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六章 西陵出兵斗李典(续)
所以说武安国也真是,他是受了这整体实力的拖累,要不然的话,肯定是受到马超的重用,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儿。○因此,这张飞让武安国守邾县而不是让廖化,其实怎么说都是能说得过去的。毕竟如果把武安国换成是廖化的话,他真是未必能支持像武安国那么多时日,反正他们两个分别在邾县,确实是不一样儿的。其实就算是马超亲自任命,他和张飞的做法也不
会有太大的区别。武安国肯定要放到比较关键的地方,而廖化就算了吧。当然了,这是他们两个人相比,而且马超估计也会和廖化说一声,毕竟他是上位者,是当主公的,帝王心术什么的,是从来都不缺少的。而张飞呢,他毕竟不是当主公的人,所以有时候可能也不会考
虑那么多,关键是就他那性格,就算是知道了,也未必去如何做,这才是最根本的。所以廖化是当局者迷了,而武安国还在邾县带着凉州军的人马顽强抵挡着联军的激烈进攻。可以说确实,这给他累坏了,不过没办法,既然是被安排到了这儿,那么自然也是要承担一切的
责任来。西陵城,廖化所派的信使,是直接就进了城,快马来到了太守府,然后是直接在院中喊着,“西阳城急报!西阳城急报!”话说廖化就是个黄巾出身的将领,你还让他能写信什么的?就是字都认不出几个,所以干脆就别指望他写了。当然了,就算是他真会写的话,也不可能给张飞写信,因为这个已经算是紧急军情了,至少廖化很清楚,在张飞那儿,那就
是!毕竟如今李典他们兖州军人马,不过就是在西阳城地界,可他们只要南下的话,一路上可以说是畅通无阻,直接就会到达西陵城,所以这个还不算紧急军情吗?就以张飞那个脾气性格来说,廖化很清楚,自己要是不赶紧让人通知他的话,等他知道了,肯定要处罚自己。
本来这他就对自己有意见(廖化自己的想法,毕竟他认为,这自己比武安国强,但是张飞让武安国守邾县,可是让自己跑西阳这儿来了,所以……),到时候估计不得更对自己有看法了,所以他是得知李典带兵进了江夏后,是赶紧第一时间就让士卒来西陵通知张飞了。
张飞这个时候和黄忠在会客厅聊着,结果一听院中有士卒大喊,说是有西阳城急报,他差点儿没站起来。毕竟西阳城已经算是江夏最北边儿了,对张飞来说,士卒既然是没通禀直接就来了,这就说明那儿是发生什么大事儿了。肯定不是好事儿,要不然也不至于说是急报,而且看这样儿,别说兖州军从豫州出兵来攻了!所以说之前张飞是一下就想到这儿了,因此
,他是有点儿激动。对张飞来说,他可真是不怕谁来进攻什么的。不过如今这江夏已经是够乱的了,兖州军要是在从豫州来几万人进攻,那么江夏估计真就要保不住了,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张飞是不怕,但是不代表他就没有什么顾虑担心,毕竟只要一打仗,尤其是
这样儿的大战,最后对己方士卒来说,都不知道要伤亡多少人。之前张任那厮,是直接就让蕲春的人马全军覆没了。是,真说起来,己方的人确实是不少,可不少归不少,这多少人马,那也经不住这么被人家杀啊,所以……总之,就是西阳城的急报,是出乎了张飞的预料,所以他自然是心里波动不小,不过他对于这点儿小事儿,确实还是能控制住自己的。并且黄
忠可就在屋中,所以张飞怎么也是能控制一下的。而黄忠呢,他也是听到了院中士卒所喊,这西阳城急报!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不过更多的,他还是想要听听,到底是什么紧急情况。别人也许不太清楚,但是黄忠人老成精,他可是知道,要是西阳城没什么大事儿的话,廖化是绝对不会联系张飞的,所以这如今的情况,就不得不说是个问题了啊。出事儿了!这
就是黄忠的第一反应,然后他又看了眼张飞,也不难看出其人情绪上的一丝波动,不过没什么大事儿,张飞知道控制自己。而在这个时候,士卒已经是进了屋中,见过张飞黄忠后,还没来得及施礼,就直接禀报道:“禀将军,西阳城急报,在……兖州军约两万……”来的
士卒,张飞和黄忠是不认识,可他们却看得出来,是远道而来的,这都不用多说了。那么就应该是西阳城廖化所派。而在听完士卒禀报后,张飞和黄忠也都知道了具体情况,他们心里都是咯噔一下。是,他们不怕这事儿,哪怕就是江夏丢了,以后也是再夺回来就是。不过
这如今的情况,确实是对己方不利。但是如今最先要考虑的,还是要看看这个士卒,到底是不真是己方的人,别是来个敌军的人来赚己方的。当然了,这事儿几率微乎其微,他们兖州军江东军估计也没如此胆大心细的士卒,可张飞作为如今江夏的主将,他是不得不防啊。所以张飞是看了黄忠一眼,黄忠自然是领会其人的意思,所以是直接先对士卒问道:“你说
有李典的数万人马来到,不知道……”士卒一听,是赶紧说道,“将军,李典约带有两万兖州军人马,据我军探马查探,认旗确实是李字,并且……”对于士卒的回答,张飞和黄忠都是满意的。黄忠微微对张飞点了点头,那意思,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为了稳妥起见,黄
忠是继续说道:“你们廖将军身体不太好,不知道如今情况如何了?”士卒回道:“将军一定是记错了,廖将军身体一直都不错……”要说廖化派来的这么个传口信的士卒,自然是对他比较了解的心腹,他也更不可能派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过来。因为廖化也不是不知道,到
时候张飞肯定是要询问几个问题的,至于说自己给士卒个信物什么的,这事儿根本想都别想。这个不是他没有,实在是不能那么去做啊。毕竟如今正值己方和联军大战江夏,像廖化西阳城这边儿的信物,是绝对不能外流的。要不然的话,确实是容易出大问题。那兖州军倒是好说,不过江东军孙策帐下,跟着他的两大谋士,不管是周瑜还是鲁肃,可都是天下顶级
的谋士,所以连廖化都知道,这自己给士卒个信物,让他在张飞那儿证明一下自己身份,这倒是简单了。可万一,这东西落到兖州军或者江东军的手里,那可要出大问题。是,;廖化也相信,就算是士卒身死,那东西九成九也落不到敌军手里。可这种事儿谁又能确定了,
所以他是不能去赌那个几率,真要是发生了,而且最后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廖化倒是不怕自己主公处罚自己,最不好的结果,无非就是自己身死。可死不要紧,这自己对不起自己主公,对不起己方,这才是最重要的。他不是张任,张任虽然也给凉州军做事儿,可他还是没拜马超为主,更是对凉州军没什么太大的归属。而廖化呢,别看他最开始的时候,
是,他确实也不怎么待见凉州军,不怎么服马超,也不怎么……可最后真正归心了,他也真是,别看本事不大,可确实,是很忠心的一个人,这个真是没错。就说在演义里,最开始,廖化是黄巾出身,他要从关羽那儿投靠刘备,关羽是没收他。后来终于是心愿达成了,在关羽被困的那个时候,也是廖化突围去蜀地求救的,所以还是,廖化这个人,确实还可以。就
说最基本的,如果说廖化不忠心的话,他能去突围求救?那不早投靠曹操或者孙权了。当然了,如果说他不忠心,关羽也不可能让他去西蜀,毕竟关羽旁边,那可是有好几个将领呢,武艺比他强的,比他有本事的,仔细一看,好像都比他厉害。听完士卒所说,黄忠和张飞在
心里都是微微点头,正所谓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就是这么回事儿。要说这个士卒不是己方的,不是廖化派来的,他们也不相信了。所以最后张飞直接说道:“好了,你远道而来辛苦了,下去歇息吧,有什么事儿再通知你!”“诺!二位将军,在下告辞!”张飞
和黄忠都是微微点头,张飞对士卒摆摆手,那意思让他下去了。对于己方的士卒,尤其是这么冒着危险来传递消息的人,张飞和黄忠都是比较客气的。不管怎么说,哪怕他们的身份地位差距不小,可是同为自己主公效力,这个倒是一点儿都没错,所以大家谁都是一样儿的。等士卒下去后,张飞对黄忠说道:“汉升兄,真是没想到,这兖州军居然出兵了!”当然张飞
不认为他们就是来进攻的,黄忠更是没那么感觉了,所以他对张飞言道:“益德之言有之道理,不过想来李典虽说带兵两万,但是却不是来进攻我军城池,而是要去曹仁处充当援军!”一听黄忠这么说,张飞也点了点头,“谁说不是,不过不管他们做什么来了,这江夏,怕是
又得陷入苦战了!”黄忠闻言,他也是点头赞成。不过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赶紧处理这个突发事件。要说在西阳城的廖化,他是肯定处理不了这个事儿,这倒是不假。毕竟他们整个西阳城的人马才几千?所以能指望他们干什么?他们那几千普通士卒,就是张飞和黄忠也
不认为他们会是两万兖州军的对手,所以廖化按兵不动,来请示,那是做得一点儿都没错。不管是张飞还是黄忠,都认为廖化这就是当机立断了,确实不错。不过如今更为棘手的事儿就是,摆在两人眼前的,李典带着两万人马,就这么在江夏的地界晃荡,显然不是张飞和黄忠能接受的。说起来李典他们人马也不算太少,可凉州军在江夏,那也不是没有人,不过如
今到底要派出多少人马才行,这是个问题。首先要派人多,那是肯定不行。这个主要原因还是,条件不允许啊。毕竟如今整个西陵城加在一起的人马,也就是一万多,所以就算是全带出去,也未必就能占到什么便宜。不过有一点却是没错,那就是这一万多人马在城内守城,
那确实,绝对是事半功倍了,所以不管是张飞还是黄忠,其实都不想这些人有什么大损失。可是如今李典带着兖州军来了,他们要是不做出点儿反应来,那么就让人看扁了。这就算是败了,也不能输阵啊,这在这上面,凉州军就没有一个孬种。所以说人多了不行,那么人少
了总行吧,所以对张飞和黄忠来说,如今就是派多少人去对付李典的问题了。当然他们肯定不是说要把李典兖州军如何如何,只要让他们知道,己方不怕他们就行了。毕竟李典所带的人马是两万,而不是两千两百,所以张飞和黄忠他们也不敢怠慢。要说己方西陵城这儿,一共才只有一万多人,说起来就算全军出动,可想要给他们兖州军给整全军覆没,那都是不
现实的。所以最后黄忠看了眼张飞后,他缓缓可却异常坚定地说道:“益德,我带着黄叙、糜芳他们俩个,带兵一千,奇袭李典部!”张飞一听,他也不得不挑了挑眉,因为黄忠所说,确实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了。要让他出兵很多,那是不可能的。他最多能给黄忠两千人,这
就算是不错了。不过黄忠就要一千人马,当然了,这肯定是骑兵,不过这不重要,如今的西陵城里,一千匹战马,那还是有的。(未完待续。)
第九七七章 西陵出兵斗李典(续一)
至于说兵种什么的,那实在是没有大问题。毕竟几乎应该说是绝大多数的凉州军,步下就是步卒,而上了战马,那就是骑兵。当然了,这不过就是战力的问题。如果说就是专业的步卒,那么就算是上了战马,虽然能成为骑兵不假,可和人家专业的骑兵相比,确实这战力上,还是有差距的。不过这绝对是聊胜于无,西陵这地方,有战马不假,可确实,没有多少骑兵,
怎么说骑兵的士卒去守城,他们确实是比不上步卒,所以整个西陵城也没有几个。但是要让一千步卒去充当一下骑兵去奇袭兖州军一下,那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了,既然是奇袭,就一定不要让人发现,要不然的话,己方也危险了。毕竟一千对两万,哪怕己方是骑兵,可
也占不到什么便宜,最后伤亡能少点儿,那就不错了。可要是成功了呢,虽然也是,不能给兖州军造成什么大伤亡,可确实,这就表明了己方的态度,所以不得不说,这就是张飞和黄忠的初衷了。而之后想要灭更多的兖州军,那就只有在攻城战上了,其他的,还是不够啊。
张飞听黄忠说完,他自然是赞同,不过一千人,就算是他,也觉得还是少了点儿。别看黄忠加上黄叙再加上个糜芳,真要说起来,带兵作战的总体实力,那肯定是要超过自己的。不过自己觉得人都少了,那么黄忠他没要人多,可他儿子黄叙呢,糜芳呢,他们都是个什么想法?张飞不傻,他虽然对廖化,他是没有太多考虑其人的心思,可黄叙和糜芳,这两个人,
他是不得不去好好考虑一下。为什么,那原因简单啊,第一黄叙,张飞当然是不看他,而是他父亲,张飞和黄忠关系不错,所以真说起来,黄叙算是他的晚辈,这个不用多说。因此,对于自己的子侄一辈,对自己的看法,张飞还是比较看重的。第二糜芳,糜芳是什么身份,
是马超的妻兄,是主母的亲二哥,是糜竺的亲弟弟。别看张飞和糜芳没什么太多接触,关系也就是平平。可是他和糜竺的关系,确实是不错。而且对于自己那个主母,张飞是从心里往外敬重,这个是一点儿都没错的。可以说在张飞看来,自己那主母,可谓是天下奇女子,
绝对是难得的这么一个女子,所以就算不看糜竺的面儿,他怎么也得给糜贞的面子,所以对糜芳,自然是得多想想其人的一些心思了。所以说廖化怎么可能和黄叙还有糜芳相比,因此,张飞是不会去多考虑他如何,但是对于黄叙和糜芳,他倒是要考虑一下。不过如今看黄忠的意思,张飞知道,黄忠对西陵城的情况很清楚,所以就要了一千骑兵。但是张飞怎么可
能就只给他一千骑兵呢,所以他此时说道:“汉升兄,一千人马,还是少了点儿,我再给你一千,凑足两千人马,你带兵去吧!”张飞这也算是咬牙同意的,毕竟西陵城一共才多少人,而且战马就只有两千多,所以这么算是都给黄忠了。显然,他也是知道的,不过看张飞
那样儿,也是不容置疑,所以黄忠也只好是点头同意。对他来说,张飞这是给足了自己面子,毕竟自己说一千,人家一下就给了两千,可以说整个西陵城,就只有两千多点儿的马匹,这如今看来,真都是给了自己了。说起来,这奇袭李典部,未必就是要让兖州军如何如何损
失,不过看张飞如此,自己要是不拿出点儿本事来,可真是对不住人家,更对不住自己主公,
对不住己方的将士啊。所以黄忠拱手道:“将军放心!一切都交给某了!”黄忠这么说,那就绝对是正式的,毕竟他一般都叫张飞益德,所以这么说的话,就是他要认真了,是绝对不会让李典他们好过的。而张飞交给黄忠两千骑兵,他也算是放心,毕竟他很清楚,这如今在西陵城,除非自己,要不然的话,就只有黄忠才能带骑兵奇袭,别人,都不行。还好是黄忠
在这儿,要不然的话,己方对李典部,还真是要没有办法了。这个时候张飞是非常希望这有哪个先生在西陵城,至少自己没主意的时候,也许人家就有主意了。可惜啊,这没有哪个先生在这儿,真是遗憾了。毕竟张飞这个人,他还是很清楚的,自己什么地方最缺,那自然
就是没什么头脑。张飞也不是没读过书,可真是,没记住几句话,而且看书头就疼,以致于他明明知道,读书是有好处,可没办法,也不能那么强迫自己。不过习武倒是让他觉得酣畅淋漓,所以张飞是有了如今的武艺,却是没什么谋略。当然他这个人,确实也算是粗中有
细,毕竟张飞是一个真正读过书的人,比那些文盲不知道强了多少。真正了解其人的可都知道,张飞其人的草书,其人的美人图,都是一绝,连马超都是称赞不已,那自然是不用说了。不过马超称赞张飞,表面儿是如此,可心里也是无比遗憾,而且是在滴血啊。别人不清楚,可他自己还能不清楚吗,这张飞的草书,这张飞的美人图,这要是给拿到他前世那时代,
那得值多少银子?马超真是不敢想象,只是可惜了,什么都不用说了,如今也只能是看两眼过过瘾吧。至于说给子孙后代留点儿什么,那可真是,马超是比较清楚,要真以如今这个年代的情况来说,自己留下的东西,那怎么也比张飞留下的要更有价值吧,这个是必然的了。
所以马超也不至于把主意给打到张飞的身上,有那时间,他还不如自己写几个字画个画什么的呢。毕竟马超都是什么身份地位了,他这个字也好,是画也罢,已经不是说好坏的问题了,只要能流传下去,那绝对不是一般般的东西。更何况马超确实是不会画什么,可是那字
写得还算是可以,虽然称不上什么书法大家,但是绝对,是可以入眼的。毕竟他都在这时代生活三十几年了,身为凉州军之主,天下强势诸侯之一,要是写字难看的话,那可真是,丢人啊。虽然他的字确实是比不上曹操那样儿的大家,但是比孙策是要强的,和刘备的也差不多少。马超可算是比较滑头了,可以说他收藏了曹操刘备还有孙策他们的亲笔书信,他手
里都有。不过他可没指望着说模仿他们的字体去赚谁,那纯扯。说起来,像曹操、刘备他们这样儿的人物,可以说字迹什么的,肯定不算是什么大秘密,可也没听说谁用过什么计,模仿他们的字迹去赚谁了,所以马超自然也不会那么去做,因为这事儿成功不了。就像别人
模仿自己字迹去赚己方的人一样儿,同样儿成功不了。要说去模仿哪个将领的字体,也许还可能成功,不过就是几率不大而已。而马超把曹操他们的几封亲笔书信,直接就给自己儿子马焕了,让他务必是藏好,以后传下去。马焕虽然是不懂自己父亲为什么这样儿,可对于
自己父亲的话,他确实是都听,而且也一定会照做的。马超心里是感叹啊,这就是时代的局
限****,自己因为不是这个时代的,而是后世的人,自然那眼光和他们是不同的。他们能知道,这曹操刘备他们的亲笔,是个什么价值,只要保存好,那可真实价值连城啊。至于说马超自己的东西,他准备以后再说,等以后再给自己儿子也不迟。毕竟自己也算是和他经常见面的人,可曹操他们几个,不说根本就见不到,基本上马超也清楚,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
可能就不在了。所以还真是,这东西马超也算是觉得自己是趁早得到了他们的手书,要不然的话,等他们要真都不在了的话,自己还上哪儿去找去?而且可以说马超不单单是收集了曹操他们几个的手书,还有就是当代的几个书法大家的墨宝,马超也有。像是钟繇、蔡邕等
人的书法,他都有。毕竟马超是什么身份,那些人不管是隐居的,还是说其他势力的人,只要马超求他们的墨宝,可没有说求不来的。并且马超也不是说白拿,可以说给谁不是十几本的书给送出去的。真是,说起来对于那些个文士,你给钱什么的,实在是让他们觉得你是
看不起他们。而要送书籍,尤其是纸质的书,对他们来说,确实是视如珍宝,或者说就是宝贝不行了。说起来马超确实是不能太理解,但是这个时代真就是这样儿,别看蔡伦早就造纸了不假,但是纸质的书籍,依旧是贵重物品,这个确实是半点儿都不错。因为纸可是贵重物品,平时的书籍什么的,在东汉末年还有三国时代,绝大多数还都是竹简,这个确实是没
错。最多也就是传得什么特别重要的信件之类的,用纸质的书信,当然也有用布帛,这个更多。所以说马超能收集曹操他们的纸质书信,可以说绝对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至于说他那纸质书籍,更是花了多少银子,这肯定都不用说了。他也不会改进什么造纸术,所以也只
能是这样儿了。黄忠答应完张飞后,他就下去点兵了,他也清楚,如今这事儿是事不宜迟,肯定是赶早不赶晚。这要是自己晚去了,那么李典兖州军他们的踪迹,没准己方都可能要找不到了,所以黄忠也清楚,自己要赶紧去才行。黄忠下去之后,张飞便让士卒找来了之前从
西阳城过来的那个廖化所派的士卒。士卒近来后,没看到黄忠,就只有张飞一人,他是赶紧给张飞施礼,结果刚说两字,张飞把手一摆,“别扯这虚的了!赶紧,你回去告诉他廖元俭,就说黄汉升已经带兵去了,让他放心!小心守城,其他的都不用管了!知道没?”“诺!将军,在下告辞!”张飞闻言点头,对士卒摆了摆手,士卒下去了。当然有人给他准备好了
干粮马匹。至于说之前这个士卒所骑的那匹马,确实是已经挺累的了,所以张飞自然是让人给他换了。毕竟他也不想因为这个而耽误时间,这不是三爷的作风。此时的黄叙和糜芳两人是正在校场练武,结果自己父亲(将军)来找他们两人了。“黄叙、糜芳!”“在!”“在!”
反正从临湘那儿开始,毕竟是都一起在城头并肩作战了那么多时日,所以黄忠自然是能指挥得动两人。黄叙不用说了,就算是他官职比他父亲大,他父亲的话,他也不敢不听。更何况,他如今这官职还没黄忠大呢。至于说糜芳,也是比较佩服黄忠,而且看这样儿,他也知
道,估计是张飞的军令,要不然的话,就算是黄忠,他也不会私自行动。毕竟他黄忠不属于江夏,可士卒却都是江夏的。所以看这样儿,他要是点兵,没张飞的军令,是玩不转的。果然,就听黄忠说道:“张将军让我带兵出征,你们和我一起点兵两千,骑马出发!”因为西陵城这儿没几个骑兵,所以黄忠自然没说是点骑兵,但是点兵两千,骑马,自然就是当作骑
兵的。结果黄叙两人一听,是对视了一眼,然后是齐声应诺,“诺!”说完,两人便跟着黄忠去点兵了,至于说在校场内,张飞的军令是早已下达,所以黄忠自然是畅通无阻,他要点兵两千,就两千。此时西陵城内所有人马,除了在城头换防的人之外,都已经在校场集合了。
集合完毕后,黄忠就按照他的意思开始喊道:“各位,张将军让我带着你们其中两千人去奇袭兖州军的李典部。说实话,此北上奇袭,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所以怕死的,就直接退后一步,不用去了!”(未完待续。)
第九七八章 西陵出兵斗李典(续二)
要说凉州军没有不怕死的?那根本就不可能,除非就几个人的队伍,那倒是有可能真有说不怕死的存在。可人多了,那怎么可能没有。而这校场近万人,可能没有吗?所以说不是没有,可是谁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儿,毕竟都清楚,谁都不傻,谁要是第一个退后了,那么绝对要被袍泽所耻笑,你不死,也得被笑话死。这校场上都是带把儿的,谁能当这个出头鸟儿
啊,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退后。当然了,黄忠也没给他们考虑太久的时间,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个三四秒钟而已。这一过,他就继续说话了,“好!你们都不愧为我凉州军大好男儿,本将甚慰!”确实,这是黄忠的心里话,对于没有一个人退后,他是很高兴的。别管
士卒都是什么想法,那重要吗,反正他没觉得重要,至少在此时此刻,没一个后退,这就是他想要的,是最好的结果,给他大面子了。之后黄忠是再次说道:“此时是家中独子者,退后一步!不要想着蒙混过关,我是有办法查出来的!所以家中独子者,往后一步!”结果
黄忠这么一喊,确实是有不少人都退后了一步。之后黄忠再次喊道:“家中父母亲人至少有一健在者,退后!”“……者,退后!”……之后黄忠是又喊了好几句,最后校场还没退后的,看样儿也就不到两千了。黄忠看着他们,是微微点头,他是满意的。别看可能是不足两千,但是这些人,足够了!所谓是兵不在多而在精,这是他所认为的精锐。之前黄忠所喊,
那几个条件,可不是他随便说的,那怎么可能。是,其中有家中独子,又是有父或者母,或者都健在的,或者什么什么的,他都不让他们去。这个不止是因为他认为去这么一趟,是比较危险,其实这也是他在选择精锐。到了最后,黄忠直接一句,年纪没有超过二十五者,
退后,这就不得不说,还剩下的这些人,都是超过了二十五的,这在军中,是什么经验,都不用多说了。最后把这些人一点数,确实是不到两人,只有一千五百多点儿。不过虽然如此,黄忠也是满意的。反正以他的经验来看,这些人虽然还谈不上能以一当十,不过以一当
二当三,那却是没有问题的。之后黄忠是让人向张飞汇报,张飞作为主将,不过他没有在校场这儿,毕竟如今这儿他都交给黄忠了,所以也真是不用他做什么。张飞应该做的,就是想着怎么守好城,这就比什么都强。黄忠不一定什么时候回来,要是等联军过来了,他还没回的话,这己方这儿就要薄弱了。毕竟张飞之前可是打好主意了,要让黄忠在这儿守城,而
自己带着点儿人马去会会联军。说起来他真是不怕联军人多,他们人是越多越好,张飞也没说就非要和他们硬碰硬,不过就是战一场试试水而已,就看看呗。可要是黄忠回不来的话,那么这个想法也只能是泡汤了。所以张飞一方面也是给黄忠他们大开绿灯,他要一千人,张
飞就给两千。结果如今这么一看,还是没到两千啊。当然张飞接到士卒禀报的时候,他也清楚,黄忠不管用什么办法,都是能凑够两千人的,不过西陵城这边儿,实在是没有那么多人马。要说己方这儿有好几万人,那么没准自己也给他黄汉升五千人马,可现实却是,如今己方这儿就只有一万多点儿的人,所以能给黄忠两千人,不管是张飞还是黄忠自己,都觉得
已经是不少了。所以张飞让他带走两人,黄忠也是没那么狠心,一下就真带走两千。对他来说,一千五百多,也算可以了。毕竟人还得接受现实,如今的现实就是,西陵城不可能让自己带走那么多人马,更何况还都是骑兵。别说是没那么多人,就是有那么多人,可没那么多马,最后不也一样儿是不好使吗。所以对于张飞把城内两千战马都给了自己,黄忠心里其
实还是很感激的。不过他是绝对不能全都带走就是了,毕竟最后,西陵城要真是守不住,那么哪怕就是一匹战马,也是异常珍贵的。黄忠可是为将那么多年了,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是他不清楚的呢。不过从张飞的态度,他也不难看出,他是真想给李典一个比较难忘的教训。
如果不是他实在是不可能自己带兵去那么远的距离奇袭,黄忠估计张飞都可能自己去,然后让自己帮忙守城。不过因为路途不算太近,所以张飞这个江夏的主将,西陵城守将,确实是不好轻动。说起来黄忠觉得张飞所作所为没有错,如果说自己是他的话,自己也得如此。
黄忠做事儿是雷厉风行,至少在带兵去准备奇袭李典部的这个事儿上,他是动作非常迅速。点兵之后,拉来战马,然后他和黄叙还有糜芳三人,便带兵离开了西陵。当然了,他们带兵走了,张飞是亲自给三人送出了西陵城。毕竟他作为江夏的一把手,也是西陵城的守将,是必须要这么做的。当然不是给黄忠三人看,这他们几个,真都可以说是太熟了。所以张飞这
么做,是为了给己方那一千五百多士卒鼓劲儿,给他们增加士气,就是这样儿。毕竟黄忠是他们的将军不假,毕竟是他领兵。可说到底,张飞才是江夏的最高长官,也是西陵城的主将,所以他出面儿,其实可以说是代表了马超,这个是一点儿都没错的。黄忠他们只能代表
自己,毕竟这是江夏,不是他长沙。如果说是在长沙,那么黄忠自然是可以代表马超,可在人家江夏,就只有张飞能代表马超,这个就是这样儿。张飞和黄忠他们说了几句之后,又勉励了一千五百多士卒几句,给不少士卒整的都挺激动的。毕竟张飞在凉州军中,那真是可
以说仅次于崔安的这么一个人物,绝对的元老,而且绝对是勇冠三军。要说黄忠武艺也没比张飞低,但是就因为他加入凉州军的时日没张飞久,所以在军中的地位上,自然是不如张飞了。毕竟张飞都是能和崔安相比的人物了,可黄忠至少还没觉得自己能和崔安那样儿的狂人相比。对于其人的武艺,其人的猛,其人的狠,可以说黄忠都亲眼见到过,所以认为自己
还是有点儿比不上的。如果说真有超过其人的,那就是自己这个年纪,确实是比他崔福达大多了。而其他当面,黄忠确实是没认为自己比得上其人。而张飞给黄忠他们和一千五百多士卒送走了,看到众人背影逐渐远去,直到看不清之后,张飞这才回去。说起来三爷确实是
个性情中人。黄叙是个晚辈,不用多说。糜芳虽然和张飞关系不是说如何如何好,但是也算是可以。主要是黄忠,虽然交往时日不多,但是彼此关系确实是不错。对张飞来说,黄忠不光是武艺不错,人品也行,年纪虽然是大了不假,可同样儿也是经验丰富。和其人在一起,
张飞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学到了一点儿东西,这个真是没错。而且和其人闲聊,就像是
和大哥一起聊天一样儿,张飞还真是很喜欢。要说三爷的爱好确实是没多少,不过如今是要加上和黄忠一起聊天了。黄忠三人带着人马走了,当然比他们更早离开的是那个廖化派到西陵这儿来的士卒。他是回去传递消息,张飞也是想让他早离开。毕竟他也清楚,廖化那个性格,应该也是挺着急了。其实就看其人是急着被派来,就不难知道一二。虽说张飞和廖化
确实没什么太深的关系,这个不错,可终究也算是相识那么多年,所以谁还不知道谁啊。因此,张飞很清楚,廖化肯定也是着急知道自己是如何处理李典部在江夏出没的事宜的。当然凭他对自己的了解,也应当很清楚,自己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那还是自己的性格,是自
己的作风吗?不过他不知道,自己具体是如何做了。应该他廖元俭也不清楚,黄忠可就在西陵城啊。如果说黄忠没在这儿,那么自己就算是想去,也终究是分身乏术,只能是另想他法。不过有黄忠在这儿,自己还能不好好利用一番吗?这要是不出兵,那个李典还以为己方
成软蛋了。他娘的,己方什么时候怕过他们兖州军?对张飞来说,真就是那样儿,兖州军来再多的人,他也敢出兵,不过就是他出马不出马的问题。如果黄忠不在西陵,那么他自己肯定是不能带兵去对付李典,所以还得是让其他人去,就是这样儿。可要说张飞怕了李典,那真是笑话了。三爷就不可能怕他们兖州军的人,这在他眼里,兖州军就是个手下败将。当
然了,己方也不是说就没在他们手底下吃过亏,可仔细一算下来,是他们吃亏多,还是己方吃亏多,这不用再多说了吧。张飞这边儿是暂时放下心了,毕竟他可不单单是对黄忠他们三个有信心,也对己方士卒有信心。真要说起来,兖州军有虎豹骑不假,可李典带来的人马,
怎么也不可能是虎豹骑啊。所以这黄忠带着骑兵去奇袭,那么真就很可能让他占到点儿便宜。而黄忠那个人,反正在敌军势大,己方势小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硬抗,所以张飞清楚,他是占了便宜就得跑,所以张飞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说起来黄忠虽然年纪大了不假,可真是
绝对经验丰富。本来己方人就不足,所以己方哪有人马和兖州军两万人硬抗啊?如果说己方有五千人,也就是说黄忠带着五千人去作战,那么哪怕五千人都是步卒,他都敢和兖州军硬碰硬。但是如今这个对比,实在是比较悬殊,毕竟一千五对上两万,估计傻子都知道,这个仗不能打啊,傻子都不可能去硬碰硬,所以就别说是黄忠了。估计也就是张任那厮,不拿
己方士卒当回事儿的人,才可能去死磕,这就是张飞如今的想法。所以他对黄忠有什么不放心的,尤其是其人点兵的时候,问了那么多句,最后所选择的一千五百多人,就是张飞他也不承认,自己要是选人,未必就能比黄忠强到哪儿去,这个真是,兴许还不如人家呢啊。
所以对于黄忠的一些东西,张飞其实是从心里承认,也是比较佩服的。当然了,在嘴上的话,他未必是能说出来什么。别看黄忠本事是有,可终究是加入己方晚了,以致于有人对他还是有点儿意见。毕竟黄忠也算是受到重用,结果就因为这个,要说没有人有意见,那都是
假的。说起来如果说自己要是不知道其人本事的话,也是会有意见的。可知道了之后,那另说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儿,也都抹杀不了自己主公对其人的器重,而且也抹杀不了其人的真本事。并且有一点,那是谁都是承认的,那就是黄忠其人的经验,绝对是己方所有将领中最多的那个,没有之一。哪怕是军旅二十载的崔安,也一样儿是比不了的。毕竟黄忠是什么
人。他虽然说没当大将多久,而且为了自己儿子的病,他也算是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到儿子身上了,要不然这样儿的人物,为什么一直都是名声不显呢。不是说其人没本事,不是说其人没在军中效力,实在是那个时候可谓是志不在此,并且也真是没有一个好伯乐。只有自己
主公,才是能识千里马的伯乐,这个张飞也是承认的。而黄忠呢,他都加入军中多少年了,你一个普通将领,最多不过就是一年一年来算,可人家几个十年,都是十年十年来算的。(未完待续。)
第九七九章 西陵出兵斗李典(续三)
所以说谁能和人家比这军中经验,反正张飞是自认为比不上啊,就是崔安也比不上人家。︽UU小说,www.uu234.com因此,就冲这么一点,张飞对黄忠就是放心的。因为他很清楚,黄忠这个老将,他太清楚如今江夏的形势了,所以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他带兵,可能都要比自己清楚。毕竟张飞也明白,要真是自己带兵,自己看到李典那厮,虽然能忍住,不会直接带兵和他们死磕,可谁
也不知道,到最后自己还能忍住什么,反正就算是不和他们兖州军死磕,估计也得和他们战上两场,估计自己才能过瘾吧。但是黄忠显然就不会这样儿,他更不是张任,所以……还在西阳城等消息的廖化,这几日确实是比较着急,毕竟这李典带着两万兖州军出现在了江夏,
并且还出现在了西阳城地界,可不是给他吓了一跳吗。廖化可是很清楚,这李典要真是铁了心来进攻的话,这就凭自己这西阳城五千不到的人马,终究还是挡不住人家两万强军的。不过还好,还算好的就是,李典不是来进攻西阳城的,而是往东南方向去了,看那意思,应
该是要去邾县。此时他所派的士卒已经是回来了,廖化是赶紧见到了其人,毕竟如今他是很着急张飞的处理结果。说起来廖化他也确实是了解张飞一点儿,你说如果他张益德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一点儿反应,一点儿作为都没有的话,那真就不是他张益德的作风了。所以廖化如今不是要听士卒说张飞会不会去处理这个,而是要听他说,张飞到底是要怎么处理,
他要如何作为,怎么去对付兖州军李典部。结果就听士卒说道:“将军,张将军所言,他已经派黄忠将军带人去对付李典,让将军其他都不用去管,好好守城就是!”廖化一听,心说原来黄忠在西陵城啊,要说之前他可真是不知道黄忠也在那儿。不过如今士卒这么一说,
他自然都清楚了。那么张飞都说了让黄忠带兵对付李典,那么也确实,没自己什么事了。廖化可不认为己方这西阳城没到五千人马,就能帮着黄忠如何。当然他还不知道更具体的,黄忠实际上,就只带了一千五百多点儿的骑兵,这对于两万人马的兖州军来说,确实,还是
不够看得啊。不过廖化可不清楚,而张飞也是没对士卒说,到底让黄忠带多少人去了,毕竟他知道,这对士卒讲了,士卒就要对廖化说,结果一说一千五,那他廖化心里估计还是没底儿。这不是说他就不相信自己,不相信黄忠,实在是他那个人的性格,张飞多少都知道点儿。因此,他没告诉士卒具体的东西,当然了,廖化这个时候也没问,不过就算是问,也问
不出来个一二三四五六来,毕竟士卒哪知道啊,张飞都没和他说那么多。不过显然这个时候,就算是廖化,他也没多想,他此时就是对士卒说道:“好了,你一路辛苦,赶紧下去休息吧!”“诺!”士卒应诺后便下去了,而此时的廖化,他确实是放心不少了。毕竟他这个时
候满脑子都是黄忠,还有带兵来这儿,这至于说来了多少人马,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在内。这也不能说就是被他给忽略了,实在是廖化之前一直都着急这个,然后等张飞真做出处理来,他听到之后,就把比较关键的地方给忘了。其实他要是仔细一想,就不难想到,如今的西陵城,一共才有多少人马?所以黄忠满打满算,他是能带走多少人,张飞能给他多少。是,凉
州军的士卒是不少,可在如今江夏来说,确实不是那么多啊,人再怎么样儿,他也得接受现实不是,就是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所以就更别说是张飞黄忠他们了。不过廖化没想到这儿,他就是认为,黄忠带兵来西阳这边儿,那就是最好的结果。当然了,张飞也说了,这之后也没自己什么事儿了。虽然廖化心里确实是有不爽,可也没办法啊,这张飞说都这么说
了,自己还能如何?毕竟他张飞才是江夏的主将,而自己不过就是在他手下做事儿而已。而廖化这个时候确实是放心多了,可着急的情况下,他却忘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当然了,就算他真问了士卒,张飞给了黄忠多少人马,士卒对此也不清楚,所以问了也白问。不过他
都急着忘了,这个就不得不说,张飞让他在西阳城这儿,还真是对了,他确实是不如武安国啊,至少换成其人在这儿的话,他就不会忘了问士卒一句,可如今是他廖化,所以这……他对于之后的事儿,也是不准备管了,其实是想管也管不了啊,毕竟这如今西阳才多少人?
所以廖化他也是有心而无力,是现实的条件不允许他如何如何,而张飞更是知道西阳城的情况,因此自然是没有让他廖化怎么去做。李典这个时候已经是带兵出了西阳城的地界了,不过他没有直接南下去西陵,毕竟他也知道,自己如今的目的地,是曹仁他们所在的邾县,而不是西陵,这个是不要改变行进的路线。难道说李典就不想立大功,让己方比那江东军更
能占优吗?当然,他是想,不过更重要的是军令,他知道,自己是不能违抗。文若先生让自己带兵去邾县找曹仁,那么自己就得这么去做。这个可不单单是他荀彧的令,而是自己主公下的命令,所以李典还可能不遵从吗。所以其他的东西,哪怕他也只能是想一想而已,确
实是不能去实施。再说了,他也知道,那西陵城,有着张飞一万多人马在那儿驻守,别看自己是带了两万人,但是正在攻城上面,这没到他们守城人马的两倍,说起来还真是没什么大优势。至少李典很清楚,张飞要是说死了抵挡己方进攻的话,那么一时半会儿,这两万人
是绝对攻不破西陵的。李典对于西陵的防务,他确实是不怎么了解,但是他对凉州军士卒的战力,还有己方士卒的战力,那真是太清楚了。所以说不是己方士卒就真拿不下西陵城,可要看到底损失多少,还有多少时日才能拿下。当然了,不是说己方就真一定能拿下西陵,他也是知道,拿不下的几率,一样儿是有的。不过如今的李典,也不再多想西陵的事儿了,
毕竟那和如今的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他是下令依旧是急速行军,往东南,邾县的方向进发,他可知道,曹仁和孙策他们还在那儿战着呢。邾县守将武安国,是比不上张任,可抵挡他们数日,那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倒是没错。所以不管是江东军,还是说己方,哪都有那么容
易就破了邾县呢。至少李典是肯定不相信,说起来武安国那人的武艺不错,就是领兵战斗的本事差了点儿,要不然的话,妥妥是凉州军中的大将啊。不过可惜了,这还是有短板,有硬伤啊。他和之前那个张任没法比,毕竟其人号称益州军第一大将,绝对不是吹出来的。毕
竟论武艺来说,他张任绝对还到不了以前益州军的第一,但是他是军中排在第一位的,那就
不得不说其人的本事了,显然是公认的。可武安国没有那么大的本事,除了武艺之外,其他的,也就是平平。李典还不知道,张飞已经知道了他带兵到了江夏的消息,更是派黄忠来对付他了。当然李典不是说就一点儿没想被凉州军知道的事儿,不过他最多想过张飞能知道,可他不清楚张飞能让黄忠带兵来。毕竟黄忠在西陵,就是廖化这个自己人,他都不清楚,所
以就更不用说是李典这个外人了。而他这边儿是急行军往邾县赶,黄忠那边儿,他和黄叙还有糜芳三人,也是带兵急速前进,往东北的方向进发。他们自然是不会等李典带兵到了邾县,他们才进攻,那不开玩笑吗。所以自然是要在半路对他们发起奇袭,这就是黄忠他们三
人的想法。所以他们自然也是怕李典早就到邾县那边儿了,那要是他们到了,这己方这些人可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毕竟兖州军两万人,黄忠可以说还能来个奇袭。但是人家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汇合了之后,那么就不可能再给人家什么奇袭了。而且那兖州军和江东军的探马,
也都不是吹出来的,这在行军的途中,而且是在江夏,你可以认为他们还差点儿,未必就能发现己方这一千五百多人,毕竟人太少了。可在人家大营那边儿,你别说是一千五百人了,就是一个人,都能很容易就被发现了,所以……邾县,经过了这么几日来的激烈战斗,张辽他们几个早已都是轻车熟路,每一次上去,都能让武安国忙活得焦头烂额。也就是他那武艺
一流,要不然的话,就算是张任那样儿的,也抵挡不住他们几个合一起对付他一个啊。当然了,肯定是少不得城头凉州军士卒的帮衬。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人家守城的武将,基本上都是拿着环首刀,可唯独武安国,他这次知道要对付几个硬茬,所以直接就拿着自己的大铁
锤上了。武安国的兵器可不是那种常见的,而是基本上当今时代,确实是没有人用的。哪怕就是双铁锤,也不是说就见不到,可武安国这长柄的铁锤,单锤,确实,当今时代的武将,就他一个人用。至少张辽他们几个也算是经验不少,可从来都没有见过第二个人用这长柄铁
锤当武器的,就他武安国一人。而且这到城头了,还用这种马上的兵器,不得不说,这就说明问题。至少对他们四个来说,对上这样儿的没见过的兵器,确实是不怎么习惯。毕竟人家用的是力量型的兵器,你那环首刀肯定是不能和人家硬碰硬就是了。再说了,武安国既然能用这种单柄铁锤,而且看样儿还不轻,那么就说明其人绝对是个力量型的武将,那么你和
人家比拼力气,那不早死吗。所以四人都不敢用自己的兵器去碰武安国的铁锤,所以这就导致了武安国哪怕是面对四人的围攻,他也没有说一下就落到下风,败退了什么的。再说了,就还有城头的凉州军士卒呢,他们可也不是吃素的啊。说起来张辽他们几人的力量也不错,
但是即便如此,在城头上,他们也没说要用自己兵器和武安国来对著撞一下。如果说是在马上的话,张辽也许能用自己的大刀和武安国的长柄铁锤碰一下看看,可如今这在步下,自己根本就不占优,并且大刀也没在手里。那环首刀和自己的大刀能是一样儿的吗,显然是太
不一样儿了。可人家武安国步下兵器和马上的兵器,却都是一样儿的,这个就是人家的优势,而自己等人没什么太大优势。确实,要不然是因为他们武艺都不错,那还真是,支持不到这个时候啊。而最后的结果,也是没出乎意料,张辽他们四个,自然还是被武安国加上城头的凉州军士卒给逼退了。实在是城头的武力不低,他们可知道了,这为什么张飞让其人在
这儿的原因。敢情这武安国的武艺,那是比张任还要高一块,所以……后面观战的孙策一看,对旁边儿的曹仁说道:“曹将军,看来邾县这个武安国,确实是武艺高超,文远他们几个,确实是对上有点儿吃力啊!”当然还有一点,他是没说,就是武安国那长柄的铁锤,就
是孙策第一次见的时候,他也不得不惊讶了一下,这果然是比较奇门的兵器,自己军旅这么多年了,都没见过第二个人用这样儿兵器的。对于使用兵器的情况,孙策是有所了解的。(未完待续。)
第九八〇章 联盟军大战邾县
孙策这么多年的经验,他自然是清楚,用这种极其罕见的兵器的武将,要不就是饭桶废物,没什么武艺,要不就是高手,一流的武艺。UU小说,www.uu234.com结果显然,武安国是后者啊。孙策自然是看得出来,武安国武艺绝对是不下于张辽,甚至因为兵器的原因,他是比张辽还要占优不少。而其他三人,那武艺都不如武安国,不管是马上还是步下,都是如此,孙策对这个还是能看得出
来的。他不得不承认,就算是自己,正在战场上和武安国相遇,真正决一死战的情况下,自己也未必真就能胜过其人那单柄铁锤。当然了,虽说孙策认为自己不一定能胜,可他也不认为主公就能对付得了自己,说起来两人应该是真正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八成最后
还是以平局收场。为什么这么说呢,别看孙策都杀过吕布,可他也清楚,自己到底多大本事。真算起来,自己都不一定能胜过张辽,两人武艺其实也是伯仲之间,那么自己和张辽是这样儿,而他张辽和武安国对阵是那样儿,那么自己和武安国的水平如何,就不用再多说了。
这绝对不是孙策高看了武安国,而小看了自己和张辽,那还真是没这样儿。主要是孙策是比较有自知之明了,他既不会高看了对方,当然也绝对不会贬低敌人,所以说孙策他心里所认为的,还是比较客观的。而此时他对曹仁一说,曹仁也是微微点头,显然他也是同意孙策的说法,城头的武安国的武艺,确实是高。至少曹真和牛金,他们俩没一个是人家的对手。
这别看曹仁武艺水平有限,但是眼力可一点儿不差,并且他又不是说没见过一流的武将的武艺,那见过的简直是太多了。就说他们兖州军一方,一流上等武艺的就有关羽和许褚他们,曹仁也不是不知道他们武艺,虽说那邾县城头的武安国肯定是比不上那两个人,但是他却看
得出来,其人和夏侯兄弟还有张郃他们的武艺应该是差不多少的。曹仁自然是很清楚,夏侯惇和夏侯渊还有张郃,他们三人的武艺,可以说是仅次于关羽和许褚,这个他是很清楚。那么也就是说,城头的那个武安国,他和夏侯兄弟还有张郃,他们的武艺是一个级别的,这
不得不让曹仁觉得,这凉州军可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么一个没有那么大名声的武安国,都是个武艺高超之辈,那凉州军中,比他更厉害的,那还不是有的是了。这也确实,说起来武安国在凉州军中,还真是没多大的名儿,毕竟在凉州军中,比他名声大的人,真是有的是。不过有一点,却是怎么都不能够抹杀的,那就是其人的武艺,早就是一流下等了,都已经不
知道多少年了。可因为其人算是名声不显,所以并不是说谁都知道其人的武艺高超。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武安国武艺没有达到一流上等,一直都没有突破,但是绝对可以说,他是在有着一流下等武艺的所有武将中,那武艺是排在前面的,毕竟其人这浸淫手中的单柄
铁锤,都不知道多少年了。那单柄铁锤,确实不是一个好用的兵器。是,你看着好像就那么几招,可真正的高手都清楚,越是简单的招式,其实还真有可能就越不好练,所以他武安国武艺不但是高,用的兵器也是罕见的单柄铁锤,这就不得不说,非是一般的人能对付得了的了。孙策之后也没和曹仁说什么,就直接让士卒鸣金了,不过显然他也是看出来了,曹仁
是同意收兵的。还在进攻邾县的几人,听到鸣金后,便带兵撤退了。他们也确实,是觉得自己该退下去休息一会儿。要说这个武安国,其人确实是没有之前的张任那么狠,可人家武艺在那儿摆着呢,确确实实,是比张任要高,这个是半点儿都没错。不要以为这武艺的高低,在城头上就没多大用。其实也不能那么说,这个看你怎么看,毕竟攻城战不能算是一个人的
表演,所以真是,你就算是把吕布放在这儿,让他带兵攻城,可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他吕布再强,也不可能做到力挽狂澜,这就是攻城战。可是张辽他们上到城头,四个人一起对付武安国,那么这个时候,可就不光是要靠着城头的凉州军士卒对抵挡他们,更是要武安
国,他这个主将来挡住四人的进攻。就说霍峻,他武艺不如马岱和甘宁,所以都不敢和他们硬碰,那么结果就造成了,只能是他们城头的汉军和荆州军士卒往上冲。如果说霍峻的武艺能和马岱还有甘宁相抗衡的话,那么肯定是能拖住凉州军更久的时日,这个是一点儿都没
错的。所以说个人的武艺如何,在攻城战上,你说没有用,那肯定不是,但却绝对不是最重要的,这个也是没错。而武安国和张任一样儿,都给了带兵进攻的几人压力,当然这个压力,也不是说谁大谁小,反正张任的狠,和武安国的武艺之强,都让四人觉得自己肩上的压
力不小。而且更是想到了,凉州军果然是人才济济,这己方何时能有这么多的优秀将领呢?
对,就算是张辽,他也是如此想法。不错,毕竟不管他对孙策如何,是个什么看法,他是什么态度,至少对江东军,他还是有归属感的,和张任可不一样儿。如果说他和张任一样儿的地方,那就是对所谓主公的态度,张任对马超那个样儿,张辽对孙策,也是,都差不多了。
四人带兵撤退,不过他们都没多说什么,毕竟有些话,放在心里就行,多说无益。而且像张辽这样儿的,本来他就对孙翊没什么话说,连带着对曹真牛金他们,也都没什么话说了。在整个江东军中,张辽也就是和鲁肃关系还好,至于说其他人,最多也就是点个头之类的,
如此而已。也难怪,张辽对孙策是那么个态度,当然不可能让江东军众将对他如何。说起来也就是周瑜这样儿的,算是文士的人,还算是能客气。毕竟周瑜这个人是有骄傲的地方不假,但是对于真正给己方效力的人,周瑜还是很客气的,这个是一点儿没错。你可以说他周公瑾这个人确实是有傲气,可没几个人真就对周瑜他为人处事有什么不满的。也许因为他年
轻而受到自己主公重用,有人也是有点儿其他的想法,但是对周瑜的为人,他们还都清楚,也没什么不满。所以哪怕就是对张辽,周瑜也能是客气,虽然不至于说多亲近,可也没说就疏远了。而张辽也清楚,要说江东军中,就这个周公瑾,才是最大的人才,最有本事的那一
个,他可是清楚,周瑜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全才了,所以这样儿的人,就是张辽,他也不敢小看,也不能小觑了。孙策一摆手,众人和他回了大营,当然也只有兖州军的士卒,他们只能是回了自己大营。孙策在大帐中讲了几句后,众人就都告辞了。他这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如今这个情况,己方表现其实都不错,不管是张辽、孙翊还是曹真牛金他们,都是尽力了。
至于说碰到了武艺高超的武安国,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毕竟马超能安排一个张任在蕲春,那么张飞为什么就不能安排一个武安国在邾县呢?至于说孙策他们知道张任是马超那排的,而武安国是张飞给放到这儿的,这事儿其实也并不稀奇。至少这不是什么机密的事儿,所以为什么江东军兖州军他们就一定不知道呢?更何况仔细一想,这张任在凉州军中,除了
马超之外,还有其他人能指挥得动吗?所以估计傻子都知道,那张任在蕲春,也只能是马超给特意安排在那儿的。那么这个邾县,不是说就不重要,但是相比蕲春来说,反正在孙策和曹仁看来,马超认为是不如蕲春重要,所以这个武安国,应该就是张飞所派了。并且他们
都很清楚,之前武安国,可不是在这儿。那么如今的江夏,一切都听他张飞的,如果说武安国之前是在马超身边儿的话,那么他如今在这儿,确实很有可能就是马超亲自安排的。不过显然,不是这样儿,那么八成,或者说一定就是张飞,这个江夏的主将所安排的了。毕竟
孙策曹仁他们都清楚,马超既然是把江夏交给了张飞,他基本上就不会去管太多了,除了在张任这个事儿上,他能插手之外,其他的,他不会多去管的。毕竟他都交给了张飞,再去管那么多,不是那么回事儿。而对于张任,张飞肯定是管不了他,那么也只能是他这个凉州军之主去管一下,也就是这样儿了。谁都知道,至少马超那些手下都清楚,自己主公对手下
人放权,那还是不少的。所以也就是关键的地方,他是必须要过问一下,然后其他地方,他都不管了。就像江夏的蕲春,他让张任去,那没办法,张飞能指挥得动张任吗,所以就只能是他这个主公出面,其他人,谁都不好使。曹仁他们是回了自己大营,而曹真和牛金也没
和自己将军抱怨什么,毕竟这武艺不如人,技不如人,也是没什么说的。不管是曹真,还是说牛金,都不是那种爱给自己找借口的人,尤其是牛金,那输了就是输了,武艺不如人家,就是不如,这个没办法。而曹真呢,也都差不多,他认为找什么借口,都没有大用,只有早
破了邾县,是比什么都强。而曹仁看他们都没说什么,可自己作为如今兖州军的主将,肯定是不能什么都不说的。所以回了自己中军大帐中之后,曹仁也是简单安慰了曹真和牛金两句,当然他没说太多,也没说那么自白,对两人还不至于那样儿。曹仁就是说,这江东军表现也可以,但是哪怕是以张辽和孙翊那样儿的武艺,对付武安国,也不是说手到擒来啊。自
始自终,曹仁也没说曹真和牛金如何,不过两人都听得出来,自己将军算是对自己两人满意了。而且说江东军如何,那么既然江东军的两员大将都不是对手,那么自己两人还不如张辽他们武艺高呢,所以这……他们都懂,也是了解自己将军的用心良苦,所以不管是曹真,
还是说牛金,都是从心里往外感激曹仁的。这个不得不说,曹仁作为如今江夏兖州军的主帅,确实是尽到了自己一个作主帅的责任。所以曹仁他不管是本事,还是其他,都是足以胜任这么一个主帅的,带个十万人马,一点儿都不成问题。兖州军人才是不少不假,可真正能
统帅一军的,其实并不多,就那么几个,而这其中,是一定有曹仁的一席之地的。别看曹仁武艺确实是没那么高,可其他方面,确实是都不错,而且是深受曹操的信任,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你本事再大,可自己主公不信任你,那不管是什么样儿,也都没有用。可不这样儿呢,如果说你本事可能平平,但是你家主公对你是信任无比,那么依旧你是能得到自
己主公的重视的。也许你并不会被你主公重用,毕竟比你有本事的有的是,所以他肯定是要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但是你主公一定会用你,至于说是去做什么,那就不一定了。毕竟你主公对你信任,那么肯定绝对是要用信任之人去做的事儿,才能让你去做,还不就是这样儿。
而曹仁显然还不完全是这样儿,毕竟他是属于既有本事,而且又被自己的主公信任的那种,所以像他这样儿的人,只能是被重用,这是一定的。(未完待续。)
第九八一章 西陵出兵斗李典(续四)
所以曹仁如今在兖州军中,是如此的身份地位。》UU小说,www.uu234.com不要想他武艺可能还差点儿,但是对于曹操来说,显然他不是最看重武艺的那么一个。如果要说武艺的话,那许褚武艺倒是高,可他也只能是在曹操旁边儿当个保镖,他还不敢让其人独自领军,真的。对曹操来说,真要是让许褚独自带兵的话,那还不如让夏侯惇带兵呢。确实,不是说曹操就不相信他,实在是他不
太适合。确实,许褚没有本事吗?显然不是,不管是其人的武艺,还是说其人领兵作战的能力,可以说都算得上是一流。但是唯独这个独自领兵,他当主帅的话,确实是不太合适。至少在兖州军中,比他更合适的人,那有的是,所以不要万不得已,曹操是绝对不会让他带
兵的。如果真要让他带兵,那么至少也得是自己跟着,或者派一个谋士跟着他,曹操才能算是放心,其他的,都不行。曹操他还看不出来吗,有人就只能是为将,确实是当不了主帅啊,而许褚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要是能胜任主帅的话,那己方真就厉害了,可这不现实啊。
就像在凉州军中,典韦武艺也高,可显然马超是不太可能让其人独自带兵去当主帅,那真是……之后曹仁也和郭淮、曹真还有牛金他们几个简单说了几句,然后就散帐了。对于如今邾县的战事,曹仁还没有那么担心。毕竟他很清楚,武安国是,他武艺比张任要高,这个没错,可其人终究是不如张任的,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没有张任的狠,所以己方和江东军
要拿下一个邾县,其实也就是多少时日的问题了。所以曹仁还真是,他没对己方的战事担心,唯独就是想着,自己主公让人带兵来这儿,什么时候才能到啊。不过曹仁也清楚,这事儿不简单,毕竟要说己方援军进江夏,凉州军没有动作的话,自己都不相信,所以这个……
曹仁也是担心,毕竟在江夏的凉州军将领,可没有饭桶,所以己方要轻易就突破对方封锁,他认为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有和他们一战了,这个虽然不是曹仁想要的,可是却不得不承认,好像己方如今也只能是这么做了,其他的没办法啊,你不可能指望着凉州军不发现,那
还真是不可能了。当黄忠的人马离开西陵地界,往东北行了不到两日之后,他就让探马是密切注意某一个区域的动向。说起来以黄忠的经验来说,他是能够大致确定,如今的李典部到底是已经到哪儿了。毕竟从廖化发现李典兖州军踪迹,到他派士卒过来通风报信,再到张飞让自己过来,这其中的几日,李典他们大致到什么地方了,黄忠是有数的。所以他是让己
方探马密切注意,一旦发现了兖州军,务必要马上禀报自己所知。毕竟只有自己知道了他们在哪儿,情况状态如何,自己才能做好准备,奇袭他们。说起来黄忠认为是敌明我暗,所以他们不发现己方,那么己方奇袭,没有不成功的。当然了,要是被他们发现,那另算。但
是虽然不是说就没有这个几率,但是以黄忠的想法来说,李典好像还真是,他发现不了己方,哪怕他们的探马是号称天下第一。可再第一,也未必就一定能建功,毕竟己方难道就是吃素的?而且就以对江夏的了解来说,己方其实是要超过他们兖州军江东军的,所以……黄忠认为这就是己方占优,而兖州军江东军他们不占优,所以就相当于是己方在暗,他们在明
了。结果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凉州军探马的严密注意,或者说是探查之下,终于是寻找到了兖州军李典部的踪迹。至于说他们是怎么确定就是李典带领的人马,那也真是不难。毕竟要是探马连这个都确定不了,那还当什么探马啊。说起来距离确实是不近,但是至少凉州军探马还是能分得清对方是敌是友,是那路诸侯的人马。毕竟不管是曹操的兖州军,还是
孙策的江东军,自然也包括了刘备的汉军还有己方凉州军,那士卒的服饰,可都没有一个一样儿的。是啊,要是一样儿的可都麻烦了,本来有时候就不好分清楚哪一方的人马,这要是再都穿一样儿的衣物,可有意思了。而且其实稍微一想,怎么也都知道,对方除了是兖州
军李典部之外,没有其他人了。毕竟首先是人马不少,他们可都知道,如今曹仁手里其实没多少人马了,要不然也不至于说李典带兵从豫州来。所以肯定不是曹仁他们,再说了他曹子孝要在邾县攻城,哪有可能跑到这儿来。那么除了是之前所知道的李典部之外,还有其他
人吗?当然要是说可能是孙策的江东军假扮兖州军,那实在是太扯,这真就是比较傻x的想法。黄忠听到禀报之后,他是眼眉微挑,心说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之前自己还以为,这今日估计是找不到李典部的踪迹了,毕竟他们要是速度更快的话,基本上可能就要超出这个范围了,那么自己还得继续追击他们。此时的黄忠黄叙父子和
糜芳他们是早已停止了行军,这个其实是在之前黄忠让探马去查探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没让这一千五百多骑兵再行进了。毕竟他也很清楚,这兖州军的探马,可绝对不是吃素的。说起来他们号称是天下第一,哪怕黄忠不服,嘴上基本他不会承认,可在心里,也是赞同的。
真算起来,他们确实是比己方厉害,就在这探马上面,他也承认。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未必能发现己方,倒是己方能发现他们。可是黄忠却不得不小心谨慎,毕竟他也认为,李典部要真是在这个范围内的话,那么其实两军相距也不会说是那么太远,结果事实证明了,确
实是如他所想,李典部可不就在这个范围吗。而黄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后,他便召回了所有的探马,没办法,这个时候是不能再跟着对方了。毕竟他知道,那以兖州军的探马水平,这己方要是紧跟着的话,那么未必就真不会被他们给发现,所以真要那样儿的话,这最
后的奇袭很可能就功亏一篑,这绝对不是他想看到的。如今兖州军的探马没有发现自己,没
发现己方探马,这可绝对不能说是己方比他们厉害,那真是开玩笑,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注意到而已,所以黄忠知道,必须要撤回己方的探马才行,要不然的话,真容易出问题。当然了,黄忠也不是没想过,这想当初西阳城的廖化能发现他们,那么显然,他也是动用了城
内的探马,所以黄忠也是想了,如果说兖州军的探马发现了己方的探马,那么他们会不会认为那还是西阳城的探马,而不是从西陵城过来的。如果真要是这样儿的话,那么一切就都好了,这也绝对是黄忠乐于看到的,不过如今来看,还得是小心行事才行,毕竟兖州军探马不是说就不会那么认为,可那种情况,还不是说绝对的,因此,黄忠是绝对不会去赌那个几
率的。对他来说,是做好奇袭,比什么都强,打了他们一下就走,这才是自己到这儿来的第一目的。毕竟就一千五百多人,除非是能以一敌十,才能和人家抗衡一下,要不然的话,你拿什么跟人家拼?黄忠可不光是早就让全军停止行进,他更是把一千五百多人给拉到了非常偏僻的地方,至少兖州军的探马,就算是想找,也很难发现的这么一处地方。当然了,黄
忠给全军下达了军令,是禁止一切响动,所以凉州军士卒确实是没什么大声,唯独就是战马,确实是有些声音,不过这事儿黄忠也没有办法,所以只能是让军中比较熟悉马匹的士卒多为照看,小声音没有太大关系,可要是响动大了,这兖州军的探马,那没准就发现了啊。
不过他也是想了,就以如今己方和兖州军的距离来看,只要声音不是说大得离谱,那么基本上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更为关键的是,黄忠这个时候,他并不是说特别怕兖州军探马,主要是如今己方和兖州军,其实算是两个方向,不说兖州军的探马根本就不会往这边儿来,就
算是真来了,那么也绝对不会走这么远,他们最多是在近处,所以是不会发现己方的,因此,黄忠还算是能放点儿心。可即便如此,他也一点儿都没有掉以轻心,毕竟兖州军的探马,人家是实打实的实力,可绝对不是吹出来的,所以自己不小心是不行啊。在这一处比较隐蔽的地方,黄忠是和自己儿子还有糜芳,三人商议了一下,是不是在今夜行动。最后三人是一
致同意,这事儿赶早不赶晚,所以自然是今夜行动为上。至于说己方士卒今日刚到这儿,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儿,那兖州军不也是一直都在行军吗,这己方还是休息了一会儿呢。所以黄忠不以为然,关键是他很清楚,己方士卒的精神状态都如何。说起来己方士卒就是马背上
的士卒,可以说真就没有几个人不会骑马。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什么呢,是己方士卒在马上和步下,是两样儿。当然了,这一听好像是废话,不过不是那个意思,主要是在黄忠看来,如果说己方这一千五百多人,是走步来这儿的,那么他要是让他们今夜就去进攻,可能是有
点儿疲劳,他们也许是不太适应,不怎么习惯。可这一千五百多人如今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可不是走步急行军来到这儿的,而是骑马来的,这个差别可大了去了。毕竟不管是曹操也好,是孙策、刘备他们也罢,就算是也包括了辽东的那个公孙度,说起来他们的战马,没有一个是能和己方相比的。所以这个,己方士卒是骑马来了,那么己方凉州所产的战马,那体
力,那耐力,那四肢的力量,整个身体的力量等等,可都是一等一的。所以就不得不说,真正来到这儿,劳累的可不是士卒,要真算起来,是战马。可即便如此,因为己方凉州所产的战马,自然是优秀其他地方,所以黄忠很清楚,战马只要休息几个时辰,基本上就没有问
题了,因为谁让己方的战马是凉州上等的战马呢,这绝对不是一般般的战马所能比得上的。因此,张飞之前把西陵城仅有的战马要交给黄忠的时候,他确实,在心里还是有点儿感动的。毕竟黄忠很清楚,战马对于西陵城的意义,其实还是很大的,可张飞为了己方,他把战马交
给自己了。而黄忠更明白,其实张飞这么做,也不仅仅说就只是为了己方。毕竟自己和他虽然交往时日并不算太久,可两人之间的关系,确实算得上是莫逆。张飞这个人,黄忠可以说他自认为对其人了解还算是比较清楚,张飞绝对是个性情中人,可以说你要是真有本事,那么他肯定不会对你太恶。只有像张任那样儿的,他实在是太看不下去了,所以才会对其人
那样儿。要不然的话,就凭其人的本事,张飞就算是再不喜欢,也不会真就对其如何如何。所以不管是文武,只要张飞认为你是有真本事,要是有大本事更好,他就绝对是愿意和你聊聊,别管关系如何,张飞就是这么个人。毕竟对他来讲,这天下之下,有本事的人不少,比
自己还强的,那也有很多,所以尽管张飞未必就如何如何谦虚,可他该明白的,那他都懂。所以黄忠自然是知道,张飞张益德做事儿,他是自己心里有数,自己要如何去做,他都想得很清楚。(未完待续。)
第九八二章 西陵出兵斗李典(续五)
所以黄忠知道,这张飞如此,自己是怎么都得欠了人家的大人请了。如果说自己在这儿立功了什么的,那就更是如此。毕竟自己本来就不属于江夏的人,所以到这儿来了,张飞安排自己做事儿,那是人情,不安排自己,也是本分。说起来张飞也许是为了己方为了主公,可确实,也是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人情,自己还能不清楚吗。黄忠和黄叙还有糜芳他们商议完
后,自然也就是那么定下来了。之后他又给己方士卒做了安排,等晚上戌时一到,便奇袭李典部。当然了,之前得先到李典部附近,不过肯定要避开兖州军探马的。当然,实在是避不开,就只能是让他们永远都闭嘴了,毕竟只有死人,才更能守住秘密。而黄忠在这个时候,
他是更不会心慈手软的。说起来当大将的,有几个是心慈面软之辈,真就没有,所谓是慈不掌兵,其实就是这样儿。真正的武将,没有一个是手软的,不说非得如何如何强硬,可也差不多少了,毕竟你不那样儿,那么怎么去威慑下面儿的人,让士卒去为了战事而卖命呢?
之后凉州军又没了动静,毕竟黄忠该安排完的,早已完成。对他来说,这如今可不保险,毕竟要是被兖州军的探马给发现,这自己也不用再想着奇袭了。最后己方要奇袭不成,就会成为遭遇战,己方不想和人家硬拼,可人家未必就能放过己方啊!毕竟这双方人马相差悬殊,自己是他李典的话,肯定也不会那么轻易放弃的。不过己方因为是骑兵,所以到时候肯定跑
得快,他们两万人马,可未必追得上。不过李典要是也狠心动用他们的骑兵的话,这个可就不好说了啊。其实黄忠也很清楚,就凭借自己的经验来看,两万人马里,能出来个两千骑兵,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兖州军可以说除了粮草的缺少之外,其他的,他们都不怎么缺。
而缺粮,绝对不是因为他们没钱,那真是笑话,曹操占据了幽、兖、青、豫、徐,还有冀州的一部分,他们兖州军能缺钱?显然事实不是那样儿,那么兖州军缺粮,就是因为他们的人马多,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了,曹操实施了一些列的屯田之策,可以说确实,是起
到了应有的作用,可即便如此,兖州军依旧是可以说他们总体上是缺粮,而并不是像己方这样儿,粮草充足。关键是己方从来都不缺粮草什么的,凉州、并州没什么粮,可司隶也好,是益州也罢,当然也包括己方也占据着的冀州,哪个不是产粮大州。不要认为司隶饱受战火,土地荒芜什么的,那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别看司隶还让曹操兖州军占了
不小的一块儿,但是真正的粮草,他们兖州军可没占到多少。毕竟对马超来说,地盘可以给曹操,但是唯独这个钱粮,他是绝对不会给他多少的。在马超看来,地盘没了,己方可以再夺回来,不过就是伤亡多少的问题,而这个根本就是钱粮的多少,所以钱粮能给兖州军吗?
自然是不能,所以马超认为城池让兖州军占了,那就是占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唯独是己方的钱粮,基本上半点儿都不能给他们。实在不行,那么就只能是毁了。当然了,马超也让己方将领没事儿就给百姓点儿,所以真是,凉州军绝对没给兖州军留下什么东西,不是说
就一点儿都没有,可实在是,太少了,基本上就是一座城池而已。也就是凉州军,能消耗,
损失得起。而李典这个时候依旧是带兵全速前进,他确实是没想着其他的,就是想早到了邾县,就比什么都好。至于说兖州军探马,他们水平确实不低,可也和黄忠所想一样儿,他们是真没有发现凉州军的踪迹。这就不得不说,黄忠的经验可起到了大作用。不管是他们两军之间的距离,还是说他们两军的方向,此时都不在兖州军探马所查探的范围内。而且虽然
他们水平不低,可也就是和黄忠所想一样儿,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就不再前进了。毕竟他们也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这多日以来,除了那个西阳城的探马之外,其他的,他们也都没有见过几个人。真正有人,那都是老百姓,而不是凉州军。而至于说凉州军的探马,他们彼
此发现之后,兖州军探马发现他们早就跑了,那意思是害怕己方啊。可不是吗,别看这地方是凉州军的地盘不假,可他们西阳城的探马没有几个,所以看到了兖州军的探马和大军,他们不跑才怪,不跑的是傻子。所以兖州军探马自然是没有发现这凉州军一千五百多人,当
然了,这也算黄忠经验丰富,如果真换成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将领,那不被发现才怪。也就是黄忠,见得多了,经历的也多,所以自然是能很从容去应对。毕竟兖州军的探马,他们再厉害,可那经验能和黄忠相比?所以他们在黄忠的面前,也只能是不占优。除非是曹操亲率大军的探马,那些人不光是人数众人,而且也有本事,也许是能发现些蛛丝马迹,可李典他
所带领的人,那可就未必了。毕竟他不单单是急着去邾县,李典也想着自己能带兵立功。毕竟在这儿带兵晃,能立功?而他这个也算是影响到了己方的士卒,当然也都包括了探马那些,没有多少不受李典的影响,不过就是多和少的问题罢了。毕竟如今李典才是这两万人马
的主将,而不是其他的人。说起来李典也知道,自己其实是不好急躁。可如今这事儿都已经是这样儿了,还能让自己如何?不光是曹仁他们等着自己,己方的士卒不也是如此吗?而且自己也想着能立功什么的,所以这还能不急?不过就因为李典的急,所以这本来平时他的
小心谨慎,到了今日就都没有多少了,所以最后自然是要被黄忠他们有机可乘。确实,如果李典不这样儿的话,黄忠未必就真能抓到什么机会,毕竟兖州军的探马是吃素的吗?哪怕他经验丰富,哪怕凉州军士卒也不弱,哪怕……按理说李典还不至于就真这样儿,可很多东西碰到一块儿之后,可不就变成了这样儿吗?真说起来,这其实也不能全怪李典,只能说是
赶上了,没办法啊。要不然的话,还真是不至于说就这样儿,至少就算是兖州军的探马没有发现黄忠他们,可李典还是会有所防范的。不过如今来看,也不能说兖州军就一点儿防范都没有,可实在是,也没多少了。所以在还没到申时的时候,黄忠就已经和黄叙还有糜芳,
他们三个,带兵离开了。他们自然是奔向了兖州军的方向,至于说之前李典已经带着兖州军行了两个多时辰,这对黄忠他们来说,真就不是个问题。毕竟黄忠他们也是还不到申时出发的,他估计在戌时左右,就能追上李典,然后对他们进行奇袭。毕竟自己这一千五百多人是个什么速度,而他们两万人马,那又是个什么速度,都不用再多说了。就这,黄忠认为己
方要是速度快的话,没准在戌时前,就能追上兖州军李典部。这不是说凉州军就多快多快,而是李典他们,哪怕是速度快了不假,可终究还是不能和人家一千五百多清一色的骑兵相比的,而且黄忠他们都是凉州的上等马,那是一般般的马匹所能比得上的吗?所以他们被黄忠给追上,是必然。如果说黄忠还做不到这个,那么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追李典部,肯定是
要更早了。就和黄忠所料不错,他和黄叙还有糜芳他们是一起带兵在戌时左右,就已经到了距离李典他们很近的距离了。当然这期间不是没有兖州军探马过来,不过却都已经让黄忠带着士卒给咔嚓了。说起来以黄忠其人的勇武再加上其人的箭法,那几个兖州军的探马,还
真就不是对手。别说是他们几个了,就算是再多,也照样儿有来无回,毕竟黄忠那意思,根本就不想让他们回去了。可不是吗,只要对方回去一个,哪怕就是重伤的,那都要让己方的奇袭徒劳无功。毕竟不管他们探马还能不能说话什么的,那重要吗?自然是不重要,因为
只要他们兖州军探马受伤,那么李典自然就知道,前方是遭到了埋伏,有敌军人马,至于是哪一方,都不用再多说了。而此时此刻,黄忠也清楚,如今是箭在弦上,确实是不得不发。可不光是自己觉得这时辰已到,更是因为这兖州军探马让己方给杀了这么多,之后只能越来越多,而这绝对不是个好现象。确实,如果是刚开始的时候,李典自然不会觉察什么,毕竟
那才多一会儿,可时辰久了,他要是不觉察出什么不对来,那才怪了。说起来黄忠真就没和李典打过什么交道,可架不住马超对他说过,当然马超不是单单就对黄忠说,而是对己方的将领,他在讲到兖州军众将的时候,自然也是提到过这个李典李曼成,马超对其人的形容
就是“有胆有识,可堪一用”,这是马超的原话。当然到了凉州军众将的耳中,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公这么说的话,第一,对方武艺肯定是不怎么高,要不然主公不会是这么说了,还得加上其他的。第二,这个人确实是有真本事,有真本事却不一定是大本事,不是大才,
可却绝对是个人才,这个没错。有胆有识,那就是说明其人是有点儿谋略,肯定不是什么猛将之类的,而可堪一用,说明其人确实,应该是能独当一面的。当然了,帅才倒不是,领军十几万,那是不行,可带个两三万人马的话,那还是没有问题的。对于自己主公的形容,真就是没几个人怀疑,也没有人去问,怎么主公就知道这么多,那都没用,反正就是连黄忠
这个投靠凉州军没太久的人,他也是相信马超的话,至少他所形容的人,是没错的,这就是他所认为的。所以李典是什么样儿,黄忠多少对他是有了解,所以这个时候,他是因为着急,所以他是被蒙蔽了,可时辰久了,他是绝对能发现什么的,所以黄忠是等不得了。因为
你可以说可能要很久,他李典才会发现不对,不过黄忠认为这个事儿基本不可能。那么就是说马上,他李典就会发现问题,这个黄忠认为才是很可能,非常可能,甚至干脆就是了。所以他清楚,自己必须要让己方士卒马上对兖州军展开奇袭,这个时候他们还没休息,可这
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当务之急,是在他们还没有发现之前,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赶紧带兵给他们制造点儿麻烦,如此的话,自己也没算白来啊。毕竟自己带兵来此的目的,是一定要达到的,要不然自己不是白来了,还费这么大劲。黄忠确实,如果他今夜奇袭要不成的话,他肯定是要不甘心。当然只要奇袭成功,至于说其他的,那都不重要了。
说兖州军伤亡多少,那都不是黄忠所要考虑的,而他带兵主要对付李典部的目的,可不是让他们伤亡多少,这还真不是他最重要的那个目的,也不是张飞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说起来无非就是要……黄忠黄叙还有糜芳他们已经是做好了动员,此时他们三人是带着人马
接近了兖州军,别看动静也有,可因为还有段距离,所以兖州军自然是感觉不到。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想着能早到邾县,也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能有凉州军的人马跑这儿来夜袭啊。(未完待续。)
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斗李典(完)
李典自然是没有发觉,他这个时候也不会发觉,而等到他真发现探马不对的时候,那却已经晚了。+UU小说,www.uu234.com他觉得今夜这个时候,怎么己方的探马还没回来,难道是出事儿了?碰到了凉州军探马?还是……不对啊,自己已经派出了近十个,难道说……当他想让己方士卒停止前进,想要好好让士卒去调查一下的时候,就听己方后面儿有人大喊着,“敌袭!敌袭!”“凉州军
杀来了!”“……来了!”本来之前后方的兖州军士卒就已经听到了马蹄声,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凉州军的人马已经是无限地接近了。这个时候就听后方的兖州军士卒都在大喊了,那意思也算是通知前面不知情的士卒。李典听到后方的声音后,他也赶紧是让己方士卒停止
进军,“快,弟兄们准备战斗!向着敌军杀!”可以说他反应是快的,可比他更快的,那就是黄忠带领着的凉州军骑兵。他们确实,不是专业的骑兵不假,可靠着他们的马术,靠着己方上等的战马,这个时候的凉州军骑兵,确实就像一阵风似的,刮向了兖州军。兖州军后方
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步卒,毕竟骑兵还是很少的,所以并不是说后面就没有骑兵,可终究少数,至少如今后面的骑兵,显然是不足以对抗凉州军人马的。李典第一反应自然是让全军进攻,当然了,他也没忘,让己方的骑兵,是拼死杀敌,一定要把这支凉州军的人马留下。在他看来,这己方探马都没有发现的队伍,显然基本上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他们刚到,
己方探马没发现。不过这个可能性确实是不大,或者说是非常小。那么就是第二种了,便是他们人少,而且还躲着己方,那么己方自然是不会知道,毕竟己方探马哪怕是号称天下第一不假,可李典却也没认为就天下无敌了,那不开玩笑吗。就是凉州军他们的单兵战力,也
号称是天下第一,可他们也没说是天下无敌,所以更何况是己方的探马了。当然,李典也相信,己方的探马确实是比其他几路诸侯的要强,所以这个确实是没错,但是说天下无敌,那只是个笑话,是要贻笑大方的啊。所以可能有的兖州军将领会有如此想法,但是李典却是
半点儿这个意思都没有。确实,李典可不是兖州军中个别比较自大自狂的那样儿的将领,说起来他就算是比较谦虚的了。毕竟兖州军确实可以说是天下大势,明眼人都知道,反正最后能得天下的,不是凉州军,那就是他们兖州军了。所以自然而然,在兖州军中,有的人本来就比较傲,那么如今更是因为这个,就更狂傲了。当然李典肯定不是,毕竟他和那样儿的
人还是有区别的。不过这个时候,不管你有区别没区别,都已经帮不到你什么了,只有你自己自身的本事,才能够帮助到你。而李典显然,他可以说不是兖州军中特别出彩的将领,可也绝对不是废物饭桶,这个必然,要不然他能得荀彧的器重吗,所以这不得不说明问题。
此时的兖州军已经和凉州军战上了,不过比起凉州军的主动来,他们是被动的。说起来黄忠的奇袭,其实可以说就算是成功了。毕竟你说不成功,那么兖州军确实,他们是没有预料到,自然也没什么防范,所以是让他有机可乘了。可要说成功,毕竟他们有两万人,那可不是废物,而黄忠手里虽然都是骑兵,可就只有一千五百多,所以哪怕奇袭就算是成了,可那
效果也不怎么明显。但是黄忠他也不是说就要如何如何,只要吓唬一下李典就可以了。而他的目的,其实是达到了,别看兖州军的人多,他们也都还算是镇定,可哪怕如此,那也掩盖不了他们已经被惊吓了一下的事实。而且黄忠经验丰富,他让兖州军一下不知道凉州军到底是来了多少人马,毕竟李典是主将,他有本事知道凉州军没来多少人,可士卒却未必每个
都清楚,结果自然是心里打鼓,这自然是让凉州军又有机可乘了。结果黄忠三人就是带兵在兖州军的后面冲杀了一阵,然后他是大喊道:“快!不得恋战,撤退!”黄忠可以说他认为目的是达到了,不光是吓了兖州军一下,自己也带着己方的人损毁了对方的一点儿粮草。别
看是没有多少,对他们兖州军来说,不过就是九牛一毛,但是黄忠很清楚,这事儿不是这么算的。说起来这个军中粮草的问题,是越到后面缺粮的时候,那问题就越明显,越严重,所以他自然是知道,今夜毁了兖州军这么一点儿粮草,那么到之后,也许兖州军就会因为今
夜所损毁的粮草而士气低落,甚至是退兵,这都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结果和兖州军不过就是短兵相接了一会儿,凉州军就撤退了,当然,要说是跑了,其实是更为贴切。而兖州军不少士卒想去追,结果却让李典给制止住了,“穷寇莫追!”虽然李典也认为,这他们凉州军不过就是没多少人,可万一不是这样儿,前面还有凉州军埋伏呢,这自己确实,不得不小
心啊。而且李典也清楚,带兵过来的,正是那个黄忠,这个人武艺高超,自己可不是对手。之前他们两人已经交上手了,不过却是没有几个回合,黄忠就撤了。这当然不是他怕了李典,那不开玩笑吗,别说是李典了,就是关羽许褚,也不可能让黄忠直接吓跑了。真是,就算是
吕布复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黄忠这个人绝对是遇强则强,要不是因为如今的年纪大了,他可能真都不想撤兵。毕竟要是给李典拿下,甚至伤了他的话,肯定是对己方大有好处。不过因为己方就那点儿人马,所以他也很清楚,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允许自己那样儿,要不然的
话……至于说为什么李典和黄忠战了一次,他就知道是黄忠,那实在是太简单了。毕竟两人第一次对上,所以自然都是来将通,一个是兖州军李典,那个是凉州军黄忠,这对方当然都清楚。不过李典就算是不通报姓名,黄忠也知道,不过黄忠要是不说自己是谁,那么李典就只能是去猜了。不过两人单挑,告诉对方姓名,这是江湖规矩,都这样儿,真就没几个例
外的。所以别看黄忠是来奇袭,而且时间也很紧张,可他也没有忘了规矩。当然了,他也有他自己的用意所在。毕竟黄忠算得上是年老成名,人家都是年少成名,可他真正闻名天下的时候,这都要六十岁了,所以他也有那个心,能让自己名声更大点儿,所以自然是不吝通
报自己的姓名了。当然,这个和人家单挑,通报性命是规矩,这个不管是谁,真就是没有几个不这样儿的。你要是破坏规矩,不遵守规矩,那么只能是被人给鄙视,这个是没说的。所以黄忠自然是不想让人所诟病,因此,这自然也是没什么。该报名报名,该和人家单挑就和人家单挑。可李典当时在听了黄忠的名儿后,可以说也给他下了一跳,当时就心说,这自
己可真是出师不利啊。还没到邾县,就碰到了黄忠这样儿的大将,实在是自己的倒霉,也是己方的倒霉啊。所以黄忠带兵撤退,可以说李典是乐不得如此,所以对己方士卒放下一句“穷寇莫追”之后,便开始让己方士卒清点损失了。别看凉州军就那么点儿人马,也就那么一会儿,可要说己方没损失,那么打死李典都不相信。当然了,他们凉州军一样儿是有损失,
不过他们是把人给带走了,就是这样儿。不过李典都能理解,这凉州军说起来不单单是待遇比较好,这他们主公对于自己的手下士卒,也都算是不错,这点李典是清楚的。当然了,他也不认为自己主公就不好,就是各有千秋吧,马超是一样儿,而自己主公是另一样儿,差
不多就是如此。没一会儿,士卒便清点出来己方的损失了,人马不过是伤亡了几十人,粮草也损毁了一点儿。说起来这和整个兖州军两万人马,还有那些石粮草相比,是九牛一毛而已,不过李典听了之后,他也是皱了下眉。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属于防范了,要不然的话
哪怕还是发现不了凉州军,可至少不至于如此。可这个时候说这个,也没什么用,人家都已经奇袭完了,你还扯什么啊。不过李典不是一个推脱责任的人,说起来他都清楚,这都怨自己,和别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所以他已经是打定主意,到时候碰到曹仁之后,先和曹仁说一下,当然他不是向曹仁请罪,而是让他写信给自己主公,让自己主公处理自己。别看
己方是没损失什么,这个一点儿没错,可李典不是这么看的。这如今邾县是缺兵啊,这人马对己方来说,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至于说己方的粮草,那是更为重要的东西,可就因为今夜自己的疏忽,结果……这事儿不是李典想接受的,可他也没办法,多无奈啊,是接受也得
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不过从这么一件事儿上,他也算是看出来了,自己不小心谨慎,那肯定是不行。这凉州军在江夏的主将是张飞张益德,那个人可不是一个吃亏的主儿,而且脾气也不好,所以说他知道自己带兵进了江夏,可能是一点儿动作都没有?所以自己确实,
是大意了,是忽略了啊!黄忠带兵离开了,他认为己方做得不错,这次的夜袭,是成功的。毕竟李典一是没什么准备,二是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显然黄忠确实不是说要让兖州军的人马损失多少多少,毕竟人马两万人,这己方两千人都不到。别看是骑兵,但那也不好使啊。毕竟你不要妄想用一千五百多的骑兵,对抗人家两万人马,你当兖州军是市上的大白菜呢?那
真是开玩笑了。所以黄忠也真是没指望着让兖州军的人马伤亡多少,不过对于己方损毁了他们一点儿粮草,这是黄忠比较得意的地方。他也认为,到时候自己带兵回到西陵之后,也可以用这个和张飞说说了,别看没杀了多少兖州军的人马,可毁了他们一点儿粮草,这就算
是自己立功。别看功劳不大,但是功就是功,这个是没法抹杀的。黄忠很清楚,这个拿到自己主公那儿去说,也是功劳。谁说小功就不是功劳了?所以……而黄忠这个时候他知道,比起自己来,自己心情是不错,可那李典,此时此刻的心情,绝对不会好就是了。所以他也
和自己儿子黄叙,还有糜芳都说了,“我看今夜那个李典,估计他是休息不好了!”一听自己父亲(将军)的话,两人都是一笑。黄叙没说什么,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所以他说什么,都是有溜须拍马的嫌疑,而且他也清楚,自己父亲早已不需要自己如何去说了。但是糜芳此时却笑道:“将军神算,那李典自然是要郁闷非常,估计这个时候他还在后悔,后悔自己怎
么就没多加防范!”黄忠一听糜芳的话,也是笑着说道:“子方所言,不无道理!今夜之李典,也是给我们提了醒,以后领军带兵,务必要多加小心,只有谨慎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啊!”“将军所言甚是!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啊!”虽然糜芳确实,到了如今他也没什么大本
事,可和黄忠之间的关系,倒是还都不错。而且别看黄忠年纪大了,可糜芳一点儿都没敢小看其人,不光如此,并且还非常佩服其人的武艺还有本事。(未完待续。)
第九八四章 黄忠带兵返西陵
毕竟他是很清楚,自己武艺平平,而且又没什么大本事,有如今这个地位,还是托了和自己主公关系的福。糜芳很清楚,要是自己的主公不是自己妹夫的话,这自己如今在凉州军中,真是没什么地位。当然更是没有什么身份了,毕竟不管自己是在凉州军中,还是在别人那儿,他们都清楚,马超是自己的妹夫,这就足够了。不管自己去主动说,还是如何,他们都不会
说视而不见,没有人一点儿都不去考虑这个方面儿的事儿。所以不管你说还是不说,最后的情况都是,人家不可能不考虑这其中的关系,这个很正常。黄忠带兵离开了,当然他不会带兵去西阳城,哪怕如今此地距离西阳城是最近。不过这个没太大关系,毕竟他和廖化也不
怎么熟,而且黄忠知道,如果说之前的战事,张飞说了没有他廖化什么事儿,那么如今自己在战事结束后,就去西阳城的话,他廖化多少都会有点儿意见的。本来他就对张飞有点儿意见,这自己要是再带兵去西阳城的话,估计他是对张飞的意见更甚。毕竟哪怕是自己带兵,
可自己终究不是他们江夏的将领,所以他认为自己去西阳城,八成可能就是张飞的主意,至于说自己解释不解释,都没用,因为他廖化要是那么认为了,你解释的话,反而会让他更觉得如此。所以误会,确实不是黄忠想要看到的,那么避免误会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那就是他不去西阳城,就是这样儿。而且可以说他是很了解己方士卒,自己儿子和糜芳
没什么说的,基本上自己做什么决定,他们都会支持自己,这个倒是没错。可自己所带的那些己方士卒呢,因为他们是西陵城的人马,所以自然是想早回去,这个黄忠都明白。毕竟如果说自己是他们的话,自己这个时候也会是这么个想法。毕竟去西阳城,是能得到更好的
休息不假,可他们终究不是那地方的士卒,所以可能还要看廖化,甚至是西阳城士卒的脸色,这绝对不是他们那些人想要的,更不是黄忠想要的,所以他是绝对不会带着这些人去那儿的。而且还有在此次奇袭上伤亡的将士,黄忠知道,受伤的还差点儿,可已经阵亡的人,
自己是有责任也有那个义务,把他们给送回西陵的。可以说凉州军确实还算是不错,从上到下,不管是马超,还是其他的将领,对士卒,确实是可以。其实这也算是受到了马超的影响,要不然的话,你能保证一个两个,可大多数的人,你能保证他们如何?所以黄忠是直接带兵按原路返回,当然他也和自己儿子还有糜芳说了。对自己儿子,黄忠没什么太多的话,
毕竟第一他是自己儿子,虽然这在军中,也是无父子,但是如今也并不算什么特别正式的,所以他这个身份,还是要放到前面的。因此黄忠自然清楚,自己别说官职比他大,什么他都得听自己的,就算不是这样儿,自己说什么,他基本上也是要听的。不过糜芳吗,他倒不是
就不听黄忠的,主要是他并不算黄忠的什么人,所以黄忠当然是有自己的考虑。毕竟其人那个身份,他是不可能不多想。他糜芳是不能影响自己主公多少,可他有个好大哥,更有个好妹妹,这两个人,在自己主公那儿,那绝对是举足轻重。糜竺,可以说其人就是整个凉州军的财神爷,可以说没有其人的话,那真就没有如今己方这么多的钱粮,这黄忠虽然加入凉
州军的时日并不算那么久,可有些事儿,他知道得却是很清楚。就比如说,他知道糜竺是给凉州军赚下了一多半的财物,所以其人在自己主公那儿是个什么地位,不用再多说了。就算是没有这个事儿,就凭他是主母的唯一大哥,那其人的身份地位……所以黄忠自然是知道,糜竺还有主母,那在自己主公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他们两人中的唯一的亲弟弟,还有亲二
哥,这可是至亲,所以哪怕自己主公也清楚糜芳本事不足,可依旧是让他做着不小的事儿,不得不说,这是绝对有着他兄长和妹妹的面子在里的。当然了,要是说糜芳真就是扶不起来的一个,那么自己主公显然也不会用他,所以糜芳说起来他不是个大才,但却也是中人之姿,
就是这样儿。可这样儿的人,在己方确实,是一抓一大把,可别人却没有他糜子方那个身份啊,所以自己主公用他,也没有人说出来什么。毕竟主公用他不是什么重用,因此,自然也不会有谁有意见的。毕竟真正有本事的,哪个没受自己主公重用了?就算是张任那样儿
的,最后不也是吗。所以真正有本事的,都受到了重用,自然没有人去管糜芳什么事儿。至于说那本事平平,和他糜芳差不多的,说起来他们就算是真有了意见,可也没有那机会,能和自己主公对话,所以……黄忠一直以来可都是比较重视糜芳的,所以自然而然,对其人的话,他是也有回应,而自己儿子,他确实不用对其说太多。就这样儿,黄忠是一路上和糜
芳,当然也少不了和自己儿子,他们也算是说了一路,回到了西陵城。当然了,这个黄忠肯定和自己儿子没那么多话,而且黄叙说起来,他是比较怕自己父亲的。如果不是没办法了,他其实都真是不准备和自己父亲一起,但是……至于说糜芳,别看本事不足,这个没错,但
是和黄忠确实是谈得来,这个就不得不说,还是比较有缘的。毕竟黄忠也不是说就和谁都这样儿,但是显然,他和糜芳,不是假的,是真算是比较合得来,就像张飞。当然了,糜芳和张飞还不同,不过大体上,都是能说得上话,至少不会说是话不投机,那肯定是没得谈了。
黄忠带兵回到了西陵城,张飞是亲自带人,前来迎接。毕竟黄忠不是张任,可哪怕人家不是江夏的将领,但是终究给江夏做事儿,所以自己理所应当是礼遇有加。而黄忠呢,他是早就派人通知了张飞,不过他可没有什么邀功的意思,是半点儿都没有。可之所以这样儿,还不就是因为张飞是如今江夏的主将吗?说起来就算他不让士卒通知张飞,那凉州军的探马发
现他们之后,也会禀报给张飞所知。毕竟连己方的人要是再认不出来,那凉州军的探马也太废物了。不过对黄忠来说,让士卒早告知张飞,不是自己显示自己如何如何,更不是要让张飞如何,而是自己的一种态度。他也清楚,张飞是明白他的意思的。黄忠那个意思就是说,
这江夏你张飞是老大,我这还是个外来的将领,所以有什么事儿,肯定是要通知你,让你知道的。这就是黄忠的意思,而张飞也都懂。不过张飞在知道了黄忠他们回来之后,一问报信的士卒,自然是知道了战况,所以他是不可能不做出他自己的态度来。毕竟黄忠第一,他不是江夏的将领,所以人家帮忙,虽然都是己方的将领不假,可人家不帮,那是本分,帮了,
那就是人情,这点张飞心里都有数。而黄忠是立功回来了,哪怕不是什么大功,就是个小功劳,但是张飞也得做出来自己的姿态,所以是必须出城迎接,这是必然的。在城门口,张飞看到黄忠三人后,是笑道:“黄将军一路辛苦!快,请入城一叙!”在城门口,这么多士卒当面,张飞这个江夏的主将肯定不能说出来什么汉升兄,毕竟哪怕关系再好,这个时候不是
私,而是公,所以张飞不至于说公私不分。黄忠自然也都清楚,他也是一笑,赶紧说道:“将军,请!”说着,张飞在前面走,当然了,他也是拉着黄忠的手,而后面自然就是跟着黄叙和糜芳,还有其他几个副将,就这么几个。至于说那一千五百多士卒,当然这个时候没
有那么多了,张飞自然也不会忘了他们,所以自然是让己方的人好好招待一下这算是得胜归来的己方勇士,那没说的。张飞这个人,别看脾气确实是不怎么样儿,但是因为主公是马超,所以在潜移默化之下,他受到马超不小的影响,以致于他没有对士卒有什么太狠厉的手
段,倒是对士卒还都不错,可不是那演义里面动不动就鞭笞士卒的将领,如今三爷还真不是那样儿。张飞和黄忠他们回了太守府的会客厅,到了屋中落座后,张飞依旧是笑道:“恭喜汉升兄是旗开得胜啊!”这个时候屋中没外人,就只有张飞、黄忠父子还有糜芳,他们四个人,所以张飞自然也是比较随便。之前在士卒面前,自然是公,那么这个时候,基本上可
以说就是私了。当然,说是公私都有,那也是对的。黄忠一听,是连连摆手,是苦笑了一声,“益德这么说,真是往我这脸上贴金啊!说起来是什么情况,之前士卒应该都告诉你了吧!”张飞闻言点头,“这是自然!不过我这还想听听汉升兄如何说,毕竟……”张飞后面的
话没说,他也知道,黄忠都明白。所以他只是一笑,黄忠自然是把到了地方之后,如何发现了李典部,最后再如何奇袭兖州军的事儿,都对张飞讲了,毕竟这事儿也没什么秘密,更何况是张飞派兵,所以他是必须要知道的。而且黄忠虽说不是有意卖弄,但是终究是他带着
己方人马占了便宜,所以这事儿自然是要说说。张飞别看他已经是听了一遍,但是那士卒所讲,自然是不如黄忠他说的,两人也没什么可比性吗。至少黄忠和李典交手的几个回合,那士卒就没怎么看清,毕竟那时候都在玩命儿,有几个能注意到黄忠和李典呢。而显然,张飞对这个是比较感兴趣,虽然这李典,他在兖州军中,也没什么武艺。可终究是个武将,更
何况张飞看的是黄忠,可不是他李典。之后黄忠说完,黄叙和糜芳也补充了几句,他们两人没对上李典,不过却带着己方人马杀伤杀死了不少兖州军士卒,而且也是毁了兖州军的一点儿粮草,因此,他们所讲的都是这个。张飞听得也是津津有味,三爷的爱好不光是喝酒吃
肉,也不仅仅是带兵杀敌,和人单挑,同样儿也是喜欢听人讲战场上的事儿。尤其是这己方的奇袭,就以一千五百多人,对上了两万,最后也是全身而退,这就是他喜欢听的。当然了,是己方占优了,他爱听,要是己方不占优,他也确实,没那么太大兴趣了。所以……
张飞听了三人讲完了,他又是和他们闲聊了几句,当然其中更多的还是之前对李典部的战事,而张飞虽说是旁观,可他也没忘了想着自己如果是李典的话,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毕竟张飞的综合实力,肯定是要在李典之上,不会在其人之下就是了,这个不用多想。所以如果是他带兵的话,哪怕是大意轻敌了,黄忠也未必就能占到什么便宜,毕竟三爷带兵是个
什么水平,而李典又是什么水平,后者确实是不如前者啊。你要说李典有点儿头脑,那么在这个方面,张飞可能是要不如其人,这倒是可以。但是要说他带兵的水平能超过张飞,那可真是,他还没那么厉害啊。李典并不是说就没有本事,关键是要看和谁去比较,如果和黄
叙糜芳他们相比,其人自然是比那两个强。可要是和三爷黄忠这样儿的武将相比,那真是差了。说起来他李典不是魏国五子良将里面的,可黄忠和张飞,哪个都是蜀国的五虎大将啊。(未完待续。)
第九八五章 李典带兵到邾县
所以说这就是大差距,而且你看看演义里面,李典有几个出彩的地方?但是再看看三爷呢,这差距就不言而喻了。↑UU小说,www.uu234.com当然了,你要非说三爷是个主角,那么你得清楚一件事儿,真正意义上的演义,其实是没有主角的。自然,张飞肯定比那个李典要主要多了,这个是肯定的,不用多说。但是事实也是,他比李典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之后黄忠三人就告退了,不是张
飞送客,实在是他也清楚,其实三人带兵返回西陵,也是没休息多少,算是马不停蹄,所以这个时候,他们自然是要好好休息,吃点儿东西什么的。因此,张飞觉得自己也不好去打扰三人太多,这都直接从城门口给他们拉到会客厅来了,而且都已经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
够可以的了。三爷肯定不是那种不知进退的人,哪怕他认为自己和黄忠关系都不错,可不错归不错,这该让人休息的时候,自己也不好去说什么。再说也确实,自己已经和他们说够多的了,已经差不多可以了,那么自己还多说什么,那只能是徒惹人厌,所以张飞可不干那
样儿的事儿。黄忠三人是向张飞告辞,回到自己屋中去休息了。他们饿倒是不饿,毕竟他们都随身携带了好几日的干粮,这行军打仗,有吃的那就算是不错了,当然是没人去计较,到底是的好还是说坏。说起来他们吃得不如之前的日子,也都不是没有,所以说……看到三人离开后,张飞是亲自去了趟校场,毕竟那些跟着黄忠回来的人,可都是己方的勇士,而他
作为江夏的主将,是不可能一句话都没有的。毕竟对于己方士卒来说,平时的待遇还好,所以也不光就是给他们赏赐,就一定能让他们满足。至少张飞就很清楚,还有精神上的东西,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因此,这自己是必须要去,黄忠他们和江夏没太大关系,所以是谁都
没有自己合适,这点张飞是很清楚。所以他直接就去了校场,算是慰问跟着黄忠他们回来的士卒一番,当然这个也算是收买人心了。可以说张飞跟着马超,他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知道,士卒更需要什么,毕竟三爷不可能是什么都不懂,他只要肯学,肯下功夫,那么基本
上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比起张飞这边儿,李典那边儿就不怎么样儿了。张飞黄忠这边儿是得意,而李典那边儿自然就是比较无奈。这一****终于是带兵到了邾县,他到达邾县的时候,可以说邾县的战事已经算是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至少不管是孙策还是曹仁,可都认为,破城就在这两三日了,不会再多。毕竟武安国也就是武艺强点儿,至于说其他的方面,确实,
是有限的。而且更没有张任的那种狠,所以还有什么对付不了的。或者说根本就不用对付张任那么久去对付他。因此,这城是该破了,孙策和曹仁都这么想。而在李典进到邾县的地界,孙策江东军探马和曹仁兖州军的探马,可都是探查到了,所以他们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
道这事儿。当然了,李典可也没有忘了,派个士卒去通知曹仁。毕竟不管是在兖州军的身份,还是说地位,曹仁都要高于他,这个必然。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曹仁才是江夏兖州军的主将,而不是他李典。因此他带兵要到邾县的时候,自然是不会忘了通知曹仁,这和黄忠他们带兵回西陵,然后派士卒禀报给张飞,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是一样儿的。当然了,就是不
去禀报什么的,那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但是对李典本人来说,他是不可能不去那么做的。所以李典带兵到邾县的时候,曹仁便带着郭淮他们三个直接迎接过去了。毕竟李典是来帮忙的,哪怕他是受了自己主公的令,可曹仁也得是亲自去迎一下,这个是必然。更何况人家也是懂事儿,知道早和自己打招呼,所以曹仁自然是满意,因此,他是不会计较其他的,直接
就带着郭淮、曹真和牛金三人迎过去了。几人碰见,曹仁笑道:“李典将军,一路辛苦!快,请入营一叙!”“多谢曹将军!请!”毕竟是远道而来,所以李典也不可能和曹仁他们客气太多,而且都是自己人啊,所以自然是都不用说太多了,直接就进到大营,之后再说其他。
所以李典自然是跟着曹仁他们进了兖州军大营,至于说他带来的人马,当然也是一样儿进去了。不过要是不够营帐的话,自然还有人扎营,肯定不会少就是了,对此李典是很放心。就算是曹仁缺少物资,可自己所带的人马,那也是带来了不少东西,所以是不会缺什么的。
对于曹仁他们的东向,孙策是一清二楚,不过那毕竟是兖州军的援军,他是不可能去给李典做个什么迎接之类的,那不可能。不过对于曹仁他们的那点儿心思,可以说孙策还真是,他还是比较清楚的。就像是自己一方要是有援军来这儿,他曹仁不会出来就是了。在中军大帐中,曹仁和李典是聊上了,李典自然是没对他隐瞒,直接就把自己之前遇袭的事儿,对曹
仁讲了。是实话,听了李典所说,可以说曹仁确实是对他有了点儿意见。毕竟李典着急来邾县,自己也不是不能理解。同样儿,就算是自己,也是希望他能早点儿到这儿,这都没错。可他李典的大意,这却绝对是不可取的。反正要是换成是自己带兵,自己就绝对不会那样儿。
那江夏守将张飞,己方又不是没和其人打过交道,对方是个什么人?反正他是绝对不会对己方援军进了江夏这个事儿视而不见的,要真是一点儿反应都没有,那就不是他张飞张益德了。至少曹仁就很清楚,换成自己是他张飞的话,显然,对这个事儿也不可能就是无动于衷,
视而不见,可李典确实,他忽略了,他大意了,他是有错的。不过对此,曹仁他确实也不好去说什么,毕竟李典他不是在邾县这儿出现的问题,而是在来这儿的途中,所以自己哪怕是这个地方的主将,但是那时候他李典还没来呢,所以自己不好说什么。并且曹仁也很清楚,就说自己和李典的关系,也说不上好,毕竟自己是曹系将领的代表,而他李典李曼成只是个
外姓的将领,所以自己不好说什么。因此,他最后也只能是答应了李典,“曼成,此时我定会在信中对主公言明,你放心便是!”曹仁当然是答应了李典,把这个事儿对自己主公说。说起来李典那意思是让自己主公处理,曹仁也知道了,自己是管不着人家了。当然,如果说
他李曼成是在邾县这儿犯了错什么的,那么自己还是有权去管的,可是在其他地方,那确实,自己也没那么大权啊。毕竟还是那话,他那个时候还没到自己这儿呢,所以他李典还不属于是自己这儿的将领,是归主公所管,而不是自己。李典闻言,是赶紧道谢,“多谢将军!”对他来说,不是李典就不服曹仁,真不是那么回事儿。还是,和曹仁所想差不多,其实就是
那么回事儿。曹操连忙摆手,那意思李典你也不用客气,自己这都是应该做的。而且有的话他还没说,那就是,曹仁想说,你李典都是这个意思了,要让主公来处置你,我显然也只能是给主公去封书信,其他的,也做不了。而且你李典确实,是好不容易求了自己一回,自己怎么也得答应不是。对曹仁来说,要是什么无理取闹的事儿或者要求之类的,那他是绝对
不会答应的,但是李典所提出来的,又不是什么无理的要求,所以他自然是满口答应了。而且为了宽李典的心,曹仁是直接就提笔,写了封信,然后差专人,就还是之前的那个,再一次把信送往了樊城。当然这次曹仁的信中所写,自然不是请求援军什么的,而是告诉自己
主公,这李典到了,援军来了,不过在途中却是遭到了凉州军黄忠部的奇袭。当然曹仁可没说李典是大意了什么的,不过他却是说了黄忠也没有多少人,毕竟要是不说清楚,没准自己主公就以为己方损失不小,那样儿的话,对李典不利,那不是曹仁想要的,所以他……
之后曹仁让李典去休息,然后他是亲自去了江东军大营,拜访了一下孙策。毕竟兖州军和江东军是盟友,哪怕曹仁也清楚,孙策早知道了李典带兵前来的事儿,可自己作为兖州军主将,是不可能不对他说点儿什么的。这个肯定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因为双方的关系,就是这样儿。孙策见到曹仁后,他对其来意确实是一清二楚,可也不好点破,所以还是对其笑道:
“原来是曹将军来了,快快,请坐!”“多谢将军!”曹仁也没多客气,直接就在孙策的中军大帐中坐了下来。说起来这个时候不管是曹仁还是说孙策,心里都是比较高兴的。第一,对他们来说,这邾县马上就要被破了,所以两人心情能不好吗?第二,那自然就是,对曹仁
来说,己方的援军到来,所以他自然是心情不错。至于说这个,和孙策倒是没太大的关系,不过兖州军实力增强,那就是整体的实力增加,所以不用多说什么,这就是好事儿,因此,至少孙策不会说因为这个而心情不好就是了。所以说两人心情其实都不错,而且……
看到曹仁坐下后,孙策便开口问道:“不知曹将军来此,是所为何事?”哪怕孙策认为曹仁八成就是因为那事儿来的,可他也不好多说。毕竟这个事儿只有从曹仁口中说出来,那才算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说是自己先说,那么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曹子孝,其实都不怎么样儿。所以他自然是很清楚,这当然是要让曹仁说,要不然的话,自己也真是,不用这样儿了
,自己也不想如此,可不这样儿不行啊。曹仁一听,便笑着回道:“孙将军,我来此的目的,是告诉孙将军一声,我军的援军,之前已经到来,是李典将军带队!”曹仁自然是对孙策没什么隐瞒,不说这事儿他孙伯符是一清二楚,就说己方和他们的关系,这事儿就没什么
隐瞒的。关键是这个事儿本来就是曹仁要对他们说出来的,因此,这隐瞒什么呢?如果说要是什么机密的事儿,那么曹仁自然是不能说什么。可这个事儿,显然不是那样儿,甚至还是他必须要说的,所以曹仁自然是一下对孙策都说了,当然是简单说了一下,至于说中途遇
袭的事儿,他也是没说。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曹仁能说吗。如果要是好事儿的话,他曹子孝绝对不会吝啬不讲的。他还很清楚,自己不说这个事儿,那么就只有己方的将领知道,他孙策和江东军一众将领,是不会知道的。他也清楚,己方将领可绝对不会傻乎乎把这样儿的事儿往外说。还是那话,要是好事儿的话,这肯定不用隐瞒什么,可惜这事儿……
孙策一听,心说果然,但是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不过表情却是一副喜上眉梢的表情,他对曹仁说道:“那真是恭喜曹将军了,这贵军如今援军到了,真是增加了不少实力啊!”曹仁哈哈一笑,“同喜同喜!这如今也是增加了我们联军的实力,不是吗?”“那是!哈哈哈!”
“哈哈哈哈!”说着,两人是相视大笑,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确实不管是孙策也好,是曹仁也罢,都清楚对方的意思,而且这……(未完待续。)
第九八六章 孙策摆宴请盟友
之后孙策说道:“这李将军是远道而来,今晚我设宴招待曹将军和各位,到时候可务必赏光啊!”显然,孙策作为江东之主,这个话说出来,也是比较合理,所以曹仁一听,就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好!如此的话,多谢孙将军了!”孙策此时是笑道:“曹将军不必如此客套,你我双方盟友耳,自然是要……所以不必客气!”“是!孙将军所言极是是,如此就这么
定了!”对曹仁来说,还是那话,孙策邀请己方将领,这自己是必须也不得不答应。更何况这自己本来也是要宴请一下李典的,不过如今有孙策代劳了,自己是何乐而不为呢。并且还不得不说,这反正也是消耗他们江东军的物资,这己方是不吃白不吃,那么自己还能不来?
不管怎么说,孙策是真心还是假意,都已经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曹仁对孙策是比较满意的。而孙策呢,他觉得至少这自己的这个态度,已经是传达给了他曹仁,而他曹仁也都清楚了,这就足够了。并且看其人的样儿,显然是心情不错,那么就是满意的,这就足够了。
曹仁是比较满意回去了,回到自己大营,他把孙策的话,对郭淮他们四个一说,四人当然都是满口答应,晚上和自己将军一道赴宴。毕竟这又不用自己一方出什么物资,都是他们江东军的东西,所以确实,这好事儿他们是不会不去参加的。而且孙策的身份地位在那儿摆着呢,你是不可能折了他的面子,毕竟其人还有一票江东军的将士呢,这你得罪了其人,就代
表了得罪整个江东军的将士,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确实,要是他孙策只是个江东军的将领,也不必是让己方这么重视不是,所以……到了时辰,曹仁五人是准时去了江东军大营赴宴,毕竟他们也知道,这确实是不好迟到什么的,这如今自己几人是代表了整个己方兖州军
,所以是不得不说,一言一行,可都得是小心点儿为上。众人是来到了江东军大营,在孙策的中军大帐中,因为李典是刚来,所以他自然是想要把其人介绍给孙策,还有江东军众人,这是最为基本的礼仪,所以肯定是不能少的。因此,就听曹仁对孙策说道:“孙将军,这位
便是我军的李典李曼成!”李典是赶紧见过孙策,“兖州军李典,见过孙将军!”毕竟孙策是和自己主公一个级别的人物,所以这礼节上的事儿,肯定是不能怠慢了。李典是不必先给其他人打招呼,可是对孙策,他是必须要做到。孙策一笑,“原来是李将军,久仰久仰,请坐!”“谢孙将军!”别看都称呼这个将军那个将军的,可真说起来这将军和将军可不一样儿,
至少孙策的那个将军,可绝对不是曹仁李典他们所能比的,这个是没错。而孙策对李典,他也只能是这么说,久仰久仰,要不然的话,你让他说什么啊?反正也不怎么熟,因此,就只能是这么客套几句了,这他都认为多了呢。李典谢过后,和曹仁他们坐了下来,兖州军有
他们自己的位置,而座次显然也是有他们自己的排序,所以自然是不用孙策他们管什么了。最前面的是曹仁,然后他下手自然就是李典,再之后是牛金、郭淮,最后是曹真。显然这是根据在兖州军的资历和功劳所排名的,曹仁李典都不用说了,他们是在曹操起兵的时候,就
跟着曹操的元老,而曹仁功劳比李典立得多,而且还是主帅,所以自然是他在上,李典居下。
之后是牛金,然后是郭淮,最后曹真。牛金虽然不是跟着曹操的元老,可他却绝对是追随曹仁的元老,这个是半点儿都不错,立功也不少,当然大功没有,就是小小的功劳,但是累积下来,也是可观的。最后郭淮,他才投靠兖州军多久?确实是不能和曹仁李典他们比,就算是跟牛金,他也比不上,所以他自然是在后。然后曹真,他才给曹操做事儿多久,还不如
郭淮呢,所以不用说了。孙策看这个时候人都已经到齐了,然后他对李典介绍道,“李将军,这位是我军军师周瑜周公瑾!”李典和周瑜,两人是彼此见过。然后孙策又给李典介绍了鲁肃、张辽、孙静、孙翊、贺齐和虞翻,反正把他如今在江夏的手下都给介绍了一遍。毕
竟人家曹仁都先介绍了李典,那么自己也不可能不介绍一下己方的众人。而李典呢,和众人是彼此见过。可以说这里面,他就算是认识张辽。而之所以认识他,当然是因为以前李典跟着自己主公对付吕布的时候,他是和张辽打过交道的。至于说其他的几个,都只闻其名,
确实是不见其人啊,确实是没打过交道。不过如今好了,李典都算是认识他们了,知道他们的相貌如何,算是记住了。毕竟这又不是几十个人,就那么几个,所以还有什么记不住的。这众人都见过后,孙策这才对帐外吩咐道,摆宴,就是上菜,不过他肯定不能那么去说就是了。结果有士卒端上来吃食,给每个桌案都摆上了。孙策这个人呢,基本上还是比较公平的,
至少不管是他们江东军自己一方,还是说曹仁他们兖州军一方,都是一模一样的吃食,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真有区别的话,那就只有孙策的案上,是比他们多了一道菜,不过也就是一道而已。他终究是主公,比众将多一道菜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你要是和所有人
都一样儿,那才是个事儿。所以说孙策的做法,至少曹仁他们是一点儿的意见都没有。也就是江东军的个别人,有点儿意见,不过也确实,没什么大事儿。用孙策的话来讲,这双方都是盟友,在有些事儿上,自然是不同,可在有些方面,还是要公平对待的。之所以孙策这
样儿,说起来和他在袁术帐下效力,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因为以前他在袁术那儿混的时候,袁术对孙策,那是极为不公平。要说以孙策其人的本事,其人所立的功劳,在袁术帐下,怎么也排不到最后去吧,但是在袁术请众人饮宴的时候,孙策就是坐在最末的那个。所以就凭其人的骄傲,你认为孙策心里能没意见吗?可他就算是再有意见,对袁术那个人,他也没有
办法。所以孙策之后带兵当上主公了,他对手下,至少在这个饮宴上,你座次是没办法了,但是其他的,都是比较公平的。不像袁术帐下那样儿,你坐在最前面,那桌案上所摆的就是比较丰盛的吃食,而你坐在最后面的,那基本上就没什么东西了。所以孙策可不是袁术那样
儿,因此,这他确实,不管是对己方的人,还是对兖州军他们几个,都是比较公平的。东西都摆好后,孙策对众人说道:“各位,今日算是双喜临门,第一,自然就是李典将军带兵来此,为我联军添砖加瓦!第二,是我军不日便会攻下邾县,所以各位,咱们满饮此爵!”说完,孙策是先干了,众人是赶紧齐声应诺,然后也是都喝了这一爵,没一个例外的,都干
了。毕竟连自己主公(将军)都干了,那其他人自然也都干了。至于说曹仁那边儿,那孙策都干了,他们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所以自然也是一样儿。而孙策他也就是和众将满饮了一爵,多了他也没和众将喝。毕竟这酒这个东西,在孙策行军打仗的时候,喝得还是比较少的,对手下的将士,也是有限制。不过看他们都有数,所以孙策也不多说什么了。当然他也
是心里有底,毕竟城内的武安国不会带兵前来,他要是真来了,那还是己方所需要的,因此,己方将领喝多喝少,其实并不算什么太大的事儿。而且孙策也知道,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都知道自己的度,所以不用多说什么了。自己这个当主公的,不是说什么都要去管,该
管的,那自然是要去管,可有的没什么太大用的,自己也不用去管,要不然的话,管太多,肯定是要让手下人厌烦。别看自己是江东之主不假,可实际上,自己这边儿的将领,还是比较松散的,和曹操马超他们那儿不同。确实,就是江东这边儿是以部曲为单位,将领各自有
人马,然后是联合起来作战,确实是和曹操马超还有刘备那儿不太一样儿。不过虽说如此,可孙策和曹操的联合,依旧是能和马超抗衡,这就足够了。其实不管是什么样儿,都是有利有弊,这个是肯定的。众人此时是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饮宴,确实是做到了宾主尽欢。主要是不管是对江东军来说,还是对兖州军,他们都是有好事儿。而且还有个共同的好事儿,那
就是邾县城要被他们破了。而和他们形成对比的,自然就是城内的武安国,他很清楚,自己已经顶不住几日了,所以自己也只能是带着己方在邾县还剩下的这边儿人马,也就是残部,退往西陵城,自己能做到这样儿,应该说也只能是这样儿了。而张飞估计看到自己如此,也
不能把自己如何,主要是处理自己,那还得是自己主公,这个倒是没错。张飞他倒是能说自己如何,可真说到处置自己,那确实,必须是自己主公,张飞哪怕是江夏的主将不假,可他能任命任免自己,却处置不了自己,他还没那么大权力。这倒不是说武安国不服他,主要
是己方这等级还是比较森严的,所以说武安国清楚,处理自己,那只能是自己主公不会是张飞。孙策宴请兖州军众将的宴会,已经完了,毕竟众人都已经是吃好喝好了,所以他已经让士卒撤下残羹冷炙,然后和曹仁他们几个攀谈了起来。尤其是李典,毕竟之前没怎么接触过,所以这也算是加进一下联络,算是熟悉一下吧。当然了,江东军可不单单就只有孙策一
个人说,还有其他人,也都没忘了和曹仁李典他们说话,毕竟对方都是客人,所以他们江东军一方作为主人,肯定是不能怠慢了客人不是?而且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是要从李典那儿得到点儿什么。毕竟之前曹仁也不是说就没对自己主公说,但是他就说李典来了,
可其人是怎么饶过江夏几个城池,来到邾县的,曹仁却是一个字都没说。这个就不得不让他们觉得其中是有问题了。毕竟要说凉州军面对这么多人进了江夏,他们还无动于衷的话,那简直也太小看他们了吧,所以这个事儿曹仁没说,那么其中可能就是有隐情啊。所以江东
军的周瑜鲁肃他们,是对李典旁敲侧击,那意思看看能不能从其人那儿得到点儿什么有用的东西。毕竟他们也清楚,曹仁那儿是不用想了,这就看看李典吧,毕竟是新来的。不过他们还是有点儿低估了对方,那李典还是有些本事的,至少曹仁是叮嘱过他好几次,之前的事儿,无论如何,都不能对江东军的人说。毕竟在曹仁看来,那又不是什么好事儿,出彩的事
儿,相反还是丢人的事儿,所以有什么去说的。因此,他是叮嘱了李典好几次,确实是让他记忆深刻。因此,不管周瑜和鲁肃他们是如何旁敲侧击,李典就是一问三不知,或者就是打个哈哈过去了,要不就是说别的东西,让周瑜和鲁肃对他也没有办法。毕竟人家不说,你
还能撬开对方的嘴,逼着他说什么?那显然是不可能,所以两人最后也是无奈看了自己主公一眼,那意思这个李典,还真是不好对付的人,至少想让他说什么,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未完待续。)
第九八七章 邾县城破武安撤
而孙策呢,看己方两大谋士都是怎么个表情,他也是比较无奈。因为他很清楚,既然周瑜和鲁肃都没有办法的事儿,那么其他人,更是没有办法了。是啊,就以这智计来说,江东军中,确实是无出周瑜和鲁肃其右者。孙策作为江东之主,他还能不清楚这事儿吗?如果真有那样儿的人才的话,自己也不至于今日这样儿啊。别看孙策跟着曹操联合,能和凉州军抗衡,
这确实没错。但是在他的想法中,确实,这其实还不够。所谓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孙策也许是没有听过这话,但是这话的意思,他显然是很清楚的,道理他都懂。所以……说起来不想超过凉州军,不想比过兖州军,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孙策确实是有这样
儿的想法,可是他也知道,这己方到底如何才能超过马超凉州军和曹操的兖州军。他认为不单单是要有机会,还得有足够的钱粮,有足够的人才,这样儿,己方才能超过他们。不过不说其他的,就说这个人才,那不管是凉州军也好,是兖州军也罢,可都是人才济济,那谋
士武将,都一堆一堆的,就看这个,孙策就知道己方不如他们了。己方这边儿在天底下排得上号的谋士,就只有周瑜和鲁肃他们两个,而人家凉州军有好几个,兖州军更是没少了,所以己方就冲这么一点,都比不上人家。所以孙策也不是没想过,这要超过人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除非是有什么特别大的意外,估计才有可能,要不然的话,这……所以见周瑜和
鲁肃对李典都无奈了,孙策自然没让两人继续试探什么的,那都没有用。说起来孙策已经想到了另一种方法,那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差不多就是这样儿,因为己方和兖州军,是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所以等明日再出兵的时候,他们新来的那些
人马,肯定要在曹仁的安排之下去攻城。己方士卒和新来的士卒是不熟,这个不错,可和以前那些兖州军士卒,那倒是熟啊,所以旁敲侧击之下,不可能一点东西都得不到。他曹仁能让李典封口,这倒是很正常,可他能让他们兖州军所有的士卒都闭嘴吗?显然,孙策是不
认为他有那个本事的。说起来兖州军还没有那么严,所以孙策自认为,只要己方给兖州军士卒点儿好处,那么一个人不成,就两个,两个人也不行,那就三个、四个……他相信,总有一个人会把事儿给说出来的,这就是孙策认为的。毕竟有些事儿,一个人知道,那可能是秘密,两个人知道的话,就已经要悬了,很可能第三个人也知道了,然后第四个、第五个……
所以那样儿的话,还能叫秘密吗?所以说孙策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他已经有了计较。不过却没有对周瑜鲁肃说,他是想说,可没那个机会啊。要是就只有己方的人,那么孙策确实是没什么顾虑,可人家曹仁他们还在呢,所以他能说什么?之后众人又闲聊了几句,当然了,
对李典的试探是没有了。其实周瑜鲁肃他们,当然包括孙策,都清楚,要是事情做得太过的话,就是曹仁,他也不能同意。没看之前他曹子孝的脸色都有点儿不好看吗,那是什么原因,都不用多说了。而这个时候,那倒是好了。最后曹仁他们向孙策众人告辞,“孙将军,叨扰多时,我等这便告退了!”孙策自然是不会挽留,他还有话对周瑜鲁肃他们说呢。不过
却还是说道:“公瑾、子敬,代我送送曹将军他们!”“诺!”两人齐声道,然后周瑜就对曹仁,“曹将军,各位,请!”曹仁他们知道,孙策这就是送客了。他孙伯符自然不会亲自送自己等人,所以让周瑜和鲁肃代替他出来,其实已经就算是不错了。确实,总比什么人都没叫强啊。周瑜和鲁肃,是代替自己主公,给曹仁他们送出了大营。本来曹仁那意思,不用再远
送了,但是在周瑜和鲁肃看来,这么近的路,无非就是多走那么几步而已。说起来因为李典是第一天来邾县,更是第一次来己方大营,所以两人对他还是比较客气的。毕竟李典本事还可以,在兖州军中更不是什么无名之辈,所以不管是对周瑜也好,对鲁肃也罢,他们都是
觉得要交好其人的。当然这个绝对不是说要怎么怎么对其人好,不是那样儿,只要他不对己方有什么意见,那就是好了。像之前自己两人试探他了一会儿,周瑜和鲁肃也不想让李典对他们有什么看法,所以自然是对他比较客气。至于说曹仁他们,那真是很熟了,确实是不
用客气太多。曹仁五人是回了自己大营,这周瑜和鲁肃自然就不用再送了,看了对方几人的背影一眼,两人也回了自己大营。他们都清楚,看自己主公那个意思,是有话要说。周瑜和鲁肃回了中军大帐,孙策是笑着招呼两人坐下,然后便对两人,当然也是对所有属下说道:“之前公瑾试探兖州军的李典,那李典显然是受了曹子孝的叮嘱,所以想从其人身上下手,
难!”周瑜和鲁肃一听,两人是微微点头,他们自然是赞成的。之前所说他们不认为李典就好对付,可真正见过聊过后,这自然是清楚,其人,不好整。所以两人都是同意自己主公的话的,不过随即孙策一笑,说道:“我认为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公瑾、子敬,各位,你
们觉得如果让我军士卒去……”孙策是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结果果然,他的想法让周瑜和鲁肃两人眼前一亮。其实这点儿小事儿,他们自然是早应该想到,不过就是没有去多考虑这个而已。所以周瑜此时说道:“听主公所说,如此做法,当为首选!”鲁肃也是说道:
“主公,如此甚好!”两人自然是点头同意,而且不单单是周瑜和鲁肃,就是其他人,也是同意如此。说起来他们对李典带兵到邾县,这途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他们其实真没有那么大好奇。不过在孙策看来,这只有知己知彼,那才能百战不殆,如果不知道凉州军的动向,那么何来能胜过他们呢?所以有些事儿在孙策看来,自己其实还是有必要知道的。不过
看曹仁那样儿,就知道藏着掖着,说实话,孙策确实是有点儿不屑,但是他也不好去说其人什么,因此,就只能是出此下策,去旁敲侧击了,没办法。不过众人对自己的提议,是全都赞同,这个确实是让孙策比较满意。毕竟并不是说他每一次的决策,都让他属下全都赞成
的。毕竟每个人的想法可以说都不一样儿,有人是这么个想法,而有人呢,他也许就是那个想法。应该说比较统一的时候,那只能是极少数的了,所以……孙策最后说道:“好!既然各位都同意了,那么明日就如此实施吧!”“诺!主公英明!”众人还没有忘了拍一下自己主公的马屁。当然了,看孙策那个表情,显然,他是比较受用的。毕竟他也是个人,照样儿
是不能免俗啊。于是在翌日进攻邾县的时候,江东军士卒就向兖州军的士卒打听上了。当然不可能是每个人都问,只是个别的几个,是鲁肃委派的几个比较机灵的,要不然的话,没问出什么来,没准还得让曹仁他们有所防范。虽然这个事儿不算是什么机密,但是看曹仁那样儿,他显然是不想给己方透露,所以……江东军士卒甲问了兖州军士卒乙,“我说哥们儿,
听说你们那儿新来一支人马?”“可不是吗,前面那些不是是吗!”“那听说……”“……”没几句,还真是让江东军士卒给套出来点儿东西。关键是他一个人套出点儿,那么三个、五个呢?所以等攻城战事告一段落,士卒回了大营后,孙策已经知道了,到底李典在来邾县的
途中,是遭遇到了什么。说实话,其中他被凉州军奇袭,并不出乎孙策所料,可他没有想到的是,李典居然是那么大意,这个他觉得有点儿不像其人了。当然,孙策也很清楚,不是说李典这个人没有谨慎之心,实在是急着来邾县,因此,这自然是忽略了一些东西,很正常。
不过孙策却从凉州军的动向中,看到了不少的东西。就比如说黄忠在江夏,这不管是对己方来说,还是对兖州军来讲,可都不能算是什么好事儿。而且这么比较关键的一点,曹仁居然是没告诉自己,这点让孙策对他是很不满。不过孙策也清楚,估计自己要是知道这个事儿,而曹仁不清楚,自己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对他讲的。当然了,什么时候会说,这个也都不一定
了。而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孙策和众将还是说了,“各位,都知道了吧,想那黄忠,居然是跑到西陵城去了!这曹子孝知道如此消息,也没有告诉我们!”结果自己主公这么一开头,第一个蹦出来的自己就是脾气就暴躁的孙翊,他本来就对兖州军的人不满,所以这个时
候知道了如此消息,那是更加不满了。就听他说道:“主公所说不错,那个曹仁,我看他就不像好东西!说好听咱们两军是盟友,可那曹仁,我看也没把我军如何当成盟友!”一听孙翊这话,鲁肃是微微皱眉,他觉得这个时候,孙翊要是为大局着想的话,是不该这么说的。
你说他孙翊孙叔弻什么都不懂?那真是笑话,至少这个事儿,他是很明白的,不过……凭鲁肃对其人的了解来说,孙翊之所以这么说,完全就是借题发挥。不过鲁肃虽然觉得他这么去说,确实于大局不利,可仔细一想的话,自己主公也都明白,自己兄弟完全就是报复而已,是对兖州军曹仁他们,表达自己强烈的不满,就是这样儿。所以鲁肃虽然是皱了下眉,可却
没有说什么,因此他清楚,自己主公不会太当回事儿的。毕竟你看是谁说的了,要是周瑜的话,他是不会不当回事儿,可孙翊,呵呵……听了自己弟弟一番话,孙策是有点儿哭笑不得。毕竟他很清楚,孙翊为什么会说出来如此一番话,其实这不是他真正的想法,可确实,
他是想报复一下曹仁他们,因为他对兖州军是特别不满。说起来自己弟弟,自己也算是和他接触二十多年了,所以可能是不了解他吗?对此,孙策也只能是说道:“好了!叔弻你说完了,再听听别人如何说?各位,畅所欲言,不必顾虑!”显然孙策是没把自己兄弟的话当
回事儿。而孙翊呢,一听自己主公,自己大兄这么说了,他也没多言语,毕竟自己什么意思,自己兄长还能不知道?不清楚?所以他也不再多说了。而之后众将也有好几个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当然肯定不是孙翊那样儿了。不过却也是,对曹仁他们没什么好印象,其实孙翊的话,他们觉得有的还是有道理的,那就是曹仁真就一定拿己方当盟友吗?未必,至少他
心里也是认为,其实双方的根本,还是敌对,这也是己方的人所认为的。最后孙策说道:“我倒是要看看他曹子孝,到底什么时候能对咱们说?当然了,也许他永远都不会说什么,不过这个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清楚了凉州军的情况,这就足够了!”众人是
赶紧点头称是,毕竟自己主公所说,确实是有道理的。主公说看曹仁什么时候说话,那是说明了他对曹仁的意见。至于说曹仁到底如何,自己主公其实也不是说那么看重。(未完待续。)
第九八八章 邾县城破武安撤(续)
但是孙策还是要知道,曹仁最后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这个倒是比较重要。↗UU小说,www.uu234.com毕竟曹仁如今的态度,在孙策看来,那是代表了很多东西。毕竟之前是什么样儿,如今又是个什么情况,真可谓是“此一时,彼一时”啊。之前兖州军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和己方不能比。结果曹仁向自己主公求援,曹操又调来了两万人马,这他曹子孝在自己面前,腰板儿又能直起来了,
他们兖州军的将领,也不至于说就没有面子了。之后孙策一摆手,打发众人回去了,也就是散帐了。唯独是留下了周瑜和鲁肃,毕竟他还有事儿要和两人说呢,所以这两大谋士,还不能走啊。至于说其他几个,那离开就离开吧,孙策也是巴不得他们早点儿回去休息,明日
再战邾县。周瑜和鲁肃留下了,孙策对两人说了几句,当然无非就是破了邾县之后,进兵西陵城的事儿,如今得知了西陵城有黄忠他们在,孙策也是,他不得不更加谨慎小心了。要说张任那样儿的,就算他投靠了西陵城,张飞那性格的人,也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可黄忠
却不同,所以……又一日的进攻,武安国觉得,也许今日,这邾县就要守不住了。他可绝对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不是那样儿。要说他连这点儿判断都没有的话,那么武安国也不可能让张飞给安排到了邾县这儿来。说邾县就是西陵城东边儿的门户,其实一点儿都没错。至少联军要是占了这地方,那么就可以长驱直入,兵临西陵城下了,是一点儿
问题都没有。而拿下了西陵城,不说就是拿下了整个江夏,可也算是拿下了大半个江夏,这是一点儿都不错的。所以说邾县的重要性,其实也是不言而喻。当然了,你要是说绕路的话,也不是不能到西陵城,毕竟李典之前从北边儿过来,他都是有机会去西陵的。而联军呢,
他们从南边儿过来,要是不走蕲春—邾县一线的话,也是能去往西陵。不过显然,不管是孙策也好,是曹仁也罢,他们都不想尽早去面对张飞的人马,毕竟西陵城的人马,他们可都知道,真是不少。要是一直都拿不下此城,那么己方联军不就要被一个城池给耽误了?而江
夏的其他地方,己方都没拿下,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孙策和曹仁自然是选择了张任守御的蕲春,作为第一站,当然也是第一战。此时的张辽他们四个,已经是上了城头,武安国这次是难以招架了。主要是人家兖州军一下就多了两万人马,这如今上到城头上来的士卒,不管是兖州军还是江东军,都是越来越多。本来他武安国武艺也就是比张辽能稍微强了
那么一点儿。不过直接对上四个,如果不是因为兵器的原因,他之前确实是占不到什么便宜。而最主要的,不是他武安国的武艺,而是靠着城头的凉州军士卒,才得意给张辽他们逼退,这点才是最主要的。可如今这个优势,应该说是没有了,毕竟之前张辽他们四个是上来
了不假,可他们手下的士卒,可没上来如今这么多。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每一次敌军士卒只要上来越来越多,超过一定的数量的话,那么城池基本上就守不住了。就算是吕布复生,那也没辙。真是,因为有些事儿,确实就是你改变不了的,要是人什么事儿都能改变的话,那么天下可能就太平多了,可显然,这事儿可能吗?而如今武安国知道,这今日,要悬了!城
池破了,自己也只能是带兵撤退,没有其他。他可不会去学张任,在城内和联军展开巷战。对他来说,那不是和敌军拼,而是让己方士卒送死呢。所以也就是张任那样儿,武安国,确实,他是绝对不会。除非是有自己主公军令,那他没有办法,不可能违抗军令,所以要听,而至于说其他的,那他是不会那样儿的。而此时武安国这压力是越来越大,他清楚,今日这
城是守不住了。所以他已经决定带兵撤退,实际上就是逃跑。张辽他们也看出了门道,所以他是大喊道:“弟兄们,别让敌军逃跑,给我杀啊!”他没说别让敌将跑了,他怕这么一说,武安国马上就撤退。说实话,武安国也拼死撤退,他们四个是拦不住的,毕竟有那么多凉州
军士卒呢,他们拼死阻拦,自己四人也没有办法。所以张辽大喊着,那意思是告诉己方和兖州军的士卒,一定要拦住武安国,别让他给跑了。至于说凉州军士卒什么的,那跑了也就跑了,能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他是这个意思。不过到了江东军和兖州军士卒那儿,能有多
少人懂,这个就不好说了。在城外观战的人中,曹仁身边儿多了一个李典,李典本意,要是自己能上,自己也上去带兵,没什么问题。但是曹仁显然是不想让李典参加,不是他不让其人去,主要是曹仁认为李典用不着带兵,有曹真和牛金他们两个就够了。没看郭淮也在城下吗,这还没到他李曼成出马的时候呢。而李典呢,他虽然对曹仁的做法,是有点儿意见,
不过他也清楚,曹仁这么做,其实还是为了大局。他不是为了他自己,说白了是为了己方,为了主公,所以李典这个人也是有着大局观的,因此,他还能去怨曹仁什么?毕竟他曹子孝不是为了他自己,所以这就足够了。李典自认为自己和曹仁虽然关系不是说怎么怎么好,可
确实也从来都没有过节。所以曹仁要公报私仇之类的,那是绝对没有的。更不会说就看不上自己,看不起自己本事,那不是他曹子孝的作风。所以李典都明白曹仁为什么不让自己上,他也知道,与其让自己上,还真就不如保持原样儿,让曹真和牛金上,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李典毕竟不是傻子,更不是头脑不怎么好使的将领,所以有些东西,都不用曹仁说,他都清楚。此时武安国听到了张辽大喊后,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毕竟和张辽也不是接触一日两日了,所以大致上的了解,他肯定还是有的。所以他很清楚,这是该自己撤退的时候了。所以他对着己方士卒大喊道:“快退,撤!”没办法,他只能是这么喊了,用最简短的话,来表达
出自己的意思。果然,武安国这边儿有慷慨赴死的士卒,拼死拦住了张辽四人。当然也有更多的士卒是拦下了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要给自己将军和袍泽争取时间,毕竟肯定是要有人牺牲,以少部分人牺牲的代价,来换取更多人的安全,就是这样儿。可不单单是凉州军
这样儿,那其他诸侯的人马,不管是兖州军也好,是江东军也罢,可都是如此,确实,就是刘备的汉军,也没什么例外的,都这样儿。如果说军中没有人牺牲的话,那还打什么仗啊,都让人家给虐了不得,所以这个……张辽他们几个是想要追上退走的武安国,可无奈这凉州军士卒是悍不畏死,所以他们虽然也杀死了不少,可追上去之后,武安国早已是下了城头,
上了战马跑了。所以等张辽他们追下去的时候,武安国已经是带着人马跑远了,张辽他们没战马,自然是追不上了。而此时,邾县的城门已经被联军攻破,越来越多的兖州军和江东军士卒涌进了邾县城。他们的人马可比凉州军多多了,所以说在城头上,武安国能勉强抵挡些时日,可一旦城门被破,联军人马都进来,他就算是马超在城头,也不好使啊。毕竟大势
所趋,终究是无法抵挡的,那凉州军可是大势已去啊。而武安国又不是张任,所以他自然是赶紧带着剩下的凉州军士卒跑路了。而张辽他们几个是带着士卒在后面紧追不舍,他们自然还是期望着能追上武安国。别看他们在城头上,确实是没能奈何得了其人,可他们却不认
为在马上还奈何不了他们。四人是已经夺了凉州军士卒的战马,然后向着武安国一众人追了过去。不过看这样儿,他们可未必能追得上,毕竟还是那话,他们几个对邾县的了解,能比得过武安国吗,所以……看到城门被破,孙策是带着人马,曹仁也是带着己方士卒,冲进
了邾县城。结果等孙策他们带兵杀进城后,发现张辽他们几个人没影儿了。不过稍微一想,他们都知道了,显然四个人是带着人马去追武安国去了,要不然的话,不可能看不到啊。毕竟这如今还在邾县城内的凉州军士卒,基本上都已经让己方给解决了,所以怎么还能看不到他们几个?这地方就这么大,所以有什么看不见的,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是四个。因此,这
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们都去追击了,所以就看不到人影儿。而对此,不管是孙策,还是曹仁,他们可都没有说让士卒去把四个人给叫回来的意思。毕竟他们也知道,要是真给武安国生擒了,那对己方来说自然是好事儿。可实在是不行,那么四人估计也没多久,就会
回来的,所以他们并不担心什么,毕竟四个人呢,又不是说一个,说起来这四个人加一起,绝对不是武安国能用什么计给算计上的,确实,他武安国要是有那本事的话,也不至于是如今这样儿了,不是吗?张辽四人是带着人马追出了邾县城,结果之后又跑了二里地,还是没
追上武安国,孙翊无奈对几人说道:“得了,咱们还是回城吧!”其他三人自然是都赞同,所以是又带马返回。这没有办法啊,没追上武安国,就只是杀了落后的一些凉州军士卒而已。不过对张辽四人来说,就算是让凉州军全军覆没了,也没有抓到武安国来得更震撼人心。确实,能抓到或者杀死敌将,绝对是比凉州军全军覆没来得更加震撼。据他们所知,好像还真
是没有人抓到过凉州军的将领,印象中是这样儿,应该错不了。可让凉州军全军覆没,那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儿,至少在蕲春,不就如此吗。这让他们凉州军一城的人马全灭,人家之后也能通过征兵的方式补充回来,不过就是新兵变老兵,要经过不少战斗,这个确实
是需要时间。可要是擒住了敌军的将领,那么对方不投靠己方,那就只有杀了,那么凉州军自然是少一个为他们效力的将领,这就是削弱了对方的实力啊。四人算是徒劳,无功而返。孙策和曹仁见了他们后,也是在心里一笑,这自然是在他们早预料当中的。哪怕是武安国这
样儿的将领,那也不是说你想擒住就能擒住的,这个不用说了。至于说那渺茫的几率,孙策和曹仁可都没认为就能让他们给碰上,那和奇迹发生的几率,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不过看到四人是平安回来,不管是孙策还是曹仁,也都是放心了,当然也是很高兴。不过这个更主要的是因为邾县城被破了,所以他们心情都不错。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说就一
定这样儿。孙策和曹仁让人打扫战场,然后孙策便请曹仁他们一起去之前武安国所在的府邸,他们还要处理善后。自然就是要见见邾县的大小官员这些,当然一边儿也是出榜安民,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必不可少的。众将自然是跟着自己主公(将军)一道,去了,不能叫
太守府,只能说是武安国临时居住办公的地方,到那儿孙策和曹仁还有话要对他们说,也算是战后总结,是基本每次都这样儿,都是不可缺少的。(未完待续。)
第九八九章 西陵城张飞摆宴
众人跟着孙策是一起到了之前武安国的住所,孙策是先表扬了众人一番,这是肯定必不可少的,每次都如此。UU小说,www.uu234.com然后又简单说了几句,无非就是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夺取江夏,如此云云。武安国带兵撤退了,是一路急着跑到了西陵城,其实就是败退了,当然往好听了说是撤退,不好听的话,实际上就是打不过人家然后带兵跑了,不就是这样儿吗。在西陵城,张飞
没有亲自出来迎接他,而是让黄忠黄叙还有糜芳他们代替自己去了。毕竟武安国也没什么功劳,但是苦劳还是有的,所以和张任不同,张飞对他可没有什么意见,所以自己不能出去,可让黄忠他们几个代替自己去迎一下,那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就算是武安国看到黄忠,他
也有点儿受宠若惊,毕竟张飞那个脾气,他还是了解的,自己丢了邾县,是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出城来。不过能让黄忠出来,可以说已经就算是给了自己天大的面子了,当然,他也清楚,张飞是看在自己也是尽力守城的面儿上,也是看在如今己方还剩下这些人马的面儿上,
所以他让黄忠来了,不过即便如此,武安国也依旧是觉得张飞还是重视自己的,至少他从糜芳口中得知了,那之前的张任,张飞可没给他什么好脸色。这个黄忠和黄叙自然是不会跟武安国说什么,但是糜芳就不一样儿了,确实,他是不会在乎太多,而且他也不认为这个事儿是什么机密不能去说的。并且他也清楚,也许在张飞看来,这事儿巴不得让别人知道知道
呢,尤其是武安国。当然了,这不过就是糜芳自己的猜测而已,不一定就是最真是的情况。但是有一点没错,那就是因为武安国是元老,糜芳也是元老,所以两人确实,有点儿革命感情,就是交情不错,那都是十多年的交情了,就算是关系一般,这么多年也都能是挺不错了
,所以他自然不会把这事儿对武安国有什么隐瞒。你看黄忠父子是有点儿顾虑不假,可他糜芳没有顾虑。更何况,其人还有那么层身份在那儿摆着呢,所以不看僧面看佛面,基本上谁都不会去计较什么。哪怕就是张飞,就算他是真有意见,他都不会因为这个去说糜芳什么
就是了。武安国和黄忠他们进了城,武安国是直接跟着他们来到了太守府,进了会客厅。武安国见到张飞后,是赶紧施礼道:“见过将军!”张飞点了点头,“坐吧!”武安国谢了之后,也和黄忠他们一样儿,是坐了下来。然后张飞就问了一下邾县的情况,当然实际就是问他战事,这城又是怎么丢的。明知道武安国肯定是不想多说,可张飞却是必须要知道,所以也顾
不了那么多了。武安国一听张飞所问,他自然是把情况都说了,他也不可能不说,哪怕他其实也不想多说,但是这不没办法吗。就像是自己主公要问自己的话,自己还能不说?而他张益德虽说不是自己主公,这个没错,可他在江夏,却是代表了自己主公,这个也确实是,
所以自己也得说啊。结果武安国就给张飞他们说了一下,这联军到底都是如何进攻的。尤其是李典带兵来了之后,这给自己的压力就更大了,毕竟多了两万人马,你可能没感觉到压力变大?所以武安国那意思,自己也不是神,根本就再没抵挡几日,这邾县就被破了。说起来武安国这么说,张飞他们都能理解,毕竟李典那两万人马,可不是废物,所以这武安国在
他们来了之后,还能抵挡个两三日,其实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所以张飞也对武安国说道:“其实李典部虽说在汉升兄的奇袭之下,也损失了一点儿人马,不过对于他们兖州军来说,无非就是九牛一毛。所以你这之后守不住城,也没什么,你武安国表现不错,不像张任那厮,哼,主公那儿,我是一定不会忘了说的!”张飞的意思很明显,那意思就是说,在主公面前
我就算是不给你邀功,可也肯定会给你说好话的。当然这话他肯定是不能明着说,所以武安国知道,张飞能这么说,就算是给了自己大面子了。而且他这么说,人家也确实是有那个底儿,说起来武安国很清楚,别看自己和张飞同为凉州军的元老,这个是一点儿不错,可自
己在自己主公那儿的身份地位,确实是比不上人家张益德,不过对于张飞,武安国是服。不管是其人的武艺,还是说其他方面,他武安国都服。确实,张飞不是个什么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可人家也算是一方豪强,别看是卖肉的出身,可也读过书,而且张飞人家的草书
仕女图,都是非常不错的,都让自己主公称赞,所以武安国也比较佩服其人。因为张飞人家不光是武艺高,不光是本事强,人家还能写草书,画美人图,这绝对不是哪个将领所能比得上的。就算是谋士,也没有这个本事,就他张益德有!所以武安国还能不佩服吗,反正他知道自己是比不上人家,没一个能比得上的。就算是说张飞看着好像是五大三粗的样儿,没
什么头脑,可其人绝对是粗中有细,至少自己也不比其人强多少,所以武安国一想到这儿,他就觉得自己和张飞一比,是完败。就算是什么身高体重之类的,都没人家高,所以这……武安国对张飞的话,他是连连表示感谢,毕竟其人作为江夏的主将,能说出来这么一番话,
那就代表了他对自己的认可。至少之前的那个张任,武安国很清楚,那是直接让张飞给整走了,虽说不是张飞主动让其人离开了,可张任离开,就是因为有他张益德,是因为他张益德的态度,是……所以武安国都懂,没什么不清楚的。因此,他觉得这张飞对自己,就算是
很够意思了。之后张飞说了晚上设宴招待武安国,别看他是丢了城,没守住,可不代表张飞就不欢迎他。你看对张任,张飞是那个态度,实在是其人的所作所为,让张飞是一点儿都不满。可武安国,本事有限,还是他自己亲自派到邾县的,所以张飞早就预料到了,他也支持不了多久。尤其是李典带兵去了邾县之后,那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最后就和他所想一样
儿,武安国是没支持几日。当然他之前所说的,也都是真心话。他是真准备在马超面前,表扬武安国一番,毕竟其人是没有功劳,可也有苦劳,这个是真没错。至少张飞就认为,那张任就绝对不能和武安国相比,至于说要是换成那个廖化,他也是不如武安国的,就这样儿。
然后张飞就给武安国打发走,去休息了,当然黄忠他们也都告辞离开,毕竟这他们也不可能一直都在会客厅中。尤其是这个时候,应该说是比较紧张的时候到了,那联军拿下了邾县,之后他们当然是要马上就会兵临西陵城下,所以这己方肯定是要做好准备,迎敌,和联军一战。不过黄忠看张飞那样儿,好像还有着带兵去会会他们的想法,其实在黄忠看来,是不好
这么去想的。晚上时辰到了,黄忠他们,自然也包括了武安国,都是准时前来赴宴。张飞说是宴请武安国,其实也是有着他自己的考虑的。至少之前黄忠也算是立功了,不过他也没说宴请一下他们三个,所以他明着说是要宴请武安国,其实也是请黄忠他们三人,都一样儿了。对此,黄忠都懂,毕竟那么大年纪了,还有多少是他不懂的?所以哪怕张飞明着没说出
来什么,但是黄忠还是领情的。其实以他们两人的关系来说,这摆宴什么的,早都不需要了。但是他也清楚,张飞是借着武安国来这儿的机会,也是向自己感谢一下,毕竟当初是自己带兵去奇袭了李典,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自己根本就不是江夏的将领,所以张飞的意思……
黄忠都明白,因此,他也不会和张飞客气什么,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确实,想想就是这么回事儿。至于说武安国,也就是他还不怎么知道,其实这里面还有这么一层意思在其中,当然了,他就算是知道了,也没什么太多想法,所以知道与不知道,对他都是没什么影响。
一顿晚宴,是所有人尽欢,哪怕是丢了城池的武安国,他在张飞黄忠他们的影响之下,也没有什么说是心情不好,都是心情不错。其实丢了邾县,早就是众人所料之中的事儿,无非就是早晚的问题,就是这样儿。所以说武安国能支持到李典带兵来,可以说他就已经是真不错了,反正在张飞和黄忠看来,就是如此。至少他们不认为在李典又带兵过去了之后,就算
是让他们两人守城,他们能一直支持下去?还是,支持多少时日的问题,是,他们相信是比武安国支持的时日要多,可终究还是会支持不住的,这个不用多说了。毕竟那邾县也不是什么天下坚城,而己方在那儿的人马又没有那么多,再赶上敌军的人一下多了两万,所以……
期间张飞也问了武安国的打算,显然武安国的意思,还是在西陵城这儿待了。当然他也清楚,其实看张飞那意思,其人既然能问他,那么自然,他是想让自己留在西陵城的。说起来武安国也知道,像张任那样儿的,张飞确实是看着他就烦,不过自己可不是张任,所以张飞
还真是,不至于那样儿。而且张任可以说和张飞真没什么关系,就是彼此知道个姓名,也就这样儿了。可自己和张飞,虽然不是说关系特别特别好,但是也确实是有点儿交情的,毕竟都是凉州军的元老人物,就冲这么一点,有些东西就不用多说了。张飞一听武安国果然是要留在西陵,他心里高兴,所以嘴上忙说道:“如此正好,如此正好啊,哈哈哈哈!”都看得
出来,张飞确实是心情不错。其实也难怪,不管怎么说,张飞都是不想西陵城被联军给攻破的。而如果说就他一个人,他自然不会认为自己就一定能抵挡得住联军的激烈进攻。但是如今是自己一人吗?不是还有黄忠他们三个,还有武安国吗?张飞就不相信,就凭自己这些
人,真就一定抵挡不住联军?是,这个可能不是没有,最后依旧是没挡住人家,城被破了。但是张飞同样儿是有希望,他认为没准己方就挡住了,这事儿可都不一定啊。如果说什么一定,那是不可能,所以……之后众人又闲聊了几句,最后才相继和张飞告辞。毕竟时间也不
早了,所以是该去休息去休息,该去城头值守就去城头。毕竟张飞是主将,而如今在西陵城这儿,这么多人呢,是也不一定非要用他什么。当然了,要是说张飞真要去,那谁也管不了。不过如今联军还没到呢,张飞可不用出现在城头,就有黄忠他们几个,其实就足够了。当然如今是又多了个武安国,而且他又带了邾县的残兵来,所以不得不说,西陵城的实力是
又加强了不少。可不是吗,别看就来个武安国和几千人吗,但是真正放到防御的一方上来,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小力量啊。至少之前张飞是有信心,没准自己和黄忠就能挡住联军,而武安国这么带着残兵来西陵,他是觉得更有信心了。所以三爷心里一直都是挺高兴的,对他来
说,自己和黄忠武安国他们尽力,那么哪怕最后真是,西陵丢了,他们联军也不会好过就是了。说起来他们至少也得掉层皮啊,不信就看看吧,走着瞧了。(未完待续。)
第九九〇章 联军到达西陵城
毕竟这个时候的张飞,确实是已经增添了不少信心。UU小说,www.uu234.com那有了武安国和那些残兵,与没有他们,自然就是两种情况。可以说有了他们,自然是己方的好处更多,这个是必然,而不会是坏处更多。毕竟是增加了西陵城的整体实力,这个是一点儿都没错的,所以还不是好处更多吗。至于说其他的东西,那不是张飞所要考虑进去的,他只考虑如今这西陵城,能不能守住
,能不能抵挡得住联军的激烈进攻。如果说实在守不住的话,那么自己到底能支持多久,这个才是最为重要的,不是吗。对张飞来说,自己主公把整个江夏交给自己了,如今这就只剩下一半多点儿的地盘了,这自己其实也是有责任的。当然了,联军势大,这个己方肯定是
挡不住,毕竟不管是张任守着的蕲春,还是说武安国守着的邾县,都不是人家联军的对手。哪怕就是自己这个西陵城都不见得守得住,所以张飞自然是没觉得张任武安国他们有什么责任。别看他对张任是有意见不假,但是更多的,其实是对事儿不对人,哪怕张飞确实是对张
任这个人有看法。可他要是不那么做的话,三爷也不会就给他脸色看,还那么个态度。如果这事儿落到别人头上,比如说武安国,他也把己方的人马给整全军覆没了,那么张飞一样儿,对他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所以说张飞对张任,其实更多的,还是对事儿不对人,并不是因为他这个人,所以才给他脸色。主要绝对不是这个,是因为事儿,而不是因为他。所以
说如果张任没给己方士卒整全军覆没了,那么张飞绝对就不是那个态度。哪怕他确实,是看不上张任,可该有的东西,还是会有的。毕竟他张任在蕲春一战上,就算是没功劳,可也有苦劳吧,可因为他的狠,所以让张飞是对他更加看不上,直接就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对此,
黄忠明白,至于说其他人,如黄叙、糜芳他们,那就不一定了,估计他们是不懂的。毕竟黄忠年纪那么大了,而且还和张飞交好,所以对其人,他可以说是比较了解。至于说黄叙,他和张飞都没什么接触,自然是不如他父亲。而糜芳呢,他和张飞认识年头倒是久,不过他
真是不比黄忠对张飞了解得多。毕竟虽然他和张飞有接触,但是关系也就是一般般,说不上太好,但是毕竟都是凉州军的元老,所以确实,是有点儿革命感情,这个是没错,有点儿交情。可是和黄忠一比,那还是要差着的。毕竟别看黄忠加入凉州军时日不是那么特别久,可他和张飞的关系,那确实不是糜芳所能比的。真正能比较的人,真就是屈指可数啊,就是
这样儿。该说的都说过了,该了解的也都了解完了,张飞就给武安国他们打发走了,毕竟这时辰也不早了,该休息就去休息,该去值守就去值守,就是这样儿。该聊的,这时候都差不多了,所以张飞暂时也没有还要去了解的。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守着西陵城,等联军到
这儿。本来以之前张飞的想法,是让黄忠他们守城,然后自己带兵去会会联军。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改变主意了。毕竟李典又带了两万人马,所以这如今的联军人马是越来越多,这如今又是在邾县刚得胜,所以他们引得胜之师,自己要是带兵去战,于己方不利。并且谁都知道,只有在城池内防守,这己方士卒人少,可却能发挥出更多的力量,毕竟城池是个依
托。要是野战的话,没有城池为依托,这对他们联军有利,对己方不利啊。张飞都懂,孙策曹仁他们是巴不得自己如此,所以自己不能如他们所愿了。邾县,在县城内休息了两日后,孙策和曹仁就商议明日带兵往西陵城方向进兵。毕竟他们的目的是夺取江夏,这要是不攻破西陵,那么绝对算不上夺取了江夏。如今虽说有江夏是有一部分到了联军的手中,不过大部
分却还是在人家凉州军的手里,所以孙策和曹仁自然是想着早日进兵,也是早日能全取江夏。所以两人商议好了之后,他们是又在邾县休息了一日后,联军再一次动兵,向西陵城进发。对于破西陵城,虽说孙策和曹仁都觉得不是那么容易,可希望还是很大的。毕竟李典那
又带来两万人马,可绝对不是白来了。不过让孙策不太满意的是,直到现在,曹仁也没和他说起过那黄忠已经在西陵城的消息。所以就冲这么一点来说,孙策是对他很不满。当然曹仁没说什么,孙策也没有表露出来什么,对他来说,这也就是彼此彼此吧,他曹子孝不说,
其实自己也不好多说。这次孙策倒是比较大度,把邾县给了兖州军,当然其实他是有自己想法的。毕竟把邾县给兖州军,他们就得安排人守御,所以自然是让兖州军从增加了两万人马之后,又得少几千人。曹仁也不是不知道孙策的想法,但是人家给了己方城池,己方是不可能不要的,所以他留下了郭淮和三千人马,守御邾县,其他的人,就跟着他去了西陵城。
对孙策来说,他是不怕什么整体实力减弱的。毕竟不管是己方也好,是兖州军也罢,谁守着邾县都得留下几千人马,所以都是削弱了联军的实力,因此,这让兖州军守着,就让他们守着好了,反正他们也是又增加了两万人不是。所以孙策是想得开,他也看得清楚,毕竟就
算是他没想法,那他手底下还有两大谋士呢,所以……而曹仁是一定要接受如此,或者说怎么都是要接受这个的。毕竟己方的目的是什么,不单单是和江东军联合对付凉州军,更重要的是要占凉州军之地,所以他孙伯符好不容易来一次“大发善心”,自己还能不接着吗?
而对孙策的做法,他的一干属下,都是没有什么意见的。毕竟自己主公这么做,其实是有道理的,哪怕是孙翊,他也不是说什么都不懂。因此,对孙策的做法,是没有一个人有意见,自然也就没人说什么了。孙策和曹仁带兵往西陵去了,西陵城内的张飞他们早已是得到了己方探马的禀报,不过和之前不同的,还是那个,就是张飞不准备主动出击了,而是在西陵城
这儿等着孙策他们来。张飞已经是想好了,到时候就自己和黄忠还有武安国三人守城。当然黄叙和糜芳,就不用上了。毕竟都上了,那真是太看得起他们联军。哪怕联军是四个带兵攻城,可张飞都清楚,那樊城,刘备都要被己方灭了,他也不过是让三个人守城,所以自己
对付他们联军,三个也够了。其实这个怎么说呢,张飞想得很清楚,有他们三个,确实是够了,至于说黄叙和糜芳,多了他们少了他们,确实,对整个战局是没有那么大的影响的。确实,谁让他们两个本事还不如武安国呢,所以张飞自然是不会让他们上,就只有自己、黄忠和武安国,就够了。张飞觉得要是连黄叙和糜芳都派上去,那么不管己方是守住城池还是
最后守不住,都得让联军所耻笑,而这绝对不是张飞想要的。对于张飞來说,还是那话,那个刘备都要被己方给灭了,他也不过就派了三个人守樊城,可己方这不过就是个江夏的西陵城,还能不如他刘玄德了?所以张飞自然是不会让黄叙和糜芳上了,就自己和黄忠还有武安国三个,正好。这一日,孙策和曹仁带兵到了西陵城,已经是兵临城下了,张飞他们几个
在城头看着联军安营扎寨。黄叙和糜芳也都在,毕竟这不是战事,所以两人自然也是都在城头,肯定这事儿是少不了他们的。而所有人此时都没有那个想带兵攻击一下联军的想法,毕竟谁都知道,人家既然都敢明目张胆在这么近的距离安营,那么就说明人家是早有防备了。
其实还真是这样儿,要说孙策和曹仁,他们怕凉州军出城吗?自然是不怕,不怕他们出来,就怕他们不出来啊。毕竟城外的凉州军战力是强,可城外却比城内的好对付多了,所以……他们是真希望凉州军能出来和他们一战,这样儿的话,一定是能早日破了西陵,早日夺取江
夏。张飞看到兖州军和江东军安营,对旁边儿的黄忠低声说道:“汉升兄,这兖州军和江东军,也确实是真有两下。虽然咱们和他们打交道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可这如今再看到他们,依旧是不可小觑啊!”这话张飞肯定是不能往大声说,毕竟城头那么多己方的士卒呢,要是让他们听见,没准就要影响士气,那不是张飞想要的。而听了他的话后,黄忠也是微微点头,
他虽然嘴上并不想承认,可心里早就认可如此了。而嘴上也对张飞说道:“益德之言不错,确实如此啊!”虽说这样儿的对手,他是想遭遇到的,不过对己方士卒来说,碰上如此强硬的对手,肯定就不是好事儿了。所以黄忠心里是有一面觉得见到强敌,他心里高兴。可还有
一面,觉得己方士卒遇到这么厉害的对手,伤亡就不用多说了。张飞此时是再次说道:“汉升兄,不管敌军如何之强,如今遇到了咱们,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再不济,也得让他们扒层皮!”一听张飞的话,黄忠是连忙点头赞同,显然他也是这么个想法。而且之前张飞说三
个人守城,他是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对黄忠来说,这个时候想什么都没用,就是如何守住西陵,那才是重中之重。“不错,益德所说,确实如此!”黄忠不光是点头赞同,他也是说话赞同着张飞之前所说的。本来在长沙的时候,丢了临湘,就让他对联军有不少的怨,所以这如今又碰到了,他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必然。所以哪怕张飞不说,黄忠其实也是如此的想
法。因此,就算联军最后也破了临湘,可最后虽然不一定就会伤筋动骨,可肯定也会损失不小就是了。可孙策曹仁他们也知道,不过却不可能说就不去进攻西陵城了,而张飞他们更清楚,也知道孙策曹仁的想法,是绝对不会因为困难,就不来进攻,那不开玩笑吗?所以如
今他们是兵临城下了。看了一会儿后,张飞一摆手,众人和他下了城头。当然了,他下城之前,也没有忘了叮嘱士卒几句,这是必要的东西,该说的话,肯定从来都不会少就是了。众人跟着张飞下了城头,一起回了太守府。他们都知道,显然张飞还是有话要说的,毕竟有
些话,那在城头说的话,他是有顾虑。毕竟你小声说可以,不过让士卒看了,这自己将军怎么总是小声嘀咕,这显然不是张飞想要的。说起来三爷确实,他是比较好面子,所以要是让士卒如此想他,那还不如杀了他。所以张飞知道,还是回去说话吧,反正就黄忠黄叙糜芳和武安国他们几个,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呢。要是在城头上,那可真是,确实,他有些话不好
说啊。所以就这样儿,他和众人回了太守府,在会客厅中,张飞跟几人是说上了。无非就是对付城外联军的事儿。当然他可没说要带兵去奇袭,都已经这个时候了,如果说孙策他们还没到西陵城下的时候,那张飞还有机会改变主意,可都这个时候,他自己都清楚,是不能
再改变什么了。除非是出了什么大意外,那自己是不得不孤注一掷的情况下,没准会带兵出去和联军一战,可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己方是不得不破釜沉舟了,那只能说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