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朝藓君臣
朝藓军队在斡剌特骑兵暴风骤雨般的攻击下还未集结起来便纷纷溃散,包括首阳大君麾下战斗力最强的咸吉道骑兵,面对草原骑兵时也败退下来。
义州、平壤很快便陷落了,斡剌特骑兵的兵锋直指开城。
病情稍有好转的朝藓国王李珦心悸之下又卧倒了。但眼看着国事糜烂,躲着不是办法,便强撑着病体在勤政殿着急群臣议事。
面对汹汹而来的草原骑兵,群臣束手无策,首阳大君李瑈被隔绝在咸吉道,没办法来到汉阳议事。朝臣们便由安平大君李瑢和领议政皇甫仁领衔。
看着群臣在殿上吵成一团,莫衷一是,李珦感觉额头阵阵发晕。
“王上,”邢曹判书郑忠敬言道:“为今之计,须赶快派人去大明,请大明皇帝陛下发兵救援!”
听到这话皇甫仁冷哼一声,“等大明天兵到来,我朝藓八道恐怕已尽数沦陷,这远水如何解得了近渴?”
“那领议政之意是要向鞑子投降了?”郑忠敬反唇相讥,他是李珦的亲家,儿子郑悰娶了李珦的女儿昌平郡主李秀伊,因此并不怕皇甫仁。
“郑忠敬你......你血口喷人!”皇甫仁气急,指着他大骂。
大臣不出谋划策,却互相破口大骂,勤政殿上眼看就要乱成一团,李珦叹了口气,“众卿,难道等到鞑子兵临汉阳城下,你们还要争闹不休么?”
一句话,大殿内静了下来。
李珦看向一边默不作声的安平大君李瑢,“安平君,你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么?”
“王上,”李瑢向着李珦深深一躬,“论用兵,臣不如首阳君,论理政,不如领议政,实在不知该说什么。”
李珦脸色微微一沉,“现在国家危难,你身为宗室,难道想置身事外不成?”
“王上恕罪!”李瑢向着李珦跪了下来,“臣无能,无法退敌,但臣举荐一人,或许会有办法。”
“谁?”
“前左议政金宗瑞。”
此话一出,群臣面面相觑,自金宗瑞倒台被逐出汉阳,所有人都避谈此人,怕惹祸上身,可没想到过去了这么久,这个人的名字又从安平大君李瑢的嘴里说了出来。
李珦的目光在群臣脸上逐一扫去,见他们都默不作声,便一声咳嗽,看向跪在地上的李瑢,“你为何说他会有办法退敌?”
“当年金宗瑞理政时,曾派人与也先交好,”李瑢说道:“由他出面,或许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可是孤曾说过,将他逐出朝堂,永不录用!”李珦沉着脸道。
“王上,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国难当头,只要是我朝藓子民,都有为国尽忠的义务。”
李珦脸色阴晴不定,在殿上来回踱了几步,大袖一拂,说了句,“退朝!”
......
一辆马车出了汉阳南门,驶入一农家小院,李贤老从车上下来,钻入院内一间屋子。
“主上,”他兴冲冲的向屋内正手握书卷的金宗瑞道:“您出山的机会来了。”
“唔......”金宗瑞手握书卷,眼皮抬也不抬,似乎没听到他的话。
“主上,”李贤老继续说道:“今日在勤政殿上安平大君在王上面前提起了主上。”
“朝堂诸君都没有能力为王上分忧么?”金宗瑞抬起眼帘,“非要提及老夫?”
“主上,现也先亲率十余万大军亲征,义州、平壤相继沦陷,其兵锋直指开城,”李贤老脸色激动,“再这样下去,不日就会兵临汉阳城下。”
“首阳大君呢?他不是我朝藓的擎天一柱么?难道也挡不住也先的大军?”
“李瑈的那点儿兵马打打女真人还可以,如何能挡得住也先的大军?”李贤老道:“就算是大明,也曾在也先面前惨败过。”
“既然打不过,为何不向大明求取救兵呢?”
“主上,您认为大明还有能力派兵援救我们么?”李贤老摇摇头,“也先的骑兵刚刚攻掠过辽东,大明天兵损失惨重,是很难短时间内集结起一支兵马来
援救我们。”
“那怎么办?”金宗瑞皱了皱眉头,“国家糜烂至此,老夫也无法力挽狂澜。”
“主上,安平大君在王上面前说了,您曾与也先交好,一定会有办法退兵的。”
金宗瑞冷笑一声,“朝堂诸君真是好盘算,不愿意出头与也先讲和,便抬了老夫出来,是想把老夫架在火上烤么?”
“主上,这个机会您千万不能放过啊!”李贤老说道:“如果能够凭借这个机会复出,重回朝堂,就算出面与也先讲和又能怎样呢?”
“嗯......”金宗瑞伸手捋了捋,沉吟半晌,“你回去吧!”
“主上不随我去安平大君府上么?”
“不妥,”金宗瑞摆摆手道:“我还是在这里静候王上吧!”
......
景福宫里,已乱成一团。
玟玉问正在吩咐人收拾装箱宫中衣物往外搬运的朴内官。
“朴内官,发生了什么事?”
“哦,玟医官,”朴内官说道:“鞑子大军快要打到汉阳了,王上吩咐先将宫里的东西还有眷属带到江华岛避一避,玟医官也去收拾收拾准备走吧!”
“哦......”玟玉没再多问,赶紧回到自己的住处。
朱熙媛正在屋内研读医书,见玟玉匆匆而来,忙问:“姐姐,发生什么大事了。”
“不要多问,赶紧收拾东西,”玟玉说道:“鞑子的骑兵不日便会直抵汉阳城下,我们得赶紧走了。”
“走?到哪儿去?”
“江华岛,”玟玉说道:“那里四水环绕,不怕鞑子的骑兵冲过去。”
“不,我不去。”朱熙媛微摇螓首。
“那你想怎样?”
“我想离开这里,但不是去江华岛,”朱熙媛看着玟玉,“牧云早就不在朝藓了,我也不想在这里再待下去。姐姐,我们一起走吧!”
“走?去哪里?回大明么?”玟玉道:“别说现在往北走都是鞑子,就算乘船回到大明,他们认出你公主的身份,也一定把你押回宫里去。”
“都这么久了,皇帝哥哥一定把我忘了,”朱熙媛道:“或许整个大明都已不知道我这个公主的存在。”
“你呀!还这么天真!”玟玉伸指在她额头上轻轻一点,“朝廷一日都不会放松对你的找寻,你要不想回宫,还是乖乖待在这里算了。”
“不,”朱熙媛摇头道:“我离开皇宫便是去找他,如果找不到他,我宁可死了算了,也不待在这里。”
“真不害臊,一个姑娘家想男人想成这个样子。”玟玉笑道。
“你难道不想他么?”朱熙媛瞥了她一眼,“要不为何你也离开皇宫,甘愿到处流浪?”
“你跟我不一样,你是金枝玉叶,而我身份低微,到哪里不是寄人篱下么?”
“姐姐,我决心已定,真的不想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朱熙媛一脸认真的说道:“如果不趁这个机会离开,以后就不再有机会了......”顿了顿,“姐姐要是愿意当这个医官,就留下,我不奉陪了。”说着真的去收拾起自己的东西来。
玟玉笑着拉住她的手臂,“你想走,我便跟你一起。”
“真的?”
玟玉点点头,“当医官,我在大明就已经是六品司药了,何必待在这里?你先别轻举妄动,我出去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这两天我们就离开。”
......
汉阳城内已经乱成了一团,豪门富户和勋贵们已经着手把家产和亲眷送出城,向江华岛转移,而平民百姓们有的也开始向城外逃难。
“义父,怎么办?”看到这副场景宁祖儿忧心的问沈云。
“急什么?”沈云看起来很是淡定,“鞑子不是还没到汉阳么?”顿了顿,“东西都运出去了么?”
“嗯,都已装船运到了江华岛。”
“那就好,”沈云点点头道:“就我们几个人,随时都可以离开,不过还是要等朝廷的指示。”
“义父,你说朝廷会出兵援救朝藓么?”宁祖儿问道。
沈云沉吟片刻,“或许吧,不过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先的大军刚刚攻掠过辽东,朝廷短时间内很难集结起一支大军援救朝藓。”
“这么说,朝廷放弃朝藓了?”
“也不尽然,”沈云眯起眼睛,“就看朝藓能够抵抗多久了,如果能拖得时候长一些的话,是能够等到朝廷援军的。”
————————————
京师,紫禁城奉天殿。
也先大军进攻朝藓的消息传到了进城,朝野上下暂时松了一口气。
朱祁钰上朝时的心情轻松了许多,本来以为也先的目标可能是京师,谁知他向东转了,不过朝藓是大明的属国,如今遭受也先大军的攻击,也不能不问,于是便让群臣议论起此事。
兵部尚书于谦的态度极为坚决,要朱祁钰下旨迅速派兵援救朝藓,理由是如果大明放任朝藓被打而不管的话,则有损大明天威,而朝藓也会倒向也先,对大明极为不利。
面对于谦慷慨激昂的发言,陈循却摇摇头辩驳道:“于大人这话说的容易,可用兵不像说话那样简单,辽东一役,花费朝廷数百万两银子,而且现在也没完,损坏的边堡需要修缮,收复的城池需要重新派兵驻守,而女真卫所也需要安抚。这都需要银子。而大明的国库已经空了,哪里还能派出一支兵马援救朝藓?”
“陈阁老的意思是让朝廷放弃朝藓不管么?”于谦反问。
“老夫不是这个意思,”陈循慢条斯理的说道:“只是有些事急切间办不得罢了,可以先派人去安抚朝藓王李珦,先让他尽量挡住也先,我们才好从容布置。”
“陈阁老所言极是,”户部尚书刘中敷言道:“由于朝廷连年用兵,户部已入不敷出,需要将明年的赋税一并征了,才能度过眼前难关啊!”
听到这话,朝臣们开始议论起来。
“我大明也有难处,还是让朝藓王自行抵抗也先吧!”
“那怎么行,朝藓是一小国,在鞑子骑兵的铁蹄下支撑不了多长时候。”
......
群臣议论纷纷,朱祁钰沉吟半晌方下了一道旨意,命宁阳侯陈懋率军进驻鸭绿江边的镇江堡,待机而动。
这个待机而动很有内涵,并不是要让陈懋过江主动攻击也先,而是防备也先的骑兵打过来。
为何不主动过江呢?因为辽东一战,曹义的辽东军损失过半,陈懋派援军分驻已收复的辽东各城堡,机动兵力有限,而且步兵居多,不宜与也先进行野战。换句话说,如果也先大军转过头来重新大举进攻辽东的话,陈懋是很难招架的,所以驻军江边隔江声援,已是大明现在所能做到的极限。至于后面的援军调动,至少得几个月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就只能靠朝藓自己了。
朱祁钰作为大明皇帝,首先要确保的是大明的安全,至于朝藓这个属国受到攻击,也只能暂时口头将他稳住,后续再想办法。
————————————
漠北,汗廷。
在听说也先率大军攻入朝藓,杨牧云悬着的心也暂时放了下来。
这日林媚儿跟杨牧云下棋,杨牧云心不在焉,一连输了几盘。
林媚儿不乐意了,“你看你,也先攻打的又不是大明,至于让你神思不属么?”
杨牧云笑笑,“我只是在想,他为何忽然想着带兵去攻打朝藓了?”
“那还不好说,”林媚儿道:“这柿子呀,是要拣软的捏,攻打朝藓比大明要容易多了。”
“唔......”杨牧云蹙起额头,“朝藓是很难挡得住的。”
“那还用说,就看朝藓王能抵挡多久了。”
杨牧云叹了口气,“可惜我被困在这里,不能去帮首阳大君。”
“你去了又能怎样?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林媚儿说着眨眨眼,“你手里无兵无将,怎么去帮他嘛!别到时候帮人不成,自己又陷在了里面。”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你说的也是,”杨牧云苦笑,“现在朝廷对也先采取守势,恐怕暂时对援救朝藓也是无能为力了。”目光盯着棋盘,落下一子说道:“如果朝藓无法在几个月内顶住也先的攻势,屈膝投降的话,大明将失去一个助力,也先的威望也会极大提高。”
“你说的对,”林媚儿也落下一子,“也先的终极目标还是大明,在此之前他必须扩大自己的威信以及整合自己的实力。”
杨牧云凝思片刻,“草原上的一些部落之所以还对他阳奉阴违,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也先不过是黄金家族的奴仆,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孛儿只斤家族的地位。”
“若能顺利打完朝藓这一仗,就会对辽东的女真部落以及草原其它部落产生极大震慑,”林媚儿目光看着他问道:“这就是为什么他会亲领大军攻入朝藓的原因,是么?”
杨牧云点点头笑道:“真没想到,你看待问题也变得深刻了。”
“在你眼里,我就是一个只会打打杀杀的女人么?”林媚儿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不敢,”杨牧云笑笑,“你本事大得很,我难以望及你的项背。”
“你还说,”林媚儿抿了抿嘴唇,“还不快落子,我都等了半天了。”
杨牧云凝视着棋盘,摇了摇头,“这一局算我输了。”说着将手中棋子扔了回去。
“这么快你便认输了么?”林媚儿眸子一转,“我可要罚你。”
“我倒要听听,夫人会如何罚我?”杨牧云抱起双臂笑道。
“我想想......”林媚儿凝思片刻,眨眨眼笑道:“今晚我罚你给我洗脚,怎么样?”
“唔......”杨牧云闻听脸色变得不大自然起来,“这么有辱斯文的要求亏你提的出来。”
林媚儿嘻嘻一笑,“怎么?让夫君觉得为难了么?那你就认认真真陪我把这局棋下完。”
杨牧云摇摇头,“改日吧?今天我不想下了,”顿了顿,“其实,给夫人洗脚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不过......”
“不过什么?”
“我想现在就给夫人洗。”
林媚儿一声娇呼,整个人被杨牧云抱了起来。
“你这是干什么?快放开我!”她举起粉拳朝杨牧云身上锤了几下,目光不忘在四下里看看,生怕附近有人。
“都老夫老妻了,还怕别人看么?”杨牧云笑着抱她入帐。
......
不远处,矗立着一个窈窕的身影,看到这一幕后不禁轻叹一声。
“太后,”索木吉雅来到元琪儿身边小心的说了一句,“您还是回去吧!大汗又哭了。”
“嗯,”元琪儿转过身,问了一句,“现在朝藓战况如何?”
“回太后,”索木吉雅道:“据刚刚来的飞鹰传书上说。太师的大军已经攻克开城,现正向汉阳前进。”
元琪儿眼中带着一丝忧色,“如果汉阳被攻下来,朝藓王估计就会投降了。”
“嗯,”索木吉雅颔首道:“明人的援军并未进入朝藓,他们的一支军队开进鸭绿江边的镇江堡就驻足不前了。”
“以他们目前在辽东的军力,能自保就不错了,”元琪儿叹道:“看来太师此次出征辽东不会有什么悬念。”
“太后是不希望太师赢么?”
元琪儿微摇螓首,“我现在只希望一件事,就是巴彦蒙克能够顺顺利利的长大成人,只怕......太师他等不及了。”
————————————
开城失陷的消息传来,引发了汉阳城中更大的恐慌,往城外逃的人越来越多,趁这个机会,玟玉和朱熙媛偷偷从景福宫里出来,换上了一身朝藓平民的服装,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出了城。
出城走了没多远,忽然听到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响,紧接着有人惊恐地大叫,“是鞑子,鞑子的骑兵来了。”
玟玉抬眼看去,只见数十名斡剌特骑兵狂风般疾驰而来,马刀挥起处,几名朝藓百姓惨叫着身首异处。
“公主,快,快跑!”玟玉在朱熙
媛身后使劲推了一下,“往山上跑,找个地方躲起来。”
“可是,姐姐你......”
“不要管我,”玟玉急道:“我去引开他们。”
朱熙媛一咬牙,拉住玟玉,“我不走,我要跟姐姐一起......”
说话间几名斡剌特骑兵已冲到了眼前,将两人围住。
其中一名斡剌特骑兵挥刀朝朱熙媛砍去,玟玉连忙抱着她一躲,刀锋挑开了她头上的帽子,露出满头青丝。
斡剌特骑兵们不禁一怔,随即一人大笑,“原来是两个女人,好得很......”从马上一跃而下,“正好带回去快活快活。”说着朝玟玉抱去。
玟玉大声疾呼,其他斡剌特骑兵们哈哈大笑。
眼见姐姐受辱,朱熙媛心中升起一股胆气,咬牙上前拔出那名斡剌特骑兵的腰刀,狠狠的戳了过去。
“噗——”刀锋扎进了对方胸口,那名斡剌特骑兵瞪大了眼,松开手惨叫着倒了下去。
其余人大惊,挥刀砍向朱熙媛。
“公主——”玟玉惊叫一声,眼见她无法躲避。忽然眼前一花,正在挥舞马刀的斡剌特骑兵纷纷摔下马来。
两人呆住了,只听有人道:“还不赶走!”玟玉和朱熙媛只觉身子一轻,不知怎么就上了一匹马,马儿一声嘶鸣,跟在一人身后狂奔而去。
两人只觉耳边呼呼风响,两边的树木飞一般倒退,也不知奔出多久,眼见上了崎岖的山路,马儿的速度慢了下来,直到停下步伐。前面的人兜转马头,玟玉和朱熙媛看清了他的面容,不禁又惊又喜,“宁公子?”
救她们的人正是宁祖儿,只见他点点头,“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朱熙媛看看玟玉,没有说话。
“走吧,”宁祖儿不再多问,“现在山下到处都是鞑子,已不可能再回汉阳了,我们先到山上过一夜,等天亮再想办法。”
......
天黑了下来,宁祖儿找到一处隐秘的洞窟,在里面升起了一堆火。
三人围着火堆席地而坐。问起缘由,玟玉不再隐瞒,便把和朱熙媛如何到朝藓的事一一说出。
宁祖儿叹道:“你们的胆子可真大,今日要不是碰见了我,后果不堪设想。”
“真是多亏宁公子了,”玟玉谢道:“我死不足惜,要是连累公主受辱,我就万死莫赎了。”
宁祖儿看看她们,“杨兄已离开朝藓很久了,你们也赶快走吧!鞑子马上就要兵围汉阳,到那时这里就更危险了!”
“宁公子,我有个不情之请......”玟玉话还未说完便被宁祖儿打断。
“你不用多说,我会保护你跟公主回到大明的。”
“嗯,那就多谢宁公子了。”
“不用谢我,”宁祖儿看了朱熙媛一眼,“这本是我应该做的。”
朱熙媛抿了抿嘴唇,“你会不会把我在这里的消息告诉皇帝哥哥?”
宁祖儿笑笑,没有说话。
“你要是真敢告诉皇帝哥哥的话,”朱熙媛咬着嘴唇说道:“我死也不会跟你走的。”
“那好,”宁祖儿目光转了转,“你留在这里,会有更多的鞑子过来,到时候他们会......”见她“啊——”的一声脸上露出惊恐之色,便顿住了没有再说。
“宁公子,你不要吓她了,”玟玉道:“公主对杨牧云用情至深,说什么也要跟他在一起,这是谁也劝不了的。”
宁祖儿叹了口气,“可公主知不知道,你这样做只会害了杨兄,太上皇就是因为公主与杨兄的事而对杨兄一贬再贬,现在皇上对杨兄又生了嫌隙......唉,朝廷无论如何是不允许公主跟着杨兄的。”
“我知道,”朱熙媛脸色一黯,“所以我才离开皇宫,放弃这公主的身份,如果皇帝哥哥认为我死了,不再派人找我,我就能跟他在一起了。”
宁祖儿心里一阵感动,“公主这样做觉得值得么?杨兄他心里不一定接受你,毕竟他身边不止一个女人......未必会有公主您的位置。”
“我......”朱熙媛嘴唇动了动,表情很是坚决,“我喜欢了他,就决不会后悔,哪怕让我做他身边的一个小丫头,我也愿意。”抬起眼看着宁祖儿,“所以我恳求宁公子,千万不要把我的消息告诉皇帝哥哥。”
宁祖儿叹息着摇了摇头。
“宁公子,”玟玉说道:“你就算把公主送回皇宫,她还是会想办法再跑出来的。”
“该怎么做,我自有分寸,”宁祖儿看了她们一眼,“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
景福宫,思政殿。
安平大君李瑢带着一个人来到李珦面前。
“王兄,人臣弟已经带来了。”
“嗯......”李珦咳嗽几声。
李瑢会意,“臣弟告退!”
思政殿里只剩下李珦和李瑢带来的那人。
那人缓缓抬起头,正是金宗瑞。
“王上......”
李珦一声叹息,“孤这一辈子最不想见的人,你知道是谁么?”
金宗瑞淡淡一笑,“臣知道王上这辈子最不想面对的是什么?”
“哦?”李珦的眉毛挑了挑。
“如今大敌压境,国家危如累卵,王上一定不希望祖上的基业毁在自己手里吧?”
李珦脸色一沉,“莫非你有办法能够力挽狂澜?”
“臣只有尽力而为,”金宗瑞说道:“在此之前,臣有一个请求!”
“讲!”
“臣无论做什么事都请王上全力支持!”
“你要孤投降,孤也要全力支持你么?”
“王上,你觉得以目前的形势还有其他选择么?”金宗瑞道:“朝藓是个小国,无法抵挡大国的雷霆一怒。臣服也先与侍于大明有何区别呢?”
“你......”李珦颤巍巍的站起身来,瞪视着他。
“臣知道王上想拖下去,等候大明天兵前来援救我们,可是......王上觉得也先会给我们这个时间么?”金宗瑞说道:“只怕大明天兵未来,汉阳就已经被攻破了。”
李珦脸色通红,忍不住又是一阵剧烈咳嗽。
“王上要早些拿定主意,”金宗瑞看了他一眼道:“时候拖得越久,也先给出的条件就会越苛刻!”
“你......”李珦伸出手指指向他,喘息着说道:“你是不是私下里见过也先?”
“这很重要么?”金宗瑞道:“臣是一心为王上着想,也为我朝藓百姓着想,何去何从,就等王上一句话了。”
“孤......孤可以带兵退到江华岛,”李珦大声道:“也先的骑兵再厉害,也飞不过去。”
“王上想好了退路,臣无话可说,”金宗瑞神色淡然的说道:“不错,也先的骑兵能够驰骋在陆地上,却无法下海!王上若困守江华岛,也先一时也是拿王上没办法的。不过......”顿了顿道:“也先不会只盯着江华岛,而会纵兵席卷八道,到时候这大好河山就不会为王上所有了。”
李珦冷笑,“朝藓八道都是孤的子民,他们是不会甘心屈服于也先的。”
“王上,”金宗瑞微微一笑,“您是知道的,您祖上的江山是从谁手里得来。”
“你说什么?”李珦惕然一惊,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他。
金宗瑞却没在乎他的神情,而是说道:“也先现在已命人遍访王氏子孙,以图恢复高丽......听说已寻到了好几个人,都自称是高丽恭让王王瑶之后......”
他话还未说完,李珦已惊出了一身冷汗,李家的江山夺自高丽王氏,当年他祖上李成桂一心倒向大明,通过兵变夺取了高丽王氏的江山。这一点得到了大明的承认,李家在朝藓的地位才逐渐稳固下来。
金宗瑞见他脸色起了变化,继续说道:“如今距朝藓开国不过五十余年,民间很多人还心向高丽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