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谋雒阳何吴被诛(中)
吴匡他能不这样儿吗,本来之前他听李儒所说,什么处在危局之中的话,他听得是云里雾里的,一点儿都不明白。但结果这时候这么一看,他算是都明白了,李儒为什么要如此说了。
“这,先生,此信当真?”
李儒一听就是一皱眉,言道:“将军何意?我家主公从宫中得到此信后,就让儒马上带来交给将军了,言道‘将军最近一段时日以来,在雒阳是劳苦功高,实不忍将步入这危局之中’。可却没想到,将军居然如此,那么既然如此,儒这便告辞了!”
说完,李儒转身就要走,吴匡赶紧把李儒给拦了下来,“先生留步,此乃匡之过也,先生留步啊!”
吴匡此时已经是相信了,这信的真实性。信中内容是何苗写给十常侍张让的,就是说要配合他们诛杀何进,然后只要何进一死,他就马上接收何进的军队,铲除异己,然后绝不会给十常侍带来任何的麻烦。
吴匡倒是没怀疑信件本身的真伪,因为他可是认得何苗的字的,所以分辨出了,这个确实是何苗的亲笔书信。不过他疑惑的是,为何如此重要的信件,张让却没有把它销毁,而最后却被董卓给得到了。这个也确实不得不让人怀疑,要说自己有这么一封如此重要信件的话,那肯定是看过之后就直接销毁了,不会给其他人留下任何凭证,但是这封信却被张让留了下来,所以吴匡对此就不懂了。
不过他也觉得李儒这样儿也不像是假的啊,而此时看到李儒好像也不准备走了,他就连忙问道:“匡有一问想请教先生,还请先生为匡答疑!”
李儒淡淡地说道:“也罢,将军不妨说出来!”
“是,匡就是想要问问先生,这张让看过这封何苗亲笔信后,他为何却没有直接销毁,反而却被他给留了下来?要知道,这种东西万一要被人发现,那可就有大/麻烦了!”
李儒闻言是哈哈大笑,整得吴匡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还以为李儒什么疾病犯了,给他吓了一跳,不过他还是问道:“先生,先生为何发笑?”
李儒笑过后,却没有直接去回答吴匡,反而倒是问了他一句:“不知将军了解张让其人否,知道不知道其人在宫中已经待了多久了?”
吴匡一听李儒问的,他虽然对张让谈不上有多了解,但是基本的东西他当然还是知道的,而此时虽然不知道李儒是何用意,但却还是回道:“张让乃是那帮宦竖之首,在宫中待了有三十几年了吧!”
这些吴匡还是知道的,而李儒听了缓缓点头:“是啊,张让其人十五六岁入宫净身,从小黄门一步步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在宫中也三十几年了,可不知如今他在何方啊?”
吴匡一听,心说这李儒怎么说话变成了前言不搭后语的,张让他在什么地方,自己也想知道啊,可是就是找不到他,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这,匡也不知,好像也没人知道吧!”
“这就对了,张让在宫中三十几年,而宫中乃是天下最为混乱之地,但其人却能在如此地方待这么久,最后还能全身而退,其人能小看否?”
吴匡坚定地点点头,李儒说得是一点儿都没错,十常侍中其他九个都死了,唯独这个张让不知所踪,肯定是跑了,但是跑哪儿去了,却是没人知道。而这样儿的人确实是不能小看,可这个和自己问的问题有关?
“匡愚钝,却不知先生之意是……”
“唉,将军如此糊涂啊!想那张让,其人在宫中近三十年,他除了有所依仗,是陛下面前的红人之外,其人的手段自然也是高超,这个将军以为然否?”
“那是当然,不错,想来便是如此!”
“是啊,所以这封信,对将军倒是也不必隐瞒,其实类似的信还有几封,只是却不便再拿给将军看了。而以儒来看,这正是张让的高明之处啊。因为这些就是张让他故意保留下的证据,而准备到了关键之时再好做威胁他人之用啊!”
吴匡听后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自己就说嘛,他张让为什么把这样儿的凭证给保留了下来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看来就是这样儿啊,那就错不了了。看来李文优就是李文优,果然是名不虚传,才能非凡,颇有智计啊!可自己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看来谋士就是厉害,不可小看。
“先生的一番讲解,让匡真是顿开茅塞,先生大才,想来他人是不如也!”
李儒一笑,“儒当不得如此,当不得如此啊!天下之大,奇人辈出,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先生这是过谦了,匡以为先生当得!想来,那么当时张让是急于逃命,所以也顾不得这些信件了,所以之后才被董公所得!”
李儒点点头,“不错,儒以为也是这样,看来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哈哈哈,却比不得先生之大才!”
吴匡心说,看来自己好像也不错。这个人吧不怕你傻,但就怕别人说你聪明,而你本来是傻,那么这个就要出事儿了。吴匡他此时是自我感觉良好啊,孰不知,他都已经被人给卖了,结果还帮人数钱呢。
而此时李儒却心说,对付吴匡这样儿的,实在也是显不出自己什么来啊。唉,也确实是吾道孤独啊!和吴匡这样儿的人接触,自己确实没觉得有什么意思。
“信如今已交给了将军,而儒之使命便以完成,那么儒这就告辞了!”
“这,先生这就要离开?”
“不错,儒不便过多叨扰将军!而何苗此人不管如何,这都是将军内部之事,这外人却不好多说什么,儒相信一切将军心中都有数便是了!”
吴匡一听这话,他真是没什么可说的了,本来他还想问问李儒,自己该怎么办最好。毕竟自己就算想杀他何苗,自己最后估计也抵不过何苗的十万大军。但是如今李儒一句话,就把自己想问什么都给堵死了,自己根本就不好再张嘴了啊。
“唉,匡恭送先生!”
不过李儒刚走了几步,却突然开口对吴匡言道:“将军以为大将军因何而亡?”
这,吴匡一听,那还不是何苗那厮还有十常侍一起同流合污把大将军害死的吗,不过他觉得李儒好像不是想让自己回答这个,“那,先生之意是?”
“将军,儒以为,大将军是因为下手晚了!”
说完这句后,李儒是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而就只剩下了吴匡一人在原地傻站着,回味着李儒这最后一句话。
下手晚了,下手晚了!对,就是下手晚了啊!如果大将军他早就把十常侍都给咔嚓了,那么还能有那些事儿吗,就因为下手晚了,所以人家十常侍倒是先下了手,所以最后这才导致了大将军身亡啊。
吴匡终于是明白李儒最后那句话的意思了,下手晚了,那么“先下手为强”啊。何苗不只是杀害大将军的帮凶,他更想铲除异己,而这个异己是谁,那除了自己还有别人吗。大将军的军队大部分归何苗了,而剩下的却归了自己,这自己不就是那异己吗。自己如果不先下手,那么等他何苗下狠手的时候,自己可就什么都没了。如果自己先下手呢,反正最后大不了和何苗同归于尽,但就这也比自己一人死强啊。
吴匡此时是已下定了决心,不下手根本就是不行了。自己可不能走大将军的那条老路,要不什么时候死了都不知道。大不了自己和何苗来个鱼死网破,谁怕谁啊。就不说他想对付自己,就看他是杀害大将军的帮凶,他就必须得死。
吴匡现在终于是全都想明白了,要不自己怎么就感觉何苗不对呢,这大将军一死,他就马上接手了雒阳驻军中的大部分人马,原来他这是早就和十常侍预谋好的了。他和十常侍都串通好了,可惜自己还蒙在鼓里呢。要不是因为李儒的这封信,自己什么时候被何苗害死了都不知道啊。
何苗真是打得好算盘,十常侍死了九个,而唯一活着的却失踪了,他何苗以为自己的事儿永远都没人知道?笑话,今日自己不就知道了。真乃天意啊,让自己给大将军报仇雪恨,等自己杀了何苗,如果还有命在,那么找到张让的日子想来也为时不远了。大将军您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自己,手刃了所有杀害您的仇人!
吴匡觉得,只要能报了大将军的仇,那么就算是豁出自己这条老命来,也是在所不惜的。
不得不说,他这个人对何进确实是很忠心,就是没什么大本事,要不他多少也能看到李儒的一点儿破绽来,就看,他董卓为要把信交与你呢,他也不好好想想,难道真就像李儒说得那样儿,你是劳苦功高了?反正不管怎么说,吴匡是彻底中计了,而等待他的……
第二九八章 谋雒阳何吴被诛(下)
李儒从吴匡那儿出来后,就直接回去了。
见到了自己主公,董卓便问道:“文优,这一切如何了?”
“主公还请放心就是,吴匡此人确实不足为虑也!”
董卓微微点点头,“好,有文优在,想必一切皆没有问题!”
“主公过誉了!”
“好了,接下来,就看他吴匡的了!希望他到时却不要让我们失望才是啊,而到那时也是我们露面的时候了!”
“主公所言不错,而如今,我们还要马上派人去盯住吴匡和何苗两人才行,要让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才是!不过却也不知如果吴匡到时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他会是何样的表情?”
说罢,两人是相视大笑。在董卓看来,雒阳十几万的人马正等着他收编,而李儒觉得,算计人还是不错的,尽管这个人并不能算是自己的对手,但这却都是谋士要做的,而就该如此才是!
--------------------------------------------------
何苗如今倒是意气风发,对,就是如此。本来自己和那个权倾朝野的大哥就不对付,但是天可怜见啊,他居然让十常侍给杀了。而自己也趁机收拢了他军队中的大部分人马,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想到啊还有一少部分人马居然投靠了那个吴匡,想来真是岂有此理,那种人如今竟然也能和自己分庭抗礼,相提并论了,他算什么东西?
何苗其实也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要找个机会,然后趁机把吴匡给杀了,之后自己再把他所有的雒阳城守军都给收编了。而到那时,什么皇帝、董卓,估计都得惧自己三分啊。也不知道他从哪儿来的自信,觉得收编了所有的守军,别人就一定会怕他。就别说别人怕不怕他了,就他能不能从吴匡那儿得到剩余雒阳守军的兵权,这个都不得而知。
就在此时,何苗还白日做梦的时候,下人来报说吴匡差人求见。虽然何苗厌恶吴匡,但是该有的礼貌他还是有的,然后他就让对方进来。
等吴匡的人进来后,对何苗一抱拳:“何将军,我家将军请何将军过府一叙,说是有要事相商!”
何苗一听,吴匡请自己过府一叙?还说是有要事相商,这个自己为什么要给他吴匡面子?不去!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自己不想给他吴匡面子,说是不去了,但是外人可不知道啊,他们会不会就以为我何苗是怕了他吴匡了?而这个要是真这样儿的话,那这次自己还真得是非去不可了!去,为何不去,想我何苗还能怕他区区吴匡不成!
“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诺,在下告退!”
人走后,不一会儿何进也动身了,而他可就一个人去的。也不知道应该说他何苗真是艺高人胆大啊,还是应该说他是傻x才好。反正是明知道自己和吴匡的关系不行,有过节,彼此都看对方都不顺眼,结果他却还敢一个人过去,所以说他要还不是傻x的话,那谁能是呢。
何苗来到了吴匡的府邸后,吴匡还是亲自把他给迎了进来的,“何将军能来此,真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吴匡此时虽是笑着说话,但实则心里却厌恶非常,确实真恨不得马上就把何苗给杀了,但是此时还不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何苗心说,吴匡你个小人嘴脸,我大哥就是被你如此阿谀,所以最后才落了那么个下场啊!也不知道何苗为什么会这么想,何进的死和他吴匡有什么关系吗?真不知道何苗怎么会有这般跳跃性的思维呢。
“听说吴将军找我是有要事相商?”
“不错,何将军快请!”
等进了会客厅,两人落座后,何苗继续问道:“不知吴将军找我来,到底所为何事?”
“确实是有件大事,不找何将军是不行啊!”
何苗一皱眉,什么大事儿还非得找自己不可?难道说是和董卓董仲颖有关?那么真要如此的话,那真就有可能是大事儿了,“哦?不知是何要事?快快说来!”
结果吴匡一听何苗所言,他脸色一下就变了,他更是不满何苗的态度,厉声责问道:“何苗,你与十常侍合谋杀害大将军,你可承认?”
何苗听得是一头雾水,什么?自己杀了大哥,还是和十常侍合谋的,这怎么可能。虽然自己和大哥何进确实不怎么对付,但是还没到要杀了他的地步吧,这吴匡怎么今日如此污蔑自己!真当我何苗好欺负了,他娘的了,吴匡小人!
“你,你,你……”
何苗本来就不善言辞,如今又被吴匡给气的,所以他此时确实是一下就说不出来什么了,只能一个劲儿地你你你的,那真是干着急啊。
吴匡冷笑了一声,“何苗,你如今是有话说不出了吧!还是我告诉你吧,你与十常侍密谋的密信,如今可就落在了我的手中!”
何苗他就算是再傻,这时候一听吴匡这话,他基本上也明白了,这是有人用计要借刀杀人啊。就是借吴匡之手来杀自己,好歹毒,别让自己知道他是谁,要是知道了的话,老子必将他碎尸万段,以消自己的心头之恨!他想得倒是挺好,可惜却没机会做到了。
这回他嘴皮子又利索了,“吴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老子没杀我大哥,你……”
他这是刚说出来能听得清楚的话,在两旁埋伏的士卒却是一拥而上,就把何苗给乱刃分尸了。
这个何苗还真就没反应过来,而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已经是身受重伤了,他刚想说你吴匡这是中人家的计了,结果话还没说完呢就已经死了。何苗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来一次吴匡这儿,结果却落了这么个下场。
而就在吴匡以为大将军大仇得报了的时候,他府邸突然就闯进了一队士卒,这却是董卓派来的人马,而为首的将领正是刚刚归附与董卓的吕布吕奉先。
吴匡一看,他此时却有点儿发愣,心说这吕布吕奉先怎么闯进自己府邸来了?要说他在温明园的时候,也是见过吕布发威的,所以他当然知道吕布的相貌,他不是在董卓的帐下吗?
“吕奉先你这是何意?难道就不怕董公责罚你吗?”
吴匡心说,这吕布的胆子够大的,他居然敢带兵闯自己的府邸,谁给他的胆子!
吕布看了一眼何苗的尸体后,冷笑道:“布正是奉了主公之命,特来诛杀你这个叛贼!大家杀了叛贼,一个不留!”
“诺!”众士卒是齐声应诺。
其实并州军的士卒可不管这个,随着吕布的一声令下,他们是见人就杀,而吴匡的手下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抵挡不住。
吴匡这回算是彻底明白了,吕布他已经投靠了董仲颖,所以要是没他的命令,他吕奉先敢来吗?而赶得居然这么巧,自己刚把何苗给杀了,他吕奉先就来了,还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是叛贼。自己这是中了人家李儒之计了,想到此处,他大喝道:“弟兄们,随我杀出去啊!”
虽然吴匡他很想活命,但是如今他们这儿就那么几十个人,所以在吕布的手上是不可能再有活口了。果然,还没过多久,吴匡他们就都死了,而他最后就是被吕布给解决的。
最后并州军士卒把吴府上下的所有人都给屠尽了,除了吴匡的儿子不在雒阳外,他的府上其他人都已死。吕布一看,他显得很是满意,最后把何苗和吴匡的首级割下,准备拿回去向自己的主公交差,自己这就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了。
吕布带着两人的首级去自己主公那儿交差,“主公,布此去幸不辱命,两人皆以授首!”
董卓看着何苗和吴匡的首级,他点点头,显得很是满意,“好,很好!奉先不负我望,立下大功一件,赏赐……”
之后就是不少封赏,吕布听着心中高兴,心说自己投靠董卓就算对了,想以前自己在丁原帐下的时候,给他卖命那么多年,但他可从来没赏赐过自己什么。但是你看如今,董卓给自己多少好东西。
“布谢过主公赏赐!”吕布连忙道谢,心说还是自己主公对方。
“这都是你应得的!”董卓摆了摆手,他对此向来都是特别大方。
之后,董卓就带着吕布等人,拿着何苗和吴匡两人的首级马上去收编雒阳守军了。而收编的过程,却比他们想得要容易得多。因为士卒一看,两个当头儿的都已经死了,那么自己等人不归顺董卓还能去归顺谁啊。
而董卓既然能杀了何苗和吴匡,那么再多杀几个士卒这算个什么啊。都怕被董卓给杀鸡儆猴了,所以众人最后无奈是都投靠了他。反正士卒和何苗还有吴匡确实也都没什么深厚感情,就连当时何进刚死的时候,他们不也马上就跟着何苗和吴匡了吗,所以跟着谁都是一样儿的。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谁给饭吃,那么就跟着谁干了。
董卓他也算是不费吹灰之力吧,就把雒阳守军都给收编了,而这些就是按照李儒当时的想法来的。本来以董卓的实力,要杀了何苗和吴匡这两人那真是轻而易举,不过师出无名肯定是不行,毕竟他们没犯什么事儿,自己也不好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去处置他们。
但是吴匡中了李儒之计后,他直接就把何苗给杀了,这时候董卓当然就必须出手了,而他等的也就是这个机会。平时董卓没什么好借口去杀了这两人,但是这时候可不一样了,他吴匡居然敢把何苗给杀了。那么董卓就可以借着诛杀叛贼的口号,把他吴匡也杀了。结果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而两人都死了,那么一切也都死无对证了。所以到时董卓就可以说,自己知道了何苗被吴匡给杀死后,因为吴匡在雒阳城中擅自杀害与他同级的朝中大臣,自己就把他当叛贼给处置了。而这么一说,所有人都说不出来什么,因为董卓占理。他可以说自己是为雒阳城内的安全,所以不得不如此啊。
就算你明知道吴匡是被人算计的又能如何,你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吗,人都死了,如今都已经死无对证了,当然是他董卓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而何苗和吴匡在朝中也没什么朋友,更是没什么势力,自然是不可能有人为他们两人出头了。
李儒问道:“主公,何苗他倒是没什么亲人了。但是儒却听说吴匡还有个儿子,如今正在益州,不知这个……”
董卓闻言是哈哈大笑,“竖子不足为虑也!”
李儒一听就是一皱眉,心说什么叫“斩草不除根”,这都是后患啊。不过以他对自己主公的了解,他已经知道了,自己再劝什么都没用。自己主公如果是受到了打击,比如说失败,或者是遇到了什么不容易解决的事儿了,那么他一定会虚心求教,基本上对你就是言听计从。但是一旦他顺风顺水的时候,那么你想让他听你一言,尤其是和他想得不一样的时候,基本上是劝不住他的。而李儒对自己主公实在是很了解,此时就心说还是算了吧,一切都是徒劳。
董卓以雷霆之势,收编了雒阳城守军后,他手中的兵力又是涨了一大截,三十五万人马,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势力也不为过。而朝中的那些大臣们是更加地害怕他了,有些胆小的都不敢和他说话,更不敢看他,害怕他都成这样儿了。
就在这样儿的情况之下,刘协继位,他就是历史上的那个汉献帝,而董卓也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着他毕生的愿望。
第二九九章 回陇县安排刘辩
当马超把刘辩带回了陇县之后,他并没有回府,而是直接去了自己老师阎忠那儿。
阎忠见到马超后,他却也不知马超何时回来了,因为他也知道马超已经离开陇县去了雒阳,但是却没想到今日就回来了,所以问道:“何时回来的?”
“就是刚才!”
“这位是……”
“老师,此次就是为了他,弟子这才来求老师的!”
“说说吧!”
阎忠就知道,自己这个弟子带着个陌生人到自己这儿,那绝对是有所求,没好事儿。不过反正自己如果能做到的,那么一定会尽力,不会推辞就是了。也算是帮自己弟子的忙了,自己别的不行,但是在一般的事儿上还是没问题的。
听到老师这么说,马超就把去雒阳,然后所发生的一切都和自己的老师说了,而阎忠听了之后也是惊讶了一下。毕竟自己这弟子胆子实在是太大,都敢把皇子给带走。不过如今还算好,至少是有惊无险,要不万一当时被人发现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啊。不过如今这人都已经给带来了,自己还能说什么,说什么也都没用了。
然后马超就对自己老师说道:“老师,这位就是皇子辩!”
“皇子,这是我老师!”
刘辩赶紧施礼,“小子见过阎师!”
早就听马超管阎忠叫老师了,而刘辩心中也是惊讶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就是自己先生的老师啊,那自己更得尊重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看样儿自己的先生是要把自己托付给他老师,那么以后自己就要和阎师在同一屋檐下了,这自己还能不客气吗。
阎忠则微微点点头,“皇子,最后再称呼您一声皇子,不过从今开始,以后你就在我这里,不过可就再也没有皇子了,不知你可懂?”
刘辩赶紧点头,这个他当然也明白。自己身份不可能暴露,一旦让雒阳那帮人知道,不只是自己有麻烦,连带着自己先生一样会有麻烦。所以为了自己和先生的安危,什么皇子不皇子的,他把一切都抛开了,做个普通人又不是不行。
马超一看,算是放下心了。其实要怎么去安排刘辩,他在回陇县的路上确实也想了很久。首先刘辩是皇子,他基本上什么都不会,所以你不可能让他自己一人去生活,哪怕给他安排许多许多的下人也没大用。所以给他安排一个能教导他的老师之类的人最为重要,而且也算有人照顾他了,而毕竟如今刘辩还年轻,需要学得很多。所以想来想去,还是自己老师阎忠这里最合适。
只要刘辩抛开他皇子的身份,一心去做个普通人,那么他在自己老师这儿,就会很安全。至少自己老师这儿如今很少有人来,也没什么暴露的危险,再说自己就在陇县,真要是出了什么意外的话,自己也好立即出手解决。
“好,那么以后就叫你辩儿吧!”
“诺!一切都听阎师的!”
接着马超又和自己老师聊了一会儿,然后这才告辞。不过临走时,他特意告诉刘辩,说自己闲暇时会来这儿看他的,而刘辩也不舍地和马超分别了,从此他就在阎忠这儿住了下来。
马超回去后,见到了贾诩,贾诩则对马超一笑,“主公这么快便回来了?”
马超点点头,“此次雒阳之行,超还要多谢文和先生,先生不愧为天下大才!”
贾诩淡淡一笑,没再多说,而马超则召集了陈到众人,准备和他们说几句。
等众人都到齐后,马超就把雒阳发生的事儿都对他们讲了。就连皇子的事儿也都没隐瞒,马超对自己的属下当然是信任非常,也知道自己属下绝对不会去说这个事儿的,所以他当然没什么顾虑地就都说了出来。
不过众人一听,心中也是惊讶,没想到自己主公去了一趟雒阳,居然把皇子都给带了回来,如今还就在主公老师的府上。不过一想也就释然了,这些做确实也符合自己主公的性格作风,要是不如此,那才不是自己的主公呢。但是众人也都挺佩服自己主公的,毕竟这事儿可不是谁都敢做谁都能做出来的,关键是自己主公最后还成功了。
而崔安此时心中却想着,有这好事儿,主公居然没带俺去啊,要是俺也去了,那该多好啊!他这边是感到特别地遗憾,遗憾自己错过了这么有意思的事儿。其实马超就算带谁去也不可能带他去的,因为在马超眼中,崔安除了惹事儿之外,根本就不敢带他去干大事儿。要不整不好就是帮倒忙,自己对此可不敢冒险啊。
而最后马超还把张让送给他的藏宝图拿了出来,递给众人依次传看,不过谁也没看出什么来。说这是藏宝图吧,可谁也都没见过真正的藏宝图,那么说这个不是吧,那张让的故事却怎么听怎么都是真的,关键是缺了一部分,所以众人对此却也不得不感到遗憾啊。
就在众人刚把藏宝图看完,而马超收了起来后,此时有守卫来报,“禀州牧,门外有人求见,说是州牧亲人!”
马超一听,有人来要见自己,还是自己的亲人,那自己得出去看看啊。到底是哪个亲人,而不可能是自己母亲他们的。
“各位随我一起看看!”
“诺!”
于是众人就跟着马超出去了,结果到门口,马超这么一看,门外之人马超确实没见过,更不认识,不过看对方的相貌轮廓倒是和自己有一点儿像,莫非真是自己的亲人?不过自己怎么不认识呢?
马超赶紧抱拳问道:“不知阁下是?”
来人也正盯着马超,然后听马超这么一问他,他忙说道:“在下姓马名岱,字伯瞻!敢问可是凉州牧马超马孟起?”
马超一听,心说这回就对上了,马岱马伯瞻,自己虽然没见过,但马岱其人自己又不是不知道,算起来他应该是自己的弟弟啊。正是一家人,至于冒充的,那怎么可能。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啊。
“正是,你就是我族弟马岱马伯瞻?”
马岱眼前一亮,“难道大兄也听说过岱?”
“不错,以前也曾听家父提起过,伯瞻快随我入府一叙!”
“正有此意!”
其他人一看,这来得人果然是主公家的亲戚啊,不是冒充的。其实他们也不想想,谁敢冒充州牧的亲人,那不和找死一样吗。
众人又都回来了,不过这回却多了个马岱。
等众人分宾主入座后,马超先问道:“不知伯瞻这是从何而来?”
结果马岱听自己大兄这么一问,他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众人说了一遍,听完马岱所说,马超这才明白。
马岱他是马超大伯的儿子,而且他大伯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不过马超的这个大伯,他这人的脾气性格都比较古怪,所以和马家的亲人也都没什么接触往来,就只有马腾能和他接触上,而且这还是马腾主动的。所以马腾也从来没和马超讲过太多他大伯的事儿,而马超也就是知道他有个大伯,然后大伯还有个儿子,至于再多的,马超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直到三年前,马超的大伯病逝了,而在他弥留之际,他特意叮嘱马岱,一定要去陇西去找他的叔父马腾,而到了那儿之后,一切自有他叔父给他安排。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他大伯也是放心不到自己的儿子马岱,所以准备把他托付给自己的兄弟,但是他却不知道他兄弟其实比他还先走了一步。
父亲辞世了之后,马岱根据自己父亲的遗言,是谁也没告诉,所以马超他们那边自然也是都不知道他大伯离世的消息,而马岱也只是把父亲安葬到了老家扶风茂陵。不过一到那儿,马岱才知道,原来自己叔父却是先走一步,对此马岱也不得不惊讶了一下。
之后马岱又为他父亲守孝三年,等三年期满后,他这才动身来找马超。因为他知道自己叔父虽然不在了,但是根据自己父亲临终遗言,自己还得去找他们。他也知道叔父的大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大兄如今正是凉州牧,所以就特意来到了陇县,找到了马超。
其实他父亲不只是想把他托付给马腾,还是想让他在马腾的手下做事,毕竟同为马家人,当然要互相帮衬。虽然他父亲自己不怎么和亲人接触,但是却并不想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所以马岱其实很明白自己父亲的苦心,所以他就特地来投靠自己这个当凉州牧的大兄来了。
马超一听,这下全都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不过此时马岱是来得正好,如今正是用人之计,自己这边儿是来者不拒,尤其是像马岱这样儿的人物。而且毕竟都是一家人,所以马岱当然值得自己信任,并且他本事应该也不错,当然也不会让自己失望。
马超赶紧把众人和马岱都互相做了介绍,马岱和众人一一见礼,众人对自己主公的这个族弟的印象不错,毕竟马岱无论是从相貌还是说言谈举止,虽然年轻,但是却很沉稳,不张扬,没什么虚浮浮夸什么的。除了不知道其人的本事到底如何,其他的,众人对他倒是都算很满意了。
第三〇〇章 遇荀攸孟德出手
文到现在已经写了三百章了,按照以前最开始的想法,这三百章应该已经是到全文的一半了,而当初个人的本意就是写二百万字左右,但是却没想到实际好像要超过个人所想的。所以这三百章好像还不会到全文的一半,最后个人的文可能也要超过二百万字。所以大家有兴趣就看看吧,不过这还得写几个月呢……最后还是感谢大家
--------------------------------------------------
马岱的加入确实让马超很是高兴,因为自己的队伍一直都是在不断地壮大着,实力是越来越强了。
而时间转眼就到了公元的一九〇年,而从一**年到一九〇年这期间,雒阳却是一直都不太平。董卓倒是如愿以偿地做到了权倾朝野,而朝中的大臣也都不敢违背他的意思,至于那些倒霉惹到他的,已经都让他给杀了。如果说他刚进雒阳的时候,那时候还有所顾忌,那么到现在说来,他基本就是无所顾忌了。
所以朝中大臣如今是人人自危,生怕惹到了董卓,然后被他找茬给杀了。其实如今董卓杀人已经不需要什么借口了,势力实力都在那儿呢,毕竟四十万的大军摆在那儿,那可不是吃素的,更何况他的帐下还有吕布如此的绝世武将呢。
而董卓在雒阳的名声更是不怎么样儿,本来他杀人就够多的了,而且还**宫中,这个确实让人更是接受不了,但是人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至于他手下的将领士卒更甚,什么军纪根本就没有,把整个雒阳城整得是乌烟瘴气,怨声载道。而董卓对此还不知道,他只顾着他自己去享乐,只要自己是手掌重权,手握重兵就行,而其他的他已经都不注意了。
其实董卓是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如今自己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算来算去,如今就算是日日享乐也没有多少年了,所以在自己身居高位的时候还不去及时享受,那么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什么机会了。
所以,连董卓这个当主公的都是如此,那么他的手下,还有几个能不这样儿的呢。而李儒看着就是干着急,他发现第一次自己对此是那么无力,根本就毫无办法,自己主公根本就听不进自己的劝告了。可如此下去,还谈什么天下啊,何时主公能清醒?李儒心道。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话董卓都没听,至少之前李儒的一些谏言,董卓还是采纳了的。比如李儒说不应该处罚袁绍,还得让他做官,结果董卓就上书汉帝,让袁绍去当了一个渤海太守。又比如李儒说,应该去交好马超,于是董卓就上书让皇帝赏赐了马超不少好东西。
而马超在接到圣旨的时候,他把董卓这个骂啊。心说,这不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吗,皇帝当然不只是就赏自己了,但是可人家谁也没有自己这赏赐多啊。你说这不是烤自己,还是什么啊。
马超赶紧去找了贾诩,“先生,如今董卓董仲颖居然让皇帝赏赐了这么多东西,其用意何在?”
贾诩淡淡一笑:“此乃李文优之意也,其实主公不必忧虑,此事还没什么!”
马超心说,就这还没什么?让朝中大臣一看,自己这分明就是董卓那边儿的人啊,到时候矛头没准就都对自己了。自己表面上是得了董卓的好处,实则是亏大发了。
“先生,李文优居心不良,他这是在害我啊!”
“非也,诩以为,他李文优绝不会是如此想法!主公请想,他董卓董仲颖是何地之人?”
“陇西临洮!”
“不错,那么主公身为凉州牧,而他董仲颖的家眷基本可都在临洮,那么他不应该交好主公吗?”贾诩那意思,他董卓要不去交好你,还能去交好谁啊。
马超听贾诩这么一说,心说没错啊,董卓的家眷族人如今基本都在临洮,自己可是大汉的凉州牧,他董卓交好自己那是应该的。
“不过,他为何不接走他的家眷?”
贾诩心说,这是什么问题,“主公当真不知?”
马超摇了摇头,“确实不知!”
贾诩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心说主公在人心把握上确实还差了点儿,“其实诩以为这只有两点!”
“哪两点?超愿闻其详!”
“这第一,自然就是故土难离。其实如果个别想要出人头地的,那么他们自然会去雒阳。而真要是举家迁到别处,其实董家之中大多数人却是不愿意的。”
马超心说,有道理,这古人乡土观念甚重,董家作为陇西临洮的豪强,老祖宗在这儿,根基在这儿,他们怎么能把大部分人都给迁走呢?
“这第二,诩觉得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董卓和李儒都认为,天下十三州中,他董家之人就只有在凉州才是最为安全的!”
马超一听这句,他笑了,自己早该想到啊。此地不只是董家的根基,他董卓和李儒也算是了解自己了,知道自己不能拿他们家人怎么样儿,所以这些都是他们早就算好了的。相反,如果有人要动他的家人,自己还必须得保护好他们,不能让人伤害了他们,原来是这样儿啊!
马超心说,自己早该想到的啊,董卓如果真把家人给迁走了,那么这就是个最危险的信号,说明他要动自己了,那时就就是要和自己死磕了。不过这种事几乎是不会发生的,马超也不会让它发生。而如今董卓让皇帝赏赐了自己不少东西,自己可以理解为,他董卓也有感谢自己的意思在里,而且他也是想让自己照顾好他的家人。
一件小事儿上,却包含了这么多的东西,要不是贾诩说了这么多,自己还真就认识不到这些啊。
“多谢先生解惑,要不是先生,超还不知其中深意啊!”
“其实如果主公把自己想成是董仲颖,那么多想想也就会明白了!”
估计那样儿也没大用,自己可比不上你这老狐狸,这么精于算计人心,马超心中想到。
--------------------------------------------------
雒阳,曹操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他觉得是自己一生中过得最气愤的一年,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董卓如此,然后那么一直下去。
今日他又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友人,荀家的荀攸荀公达。曹操知道荀攸是智谋之士,而他也觉得荀攸和自己也算是志同道合之人了,此时他想借此机会问问董卓的事儿。之前他不是没问过,只是荀攸总说时机不到,时机还没有成熟。
曹操确实不知道荀攸之意,他不明白到底什么才叫时机成熟。结果今日他见到荀攸后,就又把这个问了一次,“不知公达兄以为,如今时机可成熟否?”
“孟德兄此言所说不错,如今的时机已然成熟了!”
曹操还是不太明白,心说自己怎么说也算是有些谋略了,可最近近一年怎么在荀攸这儿自己就总受打击呢。
“愿闻其详!”
“孟德兄当知,凭借一人甚至几人之力,那是无法对付他董仲颖的,所以就只有联合所有人的力量了!”
曹操点头,确实就是如此,自己也想到了,不过具体要如何做才好,这个还得让荀攸说。
“而之前时机却一时都未成熟,入京后,董仲颖虽然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但是还没有像如今这样儿!”
说着荀攸的眼中闪过一丝厌恶的表情来,曹操明白,前些时日有几个大臣密谋除掉董卓,结果却被人告发,最后几人皆身死,董卓更是吃其肉,喝其血啊,而且还把朝中一些不怎么和他对付的大臣都给召过去了,让他们一样如此。
曹操点头,“如此说来,公达兄,可以下手了?”
“然也,此时正需要一人挑起大旗,声讨董贼!”
说完,荀攸盯着曹操,曹操心说,不会是我吧?
“莫非公达兄指的是操?”
荀攸点头,“不错,正是孟德兄你!说来孟德兄最为合适不过,但是孟德兄还得做上一件事才可!”
“好,既然公达兄如此信任操,那么操自然当仁不让了,操已知道要如何去做了!”
荀攸满意地点点头,他心道,以曹操之智计,就算是没有自己,他一样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而自己只不过就是早些提点了他而已。
曹操这回是彻底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了,要想对付董卓,那就必须要号召更多人的力量,要是天下人都反董卓,那么就更好了。这虽然不可能,但是人越多自然就是越好。
而以前时机还没到,问荀攸之时,他总是如此说。这回他说可以了,那么正是自己出手的大好时机。号召众人的力量,靠得无非就是天子诏书,不过如今皇帝让董卓看得那么严,怎么可能从他手中拿到讨贼的诏书。所以到时也只能是矫诏了,不过别人看得不是你是真诏书还是矫诏,实际还是你个人的影响力号召力。
而自己虽然还差了些,但是相信自己做了那件事之后,到时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号召力都不会差了。
第三〇一章 赴青州收编人马(上)
马超这次他又走了,因为他知道,距离曹操发矫诏,诸侯联合讨董的日子不再远了。不过曹操真要是也给自己发一个,那么自己大军要到诸侯会盟的那地儿必须还得绕道啊。所以马超觉得一定得早些出发才行,当然他不是带着凉州军出发,而是准备去青州,先解决了管亥山寨的问题,最后再带着收编的士卒一起出发,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儿吗。
士卒不见血那肯定是不行,更何况是管亥山寨的人马呢。马超觉得收编了管亥山寨的人马后,就得直接带他们去参加像诸侯讨董的这样儿的战斗才行,要不就只是占山为王,然后小打小闹的,那样儿根本就成不了大气候。
而这次跟随马超一起离开的人除了贾诩这个智囊之外,还有武艺高强的崔安和张飞,最后再加上武艺也不错的马岱,加马超一共是五人。至于为什么要带着马岱,这个主要还是马岱不是刚加入到马超的帐下吗,而马超他从来就没见过自己的这个族弟,所以马超不只是想和他多交流一下,同样儿也是想带他多见见世面,会一会天下的人物。
至于其人他,庞德依旧在陇西,而陈到、武安国还有十八子他们也都被马超给留了下来,毕竟到时管亥山寨的人还得去不少。而对马超来说,讨伐他董卓,还真就不用他如此地兴师动众,所有人都一定得去,真是没有那个必要。就算到了管亥那儿,最后还得让几个人回陇县呢,这根本就不用去多少人,还不至于这样儿。
因为他知道最后的结果,当然也更知道董卓也没和关东诸侯死磕到底,所以派人多了那实在是浪费资源。当然了,马超的属下,确实是人人都想去,但是名额有限,这个就没办法了。所以最后马超他就只带了几个人去,其他人都得留守陇县,看好大本营才是要务。
“这次又要离开吗?”
糜贞在马超的身后抱着他的腰,然后脸轻轻地贴在他的后背问道。因为去年的时候马超是去了雒阳,不过最后还好他回来的很快,糜贞还没过多担心。不过如今自己夫君这又要走了,而且应该更远,并且这次看自己夫君的意思,好像还不一定何时才能回来。
马超轻轻分开了她的手,然后转过身来,霸道的把糜贞搂入怀中,用手摸了摸她的脸,笑道:“你知道你家夫君我也不想离开你,但是我必须要离开了!”
糜贞轻轻点点头,她当然都能理解,但是却总是不想和自己的夫君分开。于是她踮起脚。在马超的脸上啄了一下,“早去早回!”不过在下一刻,她一下就被马超给偷袭了,然后,然后喘气就变得困难了……
陇县城门口,马超众人和前来送别的属下是一一作别,特别是嘱咐好了陈到他们后,马超几人就向着青州进发了。而途中很是顺利,没什么意外就到了青州的管亥山寨。
因为这次马超去青州,之前也没去通知管亥他们,当然马超他还记得,自己在大婚的时候,自己特意和管亥他们说过,自己就要去他们山寨了,如果他们还记得当初自己说过的话的话。
“什么人,来人止步,要不就放箭了!”
山寨守卫一看马超几人,好像还不是过路的,这是要向着山寨而来,于是就出言喝止道。
如今的管亥山寨,今非昔比,发展的很快,而且也根本就不用怎么去打劫,马超赚得钱足够支持他们的了。不过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有钱人,管亥山寨还是会出手的,并且绝不会吝啬就是了。
马超几人赶紧驻马,然后他笑着说道:“各位,不必紧张,不必紧张!我乃你们山寨寨主的故人,远道而来,今日特来与他相见!”
说着,马超就把身后背着的雪饮刀给取了下来,山寨守卫刚开始还以为马超拿兵器是准备要动武呢,结果旁边的弓箭手弓弦都给拉开了。马超这么一看,心说,防范得还挺严的。不过真是没脑子啊。自己的长枪可就挂在马上,然后自己都不去用,还非得取出短刀来攻击?这不笑话一样吗。
“各位,不要误会,此刀乃是凭证,只要拿给你们寨主,他一看便知!”
说着,马超把刀向前一托,准备交给山寨守卫。山寨守卫一看,人家说得也不一定就是假的,反正真的假的,到时大当家的一看就知道了。于是守卫赶紧上前把马超的雪饮刀接过,结果差点儿没拿稳,掉下去。还好这守卫的臂力还不算太小,所以他最后是两手托住雪饮刀,他哪里知道这刀不光是外形看着比较怪异,而且还是如此之重啊。守卫此时心中不住地埋怨,这都是些什么人啊,真是大当家的熟人?怎么这样儿啊,差点儿让自己丢大人了。
守卫握住雪饮刀上了山后,过了好一会儿,山上就下来了一批人,对,没错,就是一批人,都是来迎接马超他们一行人的。为首的自然就是山寨的大当家管亥了,然后他后面则是臧霸、廖化还有魏平,再往后那就是管亥山寨的头目了,马超也都认识,就是当年管亥的那几个心腹。
众人来到马超几人近前后,管亥忙抱拳说道:“不知主公前来,亥有失远迎!”
马超一笑,“行了,这个你又不知,就不用扯这些了,咱们还是赶紧上山吧!”
“对,对,主公快随我上山!”
管亥说完,之前的守卫把雪饮刀又交给了马超,他如今才知道,原来这就是自己大当家总提到的主公啊。还如此年轻,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臧霸他们几个也同样说着请,于是一行人就跟着管亥他上了山寨。
到了山寨后。管亥把几人直接请到了议事大厅,众人都坐下后,管亥笑道:“主公别来无恙?”
“好,好啊!来,先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两位崔安崔福达还有张飞张益德你们都见过了。而这位则是武威的贾诩贾文和,文和先生,而这位则是扶风马岱马伯瞻!”
马超没说马岱是自己兄弟什么的,他觉得一点儿都没必要,反正他们早晚都能知道,这个根本就不用自己再特意说一句。然后马超又给贾诩他们介绍了管亥,最后大家彼此见过后,管亥又说道:“今日终于是把主公给盼来了!”
马超点点头,“是啊,正是如此,老管所言不错!本来我早就该来这儿了,但是时机却一直都未到,所以这才迟迟没有过来!而如今,且时机已至,所以我当然要马上过来,处理好山寨一切事务了!”
臧霸说道:“主公过来,真是太好了!不瞒主公和各位,我们几人那可都是时刻盼着主公能早日到来的,而到时我们也好都能跟着主公一起去征战天下!”
魏平也是在一旁附和,就连不怎么说话的廖化,他听了几人的话后,眼前也是亮光一闪,不知在想什么。虽然他确实还没有完完全全认定马超这个主公,但是这么些年都过去了,他年纪也老大不小的了,所以廖化他其实是比以前更成熟,懂得更多了。如果说当年马超不是逼迫威胁着他非拜自己为主,那么今日没准他廖化就已经是认可他了。可是当年的事儿,廖化觉得都是耻辱,所以还是不能认可马超。
其实这事儿,不管是马超,还是说管亥他们,可都算是多少都知道些廖化的想法的。但是谁对此也没什么办法,以致于就变成了如今的这样儿。但是虽然廖化还没有完全认可马超这个主公,但是他如今也绝对不会背叛就是了,至少这个他还是不会的。
“是啊,确实也是让大家久等了!不过今日,超这不是过来了嘛,各位真是久候了!”
管亥继续说道:“我等其实也都能理解主公,之前主公既然一直都没有过来,那么就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就一直等到了如今。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吧,今日终于是把主公给盼来了,要知道弟兄们如果都知道主公来了的话,不知道他们该有多高兴!”
说完,管亥笑了笑。他想起了当年和自己主公还有山寨弟兄们一起对付朱家五雄的事儿,如今一晃都这么些年过去了,朱家五雄都灭了,而自己山寨却是越来越壮大了,而这一切的一切可以说都是自己主公所带来的。如果当初没有自己主公,那么自己的山寨也许早就被朱家五雄灭了也不一定,哪还有自己的今日啊。想想这些,管亥他也不得不感慨良多。
马超笑着点点头,他心里特别清楚,管亥口中的这个弟兄们,就是指当初山寨的元老。如今都过了这么些年了,他们还是没有忘了自己。当初大家一起并肩作战过,一起灭过朱家五雄的山寨。而管亥也和他们说过了,自己是他们的主公,而他们几乎也是人人都接受了。但是当初是当初,不知到了如今,他们还能不能接受呢。
马超其实并不是那么贪心的人,只要如今山寨的人能有一半和自己走就行了,知足了。反正一半的人马就已经有近五万的人了,这自己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唉,这些年真是辛苦大家了!超在此,是真心感谢大家!”
臧霸赶紧言道:“主公何出此言,古人云,‘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们皆为主公属下,自当为主公分忧才是啊!”
其他几人,除了廖化之外,也都是附和着。马超对此却是一笑,无论是臧霸、管亥还是魏平,乃至于还没认可自己的廖化,其实可都算是人才了。
臧霸其人之才不在武艺上,而在其人的谋略,人是颇有之计,不可小看,而且练兵也还不错,有他自己的一套。
管亥在于他的武艺还不错,当年在自己的印象中他是二流上等的水平,那么如今都过了这么多年了,怎么他也应该是一流下等的水平了。就算不是吧,但那也绝对差不太多。更重要的是此人能在山寨管理这么多年,而山寨一直都很平静,并且是平安无事,可见其人确实应该也是有些领导才能的,能服众。
至于魏平,那就更不用说了。其人是个人才,善于追踪发现,是探马斥候精锐中的精锐,自己需要的人才啊。
最后的廖化,他应该怎么说呢。反正马超虽然知道他武艺不行,而别的好像也没什么太出彩的地方,但是其人长寿啊,廖化那可是少有的,从黄巾之乱一直活到蜀国后期的人物,马超觉得这个就是他最大的优势和能力了,别人谁都比不上他。估计自己儿子接替自己的时候,他廖化还能上战场杀敌立功呢。
“好,好啊,今日我来,正是要带大家走的,从此我们就能并肩作战,征战沙场了!”
“那真是太好了!”几人齐声说道。
众人等着这一日是盼星星,盼月亮的,如今也总算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了。其实谁的心中都是很高兴,很感动,因为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主公还记得自己,没有把自己这帮人给抛到脑后,今日主公就是来带自己等人离开的。从此就算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第三〇二章 赴青州收编人马(中)
感谢老鼠大怪兽这位书友的支持,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持,个人才写到了现在。
--------------------------------------------------
马超又与众人聊了一会儿,而此时的其他人倒是还好,唯独其中的贾诩贾文和,他想得就是比较多了。因为他这还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个主公居然还隐藏了这么一大部分实力啊。之前听他们的对话,他也知道了这山寨上有近十万的人马,十万啊,这可不是小数,更不是说一朝一夕就能有的东西,看来自己的这个主公也是让人在此经营了多年,所以才能有了如今这么个势力。
如今自己主公才刚过弱冠,那么多年之前,也就是在他的少年时期,其实就已经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了,果然不一般,不一般啊!这就是贾诩心中的想法。
而今日因为马超是刚来,所以他也没急着去做事。等到了晚上,管亥设宴招待马超几人,大家吃得是宾主尽欢。
到了第二日,山寨探马传来了雒阳的最新消息,前些时日曹操曹孟德刺杀董卓未遂,趁夜逃出雒阳,而董卓也已下令全天下缉拿曹操,青州这边儿也是刚收到了朝廷的旨意。马超心说,曹操最终还是走出了这一步,刺董都是前些时日的事儿了,那么距离他发矫诏的日子也已经不远了。
马超觉得自己这边儿也得抓紧时间了,到时候也好赶上诸侯会盟,讨伐董卓。而今日,他就决定先试探一下,先给山寨众人一个信号,至于到最后到底能有多少人和自己离开,那么这个其实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管亥马上就集合了山寨众人,说今日是山寨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日子,虽然众人都不明白自己大当家的为什么要如此说,但是却也都非常听话,集合在了一起。别看是近十万的人马,但管亥山寨依旧是有地方装得下他们,众人集合在一起后,管亥和马超他们也都已经到了。
山寨众人一看,怎么走在最前面的不是自己大当家的,是个年轻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过谁也没去说什么,因为众人都相信自己大当家的能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过山寨的人毕竟是山寨的人,虽然没有大声喧哗的,但是却还是有小声交头接耳的人。
管亥是登高一呼:“弟兄们,肃静,肃静!”
管亥此时心说,这不让我老管在主公面前丢脸吗。之前还和主公自夸说了自己山寨人马是训练有素,就和正规的朝廷军队相比也是不遑多让,可结果呢,这一下却让自己主公看到了这么一幕,实在是太不争脸了,太不给自己争气了!
虽然他心中有所抱怨,但是该说的话却还是不能不说的,如今在管亥的呼声中,全场终于是安静了下来,看来管亥在山寨的威望确实是无人能及,这个倒是一点儿都不错。他都做了山寨大当家的那么多年了,威望自然是最高,而且这是一点点儿积累起来的。如果说这个山寨的大当家换成是马超来当,那么他的威望可能比如今的管亥还要高很多。
看到众人都静下来了之后,管亥大声地说道:“弟兄们,之前我通知大家,说今日是我们山寨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日子,大家可能对此还没有明白。那么我在这儿就告诉大家,昨日,我的主公来了,而我的主公也就是大家的主公,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那个人,想必大家都记起来了吧,哈哈哈!”
山寨众人一听,大当家的主公来了?那不就是自己等人的主公吗,而且大当家的还经常说,山寨的一切,除了劫掠来的,其他的可都是这个神秘主公所资助的。所以众人心中都疑惑着,这个神秘主公那得有多大的势力啊,才能养得起近十万人。要知道十万人,人吃马喂的,每日都要消耗多少东西啊。
今日山寨众人一听,原来是主公来了,看来那个之前在自己大当家前面走着的人就是主公啊。
山寨兵甲对旁边的人说道:“我说兄弟,这主公看起来好像还没咱们的年纪大呢,你说他真是那个资助咱们山寨的那个人?”
山寨兵乙回答道:“哥们儿你这不懂了吧,虽然主公看着年纪不大,但是能做到这样儿,那身家肯定不一般,所以绝不能小看了!”
山寨兵甲略微点点头,表示同意。而此时山寨兵丙也插言道:“两位,我看主公不只是有钱,咱们大当家的居然能以他为主,那么主公的武艺肯定也是不错,比大当家的还厉害!”
山寨兵甲和乙也是同时赞同地点点头,类似这样儿的对话,在山寨众人中还有很多很多,而山寨的元老基本上可都还认得马超。他们想起来了,这个不就是当年来山寨的马公子吗,没想到真是他啊,多年未见了,马公子更是意气风发,而也正是风华正茂啊。
管亥一看,自己一说完话,下面的人就得是一阵交头接耳,虽然声音都不大,但是架不住人多啊,所以他一看如此情况,是连忙说道:“弟兄们肃静,肃静!今日大家是第一次见主公,而主公也是第一次见大家,难道大家就想给主公留下个如此印象吗?让主公觉得我们山寨出来的人就是如此?”
听管亥这么一说,山寨众人中很多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因为大当家的说得是一点儿不错,今日是众人第一次见到自己主公,同样儿也是自己主公第一次见到大家,几乎是谁也不想给自己主公留下个不好的印象,所以管亥的话确实也是起了很大作用了。
“好,弟兄们,让主公给我们说几句吧!”
管亥交给了马超,让他来说,马超知道,此时也该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
“各位弟兄们,我姓马名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为大汉的凉州牧!”
短短的一句话,却是让众人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吃惊不小。很多人都不知道大汉的凉州牧是谁,也有的是不知道扶风茂陵在什么地方的,但是马超孟起这个名儿,他们却都是如雷贯耳。不知道的人几乎没有,而这个还得得益于马超参与围剿黄巾军。
他虽然没来过青州围剿黄巾军,但是马超围剿黄巾军那么久,最后是在冀州和董卓他们破了广宗城,山寨众人当然都听说过他。可惜却没见过,听说马超马孟起年纪不大,结果没想到他还是自己的主公,并且年纪也确实不大啊。
但是还有一点也一样是让众人惊讶,那就是自己主公这个凉州牧的身份。他们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州牧那可是朝廷的大官,而凉州牧就和青州牧一样,平时青州牧都是山寨众人要仰望的对象,就更别说这个州牧还是自己的主公了。
管亥心下满意,经过刚才自己的一番话,弟兄们果然是肃静了很多,而主公这边儿一说完话后,下面几乎是没什么说话的声音了。在他看来,山寨众人可以不给自己面子,就这那都没什么,但是却不能不给自己主公面子,如此不只是自己脸上无光,还有自己如何对得起自己主公。
在管亥看来,自己是深受自己主公重恩,无以为报。主公交给自己的任务,就是管理好山寨,训练好人马,结果自己如果连这都做不好,还真是愧对主公啊!好在如今山寨众人的表现还算可以,自己也算是对他们满意了。
马超继续道:“可能弟兄们中有人认得我,知道我,也有的不知道,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日我马超马孟起想带大家去走一条光明大道,而不是在此继续去做山贼!不知弟兄们可懂?”
众人一听,不做山贼了?那不做山贼的话,自己这些人还能干什么去啊?光明大道,那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等人的光明大道呢?
“也许弟兄们都很疑惑,我所说的光明大道是指什么,其实这很简单,我说的光明大道就是让各位投身军旅,去征战沙场!如果大家愿意的话,那么我愿带着大家去走向这条路!”
众人这回听后就都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儿啊。想想也是,自己这主公可是当官的,而且还是朝廷的大官儿,凉州牧啊,让自己等人去当兵,那太简单了。可以说这时候,有很多人都意动了,确实想和马超一起去征战沙场,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却是不想去的。
马超自然也是明白众人心中的想法,随即便说道:“给各位一日考虑此事,明日的这个时候,我还会在此见大家的!”
他也知道这事儿不是什么小事儿,所以马超决定让山寨众人考虑一天的时间,想来这一天的时间也能让众人考虑清楚了。
管亥他们心中也是赞同,唯独一人心里是暗自叹气。而那个叹气的就是贾诩,在贾诩看来,自己主公有如此实力,但却偏偏让众人去做什么选择。这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而这根本就丧失了先机啊。要是自己做这事儿的话,根本就不会让他们考虑,直接就让人把这些山寨众人的家人都给接到陇县去,然后再看看他们如何去选择。
近十万人,虽然贾诩知道不可能谁都有亲人,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有亲人在的。那么剩下的自己再用点儿手段,最后虽然也不可能是人人都追随吧,但是想来至少也能有个七八万,还是没问题的。可自己主公如此做法,能有个五万多人投靠,这就算是最多的了。不过贾诩也知道,自己主公绝对不会用自己的方法就是了,因为他这人就是这样儿。如果真要是用了自己的方法,那么他也就不是马超马孟起了。
想到这儿,贾诩嘴角勾出了一抹他人不懂的笑容来。
第三〇三章 赴青州收编人马(下)
今日在这儿,马超觉得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于是他就用眼神示意管亥,管亥立即就明白了,于是出来对山寨众人说道:“好了,主公今日已把来意皆以说明,弟兄们考虑一日后,明日在此再给主公一个答复!好了,就散了吧!”
山寨众人听了自己大当家的话后,就有序地离开了。而众人都走了之后,马超他们也都回到了议事大厅。
一回到大厅,崔安就忍不住说道:“主公,对付那帮人还用着让他们去考虑?俺大戟一挥,保证没人敢不听的!”
马超心说你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还大戟一挥,十万人你还都能给杀了还是能怎么地。不是什么事儿都能或者一定要去用武力解决,到了现在,崔安这小子还是用武力去解决事儿,马超也不得不为他担心。
其实马超这边儿还好,不过管亥他那脸在听了崔安的话后,一下就黑了,不过他好在也知道崔安这人的脾气性格,要不早就拿刀去和他单挑去了。不过就这,管亥也不能干,对崔安说道:“福达,你怎能这么说?主公所作所为,我老管就是双手赞成!”
崔安一听,笑道:“嘿,那帮人还不是你老管带出来的!”
马超把眼一瞪,“都别说了,谁再说这个就给我出去,今日的饭也没了!”
果然这话好使得很,管亥其人好面子,真要是被自己主公给整了出去,那在全山寨人的面前就丢大人了。至于崔安,那就不只是丢面子的事儿了,没饭吃是他绝对不能忍受的。所以两人闻言,马上就沉默不语了。
马超看两人都不说话了,他则说道:“怎么了,都不言语了,刚才说得不都挺欢实的吗?”
结果两人依旧是沉默不语,于是他接着说道:“我告诉你们,我的意思就是如此,让大家多考虑一日,再做决定!山寨众人如此情况,都是在我意料之中的,虽然我为山寨提供了不少物资,但是山寨众人绝大多数都没见过我这个主公,所以他们如此也不是不能理解。而这些年老管你们做得都不错,山寨有了今日这般光景,和你们都是分不开的,而其他的倒是和你们没什么太大关系。说起来,其实这个还怪我,我从当年离开山寨后,就一直没再来过这儿,所以有什么结果都很正常,好了,多了不说,就这样吧!”
山寨众人不可能人人都跟着自己,这个马超早就知道,而他却不想就因为这点儿事儿让自己的手下产生什么矛盾,虽然说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自己的手下能和谐还是尽量和谐一点儿才好。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自己这儿也算是个大家了,所以道理都是一样儿的嘛。
众人中,尤其是管亥他们几个山寨中人,因为自己主公的理解,所以他们此时心下感动,感激。觉得自己等人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主公不只是看到了,而且对此还能予以理解,而这作为属下的,心里真是感到安慰了。
第二日,在同一个地方,山寨众人又一次地集合在了一起,今日就是自己主公让他们做选择的日子,跟着自己主公走,那么就走向了另一条路,以后不做山贼了,但是却比当山贼更危险。而不跟着自己主公走,那么以后主公也不是主公了,自己就去走自己的路了。
马超大声说道:“弟兄们,今日就是你们做出决定的日子,选择继续跟着我马某人的,请站在我左手边,反之,则站在右侧吧!不过不管大家是如何选择,超在此都谢过各位弟兄了!”
马超的话音刚落,山寨众人就开始做选择了,左右两侧,最后是泾渭分明。众人都考虑了一天,当然马上就已有了结果。而这最后的结果就是,马超用眼睛扫了几眼,应该差不多一半一半吧,确实也是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其实选择跟着马超的,其中很多都是没什么亲人的,至于有家人的,有的是因为算是报答吧,有的是想跟着马超出人头地,而有的则确实是喜欢征战沙场……
至于那些不跟着马超的人,那原因就更多了。故土难离,亲人都在青州,还有不想当兵,太过危险,还有的就是向往自由,而当了兵哪还有自由啊,等等吧,很多原因,反正不想继续跟着马超的人,他们自然能找出各种原因理由来。
贾诩看着两边的众人,他心想,如果自己主公不是这样的人,而能用了自己方法的话,那么投靠他的人数绝对比如今还得多个两万人左右。两万人啊,在这乱世那就是一大助力。不过贾诩却一点儿也没觉得可惜,因为他知道马超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是连说什么都没说。而他觉得自己主公这样也不是说一点儿都不好,凡事都是有利有弊,没有例外,就看你如何去看待了。
马超等着管亥的手下统计最后的人数,结果出来后,马超还算满意,和自己预计的没什么太大出入。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就是,山寨中有五万一千多人愿意和自己走的,这个数是超过总数的一半了,马超觉得自己知足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他原本以为能有近一半,也就是将近五万的人马吧,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超过预计的了。
马超此时心情不错,和众人回到了议事大厅,坐下后,他则对管亥几人说道:“一切就都归你们处理了,争取这些时日就把所有善后都安排好,然后我们就该离开这儿了!”
管亥几人点点头,他们都明白,因为自己主公之前都和他们说过了。不准备跟着的人,把山寨的财物都给他们分了,让他们离开这儿。而继续跟着的人,有家人的,马超的意思,最后是把他们的家人都接到陇县,当然他们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也会一道回去,而剩下的人自然会跟着马超走。
这就是马超的想法,而其他人也都同意了。马超当然不希望不跟着自己的人再有人去当山贼,管亥他们这是没办法了,而且他们如果少了管亥几人的约束,谁知道会不会变质。所以马超的意思是在离开山寨前,还是放火烧山,如果烧完之后,他们还有人来这儿占山为王,那就不是自己所能去管的了。而马超觉得自己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也就行了。
这个其他人也都赞成自己主公的提议,没人反对什么。虽然管亥他们都很是不舍山寨,但是没有办法,烧山是必须得烧的,而他们更是必须要离开,去追随自己主公。不管是管亥、臧霸、还是魏平和廖化,虽然不说都有多大多大的志向吧,但是他们确实都不是个山寨所能束缚住的。哪怕这个山寨都近十万人了,那也不行。就算是百万人千万人,它山寨也是个山寨,本质却没有任何的改变。
但是追随自己的主公就不同了,自己主公是什么人,那是大汉的凉州牧,封疆大吏,跟着他征战沙场,以后几人至少都是个将军,要是再往大了说,那没准……反正是前途无量,根本就不是一个小小山寨所能比的,或者应该说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结果马超这边都嘱咐完了之后,管亥他们就各忙各的去了,当然还有他们的一干手下,也都是各尽其责,就这样,一连就忙了好些天。
十日之后,山寨探马来报,“报主公,曹操曹孟德在陈留传檄天下,共讨董卓!听说已经有不少人都在会盟的路上了!”
“好!再探!”
“诺!”
马超听后心说,曹操总算是发矫诏会盟各地诸侯共讨董卓了,估计陇县那边儿也应该知道了吧,但是谁又能知道自己如今在青州了呢。看来时机已到,该是自己带着山寨的人马去会一会董卓,还有天下诸侯的时候了。
一日之后,管亥他们把山寨的一切都已经处理完毕。剩余的物资,除了粮草还有分走的,其他的马超都让管亥他们带回陇县。而马超则一把火烧了山寨,虽然管亥他们有些心疼,但是也知道是不得不如此。从山寨走出后,就代表着自己等人再也不是山贼了,和历史该告别了。
最后马超带走了山寨中的两万人,就这他还嫌多,而管亥和臧霸就带走了剩余的人马还有他们的家人,他们一道回陇县。虽然马超觉得不安全,但是他把臧霸给管亥派过去了,马超觉得有臧霸在,一般般的事儿都没问题。而臧霸虽然还有些不情愿,但是也知道,这是主公交给自己的重任,不容有失。
都安排好了之后,马超和管亥他们就分道扬镳,其实他们可以走一条路,但是马超觉得这样儿的目标太大,而且他也相信臧霸能解决好遇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诸侯会盟,要联合讨伐董卓,所以管亥他们必须要避开雒阳一线,而绕远道才能回陇县。而马超就没有这个顾及了,他巴不得多遇上几路诸侯,要不自己直接去找曹操也行啊。
第三〇四章 到陈留共赴会盟
马超就带兵离开了,而他在之前还有过动摇,到底自己是要带走多少兵为好。本来他最最开始的本意是要带走一万山寨中的人马的,不过他又一想,一万人是不是还是少了点儿。虽然他并不知道其他参加会盟的人,人家都带多少人去的,反正自己觉得自己这一万人不算多。之后他又想带走五万吧,不过想了一下,又觉得太多了,主要是还有他们的家人要护送到陇县,所以就剩下一千多人,也实在是很难保护得力啊。
所以最后马超想了个算是折中的办法吧,那就是带走其中的两万人,而这两万人他也觉得好像是多了点儿,可能很多人都没自己带的兵多,但是为了锻炼下山寨中的人马,带两万他觉得这个还算是合适的。
而其他人则都由管亥还有臧霸带着,回陇县去了。至于为什么要让他们两人回去不可,这个马超自然是有他自己的想法。首先管亥作为山寨的大当家的,都那么多年了,他当然是最有威望的。那么让他带领剩下的山寨人马还有他们的家人,他们都会很放心。至于臧霸,因为管亥虽然武艺不错,但是没什么智谋,可是臧霸却和他不一样,他不但是武艺还不错,更是很有智计,而马超觉得,在一般般的事儿上,绝对是难不住他的。所以把剩下的人还有他们的家人交给管亥和臧霸他们两人,马超其实对此还算是很放心的。
至于魏平和廖化他们两人,则是马超必须要带走的。魏平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马超的军中很需要他这样儿的人才,至于廖化,就因为他还不认可自己,所以马超觉得必须得把这小子带在身边才行,然后让他慢慢地去认可自己。其实马超认为时间能改变很多,更何况是他廖化的这点儿小想法。
而就这样儿,马超带着两万人马去了陈留,因为他要去那儿找曹操,毕竟有个熟人一起就更好了,更何况曹操他还是会盟的发起者。不过在马超的印象之中,历史上曹操并不是传矫诏,会盟的发起者,但是如今的他确确实实是这样儿。
几日后,马超他们终于到了陈留,而这一路上马超也没见到一路去会盟的诸侯。不过他这次赶得倒是非常及时,他如果要是再晚来一天,那么曹操的大军就都离开了,他连人影儿都看不到。
见到马超后,曹操是非常高兴,当初马超要大婚的时候,他在雒阳是见过马超,可在这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如今这都一年半了,所以他再次见到马超后,心里确实是很高兴。
“孟德兄别来无恙啊?”
“哈哈哈,操好得很。不过孟起,你来得也是正好,看来你也是来参加会盟的!”
虽然曹操疑惑马超为什么是从东边而来,而不是从西边儿。但是毕竟谁都有些秘密,所以曹操也没去询问马超什么。其实他也知道,就算是自己去问了,马超最后也不能和自己说真话。如此的话,那自己还问这些做什么啊。
“不错,正是如此啊!孟德兄大义,小弟不但是佩服,还要付诸于行动,所以怎能不来?”
曹操笑着欣慰地点点头,在他的想法中,虽然如今的马超是把皇子都给带走了,但是还是总比朝中的一些人要强得多的。
见到了曹操后,马超知道自己这实在是和人家不能比啊。曹操他如今手底下也刚刚到两万人,而刚回陈留的时候,他和他父亲还有个友人卫弘是散尽家财,然后招募乡勇,本来之前招募的人马和两万还差点儿,没到两万,结果最后曹操是费了不少力才让自己的人马到了两万人,然后就准备马上就去讨伐董卓去。
这么一看,马超又想到了自己,和曹操真没法比啊。自己手中本来有五万人还多点儿,结果就拉出了两万人,人家曹操人数都不够,最后还费劲拉出两万人要去讨伐董卓,这可是把他的家底都给拿出来了。
而曹操接下来给马超介绍了最近刚投靠他的那些属下,有夏侯兄弟,夏侯惇夏侯元让和夏侯渊夏侯妙才,还有曹氏兄弟,曹仁曹子孝和曹洪曹子廉,之后就是乐进乐文谦还有李典李曼成了,最后那个就是卫弘,散尽家财帮助他的友人。
马超也同样儿把自己这边儿的几人也介绍给了曹操,自己这边儿是崔安、张飞、自己的族弟马岱,然后就是山寨那边儿的魏平和廖化,最后还有贾诩这个老狐狸。马超觉得虽然曹操如今手下多了不少人,算是兵多将广,但是自己这边儿却也不差什么啊。尤其是这不过就是自己人马的一部分,还有没来的呢。
马超带人这一来,曹操这边别看他资金物资什么的都挺紧张的,但是却依旧是大摆宴席,给马超他们一行人接风洗尘。这给马超整的也挺不好意思的,他打听到了,这些天曹操其实他自己也挺节省的,结果自己这儿一带人来,曹操还要花费钱粮宴请他们。而曹操确实也是够意思,对朋友从来不吝啬身外之物,到最后马超是送了他不少的粮草,说是友情援助,要不他确实也过意不去啊。
其实在宴上之时马超还见到了曹操的好友,如今的陈留太守张邈张孟卓,当时曹操是特意给他和马超两人彼此做了介绍,“孟卓,这位就是操经常提到的凉州牧马超马孟起!”
“孟起,这位则是陈留太守张邈张孟卓!”
张邈一听是马超,赶紧抱拳说道:“幸会幸会,州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马超闻言一笑,“虽然超是与孟卓兄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孟卓兄称呼超孟起即可,叫州牧就太远了,何必如此客气!”
马超觉得虽然他和张邈是第一次见,但是他叫自己官职,这个就太远了。从曹操那儿来说,自己怎么说都叫了张邈声孟卓兄,所以他也不想让张邈和自己那么客气。
曹操听后是大笑,曹操这人确实很乐观,经常是大笑,他则对张邈说道:“哎呀,孟卓,你何必和孟起如此客气?今日在操这儿,大家可都不必客气!”
张邈听两人都这么说了,他当然就不能再和马超如此了,所以便说道:“二位都如此说了,那么邈自然也是不能不听,以后就如此称呼孟起了!”
“好,来,来,来,各位赶紧入席,咱们今日不醉不归啊!”
“来,不醉不归!”
“请!”
众人是一起都干了,毕竟这么多人在一起还真是不容易,却不是经常有的,所以大家也算是都尽兴了。而曹操也是个好客还够朋友的人,最后宴毕之后,众人都早早去休息了,因为都知道明日还得赶路呢。
在晚上的时候,马超找到了贾诩,“文和先生以为孟德兄和孟卓兄二人如何?”
贾诩心说,主公啊主公,你这是明知故问不是,曹孟德和张孟卓两人你还不清楚吗,还要问我?不过你既然都如此问了,我也不能不回答你。
不过这些话打死贾诩他也不能说啊,所以他只是一笑,只是他的这个笑中的深意,马超他是不会明白的,他以为他比较了解贾诩了,但是实则他还是不了解贾诩的。
贾诩只是淡淡笑了一下,然后说道:“曹孟德此人被许子将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诩来看,其人确实如此!”
贾诩引用了汝南许子将的原话,来说明他对曹操的认识。如今都什么时候了,天下还太平吗,早就到乱世了,所以他贾诩就差直接说,曹操这人是奸雄了。
马超闻言心中暗笑,心说贾诩这老狐狸不直接说他自己想的那些,而是直接从侧面来告诉自己他的意思。但是有一点马超也是感觉出来了,那就是贾诩对曹操的重视,贾诩虽然就说了一句,但是他那种坚定的语气马超还是明白的。而且自己问了他对曹操和张邈两个人的看法,结果他却就说了曹操一个,那么这个也不能就说是贾诩对张邈不够重视,马超对此很明白,在贾诩他那儿,他张邈和曹操比起来,那可真就没什么了。
马超心说,贾诩这老狐狸眼光总是那么毒,好像印象中他就没看错过什么。
而此时在曹操那边儿,他觉得自己这边儿的武将如今已经不算少了,当然以后只会越来越多。不过当今日他看到了马超身边的贾诩后,他才发现,自己身边还缺少个谋士呢。虽然自己觉得自己也算不错,但是马超他身边都有个谋士,那么自己的身边也是应该有一个的。
就在这时候他一下就想起了自己还在雒阳之时,和荀攸交谈的情形,也许自己以后该找个机会把公达给请到帐下了。在曹操看来,荀攸就是个特别不错的谋士,而自己可不能错过了。
第二日,曹操、马超还有张邈,三人的三路大军是一起出发了。毕竟都是要会盟,共同讨伐董卓,志同道合,三人当然是要一同出发。
而本来在最开始的时候,张邈是准备带着一万五千人去参加会盟的。结果当他知道了曹操和马超都是带着两万去的时候,他是特意在昨晚又增加了五千人,没办法,要是就曹操带两万人也就算了,可没想到他和马超都带了两万人,那自己好歹也是个陈留太守,要是比他们都少,这面子上也说不过去啊。张邈这个人还是挺看重自己的脸面的,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
诸侯会盟,共同讨伐董卓,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和其他的人遇到了。结果让人一看,他曹孟德和马孟起都带了两万人,而自己就带了一万五千人,那自己脸往哪放。在张邈这儿,就是如此,哪怕是别人不这么想,他也会觉得别人就是这样想的。
其实他这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的身上,因为在他看来,如果自己看到同时而来的三个人,其中两人都带了两万人马,而最后那个却只带了一万五千人,那么自己也会看不起最后那人的。他自己觉得这是将心比心,别人也会像自己一样儿。所以最后,他也是带了两万人马和曹操还有马超一起,向雒阳的方向进发了。
而张邈的小心思别人不知道,但是曹操却是清楚得很,他心中也不得不感叹,大汉都已经这样儿了,可是下面的臣子却还是不尽其力。张邈有多少兵力,就算别人不清楚,曹操可清楚得很,陈留如今至少有五万人,说实话曹操也没指望张邈把人都给拉去讨伐董卓,但是他却希望自己这好友能多带走些人马。
但是最后的结果,他失望了,张邈只想带一万五千人马去,连他总人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好在最后看到自己和马超的人马后,他这才又多加了五千人。曹操心酸啊,如果大汉的官员都是如此,那么还谈什么去讨伐董卓啊。
可是他却忘了,马超身为凉州牧,他这也才带了两万人去,要知道凉州军可不止两万人,再说了马超还有他曹操不知道的兵力呢,如今马超的兵力可是超过十万人了,但是他却只带了五分之一。
第三〇五章 汜水关诸侯会盟(上)
所以如果要是这么说的话,马超如今的这五分之一,可以说还不如张邈呢。但是曹操对此可不知道啊,而且他也根本就没想马超的问题。因为对他来说,他和张邈的关系明显要比马超更近些,交往的年头也更长些。所以在有些方面上,他就把马超自动给忽略了。
几人带大军从陈留出发后,没几日就见到大部队了,如今是早就有别人已经到了。而各路诸侯会盟共讨董卓,其实也没有一个固定会盟的地方,只不过大家都默契地在距离汜水关比较近的地方安下营了。
而就在几日前,曹操发矫诏,联合其他诸侯共讨董卓的时候,董卓自然也是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当时董卓他也说不出是什么心情,反正他可从来就没怕过这个,要说自己手中如今握有四十万大军,还有吕布吕奉先这样的熊虎之将,董仲颖怕过谁来?只是安逸平静的日子却被各路诸侯给打乱了,而董卓他也突然发现,自己怎么好像变了很多,要说以前自己并不是喜欢如此安逸的生活啊。
那时候自己也知道享乐是没错,但是更是为了一步步地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着,自己过得从来都不安逸,只是如今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自己却变了。当然自己也并不觉得去享受有什么不对,因为如今的年纪确实也大了。只不过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难道自己真就要如此吗。以前的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事儿的话,那早就直接提兵去与诸侯对战了,但是如今的自己,却是没有这个心思。
自己如今是身居高位,不应该自己亲自出马了,直接让手下去就可以了嘛,而自己依旧待在雒阳最好。董卓告诉自己,这可并不是自己不想去,而是身份的变化。其实他不正视自己,也没重视其他诸侯。因为在董卓看来,曹操袁绍那帮人能有多少兵,最多加在一起也就和自己差不多。而自己凭借汜水关的险峻,难道还抵挡不住他们一群乌合之众?笑话!
在董卓看来,大汉当然是有忠臣良将,但是如今来说却是越来越少了,而要来对付自己的这帮人中却是没有多少,能有三五个就算是不错了。如果说联军都各自为战,不能团结一心,那么还何谈对付自己呢。
此时董卓已召集了众人,商议应对诸侯联军之事,“各位,如今各地诸侯已经是陆续抵达了汜水关下,看得出来,他们是要先在此开战了,不知各位谁能为我分忧啊?”
吕布出言道:“主公,布愿领兵出战,拒敌于汜水关外!”
董卓高兴,不过他觉得这时候还不用吕布亲自出马,正好这时又出来一位:“主公,末将,华-雄-请-战!”
董卓点点头,笑道:“‘杀鸡焉用宰牛刀’,奉先暂时先在雒阳歇息,华将军出马拒敌,我放心!”
“诺!”华雄赶紧应诺,然后转身点兵去了汜水关。
而见自己主公没让自己去,吕布也并没什么不高兴,毕竟自己主公说得也对,“杀鸡焉用牛刀”啊,自己当然要放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战了,而平时一般般的情况下,还用不着自己亲自出马。
李儒看着自己主公和吕布他们,心中想到,唉,主公果然是变了很多,以前像这样儿的事儿,他直接就亲自带兵迎战了。如今虽然不一定非要主公亲自去拒敌,但是怎么说也得坚定众人的想法才是,只是主公如今却有些大意轻敌。也许各路诸侯是人心不齐,但是能来的人,多多少少也都是和大汉有感情的,至少在前期,他们还是都能齐心合力,共同对敌的啊。
而华雄,他能不能是各路诸侯的对手都不一定,就别说是曹操孙坚他们了,估计就连袁绍袁术他们,华雄都不一定是人家的对手。可如今这个时候,自己主公肯定是听不进自己的谏言,所以只能等失败了之后,到时再说,他也许才能听进去一些吧。
当马超他们几人到了汜水关下的时候,已经有人早就到了,有两个马超还认识,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袁公路和上党太守张杨张稚叔。马超和袁术虽然没太多接触,但是这人他确实见过也认识,只不过是彼此不熟罢了,至于张杨,那就更不用说了,对马超来说,那是关系非常好的而且还是少有的朋友。
“孟德、孟起、孟卓你们都别来无恙啊?
袁术这人虽然不如袁绍,但是其人对曹操他们还算热情,不敢怠慢。袁术这人确实是特别欺软怕硬,但是对于有身份地位的人,他却也是半点儿都不敢怠慢。所以对曹操他们,他当然是不可能怠慢什么了。
曹操和张邈都和袁术说话了,而马超虽然是不喜袁术其人,但是该有的礼貌还是得有的,“原来是公路兄,这多年未见,公路兄真是风采依旧啊!”
袁术大笑,“说起来倒是不如孟起,孟起才正是风华正茂!”
袁术本来是在雒阳的,但是因为他胆小,害怕董卓一方对他不利,所以早早就从雒阳逃走了。从这点上来看,他就不如袁绍。至少袁绍逃跑的时候,他还知道放几句狠话什么的,来表示自己并不怕董卓,可是袁术呢,他是直接就被吓跑了,还敢说什么?
不过这时袁术突然发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曹操这三个人都是孟子辈的,这就说明他们在家中都是长子啊,倒是没想到这三个人如今聚在了一起,一道而来的。不过马孟起明明是在凉州,怎么可能是和曹操他们一起到来的呢。
袁术的心中一样是有疑惑,但是他同样是没去问马超什么。他和马超又不熟,所以他也没做那自讨没趣儿的事儿。
几人简单地聊了几句后,曹操带着马超又去和别人打招呼,主要曹操还是想给马超介绍一下,毕竟很多人马超都是不熟悉的,但是他曹操都比较熟。
然后曹操给马超介绍,第一个就是冀州牧韩馥韩文节,韩馥他离得不算远,所以他早就到了。马超还真是第一次看见韩馥其人,于是彼此便客套了几句。
之后就是豫州牧孔伷孔公绪,孔伷他一样是离得近,所以自然不会来得太晚。而马超对其人还真就没什么印象,所以就简单说了几句完事。
接下来是兖州牧刘岱刘公山,这个人是汉室宗亲,马超心中倒是觉得他还不错。因为汉室宗亲能过来的,除了他刘岱,就只有那个刘备刘玄德了。马超倒是也能理解,身为汉室宗亲,可能有人要避嫌,所以确实不好直接就带兵过来。知道的,明白你是带兵到雒阳勤王清君侧来了,不知道还以为你有不臣之心呢。
但是马超还觉得,大多数人都是故意不来的,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打算,只有刘岱和刘备这样心向汉室的人才能过来。举个例子,刘焉,你可以认为他在益州,因为蜀道难走,所以他兵来了就不一定是什么时候了。但是马超觉得,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他刘焉因为听人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所以就上书要“代天守牧”,结果州牧又出来了。
他刘焉绝对是老奸巨猾,无论各路诸侯和董卓他们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他刘焉都是利大于弊的,而且对他好处多了。所以如此,他刘焉为什么要过来,有这个必要吗。
所以对刘岱刘公山,马超倒是和他多聊了几句,虽然以前都不认识,但是现在慢慢也就算熟了。
最后马超又见到了河内太守王匡王公节、东郡太守乔瑁乔元伟、山阳太守,也是袁家的人,袁遗袁伯业,和这些人简单地打过招呼后,最后马超才和自己的好友张杨说上话。
马超早就想和张杨说几句了,但是一直都没什么好机会,而张杨也算看出来曹操是想给自己这个孟起兄弟介绍呢,所以他也就没多打扰他们。
最后曹操要介绍张杨的时候,马超一笑:“孟德兄,稚叔兄我可是认得啊,很是熟悉!”
曹操一笑,“原来如此,那么孟起你们聊吧,我就不多打扰了!”
曹操也知趣儿地离开了,他也是和自己相熟的人聊去了,毕竟各有各自要忙的。
多年未见了,张杨上来就给了马超一拳,说道:“你小子这么多年是出名儿,可是怎么也不回并州来看看?”
马超一笑,虽然多年未见,但是自己和张杨的关系没有变淡,反而是更深了。自己身为凉州牧,有几个还敢给自己一拳的,虽然是玩笑,但是也只有张杨这样儿真正的朋友才能如此了。对此,马超觉得,张杨依旧是当年那个拉自己入伙的张稚叔,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不是什么上党太守。而在张杨那儿,自己也还是那个孟起兄弟,不是什么凉州牧。
两人没有因为如今的身份地位而改变什么,朋友的深厚感情依旧,马超觉得这就是自己要去珍惜的。
“这个倒是小弟之错了,确实是实属不该啊!”
张杨拍了拍马超的肩膀,“孟起兄弟你好意思说,这么多年了你确实不够意思啊,就算是与奉先、伏义他们不熟,你怎么也得来看看老兄我吧!但是你这一离开,就这么多年,实在是说不过去啊!还有就是,如今那帮小子,我和他们说你在我们并州军待过,他们都不相信啊,你说我还能拿这个骗他们?”
马超一笑,张杨还是那样儿,“稚叔兄,大不了我就回去一次!”
“好,这个可是你说的,我是记下了,哈哈哈!”
马超突然有种被张杨算计了的感觉。
第三〇六章 汜水关诸侯会盟(中)
本来应该上午更一章,结果总耽误,上午更不上就只能这个时候了。
--------------------------------------------------
张杨一看,马超好像也明白他自己被算计了,于是他对马超嘿嘿一笑,然后马超直接就给了他一拳,张杨也没去躲,他知道自己这个孟起兄弟不过就是开玩笑呢。
“没想到,他人算计不到我马孟起,今日倒是让稚叔兄你得逞了!”
“哈哈哈,孟起兄弟,我就是要让你是防不胜防啊!”
马超笑着摇摇头,没再这上多说,自己这个稚叔兄和以前真是一样儿啊。不过父仇得报了之后,人倒是越来越臭屁了,不过这样儿其实也挺好。
两人又聊了聊别的,当马超提到吕布的时候,张杨眼中闪过了一丝遗憾。马超明白,对于吕布杀了丁原丁建阳一事,可以说张杨是一点儿都没觉得如何,反而他会觉得丁健阳该杀。他张杨几人都敢带着一千人去杀鲜卑檀石槐,就更别说他区区一个并州牧丁原了。但是对于吕布投靠了董卓,张杨确实觉得不妥。看得出来,他是厌恶董卓其人的,虽然张杨这人并不是什么死忠大汉的,但是对董卓他们的所作所为,张杨确实也看不下去。
今日他能带兵前来,就说明问题,他就是看不惯董卓,所以这才带兵来了。但是如今自己好友投靠了董卓,那不就是说几人要在沙场相见了吗,而这却并不是张杨想看到的。
马超拍了拍张杨肩膀,说道:“稚叔兄,所谓人各有志,吕奉先既然有他自己的选择,我们对此也是没有办法的!”
如今张杨身为上党太守,而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拍他肩膀的人,就只有他马超马孟起了,所以马超和张杨其实两人都是一样儿的。
“不想了,不想了,奉先伏义他们确实是有他们的想法,所以我这也管不到他们!”
说完,张杨还自嘲地笑了笑。几人报了父仇之后,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儿了。以前大家还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父报仇,而这个共同的目标没了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在父仇得报后,吕布的志向当然还是效仿卫霍,不过却生不逢时,而且还被他那义父丁原所压制着,所以吕布是一直都郁郁而不得志。高顺他倒是还好,他的愿望是让自己带领的陷阵营能真正的闻名天下,让敌人闻风丧胆。虽然如今还差些,在并州陷阵营当然有名,但是放眼天下,名声还差些,主要是还没让人们见识到他们的厉害,但是他却一直都在努力着。而且毕竟他本事在那儿摆着的,丁原也知道他是个人才,所以算是很看重他。最后就是张杨了,张杨他没什么大志,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当上了上党太守,而这个他就已经知足了,他没有别的什么远大志向,只是想守着自己管理的这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这个大汉的上党太守而已。
可是后来,他却没有想到,并州军去了一趟雒阳,结果丁原丁建阳身死,吕布他们直接就投靠了董卓,张杨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吕布,但是他一直都认为董卓那样儿的人不值得他们去效命。
又过了几日,各地诸侯终于是都到齐了,一共是十八路诸侯。分别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袁公路;第二镇,冀州牧韩馥韩文节;第三镇,豫州牧孔伷孔公绪;第四镇,汉室宗亲,兖州牧刘岱刘公山;第五镇,河内太守王匡王公节;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张孟卓;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乔元伟;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袁伯业;第九镇,济北相鲍信鲍允诚;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孔文举;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张孟高;第十二镇,徐州牧陶谦陶恭祖;第十三镇,凉州牧马超马孟起;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公孙伯珪;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张稚叔;第十六镇,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第十七镇,渤海太守袁绍袁本初;最后一镇那就是还被通缉着的曹操了。
这十八路诸侯会盟,和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如果有那也只是在马超这儿。因为马腾早丧,所以他的位置变成了他的儿子马超,但是数量却没有变化,依旧是十八路诸侯,而且马超的实力可比他父亲强多了。
不过却还有一个,虽然众人都没注意,甚至连对方的名儿都不知道,但是马超却记得,那就是涿郡的刘备刘玄德。而这也是马超第一次见到刘备,虽然他没有和刘备说话,但是却看到了站在公孙瓒后面的人,公孙瓒身后站着两人,一个正是刘备,马超是一眼便知。
要说刘备的相貌确实不错,一表人才,马超也不得不暗赞一声。但是他还真就没看出来什么王霸之气,看来其人的嘴上功夫和表演天赋确实不一般啊,当然马超也确实承认刘备刘玄德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这个却是一点儿都没错的。
当众路诸侯都到齐后,聚在了一起,准备共同商讨进兵大事。而曹操则因为是会盟的发起人,所以还是由他先出言道:“如今各位都响应操之前的号召,起义师来雒阳共同讨董,操在此先谢过各位了!”
曹操对着众人先鞠了一躬,而众人明显对曹操的印象都挺好,而且不管熟还是不熟,众人可都认识曹操,这个确实。众人一看曹操都如此了,不表个态什么的也说不过去,所以这时袁绍发话了:“孟德不必如此,我们众人皆为大汉之臣,如今董仲颖祸乱朝纲,而我等理当是当仁不让,起义师清君侧,就算孟德不发起今日的会盟,我们一样儿还是要过来的!”
结果袁绍一番大义的说辞下来,众人都不住地点头,“是啊!”
“对,就是!”
“本初兄说得不错!”
“就是如此!”
……
马超心中冷笑,什么叫大言不惭,这就是。虽然他也承认不是所有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来的,但是真正为了大汉才过来的人终究只能是少数,多数还不是为了自己。反正自己就是,但是自己可不像他们那样儿,把这个本来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来的,结果却说成像多么大义一样儿!
而且此时看着众人是非常团结,共同讨伐董卓,齐心协力,可是这之后呢,那就真不是这么回事儿了。马超心中感叹,可叹曹操把这些人看得多忠于大汉,在他想法中,可能就算是差点儿,但是对付董卓也都能齐心协力吧,但最后的结果呢,反正他曹操到后会明白的。
曹操明显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于是便继续说道:“今日大家为了同一个目的,共聚于此,可蛇无头不行,我们十八路大军共汇于此,理当推举出盟主一名,带领大家共破敌军,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孙坚出言道:“孙某赞同孟德之提议!”
“韩谋亦赞同!”这是冀州牧韩馥说的。
“我附议!”张杨也出言道。
……
“好,看来大家皆以同意操之提议,那么请大家推举一名盟主来吧!”
公孙瓒说道:“孟德兄在雒阳只身深入虎穴,行刺董仲颖,之后又在陈留发矫诏聚大义,如今会盟各路大军于此!以瓒来看,这盟主之位,舍孟德兄其谁?”
袁绍一听,心中暗骂,公孙伯珪不识抬举,我袁家四世三公,理当由我来当这个盟主。
张邈也出言道:“伯珪兄所言甚是,邈亦赞同!”
“我亦附议!”说这话的是广陵太守张超,他和张邈是亲戚。
曹操闻言心说,自己要当这个盟主可就坏了,如今这十八路大军三十几万人,当盟主的不只是有权利,还一样也有义务。比如说提供粮草,如今兵在司隶,豫州和冀州两个州的州牧就在这儿,粮草最好由他们来提供,不过自己和韩馥韩文节还有孔伷孔公绪根本就说不上话,但是要是本初的话就好说了,两人都和袁家有莫大的关系,本初让他们提供粮草,他们绝对会应允的。
想到此处的曹操,为了避免让自己麻烦,所以赶紧对众人说道:“操以为不妥!操何德何能,能当盟主?不妥,不妥啊!操以为,袁本初四世三公,正是适合,不知各位以为?”
袁绍一听,还得是孟德,深知我心!我袁家一出,谁与争锋?
袁绍这边儿是高兴了,可有一人一听曹操这话,脸马上就黑了。这人就是袁术,袁术心说,曹孟德啊曹孟德,你我和袁本初都是不错的朋友,但是你怎么就认定他是盟主了?难道我袁公路真就比不过他袁本初?袁术这个气啊,自己还是袁家嫡子,如今在袁家一个庶子面前,自己又是丢脸了,而且还有天下这么多人可都在场呢,自己丢脸丢到家了。
不提袁术在那儿气恼,就说曹操话音刚落,马超就赶紧说道:“孟德兄所言不错,超举双手赞成!袁家四世三公,本初兄当得盟主之位!”
马超当然知道曹操不想当这个盟主,所以袁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前一句马超是表示赞同,至于后一句他就是故意的了,是他故意激袁术的,故意说给他听的。他当然知道袁氏兄弟两人不和,所以有机会挑拨一下的话,马超当然是不会放过的。
果然袁术一听马超所言,他这心里就更是不好受了,连带着把马超也一起马上了,自己这么大人居然没人看得见,难道袁家就只有他一个袁绍袁本初吗?真是气煞我也!
“好,孟德提议我也赞同,本初正是适合!”
说话之人就是豫州牧孔伷,凭他和袁家的关系,自然是要帮着袁绍说话。至于袁术,他还是哪儿凉快上哪儿待着去吧。
“本初兄当这个盟主,我亦赞同!”
兖州牧刘岱也发话了,他毕竟是汉室宗亲,所以他的话也是有一定的份量的。
“盟主之位,本初确实当得!”东郡太守乔瑁出言道。
袁术轻轻地哼了一声:“哼。”
别人没听到没注意,但是他旁边同为袁家的袁遗可听得清清楚楚,他平时和袁术不错,所以他也说道:“我推举袁公路,公路兄正适合盟主之位!”
袁术听了这声音不啻于是天籁啊,心说关键的时候,还得是自己家人靠得住啊。其他外人,没一个帮自己说话的。
曹操一见袁术那样儿,他也知道袁术的小心思,之后他又问王匡陶谦他们几人之后,他们也都同意让袁绍当盟主。结果就除了袁遗力挺袁术,而袁绍和袁术没有表态之外,其他人都同意了让袁绍来当这个盟主。
“既然如此,那么本初兄是当仁不让来当这个盟主,大家一起请我们盟主讲几句吧!”
袁绍虽然表面上没什么表情,但是心里却乐坏了,心说大家还真是慧眼识英雄,知道让我袁本初来当这个盟主,而不是他袁公路。
第三〇七章 汜水关诸侯会盟(下)
袁绍此时心中甚是得意,心说你袁公路虽为嫡子却是不错,但是在我袁家袁本初面前却没有任何的优势!看看此情此景便知,袁家的这一代,还得靠着我袁绍袁本初来挑起大梁才行!
一见众人都如此的给面子,袁绍自然也不能怠慢,也不矫情,就对众人言道:“今日我等共举义军,共同讨董!各位看得起我袁本初,绍在此谢过各位了!”
“盟主客气了!”
“盟主不必如此!”
“盟主大才,当得此位啊!”
“盟主真乃……”
……
再往后,就基本都是溜须拍马的了,这样儿的人不是没有,只是马超没想到这个地方也有啊。其实马超还是不太了解袁家在大汉的地位,当然他就算了解也还得是如此,袁家在他马超马孟起的眼里,确实对他们真是看不上啊。
曹操此时在心中暗笑,自己终于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给了本初了。反正本初兄他自己确实是很想当这个盟主,所以自己当然不能做那个恶人啊。顺水推舟难道不好吗?多好。
最接受不了得当属袁术了,他实在是接受不了,自己这个兄弟居然稳稳地又压了自己一头,可恶可气啊,但是他对袁绍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谁让大家都推举了他袁本初呢,自己就算有袁遗的支持,可加在一起最后也不过才两个人,人家十几个人,势单力薄,势单力薄啊。
袁术只能是自己一人在那儿生闷气,其他什么都做不了。
袁绍当上了盟主后,众人这回算是有了主心骨,然后就开始准备歃血为盟,誓破董卓。马超也是第一次干这事儿,所以他觉得确实还挺有意思的。
袁绍大声对众人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歃血为盟,众人把这一系列的事儿都做好做完了之后,袁绍在中军大帐开始点将派兵,安排诸事。而有不少人已经被袁绍先给派走了,比如冀州牧韩馥和豫州牧孔伷,袁绍让他们两人回了冀州和豫州,去为大军筹备粮草。还有像王匡,也被袁绍派去他的驻地河内郡去了。
而其他人都和袁绍回了中军大帐后,则对袁绍抱拳:“盟主!”
“各位请坐!”
袁绍此时也是意气风发,毕竟如今是三十几万大军的盟主了,而他也确实是第一次统领这么多人马,能不意气风发吗。
“谢盟主!”众人是异口同声。
“今绍虽不才,但承诸公推举为盟主,所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还望各位都能恪尽职守,勿要违犯军规军令,望各位谨记!”袁绍是一脸严肃地对众人说道。
“诺!”众人齐声应诺。
袁绍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曹操出言道:“今既立盟主,我等必唯盟主马首是瞻,听候盟主调遣,匡扶汉室,共保社稷!”
众人也是齐声道:“‘匡扶汉室,共保社稷!’”
袁绍微微一笑,“好,各位之意绍已知晓!今我军与敌军对峙于汜水关,不知何人愿为先锋前往一战?”
话音刚落,一人站起后出来说道:“坚愿为先锋前往一战,请盟主准许!”
“好,素闻文台勇武,当得先锋!”
袁绍心中高兴,而且他也知道孙坚号称“江东猛虎”,不可小看,他来当这个先锋是再合适不过了。
看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他随即又对袁术说道:“就劳烦公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
袁术一听袁绍这话,他是更生气了。心说你我同为袁家人,我袁公路还是嫡子,而你袁本初不过就是个庶子,可凭什么你如今却是盟主高高在上,而我却只不过就是个管粮草的啊!
虽然此时袁术的心中那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但是他还是得给袁绍这个新上任的盟主面子,而且两人同为袁家人,在外人的面前,还是不能内斗的。虽然袁术不会让别人看到兄友弟恭的场面,但是表面上他也绝对说得过去。毕竟是世家大族,所以他们的脸面还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如此种种,他袁术在这么多人面前是绝对不会给袁绍难堪的,如果真要那样儿的话,别人也许不会去说他袁术袁公路和袁绍袁本初什么,但是绝对会说他袁家如何如何。
“诺!”
再不情况,袁术也还是认了,反正管粮草就管粮草吧,其实仔细想想这个还是个最重要的差事。这么多路人马,好像是谁也离不了自己,尤其是他孙坚孙文台。
孙坚出帐后,就带着本部人马两万人去了汜水关下挑战,别看诸侯联军如今也驻扎在汜水关这儿,但是真正距离汜水关其实还挺远呢,所以当孙坚刚到汜水关下的时候,华雄早已经摆好了阵势在等着他了。
孙坚一看,好啊,华雄这还是守株待兔,看人数没有两万,也有一万八啊,从人数上来看倒是势均力敌。孙坚暗想,这华雄也不知是艺高人胆大,还是无知者无畏。可却还没等他说话,华雄便对他大喝道:“呔,来者何人?报上名来,你家华雄爷爷刀下不斩无名之鬼!”
孙坚把眼一眯,心说华雄还挺狂,他不认得自己?笑话,见他华雄都不是一次两次了,还能不知道,“哼!吴郡孙坚!”
孙坚刚想冲上去会会华雄,结果却被人给劝住了,“主公,‘杀鸡焉用牛刀’!末将请战,前去会会华雄这厮!”
孙坚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得力属下之一,辽西令支韩当韩义公,其人也是使得一口大刀,倒是和华雄的兵器一样。
“好,义公多加小心,华雄此人武艺高超,不可轻敌!”
“主公放心,末将这就去会他一会!”
孙坚不想打击韩当,虽然韩当武艺也不错,但是那也得分和谁比,要是和华雄一比,确实还略有不如。但是孙坚也不好就直接这么说,去明着打击韩当。不过在他看来,韩当虽然敌不过华雄,但是逃命还是没问题的,所以他也就没去阻止。
韩当拍马上前,喝道:“辽西韩当,前来战你!”
华雄撇了撇嘴,说道:“‘野鸡没名儿,草鞋没号儿’,看今日你家华雄爷爷怎么砍了你!”
说着,一刀就向着韩当劈去,韩当大喝:“好,开!”
韩当说着,就拿大刀的杆架住了华雄的大刀,结果两人都被震了一下,兵器分开。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很明显,华雄虽然被震了一下,但是他却一步也没后退,不过韩当就差了些了,他是直接连人带马退了两步。一招,力量比拼,结果是高下立判。
韩当心中清楚得很,自己的力量是怎么也不如人家华雄了,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一个力量比较大的,胜过十个一般般会武艺的,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韩当知道不能和对方硬拼了,喝道:“再来!”
这次倒是他抢得先机,不过武艺的差距,他就算占尽先机也没大用。力量上的差距,就只能用其他的来弥补,但是韩当发现,自己刀法中的招式也没人家华雄的刀招精妙。
“来得好!”华雄打着打着就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因为知道华雄的力气比自己的大,所以韩当学聪明了,他之后就再没和他硬拼。就算两人兵器相交,韩当也是没敢用太大的力气,生怕被反震回去。所以如此,你来我往,两人就打了十几个回合,而韩当可就冒了汗了。没办法不冒汗,武艺的差距啊,很难弥补。
孙坚看着直摇头,心说义公这儿要不好,于是他对旁边的一员将领说道:“大荣,你去助阵!”
“诺!”
毕竟华雄武艺真不错,所以为了不让韩当有失去,孙坚这边儿如今也顾不得别的了,反正人多欺负人少他也没办法。
这次孙坚派出的人姓祖名茂,字大荣,和孙坚是老乡,都是吴郡富春人,手中兵器还是一口大刀。
祖茂拍马舞刀就准备加入战圈,而且还喊道:“义公,主公让我来助你!”
说着,他就拿着大刀奔向了华雄。而旁边的韩当听见了祖茂的话,心说,丢脸啊。要是对方是吕布的话,自己这边儿来十个人,自己也不会觉得如何,但是就区区一个华雄,还得让自己和大荣两个人战他,实在是丢人。
韩当这人就这样儿,要真是吕布的话,他绝对不这样儿,但是如今对战的却是华雄,他确实觉得很丢人。
本来平时的韩当想想什么还不至于像今日这样儿的,但是这次他却分心了,而却没注意对面的华雄。战场之上,不容分心,你想什么都是一瞬间的事儿,而你还必须得时刻注意着对方的动静才行,结果韩当却大意了,如此还没等祖茂的大刀过来,就被华雄抓住了机会。
第三〇八章 孙文台首战失利
结果不出所料,韩当到最后还是败了,而且还受了点儿轻伤。
当他大意分心的时候,就被华雄抓住了机会,如果说这种大好时机都抓不住的话,那么他华雄也真是白练武那么多年,也白征战沙场那么多年了。华雄跟着董卓都多少年了,而他的经验确实比韩当可是要多的,而且多得还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的。
好机会,华雄心中暗道。接着就用最快的速度,一刀横扫向韩当,因为他一定要在祖茂参战前彻底解决韩当才行,要不必然也是麻烦。毕竟他华雄可不是吕布,虽然对战这样儿的两个人也不是不能,但是还是尽量不要这样儿。
实际如今的华雄已经过了那种争强好胜的年纪,尽管以前他还是如此,但是见过了吕布的勇武后,他慢慢地就变了。如今他身负董卓交给他的重任,他自然是以退敌为主,而不是以自己去争斗为主。哪怕自己单挑败了,但是能胜利,那么也是值得的。可是自己哪怕单挑胜了多场,但是大军最后却败了,那么他也会觉得不值。
而韩当此时他的注意力却是非常地不集中,眼看着刀横着过来,他想都没想就直接横刀招架,但是他却一时忘记了华雄比他力大的事实。结果华雄当然就使上了全力,这就是大好机会啊,之前一直都让韩当给避开了嘛。他此招虽然简单而没什么花样儿,但是却胜在势大力沉,用大刀的刀背直接就砍到了韩当大刀的刀柄上,结果韩当手一发麻,兵器没握住,就直接脱手了。
韩当手中的大刀脱手,他也不得不惊讶了一下。不过韩当的经验还是有的,然后是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他心道不好,自己居然是大意了,是如此分心啊,结果立即是拨马就想撤退。但是华雄可能就这样儿让他走吗,趁你病,要你命。也许华雄不知道这句话,但是意思他却是知道的,而他的反应明显是比韩当更快。前一招刚过,后一招马上就到了,他直接是一刀就刺向了韩当。而韩当虽然也躲了,但虽说是躲过了要害,不过最后华雄的一刀还是扎到了他的胳膊上,然后韩当便负伤而走。
“威武!威武!”这是华雄身后的士卒和汜水关上的士卒所喊的。
华雄明显也是满意,而其实这些就发生在按秒来计算的时间里,这边儿韩当刚跑,那边儿的祖茂就已经到了。而华雄此时则大喊道:“赵将军守好关隘,大家随我冲啊!”
华雄的前半句是对汜水关守将赵岑说的,他是一直都在汜水关守着,而华雄则是董卓派来给他助阵的。此时赵岑一听,华雄要全军冲杀了,他是亲自去给华雄擂鼓助阵。
“咚……咚……咚……咚……”
说完,华雄便一马当先去迎战祖茂,华雄是乘胜追击,不给孙坚什么机会。孙坚一看,华雄都出兵了,自己这边也不能就这样,所以一样是大喊道:“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长沙勇士的厉害!”说着,也带着大军冲了上去。
祖茂一见韩当负伤而走,他眼睛都红了,暗自埋怨自己来得晚了。
于是对华雄大喝:“吴郡祖茂,前来会你!”
“少废话,看招!”
华雄心说,两军都打开了,还说这些有什么用啊,直接就来真格的吧。
两军两人都战在了一处,等交上手后,孙坚才知道华雄所带的士卒的战力,那时绝对要超过自己这边儿士卒的。这对方要是再多些人马的话,今日自己可就要败了,结果孙坚是刚想到了此处,汜水关关门就大开,赵岑则带着援兵杀了出来,孙坚一看,完了晚了,赵岑这是吃定自己这边儿必败了,要不他敢打开关门带兵出战?
孙坚一看不好,在战场上大喝:“全军撤退,撤退!”
孙坚憋屈啊,这还没多多久呢,自己就要全军撤退了。可如今却也顾不了别的了,自己就这么多的人马,真要是全军覆没了,自己还拿什么去讨伐董卓啊。所以还是保住家底要紧,没办法,形势不如人,是不得不如此了。虽然孙坚也不想这样儿,但是还是领着残兵败将撤退了,这一退就直接回到了诸侯会盟的地方。
众人一看,孙坚这“江东猛虎”都出师不利,直接是带着残兵败将回来了,看来这汜水关果然还真是块儿难啃的骨头啊。
有人赶紧过来劝说孙坚,算是安慰他一下,怕他想太多。而袁绍心说,孙文台首战不利,于己方军马士气影响不小。但是孙坚此人能力却不容小觑,而且在众路诸侯之中影响颇大,自己可也不好真去处罚他太多。而此人也只能去结交,不可去得罪。袁绍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结果孙坚赶紧来向袁绍请罪,毕竟他这首战失利了,他有过而无功,这是肯定的,“坚此次作战不利,还请盟主处罚!”
孙坚虽然不服,就这么败给了华雄,但是袁绍这个盟主要处罚他,他还会心甘情愿地接受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治军不利,还怎么统领众路诸侯啊。不过他却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错误,所以就看袁本初如何处罚自己吧。
袁绍言道:“此却非文台之过,而文台拿下汜水关,届时将功补过便是!”
“多谢盟主!坚定当拿下这汜水关!”
败给了华雄,孙坚是深以为耻,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这么些年了,自己还真就没经历过太多的失败。不过就是前些年,自己跟着皇甫义真战凉州,然后败给了当时韩遂他们的羌汉联军。之后就是这次了,结果是败给了华雄。要说败给韩遂,孙坚认了,毕竟韩遂边章那都是凉州名士,颇有谋略,不是自己能比的。但是这华雄,孙坚确实有点儿接受不了。难道真是自己大意轻敌了?没有啊,但怎么最后这却还是输了。但是孙坚也明白,无论自己如何想,败都败了,这却是无法挽回,无法改变的。
回到了自己的大帐,孙坚看到了正在处理自己伤势的韩当,韩当直接向孙坚请罪,孙坚则摆摆手,“如今首战失利,盟主尚且没处罚于我,我又怎能处罚义公?华雄此人武艺高超,确实不是义公所能力敌的,不必多说了,好好养伤才是!”
“诺!”
韩当心中有些感动,自己主公对自己不但是有知遇之恩,而且对自己也还不错,自己这辈子,这条命就交给主公了,而在旁边儿的其他几人也一样儿是深有同感。
华雄首战告捷,捷报传至雒阳,董卓大喜,赏赐了他不少东西,而且还把他升了官。
“今华雄首战告捷,我观诸侯联军乌合之众耳,各位以为如何?”
李儒听了自己主公的话就是一皱眉,心说主公你也想得也太简单了,华雄胜了孙坚,不过是侥幸,可诸侯那边儿除了孙坚还有袁绍、曹操、马超他们,你真以为华雄能是他们的对手?
想到此处,李儒还是出言道:“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孙文台一时失利,不代表他就一定就会彻底失败。而华将军虽然一时得胜,但是却也不能小看孙文台和诸侯联军啊!”
董卓一听,脸色不悦,心说,文优表面上看好像是在说华雄不能大意轻敌,实则就是在说我,让我不要大意轻敌。诸侯联军,一群乌合之众,我有什么大意轻敌的?
“文优你就是过于小心,看华雄如何把孙文台他们给彻底打败!”
李儒暗自摇头,心说主公依旧是什么话也听不进啊,如今还是说什么都没用。
其实孙坚这人的本事如何,董卓当然是知道得很清楚,毕竟都在朝中为官,更何况两人还一起征讨过黄巾,算是了解不少。但是孙坚的本事是他自己的本事,而且手下四员大将,却也是不能小看。但是个人的本事和士卒的本事不可能相提并论的,董卓也承认孙坚他们的本事不错,但是华雄既然能胜,那么就说明己方的士卒战力比对方要强。而华雄虽然谋略上比不上孙坚,但是武艺上却是不差,而孙坚手下的黄盖、程普、韩当和祖茂的武艺却是不如华雄的。所以,在董卓看来,靠着华雄和赵岑的配合,胜过孙坚也不是不能。
董卓此时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奉先快去把袁家那帮老东西的一家老小都给我砍了!”
“诺!”吕布领命而去。
李儒这回是什么都不说了,反正自己主公都杀了那么多人了,也不在乎这些人。而虽然自己并不想让主公动袁家,但是如今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董卓的一句话,雒阳袁家上下都让吕布给杀了。消息传到汜水关诸侯会盟的地方,袁绍当场差点儿没倒下。自己当了个盟主,结果袁家就遭逢大难啊,自己真是亏对家族。
比起袁绍来,袁术心里就比袁绍平静得多了。当然表面上他还是做出了一副异常伤痛的样子出来,让人看着比袁绍都伤心。其他人也没办法,只能是安慰几句吧。
袁绍言道:“多谢各位,绍无大碍。今董贼杀我袁家老小,他日必报此仇!”
袁术也说道:“不错,此仇不报非君子!”
该报的仇还是要报的,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这是必然。
第三〇九章 马孟起拜访公孙
马超终于是再次见到了刘备,而他是则是去拜访公孙瓒的时候见到的。当然了,这个就是他故意如此的了,要不就不一定能和刘备有什么太多的交往。所以怎么能放着如此人物,马超还不去看看呢,那样儿他觉得就可惜了。所以尽管他知道以后自己还少不了要和刘备此人打交道,但是他觉得还是先见见其人来得更好。
“伯珪兄,不打扰吧!”马超是一个人来拜访公孙瓒的。
公孙瓒见马超如此说,就是一笑,“怎么会,孟起能来我这儿,这真是蓬荜生辉啊!”
马超看着公孙瓒身后的两人,装作不知地问道:“不知伯珪兄身后这二位是?”
“怪我,都怪我啊!忘了来介绍了,孟起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涿郡刘备刘玄德,也是我之同窗好友!”
刘备和公孙瓒同为卢植的学生,所以公孙瓒也怕马超看轻自己这个好友,所以如此说道。
马超一听,心说自己可不敢小看他刘玄德啊!此时他连忙对刘备言道:“原来是玄德兄,扶风马超马孟起见过玄德兄,真是幸会啊!”
虽然马超并不怎么喜欢刘备其人,但是对他还算是有些佩服的。刘备能和曹操对峙那么多年,就这么一点,其人的本事绝对不容小看。曹操灭了多少人,最后三分天下,孙权他算是继承了父兄的基业,而刘备才真正算是白手起家的人。所以曹操他后来临终前的遗憾就是没灭了孙权和刘备,但是相比较而言,对刘备他才是更大的遗憾。
曾经有人说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儿,就是说如果刘备比曹操提前死了,那么没准曹操还能多活个一年半载的。但是历史没有假设,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刘备确实造成了曹操的大遗憾,这个倒是没错的。
刘备闻言,他是心中苦笑啊,心说马孟起如此之人物是不可能听说过自己的,而这么说话也无非就是客套罢了,自己可不能当真。
不过他却还是抱拳说道:“久闻扶风马孟起之名,今能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备听闻孟起先祖乃是大汉伏波将军马援公,而备亦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今日却能得见孟起,莫非此真乃缘乎?”
马超心说,刘备你有本事,不服不行啊!他好像是经常就把他的出身挂在嘴边,总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但是还别说,这样儿是真有效果啊。刘备能和曹操孙权两人三分天下,其人自然是有本事。但是同样儿他身为汉室宗亲,大汉皇叔,就这么个名头,却足够他用的了。曹操再怎么强,他姓曹;而孙权再怎么黑,可他姓孙;而刘备呢,他再弱小,但是他姓刘啊,这就是一个没法去改变而且也不可能让人忽略的东西。
大汉到如今是近四百年了,就算他刘备再落魄之时,也还是有人追随着他,所以是不得不承认,他汉室宗亲的身份也一样儿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少他手下人可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什么,也都知道自己的主公要兴复汉室,追随着他几乎都是无怨无悔。
马超闻言一笑,不过这笑中的深意却不是别人所能明白的,也只有他自己最明白。
“不知这一位是?”
马超看其人比自己好像也大不了几岁吧,只见其人说道:“某乃东莱太史慈太史子义!”
马超心说刘备还是一样的幸运,当然一样也是有能力,要不能收服太史慈吗,当然他可不认为太史慈是公孙瓒的属下。
果然刘备出言道:“子义曾经救过备之性命,乃是生死兄弟也!”
结果太史慈听后,忙说道:“主公之大恩,慈不能报其万一!”
马超一看,他也是不得不感叹啊,虽然张飞投靠自己了,但是刘备却还是遇到了太史慈,而且看这样儿太史慈还是死心踏地地追随他。刘备其人有本事,而且还是个潜龙。有语云: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刘备此人绝非是池中之物,只是不得时机而已啊。
但是即便如此,马超也没有现在就灭了刘备的心思。他对于曹操也好,孙坚也罢,乃至于如今的刘备,马超都没有其他的心思。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在战场上把这些英雄人物们都打倒了,那才算自己的本事,而这也是自己所要去做的。让他们在很有势力的情况下,被自己所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来。而重生这一世,自己最大的心愿其实不是别的,而就是去会一会天下群雄。别说是一个曹操,一个刘备了,其实自己倒是希望能多出几个像曹操刘备如此的人物,要真这样儿的话,那才会更有意思。
几人落座后,公孙瓒此时说道:“好了,孟起你来我这儿,是为了?”
“伯珪兄之意是说,小弟没事儿就不能来拜访伯珪兄了?”
公孙瓒大笑,“当然不是如此,只是很疑惑罢了,孟起为何此时来到我这儿?”
马超总不能说我是来看看刘备的吧,好在他早已有所准备,于是便道:“伯珪兄久在幽州,想必了解一些如今鲜卑的情况吧?”
其实马超至从听了贾诩说的之后,他就知道了自己的失误,所以从烧当羌事了回到了陇县,他就派出心腹之人去各地收集情报了。但是鲜卑地盘也不小,而自己派的人确实不可能完全了解,所以还是问问像公孙瓒这样儿常年和异族作战的人,他们应该会掌握着第一手的信息。
公孙瓒听后,他也不知道马超为什么要了解这些,但却还是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和马超说了。
马超听着,是不住地点头,看来问公孙瓒就算问对人了,他对鲜卑确实还是了解的,让自己知道了一些自己不太了解的东西。
而当初檀石槐死后,鲜卑就分裂了。毕竟他作为鲜卑的大人,他在的时候,哪怕身体不太好,但是依旧能威慑住所有的人,但是人一死,鲜卑中有野心的人没有了压制,结果可想而知。
鲜卑分裂,西部鲜卑叛离。而剩下的鲜卑则最后分成了几大部分,这第一就是以步度根为首的鲜卑,他们据有云中、雁门一带。第二则是以轲比能为首的鲜卑,他们的势力则是在代郡、上谷等地。而最后的那就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股势力了,他们则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当然这三股势力中还是轲比能的势力最强,影响最大。
而且轲比能这人的野心也不小,属于马超重点盯防的人物,当然对于步度根还有那些小股势力,马超也自然不会就掉以轻心,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然马超能容纳整个华夏民族,毕竟都是一家人。但是前提是那些异族都能老实的情况下,要不谁要是不老实,马超绝对是不会放过的。而就因为这时候留下的那么多隐患,所以慢慢到了最后才有了让华夏民族伤痛的“五胡之乱”。
马超对公孙瓒说道:“多谢伯珪兄解惑,小弟真是感激不尽!”
“孟起客气了,客气了!有帮助就好,本以为对你还没什么帮助呢?”
“伯珪兄所言,对小弟确实是有所益助啊,怎么能说没有帮助?”
“如此便好,也不枉你来为兄这一趟!”
马超觉得公孙瓒其人为人性情豪爽,应该是个值得结交的人。
“早就知道孟起在西羌屠戮了烧当羌,今日得见,没想到孟起原来对鲜卑也有兴趣!”
马超一笑,自己确实有兴趣,但是这个却也不好说真话,总不能说自己预料到以后必有祸患吧,所以他只能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伯珪兄身在北平,常年对抗异族,超心中也甚是仰慕!至于说到鲜卑,不瞒伯珪兄说,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大汉对异族就是太好了,但是反过来呢,异族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
公孙瓒也是一叹,显然他也是有同感,“孟起所言极是,要是今日遇到个腐儒,那么他就一定得说教于我,又得说什么对待异族要教化什么的。孟起你说,如果异族真能教化了,那他们还能对我们如此吗?”
马超也叹了口气,“确如伯珪兄所言,小弟当然也不是说教化万民不对,但是异族却非是一般手段就能教化得了的。我们大汉,与异族向来不同,但是异族却如此对待我百姓,那我们难道就要一直如此下去。没有一个强硬手段,如何去保家卫国,让百姓安居乐业呢?”
“好,孟起说得好啊!今日与孟起真是相见恨晚!”
马超心说,不会就这么几句就如此了吧,这公孙瓒还是个性情中人啊。
就连刘备和太史慈也是不住地点头,太史慈身为武将,他自然是站在马超这边儿。哪怕是知道了当初马超屠戮了烧当羌,他觉得也没什么。凭什么羌人能屠杀大汉的百姓,而大汉就不能屠戮了羌人呢,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至于刘备嘛,他虽然觉得马超屠戮了烧当羌不对,但是对马超的一番话,他还算是比较赞同的。对付异族,就不能一味地去用儒家的手段,该狠的时候当然还是要狠,不过要是彼此能和平共处,当然还是和平点儿好。
在刘备眼中看来,除了汉人,其他的都是蛮夷之辈,如果能教化了那最好不过,不过要是不行,反正蛮夷之人也没什么大智慧,只要略施小计就能把他们耍得团团转,根本就不用惧怕,没准到时候还可以好好利用他们一下也不一定。
第三一〇章 袁公路背后下手
又和公孙瓒还有刘备他们聊了一会儿后,马超这才告退。
送走马超后,公孙瓒向刘备问道:“玄德,你观孟起此人如何?”
刘备则是淡淡一笑,“久闻扶风马超马孟起乃少年英雄也,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在刘备看来,马超确实是当得起少年英雄这四个字,他自认为自己还算是有些眼光,而马超此人绝对是个人才大才。他其实还有句话没说出来,那就是当初先帝评价马孟起其人“孟起大汉之栋梁,不坠其先祖之名耳”,这话说得是一点儿都不错。
还有一点就是,一般人见到自己,都不会怎么重视。就说自己曾经在幽州也遇到过围剿黄巾叛贼的董卓,结果帮了董卓一次,但最后就因为自己是白身,结果却被董卓看不起,只是送了些财物就把自己给打发走了。
而其他人呢,就拿这此诸侯会盟的人来说吧,各路诸侯中,除了曹操曹孟德对自己挺客气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正眼儿看过,也根本就瞧不起自己。尤其是袁家的袁术袁公路,更是如此。但是马超和其他人却不一样,这个也算是最大的不同吧。
所以马超给刘备留下的印象就是,他对刘备是和公孙瓒也没什么区别,而刘备就觉得被人重视的感觉很好,然后他就对马超的印象自然也就更好了。当然他不认为马超会知道他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只是认为马超会做人罢了。而他虽然年轻,但是却知道如何和别人交往,让人觉得舒心。
马超当然不会知道刘备对他的评价很高,而他要知道了的话,估计也会很高兴吧,毕竟刘备的眼光还是很准的,虽然和贾诩不同,但是眼力也是极好啊。
马超没直接回自己那儿,而是去找了贾诩,贾诩一看是自己主公,忙道:“主公来找诩是有事?”
马超心说,贾诩你这老狐狸,自己要是不来找你,你还可能跑来找我吗?平时要是不问你什么的时候,你就和哑巴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有事儿当然得找你,问你,然后你才能说,不是吗?
“不过就是路过而已,却顺便问问先生,不知先生觉得我军能否灭了董仲颖?”
贾诩微微一笑,他却没有直接回答马超所问,而是看着远处袁绍中军大帐的方向言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啊!”
虽说贾诩没从正面回答,但是马超明白,贾诩的意思很简单,如果十八路诸侯都能团结一心的话,就算是不能覆灭了董卓,但是怎么也能让董卓是蹦跶不起来了。董卓兵力四十万,而诸侯联军虽然比不上他的人马,但是却也有三十几万,但是可能都团结一致,用上全力吗?
“先生,不知如今这汜水关我们到底何时才能进得去啊?”
孙坚虽然首战失利,但是袁绍让他将功补过,没有换这个先锋。其实要是以马超的意思,自己是盟主的话,直接就带着大军杀到汜水关下,然后与董卓军展开死战,难道这还拿不下个汜水关吗?但是袁绍,乃至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想法,就都是想让孙坚一个人去与华雄他们对抗。
贾诩又望向了汜水关的方向,虽然看不见,但是方向倒是没错,他则对马超言道:“赵岑也好,华雄也罢,不出意外,都不是孙文台之对手!少则一两日,多则十数日吧!”
马超心说,这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这话自己也能说,贾诩这老狐狸。其实这个倒是马超倒是误会贾诩了,毕竟这个事儿谁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多少时日其实都是有可能的,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
这次马超也不想多说了,直接就返回了他自己的大帐,不搭理贾诩了。而贾诩则看着自己主公的背影,摇头笑了笑。
第二日,孙坚他是一点儿动作都没有,这一日就这么过去了。
第三日,孙坚依旧是半点儿动静都没有,而这一日又这么过去了。
到了第四日,孙坚依旧是没什么动静,而这一日可没这么过去,因为此时已经有了传言,说孙文台这个“江东猛虎”已经被关西华雄彻底给吓破胆了。当然这话也不知道是谁给传出来的,反正在诸侯联军中所传甚广。最后身为盟主的袁绍实在是坐不住了,虽然他也没能找出来谣言到底是从何处传出来的,但是自己毕竟是联军的盟主,如今当着众路诸侯的面儿,升帐问问他孙文台总是可以的吧。
于是袁绍就召集了众人,当然孙坚也到了,袁绍这盟主是指名道姓地让人去找他来的,而等众人都到了中军大帐落座后,袁绍则对众人道:“大家皆已听到谣传了吧,今把大家召集来此,绍就是想问问文台,你到底是如何想法。虽然绍并不相信军中谣传,但是却不得不说,如今此事已经影响了我军的士气,所以绍也不得不如此一问!”
孙坚此时心中暗骂,到底这谣言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华雄?不可能,虽然诸侯驻扎的地方也算是汜水关的范围,但是距离可不近,再说华雄他有这本事吗?那不是敌军就只能是自己人了,一想到这儿,孙坚就忍不住叹气啊,如今是大敌当前,本来应该是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时候,但是却没想到如此啊。而自己也没得罪过什么人,但是为什么有人却不想要自己好啊。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别让自己把那个造谣的给抓到,要不绝饶不了他!可如今都这样儿了,孙坚见身为盟主的袁绍都如此地询问自己,那么自己要再不说点儿什么,也没法向众人交待。再说自己首战失礼,盟主也没怪责自己,反而让自己将功补过,而这此自己怎么说也得给盟主面子。
孙坚出列,对众人言道:“盟主,各位,都算是了解我孙某为人,怎么可能就因为一次的失利而怕了他华雄?之前两日,之所以孙某没有出战,只是因为属下给我出了个主意,而我认为还不错,所以就采纳了,但却没与各位说而已!”
“就说嘛,孙文台乃是‘江东猛虎’,怎么可能怕了他关西华雄!”
“不错,不错!文台勇烈,岂是他没区区华雄可比的?”
“当然,‘米粒之珠岂能与皓月争辉’,哈哈哈,可笑也!”
……
袁绍见此情形,他则伸出来右手微压一下,示意众人都停下来,见众人都安静了之后,他则问道:“不知文台属下出得是何主意,能否说来一听?”
孙坚此时自然不会去隐瞒什么,“当然,只是之前却还未来得及说,如今盟主既然问到了此处,那自然是不能不说,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
孙坚把程普怎么和他说的,他就和众人都说了一遍。结果众人一听,还算是不错吧,至少对付个区区华雄应该是足够了。
袁绍一笑,轻拍了下长案:“好,文台既然有如此想法,那么想必到时定能马当成功!”
“哈哈,多谢盟主,各位还请放心就是!”
要说别人基本上都挺高兴,但是却有一人例外,那就是袁术袁公路。
其实袁术和孙坚他们彼此倒是没什么过节,更是没什么仇恨。但是这几日以来,袁术因为袁绍盟主的事儿,他是正憋着气儿没地方发呢,结果孙坚就倒霉了。因为他首战失利,而却没有被袁绍给他任何处罚,最后袁绍还安慰了孙坚几句,让他将功补过。
而从那时候开始,袁术就开始看孙坚不顺眼了。因为在他看来,这每一日诸侯联军所消耗的粮草无数,虽说不是从自己的南阳郡拿出来的,但是自己如今总督粮草,每日看着这么多的粮草从自己手中消失,他袁公路心疼啊。当然他袁术如此可不是什么节约的人,而是他早就把韩馥和孔伷运来的粮草当成是他自己的了,所以看着每日自己的粮草大量消耗,袁术当然是心中都在滴血了。
结果孙坚居然还避而不战了,这就是在浪费粮草,而且是耽误全军的大事啊。于是袁术当时就怒了,之后他就派遣心腹之人伪装了一下,然后在全军散布谣言,他的意思就是让孙坚快点儿出兵,或者让袁绍换个先锋也行。这就是袁术的意思,但是却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所有人还是站在他孙坚这边儿的,而且还都听他袁绍的。袁术也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所以他最后是气得回了自己的大帐。
回到大帐后,袁术是看到什么就踢什么,看到什么东西是拿起来就扔,嘴上还嘟囔着什么,此时他身后走来一人,对他言道:“不知主公何事心忧,属下可为主公谋划!”
袁术一看是自己的谋士来了,也不好再如此大发脾气,毕竟作为主公,在自己的属下面前,还是要保持个良好的形象的。而且如今正好自己也有事要让谋士出点儿主意,而谋士的建议,没准最后就能起到大作用也不一定。
坐下后,袁术问道:“袁本初让孙文台为先锋,攻汜水关,不知先生认为,孙文台何时能攻下此关隘啊?”
他帐下的谋士一笑:“主公莫非期望他孙文台攻下这汜水关?”
这,袁术一听,怎么回事儿,我不期望他孙坚攻下汜水关吗?我是太期望了,大家早日进军也好能少消耗些粮草不是。
“这,不知先生之意是?”
“主公,请听属下一言,吴郡孙坚孙文台乃‘江东猛虎’!其若得雒,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主公不可不防啊!”
俗话说得好,“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啊,袁术的这个谋士看着像是为自己的主公着想,实则就是个狗头军师,而且袁术还不知道,以为对方如何了得呢。
袁术一听,这话有道理啊,太有道理了。他孙文台攻下了汜水关,肯定是马上就要兵进雒阳的,然后其他人都得晚一步。别的什么狼虎先不说,就说他孙坚第一个到雒阳,那么自己的脸面往哪儿搁啊。自己这次带了这么多兵,每日还得管着这么多的粮草,不说是有大功劳吧,但怎么也是劳苦功高啊,可他孙坚是先进汜水关到雒阳了,他立下了大功,得到了大好处。可自己呢,到最后估计是什么都得不到,反而还丢了面子。
不行,绝对不行!绝对不能让他孙文台拿下汜水关,于是袁术赶紧就把今日袁绍召集众人,然后还有孙坚所说的话都和自己的这个狗头军师讲了,狗头军师听后一笑,“主公,此事易耳,只是不知主公敢做否?”
袁术把眼微眯,心说都这时候了,自己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再说不管是什么事儿,只要自己处理得当,应该是没人知道就是自己所为吧。
第三一一章 华雄不解问赵岑
袁术此时心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啊,不管是什么主意,反正只要是能不让他孙文台攻入汜水关,那我袁公路就都干了!
想到此处,他对狗头军师一笑,“先生还请讲当面!”
狗头军师心中也是高兴,心说自己主公还是有魄力的,不枉自己为他献谋献策,于是笑道:“主公,此时易耳,我们只需……便可!”
袁术听后,是眉飞色舞的,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心说,此事若成,他孙文台必定败北,虽然一定会殒命什么的,但是失败应该是没错了。如果一来,看看到时袁本初还如何当着众人面再替他说话。哈哈哈,想到此处,袁术在心中是忍不住地大笑。要不是场合不对,如果此时就只有他一人的话,那么他都得笑出声来,而且还是很大很大声。
“好,先生真乃大才,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狗头军师眯着眼一笑,颇有番高人的风范,但实则就是狗头军师罢了。
“主公谬赞了,属下当不得如此!”
狗头军师虽然嘴上如此说,但是心中却比谁都得瑟。
袁术马上拿纸,然后提笔,用左手写了几个字。至于为什么是用左手来写,那这个其实就是袁术的狡猾之处了,他怕用右手写字最后被人发现了,这不就成了证据嘛。所以就用了左手,而在袁术看来,这个连他自己都不认为是自己写的,当然其他人也都认不出来。不过左手写出来的字比起右手来确实是挺难看的,但是好歹还能看出是什么字,这个倒是最重要的。
袁术叫来了心腹之人,心腹出言道:“主公请吩咐!”
袁术点点头,然后把手中所谓的书信交给了此人,“你把此信送到……一切谨记,不得有误!”
“诺!”心腹领命而去。
心腹走后,袁术问道:“先生以为,此法可成?”
狗头军师一笑:“然也,主公就等着孙文台兵败汜水关吧!”
袁术也点点头,表示认可,眼中脸上满是得意的神色。
--------------------------------------------------
华雄处,有士卒来报:“报将军,有人在外求见将军!”
“哦?带他过来!”
“诺!”
华雄心说还有来找自己的?有意思,那必然就是诸侯联军的人了,不过他们来此作甚?难道是要来劝说自己,白日做梦!想都别想,真如此的话,自己倒是要看看他们到底要如何。我华雄受主公大恩,不可能背叛主公。诸侯联军要是如此的想法,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哼!
士卒带人过来了,华雄这么一看,心说诸侯联军不会没什么人了吧,怎么派了个小卒前来,当说客的不都是文士吗,什么时候就连小卒也行了?
真是怪事了,不过纳闷归纳闷,华雄却还是依旧问道:“你,是何人?”
来人微微一笑,“在下是何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下是特来相助将军的!”
华雄一听,就好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为好笑的事儿一样,他是大笑不止,不过笑了一会儿后,他也知道如此不好,而且如今这还有正事儿要做,所以止住了笑声,于是继续问道:“哦?既如此,不知你有何能相助本将的?本将军首战得胜,大败孙文台,你却有何能耐?莫不是来投靠于我,还是说要如何?”
这时候他也忘了去问对方的来历了,反正来人是诸侯联军的人没错,而相比之下,华雄其实是对来人说的话是更感兴趣儿,他也想看看对方能帮自己什么。
虽然之前华雄大笑不止,但是来人却丝毫没有受其影响,而此时只听来人说道,“在下当然没什么本事,但是我家主公却有!而将军如今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尚且不知,但我家主公却不忍将军受危,所以特命在下带来书信一封,让在下来此面呈将军,将军一看便知!”
华雄一听就来了兴趣,大声道:“呈上来!”
其实华雄这话就和他喝酒是一样儿的,他说拿酒来也是这个声调,真是一模一样的。
结果就有人把书信呈了上来,华雄展开一看,上面就写了五个字:寅时防孙坚!虽然字写得是歪歪扭扭,特别别扭,但是还是能让人认识的。
“寅时防孙坚”,那么这五个字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寅时的时候孙文台会带兵来偷营劫寨,让自己有所防范。要是真如此的话,自己这边儿没防备还真就难以应付啊。不过这个真假尚且不知,难道就不会是敌军之计吗?而华雄此时也陷入了左右摇摆不定的局面,因为他实在是不知道这个书信的真实性,他华雄你让他斩将夺旗可以,带兵征战也都没问题,但是玩计谋这个,他确实是不行。
“好了,你先回去吧!来人,带他下去,并且打赏!”
“多谢将军!在下告退!”
士卒领着来人下去了,华雄其实也想留下来人,然后好好问问他到底这个是什么情况,或者用些非常的手段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经过他不断地观察发现,来人绝对是死忠,自己要真动用了其他的方法,估计这人马上就得自杀。而华雄混了这么多年了,这点儿眼力他还是有的。而且他还算佩服这样儿的人,所以就直接放了对方,没有为难。
其实如今最为首要之事就是要确定此信内容的真假,而无论真假,自己都有相应的应对之策才行。但是如何去分辨其真伪呢,华雄是犯了难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主公身边,李儒几乎是从来都不离左右了,而且人家有谋士的人几乎也都是如此。
因为当遇到不解之事,或不明之事,或左右摇摆之时,或举棋不定之时,你最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个谋士来帮你是出谋划策也好,是决断也罢,就是如此。而华雄他自己却从来没遇到过此种情况,此时的他也是特别希望李儒能在身边,那么一切就都能去请教他了,可惜李儒如今还在雒阳,等去请教他的时候,这边儿的“黄花菜都凉了”。
华雄此时突然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其实不一定非要是文优先生才可以。赵岑他不是在汜水关吗,自己问问他也行啊。虽然赵岑武艺上不如自己很多,但是其人却是有些想法的,要不自己主公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汜水关交给他来把守了。再说了,他赵岑那可是在文优先生那儿待过的,也许学了文优先生的一点儿本事也不是没可能的啊。
想到此处,华雄来到了汜水关下,对着关上的士卒大喊道:“让我入关!”
士卒一看是华雄,连忙道:“诺!”
于是关门打开,华雄进了汜水关,他要第一时间去找赵岑商议此事。自己没办法的事儿,不代表他也没办法。在这上面,自己是不能和人家比的。
赵岑一看是华雄来了,他也有点儿惊讶,于是问道:“华将军请坐,不知将军来此是有何要事?”
他知道,华雄没什么事儿是不可能进关的。而他此时过来,那肯定就是找自己商量什么来了。
华雄坐下后一笑:“赵守将,雄今遇到一桩怪事,特来请赵守将解惑!”
“还请华将军道来!”
于是华雄就把之前的事儿一五一十地都和赵岑讲了,最后把那封书信也同样交给了他。
赵岑微微皱眉,接过了信后,展开一看,又过了一会儿,他也不想让华雄太多着急,于是便道:“华将军,要岑来看,此事八成是真的!”
华雄一听,他倒是没多怀疑,不过却还是疑问,所以问道:“不知赵守将为何如此认为?”
赵岑淡淡一笑:“华将军也知,诸侯联军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啊,所以其中矛盾当然是有的了!”
华雄点点头,就拿盟主之位来说吧,袁绍和袁术同为袁家这一代的翘楚,但是最后却是袁绍袁本初当上了这个盟主,而袁术袁公路却成了个管粮草的,这事儿就以他袁公路的性格,能咽下这口气吗,明显是不能。本来就听说其人和袁本初不对付,那么再经过了此事之后,矛盾只能是更加地激化,却不会和解什么的。
看华雄也明白,赵岑继续说道:“所以,其中有人在背后下黑手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华雄听后是继续问道:“莫非不是敌军之计?”
赵岑摇摇头,“应该不是,如我军有所防范,甚至将计就计,其实于我军来说并未有何损失,所以此非敌军之计!”
华雄点点头,“那么如今我们要如何去做?”
“我们此时当然是要……”
华雄听着不足地点头,表示认可,他觉得这么做应该就是做好的处理结果。
华雄和赵岑告辞离去,出了关后,他终于明白为何孙坚这几日都是没来出战,原来他这是在迷惑自己啊。让自己以为他害怕了,实则就是准备给自己迎头痛击。俗话说了“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那么自己这边儿一大意,结果孙坚他就有了可乘之机啊。还好有赵守将的主意,相信孙坚他得逞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