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一章 荀公达出使樊城(续)
虽然说这个事儿就算是最后真不成了,自己主公那也不会说自己什么,可是这个事儿绝对不是这么来看的。哪怕荀攸也不认为这个事儿就一定不成,反而基本上是一定会成功的,但是谁又能保证什么呢,因此,荀攸他也不可能怠慢,所以这个时候都是认认真真和刘备说着。
刘备一听,心说果然,他是看了眼诸葛亮和徐庶,那意思,果然是让二位先生给说中了。早之前两人就对刘备说了,曹操要再一次派兵到樊城。而之前荀攸到来,士卒禀报之后,刘备也问了一下诸葛亮和徐庶,他们两人也是直接就对自己主公说了,这荀攸此来,那肯定就是为了曹操说要再派援军的事儿,要不然不可能是荀攸来。毕竟要是和战事兵事有关的话,
直接来一个武将,像夏侯渊这样儿的,那更能清楚。不过让荀攸来,一个文士,那么显然就是要商量什么的,所以诸葛亮和徐庶都认为,这曹操的意思就是让他们兖州军的援军再进樊城,让荀攸来,就是商量来了。本来吗,这事儿自己主公不点头,那么是谁也不好使的。
-----------------------------------------------------
听荀攸说完,刘备一笑,然后便说道:“公达先生之意,这备都已知晓,孟德如此,我这确实是真领情了!”不管怎么说,别看曹操和刘备有多大的过节。至少如今大敌当前,曹操能伸出来援手。一起对付马超,那么刘备是不可能不领情的。毕竟虽然和曹操和兖州军有过节。可如今却是马超要灭了自己,而不是曹操。而曹操呢,他反而是要保住自己,所以刘备
自然是要表示感谢的。别看两人过节不小,可如今,现在,此时此刻,终究还不是不死不休,可凉州军却早都已经是大军压境了。这刘备一个整不好,可能就要被人给灭了,所以他自然是要对曹操一方客气点儿了。而荀攸听了刘备的话后,他也是一笑,“玄德公客气了,我家主公都说了,与玄德公……”荀攸自然在这个时候,在樊城这儿,他是能代替曹操说话
的。这点是一点儿都没错。所以他的话,刘备自然是明白,那就是曹操的意思,就是这样儿。之前自己和他客气。如今他也是和自己客气了一下,那荀攸所说不是他自己的话,而是
-----------------------------------------------------
曹操的话。所以听了荀攸所说后。刘备也是微微点头,然后还是和荀攸客气了两句。无非就是感谢曹操的话云云。然后回归正题,刘备说道:“这如今的情况。公达先生也已知晓,却是不知道孟德兄到底是要派多少人马进樊城?”之前荀攸没直接说曹操到底要派多少人,毕竟人家刘备还没表态呢,他作为使者的,也不是那么好说。而且最为主要的是什么呢,就
是在荀攸看来,自己来刘备这樊城,可绝对不是来求他来了。毕竟是己方的援军去帮他们,不是己方来求他们要让己方来帮他们,那不玩笑吗?说起来应该是刘备来求己方才是,不过因为自己主公急着把这个事儿定下来,所以是不得不如此了。要不然的话,用得着自己来樊城吗,显然是不用的。所以荀攸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刘备,说起来要是刘备不让己方的援军
再进樊城,那么在荀攸看来,那却绝对是他刘玄德的损失,而不是己方的损失。大不了是他刘备军被灭,己方也损失些利益,然后大多的好处都让马超凉州军给夺去了,无非就是这样儿而已。说起来己方不是损失不起,不过谁愿意有更大的好处得,那么说不要就不要了呢,
-----------------------------------------------------
这刘备不被灭,肯定是对己方的好处多,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己方是要保住刘备,这就是自己主公的想法,所以才有了自己在这儿来樊城的事儿,不是吗。对此,荀攸是太清楚了,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说这样儿了。所以是自己主公让自己来了,而不是说他刘玄德来求己方。此时荀攸对刘备说道:“玄德公,我家主公的意思是,再派五千
人马进樊城!”荀攸自然是没对刘备隐瞒什么,这个事儿也隐瞒不了。反正刘备既然是问了,哪怕他都没问,荀攸都得说,所以就更别说他是问了。因此,荀攸直接就对刘备说了自己主公的意思。曹操也确实是这么说的,他也是想到了刘备的顾虑,所以就只再派五千人,那意思刘备怎么也都能同意,更何况还有诸葛亮和徐庶呢,他们可都是天下顶级的谋士啊,
那还能不懂什么吗?结果刘备一听,他是心里想着,不过表面儿上还不动声色,看了诸葛亮和徐庶两人一眼,那意思看看他们都是如何想法,至少对自己肯定是明里暗里都有表示的。
-----------------------------------------------------
果然,诸葛亮是对刘备微微点头,徐庶也是如此。其实他们可都清楚,自己主公那是肯定有他自己想法的,不过这个时候问自己两人,也无非就是习惯了而已。不过自己两人肯定是能影响他,这个倒是不错。所以诸葛亮也好,是徐庶也罢,他们心里可都清楚着呢。而且刘备所想,他们还都知道。无非就是同意,没什么不同意。也不可能不同意。至少诸葛亮他们
这个时候就很清楚,说起来兖州军确实是一下就戳到了自己主公的软肋,那就是既需要援军,可又绝对是不能太多过多,因为那样儿的话,自己主公肯定就会觉得不安全。所以此时荀攸说只有五千,其实已经是自己主公的底线了,作为两大谋士的诸葛亮还有徐庶,他们岂会不知道这个。而且他们在心里也想了。这曹操手底下绝对是有能人啊,不管是荀攸还有程
昱,可真都是把自己这边儿的想法给弄得是一清二楚。当然了,肯定也少不得曹操的份儿了,至少他们知道,曹操也不容小觑了,至少其人的头脑谋略什么的,和天下顶级谋士,那
-----------------------------------------------------
也不比他们差什么。这个时候刘备看到了诸葛亮和徐庶的暗示。他心里是更有谱了。本来吗,这曹操对荀攸说的条件,然后荀攸转达给刘备的这五千人马的事儿,刘备其实是从心里往外同意的。不过他还是想看看诸葛亮和徐庶的意见。真要说起来的话,这是刘备的底线,不过肯定不是诸葛亮还有徐庶的底线。对他们两人来说。兖州军来多少人,己方都无所畏惧。
确实就是多多益善。毕竟看看如今都到什么时候了,这绝对是己方最为危机的时候。所以也就是自己主公不让。所以是没有办法,要不然的话,不管是诸葛亮还有徐庶,肯定都是想让曹操派更多人来。不过他们心里也清楚,曹操最多能再给己方樊城这儿增加一万左右的人,这都多说了,毕竟他还要对付马超凉州军,而从豫州调兵,肯定也不会多就是了,两万人左
右吧,最多三万,这就是诸葛亮和徐庶认为的。还别说,他们所想,其实就差不多是事实了。曹操的想法,他们也清楚,他可不就是那么个想法吗。不过他不会派一万人,因为他清楚,刘备是不会同意的。哪怕如今在樊城内的兖州军士卒已经不足五千了,但是刘备那个人
-----------------------------------------------------
……刘备对荀攸一笑,“好!既然公达先生如此说,那么便如此吧!”显然刘备是直接同意了,他也不可能不同意。别说已经是他的底线,就是诸葛亮和徐庶在这儿,也得让他同意。
荀攸一听刘备同意,他心里也是挺高兴,毕竟这算是自己完成了自己主公交给自己的任务。所以他对刘备说道:“既如此,那么在下这便告辞了!”刘备一听,是赶紧客套了几句,不过这个时候终究是太晚了,所以他也没出言挽留。只是荀攸笑道:“玄德公,这主公交托给我的任务,如今业已完成,我是时候回去交差了!”刘备一听,赶紧是让诸葛亮和徐庶代替自
己,给荀攸和夏侯渊送走。别看之前在屋中,夏侯渊几乎是一个字都没说,可谁也不敢小看他,或者当他不存在,那不可能。说起来如今曹操就派了他一个大将在樊城,那么就算曹操再派五千人来,可刘备他们却都知道,那些人加上之前的人马,都是要归夏侯渊一个人统领的。所以这样儿的人,刘备他们可能当其不存在吗,显然是不可能。所以离开的时候,夏
-----------------------------------------------------
侯渊还没和刘备他们告辞,刘备倒是先和荀攸还有夏侯渊他们两人说了几句,最后是笑着给两人送出屋,然后让诸葛亮和徐庶代自己送他们出府,这才算完。而荀攸临走前,他是对刘备说清楚了,那意思今夜,己方就有所行动。当然了,不是别的,就是五千人马进樊城的事儿。而己方这边儿依旧是夏侯渊安排,至于说刘备那边儿派谁,那就是他的事儿了,荀攸
自然是不会管那么多。刘备点头,说都知道了,然后又是一番感谢,当然不单单是对荀攸,更是对曹操对兖州军表达谢意。荀攸在夏侯渊的护送下,他是离开了樊城,回到了己方大营。
回来后,他是直接就见到了自己主公,曹操看到了荀攸后笑道:“哈哈哈!公达,看来你这是马到成功了!”以他对其人的了解来说,荀攸虽然木讷,可要是有如今这样儿的表情,那么所做之事,基本上就是“**不离十”了,所以曹操是有此一说,他是哈哈大笑着。
而荀攸一听,也是连忙说道:“主公所说不错,事情正是如此!属下此去樊城,是……”
-----------------------------------------------------
荀攸他自己自然是不能说自己什么马到成功之类的话,不过他也说了,自己是托了主公的鸿福,自己这此去,确实是不辱使命啊。曹操一听,依旧是哈哈大笑,他先是让荀攸坐下,然后是细细听他接着说细节上的事儿。虽然荀攸说事情办成,不过更为具体的东西,曹操还
都不知道呢,所以自然是要听,他也想听荀攸说说。对他来说,刘备那样儿的,说实话,他就是期望着自己派援军去,这个时候他也不会主动提出来什么。而谁让自己是着急呢,所以自己派人去樊城,那也是没有办法了。而荀攸也不耽误,直接就对自己主公说了,自己此
去樊城,在府中会客厅见到了刘备诸葛亮和徐庶他们,然后几人说……他自然是没什么隐瞒,直接都对曹操讲了。曹操一听,心说果然啊,这公达去了樊城,其实也不那么容易。(未完待续。)
第九三二章 兖州援军再入城
别看刘备好像是马上就答应了己方所说,可曹操虽然没在那儿,但是其中的事儿,他可是知道了。UU小说,www.uu234.com他听完荀攸所说后,曹操对他说道:“公达一路辛苦了,如今时辰不早,早些回去休息吧!”“诺!”荀攸自然是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这时辰都这么晚了,如果不是自己主公想要早知道樊城的情况,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还在大帐这儿说什么的。怎么说呢,自己主公
本来平时休息也不是说特别晚,至少这个时候,他已经是休息了。所以说如果不是因为樊城的事儿,他早就睡下了,还不至于这样儿。至于说曹操的下属,还是那话,都知道自己主公的身体不好,更重要的是还有头风病,所以都不敢让自己主公休息太晚。因此就算曹操不说,荀攸都得早点儿告退,好让自己主公休息。至于说今夜后半夜援军进樊城的事儿,那还
有己方将领在呢,根本就用不上自己主公什么。至于说凉州军的动向,不是荀攸小看他们,实在是己方第一日援军到来,凉州军是不会有什么动作的,就和己方一样儿,己方今日也不
-----------------------------------------------------
会有什么动作啊。到了后半夜,兖州军开始了今夜的行动。当然了,他们肯定不是要出兵作战,那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个意向。而是之前早就和刘备商量好了的。就是曹操要再派五千兖州军士卒,进驻樊城。一切都由夏侯渊接手。刘备汉军这边儿自然就是太史慈,而此时对着兖州军这边儿的城门已经是大开。夏侯渊已经策马出了城,指挥着己方的士卒,进入樊
城,当然太史慈也早已不在城头上了,而是在城门口处,他作为樊城的主将,不管在何时,却都得提防着凉州军的突袭。所以尽管他不觉得凉州军会趁机过来,可确实。真是不得不防。
而凉州军自然是知道了此时兖州军的动向,不过马超没有什么指示,他们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行动。毕竟马超在的时候,那全军肯定都听马超的,不会听别人的。只有自己主公下了军令,凉州军士卒才会如何如何,要不然的话,看看一般的将领,谁能指挥动所有的凉州军。
当然了。也许有人能调动一部分人马,但是终究只能是极少数而已,只有马超这个当主公
-----------------------------------------------------
的,他才能调动所有的人。而马超虽说已经知晓了兖州军进樊城。但是他还和第一次一样儿,都是没什么动作。毕竟这次和第一次,他认为也没什么区别。甚至是曹操和刘备他们防备更甚。因此,自己吃力不讨好。还不如继续力量,争取早日破了樊城呢。当然了。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对付兖州军,想来他们也是如此想法。毕竟兖州军来了援军,哪怕进了樊城一
部分,可城外还有那么多呢,这确实,让马超是不得不防啊。如果说刘备的汉军也包括荆州军他们,不过就是龟缩在城内不出的话。那么兖州军如今就是在樊城外的一颗钉子,这是绝对要让马超小心谨慎对待的。之前因为双方都有顾虑,所以不管是自己还是曹操,都没有什么动作,可如今呢,曹操援军都来了,他们人马增加了,就算是自己不想有动作,可他曹
孟德是绝对不会没有动作的。而且马超肯定要有所行动,毕竟之前的曹操兖州军,可谓是没什么太大威胁,因为他们都进了樊城一部分人马,而剩下的人,也就是能做个防守的。可如今却不同了,他们不单单是能好防守,更是能进攻,所以马超更可能是先下手为强,不过
-----------------------------------------------------
他也知道,估计曹操不会给自己机会了。不过对于这个,马超却也没什么后悔的。毕竟之前那个情况,只有双方都什么动作都没有,才是对己方最好的。所以马超并不认为按兵不动是一个错误,可如今对方援军都来了,那么还可能按兵不动吗,对此,只有和敌军一战,才是最好的,所以马超肯定是要战,更不会避战,而曹操也清楚马超的想法,毕竟都是老朋友
老对手了,谁还不知道谁啊。兖州军的五千人马,是顺利进入了樊城。这期间,确实是没有什么意外发生。对于这个结果,不管兖州军的夏侯渊,还是汉军的太史慈,显然他们都是满意的。毕竟是谁都不希望凉州军这个时候来横插一脚。说起来他们是不怕凉州军什么,可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对双方来说,自然还是麻烦少点儿更好了。其实他们如此想法,就是连
马超,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动作,如果说有动作,那么自然还是每日的强攻樊城,然后就是要和兖州军一战,这都是必须的。而显然,他知道曹操也是如此想法。
-----------------------------------------------------
樊城已经又一次进了五千人马,而刘备作为汉军之主,虽说他没有出现在樊城城外,可在兖州军士卒都已经进来后,他却是单独见了兖州军的主将夏侯渊。显然刘备还是对兖州军表达了一番感谢,这个是必不可少的。而夏侯渊呢,还是那话,哪怕他是再讨厌刘备。可所谓是“礼多人不怪”啊,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所以,对于刘备。他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是任
刘备这样儿了。对于刘备的感谢,夏侯渊这个时候他也只能是听着,然后再和其客气几句。说起来他如今除了说这些,也不可能说其他的了。最后刘备是对夏侯渊说,“夏侯将军,此时已经很晚了,将军早休息,这备就不再多打扰了!”夏侯渊一听。心说你刘备可算是完了。
对他来说,真是不想和刘备接触太多。毕竟夏侯渊觉得那个人很多地方,都是比较虚伪的,说起来他就是看不上其人。相比之下,对于自己主公曹操,夏侯渊倒是觉得不错,因为自己主公不像刘备那么虚。世人常言刘玄德有君子之风,不过在夏侯渊看来,他那就是个伪君子。
-----------------------------------------------------
就是个真小人啊。所以从夏侯渊认识刘备开始,他就真不喜和其人有什么太多的接触。如今这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自己主公交给了自己的任务,自己是不可能不完成。而刘备作为一军之主。他和自己说什么,自己总不可能直接就不听走人,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毕竟夏侯渊此时在樊城。他是代表了曹操,更是代表了整个的兖州军。他是不怕自己如何。但是自己要
是真丢脸或者如何,那可不单单。不仅仅是自己,更是己方是自己主公的事儿,所以他自然什么事儿都得忍着。因此,刘备这个时候说完了他要离开,夏侯渊顿时是心花怒放的。对他来说,这刘大耳朵总算是走了。可不是吗,要是他不离开的话,自己估计都要爆发了,虽说夏侯渊还是能忍住的,不过总有这么一个你非常讨厌的人在你耳边儿叨叨咕咕,这确实是
比较能锻炼人。至少对夏侯渊来说,貌似这么些时日和刘备的接触,也算是忍受着他吧,这倒是给自己增加了点儿耐心,真的。不过他宁可是不增加这个,可自己交给了自己任务,自己总不可能去推脱,反而还是要好好完成,那样儿才对。不过如今刘备总算是离开了,可
-----------------------------------------------------
以说夏侯渊这个时候是松了口气。说实话,他宁可整晚都不休息,但是却也不想让刘备在自己耳边儿叨咕什么。刘备终于是离开了,而夏侯渊也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休息。虽说凉州军和刘备军战樊城,基本上没夏侯渊什么事儿。毕竟他既不是城头的守将,又不是……不过怎么说呢,他终究是兖州军在樊城内的这近一万人的主将,所以要说他真就什么事儿都没有,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尤其是赶上刘备这么一个人,说起来他是清楚夏侯渊怎么都不可能投靠他,但是为了人尽其才,刘备要是能轻易就那么放过他,那就绝对不是他的性格了。所以几乎是每一日,都有不少的东西,需要夏侯渊这个如今在樊城内的兖州军主将去解决。当然了,刘备毕竟是和曹操一个级别的人物,因此,他的话,只要是有道理,也是需要自己去做
的,那么哪怕他依旧是看其人不爽,可为了大局,夏侯渊还是努力去做好,去办好,去解决好。这就是夏侯渊,要是换成其他人,尤其是他兄长夏侯惇那样儿的一个的话,估计就要
-----------------------------------------------------
出问题。毕竟他那个火爆脾气,关键是在刘备面前,夏侯惇肯定是不会收敛太多,所以……这就是曹操为什么没敢让夏侯惇带兵,而是让夏侯渊带兵的一个原因。当然了,对比起来,肯定是夏侯渊更有头脑,这个自然是比他兄长要强的。所以曹操怎么都得让夏侯渊带兵,而不是让夏侯惇来。要不然的话,那大爷一到樊城,肯定到时候就要热闹了。就是夏侯渊,脾
气不错,可面对着刘备,他心里都有那么多不爽呢,所以就更不用提夏侯惇了,不是吗。
兖州军五千人马,是从城外进到了樊城内,可以说因此,这刘备他们一方,包括那些个汉军的将领,基本上都可以好好休息了,夏侯渊也是。而他们算是放心,曹操那边儿,他也是放心了。别看之前他是睡觉了,不过在己方行动的时候,他都知道。毕竟这兖州军是驻扎在樊城城外,城内是汉军,而城外旁边儿可是凉州军,所以就算曹操睡了,他也肯定不会是死
睡。因此,己方的动静,他都知道,毕竟那不是什么小动作。所以哪怕曹操没让人叫他起
-----------------------------------------------------
来什么的,可这么大动静,他还是起来了。不过事情不用他亲自去指挥什么的,就只听结果就好了,而他也不认为凉州军会过来。不过对于曹操来说,有些事儿肯定是不得不防就对了。所以哪怕他也认为,凉州军来这儿的几率,还不足那么十分之一的一成,可他却清楚,就为了这么一点儿的几率,己方和刘备军一方,那就必须要小心谨慎对待,要不然不行啊。
所以,在得知了己方士卒已经是顺利进入到了樊城后,可以说曹操也松了口气,并且他也知道,这自己也算是能再好好休息了。别管是否能睡得那么死,可确实,自己是放心很多了。
说起来明日还有战事,当然可不单单是凉州军强攻樊城,而是己方兖州军和凉州军的。对此,曹操早已是安排好了。结果如何,确实是不得而知,可己方的人,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卒,自己却是知道他们都是全力以赴。(未完待续。)
第九三三章 孙伯符说孙叔弻
而对曹操来说,己方的将士能如此,其实就已经是足够了。毕竟对于最后的结果,曹操不确定,他也并非是信心十足。不过真要说起来,其实结果已经并不重要了,至少在曹操看来,确实是那样儿。主战场,可不是己方和凉州军,而是刘备军和凉州军,或者更准确说是凉州军强攻樊城,对付刘备军,这个时候他们虽说是能顶得住,可到底能顶住多久,谁知道了。
曹操继续休息,转眼就到了第二日,依旧是凉州军强攻樊城,而兖州军还是没有什么动静。不过这只是表面儿的现象,对于两军来说,哪怕就是刘备那边儿的汉军,他也清楚,这表面儿的平静之下,所隐藏的,其实都是一颗颗不安而躁动的心里。不管是曹操,还是马超,其实都差不多了。此时的凉州军再次进攻,他们是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在樊城城头,却是多出
了几千人马,这确实是不少。不管是对汉军来说,还是对凉州军来说。汉军是增加了几千人马的帮手,他们自然是感到了轻松一点儿。至于说凉州军,自然是除了压力之外,没有其
-----------------------------------------------------
他的了。毕竟本来之前,城头的守卒还没增加的时候,城头的那几路人马和太史慈他们三个,就已经是给了马岱甘宁,自然也是包括了所有凉州军士卒,他们非常大的压力。而如今城头有多了几千人,这要是说不给凉州军增加了压力,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这时候……
本来就是攻城费劲,这马岱和甘宁还准备好好表现呢,可事实呢,终究是不让他们那么轻松愉快的。是,所想是挺好,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这怎么都不可能轻松愉快了,之前马岱甘宁倒是想今日能表现比之前好,可如今来看,虽说自己也尽力,不过那情况,
不能说不如昨日,但是谁知道今日这城头一下就多了好几千人呢?所以这是不得不让两人在心里骂娘,反正不管是曹操刘备。甚至是包括了所有汉军将领,当然也必须包括了所有兖州军的将领,他们都被两人给骂了一遍,把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一下。可哪怕是如此,两人依旧是心里不爽,认为这就是刘备和曹操故意的。当然了,作为敌对来说,他们是肯定不
-----------------------------------------------------
希望看到这个的。不过要真是从刘备和曹操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了。一个是真不希望自己被马超给灭了,而另一个。自然就是因为刘备要被灭,弊大于利,所以曹操也是不希望刘备被灭。不过要是从马超从凉州军的角度来看,那自然就是另一个情况了。
马岱和甘宁都清楚,如今这时候,就算是骂娘。骂爹都没用了。所以两人问候了一遍敌军的祖宗后,他们也就不想什么了。无非就是之前腹诽了几句而已,不过表面儿上,他们都没什么表示。对两人来说,这如今的情况就是。赶紧登上城头,可不能和之前一样儿,那么丢人。自己主公没说什么是,但是自己两人心里却是有数,所以这个时候可不能再那样儿了。
可就因为城头多出了好几千的人马,结果这个时候对于城头来讲,他们确实是比之前轻松,这都说过了。结果马岱和甘宁再带兵登城,这第一次第二次,依旧是让人家太史慈三人给逼退了。两人心里是这个无奈啊,不过第三次,终于是上了城池,他们两人心里都想着,真他娘的不容易!别说,平时的话,真就不至于这样儿,可昨日对方发挥超常,而今日对方的人
-----------------------------------------------------
马却增加了,所以马岱甘宁如此表现,也不能就怪他们。而马超看着己方两员大将和士卒的表现,他不能说己方的将士表现不好,这显然不是那么回事儿。真说起来,是对方实力增加了。对,汉军也好,是荆州军兖州军也罢,他们都没有增加士卒个人的战力。但就是因为兖州军的人马增加,所以他们三方的整体战力,那必须要承认,其实就是增加了,确实。
所以本来之前马岱和甘宁就已经是在樊城这儿受阻,更何况昨日还是面对着太史慈他们发挥有点儿超常的时候。马超自然也清楚两人也是奋发图强,今日是要一雪前耻,可结果呢,又是赶上了这兖州军增兵,一下却是没让两人成功。马超心里是知道他们两人的憋屈,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别看晚上的时候,他也是知道了兖州军的动向,可己方却是什么都不能
做,也做不了。所以就只能是眼睁睁看着兖州军进了樊城,这事儿也是没有办法了。毕竟其实就算是换做是己方要进盟军的城池,而兖州军和汉军他们是攻城一方,那么他们也一样
-----------------------------------------------------
儿是看着己方没有办法,这都是一样儿的。所以马超也是没有办法,谁让己方是进攻的那一方,而在这个事儿上,算是比较被动的呢。至少他是很清楚,己方这儿就一个郭嘉,而所有人马,未必是能超过如今的兖州军加上汉军,当然也包括了荆州军。而人家兖州军随军跟着曹操的,就有两大谋士,荀攸和程昱,哪个也不白给,而且刘备手下更是有着诸葛亮和徐
庶。马超还没认为他们四个加一起,还防不住一个郭嘉,那不开玩笑吗。反正在偷袭这上面,至少夜晚那个时候,己方肯定是不成了。如果说马超认为有机会,那么他就一定不会放过。可最后的结果。是他根本就没有看到任何的机会,反而是要己方进攻的话,那却是给了人家机会,所以那事儿马超是绝对不会去做的。他倒是了解自己手下几个,尤其是崔安,说
实在的,崔安是非常想带兵和兖州军还有汉军一战的,不过却是没有什么机会,至少之前那个绝对不是机会。但是如今这个机会应该是不远了,因为马超也认为,曹操该进攻了。
-----------------------------------------------------
很正常,如果说自己是他曹孟德的话,这个时候基本上也是要到了。其实对于如今这个情况来说,除了他兖州军进到樊城的一万人马外,这在城外还有不少兖州军士卒,显然曹操是绝对不会让他们成摆设的。要不然的话,他还调兵做什么。马超就知道。曹操是不可能一点儿动作都没有,可是如今,他是看出来了,这对方的动作,那就是要和己方一战。结果不论,
但是曹操这个态度。他是一定要有的。或者说,他是必须要他们兖州军和己方在樊城战一场,结果如何,对他来说,绝对不是最重要的事儿。他的目的。更多的是要牵制己方的力量,至少他们和己方战一场或者几场,这他们兖州军要伤亡,这己方更是如此。不过就是刘备的汉军和荆州军倒是没有什么损失,所以对于刘备来说,那是好处多多,也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而曹操呢,明着是为了刘备,可实际上,那还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他们兖州军,其他没有。至于说最后的结果,马超倒是认为还是己方要胜,不过不会那么轻易,就看曹操的了。如果
说他们兖州军真和己方死拼的话,这绝对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事儿,那么不死拼,己方也许
-----------------------------------------------------
就是小胜,最后如何,那是曹操的事儿。至少马超还是那么认为的,就是兖州军,曹操要说死就和己方死磕,那么就真就保住了刘备。不过他依旧是认为,那不过就是暂时的,可最后刘备也许就会让兖州军所灭,而己方自然也会从中牟利,可结果到底如何,确实是不好说。
但是曹操要是不那么用心,自己是真有信心对付刘备,对付汉军对付荆州军,就是兖州军那一万援军,自己也没太看在眼里。如今孙策在江夏,至少现在来看,他是抽不开身,如果说他江东军也来了的话,那可就真是不好办了。如果说曹操这边儿是不一定和己方死磕的话,那么马超相信,孙策基本上就真是能和己方死拼,至于说为什么,就因为他和曹操不一样儿。
所以马超是有理由相信,孙策做事儿,终究是有他自己的那一套,而不像曹操,所以说他们江东军能做的事儿,兖州军确实是未必能做得出来。这绝对不是马超就认为孙策是不如曹****,或者曹操比其人要强,其实马超倒不是那个想法,而就是对两人认知不同,马超所了
-----------------------------------------------------
解的曹操,他认为是这样儿这样儿的,而他所知道的孙策,却是那样儿那样儿的,所以……
当然了也确实,对曹操和孙策两人的形容,在历史上当然是不同,这个马超是非常清楚了。所以他是认为孙策要带兵来,会和己方死拼,但是曹操,确实是不一定啊。但是这个几率也不是没有,马超是不希望,但是到底如何,那谁知道了,他要是什么都知道的话,那就好了。
马岱和甘宁这个时候上到了樊城城头,不过却是可惜了,这几乎是他们上去,还没待热乎呢,就被人家太史慈和文丑给逼退了,就是打退。两人无奈,想要再登上去,结果马超已经是让士卒鸣金了。对他来说,今日的战事,那绝对不是进攻樊城,而是要防范着曹操带兵突袭,当然不一定就是他亲自带兵,不过也真是,不可不防啊。所以马超连战事都不让两人继
续了,他那个意思,是让己方所有将士都赶紧回营,然后自己好做部署。马超没在晚上就做什么安排,而是等着今日这上午再说。不是他就不着急,而是他清楚,基本上曹操很难是
-----------------------------------------------------
在白日就动兵的,因为自己是他的话,自己也不会那样儿,怎么也得天黑之后再说。马超自然是了解曹操的,就像他也很清楚自己一样儿。马超知道他,就和自己想法也差不多,都认为己方夜战挺厉害,所以晚上行事,又有何不可。而且关键是晚上了,这人的防范意识大
多都是要松懈的,所以这个时候不进攻,那更待何时?反正对马超来说,自己是他曹孟德的话,自己也会在这个时候进兵。至于说结果如何,那尚未可知,但是你不去进攻,你就可能永远都没有胜过对方的机会。而之前曹操还没有那么多人马,他大营都照顾不过来,自然
是不会有什么过多的想法。可如今却是不同了,援军来了,就算进了樊城一部分,可不还增加了不少的人马吗,所以他是有底儿了,这自然就是要和己方一战,他是不会轻易服输。(未完待续。)
第九三四章 孙伯符说孙叔弻(续)
是啊,曹操不会那么轻易就服软什么的,可马超认为自己更甚如此。他曹操是不会认输,可自己会吗?所以别看自己之前没动兵,那不是自己不敢,实在是有所顾虑,可如今他曹操都没顾虑了,他要是来进攻,己方自然是都接着。真是,你要战,我便战!对马超来说,不管是什么,反正确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曹操不管要做什么,己方都奉陪到底了!
马岱甘宁带兵撤下来,虽说他们是都不情愿如此,可自己主公都让士卒鸣金收兵了,他们显然是不会不听军令的,不遵军令的,没什么好下场啊。而且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公那个性格,你不犯到他手里,那么什么事儿都好说。可万一要真惹到他了,那么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就算是马岱他是马超的族弟,甘宁更算得上凉州军大将,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敢挑战马超的。或者说就是整个的凉州军中的将士,其实都没有一个人敢于挑战这个的,因为没什么好结果啊。是,就算是不守规矩,最后因为马岱的身份,还有他和甘宁在军中所立下的
功,马超最后也未必会拿他们如何,可这个事儿却绝对不会就那么轻易过去的,所以……
两人最后只能是无奈带兵回去了,没办法,也确实是不可能不听军令。而马超虽说知道如今马岱和甘宁两人的想法,毕竟要是自己是他们俩的话,也肯定不可能一点儿想法都没有。
可如今是个什么样儿的情况,还用自己多说吗,曹操在一边儿是虎视眈眈,他们兖州军就要和己方一战。那么今日,或者说这么几日,己方都不可能把重点都放在樊城这边儿了。马超认为刘备是没那个魄力能让他们汉军和荆州军出来,所以己方如今的当务之急,那却还是对付曹操的兖州军。至于说曹操是如何对付己方的,马超确实是未可知也。但是他知道,曹
操的态度,可以说就代表了很多,也可以说是决定了一些东西。如今孙策没在这儿,对己方来说,是一个好事儿。不过曹操带着大军在樊城这儿,这对己方来说,却不是那么好了。马超是不怕什么,可一个兖州军。却是足以搅局,而且他们是绝对能影响战局的,这却不得
不让马超重视。蕲春,城头张任和凉州军士卒防守着联军的激烈进攻。后面观战的孙策,虽说他是很想早日带兵去樊城,去帮刘备一把,可显然,这现实却是不得不给他拖在了这儿。
说起来江夏的战事。是出乎他所料的,毕竟凉州军的一个张任。甚至比之前那个老将黄忠还要难以对付,哪怕在临湘的时候,是黄忠父子还有糜芳,他们三个守城。可哪怕是三个人,孙策也没觉得如今这么大压力,毕竟蕲春还不是江夏的治所呢。当然了,西陵城的话,未必就一定比得上蕲春,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你说如今大汉的都城在许都。
可真要说起来,许都比得上长安、雒阳这两个地方吗,甚至有好几个地方,其实都是要超过许都的,很多方面,所以……这个看你是怎么去看,如果你要说以曹操的重视,那么他肯定是更看重许都多一点儿,毕竟他家都在许都,家人都在,所以他还能不重视?就像马超一样儿是看重长安,比他老家茂陵可要看重多了,所以是不是,其实就是这么样儿的一个事儿。
可江夏都这样儿了,孙策也不可能这个时候就带兵去樊城,所以只能是和曹仁一起,让联
军早日破了蕲春,最后早占江夏,比什么都好啊。结果也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还是张辽他们被逼退,实际就是被打退了。当然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江东军的内部,还是存在问题的,就是张辽和孙翊,后者和前者,根本就不合作。当然了,毕竟都是一家的,所以孙翊肯定不会给张辽拆台,但是让他和其人合作,这个……至少孙策没说什么呢,别人说什么,
那肯定都是不好使了。而看到了己方的问题所在,孙策虽说一直都知道,不过他从来都没说什么。不过如今为了早日破了这蕲春,孙策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说点儿什么,甚至是做点儿什么呢。他这个时候虽说已经鸣金,不过还是问了周瑜和鲁肃,“公瑾、子敬,你们觉得我是不是还是有些放纵叔弼了?”当然孙策绝对不是要问这个,而他的意思就是直接向两人
问,这孙翊和张辽的事儿,我是不是该开口问问,管一管?当然他肯定不可能直说什么,并且旁边儿还有曹仁他们在,所以孙策更不可能直接就那么去问了。而周瑜和鲁肃一听自己
主公所说,他们两人先是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坚定。说起来他们肯定都是希望自己主公能说说孙翊,至少不能让他再这么下去了,那样儿真是对谁都没好处。但是两人也不是不清楚,其实对于此事,除了自己主公愿意,自己两人基本上就真是没有办法。
当然了,吴国太是能说动孙策,但是这事儿可能让国太出马吗?所以周瑜和鲁肃都没什么想法,对他们来讲,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他们认为这个时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也没出什么事儿,所以就这么耽误着,也没什么大不了。而等什么时候自己主公都明白了,或者说他已经想通了,或者说他是下定决心要说说孙翊了,那么他自然是要问询两人的,结果
这一日,这不就来了吗。此时的周瑜和鲁肃自然还是没觉得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讲,这自己主公确实是有点儿出乎他们所料。毕竟这自己主公说这个事儿的时候,比他们预想还是要早了点儿。当然了,这如今是没出什么大事儿,虽说在战事上是有耽误的。可那是更大的事儿吗?对于两人来说,这还不算,不过如今自己主公问到了孙翊,那么两人自然是不可能什么话都不说,那肯定是不对的,也不行。所以周瑜直接就说道:“主公所说。确实。瑜也认为,叔弼有的事情,所作所为,是有些……”周瑜后面都不用多说了,孙策自然是都清楚。而他此时看向了鲁肃,鲁肃也没隐瞒什么,直接就言道:“之前曹子丹来
此,就是为了此事!说起来主公,叔弼……”孙策一摆手。他也不用再听两大谋士的话了,他都清楚了。等孙翊回来后,孙策直接带着众人回了大营。之后等曹仁他们告辞之后,孙策是单独留下了孙翊,其他江东军众将也都一一离开了,就是周瑜鲁肃也没在大帐中。毕竟真说起来,孙翊可不单单是主公的属下,他更是自己主公的亲兄弟。所以有些话,确实不可能
当着所有人的面儿都说出来。哪怕周瑜和鲁肃不是外人。但那是在孙策的眼里,而不是在孙翊的眼中。所以孙策如何看待对待两人,和孙翊,那终究是不同的,这个必然。所以周瑜和鲁肃,最后也是告辞了。孙策自然也是没有留他们,毕竟自己这个弟弟的那个性格……至于说曹仁他们,早离开了。说起来曹仁是知道一点儿孙策要做什么,毕竟之前他就在孙策旁边儿,所以孙策所问所说。还有周瑜和鲁肃的话,他可都听清楚了。其实这个也算是孙策他们有意为之,毕竟他们可都清楚,曹仁是对孙翊有意见的,不过他是没当着孙策他们的面儿说什么而已。但是之前曹真的事儿呢,鲁肃都说了,显然,他就是被曹仁授意的。当然
了,曹仁更多的意思,他是要锻炼曹真,而不是真就让他去做什么。但是看如今呢,好像还是有点儿效果的。所以曹仁也算是清楚,他知道,孙策终于是能正面去面对这个事儿了,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儿,就听之任之,好像没什么太大关系似的。可显然,孙翊那个事儿,可能就没什么关系吗。是,也许这个时候,他和张辽之间的那点儿事儿,确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儿。可曹仁却是知道,要真是发现成为大事儿的时候,那么也许可能就要晚了。这绝对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反而还是很可能出现,甚至就要发生了。所以之前曹仁担心,他是和孙策他们说。而让曹真去找鲁肃,是曹仁要锻炼他,当然也有其他的意思,这是必然。
但是如今呢,他确实算是满意的,因为曹仁知道,只要孙策能正视这个问题,他是真想解决了,那么就一定没有问题。经过了这么些时日的观察,曹仁早就是认为,只要孙策说话,基本上孙翊是会听的。要不然的话,他能带着一个不听他话的将领来荆州?那不开玩笑吗,虽说曹仁也知道,因为是吴国太没在,所以孙翊只能是跟着孙策。可为什么是跟着孙策,而
没跟着别人呢,显然曹仁也知道,那就是因为只有吴国太和孙策,能镇得住孙翊,而其他人,终究还是要差着些的。因此,曹仁是有理由相信,孙策必然会是马到成功,直接就让孙翊有所改变。对曹仁来说,真是不用其人什么都给改变了,那肯定是用不着。反正只要是能在城头,和张辽合作,那么就可以了。反正说是比较简单,但是最后做的话,这个就……
不过曹仁是相信孙策的,当然了,他不单单是相信其人这个当主公的力度,更是相信他作为孙翊的兄长,其人对于孙翊的力度。可以说孙翊其人,在江东虽说还不至于就无法无天了,但是确实,也差不多少吧。毕竟他亲兄长是江东之主,你都不用说什么,那巴结奉承你的人,都得排着队绕好几圈了。而孙翊他不管是犯什么事儿,他都不用打着自己兄长的旗号,可知道的人,谁不得给面子。毕竟看的不是他孙翊,而是他身后的孙策,不是吗?还有吴国
太呢。江东有几个不知道的,吴国太说起来,还是最宠溺这个孙翊。不管是孙策孙权,他们都比不上。所以说这么一个主儿,有几个敢得罪的?而孙翊要真是有什么事儿,有几个敢去计较的呢。关键不是还有孙策吗,他为了自己兄弟,也不是没干过给他擦屁股的事儿,虽
说孙策是不想,可没办法啊,而且还有自己老娘呢,他是不可能不去管的。但是总体来说,孙翊不至于说在江东就无法无天,他知道适可而止,所以也不至于说是真就让孙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未完待续。)
第九三五章 孙伯符说孙叔弻(续一)
而今日,孙策就要好好说说孙翊。当然孙翊是什么都不清楚,这自己大兄给自己留下了,要做什么,他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说他要是都清楚了,也基本上不会是如今这样儿了。而且那也不是他孙翊的作风了,这个是肯定的。所有人都离开了,孙策的中军大帐内就只剩下了他和自己兄弟孙翊两人,孙翊倒是也没问自己大兄什么,但是孙策却是对他说道:“叔弼,
最近这些时日的战事,觉得如何?”这孙翊一听,自己大兄还有工夫问这个?不过他却也没多想,虽说自己跟着自己大兄来荆州已经时日不短了,可真要是说起来,好像还真是,自己大兄第一次关心这个吧。于是他便说道:“大兄,那个蕲春上面的张任,确实是有两下,不太好对付!”难得从他口中说出来这个,如果说是在其他人的面前,基本上是很难听到孙
翊如此说话的。不过对于孙策,那可不单单是他主公,更是他大兄,所以基本上孙翊是没有什么话要隐瞒自己大兄的。毕竟那几个兄弟中,就是孙翊和孙策关系最好,就算是他和孙
-----------------------------------------------------
权,显然也都没有那么好。孙策此时听了孙翊的话后,他是点了点头,然后便说道:“叔弼以为,如今何事最为重要?”孙翊一听,也没多怀疑。直接就回答道:“大兄,这自然就是攻城的战事。破了蕲春,当为首要!”孙策一听。心里自然是高兴,他心说,自己这个兄弟,是慢慢进入到了自己挖好的坑里了。当然了,孙策是不能坑他兄弟,但是在这个事儿上,
他却还得让孙翊自己多说几句,这是孙策早就打定好了的主意。所以他是再次问道:“那么既然如此,叔弼觉得。是不是什么事儿都应该先放一下,这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早日破了这蕲春城啊?”孙翊一听,他是有点儿疑惑,好像今日这自己大兄是有点儿不对,不应该说是自己大兄不对,而是他所问的,自己有点儿奇怪。而且这自己大兄谁都没留下,可偏
偏是留下了自己。这个不得不说……但是孙翊确实是没什么头脑,所以他还是没一下就想到是因为张辽的那个事儿。毕竟之前孙策都没说什么,孙翊也就给忽略了,谁让他没什么脑
-----------------------------------------------------
子呢。要是换成其他人的话。那是早就明白了,可孙翊却还是不明白啊。所以是一步步往孙策挖好的坑中走了,就听他对孙策说道:“大兄之言不错。这小弟也是如此想法!如今最为重要之事,自然就是破了蕲春。其他的,都可以先不管了!”孙策一听。心说我就要让你这么说,要不然的话,我这后面还怎么说了?他是一笑,然后说:“不错!既然叔弼你也这
么认为,那么咱们就说说文远的事儿吧!”文,文远的事儿?孙翊一听,心说张辽?这,他就算是傻子,这个时候都明白了,敢情之前自己大兄那几句话,就是为了这个啊!说来说去,不是说战事,而实际是在说那个张辽!一提起张辽来,孙翊这就是生气,不过在自己主公,在自己大兄的面前,他这个时候还是不会多说的。但是孙翊脑子不好使,可却不代表他
就什么都不知道,更不是什么都不懂。至少他就清楚,这自己是要被自己大兄给说了,不过这又有什么办法,都是自找的啊。他虽说不情愿,可却避免不了。所以他已经是想好了,自己大兄说什么,自己就听着吧,至于说……他倒是没往后想张辽的什么事儿,毕竟孙翊哪
-----------------------------------------------------
怕他再对张辽有意见,可却不代表他就不听孙策的话了。所以说孙策是能劝说住他的,不过就是不会那么容易就对了。毕竟在江东,就只有吴国太和孙策能镇住孙翊,这个绝对不是说说,而是事实。说起来也就是他们两个能管住其人了,其他人,那可真是,还不行啊。
而这个时候孙翊虽然听到自己大兄讲到了张辽,可他确实,也只能是听着了,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而孙策看孙翊不说话,那么也只好是自己再次说道:“叔弼,你可知道兖州军曹子孝他们几个,可是对你有意见了啊!”孙策为了内部的安定团结,他是肯定不会直接去说己方谁谁谁对你有意见的。就算是孙翊也可能知道,可却绝对不会从孙策口中说出来这话。
至于说把这些事儿都安到曹仁他们身上,那他可真是,一点儿犹豫都没有。毕竟曹仁兖州军他们,虽说名为盟友,可实际上却还是敌对,所以孙翊如何看待他们的,孙策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反正这个时候,那是没办法了,必须要合作,至于说以后,那就可能要不同了。
-----------------------------------------------------
孙翊一听,他自然是知道自己大兄的意思,不过心里也确实是不爽。当然了,这个不爽肯定不是对自己主公,不是对自己大兄的不爽,而是对曹仁他们几个的不爽。因为在孙翊看来,自己大兄能这么说,那么显然,就是因为曹仁他们在自己大兄面前说自己什么了,要不然能这样儿吗?没办法。孙翊确实是没什么头脑,所以他还没想到。就是自己一方,对他有意见
的人。可不比曹仁他们少,不过就是都不怎么明说而已。而孙翊听孙策那个意思,就是说曹仁说自己什么了,所以他就是如此认为的。如果说曹仁他们要真是对自己没有了意见,那么才不正常了,这就是孙翊这个时候的想法。而孙策虽说的,其实和他之前的一些想法,还真是有不少相同的地方,说起来之前孙翊也有了这么些想法。但是如今听了自己大兄这么说,
他是更加确定下来了。然后他这个时候说道:“大兄,这小弟什么样儿,你也不是不清楚,那张文远如何,我就不多说了。可那曹子孝他们,确实是所管太多,真是让人觉得可气!”
-----------------------------------------------------
而听了自己兄弟的话后,孙策也只能是笑了笑。然后接着说道:“叔弼这么说,要是让那曹子孝听到,可是要影响咱们和兖州军间的关系!这曹子孝之所以如此,还不是你小子给整出来的?”孙策虽然他这个话。确实是有些埋怨孙翊,可却是没有半点儿那个埋怨其人的语气。毕竟真说起来,孙坚算是英年早逝。而那个时候,除了孙策之外。孙权和孙翊他们的年
纪还不是那么大。虽说孙策对孙权也不错,可他依旧还是最宠爱孙翊这个弟弟。这倒是没错。所以哪怕就是孙翊犯了事儿,犯了错,基本上他也都不会说什么。而如今这个事儿,他还能不清楚,到底为什么孙翊和张辽这样儿,他为什么对张辽那样儿,孙策心里都很清楚。
所以说,他是更不可能去真狠狠批评孙翊什么,这个肯定是没有的。不过有些话,他是肯定要说的,当然了,也是点到即止,毕竟孙翊也是好面子,自己这个当兄长的,要是真狠心去说他,也是会让他觉得不好。当然孙策不是怕什么,可对自己这个弟弟,他确实是足够的
宠溺了,这个也真是没错。如果说换成孙权的话,那么肯定是另一种情况,都不用多说了。
-----------------------------------------------------
孙翊听孙策所说,他也是有点儿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他何尝不知道,自己确实是有问题的,要不然的话,想那曹仁他们也不会说自己什么。但是他却依旧认为,自己有问题是有,可那个张文远也实在是……所以他还是说道:“大兄知道小弟性格,想来那张辽,确实是一点儿不给面子!大兄如此待他,可看看那厮……”后面孙翊也说了一堆,无非就是埋怨张辽
的话,也骂了其人几句。显然要不这样儿的话,那都不是他的性格了。说起来他对张辽的意见大了去了,可惜在军中,确实是没有人说啊。这和自己大兄,肯定是不能说,和周瑜鲁肃他们,那就更不可能了。至于说几个武将,显然孙翊也没和他们接触多少。所以最后他有话,却是不能对谁说,所以这个事儿,就让他是更感到憋屈,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是今日
如此情况了。但就因为孙翊还知道克制,知道忍,知道去控制自己,所以还没做出来什么太出格的事儿,这也是为什么孙策周瑜鲁肃他们都没说什么的原因。这要不是孙策之前问到
-----------------------------------------------------
了,显然周瑜鲁肃他们都不会多说什么。孙策听了孙翊的话后,哪怕他是明知道自己兄弟也是为了自己为了己方江东军着想,可他如今却还是,不得不说他。所以他还是说道:“叔弼,如今不管张辽如何,至少你的所作所为,确实是让曹仁他们有了意见。如果说是在平时,那么一切都没什么,可如今是个什么情况,你不是都清楚了吗!”孙策那意思,你不是都知
道,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这本来己方联军就已经是受阻在了蕲春。你要是再不好好合作攻城的话,那么己方到底要多少时日才能破了蕲春?而且你刚才不都已经清楚了吗,这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破城啊,这都是你说的。孙翊一听,这个,之前自己是都说了,如今来看,是把自己都装进去了。不过自己说是说了,但是……反正虽然孙翊没说就不承认,可怎么说
呢,他还是想给自己解释两句,不过刚开口,“大兄,我……”他发现自己本来就不善言辞,这如今再被自己兄长这么一说,他确实有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本来吗,这如今的情况
-----------------------------------------------------
就是孙翊有点儿理亏,毕竟孙策的话,可没有一句是错的。而孙翊呢,哪怕他是为了孙策想,是为了江东军想。但是放到如今这整个大局来说,他就是错误的,因为什么都没有现在破了蕲春更重要,更急切。所以他不能安定团结,那就是不对,因此,孙策所说可一点没错。
孙翊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尤其还是自己大兄说了自己。如果说换成是其他人,除非是吴国太,其他人,不管是谁,这么去说孙翊的话,基本上他都不会听的。他就听自己母亲和自己大兄的话,所以孙策今日的所作所为,其实还是对的。反正别人也真是对付不了他啊,这
个倒是不错。而孙翊这个时候也只好是对着孙策说道:“大兄的话,小弟都明白,既然兄长如此说了,那么小弟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儿就是了!不过那个张文远,我最多和他一起攻城,一起对付张任,其他的,什么都不好使!”(未完待续。)
第九三六章 孙伯符说孙叔弻(完)
孙策一听孙翊这算是服软了,当然了,可以说这个兄弟算是给足了自己这个当兄长的面子,孙策可都是明白。UU小说,www.uu234.com而此时此刻,孙策心说,我真是不奢求你什么了,其实你能这么想,我这就算是足够了!毕竟孙策也清楚,你说让孙翊去和张辽和解,那么这个事儿可能吗?别说是他,就说是自己是他孙翊的话,自己都不会那样儿,所以就更别说是自己这个执拗的弟弟了。
可以说今日要不是自己这么和他说的话,他都不可能答应自己什么。毕竟孙策清楚,自己在这个弟弟的面前,那确实还是比较权威,比较有力度的,这个是一点儿都没错。你看他除了听自己母亲的话之外,其实也真是,就只有自己了。说起来孙策都懂,自己弟弟是给自己面子了,要不然的话,今日这事儿也不好办,不好解决。毕竟能让他孙叔弼最后答应自己最
后攻城的时候,和张辽合作,一起对付张任,可以说这绝对是比较艰难的一步。至少孙策是很清楚其中的难度。如果是别人说,那说什么,自己兄弟都不会答应,所以也就是自己了。
-----------------------------------------------------
孙策听了自己兄弟的话,他自然是满意的。对他来说,也真是,确实,这孙翊能这么妥协,就算是给了自己天大的面子了。可不是吗。对于自己这个弟弟,他这个当大兄的。那还是比较了解的。最后孙策说道:“好!叔弼,你能如此想。那确实是最好不过!好了,你回去休息吧!今日就这样儿了!”对孙策来说,孙翊既然是答应了自己,那么一切就都没有问题。
别人可能是不清楚,可自己还不知道吗,自己这个弟弟,真就是一言九鼎,他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是绝对不会说收回来的。因此,他说什么,那就是什么了。尤其还是在自己面前,他是更不会言而无信,那绝对不是他孙翊孙叔弼能做出来的事儿。如果说换成其他人,那倒是有可能,可孙翊吗,还真是,不可能了。所以孙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如此来看,其
实就是最好的结果了,他自然是满意的。想来自己把这个事儿对周瑜鲁肃他们一说,他们应该也会满意了。孙策都清楚。哪怕他们两人没在这儿,可却不代表他们就不关注。说起来
-----------------------------------------------------
他们是很关心这个事儿的,不过就是不好在场罢了。孙翊也知道。自己这大兄该说的话,也都和自己说完了。更主要的是。自己已经是答应他了,等之后再攻城的时候。和那个张辽一起对付张任。虽说从心里上来讲,他确实是不想着样儿。可如今自己主公自己大兄都这么说了,孙翊不可能什么都不听。是,孙翊确实比较执拗,但是可不代表他就谁的话都不听。
显然不管是吴国太也好,是孙策也罢,他们的话,对于孙翊来说,确实还是很有作用的。要不然真是那样儿,孙策估计也不会带他了,让他跟着吴国太走,那岂不是更好了?所以确实,孙策既然能把他给带到荆州来,那么显然就是他能镇得住他,要不然的话,孙策是绝对不会给自己找什么麻烦的。孙策是不怕麻烦,但是如今这多事之秋,麻烦自然还是越少越好
了,没有那更好,可这个倒是不可能了。这个时候孙翊和孙策告辞,“如此,大兄,小弟就告退了!”说完,孙翊是起身离开,孙策则是微微点头。对他来说,这今日算是完成了一个不那么容易的任务吧,毕竟要是自己这个兄弟真就不给自己面子,你说自己还能把他给如
-----------------------------------------------------
何了?显然,是不可能。对于孙翊,孙策也不可能这个时候还出去送送他,还没到那个程度,所以孙翊自然也是一个人出了大帐,回到自己帐中去了。说起来今日的事儿,他自然是不会去怪孙策什么,因为那个自己的大兄。不过孙策提到的曹仁他们,却是让孙翊记住了,在他看来,肯定就是曹仁他们说什么了,所以自己大兄才这样儿,要不然的话,以前怎么就
没这样儿呢?这个孙翊的想法,也不是说就一点儿道理都没有,真要是说起来的话,其实还是有点儿道理的。至少不管孙策是个什么态度,他是什么意思。就说如果没有曹仁的话,可能这个事儿还不至于说一下就这么快解决了,所以曹仁兖州军一方如今也算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吧。至于说孙翊,他确实是没有怀疑周瑜鲁肃他们什么,只是记住了曹仁他们
,他觉得那几个,终究不是自己一方的,所以真是不够意思啊。不过他还知道,自己不能说什么。但是显然,对于孙策和曹仁他们,孙翊的想法就太不同了。哪怕孙策说了他,也劝
-----------------------------------------------------
说了他,不过还是那话,他终究是孙翊的兄长,是他的主公,所以孙翊还能说什么,做什么,只能是听话。但是曹仁他们就不同了,至少在有机会的时候,孙翊未必就不会去报复他们,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要说孙翊是一个很大度的人吗,显然不是。所以有些事儿,他是记住了。而别让他抓住机会,要不然的话。他如果不去报复一下的话,那么就不是他孙翊孙
叔弼了。不过孙翊再怎么说。他也清楚,而且之前自己大兄说得也更明白,如今是安定团结,最为重要,所以他绝对不会让孙策找他什么毛病。不过孙翊虽说没什么头脑,可他不傻,他清清楚楚,真要是自己惹到曹仁什么,自己大兄。在立场上,他是绝对站在自己这边儿的。可要真是事儿不太好,或者比较大的话,那么自己大兄肯定也是要来个“大义灭亲”。当然,
这个“灭亲”更多的,其实还是给曹仁他们看的,最后的结果,绝对是要不了了之,这就是孙翊对孙策的了解。还别说。他所想确实是有道理的,不管是什么情况,孙策绝对是要站
-----------------------------------------------------
在自己人站到自己亲人的这边儿,怎么也不可能站到兖州军那边儿啊。如今双方都是盟友。这个不假,可实际上来说,双方是敌人。那是敌对,不过是暂时的盟友。但却是永远的敌人。
所以孙策作为一军之主,而且还是孙翊的亲大哥。他是怎么可能也不会站在敌人那边儿,而不帮自己兄弟的。所以孙翊所想,其实是有道理的。如果说真到了那一步,就算是两军开战,孙策也肯定是要保兄弟,而不是来一个真正的大义灭亲。毕竟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孙策也不会免俗就对了。而他的利益,可不是和兖州军结盟,但是自己兄弟,显然是比这个
要来得更重要,不是吗。并且本来双方实际上就不是什么朋友,就算是,那不过都是暂时的而已。可以说双方的联盟,并不那么可靠,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说是彼此都防范着对方了。可不是吗,就拿如今在江夏来说,是曹仁他没防着孙策,还是说孙策没防范着曹仁呢。而在樊城,那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曹操也好,是刘备也罢,其实都在提防着对方。曹操看
起来是驻扎城外,兖州军守卫森严,是严防马超凉州军的偷袭。可实际上,他们不也是在
-----------------------------------------------------
防范着刘备。别看曹操也都认为,刘备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和己方联盟破裂,更不可能直接带兵本着己方杀来。但是就以曹操那个性格,他可能不防范一手?真要不那样儿的话,可就不是他曹操曹孟德了。而刘备呢,就更不用说了,说是他不单单在防范着马超,他更是防着曹操,连进了樊城一万士卒,他心里都有点儿不安稳了。不过好在己方的人马比兖州军要多
不少,而且他是相信自己的两大谋士的。刘备有理由相信,只要兖州军,但有所动,那么己方一定会尽早做出防范,让他们得不偿失。至于说到时候什么同盟破裂的,刘备都不去考虑那么多了,对他来说,如今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真是,这哪怕自己一方加上荆州军,独自面对着凉州军和兖州军,自己也没什么可畏惧的。反正最后大不了自己是一无所有,再
不济,无非就是身死,还能如何了。自己一生也算是可以了,经过的也都不少,如今来看,虽然最后要真是失败,也是壮志未酬,但是面对着如此强敌,自己能这样儿,其实就算是不
-----------------------------------------------------
错了。必须要承认的是,不管是曹操的兖州军,还是马超的凉州军,自然也包括孙策的江东军,刘备都看来出他们比己方汉军强的地方了。他实在是没有办法,这谁让自己在四路诸侯当中,是实力最弱,势力也最小,这自己只能是跟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联盟,然后一起对付马超。刘备倒也不是没想过,要是自己和凉州军结盟,然后对付兖州军和江东军呢,
到时候可能和如今相比,反正很多事儿都不一定,不过也许自己会更早被人灭,也说不定。当然了,自己也许不会被灭,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但是他也不想多做这样儿的假设,刘备也清楚,其实没什么大用。孙翊离开了孙策大帐后,孙策便又让士卒找来了周瑜和鲁肃。对孙策来说,这个事儿可以不和其他人说,毕竟那几个武将,哪怕就是虞翻,自己和他们也
没什么太多说的。不过对于周瑜和鲁肃,基本上孙策都是区别对待的。而且这个事儿,肯定不会隐瞒他们,自己是绝对要对两人说清楚,如此是更好,最好不过了。而没一会儿,两
-----------------------------------------------------
人便一起来了。孙策一看,心说果然,之前这两人肯定是聚在一起,没准就在商议刚才孙翊在自己帐中之事。不过这事儿孙策虽然是有所预料,不过他却绝对是不会去问周瑜或者鲁肃什么。对他来说,不管他们说什么,和自己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的,应该说是和孙
翊,和他关系更大。而且孙策确实对于这个事儿,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奇。并且他是非常相信周瑜和鲁肃,两人肯定不会去说什么危害己方,对己方不利的话,不会去研究那些的。
两人进了大帐后,孙策让两人坐下,两人谢过。之后孙策便把之前和孙翊所说的话,对两人也说了一遍,最后他说道:“二位,叔弼的事儿,算是暂时解决了,我看你们也应该放心多了!”周瑜和鲁肃两人闻言一笑,确实,就如自己主公所说,因为孙翊的事儿,所以……(未完待续。)
第九三七章 再攻城孙翊转变
所以这个时候一听自己主公所说,周瑜和鲁肃两人也确实是放心了不少。毕竟这个如今看着是没什么,可却并不代表以后就一定没什么。所以是不得不说,这绝对是把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不太好的事儿,如今是扼杀在了萌芽中。所以周瑜和鲁肃也是对自己主公笑了笑。
显然他们是满意的,而且也确实是认为自己主公所作所为,那是再正确不过了,是太对了。而作为孙策最为倚重看重信任的第一人周瑜来说,自然还是他要先于鲁肃前开口的,而且鲁肃显然也是那么个意思,他这个时候是绝对不会在周瑜之前说话就是了。所以就听周瑜对孙策一笑,“哈哈,瑜恭喜主公,叔弼能如此,真是我军之幸!主公之幸啊!”说起来周瑜这话
可绝对不是什么奉承的,更不是挑了好听的给孙策听。显然他就是这么个想法,毕竟孙翊是个什么样儿的人,都认识那么多年了,接触那么久了,他还能不清楚。所以自己主公最后
-----------------------------------------------------
终于是说了孙翊,也算是说服了其人,这确实,不得不让周瑜认为这真是一件好事儿,所以这个时候他是有此一说。然后周瑜看向了鲁肃,鲁肃这个时候也是对着孙策一笑,本来听了周瑜的话后,孙策也还没准备说什么,他就知道,鲁肃这个时候要说话了,结果果然如此。
鲁肃也是笑着对自己主公说:“主公。公瑾之言,确实如此!想来叔弼平时做事儿,确实是让人有点儿担心,好在是有主公在此,还出不了什么太大问题。可是……所以主公如今能让其人明白,更为重要的是。叔弼能以大局为重,此真是主公之幸,我军之幸啊!哈哈哈!”
显然鲁肃也是真心高兴的,虽说之前他和周瑜已经是想到了这个,毕竟自己主公在孙翊的面前,那确实算得上是说一不二了。可以说孙翊,你说他是天不怕地不怕,可他最怕两个人,第一个就是他母亲吴国太。或者说在江东,其实也没有几个人就真不畏惧吴国太其人的,哪怕就是孙策孙权他们,也是一样儿。吴国太别看她不参与什么政务军事,可谁不知道,其人
-----------------------------------------------------
是绝对能影响到孙策,更是能影响到孙氏,影响到江东的这么一个人。所以她不说话。那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一介女流。自然是不可能参与什么政务军事的事儿去。可她只要开了口,基本上不管是什么,在江东几乎是没有人不给面子的。当然你说这个是给孙策给孙氏的面子,其实也不都是这样儿。毕竟吴国太能以一介女流让很多人从心里尊重,可见其人确实是不一
般。所以在江东,都知道。说话最好使的,其实不是江东之主孙策,应该是他母亲,孙坚的遗孀吴国太。所以孙翊第一个怕的人,当然也是他母亲吴国太了。而第二个,那才能排到孙策。毕竟他可是清楚,说起来自己主公,自己的大兄,怎么说,都还算是很讲道理的,这个他都知道。可自己母亲那个人,反正对于自己的子女,对于孙氏亲族的人,基本上你就别
想让他讲道理了,这就是孙翊所认为的,他认知有限,所以从来都是这么认为。其实显然他这么想法是不正确的,可以说吴国太也就是对待孙翊的事儿上,她是不会怎么跟自己这个儿子讲道理,不过和别人,基本上肯定不会怎么仗势欺人,这绝对是没有的。谁让自己这个
-----------------------------------------------------
儿子不让自己省心的。吴国太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是不是还是过于宠溺孙翊了,不过如今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她这个儿子也变成了如今这个个性,说起来她也真是,确实是没有办法了。
但是还能让吴国太感到有些欣慰的就是,自己这个儿子,还是比较听自己话的,这个让她觉得,自己也算没白宠溺他啊。吴国太可是清楚,孙翊这个儿子,可真是,除了他大兄和自己的话,被人的话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大用。可虽说吴国太觉得这个事儿不好,但是她也没说孙翊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没什么大不了的。说起来这自己儿子虽然
有着他自己的毛病,但是这个也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而且她也很清楚,所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哪怕孙翊能听自己的不错,可自己说让他改变,这个改变可未必就怎么
明显,毕竟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如果说人都能那么轻易就改变的话,也就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了,不是吗。所以她也从来都不给孙翊压力,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就这样儿吧,
-----------------------------------------------------
反正都成亲了,多少有他妻子,能稍微约束他一点儿。孙翊的妻子徐氏,她的话,孙翊也听不进多少,但是他终究对这个妻子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很多事儿上,他是都知道去收敛。
孙策一听周瑜和鲁肃这么说了,显然他是知道,这两人是都满意了。至少在对孙翊的事儿上,他们是都认可的。想想也是,自己都认为,如今算是最好的结果了,所以何况是他们了。说起来在江东军中,也许自己是最了解自己兄弟的那一个。可周瑜和鲁肃呢,他们也算是了解其人不少了,所以……孙策说道:“如今叔弻之事,就算是暂时解决了,也许因为这个事
儿,我军能在攻城方面。又有新建树!”周瑜和鲁肃一听,两人还是一笑,齐声说道:“然也!与主公想法相同!”显然,他们两个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周瑜和鲁肃也认为,己方别看之前自己主公没说孙翊什么,可如今来看,那却是时候没到。这如今再看看,看看自己主公不还是把这个事儿给解决了吗。所以两人也认为,曹仁他们对己方对自己主公。还是不了解,
-----------------------------------------------------
更是没信心。至少他们肯定是没自己两人了解啊,可不是吗,说起来周瑜和鲁肃,他们不是没有顾虑没有担心,但是却绝对不像曹仁他们那样儿就是了。而孙策也就是把这事儿和周瑜鲁肃他们一说,至于说曹仁,乃至是江东军的其他人。孙策都不准备告诉他们什么了,这个必然。毕竟对他来说。多说也是无益,其实孙策就是认为,周瑜鲁肃他们两人知道了,也
就可以了,其他人,可以忽略不计。毕竟在孙策眼里。自己这些属下当中,就属周瑜和鲁肃最重要,他也是最为看重的。而周瑜,就是他的生死弟兄,鲁肃更不是手下那么简单。孙策拿他也算是当个不错的朋友吧。毕竟在江东军中,说起来最有眼光的人,那肯定得说是鲁肃,而最有谋略的,当然就是周瑜,所以孙策不可能不看重他们两个。可以说在很多事儿上,
他是必须要问询两人才行,因为孙策也清楚,自己有什么问题问他们,基本上周瑜和鲁肃都能给自己一个最好的答案,可以说孙策是非常相信的,更是非常信任他们了。对于军事方面,文就靠着周瑜鲁肃,孙策认为是足够了。至于说政务上,孙策虽说自己基本上是不做什
-----------------------------------------------------
么,不过有张昭一个人,说实话,确实也是足够了。要不然在演义里,孙策临终前的那几句话,“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这可绝对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就看这话,就知道张昭和周瑜两人在内和外的本事了。而之后孙策和周瑜鲁肃他们闲聊了几句之后,两人就告辞了。说起来这孙翊的事儿暂时解决了,可以说就算是如今最大的一件事儿了。
也可以说是真让两人放心不少,至少他们都知道,这明日再进攻蕲春,有孙翊的帮衬,如果是他和张辽还有曹真牛金四个人一起对付张任呢,那么他张任还能一下就逼退张辽他们几个?至少在周瑜和鲁肃的认知中,这有了孙翊的加入,那么他张任想橡之前那样儿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别看三个人和四个人,相比前者,后者不过是多了一个人,但是实际上,
其实不能这么直接定论。哪怕周瑜和鲁肃都不带兵攻城,但是他们胜在经验丰富,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因此,他们都清楚,孙翊如果和平时不同了,上去和张辽他们一起对付张
-----------------------------------------------------
任,那么只对己方好处更多,对凉州军弊处多,就是这样儿。当然了,连周瑜鲁肃这么两个不带兵攻城的文士都懂,那么就更不用说以前还经常带兵攻城的孙策了,他还能不清楚?
孙策在江东军的时候,他是经常带兵,不过基本上是不带兵攻城。不过当年他还在袁术那儿的时候,倒是经常带兵攻城作战,可以说他确实是立下过汗马功劳,不过袁术是看不上他,就是这样儿。明明孙策不管是武艺,还是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袁术手底下人中的第一,但是对于袁术来说,确实是看不上孙策,而且还有他父亲孙坚的事儿,以致于孙策对袁术的怨,
那自然也是没少了,当然袁术都已经身死多年,也确实,所谓是人死恨消,所以……就算是吕布那样儿的杀父仇人,最后都身死在江东,孙策都没再去计较什么,所以就更不用说是袁术那个冢中枯骨了。和他一样儿,袁术是看不上孙策,而孙策呢,他其实是更看不起袁术。
以前在他那儿做事儿,都是没办法了,要不然的话,他也没什么势力没什么实力的,那能
-----------------------------------------------------
有什么作为?所以就只能是靠着袁术,慢慢积累些东西。周瑜和鲁肃离开后,孙策这回真是放心多了。之前孙翊答应自己,可以说孙策是放心不少,而如今告诉了周瑜和鲁肃,算是更加放心。而等什么时候看到了孙翊,他做到了他答应自己的东西,那个时候,孙策才能算
是彻底放心。而显然还不是这个时候,毕竟孙翊虽然是口头答应了下来,不过对孙策来说,这如今还没有亲眼看到他如何,他确实,不能说就一点儿不放心,但是肯定,还没彻彻底底放心下来啊。而他显然也知道周瑜鲁肃,他们和自己的想法应该是差不多少,不说是一模一
样儿,但是基本上应该是没有太大区别了。所以孙策也是期待着,想早日看到明日自己兄弟能说到做到,如此的话,自己算是能彻底安心啊!毕竟如今这情况,自己确实还是有那么点儿不放心在,当然这不放心的话孙策不可能对任何人说,谁都不行。(未完待续。)
第九三八章 再攻城孙翊转变(续)
在孙策他们的期待中,联军是进行了再次攻城。对于今日,孙策他们自然是有着不少不小的期待的。毕竟这真说起来,孙策也觉得,己方能不能更进一步的关键,还是要看孙翊和张辽合不合作了。如果孙翊真能和昨日所说一样儿,那么己方联军未必就不能更进一步……
其实这也是孙策周瑜还有鲁肃他们都比较相信的,当然了,就是曹仁他们,也都有如此想法。不过曹仁是不太清楚昨日江东军大营的事儿,他是能猜到一些,可具体的,他确实就是不知道了。毕竟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不是什么神人,所以可能什么事儿都清楚都知道都明白吗。不过曹仁就是知道,只要孙策真就说孙翊了,让他在今日能和张辽一起对付张任,能和
他合作,那么联军肯定就要比之前那些时日对凉州军的威胁大。毕竟之前孙翊的不配合,说起来肯定还是对敌军有好处,对己方联军没什么好处的。更不是曹仁想要看到,希望看到的,他不说什么,那是没有办法,不过如今他是看到希望了,就是昨日孙策周瑜鲁肃他们的
几句对话。所以曹仁虽说是不知道具体,可大体上的东西,他还是能猜到的。更何况,兖州军如今在蕲春的,可不仅仅是他曹仁一个,还有郭淮曹真他们呢,就算牛金在这样儿的事儿上,他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了,可郭淮和曹真,显然是不可能给他们忽略了。而昨日的时候,曹仁也不是没和他们讲,对于着事儿,显然郭淮和曹真都认为。孙策肯定是说话有用,
毕竟经过这么多时日的接触,他们可都清楚,孙翊是如何能听进去他兄长的话的。所以其实不仅仅是孙策他们,曹仁几人,也是比较期待。这个不用多说了,毕竟谁不希望己方占优?
所以在后观战的曹仁,他确实也是期待的。而且这个时候,他是没看孙策,也没有去看曹真和牛金他们两个带兵攻城的己方将领。就只是在盯着孙翊,孙翊当然是不知道,就算是曹仁旁边儿的孙策,他也是没有看曹仁什么,所以他都不清楚。只有周瑜和鲁肃。这么两个善于观察的人,至少曹仁这个时候在盯着孙翊,那么其目的,自然就是不言而喻了。两人对视
了一眼,都见到了对方脸上的笑意。显然,彼此的想法,早都已经是不言而喻了。而不管是孙策,还是说曹仁。他们这个时候都没有注意周瑜和鲁肃。毕竟他们都在关注着蕲春城的战事,看看今日孙翊的表现。所以这时哪里还有其他的时间去关注别人?哪怕是周瑜和鲁肃,如果是平日的话,没准他们还能注意一下,可今日这显然,到了关键的时候,所以他们光是
去注意孙翊了。而不会注意两人。而江东军除了孙策周瑜还有鲁肃外,其他人确实是不清楚昨日孙翊的事儿。最多是有人知道孙翊好像是和自己主公说了什么,或者更准确来说,是自己主公和他说了什么。不过这对他们来讲,都不重要。而且江东军众将。确实也对自己主公和孙翊的动作,不感什么兴趣。没办法,孙翊的人缘不怎么样儿,在江东军中,除了周瑜
之外,好像还没谁和他关系不错。至于说孙静之流,那都是他的长辈,所以哪怕是对他有点儿意见,可终究还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后辈,所以是不会去说什么做什么的。至于说周瑜,那绝对是看在了孙策的面子上,所以他自然和孙翊关系尚可,然后其他人,就真没什么了。
此时蕲春的战况是一如既往激烈,至少和之前那些时日相比较而言,那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不管是城头的张任带着凉州军士卒也好,还是说城下张辽四人带着江东军和兖州军的士卒也罢。他们可都是为了攻城和守城死战了。对于凉州军,是要死守着蕲春,张任他是不会为马超为凉州军赴死,这是必然的,但是以其人的性格来说,他却是绝对会让士卒
死守着城头的。所以他是不会战死,但是大多数的凉州军士卒,那可就不好说了。或者应该说,他们活不下多少就是了,这是一定的。马超也很清楚,可他没有办法,张任这个人,他是不可能不用的。而且不单单是要用,基本上还是要重用,毕竟其人本事在那儿摆着呢,哪怕他那武艺不是一流,但是守城的话,马超清楚,其人的本事绝对算得上是一流了,这是
没错。至少还是那话,己方人才济济,没错。可真正能在守城方面超过其人的,好像还真是没有几个,这个马超是很清楚的。所以哪怕他张任对自己有意见,可马超却也绝对不会说
就放着他不用,那绝对不是他的性格。攻城的张辽他们,已经是被打退了一次。当然肯定不是在城头,而是在云梯车上。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磨灭他们要和张任死战的决心。对于几人来说,这一直以来,都算得上是比较丢人了。四个人一起带兵攻城,在人家城头上,根本就没支持多久,基本上就是走一圈,不,应该说是半圈还没到,就让人给打退了下来,这
实在是……所以可以说一直,也就是从攻城的那一日开始,张辽他们的心里,明里暗里,可都一直是憋着气儿呢。而且尤其是因为孙翊的事儿,张辽是更加不爽。可他除了表露出来一点儿点儿之外,其他的时候,你肯定都看不出来什么。就算是和他最为亲近,关系最好的鲁肃,从表面儿都看不出来张辽有什么。但是却也知道,其人是心里对张任对孙翊,是太不
爽了。只不过鲁肃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办法,直到昨日……所以说今日,他们都期待着孙翊如何表现,这确实,算得上是众望所归了。至少他们都清楚,这不管是对孙翊来说。还是对
己方江东军甚至就是联军说来,可都不是一小步,而是一大步,可不是吗,不过张辽他们是不清楚了。要说真正知道的,当然还是孙策周瑜还有鲁肃了。当然了,曹仁算是知道一半吧,也就是这样儿差不多。而此时,张辽终于还是第一个上到了城头,紧接着,孙翊居然也是上了去。这就不得不让有的人怀疑,难道说孙翊以前也能做到这样儿?不过就是不屑为
之?毕竟长了眼睛的就能看得出来,显然其人是不屑与张辽为伍的。自然是看得出来,孙翊那个意思。是不会和张辽合作的。结果在有人如此想法的时候,却是发现,今日居然是不同了!分明就是不一样儿,可谓是天壤之别啊!可不是吗,以前的张辽上去了,最多就是他和曹真还有牛金,三个人对付张任一个。当然也包括了凉州军还有江东军兖州军的士卒,这
样儿。可今日呢。张辽上去,是直接对上了张任。这个没什么说的,和以前基本上是一模一样。不过孙翊上去了之后,也是对上了张任,那么这个是什么情况?怎么和之前不一样儿了?所以此时除了周瑜和鲁肃之外,哪怕就是曹仁,他也和江东军的众将一样儿。都看着孙
策,那意思,肯定是你做出来的。当然这话曹仁是绝对不会说出来了,而江东军众将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哪敢对自己主公说这个?就算还有个孙策的叔父孙静。可他都不敢说什么。所以就更别说是其他人了,他们不管是身份地位,可都比不上周瑜鲁肃,当然也包括了孙静。
所以这个时候,比较奇怪的是没有人和孙策说什么,当然他们更多的目光还是被吸引在了城头上。这个时候是张辽和孙翊对付张任一个,当然包括双方的士卒。而此时此刻,就算是张辽和当事人张任,这二张也是非常疑惑,当然这个疑惑肯定是对孙翊的,而不是对其他人的。对于张辽来说,今日这日头也没从西边出来,难道说孙翊一下就转性了?他显然是不相
信的。而且张辽是什么人,是比较有头脑和谋略的,因此,他是一想就明白了。在整个江东,能影响到孙翊,或者说他能听谁的,就两个人,要不就是他母亲吴国太,不过如今这吴国太没在这儿。那么就只能是另外一个人了,那就是他兄长孙策,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张辽可不相信,孙翊他睡一觉起来之后,就觉得之前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不太对,所以今日就变了。那纯扯,不是说就一点儿这个几率都没有,可张辽也清楚,实在是太过渺茫了。如果相信这个,倒是不如相信兖州军的曹操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儿,承认他自己的错误,认为他是有些事儿做错了。也不如相信凉州军马超是大汉的一个大忠臣,一心只为大汉着想的良
将。更是不如相信刘备是一心为老百姓,一心为民,是一个把百姓放到第一位上的这么一个平民君主,要不就是……反正如果孙翊真就一下认识到了自己不对,然后自己主动改变的话,倒是真不如相信前面的那些。可这事儿可能吗?至少张辽是不相信的,他更是宁愿相信是孙策的介入,所以让张辽变成了如今这样儿。如果不是如此的话,那应该是怎么样儿的?
至于说张任,他是绝对没有张辽的想法多,而且他这个时候是面对着一个比他武艺高,另一个也绝对不必他差的两个人夹击,这个其中辛苦,就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了。如果说张辽
有疑惑,不过他一下就想明白了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的张任,他更多的不是想孙翊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儿,而是感到今日的战事,他棘手了,给他了更大的压力!也不可能不如此,毕竟之前是什么样儿的,那是两人根本就没有一起联合的迹象,一点儿都没有,没有什么合作。
可今日呢,不得不说,他们两个人的夹击,让张任一个人是支持不住的。如果说没有凉州军士卒的前赴后继,慷慨赴死,那么张任肯定要在两人的夹击之下受伤。身死是不能,但是受伤却是一定的。哪怕是在步下,他张任也不是这两个人的对手啊。而且张辽和孙翊,别看
之前他们没联合,可两人那个性格,对敌的态度,绝对是在攻城的时候,不在乎什么人多欺负人少,什么武将的骄傲,不以多打少。如果说刚开是攻城的时候,两人是有这个想法,可如今都什么时候了,基本上他们是没这个想法了。(未完待续。)
第九三九章 再攻城孙翊转变(完)
就算是,还有点儿,可真就已经影响不到他们什么了,这个是一定的。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至于是这样儿。所以说确实也是,现实决定了很多东西。也许你上一秒钟还是这个想法,可一秒之后,就直接改变了,有时候就是现实决定了如此,所以很多事儿其实一想,其实也是很无奈的。更多的是你不想这样儿,可最后却也没办法,是必须要那样儿,要不然……
此时的张辽已经是明白了,不过他没有因此就对孙翊表达自己感谢什么的,那是不可能有的。毕竟作为武将的张辽,自然是有他自己的骄傲的。说起来他认为自己这么些时日,没对孙翊发作什么,已经就算是给孙策还有江东军众将的面子了。说起来以前张辽不管是在并州军丁原帐下,还是说在吕布帐下,可都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待遇。可不是吗,在并州的时候,
丁原算是有识人之明,他早就看出来,张辽虽然年纪不大,还不到二十,可却绝对是有所发展,以后绝对的帅才,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器重其人,这个确实是没错。哪怕他认为
-----------------------------------------------------
吕布武艺堪称第一,但是对待他,未必就有张辽那么看重,这个确实是没错的,毕竟在丁原的眼里,吕布不过就是个勇夫而已。只有张辽才能称得上是并州军中有勇有谋的大才。所以说起来吕布是并州军中武艺第一的,但是丁原最看重的人。其实还得说是张辽。因此,在整个并州军中。确实没有人对张辽如何,毕竟其人不单单是刺史帐下的红人,更是和吕布关
系不错,可以说两人确实是交好。所以有这么两个人的关系在,哪怕是对张辽有意见的人,他们也都不敢说什么,毕竟丁原和吕布的脾气在那儿摆着呢,所以……而在张辽眼里看来,自己在并州军中。不管是刺史丁原,还是虓虎吕布、高顺等人,乃至于后来加入过一段时日的马超,哪个对自己不客气过?没有,一点儿没有,一个也没有,可在江东军呢,就看这个
孙翊,他就认为。自己这就算是虎落平阳了,没办法。而之后丁原身死,张辽跟着吕布做事儿,因为吕布也算是比较看重他。也许吕布不会听张辽太多的话,但是对他还确实,绝对
-----------------------------------------------------
是比较信任的。应该说是仅次于高顺,这个必然。所以在吕布军中。更是没有人敢对张辽如何,哪怕就是对他有意见。也不敢当面说什么。毕竟不管是魏续、侯成,还是说曹性、郝萌等人,哪个都清楚,张辽在吕布心中的地位,肯定是比自己等人强多了,所以谁敢说什么。认识吕布那么多年了,他们还不了解其人的性格吗,说起来吕布是最为反感有人在背后说别
人什么不好的话的,这是他非常厌烦的。所以在吕布军中,就更没有人说张辽,或者对他如何了。哪个见了他,都是客客气气的,绝对没有其他的表情,毕竟都知道,吕布实在是很信任其人。就算是高顺、陈宫这样儿的,对张辽也是客客气气。高顺不用说了,两人算是关系还可以的朋友吧,而陈宫呢,他是非常清楚张辽的本事,还有其人的性格,所以他也是很
佩服其人的,所以两人关系也都不错。因此,在张辽看来,自己不管是在并州军,还是之后,可以说从来都没有遇到过像孙翊这样儿的人,这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说了。不过如今倒是还好,看来其人是被他兄长劝说了,这倒是还可以。不过要是让
-----------------------------------------------------
张辽对他一下就改变态度,然后甚至去交好其人,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毕竟张辽认为错全在对方,那么如今想让自己低头,那门儿都没有。说起来自己是看在吕玲绮的面儿上,才在江东军做事儿,才为了江东军尽力。所以和他孙翊,真是没有半点儿毛儿关系。就算是孙策,自己是,他毕竟是江东之主,也是吕玲绮夫君,所以自己自然多少都是要给他面子的。自己
是一直都没拜他为主,可自己却一直都算是为江东军尽心尽力,因此,在张辽看来,就冲着自己如此,孙翊也不该那么样儿对自己。说实话,如果真是平时的话,张辽未必就会像如今这样儿,那么在乎。不过如今都什么时候了,在这关键的时候,他认为孙翊之前的所作所为,确实是什么都不懂。所以他是更加气愤,他觉得像孙翊那样儿没什么大局观的将领在,
江东军早晚要出问题。这绝对不是张辽所希望的,毕竟吕布的遗孀还有女儿都在江东,孙策要是出问题了,他们也很难保全,这是张辽所认为的,他自认为自己是很清楚。说起来如
-----------------------------------------------------
果是曹操把江东吞并了,那么结果肯定要不好。可要是换成是马超的话,没准结果能稍微好点儿。这个张辽是有一些自信的,毕竟马超那个人,显然他是了解更多。并且张辽相信,比起曾经的情义来说,他认为马超能更看重。好歹当初他和吕布也算是认识,好歹曾经也是有那么点儿并肩作战的感情,用军中的话来讲。就是袍泽。虽说还不算是真正的生死弟兄,
可真说起来。毕竟是共同作战过,那也算是同生共死。而算起来。马超是不欠吕布什么,可吕布也一样儿没欠过他的。关键是两人根本就没什么过节,反而是曾经并肩作战过,所以对于这个,张辽是很相信,马超和曹操不同。就像是如今的孙策,他除了报完父仇之后,他也没动过吕布的妻子女儿,甚至和吕玲绮还在一起了。那么张辽也自然是相信。马超比曹操
强多了,这是他所认识的马超和曹操的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马超更看重感情,当然也不是说曹操就无情无义,可相比之下,曹操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霸业,而马超相对是人情味
-----------------------------------------------------
更浓一些,就是这样儿。至少张辽自认为自己对两人的了解,就是这样儿。尤其是对马超,他认为更是不错。只要其人和当初没有变化。甚至是没改变多少的话,那么就和自己所想不差什么。至于说曹操,他那样儿的奸雄人物,你还能指望着他有多少人情味?那纯是开玩笑了。也就是马超,马超是个人物,可绝对不是奸雄。此时张任是更加陷入了比较危险的境地。
因为张辽和孙翊他还没给两人逼退,这曹真和牛金却都上来了。说起来他们心里也是非常疑惑。这今日孙翊转性了?和平日里怎么就不一样儿了呢,虽说昨日他们也不是没听自己将军说什么。可那说归说,等到真正看到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惊讶了一下,没办法,这事儿不可能不让他们惊讶。如果你说猪能上树,那都未必能让曹真还有牛金他们如何去惊讶,不过
今日的孙翊,显然是比那个爆炸多了。可不是吗,如果孙翊早就这样儿的话,他们认为己方也不至于是这样儿了啊。不过之前因为顾虑不少,所以是谁都没对孙翊说什么,确实也是怕其人给误会了。不过他们却不知道,就因为昨日孙策对孙翊一说曹仁他们,结果孙翊已经
-----------------------------------------------------
是误会了,不过曹真牛金他们不知道而已。至于说孙策,他才不管什么误会不误会呢,只要己方内部安定团结,就比什么都好,至于说孙翊对曹仁他们都如何看法,那自己反正是都无所谓了。毕竟还是那话,名义上,己方和兖州军确实是盟友,可实际上,就是敌对是敌人。
所以曹仁他们自然是不清楚,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被孙策给摆了一道。当然了,就算是知道了,他们也什么都做不了。毕竟孙策不是兖州军的将领,更不是曹仁的属下,他是孙策的手下,甚至还是其人的亲兄弟。所以哪怕就算是曹仁说破天出来,他也还是会相信自己大兄,自己主公的话,而不是他们兖州军的,不是吗。所以这个事儿,其实可以说基本无解。
对孙策来说,他想让孙翊如何看待兖州军,那么就是如何,谁让其人是他兄长,而孙翊还真就听孙策的。因此,这个就没有办法了。如果说曹仁是他兄长,他孙翊能听曹仁的,那就是另一种结果了,可这事儿没有什么假设。不过总体来说,孙翊能这么做,还是不错的,至
-----------------------------------------------------
少不管是张辽,还是城头的曹真牛金,当然也包括城下的曹仁他们兖州军的人,自然也少不了城下江东军的人,可都是知道,孙翊如此,自然是对联军有好处,而对凉州军没什么好处。而曹真和牛金上来的好处,自然是减轻了张辽和孙翊还有江东军和兖州军士卒肩上的压力。而不好的一面儿,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对张辽他们好,当然就是对张任和凉州军不好。
不过张任还算是可以,至少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还是和士卒死战在城头。他也没办法不这样儿,他发现多了一个孙翊,确实是给自己增加了不少的压力。也不得不说,一个武艺高超的武将,绝对不是几十个普通士卒所能比得上的。如果真要是让张任形容,那至少是一百多个了。可不是吗,如果不是这种效果的话,何至于让他如此啊。但是哪怕是这样儿,城头的
凉州军士卒此时依旧是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和张辽他们死拼,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如今想要守住城池,就只能是这样儿。如果说张任要是身死或者负伤什么的,基本上这蕲春城也
-----------------------------------------------------
要丢了,不过如今来看,他应该还能挺住。所谓是“柿子挑软的捏”,首先被逼退的,可不是最早上来的张辽和孙翊,而是曹真和牛金,毕竟他们比起前者来说,要好对付多了。所以不管是张任还是凉州军士卒,都知道,要先对付他们,把他们给整下去再说其他!所以,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曹真和牛金他们先倒霉了,张任带着凉州军士卒,没有先逼退张辽他们,因为这两人太过凶狠。说起来要是他们单独一个人拿出来的话,张任带着凉州军士卒,可能早就给他们其中一个逼退了。可两个加在一起,确实是超过了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应该说
不管是张辽还是孙翊,他们的心中都有着不少的怨气,前者不用多说了,后者也是不少。毕竟自己也算是为了自己大兄,为了整个江东军,可最后的结果呢,还不是被自己大兄给说了一顿。说起来孙翊对孙策,他是没什么不满的,反而觉得自己大兄的话,不少还是很对的。(未完待续。)
第九四〇章 战蕲春各人反应
而他心中更多的不满,还有怨恨,基本上都指向了张辽和曹仁他们几个,就是这样儿。没办法,谁让孙策他就是那个意思呢。而孙翊没什么头脑,他也只能是按照自己大兄所安排的路线往下走了。要不然的话,换成是其他人,估计也不像孙翊这样儿,所以孙策所作所为,很大可能就是徒劳。所以也就是他这个没什么头脑的弟弟,才有了这样儿的想法,别人没有。
而这个时候曹真和牛金他们被张任带着凉州军士卒逼退,准确来说,是被凉州军士卒给逼退了。而张任呢,他毕竟还要应付着张辽和孙翊两人的夹击,要不然的话,自己肯定要伤了。
不过比起曹真和牛金他们心里的遗憾来说,其实曹仁还有张辽,他们的心中才是可以说是最为遗憾的,甚至有可能都超过当事人了。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在曹仁看来,这城头的孙翊都知道和张辽联合了,这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可惜曹真和牛金却是没有一下把握住,所以他心里是无比遗憾。至于说张辽,他所想也简单,其实和曹仁都
-----------------------------------------------------
差不多。不过哪怕他也觉得这是个机会不假,可也没觉得说是千载难逢。毕竟哪怕孙翊如此,他虽然也是惊讶了一下,可终究还是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觉的。如果说孙翊真能和他一起破了蕲春,那么未必他就没有其他的想法了。可如今就只有其人这样儿,那么还不至于让张辽如何去动容。而在曹真和牛金又一次登上了云梯的时候,张辽和孙翊也被城头的张任带着
凉州军给逼退了。不过虽说如此。可绝对今日是要比之前的那些时日费劲了,而且凉州军也付出了更多的伤亡,没办法,想要轻松对敌的话,那是不可能的。至于说张任,还算好。没受伤没如何的,可他却也不得不承认,今日的孙翊,就像是变了个人,可显然,不是那样儿,其人不过就是有所改变而已。但是即便如此,自己这边儿也都差点儿要支持不住,当然
了。最后还是顶住了,这是比什么都好。不过这却也让张任如今变得是更加警惕了,因为他清楚,孙翊的改变,其实就是已经让江东军,甚至是整个联军都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事儿
-----------------------------------------------------
说起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毕竟孙翊作为江东军的主将,他是有能力如此。而且也确实做到了。如果说以前,张任确实没怎么看重他的话。这个时候,他却是不得不重视了。毕竟也确实,所谓是“此一时,彼一时”也,之前如何,已经不适用现在了。所以他自然是要有所改变。对于不能有改变的人,那么就只能是被淘汰,这么简单的道理,张任还能不清楚吗。
所以这个时候,对于孙翊的改变。张任自然也是做出了自己的改变。张辽和孙翊被张任带着凉州军给打退,这个时候孙策也已经是鸣金收兵了。对他来说,今日最为主要的,最重要的,肯定不是说就破了蕲春,他也还没指望说今天就能破城。所以主要还是他要好好看看,孙翊到底能不能履行昨日对自己的承诺,哪怕他这个当兄长的,自认为还是比较了解自己的
兄弟的。但是怎么说呢,至少孙策也知道,这事儿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所谓是万中还有个一,他也是不可能百分百确定了。因此,这他今日最为主要的,当然就是要看孙翊如何,然后他才能如何。结果自己的弟弟倒是还算给了自己面子,表现还不错,所以孙策这
-----------------------------------------------------
个时候,他才算是彻底放心了。而张辽他们虽然是心中不爽,可这孙策都让士卒鸣金了,他们也不可能耽误就是了,所以都是带兵退了下去,直接撤回。不管是在后观战的曹仁郭淮,包括江东军众将,还是说带兵攻城的张辽曹真和牛金他们,其实对于孙策让士卒鸣金,他们的心里,可都是一清二楚。说实话,无非就是因为今日孙翊的表现,让孙策认可了,而且他
确实,绝对是放心了,所以既然如此,那么孙策目的达到了,自然也就鸣金收兵了。而一切还要都放在明日的时候再战,显然这就是孙策如今的想法,他们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不
过唯独就是孙翊,他还是有点儿一头雾水。毕竟他不是那么特别清楚,这自己大兄,自己主公,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说自己表现不好了?可毕竟自己也是按照昨日和他所说的那么去做的,可要是说其他的……反正孙翊确实是不怎么明白,他真不像其他人那样儿门儿清。说起来也许这就是当局者迷,反正就是牛金那样儿的,都比他清楚,至少他不知道的,牛金
-----------------------------------------------------
还知道呢,这不就是人家比他清楚吗。此时的张辽他们已经带兵回去了,对于孙策他们来说,自然是带着众人回营。而城头的张任,是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汗,今日对他来说,可不单单是压力增加的问题。确实,这绝对不能以压力大小来说了,如果真说起来的话,要每一次联军都如此进攻,都是张辽他们四个人围攻自己一个的话,估计蕲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破
了。当然了。如果说张辽他们都是出工不出力,那么倒是还好说,自己加上凉州军士卒,对付他们的话,还是不成问题的。可实际情况,哪是那样儿的啊?所以张任也是有点儿担心。这如果按照今日这样儿发展下去的话,蕲春确实是,危矣!不过张任担心归担心,他作为主将,是不可能一点儿都不想这个问题的,而且该有的顾虑,那是肯定要有的,不会少了。但
是说就联军这样儿,也不至于说让张任害怕到什么程度。反正还是那话。对他来说,打不过人家,守不住城了,自己直接就跑了,无非就是多伤亡些凉州军士卒而已,这和自己也没
-----------------------------------------------------
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他还不清楚马超那个性格吗,至少他既然敢把蕲春交到自己手里,那么他一定是做好了准备。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准备。所以最后哪怕真就是如此,马超也不会说什么的。因为他早已预料到了,很可能发生这个事儿。所以张任很清楚,那马超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即便如此,他还要用自己,那么就不得不说。还真是比较无情,至少张任就
是这么个想法。不过生逢乱世,这没有不死人的时候,更何况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张任还能不懂吗。至于说他更是知道。马超其实更加了解。至于说他认为马超是比较无情,显然就是因为他觉得,明明知道自己带兵,最后都剩不下来几个士卒,可马超依旧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所以是毫不犹豫就用了自己。所以在张任看来,马超终究是一个上位者,所以对
于手下的士卒,也许他是知道,也了解,没了他们不行,要不谁给你打天下啊。可他却也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对他最为有利的东西,哪怕是牺牲掉再多的士卒,对他来说,也是在所不
惜。毕竟如果能守住蕲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可要是实在不行,那么也一定是要让联军,
-----------------------------------------------------
不说是伤筋动骨吧,可确实也要差不多少啊。所以说张任其实都早就看出来马超的意思了,他也清楚,没办法,这当主公的,其实都是这么个想法。也许如今是没有人像袁绍那样儿了,一点儿都不拿士卒当回事儿的。因为不管是曹操、孙策,乃至于是刘备,他们其实都是比较看重士卒的,所以更别说是马超。张任清楚,其实因为他们都知道,真要算起来,为他们效
死命的,其实还都是那些个普通的士卒。毕竟当将领的,没多少人,就一下就在战场上牺牲了,这人不是没有,但是终究只是极其少数而已。不过士卒却不一样儿,至少一场战斗下来,应该说一定会伤亡一些的,至于说多少,那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了,就是这样儿。反正想要不伤亡,那都没可能。而如今马超把蕲春交给了自己,那么他是早就想到了最不好的结果,
可哪怕是这样儿,他依旧是让自己守城,所以很多东西,那就不用多说了,反正张任是很明白的,如果说马超都不知道这个的话,那可真是,实在是太玩笑了,这事儿他还能不知道?
-----------------------------------------------------
确实,可以说张任的想法,确实是不错。他所认为的,那自然是有道理的,或者说,那其实就是事实的真相。马超还不知道张任是什么样儿吗,可他为什么还要用张任,那都不用多说了。而对于己方士卒最后如何,马超自认为是没有办法的。确实就像张任所想,其实世间安得两全法,至少马超知道,是不可能又想让联军吃亏,又让己方没什么伤亡损失。说起来
有周瑜和鲁肃在的这支江东军,马超认为就算是有贾诩加上一个郭嘉,都未必能让他们吃多大的亏。毕竟周瑜那三国三大谋士可绝对不是吹出来的,而鲁肃其人的战略眼光,还有头脑谋略,也绝对不简单。所以马超并不认为在敌军攻城,己方守城的情况之下,会让江东军吃什么亏,更何况还有个兖州军曹仁他们呢。马超可以把那个牛金抛开不论,可不管是曹仁
也好,还是说郭淮和曹真也罢,那可都是在三国中有着大名儿的人,绝对是不容小觑了。就算是一个牛金,在演义里也是有名有姓的,所以你还能小看他们吗?所以马超也是没办法
-----------------------------------------------------
,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那么就只能是牺牲己方士卒,以求换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结果了。至于说士卒伤亡,真说起来,马超是不想,他是不想看到的。可说实话,他也确实是见多了,所以早就已经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了。尤其是他还刚从江陵的战场一路过来,可以说他还
有什么没见过的呢?在东汉末年都已经三十多年了,马超还有什么是他没见过的,所以真是没什么了。他见过了,也都习惯了,习惯了,那么也真是,很自然了。可以说他已经能算是比较平静面对所有了,哪怕是曹操再来一次屠戮徐州,马超估计他都可能是比较麻木了。
毕竟三十多年,如果还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些东西的话,那么真是,算是比较失败的了。如果说马超最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是有很多想法的话,那么到了如今,这确实,没多少了。(未完待续。)
第九四一章 战蕲春联军突破
毕竟时间,那么久,改变了很多。也许有的东西,是不会改变,但是大多数,还是会变的。至少对马超来说,他是有的东西没有什么改变,可大多的东西,其实还是变了,这是必然。毕竟三十多年的时间,不可能说是很短,毕竟一个人才能活多久,就算是一百多岁,那也都是三分之一了。更何况,有多少能过一百岁的,是有,但是终究只是极少数。而且在古代来
说,只能是更少,微乎其微了。毕竟古代是个情况,不言而喻了。在三国时代,平均寿命没多大,这个也是没错的,更何况还谁个乱世呢。谁都清楚,乱世肯定比太平盛世死人要多,不,应该说是没法比。而且不得不承认,生活在乱世中的人,那寿命自然是不能比上太平盛世的,这个不用说了。此时张任看着孙策他们带着人马回到了他们大营,他才算是放心下来。
之前孙翊的情况,张任自然也是放在心上,对他来说,这以后确实是不得不防。不过今日算得上是他们的第一次,张任也认为,这孙翊也许以后都是会和张辽联合,可不见得每一次
-----------------------------------------------------
都是这样儿吧。不得不说,必须要承认的是,张任的想法,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就拿今日来说,就是不那么容易复制的。至少可以说,虽然不代表以后就一定不会发生,但是怎么说呢,因为今日是第一次,是第一次孙翊和张辽联合一起对付张任和城头的凉州军士卒。
这个不管是张辽。还是说兖州军的曹真和牛金,哪怕就是张任,他们可都有自己的惊讶。无非就是多少的问题,就是这样儿。真要说起来,除了曹真和牛金,他们因为昨日听了曹仁的话。还算是有了准备之外,其他的不管是当事人张辽,还是被实施的对象张任,可以说他们都惊讶不是那么小。至少比起曹真和牛金来说,他们是比两人惊讶都要大,毕竟张辽是一
点儿都没听说,可以说是一点儿征兆都没有。他不是不知道昨日孙翊被孙策给留了下来,但是显然,他是没有多想。而他作为江东军的人都不知道。那就更别说是凉州军的张任了。对他来说,孙翊的举动确实是令他惊讶的,毕竟孙翊如此,可以说代表了不少东西,而其可
-----------------------------------------------------
以说绝对是棘手了。但是面对如此,算是挑战吧,张任虽然不是没想法,但是还是。他早就想清楚了。还是之前那样儿,反正就是自己全力一战。最后不了了,自己就撤,最多损失的是凉州军士卒。而且张任认为,自己在蕲春,也算是挡住了联军不少时日,真要说起来。哪怕最后凉州军全军覆没了,自己其实也算得上是对得起他马超和整个凉州军了。可不是吗,
张任自认为如此的话,至少自己见到张绣和赵云,他们也都不会说出来自己什么。他是很清楚。自己的师兄弟和自己可不同。自己是费了不少劲,最后才加入到凉州军的,可人家两个,都算是很容易就加入进来了。而且一个算是受到马超重用,另一个更是连他妹妹都给嫁出去了,这不得不说,马超是如何看重赵云,不言而喻了。确实如此,连张任都清楚,以马
超那个性格来说,就算赵云武艺能比吕布还强,那本事比他马孟起还大,只要他妹妹不喜欢的话,他马超绝对不会是强加到其人身上。而必须要他妹妹喜欢,而且对方还一定是得他看得上眼,那才行,所以不用多说,马超到底是如何看待赵云的,张任其实还是比较清楚的。
-----------------------------------------------------
所以就冲着马超对两人那个态度,张任都知道,张绣和赵云,和自己可太不一样儿了。至少他们两人不像自己,是深受刘焉其人的恩惠,刘璋也对自己也不错,自己是绝对不可能舍弃了其人的。所以马超用其人的性命来要挟自己,他是成功了。而显然,不管是张绣还是说赵云,他们都没有自己这么多事儿,反而可以说两人算是受了马超不少好处,不是吗?因此,
张任其实之前也不是没有被自己的师兄师弟说过什么,当然了,赵云肯定不会去说张任什么的,无非就是劝说他一下。至于说张绣,确实是不会管那么多,毕竟他是张任的师兄,而不是张任是他的师兄。但是也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张绣绝对也不是说有什么就说什么,但是所讲的话,肯定是要比赵云深多了,这个是必然的。张任是不喜欢听,可他也没有办法,
谁让自己没什么亲人,就只有个师兄师弟还有个师父呢,没办法,张绣就算是打自己,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只能是同门内部的矛盾而已,毕竟都不算是外人啊。所以张
-----------------------------------------------------
任如今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自己是能面对自己的师兄师弟了,他们哪怕知道最后凉州军全军覆没,他们也说不出来什么,因为自己已经尽力。作为张绣的师弟和赵云的师兄,可以说张任还算是了解他们一点儿。至少他就很清楚,很明白,知道张绣是不会说自己什么,他毕竟对凉州军,没有赵云那么深的感情,毕竟马超可是把唯一的妹妹。都嫁给赵云当妻子了。
可当初张绣说过张任几句,这倒是没什么,毕竟他身为童渊一脉的大师兄,对于自己师弟的一些不太好的行为,是有责任有义务去教育的,这个必然。毕竟在古人的眼里。天地君亲师,然后你同门的师兄,其实虽说不是你的长辈,可却绝对是可以教育你几句。毕竟在古人的眼中,这你既然是这个门派出来的,那么你就代表了整个门派和你的师长,所以你要是有
了什么不好的地方,别人自然是直接就想到了你的师长。你要是做了什么争脸荣誉的事儿,那么你的师长师门。也是与有荣焉,是有荣光的。同样儿,你要是做了什么丢人或者说不好
-----------------------------------------------------
,或者没道理让人觉得不耻的事儿,那么同样儿,你的师长师门,也是一起跟着丢人的。可以说这在古代来讲,绝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儿,所以张绣作为师兄。尤其还算是大师兄,他当然是有责任和义务去说张任,这个必然。但是赵云,显然他就要差一些了。
毕竟张任是他师兄,他是其人师弟,所以很多事儿。哪怕他不是没有意见,可却绝对也说不了太多。能说张任多了的,也就只有自己师父和张绣,就这么两个,其他人。真是不行。
不过张任虽然也知道,他清楚,自己师兄也许这个时候不会说什么,但是如果自己真要是让自己的师弟不满意的话,赵云是,他不会说自己,可却不代表他就什么都不会去说,这个是一定的。并且张任更加知道,比起自己和张绣来说,只有自己师弟赵云,他才算得上是自己师父的嫡传弟子。自己和师兄两人,根本就没学到师父多大的本事,至少最为精髓的东西,
那是绝对没有的。可他清楚,自己那个师弟,却是学去了。可即便如此,自己和自己师兄,也是凭借从师父童渊那儿学到的武艺,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所以不得不说,自己师父的武
-----------------------------------------------------
艺高超,确实不一般。所以自己和自己师兄,哪怕是没有学到最为精髓的东西,可却依旧是武艺不错,至少拿到战场上,不至于说被人给咔嚓了。毕竟张任带兵都那么多年了,他还能不清楚这个事儿吗,自己武艺是个什么水平,他太清楚不过了。说起来他是没认为自己武艺高超,要真说高超,至少也得是自己师弟那样儿的,马超、崔安、张飞、典韦还有黄忠那
些人那样儿一流武艺的,才能算得上是高超。不过尽管如此,张任确实还认为自己武艺倒是还能拿得出手,至少二流巅峰吧,如果真有一个好的契机,那么未必就是不能突破,但是
这个事儿,他和童渊也学了那么多年武艺,而且又在军中那么多年,张任何尝不知道,这个确实是难比登天啊。如果说一流上等武艺和超一流武艺,他们中的壁障,是一个大坎的话,那么如今自己二流巅峰,和一流下等武艺的壁障,至少也是有一半的大坎那么多,这是绝对没错的。至于说比这个还要困难的,那自然就是一流下等武艺和一流上等武艺间的壁障了,
-----------------------------------------------------
说到这个武艺,张任确实是从来没奢求过自己有朝一日能达到一流上等武艺。只要能到了一流下等的武艺,他就算是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这个事儿都不一定能不能成,所以他确实是没奢求过什么。这就跟一流下等武艺的武将,基本上也没有几个想有朝一日自己一定能变成吕布那样儿有着超一等武艺的武将。是,说起来他们确实是都希望那样儿,有几个武将不
希望自己武艺高超的?所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希望是一回事儿,认为自己能不能达到,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张任对城头士卒嘱咐几句后,便下了城头,对他来说,今日的战事,基本上就算是完了。他也不认为孙策曹仁他们会再让联军来进攻,反正怎么说呢,至少自己如果是他们的话,自己今日就不会再动兵了,因为兵无战心啊,这不管是兖州军也
好,是江东军也罢,他们在鸣金撤退后,张任也算是看出来了,不少士卒都不想今日再战了。毕竟谁希望自己活得好好就死了呢,显然士卒都不想,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了,必然如此。
-----------------------------------------------------
而已经回到了大营,进了大帐的孙策众人,在大帐内,分宾主坐下后,孙策对众人简单说了一下今日战事的情况。当然他是没有吝啬表扬了孙翊张辽,当然也没忘了曹真和牛金。如果说今日没有孙翊这么一个变数存在的话,那么张辽他们三个,绝对是非常出彩的。可就是
因为今日有了孙翊这么一个变数,一下就改变了,并且像发疯了似的对付张任和城头的凉州军,这相比之下,确实张辽他们三个,是有点儿不如了。当然了,他们三个其实从心里往外,都是不想和孙翊比。毕竟不管是在张辽的眼中,还是说在曹真和牛金的眼里看来,那个
孙翊,就是一个疯子,他今日在城头的表现,不是发疯,而是本来面目啊!如果孙翊知道几人在心里是如此腹诽他,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想法了,不过想来肯定不会好就是了。(未完待续。)
第九四二章 战蕲春联军突破(续)
不过也幸好他是不知道,要不然的话,也真是,不一定会出什么事儿了,毕竟其人那个性格……之后孙策简单说了几句,然后曹仁他们便告辞了,他们都知道,孙策还有话说,不过不能当着外人面儿说什么,因此,曹仁他们只好是识趣儿地告辞。不过曹仁他们也是都能想到,显然是和孙翊有关,其他的,几乎是没有了,不是吗。其实曹仁他们的想法不错,还就
是这么回事儿。在中军大帐中,孙策看到曹仁他们告辞离开之后,和众人有说了几句,然后也给他们打发走了,就是周瑜和鲁肃,他们也是一起告辞离开,最后唯独就剩下了一个孙翊。可绝对不是他不想走,实在是他被自己大兄,被自己主公给强留住了。孙翊毕竟是不傻,有些东西他是想不到,有的想不明白,不清楚,可却并不代表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肯定
不是那样儿的。所以当孙策把其他人都给打发走了之后,唯独是留下了他的时候,他一下就都明白了。如果说昨日那个时候,孙翊还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么经过了那些后,他确实
是知道了今日,自己大兄留自己做什么。显然这是要表扬自己啊,而孙翊看来,自己也确实是值得自己大兄、自己主公的表扬,这也是应该的!不过哪怕是这么个想法,但是孙翊却也没有让自己飘起来,毕竟他也清楚,如果自己真那样儿的话,估计还没等自己大兄表扬自己呢。就得先来说自己几句,那样儿的话。可真就是犯不上了,以自己的才智。自然不会那
么去做。没办法,孙翊这厮就是有点儿自我感觉良好,不过对于他这点,孙策他们都比较清楚了,就算是看到了也没什么奇怪的感觉。而此时所有人都离开了,大帐中就只剩下了孙策和孙翊这么两兄弟,就见孙策对自己弟弟一笑,“叔弼,今日表现不错。也不枉为兄昨日的叮嘱啊!”孙策既然是这么说话,那么显然他此时此刻,就是把自己放到了孙翊兄长的位
置上,而不是他的主公。所以孙翊一听,也是非常高兴,直接就说道:“大兄,咱自家兄弟,还客气什么,这都是小弟应该做的!”孙策一听。是大笑着,自己这个弟弟,就是这样
儿,当然了。人还是不错的,就是头脑不太好使,其他的方面。性格是有些执拗,脾气是也不好。但是优点也还是有的,这倒是不假。毕竟都是一奶同胞。一个父亲母亲的亲兄弟,哪怕孙翊毛病也是不少,但是在孙策看来,更多的,肯定还是其人比较优秀的一面,这是必然了,谁让他是其人的大兄。而此时孙策笑过后,对孙翊说道:“我军向来都是赏罚分明,
如果不是叔弻你之前表现……如今……”孙策那意思就是说,如果不是你之前表现不太好,和张辽的过节让你变那样儿的话,就看今日的表现,自己也是应该奖赏你一下的。当然了,因为都是自己兄弟,确实就像孙翊所说那样儿,都是一家人,所以孙策自然也不会和孙翊客气太多。同样儿,孙翊也不会和自己主公、自己大兄那么客气,毕竟真是,都兄弟了,亲的。
孙翊此时也是一笑,“大兄所言极是,其实小弟也是如此想法。不过真是希望这蕲春能早点儿被破,看着城头那个张任,小弟这心里就不爽,这实在是……”孙翊后面的话就没多说,他本来是要想,这实在是他娘的太让人憋屈了,可这话,虽然帐中都没有其他人,可终究在
自己大兄面前,还是不太好的,孙翊在孙策面前,那确实是知道收敛,这个不错。要不为什么孙策能一直那么容忍自己兄弟,可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孙翊是他亲弟弟,是吴国太最为宠溺的孩子的原因,那只是其中之二而已。除此之外,那肯定还有其他的方面,这都不用多说。
之后孙策就是简单和孙翊说了两句就完事儿了,当然了,他所说的话,无非就是以主公的口吻,和兄长的语气,各自说了孙翊,让他再接再厉,那意思就是和今日一样儿,能不计较其他的,和张辽联合对付张任和城头凉州军。当然了,孙策自然是看得出来,孙翊今日的表现,以后估计很难能出现,毕竟这一时的超常发挥,可不代表就永远都能这样儿。要不然的
话,那蕲春城不是早破了。而对于自己主公、自己大兄,以为主公的口吻对自己说的话,孙翊确实也没敢怠慢,他是赶紧抱拳保证,那意思当属下的,肯定是遵守军令的。而对于孙策以兄长的语气所说的话,孙翊自然就是比较轻松面对,拍拍自己的胸脯,和自己大兄做了
保证,那意思小弟肯定按照大兄的意思去做了,兄长放心就是。而孙策看着孙翊如此,他也算是很放心了,然后才让他离开。孙策对于自己的兄弟,他自然是满意的,要不然的话,今日他也不会直接就去表扬孙翊一番。当然了,这都是他所料之中,而且又是他最为希望的。
而且他更期望着明日还有之后的战事,自己兄弟能和今日一样儿。当然确实是不用像今日这么发挥,可只要能和张辽联合对付张任和凉州军,那么也就足够了。所以孙策这个时候是放心了,当然也是更加期待,期待着明日己方的表现。至于说兖州军,绝对不是孙策看不起看不上他们,实在是除了士卒可能要比己方战力稍微强了那么一点儿之外,那个曹真和牛金
,他们两人加在一起,可真是比不上张辽和孙翊啊。可不是吗,不管是武艺,还是其他的东西,张辽要强于曹真。而孙翊也比牛金要厉害,除了说他头脑可能有点儿不如对方之外。
其实真算起来。大多时候,两人那头脑应该说是半斤对八两。真都是差不多了。所以说曹真
和牛金的组合,确实是比不上张辽和孙翊的组合,这个是肯定的。而对此,不光是孙策他们知道,就连曹仁他们,其实也是很清楚这个的。不过他也没有办法,谁让这自己就带着郭淮和牛金他们两个来荆州了呢,而曹真,还是从襄阳调过来的。这绝对不是己方没有人。笑话,曹仁还不清楚,己方可谓是人才济济,但是真想跟着自己来荆州的,没什么本事的人,
倒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可自己能带着他们吗?而真正有本事的人,确实,没有几个愿意跟着自己。毕竟跟着主公多好,可跟着自己……而且也不得不说一个现实,那就是曹仁虽说在兖州军也算是有些身份地位,可真正有本事的那些个。随便拿出来一个,也都没有几个真就比曹仁差多少。也就是郭淮曹真这样儿的,加入兖州军时日还没有那么久。要不就是曹仁的
子侄一辈,能跟着他来。而像夏侯兄弟。曹洪曹纯等人,真就没有几个想和曹仁一起来的。这个就是现实。而且还有人,实在也是动不了,那这个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想和他来的,想跟着曹仁的,曹仁嫌别人本事不高,而他想带着的人,人家也不想跟着他来,所以曹操也没
指派那些个跟着曹仁一起,就是让郭淮和他一起来了。话说对于所有人的想法,曹操这个当主公的,他还能不清楚,所以……对此,其实曹仁有是无奈的,他确实也是没有办法,所以只能是靠着自己主公的安排什么,那最后就是什么了。不过有一点,那确实是没错,那就是,曹仁其实心里清楚,自己主公的所作所为的用意。如果说他要真让那些个跟着自己一起
的话,是,看在主公的面儿上,他们会跟着自己一起来,可最后到底能不能真听自己的命令,可确实是不太好说了。本来曹仁也清楚,别看自己还算是受主公重用,可在兖州军中,真正能服自己的,有几个?他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真就是没有几个。这不是说自己就不如他们,曹仁同样儿有没觉得自己是有所不如。是,也许在武艺上,很多人都超过自己,可其
他方面呢,自己是不服输的。可同样儿,关系归关系,彼此关系还算是都不错,但是这能让人家真正服你,这个至少曹仁是做不到让所有人都能如此就是了。所以他对自己主公的安
排,其实确实有是没有意见的。毕竟曹仁也都清楚,其实自己主公何尝又不是为了自己好,当然了,也算是为了全军着想,这个也是必然。所以自己带着郭淮牛金,而他自己,那自然就是随便带谁了。而对此,曹仁也不是说就一点儿都不能理解,怎么说呢,他是都明白的。
其实就真是让自己跟着别人一起,不是自己当主帅,可除了自己主公之外,自己也不是所有人都服,那是肯定的。所以让自己听着除了自己主公之外的军令,其实曹仁他也是不想的。
因此,这自己都这样儿了,那么就更不用说是其他人了,不是吗。如果说曹仁是,他不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就差。可同样儿,他也很清楚,人家那些个,就未必不如自己,这个是必然。所以他都明白,也知道自己主公的良苦用心。其实不说是自己主公,就算是自己,如果自己是自己主公的话,自己最后也是要这么做,如此去安排,最后结果也是这样儿,都没什么了。
所以曹仁这边儿就这么几个,因此,他可没认为自己这边儿能比得上孙策江东军那边儿。
曹真是不如人家张辽,牛金也是比不过那个孙翊,所以就算是曹仁有心在孙策面前争取点儿什么,可别说己方如今人马不如人家,就算是将领,也是不成啊。更何况,人家还有周瑜鲁肃两大谋士在,可自己这边儿呢,郭淮倒是有点儿头脑,可他能和人家周瑜和鲁肃比吗?
这显然是不行,要说在武将当中,他郭伯济倒是有点儿头脑,能去比较一下,确实,这个没什么问题。但是那要看分和谁去比,如果和人家天下顶级的谋士,那可真就没法比了。毕竟不管是周瑜,还是说鲁肃,哪个都比郭淮可强太多,对此,那曹仁可是清清楚楚的。所以
之前也说过,曹仁确实是有自知之明,因此,他是绝对不会在荆州和孙策去争什么的。是,哪怕他是有那个心,为己方争取更多,显然是最好。可现实却决定了,他是不可能做出来什么压倒孙策江东军的事儿,所以……(未完待续。)
第九四三章 战蕲春联军突破(完)
在孙策的期望中,在曹仁的期待中,在张任的等待中,在……蕲春城是迎来了联军的再一次激烈进攻。UU小说,www.uu234.com和最开始之前是有所不同了,但是和昨日,那是基本上都是一样儿的,都是……
张任是满头大汗,这确实是给他累得不行。如果说他还算是能支持住,但是凉州军士卒,却是有支持不住的。当然肯定不止是累的原因,还有很多,主要就是联军给他们的压力太大。就连张任都那样儿,所以更别说是其他人了。张辽他们今日比昨日表现要强,至少在攻城方面,他们是一次就上去了,不像昨日。但是在城头上的对敌,却是没有昨日好。毕竟昨日的
孙翊,算是打疯了,给张任和城头凉州军士卒的压力,那是不言而喻的。可今日呢,哪怕他也和昨日一样儿,都是和张辽联合到一起对付张任和凉州军,但是效果那却是没有昨日好。这个就不得不说,刚开始的时候,那是比昨日强,可到了城头上,却是没昨日好了。当然了,这其实都在孙策曹仁他们的所料之中,毕竟还是那话,要都是像昨日那样儿,估计联军早就
-----------------------------------------------------
破蕲春了,还至于这么和凉州军磨蹭?所以今日的战况,说起来确实是在孙策他们和曹仁他们的所料之中。如果真说起来的话,要是真和昨日一样儿,那才是出乎了他们预料呢。毕竟你别以为己方能超常发挥。人家张任和凉州军就不行了,显然不是那样儿的。说起来如果张任真就也来了超常发挥。说起来不管是孙策还是曹仁,包括江东军和兖州军众人。其实都
不会觉得很意外,毕竟人家本事在那儿摆着呢,这己方已经是见到了。而且也不得不承认,还是那话,张任要是守城不怎么样儿的话,试问就以马超其人那个性格,他会用此人来守蕲春吗?所以……没有两把刷子,肯定是不好使的。所谓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张任其人既然能过来,不说他就一定认为能守得住蕲春,至少他一定
是觉得,自己在尽力而为之下,能拖住己方,这就是孙策和曹仁的想法。他们在蕲春碰到了张任,可以说是整个联军的不幸,当然要说起凉州军,对他们来说。既是幸运,也是不幸
-----------------------------------------------------
的。幸运不用说了,自然就是有了张任,肯定是能拖住联军不少时日。而不幸更简单。那便是正因为是有了张任的存在,他和大多凉州军的将领可都不同,所以基本上注定了是这支守城的人马是要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了。对此。张任肯定是没什么太大的感觉,毕竟这事儿他又不是没干过。不过就是在凉州军,他应该是要第一次做。不过跟着一起守城的凉州军士
卒。基本上可就要倒霉了。不过还是那话,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不了解张任,不知道其人性格。可如今这都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就算是再不了解,这个时候也都了解差不多了,所以应该说是绝大多数的在蕲春守城的凉州军都知道,这自己最后的归宿如何。可还是,他们不会是给张任尽忠,而是要给自己主公尽忠,这个不用说。哪怕张任再如何,可在凉州
军中,他是无论如何,那都是不可能和马超相比的。别说是他了,就算是崔安这样儿的元老,其人的武艺是勇冠三军,说是凉州军第一,其实也并不为过,可在凉州军中,他依旧是不可能和马超相比的。所以连崔安这样儿的都不行,那么其他人,更是很明显了,都不行。
-----------------------------------------------------
所以有了张任,确实可以说对于城头这些士卒来说,是幸运也同样儿是不幸的。当然了,真要是对比一下的话,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不幸居多,这没有办法。可当兵的,基本上如今在乱世中,也说不得什么时候小命儿就丢了,这个他们显然都有所预料,知道自己的归宿。
因此,哪怕就是张任带着他们,最后让他们全军覆没了,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反抗之类的。只要张任不是说直接就对不起士卒,让凉州军士卒去当炮灰,白白牺牲,那么如此来说,基本上他们是不会看张任的面子,可却不会不给自己主公尽忠。至少大多数的凉州军士卒,还是会如此的。所以说这一支凉州军的人马,哪怕是摊上了张任这么一个将领,可是说实在的
,这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如果真想好,那么还不如尽力杀敌,多杀一个,那么就是赚到了一个,不是吗。这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士卒的想法,对他们来说,其实如今也只能是如此
-----------------------------------------------------
了。所以此时面对着城头城下的联军疯狂进攻,其实城头的凉州军士卒,他们也是都疯了。
当然了,他们想法其实和联军也都差不多。不过大不同的就是,联军的想法,无非就是早日破城,早让自己主公(将军)赏赐自己这些人。而凉州军,那自然就是,能守住城池最好,可实在是守不住的话,那么张将军尽早带着众人撤退,能保住小命也不错。可实在要是这个也不成的话。那么最后只能给主公尽忠,可到时候。争取杀更多的联军士卒吧,也不枉自己
这些人和他们拼杀一场。当然这不可能是所有人的想法。但却绝对是大多数的凉州军士卒的想法,这倒是没错。如果说联军确实从到江夏来,就没有想过什么全军覆没的话,那么城头的凉州军士卒,他们确实是有这个想法,这也真是无奈,谁让他们摊上了这么一个将军呢。
而因为此次孙翊和张辽的表现,结果还没等曹真和牛金,他们两人便给城头的张任给依次逼退了。当然了。孙翊不可能像昨日那样儿,表现那么好。而张辽也是,至于说曹真和牛金,
-----------------------------------------------------
那你可不能指望着他们太多,至少两人是真不如张辽和孙翊啊,这可是不争的事实。而曹真和牛金他们两人呢,其实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是,在嘴上,两人这辈子。估计都很难让他们承认,他们就不如张辽和孙翊。但是在心中,他们两个其实都跟那明镜似的。至少曹真清楚,自己这武艺。是必然不如人家了,事实都在那儿摆着呢,谁看不出来啊。至于说其他方
面。这头脑谋略上,曹真可也没认为自己就超过张辽。如果真让自己说。往自己脸上贴点儿金的话,自己和他张文远。算是各有千秋吧,只能这么说了。而其他方面,真是不比较的话,那都是没什么,可一比,真是吓一跳。曹真确实从心里是认为,自己有不少地方,还真是不如那个张辽。就算自己是嘴上不会承认,可自己将军,还有郭淮他们,显然都清楚了。
至于说牛金,他倒是没曹真那么多想法。可他嘴上也绝对不会承认的,当然了,在心里,他也是知道,自己在有些方面,还真是不如那个孙翊。而连孙翊都比不上,那么就更别说去和人家张辽比了。所以牛金还不如曹真呢,至少曹真心里认为自己不如张辽,可却绝对没觉
-----------------------------------------------------
得自己就比不上那个孙翊。至少他心里清楚,自己在很多地方,那都是完胜其人了,不用多说。倒是牛金,真要是和孙翊其人比起来,连曹真都认为,他还是比不上人家的,确实是不如啊。当然,他是清楚,自己将军也肯定是知道,所以在面对孙伯符的时候,自己将军这也真是没什么底气啊。这本来人马就没有人家多,而如今在荆州这手下的三大将领,牛金是
不如人家孙翊,而自己也比不上那个张辽,至于说郭淮,他是有点儿本事,可还终究是不如人家江东美周郎啊。所以对于自己将军、自己叔父的无奈之情,可以说曹真是非常清楚。
在他看来,别说是自己将军了,就是换成自己主公如今在这儿,手底下就三个人,那么也肯定都是无奈了。没办法,形势都在人家那儿呢,这让自己怎么说更好,都是江东军如今比己方强,而不是己方比人家强。这个时候,在张辽和孙翊被逼退之后,曹真和牛金终于是马上就上来了,不过他们还不如张辽和孙翊呢,真是没两下,就让张任给逼退了,这让两人是
-----------------------------------------------------
好生无奈。不过今日和昨日不同,虽说战事有点儿受阻,可孙策却没有让士卒鸣金收兵。他自然是有他自己的想法了,而且他还清楚,其实那个曹仁曹子孝,未尝不是和自己想法相同,当然了,彼此都是心照不宣了,都知道是怎么个情况,怎么回事儿。而此时此刻,可以说再次上到城头的张辽和孙翊,却是给了孙策还有曹仁他们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这也许确
实是没有在他们的所料之中,但是对于结果,其实也并非就是难以想到。而孙策曹仁他们没想到,却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至少周瑜和鲁肃,之前确实是想了一下,不过只是不是那么确定而已。而如今看到想到的成为了事实,他们两人是再一次对视了一眼,他们当然是为了己方而高兴。而至于说这个惊喜,那就是张辽和孙翊围攻张任,张任一个不小心,
却是被两人给伤了。可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轻伤,可以说就因为这么一下,张任他被张辽所伤,这城头凉州军的士气,一下就降了不少,可以说虽然此时城池没有被破,但是这士气
-----------------------------------------------------
,可真是降了太多。张任心说不好,当然他可绝对不是因为自己受伤而心说不好,是因为凉州军士气直线往下降,他心里说着不好。这可绝对不是他想要看到,希望看到的东西。可
他确实也没有办法,毕竟是自己受伤,而且这也是事实,根本就隐瞒不了,那无数双眼睛都看着呢,也都看到了,自己此时能说什么,做什么。不过张任终究是比较有经验的,而且经验还真不算少了,毕竟军旅近二十载,那可绝对不是盖的。也许在益州,战事确实是不多,可普通的凉州军士卒,那是绝对不能和其人相比就是了。所以此时就听张任是大吼了一声:
“弟兄们,快,给我杀啊!打退了敌军,咱们都不会受伤身死,也能保住城池了!”张任那个意思,其实也是再简单不过了,也就是说,你们要是不给敌军逼退,那么最后都得和自己一样儿,甚至直接就身死了。还别说,张任的话,那还真是有了点儿作用,哪怕……(未完待续。)
第九四四章 兖州军樊城夜战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哪怕之前因为他的受伤,结果导致了下降的士气,这个时候居然是有了点儿回升。当然不可能那么明显,可虽然是仅仅一点儿而已,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张任的话语,起到了作用。毕竟要是说真就一点儿用都没有,那张任这个将军当的,那也真是太失败了。哪怕他是后加入凉州军的,哪怕他并不是说什么战役,都被马超所用,当然了,也是他不是想要参加,这
个倒是没错。可即便如此,至少在此时此刻,在蕲春城头,张任他还是比较有力度的,谁让他是如今蕲春城的主将呢。如果说把张任换成其他人,也许有人,是要比他还有力度,比如说马超了,或者崔安、马岱这些人。但是也有很多人,可能在这个时候,就不如张任,这
个是必然的,不用多言。毕竟张任这么些时日在蕲春带着凉州军士卒守城,那可不是白白做着无用功。哪怕他那个性格,他那个作风,都让蕲春的凉州军士卒比较了解了,但是士卒也还是比较听他的,那谁让他是主将呢,没办法。而当兵的,有几个永远都能活蹦乱跳的,
所以也真是……常言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可实际一想,当将军身死的。怎么也不可能比士卒还多就是了。毕竟打来打去,伤亡最多的。肯定不是什么将领,而就是普通士卒。从来都是如此。结果这个时候,虽说之前凉州军士卒士气下降,但是此时却
又回升了一点儿。而就靠着短时间爆发了一下,让张任又一次把城头的张辽他们给逼退了。
后面观战的孙策他们一看,知道这个时候是该鸣金了。所以吩咐了下去,让士卒鸣金收兵。
联军撤退,张任这才真是松了口气。对他来说,这今日受伤,当然肯定是因为张辽和孙翊的武艺高超。这是一个原因。不过之前自己没受伤呢,这今日也只能说是自己有点儿大意了。
虽说自己没有轻敌,但是却大意了,这才是让他们有机可乘。还好就是曹真他们没一起上来,要不然的话,己方伤亡肯定是会更多。也许张任是不那么在乎凉州军士卒的生死,但是他也依旧是希望自己能多守住蕲春几日,这个倒是没错的,所以他自然是不希望凉州军士卒
一下就伤亡很多。那和他的想法不符。毕竟要想多守住些时日,靠的肯定不是自己,至少不仅仅是自己,更为重要的。还是凉州军士卒。所以在张任看来,那自然是要凉州军伤亡能尽量少点儿,如此的话。自己也好能多守住些时日,就是这样儿。而如今这样。就是他想要看到的,联军是鸣金收兵。可以说凉州军自然也是会少伤亡些了。当然这个是一样儿的,凉
州军既然是少伤亡了,那么他们联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说起来他们也是一样儿,都是减少了伤亡,这不得不说,确实是这么个情况。对于今日的战况,可以说孙策曹仁他们都有所预料,毕竟还是那话,不可能每一次他们的将领都能发挥出昨日那样儿的水平来。不过对
于能伤了张任,对于这个事儿,孙策还是比较满意的。别看张辽武艺是比其人高,甚至就连孙翊,他那武艺也并不比张任差。可怎么说呢,要想在城头,那么多凉州军士卒的围攻下,伤了张任,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以孙策的眼力和经验,他自然是看到了,这个就是
张任一时不察,大意了,要不然的话,除非张辽那武艺能像吕布那样儿,要不然的话,想在城头伤了张任,确实是比较困难。当然了,要是城头没有几个凉州军士卒的话,那么这也没有问题,可显然,这个事儿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凉州军士卒真没有多少了,那么以孙策的经验来看,自己是主将的话,那肯定是要带凉州军撤退了。所以他清楚,连自己都如此,
那么就更别说是那个张任了,他可不是个没什么经验的将领。你可以为认为其人在和有的人相比的时候,张任也许是不如有人的经验丰富。但是真要算起来,其人毕竟先是在益州军待了那么多年,之后又加入了凉州军,所以要说其人没有经验,那只能是玩笑话了,不是吗。
樊城,曹操已经让己方士卒做好了准备,在今夜,他就准备让人带兵去夜袭凉州军大营。对此,他当然不会认为马超就不知道,他还是明白的,马超是清楚的。不过哪怕凉州军就算是有了防范,那又何如?至少曹操是很清楚,自己可从来都没有指望着,说马超凉州军没有
什么防范,然后让己方捡便宜了,那可真没有。他所想更多的,还是己方在夜战能占优,而不是说来一个夜袭,变成了奇袭,打凉州军一个措手不及。说起来曹操没有高看己方兖州军,更没有看扁了凉州军,所以自然是没有如此。对他来说,还是,和凉州军一战,那自然是势在必行,至于说胜败与否,确实,绝对不是最为重要的。对曹操来说,如今最重要的事
儿,是他要保全刘备,如果实在是事不可为,那么也只能是给己方兖州军拿到更多更大的好处了,如此,才算是对得起自己出兵一回,而且还从豫州调兵来了,这不得不承认,是费了劲了。而曹操出这么大力,他自然是不希望己方什么便宜都没占到,最后灰溜溜回去。如
果是那样儿的话,那绝对是曹操所不能接受的。如果说曹操不是这个性格的话,如果说他没有费劲调兵又派援军什么。那么最后什么样儿,曹操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可如今的事实……
所以曹操自然是希望己方占优。可对上凉州军,他心里也确实是没底。不过在众将士面前。
曹操确实是没有表露出来什么。反正就算是相熟的人,你看曹操那样儿,还觉得他是自信十足,信心满满,可实际上呢,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只有真正了解曹操的人,比如说他的嫡系手下,当然是包括了两大谋士在内的众人,只有他们是真正知道。也了解自己主公。
至于说兖州军的士卒,那确实,他们别看也是在曹操手底下做事儿,可真就谈不上如何了解
自己主公,这个必然。毕竟曹操是个奸雄,他要是能让己方士卒都那么了解他了的话,那么他也就称不上是什么奸雄了。本来曹操这个人,其实有时候还是比较让人捉摸不透的,可真正了解他的人。那确实,对他是很了解,所以曹操也会中了人家的计,这也都没有办法了。
毕竟人家都是抓住了其人的弱点。所以真是,这短处,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弥补得了的。而这个时候,曹操兖州军众将士倒是已经是摩拳擦掌。可就等着自己主公下令,然后他们和好进攻凉州军大营。和他们一战。说起来之前,在援军还没来的时候,他们确实已经是
憋屈了好些时日了,而如今援军到来,他们自然是认为已经扬眉吐气了,毕竟不用像之前那么担心了,哪怕就是凉州军来进攻,那己方还巴不得他们过来呢,所以这个也真是……时间一转眼就已经过了戌时,曹操的中军大帐中,内外都是灯火通明,所有的将领,除了在樊城内的夏侯渊没在之外,其他人,只要是跟着曹操到樊城的,可都在座。当然了,也包括刚
从豫州带兵过来没多久的朱赞。之前他是向自己主公请罪了,不过对曹操来说,虽然襄阳丢了,让他心里不爽,但是说起来这事儿所有的责任都在朱赞吗?显然不是,至少曹操也没那么认为。可也不得不说,朱赞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个确实是逃避不了的。而对于他能主动
认错,来找自己承认错误,接受处罚,曹操这心里,可以说还是满意的。说起来,对于朱赞其人,曹操自然是清楚,也许其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本事,可和曹真在一起守城,却绝对是没有问题。只是可惜啊,曹真跟着曹仁离开了,要不然的话,有他们俩在,凉州军、未
必就能那么轻易夺了襄阳。不过尽管曹操的想法如此,可他还是说了朱赞几句,然后最后
是准许其人戴罪立功,就是在今夜,尽量是能有点儿功劳,最后也好是能功过相抵了。其
实这都应该算是曹操给他台阶下了,毕竟对于朱赞来说,这真是最好的结果了。毕竟哪怕是
他,其实也是不怎么希望受到自己主公处罚的。当然了,他是觉得自己应该处罚,而自己当
着面向自己主公请罪,自己主公确实也没说什么,而正好自己在这儿,那么准许自己戴罪立功,确实是比什么都好。对他来说,其实这个还正中下怀,因为自己主公那个意思,还不
就是说让自己也参战,至少这夜战是有自己的份儿啊!所以朱赞自然是心里高兴,毕竟他也
清楚,你说可能是所有人都让自己主公给派出去吗?那显然是不可能,最多就是一部分,可这一部分到底是多少人,到底最后具体都是谁,那却都不一定了。可自己主公让自己去戴罪立功,那么不管如何,肯定是有自己就是了,所以朱赞心里还能不高兴吗。他也确实是希
望自己能戴罪立功,也好是把自己这丢失襄阳的过失给洗掉,毕竟这算是自己的一个污点了,他自然是想着就不爽。而虽说这个事儿改变不了,可怎么说呢,至少自己戴罪立功的话,
想来最后让人不再提起,那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了,前提还得是自己能在战场立功,并且足以弥补自己之前的过失。这在朱赞来看,虽说确实是不容易,可仔细一想,确实也不是说
自己就做不到。这个倒不是他认为自己就如何如何厉害,主要是自己带着己方主力人马,要是再对付不了凉州军,那么自己也只能是……朱赞虽说没认为自己就一定能对付得了凉州军,可自己确实,一定是会尽力而为的。并且他也清楚,这带兵去作战的,可绝对不止是自
己一个,所以还有其他人,所以不是自己一个人带兵面对凉州军,所以还有什么的。是,凉州军势大实力强,这个自己都承认,但是己方却也不是吃素的,不是吗。至少对朱赞来说,
这自己主公下令,让己方和凉州军一战,最后什么情况,都是不一定了。他的信心虽说不是
那么十足,可绝对还是有的。至少朱赞是绝对能,也必须是,尽力而为。曹操是马上就做出了战略部署,基本上除了他和程昱之外,其他人,都让他给派出去了。毕竟曹操作为主公,他不是要亲自出去,而是在这个时候坐镇大营,这个更重要。至于说程昱和荀攸,他们两人,
肯定是有一个要在己方大营,而另一个是随军出征,这个也是必须的。程昱因为年纪太大,
所以让曹操留下来陪自己,当然他肯定不能说仲德年纪大了什么的话,这是绝对没有的,不过就是直接点名让荀攸跟着大军出征,而让程昱留在大营而已。不过尽管他没说什么,但是基本上谁都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对此,就算是程昱本人,他也没什么意见。毕竟他都清
楚,自己主公还是为了自己好。而且自己主公都留下了,那么自己也在大营,其实也不算什么不好的事儿。毕竟大营必须要有人留守才行,因为不管怎么说,那凉州军可就在己方旁边不远处,所以真是,怎么都不得不防啊。不是说就能己方去和人家一战,万一人家要是也派人来到己方大营呢,所以是吧,真没那个道理。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九四五章 兖州军樊城夜战(续)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真没那道理,说就只能只有己方去找人家,人家就一定不会来,那真是没可能。不过就是看马超什么想法,程昱虽然也没觉得马超就一定会派兵来夜袭己方大营,但是该有的防御,肯定还是少不了的,而且自己主公显然也是那个意思。毕竟这己方的大本营,确实是不能被凉州军所乘。怎么说如今的情况,刘备军,那是根本就指望不上他们什么,他们能守住樊城,
就比什么都好,至少兖州军真是没奢求过什么。难道说你还指望他们和己方并肩作战,一起去夜战凉州军不成?至少程昱他们就很是清楚,哪怕有着诸葛亮和徐庶在,刘备也不会出兵。或者更准确来说,是诸葛亮还有徐庶,他们是绝对不会让自己主公出兵的。而且刘备要
是真想动兵,估计他们两人都得去苦劝,所以最后的结果,那不用多说了,就是己方和凉州军战,而没有刘备他们什么事儿。不过这也没办法,至少程昱觉得,真是,让刘备军守住樊城,就比什么都好,那就算是帮了己方的大忙了。如果说让刘备派兵出来,那可真是,日
头从西边儿出来了。不是程昱就不相信刘备,实在是事实决定了,他不可能出兵就是了。毕竟人还得接受现实,不管是他刘玄德。还是己方,都是如此。就像自己主公难道就不希望和刘备军联合。然后一起对付凉州军吗?显然,他也是希望如此的。可现实却决定了,这个事儿不会发生。毕竟也真是,他刘备军和荆州军,连守个樊城,如今都算是比较困难,那么
就别提是其他的事儿了。如果真都那么容易的话,己方和凉州军也不至于之前都是按兵不动了。还不就是双方都有所顾虑,而且都认为,这出兵一战。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己方人马不多,只够在大营守营的,不够出兵去作战的啊。至于说凉州军,马超自然也是有所顾
虑,那个时候,己方人马是少了不假,可越少的时候,可以说己方凝聚力也就越好。不要以为人少的己方就变成好欺负了,那绝对不是。至少以他马孟起军旅多年的经验。他是清清楚楚,那个时候他凉州军要是敢先动兵,那也许对己方是没有好处,可仔细一想。对他们凉
州军,依旧是没什么好处。而且必然是对他们弊大于利,所以马超才按兵不动。就因为他有所顾虑,是不能动兵。要不然的话,他马孟起会放过那么一个机会吗。所以……最后是随着曹操的一声令下,兖州军众将都出了大帐,然后是点齐了己方人马,在主公曹操的目送下,出了大营。对他们来说,真是等这个时候太久了。可不是吗,如果说之前因为己方人马不足
的原因,只能是按兵不动,让不少人都觉得憋屈的话。那么此时此刻,他们认为己方兖州军终于是可以扬眉吐气了。毕竟憋屈只是一时而已,还好这个时候己方的援军到了。要不然的话,这自己这些人,那还得是龟缩在大营中,不敢带兵出征。而这,实际就是和不敢抛头
露面,那都是一样儿的。所以这不是龟缩在大营中,是什么。哪怕他们也认为,其实凉州军也是这么个想法,不敢动兵,可人家还和刘备军在樊城厮杀,而己方除了派去点儿人马之外,却是没有其他动静了,这个不得不说……而在兖州军大营内不平静的时候,在凉州军大
营的马超,早已是得知了消息,他也是做出了应有的防范。对他来说,并不怕兖州军过来,还就怕他们不来。毕竟为了此时,可以说马超也是准备多时了,对他来说,己方和兖州军,早晚在樊城都得有至少一场大战,想来不过就是时间的问题罢了。还是那话,之前因为双方都有顾虑,所以谁都没敢轻举妄动,可如今兖州军的援军来了,曹操就已经是按捺不住了,
这也都是在马超所料之中。如果说曹操一点儿动作都没有,那才是要出乎他所料呢。毕竟马超也都清楚,就算自己是他曹孟德,其实最后也得如此。为什么呢,因为之前不敢轻举妄动,兖州军和己方还不太一样儿。他们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人马不足,试问连守住大营
才算是足够的人马,还能和己方对战吗?要是自己是他曹操的话,也得避其锋芒啊,毕竟己方的战力,曹操和兖州军,可以说是深有体会了。这不是说曹操怕了,曹操连撤兵都没撤,就距离樊城北门那么近,这就是他的一个态度。尽管和己方来说,确实是有段距离,但是曹
操却半点儿都没有退缩,这就是他给己方的一个信号,那意思别看你们凉州军人多,己方如今人马不足,可是己方是半点儿都不怕你们什么,这就是曹操所表达的意思。话说马超都认识他那么多年了,对此他还能不知道吗。而他也清楚,曹操算是算准了,自己就是不可能出兵,所以他其实也算是有恃无恐吧。当然了,退一万步说,就算自己出兵,他认为他们兖
州军的士卒,也算是足以应付了,这就是他的信心,所以半点儿都没有退,毕竟退了一点儿,都得让他们兖州军士气降低。所以就算是马超自己,他是曹操的话,他也绝对不会那么做的。甚至可能更要找寻机会,来和己方一战。毕竟机会不是说你想碰到,就一定会有的。
有时候更多的,其实还是你自己要去主动寻找,不是吗。至少马超就是如此认为的,他觉得曹操之前的心理状态。也许自己能猜测几分,至少他没有完全就放弃和己方一战。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允许他那么去做,所以半点儿机会都没有。他最后也只能是放弃了,直到兖州
军的援军到来。而等这人马多了的时候,那自然就是和最开始的时候不一样儿了,他曹孟德不单单是又派了援军进了樊城,这如今更是来和己方夜战,不得不说,马超知道,这就是他曹操曹孟德!曹操确实不再是自己当年当初所认识的那个孟德兄了,至少很多东西。都已改变。不过仔细一想,还是有点儿东西,其实都是一直未变的,就比如说其人的那个性格,
马超就知道,还真是没有什么变化了。他曹孟德还是当年的那个性格,真是没有什么改变。说起来其实自己也不是当初的自己了,也是有些东西变了,可有的。还是没变。对此,马超也真是很想说,时间确实是那个什么什么,岁月无情啊。以前的自己。是有所预料,和曹操
的争夺,当然他清楚。曹操对此,他是绝对没有什么预料的。他不会想到。从一个当初一心为了大汉着想的曹孟德,变成了如今这样儿的一个权臣。灭了一路又一路的诸侯。而且基本上都是熟人,甚至好几个都是有点儿交情的,可如今呢,都化作了一抔黄土,随风而散了。
说起来,当初和曹操关系不错的,而且还活到如今的诸侯,真就是只剩下自己和刘备了。毕竟刚开始的时候,曹操和刘备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哪怕刘备就是个白身,曹操也没说看不起他。因为他很清楚,刘备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至于说孙策,那真算起来,他只能是曹操的晚辈,毕竟他和孙坚是一辈的,关系也都可以,所以真论起来,其实孙策是比较吃亏的。
而自己和他曹操还有刘备,才是真就是一辈的,孙策是晚辈。所以马超确实是明白,就以曹操那个性格来说,能不让刘备被灭,他还是不希望的。至少如果是兖州军对付他的话,曹操也许会保住其人的性命,不过刘备肯定没有自由就是了,而且以他那个性格,估计……此
时马超已经吩咐了下去,所有将领是各就各位,就等着曹操的兖州军到来。说起来曹操确实是没指望着他奇袭凉州军,毕竟这么大动静,而且兖州军大营与凉州军大营的距离还不是那么远。并且最为主要的是,己方的一举一动,不说凉州军都清楚,可都也差不多少了,所
以曹操真就没说指望着马超他们一点儿都不知道,没什么防备等着己方来,那就算是做梦都梦不到。可以说那绝对是扯,开玩笑吗,这事儿可能发生吗。所以曹操真就是派兵和凉州军一战,这就是他的意思。所以兖州军是直接大队人马就奔向了凉州军大营,而凉州军更是早就出来了一堆人,来阻挡着他们。当然了,不可能等着让人家冲击大营,那样儿的事儿,
马超可能做出来吗。说起来他是绝对不会那么托大的,就说己方哪怕战力要超过兖州军一点儿,可那终究是有限的。是,因为己方的人多,所以己方是一定在这个方面占优的,但是这又如何?哪怕是如此,可你要是不出去迎敌,直接在大营内的话,人家来冲击大营,这事
儿绝对是对己方没好处,所以最后的优势,也顶不住多少。最后的战况如何,那谁也说不清楚了,确实是不太好预料。而在兖州军大动作的时候,樊城城内的刘备就已经是收到了情报。他之前也不是没听诸葛亮和徐庶说,今夜,曹操要动兵。可他也不是没重视,但是当曹
操真动兵的时候,刘备还是略微激动了一下。毕竟他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最好就是兖州军和凉州军死拼死战,最后得利的,那肯定就是己方,总不会是他们兖州军和凉州军吧,那真是不可能。至少刘备认为,要真是那样儿的话,这樊城没准就守住了。毕竟仔细一想,凉州军的实力强则强矣,但是如今己方正和他们死战,如果再加上一个兖州军的话,
那么凉州军可未必就能对付得了双方的联合。不对,准确来说,是四方的联合。己方、荆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别看江东军没在这儿,可他们在江夏作战,可依旧算是帮着己方了。而说他凉州军对付不了己方和兖州军和他们死战,不是说马超带着凉州军就不能胜利,可他
想灭了己方,今本上是不会多。最多他们破了樊城,然后赢了兖州军,刘备觉得,对他们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这样儿了。可到时候,他们凉州军还剩多少人马,刘备也不好去猜测,反正肯定是没有多少就对了。不过至少己方还能跑一点儿,他们凉州军灭不了己方啊,对此,
刘备认为,如果这样儿,也算是个还可以的结果。当然,要是能守住樊城,最后逼退了凉州军,那确实是比什么都好了。但是显然,这个事儿,确实,几率很小,微乎其微。不过几率小是小,但却绝对不代表就不会发生,至少刘备还有有梦去做的,至少他是清楚,几率发生小,但却还有可能发生,总比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儿要强点儿吧。别看刘备这个人,并非
就是个乐观主义者,可有些时候,他却是不得不让自己稍微乐观一点儿,毕竟他不是自己老哥一个,还有一票人跟着他混饭吃呢,所以他这个当主公,不容易也是不容易,有什么情绪,该隐藏起来,肯定是不会表露出来的。都说刘备这个人是个枭雄,而且是喜怒不形于色,
其实还真就是这样儿。或者说那些个当主公的,基本上所有人,其实都是如此。当然了,肯定刘备这样儿的是更甚就是了,这个没说的。如果说他把自己的情绪都给表露在了脸上,那好了,那不就没那么有意思了,不是吗。而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了兖州军动兵的刘备,他虽说也不是就没有动兵的心思,可现实确实是不允许他如何如何。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