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三国重生马孟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重生马孟起全文阅读

作者:夏海苍松     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     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一六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二)

    如今的利益告诉他们,这江东军实力增加对他们双方那可都是很有好处的,所以说他们自然是选择了就当是看不到,矛盾什么的也有,但是那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那还得说是对付凉州军,这个肯定是,一点儿不错,没凉州军的话,那一切都好了,不过不可能啊。所以说在兖州军那儿,他们对江东军的想法,哪怕对方实力增加,大增才好呢,不过显然是

    不太可能了,这个倒是也没错。但是不管怎么说,对方实力增加了,那其实就是好的,总体来说就是这样儿,他们都是那么个想法,那么认为的,这个确实也对,毕竟这如今的形势决定了这个,也是现实造成的,没办法。如果说现在的天下大势变了,不是凉州军他们实力

    最强了,那么兖州军的想法,其实也的变,这个很正常,确实。如果说他们什么都不去改变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这个也是,毕竟你都不知道改变的话,那么结果就是注定被淘汰了。说起来这个也是,你如果不知道思变的话,那么肯定就要跟不上时代了。

    所以说兖州军肯定不是那样儿就是了,这个确实,他们没有。可以说他们还是比较能与时俱进的,这个确实,马超都知道。跟不上时代的,难免要被淘汰,你不跟上时代的脚步,那肯定是不行。确实,这个马超是最清楚了,毕竟见识在那儿摆着呢,这个肯定没错。而曹操和孙策,这个也不得不说,他们也是懂这个道理,确实。他们也许还不像马超那样儿,懂什

    么与时俱进之类的,可那个道理,他们确实都懂啊,真是。有一点肯定是,不能小瞧了古人,一点儿没错。他们也许说不出来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话,可有的道理,他们确实还都懂,这个马超清楚。可古人的一些东西,说实话,一千八百多年之后,不少都失传了,这个真是,

    让他是觉得,愧对老祖宗啊。是,这里面的问题不少,比如说很多东西,手艺什么的,都传男不传女,那么早晚就要丢,正常。不过这个不是失传的决定性因素,至少马超不那么认为。有家里都有男丁,可最后还不一样儿把老祖宗手艺给丢了?那样儿的事儿也不是没有,

    所以说这个不是绝对的。反正老祖宗的东西,失传太多,马超也知道,他唯一还能做的,只能说是尽量让那些传下去,也就是如此了。确实,哪怕他以后一统了天下,其实能做的,终究有限,这个肯定是。毕竟有些东西,他都不知道,这个一点儿不错。那么你不知道不了解的,那何谈去保护什么的呢?并不是说这个什么东西都会被显露出来,这个马超相信还是

    不会,确实。毕竟这都已经是乱世了,早就是了,可以说有很多东西,乱世的话,那都用不上啊,这个确实不错。所以说没有市场的手艺,那怎么才能传承下去?这乱世中都吃不上饭了,这你要是有那手艺能吃上饭也行,肯定得显露出来。可要是有手艺也吃不上饭,那么

    就只能说去做别的去了,而不是说守着那吃不上饭的手艺,那确实是没什么大用。毕竟吃饭更重要,而不是其他的。连饭都吃不上了,那么想其他的,其实都没什么用,真是。只有说饱暖了之后,才是吧,这个也是。不是说饱暖思什么玩意,而是其他的很多,你都得先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再说其他的,肯定没错。你说你连饭都吃不上,那么你还能想别的?

    有那心吗?确实,至少马超觉得自己的话,那肯定没有了。毕竟连饭都吃不上,天天饿着,都要饿死了,还能有心思想别的?不都是想着怎么能吃上饭吗,不至于饿啊。这才是心里所想的,而其他的,那都不太可能,真是。所想的,肯定都得是和吃的有关系,和饿有联系的,基本上都得是这样儿都才对。而其他的,那确实,是不太对的,不正常啊,这个确实不错。

    毕竟都已经那样儿了是吧,你所想的还不是吃东西?可能吗?还有别的心思想其他的?反正马超是做不出来那样儿,这个肯定是啊。这他娘的都要饿死了,还有其他的心思吗。这事儿经历过的,肯定都深有感触。没经历过的,其实仔细一想的话,也是不难知道的,确实。

    毕竟这事儿也不是说就没听过,所以说也是能想到。甚至有的就见过,要不问问有过经历的,其实也是不难知道了,很正常。在马超看来,要是都饿死了,还忧国忧民什么的,有那样儿想法的,那才叫不正常,真的。而且你自己都要挂了,还有什么心思想别人啊,有用吗?

    这个也是,确实如此啊。所以说这饱暖确实是重要,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这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真也是事儿了。这个也是,温饱之后再说其他的。曹操在冀州大战结束后,凉州军退走了,他也是带兵回了邺城,兖州军新的大本营,这个距离可比许都要近不少,确实。毕竟邺城也在冀州,许都的话,那在豫州,和冀州中间还夹着一个兖州,这个是有距离的。

    所以说曹操那么做了,把他们兖州军大本营给迁到了冀州,在魏郡邺城,其实也是近多了。毕竟他们要攻略北方,这距离并州很近,分明就是挨着的,这个可不是豫州能比的,确实。豫州距离并州,那是比冀州可远多了,这个一点儿没错。谁让冀州是挨着并州的,可豫州不

    是啊。豫州那距离并州,最近的地方,中间还隔着个司隶,可司隶是马超凉州军的地盘儿,这个曹操是不得不考虑进去的。要不然的话,等他以后攻略并州的时候,这再从豫州从许都调兵,肯定没有说从冀州来得更容易更快啊,这个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迁了大本营去冀

    州,那还是没错的。曹操是从来都没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反而他是认为自己做得其实没错,而事实也就是如此。至少在这个迁大本营的事儿上,那确实是没错,可不就是。毕竟从很多方面来看,都得是那么做才行,这个肯定是。曹操作为兖州军的主公,是做老大的人物,如今更是魏王了,他不得不考虑全面,这个一点儿没错。怎么让他们兖州军能占到更多更大的

    便宜,有大好处,这个就得看他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了。而如今来看,己方大本营到了冀州,己方又在冀州大战,效果还都是不错的,至少自己是满意了,确实。总比之前总是输强啊,这个一点儿不错,还不就是如此,真是。哪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希望己方总输呢,这个肯

    定不可能,曹操/他可是一点儿都不想,真没错。如果说能选择一下的话,他是希望每次和凉州军对战,己方都能占到便宜,甚至最后就夺取他们几个郡(国),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不过如今来看,那样儿的事儿怎么都不可能每次都能发生就对了,像之前,那都是己方努力的结果,也是尽力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己方人马比他们凉州军多,而他们凉州军却是调拨

    不来人了,如此。己方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所以说最后才能……这个曹操是太清楚了,真的。如果说凉州军他们当时还能调拨来人马的话,那么最后究竟鹿死谁手,确实是不好说啊,这个肯定是。曹操虽说不会认为马超凉州军他们能占到多大的便宜,可至少他们兖州军却不会夺取对方的两个郡(国)了,这个倒是也不错。所以说之前大战,他是知道,己方最

    大的优势,那其实就是把握住了机会,一点儿没错,要不然的话,就没那样儿。如果说兖州军不是比凉州军多了好几万人的话,那么还是那话,最后的结果……所以说曹操也都是,一直认为,他们兖州军一方,那是抓住了机会,这个确实是没错,所以说最后才那样儿,而

    不是说依旧不能拿凉州军如何。那样儿是曹操不想要的,不然的话,对凉州军的地盘儿依旧是没什么建树的话,这自己是白当魏王了,真的。要说自己当这个魏王,确实也得是先给己方来一场大胜,肯定没错,所以说占凉州军的两个郡(国),那确实就是很有必要了,这

    个没错。毕竟都是当上魏王的人了,这要是再不给己方来一场大胜的话,那确实是说不过去了,因为这个不光是曹操,也同样儿是兖州军他们所需要的,确实如此。他们是亟需一场大胜,来证明什么,这个是第一。其二也是,他们确实是需要一场大胜,甚至胜利就可以,用此来凝聚兖州军的将士军心,这个是曹操的根本想法,是必须的,确实。而兖州军众人,

    他们也是一样儿,都需要一场胜利,这个没错。兖州军需要,他们士卒更是如此,这个曹操和兖州军众人可都知道。所以说他也是那么去做了,而且还做到了,这个确实,是让兖州军的将士都满意了。他们倒是希望每一次的战事都能那样儿,可显然,那不过就是最理想的

    状态罢了,这个确实。如果说大多时候,己方都能占到凉州军的便宜,其实这个就足够了,所以说他们也不会奢求太多,但是也有需要、需求,这个肯定是。哪有无欲无求的?尤其是像他们这三分天下的军队,这更不可能无欲无求,都是想着对己方有利有好处的事儿啊。

    既然是都已经加入到了这争霸天下之中来,那么就不可能无欲无求什么的,而且就算是人,有人那样儿?所以说就更不用说是n多人所组成的兖州军了,真是。当然了,就算是凉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没大区别。都想着己方能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而其他两军,那自然就没有了,如此最好。这就是他们三军的想法,很正常,一想也是,这确实也是符合他们的了。

    这就算是普通士卒,他们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一直都是,哪怕不少都得在战争中牺牲,这个也正常。可该有的想法,那确实还是有的,这个也是不错。还是那话,要是连点儿想法都没有了,那么还何谈进步什么的呢。所以就连他们普通士卒,那也是有想法的,像凉州军、

    像兖州军、像江东军,他们可都有。没有不可能啊,也许有时候个别士卒没想法,那倒是也没什么。可大多时候,大多数的人,都有,都那样儿,这个才是事实啊,一点儿不错。其实一想,这才是人之常情,而不是说你什么都不去想,话说就是傻子,好像也不是那样儿吧?

    如今虽说是新占据了凉州军在冀州的两个郡(国),但也是慢慢步入了正轨,这个曹操很清楚,毕竟己方大本营就在冀州魏郡邺城,这自己也是关心关注安平和巨鹿很多时日了,自然是知道两地的具体情况。这个也是,毕竟曹操还想着他们兖州军什么时候能全据了冀州,这个可以说是很大的希望,他是那么个想法,一直都是,哪怕下次冀州再大战的时候,曹操

    未必就有那么大的信心,可该战的时候,他们兖州军肯定不会退缩就是了。那么可以说,安平先抛开,但是巨鹿的情况,就相当重要了,毕竟多了一个巨鹿,他们兖州军出兵常山和中山的就多了一个郡,毕竟巨鹿和常山还有中山,那都是挨着的,这个地方马超都比较看重,

    就更不用说是曹操了。确实,黄巾之乱的时候,就算是张角,黄巾军,他们一样儿是看重巨鹿,所以说那地方确实,曹操/他也不会说小看了。

第八一七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三)

    其实一想,这才是人之常情,而不是说你什么都不去想,话说就是傻子,好像也不是那样儿吧?如今虽说是新占据了凉州军在冀州的两个郡(国),但也是慢慢步入了正轨,这个曹操很清楚,毕竟己方大本营就在冀州魏郡邺城,这自己也是关心关注安平和巨鹿很多时日了,自然是知道两地的具体情况。这个也是,毕竟曹操还想着他们兖州军什么时候能全据了冀州,

    这个可以说是很大的希望,他是那么个想法,一直都是,哪怕下次冀州再大战的时候,曹操未必就有那么大的信心,可该战的时候,他们兖州军肯定不会退缩就是了。那么可以说,安平先抛开,但是巨鹿的情况,就相当重要了,毕竟多了一个巨鹿,他们兖州军出兵常山和

    中山的就多了一个郡,毕竟巨鹿和常山还有中山,那都是挨着的,这个地方马超都比较看重,就更不用说是曹操了。确实,黄巾之乱的时候,就算是张角,黄巾军,他们一样儿是看重巨鹿,所以说那地方确实,曹操/他也不会说小看了。真是,在黄巾时期,在马超凉州军

    占巨鹿,那些时候,他们都是给了巨鹿足够的重视,这个没错,而到了曹操兖州军这儿,其实也是差不多,甚至就是一样儿的。毕竟巨鹿在冀州,虽说不是最重要的那个郡,可也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这个没错。而且哪怕黄巾之乱都过去了,这个没错,但是那地方的人口,却依旧不少,在冀州也是排在前面的,如此。所以说从黄巾那儿开始,之后韩馥,

    再之后的袁绍,还有之前的马超,他们可以说都是比较看重巨鹿,哪怕不是冀州中最看重的那个郡(国)。可确实,那是排在前面的,没错。这个就得说,巨鹿在冀州的重要性了,那是不小啊。黄巾军知道、韩馥知道、袁绍知道、马超也知道,曹操的话,他可能不知道吗?

    所以这个也是,都很正常。不看重的话,那才是不正常了,确实。毕竟袁绍、马超,他们都那样儿,而到了曹操那儿,他也不会说有什么太大的不同,这个也没错。毕竟曹操可以说觉得自己和己方是超过了袁绍超过了冀州军,可却不如马超不如凉州军,在有的地方上,就

    是那样儿啊。这个他心里还是承认的,没错,嘴上的话,那就算了。毕竟曹操也是当主公做老大的,这什么话能说,而什么话不能在他嘴中说出来,这个自然是有。当主公做老大的,肯定都得如此啊,这个应该算是比较基本的了。马超、曹操、孙策,他们可都是那样儿,这个倒也是,没太大区别,毕竟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啊,可不是。这个就是了,那都一样儿

    的。哪个当主公做老大的,都不会犯那低级错误,这个也是,那样儿不是当主公的了,这个行当的话,你不多注意,那肯定还是不行。不过总体来说,马超还有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是合格的,一点儿不假。所以说如今冀州那两个已经被兖州军占据的两个郡(国),已经、

    算是步入正轨了,兖州军虽说才占上没多少时日,但是冀州百姓不是徐州百姓,这个对他们来说,不管说是凉州军也好,还是说兖州军也罢,其实也都没什么区别,确实。毕竟曹操就只是让兖州军在徐州屠杀了一次,其他地方,他可都没敢。而冀州的话,在黄巾和袁绍时期,说实话都不怎么样儿,这个也是。黄巾时期,世家大族对黄巾的意见最大,说起来他们

    也算是敌对,小一点儿的家族,基本上都被灭了,只有大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才能保住自己家。或者有的虽说也没实力,可跑得快啊,黄巾军抓不到,也没办法。而到了袁绍时期,世家大族迎来了春天,好歹他袁本初是世家子弟,根正苗红的一个,哪怕是庶子,可地位高啊,这个没错。但是老百姓就倒霉了,袁绍从上到下,他也看不上看不起老

    百姓,毕竟其人那个出身,就已经决定了很多。结果冀州乱七八糟的税赋一大堆,而且一直都在征兵,最后的结果就造成了,他们冀州军人多是多,这个确实,可更多是乌合之众,这个也是如此。所以说哪怕袁绍是北方霸主不假,可依旧是没能打过人家凉州军和兖州军的

    联合。当初两军是没有现在这么强,没有如今这个实力,那是不假。而冀州军呢,至少人家的势力,那是绝对超过了凉州军,也是一样儿超过了兖州军,毕竟袁绍灭了公孙瓒,成了北方四州的霸主,那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这个一点儿不假。并且他们冀州军

    的人马,绝对比凉州军比兖州军要多,这个一点儿不错,所以……可袁绍冀州军是败了,这个就不得不说,不是他手下没人,反而其实是人才济济,这个没错。可确实,冀州军是不如凉州军,也不如兖州军。因此,这他们一联手的情况之下,冀州军也只能说是节节败退,这个时候,人多也没他大用啊更多只是乌合之众而已,这个就是袁绍不重视练兵什么的,他

    就觉得己方人马最多,天下第一,还怕什么?因此,这袁绍都糊涂成那样儿了,其实败亡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真的。其人并非是什么没本事的一个,反而袁绍其实还很有本事,没本事能当上北方霸主?这个确实没错。可有本事是不假,但却不代表他就不犯错误,这个也

    是,袁绍犯错还少吗?因此,这自然也是让凉州军和兖州军抓住了机会,然后冀州军是被灭了,也没办法。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随便一方和他们死磕,冀州军都够喝一壶的了,就更不用说是两军的联合了,最后他们也只能说是败亡一途,没有其他的结果,就是如此。

    冀州军的实力是有那么点儿的,这个肯定是,可面对凉州军和兖州军的联合,他们最后也得是饮恨,这个没办法啊。当初的凉州军和兖州军,确实不是现在的凉州军和兖州军。可他们联合之后,依旧是天下最最强,灭冀州军那不过就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这个也是。所以说当初的结果,那是从一开始,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联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就已经是注定

    了,这个没错。其实仔细一想,好像也确实,真就是,这个也是。当时他们双方的联手,别说是对付冀州军了,就是在天下,那也是无敌的存在,这个确实。除非说其他诸侯都联合起来,那样儿倒是能对抗凉州军和兖州军的联合。不过那样儿的事儿可能吗?确实是不可能,

    在其他诸侯看来,那凉州军和兖州军联合对付冀州军,他们两败俱伤,那才好呢,这个肯定是。他们既不会帮助袁绍冀州军,也更不会帮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的联合,这个肯定是,一点儿不错。所以说最后是眼睁睁看着冀州军被灭,而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瓜分了袁绍北方四州的地盘儿,双方算是盆满钵满,这个确实也没错,事实啊,虽然他们不想看到如此,

    可也没办法,还得接受现实。这个肯定是啊,这最好的时机,那其实是错过了,这个没错。如果说天下诸侯,别的不说,就说当时在他们三路诸侯周边的几路人马,如果说在三方大战的时候,胶着的时候,联合到一起,插一手的话,未必就得不到点儿什么好处,这个还是可以的。不过最后肯定要遭到凉州军和兖州军的报复,这个肯定也没错。当然了,就算是他们

    不动手,最后结果也没什么区别,依旧是要被凉州军被兖州军灭,就这么简单,确实啊。所以说要这么一看,还不如说当时咬咬牙,直接就联合到一起,从北方战场上得到点儿利益呢,这个反正现在来看,那是没什么问题的,确实。至少刘备、刘表、孙策,其实他们当初

    都有机会,能得到好处,可惜就是他们没上啊,错过了,这个没办法。凉州军和兖州军是强不假,可他们和袁绍冀州军在大战的时候,确实也没那么多精力去顾及其他的,这个也是。如果说当时刘备还算是依附在袁绍手下,他是不敢有什么动作,可刘表还有孙策,他们实力

    都有,可却没那么做。尤其是刘表,荆州军实力在那儿摆着呢,可他却是错过了好机会啊。这个确实没错,而荆州也不是没有谋士,有眼光不错的,也和刘表建议过,可最后他也没同意。说起来要是年纪没那么大的时候,刘表其人八成会同意,能那么去做。可年纪大了,他再也不是当年单骑入荆州的那个刘景升了,这个岁月做出来的改变,确实是不少。年轻时候

    都时候,其人确实,还算是敢打敢拼,自己一个人,就和荆州世家大族一般一般,治理荆州。可过去了几年,这他年纪更大了,确实是变了,从当年的敢打敢拼,变成了守户之犬,刘表确实是老了,不行了。其实他自己何尝不知道呢,这自己变成了那样儿,胆量一下就小

    了那么多,其实也算是退出了争霸天下的行列了,这个确实。他最后也算是看出来了,天下最后就是马超、曹操、孙策还有自己那族弟刘备的,要说他也算是看得没错,不过刘表对刘备希望是有,可其人面对天下三大诸侯,最后也是一样儿不好使,但是不能否认他的本事。

    刘备本事是有的,这个一点儿没错,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代,那都是。可他面对着天下其他三路诸侯,那么他再强,说起来八成也得饮恨,而更主要的,他还没那么强,说起来算是最弱的那个了,所以说结果早已注定。马超要灭他,而曹操和孙策先是想保住他,可最后也没办法了,只能无奈放弃,这个确实,真是没办法。如果说真要他们选择的话,那

    肯定还是能保住刘备,他们不会吝啬,可实际上却是不行,连霍峻都身死了,江陵都没能阻挡住凉州军,这个就不得不说,刘备是注定要被灭的。而曹操和孙策他们的遗憾,那就是刘备手底下的那些将领谋士,有名儿的,他们可都没见着,估计那些人不是身死,那就彻底

    是不准备争霸天下了,这个一想,其实也是能理解的,确实。毕竟应该说,不说所有的吧,但是大多数的,他们还是比较忠诚的。而有的人更是,投靠刘备都已经是第二个主公了,你让他们再换一个,说起来这个时代的人,只要品质不错的,人品还行的,他们都做不到,做

    不出来,这个也是不错,确实。这个有再一再二,确实是没有再三再四了,你让一个将领或者谋士什么的,从以前的主公,投靠到新的主公手下,换一个老大,很多人是能做到,能那么去做,这个也是正常,确实如此啊。但是要想让他们换一个主公老大之后,以后再换一个,说起来这个基本上就不要想了,而那么做的,都不怎么样儿,至少这个人品什么的,那

    是很难让当主公做老大的觉得好的,忠诚度什么的,估计不够啊,真是。他们能第三次投靠个主公,再一次换个老大,那么还能有第四次,甚至更多,那都不是没可能的是吧,所以说这个其实也是,这样儿的事儿多了肯定不好,还得是少点儿不错,就是这样儿啊。因此,

    这想让那些个以前是别人手下,之后投靠刘备的再投靠别人,他们是不会那么去做的,而不是那样儿的,却忠诚刘备的,他们也不会那么做。

第八一八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四)

    而有的人更是,投靠刘备都已经是第二个主公了,你让他们再换一个,说起来这个时代的人,只要品质不错的,人品还行的,他们都做不到,做不出来,这个也是不错,确实。这个有再一再二,确实是没有再三再四了,你让一个将领或者谋士什么的,从以前的主公,投靠到新的主公手下,换一个老大,很多人是能做到,能那么去做,这个也是正常,确实如此啊。

    但是要想让他们换一个主公老大之后,以后再换一个,说起来这个基本上就不要想了,而那么做的,都不怎么样儿,至少这个人品什么的,那是很难让当主公做老大的觉得好的,忠诚度什么的,估计不够啊,真是。他们能第三次投靠个主公,再一次换个老大,那么还能有

    第四次,甚至更多,那都不是没可能的是吧,所以说这个其实也是,这样儿的事儿多了肯定不好,还得是少点儿不错,就是这样儿啊。因此,这想让那些个以前是别人手下,之后投靠刘备的再投靠别人,他们是不会那么去做的,而不是那样儿的,却忠诚刘备的,他们也不

    会那么做。这个古人就那样儿,反正马超是挺清楚的,真是。确实,对有的人来说,第一次投靠的主公老大不怎么样儿,那么确实之后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可对有的人来说,第一次投靠的主公老大已经不错了,那么之后确实也就不侍二主,这个肯定没错。甚至都第二次投靠别人了,那么也真是,没第三次了,就算是有的,那其实是少数。这

    个也没错。所以说刘备那些手下,有的人是已经身死,不在了,而有的人也确实,他们不会再投靠其他诸侯了,这个也没错。也许以后有个别人会再出山,那也不一定,但是现在的话,可还是没有啊。以后的事儿,那谁知道了,就算是马超,他也不知道了,这个很正常。

    要说以前的事儿,他知道不少历史,而且也都发生了,可如今的话,他所知道的,基本上都发生差不多了,还有的就只剩下了对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的了解,差不多就这样儿了。至于说还能发生什么,那马超也不知道了,毕竟这个早已不是历史那样儿了,这个肯定没错

    啊。确实,本来就不是历史,还好是很多地方和历史一样儿,要不然的话,他也得抓瞎,这个肯定是。所以说好在很多历史上发生的事儿,那其实也发生了,这个就是好,而没发生的,那就没办法了。而改变的,那就更别说了,有好有坏吧,很正常。这个事儿马超是早就想到了,毕竟自己其实来到这儿,他就已经知道,就算是历史,可该改的,那还得改变。更

    何况这个时代本来就和历史不同呢,真是。而这个也得分两面去看,大多时候大多数,马超所知道的,历史上发生了的,在这个时代也出现了的,那对他是有好处,这个没错。可个别的来看,其实也是有不好,不过好在他是有先知先觉,这个倒是好了。而历史上有的发生

    了,在这个时代却没发生的,也是有利有弊,这个确实一点儿没错。有的事儿没发生,那确实是让马超少了点儿好处。而他也不得不说,该发生没发生的事儿,其中也是有给他带来好处的,没发生,那其实是好事儿,或者说好处更多,这个也没错。所以说真要说起来,这也是笔糊涂账,一点儿没错啊,有利有弊,有弊有利,这个都是,无非就是看哪个多而已。

    利多弊少和弊多利少,就是这样儿了。马超就是那么样儿的想法,一直都是,这个确实也没错了,显然。如果说曹操和孙策,他们和马超一样儿的话,其实也得是那样儿想法,正常。或者说其实也只能是那样儿,这个没什么,毕竟……不过他们不是马超,没有那本事,所以说也就没那样儿的情况了,如此。要都和马超一样儿的话,都是穿越者,那就没意思了。不

    过真要那样儿的话,他是不认为就真能比得上曹操和孙策他们了,这个如今的形势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儿了,要变的。毕竟马超一直都觉得,己方实力能超过兖州军和江东军,最大的原因是什么,那就是自己的身份,这个确实应该是最重要的了。如果说没有这个穿越者的身

    份,那么己方甚至都不如江东军,这个并非就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还是很有可能,就是如此。甚至说自己没去争霸天下,还是那话,和历史一样儿,最后跟着刘大耳朵了,给他效力卖命,然后病逝了。说起来,那样儿的话,和现在怎么都是没法比,这个实实在在没

    错。所以说马超也是庆幸自己,没穿成其他人,而且是绝对改变了自己本身的历史,这个就很重要,确实不错。要说穿成刘备的话,马超是哭都没地方哭的,这个也是,他实在是看不上刘备,哪怕就是孙权那货,他都认了,只要不是刘大耳朵就好,真是。而且刘备的年纪也不小了,这个也是没错,他就比曹操小个五六岁那样儿,曹操年纪是比他大。马超肯定不

    想穿个年纪那么大的,其实就马超,这个年纪就可以了,大了小了,其实他自己觉得都不合适。所以说要真是来个黄忠或者程昱那个年纪,那么你还是杀了马超吧,这个真接受不了啊。黄忠是三国中的老将了,可后者其实比他年纪都要大,更是老资格的一个,那真是没错。

    不过他程仲德就不是什么老将了,而是老的谋士,老谋深算,如此。这个还真是,程昱好歹也是天下顶级谋士之一,天底下那是有那么一号的,确实啊。而且该狠的时候,那是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就直接下黑手,这个就是他程昱程仲德,一点儿不错,那有时候可比武将厉

    害多了。这个也真是,一个顶级谋士,应该说很多时候,那都是要超过一个大将的,这个没错。毕竟你一个大将的话,未必就都能左右了一场战事的胜败,可顶级谋士却可以,这个几率可比大将要大多了,就是这样儿。所以说他们的作用,那是要超过一个大将的,没错。一想也是,这个确实啊。如果说连这个都没有的话,那也不是一个顶级谋士了,确实啊。应

    该说这就是一个顶级谋士的重要性,很多时候,那绝对是要超过一个大将的,就是如此。要不怎么一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可能手下未必就带着大将出征,这个不是必须的,可基本上是一定要带着一个谋士,尤其顶级谋士,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毕竟一个大将不一定能在

    战场上顶十万人马,可一个谋士的话,也许一个计策,就能灭了十万人马,这个真不是没有,还未必就真是顶级谋士,二流也不是不可以啊。所以说谋士的重要性,这个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那可都知道。不是说大将就不重要了,实在是谋士有时候比大将重要多了,这个肯定是啊。顶级谋士的话,可以顶十万人马,而大将的话,未必,就是如此,还不就是这样

    儿。这个就是顶级谋士对比大将了,就是这样儿啊,可不是吗。这就是谋士的作用,尤其是一个顶级谋士,那是有多让当主公做老大的看重,一点儿不错啊。看看庞统长那样儿,在文士中,那真不怎么样。可到了孙策帐下,是谁都不敢小觑,尤其是孙策,他可没因为庞统的相貌,就说什么,表露什么,真心没那个意思,从来他也不是以貌取人的,这个不错。如

    果说他是孙权那样儿的人的话,那么没准以庞统的性格,他是不会投靠江东军的。庞统是什么人,看其人事迹就知道一二了,他那个性格,确实,如果说孙策真就以为这个相貌什么就看不上其人的话,那么他肯定也不会投靠江东,这个真是。当然孙权其人也不是说就是一

    个以貌取人的那么一个,小说什么的,虚构太多。但是有一点没错,如果就以历史上来说,其人本来是在江东做事儿的,他不是孙权直系,属于跟着周瑜做事儿的一个,这个没错。但是周瑜死了之后,其人是投靠了刘备,这期间到底是有什么原因,那就没那么明白了。不过

    有一点应该说是没错,那就是孙权他绝对是没重视庞统那样儿的大才,这个肯定没错,如果说他要是特别重视的话,怎么都不可能说让其人之后又投靠刘备去了。所以说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具体是什么,这个确实没有详细记载。而在刘备那儿,开始他也是当县令,之后还得感谢鲁肃,亲自给刘备写信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他那意思很明显,那

    就是告诉刘备,庞统那个人啊,在你手下当县令,那绝对是屈才了,大材小用啊,他就差直接这么说了。而诸葛亮也是提到了庞统,所以说最后刘备是认知到了,庞统不能让他屈才,就当个小县令……这个就是历史,其实一想,鲁肃能写信给刘备,他不可能给孙权说过这些?

    不过庞统最后还是投靠了刘备,这个就不得不说,其中必然有孙权不重视的原因。如果说他很重视,只要不让其人在荆州,给他调到自己眼皮子底下,再升职什么的,那么庞统还能投靠刘备?所以说这里肯定有孙权的原因在,这个确实,毕竟他是当初的江东军的主公,是

    老大啊。如果说孙权是有那么重视的话,庞统未必就能到刘备那儿,毕竟那个时候,刘备可没说比孙权实力还强,这个确实。而后者是携着赤壁之战大胜之势,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这个也没错。哪怕周瑜身死,孙权是心里不爽,可其人还有继承者,就是鲁肃,而鲁肃可以说在有的地方,他其实还是超过周瑜的。而在孙权那儿来说,周瑜人不在了,那是没办法,

    可也有鲁肃继承他的位置,这个也算是可以。而庞统那边儿,他肯定是没那么重视,这个就没办法了。估计就算是鲁肃亲自给孙权说了,他也是一样儿没那么看重就是了。而总不可能说让鲁肃给庞统领到孙权面前,然后说什么什么。也许他是想那么做,可真要那样儿,那

    可以说是彻底给对方得罪死了,这个真是。庞统其人,那可以说是很好面子的一个,这个看看就知道。要不就以他那本事,到刘备那儿,直接找刘备,说几句话,做点儿事儿,基本上就能让刘备认可,毕竟对方是听过他的名声,关键是他刘备还算是能识人,这个不容易啊,

    真是。可庞统没那么做,这个不得不说,其人是有好面子成分在里的,确实,所以说这个也是,碰到一个好面子的人,其实有时候的话,也是没什么好办法,这个真是,尤其还是天下顶级谋士,那就更甚了。而历史上刘备得了庞统,最后也是顺利拿下了益州,可以说其人是为了夺益州,那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都身死在了益州战场上,这个确实,是尽力了。

    不过就是运气不好,带兵攻城的时候,中箭了,就是流矢,可不是什么中了埋伏之类的,那可不是,毕竟庞统可是天下顶级谋士,就这么一个名儿,那可绝对不是吹出来的,能那么轻易就中人家埋伏伏兵?但是对于箭矢那些,就算是武将,不小心也得中招,就更不用说他

    一个单纯的文士了,哪怕有那么点儿武艺,最多也就三流,真心是没什么大用啊,躲不开,那都没用,确实,就是如此,这个肯定没错。

第八一九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五)

    要不就以他那本事,到刘备那儿,直接找刘备,说几句话,做点儿事儿,基本上就能让刘备认可,毕竟对方是听过他的名声,关键是他刘备还算是能识人,这个不容易啊,真是。可庞统没那么做,这个不得不说,其人是有好面子成分在里的,确实,所以说这个也是,碰到一个好面子的人,其实有时候的话,也是没什么好办法,这个真是,尤其还是天下顶级谋士,

    那就更甚了。而历史上刘备得了庞统,最后也是顺利拿下了益州,可以说其人是为了夺益州,那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都身死在了益州战场上,这个确实,是尽力了。不过就是运气不好,带兵攻城的时候,中箭了,就是流矢,可不是什么中了埋伏之类的,那可不是,毕

    竟庞统可是天下顶级谋士,就这么一个名儿,那可绝对不是吹出来的,能那么轻易就中人家埋伏伏兵?但是对于箭矢那些,就算是武将,不小心也得中招,就更不用说他一个单纯的文士了,哪怕有那么点儿武艺,最多也就三流,真心是没什么大用啊,躲不开,那都没用,

    确实,就是如此,这个肯定没错。所以说连大将都得躲着的流矢,躲不开就得中招,更别说是庞统了,他没躲开,结果后果……反正他也是倒霉,毕竟中了箭矢的人多了去了,士卒不用说了,就说将领,那还不是一堆一堆的啊,确实。可就身死的,其实终究不是大多数,这个肯定没错,但是庞统算一个,而且三国时代,就因为中箭身死的,其实也是有几个,这

    个也不得不说,是比较遗憾的。确实,武将没因为其他死在战场上,就因为中箭,这个确实……尤其是有大将,都是死在了箭上。当然这个其实不是说他们一下就被箭射死,主要是有的因为箭伤,这个就没办法了,毕竟那时候的医疗条件,医疗水平,确实不行。就士卒来

    说,有多少都是以为受伤感染,之后严重了,就死了,这个就是那时候的医疗情况,现在的话,基本上是没有了,这个确实。除非说是太严重还耽误了,那样儿的话,才能死人,要不然一个感染就能死人?那就只是古代,现代是不会了,这个确实,所以说医疗水平也是……

    现在的话,那确实是不算什么,没错。可在古代,你要严重感染的话,那么就只能说是听天由命了,这个也是不错。你免疫力强了,那么最后能活,能挺过来。可要是不行,最后就只能说是挂了,这个也是。别说是古代了,就是当年的白求恩,这也是感染之后,实在是缺少有效药,最后还不也是牺牲了,这个没办法,本来就缺那东西,所以说没有真没办法啊。

    所以说这个就是医疗条件所限的,没有有效的药品,哪怕就是现在了,也一样儿是不好使,这个确实。而且也可以说,别让这个太严重,话说有人就是严重了,结果根本就治不了了,最后只能说是截肢什么的,那事儿又不是没有,所以说……这个古代也是,更没有什么药了,

    就光靠那些中药,至少感染的话,还是不够的。话说那还没有盐来得有用呢,这个真是。所以说马超凉州军是财大气粗,他们军中盐还是不少的,而有的确实是用来消毒了,就这么一项的投入,那确实真金白银往上整,这个从来没少过,必须的啊。而效果也算是不错,至少比兖州军比江东军强,这点是一点儿没错啊,确实那样儿。所以说这个谁财大气粗,对谁

    就更有利更有好处,你不投资,那么肯定不行,看看凉州军就知道了,确实。这个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是,没那么多财力,这个确实。要说他们也有凉州军那么有钱的话,那盐什么的,其实也不是事儿了,确实,不是如今这样儿。这人吃都不那么多呢,没那么充足啊,所以就更别说是用了,真的。也就说像凉州军那样儿,确实是天下巨富,那是没的说,钱粮

    充足啊,就是硬气。这个可一点儿没错,凉州军他们向来都如此,确实啊,真是。这就是有钱有粮的好处了,那确实不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所能比的。他们现在是不缺粮了,这个没错,可确实也没有凉州军那么充足啊,后者才是真正的财大气粗,军中都那么多盐,这个

    他们两军是比不上的,如此。他们要真是也有那个钱财的话,那么天下也许不会是如今这样儿的形势,毕竟这个钱粮对他们三方的影响,那可以说绝对是巨大的,一点儿没错,就是如此,怎么想怎么是啊,这个真是。如果说谁要是缺了,那么最后的结果,其实一想也是知

    道。也是,没有钱粮的日子,可以说曹操兖州军,他们是最清楚的了,这个真是。江东军的话,还不像他们那样儿,是没有过那个时候,可兖州军却不同,他们可有啊,确实。真就没有粮了,只能吃程昱给他们准备的那些人肉,这个真是。虽说是肉不假,可真心话来说,如果能有选择的话,他们其实并不想吃,这个没错。虽说这个时代的话,是有人吃人肉的,

    虽说不是特别多,可也有,连董卓都吃,所以说别人吃的话,尤其是要饿死的人,那吃了好像也正常。至少对他们来说,是总比饿死强。这个肯定是,如果说不是那样儿的话,这个就没有易子而食这么个话了,真的。马超其实是看不起那样儿的人的,反正就他来说,要真

    是什么吃的都没有,那么宁可是饿死,也不会说去吃人肉什么的,这个肯定是。并且还得说什么呢,吃那个人肉什么的,那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啊,这个肯定没错,他是相信的,所以说宁可饿死,也不吃。在马超看来,吃人肉还不如饿死了呢,真的,反正自己就是那么觉得

    的。毕竟这个人和人的想法不同,有的人想法就是,什么都能吃,只要饿不死就行,所以说……但马超没那样儿想法,在他看来,就算是饿死,可之前还得有点儿底线不是,真要说什么都吃了,那还是人吗?反正他肯定是不赞同了,而自己也不能那样儿,就是。不过对于其他人什么样儿,马超是有看不上,可他也不会多说,反正这个都是人各有志,可以理解,

    很正常,确实。所以说马超是有看不起看不上,可却不会去说去管什么,毕竟那也是人家的选择,这他娘的要说就说这该死的乱世,真是没办法,谁正常人有别的吃的不吃,去吃人肉的?那样儿的是有,可一共能有几个?终究是少数,有的人确实,马超也知道,像董卓那

    样儿,也是有啊,而且这为了不饿死,易子而食什么的,也有,所以说这个反正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马超也不会说什么,可确实,是从心里往外看不起看不上,厌恶不行了,这个肯定是。反正这等乱世结束了之后,太平盛世了,基本上也就没有那样儿的事儿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那样儿的人,其实还得有,可比现在来说,那一定是少了,这个马超也是相信

    的,就是如此。毕竟像董卓那样儿的人,终究是少数,这个肯定是。而等到了太平盛世,那多少人都是,能不吃什么人肉,他们肯定不会选择吃,就是如此,可不是。所以说这个他也知道,正常啊。反正如果说自己是那些人的话,战乱的时候,乱世的时候,有很多地方,那都是无奈,没有办法了,所以其实没什么选择,没有那么多。可等到了天下天平,一统了

    天下之后,那就再也不是之前那样儿了,虽说并非一下就能变成太平盛世,可终究是比那乱世要强,强太多,要不怎么几乎是所有人都希望一统天下呢,而不是如今的三分天下,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还是大战啊,真是。而大汉的老百姓的话,可以说他们是早就受够了,

    这个马超也是相信的,就自己都是,那更不用说是他们了。毕竟自己再怎么说,除非是最后己方彻底战败,让兖州军或者江东军灭了。要不然的话,自己身死,那就只能是病逝或者大意外了,可自己却有信心,自己身体的话,还是不错的,这个时代马超认为自己不是那么

    容易有病,大意外的话,自己也是遇不到,所以……对此,他还是有那么点儿信心的,确实。毕竟这个也是,没有说那么容易就遇到了,好歹马超觉得自己是没那么倒霉,反而可以说是比较幸运了,如此。确实,他就知道,如果说不是自己幸运的话,如今也没有这个情况,天下也不是己方最强。马超他是承认,这里面有不少原因在,那是不假,可确实,那也是少

    不了自己有幸运成分在里,真是。要不然的话,也没有今天这样儿的成绩,这个他还是知道的,那是没错。所以说运气也重要,也许未必就是最重要的那个,可有的时候,确实是会影响到很多,这个也是,所以……反正运气不好的话,该倒霉的时候,你就算是有实力,可

    最后还不会赢,反而会输,就是这样儿。如果说你运气逆天了,那么哪怕你就没实力,可战事未必就会输,不就是如此嘛,所以说运气是能影响到很大的程度,这个倒是也没错,马超是比较了解啊,他也是认为自己己方那都是比较幸运,这个没错,所以说才有了今日这一

    切。运气这个,确实,你说它是虚无缥缈,但是你能感受到,这个一点儿没错,因为本来运气就是如此。再虚无缥缈,也是能影响很大,这个你是必须要承认的,就是事实啊。而马超虽说也是,他希望自己和己方一直都能幸运,不过也知道,那不过就是想想而已,而没什么更多的。还有不能总是你一个人的幸运,人家也得有啊,正常,风水还得轮流转,今天是

    我家,明天就到你家了,就是如此。反正在马超看来,其实还不就是这样儿嘛,仔细一想,一看,也是。这也不可能你就一直是幸运着,当然他敢说,自己和己方的话,那是要比曹操兖州军,比孙策江东军他们更幸运,这个倒是没错。反而说自己没那么倒霉,这个也是,不

    像是他们,那就不同了。和己方一比,其实还差点儿。不是说他们就没有幸运,但是仔细一看,没有己方那么多就是了,这个马超自然清楚了,他是知道的。如果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与己方一样儿,都那么幸运的话,没准如今也不是这个样儿了,在三方来说,所以这个……

    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你运气不好的时候,一样儿是能占优,这个没什么,只能说是倒霉罢了,比如说你也许在一场战事中,能少损失点儿,可要是不幸的话,该你倒霉的时候,那损失就多了,这个没什么,哪怕最后你一方依旧是能赢,可也是惨胜什么的,如此。而不管说是马超,还是说曹操和孙策,他们可没有一个希望己方就不幸的,直接倒霉什么的,那

    样儿的话,可也真是,让他们不能接受,哪怕那是现实,你是接受不接受,也得那样儿,那个……而马超就知道,自己和己方一直还都算是比较幸运了,至少什么倒霉的事儿,自己也没说是碰到了几次,所以说这个他觉得还是不错的,那样儿的事儿越少越好,甚至说就没

    有了,那就比什么都强,可不就是那样儿了,而如今来看,这三方也是不至于说都那么倒霉就对了,少幸运而没倒霉,确实啊,所以说这个……

第八二〇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六)

    不是说他们就没有幸运,但是仔细一看,没有己方那么多就是了,这个马超自然清楚了,他是知道的。如果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与己方一样儿,都那么幸运的话,没准如今也不是这个样儿了,在三方来说,所以这个……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你运气不好的时候,一样儿是能占优,这个没什么,只能说是倒霉罢了,比如说你也许在一场战事中,能少损失点儿,可

    要是不幸的话,该你倒霉的时候,那损失就多了,这个没什么,哪怕最后你一方依旧是能赢,可也是惨胜什么的,如此。而不管说是马超,还是说曹操和孙策,他们可没有一个希望己方就不幸的,直接倒霉什么的,那样儿的话,可也真是,让他们不能接受,哪怕那是现实,

    你是接受不接受,也得那样儿,那个……而马超就知道,自己和己方一直还都算是比较幸运了,至少什么倒霉的事儿,自己也没说是碰到了几次,所以说这个他觉得还是不错的,那样儿的事儿越少越好,甚至说就没有了,那就比什么都强,可不就是那样儿了,而如今来看,

    这三方也是不至于说都那么倒霉就对了,少幸运而没倒霉,确实啊,所以说这个……这个那不是说让他们那么倒霉,那终究是少数,没一两次,那样儿了。一想也是,毕竟这你也不可能都那么倒霉,三方还不至于,这个倒是不错。确实,这个要都那么倒霉的话,三方也是都得想办法,好让己方别那样儿。而如今来看,他们还都不至于,所以说这个其实是他们能

    接受的,就是如此。虽说要真倒霉的话,这个就算是你真有本法,可最多也就是说没那么倒霉罢了,可该倒霉的时候,还得那样儿,基本上就是躲不过去了,这个也是。而如今来看,三方是有倒霉的时候,那不假,但是要说他们都如何如何倒霉,那确实也还没有,不至于啊。

    不管说是凉州军也好,还是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罢,都是那样儿。不会说因为他们一下倒霉之后,就怎么怎么样儿了。至少现在来说,还暂时没有过那么严重的事儿,不至于说你这一方倒霉让人灭了什么的,那还没有,至少此时,那还不会发生,至少没那么倒霉啊。

    也确实是,所以说其实也是……还不至于说那样儿,对三方来讲,那都是,没错。确实如此,于是一直都这样儿吗,不倒霉就好,确实是不错。至于幸运什么的,更多就只是奢求,只要不倒霉,其实就好了,真是。这个没有那不好的,就可以了,至于说好的方面,确实,多了都是奢求啊,看运道,强求不来。而这个也是人之常情,确实啊,这个谁不希望自己幸

    运而倒霉呢?都希望前者,或者就没什么市场了,可该你倒霉的时候,也没办法啊。趋利避害,趋吉避凶,这都是想着好事儿,对自己有利的,谁想说对自己不好的呢?所以说这个事儿也是,都想自己好啊,可没说不好,真是。谁不是为自己的利益好处呢,那话是不错,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话确实是太有道理了,司马迁的话,真心是挺对的。想着幸运而不要倒霉,不就是为了自己利益吗,这个都是为了自己好,而不是说不好的,谁想那样儿。真心就没谁了,要不有?有几个?所以说这个也确实,人之常情,正常,这个可以说确实也是啊,连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那样儿呢,更不用说是其

    他……从细作那儿,曹操虽说是得到了凉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两方的一些情报,但是他们都没什么大动作,如今算是暂时太平,确实是不错,这个真是。当然了,如果说两军随便一方如今都征兵一堆,特别多的话,那么他也是能知道,两军估计就要有行动了,这个差不多。凉州军的话,曹操也不希望他们征兵一堆,那么快。江东军的话,那还好,至少如今双方还

    都是盟友,所以说这个……毕竟双方是有着共同的敌人,也有一样儿的利益,这个不容易,确实。还是那话,只要说凉州军还是天下第一那么强的实力,那么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就有联合的地方,有结盟的必要,就是如此,这个肯定是啊,确实。仔细一想,真就是那样儿

    啊,这不就如此嘛。还是那话啊,如今可不是兖州军要去怎么怎么对付江东军,那都不是,他们不光不会去对付他们,还和他们联合,一起去对付凉州军,就是如此,所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算是彼此需要了,所以这个不会说他们相互去进攻,只能联合,一起去对付凉

    州军,如此。这个就是他们必须去做的,而不是双方去彼此战争,不是他们互相打,这如今敌军强大,都对付不了呢,那么就更不用说其他了,这个也是。如果说真灭了凉州军,至少也不能说让他们实力还是天下第一,所以说那样儿的话,他们之后才能真就打起来,现在的话,那基本上就是不能了。所以说都得是看凉州军那边儿如何,而江东军实力再强,在曹

    操在兖州军众人看来,他们也不会超过己方和凉州军,这样儿。这才是根本,要是江东军他们能超过己方超过凉州军的话,那么己方肯定就要改变对他们的态度,这个肯定没错。毕竟兖州军他们怎么都不可能养虎为患,也不能那么做啊,肯定是。但是如今的情况,还是人

    家凉州军实力第一,别看从州郡来说,是兖州军势力最大,可曹操/他还能不知道?这己方所占的郡(国),其实是比人家凉州军少了三个吧,应该就是那样儿了,所以说这个其实……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一点不错,那就是江东军他们还超过不了凉州军。可以说己方实力超过

    他们的几率那可比江东军他们大多了,确实。所以说他们是不怕江东军增加实力,毕竟根本上来说,他们是超不过凉州军的,也是超不过己方,所以说还惧什么呢,真是。如今对付凉州军,那才是重中之重,这个不管说是曹操还是孙策,他们可都知道,所以说才有了现在这样儿,确实。凉州军最强,这个没办法,谁让人家的实力在那儿摆着呢,这个确实也是啊。

    所以说确实就是那话,这曹操和兖州军他们,还是希望江东军增加实力了,这个对总体来说,那是有好处的,毕竟他们都是要对上凉州军,就是如此。这个需要他们一起,而且江东军他们还不能被凉州军灭了,这个也不行,所以说他们的实力增加,其实曹操/他们觉得是

    有利的,什么敌对的,那就不是现在应该去想的了,确实。现在那还是要一起对付凉州军,其他的,确实要以后以后以后再说了,如此。凉州军未灭啊,这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那就算是蜜月期,这个真是。就看当初曹操称王了,随后马超和孙策他们俩也相继称王,这他对孙策和江东军意见大了去了,可曹操却也没有什么动作,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确实。而孙

    策他们也是,知道如此还触及不到他曹孟德的底线,所以……确实,对他和兖州军来说,孙策称王,真就还没触及到他们底线,所以说曹操/他们尽管是心里不爽,可也没做什么。但是双方确实,这个裂痕,那是越来越大了,合不上了,就是如此。以前的话,自然也是有,这个肯定是,可孙策称王之后,这个裂痕是更大了,而且还合不上了,这个没办法,有舍有

    得,这个正常。可说实话,兖州军那边儿不说,就说孙策江东军他们那些人,这他们清楚结果,可真要是再给他们选择一次的话,他们还是会一样儿,再次选择那样儿去称王,而不会说像兖州军所想最理想的那样儿去做,那样儿的话,也是,对己方有好处不假,可却不能

    称王了,这个也是有利有弊,都对。不过就是看哪个好处更多,反正就孙策来看,江东军众人也是那么看的,这称王绝对是好处更多,比不称王好处多,就是这样儿,所以说孙策他是义无反顾那么去做了,江东军众人更是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孙策可不是孙权,而且称王可

    不是称帝,这个区别大了。所以说这个称王还是很顺利的,其实就算是称帝,那么只要曹操和马超都当了皇帝,那么孙策肯定,他也一样儿当仁不让,就是如此。至于说什么阻力压力的,那肯定是有,可也一样儿是阻挡不了他就是了。真是,还那话,孙策可不是孙权,后者的话,可以说有时候是无奈妥协,没办法了,但是前者的话,不是说就没有妥协,可终究

    那是要比后者少,毕竟孙策其人那个性格,你让他妥协?真心没那么容易啊,不容易。这个肯定是啊,如果说换成孙权的话,他如今做得可不会比孙策更好就是了,如此。所以说孙权那样儿的,本事是可以,都不错,可他也就是守成还可以,进取的话,还是有点儿难为他

    了,那是要太费劲,最后才可能有那么点儿,像是夺荆州,费劲,而且荆州他们江东还不是全据了,所以说这个……还得是孙策,人家不光是能守住基业,更重要的是能进取,至少能夺取敌军地盘儿,这个就很重要了。孙策可比孙权强,就像他说那样儿,自己带兵征战,

    孙权可是不如自己的,确实。这个孙策还是知道的,也是没错,而在用人还有守御这方面,他也知道,还是自己这个弟弟更强点儿,正常,自己倒是不太擅长那些了。用人的话,虽说还可以,但是一和自己弟弟比,还是差了点儿。而孙权带兵征战,他是不如自己,可要是让他防御个什么,那还是可以的,这个是比自己强点儿。所以说孙策都知道,而如今的江东军

    那是更需要去开疆拓土,需要孙策那样儿的,而不是孙权。毕竟如今江东军虽说是实力最弱,那是不假。可他们却有点儿优势,这个优势自然就是和兖州军的联合,一点儿没错。兖州军第一是需要和他们联合,一起对付凉州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一直都是。其二就

    是不能让他们江东被凉州军灭了,这个也是曹操兖州军不想要的,那样儿的话,凉州军一统天下的脚步,那就又是往前走了好几步,就是如此,而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可不想,这个肯定没错。还是那话,这他们不能让凉州军灭了江东军,如果说真挡不住的时候,那么他们就

    要马上也去灭了江东军,争取更多更大的利益,就是这样儿,他们哪一方可不都是那样儿吗,都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惜一切手段,不超出底线就可以,而曹操算是没太多底线,马超和孙策,他们倒是有的很明确啊,所以说这个也是。当然了,曹操/他想去做的,在最后实在是事不可为的时候,他要在背后捅江东军一刀,其实这事儿就算是换成马超,他也一样儿

    会去那么做,这个很正常,真的,毕竟双方的根本,从本质上来说,那还是敌对,这个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除非说一方把另一方给灭了,既然对方都被灭了,那么自然,这个都没了,也谈不上其他的了,剩下的都是历史啊。而曹操可以说是非常果断,当然换成是马超还

    有孙策,他们其实也都差不多,或者说就是一样儿,这个倒也是如此,毕竟他们可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这个对形势上的把握,那确实也是……

第八二一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七)

    兖州军第一是需要和他们联合,一起对付凉州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一直都是。其二就是不能让他们江东被凉州军灭了,这个也是曹操兖州军不想要的,那样儿的话,凉州军一统天下的脚步,那就又是往前走了好几步,就是如此,而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可不想,这个肯定没错。还是那话,这他们不能让凉州军灭了江东军,如果说真挡不住的时候,那么他们

    就要马上也去灭了江东军,争取更多更大的利益,就是这样儿,他们哪一方可不都是那样儿吗,都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惜一切手段,不超出底线就可以,而曹操算是没太多底线,马超和孙策,他们倒是有的很明确啊,所以说这个也是。当然了,曹操/他想去做的,在最后

    实在是事不可为的时候,他要在背后捅江东军一刀,其实这事儿就算是换成马超,他也一样儿会去那么做,这个很正常,真的,毕竟双方的根本,从本质上来说,那还是敌对,这个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除非说一方把另一方给灭了,既然对方都被灭了,那么自然,这个都

    没了,也谈不上其他的了,剩下的都是历史啊。而曹操可以说是非常果断,当然换成是马超还有孙策,他们其实也都差不多,或者说就是一样儿,这个倒也是如此,毕竟他们可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这个对形势上的把握,那确实也是……这个也是没错,确实如此啊,真是。曹操可以说是马超他们三人中最为果断的那个,这个一直都是,确实如此。可以说其人

    马上就能做出来决断,想做什么,几乎也是直接就去做了。当然了,有时候还得和众人商讨一下,这个也没办法,确实该妥协的时候,他也得那样儿啊。不过曹操也清楚,绝大多数的时候,众人还是都不会反对的,如此。所以说他是三人中最为果断的那个,那是一点儿没

    错。对曹操来说,很多时候你不果断点儿,那都不行,必须得那样儿。其实对马超和孙策他们来说,也是如此,这都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可不就是那样儿吗。更何况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可以说当机立断的时候,那肯定不能犹豫,这个没错,所以说还是那话,他

    们做得还都不错,都是比较果断的。不果断点儿,那都不行,肯定是啊,尤其是他们几个当主公做老大的,那更那样儿了,如此。还是那话,一直都是,不过曹操其人,他可以说比马超也还有孙策他们都果断,这个没错。也许是和其人年纪有关系,曹操的话,他年纪是大了不假,可却还没糊涂,而且在这个果断上,还是比较如此的,没那么多犹豫,这个倒是也

    没错,确实啊。曹操年纪是大了,那不假,但是在这个方面,至少现在来看,这个确实,还真是没有说怎么样儿,没退步什么的,反而有时候,其实看他更果断了,真是。这点就算是马超和孙策,他们也是知道点儿,知道曹操那样儿,他们也有那么点儿佩服,肯定是啊。

    话说当年的袁绍,北方霸主,冀州军人马那么多,可其人就不怎么果断,反正当断没断,反而更优柔寡断,结果好机会可以说都错过了,最后什么北方霸主,什么人马最多,照样儿是没敌过人家凉州军和兖州军,这个……要说袁绍其人,有本事是不假,这个肯定有,可该果断的时候,他就绝对要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结果就要出问题了,这个也真是。而且他手

    下谋士也多,关键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想法,这个影响是挺大,而且还不好,确实也是。更主要的是,袁绍觉得谁说的都有道理,最后也不知道该听谁的。而等到他有决断的时候,真就是“黄花菜都凉了”,这个也是。而袁绍就那么做的,什么叫好谋无断,说的可不就是其人吗,是冀州军,确实不错。他是觉得谁说的都有道理,想按照这个说的去做,又想按照

    那个说的去做,结果等他决断下来了,机会也都没了,就是如此啊,都让人家给占去了。所以说冀州军有实力不假,人马那么多,哪怕战力不是天下第一,可架不住人家人多啊,这个真是。可惜袁绍不是曹操,要不然的话,就算是还能灭了对方,可却绝对比当初还要费劲

    就是了。所以说他袁绍最后的败亡,冀州被灭,其实很正常,不给灭了才怪事儿呢,确实啊。就他那性格作风,多少机会都耽误了,这个真没错。别说冀州军战力不行,就人多,可就算是人再多,最后也是不能力挽狂澜,毕竟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那确实是下了狠手狠心

    了,就是要灭冀州军啊。这个就是他们想要的,也那么去做了,而且是做到了。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是胜利者,而冀州军只能是被灭一途,成为了历史,成了两军的奠基石。这袁绍和冀州军,他们命也是不好,确实如此。如果说这个他们真要是幸运的话,那么也不至于说是那样儿了,真是啊,所以是这么说。冀州军最后也只能是成为历史,没什么说的,而人

    家凉州军和兖州军呢,他们是三分了天下,最后不管说是哪一方一统天下,都是没有冀州军什么事儿了,他们只是历史,如此而已。除了说给两方送经验地盘儿那些之外,其他的,也没什么了。当然了,也是有钱粮什么的,不过凉州军肯定是没那么在乎过,兖州军的话,

    毕竟他们和凉州军不同啊,没人家那儿财大气粗,这个肯定是。尤其战冀州的时候,可以说那绝对是兖州军比较紧的时候,这个一点儿没错。所以这个从冀州军那儿,得到了一些钱粮物资,那对于兖州军来说,给予他们的帮助,那其实还是不小的,这个没错,确实啊,真

    是。必须得说,兖州军在钱粮方面,那是不能和凉州军比就是了,尤其还是没开始屯田的时候,那就更缺少更需要粮草,一点儿没错。所以说那个时候,他们能从冀州军处得到钱粮物资,那可以说是让他们眉开眼笑的结果,一点儿不错。而且冀州军的作风是什么呢,不说所有,可大多时候还是,哪怕是守城之后战败了,最后也是没去处理那些钱粮物资,所以就

    便宜兖州军了,虽然他们不是所有都如此,可有不少地方,确实是那样儿,这个不得不说,确实是给兖州军以方便。钱粮物资那些,对凉州军来说,那确实是不算什么。冀州军是比较富裕不假,富有是肯定的,那是没错。别说袁绍是占据了北方四州,尤其是有冀州这么个富

    有的州,而这个只是一个小原因,不是最大最主要的。因为最主要的,那是他得到了北方世家大族的支持,尤其是冀州的世家大族,他们给袁绍支持不少,而他们的底蕴,那确实,还是比较吓人的,真是。反正一家的话,让他们支持冀州军,那还没什么了,可多了呢,十家,甚至几十家,那么冀州军还可能像兖州军那样儿那么穷吗?哪怕他们士卒最多,也依旧

    是没缺少过钱粮,因为缺的时候,世家大族都给冀州军送过去了,就是这样儿。再不济,也就是袁绍说句话的事儿,就是如此,他也不是没那么做过。而和凉州军兖州军大战的时候,他不也是那么做过吗,确实。你看他对老百姓什么的,那绝对是看不起看不上,然后就征税,甚至让手下劫掠一番,那也不是没有。可对这个世家大族,袁绍态度那自然就是不一样儿了,

    当然了,对方实力也在那儿摆着呢,那可不是普通老百姓,泥腿子什么能比的,这个也是一点儿没错。在他眼里来看,世家大族那些人,那就得好好相处,双方也是有合作,这个更多,有基础也有利益,一点儿不假。实际上呢,就是相互利用,这个是本质,确实也没错。

    至少袁绍和冀州军被灭了,那些世家大族也没说过他(们)报仇什么的,这个他们可真没有。反而他们和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那也是多有合作,不过是没有冀州军那么多了,这个也是,毕竟袁绍才是世家子弟,马超还有曹操与其人一比,只有后者,世家大族才觉得

    是自己人,而马超和曹操,他们显然不是。两人都是豪强子弟,哪里是什么自己人。虽说他们也是,和豪强地主也多有合作,但是一样儿,那更是双方相互利用,没什么说的。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感情,这个也是。连袁绍那样儿世家的子弟,他们也都一样儿是放弃了,那么就更不用说是马超还有曹操/他们了,豪强子弟,他们确实是看不太上。当然了,也有世家

    大族和他们走得近,这个也正常,可大多还没那么近,当然也是没疏远,这个没错。这个他们应该说天生就不对付,这个出身就注定了他们的关系如此,哪怕走得近的,可实际上也是利益使然,就是如此,要不然的话,他们未必就会那样儿。而不管说是马超还是曹操,他

    们就算是世家大族出身,和袁绍一样儿是世家大族的弟子,他们也会和其人做得不一样儿,毕竟他们都知道世家大族的危害,不过却不是现在能解决的,所以说两人有想法是不假,可却也知道,这个问题很难。尤其是马超,他是真心不想说什么灭了世家大族那些,那真没有。

    所以说这个也是,时代是不允许那样儿的,这个马超还是知道的。其实在有些地方,需要靠着他们,这个也确实。而马超都那么个想法,就更不用说是曹操了,这个确实,他也没说什么要灭世家大族,那都不可能啊,所以说这个……马超凉州军实力都超过兖州军了,可他也都没那么想,那么就更不用说是曹操了,这个也是。孙策的话,那就更别说是他了,实力

    根本就不行,妄想的话,也是没那么多,这个也对。毕竟这样儿的事儿,有那个几率一统天下的,马超和曹操他们,都没太多想法,那么就更不用说是没什么几率的孙策和江东军众人了。他们想法还是自保,这个肯定是,其他的,那都没有自保来得更重要。别看孙策的意

    思,他肯定是知道要去进取,这个没错,可这必须要拉上兖州军,再和凉州军一战,要不然的话,他也知道,很清楚,这就光凭己方的话,就江东军一方,对付人家凉州军,那确实,还是不够看的,可不就是这样儿吗,所以说他也是知道,和凉州军战,无论如何,也得是拉

    上兖州军,这个就是己方的一大策略,都是有好处的,绝对是利大于弊。如今的孙策,其实是有点儿像历史上的刘备,可以说其人是无赖不行,怎么,不管说是曹操过来进攻,还是说他们去北上对付曹操,他都是想方设法把孙权拉上,这个一点儿没错。而后者的话,其实从他想法中能看出来,孙权很多时候,应该说不想那样儿,可却没办法了,被逼无奈,还得

    就和刘备他们联合,一起对付北方,这个也真是,没办法啊。最基本的,刘备他要是被北方灭了,那么马上己方也是要顶不住,所以说为了自己为了己方,孙权也得那么做,这个肯定是,毕竟对他来说,宁可是让刘备占点儿好处,占北方的利益多点儿,他也是不想让北方

    占什么好处就是了,这个肯定没错。并且还得说,这他肯定是希望己方能得到更多更大的好处,所以说和刘备的联合,那是主动被动,都得那样儿。

第八二二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八)

    别看孙策的意思,他肯定是知道要去进取,这个没错,可这必须要拉上兖州军,再和凉州军一战,要不然的话,他也知道,很清楚,这就光凭己方的话,就江东军一方,对付人家凉州军,那确实,还是不够看的,可不就是这样儿吗,所以说他也是知道,和凉州军战,无论如何,也得是拉上兖州军,这个就是己方的一大策略,都是有好处的,绝对是利大于弊。如

    今的孙策,其实是有点儿像历史上的刘备,可以说其人是无赖不行,怎么,不管说是曹操过来进攻,还是说他们去北上对付曹操,他都是想方设法把孙权拉上,这个一点儿没错。而后者的话,其实从他想法中能看出来,孙权很多时候,应该说不想那样儿,可却没办法了,

    被逼无奈,还得就和刘备他们联合,一起对付北方,这个也真是,没办法啊。最基本的,刘备他要是被北方灭了,那么马上己方也是要顶不住,所以说为了自己为了己方,孙权也得那么做,这个肯定是,毕竟对他来说,宁可是让刘备占点儿好处,占北方的利益多点儿,他

    也是不想让北方占什么好处就是了,这个肯定没错。并且还得说,这他肯定是希望己方能得到更多更大的好处,所以说和刘备的联合,那是主动被动,都得那样儿。这个也是必须的,而刘备他们也是看得出来,江东那边儿,不管是主动被动,他们大多时候都得跟着己方一起对付北方,谁让他们实力不足呢,这不和己方联合,那么只要己方被灭,他们是注定也一样

    儿完,就这么简单。所以说己方战事,那是一定要拉上他们江东军的,这个怎么都是。而如今的孙策,其实他很多想法就和历史上的刘备差不多,这个没错。可他们江东不是历史上的西蜀,而兖州军更不是历史上的江东军,如此……这个也确实,关键是凉州军一样儿不是

    历史上的北方曹操曹丕曹魏,这可以说他们凉州军这个时候,那是要超过历史上曹操/曹军的,这个真是。毕竟这个时代不是历史,和历史不同,看那么多人口就知道,这个如今三路诸侯的实力,那可都要比历史强,哪怕是孙策,其实一样儿。至少孙权和江东可拿不出那

    么多的人马来,就是这样儿。所以说从这个实力上来看,确实就是如此,当然势力的话,历史上孙权势力更大,比如今孙策这江东军的地盘儿大啊。这个也是,毕竟历史上孙权手下也是夺了刘备在荆州的地盘儿,而如今的江东军,他们在荆州的地盘儿,却又是让凉州军给夺回去了,这个也是……至少历史上孙权江东军占据的荆州地盘儿,也没说让刘备又给夺回

    去了。这个也是,哪怕说夷陵之战,可最后刘备他们一方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这个真是。刘备是带着人马,带着信心去进攻了,结果是灰溜溜回去了,还怕江东有什么动作,在白帝城一直呆到他病逝。这个也确实,刘备是怕了,真是,所以说……这就是历史,而如今孙策

    虽然如今江东军势力是不如,可他们的实力,那是在那儿摆着呢,确实。哪怕依旧是天下最弱,可比历史强啊。这个也是,没实力的话,那早完了,真是。而现在的话,江东军最算是最弱,可他们却依旧是三分了天下,这跟着兖州军后面,捡便宜,虽说是没多少,可总比没有强啊。而且和兖州军联合,一起对付凉州军,这个就是他们的出路,一直都是如此啊。

    确实是,这个也没错。毕竟他们比历史是更有实力不假,可人家两方,那却比他们还要强,这个就是根本啊,确实。这如今时代,那是比历史上总体都强,很正常,确实也是那样儿啊,这个不假。如今三分天下的三方势力,还得说比历史强。马超的话,历史上他和如今还不一样儿。如果说有段时间,他也能算是当主公做老大的,那个可以说是,可投靠人家之后,那

    就很不算了,最后跟着刘大耳朵,也是想着能报仇什么的,可惜最后……壮志未酬啊,可以这么说,真的。马超的话,他在历史上最大的愿望,那肯定不是给刘备一统天下,而就是报仇雪恨,灭了曹军,杀了曹操才好呢,这个没错。可惜刘备是和曹操死敌不假,但是终究

    不是人家的对手,北方那是实力强,势力也第一,这个刘备他是比不上,肯定是啊。这那么多年下来,他们其实也没占到曹军多少的便宜,当然也是没被灭,拉着江东那边儿,反正北方确实,一时半会儿,那是灭不了他们就对了,这个没错。等魏灭了蜀,那都二六三年了。

    如果说不是三国鼎立了那么几十年,魏早日一统天下的话,那么也许就没司马家族什么事儿了,这个也是有可能啊。毕竟乱世的时候,没统一之前是一样儿,而等一统了之后,那就是另一个样儿了,确实如此。毕竟未统一之前,那是一个形势,而等一统了天下之后,那确实就是另一番形势了,没错。司马家族是有实力不假,可一统了天下时候,那形势的话,有

    实力的可不止是你司马家族啊。这个其实也是,乱世中司马懿有本事也能把握住机会,但是太平了呢,人家也未必就不能把握住机会,本事也是有的。所以说那个可能就又不同了,很正常,而不是像乱世中那样儿。并且魏能早几十年一统天下,显然那实力肯定是强大没边

    儿,所以说……这个现实是什么,那自然是很重要。这个历史上来说,魏国是最想不假,蜀和吴加一起,也是没能斗过人家。司马懿也是有本事,能把握住机会,这个也是没错。其他的,那就得说,这个乱世当中,人家眼光有、能力本事有,还能把握住机会,这个确实,

    别人就比不上了。谁说好事儿就肯定都是你司马家族的呢,这个也是没绝对啊,确实。这人家未必就不能把握住机会,当然到时候还得看具体情况,肯定没错。但是也保证不了其他世家大族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这个也是。谁不想自己家族更强大呢,肯定没错,还不一直都如此想法吗。这个肯定没错,他们世家大族出来的子弟,应该说从小所受到的教育,那

    就是怎么为家族做贡献,把家族发展更强大,基本都是那样儿。所以说世家大族的子弟,很多都是那样儿了,确实啊。这个家族给他们的教育就是,有家族才有你们,没家族,你们就什么都不是了。不过没有你们的话,那一样儿有家族,这个倒也是如此。家族的荣誉,那

    肯定是第一位的,要高于一切,甚至比你自己还重要。无时无刻,都要保护家族,其他的,那就一切对家族有利的,就要去做,不惜代价。所以说世家大族从小给他们的子弟都是那样儿的教育,这个也是注定了,从他们那儿出来的,没几个说不为家族着想的,确实。就像袁术那样儿,都傻x那样儿了,可其人确实,还是有想过自己家族的,哪怕不是时时刻刻,

    可确实也有啊。所以说都是那么个情况,这世家大族,还是不能退出历史舞台啊,至少马超和曹操/他们都知道,这对方对付不了,太多了,这他们还把持着不少人才,天下多少钱粮,那可都在他们手里。是,凉州军、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手里有钱粮是不假,尤其是凉州军,那确实是不少,没错。可抛开天下诸侯之外,天底下其他的钱粮,那大多还都是在

    他们世家大族的手里,这个一点儿没错。而且凉州军也好,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也罢,他们都是需要从世家大族那儿去买粮草的,这个一点儿没错。然后才是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些,他们手里也是有粮草物资什么的,可却不能和天下的世家大族他们比,这个肯定是。应该说

    大多数粮草物资,还都是他们那儿,不是在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那儿。钱财的话,富商巨贾倒是有,但是粮草什么的,那还得是世家大族更多,这个肯定是。这个时代的大地主不一定就是世家,但是大世家大族,那肯定是大地主,这个一点儿没错,要不他们怎么在乱世中

    生存?这个你没有粮,那肯定不行。而粮从哪来,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而是从地里种出来的,所以说没有土地,那肯定也是不行,确实。所以说哪个世家大族不是有一堆地,这个肯定是。而且他们可以说也是占据了天下最多的土地,这个马超他们可都知道,确实啊。可他也一样儿,这个事儿解决不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办法,你来个土地都归国家有了?

    那在这个时代纯扯,王莽怎么样儿,不一样儿不好使吗,真是。所以说也是,马超早就不想那么多了,这个确实。他倒是不知道穿越前辈都怎么做的,反正就差全宇宙无敌了,那是比棒子都厉害。反正不管别人如何,至少马超自己知道,自己是做不到啊,如今连有都打不

    过,就更不用说是其他的了,真的。没实力的话,什么都别说。而就算是有了实力,可你也得想想后果。万一你做到了之后,实力再一下大损,最后还得是让人有机可乘,那就不好了,这个也是,所以说……除非说你实力都宇宙级的了,那样儿的话,一个小小中原大地,

    那也不算什么啊。不过那样儿的事儿,马超是想都不敢想,确实已经都超出妄想的级别了,真是。话说如今连北方异族都解决不了,那还能说什么啊,这个也真是,所以……对他对凉州军来说,重中之重,当务之急,那就是早日一统天下,能解决北方异族的问题,不说是就要彻底解决,可也得差不多啊。至少是不让他们成为大威胁,就是如此,这个还真是,太他

    娘的难了,肯定是啊。对马超来说,两个事儿的难度,那是一个比一个大,一点儿没错。第一件事儿,这个要没兖州军和江东军,这如今三分天下,己方这几年也没说灭了他们,以后的话,到底还要多少年。还是那话,好了顺利的话,可能五年左右,差不多那样儿。可要

    是不好不顺利的话,也许十年还没灭了人家两军呢。而最坏的结果,那就是己方被人家灭了,那可真是,最不好的结果了。而等之后,一统了天下,还得解决北方异族的问题,这个也不是小事儿啊,确实如此,而这北方异族的话,他们总体实力应该说还超过了兖州军和江

    东军,这个也真是,你对上他们,基本更是没什么胜算了,就是这样儿。这个对手的实力太强,不一般啊,对上了没胜算啊,而且他们北方异族可不会看你一统天下之后,几年都没什么动作,让你休养生息?那不开玩笑吗,北方异族虽说是没有顶级谋士什么的,可他们也不是傻子好吧,这个真不是啊,所以说你想让他们不过来,让己方多休息几年,可人家会给

    你机会吗?答案是显然不会,马超很清楚,北方异族在一统之前就算不过来,可中途没准就来了,再晚之后肯定马上就得南下,这个自己还是知道的,毕竟他们也不傻,不可能给你们中原大地那么多喘息机会,这个确实。而如今他们没什么大动作,那是因为他们要憋着一

    个大动作,想让你们中原都抵挡不了,他们一顿劫掠,随便抢,这样儿能顶多少年的,所以说他们那点儿心思,其实马超也是知道的,确实。

第八二三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九)

    而等之后,一统了天下,还得解决北方异族的问题,这个也不是小事儿啊,确实如此,而这北方异族的话,他们总体实力应该说还超过了兖州军和江东军,这个也真是,你对上他们,基本更是没什么胜算了,就是这样儿。这个对手的实力太强,不一般啊,对上了没胜算啊,而且他们北方异族可不会看你一统天下之后,几年都没什么动作,让你休养生息?那不开玩

    笑吗,北方异族虽说是没有顶级谋士什么的,可他们也不是傻子好吧,这个真不是啊,所以说你想让他们不过来,让己方多休息几年,可人家会给你机会吗?答案是显然不会,马超很清楚,北方异族在一统之前就算不过来,可中途没准就来了,再晚之后肯定马上就得南下,

    这个自己还是知道的,毕竟他们也不傻,不可能给你们中原大地那么多喘息机会,这个确实。而如今他们没什么大动作,那是因为他们要憋着一个大动作,想让你们中原都抵挡不了,他们一顿劫掠,随便抢,这样儿能顶多少年的,所以说他们那点儿心思,其实马超也是知道

    的,确实。这个也是,他们那样儿的想法,那其实都是很正常的,这个是不错。马超觉得自己是他们的话,其实也是那么想的,这个也是,所以……北方异族的话,他们不可能没点儿想法,而他们想法,马超觉得就应该是那样儿,这个自己所想,那还是挺对的,所以说己方的压力到了,可不是。这北方异族不是进攻并州就是凉州,幽州的话,那不是最强的鲜卑

    要去进攻的,他们进攻主要还得是并州,所以说己方那首当其冲,没什么说的。这谁让他们鲜卑其实就在并州边儿上呢,那是没办法啊。这个也确实是,如果说鲜卑他们要是都在幽州那边儿,马超估计也是没那么大压力了,但是没那样儿啊。而他也确实,不得不说,这就

    算是不在并州,在幽州那儿,可也怎么都是威胁大汉,这个一点儿没错,所以说马超怎么都得是想着解决北方异族的问题,现在不行,一统了天下之后,那总是要那么去做的。至于说最后结果,那谁知道了,反正说自己和己方尽力,这个肯定是啊,毕竟他们的威胁太大。

    这就是问题,确实。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是威胁,可在马超看来,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汉人,该有的底线,那还是有的。别看曹操是让兖州军屠杀过徐州百姓,可之后也就没那样儿的事儿了。但是换成异族的话,还是那话,那来个屠杀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这点钱确实也没错,所以说异族才是大威胁,曹操和孙策他们做不出来的事儿,北方异族基本上都

    能做出来,这个……曹操也不过就让兖州军屠杀过一次,可北方异族的话,真要让他们大举南下的话,那么一次两次,那确实都是少的了。反正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发疯了,就来一次屠杀,毕竟杀的都是汉人,对他们来说,毫无压力,就是如此。而且为了利

    益的话,他们也是可能那么去做,很正常,这个马超知道。其实放到曹操放到孙策他们那儿,他们也是清楚啊,而他们要是马超的话,也一样儿是有大压力。别说是马超了,就说如今的话,他们就一点儿没有压力?那显然不可能,多少还是有的,这个没错。毕竟北方的大举威胁,那就不光是凉州军了,而是整个中原大地,这个不得不说,和他们都有着直接的关

    系。确实,就算说北方异族和马超大战,他们都不会觉得就说和他们就没半点儿关系。说起来曹操和孙策的话,确实还是,他们有矛盾的一方面,哪怕没那么多,可也有点儿。就是他们既希望凉州军的实力损失,可却也不希望北方异族的实力增加,这个肯定也是没错。可说实话,凉州军实力大损的话,北方异族肯定也是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这个不是他们想

    要的。前者的话,那确实是,可后者,那显然不是啊。他们都知道,北方异族的实力,总体确实是超过了凉州军,其实这个不是什么好事儿。在他们看来,要是双方实力都差不多的话,那样儿是最好了,可显然,没那样儿啊。不过那只是理想状态下了,而他们所希望的,

    就宁可是让凉州军最后胜了异族,也不想说异族占到什么大便宜。而曹操和孙策,两人也是知道,这个马超凉州军最后就算是赢,那也只能是个惨胜,八成是那样儿了,所以说那个才是好结果,这个他们是如此认为的,确实。所以说北方异族和凉州军要战的话,他们是那

    么想的。毕竟他们都根本还是汉人,而和异族没什么关系,反而还是敌对,这个没错,所以说他们更多还是希望凉州军占优,而等他们胜了北方异族后,他们两军再和凉州军战,就是如此,如果说异族之后来了的话,己方两方还都在的时候,那么就是要这样儿。这个其实马超也想到了,而他肯定是不希望北方异族那么早来的,一直都是啊。不过来了也没办法,

    那个也正常。总体来说,是不想让他们来,而他们来了,那也只能说是战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大用啊,真是。其实仔细一想,这个也确实是,人家都来了,你是想不想,你都得去战,可对方未必就会大战,毕竟那个必须要承认,如今北方异族,不是以占地盘儿为主,他

    们还是想着劫掠,去抢,这个才是根本,就是。如果说他们想着占地盘儿的话,那么没准就是要大战了,而且很大可能要进击中原,要灭了汉人,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吧,马超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异族那个作风,确实。你能指望他们对汉人好吗?这个就不用说了,那根本

    就指望不上啊。如果说就是汉人占了他们异族的地盘儿,是,也对他们不会太好,可总不至于说是动不动就屠杀他们普通的百姓,这个还是不会有的,那都是异族的专利啊,马超就是这么看。当然不是说汉人就不会那么做,至少自己又不是说没那么做过,所以说这个也是,看具体情况吧。反正以马超看来,这北方异族都那么对待己方百姓了,那么己方就算是做出

    点儿反应,那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确实。当然了,在一般的情况下,他觉得自己是怎么都不会那么做,可你异族先屠杀汉人百姓在先,那么被自己抓到机会的话,报仇和报复,那还不是应该的吗,真是。这个有仇报仇,有怨抱怨,这个肯定没错。连圣人都说了,何以

    抱怨,以直报怨,是吧,所以这个也是如此。既然北方异族他们能做初一,那么咱们也是能做十五,很简单。风水都轮流转呢,所以说这个肯定没错啊。其实仔细一想,也就是如此了。在马超看来,他的想法中,确实是不想屠杀百姓的,哪怕是异族,他们那属于全民皆兵的情况,但是终究他们并非是那些士卒,更多就只是老弱妇孺,可他们确实,也是和汉人的

    老弱妇孺不同。汉人的老弱妇孺,那就真是老弱妇孺,一点儿都不假。但是异族的老弱妇孺呢,他们有时候甚至比汉人的士卒还厉害,人家上马能弯弓射箭,下马也能拿起武器战斗,这个汉人百姓绝大多数都不行啊,更何谈是老弱妇孺了。确实,就马超他自己所了解的来说,也就是北方的几个州,像幽州、并州还有凉州,这么几个州,主要就是这三个州,尤其是挨

    着异族地盘儿的边郡,只要那些地方的百姓,才能算是真正说有点儿功夫什么的。当然了,这个其实还是不能和人家北方异族比了,这个马超知道。毕竟老百姓也想是防护着自己自己家,生怕异族过来,这个肯定是,所以说……总体来说,就这三个州,百姓那绝对是民风剽

    悍,这个不剽悍也不行,就怕异族啊。不过总的来说,这异族要是真来了,他们其实也都不能太好使,是有人能逃过一劫什么的,可绝对不是所有啊,这个也是没错。可以说要是连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他们士卒都顶不住的话,那么你普通老百姓的话,那不是更不好使了,真

    的。这个确实啊,你老百姓再强,可有多少能比得过正规军的,确实,之前黄巾不就是例子吗,这个确实。农民起义的话,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人家都是变成了正规军,要不然的话,那最后还得败。李自成的农民军怎么样儿,先是赢了,可最后还是败给辫子军了,人家后者可是正规军,不是你什么农民起义的。这个真没错,农民起义军,和人家满洲八旗,虽

    说后者是异族的人马,这个没错,但是人家那战力,其实是要超过当时的明朝军队和李自成的农民军的,这个没错。要不然的话,满族人虽说也不少,可终究不能和汉人比,他们怎么夺天下?这个不也得是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而且他们也是,这有来屠杀,又整什么文字狱

    的,说起来归根结底,那都是要维护他们的统治,就是如此。而实际也确实,至少他们是做到了,用少数的人,来治理了天下,满人汉人都有,不过最后也实在是太憋屈了,说是历史的罪人,那是一点儿没错。不要给他们辩护,有什么争论的,反正最后是赶上他们治理

    天下了,那么该骂的,就是他们。如果说是换成了其他人,也一样儿结果的话,那么也都是少不了被骂啊,正常。毕竟一八四年之后,华夏都成什么样儿了,就不用再多说了,这个真是。最基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多少都让外国佬给抢走了,这个一点儿没错吧,拿不走的还知道给毁了,这他娘的当时的外国佬太可恨,真是,更别说是死了多少人了,那

    都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了,太多。没什么说的了,这还只是一个事儿而已,再多说,全是眼泪啊,真的。反正那个时候,真是,什么丧权辱国,什么……反正你知道的词语,基本上看那个时候,就都清楚了。以前历史朝代的话,最多也就是让异族,是吧,可从历史来看,异

    族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融合,也是可以讲究大团结的,毕竟都是华夏民族的那么一支。可那外国佬,那就彻底是老外了,和异族都没法比,那彻彻底底不是和汉人一伙儿的,所以说……更多的,那是连种族都不同,这咱们是黄种人,可他们一堆都是白种人,这个区别可大了去

    了,而且他们是比较歧视白种人以外的肤色,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种族歧视什么的,那些人还少了,确实是不少啊,现在都那样儿,更别说是古代了,真的,所以时候这个也确实,外国佬……如今的话,马超觉得是从最近都历史开始改变,以后的话,反正改变是一定的了,那么基本上只能是比历史上更好更强,这个他还是相信的,并且如今这个时代,你也必须要

    说,其实比历史上的大汉,还要强,确实,毕竟人口多了那么多,这还是黄巾之乱之后的,之前呢,那只能是更多啊,真是。所以说马超那是有信心如何如何,而自己做不到的,不代表说自己子孙后代也做不到啊,一代比一代强,那才对,发展了,真的,所以说他是有信心

    做好做强做到,自己不行,那还有子孙后代,而如今自己要做的,就是一统天下,解决异族的问题,还是那话,哪怕就是暂时解决也好。

第八二四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十)

    可那外国佬,那就彻底是老外了,和异族都没法比,那彻彻底底不是和汉人一伙儿的,所以说……更多的,那是连种族都不同,这咱们是黄种人,可他们一堆都是白种人,这个区别可大了去了,而且他们是比较歧视白种人以外的肤色,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种族歧视什么的,那些人还少了,确实是不少啊,现在都那样儿,更别说是古代了,真的,所以时候这个也确

    实,外国佬……如今的话,马超觉得是从最近都历史开始改变,以后的话,反正改变是一定的了,那么基本上只能是比历史上更好更强,这个他还是相信的,并且如今这个时代,你也必须要说,其实比历史上的大汉,还要强,确实,毕竟人口多了那么多,这还是黄巾之乱

    之后的,之前呢,那只能是更多啊,真是。所以说马超那是有信心如何如何,而自己做不到的,不代表说自己子孙后代也做不到啊,一代比一代强,那才对,发展了,真的,所以说他是有信心做好做强做到,自己不行,那还有子孙后代,而如今自己要做的,就是一统天下,

    解决异族的问题,还是那话,哪怕就是暂时解决也好。这个是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而且还都不小。马超的话,他虽说不总说,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提到异族,怎么他都得说一下北方异族,让众人都知道自己的态度,关键是北方异族,那就是敌人,是大敌,甚至都超过了兖州军和江东军,如此。好歹后二者的话,怎么都不会说要去灭了汉人什么的,但是北

    方异族呢,他们却有那样儿的想法,这个是。他们那个性格,就马超所了解的来说,有多少异族都想着,这汉人实力没说是那么太强,甚至不如己方族人,可却占据着天下最好的地方。当然了,异族尤其是北方异族,他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种地什么的,但是那个嫉妒之

    心,那却从来都没少过,这个是一点儿不错。所以说他们是要抢劫,要劫掠汉人的所有东西,哪怕就是人,那也得抢了,这个就是他们的想法。反正是不嫌人多,这个肯定是,而有汉人在,还能说是找点儿什么乐趣之类的,不管说是男女,所以这个……在马超看来,这非

    我族类啊,其心必异,你是别指望着他们能如何如何,这个真别想,确实。到最后了,那还得是谁的拳头大,那谁就是老大,小弟自然也是听老大的,就是如此。在马超看来,那确实是,己方要实力比异族强,那么他们北方异族,那就是小弟,己方是老大,就那么简单。到时候别说是被他们进攻了,还南下?己方不说灭了他们,那就已经是好的了。当然这个比

    妄想还不靠谱啊,这个他是知道,确实。其实如今实际情况,可一点儿没有。是,马超可以说,如今的己方,凉州军的话,那是超过了有的个别的异族,他是知道,这个也没错。可那一共才有多少?这个是不是,你想多,那对不起,没有那么多啊,就那么两三个,也就是

    那样儿了,真的。尤其是北方最强的鲜卑,这个不是说你灭人家的问题,而是人家能让你,不说能灭了呢,但是让你伤筋动骨,那未必就是他们做不到的。好在鲜卑是早就分裂了,分成了三大部分,所以说在马超看来,其实这个就是最好的。所以说幸好不是檀石槐的时代,而其人死的太好了,这个还得感谢当年的吕布。历史上的话,其人身死肯定和吕布没什么关

    系,可在这个时代,檀石槐就是挂到了吕布手里,马超也是见证者之一了,当年一起出征的人,如今确实是没几个了,包括士卒,真心没几个了,真的。所以说虽然他也是怀念过以前那些事儿,但是却都没什么大用,没错。人都没有几个了,你就算是再想,那也真心是没太大用了。当年的吕布、高顺、张杨他们。要说前面两个,自己也是没有说太多接触,但是

    张杨,那绝对是够朋友,至少马超就一直那么认为的。其人没什么太大野心,可惜最后还是败在袁绍手里了,终究是自我了断,而不想别的。其实在马超看来,不管说张杨投靠吕布还是说跑这儿来,那其实都比他当年在并州强,可他没那么选择啊。如果说张杨当时投靠了

    吕布的话,那么现在很大可能是在曹操手下,当然在孙策手下或者说是在自己这儿,那也并非就没有可能,确实。张辽不就去了江东吗,所以说这个也是,一切皆有可能啊。至于说到自己这儿,好歹他更熟悉自己,比起曹操和孙策来,张杨自然是和自己最熟,而且还都是

    朋友,这个一点儿没错。不过也得说,自己那稚叔兄啊,可以说也是好面子,所以这个……确实,可能他不好面子的话,也许就是另一种可能了。马超对此,他也是表示遗憾,也是没办法,这个就算是自己再重活一次,那都未必能解决好当初的事儿,所以说也确实,都没办法,真是。不是他就没信心,实在是马超也想不出来,信心这到底是在哪儿呢,确实啊,这

    个也是。所以这个,其实也,怎么说,他是觉得没办法,张杨那人那性格,你要直接说让他过来,那么就是彻底他不会过来了。毕竟有些事儿就是那样儿,不是你能够改变的,就像之前张杨的事儿,马超就是如此认为。当然了,有的人,那更是改变不了,很正常,就像他

    张杨,所以说这个……当初的他是有遗憾的,就说如今也是,马超自己心里最清楚,确实是。也许自己还是不能让张杨到自己手下来,可也许是能让他活着,除非说其人一心求死,那样儿的话,自己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了,那样儿的话,并非就是一定的,也许,反正,差不

    多吧,马超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反正也许是有能改变的吧,不过更多的,他还是依旧觉得改变不了,毕竟张杨那个人,自己还是知道的。所以这个自己要是再有一次机会的话,那也只能是说尽力了,就是如此。马超的话,确实是保证不了什么啊,太正常了。毕竟那个不确定的因素真心是多啊,这个一点儿没错。这要是没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那就好

    了,肯定是。可那也不过就是想想而已,是吧。可想法是挺好,那不假,可却没那么简单。最基本的,当年的事儿,袁绍就是不想让张杨好了。这个在他看来,这张杨不过就是路小诸侯而已,就只是个太守,而自己呢,那不管说是己方冀州军的实力,还是说自己的势力,那

    确实都不是张杨那么个破太守能比的,没错。就说自己手底下的太守,那可不就多了去了,就是啊,不缺他张杨一个。那么其人要是识时务的话,投靠自己,加入己方,那么还算是好,这个也就算是皆大欢喜了,可其人那个态度……确实是让袁绍不爽了,好歹其人是出身世家,别管怎么说,哪怕是庶子,可却是家族中人最为看重的子弟,那自然不是其他人能比的。所

    以说他那个性格也是,说是唯我独尊,其实也差不多了,那个就是袁绍,年纪越大越糊涂的一个,而且基本上是谁都看不起了,这个就是其人,确实那样儿啊。所以说张杨他只要不加入冀州军,不投靠袁绍的话,那么他的结果,其实是可想而知。反正从袁绍那儿来说,那是怎么都不可能放过他的。而从其人本身的性格来讲,那么结果其实也就是注定了,这个也

    确实是那样儿,所以……如果说张杨那么不给他面子,袁绍还能放过其人的话,那么他也不是那世家出身的袁绍本初了,确实。要说他想要张杨死,绝对不是怕他之后报复什么的,袁绍其人和冀州军的实力,他是怎么都不会怕张杨一个小小诸侯。可是其人不投靠自己不加

    入己方,这个让袁绍面子大损,这个事儿那就必须要计较一下了,肯定是啊。对他来说,对方败了,那就更没什么威胁了,可其人是必须要死,要不然的话,自己面子往哪儿放?这就是袁绍,他看重自己面子,那可比很多东西都重要,没办法,其人就是那性格,曹操还有

    马超,他们可都清楚。而其人别看也是和世家大族打交道,让他们在战事的时候拿出来更多的钱粮物资。这个事儿在袁绍看来,那不是自己拉下面子去求他们如何如何,而是以实际来逼迫他们,让他们就范,就是如此。而实际其实也差不多,不是说他去求世家大族,而是直接给他们威逼利诱,世家大族的眼里,那袁绍终究是比马超比曹操强啊,所以说他们也是

    妥协了,这点没错。因此,在袁绍看来,那其实是另一样儿了,和面子什么的,关系不大。你要让自己低三下四去求那些世家大族,那绝对不可能,哪怕就是己方被灭了,袁绍他也做不出来那样儿的事儿。这个就是他袁本初,世家出身的袁本初,他的骄傲是不允许其求谁,

    哪怕世家大族,那也不行。可以说其人好面子什么的,可确实,袁绍那么做了,他也是没求谁,虽说最后也是失败者,但是在历史上,他也是写下了一笔。袁绍在年轻的时候,那还是个有志青年,但是越老是越完,和曹操的差距可就越来越大了。年轻时候,其人可不比曹

    操差,甚至有的地方,那还是要超过对方的。不过那终究是少年时代了,这之后年纪大了,真心就没有年轻时候那样儿了,确实。年轻时候,袁绍和曹操/他们关系都不错,好朋友,可年纪大了,最后都是敌对,甚至就是要灭了对方那种,这个也没办法。那肯定就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儿了,这个也是。所以说人也是,都得变,不过就是改变大小罢了。从来不改变的,

    有吗?反正事物都是处在一种变化中,这个倒是,都在变啊。也许短时间内的话,是不会变,可时间一长了,那么还能不改变?这个你相信吗,有那么久都不会变化的吗?反正袁绍还有曹操,他们可都没有。不过不一样儿的是,袁绍是年纪大了老了,他糊涂了,没有年轻

    时候的那样儿了。至少其人年轻时候还有果断的一面的,这个一点没错。就看其人敢和董卓正面硬刚,就足以说明问题。别管其人是什么心理,可别人没多说的时候,袁绍就敢拔剑出来和董卓对着干,这个他年纪大了就没有那么果断了,确实。而曹操呢,人家年纪大了,

    反而还比以前更强了,在有的地方上,所以说袁绍的败亡,那是注定的,关键是他们冀州的对手,可不光只是兖州军,还有马超凉州军,那没办法。历史上他们冀州就那么占优的时候,都让人家曹操给败了,那么就更不用说之前是人家兖州军加上了凉州军,那可比历史上的阵容还要强大多了,这个一点儿没错,那么你袁绍冀州军,也只有败亡一途了,关键你当

    主公做老大的还没那么果断了,耽误事儿啊。如果说光有兖州军或者凉州军的话还算好,毕竟冀州军实力也不是吹出来的,袁绍天下第一诸侯,那也不是假的,这个还是没错,所以说就算最后不能保住地盘儿,可怎么也比受到兖州军和凉州军的联合进攻强啊,这个肯定没

    错。可他们一被两军对上,这个可以说就完了,虽说一开始袁绍肯定没那样儿的想法,不过这之后的战事确实也是不给力啊,这个没办法。

第八二五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十一)

    别管其人是什么心理,可别人没多说的时候,袁绍就敢拔剑出来和董卓对着干,这个他年纪大了就没有那么果断了,确实。而曹操呢,人家年纪大了,反而还比以前更强了,在有的地方上,所以说袁绍的败亡,那是注定的,关键是他们冀州的对手,可不光只是兖州军,还有马超凉州军,那没办法。历史上他们冀州就那么占优的时候,都让人家曹操给败了,那么

    就更不用说之前是人家兖州军加上了凉州军,那可比历史上的阵容还要强大多了,这个一点儿没错,那么你袁绍冀州军,也只有败亡一途了,关键你当主公做老大的还没那么果断了,耽误事儿啊。如果说光有兖州军或者凉州军的话还算好,毕竟冀州军实力也不是吹出来的,

    袁绍天下第一诸侯,那也不是假的,这个还是没错,所以说就算最后不能保住地盘儿,可怎么也比受到兖州军和凉州军的联合进攻强啊,这个肯定没错。可他们一被两军对上,这个可以说就完了,虽说一开始袁绍肯定没那样儿的想法,不过这之后的战事确实也是不给力啊,

    这个没办法。确实,要是能赢了凉州军和兖州军两军,那就都好了,可显然是没有啊。事实就是人家赢了,而不是你冀州军赢了,就是如此。历史就是改变不了的了,其实再重来一次的话,就袁绍其人那性格,八成还得败一次,真的。确实,然后马超和曹操/他们,继续是赢着,如此吧。所以这个你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肯定是不行。还是之前那样儿的话,

    那肯定是不行啊,还像之前那样儿,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一个,也是和之前一样儿了,就是如此。这个也是没错,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那么一切就都别说了,你别说是袁绍了,就天王老子也不好使。所以说这个根源在什么地方,还是比较明显的。马超和曹操/他们可都

    知道,那确实啊。其实就算是袁绍,他就算是不知道,可败亡之后,那应该是明白了,不过再如何,其实都已经晚了,无力回天啊,肯定是。袁绍本事是有,这个没说的,但是其人老糊涂,这个也是不错。年纪大了,就没年轻时候那样儿了,是能在历史上写下一笔,可终

    究是失败者。成王败寇,向来都是如此啊,更不用说是历史了,更是如此啊,确实。这就是现实啊,一点儿不错。不那样儿也不可能啊,都是了。事实就是冀州军在有的不比凉州军和兖州军差,甚至还超过对方了,那也是。可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不行,袁绍比不上马超和曹操,所以输了其实也对。当主公做老大的,那就是全军的决策者,这他(们)要是糊涂了,

    那么确实就要把全军给带进坑里,真的,都要到那万劫不复之地啊。所以说一个好的主公老大,那确实是很重要。就像凉州军、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如今他们能有如今的实力,如今的势力,三分了天下,可不光就是因为手下人的关系。很大程度上,那还是他们当主公做

    老大的英明决策,差不多就那样儿。就袁绍袁术那样儿糊涂的,也是早就被灭了,正常。刘表年轻时候也行,可老了也不行,所以还是被灭。就刘备的话,他还算是个人物,可惜在天下就剩下四路诸侯的时候,他们和江东军还不同,所以说兖州军加上江东军也不可能死命保住他们,所以说一样儿被灭了。这个倒是和当主公做老大的没最大关系,毕竟刘备可没糊

    涂,但是马超就看不上他啊,这个也是没办法了。而且事情都已经到了那个地步了,到了那样儿的情况了,凉州军是无论如何,那都是要灭了刘备他们的,不管兖州军和江东军都是什么意思,都阻挡不了他们,这个一点儿不错。所以说刘备是注定了被灭,不过就是时间问题罢了,谁让他们最弱呢,这个没办法啊。如果说换成是江东军最弱,那么凉州军也许就改

    变他们的目标了,这个也不一定啊,确实。虽说这其中还有其他的事儿,而且凉州军距离江东军,中间还隔着荆州隔着刘备的地盘儿,这个其实不算是最大的问题,确实。对凉州军他们来说,肯定也是能得到更大更多的利益,那个才是最重要的,哪怕是千难万险,可也得

    去做啊,这个一点儿不错,确实如此。并且还得说,这个灭当时最弱的那个,那才是符合当时他们的利益,这个也不错。而且你灭刘备,曹操兖州军那边儿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要去灭江东军,那么他们就不能那样儿了,这个马超和凉州军他们可都知道,真是。

    所以说兖州军对待刘备和江东军,那确实是有差别的,一直都是啊,这个也正常。毕竟曹操和刘备他们之间的关系,曹操和孙策他们之间的关系,那确实都是不一样儿,大不同。一样儿就不对了,不管说是曹操对刘备,还是说刘备对曹操,其实双方都是很想把对方给灭了,这个确实也不错,一点儿不假。而曹操和孙策,孙策和曹操,他们就不同了,还是不一样儿

    的。当然了,孙策和刘备,刘备和孙策,那也是不同,真是。都是各自有各自都想法,这个也是。所以说他们是各怀鬼胎啊,可以这么说,因此,那最后的结果……刘备被灭,而人家兖州军和江东军都是好好的,甚至他们势力还都增加了点儿,并非所有利益都让凉州军他

    们给占了。这个可以说不光是凉州军啊,就刘备被灭,那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可都是得到了好处,这个没错,不过就是多少的问题。实际上他们是没有凉州军得到多了,就是如此。可也是正常,毕竟凉州军他们才是灭刘备的主力,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只能说是在最后

    有所动作而已,如此。可哪怕是如此,他们也是得到了点儿利益,虽说那肯定是比不上凉州军的,可终究是聊胜于无啊,这个有就总比没有强比没有好,肯定没错。对两军来说,也都是那样儿了,一点儿不错。而曹操兖州军,他们更希望刘备被灭,这个肯定没错,哪怕他们其实也想了,也许对方不被灭,那么对己方好处能更多点儿。可对方被灭了,己方就想那

    好处,其实也就可以了。兖州军多少人,几乎就是所有,他们可都是看不上刘备,看不起其人,哪怕他是大汉皇叔……这个不是其人身份决定的,而是当初他和他们一方与兖州军的关系决定的。如果说不是当时曹操知道怎么也不能动刘备,之后其人又给他骗了,那么也许

    刘备就真是要被曹操给咔嚓了,那事儿也不是说没可能,确实有可能,甚至就那样儿。可是刘备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曹操和兖州军众人都不能动手的时候,这他算是比较幸运了,一点儿没错。如果说他要真是没赶上一个好时候的话,那么肯定就是另一个样儿了,至少能那么平安跑了,除了说损失人马之外,刘备可没损失什么,反而还比之前其实强点儿了,这个

    真是。所以说这个也是,刘备总体来说,他没损失那么多,当然这个是和他最开始比,官职也不过就是个县尉,之后都成州牧了,还是天子认可的大汉皇叔,这个可以说是有那么个正统的名儿,很重要。确实,对于大汉很多人来说,很多百姓来讲,刘备姓刘,关键还是大汉皇叔,这个身份太重要了,因为这个就代表了正统,就是如此。这个对他来说,那其实就

    更重要,要知道刘备其人,他可不光是会忽悠那些,那是他一大特点不假,可其人那身份在那儿摆着呢,确实也是要让不少人不能忽略了,真的。还是那话,有人是刘备给忽悠上他贼船的,那个不假。可也有多少人,那就是因为他刘备的名声,他刘备的身份,最后才投靠

    他的,好歹其人是大汉皇叔,而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都不是汉室宗亲,这个和刘备是不能比的。至于说其人真假什么的,那个重要吗?真心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备这个大汉皇叔可是刘协亲口承认的,这个才最重要,确实。所以说其人这个真假,那都不重要,只

    要刘协这个皇帝人口,那么假冒的也是真的,就是如此。毕竟刘协还是大汉的正统皇帝,哪怕他是傀儡,可也是正统,那是写进史书里的,就是啊。所以说其人亲口承认了刘备这个皇叔,那么不管他之前是真是假,这之后就都是真的了,那也是要写进史书中的,就是这样儿。所以说天下多少人,那都是看着这个,他们有了不少心思。哪怕马超凉州军实力强,曹

    操兖州军势力也不弱,孙策江东军至少也是能守住一隅,可还有那么多人,算是前赴后继去投靠了刘备,给其人卖命,这个不得不说,就是因为他姓刘,他刘备刘大耳朵是大汉皇叔,而其他人都不是。以前益州还有个刘焉,荆州还有个刘表,就是扬州也有刘繇,幽州有刘虞,

    四人可都是大汉宗亲,一州的州牧。可刘虞是早败了,刘焉也是早挂了,刘繇一样儿不是人家对手,最后就刘表是能坚挺一下,不过最后也是没挺住几年,所以说刘备这个汉室宗亲,那也是那个时候天底下唯一的一路汉室宗亲身份的诸侯了,这个可以说对于一心要报效汉室

    的人来说,自然是很重要,真是。有的人那确实,是被刘备给说服了,毕竟其人还是比较能说的,能劝说住一般的人。当然那是往好听了说,不好听的,那就是其人能白话,会忽悠,马超就是那么看的,其实也是事实好吧。当然也有人,那就是因为其人的身份,才投靠了他。毕竟刘备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最好的优势是什么,其实就是这么个身份。所以基本上和别人

    见面都得说起自己是汉室宗亲,还别说,这个真有用啊,还有大用。不知道有多少人就因为这个投靠了他,还真是。或者说这个也算是首选,或者说有的人并不是就想投靠刘备,不过是一种选择,可因为其人是汉室宗亲,大汉皇叔,之后又被他给一忽悠,这事儿也就成了,

    投靠了刘备,给他卖命了。所以确实,也不得不说,一个汉室宗亲,大汉皇叔的名头儿,那放到了刘备身上,那是有大用了,如虎添翼啊,一点儿不错。他还没被承认的时候,见着个人明里暗里都得说自己是汉室宗亲,而等天下认可了,那么更是在这自己名声上大做文章,

    这不就是他刘备刘玄德吗,刘大耳朵,马超尽管说是再看不上其人,可也得承认对方的本事,那是有,还不小。是啊,还是那话,没本事的话,在历史上,其人能三分天下吗,关键是还当皇帝了,这个也算是到头儿了,至于说没能一统天下,那很正常,就看北方那么强,这个其实也不容易啊。连江东那边儿,他都没打过,就更别说是北方了,历史上来说,不就

    是他们和江东联合,最后也不是北方曹魏的对手吗,这个就是现实,也是事实,就是如此啊。刘备他本事是有的,这个没错,可蜀汉终究是没那么大的实力,要是有北方那样儿的实力的话,就好了,可惜没有啊,这个是。所以说蜀汉也是第一给被曹魏给灭了,公元二六三

    年,蜀汉是彻底成为了历史,之后刘禅那么大年纪了,还知道来个乐不思蜀,二八年,东吴也是被灭,三国时代是彻底结束了。

第八二六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十二)

    他还没被承认的时候,见着个人明里暗里都得说自己是汉室宗亲,而等天下认可了,那么更是在这自己名声上大做文章,这不就是他刘备刘玄德吗,刘大耳朵,马超尽管说是再看不上其人,可也得承认对方的本事,那是有,还不小。是啊,还是那话,没本事的话,在历史上,其人能三分天下吗,关键是还当皇帝了,这个也算是到头儿了,至于说没能一统天下,

    那很正常,就看北方那么强,这个其实也不容易啊。连江东那边儿,他都没打过,就更别说是北方了,历史上来说,不就是他们和江东联合,最后也不是北方曹魏的对手吗,这个就是现实,也是事实,就是如此啊。刘备他本事是有的,这个没错,可蜀汉终究是没那么大的

    实力,要是有北方那样儿的实力的话,就好了,可惜没有啊,这个是。所以说蜀汉也是第一给被曹魏给灭了,公元二六三年,蜀汉是彻底成为了历史,之后刘禅那么大年纪了,还知道来个乐不思蜀,也是不容易,公元二八年,东吴也是被灭,三国时代是彻底结束了。也

    是,这不就看出来实力的好处,那绝对是王道啊,一点儿没错。这个也是,你没实力,那就只能是被灭,有实力,你才能说去灭了别人,如此。当然了,你没有实力,却可以联合那有实力的,最后一样儿是能灭了啊别人。而这个可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还很有可能,甚至就那样儿了,正常。其他的,你这没实力的话,那就不用想太多了,不被人灭,那

    就算好啊,真的。像刘备一方没实力,他们被凉州军灭了。而江东军呢,他们当时也没说比刘备一方就强很多,可他们却一直都没有被凉州军灭,反而还三分了天下,这个却不是刘备能比得上的。所以这个就得说,你有个盟友,关键是盟友关键时候能拉你一把,这个其实

    很重要。至少对江东军来说,反正兖州军就是那么做的,而刘备一方的话,对不起,他们确实是没有那么一方那么对他们。兖州军的话,其实归根结底,他们还巴不得刘备一方被灭呢,所以……如果说兖州军不是那样儿的想法,那就有意思了,可显然,他们确实是那么想

    的,这个没错。毕竟这还得说是那话,他们刘备一方,那和江东军就是不一样儿啊。至少江东军从根本上来说,也和兖州军敌对不假,可孙策却没刘备那样儿,是让兖州军众人都想尽早除掉的一个,这个他还没那么讨厌,确实。可以说兖州军多少人都想刘备就那么挂掉,可他们却没想孙策如何如何。而也是,他们和后者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接触,倒是和前者,

    那接触是多了,一点儿不错。关键是他们根本就没几个能看得上刘备的,还都可以说是看不起看不上其人,所以说这他们还能想对方好吗?这个肯定是,他们没想对方什么好,所以说……因此,这江东军和刘备一方,那根本就是不同的,在兖州军那儿,那区别可是大了去

    了,确实如此啊。其实别说是他们了,就在马超那儿,其实也都一样儿,这个没错,所以说马超早早就要灭刘备,之后再说孙策江东军什么,这个里面也是有他看不上刘备的原因,真是。要说其人能看得上对方的话,不说就一定会去改变,可也是,有些地方和之前,那会有所不同,这个也正常,不过事实还是他看不上看不起其人,这个一点儿不错,一直都是啊。

    这里面就有区别对待了,对刘备,马超是那样儿,看不上啊,看不起啊,太多了,这个不用说太多。而对孙策呢,他还是能看得上眼的,这个一点儿没错,如果说不是那样儿的话,马超当时也不会说去明里暗里去帮他们江东一把了,这个里面也是有他看重孙策的原因。换成是其他人的话,去他娘的,没有人争天下,那才是好呢,这个确实啊。不过马超也是知道,

    就算是没有自己,如今的孙策也一样儿是能带着江东军和自己还有曹操三分天下,这个他们还是能做到的,不过就是时间问题,早晚而已,如此。当然了,如果说没有之前自己相助,那么他是相信,江东军有如今的实力的话,那是要晚那么点儿,就是这样儿,所以说这个其

    实也是,早晚的事儿,时间问题罢了,马超还是知道的,所以说自己当初的话,其实最多也就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让这个提前了,反应更加剧烈了,也就是那样儿了,真的。别的不说,就说马超能给自己给己方竖立起来一个大敌吗?那真心不可能啊,他得有多傻x,

    才能做出来那样儿的事儿?所以说那个是不可能的,他也没那想法啊。这个也是,比起给自己给己方竖立起来一个大敌,马超自然是更喜欢去灭了一个己方的大敌,甚至就灭杀对方在萌芽之中。可说实话,没有那样儿的机会,这个一点儿不错,从当初的曹操、刘备,到之后的孙策,他都没有什么机会,这个也是没错。别看当时他和曹操还是朋友,这个确实,可

    马超清楚,自己要真是当个刺客刺杀曹操的话,如果说一下能成功了,那确实是,好像挺好,可万一一下没成功,曹操也不是任你拿捏的一个,人家好歹也有二流武艺呢,不是你对手,可他能跑啊,你追不上就是事儿。而且还得说,确实马超也不屑于去用,并且真心是成

    功不了,这个也是。而刘备和孙策他们,那更不用说了,前者从来都是非常防范马超的,这个没什么机会。后者的话,虽说没那么多防范,但是武艺可比曹操比刘备还强,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刺客能杀得了的。要说历史上孙策中箭最后挂了,那纯粹是他命不好,那个确实是

    怨不得谁。那确实是,你倒霉就没有办法了,如此奈何啊。不过马超可不认为自己要是刺客孙策,或者来个刺客什么的,对方还倒霉?真心没有,那历史是历史,现在是现在,终究是不一样儿的,这个没错。而且历史上话,他听说孙策其人挺喜欢的打猎的,不过现在来看,对方好像也不出去打猎啊。这个不是说没有,可一年能有那么一次,也就差不多了,这样儿

    是喜欢打猎?所以说马超觉得不能就完全相信历史,那就算是史书,可统治者真给压力了,说必须那么那么写,你一个写书的人,还敢写别的样儿?反正你不行,有的是人上,就这么简单,肯定不缺你一个,这个没错。可想要出名儿的多了去了,可每一代最后写史书的,那

    上面大名儿其实就一个,这个也不得不说,你要不妥协点儿,肯定也是不好使,就是这样儿。至少马超觉得,自己要是写史书的,最后也得那样儿,很正常啊。要不然就换人,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最后终究还是掌握在统治者的手里,算是一时的胜利者,他们能让你去写他们不好?不是说一点儿不能写,但是这个还得看,多了肯定不行,所以说少的那还是可以

    的,就是。确实,毕竟这个事儿一想也是,统治者之所以是统治者,那么必然手段什么的,那不是你能比的。他们说这地方就要那么去写,你还能说什么?怎么去做?可以你去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那么结果就换一个人呗,那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有人能让统治者妥协,可你能吗?这个是事实,这个人是有的,可八成不是你啊,这个才是现实,是事实,如此。

    反正对马超来说,他自己就是,如果说谁不按照自己所说的那么去写,那么就再换一个比较听话的,很简单,没什么。而自己要是写史书的,统治者给自己压力了,让自己怎么去写,那么自己也是没什么不妥协的。如果非要说不行,那么就让他们换一个吧,无非就是那样儿,

    就是啊。至于说统治者上位者会不会来个杀人灭口什么的,这个他觉得还是不会的。不过就算是真有,那能如何,跑呗,跑不了的话,那就没办法了,这个也是。不过能跑的话,真要是那样儿,那确实还得跑啊,真是。所以说这个他也是想过了,自己处在双方的情况,都

    是怎么去对待。所以说这个也是,你没有实力的时候,只能是妥协。不妥协的话,那就要付出一定代价,这个很正常。所以说有实力的话,那说话就硬气,而这个时代的实力,那其实也是多方面的,确实。你不管是有钱有钱还是有人,其实都是有实力。哪怕就是有才华,确实也能说是实力。不过最后到底哪个最有用,如今的话,应该说是有粮最有用,毕竟是乱

    世啊,这个……乱世当中,钱肯定不如粮,这个必然。而有粮了,其实也就有人了,有人跟着你,给你卖命,正常。不过你有什么才华才学,未必就真能吃上饭,所以说还得是有粮的,这个就是实力。当然有粮了就有人了,就有实力保护住了,这个也是个循环,也一样儿

    是实力,就是。而且也确实,有粮了其实就是有钱了,这个也是不错,所以说有粮的,那是大能,是有足够的资本,在乱世当中,那样儿的人,那绝对是最上面一层的,一点儿不错。就是马超也知道啊,他很清楚,真是。所以说凉州军怎么都是把己方钱粮物资换成大量的粮

    草,这个就是为了有足够的粮了,而且他们人也多,消耗的确实从来都不少。所以说这样儿的情况,己方那几个州根本就提供不了足够的粮草,因此,马超是和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包括富商巨贾,甚至还有西域那边儿,他是买到换到了足够的粮草,要不然的话,真心是不够啊,这个确实。而他也不会怕什么,怕那些人反水,不给凉州军提供粮草了,那都没可能。

    为什么,就因为他们家族都在己方地盘儿上,这么简单。如果说他们不想要家族被抄了被灭的话,那么他们就只有和己方合作,这样儿一来,对双方都好,那是个双赢的路,如此。可他们要是不老实的话,那么后果也简单啊,这个天下就再也没有x家了,这个正常。所以

    说不管是曹操也好,孙策也罢,不管是兖州军还是说江东军,他们那么想占凉州军的地盘儿,这个确实,他们是要增加势力和实力,那一点儿不假,可还有,那就是他们不想让凉州军治下之下的那些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给他们提供那么多的粮草,必须要削弱他

    们才行。所以说他们也都是想着削弱凉州军,毕竟曹操和孙策他们也都知道,那些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包括富商巨贾,有的是主动和对方合作,这个肯定没错,但是也有并不想就和凉州军合作的,可自己家(族)在凉州军的地盘儿上,你不合作,那不可能,所以说……对曹操和孙策他们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都清楚,只要占据的地盘儿上有和凉州军合作的世

    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些,其实就足以是削弱了凉州军的实力,至少让他们的粮草少了,这个就是没错了。当然了,那些大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些,可都是在凉州军地盘儿的腹地,这个也是,所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想占那些地方,确实也是不

    容易,甚至说就是太难了,真的,这个也是没错,可没有那么简单啊。不过哪怕那样儿,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是从来都没怠慢过。

第八二七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十三)

    所以说不管是曹操也好,孙策也罢,不管是兖州军还是说江东军,他们那么想占凉州军的地盘儿,这个确实,他们是要增加势力和实力,那一点儿不假,可还有,那就是他们不想让凉州军治下之下的那些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给他们提供那么多的粮草,必须要削弱他们才行。所以说他们也都是想着削弱凉州军,毕竟曹操和孙策他们也都知道,那些世家

    大族、豪强地主,包括富商巨贾,有的是主动和对方合作,这个肯定没错,但是也有并不想就和凉州军合作的,可自己家(族)在凉州军的地盘儿上,你不合作,那不可能,所以说……对曹操和孙策他们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都清楚,只要占据的地盘儿上有和凉州军合作的世

    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些,其实就足以是削弱了凉州军的实力,至少让他们的粮草少了,这个就是没错了。当然了,那些大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些,可都是在凉州军地盘儿的腹地,这个也是,所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想占那些地方,确实也是不

    容易,甚至说就是太难了,真的,这个也是没错,可没有那么简单啊。不过哪怕那样儿,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是从来都没怠慢过,也没放弃过,真是。知道什么是机会,不是说机会就一定去找你,那不一定啊,更多的,其实还是你得去把握机会,去寻找,那才行,这个是没错。所说曹操和孙策,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可都知道,确实啊,所以说这个……

    这他们就认为占凉州军的地盘儿,那其实就是对己方最好的结果,对他们凉州军最不好了。这个可以说是直接就削弱了他们的实力,这个一点儿不错。而增加了己方的势力,实力的话,也得慢慢来,就是这样儿啊。毕竟你刚占据的郡县,那还没有说经营那么多年,所以说还得

    是时间长了才行,让凉州军经营那么多年,那么这个期间不让对方夺回去,己方再经营多年的话,那么也就好了。是增加了势力,也是增加了实力,这个确实。不过这个前提是别让凉州军他们把已经占据的地盘儿再给夺回去,这个是不好的。不过对方要死命夺取的话,估

    计也是要挡不住啊,毕竟那一两个郡(国)。毕竟以凉州军他们的实力来说,全力夺取一两个郡(国)的话,那么不管说是兖州军还是江东军,他们可都挡不住啊。当然了,如今暂时是不行,毕竟他们还没有那么多人马能调拨过来,所以说这个也是……如果说等他们人马再能调拨过来的时候,那么就和之前一样儿了,所以这个也是,曹操和孙策他们其实都知道。

    所以说这个时候,其实他们的想法也是,趁机是能进攻凉州军,那是最好了,所以说他们都是一直在持续征兵,就是为了把之前所损失掉的人马给补充上来,就是这样儿。当然了,不可能说几个月下来就都补充上了,只能说是尽量是补充多点儿,就是如此,所以说这个……

    而马超凉州军想法,其实和他们也都差不多,或者说其实就是一样儿,这个也正常。他肯定是不想让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过来进攻,这个肯定是,所以说要是己方人马多了,那么己方就算是主动了,可以这么说。那么到时候,不管说是己方主动去进攻,还是说他们过来进攻,那么己方都有人马调拨过去,就是如此,所以说主动权,很大都是在己方那儿,只要己

    方有人马就可以。对马超来说,己方占据了主动,那可以说绝对不是小事儿,也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就是。所以说己方有没有人马,他是非常看重,要不然的话,也不是现在这样儿了,真是。对他来说,如今己方的人马,确实,兖州军和江东军过来进攻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地方,那还是能守住的。可说实话,有的地方,防御力量薄弱,那就确实是要守不住了,

    这个也是,所以说己方人马增加,那是势在必行,必须要那样儿。尤其人家兖州军和江东军也都是在持续征兵,不得不说,这个还是让马超看出来了曹操和孙策他们两人的心思。反正他们的想法中,只要是人马够了,那么肯定就是要来进攻的,这个确实是挡不住啊,必然。

    因此,这己方怎么都得有防范措施,占据更多的主动,就是这样儿。所以在马超看来,怎么己方都得是征兵更多,不要舍不得拿出来钱粮,该投入进去的,那必须就要投进去,这个肯定是啊,所以说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儿,凉州军也一直在征兵,是好几个州都如此,可不

    光就是司隶。确实,就说益州也是一样儿在征兵,冀州也是,毕竟那两个州,一个是调拨了出去太多的人马,亟需补充上来。另一个虽说凉州军在那儿的地盘儿就只有两个郡(国),可之前的损失太大,因此这肯定是要补充上啊,不是说都补充完,只是多征兵,肯定是对冀州那儿有好处,好处更多,就是。毕竟之后那地方是要面对兖州军的大本营,他们可是占据

    了剩下的七个郡(国),在那儿的实力和势力,确实都已经不是凉州军在冀州所能比的了,所以说……那么冀州征兵也是没错,多增加点儿人马,终究是对的,这个确实也是。要不人家大军一过来,你这都支持不到己方援军来就被破了城池,那赵云还有典韦他们,肯定不会

    觉得有什么面子,实在是太丢人了,真的。这个本来之前冀州大战的时候,他们就没参加,也是没什么动作,这个让他们也是有遗憾,也有不爽。不过自己主公没让他们跟着去,这个也确实是没有办法,要不然的话,两人要跟着,哪怕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可总比之前要强点

    儿。这个还真是,但是因为两人的重要性,所以马超也没让他们参加冀州大战,反正最后也是改变不了结果了,那么参加还不如不参加,这个就是他的想法。既然是没什么大用,那么他们不来其实最好了,这个肯定是,来了才是弊多利少,不来,那是利多弊少,这个马超还是知道的。而冀州那地方征兵是对的,更多的是防御兖州军的大举进攻。而对他来说,这

    哪怕下一次己方依旧是胜不了,再败了,把剩下的两个郡(国)也给丢了,可也不会说让兖州军好过,这个就是马超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当然了,他肯定还是不希望己方的地盘儿失守,这个肯定是。能不让兖州军夺取,那是最好,实在要是守不住的话,其实也没有办法,

    不是吗?毕竟己方在冀州的实力也好是势力也罢,都是已经不如兖州军了,所以说后者为了全据冀州,也得再次战,夺取己方还剩下的两个郡(国),很正常。自己是他曹操的话,是兖州军的话,也得那么做,这个没什么,毕竟大本营都给迁到了冀州魏郡邺城,那么冀州这个地方对于兖州军来说,就相当于之前的豫州,所以说重要性,那就是不言而喻了,确实。

    因此,这么一个地方,你还能让兖州军没有动作吗?这个不可能,反正早晚的事儿吧,确实如此。这他们想全据冀州,就还得大战,要夺取剩下的两个郡(国),那是一点儿没错。而己方自然就是要防守,能守住最好,守不住的话,也没办法啊。确实,最后那都守不住了,也真就是无奈了,哪怕马超带着大军过去,可冀州守不住了,他也不会强求,那都没办法的

    事儿。反正还是那话,尽力了也就好了,这个肯定没错,确实就是那样儿,马超一直的想法,毕竟人家在冀州,那可以说是志在必得,这个和己方可不一样儿啊,己方是没那样儿。所以说这个想法,或者准确说是最后的目标,它不对等,那么确实,这个是有所差距的,是

    啊,至少在冀州那儿,就是如此了。其他地方,马超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的,不会说那么轻易就丢一个州。不是说这事儿不可能,但是几率很小,渺茫啊,毕竟其他地方可没有像冀州这样儿的了,就剩下了两个郡(国)。所以说凉州军在冀州的地盘儿,那是所有地方实力最

    弱的,那是一点儿没错,一共才两个郡(国),那才多少人?所以说这个也是,和人家在冀州军的兖州军是不能比的,这个确实,所以说……不征兵能行吗,答案就是不行,这个肯定是,你这没人马,拿什么去阻挡兖州军啊,确实。所以说征兵一直都对啊,那地方人少了,肯定不好使啊。赵云典韦他们都是那想法,就更不用说是马超了,一直都如此。如果说兖州

    军他们的大本营不在冀州,那么也许冀州己方的压力还能小点儿,这个马超知道。可即便是那样儿,他们兖州军下一次进攻的时候,还得是对己方在冀州的地盘儿实在必得啊,这个也是。马超是不怕大战,对他来说,冀州就都丢了,他也认了,没办法,那其实都正常。可

    这你要让己方就那么轻易丢了剩下的两个郡(国),那他是怎么都不会干的,不让兖州军付出点儿代价来,那肯定都不对了,确实,所以说这个也是,没那么轻易,没那么容易,肯定是啊。所以冀州也是拿出来了那么多的钱粮,不就是为了征兵多点儿,也好让兖州军……

    马超他们就是如此想法,冀州剩下的那两个郡(国),可以说丢就丢了,那没办法,丢人什么的,都认了,这个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确实,那是绝对不能说让兖州军就那么容易拿下两个郡(国),所以说……不让他们那么容易,那么那地方的人马就绝对不能少了,这个肯定是啊,就是这么个情况。而如今三方的征兵速度,那都是不慢,就看谁最后能调拨

    出来更多的人马,这再进兵。就看谁最先把人马征足够了,那么就能动兵了,不管说是去进攻还是防御,都有足够人马,那是挺好。三方都有那样儿的想法,正常,其实一想也是,毕竟如今这天下形势,有目共睹,到底什么样儿,反正不是你打我,那就是我打你,没什么

    大不了的,谁都希望灭了对方,占大优势,不过最后一统天下的那个,就一个,是谁呢?凉州军兖州军的话,他们几率是大,江东军基本上就不用多想什么了,还就是这样儿。但是后者加上兖州军,他们倒是都一起联合,一起努力,争取是早灭了凉州军,这个都是他们的

    想法,一直都那样儿。如今曹操在冀州魏郡的邺城,他就比较关心关注己方征兵的事儿,基本上每一日他都要了解一下,己方这几个州征兵的进度都如何了,这个也是不错。要说他们兖州军确实,征兵的州就有四个,除了冀州之外,兖州、青州和豫州都是,他们在四个州征兵了,除了幽州和徐州之外,其他几个州,兖州军都在征兵,他们也是觉得必须的,确实。

    曹操/他倒是不知道凉州军他们具体是几个州征兵,不过最多也就是三个州那样儿,司隶和益州还有益州剩下的那两个郡(国),是肯定要征兵的,所以说这三个州,那是一定如此,其他地方,不一定了。所以说大体上的话,估计他们是没有己方这征兵的州郡多,毕竟他们

    冀州就只剩下两个郡(国)了,这个确实,可不是什么优势,反而是劣势啊,真的,那两个郡(国)根本就比不上一个州啊。

第八二八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十四)

    但是后者加上兖州军,他们倒是都一起联合,一起努力,争取是早灭了凉州军,这个都是他们的想法,一直都那样儿。如今曹操在冀州魏郡的邺城,他就比较关心关注己方征兵的事儿,基本上每一日他都要了解一下,己方这几个州征兵的进度都如何了,这个也是不错。要说他们兖州军确实,征兵的州就有四个,除了冀州之外,兖州、青州和豫州都是,他们在四

    个州征兵了,除了幽州和徐州之外,其他几个州,兖州军都在征兵,他们也是觉得必须的,确实。曹操/他倒是不知道凉州军他们具体是几个州征兵,不过最多也就是三个州那样儿,司隶和益州还有益州剩下的那两个郡(国),是肯定要征兵的,所以说这三个州,那是一定

    如此,其他地方,不一定了。所以说大体上的话,估计他们是没有己方这征兵的州郡多,毕竟他们冀州就只剩下两个郡(国)了,这个确实,可不是什么优势,反而是劣势啊,真的,那两个郡(国)根本就比不上一个州啊。这个是一点儿没错,在曹操看来,哪怕凉州军是比

    己方的钱粮更多,可他们征兵的速度,那却未必能超过己方,这个是不一定啊。而己方屯田了之后,就真心不缺粮了,也许还有紧张的时候,可却不会那么缺少。这是根本,至少没有吃人肉的时候了,那样儿的日子,确实是没有了,至少这个时候是没有。对曹操来说,这如果说有其他选择的话,他是肯定不想让己方士卒拿人肉当干粮,这个肯定是不想。以前那

    是没办法了,所以说也都是无奈啊。现在可是有办法了,有粮草了啊,所以说是不用以前那样儿了,真是。以前是真缺粮啊,而现在是真不缺了,这个就是大不同,这个确实也是。之前是之前啊,现在是现在了,应该说是“此一时,彼一时”,这个也是啊,曹操/他太清楚

    了,就是如此啊。而以前的话,己方要早屯田了,早有足够的粮草的话,那么确实也不至于说之前那样儿了,肯定没错。不过他是半点儿都不后悔,这个以前己方人马多了,而粮草少了,这个怎么说都是……现在是手中有粮,而心中不慌啊,真是那样儿,确实是啊,如此。

    没粮的话,那什么都别说了,可有的话,那自然是有想法,还不少,这个确实正常,人之常情,这个也是。曹操的话,他也是没什么区别啊,这个也没错。谁不希望己方好呢,粮草多啊,财物什么的都充足啊,这个一点儿不错。缺兵少粮什么的,那肯定不是他想要的。毕竟这乱世可不能少了粮草啊,因为一少粮草,那么最后基本上什么都要少了,这个真是,所

    以……当初缺少粮草的时候,己方这人马虽说没一下减少,可确实,曹操可不想说再那样儿了,确实啊。毕竟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那真是不想让自己让己方到那种没有粮的日子,那可是真慌啊。这个也是没错,别管说是曹操还是孙策,哪怕就是换成了马超,其实也没什

    么区别啊。这个在如今的乱世,那粮草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啊,太过重要了,多少人为了粮草,那可以说都是前赴后继,那都是不怕死也得吃上饭,不就是为了不饿死嘛,真是。还是那话,三十年前的例子,那黄巾之乱是怎么来的,还不就是吃不上饭了,老百姓就只能说是去造反了。反正都是个死,那么这个总比饿死强啊,这个就是他们的想法,确实如此。

    这就是那些老百姓的想法,可以说不少人都是那么想的,而且那个张角可是利用了宗教势力,别说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就算是饱暖的时候,只要被利用了,那么基本上都可能是玩了命儿去和张角干了。这个怎么说呢,看看现代社会阿拉伯那些宗教组织什么的,就不难知道了,这个宗教的影响,那确实是太大了。如果说你是不相信这个的,那么你是没什么感觉,

    那都正常。可要是像阿拉伯那样儿的,基本上一个个都是狂热分子,那么当个什么人肉炸弹,那不是有的是啊,真的,这个就是宗教的影响了。阿拉伯可能还远点儿,近的的话,就看东/突那些,不也是吗,这个也确实有啊。所以说那也确实,真就是难对付啊,尤其是还

    利用宗教不去做正事儿,这个就真让人头疼,真心……所以说这个宗教的影响,应该说从来都不小,连一千八百多年之后都那样儿,在古代的时候,连造反都能利用上了,而且还不那么好对付,这可真是,狂热分子啊,一点儿不假,不好对付,真是也不错,这个确实是。

    所以说这个宗教势力也是,像张角那样儿的,太平道早就被官方给认为是邪/教了,这个肯定是啊。如果说你只是发展一下人员,宣传一下教义,哪怕人多了,毕竟太平道在雒阳也是有的。即便是人多了,可统治者未必就会去管,可你直接就扯旗造反了,这揭竿而起了,那么已经走到了朝廷的对立面儿,变成了政治事件,那么朝廷自然就不可能容下你了,要不

    不动摇统治了吗。虽说黄巾之乱是没灭了大汉不假,可从历史上从现实上来看,确确实实,那是开启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从东汉末年慢慢过渡到了精彩的三国时期。如果说从黄巾之乱把之前还算是太平的汉家天下,变成了乱世,这个他们是有大责任的,一点儿没错。可仔细

    一想,其实就算是没有黄巾,那么没准到时候会冒出来个什么红巾、绿巾之类的,那都说不定啊,确实。没有张角他们几个的领导,没准到时候会蹦出来个什么李角、王角之流,这个也是有可能,是吧,所以其实东汉末年的乱世,那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也应了那

    话了,所谓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就是这样儿吗。天下大势,大汉四百年也是差不多了,所以说也真是,该分了,正常。合久必分啊,四百年在历史朝代上,可以说是相当长了。两汉加一起,能超过的,其实也就是三个,周、商、夏,也就这么三个。不过那三个属于先秦时期的朝代,和秦始皇之后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那可是不一样儿啊,真是。

    而汉也是和秦朝差不多,至少很多地方还是一样儿了,但是没有秦朝那么多的严法了,要不也持续不了四百年啊。看看秦朝强是强,可二十年还没到就让人灭了,这个也不得不说,老百姓真心是受不了那么严酷的法律,那都是以法治国了,真心是弊多利少啊。有的人那确

    实是犯法犯罪了,那么就严厉处罚一下,其实也情有可原。可那些什么连坐之类的,就确实是太冤了,冤枉多少人,那真就是祸从天降啊,什么事儿都没做,就被抓起来了,这还算好的呢,不好的,那就直接被杀了,这就是秦朝,法律最严酷的一个朝代,没别的朝代能比

    得上。法律的严,这个其实是对的,可太过了,那就真过了,都是问题。你犯法犯罪的,你

    就算是严厉处置了,其实也是有道理,可人家没犯法犯罪的,实在是被冤枉,那就真是要出事儿。所以说不反抗都不可能,不过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陈胜吴广是实在忍不了的,反正都是个死,那就造反了吧,这个一想也对。要不都去渔阳了,大家还得一起被杀,那还不如反了呢。刘邦的话,他更知道收买人心,既然都跑了几个,那么大家都跑吧,我就躲起来

    了,以后再说以后的。所以说这就看出本事来了,陈胜吴广那边儿,他们就只知道拉着人造反,反正大家都活不了了,大家不如一起反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是知道煽动别人,大家一起造反,第一个揭竿而起的,历史影响巨大。可刘邦更知道收买人心,反正大家

    都是不想去,既然有人都已经跑了,那么大家也都跑吧,我自己那就只能躲起来了,没办法。结果一堆人都喊着要跟着他,这不收买人心的目的就达到了,家底儿也算是有了。之后又整个斩蛇起义,别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反正最后也让跟着他的人有了敬畏之心,那时候

    刘邦都快五十的人了,那年纪真是不小了,不过确实也是,老奸巨猾,这个一点儿没错。而项羽和其人一比,就不行了,至少在这个心思上面,他可是不如刘邦啊,真是。其人可是比刘邦小了二十多岁,这个还真是,差距不小。按照年龄算,刘邦都能当他爸了,这个也真没错,确实啊。甚至没准比他爸的年纪都大呢,这个也说不定,毕竟项羽的父亲,历史上确

    实也没有个明确的记载,连叫什么,都有争议,就更不用说年纪了,这个也是。不过他伯父还有两个叔父,历史上倒是有记载。尤其是两个叔父,记载倒是很相信,到他父亲那儿,是连名儿都不知道,这个也真是有意思。当然了,他两个叔父算一个能活到乱世,还带兵起

    义了,这个身份自然就不一样儿了,有所变化。虽说也是在起义中挂了不假,但是项梁好歹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这个确实也是。另一个更厉害了,等天下一统的时候,项伯还让刘邦封了个什么侯,确实也是为了感谢他当年鸿门宴上帮忙,这个也是。当初的项伯,那是

    让多少人说吃里扒外,他确确实实是帮了刘邦,不过之后刘邦也算是够点儿意思,还给他封了个侯,这个倒是还算可以。对刘邦那人来说,可不是你对我有恩,我就肯定对你好,就简单的,当初项羽有个手下叫丁公,差点儿把刘邦抓住了,给他堵住了,不过最后还是放他一马,没再追他,之后投靠他,刘邦就给他杀了,那意思,自己手下可不能有那样儿的,做

    人可不能像丁公那样儿。然后还有个人叫雍齿,这人背叛了刘邦几次,不过最后反而还封侯了,这个就不得不说,像他那样儿的枭雄,知道怎么去做,才能给自己最大最多的好处。杀丁公而赏雍齿,这个基本上就已经是帝王心术了。为什么杀丁公,要做给所有人看,为将

    到底该怎么去做,如果说你是我刘邦手下,那么做的话,那么下场就只有一个,就是被杀,这个是刘邦要说的。而赏雍齿,这个人虽说总背叛,这个不假,但是一到关键时候就投降,刘邦都没什么理由杀他,因为只要杀了对方,那么他那名声就不好了,还能投靠他的,那不

    说没有了,其实也差不多,所以说他不可能因为那么一个小角色就放弃了更多,这个肯定不会,所以说雍齿也是,能把握好时机,这个确实,比那个丁公可强太多。要说丁公也是挺冤,毕竟当初那绝对算是对刘邦有恩了,可他肯定也想不到,自己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咔嚓,当成了典型,还不如一个总背叛的人,这个也真是……所以刘邦这个人,不是说看不起看不

    上他,他那个人就是唯我独尊的一个,关键时候把孩子给踹下去,那不都是他做出来的事儿吗,杀一个对自己有恩惠的,赏赐一个对自己经常背叛的,就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这个就是刘邦。所以说其人做得还算可以,他没杀了项伯,反而还知道当年其人是鸿门宴是

    帮了他忙了,这他才能跑啊,要不然也把项伯杀了,那个也不可能,毕竟他和张良的关系,说是生死之交,其实也是,项伯和张良关系最好。

第八二九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十五)

    为什么杀丁公,要做给所有人看,为将到底该怎么去做,如果说你是我刘邦手下,那么做的话,那么下场就只有一个,就是被杀,这个是刘邦要说的。而赏雍齿,这个人虽说总背叛,这个不假,但是一到关键时候就投降,刘邦都没什么理由杀他,因为只要杀了对方,那么他那名声就不好了,还能投靠他的,那不说没有了,其实也差不多,所以说他不可能因为那么

    一个小角色就放弃了更多,这个肯定不会,所以说雍齿也是,能把握好时机,这个确实,比那个丁公可强太多。要说丁公也是挺冤,毕竟当初那绝对算是对刘邦有恩了,可他肯定也想不到,自己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咔嚓,当成了典型,还不如一个总背叛的人,这个也真是……

    所以刘邦这个人,不是说看不起看不上他,他那个人就是唯我独尊的一个,关键时候把孩子给踹下去,那不都是他做出来的事儿吗,杀一个对自己有恩惠的,赏赐一个对自己经常背叛的,就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这个就是刘邦。所以说其人做得还算可以,他没杀了项

    伯,反而还知道当年其人是鸿门宴是帮了他忙了,这他才能跑啊,要不然也把项伯杀了,那个也不可能,毕竟他和张良的关系,说是生死之交,其实也是,项伯和张良关系最好。所以说这个事儿归根结底,到底是因为当年项伯对他刘邦有恩,让他知道报恩,还是因为对方和张良的关系,让他不能去动,这个其实就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确实。当然了,项伯比那丁

    公可强多了,比雍齿的话,其实也强,这个倒也是,毕竟人家有关系啊,和张良相交莫逆,这个确实不敢让人小看。张良应该说是汉初三杰里最有想法,最知道进退的一个了。天下大乱的时候,知道帮刘邦得天下,等一统天下了之后,他就隐退了,这个确实,比萧何比韩信

    都强。前者的话,刘邦就算知道其人也是没什么大的威胁,可萧何老年的时候还得是迫不得已自污以自保,也确实是难为他了。而韩信的话,他是最倒霉的那个,刘邦活着的时候,至少也没说因为其人功高盖主,他就一定要杀了对方,毕竟刘邦也是答应过韩信,不怎么怎

    么杀他。但是等刘邦快挂的时候,那时候韩信的威胁就大了,这个肯定没错,哪怕其人都从齐王最后都降到了淮阴侯,但是刘邦那人,肯定不会放心,他活着的时候,一切还都可以,但是一死的话,他不肯能认为自己儿子能拿得住韩信那样儿的,所以说韩信最后就挂了,他算是栽倒了刘邦、吕雉和萧何三个人的手里,这三个人出马,就张良估计也不一定就真好使

    啊,这个也是吧。不是说张良谋略什么的不如韩信,这点上,他谋略什么的,那是比韩信厉害。不过说起来韩信也是让吕雉和萧何给摆了一道,这个真是没办法,尤其是后者,韩信确实是相信他,结果就栽倒那儿了。所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真是没错。想当

    年,萧何月下追韩信,可以说算是千古一段佳话了,其人是费大劲才把韩信留下,最后引荐给了刘邦。所以说萧何的贡献那是大了去了,不光说他功劳大,就韩信也是他给费劲说服留下的,这个也真是。不过老年还得自污以自保,这个也是不容易啊。所以这个还得是张良,人家知道隐退,是最好的结果,其后才是他萧何,最倒霉的就是韩信,这个人头脑谋略还是

    有的,只是可惜太想当然,没看透人心啊。确实,他要是知道防着萧何点儿,至少韩信死不了。以后哪怕是隐退,吕雉的话,刘邦还活着呢,只要后者答应,那么活下来是没问题的,只要让他们觉得你没什么威胁了就好。他们不认为张良有什么威胁,萧何也是,一样儿没什么威胁,可你韩信,这个你自己认为你有没有威胁?所以说都已经当了皇帝了,那刘邦再也

    不是最开始没什么势力的时候了,还知道礼贤下士,知道己方缺少人才,这低三下四的,就为了能有人才帮助。而等到都一统天下了,当皇帝了,那自然就是不一样儿了,这个没错。乱世的时候,那可以说是非常需要像韩信那样儿的人才的,一点儿不错。但是等到一统了天

    下后,真心就不需要韩信那样儿的了,不是说一点儿用都用不到,只是不像之前那样儿了。毕竟乱世的时候,不说每天都有战事,可也经常要打,这个一点儿没错,可等到了天下一统之后,那确实就不用那样儿了。所以看人家张良都知道隐退,刘邦虽说还有点儿遗憾,可他

    心里也有轻松,这个一点儿没错。确实,你让一代帝王到底怎么做呢,刘邦的话,他还不是说就像朱元璋那样儿,还知道自己名声很重要,又想要轻松点儿,让手下都没什么威胁,又想让自己有好名声,怎么也不能杀功臣啊,这个也是。所以说刘邦没杀谁,但是韩信的死和他是不会没点儿关系的,这个也是。如果说刘邦就怎么说都保住韩信的话,吕雉和萧何他

    们,确实未必是敢那么做。别人不说,萧何肯定不会,别管他老年再怎么自污自保,可对刘邦对大汉,那确实是没说的。刘邦一句话,在萧何那儿,比什么都好使,就是如此。他要和萧何明确说了,韩信这个人,是无论如何都要饶他一命的,那么萧何不会就坑韩信,这个

    确实,可惜没有啊。反而吕雉和萧何杀了韩信之后,刘邦其实心里还是有认可的,威胁没了,这个绝对是符合他的想法,不过没直接那么说而已。但是汉初三杰,张良隐退,韩信被杀,最后就只剩下萧何一个了,刘邦自然不认为其人有什么威胁。当然又自污什么的,这个

    也是让刘邦看出来了,对方那是绝对没什么野心,没什么威胁,所以说萧何在大汉为官,可他得到了善终。至于说坑韩信什么的,那也是没办法,他是对大汉对刘邦,那真是没说的。刘邦么去做的事儿,他给做了,就这么一点,其实就足够了。所以说刘邦死了,萧何还活着好好的,哪怕也是晚年了,六十多了。可确实,刘邦没认为萧何有什么野心,有什么威胁,

    而吕雉也是那么个想法。所以说汉初三杰的话,张良应该说是最有头脑,他知道进退。乱世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等天下一统了,人家知道隐退。别看刘邦是有遗憾,是有挽留,可那都是做给其他人看的,总是不能让人说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真那

    样儿的话,他十多年的好名声,估计也就毁了,其人是怎么都不会那么做的。而事实也证明了,刘邦除了一些对妻儿对家人说放弃就放弃什么的不好名声,其他方面,那其实还都是不错的。对手下将士,那确实,还都可以,这个作为一代帝王,尤其是开国的帝王,这点还是可以的,至少比朱元璋强啊。而张良人家是知道进退,到了萧何那儿,人家也知道,别看

    还在朝中为官,可在刘邦那儿,却依旧是信任有加,这个就真是可以了。自污什么的,那也没办法,这个就不多说了,萧何也是,人家也知道进退,可以。唯独就是韩信,他可以说是真不知道进退,关键还不老实,这一点要是能让刘邦放心,那才怪了,这个真是。所以说明知道其人本事,可刘邦却不敢给其人什么大兵权,让他再出兵什么的,那真是不防不行啊。

    等吕雉和萧何把韩信给坑了之后,刘邦表面儿看他好像没什么,可心里终于是松了一大口气,这他娘的韩信终于是死了,这个最大的威胁,终于是没了。结果之后第二年,刘邦也病逝了。应该说他也是没觉得有什么威胁了,这个也算是轻松了很多,确实也是。可实际上呢,

    和他所想的,还是有所区别的。当然了,最大威胁韩信是没了,这个确实也不错。可吕雉那一样儿是威胁,不过好在大汉人才也有,吕雉也没说就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所以说她也是掌权,却没称帝什么的。不过就这样儿,她活着的时候还行,可等死了之后,势力就被

    汉文帝刘恒给灭了,这个也正常。就像武则天怎么样儿,活着的时候,掌兵权大权,她的势力都有,人也有,可一死,结果就不用多说了,正常啊。这人家当皇帝的,最后都不好使呢,这你就只是皇后太后那些,你还能比之后掌权的皇帝好使?所以说都正常,而且汉文帝刘恒,那也算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这个一点儿不错,文景之治吗,之后才有了汉武帝的

    北伐匈奴那些,这个确实要感谢汉文帝汉景帝他们开了个好头儿,打下了一个好基础,这个真是。当时用黄老的无为之治,那是很符合当时情况的。不过等汉武帝的时候,就变成了独尊儒术,这个也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选择了儒家,这个确实不错。要不然的话,百家争

    鸣,那么这个家那个家都,多了去了,可最后就只有儒家脱颖而出,确实是说明了问题。其实汉武帝,尤其是年纪还没那么大没老糊涂的时候,那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帝王,这个你的承认,反正历史就是那样儿。因此,他选择了儒家,能为朝廷服务,为统治者服务,这个

    确实也是。如果说其他的更适合,那么他就选择别的了,可他要北伐,要对付匈奴那些异族,那么肯定不能像之前那样儿无为而治啊,那不开玩笑吗。所以说只能是选择其他的了,要不然的话,真心没什么好处啊。当然儒家不是让你去发动战争去打仗,可也不是无为而治啊,这个是吧,所以……至少汉代的时候,儒家是受到先秦都影响,可以说那个时候,虽说

    统治者是需要不假,可对老百姓来说,也是有好处的,这个是。比如说仁政啊,这个就是儒家主张。可等到了后世,应该说儒家就变了,真就变成了统治者愚民的工具,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这是儒家的,那又是儒家的,这真心就不一样儿了。和汉朝都不同,更不用说

    是先秦的时候了,真的。就说唐宋元明清的时候,那些朝代的儒家,还是先秦时候的儒家吗?当然你说先秦的时候,百家争鸣,这诸侯是乱战,也确实是不同,后者那些都属于是一统的朝代,哪怕两宋,没全统一,可也比战国时候强。是,这个也有不一样儿,这个不假,

    但是儒家终究不是当年先秦时候的儒家了,这个你得承认,确实是不同啊,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那个时期的人物,历史上留下大名儿的,随便一个,基本上都不是后世的人所能比得上的,是吧。别说圣人亚圣什么的了,就随便说其他的几个,那也不是后人能比得了的啊,是吧,所以那个时候人的思想,再看看后来人的思想,这个差距,那真是不用多说了,真的。

    什么程朱理学,一个扒灰儿的老头儿,你还指望他什么,真的,连自己本身问题就不小,还来个什么理学,真他娘的服了,太服了,那样儿的人还能名留青史,也不知道统治者到底都是什么心思,真是。所以说后世的人,后世的那些思想,不是说没有好的,可以说大多数

    还是好的,不过不能和之前比就是了,但是人家也有好的,那是没错,好的多,而不好的,才是少数,“一条臭鱼腥了一锅汤”啊。

第八三〇章 战事毕冀州事宜(十六)

    当然你说先秦的时候,百家争鸣,这诸侯是乱战,也确实是不同,后者那些都属于是一统的朝代,哪怕两宋,没全统一,可也比战国时候强。是,这个也有不一样儿,这个不假,但是儒家终究不是当年先秦时候的儒家了,这个你得承认,确实是不同啊,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那个时期的人物,历史上留下大名儿的,随便一个,基本上都不是后世的人所能比得上的,

    是吧。别说圣人亚圣什么的了,就随便说其他的几个,那也不是后人能比得了的啊,是吧,所以那个时候人的思想,再看看后来人的思想,这个差距,那真是不用多说了,真的。什么程朱理学,一个扒灰儿的老头儿,你还指望他什么,真的,连自己本身问题就不小,还来个

    什么理学,真他娘的服了,太服了,那样儿的人还能名留青史,也不知道统治者到底都是什么心思,真是。所以说后世的人,后世的那些思想,不是说没有好的,可以说大多数还是好的,不过不能和之前比就是了,但是人家也有好的,那是没错,好的多,而不好的,才是

    少数,“一条臭鱼腥了一锅汤”啊,影响太不好了,就受有的人影响,是吧。确实,那姓朱的,那就是臭鱼,什么理学家,是,学问什么的都有,这个不错,可人品就真心不怎么样儿了。真的,那样儿的人品,就算是再有学识,又能如何呢?真的,所以说真看不起看不上那样儿的。其实哪怕说你学问差点儿,可人品好的话,那一样儿是能让人所推崇,这个是,

    所以说……至于说这样儿的事儿真假,那就看你怎么看,有人说是假的,是,有可能,连史书上的事儿都未必是真的呢,这事儿又有什么的。但是对手因为这事儿在朝中弹劾他的时候,姓朱的也没否认过,所以说这事儿让人看到听到就觉得是真的。要让个人去看,那就是

    真的。当然了,事无绝对,这事儿他们自己最清楚。反正就认为这个事儿是真的,他姓朱的就那样儿人品了。因此,那样儿的人,也就不用多说了,比他人品好的,那不有的是啊,真的,多了去了。人品不行,有人品好的,哪怕学问差点儿,可那不是什么大事儿,毕竟人

    品难道不比学识更重要?你再有学问学识,可没人品,那样儿一样儿让人唾弃,就是如此。可你人品好,就算是没什么学问学识,那一样儿是能让人记住,这个很正常。所以说这个不同,那么差距也是有了,你再怎么好怎么强,人品不行,一样儿不好使,这个不错。而反过来说,那人品好,其实就算是可以了,如此。毕竟你人品都不行,那么其他的再好,其实能

    算什么?比你强的,那比有的是吗,确实啊。这个真心没错,你人品不行,那就只能是让更多的人看不起看不上,不就是如此嘛,真的。所以说人还得有个好人品,就刘邦刘备那样儿的,他们可都知道自己人品要说得过去,一定得让众人都满意。不说是让所有人都满意吧,

    可大多数,就得让他们如此,就是这样儿。就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对他们满意了,还觉得他们人品都不错,这一堆人都前赴后继投靠他们,给他们卖命。前者是从项羽的手里得了天下,有了大汉四百年。后者虽说没得天下,可也是三分了天下,当上了皇帝,那也是从一介平民最后才当上了帝王。至于说什么刘备是汉室宗亲,那之前根本就屁用没有,还编草席草

    鞋卖呢,汉室宗亲那时候有毛儿用啊。之后打天下的时候,那确实是有大用,可那时候,一个汉室宗亲也不当饭吃,真心是没什么用啊,不就是。要是能有大用,当饭吃的话,刘备不得逢人就说自己汉室宗亲什么的。不过事实就是,他家邻居什么的,和他相熟的人,那是都知道,可说实话,确实那个时候没什么用,这个也没错。而且还得说,那时候汉室宗亲在

    天下到底有多少人,不得上万啊,真的,所以说就刘备那么一个,确实是算不得什么了。就天下当大官的,刘焉、刘表还有刘繇,哪个不是汉室宗亲,哪个不比他刘备出名儿啊,这个真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你刘备虽说也是汉室宗亲,可和人家获得承认的,还是大汉

    官员,州牧的那几个,那确实是比不了。而之后刘备发迹,那也得说是其人有本事,这个不光说是他嘴上能忽悠,也是自身本事也都不错,这个确实。至少刘备武艺二流,谋略也确实还都不错,这个肯定没说的。他是没曹操那样儿顶级谋士的水平,但是谋略也可以,比一

    般般的人可强太多。确实,刘备其人,他是能跑,这个不假,可其人一样儿是有本事,武艺就不多说了,而谋略的话,那也是有点儿的,要不就早让人给算计了,确实。这个没让人那么轻易就得逞,那还得说刘备其人是有那么点儿头脑,这个不错。虽说在没有顶级谋士的时候,他就是两眼一抹黑,根本就不能和天下诸侯抗衡,但是能跑,这个其实也一样儿是本

    事啊,可不是。不是说刘备就会跑,会忽悠,说起来在乱世中,就那么两点,那肯定还是不够的,哪怕再加上一点,他有个二流武艺,可真说起来,有二流武艺的人多了去了,不说随便一个都是,可军中将领,基本上都是啊。因此,刘备还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比如说其

    人可以说是一个谋士,哪怕并非是顶级谋士,但是那个重要吗?确实,他既然是个二流武将,又有谋士水平,那么二者加在一起,就绝对不是一般般的人能比得了的了。因此,这他还能跑,所以说这他就能遁走,是谁也抓不到他,在这点上,三国中人,好像也没谁能比上

    其人了。真是,人家技能是遁走啊,这个确实是没别人了,可不是。这就是刘备本事,虽说还不能说是其人特有的,但确实,别人比不上啊,真是。所以说这个也是,其人本事是有,可就光有那么俩肯定不好使,不过多了一综合,那么就可以了。武艺上,刘备二流,谋略上,虽说不是顶级,可也有点儿头脑谋略,还有张能白话能忽悠的嘴,再加上其人的身份,汉室

    宗亲,天子皇叔,这么几个加在一起,可以说就成了争霸天下的基础,一点儿不假。武艺谋略,这个身为当主公做老大的一些基础,有张能白话能忽悠的嘴,可以说就有了钱粮有了人,也有了人马,身份有人投靠,有好处,他能跑,那也是一大优点,有自保能力啊,你抓

    不到他。所以说这么多点加在一起,该着刘备能成事儿,马超就清楚,这没自己的话,那么刘备还得像历史那样儿,三分天下,最后甚至当皇帝,太正常了。可在马超看来,既然自己就是这最大的变数,这早就已经是和历史不同了,那么他刘备被灭,成为己方成功路上的垫脚石,那是物尽其用啊,他们都是做出了他们自己的贡献。之后己方还得灭江东军、灭兖

    州军,如此才能一统天下,这如今还是三分天下,不分天下的时候,那就结束了乱世,也就太平了啊。那时候的大敌,其实就只有北方异族了,至于说内部的世家什么的,那虽说也是问题,可他们和北方异族可太不一样儿了。至少北方异族想灭了汉人,世家那些可没那想法,他反而还要依靠着本族的人,这个肯定是,总不可能去依靠异族吧,那不开玩笑吗,真

    没那样儿好吧。这个他们终究是汉人,这才是根本,对马超来说,再大的问题,那其实都是内部的,而不像和北方异族,那就不是内部的事儿了,不是自己人啊,如此。他们要不是异族都好了,是汉人就没大问题了,自己人的话,其实就没那么严重的问题了,至少他们不

    会说灭了汉人,就是如此。可换成是异族了,尤其是北方异族,那就不一定了,或者说其实他们也想,不过没那个机会。而且还得说,现在的话,就算是灭了自己这些,对他们也没更多好处,因此,你说他们还能那么做吗?至少现在,此时此刻,他们不会,最多是大举南

    下,而不会说要灭了汉人。对他们来说,时机没到,没看他们都没南下,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北方异族要是觉得机会来了,时机成熟了,那么谁也挡不住他们南下的脚步,如此。不过现在的话,还没到时候呢,至少马超是如此认为,其实事实也是这样儿,确实啊。等时机到了,人家南下了,他就知道,该战的时候那也来了,确实啊。那个时候就是关键时期,

    马超确实是没指望真说胜了,但确实,他也是想着己方或者说己方治下的百姓,能少吃点儿亏,那就比什么都好,至少少让人抢走点儿东西,那就不错了。要说他是很佩服荀的坚壁清野,不过真对上了北方异族的骑兵……如果说你真有那本事,让北方异族南下也劫掠不

    到什么的话,那么他们没准一下狠心来个屠杀什么的,那都不是说没可能的事儿。那些人做事儿,根本就不讲道理,反正是谁的拳头大,其实谁就是道理,谁就是老大,就这么简单。那么他们做什么,其实都有可能,这个马超是知道的。就像曹操和孙策他们会如何,自己其

    实也知道啊,那怎么都和北方异族不同。毕竟他们是汉人,是自己人,这个就是根本。确实啊,和异族不同,和北方异族那更不一样儿了。所以说马超是不怕他们,哪怕是敌人,都是彼此要灭了对方,这个都很正常,确实也要那么做。如此才能一统天下,不灭了那两方,那么何来一统天下呢,这个也是。只有说灭了其他两方,一统了天下,之后北方异族那是肯

    定要面对的,别说是马超了,就曹操和孙策,他们也都清楚,一直是啊。反正不是我灭了你们,就是你把我(们)灭了,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就是如此想法。马超凉州军自然是想着灭了他们,最倒霉是他们灭了己方,那个马超觉得不是说没可能,但是几率太小好吧,至少

    自己是不那么相信的,自己更相信的是能灭了他们,己方一统了天下,就是这样儿。事情没那么绝对,可现在的现实,如今的形势,现在的情况,就是己方优势,要灭了他们两方,还是几率很大的。当然人家兖州军和江东军的联合,那确实也是不能小看,这个也是一点儿

    没错,毕竟人家两军,尤其是前者,那也算是天下大势,这最后一统天下的,反正除了己方,那就是兖州军了,所以……其实这个反正是谁都不想成为那个被灭的,都想当笑到最后的那个,笑得最好啊,都想一统天下,灭了那两方。如今是什么事儿都没有,不过也就是暂时的而已,三方都在征兵,想着己方人马够了,再动兵,不管说是马超,还是曹操和孙策,

    他们可都是如此想法,没什么区别。谁都知道,在粮草不缺少的情况下,那么就看谁的人马多,谁战力强,这个后者是凉州军占优了,那么前者的话,两方也是想着,这己方能不能也占优呢,这个和重要,要知道之前也是兖州军在人马上的优势,占了冀州两个郡(国),

    从凉州军那儿抢来的地盘儿,那真是不容易,不管是曹操还是说孙策,他们可都是那么看的,因此,这人马他们怎么都是想着多点儿,确实。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248/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作者:夏海苍松所写的《三国重生马孟起》为转载作品,三国重生马孟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重生马孟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重生马孟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重生马孟起介绍: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三国重生马孟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重生马孟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