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汉军神TXT下载大汉军神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汉军神全文阅读

作者:重复的点     大汉军神txt下载     大汉军神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十八章 夜袭临淄

    两万余大军,如何攻破临淄城?这是平叛将领们两日来一直思索的问题。

    只是当他们真正的靠近临淄城,观察这雄壮的城池时,所有人心中之前的想法,皆是破灭。他们显然没有想到临淄城的城墙这般高大,高大的让他们生出一种无力感。

    “将军,想要攻破这临淄城,只怕要有工程的器械。”

    “这时候,哪里去找工程的器械,难不成就地建造吗?”

    “那又如何?难道让士卒们硬冲?只怕我们所有都死完了,临淄城还是叛军的。”

    将领们争论了几句,都是看向严冬。

    眉头轻蹙,严冬看着这高大的城墙,也是有些力不从心,他断定,这城墙绝对是平王又私自扩建了,否则不可能比边城的那些军事重镇还要高大坚固。这样看来,平王是早有反意,做足了充足的准备,只怕城中的粮草,也不会少。

    围住临淄城,和平王慢慢消耗,肯定是不行,严冬也没打算这么做,毕竟他是有军令状在身的。

    “回营!”严冬调转马头,朝大营而去。

    一干将领亦是纷纷跟上。

    李炳德回到城墙上时,正好看到严冬等人离去的身影,面色凝重。

    童颜得到严冬等人帅大军来到临淄城外,欣喜的同时,让麾下士卒继续留在东平陵附近,自己带着几个亲卫,直奔临淄城而来。

    回到营帐的严冬并没有轻举妄动,自己麾下的士卒,并不比临淄城内的多,之所以能够兵临城下,围困临淄城,只不过是大势站在自己一方,城内叛军这才不敢出击。

    水攻?不行,临淄城附近并没有什么大水。

    火攻?只怕亦不可,火箭射入城中,虽然会引起一些慌乱,但是毕竟受害的还是百姓,而且临淄城城墙高大,火箭也只能射入城墙附近。

    挖地道?严冬有些犹豫,这算是一条路,不过临淄城附近并没有什么树木山丘,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等人开挖低道,必须要很远才能瞒过城内叛军,可一旦距离过远,耗费的时间就越长,而且地道也容易偏离方向。

    用间?更不必谈,现在临淄城全城封闭,任何人都进出不得,倒是可以派使者前去商谈,但以平王的性格,只怕使者是有去无回,而且自己现在连城中守将是谁也不是很清楚。

    夜袭?与城中的探子里应外合,一同攻城,这倒是不错,只是严冬还有稍许的担心。总感觉夜袭不是最好的办法。

    思来想去,严冬不断的在脑海中翻来覆去的想着,知道帐外一声轻喝:“将军,童将军前来求见。”

    “童颜?”严冬回神,看向帐外,不觉之间,已然日中,自己竟然想了两个时辰。

    “快请!”说着,严冬连忙起身,又道:“我亲自去!”

    掀开帘帐,严冬看到童颜,上前刚想开口。便见童颜半跪于地,悲痛道:“将军,末将有负将军所托!”

    “童将军快起。”严冬连忙搀扶童颜,一扶之下,童颜身躯不为所用,不得不用尽力气,这才堪堪将童颜拉了起来。安抚道:“童将军,东平陵之事,我已知晓,怨不得将军,即便本将置身处地,只怕也会中计。”

    “哎!”童颜一

    声长叹,愤然道:“将军,那李炳德已经真心投靠平王,想来此刻这临淄城中的主将就是他,将军定要深思熟虑。”

    “李炳德?”严冬沉思,又忙道:“童将军,咱们进账再谈!”

    两人走进营帐坐下,严冬出声问道:“童将军,李炳德此人究竟如何?”

    童颜眉头紧皱,他之前曾与严冬谈及李炳德,但是真要说来,自己对于李炳德也并不是很熟悉,一来是他常年驻守冀州,要领军作战,无暇他顾,二来则是这李炳德为人甚是低调,再加上青州之前归属平王,自然也显不出李炳德的本领。

    “将军,对于李炳德此人,末将也只是知晓他乃是一员良将,为左思成将军所看好,通过东平陵之战也可以看出,只怕这李炳德,乃是我大汉最被低估的一员大将。”童颜有些气恼的说着。如此良将,竟然被太尉府所忽视,最后投靠叛军,当真是遗憾之至。

    严冬沉默,按照童颜所言,不用说,此刻驻守临淄城的,必定是那李炳德,否则临淄城不会这般的‘安宁’。

    之前他还在想,叛军如此稳重,是不是因缘巧合,如今看来,还真是来了一位让人棘手的将领。

    “对于如今局势,童将军不知有何见解?”严冬出声问道。

    童颜欲言又止,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李炳德死守临淄,末将也无他法,到那时,只怕要向朝廷请求援军,最不济,也要从附近州郡调遣一些攻城器械。”

    点头,严冬继续:“童将军不必顾忌,有何想法,大可说出。”

    “将军,如今大军与临淄城对峙,不若先调遣人马,将东平陵拿下。”童颜看向严冬,他之所以出此言,并不是之前在东平陵大败,有所芥蒂,他不想严冬误会,因此刚才欲言又止。

    沉思,严冬问道:“童将军麾下还有多少兵马。”

    “三千!”童颜咬牙说道,顿时心中一阵羞愧,当初严冬留给自己万余人马,如今只剩下三千。

    “我再与将军五千士卒,不知将军能否拿下东平陵?”严冬注视着童颜,之前童颜大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炳德的原因,如今李炳德身在临淄,在他看来,八千士卒,足以拿下东平陵,不过,如若童颜没有把握,他就必须自己前去。

    心知这五千人马已是调遣的极限,毕竟大营抽调太多人马,容易被叛军所乘,童颜有些激动的看着严冬:“末将万死不辞!”

    “好!那本将就在这里祝童将军旗开得胜,拿下东平陵。”严冬笑着起身。

    “末将告辞!”童颜意气焕发,径直而去。

    出帐,严冬看着临淄城,目漏精光。

    坐镇北海的高其昌这两日来火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叛军将领前来报捷,但是他们话语中,除了报捷,还有求饶,但是这求饶之后,则是将北海投诚的情形描述,相同的话语,高其昌已经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同时,他也记住了一个人,关原。

    当高其昌收到关原的捷报后,他冷笑起来,孤军奋战,巧用良计夺得东莱郡,斩杀郡守将领。从这份捷报上看来,关原功劳不小,但是高其昌又岂会轻信,别说此刻他心中正记恨关原,就算是其他将领,看到这份捷报,兴奋之后,

    也会迟疑。

    东莱郡的郡守将领皆是反抗被杀,难道他们都是傻子?不知道如今的青州大势?

    “哼!”高其昌将这份捷报伸向了蜡烛,顿时纸张化为了灰烬。

    “来人,派遣一些士卒,前去东莱郡仔细打探!”高其昌话毕,闭上了眼睛。

    夜幕降临,今夜虽有月光,但是那飘荡的乌云时常打乱,一会儿忽然而来,一会儿又飘然而去,让夜色也变得诡异起来。

    严冬率领着士卒悄悄的朝临淄城靠近着,傍晚时分,他就命人发射暗号,告之城中的探子,夜晚袭城。

    此刻,李炳德依旧端坐在城楼之内,身着甲胄,手握刀剑,紧闭着双眼。

    平王府,守卫的将领看着眼前百余士卒,不由厉喝:“尔等哪位将军麾下,来此何意?”

    但是回答他的,却是一道白光。

    “噌!”

    “噗嗤!”

    “杀!!”

    一声厉喝,这百余士卒挥舞着刀剑,冲入了平王府。

    “!”“!”“!”.....

    锣鸣声顿时扰乱了这平静的夜晚。

    “锵!”“锵!”“锵!”

    “噗嗤!”

    刀剑交鸣,哀嚎不断,百余士卒打得平王府守卫措手不及,片刻便来到了后院。

    而在平王府外,一队队士卒飞快的冲入府内,保护平王,斩杀‘乱贼’。

    “报!将军!有人夜袭平王府。”

    听到士卒的禀告,李炳德冷哼,他之前已经隐约的听到喊杀声,知道是城中的汉军探子所为,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敢杀入平王府。

    “倒真是好主意!”李炳德心中冷笑,不过严冬派人冲击平王府,自己不得不前去护卫,严冬倒是打得好主意。但是,自己早已料定严冬今晚会夜袭,士卒皆已准备妥当,定要让严冬损兵折将。

    “尔等好好守卫城墙,我去去就回。”李炳德告诫着将领,骑马便朝平王府而去。

    城墙附近的街道上,两侧的屋内,无数探子隐藏其中,既然洪武帝敢封赏平王这么多土地,甚至隐隐让平王掌控青州,自然不会不做打算,就比如此刻这些屋内的探子。

    看到李炳德离去,又是稍等片刻,只见一个个探子抽出刀剑。

    为首者‘嘭!’的一声踹开屋内,大喝:“平王叛乱,尔等随我开城门,迎平叛大军!”

    “杀!”

    只见无数黑衣人从街道两侧的店铺内涌出,朝城门而去。

    然而守卫墙门的士卒毫无慌乱,他们正襟而立。

    紧接着,一队队士卒整齐的从城墙上冲下,拦在城门前。

    “放!”

    黑夜中一声大喝。只见无数火光从天而降,阵阵箭矢划破夜空的声音响起,

    “嗖!”“嗖!”“嗖!”.....

    顿时,无数惨叫声,哀嚎声弥漫。

    “嗖!”“嗖!”“嗖!”.....

    又是一阵箭雨,恍惚的火光之中,汉军探子们看到,一个个弓箭手整齐的沾满了城墙。

    “杀!”

    绝望的,探子们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第八十九章 天时、地利、人和

    “杀!”

    一声厉吼从守卫城池的叛军中响起,正准备冲锋直迎而上的叛军突然听到身后传来阵阵惨叫。

    “嗤啦!”“噗嗤!”

    “啊!”

    ........

    连忙回身,冲锋的叛军士卒只看到昔日的同僚不分青红皂白的,肆意的杀戮者。

    城墙上的叛军将领愣住了,转眼就看到探子们就要冲到城墙下,惊慌的连忙下令:“放箭,放箭,城下的人,一个不留,快放箭!”

    “嗖!”“嗖!”“嗖!”......

    漫天箭雨倾泻而下,绝望的哀嚎声不断于耳。

    起军的将领看着城墙上不断射来的箭矢,急忙大喝:“快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

    不住的向城门洞内退却,起军的士卒疯狂的劈砍门洞内死守的叛军。

    但是在城门洞外,几阵箭雨过后,不论是探子还是叛军,没有一个人站在那里,满地的尸体。

    “吱!”

    厚重的城门缓慢的开启,城墙上的叛军将领大惊:“快,快下城墙,杀了他们,不能让他们开城门!”

    临淄城外,严冬看到城门缓缓开启,顿时起身:“将士们,随我杀!”

    “杀!”“杀!”“杀!”

    震天的咆哮声,喊杀声顿时笼罩整片大地,严冬率领着士卒直朝城门而去。

    “快放箭,快放箭!”

    城墙上守卫的叛军弓箭手连转身,面向城外,抽出箭矢,拉动弓弦。

    “嗖!”“嗖!”“嗖!”.....

    一道道火线在夜空中穿梭,忽闪的光亮映在一张张愤然的脸上。

    无数叛军从城墙上冲下来,朝城门而去。

    平王府,李炳德到来之时,府内的动乱已经被平定,但是对于平王府的人来说,这件事情的影响不亚于临淄城破。

    “将军!”“将军!”

    守卫的士卒看到李炳德,纷纷行礼,李炳德大手一挥,直接来到正堂。

    管家看到李炳德,慌乱而又焦急的他连忙赢了上去:“李将军,到底怎么回事,那些人是怎么进来的,怎么就让他们杀进了平王府。”

    听着管家的源源不断的责问和担忧,李炳德狠狠得瞪了他一眼,不悦的喝问:“王爷呢?!”

    “王爷无事,但是李将军,万不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这一次,可把后院的王妃等人吓坏了。”管家继续的说着。

    “带我去见王爷!”李炳德有些不耐。

    管家连忙拦在了李炳德的身前,说道:“王爷有些不适,李将军还是改日再见吧。”

    “不适?可有大碍?”眉目皱起,李炳德环顾四周,看向通往后院的后厅。

    “没有大碍,但是王爷心情不好,不想见人。”管家陪笑着说道。

    犹豫了片刻,李炳德最终还是放弃了冲入后院,觐见平王的想法,不论平王是否真的受伤,自己此举绝对会厌恶到平王。

    “告知王爷我来过,并且让王爷放心,我会加派士卒,防卫平王府。”李炳德说罢,转身离开。

    “将军慢走!”管家看着李炳德离去的身影,长出了一口气,但旋即,满脸又是惶恐之色。

    离开平王府,李炳德直接骑马前去城门,刚才已经有士卒前来禀告,果真如自己所料,严冬还是要夜袭城门,即便自己做了部署,但是李炳德还是有些不放心。

    “驾!”

    扬鞭而起,李炳德心如箭矢,早已飞至城门。

    “杀!”

    严冬冲到了城门洞内,看着不断冲来的叛军,举起钢刀便冲了上去。

    “噗嗤!”

    “锵!”“锵!”

    .......

    城门洞内,喊杀声震耳,那点点火把散落于地,将那清幽的墙体照射的更加冰冷,让人不寒而栗。然而此刻,这阵阵冰冷在沸腾的厮杀中,却显得微不足道。

    鲜血飘洒,尸体横落,片刻之间,城门洞内已经铺上了几层尸体。

    不要说厮杀,就是踩在尸体上行走,亦是困难万分。

    严冬的身下,身前,更是铺满了叛军的尸体,此刻的他几乎踩在半丈来高的尸堆上。他想要冲过去,但是他的面前全是叛军士卒,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并且极目看去,门洞外,亦是站满了叛军士卒。

    “啊!”

    大吼着,严冬鼓舞着士气,继续拼杀。

    李炳德来到城门外时,看到门洞外的士卒,松了一口气,城门还在。可旋即,他就透过隐约的光亮看到一个身着甲胄的汉军将领奋力的在门洞内厮杀着,每一刀都会带走一个自己麾下的士卒。

    “哼!”一声冷喝,李炳德大喝:“拿弓箭来。”

    “将军!”身后的亲卫连忙递过弓箭。

    伸手一抓,李炳德直接张弓搭箭,瞄准那奋勇的汉军将领。

    “嗖!”

    箭矢划空而过,在李炳德的注视中,直朝严冬而去。

    正在厮杀的严冬忽然听到箭矢的呼啸,想也不想,连忙向旁一刀砍退叛军,纵身躲去。

    “锵!”

    “噗嗤!”“啊!”

    严冬只觉臂膀顿时麻木,转身看去,一个汉军士卒倒在了地上,他的胸前插着一支箭矢。

    心中冷冽,严冬直朝临淄城内看去,只见在门洞的人群外,一行人骑马而立,为首者手持弓箭,正盯着自己。

    虽然没有讲过李炳德,但是严冬还是一眼认出了他来,而李炳德亦是如此,两人隔着厮杀的士卒们,四目相对,眼中爆发着浓浓的战意。

    但是此刻,严冬还是一声令下:“撤退!”

    “撤!”

    “将军有令,撤退!”

    ......

    已经冲入门洞的平叛士卒,纷纷向外退去,严冬断后,一步一厮杀的向后退去。

    李炳德看着严冬带领士卒退去,登上城墙,厉声而喝:“放箭!”

    “嗖!”“嗖!”“嗖!”

    又是漫天箭矢倾泻,不少平叛士卒一声哀嚎,瘫倒在地。

    回到大营,清点人马,此次与严冬一起前去夜袭的士卒有千余人,然而回来的,只有不到五百,损失过半,而且这还不算上城内接应的探子和起军的士卒。

    即便他们杀的叛军更多,但这一役,严冬还是败了,他也第一次见识到了李炳德的厉害。

    “来人,关闭城门,清理门洞。”站在城墙上的李炳德看着远处的灯火,面沉如水。

    童颜率领着五千士卒回到东平陵,与之前的士卒汇合,麾下有八千士卒的他信心满满,这一次,他定要拿下东平陵。

    只是当他率领大军来到城下,还未发动攻势,只见城墙上落下一个筐子,筐子里的人慌乱的跑了过来。

    “我等愿意归降!”

    “我等愿意归降!”

    .......

    来人一边跑着,一边颤巍的低喝。

    童颜一愣,苦笑不已,没想到自己准备了这么多,东平陵的叛军竟然自己归降。

    当来人到了身前,童颜厉然道:“你是何人?口中之言当真?可是城中士卒之意?”

    “当真,绝对当真,在下乃东平陵城中小吏,城中士卒得知临淄被围,一个个早已无意再战。”来人慌忙解释着。

    “既然如此,那就开城门。命城内所有士卒下城,立于城下。”童颜面色凝重,接受城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如今和严冬等人接管北海城不同,严冬接管北海城,当时城中所有的叛军将领皆是出城迎接,他们不会拿自己的性命来埋伏严冬。

    而此时童颜身处的东平陵,只是派人前来商谈,童颜自然要小心谨慎。

    “我这就与他们说!”小吏又是连忙跑到城下,大声吼了起来。

    片刻之后,城门大开,叛军将领与城中官吏,皆是出城,表明心意。

    童颜大手一挥,两千士卒直接越过那些叛军将领和官吏,冲入城内,接管城防。

    待看到城墙上乃是自己麾下的

    士卒后,童颜这才放心,骑马上前。

    “诸位不用怕,本将也只是为了安全起见。”童颜看着惶恐的叛军将领等人,解释着。

    “不敢!”“不敢!”

    叛军将领和官员皆是赔笑。

    东平陵已经归降,然而在临淄城外,平叛大军营帐,严冬脸色幽沉。

    反思着今夜的败仗,严冬觉得还是自己太心急了,为军令状所累。李炳德不同于叛军其他的将领,胸有韬略。

    面对像李炳德这般沉稳的将领,最好的办法,就是慢慢消耗,但是严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他没有多少时日与李炳德在临淄城慢慢的消耗。

    可是除了慢慢消耗,其他的攻城方法,自己能够想到,李炳德也定会料到,如果强行攻城,那么就只能像今夜这般,得不偿失。

    恍惚之间,严冬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困境。

    当一缕光线照入大帐,浮在严冬脸庞时,严冬仍旧静静的盯着一处,一动不动,整整一夜,严冬没有合眼,他脑海中不断的盘算着平叛大军与临淄城内叛军的优劣。

    天时,地利,人和每一方面都不住的思索。

    天时,不站在严冬这方,严冬身负军令状,收复青州的时间所剩无几。

    地利,临淄城城坚墙厚,而严冬等人又无攻城器械,这般算来,有城墙守卫的叛军,更是得了地利之势。

    而最终看来,平叛大军也只剩下‘人和’这一优势。

    收复青州,大势所趋,依严冬看来,现在的青州,也只剩下临淄等几座城池还在抵抗,不成气候。

    只要得知如今的青州形势,相信不论平叛大军还是叛军,甚至那些百姓心中都知晓,青州,必定要重归大汉。

    只是,临淄城为何还要抵抗呢?

    严冬想来想去,只怕那些百姓,并不愿意抵抗,甚至他们并不关心官府是谁,他们只要每年交足赋税,留有余粮,安心的生活即可。

    百姓不想抵抗,那些士卒呢?士卒想要抵抗吗?难道他们和大汉真的有什么深仇大恨吗?显然没有,反叛之前,他们还属于大汉的臣民,大汉的士卒。

    那些士卒,也并不愿意抵抗,他们只是听从将领的号令。因为不从号令,就要被军法处置,甚至被砍头。

    百姓与士卒都不愿抵抗,那么想要抵抗的,只剩下那些将领和官员,或者说是临淄城中部分将领和官员。

    他们追随平王叛乱,到时候,必定要被抄家灭族,而且他们之前锦衣华服,而一旦投降,至少要被革去官职,从此沦为平民,失去荣华富贵,他们又怎么肯,所以他们是不能降,也不敢降。

    既然那些多人不愿意抵抗,为何临淄城还在抵抗呢?那些官员将领所依仗,无非还是曾经大汉所给予他们的权威。

    在大汉的统治中,百姓、士卒们已经习惯了听从他们的号令。

    但是如今呢?平王叛乱,可以说叛乱之地的一切官员将领,皆是叛军,不为大汉朝廷所承认的。

    也就是说,百姓和士卒反抗这些官员和将领,并不会遭受到大汉的处罚,只会受到平王的处罚。

    可是,现在的青州,平王大势已去,只剩下几座孤城,一城百姓士卒反抗,平王又去哪里调集兵马处罚这些百姓士卒呢?

    所以想要利用‘人和’这一优势,就是要让临淄城中的百姓和士卒知道,反抗叛军,并不会受到原有的惩罚,甚至还会受到平叛大军,乃是大汉,洪武帝的嘉奖。

    想明白这些,严冬心中燃起点点豪气,战争,打仗,打得无非还是士卒,还是人。天时,地利也都是在人的基础上才能显现出来。

    “传令,通知城内密探,让他们告知临淄城的百姓和士卒,临淄城已经是一座孤城,叛军大势已去,平王必定要被抓拿,让探子鼓动百姓和士卒在城中起义。我要让李炳德整日鸡犬不宁。”

    严冬大步走出营帐,望着临淄城,心道:李炳德,你虽然占有天时,地利。但是人和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你注定要败!

第九十章 王朝兴衰

    平王府被乱军冲击,临淄城内一干官员自然要前来觐见,郡守等人更是惊慌的前来请罪,只是当他们来到平王府后,都被拒之门外,被告知,平王无碍,不用担心。

    可是这些官员哪敢离去,有人杀入平王府,这可不比平常那些刘洪身体小恙的事情。而且当此兵临城下之际,平王的安危,更为这些人所关心。

    “刘大人,你也在啊!”

    “周大人也来了。”

    “两位大人,你们说,王爷为何不见我们?”

    “呵!王爷的心思,又岂是我们能猜测的。”

    ......

    官员们三两成群的交谈着,等候在平王府外。

    平王府管家听着门房的回报,胆颤心惊的,那一个个官吏,平日里可没少予他打点,多多少少都能说上几句话,要是自己出去,那些人一个个虽是笑脸,却还似要吃了自己。

    “告诉他们,王爷今日不见客。”管家气恼的说着。

    “是!”

    门房应声而去,但是片刻,又跑了回来。

    “有怎么了?”管家有些愤怒的低喝。

    吓了一跳,门房畏缩的低语:“那些大人们已经在门外等了一夜,说是他们愿意等。”

    “啪!”

    猛然的拍桌,管家起身,径直朝大门而去。

    “你说,王爷是不是出事了?”

    “能出什么事?别瞎说!”

    “周大人可要慎言啊!”

    打着哈欠,一个个官员强打着精神,等候着平王的召见,当他们看到平王府管家的身影时,都是心中一喜,心想着这一夜没有白等,同时又暗笑那些昨夜离去的同僚。

    “诸位大人,王爷正在气头上,所有人等,一律不见。”管家注视着眼前这些临淄城内的权贵。

    “什么!”

    “怎么会呢!”

    “您再去禀告一声。”

    一众官员纷纷惊叹,见此,管家冷笑起来:“如若诸位大人执意要见王爷,也不无不可,但是一旦陛下发怒,可别怪我没有提醒。再言之,王爷早已下令,城中大事,皆由李将军处置,有什么要事,大家可以找李将军商议。”

    听此,官员们纷纷叹息而去。

    当平王拒见众臣的消息传到李炳德的耳中时,他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平王不见自己,可以说是自己厌了他,但是临淄城中的权贵呢?总不能他一个个都厌了平王。

    更何况现在城中局势紧张,正是平王出面安抚人心的时刻,平王不会不知道这些,怎么偏偏此刻闭门不出,难道是想利用这个机会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跳出来?

    越想李炳德越觉得不对劲,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见平王一面。

    交代一番,李炳德直奔平王府而去。

    李炳德直接冲入平王府,抓过一个下人让其前去禀告。

    过了许久,当在偏厅的李炳德等的不耐烦时,下人终于匆匆忙忙跑了过来。

    “将军,小人没有见到王爷,甚至连管家都没有寻到。”

    李炳德愣在原地,又急忙问道:“后院呢?”

    “小人劳人问了,没有!”

    神色呆滞,李炳德已经猜到了一些,他径直的朝后院走去。

    “将军,后院乃是府中内眷!”

    “让开!”

    李炳德推开阻拦的侍卫,直接闯了进去,大步流星的朝王妃所居住院子。

    结果推门而入,几个丫鬟见到李炳德,直接哭了起来。而他们的主子,平王妃,哪还有踪影。

    有些失魂落魄的,李炳德回到正堂,看着那主位,嘴中不断的嘀咕着:“王爷,您为何要逃?难道我李炳德这般让您不放心?”

    渐渐的,李炳德双拳紧

    握,心中升起无数的怒火:“这就是自己要效忠的人吗?在此危难关头,竟然抛下自己,抛下这满城的百姓,无数的士卒逃走!自己,当真是双目无珠,瞎了眼睛!”

    满腔怒吼之后,李炳德神色平静下来,落寞的叹息:“罢了,既然我李炳德效忠于你,就再为你做最后一件事情,让你走远些!”

    “来人!”李炳德大喝

    “将军!”“将军!”

    士卒们从堂外涌入,他们心中也隐隐知晓了事情,他们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李炳德的身上。

    “王爷为贼人所伤,为保王爷安全,即刻起,封锁王府,守卫的士卒增加两倍,任何人不得进出!”厉声而喝,李炳德面色肃然

    “是!”

    广阔的大海上,天海一色,唯有几艘海船停播在大海之上,船首处,一个身着甲胄的中年人注视着远方的海岸线,思索着约定的时辰到了,为何小船还没有划动。

    又是过了半时辰。

    “将军,还要再次停留吗?附近的渔民似乎已经发现了我们。”士卒上前禀报。

    “等!”将领紧皱着没有,再看向陆地,终于,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

    只见那海岸之上,上百人群匆忙而来,急忙的搭乘小船,只是片刻,第一艘小船,便已经出发,向海船划来。

    大约过了几刻,将领已经能够看到来人的身影。

    “来人,放竹筐!”

    一声令下,海船之上,一个个士卒开始忙碌起来。

    见第一个人登上海船,将领连忙上前:“末将吴桐拜见王爷!”

    此王爷正是逃出临淄城的平王刘洪,当初他得知北海城陷落,心灰意冷,颓然不已,便准备带着家人离开,前往大乾。

    但是李炳德的话,让他雄心再起,他不甘心这般的认输,他不甘心将这大好的河山拱手让给洪武帝,所以虽然他还是逃出了临淄城,但是只是暂时的离去,他发誓定要再回来,到那时,他必定要兵锋直指皇城。

    对于李炳德,刘洪更是没有一丝的愧疚,成大事者,哪一个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李炳德为自己争取时间,自己必定不会忘了他,当自己重归大汉之时,自己定会褒奖于他。让其深受后世扬名。

    小船如一叶叶在海中飘荡的落浮。不断的想海船靠近着,等待一行上百人登上海船,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在平王的轻语下,在吴桐的号令中,几艘海船开始了新的航行。

    临淄城中,百姓们趁着仅有的时间忙碌着,他们要在这短短的两个时辰内,将一日甚至几日事情处理完毕。

    “老李,听说了吗,咱们临淄城已经成了孤城。”

    “啥是孤城?”

    “就是咱们的平王,只剩下咱们临淄城了。”

    “不会吧。”

    “诶!平王要败了,知道吗!”

    “我看也是,临淄城都被围了。早晚都要败。”

    “嘘!有士卒!”

    ........

    在城中探子的有心之下,不知不觉中,平王要败,大汉收复青州的消息在百姓中传遍。

    李炳德看着士卒的禀告,心中发冷,严冬还真是狠毒,这是要自己后院起火,但自己又岂能如他所愿。

    “传令,临淄城全城戒严,士卒上街巡逻,任何人等,不得迈出家门一步,违令者,斩!”

    号令之下,一队队士卒从大营中鱼跃而出。身着甲胄,手持刀刃的他们不断的驱逐着百姓,更有甚者当街格杀。

    见到人头落地,哪还敢有百姓在街上逗留,慌乱的逃回住所。

    李炳德的军令立竿见影,一个个得到命令的探子透过门缝看着街上的士卒,气恼万分。

    严冬并不清楚

    临淄城的情况,但是童颜率领六千士卒前来支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东平陵兵不血刃的拿下,不但鼓舞士气,为攻下临淄城聚拢了兵马,更是对临淄城内叛军士气的打击。

    而且高其昌也派人来报,青州其他郡县,正如自己安排的那般,不断的重归大汉的领土。可以说现在的临淄,已经真的成为了一座孤城。

    “将军!幸不辱命!”童颜激动的向严冬行礼,此次东平陵之行,可以说将他之前心中的愤郁一扫而空。

    “童将军真乃我大汉良将。”严冬笑着虚扶童颜,然后一同进入营帐。

    待听过昨夜童颜如何收复东平陵之后,严冬满意的点头,这次,童颜在东平陵留守两千士卒,其余的六千人马皆是来到了临淄城下。

    “童将军,你认为我军该如何攻破临淄城?”严冬看向童颜。

    面色逐渐凝重起来,童颜摇头。

    严冬心中虽已知道童颜会如此答复,但心中难免还是有些失落。

    见到严冬冷峻的神色,童颜不禁叹气:“将军你说,这平王为何要叛乱,陛下待他,较之那些皇子还要好上三分,不但重用平王,而且分封临淄这般繁华的城池,甚至连青州,都隐隐交给了平王,难道这般,平王还不满足吗?”

    严冬心中苦笑摇头,平王为何叛乱,严冬虽然不知,却也能猜测一二,就像他来到这个世界二十余年,还是不愿意面见洪武帝,甚至见到那些皇亲国戚。

    原因无他,一个习惯了自由的人,又岂会再受这些人的约束,而且是那些毫无尊严的约束。

    小时候,严冬经常发呆,就是在思索这些事情,对于这个世界的形势,他绝不会认为自己能够大手一挥,群雄响应,推翻旧统治,建立新的王朝,那样不现实。

    历代的王朝更替,主要原因皆是内在,无非是当朝统治者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其实说来,也并非都是统治者昏庸,而是统治阶层不甘身处金字塔的底端,想要发展壮大,逆流而上。也许这些统治阶层并没有相当皇帝的意思,但是他们拼命的往前挤。

    他们除了铲除挡在自己面前的对手,更重要的,则是吸纳民脂民膏,只有这样,他才能不断的壮大。

    在这些统治阶层不择手段的壮大过程中,统治者的统治基础已经坍塌,而王朝,也必定土崩瓦解。

    但是大汉,大周,大乾虽然连年征战,但是他们的统治基础还健在,此时反叛,想要推翻他们,那么结果只有一个,身死族灭。

    刘洪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身为皇族,掌控辽阔而又富饶的青州,麾下士卒更是数以十万计,但是到头来呢?还不是即将被自己平定。

    即使此次平叛大军主将不是自己,哪怕只是童颜,刘洪也必定兵败,民心思汉,又岂会与刘洪万众一心,齐力抵抗平叛大军。

    不过经历过这几次大战,严冬已经隐约的察觉到,大汉的统治基础,已经出现了裂缝。

    百姓是最容易满足,他们只需要性命有一份保证,能够存活下去。

    但这,又恰恰是最不容易满足的。

    如今平王叛乱,战火已经烧到了大汉的腹地,百姓心中,又会有何感想!只怕心中对大汉的那份依靠,会减少一分。

    而当百姓们心中对当朝统治依靠减少时,他们也就不会再安心的平静的生活下去,甚至不愿再遵循当朝统治所设定下来的法制;

    随着这份依靠逐渐的较少,百姓们也会变得愈加的烦躁,他们甚至会抵触那些法制,甚至开始反抗,王朝的根基,也会渐渐的出现裂纹。

    当百姓们心中对当朝统治不再有所依靠时,那么,这个王朝,也就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而在此时,只要有兵争出现,那么这个王朝,就会迅速的崩塌。

第九十一章 大开杀戒

    平王反叛是注定要失败的,然而即便青州被收复,大汉的根基,也出现了动摇。

    根基出现了动摇,这不怕,古人常言查漏补缺,不就是为了解决那些疏忽的问题,但是怕只怕洪武帝没有发现,或者说不在意这些事情。

    就像人们常说的,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为何有此言论,那是因为君子行事光明磊落,与你之矛盾,自会言明其说,不会做些暗中的勾当;但是小人则不然,暗中恨你入骨,却依能笑脸相迎,然后再暗谋策划置你于死地。

    归根结底,还是暗处与明处的关系,明箭易挡,暗箭难防,世间事情,无外乎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但如若不知问题所在,又如何解决。

    此刻的大汉,就是如此,根基动摇而不自知,此般下去,注定要灭亡。

    大汉之兴衰,严冬不想管,也管不了,但是如果大汉亡了,自己又该如何?

    想到这里,严冬不禁哑然失笑,自己似乎操心的太多了,虽说王朝的覆灭很快,有的仅仅几年便会成为历史,但是大汉并非那些病入膏肓的老者,也只是身负暗疾罢了。

    抛却脑海中那些想法,严冬看向童颜,虽然自己脑海中仿若过了几年,但却也是一瞬间的事情。童颜并未察觉什么。

    童颜刚才之问“平王为何叛乱!”

    严冬想要告诉童颜,但凡这世间情理,最终归结,无外乎还是谁听谁的问题。

    平王虽然位高权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上面,终究还是有着洪武帝,他必须还要听从洪武帝的命令。

    有人也许会说,世间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是偏偏在这世上,有天子之说。

    天子之言,虽受限制,却也算是自由。

    但这些话,严冬又觉得说不得,童颜算是一个忠臣,而自己的言论,对他来说,无异于大逆不道之言。

    “童将军,抓到了平王,自可以问之一问。”严冬轻笑着。

    摇头苦笑,童颜又岂敢做这些事情,询问平王,那也是只有深受皇命的大臣才能。

    两人又是商谈了许久,去依旧拿临淄城没有什么办法。

    李炳德虽然封锁平王逃走的消息,但是偌大的平王府,难免会有人将事情传了出来,不过,得知此事的,也都是些与平王关系甚密的权贵。

    平王出逃,那自己等人又该如何呢?

    一时间,这些人陷入了惶恐之中。

    临淄城是大城,虽然很多权贵早有撤退的后路,但是毕竟不同于那些小城般方便,地道等事情更是不可能有,毕竟那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而且很难掩人耳目。

    城外被平叛大军包围,李炳德也不能放自己等人出去,但是思来想去,他们在纳闷,平王是如何出城的?

    不过想来想去,也只有暗道方才能够躲过众人的耳目。

    想到这里,那些权贵们不禁心思活跃起来。

    临淄城与平叛大军又是一日相安无事,这倒不是双方不想交战,而是都觉得没有胜算和把握,这般平白无故的消耗兵力,反倒有些无趣。

    灯火初上,临淄城内安静异常,但是在这一条条街巷之中,不少身

    着华服者皆是向城门而去。

    那些个巡逻的士卒本想阻止,但是待看到来人的面孔,又是无奈的放行。

    戒严,也只是对那些平常百姓来说罢了,稍有权势者,又岂会在意这些。

    李炳德得知那些权贵一同前来,心中不禁打鼓,难道,平王离去事发了?

    顿时有些头疼,李炳德还是传令,将这些权贵迎入城门附近的一个院子。

    众人看到李炳德之时,不由得目光泛红,这临淄城,可就掌握在眼前的此人的手中,他们的性命,亦都是掌握在李炳德的手中。

    如果说之前还有平王能够震慑住李炳德,那么现在,整个临淄城内,可真的是李炳德说了算了。

    “李将军,平王殿下可是真的离去了?”周辉率先开口,虽然心中早已知晓事情,但还是不甘心的想要确认一下。

    李炳德望眼看去,一个个官员权贵皆是紧张的盯着自己。心知平王的事情瞒不住,李炳德只得沉重的点了点头。

    院子内鸦雀无声,这些权贵都没有想到,平王真的抛下他们走了。

    片刻的沉寂之后,他们又都是看着李炳德。

    “李将军,我们归降吧。”一个官员上前激愤的说着。

    “对!归降,如果在抵抗下去,咱们只能是死路一条。”

    “归降?你以为归降就没事了吗?咱们犯下的,可是反叛的大罪,谁都别指望保下脑袋。”

    “那你说,不归降还能怎样?难道等到平叛大军杀入城内,到那时,大家都是死!”

    .......

    看着吵闹的众人,李炳德眉目紧皱,一句话不说,直接带着士卒离开。

    当人们注意到李炳德离开的时候,想要上前阻拦,却被士卒阻止。不仅如此,当他们想要离开院子的时候,却发现,大门紧闭,一队队士卒肃然而立,看守者他们。

    这时候,他们那还能不明白,自己等人被李炳德给囚禁了。

    归降?怎么可能,就算平王逃了,他李炳德又怎会归降呢。

    火把之下,李炳德又是巡视了一遍城墙。

    城门附近的院子内,一个个权贵愤怒的盯着周围的士卒,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李炳德竟然敢囚禁他们。

    “几位,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杀出去,这李炳德,看样子是要死守临淄城了,他是不打算活着了。”

    “杀出去,当然要杀出去,不仅要杀出去,咱们还要开城投降。”

    提议很快便传开,几乎所有人都是点头,他们不想死,更不想被李炳德害死。

    “来人啊,我身体不舒服,带我去茅房。”

    “我也是,快点!”

    几个权贵打着眼色,按照之前的约定行事。

    士卒们请示之后,不耐的带着几人前去如厕。

    只是,当他们在外面守候的时候,只听‘嘭!”的几声,头晕目眩,倒了下去。

    “咱们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先离开这里。”

    “走,不是要救他们吗。”

    “你蠢啊,外面那么

    多士卒,怎么救,咱们先回府,召集护卫,然后一同再来救他们。”

    “好,快走,快走。”

    夜色之中,只见几道身影艰难的爬过围墙,逃出了院子,然后慌乱的逃走。

    当这几个权贵回到府上后,想也不想便是大喝:“来人,快来人,召集护卫,召集家丁,都拿着兵刃。”

    “人呢,都给我出来,快点出来!”

    临淄城内,几个府上皆是慌乱起来,护卫们不明所以的起身,一个个家丁更是惊恐的拿起刀刃,不知所措的看向自己的老爷。

    巡逻的士卒看着府上鱼贯而出的护卫和家丁,都是一愣,旋即抽出刀剑,便冲了上去。

    可是这些权贵的府上,哪个不是上百的护卫,算上家丁,又岂是这些士卒算能抵挡的。

    转眼之间,几个权贵便已经汇合,朝城门的院子冲去。

    李炳德听到城中的吵闹,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内那点点攒动的火光,脸色阴沉:“传令下去,一个不留。”

    大营内,士卒们被急促的罗鸣声惊起,一个个连忙身着衣甲,拿起刀剑,跑了出去。

    当大营内的士卒整备完毕,前去绞杀那些护卫和家丁时。

    那些个权贵已然被救出,一个个纷纷朝自己府上狂奔而去。

    不过大多数人,都被冲过来的士卒所杀,但幸运者亦非一二,他们回到府上,直接召集护卫们冲出去,与士卒厮杀。

    一时间,临淄城内喊杀声不断,被惊醒的百姓们躲在角落,死死盯着大门,大气也不敢出一口,生怕有人冲进来。

    居高临下,李炳德看着城中的局势,心中发狠,他决定,今夜必定要好好清理一下临淄城,否则真当平叛大军开始攻城后,这些人必定会后院起火。

    反抗的权贵们很快便被平定,护卫,家丁和那些士卒比起来,还是太弱了。

    不过士卒们并没有停歇,而是冲入那些权贵们的府上,开始了又一轮的杀戮。

    严冬等人听着临淄城内隐约传来的喊杀声,皆是不语。

    清晨,整个临淄城内,弥漫了血腥的味道,担惊受怕了一夜的百姓们,开始生火做饭。士卒们亦是开始清理街道上的尸体。

    小憩的李炳德睁开眼睛,听着亲卫的禀告。

    一夜之内,临淄城中的权贵,只有不足一层还存活着,一座座大院内躺满了尸体,就连那院落内的池水,也都被染成了红色。

    那些个曾经在临淄城执牛耳者,如今都已逝去,此时可以说临淄城内每一个角落,都是士卒驻守。

    早已被下令不得出门的百姓,此刻再也不敢出门,即便他们这几日的生活所需还欠缺,但是那门前的血水还未干涸,他们可不想沾染。

    临淄城俨然成了一座军营,来往的路上,除了士卒,再无他人。

    李炳德这次心中松了口气,可是望向城外,看着那远处的大军,眉目又是皱了起来。

    与此同时,严冬等人也得到了消息,平王逃走的消息让他们震惊,但是李炳德竟然在临淄城内大开杀戒,这不得不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呆愣住了,在他们看来,这李炳德,只怕是疯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2011/ 第一时间欣赏大汉军神最新章节! 作者:重复的点所写的《大汉军神》为转载作品,大汉军神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汉军神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汉军神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汉军神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汉军神介绍:
严冬来到了这个世上二十年,本以为自己会平平安安的渡过这一生,但是五年前父亲的暴毙,让严冬毅然的投笔从戎,参与到了书写历史的大军中。 从一个卒长做起,严冬意外的得到了洪武帝的赏识,但是也因此得罪了太子,经过一番争斗,严冬最终被发配边疆,从此开创了一段军神之旅。大汉军神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汉军神,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汉军神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