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一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三)
要说蜀王和之前的秦王,那可以说是太大的不同了,真的,这个谁都看得出来,不过自己主公还是说不合适,那无非就是不喜欢而已,自己都清楚。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而看到马超是把这蜀王也给否了,这个时候郭嘉是张嘴言语了两句,“主公,我军称为凉州军,而我军是从凉州起家的,那么嘉以为,这主公是不是可以称王?”郭嘉如此一说,旁边儿的陆逊此时也开了口,说道:
“主公,这王确实合适,不知主公如何想法?”马超听了两大谋士的话,他是眼眉微挑,这个不得不说,王和秦王还有蜀王,那确实是都不一样儿,这个没错。而自己要叫个王的话,可以说对军心也算是有好处的,这个肯定是,所以说王可比之前两个王合适多了,
真的,而自己也是想了,确实这个王也挺好。而且还得说,自己第一个势力,那就是在凉州,而之后也是先占据了整个凉州。己方都叫凉州军,那么自己称个王,其实也没什么,挺合适的。至于说凉州王什么的,那就算了吧,这两个字的不如一个字的,而且还得说,
王那是王爵的一个,可以说和魏王是平等的。可要变成凉州王的话,那和魏王一比,就有差距了,这个真是。毕竟两个字的王那还不如一个字的,真的。除非你也来个汉中王,不过那样儿还不被天下人笑话死,真的。不过汉中王是早pass掉了,那个马超是这么都不能称的,比起汉中王来说,他确实是觉得王还是比较合适的,看起来也是比较有意义,和之前
的秦王还有蜀王都不一样儿,这个可以。而且两大谋士都同意,这个就说明问题。确实,这个能让郭嘉和陆逊都同意的,自然也是他们觉得合适的。如果说他们都觉得不合适了,那么他们就什么都不会去说,甚至干脆就说不合适,就这么简单。凭两人如今在己方的身份地
位来说,马超太清楚了,那是早已过了需要给自己拍马的时候。当然了,就算是一开始,他们也是用不着那样儿,这个肯定是,自己还不知道吗。所以说两人如今这个建议,自己是要好好考虑一下,甚至直接就拍板儿同意了,毕竟自己还是比较赞同的,确实。不过马超还
是问了一下,“这个王,不知道各位有何看法?”听自己主公如此说了,第一个开口的居然是崔安,这个可以说是遇不到的事儿,可其人却出来了,这个别人想说也是不敢现在说了,还得是让这大爷说完才行。此时就听崔安说道:“主公,俺是没读过什么书,不过听这个名儿,倒是感觉挺好的,要不就这个得了!”确实,之前的秦王,还有之后的蜀王,说起
来崔安也是没觉得有什么太不好的地方,而且他觉得好像还都不错,可自己主公却是没要啊。不过如今这两位先生一说王,看这样儿,自己主公八成就是同意了,这个也是没跑了,那么就这个好了,自己觉得好像也不错。王吗,肯定是和凉州有关吧,那儿也是己方所占
的第一个州,己方还叫凉州军,那么叫王还挺合适。崔安是没那么多心思,不知道秦王和蜀王为什么不能叫,反正他就只知道自己主公是不同意,而看那样儿,显然两位先生也是不赞同,这个他还是能看出来了。好歹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关键是和他们都认识多少年了?该了解的,那崔安还是很了解的,而如今一看自己主公那意思,他是当仁不让就站出来了,
同意,没说的!这众人一看崔安都出来了,他们也都不可能不站出来,毕竟其人算是最了解自己主公一个,这个可一点儿都没错。而他那意思同意,可以说就是自己主公的意思了,这个肯定是,所以说之后众人也都齐声说道:“一切听从主公安排!”马超一听,心说这个事儿成了,之后就讨论了一下称王的事宜,毕竟这个谁都没经验,只能是遵循古礼来办,这个
肯定是。不过这个虽说不是天子亲自敕封的,可依旧得诏告天下,这个肯定是。至于说大汉朝廷如何,说实话,那都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可以说有大汉朝廷的敕封是有好处不假,可一样儿是有不好的地方,这个他们都知道,也清楚。而没有天子的诏书,可以说确实是有不
好的地方,第一个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和曹操那个魏王一比,是不一样儿的。可一样儿是有好处,这个也是没错。而大汉如今都要不行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被灭不说是多少年的问题而已。而马超要当王,哪怕不是朝廷承认的,这个不是最重要的,到时候历史上来写,
这个照样儿是要写进史书的,这个不错,不过就不是朝廷承认的而已。可要等到马超得了天下,那么这个不被朝廷承认,最后也得是人让看了好像该挺正式,这个都不用说了。所以说这个怎么看怎么都是有利有弊,不管是朝廷有没有诏书,都是如此。而无非就是利多弊少,还时候弊多利少的事儿,就是如此。可朝廷是肯定不会正式任命了,这个一点儿不假,所以
马超这个王,还是自封的,不像曹操那样儿正式。可这个不重要了,你改变不了的,也只能是那样儿,没办法,都是无奈的事儿。而曹操如今已经是进位到了魏王,之后肯定就是要把他们兖州军大本营放到邺城,这个马超才知道曹操的真实意图。确实,他要把大本营给
转移到邺城,那么称王之后,这个肯定是势在必行,是必须要做的,所以说马超是终于明白了,之前曹操说死也要拿下赵国,就是为了他称王做准备。当然了,那个时候的话,他也许还没觉得自己就马上要称王,可手下人不能让这个事儿那么慢就是了,所以说这是比较快,
确实。反正对马超来说,曹操这速度绝对是快了,他之前看曹操称公的时候,还觉得其人要称王的话,怎么还得过个三五年,那样儿的话差不多吧。短时间的话,三年也许就会那么去做,慢的话,五年也都差不多了,毕竟历史上同一时期,差不多就是那样儿了。早也没早太多,是晚也没晚多久。可如今这个时候他就当了魏王,确实,这个是有点儿出乎马超所料,
一直都是。不过这个事儿的话,他也是知道,曹操肯定早晚都得如此,确实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无非就是这样儿。而曹操称王后,这直接就抛给马超这么个问题,不能说是难题,毕竟在他和凉州军众人来看,这个也不算什么,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确实。如果说是曹操
称帝了,那么马超绝对会大吃惊,因为他是觉得那样儿的事儿不会发生。而事实也证明,至少此时此刻,那样儿的事儿不会发生,曹操当个魏王,说实话,马超还有很多人就觉得,也知道,是到头儿了。真是要称帝的话,肯定不会是他,也许是他儿子,也许更大可能是马超,这个不会是他曹操就对了,这个确实。其实仔细一想,真就是如此,当个魏王,他就已
经是到到头儿了,曹操那个人,你让他称帝,他不会去做的。确实,马超觉得最根本的,你说在历史上曹操就没有机会称帝吗?他当然有了,可到死曹操也没那么做,这个就看出来了,他是不会那样儿的,就这么简单。对其人来说,大汉对于他来说,确实还是不一般,哪啊曹操都是那样儿,可对大汉,还是可以吧,至少马超觉得不错了。反正是比自己强,他是
这么认为的。确实,马超不是说自己就对大汉没感情,可和曹操一比的话,自己还是有差距的。别看如今其人还“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没错,可是曹操也没选择,这条路是他自己必须要走下去的,这个肯定是啊。他不那样儿的话,最基本的,兖州军众人也不能干啊,
所以说也是这样儿。这他称王,都得说是手下给了不小的压力,他们还不敢让曹操称帝,可这称王却是势在必行了,结果就有了如今这样儿。其实仔细一想,马超也是都明白,不过还好就是,自己手下人不会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当然这个是有对比的,自己也是清楚,确实
就这样儿。马超这边儿是定下来了,要当王,明日就诏告天下,然后也是进位到王。他们也都是能想到,到时候天下暂时是又多了一个异姓王,哪怕不是朝廷亲自敕封的,可自己主公这边儿一上,江东孙策那边儿肯定也就要上了,不会太晚啊。可以说不光是马超,就算是凉州军很多人,他们也是都知道孙策的。什么朝廷,其人可不怕大汉,而且还不得不说,
曹操称王,马超跟上,这大汉就已经是快要完了,说起来以前孙策都不惧朝廷什么的,更不用说是现在了,肯定如此啊。不过也是,有一点没错,就是不管是曹操也好,还是说马超、孙策他们也罢,都是不想让大汉那么早被灭的,这个一直都是,哪怕就是到了如今这个时候,
他们也都是这样儿的想法,一点儿没错。其实大汉灭了,对他们来说,确实也没什么好处,这个肯定是。当然了,如今曹操和马超都称王了,之后孙策也是一定要跟上的,而他们都称王了,可以说这个也确实,朝廷再能给他们的,已经是微乎其微了,甚至说其实也就没有了,
那也不算错。而且还是曹操这个名正言顺,哪怕是违背了大汉的祖制,可也比马超孙策他们之后要称的王正式。而后面那俩,就属于没有天子诏书的,自己私自给自己的了。没那么正式,可却绝对是冲击了大汉的统治,这个一点儿不假。要说马超称王,这个曹操/他们还是在意料之中的,孙策的话,他要上,那么兖州军众人肯定是不满,这个一点儿没错。但是
就算这样儿,也挡不住其人要称王的决心。所以说在曹操还有马超都称王的时候,诏告天下,孙策江东军那边儿,也是都紧急召集了在建业的所有人,孙策的目的就只有一个,称王!当什么王,大家却还得讨论一下。这就看出来了,其人魄力可绝对不是孙权所能比的,后者
称王的时候都什么时候了,哪有孙策这么快啊。要说顾虑什么的,孙策就没有吗?怎么可能没有呢,只是曹操和马超都上了,孙策绝对在这样儿的事儿上,自己也不能是弱了两人,所以说这个王自己是当定了,没什么说的。什么都阻挡不了自己了,这个一点儿没错。凭什
么他曹操能当魏王,马超能当王,自己就不能当什么王?所以在孙策看来,曹操和马超可以,那么自己也不差,所以自己当然是要上了,就这么简单!孙策是雷厉风行,这召集了在建业的所有人,就讨论一个事儿,自己要称王,那么当个什么王合适?肯定这也得是一个字的,这个一点儿没错。曹操来个魏王,马超也整个王,对孙策来说,自己这个王自然也
是不能听着就比他们弱了,这个肯定是。毕竟老百姓可不懂什么,他就知道哪个王好听,听着顺耳,叫着顺口,这曹操和马超的魏王和王,孙策觉得都还行,而自己的呢?到底是要叫个什么王好,结果这一和手下人说了,这下面人没讨论,却是直接就有人开口了,第一
是周泰。就听他说道:“主公,这我军名为江东军,不如就叫东王,这个名儿听着好像不错!”还没等孙策说什么呢,众人一听,这什么玩意儿。
第七一二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四)
孙策是雷厉风行,这召集了在建业的所有人,就讨论一个事儿,自己要称王,那么当个什么王合适,肯定这也得是一个字的,这个一点儿没错。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曹操来个魏王,马超也整个王,对孙策来说,自己这个王自然也是不能听着就比他们弱了,这个肯定是。毕竟老百姓可不懂什么,他就知道哪个王好听,听着顺耳,叫着顺口,这曹操和马超的魏王和王,孙策觉得都
还行,而自己的呢?到底是要叫个什么王好,结果这一和手下人说了,这下面人没讨论,却是直接就有人开口了,第一是周泰。就听他说道:“主公,这我军名为江东军,不如就叫东王,这个名儿听着好像不错!”还没等孙策说什么呢,众人一听,这什么玩意儿,还东王,
你还不如就叫江东王呢,虽说是两个字,可总比你那什么东王强点儿吧。而孙策的话,他自然也是没觉得这个周泰所说东王有什么好的。如果说曹操称个被北王,马超来个西王,那么孙策这个时候就当仁不让,自己就当这个东王,这合适。可如今人家曹操是朝廷敕封的魏
王,马超自己也封自己个王,自己叫东王?那肯定不合适啊,在老百姓眼里,这自己这个名儿可就弱了,确实,所以说这自己不能同意。因此,也没等其他人说什么,孙策就直接说道:“幼平所说,虽说还是有一定道理,可这个东王,却是不合适,我不能去做!”一听自己主公给否了,周泰也没多说,而他这个时候也是觉得,东王的话,确实不太合适自己主公。
周泰的被否了,也很正常,就没人觉得他提议的东王,有什么合适的,真的。之后董袭也是来了一句,“主公不如就称越王,这个好像还不错。”众人一听,心说什么玩意儿,还越王,自己主公是不会喜欢的!确实,孙策可不喜欢什么越王,他也看不上越王勾践,在他看来,
这大丈夫没实力报仇,忍是要忍着,这个不假,可不一定非要像勾践那样儿,为了报仇,可以说连点儿尊严都没有了,那样儿的话,以孙策的性格,他是不能接受的,就是这样儿。对他来说,没实力的时候,可以去增加实力,就为了报仇,可也不一定非要像勾践那样儿,
所以说真是,这个不得不说,自己不可能当什么越王,太丢人了。所以说此时孙策也说了,“这个越王就算了,当初勾践……”孙策简单说了几句,反正就是自己看不上其人,连带着这么个越王也还是算了。最后周瑜说了,“主公,自古咱们江东称吴越,越王不行的话,主公可以称吴王!”孙策一听,吴王,这个可比越王强多了,哪怕最后吴还是被勾践灭了,但
是这个不重要。连秦那么强的王朝,最后还不是照样儿被灭,所以说这个也没什么了。而此时鲁肃也是赶紧说道:“公瑾之言,是甚为有理,吴王,此名甚合主公!”之后庞统也是说了,“不错,吴王适合主公,确实如此!”孙策一听三大谋士都是如此想法,他也不得不说,
这个吴王还是比较合适自己的,确实。不光是自己认为合适,手下也都是如此想法啊。他微微点头,而马上其他几个将领也是异口同声说道:“属下附议,主公当得吴王!”孙策一听,把手一摆,“好!既然各位都如此想法,那么我当称吴王!”确实,他是觉得这个很合适,比较适合自己,什么东王还有越王,那都是不能比的,就是如此。自己这么个吴王,反正从名
儿上来说,那是足以和曹操那个魏王,还有马超那个王争锋!这个就是孙策的想法,他觉得没什么问题,至少老百姓一听,魏王、王,还有吴王,一听好像都没什么太大区别,好像都一样儿,老百姓都没觉得有什么,都感觉是差不多。老百姓可不懂那么多,反正听着好像都没什么大区别,除了名儿不同,其他的,他们也都不知道啊,真是。因此,孙策是满
意了,对他来说,这一个吴王,那自然是没弱了曹操的魏王,也是没弱了马超的王,所以说这个是能叫的。而且确实也是最合适不过,之前什么东王、什么越王,说实话,确实是不合适啊,当然自己也是不喜欢,这个一点儿没错。不过如今这个吴王确实,是自己喜欢,
而且可以说也是合适了,这个一点儿不错,看着手下人都同意,就可见一斑,这个肯定是啊。要不合适的话,三大谋士不可能都同意,这个孙策还是知道的,能让他们三个都赞同,这个确实,那是绝对不容易了,也就是这个吴王可以,其他的,那应该说都不好使啊,真是。
孙策他是继曹操之前的魏王,马超之前的王,他也来个吴王,虽说是和马超一样儿,都属于不是正式的,可却也和凉州军一样儿,都得是诏告天下,哪怕是自己自封的,也得如此!他也是想到了,等曹操知道消息的时候……不过虽说是要引起其人的大不满来,可自己却也没办法,不可能你曹孟德和马孟起都当了王,自己还是个太尉,那不是自己性格。所以说你
们俩都是王,这个到自己这儿,也是没什么区别的,就是如此。没有说只有你们两人能称王,而自己在这儿就什么都不能当,那不可能。虽说己方实力和你们兖州军、凉州军一比,还是有差距,这个一点儿不假,可你们能当魏王,能当王,那么自己的话,也是一样儿可
以当吴王,就这么简单。实力上是有差距不假,这个自己心里也是承认,但是在这个事儿上,自己却不会比你们差,就是如此。这就是孙策的想法,在他看来,自己是怎么都得当上这个吴王,是没有任何人能阻拦。而曹操肯定是不高兴,但是自己却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个
肯定是。毕竟不可能你曹孟德马孟起都当了王,自己还什么都不是,那没可能。哪怕己方和你们兖州军是盟友不假,可也改变不了自己的想法做法,就是这样儿。对于孙策来说,这个事儿明显就是考虑不了曹操的想法,就只是自己想做的,那么就去做,而且还是必须要做的,这个就不得不说,确实是要如此了,曹操那边儿,自己是没办法,哪能是两全呢?确实
啊,没有。他要是知道那句诗的话,孙策这个时候也得来上那么一句,真是“世间安得双全法”啊,可不就是。不是说没有两全的时候,可有的事儿可以有,但有的事儿,那是真没有,这个一点儿没错。而且其实仔细一想,真正能做到两全的时候,其实是少数,这个不信
你就看吧,真是如此。说起来孙策是有自己的想法,这个从来都是,他就不想在这如今的乱世称孤道寡?这个怎么想怎么是,他其实也有自己的想法,当然就是想。可孙策也知道,当皇帝什么的,称帝这个就别想了。第一曹操不会,第二马超要称帝的时候,基本上那个时
候己方和兖州军也是快被灭的差不多了,而人家那个时候能称帝,可自己行吗?所以说这个
孙策是觉得没什么机会。那么没机会当皇帝,可当个异姓王,这个总可以吧,至少曹操和马超,他们可都当了,而马超和自己也一样儿,都是自封的,所以说自己如何不可以?所以说他们两人是先来,自己随后这也跟上了,孙策可没觉得做得有什么不对的。是,传到许都,曹操知道了的时候,他是肯定不满,这个一点儿不假,可说实话,他从称王那一日开始,应
该说就能预料到今日了,这个孙策还是相信的。而且他还比较肯定的是,这曹操这个人,如今己方是没他们兖州军强,这个自己承认,更多是需要他们帮衬,来对付凉州军,好让己方别被灭了。而这个时候,如果说曹操称王了,马超称王了,自己却什么动作都没有的话,
那么不光是被曹操低看了一眼,也一样儿是要被兖州军众人给看扁了。孙策却知道,不管自己称王还是不称王,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们兖州军都不会坐看己方被凉州军灭了的,所以说自己有什么不能去做的呢?自然是自己愿意,喜欢怎么去做,那就如何去做了,曹操/
他们的想法,真心是没那么重要啊,真的。确实,孙策觉得他或者说他们兖州军的想法比起自己来,那还是不够的,这自己肯定要以自己为主,而不是说要看他们的眼色脸色如何,真的。是,这自己是不想被马超灭了,己方不想被凉州军所灭。可说实话,比起己方来,他们兖州军一方一样儿是如此想法,己方被灭,对他们来说,基本上就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所以说曹操能看着己方被灭?那都不可能,只能说最后要实在是事不可为,真就救不了的,那么他们最后再来个落井下石,符合曹操其人一直以来的作风,这个自己知道。所以说这个时候,真是,自己是不需要如何,只要做自己想去做的,不要去管曹操还有兖州军都是如何
想法。本来自己已经是够累的了,要是还非得看他们的脸色还有眼色,那么可真就更没意思了,真的。自己别的不说,可至少也是三分天下的一路诸侯,至少在这个身份上,那和曹操和马超,那都是对等的,而如今他们都称王了,那么自己就绝对不会落下,所以说必须要
跟上,这个就是自己想做的,要去做的,必须去做的!结果孙策称王的消息是诏告天下,传到许都之后,曹操确实是生气非常,把桌案都给掀翻了,不过却是没谁看到而已。对他来说,这自己称王,之后马超也是自封个王,这都在自己所料之中,也不是说就不能接受,毕竟和他们凉州军那早就是不死不休了,所以这个都属正常。可孙策这个江东军盟友,实在
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自己不给己方,说称王就称王了,还当个吴王,那意思就不比自己和马超差呗,可实力上的差距呢,那不还是存在吗。而自己所遇到的,可以说就是最不好的结果,孙策称王,就是最不好的结果。而最好的,那自然就是他什么动作都没有,马超那边儿
的话,他是不可能没有什么动作的,这个不指望。结果如今这却是来个最不好的结果,曹操心里自然是不爽,可确实,他拿孙策也没太好办法,对方都称王了,显然这个是改变不了的,而且对方那意思,也是无人可以改变。曹操心里确实是一点儿都不爽,心说马超当也就
当了,可你孙策凑什么热闹啊,这下好了,大汉一下三个异姓王,真就是要完。不过也确实,站在孙策的角度来说,曹操这个时候也是能理解他点儿,可其人就这么称王,确实是不可原谅啊,真是。可以说孙策就这么一个事儿,这么样儿去做了,直接就让他们江东军和兖州军的联盟出现了大裂痕,这个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以说双方的矛盾,那是又增加增大了,
这个也是没办法。要是孙策不那么去做,或者是没这些事儿,可他能不称王吗?就像马超一样儿,他能不称王吗?马超确实不是刘备,可他更不是孙权那货,而孙策也一样儿,他也不是刘备,更加不是他那弟弟孙权。所以说两人都称王了,曹操这回倒是不孤单,可孙策那
个,那却绝对不是他想要的,不过却没什么办法啊,人家都称了,你还能让他给收回去?开玩笑也没那样儿的啊,明显没可能。
第七一三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五)
要是孙策不那么去做,或者是没这些事儿,可他能不称王吗?就像马超一样儿,他能不称王吗?马超确实不是刘备,可他更不是孙权那货,而孙策也一样儿,他也不是刘备,更加不是他那弟弟孙权。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所以说两人都称王了,曹操这回倒是不孤单,可孙策那个,那却绝对不是他想要的,不过却没什么办法啊,人家都称了,你还能让他给收回去?开玩笑也没那样儿的
啊,明显没可能。所以说曹操对此是大怒,是自己最不想要的,结果还发生了,可他却做不了什么,只能是让天子诏书走江东一趟,说孙策几句,如今也只能是这样儿了。他倒是想趁机去占江东军几个郡县,可曹操仔细想了,如果说自己出兵,那么凉州军也出兵了呢,那
个时候,自己要如何去做?这才是问题,大问题。并且不得不说,和江东军矛盾是有不假,哪怕是增加了也没错,可却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呢,这个曹操是太清楚了。而己方要出兵江东,进攻对方的话,可以说这个就已经算是暂时撕破脸了,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曹操也是得
谨慎小心才行。毕竟在他看来,己方和江东军别说是撕破脸儿了,就是这矛盾加深,那都是对两军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反而是对凉州军有好处,不就是如此。所以说曹操不是怕战事,他不怕和江东军战,可却不得不考虑战了之后的后果,那个可不是什么小事儿,这个一点儿不假。己方和江东军开战简单,可好处己方和江东军也许还不会得到太多,尤其是江东军,
可凉州军要是再来插一下手的话,那么好处是要被对方给占去很多,这个自己是相信的。所以说曹操能那么去做吗,直接就和江东军开战,那可以说是最不明智的行为,最不理智,自己还是很清楚的。要说这个时候的曹操,那确实算是明白人,这个一点儿不假,可到底是
能保持多久,这个就不知道了,不一定啊,真是。反正好的话,那确实,是怎么都好,一切都是明白,曹操不会那么不理智。但是他一旦不那样儿了,变糊涂了,谁说也没用了,不理智了,那么兖州军就快大败了,这个很正常,一直以来,可以说都是如此,确实,真就这
样儿啊。所以说这个时候的曹操,就算是马超,他也未必就是其人对手,不过等曹操一不这样儿的时候,那么马超可就有机会了。对马超来说,肯定对付一个精明的曹操是更难,这个必然啊。如果说曹操真就犯错误,失误了,甚至直接就糊涂了,那么确实,这个他就认为己方的机会来了。不过如今来看,还真是,差距不小,机会没来啊,曹操人家是精明着呢,
真的。所以说马超也知道,就这个时候来说,还别想着对方就能犯错什么的,大概是八/九成都没可能了,当然那一两成还是有可能的,概率还是有的,这个一点儿没错。当然马超不可能就一直都指望着这个,这个也不现实,确实。所以说机会还是留给了有准备的头脑,
给了有准备的人,比如说自己。马超别的不敢说,但是这辈子,几十年过去了,对于机会的把握来说,他自认为自己做得不错,这个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自己是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也不得不说,自己有先知先觉,那是没错,可确实,那永远不是万能的。你要是觉得自己有个金手指什么的,就小看了古人,那么你被灭就是早晚的事儿,至少这么多年了,马超他可
以说是深有体会啊,真是。确实,你敢小看古人?反正他是不敢,这一路走来,还是都比较小心,这个肯定是。就这,该败的时候,马超也是一样儿没赢了,这个也是。虽说不像曹操那样儿,输那么多,可也是有几次好吧,所以说这个也是,自己如此,也保证不了常胜,所以就更不用说是三国时期的土著人物了,真是。马超不是说自己就比他们强,可也确实,
在有的方面上,自己可是比他们强了,这个一点儿没错。曹操的话,自己都有比他强的地方,那么更不用说是其他人了。应该说曹操其人,绝大多数人那可都不如他,这个一点儿没错。丞相,魏王能名流千古,那可不止是因为某点原因,更大的原因,好好看看三国吧,这
个都在里呢。马超称王和孙策称王的消息传到了许都,刘协可以说比曹操火气还大,不过他可不敢说摔东西那些,毕竟知道的你是对马超对孙策他们不满,可要是谁给曹操说,是对他不满了,那么这个事儿可就真是要完。刘协确实是怕啊,怕曹操,这个肯定是,一点儿没
错。在他看来,这你要魏王,我也是给你了,可天下都是乱臣贼子,就没一个心向汉室的。你这边儿当上了魏王,还没热乎呢,马超那边儿就来个王,而孙策江东也不甘示弱,吴王也上了,这真是,全都是逆臣,都没一个好东西!在刘协看来,当然他知道,这天底下一下
出来了三个异姓王,可以说大汉可真就要完了,没办法,真心是无奈。自己想法是挺好,给
曹操一个魏王就给了,反正也没给马超孙策,一个异姓王,违背了祖制也没办法。结果这曹操这边儿刚当上魏王,那边儿马超就成了王,而孙策也变成了吴王,这天下哪儿来那么多王啊,可这一下就出来三个,要是再加上之前辽东的,这都四个了。当然辽东和马超还有
孙策却是不能比,这个自己都知道。可他们没自己的诏书,自己也敢给自己个王,刘协真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这就是悲哀啊,大汉的悲哀。如果说大汉盛世的时候,谁敢自己称王,敢的人都被灭了。而如今呢,这天下三路诸侯,一路逼迫自己给他王位,那两个更是自己给
自己个王,这……刘协是无奈非常啊,这究竟是自己是皇帝,还是他们自己是。这可以说这个时候,天下出来三路异姓王,而且还不是之前辽东那样儿的,可以说曹操/他们三人,如今除了没称帝外,其他的,已经是到头儿了,朝廷能给他们的,几乎就是没有什么了,所以说大汉可真是要不行了。所以说刘协也不傻,他是早看出来了,这曹操来这么一出称王,
接着马超和孙策他们是紧随其后,这大汉是越来越不行了,自己还是很清楚的。所以说曹操还有马超孙策他们,一个个不光是乱臣贼子,更是大汉的罪人的,大汉在他们手里,这早晚是要完。他是太清楚了,而且那三人的想法,刘协多少也都知道。大汉在曹操的手里,还
是不能灭,最多也就是加速灭亡的脚步。可在马超和孙策手里,一旦他们一统天下,或者说他们的脚步马上就要一统了,那么大汉就要被灭了,因为他们再也不需要了,只有朝廷没了,才会给他们大好处,哪怕他们还是异姓王,可那是自封的,而不是朝廷承认的,如此。而如今来看,自己倒是希望就在曹操这儿,在兖州军这儿当傀儡了,这样儿总比大汉被灭了
好啊,真是。而且刘协也是,他早看到了,也就是曹操其人,对大汉有那么点儿特殊感情,哪怕是现在少了,可有还是有,这个没错。但是到了马超和孙策那儿,那基本上就什么都没有,所以说还能指望他们什么?真是什么都指望不了啊,还想着大汉能不亡到他们手里吗?反正有那样儿机会的话,两人是不会错过的,就是如此。长安,马超听孙策也当了吴王,对
此,他也不过是一笑,一切还都在所料之中。如果说江东做主的不是孙策,而是他那弟弟孙权的话,那么马超是不敢肯定,其人就能称王。可说实话,到了孙策这儿,别说是称王了,有需要的话,就是称帝,他也干了,真的。如果说,假设曹操和自己都称帝了,那么孙策他
肯定也不会退缩,就这么简单,他不会想着他比曹操还有自己弱就是了,所以……该有的魄力,确实,孙策从来都不会少就是了,这个也是马超比较服的。而孙权的话,在他眼里看来,顾虑太多,本来能做到一些事儿,可他就放弃,至少在这上面,马超是看不上他,觉得
没意思啊。孙策的话,有时候就不顾后果去做事儿,他觉得还是挺可爱的,真的。孙权的话,那真就是计较太多,这个就不多说了,确实。最简单的,就是历史上称王的事儿,人家曹操和刘备都称王了,就他顾虑多,没当。称帝的事儿,曹丕和刘备都当了皇帝,就他还是,过了很多年,最后才当上。要说做到他那儿份儿上,马超觉得也是够可以的了,真是。明明
心里是有那个想法,可就以为顾虑太多,想到了一些不好的地方,就没去做,耽误了啊。确实,至少马超是这么看的,他也不觉得孙权就真那么去做了,有不好的地方是不错,可真就不能接受?这个是他理解不了的,也许确实,当了主公做老大的人,就得考虑很多,可同
样儿,孙策就不是那个性格,至少马超觉得这个江东小霸王的脾气,还是很对自己的,要是换成碧目紫髯的孙权,他就肯定是没什么太多想法,实在是看不上孙权,这个一直都是。马超是不喜欢刘备不假,可对孙权,其实也都差不多,更多他是比较欣赏曹操,哪怕其人说
屠杀百姓就屠戮一个州,但不得不说,还是有让自己看重的地方。当然了,就算是刘备孙权,马超觉得也是有可取之处,这个肯定是,一点儿没错,可他还是看不上两人,觉得曹操比他们强多了。真是,要不然马超很多地方都是针对刘备,对曹操,有可能的话,双方关系还是不错的,敌对归敌对,没这事儿,那还是朋友。孙策的话,也是差不多少,比刘备可强
太多。确实,如果马超不是那样儿的想法,那么之前很多事儿也许就不会发生,而有的事儿,就变成了会发生,或者说一定发生,就是这样儿。所以说也不能就怪马超特意针对刘备不少,谁让他是看不上其人,而且关键是刘备当时还是几大诸侯里最弱的那个,所以说马超
太清楚了,这所谓是“柿子要挑软的捏”,这个肯定是啊,而刘备正好,当初在马超看来,就是最软的那个柿子,这个没办法啊,曹操还有孙策,哪个都比他强,马超是想灭他们,可惜却灭不了啊,所以就只能是对付刘备了,没办法。如果说刘备是几人中最强的那个,不,
哪怕就比孙策强了,马超都未必是第一个对付他,就这么简单,好歹其人也是当主公做老大的,所以这个很多时候,那考虑还是要不少的,这个肯定是。对马超来说,他不光是要看机会什么的,己方能不能灭了对方,还得去看兖州军,去看曹操的意思。可以说灭刘备的时候,曹操没和自己死磕,至少没一直那样儿,所以说马超是能喘息,能有足够精力去对付刘
备,如果说换成是兖州军和己方一直那么死磕,那么那个时候很多事儿也许就变了,真的,这个他还是很清楚的。可刘备是灭了,而己方要是再想灭江东,这个时候,曹操就不会干了,之前刘备是刘备,孙策和他还是不同的,大不同,这个曹操太清楚了,自己也知道,确实啊。
所以说马超知道,等机会吧,一直都得是如此,对付刘备的时候,还差点儿,毕竟曹操不是那个态度,但是对付江东就,这个就不得不说,曹操是变了。
第七一四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六)
如果说刘备是几人中最强的那个,不,哪怕就比孙策强了,马超都未必是第一个对付他,就这么简单,好歹其人也是当主公做老大的,所以这个很多时候,那考虑还是要不少的,这个肯定是。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对马超来说,他不光是要看机会什么的,己方能不能灭了对方,还得去看兖州军,去看曹操的意思。可以说灭刘备的时候,曹操没和自己死磕,至少没一直那样儿,所以说马
超是能喘息,能有足够精力去对付刘备,如果说换成是兖州军和己方一直那么死磕,那么那个时候很多事儿也许就变了,真的,这个他还是很清楚的。可刘备是灭了,而己方要是再想灭江东,这个时候,曹操就不会干了,之前刘备是刘备,孙策和他还是不同的,大不同,
这个曹操太清楚了,自己也知道,确实啊。所以说马超知道,等机会吧,一直都得是如此,对付刘备的时候,还差点儿,毕竟曹操不是那个态度,但是对付江东就,这个就不得不说,曹操是变了。这个马超是深有体会,真是一点儿没错,他对待刘备和对待孙策,那分明就是
两种不同情况啊,真是。不过还是那话,刘备是和曹操有多大过节,这个马超他可是一清二楚,所以说曹操当初是那么个做法,他还是能理解的。而且刘备被灭,还有孙策,他们刘备一方没了,还有江东军一方,这个就是曹操就算是让刘备被灭,他也是有那么点儿底气,这个自己知道。而且还不得不说,孙策他可不是刘备,第一他是没有刘备和曹操那样儿的过
节,其次,就是江东军比刘备的那汉军强,这个马超觉得是根本原因吧,至少自己要是他曹操的话,就选择一个对抗自己抗衡己方,那么自己的选择也不会是刘备,而是孙策。这个马超觉得可绝对不是因为自己看不上刘备,而觉得孙策不错,也许可以说这里面是有那么点
儿原因,可实际上,马超却觉得不是如此。哪怕自己就算是能看得上刘备,看不上孙策,自己估计最后也得是那么选择,就因为江东军强一点儿,这个选择盟友上面,你多少都是要选择一个强的,基本上是这么样儿了。至于说刘备汉军,实力还是有的,这个马超也承认,
可是分和谁去比啊,和己方和兖州军,哪怕就是和江东军,他们比一下的话,也是弱了点儿。这个选择盟友上面,不说对方是和你一样儿实力,可两个实力都不让你的,让你选择的话,有几个不选择实力强的那个呢?反正曹操肯定没有,他是得傻成什么样儿,不选择江东军而去选择了刘备,那个可真不是马超认识的曹操曹孟德,真心没那样儿。而且哪一方更符
合他和他们兖州军的利益,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反正肯定不是刘备啊,这个没错。所以说他是可以看着刘备被灭,而不全力出手,可换成如今的江东军,那就肯定不行了。马超是有信心,兖州军不全力出手的情况下,己方能灭了江东,可兖州军一插手,而且还是全力出手
的话,这个变数就多,自己不可能不好好考虑,这个肯定是,不可能忽略了,不可能没有啊,真的。兖州军确实,他们是横在己方面前的一大障碍,是己方一统天下,阻挡着己方前进的最大阻力。这还没和他们决战呢,己方要灭江东军,他们是不干,等己方和他们决战的时候,那大战……可想而知,这战役是不会小了,肯定是啊,如今这都,所以说也真是……
马超虽说是不怕曹操不惧兖州军,可他不得不为己方考虑,这个肯定是。如今可以说连江东军,己方还没灭掉,那就更不用说是如日中天的兖州军了,确实。这称公是曹操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之后又是称王,这回虽说自己和孙策也都上了不假,可说实话,这人家是第一个称公称王的,自己和孙策,那不过就是跟着曹操而已,就是这样儿。当然了,在曹操
看来,这天下肯定就只有他一个异姓王最好,可那不过就是最理想的想法而已,可能吗?自然是没可能,称公的话,自己就算了。而自己没有任何动作,孙策就不会有。那么到了如今,曹操都当魏王了,自己要是再没什么动作,那天下人还不得觉得自己是怕了曹操?可自
己会怕他会怕兖州军吗?自然不会,所以说这个王自己也是当定了,而就和自己所想一样儿,曹操称王消息到了建业,孙策就已经是有了想法,而等听到自己也是称王了之后,他就再也坐不住了。孙策称吴王,对江东来说,大多数人都觉得是好事儿,可到了曹操到了兖州
军那儿,那就没什么好处了。毕竟曹操和马超不一样儿,更何况,他们兖州军和江东军,还算是盟友,这都多少年了。可马超也不得不承认,他不得不说,孙策所选择的时机,那其实还是很好的。至少曹操是不敢现在马上就和江东军撕破脸儿,那样儿的话,是对他们谁都不好,反而是对己方好了,所以说曹操不会那么做啊。真那么去做了,马超也不得不说,其
人是糊涂变成那样儿了?要不怎么能那样儿呢,别人也许能,可曹操却不会,马超太知道了。至少其人生气归生气,可还不至于说就因为孙策称王的这么一个事儿,就一下丧失了理智,马超觉得那样儿是别人,而不是他曹孟德啊,真的。曹操被马超当成是第一对手,最大
的敌人,那确实是不一样儿。如果就只是一般般的话,何至于说让马超那么看重呢,这个真是如此。对他来说,曹操觉得是第一强敌,如果说天下没有曹操的话,这自己也许一统天下的脚步会走得更远,就如今来说。可多了曹操,这使得自己的脚步,迈开小了,这个马超
知道。所以说曹操,兖州军一直都是己方的第一大敌,马超从来都是如此想法。哪怕当初北方霸主是袁绍,雄踞四州,可马超也没把他当成是自己第一大敌,而就只有曹操,只有兖州军,马超一直都知道,他们才是劲敌,是己方的第一大敌,一点儿没错。而从如今来看,也确实是如此。自己所想可没错,可不是,就是那样儿啊,己方最强的大敌,曹操,兖州军。
己方灭了对方,彻底是胜了,赢了,那么也就一统天下了,就是这样儿。而打不过人家,那么最后的结果……不过那种几率,自己还是认为很少的,至少自己觉得八成是没问题,甚至九成以上,如此。还是那话,得有多大的奇迹,兖州军最后能灭了己方?不是马超高看己
方而小看对方,实在这就是事实,真的。兖州军是第一阻力,当然也是最大的那个,一点儿没错。在马超看来,如果说己方有那实力,一下就灭了兖州军,还不至于说让己方如何伤筋动骨,那么分分钟就能灭了江东军,真的,虽说这么说是有夸张不假,可那意思还都没错,如果说己方实力真那么强的话,就算是把江东军和兖州军放到一起灭,那么也不是不可能的
啊。可如今来说,己方是没那么强,而对方也没那么弱啊。这个才是实际,并且己方要对上的,那是兖州军加上江东军,而不单单只是兖州军一个,或者说是江东军一个,真要那样儿的话,倒是都好了,可显然没有啊。还是己方要对付兖州军对付江东军,他们两个还联合一起对付己方,就是如此。所以说马超一直也是,他是想要破局,哪怕现在看着,好像是己
方占了上风,但是那可真就决定不了太多,这个确实不错。毕竟在马超看来,这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最后这鹿死谁手,确实是尚难评说。就说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最后一统天下的几率大,可这个却绝对不是绝对的,一点儿没错,哪怕自己有那么大的把握,可你知道最后会
发生什么事儿?这个反正马超是预测不了,哪怕他还有个星象占卜术,可说起来他也就是半吊子水平,而当初是听南华说了,好像自己是能得天下,所以说马超也是,有安慰自己的地方,至少那种高人,是吧,都说自己是没问题了,那么应该就是没什么问题,如此。所以
马超也是有安慰自己的地方,他觉得高人终归是高人,所以……没出乎自己所料,曹操称魏王,自己也当了王,到了孙策那儿,他成了吴王,这个马超还是预料到了。如果说当初要是自己称公的话,和曹操一样儿,跟上他的脚步,那么孙策会不会那个时候来一个吴公?要是他真来个吴公,可就有意思了,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反正自己是觉得有意思,真是。不
过自己也是想了,就算当初自己当了什么公,而孙策也是称公的话,最后他不一定是吴公,这个确实。反正自己是他的话,那是打死也不当什么吴公,太扯了,不如其他的好,真是。当初一个公,和如何这么王,那是怎么都比不上的。魏公,魏王,怎么听怎么是后者更好,
前者的话,再加个公就成公公了,所以说还是当王好啊,真是。其他的,吴公,吴王,哪个好都不用多说了。这公,王,估计自己称公也不一定非要叫什么公,换一个不比这个强啊,真是。所以说这个之前还是有不少选择的,不像是称王,其实适合的也就那么一个
而已。真是,别的反正马超是觉得没有了,其他的不合适自己啊,也就只有这么个王,自己自认为是最合适的。就像曹操觉得他适合魏王,而孙策是认为吴王合适一样儿,自己也是认为王最合适,不是吗?总比之前说的秦王、蜀王,这要合适多了,确实。天下一下多了三个异姓王,而对老百姓来说,他们是没什么太大感觉。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没觉得
有什么,反正各自都是在三大诸侯的地盘生活,别说如今是当个异姓王,就是称帝了,老百姓也都不一定有什么感觉。对他们来说,当王不当王,这依旧是统治着这么一块儿地方,自己该是在哪路诸侯治下,还是在哪儿。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得是大战,双方夺地
盘,这今日还是曹操治下,可能明日就变成是马超凉州军的了。当然对老百姓来说,他们是不管谁占着多少地方,只要能给口饭吃,这乱世中不至于饿死,其实也就可以了。所以说那么多人都当兵去了,不就是为了粮饷吗,就是如此。玩命是不假,可至少是饿不死了,这
个一点儿不错,所以说这个时候,乱世之中,兵源还是足够的,至少马超所看到的,都没大问题。如果说是太平盛世的话,应该说有的人想法就变了,至少能吃上饭吃饱饭的,不一定就入伍。当然了,太平盛世的话,基本上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儿,经常大战,这个还是没有的。太平盛世,太平盛世,首先必须要太平,这个才是最根本的,你不太平,还是乱世呢,
那哪有盛世啊,真的,乱世里可没有。那么结束了乱世,差不多就太平了,然后治理好天下,来个太平盛世。而如今来看,马超是觉得连太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呢,就更别说是盛世了,真的。自己是所希望那样儿,早的话,提前几年结束乱世,比什么都好。想要盛世的话,
那可不光是要太平,还得是有一堆政策之类的,太多了,反正都是辛苦吧,这个也没办法,毕竟你想要的,盛世就是要付出那么多,要不然哪有啊。
第七一五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七)
当然了,太平盛世的话,基本上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儿,经常大战,这个还是没有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太平盛世,太平盛世,首先必须要太平,这个才是最根本的,你不太平,还是乱世呢,那哪有盛世啊,真的,乱世里可没有。那么结束了乱世,差不多就太平了,然后治理好天下,来个太平盛世。而如今来看,马超是觉得连太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呢,就更别说是盛世了,真的。
自己是所希望那样儿,早的话,提前几年结束乱世,比什么都好。想要盛世的话,那可不光是要太平,还得是有一堆政策之类的,太多了,反正都是辛苦吧,这个也没办法,毕竟你想要的,盛世就是要付出那么多,要不然哪有啊。确实啊,哪怕马超没在乱世经历过,可太
平盛世他又不是也没经历,所以说该知道的,那肯定都知道了解了,这个也是。所以说太平盛世,谈何容易啊,确实,他是一清二楚。不过虽说如此,可也不代表他就不往那个方向努力了,该怎么做,那还得是怎么做,这个肯定是,所以说这个也确实,他是一直都在努力
中……不努力不行啊,别再被人家给超了,虽说马超是觉得那不太可能,毕竟己方这实力的话,那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日积月累,这个一点儿没错。就算是对方真就超过己方,那么一日两日,一年两年,那是肯定没用,这个马超太清楚了。而且还得是保证己方一下就实力大损,要不然的话,这个也是,怎么说呢,超越己方的机会,在哪儿呢?不是马超高看了
己方而看扁了对方,实在这个就是实实在在的,实际如此啊。一直都是己方比兖州军强,更是比江东军强,这个肯定是啊。要不然的话,马超觉得己方凉州军是早被人家给灭了,真的。就曹操那样儿的奸雄人物,他不会觉得你和他关系还不错,最后就放你一马,那事儿是
绝对不可能的,马超太清楚了。就像自己也都差不多了,不会因为和他关系好,就放过他。而对孙策的话,也都差不多。但还是那话,真到了最后,这自己就算是不出手杀他们,他们,尤其是曹操,估计他自己也是不会活着了,这个没办法,奸雄就那样儿,自己杀不了他,但
是他自己能了结啊。所以说一直也是,马超对曹操那儿是没准,他最后落到自己手里,也许是没那事儿,他兵败之后,估计就自己了结。至少刘备能做到的,可以说曹操这个他也能做到,至少马超相信,确实可能如此,所以说自己还是把精力放到孙策那儿吧,他和曹操终究是不同,不是说他就做不出里自裁的事儿,可马超觉得自己要是赶上了,或许是能劝住也
不一定,真的。对曹操的话,他确实是没什么把握,但是换成孙策,那真就是不同了,真不一样儿啊,确实。毕竟孙策其人,可不是曹操那个奸雄性格,当然了,马超也没百分百的把握,说自己就一定是能让孙策改变主意什么的,那还得是一点儿点儿的,这个他也知道。
想马上就解决了问题,马超觉得可没那么简单啊。对曹操和孙策,其实他都头疼。曹操的话,他不会想着落入到自己落到己方手里的,所以说他最后的结果,九成九自己是已经想到了。至于说孙策的话,那还得是自己亲自劝说,其他的话,还得靠着他家人,看看最后能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如果说还不能的话,那么就依旧是那话,自己只能是遗憾了,确实是没有
办法啊。而且还得说什么呢,就算是自己放过孙策其人,可最后到底是要如何安排他,这个确实,才是最大的问题。反正以马超那意思,中原大地上的话,是不会再给孙策安排,所以说最后他也只能是不在中原了,这个没办法,让他活着,这还在中原土地上,那么可以说是谁都不放心,所以说不在中原挺好,海外的话,他自己没地方,自己给他找个地方,也算
是自己仁至义尽了,可不是,确实。自己能做到的,其实也就是这样儿了。可其人要真是一心求死,那自己也不会拦着。还是那话,自己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做到了,也做不错,那么其实就够了,真的。毕竟孙策和自己也没什么干系,反而还是敌对,所以说自己能做到
那样儿,就算是可以。哪怕自己是,比较欣赏他不假,可这个能有什么大用吗?反正马超自己来说,确实是没大用。你看之前自己帮过其人不假,不过那就是他没事儿闲的了,当初年轻时候能做出来的,可如今呢,马超觉得自己基本上就做不出来了,这个人总是要变的嘛,
很正常。以前的自己是那样儿,现在的话,是这样儿,就是如此。还是,这以前能做出来的事儿,能做到的,会去做的,到了如今,马超可以说很多都做不出来了,做不到了,不会去做了,就是如此。要说当初的自己,和现在的区别还是有的,这个肯定是,不过就是多少罢了,确实如此。以前和现在比起来,或者说是现在和以前相比,虽说自己没改变太多,可
终究是有,这个马超心里太清楚了。不过却还得说,有的改变,是他乐于如此,觉得还算是好,确实没错。可有的地方,他觉得自己变了,那真是不怎么样儿,这个马超还是心里有数,这一点儿没错。其实你自己什么样儿,多少你是都知道的,毕竟了解你的,肯定得有你
自己啊,要是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马超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说了,真的。反正到自己这儿,从自己这儿来说,自己自然算是比较了解自己的,这个肯定是。好的方面不好的地方,马超不敢说是什么都知道吧,可确实,自己的事儿还是知道的,肯定如此,这个确实没错,那自
然是如此。而马超也觉得不光是自己,就说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其实也都一样儿,没大区别。要说他们还不了解他们自己?如果不了解,那么自己第一个就不相信,所以说都一样儿,确实都如此,真是。发正就凭自己对他们的了解,那肯定是比不上他们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了,确实如此。而自己也是,他们可以说是了解自己,这个确实,可再了解,那也比不上自己对
自己的了解,如此。所以说这个就是这么个情况,都是自家人知道自己家的事儿,当然是自己更了解自己,肯定是啊。马超是不多想这个了,而如今天底下多了三个异姓王,虽说曹操是正式的,而自己和孙策属于“非法”的,但这个确实,已经不重要了。马超是想过,如
果说曹操这个时候不称王的话,自己会跟着称王吗?答案当然是不会,虽说自己对大汉感情确实是没有曹操那样儿,可确实,自己也不想它那么早就被灭了,而称王这个,只能说是加速大汉王朝的分裂瓦解,这个自己还不知道吗?所以说从根本上来说,自己还不那么想。至少曹操不那么做的话,自己绝对不会,至少这个时候不会。如果说手下人都劝的话,那么
找机会再说,绝对不会像曹操这样儿,现在就称王了,自己觉得还是有点儿急了,真是。至少现在还不行,不是说自己就一点儿都不想,实在是觉得还没到时候,就是如此。马超觉得,如果说时候到了,时机成熟了,那么哪怕是没有曹操这个事儿,没他先称王,这自己也是要那么去做了。不过他还记得那话,叫缓称王,这个才是王道。连朱元璋那样儿的实力,
他都得那么去做,所以就更不用说是自己了,真是。在马超看来,这话就是王道,反正没有曹操这个事儿,自己就要如此,可他一下就打乱了自己,那就没办法了。在他看来,如果说没有曹操这么早称王的话,也就没自己这样儿了,而如今是和自己所想还不同,可也是没
办法,总不可能人家曹操当了魏王,自己还就只是个槐里侯吧,这个差距也太大了,真的。哪怕就算是之前曹操称了个魏公,自己也没说多说什么,哪怕自己还只是个槐里侯。但是如今他这都称王了,自己也是不可能再没点儿表示了,最基本的,手底下的人,那都不能干啊,
确实。对马超来说,不称王的话,不过就是自己决定那么一次而已,任性一下吧,算是。可那样儿的话,曹操和兖州军是高兴了,刘协是高兴了,可己方人,应该说是没谁能高兴起来。真是,最基本的,只有自己这个官位爵位越来越大,对他们的好处才越来越多,这个肯定是成正比的。有几个不希望自己主公一下就能一统天下,然后自己也算是有功之臣了,如
此。跟着马超的那些个,不管最初都是什么原因,可哪个是无欲无求的?至少马超还没发现。也许最开始的时候,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好他,可能就只是为了报恩什么的,就跟着他一起做事儿了。但是到了现在,傻子都看得出来,哪一方占据天下大势,所以说马超也知
道,他很清楚,这最后自己要是没反应的话,手下人估计都得找到自己家里去,不是为了见自己,而就只是为了找人劝说自己,比如说自己妻子,自己母亲,他们那些人什么样儿,自己可都知道。要说别的话,一般人的言语,自己未必就真听,可自己妻子,尤其是自己母
亲的话,马超好像就没有不听的时候,所以说他是预料到结果了,那么自己只能是如此去做,这个肯定是。所以说自己那些手下,他太清楚了,大多数还行,不过少数,尤其是个别那几个,实在是太有主意,这个一点儿没错。而且自己不得不说,他们也许不一定非要自己去求自己母亲,去找自己妻子,可以让自己儿子马焕,让自己女儿马卿云,甚至直接去找马
云,这都能把这个事儿办好。而劝说他们仨的话,那就更简单了,这个肯定是啊。找马焕的话,也就是陆逊一句话的事儿,再多就多说几句,也就这样儿了,马焕肯定乖乖听话。马卿云和马云虽说是马家的女子,可哪个将领谋士没有个妻子妾侍的,所以说让他们传递
一下也没什么问题。实在不行,他们把崔安给搬出来,让他去见自己妻子和母亲,这个肯定就没大问题了。要说自己母亲那也是把崔安就当成是自己儿子一样儿,别看崔安都那么大人了,但是因为从小就没有母亲的原因,所以说对马超母亲自然都是一直很尊重。至于说糜
贞,应该说她还没嫁给马超的时候,崔安就一口一个主母叫着,所以说这关系自然是不差。因此,马超也是能想到这最后到底如何,自己不要太头疼,还好这个也是自己想去做的,要去做的,不过就是比自己所想要早了点儿,就是这样儿。可还是那话,这个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对他来说,这如今曹操都当了魏王了,自己是肯定要上,然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儿,自
己成了王,“非法”的,孙策成了吴王,也一样儿不合法,但是那又如何?反正老百姓基本上是都知道了,其实这也就足够了,真的。对马超他们来说,大汉朝廷,那本来有和没有就没太大区别,需要它给自己好处,从中得到利益的时候,它就有用。那么当你不需要的
时候,或者说是再也得不到什么好处的时候,就没用了,这个时候的朝廷,距离被灭,那是快了,不过就是时间问题,就是这样儿,不就如此吗。
第七一六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八)
因此,马超也是能想到这最后到底如何,自己不要太头疼,还好这个也是自己想去做的,要去做的,不过就是比自己所想要早了点儿,就是这样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可还是那话,这个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对他来说,这如今曹操都当了魏王了,自己是肯定要上,然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儿,自己成了王,“非法”的,孙策成了吴王,也一样儿不合法,但是那又如何?反正老百姓
基本上是都知道了,其实这也就足够了,真的。对马超他们来说,大汉朝廷,那本来有和没有就没太大区别,需要它给自己好处,从中得到利益的时候,它就有用。那么当你不需要的时候,或者说是再也得不到什么好处的时候,就没用了,这个时候的朝廷,距离被灭,那
是快了,不过就是时间问题,就是这样儿,不就如此吗。马超可不认为这大汉一下出来三个异姓王,这大汉朝廷反而还灭不了了?不会那样儿就是了,只能说是加速灭亡。马超知道,也许对曹操来说,对兖州军来讲,他们是需要这个朝廷,比自己和孙策需求要大,毕竟曹操
称王是名正言顺的,他是正式的,而且还掌控着朝廷,这个就是他(们)不想让大汉那么快灭的理由。可自己还有孙策呢,本来称王就不正式,所以说朝廷对己方和江东军来说,已经是没大用了。当然自己更清楚,就算是刘协亲自下诏书敕封自己和孙策当异姓王,其实也都没什么太大作用,这个自己心里还是清楚的,真就是如此。此时因为曹操称王,可以说把
这个朝廷什么的,直接是给整得风雨飘摇的,一点儿没错。曹操是不会灭了大汉,可大汉在他手里,至少马超看来,也是正一步步走向灭亡,这个一点儿没错。当然了,他承认,曹操做得比其他人都好,至少在别人的手里,没准大汉这个时候已经灭了,真的。至少马超就
知道,不管是董卓也好,还是说李、郭汜他们也罢,大汉掌控在他们的手里,那么早晚是要灭,如果说他们一直都掌握朝廷的话。除非说是像在王允那样儿的人手里,大汉才说不会被灭,哪怕王允想当霍光,他能做一代权臣,可他终究是对得起大汉,他可不是王莽啊。
当然了,不是说马超小看他,就王允那样儿,那个水平的,他连霍光都当不了,更别说是王莽了,真心没人那本事,一半本事都没有。别看马超是没和王莽接触过,毕竟时代不同,可历史什么的,他可以说是没少了了解,而对王莽的话,也算是有一定了解。因此其人如何,马超还是知道不少的,而王允什么样儿,他更是看过,所以说这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了,真
是,一点儿不错。所以说其人那本事不行,马超也只能是说比不了的,这个真是。确实,王允在马超看来,是有那么点儿本事不假,这个他也承认。可和古人一比,和霍光、王莽那样儿的人才一比,他还差了不少,真是。霍光是权臣不假,可本事不小,王莽就更不用说了,
那可是当过皇帝的人物,关键还是历史上承认的皇帝,这个就不容易了。那样儿一公才几百个啊,而有那么点儿名儿的,其实就更少了,真是。做皇帝的好几百个,可说实话,你知道名儿的,全名儿大名儿,一共有多少?能有十几个的话,就算是可以吧,这个差不多。如果说你知道几十个,那么说真的,绝对算是不少了,这个一点儿没错。当然你要非得说,这
年号是记住了,可皇帝到底叫什么,还没太深印象。而真正能记住名儿的,那肯定不会是无名之辈,这个应该没错吧。除非说是有特殊特别的原因,让你记住了名儿,要不然的话,基本上你能记住的,那都是比较有名儿的。确实,虽说都是皇帝不假,可当皇帝的也一样儿是分三六九等,这个肯定是。有的就是有道明君,在历史上也是好的记载,可有的就属于是
昏君了,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有的开朝太祖,有的就是末代皇帝,这基本上不管是前者也好还是后者也罢,都属于能让人记住的,也是比较出名儿,这个确实。前者不用说了,开创一个朝代,而后者的话,那末代皇帝,最后一个,那肯定就是乱世,改朝换代的时候,所以
说你这个皇帝就算是什么都不行,也有人是能记住叫什么,这个很正常。毕竟都改朝换代了,这个皇帝怎么说都有那么点儿存在感,所以……当然了,这个肯定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毕竟不可能每次乱世每次朝代更迭的这些,谁都去了解,所以说不知道也正常,甚至就没去
关注,这个也正常。毕竟不可能所有的乱世都被关注,每次改朝换代都有那么多人去了解,不可能都一样儿,肯定是有的多有的少,就是如此。就马超自己,他最多也就是秦末、东汉末年还有隋末关注能多点儿。对应的是楚汉、三国还有初唐,这三个时期吧,相对了解是比较多,就是如此。毕竟在他看来,这就算是比较精彩的三个时期了,其他的只能说自己是
没太大兴趣,相比之下就是如此。比如说元末明初,虽说马超觉得朱元璋做得不错,可还是没太大兴趣过多了解,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有的被异族打败了,有的连外国都出来了,所以这个就真是太……对马超来说,那都是耻辱,虽说自己还不能算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可
这么些年了,一些看法还是没改变的,这个确实如此。你让马超看异族占中原,看外国人把华夏当殖民地,他确实是接受不了,可也没有用,历史就是如此,你是改变不了的对吧。只能说是后世假设,再或者写几本小说,也就这样儿了。可历史还是那样儿,改变不了了。
但是历史肯定要被所有华夏人记住的,这个肯定是。毕竟到了最后一个朝代的时候,华夏到底是少了多少东西,那根本就统计不过来了。钱财什么的,那绝对不是最重要的,之前的华夏,可比现在地方要大,可之后呢,不用多说了。而且损失的国宝那些,太多了,这就是丢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什么脸见老祖宗呢,真的。所以马超一直都认为他们就是罪人,
老祖宗留下来的,丢了太多太多了,更别说死了多少人,不计其数。以前马超是听有人说过,这现代人总是骂最后那个朝代,如果说最后要还是汉人当皇帝的话,会不会就没人那么骂了。马超对这样儿的言论根本就不屑去争辩,最后朝代被人骂,不能说是因为不是汉人的
天下,这个你就算是假设成汉人,可最后那样儿,还是一样儿要被人骂,不过多还是少的问题罢了。也许多了,也许少了,这个不一定,但是都那样儿了,还不被人骂那是不可能的,和最后当皇帝的是谁其实干系不大。毕竟不管是谁,最后都免不了挨骂,这个是肯定的,没有说你是汉人就不被人骂了,也许被骂得更惨,这个也说不定,还应该说很正常,确实啊。
所以马超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有那样儿的想法,也许是觉得换成是汉人的话,骂人就少了,这个也许吧,他觉得这不能肯定,必然啊。毕竟骂人,这个华夏人都是高手,好像没人不会骂,就只是骂和不骂的问题。有人可能就是经常挂在最边儿,可有的人,基本上就没听他骂过,这都正常。所以说不会因为是汉人当皇帝,就没人骂了,还是多或者少的问题。
可能是骂的人少了,但却也有可能是多了,这个谁知道了,一切皆有可能啊,是吧。所以说这个肯定没有绝对的,你说没有,那不可能,你说少了,那倒是有可能,可我还说是多了呢?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这种假设的事儿,其实马超觉得是没必要真就去脸红脖子粗去
争论,反正他是没想过那些,更是没想过说要说服对方什么的,就必须和自己所想一样儿,他觉得那样儿都没用,或者说是绝对没大用,所以他基本上是不做那样儿的事儿,一点儿没从。除非说非要不可去争辩争论了,你脱不开了,必须上了,那么当仁不让,他是肯定要上
的,这个一点儿没错,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个一直以来都是马超的信条,肯定是如此,从来都是,一点儿不错。需要自己上的时候,那自己是必须上,这个当仁不让,自己能不上吗?可大多时候,都不需要自己,有的是人上,那么也不多自己一个,所以说自己也是没那个兴趣儿和人争辩争论什么的,肯定是啊。而如
今的话,这就算是你想和别人争辩争论什么,那基本上都没什么机会了,这一下就到了东汉末年,自己还是当主公做老大的,这手下人可真是,没几个敢和自己争辩争论的,这个自己还不知道吗,所以说真是,就算想也没什么机会了,这个确实如此啊。毕竟身份地位不同
了,而眼界也是和之前大不一样儿,如今这又是经历了几十年,会了不少天下群雄,所以马超不敢说别的,可也真是,超过了之前的自己太多太多了,一点儿没错,还不就是那样儿。总体来说他是满意的,好歹自己也算是超越自我了,这个肯定是啊,所以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确实,马超不可能无欲无求,那不开玩笑吗,可他也并非不知足的人,这个肯定是。但他也知道进取,这个必然也没错。他是知足不错,毕竟知足常乐,这点他都懂,可却也知道,这如今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说自己不可能一点儿都不知道进取,这个肯定不是。所以说马超是知足不假,因为他觉得如今这样儿,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算
是自己努力不少,加上己方众人,这都是分不开的。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家人,就算再加上己方众人,加上他们家人,所有支持自己支持己方的人,为了自己为了他们,这自己也是要坚定走下去,就是如此,一点儿没错。有时候自己也是挺累,可哪怕如此,自己也没
想过放弃,这个确实。如果说自己来到了和平年代,哪怕不是个盛世,但是天下还太平,自己都不可能说像现在这样儿。可自己到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这怎么说,自己都得是争一把,必须的啊,肯定是啊,必然如此。而如今来看,自己所选择的路,确实是不好走,可
自己还得是走下去,就这样儿。所以说也真是,马超一直都是如此,在路上一直那么走着,当然有n多人和他一起,毕竟凉州军一方的人,那可多了去了。上到马超和他家人,下到一个普通士卒和他家人,所以说这人太多了,比兖州军比江东军的人都多,这个真是没错。所以说马超也是想了,自己有这么多人帮衬,算是大势了,这天下最后还不都是己方的?不
是的话,那都没道理啊,真的。而如今来看的话,都是按照自己想法走的,哪怕曹操都称王了,可自己也没甘心落后,并且不得不说,他那么做了,其实也算是在自己所料之中,不过就是没想过是那么早,这个真是。历史上的话,马超是记不住具体什么时候了,可肯定不
是这个时候曹操当的魏王就是了,只能说是比这个晚,不会早就没错,这个确实如此,自己还是了解的,所以说这个事儿确实是提前了。
第七一七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九)
上到马超和他家人,下到一个普通士卒和他家人,所以说这人太多了,比兖州军比江东军的人都多,这个真是没错。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所以说马超也是想了,自己有这么多人帮衬,算是大势了,这天下最后还不都是己方的?不是的话,那都没道理啊,真的。而如今来看的话,都是按照自己想法走的,哪怕曹操都称王了,可自己也没甘心落后,并且不得不说,他那么做了,其实也
算是在自己所料之中,不过就是没想过是那么早,这个真是。历史上的话,马超是记不住具体什么时候了,可肯定不是这个时候曹操当的魏王就是了,只能说是比这个晚,不会早就没错,这个确实如此,自己还是了解的,所以说这个事儿确实是提前了。不过马超早已是见
怪不怪了。毕竟从当初自己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个东汉末年和历史上的终究是不同的,这个一点儿没错。都有南华、童渊那样儿的超出世界的武力,所以说这个终究和自己所了解的不一样儿的。尤其是自己还来了,所以说这历史最后变成什么样儿,其实都可能,毕
竟是吧……因此,还是那话,对于曹操称王,马超是觉得提前了,可他并非就接受不了,毕竟马超是早就知道了,历史上就是如此,曹操早晚要那样儿!不过就是比历史早了而已,自己也没什么大意外,不过确实,是有那么点儿出乎了自己所料,这个肯定是。怎么说都比自己所了解的还早了,而且这个时候马超是知道了,曹操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进攻冀州,其实
他肯定知道手下人的意思,这个他们就是想要曹操称王,所以说为了把大本营最后放到邺城,冀州的攻略战,尤其是赵国到他们兖州军手里,这个就尤为重要了,肯定是啊。毕竟马超清楚,自己要是他曹操的话,最后肯定也得是那么做。除非说是不要邺城了,放弃了那个
地方,依旧是在许都,这个就看曹操/他们是如何想法了。不过马超还不知道的是,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曹操就算是占了赵国,可最后又没有派兵守御,这个其地还是让己方给夺回来了。这个马超可不认为兖州军是没有人马了,要说豫州的人马不好轻动,兖州的话,已
经是用了那么多人,可就像如今这样儿,不是还有青州的人马嘛,可是曹操却依旧没动,这个马超也只能是认为,当初确实是没有人让曹操称王,而他是知道手下蠢蠢欲动,早已有了那个意思,但是自己不主动说出来,还得是等着众人给他建议……所以说就有了之前那样儿,结果等众人建议,曹操拍板儿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要占赵国了,就像如今这样儿。马
超不敢说自己所想就百分百正确,都对,可应该是八/九不离十吧,估计也就是这样儿了,真相差不多吧,要不你怎么解释?只能是这样儿,还有别的原因?真那样儿的话,马超就不太清楚了,反正他所能想到的,其实就是如此。当然了,这个肯定不是绝对的,也许是其他
因素,就造成了当初曹操是那样儿,而如今又是不得不如此,所以……不过不管到底是因为什么,之前曹操是那么做了,己方还费劲收回了失地,而如今的话,是收不回来了,自己可没有和兖州军在冀州死磕的想法,那么做要得不偿失,为了一个赵国,对自己对己方来说,那自然是不值得的,确实。如果说为了整个冀州,那么再动兵没什么,可就一个赵国,还是
不够啊,不行。对马超来说,还是那话,如果说兖州军和上次一样儿的话,最后还是到了巨鹿,那么马超就不会再在长安坐着了,是一定要亲自带兵再去冀州的,这个肯定如此。所以说曹操/他和兖州军都没那样儿,那么马超也是,他不会出兵冀州,这个肯定是,符合他
的性格作风。一个赵国,别说是一个赵国,就算是再加上安平的话,也未必就能让他如何。
除非说是那三个郡(国),才真会让马超动容。常山、巨鹿和中山,这才是马超在冀州必须要保住的地盘儿,而不是赵国和安平,真心是没有可比性,确实如此。如果换成是前面所提的那三个郡(国),曹操兖州军都去攻城了的话,那么马超确实也就坐不住了,但是现在
是无所谓,对他来说如此。对凉州军众人来说,有的人,那确实是心里不爽,这个肯定是。但是自己主公都无所谓了,不出兵了,那么被占也就占吧,反正对方放在那儿那么多人马,己方就算是去,至少也得十五万差不多那样儿,和对方对垒就为了拿回一个对己方来说没那
么重要的一个郡,这个怎么说怎么都是得不偿失啊,真的。所以说他们有不爽归不爽,可还是能理解自己主公,这个也没错。确实,这个赵国,哪怕再加上一个安平,还是不能和常山、巨鹿还有中山这三个郡(国)比的。这个不光是在马超眼里如此,就算是凉州军众人,应该说几乎是所有人也都是这么看的,确实如此,这个马超都知道,他也清楚,就是这样儿。
所以说哪怕马超是没说带兵,也没让人再去进攻,可却也是,没人多说什么,还是都知道自己主公的想法。并且这如今曹操称王,之后自己主公也紧随其后,孙策一样儿是不甘示弱,三人三个异姓王,这个时候凉州军都是在欢庆的时候,也没几个想着战事什么的。说实话,
战事总是会有的,这个他们都清楚。现在自己主公不会不去进攻冀州,那无非就是在等着机会,等时机一到,冀州可未必能顶得住己方的兵锋,这个真是。不是凉州军众人吹,这己方要是灭了兖州军,未必就不能,只是那样儿的话,己方基本上也是没什么人了,这个也就
是实际情况,只能说最后也许是便宜了江东军,那么己方是一定要把他们和兖州军一起灭掉,那样儿才算最好。可那样儿的话,最后是要便宜异族,己方没人马了,拿什么去顶住异族的进攻?傻子都知道找机会,如果说中原大地上再也没有能和异族相抗的人马,那么凉州军众人都觉得自己是罪人,真的,毕竟他们是深受马超的影响,都对异族没半点儿好看法,
所以……这些年哪怕大战是没有,可小摩擦总是有的,己方也没说占大便宜,对方当然也没有,这个还是不错。至于说江东军,他们基本上是没有异族的威胁,就算是把山越算在内了,可他们对江东军威胁还不是那么大,毕竟江东军这两年的实力可是增加了些,而山越的
话,他们还比不上江东军。至于说兖州军,一个幽州,确实是怎么都绕不开异族,而曹操对异族的态度,还是比较强硬的。他虽说也是和异族没有大战,可必须承认,他可比当年公孙瓒还要强,至于说刘虞就更不行了,其人怀柔政策,对异族还是比较和平的。之后公孙度都比他强,不过曹操比他们做得都要好点儿,这个马超还是知道的,所以说如今就这么个情
况。曹操对异族的态度,虽说他没马超那种认知,这个确实不错,毕竟后者是没经历过不假,可听过的看过的资料,那可是多了去了,这个远不是前者所能比的。可哪怕如此,曹操虽说没觉得异族就是头号大敌,心腹大患,可他一直都是防备着对方,这个肯定是没错。他们是有合作,也是有龌龊,这个马超太清楚了。要说孙策是摸不着北方的异族,他就想和他
们交易,都没太大可能。以前还没和兖州军联盟的时候,战马都得是从辽东买,走海路。当然也有那么点儿是从并州和凉州买的,不过确实,一匹比一匹贵,这个一点儿没错。而直等到他们江东和兖州军联盟了之后,有一部分就是曹操卖给他们的了,这个马超都知道。凉
州军的话,是不卖给兖州军和江东军战马的,这个一点儿不错。可架不住有的人挺而走险什么的,马超也就当是没看着,这个那话所说不错,什么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时候太过计较,他觉得还是没意思。在马超看来,你从自己这儿买了战马,那是可以,可
一路上回兖州军或者江东军的地盘儿,你有本事不让那些山贼给你劫了,那你就算是有本事,对这样儿的事儿,马超就当是没看见,之后你是卖给兖州军还是江东军,那随便你,这个没什么,反正也不是太多。应该说不管是凉州还是并州,出产的战马,大多还是被凉州军用了,哪怕就算是差点儿的马,做不了战马的,马超最后也都便宜卖给老百姓了,有些百姓
还是很需要的。而就对自己地盘,做不了战马的,马超是卖便宜不少。可对兖州军和江东军,虽说不是特别贵,可该挣的钱,马超也是从来没少过,这个也都没错。而凉州军所卖的战马,对兖州军和江东军是有很大的限制,但是做不了战马的,这个就没什么限制了。而兖
州军还有江东军,那是怎么都不会用的,就算是买回去,也不会去做战马,这个马超太清楚了,曹操和孙策得多傻x,才能用那种马当战马?要是那样儿还都好了,真的,那样儿的话,己方骑兵和他们怎么战,最后都是己方赢啊,一点儿不差。不过曹操兖州军一方,因为
有幽州,所以说战马其实不那么缺,真正最缺战马的是江东军,这个一直都是。首先兖州军和江东军是盟友不假,可在战马这个问题上,曹操是能卖给他们,可不会特别多,毕竟第一他们自己还需要,第二就是江东军名为盟友,可实际上还是敌对,所以说兖州军一方卖给江东军战马自然一样儿是有限制,这个肯定是。不过哪怕如此,孙策江东军却还得和兖州军
交易很多,然后才是凉州和并州的战马,那个就要靠着江东的世家大族和一些富商巨贾了,前者不用说了,后者的话,那能倒卖战马的商人,多少都是有实力的,尤其还是乱世中,这个一点儿不错。所以别看是商人,可哪怕就如孙策这样儿三分天下的诸侯,如今都当吴王了,
这他都不敢小看了那些人,真的。毕竟没点儿实力,从凉州从并州到江东,一路上早被吃的渣儿都不剩了,所以说这都得是有实力才行,没实力那也只能是呵呵了。从凉州到江东,至少要经过两个州,最后才能进扬州,虽说司隶和豫州如今是凉州军和兖州军的大本营,相
对来说,什么山贼之类的肯定少,这个是不错。但是同样儿,因为是马超还有曹操的大本营,所以你一路走来,那肯定不会让你有太多武装力量,这个也是一点儿不错。充其量一百来人,那都是多的了。而且重要的郡县,你根本就过不去,这不可能让你进去。毕竟你不属于本地的,属于敌对来的,所以……从并州到扬州也是差不多,最近的路都是要经过司隶到
豫州,最后再进扬州,所以说孙策太清楚了,这个你没实力没那个运气的话,真就是最后估计是骨头渣滓都没了。因此,这能做战马生意的,尤其是从凉州、并州贩卖过来战马的,那除了世家大族外,其他人也都是个顶个有实力啊,真是一点儿不错。虽说肯定是不能和三
分天下的诸侯比,可在这乱世中也算是能有那么一席之地,至少做个战马生意,绝对也是盆满钵满,这就是乱世营生,你胆量有实力有运气,就可以。
第七一八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十)
而且重要的郡县,你根本就过不去,这不可能让你进去。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毕竟你不属于本地的,属于敌对来的,所以……从并州到扬州也是差不多,最近的路都是要经过司隶到豫州,最后再进扬州,所以说孙策太清楚了,这个你没实力没那个运气的话,真就是最后估计是骨头渣滓都没了。因此,这能做战马生意的,尤其是从凉州、并州贩卖过来战马的,那除了世家大族外,其他
人也都是个顶个有实力啊,真是一点儿不错。虽说肯定是不能和三分天下的诸侯比,可在这乱世中也算是能有那么一席之地,至少做个战马生意,绝对也是盆满钵满,这就是乱世营生,你有胆量有实力有运气,就可以。缺少一个,至少孙策他们看来,还是不够,真的。你
没什么胆量,胆小怕事,不敢去做,那么从根本上就杜绝了,你不去干啊。那么你胆量是有了,胆子大,可没有相应的时候,没准第一次就挂了,不好的结果挂了,好的话,可能战马什么的都被劫了,你实力不行,也只能是吃亏。那么就算你是有胆量有实力,可却没有运
气,那这个不用多说了,倒霉的话,真就是喝口凉水都塞牙,就更不用说去做那么有风险的事儿了,这个肯定是,所以……因此,孙策也是清楚,什么样儿的人能做那种买卖,而绝大多数可都不行啊,这个确实。孙策也知道,这就是实力,确实没错,没实力就靠边儿站着吧,如此。这个年月,就是撑死胆儿大的,而是胆儿小的,孙策活了这么大年纪,他还能不
知道吗?确实是很懂,这个肯定是,别看他比曹操比马超年纪都小,这个没错,可也是年纪轻轻就当主公做老大的人了,所以说该知道了解的,那肯定没问题,这个确实,而且经验也都不少,也是如此。最基本的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所以说还能是差了吗,至少在这个上
面,那确实是不差,这个肯定是了。天下传出来曹操、马超和孙策他们三人都称王的消息,不过前者是比较正式的,有天子诏书在手啊,后两者的话,没有,都是自己给自己封的。不过老百姓可不管这个,他们就只知道,这曹操是当了魏王,然后马超也当了王,最后孙策
都当个吴王,天下一下出来三个异姓王。老百姓是不管你称王称霸,那些他们觉得和自己关系还不大。他们就只是想着,这三人都称王了,是不是能给自己这些小老百姓点儿好处,毕竟有时候皇帝刚上来刚继位的时候,都来个大赦天下呢,所以说这个如今曹操/他们几个称王,虽说不可能大赦天下,可总得给治下百姓点儿好处是吧。结果还真是,不管是曹操也
好,是马超孙策他们也罢,当了个王,这还真是给治下老百姓点儿好处。曹操是犒赏士卒,当然兖州军的将领谋士,甚至就是大汉官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处,无非就是发了点儿钱粮,算是又领取了一份俸禄。毕竟曹操也想给多点儿,不过己方实在是没有凉州军那样儿财大气
粗,所以这个再多就不要想了。对老百姓的话,曹操是大方了一下,直接减少了一成的税收,当然这个是有期限的,从他当上魏王开始后一个月,他们兖州军之下是减了一成的税。这个别看是一成,可说说话,真就不算少了,而且对曹操兖州军这样儿缺少钱粮的,他可真是大方了一回,一点儿没错。不过和凉州军一比,确实还差了。不说马超是拿出无数钱粮犒
赏士卒还有赏赐给了手下,当然也包括那些大汉官员,也都有,不过没凉州军一方的多而已。而马超之后大手一挥,直接就下令减了自己地盘上三成的税,而且一下就是三个月的,一个季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己方也不差那些,少了三个月上三成的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听自己主公如此说了,也是没人反对,主要是没有,而且确实,己方财大气粗啊,别
说是才少了三个月三成的税,哪怕就是三个月什么都不收,免税了,这就凭己方的家底儿来说,一直支持都没关系,这个确实如此。所以说三个月三成的税对己方来说,还真是不算多,如果对兖州军对江东军,那么就另当别论了,真的。就只有江东军,孙策的话,他是没
超过曹操。不是说他就不能,主要是孙策也想了,这个之前本来自己称王的事儿,就已经是得罪了曹操一下,这要是因为自己再给手下给老百姓的比他们兖州军还多的话,这个就以曹操其人那性格来说,这两下就真要把其人给得罪死了。孙策不是怕,可他不得不有所顾虑,
这个肯定是。好歹如今双方是盟友,早已联盟多年。而且不得不说,等凉州军过江东这儿来要灭己方的时候,说实话,就靠着己方,那是没办法和凉州军抗衡的,怎么都得拉着他们兖州军一起才行。必须得有他们的帮助,这个肯定是。要说这个可不像之前己方去进攻荆州,那样儿己方未必是不能占到什么便宜,而且自己还拉着曹操,拽着兖州军一起,这个这么都
是对己方有好处的,确实。但是这如果等他们凉州军来江东要灭己方的时候,孙策可不认为己方还能挡得住,哪怕己方水军是天下第一,天下最强,这个都没错,可那水军再强,那也并非就是万能的,所以说这个不是十成十要靠着水军,这个孙策可没那想法。而且他是早
已得到了确切消息,甘宁就在北方训练水军,凉州军,或者说马超他是什么意思,这个就不言而喻了。他们对付兖州军,怎么都用不上水军,而甘宁一直在练兵,训练水军,这还不就是为了对付己方的?所以说孙策太清楚了,真等凉州军来了,那是怎么都得拉着曹操一起,
和兖州军一同抗衡凉州军,这个不能出一点儿差错,要不然的话……所以说这个时候,孙策确实,他也不想再挑战曹操的神经了,就其人那个性格作风,他都知道,所以这个也不用去做,不如他们兖州军,其实挺好,超过的话,那才是问题啊,孙策太清楚了。所以说他这给手下的,给大汉官员的,犒赏士卒的,给百姓的,确实是连兖州军都不如,那就更不用和
凉州军去比了。马超的话,他们一直都是财大气粗,这个哪怕就是兖州军江东军他们,也还是知道的,这确实。而兖州军算是紧随其后,他们是不如凉州军不假,可比江东军强了,当然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其实不少人还是很清楚的,不过却不用多说了。而孙策也确实,他
也没想着用这个来和兖州军去比什么的,这个肯定是。在他看来,如果自己还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年少轻狂,目中无人也差不多吧,那个时候,也许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儿想那么多,这个肯定没错。可如今,自己都过三十了,真心不再是年轻的时候,所以说很少或者几乎就没有了,没有那个时候,没有说自己为了一时的痛快,就不管不顾,那还真不可能,毕竟自
己是当主公做老大的,还有一堆人跟着自己混呢,自己也有亲人,这……确实,不说是江湖越老,胆量越小吧,可也差不多是那样儿。年轻时候的孙策,确实绝对是没如今想这么多,这个肯定是。而你想多了,顾虑多了,那么做事儿肯定就不能放开手脚,这个肯定是,就像如今的孙策,他就是如此,真是没错。不过他也没觉得就不好,大多时候来说,其实还是好
的,这个他是觉得如此。毕竟人一冲动的时候就容易犯错,这点他是有体会,所以说自己顾虑多了,想法多了,没年轻时候那么冲动了,这个其实就是好的,孙策是如此认为。当然了,和年轻时候相比,自己确实是少了一些冲动,可以说是更理智了,不过却也是少了一些
应该说是激情吧,那种头脑一热就往前冲的劲头,孙策觉得现在的自己是没有了。这个不能说是全好,或者都不好,还是具体来看吧,就是如此。不过总体来说,至少现在来看,孙策对自己的改变,那还算是满意了,这个确实不错,如果说自己还不能进步的话,那也是白
活了,真的。好歹自己也三十过了,关键还是当主公做老大的,这么多年了,经验什么的,那自然是都有了不少,确实啊。而最基本的,就是如今自己不需要那么去做,为了面子什么的,就要那样儿超过曹操,超过兖州军。还是那话,真那么做了,是痛快了一下,可最后的结果……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本来自己称王,如今和曹操兖州军的关系就有点儿紧张,所以
这个时候就不能再让曹操认为自己……毕竟在关键时候,更多是要倚靠兖州军,所以说孙策自然是清楚,曹操其人,能不得罪的话,那自己还是尽量不要得罪为好,这个肯定是。如果说之前称王,那是实在没办法了,得罪就得罪吧,不能就因为不想得罪他,自己就不称王
了,这个还是要有的,必须的,哪怕是得罪了曹操交恶了兖州军,可也是在所不惜,确实。毕竟称王所得到的利益稍微多些,利大于弊,对孙策来说。所以有了那么些好处,哪怕就是得罪了曹操,那也没有办法啊。不过他却也知道,如今的曹操,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动兵来
江东军的,那样儿的话,对己方对他们都没好处,只能说是好处都让凉州军占去了,真的。所以说那样儿的事儿,曹操是不会去做的,至少暂时不会,孙策觉得他还没开始糊涂,所以还不至于。孙策哪怕不像马超那样儿那么了解曹操,可该他知道的,那还是知道的,这个确实。所以说孙策知道,至少刚开始的时候,曹操是绝对不会犯错,那么之后到底如何,那谁
都不知道了,这个也是。不过等曹操真要出兵的时候,估计也得是很久之后了,这个自己是有信心的,主要是如今他当了魏王,更主要是把大本营给迁到邺城,那么重心更得是北方,这个自己还是知道的。南方说起来就三个大州,从西往东,益州、荆州和扬州,最南边儿还
有个交州,而益州和荆州都在马超凉州军手里,扬州和交州是在自己手里,这时候就不得不说,曹操如今是连北方都没整好,那么南方的事儿,确实不是他能处理过来的。更何况,他们兖州军和己方还有凉州军都不同。因为己方是南方,而凉州军也有南方地盘儿,还不小,
直接就两个大州,就只有他们兖州军,地盘儿可都在北方,所以说此时把大本营再往北迁,这个孙策还是可以理解的。曹操那个意思,先把北方占下来,然后再往南去,这个想法还是很对的,自己不会说他错了就是了。而且可以说如此一来的话,对己方的好处就更多,这个怎么想怎么是,因为天底下最强的两大诸侯,最后很大可能在北方大战起来,那样儿确实,
是对己方好,这个肯定是啊。也可以说这个就是孙策最想要的结果,一直都是。如此才对己方最好,肯定是。而且不得不说,那样儿的话,己方才能和他们双方实力差距再小点儿,就是如此,他是巴不得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在北方死战,战越久越好,投入的兵力什么
的越大越多越好,这个肯定是,那应该说是好处,大好处,甚至天大的好处,就看他们到底是战到什么样儿了,只要双方实力大损……
第七一九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十一)
曹操那个意思,先把北方占下来,然后再往南去,这个想法还是很对的,自己不会说他错了就是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而且可以说如此一来的话,对己方的好处就更多,这个怎么想怎么是,因为天底下最强的两大诸侯,最后很大可能在北方大战起来,那样儿确实,是对己方好,这个肯定是啊。也可以说这个就是孙策最想要的结果,一直都是。如此才对己方最好,肯定是。而且不
得不说,那样儿的话,己方才能和他们双方实力差距再小点儿,就是如此,他是巴不得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在北方死战,战越久越好,投入的兵力什么的越大越多越好,这个肯定是,那应该说是好处,大好处,甚至天大的好处,就看他们到底是战到什么样儿了,只要
双方实力大损……这就是好结果,也是孙策想要看到的,或者说他一直都是如此,确实啊。只有这样儿,对他们江东军才好,这个一点儿没错,而不是说谁给谁灭了,那样儿并不是最好的结果,这个真是。孙策有他自己的打算,要怎么去做,他是早已心中有数,这个也是如
此。所以说如今曹操称王了,马超和自己也是马上就跟上,跟着也是称王。这样儿对大汉来说,几乎就是没什么好处,这个自己知道,不过对于自己三方来说,确实是有好处的,这个肯定是,所以自己是无论如何,哪怕顶着兖州军顶着曹操的巨大压力,最后自己也得是那样儿。为什么,还不就是有好处,好处多,利大于弊,就这么简单。自己早已想过了,称王
确实是得罪了曹操,交恶了兖州军,可是自己没那么太在意,这个不容自己不称不去做!必须要承认,这以后己方会得到的好处,那只能是更多,就是这样儿,而暂时得罪了曹操,交恶了兖州军,自己也是认了,天下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儿呢,不是说一个没有,可实
在是少数,这个才是最主要的,真是。孙策很清楚,要不想得罪曹操,不交恶兖州军,自己就不能称王,还得上表祝贺一下曹操当魏王什么的。不过那样儿的事儿,他是绝对不会去做的,都是盟友,哪怕己方是比你们兖州军的实力差了,可这你曹操当了魏王,自己就还是
个侯,这个差距也是太大了。可以说在这个是上面,他和马超想法差不多。当初曹操当魏公的时候,马超还没那么太大感觉。而他没动作,那么孙策肯定也不会去称公什么的,那都没那么太大必要,这个肯定是,可如今不一样儿啊。毕竟公怎么都不能和异姓王比,这个肯定没错,不光是马超知道,孙策也是清楚,他都门儿清啊,真是。所以说一想也是如此,很
正常,马超之前看曹操当了魏公,他是没动作,可对方一当上了魏王,他马上也整个王,孙策太清楚了,其人肯定第一个就坐不住,必然啊。而曹操当了魏王,马超也当了王,这自己怎么也得当个王才行,要不然的话,以后和凉州军一战,这对方是王的人马,己方还
是个侯爵的人呢,这个也不对等啊,身份地位。所以孙策知道,必须要称王,曹操和马超,他们一个魏王一个王,那么自己也来个吴王,这样儿一来,三方在这个身份地位上,就又算是对等了。至于说曹操是控制着朝廷,那都不重要,说起来大汉这船都要沉了,孙策也是清楚,还能坚持多久,是谁都没有个准确的数儿,不过这都要沉的船了,可真是没几个就真
是觉得有那么重要什么的,确实没有。除了个别人之外,绝大多数的,孙策觉得还没对大汉死忠什么的,所以说自然和前者不同。就他所知道的,荀就因为曹操称王的事儿重病了,这个自然是确切消息,孙策都清楚。荀的话,其人还不是大汉的死忠呢,不过确实,真心是心向汉室,哪怕大汉早已不是他眼里的大汉了,但是要像曹操那样儿,直接就挑战祖制的,
他也一样儿是心里痛心,可却没办法,除了他和族侄荀攸外,其他也没人就不想着曹操称王什么的,毕竟这自己主公都当了王了,这对自己的好处,那自然就是更多了。所以说荀更多是无奈啊,他不光是改变不了曹操其人的态度,更是改变不了那么多人的想法,这个肯
定是,所以说如今荀重病了,这和曹操称王的事儿是有直接的关系。而之后马超和孙策也都相继当了王、吴王,荀更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这大汉确实是彻底完了,不甘心也没用,这天下就是如此,你能奈何?至少荀是觉得没什么办法,真就是如此,所以……
荀重病,孙策是知道了,马超也早知道了,他还知道,荀估计要不行了,没办法,这个也是无奈啊。要说荀一辈子也算是对兖州军有大贡献,是任劳任怨,每次曹操出征之后留守的肯定是他,就没其他人了,所以说他也是对荀看重,这个肯定是。不过就因为称王的事儿,荀估计是要不行了。之前曹操称公,荀身体已经是有不好的迹象,结果等曹操
如今成了魏王,他这彻底是要不行了。马超也是心里感叹,这个心病是厉害啊,不得不说,一旦要是开解不了的话,那么最后肯定是大问题,一点儿没错!就像如今的荀,可不就是那样儿,根本也没听说过其人身体有什么不好,可这受到两次打击,尤其这第二次,严重打
击之下,荀是要不行了,这就算是神医,不能说就真是回天乏术,可就算能暂时医治一下,暂时能好了,可之后呢?马超是有理由相信,之后依旧是要完,那个时候就已经不是什么医术就好使的了。他也不得不说,这天下又要少了一个大才啊,王佐之才的荀荀文若……
对此,马超也只能是表示遗憾了,确实是没办法。而荀哪怕是敌对的人才,可马超也确实,还是比较佩服其人的,想想坚壁清野,荀绝对是个大才,只是可惜了……可惜这么个人才,如此大才,就要和这个时代告别了,也不知道应该说是荀的不幸,还是整个时代的悲哀。反正在马超看来,曹操不称王的话,荀至少还得活几年,这个至少是如此,可他一
称王,可以说是直接就断送了对方的命,这个马超还是知道的,确实算是了解了。之前称公的话,其实就已经有了根,这个是一个基础。而荀那样儿的,他自然是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称公也好,是攻略冀州也罢,尤其是对赵国,这个就只是为了称王而去做准备,不过
最后他称王是比自己所想还要早了。荀是一病不起,确实是严重了,而从曹操开始,他是先去看望了一下,这个于公于私,他都是必须要去的,而且还得是第一个去,就是这样儿。于公的话,荀可以说为了大汉为了兖州军,那确实是鞠躬尽瘁,那绝对不比历史上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和付出小,甚至有的地方,其实是超过了,这个真是。荀的话,才五十岁就
没了,孔明好歹还活了五十四呢。当然要是按照马超自己的算法,荀其实死的时候,他还没到五十,周岁四十九,就是这样儿。而诸葛亮是五十三,反正是比他多活了几年,这个是肯定的。要说诸葛亮那么累,他还比荀多活了几年,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曹操称王一个事儿,对荀打击是有多大,这个真没错。不过他的印象中,马超记得历史上荀在曹操
称公的时候,他就死了。当然有说法是曹**他服毒自尽的,不过这个马超不太相信。他觉得以荀对兖州军的贡献来说,曹操不会那么去做。关键是他那么做了,这个事儿让其他人知道了的话,那么就影响太大了。荀的话,说是兖州军第一功臣,马超觉得一点儿都不
为过。就像当初刘邦是把萧何当成第一功臣一样儿,荀就是曹操的萧何,这个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曹操能那么做?马超觉得不能,他认为是有人故意黑他,就那么写了,这个很正常。毕竟最后得天下的是司马家族,而不是曹家,这个是根本上的不同,差别太大了,大了
去了。对于司马氏,那样儿篡权得来的天下,马超觉得多少都不会说曹家多少好话,反而有的地方还得黑他们点儿。确实,毕竟他们是篡权得的天下,而且就是从曹家得来了,这个自然就是要标榜一下,自己还是有点儿无奈,不得不那么做了,实在是对方确实,做得真就不好不怎么样儿,大致就是如此吧。当然了,总体来说,史书还是客观的,这个肯定是,所
以正史大多还是可以信的,不过有的野史那就绝对是编了,当然也有是没错,这个确实也是。至于说怎么去分辨,这个还得是你自己好好去看,一遍不行看个百遍千遍,有些东西增加,你心里应该是能有数,就是这样儿。荀最后还是没挺过去,入冬没多久,其人就病逝
许都了,中年五十岁。马超得到消息之后,也只能是叹了口气,确实是没办法,都是无奈啊。荀病逝,马超是亲自派人去了许都吊唁,算是代表自己,这个是必须的。毕竟荀是兖州军的人不假,可他还是大汉的官员,最后其人是侍中、光禄大夫,不过对他来说,就算
是再大的官职,其实荀也不看重那个,这个确实。而派谁去许都,肯定不能是个武将,还得是文士,所以说他是特意召黄权来长安,让他代自己去一趟许都。要说马超不可能是看荀当什么官,他才派人去吊唁,不过孙策肯定派人去,就不能少了自己。然后还得说,他确实是比较佩服荀,那么一个大才,对天下有着贡献,确确实实,马超觉得是当得起自己
派人。你看自己是不能去,可派个代表,那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他觉得也是必须的,别人的话,哪怕就是个比较强的将领,名声很大的一个,马超都不会派人,但是荀确实,这个他觉得自己是必须要让人过去了,以表示自己对其人的敬重。别看和兖州军是敌对不假,双
方那早都是不死不休,但一码归一码,这荀人都没了,自己派个人代表自己过去,那还是应该的。连自己儿子成亲的时候,他们兖州军和江东军都派人来了,曹操更是让自己儿子来的,表示重视啊。毕竟要是没有曹昂的话,最后继承曹操大位的,那只能是曹丕。不过他
不能派曹昂过来,让曹丕来,也一样儿是重视。孙策也是,毕竟孙权也是他看重的弟弟,这个一点儿不假,马超太清楚了。孙策看重孙权,这个一点儿没错,估计这个时候他要是再挂了,那么九成九,还得把位置给孙权,这个马超清楚。毕竟他儿子年纪也不算大,而且关键是没孙权那么大本事,这个确实如此啊。就孙策自己都说,要讲冲锋陷阵,那确实是孙权
不如自己,可要讲用人上面,能人尽其才,一起对付敌人,自己却不如他。所以说孙策一直还算是比较了解自己这个弟弟,要说自己也有好几个弟弟,也就这么一个兄弟本事最大,其他的都还差不少。孙翊的话,武艺还行,别的方面就不行了,这个也是。因此,这当初
曹操让自己儿子来了,孙策让自己弟弟来了,马超都知道,他们是重视自己下一代接班人,这个肯定没错。而如今曹操一方荀病逝,怎么说自己也得派人吊唁。
第七二〇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十二)
就孙策自己都说,要讲冲锋陷阵,那确实是孙权不如自己,可要讲用人上面,能人尽其才,一起对付敌人,自己却不如他。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所以说孙策一直还算是比较了解自己这个弟弟,要说自己也有好几个弟弟,也就这么一个兄弟本事最大,其他的都还差不少。孙翊的话,武艺还行,别的方面就不行了,这个也是。因此,这当初曹操让自己儿子来了,孙策让自己弟弟来了,马
超都知道,他们是重视自己下一代接班人,这个肯定没错。而如今曹操一方荀病逝,怎么说自己也得派人吊唁。马超是让黄权去了,也是没让他带什么,毕竟双方还是敌对,而这又不是什么成亲喜庆的事儿,所以说马超知道,人去了,确实就够了。至于说像诸葛亮给周
瑜写的那什么什么,那肯定没有,这第一,最主要的,己方和兖州军是敌对,如果换成是孙策的话,差不多是能有,毕竟他们可是盟友。而第二,马超自认为也是没那文笔,所以说就不献丑了,丢人。你让他当个文抄公,那还可以,但是让马超搞个原创,那还是杀了他吧,
实在是写不出来啊。关键是用不着,这个才是根本,确实。在马超看来,孙策是用得着,他是肯定要写点儿什么的,不过也不会是他自己写,不是看不起他,实在是马超觉得对方还不如自己呢,所以也得是别人代替他写的,这个肯定是。其实马超也能那样儿,不过确实,他是觉得用不着,就怎么简单。要不然的话,马超如果是孙策本人的话,他也会让人代替一
下,写点儿什么的,很正常。说起来哪个当皇帝的,他是自己写什么什么呢,反正马超是没听过,至少刘协他肯定不是自己写东西,而其他的,就算是有,试问能有几个?真的,不可能多,一两个?甚至干脆就没有,这个马超还是相信的,毕竟古代其实是有专门干这事儿
的,这个确实。当然你非得说哪天皇帝心血来潮,自己写了个,那这事儿也并非就一点儿不能发生,不过……马超派黄权去了许都,是代表自己去的,不过什么都没准备,主要是这个态度,这个很重要。不像曹操、孙策,哪怕就是刘协,他也得准备不少,这个肯定是,毕
竟荀还是大汉官员,哪怕他是曹操手下没错,可真是心向汉室,对刘协整个皇帝,明知道是傀儡不假,可却依旧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他尊重的不是刘协当皇帝,而是因为他是大汉天子,名正言顺的大汉继承人,他尊重的是汉室。可即便如此,刘协也都知道,但是他因为荀的死,还是难过了一下,毕竟其人虽说不是大汉死忠,可说实话,在兖州军这个,曹操
手下,也没谁是心向汉室了,这个刘协知道,就那么几个,荀、荀攸他们两个,还有个武将关羽,就这么三个,刘协知道是心里有大汉的,哪怕如今曹操当了魏王,可他们心里还是有不小的意见的,但是都没像荀文若那样儿,直接就重病去世了,刘协也是不得不感叹,
毕竟这心向汉室的,也确实是没一个就真少一个,这大汉啊……孙策也是一样儿感慨,荀毕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而且在天下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那么一个,这个肯定是。可就因为曹操称公,之后称王,这么两件事,是一下就把其人给打击没了,他也是不得不叹气,这人真是,对大汉的心思,确实在兖州军中,应该是没人可比了。对孙策来说,荀病
逝,从惜才的角度来说,这个肯定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说忍不住感叹,这个肯定是如此。不过从和兖州军敌对的角度来说,对方病逝了这么一个重要人物,可以说对己方那是有好处的,这个肯定是啊。敌人不好,那不就是己方的好吗,基本上大多时候都如此。但是从双方联盟一起对付凉州军来说,兖州军是盟友,病逝了一个如此大才,如此重要人物,这个对己
方来说又不好了,毕竟双方联合对付兖州军,这损失了如此人物,对联盟来说,确实是不利。而不管怎么说,孙策都清楚,最后对凉州军,其实都是有好处的。而马超其人呢,和自己也差不多,关键是他也算是认识荀,哪怕没那么熟。而如今其人病逝,他心里会感叹,
可这个事儿对他们凉州军来说,终究是好处多,这个一点儿不错。荀其人在兖州军的地位,那就相当于是凉州军的贾诩加上陆逊,这个就是孙策所想,他觉得一个人的话还不够,两个差不多了。贾诩是有本事,自己都清楚,可这些年一直留守在长安的,那都是陆逊,这
个和荀是差不多。不过陆逊其人加入凉州军也没太久,所以说和荀那样儿的兖州军元老,还是不能比的,如此就是孙策的想法。因此,他是觉得贾诩加上陆逊,差不多是能比上其人在兖州军的地位了,这个就是他所想。如果拿到己方来说,差不多就是张昭加上鲁肃,这个孙策觉得应该是如此。所以说这么一个人物病逝,哪怕就是马超,他也得派人代表他去
许都吊唁。要说孙策想法还真是没错,至少马超是派人去了,还是让黄权去的。至于说孙策就更厉害了,他是直接让张昭去了,可见其人重视程度。要知道张昭其人,可都不离开建业,如今让自己主公派出去,那自然是有重要的事儿啊,真的。不过因为其人是个纯粹的文
士,所以孙策也是派了护卫前去,虽说没有几个,可都是军中好手。不是说怕曹操如何,毕竟和兖州军都是盟友,哪怕自己也称王了不假,可在曹操和兖州军众人眼里,己方怎么和他们比呢?所以说是交恶了他们不假,可在荀的葬礼上,还是不会出什么事儿的,这个肯
定是。别说是己方了,就算是凉州军去的人,也都没事儿。不过孙策派护卫是防范这到许都的路上的安全,毕竟张昭对己方这么重要的一个,在路上要真是出点儿什么问题,也是麻烦。别说己方是江东军,天下强军,山贼什么的就不敢怎么样儿了,孙策觉得那是大多数,是有害怕,或者顾虑不少,这个肯定是。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真要有什么就盯着己方
的山贼草寇之类的,那可就不好说了,真容易出问题,这个孙策肯定不得不防啊,毕竟走的路可不光是己方的地盘,还有兖州军的地方,那才是最重要的。他是能保证在己方江东的地盘儿上,张昭是平安无事,可到了兖州军那儿呢?孙策就真是保证不了啊,而且他也真是,
不敢大张旗鼓让张昭走,那样儿实在是太招摇了,真的。在孙策看来,己方地盘儿还可以,就那么两个州,而且扬州还是自己经营多年的地方,确实是没什么事儿。可到了兖州军的地方,他们是不会如何,可保证不了凉州军就不会有什么动作,这个真是。孙策能保证马超,也许其人不会有什么想法,那么谁能保证他手下人就都没什么想法?至少有好几个,那都不
是什么易与之辈啊,真的。关键是太不老实,这个才是自己所担心的。如果张昭真要在兖州军的地盘出了点儿什么事儿,这个对双方联盟来说,那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就算都知道是凉州军做的,可你要是一点儿证据都没有的话,就光凭嘴上去说,那只能是让天下人给小觑了,所以说孙策知道,不能招摇啊,偷偷去许都就好,然后偷偷回来,就这样儿了。本来
他是想派哪个武将一起去许都的,不过最后孙策仔细一考虑,还是算了。毕竟真要去了许都,就看兖州军那帮人,就不会放过自己派去的人。文士还好说,毕竟张昭喝酒却不嗜酒,绝对不会喝多,关键是其人就像程昱差不多,都算是众人的老前辈,所以说兖州军的将领可
不敢去灌他。更主要的是其人和程昱相识,应该说年轻时候就认识了,不过是没多深的交情罢了,但却也算是点头之交,至少程昱是不会眼睁睁看着张昭被灌酒什么的,而其人一句话,在兖州军中,尤其荀都已经病逝了之后,那程昱一句话,绝对是比得上曹操了,这个
确实,孙策很清楚。所以说他对张昭在许都是没什么担忧的,可要是派个武将去,那就要出问题。第一,去的武将至少得是个二流,还得是有那么一号的人,要不去了许都,也只能是让人小看。可这样儿的,己方是有好几个合适的不假,可却都好酒,没一个不如此的。而他们在自己面前,那确实是能保证,甚至就暂时不喝了,这个也是没什么问题,可一旦是去
了许都,没自己的约束,重要的是兖州军那些个将领本来以为自己称王的事儿他们就不爽自己不爽己方,这又因为荀病逝,虽说和自己和己方都没关系,可去的武将,那就容易喝多,甚至就是如此。这个时候就不要指望程昱了,张昭是认识他,前面都得称仲德兄,可己
方其他人可不认识程昱啊?还能指望着人家给你说话,而且孙策还算是了解其人,其人很清楚,那时候兖州军的将领,是需要发泄的,所以说他是非但不会阻拦,还会推波助澜,这个孙策觉得八成会如此。因此,这自己还能派将领去许都吗?去的话,就要喝酒,然后喝多
了,就要误事儿,这个才是自己最担心的。而兖州军是病逝了一个那么样儿的大才,谁还有工夫去管你如何?他们只是负责灌酒,把你灌醉,其他的就不管了,发泄完了,他们就好了,还会管别的?所以说孙策太清楚了,这怎么都只有护卫护着张昭去许都合适,而其他将领,确实就算了,不能去啊,要不就容易出问题。他觉得自己的担心顾虑一点儿都没问题,
这自己派个武将过去,一路上算是安全了,退一万步说说,凉州军就算是派人拦截搞事情的话,他们也不会有太多人就是了,而且还不会有什么将领,充其量一个三流的,那都多说了,关键是他们还不知道张昭是走了,走得哪条路?毕竟自己不会让他大张旗鼓,是秘密行
进,所以……因此,不是孙策小看凉州军,实在是他们不会知道,哪怕就算是知道了,己方一个二流将领带着护卫,保护张昭是够了。可最后到了许都,自己派的人还得是醉酒。而不派人呢,凉州军是不会有人知道情况,知道了,张昭也不是跑不了,这个孙策也是相信的。
张子布可不是什么没用的文士,虽说不是天下顶级谋士,可也是二流水平,这个肯定是。其次,这个前提是凉州军确实是对己方有想法,而马超他只要没动作,那么以上那些都不成立,自己更不用派武将去了,就是如此。所以说孙策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这还是护卫带着张昭去许都,这个最好,其他人的话,那就不用动了,确实。所以说马超和孙策都是派人去
了许都吊唁荀,不过马超却没孙策那么大的担忧,就因为双方是敌对,所以说兖州军也不会灌黄权酒,关键是劝酒也没大用,第一他们不一定会,第二就是没什么太大作用,因为黄权可不会给他们面子,而且其人也没那么好酒,这个一点儿不错。而马超一路上也没什么
担心的,实在是距离许都太近了,从长安一直走,出了司隶地界到颍川,经过长社往东南,没多远就到许都了,司隶和豫州颍川,那可是挨着的啊。
第七二一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十三)
张子布可不是什么没用的文士,虽说不是天下顶级谋士,可也是二流水平,这个肯定是。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其次,这个前提是凉州军确实是对己方有想法,而马超他只要没动作,那么以上那些都不成立,自己更不用派武将去了,就是如此。所以说孙策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这还是护卫带着张昭去许都,这个最好,其他人的话,那就不用动了,确实。所以说马超和孙策都是派人去
了许都吊唁荀,不过马超却没孙策那么大的担忧,就因为双方是敌对,所以说兖州军也不会灌黄权酒,关键是劝酒也没大用,第一他们不一定会,第二就是没什么太大作用,因为黄权可不会给他们面子,而且其人也没那么好酒,这个一点儿不错。而马超一路上也没什么
担心的,实在是距离许都太近了,从长安一直走,出了司隶地界到颍川,经过长社往东南,没多远就到许都了,司隶和豫州颍川,那可是挨着的啊。所以说马超也不是没想过,曹操非要把大本营放到邺城,甚至最开始还想着让刘协也跟着一起去了,这个就不得不说,是因为
颍川和己方的司隶挨着,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想也是,他觉得曹操年轻的时候,还真没这样儿,奸雄没怕什么,马超知道。许都一直都在颍川,而颍川也一直都和司隶挨着,这己方占据司隶,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儿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可那时候,曹操也是没想过说把大大营给转移了,但是现在……马超不得不说,曹操第一年纪是大了,这都快六十的人了,确
实和年轻总是不能比的。其次从自己所了解的来说,曹操这几年身体也是不太好,如果说他觉得自己要真挺不了太久的话,那么给自己儿子一个暂时安全的地方,那是很有必要的,他不会觉得曹昂是自己对手,马超很清楚。就曹操/他自己,他都不敢说就一定是比自己强
多少,所以就更不用说是他儿子了。那么这个时候曹操的想法,马超多说是知道些的。他肯定想着,在他还活着的时候,自己不会动兵去豫州,不会去许都,因为没半点儿机会。可一旦他要是身死,那么这个时候机会其实就来了,他保证不了自己不出兵许都,所以说趁着
还在世的时候,把大本营给转移走,其实就是个不错的应对吧,算是。马超觉得曹操年轻时候,他不会做这样儿的事儿,哪怕他都称王了,这个不是绝对的。可如今年纪大了,他也得为子孙后代想,这个肯定是。如果说自己和他多年都未能一统天下的话,他壮志未酬就去世了,那么只能是曹昂继承他的位置,继续和自己斗。而那个时候,一个邺城可比许都安全
多了。确实啊,毕竟许都是的颍川挨着司隶,魏郡也是挨着司隶,可终究是不同的。许都距离比较近,而且挨着的都是己方人马比较多的。而魏郡呢,挨着河内郡,可在那儿己方却没多少人马,还没有人家魏郡人多呢,真是。所以说马超可以理解曹操,如果说自己是他的
话,最后也许也要那么做。如今曹操称王还早了点儿,那么自己可以认为,其人可能是觉得身体是更不好了。别看好像他没太犯头风病,可他那个身体,他自己最清楚,都快六十的人了,身体可还没程昱那六十多的人好。如此一想,曹操那么做,其实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马超是很了解他也能理解。不过还是那话,曹操要真是几年就没了,那么自己可以说是会感
到大遗憾,这个肯定没错。荀病逝,说起来自己不过就是感叹几句,这都多说了。可要是曹操没了,自己不是说少了个敌人,而是真就一个影响着历史进程的人就那么陨落了。确实如此,马超从来都认为曹操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一个标志人物,别人都比不上。反正对自己来说,一提到三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曹孟德。而一说到曹操的时候,马超第一个
想到的也是三国。所以说他认为其人是这个时代的标志,应该是一点儿没错。至少如今刘备都被灭了,就剩下他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了,后者和他不能比,因此,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那就是他曹操了,而不是别人,马超一直都如此想法。刘备不行,而孙策也不行,
所以说这么一个标志性人物,真要是一下就没了的话,马超只能说是时代的悲哀,曹操和荀可不一样儿。后者的话,再厉害,他也只是曹操手下,可曹操其人,那可是当了魏王的人物,“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都是要写进史书里的,不过就是有些不可能直接说而已,这个
肯定是。所以说曹操还是刘备和孙策不能比的,他们要挂了,马超最多也就是感慨几句完事儿,就像是刘备,他觉得对方自刎了,还是好事儿。不过曹操要病逝的话,马超就真是要难过一会儿,这个肯定是。毕竟曹操可不光是被马超作为最强的对手,也算是不错的朋友,也许还不是什么知己,可确实,绝对算是比较了解了,彼此都是,这个马超还是清楚的,确
实。而且可以说没有了曹操的三国,马超觉得肯定是少了很多,这个一点儿没错。而其人要真是病逝了,那么自己也得是加快一统天下的脚步了,这个肯定是。也不是马超自吹自擂,实在是他自己不敢说没错都能赢了曹操,只能说在大多时候,还算是能占便宜,差不多就是
如此。可曹操一旦身死,兖州军是被曹昂所继承,那么其人可不是自己对手,这个还真不错。荀是不在了,曹操要是再不在的话,那么可以说是一下就影响到了兖州军的绝对实力,可以说是下降了,这个肯定是。而曹昂的话,他可比不上其父,马超是太清楚了,所以曹操
一不在了,那么自己一统天下的脚步,其实也是会加快的。曹操还在的话,那是没有那么快了,哪怕其人那么大年纪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可即便如此,马超却也不敢小看其人,一点儿都不敢,所以……现在来看,曹操是有意把大本营往北迁,至于说刘协就不去了,他也不会去,这个肯定如此,自己也知道。当然马超也得说,刘协不去,曹操最后一想,肯定也
是非常同意,不去的话,如今来看,好像是好处多了。至少他就很清楚,这自己凉州军可以说是有意许都,这个肯定是。不过对于刘协,自己可真是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啊,这个真是,一点儿没错。至少曹操就知道,如果说自己当初真就有意天子的话,真就未必能让他们兖州
军得到手。而马超想法很简单,刘协你是能把他当傀儡,可其人向来都不老实,在曹操许都那儿都那样儿,那么自己给他招来,那只能说是麻烦,都是麻烦,这个马超太清楚了。所以说他想法很简单,哪怕就是能拿下许都,这个最后刘协他要跑,也得赶紧让他跑了,不管往哪儿跑,只要不在自己地盘儿上,那就比什么都好。可以说马超确实,刘协对他对凉州军
来说,那根本就不是好处不是什么利益,而就是麻烦,甚至大/麻烦,就是这样儿。而且马超不得不说,别看曹操一直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刘协当傀儡,一直都如此。可要是让他刘协在自己和曹操再加上个孙策,这么三个诸侯中选择一个的话,马超九成九敢确定,他刘协还得是选曹操。至于说这个原因,那其实就多了,不过马超觉得最根本的,他不能选
自己和孙策,所以就只能是继续跟着曹操了。至于说自己独立?那只能是个玩笑,是个梦想,真的。这大汉天下都让三大诸侯给占了,试问刘协还能去哪儿?跑异族地界?他刘协是大汉天子,怎么都不会那样儿的,这个马超知道,其人是很清楚,自己不待见他,而且如今
刘辩可还在凉州,这个他刘协是知道的,所以说他怎么都不能跟着自己混,马超太清楚了。而孙策在江东,那根本就不是刘协待见的地方,而且孙策江东军实在是没实力,刘协都看不上,所以说他还得是跟着曹操,是没别人了。因此,曹操知道这个情况,他是很放心把刘协
给放到许都,而他天下其实早就已经没人和他抢皇帝了,这个肯定是。而且不得不说,如今皇帝已经是带给不了诸侯什么大好处了,并且从根本上来说,刘协不会去找马超,更不会找孙策,因此,他就只能是跟着自己,所以说曹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他还不放心的,不过就是怕他死后,马超一下就进兵许都,所以说趁着自己还在,那么早点儿把大本营给转移
走,其实是比什么都好啊,确实。所以说马超也是清楚,为什么曹操那么放心刘协。反正自己要是他的话,也一样儿放心,真是。至于说刘协的话,马超觉得他是巴不得曹操不在许都,把大本营给转移到邺城,那样儿的话,多少对他是有那么点儿好处的,这个肯定是,一
点儿不错。不过刘协肯定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真敢那么做的话,大汉就距离灭亡不远了,真的。如今的话,虽说也是不行了,这个不假,可终究还能挺着。不管是他曹操,还是马超和孙策,他们见到自己,还得称一声陛下,不管心里如何,至少在面
儿上,就是如此。要说刘协这小子,还真是挺爱面子的,可以说从小就那样儿,大了更是如此,真就没什么改变。这个也是马超看不上他的地方,以前汉灵帝刘宏是说过,说他儿子刘辩没什么帝王的样儿,反正就是这个意思,马超是记住了。其实这话是有道理,刘辩确实
那样儿,可刘协呢,他倒是有帝王的样儿,不过也是好面子,而且可以说从小就懂得帝王心
术,这个马超是特别看不上他,没办法。就一个事儿,让他是彻底看不上刘协,就是当初王允的事儿。王允不管其人到底如何,可他对得起大汉,对得住刘协,这个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如此,就算是马超再不爽其人,也是看不上他多少,可也是承认这个,其人为
了大汉,确实是付出太多。可刘协最后是怎么对他的,你可以说王允也想当个权臣,可他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他就想当个霍光那样儿的中兴之臣,可最后的结果呢,反正慷慨赴死了,可也算是刘协亲自给他推出去的,是一点儿其他的心思都没有,好像对他来说,这就
是他这个帝王最该去做的。说起来王允确实,他是有他自己的打算,可他对待刘协的态度,那怎么也比董卓、比曹操强吧。可刘协是怎么做的,马超不得不说,这那话太有道理了,最是无情帝王家,一点儿不错。王允再怎么说都是有功之臣,但是刘协为了他自己,他是直接
就给其人推出去了,让李郭汜随便处置。在他看来,来了两匹狼,不过自己也是接着狼的
手处理一个权臣。可事实就是,王允不是董卓,不是李郭汜,也不是曹操。而其人就那么死了,应该说和刘协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了,有的说刘协也是没办法,无奈。是,马超也知道,李郭汜逼迫的吗,可王允就算是必死,也不至于说刘协那么无情。马超觉得他只
想到了其人是个权臣,可却没想,自己当初是怎么让董卓给整的,谁把他从董卓手里救出来的。可以说没有王允的话,他刘协还不一定是什么样儿呢。
第七二二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十四)
而其人就那么死了,应该说和刘协有着很大的关系。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当然了,有的说刘协也是没办法,无奈。是,马超也知道,李郭汜逼迫的吗,可王允就算是必死,也不至于说刘协那么无情。马超觉得他只想到了其人是个权臣,可却没想,自己当初是怎么让董卓给整的,谁把他从董卓手里救出来的。可以说没有王允的话,他刘协还不一定是什么样儿呢。古人云,“飞鸟尽,
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还没到兔死狗烹的时候呢,刘协就已经是那么无情的帝王了,那么等以后真到了天下天平的时候,他刘协要是能中兴大汉,那么最后的结果……反正马超是觉得不会好了,就看刘协那样儿,打天下的时候,大家一起吃苦,同患难那是没大问
题的。可等到坐天下的时候,该一起享福了,马超觉得刘协不会让所有人都跟着他一起的,估计还得是处理一批,这个真像其人那个无情的性格。如果说他刘协真能做到不来个兔死狗烹,那么就是马超看错了,真要是那样儿,那都好了,不过那事儿可能吗?他觉得不太可能
吧,三岁看老,从那么个年纪的时候,从大汉还风雨飘摇的时候,他刘协就已经是那么样儿的一个帝王了,说实话,你还指望着他能如何?至少马超是没有,真的,所以说他从来都是不指望刘协如何,而对方也确实,自己看不上他,他也瞧不上自己,这个真是没错。所以说别指望着自己像曹操那样儿,而刘协他肯定是宁可跟着曹操,也不会和在己方凉州军这儿
的,这个马超太清楚了。所以说曹操没什么担心的,马超就更不用担心了,刘协怎么都不会跟着凉州军就是了。他得傻成什么样儿,才能去想投奔马超,跟着凉州军混。说起来还是,刘协跟着曹操跟着兖州军,那确实是比跟着马超跟着凉州军强啊,确实。至少有一点,很多
人都知道,那就是曹操不会亲手灭了大汉,可马超就不一定了,这个是根本,就算是曹操和马超本人,他们也是如此想法,真是。所以说就连刘协他也清楚,这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汉,到底是要他如何去做,他应该怎么去做,刘协还是心里有数的,这个也确实是如此。
何去何从,他还是很清楚的,要不然的话,其人也不会是活那么久了,毕竟刘协算是从小就在争斗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真是。除了没实力,其他方面的话,必须承认,那还算是可以,什么帝王心术,那些其人可一点儿都不少,这个马超都是清楚的,确实如此。他是觉得刘协年纪不大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心计了,说实话,他是真就看不上。虽说生在帝王之家,可也
不是说就非得像刘协那样儿,所以也真是,难怪是马超看不上刘协,实在是他也没什么地方真就让其人比较欣赏的,这个还真是。而和他一比,马超却是觉得刘辩可比他强,哪怕真说起来,其实刘辩不适合当皇帝,这个他一清二楚。真和刘协一比,刘辩就不是做皇帝的那
块儿料,可架不住马超就是比较喜欢自己这个徒弟。是,你让他当皇帝的话,刘辩肯定不行,但是其人性格上,那是比刘协强。马超所认为的这个强,不是说别的,就只是刘辩没有刘协那样儿无情,就冲这么一点,他就觉得比刘协强多了。说实话,当臣子的,有几个希望自己皇帝是个无情无义之人?至少马超是没那样儿的想法,他肯定不希望就是了,确实如此。
而刘协在马超看来,他一直都是那么个无情的帝王,而刘辩却没有那样儿。至少他知道,刘辩的话,其人不光是比刘协强,而且还是很重感情的一个,这个确实。可刘协有吗?当然了,马超也不是说就一点儿没想过,也许和刘协的成长环境有关,让他很难成为一个有情有义的那么个帝王。毕竟他生母王美人,是被刘辩的生母何皇后给害死了,这个里面有宫斗的
成分,当然很大原因,其实有刘协一方面,毕竟这个就是母亲子贵,子凭母贵,反正何皇后是不可能给自己找个对手,更不会给自己儿子找一个那么强的竞争者。不过他是杀了王美人,但却动不了刘协了。而刘协其人从小就是那么个环境,说起来你也真是不能指望其人就
有什么太好的性格之类的,这个马超还是了解的。而刘辩就不一样儿了,他母亲好歹是正宫皇后,这在后宫中是数一数二的实权人物,可以说从小他就被保护很好。你看何皇后和他哥哥何进怎么样儿,去整谁之类的,那都不会让刘辩知道看到的,所以说在这个上面,何皇
后和何进做得都不错。这么做在马超看来,肯定都是有好的有不好的,有利有弊,很正常。好处自然就是刘辩没像刘协那样儿,小小年纪就那么有心计,这点马超是一点儿都看不上。而不好的自然就是,刘辩当不了一个合格的帝王,这个肯定是。当皇帝的,只有心狠手黑的,那才能坐稳江山,而没什么手段的,没什么帝王心术的,心软的,最后都当不了太长久,这
个就是马超所想。应该说历史也证明了,其实就是如此,例子太多了,就不说了,仔细一想一看,还不就是如此。所以说马超太清楚了,让刘辩当了皇帝,那可绝对不是好事儿,如果说是太平盛世的话,手下人还都能老实,都忠心,那么刘辩也许还能当个不错的皇帝,位
置也能比较稳。但是这赶上个乱世,那就是你倒霉的开始,谁当皇帝谁倒霉。刘协是有本事吧,可他当了皇帝最后如何了?所以说马超看得太清楚,刘辩不适合当皇帝,更不应该去当,而他自己也没那么大野心,这个也确实是没错。要说刘辩最大的野心,他也就想着自己
能去做个王爷,然后外放,这个就是他最大的野心了。要说其人可是皇帝嫡长子啊,而且还是朝中很多人都支持的一个,毕竟支持嫡长,这个是规矩,支持刘协的不是没有,可相比之下,怎么都是支持刘辩的多,这个没错。而就这么一个,刘宏的嫡长子,刘辩居然是如此想法,他不是想着自己怎么去当皇帝,而是最好就去做个王爷什么的,马超知道后,觉得自
己也是醉了,对刘辩实在是没办法。所以说他也是,从来都不会去打对方什么主意,对方根本就没想着当皇帝什么的。而现在来说,连王爷他都早不想了,所以说马超还能让他如何?真是,对方没那想法,自己也不用说强加给他什么,这个肯定是。而现在的大汉天子,那
只有一个,他叫刘协,和刘辩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史书记载的话,他刘辩是早都死了,就是如此。而刘协是合法的继承者,而天下绝大多数人也都认为是刘辩死了,而刘协是合法继承者。可只有极其少数的人清楚,刘辩可没死,在凉州活得好好的,至少他自己是觉得不错,也比他那傀儡弟弟强。不过那都没有什么用,至少没人去打刘辩的主意,确实是没用,所以
他是早已安全了,就是这样儿。要说以前马超是有担心不假,毕竟天下诸侯还有那么多个呢,是吧。这能保证曹操和自己都没有想法,可谁能保证其他人就没想法?不过等之后天底下没几个诸侯了,马超也算是彻底放心了,因为剩下的人都不会打刘辩主意,都没什么用,谁去打他主意呢?这个也是,所以……他是安全了,多久了都如此,马超也是放心,确实。
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知道,刘辩就在凉州,但是却没谁想找他如何,这个肯定是。曹操/他不用说了,就是孙策的话,可以说他一点儿想法都没有,这个马超还是知道的。更何况,他们江东军和兖州军可是盟友,这个很重要,确实是很重要,马超还能不知道?所以说他也
是没什么可担心的,早就已经没有必要了,就是如此。而刘辩的话,他在凉州确实,反正他自己是觉得不错。马超也想了,生在帝王家,这就是他的无奈,而让他当皇帝,这就更无奈了。他母亲和舅舅都是一个意思,刘辩也不敢反抗什么的,可实际上呢,他确实是不想,
这个才是最实在的。他就没往那个方向努力过,能得到的皇位,也不知道去争取。这如果没有他母亲和舅舅的话,刘辩最后估计都不会当那个皇帝,这个应该是没错。所以说对他这么一个人,马超其实也是没办法。好在他本来最开始也是没想要利用刘辩什么,这个确实。不过是他母亲当初求自己能多照顾他一下,而且好歹自己也算是他老师,所以说马超怎么都
得保他一命。至于说刘协什么样儿,那自己就真是不管了,管不了也不想管,这个是肯定的。而且他不是刘辩,后者没心思当皇帝,可刘协不那样儿。真说起来,他心里那可是想做皇帝的,这个自己还能不知道?而且他母亲是早没了,所以说也求不到马超的头上。刘协的
话,他虽说和刘辩一样儿,都是皇子不假,可在朝中却算是一个没什么势力的一个皇子,和刘辩那种有根基的,那可差远了,甚至就没法比啊。刘协也就是刘宏还算是喜欢他,还有什么董太后,差不多就这样儿了。而刘辩呢,母亲是正宫皇后,舅舅是大将军,这绝对不是
一般般的势力。马超当初可以拒绝一个皇后的请求,那都没什么。可他还不忍心就拒绝一个母亲的恳求,这个肯定是。所以说马超哪怕是和何进一系关系也没那么近,可却依旧是答应下来,照顾好刘辩,一直到如今。谁让你刘协自己也看不上,更没一个好母亲在呢,马超一直都是如此想法。当然了,其实对他来说,只要刘协一直是那么个性格,那么哪怕就是他
母亲复生,求马超怎么样儿,他都未必能那么去做,这个真是,谁让他太不喜欢刘协了。也许作为一个帝王来说,他那样儿也是未可厚非,但马超确实不能接受,所以……可马超确实,他就不能接受,所以说这个也是,他和刘协就不是一个世界的,马超从来都如此认为。
说起来哪怕曹操有些地方马超也是觉得不好,可他还是能和曹操当朋友,但是刘协那样儿,马超是连和他说话的**都没有,这个真是,一点儿不错。所以说马超是非常厌恶他那个性格的,至少曹操还不至于说那样儿。要说其人也算是恩怨分明的人,这个马超还是知道的,
确实。曹操真就是,他在这个上面,那可比刘协强多了,马超知道。他觉得刘协也不是说就不懂什么恩情之类的,不过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那种环境当中,结果就是直接让他变成那样儿了,确实是不太好,至少马超都一直是那么认为的。而且像王允那种,哪怕就是当了权臣,之后也是忠心大汉的,刘协说给他绑起来送过去,他就慷慨赴死,一副视死如归的态度,
反正马超是没觉得其人有什么怨恨刘协的地方。也许在王允他看来,刘协终究还是年轻人,甚至说就是小孩。确实,那时候刘协也才十二岁,充其量就算是个少年吧,哪怕是见了不少,可对李郭汜那样儿凶狠的人,他也是怕得不行,这个肯定是,毕竟他们都是和董卓一个派
系的,都属于西凉一系的重要人物,所以说那样儿王允可能是没太多想法,不过也却是更衬托出来刘协的无情无义,这就是马超的感觉。
第七二三章 曹操许都称魏王(完)
曹操真就是,他在这个上面,那可比刘协强多了,马超知道。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他觉得刘协也不是说就不懂什么恩情之类的,不过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那种环境当中,结果就是直接让他变成那样儿了,确实是不太好,至少马超都一直是那么认为的。而且像王允那种,哪怕就是当了权臣,之后也是忠心大汉的,刘协说给他绑起来送过去,他就慷慨赴死,一副视死如归的态度,反正马
超是没觉得其人有什么怨恨刘协的地方。也许在王允他看来,刘协终究还是年轻人,甚至说就是小孩。确实,那时候刘协也才十二岁,充其量就算是个少年吧,哪怕是见了不少,可对李郭汜那样儿凶狠的人,他也是怕得不行,这个肯定是,毕竟他们都是和董卓一个派系
的,都属于西凉一系的重要人物,所以说那样儿王允可能是没太多想法,不过也却是更衬托出来刘协的无情无义,这就是马超的感觉。所以说他从来都看不上刘协,其人就那样儿,马超还能看得上他?也就是曹操,不会多想那么多,就想着控制朝廷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
至于说刘协怎么样儿,他就不考虑在内了。马超不相信他不了解刘协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不过曹操和自己不同,就是这样儿。曹操才不管他刘协到底是个什么样儿的人,还是那话,只要对他对兖州军有好处,哪怕刘协就算是他杀父仇人,他都能利用一下,利用一会儿。而不需要的时候,自然就处理了,他这个人,那确实是“恩怨分明”啊,真的,马超清楚啊。
所以说曹操那样儿,也确实是指望不了他不利用刘协了,那肯定没有,曹操该如何做,最后还得是如何,这个马超自然也是知道。这就是奸雄,这自己和孙策,可以说都没有其人那样儿,这个肯定是。所以说自己和孙策都够不上奸雄,奸雄只有他曹孟德一个够格,这个肯
定是。马超也是不想当,真是有他曹操一个,确实就够了,真的。至于说孙策的话,那和自己想法其实也没大区别,这个自己也是知道。孙策可绝对不想去当什么奸雄,那真是,有曹操一个,其实就足够了,这个确实,肯定如此啊。所以说他也是和马超所想一样儿,马超
所想是不错。一个冬天过去了,又是一年春,曹操果然是把大本营给转移到了邺城,速度还是很快的。他这么做,马超很清楚,这不光是要防备己方也是对付己方,这个真是,自己也知道是吧。不过对此,马超也是没做什么,他不可能这个时候就带兵去许都或者邺城,那不是脑袋被门挤了,就是被驴给踢了,所以是肯定不行。那么如今还能做的,只能说是静观
其变,其他的,那就没什么了。马超也是想有个好机会,让自己兵进豫州,哪怕不去许都,(毕竟刘协还在那儿呢,这去了就要出问题,好歹现在还是大汉天下)去豫州其他地方,那也行啊。不过显然,哪有那么好的机会呢?至少现在是没有了,以后的话,那还得慢慢看啊,
这个也是。机会肯定不是说有就有的,这个肯定是啊。至少现在来说,那是没有,以后的话,再看。马超想兵进豫州的希望,反正从现在看来,机会是0,这个一点儿没错。凉州军也是可以去强攻,但是结果嘛,肯定是不好,不尽如人意啊,这个肯定是,两败俱伤,那都是好的结果了。凉州军的战力是强不假,可人家兖州军在豫州的人马不少,关键是还守城,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豫州那地方,对马超来说,没大机会,轻易还是不会过去的,肯定是啊。如今看着好像是有机会,可实际呢,还是没有,就是如此,毕竟豫州,哪怕曹操都把大本营给转移到冀州魏郡邺城去了,可豫州依旧是人马最多的一个州,在兖州军那儿,这个马超还是知道的,确实。曹操不可能放弃豫州,这个是根本,马超实在是太清楚了。你
看这豫州哪怕就是丢了两个郡,曹操也许还不会说一下就怒了,但是你要想全据豫州,至少现在来看,那是真没什么机会。他觉得这豫州对曹操来说,就像是司隶对己方来说一样儿,哪怕如今把大本营都给转移到邺城去了。可冀州对曹操来说,暂时可能还没有豫州那么重要,
这个马超知道,他想要的无非就是魏郡和赵国,曹操要保住这两个地方,那就没大问题。不过兖州军除了这两个郡(国)之外,可还有清河、河间和渤海三个郡(国)呢,这在冀州的势力可是超过了己方,还真是。不过自己不是说和他曹操和兖州军争那个,那都没什么大
用。在冀州,兖州军势力已经超过了己方不假,但是整体实力,其实可能都差不多。当然了,如今曹操是把大本营给转移到冀州去了,这个就不得不说,这他们兖州军以后在冀州,不光是势力,就是实力,那也是要超过己方了,这个很正常,确实。其实马超所想是挺对的,这个没错,但是有一点儿,他却还没想到,就是曹操的决心,这个他是没想那么多,不过……
对马超来说,不管曹操做什么,他是能想到,想不到的,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如此。对马超来说,可是从来都不怕什么,而如今从称王之后,荀病逝之后这几个月,他确实是一直都没什么事儿,确实也算是清闲了不少。而曹操比他
事儿多了去了。毕竟他不光是要处理荀的后事,还要把大本营给迁到邺城,这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那事儿可多了去了,这个一点儿不错,确实是这样儿。也就是马超还有孙策他们,确实是没那么多事儿,毕竟他们也没有重要人物死了,更不会说把大本营给迁走了,这
个也是。那不开玩笑吗,孙策就两个州,大本营怎么都得在扬州建业,不会跑到交州去,除非说江东地盘儿都没了。不过真要那样儿的话,就剩下一个交州,那可顶不住凉州军的进攻啊,这个肯定是。至于说马超的话,他是不会把大本营给迁走的,除非说长安丢了,不过真要是长安都丢了,那么凉州军虽说不一定是被灭,可绝对是要元气大伤,这个就是要伤筋
动骨了,所以说那样儿的事儿,马超觉得是不会发生。你让兖州军和江东军全力出手,他们也拿不下长安,最多就是三方都是两败俱伤,都是有了大损失,如此。不过那样儿会是曹操能做出来的吗?马超是觉得不会,也许孙策被逼无奈的话,他也许会那样儿。至于说曹操
的话,马超不相信他会那样儿。而对马超来说,他是并不怕什么,不怕兖州军和江东军来,就怕他们不来呢。这他们来了,最后无非就是谁伤亡多谁伤亡少的问题,不过三方都讨不到什么大好处,这个他是相信的,或者说是坚信的,就是如此。当然了,如果说己方能占到好处的话,那么自然是好,这个就能一下超越两军一块,不过这也就是想想而已,当不得真啊。
确实,最大的可能,还是三方两败俱伤,没太大别的可能了,马超还是知道的。所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都不会那么做,而自己如果还有其他的战事,那么肯定也不会想着那样儿,这个确实。不过如果真是没什么事儿了,那么哪怕就是那么大战,其实自己也不是接受不了,这个肯定是,和之前所说一样儿。不过对曹操对孙策来说,尤其是对前者,他基本上是不会
那么去做的,这个倒是。所以说如今情况就是如此,马超还没有动作。结果他是没动作,曹操那边儿,兖州军是有了动作……这刚开春,曹操是已经把大本营给转移到了邺城,又过了没多久,不到一个月,从冀州传了来消息,安平失守!没错,曹操是亲率大军十五万火速
拿下了安平,此时应该已经在巨鹿了。马超听到消息,他第一反应不是惊讶,而是觉得自己是又有事儿做了。不过和自己所想是不一样儿,自己本来觉得曹操也许能出兵其他地方,比如说并州之类的,但是他依旧战冀州,这个就不得不说,他是要继续夺己方在冀州的地盘
儿啊,肯定是。马超觉得自己当然是不能让他如愿,所以说马上也点兵十五万,这已经是把长安和周边的人马都给拉上了,就为了挡着曹操兖州军。不过他也想了,就凭曹操这个阵势,也许等自己到了常山的时候,巨鹿就已经丢了。真的,张燕本事可以,但是面对着兖州军十五万大军,他也不好使啊,这个肯定是。巨鹿丢了的话,想再拿回来,马超觉得是难了,
或者说干脆就没希望了,这不是危言耸听,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还很有可能。和自己所想,还是不一样儿啊。没想到曹操是第三次出兵冀州了,他什么意思,自己也算是知道了,这和前两次可都不一样儿,这个肯定是。曹操的意思,这次出兵,不占上凉州军的两
个郡(国),己方是誓不罢休。哪怕如今凉州军在冀州就只剩下了四个郡(国),不过在曹操看来,己方怎么也得占上一半,最后才能甘心撤退,这个肯定是。而他所认为的占上,不是说占了之后,没多久又让凉州军给夺回去了,不是那样儿,而是兖州军占据之后,凉州军
段时日内是夺不回去,这个才是他想要的,才是让兖州军去做的。所以说他这次和前两次比,那确实是下定了决心,这个是马超所不知道的,如果他知道了的话,就会明白,这一次冀州大战,很大程度上,凉州军不会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是兖州军,最后至少要占他们两个郡(国)。曹操对己方还是有信心的,毕竟这都已经是己方第三次出兵了,而且是自己当了
魏王之后第一次动兵,怎么也不会就那么输了就是了,这个他还是相信的。而且这么些个月,己方也是征兵练兵来着,这个自己是一清二楚,不敢说就超过了凉州军,可确实,是超过了之前的己方,就是这样儿。对曹操来说,这就是己方的进步,大进步,所以说他还能没
有信心吗?肯定有啊,不过就是多还是少的问题,就是如此。仔细一想,其实马超是不知道这些的,当然了,他知道也改变不了什么,该带兵过来,还得是继续过来,这个肯定是。不过他那个时候的话,应该是能知道了,这对付兖州军,那是不好对付了,没那么容易。而
最后很大可能,就是要让他们占上两个郡(国)。凉州军最多是能保住常山和中山,而安平和巨鹿,那就彻底是要丢了,就是这样儿。不过哪怕这样儿,马超也得是带兵过来,这个肯定是。对他来说,哪怕冀州地盘儿都丢了,这也是之后的事儿了,己方技不如人,没干过人家兖州军,那么败了就是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古人都说了,所谓是“胜败乃兵家常事”
这话一点儿不假,马超那么大年纪了,他有什么不懂的?确实,所以说哪怕就是冀州的地盘儿都丢了,那么以后再找机会给夺回来就是了。可要让他不出兵,就看着曹操带兵占了他们凉州军在冀州还剩下的那几个郡(国),那肯定也不是他性格,这个肯定是,所以说……
马超亲自带兵十五万去了冀州,对他来说,这休息了半年还多,如今是又有了战事,可算是自己又要带兵出征了,也不能说好是不好,反正……
第七二四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一)
对他来说,哪怕冀州地盘儿都丢了,这也是之后的事儿了,己方技不如人,没干过人家兖州军,那么败了就是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古人都说了,所谓是“胜败乃兵家常事”这话一点儿不假,马超那么大年纪了,他有什么不懂的?确实,所以说哪怕就是冀州的地盘儿都丢了,那么以后再找机会给夺回来就是了。可要让他不出兵,就看着曹操带兵占了他们凉州
军在冀州还剩下的那几个郡(国),那肯定也不是他性格,这个肯定是,所以说……马超亲自带兵十五万去了冀州,对他来说,这休息了半年还多,如今是又有了战事,可算是自己又要带兵出征了,也不能说好是不好,反正……马超和上一次一样儿,是带着郭嘉、崔安、
马岱、雷铜、胡车儿,他们几个,是再次去了冀州,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说起来对几个武将来说,他们是比较喜欢战事的,这么久没有战事,他们都要生锈了。不过还好,这兖州军是又进攻冀州了,他能都没马超所想那么多,不过却都想了,是要和兖州军好好战一战,这
个肯定是。而这次那就是比上一次还要激烈的大战,看双方的人数,那就知道了,小不了啊,所以说比上一次还要激烈,关键是兖州军不会轻易放手,这个才是根本。而对曹操来说,这十五万的人马,那至少是要占上凉州军的两个郡(国),要不然的话,自己不是白来了,真是。所以说曹操一直都是有决心,这个肯定是。马超的话,他就不会去进攻冀州的兖州军,
而如今曹操更是把大本营都给放到邺城了,这个他就更不可能那么去做了。但是曹操却不一样儿,至少他如今做得,确实是要巩固这邺城在冀州的安全性,就是如此,所以说……此时冀州的巨鹿郡,瘿陶城,是被兖州军围攻。对曹操来说,这如今巨鹿是必须要拿下的,就
像之前的安平。说起来他也知道,马超是更看重常山、中山和巨鹿这三个郡(国),而安平和赵国,说实话,失守也就失守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曹操却知道,如果说巨鹿丢了,马超肯定就不像之前那样儿了,可己方对此地,那也是势在必得,必须要说,这已经拿下了
安平,只要再拿下了巨鹿,那么自己带兵再次兵进冀州,其实目的就算是达到了,至少暂时是没错,只要能保住两个郡(国),就没问题。就现在来看,曹操自认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当然了,前提还是要占上巨鹿,这个才是最重要的,第一点,最主要的。如今兖州军还没全军进攻,在瘿陶城头儿上,张燕看到下面都是兖州军人马,十五万人!他就知道,自己
没有那逆天的本事,城是守不住了。真的,要自己是那个霍峻的话,倒是还好说,可自己不是人家啊,所以说城还得被破,不过就算多少时日的问题。不能说他就没信心,实在真是,这信心从何而来?这个才是主要的,而且不得不说,别说是他了,就是在瘿陶城内的凉州军
士卒,何尝不是如何想法?不过他们却没人敢当逃兵什么的,这个真是。还是那话,你当逃兵,不被发现还好,发现就是个死。那么你守城呢,最后其实未必就是死,跟着自己将军走,没准还能活命。所以说这个就看你觉得哪个几率更大的,选择前者的话,好像也没听说谁就成功跑了。这个不能说一个都没有,可士卒却也知道,一共有几个?漏网之鱼的话,那
终于是少数,这个肯定是。而且凉州军中赏罚分明,你只要举报当逃兵的,对方都跑了,你检举了,你就有功。不说给你赏赐多少,可至少能活下来,这个肯定是。所以说有几个敢跑的,那样儿的话,不是便宜了别人?真的,所以说马超也算是知道人心,人大多都有那么个性格,自己不好,更不能看别人好,而最受不了是自己不好,而别人却因为自己好了,这
个是真接受不了。所以说马超有了那么个规矩,其实一看,还算是可以,至少在人心上,还是预料到了。因此,这哪怕看着凉州军都没什么优势,可他们却依旧是没人敢当逃兵。那真的猛士都挂了,这个他们还是知道的。毕竟以前当逃兵的也不是没有,然后最后就是直接
斩首示众,然后就没然后了。是啊,人都被咔嚓了,你还不如在战场上战死呢,好歹对于己方士卒战死,凉州军的抚恤还是可以的,至少比兖州军比江东军都强,所以说哪儿还有当逃兵的了,这个真是。因此,哪怕都这样儿了,可依旧是没有凉州军士卒跑,确实是没有啊。
这就不得不说,凉州军在这方面,那做得确实是不错,真是。不过怎么说呢,没人跑,如今还是凉州军守城,可以说这个是点儿优势。可等到凉州军真就没什么优势的时候,那样儿……当然了,那个时候的话,张燕估计就带兵跑了,还没等士卒如何呢,他就直接下命令撤退了,退兵了,这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如今在巨鹿,尤其是瘿陶这儿的人马,很多
可都是当年黑山军的人,所以说张燕还是有感情的,哪怕这么多年过去了。可这个却没因为年头儿久而就直接淡了,反而是加深了。也没因为张燕投靠了凉州军,黑山军就如何如何,解散是肯定要散的,马超不可能再让黑山军存在,这个随便一个诸侯也不可能。所以说黑山
军是历史了不假,可他们中不少人却都加入了凉州军中,大多还都在冀州,毕竟这儿也是他们最熟悉的了,而更多人都在巨鹿,在瘿陶,所以说张燕是有如此想法,实在不行就跑吧,这也难怪他如此了,很正常。反正他是想到当初和袁绍冀州军,其实就差不多如此,确实这
样儿。实在是己方没什么优势,自己就只能是赶紧让大家都躲进山里,而一进山之后,袁绍冀州军是彻底没办法了。当然了,张燕也是知道,袁绍其人就根本就没想着要彻底灭了己方,对他来说,自己黑山军能老实点儿就可以了,不给他找麻烦就行。其他的,他不想灭了己方,要不然的话,袁绍真要下定了决心,下了狠心,那么己方人马根本不是冀州军的对手,
这个肯定是。确实,对袁绍来说,灭黑山军,也就是自己下定决心的事儿,可灭了之后,那才是最大问题,这个真是。因为黑山军不是人马最多,他们十万人马,和己方冀州军比,那还是有着不小差距的。可真要是灭了他们十万人,他们的那些家人,才是最大问题,一点
儿不错。试问我把你家人都杀了,你能轻易放过我?所以说袁绍很清楚,那些人才是大/麻烦,所以说自己如何去对待他们,是大问题。如果说把他们都收编成老百姓,可治下有几十万不听话不怎么忠心的老百姓,袁绍确实是不放心。那么把他们都杀了?是,这个动手的话,其实己方冀州军不是那么费劲,毕竟算是一帮手无寸铁的人,己方屠戮了他们,那确实
是轻松。可之后呢,袁绍是看不上百姓不假,可自己知道,只要自己一那么做了,这第二日马上天下就该震动了,全都是讨伐自己的,什么士林的人,都得出来。所以说袁绍为了自己的名声,他觉得自己不是曹操,曹操为了兖州军,他可以让士卒去屠杀徐州百姓。可自己呢,却绝对不会说为了轻松省事,就真去让士卒屠杀百姓,这个自己做不出来。真要是那么
做了,只能是让天下人耻笑,和曹孟德那样儿豪强地主的子弟有什么区别?自己可是世家子弟啊,就是比他们高贵多了。所以说袁绍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说能更好去解决黑山的问题,那么他早解决了,可是没有。因此,最后也只能说是对张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确实,也是没什么好办法,只要他们不给己方大/麻烦的话,那么他们一直在己方地盘儿上,自己也认了。对袁绍来说,怎么想怎么都是,这灭了黑山,真就没有不灭他们的好处多,所以说自己该如何去做,那是在是再清楚不过了,确实。如果说对袁绍来讲,灭了黑山的好
处更多,那么他其实就会义无反顾去做,就是这样儿。袁绍虽说有时候他是犯糊涂不假,犯错那是常事儿,不过在他精明的时候,那确实,是有北方霸主,天下第一强势诸侯的一面,这个也是没错。而张燕其人,他就算是再不了解袁绍,可也算是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了,他还是比较清楚的,其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儿。张燕可不认为,己方有十万人马,十万的黑山军,
这他们冀州军就怕了什么的,那不开玩笑吗。冀州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就张燕所了解的,具体多少,他也不知道。可是要灭了己方十万人,那确实是没什么大问题。而不得不说,可不是说己方跑了山里去了,袁绍就不敢来,怕什么埋伏,什么他们冀州军不熟悉地理之类的。
那可不是,就张燕所知道的,己方跑到山里了,确实可以说是给冀州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可你要是说袁绍这就怕了,那可真不是他袁本初。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袁绍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借口,一个不用再对付黑山军的借口,他们不都进山了吗,那么己方就不好去了,是吧,
所以这个正好是让袁绍顺坡下来,他是觉得不错。而张燕更是觉得不错,确实,这自己那么做了,最后可以说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就是如此。你看这冀州军不追上来了,不想着灭己方了,不就是如此嘛。而他也确实,知道了点儿袁绍的想法,一直到如今,张燕自认为还算是比较了解其人想法的。而事实也证明了,己方这黑山军的十万人马,可从来就不是他
冀州军的大敌,这个一点儿没错。而他们的大敌,其实一直都是凉州军,是兖州军,可惜袁绍确实是没那么重视,至少一开始是没有,这个肯定是。而等他觉得不对的时候,凉州军和兖州军的实力已经是比较厉害了,说是羽翼已丰,其实也不为过。但是哪怕如此,袁绍最
开始也没认为对方两军就能对付了己方,能赢了己方。可他们两军联合了,这真是不要脸啊,连袁绍都是如此想法。可他却不能表达出来自己一点儿害怕来,不能说自己如何担心如何担忧如何顾虑,那不是一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应该去做的,这个肯定是。结果最后是冀州军
被灭,彻底成为了历史。而凉州军和兖州军也是走向了历史更大的舞台,袁绍身死,北方一代霸主没了。虽说其人出身,他就注定不会看得起百姓什么的,可在世家大族的眼里,袁绍还是很有地位的,比袁术可强多了。那个是能拿个玉玺就称帝的傻x,多少人都想着,就不认识他,那多好,可这个已经是改变不了了。而他们也是真看出来了,比起袁绍来,那个
袁术,可真是坑啊,什么都坑。所以说他们也算是觉得还不错,至少袁家没了袁术,可不还有袁绍吗?而且也不得不说,也真是没几个人看得上袁术,这个肯定是。就看他手下没几个人,关键好像还没什么名人,这个就看得出来不少了,和袁绍一比,说是天壤之别,其实
也不为过,确实就是那样儿。而死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问是不是自己最后是终于比袁本初强了,自己是超过其人了,所以这么一个……
第七二五章 兖凉两军战冀州(二)
而他们也是真看出来了,比起袁绍来,那个袁术,可真是坑啊,什么都坑。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所以说他们也算是觉得还不错,至少袁家没了袁术,可不还有袁绍吗?而且也不得不说,也真是没几个人看得上袁术,这个肯定是。就看他手下没几个人,关键好像还没什么名人,这个就看得出来不少了,和袁绍一比,说是天壤之别,其实也不为过,确实就是那样儿。而死的时候还念念
不忘,问是不是自己最后是终于比袁本初强了,自己是超过其人了,所以这么一个……确实,除了说世家子弟这个身份之外,袁术也是没什么就真是别人能看得上的了。而袁绍不管怎么说,至少比其人强,这个是事实啊。如果说袁绍不比袁术强的话,这他家里绝大多数的
人也不会看重看中他了,这个肯定是。世家出身的人,说起来都是相当现实的,这个一点儿没错。如果说袁绍不能给他们给家族带来利益的话,就算他是族长,最后也一样儿是要被整下去,就这么简单。而袁绍是可以给他们给家族带来好处的,那么哪怕他就是个庶子,却
也是受到了重视,不像袁术那样儿,嫡子也不好使。所以说这就是世家中人,也可以理解,毕竟这趋利避害都是人之常情。不可能就因为你是嫡子,可却不能给家族带来多少好处,就那么重视你,毕竟家族的资源肯定有,不过必须更多的都是要给发展最好的那个,而不是你这个不受人待见的。所以说袁绍是得到了袁家很多资源,反正是比袁术多,所以说后者还能
平衡吗?这个很正常,要你是他的话,估计也得那样儿,确实。毕竟这个身份的不同,让袁术就从来都没有看得起袁绍,这个真是。好歹袁术是袁家的嫡子,而袁绍不过是庶子,这在古代来说,其实身份上是差距不小,这个没错。别人不说了,就他袁绍自己,不也是如此
看待的吗,真的。他也一样儿是看重嫡子,而看不太上庶子,这个确实是没错。而当今天下的三大诸侯,不管是曹操还是马超孙策,他们三个可都是嫡子,而且不光是嫡子,还是嫡长子,这个确实如此。你要说他们谁不是嫡长子,那么曹嵩、马腾和孙坚他们三人的嫡长子
都是谁,你要知道这个的话,那你就厉害了。真没别人了,就是他们三个,都是嫡长,在家里父母的眼中,那就是要继承家族的,这个一点儿没错,三人都是家族的族长。别看除了孙策,他是字伯符之外,曹操和马超都叫孟什么,这个不是说你字孟什么就一定是庶出,没有那么绝对的,这个真是。可一般字伯什么的,那都是嫡出,这个倒是不错,而字孟什么的,
大多也是庶出,这个也确实。其实一想,曹操要是字个伯德,这个好像也挺别扭,当然了,这个孟德你也是听多了,确实是习惯了。不过马超那个就不用多说了,还得是字孟起啊,这个不好叫伯什么的是吧。孟和伯其实都一样儿,都是排行第一排行老大的意思,这个确实,
不过就是嫡子庶子常用和不常用,这个是有不一样儿的。所以这三大诸侯,都是嫡长子,这个一点儿没错。而到了他们这代,自然也是一样儿看重嫡子,这个肯定是。所以说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了,不能就怪袁术一直都是那么个想法,心里有心结,可事实就是那样儿,袁家看重袁绍,而相比之下,他是差了一大块儿,所以他这心里,确实是不爽,太大不平衡了,
以致于之后都走火入魔了,这个也是没办法。你说就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反正九成都是他自己做的,自己的路自己走的,没人去逼他,这个肯定是。但是这他最后变成那样儿,也不能就说都是他袁公路一个人的事儿,终究还是有其他原因的,这个肯定是。如果说没有袁绍呢,或者其人没被袁家那么看重,就算是看重的话,也不如袁术,那么后者的话,也许就不
会那样儿了,这都说不定。不过这个也是,不好假设,确实。毕竟袁术最后那样儿,不管是历史还是这个时候,他都是没什么好下场,而且还都称帝了,最后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那个玉玺像傻x那样儿称帝,最后是落个身死的下场。其人那个性格,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原因,
至少马超就是如此认为。在他看来,袁术自己是负责九成,然后那一成才是其他的原因。本来的吗,如果说你袁公路自己不是那样儿的话,多少是不是好点儿呢。当然,马超觉得袁术自己的话,他肯定不是那么想。在他看来,自己可是袁家的嫡子,而其他诸侯什么的,那
身份和自己能比吗?所以说他拿个玉玺就称帝了,不光是认为自己有实力,而且这身份也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不管是袁家那庶子还是其他人,是都不好使。所以说其人就是那么个性格,你还能指望他如何?这个肯定是,如果说事实不是那样儿呢,也许有的地方会改变,但是就看袁术那个性格,最后的结果,至少马超来看,那应该是不会变了,没什么变化。这
个在根源来说,袁术其人就那样儿,哪怕一切都往对他有利有好处的方向发展,马超觉得也不会说最后的结果有什么变化,除非……反正凡事都有例外,这个倒是没错,如果说真有什么大意外,这个马超也不是说就一点儿不相信,但是他宁可相信是袁绍那边儿的,也不相
信是袁术那儿的,就是如此。毕竟袁术有些地方,那确实是比不上袁绍,也难怪说袁家人多少都看不上他,而都关注袁绍了。如果说袁术真那么有本事的话,那真有可能就没袁绍什么事儿了,可实际情况呢?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如果说袁绍不如袁术的话,那么马超相信,
这袁氏兄弟估计就是另一番情况了,反正不是如今这样儿。他觉得也许袁绍不会是北方霸主,而袁术也未必就会称帝,也不至于……兖州军如今是包围了瘿陶,不过却还没进攻,可张燕却知道,今日他们是不会进攻了,可明日的话,那么就是试探性的进攻。而且也算是己方的老朋友带兵了,那就是乐进,对此人还算是熟,毕竟兖州军攻城,那都是跑不了其人的。
而且张燕也不得不承认,乐进的本事不错,可以说比自己来,那是只强不弱,这个肯定是。不是自己高看对方,而这个就是实实在在的。并且还得说,如果自己要真有比乐进大的本事,那倒是都好了,可自己有自知之明,真要论起来,自己可不如对方,还差了那么点儿啊。所
以张燕他自己也知道,对上了兖州军的悍将乐进,自己这边儿是讨不到什么便宜的。更何况是人家人多,比己方多几倍,所以这个大优势,那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的,确实如此啊。其他方面,看出来了兖州军是势在必得,夺下了安平,他们是觉得还不够,如今看样儿是要拿下巨鹿才行。巧了,这己方是一样儿看重巨鹿,你看赵国和安平丢了,自己主公就算是送
给兖州军,那都没问题。毕竟那两个郡(国),确实,赵国对他们兖州军来说是比较重要,可对己方却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了就没了。安平的话,是对双方都没什么,而己方自然是丢了就丢了。可巨鹿不同,至少在自己主公那儿,这巨鹿可不是丢了就丢了的,那不可能,巨鹿和之前的赵国,和之前的安平,那都不同,这个自己还不知道吗?所以说哪怕赵国和安平
都失守了,自己主公也不会太管,对他来说,那两个郡(国)丢就丢了,尤其是前面那个,确实是对兖州军很重要,己方可不会因为那么一个郡(国),就在冀州和兖州军死磕,真就是得不偿失啊,真是。但是巨鹿要丢了,这自己主公是肯定不能让的,如今己方在冀州可就
只剩下三个郡(国)了,而这三个郡(国)还属于是自己主公最看重的三个。常山、中山和巨鹿,就己方来说,确实是不能少了。可最后真要是保不住的话,以自己主公那个性格,怎那么也得保住一半,两个郡(国)。那么到底是哪两个,自己也是有数了,反正没巨鹿啊,
这个自己知道。毕竟巨鹿对他们兖州军来说,一样儿是很重要,甚至就是超过了常山和中山,可对己方来说,却不是。至少三个郡(国)一比,倒是显出巨鹿最不重要了,对己方来说,所以自己清楚,自己主公真要不得不放弃的话,那就只有……因此,张燕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不可能希望巨鹿失守,就那么丢了。可如今来看的话,说实话,这应该说他是没什
么信心,这个一点儿没错,最后就得守不住城池……不能怪张燕如此想法,实在是如今优势可都不在凉州军这儿,而是在人家兖州军那儿,所以说他那么想,其实还是很正常的,确实。当然了,虽说如此,可张燕也是肯定能坚守到最后,这个肯定是。至少不会守几日,然
后马上就带兵跑了,那个不是张燕,可真不是其人的性格作风。你看对上冀州军的时候,实在没办法了,他是不得不带兵跑到山里,可如今呢,己方可不惧兖州军啊,哪怕现在是他们人多不假。可张燕是很清楚,己方战力在那儿摆着呢,更何况己方是人马不如他们多,这
个是,可却守着城呢,这个不得不说,确实是优势了,肯定如此啊。所以说张燕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说连几日都守不住就弃城跑了,那可真不会。自己也许是还不如对方主将乐进,可支持个七八日,那应该还是没问题的。至少说这个时候自己主公能不能带兵到这儿,那自己是不知道了,确实。这个可以说他所了解的,估计现在曹操围城,自己主公还不知道呢,
应该说最快也只能是安平失守的消息还在往长安传递中,现在还没到呢,不过也快了。所以说张燕其实不指望太多。并且对他说也确实,别什么时候都指望自己主公的大军,那根本就是不对的。上一次的话,是自己主公带大军来了,然后是打退了兖州军。那么这一次呢,
张燕是不想着能收复巨鹿,毕竟估计等自己主公大军到冀州这儿的时候巨鹿应该是失守了,或者说马上就要顶不住了。而他要从常山再派兵过来,应该说已经是来不及了,自己没那么大本事在啊,能支持那么久?所以说张燕也不是就悲观了,实在是乐进实力不差,而且还那
么多兖州军,这个就不得不说,他们优势大啊,再看己方,那都是要没什么优势了,真的。看兖州军是把城池给围住,不至于水泄不通,可也差不多了,但还是围三阙一,这个肯定还是如此没错。不过张燕也是压力大增,这冷汗是直接就流下来了,也不能怪他如此,实在是这兖州军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十五万人啊,就算是十五万头猪,那也绝对是不小的压力,真
的。试问这天下有谁能够阻挡十五万头猪的冲锋的?吕布复生都不好使,这个肯定是。要马超的话,他觉得也就南华、童渊那样儿的选手,估计还有可能,别人,那只能是呵呵了,真的。普通人,哪怕吕布那本事也不好使,一个人肯定不行。如果说也带个十五万人马的话,
那倒是另说了,这个是有条件的,确实,你一个人的话,那肯定是不好使,但你带着不少的人马呢,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你轻松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