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处处是陷阱
虽说,刘表已经是投降于凉州军,已然是归顺于他李牧麾下。可是,李牧也不敢掉以轻心,也不能尽信刘表,更不能不防患于未然!
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荆州军发生了兵变;如果,这便是刘表和荆州军文武的诡计,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若是与荆州军展开野战,他李牧自然是视其为无物;凉州军雄兵,自然是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将其歼灭。
可是……要是在襄阳城内,发生了突发状况,襄阳城兵马,自然是占据了地理优势,凉州军纵然能够应付下来,损失也会不小的。
小心驶得万年船!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管,这种突发状况,会不会存在,会不会发生,这点防备,还是需要的。
只要将襄阳城兵马,尽数撤出城内,纵然是有突发状况……城外的局面,可在凉州军的掌控之中;城内的局面,自然也会在李牧一行人的把控之中,凭襄阳城内的上千家兵,还奈何不得凉州军的骁锐兵马。
在刘表的躬身指引之下,李牧、张辽、庞统、黄忠、典韦、马腾六人,帅领着虎翼军团的所有精锐步兵,进入了襄阳城。李牧的八百亲卫兵,自然是寸步不离的相随护翼!
傅佥、赵风、甄尧、黄叙、甘、霍弋六人,则是带着朱雀骑、虎翼军团的精骑,留在了城外,一来,可作为城内兵马外援;二来,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乘机解除襄阳城兵马的武装,彻底的消除这一隐患。
与此同时,驻守在襄阳城外东、北、西三个方向的麒麟军团、天凤军团的步骑大军,也是有所行动。
张南带着五千麒麟军团骁锐步兵,从襄阳城西门进城;雷铜、郝昭二人,各带着一万天凤军团精锐步兵,分别从襄阳城东、北两门进城。
值此之时,襄阳城中,已然是集结了凉州军的近四万骁锐大军。而襄阳城中的兵马,则是尽数撤出了城外,未有一人敢留在城内,就连刘表的亲卫兵,也是撤出了襄阳城内。
凉州军进到襄阳城内的第一时间,一部分兵士,快速的控制了襄阳城四门;一部分兵士,则是驻守在城内的各大要道之处;一部分兵士,则是展开肃清行动,排查城内潜在的各种隐患;余下的一部分兵士,则是同李牧的八百亲卫兵一道,寸步不离的护翼在李牧一行人的周围。
眼见了凉州军的这番举动,刘表心下早已是了然……李牧虽是答应了自己的投降,却还是不会信任于他,哪怕是零星半点。
看来……往后余生,他刘表,在长安城的日子,并不会好过分毫。看来……想要苟延残喘的活下去,他刘表,也只能事事小心谨慎,绝不敢存有半丝半毫的别样心思!
鸟儿,无忧无虑的飞翔在天空,便是最大的自由!便是最大的幸福!
再不济,有些困于笼中的鸟儿,虽是失去自由,倒也能衣食无忧!倒也能安然无恙!
最为不济的是,那种困于笼中的鸟儿,因为自身的生命安危,时刻提心吊胆着,那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那才是真正的苟延残喘!那才是真正的暗无天日!
直到这一刻,刘表才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绝望之后的绝望?什么是生不如死之后的生不如死?
可是,他刘表,又能怎么办呢?他也只能这般屈辱、这般暗无天日的煎熬过风烛残年!
除非,他刘表,选择死去!否则,这种深入骨髓、刻进四肢百骸的绝望气息,都会如影随形的伴随着他的后半生,直到他撒手人寰为止!
……
李牧一行人,进到襄阳城后,并未着急着去荆州牧府衙,而是选择了登上城楼,欣赏城内城外的一切“风景”……举手无措的襄阳城兵马,垂头丧气的襄阳城文武,行色匆匆的襄阳城百姓……
很显然,李牧是在拖时间,是在等待着凉州军各路兵马的行动结果。只有确保一切无虞,他才能心无旁骛进行下一步动作。
这不仅仅是对他李牧个人安危的负责,也是对他李牧妻儿负责,亦是对凉州军诸位随行文武的负责!
两刻钟后,凉州军各路兵马,陆续禀来消息……襄阳城四门已然掌控;城中各处要道,已是布下重兵;城内未发现任何异常;城外的襄阳城兵马,已是被解除武装,正接受着凉州军的进一步审查。
“刘公的酒宴……准备的如何了?”
得闻各项情报,李牧心下大定,随即,面带笑意的朗声说道。
刘表连忙恭声回道:“回禀李君侯,酒宴已准备妥善!李君侯初临襄阳城,若是不弃……可屈尊降贵……品尝一下敝地襄阳城的酒食!”
李牧并未看刘表的方向,依旧是环视着城内城外的‘风景’,就好像没听到刘表方才所言似的!
“哦……刘公的动作,倒是挺快的!”
就在刘表犹豫不决着想要重复回禀之时,李牧先是面带笑意的沉吟一句,随即,又是意有所指的,笑不达眼底的朗声说道:“襄阳城的酒食,应该是不差!要不然……本侯也不可能兵临城下了!只是……本侯是个恋旧的人,早就是习惯了凉州军的各种酒食!襄阳城的酒食……怕是要浪费了!刘公的一番美意……怕是要白费了!”
听闻李牧所言,刘表心下一顿,参不透其中的言外之意。刘表快速抬头,偷瞥了一眼李牧面上的神色,随即,又是连忙垂下头来,双眉深锁着,绞尽脑汁的思虑着李牧的言外之意。
刘表沉思半晌,依旧是不得其解,只得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的恭声迟疑道:“属下这就派人……为李君侯备上凉州军酒食!”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想必……刘公是知道的!地道的酒食,就应该由地道的人来做!”
李牧笑了笑,随即,一脸沉沉的环视着襄阳城文武,低笑着说道:“尔等荆州人,也应该乘此机会……好好的适应一下凉州军酒食!毕竟……往后的日子,还很长!”
伴随着李牧的话音,一股无形的杀气,正急剧的变得浓烈起来。
刘表和襄阳城文武,心下大惊,连忙跪伏于地,恭声回道:“我等,谨遵李君侯军令!”
李牧看着匍匐于脚下的众人,周身的杀气,慢慢的退散。
第六百八十七章 平定荆襄
李牧再一次给刘表,给荆州军文武官员,来了个下马威。李牧就是要让他们明白……在凉州军的治下,他们没有零星半点的特殊可言,他们一切的所以作为,都必须按照凉州军的行事准则。
眼见着,凉州军的各路兵马,已然是进驻了襄阳城,已然是完成了对襄阳城的控制,李牧心下安定下来。
只要将荆州军的兵马,牢牢的掌握在凉州军手中,刘表和他麾下的文武官员,自然会面对现实,自然会死心塌地的归顺于凉州军。毕竟,他们想要反水,也没有那个实力。
眼见着,刘表和他麾下的荆州军文武,如丧家之犬一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匍匐于自己脚下,李牧心中未有多少的怜悯之情。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当年,刘表若是没有响应袁、曹联军,若是没有膈应到凉州军,他李牧……自然也不会这般无止无尽的难为刘表。还有就是……此番,当凉州军兵临荆襄之时,刘表若是早些投降于凉州军,他李牧……也不会如此这般的折磨于刘表。
这一切一切的局面,全都是刘表咎由自取的结果,怨不得任何人,也怨不得他李牧。是故,李牧又怎会对他们有零星半点的怜悯之情呢?
“都起来吧!”
李牧双眼微阖的环视着脚下的荆州军文武,半晌之后,这才用不咸不淡的语气,沉声说道:“往后,尔等好自为之便是!可莫要再犯糊涂了!”
听闻李牧所言,刘表、蒯良、蒯越、王粲等人,心下舒了半口气,只要不治他们的罪就好。众人急忙恭声回答道:“我等,谨遵李君侯军令!我等,愿誓死效忠于李君侯麾下,愿尽心竭力于凉州军治下,绝不敢生有二心!”
语言上的保证,有多苍白,就有多苍白;有多无力,就有多无力。这个道理,李牧自然是知道的。
刘表和荆州军文武的忠心,能有几分,能够持续多久,尚需时间来证明。李牧不急,他有的是时间等待!荆州军文武,可莫要再生出什么幺蛾子,否则,等待着他们的就是……身死族灭!
李牧又是面无表情的环视刘表等人一番,旋即,沉声说道:“襄阳城府衙……怎么走,刘公且带路吧!”
“李君侯请!诸位将军请!”
刘表朝着李牧、张辽、庞统等人的方向,施了一礼,连忙应了一声,步履蹒跚的朝着襄阳城府衙走去。
李牧、张辽、庞统、黄忠、典韦等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跟上。蒯良、蒯越、王粲等人,则是垂头丧气、神情苦闷的跟上。
……
襄阳城府衙!
众人来到襄阳城府衙大厅,李牧自然是落座在主位之上。
虽然,刘表已经是投降于凉州军,但他毕竟曾是个诸侯。本来,以刘表作为一方诸侯的身份,也是有资格落座于主位的。
可如今,他刘表就是凉州军的一个阶下囚,就算是李牧准许,刘表也不敢妄想着落座于主位之上。
最后的结果是,张辽、庞统、黄忠、典韦、马腾几人,落座于一边。刘表和蒯良、蒯越、王粲等人,落座于另一边。
众人坐定!不多时,自有凉州军兵士,奉上茶点。
李牧和张辽、庞统、黄忠几人,一副悠然闲适模样的品尝着茶点。刘表、蒯良一行人,则是心怀忐忑、不知所措的端坐着。
值此之时,襄阳城府衙大厅内的气氛,显得有些诡异。有些人,谈笑风生的侃侃而谈着;有些人,如坐针毡的正煎熬着。
“本侯听德高、机伯二人说……刘公想要携着家小,前往长安城定居。”
半晌之后,李牧环视众人一圈,随即,将目光停留在刘表的方向,面带几分笑意的询问道:“不知……可有此事?”
刘表点了点头,连忙恭声回答道:“回禀李君侯,属下确有此意!属下已是风烛残年之人,早已是无用之人,往后的日子里……属下只想着安度晚年!属下的小小心愿,还望李君侯首肯!”
“刘公经营荆州多年,想必……早已是将襄阳城当成了故土!自古以来,皆有故土难离的说法。安土重迁,又是人之常情!”
李牧双眼微阖的盯着刘表的方向,不放过刘表面上的一丝神情。五六息之后,李牧意有所指的低笑着说道:“刘公真的忍心……就这样离开襄阳城?刘公一旦到了长安城,想要重返襄阳城,可真就……难了!”
李牧虽是笑着,可刘表就是真切的感受到,有一股无形的杀气,正朝着自己的周身逼来。仅仅是一瞬间,刘表的后背上,便生出了一层薄汗。
刘表暗暗的呼了一口气,稳了稳心神,连忙恭声回道:“能定居长安城,是属下一直以来的愿望!属下绝不敢欺瞒于李君侯!还请李君侯明鉴!”
李牧笑着点了点头,又是意有所指的说道:“刘公今日所言,本侯记下了!他日,刘公可莫要令本侯失望才是!”
听闻李牧的警告之言,刘表心下一惊,急忙恭声保证道:“属下不敢怀有二心!还请李君侯明鉴!”
“若真如刘公所言,那便再好不过了!”
李牧笑着说道:“既如此……待酒宴结束后,刘公便可携着家人,启程前往长安城了。于路之上,自有凉州军兵马相护送!”
刘表心下大怔,面如枯槁的恭声回道:“属下……遵命!”
“此番,凉州大军南下荆襄,进军有些匆忙,所带的粮草亦是有限……”
李牧笑了笑,旋即,将目光移到蒯氏兄弟的方向,笑着说道:“不知……蒯氏大族,可愿襄助一二?”
该来的,总会来的!蒯良、蒯越二人,相视一眼,心下早已是了然。
蒯良起身,施礼一番,随即,强忍着心下的痛楚,一脸悲壮决绝的沉声说道:“李君侯能看中蒯氏家族,是蒯氏一族的荣幸!蒯氏愿意献出所有的家财,以尽绵薄之力!”
“那真是让蒯氏破费了!”
李牧心下冷笑连连,面上却是朗声说道:“蒯氏的功劳,本侯会记下的!”
蒯良、蒯越的心下,直疼的滴血,面上却只能陪着笑脸。舍弃家财,能留下蒯氏一族的性命,也算是值得了!
第六百八十八章 分化瓦解
听闻,蒯氏兄弟愿意献出蒯氏的所有家财,李牧心下未有一丝一毫的诧异,也未有一丝一毫的欣喜之情。
蒯氏兄弟,能做出这般忍痛割爱的事,能有这般破釜沉舟的决心,便足以说明,他们兄弟二人,绝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对于这样心思深沉的人,绝不可大用!
“子柔、异度二位先生,能将蒯氏的家业,尽皆献于凉州军,本侯很是欣慰!你二人的功劳,整个蒯氏一族的功劳,本侯自会放在心上!”
李牧思虑一番,心下已是有了决策,旋即,面带笑意的看着蒯良、蒯越二人的方向,朗声询问道:“不知……你二人可要何赏赐?”
听闻李牧所言,蒯良、蒯越两兄弟,又是对视一眼。随即,蒯良一脸肃穆的朗声说道:“能为李君侯效力,能为凉州军尽绵薄之力,是蒯氏一族几世修来的福气。蒯良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蒯良话音刚落,蒯越亦是一脸肃穆的郑重道:“能为李君侯效力,实乃蒯氏之荣幸!蒯越不敢有他想!”
听闻蒯氏兄弟所言,李牧心下清楚……蒯氏兄弟这是在以退为进,是在等着他李牧先出招,是等着他李牧先亮出底牌。既如此,我李牧……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子柔、异度二位先生,实乃荆襄俊杰,你二人的声名,本侯亦是早有耳闻!俊杰……自然是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李牧心下思虑已定,面带笑意的朗声说道:“既然……你二人不想要任何赏赐,那……你二人可有想好……想要什么样的官职?”
眼见了李牧面上的神色,蒯良、蒯越二人心下一喜,二人又是对视一眼。随即,二人依旧是一脸肃穆的齐声郑重道:“多谢李君侯抬爱!蒯良、蒯越受之有愧!至于官职一事……全凭李君侯吩咐,我二人定会谨遵李君侯军令,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李牧心下冷笑连连,暗暗道:好!很好!真的好!事到如今,你兄弟二人,还在跟我李牧打太极,还在跟我李牧装糊涂!既如此,那可就别怪我李牧无情了!
“子柔、异度先生,不愧是……荆襄俊杰!你二人有如此忠心,本侯……很是欣慰!”
李牧看着蒯良、蒯越二人的方向,心下早已是冷笑不止,面上却是带着些许敬意。李牧一脸肃穆的,一字一顿的沉声说道:“凉州安定郡,正缺一太守,子柔先生可当此任!司隶校尉部河东郡,正缺一太守,异度先生可当此任!”
听得李牧所言,蒯良、蒯越二人,当即是怔愣在原地。二人面色巨变,直觉得耳中嗡嗡作响,心中早已是方寸大乱!为何……车骑将军会对他二人,有如此不合正常逻辑的职位安排?
就在蒯良、蒯越二人,还在处于怔懵状态时,耳边又是传来了……李牧不容置喙、不容反驳、不容改变的话音,“待酒宴结束后,你二人便从襄阳城出发,即刻赶往安定郡、河东郡,不得有误!你二人的家眷,待过些时日后启程!”
李牧的军令,不仅是……一字不落的传进了蒯良、蒯越二人的耳中,更是重重的砸到了二人的心间。
李牧的连番军令,太过突然、太过令人难以置信,太过的出乎意料。别说是蒯氏兄弟没想到,就连……庞统、张辽、黄忠几人,亦是未能猜到。
确实!像蒯良、蒯越这样的军略人才,最好是留在军中,这样才能发挥他们二人的长处。起先,李牧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谁叫蒯氏兄弟那般不识抬举?这可就怪不得李牧翻脸不记情了!
凉州军治下的太守、县令,早就是没有了兵权。他们的职责是处理政事、民事。整个凉州军治下武装人力的调动权,都是集中在李牧和八大军团、水师兵团的主将手中。军政分治的局面,已成不可更改的规矩!
眼见着,蒯氏兄弟依旧是怔懵在原地,如同雕塑,呆如木鸡一般,李牧拍了拍几案,旋即,沉声喝道:“你二人……可有听明白?”
李牧话音刚落,蒯良、蒯越二人,当即是回过神来。
“请李君侯,暂息雷霆之怒!”
眼见着李牧勃然大怒,蒯氏兄弟俩,哪还有心思纠结官职一事。二人急忙站起身来,赶忙施了一礼,随即,又是连忙跪伏于地,齐声郑重道:“蒯子柔、蒯异度,谨遵……李君侯军令!”
李牧双眼微阖着,一瞬不瞬的看着蒯氏兄弟的方向,杀气腾腾的沉声说道:“安定郡、河东郡的政事、民事,便交给你二人了!万莫让本侯失望才是!”
蒯氏兄弟,心下大惊不已,急忙是恭声保证道:“蒯良、蒯越,定会尽心竭力,不敢有负李君侯的军令!”
“韩德高,出任南郡太守!伊机伯,出任江夏郡太守!”
李牧点了点头,旋即,环视了众人一圈,沉声布下军令,道:“王粲,出任凉州敦煌郡太守;邓羲,出任凉州陇西郡狄道县令;庞季,出任河内郡野王县令;傅巽,出任汉中郡城固县令;刘先,出任右扶风郡杜阳县令;綦毋,出任南阳郡新野县令;王威、刘虎二人,留在军中效命!”
听闻李牧所言,王粲、邓羲、刘先、王威等人,连忙站起身来,施礼得令,恭声拜谢道:“我等,谨遵李君侯军令!”
“不论官职大小,望尔等……能尽心竭力的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万莫让本侯失望才是!”
李牧一脸沉沉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是一脸杀气腾腾的环视众人一圈,随即,沉声说道:“即日起,三个月后,本侯会组织考核。届时,尔等之中……考核不过者,本侯绝不姑息!”
众人心下本就是大惊不已,听闻李牧的这番警告,更是骇得心惊肉跳。众人急忙恭声回道:“我等,谨遵李君侯军令!”
李牧环视众人一圈,颇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酒宴所用的酒食也准备妥善了。这场酒宴,李牧一行人,吃的是欢声笑语;其他人吃的是食不知味。
转眼之间,荆州军的众文武,便被李牧给分化瓦解了;荆州的世家、豪强,注定是没落了!
第六百八十九章 议兵南下
当襄阳城府衙的酒宴结束之时,时间来到了未时。刘表、蒯良、蒯越、王粲、刘先一行人,拜别了李牧,前去收拾行装。两刻钟后,刘表、蒯氏兄弟一行人,离开了襄阳城,行色匆匆的前去各地赴任。
刘表一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的人生结局会是这样的。刘表一行人,更不会想到的是……终其一生,他们再也没机会重回襄阳城;终其一生,他们的官职也没有过晋升。
从凉州军进驻襄阳城的第二天开始,李牧便在南郡、江夏郡两地,展开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两郡的政事、民事、军事、商业等各方面,皆是依照凉州军律法而行事。
原先驻守襄阳城的荆州兵,经过一番整顿、考核之后,大部分被编入到凉州军水师,余下的少部分兵士,则是被遣散归家。如此以来,襄阳城的荆州兵,自然是难以形成一个小团体。
荆州五大家族中,除了黄氏、庞氏早已是投效于凉州军;蒯氏在重压之下,不得不放弃他们的家业,其家族的没落,已成定局;蔡氏,由于其家主蔡瑁的战死,凉州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瓦解;习氏,独木难支之下,亦是献出了其家族的所有家业。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南郡、江夏郡两地的世家、豪强,尽被凉州军所覆灭,两地的面貌也是焕然一新。其中,受益最大的人群,自然是南郡、江夏郡两地的百姓了。
当然了,凉州军在覆灭南郡、江夏郡两地的世家、豪强之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实力相对较小的世家、豪强,也曾反抗过,不过……迎接他们的只有凉州军的屠刀。最终的结果是……这些试图反抗的家族,有些被夷灭五族,有些被夷灭了三族。
任何新秩序的建立,无不是踏着尸山血海,无不是伴随着腥风血雨,无不是踩着累累白骨。这个过程,会有许多无辜的人死去,但是,这又是极其必要的。若不将这些阻碍一一铲除,新的秩序就无法正常的运行下去。
为了建立新秩序,为了天下百姓的未来,为了帝国苍生的荣耀,李牧必须舍弃心中的仁慈,他只能用无尽的铁血,来给这个时代,重新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秩序!
不管后来之人,怎么看待李牧的这般血腥做法,怎么议论李牧的这般残酷行为。李牧既不会放弃,也不会有丝毫的迟疑。为了千万人的未来,为了后世子孙的将来,他李牧,应该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
……
荆州,襄阳城府衙!
这天辰时,张辽、黄忠、庞统、典韦、马腾、傅佥、霍弋一行人,依旧是如往常一般,前来府衙坐堂。
“此番,我军南下荆襄,一路势如破竹。半月不到的时间,覆灭刘景升的荆州军。如今,又是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南郡、江夏郡两地的局面,已是趋于平稳。”
李牧环视了大厅内的众文武一圈,旋即,一脸笑意的朗声说道:“眼下,南渡大江,痛击荆南军的时机,已然成熟。我意……三日后,大军兵出江陵,南征孙策。”
“主公英明!”
听闻自家主公所言,凉州军众文武,心下大为振奋,齐声回道。
“以诸位所见……”
李牧点了点头,又是环视众文武一圈,旋即,一脸肃穆的朗声询问道:“此番南征孙策,该如何进兵才是?”
“据我军探马和风影成员数次送来的情报……眼下,孙策将荆南军的主力,集结于长沙郡临湘城、益阳、罗县、醴陵一线。”
李牧话音刚落,庞统将自己所掌握的情报,娓娓道来,一一叙说道:“零陵郡、桂阳郡两地,只有荆南军的少数兵马。由于,五溪蛮主要是在武陵郡境内活动,而孙策又是奈何不得沙摩柯头领,故而……荆南军在武陵郡的驻兵,更是少之又少!”
李牧点了点头,沉吟三五息之后,看着庞统的方向,出言询问道:“眼下,荆南军的可战之力……有多少?”
庞统当即回道:“除去零陵、桂阳、武陵三郡的防守兵力,孙策可用的水陆兵马,最多也有七万人!”
张辽思虑几息,旋即,神色颇是笃定的朗声说道:“将七万大军,尽数集结于长沙郡,看来……孙策是有所准备了。孙策想要固守长沙郡老巢,试图将我军……阻挡在大江以北。”
“三弟所言甚是!”
李牧深以为然的朗声说道:“孙策自知……一旦,我军顺利渡过大江,进入荆南军的腹地,荆南军必将是败局已定。故而……孙策将大军集结于临近大江的益阳、罗县一线,想要扼守住我军南进的道路。”
“主公说的是!”
“大军自江陵城出兵,南下长沙郡,共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大军绕道武陵郡,可进入长沙郡西部。这条路,行程颇长,不宜于大军行兵!
第二天路,大军出江陵城后,可乘船先进入云梦泽,再经大江水道,进入洞庭湖。洞庭湖的南岸,共有两处登陆渡口,其一在益阳境内,其二在罗县境内。”
“益阳、罗县两地,扼守于洞庭湖南岸,实乃是……我军南下的必经之道。我军若能顺利攻取这两处要道,大军便可进入长沙郡腹地,便可直接威胁到临湘城。我军若能在益阳、罗县一线,大败荆南军主力,则……孙策军的覆灭,指日可待!”
听闻张辽和自家主公所言,庞统亦是深以为然,随即,便是朗声分析道。
“孙策骁勇有余,智谋不足!此人,不足为虑!”
李牧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旋即,一脸肃穆的朗声说道:“庐江周公瑾,不仅是身负将帅之才,又是深通谋略之人。此人,实乃是我军之劲敌!以周公瑾之谋略,必然也能料到……我军会兵进洞庭湖,自水路进逼长沙郡。”
“主公勿忧!”
庞统一脸悠然的笑道:“以我军之战力,要想大破荆南军,实非难事!”
李牧心下便知,庞统定是有了破敌之策。
第六百九十章 诸葛亮密言三事
听闻庞统所言,又见了庞统面上悠然自在的神情,李牧心下便是了然,庞统定然是有了破敌之策。
也对,庞统本就是擅长军略之人,又怎会没有破敌良策呢?再者说了,能遇到像周瑜这样的对手,庞统又怎么能退缩呢?
“想必……士元心中,已是有了破敌之策。”
李牧心下一喜,一脸笑意的朗声说道:“士元莫要再卖关子……快快说于大伙听听。”
“主公!”
庞统收起脸上的不羁神色,随即,一脸肃穆的郑重道:“此番,大军南下荆南一地,可分兵三路。”
“军师!”
黄忠捋了捋颌下长须,一脸振奋的朗声询问道:“是哪三路兵马啊?”
张辽、典韦、傅佥、霍弋等人,亦是面带好奇之色的看着庞统的方向,等着接下来的分析。
“五溪蛮头领沙摩柯,素来与我军亲厚!此番南下之时,主公可修书一封,送于武陵郡沙摩柯之处,邀其出兵襄助我军。沙摩柯头领见了主公的亲笔书信,定然会倾尽其麾下兵力,毫不迟疑的襄助于主公。”
庞统成竹在胸的娓娓道来,“这便是……南下的第一路大军。当然了……仅凭五溪蛮的兵力,尚不能真正的威胁到长沙郡西部一线。是故……主公可再派出一路兵马,协同五溪蛮一道出兵。”
“士元所言,正合我意!”
李牧思虑几息,胸中深以为然,甚为赞同的朗声说道:“既然……孙策将其主力大军,尽数集结于长沙郡北部一线,想要扼守我军南下的主力。那么,我军便用分兵之计,迫使荆南军也跟着分兵。只要荆南军分兵,益阳、罗县一线的防守之力,便会跟着减弱,这有利于我军主力大军的登陆。”
“主公英明!”
众文武听闻自家主公所言,又是思虑一番,皆是深以为然的齐声道。
“第二路大军,作为我军南下的主力,自然是由水路进兵。我军水师进入洞庭湖之后,可相机歼敌!”
庞统抿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接着叙说道:“至于第三路大军,则是由江夏郡出兵。”
“士元的意思是……”
庞统话音刚落,李牧心下已是了然,旋即,面带笑意,语气中尽是笃定的笑着说道:“第三路大军,兵出江夏郡沙羡,沿着陆路南下,途径南郡州陵一线后,进逼长沙郡东部重地下隽一线?”
李牧话音刚落,庞统笑着摆了摆手,随即,朗声说道:“统之计策……难逃主公之预料耶!”
李牧抚掌大笑道:“若非士元有言提醒,我安能想的出来!”
张辽、黄忠、典韦等人,顿时开怀大笑起来。
庞统也不戳穿自家主公的谦虚,亦是朗声大笑起来。庞统心下了然,以自家主公的文韬武略,早就是想好了如何进兵的事。自家主公问计于他们,不过是给他们立功表现的机会罢了!
好半晌之后,众人才停下笑声。
就在这时,李牧的亲卫统领,快步来到大厅,施礼禀报道:“启禀主公!中军师将军有书信到。”
“孔明何其神速耶!”
李牧心下大喜,先是称赞一句,旋即,便是面带希冀之色的朗声笑道:“我等且瞧瞧……孔明的进兵之策,与我等的分兵之策,可是有……不谋而合之处?”
原来,四天之前,李牧便修书一封,差人送往长安城,前去询问诸葛亮……关于南征荆南军的计策。
“妙极……妙极耶!”
李牧接过亲卫统领手中的书信,快速的拆开密信,又是快速的浏览一番。看着诸葛亮的信中所言,李牧笑意满满的连连点头称赞。
诸葛亮的信中,一共说了三件事……
其一,凉州军治下,各地的政事、民事,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兖州、冀州方向,未见有任何异常举动;
其二,大军南下荆南时,可从武陵、洞庭湖、江夏郡三个方向出兵,采用两翼牵制、中路突破的战术;
其三,孙策有枭雄之志,最好是将其覆灭,以绝后患,不可让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荆南军文武忠心于孙氏一族,既不可轻易的信任他们,亦不可招降于他们,以免节外生枝!
李牧快速浏览一番后,又是细细的品味一番,随后,才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下首位的张辽。张辽看完之后,传给对面的庞统。
待众文武看完诸葛亮的密信时,已是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亦如李牧一般,对于诸葛亮的信中所言,众人亦是称赞不已。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吧!
“正因为……有子龙、孔明二人,坐镇后方,总理我军的政事、民事、军事。我等才能足食足粮、无有后顾之忧的南征北战。”
李牧收起脸上的笑意,一脸肃穆的环视众文武一圈,旋即,意有所指的沉声说道:“决战于两军阵中,献计于两军阵前,杀敌破城、开疆拓土,固然是重要!可……坐镇后方,稳定全局,筹划整个大局,更是重中之重!若没有稳定的后方,我军安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主公英明!”
听闻自家主公的告诫,众文武思虑一番,终是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当即,一脸郑重的齐声回道。
“用不了几年,我军便能扫除天下诸侯,平定这天下乱世!待天下统一之后,尔等也要学着处理政事、民事,也好给孔明他们分忧!”
李牧环视众人一圈,先是沉声叮嘱一番,后又一脸笑意的朗声打趣道:“上马打天下,跟下马治天下,有着很大的区别,尔等可要记住了。到时候……可别是手忙脚乱,闹出什么糗事才是!”
能同甘共苦的主上不多!自家主公这是对他们寄予厚望啊!众人心下甚为感动,笑着回道:“主公!我等记住了!”
李牧之所以盛赞诸葛亮、赵云二人,是想让在座的众文武清楚……留守后方老巢,也是莫大的功劳。可别等到封官进爵的时候,大家伙有什么想不通、不能理解的。
第六百九十一章 周公瑾夜禀军情
既然,诸葛亮的出兵的计划,同庞统的出兵计划一致,又是同李牧心中所想的一致,那也就证明了……分兵三路,南征荆南军的计划,是可行的。
“此番南征孙策军,大军就用孔明、士元之策,分兵三路南下,分进合击荆南军。”
李牧心下思虑已定,旋即,环视众文武一圈,一脸肃穆的沉声说道:“此番南征,旨在剿灭孙策,以及他的党羽。荆南军的降兵,我军可以招降。但是……忠于孙氏一族的荆南军将领,我军须将其剿灭殆尽,切不可有怜悯之心!尔等……可有听明白?”
众文武颔首一番,随即,一脸郑重的齐声慨然道:“我等,谨遵主公军令,定不负主公重托!”
“黄忠听令!”
李牧甚是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看着黄忠的方向,朗声说道。
“末将在!”
黄忠应声而起,一脸振奋的朗声回道。
“此番南征,汉升亲率天凤军团三万步骑,绕道武陵郡一线进兵,前往攻打长沙郡西部诸城,以策应我军在洞庭湖一线的主力大军。届时,伯苗会随同汉升一道,以助汉升一臂之力!”
李牧看着黄忠的方向,一脸肃穆的嘱咐道:“汉升所部途径武陵郡之时,务必要同沙摩柯头领取得联系,务必要同五溪蛮人处理好关系。”
黄忠施了一礼,一脸肃穆的慨然道:“请主公放心!忠定会同沙摩柯头领处理好关系,亦会如期攻下长沙郡西部诸城。”
李牧点了点头,随即,抬手示意黄忠落座。
“即刻传令江夏郡徐晃,令其……于两日后,自江夏郡沙羡城出兵,前往攻取长沙郡下隽城。不得有误!”
随即,李牧看着传令兵的方向,一脸肃穆的沉声说道:“即刻传令江夏郡陈到,令其……务必要守好江夏郡。令邓艾率一万水师,从西陵城出兵,前来江陵城会合。”
传令兵施礼得令,连忙跨步出了大厅,赶往江夏郡西陵城,前去给徐晃、陈到、邓艾三人传令。
“我军在洞庭湖一线的主力,能否击败荆南军,就要看汉升、公明二人……能否让孙策军分兵了。”
十数息之后,李牧似是想到了什么,又是看着黄忠的方向,一脸郑重的嘱咐道:“你二人的作战任务,不可谓不重!荆南军人才济济,汉升万莫轻敌才是!”
黄忠再次站起身来,施礼慨然道:“请主公放心!忠省得!”
李牧点了点头,抬手示意黄忠落座,旋即,又是环视众文武一圈,一脸肃穆的朗声说道:“此番南征,我亲帅朱雀骑、虎翼军团步骑、凉州军水师,共计七万大军,兵进洞庭湖一线,前去同荆南军主力决战!士元、恶来、三人,随军同行!”
庞统、典韦二人,当即是站起身来,施礼一番,齐声慨然道:“庞统、典韦领命!”
“南郡初定,民心尚未完全归附;各项事务,尚未完全步入正轨。驻守南郡,实乃是重中之重!”
李牧点了点头,抬手示意庞统、典韦落座,旋即,又是看着张辽的方向,朗声说道:“三弟可率本部人马,驻守襄阳城,全权处理南郡的军事、民事、政事。”
张辽应声而起,一脸慨然的朗声说道:“请大哥放心!辽定会守好南郡,处理好南郡的各项事务,绝不让大哥分心南郡的各项事宜。”
李牧点了点头,一脸笑意的朗声说道:“有三弟坐镇南郡,我无忧矣!”
张辽亦是看着自家结义大哥的方向,面上尽是浓浓的笑意。兄弟二人,相视几息,一切尽在不言中。
随后,李牧同张辽、庞统、黄忠、典韦一行人,就南征孙策军的细节,再是详细琢磨、推敲一番,这才结束军议。
当天入夜之时,李牧、庞统、黄忠、典韦一行人,带着数万大军,从襄阳城出发。第二天卯时不到,南下大军集结于江陵城,当天入夜之时,邓艾带着一万凉州军水师,也赶到了江陵城。
大军在江陵城休整了一天后,开始分兵南下。
……
长沙郡,临湘城,征南将军府!
这天卯时,孙策正在歇息之时,便被急促的敲门声所惊醒。孙策不问缘由的沉声喝道:“所禀何事?”
门外的周瑜,心下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心道:当年,自云梦渡渡口一战后,伯符不仅是容貌尽毁,性情更是大变,变得喜怒无常,变得越来越是暴躁。
也难怪啊……一向心高气傲的伯符,遭受这般大的打击,性情大变,也在情理之中!
与凉州军为敌,与李牧争女人,看来……是错上加错的事!
自古红颜多薄命,薄命红颜多祸水!也不知道……当年,伯符若是听了我周公瑾的劝告,不要为难桥氏姐妹,不要和李牧妄生争端,今日的局面……会不会好点?
应该是不会的!毕竟,李牧志在争雄天下,任何阻挠李牧大业的人,都会被他所一一铲除!
若没有当年的事,伯符不会有如此艰难的处境。这些年以来……明面上,凉州军虽是没有为难荆南军,没有生起战事;可是,暗地里呢……凉州军鼓动五溪蛮人,时不时的爆发起叛乱,无时无刻的骚扰着荆南各地的安定。
还有就是,凉州军鼓动扬州的山越人,鼓动会籍郡的王朗、丹阳郡的刘繇、吴郡的严白虎,撺掇他们一起对抗荆南军,也给荆南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要不然,以荆南军的实力,早就是攻取了扬州,早就是占据了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的大片区域)的半壁江山。
若没有凉州军的暗中使诈,时至今日,伯符也不会顿兵于荆南四郡,也不会有如此进退维谷的局面。
一步错,步步错啊!
听得不见有回应声传来,孙策早已是大怒不已,厉声喝道:“所禀何事?”
“伯符……是我!”
周瑜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连忙应答道。
十数息之后,孙策单衣赤脚着开了门,一脸诧异的问道:“公瑾,何事这般紧急?”
“凉州军出兵了!”
周瑜一脸凝重的说道。
孙策心下一顿,面上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第六百九十二章 孙伯符急召众将
其实,凉州军要南下荆南四郡的事,孙策自然是早就预料到了。
毕竟,根据荆南军斥候,数次送来的情报可知……凉州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先是击败了刘景升势力;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稳定了南郡、江夏郡的局势。
既然,凉州军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快速平定刘景升所部,又能快速的稳定了南郡、江夏郡的局势。那便足以说明……凉州军在南征荆襄的过程中,未遭受到大的挫折;凉州军的水陆兵士,并非是疲累之士,是有能力南下荆南四郡的。
孙策心下了然……荆南军与凉州军之间,他与李牧之间,迟早是有一战的,迟早是要一决生死、一决雌雄的。
可是……当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孙策的心下,还是有些怔忡。这一天,还真是来的有些快啊!
听闻周瑜所言,孙策心下感慨万千,当即是,一脸凝重的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久久的回不过神来。
眼见着,好半晌过去了,孙策依旧是一脸凝重的默然不语,也不知在思虑着什么,周瑜心下,开始有了些微的着急。毕竟……军情紧急,早些定下应对之策,便能早些掌握主动权。
周瑜双眼微闭,心下长叹一口气,既是为孙策的遭遇叹息不已,也是为荆南军的前途叹息不已。
三五息之后,待周瑜睁开眼时,目光中、神色中,尽是难以名状的坚定和决绝。
与凉州军的这一战,不论是胜负如何,不管是有多艰难,荆南军都必须坚持下去,他周瑜定当坚守下去,伯符更是不应该放弃。
因为,这是生与死的考验!
若胜,他们不仅是能够保住荆南四郡,亦能乘势夺取荆襄,进而夺取整个江南之地!
若败,他们则是死无葬身之地,永无翻身之日。因为,凉州军不会放过他们,李牧更不会饶过他们!
“伯符!”
周瑜心下思虑已定,随即,一脸慨然的朗声说道:“眼下,凉州军正在兵进长沙郡的路上,军情甚是紧急,我等还需商议出应敌之策才是!若是迟疑不决……恐是要贻误战机,若真到了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公瑾所言极是!”
孙策终是回过神来,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随即,沉声说道:“即刻传令各文武官员,前来征南将军府书房议事。一刻钟不到者……军法从事!”
周瑜点了点头,连忙差人去给荆南军众文武传令。
……
一刻钟之后,征南将军府书房!
接到孙策刻不容缓的军令后,程普、黄盖、孙静、孙权四人,最先是赶到征南将军府。
紧接着,豫州汝南郡富陂人吕蒙、扬州九江郡寿春人蒋钦、扬州九江郡下蔡人周泰、扬州庐江郡松滋人陈武、扬州庐江郡安丰人丁奉、扬州会稽郡余姚人董袭、扬州吴郡余杭人凌操、凌统父子,扬州丹杨郡故鄣人朱治、朱然,扬州吴郡人朱桓、扬州会稽郡山阴人贺齐、扬州吴郡钱唐人全综、扬州会稽山阴人钟离牧、徐州广陵郡人吕岱、徐州琅邪国莒人徐盛、兖州东郡人潘璋、豫州汝南郡细阳人吕范,宋谦、马忠一行人,也是着急忙慌的赶到了征南将军府。
这些年以来,自从扬州豫章郡被荆南军所攻取之后,因为凉州军的暗中阻挠,孙策的地盘虽是没有见长,但是,他麾下的武将,倒也是增加了不少。吕蒙、周泰、蒋钦、丁奉、徐盛这些人,都是因为敬重孙策的为人,才先后投效于荆南军麾下。
待荆南军众文武,来到征南将军府书房时,孙策正一脸凝重的默然不语着。值此之时,书房内的气氛,如同自家主公孙策面上的神情一般,显得异常的凝重和压抑,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
孙策双眉深锁着,如同雕塑一般,一动不动的跪坐在主位之上。周瑜则是一脸肃穆的跪坐在孙策的下首位。二人皆是沉吟不语。
孙策、周瑜不先发话,其他人也不知该怎么开口。毕竟,周瑜在孙策心中的地位,无能能够比得上,就连孙权、孙静二人,也是要礼让几分。
好半晌之后,眼见着,自家主公、周公瑾二人,依旧是默然不语着,众人看向程普的方向,示意程普出言询问缘由。可是,程普一脸凝重的摇了摇头,终是没有出言相问。
程普没有应众人的请求,开口询问于孙策,自然是有原因的。
原来,自从孙坚战死于岘山之后,自从孙策掌握了其父的家底之后,虽是很看重程普、黄盖、韩当(云梦渡一战,被李牧所杀)三员老将,
可是,孙策更为倚重、亲厚年纪轻轻的周瑜。孙策的此番做法,让程普很是不服气。这种不服气的心理,程普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心下却是时常惦记着。
久而久之,程普将心中的怨气,也转嫁到了周瑜的身上。
眼见着,程普颇有几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黄盖终是坐不住了,心下对程普的做法很是不喜,当即是,狠狠的瞪了一眼程普,随即,一脸诧异的询问道:“主公……可是有何紧急军情?”
孙策抬了抬眼皮,一脸凝重的随意环视了众文武一圈,终是没有出言回答。
眼见了孙策的举动,周瑜心下叹息一番,伯符这是在跟自己,也是跟众文武怄气啊。
“想必……诸位是有所不知……我荆南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周瑜亦是环视众文武一圈,这才出言解释道:“两刻多钟前,瑜收到我军斥候的消息……凉州军已经出兵了,正在南下长沙郡的路上!”
听闻周瑜所言,众人心下是猛的一顿,神色也跟着凝重起来。凉州军的骁锐战力,他们还是知道的,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劲敌啊!
随着周瑜的话音落地,征南将军府的书房内,又一次陷入了一片静默之中,又一次沉浸于一片压抑之中。
整个书房内,弥漫在一片死寂之中,唯有此起彼伏的轻微叹息声可闻。荆南军众文武,面面相觑着,不知该说什么,不知从何说起。
第六百九十三章 孙策震怒临湘城
听闻凉州军兵逼长沙郡的事,荆南军众文武官员,心下是又惊又愁。毕竟,凉州军的骁锐战力,他们就算是没有亲眼见识过,也是亲耳听到过。
从远处说,董卓、张绣、张鲁三方势力,先后被凉州军所剿灭。从近处说,袁绍、曹操的关东联军,惨败于凉州军手下,曹操更是差点死于凉州军手中。从眼前来说,荆襄的刘表势力,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内,便被凉州军所剿灭。
如今,凉州军又是携大胜之威,兴兵进犯荆南四郡,着实是来势汹汹。凭荆南军的实力,想要击败凉州军,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一时之间,荆南军文武,也想不出有什么可行的计策,来抵挡凉州军的兵锋。众文武一脸凝重的面面相觑着,谁也开不了口。
眼见着,好半晌之后,众文武依旧是默然不语着,本就很是烦躁的孙策,心下更是恼怒不已。隐隐中,孙策已是有了要暴怒的迹象。
“眼下,凉州军已是在南下长沙郡的路上,我等当尽快思得退敌良策才是。若……再是迟疑拖延下去,荆南四郡危矣,我等恐是性命难保啊!”
周瑜将孙策面上的神情,尽收眼底,心下暗暗的叹息一番。随即,周瑜一脸肃穆的环视众文武一圈,朗声询问道:“不知……诸位心中,可有退敌良策?尔等不必顾虑,可畅所欲言的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也好让大伙……参详参详!”
听闻周瑜所言,荆南军众文武,又是面面相觑一番,依然是没有人进言献策。
“要想击败凉州军,要想迟滞李牧的南下兵锋,想必……周将军心中,已是有了对策!”
半晌之后,程普话里有话的说道:“若是……连庐江周郎都没有退敌之策,我等……又怎能想出……可行的退敌之策呢?周郎又何必……故意难为我等……”
“够了!”
还不等程普把话说完,早就是恼怒难忍的孙策,当即是拍案而起,恨意弥心、怒气贯胸的厉声大喝道:“大敌当前,你程德谋……身为一长者,不思如何退敌,不思如何稳定军心,却在这关键时刻……还有心思挖苦同僚!这……就是你程德谋的秉性么?啊?像你这般的老臣子……我孙氏……还真是受用不起啊!”
孙策动怒的样子,本就很是人。再加上,孙策容貌被毁的缘故,此时此刻,孙策面上的神情,何止是扭曲、又何止是狰狞?简直如同鬼魅一般!
“请主公恕罪!”
程普心下大惊,连忙是站起身来,跨步来到大厅中央,朝着孙策的方向,一揖到地,随即,又是跪拜于地,一脸羞愧的请罪道:“程普不该挤兑公瑾,不该扰乱主公军心,更不该出言不逊!程普有愧于老主公,有愧于主公!还请主公……念在老主公的份上,饶却程普的死罪!主公……”
孙策面目狰狞的死盯着程普的方向,起起伏伏的胸膛,便足以说明,他是有多气恼,有多暴怒。孙策既是因为程普之言而暴怒,也是因为众文武的默然不语而恼怒。
孙策因何而怒,又是为何这般暴怒,周瑜心下自然是清楚的。
眼见着,孙策似是没有要放过程普的意思,似是要拿程普开刀;又见众位同僚依旧是垂首不语着,也不给程普说几句求情的话,周瑜终是坐不住了。
“主公!”
周瑜亦是连忙起身,跨步来到大厅中央,朝着孙策的方向,施了一礼,随即,一脸肃穆的郑重道:“程将军一时口快,这才说出了无心之言。以程将军的为人品性,又怎会有意的挤兑于周瑜。想来……程将军皆是因劳心军情的缘故,这才说错了话!还请主公三思,莫要动怒才是!”
程普依旧是跪伏于地,心下又是羞愧、又是担惊受怕,正不知所措的等待着孙策的反应。就在这时,荆南军众文武,亦是连忙起身,施礼一番后,齐声求情道:“恭请主公,暂息雷霆之怒,饶却程将军的口不择言之罪!”
“主公!”
眼见着,孙策还是余怒未消的样子,周瑜又是一脸肃穆的进言道:“程将军对老主公、对主公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证!程将军又怎会坏了主公的大事,又怎会扰乱主公的军心!正如主公所言……眼下,大敌当前,我军上下当齐心协力才是!主公不可因程将军的一时口快,而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周瑜恳请主公三思而后行,莫要降罪于程将军!”
孙策也不是不听人言的统帅。听闻了周瑜的肺腑之言,孙策心中的怒气,也是慢慢的退去,整个人周身的戾气,也随之消散而去。
“公瑾说的是!”
数十息之后,孙策仰头长叹了一口气,一脸肃穆的郑重道:“我荆南军的实力,本就是不及凉州军的实力。如今,大敌当前,正值我荆南军生死存亡之际,我等君臣……想要守住荆南四郡,就该上下同心才是!程公既是亡父的属下,后又是我孙策的属下,程公的品性,我孙策也是清楚的。方才之时,我孙策的话,着实是有些重了,程公也莫要放在心上!”
听闻孙策所言,又见了孙策面上的神色,程普心下狠狠地舒了一口气。直到这时,程普才注意到,自己的后背上,早已是冷汗森森。
“程普……多谢主公不罪之恩!”
程普心下满是感激,神色中尽是羞愧的看了眼周瑜的方向,随即,便是朝着孙策的方向,又是施礼拜谢一番,一脸肃穆的郑重道:“请主公放心,此刻起,程普定会全心全意的迎战凉州军,绝不会再挤兑于公瑾!”
“程公能这般说,我孙策就放心了!”
孙策点了点头,一脸肃穆的沉声说道:“迎战凉州军,不仅是事关荆南四郡之地的事,更是关乎我等性命的事。此番,我等当上下同心,齐心迎战凉州军。”
荆南军文武,深以为然的点头称是!
第六百九十四章 知己易知彼难
不得不说,因为程普的这一出事,因为孙策的突然暴怒,反倒是让荆南军文武齐心协力起来了。
孙策的话,荆南军文武自然是清楚的,此番,凉州军气势汹汹的南下长沙郡而来,其目的,就是要剿灭整个荆南军。
依照凉州军攻灭其他诸侯的惯例,一旦,凉州军击败了荆南军,他们这群人,势必是要丢掉性命的。
再者说了,明面上而言,以现在的时局来看,凉州军和荆南军,是不死不休的死敌,两者之间,只能存有一个;从暗地里来说,自家主公孙策,同凉州军的统帅李牧,还是有着私人恩怨。
以李牧心狠手辣、铁血无情的行事作风,他们作为孙策的属下,肯定是逃不过凉州军的屠刀。既然,横竖都是一死,倒不如奋力反击,或许……还有一死活命的希望。
孙策的话,终是点醒了在座的荆南军文武,让他们彻底的明白了,眼下所面临的艰难处境。生死存亡之际,任何一点闪失,都会影响到整个大局。
若是……在凉州军兵临长沙郡以前,荆南军文武官员,先于内部掀起混乱。那么,根本不需要凉州军亲自动手,荆南军也会败在自己人的手里。
故而,稳定军心,凝结所有高层将领的战心,是荆南军最需要考虑的事,也是身为统帅的孙策,最是需要筹划的事。
只有上下同心、将士齐心,只有将所有文武官员的心,聚集在了一起。也只有如此,才能在迎战劲敌凉州军的时候,荆南军才有一丝胜算,才有半点希望!
随着孙策的怒意消散而去,整个征南将军府书房内的气氛,也是随之变得轻松起来。荆南军众文武的神情,亦是变得略微舒朗起来。
就在这时,孙策的亲卫统领,敲门进到屋内,一番施礼后,恭声禀报道:“启禀主公!我军派出的数路斥候,都回来了,现就在门外等着复命。”
孙策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两道亮光,随即,沉声说道:“还不快去将人带来。”
那亲卫统领,连忙是应了一声,疾步出门而去。五六息之后,荆南军的三名斥候,躬身进到书房,当即,便是一番施礼。
眼见了,那三名斥候的狼狈模样,荆南军众文武,心下甚为的诧异和好奇,怎么……这三名斥候,个个都是带伤在身,个个都是衣衫褴褛的,也不知他们究竟是遭遇了什么事。
孙策心下亦是诧异不已,随即,又是细细的打量了一番,这才沉声询问道:“尔等三人……怎成了这般模样?难道是……凉州军的斥候,发现了你们一行人的行踪?”
那三名斥候,忙不迭的点了点头。其中一名斥候,连忙是恭声回答道:“回禀主公……属下奉命,前往洞庭湖一线,前去探查凉州军的动向,不曾想……属下一行人刚是抵达洞庭湖北侧水道,便被凉州军的游哨所发现。属下一行六人,只有属下一人拼死逃了回来。”
孙策微微的点了点头,面色当即是沉了下去。随即,孙策一瞬不瞬的盯着那斥候的方向,沉声说道:“也就是说……你这一路斥候,未有探查到凉州军的动向,也没能探查清楚凉州军的兵力几何?”
听闻孙策所言,又见了孙策面上的可怖神色,那三名斥候,急忙是跪拜于地。最先开口的那名斥候,心惊胆颤之下,口齿打颤的请罪道:“小人办事不力……还请主公恕小人死罪!小人……未……未能探得凉州军的任何动向……”
眼见着,孙策又要开始暴怒起来,周瑜忙是进言道:“主公!据瑜所知……凉州军的斥候,不仅是神出鬼没,更是精通于反查能力。袁、曹联军,刘景升所部,能败于凉州军的手下,其中一半的功劳,可算在其军斥候的身上。我军的斥候,惨遭如此不测,实乃意料之中!”
孙策怎会不知道,周瑜是在替无辜的荆南军斥候说话。也对,就算是杀了这名斥候,再派其他的斥候前去,估计也是探查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孙策暗暗的呼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气,随即,又是一脸沉沉的看着另外两名斥候的方向,沉声询问道:“你二人……可有探查到凉州军的动向?”
“回禀主公……属下一行人,在武陵郡北部地界,有探查到凉州军的动向,只是……未能探查清凉州军的兵力。属下探得……凉州军的领兵大将是黄姓将军。还有就是……武陵郡的沙摩柯,带着五溪蛮人,投效了凉州军!”
“回禀主公……属下一行人,在江夏郡南部地界,虽是探查到了凉州军的动向,却……没有探查到凉州军的具体兵力,敌军的领兵大将是徐姓将军!”
那两名斥候,哪敢有半丝半毫的迟疑,连忙是恭声回道。
这两名斥候,一个是带队前去武陵郡方向,一个是带队去了江夏郡方向。不过,他们还未探查清凉州军的具体兵力,便被凉州军的游哨所发现,这两路斥候,也就是回来了他们两个人,余下的都被凉州军游哨所袭杀。
听闻那两名斥候所言,孙策心下了然,他们该说的都说了,再没什么可用的情报了。
“退下吧!”
孙策一脸沉沉的,颇是有些不耐烦的沉声说道。
那三名斥候,心下长舒了一口气,连忙是拜谢一番,急忙是退出了征南将军府书房。
“目下看来,可以确定的是,凉州军是分兵三路而来。只可惜的是……凉州军的具体兵力,我军却是不得而知。”
孙策环视着书房内的众文武,一脸沉沉的沉吟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今,我军只能做到知己,却无法做到知彼,着实是对我军不利!若不知凉州军三路兵马的具体兵力,我军的兵力部署,便是很难做出决定!”
孙策所说的顾虑,荆南军文武自然是知道的。没有可靠的情报为支撑,荆南军的各处兵力,就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部署。
第六百九十五章 吕子明建言献策
眼下,荆南军上下所面临的局势是,他们清楚自己的兵力多少,却不知晓凉州军三路兵马的兵力部署。
在只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荆南军想要赢得这场战役,着实是……比登天还难,简直是……无从着手迎敌。
听闻孙策所言,深知荆南军处境的众文武,心下俱是一怔;众文武的神情,又一次变得凝重起来。
一时之间,荆南军众文武的心中,又是没有了迎敌之策。荆南军众文武,又一次不知所措的面面相觑着,又一次轻车驾熟的默然不语起来。谁人都不愿意,也不敢开口进言。这些人中,当然是不包括庐江周公瑾了。
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征南将军府书房内的气氛,再一次变得压抑、肃杀起来。
凉州军兵精将广、兵力雄厚,自然是可以做到分兵进攻。
可是,眼下,他孙策的地盘,除了荆南四郡之后,也就只有一个扬州豫章郡了。况且,豫章郡虽是处于他孙策的统治之下,但是,此地尚未彻底的归附于荆南军。豫章郡的数千兵力,自然是不可轻动,还要防备其郡附近的山越人。
还有就是……如今,由于五溪蛮人的缘故,武陵郡已然是被凉州军所控制。荆南四郡中,他孙策实际掌握着三郡而已。除去留在长沙三郡的防守兵力,他孙策可用水陆兵力,满打满算也只有七万人。
凉州军可以分兵攻打荆南军,可是,荆南军却不能轻易的分兵据敌。荆南军若真是分兵防守各处战线,极有可能会被凉州军所各个击破。
经过好半晌的思虑,孙策心下已是有了清楚的认识,目下,荆南军所面临的局势,着实是不容乐观,更甚者,很有可能会有覆灭之厄!
眼下,最重要的是,集思广益,想出破敌之策才是!若是继续迟疑不定下去,凉州军就真的要兵临城下了。
“大敌当前,当尽快想出破敌之策为上!如今,凉州军分兵洞庭湖、武陵郡、江夏郡而来,想要分进合击我荆南军。”
孙策心下思虑已定,随即,神色沉沉,一脸肃穆的环视众文武一圈,继而,沉声询问道:“以诸位所见……我军该如何应对敌军?尔等……可畅所欲言,尽叙心中所想,不必有何顾虑。尔等的据敌之策,无论对错,本侯(孙策继承了孙坚的乌程侯爵位)都不会怪罪于尔等!”
自从那年的云梦渡渡口一战之后,不仅是让孙策的俊逸容貌,发生了不可描述的大变,更是让孙策的性格,发生了难以预料、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些年以来,孙策由一个豪爽、阔达、好笑语的英豪俊杰,变成一个阴沉、猜忌、不苟言笑、又是极易暴怒的统帅人物。这其中的缘由,荆南军文武自然是清楚的。
孙策的种种变化,荆南军文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是不敢出言宽慰。毕竟,伴君如伴虎,荆南军文武也不想枉死。长此以往,在孙策面前,荆南军文武也不敢毫无顾虑的进言了。
此时此刻,听闻孙策之言,又见了孙策面上的神色,蓦然之间,荆南军众文武心下直觉得,曾经那个爽朗、阔达的孙策,又回来了。随之,众文武的心下,顿然是舒朗起来,也不觉得,孙策有之前那般可怕了!
荆南军众文武,颇是欣慰的相视一番,众文武的面上,浮现出几分欣喜之色。试问……做臣子的,哪个不想在开明君主的麾下做事呢?
荆南军众文武沉吟一番。
“主公!”
黄盖似是有了应敌之策,当即,便是一脸肃穆的朗声说道:“既然,凉州军分兵三路而来,再加上……其军的兵力部署不明。以属下愚见……我军亦可分兵三路,分头迎击凉州军。”
听闻黄盖所言,眼见着,黄盖率先打破了此时的僵局,荆南军众文武,也随之纷纷议论交谈起来。孙策下首位的周瑜,则是神情自若的摇了摇头。
听闻黄盖所言,孙策思虑一番,不甚赞同的摇了摇头,正欲出言否定之时,正好又是看到了周瑜摇头的动作。
孙策见状,心下便是清楚,黄盖的计策是不可行的。
“凉州军的兵力,本就是多于我荆南军的兵力,再加上……凉州军三路兵马的人数未知。我军若是分兵据敌,难免会被凉州军各个击破。”
随即,孙策先是环视了众文武一圈,后又将目光停留在黄盖的方向,面色有些凝重的沉声说道:“黄公的计策,太过的冒险,我荆南军不敢轻易相赌!”
荆南军众文武,思虑一番,甚为赞同的点了点头。看来,还得想个其他的计策才行。随即,众文武又是深思熟虑起来。
周瑜依旧是神色自若的端坐着,也不着急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于孙策和诸位同僚听听。
眼见着,半晌之后,众文武似乎是还没想到可行的对策,孙策面上的神色,也变得越发凝重了几分。
“如今,凉州军分兵三路而来,我荆南军想要有所建树,也只能集中兵力于一路,利用优势兵力,先行击败凉州军的其中一路来犯之敌。”
孙策又是环视众文武一圈,随即,神色沉沉的沉声说道:“尔等……以为如何?”
荆南军众文武,细细的思虑一番,深以为然的点头称是!
“主公英明!”
听闻孙策所言,吕蒙一脸敬意的朗声说道:“若能击败凉州军的其中一路大军,则……敌军‘分进合击’的计划,便难以顺利的执行。如此以来,我荆南军尚有固守长沙郡的可能。”
“想必……子明心中,已是有了应对之策!”
眼见着,吕蒙同自己心中的想法一致,孙策心下一喜,神情中满是希冀的看着吕蒙的方向,出言询问道:“子明且不妨说来听听,也好让大伙一起参详参详。”
“主公!”
吕蒙连忙是朗声说道:“以属下愚见……我军当集中兵力,先行击败自江夏郡方向而来的凉州军。”
荆南军众文武,又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第六百九十六章 孙伯符立誓复仇
既然,凉州军是分兵三路而来,而荆南军又不能分兵据敌。那么,孙策也只能选择集中优势兵力,先破凉州军其中一路大军了。
“江夏郡的凉州军,实乃是敌军的偏师。我荆南军集中优势兵力,前去同敌军的偏师决战,纵然是能够取胜,只怕是……对整个荆南所面临的困局,也没有大的裨益!”
听闻吕蒙所言,孙策仔细思虑一番,却是未能参透吕蒙之策的深意,随即,面带不解之色的沉声询问道:“不知……子明是如何思虑的?”
听闻吕蒙所言,又听了自家主公的分析,整个征南将军府书房中,除却周瑜一人,余下的荆南军众人,亦如孙策一般,皆是面带诧异之色的看着吕蒙,等待着他的解释。
“确如主公所言……武陵、江夏两郡的凉州军,实乃敌军的偏师。洞庭路一线的敌军,着实是凉州军的主力大军。”
吕蒙心中早就是有了筹划,当即是成竹在胸的朗声回答道:“既然,我军是要以优势兵力,逐个击破敌军的三路兵马,自然是要优先选择击败敌军的弱势兵马了。”
孙策思虑一番,微微的点了点头,示意吕蒙继续说下去。周瑜依旧是神色自若的端坐着,也不发表任何建议。荆南军的其他人,也没有更好的破敌之策,自然是找不出吕蒙之策的不可取之处。
“从我军斥候的情报中可知……凉州军在武陵郡方向的主将,乃李牧麾下的得力大将黄忠。其军在江夏郡方向的主将,乃是徐晃。若是所料不差……李牧定是率领着凉州军水师,从洞庭湖一线而来。”
吕蒙颔首一番,依旧是胸有成竹的继续解释道:“黄忠其人,骁勇善战,其帐下的兵力,自然是要多于徐晃所部的兵力。凉州军步骑兵士的战力,本就是不容小觑,再加之,五溪蛮贼子的投降,武陵郡方向的凉州军,实乃是我军的劲敌。是故……以属下愚见,我军应集中优势兵力,先击败徐晃所部为上!”
孙策沉思一番,心下觉得,吕蒙的计策确实有可取之处。看来,凉州军在武陵郡方向的兵马,是荆南军不敢随意交战的对象。既如此,荆南军也只能选择和徐晃所部决战了。
“凉州军的水师,多以北人为主。北人又是不擅水战,我军若是将优势兵力,集结于洞庭湖一线,前去同凉州军水师决战,岂不是……更有利于我军?”
程普深思熟虑一番,心中依旧是有不解之处,随即,一脸诧异的出言询问道:“我军若能击败凉州军水师,则……武陵、江夏两郡的敌兵,自然是退兵而去。况且,用兵之道,当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我荆南军若是依了子明之策,岂不是……白白的放弃了我水军的水战优势?”
听闻了程普的分析,孙策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周瑜依旧是神色自若的默然不语着。
“刘景升的荆襄水军,虽不是什么骁锐之士,倒也不是什么乌合之众。短短半月不到的时间,凉州军水师连战连捷,接连击败荆襄水军,就连蔡瑁这般的水战人才,亦是死于凉州军之手。”
吕蒙依旧是成竹在胸的娓娓道来,一一解释道:“由此可见,凉州军水师的战力,非比寻常。凉州军水师,非是能够被速败的。我军若是去了洞庭湖一线,一旦,我军的进兵计划,被敌军所洞悉,更甚者,凉州军水师要是坚守不出,我荆南水军的优势,便会随之而丢失。”
听闻了吕蒙的解释,孙策深思一番,心下顿时觉得……吕蒙所献的计策,确实是有他的可行之处。
“一旦,我荆南水军,被凉州军水师所纠缠于洞庭湖一线。则……凉州军在武陵、江夏两郡的兵马定然会长驱直入、分进合击于长沙郡的东、西两侧。”
“若真到了那个时候,我荆南军主力大军,想要回撤防守长沙郡,定然是来不及了。一旦,我军的主力回撤,凉州军水师,便能轻而易举的突破……我军在洞庭湖南岸一线的防守。”
“届时……洞庭湖南岸的罗县、益阳两处重地,便要被凉州军所突破。罗县、益阳若是有何闪失,长沙郡的北侧门户,便会被凉州军所掌控。”
“一旦,长沙郡北侧门户被凉州军所突破,凉州军的三路兵马,便会分进合击于临湘城。”
就在孙策正欲出言赞同之时,吕蒙又是解释道。
越是听说吕蒙的分析,孙策心下越是觉得,吕蒙的计策,确实是有理有据的。
孙策似是想到了什么,当即,一脸肃穆的沉吟道:“子明的意思是……我军只需防守住益阳、罗县两地,则……凉州军水师无可建树?”
“主公英明!”
吕蒙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即,神色中尽是笃定,语气中尽是慨然的朗声说道:“只要将凉州军水师阻挡在于洞庭湖一线,使其无有用兵之处,使其无法舍舟登岸。则……江夏、武陵两郡方向的敌军,必然会被我军的优势兵力所败。等到了那个时候,我军便可以以优势兵力,击败凉州军的水师,生擒李牧贼子,为主公报仇雪恨!”
听了吕蒙的整体筹划,特别是听了‘生擒李牧,报仇雪恨’几个字,孙策的心下,当即是大喜不已。
早在云梦渡渡口一战后,孙策便在心下,立下了重誓……此生,他孙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生擒李牧贼子,一雪前耻、报仇雪恨!
一想到能够报仇雪恨,孙策心下狂喜不已,面上早已是浮现出难以名状的癫狂神色。
“壮哉!”
孙策大为欣赏的看着吕蒙的方向,语气中尽是喜不自胜的朗声大笑道:“此战,就依子明所言,大军即刻集结,赶往下隽一线,前去剿灭徐晃……”
“主公!且慢!”
还不等孙策豪言壮语的布下军令,周瑜朗声打断道。
孙策面色一滞,当即是看向周瑜。
荆南军众文武,亦是齐齐的看向周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