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为家人再见公孙
所以在石全看来,今晚是不行了,但是明天吧,怎么明天,自己都还得去和公孙康去说一说,因为这自己都已经回来了,所以自己家人是不是也能……反正别这样儿啊,其实石全也不是说就什么都不知道,不清楚。可以说之前自己没回到襄平来的时候,他公孙康自然是不可能说会放了自己家人。那么这个时候自己都已经回来了,不过可能在他看来,其实也是一
样儿,他公孙康也不会让自己家人随便出入王府,因为他也是怕啊,怕自己给自己家人救出去。当然石全确实,他真有这么个想法,不过怎么说呢,他就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本事能一下就把自己家人给整出襄平城去。你以为进来好进吗?当然是不好进了,别看石全自己好像
挺简单的,其实要是没朴克高句丽人马的帮助,就他一个人,那基本上就不要说是想进来了,就在襄平边儿上晃荡,都不可能。要不然之前他也不会说是绞尽脑汁,也没说进到襄平城来。所以进来都是那么费劲,就更别说是出去了,当然如果他石全能联系到兖州军,那么
基本上这个也不能就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不过如今他上哪儿联系兖州军去?所以也真是,在没有其他机会的时候,他就只能是这么样儿了,没有别的办法啊。不过他是一定要去和公孙康争取一下的,这个不错,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家人,他认为这个很必要。至于说公孙康那边儿如何,这个石全就不太清楚了,毕竟真是,一切皆有可能啊,要不然的话,这事
儿要是往自己所想那样儿去发展,就都好了。而此时也已经是很晚了,石全和家人告辞,这以后时日还长,所以真是,其实并不在这一时,确实是如此。石全告别了家人,回了自己住所,他这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吧,就是这样儿。对他来说,这个事儿就是这样儿,
在没见到自己家人之前,他自然是非常想念,而见到之后了,显然就没这个想法了。必须要承认的是,石全看到自己家人都不错,那就比什么都好。而公孙康他那个性格也确实,没对自己家人说什么,这个也让自己是满意的。是,他公孙康就是为了自己,不过不管如何,
至少对个人来说,还是不错的,反正自己其实也是满意了。真是,让自己家人不知道那些,肯定是比知道了,要强很多。石全此时是回了自己家,去睡觉了。当然他家虽说家人都没在,但是还有几个下人,所以自然是每日都打扫,所以自然是不需要他再去清扫什么的。至于说下人看到自己老爷回来,他们也都没什么惊讶的,本来他们也觉得,这个如今兖州军都来进
攻了,怎么这老爷带兵还没回来?可以说连石全他家人都不知道石全到底去做了什么,就更别说是他了。所以确实……石全回家就脱掉衣物休息下来了,他可以说真是太累,不光是身体上的,心里上也更是。可以说他是真身心疲惫了,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说是回来脱掉
衣物后,他就直接倒在榻上睡着了。平时的石全,还真不是这样儿的,不过如今也是见过了自己家人,他这真是,可以说基本上是真轻松了,不过以后是让公孙康他们当苦力而已,对付兖州军。说起来从自己知道朴克是出卖了自己之后,这可都在自己所料之中了。或者说公孙康让自己回来做什么,当然不是他想自己了,是,是想自己能被他们利用而已,对,就
是这样儿,自己还能不知道了。所以也真是,如果说他公孙康没这个想法了,那可真就不是他那性格了,可不是吗。一夜无话,等石全起来的时候,被士卒通知,公孙康要叫他过去。他就知道,其人找自己,那是绝对没什么好事儿。不过还算好,至少公孙康知道他没吃东西,所以还让他先在会客厅吃了点儿东西,然后才对他说道:“这个石将军,今天兖州军必然还
是来进攻,所以我意是将军带兵出战,对上那兖州军的乐进!”可以说这些时日以来,乐进绝对是让公孙康头疼的这么一个。虽说他确实,是不能和甘宁张辽他们比,但是同样儿,甘宁还有张辽,他们也是不能和乐进其人相比。毕竟前者来说,是比本事,他乐进是有不如。
可甘宁也好,是张辽也罢,他们却没有一个是兖州军的将领,所以他们那身份,自然都不能和乐进相比了。因此,别看乐进本事没他们两人大,这个不假,但是乐进带兵上到襄平,和甘宁张辽他们带兵上去,那分明就是不一样儿的效果,就是如此。如果说甘宁张辽他们也
是兖州军的大将,那倒是都好了,可事实,还不是啊。所以说乐进还能不让公孙康他们头疼吗,不过是没办法而已。但是如今好了,石全一回到襄平来,他们心里可就放心了不少。毕竟石全哪怕也是个三流将领,但是有了其人,和没有其人在,那分明就是两种情况啊。而这个不光是公孙康这么想,就是孙平杨易他们,也都是如此想法。不过这个时候,后面俩都
没在这儿,还在值守,就只有公孙康一人,见了石全。他也知道,不说自己没什么事儿,是该见见他,和他说一下今日的战事,让他上。就算是自己有事儿,那自己还得说亲自和石全说一声才好,毕竟他是才回到襄平来。而此时石全听了公孙康的话后,他是直接就答应了
下来,“公孙将军放心,此事就交给我了!放心就是!”对石全来说,公孙康对他的要求,一切都在他所料之中,而他更是半点儿都不可能违逆,别说自己本来就是辽东军的将领,就说如今自己家人更是被其所制,这个就更不用说了,自己是必须要听其人的啊。而听了石全
的表态之后,公孙康是满意点了点头,对他来说,就是这样儿,石全能如此表态,虽说是在他所料之中的,但是公孙康亲耳听到了石全表态后,他自然是更放心了。之后石全对公孙康说道:“这个公孙将军,我也有一事,要将军应允!”公孙康一听,他就有所预料,感觉出石全是想要说什么,不过怎么说呢,他还不能直接说答应不答应,就得听其人说完后,自己
才能表态,所以他还是问道:“不知石将军,是有何要求,但说无妨!不过能否答应,却还得看情况啊!”显然,在公孙康这儿来说,他是绝对不会说是什么事儿都答应石全的。别说如今是他石全受自己所制,就算是没有,都不是什么问题,自己还能受他威胁?所以公孙
康自然还是要让石全说出来,然后再说其他的,自己这个时候,也不是不那么好说什么。石全已经知道,要说他公孙康什么都没想过,显然,自己都不相信,所以自己也不是不清楚,可也真是,自己不好不说啊,因为人家都让自己说了不是,因此,石全对公孙康说道:“昨夜我见到了家人,然后和他们……”石全自然是把自己家人向自由出入王府的想法,对公孙
康他们说了。公孙康一听,心说果然如此,自己就知道,石全他和自己说,那是没有其他的事儿了。他也是明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那么轻易放过他家人的,但是其他方面,这个……所以公孙康是先说了,“这个石将军,如今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城外兖州军强攻激烈,这兵荒马乱的。虽说襄平城里还算是太平,可最安全的,必然还是我辽东王府啊,所以是不
是……”公孙康那意思,你看我把你家人虽说是软禁了起来不假,可他们待在王府中,那不比什么地方都安全了?如果你这石全连这都不领情的话,那可真是……当然他是没明着说什么,不过那意思,公孙康就是那样儿。而石全一听,是心里不爽,他心里有想法,心说你
辽东王府是最安全的不错,但是同时你也是限制了我家人的自由,所以还真是,你公孙康可真会说啊。但是对于公孙康所说的这一点,石全他确实,也是不好怎么反驳。至少你说襄平城中,是不是辽东王府最安全,那当然了,傻子估计都知道吧,所以你还让石全对这个说
什么?他对此,是半点儿反驳都说不出来,而公孙康那个意思,我不让你家人出去,是为了他们好,如今襄平城里还有哪地方比王府还安全了?所以说是吧……但是石全显然还是要争取一下,是尽量让自己说服公孙康,毕竟自己家人都有好多时日没出过王府了,这个也是
不好。所以他说道:“公孙将军的话,确实是有道理,但是这个事儿,我怎么说呢,就是我
家人都已经……”石全自然是都把他的顾虑和公孙康说了一下,毕竟他所担心的,他就不认为公孙康就一点儿都不担心。说起来这自己家人这么多时日没出去,你还可以用一些理由,直接搪塞过去,那都没什么。可如今自己都露面了,自己随便出入王府什么的,自由自在,
可自己家人依旧是不能自由,这个就保证不了他们就有什么想法,真是,这不很正常吗,所以也真是,如果真再不让他们出去的话,那么就真容易被他们发现什么,而知道了点儿什么事儿,所以石全也不认为说公孙康就一点儿都不担心?而此时公孙康一听石全的话,他也
不得不承认,其人的话有道理啊。哪怕他明知道,对方这么说,其实就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他家人,但是公孙康也不得不说,石全的话,其实也算是打动了自己吧。可要说自己真就让他们自由了,那显然,绝对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是仔细想了一想,到底用什么办法,至少是尽量都两全其美吧。还别说,公孙康这么仔细一想,还真是让他想出来了一个他自认为
算是比较不错的想法,于是他就对石全说道:“这个石将军,不知道你看这样儿……如何啊?”公孙康的想法很简单,那意思就是每三天,就让他家人随便出去一次,当然了,不能走太长时间,所以就是这样儿,用公孙康的话来说,这个就是他的底线了。所以听着,好像
是商量语气,可其实其人那意思,就是给石全最后通牒呢。对石全来说,其实就是如此,所以他还能说不行吗?他还不清楚,这公孙康其实是已经给了自己最后的结果了,你不说是那什么吗,想让你家人出王府,那么我同意了,不过不能每日都出去,三日出去一日,就算
是可以了。石全也不得不承认,貌似这个倒是双方都能接受得了的,而对自己妻儿还有母亲来说,他们也真是,不会有什么太多太大的想法。至少三日让他们出去一回,这他们绝对不会是有什么意见的,自己还不清楚吗。所以自己还能说什么,就得说是这样儿的,同意了,完事儿。所以石全一笑,对公孙康说道:“如此的话,那便依将军!”至于说什么感谢的话,
那绝对不是这个时候石全他能说出来的,还感谢他公孙康?要说石全心里对其人,那可真是,只有怨恨,没有什么感谢的。本来吗,自己家人可真都是无辜的,可他公孙康都是怎么做事儿的,所以自己都不用多说什么了,就是这样儿吧。公孙康一看石全是妥协了,他也是
一笑,对他来说,石全所言,都是在他的预料之中。如果说石全不同意什么的,那才不是其人的那性格了,真是,所以是吧……(未完待续。)
第一五八章 大雪来兖州撤退(一)
公孙康对于此时石全的态度,自然是满意的,他也都知道,其人就得是如此。不过他最后还是说了,“如此,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吧!石将军还请放心,你的家人,在我王府,那是一定会平安无事的,还请放心便是!”最后公孙康还和石全保证呢,而石全呢,他心里则是腹诽着公孙康,心说你要是把我家人给放了,那就比什么都好。还说什么保护我家人,是,
自己家人在你王府这儿,你本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得是要好好保护他们才行,要不然的话,自己能答应吗?但是这话石全都不敢说,所以他也只能是对着公孙康一笑,然后说道:“如此,就麻烦公孙将军了!”可他嘴上是这么说的没错,但是心里却是想着,好你个公孙
康,就应该让兖州军给你生擒住了,然后把你给咔嚓了完事,如此才能消我的心头之恨啊!不过这话他是连半个字都不能说,更是不敢表露出来什么,毕竟石全还不清楚公孙康那个人?所以如果自己真是得罪死他的话,那么不光是自己,就连自己家人,也都要一起遭殃。
至于说如今自己还有点儿利用价值,是,所以说此时此刻,他公孙康也许不会把自己如何,但是之后呢,那可就不一定了……所以说石全哪敢多说什么,去表露出来什么,借他个胆儿,他都不敢。毕竟如今他家人可都在人家手里攥着呢,怎么说,石全都得是要投鼠忌器,这就是最为基本的。而看到石全表面儿上是满意了,可以说公孙康他认为自己的目的,其实也是
达到了。说起来本来自己找他来,是和他说一下今日战事的问题,结果却是让石全和自己说了一下他家人的事儿。当然了,这还都在自己所料之中,还真是,没什么超过自己所料的,因此公孙康也觉得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啊。不过他也不是说就没想过,等石全家人出王府的
时候,不管是明里暗地,都得是派出一堆士卒跟着他们。十几个的话,那是不够,至少要三五十个吧,这还差不多。毕竟在襄平城里,公孙康可不认为石全能调动那么多士卒如何如何。所以自己有三五十的士卒跟着石全的家人,那他石全也不会说有什么大动作的。反正在
公孙康的眼里,就是这样儿,不过他想问题,还是有点儿想当然了。此时石全则向公孙康告辞,毕竟他来这儿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公孙康呢,他早已是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之后就让人通知士卒,让石全家人每三日出去一次就好了,其他的,都不用自己亲自过问。当然士卒是自己的亲信,还得拿着自己的手令,要不然的话,看着石全家人的那些士卒,他们也
未必买账。还别说,辽东军虽说此时已经是岌岌可危了吧,但是这该有的谨慎小心什么的,他们还真是,没缺少过。至少在他们士卒的眼里,是认识人,如果是公孙康亲自去传令什么的,那自然都没大问题,他们不可能不听。但如果只是他手下的士卒去传令,那么就只有他
的手令,才能让人听,别的,就光有话语,真不好使啊。有什么,都不如公孙康亲自去好使,当然没他,就有他手令,也是没有问题的。要是没有,那就是问题了,根本就没人买账啊,辽东军士卒是不行。所以有士卒拿着公孙康手令去传令的时候,那自然是没有问题,看守石全家人的士卒,是知道了自己这个少主的意思,自然都是执行。而石全他也是早就来了,
和自己家人说了一下,说了这他们可以每三日出去一次,就是这样儿。而石全家人呢,他们对此倒是也都没什么意见。毕竟每三日出去一次,可以说比之前那是强太多了,所以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关键是如今也真是,兵荒马乱的,所以还真是,不得不承认,是吧。他们也都认为,其实还是少出去为好,不要以为襄平外面是被兖州军日日进攻,这里面就安全了,
那可真没有,至少襄平城里,也有趁着兖州军攻城,然后做点儿坏事儿的人,不过那些都被辽东军给咔嚓了。对于那样儿的人,不管是谁,如今的辽东军,那可从来都没有姑息过。而且他们还不得不说,这趁着兖州军来进攻就捣乱做什么的人,你知道不知道,是不是什么
兖州军的细作之类的,所以不管是不是,都让辽东军当细作给处理了。反正这个时候,襄平城的百姓,可以说最害怕的就是被辽东军给扣上一个你是细作的帽子。因为只要一被扣上这么个帽子,那么最后的结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而辽东军一直都是抱着宁杀错,毋放过
的原则,不知道都处理多少人了。这里确实,有人不冤枉,他们哪怕不是细作,也是趁机作乱,想给自己整点儿好处的那种,不过也确实,有人被冤枉了,不过这个事儿也没有办法啊。对如今的辽东军来说,对公孙康他们来讲,就是如此,宁可是冤枉一些人,那也不能放
过有可能是兖州军细作的那些。不过要说襄平城里如今没有兖州军的细作了?那纯是扯,可
能吗?显然是不可能了,而且别说是兖州军的了,就是凉州军江东军,他们的细作,也是有在襄平的,不过就是多少的问题而已。因为相比之下,肯定是兖州军的多,而凉州军江东军,基本上都没几个,就是这样儿。毕竟曹操关心辽东军的程度,那可不小。如果说辽东不
是个苦寒之地的话,那么早就进到曹操的地盘里了,不过这个地方的一些特殊性,让曹操一直都没动手罢了,直到这个时候,他却是不得不出手,那都没办法的事儿。至于说马超孙策他们,可以说辽东和他们真是没什么太大关系,所以真是,这个就不得不说,他们有几个
细作在这儿,那可以说就是不错了,多了也没什么用。只有对兖州军来说,多了才有用,而他们两方,那就算是再多,也没用。而石全和家人说完后,他就去了城头,这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是没上到襄平城头来了,一算日子的话,那可真是,时日久了,确实。不管怎么说,石全如今他可还是辽东军将领,所以别说他家人还被公孙康控制,就是没这个关系,他都得
为了辽东军尽力,谁让他还端着辽东军这碗饭呢,就是这样儿。如果他不是辽东军的将领了,那么他自然是不用上来,他也不可能来,孙平杨易他们也不能让啊。不过如今他可还是辽东军的将领,所以这个守城的责任,他是怎么都逃脱不了。石全上到城头了,这个时候孙
平杨易他们可都在这儿呢,两人和石全打了声招呼,就算是完了。毕竟他们和石全的关系,确实是不怎么样儿,所以这其实也就是不错了。至少在石全他看来,都是这样儿。至于说其他的,好歹石全也是十几年经验的将领了,所以守城什么的,还用和他说?反正孙平杨易他们,可都没觉得需要什么的,他石全什么不知道啊,是不是。石全也知道,这个时候兖州军
可就要来进攻了,所以自己当然也是做好了准备,就等着他们来攻。至于说城头士卒,别看石全都很久没出现了,但是和他的熟悉程度,那自然都不用多说。所以石全说是轻车熟路,那可是一点儿都没错。而士卒自然也都不可能说不听他的,可以说他们对石全,对孙平杨易,基本上都是一个态度。可以说士卒眼里,三人是有所不同,这个必然,但是在士卒眼里,三
人都是将军,这个比自己军职大多了,所以这个是一样儿的,他们都是得听他们的话啊。至于说城外的兖州军,他们是久攻不下襄平城啊,而且他们也清楚,这如今距离第一场大雪,那是越来越近了,所以对于己方,可真是没什么利益。而且还得说什么呢,那就是他们也都
认为,这如今的天儿是越来越冷了,对己方,是真没什么好处。好歹辽东军不说是对这苦寒的地方都不能再熟了,就说己方虽说也不是那么特别怕冷,可和人家相比,那确实是不行。所以曹操也是,心里发愁,明知道,这个也没大用,但是他也不可能说就什么都不去想啊。
石全是熟悉了一下城头,主要是和士卒配合,还有指挥着他们用城防什么的,就是如此。而士卒也是,确实是比较配合,毕竟别看石全这么久都没出现了,没在襄平,更不在城头。但是在士卒眼里,石全可是比那孙平杨易他们,强太多了。毕竟石全对待士卒,可以说是比他们两人要大方得多,所以士卒更希望跟着谁,那都是不言而喻了。如果说是和孙平杨易他
们,那这都守御多少时日了,他们一起守着城池。而和石全呢,至少从兖州军过来,就没有的,所以今日的话,那就是第一日,第一次了。之前他们守城,都忘了是什么年月了,还真是别说,如果让辽东军士卒选择的话,他们大多数,可以说绝对会去选择和石全守城,而
不是跟着孙平杨易他们,就是这样儿。说起来三人本事,基本上没谁更厉害,也没说谁最弱,说好听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不好听的话,其实就是半斤对八两,如此而已。但是尽管如此,辽东军的大多数人,他们却还是希望能和石全一起,而不是说那两个将军,就
是这样儿。当兖州军是再一次进攻的时候,却是发现城头多了一个人。当然这个人不是什么士卒,要是的话,他们也不会发现,那上哪儿去发现?所以自然是一个将领,还算是熟人,那就是辽东军的石全,因此,这可算是给乐进乐坏了。他虽说,从己方的方面来说,他可真是,不希望来这么一个将领,给己方增加压力,让己方登上城头的时候,更加费劲。可从他
自身来说,自己看来,那他可真是希望能有一个辽东军的将领,是来对上自己,那就太好了。而如今这么一看,这不是实现了愿望了吗。而这个人还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辽水有过接触的石全,之后在高句丽那儿,也不是就一点儿没接触过,不过其人都是被士卒所保护的,
因此也确实,是不好碰到啊。不过真碰到的话,狭路相逢什么的,那么也就只有他石全吃亏了,毕竟他那个武艺,确确实实,是不怎么样儿,所以还真是……而此时此刻,就是石全对上了乐进,和公孙康所说的一样儿。至于说他在城头,而乐进在城下,所以石全还不至于
说像之前那样儿,都躲着兖州军大将,多远多远,那真是不至于。如果说是在城头的话,那么石全他确实,绝对不会太靠前,可如今他在城头,可乐进没在啊,所以他至于说那样儿吗?而且看看孙平杨易他们,还都没那样儿呢,所以石全他是更不会那样儿了。至少他虽说不认为自己就比孙平他们强上多少,可石全心里也不是没想过,自己就是没比他们差什么啊。
而对于城头多出来一个石全,不管是乐进,还是说甘宁张辽他们,可都没什么特别意外的。是,他们可以说没有预料到这个不假,但是看到其人出现的时候,他们稍微一想,其实也就知道了,对方出现,好像是再正常不过了,不是吗?如果说石全要是总也不出来,估计他们
才会更疑惑呢?毕竟他们都清楚,石全是在城外不假,可他的家人,却都是被公孙康他们控制住了,所以这个,是不是也说明什么问题了。(未完待续。)
第一五九章 大雪来兖州撤退(二)
所以说他们也不是就没想过,石全他是早晚要回去,至于说到底什么时候回去,那谁知道了?不过就从今日来看吧,他们倒是都清楚了,对方是这个时候回来了啊,显然就是昨夜了吧,不用多说。至于说石全有本事回到襄平?他一个人的话,那倒是真没那本事,毕竟乐进他们也不是和其人没打过交道,但是不还有朴克的帮助吗,朴克他可是高句丽的大将啊,所
以是吧,他出手,可以说那就没问题了。而显然,乐进他们可不认为,在朴克高句丽人马的帮助下,他石全还进不到襄平?那不可能啊,虽说乐进他们也承认,己方(兖州军)的探马有本事,但是在人家高句丽人马的帮衬之下,石全想进到襄平,那却还是没有问题的,这
个确实。所以说对于石全在襄平城头出现,他们只不过是刚开始的时候,惊讶了那么一下,因为至少今日,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而后他们是就觉得没什么了。毕竟这事儿怎么都是在他们之前预料之中,不过就是没想到,这今日石全,果然是出现了。而后,几人依旧是各自
带兵上了城头,还是甘宁张辽他们对上孙平杨易,或者说是他们对上他们俩,然后乐进自然是有石全对付,所以如今,这个组合就是这样儿的了。还别说,有个将领带兵对付,和没人带兵,那真就是不一样儿的。至少此时此刻,给乐进和兖州军士卒的感觉,其实还是比较大了。而辽东军士卒呢,至少跟着石全的这些人,自然也是有感觉,他们就知道,这有主将
带兵作战,和没有,那就是不同的。如果说之前有石全将军在的话,那不就好了吗?可惜啊,那个时候,他还没回来呢,不过这个时候,是没问题。至于说另一边儿的孙平杨易他们,自然也是看到了石全的表现,或者说他们无论如何,都是要注意一下的。结果事情的结果,
自然是让他们都满意的。两人心里也是觉得把其人给整回襄平来,那实在是太明智了,这可分担了自己俩多少的压力啊。可不是吗,城头上两个人带兵,和三个人,那分明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如果说石全他早就在城头的话,别的不敢说,但却一定是,是什么,就是
兖州军的伤亡,如今保证是比之前的要来得更多更大,就是这样儿。不过此时石全回来也不算晚,至少还没到第一场大雪,所以以兖州军那个作风,以他曹孟德那个性格,绝对是“不见黄河不死心”,所以还用说什么呢。此时乐进和甘宁张辽他们一样儿,都是没能上到襄平城头上去。而且还不得不承认什么呢,那就是本来石全本事就不比孙平杨易他们差,而士卒
更是愿意跟着他作战,因此,石全带兵的效果,自然是要高于孙平杨易他们的。再赶上乐进本事确实是不如甘宁张辽,所以从如今这个情况来看,他是要落后于他们上到城头了。其实一想,这个事儿也属正常,如果说之前那样儿,在没有石全来这儿的时候,那么自然,他
乐进比甘宁张辽他们优势大多了。可石全一上,乐进的优势就没有了。如果说他还有的,那就是因为他是兖州军将领,这个确实,不是甘宁他们所能比的,至于说其他的,那确实,都没有了。不过乐进这个是优势不假,但是人家石全也不是说就没优势啊。不还是那话吗,孙平杨易他们带兵,确实不是这样儿,可石全是,他带兵,那就是他的优势比孙平他们的明
显,所以哪怕乐进有优势,可人家这儿也有,所以也可以说他这个优势,对于甘宁他们来说,算是抵消了吧。毕竟甘宁他们和孙平他们那儿都没有,而乐进这儿和石全这儿,都有,所以……乐进是这么多时日,带兵,绝对第一次这么费劲上城头的。毕竟多了一个石全,和没有他,那分明就是两种情况,所以……而石全带兵守城,别看他都多久没回到襄平了,可
确实,这个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太大的问题,至少此时此刻,他带兵守城,那是没有什么生疏的。也可以说,他确实是和士卒配合挺好,或者更准确说,是士卒和他配合好,所以这个确实,是优势了。至于说甘宁张辽那儿,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以前,是没乐进轻松,毕竟
他们是要面对孙平杨易他们,而乐进是一个将领都不用对上。可如今却是不一样儿了,乐进依旧是要对上石全,所以拖慢了他进攻的脚步,所以这个如今的情况,确实是让乐进他们还有兖州军都觉得不怎么样儿。但是他们有什么办法吗?当然是没有了,所以是吧,这个就
是问题,看到辽东军变强,但兖州军却是没有,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可以说兖州军确实是没占什么优了,这个就不得不说,是乐进他们觉得不好的,如果说这个要之前就有的话,那么己方(兖州军)伤亡会更多。而城头的石全呢,他显然是对自己表现还算是满意。自认为这自己虽说是已经很久没在襄平这儿带着士卒守御城池了,但却也真是,这在自己看来,能
做到如此,还不生疏什么的,那就已经是不错了,挺好了。至于说孙平杨易他们,其实也都是如此想法,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对石全去说什么你表现不错,好什么的,甚至连搭理他,那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两人也就是在心里想着,这让公孙康给石全整回来,那
就对了,他要是不在这儿,这自己身上的压力,那不大了去了。而如今呢,你看看看看,这其人在城头带兵,这很明显,平时这个时候,那乐进都已经上来了,可如今呢,确实没上来啊,这不就说明问题了。而乐进他确实,是在心里暗骂,还是,他从自己这儿来说,是乐
于见到一个对手,可从己方这儿来说,他确实是不希望碰到石全。不过如今来看,那是说什么,做什么都没大用,就只有说带着士卒,勇往直前,争取早上城头。这如今因为有他石全在,所以还真是,自己可就未必能比他甘宁张辽还早上到城头了。事情还是没有出乎众人所料,这次绝对不是他乐进第一个上到城头的,却是张辽第一个上去了,然后甘宁虽说不是
紧随其后,可也不是说距离他很长时间。毕竟当孙平看到杨易都没守住的时候,他就有些大意了,结果甘宁自然是找准时机上来了。对他们来说,虽说今日石全的出现,算是有那么点儿意外,不过他乐进要是说连这点儿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那可真是,自己两人也是白高
看了他一眼,真的。至少此时此刻,乐进没上来,他们倒是没说就特别意外,如果说今日一战,他乐进都没上来的话,甘宁和张辽他们才会真就觉得意外呢。所以在他们看来,其实乐进上到城头,那不过就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所以甘宁张辽他们,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了。对他们来说,这个就不得不说。还别说,就在甘宁张辽他们被孙平杨易他们对上,双方交战的
时候,乐进是已经上来了,说起来,还真是非常不容易了。如果说真有那么简单的话,那就真是,不容易了。至少这个时候,他是上来了,没问题啊。而此时甘宁张辽他们,自然还没说被人家给逼退呢,确实,他可还没有那么逊啊。至少在乐进带兵上来的时候,甘宁他们确实还没有被逼退,如果说有的话,也不是这个时候,还早呢。而此时的乐进,虽说他没和
石全对上,但是石全却已经带着己方士卒,向他围攻了上去,不过他就是不敢和他距离太近而已。而乐进已经是看到了石全,他对其人冷笑一声,“哈,石全,真是好久不见啊!”乐进和他也算是打过交道,因此,不熟是不熟,可肯定是认识,所以这个时候,乐进是来了这
么一句,并且他眼里,是充满了讽刺。别人不知道,可乐进他还能不清楚吗?他石全家人被公孙康所制,所以自己是不得不去高句丽搬兵,可最后呢,没什么太大用,这如今石全又是回到了襄平。因此,这个就不得不说,还真是充满了讽刺啊,但是乐进还来不及说那么多
话,因此,他也就只能是这么和石全一说,不过那表情什么的,确实是都非常到位,因此,石全看了,他心里是非常不爽。可他也知道,自己在这儿,确实是不好表露出来什么,因此,也不过就是冷哼了一声,算是回答了乐进,“哼!乐进乐文谦,真是别来无恙啊!”既然乐进对自己都是那么个态度,这自己当然也是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了,就是如此。所以说石全还
能给他乐进什么好态度,所以就这么冷哼一声,还说了这么一句,其实就算是不错了。如果是其他人,石全未必就有什么反应,可能就直接无视了,这都不一定。或者说,这个其实不是什么没有可能的事儿,反而就是如此,就是这样儿了。但是乐进吗,确实,算是他这么
一个“老朋友”,所以也真是,是有了这么一个“待遇”吧就算是,因此,石全此时此刻,他还是有了一个回答,就算是非常给乐进面子了。要不然的话,真正了解他石全的人,那可都知道,其人很大可能,很大程度上,那都是没什么言语的,这个才是他石全的性格,他石
全的作风啊。不过这次倒是没有,那还真是,不容易了,要不然的话,可真就是不容易了吗。而此时,两人已经是各自带着士卒战上了,不过还是,石全距离乐进,那还是不近的,关键是他也不敢距离近了,就是这样儿。如果说石全武艺,还是那话,他哪怕就是二流,他都不会是这样儿,但是他那水平,就是个三流水准,所以还真是,你让他还能如何?这绝对
是不怎么样儿啊。乐进武艺哪怕不如甘宁张辽,这个不假,不管是马上还是步下,他都还未达到那个一流水准,但是怎么说呢,就说其人那步下武艺,就绝对不是他石全所能比的。因此,石全躲开他,那真是太对了,可以说乐进其人步下的武艺,比起他马上的武艺来,那
绝对是只高不低啊,这个是一点儿都没错。如果说乐进武艺没那么高的话,石全他可未必就不敢和他斗上一斗,好歹城头是有他们N多辽东军的人马呢,那可是比兖州军多了去了。对,城下的兖州军是多了去了,是城头的辽东军好几倍,可城头的辽东军士卒,也同样儿是
城头兖州军士卒的N多倍,这个差距更大,所以说……此时石全是对着己方士卒大喊道:“弟兄们,上啊,顶住,别让敌军上来,打退敌军,随我冲啊!”虽然此刻的石全,他还没说往后退,但是怎么说呢,他也没怎么往前进就是了。毕竟如今这个时候,他都认为,自己该躲开,躲那个乐进越远越好,不过就是没办法啊,这自己还真不能是往后后退半步,这个
就不是自己这个主将应该做的,要去做的,会去做的事儿,所以他是忍住了,他也知道,那不可能,不行啊。所以石全是心里骂娘,但嘴上却还是让己方士卒往前冲,就是这样儿,他也清楚,如果说自己是能一直这么顶住乐进带兵进攻的话,不忘后退半步,那么自己守住
城池,就绝对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是这样儿。而如今来看,虽说这个不容易,但是却绝对,有希望,甚至说,其实就是如此了,这个没错。(未完待续。)
第一六〇章 大雪来兖州撤退(三)
这个时候,可以说就属石全乐进这边儿斗得最为激烈了,主要是乐进比石全强那是不假,但是架不住人家有优势啊。所以说是不是,两人尽管说不是什么“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可这个时候,石全还真是,没能一下就奈何得了乐进,至于说对方,那是更不可能拿他石全怎么样了,就是这样儿。不过时辰久了,肯定是乐进被石全带兵逼退,就是这样儿,而不是
他把石全如何如何,还不是那样儿啊。而甘宁张辽他们,虽说此时此刻,他们确实,还不至于说就被城头的孙平杨易他们给逼退,但是久了的话,那也都是一样儿,没什么例外。孙平杨易他们带兵,确实,士卒配合程度,不如后来的石全,但是好歹他们两个本事绝对不比
石全低,所以是吧,也不至于说就逼退不了甘宁他们。主要还是那个,就是城头的辽东军士卒比城头的兖州军人马,那是多了太多了,所以也真是,就是这样儿。如果说什么时候城头的兖州军,一下就比辽东军多了,哪怕都差不多,那么此时此刻,也都不是这么个样儿了,
不是吗。乐进他此时是满头大汗,可以说在没有石全的时候,他还真是,没这样儿啊。可以说石全对上他之后,他绝对比之前支持的时辰短,这是必然的,不用多说了。所以石全带着城头的辽东军人马,是没费多大劲儿,就给乐进逼退了。而乐进下了城头,他是心里不爽啊,可却半点儿办法都没有,如果真有的话,那么也是没有这样儿了。可如今呢,确实是没
有办法啊。乐进下去了,本来他就算是没有石全来对上他的时候,那都是得比甘宁张辽他们早下去,早被逼退,没他们两人支持的时间长。所以就更别说是如今还多了个石全了,就是这样儿。如果说不是有石全的话,那么之前的乐进,他确实,是能支持时间更久,这个没
什么问题。至于说甘宁张辽他们,确实是见到了乐进被石全打退,但是他们也没什么想法,反而是觉得这个很正常。就是,毕竟也真是,之前没有石全的时候,他乐进都是要被逼退,而且没自己两人支持得久,可如今呢,有了石全的存在,他乐进自然就是比之前,支持还要
短,就是这样儿了。当然了,如果说是在甘宁张辽他们心里所想,他们自然是希望乐进能在城头支持得更久,可显然,这事儿可能吗?之前石全没在这儿的时候,那都得是乐进他得表现好,要不就是人家辽东军都不在状态的时候,他乐进才能支持更久。可如今呢,这石全都在呢,所以是不是,乐进更是不可能支持更久了,所以他下去了,在甘宁他们看来,是正
常的。而他要是没掉下去,那甘宁张辽他们才会觉得有点儿意外了。所以这个真是,他们都没觉得有什么的。而乐进就不用多说了,此时的甘宁张辽他们,还依旧是和孙平杨易他们所带着的辽东军士卒奋力战斗着,他们都是想着,怎么让对方吃亏什么的。不过这个情况,
还是人家辽东军想的没错,而到了兖州军那儿,就真是不怎么样儿了。所以甘宁和张辽,也都是无奈被逼退了。关键是之后石全也是马上就加入了他们,所以他们两人对上三个,那当然是要早下去。先是石全和孙平对甘宁,甘宁下去了,然后是石全孙平和杨易三个人对付张辽,试问张辽他还能挺住吗?之前的甘宁,面对两个人的带兵进攻,他都顶不住,所以就
更别说张辽他是面对三个人了。因此,就算是紧随其后吧,张辽是随后就落了下去。其实这个事儿,在他看来,那可真是,再正常不过了,或者说,其实就是如此,怎么想,最后其实都是自己要步他乐进和甘宁的后尘,那都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要不然的话,真有什么选择,自己可是,不要那样儿了,是吧。所以这个不得不承认,真就是这样儿要不然的话,都好了。
不过显然,如今这样儿,是吧。反正对于甘宁张辽,乃至于乐进,对他们来说,都是要尽自己的力,去带兵攻城,争取能在第一场大雪之前,破了襄平。不过如今来看,是真不太可能了,之前石全都没来的时候,他们都没感觉出太大的机会,这如今来看,好像更是不太可
能了。这不光是乐进的想法,就是甘宁和张辽,他们都是如此想法,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反正不光是什么情况,都是一个想法,就是想要早日破城,早日拿下襄平,就是这样儿,他们对于这个,都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儿的。乐进是兖州军的将领,不用多说,而甘宁张辽
他们依旧是如今给兖州军做事儿的,所以……有些事儿必须要承认,也是必须要说,那就是别管甘宁张辽他们是哪一方的,那都真的,不重要了,重要的都是,如今他们都在什么地方,在为谁做事儿,就是这样儿。所以他们哪怕是,归根结底来说,都是兖州军的敌对不假,可却一样儿,如今是要给兖州军做事儿,就是这么简单。如果说不是这样儿,那么倒是都好
了,可如今这都上了贼船,上了船是吧,所以,怎么说都是这个道理。至于说乐进,那就更不用说什么了,作为兖州军的将领,哪怕不是什么大将,可却深受曹操的器重,他自然更是受他曹孟德的喜爱,这个可是一点儿都没错。至少曹操就很清楚,他乐进绝对不是己方本
事最大的那个将领,但却绝对是自己用了非常得心应手的这么一个。而且忠心什么的,那都不用去考虑,并且本事还可以,以后有很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以曹操的眼光来看,他认为乐进是最适合带着己方人马攻城的那一个,就是这样儿。如果说你本事再大,可不适合
带兵攻城,那么曹操怎么都不会带兵去的,就是这样儿。但是乐进不同,至少曹操就认为,他不但是本事可以,而且是最为适合带兵攻城的,所以是舍他其谁啊。说起来吕布本事倒是真大,可他却绝对不适合带兵攻城,因为他是马上的将领,是飞将,而不是带兵攻城的将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你看看乐进,他就不同了,本事肯定不能和吕布比,但是却绝对适合带
兵攻城,所以曹操当然是知道自己要,是去该如何选择了。而对于今日的战事,可以说除了城头城下,他们几个带兵将领想法最多还有双方士卒,除此之外,那就是后面观战的曹操他们了。说起来曹操也真是没有想到,石全居然是出现在了襄平城头,而他和别人想法都不
同,至少曹操就认为,这个该是己方人马不好的时候了,石全一来,对己方真是,没什么好处,反而还一堆不好的地方,绝对是弊多利少。所以在他看来,其人不来,当然是比来了好啊。但是曹操有什么办法吗,没有,是一点儿都没有啊。如果有的话,那都好了,不是吗。但他没有不是,所以也只能是在后面干看着,城头石全对上了乐进,然后最后乐进是不敌辽
东军,最后被他们给打退了。所以也真是,这让曹操觉得,实在是太不好了,这难道真就是老天都不让己方在第一场大雪前,拿下襄平?如今他也只能是这么想了,可以说凭借曹操自己多年的经验来说,他很清楚,没个三五日,这辽东可能就要迎来第一场大雪了,所以己方确实,是真没辙啊。这个绝对是他们辽东军想要看到的,对他们有好处,而是己方不想要
看到的,对己方没什么好处的事儿。所以自己还能怎么说呢,就得是这么认为啊。如果老天真就是不让你成事什么的,那也确实,是半点儿办法都没有。因为那话是一点儿不错,所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在曹操看来,其实向来都是如此,从来都是这么回事儿。
所以哪怕曹操这个人,确实是一个非常乐观的,是个乐观主义者,但是他都难免会那么想,就是己方拿不下襄平城了,只能是打道回府,等明年开春,再说再战,就是这样儿。要不然的话,人家石全都回来了,还在城头上带兵抵御己方进攻,并且看着那么久了,他都没回来,
是不是和士卒配合什么的生疏了啊。结果哪有那么回事儿,至少人家和士卒配合的默契,绝对不是第一日带兵防御了,看着都是十几日磨练的,所以曹操真是,你说他还有多少多大的信心破城?至少说此时此刻,那是绝对没有多少了,这个真是,没错啊,就是这么回事儿。而他旁边儿的两大谋士,再加上那个夏侯惇夏侯渊他们那些个将领,其实都看得出来,这如
今的形势,那可是对己方没有什么好处。甚至可以说,最后的结果,那就是己方要完,是整不过人家,最后拿不下城池,在第一场大雪的时候,灰溜溜撤退了。但是如此,还有什么办法吗,自然是没有。如果说夏侯兄弟,他们自认为自己亲自带兵的话,是能比乐进稍微强
上那么点儿。但是和人家甘宁张辽他们相比的话,还是那话,他们自认为自己也是有所不如的。因此,对于他们这个组合,谁都是,没什么意见啊。而且看乐进和他们的配合,其实也都不错,所以还说什么呢。但是如今这个情况,谁都知道,己方确实,没辙啊,谁就能保
证,己方在第一场大雪前,能破了襄平,拿下襄平,是啊,谁都保证不了,而且如今战事,显然是对己方不利。之前石全没在城头的时候,己方就没占到什么太大便宜,而如今人家来了,可以说更是没什么了,所以是吧,这个就不得不承认,己方是……他们也看到了自己主公的表情,不管曹操,哪怕是再没表露出什么,但却真是,至少要承认什么呢,就是说其人
的那些手下,多多少少,都是能感觉得出来,自己主公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就算是没感觉的,也是多少能猜到点儿东西,毕竟是吧,认识那么多年了,你说到底是曹操不了解他们呢,还是说他们不了解自己主公,是吧。这个必须承认,就是这样儿,如果说他们这个时候,那
还不知道点儿什么的话,那可真是,就太扯了,他们也是白当了那么多年曹操手下了,可不是吗。所以说他们该知道的,那肯定是知道了,不会少什么。而程昱荀攸他们,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和自己主公多说什么,他们其实也很清楚,自己主公是有他自己打算的。反
正如今第一场大雪就要来了,不过是什么日子的问题,早来的话,己方早退,晚来的话,晚退,如此而已。至于你说什么,在这段期间,己方就能破了襄平?这个还真不是说自己两人没信心,实在是,难比登天啊。可不是吗,如果真有那么简单的话,或者说是如此容易的话,那一切就都好了,天下可能也早就和平了,不是吗?就是啊,这个天下的事情,是有难
易不假,可你总不能把困难的事情,想得那么容易,也不好去把容易的事情,想得那么困难吧。反正很多时候,你必须是要承认什么呢,那就是事情其实好像真就是这样儿,所以是吧……反正此时的程昱荀攸他们,可真是没什么太大信心,知道要是不出现什么大意外,没
什么奇迹的话,这己方是退定了,就是这样儿。而自己两人清楚,那么自己主公还能不知道,所以这个事儿,自己两人其实也真是,不好多说什么了。(未完待续。)
第一六一章 大雪来兖州撤退(四)
正如今第一场大雪就要来了,不过是什么日子的问题,早来的话,己方早退,晚来的话,晚退,如此而已。至于你说什么,在这段期间,己方就能破了襄平?这个还真不是说自己两人没信心,实在是,难比登天啊。可不是吗,如果真有那么简单的话,或者说是如此容易的话,那一切就都好了,天下可能也早就和平了,不是吗?就是啊,这个天下的事情,是有难
易不假,可你总不能把困难的事情,想得那么容易,也不好去把容易的事情,想得那么困难吧。反正很多时候,你必须是要承认什么呢,那就是事情其实好像真就是这样儿,所以是吧……反正此时的程昱荀攸他们,可真是没什么太大信心,知道要是不出现什么大意外,没
什么奇迹的话,这己方是退定了,就是这样儿。而自己两人清楚,那么自己主公还能不知道,所以这个事儿,自己两人其实也真是,不好多说什么了。
而此时的曹操,是非常少见的皱了下眉,不过却是马上便舒展开了,毕竟这个绝对不是他的习惯,可以说是非常少,少之又少,这个就没错了。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曹操/他是绝对不希望自己如此表情,被自己属下,还有那么多士卒见到。如果说那样儿的话,那可真是,本来他们就已经对己方没有多大多少的信心了,所以如果说再看到自己如此的话,那必然是
要更没有了,所以……曹操他其实几乎就是从来不在自己属下还有士卒面前皱眉什么的,因为他觉得是真没什么用啊。反而不光是没用,还要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因此,曹操那种人,他才不会去做那样儿的事儿。所以就算是真不经意间皱了下眉,他也是马上就舒
展开了,别说曹操根本就没那个习惯,就算是真有,他还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说什么,而不该做什么,不该说什么吗。这个必然了,好歹其人也不是第一日做这老大了,当这个主公那都多少年了,而虽说也不是没人注意到了自己主公的皱眉,但他们真是,没注
意什么,这个倒是真的,因为也是,没大用啊。而此时的甘宁张辽他们,已经是第二次上到了襄平城头,至于说乐进,他自然还是被石全给挡在了城下。还真别说,石全别看其人本事不大,但是和士卒的配合程度,真就比杨易还强,这个你是不服不行,哪怕就是孙平杨易他们,他们两人嘴上是绝对不会承认,但是心里也一样儿是如此认为,石全本事和他们,就
是个半斤八两的水平,可其人那和士卒的配合,还真就不是自己两人能比得上的。不过他们也自然是不认为自己俩其他方面就差到哪儿去,不过是和士卒配合程度不如石全罢了,而这个也真是没什么办法啊,本来也是,在己方这儿,就属他石全和士卒关系好,比自己两人,
那可真是强了太多,所以是别比这事儿。不过虽然如此,但是两人心里也是吃味着,要是没点儿“羡慕嫉妒恨”什么的,那都是假话。但是如今这个情况,他们却都知道,只要是对己方有利的,有好处的,那就一定是要去支持,所以他们两人有想法,也没表露出来什么,
反而还真是认为,让公孙康给石全整回来这个事儿,那做得实在是太对了,真的,太正确了!要说他们也觉得公孙康好像也没做到几件对的事儿,不过这个却绝对是算一个。而乐进他们这一次进攻和上一次,基本上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不管是所用的时间上,还是说兖州军士卒的伤亡上面,和上一次,真就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因此,由此可以看出来,这就和曹
操/他们所想的差不多,己方是真没什么好机会了,如果真是和他们所想一样儿,没几日之后,就来一场大雪的那话,那么他们绝对是要完,还是那话,就是兖州军不想撤退,那也是必须要撤退的,不退,能行吗?如果就单纯以寒冷来说,兖州军还能挺着,好歹是北方的
士卒,那不是盖的,也许他们在这个方面,是不如辽东军,但是总比江东军那南方的士卒强。就像如今这样儿,天气虽说还没严寒,但是却也很冷,不过兖州军不还是在顽强作战吗。至于说辽东军,那就更不用说了,而且人家也真是,确实是比兖州军的优势大啊,这个就是。这个时候甘宁和张辽他们,依旧是被孙平杨易给围上了。至于说石全,他还在抵挡着乐进的
疯狂进攻,乐进本事是不如甘宁张辽他们,而石全和士卒配合也好,因此,自然就是他要倒霉,而不会是甘宁和张辽了。当然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乐进还有点儿抱怨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真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毕竟,你说抱怨什么的,有用吗?所以,也真是……还是尽力去攻城吧,就比什么都强,比什么都好。如果说不这样儿的话,那么己方就真得早打道回
府了,可以说这个,基本上就是所有兖州军的人,都不想看到的。但是真到了那个时候,还有什么办法,是不是。因此这个绝对不是兖州军能决定得了的,至少说大雪什么时候来啊,早了,对他们不好,对人家好。晚了,那倒是对他们好了,而对辽东军不好了,就是这样儿
呗。此时乐进依旧是被石全逼着在城下,而上不去。不是他实力不行,实在是城头石全带兵,这个时候是逆天了,要不然的话,真就不是这样儿。哪怕多了个石全,但是却绝对不会说是乐进就上不去了。之前他都上去了吗,但是这个时候,还没上去,这个就不得不承认……
城头甘宁张辽他们,和孙平杨易所带着的辽东军人马,是打得激烈。就是城下的乐进,也是带着己方士卒,是要冲破石全对自己的封锁,争取早上去。他到了这个时候,确实已经不是说要和甘宁张辽他们比什么了,就是要早上去,争取让己方能占优,少伤亡点儿。至于说破了襄平,他也不是不清楚,那基本上就是没什么希望了,所以乐进也没太大的想法。反正
如果说以前,他一直都这么想,就是多少的问题,但是当他看到了石全之后,他就知道,己方也是没什么希望了。真不是乐进就对己方没什么信心,实在是因为他太清楚了。自己有信心,就算是再多,那有什么用吗?真就没什么用,如今重要的,当然不是自己,是军心啊,
所以只有己方的士卒,他们才是主力,毕竟不是靠自己去攻城,而是自己带着他们,他们才主要。所以己方士卒看到了石全回来后,要说他们就一点儿想法都没有,那自己都不相信,所以也真是,反正如果说自己是己方士卒的话,那都不知道有多少想法,因此,就更别说是
他们了。好歹乐进自认为自己也许还不能算是大将,但是却绝对,是吧,比士卒可强太多了,甚至就是不能比的。那么自己有这么想法,那己方士卒呢,是吧,不用多说了。因为这些,他还能对己方有多大的信心,主要是对己方士卒没有,而人家辽东军呢,反正乐进认为,这石全一回来,必然是给他们增加了不少信心,所以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对己方只能是越
来越不利啊,就是这样儿。如果说己方能,怎么说呢,比如说两位先生来个什么妙计奇策,那么破襄平,就不是问题。自己可不认为,就没什么谋士的辽东军,他们能识破两大谋士的计策。真是,他们要有那个本事的话,也不至于说就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吧,所以是吧,确实
是得承认,那就是这个……所以如今的情况,乐进甘宁张辽他们,其实对己方(兖州军)都不怎么乐观,所以说他们还有多少信心就认为己方(兖州军)能破了襄平?因此,哪怕他们依旧是努力,是尽力不假,但是说实话,是不是要承认,那就是大雪要真是马上来了,己方(兖州军)怎么都是,不退也退,只好是等明年春,再战,就是这样儿了,没其他的。最
后乐进终于是上去了,实在也是太不容易了。也对,容易的话,那就不是这样儿了,是不是,所以也确实,如果说真都那么简单的话,那都好了。而看到乐进他带兵上来后,石全是大喊了一声,直接就带着己方士卒杀奔向他。毕竟在石全看来,如今可还都是己方占着优,所以这么说,那都不是说自己怕他乐进,怕他们兖州军,而是他们要担心己方,不是吗?所
以别看石全他还是不敢太靠近乐进,生怕其人给他抓住,然后和他单挑,真那样儿的话,他自己不可能全身而退啊,最好,也许都是要受伤,所以说石全能去做那样儿的事儿吗。至少这个时候,此时此刻,那是不可能,绝对没有。如果说石全那么去做了,除非乐进他是包
子,要不然的话,就是他石全本事到家了。可显然,哪个都没有,所以你还想怎么样儿,因此,就只能是和之前一样儿了,石全让己方士卒去围攻乐进,他是在外面,虽说距离不算是特别远,但是肯定也不近,所以……而石全的喊话,听在乐进耳朵里,他就认为是其人对
他的一种挑衅,要不然的话,不会这样儿。但是你说乐进他也不好多说什么,本来他也不是那种话特别多的人是吧,所以这个时候,他也只是大喝了一声,然后带着己方兖州军士卒,是迎了上去,直接就对上了围上来的辽东士卒,对他来说,这个就是他此时必须要做的,自己还带着这么多人呢,所以是没有半点儿退缩,也不可能有啊。就这样儿,双方在城头上,
那是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石全是咬着牙,带着士卒对付乐进,他知道,这绝对是硬仗,可自己却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有的话,那都好了,乐进是不如甘宁张辽他们,但是自己对付其人,也没说就真占尽优势什么的。当然了,自己本事是和那孙平杨易他们都差不多少,
是半斤对八两,所以谁也别说谁,大哥别笑话二哥。但是也确实,自己和士卒的配合,己方士卒都给自己面子啊,自己所带的人马,那都是没说的。因此这么一看,那是绝对比孙平杨易他们强,时辰久了,看着都是强多了,不是吗。这真不是自己吹,更不是自己感觉良好,
而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不过石全也清楚,如今对上兖州军,自己对付乐进,最为主要的,还真就不是说怎么杀他们更多的人马,那都不是最为重要的。而最重要的,就是怎么给他们逼退,这就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毕竟第一场大雪到来的时候,只要是能守住城池,那就比什么都强了。而如今来看,己方距离最后的这点儿胜利,那是越来越近了,而兖州军
他们距离最后的退兵,也是,不远了。所以说这个更是对己方的好处,而不是对他们兖州军的好。不过怎么说呢,到底什么时候下那大雪,这个倒是谁都不知道,如果真都知道,那倒是好了。但是显然,这都没准,不过凭借自己的经验来看,估计就是这么几日了吧,也许
是三五日,也许是更长,这都不一定。当然了,就算说是更短,那也不是说就没有可能,是不是。但到底是哪一日,自己可真是不知道,不过也许有人知道,但是己方辽东军这儿,可真是没有啊,就是不清楚,他们兖州军,到底是有没有,有没有,石全是不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一六二章 大雪来兖州撤退(五)
对乐进来说,他自然是希望能抓到石全,然后己方就能占优。可如今来看,显然是不可能了,就和之前一样儿,自己估计没一会儿,就得被他们那么多的辽东军士卒给逼退了,这个没办法啊。如果说真是那么简单的话,就都好了,可显然,确实是没那么简单啊。而甘宁和张辽那边儿,自然也是战况激烈,虽说和乐进这边儿相比,他们那儿还差了那么一点儿,但
是也确实,没说就差很多就是了。不过那边儿算是孙平杨易他们联合起来,带着士卒对付甘宁和张辽和兖州军士卒。所以自然他们是人多势众,比石全这边儿气势要大不少,毕竟他那边儿就他老哥儿一个,带着的人马也不如人家那么多,这个自然。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
的是,乐进又要给逼退了,他还是没能顶得住辽东军的疯狂防御。他都不得不承认,在石全的带领下,这些辽东军士卒就算是没都疯,可也都差不多少了。所以也真是,己方士卒虽然战力比他们强不假,但是却还没他们那么疯狂,所以这当然还是他们占优,而不是己方啊。
因此,这么下去的话,己方上哪破襄平去?乐进的结果自然还是被逼退了,或者说是被城头辽东军士卒给打退了,就是这样儿。算是所有人都预料之中的吧,毕竟如今有了石全,还都是这么个情况,那么他这么早下去,其实都没什么意外的了。而随后,甘宁张辽他们,也都和乐进一样儿,都下来了。不过这个时候,乐进他倒是早上了云梯,这个当然,他不光是
速度快,这甘宁他们下来的时候,距离他下来,也都是有一会儿了,所以自然是如此。当石全看到乐进下去了,之后孙平杨易他们也逼退了甘宁他们,他心里是很满意的。毕竟他也知道,要不就是襄平确实是平安无事,自己和自己家人,也都能好。要不就是襄平城破,也
许,对,就是也许,自己和家人可能逃出生天。但是不管是哪个吧,其实都有个前提,那就是他公孙康别对自己家人动手,毕竟如今自己家人,还都是被他所制,因此,自己怎么都得是注意啊,不注意,那能行吗?是,绝对不是石全不想有什么动作,实在也确实,是他不
敢啊,他投鼠忌器,这都没办法的事儿。要说公孙康是了解他,所以一下就抓住了他的脉门,这个没办法,软肋啊。真是,如果说石全没这个软肋,那么可以说公孙康他们,绝对是拿他没一点儿办法。所以到时候石全真不能被他们所用的话,那么也许公孙康就该灭了他了。当然石全未必就能被公孙康咔嚓,毕竟他也不傻,又不是不知道,自己还能跑。尤其是他要
是没什么牵挂的话,所以是吧……因此,其实石全他也是有点儿后悔,要是自己早给自己家人弄出襄平的话,那不是挺好的吗?是,当初这个事儿,也不容易啊,但是怎么说呢,如果真要是那么容易的话,也不是那么说的。至少你说襄平城,石全自己出去,那是没问题,
毕竟他是辽东军为数不多的几个将领,都没问题。但是他家人要出去,哪怕是比现在容易不假,可终究还是不容易的。毕竟当初襄平城是早已城门紧闭,除了公孙康他们几个,其他人,可都是禁止出入,所以……石全他就算是有办法,也未必就能成,反正靠着他一个人的话,这个事儿也确实。如果说有兖州军帮助什么的,也许是没太大问题,可就只是他一个人
的话,那倒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毕竟石全他再是辽东的将领,可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他是有心腹,还看守城门,可一个两个,能顶什么大用?要是个当官的,那倒是好说,可显然,那却不是。所以对石全来说,自然也都是没什么大用了。所以当初,能给他报个信儿,其实也真是,就不错了。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的话,那可真是,就更没什么大用了。当然了,不管
大人物,还是说小人物,也许在最有用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那小人物一下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大人物未必就真有什么用,至少对你来说,未必就有什么。不过不管是什么,只有对你有用的,那才是真正有用的人物,所以不管是大小,那其实都无所谓,关键是能起
到作用,如此……这一次终于是乐进先上去了,当然了,他之前也是比甘宁他们先下城的,所以这个他上去,其实也没什么。毕竟你不能指望着石全带兵就一直都是那个状态,要真是那样儿的话,那都好了,不是吗。可显然,没那样儿啊,所以是不是,这个就不得不说……
不过哪怕他乐进是比甘宁张辽他们先上到城头了不假,可石全他也是马上就迎了上去,虽说不会有孙平杨易他们帮忙,可他一个人,还有城头这么多的辽东军士卒,对付乐进,还真是够了。都真是,不需要孙平杨易他们,再说了,除非是有必要,要不然的话,石全肯定也是不会让孙平他们帮自己。不过说孙平他们的话,在打退了甘宁他们的话,如果说石全还没
逼退乐进,那么他们是一定会过去的。就像石全在逼退了乐进之后,他就对去帮孙平,然后又和其人一起,帮了杨易,所以就是这样儿。他石全都能做到如此,那么孙平杨易,他们自然也不会说就做不到什么的。当然,必须要说明什么呢,那就是他们是“兄弟阋墙,外御
其侮”,如此。说起来他们不管和石全关系如何,那再这么说,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至于说和兖州军,那是敌对,毕竟兖州军要灭了他们。哪怕是石全,其人不说就不想灭了自己俩,但是在有外敌的情况下,自然是他们一起对付外人了,这个必然是没错的,就是这样儿。
如果说都没有兖州军在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的孙平杨易和石全,他们必然是要内讧。毕竟他们两人和公孙康给石全家人都软禁了,说起来石全要真一点儿都不报复他们的话,那就不是他的性格了。而且还得说,基本上只要兖州军不来进攻,他们不在这儿,那么公孙康也没什么理由再去软禁石全家人了,而且软禁也没什么大用了。当然你要非说公孙康怕石全如何,
还得接着去软禁他们,那就没什么说的了。其实怎么说呢,就是那个时候,基本上想要真禁着石全家人如何如何,都未必能成了,毕竟城门什么的都大开,哪怕就是公孙康依旧是让士卒严守着石全家人,可石全基本上他就可能把自己家人给整出去襄平城了。你说城门紧闭,
那么他把自己家人整出去,那确实是费劲,但是城门都大开了,那么再出去,真就没什么问题了,那真是。如果说没什么可能的话,到时候石全他不会那么做,但是如果石全认为机会很大的话,那么他是一定要去做的,也必须要做的,毕竟他可不想,让自己家人受到公孙康的软禁,这个是根本的。至于说公孙康挟制石全什么的,那事儿哪有他的家人重要,至少
石全就很清楚自己想法,宁可让公孙康挟制自己,也不想让自己家人处在风口浪尖上,那自己根本就做得不对啊。所以说是吧,石全他还是比较知道公孙康,也更知道自己,所以还用多说什么。此时乐进是硬挺着,是真他没被逼退的时候,甘宁和张辽他们是又一次上来了,对他们来说,这个可真是,不得不说,确实是不容易。是乐进支持不容易,甘宁张辽他们上
来,也是不容易。怎么说呢,就是乐进能支持,靠着他的本事,石全是带着辽东军士卒占优不假,但怎么说,那都是他不敢上前,乐进还非要找他,虽说是被无数的辽东军士卒给围住,但是怎么说,他都是给石全非常多的压力了,这个必然。而石全虽说表现不错,可终究
和乐进本事有所差距,哪怕城头辽东军人马多于城头的兖州军,但是这个时候,却还没逼退乐进,这个就不得不说,乐进其实也是奋起了。要不然的话,就凭之前那样儿,怎么说,在甘宁张辽他们上来的时候,他都是会被石全给逼退的,所以这个是吧……而如今这个情况,
不过乐进也是没支持多久,还是被打退了,他也不可能不这样儿。毕竟石全为了守城,主要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他的家人,也真是拼了。说起来他是比孙平杨易他们更有理由,和兖州军一拼,所以是不是,这个必须要说什么,那就是石全和孙平杨易他们,还真是有很大的不同。至少他就很清楚,孙平杨易他们,就算是投靠了兖州军,哪怕是立功了,也未必就真
的,他们能受到曹操多大的重用。当然了,石全也不认为,自己投靠了兖州军,他曹孟德能给自己什么重用。但是怎么说呢,这至少他就认为,怎么说自己都比孙平杨易,他们要强。这个当然不是说自己本事就比他们强,三人其实就真是半斤八两,这个是确确实实的。不过
好歹自己是和兖州军打交道很久了吧,可比孙平杨易他们有经验得多,所以是不是,自己比他们要强,是比他们更有这个机会,大机会。而孙平杨易他们,还有什么?至少曹操还有兖州军的众人,对他们的了解,那真是,绝对不如对自己了解得多,所以是不是,这个是很
大的问题啊。如果说孙平杨易他们本事比自己大,那么自己也真是,就不敢想太多了。但是有这个事儿吗,答案当然是没有,所以说自己怕他们什么,自己真是,反正在兖州军这个方面,那可真是,自己都没有什么顾虑啊。所以说,是不是,这个必须要承认,就是自己的优势了。如果说自己的家人,是如今自己的劣势,让自己没什么优势了的话,那么自己之前
和兖州军他们的接触,那却绝对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儿,反而还是好事儿,确实是好处更多。对他们来说,这个就必须承认,承认什么呢,那就是如果说曹操真想杀了辽东军的将领,那么绝对是更想杀孙平杨易他们,而不是自己。反正相比之下,自己活着的机会更多,就是这
样儿。不要问石全为什么就这么认为,应该说,他还能不这么认为吗?毕竟孙平杨易和他,那可真是不一样儿,至少不像石全这样儿,对家人如此。所以说,石全都认为,孙平杨易他们,既然是没有这么个弱点,那么对于上位者来说,其实就是不怎么好控制的。你说一个当
老大的,他绝对是不怕你做点儿坏事儿,品行恶劣,这个绝对不是最重要的。他看重的是,你能给他带来多少的利益,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而其他方面,反而还会让他对你放心了,也许就认为你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儿,对他产生不了什么威胁,所以这个说起来,也许还是好事儿了。但是你还得承认的是,当老大的,都有自己的那一本东西,所以你要真是,就超过了
他的底线,那么不管你如何,最后可能都要被灭,就是这样儿。石全不认为自己就看得怎么透彻,可也确实,至少他就认为,怎么说呢,绝对,自己和兖州军的接触,那是好事儿。而孙平杨易他们,就没自己这个优势,所以自己也没什么太多太大的担心。只有自己家人,
那才是自己最为担心的,所以是吧,如今他肯定是要好好守城,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他其实都是要这么去做,如此去做,要不然的话,这自己家人……(未完待续。)
第一六三章 大雪来兖州撤退(六)
所以对石全来说,自然是自己家人最重要了,这个绝对没错。而为了家人,他怎么都得对乐进尽力,要不然的话,谁知道公孙康要如何对付自己家人。是,石全很清楚,在自己没在襄平的时候,他公孙康也许是不会去做什么,毕竟做了,其实自己也看不到,那就没什么好效果,或者准确说,那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大用。但是如今这自己都已经回襄平来了,那么自
己可都保证不了,他公孙康到底会不会真就去做点儿什么,毕竟他公孙康的那个性格是吧,自己也不是不清楚,怎么都是认识十几年了,所以……而此时乐进他是被逼退了,也没办法,而甘宁张辽他们自然是没有,毕竟他们才上来,还没说太久。而且两人也真是,他们可比乐
进实力强,而孙平杨易他们带兵,是不如石全的,因此是不是,必须要说,他们可没那么容易逼退甘宁张辽他们。不过因为石全已经腾出手来了,所以是吧,他此时已经去了孙平那儿,和他一起带兵对上了甘宁。至于说他这边儿的乐进,毕竟还在城下,并且是有他们辽东
军的士卒在这儿守着,因此,石全认为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如果说乐进真有那么大本事的话,那么都好了,可实际上,还不是没有吗。而甘宁和张辽,张辽是没什么说的,毕竟他所面对的,无非就是杨易一个人,还和他有距离,不过就是城头辽东军的人马多而已,这样儿。但是甘宁就不同了,是,孙平石全他们,也都不敢靠近他,这个不假,但终究是两个人对付
他一个,这个也是一点儿都不错,所以是吧,必须要承认的是,他这个时候的情况,那就不如张辽了,要不然就只有孙平一个人对付他的话,那倒是可以,不过再加上个石全,他是必然要比张辽支持的时间短,要早下去了,这都没办法的事儿。而甘宁对此,虽说是他不想
要的,可他也真是没有办法啊,都无奈了。而且还不得不说,也真是,这个如果他有选择的话,他才不想面对两个人呢。是,甘宁从来不怕什么,但还是那话,麻烦的话,有几个人希望越多越好的呢,至少甘宁,他肯定不是。他也是期望麻烦,还是越少越好的,就是如此。
确实,这个很正常,如果说他希望麻烦越来越多的话,那倒是有点儿问题了。其实甘宁肯定不怕麻烦什么的,必然,因为那多少,都无所谓了,但是少了点儿的话,毕竟是好事儿,是好处更多啊,如此。而张辽此时心里也是想着,甘宁其实也算是比较倒霉的,因为明明石全距离自己最近,可他非要去帮孙平对付甘宁,这个就是越过了杨易和自己了,也不知道他
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要说石全和孙平关系好?那不笑话吗,或者说和杨易关系,就没有和孙平关系好?这事儿张辽他都认为是笑话,因为他还不知道吗,石全和他们的关系,真就是不怎么样儿,和他们的关系可都不好,所以哪里谈得上好?张辽都清楚的事儿,那自然都不
是什么秘密了,所以兖州军所有将领,他们谁不知道呢,当然甘宁也清楚。说石全和孙平杨易他们关系好?那纯扯,真就没那事儿。至于说他去帮孙平,而不是杨易,那么就得是去问问他了,而且还得说什么呢,就是逼退了甘宁之后,石全一样儿是要和孙平一起帮杨易的,这个必然,所以是吧,就是这样儿,张辽也是想到了。而他想的这些,显然甘宁也想到了这
个,就是乐进他是真没多想什么,他所想的,就只是怎么赶紧再上去,就是这样儿。因为他也看到了,石全是没在这儿对付自己,所以自己还不得抓紧这个时机吗?但是他也看出来了,这个辽东军的士卒凶猛啊,这个是真不得不承认,要不这样儿就好了。为什么不是己方士卒比他们猛,而是他们比己方的人马猛呢,这个……是,己方的士卒战力,比他们强,但
是这个凶猛程度,这个时候却还是要差点儿,这个怎么说。毕竟虽说今日,真是,辽东军士卒还没疯,可也是差不多少了,乐进认为,是他们受到了石全影响,这个也难怪。如果自己是他们辽东军人马的话,最后可能也是那样儿吧,很正常了。结果甘宁是被孙平石全他们
联合给逼退了,之后孙平加上石全,是一起对上了张辽,他们两个加上杨易,所以就算是张辽,他自然也不是他们三人加上n多辽东军士卒的对手,所以真是,张辽也只能是遗憾撤退,没有其他的。要说这样儿,确实是没办法,如果说他能顶得住,那么甘宁也不会被逼
退了,不是吗。所以说张辽对上三个人,他哪里能顶得住,哪怕是三个三流将领,但是这个也不能小觑了啊。最后,还是三人上了城头三次,也是被逼退了三次,曹操是无奈让士卒鸣金收兵了。对他来说,这个石全,确实是属于自己意料之外的吧,这个确实,是他没预料到的,至少今日来说,确实是这样儿。至于说以后呢,那什么样儿,谁知道了。反正眼看这
第一场大雪,肯定就是快来了,所以己方到时候,是不是,这个到时候,就得退去了。这个时候乐进他们都带兵回来,而曹操一招手,所有人是都跟着他回了兖州军大营。在曹操的中军大帐中,他对所有人说道:“各位,今日的战事,确实是有出乎我们所料的地方,比如
说石全,就是咱们意料之外啊!”曹操第一个,他上来就说石全,这个就不得不说,他是说给乐进,也是说给自己手底下所有人听的,自然也都包括了甘宁和张辽他们,都一样儿。至于说手下人都如何想法,这个曹操是决定不了,他也没说就一定要改变他们的想法什么的。
可却不得不说,就是曹操坚定认为,自己有的话,那是一定要说的。这个襄平城头出现了石全,别说是他们都预料不到,就是自己,还不都是一样儿。结果乐进对上人家,他是没那么轻松,这个自然而然,是很正常的。曹操在后面观战,他自然是都看到了,如果说乐进真有那么大本事的话,那什么都好了,可显然,没那么容易啊。而且还得说,这个就是,哪怕
是换成甘宁张辽他们,是,他们要比乐进强,这点曹操是不怀疑,但是怎么说呢,他却绝对不认为,最后他们还能和乐进不同。反正在曹操/他看来,就是甘宁和张辽,也就是在城头比乐进支持时辰长那么点儿而已,最后,还是要被石全带兵给逼退,这个是必然的,如此。
当然了,如果说他们本事都特别大,比如说有吕布那个本事,那倒是都好了,也许这襄平城,可能早就破了,可如今这前提,还不是说没有人家那么大本事吗,所以是不是,就吕布的话,其实他带着他们自己一方的士卒,是没问题,但是要换成是其他人马呢,那肯定,还是不能和他们并州军相比不是。所以如今的甘宁张辽他们呢,其实这个也是,毕竟兖州军不
是他们自己一方的士卒啊。所以要是换成凉州军和江东军,那么一切就都没有什么问题了,是吧。不过这个是做梦,显然,还没这样儿。如果说甘宁张辽他们都是兖州军的将领,那倒是好了,可终究不是,所以……而听了曹操的话,可以说不光是他手底下的人,就是甘宁张辽,他们也不是不明白他那意思。其实怎么说呢,至少他们就很清楚,如今石全回来时候,
想要那么轻松破了襄平,基本上就不要想了。是,石全是个三流将领不假,可要是那么去看问题的话,是注定要吃亏的。至少石全带着辽东军人马守城,那就一点儿问题没有,所以确实是要承认,如果说没有石全,那么肯定,兖州军是比如今要轻松,可就因为有了石全,
所以这个变数,就存在了,想破襄平,太不容易了。但是曹操也不能去说,如今就基本上是破不了人家城池,这话,他当主公的,真是不能那么去说。不过,至少就得承认曹操虽然他确实是没去说什么,但是却没几个人不知道自己主公(曹操)的意思,所以这个,那都不
用去多说了。之后曹操也不和他们说这个话题了,反正对于石全的出现,在襄平城头上,他说得清楚,这个事儿属于谁都想不到的。对,你能想到石全会出现,可却想不到他居然是今日出现在了城头上,所以这个……最后曹操则是勉励了一下大家,那意思无非就是再接再厉,还是争取早日拿下襄平,如此。可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自己主公(曹操)说这话的时候
还真是,没什么太足的底气啊。如果说不是这样儿的话,那是没有问题,可显然所有人都听出来了。因此,他们更是没什么信心了,必须要承认,就是本来这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是没什么信心,毕竟看着这大雪就要来,而石全也出现在了城头,这难道还不是预示着,己方
(兖州军)这是要完的前兆?就是第一场大雪来的时候,这己方就要撤退了,虽说是,心有不甘,可最后还有其他办法吗。没人会认为,就这么两日,己方就能破得了襄平了,还是那话,真要是那么容易的话,那都好了。不管怎么说,如果能破的话,可能早就破了吧。
之后曹操一挥手,就让众人都离开了,反正是该说的,都说完了,因此,也没什么必要留下他们。说起来他也清楚,自己的意思,他们不可能不明白。所以说自己都没什么大信心了,那么他们一样儿,更是没有。可自己没办法啊,如果真有信心,那好了,不过是没有,所以是吧,这个你还是要承认,到底还有什么,能让自己有信心?反正曹操是找不到了,不得
不承认,自己是没有啊。很多时候,曹操也想,把有些事儿,都往好的方面想,可自己是那么做了,不过结果呢,往往都是和自己所想不同。是,曹操绝对不是个悲观的人,他是很乐观的,所以这就不得不说,确实还算不错。但是能让他如今这么去想,还没什么信心的事
儿,那就可见如今这个情况,他也没认为己方是能破了襄平,所以曹操才有那样儿的想法,要不然的话,真就不是这样儿了。而所有人都离开了,程昱荀攸他们也没例外。曹操没特意留他们,而他们也更是,没什么要在自己主公这儿说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两人要说的东
西,自己主公还能不知道,能不清楚?所以两人也不用说就多此一举,还不如是好好研究一下天象什么的,看看到底什么时候,辽东这边儿会迎来第一场大雪,就是襄平这儿。虽说自己两人都认为是快了,这个不假,可到底是哪天呢,这个就谁都不知道了,所以还不如是
好好研究这个,不挺好吗。所以他们也是早回去了,这个必然,而那个事儿,也是如今相当
重要的事儿了,这个必然。至于说其他的,那除非是自己主公找自己两人,或者说直接留下自己两人,那都没有办法了。要不然的话,真就不至于说自己两人非要找自己主公去说什么,是吧,所以如果不是这样儿,那么两人也是乐于赶紧回自己大帐,然后好好研究一下天
象,那就比什么都好。或者两人可以一起研究一下,哪怕两人其实都不是擅长这个,但是毕竟是两个人的力量,那是要超过一个人的,这个是没错了。(未完待续。)
第一六四章 大雪来兖州撤退(七)
所以最后是程昱和荀攸他们两人一起离开了,因为他们要一起去研究下,这大雪的问题。虽说还是那话,他们两人真都不擅长这个,那是一点儿不错,但是怎么说,他们也不是就一点儿都不了解好吧,所以……两人一同回去了,而荀攸他也是跟着程昱回了他的大帐,毕竟他们要好好研究下,到底什么时候,这场大雪要来,就是这样儿。确实,还是那话,他们如
果就一个人却想的话,那真是,不太容易,可两个人加在一起,加起来的话,那自然是比一个人强多了,不是吗?就是这回事儿,就说这个时候程昱和荀攸已经是在他的大帐中商讨开了,凭他们的经验来看,这大雪就在这几日了,但是具体是哪一日,那谁知道了。不过怎
么说呢,看看天象,其实还是能看出一点儿端倪来的。是,他们俩都没太深研究过这个,可不代表两人就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对吧,所以这个,是不是,就得是承认,真就是这样儿了,最后两人研究的结果是,三日内,大雪必来,但不会是明日,那么不是后日的话,就
是大后日,这样儿。所以等到了明日,一定要告诉自己主公,做好准备。这个准备,那当然就是撤退了,这样儿。他们可真是没认为,这如今就能破得了人家襄平城,三日,可能吗?三十日,那倒是没准,可三日,两人认为是没那个奇迹了。当然也不是说就真一点儿机会什么的都没有,但是那希望可真是,实在是太过渺茫了,是吧。至少在程昱他们看来,是真没
把希望寄托在那儿渺茫的奇迹上,可以说他们感觉,与其去想那个,那不如说是去那什么呢,就是多想想办法,有什么好的计策,能破了襄平,那不是比什么都好了。可显然都是,这攻城,其实也真是没那么好的计策。要不然的话,不都是轻松了?但是有那么轻松吗,显
然是没有。反正如今就争取是这么几日,尽力就好,这也是此时程昱他们的想法,毕竟己方的希望渺茫,那么也就是像老百姓所说的那样儿,是“尽人事,听天命”,其实一想,还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其实这个事儿,你仔细一想,还就是如此,如果说能那么简单就好了,
但是不简单,至少想破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啊。是,这个他们都知道,也清楚,可真正要怎么去做,能做到,做好,这个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不是吗?很多时候,你是得承认,哪怕就是程昱荀攸他们这样儿的,天下顶级谋士,也照样儿是有玩不转的时候,比如说是这个时候,那不就是吗。真的,如果他们真那么容易解决什么的话,那么无敌全能的
话,那就不是顶级谋士了,都成神了,不是吗?所以不得不说,很多时候,什么叫,人终于还是个人,不是神,再厉害,基本上都是会有无奈的时候,这不是很正常吗,所以也真是。就像如今的程昱荀攸他们,其实就是这样儿,而两人对此,那也是没什么办法,还得是承认,
这个不好办啊。要说你看襄平城,没来的时候,虽说己方是没轻视什么,但是却绝对不是说如临大敌什么的,特别重视。可如今来看,己方的想法,其实是有那么点儿问题的。当然了,当初就算是再重视,估计也还是,想不到那么周密。毕竟不得不承认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己方这还真是,如果说是没看到在襄平这儿的战事,有几个能想到,这己方在这儿,每日
居然都损失那么多人马?是己方所有战事中,每日所损失最多的啊。至少己方的人,可都是没能想到。是啊,你说这事儿,是几个人能想得到?至少兖州军他们,就真是没人想得到了。一日后的早上,程昱和荀攸两人是一起去找了自己主公,曹操一看两人到了,就知道他们是有事儿找自己啊,要不然也不会是他们两个一起来了。所以让他们坐下后,他就直接问
道:“这个,不知仲德和公达一起过来,是否有何要事?”程昱他们闻言一笑,最后还是程昱先说道:“主公,昨日我和公达一起……”程昱他当然是没什么隐瞒,直接就把自己和荀攸所研究出来的东西,都对自己主公说了一遍。对他来说,本来这今日和荀攸来,就是为
了和自己主公说这个事儿的,所以还能有什么隐瞒的呢?这是真的,必须要承认,就是这样儿。而曹操一听,他是点了点头,他心里也清楚,别看程昱他们确实,是不擅长这个,可必须要承认的是,他们两人要是研究说后日或者说大后日要大雪,那么就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可以说曹操是非常不想听到这个的,可他又是有那么点儿,是想知道。这个也不能说就是很矛盾,他不想听到,当然是有原因,就是只要大雪来,己方就要撤退,就得撤退,没什么说的。所以曹操是不怕失败,那胜败乃兵家常事,他根本就不可能输不起什么的,再说了,他真是,都习惯了。可不得不承认什么呢,那就是必须要说,他真是,不想那么憋屈啊,这
个,那也是实实在在的了。如果说己方就因为一场大雪,就不得不退的话,那他真是,感到非常憋屈,这个是一定的。所以最后是不是要说,他是真心不想听到。至于说最后他有那么一点儿点儿,是想听,这个就是必须要承认,曹操接受现实啊,他也知道,自己早知道,
早做点儿准备,真就是早好,所以说是吧,这里面也有那么点儿好处在其中。总是比当日知道了之后,再去准备什么的时候,要强一点儿,不是吗?所以曹操当然是没认为他们所说的没用什么的,当然是认为有用了,所以……最后三人说了几句,之后程昱和荀攸两人就告
辞了。而他们走了之后,曹操就做出了他自己的安排,当然他可没对士卒说什么撤退的事儿。毕竟这个时候,他是不能表露出半点儿这个意思来。要不然的话,他也清楚,基本上,就是要动摇军心了。可不是吗,你说你当主公,当老大的,怎么都是要给己方士卒点儿信心。哪怕都没这样儿,至少你不能让他们觉得你是没什么信心,对吧,所以曹操很清楚,什么该
做该说,而什么不该去做,不该去说,这个确实,他自然都是知道的,没错。所以曹操是让士卒准备了,但是却绝对没让他们感觉出来什么发,反而是觉得自己主公的吩咐,好像是挺对的,就得是这样儿。只有真正了解曹操的士卒,只有那些头脑不错的,才真正知道,自
己主公这绝对是要撤退了。不过谁都不敢多说什么,因为知道这个的,头脑不会差,所以还能不知道自己主公是什么性格吗?因此,真要是让自己主公知道了,是自己传出去的,那么后果,可真就是不堪设想啊,就说兖州军中,有几个不怕曹操的,好像还真没几个。如果你说他们是怕哪个将军,那么总有人,是不怕。但是要说到是曹操的话,真没几个就真不怕
的。毕竟聪明人都知道,你得罪了一个将军,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事儿,只要不是往死里得罪,就一定没太大事儿。可自己主公就不一样儿,只要你敢得罪他,那么基本上,你是逃不过一个死了,就是这样儿。如果说得罪将军,自己还是能有活路的话,那么得罪自己主公,基本上是别想好就对了。所以兖州军的那些明白的士卒敢去做什么?说什么吗?借他们几个
胆,他们都不敢去说啊,就是这样儿。所以兖州军士卒,他们大多都不懂,不知道什么,但是极其少数的人,也不是说就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不过他们都不会说,不敢说,也不能去说而已。还得承认的是,他们按照自己主公去做了,也就是那些个将领,知道自己主公的
意思,绝大多数的士卒,还是不知道。其实曹操对于这样儿的事儿,他是非常看重的,就说在演义里,他那鸡肋鸡肋的事儿,让杨修说是主公要撤兵,结果夏侯惇就让士卒去收拾了。这夏侯惇,曹操怎么都不会把他给怎么样儿,可杨修就真倒霉了,最后还不是被他给咔嚓了。
说实话,以前杨修也不是说就没得罪过曹操,但是曹操从来都没有说把他怎么样儿。不是曹操这个人有胸襟,又大度什么的,那绝对不是。只能说,杨修哪怕他是犯了曹操的忌讳,得罪了自己主公好几次,但是曹操其实心里也是惜才,至少他知道,杨修绝对是个人才,就是真没怎么把头脑放到正地方。可不是吗,耍起小聪明来,在演义里,杨修还真是多,可说
到给兖州军给曹操出个什么妙计奇策之类的,就从来都没他,所以曹操对他要是满意,那才怪了。不过哪怕之前出了那么多事儿,但是一件事儿都没触动到他底线,哪怕都加在一起,曹操也没说找个借口,就给杨修杀了什么的,从来没有。不过鸡肋事件出了之后,曹操/他
是彻底爆发了,这个就不得不说,是杨修终于触动到了他的底线,就是这个动摇了军心。可以说曹操本来就是兵败,他心情能好?而这个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平时出主意的时候,没他出来,这耍小聪明什么的,一来一来的,这个就不得不说,是真让他生气,所以杨修除
了死之外,也没什么别的结果了。杨修的死,你说他冤,好像是有,因为本来吗,是说了实话,结果最后死了。但是你说他活该,其实也对,就是曹操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你要说他杨修不知道,那纯扯,但是他明明知道,可以说还很清楚,但是还那么去撩拨自己主公,说实话,他不死,那估计都没天理了。而且曹操没给他机会吗,给了,之前不都是吗。如果说
他杨修是什么本事都没有,估计都不知道要死多少次了,可曹操看他有那么点儿才华,而且还有他父亲杨彪的面子,曹操确实,之前都没拿他如何。可最后,他也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因为曹操也算是看出来了,如果就让他杨修那么下去的话,对自己,对己方,可真是没什么
好处。好事儿都找不到他,就这样儿的事儿,都有他,所以是吧,他也该死了。至少这个事儿,可以这么去看,现在,杨修是没什么过失,但是这个事儿不能这么看,因为以后的话,就真不知道了,会不会有什么事儿,就真毁在他杨修的手里了。所以曹操只能是杀了他,没
办法,至少杀了他杨修,是好处更多,所以为什么不那么做呢。这就是曹操,如此,还有谁敢得罪他,是吧,哪怕就是兖州军士卒,也真没人敢。哪怕这个时空,还没杨修的事儿,可要说聪明的士卒不了解曹操,那都是假话了。至少他们就知道,就清楚,自己主公到底如何。你要说是有人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什么的,那是都有,是很多,但却绝对不会是所
有人啊。这个时候很多将领,都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了,但是他们什么都不能说,毕竟他们多少是能看得出来,大雪要来,而自己主公那意思,自然是要为撤退做充足准备了,毕竟这么多人呢,是吧。其实一想,这个事儿也正常,如果说自己主公真是对此什么动作都没有
了,那才是奇了怪了,所以说是吧,就是这样儿。所以如今真来看,都是很正常的,至少看情况,确实,都是如此,这都符合自己主公的那个作风了,如此……(未完待续。)
第一六五章 大雪来兖州撤退(完)
第一场大雪终于是来了,在曹操/他们的所料之中,还真不是明日,也不是后日,而是大后日。所以兖州军又是进攻了襄平两次,直到第三日,他们却是不得不撤退了。真是,这事儿你不退,还能怎么样儿?你必须得承认,真要是雪战的话,只能是己方更吃亏,就是这样儿。就说之前没大雪的时候,己方都损失多少人马了?是不是,所以这个还不是问题吗,这
大雪一来,那今年肯定是没有办法了,破不了人家城池,只能是明年春再战了,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第三日下雪的时候,曹操是根本就没出兵,这雪,这个时候,都不小,所以不用想了,就是个大雪。虽说这个雪,在古代来说,古人也总说,“瑞雪兆丰年”,但是在曹操
看来,这来得实在是不是时候啊。当然了,和往年相比,今年可能还比前些年来得晚了那么点儿。所以曹操他其实绝对不会说因为这个,就去如何怨天尤人的,因为那样儿也没什么用啊。所以此时,他在大帐,对所有人说道:“各位,辽东的大雪,已经到来,咱们也是该
离开的时候了!”结果听了自己主公(曹操)的话,这些人,就算是甘宁张辽他们,心情也都是没怎么好就对了。毕竟这虽说兖州军不是他们凉州军,也不是江东军,可如今这算是没能破了人家城池,灰溜溜撤退了,他们心情能好才怪。而且他们还是带兵的主力,所以都不用多说了。至于说乐进那些人,更是,要说己方真没有过这样儿的遭遇,哪有说在攻城的
时候,损失这么多的,并且最后还因为天气,不得不退走,这个是吧,真是让人憋屈啊。如果这个时候不是冬天的话,那么破了襄平,不过就是时日的问题。可天时不让你胜,你有什么办法,虽然总有什么人定胜天,这样儿的话,可真正在大自然的面前,很多时候,人力
终究是不如的,这个必然。要不然来个什么地震,发个洪水之类的,也没说有谁就挡住了?
连地震,后世都预报不了呢,如今这个时代,也就最多是知道哪个方向有,别的,不清楚了。毕竟张衡的地动仪,那绝对是当今天下顶尖的东西,冠绝天下,这个是真没错。有一句话形
容,说得好,就是说地动仪那就是传世杰作,一点儿不错,就是那样儿。而众人此时听了自己主公(曹操)的话后,谁也没说什么,主要是他们都清楚,这己方(兖州军)不退,那都不可能了,所以说是必须的,不得不如此。但是让他们那么轻易就退了,他们心里也确实是有不甘心,不过不这样儿,还能如何?至少就必须要承认什么呢,就是不管怎么说,他们
辽东军高兴了,而己方却是憋屈了,这真是己方不想要的,可绝对是,不可能说你就不想要什么,就一定不来什么。如果真都那样儿的话,天下都太平了,而此时曹操看到所有人都没说什么,不过看他们的那个表情,曹操自然是都懂,所以他是再次说道:“所以,各位,
咱们此时便带兵离开,退回兖州去,不过大雪天路途不畅,咱们可能是先要回到辽西,然后再做打算了!”众人一听,都是微微点头,好像这个时候,也只能说是这样儿了。不过曹操之后还是问了甘宁和张辽一下,“不知二位,有何想法?”曹操这么问,当然不是说甘宁张辽他们撤退不撤退的事儿,自己都带大军退了,他们必然也是退的。而此时是问他们要怎
么回去,是跟着自己先回辽西啊,还是说直接就离开了。而甘宁和张辽他们两人闻言一笑,两人是异口同声,对曹操说道:“我等跟司空先回辽西,然后再说其他!”曹操闻言点头,其实早就在他所料之中,虽说如今的凉州军和江东军,基本上都是全军覆没了,但是该有的休
息,那却还得是有的。凉州军如今还有几百骑兵,至于说江东军,当然是更惨,还没有到一
百的弓弩手,就是这样儿了。说起来其实不管是甘宁和张辽,他们都知道,如今辽东的战事,就算是暂时结束了,之后什么样儿,那是明年的事儿。不过如今,是必须要退,不过自己两人早退晚退,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还是要跟着曹操一起,先回辽西才行,然后再告辞,
其实也不迟。至少如果说自己两人就这么直接告辞,那么他曹操就算是真不会说什么,但是其人的心里,就绝对不会说就没有想法。所以还真是,不好去得罪曹操啊,因此,是不是,必须要承认,自己两人,可以晚点儿回去,但是不好让曹操有什么意见,毕竟如今这情况,
他们兖州军,是已经都要灰溜溜撤退了。曹操说完,就安排下去了,谁都有自己的事儿做,毕竟还有多少万人马呢,所以这大军一退,还能是什么轻松的事儿吗。反正对兖州军来说,确实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至少他们就真是希望,能早日破了襄平,所以如今应该是己方在襄平城里,而不是在城外看雪玩啊。但是他们也没办法,自己主公是让所有人都撤退了,大
军撤退,谁还能不退?他们都有理由相信,别说是不退的了,就是跑得慢的,估计最后可能都要挂了,这个就不好说是什么。也许是自己主公让人给你是吧,也许是对方辽东军的人追上来了,然后……众人都离开了大帐,是各自带着己方的士卒,开始收拢东西,准备撤退
了。当兖州军大营这么大动静让襄平城内的辽东军知道的时候,自然孙平杨易石全还有公孙康,他们可都知道,可以说他们心里真就是轻松了不少。而公孙康更是难得上了城头一次,是亲眼看到了兖州军拔营撤退,而他也是敢派出己方的探马,去探听一下兖州军的消息。当
然了,他还是不敢让士卒跟着兖州军太近,毕竟兖州军的探马都是什么本事,他公孙康真还是清楚的,所以……半个多时辰过去了,第一个探马回来,给公孙康他们禀报,他们几人一听,是真正把心放下了。因为兖州军,是彻底撤退了。一直都在往西走,所以他们自然就是退走了,不用多说了。而虽说公孙康他们早看到了兖州军撤退,这都不假,可直到听到兖
州军彻底是往西退的时候,他们才算是更放心。对他们来说,这今日还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令人振奋的。说实话,尽管是兖州军撤退,但是公孙康他们可真是,不敢派兵去追,这个是一点儿没错,如果真那样儿的话,四人也不至于说是在这儿看着了,是吧。而且四人还
真是,早被兖州军给整怕了,对他们来说,这兖州军撤退了,那就是好事儿。而他们还敢让己方士卒去追?那不开玩笑吗,再把兖州军给整回来,当然了,这事儿应该不能。主要是他们真是不敢,而且还必须要说的是,如今正下着大雪,是绝对不宜去进行什么战事的,不管是对己方还是对兖州军来说,都是如此。所以公孙康他们不会让士卒去追,而兖州军他们,
也是很清楚这个了。公孙康是对探马说道:“好,再探,务必跟着他们,看他们退出辽东,再回来!”“诺!”说实话,公孙康他们不是说就不放心,只不过必须真得知道兖州军退出了辽东,他们才能算是彻底放心,就是这样儿。其实现在来说,他们不是说就不放心,不过是没彻底放下心来,要不然的话,就不是这样儿了,不是吗。探马应诺后,就下了城头,又回
去了。等再回来的时候,必然就是曹操的兖州军退出了辽东,如此。看到探马离开后,公孙康是看了眼孙平杨易公孙康他们,都是,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那丝轻松。必须得承认的是,这么些时日了,这么多天,还真是,第一次啊,他们是感到如此轻松。你必须承认的是,就
算是他们看到了今日的大雪,可只要兖州军还没什么动作,那么哪怕他们真会感到轻松,却也不会说就像如今这样儿。毕竟如今他们可就等着探马再次回来,说兖州军是彻底退出了辽东,他们才能是放心。不过如今,确实,还是差了那么点儿,如此。又在城头待了那么一
会儿,公孙康是先下去了。孙平杨易还有石全,他们是一个还在城头,而另外两个是下去了。这个时候就是只有孙平他还在城头值守,而杨易石全他们是下去了。等到下午之后,就换了,孙平下去休息,而杨易在城头待着,之后杨易再下,让石全上来,就是这样儿。毕竟都已经这个时候了,兖州军都退了,所以还真是,不用说他们三人都非得在城头。哪怕就是
兖州军来进攻,那除非是他们他们马上就来攻,要不然的话,也不是说三人都在城头上就是了。但是他们来攻城,三人是必然在城头守着的,就是这样儿。而如今,三人中,就一个在城头,就可以了,其他两个,是可以下去多休息一下。杨易他们离开了,城头就剩下了孙
平一人。此时孙平也没什么心思看城外空荡荡的情况,毕竟兖州军离开,城外只能是如此,自然,也是比较狼藉了。不过他对此,是真一点儿都没兴趣,他最想知道的,那当然还是说探马回来说,兖州军退出了辽东,这个就是最好的结果了,没有其他的,比这个还好。而兖
州军大军撤退的时候,朴克就已经收到了己方探马的禀告,结果这么一来,给他吓了一跳。是,他虽说知道,兖州军是退走,而不是来和己方决战,但是他们来的方向,可就是自己大营这儿,谁让当初自己撤退的时候,就跑这儿来了呢。所以没办法,朴克是赶紧给士卒下令,是赶紧拔营,跑!往哪儿跑,肯定是不能往西,所以就只能是往北或者南边儿了,东边儿,
那兖州军就在那儿,所以朴克是带兵往北跑了。他是真不敢让兖州军大军过自己这儿来,是,你说下大雪了,他们不会再去进攻襄平,但是真来自己这儿,和己方来这么一场雪战,那最后吃亏的,必然是己方,不会是他们兖州军啊。而且谁不知道,至少自己就清楚,他们
那些士卒可都是带着气儿来的,所以……要说朴克就一点儿不怕,那可真是假的。毕竟如今自己的事儿,就算是解决了。然后兖州军一撤退,这自己更算是解决了当前的事儿,可以说有的,就是告一段落了。但是怎么说呢,自己怎么都不敢和比己方多那么多人马的兖州军,
死磕啊。对自己来说,如今,当务之急,那就是保住如今己方还有的那点儿人马,那样儿的话,自己撤退,回了高句丽,也算是对王上能交差了。要不然的话,全军覆没的话,自己怎么都是,难辞其咎啊,这样儿。如果说真那样儿的话,不管是什么原因,可以说自己都没法给王上交差。但是就说如今这样儿,己方还有一万多的人马,那么退回高句丽,却是一点
儿问题都没有了。毕竟谁都知道,打仗还能不死人?那不开玩笑吗,谁觉得那事儿可能?至少如今来讲,对自己是不可能了。所以自己只能是躲开,躲着他们兖州军,这样儿。朴克可不认为,曹操带兵来自己这儿,这自己还能躲开什么的。所以只能是自己跑,而不是说曹
操的兖州军要躲着己方,真没这事儿,也许人家就是来进攻的呢。所以也确实,朴克是不敢去赌这个啊,所以最后,他是让士卒马上就拔营了,带兵往北跑……(未完待续。)
第一六六章 甘宁张辽带兵回
对朴克来说,其实就是这样儿,兖州军,尤其是如今的兖州军,那么自己可以说是绝对惹不起啊,之前己方和他们磕了一下,都输了,所以如今的他们,那更是自己惹不起的存在了。那么自己躲得起吧,所以确实,就可以走,也只能是走。当然这是往好听了说,实际上,就是他带兵跑了,这样儿。所以当曹操带兵经过朴克高句丽大营的时候,朴克早就带兵往北跑
了,而曹操听探马所说之后,他就一笑,其实这事儿早都在他的所料之中。如果朴克真是什么都不懂,还在中间挡着己方的话,那么就和他们一战吧,想想也挺好。至少可以这么说,你说曹操是破不了襄平,但是对付他们高句丽那点儿人马,还不是手到擒来了。之前的话,
实在是他没什么太好的机会,毕竟一直都是破襄平,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就只有那么一次,然后就没有了。不过如今,确实是可以,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不过朴克他跑得快,这个就不得不说,曹操也认为是没什么机会了。要不然的话,绝对是要追上他们,一战的,没什么大
不了。他也清楚,就说己方士卒的心,那是真憋屈啊,就说自己,还不也是这样儿。但是能有什么办法呢,反正是老天不让你再在辽东,那么也只能是回去了,打道回府吧,如此。而曹操之前确实是想了下,也许碰到高句丽人马的话,己方士卒还能稍微发泄一下,他们绝对不是己方人马的对手,但是他们跑得太快了,比自己预想还快,而这个时候,已经是追不
上了,毕竟他们才一万多人,己方多少人?所以在经过之前高句丽大营的时候,曹操也没去多做停留,就是让探马看看附近后,就带兵继续前进了。毕竟该有的谨慎小心,还得是有的,虽说曹操也不认为,朴克他敢给己方来个埋伏什么的,而且他们人马,比起己方来,少
多了,所以是吧,不得不承认,他们拿什么来埋伏己方?但你要说一点儿都不小心,那却肯定不行,是吧。而之后,曹操是对自己手下说了几句,就继续带兵前进了。他是没什么着急的,不过这在雪天里行军,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而且非常是影响己方速度,不过如今还
没到晚上,停下来的话,也是不好,所以就只能是继续走了。除非是雪越来越大,一直都不停,那样儿的话,可能最后没办法,还得找地方安营。因为那样儿的话,最后估计都不能行军了,但是如今,确实还可以。毕竟出了辽东的地界,可以说己方就已经到自己地盘了,所以是吧,这个也是曹操/他们所希望的。当曹操带着兖州军退出了辽东地界后,辽东军的
探马是快马加鞭,往襄平城赶。回到襄平,和公孙康他们一说,他们这才是真正,彻底放下心来。没办法,之前如果说还有那么一丝的不放心,就是兖州军没彻底离开辽东,所以还能让他们如何。但是这个时候不同了,公孙康他们几个一听,是心里彻底轻松了,此时他更
是哈哈大笑,“三位,明晚我设宴招待三位,务必要赏脸过来啊!”听公孙康这说话的语气,看其人的表情,就不难知道,对方这如今,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了。对他们来说,就是这样儿,别说公孙康请客吃饭,都是非常难得的事儿,而如今看他这样儿表情,大笑着,还有如此语气,就可以说是这些时日都没有过的。因此孙平杨易还有石全他们也是赶紧应诺,毕竟
他们也是觉得,这兖州军是彻底退了,那么己方怎么说都应该好好庆祝一下,这是无可厚非的,不是吗。就是石全,他也是轻松了不少,因为他知道,就因为兖州军退了,所以自己家人,暂时是绝对安全了,而之后呢,自己可是慢慢想办法,给自己家人整出襄平,如此。不过不能表露出来什么,要是让公孙康他们知道了的话,那就完了。所以这个事儿,还是要
从长计议啊。毕竟石全可不认为,如今战事虽说是暂时结束了,这个一点儿不假,也不错,但是他公孙康,以其人那个性格,能说轻易就放了自己家人?反正以自己对他的了解来说,真是,这事儿,不太可能。与其说自己宁可相信日头从西边儿出来,从东方落下,也不会
说去相信他公孙康什么了。如果说刚认识他的时候,自己还有相信他的时候,可经过了好几次的事儿之后,自己算是彻底知道了,他公孙康根本也是靠不住啊。他要是能靠得住,那猪都能上树了,真的,所以什么事儿都别靠别人,就得是靠自己才行,别人,真就是不行。
之后公孙康离开了,他也没什么事儿,不过也不至于说就和孙平他们三个在一起,自己去做点儿别的也好。其实他还忘不了,这怎么给兖州军招惹来的。毕竟这个事儿,和自己是有直接的关系不假,但是他们三个,那也绝对是难辞其咎啊,这个可是一点儿都不错,三个人,人人都有份儿,自己是不会忘了。但如今都得是靠着他们,所以自己还能说什么,而三人可
以说是为了他们自己,也得是拼了,就是这样儿。如今兖州军是彻底退了,这真是大家都好,算是皆大欢喜了吧。不过明年呢,春天的时候,他曹孟德不可能不带兵来,而那个时候,才是大战吧,是血战,对,不是雪战,是血战,所以公孙康知道,自己估计这几月,要把家
底儿都拿出来了,就为了明年,别被人家给灭了啊。该征兵什么的,都必须要有,然后还得继续训练士卒,然后好让他们明年挡着兖州军啊。是,他们是没什么经验,但是有人总比没有人强吧,对不对。所以这个是公孙康的想法,他认为这都是势在必行了,都是必须要去
做的,做到做好。所以要说公孙康这个时候,他就真没什么事儿了?那也真是并不对,他还是需要去做点儿什么的,反正那事儿都是,越早越好,这个是肯定的了。你说兖州军来的时候,确实,己方这要是说征兵什么的,都没人来。但是如今兖州军都退了,那么再征兵,必然就人多了,如此。是,他们不是不知道,有人自然是明白,兖州军还会再来,不过那都
不是什么问题,至少这个时候,兖州军走了,就足够了,不是吗。至少公孙康,他就很肯定以及确定,之前还有战事的时候,征兵,绝对是没有这兖州军退了之后,征到的人多,就是这样儿。毕竟之前是之前,而现在是现在,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必然了。而公孙康,他
也是想了,自己在兖州军彻底离开了辽东后,就该这么做,所以他去考虑自己该怎么去征兵了,能稍微把人给征多点儿,明年好和兖州军死磕。要不然的话,就凭如今己方着点儿人马,那还不是被给灭啊。所以他不可能说就不担心,必然是有,不过怎么说呢,是不至于说如今的公孙康为了这事儿,他就睡不着觉什么的,那确实,还不至于,只能说,他是,想了
不少。曹操是带兵回了辽西,虽说这一路是费了大劲,可总算是回来了,也算是不错吧。毕竟曹操/他可从来都是乐观向上的人,这个是一点儿没错,所以是吧,必须要承认,就是这样儿,要不然的话,要没这么乐观的精神,那输了几次,兖州军还不得垮了?是,也没说就那么严重,不过这个事儿,是吧,反正就是这个意思。曹操从来都没说,是个什么悲观的
人。哪怕如今大汉都这样儿了,曹操/他是有担心不假,可还是想着大汉,可能还有救,自己在这儿是尽力就是了。确实,你可以说曹操是个权臣,但是他真没说有什么自己当皇帝的心思,至少此时此刻,绝对是没有。曹操想着,什么时候还能再次完成一统,这样儿,自
己也真就能瞑目了。你可以说曹操对大汉天子如何,对他手下的臣子又如何如何,曹操还真是,杀了不少人,那必然。可你要知道,曹操对大汉的心思,是,是有改变,但是大方向,还是没变过的,曹操是个权臣,可同样儿,他为了大汉付出了多少,这点是谁都不能抹杀的。
反正不管是在马超眼里,还是说在孙策看来,他们虽说也都认为曹操是个权臣,是个奸雄人物,但是却绝对没有人会抹杀了他曹孟德的功绩。至少两人就都很清楚,曹操为了大汉,都做了什么,他们对这个,是真认可的,尤其是马超,都不用多说了。至于其他的,那么不管是在马超看来,还是说孙策认为的,都是留给后人评说吧,他们两个都是如此想法。曹操
其人多少对错,其人的功过,那当今时代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必然。而后人呢,显然,他们也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反正马超和孙策都清楚,曹操以后,他被后人所议论的,估计比自己俩要多,这个原因很多了,反正两人都是这么个感觉。至少马超和孙策都认为,
就是当今天下,你说少了自己两人,都没什么太大关系。但是要少了他曹孟德,那么绝对是少了很多的东西,不是吗?天下能少他曹操吗,显然是不能了。除非是最后之战,他曹操战败什么的,那都没有办法了,事情都到那一步的话,那真是,没办法啊。而如今呢,是不
至于什么。好歹就是不那么真死磕的话,马超当然都不认为己方能灭了兖州军。关键是到时候,己方真要是灭他兖州军,孙策绝对不会说是坐视不理,那么到时候,自己所面对的,那还是两军合一起的联军,所以马超更不认为对己方有什么好了。而到了辽西之后,甘宁和张辽,他们是一起来和曹操告辞,曹操听了两人所说之后,“如此,兴霸,文远,咱们后会
有期了!”说完,曹操是特意亲自给两人送出了城,当然后面也跟着他们兖州军的一众人。毕竟连自己主公都出去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去,所以必然如此啊。在城门口,甘宁张辽他们两人是让曹操别再送了,曹操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对两人说道:“希望明年春,还能再见,
二位,后会有期!”曹操一直都没说是一定能见他们,毕竟他知道,自己肯定还得再来辽东,明年春,再战辽东,这是肯定的。不过马超和孙策,到底他们还能不能让甘宁张辽他们过来,这个就不一定了。是,基本上是不会换人,反正自己是他们的话,是不会。但是凡是
皆有例外啊,如果真出现了什么意外,不如说甘宁或者张辽,他们有人有疾了,那样儿的话,他们就算是想来辽东,马超和孙策,他们都不会让两人来的。所以曹操/他还能不清楚,真就是,一切皆有可能,什么事儿都能发生,所以他也只能是对两人说,希望还能再见,这样儿最好,要不然的话,也只能说是遗憾了,这样儿。而甘宁张辽他们,自然是都知道曹操
的意思,所以最后也没和他多说,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和众人告辞了。曹操众人则是目送他们离开了,甘宁张辽他们上马,带着己方士卒离开。要说两人是带着这么点儿人走,路途中兖州军的人,不会找他们什么麻烦。再说了,曹操早就让士卒,去给周边的郡县吩咐了,
让他们直接通过,就和来的时候一样儿,所以自然是没什么事儿了。再说了,也没人认为,就几百个人,能破了大的城池?这事儿不是没可能,但是……(未完待续。)
第一六七章 甘宁张辽带兵回(续)
曹操他们是直看到甘宁张辽他们走远了,只有模糊的身影之后,他才带着人回了城。对曹操来说,如今甘宁和张辽他们的离开,也算是让自己安心更多了。之前两人在,他自然也没说什么担心害怕,主要是曹操也希望,他们能早点儿离开,回长安和建业,毕竟都已经到辽西了,那么他们一个带兵回长安,一个领人马回建业,等回去和他们主公(将军)交差,这
最后也算是圆满了吧。别管己方最后是破没破得了襄平,那绝对不是最重要的,是吧。而如今则是他们已经很好完成了他们自己主公(将军)交给他们的任务,并且自己还得是向天子给他们上表请功,这个是必须的,而且不光是他们,就是凉州军江东军,也都有份儿。这
个是必然啊,毕竟马超孙策他们的态度,曹操是必须要感谢一下的,不管怎么说,两人的态度明确,并且都让手下大将带兵来了,所以……不管怎么说,曹操都是用天子诏书,去诏两人讨伐公孙度的,所以自然,他们有了功,也是要刘协发诏书,嘉奖他们。至于说升官什
么的,那真没有,但是给他们点儿赏赐,这个可以有,而且还是没有问题。对于兖州军来说,他们真是没那么多东西,这个不假,因为本来就不富裕,但是至少曹操那么点儿东西,他却还是能拿得出手的。本来这东西也不多,主要是那个意思,因为曹操/他还不知道吗,不管是凉州军也好,还是江东军也罢,都没一个缺那些东西的。主要是这个荣誉,是他们所
需要的,希望的。毕竟都是大汉之臣,同为大汉的臣子,天子诏书下去了,他们派人参与讨逆了,那么给他们褒奖,都是必须的。主要是给凉州军和江东军,一点儿奖励。至于说甘宁和张辽他们,自然是天子诏书,单独嘉奖一下了,这个也是如此。所以曹操回许都之后,
自然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对甘宁张辽他们,还有凉州军江东军,都是要奖赏一下,这个都不能少了。其他的,那就不是现在的事儿了,而是明年春了。到时候还得是天子诏书下到长安和建业,让马超和孙策是继续派兵,去辽东讨逆,这个都是必须的。说起来这不是
他们人马多少,帮不帮己方的问题,而是他们还尊不尊大汉了,敬不敬汉室了,只要他们还是,那么就必然是要再派兵过来,如此。甘宁和张辽他们是出了幽州,进了冀州,之后,在冀州魏郡,两人终于是分道扬镳了。因为甘宁是要往西南走,进司隶回长安,而张辽则是带兵去东南的方向,回建业,所以两人的路不同,自然就不可能再在一起走了。两人此时是
在马上告辞,“文远兄,咱们后会有期!”张辽闻言也是一笑,拱手道:“兴霸兄,告辞!”说完,张辽是对着己方士卒一招手,然后就带兵离开了,甘宁也是一样儿,带着己方士卒,奔向了长安方向。其实之前的一路,也就是幽州的地方,不太好,毕竟都他们走的都是曹操
兖州军的地盘,所以哪怕曹操是早已让士卒通知下去了不假,但是你想让兖州军的人,怎么招待你?那都是做梦。就是张辽他身为江东军大将,双方盟友,可兖州军的人,都没爱怎么搭理他,所以就更别说是甘宁了。因此,两人也知道,所以是没过多打扰兖州军的人。不过到了冀州之后,毕竟还有好几个郡都是凉州军的地盘,所以甘宁也算是尽了下地主之谊,
招待了张辽几次。本来以张辽的意思,是真不用这样儿,但是没办法,好歹认识甘宁,而且这么多时日,和其人也算是比较熟了,所以是盛情难却啊。最后他也没办法,甘宁招待他,他也只能是接受,不过却也是都说了,以后要是有机会甘宁到了建业,那么他也是要好好招待一下甘宁的。而且张辽在冀州的几日,他也算是认识了不少如今还在冀州的几个凉州军重
要将领,比如说赵云、典韦还有郝昭等人,张辽也算是知道,这凉州军的人才,确实是不少。以前都只是听说,虽说不是没见过,但绝对也不是所有人,自己都见到过,但是如今,自己是见过了在冀州的那些个人,可都是人才啊。他也想了,马超到底是上哪儿去找了这么
些人呢,关键还都是人才,真是不容易啊。本来兖州军就已经是人才济济了,这如今看看凉州军,那比起兖州军来说,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就是这样儿。再一想江东军,他就觉得,真是没法和人家比,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这个你不承认不行,人家那实力,确
实强啊!所以哪怕是张辽带兵回建业的途中,他也不是说就没想过这事儿,他也知道,江东军和人家兖州军还有凉州军一比较的话,唯一一个,还有优势的地方,其实就是水军。他也不是说没见过,江东水军,天下第一,一点儿都没吹。至于说兖州军凉州军他们,张辽可不认为他们能比得上,所以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江东军那五万水军,也许还真能派上很大
的用处啊。张辽从来没怀疑过,就说兖州军凉州军他们,都有水军。毕竟兖州军有黄河,凉州军更是占据了长江上游,所以是吧,都有。但是他们的水军,绝对是还不能和江东军相比,这个就是张辽的信心。他相信他所看到的,如此。不过怎么说呢,兖州军也许水军不行,
毕竟他们连个水军的大将,其实都没有。但是凉州军,却绝对是不同。毕竟他们不光是有长江水道,更是有水军大将,甘宁就是一个,至于说还有没有其他人了,这个自己就不太清楚了。但是一个甘兴霸,就已经不容易了,至少兖州军那边儿,还真是没什么水军大将啊。
可人家甘宁,绝对是水军大将了。江东军自然也是有水军大将,但是甘宁那个实力的,也没几个,也就是周瑜了,周泰了,前者的水战绝对是首屈一指,甘宁他都未必是比周瑜还强。至于说后者,周泰和甘宁,在水军上面的造诣,可能有的地方,是甘宁强,不过周泰也弱不
到哪儿去,而且人家绝对是水军大将了,这个是一点儿不错。所以说张辽对江东水军,那信
心还是有的。兖州军这方面不行,凉州军的话,就只靠他甘宁一个,他也不认为真就能成什么大气候啊。不过这要是时日特别特别久了的话,凉州军未必就不能把距离什么的给拉进,毕竟这事儿,是吧,如果说你一方实力根本就没怎么增加,可人家却不断在进步中,那么也
真就是,未必不能和你一样儿,甚至就直接超过。这事儿反正在张辽看来,确实也不是说就没可能的,不过如今来看,凉州军的水军想要超过江东军,基本上几年的话,是不太可能了。毕竟你实力就算是增长,可江东军,己方水军的实力就后退了?真要那样儿的话,他们凉州军是可能超过,不过这事儿,可能吗?至少张辽就觉得,真是不太可能啊,不会发生。
甘宁是带兵回了长安,当然那点儿人马,可以是忽略不计了,没关系,无所谓。在长安,马超是亲自带人迎接了甘宁一下,毕竟甘宁他也是代表己方去辽东的,如今虽说是,没破了襄平,可主要原因不是己方的问题,是他们兖州军。而甘宁反而还立功了呢,所以说,马超这个当主公的,他是必须要带人迎他一下的,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必须要这样儿。所
以在长安的城门口,甘宁下马,马超对其人一笑,“兴霸一路辛苦,快,随我入城一叙!”说着,他是拉着甘宁的手,一起进了长安,后面自然是跟着凉州军众将。众人是来到了骠骑将军府,会客厅中,所有人都坐了下来,就听马超问道:“各位,兴霸从辽东回来,为咱们
凉州军争了脸了,晚上,我设宴给兴霸接风,各位都要过来啊!”“诺!遵主公之令!”众人此时是异口同声说道,对他们来说,这今晚,自己主公设宴,那都是在所料之中的。毕竟甘宁真是,给己方争了脸了,他所代表的,可不单单是他自己那么简单,而是己方,是整个
凉州军的脸面,所以……马超看众人应诺后,他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各位,想必大家都想知道一下辽东的战事,之前探马所说,不怎么详细,如今兴霸在这儿,那么咱们就请他讲讲,辽东战事,如何?”虽说自己主公这话是疑问,听着是问所有人,但是凉州军将领还能不明白吗,自己主公就是让甘宁讲讲辽东的战事,所以都赶紧是七嘴八舌说了几
句,无非就是他们愿意听,想赶紧听,这些之类的。马超又是笑着点了点头,“好,看各位如此,那么就请兴霸给我们讲讲辽东的战事吧,正好我也是,非常想知道,兖州军他们到底是如何吃亏的!”一想到兖州军吃瘪,可以说马超是心里非常爽,不过他也不能表露出来
太多,毕竟好歹自己是凉州军的主公,是吧,手底下多少将士呢,该有的矜持,是吧,该有的时候,可不能没有啊。所以马超总不可能去说,我看到兖州军吃瘪,那是心里非常爽,咱们让兴霸好好给说说吧。必然,这么一说,不得让凉州军的人,大跌眼镜啊,真是,不过
还算好的就是,马超没那么说,众人也都没什么想法,觉得这个时候,是该听甘宁好好说说了。并且也真是,他们是真心想听甘宁讲讲,辽东的战事,所以他们也都是鸦雀无声,就等着甘宁来讲辽东的战事。甘宁自然是知道自己主公和众人,可都是对辽东的战事,那是特别感兴趣了,其实别说是他们了,就是自己,如果说不是自己主公让自己去辽东,那么自己
也得是和他们一样儿,没什么区别。不过如今是自己早就去了,回来了,而他们是没去过,还得听着自己讲。所以甘宁是开讲了,“这个主公,各位,当时我是……”接下来,甘宁就开始讲了他去了辽东之后的所见所闻。反正只要是他知道的,他都说了,虽然不是那么详细,
可大致上,却都是说清楚了。众人听得是津津有味。这个还真得承认,因为兖州军是敌人,而且还是凉州军的大敌,所以是不得不说,这他们一听兖州军又吃瘪,之后又败了,在大雪的时候,是无奈退走。他们听了这话,心里就爽。这个还不得不承认,人心,其实就是这样
儿,很正常的。如果说他们真都没什么想法的话,那么就不对了,不是吗。人心,是这样儿,而不是说那样儿。至于说马超,他就更不用说了,听了兖州军是如此吃瘪,又不占优,最后又无奈撤退,他心里是真满意。心说这个天气可真好,老天可是帮了辽东军的大忙了,当然,自己也是满意的,必须要承认,如果说兖州军最后破了城池,那么自己肯定是不满意,
觉得辽东军也是太差了,并且还真得说,这个还真是,就得承认,马超不希望兖州军吃瘪?那可能吗,所以是吧,凉州军的人,基本上想得都没什么大区别,或者说他们这么想,太对了,太正确了,这才是他们,不这么想,都不对了。甘宁虽说是讲着,不过看着自己主公和
众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都对兖州军吃瘪,感觉甚好。其实别看自己也在辽东,但是在自己的心底,又何尝是没什么想法呢,就是他张辽,难道就没想法了?(未完待续。)
第一六八章 甘宁张辽带兵回(完)
甘宁当然不认为张辽他就真没什么想法,那事儿,可能吗?不过他就是不多说不想说而已,而且自己还知道,他可能没想法?开玩笑吗,要说自己都有想法呢,所以更何况是他张文远了。不过就是自己不会和他多说什么,而他张辽,自然更是不会和自己多说,如此而已。这个必须承认,哪怕两人关系尚可,至少自己也认为,算是比较熟了吧,可依旧还是,有的话,
可以去说,但是有的话,那却是绝对不能去说,不可以去说的,真不能。不光是自己有如此想法,就是他张辽,也都一样儿。更何况,还是在人家兖州军的地方那儿,这个确实,也是非常重要了。怎么说该给兖州军的面子,那是一定要给的,必然。如果说自己和张辽什么
话,要是真都被兖州军知道了,那必然也是个麻烦的事儿,自己倒是不怕什么,但是肯定,这个麻烦还是越少越好。更何况,旁边儿还有个乐进呢,如果说被他乐进知道点儿什么的话,那么事儿就更完。自己还不清楚吗,他乐文谦是个什么性格,好歹也是接触了不少时日,不
管是互相看彼此都不顺眼,还是如何,至少该了解到的,那彼此都算是有了解了。此时众人是终于听甘宁都说完了,虽然他也是简短去说,但是毕竟在辽东那么多时日,所以这再短,他也是讲了好几个时辰,最后才算完。而之前本来都已经是晚上了,所以说这个时候,更是下半夜了,因此马超最后就是简单问了甘宁几句后,他就让众人去休息了,因为实在是太晚
了。他也知道,这不知不觉,听甘宁讲,是从晚上,直接到了第二天,看来这甘宁讲得时间可真久啊。而他最后也是没有忘了,和众人说,明日晚上,是准时赴宴什么的,这个众人都听到了,自然是不会错过什么。毕竟好不容易啊,自己主公是设宴招待大家。平时的话,
自己主公也不是说就没有这个机会什么的,主要是没什么太好的理由,但是如今,这不是有了,所以……甘宁回来了,马超怎么说都是要设宴招待他一下的,还得是众人作陪。不过今晚是真没什么机会,所以也就是明晚再说。而且马超也确实,听到兖州军吃瘪,他心里就
高兴,毕竟不是谁都能让曹操让兖州军吃亏的。不过也是,辽东那地方的天气,那也确实是没办法了,就说如今这个时候,真是,大雪一来,谁也不好使啊。之后众人都离开了,马超也是回去休息,糜贞她是早就睡下了,毕竟她也知道,甘宁这么晚回来,自己夫君是必然要见他的,而且都是带着所有人出城迎他了。之后呢,还得在会客厅中,说好几个时辰,其
实马超之前也说过了,不用等他什么的,早点儿休息吧。虽说糜贞身体还算可以,但是马超从来都不让她熬夜什么的。除非说是特别必要,没办法了,那就只能那样儿,而其他的时候,都没有。糜贞也是知道,自己夫君是从来都是让自己早休息,所以她也是早都习惯了。
并且除了以前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有时候要晚睡,不过之后,就都没什么了,她是习惯如此。至于说马超,他基本上很少,说特别早就休息的,别说他根本就没那个习惯,就说他这个当主公的,做老大的,每一日那么多事儿,就说属下再不找他,可也有事儿必须是他亲自做主才行。而且尤其是在长安,在大本营这儿,更是晚上有人来汇报工作之类的,所以他
可能早休息吗。并且他确实是都习惯了,没那么早就睡,所以他和糜贞还真不一样儿。有时候他还得哄自己妻子睡了,他才算是能睡下。而糜贞可不是说就不容易睡下,实在是她也喜欢听自己夫君讲那些她也没听过的东西,马超好歹知道那么多,所以对付这个年代的女子,真就是手到擒来了。当然他也知道自己妻子那点儿小心思,不过也不多说什么,马超认为
糜贞这点还是挺可爱的。说起来都这么多年了,老夫老妻了,这自己妻子除了年纪增长,还有有的方面,是有所改变之外,其他地方,还真是,基本上都没什么变化。马超觉得糜贞和自己当初认识她的时候,还真是都一样儿的,必须得承认,自己妻子,还是当初的那个丫
头,性格什么的,都没什么太大变化。当然要说其他的,比如说对自己的眷恋,也是更深了。糜贞她是,也喜欢自己一双儿女,但是怎么说他们还都在身边儿,基本上日日都能见到。不过对自己呢,绝对是不可能天天看见就是了,所以马超都知道她的想法,不过自己也确实,
没太好的办法啊。这天下一天不早一统,自己这就得忙,不去忙,肯定是不行,就是自己不想,可自己手底下那些人呢,他们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不会让自己怎么轻松的,如此。到了甘宁回长安的第二日晚,马超宴请甘宁,是为了表彰他,当然也是找这么个机会,宴请所有人吧。所以只要在长安,能来的,都来的,在长安,凉州军的将领,可不算少,确实不少
了。所有人都到齐后,马超让人上吃食,这都大冬天了,怎么都得是后上,要不然的话,热的都得早凉了,怎么马超也不可能让所有人大冬天的还吃凉菜啊,那不开玩笑吗。不过还好,就是众人差不多都是一个时间,都进到会客厅了,所以人都全了,也准时,马超就让人
上了吃食。然后就听他对所有人说道:“各位,兴霸是为我军争了脸面,在这里,我们敬他一爵!”说完,马超是先和了一爵。对他来说,这也算是先干为敬,自然也是给所有人做一个表率的作用,而且也是给所有人看的,自己这个当主公的,做老大的,如何对待有功之
臣啊。所以该做的,必须要做,那是一定的。所以这个时候,马超是先干为敬了,直接喝完。然后所有人,自然也是包括甘宁在内,这个时候都是,赶紧把喝了一爵。毕竟自己主公都已经是先干为敬了,那么之后,自然是自己这些人要赶紧跟上才行。此时马超一看众人,然后是继续说道:“好,各位,大家吃好喝好,请!”“主公请!”众人是异口同声说道,然后
便开始了晚宴。说起来,他们中的人,除了少数几个,就像崔安那样儿的外,其他人,都对吃东西,没那么大兴趣。不过喝酒的话,几乎每个人倒是都有兴趣,除了郭嘉,是被马超严令禁止多喝之外,其他的,倒是随便了。因为他那个身体,喝酒不是不行,可却绝对是不
能喝多,要不然,真就是要承受不住。而且还不得不说什么呢,那就是对于马超的话,自己主公的话,郭嘉还真是,听了。如今他是身体好了不少,所以马超让他喝了,要不然以前,干脆,郭嘉是一口都不能喝的。但是现在没关系,至少是可以少喝一点儿,比崔安限制的都严,就是这样儿。所以尤其是这么多人都在呢,并且郭嘉都知道,自己主公可就盯着自己呢,
所以他可真是,一点儿都不敢喝多,要不然的话,自己主公总是能找到办法治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主公满脑子的主意,都是怎么来的,不得不承认,这对自己来说,可真是噩梦啊。至少郭嘉可真是,他犯了一次之后,就真是,一点儿都不想接受第二次了,如此……还真是,这事儿你必须要承认,马超他的之计谋略什么的,绝对是不如郭嘉,他自己也清楚,可要说
去整个人什么的,那却绝对是比当今时代高出来多少,那绝对不止是一大块的问题啊。至少郭嘉虽说不知道自己主公具体都什么情况,他也没怀疑过什么,但是郭嘉却是很清楚,自己主公惩罚人的手段,可都能称得上是逆天了,所以还真是,得罪谁,也别得罪自己主公啊。
当然了,你要是得罪他,也行,最后可别落到他手里,要不然的话,可真是,绝对是够你自己受的了。反正郭嘉一想起自己来,他就是不寒而栗啊,真是,自己主公可真是,不够意思啊。不过不管怎么说,其实郭嘉对马超,更多的,还是感谢,因为他清楚,自己主公都是
为了自己好。郭嘉自然是都明白,他都懂,所以自己主公不让自己喝酒的时候,自己就真是,尽量不喝了。而他让自己少喝的时候,限量,这自己也是少喝了,就是这样儿。是,虽说从郭嘉的心里来看,自己还真是,多喝酒的话,多爽,不过如今来看,真就是,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有自己主公限制自己,这自己不控制住了,那么后果可真是,太严重了啊。那
却绝对不是自己想要的。马超看着众人这个时候是风卷残云,他心里也是挺高兴。当然了,更多的,还都是在喝酒,还有一起干的,当然了,他们也少不了聊天什么的。在马超这儿,也没那么多规矩,大家只要吃好喝好,除了最重要的事儿,不好在宴席时候说,其他的,都
随便了。当然,有一点,就是不能喧哗声太大,说起来马超直到今日,他依旧是个喜欢安静的人,绝对是喜静不喜动,这个是一点儿都没错。确确实实,如此。了解他的人,可都知道这个,所以在会客厅中,众人哪怕是说话,可也绝对没说是特别大的声音,至少马超绝对
是没觉得特别吵就是了。并且他们也知道,必须要让自己主公觉得自己这些人不吵才好,要不然的话,有的受了,不信就看看吧。而马超,他自然是满意的,就现在这样儿,他也没和众人多说什么,也是在那儿吃着东西,酒倒是没喝多少,其实马超也真是,他并不喜欢喝酒,但是你说不管是什么时代,好像真滴酒不沾的人,那实在是太少了。对,不是说没有,
有,当然有了,不过一点儿都没喝过的,应该是少数吧,至少他就是这么认为的。最后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众人终于是吃好喝好了。主要是他们这个时候才聊完,这个才是问题。毕竟之后再聊的话,也不是说就不行,不过会客厅中,自己主公也不可能让自己这些人随便聊
天什么的。所以自然是要趁着吃东西的时候,那多说点儿,最好是都说完,那就比什么都好了。所以他们吃的不是很多,但是绝对喝的多,而说的,那自然就是更多了。最后马超让人把所有的残羹冷炙都撤下去,然后他是和众人说了几句。其实别看马超是宴请众将,他这
也一样儿是犒赏了士卒,这个一点儿没差了。至少长安城内城外驻守着的人马,可都受到马超的赏赐了,也没什么就是点儿吃的而已。不过别看也没太多,但是却绝对是大手笔了,毕竟凉州军在长安和附近,都多少万人马呢,所以这个是不是……至少绝大多数的凉州军士卒,在喝酒吃肉的时候,就是能想到,这自己主公犒赏自己这些当兵的,所以他们自然,很
多人心里都是接受自己主公这个好意的。毕竟自己主公在长安宴请众将,可终究,还是没有忘了自己这些奋战在最前面的士卒,不是吗?所以说这么做,那是必然对的,没什么不对。利多弊少,如此。就是别说是他马超了,换成其他诸侯,曹操孙策他们,谁不是这样儿呢?
其实都是一样儿的,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了,如此。不过他们就是没有凉州军这样儿,财大气粗而已,对,兖州军不用说了,就是江东军,也是不能和凉州军相比的。(未完待续。)
第一六九章 长安建业天使到
也许别的方面,就是孙策,他心里是一个想法,但是嘴上却绝对不会承认什么就是了。但是面对凉州军的财大气粗,他是嘴上,也都承认的,人家确实是比己方强,在这个方面,强。怎么说,都是事实,也许你问他,凉州军和江东军,战力谁强,孙策嘴上是不会说实话。可心里还得认为,是人家强。不过你要问他,说凉州军有钱,还是你们江东军有钱,那么他绝
对会毫不犹豫去说,自然是人家更有钱了,这样儿。毕竟马超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土豪啊,所以是吧……此时众人都已告辞回去休息,马超自然也是回去了。而他这边儿是如此情况,再说带兵回建业的张辽,他带兵回去后,一样儿是被孙策带着众人迎回
了建业城内。不过因为他是下午带兵回来的,所以自然是赶了晚上,孙策是特意设宴给张辽接风。说起来,孙策可不是说为了收买张辽,这样儿想法,实在就是因为这是规矩啊,不可能不这样儿。就是马超他也不是说就为了收买甘宁才那样儿,他怎么都是要找宴请众人的,
说是给所有人看的,其实也对。就像孙策宴请所有人,其实也是这样儿的。毕竟张辽是代表了他们江东军,也为他们争脸了,那这样儿,其实也就足够了。所以众人都到齐之后,孙策就让人摆宴,然后就和马超一样儿,都是第一句先说张辽给己方争了脸,然后大家共敬他一爵。说实话,这当主公的,其实基本上都这样儿,部下是带兵归来,尽管兖州军没能胜,
不过那是另一回事儿了,而且这个事儿和他们也真是没什么太大关系,反而可以说孙策和马超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他也是希望,曹操的兖州军,那可别赢啊。哪怕他们江东军和兖州军是盟友不假,但是这之后不还是一样儿,实际还都是敌人啊,没说的。因此他依旧是不希
望兖州军能得到那么大利的,就是这样儿。所以说兖州军吃瘪了,孙策心里也是高兴。本来他以为,也就是凉州军吧,确实是能让兖州军吃瘪,结果如今来看,辽东军也是可以的。看来己方是得努力了,以后的话,如果说真是和兖州军对上,那么己方也得,不说胜了兖州
军吧,可至少也得是让他们不占优啊,而己方得利,如此就最好了。不过如今来看,别说己方和他们还都是盟友,就算是没了这层关系,这最后都不知道应该是怎么说呢,而且还得承认什么,那就是自己嘴上是不会承认太多不假,可心里还是认可他们兖州军战力的,绝对不会比己方弱,是比己方强,这个自己承认,但是不过是心里的而已,嘴上不会说就是了。
所以这是孙策的想法,和马超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不过要是马超的话,他自然就不会认为,己方凉州军不如兖州军,至少战力的话,绝对不会比他们低的,这个不错。但是别的方面呢,反正至少探马,马超就知道,是不如人家,这个他认。反正不认也得认,是认也得认,这样
儿。因为还是那话,事实就是事实,不管你是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是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都是改变不了的,至少暂时是这样儿的。其实就和他们很多心里想法一样儿,心里都承认那个事实,不过嘴上是不说而已,就是嘴硬,这样儿。就像孙策心里知道,也认为凉州军兖州军,都比己方战力强,但是他嘴上会那么去和所有人说吗?而曹操呢,他也是认可
凉州军的战力,心里也都认为,他们战力强,比己方强,不过他嘴上不会那么说就对了,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不管嘴上说不说,凉州军的单兵战力,那都是要强于兖州军的,这样儿。过了一段时日后许都来了天子诏书,去了长安和建业。无非就是先表扬了马超凉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他们一番,给了点儿东西,无非就是钱和布帛,就是意思一下。曹操也都知道,那不
管是马超,还是说孙策,可都不差这点儿东西,至少他们两个,那是绝对不会在乎那些东西的,但是对他们两军的名声,两人不可能说就不在意,这样儿。毕竟两人都是一军的领袖,主公,当老大的人物,所以自然所想的,也是从全军出发,因此,是这样儿。毕竟曹操/他
也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因此自然是知道两人那点儿想法了。所以这个时候,天子诏书已经是到了长安和建业,马超孙策他们是带着众人来迎接。最后诏书也是表彰了一下甘宁和张辽,这个是特意的,虽说没升他们的官,但确实,是给了他们点儿赏赐,虽说不特别多,
但是绝对不能说少了。在长安和建业,马超孙策他们,是亲自请朝廷来的天使,就是小黄门,在将军府的会客厅坐了一会儿。当然,本来是要宴请一下他们的,不过显然,曹操是早就有令,他们必须要早回,所以没谁敢不听曹操的话,他们也是不敢。不过虽说是如此,但是马超和孙策,还是在他们临走之前,让人给了他们不少的钱财。说实话,两人都很清楚,
这他们一方虽说是不怕他们那些人,但是却绝对,不好得罪小人啊。尤其是这样儿的天使,小黄门,也真是不好得罪。所以对两人来说,怎么都是不能说让他们不满意的。不过这个事儿,他们也知道,至少说己方不想得罪他们,那么他们,一样儿是不想得罪己方,更是不敢。
就说以马超孙策他们的身份地位,随便杀个小黄门,那都是一点儿事儿没有的,这个真是。毕竟如今你说天使都是代表天子,是,那对,不过马超孙策都是什么人,至少要说对一个小黄门都是畏首畏尾的话,那也真是,不是他们的性格了。你还当大汉是当年的大汉呢?汉武
帝啊,能破匈奴?封狼居胥?那是有,不过却都已是历史了,如今的大汉,对付异族,绝对是不容易,这个曹操马超孙策他们,都懂。马超孙策他们让手下人给小黄门送走了,说实话,对于自己主公的做法,真是有人觉得,是心里不爽,不过之前他们是因为有小黄门在,确实都没谁说什么。而如今人都走了,也是有几个人说了几句,不过听在马超孙策两人的耳
中,不过就是一笑而已。然后让手下谋士说了一下,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要那么做。要说一点儿道理没有,那不可能。所以说真是,道理有很多,不少,而且还得承认什么,这事儿就算是他们不问,自己最后都是要解释一下。不过既然是他们都问了,那么正好,也是让人给
他们解释一下好了,挺好。其实他们意见是有,可也不是说,就非得是自己主公解释不可。而如今听了己方先生这么一说,他们也都是更清楚了。其实这事儿之前也并不是说就没有,但是他们都没深问,这也算是问了这么一嘴吧。其实这事儿碰到的,真就是不多,就说这么多年了,马超孙策他们,一共才收到多少次诏书?反正更多的,都是天子嘉奖他们的,给他
们升官这样儿。别人不是问题,但是给马超孙策他们这样儿的人升官,那必须是天子诏书,而且还有封侯什么的,没天子的诏书,那不开玩笑吗?谁承认啊,大汉如今再怎么说,哪怕是再风雨飘摇,也是民心所向,这个是一点儿没错,人心向汉的,这个他们谁都知道,这样儿。之后马超孙策,虽说没再次宴请众人,不过却也把那些朝廷给的赏赐,都分给众人了。
不过甘宁张辽他们,分到的最多,别看天子也是给了他们东西,不过马超孙策他们还得是给他们两人分点儿,并且他们自己也有给两人的奖励,如此。之后他们是给了士卒也赏赐了些东西,这才算完。前面给众将的东西,那都是小头,再多,还能有多少?尤其朝廷还有赏
赐,所以就是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毕竟他们中除了甘宁张辽去了辽东,其他人都没去,所以自然就没分到太多东西。不过甘宁张辽他们,马超孙策却是绝对不会吝啬的,确实是给了他们不少东西,因为这个是必须的,就得是这样儿。不管是凉州军还是说江东军,向来都是
赏罚分明,所以是吧……对于朝廷来的诏书,可以说不管是凉州军也好,是江东军也罢,他们众人是都满意的。或者说,其实曹操是真的,确实给他们的脉都摸好了,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所以马超孙策他们自然都是欣然接受。其实如今这个情况,你说去给马超孙策他们升官什么的,意义不大。而给他们封侯,那都已经有了。所以只能是表彰他们的军队,要不
就是给他们更高的荣誉。不过那曹操都没有,所以就只能是表彰凉州军和江东军了,这样儿。当然少不了他们军中的两个大将,甘宁和张辽,诏书是必须嘉奖的,这个不可能少了,曹操也绝对做不出那样儿的事儿。他自认为,甘宁张辽在辽东的表现,那确实,绝对可以说
是可圈可点了,所以这个也真是,如果说自己不表彰他们,都说不过去,真他们都白在辽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了,确实。至少曹操看来,两人表现真是不错,没说不是他们己方的人马,就懈怠什么的,所以曹操是投桃报李吧,而且他还期待以后的合作呢,这个很大可能,
明年春,还是他们两人带兵来,所以曹操知道,和甘宁张辽他们整好关系,是特别需要。这个他也真是没想,就说收买他们两人什么的,毕竟曹操早知道两人情况。甘宁不用说了,但是就说张辽,虽说和孙策不怎么对付,自己也知道,不过再怎么说,让他投靠己方?这个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如今的曹操,其实也真是,就没那个心思了。不过要说交好他们
两人,这个确实是必须的,而且曹操认为也是可以有,就是这样儿。毕竟不单单是说,曹操认为明年春,马超孙策还是会派甘宁张辽带兵来辽东,这个不过就是一点。而且还有就是,曹操自然是认为,交好这么两个大将,其实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才是他根本的想法,就是这
样儿。所以这如今还不用自己去做太多,就让刘协发个诏书,褒奖一下,之后再拿出点儿东西,就能交好他们两个大将。对此,曹操/他是何乐而不为呢,至少这样儿的事儿,曹操他自然是乐于做,也是非常想做,是他认为,自己必须要做的,不做,那都对不起自己了。
所以曹操既然都是如此想法,那么自然,这个他就那么去做了。而且就从如今来看,还真是,没一点儿问题。反正不管说是在长安,还是说在建业,这个效果,确实是可以。是没给甘宁张辽他们升官,毕竟两人在各自主公(将军)手下,可不是什么小官,这个曹操真是,不想给他们升官。因为除非他们真是给兖州军帮了大忙,就是立下了大功,才能那样儿,其
他的,真就是,不会让曹操说给一个外军的将领升官的。不过虽说是,没有这个,但是对他们有了不少的赏赐,这个也确实,算是曹操能给他们的,还不少了。而甘宁和张辽,自然也都是领情,他们都知道,曹操在幽州说的那几句话,如今这不也是实现了吗。虽说明知道
其人的那些心思,但是两人却也没多说什么。对他们来说,就是如此,毕竟曹操可和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领情是有点儿,可仔细一想,其实这也算是自己两人应得的了。(未完待续。)
第一七〇章 朴克再见公孙康
毕竟也真是,就和曹操所看到的,所认为的那样儿,不管是甘宁还是说张辽,他们可都是,为了辽东的战事,算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了,这样儿。所以两人也是知道曹操的意思,不过他们也都认为,其实这难道不算是自己两人应得的吗?至少说曹操没给自己两人升职,这个两人就不会领他大的人情。不过也算是有了天子的赏赐,这个倒是,小人情吧,那还是有
的,不过也是得看明年,看自己主公(将军)是不是还让自己两人带兵去辽东。反正只要还是自己两人去,那么对他们兖州军来说,就是好处最多,最大的。要是换成了其他人的话,那么曹操还得是重新去接触什么的,至少他也不是和己方几个人很熟,基本上名儿肯定是都
知道,这个没错,但是彼此绝对是不熟就是了,这个也是不错。要说曹操他一共才和凉州军和江东军的几个人熟悉呢?其实真算起来的话,那绝对是屈指可数了,就是这样儿。就算是加在一起,那也绝对是不会超过一个手掌的数。凉州军中,他和崔安算是认识,熟点儿,
和甘宁也是没什么问题,不过至于说其他人,那就差点儿了。而江东军也是,没两个啊,就是如此。所以说其实曹操也真是不认识多少凉州军江东军的人,所以从他自己来看,当然还是希望明年春,马超孙策,依旧是让甘宁和张辽带兵来辽东,那就比什么都好了。当然还是那话,这事儿很大可能,是如此,不过也有可能,不是这样儿。因为毕竟怎么说呢,就是
万一到时候,两人有什么事儿,就不能来了,那么怎么办,马超孙策他们,也不可能说就不去换其他人来,就是他们俩不可,而且还不能说因为这个,就不派人来,没可能。所以他们到底能让谁来,曹操知道,可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而是人家两人啊。但是不管怎么说,
曹操也都认为,交好甘宁张辽他们,是一点儿都没错。其实马超和孙策,虽说都没对甘宁张辽他们两人说什么,也没对任何人说。但是他们的意思,还是,等明年春,天子诏书再来长安和建业的时候,必然还是让甘宁张辽他们两人带兵去辽东的。依旧是带兵五千,和这一
次一样儿,兵种也是,没区别。他们也没想说就带更多人马过去,那其实都没什么太大意义。说实话,带一万人的话,也算是合适吧,不过人马一多,那显然,他曹孟德更得是要多去利用己方了。马超和孙策他们,自然都不怕被曹操利用什么的。但是怎么说呢,这个事儿是这样儿,就是说损失五千人马,和一万人马,让他们两人去选择的话,他们自然是会去选
择前者,而不是后者,就是这样儿。再说了,你说五千和一万人马,那差别可绝对是不小就对了。五千的话,还只是以千为单位,而一万人马,那都是上万了。并且一万是五千的两倍,就是两个五千那么多。你说这一次,损失了五千人马,就是马超孙策他们,虽说不至于
如何心疼,但是也想了,不损失就最好的,不过那都是做梦。但是要让他们一下就损失上万人马,他们多少都会心疼点儿,就是这样儿。反正绝对是没有现在这样儿,还能轻松点儿,毕竟都是所料之中的。这个不是说他们要是派了一万人马,就不知道最后的结果,预料不到。不是那样儿,而是他们能接受五千人马没了,但是一万人马的话,虽说不至于就不能接受,
但那他们绝对是不想的,就是如此。小黄门回许都交差去了,主要不是给刘协,而是给曹操交差,毕竟刘协是他们名义上的主子不假,他们是要听其人的。不过皇宫里的人,有几个真就不被曹操所制的呢,除了那几个真就死忠刘协的,不怕死的,还敢和曹操对抗,其他人,真就没一个敢和曹操炸刺的。至少小黄门,他们可没几个就真不听曹操话的,也是有,但绝
对太少太少了,那绝对都是死忠刘协的。话说在兖州军彻底退出了辽东后,朴克是特意再次进了襄平一次,这一次,他当然不是为了石全而来,而是来和公孙康说几句的。赶上公孙康心情好,所以还特意是宴请了朴克几人一下,算是感谢他们吧。别管人家做得多少,至少
是和兖州军战过了,至于说主动被动,那不是大事儿,就只要和兖州军战了,公孙康就得领情,就是这样儿。而且必须承认的是什么呢,就是朴克他们是为了帮兵助阵来的,所以公孙康怎么都是要感谢人家一下的。至少人家不是兖州军请来的,不是对付己方的,不是敌人,
还是帮己方一起对付兖州军的,那么这个就足够了,确实,如此。所以公孙康还特意宴请了朴克几人,那意思,也算是感谢他一下了。其实当然也得说,如今公孙康他是心里高兴,并且也确实,他是因为兖州军彻底离开,他放松太多了,因此,这时候就该是乐呵呵的,而没有说什么愁眉不展那样儿。宴请朴克他们,孙平杨易和石全,三人都是作陪,他们不可能
不在。别说这个时候兖州军早退了,就是他们还在城外,这时候该三人陪着,哪怕是不能同时在这儿,却也是得三人轮流着来,这样儿。所以那样儿,他们至少要有两个人在这儿,一个人守城。所以就更别说是如今这个情况了,三人自然同时在这儿,陪着朴克他们,一起
吃喝,就是这样儿。公孙康也是先感谢了朴克几句,然后和孙平他们几个,是一起敬了朴克一爵,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吧。这个人就是这样儿,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别管之前朴克和公孙康都有多少的不太愉快什么的,那都过去了,如今也算是都解决了吧,所以此时公
孙康这么一个举动,朴克自然也是赶紧是喝了一爵。然后双方更是赶紧开始了互相吹捧,无非就是一个逼退了兖州军,另一方也是和兖州军大战了一场,最后让兖州军都无奈了,不战了,还得是防着。这可真是,互相吹捧,虽说还不至于说吹牛都没边儿了,可也真是,不了解情况的,还真以为辽东军和高句丽的人马多厉害呢,最后联手是把兖州军都给逼退了。
可真正了解情况的,却都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必须要说的是,这个绝对是他们有点儿得意忘形,要不然的话,还不至于说这样儿。但也确实,如今这个情况,兖州军都退了,说起来,就是跑了呗,所以他们就算是忘形,那又能如何?至少在辽东这儿,在襄平的,
都是他们自己人,所以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不能聊的。至少对于兖州军的事儿,他们说一说,其实也都没觉得有什么的了。当然了,如果说如今兖州军还没撤退,还在城外,那么别说他们在襄平大吃大喝,就是让他们都见一面,估计都没可能。那之前,朴克都得是小心翼翼,费了不少劲儿,才到了襄平。所以兖州军要是还在的话,那么可真是,绝对他们是不会
再见面,如今这样儿是没有。毕竟那个时候别说是见面了,就是间相互传递个消息,都是费了劲了,之前朴克他们之所以是能进到襄平,那还不是真辛苦吗,所以可真是,就是这样儿啊。而现在没有了兖州军在城外,那襄平对于朴克他们来说,自然就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只要公孙康同意,就是这样儿。而兖州军彻底退出了辽东之后,公孙康已经是让人把襄
平的城门给打开了,这确实,是给老百姓高兴坏了。他们都不知道,多久是没进出襄平了。别看是刚下过雪,但那却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对他们来说,显然雪不是问题,比这更大的,又不是没见过。但是重要的,就是他们想出城的愿望,自由的人,自然是没什么感觉,不过
在城内被憋了那么久的襄平百姓,就真是,解放了。对他们来说,自由确实,真是太难得了。有不少人甚至都觉得,没准襄平城就要被兖州军攻破了,然后兖州军的那种行径,他们想想就害怕。不过还好,就是兖州军终于是因为大雪而退却了,而城门大开,可以自由进出,
不过就是检查严格,但是哪怕如此,襄平的百姓,也觉得这是好的结果啊。确实,还有多少事儿比这更让人开心的呢?因此哪怕就是之前大雪,也阻挡不了他们出入城池的脚步,真的,这这么多时日他们都没出城了,真是给多少人都憋坏了。尤其还是经常要在襄平城内外行走的商人他们,更是如此。要说他们不可能就指望着这么一个地方,但是怎么说呢,就是
有人不能来襄平,有人也不能出去了,所以这个确实,绝对是耽误挣钱啊,就是这样儿。所以襄平城门这么一打开,自然就是该进的进,该出的,也赶紧都跑出去了。而后者绝对是要比前者多,这个是肯定的,必然的,谁让他们都被憋着,实在是太久了。不怎么出城的,
那倒是还好。可要是那种特别想出城,那么他们可真是,在兖州军来进攻这个时候,他们可是着急坏了。不过面对这事儿,谁也没办法啊,只能是等着。他们知道,要不就是兖州军破了襄平,要不就是辽东军守住了城池,给兖州军逼退。对他们来说,其实前者的话,对他
们的利益,绝对是没有后者多,这个是肯定的。毕竟襄平在公孙度的手里,在辽东军手中,那都多少年了,没二十年,也都差不多了。所以还真是,必须要承认的就是,他们那些人,和辽东军上下,就说大官,他们可能不认识,不过小官什么的,那肯定是非常熟悉的,所以还真是,必须要承认的就是,辽东军在这儿的时候,那他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该打点
的,都差不多了,不过就是官更大的,他们不认识而已。当然了,他们也接触不到那个层面,别如说孙平杨易石全他们,他们能接触到?公孙康的话,就更别说了。但是底下的小官员,像是看个城门的了,那他们自然是都认识,也都熟悉的。所以他们当然是希望,还是辽
东军占据襄平,而不是兖州军。并且他们也不是没听过,那兖州军的一些恶劣行径。这个必须承认,那就是兖州军的一些“事迹”,被辽东军所宣传的,那是非常不错了,非常好了。至少真说就一点儿都不怕兖州军的,那相对来说,算是少数吧,只有少数的百姓,能说真就
一点儿不怕兖州军。只有那真正说,了解实际情况的,才知道具体都什么样儿,当然了,也有是比较有想法,挺聪明的了解辽东军的意思,知道他们也是污蔑敌人,那都没有办法。其实仔细一想,老百姓知道兖州军的“事迹”,所以你说他们真就一点儿都不害怕,那怎么可能?不过有人是比较清楚,更多的,是不太明白而已。如今这个时代的百姓,你说他们都
是墙头草,其实也对。毕竟他们如今还怕兖州军,可只要兖州军进城之后,是秋毫无犯,然后再给他们点儿好处的话,那最后估计是大多数的襄平百姓,是绝对要倒向他们的。什么之前的传言,虽说不至于让他们一下全忘了,可也是,差不多少吧。至少那都不重要了,是
吧。重要的就是,他们是能从兖州军那儿,得到什么好处。要说公孙度父子在辽东,你说没给百姓做过什么,那肯定不是,但也确实,是没有多少,这个也没错。(未完待续。)
d大us的
所以你要说,辽东的百姓,对辽东军有多少民心所向,那纯粹就是扯了,真就没那事儿。不是说就没有向着他们的,有,但是真没多少啊,能有多少?而且还得承认什么,就是有的,也有不少都是像商贾那样儿,还不都是为了自己切身利益,所以真是没有办法,因为怎么想,还是辽东军比兖州军更合适。毕竟和兖州军,他们可真是没打过什么交道啊。还有就是,真
就比起兖州军来说,辽东的百姓,那绝对是更害怕兖州军,一点儿没错,就是这样儿。好歹辽东军是在这儿很多年了,所以,就算是对百姓没什么太大功劳,可也有点儿苦劳。老百姓是墙头草没错,但是怎么说他们也算是都受过辽东军的那点儿恩惠,但是兖州军呢,除了
一堆恶名之外,他们对其,那真是什么印象都没有。所以这个确实是,不难知道,到底辽东百姓对本土的辽东军,和外来的兖州军,都是个什么印象。显然,他们终于是认为,依旧在前者的统治之下,是更好。总比那外来户,要强,强很多吧。所以辽东的百姓,他们中大
多数的想法,其实都不难知道了,就是公孙康他们,也不是说就真什么都不知道,这样儿,确实是如此啊,该了解的,那可以说都了解了。而之后朴克和公孙康他们说了几句之后,就离开了,带兵回了高句丽。说实话,朴克对自己带兵来辽东,他真是,没太多太大满意的。毕竟他也认为,这必须承认的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来这儿了,目的其实都没达到,就是这样
儿。你说给石全帮忙,还真是,没给石全帮上什么大忙,至少没给他解决好问题啊。所以对此,朴克心里也清楚,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至于说其他的,比如说想见曹操,结果见对方,是真见到了,不过那结果,真是不如人意啊。所以朴克真是认为,自己带兵来辽东,
其实就是失败的,太失败了。甚至还和兖州军一场夜战,最后己方损失了那么多,真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不过还好,还算好的就是,这最后自己还剩下一万多点儿的人马,怎么都能向高句丽王上交差了,就是这样儿。至少没说是全军覆没啊,所以还真是,唯一一个让朴克
觉得还可以的,其实就是这个。要不然真就是那话,只要全军覆没,或者他就剩下了几千人,那朴克都没脸说带兵回去。毕竟好歹他都是高句丽的大将啊,可那结果……朴克带兵回去了,公孙康还派石全特意给其人送走了。当然,这个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也算是故意的,要不然的话,怎么非得让石全去呢。不过公孙康也是有他自己的说辞,那意思,就你石全和
他朴克最熟,所以是吧,能代替自己送送他们的,除了你石全,就没有其他人了,所以你是当仁不让啊。是,孙平杨易他们也都能代替自己不假,可他们和朴克熟吗,最多就算是认识,这样儿。至于说你石全不去?那好,公孙康都没多说,就一个表情,石全就不得不乖乖
去,因为他知道,自己家人,可都还在人家手里控制呢,软禁着呢,至于说最后结果,石全虽说不认为,自己不去的话,公孙康就一定会把自己家人给如何。但是这事儿,他可保证不了什么,因此,不听其人的话,那肯定不行。说起来对石全来说,只要自己家人平安,那么别说去见朴克了,就是再去高句丽一次,那都可以。甚至让他去兖州军,他也不会说就不
去。没办法,这软肋让人家给整着了,你还想怎么样儿呢?所以虽然石全是嘴上答应了公孙康,可是心里特别不爽,因为是被胁迫的,是被逼无奈,他没有办法啊,所以心里再不爽,他也是答应了公孙康,去了高句丽大营,代替他,送了朴克几人。石全看到朴克和他那两个族弟,是真不爽,但是真没办法,还得是虚与委蛇,没办法。而朴克早就知道,自己和他石
全的那点儿交情,基本上也就是烟消云散了。当然不是今日才如此,应该说是自己当初带他进襄平,或者更准确说,是自己决定如此的时候,自己就已经和他没什么好的关系了。如今还如此,不过就是各自为了自己,那都没有什么办法。如果说不那样儿,那也不至于说是
这样儿了。对此,朴克是没办法,毕竟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自己有办法?所以真是,自己也是不想那么选择,但是最后都是无奈啊。朴克是带兵走了,石全回了襄平交差。公孙康对此是满意的,不得不说什么呢,就是必须要承认,朴克走了,也算是让公孙康了却了这么一
个心事吧。毕竟你说之前兖州军在,他肯定是要担心,而高句丽是来帮他们的,所以公孙康自然是不会多担心什么。但是如今他们兖州军都撤退了,那么这个时候的高句丽人马,没有了对手,你说他们会不会来襄平,这事儿公孙康都说不准。毕竟己方和他们,除了石全和朴克有关系之外,其他人,可真是没什么交情,所以要是公孙康真就一点儿想法都没有,那
绝对是假的,但是如今却没有这个了。毕竟朴克带兵走了,他就算是复返,也绝对不是这个时候就对了,所以自己还有什么担心的。要说真有,就是明年春的战事,他们兖州军,还是要来的,这个必然,不管怎么说,他们是亡己方之心不死啊,所以说曹操那样儿,是吧。
对此,公孙康是绝对有想法的。还得说什么呢,就是他必然,这么认为,不防兖州军,不行。因此他已经是把征兵的事儿,都已经给安排好了,孙平负责这个,杨易石全他们协助,就是这样儿。说起来,为了明年的战事,公孙康确实是开始做了准备,他也知道,不这样儿,
那都不行啊。冬去春来,转眼就近四个月过去了,可以说这几个月,天下就是平安无事。因为不管是兖州军也好,是凉州军江东军也罢,他能都没有任何战事。至于说辽东军,那就更不用说了,半点儿没有,他们也不敢去开启啊。你说让他们和兖州军再打?那不找死吗,至于说和异族异国,他们也真是不想,先别说能不能打得过,这个是大问题,还是,只要一
开启战端,那么必然就是劳民伤财,这个是一点儿都没错。如果最后是大胜什么的,那自然是能好点儿,不过如今这样儿,真就是不好了。所以公孙康哪敢去轻易打仗,对他来说,如今不管是对上谁,那都是个死。除非是山贼什么的,己方能大胜,因此,为了训练新兵,
还有为了能多整点儿财物,公孙康基本上是剿灭了辽东的山贼。至少大的山贼,都没有了,这个不得不说,间接也算是为了辽东的百姓,做了点儿好事儿吧。而山贼怎么都不可能和兖州军相比,当然他们也不能和辽东军相比,因此哪怕是新兵,大军一高,该灭了他们,也是都灭了。而且还必须要承认的是什么呢,就是顺带着,不光是练兵了,也确实是增加了点儿
财物。至少绝对不是得不偿失,所以公孙康他们对此是满意的。其实他们有选择的话,绝对是不想这样儿,毕竟你就算是把辽东所有的山贼都给剿灭了,那又能得到多少东西?真,没多少,不过练兵这个目的,到算是达到了一半吧,毕竟对手怎么都不能和正规军相比,别
说是和兖州军了,就是和那异族异国的人马,都不能比。话说有几支队伍,能像当年凉州十
八骑李为他们那样儿的,那种情况的马贼,整个天下,也没多少,这个可是真的。毕竟李为他们当年可绝对不是以人多来取胜的,就是用精兵,是因为精兵而出名儿的,是战力,是他们的狠厉,而不是其他的。所以就这样儿,公孙康他们,也算是达成了练兵一半的目的吧,
至于说那一半,怎么那些山贼,他们都不是正规人马,所以还能去指望多少?如今这能达到一半的练兵目的,其实真是,就算不错了。多了的话,那就只能是去和正规军去拼了,可能打得过人家?或者是以数量取胜,真就是灭了辽东所有的山贼,估计那都不一定够啊,所
以……朝廷的天使是继去年给马超孙策他们传下诏书后,是再一次到了长安和建业。这一次小黄门所带来的,当然还是诏书,不过可不是表扬他们的,而是让他们再次出兵,去辽东,剿灭反叛。自然就是说辽东公孙度父子了,依旧是格杀勿论,没有其他的。这个也看得出来,曹操对于公孙度父子,他可以说确实,真就是咬牙切齿啊,绝对不会比这个还轻就对了,这
可真是。而马超孙策他们接到了诏书后,就是给甘宁张辽他们安排下去了,依旧是他们带兵去辽东,还是带着五千人马,依旧是那样儿的兵种,和去年出征,根本就没什么太大区别,就说是一模一样儿,其实也不能说错。就这样儿,甘宁张辽他们,是各自带着己方的五千人
马,再一次踏上了去辽东的路。对他们来说,这都能说是轻车熟路了,确实,真就是这样儿。不过对于凉州军和江东军士卒,不,应该说对他们几乎所有的士卒来说,去辽东,对他们还是比较陌生的。当然了,除了去年就已经去过的那些,在辽东战场上生还的士卒,他们
几乎都在凉州军和江东军的队伍中。对他们来说,再次去辽东,其实也算是为去年战死的袍泽,报仇雪恨。今年,这一次,是必须要破了襄平,灭了辽东军。如此的话,才能算是消了自己这些人的心头之恨吧,如此。而在曹操决定再次出兵辽东的时候,给长安和建业去了诏书后,他就带兵出发了。不过他虽说是让小黄门去传诏,但是就他开始准备,到之后出发,
其实就已经是用了不少天。怎么说呢,曹操他是兖州军老大不假,可他如今这个身份地位,那却更是代表了整个大汉。因此他出征去讨伐叛贼,其实之前是花费了不少,又要去祭祀,又要去祭拜什么的,这个都是必须的,也没有办法。你看马超和孙策,出兵的话,就直接
让甘宁张辽他们带兵去了,还不至于说这样儿,但是曹操不行啊。因此,这么一来,自然是耽误了不少时日。所以哪怕从时间上来算,甘宁张辽他们,是在兖州军之后,才带兵走的,离开了长安建业,但是如果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来说,未必就不能比曹操的兖州军,更早进
辽东。毕竟兖州军有十万人马,他们加一起,不过才一万,这样儿。不过曹操是不知道甘宁他们的速度,但是他也想过了,可能他们这次是要比己方早到辽东了。毕竟他们人马少,速度快,没什么太大拖累。可己方行吗,十万人马,什么概念?并且还有多少民夫搬运东西,这就不是他们那几千人马所能比得了的了。曹操行军路线,和去年一样儿,没什么区别,而
且他有想到了,这一次,没准是要比之前耽误时间。毕竟虽说是春暖花开,这个没错,但是怎么说呢,这如今有的地方,还有积雪,所以是要拖累行军速度的。要不然的话,自己也不至于说是最后甘宁他们都要比己方早到辽东了。不过那都不是问题,至少他们到了,也是
一样儿,要等着己方大军到那儿,再说其他。哪怕他们也不是说,就不敢距离襄平近的地方安营扎寨什么的,不过那个也确实,实在是不安全,这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