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一章 黄汉升城头问询
可鲁肃好像还真是没有带兵作为一个主帅去攻城什么的,当然了,到了他那个位置,确实也不用那样儿了。不过这也说明了一点,就是鲁肃不是擅长攻城这个方面的人。而听过曹仁的话后,孙策对众人说道:“各位对于临湘的战事,确实是辛苦了!”
哪怕曹仁并不是江东军的,更不是孙策的属下,但是毕竟如今他们都是联军的人,所以孙策如此说,也并不为过。兖州军和江东军早已联合到了一起,所以如今的孙策到来,就算是他们中最高的领袖人物了,这也是一点儿都不错。
之后孙策简单和曹仁他们说了几句后,他便告辞离开了。当然曹仁是亲自给他送出了兖州军大营,并且还没忘了说,今晚设宴招待孙策一行人。不过孙策闻言一笑,对曹仁说道:“这今晚我设宴招待各位吧,子孝将军可不要吝啬不来啊!”
曹仁一听,是忙答应下来,对他来说,其实谁摆宴,都无所谓。
-----------------------------------------------------
那么孙策既然要如此,那就这样儿吧。孙策众人回到了江东军大营,而之前鲁肃的中军大帐自然就变成了孙策的大帐,至于说鲁肃,当然还有其他的地方。而且周瑜他们五人,也是各有各的地方。毕竟地方那么大,不可能少就是了。
在中军大帐中,众人都坐下之后。孙策这才向鲁肃问道:“子敬不如详细说说,这临湘的战事如何。显然之前他曹子孝没说得那么清楚。他那意思,看来也是想让我问问你啊!”
听了自己主公的话后。鲁肃此时一笑,“回主公,这段时日的战事,确实有些差强人意。当我军和兖州军到达临湘后,便……”
鲁肃自然是没有藏着掖着,有什么就说什么了。把从刚来到临湘,一直到今日之前的战事,都对自己主公和众人给讲了一遍。当然,他肯定是挑最为主要最为关键的去说。不过即便如此,也比曹仁详细多了。
-----------------------------------------------------
说起来曹仁不过就是简单那么说一嘴,但鲁肃肯定不是这样儿了。毕竟曹仁心里都清楚,孙策之后肯定要再问鲁肃,所以自己对孙策的问,简单说那么两句,就差不多了。毕竟如今兖州军和江东军虽说是合作不假,但自己可不是他孙伯符的手下,所以要想从自己这儿知道什么。那是白日做梦!
但是鲁肃终究是孙策的属下,所以自己主公这么一问,他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毕竟在临湘这儿的。就自己和张辽两个。而显然自己主公不会去自找无趣,去问张辽什么,所以。一切就尽在不言中了。
听着鲁肃的话,孙策是不住点头。当然也有微微皱眉的时候,甚至表情也有不满的时候。这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显然他是不怎么赞同之前兖州军和江东军对待临湘的战事。至少在孙策看来,要是自己带兵的话,虽说也不见得就能破了城池,可总比如今强吧。
-----------------------------------------------------
孙策觉得不是什么自大自狂,至少在此时此刻,还真没那样儿。他也承认黄忠的本事,可郭淮张辽他们确实不错,但是要换成自己的话,自己只能超过他们,不会比他们还不如就是了。这不是他自大自狂,关键是孙策有那个自信。他也是,不认为郭淮他们没本事,反而知道他们四个本事都不错,但如果换成自己,那却是另一番模样了。
不过显然,这事儿是不可能,毕竟自己这个当主公的,说是带兵和敌军冲杀一阵,那都无所谓。不管是曹孟德也好,是马孟起也罢,哪怕就是刘玄德,他也是经常都这样儿。可要是换成去带兵攻城,显然这事儿就不可能了。
以前倒是听说过,马超曾经带兵攻过城,但是从那儿之后,其人可再也没有做过这个事儿。而孙策也想到了自己,如果自己是当初的马超的话,自己也许也会那样儿。但是到了如今这样儿,显然是不可能了。就是他马超,不也是一样儿吗。
-----------------------------------------------------
就在之前孙策和众人带兵向大营而来的时候,是早已有士卒前去禀报给黄忠所知。
“报将军,城外发现敌军援军踪迹!疑似江东军援军到来!”
毕竟这士卒如今都不能出城,所以就只能是根据他们所看到的去禀报了。而黄忠一听,是赶紧对旁边的糜芳说道:“子方随我一起去看看!”
“诺!”
至于说黄叙,显然他还在城头上,代替自己父亲,暂时守御城池。黄忠他也算是能休息一会儿了,但也确实,他没指望着自己儿子什么。无非就是让他暂时先代替自己一会儿,等自己休息一下后,再来接替他。黄忠也清楚,就凭自己儿子那本事,要是对付一般般的人,确实是没有太大问题。可要是对付曹仁鲁肃他们,他确实还是嫩了不少。
所以黄忠一听敌军大营有所异动,他是赶紧第一时间就带着糜芳上到了城头。
-----------------------------------------------------
他不这样儿能行吗,无论是黄叙也好,是糜芳也罢。黄忠可不认为他们两人会是曹仁鲁肃他们的对手。更何况,带兵攻城的郭淮四个。那绝对是超过黄叙加上糜芳的,这是一点儿都不错。不光是黄忠他心里清楚。就是黄叙和糜芳,他们也都清楚得很。
到了城头,黄叙给自己父亲施礼,并且和糜芳也打过招呼。黄忠自然是没工夫搭理自己儿子这个,他是赶紧问道:“敌军大营什么情况?”
黄叙直接回道:“回将军,此时已经有援军进入了江东军大营,看情况,应该是江东军的援军不假!”
黄忠此时也是,站在城头。远眺江东军和兖州军的大营。因为兖州军大营,孙策他们是进了中军大帐,所以没有太大的动静。但是此时江东军的援军,确实往江东军的大营内进入呢,所以他看得是清清楚楚。
-----------------------------------------------------
黄忠此时没有忘了问,“黄叙将军,不知道可知敌军何人带兵否?”
黄叙对着自己父亲一拱手,然后说道:“将军,属下不知!不过刚才好像看到了孙伯符其人的大纛。所以属下斗胆猜测,是孙策带兵亲至!”
黄忠一听,微微眯眼,没有言语什么。不得不说。黄叙的话,和他所想差不多。就是黄忠也认为是孙策亲自带兵来临湘的。当然了,他倒是没有看到谁。更是没看到大纛什么的。不过他确实,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儿子本事是不如自己不错,可那眼神。绝对比自己这年近花甲的人强多了,这个自己承认。
所以此时他是微微点了下头,但却还是问道,不过这次不是问黄叙,而是问向了和自己一起上到城头的糜芳。
“子方觉得,江东军是何人带兵?”
-----------------------------------------------------
糜芳之前是听黄忠父子对话,结果这个时候,一听黄忠问向了自己。他心里腹诽着,他娘的,这么还有自己的事儿?这你黄忠问你儿子还不够,还得把我给拖下水?
当然糜芳虽说心里腹诽着,这确实有点儿意见,可他却不敢表现出一点儿来。他怕被黄忠给看到给发现,那么如此的话,可真就有自己受的了。
他此时赶紧说道:“将军,黄叙所说,我认为不错!我也是如此想法,当是孙伯符带兵亲至!”
黄忠一听,继续点头,然后说道:“二位所言,甚为有理,我亦是如此想法!如此多的人马,非孙伯符亲至不能统领!江东军却有人才不错,但连曹孟德都亲自带兵进了司隶,他孙伯符又岂会甘于人后?”
虽说黄忠最后一句话算得上是疑问,可那语气,说起来还是肯定的。
-----------------------------------------------------
黄叙和糜芳一听黄忠的话,他们两人是彼此对视了一眼,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是用眼神来对话了。至于说黄忠知道不知道两人的小动作,确实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此时此刻,比这重要多的,还真是,有的是。
此时黄叙抢先问道,很小声地说着,“将军,不知道如果是孙伯符亲至,那么对于我军岂不是……”
黄叙那意思,这如今连孙策都亲自带兵来了,那么对己方可以说绝对是眼里大增。毕竟孙策是什么人,都不用多说了,他可绝对不是曹仁和鲁肃他们所能比得了的。哪怕他们两人中前者是兖州军大将,帅才,曹操颇为器重的曹系将领。而另一个更是天下顶级谋士,也同样儿是受到孙策器重所倚重的谋士。
可虽说是这样儿不假,但是他们俩加在一起,也不如孙策一个人,这具体都不用多说了,事实摆在眼前,没有什么太多说的。
-----------------------------------------------------
结果黄叙这话还没说完,就直接被他父亲给打断了。
只见黄忠一摆手,然后同时说道:“黄叙将军有此想法,确实算得上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大不了,想来很多人都会是如此想法!可要我来说,这哪怕就算真是孙伯符亲至,那却又有何惧?江东军本来战力就不如我军,如今虽说又来了好几万人马,可即便如此,对我军来说,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我军上下,不会惧怕他们半分!”
黄叙一听,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父亲的意思,知道自己父亲的想法,所以他这个时候是赶紧说道:“不错,将军之言甚是,甚是!属下来看,也是如此啊!江东军,不足为虑也!我军不惧他们任何,不惧也!”
此时黄忠一笑,“虽说是如此,但我军却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尤其是孙伯符亲至,那么想来周公瑾也跟着来了,‘江东美周郎’确实不是虚士!”
-----------------------------------------------------
作为一个荆州本地人来说,黄忠自然是知道周瑜,知道其人的名声,更是知道其人的本事。
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也许周瑜的年纪还不是那么大,这个没错。可其人是真真正正有大本事的人,至少在黄忠看来,周瑜其人和己方的郭嘉郭奉孝,奉孝先生相比,可以说是只强不弱。这个他觉得,确实如此,周瑜是个人才,还是个大才。并且黄忠可亲耳听到过自己主公说起周瑜,而且还说了好几句呢。
因此,黄忠可以不看重江东军,可以不那么特别在意孙策如何,可他确实不可能对周瑜视而不见。哪怕是鲁肃,之前他也没如此。(未完待续。。)
第六九二章 孙伯符帐中设宴
不过对周瑜,他却是不得不重视了,也不可能不重视。就算是对江东军和孙策,黄忠也没有大意轻敌,没有不谨慎不小心什么的。可终究还是分清主次关系,并且谁的威胁最大,他自然是心里清楚。孙策他就算是亲至,可他会直接带兵吗,显然不可能。所以孙策对于己方的威胁,还是在于他是江东军的精神领袖,至少在攻城方面,他那勇武什么的,都没有大用。
如果换成是在战场上野战,遭遇到了孙策亲自带兵的江东军,那么黄忠他不可能不在意,不去非常重视。毕竟哪怕是他本人亲自带兵,可他却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比孙策还厉害。首先说,其人并不比自己差。其次,自己虽说本事尚可,这个不错,但是在凉州军中,最多不过就是个主要将领而已,就算是受自己主公其中,如此罢了。
但是孙策是个什么身份,那是江东军的主公,是首领,是领袖人物,哪是自己所能比得上的。他那个地位,就和自己主公在凉州军一样儿。
-----------------------------------------------------
黄忠自然不会认为自己在军中比马超还更得军心,那不开玩笑吗。所以他在凉州军更不能和孙策在江东军比了。所以这高下立判,可孙策不会带兵攻城,对黄忠来说,这是比较有利的事儿。如果他真是带兵攻城。黄忠他也保证不了,自己到底能坚守多少日。毕竟孙策可是和郭淮他们都不一样儿啊。这……
此时远眺着兖州军和江东军的大营,黄忠对守城的士卒说道:“密切注意敌军动向。敌军但有所动,务必尽早报与我知!”
“诺!”
听到士卒应诺后,黄忠是微微点点,然后对黄叙和糜芳说道:“二位,看来考验我军的时刻到了!辛苦二位了,这江东军援军来此,确实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黄叙和糜芳一听,他们听到黄忠的话后。两人先是对视了一眼。
-----------------------------------------------------
然后黄叙忙说道:“将军所说不错!如今江东军来势凶猛,我军确实不得不防!此时过后,看来以后又是几番硬战!”
黄叙话音刚落,糜芳就对黄忠说道:“黄叙将军之言我甚为赞同!将军,这江东军今日来势汹汹,看这样儿,是不把城池占据了,他们誓不罢休!可我军却是半点儿不惧,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黄忠听了两人的话后,微微点头,不过还是对他们说道:“我军切不可大意轻敌!黄叙、子方,随我回府。咱们府中一叙!”
“诺!”两人是异口同声,知道黄忠这是要在太守府和两人聊一些东西了。
因此,他们两人是跟在黄忠后面下了临湘城头。不过临离开前。黄忠是特意叮嘱了城头的士卒好几句,然后他这才下了城。虽说黄忠也不认为。这江东军马上就会来进攻,可所谓“防患于未然”。这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他是没忘了叮嘱士卒好几句,这之后黄忠才放心。
-----------------------------------------------------
晚上,孙策在大帐设宴,招待曹仁他们兖州军的江陵。曹仁、郭淮、曹真和牛金,一个都不少,都在座。众人是推杯换盏,确实是不亦乐乎。说起来在战事比较紧张的这个时候,他们能如此,确实算得上是比较不容易了。
当然了,孙策他们自然不会乐过头,他们虽说放松了点儿不假,可依旧没少了平时的警惕和小心。说起来无论是孙策众人,还是曹仁他们,都没敢大意。不过也得承认的是,他们如今这江东军又来了五万人马,还是孙策亲自带兵,所以不管是他也好,还是曹仁众人也罢,可都是巴不得黄忠带临湘城内的士卒杀进来呢。
如果他们真这样儿的话,可以说确确实实,是孙策他们乐于见到的。至少在他们看来,要是真能如此的话,最后一定能给凉州军留在城外。就算不会让他们全军覆没,可他们必然要伤筋动骨,这个跑不掉。
-----------------------------------------------------
坐在中间,也是主位的孙策此时开口了,就见他对着曹仁众人一笑,然后说道:“这些时日以来,听了子敬所说,子孝将军帮助我军良多,在此,谨以此爵,代表我军对子孝将军的感谢!”
曹仁在孙策端起爵的时候,他就连忙把爵也给端了起来。毕竟对方是个什么身份地位,他要和自己饮一爵酒,自己不可能不和他喝。所以曹仁是连忙也端了起来,并且听完孙策的话后,他也是一笑,“将军客气了,客气了。这都是曹某应做之事,不足挂齿!”
对于孙策的感谢,曹仁自然没有当真事儿。毕竟他是个什么人物,还有多少是不明白的呢。说起来孙策的意思很简单,无非就是因为两军双方的结盟,他这当主公的,简单表示一下而已。是,口头上说着场面话,又感谢又如何的,你要是真当正事儿的话,那你才傻呢!
所以曹仁都明白,都懂,因此,他也是说着场面话,大家就是彼此彼此了。
-----------------------------------------------------
主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整明白了,那就比什么都强。至于说其他的。说实话,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不是吗。
看到曹仁是毫不犹豫就喝了下去,孙策自然是很满意。之后他也对众人简单说了几句,无非就是勉励的话而已。毕竟这要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这事儿孙策绝对是做不出来的。对于己方的将领,他认为还不用说太多,毕竟如果是周瑜他们的话,自己之前在江东已经说了不少了。如果换成鲁肃和张辽呢,那说实话,更不用自己多说什么了。
但是兖州军的人。孙策认为自己应该和他们多说几句。虽说自己不是他们主公没错,可自己和曹孟德,那却是一个级别的,所以自己和他们说话,哪怕自己不是曹孟德,但是终究会起到些作用的。而这就是孙策的用意,他知道,只要有效果,哪怕就只有一点儿。那都算自己没白说。
-----------------------------------------------------
所以看到兖州军以曹仁为首的几人都微微点头,确实这个场景让好面子的孙策,是心里得意。虽说他也知道,自己在兖州军没什么地位。不可能和曹操比,但是此时此刻,他看着曹仁他们。他心里确实是有些得意。
心说你曹孟德带兵还在函谷关鏖战,可我孙伯符却是在临湘。跟着你属下说话,并且以自己的身份地位。来勉励你这几个属下。
还别说,有这样儿想法的孙策,他确实是挺得意的。当然了,这也就是适可而止,说了几句后,孙策也就不言语了。他毕竟也知道,什么是过犹不及,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儿,多了肯定是不好。
之后大家就是吃好喝好,风卷残云,这他们确实都好久没这样儿了。孙策周瑜他们倒是还好,可是曹仁他们确实,已经很久都没这样儿摆宴,好好吃一顿了。
-----------------------------------------------------
一顿晚宴就这么结束了,当然,这总体上,众人可都是心情愉悦,确实是放松了些。但是该有的警惕都没少了,不过也确实和之前所说一样儿,他们更希望黄忠来带凉州军劫营,如此的话,他们也许就不用这么费劲去日日攻城了。
可是显然,这个是不可能了,至少在此时是不可能发生了。对于这个事儿,其实孙策也好,是曹仁也罢,他们确实也没抱太大希望,这也确实没错。至少他们知道,要想早日破了临湘,说实话,还得脚踏实地这么一步步来。而且对曹仁来说,这孙策亲自带兵来了,哪怕最后破了城,己方在孙策这儿,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可自己宁可自己兖州军一方占不到便宜,却也并不想这么日日在临湘城下鏖战。说实话,曹仁可不认为己方能承受得起。如果己方主力也在的话,那倒是没什么,可己方主力不是不在这儿吗,所以……
-----------------------------------------------------
没出乎黄忠三人的意料,在江东军到来之后的第二日,孙策居然没有出兵,没让人马攻城。就是兖州军也没有半点儿动静,显然他们是想稍微休整一下,然后在强攻临湘。
对于这个,都在黄忠他们的意料之中。哪怕孙策是个性子比较急的人,可他一日两日却肯定是能等的,这是一点儿不错。
虽说此时此刻,联军没有什么动静,可黄忠却还是在城头上远眺兖州军和江东军的大营,并且是仔细观察着。哪怕他眼神确实是没有黄叙他们好,可很多东西,他还是能看出来的,并且一些别人注意不到的,他会注意到。这就不得不说是经验丰富的好处了,对于黄叙那样儿初出茅庐之辈,这个经验确实是他最为缺少的。
要不然,他如果有糜芳那些年的经验,他就绝对比糜芳要强不少,但是如今看看,他可未必比糜芳强多少。
-----------------------------------------------------
而黄忠看着看着,之后也没有忘了提点自己儿子和糜芳几句。毕竟这他的经验,还真不是两人所能比的。黄叙就不用说了,就是糜芳,那么些年的经验,确实不如黄忠所见所闻多啊。毕竟他都多少岁了,糜芳才多少岁?
黄叙和糜芳是很认真听黄忠说着,毕竟他们两人不傻,所以可都知道,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很少出现的。
黄叙不用多说,他毕竟是黄忠的儿子,还只有这么一个,所以他要什么时候受自己父亲指点,那都没什么说的。可是糜芳却是不同了,他不一样儿啊。黄忠和他是非亲非故,所以能这么指点他,糜芳心里都清楚,对方是个什么意思。就是和之前一样儿,无非就是交好自己,是为了他儿子。
黄叙两人都不住点头,糜芳还说了几句,无非就是拍马屁的话了。
-----------------------------------------------------
对此,黄忠是手拈长髯,对糜芳说道:“子方这谬赞了,这无非就是多出些经验而已,当不得如此夸赞!”
虽说黄忠嘴上谦虚,可糜芳却是看得出来,听得出来,其人还是很得意的。毕竟有几个人不喜欢听好话的?好像还真是没有,或者说没有几个吧。至少黄忠肯定不是其中之一,他依旧是喜欢听夸赞他的话的人,不可能免俗啊。
至于黄叙,他倒是没多说。因为他心里清楚,不管自己说什么,基本最后都要被自己父亲给归拢为拍马屁。所以既然如此,自己还多说那个做什么。(未完待续。。)
第六九三章 换将再战临湘城
对黄叙来说,有糜芳说,其实也就够了。因为他已经说出了自己想要说的话,而自己父亲明知道对方是溜须拍马,可他却也没多说什么。唉,说起来这就是待遇不同啊,要换成是自己,肯定又是另一番光景了,黄叙此时在心里说着。
当然了,对此他对糜芳倒是没有什么怨言,也就是腹诽自己父亲几句而已。但是即便如此,黄叙却也不敢表露出自己一点儿不满出来,更不敢说一个不满的字。说实话,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如果自己真那样儿的话,指不定会迎来自己父亲什么样儿的怒火呢。是,自己因为从小疾病的原因,没少受自己父亲照顾。
可如今这病情算是暂时控制好了,还都不错,所以这自己父亲是越来越对自己严厉了。其实在以前,哪怕自己就是病了,自己父亲对自己也是比较严格的,所以就更别说是如今这个时候了。
-----------------------------------------------------
之后黄忠对黄叙和糜芳说道:“我在城头留守,二位没有什么事儿,便去休息吧。一个时辰后,来接替我即可!”
黄叙和糜芳知道,黄忠要自己暂时留守在城头,这他决定的事儿,基本上除了自己主公之外,很难有人再让他改变了。因此黄叙和糜芳也都知道,都明白,自己两人暂时也只能回去。然后过一个时辰。再来接替黄忠。
“诺!”两人是齐声应诺,他们对黄忠这个决定。确实没有什么不满的。
毕竟黄忠比他们高了好几级,并且作为长沙的太守。长沙的主将,自己主公不在这儿,那么他的话,就好比是自己主公的军令,这都不用多说。所以哪怕黄叙和糜芳他们也想,自己两人能多再城头一会儿,可也都明白,这是不成了。因此,在应诺后。他们两人和黄忠告退,便下了城。
-----------------------------------------------------
黄忠没再去管去看黄叙和糜芳两人,他只是对城头的士卒喝道:“弟兄们,都再精神些,如今战事紧张,务必要密切注意敌军动向,不得有误!”
“诺!”城头所有的凉州军士卒都齐声应诺,那声音确实是震耳欲聋。
显然黄忠对手下士卒的态度,他还是满意的。其实说起来如果说之前孙策还没带兵来临湘的时候。虽说黄忠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一直这么守住城池,可他却知道,自己还是能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周旋很多时日的。
可如今孙策亲自带兵来这儿。说实话,黄忠确实已经是没多少底了。可是他却还得在黄叙和糜芳,还有己方士卒面前表现出很自信的样子来。可实际呢。肯定不是这样儿就是了。说起来,他有决心有那个胆量去和兖州军和援军已经到来的江东军苦战。可他也真不认为自己就能守得住这个临湘城了。
-----------------------------------------------------
又是一日。孙策终于是下令再次进攻临湘了。当然了,之前他也是和曹仁他们说过了。而显然,曹仁他们不可能不同意孙策所说。
但是和之前不太一样儿的是,虽说这一次还是四个人带兵进攻临湘,可兖州军却不是郭淮他们三人了,同样儿,江东军也不止是张辽一个。兖州军和江东军一样儿,都是两个人带兵,进攻临湘。兖州军是牛金和曹真,至于说江东军,却是张辽和孙翊。显然对孙策来说,他确实是对临湘志在必得,所以连自己亲弟弟也派了上去。
当然了,就说如今在临湘,孙策帐下这些人,刨除周瑜之外,带兵攻城最强的,除了张辽就是孙翊,他们两人绝对是前三。至于说周瑜,他毕竟还是个谋士,虽说也是个儒将,但是带兵攻城这事儿,怎么也轮不到他。
-----------------------------------------------------
说起来黄忠也好,是黄叙和糜芳他们也罢,他们就认识孙策还有周瑜,至于说孙静、孙翊和虞翻,他们听说过,但是真不认识。以致于孙翊出现在城下的时候,黄忠他们三人对视了一眼,结果都摇了摇头,不认识这人是谁!
黄叙此时对着城下喊道,“来将通名!”
城下的四人,都知道黄叙的意思,所以孙翊冷笑了一下,然后喝道:“江东军,孙翊!”
一听这个名儿,黄忠三人都点了下头,心说原来是孙策的弟弟孙翊!怪不得,要说起来孙策和孙翊,其实仔细看看的话,他们兄弟两人,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当然了,他们两个肯定长得不是那么像,不过仔细看的话,不难发现,还是有那么三分相似的。说实话,这他们可是亲兄弟,所以这个三分相似,确实不那么像。
而城下孙翊报名之后,兖州军和江东军便在号角声和擂鼓声中,开始了新一日的攻城战。
-----------------------------------------------------
对黄忠三人来说,这城下带兵攻城的将领,少了一个郭淮,却是换成了一个孙翊。说实话,也真是给他们增加了压力。毕竟真算起来,这孙翊在带兵攻城方面,可绝对是超过郭淮的。
因此,孙策和曹仁说。让兖州军下去一个将领,换成江东军的孙翊。曹仁是二话没说,就直接同意了。就是因为他也知道。这个孙翊确实是有两下子,绝对比己方的三个强。因此,为了大局着想,这样儿的事儿,曹仁又何乐而不为呢。
城头的黄忠他们自然是发现了,也知道,这个孙翊不一般。他们也承认,其人确实是比郭淮要强,至少在带兵攻城方面。比他强。
所以没出所料,第一个带兵上来的,就是孙翊。本来还是黄忠对付张辽,而黄叙对付孙翊、糜芳对付牛金。曹真算是没人防备着他,可即便如此,第一个上来的还是孙翊,这就不难看出来对方之强了。
-----------------------------------------------------
孙翊上来,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没有人对付他。所以也确实是让他嚣张了好一会儿。之后黄忠逼退了张辽之后,他才对上孙翊。除了张辽和孙策的武艺之外,这在这儿的其他人武艺,黄忠还真是。没看在眼里。
而张辽还在城下没上来,至于说孙策,他武艺是不错。可他也不可能带兵来攻城,所以确实是没有什么可顾虑的。因此。一个孙翊,还真是不被黄忠放在眼里。
哪怕他和其人对上后。也发现孙翊武艺不错,但是和张辽相比,确实还差着一块儿呢,所以就更别说自己了。
没到十个回合,孙翊便是满头大汗。他听自己主公,也是自己大兄说过,这个老将黄忠,那绝对是一流的武艺,武艺超群,箭法出众,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之前他还真是,不怎么服务,但是今日这么一伸手,还别说,他确实是深有感触啊。
-----------------------------------------------------
孙翊虽说不是一个特别自大狂傲的人,但是毕竟说起来还是年轻气盛,至少在江东,其人就这样儿。并且因为他的身份,还有其人的本事,所以说大多数人,其实还是比较怕他的。当然了,更多的人,不是怕他孙翊什么,而是怕孙策。谁不知道孙策的脾气,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孙策孙伯符,江东小霸王其人,典型的一个帮亲不帮理,而且还异常护短。
至少得罪孙氏的人,到今日,也没见过有几个有什么好下场的。当然了,哪怕孙氏有孙策这样儿的人物,有如此实力和势力,但确实,并不是个什么仗势欺人的家族。
因此,哪怕孙翊的脾气还不如孙策,本事更是不如他兄长,但孙翊也不是仗势欺人之辈。而且因为身份地位,加上自身的本事,也确实,没人能欺负到他的头上来。
并且别看孙翊这个人如何,可他有个好夫人,徐氏。那确实不是一个一般般的女子,说是女中豪杰,其实也并不为过,绝对是当世的奇女子。
-----------------------------------------------------
而且说起来孙翊这个人,别看在外如何风光,看着好像是不可一世的样儿。可在家中,确实是有点儿惧内,实在是徐氏说起来,确实是比较强势的这么一个女子,哪怕是这个时代,可孙翊碰到她,也说不上是他的倒霉还是幸运了。
所以在江东,孙翊确实也没有碰到过几个武艺超过他的,也就是孙策、张辽他们。可这到了临湘,他确实是亲眼见到了,这个黄忠,武艺比自己主公还高,那比自己,就更不用说了。
他是不服不行啊,这就是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毕竟孙翊可是内行,不是什么外行。不到十个回合,他就看到自己和黄忠的差距了,他承认不承认,这都是事实。
黄忠此时对孙翊一笑,心说小子武艺不错,比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差不了太多。他还能不知道吗,江东那边儿,就孙策、张辽武艺不错,其他人,周泰、蒋钦也可以,至于这个孙翊,不是没听过,但是其人武艺自然是不可能超过其兄了。
-----------------------------------------------------
而黄忠此时的表情,还真是别孙翊给注意到了。他看到其人的笑容,就认为黄忠是故意嘲笑自己,那意思自己是不自量力。这武艺不如他,这就上来和他拼杀了。这便是孙翊的想法,其实他要真知道黄忠想法的话,那么他就知道,对方不是这么想的。
没到十五回合,孙翊终于是支持不住,被黄忠给逼退了下去。他武艺是不错,但是那也得分和谁去比。如果和一般般的武将相比的话,孙翊的武艺确实不错。但是和黄忠一比,那么就相形见绌了,不是一个级别的。
黄忠毕竟是和孙策还有张辽,他们是一个级别的,不过他比孙策和张辽的武艺还要高那么一点儿,所以……
孙翊被黄忠打退,这个时候黄忠又去对付已经上来也有一会儿的曹真了。毕竟之前可没有人对付曹真,所以他自然是趁着这个机会上来了。
-----------------------------------------------------
本来曹真看到孙翊不敌黄忠,他心里还有那么一丝小窃喜。虽说他希望能早日破了临湘,可他却也希望是己方破了城池,己方能在孙策面前显出本事来。所以他自然不希望江东军有什么出彩争脸的地方,因此他看到孙翊被逼下去了之后,他有那么点儿窃喜。
不过看到黄忠马上就提着环首刀本着自己来了,曹真脸一下就黑了,心说自己岂是其人的对手?自己要真有那两下的话,也不至于这样儿了啊!
黄忠什么武艺,自己什么武艺,曹真是心里叫苦,而此时他倒是希望之前孙翊能多留在城头一会儿了。(未完待续。。)
第六九四章 换将再战临湘城(续)
而和黄忠交上手了之后,曹真才越发觉得,之前还在城头的孙翊,他是多么可爱的人啊。不过却真是可惜了,他怎么就那么早下去了呢。这个还不知道是谁,之前还腹诽着对方如何如何呢,这如今却马上就变了脸了。还别说,估计曹真这速度,比那个川剧的变脸还快啊。
确实,他宁可让孙翊在城头,至少其人能牵制一下黄忠啊。别管多少回合,至少曹真心里清楚,对方那武艺,绝对比自己高,所以他此时此刻,确实是还想着孙翊呢。
结果曹真武艺是不如孙翊,所以还没坚持十个回合,直接就让黄忠给打下去了。还好他是见势不妙,是直接就跑。要不然的话,就以他和黄忠武艺上的差距来说,受轻伤那真是轻了。
就说孙翊比他武艺高,可也没在黄忠面前占什么便宜,而且说起来,他是差点儿吃亏。因此就更别说是曹真了,如果他真有那个本事,他也不至于之前是那样儿的想法。没办法,他这武艺不行啊。
-----------------------------------------------------
所以虽说是带着万分遗憾,带着万分的不甘,可曹真还是主动下去了。当然,说是给黄忠给逼退的,那也是半点儿都没错。实在是两人的武艺,确实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曹真武艺确实还不错,但是他终究是二流的,可黄忠别看年纪不小。可怎么说都是一流的,而且还是上等的。就是孙策张辽,都不如他。
这个时候张辽已经也是上来了。至于说牛金,他今日则是还没有上来过呢。而张辽因为没有了黄忠的干扰,他自然是抓住了这个机会,直接从城下跑了上来。毕竟他也知道,不趁着黄忠对付别人的时候,自己上来,那么等他腾出手来之后,自己可就没那么容易上去了。
他还不知道黄忠的本事吗,比之前那个甘宁都厉害。所以张辽确实,他不可能小看其人。不会因为黄忠年纪大了,他就以为对方好对付。其实恰恰是对方这个年纪,张辽心里清楚,其人的经验是异常丰富,绝对不是一般般的人所能比得上的。
-----------------------------------------------------
当看到自己手下两员大将,一个上去了,被黄忠没两下就打退了,而另一个今日干脆就还没上到城上。并且对方江东军的两员大将,都已上了城头的时候,曹仁这脸上,确实是觉得没有一点儿光。毕竟如今可不是鲁肃在自己旁边。自己和他鲁子敬,终究是一个级别的。哪怕让其人笑话一下自己,笑话己方一下。那都无所谓了。
可如今呢,此时此刻。自己旁边从鲁肃换成了江东小霸王孙策孙伯符,江东军更是从之前仅有鲁肃和张辽两个人。变成了如今的八个。不过有两个在攻城而已,所以自己这边儿,如今是自己和郭淮、孙策那边儿是他还有周瑜、鲁肃、孙静、贺齐还有虞翻六个。
此时此刻,曹仁都不好意思去看孙策他们,不过他心里可都清楚,对方的六个,还不一定怎么笑自己和己方兖州军中。不得不说,无论是曹真还是牛金,可都没给自己争脸啊,反倒是丢人了!
-----------------------------------------------------
所以曹仁还真是,不好意思看对方的人,不管是孙策,还是那几个,都是。这就是了,毕竟如今他作为兖州军在临湘的最高主帅,自己人不将领还是士卒,只要露脸了,给己方争脸了,那么曹仁就是脸上有光,感到有面子。这样儿的话,在孙策和江东军众将士面前,他也能挺直腰板儿了。
可如今的情况呢,实在是不让他满意。如果说己方和江东军都差不多,自己都认了。那样儿的话,己方的士卒比江东军士卒战力强点儿,所以自己不至于丢人,不至于没面子,更会觉得还可以,至少不丢脸。可如今呢,人家的将领争脸啊,哪怕那个张辽并不和孙策对付,他们关系很不好。可他张文远早已被打上了一个江东军的标签,这个是一点儿都没错的。
所以人家表现好,自然是江东军有面子的事儿。并且不光是他,还有那个孙翊,其实也并不差什么,曹仁心说。
-----------------------------------------------------
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孙翊和曹真。这个曹仁知道,其实不仅仅是自己,就算是他孙策,还有周瑜他们,显然也不会免俗。就是暗中较劲,把双方攻城的情况做那么一个对比。那么就直接看出来了,张辽对上牛金,牛金完败。同样儿,孙翊对上曹真,同样儿算是主公的亲族人,孙翊是孙策的弟弟,曹真是曹操认下的后辈,结果曹真也是不如人家。
所以曹仁心里清楚,这算是孙策带兵到来后的第一个回合交锋,己方这两人是败了。这说起来他们的表现,可真是不如江东军的两个。因此,自己还能说什么?如今曹仁这张老脸,可真是,虽说不是红的,但绝对是非常热,估计再热会儿,都能煎鸡蛋了。这此时他就是脸上发烧啊,亏得他之前还认为自己一方比江东军强呢。
曹仁也庆幸,幸好自己没和别人说什么,己方就比江东军强的话,也没表露一点儿。要不然的话,他也能想到。最后的结果了。
-----------------------------------------------------
和曹仁形成对比的,自然是孙策了。至于说周瑜和鲁肃。他们两人虽说心里也算是有点儿小得意,可是半点儿都没有表露出什么来。而孙静、贺齐和虞翻。他们三人倒是微笑着,显然是有些得意。而孙策呢,虽说心里自得,但是也没有表露出太多,就是眼眉一挑,就算是完事儿了。他也没看曹仁什么,更是没有讽刺曹仁什么。
那样儿的话,显然是有点儿小人得志了,而孙策显然不是什么小人。而且他确实。很厌恶这样儿的事儿,对他来说,那样儿根本就不应该是自己所为。并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曹仁虽说这人也知道自己面子,不过对孙策来说,暂时兖州军不是敌人,而且曹仁对自己也算是尊重,并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而且曹仁确实,绝对不是一个什么狂傲的人。因此在和孙策接触这么两日,说实话,孙策倒是挺欣赏其人的。
-----------------------------------------------------
只是可惜,对方是兖州军的人。并且最为重要的,还是曹操的兄弟,所以孙策也早已就断了拉拢其人的意思。要不然的话。他肯定要让鲁肃出马,去试试说服一下曹仁看看。至于说为什么用鲁肃而不是周瑜。这个当然很简单,就两个原因。第一,鲁肃作为说客,他比周瑜要强,不是说周瑜就不能当说客,只是这个事儿还是鲁肃比较擅长。
并且周瑜年少成名,他虽说不是那么自大自狂的人,可身上依旧是有傲气,所以要真让他去当个什么说客,显然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不欢而散,显然对此,孙策是很确定的。
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便是鲁肃和曹仁有点儿交情。至少这么些时日以来,两人算是很熟悉的人了,可就是不同阵营的罢了。所以当然是鲁肃去当这个说客更好,只是孙策早已断了这个念想罢了。
-----------------------------------------------------
此时周瑜和鲁肃,虽说没有看曹仁什么,毕竟他们也知道,这个时候显然对方的心情不会太好就是了。如果去看对方,那么很容易就被对方认为是己方的挑衅。对于这个,周瑜和鲁肃自然是从来没怕过什么,但是有些东西,就像是误会,当然是越少越好。毕竟如今和曹仁一方的兖州军,还是盟友,不是敌人。因此,他们两人也不可能不去重视去注意。
而此时他们两人是看了自己主公一眼,然后周瑜和鲁肃对视了一下,相互点了点头。显然以他们的熟悉,自然都明白对方的意思。周瑜是对鲁肃说,看来今日主公对我军的战事,还是很满意的,对叔弼和文远,也是如此。
而鲁肃点头,自然是他明白了周瑜的意思,虽说他们是一左一右在孙策旁边,不过却不妨碍他们的相互交流。鲁肃那意思简单,就说,是啊,今日还真是如此。这我军表现不错,就是叔弼和文远,也是表现不错啊。
-----------------------------------------------------
所以虽说两人只是对视了一眼,但是两人已经算是说了几句话了,不过不注意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罢了。而孙策,就是其中之一,他没有注意旁边的周瑜和鲁肃,他们两人如何。此时的他,还沉浸在攻城大战中,他也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己方和兖州军攻了那么久,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敢情是这个守将黄忠,实在是太厉害了。
虽说这个之前也确实是在孙策的想法之中,但是他终究是没有见过黄忠,没有亲眼见过,其人到底是个什么本事。至于说传言那些,他确实没认为传言就不可靠,可是有些东西,他觉得还是有些出入吧。
可如今真正看到了黄忠在城头守御城池后,孙策也不得不说,他还是很佩服对方的,哪怕对方年纪大了,并且还是敌军的大将。但是这个显然并不影响什么,至少你影响孙策对黄忠的看法。
-----------------------------------------------------
他心里暗道可惜,真是可惜了,这如此大将,居然不是己方的将领,是凉州军的。孙策这个爱才之心,又开始泛滥了。他见到曹仁,和其人接触的时候,就是这样儿,如今,这又是如此。当然了,他其实对郭淮几人,也是有爱才之心,不过就是因为和兖州军是盟军,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万全之策,能直接说服得了对方的时候,孙策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别看他确实,是个武将不假,可孙策混了这么多年,他该明白的东西,还真是,不会不懂就是了。所以他基本上也真是,不做那种没有什么把握的事儿。而且自己身为江东军的首领,领袖人物,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个军令一个命令,确实真是,牵动着很多的东西,不是吗。
所以很多事儿都是,不可能轻举妄动,要不然的话,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许你以为没有什么,就是个小事儿小情况而已,可没准就会因为这个,到最后可能影响就大了。
所以,孙策知道,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儿,怎么去做,怎么去说,他也有自己的一套。
-----------------------------------------------------
这就是孙策孙伯符,那个江东小霸王,曾经江东猛虎孙坚孙文台的嫡长子孙策!(未完待续。。)
第六九五章 换将再战临湘城(完)
张辽看到黄忠向自己攻来了,他心里也是埋怨曹真,心说你兖州军的人,就不能多抵挡一会儿?当然了,张辽肯定不是那种怨天尤人的那个,他不过就是看曹真实在是太不给力,所以就在心里暗暗腹诽了一下而已。不过就是那么一瞬间而已,不算什么伤大雅。
黄忠倒是不知道张辽这个时候还有心想这个,其实就算他知道了,也不过就是一笑而过。说起来这兖州军和江东军的联军,黄忠确实是看到了他们联合在一起,有强势的一面儿。可他却也看到了双方那比较龌龊的一面儿,当然了,因为孙策的到来,黄忠不认为他们双方的矛盾会爆发。至少他心里知道,很清楚,有周瑜鲁肃他们在,这事儿就成不了。
因此,黄忠知道,想把这个希望寄托在双方爆发出大矛盾,甚至是大打出手,这个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他知道,与其那样儿,真是不如自己好好守城,努力到了,尽了力了,那么哪怕最后依旧是守不住,这自己也算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儿子、糜芳,还有主公和凉州军了。
-----------------------------------------------------
张辽知道黄忠的武艺,所以他其实想躲开来的。当然用好话来说,这叫暂避其锋,不和敌人硬碰硬。可是黄忠能给他这个机会吗,而且凉州军对张辽是团团围住,一个个都是悍不畏死冲锋在前。死伤了的人空出来的位置。马上就有人补上,所以说还真是。张辽他就算是三头六臂,最后也很难不和黄忠碰上。除非他马上杀开一条血路,直接跳下城头才行。
因此,黄忠把曹真给逼退了下去后,直接奔向他的时候,是没费劲,就来到了他的面前。毕竟是自己将军到来,所以凉州军士卒是很自然就让开了一个人的位置。当然了,张辽可以从这个位置冲出来,可是冲出来。他就直接更快面对黄忠了,除了傻子,和比黄忠武艺高的人,艺高人胆大,估计才会这么做吧。
而且还真是,黄忠还有凉州军士卒,其实都巴不得他这么做呢,所以张辽自然不会如此。于是,就只能是黄忠主动过去。来到了张辽面前,两人交上手了。
-----------------------------------------------------
依旧是张辽不敌黄忠,这都是在所有人所料之中的。哪怕黄忠还算是比较欣赏张辽,这个不仅仅是因为其人的武艺。更是因为自己主公也提起过张辽张文远好几次。而以黄忠的经验来看,能让自己主公多次提起的人,先不说其人本事到底如何。至少有一点,就是其人必有过人之处。而且绝对是个大才,不是简简单单人才就能形容得了的。
其实想想也是。算起来马超和张辽,他们相识太久了,从马超十一二岁的时候,他就认识张辽了,而那个时候,对方也不过就十六七而已。两人同在并州军做事,不过不同的是,张辽算得上是并州刺史丁原比较重视的那么一个将领,而马超,不过就是个刚入伍的新兵而已。
不过那个时候,算起来张辽就已经算是崭露头角了,而马超呢,虽说也是开始了在大汉几大州的游历,算是认识了张辽。他知道张辽,不过对方没那么在意他,而如今呢,张辽是在江东军做事儿了,马超却是成为了名震天下的强势诸侯之一。
-----------------------------------------------------
而当年两人都算比较熟悉的那些人,丁原挂了,吕布也死了,就是张杨、高顺还有曹性那些人,都已经不在了。所以真正算起来,好像当初并州军中的人,如今也就是马超和张辽,他们两个还在,其他的,好像还真没有几个了。
张辽此时虽说没有曹真那么压力大,毕竟他武艺和黄忠一样儿,都是一流的,不过就是他是一流下等的武艺,而黄忠却是超过了下等,直接就是上等的水平。尽管他和一流巅峰,还差一点儿,可一流上等,终究是比一流下等要强。
张辽和黄忠再一次在临湘城头展开了大战,就和上一次也没有什么区别。刚过了二十回合,张辽是再一次主动下去了。确实没有办法,黄忠武艺比自己高,自己不是对手,尤其是今日和上次还不太一样儿的是,可能黄忠和凉州军士卒觉得如今他们压力大了,所以这一次凉州军士卒也是团团围住了自己,和黄忠一起对付自己,所以自己能支持超过二十回合,就算不错了。
-----------------------------------------------------
张辽退了下去,此时心情就不爽的,那就是还在城下的牛金了。他认为自己今日更倒霉,是倒霉透了,虽说城头有人带兵对付自己,可自己分明比城头那个厉害,但是自己就没上去啊。所以牛金此时的心情还能好吗,他这时候没发飙,说实话,就已经是不错了。
可即便如此,心里还真是,很着急。对他来说,这此时此刻,就是人家都上去了,就差自己了。如果自己今日上不去,丢了不仅仅是自己的人,还有己方的面子,自己将军的面子,可都没有了。
所以牛金知道,自己今日务必要上去一趟才行,哪怕一个回合就被城头那个老头儿(黄忠)给打下来,自己都认了。其实他也知道,这如今的情况。自己将军在后观战,肯定是觉得一点儿面子都没有啊。这不仅仅是自己表现不好。是都不如江东军。
-----------------------------------------------------
还别说,在牛金“勤劳勇敢”之下。确实是上来了。在黄忠再一次带兵对付张辽的时候,糜芳终于是没能带士卒抵挡得住牛金的疯狂进攻,让他上了城头,。而看到牛金上来,糜芳很清楚,就自己这两下,根本就不够看的,不是人家对手,所以也只能是带着士卒往前冲了。
当然。他并没有直接来到牛金对面,一切都有士卒冲锋在前,他那不过就是做个样子而已。说实话,哪怕就是这样儿,其实也没让凉州军士卒就丧气什么的。毕竟他们也能理解糜芳,他没有自己将军那个武艺,所以不是敌将的对手。
因此,与其是那样儿硬碰硬,还不如像如今这样儿呢。反正是有力使力。无力使智吧。对待如此强敌,其实也只能只好是这么做了。至于说匹夫之勇,说实话,在如今这个时候。如此的情况下,确实还是不可取的。
看黄忠他是见到敌将,只要自己这儿没事儿。他便冲锋在前,可显然。人家不是没力,而是有那个实力。艺高人胆大。
-----------------------------------------------------
不过糜芳暂时是等不来黄忠了,主要是他还得对付要再一次上来的张辽,所以暂时黄忠还不能舍弃了张辽,直接来对付牛金。所以牛金算是赶上了不错的时候,至少此时此刻,他这面临的压力,确实是不算太大。至少和之前孙翊、曹真和张辽他们三个比起来,他这个算是小不少了。
糜芳是满头大汗,心说这黄忠父子要是来帮自己,自己也不至于如此啊!虽说他没出现在牛金面前,可这也在外围,看着己方士卒围杀牛金。不过说起来是这样儿,可实际上呢,是牛金带着兖州军的士卒,和己方士卒拼杀。虽说他们因为人数和战力的原因,并没有占什么上风。但是长久下去的话,哪怕依旧能逼退其人,可还是对己方没有太多好处啊。
最后没等黄忠他们过来,牛金终于是在凉州军士卒重重围杀下,他不得已,跳下了临湘城。
-----------------------------------------------------
黄忠看到牛金下去后,他算是送了口气。他心里还能不清楚吗,说起来糜芳那可真不是牛金的对手,要是没有己方这么多人马在,这他可真就要吃亏了。
可黄忠更知道的是,这要是自己不让黄叙和糜芳上到城头来分担自己一丝压力的话,这此时在城头,自己只能是面临更大的压力。怎么说呢,至少黄忠知道,正因为有了黄叙和糜芳,有着他们带领己方士卒抵挡城下的那几个敌军将领和敌军士卒,所以己方这士卒发挥还算是比较出色。要不然的话,没有人带领他们,他们确实不会发挥这么好就是了。
军旅几十年的黄忠还能不知道这个吗,哪怕他以前确实没当过什么大将大帅,可终究是在军中混了几十年,所以还真是,这经验确实没少过。
孙翊再一次上了城头,这个时候黄忠心说,自己得加快点儿了,必须赶紧逼退还在往上攻的张辽,这个孙翊,绝对不是黄叙和糜芳所能对付得了的,就是他们加在一起,也没大用!
-----------------------------------------------------
孙翊再次上到临湘城头后,便带着己方士卒和凉州军士卒拼杀上了。不过他也注意到了,心说那个黄忠可算是没过来,太好了!
不得不说,一个武将有这样儿的想法,虽说是很正常,但是真说起来,这话,也真是,估计是很难进步了。毕竟面临大敌的时候,你才能进步,只有遇到比你强的对手,你才能有那个发展。而如今孙翊的想法,显然是不会让他有什么好处就是了。
不过也真得说,就因为黄忠没过来,所以就凭一个不敢上前的黄叙,还真是,不好对付孙翊啊。
后面观战的曹仁,此时脸色确实是非常不好。因为他发现,牛金和曹真,实在是不给自己争脸。这人家那个孙翊都上去两次了,这如今曹真和牛金的第二次,还遥遥无期呢。这还能不让他心里不爽吗,曹仁只能是在心里叹气了。
-----------------------------------------------------
这个时候还是没有人去注意曹仁的表情,都知道这个时候其人的那种心情,所以江东军的人,自然不会去做什么。从上到下,从孙策到每一个人,都知道。什么最重要,这个时候对双方来说,当然是团结了。毕竟兖州军和江东军如今是盟军啊,所以自然是安定团结,这才好。所以一般来说,不管是孙策,还是众将,其实都不想去主动破坏这个团结。
孙翊是大开杀戒,他武艺确实不错,仅次于张辽。因为张辽一上来,黄忠就要对付他,所以他确实没有孙翊这么自由,能砍杀这么多凉州军士卒。如果说黄忠马上来对付他的话,显然,孙翊就绝对不会如此了。说他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其实也并不为过。黄叙因为武艺不行,所以都没敢去他的面前。他也知道,自己这两下,白给啊!
而当黄忠再一次逼退张辽进攻的时候,孙翊都已经在城头好一会儿了。还别说,这小子挺顽强的,至少这么一会儿,凉州军士卒是真没逼退他。(未完待续。。)
第六九六章 战临湘联军收兵
确实,必须要承认的是,黄叙真是不能和他父亲相比,这是一点儿都不错。而此时的他则早已经是满头大汗了,因为这孙翊给他的压力简直是太大了。这时候他心里还想着,估计这个孙翊和张辽,可能也差不多吧,要不孙伯符为何让他自己亲弟弟上阵?所谓是“聚贤不避亲”,显然是孙翊本事不错,所以才能如此。
其实想想确实,孙策肯定是不能上,鲁肃就不用说了,周瑜也不可能带兵攻城,贺齐本事还不错,孙静是经验丰富,虞翻也算可以,但是他们三个都没有孙翊带兵攻城厉害,所以他不上谁上?贺齐他们也不是不能上,但是相比之下,他们确确实实,是不如孙翊来得更好。
因此,除了张辽之外,就只有孙翊上了。而孙策用人,显然还是谁本事大,用谁,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管其人是不是自己的亲族,那都无所谓。就是张辽和他的关系很差,可他也知道张辽的本事,所以这不是一直都在用他吗。
-----------------------------------------------------
当黄忠已经逼退了张辽的时候,孙翊这边儿,他还在城头上呢,可见其人本事确实不赖,所以黄忠直接就带兵加入了战圈。孙翊一看是黄忠来了,虽说他是想在城头多待一会儿,可看到黄忠再次过来,他心里也是咯噔了一下。不过此时他却没有什么害怕的意思。反而是战意十足,毕竟他也知道只有面对黄忠这样儿的高手。自己才有可能进步。
所以还别说,此时此刻的孙翊。还算是很明白。也是,他本来也不是傻子,如果说之前可能有些东西他还没想或者是没想到的话。那么此时此刻,他确实是明白了不少。他也知道了,为什么那个张辽张文远,哪怕是和自己主公,自己大兄,他们关系那么差,但是他对这个攻城的差事。却也一点儿怨言都没有。
显然这人都是“无利不起早”,所以他张文远能如此,那么就说明带兵进攻临湘城,对他是很有好处的。所以他才这样儿,要不然的话,他还能如此给自己大兄,给江东军卖命?
-----------------------------------------------------
所以孙翊觉得,张辽此时此刻,他能这么卖力去进攻临湘。那他不可能是为了己方江东军,更是不可能为了自己大兄。那么最后基本就剩下一种可能了,那就是他为了他自己,所以才这样儿的。其实仔细想想。好像也就这样儿,能解释得清吧。要不然,这怎么说?看如今张辽这样儿。显然不可能为了他自己以外的人,能如此啊。
孙翊认为自己能看出来的东西。自己大兄不可能不知道。不过这样儿的事儿,就算是知道了。那么自己大兄却还得用人家。其实哪怕孙翊确实是看不上张辽,因为觉得其人实在是太不识时务了,这自己大兄还有众人劝说了他那么久,可也没有见其人如何如何。至少到了如今,还没有称呼自己大兄一声主公。所以对此,孙翊要说没有意见看法,那都是假的。
可是他也清楚,其人的本事,可以说自己都不如对方,这是他心底所想。当然表面儿上,孙翊口中才不会这么去承认呢,承认自己不如张辽?
-----------------------------------------------------
孙翊看到已经来到了自己面前的黄忠,当然了,以黄忠的武艺,人没到之前,其实招式已经到了。所以在黄忠来到了孙翊近前的时候,他们两人已经是先对过一招了。从表面儿上看起来,双方是平分秋色,都没有后退,没有其他的什么。可真正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最为清楚,黄忠知道,孙翊和之前也没有什么两样儿,他依旧不是自己的对手。
而孙翊呢,他虽说嘴上不会说,但是心里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武艺不如人家,这估计还得和上次一样儿。本来他还想着,自己能多坚持一会儿呢,如此的话,这也算是为自己主公,为自己大兄多挣点儿面子。不过如今来看,真是难、难、难啊!这如果不是面对黄忠的话,自己之前的想法是没有什么问题。
没看那个黄叙,也就是黄忠其子,连上前都不敢上前吗,这难道还说明不了问题了?还不就是其人自认为武艺不如自己,所以是不敢上前!
-----------------------------------------------------
当然孙翊还没有自大地认为,自己就天下无敌了。其实仔细一看,这在战圈外不敢上前的黄叙,和其父黄忠,可以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顾虑不少,所以知道自己武艺不行,因此就没有上去。另一个则是全军主将,而且武艺高超,自然是对孙翊没有什么顾及。并且心里清楚,自己必须要冲锋在前,这其实都已经来得晚了。
孙翊此时大喝了一声,对黄忠展开了进攻。他虽说认为自己武艺不如对方,可斗十几个回合,他自认为还是没有问题的。孙翊不认为自己都废物成那样儿,几个回合就被人给打下去。之前第一次没那样儿,这回也是,还不会如此。
两人战在一处,和第一次一样儿,黄忠也确实没准备和孙翊单挑。也就是张辽那样儿的,还值得自己和他单对单个对个,单挑一下。而孙翊。确实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如果说换成是孙策的话,那么倒是可以。一定是这样儿。
-----------------------------------------------------
所以就和上一次一样儿,都是黄忠和己方士卒一起。对付孙翊和跟着他上来的一些江东军士卒。因为江东军士卒,不止是上来少,而且战力也确实不如凉州军,所以他们确实是不足为虑,至少在此时此刻,是这样儿。
不过孙翊作为大将,确实,他还是受到黄忠和众士卒的重视。但是这次孙翊表现还不如上次,没到十个回合。就被黄忠给打退了下去。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他自己退下去的,要不然的话,就该吃亏了。
当孙翊再次退下去的时候,孙策便对曹仁说道:“子孝将军看,此时是不是该鸣金收兵了?”
别看孙策好像是询问,可曹仁心里清楚,其实这是对方的命令。就算自己说不同意,可最后也没有对己方有太多的好处。
因此曹仁是赶紧说道:“不错。孙将军所说甚是!”
-----------------------------------------------------
曹仁心里,其实他也想着收兵来着,不过就是没对孙策说罢了。所以这个孙策一提,本来不管曹仁什么想法。最后都得说同意,因此,他直接自然是来了一个顺水推舟。这算是皆大欢喜吧。是你好我好他也好,谁都好。
孙策微微点头。然后就命己方士卒鸣金收兵了。以前孙策没有带兵来临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曹仁下令。让己方士卒鸣金。鲁肃对这个,是没有什么反对的,毕竟算起来,兖州军在临湘还比己方要强上一分,所以就看在这一分的面儿上,鲁肃也不会说什么。
可如今孙策带援军来了,不说孙策本人的身份地位,那就不是曹仁他所能比的。就说孙策带来了五万人马,这个时候就不是兖州军比江东军强上一分了。而是此时的江东军,比起兖州来,到底要强上多少。所以主导权,当然是从曹仁手中到孙策的手中,做主的,自然是江东小霸王,而不会是他曹仁曹子孝。
-----------------------------------------------------
听到鸣金声,无论是张辽还是孙翊,包括曹真和牛金,他们四人心里都不无遗憾。四人的想法,都认为自己能比之前表现更好,可显然,自己主公(将军)是不准备自己几人机会了。
不过想想也是,之前也承认,可能自己几人表现也不好。就是上了两次城的孙翊,他也没觉得自己就表现好到哪儿去。至于说张辽,他也是如此。而曹真和牛金呢,就更不用说了。曹真没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儿,而牛金,觉得自己更丢人。
四人带兵撤退,当然是孙翊和张辽带着江东军撤,而曹真和牛金自然是带着兖州军退。这哪怕他们如今都已结盟好久了,这个不假,但是在这样儿问题上,他们确实,还是分得很清楚的,不会搞混了。
最后四人退了回去,临湘城头的黄忠三人,终于算是能松了口气。三人看着兖州军和江东军撤退,他们终于能擦把汗了,这时候他们真是,汗如雨下,并不为过,是事实。
-----------------------------------------------------
不过还好,那就是如今敌军已经撤了,这就让黄忠他们最为欣慰的地方。这江东军多了好几万援军,不得不说,给了他们无比大的压力。看黄忠几人说这又不怕,又敢去和敌军一战什么,但是他们可没说敌军这又多了这么多,这又不好对付了,类似的话,他们确实没说几句。说实话,他们心里清楚,这不过就是江东军援军到来后的第一日情况而已。
是,他们并不怕什么,可不得不说,几人确实是忧虑。要说没有一点儿担心,那都是假话。不过还算好,这第一日就这么过去了。三人不是没想,这要是久了,估计自己也顶不住啊。毕竟人家可比己方多了那么多人马呢,是己方的多少倍?所以……
还算好的就是,终于是熬过了第一日,但是黄忠他们都懂,这之后的日子,只能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它不会是越来越轻松。此时看到敌军撤退了,黄忠三人是相互对视了几眼,他们可都从对方两人的眼里看出了担心,忧虑。不过也没办法,这事儿都这样儿了,还能不担心?
-----------------------------------------------------
江陵,这日夜,胡轸来到了马超的中军大帐,“报主公,地道已经挖好了大半!”
马超听后,是心里高兴,心说这都已经挖好大半了,这不是就说明快要挖通了!所以他对胡轸说道:“好,再接再厉,争取早日挖通!”
“诺!”
不过马超还是没想,这个时候霍峻到底是发现没发现。其实如果对方真没发现的话,那么一切都好,可要是早被对方给发现了,那么……
胡轸和马超告辞,再一次去指挥士卒挖地道去了。虽说马超还不至于疯魔了,但如今他这样儿,确实是对这个地道抱以很大的信心。这就不得不说,一个江陵,一个霍峻,还有城头那近三万的人马,不说给他逼疯了,可也差不多少。
-----------------------------------------------------
这马超二十载中,还真是,第一次碰到如此困难攻取的城池。这说起来到现在,江陵如果称第二,就没有敢称第一的。(未完待续。。)
第六九七章 战江陵继续受阻
马超他不得不承认,己方面对着江陵城,他确实是玩不转了,而己方众将士也一样儿如此。要不然也不会是如今这样儿,就说现在这个情况,他只要一想,他这心,真是不好受。
当然也没有什么都是一帆风顺的,可如今己方就是因为一个江陵城,一个霍峻霍仲邈,还有城内那近三万的人马,让己方大军在这儿是寸步难行。所以他最后是绞尽脑汁,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才寄托希望于地道,要不然的话,打死他也不会这样儿,毕竟马超也不傻。
而之前听胡轸说,地道进程已经是完成一大半了,他心情还算是不错。毕竟如今他可把这破江陵城的希望,就寄托在这个地道上了。可以说这个地道,如今确实是承载着马超不小的希望。在他看来,这霍峻是厉害不假,可他厉害,却并不一定就可能发现己方的地道。
当然了,马超确实没有往太深的地方去想,就说他这样儿的想法,还是有点儿自欺欺人的。如果说那么大本事的霍峻,还发现不了凉州军的一个地道,那么他也别在军中混了。
-----------------------------------------------------
同时,江陵城中,有士卒来报,“报将军,凉州军的地道进展迅速,此时……”
霍峻微微一笑,“好,继续查看。每个时辰禀报一次!”“诺!”
霍峻从士卒的言语中,他不难判断出来。如今凉州军这地道进展已经大半了。这对汉军士卒来说,他们没有亲眼看到。所以只能是凭空猜测。但是对霍峻来说,他经验丰富,虽说也是猜,不过比士卒可厉害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所以他确实猜测八/九不离十,算起来还真是这样儿。就算他没有亲眼所见,可这时候霍峻所想,确实已经是无限接近真相了。
不过霍峻也没有亲自再去地听那儿看看,毕竟他也知道,这如今凉州军还在夜以继日这么挖地道。所以自己也不用时刻去关注。只要有己方士卒在那儿紧盯着,基本上就没有问题。毕竟地道还没有挖通,所以如今说什么做什么,都没有大用。就和元直先生所说一样儿,等他们挖通后,自己再去行动不迟!
-----------------------------------------------------
凉州军再一次强攻江陵,对于江陵城,无论是马岱,还是甘宁。可以说两人都早已是头疼得不行。当然了,作为他们主公的马超,其实是更头疼的。哪怕在平时,确实看不出他有什么太多的担心担忧。可真正了解自己主公的,有几个不知道的,这如果不是自己主公着急。那么忧心,他岂能把破城的希望寄托在那几条地道上?
众人对此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不过就是不敢在自己主公面前说什么。而且自己主公如此,说实话。众人也不是没想过,这其实是和自己这些人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如果说早破了江陵,那么就没有这事儿了。当然了,要是说如今的战事都对己方有利,那么自己主公也不会这样儿。如果说……
当然,没有那么多如果,哪有那么多假设呢,众人都明白。什么都是事实,真实存在的,对此,所有人也只能是接受。
-----------------------------------------------------
最高兴,心情最好的,当然还是霍峻了。他虽然是没有觉得,自己和凉州军这么拼杀,自己就一定能进步多少。但是他却也明白,如果没有这些,那么自己是永远都不会进步的,只有强敌,才能让自己有所进步,其他的,不是说就一定不行,关键是几率很小,微乎其微。
所以从来,霍峻碰到凉州军攻城的时候,他心情都是不错的,哪怕是最后城池失守,他也知道,可并不是说自己本事不如对方,那不可能。只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自己一方这儿了而已。不过他确实,是指望着碰到凉州军如此强敌,好让自己有所进步。
因此,哪怕城池失守,霍峻心情虽说不会太好,可也不是那么坏。关键是他太清楚了,这“胜败兵家常事”也,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真正算起来的话,天下有谁没失败过呢,不管是自己主公、曹孟德、孙伯符,还是他马孟起,其实都一样儿。他们从来没有全胜的,就算是马超不经常失败,可也不是说他就没败过。
-----------------------------------------------------
马岱甘宁是带兵全力进攻江陵,虽说对他们来说,不一定这一日就能破了城。可每一日每一次攻城,两人都是抱着信心去做的。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自己主公的信任,为了己方凉州军,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
这如今的情况,可以说是两人非常不满意的,但是却真是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了。就只能是强攻江陵,这么一点点儿进攻。
霍峻还是对付马岱,而甘宁就趁机上了城头,霍峻早已注意到了,他是清清楚楚。不过他没去管甘宁,还是依旧带着人马对付马岱,而甘宁则是准备趁机在城头多待一会儿,这也好让众人都知道,自己主公派自己,是无比正确的。
“杀,杀啊……”
“敌军上来了,弟兄们冲啊!”
-----------------------------------------------------
其实甘宁也没带多少凉州军士卒登上江陵,毕竟不说江陵城是如何高大。就说光城头上就有那么多士卒,所以甘宁他凭借自己的本事能上来。可凉州军士卒呢,说实话。还真是上不来几个。但是就这样儿,城头的汉军和荆州军士卒,看到了甘宁带兵上来后,一个个都像是看到了杀父仇人一般,直接就给他们包围,展开了围杀。
这个不得不说,平时他们被霍峻训练的不错,要不然的话,绝对不会如此。这不是说你能抵挡得住多少人马。不让对方将领上到城头,你这士卒就是多么多么厉害。怎么说呢,那样儿的话,确实,也是不错。可真正训练有素的士卒,可不单单是战力上的突出,同样儿其他方面,令行禁止,说实话。也绝对是不错。
更是这个士气,面对着敌军将领士卒杀上来,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多少人悍不畏死上前去围杀对方。这才是训练有素的士卒。
-----------------------------------------------------
甘宁被城头的汉军和荆州军士卒围攻,对他来说,是没有太大的压力。当然了。这只是一时的而已,等士卒越来越多。这时间越来越久,甘宁也是满头大汗。和之前一样儿。确实是“好汉架不住人多”啊。如果城头能上来一多半敌军数量的己方士卒,那么也不至于这样儿了。但是如今这个情况……
因此,还没等霍峻腾出手来对付甘宁,他就已经被城头的士卒给逼退了。下了城的甘宁,心里是无比憋屈。一个在城头的霍峻,他那武艺,自己从来都没重视过。但是城头有那么多士卒,己方士卒还没多少上去的,所以每一次自己都得给城头的敌军士卒给逼退,这再一再二再三,确实是让甘宁心里无比憋屈了。
他也期望着,什么时候己方士卒能上去更多更多的人,如此也好减轻了自己不少压力负担,不是吗。毕竟甘宁可从来没自大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破了江陵,就算是加上马岱,也不行。
-----------------------------------------------------
马岱这个时候也没上得了城头,他实在是被霍峻给压制太惨。别看之前甘宁是上去了,可那没有霍峻亲自指挥,和他亲自指挥的地方,终究是差别不小。所以甘宁能上得了江陵,甚至还带着几个凉州军士卒上去了,但此时的马岱却是上不去,今日还没能突破得了霍峻的严防死守。
而对于马岱这个老对手,霍峻其实还是很看重的,很重视的。说起来和他打交道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对霍峻来说,马岱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如果光论攻城的本事来说,他知道,马岱并不算最强,至少比他厉害的,还有很多。不过其人倒是有那一种执着的劲儿,不管是日日都被逼退,还是如何,他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强攻,日日都在努力,都在尽力。
所以对于霍峻来说,这样儿的人,反而是最可怕。是屡退屡战,屡战屡退,可也阻挡不了其人攻城破城的信心。
-----------------------------------------------------
马岱终于是上来了,当然,他也是费了不少劲,最后才能如此。毕竟不是每一次他都能在霍峻的严防死守下,上到城头来。
结果没一会儿,他就悲剧了,没办法,霍峻虽说没到他面前,可却带着士卒,给他逼退了下去。这和之前甘宁所面对的可不一样儿,甘宁那个时候,霍峻还在对付马岱,而马岱上来后,自然是霍峻亲自带着士卒对付他。至于出现不出现他面前,这个还真是,不重要了。
马岱退下城头,就听见己方的鸣金声响起。因为马超看到马岱下来的时候,他也没多问谁,就直接让士卒鸣金了。对他来说,这个时候把希望给寄托到了地道上,所以在看到马岱和甘宁带兵进攻的时候,他也没抱多大的希望。
对马超来说,如果说马岱甘宁他们表现好,那自然是最好。因为如此的话,也不枉自己对他们那么信任。当然如果要是表现不好,这自己也不能说什么,也不好说什么。
-----------------------------------------------------
反正最后的希望,还是地道吧,就看这个的了。所以看到甘宁被逼退后,这马岱也退了下来,马超就直接让士卒鸣金了。
马岱两人带兵撤退,而城头的霍峻,看着凉州军退却,他是微微一笑,然后自言自语道:“马超马孟起,莫非你如今还真是把希望寄托到地道上了不成?”
说完,霍峻是微微摇摇头,显然他不认为马超会在地道上有什么建树。如果说自己没发现的话,那么这个确实,能让自己措手不及。可是如今这个情况,如果说这样儿自己都让马超凉州军有机可乘的话,那么自己也就别混了。
不是霍峻看不起马超,实在是他也觉得,马超这玩得这次比较低级。按理说不太像他的作风,可是……
-----------------------------------------------------
在霍峻最后冥思苦想中,他认为,也许是马超被自己被己方给逼急了,要不然的话,他会这样儿吗?这说不得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了,毕竟也是有利有弊,如果说真是要给他逼疯的话,显然,霍峻没认为这个是什么好事儿。
开玩笑,正常人有几个不怕疯子的,当然了,也许并不是害怕,但是疯子已经不正常了,你永远也不明白他们是什么想法。(未完待续。。)
第六九八章 地道成孟起用兵
马超带兵回了大营,在中军大帐内,和众人说了几句没什么营养的话后,他就直接散帐,打发众人回去了。这个时候,说实话,看到众人这么一张张没有什么表情的话,马超心情更是不好。所以他直接打发众人走,此时还想着地道的进展。上一个时辰,胡轸已经来禀报过了,估计没多久,他又该来了。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胡轸再一次来帐中禀报地道的进展。马超听着他所说,是不住点头。如今他这就把希望寄托在这儿了,如果说之前看己方众人那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话,马超心情是特别不爽的话,此时看到胡轸,听到他给自己禀报地道的进展,可以说他心情确实是好多了。对马超来说,如今还能让自己心情好一点儿的,也就是这个了。
比起看众人那一张张扑克脸,马超自然是更希望听胡轸前来禀报地道的进展。他知道,只要地道挖好,那么自己就可以实施计划了。
-----------------------------------------------------
听了胡轸禀报后,马超点头,然后打发他回去了。对于如今的马超来说,他只要知道地道的进展就可以了,他最为关注的,当然就是什么时候地道能挖通,还别被霍峻他们给发现了。
马超在胡轸临离开之前,他又加派了人手,就是为了能早日挖通地道。所以之后经过了不到一日。终于是把地道给挖通了,这次听到胡轸的禀报。马超是双眼放光,心说终于可以了!
然后他是擂鼓聚将。虽说这时候还没有到今日攻城的时间,可马超还是用擂鼓召集了所有人。众人一听,都明白,这是自己主公有大事儿要是,要不然的话,是绝对不会如此的。
众人齐聚中军大帐,都坐下后,马超对众人一笑,说道:“各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在刚刚得知,我军大营通向江陵城的地道,终于是挖通了!各位,胜利就在眼前!”
一听自己主公的话,有人倒是心里激动,就像是已经胜利了似的。不用说,这人就是崔安,也就他这个智商的。才会认为这事儿是那么容易。至于说马超,他实在是当局者迷啊。
-----------------------------------------------------
至于说其他人,还真和崔安不同,尤其是郭嘉。他这个时候更能确定了,自己主公这是走火入魔了,要不然能这样儿?可是面对这个。他确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劝说什么,这自己可真是不擅长这个啊。如果真算起来。还是那个贾诩贾文和,他比较擅长劝说自己主公。
郭嘉心里清楚。自己劝不住自己主公,可贾诩绝对没有问题。这自己不擅长这个,可他贾文和却是擅长算计人心,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所以此时郭嘉是在心里直叹气,心说如果换成是贾诩在这儿就好了。实在不行,换成那个加入己方没多久的那个陆伯言也可以啊。至少看那样儿,他比自己劝说能力强多了,只是可惜啊……
如果说是劝说马超,郭嘉确实没认为自己很擅长这个,尤其是在自己主公看样儿都已经是入了魔的时候。
-----------------------------------------------------
此时马超再次说话了,“伯瞻和兴霸,之后今日的战事继续,不要让霍峻看出我们有什么异常来,不得有误!这此事还要靠二位了!”
“诺!”
马岱和甘宁两人是齐声应诺,他们虽说不是那么赞成自己主公这个地道破城,可如今这攻城也是两人的职责所在,因此,他们并没有多说。不过他们心里也想了,这到底怎么能劝说自己主公两句,别让他把那飘渺的希望都寄托在那地道上,实在是太……
两人应诺后,都齐齐看向了郭嘉。他们也知道,这如今在大帐中,要说还有谁能劝说住自己主公,那就是非奉孝先生莫属。可马岱和甘宁却是不知道,如今郭嘉心里的想法。说起来他比他们两人都着急,可是却也一样儿,还不是什么办法都没有。
郭嘉也想过了,自己要是这么劝说自己主公,这结果会不会是适得其反呢。
-----------------------------------------------------
不过如今这个形势,郭嘉也都知道,都明白,如果说自己再不说话,就算别人说,可说什么,对自己主公也都没有用了。当然,自己也不认为自己的话就有用,郭嘉可一直都没底,而且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是没劝阻过。但是他却认为,自己终究比别人能强上那么一点儿半点儿吧,尤其是如今这个情况,贾诩陆逊这些人都不在,那么不靠自己,靠谁?
所以马岱和甘宁话音落下后,还没等马超再说话,郭嘉此时却是出言道:“主公,这地道挖好,确实是一件不错的事儿,可这进兵事宜,却还要从长计议才是!”
马超此时一听郭嘉的话,他心说,我这不是还没说进兵的事儿吗?不过他还是对郭嘉一笑,说道:“那么依奉孝来看,我军当如何啊?我意是今夜还是出兵,不知道奉孝之意?”
郭嘉一听,心说果然,主公啊主公,你这都已经是入了魔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头?难道非得撞到南墙的时候才……
-----------------------------------------------------
郭嘉此时自然不会不说话,因此他是赶紧说道:“主公,这不知主公可否想过。为何我军地道进展是如此顺利?”
对于郭嘉这话,马超确实是不爱听。和他一样儿的还有负责带领士卒挖地道的胡轸。当然胡轸自己人知道自己家的事儿,知道自己哪怕如今好像是受到自己主公重视了一点儿。但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和郭嘉这样儿自己主公面前的红人相比的。可以说如今在大帐中,就属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官职最低,所以自然还是藏着眯着更好,毕竟出头的,都没好下场。
所以哪怕他心里也不爽,但是却不敢表露出半点儿不快来。谁知道,这会不会被郭嘉给发现,就算不被他发现。那其他人呢?胡轸可知道,和郭嘉关系好的有很多,所以他们肯定是不觉得把自己给如何了一下去讨好郭嘉,这个很费劲。所以还是闷声发大财,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如今还是低调一点儿好。
-----------------------------------------------------
胡轸是不敢说什么,甚至一点儿不满情绪,他都不敢表露出来。但是马超可不一样儿,他毕竟是主公。而且身为凉州军的首领,领袖人物,这当自己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属下直接就一盆冷水泼过来了。这先不说那面子不面子的问题,关键是这个事儿,实在是太让人憋屈了。这不是分明就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有问题的吗。
不过虽说马超心里不爽。但却还是对郭嘉说道:“奉孝所说,不无道理。不过我看。这如今的情况,是那霍峻没有发现,所以我军算是运气不错,因此,可以实施!”
郭嘉一听,是万分着急,这自己主公看来可真是入了魔了,这时候还能听自己说两句,可真算是不错了。至于说能劝说住他?反正这事儿自己是没底儿了,自己是不行啊。要是换成贾诩、陆逊,估计差不多。
-----------------------------------------------------
不光是郭嘉他心里无奈,就是马岱甘宁他们,一听自己主公这话,他们心里也是直叹气。心说自己主公真就看不出来,或者说不应该多去防范,多做防范?这如果真和自己主公所说一样儿,那么什么都好。霍峻没有发现,江陵城内没人知道,那倒是都好了。可万一不是这样儿的话,几人都不敢想了,最后会是个什么样儿的结果。
郭嘉则是据理力争,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还得多说几句才行,最后结果不管如何,自己如今该说的话,却是必须要说出来的。
因此,就听他说道:“主公,所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不管如今江陵城内情况如何,至少我军要从地道进攻,怎么也得小心谨慎才行,却是不得不防啊!”
这回听了郭嘉的话,马超倒是微微点了点头,显然他是同意郭嘉所说的。因此他说道:“奉孝之言不错,不管如何,该防却还是不得不防,小心无大错!”
-----------------------------------------------------
而众人一听这话,算是放心了不少,毕竟要是自己主公真自大地认为,这地道的事儿,对方就一定不知道,己方不小心点儿的话,那么后果可真是,要不堪设想。
所以马超这么一说,确实算得上是让众人放心不少。毕竟哪怕马超这时候,他确实是有点儿入魔了,但是该有的小心谨慎,却还是有点儿的,这个没消失。所以也注定了,他就算是败,也不至于说让凉州军伤筋动骨,但是士气肯定要受到严重打击。毕竟如今受阻在江陵城,已经就让凉州军士卒很丧气了,所以要是再败的话……
其实有些东西,也是在徐庶的意料当中,他觉得马超凉州军就算是要败,可确实没办法能让他们伤筋动骨。别说凉州军如今在江陵有个郭嘉坐镇,就说马超本人,就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可不是什么易与之辈啊。
当然了,如今马超挖地道来对付江陵城,在徐庶看来,马超这已经是开始用昏招了。不过他也就能用这么一次而已,下一次,估计就遇不到了。
-----------------------------------------------------
此时马超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今夜亥时,我军出兵!”
众人此时齐声道:“谨遵主公之令!”
马超第一个吩咐道:“崔安!”
“属下在!”
崔安一听自己主公第一个叫他,他顿时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毕竟他可就等着破城呢,至于说今夜能不能成功,这个他确实没多想。毕竟他虽说不至于脑筋转得那么慢了,可这时候也转得不快,而且更没多想。他如今的想法就只有一个,那便是早日破城,早日进城大吃大喝,这就是他此时此刻所想。
“命你带兵……”
“诺!”
-----------------------------------------------------
马超第一个就派出了崔安,毕竟这崔安的战力在那儿摆着呢,所以不让他上让谁上?
然后是继续派兵,“马岱,甘宁!”
“属下在!”两人齐声道。
两人知道,这崔安之后,就是自己两个了,这果然是如此。
“马岱带……甘宁……不得有误!”
“诺!”
最后马超又安排了一下,而郭嘉谏言,说要先试探一下,马超也同意了。毕竟这万一对方真有埋伏什么的,这也好让后面的队伍知道,所以他自然是同意了。马超是寄希望于地道不假,可该有的谨慎小心,他还真是没完全给丢弃。(未完待续。。)
第六九九章 入地道凉州中伏
马超终于是全都安排完了,最后他对众人说道:“各位,到时候各司其职,务必争取早些破了江陵,不得有误!”
“诺!”
众人是齐声应诺,可郭嘉他们心里却想着,要真是能这么顺利就好了。只盼望着,到最后要真是对方有埋伏的话,己方能少伤亡些吧。如此的话,最好不过了。至于说今夜出兵能破了江陵?说实话,除了崔安那样儿的,胡轸那样儿的之外,其他人可都没有什么信心。也确实,他们不像自己主公那样儿,有那么侥幸的想法。当然了,马超不会承认自己的侥幸心理。
众人被马超打发走了,不过郭嘉是不情不愿离开,并且是表情凝重。显然他是心事重重,郭奉孝如此模样,确实是少见了。在他心里,这如今看来,己方今夜该有一败啊,这自己终究是无可奈何。
-----------------------------------------------------
之后依旧是每日一次的进攻,不过最后的结果,当然还是没出乎众人所料,还是马岱和甘宁被逼退数次,马超无奈鸣金收兵。
同时,霍峻也已经收到了凉州军地道已经挖好了的消息,甚至他都已经让己方的探马在暗中观察注意地道的出口。他知道,这能不能对付凉州军,就看这己方的表现了。虽说他也没准备把凉州军给如何如何,不过霍峻不是没有想过,肯定得让凉州军吓一跳才行。他们以为这事儿那么顺利。可实际上呢,哪有好事儿都是你的?
对于敌军。霍峻向来都是从未手软过,这一次依旧会如此。并且他从徐庶那儿。学到了不少对付地道内敌军的办法,他可就等着大显身手呢。当然了,霍峻可绝不是为了出风头什么的,那不是他所想的。他想要的,无非就是给凉州军增加压力,恶心他们一下,让他们也知道,己方没那么好欺负。
-----------------------------------------------------
所以在马岱和甘宁撤退后,霍峻也召集了手下的几个校尉。给他们指派了今夜的事。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马超让人带兵从地道来进攻,如果没什么动静,自然己方这个也都取消。不过在霍峻看来,马超不会放过今夜这个机会,所以己方也不用取消什么了。
而霍峻需要做的就是,在马超动兵之前,安排好城内的事儿。并且之前他是特意去和自己主公禀报了一下。当刘备知道霍峻的安排后,他没多说,直接就是同意。而且他清楚,这其中有徐庶的影子在内。其实也是。当初霍峻请徐庶出主意,这自己都知道,所以如今他霍峻如何去做。这说起来和自己,也是有很大的关系在的。
“好。仲邈就放手去做吧!”
“诺!”
对霍峻来说,这如今有了自己主公的支持后。他就再也没有什么好担心忧虑的了。
-----------------------------------------------------
毕竟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刘备和霍峻同在江陵城内,这有什么事儿,其实就算霍峻他不说,基本上也瞒不住刘备的。所以虽然自己主公说了,让自己全权处理江陵城内的一切军务,可霍峻是明白人,他也不傻,所以知道,自己无论是有什么动作,都要给自己主公说一声才行。
也许自己主公就算不知道,最后也未必会如何想。但是还有那一堆属下呢,也就是自己的同僚。霍峻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就因为如今守御江陵,这自己主公看重自己,所以说起来,还真是,不少人都对自己是羡慕嫉妒啊,因此,他心里清楚,这自己还能不小心点儿吗。自己主公也许不会说什么,可那些同僚,可未必就不会多说。
霍峻也想起了那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这貌似是马超说的吧,其实仔细一想,马孟起的话语,还真是有道理。
-----------------------------------------------------
等到了亥时,马超这边儿已经是出兵了。当然因为是偷偷潜入地道,所以他自然是让众人都轻声行进,别让对方发现什么。可是这个想法倒是挺好,不过却早已是被人家给发现了。而和马超一样儿,那么有信心的,其实也就是崔安胡轸这两人罢了。一个是没什么想法,另一个则是被冲昏头脑了,所以……
前面先下去了一千人马,显然这个就是投石问路的,万一江陵城那儿有埋伏,这不就能防范着一点儿吗。至于两条地道,分别先下去了一千凉州军士卒,作为打前站的人马。然后崔安和马岱还有甘宁,三人分成两组,崔安带着人下到了一条地道,而马岱和甘宁则是带人下了另外一条。
至于马超,他是按兵不动,他没动兵,毕竟不知道地道下面的情况,所以哪怕他是想下去,可郭嘉说死也没让他去。郭嘉是死谏马超,那意思自己主公要下去,除非从自己尸体上过去。
-----------------------------------------------------
所以最后马超也无奈了,就只能答应郭嘉暂时就看看吧。至于说郭嘉没死谏自己主公别挖地道了,这事儿显然就不一样儿了。因此,如今暂时郭嘉能谏言马超。可之前的事儿,他却是不行。那都白搭。
江陵城内,早已有士卒来报。说马超的凉州军已经来了。当然了,是从地道而来,并且士卒是从地听那儿听到的声音。
霍峻此时眼眉一挑,吩咐了手下,“各位,该咱们弟兄建功的时候到了!”
“一切谨遵将军之命!”
“好,各位按照之前的计划行事……”“诺!”
霍峻吩咐了下去之后,他也带着一队人马,在地道出口的不远处。埋伏了起来。对他来说,这自然是要好好招呼一下敢进入江陵城的凉州军士卒的。
-----------------------------------------------------
哪怕凉州军士卒的战力强,这个霍峻在心里也承认。但是奈何己方在城内的人马,可多了去了,近三万啊。但是他凉州军能从地道出来多少人,他们不可能所有人马全来,马超倒是想,可自己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不得不说,这徐庶的计。确实是够可以的,至少是比较坏损的了。当两条地道,出来一千多凉州军士卒的时候,早已埋伏好的汉军士卒和荆州军士卒。都没有什么动静。显然,他们是听了霍峻的命令,都是没轻举妄动。结果等这两千人都出来后。所有埋伏好的五路大军,都齐齐杀出。给凉州军的这两千人杀了个措手不及。
他们才两千人,可人家呢。不知道都多少个两千了。可不是吗,如今江陵城内,就士卒最多,比这地道的凉州军士卒可多多了。结果,好在凉州军士卒算是训练有素,这虽说是遭到了埋伏,但是还不至于那么过于混乱。
-----------------------------------------------------
而除了这些,还有好几百的汉军士卒和荆州军士卒,直接就来到了两条地道的洞口,往洞里倒着什么。仔细一闻就不难发现,那是火油。而且不单单有这个,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就是士卒都不太清楚是什么东西。
至于说还有从地道上来的人马,可那再多也没有汉军和荆州军的士卒多,不得不说,这他们是把握了很好的一个时机,在先头部队,两千人都上来的时候,崔安、马岱他们可都还没上来呢,这个时候火油还有那些东西都被他们给扔下去了。
然后自然是直接放火,这个时候地道里的人可倒大霉了。就说那火油点火就够瞧的了,关键还有一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烧都是烟,结果地道里都是烟火。不过不是那个烟花的烟火,而是纯粹的烟和火。
当火油和东西都被汉军士卒和荆州军士卒扔下的时候,马岱和甘宁就早发现,然后带兵撤了。
-----------------------------------------------------
所以相比之下,他们的伤亡能少一点儿。不过崔安那儿就比较惨了,毕竟当前面探路的人马都上去的时候,这时候崔安以为自己就要上去了,结果发现不少东西都下来了。当他反应过来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放火了。
他大喝道:“快,快退!”
可这地道终究是很窄,如果说在路上碰到埋伏什么的,直接后军变前军,撤退很快。可这在地道这儿却是不行,毕竟这儿可没有那么大的空间,能一下就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士卒一下就撤退。所以崔安他们这帮人确实是倒霉了,崔安还算好点,毕竟他算得上是经验丰富,而且他确实不是走在最前面,他前面还有士卒。
不过他所带的这些士卒却是伤亡不少,比马岱他们那儿多,可这也没办法,谁让他反应慢了,要是快的话,也不至于这样儿。
-----------------------------------------------------
至于已经出了地道,被霍峻给埋伏的那些凉州军士卒,他们确实是回不去了。毕竟地道都是大火,所以他们只能从城门冲出,可这事儿可能吗?别说霍峻本来就有十足的防范,就算是没有,可面对着这么多汉军和荆州军的人马,这凉州军才不到两千人,这也玩不转啊。
所以除了崔安和马岱甘宁带兵撤回外,剩下的那些,除了在地道就阵亡的,真正进到江陵的,此时都和汉军还有荆州军展开了生死大战。不过虽说凉州军士卒战力是不弱,但是面对着比己方多几十倍的人马,他们确实是不行,所以没多久,便全军覆没了。
当马超得知崔安他们中埋伏退回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中计了。看来郭嘉所说,所以半点儿不差,可惜自己就是没听劝啊。也是,这要是听了,可就没这事儿了。如今自己是都明白了,做这事后诸葛亮,可真是,没什么用啊。
-----------------------------------------------------
看到己方的人马都退了回来,马超没多说,所以崔安马岱还有甘宁他们来中军大帐禀报,马超就直接摆了摆手,给他们打发走了。说实话,此时此刻的他,心情是特别不爽,损失两千多人马还在其次,毕竟己方在江陵好几万人,这两千人,确实不算什么,马超还损失得起。
可是之前郭嘉是劝诫自己地道的事儿,自己是没怎么当回事儿,而如今事实证明,自己是错误的,郭嘉是正确的,这个事儿确实,是让人不得不多想。对于面子什么的,这个时候的马超,还确实不是那么太看重。至少此时有不少东西,那却是要比面子可重要多了,不是吗。
马超认为自己以前还不这样儿,可如今却不知道怎么了,难道真就听不进人劝了?以前的自己是能听进郭嘉他们谏言的,可这一次……(未完待续。。)
第七〇〇章 失败后马超反思
对此,马超不得不多想,难道说自己真就变了那么多不成?要不然的话,怎么就变成了如今这样儿。之后马超也没管太多,一夜无话,这一夜凉州军失败,就这么过去了。但是显然,这个事儿还没有结束,马超身为始作俑者,自然是要给所有人一个交待的,谁让他执意呢。
所以到了第二日,马超是召集了众人,在中军大帐内,他是有话要说。众人明白,这是自己主公要给所有人一个交待了。要不然的话,这也说不过去啊。是,虽说自己主公不会直接去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大致上的东西,还是能说得过去的,众人如此认为。
大帐中,众人都已在座,不过却是没有一个有什么表情的。毕竟这昨夜己方新败,所以他们不可能有什么好表情。但是在自己主公面前,他们也不想有个什么臭脸,所以也就只能是面无表情了。都知道,自己主公明白自己这些人的意思,倒不是要责问什么,可昨夜那死伤几千人,这却不得不解释。
-----------------------------------------------------
看到众人都已到齐,此时都坐下后,马超便说道:“昨夜的战事……”
话刚说一半,马超看了看众人的反应。显然,崔安这时候是非常不忿,这昨夜的失败,中了人家的埋伏,他是一点儿都不服啊。可因为是自己主公的命令。所以他确实也不好去说什么。哪怕崔安脑筋转得慢,可却也知道。主公永远都是对的。属下犯错,那就是错误。
至于马岱甘宁。虽说没有崔安那么狠的表情,可马超却也看得出来,他们一样儿不服。是啊,就是自己,还不也是如此吗。所以对于他们,马超其实都能理解。也就是郭嘉,他此时还是面无表情的,毕竟这个时候他心里很清楚,自己主公心情是差得不行。因此,自己是什么表情最好都别表露出来。要不然的话,肯定不是好事儿。
至于说胡轸,马超看他那意思,是有点儿害怕?马超心说,是不是因为怕自己把火儿都发到他的身上,所以才如此?
-----------------------------------------------------
在马超看来,对方要真是如此想法,那么也太小看自己了。说实话。别说是自己,就是曹、孙、刘随便一个,也没有说因为自己这个当主公的过错,然后最后把气都撒在属下身上的。
扫了眼众人的表情后。马超这才继续说道:“昨夜,虽说我并不想承认,可却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我军败了!地道最后未能建功,确实是出乎我之所料!今日对大家。无非就想说,还望各位能继续努力。争取早日破了江陵!至于昨夜的失败,只能说,吸取教训,以后不会有如此之事发生!”
“诺!我等谨遵主公所说!”
没一个敢去说自己主公什么都,至少在此时此刻的大帐中,凉州军还没有这样儿的人。他们都不傻,心里都清楚,这本来自己主公已经是因为刚败,所以心情很差了,这要是再有人说什么,那不啻于是火上浇油,所以没人敢去说什么。
-----------------------------------------------------
之后马超又对众人说了几句没什么营养的话后,最后他说道:“我知各位因为昨夜之事不服,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但是时不我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昨夜之败,真乃时也运也命也!好了,各位回吧,奉孝留下!”
“诺!我等告退!”
看到自己主公往外撵人了,可以说众人都算是松了口气。哪怕他们明明知道,这昨夜之败,自己主公是要负最为主要的原因,可却没一个敢多说的。而且还生怕殃及池鱼,这被自己主公给说一顿,那就不好了。
可这时候却是没事儿了,自己主公往外撵人,这事儿暂时就算是过去了。至于留下奉孝先生,显然主公是有话要对他说,这个自己这些人就不用多想了。反正看自己主公这样儿,好像又和没挖地道之前没什么两样儿。
-----------------------------------------------------
众人觉得自己主公又变回来了,那么他们确实还是希望自己主公是如今这样儿,而不是挖地道时候那样儿的。
众人都一一告退,至于郭嘉留在了大帐中。而他也差不多知道,自己主公要和自己说什么,其实算起来无非就是那些而已。可能对别人,自己主公还不会那么说,但是对自己,却是一定会如此,或者说是必须要如此。
这个不单单是因为自己是如今自己主公帐下的谋士,更是因为之前自己的力谏言,不过却是几乎没有什么用罢了。哪怕最后是,也算是避免了己方伤亡更大,这个不错,但是事实,己方依旧是败了,这个也不假。
当然郭嘉是没认为自己本事不够,但是对于劝说自己主公这儿来说,自己确实是不行。至少自己很清楚,要是换成其他人,比如说贾诩,那就比自己强,没准就劝说住自己主公了。
-----------------------------------------------------
看到大帐内就只剩下郭嘉一个人了,其他人都离开了后,马超对郭嘉言道:“奉孝就不准备和我说几句?”
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什么表情。哪怕马超并不是那么在意失败,但是败了。终究不是他想要的。而且这个和他所想,可以说真是相距甚远。他是失望透顶,可却还没地方去发火。因为这个事儿本来就是自己的错误,所以还能怨谁呢?
而郭嘉一听自己主公的话,他却是苦笑了一下,随即说道:“嘉以为,主公知道嘉要说什么,所以嘉也就没多说。”
马超一听,是轻叹了口气,“唉。奉孝,说起来昨夜的战事,确实,还是我考虑不周,若非奉孝谨慎小心,我军可真要伤亡惨重了!”
郭嘉闻言是赶紧说道:“主公此言,嘉不敢居功,非我军将士用命,不能如此!”
-----------------------------------------------------
此时马超对着郭嘉摆了摆手。然后说道:“奉孝,咱们相识也有十几载了吧?”
虽说马超这是个询问,但是实际上,他的语气却是肯定的。
郭嘉闻言一笑。“主公所说不错,确实如此!”
马超则说道:“奉孝觉得如今的我,和当初。是否有什么变化?”
郭嘉一听则说道:“主公当年意气风发,如今十几载过后。嘉以为,变化自然是有。不过有些东西变了,但是有些却还是没有变!”
马超此时点了点头,“奉孝,这十几载弹指一挥间,其实我也知道,自己变化还是不少的。是,也许有些东西没变,可很多,却都是变了!”
郭嘉还想说什么,却被马超给制止住了,“奉孝不必多言,想来,也许我应该好好想想自己了,毕竟像之前的事儿,却是不好再发生!”
-----------------------------------------------------
这回郭嘉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主公有决心,而且显然,他是认识到自己的一些错误了。
沉默了一会儿后,也可以说大帐内是暂时安静了一会儿,之后马超也没多说其他,就是简单和郭嘉闲聊了几句,然后郭嘉便告辞了。对他来说,这个时候,自己也该走了。自己主公算是认错了,他没当着众人的面儿说自己错了,可之前对众人的那番话,其实也差不多了。
至于之后和自己,这个倒是可以说,他是真认错了。以自己主公如此身份地位,能做到这样儿,说起来确实,已经算是不错了。就是那曹操曹孟德,这人知道自己错了,他都从来不会承认,不管是当众还是和谁地底下说话,他都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也是,当主公的嘛,永远都是对的。
郭嘉告辞离开后,马超看着其离去的背影,他算是松了口气。
-----------------------------------------------------
相比马超这儿,在江陵城,可谓是另一番景象,当然这不是这个时候所发生的,而是昨夜霍峻带兵埋伏了凉州军,胜利之后,所发生的事儿了。
有士卒打扫战场,而霍峻直接就被刘备派来的士卒给请回了州牧府。在州牧府会客厅,哪怕都已经是这么晚的时辰了,可以刘备为首的众人,却一个没落,都在会客厅中。
见到自己主公和众人后,霍峻连忙说道:“主公,属下幸不辱命!”
那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我已经把敌军给打退了,凉州军败了!
刘备自然是高兴,所以他忙说道:“仲邈却是辛苦了,来来来,快坐!”
“谢主公!今夜之胜,全赖将士用命,同样也少不得元直先生的妙计!”
刘备一笑,“好,仲邈所说,我皆记得。不过要我来看,还是仲邈,我军没有仲邈,焉有今夜之胜?”
-----------------------------------------------------
虽说众将不是那么喜欢霍峻,毕竟就因为自己主公重用他,所以自己这些个,在江陵都没有用武之地了。但是他们却也不得不承认霍峻的本事,至少在守御城池方面,从心里,却是没一个人认为自己能超过其人的。
但是即便如此,众将对于自己主公的安排,也确实,要说一点儿意见都没有,那是假话。不过正因为都过了这么些时日了,所以慢慢慢慢就变淡了,这个也没错。
不过对于胜利,哪怕他们对霍峻还是有羡慕嫉妒,可却也不得不说,同为汉军的将领,他们心情确实是不错的。毕竟能击败凉州军一次,真要说起来,其实还是挺不容易的。如果不是霍峻,不是徐庶,那么还真是,不那么容易胜凉州军一次。
毕竟算起来凉州军确实不是那么容易败的,至少这么些年了,也真是,他们失败的战例,还真是有数。
-----------------------------------------------------
而和众将想法不同的,就是徐庶了。毕竟之前霍峻向他请教过,而如今胜了之后,其人又在自己主公面前提起了自己的帮助。这个虽说就算霍峻不说什么,自己主公一样儿是不会忘了自己,但是对徐庶来说,这个时候霍峻还没忘提自己一下,这个就说明其人确实,不是那么贪功,也是知恩图报的人。所以他对霍峻的印象,可以说确实是不错。
毕竟徐庶不是个武将,他不可能去城头城头,所以说起来他可是和霍峻一点儿利益冲突都没有。因此,这众将是一个想法,他却是另一种想法了。
这个时候刘备说完后,众将也没有吝啬赞美,毕竟可以说霍峻也真是,让己方是扬眉吐气了一回吧。以前也是日日打退凉州军的进攻,可今夜和之前却不太一样儿。至少今夜是更振奋人心,更能提高己方的士气。(未完待续。。)
第七〇一章 江陵城刘备摆宴
最后刘备笑着对众人说道:“各位,今夜胜利,乃是我军对抗凉州军,取得的一次关键的胜利!今夜太晚了,各位都回去歇息,明日晚,我亲自在此设宴,招待各位!”
“诺!一切谨遵主公之命!”
刘备心情不错,自然是要明夜设宴招待众将。尤其是霍峻,必须要好好招待,至于说战事的问题,确实没什么。他当然不会因为饮宴就大意了,给凉州军可乘之机,这刘备还是不会如此的。但是也已经好久,自己都没设宴招待众人了,所以也算是趁着这个机会,也好让大家稍微放松一下,都好吃好喝一番。
哪怕平时都在城内,可刘备知道,就说自己的膳食倒是不错,可众将终究是不如自己的,就更别说是己方的士卒了。所以刘备也明白,这怎么去收拢人心,不是说你非要和将士们一起吃住,你这个主公就能收买人心。关键还是,你有口肉吃,至少地下将士们得喝口汤才行。
-----------------------------------------------------
所以说刘备有着如此想法,就注定了,他是肯定要如此的。哪怕没有今夜的小胜,他也会找个机会,摆宴招待众人,至于士卒,当然也是要改善一下伙食了。
众人告辞离开,对于自己主公的意思,他们都明白,都懂。不过也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是真正知道自己主公的用意,就算没有此次小胜。这宴还是要找机会摆。而大多数,却还没多想。就只是认为,这因为己方的小胜,所以自己主公明夜设宴招待自己这些人。这自然是好事儿了,真算起来,已经好些时日没如此了。
所以有人嘴里还真是,那话叫淡出个鸟儿了要。有几个不喜欢大吃大喝的呢,所以更何况是这些武将。武将好像真没有吃素的,因为那样儿也当不了武将,就是当个文士都要够呛。行军打仗。哪怕你不参战,就算是骑马,可都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所以就更不用说,还得拿着兵器玩命儿了。
-----------------------------------------------------
翌日,没出乎刘备汉军一方的预料,凉州军今日果然是没有出兵。其实在昨夜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预料到了这些。至于说马超那边儿呢,本来他是想今日要不要出兵,不过和众人说了几句打发走了他们之后。又和郭嘉闲聊了一会儿,最后他是决定按兵不动了。
他心里还是很清楚的,这就算近日让众人出兵,说实话。最后也肯定是不在状态。所以与其被汉军和荆州军虐,还确实不如是暂时休整一日吧。不是马超怕什么,关键是他不得不担心。那不必要的伤亡。确实是不好。所以能避免的话,当然还是避免了的好。
因此。马超就没出兵。而众人没有听到自己主公的出兵命令,他们也知道。这时辰到了,自己主公还没动作,那么显然,至少今日是要休息了。对此,他们心里还是很赞同的。毕竟无论是马岱甘宁他们也好,还是说郭嘉也罢,其实都明白,今日就算是再强攻江陵,这己方也不在状态上。
-----------------------------------------------------
所以暂时休整,按兵不动,那确实是比进兵强。所以哪怕是如马岱甘宁这样儿的好战分子,他们也是赞同休整一日的。因为他们这个时候,也确实是没有什么战心。
如果说昨夜的战事,己方没败的话,那么士卒士气高涨,今日进攻江陵,还可能事半功倍。可昨夜败了一阵,这今日士卒都没什么高的士气,所以强攻江陵,最后也只能是再次铩羽而归,而且伤亡比平时还得多。
因此,马岱和甘宁自然是不希望如此。所以对于自己主公的决定,他们确实是从心里往外赞成。毕竟哪怕如今己方的人马还是比江陵城内的人马多不假,可还是那话,真是伤亡多少就少多少,这是一点儿都没错的。
己方不是怕伤亡,毕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是要真是伤亡大的话,这久而久之,也不是己方所能承受的。毕竟攻城和守城,一般来说,刚开始还是攻城一方要损失多。
-----------------------------------------------------
虽说凉州军大营很是平静,可城头的霍峻却依旧是没敢大意。哪怕他也知道,这个今日凉州军基本不会来进攻了,可确实,是不得不防。
嘱咐了城头的士卒几句后,霍峻对众士卒喝道:“今夜主公摆宴,你们也改善伙食,不过却不要忘了,你们的职责!给我多注意点儿敌军,但有所动,务必前来禀报!”
“诺!”
这当兵的就爱听有赏赐,有好吃好喝的,所以城头这些士卒,不管是刘备的嫡系,汉军人马,还是荆州军士卒,听了霍峻的话后,大多数人可都是双眼放光。对他们来说,这当兵吃饷,当兵吃饷,谁不希望有好吃好喝的。
看着众士卒齐声高呼,霍峻还算是满意。这己方虽说昨夜是小胜一局,可己方的士卒还真是,没有那么骄傲自大,这是他最为满意的地方。
-----------------------------------------------------
而城头的士卒,除了知道今晚有好吃的之外,他们也知道。看如今,今日这情况。估计凉州军不会来进攻了。那么他们因为昨日失败,所以今日休息一日。那么这他们休息了,何尝不是己方也算是休息了一日呢。
因此,士卒不单单是因为那晚上有好吃的,他们高兴,同样儿,因为今日能比之前好好休息一下,他们心里也同样高兴,哪怕他们还得在城头这么紧盯着凉州军大营。但是再怎么说,这和守城玩命儿。那可不一样儿,区别真是大了去了。
之后霍峻也没有下城,对他来说,哪怕是凉州军休息了,那么自己都不能掉以轻心。所以说除非必要,像是赴自己主公的宴,那没有办法,自己必须去之外。至于说其他的,自己能在城头上待着。就一定要在城头上待着。
说起来他绝对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将领,霍峻当得如此称谓。
-----------------------------------------------------
白日无事,凉州军是没有任何动作,而城头的汉军和荆州军自然也乐得如此。之后到了晚上。快到戌时的时候,有士卒前来找霍峻:“将军,主公请将军赴宴。时辰快到了!”
其实就算刘备不派人来请霍峻,他这边儿也要下城头去州牧府了。毕竟他虽说不知道具体时辰。但是州牧府的动静,他可是一清二楚。不过霍峻也没有什么自视甚高的表现。他这么晚去,无非就是要多在城头待会儿而已。
“好!马上就去!”
之后他叮嘱了城头的士卒两句后,便下了城。不过这都没太大事儿,至少霍峻清楚,只要城头的士卒恪尽职守,那么凉州军基本不会占到半点儿便宜。至于说其他的,城头士卒也少不了好吃的,所以霍峻没什么太大担心。
-----------------------------------------------------
霍峻确实是最后一个到的,在个别人眼里,这就是他居功自傲的表现。以为自己是受主公的器重,昨夜更是立功,胜了凉州军,有点儿成绩就得瑟上了,所以在个别人眼里,霍峻确实是如此,他们心里眼中也都是羡慕嫉妒恨。
不过真正了解其人的可都知道,比如说刘备、徐庶、太史慈、魏延他们,霍峻正是因为认真负责,所以他才会来得最晚。说起来其人不是什么有点儿成绩就找不到北的人,反而还是个比较低调的人。
而霍峻呢,在军中混了那么多年,他自然知道众人的一些想法。是,他不可能知道所有人所有的想法,可基本上,大致的一些想法,他确实是能想到。
对此,他没有什么解释,没什么说的,毕竟这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儿,不让自己主公失望,也就是了。而其他的,还真不是自己一定要去考虑的。他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多精力,所以……
-----------------------------------------------------
刘备赶紧让霍峻坐下,霍峻是连忙谢过,他也没去解释,自己怎么就来得最晚。因为他都知道,自己主公其实是最为清楚的,那么他不说,自己也不用多说。不管别人怎么想,只要自己主公知道自己的付出,自己忠于职守,那么就足够了。至于说其他的勾心斗角,说实话,霍峻除了对守城有兴趣之外,对这个,还真是没有什么兴趣。
对他来说,那些有什么用?能提高自己的守城水平?要真是能的话,那么自己早就加入到这勾心斗角中去了,但是没有什么大用,只能是劳心费力,那么自己参加那个做什么?
刘备说了声开宴,然后一捧手中爵,说道:“各位,仲邈昨夜带领我军胜了凉州军一阵,真可谓是扬眉吐气,可喜可贺啊!”
就在刘备举爵说话的时候,众人都是没有其他动作,就在那儿听着,其实他们都清楚,自己主公要说什么。
-----------------------------------------------------
果然,之后就听刘备说道:“在此,我们共饮此爵,用以庆祝昨夜之胜利!同时,也是敬仲邈一爵!”
说完,刘备是一饮而尽,然后众人也同样儿如此。不过他们也是都看了霍峻一眼,别管是真正祝贺,心里高兴的,还是羡慕嫉妒恨的,心里不爽的,至少表面儿上,却是什么事儿都没有,一片祥和景象。不过那也只是表面儿现象而已,就只是表面的假象。
霍峻也是忙说道:“多谢主公,谢各位!”
然后也是和众人一样儿,是一饮而尽。显然,看他此时此刻的样儿,还算是不错。也确实,这个时候的霍峻,心情还是不错的。毕竟受到自己主公的重视,他心里还能不高兴吗?所以……
最后刘备就说大家吃好喝好,然后就笑着开始吃上了,当然众人也是如此。
-----------------------------------------------------
函谷关,曹操听了己方探马的最新情报,无非还是马超凉州军鏖战在江陵,这个可以说没有出乎他的意料。那江陵只会比函谷关还要难以攻破,却绝对不会简单就是了。毕竟哪怕函谷关是天下雄关不假,可江陵一样儿是天下坚城,那都是排在前面的,大汉十三州,一个州就算一个,江陵都能排在前五。
不过另一个情报,倒是让他微微动容,那就是孙策终于是忍不住出兵了。旁边的荀攸和程昱看到自己主公的笑意,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公的一丝想法。
此时曹操则对两人说道:“公达、仲德,那孙伯符依然出兵,看来狮儿终是想与我们争锋啊!”
曹操的意思就是说,孙策出兵,可不单单是要和自己争一争,看谁能拿下更多的郡县。(未完待续。。)
第七〇二章 函谷关继续鏖战
同样儿,他何尝不是跟马超还有刘备,他们一齐争锋呢?所以曹操有了如此一说,听在荀攸和程昱的耳中,两人此时也只是微微一笑。
然后曹操是继续说道:“二位觉得,那孙伯符此时战事,会如何啊?”
荀攸和程昱两人对视了一眼,显然他们是对自己主公的话有所预料的。毕竟自己主公那个性格,他们两人还能不知道吗。所以对此,两人确实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色。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主公愿意听什么话,喜欢听什么,所以荀攸此时说道:“主公,属下以为,那孙伯符虽说带领五万人马兵临临湘城下,可那凉州军老将黄忠,却绝非易与之辈!”
曹操闻言一笑,随即问道:“那么公达以为呢?”那意思就是说,你荀攸认为他们会输?
荀攸则是笑道:“属下虽说还是认为有孙伯符出手,临湘城必破,可因为有黄忠在,所以江东军此次的人马也许不会伤筋动骨,但是……呵呵!”
-----------------------------------------------------
最后荀攸没多说,不过却是笑了两声,那意思其实就不言而喻了,曹操程昱他们都明白。
曹操此时是微微点头,他也没再问程昱,他都知道,这程昱和荀攸,他们两人基本在大方面上,不会有什么太大区别的。毕竟要真算起来,两人一个是比较擅长军事上的谋略。而另一个是比较擅长算计人,虽说看起来不是一模一样儿。这个不假,可真说起来。其实很多地方,都是想通。毕竟你军事谋略上,还得算计人,而带兵打仗的,从上到下,还不都是人吗。
之后曹操和他们简单聊了两句后,便说道:“好了,二位随我出战,咱们再进攻函谷关!”
“诺!”
两人知道。自己主公又要动兵进攻函谷关这个天下雄关了,按照这个意思下去的话,日复一日,函谷关必到己方的手里。夏侯兄弟可不是乐进,所以有他们在,何愁破不了函谷关?如果真要是连他们三人加一起都破不了函谷关的话,那么大军就直接撤退吧。
-----------------------------------------------------
曹操再次出兵,众人在函谷关下,随着其一声令下。夏侯兄弟和乐进便带着兖州军人马,攻向了函谷关。如今的战事对三人来说,他们确实是越来越有信心了。毕竟这个风向变了,这胜利的天平慢慢向己方倾斜了。所以他们的压力,确实是减少了一点儿。
而真要算起来,是吴懿他们的压力增加了。没办法。那夏侯兄弟,确实不一般。至少他们三个没觉得他们比对方强,是人家比自己强。但是这如今的战事紧张。谁都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力来,要不然的话,这肯定要吃亏。
凉州军虽说还是能占到一点儿便宜,但是显然,如今这所能占到的优势,是越来越少了。反而是兖州军,他们对函谷关的进攻是慢慢越来越强,看来已经是誓死都得破了雄关啊。所以吴懿他们的压力还能少吗。
-----------------------------------------------------
双方六位将领,对这攻关和守关,如今可以说都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可不是嘛,这都已经都少时日了,兖州军和凉州军鏖战在函谷关,可以说是吸引了天下人一些眼球,说不关注,那都是假话。
无论是如今在荆州的马超,还是在长沙临湘的孙策,乃至于江陵城内的刘备,就算是远在辽东的公孙度,可以说没有一个不关心司隶函谷关战事的。虽说都认为兖州军必破函谷关,可到底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破了雄关,这个谁也不知道。
对于马超来说,他确实也没有指望着吴懿他们一直能守得住函谷关。毕竟这可是曹操亲自带兵,是,曹操不是没失败过,但是亲自领兵,还让夏侯兄弟都上去攻关了,要是再破不了函谷关,那么兖州军众将士,确实可以说都回豫州还有兖州种田去吧。
对于己方所面临的压力,就是马超他也不得不承认。
-----------------------------------------------------
“杀啊……”“冲啊……”“杀……”
此时喊杀声震天,伴随着兖州军的号角和擂鼓声,在夏侯兄弟和乐进三人的带领下,兖州军士卒架上云梯车,开始了今日的进攻。兖州军这几日以来,因为有夏侯兄弟的加入,可以说绝对是越战越勇了。这个关上的吴懿三人和凉州军士卒,可以说是最有体会的。
依旧是夏侯兄弟和乐进三人奋勇争先,显然将领要是还不如士卒的话,那可真是,白混了。真要是那样儿的话,不如就趁早回家去种田吧。而不管是兖州军还是凉州军、江东军,甚至是刘备的汉军,公孙度的辽东军,哪个攻城将领可都是身先士卒的。
至于有攻城直接就往后退的将领,基本上那么一两次,那当主公的就绝对不会用他了。毕竟那样儿的将领,只能给军队增加负担,却是不会给军队增加什么好处。所以剩下的基本都是,不管本事如何,至少是合格的攻城将领。
-----------------------------------------------------
依旧是夏侯惇第一个上来的,这一下就让吴懿是压力大增。这位实在是太狠了,那是绝对的狠人。不过还算好的就是,吴懿带着士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是给他逼退了。可是即便如此。凉州军依旧是有些伤亡,比之前要多,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了。
之后吴懿依旧是带着人马去对付夏侯渊,毕竟黄权一个人,确实是很难对付得了其人。不过加上了吴懿,确实是为他分担了不少的压力。夏侯渊也在两人带兵攻击下,被逼退了下去。
最后一个乐进,还没上来,不是马汉厉害。关键是今日他这边儿的士卒比较给力。所以吴懿和黄权两人确实是有这个空闲再次对付继续登着云梯的夏侯兄弟。他们两人可不是乐进,所以还真是,不得不让吴懿他们重视。
夏侯惇心里确实不爽,可以说自己比关上的那几个强多了,但是上了函谷关之后,自己却是终究要被凉州军士卒一拥而上给逼退。
-----------------------------------------------------
他是不怕什么,可到底要什么时候,己方的士卒才能都上来,要不然。会这样儿吗?夏侯惇虽说不是什么谦虚的人,这个不假,可却也绝对不是什么自大自狂,那么傲气的人。至少他就知道。就凭自己,也许在千军万马下,杀个进出。只要没有弓箭手和弩兵什么的,那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毕竟那可是在马上。算是自己的长项,就凭自己手中铁枪。天下比自己武艺高的,那都是双手能数得过来。除非是有弓箭手和弩兵,要不然的话,自己是什么都不怕,也无所谓。
可这在关上在城头上,那就不一样儿了,自己步下武艺虽说还成,可终究是不能和马上相比。在马上,就凭自己手中的铁枪,无论是步兵骑兵,都不在话下。可在关上呢,自己面对着凉州军都步卒,确实是双拳难敌四手,这自己兵器也不是用的铁枪,而是环首刀,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擅长的啊,所以自己确实是不擅长在步下作战,尤其是在城头关上。
-----------------------------------------------------
夏侯惇,他确实是有自知之明,而其弟夏侯渊也是一样儿。他的想法和其兄长也差不多少,都知道,作战最后胜利与否,非是自己兄弟两人,包括乐进,能不能在关上出现。关键的还是己方的士卒,到底能上到关上多少。
就拿如今来说,显然是不行。当然了,要是说自己兄长和自己两人,加上乐进,三人,都能同时出现在关上,并且在关上待得更久的话,那么己方士卒也自然会上来的越来越多,这个也确实。可同样儿,己方士卒上来少,自己和兄长、乐进三人也确实是支持不了多久,毕竟凉州军人家这城头就是步卒,而且战力还不弱。
可自己呢,自己兄长呢,包括乐进,却都不能算是步兵的将领,步下都不是自己和兄长擅长的,乐进可是还不错,但却还不如自己兄弟呢。
-----------------------------------------------------
毫无疑问,最后依旧是在曹操让兖州军鸣金的声中,夏侯兄弟和乐进都带兵撤退了。
最后乐进倒是上了函谷关,可没一会儿,就被吴懿、黄权还有马汉三人给逼退了。也是,吴懿和黄权都能腾出手来,连夏侯兄弟都在城头待不了太长的时辰,乐进又能如何呢?
无奈,三人带兵撤退,心里是老大的不满意,可谁也没表露出半点儿来。都知道,自己主公既然是让鸣金收兵,那么自然而然,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三人何尝又不知道,这就算给自己三人再多时辰,今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建树了。因为这优势还不在己方这儿,在人家凉州军那儿。
曹操看到已经带兵撤回的三员大将,他心里就暗笑,以他就三人的了解,又何尝看不出来三人的不满呢。别看没表露出什么来,可身为主公的他自然是知道,越是如此,其实就代表三人心里的不爽。
-----------------------------------------------------
对此,曹操也知道,自己该说几句就必须要说,毕竟这当主公的,说起来可不能让属下寒心,哪怕夏侯兄弟和曹操是亲人,哪怕乐进也是其器重的大将。不过怎么说呢,这关系近,却不代表永远都一个样儿,所以身为奸雄的曹操,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的话,他也不是那个曹孟德了。
所以曹操对三人简单说了几句,那意思就是,看三位和士卒也都劳累不短的时辰了,所以这个时候就让士卒鸣金了。显然这不是曹操的真心话,可自己主公能当着所有人面如此说,夏侯惇三人就知道,已经算是自己主公给自己三人天大的面子了。所以三人还多想什么呢,还不是自己主公说什么,就听军令就是了。
对他们来说,说是自己主公不信任自己三个,这不是,要不然再换几个攻城将领,也不是说就一点儿不可能。所以自己主公能这么说,已经就算是不错了。
-----------------------------------------------------
三人不是那么贪心,那么特别好面子的人,所以这个事儿自然就是那么过去了,他们也没多想什么。
对此,曹操满意了,荀攸和程昱两人是对视了一眼,彼此笑了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然后曹操把手一挥:“各位,回营!”
“诺!”
兖州军将士跟着自己主公回了大营,看起来,自己主公心情好像尚可,至少不是什么不爽的表情。(未完待续。。)
第七〇三章 临湘城联军再战
曹操确实没什么特别不爽的心情,毕竟一切都是所料之中,而且己方可以说表现越来越好了,那么自己还有什么不爽,不满意的。曹操虽说不是那么特别容易知足的人,可他肯定也不是那么不容易满足的人。
虽说关上的吴懿三人看到曹操带兵回去,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减轻多少。可以说随着一日日兖州军这么攻城,这如今对函谷关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如果说之前已经让吴懿和黄权他们感到很大压力,而在马汉带兵来援后,他们少了一点儿压力。可当夏侯兄弟也成为带兵攻城的将领后,这压力又增加了。几人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人家的对手,如果不是己方占函谷关这个先要雄关的地利的话,这也许关早就让人给破了。不是几人对守关没有信心,实在是兖州军给他们的压力太大。
如果不是这样儿的话,三人不可能都是这么一样儿的想法,就是关内的彭羕,也如此。
-----------------------------------------------------
结果等三人下了关后,来到了府邸,彭羕见到他们之后,也询问了几句,虽说大体上他都知道,不过具体的却还得是三个当事人说一遍了。
听了三人所说的战事进展,彭羕心里也叹气。这如今的情况,是对己方越来越不利。对兖州军是越来越有利。这把马汉给整来了,是起到了作用。可人家也不是吃素的,夏侯兄弟都上了。就这么两个人,可以说抵得上千军万马啊。
彭羕也没有什么办法,首先如今的情况,就死守函谷关就是上上策。什么偷营劫寨,那都是找死。放着这么个雄关不去利用,不用长处用短处,还是用短处去碰人家的长处,这就是败笔。所以别说是彭羕了,就是吴懿他们。也绝对不会有一个人会如此。
除非说真正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实在是不行了,才能来个鱼死网破。不过你想法倒是挺好,可你这鱼会死,到时候死了,可人家网却未必会破。
-----------------------------------------------------
四人在会客厅中是简单说了几句,无非就是互相勉励,这个时候也只能是这样儿了。对他们来说,其实早就不是守住还是守不住函谷关的问题。而是到底能守住多少时日的问题。如果说在最开始的几日,那个时候,吴懿黄权他们,还有心要守住函谷关。但是这个时候,基本上是没有了。就算是有,可那不过就是一两成的心思吧。
毕竟真说起来。如果就兖州军这么一点点儿在关下鏖战的话,那么函谷关必破。至于说到底是什么时候。这个还真是,没有人知道。吴懿四人不知道。曹操他们兖州军一方,同样儿时不知道。
如果最快的话,可能明日,甚至今夜关就被破了。那么要是晚的话,也许数日,十数日,甚至数十日之后,函谷关才会破。当然了,甚至更久的时日,这都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己方的粮草,支持四五个月,那确实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
临湘,江东军大营,孙策的中军大帐中,他是和众人说着什么。
以前鲁肃算是给曹仁面子,所以都在兖州军大营,曹仁的中军大帐内议事。可孙策来了,这当然就得转移了,就算是孙策让在曹仁的中军大帐内议事,他都不可能同意。毕竟这身份和地位的差距在那儿摆着呢,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改变得了的。
因此,对于这个事儿,众人都没人多说,联军鸣金后,除了兖州军士卒之外,他们回了自己的大营,剩下的所有人,都跟着孙策回了江东军大营。而此时此刻,曹仁众人更是出现在了孙策的中军大帐中,听着其说话。
就听孙策说道:“今日战事,叔弼和文远,发挥得都不错,算是让我军在凉州军面前,展现出了我军应有的风范!”
显然,他对孙翊和张辽两人,还是满意的。
-----------------------------------------------------
对于孙翊也没谦虚去说什么不敢又是什么什么的,本来他这个人也不是什么谦虚的人。说起来有那么一点儿狂,还倒是真的。而张辽也是一样儿,不过却不是因为他狂傲,显然这个他是没有的。说起来还是他和孙策之间的关系,要是鲁肃这么说的话,他就会谦虚几句,可是换成了孙策,显然他是没什么话了。
孙策说完后,看两人也没什么动静,他就在心里暗笑。说实话,这一切都是尽在不言中了,这算是他所料之中的。毕竟一个是他亲弟弟,另一个也算是认识不短的时日了,说起来为了能让张辽拜自己为主,孙策还真是,对他进行了不少的了解,要不然,他可不认为自己能成功。其实就这样儿,知道今日,也没成功,所以孙策知道,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他也没对两人多说什么,只是对曹仁说道:“子孝将军难道就不说两句?”
曹仁一听,是心里暗骂孙策,心说你孙伯符纯粹是看我笑话!
-----------------------------------------------------
他这个时候,心里是这个憋屈,本来心中甚为不满。可表面儿却还得跟没事儿人儿似的,半点儿不满的情绪都不能表露出来。
说实话。对于和孙策打交道,曹仁还不是那么在乎自己的面子。毕竟那全兖州军和自己主公的面子。那才是最为主要的,至于说自己的面子,那又算得了什么。不过孙策给曹仁的感觉就是,不单单是自己没有什么面子,己方更是没面子,那么自己主公又有什么面子?
所以曹仁是心生不满,对他来说,自己面子无所谓了,毕竟你孙策身份地位。都不是我曹子孝所能比的。可你这么不给己方面子,那不就是不给自己主公面子吗?所以对此,曹仁是特别不爽,可他却还不能多说,因此也只能是憋在心里了。
所以他就只能是暂时在心里头暗骂孙策不地道、不讲究、不厚道等等。曹仁毕竟也是有身份的一个,所以要让他直接骂娘什么的,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别看是在心里暗暗骂,可和嘴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
但是这个时候孙策都问到这儿了,曹仁自然是不可能一句话都不说。那不开玩笑吗。就像曹操跟曹仁说话一样儿,他可能一句话都不说吗?可虽说孙策不是曹操,但是两人毕竟身份地位,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曹仁是硬着头皮说道:“孙将军。这贵军今日作战比较突出,确实是我军需要学习的!”
对此,曹仁这时候也只能是这么说了。这虽说不是他的心里话。但怎么说呢,至少曹仁心里清楚。自己不这么去说,还能怎么说?自己虽然是不知道他孙伯符的用意。可显然,他是没想让自己好过。那么自己对此,能反抗?还是能如何?
反正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虽说曹仁没认为自己就是小胳膊,而孙策就是大腿,可是相比之下,自己确实不能去和孙策比就是了。如果自己身为地位比他孙策高,哪怕就是一样儿,那么估计他孙伯符都不会如此和自己说话。
-----------------------------------------------------
孙策一听,便是一笑,其实真说起来,他确实没有什么嘲笑曹仁的意思。但是也得承认,孙策也没什么太好的心思。他当然知道曹仁的一些想法,哪怕孙策是个武将,可其人都超过其父孙坚,这么些年,更是大有长进,所以自然不是什么易与之辈了。哪个当主公的是好对付的呢,所以……
此时他再次对曹仁说道:“子孝将军这却是过谦了,说起来,我们双方其实是相互学习,相互学习!”
结果这话听在曹仁的耳中,说实话,他觉得真是莫大的讽刺啊!心说要不是因为你们江东军比我军表现得能稍微好那么一点儿,你孙伯符岂会如此对我说话?但是无论曹仁想法如何,他都是接受现实的。那就是,己方之前的表现,确实不如江东军,不如彼方啊。所以他没什么可说的,接受也得接受,是不接受也得接受。
-----------------------------------------------------
对孙策的话,曹仁也只能是皮笑肉不笑,那么干笑了两声,而众人何尝看不出来他那个表情的含义呢。可以说在座的人,除了牛金还有孙翊之外,都是人精。无论是兖州军的郭淮还是曹真,无论是江东军的周瑜、鲁肃、虞翻,还是张辽,孙静,贺齐,可真是一个比一个精。
之后孙策和曹仁,他们说了几句没什么营养的话后,曹仁几人便告辞离开了。曹仁说实话,他是一点儿都不想出现在孙策众人的面前,可是也没什么办法,不得不如此。如果说有选择的话,可以不这样儿,那么他绝对不会如此就是了。
又一日,兖州军和江东军联军,是再次进攻临湘。对于孙策来说,之前鲁肃他们没破得了城池,情有可原,毕竟黄忠绝非是易与之辈。可自己带五万人马来了,这就不得不说,必须要破了城池才行。
这不仅仅是面子的问题了,还是自己在军中的威信。毕竟鲁肃他们破不得城池,确实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自己亲率大军至此,要是再破不了,那么显然影响的不止是己方的士气了。
-----------------------------------------------------
而城头的黄忠三人是严阵以待,对他们来说,这孙翊、张辽,实在是强劲的对手。哪怕是曹真还有那个牛金,也不简单。
至少黄忠就知道,除了自己之外,无论是黄叙还是糜芳,其实多不是他们四人中任意一人的对手。江东军的那俩就不用说了,至于说兖州军的曹真,也不简单,而牛金呢,也不弱!
联军架上云梯车,开始了新一日的攻城,同样儿也是对黄忠他们和凉州军的新一日的考验。如今对黄忠他们来说,其实也和函谷关吴懿他们差不多少。同样儿他们也认为,这已经不是能不能守得住临湘城的问题了,是,他们自然是希望守得住,可如今来看,希望很是渺茫。
所以,就只能是尽量坚守城池,并且一定要能守住多少时日,就守住多少日。这在昨日联军撤退后,黄忠已经是和黄叙还有糜芳都说得清清楚楚了。
-----------------------------------------------------
如今的他们,并不能说就没有信心对付兖州军和江东军,主要还是孙策比较强势,这个黄忠他们没有一个不懂的。之前联军的人马少,确实是己方占优,可如今……(未完待续。。)
第七〇四章 临湘城联军再战(续)
如今是人家的人马多了,而己方的人马少,反正相比之下就是少。这就是事实,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就是如此。而且江东军的张辽和孙翊,都是什么样儿的,黄忠他们也都清楚,就是曹真和牛金,也不用多说了。所以就和之前所说一样儿,黄忠他们确实已经不在乎守不守得住临湘城了,而到底能守住多少日,这才是他们所关心的。
而三人也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至少对于黄忠也好,是对黄叙还是糜芳也罢,他们每个人,到了如今,都是尽了全力了。至于说到兖州军和江东军,无论是曹真牛金也好,是张辽孙翊也罢,他们也是,都尽了全力。他们都知道,如今就是拼了,一方是要多守住城池几日,而另一方,或者说是另外两方,他们自然是要早日攻破临湘,如此而已。
黄忠几人是面无表情回了太守府,对他们来说,如今还能去做的,就是认认真真守城。不管怎么说,守住守不住,那另说,可却必须要尽力,这个是半点儿都没错。
-----------------------------------------------------
在太守府的会客厅中,黄忠是简单和自己儿子还有糜芳说了两句。毕竟对于今日的战事,他其实也没有太多话说。而之前,该说的,也差不多都说过了。所以这次,也就是嘱咐了两人几句而已。黄叙和糜芳倒是不敢怠慢,知道自己父亲(将军)就这样儿。所以两人也就是不住点头,没有多说。
他们的想法和黄忠其实都一样儿。或者说其实他们还没有黄忠有信心呢。至少黄叙和糜芳看来,这己方就要守不住了。没准三五日这城就破了。是,他们也不想这样儿,毕竟如今两人和这个临湘城,虽说不是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吧,可绝对是荣辱与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守住的时日多,那么最后城破。也有点儿脸在自己主公面前说话。可要是守住的时日短的话,那么可真是,都没脸见自己主公,也没脸和同僚说什么。
-----------------------------------------------------
对黄忠他们来说,他们这边儿和吴懿函谷关那儿区别可大了去了。毕竟函谷关在司隶是多重要的军事隘口,这个天下人没有几个不知道的。所以哪怕就是彭羕请马汉私自出兵,这事儿马汉都答应了。这个是有他看重自己和黄权两人之间交情的份儿上,可却也不得不承认的是,谁都知道函谷关的重要性。如果真是一个不重要的地方。马汉未必就一定会带兵去。
哪怕他和黄权的关系莫逆,可却还得说,这个只有像函谷关这样儿的军事要地,才值得他冒着那么大风险。亲自带兵去援救。
而黄忠这个长沙临湘,说实话,他就算能找到援军。可人家都不见得会来。更何况,他们这儿可真没有援军。也许去江夏可以。那地方是有人马不假,可一黄忠不会派人求援。二,江夏也是需要守御的地方,他和马汉所在的宜阳可不同,所以就算是派人求援,基本也不会有人带兵来的。
-----------------------------------------------------
因此,有了这么两点在,这临湘自然是和函谷关不能比了。如果它也是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的话,那么绝对没说的。可如今长沙是个什么情况,一大半的县,都被联军给占了,而且还都不算是小县城。虽说要是临湘失守,最后长沙就丢,可即便临湘不被攻破,那么其他县城就一定保得住吗?
确实,并不见得,那么救援不救援临湘,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就算是马超在这儿,他都不会让人来救援这儿的。毕竟这如今孙策江东军大军在此,能守住时日久了,那么是黄忠他们几个的本事,就算守不住,其实马超也不会太过责怪他们的,毕竟有几个像霍峻那样儿的?所以也真是,黄忠本事是不错,可在守城方面,他依旧不如霍峻其人。
最后黄忠和黄叙糜芳他们闲聊了几句后,三人就散了。其实说起来黄忠这个时候确实也没太多话说,主要还是休息。毕竟年纪大了,这守个城,比那和敌将单挑大战,也不差什么。
-----------------------------------------------------
继续进攻临湘,孙策是有信心早日拿下,至于曹仁,他其实也是如此想法。当然了,如此肯定还是要多仰仗江东军才行,谁让如今人家人多呢。
孙策此时是面对微笑看着己方和兖州军攻城,虽说两军如今早是名为联军,可这个时候,还是孙策江东军占着绝对力量,而且身份地位,曹仁和他也不对等,因此,就是孙策他说上句儿,曹仁基本上也只能是听着了。是,他确实不想这样儿,可如今不这样儿,还能怎么样儿?曹仁可没认为自己能在孙策面前说上句儿,并且还是人家江东军为主力的时候。
对此,曹仁的想法也简单,反正只要是能早日破了临湘,那么其他的,确实真都无所谓了。自己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只要孙策还有江东军众将,不是那么不给己方面子,那么一切都好说。当然了,曹仁的想法是挺好,可实际……
-----------------------------------------------------
这个时候心里带兵攻城的四人中,心里想法最多的,绝对就是牛金。毕竟之前他认为自己表现不是那么太好。当然曹真也不认为自己表现就好,只是他的想法能稍微比牛金少那么点。
至于说张辽和孙翊。张辽是没太多想法,只是要带着江东军人马好好进攻就是了。而孙翊呢。无非就是觉得自己应该比昨日表现更好,这样儿一来,自己大兄也能高兴不是。
所以四个人,带着他们自己的想法,攻向了临湘。对他们来说,己方人马多,占据着优势,难道还破不了一个临湘?是,他们也知道。黄忠不好对付,可自己两方这么多人呢,他黄忠也不过就三个人而已。至于说凉州军士卒,那就更比两方的人马少了。
还是和之前一样儿,黄忠他们在一样儿的位置,城下的四个,也是如此,还是该谁对付谁,谁就对付谁。
-----------------------------------------------------
第一个上城头的。自然还是没出乎所有人预料,依旧是孙策的三弟,孙翊孙叔弼。没办法,他算起来。带兵也就比张辽差点儿,可是他不是黄忠亲自对付的那个,所以自然是没有张辽那边儿那么大的压力。因此。自然是他第一个上来了,并且确实得说。孙翊到了城头后,他心里这个爽。对于此次还是能压张辽一头,他还算是很高兴的。
毕竟他也知道,自己武艺不如对方,对方那武艺,说起来和自己大兄差不多,难分伯仲吧,所以自己自然是不如。当然了,这个也就是他在心里想想,实际在嘴上,孙翊基本还是不会承认的。谁让他看不上张辽那么多呢,如果不是如此的话,他就绝对会在嘴上承认。
孙翊在有的人面前,他肯定不是什么嘴硬或者没脸没皮的人,比如说他大兄孙策,二兄孙权,甚至在小妹孙仁,还有长辈面前,都不是如此。可是在有些不怎么熟悉的人面前,他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儿了。
-----------------------------------------------------
黄叙那武艺怎么样儿,他是太有自知之明了,所以他自然是不敢靠前,只能是指挥着城头士卒,对付孙翊了。但是孙翊因为其人武艺高超,所以确实一时半会儿还拿他没办法。
不过没一会儿,黄叙就遭遇到了危机。别看他是没出现在孙翊的面前不假,可这他和对方的距离,确实也不远,只要孙翊解决了他前面包围着他的士卒后,基本上就能找机会面对孙翊了。但是显然,之前都没有什么机会。
但这个时候,孙翊却抓住了这么个机会,直接快速解决了在他面前围过来的三名士卒,是两死一伤。然后他直接就奔到了黄叙近前,一环首刀就过去了。至于说其他从四面包围的凉州军士卒,虽说也攻向了孙翊,但是却被他给躲开了。而孙翊此时一刀奔向了黄叙,黄叙一看,好快的速度,他是直接摆刀招架。
不过他的想法是挺好,可惜却没招架住,自己手中的环首刀直接被对方的环首刀给崩飞。
-----------------------------------------------------
黄叙虽然知道自己武艺不如这个孙翊,毕竟他确实很有自知之明的,如果自己要是真有自己父亲那个武艺的话,在天下,自己还能怕几个?
不过当他发现自己和孙翊武艺差距不小,明显是有些出乎他预料之外的时候,他就一愣。看到自己手中的环首刀被崩飞,他是微愣了一下。可就是这么一愣的功夫,其实就是给了孙翊机会,毕竟黄叙经验确实是不丰富,哪怕武艺不高的武将,可经验丰富的都知道,这玩命儿的时候,哪有多少时间给你去发愣?
但是显然,黄叙不是没听过自己父亲说过这个事儿,可他依旧是给抛到脑后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他觉得是晚了。因为他已经感到自己脖子上,传来了阵阵的寒意。可以说也许有人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躲开的。不过这些人当中,却绝对不包括黄叙。
-----------------------------------------------------
黄叙肯定不是什么短命的人,就当孙翊也以为自己会直接了断了黄叙的时候,却是异变突起。孙翊的环首刀,直接就被一支羽箭给射中,他自然是没能向黄叙的脖子上切过去。一下就偏了,而黄叙则趁机后退了好几步。不过即便如此,算是险中求生,可他此时还是满头大汗,显然这给他吓得不轻。
救黄叙的那支箭矢,自然是其父黄忠射的。其实孙翊上到城头的时候,黄忠自然是早就注意到他了。不过他这边儿还没把张辽给逼退下云梯,自然是不会对孙翊出手,除非是必要,要不然不会这样儿。
不过当他看到孙翊已经出现在自己儿子面前的时候,他心里就咯噔一下,心说不好,所以他是赶紧拈弓搭箭。因为距离的原因,黄忠知道,自己速度可没有箭矢快就是了,所以这个时候,该做什么该如何做,他是清清楚楚。要不可真是,他白活那么大年纪了,经验丰富啊。
-----------------------------------------------------
而黄忠一箭直接是本着孙翊的兵器去的,他没对付人。毕竟黄忠心里清楚,自己箭矢对人的话,如果孙翊真和自己儿子同归于尽的话,那么可真是,有自己后悔。哪怕他不认为这个事儿会发生,可黄忠绝对不会去赌这个。(未完待续。。)
第七〇五章 临湘城联军再战(完)
因此,黄忠的一箭是本着环首刀去了,而不是本着孙翊去的。他这一箭是为了救人,而不是去杀人。
其实说起来黄忠是擅长射箭,这个一点儿都不错,可在城头上,他很少这样儿。不是说他就对自己箭法没有什么信心,主要是他心里也清楚,这射箭对付士卒的话,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基本上很少有人能躲开。不过对付敌军的几个大将,其实却不然,要不然黄忠一箭就能射死一个大将的话,那什么张辽孙翊他们也太逊了吧。
如果说黄忠真要是有那个本事的话,真就不用打仗了,直接射几箭,那样儿的话,敌军大将死光了,那么这守城不也胜利了?黄忠心里清楚得很,自己箭法倒是不错,可对付敌将,还是不够,必须得相辅相成。就只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此的话,才能收到奇效。他自然是希望能一箭就射死一个,不过这个事儿确实,不是那么太现实。
-----------------------------------------------------
你会射箭,箭法也可以,可人家就不会躲吗?而且人家手中兵器,稍微一挡,可就能阻挡住了,毕竟城下的四个,那可都不是废物。就算武艺最低的曹真,那也是个二流的武艺,所以黄忠自然是不会小觑了他们。
而黄叙此时已经和孙翊拉开了距离,他自然是注意到了箭矢,心里感激自己父亲救了自己一命。之前他还想呢。自己父亲没来帮自己,不过如今一看。显然自己是不了解内情啊。所以此时他有些不太好意思看了黄忠一眼,不过黄忠却没给自己儿子什么面子。就是冷哼了一声,便转过头去,继续对付登着云梯的张辽了。
至于说孙翊,这个时候他的心里是最不爽的,可已经是没有太多机会了,就趁着他这么看着那支箭矢的时候,凉州军士卒是在一起给他团团围住了,这回可比上回的人还多。毕竟凉州军士卒也好面子,之前自己将军差点儿出事儿。他们觉得和自己也不是没有关系。
-----------------------------------------------------
所以可以说孙翊是一下就激起了他们的凶性,不少士卒都心说,一定要给这个敌军大将点儿眼色看看。这不单单是将领好面子,就是凉州军士卒,其实也一样儿如此。还是那话,有几个人真就一点儿都不在自己面子的,就算是真有,那么能有几个?
因此,对城头绝大多数的凉州军士卒来说。孙翊之前是直接就跑到了自己将军面前,那么可以说,这绝对是让他们丢脸了。哪怕城池没被破,还没失守。可这之前发生的事儿,同样儿让他们觉得没面子。
凉州军士卒就趁着孙翊看向箭矢的工夫,他们是再一次围上了他。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不得不说,孙翊也不知道。自己这么个举动,是一下就让凉州军士卒火儿了。看着之前凉州军士卒喊杀着就冲了过来。如今更是给自己重重包围,孙翊也知道,这和之前不同了,棘手啊,这么多人!
-----------------------------------------------------
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孙翊还是能抵挡得住,甚至突破重围,直接来到了黄叙面前。
可这个时候的他,却是抵挡不住凉州军士卒的围攻了。没办法,真是人多力量大,哪怕孙翊武艺不错,可武艺比他高的张辽,上来之后,也得这样儿,所以就更别说是他了。
所以孙翊只能是被逼无奈退了下去,这上城头,确实是不容易,可是下去,还是很容易的,只要多注意一下安全就可以了。毕竟这虽说孙翊一直都被凉州军士卒围攻不假,可他做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往后退,这自然没有士卒敢拦他。毕竟都知道,敌将这是要退了,所以谁不怕死,谁还可能去阻拦呢?
如果说换成孙翊是往前冲,向黄叙那个方向去的话,那么就一定会有士卒死死拦住他。所以这个情况的不同,也造就了凉州军士卒反应的不同。
-----------------------------------------------------
第二个上到城头的,不是张辽,而是曹真,这和之前可不一样儿,因为曹真依旧是没人对付他,就只有凉州军士卒,所以还真是,不得不说,这确实是给了他不少的机会。如果说之前没把握住的话,那么今日他确实是把握住了。
曹真一上来,虽说黄忠还有黄叙糜芳他们都看到了,可黄忠还在对付张辽,糜芳还在对付牛金,只有黄叙算起来是比较闲。毕竟孙翊刚被逼退,这个时候他绝对翻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来,所以黄叙二话没说,直接就带着士卒对付起了他。
对此,曹真是半点儿都不惧。毕竟之前孙翊都上来了,他都没半点儿皱眉的地方,对凉州军,黄叙,自己有什么可担忧的。就是他父亲亲自出手,自己都不会觉得什么,所以就更别说是他这个当儿子的了。
不是曹真小看了黄叙,实在是他不能和他父亲相提并论。
-----------------------------------------------------
曹真其实和孙翊所想都差不多,也想直接就到黄叙面前,就算杀不得他。至少也给他弄伤。
不过显然,经过了之前孙翊的事儿之后。凉州军的士卒真是都不敢怠慢了。他们不怕黄叙什么,毕竟黄叙不是他们的主将。主要还是黄忠。他不仅仅是众士卒的主将,更是黄叙的亲父。所以士卒知道,要是黄叙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别说是面子丢了,估计最后也无颜见自己将军了。也许自己将军并不会说什么,可众人还有什么脸?
所以曹真是受到了比孙翊还要激烈的抵挡,毕竟之前孙翊上来的时候,只有黄叙这边儿的士卒去对付他了。曹真那边儿的士卒自然不会舍弃了他,去对付孙翊去。
可这个时候却不一样儿。除了一部分还在对付刚登上了云梯的孙翊外,其他人都让黄叙给拉过去了。所以加上之前本来就抵挡曹真的凉州军士卒,这个时候的人,确实比之前多。
所以这之前对付孙翊的人马,和如今的人马,数量上是不同的,后者要多不少。
-----------------------------------------------------
这么一来,曹真确实悲剧了,至少比孙翊悲剧多了。说起来本来他那武艺就不如孙翊。如果很算起来的话,让算是二流下等的武艺,而人家孙翊却是二流巅峰的武艺,是非常有机会突破到一流下等武艺的。
所以。武艺不如人家,这围攻他的士卒还比孙翊那时候更多,因此。他还能不悲剧吗。
曹真大喝了一声,冲出包围。直接跳到城下。他心里清楚,这自己是不能在城头善了。如果说自己武艺高超的话,那么还能支持一会儿,都不是问题。可自己武艺还不如之前那个孙翊呢,应该说在自己和牛金还有张辽孙翊四个人当中,就属自己的武艺最低,连牛金都不如。
曹真被逼下城了,黄叙嘴角露出了笑容。他确实从来都没认为,就凭自己就能打退敌军的大将,那不开玩笑吗。要是自己父亲,那确实没什么问题,可自己这武艺,不用多说。真要算起来,就是要靠着人海战术,也就是己方士卒才行。
-----------------------------------------------------
今日张辽是不怎么顺利,连牛金都上了城头,他却都已经被黄忠给逼退两次了。
而牛金上来后,他比曹真还倒霉。毕竟那个时候,黄忠可还没腾出手来,但是如今连张辽都被打退了两次,所以黄忠自然是有空闲来收拾牛金了。
他看到黄忠奔自己来了,牛金心里就是咯噔了一下,心说厌恶什么就来什么,这老头儿又来了。
这些日对黄忠,牛金是怨恨颇多,所以心里也没对其人有什么好称呼。就因为黄忠年纪大,所以就在心里称其为老头儿。
结果牛金终究是没能扛住黄忠这个老头儿的进攻,就两个回合,他就被黄忠给打下城去了。如果换成是孙翊张辽,肯定不会如此,也就是曹真那样儿的,也许黄忠一个回合,就能给他逼退。
-----------------------------------------------------
牛金跌落城头,不过他还算聪明,所以并没有受伤什么的。不过他此时的心里,也确实是万分遗憾,这自己的表现,别说不能和人家江东军的孙翊比了,就是和同僚曹真相比,也是比不了啊。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其他的原因在。比如说对付孙翊的是黄叙,而对付曹真的也是他,可对付自己的,就变成了黄叙的父亲黄忠。这父亲和儿子,自然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
如果说牛金没那么看重黄叙的话,至少他知道,仔细算起来,其实对方还不如自己呢。但他绝对不敢小看一点儿黄忠其人,这么些时日的例子,都已经证明了,黄忠在守城的方面,那何止是比之前罗县那个甘宁强了一点儿半点儿啊,这他实在是太强了。哪怕牛金他确实是并不想承认,可他在心里,其实也是承认的。
-----------------------------------------------------
最后就只有张辽没能上到城头了,这可绝对不能说他不厉害,显然这个是不可能。那么说他今日没在状态,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如果真要说起来的话,应该是说黄忠今日是大显神威,至少是发挥比平时要强了。所以哪怕是强如张辽这样儿的,如今也依旧没能上得了城头。
在后观战的孙策曹仁众人,孙策心里不是那么特别爽,毕竟这孙翊表现尚可,但是张辽显然是不怎么样儿。至少和他预计的,还差不少,所以他当然不会是满意的了。至于说孙翊,倒是还不错,他算是满意。
而曹仁呢,是和他的心情相反,显然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不错。不过因为曹仁心里也想着孙策的心思,所以自然是没表露出来什么。对他来说,这事儿自己知道就够了,至于说其他的,只要己方表现比江东军好,那么谁也不是看不见,所以无论是孙策,还是他那一干属下,都知道就行了。
-----------------------------------------------------
曹仁一看,这今日己方真给自己争脸。或者更准确来说,是给己方争脸了,给自己主公争脸了。他相信,就算是自己主公在这儿,也是会满意的。
本来就是,自己也承认,那张辽和孙翊的本事。可难道说带兵攻城,曹真和牛金就差多少吗?自己是不认为他们两人就一定超过张辽和孙翊,但是有差距,也不是说很大。至少在带兵攻城上面,曹仁就没认为差距那么太大。
如果换成是比武艺,那么他承认,再来一个郭淮,三个人都比不过张辽和孙翊两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