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二十四)
在郭嘉看来,己方的优势自然就是己方的将领多啊,比他们兖州军多。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可不是吗,这兖州军,在棘阳城外,加上徐晃,也才只有两个将领,哪怕这两个都是大将,荀攸就不用说了,所以说和己方没比。因为己方就不算自己主公,那还有四个将领呢,而且三个都是大将。是啊,崔安是一个,然后甘宁和庞德,这两人也是,唯独马岱,和他们比还差了点儿,因此,
前三人,是足以抵挡徐晃和夏侯渊了,甚至还要超过他们。而多出来的,不算自己主公,可还有个马岱呢,所以在这上面,还不是己方占优了。因此,郭嘉也是很清楚,这己方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别看这确实,是很多地方,看着对方挺占优,可不是说和他们一比较,己方
就没什么优势了,那真不是。所以说两军厮杀,大战,最后鹿死谁手,真是不好说。是,他自己也承认,那就是己方就算是最后胜利,也是个惨胜。但是惨胜总比惨败强吧,是比这个好啊,这个谁不承认?所以说相比之下,哪怕是个惨胜,凉州军也是要胜利,而不是失败,
就是如此。而对此,可不光是凉州军众人知道,就算是徐晃他们三个,也不是不知道马超他们的那点儿心思。其实一想也是,别说是他们了,就算自己是他们几个,也会是如此想法,确实很正常。如果说马超他们不是这样儿的想法,那倒是让他们觉得有点儿不对了,不过显然,确实是没什么不对的,就是这样儿。而此时场中的庞德和夏侯渊两人,已经是战了九十
多个回合,马上就要到一百了,而此时马超已经是下了令,抽出,然后举起自己手中的湛卢宝剑,对着全军大喝道:“全军冲锋!”这个时候就应该是当机立断,必须是要赶紧让己方大军冲过去,和兖州军一战。而己方这士气什么还都好,至少庞德可没输给夏侯渊,两人斗
了个旗鼓相当,确实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对面的徐晃,他自然是听到了马超大喊,他也不甘示弱,知道是己方出手的时候了。所以是高举手中大斧,对全军喊道:“弟兄们,凉州军来了,冲上去杀啊!”两军就这样儿,都向前冲锋,开始了今日的大战。双方近二十
万的人马,就在这个地方,开始了惨烈的厮杀。为什么说惨烈呢,毕竟那么多人马,虽说没到二十万,可绝对是超过了十五万,快十六万人了。所以这么一场战事,就算是战小半个时辰,那伤亡都不会小了。而谁知道双方到底要战多久,这个没准。而此时庞德和夏侯渊他们两人,居然还在那儿单挑呢,还别说,他们是上瘾了。主要是这么多年了,碰到一个旗鼓
相当的对手,那可以说是绝对不容易的。如果说什么事儿都那么简单的话,那倒是都好了,可显然,有可能吗?当然是没可能了,所以此时他们也是,不想错过了这么个好机会。庞德和夏侯渊两人是又斗了一百多回合,两人也是真挺累了,而此时凉州军和兖州军,是越厮杀
越激烈,这也算是他们想要看到的吧。而徐晃则是和甘宁对上了,主要还是前者找到的后者。要不然的话,徐晃知道,自己要是和崔安对上,这自己虽说不至于身死,可估计也得受伤,所以自己还是找甘宁,对上他更好。而以崔安其人那性格来说,自己既然和甘宁对上了,那么其人就必然不会再过来攻击自己了。话说除了当年的吕布,他是和别人联手过之外,对
上其他人,就再也没听说过,崔安和别人还在一起联手对敌什么的,那都不是其人的性格。要说徐晃如此想法,那真是一点儿没错。如果不是他早已和甘宁交上手了,那么崔安肯定会直接过来,找他麻烦。不过既然他和甘宁战上了,那么崔安就绝对不会再来找他,这个是肯定的。崔安有着武将的骄傲,除了当年的吕布之外,他可没认为还有谁需要自己和别人联手
一起对付。别看对吕布那人,崔安是从心底往外,就是不服,但是对其人那个武艺,他是真心觉得,自己比不上对方,这个是心里承认的。所以说崔安嘴上不会说自己怎么怎么就不如吕布了,但是心里也知道,其人武艺确实是比自己高,这个是事实。所以这也是,嘴上不
承认,可不代表这心里也没谱,那可真没有,不是那样儿的。而此时两军惨烈厮杀着,无数的士卒倒下,能起来的,不过就是受伤而已,可起不来的,不是身死,就是重伤了,要不就是装死,不过也是少数,而且装死不是什么好事儿,真要是让人当成死尸给踩过去,基本
上最后不死也是重伤,这都没什么不可能的。所以说装死只是极其少数而已,而且还得是非常有经验的老兵才行,并且不好是被人发现,要不然被检举了的话,处罚是相当严厉的,所以他们都得是想好了,才能决定要不要真那么去做。不过每一次战事,都有那么几个人,确实是装死成功,最后最多也就是个轻伤,对于这样儿的人,就算是主帅知道了,也未必就
去处罚,毕竟这事儿并非就算得上是什么大事儿。你在战场上能保住小命儿,那就是你的本事,所以说主帅并非就真是,总去管这事儿。当然了,需要处理的时候,那是肯定的。比如说三番五次,都那么去做的士卒,那就算是马超,都不可能姑息这样儿的士卒。那对己方
来说,决定是害群之马,所以是当以儆效尤,这个是必须的。但是说凉州军,也真是,这样儿的士卒,也没几个,不像是兖州军江东军,他们那儿这样儿的士卒,倒是要比凉州军多,这个倒是也挺正常。要说你做这事儿,一次两次,那确实是没什么太大问题,可一多了,试
问上位者,能轻饶了你?所以真正聪明的士卒,也知道己方主帅的底线是什么,而且你要有本事不被人发现,不要让己方主帅知道,那倒是最好,可要不这样儿的话,那可真是都不好了,就是这样儿。而此时的庞德和夏侯渊的大战,其实已经是接近了尾声,毕竟看如今这个情况,双方可都是要收兵了。所以说都要收兵了,他们也不可能再战,哪怕两人都是意犹
未尽,可却绝对不可能不遵守军令,这个是肯定不能的。结果就在两人斗了近三百回合的时候,马超和徐晃,几乎是同时下令收兵。因为他们都已经是看出来了,这己方不好再战,收兵正好。而庞德和夏侯渊他们呢,虽说这战了近三百回合,但是他们确实,希望再战下去,
不过因为近三百回合,实在是太消耗体力,可以说比他们杀多少士卒都费体力,这点他们是深有感触的,一点儿都没错。所以两人很清楚,这个时候就不好再继续战下去了,哪怕彼此都是意犹未尽,哪怕他们都是想要继续战下去。可实际情况,却是不允许他们那样儿,不管是己方的收兵,不让继续战了,还是说两人的体力,都是影响着他们,不让他们继续战下
去,如此。两军收兵了,双方士卒自然都是停止了进攻,直接是赶紧后退。毕竟几乎就是同时收兵的,所以都是同时后退,生怕退晚了,让人给结果了小命儿。毕竟这如今都到今日战事的最后了,如果说之前都保住了小命儿,就差这最后不行,那可真是,得倒多大的霉啊,所以这个肯定不是双方士卒想要而。而在双方几乎所有士卒都没发现的角落,有几个“死尸”
居然是无声无息“复活”了,当然双方是都有这样儿的,不过却没人注意到什么而已。毕竟这个时候都想着自己撤退逃命,谁还看角落那不怎么被人注意的地方啊,那是傻瓜行为。如今这个时候,你只要跑得慢了,最后可能就要被人给咔嚓了,所以这个时候,是真不容你
分心。别看对方也在撤退,可不代表你就真没什么生命危险了,只有距离到了一定程度,那样儿的话,你自己才能说,自己是没什么生命危险了,不是吗。所以说这角落里的几个“死尸”,确实是掌握好了不错的时间,要不然的话,被人发现,虽说未必最后就一定受到什么
处罚,可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儿啊。凉州军和兖州军几乎就是同时撤退了,当然他们可不是说一下就马上拉开了双方的距离,那不可能。都是缓慢撤退,别看双方的士卒,其实速度并不慢,但是却绝对不敢过快,因为那样儿的话,多少万人,真就容易乱,一乱可就容易出事儿啊,他们可都清楚。所以都在双方将领的命令下,算是很有秩序那么撤退,要不然的话,
谁希望出事儿呢,至少两军可都不希望如此就对了。双方终于是退回了自己的大营,当然他们速度也都差不多,几乎是同时回了大营。而打扫战场的,不会是他们双方同时,是兖州军先,之后他们人走了,凉州军的人才上。毕竟这双方这刚大战了一场,仇恨正值是很高,
所以说要让他们同时在一起打扫战场的话,那么保不齐出什么事儿,这绝对不是马超和徐晃他们想要看到的。所以是不约而同,有先来后到,徐晃兖州军先去,他们完事儿了后,凉州军的人才出来,就是这样儿。而此时两军的中军大帐中,马超和徐晃他们都在和己方的人
总结着今日战事。在马超的中军大帐中,虽说这己方去打扫战场的,还没回来,可己方大概损失了多少人马,他还是知道不少的。可以说就这么一战,凉州军就损失了近万人。对,是阵亡了近万人,还不算是受伤的,所以可见战况惨烈,比攻城可激烈多了。毕竟之前的凉州军才有多少人,七万多而已,所以这七分之一都没了,这当然是让马超他们心疼了。虽说
看兖州军应该是比己方伤亡多,可怎么说呢,这虽然如此,可结果也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马超作了今日战事总结,“今日我军与兖州军一战,虽说伤亡不少,可兖州军比我军伤亡更甚!尤其令明,与敌将夏侯渊,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确实也是为我军争光了!”别看
庞德确实,他三百回合,都没胜了夏侯渊,可这事儿绝对不是这么看的。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庞德虽说在天下也并非就是籍籍无名之辈,可和夏侯渊相比,不说是天壤之别吧,可也差不多少了,就是这样儿。因此,这今日他和对方战个平手,马超当然是认
为,对方给己方争脸了,就是庞德他名声和夏侯渊还是不能比的。如果换成是崔安和夏侯渊战个平手,那么马超也不可能表扬他。别说这事儿他本来该赢,就说他名声,也是比夏侯渊大啊,这个是没错。所以说要是换成是崔安,他像庞德这样儿,和夏侯渊战个平手,那么马超根本就不会说去表扬他,不说他,那就算是不错了。但庞德是崔安吗,显然不是,所以
这在马超这儿,待遇也是不一样儿。如果说把庞德换成是崔安的话,那么凉州军这儿倒是没什么,不过兖州军那儿,徐晃是肯定要好好表扬夏侯渊的,这个是肯定的。不过如今是庞德,这个就没什么太多的话说了。当然了,抛开这徐晃是如今棘阳城外兖州军的主帅外,就
说其人和夏侯渊的关系来说,他表扬夏侯渊,对徐晃来说,还真是有那么点儿别扭,这个是肯定的,毕竟本来对于夏侯渊在他下面的位置,徐晃就有那么点儿不习惯。
第三三八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二十五)
所以让徐晃再说点儿什么,他其实就更不习惯了,而且对于夏侯渊来说,徐晃其实也知道,他和自己想法,其实差不多少吧。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所以说在徐晃的中军大帐中,他确实是没说夏侯渊很多,徐晃自然没说去表扬夏侯渊一番,只是说了,今日妙才将军,可是打出了我军的风采来啊,这自己回到许都,一定是禀明主公等等。这徐晃的话,就是两个意思,第一个自然就是表扬
了,当然他是不好以上级对下级,那种语气来对夏侯渊说什么,哪怕这个时候,在棘阳城外的兖州军中,确实是以他为主不假,而夏侯渊只是副手。但是这个重要吗,真都不重要了,徐晃是更不可能以朋友的身份,去说什么,毕竟这是在说公事,自然是不能夹杂其他太多的
感情在里面的。所以徐晃这么一说,确实还是很合适的,至少夏侯渊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不好的地方。而之后呢,徐晃那意思更简单了,就是你有功,我这给你记上了,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夏侯渊自然也是清清楚楚,他老油条了,所以还能不明白徐晃的意思吗?而且他对
徐晃的态度,可以说也是不错,至少要是徐晃真用上级对下级口吻对他说这话,夏侯渊虽说不至于就如何如何,但是绝对心里是要不爽的,必然。但是好歹徐晃也算是比较了解他,所以自然是不会说做出让其人心里不爽的事儿,毕竟如今虽说是,徐晃他是这儿的主将没错,确实如此,可有很多事儿,他是必须要靠夏侯渊的,这个也必然如此。就像今日这和庞德的
单挑,如果说不是有夏侯渊的话,就凭他徐晃一人,他是真不会直接就出战,去战庞德。你看两军厮杀上了,那他们对上,是没办法,那个时候可必须是要怼,谁不怼都不行,可这两军前叫阵,却和这个不一样儿啊。因为这两军阵前叫阵,可以说是不去怼也行,去怼也可
以,就是这样儿。不像是说两人在战场上碰到了,那真是,没有办法了。不过这样儿的事儿,如果说徐晃就带几万人的话,可能他是要当仁不让,不过这都已经带了近八万人了,他是能避免,尽量就要避免的。当然了,之前的一场激烈的战事,他虽说是也想避免,但是终
究是避免不了,看着崔安要来找他,他是赶紧对上了甘宁,这都没办法的事儿。要不然的话,有所选择,徐晃也是不想和甘宁那么去单挑,他宁可是多杀些凉州军士卒,他就是如此认为的。但是这事儿他所想是挺好,不过结果,可不像他所想那样儿,最后他也只能是去找甘宁了,要不然的话,对上崔安,那可真是,要完。徐晃可没认为自己这两下会是人家的对
手,所以碰到其人,还不如和甘宁一战呢,真的,确实是比对付崔安强啊,是吧。这边儿两军战毕,都回了自己大营,那边儿兖州军的探马,也是悄悄回到了棘阳城。要说一般般的时候,李通是绝对不会派己方的探马出城的,确实是很危险,去了,基本上就可能回不来了。
但是对于己方和凉州军的战事,他却不能不关注,不能不关心,所以是派出了城内最为优秀的一个探马,出城去探查。对李通来说,这自己把最为优秀的一个探马派出去了,多少还是能探听点儿消息的。是,凉州军是有本事不假,可在探马这方面,他们还不如己方,所以自己既然是派出去了最厉害的一个,想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李通确实,他是迫切想知道,
战场上最为具体的消息,也是最早的消息,这个倒是没错。而此时李通所派出去的探马,就已经回到了棘阳城,然后在会客厅中,给李通禀报着今日己方和凉州军的战事。因为凉州军暂时没进攻棘阳城了,所以李通自然是有大把的时间来休息。可以说以前就是凉州军日日进攻的时候,李通也不是说就一直在城头,那真是没有,所以就更不用说是这个时候了,因
此,探马在会客厅中,见到了李通,赶紧是把所探听到的消息,告知给了李通。因为战场上两军厮杀惨烈,探马也不可能距离很近,那纯粹是找死呢。所以说战场上具体情况,他也不是特别清楚,还是最后战事结束了,他特意去找了战后的兖州军士卒,从他们口中探听到
的情报。至于说他们都是兖州军的人,这事儿当然是没问题。而兖州军士卒根本也不可能相信这探马不是他们一方的。别说有他们专门的暗号,就说凉州军的人,他们可不至于跑己方这儿来探马战场上的消息,因为没必要,他们都清清楚楚,何必跑这儿来呢。而且来这儿
了,也没什么大用,所以兖州军一点儿都不怕什么,士卒就告诉了己方探马,然后探马就悄悄返回了棘阳城,就是这样儿。听了士卒禀报,李通是不住点头,从一开始庞德对战夏侯渊,到最后的惨烈厮杀,士卒都有说,李通也是认真听着。最后他也知道,庞德夏侯渊他们是战了个平手,而之后两军士卒的惨烈厮杀,相比之下,是己方损失要多点儿,是多于凉州
军的。这个一想也是,别看己方士卒是比人家多,可多的也是有限,不过就是几千人马而已。说是一个优势,还不如说就是比他们多了那么点儿,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大优势,这个是肯定的。然后他们凉州军士卒的单兵战力,确实是要比己方士卒高了那么点儿,那么几乎就
是每个人都高了那么点儿,他们七万人,是比己方要高出来多少?所以这个上面,其实是己方不占优,李通清清楚楚,可自己也不可能带兵出去进攻,那不开玩笑吗?绝对不是李通不敢,而是实实在在不能啊,他是清清楚楚,而李通也知道,徐晃、荀攸还有夏侯渊他们,
也是都理解的,如此。听探马说完,李通让探马下去休息,当然了,什么时候,还得是出城,继续去探听最新情报。当然了,肯定这事儿是要探马都休息好了,然后随便什么时候出城,那都无所谓了,只要赶在凉州军下一次的战事前出去就好。毕竟李通他也是不敢保证,这凉州军就不去夜战了,他们倒是暂时不会过来攻城,可和己方在城外的夜战,这个倒是不
一定啊。所以对李通来讲,这自己一定是要知道很具体的消息的,尤其是两军大战的情况。因为这个,可以说是直接就影响到自己之后,到底是要如何去做,这个很重要。所以对于城外的战事,他也是不可能不去关注、关心。哪怕李通是,他看不到这个,那都无所谓,绝对
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都能从己方探马那儿,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知道了具体战况,这个其实就足够了。对李通来说,他是满足了,确实,他还算是知足,这样儿。如果说他不知道外面战况的话,那么肯定是要耽误一些事儿,至少李通就是如此感觉。所以哪怕是让己方探马冒着大危险,很大的风险,他也是要让对方务必把消息传到棘阳城来,就是这样
儿。而这个就是三处地方,不同对待方式,对待今日凉州军和兖州军在城外大战,三处地方的反应。以马超凉州军大营那儿来说,他们自然是不希望看到这样儿,哪怕己方损失其实没有兖州军多,不过这到最后,己方也是不能再继续进攻棘阳城了。而对徐晃他们来讲,今日除了己方损失比凉州军要多之外,其他方面,倒是没什么,哪怕己方这和他们斗将,也没
吃亏什么的,这个就挺好。确实,还好是夏侯渊来了,他要是不来的话,那么确实,是没有办法啊。而今日战事,总体上来说,徐晃认为就算是可以吧。至少这都是在自己所料之中,也没什么。而对李通来说,自然是他想要看到的,至少在城外,己方和凉州军一战,这棘阳
城内,真就没什么压力了,因为压力可都跑到城外去了,棘阳城,凉州军暂时是不会过来进攻了,所以李通当然是满意。如果说这三处地方,谁最满意今日的战事,那么必然就是李通,没别人。因为这反正他虽说也不希望己方损失太多,可这终究是城外的战事,而不是城
内的啊。所以李通就算是他想参与,可也是有心而无力啊,毕竟他不可能带着棘阳城内的人马,直接就出城作战,那不开玩笑吗,所以他不能那样儿,那么也就只能是在城内等消息了,就是如此。而如此,其实就是如今的李通,他做得到的,也必须去做的,更是如今他只能做到的,这样儿。徐晃他们几个对李通这样儿,是清清楚楚,可却都没什么意见,毕竟他
们也不是不知道,不是不理解,李通这样儿,其实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再多指望他什么,那都是奢求。不要认为真从棘阳城内出兵,就是什么好事儿了。是,那样儿的话,确实是能前后夹攻凉州军,可显然这么想是好事儿,可之后呢,真要让对方给抓到什么机会,那可未
必就破不了棘阳城啊。所以不到那种万不得已的境地,李通是真绝对不会那么去做的,带兵从棘阳城出来,对付凉州军。要说只有到了真是,山穷水尽的地步,没办法了,这棘阳城快守不住了,李通才会那么去做。而其他时候,基本上就是想都不用想,他会那样儿了。而
且也不得不说,不管是李通,就算是换成徐晃他们几个,他们也不会和李通有什么区别,做法都是一样儿的,这个很正常。而李通虽说也不认为凉州军就要和己方夜战,但是他却早让士卒离开,去城外探听消息,就是怕晚知道情况,所以他自然是认为,这早去早好。哪怕就是没什么夜战,这自己也没什么损失的,至于说己方的探马,这个倒是没事儿,只要他足
够小心,那么一时半会儿,还真是不容易被凉州军所发觉啊,这点自己还是相信的,确实是如此。等到得知己方的探马出了城之后,李通这才算是放心了不少。毕竟探马是给己方探听消息去了,这自己这儿确实是少不了这个。要说你等着徐晃他们派探马过来,这个倒是不
容易,所以只能只好是自己派探马过去了。当然了,对此李通对徐晃他们,也是没什么意见。他也知道,对方几个,每日的事儿都不少,虽说探马也是有不少,可进城池这儿,也是不容易。他们那儿的探马,不是说很熟悉棘阳城这儿的地形地势,肯定是不如这在这儿那么
多年自己所派出去的探马,这个是肯定的。所以说徐晃他们派出来的探马,是根本就比不上自己所派出的探马的。李通觉得徐晃他们也是知道这个事儿,所以他们不会派出来探马到棘阳城这儿传递消息。而自己呢,倒是必须要派出这棘阳城内的探马,往返棘阳城和己方在外的大营,在这儿传递消息,就是这样儿。至于说自己派出的探马,都在什么地方休息,那
还用说吗,肯定不会在城外随便的地方,而是徐晃他们的大营啊,这必然。要说兖州军的探马是傻子吗?当然不是了,傻子也干不了这个,所以说李通不会说去考虑对方还没地方藏身休息什么的,那徐晃他们的大营,自然就是最好的去处,都不用多说了。如果说城外没有
兖州军的大营,那么自然而然,这探马躲什么地方,是一个问题。他们必须要藏好,而且是不要被敌军给发现了,那么必然,他们要躲远,这个是肯定的。
第三三九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二十六)
可城外不远处,就是他们兖州军的大营,所以说探马还能去哪儿,不用多说。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反正有情报的时候,得到之后,自然探马是要找机会回到棘阳城的。可没有什么事儿的时候,他当然也是在城外的大营,就是这么简单。至于说徐晃收留不收留棘阳城探马的问题,这个都不用多说了,他不收谁收呢,这个必须的啊。所以从棘阳城出来的探马,到了城外兖州军大营,很
顺利就进去了。当然也有士卒去禀报了徐晃,徐晃他们三人还都知道了,这个必然,也很正常。之后他们三人是特意见了下从棘阳城出来的探马,主要是他们也想要了解一下棘阳城内的情况如何,知道一下李通的想法。就像是李通也同样是要知道徐晃大营情况一样儿,而
且他也要尽量知道下徐晃他们几个都是什么意思,这个很正常。探马面对徐晃三人,当然没什么隐瞒,把他所知道的都说了,无非就是棘阳城内的情况。如今大体上来讲,这因为凉州军没再进攻,所以说城池内,自然是相对平静,这个是肯定的。而李通大致上的想法,他
也是和徐晃他们说了,当然探马不可能知道那么多,都只是来的时候,李通让他转达的,如此而已。李通当然很清楚,只要探马去了己方大营,那么徐晃他们是一定要问点儿什么的,这个是必须的。徐晃三人是问了探马不少,探马都是一一作答,反正把他所知道的,可都是对三人讲了。毕竟徐晃他们三个,探马可都知道,都是什么身份地位。徐将军算得上是自己
主公最为器重的外系将领之一,公达先生更是一个己方少有的顶级谋士,夏侯将军,那是自己主公的亲族,更是自己主公所器重的一个。所以说探马对他们,当然不可能说隐瞒什么,而且真有什么隐瞒不说,最后被他们知道了,探马有几个脑袋也不够啊,至少他就是如此认
为的。而徐晃他们一听,是不住点头,反正把该了解到的,可都是从己方这个探马这儿了解到了。其他不知道的,那连探马也不是很清楚,所以问了也没用,探马就算是说出来,那也不是最真实的情况,反而还可能出现什么误导之类的,所以徐晃他们也是明智,没去问。
知道就算是问了,也是没什么用,总之就是不问比问了好,就是这样儿。所以三人都没再多说,只是让己方探马下去休息,毕竟他们也知道,这己方这个探马,明日还得继续查探战事,然后好禀报给李通所知。至于说他们,确实也没有说和李通有什么太多的话,无非就是让探马明日回去的时候,小心谨慎,然后见到李通后,简单说几句,就可以了,这就是三人
的想法。毕竟必须要承认的就是,李通可真是,指望不上啊,所以你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怎么说都得是靠着己方在城外的几万人,而不是城内的那些士卒,就是如此。探马下去休息了,而徐晃他们则是聊了几句,无非就是棘阳城内的情况。本来他们最开始的话,刚来的
时候,还是有那么点儿担心。当然了,他们不会认为三两日,这棘阳城就能被破了,那不开玩笑吗,别说李通不可能那样儿,就说己方在城内几万人马,就不会说让凉州军那么轻易就破了城池啊。所以说最开始他们的担心,肯定没有说破城什么的,但也算是心忧战事,这个是肯定的。之后呢,知道了棘阳城的情况,他们自然放心了。不过再之后,他们也没派探
马过去,李通也没派探马来这儿,然后就直到今日。从凉州军兖州军战过一场之后,到了下午,然后晚上再过去,又是新的一日。又一日的巳时,凉州军在棘阳城外,有兖州军的威胁,所以他们自然是没可能再去进攻棘阳城,至少说没解决好解决完城外兖州军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再去进攻棘阳城的。除非,除非说他们真就是,能一下,至少一次战事就能破了棘
阳城,那倒是另说,其他的,真就没可能了。这绝对不是说凉州军就不想,他们比谁都想灭了兖州军,破了棘阳城,可显然那结果,是吧……不是说就没可能,不过可能性太小,灭了城外的兖州军,这个倒是可以,是没太大问题,大不了最后灭了他们,己方也剩不下多少
人马了,也就是这样儿,最不好的结果,差不多就是如此了。但是要说一日就能破了棘阳,这个其实也真是,想都不用想了,如果说真能那么简单的话,一切就都好了,可是可能吗?所以是吧,这个就得是接受现实,哪怕是凉州军众人,也都是如此想法,他们可没指望着
出现什么奇迹,然后己方一下就灭了兖州军,又或者一下就破了棘阳城。前者还是有点儿可能,后者的话,那基本上就是没可能。又一日的战事,自然不是凉州军攻城,而还是他们和兖州军在城外大战。因为已经有了昨日的经验,这今日虽说没直接就斗将,可马超和徐晃,他们也是在阵前说了两句。当然不是他们对己方士卒说,而是两军的领导人物,在阵前说了
几句。无非就是都说对方的不是,不就是这样儿吗。当然了,如今这个时候,其实说什么,都没大用。但是这所谓就是“输人不输阵”,所以这话上面的问题,绝对是不能落后于人就对了,这一点不管是徐晃还是说马超,都是如此想法,就是这样儿。但是显然,他们也都没
说太多,确实,彼此都是敌人,不死不休了,这自然而然,是需要两军惨烈厮杀,而不是两军的主帅(主公),他们彼此在那儿说对方的不是。是,这个彼此都说对方,怎么说怎么有理,毕竟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他们兖州军的人说马超,是有很多理由,而马超
凉州军说他们,那更多理由了,所以也真是……两人说完,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就是彼此对对方白话了两句之后,回归本队,然后是一个抽出宝剑,举剑让全军冲锋,另一个更是高举手中大斧,让己方士卒冲出去对敌。就这样儿,两军是短兵相接,彻底是再一次对上了。对他们来说,这昨日虽说不是什么试探,都是实实在在激烈碰撞,但是今日比起昨日来说,
那肯定是今日更为激烈,这个是肯定的。毕竟昨日还得让双方士卒多熟悉一下,毕竟他们也算是好久没这么多人在野外厮杀了,这个倒是没错。所以肯定是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个是肯定的。于是,就这样儿,两军在棘阳城外,是又一次展开了激烈厮
杀,对他们来说,这确实,是想要一方全军覆没了,他们才能善罢甘休,要不然的话,就这么日日都一战吧,还是惨烈大战,这个是肯定的。如果不是这样儿的话,那么不管是马超,还是说徐晃他们,其实都不会说轻易退兵,这个必然,所以怎么说,这最后都是要这么战下去,而不是说哪一方半道就跑了,那可真不是那样儿,那还真不是马超和徐晃他们的性格啊。
此时两军已经对上了,厮杀惨烈,而还是和昨日一样儿,庞德对夏侯渊,甘宁对徐晃,这都没什么区别。只有士卒有不一样儿的地方,将领倒是都没错。而双方的顶级谋士,都有自己一方的亲卫护着,倒是也没什么大事儿,这个也是不错。毕竟要是连个文士都保护不好,那要那么多亲卫干什么?尤其还是马超和徐晃他们吩咐好的,所以凉州军还有兖州军的亲卫
士卒,他们自然是一点儿都不敢怠慢,更是知道两位先生在军中的地位,所以……双方人马都在不断减少,对他们来说,灭了对方,就是己方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你灭不了别人,那最后可能就被人家所灭,就是这样儿。所以说为了最后的胜利,为了不让别人灭了,双方
士卒当然是都拼尽了全力,这个时候就看是谁能笑到最后了,笑到最后,一般都是笑得最好了。此时双方激烈大战中,而棘阳城内的李通也知道,这己方是和凉州军又一日大战上了,这和昨日的时辰也都一样儿,不过看如今这样儿,是不是比昨日要持续的时辰还能长点儿?
李通所希望的,当然是能持续时辰久点儿,这个是肯定的。而且他也希望是己方占优,这个也是没错,不过他是不可能亲自参与,也不能亲眼看到,所以李通他确实,也是有不少遗憾的。但是没有办法,谁让自己是棘阳城的主将呢,这个没办法。如果说自己不是棘阳城的主将,只是一个普通将领的话,那么自己就算是冒着被处置的危险,也许都会去参与到城外
的战事中去。可身份不同,这也限制了自己很多事儿都不能做,只能做一些事儿,而有的,确实都不行。所以他也只能是在棘阳城内,等战事结束后,己方的探马过来禀报自己所知,虽说是不能亲眼看到,不过也算是能知道,就算是好事儿吧。对于李通来讲,他也算是能比
较知足的,这个是肯定的。而且这他如今的身份,束缚他太多了,所以这个肯定,哪怕李通也并非就是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可他还是能分得很清楚,这个倒是也没错。再说了,这自己和徐晃他们的分工不同,他们就是棘阳的援军,那是必须要和凉州军在城外一战的,而自
己是守御棘阳的主将,所以守好城池,这才是自己要做的。棘阳城外,凉州军兖州军战场,号角声擂鼓声是震耳欲聋,确实是不小,可和场中的厮杀声比起来,那还是小的。场中更大的声音,确实是这两军士卒的厮杀喊声,当然了,因为不可能所喊都一样儿,所以也没有说一齐什么的,不过也确实,是真心大声,确实是大,这个一点儿没错。耳朵好的人,在这样
儿的场合下,没多少次,最后听力肯定是要受到影响,这个是肯定的。不过毕竟这事儿也不可能每日都如此,所以也不是很严重的事儿。在所有将领这儿,就属来马超这儿的兖州军士卒最少,确实,兖州军士卒也不傻,都知道马超面前,防御力是最高的。别说其人那个武
艺,就说他是凉州军之主,他身边儿的守御力量,就不是你几个小士卒能对付得了的。因此他们哪怕也是想要对付马超一下,可却不敢,是有自知之明啊。而在郭嘉还有荀攸那儿,他们面前过来的敌军士卒,倒是不少。毕竟都知道,他们只是个文人,所以就算周围有守御
力量,但是和马超这样儿的主公,那还是比不了的,所以不少士卒都找他们了。毕竟在士卒看来,这除了敌军的士卒之外,就属这文士没什么武艺了,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说让亲卫保护着。不过就是身边儿有守御力量,但是只要人多,那也未必就冲不过去,擒住对方什么的,就不用想了,可只要伤了对方一下,那也算得上是一个功劳啊。可以说凉州军和兖州
军的士卒,就是如此想法,对他们来说,这怎么才能立功。你想要对付人家的将领,这个是想都不用想了,你还想对付别人?人家不对付对付你就不错了,没准还没等你接近对方,你就已经被咔嚓了,这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如果说都是那么简单的话,那么一切就
都好了,不是吗。但是显然,这个事儿不是这样儿啊,所以他们不会说去对付哪个将领,但是对付敌军的一个文士,他们自然还是觉得还可以的。
第三四〇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二十七)
人嘛,基本上都是轻软怕硬,或者更准确说是趋利避害,这是一种天性,自然是很正常。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所以就更不用说是凉州军和兖州军的士卒了,他们更是如此。因为不这样儿的话,没准就要早死,就是这样儿。所以说两军士卒很多可都知道,到底是去对付谁,更能保住小命儿,是能更轻松点儿。是,这事儿也没有说万全的,只能说是尽力吧,就是如此。但是相比之下,
肯定是他们能稍微占了那么点儿优势,毕竟保护各自军中先生的士卒,也是亲卫不假,是有一股力量,不过终究也是有限的,这个必然。所以很多士卒,都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更是怎么样儿,才能保住自己小命儿。而此时,经过了一段时间,这战事已经是慢慢接近了尾
声。主要是马超和徐晃他们都觉得,这己方是该收兵了,而且看这样儿,如今这个情况,对方也是要收兵的。这点他们还是感觉得到的,这个倒是一点儿都不错。其实真说起来,虽然凉州军和兖州军在棘阳城外大战,前者伤亡比后者要少,而后者的人马,最开始是比前者
多那么点儿,但其实一综合下来,双方也就是半斤八两那样儿,这个可一点儿都没错。而最后剩下的,估计也是凉州军,就因为他们士卒的战力强。就算是兖州军徐晃他们,也是如此认为,己方刚开始是比凉州军要多,可之后呢,这最后什么情况,谁都不知道,不能确定,不过他们却很清楚,还是那话,他们只哪怕就是全军覆没了,那凉州军也得是伤筋动骨,他
们想什么都不损失,那纯粹是做梦,根本也没可能,这个倒是没错。而又过了一段时间,其实也没太久,双方都知道,该是撤退的时候了。不过这一次是徐晃先喊出来的退兵,然后才是马超。从这上也不难看出来,先喊出来退兵的,肯定不是最占优的那个,所以说相比之
下,还得是凉州军,他们是稍微占到了点儿便宜。因此,这等徐晃喊退兵之后,马超这才是让全军撤退。当然了,就算是没这事儿,徐晃不说什么,马超这个时候也是要收兵了,不过就和他所想一样儿,这最后的情况,是对方先说的退兵,然后才是自己。是,马超也不看
重这个,只能说他这认为最后的情况和自己所想,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不是吗。主公和主帅都发话了,要退兵,那么凉州军和兖州军的人马,自然也都是撤退了。他们也是,感觉到了,今日战事比起昨日来,双方交战时辰,确实是比昨日多了。这个就说明问题,说明双方差不多都是在状态上,而且两军的主帅(主帅)都是想着,是不是能早日解决了对方,
在士卒看来,差不多就这样儿。毕竟他们的想法,其实也是自己这些人所想。所谓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两老虎都那样儿,就更不用说是自己两方了。当然最后到底什么样儿,士卒也不知道,但他们也是想了,这最后估计是要一方全军覆没了,这战事才算完吧。
不过以徐晃那个性格来说,就算是剩下个几千人,他带兵撤退,这个也并非就一点儿可能都没有,尽管这个几率不是很大,这个倒是没错。但不是很大,可却不代表就一点儿都没有,这个倒是没直接的关系。所以最后到底什么样儿,双方士卒是不知道,可他们大多数也是想了,估计是凉州军(己方)最后能笑到最后吧,这样儿看,是能几率大点儿,比对方几率大。
两军都撤退了,各自回了己方大营。对他们来说,今日的战事,就算是完事儿了。至于说晚上有没有夜战,那还是要看双方都怎么想。反正只要有一方想夜战,那么结果就是一定的,这个是必然。毕竟这个和攻城也差不多,至少在人多的时候,对方想要战,你不可能逃避,好几万人马,不是说跑就一定跑得了的。如果说还像之前那样儿,徐晃兖州军就剩下不到两
万人马了,那么确实,倒是能跑得了。不过如今这样儿,那可真是不成了,不行啊。各回各的大营,在中军大帐中,马超是和众人说了几句,这次倒是没特意表扬谁,不过谁,他都是说到了,至少也是提及了一下。之后马超对众人说道:“晚上提防对方和我军夜战,他们
如果真有那个想法的话,我军是奉陪到底!”马超这意思很简单,他就是说,这我军不主动去夜战了,不过对方要是想,那么己方是半点儿都不怕他们。他那意思,就是这样儿,不过如今来看,暂时的话,徐晃他们,未必就真要和己方夜战。夜战的话还是会有,可会是这
么早吗?未必啊,这事儿都不一定了。和众人说完后,马超就打发走了他们,让他们各自回大帐去休息,自己也得是休息一下。毕竟这带兵厮杀,比看攻城战,那可累多了。毕竟攻城战的话,除了最后一日需要马超参与之外,其他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没他什么事儿。马超只要坐镇后方,和众将看着城头的战事就可以了,没他什么大事儿。可这带兵和敌军厮杀,
两军厮杀,那可就大大不同了。毕竟这个可是带兵在棘阳城外作战,马超必须是要参与其中,这个是一点儿都没错。你当主公,就算是不想去,那都不可能,所以说这个不是攻城战啊,你看攻城战,马超手下那些个,没有一个能让他这个当主公的带兵去攻城,那纯粹是开
玩笑呢。但是这带兵在两军阵前厮杀,你就不想带人马,都得带兵去,不过就是冲锋什么的,都用不到你这个当主公的。当然了,像是单挑那些,更是不可能了,这个倒是和带兵攻城一样儿。你看马超刚开始带着凉州军南征北战的时候,他也不是说就没亲自带兵攻过城,
更是在城外,和人单挑过,这并非都没有。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啊,那个时候是可以,哪怕有人说,也很少很少。但是如今行吗,显然是不行。所以说也确实,这带兵攻城和在外和人单挑,这事儿想都不用想。可以说这个其他将领都可以去,唯独是马超这个当主公的不行。其他人,只要是武将,就没有问题。而和马超凉州军大营,他的中军大帐也差不多少,
徐晃在己方大营,自己的中军大帐中,也是对荀攸和夏侯渊,总结了今日的战事,也是说到了,己方表现如何。别看对方两人,荀攸夏侯渊他们都参与进去了,什么都知道,不过徐晃作总结的时候,他们也都还是在认真听着,毕竟这徐晃他才是如今己方的主帅,所以自然
是要多听他一些了,这个是肯定的,不管是荀攸,还是说夏侯渊,可都是如此想法。徐晃也没多说,去表扬谁,反正荀攸就是依旧尽量躲着,然后夏侯渊对付庞德,和昨日也没什么区别。昨日是第一日,所以这己方将领的表现,只要是没问题,自己这个当主帅的,怎么都是要表扬一两句的。至于说今日,那倒是随便了,而且夏侯渊也不是说就想着自己表扬什么
的人,这个倒是也没错。之后徐晃是向荀攸问道:“先生觉得,我军当夜战否?”此时听了徐晃的话后,就连夏侯渊也是看向了荀攸。他知道,本来自己主公的意思,让荀攸来,就是让徐晃多听听他的意见。不过之前因为夜袭的事儿,让公达先生真是生气了,所以就是如今的徐晃,他也不敢再惹到荀攸一点儿,这点自己还是知道的。而如今他问了公达先生这问
题,显然,徐晃是心里想去夜战的,不过……荀攸闻言,他是先看了眼徐晃,毕竟是他问到自己的这么一个问题,而之后,他又看了眼夏侯渊。荀攸知道,不管是徐晃也好,是夏侯渊也罢,他们可都一个想法,那就是想出兵,不过不是继续战,而是要在晚上夜战,就是如
此。其实就算是自己,那也不是说不能理解他们,别看自己不是个武将,可也知道他们的一些想法,这个倒是没错。可如今确确实实,还真是没到时候。这可不光是因为今日才是第二日和凉州军大战的缘故,其实还有其他的原因,自己也是要和徐晃说一下,这个倒是也不
错。所以就听荀攸对徐晃说道:“公明将军,今我军和凉州军只战过两日,而……”荀攸的话不多,但是也有几句,他那意思是再清楚不过了,就是让徐晃暂时先别出兵,至少夜战的话,今晚肯定是不好,不合适啊。而听了荀攸的话后,徐晃和夏侯渊都是遗憾了一下,不过也知道,这公达先生所言,确实是很有道理。而徐晃和夏侯渊也并非就是真一点儿话都听
不进去的人,那可真没有。别看之前徐晃是带了五百骑兵去劫营,没听荀攸的话,可那样儿的事儿,多少年也出不来一件,所以说荀攸的话,徐晃绝大多数的时候,他还是会听的,就是这样儿。不过怎么说呢,如果荀攸的话没什么道理,至少徐晃和夏侯渊都觉得如此的话,
那么想让两人听他的,那么基本上就不用想了,不是说没可能,可估计就是难比登天啊,就是这样儿。但是不得不承认,就是徐晃和夏侯渊,他们可都认为,这公达先生的话,那确实,还是很有道理的。如今这个时候,己方不是说就不能和凉州军夜战了,可实在是不合适
啊,这个是没错。两人听荀攸所说那意思,今晚肯定不合适,所以说不是不能夜战,可绝对不是今晚。那么之后明晚,后日晚上,甚至再往后,肯定有一日晚上是没问题的。而且徐晃也很清楚,这什么时候合适,想必公达先生是一定会告诉自己的,是吧。确实,他所想还是不错的,什么时候最好去夜战,荀攸既然都看出来徐晃的意思了,那么他到时候一定会及
早通知他的。而且可不光是徐晃,不是还有个夏侯渊吗,虽说夏侯渊可能是话不多,但是他也一样儿是心忧战事啊,这点徐晃很清楚,荀攸更是清楚,他自己自然也门儿清了。所以说两人都知道了荀攸的意思,他们也就没再多说。主要是徐晃,显然夏侯渊,他就是一听一
过儿。这个时候你不问他什么,基本上他也真就不会多说。因为这需要自己说什么的话,他也知道,徐晃和公达先生是绝对不会说不问自己的,就是这样儿。但是他们没问自己什么,那么显然,就是不需要自己说多,就是如此,所以夏侯渊也是乐得清闲点儿,什么都不说也
挺好。不过虽说夏侯渊没说什么,没发言,但是徐晃和荀攸他们俩可都知道,其人不说话,那可绝对就不是什么想法都没有,那还真不是。不说,不过就是不爱多说而已,而且自己两人还没多问,就是这样儿。不过真要到夏侯渊认为自己该说的时候,那么他是肯定要说几句的,这个他们都知道,很清楚。不过这如今不说什么,那就不说了,也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的,就是如此。最后徐晃是点了点头,对荀攸说道:“既然先生如此认为,那此事就暂时作罢吧!”当然这话是对荀攸所说不错,可之后徐晃也是看了夏侯渊一眼,这个意思也是很明显了。此时就听他说道:“赞同先生之言,附议公明将军!”夏侯渊表态了,或者说是在
徐晃的要求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徐晃点头,然后就让两人回去休息了。当然这个休息不是睡觉,这才到中午,所以就算是睡也只能是午睡了。
第三四一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二十八)
虽说夏侯渊他是没发言,没对两人说什么,但徐晃和荀攸他们可都知道,其人不说话,那可绝对就不是说什么想法都没有了,那还真不是。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这个不说,其实就是不爱多说而已,就是而已。而且徐晃和荀攸他们还没多问,所以最后就这样儿了。不过真要到了夏侯渊认为自己该说点儿什么的时候,那么他肯定是要说几句的,这个徐晃他们都知道。不过这如今不说什
么,那就不说了,也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真的,就是如此。而最后徐晃则是微微点头,对荀攸说道:“既然先生如此认为,那么此事就暂时不予考虑!”当然这话是对荀攸说的不错,可之后徐晃也是看了夏侯渊一眼,那意思也很明显了。而此时就听夏侯渊也说道:“赞同公
达先生之言,公明将军所说也甚是!”之前没说话,不过这个时候,他是赶紧表了态,或者说是在徐晃眼神要求下,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徐晃点头,然后就让两人回去休息了。当然这个休息也不是说就去帐中睡觉,这才到中午,所以说就算是睡,那也只能是个午睡了。
至于说到晚上的话,那么其实还有好几个时辰呢,这个倒是也没错,不过确实,一会儿就过去了。而听了徐晃的话后,荀攸和夏侯渊他们两人便和他告辞,出了大帐,回自己大帐去了。毕竟徐晃把该说的可都说了,因此,这一时半会儿,那是肯定没什么事儿了。再有,除非说是凉州军过来进攻了,不过这事儿的可能性,确实不是那么大啊。这荀攸和夏侯渊他们,
宁可是相信徐晃主动带兵去进攻凉州军,也不会相信就今日他们凉州军还能主动过来进攻。因为如今这个时候,可并非就是他们凉州军一定占优,所以这个出兵的话,还真不太像马超的性格。如果说如今是他们凉州军占大优势的话,那么必然,这个时候没准了,也许到了晚
上,凉州军可就来了。但是这个时候,连己方都没说去主动进攻他们呢,没说去夜战,那么他们凉州军,自然是更不可能了。这个就是荀攸和夏侯渊他们两人的想法,所以说暂时大营内外,都应该没什么事儿了,至少凉州军是九成九不会过来。至于说徐晃会不会过去,那
么他们也相信,九成他也不会出兵。至于说那一成的话,也确实是不一定啊。至少荀攸和夏侯渊都很清楚,如果说徐晃执意要出兵的话,那么就凭他们两人的话,可真是拦不住,谁让人家才是这儿的主帅呢。对,这个才是根本问题,如果说主帅是荀攸或者夏侯渊的话,那么调兵自然是不可能徐晃说了算的。不过如今大营的主帅,就是他徐公明,所以荀攸和夏侯
渊可说了不算啊,所以是他徐晃做主。因此,两人也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不过是想了徐晃,他能动兵的几率不大,这个倒是没错。毕竟怎么说,他们也算是了解徐晃,而且荀攸更是知道,从上一次的事儿之后,基本上徐晃是不可能再不听自己的了。对此,荀攸还是很有
信心的。主要说徐晃不是怕自己,但是他肯定是怕自己主公,这个一点儿不假。而他当初既然是都已经答应自己了,说要听自己谏言,那么应该是没太大问题。而更为关键的是,是什么呢,自然就是自己所说的,那是有道理的,这个才是关键。如果说他徐晃不认为自己所
说有什么道理,那么他自然可能也会不听,所以说荀攸知道,这个事儿其实和自己所想,那
应该是没差的。因此,他和夏侯渊,也确实是没什么担心,反而还是挺放心的,就是如此。两人算是一起出了徐晃的中军大帐,期间他们也说了几句,但也不是什么重点的话,然后两人就各自回了自己大营。夏侯渊身为营中除了徐晃外的唯一一个将军,一个大将,他的事儿自然也就是比徐晃少点儿,其实还是不少的事儿是需要他去做。而荀攸呢,他是清闲得很,
只要徐晃不找他,他不找徐晃,那么就没什么大事儿要他去处理。再说了,不是还有夏侯渊吗,处理军中的事务,自然是后者更适合,这个是肯定的,荀攸不过就是个文士而已。所以说他自己也很清楚,这自己确实,不适合处理那些军中的大多数事务,小事情的话,倒是
没问题。所以他也乐不得把一切都交给夏侯渊,其人还是很合适的。所以说此时兖州军的大营中,除了徐晃,就是夏侯渊,都没荀攸什么事儿,他是乐得清闲。荀攸这个人确实,他是喜欢自己清闲点儿,这个是肯定的。不过该是他的事儿,他也不可能推脱,从来都是,所
以徐晃他们也都清楚。凉州军大营和兖州军这儿,是如此情况,而在李通,棘阳城内,他也是刚听完己方探马给他禀报的,具体战事的情况,李通是不住点头。显然他对己方和凉州军的战事,对己方还是满意的,别看最后伤亡情况,还是己方伤亡多。但是仔细一想,其实这个倒是很正常,一切都在所料之中。当然了,如果说己方一下就占了大优势,虽说李通可
能一下不会相信,但却也绝对是他所希望的,就是如此。不过如今来看,还不是那样儿啊。所以说如今这样儿,其实已经就算是不错了,至少李通知道,再多的话,让己方如何如何占优,那基本上都是奢求。自己和凉州军也不是没对上过,这之前那些时日,不都是自己和他
们怼吗,所以说这个可也真是,自己嘴上是不会承认,可心里也是认可,人家那单兵的战力,确实是要比己方强了那么点儿,这个是不争的事实,谁都知道。你嘴上不承认,可心里还不都是如此认为的,这也别说是己方了,就是天下人,大多数可也都是如此想法,就这样
儿。依旧是让探马下去,而李通自己是想了下如今这城外的形势,城内的话,不用想太多。可以说是和城外,不说息息相关吧,可也差不多少了,这个是没错。如果说城外己方最后胜了,那么自然而然,这凉州军就得退走,这城内也不用自己再对付凉州军了。当然了,哪怕最后就算是凉州军胜了,可他们还能剩下多少人马?说最后没有己方城内的人多,那都不是
没可能,所以说李通对于这个,其实也没什么担心。可他也确实是希望,最后城外战事,是己方胜了,这个是肯定的。不过就从如今这个形势来看,己方真正的胜算,其实不是很大,这个李通倒是知道。毕竟真按照如今这样儿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己方没有人马了,可人家凉
州军最后还能有点儿人呢,所以说就只是按照这个来讲,那么最后的胜利者,不会是己方。不过这事儿肯定不是绝对的,别说李通没在棘阳城外,就是他在己方在城外的大营,他也不敢说自己所想的,都是对的,一点儿差都没有。说起来还真不是那样儿,毕竟怎么说呢,这
如今的情况,其实双方都是有机会,这个没错,不过就是大小的问题而已。而至于说夜战的
事儿,李通也不是没想过,但是在他看来,暂时的话,凉州军和己方都不会那样儿。至少说这两日不会,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凉州军暂时不会主动,这个是自己所想,而己方呢,也许徐晃夏侯渊他们是有如此想法,可公达先生,绝对是不会让他们出兵的,就是这样儿。
当凉州军和兖州军第三次在棘阳城外大战的时候,两军还有一多半的人马,之前两日,每日
可都是要损失不少,这个倒是没错。而比起凉州军来说,兖州军是要比他们损失多,就是这样儿。如果说这两日,第一次是损失近万人,而第二日是超过了一点儿,那么兖州军是比
这个更多。他们第一次就阵亡超过了万人,而第二日,是比第一次损失更多。反正和凉州军
相比,他们是比对方要损失多,这个是没错。而这第三次,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和之前两日一样儿,依旧是兖州军要比凉州军伤亡更多,谁让他们战力对比在那儿摆着呢。当然最开始的时候,是兖州军人马比凉州军更多,这个没错。可如今这大战都两日了,可以说兖州军
的优势,已经是没有了,就说今日之后,谁比谁的人马多,那都不一定了。所以说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这兖州军在这上面,他们确实,都已经没什么优势了,这个倒是没错。如果说他们能保持这个,那就不是说他们战力不如凉州军,而是他们要比凉州军强了,不就是这样儿吗。但是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儿,是人家凉州军士卒的战力强,所以他们所剩下的人,
自然是要比兖州军多了。而兖州军是,刚开始他们人比凉州军多,可过了今日,那就未必了,这个没错。此时两军厮杀,那喊杀声震天,对他们来说,这都是太正常了,日日都这样儿,这不都第三日了。而随着这他们的人马越来越少,虽说是,他们不想如此,可怎么说呢,
他们都是希望己方能胜了对方,这个倒是没错,所以就得是日日这么和对方死磕,到最后谁没兵了,或者说这干脆是全军撤退了,这才算完,不就是这样儿吗。而两军对自己一方,其实都有点儿信心,不过凉州军的自信是他们认为这最后能灭了徐晃所带的兖州军。而徐晃
他们呢,他们所认为的,就是最后哪怕己方没人马了,可凉州军也是要伤筋动骨,他们也没多少人了,至少再想攻城,那除非是从司隶再调兵,就是这样儿。和之前也没什么大区别,很多还是兵对兵,将对将,庞德对夏侯渊,依旧是如此。然后徐晃是找上了甘宁,或者说他们两人是彼此都早就怼上了。而闲着的无非就是崔安和马岱,他们确实,兖州军也没有将领
让他们单挑了,所以他们也只能是带着士卒,杀兖州军的人马,如此。马超不能出手,所以他只能对上来进攻他们的兖州军士卒。不过更多都没能靠近他,就让马超的亲卫都给咔嚓了。至于说郭嘉,他也只能是带着亲卫躲远点儿,尽量是不到中间去,不过兖州军士卒可没
放过他,还是有很多很多过来进攻他的。这个就和凉州军士卒去找荀攸一样儿,可总不可能郭嘉和荀攸撒腿跑了,这事儿他们可真是做不出来啊,也不可能那么去做。别看只不过是文士,这个不假,但是真要是他们那么去做了,最后的结果,基本上他们一方的士卒士气一
定是要跌不少的。所以说他们能那么去做吗,显然是不行啊,那样儿的事儿,哪怕他们是文士,都知道不能去做!更何况他们可都是天底下的顶级谋士,在天下也是屈指可数,一共才多少个?所以这可真是,尤其说是在战场之上,可没有多少真就是两人一点儿都不知道。要说不管是郭嘉也好,是荀攸也罢,可都是属于那种擅长军事,尤其是谋略的顶级谋士。什
么叫擅长军事,就是说他们也许没什么武艺,说起来连三流武将都不如,这个倒是很正常。可两人却绝对是能带兵的谋士,至少带上十万人马去出征,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不管是在外野战,还是说去攻城,他们都比较擅长,哪怕就是守城,也是一样儿。所以说做到如此,
那才叫一个擅长军事的谋士,而且谋略水平还不敌,这就是郭嘉荀攸他们。要不为什么马超要一直带着郭嘉,而曹操更是派他荀攸跟着徐晃。
第三四二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二十九)
要说不管是凉州军还是兖州军,那谋士自然不是那么一个,这个是肯定的。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就算是顶级谋士,再找两三个,那都是绰绰有余,一点儿不假。可为什么马超就带郭嘉过来,而曹操更是只派了荀攸,这个自然就是他们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就是这么简单。是,在凉州军中,至少贾诩和陆逊,就绝对不比郭嘉差,甚至有的地方,他们是要超过其人的,这个一点儿不错。
可不说贾诩在别地方,不能来这儿,就说马超真敢用他吗?至少轻易是真不敢用啊,这本来如今天底下的人就少,可以说人才是如今乱世的基本,没有人了,你就是一统全世界,也没什么大用,是吧。所以说不好好保护一下,那根本就不可能。可显然,在贾诩那儿,他才
不管说自己出个计策,最后到底是要死多少人,这个他不会去多想就是了。所以说在马超看来,如果说对付异族,带着贾诩去,他是巴不得对方给他出个什么主意,最后灭了对方那才好呢。可对付自己人,马超可真是不敢用他的主意。你看以前是没有办法,而且他也知道,
其实贾诩也是,收敛多了,但是这如今,马超还是不敢轻易带其人出来,就是这样儿。但是再怎么样儿,对于贾诩其人的认知,马超可是一直都停留在毒士上。毕竟放眼整个三国来说,就只有他贾诩贾文和一个,被称为是毒士,至少第二个,马超是没听说过。当然了,你没听说过不代表就没有,可试问真就有第二个能和贾诩相比的?至少马超觉得,就从这个毒
字来说,就是真没有了。他是,也承认,比贾诩强的谋士不是没有,但是比他更毒辣的,马超认为是真没了。所以说他是真就不敢用其人啊,至少郭嘉比起他来,马超觉得他没那么毒,所以说他敢用郭嘉,而不敢轻易用贾诩。而贾诩呢,他其实也是乐得清闲,不参与战事,
其实也正是他想要的。对他来说,这自己就做好自己每日的事儿就好,其他东西,那都不是自己非要去考虑的。自己主公想让自己做什么,他自然是有他的调令过来,而自己呢,就等着什么时候己方是一统天下,自己也算是可以解甲归田了,不用这么每日还都得处理点儿
事儿。而且还得说什么呢,贾诩年纪也大了,这个确实是一点儿不错。兖州军程昱都六十多了,而贾诩呢,他也就比程昱小六岁而已。所以虽说没过花甲,可马上没两年也就到了,而且在这个时代,快六十岁的人,那绝对是老人,还算是挺长寿的老人,就是这样儿。五十而知天命,什么意思都不用多说了。所以说都已经是这个年纪了,贾诩他也有退隐的心思,
他和程昱还不一样儿,因为程昱觉得兖州军还是需要他做一些事儿,所以哪怕他没什么争权夺利的心思,可让他退隐,基本上就不用想了。但是贾诩可没这想法,至少他觉得凉州军有没有自己,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关系,就是这样儿。可以说凉州军人才确实是多,当然像贾
诩这样儿的大才,那肯定是没多少。不过他可不会认为,说凉州军少了自己就不行,贾诩可从来都没那个想法。而他也知道考虑今后的事儿,贾诩可是知道,别看如今天下大势,这己方和兖州军,好像实力差不多。可真正在凉州军中那么多年的其人,可是很清楚,其实要真说凉州军和兖州军一比,其实还得是己方要比后者强,就是这样儿。所以说贾诩很相信,
之后只要自己主公没什么大错的情况下,那么以后一统天下的,必然是己方,而不会是兖州军他们。而这其中,不过就是多少年的问题。确实,这个事儿是需要以年来算的。所以说贾诩是有他自己的一套想法,认为自己所想,也算是很清楚,就算是不完全对,可绝对也是“**不离十”吧,就是这样儿。所以马超不带着贾诩,他其实是乐不得如此,对贾诩来说,
不让自己随军,确实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好处了。要不然的话,自己还得没事儿就动脑子,太累了。要说贾诩真就算得上是比较懒散,之前马超那是逼迫他不得不又加入凉州军,又得个他出主意的,那都没有办法啊。所以说马超不带贾诩,带着郭嘉,还是很有道理的,就说
其人的那点儿想法,他也不是不知道。可马超能因为不让贾诩偷懒,他就带着其人随军出征吗。这到时候他来个毒计,你是用还是不用。所以说马超为了没这个矛盾,没这样儿的事儿发生,他还真是不敢带着贾诩出征,带着郭嘉就好了。而且郭嘉是擅长军略,贾诩擅长的
是人心,就是这样儿。马超是,他也想着能获胜,或者说用最小代价,去胜利,夺取城池什么的。可贾诩给他的注意,他可真是不敢用啊。至少马超就没感觉,对方有几个计策不是毒计的,而伴随着毒计,最后就是要死很多人,说实话,这个可真不是马超想要看到的,这倒是没错。至于说同样儿是不输郭嘉的陆逊呢,他的谋略水平,绝对不会低于郭嘉,可马超
也一样儿没带他,主要还是因为陆逊是必须要留守在长安的,而且他是马焕的老师,就是这样儿。对马超来说,长安有多重要,那真是不言而喻了,所以说留守在长安的人,自然就是最为合适的。如何说郝昭在司隶,那么马超当仁不让,肯定是要让其人留下,可郝昭不不
在那儿吗,所以说陆逊是最为合适的。不光是其人的本事,守城本事不弱,其人谋略,不输郭嘉、贾诩。其人身份更是将军府长史,是自己儿子的老师,所以怎么说,留下他陆逊,马超觉得都是特别适合的,未必就是最为适合的,可绝对是非常适合的之一了,所以说马超
没带陆逊走,带着郭嘉来了。如果说郭嘉他更适合被留下,而陆逊更适合被带着,那么马超绝对不会说是让陆逊留下,而带走郭嘉的,就是这样儿。而且和这两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有关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说马超虽说和郭嘉接触的时日久,毕竟两人都认识多少年了,这个绝对不是陆逊所能比的。而和后者,他们才认识几年,可虽说是如此不假,但是马
超自认为对他们都算得上是了解吧。所以说陆逊和郭嘉,他们都是什么性格呢。首先对于自己的军令,对陆逊和郭嘉来说,只要不是超过他们底线的,那么他们都绝对是会执行,这个一点儿不假。但是前者是比较,怎么说呢,算是老实点儿吧,可后者,绝对是属于不太听
话的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就是说马超让陆逊和郭嘉去做一件事儿,而这个都是他们所不喜欢的,那么陆逊依旧会去做,而郭嘉就未必了。所以说留守在长安,可以说郭嘉是绝对不愿意那样儿,这个一点儿不假,而陆逊呢,他并非就不愿意留守,当然相比之下,他自然是更喜欢随自己主公出征,这个一点儿没错。但是让他留下,也比郭嘉那样儿不听话强,而这
事儿陆逊不会反对就是了,不会说撂挑子不干了,那还真不会。所以说给谁留下带走谁,马超还是知道很清楚的,带走郭嘉最合适,留下陆逊也是最合适,不就是这样儿吗。所以说最后马超是带着郭嘉来了棘阳,而不是带陆逊来南阳,其实就是如此。至于说兖州军那儿,显然,比起荀攸来,至少他叔父荀,军中的老前辈程昱,还有从冀州军最后投靠兖州军的
沮授,其实都不比荀攸差就是了。可要说在战事上,军略上面,还得是荀攸,更为擅长,这个曹操是很清楚就是了。荀是,也是顶级谋士,有不少谋略,可是许都需要他,那么多事儿,都需要他去处理,可以说荀就是主抓全局的这么一个,曹操轻易是绝对不会说派他
出去的,也不会轻易带他出来就是了。如果说荀随军走了,那么许都谁来守着?所以说曹操肯定不能那么做啊,守御许都的人,就没有比荀更合适的了,至少曹操就是如此认为的。如果说还有别人,那么就可以不留下他,也挺好,但是有吗?就是没有,不就这样儿了。
所以说荀他是留守在许都的,最为合适的人了,因此,曹操是不会带着他。而且他更是知道,比起随军出征来,荀其实更喜欢在许都做事儿,而不喜欢跟着自己出征,这点曹操还是知道的。说白了,在许都处理大小事务,就是荀的一大爱好,可对于随军出征什么的,他可真是没什么兴趣,就是这样儿。认识荀那么多年了,曹操对他什么样儿还不知道吗。
并且许都是如今的大汉都城,对他荀来说,自然是喜欢在大汉的都城呆着,而不是说跟着自己南征北战,那不是他荀文若的性格,曹操都了解。所以说和他叔父相比,荀攸就不一样儿了,至少他可真是不喜欢说在城内守城,处理城中的事务,他更是喜欢随军出征,所以
说叔侄二人一比较的话,曹操带着谁出征,留下谁,那就不用多说了。而程昱呢,基本上曹操带兵亲征的时候,那是一定会带上其人的,要不然的话,对方肯定会有意见。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关键是其人那个年纪,都那么大岁数了,所以也真是,曹操不可能说让他生
太多气什么的,因此他每次出征,都是带着对方。不过曹操不亲征的时候,那就没什么必要了。毕竟还是那话,程昱都多大年纪了,说实话,曹操都不好意思带着他出征,那带着其人,是实在没有办法了,而且每一次,可以说曹操都很担心,毕竟程昱虽说看着身体还可以,可终究是六十多岁了,所以保不准哪次随军出征,就真回不来了。最后半道去世也不是什么
稀奇事儿,所以说曹操也是有着自己担心的。不过程昱不管那个,他觉得只要还是能跟自己主公出征,就得去,没其他的。只要自己还能动,拖累不了全军,就要跟着。当然不是自己主公亲征,这个就随便了,自己可去可不去,看自己主公什么意思。所以说不是曹操亲自
带兵的时候,他也真不会派程昱跟着己方的人马离开,所以还是荀攸最合适啊,程昱岁数真是大了,禁不起太多的折腾啊,这点曹操都知道。七八十岁还能上战场的,多是武将,这个都有,不过文士中人,真就没几个七八十岁还在战场上的了,历史上的,都屈指可数,毕
竟文士不是武将,没那个体力身体什么的。就说这年纪大了,精力都不行,不够啊。所以说每次曹操带着程昱出征是出征,可每一次不都是让他早点儿休息,整日也是让程昱多休息,还不就是曹操担心他吗,所以说曹操不带兵的时候,他不会派程昱出去,就只有荀攸一个去随军,就足够了。毕竟荀攸也是天下的顶级谋士,马超那边儿也不过就带着一个,所以自己
也没给徐晃整两个,有荀攸就行了。而最后一个沮授,这个曹操他就算是自己亲征的时候,都不带着对方,所以就更不用说是派别人出兵的时候了。而且他也知道,虽说如今沮授算是加入了己方不假,可实际呢,他这心里绝对是还有想法,所以说曹操不会太过重用他就是了,
因此,其人是绝对不能和二荀还有程昱相比的,那三人,说是曹操的嫡系谋士,其实也并不为过,而沮授呢,不过就是从其他诸侯那儿最后不得已加入己方的而已。
第三四三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
确实,文士那可不是武将,他们可没那体力身体什么的。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就说年纪大点儿,精力都跟不上,确实是不够。所以说每次曹操带着程昱出征是出征,可哪次还不都是让他早点儿休息了,而且整日也是让程昱多休息,还不就是当主公的担心吗,所以说曹操不带兵的时候,他就真不会派程昱出去,只有荀攸一个去就足够了。毕竟他也是天下顶级谋士,马超那边儿也不过就
带着一个,所以自己也没给徐晃整两个,有荀攸就行了。而最后一个沮授,这个曹操他就算是自己亲征的时候,都不带着对方,所以就更不用说是派别人出兵的时候了。而且他也知道,虽说如今沮授算是加入了己方不假,可实际呢,他这心里绝对是还有想法,所以说曹操
不会太过重用他就是了,因此,其人是绝对不能和二荀还有程昱相比的,那三人,说是曹操的嫡系谋士,其实也并不为过,而沮授呢,不过就是从其他诸侯那儿最后不得已加入己方的而已。所以沮授那样儿,就算他是真有本事不假,可曹操却绝对不会说怎么重用于他,就
是这样儿。而且其人也确确实实,不怎么喜欢给兖州军做事儿,这一点,曹操自认为自己还是很清楚的。所以没什么大事儿,他都不找其人,这不就说明问题。所以说沮授和荀攸相比,前者也是完败,最后曹操怎么说,在他不是亲征的时候,尽量都是要派荀攸随军的。当然了,就算是他亲征,也一样儿是尽量要带着荀攸,不过就是再加上一个程昱而已。而他不
亲征,就没程昱什么事儿了。所以在曹操看来,这徐晃带兵去了南阳,在棘阳城和凉州军大战,只要有荀攸跟着去,就没什么问题。而他,就是最为合适的,所以曹操也没说再派其他人。就是让夏侯渊再带援军过去的时候,他也没说再派个谋士什么的。要说兖州军天下顶
级谋士,是就那么几个,可二流的谋士,那可还是不少,可曹操除了让荀攸跟着过去了之外,就再也没让其他人去,这个就不得不说,他确实是相信也很器重荀攸,要不然的话,肯定就不是这样儿了。所以说不管是马超也好,还是说曹操也罢,他们带着郭嘉,和派荀攸跟
着徐晃,都是有他们的道理的。而其他人,不是说就没有比他们更强的了,或者和他们都不分高下的也不是没有,可马超依旧是带着郭嘉,而曹操更是只派了荀攸,这个就不得不说,确实是说明了问题。不过他们如此做法,倒真是很正常,他们不那样儿,那才真是不正常了,确实。所以说有这么两大谋士,两人也算是能更放心吧。而此时此刻,凉州军和兖州军在棘
阳城外的厮杀,是越来越惨烈,一点儿没错。在他们看来,这两军的大战,也战不了太多时日,可能最多也就是七八日,这都多说了,不一定。少了的话,比这个还要少,多的话,真能比这个还多吗?两军刚开始加在一起,就是十六万左右的人马,而如今呢,看这样儿,
每日每一方都损失一万多的话,这也支持不了七八日,最后都得没人马了,不是吗。当然了,如果说两军都休战不打了的话,那么都随便多少时日都行,只要不继续战,那么就这么一直对峙着,也不是说就一点儿都不可能。战场上,庞德和夏侯渊两人的大刀相碰,这一招两人是平分秋色,不管是力量还是说技巧什么的,他们两个是没太大区别,难分伯仲啊。可
以这么说,这两人一连都战了三日了,虽说不是一直持续,可也是日日都这么相斗,说起来如果不是因为彼此阵营都敌对的话,两人关系都能从陌生人到熟悉再到算是朋友了,那都没什么大问题。可显然,这双方的敌对关系在那儿摆着呢,所以怎么也不可能是朋友。你看马超和曹操算得上是朋友,可那是没敌对之前就已经确定下来的,而如今呢,说是敌人,其
实是更为贴切了。当然了,当年的朋友感情,多少还是有点儿的,这个是一定的。不管是对马超来说,还是对曹操来讲,其实都是如此。不过因为如今这个身份的关系,确实不像当年那样儿了,这个倒是也没错。所以说连马超曹操/他们,以前如此有交情的人,如今都是
这样儿的关系,那就不用说是庞德和夏侯渊了,他们两个可真是没什么交情啊,都没接触过,也就是如今这有机会认识,然后相斗,其他的,可就真没了,就是这样儿。而别人呢,徐晃和甘宁他们也是斗了今日,难分胜负。而徐晃对自己找上甘宁,他可是无比庆幸啊,要
不然的话,真被凉州军那个崔安给抓到的话,估计自己就要受伤。而那显然不是徐晃想要的就是了,所以说他第一日就当机立断,跑去找了甘宁,徐晃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那是一点儿都没错。反正别看甘宁武艺也不低,但是和崔安一比,这自己显然是更想对上他,而肯定不想对上崔安,就是这样儿。而甘宁呢,他倒是没太多想法,不过对于徐晃能来找自己,
他自然是心里高兴。当时就心说,这幸好对方来找自己了,要不然的话被崔安对上了,那还能有自己什么事儿了?是吧,所以说别看甘宁是兖州军大将不假,他也同样儿,确实是希望己方最后胜利,但是在和徐晃单挑的这个事儿上,他也确实,是希望对方和自己单挑,而
不是崔安和徐晃对上就是了。真就是那样儿,有崔安对其人,那么干脆就没自己毛儿事儿了,就是这样儿。所以说甘宁想法很清楚,到底是崔安还是自己,显然,是自己和徐晃对上,自己更希望了。而徐晃还是那样儿,他其实和甘宁想法也差不多少。还是那话,自己亲自找
上对方,总比被崔安给抓到强,这个是一点儿不假。而也就只有崔安,他是因为没能和徐晃对上,心里有遗憾。不过他也知道,这事儿强求不来。毕竟之前自己没能抓住人家徐晃,而对上是直接就找上了甘宁,所以自己也只能只好是放弃了。而崔安也确实,他不是那样儿的人,说第一日徐晃对上甘宁,然后第二日,他又去找徐晃。那样儿可真不是崔安,也许别
人有那样儿的,但不是他就对了。而且还得说什么呢,在崔安看来,也许自己对上对方,对方因为武艺不如自己,可能是要受伤什么的,不过这个都不重要。反正有己方大将对付徐晃,至少甘宁的武艺是不输对方的,这就足够了。而最后的马岱,他可真是,一点儿意见都
没有,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这样儿的情况,那就是没自己什么事儿。就说不管是夏侯渊还是徐晃,人家的武艺可都比自己高,自己能和他们战几十回合,可之后呢,必然是要顶不住的啊。所以说马岱在这个事儿上,他可真是没什么想法,不说崔安,就说庞德和甘宁,哪个武艺不是比自己高?所以这样儿的事儿,都轮不到自己,自己也是乐得清闲,关键不是
人家的对手,这个才是关键。所以说马岱是带兵厮杀,屠戮兖州军士卒,他觉得这个才是如今最为适合自己的,最合适的,不是吗。但是如果说兖州军再来一个武艺不如他的,不,就哪怕和他武艺差不多,甚至就只能是超过他一点儿的,马岱都不可能说还继续带着士卒厮杀,肯定是要和对方单挑了,就是这样儿。不过如今兖州军不是没那样儿的将领吗,有个李
通,倒是符合条件,可其人能出城?那可真是开玩笑了,滑稽了不是。所以说那样儿的事儿,基本上都没可能,不,就是不可能,如今这个时候不可能。至于说之后还有没有,这个不好说,不知道,不一定啊。不过因为庞德和甘宁都有事儿了,有人和他们单挑,所以说其
实在马岱的心里,他也想着能有一个不错的对手,所以这个才是他的最想、最希望的。不过因为没有这样儿的对手,所以他就只能说是“退而求其次”了,带着己方个士卒和兖州军人马厮杀,就是这样儿。所以说这个,那才是马岱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可确实,不能实现,
那也只能只好说是如今这样儿了,不是吗。所以说他也是挺无奈的,这个倒是不错。如果说自己能选择的话,他倒是希望和李通在这儿来那么一场,不过那是做梦吧,差不多了。而整个战场之上,最轻松的,那莫过于是马超了。别看过来进攻他的兖州军士卒也是不少,可终究是架不住这他亲卫狠啊,所以真正非要马超出手的时候,其实也没几次。如果不是说他
非要出手的话,那么就是不动,也是无所谓的,毕竟有士卒服其劳啊。和他一比,徐晃肯定是不行,毕竟他是要和甘宁大战的,而凉州军郭嘉和兖州军荀攸,他们肯定也不会轻松,哪怕有着他们一方士卒的保护,可他们不是马超,不是徐晃,所以……此时的庞德和夏侯渊,
徐晃和甘宁,他们都已经是战了超二百回合了,这样儿的大战,不是说绝无仅有,可也确实是太少了,就是这样儿。不过如果说没他们几个在这儿大战的话,其实这两军厮杀也是没太大意思了。至少马超崔安他们,都是如此想法,尤其是后者,就是认为真就只有两军厮杀,
是没意思。所以哪怕崔安这个时候是带兵厮杀着兖州军的人马,和马岱一样儿,可他也是觉得没太大意思。当然了,你看这个事儿是要和什么去比,这个和他这每日看别人攻城守城一比,崔安可觉得有意思多了,这个倒是一点儿都没错。但如果说是自己能和谁来个单挑,那样儿才是最有意思的,而不是现在这样儿啊。但是虽说如此,可崔安更多的,他还是知足,
这个倒是没错。而崔安因为他之前还遗憾着,所以他也不去看徐晃对甘宁,对他来说,只要看到那两人,这自己心里就别扭。当然了,这个肯定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如今崔安就是这样儿想的,那能有什么办法呢。他是没想太多,有的事儿,他想的比这多多了,所以说
这还真是不算什么。场中单挑,是不会分出什么胜负的,所以没多久,马超就收兵了,让凉州军全军撤退。当然了,看到对方如此,徐晃也是赶紧让己方撤退,他也一样儿是带兵退了。两军都撤退了,这对他们来说,能有几个三日呢?估计再来一个三日的话,就差不多少
了吧,毕竟人马都是越战越少,所以说谁的人马先没了,谁就得先撤了,要不然的话,还能如何?到时候不退也不行啊,这不肯定的吗。但是就目前来说,两军却还得是继续战,至于说要战几日,那这个事儿谁都不知道啊。一日两日是,三日四日也是,甚至更多,未必就一点儿可能都没有,对吧。此时马超和徐晃,都是带着己方士卒撤退,在他们看来,这己方
都和敌军战了这么久,所以也真是,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这个必然啊。要不是因为这都没占什么大优,两军都可能在晚上摆宴,但是如今来看,确实是没有。不管说是马超也好,是徐晃他们也罢,可都没那个意思。不是没钱粮,缺少物资什么的,哪怕就是徐晃那儿,兖
州军那大营,他们也是不缺什么。但还是那话,他们确实是没什么缘由说是要摆宴,这还是,己方要是占大优势的话,那倒是没问题,可实际……
第三四四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一)
可实际,实际上却不是那样儿,对吧。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所以没有一个好的缘由,哪怕就是凉州军财大气粗,马超也没说就摆宴庆祝一下什么的,因为没那个原因啊,而不是钱粮的问题,一直都如此。兖州军呢,也是这样儿,没错。马超徐晃两人,他们都是各自带兵回了己方大营,对他们来说,其实都不是说就真心希望这战事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他们都想胜了,不过如今来看,
真都是不好说啊。马超是对己方有信心,可最后的结果,己方要不伤筋动骨,那都不可能。而徐晃呢,他自然也是想着,己方能胜利,他没马超那么有信心,只能说是希望最后获胜的是己方,全军覆没的是凉州军。但就从如今这个形势上来看,这个事儿难啊,不是说就没点
儿可能,但是可能性都不大,就是这样儿。是,最开始的时候,己方比他们人马多几千,但是如今是已经没这个优势了。这三日下来,别说是己方比他们多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和他们凉州军一样儿,这自己也满足了,可显然,如今是已经变成了己方比他们的人马少,是他
们凉州军比己方的人马多了。这“风水轮流转”,这不就转到他们凉州军那儿去了吗,之前是己方人马多,可如今呢,就变成了人家的人马多了,这个徐晃都知道,很清楚,自然也是非常了解了,如此。所以说对于最后能不能获胜,徐晃真就没什么信心,反正对他来说,只要是尽量给凉州军造成大的伤亡,其实他就觉得足够了,毕竟事实在那儿摆着呢,人家士
卒的战力,是要比己方强了那么点儿。是,这个不是说每个士卒都如此,但是大多数可不都是这样儿吗,所以那么多士卒,这差距是什么样儿的,不用多说了吧。凉州军大营和兖州军大营,马超中军大帐和徐晃的中军大帐中,他们两人都是在给几人说着今日战事,其实就
是简单作下总结,毕竟也没太多说的。不管是对马超来说,还是对徐晃来讲,这今日的战事,己方表现就是平平,没什么出色出彩的地方,这个倒是一点儿没错。但是哪怕如此,至少没让他们觉得己方是退步了什么的,就算是不错。毕竟这也才三日,至少还得有个三日吧,
差不多就是这样儿了,所以……棘阳城内的李通也是知道了之前的具体战事,对他来说,他自然是巴不得己方最后能赢,那不就是给棘阳城解围了吗。而最后就算不是这样儿,是凉州军胜了,不过只要他们伤筋动骨,那么其实也算是给棘阳城解围了,这点李通看得还是很清楚的,而他这只能是在棘阳城内,确实不能参与战事,不过对于城外的战事,他还是了解
不少的,毕竟兖州军的探马,那可不是盖的,这确实一点儿不假。这探马这么多时日,也没被凉州军发现,可见其本事了,确实是可以。不过在李通看来,这个时候,他倒是希望战事早日结束,因为外面战事结束了,可以说就是凉州军要退兵的时候了,这个就是李通所认
为的。至少他觉得如果说自己是马超的话,到时候确实是会如此做。当然了,现实情况,是不得不让他那么去做,其实也没办法。毕竟最后凉州军就算是人马还有,他们还能有多少?一两万人,差不多吧,而从十万人马,到最后一两万人,他们是要损失八/九万,说起来凉州军不是损失不起,但是一下少了八/九万人马,他们暂时要是不撤回,这个就不像马超性
格了。所以说两军尽快结束战事,其实这个才是如今李通所期待的。毕竟之前他也有希望说两军一直那么对峙着,不过显然,那样儿的事儿,己方在城外的人马是要吃亏,所以徐晃没那么选择。是,马超他们凉州军倒是希望那样儿,自己的话,倒是也想,不过显然,徐晃他们是不想啊,所以之前对峙的情况,就那么一日多就完事儿了,没有达到自己所预计的。
不过虽说如此,可如今也是让李通看到了战事结束的希望,再多的话,还能有几日,两三日,足够了,毕竟伤亡不起,最后人马都没了,你还拿什么战。己方都已经损失一半的人马了,李通是从探马那儿了解到了具体情况,所以说自然是知道,这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呢,是
吧。所以他知道,确实是很清楚,等己方人马没了,当然凉州军人马要是早没了的话,那样儿更好,但是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是徐晃他们的人马要先没,所以说这最后先退走的,那还得是己方。虽说这个不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只要最后凉州军能暂时撤回,其实就是对棘阳
城好了。现在李通所想的不是说己方胜利,还是凉州军胜利,说起来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凉州军什么时候撤退,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而相比这个,其他的,真就没这个来的那么重要了。所以说这个才是他的根本想法,怎么样儿能解了如今棘阳城的围,其实才是现在对李通来说最为重要的。他是不可能带兵出去的,所以自然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徐晃他们身上。而从这几
日来看,李通觉得徐晃和己方他们表现都不错,至少他知道,如果是自己带兵的话,可是不如人家。这点他是很清楚,所以李通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别看如今还是他们在城外的兖州军损失更多,可这也没办法啊,谁让己方单兵战力,总体上确实是不如人家呢,这个你不服
不行。李通可是在心里一直都承认这个,别看他嘴上是不说什么,也对,他要是说凉州军比己方强,那对兖州军可也没什么好处。而且还得说什么呢,那就是李通一直都认为,那样儿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一点儿都不差啊,所以说他能那么去说吗,显然不
会。所以说这个是李通如今的想法,如果说他最开始的时候,还想着己方是能胜了凉州军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也真是,基本上就没那侥幸心理了,真的。关键是那话所说不错,信心源于实力,这己方没人家的实力强,李通还能有什么信心呢,是吧。所以他很清楚,如今自己所希望的都是什么,这个才是根本。如果己方是比凉州军强,李通觉得自己也没这样儿的
想法了,可现实不是这样儿的啊。又是一日的战事,如今两军都已经只剩下一半多的人了。凉州军能比兖州军多,可有没比之前一半多多少就是了,不过如今确实是凉州军比兖州军人多了,这个倒是没错,没差一点儿。而此时庞德是主动找上了夏侯渊,或者说后者其实也是
马上就找了他,这他们可都是轻车熟路了,确实。庞德对着夏侯渊一笑:“夏侯妙才,来战!”夏侯渊冷笑了一声,“呵呵!庞令明,怕你否!”说完,两人就各出兵器,战在一处。对他们来说,这都已经好几日的单挑了,可每一日他们都是没尽兴。别看每次最少都能战个近二百回合,但是说实话,他们都属于那种单挑比较快的将领,你来我往,速度不慢,所以
别说是二百回合,就是三百多回合,也用不了太久的时辰就是了。但是累可是真累啊,这个一点儿不假。毕竟每日可都是大战,那可是要玩儿命的,所以说没谁敢怠慢了,因为一个不小心,非死即伤,不会有什么好处。因此,不管说是庞德也好,是夏侯渊也罢,两人每日可都是拿出来了看家本领对付对方,不过这么几日他们也算是很熟悉了,因此,这别说刚开
始就是个平手,如今这个时候,更是一样儿,没什么太大区别,就是如此。如果说这几日他们就能分出了胜负,那才是奇了怪了,可显然,这个不可能,哪怕他们双方的想法,其实都是那么想的,胜了对方,伤了对方。至于说杀死就不用想了,那事儿没可能,生擒就更不
用说了,痴人说梦,差不多少吧。而此时两人是大战上了,两把大刀是上下翻飞,别看两人都用大刀,而且武艺是不分上下,但是这刀的招式,那还是有区别的,自然是有分别。不过虽说如此,两人也算是从不熟悉到如今这很熟悉了吧,至少对对方的招式,其实都熟悉了
不少,这个倒是也没错。而两人虽说是对彼此招式有熟悉了,但是说起来这一流武将的单挑,更多的不是在于这个招式上,反正哪怕是如此,两人真是,更不可能说要胜对方就能赢的。毕竟要是有那么容易的话,这几日就早好了,可显然没有啊。而且他们每日战的回合还
是不多,要是战几个时辰,五六百回合的话,那倒是没准了,最后能分出来胜负,也不好说。
可如今的话,显然还是不行啊,至少一两百个回合,是真不好使就对了。凉州军和兖州军士卒惨烈厮杀,彼此看对方就像是杀父仇人似的。确实,虽说事实不是如此,但是双方在这儿,那可真是不死不休了,这个是肯定的,必然如此啊。而在庞德找上了夏侯渊,他们也是
彼此找对方的时候,徐晃也是找上了甘宁,或者说后者也是一样儿找他,徐晃想躲都不行,甘宁都盯上他了。毕竟对他来说也真是,有这么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那是殊为难得,如果不是第一日徐晃特意来找自己一战,这个时候没准他早就被崔安给接手了。可不是吗,所以
说甘宁一直都很庆幸,当时距离徐晃也不是那么远,至少不比崔安距离他远多少。要不然的话,距离对方太远,他徐晃就算是有心找自己,可也得被崔安给拦下来,不就是这样儿吗。甘宁可没想着自己能赢,还真是不行,这马上的本领,自己和他徐公明,还真就是差不多少。对方一柄大斧,那可真是,力量太足了,那没劲儿的人,用不了那兵器。而徐晃在这天底下
用大斧的人当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排不上第一,也必然是第二,不过应该是第一没问题。以前倒是有个叫潘凤的,最早是韩馥冀州军的将领,不过那武艺确实是没法和徐晃相比,这个是肯定的。而甘宁呢,他步下是用铁链,毕竟当水贼的时候,都是步下作战,也不可能
拿着大刀,别说甘宁不是最擅长这个,这大刀也太沉太长了,所以说步下的话虽然是能拿动,但绝对不好施展。要说在步下还能使马上大刀的那种人,要不就是饭桶,没什么本事,要不就是武艺高超,基本上就是这样儿了。而甘宁是用铁链,算是比较奇门的兵器之一了,
但是在马上,肯定不能再用那个,哪有在马上用铁链的,那不等着吃亏吗。所以甘宁马上是用大刀,对付徐晃的大斧。因为自认为是力量上不能和对方死磕,所以甘宁都不和徐晃硬拼,毕竟自己达到和对方那种沉重的兵器碰上,基本上就没自己好。毕竟甘宁不认为自己的力气比徐晃还大。要说对方是以这个力气闻名的武将,所以甘宁知道,最后是要拼不过人家
啊。不过虽说如此,但是徐晃也是找机会和甘宁拼,所以他是更耗费力气,哪怕对方不和他拼,只是周旋。别看是如此,可甘宁也不轻松,毕竟他得防着被对方抓住,对方那大斧和自己的大刀碰上的话,自己可不认为吃亏的是他徐晃,所以说甘宁尽量是不那样儿,以巧劲
儿和对方周旋,这个就是他如今做的。所以说庞德和夏侯渊他们两柄大刀是总碰上,但是在甘宁和徐晃那儿,还真是没这事儿啊,关键是甘宁不敢和对方硬拼。
第三四五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二)
不过在马上,肯定是不能再用那个了,在马上用铁链的,就只能是吃亏了,所以说甘宁马上用的是大刀,对上了徐晃的那柄大斧。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因为自认为力量上也是不能和对方拼,所以甘宁都不和徐晃硬拼,毕竟自己的大刀和对方那种沉重的兵器碰上,基本上就没自己好,这个甘宁可不认为自己的力气比徐晃还大。要说对方还真是以这个力气闻名的武将,所以他知道,最
后是拼不过人家啊。不过虽说如此,但徐晃也是找机会和甘宁拼,所以他是更耗费力气,哪怕对方不和他拼,只是周旋。可别看是如此,甘宁是一点儿也不轻松,毕竟他得防着被对方抓住,如果对方那大斧和自己的大刀碰上的话,自己可不认为吃亏的是他徐晃,所以说甘
宁尽量是不那样儿,只是一直以巧劲儿和对方周旋,这个就是他如今所做的。所以说庞德和夏侯渊他们两柄大刀倒是总碰上,但是在甘宁和徐晃那儿,还真是没那事儿啊,关键是甘宁不敢和对方硬拼,徐晃倒是希望那样儿,不过甘宁行吗,这他不是以力量闻名的武将啊。
所以说他要尽量躲开,而徐晃是用力不少,所以他们这相比之下,就是个平手。本来他们两人武艺也都差不多,所以这样儿也没什么意外的。而对两人来说,他们也是,和庞德夏侯渊都一样儿,甘宁是想胜了徐晃,而后者也是一样儿想法,哪怕他是主帅不假。但这个绝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徐晃这个想获胜的心,确实是没错。当然他也知道,很清楚,这
个事儿自己也不要想了,看看庞德和夏侯渊就知道了,他们都分不出来胜负,那么自己这儿和甘宁,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当然了,换一个对手,自己对上庞德,夏侯渊对他甘宁,其实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非是崔安那厮出手,那么自己承认,自己可不是其人的对手,
而夏侯渊也一样儿,他也不是人家的对手。不过确实,还算好的就是,对方这几日可都没过来,这不就比什么都好吗。当然了,这个不得不说,是自己找到了其人性格弱点,就是不会和其他将领,一起来对付一个人。当然了,就算说他想替换了甘宁,可后者能让吗,所以
说……徐晃找上甘宁,他就不再担心崔安能过来了,因为这事儿没可能。除非说甘宁主动让给他,或者说他根本就没上,但是这两个是真不太可能的事儿,几率很小很小,徐晃都知道。所以说他也没什么怕的,真要是出现那样儿的事儿了,自己可以直接就躲,让己方士卒对付他崔安,应该是没太大问题。无非就是己方士卒损失多,而崔安因为不能和自己对上,
他更是要发狠对付己方士卒,就是这样儿了。所以说徐晃知道,只要自己不让崔安给抓到,那就什么事儿都没有。其实就算是没那样儿,这如今看崔安,他对己方士卒也不是不狠啊,对敌人吗,这样儿很正常,所以说徐晃自然是没感觉什么。而他则是继续对付甘宁,他倒是
希望自己能胜,可根本也没那么简单就是了。而甘宁就没他所想那么多,至少这他徐公明没去找崔安,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躲着对方,而找了自己,那么自己自然就是当仁不让,他都找自己了,自己还能退缩半步,把对付徐晃这事儿让给崔安?所以说这个根本就不可能,因
此,只有自己对上他最好,显然对方也是那个意思。最后战事又是暂时结束了,两军都是撤退。马超带着凉州军撤退,徐晃带着兖州军退走。对他们来说,这己方都是,越打,这己方的人马越少,可以说也没有几日可这么大战下去了,要说双方加一起,还剩下不到十万人,而经过这一日之后,这人马只能是更少,所以说……要说这四日战事之后,两军都剩下多少
人,可以说凉州军就只剩下了三万多点儿,而兖州军呢,剩下了三万左右,差不多就是这样儿。最开始的时候,兖州军是有近八万的人马,而凉州军呢,是有七万出头儿,对比是这样儿。而经过了四日的战事,如今是这样儿的情况,每日凉州军基本上都要阵亡近一万的士
卒,而兖州军呢,显然是要比这个多那么一点儿点儿,一万多点儿,就是这样儿。所以哪怕他们最开始的时候,是比凉州军多了几千人,可在第三日战事结束之后,他们就没这个人数上的优势了,而如今四日的战事结束了之后,就和第三日战事结束了一样儿,他们的人马确实是不如凉州军了,而且这个差距还越拉越大,这个就不得不说,是对他们兖州军不利了。
之前第四日两军是厮杀惨烈,而战场之上,兵器碰撞声,喊杀声,都是连续不断,虽说根本就听不清,可这也是能知道,到底是什么声音不是。当然了,擂鼓和号角声,就从一开始就没断过,这个倒是也都没错。对凉州军和兖州军双方来说,都是希望对方被己方所灭,哪怕这个事儿不容易。别看凉州军的单兵战力强,这个不假,但是战了这么几日,他们其实也
并非就占了多大的优势,如今也没比兖州军多几千人,所以说他们这个没大优势,这个倒是没错。不是说凉州军就不行不厉害了,实在是兖州军这之前有一日还算是超水平发挥了,是,他们全军整体都超水平发挥了一把,这那一天自然不会说让凉州军占到什么优势,所以
当然就把差距给整小了,就是这样儿。要不然的话,如今的凉州军还剩下的人马,一定要超过现在,而兖州军呢,他们的人马也一定是比现在还要少就是了。不过如今他们两军是早结束了第四日的战事,各自都带着己方的士卒回了大营,此时战场上除了负责打扫的士卒外,
就没其他人了。依旧是马超和徐晃,在自己中军大帐给几人作总结,今日的战事,他们也没说就很满意,但是显然也没有不满什么的。总体上来说,己方表现就算是可以,马超觉得最后照这样儿下去,己方还能剩下点儿人马,而兖州军他们,基本上就全军覆没了。而徐晃呢,他显然也是这样儿的想法,他可不认为这己方人马都比对方少了,这己方最后还能逼退
凉州军,让他们全军覆没,而己方还有点儿人,这事儿基本上就不用想了,所以说徐晃已经想到了,最后己方是要什么样儿,对他来说,这自己也不能等着己方全军覆没,再让己方跑。这个就不是他要留下多少己方士卒了,而是这不剩下人了,那还不是等着让凉州军追击
吗,所以说徐晃也真是不能那么做。他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他们和凉州军战的过程中,没剩下几千人了,他就赶紧是带兵跑了,这样儿是他很可能做的,而不是说很早就带兵撤退了,那样儿不是。关键是之前他都已经是被曹操给处罚了一次,这要是再犯事儿,那么就不是之
前那样儿的处罚了,徐晃很清楚。而且不得不说,之前在司隶,在函谷关,那些士卒是跟着徐晃都多少年了,而如今他带来的,加上夏侯渊带来的,他们才跟着徐晃多少时日,所以说徐晃是,他爱惜士卒,但是没接触那么久,显然感情也不会有多深,这个确实,也是没错啊。因此这在棘阳城外,确实是和函谷关不同啊,而且之前他可是让自己主公给处罚了一次,
这就不得不说,徐晃还敢犯事儿吗?而且之前他不听荀攸的劝,带着五百骑兵就去凉州军大营了,就说这么一个事儿,他就知道,自己主公知道了,也不能轻易就放过自己就对了,是吧。所以说这个时候,徐晃都不敢说就再犯事儿了,因为到时候真要是犯事儿的话,这最
后自己主公还不知道要怎么去处罚自己呢,所以……徐晃为了不让自己主公更狠处罚自己,他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再犯函谷关的错误了。不管他自己当初是怎么认为,反正在曹操和兖州军众人的眼里,徐晃做得就是不对。是保住了己方几千士卒不假,可他却违犯了军令,这个怎么说都是不对的。而己方士卒,既然是选择了在那儿守关,那么就必须要说,最后身死,
那都是太正常不过了。所以说绝大多数兖州军的将领,谋士,他们可不认为,就必须要带着多少人马回许都,所以说只有个别人,是真心赞同徐晃的,但是绝大多数,他们都认为他是做错了,就是这样儿。所以当时曹操也不可能说不去处罚他,哪怕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他是觉得徐晃做得不错,可从公事上来讲,他作为一个主公来说,徐晃犯了军令,那么就必
须处罚他,没什么说的,就是如此。所以说当时的情况,怎么说徐晃都避免不了被处罚的命运,而他自己也清楚。并且知道,其实自己主公就算是手下留情了,就是这样儿,要不然的话,徐晃也知道,自己估计是要在榻上趴更多的时日了,不就是如此吗。要怎么处罚自己,
还不就是自己主公一句话的事儿,而给自己行刑的,显然是受到了自己主公的暗示,没使十成的力,也就是六成左右。再少的话,那不是让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所以那样儿的事儿,自己主公也不能去做啊。而且还得说什么呢,就是这些,其实都是在徐晃所料之中的,而如
今的自己,之前可是又犯事儿了,所以说这个时候,自己也不敢说再去挑战自己主公底线啊。因此,徐晃有自己想法,还就是在己方和凉州军大战的时候,等己方没剩下多少人马了,自己就带兵撤吧,别的就不用多说了。至于说想要胜利,那门儿都没有,别说是基本上没希望,就是有,也没可能实现啊。而马超和徐晃所想的,当然是不同了,毕竟他所想的就只是,
这什么时候己方能彻底逼退了兖州军。当然了,到时候没多久,也就是之后一两日,己方也得回去了。确实,马超还没说想要从长安再调兵过南阳来,在棘阳城这儿和李通死战。为什么,第一长安没那么多人马了,这从长安那儿,自己已经是调拨了四万多人马过来,这长
安之前在司隶大战的时候,已经是损失了那么多人马。虽说之前也不是没补充,但是绝对没补充全,还差着一块缺口呢,所以马超不准备再调兵在棘阳这儿战了。只能是回长安之后,再从长计议吧,也就是这样儿了。不过征兵什么的,都是势在必行,这己方在南阳的十万人,
等把兖州军彻底逼退之后,也剩不下多少人了,所以在宛城、穰县和长安,自己是早已下了命令,让他们征兵,这个是必须的。至于说钱粮的问题,那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长安钱粮充足,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宛城和穰县的话,自己从司隶调拨点儿钱粮过去也就是了,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些年就说自己所了解的,庞德和李恢他们,那可真是,没有说征兵过一
次,因此这只要己方一说在宛城和穰县征兵,多了马超不敢说,但是两三万人,是绰绰有余的。别看南阳,尤其是宛城,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可以说是损失最惨,不说十室九空,可也差不多少了。但是在凉州军占据宛城之后,在这儿实施的一系列措施,确实是不错。虽说
宛城肯定是不能和长安比,而且其实就连雒阳都比不上,可怎么说呢,马超每年在那儿投入的钱粮,可真是不少,还不就是为了发展。
第三四五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二)
不过在马上,肯定是不能再用那个了,在马上用铁链的,就只能是吃亏了,所以说甘宁马上用的是大刀,对上了徐晃的那柄大斧。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因为自认为力量上也是不能和对方拼,所以甘宁都不和徐晃硬拼,毕竟自己的大刀和对方那种沉重的兵器碰上,基本上就没自己好,这个甘宁可不认为自己的力气比徐晃还大。要说对方还真是以这个力气闻名的武将,所以他知道,最
后是拼不过人家啊。不过虽说如此,但徐晃也是找机会和甘宁拼,所以他是更耗费力气,哪怕对方不和他拼,只是周旋。可别看是如此,甘宁是一点儿也不轻松,毕竟他得防着被对方抓住,如果对方那大斧和自己的大刀碰上的话,自己可不认为吃亏的是他徐晃,所以说甘
宁尽量是不那样儿,只是一直以巧劲儿和对方周旋,这个就是他如今所做的。所以说庞德和夏侯渊他们两柄大刀倒是总碰上,但是在甘宁和徐晃那儿,还真是没那事儿啊,关键是甘宁不敢和对方硬拼,徐晃倒是希望那样儿,不过甘宁行吗,这他不是以力量闻名的武将啊。
所以说他要尽量躲开,而徐晃是用力不少,所以他们这相比之下,就是个平手。本来他们两人武艺也都差不多,所以这样儿也没什么意外的。而对两人来说,他们也是,和庞德夏侯渊都一样儿,甘宁是想胜了徐晃,而后者也是一样儿想法,哪怕他是主帅不假。但这个绝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徐晃这个想获胜的心,确实是没错。当然他也知道,很清楚,这
个事儿自己也不要想了,看看庞德和夏侯渊就知道了,他们都分不出来胜负,那么自己这儿和甘宁,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当然了,换一个对手,自己对上庞德,夏侯渊对他甘宁,其实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非是崔安那厮出手,那么自己承认,自己可不是其人的对手,
而夏侯渊也一样儿,他也不是人家的对手。不过确实,还算好的就是,对方这几日可都没过来,这不就比什么都好吗。当然了,这个不得不说,是自己找到了其人性格弱点,就是不会和其他将领,一起来对付一个人。当然了,就算说他想替换了甘宁,可后者能让吗,所以
说……徐晃找上甘宁,他就不再担心崔安能过来了,因为这事儿没可能。除非说甘宁主动让给他,或者说他根本就没上,但是这两个是真不太可能的事儿,几率很小很小,徐晃都知道。所以说他也没什么怕的,真要是出现那样儿的事儿了,自己可以直接就躲,让己方士卒对付他崔安,应该是没太大问题。无非就是己方士卒损失多,而崔安因为不能和自己对上,
他更是要发狠对付己方士卒,就是这样儿了。所以说徐晃知道,只要自己不让崔安给抓到,那就什么事儿都没有。其实就算是没那样儿,这如今看崔安,他对己方士卒也不是不狠啊,对敌人吗,这样儿很正常,所以说徐晃自然是没感觉什么。而他则是继续对付甘宁,他倒是
希望自己能胜,可根本也没那么简单就是了。而甘宁就没他所想那么多,至少这他徐公明没去找崔安,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躲着对方,而找了自己,那么自己自然就是当仁不让,他都找自己了,自己还能退缩半步,把对付徐晃这事儿让给崔安?所以说这个根本就不可能,因
此,只有自己对上他最好,显然对方也是那个意思。最后战事又是暂时结束了,两军都是撤退。马超带着凉州军撤退,徐晃带着兖州军退走。对他们来说,这己方都是,越打,这己方的人马越少,可以说也没有几日可这么大战下去了,要说双方加一起,还剩下不到十万人,而经过这一日之后,这人马只能是更少,所以说……要说这四日战事之后,两军都剩下多少
人,可以说凉州军就只剩下了三万多点儿,而兖州军呢,剩下了三万左右,差不多就是这样儿。最开始的时候,兖州军是有近八万的人马,而凉州军呢,是有七万出头儿,对比是这样儿。而经过了四日的战事,如今是这样儿的情况,每日凉州军基本上都要阵亡近一万的士
卒,而兖州军呢,显然是要比这个多那么一点儿点儿,一万多点儿,就是这样儿。所以哪怕他们最开始的时候,是比凉州军多了几千人,可在第三日战事结束之后,他们就没这个人数上的优势了,而如今四日的战事结束了之后,就和第三日战事结束了一样儿,他们的人马确实是不如凉州军了,而且这个差距还越拉越大,这个就不得不说,是对他们兖州军不利了。
之前第四日两军是厮杀惨烈,而战场之上,兵器碰撞声,喊杀声,都是连续不断,虽说根本就听不清,可这也是能知道,到底是什么声音不是。当然了,擂鼓和号角声,就从一开始就没断过,这个倒是也都没错。对凉州军和兖州军双方来说,都是希望对方被己方所灭,哪怕这个事儿不容易。别看凉州军的单兵战力强,这个不假,但是战了这么几日,他们其实也
并非就占了多大的优势,如今也没比兖州军多几千人,所以说他们这个没大优势,这个倒是没错。不是说凉州军就不行不厉害了,实在是兖州军这之前有一日还算是超水平发挥了,是,他们全军整体都超水平发挥了一把,这那一天自然不会说让凉州军占到什么优势,所以
当然就把差距给整小了,就是这样儿。要不然的话,如今的凉州军还剩下的人马,一定要超过现在,而兖州军呢,他们的人马也一定是比现在还要少就是了。不过如今他们两军是早结束了第四日的战事,各自都带着己方的士卒回了大营,此时战场上除了负责打扫的士卒外,
就没其他人了。依旧是马超和徐晃,在自己中军大帐给几人作总结,今日的战事,他们也没说就很满意,但是显然也没有不满什么的。总体上来说,己方表现就算是可以,马超觉得最后照这样儿下去,己方还能剩下点儿人马,而兖州军他们,基本上就全军覆没了。而徐晃呢,他显然也是这样儿的想法,他可不认为这己方人马都比对方少了,这己方最后还能逼退
凉州军,让他们全军覆没,而己方还有点儿人,这事儿基本上就不用想了,所以说徐晃已经想到了,最后己方是要什么样儿,对他来说,这自己也不能等着己方全军覆没,再让己方跑。这个就不是他要留下多少己方士卒了,而是这不剩下人了,那还不是等着让凉州军追击
吗,所以说徐晃也真是不能那么做。他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他们和凉州军战的过程中,没剩下几千人了,他就赶紧是带兵跑了,这样儿是他很可能做的,而不是说很早就带兵撤退了,那样儿不是。关键是之前他都已经是被曹操给处罚了一次,这要是再犯事儿,那么就不是之
前那样儿的处罚了,徐晃很清楚。而且不得不说,之前在司隶,在函谷关,那些士卒是跟着徐晃都多少年了,而如今他带来的,加上夏侯渊带来的,他们才跟着徐晃多少时日,所以说徐晃是,他爱惜士卒,但是没接触那么久,显然感情也不会有多深,这个确实,也是没错啊。因此这在棘阳城外,确实是和函谷关不同啊,而且之前他可是让自己主公给处罚了一次,
这就不得不说,徐晃还敢犯事儿吗?而且之前他不听荀攸的劝,带着五百骑兵就去凉州军大营了,就说这么一个事儿,他就知道,自己主公知道了,也不能轻易就放过自己就对了,是吧。所以说这个时候,徐晃都不敢说就再犯事儿了,因为到时候真要是犯事儿的话,这最
后自己主公还不知道要怎么去处罚自己呢,所以……徐晃为了不让自己主公更狠处罚自己,他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再犯函谷关的错误了。不管他自己当初是怎么认为,反正在曹操和兖州军众人的眼里,徐晃做得就是不对。是保住了己方几千士卒不假,可他却违犯了军令,这个怎么说都是不对的。而己方士卒,既然是选择了在那儿守关,那么就必须要说,最后身死,
那都是太正常不过了。所以说绝大多数兖州军的将领,谋士,他们可不认为,就必须要带着多少人马回许都,所以说只有个别人,是真心赞同徐晃的,但是绝大多数,他们都认为他是做错了,就是这样儿。所以当时曹操也不可能说不去处罚他,哪怕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他是觉得徐晃做得不错,可从公事上来讲,他作为一个主公来说,徐晃犯了军令,那么就必
须处罚他,没什么说的,就是如此。所以说当时的情况,怎么说徐晃都避免不了被处罚的命运,而他自己也清楚。并且知道,其实自己主公就算是手下留情了,就是这样儿,要不然的话,徐晃也知道,自己估计是要在榻上趴更多的时日了,不就是如此吗。要怎么处罚自己,
还不就是自己主公一句话的事儿,而给自己行刑的,显然是受到了自己主公的暗示,没使十成的力,也就是六成左右。再少的话,那不是让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所以那样儿的事儿,自己主公也不能去做啊。而且还得说什么呢,就是这些,其实都是在徐晃所料之中的,而如
今的自己,之前可是又犯事儿了,所以说这个时候,自己也不敢说再去挑战自己主公底线啊。因此,徐晃有自己想法,还就是在己方和凉州军大战的时候,等己方没剩下多少人马了,自己就带兵撤吧,别的就不用多说了。至于说想要胜利,那门儿都没有,别说是基本上没希望,就是有,也没可能实现啊。而马超和徐晃所想的,当然是不同了,毕竟他所想的就只是,
这什么时候己方能彻底逼退了兖州军。当然了,到时候没多久,也就是之后一两日,己方也得回去了。确实,马超还没说想要从长安再调兵过南阳来,在棘阳城这儿和李通死战。为什么,第一长安没那么多人马了,这从长安那儿,自己已经是调拨了四万多人马过来,这长
安之前在司隶大战的时候,已经是损失了那么多人马。虽说之前也不是没补充,但是绝对没补充全,还差着一块缺口呢,所以马超不准备再调兵在棘阳这儿战了。只能是回长安之后,再从长计议吧,也就是这样儿了。不过征兵什么的,都是势在必行,这己方在南阳的十万人,
等把兖州军彻底逼退之后,也剩不下多少人了,所以在宛城、穰县和长安,自己是早已下了命令,让他们征兵,这个是必须的。至于说钱粮的问题,那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长安钱粮充足,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宛城和穰县的话,自己从司隶调拨点儿钱粮过去也就是了,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些年就说自己所了解的,庞德和李恢他们,那可真是,没有说征兵过一
次,因此这只要己方一说在宛城和穰县征兵,多了马超不敢说,但是两三万人,是绰绰有余的。别看南阳,尤其是宛城,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可以说是损失最惨,不说十室九空,可也差不多少了。但是在凉州军占据宛城之后,在这儿实施的一系列措施,确实是不错。虽说
宛城肯定是不能和长安比,而且其实就连雒阳都比不上,可怎么说呢,马超每年在那儿投入的钱粮,可真是不少,还不就是为了发展。
第三四六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二)
等把兖州军彻底逼退之后,也剩不下多少人了,所以在宛城、穰县和长安,自己是早已下了命令,让他们征兵,这个是必须的。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至于说钱粮的问题,那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长安钱粮充足,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宛城和穰县的话,自己从司隶调拨点儿钱粮过去也就是了,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些年就说自己所了解的,庞德和李恢他们,那可真是,没有说征兵过一
次,因此这只要己方一说在宛城和穰县征兵,多了马超不敢说,但是两三万人,是绰绰有余的。别看南阳,尤其是宛城,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可以说是损失最惨,不说十室九空,可也差不多少了。但是在凉州军占据宛城之后,在这儿实施的一系列措施,确实是不错。虽说
宛城肯定是比不上长安,而且其实连雒阳都比不上,可怎么说呢,马超每年在那儿投入的钱粮,可真是不少,还不就是为了发展。因此,哪怕宛城和当年黄巾之乱前的宛城,还是不能相比,但是达到了当初的一半,这个是肯定的,毕竟马超可投入了那么多的钱粮,那可是
真金白银,粮草什么的,乱世中更珍贵啊。所以说只要有钱粮,还何愁没有人呢。当然这话反过来说,其实也对,就是只要有人了,那么何愁就没有钱粮呢,不过就是时间的问题,差不多就是这样儿了。所以说这些年来,宛城被凉州军发展挺好,虽说还是不能和雒阳那个曾经汉朝的都城相比,可也是挺不错了,至少比刚开始黄巾之乱之后那个时期好上太多了,
这个就是凉州军的功劳了,一点儿也不错。也可以说主要是马超,当然也有他一众手下,都是支持重建宛城的,毕竟之前南阳在大汉,那确实,还是很重要的。而看着曹操和刘备都是要和凉州军争夺南阳,就不用多说了吧。而宛城这个南阳的治所,在南阳的地位,那自然
都是不言而喻了。所以说在这儿投入很多,凉州军众人其实都没什么太大的意见,在他们看来,这个都是必须的,必要的,必然是如此啊。所以说如今从宛城征兵,包括穰县,两三万人马,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就算是征个五万人马,其实也都不是太大问题。当然了,
真要是五万人的话,就不单单只是宛城和穰县了,还得加上好几个县城,七八个的话,那绝对是没问题,平均下来,大城池征兵要多,最多万人都没太大问题,其他城池的话五六千,这样儿还是可以的。所以说最多五万人的话,确实,在马超占据的南阳地盘,还是没问题的,并不会说就给他们在南阳县城多大的负担,毕竟从凉州军占据了南阳后,可就一直都没征过
兵,所以说五万人马,不算什么。而没到五万,就只有两三万人的话,可真是半点儿问题都没有。所以说在南阳征兵,对于凉州军来说,还真是不算什么大事儿,当然了,如果说征太多兵的话,对凉州军所占据的南阳的地盘,负担还是很重的。毕竟南阳才只是一个郡,不
是一个州。如果说是一个州的话,哪怕是再小,征兵个十万,那还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是对于一个郡来说,征兵十万,小郡肯定是不行,就得是大郡,而且还不能让其负担太重了。毕竟南阳可不是汉中那样儿,多少年都没有战事的一个大郡,人口还不少。所以说在汉中征个十万人马,最后还是可以的,负担也不是特别重,可南阳不行啊,就说南阳从黄巾之
乱到现在,都经过多少战事了,连马超灭刘备,都是在南阳大战的,所以这儿还是不能和汉中相比的。除了当年凉州军占据汉中,和张鲁大战了一次之外,就只有曹操带着兖州军进过汉中一次,那一次还不是说就要拿下汉中,而是要占个县城,让凉州军分心。而之后的话,哪还有战事了?所以说总是打仗的南阳,还真是不能和汉中相比啊。所以说汉中一个郡征兵
十万可以,但是南阳,不是说不可以,可就是一半的县城,想要征兵十万,那还真是,不行啊。所以不能和汉中相比的南阳,这地方征兵,必然也不可能太多,这点马超他们还是很清楚的。而兖州军也是明白,连凉州军征兵都有限,就更不用说是他们的地盘了。而且他们
的钱粮物资,那也是不能和凉州军相比的,要不然的话,可不就是没那么多问题了。所以说在南阳这儿,加一起,也不好征兵十万,这个还是多了。所以说凉州军因为比兖州军占据的地盘能大点儿,也就是占据南阳县城比兖州军多,他们的钱粮还比兖州军多,所以要是征
兵的话,必然也是比兖州军多,这个是肯定的。因此,他们在南阳征个五万人马,还是可以的。但是兖州军的话,肯定是不成,他们最多也就是三万人马吧,这都多说了,还不一定。所以说这最后加在一起,也还是不到十万,这就说明南阳还是征兵不到十万。再说了,凉州军也许会征兵,兖州军的话,可是未必,而且征兵也没那么多吧。所以说两军在南阳的情况,
就是这样儿,这一次凉州军也是要损失不少人马,所以说很大可能,马超是要在南阳征兵,毕竟司隶的话,之前不是都征兵过了吗,可是南阳还没有,这个就是优势。哪怕这么一个郡,肯定是不能和司隶一个州相比,这个是肯定的,但是这么重要的一个郡,确实,也不是哪个
郡都能和南阳相比,这个也是不错。要不然的话,就看马超和曹操这么看重南阳,其实就不难知道一二了,哪怕如今的南阳,不是黄巾之乱前的南阳了。但是其地对于两军的重要,在马超和曹操/他们看来,却依旧是不轻啊,必然。凉州军和兖州军,第五日第五次的大战,
两军确实都没多少人马了,和之前所说一样儿,凉州军还有三万多点儿的人,而兖州军也就是剩下了三万,就这么多人,所以他们要先比凉州军没有人马,这个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就看如今这个情况,从这来说,还是他们先要全军覆没,而不会是凉州军。此时依旧是那几个将领单挑,然后崔安马岱是带着己方士卒厮杀,郭嘉和荀攸,他们自然是在己方亲卫的保
护下,对付着敌军的士卒。而凉州军和兖州军的亲卫,也是拼死护着己方的先生,知道己方先生可是一点儿都不容有失啊,要不然就要出事儿了。至于说马超还是基本上没什么事儿,有兖州军士卒敢过来的,都被身边儿的亲卫给咔嚓掉了。要说对于敢过来的兖州军士卒,马
超的亲卫也不得不说个“佩服”,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他们的胆量确实也是不小,而且为了立功,这小命儿是都不要了。傻子都知道,就属自己主公这儿的守御力量最强,而且自己主公也不是什么弱者,那可是天底下有名儿的一流上等武艺的武将,大将。可即便如此,兖州军士卒都敢过来,这就是不得不让凉州军的人“佩服”了。其实凉州军士卒也不是
就一点儿不知道兖州军的意思,不过他们不愿意想那么多。其实如今这个形势,都看得出来,两军最后就得有一方全军覆没了,最后战事才能完,所以说终归是个死,那么万一能在马超这儿立个大功什么的,没准还能摆脱了如今他们兖州军的局势。不过这事儿想起来太简单,根本也没那么容易的。要是真那么简单的话,那么所有兖州军士卒都过来对付自己主公
好了,但是显然不可能。别说己方还有比他们兖州军要多的人马,就说自己主公这儿的守御力量,多少兖州军士卒都靠近不得,至少不得有个几千人啊,才能好吧。可几千人马的话,都跑这儿来了,那么其他地方……那样儿的事儿,不是徐晃他们能做得出来的,至少凉州军
士卒都知道,所以不得不说,那种情况有多大可能吗?没有,所以说没什么太多想法,他们来了,己方就灭了他们,所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一个凉州军士卒杀死了一个兖州军士卒,可马上就有另一个兖州军的士卒,补充上来就给凉州军士卒咔嚓了。而还
有一个凉州军士卒,被兖州军重伤,不过兖州军士卒他自己也是受伤了,而受重伤的凉州军士卒和兖州军士卒同归于尽了。主要是他先和对方拼了,可毕竟是身受重伤,所以兖州军士卒虽说也是受了伤,但是杀了他还是可以的,不过两人没一个活下来的,都挂了。这绝对不是战场上个别的情况,而是大多数的情况,发生在很多地方。可以说凉州军和兖州军,确
实都是拼了,都是为了那个能最后胜利的一方。虽说哪怕是最后胜利了,也没有多少人马了,可哪一方不希望是最后获胜的一方呢。更何况为什么就不可能自己是那活到最后的人呢,但是这个前提,还是要活着,一直都活着,这就是双方士卒的想法。而且输的那个也不要紧,
至少还有人能活不是,所以……如今都是,不管是凉州军士卒还是兖州军的人马,可都是想着能活命,对他们来说,这个就是最好的结果了。所以这越到最后,这两军厮杀就越是惨烈,毕竟人马越来越少,双方士卒也不傻,他们自然是知道,这快要到己方撤退的时候了。
对他们来说,这不管是胜利与否,己方都要是退的,毕竟都没什么人了,你不退还留在这儿做什么?除非是兖州军获胜,不过他们也不会在棘阳这儿太久就是了,而凉州军更是不可能在这儿,因为他们剩下的人马,是不足以攻下棘阳城,就是这样儿。所以在双方士卒看来,这没两日,己方可就要退了,真是这样儿的话,谁能活到最后,就能笑到最后。不管说是凉
州军士卒还是说兖州军的人马,试问谁不希望自己活着呢?确实,如今的拼命,还不是为了之后能活命吗,所以说他们可都希望自己能活到最后,这个是肯定的。不过显然,这个事儿没那么简单。就说如今的兖州军吧,他们最后能活下来如今人马的十分之一,也就差不多
那样儿了。凉州军的话,是能比他们多点儿,也就多几千人?差不多吧,再多的话,如今来看,好像是不太可能。别看凉州军的人马多,战力也强,不过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人家兖州军之前的超常发挥,那可绝对不是没用,反而还是有了大用。在两军厮杀惨烈的过程中,
凉州军和兖州军都收兵了,再继续战下去的话,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就是他们也未必能掌控得了。所以说对这种未知的东西,显然马超和徐晃他们想是不想要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们是果断收兵了。而他们也是想到了,明日,应该说就是大决战的时候了,毕竟双方的人马确实已经不足以支持超过一次的战事了,所以他们明日,就是决战的日子。最后谁先退走,
谁就败,谁留到最后,自然就是胜者。双方带着己方的人马回了大营。可以说这一战,双方都是损失惨重,凉州军从之前三万多,今日一战后,就只剩下了两万人左右,没超过两万,也就是还没到两万人。而兖州军呢,他们人马更少了,今日一战,他们之前是三万人,如今
就只剩下一半还不到了,也就是不足一万五千人。所以说明日是大决战,马超和徐晃他们都是如此认为的,毕竟这己方可没多少人了,所以……
第三四七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四)
因为明日一战之后,双方绝对不会再剩下多少人马,所以到时候该退的退,该走的走,就是这样儿了。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所以说哪怕就是徐晃,这个时候他也不认为输了能怎么样儿,反正凉州军他们也剩下不了多少人马,所以自己还担心个什么?关键是如此一来,他们就暂时无力再进攻棘阳城了,所以这己方援军的目的,其实就是达到了,救援下来了棘阳,不是比什么都好,至
于说之后凉州军他们如何,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当然了,他们想一直在棘阳,那不可能,也没那条件,所以说肯定是要回去,那么己方的目的,实际就达到了,不是吗。所以说如今对于失败撤退,徐晃已经是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了,反而他倒是觉得己方表现其实还不错。尤
其是之前应该说还有一日超常发挥,都已经到这个时候了,他才真正说有表露出对己方还算是满意的态度。可之前呢,哪怕就是兖州军表现还不错,他也是不满意,不过那个时候是那个时候,如今是如今。徐晃不是说士卒有功,他就不知道去赏什么的,在徐晃这儿,赏罚
还是比较分明的。不过之前他是有很多很大的担心,所以说没表现出特别满意什么的,不过如今却是不用再藏着掖着了,已经不用再去表演了。毕竟都已经这个时候了,是吧,明日再一战,就该退了,所以说徐晃也没什么太大的顾虑了,哪怕这个时候自己带兵撤退,他们凉州军最后不也得退走吗,所以说自己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太多的担心。因此这一次徐晃回去
之后,还是先总结了下今日战事,说到己方表现挺好,可以说这确实,第一次徐晃怎么说,之前几日,他可没这话。当然了,这话不是对荀攸和夏侯渊说的,那不是,而是让他们传给己方士卒,还有帐外的士卒,他们可都能听到徐晃说什么,这个倒是没错。所以这个也是徐
晃一个目的,不过他还有其他的后手,不过这还不到实施的时候,等时候到了,自己自然是要去实施,这个必然。之后他也简单和荀攸还有夏侯渊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准备明日一大早就去实施自己的想法。荀攸和夏侯渊两人听后,也是不住点头,他们自然是同意的,毕
竟徐晃做到了那份儿上的话,那么自然是对己方有好处,而对凉州军没什么好处,就是这样儿。而马超那边儿呢,凉州军大营,他的中军大帐中,马超倒是没多说什么,因为他也知道,众人还能不清楚吗,明日就是己方和兖州军最后的决战了。除了李通不会从棘阳城出来之外,其他的,不会说和己方所想有太大出入。明日一日,最不好的结果,也只能说是己方
和他们兖州军是个平手,说白了,也就是己方和他们都没什么人马了,这样儿。至于说己方会输了,这事儿不是说就一点儿都不可能,但是基本上,不会那样儿。就说己方比他们多两个将领,这个就不是一般般的情况,崔安那可是万人敌啊,就算是马岱,那可也不是废物
啊。所以说马超没有说就对己方没信心,该没什么信心的,应该是兖州军。至少在马超看来,就是这样儿。他知道徐晃他们几个的想法,显然,人家来棘阳这儿,可以说最终目的,那就是达到了。但是怎么说呢,己方最后也是要撤退,这个不假,是不错。但是己方终究是要再一起过来的,卷土重来,那却是必须的,就是如此,所以这一次的结束,不过就是暂时
的而已。又一日过去,还没到两军决战的时候,徐晃、荀攸和夏侯渊三人是出现在了大营中。是,他们一直都在营中,不过之前是在自己的大帐中,而这个时候他们从帐中出来,已经是到了己方大营的中间,而所有的兖州军士卒,他们也是已经都出了大帐,此时就在三人的周围,不过徐晃他们所站的位置,是比他们都要高,毕竟他是要说话的,而且身份地位也
都不是士卒所能比,因此他们几个自然是站在高处了。此时就听徐晃说道:“弟兄们,今日就是我军和凉州军的决战了!到时候……我们必胜!”徐晃不可能说己方失败的话,就算是类似的话,他都不可能说,毕竟他可不单单是兖州军的一个将领,更是此时军中主帅。所
以说根本就说不出来己方是不如凉州军的话,那不开玩笑吗,就算是一点儿对己方没好处的话,他都不会说,因为都已经是这个时候了,徐晃不是希望获胜,但是却绝对希望己方能有一个好状态,而这个状态,和自己说什么,确实是有很大的关系,就是这样儿,所以……
听了自己主帅所说,此时兖州军士卒是齐声高呼:“必胜!必胜!必胜……”对他们来说,这确实是这些时日的第一次,自己主帅如此誓师。徐晃和荀攸还有夏侯渊他们几人对视了一眼,心说军心可用啊。不管今日最后结果如何,己方都不会让凉州军好过了,而这个就足够了。至少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够了,就是这样儿。此时此刻的徐晃他们,确实是没什么奢求,
因为到了如今这样儿,其实他们的目的,就已经算是达到了,还不就是如此吗。之后没多久,徐晃他们就带着全军出发了,对他们来说,今日就是最后一日,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确实就是不会让凉州军好过。而凉州军也是做好了迎战准备,和兖州军是对峙上了,没有
太多的话,在马超和徐晃一声令下后,双方士卒展开了最后的厮杀。凉州军和兖州军还不一样儿,至少他们是没有誓师什么的,马超他们认为也是用不着。他不像徐晃那样儿,是必须要最后一日来一次誓师,这好歹今日也是决战了。就说凉州军如今是占优,所以说马超也
没那样儿。如果说他们是不占优什么的,那么马超也许是会那样儿的,但是不没说到那个地步吗。今日两军的最后一战,可以说同样儿关注关心的,还有棘阳城内的李通。这一次他可不止是派出了一名探马,而是一共派出了三个,这就足以见得他的用心了。如果说不是那么关注的话,就以李通的性格,他还真不会那么去做。所以说这也显示出了他的重视程度,
而且李通还很清楚,不管最后谁胜谁败,两军都会很快撤退,而这个,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所希望的吗?当然李通不是希望己方撤退,而是希望凉州军退走,所以他们离开,他才是最为高兴的。至于说己方最后什么情况,李通都已经是预料到了,好歹他也是让城内的探
马,密切关注了五日,那可不是白白关注了,是吧。可以这么说,除了城外马超他们和徐晃他们,加上凉州军和兖州军最为了解城外战事之外,可就属李通所派的探马,他也是同样儿了解城外的战事了,就是这样儿,所以说李通还能不知道吗,探马知道的,他可都知道啊。所以说凉州军和兖州军都什么样儿,其实他是很清楚,而且还已经是预料到最后的结果了,
哪怕他也是同样儿同到了徐晃在城外己方大营誓师的喊声,当然不是徐晃所喊,而是兖州军士卒的喊声,李通还是听到了,毕竟那声音可不小了,而且说起来是很大,棘阳城头的话,是能听见的。是,也许听不太清楚,具体都喊了什么,不过从兖州军大营传来的声音,他们确确实实,是听到了,这个不假。而李通就知道,以徐晃的性格来说,他是在大营内誓师,
毕竟今日就是最后一日和凉州军大战了,不管怎么说,今日之后,己方在城外的人马,不管剩下多少,都是要撤退的,这个必然。所以说李通和徐晃想法也差不多,至少他也没什么担心担忧的,不过想法肯定是有,这个也确实没错,毕竟他还指望着凉州军早点儿撤退,这
棘阳之围也算是暂时解了,自然是早日解了早好,不是吗。要说李通可就等着这一日呢,如果说没有徐晃还有夏侯渊他们带兵来,那么这个时候,还是李通带兵和马超他们对战,这都能战了二十多日了吧,差不多如此。可显然,这个时候没那样儿,有援军,尤其是夏侯渊
带援军来了之后,李通是看到了希望,之后他更是能确定,己方必然是要逼退凉州军,哪怕只是暂时的,不过一时也算是够了。而此时在棘阳城外,凉州军兖州军已经开始了最后一日的决战!这场中更是厮杀惨烈,血流成河,真就是一片惨景。没办法,都知道是最后一日的决战了,所以双方自然是什么都拼了,这个很正常。而且可不光是双方士卒如此,就是凉
州军和兖州军的将领,此时此刻,也都是一样儿拼了,不拼行吗?当然就是不行,都已经是这个时候了,是吧……而此时两军士卒,可都是在不断减少,确实,不可能增加就是了。而兖州军好歹之前徐晃亲自誓师了一次,所以不可能就一点儿用都没有,所以这个时候他们
和凉州军死磕,如今来看,算得上是平分秋色。哪怕凉州军是比他们多,所以这个人数上来看,是凉州军占优。可因为兖州军之前的士气是被徐晃给调起来了,所以他们如今可是士气高涨,所以在这上,可一点儿都不弱于凉州军。当然了,总体上来看,还是凉州军占优,
这个倒是一点儿都不错,毕竟不管是他们人数上,还是综合战力上,都是凉州军比兖州军强啊。所以说哪怕是看得出来,这今日的兖州军确实,至少比昨日强,可对马超他们和凉州军来讲,这还真就算不上什么。今日一战,己方必胜,而兖州军必然比己方先退,因为他们已经是没有多少人马了,这点凉州军他们很清楚。感觉到己方的人马是越来越少,比凉州军
可要少多了,此时徐晃已经是想着要带兵走了。当然了,他想带兵走,必须要摆脱甘宁的纠缠,知道今日徐晃他们要带兵撤退,这个时候,凉州军也不会说那么轻易放弃就是了。不说能留下他们,那个事儿是想都不用想了,根本就没可能,可要是纠缠着他们,不让兖州军
那么轻松撤退,这个还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而徐晃他们显然也是感觉得出来,这今日凉州军是不会那么轻易就让己方这将领和士卒那么轻易就退走。这个想想也是,如果说自己是他们凉州军的话,那也得是那样儿,实在是太正常了,确实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怎么说呢,这
个不得不说,徐晃他们都已经是考虑进去了,对他和夏侯渊,哪怕是包括荀攸,对他们来说,其实这个不过就是消耗己方士卒多少的问题,就是再牺牲多少士卒,能让自己等人有撤退的时辰,就是这样儿。是,他们也很清楚,凉州军绝对不会说轻易放过他们,但是怎么说呢,这他们是有他们的想法,这自己这些人,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了。他们人多不假,可在
己方士卒不惧牺牲的情况下,依旧是能挡住他们一时的,这个不管是徐晃还是说夏侯渊,哪怕就是荀攸,他们可真没有一个不相信的,所以就是这样儿。而且还不得不说,都已经是这个时候了,他们凉州军知道留不住自己这几个,但是能多留下己方士卒,他们不可能放手
放水什么的,那根本就是想都不用想了,做梦都没这事儿。确实,所以说这个时候,徐晃他们几个已经是开始准备了,马上他就要下令全军撤退。
第三四八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五)
徐晃也知道,如今是到时候了,再不撤兵的话,这自己几人估计都要走不了了。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这个可真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儿,反而还是很有可能,就是这样儿。看到此时兖州军士卒很多都是冲向了庞德还有甘宁他们,当然马岱那儿也有,就是崔安那地方,倒是少了点儿,毕竟他那实力在那儿摆着呢,兖州军士卒也知道,到底是谁更厉害啊。而此时的夏侯渊则是趁此机会,
虚晃一招,就拨马退走了。毕竟这个是徐晃下的令,只要己方士卒一上,这他们就赶紧是撤退。而荀攸也是,此时在亲卫的保护下退走。徐晃自然动作也不慢,在甘宁被兖州军士卒围攻的空当,他是赶紧拨马撤退,还没忘了喊,“全军撤退!”这绝对是他说好了的,不是和
平时一样儿,之前是撤退回大营,而如今可是彻底退走,情况自然是不一样儿。可以说多少兖州军士卒那可就等着这一日呢,所以说确实,哪怕几乎是所有人都冲向了几个凉州军将领,给徐晃他们争取退走的时间,但是怎么说呢,真正活下来的,只要是能不被凉州军追上,
那就没有问题了。马超自然是不会让己方士卒怠慢,他是赶紧下令追击徐晃他们。从刚开始的时候,他就知道徐晃要有所动作,不过还是慢了一点儿,关键是徐晃下令太快,然后兖州军士卒的动作也不慢,所以说马超是慢了。而且关键是有这么多兖州军士卒悍不畏死,前仆后继上来,这个也不得不说,是给凉州军冲上前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这个倒是一点儿不错。
所以这个时候还有兖州军士卒阻挡着凉州军,不过有马超这么一声令下,凉州军的人马确实,已经是对兖州展开了最后的屠戮,他们也是想能追上徐晃他们,这个倒是也没错。不过显然,徐晃他们既然是这个时候跑,那么必然,他们是准备充分,无非就是损失多少人马的
问题。可都到了如今这个时候了,虽说有兖州军士卒是已经退走,不过还有一部分,是死命阻挡着凉州军,这个就不得不说,这牺牲自己的人,还是有的。别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至少此时此刻,凉州军士卒想如何,都不是那么简单。也就是他们几个将领还好,此时是已经
摆脱了兖州军的人马,向徐晃他们退走的方向追了过去。对他们来说,这之前双方距离那么近,所以说虽然是耽误了一会儿,可谁说就一定追不上徐晃他们呢。当然了,这个事儿确实,也是没有绝对的,你认为能追上,可实际最后就追不上。但是怎么说呢,有这个希望,哪怕就只有一点儿点儿,很是渺茫,他们也不可能放弃就是了。而且就算是追不上徐晃他们,
至少落后的兖州军士卒,他们可也不会轻易放过就是了。虽说不会直接让他们全军覆没,可徐晃他们带回许都的,也不会有太多的人了。毕竟这都已经是最后一日的决战了,哪怕凉州军本来也没剩下多少人马,可终究是比兖州军要多。所以说最后兖州军不会剩下多少人跑
回许都,当然了,凉州军这一战之后,他们也不会剩下太多人马,但终究还是要比兖州军多,这个是肯定的。如果说没那样儿的话,没准跑的就不是兖州军了,而是他们凉州军,对吧。不过显然,这事儿如今是没可能了,最后先撤退的,还是已经快顶不住了的兖州军。徐晃他们清楚,别看凉州军也没多少人了,可真要说自己几人跑得慢了,那么被他们擒住也许
没可能,但是受个伤什么的,还是没准的。所以说徐晃他们不抓紧时间跑,那是不可能的,至于说己方的损失,那真都是已经顾及不到了。哪怕徐晃这么一个爱惜士卒的人,他也没太多想法,其实这个还真不是守城,和那真不一样儿。至少守城的时候,确实是可以早带兵撤退,那个时候哪怕敌军过来了,也不可能是马上,怎么都要耽误会儿。但是这在战场上直接
就带兵撤退,如果说不是因为有他们兖州军士卒拼死阻挡着凉州军的话,没准徐晃他们真都要追上了,这可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啊。凉州军除了马超和郭嘉之外,其他几个将领,他们可都是带着己方人马,向着徐晃他们退走的地方追了过去。确实,哪怕他们都知道,基
本上就是追不上了,但这个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最重要的是多杀些兖州军落后的士卒,这个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当然了,这个是因为他们知道追不上,要不然的话,他们拼了全力,那也得想办法去追上徐晃他们啊,但是这个事儿,想想就不可能了,奇迹也是不会发生。
但是凉州军众人确实是不会放弃,哪怕就是说为了要灭兖州军落后的士卒。而且马超也知道,这几日来,虽说己方和兖州军,确实都是大战了六日,也真是累了,但越是到了这最后的时候,其实越是关键,至少马超不会说不让他们去追击徐晃他们,他确实是不会多说,也不会让他们马上回来。因为马超也知道,到时候他们自然会安全返回,就是这样儿,所以……
马超郭嘉他们是没去追击徐晃,他们也不可能去,再说了,那事儿有崔安他们,两人不用去多参与,而且也参与不上太多。再说了,他们两个出马的话,那凉州军的人能让吗?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也只是带着剩下的人马,去了兖州军大营。毕竟徐晃总不可能把大营也给带走,
所以说如今这个地方,自然是被凉州军所占了。当然他们也没能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可以说徐晃他们是没带走大营的那些东西,不过却都给破坏掉了。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己方的任何东西,哪怕就是一草一木,也不能留给敌军,就是这样儿,哪怕人家凉州军不
缺那些东西,但这个事儿不是那么看的。反正对凉州军来说,他们确实也是看不上那些没什么大用的东西,从上到下,从马超再到他们凉州军士卒,几乎人人都是如此想法。不过在徐晃他们看来,这己方怎么都不能资敌,所以说哪怕就是破坏了,也比好的留给凉州军来得要好,这个是肯定的了。所以说就变成如今这样儿了,而马超他们确实是没在乎这个,巡视
一圈后,他就带兵回了自己大营。当然了,打扫战场的还得是留下一部分人,其他人是都跟着自己主公回去了。而马超对徐晃他们的做法,还是能理解的,因为是自己的话,最后估计也会是这样儿。而徐晃他们是在战场上跑的,那么显然,之前他们就已经是把大营给破坏
掉了。这个也看得出来,他们和己方一战的决心。结果不管如何,他们最后都是要走,这大营都没了,你不走上哪儿去啊?所以说马超都知道,这事儿还不懂吗,但是怎么说呢,这别说是己方看不上,就算是好东西,己方也没说缺过什么,确实,所以……崔安他们速度不慢,可也终究是没能追上徐晃几人,哪怕崔安有宝马,也没好使,这个就不得不说,后面的
兖州军士卒,还是比较给力的,就是这样儿。所以落后的兖州军士卒,确实也是让凉州军的将士屠戮了一番,虽说也有活命的,但不是太多。当然了,还是那话,就说如今的凉州军,其实也没剩下多少人马了,这个也真是没错。和徐晃他们回许都的兖州军人马,也就是一千人还不到,九百多,这样儿。而凉州军呢,就比他们多几千,但是也绝对不到五千人吗,四
千出头儿,差不多这样儿了。所以说兖州军还能剩下近一千人,其实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至少徐晃他们几个,是满意的,就是这样儿。其实对马超他们来说,也是满意的,因为兖州军是彻底退走了。当然了,他们走了之后,己方也是要很快撤退的在,这个也没有办法,是
马超真不准备再从司隶调兵了,所以也真是……最高兴的,那最后肯定是李通的了,因为这个结果,其实是他最想要的。而此时兖州军退走,凉州军那些还没回来,不过棘阳城李通所派出来的己方探马,那几个已经是回了棘阳城,凉州军还是没能发现。不光是因为他们人
少了,更是这重心都在城外的兖州军身上,也不在棘阳城里啊。所以说你让凉州军探马能注意到多少呢,是吧。因此,这兖州军的探马,此时却是已经返回了棘阳城。对他们来说,最后的结果,就已经是出来了,徐晃他们带兵撤退,至于说凉州军能追上他们?这个兖州军探马都不相信,他们是能追上己方士卒,可己方那两个将军和一位先生,他们凉州军还是追
不上的,就是这样儿,所以兖州军的探马这个时候回来给李通汇报来了。李通一听徐晃他们是带兵撤退了,他算是松了口气。虽说之前他也是关注了战事,不过他也只能是在城头听听声儿,最多也就是这样儿了,多了的话,他肯定是不能出城,所以还得是听己方探马的禀
报才行。最后城外的声音小了,最后基本上都没动静了,李通就知道,这战事暂时就算完事儿了。当然了,结果什么,自己不知道,不过也是可想而知。反正己方不会还剩下多少人马,至于说凉州军呢,他们是比己方多,可也不会说就多特别多,这个差距,不会是太大。
马超在大帐中,是等到崔安他们回来了,而之前他们没在这儿的时候,他是和郭嘉聊了下,无非就是己方什么时候撤退。郭嘉都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正因为自己主公不想调兵再来南阳,所以他们都没一个去谏言,说派援军什么的。而相比己方来说,曹操兖州军一方,他们可真是,确实曹操是想要保住南阳他们兖州军的地盘,这投入了近十万的兵力,这还只是援
军。可己方呢,确实是没这么多,如今来说,也是该到离开棘阳的时候了。所以说郭嘉还能不知道吗,这自己主公是不想调兵,然后今日战事结束后,他也想离开了,这个太正常不过了。但是显然,肯定不是今日离开,这是不会也不可能。但是明日,己方就要离开,正是
时候,至少自己就是如此认为。所以说郭嘉是真就没多说什么,直接就说了,明日己方撤退。当然马超也不过就是那么一说,这己方就剩下几千人了,明日不退,那到底是要什么时候?可别想着就那么一直围城,消耗兖州军粮草什么的,至少兖州军是没那么多的钱粮不假,
可也得是分什么地方啊。如果说是李通他经营那么多年的南阳,那可真是,至少马超就很清楚,这他们棘阳城内的粮草,可真都是不缺啊。当然了,这就算是缺粮,至少暂时己方也对付不了他们了,因为围城都围不了啊,就几千人,能围住人家城池?那不是开玩笑吗,所以马超肯定是要带兵离开,而且还得说什么呢,就是这围城肯定不行,其实就别说己方人马
不够了,对方也是有粮草。就算是己方人马够了,对方缺兵少粮,自己就敢说,曹操马上就能调拨一批粮草到棘阳这儿来,所以说这个真是不可取的,马超也真是没那想法,这个时候,就是该退兵回去了,没什么说的,没看郭嘉不也是,自己刚和他说,他就直接让自己明
日退兵了。而马超也是,等崔安他们回来之后,他第一句说的不是今日战事,而就是说了,“明日,我军全军撤退!”这是他对众人所讲的头一句。
第三四九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六)
对于李通他经营了那么多年的南阳,哪怕还没到一半,可马超和凉州军众人却都很清楚,这如今他们棘阳城内的粮草,可真是一点儿都不缺啊,更何况他们除了这些时日,之前可都是人马越来越少,这个显然是对粮草有利的。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当然了,就算是他们真缺粮了,可那至少暂时己方也一样儿是对付不了他们啊,因为围城都围不了,就这么几千人,能围得住人家城池?
那就是开玩笑呢,所以马超肯定是要带兵离开。而且还得说什么,就是这围城肯定是不行了,就别说凉州军的人马不够、而对方也是有粮草。其实就算是他们的人马够了、对方缺兵少粮,那样儿的情况,曹操也是绝对马上就能调拨一批粮草紧急送到棘阳这儿来,不会让这
地方缺粮什么的。所以说马超也真是想这个时候,就是该退兵回去了,没什么说的,没看郭嘉不也是,自己刚和他说,他就直接让自己明日退兵了。而马超更是,等崔安他们回来之后,他第一句话不是战事,而就是说,“明日,我军全军撤退!”这是他对众人所讲的头一句,
众人对自己主公的话,还真是,没一个感到什么意外的,他们都觉得正常,是该这么说了。而众人更是没什么意见了,对他们来讲,这个时候,今日是不能撤退,但是明日,那是肯定要退的,这个太正常了。见众人点头,马超也不用多说这个了,他们自然都是同意的,要不然的话,这个时候就不是这样儿了,而是说别的,是吧。但是怎么说呢,这个却不得不承认,
就是说其实众人都是想着能早点儿回去,毕竟也没什么人马了,不能去继续攻城,而且关键是自己主公也不准备再调兵来这儿,所以也只能是这样儿了。毕竟如今的战事,自己主公想要结束,那么就只能是暂时结束了,没办法,众人都清楚。不过这和最开始的时候,他们
所想还不一样儿。毕竟一个南阳,还不是整个一个郡,就只是一半的地方还没到,差不多那大的地盘吧,可己方居然是没占下来,这个就不得不说,曹操确实,他是把投入在这儿不少的兵力,要不然的话,绝对没这事儿。司隶两个郡呢,还不都是让己方给夺回来了,当然
也是曹操兖州军根本没什么援军在那儿的关系。可南阳他们还没到一半的地盘,曹操就派了九万多的人马,这个就不得不说,是给己方大压力了。所以最后才变成了这样儿,要不然的话,没有兖州军这九万多的人马,这己方如今估计是已经占据了棘阳城了。当然了,就算是没能占上,也已经没多少日,就能结束棘阳城的战事,彻底占据城池了。可这就因为兖州
军多出来了九万多人马,这己方可就不能再进兵了,攻城是真不行了,没那么多人马啊。所以该退还得退,众人还是知道的,所以自己主公这么一说,他们自然是都没什么意见,也都同意了,必然啊。之后马超才说了下今日的战事,当然也是表扬了众人,至少这最后获胜
的是己方,就够了,哪怕己方最后也是只比兖州军多了几千人而已,但是这个也没办法,谁让兖州军运气好了点儿呢,这个是没有办法啊。不过不管怎么说,己方是达到了目的吧,虽说不是最终的目的,但也算是阶段性的目的了。至于说之后己方必然还得卷土重来,什么
时候倒是不一定了。之后马超是让众人回去休息,对他来说,这在南阳的战事,其实就已经
算是完事儿了,对,哪怕就是暂时性的,那不也是完事儿了吗,所以说也确实,真就是这样儿。之后马超是打发走了众人,让他们各自都回去休息了,这自己也得休息一下,之前的大战,还真是累啊。而崔安他们几个,别看是,没追上徐晃几人,可落后的兖州军士卒,可
确实是遭了殃,都让他们给咔嚓了。所以说别看是没追上徐晃他们,这个没错,但是他们也
不是什么都没做啊,这个也是事实。众人和自己主公告辞,离开了中军大帐,对他们来说,可就等着明日退兵了。而这个时候,怎么都得退兵,这个是肯定的,哪怕他们是不想,可事
实却不允许你如何。反正你是想是要退兵,不想,也一样儿是要退兵,就是这样儿。而且这
个最为关键的是自己主公的态度,他们确实,还是那话,都看得出来,就是自己主公要退兵,那么你有什么办法。这如今没有援军,自己主公根本就没想再调兵过来,所以说自己主公只要说退兵,那么就得退,别说还没援军,就算是有了,这怎么样儿,不还是自己主公一
句话的事儿吗,确实如此啊。所以说他们都知道,因此,之前也就没多说,这个也实在是太正常了,当然了,也都是无奈,没有办法啊。这第一,本来就没什么人马了,第二更是自己主公不想调兵,关键是他更不想继续和李通的兖州军作战,不想继续攻城了,不在棘阳城这儿了,就是这样儿。所以说最关键的地方,他们都知道,确实不在于人马多少,而是在自
己主公的那个态度,显然,自己主公是不想继续战了,就是这么简单。要不然的话,只要自己主公想,那么一切就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不是吗。可现实就是自己主公不想,所以明日,都得是跟着主公撤退,就怎么简单。他们是有不甘心,尤其是崔安、马岱还有庞德,
就算是甘宁,他也不可能没什么想法。崔安是因为就好战,所以一说该退兵了,他自然就认为没什么战事了,所以自然就是没什么意思。哪怕之后哪一日还能再回来,可谁知道具体什么时候了?他不傻,那都不一定是什么日子了,所以崔安还能不这么想吗。至于说马岱,
本来之前都是他一直带兵攻城来着,结果这兖州军的援军一过来,就没他老哥儿什么事儿了,这个本来就让他有点儿想法。当然了,这不算是什么大事儿。可是毕竟是从带兵攻城的主将,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将领,这单挑没自己的事儿,就只能说是带着己方士卒和兖州军厮杀。如果说让马岱有选择的话,他自然还是选择自己带兵攻城,而不是说带兵和兖州军
在城外野战。他确实是和崔安不一样儿,因为让崔安选择的话,他自然是选择和人单挑了,当然也少不得和敌军在城外大战,他怎么都不会想带兵去攻城的,那个他可真是没什么兴趣儿啊,从来都是。但是马岱和他可真不一样儿,所以说他可以带兵攻城,马岱认为这个最好。
至于说庞德,他可真是一直都想着己方能全据了南阳的地盘,一个郡都被己方给占了最好,而不是如今这样儿,就只是占据了一半多那么点儿。他当然是不满足于现状,这个是肯定的。不过也确实,想法挺好,可现实呢,却是打击了他一下,这兖州军来了九万多人,直接就让
己方这个时候无奈了,只能是带兵回去了,这当然不是他想要的,绝对不是。可庞德他自己
也没什么办法,因为自己主公不调兵过来,别说是从司隶调兵,就是再从宛城、穰县,他也没一点儿那个意思。所以谁都看得出来,自己主公是不准备再继续攻城了,是要带兵撤退了,哪怕如今己方的人马还不到五千人。但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主公的那个态度,
就是这样儿,所以说不管是崔安、马岱还是说庞德,没一个甘心的。当然了,就算上甘宁,
他也一样儿,不过就是他没前面那三人想法那么多,他的想法也就是一闪而过,而且可以说如今这样儿的情况,可确实是在他所料之中,因此,甘宁也没什么说就不能接受的,所以就属他算是没什么想法,而崔安他们呢,自然就不像他这样儿了。当然了,崔安他们也一样
儿是知道自己主公已经定下来的,就不好,就是不能再去更改了,所以说他们确实也没多说。因为他们也不认为,自己几人就能改变得了自己主公的想法,这个就不用多想了,这事儿可能吗?反正从他们的经验上来说,是没可能的,奇迹会发生吗?他们也不认为这个在这
儿,现在能发生。半日加上一夜就这么过去了,在和兖州军大战之后的第二日,马超是带着己方人马,回返宛城。当然他是不能直接就带兵回长安,还有个庞德呢,马超也不准备说就分兵什么的,所以就是先回宛城,在宛城休息两日之后,再回长安。对于这一次的战事,总体上来说,马超是不那么太满意的,毕竟最终的目的,是没有达到,这个就是差了,所以
说他怎么都不可能满意。但是仔细一想,确实,凉州军的表现,马超倒是觉得还可以,毕竟有曹操派了九万多人马在这儿,自己也是不能太过奢求了。如果说己方真有那么大本事的话,能在城里有三万人,城外有九万多人的情况下,再拿下棘阳城,那么估计天下也早就是
己方的囊中物了,不是吗?可显然,真就没那么简单啊,不是吗。如果说都有那么简单的话,倒是都好了,可事实就是,没那么简单。所以说这己方能这样儿,其实凭良心说,马超知道还不错。这没那么满意是一方面,因为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所以这样儿,这个很正常。
但是不得不说,马超确实,他是知道,也理解,己方士卒己方将士能这样儿,真就是可以了。所以这个不是矛盾的,马超不满的是最终的结果,但是说起来己方和城外兖州军大战那些日,他还算是满意了,就是这样儿。而且这己方和兖州军大战了那么些时日,包括之后六日和之前的,这己方最后可就剩下了几千人了,这真是让马超心疼坏了,不过他是没表露出
太多而已。但是郭嘉他们都知道,这己方虽说人马不少,可架不住这么折腾啊。要是么一次都损失这么多的话,这多少人马也损失不起不是。当然了,还好就是,这样儿的事儿,绝对不可能每一次都如此,所以说……马超是带兵撤退了,回了宛城,而得知凉州军撤退的消
息后,在城头看到了凉州军的人马拔营离开的李通,他才算是真松了口气。可哪怕是凉州军没剩下几千人了,可李通也没有轻举妄动,没说派大军去追击什么的。因为在李通看来,自己那么做,还是很危险的。他倒是不怕凉州军埋伏什么的,毕竟就剩下那么几千人了,也
不足以对己方来个什么埋伏。但是怎么说呢,对李通来讲,这首先出兵,肯定得是自己出兵,然后带多少人,这至少要带一万人,所以李通觉得这事儿还是不行,对棘阳城来说,好处真是不多啊,而且危险还增加了。因此,李通不会那么去做,他宁可是放过那凉州军的几千人马,也不会说把棘阳城整到更危险的环境中去,那绝对不是他的性格。要说李通这个人,
还是比较稳重的。他绝对不是怕凉州军,主要是有担心,这个是肯定的。不过探马他倒是派出去了不少,他得看看凉州军最后到底是往哪儿去了,是去了宛城,还是直接回到司隶了。这个事儿虽说不是什么太大的事儿,可李通觉得自己还是要知道的。如果凉州军是直奔宛城
的话,那么他们暂时就是要回宛城,休息好后,才能回长安。不过要是直接回长安的话,虽说也是要经过宛城的地界,可最近的路绝对不用经过宛城。
第三五〇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三十七)
所以李通是想知道,最后凉州军到底是回哪儿了,所以是让己方探马仔细查探一下这个事儿。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至于说其他的,他也知道,这对方都已经是拔营了,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再回来了,至少暂时是没大问题。而且他们可就剩下几千人了,真是成不了什么太大的气候,你看之前是之前,李通确实,因为凉州军没走,他也是没彻底放心,不过凉州军这么一走,他就真是彻底
放心了,就是这样儿。什么时候再让他紧张,那就只能是得等到凉州军再卷土重来的日子了,也就是那个时候吧,才能再一次让他感到压力增加,就是如此。不过如今呢,确实,是没这样儿,李通是彻底放心了。至少他就知道,也很清楚,这一时半会儿,他们凉州军是不
会来了。这至少也得一个多月吧,这就是李通所认为的。他觉得马超应该是先带兵回返宛城,然后再回到长安,因为现在不着急回长安,所以先回宛城,其实是必须的。如果说自己是他马超的话,肯定要这么做。当然了,马超他到底如何选择,这个自己也肯定不了就是了,
不过说他先回宛城的几率能大一些,回宛城对他们凉州军好处更多,不是吗。不过不管是到哪儿,李通觉得自己都是要知道下的,毕竟他可是非常关注凉州军,因为那可是己方的强敌,劲敌,所以说自己不关注也不行。而且他们不会让自己等太久,就一定会卷土重来,所以说自己是应该如此。当然了,他们要是不来南阳,那倒是最好了,不过这个事儿可能吗?
所以说李通根本也不会说把信心都寄托在这样儿的事儿上,与其说那样儿,还真是不如好好练兵什么的,争取是对方再来进攻,不说给他们打退吧,至少也是要拖得住凉州军啊。或者在棘阳这几个地方征点儿兵,都挺有用。别看李通不会说直接就去找自己主公请求援军,
但是在本地征兵,他未必就不会那么做。多了没有,可一两万,在这儿终究还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还真是这样儿,好歹李通也是带着兖州军的人马在这儿经营这么多年了,一直也和庞德一样儿,都没在南阳征兵,毕竟谁都知道,可以说南阳是黄巾之乱破坏最严重的一个
郡之一了,那绝对是排在前面的,因为之前也说了,南阳的人多啊,所以参加黄巾的也多。那黄巾军是什么组成的,说白了,就是一群吃不上饭的老百姓,就是农民军,不过就是有宗教性质的而已,还不就是这样儿。而不管说是庞德还是李通,他们可真是都不想征兵,要不之前怎么一直都没有。不说兖州军缺少钱粮,就说凉州军粮草什么的都那么多,可庞德也没
说征兵,所以这个就是说明问题,是他们不想。可真像是如今这样儿,没有再好的办法了的话,也是真无奈了。不征兵的话,这地方就是缺兵,就是因为经历了这么一场战事,之后……而兖州军,就是李通所带领的,不是徐晃他们带着的援军,虽说是没有凉州军损失那么多,
但是因为知道凉州军还得卷土重来,所以李通不可能不去征兵。至于说钱粮物资什么的,他还真是不缺。应该说南阳这地方,别看兖州军就只是占据了一半还差点儿到,但是他们这地方,还真是不缺少钱粮,至少钱粮还是很充足的,征个两万人马,确实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不过这有征过来的两万,也只不过就是新兵,这个才是问题,所以说别的和这个一比,
倒是差了。凉州军是彻底走了,他们是根据自己主公的意思,先回了宛城。马超还是那么想,就是在宛城休息两日,然后自己和郭嘉他们就可以回去了。确实,没有太多士卒跟着,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要留在宛城,而马超让亲卫跟着自己几人回去就可以了。至于说安全问题,那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就马超、崔安、还有甘宁马岱,这四个人的组合,天底下也没有
哪个不长眼的敢劫他们。至于说兖州军,他们就更不可能了,马超知道李通都不会动兵,看己方离开,他们都没追,这个就说明问题。更何况还有几百亲卫呢,都要跟着他们的,所以马超他们可没一点儿担心。要真是有什么意外,倒是好事儿了,崔安还觉得之前的战事没
让自己尽兴呢,所以……就是其他人,也就是庞德还有甘宁,他们倒是都觉得不错,至少那些时日和夏侯渊还有徐晃大战,他们确实,感觉还行。也就是马岱,他和崔安一样儿,都没人对上,就只能只好是带兵厮杀了,所以说他们的想法倒是多点儿,而马超郭嘉他们是没
什么想法。毕竟一个是主公,根本也不可能说拿着自己兵器上前和敌军厮杀,还是那话,马超就算是那么想,可手底下人能让吗?郭嘉就更别说了,一个文士,就算是“手无缚鸡之力”了,所以也真是,他对这自己参与战事,能有什么想法?不是武将啊,所以说问郭嘉点儿什么,还是没太大问题,哪怕就是让他带兵当主帅,也不是不行,可唯独他是不可能带兵
在两军阵前厮杀,这个可真就没有了,毕竟他不过就是个文人,一个谋士而已,有几个能像李恢、满宠还有虞翻那样儿的,一共不才那么几个吗?所以说那样儿的都属于是凤毛麟角,因此,也就别指望太多了,至少郭嘉肯定不行就是了,其他人也不行啊,就说荀攸,不也一
样儿。马超带兵回了宛城,李恢是带着人马出城好几里来迎接自己主公。这个不在于己方是什么情况,不管凉州军胜败,还剩下多少人马,这自己主公回来了,你作为属下的,不可能不出城迎接。你不迎接,难道还等着你主公进城来然后来找你汇报一下之前的战事?那不
开玩笑吗,所以李恢也不可能不出城来迎,见到众人后,李恢给马超施礼,马超一笑,然后就带着众人回了宛城。他也知道李恢是不可能不出来,不过出来这么远迎接,也算是难为他了。而马超是表面笑着,但心里可真是哭笑不得,这知道的是自己属下来迎主公,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己方是凯旋而归了呢。可是赢了,就算是赢了,但是绝对算不上什么大胜啊,也
就只是一般般吧,这人马都要没了,所以……众人是到了太守府的会客厅,至于说己方那几千士卒,自然是有他们自己去的地方。在会客厅中,众人都坐下后,马超开始说了下之前的战事,主要是给李恢说的,毕竟这在座的除了他之外,就没人不知道了,所以主要是给他
说的。李恢是认真仔细地听着,对他来说,这屋中的人,就只有他一个不知道具体战事。虽说知道最后的情况,虽说己方胜了不假,可这还剩下几千人回来了?所以别说攻城是不用想了,这如今自己主公不是带兵回来了吗,因此,李恢也是知道,一时半会儿的话,己方是不会再轻易动兵了。至少要在南阳这儿征点儿兵啊,这己方损失了多少,那可是近十万人马
啊。之后马超是继续说,不过都是简单说而已,没那么详细,而且他也知道,对李恢来讲,那么详细也没太大用,只要比探马所说具体点儿,就足够了。要不然的话,就从第一日战事讲到己方回到宛城,那么估计就算是说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啊,不就是这样儿吗。最后马超是终于讲完了,当然李恢不是这么个想法,他还是有点儿意犹未尽,哪怕己方并不是那么
占优,但是怎么说呢,这毕竟曹操很看重南阳的地方,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直接就派了九万多的人马过去。是他们兖州军正规的人马,他就派了九万多,要是再加上其他的民夫什么的,那都十多万了,所以说曹操投入在南阳的兵力,看着都比己方多了,所以己方最后
能胜,其实还真是,不错了。至少李恢看来,真就是可以了。如果说己方发挥不好的话,那么最后的局面都能颠倒过来,不过还好,就是最后己方还是胜利了,哪怕这个胜利并非就有那么大用,那么多好处,可胜了终究是胜了,这个结果才是己方想要的,让己方士气高涨
啊。所以说胜利还是他所希望的,李恢自然是希望己方赢,不过他是更希望己方还能剩下很多人马,而不是如今这几千人,只是可惜这……之后马超和众人,主要是和李恢,闲聊了几句,当然了,他也是把这些时日宛城的情况,和自己主公说了下,毕竟这事儿也是要让马超知道的。最后马超是对众人说道:“各位,在宛城休息两日后,咱们就回返长安!”这话是
对郭嘉他们说的,自然是不包括依旧要在这儿的庞德和李恢。当然了,马超之前也是跟他们说了,这应该在南阳征兵了,到时候了。以前是以前,那个时候没征是那个时候,但是如今己方损失了那么多,所以说要是再不在南阳征点儿人马的话,这可是很难补充那损失的那
些啊。而且马超他们也不是没想,就是说李通也得是在南阳征兵,毕竟他们兖州军也是损失了不少,关键是不光是他们曹操所派的援军损失了,就是棘阳城内的守卒,不也是一样儿损失了一部分吗,所以说马超他们知道,李通要想把这部分兵力给补充回来,自然是要在南
阳征兵,不用多,一两万就可以了。之后马超是对众人说,今晚摆宴,招待各位。本来之前是李恢在这儿,但是这事儿肯定轮不到他做主,也不该他去说,自然都是当主公的马超去说这个了。而众人这一晃又是很多时日没在一起饮宴了,所以听了自己主公的话,都是很高兴。主要是可以随便喝酒了,这个可真是不容易啊,尤其是崔安他们几个,心里更是如此想
法。之后众人是陆续告退,只有庞德和李恢还有郭嘉,是被马超特意给留了下来,众人都知道,自己主公是找他们三个有事儿。说白了,就是有话说,这个很正常。庞德和李恢都是南阳这儿的守将,之后自己主公和自己这些人离开了,他们还得一直在这儿。郭嘉更不用说
了,那是如今在这儿的顶级谋士,所以有什么事儿什么话,自己主公自然是要对他说一下,这个太正常了。众人离开后,就剩下三人,加上马超四个,他们在屋中,此时马超是叮嘱了庞德和李恢几句,无非就是等两日后自己离开,南阳的事儿,他们还得多注意。虽说己方是
胜了从许都来的援军,李通也不会动地方过来进攻什么的,但是该防的,确实还必须要防啊。而有些话不用说太多,庞德李恢他们都懂,所以马超也没再多说,点到为止,差不多他知道了就可以了。然后征兵的事儿,马超也只是简单说了下,都交给了庞德和李恢他们,至于说具体人马,要征兵多少,马超那意思,两万人左右,也就是这样儿了,两人是齐声应诺。
之后马超也是和郭嘉说了几句,无非就是说了下李通那边儿,估计是不是也和己方一样儿,他们也要征兵。郭嘉自然是点头,他认为这个是没错的,所以等己方下次再来的时候,棘阳城那儿的人马,绝对不会比如今还要少就是了。而且郭嘉那意思,还得从益州再调兵过来,
不过可不是到南阳,而是到长安,毕竟到了下一次进兵,不还得是从长安派出来人马,己方才能过来吗,所以人马要补充到长安去,这样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