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二十四)
对孟获对南蛮来说,至少这个暂时就够了,那是。对他和南蛮那些人来说,暂时还是知足的,确实。毕竟凉州军对他们来说,那实力还是很强的,他们可没有北方异族那样儿的实力,真心不够啊。要不然的话,别说他们有北方异族的实力,哪怕是有一半呢,可也不会是如今这样儿了,真的。马超凉州军他们,也包括孟获和南蛮那些人,其实都知道,南蛮怎么都比
不上北方异族,要不然的话,真就不是现在这样儿了。至少马超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也得怕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进攻,如果说他们实力和北边儿一样儿的话。可南边儿确实是菜,对马超来说,对凉州军来讲,他们实力都不如江东军,所以说凉州军对付他们,不说是手到
擒来,可也没差多少了,那是。所以说凉州军和南蛮大战,后者都不是对手,前者那算是大胜,确实。而孟获也没触碰马超底线,至少才擒了其人五次,马超还没觉得太多,毕竟诸葛亮都擒了对方七次,那么可不可以说自己比孔明强啊,是吧。在有的地方上,那自己肯定
是超过孔明的,那没说的。也有地方,自己不如对方啊,那是。马超自然是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是比古人强了,那是。别说一个诸葛亮,就算是曹操,自己一样儿有超过其人很多的地方,那是。当然了,古人也一样儿有超过自己的,那很正常。不过马超不是自恋自大和自狂,这个自己超过他们的多,而他们超过自己的少,就是。毕竟这个多了一千八百多年的见
识,确实不是白多了。是啊,要是马超没那么多的见识,超过这个时代太多,那么其人也没说就比古人强多少,很多地方都不如啊,那是。但其人多了那么多的见识,那么超过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应该说超过不了才怪事儿。超过的话,确实就很正常,那也是啊。
所以说一直都那么个情况,马超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个别人谁都比不了。毕竟一个时代的局限性,那就绝对是影响了n多人,说是所有人都被影响到了,其实也并不为过,真的。因此,马超有超过时代的见识,不被时代局限性所影响,这个就说超过了所有人,其实
也可以那么说。毕竟你人都超越这个时代了,那么你就算是再普通,其实也普通不来,真的。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本身的见识,那在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牛x的,那一点儿没错。要不然的话,丢人,真的,丢穿越者的脸,是啊。还好马超是没觉得自己那样儿,该牛x的时候,确实也是没少了,真是。所以说马超就算是可以,那是不错,如今能带着凉州军混成
这样儿,就很好了。一统天下,那是指日可待。是,那真不假,马超都是那样儿想法。毕竟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的话,和己方实力还有差距啊,那是。时间问题罢了,他还是有信心的,不过是不知道到底说要多少时日,这个是。反正多了少了,都可能,这个自己所想的,
其实是没什么大用。但是己方实力大了,而对方实力减少了,那么己方一统天下的时日也得说是要提前,肯定。己方实力越强,兖州军与江东军和己方一比,差距越大,己方越能说早日一统了天下,那是没错。而就现在来说,灭江东军都费劲,虽说不是不可能,但是这个还不容易,或者说是很困难,就现在来讲,确实那样儿,还是一步步来吧,占据交州再说其
他的。如今交州还没全据呢,这个说扬州什么的,马超也知道,还是有点儿早了,那是。怎么都得等交州之后,再说,那肯定是。交州解决之后,那就没什么问题了。扬州的话,马超也知道,自己早晚是要带着己方去,那肯定是。现在怎么都没到时候,也没个好机会,所以马超是不会去扬州,先解决好交州再说其他。如今这地方还没占到两个郡,所以说其他的,
那其实都多了,至少马超就是如此想法。自己和己方,那当然都是想着早点儿灭了江东军,这个肯定是,不过确实,那还得一步步来。如今交州都没拿下五个郡呢,说扬州的话,确实还有点儿早啊,那是。可以说占了交州五个郡之后,再说扬州的话,其实就不算那么早了,
这个也是。不过想进攻扬州的话,对马超来说,要不就是有机会,要不就是己方水军战力是可以了,至少和江东军差距不那么大了。当然,己方如果不是说想一下就灭了对方,那么可以说先去占某个郡,或者某两个郡,那都不是什么事儿,真的,这个他还是知道的。不过
到时候都怎么做,那都是不一定了。毕竟不管说是一步步去灭江东,还是说一下去灭他们,对马超来说,肯定怎么做对己方最有利,他就如何去做了,那是。那时候他觉得己方要去进攻扬州的郡,如果说要得不偿失的话,那么马超不会带兵过去,肯定不会。可要反过来说,如果说己方去进攻了,好处多,利益大的话,那么其人绝对说会义无反顾带着凉州军去进攻,
那肯定是,没说的。而就现在来看,交州事儿怎么没解决前,马超是不会带着人马去扬州的,分身乏术,更是没那个国际时间,那没办法。怎么,最早的话,都得说是己方拿下了交州五个郡后,再说扬州的事儿。而那个时候,除非说是有天大的好处,要不然的话,马超也
不会说一下就去进攻,没那么赶时间,最早的话,估计都得休息很久后了,那再说进攻扬州的事儿。所以说现在就别多想了,没什么可能啊,都得是以后的。现在怎么都是交州,这地方更重要啊,战事都得说是交州这儿,连两个郡都没拿下呢,马超自然是知道,己方还得
说是抓紧时间啊,那是。他确实是没那么多担心,这个也是。毕竟己方还是能拿下交州五个郡的,不错,不过就是多久的问题,那是。对己方来说,反正早了晚了,都是可能。看己方发挥如何,还有他们江东军发挥了,就是。不过苍梧这儿己方拿下后,自己还得让荆州调兵来,那也没办法,要不然都要不够啊。之后的郁林、交趾还有合浦,最后那个倒是还算比
较容易拿下,和前四个郡相比较而言,那是。不过郁林还有交趾的话,那确实,真心不容易拿下了,马超太清楚了。当然和苍梧一比,也没说就一定比这地方更难拿下,不会说超过苍梧这儿。但是在郁林还有交趾那儿,马超一样儿是觉得己方不会少损失就是了,那当然。
毕竟守御那两个郡的太守,一个比一个厉害,都不是什么省油灯啊,真是。马超是不怕什么,他不惧什么,但是要说己方想损失少了,这个就不太可能。但是具体还得损失多少人马,那确实也不一定,还得看双方的表现了,肯定是。哪一方好,对方就多损失点儿,这个是马超的想法。当然不管如何,最后己方一样儿是能拿下交州的五个郡,不过是多少时日的问题。
拿下交州之后,马超觉得己方怎么都得休息休整几个月,除非说这个时候有战事了,兖州军或者江东军他们过来进攻,那没办法,己方还得过去,要不然的话,自己肯定是要让己方休息休整啊,那是。所以说他是有自己的打算,但是计划什么的,还是没变化快,要真是到时候来了不小的变化,那么自己还得按照但是情况做打算,肯定是啊。没说对方都过来进攻
了,自己还带着大军休息呢,马超觉得那样儿几乎是不可能了。除非他是觉得己方能对付得了敌军,那么另说了,也许不用自己派援军过去也不一定,所以……那样儿情况的几率不是说没有,但是确实,马超觉得不大,就和没有也差不多了,真的。因此,最后还得是自己
亲自带兵过去啊,那是。而不是说继续休息休整什么的,而不带兵过去了。这个不是没可能,但还是,几率不大啊,自己还得带兵过去。就像如今孙策这样儿,马超不是做不出来做不到,但是几乎他不会那样儿。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对交州战事看得是清清楚楚,所以这个……
知道南海那地方守不住啊,没办法。其他地方的话,怎么都是不能和南海比的,确实。因此,至于说南海都要丢了,那么其他的郡,丢了也就丢了。尤其是九真和日南,其实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巴不得那两个郡也丢了,到凉州军手里。可显然,那是不可能的事儿了。马超就想着占据交州的五个郡,却没有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啊。是,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
他也是想了下九真和日南的情况,不过之后马超就没去考虑了。不夺那两个郡,对己方是利多弊少,而夺下来了,对己方就变成是弊多利少了,那么他如何去选择,就不用多说了,是吧。说起来马超怎么都得为己方着想,这个肯定是。要是说做出来什么事儿,让己方弊处
多了,而利益少了,那么自己这个主公确实,当得也不是那么合格,真的。如今来看,总体上来说还挺好,至少自己和曹操和孙策,和他们两人一比,不差他们什么,甚至有的地方其实是超过他们两人的,那是。但让人家也有超过自己的,那也是没错,可不就是那样儿吗。
马超也不是说非得比这个,但是三方多少还得说是要比较一下,各自的主公,各自的将领、谋士,也包括士卒,那都是要比较的,就是。而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方面,也是要比较的,那肯定是。所以说最后都是凉州军最强啊,综合来说,那就是他们。然后是兖州军,最后最没实力的是江东军,也就是最弱的那个,没办法。毕竟这个影响实力的因素多了,他们
就最弱,没办法。所以一直都是这么个情况,凉州军,马超他们自然是觉得都好,哪怕就是兖州军,对曹操和他们来说,也都不错,哪怕不如凉州军呢,可也没说就差距很大。但唯独就是江东军,那确实,他们就不行了,这个差距啊,还是不小的,那是。和兖州军比都不
行,更不用说去和凉州军比了。因此,说人家灭他们,那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啊,怎么想怎么是,那不错。如果说江东就能不被凉州军灭,马超带兵和他们死战的时候,他们最后能挺过去,那确实,倒是都好了。可显然,那样儿的事儿,基本上就和没有也差不多少了,
就是。实在是凉州军太强,而江东军呢,不说是太弱了,可和凉州军一比,这个差距可就一下出来了,那是。马超和孙策,他们可都知道,那是。所以说孙策江东军那边儿,他们都是想着和凉州军晚点儿来灭己方,当然要让他们不来,这个不太现实,他们是早晚都要来。不过期望着他们晚点儿来,那样儿的话,留给己方的时日也就更多。虽说这期间,己方实力
在增加,而他们一样儿,实力也在增加,但是却不得不说,对付凉州军的,可不光有己方,主力那可是兖州军啊,他们才是大头儿,那没错。因此,在他们死战的情况下,己方是能得到好处的,孙策和江东军都清楚。他们是多么希望两军就那么一直死战下去,可那也只不过
是一个好想法而已,真正不会那样儿,在己方不被灭之前,他们两方怎么都不会说一直那样儿就是了,适可而止,也就是如此。
第一〇二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二十五)
马超和曹操,他们俩也不傻,自然都知道该如何去做,一个枭雄一个奸雄,还能不知道?所以孙策也清楚,知道两人如何做啊。因此,就这样儿了,正常。所以说就是那么样儿一个情况,凉州军、兖州军、江东军。凉州军依旧进攻广信,已经是又进攻了八/九日,对他们来说,破城的话,估计就这么两日了。毕竟马岱可以说他是很有经验,而马超带到交州的凉
州军士卒呢,他们自然也都是非常有经验了,不是交州本地土著士卒能比的,那是。就扬州来的那些江东军士卒,他们都不敢说经验就比凉州军士卒多,那可不是。所以说怎么都是凉州军这边儿更有优势,他们有人马数量上的优势,有战力上的优势,经验上面,也不比江
东军差。而江东军的话,他们就只有守城的优势,而在了解交州上面,这个也算是优势,可却绝对不是一个大优势,小优势,那样儿。不过不管说是大还是小,却都是超过凉州军的优势,那可一点儿没错,确实如此。对他们来说,如今就是这么样儿,如此形势,所以这……
宋谦那边儿,他觉得自己带着己方士卒还不错,毕竟守御了十日,确实就算是可以了,那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两日要守不住了,那也正常。他也没说就一定再守住这么两日,就一日的话,都无所谓了,真的。毕竟那最小的目标,其实已经可以了,那是。马岱依旧是带着大军激烈进攻着,对他来说,就这么两日了,必破广信,这地方可要守不住,那是。关键
是就算番禺那地方,有那么多人马,还有凌操父子俩守御,可也不过才守住十七日而已。那么广信这儿,不说所有的方面都不如番禺那地方,可也差不多,基本上都是不如啊。所以说这地方能守御个十日,马岱都觉得是不少了,真的。如果说把宋谦换成是自己的话,他是
有信心,不说多了,但是守御个十二日,马岱觉得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而如今的宋谦,不是自己小看他,但确实,看他那样儿,也就能守住过十一日,那都多说了,也就那样儿了,真的。至少马岱来看,其实十一日都不少了,哪怕那是最多的,他宋谦能守住最多的时日。
马岱很清楚,多了,还能守御多少时日,就那么十一日而已。说起来那样儿的话,其实就已经不错了,他宋谦也是尽力了,就是。马岱太清楚了,毕竟这么多时日下来,对方都什么样儿,他还是知道的,那是。而江东军士卒如何,马岱更清楚,那也是啊。而破城也就在今日明日这么两日中了,他觉得不是今日的话,也是明日,马岱对自己对己方,那还是很有信
心的。也不看看现在广信那儿就剩下多少人了?江东军他们确实是没多少人马了,那没错。最开始还行,但是如今呢,真心是没人了。而己方的话,确实比他们多啊,哪怕己方这些时日也是损失了些。可相比之下,确实还是他们江东军损失更多,己方和他们一比较,确实是
损失少了小了。马岱看得出来,宋谦此人是忠于职守不假,也是尽力,但还是看得出来,其人绝对是属于比较懒的。这个他也看出来不少,也听说过更多,那真是。毕竟马岱之前也是从自己主公那儿听说了宋谦不少,而马超口中其人,最大的特点,不是宋谦本事,而是他那懒散的性格,确实是没办法。要说都那么大年纪了,但是依旧没改变什么,还是那么懒惰。
是啊,不说其人越来越懒了吧,可也差不多了,至少没改过,没比之前不懒就是了。这个马超都知道,所以说到了马岱那儿,他也清楚,毕竟还得说是知己知彼,这个肯定是啊。要说就知己的话,不知彼的话,这个也是对自己没那么多好处。所以说马岱都得做到,知己知彼啊,那没错。而他对宋谦的了解,第一个就是其人性格,懒散没说的。本事的话,二流水
平,没比自己强,可确实也没说差太多,差距没那么大啊,可还是不如自己就对了。这个就是马岱了解的,当然了,宋谦对他,也是有所了解,这个肯定是。不过肯定没那么多了,毕竟马超所知道的,那是连州军探马细作查探出来,而宋谦所了解的,他能和马超比吗?孙
策的话,他和马超比一下还行,宋谦不行。是啊,他能知道的情报,终究有限啊,好歹马超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一个,他不是,其人充其量不过就是个主将而已,一个太守罢了,和马超没法比啊。马岱的话,带兵攻城,十一日破城,换马超的话,五日的话,绝对能破了广信。
毕竟马超好歹是凉州军的领袖,一军就那么一个,所以说他要是亲自带兵攻城,那怎么都不是马岱能比的,确实。宋谦的话,其人更不是对手了,也许还用不到五日,最后城池就要被破了,正常。对他来说,他能对付马岱,不是因为其人比马岱强,反而他还不如马岱。更多是靠着己方士卒,而他没比马岱差太多,这个是。但是宋谦却对付不了马超,这个明显不
是一个级别的,真不是。马岱带兵,十一日破城,马超带兵,最多也就五日,是,还是最多,那么少的话,不知道几日了。毕竟马岱和马超也是不能比的,他可比不上自己主公。也就只有个别的地方,其人能比马超强,其他的,都不如啊,那是。要不然怎么马超是主公,
他就只是属下呢,就是。而且马岱其人的性格,确实不能说是太好,睚眦必报,那是一点儿都没错。马超的话,虽说不是心胸特别特别宽广的一个,但是却比马岱强多了,那是。当然其人一样儿是恩怨分明,那可一点儿没错,有仇有怨的,基本上能报都报了,确实如此。
毕竟如今凉州军的实力,没北方异族强,可比兖州军比江东军他们都强啊。因此,你说对付北方异族的话,马超是还没什么好办法,但是汉人谁敢得罪他啊?得罪他的,真就没什么好结果了,就是,没好下场。是啊,马超和马岱还真是不一样儿,后者睚眦必报,马超是没那样儿,不过他有仇怨的话,基本上当场就报了,再晚点儿,当天也就报了,如此罢了。和
马岱不同,其人还得找机会,实力决定了这个,那是。马超的话,其人实力自然不是马岱能比的,确实。所以说马超是马超,而马岱是马岱,他和当主公做老大的马超,那太不一样儿了,肯定是啊。而此时广信城头儿的宋谦,面对马岱如此激烈的进攻,他也知道,自己真
就守不住了要,没办法,自己也是尽力了,那没错。剩下的,不管如何,反正自己再坚持今日明日,多说了,就该撤退了。而最后的话,己方还能剩下几百人?也就那样儿了,他也不想说让自己部曲剩很多,宋谦觉得那样儿其实也没太大意义。对他来说,部曲剩下多了,然后再征兵,之后自己主公就得早让自己去干活儿,那肯定都少不了自己,可要是自己部曲
都全军覆没了呢,那确实就不一样儿了。是啊,对别人来说,不管什么样儿,就说对自己来讲,很多宋谦觉得倒是好事儿了,真的。他并不怕自己部曲全军覆没了,那不是什么事儿。而宋谦的想法中,那剩下几百人和全军覆没真心没太大区别啊,甚至更多也是,一千多人好像也是啊。宋谦的话,其人是不会计较那些人,因为他觉得没什么用。对其人来说,不管最
后自己部曲剩下多少了,那都不是一个大事儿,反正都不会很多就是了。而只要自己能平安回到扬州,那么就算是全军覆没了,其实也真是无所谓。他不担心自己部曲全军覆没,就只是担心自己能否平安回到扬州,这个才是宋谦最为在乎在意的。毕竟只有自己好好活着,
才能说有部曲,要不然的话,自己身死,那么还有什么了?是啊,什么都没了,真的。现在来说,自己部曲都没了,那无所谓,只要自己能活着回到扬州就好。那样儿就算是见到了自己主公后,自己也是能交差,看自己部曲都没了,就剩下自己一个回来了啊,真是太尽力
了。所以说自己没错误,那么真说起来,反而还有那么点儿功劳,所以那样儿其实还是好事儿,真的。所以不管怎么说,就宋谦来看,他是不怕自己部曲都全军覆没的,那个事儿根本就不算什么,自己不怕啊,真是。他倒是怕自己不能平安回归扬州,这个肯定还是要不得,自己就得安全回去才行。其他的,都得基于这个基础之上,然后再说别的,那是,所以说……
马岱的进攻,之后还是让宋谦给堪堪逼退了,确实是费了他大劲了,可不是。所以虽说对方退兵了,可宋谦却也知道,明日最后一日了,自己该带兵退了,那没办法,守不住了。再守下去,自己也得尽忠在这儿,那可真别来啊。所以说自己还得跑回扬州,那肯定是。而不
是说尽忠什么的,那个自己不会,自己主公也不需要。毕竟都不是凉州军来灭己方了,所以说用不着那样儿,真是。对他来说,自己明日就跑了,回到扬州,那就比什么都好。至于说己方士卒,自己部曲,那么没办法,他们能活下多少人,就看他们的运气了,这个也是。
要让宋谦为他们着想,这个还真是不用多想了,他眼里自然只有他自己,那是。而自己部曲,本来就是为了这个战事,为了己方为了自己,最后都尽忠,全军覆没,那都没错。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当然前提自己还是要平安回到扬州,那是。宋谦所想的,都是自己跑回扬州,至于说自己部曲,那早都不重要了。他和凌操父子还不一样儿,至少后两个,他们还
想着带着自己剩下的那点儿部曲跑回扬州呢,而宋谦直接就准备全军覆没,可见其人这个懒惰劲儿,确实不小。是啊,他这个懒就是想着自己部曲都没了,那么就算是回到扬州再征兵,那肯定是,但是在部曲没多少的时候,自己主公是怎么都不会让自己带着部曲作战,这
个肯定是。所以说其人都想到了,那真是不少,关键是宁可自己部曲全军覆没了,他也不想让自己主公带着自己出征,这个就算了,宋谦就是如此想法。在他看来,自己在苍梧这儿和凉州军战过一次,其实也就够了,之后自己就得好好休息一下,那是,其他的事儿,别来
烦自己,别来。所以其人都懒成那样儿了,也确实,没法说啊,宋谦就那个性格,孙策肯定是改变不了其人了,几十年都那样儿,可以说其人加入江东军,就已经那样儿了,真的,他太知道了。孙策是不怕什么,可他也是,没觉得宋谦那样儿有什么好的,他怎么都不希望其人那么懒散,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孙策也算是习惯了,真的。以为他在交州的话,是能好
点儿,确实,也是那样儿,至少比他在建业什么都不做强啊。可如今这苍梧要丢了,宋谦还得回到建业,就冲着这么一点,他也知道,对方又要回到建业休息了,一时半会儿是别找宋谦跟着自己出征,孙策也是想过了,其人就不想干活儿,就想休息。其实也正常,毕竟他
也是在交州那么多年了,虽说在那地方的一个郡算是比较清闲,可终究是一郡的太守,事儿再少可也得有,那是逃避不了的,这孙策也知道。
第一〇三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二十六)
所以说再怎么清闲,也一样儿比不上在建业什么都不做那么闲着,那是,孙策太知道了。因此,这不就让其人到交州了吗,这都已经那么多年了。孙策觉得这个,不让宋谦来交州的话,就他在建业那么一呆,自己虽说也能命令得了他,让他出征也出征了,但是绝对不爱那么跟着自己去,这个自己太知道了,那是。对孙策来说,他是不怕自己手下人懒,毕竟己方
虽说实力有限不假,但是确实,也还有将领、谋士那些,那还是有些是吧。但是好歹宋谦是个二流将领,还是个元老,这个就不是一般般的人能比得上了,那是。对他来说,宋谦可以说不是自己嫡系,可也没说差他们太多,至少其人对自己对己方,那还有那么点儿忠心的,
确实。所以说其人要一直都那么懒的话,这个自己还是不想的,要一个三流将领的话,自己管他做什么呢,不背叛就好了。可宋谦确实不同啊,人家都没有他那么懒,就他一个那么样儿,确实不太好,孙策太清楚了。可他也知道,那都改变不了什么的,只能说让其人尽量
不那么懒了,如此。是,孙策没想说要改变宋谦什么,但是要让他给己方出力,这个是一定的。你懒点儿无所谓,但是不能一直都那么闲着下去,那肯定不好。因此,自己给他安排去了交州,如今怎么看怎么是。是啊,孙策觉得自己做得太对了,要不然的话,让宋谦留在建业,那么其人肯定还是那样儿,不怎么做事儿,自己也不好说什么。其人能和自己出征不
假,可他却不是每次都是那么愿意就对了,这个自己也知道,太清楚了。那么让其人在交州,其实就是最好的结果。至少宋谦他自己还是愿意的,那是。而且交州那地方再没什么事儿,他也是一郡的太守,想清闲的话,不是说就一点儿不可能,但是怎么都比在建业事儿多
啊,那是。孙策就是,他不想让宋谦一直都那么懒下去,用现在的话来说,孙策是不想让宋谦一直那么咸鱼下去,当然那个时候,他不知道这话,可那意思,孙策都明白,确实如此。宋谦的话,他也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所以自己就不能像在建业那样儿了,赶紧跑交州去早
好,也不错。所以说之前就是那样儿,现在的话,孙策是怎么都觉得自己做得对,而宋谦的话,他更是觉得自己做得挺好,那不错。毕竟自己主公都不想让自己再那么闲下去了,而在建业是不能呆了,就只能说去交州,没别地方啊。所以说这么一步棋,还是走对了,不管说是孙策还是宋谦,他们都是这么认为的,自己做得很对啊。所以说宋谦又想了,自己要回
到建业之后,是能闲一会儿,不过之后还是闲不了,这个肯定是,看之前不就知道了。所以说他是巴不得自己部曲都没了,那样儿的话,自己主公还能晚一点儿让自己出征什么的。自己出力怎么也得带着自己部曲吧?要不就靠自己?那样儿的事儿,比自己合适的多了去了,
不少自己这么一个,宋谦太清楚了。也只有战争上面的事儿,才说要靠自己和自己部曲,那没说的,就是。因此,其他的事儿,他都知道,那和自己没太大干系,也就是战事上的,那自己主公能拉上自己,就不会说少了自己就对了。因此,宋谦清楚,这个自己部曲要都早补充上来的话,那么自己主公怎么都得拉上自己,那没办法。可要是部曲没补充那么快呢,
这个自己就可以休息很久了,那是。这个是好事儿,之后再说其他的,那也是。现在连扬州自己都没回去呢,想太多的话,没什么太大用啊,就是。宋谦清楚,等自己回到了扬州,再说其他的。而自己部曲都没了,那么一时半会儿,自己主公确实不会说让自己带兵作战什么的,那和自己都没什么大关系了,自己可以休息了,闲着。不过也不会说太久,因为自己
主公怎么都得说让自己去出力,这个少不了,但是却也得说在自己部曲都补充好了之后,那倒是没错。所以这个都是宋谦所想的,他自认为还是不错的,因此,就怎么都不怕自己部曲都没了。全军覆没后,自己又不是说回不到扬州,能平安回去,还是没大问题的。马岱还
有崔安他们想抓自己,对不起,你们不了解交州,还真是不好使。要说宋谦懒是懒,可他经营交州苍梧广信这儿那么多年,实在是太熟悉这儿了,不是崔安还有马岱他们能比的,凉州军更不行了。因此,宋谦只要跑,崔安和马岱他们带着凉州军士卒就追不上,那真是没办
法。是啊,自己对交州是有多熟悉,而他们呢,比不上啊。这个就像自己武艺怎么都不如崔安一样儿,那么对方和马岱,他们再加上凉州军士卒,怎么都比不上自己对交州的熟悉,那是。在这儿这么多年了,宋谦不说自己闭上眼睛都能找到回扬州的路,也真是差不多了。崔安和马岱他们,想抓自己除了说在很多地方埋伏之外,就真是没其他办法了,哪怕如今的
南海都是他们凉州军地盘儿,可就自己一人,目标反而小了,还怕回不去扬州?宋谦还真就不是那么担心这个事儿了,对他来说,还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自己对交州的熟悉,就是自己最大的优势,而崔安和马岱他们却没什么优势啊,那是。因此,宋谦也是不怕自己的部
曲全军覆没什么的,那样儿来看,反而更多还是好事儿了,真的。所以说自己能平安回到扬州,那是没他太大问题,不过就是没那么简单,没那么容易罢了,这个他也知道,就是。毕竟就看南海是凉州军的地盘儿,这个就说明了不少问题,至少对他来说,没一点儿好处。
是啊,毕竟那地方早就不是江东军的地方了,而宋谦从苍梧跑回扬州,无论如何都得经过南海,这个少不了。因此,他其实不担心苍梧这地方如何,但是南海早就是凉州军地盘儿了,确实是对自己没一点儿好处。不过自己优势在那儿摆着呢,自己熟悉交州,而凉州军就不行了,那是。所以说宋谦虽然对南海,自己撤退的路线之前是有担心,可一想怎么都是自己的
优势更大更多,反而凉州军他们就少了,那是。因此,他是想了不假,也是担心了一下,不过之后宋谦就没多想。这个不是他小看凉州军而高看自己,确实没那意思。实在是这个优势太明显,自己这儿大,而凉州军而没多少啊。崔安和马岱他们追不上自己,也就算完事儿
了。当然,他们包括马超,也许还能让南海的守卒注意一下,这个也就是了,多了就没了。宋谦不傻,他太清楚了,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自己这么一个二流武将到底什么样儿,那影响真心不大。而他们对交州战事,最后的胜败,那才是影响最大的,没说的。而自己再有本事,也不会说擒住自己了,其他几个郡都能投降凉州军呢,那是怎么都不可能的,所以……
宋谦知道,只要马超没有说非要擒住自己的意思,那么自己就没什么事儿,避开那些凉州军士卒,那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崔安和马岱他们,带着凉州军士卒追不上自己,而以自己对交州的熟悉来说,避开南海的凉州军士卒,确实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不是说马超要在很多地方设立关卡,非要擒住自己,其他的,那都不是问题。而宋谦自认为自己被擒与否,对凉
州军都没什么影响,擒自己还费劲耽误时间,马超是不会那么做的,就是。是啊,对他来说,有比擒住宋谦更重要的事儿,那多了去了,真的。而擒住对方,那不过是崔安和马岱的想法,他们最多带着几千人马去,而马超却不会做什么。话说比宋谦厉害的大将,他都没说
派兵去擒谁,除了当年的孟获,那是没办法了,必须那样儿啊。其他人,好像真就没有了。所以说一个宋谦,让马超改变不了什么,他依旧是我行我素,不会说去让己方士卒生擒其人,当然了,己方在南海的士卒如何,那个自己就不会去多管了。在马超看来,要真是己方在南
海的士卒擒住了宋谦,那么也只能说其人不幸,那没办法。不过那事儿也不太可能,这个是。对马超来说,他是不会派兵去设卡什么的,毕竟占了广信后,苍梧还有其他的县城,需要己方赶紧去夺取,而宋谦的话,就随他去了,真的。毕竟对于剩下的战事来说,马超肯定还是继续夺取县城更重要,关键是没有十成十的把握,这个说能擒住宋谦,那么既然没有,
他就不会那么做,肯定是啊。也许擒住了其人,对苍梧的战事还算是有利,可之后的战事,是没什么用了。但是有用时间,马超觉得己方可能都拿下两个县城了,至少一个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去擒宋谦,这个不是说肯定能抓到其人,这个也是,所以说他都不会那么做。因此,
这一日的战事结束后,又一日战事,宋谦直接跑了后,马超没让士卒设卡什么的,但是崔安和马岱带兵追击,他也没管什么,可却也知道,他们追不上宋谦啊,这个是。其人在苍梧经营了那么多年,别的不说,就说对其地的了解,那也不是崔安和马岱他们能比的,所以这
最后他们也追不上其人,只能是无功而返。所以说马超不会那么做啊,不会去设卡,就带着士卒休息休整,然后再说进攻其他的县城。至于说崔安和马岱,就以他对两人的了解来说,他们对一个宋谦,其实兴趣不大,追上去无非就是没什么事儿做了。而且两人也都清楚,基本上是追不上其人的,所以……马超知道他们,最多就两个时辰,追击两个时辰,追不上了,
两人就回来了,正常。毕竟他们也都知道,两个时辰都追不上宋谦,那么基本上就再也追不上了,就是。而一个宋谦对于己方的大局来说,真心是没什么大用,崔安和马岱他们不是说非要擒住对方不可,可没一点儿那样儿的心思。只能说是没什么事儿去做了,因此,他们
是带着己方士卒去追击了,如此。而最后的结果,他们自然也都早想到了,毕竟两人的经验,那确实是不一般啊。对崔安和马岱来说,这个可以说早已预料到,那可一点儿不错。要说能擒住对方,那才怪了,所以追都追不上啊,那倒是一点儿没错,就是那样儿了,就是啊。
马超带着亲卫进了广信,当然郭嘉和马焕也跟着他一起进去了,那都是不错。他们三人在会客厅等着崔安和马岱,当然这个时候马超也是没忘了见一下广信这儿的大汉官员,这个都是少不了的,所谓江湖规矩啊,那是。这大汉官员这一特殊的一类人群,在那个郡县都有,就马超所知道的,还真是。所以说他们特殊,至少在自己眼里,还真就是那样儿。也许只有
说有朝一日大汉真被灭了之后,才真没有他们那些所谓的大汉官员。其实有他们,马超确实,觉得更多的还是好事儿,这个不用多说,就是。要真是有朝一日没了他们那些人,他还觉得有不习惯的地方呢,真的。就现在来说,那是一点儿没错。而马超打发走了那些人,他
和郭嘉还有自己儿子马焕,就等着崔安和马岱他们回来,至少两人两个时辰能回来,那其实都是早的,真是,所以说更晚都正常。
第一四章 凉州军攻苍梧郡(完)
不过马超他们确实都有时间,就算是等个一两个时辰,真心都不算什么,而他们就要等崔安和马岱他们回来,之后再一起说战事。是啊,少两个人,马超就和郭嘉还有马焕说也不是那回事儿啊,还得崔安和马岱都回来才行,那是。毕竟一起来的他们四个,少了两个,那么真就是少太多了,马超不能那么做啊。没有说就不等崔安和马岱了,就跟郭嘉和自己儿子说,
那不是马超性格作风,没什么不可能和崔安还有马岱说的,真是。说起来,崔安、马岱、郭嘉和马焕,就他们四个,那绝对是马超的嫡系,甚至就是嫡系中的嫡系,那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除了个别的几件事儿之外,其他的,马超也是没什么不能对四人说的,那是。而不能
说的,就比如自己是穿越过来的,这样儿的事儿,马超是对谁都不会说,那是。所以说这个就是绝对机密了,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了。当然,也有不能说出去的秘密,那都很正常,特别**的,自然也都不能说出去啊,那必然,所以说这个也是,还有不能说出去的,正常。
这个就是了,能说的和怎么都不能说的,马超太清楚了,那是。就现在这么个情况,没错。所以说秘密什么的,那肯定都不能说啊,就是。能说出去的,自然也都不会是什么秘密,确实。能说出去的,那都不是,而秘密自然就是不能说的,马超太清楚,他也一直都是那么做的。等了不到两个时辰,崔安和马岱他们两人回来了,这个绝对是比马超所想还早很多。毕
竟在他的想法中,崔安和马岱,他们最快也得三个时辰,差不多那个时间才能回来,那还是早的,而晚的话,确实就不一定了,四个时辰都算是早了,真的。而如今他们就两个时辰不到回来了,这个对马超来说,自然是没耽误多少时间,那是。可以说在己方拿下了广信之
后,马超就真是没那么着急了,就是。他也不觉得自己没时间,己方不是缺少时间,是更需要人马,这个他太清楚了,那是不错。所以说一和人马比,那么己方是有时间而缺少人马,这个没办法,最后占据了苍梧后,自己还得让黄忠从荆州调兵来交州,那都没办法,必须的。
要不人马都不够占剩下几个郡的,是,确实少啊,不够。不过从荆州调兵来,那就好了,至少再占两个郡,马超是觉得没什么问题的。现在的话,还是没到时候,他是自认为己方剩下的人马,占了苍梧还是可以的。毕竟这地方除了广信之外,其他的县是没这么多守御人马了,那是。也没有宋谦这么个二流武将了,就这儿有。再有就是其他那三个郡了,不是苍梧
的县。当然九真和日南的话,两郡的太守也是二流武将,这个也是。少不了那两个地方,确实。不过和其他五个郡比,那两个地方,马超和凉州军都没什么兴趣,也不会说带兵过去,所以说都算了,没错。哪怕那地方就算是有大将,都改变不了什么,就是。这个就是最后的
利益问题了,因为马超和凉州军怎么看,己方占了九真和日南那么两个郡后,都是弊多利少啊,而对江东军他们反而是利多弊少了,就是。因此,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怎么都不会那么做就是了,九真和日南那两个地方不在己方手里,其实是好事儿,真的。他们更不怕江东军
从那两个郡来进攻什么的,那真是没什么可担心的。别说江东军不能,哪怕就是真来了,马
超他们也不怕什么,这个也是,一点儿不错。而且要真说起来,其实他和凉州军,他们还巴不得江东军出兵过来进攻呢,真是。他们来进攻,尤其还来交州,那对己方来说,绝对是好事儿了,真的,这个马超和凉州军都知道。不过他们更清楚,有那实力,江东军都不会说进攻交州,真是,就一个荆州,就比交州强太多,一点儿不假。至少马超觉得自己是孙策和
江东军他们的话,就绝对不会说再进攻交州,因为没太大意义,除非说找到更多的好处利益什么的,那样儿还可以,要不然的话,就算了吧。而如今来看,他也是觉得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不会进攻交州了,只会说去进攻荆州,这个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不是进攻交州什么的。
进攻荆州不是他们必须的,可那地方的好处利益,都比交州要多不少,那也没错。马超觉得自己是他孙策,己方是江东军的话,肯定也得那么做。动兵去荆州,而不会说去交州,后者没大意义也没什么好处没什么利益,反而是前者,都有了,那可是一点儿没错啊,就是如
此。是啊,交州这地方,给他们剩下两个郡,那两个地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不会太过经营,只要说守住了就好,其他的,交州基本上就是他们放弃的一个州了,正常。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好处利益的,他们放弃很正常,就是。是啊,南海他们夺不回去,就绝对不会进攻交州,这个肯定是啊。除非说他们有信心,说能拿下南海,那确实再说其他的了,要不然的话,
就别多说了。因此,马超自认为也算是了解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不会来交州,都正常。所以说江东军要来了,那倒是好了,可显然他们不会来,这个没办法,马超也是知道,就是。而如今呢,己方自然就是早据江东军交州的五个郡,这个己方早占上早好,肯定是。其他的,
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说,真就没那么重要了。哪怕这期间,在己方交州大战的时候,曹操肯定要带兵去进攻冀州的常山,可自己也是管不了什么了,那没办法,只能说是赵云和典韦他们尽力守御,让对方损失多点儿,打出己方的风格,其实也就够了,那是,这个也是没错。
崔安和马岱回来后,他们也没多说什么,马超让他们坐下后,就总结了下这些时日的战事。当然总体上来说,他还是比较满意的,那是。毕竟能怎么快破了城池,怎么讲都是好事儿,那没错。要不然的话,在这儿耽误时间,那怎么都不是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想要的,就是。毕竟如今的苍梧也才是他们攻略的第二个郡而已,就算是占据了广信,才能说在第二个郡占了
一半多而已,那还有三个呢?是吧,所以这个也是,马超觉得怎么都是不耽误时间为好,那没错。那么这个就是了,十日多点儿拿下了广信,比那十七日才拿下番禺可强多了,那真是。当然了,番禺和如今的广信,两个地方的守御情况怎么都是不同,大不一样儿,那真是。
毕竟番禺和广信虽说同为一个郡的治所不假,但是作为州牧府的所在,番禺确实,城防都不是广信能比的,哪怕在苍梧这儿宋谦也是一样儿经营了那么多年,但是如何与凌操父子俩比?真是,比不了啊,比不上。番禺那儿光是守御的士卒就有三万五千人,广信不过才两万而已,差距啊。并且人家那地方有凌操父子俩守着,广信这儿就只有宋谦他老哥儿一个,这
个的差距。所以说广信这儿,那确实是很快就被破了,而番禺那儿的话,自然就费劲多了。是啊,所以说这个两地的差距,两个县城的差距,一看就知道了,没错。没区别不可能,而且可以说就是差距,广信这儿怎么都不如番禺,那是。对此,马超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宋谦也清楚啊,尽管他没亲自看过番禺什么样儿,可听说了太多,那可不是怎么,所以说……
他知道啊,虽说不如凉州军他们亲眼见过,可宋谦确实知道情况,这个也是够了。因此,其人也是,觉得自己守住个十一二日,那其实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那是。如果说换成一个三流将领的话,那么肯定守不住十日,八/九日吧,也就那样儿了,就是。这个还不算少了,
当然和自己一比,那确实是少。如果说把自己换成是凌操父子呢,自然也会说比自己多个两日,那也就多说了。是啊,他们父子俩加一起比自己强不假,但却也是有限的,那没错。宋谦其人懒是懒,可本事有,而且还都可以,好歹二流水平呢,如果说不是其人那么懒惰的
话,那本事绝对是超过现在了,那是。哪怕还是突破不了,从二流到一流,可宋谦其人本事绝对是超过了现在,那是。就算还不如凌统,可也绝对不会说比其人差多少就是了,那没错。所以说这个懒也是让宋谦都没多大的进步,真是。就凌操的话,其人这么多年来,进步都比他大呢,要不能超过宋谦吗。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两人都在江东军刚开始效力的时候,
凌操其实不如宋谦。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是超过了其人,实在是后者太懒,没办法。凌操儿子凌统更厉害,江东军中绝对的后起之秀,那是深受孙策的器重。别看把他也给安排到了交州,可南海就是最重要的,而且还给他安排到他父亲手下了,那是足以说明问题的。如
果说当主公做老大的不相信你的话,你们父子基本上也不可能在一个郡做事儿,甚至一个州都很难,这个是。但是孙策安排了凌操父子俩在一个郡做事儿,这个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那是。如果说不信任他们父子俩的话,他是绝对不会那么做的,让凌操父子俩都在南海。
是啊,就宋谦来说,他觉得自己要有儿子的话,自己主公未必能让自己父子俩都在苍梧。别看自己懒,那是不假,但是自己主公有很多办法让自己没那么懒,就比如说现在在交州苍梧这儿,所以说用不着自己儿子什么的。是啊,自己父子俩要都在苍梧,那么自己主公得是多信任自己父子俩,有凌操父子在南海,其实就够了,别人的话,未必就都那样儿。关键是
自己主公又何尝不知道,就算自己儿子也在江东军,就算是不把他放到苍梧,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那是。不过宋谦觉得还好,那就是自己儿子不在江东军中,这个太好了。要不然的话,自己不怕他给己方尽忠什么的,可这个战场刀剑无眼啊,这真要
是在战场上,你没凌统那样儿本事,就得是被人咔嚓了,很正常。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有凌统人家那么高的本事,只要是二流,那么就没问题,自保是没问题了,那是。对宋谦来说,自己其实就算是身死,那都无所谓了,可自己儿子却不行啊,自己家还得靠着他传宗接代呢,
那是。所以说这个也是,不在己方这儿,未必就不好,看凉州军他们怎么想都是要灭己方,就能看出不少问题来了。宋谦倒是不怕自己什么,毕竟自己就算身死,可却还有自己儿子呢,那就够了。可要自己儿子没了,自己还怎么再生一个?这个自己都这个年纪了,再生一个确实很困难,本来自己就一个儿子,说明问题啊。所以说他怎么都不可能让自己那么一根独苗,
把他给放到军中,那真是,宋谦可做不出来,也不敢那么做啊。对他来说,军中的事儿不可能不重要,但是自己家的传承,要靠着自己儿子传宗接代,这个更重要,那是。所以说就算是自己给己方给自己主公尽忠,自己都不能拉着自己儿子如何。就算是自己身死,都得让
他隐居起来,别想着给自己报仇什么的,去做富家翁就比什么都强,比什么都好,毕竟凉州军那实力……
第一〇五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一)
说实话,你想对付人家,这个就不要多想了;但是人家说要灭你,那么就不要太容易,真的。毕竟己方都不是人家对手,更何况你还没己方那实力势力呢。所以说宋谦太清楚了,凉州军灭了己方,那么自己要没什么说事儿,那是最好,之后就退隐了,隐居了完事儿。可要是自己身死,也得想办法告诉自己儿子,别报仇什么的。对这个,宋谦倒是很放心。可以说
别说自己还想办法让人通知他,就算是没这个事儿,自己儿子八成也不会给自己报仇,毕竟他太清楚这个实力的对比了。他想给自己报仇的话,最后那他自己也得陷进去,而那不符合他那性格。自己儿子说实话,虽说没自己这么懒,可也确实,不是什么勤快人啊,更是非
常识时务,这个一点儿没错,自己太清楚了。别说自己还派人去叮嘱他,哪怕没这事儿,他也不会说有什么动作。而自己要让人去告诉他,无非就是再让他知道,一定不能和凉州军为敌,那和找死也没太大区别。要说连宋谦都是如此想法,就可见江东军的败亡,其实就只
是时间问题了。是啊,要说孙策和他嫡系那些人,还有点儿想法,但是再往下面的话,其他人都没什么信心,觉得己方的败亡那不过是几年的事儿,那是。是啊,所以说江东军八成都得完蛋,哪怕最后有兖州军全力保住他们,都不一定好使,那是。毕竟人家凉州军的实力在那儿摆着呢,这个可真是……你没实力那就不行,那是,只有说你实力够了,那么就不用
多说了。宋谦虽说不是孙策的嫡系,可却也是江东军的元老,那是一点儿没错。其人都不看好己方,那么说明很大很多的问题,一点儿不假。宋谦其人懒归懒,但是眼光什么的,确实也是不缺,那没错。如果说他都没信心的事儿,不说是十成十,可八/九成确实是没戏了,
就是。最基本的,他就不认为己方还能是凉州军他们的对手,就看交州的战事,就能看到很多东西了。当然他是希望己方不被凉州军灭,那样儿最好,可己方除了说水军能拿得出手外,天下第一,其他方面,还有就比凉州军强的吗?他没看出来还有,就算是真有的话,其
实也说明不了什么,人家该灭己方,己方是还得被灭。所以说他还能有什么信心,最后是把自己后事都安排好了,哪怕宋谦也不认为自己会给自己主公和己方尽忠,但还是那话,战场上刀剑无眼啊,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身死在沙场之上了,那么自己是不是就要早做安排,好让自己儿子能更好去执行自己让他做的,那是。自己身死不要紧,可以说从当武将那一日
开始,宋谦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要不能最后隐退,要不就是身死在沙场,这个都正常。后者虽说是自己不想的,可却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那是。就像自己明知道江东军不是凉州军的对手,可自己能跑吗?能说去隐居起来吗?你要说自己懒点儿,自己主公还能接受,可
你要说想跑,这个他就接受不了了,那么等待自己的,其实可想而知。虽说己方这儿是将领、谋士带部曲征战,可谁都知道,孙策实力最强,对付凉州军不行,可说灭你,那还是很轻松的。就是,尤其是宋谦这样儿的元老,更是知道自己主公有什么样儿的实力,要不然的话,那么多将领和谋士,就认可孙策来当这个主公,足以说明很多问题,那肯定是啊,确实。
那是不错,你要说己方,自己主公对付像凉州军像兖州军那样儿的强军,这个是费劲,最后也没讨到什么好处便宜。可要说灭你一个将领带着部曲,一个谋士带着部曲的,那还是很轻松的,真的。毕竟你再强再厉害,还能超过凉州军、兖州军了?所以说也真是,你没那么大本事,这个自己主公是对付不了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那是不错,可对付你,灭你的话,
那确实还是很轻松的,不错。毕竟你和凉州军也好,是和兖州军比也罢,都不是一个等级的,甚至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那是。因此,自己主公灭不了凉州军和兖州军,己方都没那么大实力,可对付你,灭了你,那还是没大问题你,哪怕你就算是有几万的部曲都不好使。
不过你也没那个实力,有几万部曲的,话说都得是自己主公的嫡系,而不是你。那么那些人,真就不会说被自己主公给放弃,他们更不会说背叛自己主公什么的,所以说也没那样的事儿,太正常了。而其他非嫡系的呢,基本上他们也都不会说让自己主公那样儿就是了,没
错。毕竟说除了宋谦之外,也不是就没人看不出来,己方不如凉州军,最后依旧被灭。就算是有,可他们也一样儿不会多说就是了,看宋谦都没多说是吧,那不错。所以说他都没那样儿,那么其他人,其实更不会了。至于说到时候如何,反正己方被灭的话,那么可以说有人是会为江东军和孙策尽忠,这个很正常。可大多数人,还得说是跑了,这个也是,因此,
到时候就能看出来不少,肯定是啊。宋谦的话,其人就是不会尽忠,而就想跑的人。当然他也确定不了,自己到时候肯定能幸免什么的,这个都不好说啊,那是。当然信心这个,他还是有的,那不错。毕竟这个也是,凉州军灭刘备一方的时候,也不是说擒住他们将领谋士
斩尽杀绝,马超和凉州军都没那么做。那么到了己方这儿,就宋谦所了解知道的来说,马超和凉州军估计也不会那么做。这个是,那并非绝对,可八/九成,他是觉得没问题。然后就得说,马超和凉州军,尤其是前者,对刘备的态度,这个宋谦也是知道点儿,可他们对己
方呢,确实比刘备一方强多了。所以说他也是,觉得在刘备那儿,马超和凉州军都没那么做,那么到了己方这儿,其实就更不会那么做了,正常。毕竟马超和刘备的话,他们过节还不小,宋谦多少知道点儿,也听过一些。可马超与自己主公,还真是没什么过节,至于说双方大战,那各为其主没办法了,所以也就那样儿,确实。那两军的大战,就得说是都拼了,
肯定那样儿啊。这个也是,哪方不那样儿,都是。你灭我,我灭你,都是拼死了,早都得那样儿,不死不休啊,那不错。所以说两军都是,马超和自己主公彼此是没什么过节,可两军敌对,这个没办法啊。所以说这个才是更主要的,不是说其他的,那个彼此都没大过节,
就宋谦所知道的,这个自己主公和马超,非但没过节,应该说关系还可以。其他的,都没什么了,宋谦都知道。所以说他也不怕什么,马超和凉州军的话,他们都不会说给己方斩尽杀绝,那其实就够了。只要凉州军不那么做的话,那么自己也是,能跑就跑了,不用担心别凉州军咔嚓,这个也没错。因此,他虽说也是多想了不假,但是结果还可以,至少现在来说……
宋谦还是不怕什么的,他所想很清楚,那确实。崔安和马岱回来,马超就开始总结开来,对他来说,人都全了,那么自然就开始说这个了。接下来,己方还得说是再接再厉,早点儿拿下整个苍梧,这个肯定是现在当务之急,那是一点儿没错。对他对凉州军来说,都是那样儿。可以说绝对是必须的。占据了苍梧,这个就得说是再调兵过来,那就比什么都好,那确
实。而拿下了苍梧,再有黄忠派来的六万人,那么己方再拿下剩下的三个郡,至少其中两个郡,郁林和交趾,马超觉得还是没太大问题的。当然了,最后的合浦,只要自己手里人马还够,那么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如果说人马少的话,那么就完蛋,这个不够了,连合浦的话,
都拿不下了,那是。所以说还得是看具体情况,那肯定是,不像现在,己方还剩下的人马,拿下苍梧是一点儿问题没有,这个马超和凉州军众人可都知道啊,那是。不过拿下苍梧后,剩下的人马都不够能拿下郁林的,这个肯定是,那是一点儿没问题。所以说这个的也是……
马超确实,他也不想己方人马损失那么多,这个肯定是。但是在如今苍梧这儿,是说广信是这儿得到治所不假,可损失人马不少,至少他是那么认为的,当然了,凉州军众人也是那样儿想法,在广信这儿损失可不少,而一个苍梧郡下来,己方人马就算是拿下了整个郡后还有,可却是绝对不够说再拿下郁林的了,那是。毕竟凉州军不光说是要攻略郡的县城,还得
留守个三千,也许有的地方少点儿,可也得来个一千人守着,所以说这个也是拿出去了不少人马,那是。毕竟一个郡的话,至少也得有好几个县,很正常。多了的话,十几个县又不是没有,当然交州肯定是没那样儿的大郡,这个是一定的。不过哪怕如此,就合浦还有日南,
这两个地方是交州县最少的,还都有四个呢,每个郡都有四个,其实也不少了,真的。马超不会带着凉州军去日南,但是合浦的话,这个是他们在交州最后攻略的一个郡,依旧是势在必得,哪怕那地方和南海确实没法比,就算是和苍梧还有郁林,哪怕就是交趾,那地方和
那三个郡也比不了啊,那是。但是不管那地方如何,至少九真和日南的话,那么两个郡却也比不过合浦,这个肯定是。要不然的话,马超也不会说就想着不去占九真和日南,但是合浦的话,确实是,己方要占住啊。对他和凉州军来说,交州虽说南海最重要,这个肯定是,不拿下其他的郡,这个南海都是己方势在必得,那是一点儿没错。可其他四个郡,依旧是很
重要,至少不是九真还有日南能比的,那是。至少得了那四个郡,对己方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而得到了九真和日南,那两个地方,就变成了弊大于利,怎么都不是马超和凉州军想要的,那是。因此,占据交州的五个郡,就是他们的想法,多了的话,那就算了,毕竟那
两个地方,怎么都不是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想要的,不是啊。就江东军,孙策他们都不想要九真和日南,真的。在他们看来,就算是拱手让给凉州军,那其实都无所谓了,真的。反正只要不是给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就好,这个就是他们根本的想法,不过却也知道,马超和凉
州军他们,确实也不想要啊,没办法。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已经都想过了,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凉州军不会去进攻,己方也不能有什么动作,该己方占还得己方占。而且是怎么都不会给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机会,不能给他们,这个是肯定的,是绝对的根本,那没错。毕竟孙策和江东军都不想成为大汉的罪人,如果说九真和日南就到了南边异族和异国的手里,
那么己方就真是罪人了,真的。什么都别解释,反正天下人大多数都得那么看,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却都知道。是啊,要说可能是有人能理解,要真是说九真和日南都丢了的话,但是绝大多数,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清楚,大多数的人都不能理解,就得说己方的不是,那肯
定没错,他们可都知道,太清楚了。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清楚,这个九真和日南,凉州军不要,己方就得好好守着,必须守住。
第一〇六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二)
怎么说那两个地方也不能到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的手里,那是。如果说九真和日南到了凉州军手里,可以说是孙策和江东军乐不得看到,那是。可要到了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那儿,那就不一样儿了,真的。毕竟马超和凉州军,他们可还都是汉人,但是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他们就是非我族类啊,没错。汉人哪怕对待异族总体还算是可以,但是却也一样儿区别对待,
那是。对孙策来说,九真和日南宁可是己方一直占着,凉州军不要,也不能说给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那是一点儿没错。那不是己方想要的,不给异族,哪怕己方一直都占着,无所谓了,弊大于利都无所谓了。毕竟对他们来说,最不想要的,不是什么弊大于利,而是就不
想让那两个郡到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手里,这个才是根本,那是一点儿没错。毕竟哪怕两个郡一直都在己方手里,而不是在凉州军那儿,那都无所谓了,只要不在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那儿,那就好,真的。毕竟对方是异族,那是一点儿没错。己方地盘儿,尤其是那两个郡,
在凉州军手里,对己方好处更多。可要在异族的手里,并非没好处,可怎么都是不好的地方更多,那还不如那两个郡就一直在己方手里呢。是啊,在己方手里一样儿不好的地方多,可一比在异族手里的话,反而在己方手里不好的地方,比在异族手里不好的地方少了。所以说怎么选择怎么做,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太清楚了,那是。他们宁可是把那两个郡砸到自己手
里,也绝对不会说让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染指半分的,那是。这个肯定有了,可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一直都是那么做的。哪怕他们是,都想凉州军能接手,或者说是接盘什么的,这个是,但……不过凉州军更是滑头,所以说想让他们接手接盘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至少
现在是不用多想了,就是。如今的话,真就是没什么可能,那不错。如果说凉州军他们看到了好处利益,那么当仁不让,都不用己方说什么,对方都是肯定要拿下那两个地方,确实是啊。可现在,他们怎么都看不到好处利益,看到的都是他们拿下两郡后,己方得到好处和
利益了,这个他们就不会要了,那是。毕竟马超和凉州军,归根结底来进攻交州,还不就是能给他们带来更多更大的好处和利益吗,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太清楚了。因此,在他(们)看不到好处利益的时候,甚至知道占据那两个郡对他们来说就是弊大于利的,那么他们怎么都不会要那两个地方了,太正常了,就是。要己方是他们的话,其实也得那么做,那没什么
说的,所以……那么两个郡啊,就得砸己方手里,孙策他们也没更多怨言,一切都正常,那是。凉州军如果说要那两个郡,那么其实最好不过,显然这个肯定是。但显然他们也不会说要那两个郡就是了。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马超和凉州军他们都知道,有那两个郡还
不如没有呢,所以他们也不会去进攻那两个地方。九真和日南的话,怎么都得在己方手里,那是。马超都总结完了后,他和崔安他们几个说了,这个今日和明日,己方都在广信这儿休息,然后就让马岱带兵去进攻苍梧剩下的郡,争取也是早日全据苍梧,这个肯定是。当然了,这个也不是说非要很快很快,毕竟所谓是“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马超还是懂的,因此也
没说就给马岱很大压力。是,他的意思要全据苍梧剩下的几个郡,可也不用说那么快,而以己方还剩下的人马来说,那是足够了,就是。并且己方带兵的将领可是马岱,就在广信这儿,连宋谦都不是马岱的对手,而其人撤退后,在苍梧这儿,更是没人是马岱的对手了,真的。因此,也是没什么了,有马岱带着己方士卒去攻略苍梧剩下的县城,马超确实很放心,
就像南海一样儿,基本上都差不多。要说己方连南海都攻略下来了,那么比它还差着的苍梧,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压力,是能拿下的。不过马超是,他也想了,等己方全据了苍梧之后,己方也不会有多少人马了,到时候郁林肯定拿下不了,还得让黄忠调兵过来,这个肯定
是,少不了。对其人来说,现在不那么做,但是等马岱要全拿下苍梧了,那个时候,自己就会调令到荆州襄阳黄忠处,让其人派兵来,这个是必须的,必要的,就得那么做,肯定是啊。没人马不要紧,至少荆州还有,还是够用的。再说了,益州还有人马呢,更是够用
了,那没错。毕竟己方从算上司隶三个州调兵,说起来还不如一个交州?那不可能,这地方江东军是不准备再征兵了,那么就等着己方占他们五个郡了,没说的。人马不够,那不要紧,从荆州和益州,确实是能调兵,那不是个什么问题。如果说己方人马够了,那么自然不用说再从益州调兵,这个肯定是。而且从马超那儿来说,其实是从心底来说,他还是不想从
益州调兵,这个一点儿没错。至于说那地方的人马,确实是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去调兵征战什么的,那没错,而不是说就这一次失去了机会,以后就没有了,那可不是。现在就是,己方人马还没那么少,就靠着剩下的人马,确实是能对付苍梧郡剩下的几个县,那是没大问
题,这个就是,苍梧广信这儿一陷落,其他的县确实也是没多少人马了,己方还剩下的人马确实是够。但是占据了苍梧后,人马确实是不够拿下郁林的话,甚至一个县都拿不下,很正常。因此,那个时候是肯定要调兵,这个一点儿没错,不增加点儿人马,那确实是对付不
了剩下的三个郡啊。那就得调兵,没人马是不可能行,因此,怎么都得有人啊。那肯定是,毕竟凉州军的想法,都是要占交州的五个郡,少一个都不行。对方人马多,那不是个问题,就凭江东军那个战力,混合之后战力更是下降,马超和凉州军就不怕他们一点儿。别看如今他们在交州有二十多万人,哪怕就算是再多,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说无非就是己方损失多点儿
罢了,没有其他的。毕竟己方战力在那儿摆着呢,这个就是优势,还是大优势,一点儿没错。对凉州军来说,是不怕江东军在交州有那么多人马的。而且九真和日南,他们是不会去进攻。当然了,马超和凉州军他们也清楚,就算己方去进攻了,那两郡的太守绝对就只会说
和己方意思一下,防御两日,之后就都撤兵了,把两郡让给己方,他们是不会再要那两个郡了,真的。一想也是,己方是他们的话,其实也得那么做,很正常,确实。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对江东军来说,说是“烫手的山芋”,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区别。至少他们除了说能给己方外,就不能让那两个郡落到南边儿异族和异国的手里。其他的,那都随便了,哪怕就是
给兖州军,只要能的话,都无所谓了,可惜不能啊。对曹操来说,如果说把九真和日南两个郡给他,兖州军要是能占据的话,其人未必就不会要。当然了,他也知道得到那两个郡后,对南边儿异族和异国,要更加严格防范,这个是必须的,但是那都少不了,和异族打交道,他也不是第一次,而且是一点儿都不怕南边的儿的异族和异国,那是。因此,那两个郡,要
真是给了曹操给了兖州军,也许是和现在不同,很正常。至少对凉州军对江东军,对他们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可对兖州军来说,那确实就未必了。所以说对凉州军那样儿,对江东军也是那样儿,但是对兖州军来说,确实就有所不同。可惜他们鞭长莫及啊,怎么都占不了
交州的地盘儿,那没办法。而对孙策对江东军来说,他们要真能把交州九真和日南两个郡给兖州军的话,他们更是巴不得那样儿。毕竟孙策和江东军都想把两个郡给凉州军,所以就更不用说是兖州军了,那是。真说起来,给兖州军才是他们的首选,不过对方实在是,鞭长
莫及,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说是选择凉州军,可他们却和己方一样儿,得到手那两个郡,最后都是弊大于利,那真是没办法,只能说是不要了,就得如此啊!所以这个也是,他们和己方没区别,只有兖州军,对他们不会说是弊大于利,所以说曹操要能占到这两个郡,他也巴不得让他们兖州军占着,真是。孙策知道,可确实是做不了什么啊。这个让己方和凉州军
都不想要的地方,己方愿意给兖州军,可惜对方鞭长莫及啊,就得是己方和凉州军占。而己方和凉州军,就得己方占,凉州军不要啊。那没办法,己方希望对方是能要那两个郡,可显然,对方是没那想法。孙策他们确实是想了,要是兖州军不是鞭长莫及就好了,能占上九
真和日南那两个郡呢。孙策他们也是想了,也许之后己方是该联系一下曹操,万一其人有办法呢,也不好说啊。至少那两个地方在兖州军手里也比在己方这儿强啊,那是。关键是己方给了对方两个郡,还是曹操不会拒绝的,对他们来说,还是利大于弊,那确实是,所以……
因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是有后者,反正你们凉州军不是不要吗,那么好,我们把两个郡给兖州军了,反正想办法就是了,也许他们兖州军最后真就能占上,也不一定,就是。这事儿是江东军他们想看到的,哪怕确实,不知道最后到底说能不能成,但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会那么做,那不错。而马超和凉州军,他们确实不知道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终极想
法,如果说知道的话,他们肯定不会认为那是什么好事儿。反正相比之下,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是最乐于看到九真和日南依旧是在江东军手里,那样儿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说那两个郡一下跑到了兖州军那儿,那么确实,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绝对不算什么好事儿,那必然啊。
不过他们更不想看到的,显然是那两郡跑到了南边儿异族异国那儿去了,真要那样儿的话,马超和凉州军说什么也得把那两个郡拿回来,那肯定是。而要是一直在孙策江东军那儿,他们就不会管什么,在兖州军那儿的话,至少一时半会儿,他们也不会去动,这个倒也是。不
过要真是在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那儿,那么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怎么都会有动作的,必然啊。他们是不知道最后那两个郡会到兖州军手里,可说实话,在兖州军那儿,确实是总比在南边儿异族异国那儿强太多了,真的。也能知道,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怎么说也不会把两个郡给
异族异国,宁可自己占着,宁可给兖州军了,也不会说给南边儿的异族异国,这点儿底线,
孙策他们还是有的,没错。当然了,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换成马超和凉州军,曹操与兖州军,那其实都一样儿。别看他们怎么去战,再怎么说,那都是汉人自己的事儿,说白了都属于兄弟之争。但是要加上异族或者异国,那么绝对就是变了,不时候三方都该一致对外,可
也差不多少,他们都不会把异族异国当成自己人就是了,那是外人,一点儿没错。而内部兄弟的事儿,确实是不好外人参与。
第一〇七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三)
是啊,自己人的事儿,要是一旦外人进来了,那么就变了,就该一直对外,就算不那样儿,可人家对外的时候,你就不要再给对方添麻烦了,就是。其实在马超还有曹操、孙策他们那儿都是那样儿想法,如果说异族进攻他们三方中任何一方,另外两方未必就会帮衬,可却不会说给对方找麻烦,至少暂时是那样儿。之后什么情况,那却还得等和异族战过之后,再说。
所以说既然是这么一个情况,其实他们更不怕异族了,除了马超是有点儿怕北方异族之外,对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他和凉州军可没一点儿怕的,就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都一样儿,那是。毕竟南边儿异族和异国,如何与北方异族比,真是怎么都不能比较,不能相提并论啊。
就是,南边儿异族和异国是那样儿情况,而北方呢,又是一种。而前者的实力,都不如江东军,但是后者那实力,凉州军加上兖州军再加上江东军,三方加一起的实力,都没人家北方异族强啊,这个真是无奈了,北方异族的实力之强,确实不是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他
们能比的,真是。所以说这个差距啊,不小,太大了。南边儿异族异国,怎么都没有北方异族那样儿的实力,有的话,确实,他们也不至于是现在这样儿了。毕竟他们想要的,只要有实力了,那么不去进攻,那都不是他们作风了,真的。毕竟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他们与北方异族太不一样儿了。他们两方的需求都不一样儿,那是,怎么都是不同,那没错。毕竟
他们想要的,怎么都是不一样儿,那没错。北方异族虽说实力够强,可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汉人的文明,反而他们会去破坏,是想要汉人成为他们的奴隶,汉人的一切都成为他们的战利品,北方异族就是那样儿想法。而南边儿异族和异国却不是那样儿想法,虽说他们没有北
方异族的实力,可却需要汉人的文明,他们很向往,需要的不是汉人成为奴隶,不是汉人的那些东西,那用完就没有了。而是想要汉人的文明,他们也想好好去发展,所想更长远,比起北方异族来说,这个是。所以说这个区别,也可以说是差距,那确实有,而且还不小啊。
马超让己方士卒在广信这儿休息了一日两个晚上,之后就让马岱带着剩下的人马走了。当然在广信这儿,他还没忘了留下三千人马守城,留给马岱的人马更少了,那是。不过哪怕如此,马超却依旧是觉得他带着剩下的人马攻略苍梧郡剩下的县城,那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确实。有问题的话,自己也不能让他带着剩下的那些人马走了,那是。如今来看,还是没什么
太大问题,至于说调兵什么的,却都得在拿下苍梧之后了,再说。现在的话,真心用不到,那是。其实对马超来说,就算是现在调兵来,也不说就只是己方多承担点儿粮草的问题,但是对于凉州军来说,确实是一点儿不怕浪费什么粮草,那是。可现在调兵的话,马超可以说
是百分百肯定,郁林守御的将领和江东军士卒,他们绝对是要如临大敌,而这个对己方来说,也说不上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了,那确实不一定。首先己方那么做了,就肯定是给郁林增加很大的压力,而这个之后的话,确实不知道好还是不好,一切都有可能,那没错。对凉州军来说,就是那样儿,对江东军来说呢,确实是不一定,所以最后对凉州军来说,是那样儿
了。因此,马超觉得怎么都是己方不调兵来好,至少现在还没到时候呢。就是,现在己方的人马是足够拿下苍梧郡的,如果说现在就调兵的话,马超所能想到的,除了说己方暂时能损失少点儿之外,其他的好处,对不起他是没看到啊。不能说就没有,可他确实,没想到。那么就得到时候再看了,但是现在,马超确实还不想调兵来,就是这么简单。当主公做老大
的不想,那么这个事儿就那么样儿了。怎么都得说是马超什么时候调兵来,什么时候算。其他人就算是再谏言什么的,其实都没大用。而且跟着他来的几个,可以说算是最了解马超的了,那可没错。不管说是崔安还有马岱,也包括郭嘉和马焕,他们几个一个比一个更了解
马超,所以说都知道,说什么都没用,做好自己能做的,早点儿拿下苍梧,那其实就比什么都好了。现在的情况,自己主公(父亲)明显是没想着调兵来这儿,那么等拿下了苍梧,这个事儿自然也就是要做到了。自己主公(父亲)在进攻郁林之前,那是一定要调兵来的,
那可没错。现在的话,没什么动作,他们也都知道,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动作,那是。就等都拿下了苍梧,再说其他的,那也是。因为进攻苍梧是不需要从荆州调兵的,可要进攻郁林,那么确实就需要了,这个正常,就是。因此,他们也是等着,进攻苍梧后,拿下了全郡,自己主公就得安排调拨来的人马再进攻郁林了,肯定是啊。凉州军几人都不担心己方没人马什
么的,那确实没有。毕竟在他们看来,己方能没有人马?就看自己主公(父亲)愿意不愿意调拨过来了,那是。至于说没有,那现在没可能啊。因为如今是不需要,如果说需要的话,那么自己主公(父亲)早就调拨人马过来了,还用等吗?他们可都清楚,那确实是,不用等
啊。所以说在不需要的时候,那么也就没什么要去做的,就靠着己方还剩下的人马,占据苍梧的其他县城,那是没什么问题的。除了说之后再去进攻郁林,那是不够了,根本就不行啊,己方剩下的人马,怎么都拿不下郁林,甚至连那地方一个县城都要拿不下来了,可不是。
所以说那确实,不是凉州军想要的,郁林一个县都拿不下了,那么己方不调兵来都不可能。而那个时候,马超也是,他不会说让己方人马少了,那是。到时候的话,确实不会说缺少人马,然后直接就去进攻郁林,那确实……所以说马超是不会让己方那样儿,直接把荆州人马拉到交州来,就可以了。到时候一举拿下郁林,也是没什么问题。所以说马超其实都早已考
虑好了,那没错。至于说凉州军众人,他们其实也知道,自己主公(父亲)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确实也不用多说,那是。如果说这事儿也需要自己几个谏言什么的,那也太不相信自己主公(父亲)了,真是。可以说这样儿的事儿,自己主公(父亲)绝对自己是心里有数,
而自己这些人,那是不用多说。毕竟怎么做,那却都是自己主公(父亲)的事儿,是和自己几个有关不假,但是调兵的事儿,自己几个也调拨不了啊。在凉州军中,像如今这么调兵,只有自己主公可以,其他的人,马焕的话,能有一半的权利,还有用上调兵的虎符,其他人确实是不好使。因此,这样儿的情况就是如此,凉州军将领、谋士什么的,他们也不是不知
道。所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那没错。马超调兵是一定的,但却不是现在,应该说是之后,那都正常,也是必须的。现在的话,没到时候,确实不是必须的,是啊。所以说他也没那么做,而凉州军众将,他是更没多说什么,知道也没用,自己主公(父亲)是有他自己的打算,那没错。仔细一想,怎么想怎么是,那确实。所以他们都不会多说,毕竟如今这个情况也是,
不好多说什么,马超肯定什么都知道,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那是。所以怎么都不会是他们多说什么,其实也没大用,他们更都知道,没错。而到时候,己方缺人马会补充上来,不像现在这样儿,自己主公(父亲)确实是没有调兵的意思,可自己这些个还能不知道?无非
是没到时候,那没错。而时候到了,也自然是有了,那也是。对崔安、马岱、郭嘉和马焕他们四人来说,这个都不用那么担心,要说担忧这个,还不如说去担心顾虑点儿其他的,真的,毕竟比这个更该担心顾虑的,那不有的是,真的,所以别想这个太多,其实也都没大用。
至于说马超本人的话,他就更不会说太多了,毕竟自己的打算,也不是说什么都一定和属下说的,没那必要,真的。该说的,自己会说,而如今来看,自己要说很多,其实多少还是有那么点儿早了,自然。就现在来说,那是,所以马超是那么认为,都正常。如果说他不那么想,那确实就怪事儿了,真的。不过就现在来说,其人就是如此想法,和自己属下说多了,
确实也是有点儿早了,毕竟如今己方可是连苍梧都没拿下呢,那没办法。而等己方要拿下整个苍梧郡的时候,自己要调兵的时候再说,其实也是一点儿都不迟,那是。当然了,那个时候的话,自己相信是不会多远,估计也就是半个月,也就那样儿吧,多了也不会说太多就
是。毕竟苍梧可是还剩下好几个县城没拿下,就得看马岱的速度了,马超太清楚了,所以他带着人马尽可能去进攻,看看到底要多少时日能拿下剩下的城池,县城。马超是觉得不会太久,当然那个不是绝对的,这个也是,早了晚了,其实也都可能,那没办法,就得看具体
情况啊。那可不就是,多少时日,他也不过就只是猜测一下,大概那样儿而已。至于说最后多了少了的,确实是“一切皆有可能”,那是一点儿没错。可不管如何,多了少了马超是不那么在乎在意,可他却是在乎在意自己什么时候调兵过来,这个肯定是。所以说这个早晚,那确实也是和马岱什么时候彻底拿下苍梧郡有关,他早了,自己调兵过来自然也早,晚了的
话,自己调兵还真是不可能太早啊,就是。毕竟自己调兵来交州的人马,从荆州来的那些,是要进攻郁林、交趾,也包括合浦的。就只没有苍梧,这地方就靠着马岱带着如今己方还剩下的人马就够了,真是足够了,那是。当然,最后己方哪怕没剩下什么人马,都正常,自己
又不是说没想到,都想到了,那也是。所以说确实,马岱什么情况,除非说他带着剩下的己方人马拿不下苍梧郡还剩下的县城,这个马超倒是没想啊,他觉得基本上不会那样儿。毕竟那种情况的话,并非就发生不了,但是也得说,到底能发生吗?几率太小了,就和没有似
的,真的。所以说也真是,那样儿的情况,真发生了,就和奇迹似的,几率太小,真是渺茫啊。因此,对这个马超也是不多想,都没用,反正己方就那么多人马了,都时候到底如何,那确实,也都不一定。往好了方面想,己方能早日拿下苍梧郡剩下的县城,可要是往不好了去说,那么己方就拿不下,这个就是最不好的结果,也算是正常。不过能发生的几率太小,
那也是,也许发生了,奇迹也会发生,别管是己方的还是江东军的,能出来啊,是吧。但是不管结果如何,只要马岱快要据苍梧全境了,那么马超知道,就是自己调兵来交州的时候了,那是一点儿没错。而黄忠那边儿,六万人马拿出来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马超之前也是
去了荆州,了解襄阳的情况,那是没错,多了不说,但是六万人还是没问题的,甚至黄忠一咬牙能再多个一万。
第一〇八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四)
是,那绝对不是什么特大问题,黄忠一咬牙的话,还是能拿出来七万人的。可确实,那事儿并非容易,而且真说起来,还是挺难的。你看让荆州拿出来六万,已经就算是最多的了,当然再多个一万人不是不可能,但确实,没那么容易,这个也是一点儿没错。可马超不会说给黄忠压力,哪怕其人是荆州牧不假,但是荆州什么情况,他太清楚了。给自己六万的话,
那绝对不少,已经算是最多的了,再多一万的话,属于超过了荆州这个度,并非就是好事儿。当然了,凭借黄忠其人的本事来说,那就算是再拿出那么一万人,荆州再少那么一万,可以说影响也不是那么大,这个也都没错。但是马超作为当主公做老大的人物,他并不希望
黄忠就真一下拿七万人到交州,其实六万就可以了,再多的话,会给荆州负担,那可没错。马超从荆州过来,他可是知道地方的具体情况。不过黄忠要拿出来多少人马,他也不会去干预,至少不会少你至少拿出来六万,七万别拿了。或者说什么,你必须拿七万,少了都不行。
那些话都不是马超会说的,所以……因为他都知道,自己给黄忠下令调兵,那么其人肯定说就是要拿出来至少六万人,那没说的,自己都知道。多了的话,七万人,都正常。仔细一想,其实不管说是六万还是七万,马超肯定都是非常满意的。当然了,他不会说因为七万人就更满意,只能说黄忠那么做了,自己也得是受着,哪怕荆州多出来一万人,压力可是增大
多了,那是。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其实都是,六万人也好,是七万人也罢,都是自己所需要的,想要的,那是一点儿没错。六万人的话,马超不会说少,而七万人呢,他不会说多就是,那没错。所以这个其实也是,对不管多少人,多那一万少那一万,其实都无所谓了,
重要的是人马早点儿过来,那确实就是比什么都好,真是。而马超却也知道,只要说自己那么做了,就没什么问题。黄忠肯定第一时间就把己方援军安排好,然后派到交州来,那是一定的,不用多说什么。对他来说,这个自己主公的军令,就得第一时间好好去执行,那是。
毕竟黄忠很清楚,如果说不是有自己主公的军令,那么可以说自己这儿基本上八百年也收不到自己主公什么命令,真的。当年了,每一年过年时候各地州牧回到长安述职,自己主公新一年的命令,他也是都多说几句,正常。不过其他时候,基本上就接不到自己主公的军令了,那是。其实这个也正常,毕竟真要是收到了,那么就是调兵过去,就是如此,所以说……
现在的情况,可以说绝对是,黄忠也想着收到自己主公的军令,然后自己调兵过去,这个肯定是。而他也是和马超所想一样儿,至少会调拨六万人马去交州,这个肯定是。至于说能不能多出来一万人,这个其实还得看具体情况,那是一点儿没错。对黄忠来说,其实六万人
肯定不能说少了,这个数量绝对是荆州能拿出来的人马,还不对本州有什么太大影响的。是,他可以再一咬牙拿出来一万人,不过也真是,没那么简单没那么容易啊,就是。要都那么简单容易就好了,可显然是没有,那就没办法了。多拿出来一万人可以,但是之后的结果,所造成的,那确实都得是他自己承担,这个肯定是。其他的,就得说六万人对荆州来说,也
是正好了,七万人的话,压力是要大点儿啊,那是。马超清楚,毕竟他可是从荆州带兵过来的,并且还在荆州呆了,其实这个就足够了。而黄忠更知道了,毕竟其人才是荆州牧,荆州还有什么事儿就是他一定不知道的吗?是,绝对有,那不错,但是可以说很少,那也对。不过甚至有的是马超所不知道的,可他却知道,那都正常。当主公做老大的不知道的,可黄
忠没准知道啊,这个没什么。毕竟真说起来,马超不过就只是“县官”,而黄忠才是“现管”,这个确实是前者不如后者,那正常。因此,前者可能不知道的,但是后者基本上都知道,那是。不过就调兵这个,对荆州来说,马超和黄忠,他们想法基本上都一样儿,那是都
差不多啊,是。毕竟六万人的话,怎么说都是不少了,马超那么想,黄忠也是那个想法。其实就算是到了凉州军其他将领、谋士那儿,他们也都那样儿想法,不会说觉得六万人马还少,真心不少啊,就是。当然了,这个也得说,如果说要真是,黄忠一下就派援军七万,那
那么不管马超是什么想法,至少在崔安、马岱、郭嘉还有马焕他们几个看来,那是最好的结果了,真的。如果是六万,他们自然也不会觉得少,但是显然七万更好,这个肯定没错,至少崔安、马岱和马焕,三人都是那样儿想法,也就是郭嘉那样儿的顶级谋士,虽说也会有那样儿想法,不过其人觉得还会想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那没错。可崔安、马岱和马焕,
他们三人却不会多想那么多,这个是。崔安不用说了,其人就不爱动脑,从来都是。马岱的话,其人倒是有那么点儿头脑不假,但是在援军这个上面,他怎么都是希望越多越好,那是一点儿没错。马焕虽说是马超的唯一继承人,可他和其父亲比,还差着不少,那也是不错,
因此,马超的话,他能想的,其子确实就未必。最后也就是郭嘉,哪怕其人也是一样儿希望人马越多越好,但是他却能想很多,和崔安、马岱还有马焕都不一样儿,这个就是顶级谋士的作风,那三个将领还是不能比的,就是,比不了啊。要他们能多想的话,其实也就不是
不像他们了,就是。是啊,郭嘉是什么性格作风?而那三个呢?怎么都是不一样儿的,那是。如果说他们四个是有相同地方,那是不假,有,还有好几个啊。但更多是不同的地方,那才是一点儿不错,就是。郭嘉其人作为顶级谋士,他会多想,怎么都正常。但是到了崔安那儿,他就不会;马岱那儿,他也不会;最后到马焕那儿,他一样儿不会;没办法,都那样
儿啊。所以说这个就看得出来,一个顶级谋士,那确实是与众不同,有多少个将领,哪怕都是大将,可就少这么一个顶级谋士,那么就缺点儿东西,真的。反正不管说是马超,还是曹操或者孙策,他们都一样儿,出征都带着顶级谋士,可少不了他们。也就是曹操,本身因
为自己也是顶级谋士,因此他不带着一个的话,其实倒是没有太大事儿,可马超和孙策,他们确实是不敢啊,还得带着,不能少了,就是。因此,这个少不了他们,怎么都得带着,这个是当主公做老大,也算是必须的一个事儿了,没错。毕竟真要是对方来个什么计策,你不带一个顶级谋士的话,没准就中计了,都很正常。而曹操敢,他自己就有本事,那足够,
可马超孙策他们敢吗?是啊,就以曹操来说,他都不认为自己加上一个甚至两个顶级谋士,最后自己一定不中计,那真没有那种说法,就是。所以说连他都那么想,就更别说是不是顶级谋士水平的马超和孙策了,真的。这个一点儿没错,曹操其人都不敢那么高看自己,都知道自己哪怕是顶级谋士水平,可比自己强的,那还有不少个呢,真的。因此,其人在这上都
有自知之明,更别说是马超还有孙策了,真的。真说起来,到了他们如今这个身份地位的人,真没谁就没自知之明了,真是,该有的,从来都不会缺少,这个肯定是。你看他们有缺点,甚至都改不了的,那都正常,但是不缺少很多,这个也是没错。就马超、曹操和孙策,
三人是一个比一个厉害,那可真是。一个也比一个更有自知之明,可以这么说啊,那是。当然了三人也算是有着缺点,尤其是曹操,说其人有致命缺点,其实都并不为过啊,那也不错。但是马超和孙策他们也没利用好,这个确实也是。凉州军的话,总体来说倒是还好,但
是江东军真是不行,那不行。孙策本事都有,那不假,甚至很多地方都超过刘大耳朵,这个是马超的想法,其实曹操的话,其人很多也是这么想的。当然他和马超不同,后者叫刘备刘大耳朵,都这么称呼,但是前者的话,确实都不是,还叫玄德贤弟呢,这个也真是不假。确实,以这个时代来说,不称呼表字的话,其实你就等于骂对方,这个也真是,所以说……
所以哪怕说曹操和刘备那么深的过节,可曹操还是称呼刘备表字,这个真是。其人和马超也算是,两军敌对,不死不休,两人关系倒是还可以,因此,彼此倒是都称呼对方表字。而马超和刘备就不一样儿了,前者就算是在多少人面前,他都能叫出来刘备刘大耳朵,这个他
是没觉得有什么,正常,你刘备耳朵不大吗?所以那么称呼你有什么问题吗?至少马超没觉得有什么,你刘大耳朵一样儿可以给自己起个绰号什么的,那都无所谓啊,真的。不过虽说如此,可马超所想的,肯定都是自己给刘备起绰号就好,而其人给自己起的话,那就算了。
这个也正常,毕竟人对自己和对别人,大多都是双重标准,真就没什么,太正常了。而马超对自己和对刘备,那确实,怎么都是不一样儿的,不同啊,大不同。反正他觉得到了自己这儿,对自己虽说是要严格要求,那都不假,但是对自己很多事儿,那都不一样儿,标准不同。但是要到了刘大耳朵那儿,那确实就变了,看他怎么都不顺眼,哪怕其人有的缺点好像
自己也有,可那重要吗?至少马超没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主要是自己看不起看不上他刘备,那个刘大耳朵,真是该死,真是。整个三国,他就最看不起看不上其人,哪怕马超也是客观承认,刘备其人,那是一个真有本事的,不管说是历史还是演义,亦或者是现在,都是啊,
那都算是个人物,一点儿没错。他很清楚,如果说自己不来这个时代的话,那么他刘大耳朵绝对是三分天下之一的人物,没说的。可就因为自己是穿越来的,重生到了马超这儿,因此,就没他刘备太多事儿了。哪怕其人在这个时代依旧是个人物不假,可和历史一比,和演
义再一比,这个差距是有,出来了,那真是。马超看不起其人,那简直原因是太多了,要都数不过来,真的。不过不管如何,自己把他刘大耳朵一方给灭了,这个自己己方就是胜利者,他们就是失败者,刘大耳朵败亡了,这个是自己乐于看到的,多好。确实,应该说马超从看演义的时候就看刘备不爽,其人如何能与曹操比?就后者看前者还英雄?马超真是不知
道曹操给刘大耳朵的评价真挺高,他都不觉得那是老曹的真话。当然了,这个真假其实已经是无法考证了,不过不管怎么说,马超确实就看不起看不上刘大耳朵了,倒是觉得老曹不错,哪怕其人身上毛病不少,也是做了不少错事。可真说起来,谁又没犯过错呢,不过就是
多少的问题,然后还有改正的事儿罢了,真的。所以说老曹的话,至少马超还觉得不错,怎么看他都比看刘大耳朵顺眼多了,可不就是。
第一〇九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五)
在马超眼里看来,刘大耳朵是怎么都比不上老曹,这个原因就太多了,不用一一说明。是啊,反正他就看不上看不起刘大耳朵,这个从看书时候就是了,更不用说是现实中,那没错。是啊,闻名不如见面啊,而见面是更甚闻名,反正马超是承认刘备本事不假,可他也一样儿是厌恶其人,要不就不是说明里暗地里都叫其人刘大耳朵了,就差大耳贼了,真的。不过说
起来马超不加个贼什么的,其实他觉得叫刘备刘大耳朵也是够了,那没错。所以说多别的字也都不用,他有这么一个绰号,确实马超觉得可以了,那是。毕竟其实叫不叫贼什么的,他确实是没觉得有什么。你叫一个人贼,他也不是说就是贼了。不过一个人是贼的话,你就
不叫他贼,其人难道还不是?当然像历史上曹贼了,大耳贼了,这些就属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你管他们叫贼,还有的人觉得他们不是,还都觉得曹操和刘备都挺好呢,那是,并非没那样儿的人啊,所以说这个也是,不是你叫什么,对方就肯定是了,你哪有那么
大本事啊。就是,那没有啊。而如今刘备一方被灭,天下就只剩下了三路诸侯,对马超来说,他怎么都是希望这样儿,之后再灭了江东军,最后兖州军,己方一统天下,确实也就圆满了,真的。不过虽说如此,但是那话还很对,就是“任重而道远”啊,那是一点儿没错,马超觉得自己和己方的责任,那还是很重大的。毕竟现在的话,就连江东军己方都没灭了,
就光之前一个刘备军,确实还不够啊,马超就是那么个想法。对他来说,解决了刘大耳朵还不够,赶紧灭了江东,其实是最好。至于说兖州军,那就真只能说是慢慢来了。当然,如果说江东军都被己方灭了的话,那么距离兖州军被灭还会远吗?是啊,这个是马超一直以来
的想法,那没错。对他对凉州军来说其实都是,这个是。毕竟刘备一方早已成为了过去式,马超和凉州军他们都不会多想。但是如今说要灭江东军,那可比灭刘备一方困难多了,可不光说是人家江东军更有实力,这个是主要原因,那不错。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合一起了,
正常。所以这个也是,很多原因啊。是,就一个水军,在凉州军那儿,确实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非常费劲,那不错。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说,真就是不能随便去进攻江东军的扬州,说灭他们什么的。至少在没有什么太大机会的时候,己方水军不行,那么他们连占江东军的郡,他(们)都不会,那真不会去做啊,就是。毕竟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说,如今灭江东军虽说他
们提上日程,要早点儿灭他们,那都不假。可他们却更加知道,这个事儿不容易,甚至说比较困难,那是。江东军不是刘备军,你看己方是能灭后者,虽说也没那么容易,无非就是在江陵差点儿没过去,这个是。但是其他地方,那刘备一方还是都不如己方的,那是。因此,
灭他们,至少马超和凉州军众人都没觉得有什么太困难的。可江东军却不同,就随便说一个水军,这个己方就不是对手,那没办法,如果说己方水军,不说比江东军强,那是不可能,就说和他们的差距没那么太大,这个马超都可能出兵扬州了,不是现在,可之后确实是会啊。不过如今凉州军水军什么战力,他们太清楚不过了,而江东军水军呢,他们自然也都清楚啊。
所以说己方和他们差距,可以说是缩小了不假,就在水军的战力上,但是却还挺大,这个己方就算是去进攻扬州了,攻略扬州的郡县了,其实最后的结果,马超他们也是想到了。反正对方只要用水军,他们那水军一上,己方就不是对手。而你在扬州的时候,己方占据了南海是不假,可那也只能说不让江东军选择用水军决战,可却阻挡不了对方用水军对付你,那
是一点儿没错。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说,确实已经解决了和对方水军决战的问题,江东军之前他们是想也能做到,可现在想归想,却做不到了。是马超凉州军他们不想,也不会那么做,决战就得是陆地的步卒,而不是水军。那历史上赤壁之战没办法了,曹操也没带着曹军占据
南海什么的。当然他们就算是想,可孙权江东军他们会给对方机会吗?更别说不光是有他们,还有刘备一方呢,这个他确实也不能小看小觑啊,那是。他们再没什么实力,可却也有很多经验,和曹操和曹军战的经验,这个对江东来说,那绝对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他们是不
如江东不假,可确实,还有那么点儿实力,那是。毕竟要说刘大耳朵真没什么实力的话,估计也早被曹操带着曹军给灭了,真的。可其人那么能跑,也算是有点儿实力,这个真是。是,相比之下,和曹军一比,刘备一方可不就是没什么实力,哪怕和江东军比,他们也比不了人家孙权。可你得承认,历史上孙权才拿出来三万人马对付曹操,而刘备那样儿还出了两
万人呢,那是。所以说历史上能考证的来说,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五万多人,对付人家曹操曹军的二十万人。对曹操的人马最多也就二十万,能多点儿,但是绝对有限,至于说什么八十万甚至百万,那绝对是看演义看多了,就历史上来说,就是这样儿。孙刘联军五万人,
对付人家曹操曹军的二十万,如此。不说曹操那边儿,就孙刘联军,其实人马都不少了,真的。毕竟那时候的江东一共才有多少人,这个你得结合实际啊,他们没北方那么多的百姓啊,那没办法。孙权为什么总派人出海去劫掠人口,还不就因为江东没人,没人怎么发展?
所以说和北方真心没法比。人家曹操就能来个二十万人马,可孙刘联军呢,这辈子最强时候能有那么多人马,还得是加一起,两方合一起那样儿,真是。不要觉得人少,可以但是历史人口的情况来说,真都已经不少了。看现在是和历史上不同。(小说什么样儿就不多说了,所以这个……)历史上人口少啊,那没办法,至于说演义里,小说夸张点儿很正常,虚构多,
也正常,不虚构的不叫小说,所以这个也是,小说不是历史,哪怕里面有历史不假,可更多还是虚构的,这个没错。所以说要看历史的话,就别拿小说说事儿。而拿演义小说说事儿,基本上也是和历史没太大关系,除了个别地方,那确实一样儿,正常。要都没有真实历史的
东西,那也不够啊,小说不合格,毕竟是历史小说嘛,历史在小说前面,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因此,那时候的曹军确实都是优势,除了水军弱之外,那没办法。如果说他们都是优势的话,水军都强,那么赤壁之战可能就变了,不是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而是让曹操一统天下的基础了,真是。所以赤壁之战曹操败了,败得很惨,刘大耳朵成了得到好处最多的那
一方,确实是让孙权他们有意见,可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没太好的办法。这个刘备一方是要感谢鲁肃,江东那边儿最有眼光的,也是眼光最长远的那个战略家。其他人的话,就战略上面,真心是比不了他鲁子敬啊。而有其人在,就有孙刘联盟,哪怕再有龌龊,可却不会说撕破脸了,不会一下就那样儿。但是鲁肃一不在了,换成吕蒙当了大都督,其人什么样儿,
一个绝对鹰派的人物,所以说他绝对不会像鲁肃那样儿,反而是要动武,要以武力解决最后荆州的争端,结果就出来了之后那些事儿。鲁肃在的话,基本上就没那些事儿了,可其人不在了,吕蒙是大都督,那就没办法了。其人并非就没眼光,可他更想要的却是荆州,是怎
么削弱刘备一方,这个才是吕蒙最想要的,他和鲁肃真心不一样儿。后者的话,他要的不是怎么削弱刘备,而是怎么联合对方,一起对付北方的曹操,一起对付大敌,当然也不会说忘了己方的发展,这些都是必须的。联合刘备对付曹操,然后发展己方,荆州要要回来,但
是不能和刘备一方撕破脸。至于说怎么又让己方和刘备方彼此关系还是联盟,而且让己方发展了,能要回荆州地方,这个确实,是鲁肃觉得很难办的。毕竟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方法,他是怎么都想着拿回荆州的,不过被刘备方一直拖着,而鲁肃不是吕蒙,是不会一下就和刘备方撕破脸的,至少其人看来,保持一个现状,其实就暂时算是对双方都有好处,这个
就算是可以。但是等到了吕蒙那儿,显然其人不是那么看的。他就是觉得己方拿下了荆州,如此才是对己方好处最多,至于说和刘备一方的联盟破裂什么的,那都没办法,改战少不了啊。这就看出来了,其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那确实是挺多,不少。可往后呢,那夷陵之
战是怎么来的,和他吕蒙拿下荆州,孙权杀关羽,可以说是有直接关系。刘备不打北方了,和孙权开战,还不就因为之前那些,所以说吕蒙绝对是个罪人,一点儿没错。真的,就看鲁肃,以其人本事来讲,难道他活着的时候,真要是像吕蒙那样儿,和刘备撕破脸,和他们的
联盟破裂,他就真拿不下荆州?未必,其人本事可不小,吕蒙那么做能拿下荆州,鲁肃要像他那样儿,基本上也是没大问题。可其人确实没那么做,这个就说明很多问题。至少鲁肃是战略家,而吕蒙却不行,他在这个上面,不如鲁肃,比不上人家。所以说他就只能看到眼前那么点儿好处,那么点儿利益,却不能看得更长远。可显然,人家鲁肃是看得更长远,毕
竟天下大势是什么,是北方曹操曹军最强,而己方和刘备一方弱,己方和刘备一方,其实彼此也就是半斤八两,这样儿了,那时候没那成语,可那意思,鲁肃都清楚。所以说己方和刘备一方,至少这样儿情况下,是怎么都不能说联盟破裂,撕破脸,最后不死不休,那样的
话,确实只能说是对北方有好处,而对彼此两方都没什么好处。而其人想法确实是挺对,历史也证明了,鲁肃真是有长远眼光,绝对的战略家。吕蒙确实是不行,他是个罪人,就因为其人,把江东把蜀汉给整成那样儿了,他就是罪魁祸首。怎么说,其人都摘不出去,怎么
都是和其人有关系,别管大小,都有!是,吕蒙其人本事是有,而且在三国来说,那绝对是个人物。以前就只是个单纯的武将,可后来知道学习,也是有了谋士的水平,不说就一定是顶级谋士水平,可也真就差不多了,这个真不错。但是其人是文武双全了不假,但是却没眼光,和鲁肃没法比。看鲁肃活着的时候,一直都致力于和刘备的联盟,能不和对方战,就
尽量不去,而且怎么都不能让联盟破裂,不能撕破脸。其人活着的时候,就算是周瑜,他也没多说,也没做太多,孙权更是了。但是鲁肃一死,到吕蒙那儿,就变了。其实你要说他一点都不懂,不见得,毕竟其人也有顶级谋士的水平,但是为了眼前的那些好处那些利益,
吕蒙确实也是下狠心了,这个没办法。他没鲁肃人那个眼光,而且其人又不是鲁肃那个性格,所以最后和刘备一方大战也正常。
第一一〇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六)
而鲁肃活着的时候,其人当大都督的时候,他确实没那样儿的想法。而且能压住很多将领,并且能劝说孙权,这个绝对是不一般,甚至就周瑜,他也是劝住了不少。可吕蒙呢,本来就和鲁肃想法不同,所以他一下令进攻,那么那些蠢蠢欲动的人,自然都跟着他去了,这个肯定是啊。应该说鲁肃活着时候,自然也一样儿有蠢蠢欲动的鹰派人物,就想和刘备一方死战,
好把荆州夺回来,甚至攻略益州。但是他在一日,就能压下来一天,这就是鲁肃的本事。可到了吕蒙那儿,反正那些人和他想法也没区别,其人自然也就不用多管了,反而还觉得挺好,这不就是军心可用吗,就是。鲁肃的话,他要知道吕蒙那样儿,绝对不会认为好,怎么
都得压下去,不让江东军和刘备大战,你看小打小闹,他是觉得没什么太大事儿,可双方一旦是联盟破裂,撕破脸面,那么就绝对是大事儿,鲁肃看得太清楚了。那不是己方得到一个荆州能弥补了的,那真不是。要不为什么其人在世的时候,一直都致力于和刘备一方的联
盟,哪怕对方就一直占着荆州,鲁肃那意思也是拖着吧,都不能对方识破脸面,难道是因为其人怕刘备?那绝对不是,真了解鲁肃的,都知道其人是用心良苦,为了江东军,就得和刘备联盟,一起对抗北方曹操,就因为北方最强,那没办法。天下大势不变,他觉得这个就不能变,要不对己方对刘备一方真心都没好处,只有说对曹操那边儿才有好处,真的。可鲁
肃他自己做得挺好,但是到后边儿,吕蒙就不一样儿了,这么一个武将出身的人,他想的确实不是和刘备联盟什么的,而是怎么夺回来荆州,这个他觉得才是最重要的事儿。而不是说什么孙刘联盟,吕蒙觉得谈判拿不回来荆州,那么就得用武力解决。而己方确实也不怕刘
备一方,关键是有曹操曹军呢,那是。确实,吕蒙可没觉得刘备一方能顶住己方和曹操曹军联合一起的进攻,他们还没那个实力啊,就是。因此,他也是那么做的,二爷强归强,但是在吕蒙和曹操联合之下,他一样儿是不好使。可以说一个曹军,就得让他是焦头烂额,更
别说还多一个基本上没什么底线的吕蒙,因此,他的败亡也是一定的,确实不太可能不失败,至于说跑,在对方天罗地网之下,他还真是不能跑哪儿去。而之后也是看出来孙权其人的眼光来了,可以说没鲁肃在,他是真不好使,其人真没什么长远的眼光,真是。至少关羽能随便杀吗?结果是不能,但是其人却依旧给杀了,其实杀关羽和不杀,到底哪个能给江东
军带来更大的好处,这个还得说是后者,不杀。不杀其人,多了不说,就从刘备那儿换一个郡,那还是很轻松的。刘备这个人,不管说是历史上还是演义里,其人和二爷感情那是没说的,关键是他还得做出来给所有人看,看自己是怎么怎么重视感情,这个是一定的。所以
说江东那边儿是能用一个活着的关羽与刘备交换的。但是没鲁肃在,孙权是直接给二爷咔嚓了,这个就完蛋了,本来就丢了荆州,这个关羽又被杀了,刘备要是没点儿反应,也真是对不起他那为人了,这个也真是。不管怎么说,其实刘备那么做,发动夷陵之战是必然,仔细一想,怎么都是。你要是刘备的话,不说一定那么做,可大多还得那么干,不过他不认为
自己能输,关键是败得还那么惨,这个真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真说起来,历史上的刘备,其人虽说不如曹操,毕竟后者可是个顶级谋士,而刘备他肯定不是什么顶级谋士,但是其人绝对,有点儿头脑,有点儿谋略,这个是一点儿没错。但是在夷陵之战的时候,居然是犯了那么明显,关键是还不小的错误,这个就没办法。看不起看不上陆逊,可其人正经不
是一般般的书生。当然这个视角问题,马超看陆逊,他知道那么多,所以说怎么都不会说小看小觑了其人。但是当时那个时候,其人还没崭露头角,无非就是在荆州大战的时候,更多还在后面,而不像吕蒙,哪怕后者都病逝了,可人们一提起荆州大战来,还是先说吕蒙什
么什么的,他陆逊都在后面还后面。因此说刘备小看小觑其人,那真是太正常了。如果说把陆逊换成是吕蒙,那么刘备怎么都不可能轻敌,一点儿都不可能。但是变成是书生样儿的陆逊,就算是刘备那么有经验的一个,也是被其人的外表所蒙蔽。陆逊是个书生不假,但是
其人是一般般的书生吗?显然不是,其人在有些地方,别说是超过了吕蒙和鲁肃,就算是周瑜和其人比,前者也是差着后者的,就是如此。毕竟周瑜是有本事不假,但是历史还是其他的,对其人的理解来说,他就活到三十多,确实和陆逊那样儿活过六十的还不能比,就这个年纪上来说,那没错。要说周瑜也六十多才没的话,江东那边儿肯定不是那样儿,就是,
可这个确实也不好假设,那是。反正周瑜就三十多就没了,鲁肃和吕蒙比他强点儿,可也是四十多没的,就只有陆逊,活时间还算是挺长,在那个时代来说确实是长寿,过六十了。所以说也就是陆逊,能了解其人多点儿,这个肯定是。毕竟周瑜才三十多就没了,就算是想
了解其人,这个年头儿也是少点儿,那没错。尤其是东汉末年还是乱世,能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可以说随便一个都非常珍贵,那是。虽说未必都是真实的,那肯定有假的,有虚构的,正常。就算是史书,难道每个地方都是真的?所以说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在于你仔细去
发现,总是能找到真的和假的,确实。不过不管怎么说,肯定都是史书,那差不多都是真的,而小说什么的,真实的地方真就很少,虚构太多,正常。不虚构的话,都去看史书了,看什么小说啊,就是。小说特点就是虚构啊,这个真是,就看谁虚构的更能吸引人罢了,真的。当然这个也是本事,一点儿没错,你写的东西就有很多人看,而我写的,就没几个人看,
就是这样儿。所以说虚构也得是能吸引人,那才算是高手,要不然的话,只能说是不怎么样了,就是。所以说这个小说这么个情况,更喜欢看史书的,那自然也是有,不过三国还可以,至少三国志基本上还比较真实,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确实有的史书,有地方就不是真的,
那可……所以说三国志还算是好的,应该说确实是挺好,那没错。其他的,个别的史书,那就是被统治者给改了一些,这个没办法,就算是写历史的,他也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啊,那是。说起来这个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其实这么说也对。因此,当皇帝的,作为帝王来说,真给改了一点儿,其实写史书的人也没办法,只能说是无奈,那是。当然哪怕当皇帝的,他
也不敢说就改一堆,还是有限度的,那是不错。要不然的话,更是大问题了,真的。所以说他们也是知道底线,这个没错。如果说没限度那么去改,那么真就成大问题了,可不就是。可有底线去改,哪怕就是写历史的人,他们也是没办法啊,确实。皇帝让你怎么写,你还敢不听?那么撤职什么的还算是小事儿,要真是脖子上面吃面的家伙没了,可很是有够倒霉的,
真是。所以说,谁敢就真撂挑子不干了,你当皇帝的让我改,我也不改。那样儿说起来不是什么真的猛士,而是二百五,是傻x,真的。说起来你不写,那么有的是有写,尤其还是在一统的时代,那更别说了。当皇帝的能找来一票人去按照他们所想那么写,确实不差你一
个,这个你要清楚,真心明白才好。所以说当皇帝的,统治者上位者让你怎么写,你还敢不写?那么等着你的绝对是没什么好事儿就对了,因此,还是妥协吧,那没办法,都是无奈啊,就是。仔细一想,就那样儿,一点儿不错,想要那气节还是小命儿,自己选择吧,知道
什么好是吧。是啊,反正对你来说,哪个更重要,你就是要怎么选择,正常,是。其实这样儿的事儿,至少马超看来,肯定都是小命儿更重要了。因为统治者找一个写历史的,那真是多了去了,不是非你不可。但是你自己的小命儿就一条,真要是没有了,那就彻底没有了。至于说气节什么的,那能当饭吃?马超觉得在大是大非面前,是该有气节,可写历史这个,
反正他还没觉得是大是大非。当然了,可能也是有人有不同意见,这个都正常。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你这么想,我那么想,都正常。反正马超觉得自己要是写历史的,那么统治者给自己压力了,让自己改,虚构东西,那么自己就听他的,这个肯定是啊,小命儿要紧,
那可真不错。不能说马超就没气节,当然了,在这个事儿上,他确实是,那没错。不过说起来,有几个真就不在乎自己小命儿的。是,他相信有那样儿要气节而不要命的,那并非没有。可马超觉得大多还是要命而不要什么气节的,就这么个事儿上来说,那是。所以……这
个是吧,可以理解,毕竟你命都没了,还说什么啊。最多历史上能写你一句,甚至还不一定了,真是。毕竟当皇帝的,统治者上位者一句话,可能就没有你什么记载,那不是什么一点儿都不可能的事儿,所以这个也是,你自己看着办吧。就是,其实更多的不在于别人,而就在于你自己。当然,你要赶上一个乱改历史的皇帝,那也算你倒霉,没办法。就像唐朝李
世民,李二就改史书,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其人算是一个代表吧。因此,这个也是,你要在李二手底下写史书,那么就可想而知,很多东西,都得按照他所说那么写,不用多说。所以说也是看不起李二,虽说也算是个有点儿作为的皇帝,但是确实,这个改历史这点,可真
是没什么好的。更多都是不好,那没错。你让后人都怎么看?这能是什么好事儿吗?显然不是,这个真不怎么样儿。因此,就李二不光说是玄武门兵变什么的,就这么改史书,就绝对是污点,那摸都摸不了,真就是事实啊,那不错。如果说当皇帝都像他那样儿改史书的话,
那么史书什么的也别看了,真的。虽说肯定还是真实的多,那没错,但是……而和李世民一比,至少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那就算是做得非常好了,就是。刘协不多说了,他就算是想给写史书的压力,对方都不会搭理他太多,这个真是,你没实力的话,连这事儿都不好使。而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确实,都没去改史书什么的,他们觉得改怎么样儿去写,
就该怎么写了。尤其曹操,其人下令屠戮过徐州百姓,就这事儿早写进史书里了,可他也没说要改变,没说这地方不能写什么的。毕竟其人还是很尊重这个历史的,那没错。其人身为奸雄人物,确实不一般。李世民那样儿的改史书,可曹操确实没有,他是也希望写历史给
自己写好点儿,正面形象多点儿,但是作假什么的,这个并非就一点儿都没有,可大多还是算了吧,那都没太大用,一切都让后人评说。
第一一一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七)
曹操很清楚,一切让后人评说,基本上他们会很公正去评价自己。而如今这个时代,那就别多说了,反正大多数人都如何看自己的,他太清楚了。反正自己的作为,要是能有多了的好评价才怪了,更多的,其实是不好的,自己都知道,那是。他不想说这个时代的人不那么客观,可说实话,一个人那么说没什么,更多的呢,十个人也不算多,百人,千人,万人……
越来越多的时候,就算是假的,最后可能也成真了,确实。所谓三人成虎,什么意思,他太知道了。是啊,这个人少都那样儿,更何况是人多了,人更多,比万人都多,那么怎么说。曹操知道,如今这个时代,自己也就那样儿了,名声早就没了,但是后世人如何评价自己,
他还真是挺看重,那是。所以其人都不敢说去改历史什么的,那样儿的事儿,曹操知道,自己如何真去做了,那么肯定名声更完,那真是不错。其实他是不怕什么,可自己要是在后世能有个不错的名声,也不枉自己在大汉为臣这么一世,真的,所以说他还是很看重的……
是啊,要说曹操不重视,那不可能。现在的名声,他也知道,基本上就没什么好办法了,那么自己时候的名声,关键就是后人如何评价自己,这个可以说确实挺重要,哪怕自己是不知道了。可曹操对他自己的名儿,尤其是死后的名声,那还是挺看重的,确实。要不然的话,其人也不是那么样儿的想法了,真是。所以说这个也是,说曹操什么都不看重,那是假话,
因此,他也不会说去改史书什么的,那绝对没什么好处,只能说是弊大于利啊,就是。你就算是改了,可别人就不知道?所以人家还会知道,那么你改一下反而是落到了下乘,这个绝对不是他想要的,那是。改了问题更多,影响更不好,所以曹操肯定是觉得还是没什么动
作好啊。就是,至于说马超和孙策那边儿,他们真是更没那想法了。而且真说起来,比起曹操,他们正面形象要多点儿,这个也正常,毕竟曹操做出来下令屠杀老百姓的事儿,这个可以说绝对是污点了,那没错。而人家马超和孙策,却都没那么做过,马超最多屠杀过异族,
可其人很清楚,在古代看来,这样儿的事儿,还是有不少人口诛笔伐,那太正常了。可马超却知道,要放到一千八百多年之后,自己着屠戮异族的事儿,真就可能让更多人觉得挺好,那是。就是,时代在发展,儒家思想影响是很大,那没错,可人们的想法却依旧是在改变,有变化,眼界更不是古代了,那是。因此,马超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在古代来说,很多人
就对自己口诛笔伐,那太正常了,可要放到一千八百多年之后,那确实,改变多了,没错。所以说这个时代在变,人心也一样儿变了。反正在马超看来,和古人比,人心确实,有不好的地方,人心不古啊,这个很正常。可确实,也有往好的一面发展了,就像自己的作为,在
古代来说,是绝对要被口诛笔伐的,士林人还有那些大儒,没一个说自己做得对的。但是放到一千八百多年后呢,那确实,还是有人说自己,这个正常,可相比之下,支持自己的人绝对也不会少就是了,那没错。所以说时代在发展,很多东西都改变了不少,哪怕人心不古了,但是有些东西确实还是发展了,这个马超觉得确实挺好。当然要是学习下古人好的一面
那其实就更好了,真是。确实,毕竟古人很多地方,还是值得后人学习的,那真是,老祖宗很多好东西,可以说你不能把它发扬光大,可至少继承下来,传承下去,那还是应该的。可如今来看,其实很多事儿后人做得并不好,这个就不多说了。可不就是,老祖宗的好东西多了去了,可惜失传了一些,而且有些东西,传承的东西,确实也是让人给抢走了,这个就
也不多说了,心酸的历史啊。所以说还得是祖国强大了,那确实是什么都好。而像清朝那样儿,近代现代史,就真是不用说太多了,全是眼泪啊。反正作为后人,确实是不该忘记历史,有些东西是要记住的,要牢记的,铭记该铭记的,忘记该忘记的,如此。所以说也是,
后人还是对不起老祖宗,这个真是。不过后人也是知道努力,更多的还是可以的,那也没错。反正对马超来说,他是当不了什么后人了,那就当老祖宗吧。当后人再没什么机会了,就只有说当老祖宗,给后人留下点儿什么,也不枉自己当一回这个老祖宗,真的,所以……
其实马超觉得自己身份地位不管是什么,只是别白来东汉末年三国时代走一遭,其实就足够了,那是。如果说自己都做不好的话,那么自己第一个就看不起自己,真是。当然了,自己肯定也是尽力了,那是没错。就现在来看,其实还都不错,那是。总体来讲,那确实是,不过以后什么样儿,那确实都不知道了。反正自己也是尽力了,那没错,多了的话,也别多
想,都没大用。整好了,早点儿灭了江东军和兖州军,最后一统天下,对付北方异族,这个是自己要做的,己方要做的,那是。不管说结果如何,自己尽力了,己方尽力了也就是了,那没错。从现在来看,江东军和兖州军都不算己方的大敌,但也是对手,尤其是曹操兖州军,
那没错。而北方异族的实力之强,怎么都不是江东军和兖州军他们能比的,那就绝对是己方的大敌,实力超过了己方,就只是没顶级谋士,这个算是短板,那不错。可这个己方是比他们强了,但是未必就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那确实是不一定了,当然怎么看那怎么都是,对
己方有好处,己方有优势啊。毕竟用好了,一个顶级谋士的作用,那是绝对超过了十万人马,那可真是,至少马超是相信的,超过都可能,没错。是啊,就像贾诩、郭嘉、陆逊,可以说随便一个,在马超眼里都是超过十万人马的,那也是。而对方要真是中计什么的,别说就十万人马了,再多的人马,最后也一样儿灰飞烟灭,正常。毕竟一个顶级谋士的作用,真
要是出了绝户计什么的,那就不用多说了。十万人马的话,还真就不算个什么,再多人马,也一样儿完蛋,何况是十万人。就是,就算百万人,顶级谋士一个计策也并非就灭不了,真的,可以啊,那是。马超可以说,这么多年了,那是很有发言权的,哪怕他手下几个顶级谋
士并非说来灭个百万人,关键也没那样儿的战役啊,确实,真没有。毕竟真来百万的大战,可不光说是两军后者好几军,这些损失多少的问题,就算是普通百姓,想幸免都不太可能。在哪儿战的,估计那地方百姓就得伤亡很多,这个也是少不了,真是。至少如今的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是避免不了的。只能说是让百姓少伤亡点儿,就那样儿了。但是想一个没有,
基本上是不要想太多了,不是说没有那可能,但太少不是。要不为什么之前荆州的百姓离开了些,还不就是因为那地方经常打仗,所以说百姓都尽量是远离交战的区域,这个肯定没错。是啊,两方交界的地方,那地方百姓都走不少,就怕战争时候被波及,那真是。不过大多肯定都没什么动作,这个也是。确实,不是说大多就不怕死,实在是他们觉得没大用,波
及不到他们,那是。毕竟凉州军和兖州军或者他们和江东军的大战,怎么都是波及到少的百姓,这个肯定是,更多的那绝对是波及不到,那不错。所以说更多百姓不会有太多动作,只是极其少数,那没办法,怕波及到。不过有的确实,真能波及到他们,所以他们走了那也
对。可有的实在就是波及不到了,可也是跑了,这个就实在是太害怕了,也算是正常。马超虽说没组织百姓撤退什么的,但是他还是知道保护点儿百姓,可惜啊,实在是这个战事也不是己方一方的事儿,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都有关系。江东军的话,大多还可以,但是
兖州军,确实马超不觉得他们太好,毕竟曹操对待百姓的态度,他觉得不如自己。如果说兖州军对待自己治下的百姓,那确实还可以,但是到了己方这儿,那确实不一样儿,马超觉得这个也正常。就像己方对待自己治下的百姓,和对待兖州军与江东军他们治下的百姓也都不同,但是己方对待他们不同和兖州军比的话,显然是后者更明显,这个是。这么多年了,
马超自然是看到了,一直都这样儿,己方名声比兖州军好那么点儿,确实。这个不能说曹操就不重视,但马超却知道,其人和自己比的话,就这一方面,还差点儿。如果说在这上做得最好的,他也不得不承认,还得说是刘大耳朵。别管刘备其人为人如何,至少在对待百姓
这个方面,哪怕马超,他也觉得自己有不如其人的地方。就看历史上其人能携民渡江,马超就得说其人这个上面做得不错,老百姓都愿意跟着他跑,这个难道还不是其人得民心的例子吗?关键是其人可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老百姓主动跟着他跑的,马超觉得诸侯做到这样儿,
那确实是挺不错了。所以说马超虽说看不上看不起其人,那从来都是,可心里却也承认,刘大耳朵有自己的本事,甚至有的地方,自己还真是比不上。别说自己了,就曹操和孙策,他们俩一样儿比不上,正常。刘大耳朵要没点儿本事的话,历史上也做不到三分天下了,蜀汉昭烈帝,确实不是一般般的人能比得上的。其实真说起来,历史上也并非没别人是这个谥
号,但是更多都是异族的,而汉人呢?所以说刘大耳朵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有马超佩服点儿的地方,别看他依旧是看不起看不上其人,但是这个也不算是太矛盾,马超自己认为,其实基本上人都逃不过真香定律,他也是,人生四大本质啊,那真是太有道理了。马超
的话,其人一边儿嘴上说着看不起看不上刘备,实际也是,但确实,心里也承认其人本事,也是有佩服其人的地方,所以这个也不用多说了。这方面的东西,他不会表露出来,而给众人看到的,那确实都是他讨厌厌恶刘备的方面,却不是其佩服他那点儿东西,那真不是。马
超就差直接说了,我就是死也不可能佩服其人什么的,自己就是看不上看不起刘大耳朵。虽说他是没那么说,可实际上就是,这个不用多言,事实啊。嘴上所看不起看不上什么的,可心里还是承认刘备的本事,佩服其人那点儿东西,那都是。确实,不能对别人表露出来,马超也是清楚,唉,真香。他也不是圣人,就只是普通人,那么也是逃脱不了。别人如何,
那是不知道,可马超也是确实那样儿。其人自己的话,也是知道自己的事儿,那就不用多说了。如今反正他刘大耳朵一方早都被灭了,想多了说多了,也是没大用。至于说其人的那些手下,有些自然也是蛰伏起来了,不过马超确实,从来都不怕什么,有些东西就是怕你不
来不做,来了那其实更好了,就是。可惜没人有什么动作,他也知道,基本上就不太会有什么事儿发生了,毕竟那些人也不傻。
第一一二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八)
所以这个也是,能想到一二。这个所谓是人走茶凉,马超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你必须得承认,刘备还活着的时候,其人有那么一方势力,可以说就算是能给他尽忠的,也不是说没有。但是等其人都败亡了,死了好几年了,说实话,如今还活着的他手下的,还能为他尽忠?至少马超是不相信,那样儿不如隐居起来,除非你本身就是个不安分的,当然那样儿的人,
并非就没有其他选择,投靠江东军难道不行吗?至少不加入己方和兖州军,那么江东军也是个选择啊,大不了对方被灭了,你跑了就好,不就是那样儿,马超是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是啊,这个也算是个选择。而如今他们那些人动没什么动静,那么他就可以理解为他们是准
备隐居了,也正常。天下的几路诸侯和他们是没太大关系了,如此的话,其实也算好。历史上是留下了姓名,不过之后确实是失踪了,隐居什么的,对比较安分老实的人来说,确实还算是挺好,至少马超也是那么认为的。其他的就得说,那些人都不出来,他觉得最好了,
那是。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马超觉得是没有更多人在三国这个时代,确实也算是缺少了一些,那都没错。毕竟少了那么多人,确实就是少了些精彩,这个肯定是。有的话,那么就多出来不少,这个是啊。所以如果就从这个方面来说,从这儿来看,那么他还是很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进来的,尤其是当初刘大耳朵的手下,顶级谋士和大将都好几个,确实,少了
他们,绝对是少了精彩,那没错。如果说多了他们,哪怕说对于自己对于己方一统的道路来说,都是更费劲了,马超其实也认了,毕竟相比之下,你是说更想要什么,显然他是更想要精彩些,而不是容易的一统天下。至于说变得更困难,那其实真心都没什么,毕竟那样儿
的事儿来说其实真心对马超来说没什么,他更想要的是一会天下群雄,一统天下还得放后边儿。当然对付北方异族,那是必须的,肯定要有的,增加己方实力,那也是必须的,一直都是,他一直也都在那么做,那不错。对马超来说,少了那些顶级谋士和大将的三国,确实
是个不怎么完整的三国,他如此认为。就像有小说里面,没几章就把曹操给咔嚓了,说实话,就马超自己来看,少了曹操的三国,那可真就不叫三国,真的。还别说是曹操,就刘备孙权,其实也都不能一下少了,真的。毕竟少了他们,那精彩也估计要少。不过马超实在是不喜刘大耳朵,他早点儿被灭早好。至于说孙权,他肯定更喜欢孙策,所以他兄长活着一日,
就没他当江东军老大的日子,真的。毕竟在有的地方上,孙权是超过其兄长的,那没错。但是大多方面,就马超来看,还得说是孙策比孙权强,这个是。关键是他真心不怎么喜欢孙权,一和孙策比较而言,马超自然是更看重看好孙策,哪怕这个时候都要灭江东,可这个不
影响太多,就是。是,两军的敌对,都要灭了对方,可也影响不了马超对其人的看法,那是。如果说他要是像看刘备那样儿,也看不起看不上孙策的话,马超当年也不会那么做了,就是。而他都那么做了,显然也是说明问题,说明很多东西,那是。可以说当年他对孙策的帮助,那是相当大了,就后者也知道,不过孙策确实,他也不太明白,到底说为什么马超要
那么做,就算是到了现在,孙策如今的身份地位,还有那么多的经验,他都看不太懂马超当年所作所为,只能说是其人想了就那么做了,毕竟对他对凉州军来说,那时候自己和己方确实也都不算什么啊。其实就算是到了现在,也依旧是不算什么,人家一咬牙,灭了己方还是没大问题的。不过那样儿的事儿,却是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乐于看到的,那是。因此,孙策
和江东军他们也知道,马超和凉州军不会那么做啊,那是。毕竟他们的敌对可不止是兖州军,大敌是北方异族,那边儿才是马超和凉州军他们一点儿都不敢不小心谨慎的,那是。如果说他们实力大损的话,对他们绝对是要完,没点儿好处,那么马超和凉州军他们也不会做
啊,那是。孙策和江东军众人都知道,就算是换成是自己等人,也不会那样儿,真心都不会了。可以说没谁会那么做是吧,除非说是有极其个别的原因,非要那么做不可,可事实上,那样儿的事儿,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觉得不会发生了,就是,所以还是如今这样儿了,没错。
他们是觉得都不错,哪怕现在来说,交州都要丢了,但是那一切都在预料之中,那是。孙策和江东军众人,又不是说不能接受,反正早都已经成为了事实,那也没错。改变不了的东西,你说除了接受,好像也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真是。孙策他们是不想,可南海就那么丢了,那也没办法,都是无奈啊。而如今来说,苍梧也要完蛋,没多久就又得丢一个郡。
然后之后再丢三个,也就那样儿了,凉州军在意己方在交州的五个郡,孙策他们都清楚,而九真和日南的话,确实也就那样儿了,他们不会进攻,不会要啊。所以说己方还是想想去找找兖州军吧,曹操的话,他会很乐意要那两个郡的,哪怕那两个郡在大汉最南面,关键是
还挨着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他们都是虎视眈眈想要那两个郡,不过对曹操对兖州军来说,那确实不算什么太大事儿。你看那两个郡对己方对凉州军,说起来得到手了,都是弊大于利,现在来看,怎么看怎么是,可就在兖州军手里,在曹操那儿,还真就不是弊大于利,而是反
过来了,利大于弊啊,就是。要不然的话,曹操和兖州军是怎么都不会要的,自己也不会说派人去联系他(们)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怎么都想把九真和日南给出去,而凉州军不会要,不能给南边儿的异族异国,那么就只能说给兖州军了,因为曹操会要的,而且会想办法拿那两个郡,这就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信心,那是。说起来要连这个信心都没有的话,
那么确实,也是别去找曹操和兖州军了,真是。就因为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知道,是很清楚,对曹操对兖州军他们来说,得到九真和日南两个郡,就是利大于弊,所以他们才会要去联系,要不然的话,真就不会去,正常。仔细一想,如果说曹操和兖州军不要的话,对孙策
和江东军他们来说,其实也不损失什么,无非就是派人去一趟冀州的邺城,是要花费些财物,耗费点儿人力。可这个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哪怕他们再没什么实力,确实是弱了不假,可那点儿钱粮还是能拿出来的,就是。因此,他们不会说损失什么,无非就是花点儿钱而已,并不算什么。再说了,确实,他们也是认为曹操和兖州军会要那两个郡,那是不错。
如果说真不要了,那么再说不要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那个几率小啊,那是。反正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想法中,如果说己方是曹操是兖州军,那么就会要,就这么简单。是啊,别看远,那是一点儿没错,可对他那样儿的奸雄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什么太大的问题,没错。至少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有一点很明白,那就是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就算是为了恶心下凉
州军,曹操和兖州军众人八成也得那么做,因为他们更知道,马超和凉州军是不会要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的,所以他们肯定有他们自己的打算,那是。如果说让曹操和兖州军他们选择的话,还是会选择要那两个郡,哪怕确实,这个最后结果,可能会和他们所想还是不一样
儿,但是那重要吗?确实早都不重要了,因为更重要的是,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会要那两个郡,而且对他们来说,最后无论结果,只要说不给南边儿的异族异国,那么对他们怎么说都是利大于弊的,那没错。而江东军都能保住的地方,没理由说兖州军就守不住,毕竟他们实
力也在那儿摆着呢,不如凉州军是不假,可却超过了江东军啊,那是。所以说连江东军都能守住的两个郡,至少现在来说,他们对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那是能守住两个郡。是啊,他么都守得住,那么没理由说兖州军在面对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的时候,他们就守不住了。可以说除了是面对北方异族,那么兖州军也不好使,凉州军都不行呢,更何况是他们了,就
是。所以说面对北方异族的时候,他们都不行,但是面对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呢,他们自然都是行。江东军可以,那么兖州军一样儿可以,那是。换成凉州军的话,其实更行了,没错。所以说对兖州军来说,他们就算是拿到了九真和日南,其实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他们
并非是最大的问题。真说起来,是距离,因为哪怕兖州军地盘儿,距离交州九真和日南最近的地方,那也是豫州,而且距离那儿还挺远,所以说曹操如果真要那两个郡了,确实还得进兵,不能从凉州军那儿走,就只有说从江东军,或者另一条路走了,那没办法,所以这个
也是,并非很小的问题啊。毕竟距离就是个大问题,那肯定是,而且要经过凉州军地盘儿,就算是之前能从扬州过去,可之后呢?避不开凉州军地盘儿,除非说是从另一条路走,那么就可以了。是啊,因此这个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如何选择,其实可想而知。不过那么走确实是慢了,没办法。而且也是有危险,风险不小,那也没办法。没有说想不走凉州军地盘儿,还
要到九真和日南的,必须那么走,风险大了也没办法啊,难道从凉州军的地盘儿穿过去?那真是开玩笑了,不说曹操和兖州军根本不会那么做,就算是那样儿,基本上派出去的人,就是全军覆没了,正常。仔细一想,这个也是,你既然敢那么走,那么就得承担那么做的后
果,肯定是啊。如果说兖州军真那么做了,那么凉州军绝对是不惯着他们那毛病,该让他们过不去,那么就一定不会让他们过去就是了。对凉州军来说,兖州军那么做了,就绝对是一种挑衅,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那是一点儿都没错。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忍不住,所以就
不能让兖州军过去,肯定是。就算最后有漏网之鱼,可兖州军能过去多少?几百人都多说了,所以……兖州军不会那么做,曹操不能让,所以就只能是最后一条路了,那么走也没办法,只要曹操下定决心要那两个郡了,就得那样儿,正常。除非说他(们)不要九真和日南,那样儿的情况不是说没有,可几率太小太渺茫,那是。对曹操对兖州军来说,别人白给己方
两个郡,己方为什么不要?关键还是得到手了利大于弊,那么曹操怎么都得要。至于说想要的问题,那确实是有。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呢?也没那么简单啊,都正常。所以说他绝对会义无反顾那么做了,难就难吧,也没办法,想要那两个郡,你不付出点儿什么,那确实就
不要多想了。想孙策和江东军为什么要给他们,他们到时候自然会很清楚,那是。不过都知道什么,可他们还会要,这个也都不错。
第一一三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九)
兖州军他们都会知道,尤其曹操那样儿奸雄,还能不懂?如果说江东军那边儿,占着两个郡,哪怕好处少了,不好的地方多了那么点儿,他们都不会说放弃,只有说弊大于利还很多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放弃了,正常。而这个时候,孙策还没派人去冀州,实在是他也知道,就算这个时候派人过去,到了冀州魏郡的邺城,曹操估计早带着大军去常山了,所以说自己
派人也没什么用。因此,孙策他们也是不怕晚,等曹操带着大军从常山回到邺城再说,或者再早也是他占据了常山之后,这个也是。当然了,可以说己方知道消息的时候,肯定也是过了很多时日,那没错。所以说这个己方知道曹操带着兖州军夺取了常山后,那么自己再派
人过去,那么就一定没问题。是啊,这个就不耽误什么了,要不然的话,在曹操带兵出征的时候,你的人到了邺城,那么找不到其人,到底是一直要在那儿呆着,还是说离开。至于说去前线到常山去,那确实不太合适。毕竟那地方是大前线,去说那样儿的事儿不太适合啊。
毕竟那个时候,在曹操和兖州军他们看来,就只是怎么去夺取常山最重要,其他的先往后放放,正常。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还得说让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先占了常山再说其他的,那是。不能说给他们两个郡,这个事儿就不重要了,但是和曹操要带兵攻占郡县一比,他还得说看重眼前的,再说其他的。而且常山这地方不赶紧攻下来,以后等
马超凉州军拿下了交州,再进攻这地方,没准他就带着大军来了。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怎么都不能那样儿,肯定是要早点儿拿下常山才好,在马超带兵进攻交州的时候拿下了。机会难得啊,这个曹操和兖州军他们都那么看。其实别说是他们了,哪怕就是孙策和江东军
众人,也都那样儿想法。是啊,如今这么个机会要都不把握住的话,那么也就不是他曹操,不是兖州军了。在孙策和江东军众人看来,就算是己方,其实要是他们兖州军的话,也得那么做,都正常。哪怕己方都没那么多人马了,但己方如果是兖州军的话,就有他们那个实力,
自然就是要找机会去进攻凉州军,这个肯定是。你看现在实在是己方没人马了,交州那地方自己都拿出去十万人马,这个还哪有去出征的了。当然,如果说凉州军来扬州进攻的话,会孙策本地的人马,防守还是可以的,那也不错。所以说孙策暂时是没有可用去进攻的人马,但是却有防守的士卒啊,那也是。对江东军来说,他们进攻暂时就算了,可防守那没大问题。
防御是可以,那没错。不过孙策他们也知道,凉州军暂时是不会进攻扬州,兖州军更别说了,至少这个时候,他们是怎么都不会说和己方大战的,甚至小战事都没有。不像己方和凉州军,也不像他们和凉州军,那确实都不同啊,没错。现在其实孙策他们也是不怕什么,反
正该来的都得来,是少不了什么。不管说是凉州军,还是兖州军,前者一定,后者可能。不过不管如何,前者早晚都是要过来进攻的,就是为了灭了己方,而后者的话,确实是不一定了,什么情况都可能在曹操和兖州军那儿发生。孙策没大信心说能改变曹操和兖州军想法,只能说是尽量,那没错。而就现在来看,己方实力不够,不足啊,是不会让曹操和兖州军他
们改变什么想法的。还不行,那就没办法了,行的话,那确实不是现在这样儿啊,不是如此实力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知道。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实力的话,还是没有,至少让曹操让兖州军改变不了态度,这个就没办法了。他们两军一起对付己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自然是不觉得己方还能挡住。是啊,连凉州军他们都挡不住呢,更别说是再加上个兖州军了,
那是。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怎么都是拉着兖州军下水,和他们一起对付凉州军,让对方能死保他们,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那确实是己方决定不了的。不过这个如今来看,就只是想想而已,多了就没有了,这也是。他们是想着能让曹操让兖州军那样儿,可就现在来说,
那肯定不行。之后的话,没准可以,还得是说看己方实力如何,这个是根本啊。那样儿的话,实力到了,甚至都不用兖州军他们如何,己方就挡住了凉州军。当然那样儿的话,也许凉州军就去灭兖州军了,而不是己方。毕竟对他们来说,那也都是先易后难,这个肯定是啊。
谁不是说对付弱的那个,最后才对付强的,那没错。就说凉州军,他们就是要先灭己方,最后再说兖州军的事儿。也是己方最弱,那没办法,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是不想那样儿,可改变不了这个和兖州军的强弱,那么凉州军就要第一个灭己方,除非己方强过兖州军,那么他们自然也就变了,正常。要是己方变成最强的那个,那就不是凉州军灭己方了,还是那话,
是己方灭他们啊,就是。不过那样儿情况,做梦估计都梦不到,所以也是不用多想啊。能说实力超过兖州军,那样儿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觉得是大奇迹,想想也是不太可能。就只能说是让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改变主意,那样儿。那么增加己方实力,这个肯定是需要,
那必然是。而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自己和己方众人都是致力于让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改变主意,如今来看是不太可能,但是却没有说一点儿几率都没有。就只是说几率小了,和没有似的,这个也没办法。毕竟己方这个硬条件在那儿摆着呢,所以说也确实,真就是没太大优势,
没实力,最后就得是要人家灭,还得想着拉上兖州军和己方一起对付凉州军,那样儿的话,己方还有点儿不被灭的机会。可凉州军加上兖州军,那么最后就一定会灭了己方,己方可挡不住啊,那是。拉上兖州军,让他们和己方一起,那么己方不被灭的几率还是增加了些,可要是他们和凉州军一起灭己方,那么己方就挡不住了,那也正常。只有说拉上他们一起,那
么己方还有点儿机会,所以己方一直都想着那么做,改变曹操和兖州军的想法。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是有那么点儿机会,确实。而这个就是他们一直想要把握的,要不不会一直都那样儿的,是。有那么一丝希望,他们也都不会放弃,这个肯定是,就像如今这样儿。
毕竟如果说把握住那点儿机会,那确实还有点儿不被灭的希望。可要都放弃了,那么必然,最后结果也只有一个,是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你不能指望说让凉州军改变主意,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知道,那确实不可能。那么就只有说攻略兖州军了,这个是有那么点儿可能,在于曹操的想法,在于保住己方对他们兖州军来说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此其人
自然做出来他们最好的选择。是啊,这个肯定没错,他怎么选,就要看给他们兖州军带来的利益,就怎么选了。就是,曹操必然那样儿,必须是,没说的。所以这个才是根本,孙策他们一直都知道,也那么去做了,没错,增加己方实力。苍梧的战事进展还是很很顺利的,至少没多少时日,马岱就拿下了剩下的县城,当然马超在他攻苍梧最后一个县城的时候,他
派的士卒已经去了荆州,到襄阳给黄忠传令去了,相信没多久,荆州来的大军就要到苍梧了,那是。士卒带着马超的信去了襄阳,见到了黄忠,其人自然按照自己主公的意思,开始调拨人马去交州。当然了,这个还得几日才行,就一两日,那肯定还不够,毕竟要调拨几个
郡的人,而不是一个啊。而黄忠确实,他没一下就凑七万人马,其人也是想了,到底说是六万人还是七万人,其实在交州的话,并不是说就有很大区别。但是在防御荆州上面,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他觉得六万不少了,不一定非要七万,而且关键自己主公显然没那意
思,所以……一万人在交州,确实没一个特别大的作用,毕竟黄忠清楚,人马不够了,自己主公都能从益州调兵,而荆州无所谓了。可这地方你必须要有人马,还得防备着江东军,甚至兖州军,所以说江夏、长沙还有桂阳几个郡人马可不能太少,不能让江东有机可乘啊,那不能。而且江夏的话,可不光说是要防着江东军,就兖州军他们,也是要从那地方来。至
于说南阳的话,不是兖州军进攻的首选,实在是他们去那儿确实是占不到什么便宜,那没办法。而南阳虽说是属于荆州不假,但是那地方可不全归黄忠管,有些事儿是他管,那不假,但是军事上的事儿,他还管不到,就庞德和李恢,他们俩管理。这个南阳就和汉中一样儿,
那地方的军事一样儿是不归益州牧去管,都是张既全权处理,一点儿没错。最多就是管理一下政事上面的东西,比如说两郡要点儿粮草,那么就和州牧说一下,黄忠还有张松,他们就一定会给两郡调拨粮草,也就这样儿了。实在是那两地方太过重要,尤其是如今的南阳,
可以说只要有粮草,南阳那边儿说要,黄忠就肯定调拨过去,那是一定的,不过那样儿的事儿基本上也没有。两郡虽说是郡不假,可那么一个郡至少能顶上三个多普通点儿的郡,这个就是南阳和汉中作为天下大郡的优势。那人口可多了去了,哪怕经过了黄巾之乱,可人口却还是依旧很多,那没错。所以说凉州军能占据天下两个大郡,确实这个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那是。至少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不行。是啊,也就是凉州军了,就他们吧,确实这个实力也有,条件也有,那都没错。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一和凉州军比,就差了,一个比一个差,差距更大,没办法。所以说凉州军一咬牙的话,是能灭了他们两方,可之后他们也
不会说剩下多少人马了。而那个时候,北方异族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而那样儿的话,马超觉得自己也是成为了民族罪人啊,确实是不能那样儿。为了灭江东军和兖州军,也不能说把己方实力给整成那样儿,连北方异族都挡不住。其实输了都无所谓,关键是能阻挡
他们更多的脚步,这个就可以了,至于说损失什么的,那不可能说没损失,尤其还在人家那么有实力的基础上,比你强啊,那是。所以说马超可不敢,说一下就损失那么大实力,让己方实力一下就大损,这个肯定不是他想要的,也不是凉州军想要的。现在更不能那样儿,他觉得实力可以慢慢减少,可那己方也在慢慢补充。可要是一下就损失很多的实力,那么这
个确实是要出问题了。实力大损这个肯定是不可取的,哪怕是能灭了江东军和兖州军,马超和凉州军他们确实,都不会那么做啊,那是傻x行为,真的。保持现在这样儿的状态,其实他是觉得不错,哪怕北方异族来了,自己是有怕的地方,可不代表说己方就真挡不住他们
了,那可不是啊,能挡住,马超相信。而且他觉得北方异族一般般来说,他们确实不会说一下就大举南下,那样还不会。
第一一四章 凉州军攻略苍梧(完)
所以他是觉得己方还有时间,己方增加实力是一定的,当然北方异族更不会说实力就停滞不前了,但是越晚的话,马超觉得好处可能更多点儿。是,毕竟现在的自己和己方都需要时间,这个可定是,毕竟都没解决江东军和兖州军,这个确实,不是小事儿啊。他怎么都不可能说不灭了江东军和兖州军,就去对付北方异族了,那好像还不可能。除非说对方大举南下,
那真是没办法了,自己和己方就得那么做,确实。如果一切都往向己方好的那个方向去发展,马超自然是觉得不错。可再怎么说,只要不是说一下就给北方异族很大的好处利益,其实也是可以,真是。毕竟这个可以说己方实力不如对方,北方异族实力之强,这些年来,马
超确实也是有数,哪怕他们没大战,只有小摩擦而已。可该了解的,那确实都知道,这个是必须的,甚至他了解更多,那是。不知道情报的话,那么这个就确实是落后,马超太清楚了,所以不管是对兖州军还是江东军,就算是北方异族,也都一样儿,那他对情报投入的力
度钱粮物资,真是不少。毕竟他对这个方面的事儿,那可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那是。还是那话,也不光是马超,就曹操和孙策,他们一样儿也重视,那没错。应该说不可能不重视啊,该重视还是要重视的,那没错,无论曹操还是孙策,都那样儿,没区别。毕竟他们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那个,都想着己方能增加实力,那是比什么都好。别被人灭了,孙策和江东
军他们不想被凉州军和兖州军灭,兖州军一样儿,他们是不想被凉州军灭,也就是凉州军,马超知道兖州军加上江东军,他们基本上也灭不了己方。而己方的大敌是北方异族,这个就得是看重了,那确实不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能比的,对。所以说马超早就把自己的眼光给
放到了北方异族那儿,不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啊。毕竟怎么说都是己方灭兖州军和江东军,而不是说他们灭己方。而北方异族,至少马超可不敢说能灭了对方,反过来的话,倒是差不多了。以对方的实力来说,灭己方的话,并非不可能啊,不过他们没有顶级谋士,己方
却是有。这个怎么想怎么看,都是己方优势,对方的劣势,毕竟异族可不擅长谋略什么的,这个一直都是。要不然的话,异族也来个顶级谋士,那么在这个上面,己方就更没什么优势了,可不就是。所以说北方异族强归强,总体实力那是强不假,但是他们一样儿有不足的地方,那是。要说他们什么都有,哪怕有的地方不足,可不是没实力,而是差点儿,那样儿的
话,马超都觉得战事可能没什么打的了,己方要打不过啊,那没办法。所以说好在北方异族可不是什么都强,就说他们那地方都是陆地,没有水军,所以说这个也是北方异族缺失,实在是没有啊,连对比都比不了。当然他们就算是有了水军,那别说是和江东军比了,就是
和兖州军比,他们那刚组织的也不好使,那是。所以说更别提如今还没有了,那也不错。不过估计北方异族也是,他们用不到水军什么的,这个马超还是知道的。你像己方要去扬州,那么水军就是必须的。当然了,荆州也不是不能用,可确实,那并非就是必须的啊。就历史上的曹操,他去荆州也没什么水军,而要灭江东,那确实,必须要用到水军,这个却不能缺。
后者是必须的,但是到荆州的话,确实就不是必须的了,要不然的话,曹操未必是能那么轻易就占了荆州。可江东那边儿是能用水军和他们决战,但是荆州显然不行。所以说江东确实,那地方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荆州却不行。所以说马超占了交州南海,这回江东军是不行了。其实就算是水军,马超也是不怕什么,毕竟他可不是历史上的曹操,而己方更不是
曹军。江东军他们不是孙刘联军,所以说己方付出一定代价的话,他认为还是可以灭了江东军,不像历史上的曹军。毕竟江东军是比历史上有实力了不假,可己方也一样儿比历史上的曹军更有实力,那是。但自己却不是曹操,孙策呢,他也不是孙权,这个倒是都没错啊。
所以说这个时候,那和历史上是很多都不同,那是。你说有相同的地方,那不假,但是更多还是不一样儿的,这个才是。所以说更多更大都是不同,那可一点儿没错。对马超来说,他其实是深有感触,而其他人,对比起,他们都不知道什么,不知道历史啊,这个也是,不
清楚了。所以就只有马超一个知道,这个是秘密啊,大秘密,是对谁都不能说的,还是那话,也就是其人性格偏于内向,要不然的话,守住这么一个秘密,确实也是对之一个考验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守不住。至于说你说出去了,别人会不会相信,这个是另一方面的事儿了,真的。至少你把秘密说出去了,这个是一点儿没错。而对方相信与否,那是他的事儿,可你
说出去了,这个还是大机密?反正马超认为自己要说出去这事儿,那么秘密就不算什么大秘密了,至于说对方相信不相信,这个自己倒是希望对方不信,但是这事儿也没准是吧,所以……毕竟不管对方相信还是不相信,你都说了,这个才更重要,对方相信不相信,和这个
一比较的话,确实就不是最重要的了,那是。但不管如何,马超都是不会对人说的,对他而言,这个秘密就是要带到棺材里的,可以说就只是天知地知自己知道就够了,再多的话,那都没了,真的。也许在自己墓地里,自己会放上自己写好的东西,把自己的来历说清楚,
当然了,这个也不一定,马超不敢说自己一定会那么做,也不敢说自己一定不会,只能说是看情况了,那都没错。自己要怎么做,还得看最后都如何。如果说自己能成为千古一人的话,他觉得自己就那么做了,其实也没什么。当然马超没指望说和谁比,可就是给历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实就可以了。但是自己要没那么大本事,你就让他写点儿什么,他也是真
没那么脸,真是。毕竟哪怕这么大年纪了,其人还是挺要面子的,那是。毕竟自己一张老脸啊,这要是真没什么大贡献,也确实是不知道放哪儿了。可以说自己和己方大敌除了北方异族,那就再没了,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不是啊。马超承认他们也是有点儿实力,那
确实不假,但是和北方异族没法比啊,这话总说,可不就是。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北方异族要不是大举南下,那么是指望不上兖州军和江东军什么,这个曹操和孙策他们不趁火打劫,不来落井下石,马超确实就觉得他们是不错了,还分得清楚。所以说那样儿指望不上什么,但是北方异族要大举南下的话,这个他们就能指望上了,可不就是。
因此,对兖州军对江东军,说起来马超他其实也有那么点儿想法,除非北方异族是没动作,那么一切都好说,可万一要有呢,这个确实就变了,那没错。真说起来,马超是怎么都希望北方异族没什么动作,这个肯定是。反正这个仔细想想,对方没动作肯定比有动作强啊。这个对己方来说,显然是他们没什么动作那对己方更好,就是,所以马超希望对方没什么动作
也都正常。不过这事儿他也决定不了,只能说是己方罢了。保持现状,如今这个状态,那确实还都可以,那是不错。但是之后呢?那确实就不一定了,马超显然也知道,如果说就一直这么下去,其实也都不错,可不见得能一直都如此啊,要是变化的话,其实也都正常。北
方异族的话,他也不可能说看着己方一直那么好下去,当然有动作没动作的,那确实也都不一定。毕竟你觉得对方可能有什么动作的时候,没准他们就偃旗息鼓了,这事儿又不是说没有。而你觉得他们安静可能没动作的时候,没准他们就一下来了大动作,那都不一定啊,
就是。所以说这个也不是说你一定能想到的,毕竟有时候事情的发展,还是会往你想法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个其实也正常,那是。当然了,有时候确实是和你所想一样儿,那都没错,那还算是可以。但是有时候,那就不用多说了。不可能什么都和你所想一样儿,那不是。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要不也就不会有那话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确实有道理啊。
想法是挺好,可多少人最后还得接受现实,太正常了。人最后基本上还得被现实打败,这个就是现实,当然也是事实,那都没错。所以说就不要有太大期望,这个肯定是。希望是有,那挺好,可要期望太大,别来个失望也越大,那确实都不好,肯定没错。因此,就算是马超,
他都没很大希望,不过希望肯定是有,那都没错,而且都没放弃过啊,那也是。看看兖州军,再看看江东军,是能知道不少。他们都能那样儿,那么己方还差什么?对马超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从来都没放弃过,那么己方谈何说放弃?真的,那是不会的,一点儿都不
可能啊。是啊,就说和江东军一比,他们都没什么希望,可好歹己方希望是比他们大点儿是吧。他们是想着不被己方灭,拉上兖州军一起对付己方。而己方是要对付北方异族,这个两方所想,确实都是希望不大,可己方是比他们的希望大点儿好吧,那是。所以说这个也确实,对方都不放弃,那么己方有什么的,这个也不止是一次两次马超这么个想法了,应该说
他一直都是这么想的。想想也正常,那都是那样儿。荆州的六万人马已经到了交州,在苍梧这儿,马超是等到了他们的到来。黄忠依旧是直接派一个副将过来的,反正不是让他带兵作战,就只是带六万人马来苍梧,那还是没大问题的。他也是想了,要不要让自己儿子带兵
过来,不过黄叙没在襄阳,而且黄忠也确实,不是觉得这样儿的事儿非要自己儿子上,因此,就让个副将过去就好了,是啊。毕竟带兵过去的人,八成自己主公还得是让他回到荆州,交州用不着他,就只是带兵过去,那是需要其人。所以说黄叙去与不去,也是无所谓了,至
于说在自己主公面前露面的事儿,也不是说他没做过,黄忠又不是没让黄叙带兵去过,所以说也不是没有过,这个一次也不少了。不是说每次就非得都是自己儿子去,对黄忠来说,虽然是举贤不避亲,但是怎么说呢,他知道在自己主公那儿,那确实都没什么,但是在荆州其他武将来看呢,他们可能就一点儿想法都没有?这个黄忠还是不相信的,哪怕其人都是州
牧了,可也确实,还是比较看重这个事儿的。知道自己主公是不会多说什么也不会多想,可手下,尤其是荆州的那些将领,不说所有人,可有的人,绝对就有想法了,甚至可能说什么,不过背后而已。但是那样儿的事儿,黄忠也不想让它发生就是了,尽量还是没有好。他
是不敢说自己这个州牧当的谁意见都没有,可确实,在荆州的话,那还是不错,而且尽量,自己做到让大多数人都没意见。
第一一五章 凉州军夺取郁林(一)
他是不敢保证所有人都对自己满意,那个也不可能。别说是黄忠了,就算是马超,他也不敢说那话,因为不可能啊。你就算是当偶像的也一样儿,你能保证所有人都喜欢你,其实照样儿是有黑你的,不过是多少的问题,就是。那么黄忠觉得自己能做到的,如今做到还是挺好的,那就是自己让大多数人或者说绝大多数都满意了,至少对自己这个州牧那是没什么意
见的,那没错。确实,如果说黄忠这个荆州牧当不合格或者是怨声载道的,那么马超就算是再想让他去做,也得说换人了,这个必然。因此,一直都没动作,就让他上了,那么足以说明问题。是啊,要说马超是认为黄忠当这个荆州牧最合适,那不假,可却不代表别人就当
不了。如果说凉州军中比年纪大的话,那确实是没有武将再比黄忠年纪大了,那没错。可要比这个元老程度和本事来说,超过其人的又不是没有,有啊,一样儿是能当州牧,可马超还让黄忠当了,这个就说明问题,那没错。当然了,对他来说,就算是换人,其实也无所谓,
真的,不过没有黄忠那么合适而已。是啊,所以这么多年了,马超一直都让其人来当这个荆州牧,确实,也不是说就不能换别人了,那人不有的是,不过是最合适还有合适上面,马超肯定选择前者啊。但是前者选择不来,就只能说是后者了,正常,那没错。对他来说,确实不是非得说是就得让黄忠来当荆州牧,那人确实还有的是,不过最合适的,那就是其人啊。
所以说马超要用最合适的那个,而实在说不能用了,那么再考虑换其他人,很正常。而现在来说,就是黄忠最合适,关键是还没说不能用了,所以说自然还得是其人,那都没错。因此,马超是一直都用对方啊。黄忠也是,他不会说让大多数人有意见,个别的,那实在说是
避免不了的,那确实,没办法了也就算了。可要是能避免的,像如今带兵不用自己儿子,那可不就是避免了让更多人有意见,真的。要变成了带兵的是黄叙,那么黄忠敢说,大多数人都得有意见了,就不是个别的了,那没错。毕竟上一次的话,也是自己儿子带兵,所以……
对黄忠来说,自己儿子有那么一次,其实也够了,毕竟确实也算是在自己主公面前露脸了,这个是。当然他不是那么清楚,别看马超是年纪大了不了,都奔五十去的人了,但是其人那过目不忘的本事,其实没差太多,还是不错,就算是不想记住的东西,其实都能记住,更何况说想记住的呢,是啊。因此,这个都不用担心什么,要说马超不认识黄叙?那就是开玩笑
了,他和其人是没有和他父亲那么熟悉没错,但是要说马超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不认识自己手下,除了个别的之外,其他的没有不认识的啊。那些人,基本上他也没见过,所以说都没见过,那么你还能指望什么?真的,有的人马超都没见过,甚至有的连名儿都没听过,那
么你还能指望他认识?这个说起来就有点儿强人所难了,哪怕马超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物,但是这个事儿,不是那么说的。你就问曹操和孙策,问他们手下人都能认识全不?两人一样儿是有不认识的,这个都正常。毕竟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抛开士卒的话,就将领、谋士,甚至那些所谓的大汉官员,就曹操和孙策他们可能都认识?这个不可能都认全,那真认不全。
这都正常,毕竟手下人还是很多的,哪怕是江东军,那人一样儿不少啊,就是。可不是,这个华夏别的不一定最多,但人绝对是最多,那没错。所以说尤其是像马超了,曹操了,也包括孙策,他们那样儿的顶级的大领导,可能认识手下所有人?绝对是太多了,哪怕就是孙策手下,那人都不少。连马超过目不忘的水平,他也不可能记住所有他手下人,主要是他不
是都见过,那没办法。基本上他只要见过,那么就没问题,是能记住,可都没见过,那么还能说什么啊。曹操和孙策的话,那两人的记忆力还不如马超,不能和后者比啊。尤其是曹操,都奔六十去的人了,他那记忆力,确实连以前的事儿,都记不住太多了,那没办法。孙
策的话,他年纪还小点儿,至少比马超都小挺多岁呢,所以说其人那没错,记忆力可比曹操强,但却也不如马超,这个肯定是。不过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三人都一样儿,根本也是没全都见过自己手下那些人,所以想让他们都记住,那是想都不要想了,没都见过,
那么谈何记住?所以说也都正常,至少都见过的,马超那边儿,他基本上还都能记住。可到了曹操还有孙策那儿,兖州军与江东军众人,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确实都记不住了,正常。毕竟他们也没马超那记忆力,而凉州军和兖州军人都多,江东军相比之下,人可少多了。但是哪怕那样儿,孙策也是不敢说自己都能记住所有的人,哪怕自己见过的,他其实都忘好
几个了。你说他嫡系的人,江东军元老的那些,哪怕就是二流将领,他孙策的亲族,这些他都能记住,可随便一个三流将领,对不起,孙策不是谁都能记住的,那是。像孙博那样儿的,实在是因为其人是孙策族人,要不然的话,孙策知道他是哪根葱?真心可能就不知道了,
毕竟江东军的话,没实力归没实力,可确实,也不是三流武将能当中流砥柱的,那可不是,还得二流武将啊,那是。因此,对于孙策来说,三流武将,除非个别几个,有的他甚至连名儿都没听过,正常啊。所以说这个也算是一个失败,当主公做老大的都没听过你的名儿,你
这混的也是够可以的了,真的。应该说基本上有和没有,好像也是没太大区别。当然了,你在军中混,也算是个三流的武将,那么粮饷什么的,也不会说很少就是了。至少养活一家人,那还是没大问题的。关键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也许是不知道你,可该有的赏赐,那确实是没人敢贪墨了,把你给落下了,那不会。如果说以前天下刚开始大乱的时候,诸侯混战的时
候,那时候确实是有敢贪墨手下人的赏赐的,甚至俸禄什么的都贪了。但是在凉州军、在兖州军和江东军中,那确实是没有,至少现在没有。所以说这个也是,哪怕就是军中三流的武将,他们虽说未必能让自己主公知道个名儿,但是他们确实,有足够的俸禄,尤其是凉州
军,那可多了去了,真的,谁让他们是财大气粗呢,太有钱了,不说没地方花了吧,但确实,给士卒的粮饷多了,也正常。毕竟财大气粗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个给士卒粮饷多和赏赐多,这个就是一方面,那没错。而士卒都不少了,那么凉州军的将领和谋士,他们自然更多了,那是。连参与战事的三流武将,他们因功劳的不同,确实也是能得到一些赏赐,都没有
说觉得少的,反而凭良心说,真心不少了,自己主公给了很多,那没错。他们更知道,己方待遇确实也是比兖州军比江东军他们都好,那也是。所以说为什么凉州军战力就高,可不光说是因为他们投入更多的钱粮去训练了,那确实也没错,不过那只是一个方面罢了,这个战力高,确实是综合的因素,非是一个因素,至少在凉州军这儿,那确实不是一个因素啊。
因此,和凉州军的待遇,其实也是有关系的,那没错。至少对他们来说,哪怕就是身死,马上就牺牲了,其实也没大关系,基本上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因为自己主公会给每一个身死的士卒家里一笔抚恤,而且每个月还给,虽说是没那么多,但是足够一家三口人一个月吃饭
的了,这个没错。所以可以见得,凉州军到底是有多少钱粮,那真是财大气粗,至少不是兖州军也不是江东军他们能比的,确实。两军对身死的士卒,确实也都有抚恤不假,但是一次就完事儿了,哪像凉州军那样儿,还每个月都给,那可真是不少啊,给军中增加负担啊,
可不就是。是啊,那么一来,凉州军有那么多钱粮,自然是不会觉得负担,可对兖州军对江东军,对他们来说,绝对是负担,真就要拿不起了。所以说这个也就是凉州军能做到,能做出来,兖州军和江东军的话,他们确实就不行了,那没办法。实在是没那么多钱粮啊,那真是没办法,没法和凉州军比,确实。自己知道自己家的情况,曹操和孙策他们都清楚己方
的情况,那都没错。如果说真有那么多钱粮的话,也不至于是如今这样儿了。比不过凉州军,可怎么也比现在好啊。然后不是如今这个状态,那可比现在强多了,强太多。对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来说,都是想着能比现在更有钱粮,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他们才和世家大
族合作那么多,还不就是为了钱粮物资,就是那些好处利益,没错。要是得不到的话,他么也不会说和世家大族合作那么多了,超过凉州军啊,那是。他们并非就没有和世家大族的合作,可和兖州军和江东军一比的话,显然就是凉州军与世家大族合作少,那没错。关键是
他们并非要靠世家大族很多,而更多他们都是和豪强地主合作了。毕竟凉州军和豪强地主,他们彼此更顺眼,都觉得对方是自己人,这个是根本。而他们与世家大族,永远都不可能成为自己人就是了,所以说他们看彼此才不顺眼,凉州军和世家大族还能有合作,那其实就是很不容易,实在是需要,那没办法了。彼此都是没办法,就只能说是那样儿了,就是,这个
没错。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实在也是没办法,就只能说是和世家大族多合作,比凉州军来说,那确实是多了没错。而他们也一样儿,和豪强地主合作不少,甚至说更多,毕竟曹操和孙策他们也一样儿不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和马超一样儿,都是豪强地主子弟出身,所以他们
可以说先天和世家大族彼此就看不对眼,那太正常了。所以说和世家大族合作不少不假,那是他们实在没办法了,就和豪强地主,和他们一样儿合作很多,那也是,毕竟这个他们才是彼此看顺眼的,那没错。在豪强地主那儿,可以说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是出身豪强
地主的子弟,那么就肯定说是要给己方很多好处,比世家大族都要多,而这个其实就够了,那是。毕竟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他们彼此也是有合作的地方,那都不假。但是更多的,其实还是看彼此都不顺眼,那才是根本。所以说都巴不得对方被灭了,那样儿才好,真是。但是显然,基本上也都不太可能,还得说一步步来,那才是。就现在的话,说是把谁灭了,其
实都不现实,毕竟凉州军、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怎么都灭不了所有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更别说了,他们更不会动,所以说如今说灭谁都不现实啊。也就是说凉州军要灭江东军,这里面可能还有兖州军参与,如今来看,他们更多的,最后也得是和凉州军一样儿对江东军
出手,这个也正常。而到时候,江东军就怎么都顶不住凉州军和兖州军的进攻,然后是被他们灭了,这个八成就得那样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