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一章 联军鏖战临湘城
那么最后就剩下一个郭淮了,所以只要他同意,那么自己这边儿就没有问题。而且也确实是,自己所加派的人手,己方这边要加派的人,还不就是他郭淮郭伯济吗,除了他,可没有别人啊,寇封在罗县,曹真受伤,牛金不用说了。
而鲁肃一听郭淮直接就同意了,虽说这个和他所想一样儿,不过曹仁第一个问了对方,那么这自己也不可能说不同意了。这哪怕都在鲁肃所料当中,不过他还是觉得有点儿……
果然,听了郭淮的话后,曹仁直接就问向了鲁肃,他自然是不过错过放过如此机会的,所以就听他说道:“不知子敬先生,以为之前我所提如何?”
鲁肃心说,来了,不过他先看了张辽一眼,微微一笑,问道:“文远觉得呢?”
张辽当然明白鲁肃的意思,所以他说道:“曹将军之言甚是,辽赞同!”
鲁肃闻言点头,张辽确实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因此他是直接也同意了。
-----------------------------------------------------
曹仁听了张辽的话,他显得是很满意,不过江东军如今做主的还是鲁肃,因此他没忘了问鲁肃一句,“那么子敬先生认为?”
鲁肃一笑,“其实文远之言,也是我之意。曹将军,我看就如此商定了吧!”
鲁肃心里都明白,如今是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他不是没想过,如果说就算自己不同意。可他曹仁曹子孝,估计最后都得让郭淮上去。至于说张辽上不上,他就不去考虑了。因为这就是他曹仁曹子孝,别看之前能劝说住其人,可如今,倒是不好使了。
“好!子敬先生如此说了,那么此时便这么定了!”
曹仁心里都清楚,这事儿绝对是“八/九不离十”,结果果然,和自己所想差不多少。而其他人听了曹仁的话。除了牛金心里有些不爽之外,别人都没有太多的想法了。曹真是中立派,所以什么样儿都可以,郭淮是知道,自己必须同意,而且他确实也是赞同。
-----------------------------------------------------
至于说张辽,他都知道自己先生的意思,因此他都是跟着鲁肃走。鲁肃没有意见,他自然是同意不会说什么了。于是这事儿就这样儿。在曹仁的建议下,众人都同意,明日再出兵,就是郭淮、牛金和张辽。他们三人带兵。曹真倒是也想上,不过显然曹仁把眼一瞪,他就不敢说话了。说起来也真是。他还是有点儿怕这个所谓的叔父的,还真是如此。
因此。再一次的攻城战,黄忠看到了三个人带兵来了。除了牛金之外。那个郭淮还有张辽,也都在,他心里高兴。心说之前在罗县,对付甘兴霸的时候,你们是都上了,这到了自己这儿,自己也是等着你们呢!之前没看到,没等到,那都没关系,无所谓了,如今等到就可以了嘛。所以黄忠看到三人带兵来攻,他是一点儿都没害怕,反而还很高兴。
毕竟对他来说,这自己多少比甘宁能强那么点儿,所以对付自己,也当是如此!
-----------------------------------------------------
在黄忠看来,就得郭淮他们三个一起带兵,一起上,才算是能上城头,对付得了自己。不是他自大也不是他太狂,实在是牛金确实不是他的对手,这个不仅仅是他知道,凉州军士卒知道,就算是兖州军和江东军的人,有几个不知道的呢?毕竟谁都看得见,而且还这么多时日了,这个事实都摆在眼前了,不是吗。
所以这个时候,心里最不爽的一个,当然就是牛金,他比曹真心里还不爽。毕竟曹真知道,如果自己没受伤,或者伤全好了的话,自己将军,自己那叔父,肯定还是会让自己上的。不过牛金呢,显然不是这个情况,虽说他也带兵,可这一个人带兵和这么多人,那能一个样儿吗?牛金这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哪怕他并不会和曹仁去说什么。
但是他也知道,黄忠太强,超过了之前的甘宁,那么可以这么说,自己将军如此,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反而之前对付甘宁,最后都这样儿了,那么如今,岂不是更得如此?
-----------------------------------------------------
再说城头的黄忠,虽说他看到三人带兵,心里确实是高兴,不过郭淮、牛金和张辽的组合,确实是给他增加了很多很多的压力。牛金可以说是不如他,但是郭淮,那比牛金可厉害多了,至于说张辽,那更是不比他黄忠差多少的将领。因此这三个人的组合,绝对不是一加一加一等于三,而是一加一加一大于三,这是绝对的。
就说黄忠的策略,他先是对付最弱的牛金,直接一箭射向了其人,然后接着就是指挥士卒扔滚木檑石,招呼郭淮,最后他是让士卒倒下热油,这是给张辽准备的。他要一个人带着人马对付三个人,而反过来呢,是郭淮他们三个,对付黄忠一个,所以谁更轻松,是不言而喻了。说起来这虽然不是单挑,可其实和战场上对战,也没有什么特别特别大的区别。
这如今从黄忠这儿来说,是一对三,从郭淮他们那儿说,就是三对一。和战场上一样儿,三对一群殴!
-----------------------------------------------------
当然对方肯定不会觉得这是什么群殴。如果说要是在战场上斗将,他们三个对付黄忠一个。可能有人还觉得有点儿不太好意思。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三个却是没有一个觉得不好意思的。毕竟守城本来就占优势,而且城头还有一万多士卒,这是什么概念。己方对上他们,根本就不占优,还处在劣势上。
因此,曹仁说让他们三个一起上,对付凉州军,哪怕是牛金。他虽说心里不爽,可是说起来,他还是同意的。不为了别的,就因为自己确实不是那个黄忠的对手,这个自知之明,他还能没有吗?
面对着城头上射下的箭矢,牛金是赶紧把头一偏,躲了过去。曹真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他可是牢记着黄忠的神射。所以一直都在提防着。至于说那两个,郭淮和张辽两人,他们也躲过了城头下来的零碎和热油。张辽最费劲的,不过还好。算是有惊无险吧。
-----------------------------------------------------
黄忠一看,自己带着士卒的防御,对三人是没起到什么作用。他是又来了一轮,不过没射箭。就是直接带着士卒对付三人。但是结果和上一次一样儿,之后他就没这么一起对付三个人了。是直接指挥着士卒对付张辽。毕竟他也看得出来,张辽算得上是三人中最为厉害的那一个,所以自己当然是对付他了。
因此,张辽是倍感压力大增,毕竟之前黄忠说起来还算是同时对付他们三个人,不过也是有先有后,但是速度确实是够快。可如今呢,显然他是舍弃郭淮和牛金,就盯上自己了!不过张辽心里也有些自得,毕竟在他看来,能让黄忠如此对待,也是说明了问题。如果说自己不让他这么棘手的话,显然人家不会舍弃了郭淮和牛金,直接对付自己的。
确实,这也是黄忠的想法。他其实也清楚,自己可能一下就对付三个人吗?就像之前那样儿,也不行,所以只能是挑那个最强的对付了。这个柿子挑软的捏也可以,不过他没那样儿。
-----------------------------------------------------
毕竟他也有顾虑,这万一自己对付郭淮和牛金他们其中一个的时候,张辽一下上了城头,那么可就麻烦了。所以黄忠宁可让郭淮或者牛金,哪怕是他们两人都上城头,也不想让张辽上来。毕竟他可听自己主公都说过郭淮还有张辽的一些情况,也更知道张辽的本事,并且其人成名在自己前,名声比自己还大,绝对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说起来张辽其人以前跟着吕布的时候,就算是被吕布所器重的这么一个人,这个黄忠都知道。所以他当然明白,就凭吕布那个虓虎的性格,要不是有真本事大本事的人,他岂能是委以重任。吕布其人就是一个非常有傲气的这么一个大将,所以能入得他眼的人,岂是泛泛之辈。而且自己也听说过,在吕布并州军中,他最为器重的人,就是高顺、张辽,绝对的。
而这两个人是一个比一个有本事,高顺不用说了,陷阵营是威震天下,其人更是陆上大将。至于说张辽,一样儿是个帅才,不过如今却是在江东军做事儿。
-----------------------------------------------------
吕布还死在了孙策手中,可其人却在江东军做事儿,这个事儿还真是没法说。不过那终究是人家张辽和孙策他们自己的事儿,是张辽和江东的事儿,所以黄忠也不会多想。其实他也清楚,这江东军的张辽,就和己方的张任、兖州军的关羽,都算是一个队伍,一个类型的,都是让主公头疼的人。都是很有本事,让自己主公看重,却是又没有真正拜主公的另类。
在黄忠的压制下,张辽确实没能登上城头,这没有什么意外的,毕竟黄忠本事在那摆着,经验在那摆着,连带着城头有那么多凉州军正规军,所以张辽也不会说第一次带兵进攻临湘,他就能占到什么便宜。黄忠是个老将不假,可在演义中,就是强如夏侯渊那样儿的,也在他手底下吃大亏了,所以张辽没登上城头,也不算个什么太大的事儿。
是,说起演义的夏侯渊,确实是他没注意,他大意了不假,可也不得不承认,黄忠和法正的组合,确实是让夏侯渊饮恨在定军山了。
-----------------------------------------------------
结果就在张辽被逼退的时候,另一边儿的郭淮,已经是要登上城头了。没办法,黄忠是赶紧去救火,他当然不会那么轻易就让对方上来。不过他也承认,郭淮确实是有两把刷子,毕竟在己方士卒严防死守的情况,他比牛金速度快多了,这自己要是被张辽给耽误的话,没准他这一下就上来了!
所以他也知道,对方是不能小觑,因此是赶紧提着环首刀就到了,结果郭淮悲剧了,他对付凉州军士卒,是没太大问题,至少暂时是可以的。不过黄忠这么一上,他确实是不行了,所以也只能是落下了云梯,没办法,不得不如此。
至于牛金,他速度也不慢,看样儿也快到了,不过黄忠指挥着士卒,又一次给他逼退了下去,牛金心里是叫苦,心里流泪啊。
-----------------------------------------------------
而那这边儿郭淮和牛金干下去,那边儿张辽又已经快攀爬到云梯一半了,黄忠又是赶紧过去,对付其人。(未完待续。。)
第六六二章 临湘江陵函谷关
对于黄忠比较快就来对付自己了,说起来倒是张辽意料之中的。这他自己也不是自吹自擂,张辽自认为比牛金可强不少,至于说郭淮,虽说其人也是个人才,但是要和自己仔细比起来的话,自己有些方面却是比其人要强一些,简单说,比如武艺。是,张辽也清楚,像郭淮那样儿的人,不是以武艺来闻名的,至少他武艺还不如牛金呢,所以就更别说是和自己比了。
但是其人确实是有些头脑,这个自己也承认,说起来是个智将。所以曹孟德派其人和曹仁一起,也算是用心良苦,至少他们两人合在一起,确实是个不错的组合,这个自己也承认。
张辽再一次陷入了苦躲当中,是,人家都是苦战,不过他是苦躲,苦苦躲着城头的零碎。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要是慢了的话,虽说是不会死,但却肯定要受伤。这凉州军不单单是在战力上,要超过己方和兖州军一些,就说这个守城,他们也不是善茬啊!确实如此,凉州军可谓说得上是经验丰富吧,这个不错。
-----------------------------------------------------
他是再一次被热油给逼退了,没办法,这东西来得快,还不少,张辽还真是没有信心在云梯上就能躲得过去,所以也只能是下到城下了。
黄忠一看张辽还是下去了,他便微微一笑,然后又去对付郭淮和牛金了。对他来说。如今暂时对付三人,还算是游刃有余。不过黄忠心里也清楚,这绝对不是说自己就比他们三个加一起厉害。而是他们三个人第一次联合在一起带兵进攻临湘。是,联合在一起带兵不是第一次,可进攻临湘,却是第一次。这之前罗县是罗县,可不是临湘啊。
一个城池和一个城池,确实是有相似的地方不假,可仔细说起来,也终究还是不同的。如果都一样儿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了。所以在黄忠看来。对方是第一次联合在一起进攻临湘,因此,自己占点儿便宜,其实也很正常。说起来他们还处在磨合期,什么时候真正都对临湘熟悉了,那么自己也挡不住他们登上城头的脚步了,不过如今,呵呵,还差点儿。
-----------------------------------------------------
后面观战的曹仁和鲁肃看到郭淮他们三人此时的情况。都在心里无奈摇头。如今郭淮和张辽上去带兵攻城,这边儿就只剩下曹仁、鲁肃还有一个曹仁不让出战的曹真了,他们三个。
在曹仁看来,这今日三个人带兵进攻临湘。确实,还得需要磨合。虽说三人不是第一次联合,可确实是第一次一起进攻临湘。所以也应该好好熟悉一下再说了。至于说鲁肃,他认为黄忠对待张辽。和郭淮还有牛金,是不同的。这个也难怪,要自己是他的话,自己也要这么去做,谁让张辽比郭淮还有牛金要强呢。
最后的曹真,他如今的想法,就是自己怎么上不去,这自己将军什么时候才能让自己上去。是,他也知道,还得自己的箭伤全都好了之后,自己那叔父才能让自己上去啊!所以这个时候,此时此刻,曹真的心里,确实是着急,自己什么时候能上?当然是早点儿上去早好了,不过如今来看,两三日内,还是不成。
-----------------------------------------------------
所以三人也算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曹仁和鲁肃他们显然不认为此时该收兵了。毕竟在他们心里想来,还有机会,这今日也许不能登上城头,可却能让郭淮他们相互熟悉一下,主要是对进攻临湘熟悉一下,能真正起到磨合的作用,这就对了。
因此,他们两人是谁也没有下令鸣金,觉得如今还不是时候。
郭淮和牛金两人心里是更叫苦了,心说这三个人都对付不了黄忠这老卒?他真有如此厉害不成?他们当然不认为这样儿,可如今事实却是摆在眼前了,这黄忠一个人对付自己三个人,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啊。
不过郭淮也想了,他和张辽的思路比较活泛,至于牛金,算是比较迟钝的。所以他们两人心里很清楚,这其实仔细想想,是,有黄忠其人厉害的一方面,不过也是自己这三个人对临湘城不熟的原因。
-----------------------------------------------------
郭淮和牛金是又一次被逼退,而等张辽也再一次落下云梯的时候,后面观战的鲁肃便对曹仁说道:“曹将军,鸣金吧!”
其实曹仁也正是这么个想法,所以是微微点头,然后下令鸣金了。他也清楚,这三人是第一次联合在一起进攻临湘,所以确实是生疏。不过自己也看到了希望,联军的希望,如今是不熟悉不错,可慢慢来,终究会熟悉的,不是吗。
后面听到了鸣金声,郭淮他们三人是无奈带兵撤退。三人心里都是不甘,牛金觉得,这自己之前一个人的时候,上不去城头,自己认了,自己也确实是不如那个黄忠。和曹真一起的时候也没上去,自己也认了,自己和曹真两个加一起,也不如黄忠。可如今曹真没在,却是换成了更厉害的郭淮,再加上个张辽,结果还是不行,这……
所以他心里还能甘心吗,他这是真不甘啊
-----------------------------------------------------
不过有一点还算好,算是让他心情还算不错的。那就是他也知道,这自己之前一个人带兵。是没有什么建树。可如今呢,三个人带兵。不还是对临湘没办法吗?所以自己是承认对付不了黄忠,但是一时间,就算是再多两个人,也不好使!是,他也没认为这对方就永远也上不来城,那不可能。至于说破城,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至少今日,不还是和之前一样儿吗,这他们联军。不还是鸣金收兵撤退了吗。不是黄忠看不起他们,实在是如今这事实就是如此的。
马岱甘宁听到己方鸣金,便是无奈带兵撤退,两人确实是心里也抱怨,这自己还没拿出来真本事呢,自己主公就鸣金收兵了,实在是没对自己两人抱什么太大希望啊。
所以在带兵回来后,见到自己主公,还没等马超说话。马岱先开口了:“主公,属下以为,我与兴霸还能再战!”
-----------------------------------------------------
说着,看了甘宁一眼。那意思简单,就是你也说两句。甘宁会意,在马岱话音刚落后。便对自己主公说道:“主公,伯瞻之言不错!属下认为还能再战!”
马超一听两人的话。便是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
两人一听是一头雾水。不太明白自己主公这是唱的哪一出啊。不过还没等他们问什么,就听马超说道:“伯瞻和兴霸的意思,我都懂,都明白!今日不过就是提前鸣金了,不过明日,有你们的机会,明日不出意外的话就不早收兵了,如何?”
两人闻言是赶紧说道:“多谢主公成全!”
马超继续大笑,不过他也说道:“我军战事,却还要仰仗二位!二位却是辛苦了!”
“为主公效劳!我等义不容辞!”两人齐声说道。
-----------------------------------------------------
马超一看两人如此说了,他也就不多说了。说起来他之前也不是没想,这两人都意犹未尽呢,就让自己鸣金收兵给召回来了,这没准他们就要有意见,或者说肯定是要有意见。不过马超没认为两人就一定会当着自己面儿说,毕竟这事儿确实是不一定。结果两人还是当着面说他们的不满了,而对此,马超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没有什么不满情绪之类的。
在他看来,这要是自己的话,估计自己也得如此,所以就别说是别人了。因此,说起来也不是不能理解,至少自己还是能理解的。
马超带着众人回营,回了自己的中军大帐,还是和往日一样儿,作战后总结,叮嘱马岱他们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都是他要做的。
如果说之前马超还有点儿着急的话,在甘宁来了之后,他还就没那么着急了。怎么说呢,这之前就马岱一个,他也没太多底儿,到底什么时候能登上城头,甚至什么时候破了江陵。
-----------------------------------------------------
但是甘宁来了之后呢,马超自然是信心多了,比之前多太多。毕竟马岱一个人,也许他就不是霍峻的对手,但是再加上个甘宁呢,别看这两日他们也没能登上城头,可马超当然不认为就一直会这样儿下去,那不可能。
守御在关上的吴懿和黄权不知道,怎么今日的兖州军,不管是带兵的乐进,还是普通士卒,怎么都像疯了似的?这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当然他们不会知道,因为曹操的几番话,确实是给兖州军的将领更大的决心。而将领被说完了,他们手下士卒,自然也是要被他们说一番,因此,这最后的结果是好的,那就是众人都欢喜鼓舞,争取早日登上关,早日破了函谷关。
当然想法是不错,不过结果还没有那么简单,乐进是比之前还拼,可在吴懿两人的严防死守下,这新的一日,他依旧是没有带着己方士卒占到什么便宜。
-----------------------------------------------------
乐进从来没认为自己在一个函谷关这儿,是吃这么大亏,这可不少城池都难进攻啊。是,自己也承认函谷关是天下雄关,可这雄关也太雄了吧,就到了如今,自己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己方会止步在这儿吗?乐进不相信,他更相信的是,自己主公昨日的几番话,己方早晚是必破函谷关。但是到底是什么时候,自己也没底了。不是他没有信心,实在是如今的情况,确实是没给乐进多少信心。或者哪怕说他就算是再有信心,可是也没有说能自大认为,这几日就能破了雄关。登上城头,也许一两日就解决,但是占据关隘,自己却也不知道要何时。
乐进都不知道是第几次被迫下了云梯车了,他就听到了己方鸣金的声音,所以只能是带兵撤退。他也清楚,看如今自己的表现,自己主公不会满意的。不失望就不错了,自己到时候都没脸见他。
-----------------------------------------------------
所以就因为有这么个想法,乐进带兵回去的时候,都没脸去看自己主公一眼。说起来平时他可绝对不是这样儿的,不过如今,却是不好意思,他是倍感惭愧啊。确实,如果换成是其他人,也是多少日都登不上关的话,估计也得像他这样儿。毕竟兖州军众将,哪怕他们没小看轻看了凉州军,可是这一个函谷关,就把己方的大军给阻拦了下来,实在是……(未完待续。。)
第六六三章 激战临湘上城头
又一日,兖州军江东军联军进攻临湘,依旧是郭淮、牛金和张辽三人带兵。至于之前牛金说必登上城头的事儿,也是谁也没提,就连曹仁也好像是忘了一样儿,一个字都没说,所以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暂时就算是过去了。其实谁心里都清楚,还真是没把牛金的话太当真,毕竟那也不是什么军令状,在有的人看来,牛金也就是随口一说,然后大家就那么一听,完事。
黄忠看到三人带兵又来攻城,他突然是有种不太好的预感,这今日,没准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这三个人就要登上城头,要上来!也许不会是三个,但至少是一个,没准是两个,这都说不定。但是即便如此,又能如何,自己就相信,最后他们就算三个人都上来,士卒也上来不少,可最后依旧是会被己方给打退,这个黄忠还是坚信不移的。
他还是先去对付了张辽,毕竟他给黄忠的威胁最大,所以他自然还是先去对付他了。如果说不不逼退张辽,黄忠是不会亲自出手对付郭淮和牛金的。
-----------------------------------------------------
结果今日张辽可以说表现比昨日还好,所以黄忠逼退他的时候,确实是费了一些劲。而等张辽被逼退后,那边牛金已经上了城头。这个很正常,郭淮是挺厉害,但是在攻城这方面。登城头这样儿的事儿,未必就比牛金强。所以张辽是最强,然后就是牛金。
牛金上来后。黄忠微微一笑,直接一环首刀,就奔着他去了。说起来他是不想让谁上到城头来,但是人家都已经来了,那么自己自然也不会退缩。并且牛金武艺倒是还可以,不过却也没有被黄忠看在眼里。毕竟其人的武艺,无论是马上步下,都是一流的一等一的。而且黄忠还有一手百步穿杨的绝艺,这可不是谁都能比得上的。
牛金一看黄忠兵器奔向了自己。而且己方士卒虽说也上来了一些,但是没人家城头的凉州军多啊,所以这个时候凉州军是呼啦一下,全都围上来了,这自己已经被包围。虽说是在他预料之内,但是这凉州军速度太快了,而且不单单是黄忠兵器到了,还是凉州军士卒的!
-----------------------------------------------------
他是承认凉州军单兵素质之强的,要不然。天下人也不会公认他们是第一了。
牛金是满头大汗,之前攻城的时候,就差点儿被檑石给砸到,不过他都给躲过去了。好不容易。今日终于是登上了城头吧,他心里是高兴非常,之前和自己将军。还有众人说的话,这如今终于是实现了。可结果呢。这黄忠还有凉州军士卒的围攻,不啻于给他头上直接就泼了一盆冷水。他也清醒多了,也算是反应了过来,这是在敌军的城头上,自己还玩命儿呢!
可不是吗,如果还在城下的话,牛金自然不会如此情况。但是上到城头的时候,他是自信心膨胀,结果这刚飘起来,这就直接让人给击落了,是半点儿面子都没给他留啊!此时他是赶紧防御,而且还不忘了对己方还有江东军士卒大喝:“弟兄们,随我杀他娘的!冲啊!”
牛金那意思,是不是靠着己方联军这些士卒,自己也能在城头多待一会儿。是,他可没指望能多久,更别谈占领城头什么的了。
-----------------------------------------------------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能多坚持一会儿,那就算是胜利了。不过这事实和他所想,确实是有差距的。黄忠和凉州军士卒在听到牛金大喊后,黄忠是露出了不屑的神色,就算是凉州军士卒,也有一些人如此。不是众人看不起他,实在是就上来这点儿人马,说起来还真是,不够己方塞牙缝的呢。
黄忠此时的刀已经是过来了,牛金赶紧用环首刀招架。至于说其他人,也是各拿兵器抵挡,兖州军江东军和凉州军,是混战在了一处,当然还有凉州军士卒兵器奔着牛金去了。结果牛金是焦头烂额,在他看来,这自己武艺本来就不如黄忠,结果还有这么多敌军士卒。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他被黄忠逼退,本来应该是被打退,但是牛金见势不妙,赶紧是先一步跳下了城头,当然是借助云梯车下去的,要不然就以城池这个高度,就算不死,也得受不轻的伤。不过常年攻城的将领,都有一手跳城池的“绝技”,基本不会出什么太大问题就是了。
-----------------------------------------------------
不过牛金这边儿刚下去,郭淮便上来了。其实他可不是刚登上城头,就在牛金刚要跳下去的时候,他就已经上来了,不过牛金下去了,他是正好补上位置而已。郭淮所想,哪怕自己武艺是不如黄忠,这己方人马也没有人家多,这都没错。但自己却是不能后退一步,不但如此,自己还得带着联军士卒往前冲,所以他是直接就补上了牛金的位置。
其实就算郭淮不这么做,那么一会儿他也得步牛金后尘的。怎么说呢,这他武艺没有黄忠高,所以牛金下去了,黄忠肯定要直接对付他。而且城头上来的联军士卒,更是没办法和城头的凉州军相比,无论是从数量上来说,还是从战力上来讲。都是这样儿。因此,郭淮知道。不过就是晚一点儿被逼退,和早一些下去而已。
但是他和牛金所想还不太一样儿。郭淮是为了大局,认为己方士气信心最重要,所以是滴着士卒往前冲,让他们好好看看,自己这个主将是不惧生死的!
-----------------------------------------------------
他认为如此,那么好处更好,能提升己方联军的士气,这就是郭淮的想法。他毕竟比牛金的思维强多了,所以所想所考虑的东西。也是比较全面的。而再看牛金,显然他就想着自己要如何如何坚持下去,如何如何在城头露脸什么的。是,他要是能在城头待得很久再被逼退,那么他确实是好样儿的,可实际呢,不用多说了,其实也不比郭淮强上多少。
黄忠一看,心说这个郭淮武艺还不如之前那个呢。结果郭淮倒霉了,环首刀直接被黄忠的刀崩飞,不过他反应倒是不慢,直接是跳下云梯。郭淮是当机立断。特别迅速,他早知道,这哪怕是自己亲自跳下城去。也比在城头受伤,或者被生擒了强。不。更准确来说,是强多了。强太多。
黄忠心里是暗叹一声,他之前是不想让他们都上到城头来,可如今上都上来了,他也当然是不想牛金和郭淮这么快就下去了,可结果……
-----------------------------------------------------
看到两人早都下去了,这个时候黄忠是再一次对付上了要登上到城头的张辽。张辽一看,心说行,这自己是够倒霉的。不过怎么说呢,其实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不是吗。至少在他看来,确实就是这样儿。
张辽也想了,这自己要不是比牛金和郭淮都强,显然黄忠就绝对不会如此了。所以这自己比他们强,倒也不一定就是什么好事儿。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希望自己是比别人强的,毕竟“不遭人嫉是庸才”啊,张辽还能不知道吗。
哪怕他受到黄忠和城头士卒的“照顾”最多,可他依旧是觉得,这算是自己的一种荣誉,因为自己比郭淮和牛金都强,所以才这样儿的!
确实如此,要不这样儿的话,黄忠也不会就针对他了。他可知道,张辽给自己给临湘城的威胁最大,那个牛金和郭淮上到城头,自己还没有什么感觉,觉得没有什么。
-----------------------------------------------------
但是轻易却是不能让这个张辽上城头上来,因为张辽确实是厉害,但黄忠不是怕了他,只是麻烦确实还是越少越好。自己固然比其人武艺要高一点儿,但是己方士卒呢,他知道,碰上张辽,那非死即伤啊!
所以黄忠自然是不会让他上来,或者更准确说,是不会轻易让他上来的。因此,张辽是倒霉了,之前郭淮和牛金没有受到的待遇,都给他了。结果他躲不开城头倒下的热油,也只能是无奈跳下了云梯车。
曹仁和鲁肃在后一看,虽说今日是有所进步,毕竟牛金和郭淮可都跑到城头上走了一圈,可显然这个不够啊。如果牛金和郭淮还有张辽,他们三人都一起上了城头的话,那么就算他黄汉升再厉害,可也不会一下就能对付得了三个人联攻吧。
-----------------------------------------------------
可如今呢,显然三个人一起登上城头,这个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此时鲁肃对曹仁使了个眼色,那意思鸣金,收兵吧。他没直接说,主要是鲁肃觉得,这今日己方和兖州军表现还都不错,自己要是亲口说出鸣金的话,还是很丧气的。鲁肃是聪明人,所以坏人都让曹仁去做,自己就看着就行了。毕竟曹仁还是说的算,他也不过考虑那么多。
结果果然,曹仁看到了鲁肃的表情,就直接下令鸣金了,让和他一起观战的曹真,还有一些兖州军和江东军的士卒都感到无比遗憾。这今日己方可是进步多了,但最后,还是让曹仁这么快就收兵了。虽说比昨日要晚些,但……众人觉得还是有些意犹未尽啊,也许己方能表现更好?
曹仁他当然是不知道鲁肃的想法,哪怕他也有些谋略,可终究不是鲁肃这样儿老狐狸的对手。别看鲁肃长相说话什么的,看起来是个老实人,有人甚至形容他为忠厚长者。但是实际上呢,真正了解他的人可都知道,这人心可黑着呢,也是个狠人。
-----------------------------------------------------
别看平时鲁肃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儿,而且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脾气,不会发火儿什么的。如果你真认为他就是这么个人,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至少说起来其人,是,很多时候,看起来就是这样儿,没错。可实际上呢,鲁肃十一个非常有眼光,而且是很有大局观的这么一个人。
就比如说如今的情况,说起来他就算是有些地方,他对曹仁不太满意,可他基本上不会多说什么,因为毕竟两军是联军,早已联盟多久了。他心里清楚,只有联合到一起,还有刘备的汉军,三方联合在一起,如今才能更好去对付马超的凉州军,这是一点儿都不错。
所以很多话,他都不想去说,很多事儿,他也绝对不会去做,因为那样儿的话,对己方绝对是弊大于利,这可不是他会去做的事儿。也许是一时痛快了,但是给己方的影响,却是不好的,不利的。
因此,看起来他就是这么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可实际却不是这样儿的。(未完待续。。)
第六六四章 再战江陵终登城
因为大局,因为如今的形势,所以很多话鲁肃都不能去说,很多事儿,他同样儿不能去做。
但却并不代表鲁肃就是个什么老实人,那还真就不是。如果说如今没有凉州军的存在,而兖州军已经和江东军是不死不休了,那么鲁肃就会显现他的另一面出来,但如今不还没到那个时候吗。而凉州军虽说是敌对,不过对于攻城的方面,鲁肃确实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建议,毕竟他不是擅长这方面的人。
听到了己方鸣金,郭淮三人带兵撤退。虽说是无奈,可今日确实是比之前进步多了,这能登上临湘,还不就是说明问题了吗。所以最后说起来,他们三人还算是满意的,哪怕是张辽,他也是如此。毕竟虽然自己没上城头,可郭淮和牛金两人上去了,这和自己登城,也不是有那么特别大的区别。不一样儿的地方确实是有,但张辽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他可不是一个有多强嫉妒之心的人,说起来张辽是个心胸比较宽广的人。
-----------------------------------------------------
敌军撤退,黄忠早已是汗流浃背了,这对付没有上城头的和已经等上城的,确实是不一样儿。三人今日给他的压力不小,看来无论是他们,还是兖州军江东军士卒,可都是动真格的了,黄忠心说。不过还算好的就是。张辽没有上来,要不然的话。自己更得拼一下了。至少张辽可比郭淮、牛金要强啊。
明日再战,希望就算比今日还难对付。可也别让自己太费劲。黄忠虽说是不怕什么,但也确实,麻烦越少越好,这个是一定的。如果有选择的话,那么还是如今就保持这样儿最好,他们要是日日爆发,一日比一日强,那么可能没多久,这临湘就要丢了。虽说如今黄忠也不是说就一点儿都没有信心。可实际上一想,这战局开始向对方有利那方面转移了。
所以黄忠也不得不担心,哪怕他也知道,久而久之,这临湘估计还得丢,但是自己要坚守更久才能对得起自己主公的信任。
-----------------------------------------------------
江陵,又一日,马岱和甘宁带兵进攻。哪怕每次面对如此坚城,两人都有一点儿无力感。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是顽强地带着己方的士卒全力进攻。不过对手确实是太强,汉军士卒倒是没什么,可霍峻够厉害。而且这其人加上汉军士卒还有荆州军士卒的组合,确实不是盖的,因此。马岱和甘宁,都不得不重视。可就算是这样儿,如今也还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一切倒是都在他们所料之中。毕竟凭借霍峻其人的本事,都不用多说了。而且他以前就是荆州军的将领,因此就算不是所有荆州军的士卒都认得他,和他相熟,可很多人都认识他,都见过,因此,这么一个将领带兵,也确实是比刘备那几个属下强多了。至于刘备那些手下,也知道霍峻的本事,因此如今也没有人有什么意见。
其实他们也都清楚,就算是有意见又能如何,这和自己主公说吗?主公就算能听你说,可基本不会再派人去,至于说换人,那就更不可能了。
-----------------------------------------------------
霍峻严防死守,这汉军士卒和荆州军士卒,确实是卖力。他们也知道,己方这么多人马呢,当然是占优势。并且不得不说,这一直以来,可都是己方占优势的。都已经多少时日了,他们凉州军也只能是望城兴叹,虽说不是不得寸进,可也差不多了。
在城头这么严密的防守下,马岱和甘宁都被逼退了一次,不退不可能,要不就伤了。两人心里是不爽,是不甘,可如此也没有什么用。他们不得不承认,遇到霍峻这样儿的对手,是好处也有,可不好的地方,想想也不少。
看自己主公,平时好像不说太多,云淡风轻的样儿,可谁都知道,他心里也担心担忧,这也有顾虑,怎么就登不上城头,破不了江陵?可谁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就如此强攻江陵,终有一日,是会成功的,不是吗?
-----------------------------------------------------
看到城下越战越勇的凉州军士卒和马岱甘宁两人,霍峻也算是知道了,这两人可都拼了。显然是这些时日都没能登上城头,他们实在是接受不了了。其实仔细想想,要自己是他们的话,自己也会如此。毕竟这么多时日都登不上城池,难道还感受不到压力吗。这个压力来自多方面的,也许表面上可能是看不出什么,但实际呢,是不可能没有的。
霍峻虽说不是一个攻城的大将,但是作为一个守城的大将来说,他确实还算是很清楚的,至少他就知道马岱和甘宁两人,到底要面对多大的压力。所以他心里清楚,可即便如此,自己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同情,这作为敌对,早就已经是不死不休,你死我亡了,这是半点儿都不错。而他还是认为,这今日两人依旧是不会有什么建树,上不到城上来。
霍峻就是这么个想法,不是他自大,也不是看不起看不上马岱和甘宁还有凉州军。而且对自己有信心,有那个自信,可实际上呢。真就是如此吗?
-----------------------------------------------------
甘宁心里不爽透了,他躲过去城头士卒扔下的零碎。对马岱大喝道:“伯瞻,上啊!”
马岱一听。心说自己可不能输给甘宁,要不然的话,今日他登上了城头,自己要是没能上去,那不丢大人了?这如今他虽说不至于怎么去嫉妒甘宁,可要是甘宁真走在了马岱前面,那么马岱要说心里一点儿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马岱也大喝了一声,“上!”
他知道。今日自己两人要真实加把劲儿的话,没准还真能上去。哪有永远都攻破不了的城池呢?所以说起来这江陵确实是易守难攻,没有人嘴硬不承认。可真说起来,这如今的情况,都已经这么多时日了,而且还是自己和他甘宁一起带兵,那么还怎么上不去?
不是马岱没有信心,缺少自信,他当然不认为自己永远都上不去。就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但如今甘宁来了,所以马岱也给了自己个期限,要是五日内上不去江陵,那么自己也真是。别再带兵了。这可真是啊,实在是丢不起那个人!
-----------------------------------------------------
而且他还想了,自己必须要先甘宁一步上去。这样儿自己才能算是有面子。可不是吗,要是甘宁这个后来的先上去了。这自己脸往哪儿放。不得不说,这马岱还真是。比较好面子,这是一点儿都不假。都这么些年了,他也是没有改变一点儿,这也是半点儿都没错的。不过还算好,至少不至于因为这个而耽误什么太大的事儿。
说起来马岱做事儿,还算是有分寸的,所以哪怕马超也知道其人毛病不少,可依旧是重用他。这个也不单单是因为他是自己族弟的关系,也是因为马岱的本事不错,更何况,还是闪光点更多,这个马超也清楚。当然了,他也不是没想过,如果他马岱把毛病都改改,那就更好了,但是仔细一想,都是奢求啊。
结果还是出乎了霍峻意料之外的,当他还在对付马岱的时候,那边儿甘宁已经是登上了城头,第一次上了江陵城!
-----------------------------------------------------
马岱对此是清清楚楚,不过他心里却是有点儿矛盾。从己方的角度来说,这这么多时日,己方都没能上了江陵城,这今日终于上去了,他心里自然是高兴。可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说,这甘宁先自己一步上去了,这绝对是打脸啊,这自己哪儿还有什么面子了。所以他心里是又高兴,可又不太爽。
所以他对霍峻喝道:“霍峻,我军将士都已经上了江陵,你还是快快投降吧!”
霍峻一听,他是哈哈大笑,“马岱,这就不用你管了!甘宁,我保证他一会儿就下去陪你!”
说着,霍峻已经给逼退了下去,然后他是直奔甘宁而去。说起来甘宁上到城头,他也是本着霍峻来的,不过城头那些士卒能让他轻易得逞吗,所以是直接就围了上来。因此,甘宁还在和城头的士卒拼杀着,不过这时候,霍峻已经是提着环首刀过去了。
-----------------------------------------------------
霍峻倒是不惧甘宁,哪怕他知道对方比自己武艺要高不少。可即便如此,又能怎么样儿,这如今自己不是和他去拼武艺,主要是自己要带着己方士卒,给他逼下去!这就是他的想法,他甘宁也就比马岱厉害,又不是马超亲至,有什么可怕的呢。
所以霍峻直接就带着士卒奔向了甘宁,这时候哪怕也有凉州军士卒上了城头,可那几个,还真是不够人家杀的。至于说甘宁武艺倒是不错,可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这霍峻再一加入,他确实是没辙了。毕竟人太多了,自己一下制不住霍峻,那么最后就得是自己被逼退!他是清清楚楚,果然,因为城头的士卒他多,杀不过来,所以甘宁被打退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如果是在马上的话,还不至于这样儿。可放到步下,被这么多人围攻,甘宁最后也是不敌啊。毕竟万人敌万人敌,哪有人真就能敌万人呢?也许在万人中,你能来去自如,可对付万人,你终究不是对手。
-----------------------------------------------------
霸王项羽怎么儿,那是万人敌,可结果还不是在垓下被围,最后还自刎身死了。吕布怎么样儿,可之前还不是先败给了曹操,最后是被孙策杀了。所以再厉害,也是玩不转。甘宁还不如吕布呢,差多了,所以他虽说是杀死杀伤了不少敌军士卒,可最后还是被人给打退了,这也是没办法。如果换成是吕布的话,没准能生擒霍峻,或者杀死杀伤其人,这倒是可以。
但是甘宁,确实不行。马岱被逼退,他是更加不甘心了,心说自己可真是倒霉啊,结果再上了云梯,还没几步的时候,就见甘宁也下来了。这时候他心里虽说也有点儿遗憾,不过也是一笑,心说你甘兴霸虽说是上去了,可这还没热乎呢,就下来了啊。
不过他也知道,如今可不是幸灾乐祸的时候,这自己必须也得上去一回才行。他甘宁都能上去,自己怎么上不去?马岱是来了脾气,今日必须要上去,要不然的话,这丢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
他的想法是挺好,但是突然听到了己方鸣金的声音。(未完待续。。)
第六六五章 鏖战江陵函谷关
一听到己方已经鸣金了,马岱心里是这个不爽。因为甘宁都上去一趟回来了,可自己呢,今日却也只能是眼睁睁带着人马败退了,所以他是万分不甘,万分不爽。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天大地大,自己主公的军令最大,到如今,也没听过谁真就敢明目张胆违抗自己主公军令的,真是没有。
看到马岱和甘宁带兵撤回,霍峻确实是放松了不少。这今日和之前都不同,毕竟甘宁是上来了。可虽说他是上来了,但在自己带着人马围攻过去后,他就被打退,这个自己还算是满意的。而再看马岱那样儿,他显然是心有不甘。可他自己也没有办法,谁让甘宁本事比他只强不差,而且还抓到机会了呢。
对此,霍峻也没想什么,甘宁比马岱厉害,自己就非要去对付甘宁,这他当然不是如此想法。对霍峻来说,谁厉害谁不厉害,都无所谓,自己不怕谁带兵上来,只要敢来,都得下去!
-----------------------------------------------------
马岱和甘宁带兵回去,见到马超,马超则对两人笑道:“今日有所进步,明日继续努力!”
“诺!”马岱和甘宁两人是异口同声道。
马超这个时候倒是没有直接就表扬甘宁什么,毕竟他也是看出来了,这自己就说了这么一句。马岱就已经不是那么太爽了。虽说不是直接表现出来,但自己认识他那么多年了。这他是个什么样儿的人,自己还能不清楚?所以马超也知道。这事儿差不多就行,至于自己没有多说,可这说出来的也算是表扬甘宁了,因此,这也算是皆大欢喜。
就是马岱可能要有点儿意见,毕竟甘宁都上去一圈下来了,他都没上去城头,所以这他心里还能平衡吗?不过这事儿也没有办法,谁让霍峻就对付你了呢。他倒是不认为你比甘宁威胁还大,显然他是不会那么在乎这个事儿的。这马超心里都清楚,这说起来就是点子,运气不佳啊。如果说他霍峻对付甘宁去了,那么没准你马岱也可能上城头了。
-----------------------------------------------------
不过马超也知道,马岱再怎么说怎么样儿,他也得给自己面子,也没有表现太多太过来。当然了,这个他也知道。要真是表现太过,自己肯定是要有意见的。毕竟甘宁算是给己方争脸了,而你马岱呢,说是徒劳无功。其实也差不多吧。不过作为主公的自己,倒还算是给了你不少面子,不是吗。
马超一招手。众人便跟着他回去了。城头的霍峻此时在心里说着,虽说今日你们凉州军确实和之前相比。要强一些。可就算这样儿,那又能如何?哪怕明日你们比今日还强。最后也逃脱不了被逼退的下场。
这确实,算是霍峻对自己对己方,当然也包括荆州军的一种信心吧。关键是江陵确实是城高水深,这再加上如今城内近三万士卒,所以他心里确实是有底儿啊。如果要不是在江陵,没有这些人马的话,显然霍峻就不会如此想法。至少没有底儿,还能有多少信心,自信?
-----------------------------------------------------
霍峻下了城头,回州牧府,给自己主公汇报去了。哪怕他也知道,而且很清楚,这自己在城头的战事,自己主公早都知道。可听士卒去说,当然是没有自己亲自汇报来得好、来得详细,并且自己也不得不说,这今日的情况,自己主公是无论如何,都得听自己简单叙述一遍的。毕竟这凉州军都已经上了城头了,虽说那个马岱没上来,可甘宁上来了,还有士卒。
所以,抱着这么个想法,霍峻回到了州牧府。在州牧府的会客厅,当然他是对刘备和众人简单讲了一下,让众人都了解了今日的战事。这可是比士卒讲得强太多,毕竟霍峻可是城头参战指挥的将领,而士卒算什么?
最后刘备直言道:“这如今虽说凉州军和前些时日相比,有所进步,不过在我看来,他们依旧不是我军对手!各位觉得,是也不是?”
-----------------------------------------------------
众人一听,都是不住点头,哪怕这个时候凉州军已经是能上到城头了,可在他们看来,这还不足以对己方有什么太大的威胁。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众人就觉得有底,毕竟城池高大、城内守御也不少,再加上个霍峻,这马超凉州军想破城池,那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而且万一己方给他们逼退走了,那样儿的话,就更好了。
而从一开始,众人其实就看到了一些希望,并且经过了这些时日,他们是更有信心了。所以哪怕今日这对方一个小小的进步,众人确实是没有看在眼里。怎么说呢,这都已经是这么久了,凉州军甘宁才带着几个士卒上来,这不得不说,他们丢人!所以这他们上来,其实很正常,如果说他们一直都上不到城头上来,那么才真是,不对劲儿了。
毕竟在众人看来,心里都是承认凉州军实力的,要不也不可能之前知道凉州军来了,一个个都是如临大敌,所以……
-----------------------------------------------------
如今倒是比之前轻松了不少,他们虽说不知道给力这个词,不过要是形容他们的话。就是他们觉得霍峻和己方士卒,也同样儿包括荆州军士卒。确实是很给力。至少在抵挡凉州军的进攻上,众人还是都很满意的。尤其是刘备。他对霍峻是很满意。这也难怪,对于属下给自己争脸了,抵挡住凉州军进攻了,这当主公的,当然是满意了。
如果霍峻没这样儿,让凉州军给打得是焦头烂额的,那么这如今刘备就绝对不会是这样儿的了,显然他不会满意的。而众人呢,那也只能是更甚。毕竟这不是谁都和霍峻关系不错,有人还算可以,有人就是交情泛泛,而有的人,还真就是看他不顺眼了。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确实是没说的。
最后刘备简单说两句,无非都是鼓励的话而已,众人是齐声应诺,尤其是霍峻。他也知道。自己主公就算是对自己满意了,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如此。
-----------------------------------------------------
而在凉州军大营,马超的中军大帐中,自然就不像江陵州牧府这样儿了。虽说马超也是给众人说了几句。也鼓励了不少,但是众人还不像刘备手下那样儿,心里那么有底。哪怕如今这己方是上了城头。可这仔细想来,己方还是不占优啊。所以他们心里要说没有担心没有顾虑。那都是假的,不可能的。
不过在自己主公面前。众人也不会表现出什么来,毕竟这不算什么好的方面,属于那种比较消极的一面,所以众人自然不会轻易就表露出什么来。不过即便如此,可却并不代表马超就什么都不知道,毕竟马超是什么人,不用多说了。他多少是知道一些的,但是他也不说破,没对此多言什么。
最后他说道:“明日战事,伯瞻、兴霸继续努力,我军能破城与否,可就要仰仗二位了!”
这话确实,毕竟这如今没有其他办法能破了江陵,所以就只能强攻,那么强攻,就要靠着两人。
-----------------------------------------------------
曹操看乐进都不敢看他,他心里也清楚,这个文谦啊,是觉得自己心里有愧。为什么如此,还不是因为如今依旧是没有什么建树,而攻关的战事,更是没能到关上,这就是他觉得心里愧疚的东西。
对此,曹操没多说什么,不过是一摆手,带着众人回营了。
在吴懿他们的住所,会客厅中,彭羕对两人说道:“这兖州军攻城,你们严防死守,这可真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曹孟德啊!估计带兵那个乐进,一定是把你们恨得不行!哈哈哈!”
听了彭羕的话后,吴懿一笑,说道:“乐进的想法,我倒是不清楚。不过我倒是知道,如果是我带兵攻关的话,如今还这样儿,那么可真是,没脸去见自己主公了!”
可不是吗,如果换成是吴懿如此的话,他肯定是惭愧万分,所以他认为,这乐进其实也可能和自己差不多吧。
-----------------------------------------------------
当然了,乐进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这个他也不知道,所以没直接对彭羕说什么。倒是黄权此时对彭羕说道:“要是换成我的话,也和子远一样儿!所以要我来看,乐进乐文谦那样儿的人,其实也是如此!”
在黄权看来,曹操这个时候也不会多说什么,可他越是这样儿,乐进心里这想法也就越多。毕竟如果身为主公的曹孟德,他要是给乐进劈头盖脸说一顿,那么还好了,他也不会有太多愧疚。不过曹操不这样儿,那么乐进心里什么想法,可想而知。所以黄权就认为,他此时的心里面,肯定是更加愧疚,这对不起兖州军,更对不起自己主公的信任啊!
可不是吗,曹操一直都用乐进来攻关,没有换人,甚至都没加派过一个将领,这难道还说明不了问题?还不就是其人是深得曹操的信任,当然曹孟德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个不错。所以黄权仔细一想,应该差不多这样儿。
-----------------------------------------------------
彭羕此时是笑着点了点头,“公衡兄之言,小弟认为是甚为有理,和小弟所想,也差不多少啊!”
听了他的话,吴懿和黄权两人是哈哈大笑,这个彭羕啊,比他们年纪小,不过更是比他们有趣多了。所以两人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主公算是看重其人,也不是没有道理。彭羕不光是本事还不错,其人更是一个有趣的人,所以有他在的地方,基本上都少不了欢声笑语。所以在他们两人看来,也许是因为这个,自己主公是更看重他了。
当然了,其实不是这回事儿,这不过就是两人的联想而已。在马超看来,虽说彭羕还算是有点儿意思,不过他更看重的,还是其人年轻,所以可塑性比较强。要不然他也不会让他之前都跟着郭嘉了,至少马超认为,他跟着郭嘉,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如果不是这样儿的话,那马超倒是可以不管他太多。
-----------------------------------------------------
这最后就让他去做事儿不就完了,还何必让他跑到函谷关这儿来呢。虽说马超没让他继续跟在郭嘉身边,但是在函谷关,在吴懿和黄权两人面前,确实未尝就学不到别的东西。至少马超认为,还是能学习到的。而且把彭阳扔到这儿,他还算是放心,毕竟吴懿两人做事儿,马超确实是心里有数。(未完待续。。)
第六六六章 乐进带兵上函谷
怎么说吴懿和黄权两人的年纪,可是比彭羕大了都不止一岁两岁,所以马超放心他们两人。所以以前彭羕在长安,这个时候在函谷关,马超都算是放心他。他就算不相信彭羕,可总是相信吴懿和黄权的。如果说他们不一定能守得住函谷关太久,不过压制住彭羕,不让他惹事儿什么的,这个马超认为还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彭羕说起来算是个人才不假,但同样儿吴懿和黄权,可也不是善茬,他们两人加在一起,绝对是能镇得住彭羕的。对此,马超放心。之后三人闲聊了几句,这就算是过去了。不过他们也都知道,这随着时日越来越久,兖州军在关下鏖兵,这对己方来说,确实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说起来没有永远都不失守的城池,哪怕是天下雄关,也是如此。
就算是天下第一,也幸免不了,更何况函谷关可未必就是天下第一关。天底下好些个雄关,无论是壶关、汜水关、武关、阳平关还是葭萌关等等,那些可都不比函谷关差。
-----------------------------------------------------
试问哪处不是易守难攻之地,哪处又不是兵家必争的地方?所以函谷关可未必就能排在首位,这天下人有天下人的看法,不是每个人想法都一样儿。
又一日,乐进继续带兵进攻。对他来说,这其实还真是和黄权、彭羕他们所想差不多。他心里确实是惭愧非常。毕竟这自己一直以来,攻关都没有什么建树。这自己主公非但是没说自己什么,反而还鼓励自己不少。乐进也是个好面子的人。因此,他心里也不好受。哪怕是自己主公给自己劈头盖脸,一顿数落,也比如今好。
可如今呢,乐进感到自己肩上的压力很大,不止是如此,这心里更不好受,这个才是关键。毕竟人得病了,一般的病还能治疗。可这心病,确实是不好整。所谓是“心病还须心药医”,这是一点儿都不错,除非乐进能比之前强,能带兵上了城头,要不然的话,他这样儿下去,确实是对他没有什么太多的好处。
-----------------------------------------------------
而吴懿和黄权两人呢,随着时日的增加。他们也自然是觉得自己肩上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了。他们的想法也许和乐进不同,毕竟他是觉得自己丢脸,带着己方和自己主公都丢人。而且自己主公不说自己多少。这自己心里不爽,并且还愧疚。而显然,吴懿和黄权他们不是如此想法。毕竟至少他们认为,如今自己两人守御函谷关。还是不错的,尽力了。也守住了。
是,这早晚要让乐进和兖州军士卒上来,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如果说他们永远都上不到关上来,那岂不是最后要灰溜溜撤退了?所以他们两人心里也算是有数,知道如今能抵挡住兖州军激烈进攻,其实两人就算是不错了。毕竟说起来乐进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而相反的,在天下的名声,他乐进乐文谦可绝对比自己两人要出名啊。
是吴懿和黄权两人也知道,自己两人是有些小名,不过那是在益州。这如今拿到天下来说,确实是不如乐进,这个都不用再说了。
-----------------------------------------------------
乐进对己方士卒大喊道:“弟兄们,随我冲啊!今日不登关,誓不撤回!”
真要是说起来,这撤退不撤退,还真不是他乐进就能决定得了的。曹操那边儿一下令鸣金,他就算是再不想撤退,也得撤回去。毕竟军令不可违,这个就连刚加入的新兵蛋子都知道,所以就更别说作为将领的了。不过乐进也知道,这今日自己要是再不在鸣金之前登上关头,自己也真是,别带兵和凉州军作战了。这丢不起那个人,也让自己主公和众人失望啊!
最为关键的,还是他心里不爽,愧疚,这个才是最为主要的。如果不是这个的原因,他也不至于说这样儿。毕竟之前也是如此,没能登上关头,可最后,乐进不还是没有如今这么多想法吗。反正之前和如今也有一样儿的地方,就是结果你接受也得接受,是不接受,可也得接受,不是吗。
-----------------------------------------------------
看到关下爆发的士气,吴懿和黄权两人是对视了一眼,而他们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担忧。毕竟这乐进看起来都要不正常了,如果说他疯了,肯定有人相信。虽说两人都知道,不是那样儿的,可是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看了此情此景的话,估计基本都会如此想法的。
乐进带着兖州军士卒已经是玩命了,这不得不说,给关上的吴懿和黄权两人带来了无比大的压力。也许今日他乐进就会上来?吴懿此时心说。至于说黄权,他和吴懿所想也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乐进都这样儿了,他要是再登不上函谷关的话,这也真是,说不过去了。
两人从来没有看轻过其人,也都知道乐进的本事。如果不是这样儿的话,两人也不至于一直都是严阵以待,对攻过来的兖州军士卒和乐进,都是严防死守。还不就是他们厉害吗,需要让两人重要,要不然的话,何必如此呢。
乐进这看起来像疯了似的,不过他自己也清楚,还没那样儿,只是一种状态吧。
-----------------------------------------------------
还是吴懿对付乐进,而黄权则是在另一边儿带着己方士卒抵挡兖州军士卒的激烈进攻。不过吴懿还是没有挡住乐进的脚步,居然是上他抓住了机会,直接上到了关上。
黄权早就看到了,所以他只能是先扔下这边儿不管,直接是提着环首刀就奔乐进去了。\黄权说起来是个文士没错,可他虽说是文士,却并不代表他就没有武艺。虽说没有李恢那么有点儿变/态,但也确实,算是个三流的水平吧。所以黄权知道,自己过去,不是去帮倒忙,而是真正去帮吴懿的忙。
说起来乐进的吴懿其实差不多,所以这个时候两人已经是战在一处了。不过有凉州军士卒的干扰,乐进确实也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来。结果这个时候,黄权已经的环首刀是直奔乐进而来,这直接是向他左胸边刺。
战场之上,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有几个能去留手呢,黄权自然不会。
-----------------------------------------------------
不过乐进哪怕没有全都发挥出来,可上来围攻他的凉州军士卒,基本上都是非死即伤。至于吴懿的攻击,还被他给躲开了,但是黄权的一刀已经到了。乐进是大汗淋漓,也不可能不这样儿,实在是对方人马太多,而且还有两个武将,这自己心里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对手啊,要不然,不会如此!
堪堪躲开了黄权的一刀,乐进是直接就下了关头。他没办法再在城头上和吴懿他们对战,这自己不在状态,更何况这己方人马上来的还没多少,而且来到关上的,基本都被凉州军给杀了,所以他知道,自己也只能是下去了。
看到乐进被逼退,曹操心里是遗憾非常,无奈对士卒道:“鸣金吧!”
“诺!”
这时候就算曹操不说话,荀攸和程昱也得让自己主公鸣金。
-----------------------------------------------------
乐进就知道,自己下了关,自己主公就得鸣金,结果果然是和自己所想一样儿。说起来这都是在自己所料之中的,而且自己也确实,今日是没有心思再战函谷关了。
带兵退回,曹操是鼓励了乐进两句,毕竟今日有所进步,因此,他不说两句那是不行的。而且这也算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己方一直都是,赏罚分明,也算是曹操收拢人心的一步吧。
而在函谷关上的吴懿和黄权两人,今日终于是被乐进带兵攻上来了。虽说两人是没害怕什么,可也确实是流了一声汗,这不是什么冷汗,而是之前战斗的。哪怕和乐进就过了几招,但是体力消耗,还是有的。不过还好,没太久,就那么一会儿。(未完待续。。)
第六六七章 函谷关彭羕对策
而且还有一点很关键的就是,乐进是上来了不假。可兖州军的士卒呢,还真是没上来多少啊。所以这就不得不说,己方的严防死守很不错,并且到关上的兖州军士卒,最后基本都是非死即伤,少有能全身而退的。所以吴懿和黄权,他们心里清楚,哪怕这对方围攻函谷关这么些时日,今日更是给自己两人增加了不少压力,可实际来说呢。
自己两人有担心,有顾虑,可是绝对不怕兖州军什么。别说如今就一个乐进,还带兵上来了,就算是再多来几个,夏侯兄弟等人都上来,哪怕就是曹孟德亲自带兵,那又能如何?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至少短时日内,他们是能到函谷关上来,可却破不得函谷关如此雄关。除非他们有什么计,还得是自己两人中计了,最后才能算完。
但是吴懿和黄权不是小看兖州军,这好的计策,尤其是能让两人中计的计策,不是那么简单容易,要不然也真是,早都有了!可如今对方还没有,那么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了。
-----------------------------------------------------
说起来压力比他们小的,就是曹操乐进他们这些人了。毕竟今日乐进终于是带兵上了函谷关,所以曹操算是暂时满意了。至于说乐进,虽说不至于一下就对自己满意多少,可终究是比之前强啊。进步了,就是好的。不是吗。至少让乐进看到了希望,之前是连函谷关都上不去啊。这可比之前强不少。
并且虽说没两下就被人给逼退了,可这个也没办法。乐进知道自己不在状态,而且吴懿的武艺,绝对不必差。最后再来个黄权,还有城头那些凉州军士卒,自己不吃亏才怪。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庆幸,幸好自己算是反应快的,要不然的话,虽说不至于身死。也不可能被擒,可受伤,就几乎是一定的了。
而真要是如此的话,就以自己主公那性格,还是不会让自己再带兵了,至少伤好之前,是不可能了,想都别想。
-----------------------------------------------------
所以乐进心里也是庆幸着,自己是见势不妙。退的及时啊。而且也不得不说,自己那反应,真是迅速,要不然的话。还不一定如何呢。不是他害怕什么,只是所谓“光棍不吃眼前亏”,这人家占据那么大优势。自己不过是刚上关,这岂能是对方的对手。所以自己当机立断。撤退,是一点儿都没错的。再说自己本来就不在状态。就算是在,也不见得能占到什么便宜。
因此,乐进退下来之后,自己主公马上就鸣金,他是没有太多的意见。哪怕乐进心里是有遗憾不错,可他也都明白,这个状态,自己不适合再带兵上城头。这不可能两全其美啊,所以自己主公鸣金收兵,是再正确不过的了。因此,他心里也没多想,如今所想就是明日再战函谷关,自己还得比今日再进步才行,要不然的话,还得让自己主公更失望。
毕竟今日带兵上了关,乐进这心里愧疚程度,是少了一些,这是个好现象,要不然的话,还不一定给他逼成什么样儿呢。
-----------------------------------------------------
所以乐进这儿,说起来他是轻松了一些,而吴懿和黄权,他们才是增加了压力。
因此,再回去后,彭羕问了两句,两人一时却是没说什么。而彭羕却是一笑,说道:“不过就是乐文谦带兵上了函谷关罢了,二位至于如此?哈哈哈!”
两人一看彭羕这话,还有他这说话的语气态度,分明就是看不起自己两人,多少都是有这个意思的。所以吴懿此时说道:“你小子懂什么?这如今兖州军鏖兵在函谷关,我军只能是严防死守,他们暂时没有什么阴谋诡计,还算是不错。可今日乐进带兵上了关,公衡和我,却也不得不多想一些,怎么也得对得起主公之信任!公衡你说,是也不是?”
吴懿这话自然是要把黄权给拉上,哪怕他们三人关系都不错,可真要论起来,还是他和黄权,彼此关系更好。至于说彭羕,终究是后来的,而且也没有一起经历过太多,因此,这必然是要影响一些东西。
-----------------------------------------------------
果然,听了吴懿的话后,黄权是微微点头,“不错!子远兄所说不错!永年,这如今的情况,你也知道,我军面临着兖州军强力进攻,却是不能不谨慎小心,子远兄与我,岂能不谨慎对待?”
彭羕闻言点头,然后说道:“二位之言,我没说没有道理。可如今这想太多,也无济于事。如果有那个精力,我看倒是不如仔细想想,如何能抵挡得住兖州军疯狂进攻!”
吴懿叹了口气,“永年你当我不如此想法吗?可确实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见招拆招,就这么严防死守了!”
黄权倒是没叹气,不过看他那个表情,确实也是心忧战事。不过彭羕听了吴懿的话他,他却直接向两人问道:“不知子远、公衡二位兄长,可相信小弟?”
-----------------------------------------------------
两人一听,黄权一摆手,“永年这是说的哪里话来,你和我们皆在主公帐下做事,我们岂会不相信你?”
同时吴懿也开口了,“就是,这是什么话?我们岂能对你不信任?”
无论是对吴懿还是对黄权来说,他们对彭羕,自然是非常信任,都同为自己主公做事,自己主公特意让彭羕来函谷关的,他们都知道,所以还有什么不信任的。
所以彭羕一听两人的话,他便是一笑,“好!既然子远兄与公衡都如此信任小弟,那么小弟有个想法,要告知二位!”
两人一听,眼前就是一亮,彭羕既然敢这么说话,那么显然,他是想到了什么,也许能破如此危局!这也说不定啊,两人确实是对他抱以信心,至于信任,那自然是没少了。
因此,吴懿是忙问道:“不知永年之意是?”
-----------------------------------------------------
而旁边儿的黄权也没有忘了问,“永年想要说什么?”
彭羕闻言,便说道:“子远兄、公衡兄,二位不过是在意如今兖州军势大,虽说我军人马也不少,可和对方相比起来,确实是没有人家多。而我想说便是,我们何不去求请援军,让人支援函谷关?”
这,两人一听,还别说,确实是有道理啊。不过吴懿此时也问了,“那么依永年之意,是要向何处请求援军为上?”
这个向何处请求援军,这确实是个主要的问题,毕竟从函谷关向北向南,向西,都可以,所以到底去哪儿,这个确实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果然,彭羕是早就已经想到了,所以他对两人说道:“二位兄长,小弟之意便是,去函谷西南的宜阳,请求援军,方为上策!”
-----------------------------------------------------
吴懿和黄权两人一听彭羕的话,虽说这宜阳算是距离函谷关最近的一个城了,可是……
吴懿问道:“永年,这宜阳的马汉,岂能轻易出兵来援?毕竟他可不是自己就能做主出兵的啊!”
别看吴懿黄权他们和马汉都认识,甚至黄权和马汉更是熟悉,交情也都不错,可马汉其人能不能出兵来,这个是问题,毕竟没有自己主公的调令,没有弘农太守的军令,对方能不能出兵,真是不一定。所以吴懿是有此一问,他心里没底,而且他也确实和马汉没有什么交情。
不过彭羕却是说道:“我知晓公衡兄与马汉交情尚可,只需公衡兄书信一封交与小弟,小弟亲自去宜阳,说服马汉出兵!”
吴懿两人一听,这个时候也只好如此了。但是说起来,马汉要是真敢出兵,那么以后在自己主公面前,这个绝对是个事儿。但是如今的情况,还是保函谷关要紧,所以吴懿和黄权他们想的清楚,最后要是自己主公怪罪下来,他们准备和马汉一起承担。毕竟人家真要是够意思来了,那么可真是,把人家给拉下水了。(未完待续。。)
第六六八章 请援军马汉出手
听了彭羕的话,吴懿和黄权两人是心里有数,不过他们还是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坚定。毕竟他们也算是合作那么些年了,所以对方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确实基本上也都知道,最差也是“八/九不离十”,这是肯定的。
所以,黄权此时直接说道:“永年的意思,我们都明白,既然如此,那么我这就给他写信,让他出兵援救函谷!”
黄权做事儿绝对是干脆利落,这是一点儿不假。哪怕他也知道,这个事儿确实是让马汉,让自己朋友难做,可如今的情况,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因为求援是正途,是援救函谷关,这如今能让马汉出兵,只有自己主公和弘农太守,可自己主公远在荆州,那不可能去找他。至于说弘农太守杨任,不仅仅是和他不熟,就算是熟悉,可从函谷关到弘农城,
这也不近,等再从弘农城到宜阳,再从宜阳到函谷关,这都不知道要多久了。
-----------------------------------------------------
所以无论是彭羕,还是说吴懿和黄权两人,他们可都知道,所以就是让彭羕直接拿着黄权的亲笔书信,去宜阳,请马汉出兵,最为稳妥。至于说其他的,太耽误时日。要是这些时日没有什么事儿还算好,可万一让兖州军破了函谷关,那么又该如何?
因此。吴懿和黄权他们两人一对眼神,就下定了决心。必须让彭羕直接去宜阳,这个比什么都强。至于最后主公处罚。那没办啊,自己这四个人,一起承担吧。要不然,还能这么办?
吴懿也没有忘了对彭羕说:“公衡与我,皆相信永年,不过要是马汉真带兵来援,这最后……”
还没等吴懿说完,彭羕便笑道:“子远兄放心,到时候咱们一起承担便是!”
“好!如此的话。拿上公衡的书信,永年便赶紧去吧!”
“好!”说着,黄权也已经是写完了,交给彭羕,他收好后,便向两人告辞了。
-----------------------------------------------------
对三人来说,如此确实是争分夺秒,他们是不知道这个词语,可用词来形容。却是并不为过。并且三人何尝不知道,这能早到宜阳,自然是要早去,如今让兖州军给己方逼成这样儿的地步。也实在是……
吴懿和黄权倒是没觉得太丢人,主要是这自己两人却是不能对不起自己主公的信任。所以哪怕最后是要一起被说,可只要是对己方守关有利的。那么两人就一定会去做。至于最后两人的后果,还真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去想那么多了。如今还是。守住函谷关,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
所以他们是赶紧打发走了彭羕,而彭羕他当然也都知道是事不宜迟,因此他直接告辞,然后出门后,便上马出了函谷关,直奔西南的宜阳而去。对他来说,这就是如今己方能抵挡住兖州军的机会,只要马汉带兵来援,也许不会永远力保雄关不失,可至少他认为能抵挡很久。
-----------------------------------------------------
彭羕去了宜阳,很轻松就见到了宜阳守将马汉。毕竟这算是距离函谷关最近的一个城了,所以也没花彭羕多久,并且两人虽说没有什么太深交情,可确实认识,这个没错。因此,彭羕是很容易就见到了马汉。当然马汉也很清楚,如今司隶的形势,别的不说,就说他这宜阳,就是严阵以待,以防兖州军来犯。
确实如此,要是函谷关丢了,这谁也不能保证,曹操他们之后就不会来进攻宜阳,毕竟这也算是弘农的一个县了。
马汉见到彭羕,忙说道:“来,永年坐!”
“多谢马将军!”
马汉微微点了点头,“不知道公衡和子远,在函谷关都如何了?而永年此时不在函谷关,却是来我这里,不知是所为何来?”
-----------------------------------------------------
彭羕心里点头,他也不得不承认,马汉第一句就问黄权如何,这还不就表明了,对方和黄权的关系,确实是相交莫逆啊。至于说吴懿,彭羕虽说年轻,可他还能不知道,不过就是马汉顺带着问的而已,他主要当然还是要问黄权如何。
彭羕心说,这个你们两人的关系,果然不错。如此的话,此次前来,当是事半功倍!这就是他的想法,毕竟黄权是个什么样儿的话,彭羕多少都是知道的。而他的好友,显然不可能和他性格相反,不能是一模一样,怎么说也能是相似吧。那么如此的话,彭羕确实是更有信心了,毕竟自己为什么来这儿的,必须要做好此事。
因此他便对马汉说道:“马将军,这儿有一封公衡兄的亲笔书信,还请将军过目!”
马汉一听,心说果然有事,要不然公衡不可能给我亲笔书信。所以他忙拿了过来,展开这么一看,心说还真是,不是小事!
-----------------------------------------------------
对于函谷关的战事,马汉当然是知道,只是如今黄权亲笔书信,求他帮忙,带援军去函谷关,这个他确实是,在没有看到信之前,是没有预料到。毕竟他看到了彭羕,知道了是有事,但到底是什么事儿,这个马汉当然不知道。
而如今他是知道了,不过马汉确实是有顾虑,就和之前彭羕他们所想一样儿,所以他此时说道:“永年,这我要是带兵前去函谷关,不说宜阳暂时没有了主将,这最后主公怪罪下来……”
彭羕微微点头,然后对他说道:“马将军放心,只要你带兵去了函谷关,那么之后无论主公如何处置,都有我们三人给你和你一起顶着!”
“这,好吧,也罢,我马上点兵,咱们出发吧!”
“好,马将军快人快语,如此甚好!”
-----------------------------------------------------
在彭羕看来,怪不得黄权和马汉能成为朋友,这敢情两人都是干脆利落的人啊,所以这……
他心里高兴,至于自己主公之后怎么处置,那都是后话了,至少如今,此时此刻,马汉会带兵前去支援函谷关,这个比什么都重要。而彭羕也没问马汉要出多少人马,这个他多少能猜到,至于说黄权,更是没有在信中要求马汉出兵多少。但是以他对马汉的了解,他心里确实是有数。
这个宜阳一共有凉州军正规军五千人马,还有一千多郡国兵,而马汉直接就把五千人全给拉走了,直接带着人马和彭羕奔赴了函谷关。这个就不得不说,马汉其人,确实还算是有些魄力,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一下就把城内的凉州军全给拉走了。有些东西不承认不行,马汉确实是挺够意思,就是彭羕也是如此想法。
-----------------------------------------------------
函谷关再一次迎来了兖州军的进攻,不过这次函谷关和其他时日不同的是,彭羕已经离开了。虽说吴懿和黄权两人也牵挂着对方,到底能不能把马汉给请来。不过如今兖州军再一次攻关,他们却是暂时放下了彭羕,而全力以赴对付敌军。
兖州军众人当然是不知道函谷关的情况,而乐进认为今日自己却是要比昨日还得再进一步才行,这就是他此时此刻的想法。所以,带着如此想法,他是带兵杀向了函谷关。
函谷关上,吴懿和黄权两人对视了一眼后,他们便带着己方士卒,开始抵抗兖州军的进攻了。说起来昨日让乐进上来,他们确实是增加了压力,可对方没两下便被己方逼退,这个他们认为做得还算是不错的。如果每次乐进上来,己方都这么轻松给对方击退的话,那么可以说,这函谷关基本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更何况,彭羕还可能把马汉给请到函谷关来,那么他到时候带着援军来此的话,那己方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
于是,两人就抱着这样儿的想法,吴懿和黄权便开始了今日的守城战。(未完待续。。)
第六六九章 马汉兵至函谷关
对于吴懿和黄权两人来说,想法很简单,如果说彭羕此去宜阳,顺利的话,马汉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得带兵前来。无论是他和黄权两人之间的交情,还是为了力保函谷关不失,还是最后就算是主公处罚,也有四个人一起承担。可以说如此,吴懿和黄权,确实是有理由相信,马汉会带兵前来。除非他没有这个魄力,但是以过往和其人的接触来看,马汉还算不错了。
至少以前在益州,他在严颜手下做事那么多年,严颜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不用多说了。所以马汉做事,自然也有和严颜相似的一面,至少吴懿和黄权他们最后认为,八成,其人会带兵前来,至于说最后那两成,倒是要完。不过无论是吴懿还是说黄权,他们可都认为,这个几率,其实不大。之前他们和彭羕商量之后,又让他去了宜阳,说起来他们还是有信心的。
所以只要不是最后那两成的几率,那么马汉带兵过来,就没有问题,那么两人如今只要坚持到马汉带兵过来,就一切没有问题了。
-----------------------------------------------------
当然了,他们也没有认为,这马汉就算带兵过来,就能把兖州军给逼走,这个他们还是没想。不过更为主要的是,至少马汉带兵过来,这己方守关的人马多了,肯定要比少了强啊。这个都不用多说了。
乐进的目的自然还是比昨日能有进步,不过看城头吴懿和黄权那样儿。今日这不仅仅是自己想着要比昨日进步,就说城头两人。看起来也是,想要狙击自己,不让自己上去啊。也是,这自己要是再带兵上关的话,这对方肯定和昨日一样儿,都觉得没有面子。哪怕昨日也没两下,自己就被逼退了。可昨日不在状态,今日可在!
乐进带兵攻关,吴懿和黄权两人带着己方士卒是严防死守。一时间,他确实是没能上得了关。哪怕他昨日上去了,可不代表就一直能上去。当然了,只要给乐进机会,那确实还是没有问题的。
-----------------------------------------------------
果然,被打退两次的乐进,终于是在第三次抓到了机会,带着几人登上了函谷关。吴懿是赶紧带兵来阻,就是黄权也马上来了。乐进看着两人奔向自己。他也头疼,心说这两个的速度,太快了!不服不行啊,这还真是比自己所想更难对付。难道还要和昨日一样儿不成?
不过和昨日还是有不一样儿的地方,就是今日乐进比昨日是多坚持了一会儿,说起来不过就那么两下而已。但是和昨日相比的话。确实是进步了。所以他下了城的时候,兖州军。便已经鸣金收兵了。
于是就这样儿。算上这一日,是一连三日。乐进都是带兵登上函谷关,确实他是逐渐在进步,不过只是比之前能稍微强了那么一丁点儿。吴懿和黄权两人,还是很轻松就能对付得了他,但是在兖州军来看,这就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毕竟这个时候,能进步,总比那退步和原地踏步强。所以无论是曹操,还是兖州军众人,其实都觉得还算可以了,他们能接受。
-----------------------------------------------------
终于在第四日,吴懿和黄权接到了探马禀报:“报将军,三十里外有我军人马抵达!”
吴懿和黄权两人对视了一眼,他们知道,这彭羕是搬来援军了。吴懿便说道:“好!公衡与我一起出关,前去看看!”
“好!子远兄,请!”
说完,两人准备了一下后,便出了关。这时候已经是夜晚了,兖州军攻关早就已经完事。而且虽说是夜晚,可另一边的兖州军,基本也不会知道此时函谷关所要发生的事。对他们来说,就是每日的攻城,必不可少,然后就是争取抓到机会,最后一举拿下函谷关。不过她们还不知道,这凉州军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不知道要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
而最为高兴的,自然还是吴懿和黄权,并且他们是亲自出关迎接马汉还有彭阳,这也算是对他们的感谢。而在两人想法中,这也是自己两人应该做的,必须做的。
-----------------------------------------------------
吴懿和黄权带着几十士卒,是走了近十里,终于是和马汉还有彭羕他们相遇了。四人赶紧都下了战马,至于马汉带来的士卒,早已让他下令停止行进了。这吴懿和黄权就在前面,这他必须要停止行军,先来和两人寒暄几句才行。
四人见面,黄权是忙对马汉说道:“马兄能带兵来此,权真是感激不尽啊!”
吴懿在一旁也是连忙说道:“不错!不错!马将军能来,函谷关有救了!”
马汉是赶紧谦虚,“二位不必客气,此乃小事耳!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啊!”
然后吴懿和黄权也对彭羕说了两句,最后四人再次上马,是带着马汉的人马向函谷关行进。从马汉的话里,黄权也知道,马汉把宜阳的凉州军都给带来了。他和吴懿也不得不承认,其人确实是有些魄力。就看其人敢带所有士卒来函谷关,就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
四人带兵回了函谷关,士卒四个人不用管太多,有人接手。至于他们四个。直接就去会客厅一叙了。
四人都坐下后,黄权对马汉说道:“今日幸有马兄来此救援。可算是暂时解了函谷关的燃眉之急!”
马汉一听,是连连摆手。然后对吴懿和黄权两人说道:“函谷关的情况,之前我也听探马的情报说了。不过之后还是从永年那儿得到的详细情报,却是不知道如今的情况如何了?”
听了马汉所问,吴懿便把彭羕走了之后,这几日的情况,简单和马汉还有彭羕两人说了一下。说起来,如今虽说还是己方占优不假,可兖州军却是越战越勇,这都已经是给了己方巨大压力了。之前可没有如此过。这如今却是压力大得不行。就说他们如今这每日都在进步中,如果久而久之,显然这函谷关就要守不住了。
-----------------------------------------------------
所以吴懿和黄权两人,在马汉没来之前,他们确实是担忧不行,这如果真在援军还没到之前,就被人给破了函谷关了,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不过如今还好。至少吴懿和黄权对马汉还有彭羕两人,他们算是暂时有了个交待。要不然的话,今日两人带兵来这儿,要是函谷关已经失守的话。那么吴懿黄权也真是没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了。
不过还好,就是函谷关依旧是守得住,哪怕如今优势慢慢在减弱。不过这个不是问题。这至少在座的四人都相信,这已经又多了几千人马在这儿。那么优势可不止是一点儿半点儿了。并且还有马汉这个带兵的将领在呢,他可不是彭羕。就算是上了关也没有大用。马汉毕竟是个将领,所以真是比彭羕强多了。至少他在关上,就能帮助吴懿黄权他们不少。
如果换成是彭羕的话,虽说不至于是帮倒忙,可确实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要不然的话,为什么他就一直没在城头出现,带兵迎敌呢。
-----------------------------------------------------
不单单是吴懿和黄权不让彭羕上去,就是他自己,也不想上。毕竟彭羕也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这带兵的事儿,自然有吴懿和黄权去操心。至于说自己呢,那就只负责出主意就可以了。就像如今这样儿,还不就是自己出主意,然后也是自己亲自去宜阳,才把马汉请来吗。
吴懿此时对马汉说道:“之后的战事,就要劳烦马将军了!”
马汉一听,都明白,显然吴懿的意思就是想让自己也参与到守城的战事中来。如此正合自己的意思,那么还有什么不答应的。
所以他对吴懿黄权两人一笑,“子远兄、公衡,此事交与我了!放心,咱们同心协力,未必就抵挡不住兖州军的兵锋!”
“好!痛快!”“如此,有劳马兄!”“马将军威武!”
第一句是吴懿所说,第二句自然是黄权说的,最后那句显然是彭羕的话了。
-----------------------------------------------------
马汉是连忙客气了几句,毕竟说起来他可没认为自己比吴懿他们三个厉害,不是说他们三个加一起比自己厉害,而是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比自己强。也就是彭羕,他带兵守城是不如自己,可吴懿和黄权,那可是要超过自己的,这自己可都知道。
对黄忠来说,这郭淮他们三人撤退,临湘城守住了,那就比什么都强。哪怕如今自己觉得压力是越来越大了,可如此,自己也没有什么可惧的。哪怕最后真是,城池失守,可那自己也没有办法不是。毕竟面对着兖州军和江东军的联军,也不是说自己想如何,那就一定如何的。如果真那样儿的话,什么都好了,可不是吗,万事大吉了。
一日后,再一次迎来了兖州军和江东军疯狂的进攻。对于兖州军士卒和江东军士卒来说,他们确实是看到了己方的希望。那就是郭淮将军和牛金将军,如今都能上得了城头,这岂不是给己方增加了不少的希望吗。
-----------------------------------------------------
所以相比之前来说,连城头都上不去的时候,如今的联军,确实是士气大振。这有一个好的将领,那么自然是比什么都强。一个好的将领,说是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其实都是不为过的。如果不是这样儿的话,为什么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这人马的多少,只要你钱粮足够,那么就一定会有。
所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带兵就是为了吃饷,为了混口饭吃,甚至给家人口饭吃,如此而已。
可一个大将,上哪儿去找,说是“可遇而不可求”,其实也并不为过。因为没有几个诸侯是真正就不看重己方的将领,自己手下的。也许有人是看不上己方的士卒,看不起他们,可真是没有几个人不重视自己手下。毕竟你没有手下,谁给你做事儿呢?所以还真是……
-----------------------------------------------------
因此,一个将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这如今兖州军和江东军,可是郭淮、牛金还有张辽,他们三个一起带兵攻城。这比之前牛金一个人带兵,强了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啊,所以可以想到,如今黄忠他说面临的压力。
哪怕他确实是不怕什么,可并不代表他就一定能守得住城池。至少黄忠心里清楚,这城池是久攻必失,久而久之,自己也要守不住。(未完待续。。)
第六七〇章 联军激战临湘城
而对郭淮三人呢,因为比之前确实是进步了,所以他们的压力,相比之下,是比黄忠要小一些的。当然了,无论是守城的凉州军,还是攻城的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的压力可都不小,这倒是一点儿都不错。
城头黄忠带着己方士卒和郭淮他们是战在一起,攻防战激烈也惨烈,确实,双方都玩了命了,这如今不拼命不行啊。要是真破城了,或者一直都攻破不了城池,那么对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来说,可真是不好的情况。
黄忠依旧是对付张辽这个给他威胁最大的,而郭淮和牛金,也只能是和之前一样儿,他暂时管不了了。本来他是可以让自己儿子黄叙和糜芳一起出马,但黄忠对这两个人的本事,还是很清楚的,至少他们两人加一起,也不是郭淮和牛金的对手。当然了,所谓是聊胜于无,这个他也明白,不过黄忠认为,还是先看一日再说。
-----------------------------------------------------
所以也不是黄忠就不让他们上,主要之前他没让黄叙和糜芳上,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足以对付得了牛金。哪怕是加上曹真,也无所谓。不过如今呢,这经过这两日来看,如果郭淮、牛金还有张辽他们三人真发威的话,自己可真是,不一定能挡得住。所以黄忠准备再观察一日,至少他没认为今日城池就会丢。所以再看看,自己要是感到吃力的话,就让他们上吧。
不是黄忠顾虑别的。主要是黄叙和糜芳那本事在那摆着呢。如果他们本事真不错,他也不至于这样儿了。虽说这多两个人,是要比没有人强,但是在黄忠看来,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他们还是不上来得好。要不然让兖州军和江东军,都看扁了己方。黄忠倒是不那么在乎自己的面子。可他确实是在意己方凉州军的面子。
这无论是己方的面子,还是自己主公的面子,都是他必须要考虑进去的。自己被对方如何看。那都无所谓了,自己这么个年纪的人了,确实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
可黄忠确实是不想接受对方看扁了己方,看扁了自己主公。那样儿的话。是他不想去做的。因此,在他的想法中,不到迫不得已,除非自己要吃力,可能顶不住的时候,才准备让自己那小子和糜芳上。要不然的话,他们就只能是在城内待着了。
黄忠亲自对付张辽,他当然还是没能在其人的手下讨到什么好。这不还是被打退了吗。然后黄忠马上便开始和士卒一起,对付上郭淮和牛金两人了。还好今日他们还没上到城头。所以黄忠很轻松就把两人逼退,他心里暂时算是轻松了一点儿。不过黄忠也都明白,很清楚,这才是今日最开始的时候,无非就是开胃小菜而已。
大头儿还在后面呢,也不知道等着自己的到底是有多激烈的进攻。如今看郭淮他们三人这样儿,显然还不是他们最强的状态,这个眼力,他还是有的。不过黄忠不会多考虑这个事儿多少,毕竟如今天大地大,都没有自己守住城池来得大,不是吗。
-----------------------------------------------------
又一次回来对付张辽,张辽一看,心说这黄忠速度可够快的。当然了,他是早已经看到了郭淮和牛金被黄忠带着凉州军士卒给打退。所以他都清楚,不过哪怕是如此,张辽也依旧是坚定自己的信念,今日一定要上了城头再说。这郭淮和牛金都行,自己为何就不行?况且他们两人都上去了,这让自己在子敬先生面前,也确实是没法交代。
不过还算好的就是,子敬先生之前却是什么都没有和自己说,哪怕自己的表现,看起来确实是不如兖州军的两员大将。可子敬先生连一丝不满,都没有。所以在张辽看来,这个不过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鲁肃是做到了,一点儿都没说自己,反而是鼓励自己,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拿下临湘。
所以是投桃报李吧,这鲁肃既然是对张辽如此,那么张辽自然不会不给他面子。而且他也确实,觉得郭淮和牛金都上去了,这自己没能上去,确实是在鲁肃面前有点儿不太好意思。
-----------------------------------------------------
黄忠带着士卒抵挡着张辽和城下的兖州军江东军士卒,不过张辽毕竟是张辽,这比之前可强不少,愣是没被逼退。当然了,他的压力确实是很大,这也是一点儿都没错。所以张辽是暴喝了一声:“弟兄们,上啊!别让人看扁了!”
张辽这话,说起来还就是给己方江东军士卒听的,而且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懂自己将军的意思。那意思就是,别让兖州军和凉州军看了笑话,这不仅仅是他们中一个,是他们双方,都不能让他们看了笑话。毕竟相对于己方来说,无论是兖州军还是凉州军,他们可都是外人。
确实,对于江东军的士卒来说,就是如此。所以张辽一句暴喝,确实是让江东军绝大多数的士卒更加把劲儿了,至于说对于兖州军,还真是没有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毕竟兖州军的士卒,基本上还是以郭淮和牛金两人马首是瞻的。
-----------------------------------------------------
黄忠虽说不至于不屑张辽如此,可他也没怎么看上。毕竟他虽说也看到了对方暴喝一声,确实是起到了些作用,但是如此。就能破了临湘吗?如果真要是那样儿的话,那事情未免也太简单了一些。不过显然,这个是不可能。所以他虽说不至于是不屑,但也确实是看不上什么。这不是黄忠过于骄傲,而他实在是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当然了,如果作为攻城一方的张辽他们来说,自然不会是黄忠这样儿的想法。反正对他和郭淮牛金他们来说。只要是对攻城有利的,就可以随便去做。只要是对己方有好处,对敌军有弊处的。那么就一定要做。只要对己方是利多弊少的,就必须要去做。这就是兖州军和江东军的宗旨,如此的话,这才能抓住机会破城。
而黄忠呢。却不像他们那样儿想法。至少此时此刻,他不是这样儿的想法。对他来说,他还是喜欢用实力,去碾压敌人。当然如果要是有什么好计策的话,他也不会吝啬。
-----------------------------------------------------
这些都是绝对的实力,不过如今城内也没什么谋士,自己更是想不出对付敌军的计策,所以没有办法。就只能这么真刀真枪去拼了。不过黄忠也想过,这估计对方也是有如此想法。毕竟他们可是也没有什么好计策,所以还不是这么强攻吗。
就在张辽以为自己今日能上到城头的时候,都已经快要到了,他认为这胜利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结果城头直接下来一块檑石,他是赶紧躲开,不过重心不稳,直接就跌落云梯。
不过张辽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大将,是个人物,所以他自然是没有受伤。但这也让他知道了,自己无论是何时何地,都不能掉以轻心。更何况,城头的那个黄忠,可只比自己强,不比自己弱啊。所以他就知道了,自己是不得不重视,无论是何时何地,面对着什么样儿的对手。
还别说,虽说是遇到了黄忠和凉州军这样儿的强敌,但是就因为有了他们,所以让张辽更不敢小看了天下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都要谨慎小心,要不然的话,都可能“阴沟里翻船”,所以还真是,这也算是他得到好处了。
-----------------------------------------------------
结果张辽是退了下去,不过那边儿郭淮和牛金,却都已经上来了。毕竟之前黄忠在张辽这边儿已经是耽误了好一会儿,直到对方都已经要上来了,他才把对方逼退。所以这个时间,郭淮和牛金已经是趁机上来了,对他们来说,要是说都抓不住如此的大好时机,那可真是,白混了。真的,如此的话,真上不来,那么就直接回家种田去吧。
黄忠不再对付张辽,直接就奔向了郭淮和牛金两人。他们虽说是早已被凉州军士卒所为,可就论他们两人的武艺,凉州军士卒自然不是对手。不过他们胜在人多啊,所以一时间,这双方也算是斗了个旗鼓相当。不过因为有那么多士卒都参战去对付郭淮两人了,所以不少兖州军和江东军的士卒却是趁着这个机会,也上到了城头。
虽说在城头上可能更加危险,稍微一个不慎,就非死即伤。不过无论是对兖州军来说,还是对江东军来讲,他们宁可都上了城头和凉州军血拼,可也不想在城下,被人家扔零碎砸死砸伤。
-----------------------------------------------------
当然也少不了那从城头上倒下的热油了,这个更厉害。其他伤还凑合,可这烫伤,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对于攻城的兖州军和江东军士卒来说,他们宁可在城头受伤或者身死,也不想在城下被砸死烫死。当然了,在城头上,掉下去,基本上也是得摔死摔伤,不过就算在城下,这个也不是不会发生的,就是多少的问题而已。
黄忠加入战圈,打破了之前的一丝平衡。毕竟黄忠那可是一流上等的武艺,郭淮和牛金两人加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对手,这是肯定的。他们也都知道,所以黄忠一来,确实是给他们增加了压力,这个还是直接的。
第一个被逼退的就是郭淮了,谁让他距离黄忠最近呢。他倒是没管谁的武艺高低,要真轮起来,还是牛金的武艺要高于郭淮,但是显然黄忠没管那个。如今浪费不得时间,所以对他来说,自然是谁距离自己最近,那个就是自己的对手了。
-----------------------------------------------------
结果郭淮确实,倒霉了,他其实看到黄忠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有预感,今日自己还得下去!没办法,这对方武艺实在比自己高太多。不管怎么说,如今己方可不占优势,不管是兖州军还是江东军,到了城头的才多少人?可人家凉州军呢,在城头又是多少人。所以郭淮觉得,这自己在城头能稍微坚持一会儿,就算是好不错了。毕竟实力相差不少,自己也没办法啊。
不说郭淮的无奈,就是黄忠是一刀过来,他是忙摆刀招架。可虽说是架住了黄忠这一刀,可凉州军士卒的攻击,也都到了。郭淮心说,苦也,还是下去吧。结果没办法,只能是直接跳了下去,不下去,那不可能,总比非死即伤要强多了吧。
黄忠看到下去一个,他也没什么表情,直接又对付上牛金了。他们相距并不远,尤其还是打退了郭淮之后,更是没有人阻碍他了。毕竟之前郭淮距离黄忠最近,他当然是要对付其人。(未完待续。。)
第六七一章 张辽城头战黄忠
郭淮无奈下去了,牛金当然是看得清清楚楚,毕竟他们距离太近了,就差挨在一起了,所以他还能不清楚吗。结果和他所想一样儿,郭淮下去之后,黄忠是直接就奔着他过来。他心里叫苦,心说真是太倒霉了。不过人家都已经过来了,还能怎么样儿,只能是摆开兵器招架了,哪怕不是黄忠的对手,可“输人不输阵”,这不能让他小看了自己!
牛金的想法,确实是挺好,而且他武艺也比郭淮要高点儿。可之前本来对付城头的凉州军士卒,他就堪堪是能防住,而如今黄忠一刀奔着他来,他顿时就感到压力大增。毕竟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牛金用自己手中的环首刀刚架住黄忠的刀,不过还没等凉州军士卒对他如何,黄忠是在刀招中加一脚,直接就给牛金踹到城下去了。
当然也就是他反应快,还算是躲开了不少,可也是被黄忠一脚给扫到了城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谁让这武艺的差距不小呢。毕竟他不过是二流,而黄忠可是一流,还是上等。
-----------------------------------------------------
而郭淮还没等再上云梯的时候,牛金已经是从城头掉落下来,不过还算好,牛金之前反应快,而且算是有郭淮接应他,直接一推,牛金这算是掉落在地。要说郭淮经验确实不错。这从城头上掉落下来的人,你直接去接他。也许是能接得住,可对方可能没事儿。但是你必然要受伤。不过显然郭淮虽说是不太明白到底是个什么原理,但是他可知道,
这对方从高处落下,你只要在对方要落地前,推他一下,那么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如此的话,你几乎不会受伤,对方最多就是个伤,如此而已。如果你真傻乎乎去接着。那么可真是,要是身体特别轻的还好说,可要是重的,真是要出问题啊。
牛金还算好,虽说是弄了个灰头土脸,毕竟和大地算是来了个亲密接触,哪怕他是滚了半圈,可也还是这样儿。不过真是没受什么重伤,无非就是擦破点儿皮。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毕竟城头到地上,可也不算是矮啊。
-----------------------------------------------------
起身后,他是忙对郭淮说道:“多谢伯济!多谢了!”
郭淮摆了摆手,“牛将军。再上?”
“一起,上!”“好!”
说着,他们两人是再一次上了云梯。而城头上,张辽也已经上来了。他倒不是刚上来。而是在黄忠对付牛金的时候,他趁机上来的。可以说张辽是用了自己最快的速度上来了。这中间的辛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当然了,因为黄忠去对付牛金了,所以顾不过来他,因此,他是有了机会,也抓住了好机会。而且就凭凉州军士卒,还真是很难抵挡住他啊。
张辽此时此刻是豪气顿生,心说不止是他郭伯济还有牛金能上来,我张文远差什么?不是一样儿上得城头?他们能做到的事儿,我自然是一样儿可以!在后观战的鲁肃看到张辽上去之后,他心里是暗暗点头。心说如此的话,那么距离破城,真是指日可待了!
-----------------------------------------------------
就和之前所说一样儿,张辽不是一个那么好面子的人,这个不假。可他不可能一点儿都不在意自己的脸面,关键是在鲁肃的面前。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今日务必要上了临湘,如此,才能对得起子敬先生的信任,不是吗?
对张辽来说,在江东军难得一友人,而鲁肃,显然就是他认定的朋友。别看平时说话做事,好像他们是上下级的关系。其实当然不是这么回事儿,有些东西,不过就是给别人看的而已,这个鲁肃明白,张辽更明白。
所以真说起来,其实两人关系确实是不错,至少张辽认为,鲁肃算是自己在江东军的一个好友了,这个不错。而鲁肃你,显然他也是把张辽当朋友,而且他也确实是希望,如此人才能真正为己方做事儿,如此自己也算是对得起自己主公了,也算是能为他解决一桩心事,哪怕这个事儿其实很难解决。毕竟孙策是什么想法,他还能不知道吗。
-----------------------------------------------------
黄忠早知道张辽上来了,毕竟另一边之前的一番混乱,他虽说没有直接去看,可也听到了动静。凭借他这么个大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正好是把牛金给踹到了城下,至于其人如何,黄忠也看到了,一切都在他所料之中,所以他也不管太多。就直接提刀奔向了张辽,至于城头这边儿还有兖州军和江东军的“余孽”,
说起来他还真是没放在眼里,毕竟他们的主将都被自己给逼退了,他们算什么?还能蹦跶到几时?所以黄忠清楚,让己方士卒对付他们,足矣。己方士卒不单单比他们战力强,还比他们人多,所以他们最后当然是非死即伤,全身而退有几个?
张辽看到黄忠提刀奔向了自己,他心说,可算来了!其实就是黄忠不来找他,他都得亲自去找黄忠。虽说他知道黄忠比自己武艺还要高点儿,可到底是多少,这个他也不清楚。所谓“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这只要一对上。就能知道了。
-----------------------------------------------------
所以不单单是黄忠提刀奔向了张辽,就算是身在重围中的张辽。也是奔向了黄忠。这个因为围困张辽的凉州军士卒已经看到了自己将军过来,所以他们很自觉就让开了一条路。而不是张辽悍勇无前,杀出一条血路,这么一会儿还真不至于那样儿。那是霸王项羽,肯定不是他张辽张文远。
结果两人终于相遇,各自摆开兵器,奔向了对方。这时候就看谁武艺高了,当然了,因为城头是凉州军的地盘。所以张辽是不占优势。但是黄忠此时却是大喝了一声,“弟兄们,看我杀敌,你们忙着吧!”
“诺!”
城头的凉州军士卒都懂,这是自己将军让自己这些人别插手,显然是想要亲自对付张辽,让他最后是心服口服。
-----------------------------------------------------
也是,黄忠心里也清楚,如果说自己就这么和己方士卒一起给张辽逼退下去。那么估计他心里也会不忿。其实别说是他了,就算是自己,遇到如此的事儿的话,心里能服吗?所以也算是推己及人吧。黄忠觉得自己要是张辽,肯定就压不下这口气。所以他直接和张辽来一场没有第三人参与的对战,让对方输自己是心服口服。
当然黄忠也知道。哪怕就算是如此,也打消不了其人进攻的决心。该是怎么攻城,之后还得是怎么样儿。不过怎么说呢。自己的意思就是,第一,让他张文远知道知道,自己比他的武艺高。第二,便是让兖州军和江东军,包括曹仁和鲁肃他们都看看,看看自己是怎么败他张文远的。也好打击一下两军的士气,如此最好了。
说起来这就是黄忠的打算,因此他没有让士卒帮忙,直接和张辽展开了对战。
-----------------------------------------------------
张辽他其实也是乐得如此,毕竟如果真是因为凉州军士卒给他干扰,让他马上就退下去的话,他是一定会不服气,不爽,而且心里不忿的。哪怕他也没认为自己的武艺就超过黄忠,但是所谓“见高人不能交臂失之”,确实是难得碰到一个武艺要超过自己的人。说起来也真是,就算是在天下,也就是两手之数而已。
所以遇到了一个,他当然是不能放过,就指着这样儿的对手来提升自己呢。可不是吗,如果真是和这样儿的人大战几次,估计自己多少都是能提升一些的,这便是张辽的想法了。因此,听到黄忠所喊,看到凉州军士卒的作为,张辽心下满意。所以和黄忠一战,哪怕是步下,他也是拿出了自己的全力。
至于说黄忠,他更是如此。毕竟张辽也是一流的武艺,哪怕比自己差点儿,可自己要不认真面对,不拿出自己的本事来,那么还真是,自己不见得能胜过人家。
-----------------------------------------------------
所以不用多说,两人龙争虎斗,算是拿出了看家本领。至于说城头的那些士卒,无论是凉州军也好,还是兖州军江东军也罢,他们可都没有心思去关注两人的打斗。毕竟他们此时也都在玩命儿,所以还真是,没有那个闲心去看黄忠和张辽的大战。
两人都是大喝了一声,然后便交上手了。并且都是环首刀,还别说,两人在马上也都是使刀的大家,所以这步下的环首刀,虽说不是马上的长兵器,可两人真就是不陌生。平时马上用大刀,可到了步下,就都用环首刀了。而且两人自然也有用环首刀的心得体会,毕竟那可不是一日两日的积累,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有的。
黄忠一刀是直向张辽劈去,他赶紧用刀阻挡。还好,当下了这一招,两人算是斗了个旗鼓相当。虽说黄忠力气不小,是要超过郭淮和牛金的,但是和张辽相比的话,他还真是没有占什么上风,两人是差不多少。
-----------------------------------------------------
两人对此都是一笑,不过都看得出来,各自对自己第一招,可都不怎么满意。确实,这不过就是个试探而已,可没真刀真枪开始死拼呢,所以两人自然不会对自己第一招满意的。
于是,两人你来我往,是斗在一处。不过因为武艺的原因,自然还是黄忠占据优势,并且他可是“主场”作战,所以张辽自然是讨不到什么便宜。可即便如此,因为其人的武艺高超,所以十五个回合,双方胜负未分!
也是,就算是在马上,以两人的武艺来说,十五个回合,肯定也不会分出胜负的。如果是一百五十个回合,那倒是没有问题。不过因为两人的差距,所以其实不用一百五十个回合,一样儿是能分出胜负来。
至于如今是步下,虽说不是说马上,可两人武艺在那摆着呢,因此,其实也是如此。
-----------------------------------------------------
而这个时候,郭淮和牛金又要上来了,黄忠虽说没往城下看,可他也知道,这要真是这么耽误的话,肯定是不行。所以他知道,自己必须要速战速决,把张辽给打退,这样儿的话,才算是己方占优!要不然的话,等郭淮他们再上来的话,己方就要被动了。可不是吗,黄忠作为老将来说,还有多少是他不知道的。(未完待续。。)
第六七二章 战江陵马岱登城
所以如今的黄忠他自然也是知道,此时的当务之急,便是要赶紧解决了这个张辽。不过即便是如此棘手,可他对之前让士卒不插手两人的对战,却也是没有半点儿后悔的地方。毕竟对黄忠来说,他从来都是“做了不悔,悔了不做”,如此而已。哪怕如今的事,确实让他觉得稍微难对付,可黄忠也没有什么害怕的。
在郭淮和牛金已经登了一半云梯的时候,黄忠和张辽的战况,已经是激烈得不行。虽说黄忠的武艺确实是比张辽要高点儿,可就和之前所说一样儿,在这么短时间内,两人是旗鼓相当。所以黄忠已经是寻思开了,看来自己必须要用绝招,才能给张辽打退!可不是吗,如果能那么轻松就胜了对方的话,黄忠认为张辽也不值得自己如何看重了。
结果张辽倒霉了,黄忠出了绝招,一刀,直接就给他打了下去。张辽算是反应快,所以也没有受伤,不过却是跌落城下,没有办法。
-----------------------------------------------------
郭淮和牛金两人看到张辽也被打退,他们这信心确实是受到了点儿打击。毕竟他们可都知道,张辽那武艺,绝对是要超过两人的,可他武艺那么高,也被打退了,这自己两人再上去,后果……
不过显然,黄忠是不准备给两人机会了,这他们还在想的时候。就被城头的热油给逼退了,这次是没能上了城头。而此时。他们身后响起了鸣金声,显然是曹仁让士卒鸣金了。郭淮三人也只能是带兵撤退。不过对于自己今日的表现,他们还算是满意。毕竟相比于昨日来说,今日算是进步了一点儿。尤其是张辽,昨日没上去,今日好歹是上到了城头,比什么都强。
如此他也能在曹仁还有鲁肃的面前,挺直腰板了,要不然的话,之前就郭淮和牛金上去了。他虽说没觉得就比两人矮了一头,可这在双方士卒的眼里来看,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至少张辽知道兖州军和江东军士卒的一点儿想法,所以……
-----------------------------------------------------
已经从曹仁的中军大帐回到了己方的大营,在鲁肃自己的大帐,他对张辽说道:“文远今日不错,在兖州军那儿,为我军争光了!”
多少知道张辽的一些想法,所以鲁肃是如此说道。对他来说。这张辽是一直都不拜自己主公为主,可对己方的战事,他还算是不错的。这个也是鲁肃对他很满意的地方。这不拿自己主公当主公,这是一方面。可你既然是在己方江东军做事儿。那么就要对得起你这个将领的身份,而张辽的所作所为,确实是让鲁肃觉得不错。因此,他是更看重其人了。
张辽一听是赶紧谦虚。说了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不过有些话他也没说,比如说他所想。哪怕自己一直都不认孙策这个主公,可既然是在江东军做事儿,那么自己就不会拿士卒的性命去开玩笑。那样儿的话,不是一个为将者应该去做的。所以张辽如此想法,他也不单单是大将,也是统帅之才,所以就更不用说了。
-----------------------------------------------------
对张辽,鲁肃他自然是满意了。哪怕之前郭淮和牛金都上了城头,张辽却是没上去。哪怕是面对得意的曹仁,对鲁肃来说,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现实的情况,自己清楚,他曹子孝也清楚,本来张辽张文远的本事,就是要超过郭淮和牛金的,所以曹仁也不过是一是得意,如今再看他呢。反正之前在他中军大帐中,却是没看出来他像昨日那样儿的得意了。
所以鲁肃也觉得其实挺好笑的,曹仁这人就这样儿,当然了,不是小人得志,只是有超过江东军的一面,他心里就爽。可要是这个超过的地方不明显,甚至没有了,他自然也不会再去得意什么,除非他又发现了其他他们兖州军超过江东军的地方。
而对此,鲁肃不过是一笑而过罢了。对他来说,他确实没有曹仁那样儿的想法。至少他没有那么得意的时候,虽说他也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确实,也不得不说,鲁肃的境界,那是绝对比曹仁要高的,这是没错。
-----------------------------------------------------
江陵,凉州军再一次进攻,马岱疯了。他到了现在,实在是接受不了,这甘宁还跑到自己前面去了?这他能上了江陵,自己差什么?哪怕之前也是有这个想法,可却没有今日来得更强烈。所以马岱就给自己定了下来,今日必须要上了江陵城,要不自己别带兵了!
面子什么的,那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马岱是不想让自己主公失望。这如今甘宁都上去了,自己主公看起来对他挺欣赏,这对自己,虽说也是没有表露出来太多。可自己还看不出来吗,还是隐约有那么一丝失望在里的。
所以马岱如此认为,那么还能不给他自己压力吗。当然压力有时候也能转化为动力,就比如说此时此刻的他。要是没有这个压力在的话,马岱也不可能这么疯。就是甘宁看了,他也是害怕,心说这马岱都这样儿了?难道真是之前受到了刺激?要不然的话……
-----------------------------------------------------
霍峻自然也发现了这一变化,毕竟马岱真可以说是他的老对手了,或者更准确来说。他们两人彼此都算是老对手,不知道都已经交锋多少次了。这却是一点儿不错。而且霍峻确实,就算随便一个城头的士卒。都看得出来马岱和之前的不一样儿来,所以就更别说是心更细的霍峻了。对于他们这样儿的守城大将来说,对于场上的变化,必须要了然于胸。
要不然的话,确实是不太合格啊。但是显然,霍峻是合格的,而且要比很多人做得更好。因此,他是守城的高手,是大将。要超过九成九的人。这不是一朝一夕才有的,他也不知刚当守将就这样儿,这里确实是付出了不少辛苦汗水,甚至是泪水。这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确实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
马岱的变化,确实是给了霍峻更大的压力,所以对于直面马岱的他来说,这个压力更是非常的,怎么说呢。不是抽象的,而是真实存在的。
-----------------------------------------------------
但是即便如此,霍峻依旧是坚定自己信念,也许马岱能上了城头。可要想破江陵,白日做梦!结果确实就和他所想一样儿,想破江陵。至少暂时来说,真就是白日做梦了。但是……
依旧是甘宁上了城头。谁让霍峻就对付马岱一个人呢,他毕竟不能分身。也不可能是一心二用。结果甘宁一上来,顿时就被城头的汉军和荆州军给为主了。汉军还好说,不过就是把他当作是敌人,可那些荆州军士卒呢,不单单是把甘宁当地人,一样儿是把他当成叛徒。毕竟他甘宁之前也是荆州军的人,可如今呢,变成敌人了。
所以在刘备的宣传中,这甘宁就华丽的成为了“叛徒”。还别说,不少荆州军士卒都相信了,甘宁那就是个叛徒。所以他这么一上来,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哪怕霍峻还没过来,可他却是被层层包围了。这不被包围也不可能,毕竟他这能上来就不错了,可要上来还不被包围,那可真是……
-----------------------------------------------------
甘宁还在屠戮着围攻上来的士卒,不过人真是太多了,杀也杀不过来。霍峻却是没有直接去对付甘宁,他算是想清楚了,凭借己方那么多士卒,还真是,对付得了甘宁的。哪怕他武艺高超,可终究是“好汉架不住人多”啊,这自己还能不明白?
所以霍峻是难得没有过去,主要他也想了,自己武艺,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所以还往上贴什么啊。有那功夫,还不如对付马岱呢,这还别说,这个马岱马伯瞻,比昨日可强点儿,这刚被逼退,马上这又上到一半了快。
霍峻赶紧是往下扔檑石,不过被马岱躲开,又指挥士卒往下倒热油,结果还是没对他起到什么作用。霍峻一看,心说今日他要上来不成?结果还真是让他给想着了,马岱最后还是上来了,或者应该说,终于是上来了。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霍峻终于是没能挡住。不过他算是尽力了,不过马岱运气好点儿而已。
-----------------------------------------------------
甘宁心里叫苦,心说这次虽说没有霍峻来对付自己,可这围上来的人太多了,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啊。他倒是没想太多,甘宁自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拉仇恨。如果他知道刘备给汉军士卒和荆州军士卒灌输的那些东西的话,他就会都明白了。这也说明,刘备确实是有自己的一套,至少在这个方面,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给别人拉仇恨,刘备有一手。
但是甘宁不知道这个啊,最后他是无奈被众人给轰了下去。对,就是这样儿,他没受伤,可却是无奈被迫下了城头。
至于说另一边儿的马岱,他倒是不错,之前没登上城头,如今终于是上来了。可这一上来,马上就被霍峻带兵给围住了,比之前甘宁那边儿,也是不遑多让。毕竟还有霍峻在呢,所以确实,这边儿其实更为壮观。这也不得不说,其实霍峻更重视马岱,哪怕他也没认为马岱比甘宁还强,但是这事儿,他就是更看重马岱。
-----------------------------------------------------
马岱给自己打气,也算是给那几个和自己一起上来的士卒鼓励,他大喝了一声,就和霍峻还有城头的汉军和荆州军士卒战在一处。他倒是能支持一会儿,不过凉州军的那几个士卒,却是都已经见阎王去了。没办法,这城头的守御力量太强,他们如今能上来,就已经是好不错了。
霍峻知道自己不是马岱的对手,所以他尽量是避免和马岱的兵器相碰,其实他更多都是让己方士卒对付马岱。反正在他看来,有己方和荆州军一方的士卒在,马岱根本就蹦跶不起来。
甘宁怎么样儿,号称“锦帆贼”,可如今又如何了,还不是在城头士卒的层层包围了,无奈退了下去吗。所以他马岱还不如甘宁呢,之后的下场,也是逃脱不了这个。不是霍峻自大自狂,而是他认为这就是事实。
-----------------------------------------------------
结果果然,最后马岱也是没办法,实在是太多人了,自己不是对手,只能是含恨下了城。对他来说,这跑得快就算没事儿,慢了的话,没准自己还得受伤。(未完待续。。)
第六七三章 战雄关再次受阻
而马岱一下来,凉州军就已经鸣金收兵了。这不鸣金也不行,所以马超是当机立断,果断收兵。说起来马岱就算是暂时知足了,毕竟这今日上也上去了,这就足够了,怎么说之前自己也是奔着这个来的。那么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是好的。至于说其他的,也只能是慢慢来,不可能刚上了江陵,就能破了人家守御像铁桶一样儿的城池。
马岱和甘宁带兵撤回,马超见到两人,是一番夸奖,尤其是对马岱,更是没吝啬。他自然知道马岱的一些想法,所以为了不让他多心多想,马超自然是不会吝啬的一番夸奖,也算是让马岱心里还好受些,也满意了。要不之前的话,他多少心里都有些想法,当然了,他也都明白,还是自己的原因,没登上城头,所以其实怪不得别人什么。
可如今自己主公的态度,马岱倒是有点儿受宠若惊,看得出来,自己主公是真心夸奖自己,所以他这心里,确实是比较爽。这不管是面子原因,还是其他的,能人前显摆一下,不错。
-----------------------------------------------------
至于甘宁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他还真是,没有马岱那么多的心思。而且也不得不说,甘宁因为马岱都上去了,所以他心里也很高兴。毕竟己方,哪怕就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可以说是一个大进步。毕竟如今所面的的。可是江陵城,守城主将是霍峻。城内更是有将近三万的守卒。而且还是汉军和荆州军的联军,这绝对是谁都不能小觑的。
那么己方在这样儿的条件下。还能有一个小进步,这难道还不能说是大进步吗?至少在甘宁看来,这就是大进步。所以他心里高兴,至于说自己主公表扬那番话,昨日都听了不少了,所以今日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他不是马岱,马岱是那样儿,可他却不是那样儿。如果把他换成是马岱的话,估计也得那样儿。
不过显然。他不是马岱,他就是甘宁,甘兴霸,那个昔日纵横长江的“锦帆贼”甘宁甘兴霸。哪怕是从荆州军加入了凉州军,哪怕如今更是深得马超器重,可甘宁依旧是甘宁,没变。
-----------------------------------------------------
在函谷关鏖战的曹操和兖州军众人,自然是不知道,马汉已经带着援军到达了。如果他们知道的话。估计会严阵以待,必须要重视再重视。毕竟这么个天下雄关,还多了好几千人,这还能不重视吗。可他们如今却是不知道。所以……
在乐进再一次带兵进攻的时候,就吃亏了。他不知道,怎么一下关头变成三个人守了?而且那个还不是叫彭羕的。彭羕比这年轻多了。所以乐进也不认识马汉,但却并不代表他就不会去联想。所以乐进也想到了,会不会是对方的援手。要不然的话,怎么去解释?之前这个人怎么没有出现,今日才出来?
确实是这么个情况,马汉今日才出来,那是因为昨日才到。乐进能想到这个,已经就算是不错了。哪怕他并不认为马汉,但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知道了函谷关有变。可最后的结果还是有点儿出乎他意料,这……
-----------------------------------------------------
这关上的凉州军士卒,好像一下战力就增加了,起初乐进没想太多,可等他被打退了两次之后,他才发现这其中可是有很大的不对。不对的地方就在,这关上的人,好像变多了。毕竟他乐进可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将领,这时间久了,他还能发现不出来吗?
所以发现不对的乐进,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不过还没等他上到关上,后面己方就已经鸣金收兵了。乐进只能是带兵退回,不过回到本队后,曹操对众人一摆手,“回去再说!”
“诺!”
老大都发话了,没人敢不听,所以都跟着曹操回到了己方的大营。在中军大帐内,众人坐下后,曹操先向乐进问道:“文谦作为攻关主将,不知道今日有何发现?”
听自己主公如此说,乐进心说,看来自己主公也发现了。不过这事儿,显然自己主公不可能不知道。毕竟后面那么多双眼睛,而且还有两位先生在,所以什么发现不了?
-----------------------------------------------------
就别说关上这么很明显的变化,就算是一点儿细微的变化,乐进认为荀攸和程昱也能发现。也许短时辰内发现不了,但是久了,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并不认为,这自己都能发现的事儿,两位先生还能发现不了?并且在后观战的,可不止是他们两人,还有自己主公,有夏侯兄弟等人,他们哪个没有眼光眼力?
所以乐进就知道,显然自己主公已经是发现端倪了,因此他本来就不会去藏着掖着,这时候就更不可能了。
他忙说道:“主公,这函谷关上多了一个不知名的将领,而且依属下来看,关上的守卫力量,却是超过了之前不少!”
这乐进的话,是两层意思,很简单,一个就是谁都看得见的,关上多了一个凉州军将领。而另一个便是,关上的人马,比之前多了,他就是这两个意思。
-----------------------------------------------------
曹操闻言,是微微点头。显然他也知道这个了。而之所以是要再问乐进一遍,不是要看他是否会说。而是曹操认为,看看乐进看到的。和自己这些人所想是不是一样儿。所以他才有此一问,当然曹操可没想乐进说不说真话,那不玩笑吗,乐进可能不说真话或者不说吗?
而此时曹操则向程昱问道:“仲德以为,关上是何情况?”
毕竟程昱掌管着兖州军的情报,所以曹操心里清楚,或者说其他人也都明白,可能关上的那个新加入的将领,别人都不知道。但是程昱多少是知道一点儿。因此,曹操自然问了乐进之后,就直接问程昱了。他知道,如果说程昱不知道的话,那么别人基本也都不知道了。可不是吗,连己方掌握情报消息的人都不知道,那么其他人,还能知道的,极其渺茫。
程昱此时赶紧说道:“回主公。如果属下所料不错的话,关上那个新来的凉州军将领,应该就是宜阳城守将,马汉!”
-----------------------------------------------------
结果程昱这么一说。果然,以曹操为首的众人,都是疑惑着摇了摇头。可见没有人知道这个马汉是什么人。所以显然,最后还得问程昱。“仲德,这个马汉。何许人也?”
还是曹操所问,毕竟连他都不知道这个人,显然曹操认为对方不过就是个小人物而已。要不然的话,真有本事的,自己不可能这个时候都没听过。那么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对方是刚加入凉州军的,不过这事儿,基本是不可能了。这不单单是自己没有听说过其人,就是手下众人,显然也都是一头雾水的,不知道马汉是谁。
程昱一笑,然后便说道:“主公,各位,对于马汉其人的情报,我军手中确实不多,毕竟其人比较低调,也不是马孟起经常用的人物,不过一直当守将而已!”
听程昱这么一说,众人算是明白了,敢情果然不是新加入的人,但其人却不是受到马超重用,就是守个城池而已。
-----------------------------------------------------
但是即便如此,曹操也想多了解一下,所以程昱刚说到这儿,他就忙问道:“那么其人到底何许人也?”
程昱说道:“马汉其人早年乃在益州军中做事,跟着巴郡太守严颜,然后和其人一起投靠了凉州军,直至如今!”
这么一说,众人都知道了,敢情这人也算是资历不浅了,那可是益州军的人啊。毕竟益州军距离如今都多少年了,可真是,算是老人儿了。毕竟当初的益州军已经成为了历史,算起来到如今,有十年了吧。所以马汉自然是老人儿,不单单算是凉州军元老,也可以说是军中的元老人物,毕竟人家在益州军,肯定也待了好几年。
不过众人还明白了一件事儿,那么就是这样儿十几年都没有什么名儿的人,显然也没有什么大本事。当然了,凉州军的人才也不少,所以对方如此,也显然是很正常的,众人心想。
-----------------------------------------------------
“那么依仲德之意?这是马汉带兵来援?”
虽说程昱没直接说,不过曹操自然是一下就想到了,当然了,这程昱是什么想法,曹操却还得问他一次。毕竟曹操虽说这么认为的,可到底是不是,这个还得问问两大谋士。显然程昱和荀攸的想法,是对曹操很有影响的。
程昱闻言点头,“不错,主公,属下认为,是函谷关内有人向宜阳的马汉求援,所以其人边带着宜阳的守卒来到了此处!”
曹操点头,还别说,要是这么看来,还真是很有可能。甚至直接就说,就是这么回事儿也并不为过。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如果不是有人去请马汉,那么其人是自己到这儿来的?这事儿有多大可能?别说众人不相信,就是曹操都不相信。毕竟凉州军的军纪,也是非常严的,马超眼里,却是不揉沙子啊。
-----------------------------------------------------
当然了,要是有其他的说法,那么可就不一定了。反正如今的情况就是马汉带兵来了,而且看着样儿,人还不少,显然就是为了阻挡己方的,还用多说吗。
曹操又向另一谋士问道,“公达,你觉得如何?”
荀攸就知道,这如今程昱说完,就该自己说了,显然自己主公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当然了,如今这儿就只有自己和他程昱,这么两个谋士,所以自己主公不靠自己两人,还能靠谁呢?
因此,他则是说道:“回主公,属下认为仲德之言不错,我亦是如此想法!”
曹操一听,心说果然,你荀攸荀公达,也是这么个想法,和他程昱程仲德一样儿。当然了,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看来如今文谦虽说是上了关,不过人家这守关的力量又有所增加,显然,这是又给己方以压力了。
-----------------------------------------------------
果然,听到两位先生都这么说了,不少人心里都是咯噔一下。毕竟对方如今守关的力量越强,这对己方就越不利啊。那函谷关天下雄关,岂是你说能破得了,就一定能破的?要真是那么容易的,函谷关也真不可能自古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了。当然了,这个一方面是因为长安的关系,不过更主要的,还是这个函谷关的位置重要,而且确实是雄关险关,不得不重视。(未完待续。。)
第六七四章 战雄关继续受阻
众人倒不是怕什么,不过他们自然也希望麻烦少点儿,而且能早日破了函谷关,并且己方士卒少伤亡些。毕竟是要靠着他们打天下,这损失越大,对己方就越没利,这谁都知道。不过今日算是也知道了一些东西,就是关于函谷关的情况,新来一个将领,马汉,而且还带着好几千士卒来的。这却是不得不说,给己方增加大压力了。
但众人确实不惧什么,不过是依旧比之前更加重视了,毕竟如今的函谷关可和之前不一样儿了,多了那么多人马,这直接就是此消彼长,他们人马增加了,而己方却是损失了,这对己方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众人不管怎么说,都不得不去重视,尤其是曹操还有乐进,包括荀攸和程昱他们。
心里都是想了不少,这己方如今按部就班,继续这么慢慢进攻,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真正攻破函谷关。可说起来其他的,这又没有什么好计策,能破了雄关啊!
-----------------------------------------------------
而与兖州军大营这边儿相比,在函谷关内,会客厅中,吴懿他们四人,倒是显得比较轻松。
就听吴懿说道:“好!今日对付那乐进和兖州军,倒是轻松不少,看来有了马将军相助,确实是让咱们如虎添翼!多亏了马将军啊!”
马汉一听是赶紧谦虚,毕竟吴懿那可是函谷关的主将。在军中比自己身份地位可高不少,所以当其人这么夸奖。他也有点儿不太好意思。毕竟在马汉看来,自己其实也没做什么。说起来主要还是靠着人家吴懿和黄权。这自己本事不如两人,都是两人为主,自己不过就是个辅助而已。当然了,因为自己带来好几千人马,所以确实是暂时解决了函谷关的燃眉之急。
这倒是不错,可要不是彭羕带着黄权的亲笔书信来请自己,自己可也真不会直接就带兵过来。所以真算起来,还多是他们三人的功劳,自己虽说也有。不过不占主要的。没有他们三个,这函谷关还不一定如何呢。
-----------------------------------------------------
此时黄权也说道:“子远兄之言不错,正因为有了马兄,今日才能如此顺利守御关隘!如果是之前,还真是比较棘手!”
两人都没什么藏着掖着的,也大方承认,在马汉没来之前,确实是有点儿棘手。毕竟乐进上了关,兖州军也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虽说上到关上的人马。不如关头的人多,可架不住总这么日日都过来。所以马汉带兵来援,确实是给凉州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直接就让凉州军的士气上来了。毕竟多了好几千人呢,这多少人心里都有底儿了,当然是好事儿。
所以吴懿作为主将说完。就是黄权当面感谢,至于说彭羕。他倒是只是笑了笑,却没多说什么。毕竟这函谷关还是以吴懿和黄权他们两人为主。所以他们都说差不多了,自己也就不用多说了。并且他们和马汉的关系,黄权和其人是好友,就是吴懿也和他关系还行,就是自己,虽说不至于不认识,可确实也没有那么熟,所以彭羕就只是笑,而没有多言。
-----------------------------------------------------
但即便如此,就看他对马汉微笑的样儿,就代表他把自己的态度传达给了对方。至少是善意的,不过就是没多说而已。毕竟在函谷关做主的,还是吴懿和黄权两人,彭羕他不过就是有时候建议建议而已。所以彭羕对马汉微笑,马汉看到后,也是对他微微点头,算是表示了一下吧。
最后还是吴懿说道:“想来明日兖州军更要拼尽全力进攻函谷关,到时候还要靠着马将军!”
马汉赶紧说道:“为主公为我军做事,义不容辞!与吴将军和公衡合作,也是我一大幸事!”
大红花轿人抬人,就是这么回事儿。你给我面子了,我当然也会给你面子。同样儿,我给你面子,自然也希望你也能给我面子。虽说不至于是互相吹捧,但确实,这也算是互捧了,反正大家彼此就是心照不宣了。
-----------------------------------------------------
最后四人是哈哈大笑,然后简单说了几句,今日便算过去了。
乐进再一次带兵来攻的时候,他也算是对函谷关的情况了解了一些。虽说他没把马汉看得如何重要,但关上多了一个人,又多了好几千人,这确实是给己方增加了不少压力。可即便是这样儿,这己方也不可能如此就退缩了。不可能因为这个,己方就撤退。所以如今还得是往前走,莫回头。
而对于乐进来说,这函谷关的守御力量增加了,未必就都是不好的地方。怎么说呢,确实这个事儿还得分开来看。如果说守御力量很薄弱的地方,说实话,他都没有多大的兴趣。也就是函谷关这样儿的,哪怕他觉得压力不小,可确实兴趣也不少。哪怕之前被压制了好些时日,哪怕那么多日都没有上到关上。
可对乐进来说,确实这也算是锻炼了自己,锻炼了己方士卒。
-----------------------------------------------------
还是吴懿对付乐进,而黄权和马汉则是带着己方士卒,抵挡着兖州军士卒的激烈进攻。如果说马汉没来之前。吴懿和黄权确实是感到了压力增加,不过因为马汉带人马来援。这确实使得函谷关的压力大减。确实如此,如今感到压力大增的。可不是吴懿他们了,不是凉州军,而是乐进,是兖州军!
乐进心说,这他娘的,真是别扭得很啊。这之前马汉没来的时候,自己比这要轻松,可如今对方援军一到,自己一下就感到了压力。这要是顺利的话。那么自己倒是还能上得了城头,可要是不顺的话,还得和昨日一样儿啊!
所以他这心里还能不担心吗,如果没有马汉横插一脚的话,虽说乐进也不认为这个今日就能破关,但是至少,比如今要强多了,不是吗?可坏就坏在,人家援军已经到了。还在城头上,抵挡着己方进攻呢。
-----------------------------------------------------
在后观战的曹操对旁边的荀攸和程昱两大谋士说道:“公达、仲德来看,今日的战事,文谦能如何啊?”
荀攸此时言道:“主公。依属下来看,文谦今日难有建树!”
不是荀攸出言打击,而是他认为事实就是如此。如果说那个马汉没有待援军来这儿。那么一切都好说,哪怕乐进一时半会儿也破不了函谷关。但终究是能上得关上的。但是如今呢,显然一个马汉。并不算什么,一个三流将领而已,还能翻得起什么太大的风浪来?
可他带来的那几千士卒,却是生力军,这己方可是不得不重视。至少如今来看,在人马上,己方就吃着亏呢。所以荀攸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他的想法也简单,能让自己主公早看清如今的形势,早好。而且他也知道,就是程昱,他其实也和自己所想差不多,甚至就是一样儿的,不信来看。
-----------------------------------------------------
曹操此时看向了另一边儿的程昱,程昱忙说道:“主公,属下与公达想法相同。如今凉州军势大,确实并非是能以力敌之,看来还得慢慢来啊!”
曹操一听,心里叹了口气,看自己两大谋士的意思,显然是不看好乐进今日的进攻。当然了,他们对己方的信心还是有的,这个自己也有。不过如今的情况,却是对己方不利,如果没有马汉带援军来就好了。可如今人家早来了,还都在关上了,这……
程昱确实是和荀攸所想一样儿,两人此时对视了一眼,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
至于还在攻城的乐进,就和他们所说一样儿,在吴懿、黄权和马汉三人带兵守御着的函谷关面前,他今日还是和昨日一样儿,依旧是没有占到什么上风。说起来这多几千人,还真是,影响大了。
-----------------------------------------------------
乐进是费了大劲了,也没能登上函谷关,他心里是特别不爽。而且他已经连续被打退三次了,还都是吴懿出手给他整下去的。
就在这个时候,兖州军是在一次鸣金收兵了,曹操也是知道,这个时候不鸣金什么时候鸣金?他确实也并不想这样儿,可事实摆在眼前,还是回大营在大帐内,从长计议吧。至少就看乐进这样儿,是上不到关上的。之前那个马汉没带兵来的时候,倒是还可能,可这两日,真就是没可能了。之后倒是可能,但却绝对不是今日。
乐进带兵撤退,城头的三人是相视而笑。对他们来说,这都是所料之中的,就是之前他乐进能上来,但是如今,可不那么容易了。当然不代表人家就上不来,可要想之前那样儿的话,确实是很难。吴懿对黄权两人微微点头,然后三人是相视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乐进带兵返回,曹操简单说了两句,无非就是劝慰他一下。然后带着众人回了大营,在中军大帐,他是准备和众人多说几句。毕竟如今一个函谷关是耽误了太久,这到底怎么能拿下雄关,必须要从长计议才行。
不管是怎么样儿,这一人智短,曹操就不相信,这么多人,还想不出来什么办法。当然了,要实在还是没有的话,那也没有办法。毕竟连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这更何况是众人了。如今这情况,就和那无米之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函谷关就像是一座大山,阻挡了兖州军前进的脚步。当然什么时候能越过去,这个谁也不知道。毕竟函谷关众人太熟了,而且关内那么多人马,这绝对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的。所以众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如今的情况,本来之前以为是向着己方这儿来偏了,可结果呢,又倒回去了。
-----------------------------------------------------
这就让兖州军众人,确实是难以接受。可如今的情况,谁都知道,是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毕竟不管是接不接,这事实都摆在眼前。就是人家占优,处在上风。而己方是不占优,处在下风,劣势中。
曹操看着众人,一时是没说话,而此时中军大帐内的气氛,确实是不怎么样儿。说是比较沉闷,其实也差不多少。当然了,兖州军中众人确实是不想这样儿。可要说起来,看到自己主公如此,面无表情的,而且他们多少也能想到一些东西,所以在曹操没说话之前,众人可都不敢说话,一个都不敢。(未完待续。。)
第六七五章 临湘城黄糜请战
曹操这么一看众人,他都明白,这如今大帐内死气沉沉的,还是,他们怕自己,这些人啊,自己要是不说话,他们都不敢多说。对此,曹操也只能是无奈了。不过一想也是,这自己这个主公,这么多年了,那是多少年的积威,这真正知道自己的人都知道,当然包括他们这些人,所以他们这个时候自然是不敢多说,都等着自己说话了。
所以曹操这时候也不是面无表情了,而是微笑道:“各位,这虽说战事不利,可也不至于如此吧?”
众人一听,是赶紧又换了一副表情,至少不像刚才那样儿沉闷了。其实他们也都知道,这如果要是还像刚才那样儿,那么谁那么做了,自己主公就得让谁第一个说话。这如今是“出头的椽子先烂”,还真是没有几个想当这个出头鸟儿的。他们虽说不知道那“枪打出头鸟”这话,不过那个意思,他们确实也都明白。
-----------------------------------------------------
看到众人表情有了点儿变化,曹操还是继续微笑了,不过没继续说,而且直接点名道:“文谦,你来谈谈今日的战事如何?”
毕竟乐进是当事人,所以曹操自然是要让他先说。哪怕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手下,此时此刻的心情不爽,而且也不想多说。但如今这个情况,你作为带兵攻关的将领。不多说两句,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曹操也没让别人说。直接就点了乐进。
乐进一听,是心里叫苦。不过自己主公有话,自己还能说什么。只能是硬着头皮说了,要不然呢,不可能一个字都不说吧。那不玩笑了吗,怎么说你也得说个一两句才行,要不然的话,这在自己主公面前,在众人面前,可真是。丢脸。
所以他忙说道:“主公,那个马汉倒是不足为虑,不过关上多出来的那些凉州军士卒,确实是不好对付!”
-----------------------------------------------------
曹操一听,是微微点头,说实话,这他也没觉得关上多了一个马汉,能怎么样儿。也可以说,一个马汉。确实没放在曹操的眼里。如果换成是马岱,那么就不一样而儿了。可马汉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自然不会入得了曹操的法眼的。所以他自然也是看不上对方,当然了。主要是对方的本事,还不足以让曹操如何去看重。
就说如今他的态度,就算是不错了。因为曹操也知道。对任何人都不能大意轻敌,可大意是一方面。这看重和不看重,就是另一回事儿了。不过曹操也知道。有些东西坏就坏在小人物的身上,这事儿还少吗。不过这事儿也不会总发生,而且就算发生了,也不一定不见得你就一定会遇到碰上。
所以他此时听了乐进的话后,也开口道:“文谦之言有理,这马汉还真是不足为虑,还是那几千人马,却是棘手了!”
-----------------------------------------------------
曹操和众人商讨对敌之策,而在临湘,太守府,黄忠此时正和自己儿子黄叙,还有糜芳他们聊着今日的战事。显然黄忠是有意让两人也出战,毕竟这如今的情况,对己方来说,可是越来越不利了,所以黄忠也不想那么多,两人出战,正好!
哪怕他也知道两人的水平,可这个也没办法,至少有比没有强,所以黄忠也宁可让他们两人一起上,也不想让对方一点儿点儿占优,己方从优势变成劣势。那样儿的话,可真是,至少不是黄忠想要看到的。这有些东西,还真是,他这个时候宁可让黄叙和糜芳上了,也不想让兖州军和江东军占到什么便宜。
所以此时便有了他让士卒找两人前来,说自己有要事相商,其实就是让两人出战。当然黄忠不可能直接就那么去说,自己这边儿不占优了,对方威胁大了,这话他肯定不会当着自己儿子和糜芳的面儿去说。只能是委婉说一下,然后他们两人最好是主动提出来,那最好。
-----------------------------------------------------
黄叙和糜芳两人在太守府会客厅中见到了黄忠,黄忠让两人坐下,两人谢过后。
黄忠便说道:“二位应该多少都知晓一些今日的战事吧?”
黄叙和糜芳两人闻言点头,毕竟两人虽说可能地位不是那么高,但身份却在那儿摆着呢。一个是黄忠的儿子,还是唯一的一个。另一个更是马超的舅兄,所以他们都不用出门。战事结束之后,就有人直接来给他们禀报了。这年头,说起来溜须拍马的人,其实也不少。这什么时候,都少不了这样儿的人。甚至还有更厉害的,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因此,他们两人还能不知道城头的战事吗。而且黄叙的脑筋转得还挺快,心说自己父亲如此对自己两人说,那么岂不是表明……
“知子莫若父”,但是对于自己这个父亲,黄叙这个儿子,他其实也算是比较了解了。因此,自己父亲这么一说,他多少就明白了黄忠的意思。
-----------------------------------------------------
敢情自己父亲是要让自己和糜芳出战啊,还真是,也就自己这样儿吧。大多数的人。直接一道命令下来,也就完事儿了。可显然。自己父亲却不这样儿。
看到两人点头,其实黄忠早就知道。他们两人都收到临湘城战事的情报了,不过他也没点破这个,毕竟黄忠算是人老成精,这哪个地方也都不可能永远都是清白没有无垢的,所以只要大方面过得去,他可真是,什么都不想去管,不愿意去官。毕竟黄忠混了几十年了,都快六十的年纪的。有多少不知道不懂的东西呢。
黄叙和糜芳可都知道,今日那个张辽都上了城头,还和黄忠战了一场,不过对方自然是没有讨到什么便宜,最后让黄忠一刀就给逼退了。当然两人其实都清楚,就凭张辽那一流下等的武艺,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的情况下,还真就不会是黄忠的对手。如果真要是要张辽占便宜了,那么一定是出什么大意外了。
-----------------------------------------------------
黄忠此时再次对两人说道:“如今的情况。敌军猖狂,战况越来越激烈,不知道你们两位觉得如何啊?”
当然黄忠可没有问他们两人的意思,这话的本意实际上就是说。你们两人赶紧的,向我请命出战,这样儿的话。不就都好了。可这话,黄忠显然不可能直接对自己儿子和糜芳说。因此,他只能是委婉说出来。就看黄叙和糜芳两人的想法了。不过他也知道,就说两人也不傻,所以自然是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果然,黄叙和糜芳一听,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明白了黄忠的意思。尤其是黄叙,更不用说了,他之前就知道了,如今不过是更确定了而已。
所以他此时便说道:“将军,如今的情况,属下请战!这敌军猖狂,属下当仁不让,请求出战,对敌!”
-----------------------------------------------------
黄忠一听自己儿子的话,他是显得很满意,并且是手拈长髯,然后笑道:“好,好,好!勇气可嘉,如此的话,明日便与本将一起,和敌军决一胜负!”
“诺!多谢将军成全!”黄叙还不了解自己父亲吗,所以他是赶紧说道。
而且看自己父亲这样儿,显然是对自己很满意,这就差脸上写着“满意”二字了。当然了,他也都明白,这个时候,自己父亲就需要自己如此。而这么些时日,自己也没看到自己父亲对自己如何满意,不过看来今日,是不错了。
糜芳此时也不甘示弱,心说你黄叙都上了,我怕个什么?再说了,你我就算都不行,那不是还有黄老将军吗?这糜芳可听自己主公,也就是自己妹夫马超说过,这黄忠本事在整个凉州军来说,那可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因此,糜芳确实没有什么可怕的,他这个时候就嫌自己是开口晚了。不过还算好,这黄叙应诺后,他就赶紧说话了。
-----------------------------------------------------
黄叙话音刚落,没等黄忠说话,此时就听糜芳对他说道:“将军,糜某也求请出战,此时对战敌军,我是万死不辞!”
黄忠一听,他当然并没有因为糜芳在自己开口前抢先说话而不满,反而是对他笑了笑,然后说道:“好,快哉!我军有子方如此将领,何愁兖州军江东军不破!”
当然别人给自己面子,自己也得给对方点儿面子,毕竟糜芳的身份在那儿摆着呢。就算是黄忠不看重其人的本事,可他不可能不给自己主公和主母面子,这是肯定的。当然了,还有糜芳的大兄糜竺,那可是掌管着整个凉州军的财政开销,这也是实权的人物啊。而且关键是其人是深得自己主公的信任,所以都这么多年了,做这个事儿的人,在凉州军中也没有换过。
这不正说明了自己主公对糜竺糜子仲的信任吗,至少凉州军众人几乎是人人都没有,当然这其中是包括黄忠这个没加入多久的人。
-----------------------------------------------------
看到黄忠如此表情,听他这么一说,糜芳就知道,这黄忠对自己是满意了。如此就好啊,毕竟如今自己可是在临湘,在人家地盘这儿。虽说自己也知道,他黄忠无论如何都会给自己主公面子,但是这个事儿,也不好说。毕竟给你面子是一回事儿,可到底能给你多大的面子,那却又是另一回事儿了,不是吗。
但是从自己带残兵来到了临湘之后,自己自认为黄忠还是很给自己面子的。当然了,说起来,他那可不是给自己面子,而是给自己那小妹面子,是给自己那妹夫面子,自己都懂。
所以糜芳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必须要主动,提出要出战的意思,然后黄忠来一个顺水推舟,最后双方都是皆大欢喜。要不然的话,糜芳是不怕什么,可自己今日不给他黄忠面子,那么之后也别想人家给你多大的面子。也许看在自己主公的面儿上,他是不会说什么,但之后,自己想在临湘和之前那样儿,估计是不可能了。
-----------------------------------------------------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黄叙和糜芳,明日与黄忠一起迎敌。
再一次迎来了兖州军和江东军联军的激烈进攻,不过这次可不是郭淮他们三个人带兵了,而是四个。因为曹真的伤势已好,所以请命曹仁,让他出阵,结果曹仁最后当然也答应了下来,至于说鲁肃,他更是乐不得如此。所以最后带兵攻城的一共是郭淮、牛金、张辽和曹真,他们四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