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我觉得你有点飘
“道号?怎么可能!”萧清玉诧异出声,他愣了一下,看向苏尧卿的眼光慢慢变得有些难以言喻。
以镇国侯府的背景,萧清玉也猜到了落难的苏姓姐弟两人都不是普通人,多半也是和自家老祖一样的仙师。
关于老祖留下来的一些书籍他也看过,自然知晓道号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取的,哪怕对方是仙师也不例外。
真要说起来,仙师们的道号就跟他们的字号一样,讲究多了去了,都得是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取的。
如他们的字号,需得和名号有关系不说,还要配得上着人的德行举止。在这一点上,道号和字号倒是没有什么区别。
但两者之间也有不同!
凡间和修行界毕竟不一样,凡人的字号和仙师们的道号自然也有不同之处。
多了不说,就说这时机上就是天差地别!
凡间之人,皆是在二十岁行冠礼后,才会被授予字号,也就是俗称的“取字”;但修仙界,却是在修士成功筑基后,才能举行授礼仪式,再由亲近的长辈们赐下道号。
简单点说,一个稍微讲究点的二十岁的人,若是凡子,则必然已经有了字号,且字号多与其名号有关联,因为他已经满足了取字的条件及冠;而若是修士,这情况可就不好说了。
修行修行,本质来说也逃不开竞争。弱肉强食和实力至上也是未曾明言的本质规则。这一规则体现了修仙界的方方面面,而在修士取道号的条件上,也有所表现。
得道号者,与年龄无关,与出身无关,唯一需要满足的条件,那就是修为!
筑基,方可得其道号!
这是所有世界通用的规则!
而年方二十,就能成功筑基的人,在偌大的修仙界,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
大把大把的人,用尽所有办法,耗尽一生寿元,也不过仍是在练气期苦苦挣扎。
修行之不易,可见一斑。
萧清玉是镇国侯府的公子,也是大端王朝的顶级贵族之一,他见过仙师,便连侯府中也供奉着几位仙师,可人家胡须半米仙风道骨的仙师们都少有道号,眼前这还是幼童的小公子,顶了天不过十三四岁,竟然就口称“明真”,言涉道号了?
萧清玉心中无奈,不免觉得,这小公子,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吧?
这样想着,他的目光中难免带了几分“恕我直言,我觉得你有点飘”的别扭。
萧清玉藏不住事,对着苏尧卿也没有什么避讳的念头,心中所想都随着他的目光大剌剌表现出来,太过明显。
明显到让苏尧卿和萧侯爷都无法忽视。
“三弟!”萧清辞抚额,语气加重:“不得无礼!”
与萧清玉不同,这位镇国侯从对方几句话中提取了有效信息。
道号不常有,却也常有。
眼前之人说是幼童,言谈举止却清贵无比,与其说是幼童恬不知耻,不知尊高,妄自称道号,不如说是对方确实有那个实力!
正如一个王朝的人有贵贱之分一样,修仙界也不例外,他们捡回来的人,不只是容貌出色,身份与能力也定非池中之物!
第210章 友人
譬如孤月高悬于天,而众星尽皆拱之。
萧清辞不知道眼前这小公子会不会是那轮明月,但毫无疑问,在目前这个情况看来,对方确确实实是他们最需要不过的绝佳合作伙伴!
被自家哥哥一声呵斥,萧清玉也有点委屈,他撇了撇嘴,良好的教养让他收敛了自己的目光,心里却仍有些不以为意。
他生来即是大端王朝的嫡公子,自然是受尽宠爱,上有长辈爱护,更有强大的兄长一力扛起了家族重担。可以说,萧清玉生来就是享福的,他的骄傲不比任何人少。
哪怕是面对“仙师”,面对心有好感的“苏姑娘”的家人。
苏尧卿笑着摇头,朗声道:“何须致歉?三公子生性率直。”
比起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伪君子,苏尧卿更喜欢面前之人。
萧清辞也明了他言下之意,大抵聪明人总是这样,无论是交谈还是相处,总会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恰到好处。
两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竟莫名有了些默契。
萧清玉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他也不是被宠得无法无天不知好歹的蠢货。一看自家胸有成算的兄长对人的态度,立马明白了!
心里感慨着“天下之大”,萧清玉的态度也愈发恭谨。
这一点变化更是被苏尧卿看在眼中,心中意外流落的复杂情绪也淡了些许。不管怎么说,被人重视总是好的,更何况他清楚地知道,萧清玉的恭谨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在意。
各种各样的想法在脑海中浮现,看向阁楼外,整座镇国侯府的景色尽皆落入眼底,听雪阁上的气氛沉着下来,再无人开口,似都沉浸于赏景之中。
一盏茶喝过,添茶之际,萧清玉一不留神竟然一个手抖,在梨花木的桌上洒下几滴茶水。
几滴茶水,却是打破沉静的讯号,萧清辞放下手中杯盏,不由拱了拱手,苦笑道:“明真公子海涵。”
他倒是上道得很,打蛇随棍上地张口就喊上了“明真”,倒是笃定了苏尧卿不会生气。
事实上也是,一个称呼而已,喊什么不一样呢?
苏尧卿并不在意,他是诚心地答谢对方,诚心地想与对方达成合作,会告之对方道号,也不过是想要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而已,也没有其他意思。
苏尧卿微微笑,满饮手中之茶,也跟着放下杯盏。
好看的唇瓣一张,吐出来的话却并不十分友好:“侯爷不是遮掩鬼祟之人,开门见山即可,何必做此姿态?”
他也不是没有脾气的,平白由着对方一探再谭。长老将合作事宜交付于他,他也应了下来,自是不屑行草莽之事。
看到了壳子幼小的他,合作方不信任,他也不是不理解。可他都主动让步了,对方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把那套官场上的龃龉手段用在他的身上,这就让人心情不美好了。
和聪明人打交道也有这点不好。
萧清辞苦笑着接话:“是在下之错,长期处在庙堂之上,竟然忘记了该怎样与友人正常交流了……”
第211章 从何处来
他不是没有脾气的,平白由着对方一探再探。长老将双方合作事宜交付于他,他也应了下来,自是不屑行鬼魅之事。
他顶着的壳子幼小,合作方无法完全信任,他也不是不理解。可他都主动让步了,对方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把那套官场上的龃龉手段用在他的身上,这就让人心情不美好了。
和聪明人打交道,最烦脑补过度。
萧清辞苦笑着接话:“是在下之错,长期处在庙堂之上,竟然忘记了该怎样与友人正常交流了……”
他的语气里有感概,径直给苏尧卿按了一个“友人”的身份。
萧清辞的话,苏尧卿不想去多做评论,但也摆明了不吃这套,他抬起头,对上萧清辞看过来的目光,摇摇头淡声道:“合作就是合作。”
哪怕对方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习惯了以利益去衡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又如何?情有可原,也并不代表,他就要去应和对方的“习惯”。
合作就是合作,你情我愿,达成协议,尽心尽力,如是而已。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谁都知道的道理,堂堂镇国侯不可能不知道,知道了还整些手段,就实在是让人不齿了。
刚才的沉默并不是简单的沉默,而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对方是想在沉默中重新拿回话语的主动权,谁先撑不住说话,谁就先落了一层。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人是他们捡回来的,疗伤之法也给了,事关生死存亡,再重视也不为过,想抓住合作的主导权也理所当然。
更别说骤然发现这合作对象并不可控!
年纪轻轻的苏尧卿有了道号,修为难测,那那位拿了疗伤法门的苏小姐呢?
过度的优秀,在萧清辞的眼里,代表着的不只是合作的保障,也是未知的危险。镇国侯府处于群狼环伺之中,长年累月的高压和谨慎,让他不由的一探再探。
可从苏氏二人的角度,从苏尧卿的角度来看,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是不信任,是上不得台面的鬼魅伎俩。
苏尧卿心里门清,不想搭话的同时,心里那腔因“听雪”而起的畅快也淡了些。
便是有血脉传承,终究不是一个人。
这两位镇国侯府的主子,不是挥毫写下“听雪”二字的性子。
还是立足于合作事宜,早日还了这份情,解决了这份因果,早日寻找归家之路比较好。
似乎是听出了苏尧卿话语中的一分去意,萧清辞不由变色,郑重起身,长揖到底,久久不曾直起身子。
在他身后,萧清玉紧紧跟随兄长的脚步,也长揖不动。
苏尧卿目光沉静,目光落在两人又黑又亮的头发上,还能看到两人头顶那如出一辙的发旋。
他未曾出声,对方也不需要他说什么。
直到萧清辞直起身子,他脸上又挂上了那清风朗月般的笑容,似刚才的不愉并不存在。
“斗胆请问,公子从何处来?”他目光沉沉,似有千言万语。
苏尧卿心中一动:“从来出来。”
第211章
他不是没有脾气的,难不成还平白由着对方一探再探,自己这还笑脸相对?
苏尧卿生于矜贵之家,天才之名伴其成长,便是平日里再温和谦善,心中的骄傲也不比任何人少!
双方的合作事宜,虽然苏尧卿不知底细,但十三长老既已将此事交付于他,必然就是确信他有处置此事的能力。
这既是长辈交与的任务,也是一项考验。
苏尧卿对此心知肚明。
既如此,他也应了下来,担下了这项考验,以他的骄傲,哪里屑于行鬼魅试探之事?
他年纪幼小,合作方无法信任他的能力,真要说起来,这也是情理之中,苏尧卿也不是不理解。
为了让对方放下心来,他也主动让步了,心甘情愿接下了对方的一场试探,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他自认已是仁至义尽。
可即便他做出了让步,对方却仍一而再再而三地,把那套官场上的龃龉手段用在他的身上,这就让人心情很不美好了!
和聪明人打交道,也最烦对方脑补过度!
萧清辞是聪明人,聪明也反被聪明误,瞬息之间,他就面露愧色,苦笑着接话:“是在下之错,长期处在庙堂之上,竟然忘记了该怎样与友人正常交流了……”
他的语气里有愧疚有感慨,三言两语之间,就径直给苏尧卿按了一个“友人”的身份。
苏尧卿嘴唇微掀,不置可否。
对于萧清辞的话,他也不去多做评论,态度上却是摆明了不吃这套,苏尧卿抬起头,直直地对上萧清辞看过来的目光,摇摇头淡声道:“合作就是合作,侯爷无需如此。”
哪怕真如对方所说,是习惯了互相试探的相处模式,习惯了以利益去衡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又如何?
从对方的角度而言,确实是情有可原,但这也不代表,他苏尧卿,就要去应和对方的“习惯”。
合作就是合作,你情我愿,达成协议,尽心尽力,如是而已。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谁都知道的道理,堂堂镇国侯不可能不知道!知道这些道理,却还要去整些手段,不管是习惯使然,还是有其他顾虑,苏尧卿不关心,也不乐意配合。
只言片语之间,萧清辞指尖微动,再开口间,态度已是不同。
事实上,刚才的沉默并不是简单的沉默,而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对方是想在沉默中重新拿回话语的主动权,谁先撑不住说话,谁就先落了一层。
从萧清辞的角度来看,人是他们捡回来的,疗伤之法也给了,事关生死存亡,再重视也不为过,想抓住合作的主导权也理所当然。
更别说骤然发现这合作对象并不可控!
年纪轻轻的苏尧卿有了道号,修为难测,那那位拿了疗伤法门的“苏小姐”呢?
过度的优秀,在萧清辞的眼里,代表着的不只是合作的保障,也是未知的危险。镇国侯府处于群狼环伺之中,长年累月的高压和谨慎,让他不由的一探再探。可从苏氏二人的角度,从苏尧卿的角度来看,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是不信任,是上不得台面的鬼魅伎俩。
苏尧卿心里门清,不想搭理的同时,心里那腔因“听雪”而起的畅快也淡了些。
便是有血脉传承,终究不是一个人。
这两位镇国侯府的主子,不是挥毫写下“听雪”二字的性子。
还是立足于合作事宜,早日还了这份情,解决了这份因果,早日寻找归家之路比较好。
似乎是听出了苏尧卿话语中的一分乏意,萧清辞不由变色,郑重起身,长揖到底,久久不曾直起身子。
在他身后,萧清玉紧紧跟随兄长的脚步,也长揖不动。
苏尧卿目光沉静,目光落在两人又黑又亮的头发上,还能看到两人头顶那如出一辙的发旋。
他未曾出声,对方也不需要他说什么。
直到萧清辞直起身子,他脸上又挂上了那清风朗月般的笑容,似刚才的不愉并不存在。
“斗胆请问,公子从何处来?”他目光沉沉,似有千言万语。
苏尧卿心中一动:“从来处来。”
第212章 陈年往事(1)
这回答出乎意料的带着禅意,和苏尧卿这一翩翩小公子的形象着实不搭。
萧清辞唇角的微笑不由一顿,似是没想到会得到如此具有“趣味”的回答,尽管他迅速反应过来,调整了脸上的笑容,一直关注着对方表情的苏尧卿却不会错过那一瞬间的错愕。
终于让从一开始见面,就表现得沉稳大气的萧侯爷吃了一个小瘪。
不得不说,苏尧卿心里升起一股奇异的愉悦感,就连被人冒犯的不悦,也减轻了不少。
但萧清辞也不愧是人中龙凤,他反应迅速,紧接着问道:“来处?来处为何处?”
打破砂锅,竟然是一定要得个结果。
苏尧卿心中一动,隐约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却只是微笑,语焉不详道:“一处与此地截然不同之处!”
“既如此,”萧清辞沉吟,下定了决心:“比之秀恒界?”
果然!
一丝光芒在苏尧卿眼里绽放,他不再说话,只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
他的动作看似随意,却莫名带上了郑重的意味。
萧清辞心中一喜,眼睛明亮,朗声说道:“如此,那就恳请公子助我一臂之力!”
恰如酷暑天气满饮了冰水,又似徘徊沙漠不知方向的旅客发现了绿洲。
没有人知道,苏尧卿的两个动作,给萧清辞带来的是怎样的希望!
箭在弦上,破釜沉舟,却突然柳暗花明,如何能不让人心旌动摇,长声大笑?
一处与秀恒界也截然不同的地方!果然是老天有眼,祖宗保佑,护他们天运大陆薪火长存,生机不断,竟能绝处逢生!
而这时候,对方的机敏与强大,无疑是给萧清辞注入了一阵强心剂,只让他觉得天无绝人之路!
苏尧卿微敛眉睫,削葱般的如玉手指轻轻摩挲着杯沿,似笑非笑问道:“侯爷需要我做些什么?”
秀口一张,直指核心。
萧清辞眼眸深深:“公子之能远在我预料之上,某所求不多,请公子往我天运龙脉一探!”
原来,自当年高祖在萧家仙人帮助之下一统天运大陆之后,这代替周王朝新立起的大端王朝在先辈的设计引领之下就进入了飞速发展期。
重农业,轻役,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工商业,减肥农田税收,重视水利工程的开发与凿建。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出发。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大端王朝高祖和萧氏先揭竿而起想要看到的美好图景已经勾画好了轮廓。
但暗地里,却有着一股不为人知的庞大力量渗入勋贵豪门之中!
萧氏先祖,史称“仙人”,没有人会怀疑他的神通广大。
世界万物大抵都是如此,慕强是本性,不断掠夺也是习惯。
高祖立朝不久,萧氏仙人不知所踪,但暗地里却流传出所谓的“成仙秘法”锻血肉之力,化天地元气,充实自身本领!
按理来说,天运大陆既然已经有了修行者,再出现修行秘法,也是什么奇怪的事。
最起码,这传承至萧氏仙人的镇国侯府,就少不了修行之方!
想到对方给出来的疗伤秘法,苏尧卿如是肯定。
第213章 陈年往事(2)
于天运大陆而言,萧氏先祖与高祖皇帝是不一样的存在。
他们掀开了史书新的篇章,结束了割据的时代,新创了盛世王朝,为所有人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和平与安定。
身处乱世太久,人们对平和生活的向往早已跨越了所有,哪怕是国仇家恨,在整片大陆的和平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和平淡无奇。
可想而知,这结束乱世的两人,在天运大陆的地位之尊崇,声望之隆重!
也恰恰是因为对萧氏仙人的敬仰与敬重,“成仙秘法”初现之时,整片大陆,包括萧氏之人,大多是感到欣喜若狂。
尤其是在萧氏对比了老祖留下的修行秘法之后,更是震动了整片大陆!
是的,萧氏老祖消失之前,曾留下修炼之法,但大部分人只能看到前面的基础部分,后面高深叵测的内容,必须得等到修为到了之后才能启封。
萧氏老祖离开得猝不及防,以至于彼时的萧氏并没有力能扛鼎之辈,修炼小成的尚且不多,修炼有成的更是绝无仅有。
甫一看到流传在王朝勋贵圈里的“成仙秘法”,前半部分竟与萧氏家传的基础功法一模一样,这何尝不是天降机遇,天运大陆注定将更胜一筹?!
至于说会不会有什么陷阱危机?
不是没人顾虑,但即使顾虑,也很难有人能因为没有明确理由的顾虑,就能抵抗成仙成神,长生不老的诱惑!
便是真有天赋卓绝,心智坚定,一心一意不肯踩这“机遇”之辈,也少不了弄一份“成仙秘法”,到手里来好好参详一二。
大概是因为对力量的渴求吧?这一参详就不得了,竟若罂粟一般竟让人无法自拔,稀里糊涂修了“秘法”的人不知凡几!
到最后,不过几年时间,这“秘法”,竟也慢慢地也就变成了通行的武林秘籍之流,甚至连武林秘籍都不如。
好歹武林秘籍还只有武林中人感兴趣,而这秘法,却是凡俗普通之人也能张口说出两句。
听到这里,苏尧卿心中明了。
便是在沧澜界,最低端的修行法诀也不是随随便便凡人就能接触到的,更别说还张口即来两句?
果然,萧清辞的声音渐入低沉:“本以为是天大的机遇,却不想,这对天运大陆竟是一次生死危机!”
他接着说道。
倏忽间十年之后,修炼老祖留下的发掘的萧氏族人,渐渐也有了修炼有成之辈,到这时再去翻阅所谓“秘法”,这才发觉竟是张开了血盆大口的阴谋!
背后靠着神通广大的仙人的萧氏,迟了十多年,这才“敏锐”发现了“秘法”的不妥!
所谓的“成仙秘法”,锻的血肉之力,竟无需铸自身血肉,而可掠夺旁人血肉之躯,尤以骨肉至亲的血肉,锻炼出来的血肉之力最为磅礴!
这还了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血缘是无法分割的!如今广为人知的所谓“秘法”,竟打着修行的幌子,实悖伦乱纪之事!
天运大陆赫然陷入危机之中!
也是这个时候,镇国侯府的听雪阁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第214章 陈年往事(3)
这位客人不知来自何处,突现天运大陆,径直前往镇国侯府,又坦言身为异界来客,乃是受到了萧家老祖所托,这才特来助天运大陆度过危机。
一时疏忽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恶劣后果,哪怕是萧氏,也犹豫再三不敢轻信,但一方面来人确是手持老祖信物,另一方面,他们这些犯下错误才始察觉的人也的确无计可施。
又想到天运大陆始终还是有明面上的皇室,最终还是将其引荐给皇族。
十多年过去,如今在位的仍然是受到万民敬仰的高祖皇帝,此一事让他威望大减,但余威犹存。
这位曾经矫健勇猛的英主,虽已迟暮,但仍不乏为国为民之心。
他手段干脆,大力清查修了秘法的“妖孽”,这才发现,看似繁荣庞大的帝国后,那阴影之下,是数不清的血腥与邪恶!
失踪人口庞大,但经历过乱世的人却不以为意;莫名死亡人数也巨多!这一切都被有心人掩藏在欣欣向荣的景象之后!
更甚者,皇室、世家大族、开国功臣,哪怕是萧氏!
这些庞然大物,也有不少族人不知不觉间陷入了秘法泥淖里!
一场腥风血雨的杀戮开始了。
为的,只是消灭“知识”!抹除“成仙秘法”在天运大陆的根基!
然而,这一次,在萧氏先祖帮助下无往不利的高祖频频失手,错漏百出!不是他昏庸无能,而是他们如今所现在面对的,不再单单只是普通人,更有已经修行了“成仙秘法”的所谓“仙人”!
而这群“仙人”里,又尤以勋贵世族族里的人数最大,力量最强,拥泵最多!
有不少知道背后详情的老英雄们,亲手擒下自家子孙,只为留一条血脉,还天运大陆一丝清明。
也有误练了邪法的人慷慨赴死!
但除了他们,更多的人是无法放弃生命,舍掉力量。
不可避免的,曾经同气连枝共同开创崭新王朝的联盟四分五裂。
几番争斗战掠下来,曾经意气风发的高祖皇帝也是强弩之末,无计可施。
祸起萧墙,哪怕他多次明令禁止“秘法”的传播,甚至就连焚书坑杀百姓、动手斩杀亲子之事也没少做,但在大局上,仍然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个时候,这位客人的到来,可谓是雪中送炭,当当解了燃眉之急!
在几番考量之下,高祖皇帝和萧氏,最终还是相信了这位客人之言,采纳对方的建议。
由客人指导,萧氏和大端王朝的无条件全面配合,不提暗地里的风起云涌,敌我双方的你来我往。最终,这位客人还是成功布下了十方雷霆大阵,让“成仙秘法”隐入暗处。
天运大陆,也因此事元气大伤。
隐入暗处……
苏尧卿在心里发出一声叹息,哪怕不知道那个十方雷霆大阵是干什么用的,但他也清楚地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解决:藏续在暗地里的苟且绝不会少!
萧清辞继续讲述着。
这位客人自称来自异界,直言此事他只能压制无法根绝,声称要归其来处寻找师门帮助……
第216章 陈年往事(5)
这不知名的阵法,犹如张开了血盆大口的狰狞恶兽,不断地攫取着天运大陆的灵气!赫然将好好的一个小千世界弄得灵气几近枯寂!
然而,整片大陆内斗不断,祸起萧墙,所有人皆被平静的表象所迷惑,竟是不知道即将面临的是什么!
皇朝的这位公主,虽痴迷仙师,却不是是非不分家国不顾之人。
公主虽觉有异,却也无能无力,只能寻求外援的帮助。
彼时,高祖皇帝已不在人世。因着持续的内斗消耗,皇室的势力早已大减,便是镇国侯府的威望也不如从前!哪怕是皇室和镇国侯府相继推出子辈联姻,也只是略微遏制了双方的颓势。
反倒是那打着救世主幌子的五人,却被无数自以为知道“真相”的达官贵族奉为座上宾,尊若神佛。
就在一切似乎陷入绝境之时,这五人之中,那个被公主痴恋的男子,竟然公然向皇室求娶清荷公主,那个已经被皇室许作萧氏妇的女子!
此时,联姻已是势在必成。
尚且,既然已经发觉了衣冠楚楚的五人身上的不对劲,哪怕是皇室和镇国侯府再懦弱,也不至于自打脸,把好好一位女儿宗妇推入死地。
但出乎意料之外的,这位公主,竟然越过皇室,同意了男子的求婚,嫁作他人妇!为此,甚至不惜撕裂不久前才与青梅竹马定下的婚约,不惜被皇室除名!
一时间,皇室和镇国侯府的威望再次大减!两个庞然大物的倾颓,似乎是已成定局。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萧氏被悔婚的那个男子,从始至终竟是从未出现在人前。
直到五年后,曾经的公主诞下一对双胞胎,以这对双胞胎的出生为引线,天运大陆爆发了一场大清洗!
在双子的满月礼之上,废为庶人却因嫁作仙人的清河公主密谋皇室,助萧氏闯入仙人洞府!一网打尽这些年来五人笼络的爪牙与权贵!
然而,扈从能被一网打尽,这是因为他们的势力与实力皆不如皇室和镇国侯府这天运大陆的两大巨头,但打着救世主幌子的五人,却无一不是身具翻天覆地之能!
实力悬殊如天壤,这是再多的人手与鲜血都难以抹平的差距!
毒蔓清楚,源头却未尽,一切都为空!
萧清辞低声复述:“祖祠中留有那一日的映像。”
双子之礼,生母变节投药,亲父当众癫狂入魔,另四位仙师中,足有三人来参加了孩子的满月礼。
哪怕是清荷公主密谋投下了消解修为的粉药,这些来自异界的修士也有着天运大陆土生土长的人难以想象的力量。
一边是手可摘星辰的强大,一边是不断加深的鲜血和恐怖,哪怕是密谋了这一切的皇室和镇国侯府都不由感到绝望。
当是时,萧氏麒麟子出,一出现竟以一人之力与另三人持平!这麒麟子,赫然就是那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与清荷公主青梅竹马又曾缔结婚约的萧氏宗子!
第215章 陈年往事(4)
这位客人自称来自异界,直言此事他只能压制无法根绝,声称要归其来处寻找师门帮助。
这一去,就是许多许多年月。
“成仙秘法”的余孽仍未绝,天运大陆暗地里的血腥也从未停止。
但好歹,明面上的危险基本消除。
总的来说,正邪双方也还算是达到了巧妙的平衡。
但还是那句话,人的欲念是无穷尽的,“成仙秘法”的存在不可能完全抹去,纵然是众人皆知其恶,却也仍然有人不断往上扑。
平衡迟早会被打破……
要想彻底根绝其源,非得爆发一场更大的血腥战争不可。
这是明暗双方的共识。
如今所谓的平衡,也不过是彼此心知肚明的暗中积蓄力量,平静表面下的是怒炽战意,就如同含而不发的火山,一旦爆发,必定惊天动地。
思绪一转,苏尧卿敛下眉目,轻启朱唇:“背后指使之人,亦是异界人?”
要说这“成仙秘法”后面没有推动者,苏尧卿是宁愿再变成女子都不信!
萧清辞目光投向手中茶盏,只凝重点头。
听雪阁一时陷入沉默。
良久,萧清辞才再度开口:“众人陷入了无尽的等待,甚至不知道恩人何时能归,是否会归。镇国侯府也为此被拉入尘世的流言蜚语之中……”
人性坚强,却也是脆弱的。
面对困境,若无希望,尚可孤注一掷;若有希望,就失去了孤注一掷的勇气,魑魅魍魉皆从内心暗自滋生,渴求着生存的一丝可能。
苏尧卿了然点头,不问细节,另提起话题:“为了生存和未来稍作等待,值得。”
依镇国侯方才之言,邪法若是一发不可收拾,这片大陆不至于维持到现在。更何况,天运大陆灵气虽不足,但也不是一个毫无灵气的维度。
尚且,镇国侯府仍在,听雪阁依存。
“是的。”萧清辞点头赞同苏尧卿的话,接着说道:“老祖也未曾让我等等多久,约十余年,就有异界来人重新踏足皇都。”
这次来的人,足有五位,其中未有上一位为天运大陆构造大阵之人。
来人声称恩人老祖方离开此界,就受到了不知名势力的伏击,侥幸逃脱联系上师门,已是气息奄奄。待得师门前辈花费大代价大心血保住性命,也只能闭长关调养气血。
但因着天运大陆之人的承诺,这才摆脱师门之人出手相助,这才有姗姗来迟的这五人。
皇朝侯府之人虽是不敢轻信,但五人依然手持信物,有那位恩人的留影之石不说,还敢发大道誓言为证,在各种验证身份的方法实用之后,确保所言非虚。
对方的态度诚恳,天运大陆也不敢拿乔,将此事全权托付与他们。
在这五人的帮助之下,情况似乎是越来越好了。
然而不知为何,天运大陆的灵气却越发淡薄。
直到皇室一名修为薄弱的公主恋上一位仙师,机缘巧合下竟发现仙师落榻之处竟设有一个吸附灵力极强的无名阵法……
第217章 陈年往事(6)
萧氏宗子,是那个时代力挽狂澜之人,以一人之力,重挽回大厦倾颓!
来参加满月礼的三名修士本就中了粉药,哪怕过程艰难,这场战争终究还是萧氏和皇室两大巨头胜利了。
但斩除这三人并不是完结,因闭关未能参与礼宴的那一位异界之人,才是五人之中最深不可测的领头人!
况且,入魔后不知所踪的那一位,与皇室公主有缘,与才将出生的双子有亲,又遭天运大陆一番算计,恐也是隐藏在暗地里的一大威胁!
在这之后,一番筹谋自不必说,天运大陆之人可谓是使尽浑身解数,才将领头人封印,又利用清河公主和双子,引出入魔之人,这才将这次的威胁抹除。
苏尧卿静静听着,也不发表任何看法。反倒是萧清辞突然叹了一口气:“我们的敌人,就是这两个……”
这一史实因涉及到异界、皇室贵族等,终究是不曾记录在天运大陆的史册之上。如翻阅《天运录》,只能看到寥寥几语的记载。
“异界之人,霍乱天运,幸得皇族后裔与萧氏子弟力挽狂澜,定乾坤,死社稷!”
世事变迁,这些掩藏在史记之下的旧故,只能靠着一代代的口耳相传,抑或零星的别史记载,成为天运大陆的回忆。
如今,这段回忆,从萧清辞之口,入于苏尧卿之耳,终将在天运大陆上又掀起一片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