----------------------------------------------------
之前己方和兖州军在官渡是战了一场,而此则让许攸想了不少。当他看到自己主公因为这么一场并不算胜利的,也不占什么优势的一战,就如此沾沾自喜,他算是明白了,自己主公如今却是早已比不得那个曹操曹孟德,曹阿瞒了。
要说许攸确实是对曹操的为人有意见,但是他却也不得不承认的是,曹孟德其人确实是像许子将所评价得那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今是都什么时候了。乱世啊,所以……
看到自己主公如此,许攸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他心说,就别说是自己了,估计整个天下,也没人再能让自己主公改变了吧。哪怕就是姜尚再世,留侯再生,也难以让自己主公最后得胜啊。这不是许攸他没信心,而是袁绍实在是让他没有信心。许攸认识袁绍和曹操这么多年,如此这个情况。他确实是不难知道,到底是谁最后能获胜。
-----------------------------------------------------
今日许攸已经是下定决心了,最后是劝说自己主公一次,要是自己主公能听,那么一切还算是能挽回。可要是不听的话,那么自己也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儿了。
说实话。如今的许攸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能和冀州刺史王芬一起相商废立的南阳许攸许子远了。可无论心是怎么去变。许攸有一点却是从来没有变过的,那就是其人的傲气。对,就是这个。许攸他可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比田丰、沮授还有审配他们差什么。至于逢纪、郭图之流,许攸还真就从来没放在眼里过。
但是许攸却知道,自己并不受自己主公的重用。对,就是如此。因为在冀州军中。真正受自己主公重用的人是郭图、逢纪还有审配,就这三个。说实话,那郭图、逢纪,许攸觉得不是自己看不起他们两人。就凭他们两人怎么能和自己相提并论。至于审配,其人倒确实是有些本事,但是比起自己来,还是要差点儿的。不是许攸自大,而是他真有这个本事啊。
可自己虽然有本事,但却还是没有这几个混得好,确实是说明问题。许攸明白,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三个人几乎就是从来都不怎么去反驳自己主公,而且还很会拍马。至于说忠诚,除了审配算是个挺忠心的之外,那两个,许攸是一点儿都没感觉出来,他们有多少忠心。但是自己主公还就重用他们,所以许攸也真是生气。
所以在许攸眼里看来,不说自己和自己主公认识几十年了吧,就凭自己本事,怎么也能受到重用,但是事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所以许攸这些年却是越来越沉默了,不怎么爱说话。因为对他来说,自己主公都不重用自己,自己也真是不想说什么。并且最为关键的是,自己说得就算是有道理,可自己主公也不会听的,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
许攸来见自己主公,袁绍一听是许攸来了,赶紧是让人请他进来。
说实话,袁绍如今的年纪都已经过五十了,可以说他年纪越大,就越爱去想以前的那些陈年往事。这么说吧,袁绍和曹操还有许攸那都是少年时代就相识的老朋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虽然如今彼此身份不同,而且还为敌对,但是这份交情,是,虽说如今肯定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儿,但这却也是谁都忘不了的。
本来袁绍这时候不想见别人,但是一听是许攸来找他,他就让人把许攸给请进来。他是想到了从前那些往事,所以袁绍也没说不见。既然他许子远要见自己,那么肯定是有要事,所以自己还是见见为好啊。
所以袁绍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准备见许攸一见,这都是看在老朋友的面儿上。是啊,袁绍能不累吗,他可真是身心疲惫。并州的战报已经都传到他这儿了,雁门和上党是皆以失守,而马孟起正在带大军围困晋阳城,所以袁绍头发都白了不少根。确实,其他几个郡他送给马超都没关系,但是雁门和上党丢了,他确实是心情不爽,而且如今太原也悬了。
况且还有自己如今和曹孟德对峙于官渡,虽然自己是小胜了一阵,但是却不算什么大胜,所以自己是心有不甘啊。但是却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能一举破敌。那么今日许子远特意来见自己,莫不是……
袁绍他这么一想,还真是,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所以一下又来了精神了,要是他许子远真有办法能破了曹孟德在官渡的兖州军,那可真是及时雨啊!抱着这个心思,袁绍对许攸来见自己,他却是也挺期待着。
-----------------------------------------------------
见到自己主公后,许攸是赶紧施礼:“攸见过……”
袁绍是赶忙一摆手,笑道:“子远来了,快,坐吧!”
许攸一看自己主公的态度,这个表情,心说,莫非主公只要自己是给他献计破曹孟德的?不过就算知道,可能不能用,这个就不一定了啊!
“谢主公!”
许攸则坐了下来,而此时袁绍则赶紧问道:“不知子远此来,所为何事?”
许攸一笑,“主公,攸是特来助主公破曹贼!”
袁绍闻言,心说好,我就知道,肯定是如此了!好,好啊,你许子远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是不在话下!
要说袁绍其实还是真知道许攸的本事的,毕竟几十年不是白认识了。
但是却不怎么重用许攸,这个对袁绍来说,他总觉得许攸想得和自己总是不太一样,而郭图和逢纪他们倒是和自己想得差不多。所以,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怎么去问许攸什么了。但是不去问他,却并不代表袁绍就忘了许攸的本事。其实在袁绍看来,自己就算没有你许子远,一样儿能行,所以就这样儿一直如此。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了,可他也放不下面子去单独找许攸问什么。不过此时倒是挺好,许攸是亲自来找自己了。
“好,却不知子远有何妙计啊?”
许攸一听,连忙说道:“主公,这妙计倒是不敢当,不过攸认为,只要主公能如此,定能起到效果,并且能破官渡之兖州军!”
袁绍一听就来了兴趣,“计将安出?”
许攸笑道:“主公此时当奇袭许都,断曹孟德粮道耳!”
结果袁绍一听就是一皱眉,心说你许子远怎么和田元皓还有沮公与说得一个样儿。不过也不是完完全全一样儿,他们只是说了袭许都,但是没说粮道什么的。不过他们是说了袭许都,但要真是己方能拿下许都,不,就算是把许都给四面围上,其实就算是断了敌军的粮道了,这个袁绍还是明白的。
可结果他们两人是让自己给关了起来,那你许子远今日也如此说,难道也是想如此不成?
如果许攸要是知道自己主公如此想法的话,他肯定会大呼冤枉,这不就是那个好心当成那个什么什么了吗。自己比谁都冤啊,田丰沮授怎么能和自己相比,话说他们如今在何处。
能有一分钟,袁绍和许攸是谁也没说话,最后袁绍却是缓缓摇了摇头,“子远,此事不可为啊!”
许攸闻言,他这心是一下就凉了半截,不,应该说是一大截啊。果然是不出自己所料,自己主公终究是不会同意如此的。这也是自己主公和他曹孟德不同的地方,许攸很相信,如今此时对面的人是他曹阿瞒,而不是自己主公的话,自己如此一说,基本上他就一定会同意的。可惜啊,自己主公终究是……(未完待续。。)
第六六二章 许攸谏言袁本初(续)
虽然自己主公的态度确实是在许攸的所料之中的,但是却也难免让他失望,真的,他是不得不失望啊。自己主公这次如此不听自己的谏言,拒绝了自己提议,那么他日是必将要失败。
许攸此时则是狠狠一咬牙,再对自己主公说道:“主公,如今只有是奇袭许都,断了曹孟德的粮道,我军方能取胜啊!所以,还请主公三思!!”
袁绍一听,眉头皱得更深了,心说你许子远难道就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吗,那许都是那么容易就拿下的吗。可自己一旦派出冀州军去奇袭,估计还没等进到豫州吧,就得让人家敌军给发现了,所以这事儿可为吗?到时候奇袭不成,不是反被天下人所耻笑?你许攸许子远到底是何居心,想让自己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不成?
而这时候袁绍是把脸一沉,随即便说道:“子远莫不是想学那田元皓、沮公与不成?”
这话可就是代表着袁绍的态度了,而许攸是聪明人,可能不明白吗,所以他一听,是赶紧出言说道:“不敢,攸不敢!只是,主公,如今我方与那……”
结果这次还没等许攸把话说完,袁绍已经是不耐烦地一拍桌案,“休再多言,你下去吧!”
许攸闻言是微微一闭眼,心说,完了,这真是天要亡冀州军啊!今日主公既然如此,那么要是真没有什么奇迹发生的话,是必将失败,看来自己也只能是早做打算了。而冀州军大营,已经不是自己所要待的地方了。
对于许攸来说,他的本意倒真是不想背叛袁绍。不过这些年,自己主公确实是让他失望。而那几个人,他也真是看不顺眼。所以许攸就想去做自己所能做的,好让所有人,让天下人都看看,自己谏言都没错,自己的本事也绝对是不错的。然后再说之后的事儿,自己没有当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了,也许归隐才是自己最好的结果吧。
但是在这之前,自己必须要让天下人都认得自己,南阳许攸许子远才行。
-----------------------------------------------------
结果这个时候。就从邺城传来了审配的急报。而审配如今已不在官渡这儿了,他是刚在不久前被袁绍派往了邺城,去防备马超去了。毕竟马超已经是兵进太原,围困晋阳,袁绍他这时候也真是没底了。自己那外甥高干,到底是能不能守住这个晋阳。
要说之前袁绍认为雁门还有上党都能守得住。结果是出乎自己的预料啊。两个郡没多久是都失守了,所以如今袁绍对晋阳对高干,也真是没有太大的信心了。可袁绍他自己也不可能回邺城,所以就只能是派其他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往邺城,镇守这个对冀州最为重要的治所。
而审配发来急报。袁绍一听,那肯定是没什么好事儿。可虽然是不想看,但是还是展开一看,结果就这么一看。就让他是气愤非常啊。
而许攸他一看自己主公这样儿,心说真不会是出什么大事儿了吧。不过以马孟起进兵速度,怎么也不可能已经是兵进冀州了?而且冀州的郡县可不是那么容易能拿下来的,自己主公在冀州经营了十数年,那绝对是一朝一夕才早就了如今的坚城。冀州绝对是比一般的州更加难以攻取,哪怕是以强悍战力闻名天下的凉州军。
不是许攸小看凉州军,而是冀州的郡县,你没有真正在那儿待过,你确实是很难有那种感觉的。而许攸在冀州都十几年了,还真是了解知道不少的东西,所以他很清楚,冀州对谁来说,那都算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绝对是。
可结果此时他是刚想问自己主公什么,就见袁绍狠狠一拍桌案,喝道:“许攸,你自己过来好好看看,这到底是什么?!”
许攸一听,心说怎么这还和自己有关系了?他这时候突然是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结果从自己主公的案上把审配的急报拿过来这么一看,他心里就咯噔了一下,然后赶紧对袁绍说道:“主公啊,主公,此绝对是审配陷害于我!攸为人如何,主公当……”
可袁绍则是没好气儿地对许攸摆了摆手,厉声说道:“下去,下去!!”
许攸轻叹了口气,他心里都明白,也更是知道,自己再说什么都没用了。这其实也算是自己主公相信自己吧,要不估计最后得把自己也一并都给处置了。毕竟自己主公是个什么样儿的人,自己都认识他几十年了,还能不知道吗。只是自己这个时候却不知道是改笑好,还是应该哭好啊。
-----------------------------------------------------
其实审配从邺城给袁绍送来的急报写得倒是很简单,说得就是关于许攸侄子的事儿。许攸他没有儿子,但却是有个侄子,而且这个侄子在邺城算是管理粮草的这么一个小头目。结果审配在邺城,在查粮草的时候,就一下发现了许攸这个侄子贪墨了一些粮草。毕竟审配是什么人,这点儿小伎俩还能瞒过他吗,所以最后审配把其人给抓了起来,请自己主公做决断。
要说贪墨粮草,在军中那就是死罪,但是审配他确实也比较狡猾的一个人,他虽然没明着说什么,但是在急报中,字里行间的意思,有意无意就说,许攸的侄子背后是不是有人指使。虽然他侄子最后也没说什么,都是承认是自己做的。但是审配那意思可再明显不过了,背后有人指使,那么除了许攸之外,还能有谁了。
而袁绍生气是却是两个事儿,这第一个自然就是贪墨粮草,要说你收人家点钱财什么的,袁绍也不是那么太爱管这样的事儿。对他来说,钱这个东西,收了也就收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粮草是什么,那是整个大军的命脉,更何况如今自己正和兖州军对峙在官渡,虽然粮草还算是不少,但是也不是那么特别特别多。所以袁绍一听有人贪墨粮草,他是特别气愤。
袁绍虽然毛病不少,但也还不至于糊涂成这样儿,连贪墨粮草这事儿都不闻不问不去管,那不可能。而且他是最为痛恨这个贪墨粮草的人的,因为如此一来,自己大军很可能一下就因为粮草不济,然后就输了。那么到时候天下人该怎么看自己,不让天下人看笑话了吗。
你看袁绍总是想天下人怎么看自己,他倒是几乎从来是不想自己的一干属下都是怎么看待自己这个主公的。当然他要是能想很多还很明白,他也就不是那个袁绍袁本初了。袁绍这个人就特别好面子,而且因为出身世家,所以特别在乎这个名声。这绝对是一点儿没错的,所以手下一拍马屁,说他这好那好,他就是最爱听,他以为自己属下都是这么认为的呢。
至于第二,那就是因为其人可是许攸的子侄一辈。袁绍当然还没老糊涂,所以以他自己对许攸的了解来说,知道许攸的为人。虽然是爱贪小便宜,但是却绝对不会指使自己侄子去贪墨粮草。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面前,他许攸许子远绝对是能分得清楚的。但是袁绍他生气的是什么,他生气的就是,你许攸的侄子如今犯事儿了,可能你不知道,但是你绝对是管教不严。
袁绍还依稀记得一些,他侄子的父母都没了,所以许攸他这个族叔,那就是他侄子的父亲,所以他的侄子、儿子犯事儿了,可能和他许攸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吗。往小了说,这就是他许攸许子远管教不严,往大了说,其实也真是可以像审配那样儿,就把这个事儿也安到许攸身上,也不是不行。
所以才让袁绍是如此生气,不过他也不会去讲什么情面。既然是贪墨不少粮草,那么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至于许攸,袁绍此时真是看都不想看到他。你自己的侄子在邺城贪墨粮草犯事儿了,你还跑这儿来给自己献计,自己能听你的吗?你让自己如何相信于你?
就这么一下,可以说袁绍就是不想相信许攸了。更何况,他是真没有去奇袭许都,去断曹操粮道的意思。因为在袁绍看来,这事儿成不了啊,他曹孟德就好去断别人的粮道,而他自己的粮道能不好好保护起来吗?就这么让自己去奇袭许都了,然后让自己断了他的粮道?可能吗?袁绍觉得,怎么想怎么都感觉不现实啊。
-----------------------------------------------------
听了自己主公的最后一句,下去,下去,许攸是彻底死心了。他算是明白了,天意如此,可奈何啊!自己还是去做自己该做得事儿吧,此后天下人当知自己,南阳许攸许子远。
许攸很平淡地对自己主公说道:“诺!攸告退!”
不过许攸在心中说道,也许之后自己于主公您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吧。或者应该说是,很难再见一面了。
许攸绝对是有他自己主见的人,所以如今他最后的一丝侥幸心理也没有了,他自然是要去做他想去做得事儿了。至于到时候天下人如何看他,他没认为很重要。而重要的是,天下人会听到自己的大名儿,而这,其实就足够了。(未完待续。。)
第六六三章 谋士夜入敌军营
许攸是无奈异常地退出了袁绍的中军大帐,而再最后看了一眼大帐后,他是扭头便离开了。
他知道,自从自己退出这个大帐之后,就和自己主公是缘分已尽,而自己能做的却已经是都做了,至于剩下的,那则是自己该为自己去做得事了。许攸自问自己这十几年来,在自己主公帐下做事儿,从来都是没有愧对过自己主公什么,但是自己最后如何了,还不是成了如今这副模样儿。所以哪怕自己被天下人所唾骂,自己也得向天下人证明一下自己才行。
因为自己主公不用自己之计,所以他日是必败。而自己此时不去曹孟德大帐,还能如何?等自己帮了曹孟德大胜之后,自己也算是完成自己所想要做的了。
-----------------------------------------------------
要不怎么说许攸这个人和一般人所想得就是不太一样儿呢。要说很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所以都不会这么去干。这边先给自己主公献计,然后自己主公不采纳,马上就又转投敌方去了,然后帮对方胜了自己原来主公一方。这样儿的人其实并不是没有,但是肯定不会是很多就是了,可许攸却是少数人中的一个。
而至于许攸在邺城的侄子,说实话,他也根本就是没想太多。虽然自己是就这么一个侄子,但是对他来说,许攸觉得自己其实做得已经就算是不错了。
但是所谓你自己的路却是你自己走出来的,最后走出什么样儿,自己也不可能都管得过来,所以如今他贪墨粮草而且还被审配所抓到了证据。那么他就该死,自己也不可能会去为他求情什么的。不管怎么说,许攸还是个知道规矩的人,这事儿确实不算小了。自己侄子不死,真是难以消自己主公的恨啊。
-----------------------------------------------------
到了晚上,许攸是一个人就离开了冀州军大营,连东西收拾都没收拾,不过说实话,他也真是没什么东西可收拾的。许攸这个人除了他这么一个人之外,就有几件衣物。而其他东西真就是没有了。至于说钱财,哪有行军打仗还带着那个的。
至于大营的守卫,看到他后,那也是连问都没问。是啊,他们还都知道。这个子远先生,那不只是自己主公帐下的谋士。更是从少年时代便和自己主公相熟。都认识几十年了。所以对许攸直接出了大营,奔向了兖州军方向,他们就和没看见似的,管都没管。有的人还以为是自己主公让他去出使敌营呢,这个也并不是说没可能,所以许攸就这么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对许攸来说。这事儿光明正大出去绝对是没有人管你。可你要是偷偷摸摸地走,那么被人发现了之后,肯定就是问题了。许攸对这个冀州军士卒的心里,把握得还是挺准的。
-----------------------------------------------------
许攸此时已是来到了兖州军大营。不过还没等他靠了多近,便被士卒给发现,而且还把他给控制住了。毕竟兖州军士卒也不是废物,更是不认识他,所以不可能像冀州军士卒那样儿,什么都不管不问的。
“什么人?再往前走,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许攸一下就不敢动了,关键是他也不能动了,因为他发现兖州军大营的守卫,有人是用弓箭正对着他,而也有人的兵器则是正距离自己的胸口不远了。
许攸心说,自己什么时候受过这待遇,今晚倒是开了先河了。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谁让自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呢,都是无奈啊。这个时候到人家这儿来,就得听人家的才行,不都是如此吗。
他此时则是一笑,“还请通禀曹司空一声,就说南阳许攸求见!”
不管怎么说,哪怕许攸是不待见曹操其人,但是为了达成自己最后的心愿,他却还得是客气点儿。要不来一句,通禀曹阿瞒,那估计他马上就身首异处了吧。许攸不是傻子,什么时候说什么,这一点他其实还是知道的。
兖州军守卫一听,南阳许攸?没听说过,是啊,除了冀州军之外,还有几个人知道他许攸许子远的,真就是不多啊。
兖州军大营的守卫确实还算不错,一个人对许攸说道,“好,你等着,我去通禀主公!”
“多谢!”
主公身为这么个文人,他能对士卒比较客气,这就算是不错了。还是,形势不行,是你求别人来了,所以不能不低头。
-----------------------------------------------------
此时曹操的大帐中,守卫前来禀报,“报主公,大营外一人自称是南阳许攸,求见主公!”
曹操一听,什么?南阳许攸?果真是子远来了?太好了,真是他的话,自己破官渡有望!
“快,请,别,还是我亲自去请!”
本来曹操那意思让守卫把许攸给请进大帐,不过稍微一想,还是不行,毕竟许子远那人对自己的意见实在是太大。而如今他这个时候能放下这些来自己的大营,那肯定是要给自己出主意的。反正只要是能胜了冀州军,那么自己亲自到营门口去请他入营,这也是应该的。所以曹操就决定是自己亲自迎接,这样最好,而不能让别人去。
守卫一听,心说幸好是没敢怠慢其人。看这样儿,那个南阳许攸。自己主公居然是这么重视。是啊,有几个人值得让自己主公亲自去营门口去迎接的,但是这个许攸却是做到了。
-----------------------------------------------------
曹操也顾不得去叫别人,是自己一路连跑带巅就来到了大营门口。要不是怕影响不好,曹操估计直接就飞奔了,但是毕竟在自己大营,当主公的肯定是不好这样儿。
到大营门口后,曹操是一眼就看到了许攸,忙对士卒喝道:“做什么!还不把兵器放下!”
守卫一看,自己主公居然是亲自来了。心里自然知道,这个南阳许攸不是一般人啊,要不自己主公能亲自来大营门口迎接?天底下一共才有几个人能如此啊,可这个许攸却是如此。
许攸自然也是看到了曹操,他倒是真没有想到。曹操能亲自来大营门口找他。他此时是很明白,他曹孟德是真心想要马上就胜利啊。能大胜冀州军。兵进冀州。不过自己要是不来,他们可能很难成功,但是自己如今一来,他们就马上要大胜了。
许攸赶紧先出言说道:“哈哈哈,曹公!”
曹操到许攸近前后,是把手一摆。“子远为何如此客气,快随我入帐一叙!”
说着,便拉着许攸的手,是直接就进了大营。其他几个守卫还有一些士卒看到后。冷汗是直冒啊,心说还好,还好,自己等人对这个南阳许攸,没有什么特别失礼的地方,要不看这人和自己主公的关系,估计要是他撇撇嘴,自己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啊。
就看自己主公如此给其人面子,就知道自己主公是有多么重视这个南阳许攸了。是啊,曹操能不重视吗,至少如今他这边儿确实是没有什么好办法能一下就大胜袁绍的冀州军。所以他才是对许攸如此客气,甚至直接亲自出营来迎接他,说到底,还不就是为了能破敌吗。尽管如今曹操的兖州军粮草还算是够用,但是却也不可能一直就这么消耗下去。
毕竟之后还得兵进冀州、兵进青州、还有幽州呢,那粮草少不了啊。所以对曹操来说,这个时候就要有大胜,然后乘胜追击。他可是知道,如今马超已经是围困晋阳了,估计并州马上就能拿下了吧。一个马场没有了,就只剩下幽州了。自己要是再占不了幽州,那么马匹的问题却是没有好办法解决了。所以曹操也着急,是能不着急吗。
-----------------------------------------------------
曹操是亲自把许攸,从大营一直给拉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许攸也不得不在心中说,曹孟德其人确实是比自己主公强。至少哪怕来个天下的名士,自己主公也很难做到如此,至少他也能情人进来,甚至亲自去请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真要他手拉手把人给拉进中军大帐,这个事儿他却还是做不出来的。
看曹孟德算有些衣衫不整,就知道,他听了自己来此后,是直接就来大营门口迎接了,也不不得别的。但是自己主公的话,因为出身世家,所以肯定还得整理下衣冠什么的。当然也不能说这个就不对不好,只是对许攸这样儿,并非是出身什么世家大族的人来说,他们其实也并不是太在意这些东西的。
当然了,要是把曹操换成是袁绍的话,许攸这样儿的人来投奔他,他也不可能是亲自出大营去迎接就是了。对袁绍来说,许攸还不够格啊。哪怕自己和他认识几十年了,那也不够。
要说什么样儿的人,袁绍能去亲自迎接进大营呢。那怎么也得像荀彧这样儿的,还算是差不多。在天下是鼎鼎大名,并且还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世家子弟。要不换成是别的人,袁绍都不会如此啊。
-----------------------------------------------------
进了大帐后,曹操是特别热情,“来来来,子远快坐,坐!”
“多谢司空!”
曹操一听,他是故意把脸一沉,“子远如此太见外了,你我乃是相交数十载的故人,怎能如此客套?”
许攸闻言,是在心里直摇头啊。心说曹孟德啊,从当年你出卖别人的时候,那个时候,咱们其实就已经是走向了不同的路了。至于如今我能来,不是来投奔于你,不过就是给你出个主意罢了,你我不过就是各取所需而已,没有其他的。(未完待续。。)
第六六四章 谋士夜入敌军营(续)
许攸他当然不会把曹操的这话当真,他曹孟德是什么人,那可是“乱世之奸雄”啊!而且他也知道,如今如此情况,那都是因为他曹孟德对自己有所求,所以才把自己给放低了姿态,要不,呵呵,绝对不会如此就是了。
还是那话,在许攸他看来,自己和曹操也无非就是各取所需而已,而两人不过就是暂时的合作关系。不过曹操不知道这个啊,所以他对许攸还是挺客气的。而许攸也不用和曹操客气,但是说实话,他对曹操确实是不满不少,所以虽然有交情,但是却也真是不想和他走得太近。
许攸对曹操的话不过就是一笑,没有说什么,于是此时就听曹操对他说道:“子远深夜前来,是否有何要事?”
许攸闻言是心中暗笑,心说要是没事儿,自己能来找你曹孟德吗,你这可真是明知故问啊!但是他也绝不会点破这个,只是笑道:“自然,如今曹公贵为大汉司空,在下有事,当然还是找你为好啊!”
曹操一听,看许攸也不正经说,是半开玩笑说着这话,而他呢,倒是也能沉得住气,所以便对许攸说道:“不知子远有何事能用得上操帮忙的?”
许攸闻言就是心中冷笑,“司空可知我为何从冀州军深夜至此?”
曹操缓缓摇了摇头,虽然他猜出了九成,不过却还是摇头,而许攸就是一笑,“司空要是真不知的话,那么在下还是离开此地得好啊!”
说完,许攸就站起来,做出一个要出大帐的样儿来,而曹操当然是不可能让他如此。明知道这个是假的。但是该说得话,该演的戏,肯定是少不了的。
曹操大笑道:“哈哈哈!子远留步,子远且慢!操想到了,是不是子远舍弃了本初,而今夜是特来投奔于我?”
许攸心说,这怎么可能?自己当年就没来找你曹孟德,如今可能还在你帐下效力吗?但是这话他也不可能这么说,所以还是说道:“非也,如今我可是特来助司空成就大事!”
曹操眼眉一挑。“子远此言何意?”
曹孟德啊,曹孟德!你就如此装模作样吧,许攸此时心说。不过他可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人呢,“呵呵,司空要是真不知的话。那么在下还是离开吧!”
“别,别。子远操知晓了!子远是要助我破冀州军!”
听了曹操这么说。许攸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他来说,自己也不在你曹孟德帐下做事,所以真是没必要就什么都可着你来。自己和你妥协吗?不可能,只有你和自己妥协才行,你把话都说出来最好,因为如今是自己帮你。而不是说自己求着你让自己助你!
在许攸看来,如今就是这么回事儿,如果曹操他真要是摆不正他自己位置的话,自己完全可以不帮他曹孟德。如今马孟起可就在晋阳鏖兵。而自己只要到了晋阳,就能让他马上占据坚城,夺取并州。
之后再出几个计策,不说一下就能拿下冀州吧,但是拿下大半个冀州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可绝对不是许攸自大自狂,而是他真是有那个实力本事。并且他在冀州都多少年了,知道的还有能利用的东西可真是多了去了。
-----------------------------------------------------
“司空所言不错!”
许攸说完了,他那意思简单,我都承认了,你曹孟德赶紧来问我吧。
曹操也没办法,他当然知道许攸这个人的为人,就这样儿。他要是看你顺眼,那么他就很主动和你说什么,不用你多说了。但是他要是看不上你什么,那就完了。一切都得你主动去问,那样儿才行。而自己明显就是属于后者,没办法,谁让当年自己是出卖了他们呢。
但是曹操对当年的事儿却是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到如今也依旧是如此。对曹操来说,控制住皇帝没什么,但是要妄谈废立之事,那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臣子应该去做的。而且自古以来,凡是干过这事儿的人,有几个是真正留下来好名声,好像还真就没几个吧。
曹操当年就是从心里往外反对这个事儿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是劝说不了许攸什么。不说许攸根本就说得不算,不是这个事件的发起者。就是凭他对许攸其人的了解,知道,当年其人热血的程度,认定了一个什么事儿,那却绝对不是自己所能改变得了的。其实曹操也是如此,所以就是彼此彼此了吧。
所以最后他是表面上答应下许攸了,然后等许攸离开后,他就去告密了。对曹操来说,自己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这是一个大汉臣子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事儿。他从来都没有认为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对,他倒是认为自己做得很对。古人云,“自古忠孝两难全”,连忠孝都两难全了,那么有时候对皇帝的忠和对朋友之义发生冲突的时候,也是难两全啊。
-----------------------------------------------------
而曹操此时则一笑,心说既然你许子远如此,那么自己就配合你,又能如何。帐中就你我二人,我曹孟德不是袁本初,并不怕失了面子什么的。而且当年的事儿,对自己来说,是做了正确的选择。但是对你许子远来说,自己也是确实把你给出卖了。
“那么敢问子远,到底如何助我军破敌?计将安出?”
曹操是很自然就问出了这话,而许攸闻言心说,曹孟德,如何啊?你不还是得和自己妥协吗?当年自己找你相商大事,结果呢,结果却落了那么个下场啊。我许子远虽然不至于是睚眦必报,但是却也恩怨分明!
对许攸他来说,虽然当年的事儿都过去了二十多年了,但是他却不会忘了。而从那一日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和他曹孟德的友谊根本就比不过他对大汉的那个忠诚。
哪怕如今曹操被很多人说成是曹贼,但是许攸却了解,他曹孟德骨子里却还是心向大汉的这么一个人。他曹孟德的是权臣,但是也终究只能是当臣子,却不会做出别的太僭越的事情来。曹操当年对大汉的心思,许攸还是知道的,哪怕如今他曹孟德确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哪怕如今已经是乱世,他曹孟德是奸雄。
-----------------------------------------------------
“世人言曹孟德擅断人粮道,怎么如今却是没有如此啊?”
许攸没有直接回答曹操,而是对曹操问了这么一句。但是曹操却觉得,许攸他这是在讽刺自己啊。讽刺自己的情报探查不行,根本还没查探出冀州军粮草都屯积到哪儿了。
但是曹操却没说实话,他一笑,“哈哈!子远难道不知?袁本初屯粮重地,有重兵守御,岂是我军所能染指?”
许攸闻言就是大笑啊,“人言曹孟德乃乱世奸雄,今日一见,果然不假!司空还是说了真话吧!”
曹操大笑,“其实我军还未能想到如此,不过如今听子远这么一说,操倒是觉得,的确当如此啊!”
许攸是直摇头,“如此?恐怕不是吧,司空到了此时都不说实情啊,分明就是兖州军到了如今也不知道冀州军的屯粮之所到底在何处!”
曹操一听,“是,不错,子远所言不错,正是如此!还请子远教我!”
-----------------------------------------------------
曹操知道,己方不能查探出来的东西,他许攸必然是知道。而且如今许攸都这么说了,那么他就是有把握计成,所以才来找自己了。
说实话,冀州军在官渡,那可不是一万两万人马,而是好几十万。所以那粮草,绝对是要屯积在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才行,袁绍也明白,所以这事儿是极为隐蔽的,兖州军到现在也不知道袁绍把粮草给放哪了。你说袁绍一点儿本事都没有,不,不是,这难道还不是本事吗。
其实曹操和自己属下也商量过两次,也是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地方,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手下的人倒是对此很小心。因为这样儿的事儿,这么多粮草,屯积在一个地方,你肯定是劫不走,所以只能是放火烧粮。那么你派人少,肯定是不行,成不了大事儿。但是你要派人多,也不行,毕竟好几个疑似都可能的地方,每个地方就派一万人,那都好几万呢。
关键是这么多人行动的话,可能不被冀州军所发现吗,所以曹操和手下的人,是谁也不敢冒险。毕竟这事儿,一次不成,那么肯定就没有第二次了。冀州人家傻啊,给你一次机会,然后还能给你第二次机会?让你去烧粮去?
-----------------------------------------------------
许攸闻言,此时已经是站了起来,然后走到了曹操旁边,悬挂着的地图近前。
而此时曹操也已经是站了起来,他知道,许攸要说冀州军的屯粮之地了。
果然,只见许攸用右手食指,一指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曹操一看,双眼微眯,口中自言自语道:“乌巢泽!”(未完待续。。)
第六六五章 曹操聚众议乌巢
曹操此时他心里所想的就是,果然就是乌巢泽啊,乌巢!其实这个地方,也是他们很多人研究出来,最有可能是冀州军屯积粮草的地方,只是谁也不敢确定这事儿啊。毕竟没有人对此能十成的把握,要不早就出兵了吗。就算把握高的那也不得不顾虑,不敢直接就让自己主公发兵,真万一要不是呢,败了怎么办,没人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吧。
虽然最后自己主公可能不说什么,但是这个事儿肯定是不行。曹操手下的谋士,其实还真算是比较小心谨慎的了。而曹操就更不用了,那多疑的性格,他看哪个地方都像,所以,所以最后这个劫粮的事儿,就这么一直给搁置下来了,直到今夜许攸的到来。
当然以曹操他这个人的性格来说,他要是能就这么轻易就相信了许攸,那他也就不是曹孟德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哪怕如今曹操是九成相信了许攸,但是却还有那么一成持怀疑的态度。他是不得不怀疑啊,万一这个是袁本初之计,是来赚自己去劫乌巢的,而他则是早早就带兵在那儿埋伏好了,就在乌巢等着自己上钩,守株待兔呢,那自己不就损失大了吗。
他袁本初的冀州军损失也许能损失得起,但是自己这兖州军还真是禁不起折腾啊。自己家的事儿自己最清楚不多了,曹操还能不知道这个吗。
虽然曹操也不认为袁绍就能有这决断、有这个魄力、这个本事,但是却是不得不防不是。毕竟许攸可是真从对面,冀州军大营深夜过来的,所以自己能不小心点儿吗。也许他袁本初确实是想不出这计来没错,但是许攸他却可以啊,而万一袁绍还真就采用了呢。
-----------------------------------------------------
听到曹操在那儿自言自语。说乌巢,许攸一听就是一笑,心说,曹孟德啊,如今如何啊,还得是我许攸许子远吧,要不你能确定乌巢就是冀州军屯积粮草的地方吗?哈哈哈,没有我许攸许子远,你兖州军想破冀州军,纯属痴人说梦。白日做梦!
虽然说许攸所想,好像是有些狂妄自大了,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他所想得还真是有道理。毕竟没有许攸说这些的话,虽然曹操不一定就破不了袁绍的冀州军。但是要到什么时候,那可真就是不一定了。至少如今许攸的到来。确实是让曹操的胜利提前了很多。很多。这个是必然的东西,许攸他是很清楚。
“司空觉得如何啊?”
“啊,好,果然是乌巢啊,好啊,太好了!!”
许攸看着曹操这表情。他心里想着,估计他曹孟德这时候已经是心思活络开了吧。是啊,就算是自己知道了这个消息,自己也得想得多啊。不想多不可能,毕竟如今双方对峙,可对他兖州军没什么好处。
“司空,再多了话就不用我说了吧?”
曹操连忙摆手,心说你这就对我说了一个事儿,其他还有呢,你这可没说全啊。
“子远这是哪里话,此事要想成功,却还得仰仗子远啊!”
许攸闻言,是大笑了两声,“哈哈哈!司空此言何意?”
“呃,不知如今这乌巢守将是何人?”
曹操心说,这么关键的东西,你许子远却没说啊!乌巢是屯粮的地方,自己是知道了,可是乌巢的守将,到底是何人,这个可是很重要的一点!
“此人司空很熟悉了,正是当年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
曹操一听,是心里乐开花儿了。要是别人的话,比如张郃、高览、麴义这样儿的人驻守在乌巢,曹操可能还有些顾虑。但是这个淳于琼吗,真是,难道是天助自己不成?
淳于琼,那曹操都认识他多少年了。虽然两人关系不至于是多么要好,但确实也是相熟。淳于琼这人本事倒不是说特别大,但其人确实是有特点。他的特点就是和酒有关,不过不是喝酒,人家是嗜酒,基本是一喝就多,一喝就多,所以……
如果真是此人驻守乌巢的话,那么岂不就是天助自己破敌?不过曹操也真是为袁绍叹气啊,心说你袁本初,自己的本初兄啊,你居然派淳于琼那样儿的酒徒驻守乌巢。可能白日的时候,他还能差点儿,不至于就开喝。但是如今时日久了,而且到了晚上,就凭他淳于琼那个酒包样儿,他要是不喝酒不喝多,那才怪了。
是,酒徒也有出儿的。比如说楚汉时期,刘邦帐下有个人是自称“高阳酒徒”,名叫郦食其,可人家郦食其是什么本事,你淳于琼能和人家“高阳酒徒”比吗。
-----------------------------------------------------
曹操也没去掩饰自己内心的高兴劲儿,直接就说道:“莫非是天助我也乎?”
而许攸看曹操那表情,他其实都知道,曹孟德如今他是在注意着自己的反应,看看自己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过所谓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所以这事儿还怕他如何吗?
“是不是如此,在下倒是不知。不过淳于琼其人驻守在乌巢,确实是给司空不小的机会,这个在下也是如此认为!”
曹操是微微点头,心说看许子远所言,不像是假的。冀州军的屯粮之地便是乌巢,而乌巢守将就是淳于琼。可这个事儿,自己却还是不能草率作出决定,还得和众人商议过后才可!
“哈哈哈,子远所言不错!今夜子远来此,看着是劳累非常,还是早早歇息去吧!”
许攸心里是直翻白眼,心说你曹孟德知道了具体的情况后,就开始赶人了。这不就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吗?不过这个也确实是在许攸的所料之中,但他不在乎这个。他也知道,明日,他曹孟德是必然要和手下的众将还有谋士商议此事,到时候他们自然是会做出决断了。许攸不相信他们不会进兵,毕竟这事儿可是千载难逢,而且迟则生变啊。
“既如此,那么在下便先告退了!”
“来人,带子远下去休息,好生招待!”
“诺!”
士卒赶紧进了大帐。然后带着许攸退下了。其实许攸也确实是挺累了,毕竟他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并且今日又是劝说自己主公,又是来兖州军大营和曹操说话。当然说话并没什么劳累的,不过许攸他这人不是个谋士吗。所以是吧,总是要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他不累才怪了。
所以这个时候。许攸其实也想好好休息一下才好。至于其他还有别的事儿的话,那么之后再说吧。
-----------------------------------------------------
第二日上午,曹操是召集了在官渡,自己帐下的所有人,众人是都到齐了。
都知道,自己主公是有要事说了。消息灵通的几个人知道。昨日夜晚,从冀州军大营来了一个自己主公的故人,南阳许攸许子远。要说对许攸其人,曹操帐下也不过就那么几个人知道。其他人是听都没听说过。所以其实他们就算是都知道了许攸的事儿,说实话,那也是没什么兴趣的。
但是程昱还有荀攸可是知道,别看许攸这人的毛病好像不少,但是其人却是个有真本事的人,而且绝对不能小看了。他昨夜来己方大营,没准就是给自己主公献策破敌来了。至于许攸对袁本初的忠诚,他们倒是没想什么。他们都知道,许攸这个人比较奇怪,不能以常理来推断的,所以他做什么事儿,那都是有可能的。
-----------------------------------------------------
曹操见众人都到了之后,就把之前许攸和自己说的,都和众人说了一遍。众人一听,表情各异,不知道都在想着什么。
其实武将想得更多的是这事儿的真实性,他们也怕这个许攸是来赚自己主公的。不过自己主公也不是那么容易欺骗的,听到自己主公所说之后,他们确实是更倾向于这个事儿是真的。
至于两大谋士,他们倒是知道这事儿就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不过要怎么能到乌巢去烧粮,这个事儿还得从长计策才行啊。毕竟去得人多了,那肯定是不行,所以是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到那不为别的,只为烧粮,不说一把火都把乌巢的屯粮烧光吧,哪怕就烧了一半,那对己方也是大为有利的事儿。并且可以说己方如此,那就是大胜了,之后也一样儿会如此。
谁都知道,如今如果冀州军的粮草就剩下一半了,那么他们就只能是支持之前一半的时日,对己方来说,大为有利。
曹仁开口说道:“主公,此事应该不假。并且淳于琼此人,嗜酒如命,所以真是天助我军也,当早做打算才是!”
曹仁反应比较快,他一下就看到了己方的大好时机。这样儿的时机要是把握不住的话,那么可真是可惜了。他还记得,之前己方很多人就认为冀州军的屯粮之所就是在乌巢,但这个事儿是谁也不能确定,所以最后就没结果了。可之前因为许攸这个内部人士所言,看来自己主公也能确定下来了,那么还等什么,如此机会,不抓住很可能就没有了。
曹仁绝对不是一个冒进派,但是看到了如此机会,他要是还不让己方抓住的话,那么他也就不是曹仁曹子孝了。对于机会的把握,曹仁确实还是不错的,这个倒是。(未完待续。。)
第六六六章 夜袭乌巢烧军粮
在听了曹仁的话后,曹操是微微点头,是表示赞同,而且心说,还是子孝反应最为迅速啊。要说在自己手下这一干武将里,真正能称为帅才的还真就是没有几个,也就是子孝、妙才还有云长算是吧,至于其他人,确实相比之下还是要差上些了。
其实曹操的眼光确实还是不错的,至少曹仁肯定是合格了,但所谓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啊,曹仁虽然不错,但是天底下比他曹仁还要厉害的人物也不是没有,而且还不少,所以……
“好,子孝所言有理,不知各位还有何要讲的?”
众人一听,自然是都明白自己主公的意思,那就是赞同出兵乌巢的,这个没说的了。可是要派去多少人马才行,而且这个事儿不小心肯定是不成啊。他冀州军的屯粮重地,要是能那么容易就被己方给烧了的话,那双方还用对峙到今日吗,那不早就都解决完了?
所以此时荀攸则是一笑,“主公所说不错,此事确实是大有可为!想来许子远所说尽皆无误,当初我们也把乌巢当作是最有可能是冀州军的屯粮重地,如此来看,果然如此,所以当立即兵发乌巢!”
荀攸自然是赞同的,在他看来,这事儿是真的没错了。这样儿的计不会是袁本初能用得出来的,他许攸本事倒是可以,而且也能用计,但是袁本初要是不同意,谁能成功施计啊。
曹操闻言点头,那意思就不用多说了。其实众人也是同意的,这不程昱也说了,“主公,既然驻守在乌巢之人是那嗜酒如命的淳于琼。那么依属下来看,今夜便出兵也不无不可!”
“仲德之言,是甚合我意!今夜我亲自带领五千虎豹骑前去乌巢、子和、云长还有仲康都与我同去,各位觉得如何?”
众人一听,都是不住点头。虽然他们其实并不想让自己主公亲自出马,但是像这么重大的事儿,自己主公要不亲自去,那么他肯定是不放心。而且有自己主公在,那么自然是比其他人处理得更好。毕竟在座的人,可没有能比得上自己主公领军的本事。再说了。兖州军的士卒,那跟着自己主公,和跟着其他人,那能一样儿吗。
至于曹纯,那是虎豹骑的领袖人物。而关羽和许褚不用说了,武艺高超。自然是能保护好自己主公。
众人是一致赞成。然后曹纯、关羽还有许褚三人是连忙应诺,“诺!”
确实,对自己等人来说,自己主公能带自己去,那么就是信任自己,而且不只是这样儿。更是看重自己,知道自己的本事不错。要不怎么不带别人呢,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给带去不是,所以肯定是要有所选择的。那么能被自己主公给选中,那自然就是有面子的事儿了,不就是这样儿吗。
曹操看着众人,心下满意,“好,如此,今夜戌时过后,便兵发乌巢!”
-----------------------------------------------------
最后曹操是拍板儿了,而且这个也是众人一致通过的。至于最后的结果,那自然,反正众人对此是很有信心就是了。许攸能来己方大营,说了还两个最为关键的情报,那么也不得不说,这不就是天助己方吗。
夜晚,戌时刚过,曹操还有曹纯、关羽、许褚便带着五千虎豹骑,悄悄踏上了去乌巢的路。
其实乌巢距离官渡确实并不是特别远,但是也绝对不近。主要是想避开冀州军的探马斥候,那就必须得绕路才行,所以曹操他们几人也不得不小心谨慎的。要不被冀州军的探马斥候给发现,那么可就要前功尽弃了。毕竟冀州军的探马斥候可绝对不是傻子,所以不小心能行吗。
-----------------------------------------------------
乌巢守将淳于琼,今夜依旧是在自己大帐是大喝特喝。
“将军,您不能再喝了!”
“滚!哪晚,不如此,没,没事儿!”
在他的想法中,自己白天少喝一点儿,但到了晚上,必须得喝好才行。要不对得起自己在这儿守着乌巢吗,对不起啊。就凭他们兖州军,能知道乌巢就是己方的屯粮之所?也许能,但是等知道的时候,估计战事都要完了,己方都已经大胜了吧。想知道己方的这个情况,那这时候除非是有人去兖州军大营告密了。
淳于琼还真是想对了,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告密的人就是许攸许子远啊,但是他怎么能知道呢。
说实话,淳于琼这个人吧,本事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并不代表其人就一点儿本事没有。但是虽说是如此,不过在他自己看来,自己是被埋没了。是啊,自己这么大本事,就让自己主公给扔到乌巢看粮仓来了,这不是被埋没了是什么?分明这就是大材小用啊,小看自己!
-----------------------------------------------------
其实袁绍想得很简单,像这么重要的地方,肯定要交给自己比较信任的人才行。而在他帐下,选来选去,也就是自己认识十几年的淳于琼,他能值得自己信任。是啊,两人都认识多少年了,淳于琼虽然这人毛病不少,但是本事还是可以的。只要他认真负责守御乌巢,那么一般都是没什么问题。
对,按道理来说是没什么问题。但是袁绍却忘了最为关键的一个地方,他淳于琼要是清醒着的时候,那什么都算好说,还算不错吧。至少抵御曹操的进攻,还是可以的,实在不行。他肯定也知道去求援,抢救粮草,不被曹操他们给烧光。但是真要赶上他喝多了的时候,你看他还能干什么。
袁绍不是不知道淳于琼爱喝酒,但是在他看来,怎么淳于琼也是有分寸的吧。结果呢,事情根本就不是那样儿,至少袁绍可一点儿都不知道,在乌巢守着粮草的淳于琼在晚上还敢是喝得酩酊大醉,基本就是人事不省了。
-----------------------------------------------------
别看袁绍是对淳于琼挺看重。但是淳于琼却是不懂这个。在他看来,自己最想做的,可不是什么看守粮草,他当然也知道,自己守御的是最为重要的地方。这点儿他还是明白的。可是他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因为他对兖州军。可以说是相当轻视了。所以该喝喝,该干什么干什么。兖州军能来吗?不可能,所以自己还怕什么呢。
而且再赶上他觉得自己憋屈,别来以自己本事,那就应该是带兵在沙场上当大将,对战兖州军。可结果呢。结果却是被派来看粮了,所以淳于琼是心中不甘啊,他太不甘心了。于是更是夜夜喝多,不喝多他都不爽。这个人就是如此,酒包一个,没什么再多说的了。
可虽然是这样儿,其实淳于琼在心里还想着,说不定那一日,自己主公可能就召自己回去了。因为对曹孟德的兖州军没办法,所以召自己回去参战,然后胜了兖州军。不得不说,淳于琼他这个人啊,不只是一个酒包的问题,更是,怎么说呢,其实也真是没法形容了。
所以有这样儿的人来守御着乌巢,别管袁绍是怎么想的了,反正失败已经是注定的了。要是这样儿,他冀州军还不败,那么还有没有天理了。
-----------------------------------------------------
曹操几人,是带着五千虎豹骑奔向了乌巢。可以说他们准备得真是很充分了,马上放着装好的火油,这是最为关键的东西。只要到时候把火油往粮草上一倒,然后这么一烧,估计神仙都难救啊。可不是吗,而且今夜居然还有风,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是也绝对是能助火势的。
就这样儿,五千人马就来到了乌巢。当然,此时虽然淳于琼已经是喝高了,醉倒在了大帐中,但是近两万的冀州军可还有不少在当值。所以当他们自然还是发现了虎豹骑,毕竟骑兵声音再小,可怎么也得有声音啊,并且不会是太小就是了。而有经验的士卒,早就能发现了。
“敌袭,敌袭!”
“大家快起,兖州狗来了!”
……
-----------------------------------------------------
冀州军绝对不是饭桶,这些年虽然不是说年年征战,但是经验却也绝对不算是少了。虽然不知道具体来了多少人马,但是从这个声音来看,少说也得有个几千骑兵啊。要说他们一点儿都不害怕,那是假的。毕竟人家来了这么多骑兵,己方几乎都是步卒,能抵挡住人家的冲击吗。但是如今想这些都没有大用啊,人家都杀来了,肯定要抵御敌军的。
结果虎豹骑到了乌巢后,虽然是受到了冀州军的激烈抵抗,但是他们战力真是和虎豹骑没法比。虽然人数挺多,但是有不少正在帐中休息,所以这个时候是才起。而且毕竟虎豹骑那可是骑兵啊,所以结果不难想象出来了。
冀州军士卒看到虎豹骑的所谓所谓是恨得牙都痒痒,他们是亲眼看到,不少骑兵,都把什么东西浇到了己方的粮仓,然后几个火把就扔了下去,己方的粮草基本都被烧着了。冀州军都快哭了,真的,己方的粮草要是烧没了,己方还吃什么啊。结果不少人是去组织救火,不过虎豹骑能让吗,结果双方就这么乱战开了。
“弟兄们,兖州狗要烧我们粮草,快救火啊!”
“杀了兖州狗,冲啊!”
……
不得不说,看到了粮草被烧,冀州军士卒感觉是比要了他们的命都难受啊。都知道,要说这个时候死,也不过是自己等人死。但是粮草都烧没了,那么死得就不只是乌巢的士卒了。所以他们心里都在滴血啊,粮草一没,己方可真是支持不了多久,然后可能就……(未完待续。。)
第六六七章 夜袭乌巢烧军粮(续)
应该说不是可能了,而是一定,最后己方一定会失败的啊。毕竟连粮草都没了,吃不饱饭,还怎么和兖州军相抗衡啊。所以冀州军士卒还能不明白这个吗,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大多数人却也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虎豹骑把他们的粮草烧了,而有人也是去扑救了,但可惜却是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
那可是用火油烧起的大火,所以怎么可能是那么轻易就能扑灭的了的,更何况今夜还有风,所以根本就是徒劳。大多数的冀州军士卒发现了,眼睁睁看着己方的粮草是一点点儿地烧光,火势越来越大,他们都已经是绝望了。什么叫绝望,看看如今乌巢大多数的冀州军士卒,其实也就知道了。
-----------------------------------------------------
“报,报将军,敌敌敌军来乌乌巢烧粮了!”
淳于琼是喝多了,倒在自己的大帐中做着春秋大梦呢。结果就听有人在自己大帐中是乱喊乱叫,虽然感觉到了,不过他却是没什么反应。也不是说一点儿反应没有,他抬起了眼皮,看了眼士卒,然后就又闭上了眼睛。
士卒一看,这不行啊,要说这个士卒胆量不小,他是行军的做饭的那个锅,装满了凉水,然后直接就泼到了淳于琼的脑袋上。
淳于琼正做着梦呢,梦见自己是带兵大胜了兖州军,然后是凯旋而回。搬兵回到了邺城,结果还没等自己进城呢,天上突然是下起了倾盆大雨。淳于琼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啊,骂道:“他娘的了。这雨怎么一点儿征兆都没的!”
结果旁边有人推他,这时候他就醒了。他一看,什么大胜啊,原来是场梦啊。自己是让士卒给泼了一锅凉水,淳于琼抹了把脸,“你他娘的怎么回事儿?”
说实话,这个时候他倒是醒了不少酒了,士卒一看,太好了,自己这将军终于算是清醒了不少。“将军,兖州军已经杀来了!我军的粮草,被被……”
淳于琼一听,什么?兖州军来了?这,自己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啊。
“什么?你说得当真?”
士卒赶紧说道:“将军。小的哪敢骗您啊。兖州军确实已经是到乌巢了,而且我军的粮草已被其烧了!”
“啊!”
淳于琼是啊了一声。差点儿没背过气去。这个打击太大了。他淳于琼就是再酒包,他也知道乌巢屯积的粮草对己方冀州军的重要性。
“快,快去,灭火!”
士卒缓缓摇了摇头,都快哭了:“将军,火势太大。已经救不了了!”
“唉!”
淳于琼是赶紧起身,一看,可不是吗,自己在大帐这儿都能看到火光冲天啊。这个时候他想得不是他自己的生死。而是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啊,就这么付之一炬了。自己死了就死了,但是自己却成了冀州军的罪人啊。
淳于琼确实是受了打击了,但是他却也不可能什么动作都没有,所以他是赶紧找来战马,然后上去便奔向了乌巢屯粮的地方,也正是双方激烈交战的地方。
-----------------------------------------------------
此时在官渡的冀州军大营,袁绍就要休息的时候,探马来报:“报主公,乌巢方向有火光四起,疑似是敌军在放火烧我军粮草,还请主动定夺!”
袁绍一听,心说什么?居然出了这事儿?他出帐一看,可不是吗,在自己这儿,都能看到乌巢的方向,有火光啊。
“快,召集所有人,来我帐中!”
“诺!”
要不怎么说袁绍这个人很多时候都是犹豫不决呢,一般人来说,碰到这么大的事儿,己方屯粮重地可能是被敌军给烧了,他不直接派人去救援,反而是先召集自己手下商议一下,到底怎么去做。你说等你商议完后,那乌巢基本早都烧没了。
-----------------------------------------------------
不一会儿,众人是都到了。要说有的人也发现了乌巢的异象,所以正是往自己主公这儿赶呢,结果这不正好,自己主公让人去召自己来了。
看到众人后,袁绍也来不及说别的了,直接就说道:“各位,乌巢之事,如今当如何?”
郭图站出来说道:“主公,如今乌巢看来是兖州军前去烧粮。那么今夜他们如此施为,兖州军大营必然空虚,我军可派大军前去劫营,必将成功,此乃围魏救赵也!”
袁绍一听,心说有理,于是他就点点头,结果刚想说什么,就听一人出言道:“主公,千万不可如此!”
袁绍一看,乃是自己的帐下大将张郃张儁乂。
此时就听张郃说道:“主公,如今兖州军火烧乌巢,其人马必然不会派去很多。并且曹孟德其人,主公清楚,其人用兵谨慎,哪怕派很多人去了乌巢,但是其兖州军大营必然会对我军有所防范啊,所以郭公则所言不可取!如今当务之急乃是火速派兵增援乌巢,尽可能抢出我军的粮草才是啊!”
张郃心里是万分着急,在他的想法中,自己主公要真是听了郭图的话,那么己方是必败,乌巢的粮草估计一石都不会剩下了。
袁绍一听,对,张郃的也有道理啊,这到底要听谁的好。
其实逢纪这回倒是没和郭图站在一起,实在是郭图想得实在是太简单了。那围魏救赵,岂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的?当年孙膑是什么情况,而如今自己这边儿又是什么情况了,还围魏救赵,你这边儿这么整。乌巢就得被烧没了。
所以逢纪出言,“儁乂将军所言不错,主公当立即发兵乌巢,前去救援!”
袁绍点头,结果刚想同意,那边儿郭图是又说了,“主公,不可,如今当务之急,就是去进攻兖州军大营。我军一战也许就能破敌啊!”
袁绍一听,有道理,自己确实是不好选择啊。他这个时候也不好好想想,自己耽误这么久,乌巢可真就要烧没了。
逢纪一咬牙。“主公,如此的话。不如就分兵两路!一路派人前去救乌巢。一路则取攻击兖州军大营!”
袁绍一听,对啊,自己手下那么多人马,武将也不少,有什么不行啊,就这么做了。
结果就听他说道:“文丑、张郃!”
“末将在!”
“末将在!”
“命你们两人。带兵五万,进攻兖州军大营,不得有误!”
“诺!”
两人齐声应诺,尽管张郃确实是不情愿如此。但是那又有有何办法,只能是听自己主公的话。两人出了大帐,去点兵出发了。
之后又听袁绍说道:“高览,蒋奇!”
“末将在!”两人是齐声回道。
“命你们两人带兵三万,前去救援乌巢!”
“诺!”
两人说完后,也是出了大帐,点兵出发。
乌巢那么重要的地方,袁绍不担心那都不可能。但是在他看来,这个火应该还是能被扑灭的吧。可结果他倒是想得挺好,火灭是肯定要灭,但是灭了之后呢,粮草也都烧没了。
-----------------------------------------------------
此时的曹操看着乌巢的大火,他心情是好得不能再好了,心说只要乌巢粮草都烧光,那么己方必然是要大胜,还有什么说的。
看着如今的火势,不远处的关羽来到了曹操的旁边:“司空,如今官渡袁本初的援军也许就在路上,我军还是宜早撤退为好!”
关羽并不是怕袁绍什么,只是他也知道,虎豹骑,那是花费了重金,花费了多少的人力,才有了今日这样儿的精锐。其实损失一个,你看看曹纯那脸,你就明白了。曹操还算是好点儿,更多的是在心里,而不会表现什么,但是曹纯可就不行了,这个时候他心里是在淌血啊。
曹操一听关羽所说,心说对,太对了。云长提醒自己很及时,自己可不能得意忘形啊。自己此次带兵来乌巢,可不是要和冀州军战斗来了,那就是为了烧粮。而如今粮草已经被己方所烧,可以说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所以是不能再恋战,赶紧撤退为好。
“多亏云长提醒,所言甚是!子和,仲康,带兵撤退,不得有误!”
两人距离曹操可都不是特别远,而且曹操这一声也不算太小,所以两人都听到了,然后便是赶紧都带兵撤退,“撤退!”“撤!”
自己主公的话,那在曹纯的耳中听来,那就是天籁啊。主公下令撤兵,这是他最喜欢的。自己带虎豹骑,不是来和冀州军士卒死战来了,所以损失了一些,自己是真痛心啊。但是好在如今好了,自己主公让撤兵了,这样儿一来,己方损失就能小了不是。
至于许褚,他倒是有些意犹未尽,毕竟他确实还是很喜欢在战场上厮杀的,这个是没错。不过自己主公都下令了,自己不可能不听,所以他也喊了声后,便也拨马撤退了。
至于乌巢的冀州军士卒,他们是看着曹操他们带兵撤退,真是追都不敢追,并且如今还是灭火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这个时候他们都是投身火海中了,至于能起到什么效果,天知道。(未完待续。。)
第六六八章 文丑异心奔西南
ps: 感谢无梦生书友的打赏~
高览和蒋奇奉了自己主公之命,是火速前来救援乌巢。而他们两人可都知道,救援乌巢,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来打兖州军来了,而是去乌巢救火啊。要是救不了乌巢的火,那么己方粮草可就要烧光了,那么到时候还拿什么和人家兖州军对峙。
但是这样的事儿,他们两人想得倒是都不错,可是真就能让他们如愿吗?
-----------------------------------------------------
就在曹操退兵往官渡赶的半路上,他们和高览还有蒋奇两人所带的人马相遇了。没办法,遇到了就战吧。说实话,两方这个时候真是谁都不想战,但是没有办法啊,总不能就这么让对方过去吧。对高览还有蒋奇他们来说,他们想要做的,就是赶紧到乌巢灭火,而不是对付兖州军。主公说是来救援乌巢,但是如今兖州军都撤退,所以还用和他们打吗,所以……
而曹操一方也是,他们倒是也想赶紧就这么退走,不好恋战,不过就这么直接撤退了,肯定不符合己方兖州军的作风,所以也肯定是不能这样儿。
于是双方便冲锋了一次,结果蒋奇是一刀便被许褚所斩杀,而高览则带着冀州军直接是奔向了乌巢。至于曹操他们,自然也是不管高览了,如今还是赶紧撤退要紧,至于说乌巢的大火,那却已经不是高览他们所能救下来了的。来晚了,所以就是完了。要是刚开始的时候。高览带着这么多士卒来灭火,还能有用,可是如今,其实已经是回天无力了。
于是曹操几人便带兵回了官渡,可以说这次火烧乌巢,你确实是大获全胜。
-----------------------------------------------------
文丑和张郃两人也一样是带兵,不过是去了兖州军大营。
其实郭图的话,也并不是说一点儿道理都没有。但是曹操是什么人,他要是带兵出去,结果自己大营这边儿一点儿防备都没有。那么他也就不是曹操曹孟德了。况且如今兖州军大营剩下的都是什么人,两大谋士,荀攸和程昱。还有几个武将,曹仁、曹洪、徐晃他们几个可都在这儿,所以要是文丑他们能在兖州军大营这儿胜了兖州军。那可真是奇迹发生了。
不是说这个事儿不可能,只是。如果说这事儿真要是能那么容易的话。袁绍直接把几十万大军都派出来,然后对兖州军大营来次夜袭,那不就胜利了吗,可这谁儿可能吗。
-----------------------------------------------------
文丑和张郃两人已经带兵来到了兖州军的大营,两人一看,反正从外面看着。兖州军确实是没什么防备。
文丑大喝了一声:“弟兄们,冲锋!”
于是,他和张郃两人,便带着冀州军士卒冲向了兖州军大营。结果进了大营后。他们发现,自己是中计了。看到了兖州军,不过那都是草人,张郃大喝道:“快,向北撤退,我们中计了!”
结果兖州军可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他们的,自然是不可能。于是冀州军的士卒,是被兖州军给包围了起来,这次夜袭兖州军大营,两人是中了人家的埋伏了。
“杀……”
“杀啊……”
双方真是喊杀声震天,可以说两方虽然是之前有过一战,但是其实双方都算是没有占到什么大便宜,所以这次又有机会一战,哪怕是夜战,但是双方也算是都拼了。
而文丑和张郃,那武艺可都是一流的,所以和他们两人对战,张郃武艺是不如文丑,就只徐晃一个人,和他战上就够了,两人此时是杀得难分难解,不分胜负。至于文丑,他武艺要高些,所以是曹氏兄弟,曹仁和曹洪,两个人,才能堪堪和他打个平手。不过那只是表面上的,其实他们两人是已落到了下风。
-----------------------------------------------------
按照常理来推断,中了敌军的埋伏,应该是马上就撤退为妙,而张郃,他确实是这么考虑的,所以之前他是喊着,让全军向北撤退。因为已经是事不可为了,再战下去还能有什么大用。
但是文丑看来,他明显不是这么想。文丑可是比张郃在袁绍的手下待得年头更久,而且别看他是五大三粗的样儿,但可绝对不是傻子。所以他很清楚自己主公的那个性格,自己和张郃兵败,哪怕这事本来就和自己两人的关系并不大,但是最后这事儿肯定是要算在自己两人头上的。之前的失败,自己算是躲过一劫,可这次呢,文丑没有信心了,估计真就要悬啊。
所以此时的文丑虽然是对战着曹仁还有曹洪兄弟两人,但他还是一咬牙,随即是大喊道:“弟兄们,给我杀啊,不把兖州狗杀败,我们誓不回营!!”
文丑觉得如今的自己却已经是没有退路了,往前不一定死,但是后退,自己可真就没命了。可冀州军士卒呢,说实话,这个时候想死战的,只是少数。别看很多人也是拼了,但是他们想得更多的则是冲出去,向北撤退,退回自己的大营。法不责众啊,虽然自己主公那个性格,但是失败了,肯定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杀了,所以最多是处置两个将军,还有出主意的那人。
所以,对于文丑刚才所喊的,其实大多数的士卒却并不买账。只有张郃之前的话,大多数的士卒才真是听进去了。而且也是那么去做的。
而在和曹氏兄弟对战的文丑,自然也是发现这一点了。心说完了,这回是彻底完了,自己是不能再回冀州军大营了。要说自己自认为,这么十几年了,没有对不住自己主公,但是自己主公那个性格,他还能放过自己吗。这时候,文丑突然是想起了当初刘备的那番话来,他记得很清楚。刘玄德其人曾向自己示好过,也许自己如今走投无路了,真是可以去投奔于他。
虽然距离荆州也不算太近,但是自己肯定能顺利到达那里,对于这个。文丑还是有信心的。
文丑打定了主意后,就不准备再和曹仁还有曹洪两人恋战了。对他来说。就算是杀了敌将。也没什么用。自己如今还是赶紧去往荆州,这个才是最为重要,最为紧要之事。其实文丑想得很简单,刘备对他有救命之恩,既然如今自己主公对自己不仁,那么就不能怪自己不义了。至于曹操的兖州军。还别说,文丑没考虑过。因为他真是不喜欢兖州军,所以还不如去荆州。
-----------------------------------------------------
打定了主意后,文丑这时候是一刀直取曹洪。要说曹洪的武艺还真是不如曹仁呢,曹仁怎么说也是二流上等的武艺,但是曹洪确实是不如曹仁的武艺。所以文丑知道,自己这刀最好就是给这个武艺差的造成威胁,然后那个武艺不错的人,自然会帮他,然后自己就好脱身了。
果然,曹仁是用大刀去帮曹洪去阻挡文丑的进攻。
而文丑此时则是一笑,“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二位,这便后会有期了!”
文丑说了两句江湖话,说完,他是拨马便走。不过他却不是往冀州军的大营,向北撤退,而是直接奔向了西南方向。虽然曹仁和曹洪不知道文丑为何如此,但是两人却是谁也没去追。因为刚才文丑给他们带来的压力确实是太大了,哪怕是才十几个回合。而曹仁还是个二流上等的武艺,但是他却也不得不承认,文丑比自己武艺高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啊。
所以看到文丑跑了,两人非但不会追,反而心里其实是比较庆幸,毕竟这么一个武艺高超的对手,确实是很有压力啊,可能没有压力吗,差距在那儿摆着呢,是不是。
-----------------------------------------------------
而已经是腾出手的曹仁还有曹洪,是直接就加入到了对张郃的战斗中来。虽然徐晃这人也是不想和人一起对付一个人,但是如今这个时候,又不是什么正式两军阵前单挑,所以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时候是以胜利为主,至于是怎么获胜的,都不重要。而且徐晃他确实也不是那么迂腐的人,不知道变通。
结果这时候,文丑他倒是先跑了,不过张郃这边儿却是压力大增。他此时在心里,是把文丑给骂坏了,其实别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张郃还是知道的。他知道文丑这是要跑,而且这是要转投其他诸侯啊。
如果张郃站在自己主公那个角度来看,他当然是看不起文丑。不过要是在文丑自己那个角度来说,他觉得文丑做得就是对的,没有什么。但是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看,他也觉得不太好。但是文丑终究是文丑,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别说他是投奔其他诸侯,就是倒戈了,自己也没什么意外的。
此时张郃还是专心对战徐晃他们三人,本来之前有一个徐晃,他就已经是没占什么上风,而这个时候,文丑跑了之后,曹仁曹洪上他这儿来了,他就是要顶不住了。毕竟他可不是吕布,能顶得住这几个人的进攻。
所以几人又战了不到十个回合后,张郃也知道,自己也得跑啊。只是自己却不能像文丑那样儿,自己还得回冀州军大营。其实这个也是他张郃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主公不能直接就斩杀自己。只是张郃却不知道,虽然袁绍这个时候不会做什么,但是却并不代表他的手下不做搞些什么小动作。
还是从武艺最弱的曹洪这儿来找突破口,不是曹洪太倒霉,谁让他武艺在三人中是最差的呢。
结果是可想而知,张郃也和文丑一样,是顺利撤退了,不过却是向北撤退的,但是他最后却留下了一句,“各位,咱们他日再战!”
说完,便拨马撤退,几人自然也是没有去追击。(未完待续。。)
第六六九章 张儁乂无奈投曹
张合撤退了,他是没办法不撤退。第一,己方是中了人家兖州军的计了,中了人家的埋伏,优势都在人家那儿,所以不撤退还能如何。第二,自己要面对三个武将,自己虽然也是一流的武艺,但那却是一流下等的水平,就和那个徐晃徐公明一样儿,结果再多个二流上等的曹仁还有二流下等的曹洪,自己真是要吃不消了。所以这个时候不走,更待何时!
至于冀州军的士卒,虽然确实也是来了不少。但是本来因为中了兖州军的埋伏,他们大多数人都想着怎么跑,结果这个时候一看,自己两个主将是都撤了,那么自己等人还等什么啊,没跑了的是玩命儿跑吧,主将都跑了,难道自己这些人能抵挡得住人家兖州军了?
所以,这次郭图为自己主公谏言,说是要围魏救赵,结果最后不但是没成,反而还中了人家的算计,冀州军真是损失惨重,文丑是直接逃往荆州,而张合也带着残兵撤退了。
-----------------------------------------------------
就在撤回己方大营的半路上,张合看到有一骑来到了自己对面,看穿着,是自己冀州军的士卒。
“张将军!”
“你是何人?”
“回将军,小的乃是麴义麴将军所派,特来告知将军,主公听说将军和文将军大败,所以,所以要将将军斩首,麴将军是特命小的前来告知将军此事的!”
张合一听。这个心啊,真是凉了一大截了,果然最后还是要如此啊,他心说。至于这个士卒所说的,他倒还真就是没怀疑什么。
他为什么没怀疑呢,首先这个士卒确实是自己冀州军的士卒,这是其一。那么其二,就是麴义和自己的关系了。要说自己和麴义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好,但那其实不过是表面的现象而已。其实自己和麴义,当年同在冀州刺史韩馥韩公节帐下为将。所以其实关系肯定要比有些人强多了。只是两人都知道自己主公那个性格,所以不可能走得太近。
但是两人却都知道,两人的关系其实要比当年还要近了,毕竟都是同为降将,怎么说都算是一条线上的。
而这个时候。张合一想,自己和麴义的关系。应该是没有人知道。而麴义派人来告知自己。自己主公要杀自己这个事儿,那就是特意来通知自己,让自己早作准备啊。可自己还能如何,是回冀州军大营,让自己主公把自己杀了,还是说……
张合的心里。都清楚着呢,自己回冀州军大营后,那肯定是逃不过一个死。别看自己主公确实,很多时候那都是犹犹豫豫。处事并不太果断的这么一个人。但是他真要是做出来了什么决定的话,那基本上就是没人能再去改变了。至少他要杀自己,绝对是没人能劝得住,也没人能让他改变主意就是了。
所以自己还可能回去吗,不可能啊,回去就等于送死,可自己如今却不能死!
张合想得清楚,自己要就这么死了,那可真是太憋屈了。自己虽然是带兵作战不利没错,失败了也不错,但是罪不至死,再说这事儿是怪自己吗。不,不是,是怪郭图郭公则,要不是他出得围魏救赵的主意,自己如今应该是带兵去救援乌巢,而不是来夜袭兖州军的大营啊。
本来自己就不同意夜袭兖州军大营,但是自己主公的命令,自己能不听?其实好好想想,他曹孟德可能没有安排吗,就看其人用兵就知道了,他要是没有安排的话,这个可能吗?可自己主公不听啊,还能有什么办法。结果自己和文丑是带兵来了,但最后如何了,中了人家的计,被埋伏了,而己方却是惨败而归。
可这样儿,主公却还是要杀自己,自己可能甘心吗。自己不服啊,自己自认为这么些年来,是没有做过对不住自己主公的事儿,但是自己主公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让自己心寒了。
你看,作为主公来说,袁绍他绝对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基本上他手下背叛他,都想过,自己没有对不起自己主公,但是他袁本初却实在是太不讲情面了。其实这就是袁绍袁本初为人,他袁绍当然不是一个无情的人,但是却绝对是比较绝情的这么一个。至少对于自己的属下,基本上,他从来都是如此,所以他的属下背叛他,好好想想,其实也算是很正常的吧。
张合对来报信的士卒是一抱拳,“多谢!回去请告诉麴将军,说我张儁乂这次承他的情了!”
直到如今,张合他也是没有怀疑什么。没办法,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想那么多的,至少这个时候,张合是真没想多少。
而士卒一听,他是心中不住冷笑。心说公则先生所说没错,让自己就如此言语,他张儁乂是绝不会怀疑什么的。如今这么一看,是果真如此啊!
-----------------------------------------------------
张合这个人,其实绝对算是处事比较冷静果断的了,所以这个时候,他对此已经是有所决断。他此时心说,自己本来不是那么太信命的,但是如今来看,也许这真就是命吧。不过不这样儿的话,自己还能如何?如今哪怕自己是被天下人唾骂,背上了骂名,自己也得去投奔曹孟德了,真是天意奈何啊,果然是如此!
说实话,张合但有其他的出路,他也绝对是不想如此。因为自己原来虽然也是冀州军的人,但是最早却是冀州刺史韩馥帐下武将。而之后,自己投靠了如今的主公,袁绍袁本初。结果呢,如今自己主公要杀自己,自己能坐以待毙吗。不能。所以自己只能是舍弃了自己主公,转投曹孟德了,自己也没办法,对此还能如何了。
有顾虑,这个是肯定的。只是张合怎么说也是很果决的这么一个人,他知道,自己要不想去送死,那如今就只有去投靠曹孟德的兖州军,这个时候,只能是如此了。
而此时。张合是刚拨马想奔向兖州军大营的方向,结果就听不少冀州军士卒喊道:“将军!”
“将军,这……”
……
张合听到众人的话后,他是仰天叹了口气啊,然后便对众人说道:“各位。之前各位想必也都听清楚了,如今主公要斩杀张某。所以……张某虽说并非贪生怕死之徒。但是就这么前去送死,张某实在是心有不甘。所以,各位,咱们后会有期,下次相见,也许便是敌人了!”
说完。张合是直接便带马离开了冀州军。这符合他的性格,处事果断,不拖泥带水。哪怕他并不想如此,但是为了自己能活着。他也是不得不咬牙,让自己这样儿。
而冀州军的士卒一看,大多数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了一下,是啊,怎么好好的,自己将军一下就走了呢,而且看样,还是奔向了敌军的大营啊。不过之前他们也都听到了张合的话,他们其实也都明白,估计自己要是碰到这样儿的情况,自己也得离去吧。不过看样儿,自己这将军是下定决心,是要去投靠曹孟德的兖州军啊,要不他不会那么说。
士卒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而且更是没人敢阻拦张合,笑话,谁敢拦他,不想活了?于是,众人就这眼睁睁地看着张合打马离开了。在有些人看来,自己将军离开,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自己要不是因为家眷都在冀州,自己也可能投靠了兖州军吧。
如今冀州军有的士卒都如此想法了,这距离他们大败还会远吗。袁绍这个人,其实真是不懂自己手下这些士卒的心。当然他也没怎么去太过看重这些人,这个倒也是真的。
-----------------------------------------------------
张合无奈是奔向了兖州军大营,转投曹操去了。而不得不说,郭图的小伎俩是得逞了。之前的那个士卒,自然不是麴义派来的,就是郭图。
郭图当时看到自己主公采用了自己的围魏救赵之计后,他心中高兴,心说等自己立了功后,看你们还有何话说。结果袁绍派完兵后,逢纪到他身边,和他说了两句,结果把郭图给吓坏了。
别的不说,但是自知之明,郭图还是有的。至少他清楚,在军略这上面,自己那还真是不如逢纪,而逢纪之前和他所说,万一要是曹孟德在大营有所防备,己方中了人家的计可怎么办,到时候大败而归,那么后果……
郭图就感觉是背后发凉,心说真要是如此的话,凭自己对自己主公的了解,到时候不只是文丑、张合得死,自己也好不了啊。所以最后越想他就是越害怕,所以郭图颤颤巍巍地小声问道:“元图兄,这,此事如何办啊?”
“此事易耳,公则只需……”
于是逢纪就给郭图出了个主意,他说的就是,这事儿还是不难办的。只要你派士卒前去观看双方的战事,要是我方胜了,那么自然什么都不用做。可万一真要是中了人家的埋伏,那么文丑和张合撤退的时候,就让士卒找到他们,然后对两人说,是麴义派自己来的,是特来告知,主公因为大败,所以要斩杀他们两人,如此……
郭图听后,是不住地点头,他知道,就这么做最好。逢纪说得清楚,最后两人必然要投靠曹孟德,就算不是,也不可能回来了,所以到时候就把大败都推到两人的身上,于是自己不就摘出去了吗。所以最后郭图也是这么做的,结果文丑是早跑了,而张合是相信了,所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