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失望
秋风起了,顾佑凯经过阳州,顾佑则接到消息后,他匆匆忙忙的赶到城门去迎了人。
顾佑凯在城门口瞧见到顾佑则的时候,他面上浮现出放松的神情,他有一种总算到家的感觉。
顾佑则瞧见顾佑凯瘦弱的样子,他的心里非常的震惊,然而面上表现得平常,他跟顾佑凯同行的人招呼过后,他直接把人接回去居住。
阳州城里的顾家,早已经把客房准备好了,只是顾佑凯一直不曾来,程可佳还是吩咐下去,房间每天要打扫。
顾佑则在路上的时候,他跟顾佑凯说了程可佳怀孕的好消息,顾佑则听闻后,他立时笑了起来,笑着说:“大哥,我现在就喜欢听见这样的好消息。”
顾佑则瞧着他轻叹道:“你怎么会晚到这么久,而且我瞧着你的身体好象不太好?”
顾佑凯一下子沉默下来,顾佑则瞧着他的神情,轻声说:“你平安回来便好,等到回家了,我派人请大夫给你开几副养一养身子的药,你现在的身体,也不适宜赶路。”
顾佑则感觉到顾佑凯仿佛有无数多的心事,顾佑凯从前明明不是这种性子的人,顾佑则想着寻着机会,他还是要问一问顾佑凯身边的人。
他们兄弟两人是各想各的心事,两人回到家里的时候,程可佳瞧着顾佑凯的时候,她的心里面还是惊讶不已,只是在顾佑则眼神示意下,程可佳笑着欢迎了顾佑凯一行人。
顾佑则把顾佑凯送到客房后,他吩咐人去请大夫来一趟,程可佳吩咐厨房里面送热水过去,再送汤面过去。
夫妻两人各有各的事情,顾佑则陪着顾佑凯用了汤面后,又守着顾佑凯沐浴后,再等来了大夫。
大夫瞧过顾佑凯后,他笑着说:“这位老爷身子是弱了一些,现在用一些汤药养一养,只是不易再奔忙操劳。”
顾佑凯听了大夫的话,他微微的皱眉头,他有些心急回家的事情,他跟大夫说:“大夫,你给我开几副药,我带在路上用。”
大夫是一脸不赞成的样子瞧着顾佑凯说:“老爷,你先前已经大病一场,你急急赶路,如果这一次不能休养好,你的身子骨伤了后,只怕是日后都以恢复过来。”
顾佑则在一旁听了大夫的话,他直接跟顾佑凯说:“凯弟,家里人再急着你归家,也不会急在这一时,我会写信回去,你在阳州城里安养一些日子。”
顾佑则主动送大夫出去,在路上,他低声问大夫:“大夫,我弟弟的身体情况到底如何?”
大夫瞧着顾佑则很有诚心说:“顾将军,顾老爷大约是受了大悲大喜的刺激,他现在心情低落,他这样的身体是不适宜赶路的。”
顾佑则谢过大夫后,他听闻过这位大夫的本事,如今再一次见识过后,他想着顾佑凯既然是有了心结,那就要想法子让他解开。
顾佑则在院子里想了想,他转回去跟程可佳说了说顾佑凯的身体,他低声说:“我也不知道他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以至于伤了身体。
季哥儿和磊哥儿都是听话的好孩子,就由着他们兄弟去吵一吵他们的叔叔,或许有孩子们的陪伴,他能够记住他父亲的身份,再大的事情,都慢慢的会过去。”
程可佳听说顾佑凯的身体情况后,她的心里也跟着安稳下了,只要那病不过人,程可佳是不会介意孩子们去亲近顾佑凯这个叔叔。
程可佳笑着跟顾佑凯说:“夫君,等到孩子们从外面玩耍回来后,他们知道叔叔来了,他们一定会非常的高兴。
有他们兄弟陪着,等到今天凯弟歇了过来后,明天就要他们兄弟陪着凯弟在这附近走一走。
夫君和我说过,心情不好,就去看山看水看人,我们这边看不到山水,但是可以看人啊,只要站在街边,那么多的人来人往,也足矣让凯弟看得目不转睛。”
顾佑则听着程可佳的话,他微微的笑了起来,说:“佳儿,你这个方法不错,他是应该多见一见人,人见得多了,许多的事情都不是事了。
他想藏着心事,我也不想问,大家都已经成家立业有孩子了,他自个应该明白自个的事情。”
顾佑则跟程可佳商量着送顾定扬读书的事情,因为顾佑凯到来了,顾定扬读书的事情也只能往后拖延一些日子。
毕竟顾佑则白天不在家里面,家中有两个孩子在,顾佑凯也能够住得安心。
程可佳自然是依了顾佑则的安排,顾佑则的心里面其实是不太好受,顾佑凯自小到大还不曾象现在这样的表现出来一种百无聊赖的样子。
顾佑凯心里多少有些生气,顾佑则把顾佑凯身边人传来问话,顾佑凯身边的长随是一脸纠结神情瞧着顾佑则,好半会后,他还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他轻声说:“大爷,二爷不发话,我不能够跟大爷说任何的事情。再说我其实也是不知道什么事情的,二爷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其实是不明白的。”
这种象是什么没有说,偏偏又说了许多的表示,让顾佑则听得头痛起来,他也知道顾佑凯的长随已经尽力在表达什么。
顾佑则瞧着长随直接问:“二爷跟在顾将军的身边,想来公事是无任何的问题,对吧?”
长随想一想轻轻的点头后,低声说:“顾将军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但是顾将军非常擅长照顾顾家的小辈们。”
顾佑则面色冷峻起来,他冷冷一笑,说:“他在外面遇到什么样的女人?把他迷成这般失魂落魄的样子?”
长随微微的低头不语,顾佑则也知道再也问不出什么来,他跟长随说:“你不愿意说,我也不为难你。”
长随抬头望着顾佑则终是开口说话了,他的声音低沉:“大爷,二爷也不是有意惹了那种的事情,只是偶然遇见那样的一个女子,比一般女子要活泼一些,比一般女子爱笑一些。
她是好女子,她说,她其实没有想过和二爷有什么的,她只是忍不住对二爷好,而二爷是一直拒绝她的,那女子已经在家人安排下嫁了。”
顾佑则微微的笑了,说:“那些不曾经过事的小女子,有几个不活泼的?有几个不爱笑的?你家二爷原来是那样浅薄的男人,他也太让人失望。”
第九百六十三章深思
长随有心跟顾佑则再解释一下,可是他仔细的想一想顾佑则的话,他也认为顾佑则言之有理。
客房的桌上花瓶里插着两三枝盛开的花,顾佑凯低垂着眉眼,在长随回来后,他低声问:“他跟你打听了什么?”
长随把顾佑则和他的对话完整的说给顾佑凯听后,他颇有些窘意说:“主子,我瞧着大爷是真心的关心主子,我只说了我知道的事情。”
顾佑凯轻轻的点了点头,说:“你不说,他还会再寻人问,你说了,他就不会再问了。此事也罢了,日后也不会有人再提及。”
长随有心想跟顾佑凯再说几句话,只是他瞧见顾佑凯面上分明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情,长随只能够在心里长叹一声,然后默然的退下去。
顾家飘起药香味,自然引来一些关心的寻问,程可佳笑着跟邻居夫人们解释,小叔子自外地经过阳州城,在路上太过辛苦了,有些伤了身子骨。
夫人们因此又送了一些补身的药材给顾家,程可佳这是收也不是,这不收反而人情味也跟着淡了下来,她最终决定只收那些一般的药材。
至于那些珍贵的药材,她跟人一再解释后,他们一家人来的时候,便随身携带了一些,所以夫人们只能顺理成章的把送出去的礼物再接收回去。
经了这一次的事情,夫人们对于程可佳为人行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程可佳的不贪心,又懂得为人处事,还是让夫人们对她有了更加好的印象。
程可佳收下来的药材,都是一些家常需要用的荮材,其实送礼物的人,有真心实意的人,也有随大流的人,程可佳两天后往各家送了新做出来的点心。
顾佑凯在客房居住着,顾定扬兄弟常去陪他,叔侄三人闲着无事的时候,总是一日三趟在街上的来回走动。
邻居们瞧见后,男人们会跟顾佑凯打一声招呼,女人们自然只会跟顾定扬兄弟说一说话。
顾佑凯过后跟顾佑则说:“大哥,这一条街上的人也太过热情了一些吧?我瞧着都不太象文官的行事。”
顾佑则瞧着顾佑凯笑了起来,说:“阳州府的知府为人端正,他下面的官员行事自然不会太过出格,再说了,文官历来最会做表面文章,我又挡不了文官的路。
你大嫂愿意和邻居夫人们友善相处,你来这么一趟,大家自然是愿意表现出亲善一面让你对阳州城的体会更加的深一些。”
顾佑凯瞧着顾佑则低声说:“大哥,你说,我还来得及申请外调的事情吗?”
顾佑则瞧着顾佑凯轻轻的摇头说:“凯弟,这事你心里有数,你根本不用来问我,你都知道答案的。”
顾佑凯微微的低头下来,低声说:“大哥,在外面的这些日子,我是真的悔了,我那时节不应该不珍惜你说的那个机会,那一次,我要是去尝试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
顾佑则瞧着顾佑凯轻声道:“你现在知道后悔从前的事情,那你把身体赶紧的休养好后,你回到都城后,你安心当差,再也不要给自己再一次后悔的机会。”
顾佑凯苦笑的抬头瞧着顾佑则低声说:“大哥,你是不是心里面一直在骂我是懦夫?”
顾佑则瞧着顾佑凯轻轻的摇了摇头说:“我如果不曾成亲,或者说,我成了亲,可是我遇到的不是你大嫂,我大约不只是在心里面骂你懦夫,我当着你的面,也会那样的骂你。
可是我成了亲,我遇到了你的大嫂,我对她日久生情,我便知道有的事情,来的时候,我们是控制不了的。
凯儿,我能够理解你当时对那女子生情的心思,但是我接受不了,你在那时节,你忘记了你已经为人夫,而且家里面还有一个娇弱的女儿,你太放纵你的想法。”
顾佑凯微微的低垂眉眼,低声说:“大哥,我被人算计了,那女子因为我的家世,所以算计了我,那些相遇,那些示好,也不过是一家人合起来的演戏。
我的确心动了,我甚至于想过把她带回家去,我或许给不了她名分,可是我愿意善待她,我甚至于想好最后的一条路。
可惜我想得再好,我面对的都是虚情假意。顾将军请人调查了事实,我方明白,我竟然给那样的女子哄骗了。
她有青梅竹马,两家原本有意定下亲事,只不过是因为她的年纪还小的原故,便这样的拖了下来。
她是知道实情的,她在我的面前却不曾露一丝口风,我后来直言,我们顾家是不允许纳妾,她如果跟了我,她当不了妻,她要当妾,我只能够自请把我这一房分出去。”
那女子原本是不相信顾佑凯的话,后来她家的人想法子跟顾将军打听,顾将军也是如此说法,那女子便很快的嫁给了青梅竹马。
顾佑则听顾佑凯的话后,他轻轻的点头说:“凯弟,我觉得你遇到这事情,其实是挺好的一桩事情,你除去伤心和丢了面子外,你别的再无损失。”
顾佑凯有些愤愤不平的瞧着顾佑则说:“大哥,你瞧着我一次又一次的遇到这样的女子,你对我就没有多余的同情心吗?”
顾佑则瞧着顾佑凯轻轻的摇头,他是真心的在这桩事情无法同情顾佑凯,那样的小算计,顾佑凯如果心思稳定,那个小女子如何哄骗得了他。
他大约是自我感觉太好了,所以遇到有人那般的示好,他便心花怒放不已。
顾佑则轻轻的笑着说:“凯弟,我们小的时候,大伯与我们说,这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其实在男女的事情上面,我觉得其实也是差不多的。虽然说感情这样的东西,我们是摸不着的,来了,便来了,去了,谁也留不住。
我觉得感情还是需要双方配合,你待她无心,她就是再努力,除去收获了伤心外,她也得不到什么。可是你待她有意了,自然她那些故作的示好,都能够被你认定是真诚实意。”
顾佑凯听顾佑则的话一脸懵然神情,好半会说:“大哥,你的意思我对那女子其实没有我想象的情深,对吧?”
顾佑则认可的轻点头,顾佑凯如果对那个女子真的有他表现出来的深情,那一家人只怕也不敢就这样的把人嫁了。
第九百六十四章有心
顾佑凯当天夜里早早的睡了,顾佑则有些担心他,因此吩咐长随一定要小心翼翼的瞧着顾佑凯这一夜的情形。
第二天,天色朦朦亮,顾佑则起身后,他在后院遇到顾佑凯的时候,他瞧一瞧顾佑凯身上少了那种无奈的神情,他的心里很是高兴。
顾佑则高兴的拍着顾佑凯的肩膀,笑着说:“凯弟,我要早知道你是听得进话的人,我应该早早和你说一番话,你也能够早早不阴着脸。”
顾佑凯闪避着顾佑则的手,说:“大哥,你可以放一点力气后,你再拍我的肩膀吗?我可受不住你大力的拍打。”
顾佑则瞧着顾佑凯面上的笑容,他轻舒一口气说:“凯弟,你现在这样挺好的,总算没有一脸受气包子的样子。”
顾佑凯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跟顾佑则说:“大哥,我其实早想明白了,我只是没有台阶下,就那样的忍着煎熬着,我让大哥担心了。”
顾佑则瞧着顾佑凯微微的笑了起来,说:“我没有什么担心的,我只是在一旁等着,看你几时会明白过来,你总算没有纠结下去了。”
顾佑凯跟顾佑则表示,他想尽快回到都城去,他现在只想好好回去当差。
顾佑则瞧着顾佑凯的神情,他想一想说:“我请大夫再给你看一看,大夫如果说,你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我自然不会拦着你不松手。”
顾佑凯默然应承下来,顾佑则当天便请大夫来了一趟顾家,大夫来了后,他仔细的给顾佑凯的看了看,他笑着说:“我瞧着再喝几副药,心情好一些,便没有旁的事情。”
顾佑则问大夫:“大夫,他这种情况可以赶路回都城吗?”
大夫轻轻的摇头说:“他现在可以回都城,只是在路上还是不能够太过辛苦,万一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停下来休养。”
顾佑凯是满心的高兴,他如今就想着回都城去。
顾佑则请大夫给程可佳瞧了瞧,大夫给程可佳号了脉后,他非常的满意说:“顾夫人性子平缓,这对当母亲和孩子来说,都是幸事。”
程可佳很自然的问了问大夫,有关稳婆的事情,大夫仔细的想了想,说:“你们如果不介意是由我介绍的稳婆,我这里可以先去问一问别人的安排?”
顾佑则和程可佳互相看一看后,顾佑则笑着说:“大夫,我们相信你的为人品行,如果你能够介绍合适的稳婆,我们自然不用私下里再忙乱寻人。”
大夫和顾佑则夫妻接触的次数不多,可是他见识的人多,他的心里面还是愿意相信顾佑则和程可佳夫妻,他轻点头说:“顾夫人现在月份浅,还不用着急,我先帮着问一问。
过几日,我再给你们回话,你们瞧着如何?”
顾佑则和程可佳是满脸欢喜神情,两人送别大夫后,程可佳要去准备一些食物给顾佑凯路上吃用,而顾佑则陪着顾佑凯去寻合适的镖队。
顾佑则和顾佑凯在街上很快的派人送口信回来,恰巧有镖队明天要出发,顾佑凯去的时候,正好人数不多,镖队还有心想在顺路带上一些人。
顾佑凯直接定下两辆马车,然后他和顾佑则在街上采购一些适合带回去的东西。
第二天中午,顾佑凯走的时候,顾定扬兄弟那是扯着他的手,兄弟两人都舍不得放手,而顾佑凯也舍不得两个侄子,只能劝了又劝,然后叔侄约好日后都城见面。
顾佑凯走了后,顾家一下子安静了许多,两个孩子一时之间神情都有些空落落,大人们的心里也有些不太习惯。
当天夜里,顾佑则还是回了家,他跟程可佳说了说近期内的安排,他大约有些的日子是回不了家。
程可佳的心里面明白着,她轻轻的点了点头,她然后跟顾佑则说了说两个孩子对顾佑凯离开的反应。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微微的笑了起来,说:“凯弟原本是想悄悄的走,只是镖队有心想再收一些客人,便把时间安排在中午。”
程可佳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那这样晚上岂不是要歇在野外?”
顾佑则轻笑着摇头说:“自然不会,镖队肯定会有安排,大约是宿在路边的客栈,正好拾一些零散客人带着走一程。”
他们夫妻说着话,顾佑则顺带跟程可佳说了说顾佑凯遇到的事情,程可佳听后轻吸一口气,说:“凯弟这是遇事太少了一些吧,要不然,那会这般容易给这种小招数给算计了。”
顾佑则轻轻的点了点头,说:“我和屹弟从军后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在外面行走,时不时因一些旁人的事情,我们跟着也会长一长见识。
凯弟的确是少有这样的机会,他的性子沉稳,他适合做后勤保全这样的事情。”
程可佳瞧一瞧顾佑则的神情,低声说:“凯弟对弟妹是不是没有那样的在意了?”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看了看,他轻轻的摇头说:“这是他的私事,我不曾问他,但是我知道凯弟自小就受不了表里不一的人。”
程可佳一下子沉默下来,成氏是有些表里不一,但是她的心思没有月氏深,只要与她多相处后,大家慢慢的便能够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沉默神情,他伸手抚一抚程可佳微微皱起来的眉头,低声说:“我和凯弟兄弟一场,我尚且都不能够包他一世平安无忧,只能够在一旁盼着他万事想仔细一些。
他和弟妹夫妻之间的事情,已经结成夫妻,那便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他会有担当的。”
程可佳明白顾佑则话里的意思,顾佑凯这一辈子绝对不会休妻,但是他们夫妻之间别的情意什么的,那只能够说是各人的缘份,谁也勉强不了谁。
程可佳的心里面还是有淡淡的惋惜,她明明瞧见过顾佑凯是用了心思对待成氏,而成氏那时节也是笑靥如花过。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面上的神情,他轻轻的摇头说:“佳儿,我自然是盼着大家皆好,可是我们盼着也没有用,这也要当事人有心才能够好。”
第九百六十五章如此
程可佳听顾佑则的话,她很是明白的轻点头,说:“夫君,我这也是庸人自扰,还让夫君这般的来开导我。”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笑了起来,说:“你要真是冷心冷肠的人,那便会换成我来忧了。”
程可佳望着顾佑则微微的笑了起来,她觉得这样如溪水缓缓流的岁月无限好。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眼里的星光,他也觉得有妻如此,是一桩美事,至少妻子的眼里心里总不会有让人摸不着边的幻想。
夫妻两人难得在基本层面有了统一的认识,两人在成亲后,还是最近两年常在一起,有孩子,自然磨掉两人对阳春白雪的向往。
顾佑则和程可佳的日子就这样的缓缓而过,等到秋天更加冷一些的时候,顾家送来了家信,顾佑凯平顺到家,他的机会恰巧好,他直接入职当差了。
顾佑则知道后,他轻舒一口气,说:“男人就是要有事做,免得一天到晚无事瞎想想。”
程可佳瞧着顾佑则微微的笑了起来,说:“季哥儿现在读书了,他每天下午还会带着磊哥儿一起读书,夫君,你瞧见的时候,你可要夸夸两个好孩子。”
顾佑则轻轻的点头,顾佑凯走后,顾定扬去了附近的学堂读书,因为他的年纪小,便跟着启蒙学童班上午上课,下午回家自习。
小人儿对于上学这件事情很有兴趣,早上醒不来的时候,只要在他耳朵边提醒说:“上课了。”
小人儿立时会清醒过来,他天天快乐的上课,程可佳瞧着他面上的笑容,她的心里面跟着松一口气。
顾定磊在家里好一些日子后,他才习惯哥哥上学的事情,他现在紧跟在程可佳的身边,他会跟程可佳说一些他认为最欢喜的事情。
程可佳一向是非常的鼓励顾定磊表达心里的想法,她还顺便教导顾定磊认字。
顾定磊最初对认字只有一会的兴趣,只是随着顾定扬回家来教他认字开始,他非常的有兴趣,他喜欢跟程可佳说,他又认识了什么字。
程可佳便会装作不识字的样子,她哄着顾定磊教她认字,而顾定磊因此更加的有兴趣要顾定扬教认字。
这样循环下来,母子三人对认字都非常的有兴趣,顾家多了朗朗的读书声音。
程可佳有重新再当一次学子的感觉,她跟顾佑则笑着说:“夫君,我觉得老三现在大了一些,他天天听哥哥们读书认字,也没有那样的矫情了。”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笑了起来,他觉得自从有了老三后,程可佳在他面前是越发的能够放得开了,她说话行事里面都添上了几分活泼气息。
顾佑则乐得程可佳如此下去,他的心里面有着满满的得意神情,别人是少女时期天真无邪活泼行事,他的妻子在少女时期大约也是一心守着规矩的懂事人。
顾佑则笑着跟程可佳说:“佳儿,我瞧着我们这一条街道比较安全,你闲着的时候,你和孩子可以在街上转一转,对你的身子骨有好处。”
程可佳笑着轻点头说:“我听夫君的话,我们这条居家的街道,白日里少马车进出,有太阳的天气,我们大家都约着在街上走动。”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微微的笑了笑,他的心里面其实隐隐有些担心,他已经接到前方传来的消息,近来海盗挑衅,前方官兵已经失利了好几回。
顾佑则来阳州后,他带着手下赶紧练习水中作战,他的心里面那时节只想着,阳州城距离海边只隔了一座城,有些事情,但愿一生一世都遇不上。
程可佳瞧着顾佑则的神情,她略有些担心的问:“夫君,你在想什么?”
顾佑则微微的摇头说:“我这一阵子事情多,我顾不到家里面,你在家里面事事要当心,明白吗?”
程可佳瞧着顾佑则笑了起来,说:“夫君,你安心,我带来的人,都是能干的人。”
管事妇人的男人和厨娘的男人们都跟着一道来了阳州城,顾佑则和程可佳商量后,无避免无端惹是非,他们无意在阳州城里添店铺,可是也不能够让人就这般的闲置着。
程可佳直接跟程家嫡长房商量过,暂时由着他们去同程家管庶务的一道去跑商,这样他们夫妻时不时可以相聚,而且程可佳的店铺里也能够添置一些新货。
管事妇人的男人和两个厨娘的男人自然是欢喜的,他们一年只要跟着跑两趟,他们的身上也能够跟着进一些辛苦银子。
程可佳私下里跟管事妇人和两个厨娘叮嘱过,他们跑商的时候,一定不许跟程家争利,如果有那样的事情发现,当主子的人,也做得出来忍痛断腕的事。
管事妇人和厨娘自然是明白程可佳的意思,她们跟程可佳表示,自家男人也不是那种不知恩义的人,他们一定会记得主子的吩咐。
管事妇人和厨娘们心里面因此反而更加的放心,程可佳记得娘家的恩情,她对她们这些忠心的人,她一定会在她们老了以后有好的安置。
程可佳如今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她在这样的时节,她还想不到管事妇人和厨娘们心里面的担忧,在她的眼里,她们也正当年,距离老了,还有许多年。
程可佳如今对下人们如今最大的担心,便是他们的婚事,原本她只用担心丫头们年纪大了后事情,可是现在顾佑则与她说,要她帮着想一想小厮们的亲事。
程可佳当时是瞪大眼睛瞧着顾佑则,她听顾五夫人提过,顾家兄弟身边的小厮们,能干的通常最后都会从军去努力奔前程。
顾家男人身边的长随,许多的时候,都是在军中磨练过,他们在成亲后,又执意回到主子身边服侍。
顾家的小厮们在亲事上面从来不曾有过难处,他们早早便会定下亲事。
顾佑则如今身边带着的四个小厮,也是自家的家生子,他们的婚事根本是用不着当主子的人去操心,只怕家中早早为他们相中了人。
程可佳认为顾佑则是担心她太闲了,便随手给她寻了事情忙碌,她问过小厮们的年纪后,越发觉得顾佑则果然是如此的想法。
第九百六十六章解释
秋色深浓,秋雨绵绵,程可佳现在不太喜欢这样不方便随意走动的天气,顾佑则派人送信回来,下雨天,他要守在营里面。
程可佳没有把这桩事情放在心上,在这样收获的季节里面,顾佑则经常有事不归家,他能够派人来说一声,程可佳的心里已经很是欣慰。
下雨天,邻居夫人们来顾家,程可佳迎她们在屋檐下团团坐下来,顾定扬兄弟跟着汪夫人一同过来的大孙子一块出去玩耍。
程可佳瞧着他们兄弟两人穿上厚重的雨衣,便不曾拦阻他们两人,汪夫人的大孙子为人懂事,这一条街上的孩子都信服他,而大人对他印象也非常的不错。
汪夫人大孙子汪睿已经满了十周岁,他是遵从家里的长辈们安排照看弟弟们,他的面上有着两分的不愿意。
汪睿主动来带顾定扬兄弟玩耍,他实在是有心想要跟着顾佑则学一学本事,他每天的大早上都盼着无雨,更加盼着顾佑则在家里,他就可以跟着顾佑则父子早晨从街头跑到街尾。
汪睿瞧得分明,顾佑则跑步姿势是非常的标准,每一步几乎都是一样的距离,可是顾定扬兄弟两人跑步的姿势却非常的轻灵。
汪睿悄悄的跟汪夫人说过一次,他认为顾夫人一定非常的有本事,因为顾夫人行路的背影非常的轻灵好看。
汪夫人听汪睿的话,她顿时笑了起来,说:“睿儿,顾夫人是世家女子出身,她们这样的人,小小年纪就会受到那方面的教导,她不但走路好看,她坐姿也特别的优雅。”
汪夫人是有心想让家中的孙辈多接触一下顾家人,汪家人难得可以真正的接触到那样层面的人,这种机会特别的难得。
汪夫人因此对汪大人的态度都有所改变,在汪大人愿意回来的日子里面,汪夫人不再说从前,她一心一意夸赞汪大人有本事有能力,他为儿孙们打造的条件非常的好。
汪大人因为汪夫人不说从前,反而夸起他来,他的心里心喜后,同样有几分打鼓,他不知道汪夫人对他是不是又存了什么坏心思。
汪大人对外面那一个女人是有了感情,他的心里面越发担心汪夫人会对那人出手,他是左提防右防范,他偏偏不曾想到,汪夫人其实只是认为遇到顾佑则一家人,是汪大人的本事。
除此之外,汪夫人对汪大人已经没有过多的想法,她如今心里只操心儿孙们,而且外面那个女人大约也是受了报应,就是生育了,那孩子也不曾平安的活下来。
汪夫人愿意诚心诚意对待程可佳,她觉得程可佳这样的人,你稍有不逊,她都能够瞧得明明白白,而且她还能够装成什么都不明白的样子来应付你。
女人们在一处说话,自然是各种消息乱飞,当中便有临海城市又打仗的事情,大家都悄声说,程可佳是满脸惊讶的神情。
夫人们瞧见到程可佳惊讶神情,她们跟着也笑了起来,汪夫人瞧着程可佳笑着说:“顾夫人,那些地方的海盗几乎隔了两三年都要上岸来抢东西,是打都打不服。”
程可佳想起顾佑则传口信的事情,她的心里面一下子有了不太好的猜想。
朝堂上安排顾佑则来阳州城,肯定不是那样如程可佳想的那般单纯,只怕是用意很深,而且顾佑则也能够体念到上意,所以他来了以后,他一直那么的辛苦。
顾佑则从前在都城的时候,他很少主动要程可佳安排药汤给他泡一泡,而到阳州城后,程可佳最初担心他会水土不服,只要他回来,都会安排他泡一泡药汤。
后来日子长了一些后,程可佳想着顾佑则大约多少适应当地气候,她便不曾继续安排下去。
顾佑则却主动跟程可佳说:“娘子,我觉得那药汤泡一泡,对我的身体有好处,你还是继续安排下去吧。”
程可佳当时听顾佑则的话,她的心里面很是担心,她的手直接抚上顾佑则的脉上后,她停留片刻后,她收了手后,她的心里微微的安稳下来。
顾佑则是满脸惊讶神情瞧着程可佳说:“娘子,你原来还懂得号脉啊?”
程可佳瞧着他轻轻的摇头说:“我不懂号脉,我只是觉得你的脉跳正常。”
顾佑则轻舒一口气,他可受不住程可佳时不时这样的冲击一下,他知道程可佳行走姿势都是特别训练过后,他已经惊讶了一回,只是他后来在程家却感觉到当中的不同。
程可佳分明行走轻灵,而她的姐妹们行走姿势优雅,却少了她身上的那一份轻灵。
顾佑则想到古娘子的身份,他特别注意古娘子的行走姿式后,他的心里立时明白过来,他的岳父不会白白给程可佳安排那样的一个能干人。
顾佑则因此仔细的问过程可佳,等到他听程可佳说:“夫君,古师傅与我说,我们女子这样行走比较省力而且轻快,我自然是愿意学习的。”
顾佑则是目瞪口呆的瞧着程可佳问:“娘子,你和古娘子私下里有没有定师徒名分?”
程可佳很是坦然肯定神情的瞧着顾佑则说:“夫君,我私下里是叫古师傅夫妻为师公和师傅,但是我们的的确确是没有师徒名分,就是师徒之实也是半实半虚。”
程可佳从来不曾有心要隐瞒顾佑则这些事情,而且古娘子也说了,顾佑则有寻问的时候,她只管实话实说。
她们两人有相伴多年的深厚情意,古娘子对程可佳有指点养身技能的功劳,但是她却不曾违背过师命收下过程可佳,也不曾真正的传承过程可佳,她认为有用的功夫。
顾佑则略有些不明白的瞧着程可佳,他觉得程可佳这种说法不太合适,一字都能够为师,古娘子对程可佳的付出肯定不只有那么少许。
程可佳瞧着顾佑则眼里的不赞同神情,她想一想把古娘子说的话几乎不曾改一字的说给顾佑则听。
顾佑则听后明白过来,程可佳的确是不应该占了别人的师徒名分,古师傅夫妻师门收徒严谨,程可佳这样的最多只能算是与那古师傅夫妻有渊源的人。
第九百六十七章分别
三天后,街上气氛隐隐的紧张起来,程可佳听说,海城那边正在打仗,已经从外地调派官兵赶了过去。
程可佳想着驻守在营地里的顾佑则,她的心里面多少有些担心起来。
六天后,她有心派人送衣物过去,可是她想起顾佑则的交待,她想着还是再等一等消息。
邻居夫人们来陪程可佳说话,她们面上的神情,让程可佳心里面有了不太好的猜想。
夫人们和程可佳相处得久了,彼此的家事已经说得差不多,程可佳对各家的妾室,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夫人们还是尽力寻话题跟程可佳说,她们说了儿女的大事情后,然后一个个都夸起顾定扬兄弟来。
程可佳微微的笑了起来,她招呼夫人们喝茶,然后顺带问一问阳州城里几时会落雪的事情。
夫人们笑着说:“阳州城里大约到了过年前,才会有几场落雪,然后便到了新年。”
夫人们瞧一瞧程可佳的肚子,大家只能泛泛说了新年时的热闹,她们笑着跟程可佳说:“我们年纪大了,只在最初来的两年去街上凑过热闹,过后,便没有了那兴趣。”
程可佳对她们说的新年热闹,却有几分好奇盼望起来,她笑着说:“我今年的新年是凑不了热闹,季哥儿兄弟可以跟着他们父亲去沾一沾热闹气氛。”
夫人们互相看了看,她们的男人私下里跟她们说了,他们知道消息的时候,顾佑则已经带队去外面执行任务。
从前驻守将军大队出行的时候,文官们总会在他们出发时候接到消息,而这一次却不同,在顾佑则带领队伍离开三天后,他们才接到顾佑则带队外出执行任务的消息。
大家当时心里面便有了另一种猜想,如果不是有什么大事情,象顾佑则一行人绝对不会对官方都要隐瞒出发的日期。
他们这边接到前线双方已经交手的消息时,大家的心里面都猜想着,阳州城的官兵此时大约是直接上战场跟海盗交手了。
官员们跟夫人们解释说,其实在顾佑则带领着官兵进行水战训练的时候,他们那时节没有想那么多,毕竟前面的将军也会带着下面的官兵进行水上训练。
只不过顾佑则这位将军的行事明显要雷厉风行许多,他在大热天拉着官兵在水里泡着,时常有官兵中暑消息传出来,驻守的营地里几乎整个夏天里面,都飘着解暑汤药味道。
在秋天秋水冷的时候,顾佑则还是不管手下人的身体情况,他跟着一起经常泡在水里面,营地里面常飘着姜汁水的味道。
大家在这个时候对顾佑则有些佩服起来,毕竟他是身先士卒,冲在官兵的前面,大家觉得这位顾家出身的将军果然不是一般人。
现在文官们听到前线的消息时候,大家反而庆幸起来,顾佑则那时日日练兵,大约在这一时正好可以用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先前官员们都觉得顾佑则太过贪图功劳表现,现在大家心里面觉得顾佑则是一位好将军,他这样的强将手下无弱兵。
程可佳在听到前线打仗的时候,她派人送衣物去营地,她得到消息,顾佑则带队去执行任务。
程可佳当下脸色苍白起来,管事妇人很是神色紧张的瞧着程可佳,好半会后,程可佳缓了一口气。
她瞧着管事妇人面上的神情,她苦笑着说:“他在外面一定会平平安安,我们安生在家里过日子,等到他回来的时候,他瞧着家里面事事平顺,他也会跟着高兴。”
程可佳很快收敛住起伏的心情,她现在不同往日,她是顾家的主心骨,顾定扬兄弟还小,她一定要稳得住。
程可佳再瞧到街上多起来的巡逻官府的侍卫,她的心里面隐隐的明白过来,她跟管事妇人低声说:“我们把家中紧要的东西收拾起来。
无事,自然好,有事,我们人不分散,也不用担心什么。”
程可佳把顾定扬兄弟移到同她同居一室,两个孩子很是欢喜不已,顾定扬笑眯眯的跟程可佳说:“母亲,天气冷,我们在一处是不是就可以省一些炭火银子?”
程可佳笑着点头说:“季哥儿好聪明,父亲不在家里面,季哥儿和磊哥儿一起保护母亲和小弟弟,好吗?”
顾定扬一脸严肃神情轻点头说:“母亲,我能够保护你和弟弟们。”
顾定磊在一旁着急起来,抢着说:“哥哥,还有我,我也能够保护。”
晴天的早晚,顾定扬兄弟早起出门去跑步,程可佳跟在他们的身后,他们母子遇到巡逻的官府侍卫的时候,他们总会微微的避让一下。
官府侍卫们经过他们母子三人的身边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会放慢脚步声音,他们的心里面都猜想到一些事情,只是大家皆不说。
半个月后,前线还是战况不明,顾定扬兄弟有许久不曾见到顾佑则回来,他们兄弟便向程可佳寻问。
程可佳微微笑瞧着他们说:“季哥儿,磊哥儿,你们父亲去保护更加多的人去了,等到那些人平平安安了,你父亲很快便会回来。”
顾定扬经的事情多一些,他轻轻的点头说:“母亲,我明白的,父亲去执行任务了。”
顾定磊却不太明白,他稍稍的懂事后,顾佑则在家里的日子多,他不习惯这么长的日子见不到父亲。
程可佳瞧着小儿子的神情,她伸出手摸一摸顾定磊的头发,笑着说:“磊哥儿,你不是与母亲说,你要象哥哥一样能干懂事吗?那现在可不能胡乱发脾气,明白吗?”
顾定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说:“母亲,我想父亲了。”
程可佳伸手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她好一会后笑着说:“你们父亲一定也想你们了,等到父亲能够写信的时候,他一定会给他们写信回来。”
程可佳在人前微笑着,她在人后也是一样微笑着,她的心里面是相信顾佑则的。
程可佳总算等到顾佑则报平安的书信,她虽然还是不知道顾佑则在哪里,可是她的心里却安稳了许多,在夜里,她也总算能够放肆默默的流一会泪。
第九百六十八章消息
海战初起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场战争会拉线长达两年时间,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最多也不过是三个月就能够平稳解决。
海盗那边也以为这一次的战争,他们会象从前那样大部分的人员还能够快速的退回去,然后躲藏起来休养生息一些日子,他们一定会再一次卷土重来。
战争就是这样断断续续展开着,从最初的官兵节节败退,到慢慢的越战越勇,然后海盗们越来越退缩,官兵们还执意寻找推毁他们的藏身之地。
朝堂上都力挺主战,大国容不得别人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随意挑衅。
而海城的人,也受够了海盗一次又一次无耻侵犯,大家都盼着官兵们能够一次清扫尽海盗,让他们从此可以安稳过日子。
新年到了,顾佑则平安信送了过来,但是他不曾回来。而且程可佳得到消息,顾佑屹已经在前往海城的路上。
程可佳接到家信的时候,她是非常的沉默,她把怀孕的好消息送回了都城,古娘子已经写了书信过来,她和古大嫂会在过年后来阳州城。
程恩赐书信给程可佳直言,男人家国为重,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守好自个的家。
程可佳瞧着程恩赐的信,她回信给程恩赐说,她是父亲教导长大的女儿,她自小到大学到最基本的事情,国大家大儿女大,最最后大约才轮到自个。
过年了,顾定扬兄弟也不跟程可佳再问顾佑则的消息,他们两人非常的懂事,程可佳瞧着他们心里微微的有些酸起来。
过年的时候,知府夫人亲自来顾家探望程可佳,她言语亲切的问程可佳:“顾夫人,你有任何的困难,你都可以派人跟我说一说,我一定会帮着处理。”
程可佳笑瞧着她轻轻的摇一摇头说:“夫人,我们事事皆好,邻居们为人都和善。”
程可佳在此时已经完全的确定下来,顾佑则一定在前线。
程可佳到此时反而有一种不恐不惧的感觉,她的心里面有一种只要安心的等待,那人总会带着一身的荣光回来。
年后,官府发起支援前线的活动,程可佳跟着夫人们捐赠了银子,夫人们当时瞧着程可佳有心阻止,然后她们想了想后,她们过后又再一次加了捐赠的银子。
春天里,顾佑则报平安的信送到,程可佳瞧得出来是匆忙而写的书信,他说了,他见到了顾佑屹,只是他们兄弟很快的分散开去。
春天里,阳州城里的气氛越发的紧张,汪大人家外家的女子娘家犯事,她娘家跟着人抬起粮价,此事一经查明,上面直接发落下去。
汪大人因此受到拖累,只是因为他一向表现得不错,在此事上面也公私分明,如今正事用人之际,上面对他的处置是官品降半级,然而罚三月的月俸。
汪大人有心和那个女子做一个决断,只是那个女子不甘心就此断了。
汪大人直接回到家里居住,那个女子为此寻到汪家门外来哭诉,大白天里面,正是人来人往的时辰,这是汪大人不愿意面见的事情,而汪夫人自然是不会出面处理。
汪大人接到消息赶了回来的时候,那女子已经把他们之间那如海一样深沉的情意,向众人说得明明白白。
郎有情女有意,只恨一人已经娶妻,而另一人不肯为难郎君,只能委屈着在一处过日子。
总而言之,两个有情人相爱的时机不对,两人都曾经顾虑过汪夫人,两人都曾经想过断了这一份情缘,只是互相都无法放手,只能无奈争取多一些相处的时间。
邻居们大多数都知道这些事情,大家对此只是远观,而程可佳也跟远观,那女子原本以为会有许多人来围观,结果只有那么一圈子的人,她的心里面越发的伤心。
她的娘家已经不行了,她跟汪大人好几年的时光,她也不可能再嫁得良人,现在汪家是她唯一的生路。
汪大人回来了,他瞧着那个女子哭泣的样子,他的心里面想着旧时光,他对这个女子付出过真情,哪怕就是此时此刻,他的心里面还是舍不得这个女子。
他为她准备了银子,他这几年里面大部分的银子,其实都花在这个女子的身上,他如今护不了她,他已经给她指了一条生路,她却不肯放过他。
汪大人回头瞧见无数的熟面孔,他的心里面微微的发凉,她这是要绝了他仕途的路。她这是有心绝了他以后的路。
汪大人瞧着关闭着的院子门,他的心里面明白着,汪夫人一定在院子门边,外面发现的事情,她其实清楚,她却再也无心出面为他处置这样的事情。
汪大人苦笑瞧着那女子慢慢说:“我以为和你说得清楚明白,我们互相放过,你还年青,你还可以寻得良人生儿育女,而我已经向上面申请告老回故地,此生我们不再见面。”
门外,女子满脸惊讶神情望着汪大人,她都忘记还要纠结哭泣的事情。
汪大人要告老回家,那她还要继续跟着他吗?
女子想一想那些将来的事情,她的心里便沉了又沉,汪大人始终比她大了那么多年岁,而汪夫人和她的儿孙们对她是无任何的好感。
门内,汪夫人听见汪大人的话,她惊讶过后,她是满脸的释然神情。
汪大人现在告老归家,他是年纪有些不够,可是他经了这样的事情,他能够平顺的退下来,汪夫人心里已经庆幸不已。
汪夫人愿意陪着汪大人回故家,这样一来,汪大人对他儿孙的影响便少了许多。
汪大人瞧着女子木然的神情,他的心里面渐渐的悲凉起来,其实早已经明白的事情,他的心里面总是不愿意去相信。
门外围观的人渐渐散开去了,汪大人都要告老归家了,这事情还有什么值得多去说一说的?大家还不如给汪大人留一些情面,这样散开去,而远处的人,听了围观人的话,大家跟着散了去。
汪大人在那个女子面前停留了一会,那个女子一直在想着心事,汪大人转身离开的时候,那个女子抬起头,她最终不曾出声过。
她最后最后的消息,听说她娘家把她许给过路商人为妾。
第九百六十九章瞧
汪大人进了院子门,汪夫人站在院子里面,低声说:“老爷,你既然决定要告老归家,你心里又欢喜她,你把她接进家里来吧。”
汪夫人非常有诚意的跟汪大人说话,她已经想明白过来,她的年纪大了,她已经不太耐烦面对汪大人,有那样一个人主动送上门来,而且还是汪大人心坎里的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汪大人的心里如同给人重力拍打了一样的闷痛,他看着汪夫人头上的白发,突然之间想起年青时候,汪夫人处处体贴他的神情。
汪大人微微的闭了闭眼,他睁开眼睛瞧着汪夫人说:“夫人,你是觉得这个家里还不够乱,你想这个家里面还能够更加的乱一些?”
汪夫人瞧着汪大人的神情,她冷冷一笑,嘲讽道:“老爷,你只怕心里面是明白了,那个女人不会愿意陪伴你终老吧?你与我说那些话,有什么用?
你安心吧,我的儿子们前程,我是绝对不会拦着他们,而且将来谁要阻止我儿孙们的前程,我是谁都不会放过的。”
汪夫人直接给汪大人甩脸走人,汪大人都要告老归家了,汪夫人的胆子无形当中大了许多。
汪大人站在原地好一会后,他只觉得家里家外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而他还要面对家外的事情,他是申请告老的事情,只是现在各处人手紧张,他还是要留下来。
汪大人的心里面明白着,他现在选择走,是他最好的时候,等到前线完全清平下来,他要是还留恋着占着位置,他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汪大人告老的事情,很快一条街上的人们都知道,夫人们都舍不得汪夫人,这些年有汪夫人有心拉拢着,大家才会关系这般的亲近。
汪夫人已经动了心思想要回老家,只是老家的房子多年不曾居住,虽然说家里人帮衬着照看了,她到底是有些不太放心。
汪家从上到下都忙活了起来,汪夫人长子娶的是阳州城的女子,如今汪家要回故家,那儿媳妇的心里也慌乱起来。
汪大人告老归家的事情,原本上面没有这么快批下来,只是因为那女子在汪家门前闹了这么一场,阳州知府寻思着还是早些向上面申请要人。
春天里,阳州城里春雨绵绵的下,顾佑则给家里报了平安,可是程可佳的心里还是不能够安稳下来,毕竟海城那边一直不太平。
古娘子婆媳来的时候,程可佳是满脸欢喜神情欢迎了她们,古大嫂私下里跟程可佳说:“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战争,公公婆婆大约已经寻地方安静度日去了。”
程可佳听后很是惊讶的瞧着古大嫂说:“师傅与我说,她和师公这几年还不会歇下来的。”
古大嫂轻声叹息着说:“我们这一行风里来雨里去,对身子骨是不太好。
那些年,公公婆婆在程家有事,他们还是得到了安养,只是他们回家后,他们辈分高,有的事情,自个不招惹,别人也会主动寻上门来,公公婆婆拒都拒不了。
我们其实是赞成他们寻一处清静地方,好好过几年安生的日子。”
程可佳瞧着古大嫂轻声说:“大嫂,你和古大哥是改不了行,侄子们年纪还小,他们可以用心读书,他们可以不必走你们的道。”
古大嫂苦笑着瞧着程可佳说:“我们年纪小的时候,我们也不知事,如今这样的年纪知事了,许多的事情都已经晚了。”
程可佳明白古大嫂话里的意思,其实古大嫂曾经有机会不嫁给古大哥,她娘家为她寻了一门读书人家的亲事,两家都已经说得差不多,男方非常满意古大嫂。
只是古大嫂对古大哥无意当中有了情意,然后古大嫂不愿意,那亲事自然成不了,古家这边原本就满意古大嫂,只是觉得古大嫂有好的去处,古家这边也不愿意挡着。
古大嫂有意,古大嫂娘家人最终选择成全她的心意,古大嫂娘家也说过,她以后日子过得辛苦,她不要回娘家诉苦。
古大嫂嫁进古家后,古家的事情不少,但是一家相处得极好,古大哥这些年在外面经了不少的事情,可是从来不曾招惹过女人。
古大嫂娘家人渐渐的也能够接受女婿,而且他们听说那位读书人的确有出息,已经外放为官,那一家人当着古大嫂娘家人的面炫耀过。
只是两家人都听过对方家里的事情,古大嫂娘家人只觉得自家女子有眼光,那男人为官娶妻纳妾,他一样都不曾耽误过。
古大嫂娘家人不曾想过要靠女儿发达,在那男人家里招摇的时候,古大嫂娘家人越发觉得古家人为人行事厚道。
古娘子瞧着顾定扬兄弟的身法,顾定扬兄弟年纪虽然小,但是古师傅说了,他们兄弟基础一定要牢实起来。
顾定扬兄弟两人在这方面懂事,兄弟两人都不用程可佳多言,他们自行早上依照古师傅的方法练习。
古娘子跟程可佳说了,顾定扬兄弟是男子,她精通的本事其实是不太适合教导他们兄弟两人,毕竟男孩子长大了要有男人气概。
程可佳自然明白古娘子的好意,古娘子别看年纪大了,可是她的身姿曼妙,她经过不少的事情,她的面上却少了几分风霜。
古师傅对古娘子敬重爱护外,他还事事愿意与古娘子商量着行事。
古娘子为人豁达,她跟程可佳说过,男人的心里面能够跑马,女人的心里面也要能够容得下马奔跑,这样日子过得再辛苦,还是一样的有奔头。
古娘子愿意一家人维持和程可佳的关系,除去顾佑则和程可佳都是重情意的人外,她的心里面更加考虑的是孙辈的前程。
古家不可能辈辈走在同样的道上,万一孙辈出一个两人会读书的人,古家也能够改一条大道走一走。
古娘子偶尔抬眼瞧见程可佳和古大嫂亲近的说话,她在心里是欢喜的,果然程家人的骨子里是重情重义的人家。
古娘子瞧着顾定扬兄弟的时候,那眼神同样是温暖的,她只觉得日后古师傅来不了的时候,她会叮嘱儿子们经过阳州时来瞧一瞧顾定扬兄弟。
第九百七十章识趣
古娘子婆媳来一趟后,她们很快的走了,她们还要去往别的地方。
古娘子跟程可佳说了,她一定会赶在程可佳生产前来,她让程可佳放心,有她在,程可佳一定会母子平顺。
程可佳其实是不太想让古娘子操劳,她跟古娘子表达了感谢委婉拒绝的心意,古娘子瞧着她轻摇头说:“小小姐,眼下,不管你的夫家还是娘家,只怕都没有比我更加合适的人。”
程可佳瞧着古娘子只能笑着应承下来,顾家的人,在前线有战事的时期,的确是无闲置的人。
古娘子婆媳离开后,程可佳母子三人当天是有些不是滋味,三人都是睡了一夜后,他们才接受了现实。
程可佳带着两个孩子又过上从前差不多的日子,只是她现在喜欢在街上转悠,她想多听一听前线的消息。
这一条街上的邻居们除去关注前线的事情外,大家还是会关心一下汪夫人,年长的夫人们跟汪夫人劝说:“汪大人既然离不了那个女子,你就主动为他把人纳了进来吧。”
汪夫人瞧着她们笑着轻摇头说:“这是他的事情,他愿意怎么做,我觉得都行,反正我是不会拦着,我还乐意去成全这一对有情人。
我其实也想看一看他们的情意能够有多长,毕竟那个女子再年轻貌美,她也是二十多岁的人。
我们家老爷再英俊有才气,那也挡不住岁月染白发啊。
你们听一听我的话,我这些年跟在我们老爷的身边,我也没有不长进,我都懂得说岁月染白发这一类的话了。”
汪夫人除去面子上面有些过意不去外,她对汪大人和那个女子的事情,是越发有一种看戏的感觉,她想看一看这两人最终的结局。
汪大人虽然失望那女子的表现,可是他后来还是派人去给那女子送了银子,然后也表明了,他还是愿意迎那女子回来为妾。
只是那女子沉默不语,而那女子娘家却有了别的盘算,他们家落到这种地步,他们对汪大人的心里面是存着一种怨言。
他们认为汪大人早知道官府要查究的事情,汪大人都不曾事先来通风报信,那这个男人对女人只怕相当的薄情,他们从来就不曾想过,此事汪大人还真是事先不知情。
那个女子娘家人跟女子说得明白透彻,汪大人都要退下去养老的人,而且他都明说是要回到老家去养老,汪大人已经靠不住了。
他们要那个女子改弦易辙换一个道走,反正阳州城里寻不到合适的人,可以从外地寻一户家境富足的人嫁了。
那个女子只要想到汪大人后来的表现,她再想一想如果一定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她也只想跟一个年青男人走,她点头后,她娘家人很快把她嫁给路过年青商人。
汪大人再派人去寻问的时候,他听到那女子远嫁的消息人,他还是去查问了一番,他所知道的实情,那女子并不是嫁人,而是跟了年青过路商人为妾。
汪大人的心情很不好,他对这个女子已经有一种鸡肋的感觉,可是他都还不曾真正的放手,便有人接手那个女子,他的心里终归是不舒服的。
汪大人再想一想当年那个女子不愿意为他妾的事情,而她现在竟然愿意为商人的妾,这对汪大人便是一种打击。
汪大人前面知晓的事情,汪夫人紧接着就知道事实,她听说后,她的心里面也无多少高兴感觉,她和汪大人现在是谁也不想瞧到谁。
汪夫人无心帮汪大人遮掩这桩事情,当然她也不会主动跟人说明,只是那个女子娘家人却乐得张扬那女子又嫁得良人。
程可佳很快的都听说了消息,她听后跟管事妇人说:“汪大人的眼光原来只有这么高,难怪他和汪夫人处不来,一个太高了,一个太低了,如何能够配合。”
管事妇人微微的笑了起来,她现在这一天天的日子过得相当紧张,她的男人如今也在阳州城里,程可佳出面为他们三家在附近租了一处小院子。
两个厨娘的男人则还是跟着程家商队四处奔忙,他们觉得要为家中后辈奋斗几年。
管事妇人跟自家男人说过自个心事,男人心胸宽广,他很是坦然说:“老主子家里的意思,我们如今就是要一心一意护好小姐。
姑爷是做大事业的人,他一定不会薄待我们这些忠心的人。”
管事妇人瞧着男人轻叹起来,她低声说:“那位古娘子说了会赶在主子生产前来,她要是来了,我觉得我们都可以放心了。”
程可佳怀孕的事情,其实知府夫人也是非常的关心,她特意派家里管事妇人过来跟管事妇人打过招呼,顾夫人有任何的需要,她都可以去知会一声。
管事妇人把知府夫人的关心转给程可佳听,程可佳听后跟管事妇人笑着说:“她实在是一位贤妻好女人,在这样繁忙的时候,她还能够关心到我。
知府大人的官声很好,她的名声也相当不错。知府大人仕途平顺,一定有知府夫人的功劳。”
程可佳的身份和知府夫人的身份,注定她们交往要注意一些事情,知府夫人和程可佳两人在遇见的时候,她们都表现出亲近的举止。
只是她们的心里面都明白,她们还真没有多少的私交情意,而且许多的时候,也没有合适的机会给她们培养友情。
顾佑则不在家里,知府夫人来顾家表现照顾关切的情意,程可佳自然是会回报过去,她在人前夸赞知府夫人为人行事通情达理。
在年礼上面,两人一来一往,阳州城里人有心的人,都能够感觉到她们愿意好好相处的诚意。
但是私下里面,知府夫人其实是一位高冷的中年夫人。
在她的眼里,程可佳还是太过年青了一些,她依照知府大人的安排行事,而且她觉得程可佳虽然年青,但是为人行事非常识趣老练。
程可佳面对知府夫人在她面前表现出来的长辈风范,她的心里面不太能够接受,只不过在面上,程可佳还是表现出平等的姿态。
在她的心里面,她和知府夫人实在交情还不到那一种长辈和晚辈的程度。
第九百七十一章个个
程可佳愿意与人友善相处,但是她不想莫名其妙的添这么一位丝毫不相干的长辈,她是坚决拒绝这样莫名加注的情形。
知府夫人大约也能够感受到程可佳不露声色的抗议,她过后面对程可佳的时候,便没有表现出那么多的慈爱出来。
程可佳反而暗自舒一口气,知府夫人果然是聪慧的性子,程可佳乐意与这样的人交往。
顾佑则不在家里面,但是他只要有空的时候,他会送平安信回来,他在信里面说的都是春暖花开的好事情,他还是关心一家大小的平安。
顾佑则的来信自然是官府转交,上面无任何的地址,而且书信皆是查看后再转交给程可佳。
官府送信过来的年青官员,他每一次瞧着程可佳面上总要露出几分羞涩解释说:“顾夫人,我们遵从规矩公事公办。”
程可佳理解的点头说:“我理解。”
程可佳再与年青官员约好下一次送信过去的时间,年青官员表示,只要约好时辰,他可以上门来收信。
程可佳微微的笑了笑,说:“你们公事繁忙,我在家里无什么事情,我去一趟,也不会耽误什么事情。”
青年官员面对程可佳轻舒一口气,他给夫人们送家书的时候,他也解释过规矩,夫人们能够理解,她们还会请他把家信念一念,青年官员只得依了她们的请求,又把那家信念一念。
有关青年官员的事情,邻居夫人们很快的打听清楚,一个个颇有些惋惜的跟程可佳说:“可惜已经成了亲,要不然,这么有前途的人,我们都想给他牵线成就一门好亲事。”
汪夫人在人群里面笑着说:“我瞅着这人还行,你们问什么,别人便回答什么,你们不问,别人也早早避嫌跟你们言明,家里已经有了贤妻和娇儿。”
大家如今还能坐在一处说话,其实彼此的心里面都明白着,借调走的官员,十有**都会有机会得到提升,将来是不是还在阳州城里很难说。
汪夫人这边跟邻居们说了心里话,她是想要回老家去,她娘家人都在那边,她回去后,她的心里面会更加的有底气。
汪大人经过那样的事情后,他也不会留在阳州城里,而汪大人的长子受父亲名声影响,他也宁愿回去,他不愿意一辈子阳州城里为小官吏。
汪大人还不曾挪动,他的长子已经寻得相会主动申请去前线,汪大人接到消息的时候,在人前,他还要表示坚决支持的态度,在人后,他瞧着长子是愤怒不已。
他问长子:“你文不成武不成,你去前线能够做什么?”
汪大人长子对父亲所有的敬爱,在这些年里磨得也差不了多少,他瞧着汪大人问:“父亲,你认为我在阳州城里还有前途吗?
我们就是回了老家,我这样的品级在官府里能够做什么?如今前线是我唯一的机会,我一个跑腿的官吏,是不需要多大的本事,我只要有忠心,我只要有责任心便足矣。”
汪大人长子走了后,邻居夫人们才听汪夫人说了说,大家瞧着汪夫人的神情,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汪夫人却是满脸欣慰神情说:“我家老大为人老实宽厚,旁人瞧着他,总是认为他有些不思进取,可是在我的心里面,他样样都好。
我知道那孩子是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办事的人,现在前边需要人,他自然是会冲上去,有一分力会争取出三分力,他绝对不会让我这个当母亲的人失望。”
大家在心里轻叹一声,谁家不知道谁家的事情,如果没有汪大人的事情,只怕汪夫人也是不会舍得长子去前线。
程可佳瞧见到众人面上的神情,她微微的低垂眉眼,官府公文里面一向报喜不报忧,就是前线有伤亡的消息,传到后方来,也只是减少伤亡的这样大好消息。
汪夫人瞧着大家的神情,她在心里轻轻的叹息一声,她哪可能就舍得下长子,哪怕长子跟她说得明白,他只是当送粮的官吏,汪夫人的心都是上上下下跳动得难下平息。
汪夫人来顾家来,她私下里想托付程可佳跟顾将军说一说,在有机会的时候,能不能帮着照应一下她的孩子。
只是她来了以后,瞧着众多夫人们面上的神情,再瞧一瞧程可佳的大肚子,她突然什么都不想说了。
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他自个做下的决定,好好坏坏,是什么样的命,他自个能够接受,汪夫人这个当母亲的人,也能够受着吧。
汪夫人跟夫人们笑着说,她原本想早一些回到老家去,只是因为长子的决定,她决定再缓一缓决定,她只能够先让家里亲戚们帮着把院子先收拾一番。
邻居们夫人们听汪夫人的话,大家又高兴起来,至少大家能够再多团聚一些日子,分离的事情,又能够再远一些。
程可佳和她们坐一会后,她又在夫人们的鼓励下,和她们一起去街上走动,她们在街上走动的时候,孩子们在街上边角处玩耍,一个个玩得一身汗水一身泥土。
顾定磊瞧见到程可佳后,他很是欢喜的奔上前来,在快到程可佳面前的时候,他停下来,他把手伸给程可佳说:“母亲,我牵你走吧。”
夫人们瞧着顾定磊顿时欢喜不已,哪怕他伸出来是一只泥手,但是大家都夸赞顾定磊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程可佳用帕子给顾定磊擦拭了手后,她笑着说:“磊哥儿,母亲和伯母们在街上走一走,我不走远了,便不用磊哥儿牵,磊哥儿去玩耍吧。”
顾定磊瞧一瞧夫人们的神情,他笑瞧着程可佳说:“母亲,你回来的时候,你走辛苦了,磊哥儿牵你回家。”
顾定磊跑回去跟小伙伴在一处玩耍后,夫人们瞧着程可佳是一脸羡慕神情说:“顾夫人,你如何把一个孩子教导得这么孝顺。
你与我们说一说,我们学一学经验,儿子身上用不着了,我们可以用在孙子的身上。”
程可佳瞧着夫人们笑了起来,说:“各位夫人可别在我面前谦虚了,我听说你们家的少爷们个个都是孝顺的人。”
第九百七十二章说
邻居夫人们听程可佳的话全笑了起来,她们就欢喜程可佳这样的为人行事,她们会适当的捧一捧人,可是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
在邻居夫人们的心里面,如今只有儿子们的孝顺,才是她们心里面最大的底气。
爱恨情愁什么的,那代价太高,自她们嫁人这一日起,她们就付不出那样高的代价。
一生里能够真正的热爱那么一回,那是人生至高的享受。
她们听说书先生那么说一说的时候,当时是心中有许多的缺憾,她们好象从来不曾有过那样的机会。
然而经风吹一吹后,她们冷静下来后,各自心里还要不屑好些天,只觉得说书先生为人太过不厚道了。
幸好她们是经事的妇人,已经不相信那些虚情假意的故事,就是羡慕,也只有那么一小会。
夫人们因此对家中女子的要求更加的高了一些,她们限制女子们看话本子,她们认为那上面写的东西,最容易迷惑不知事的小女子。
夫人们知晓程可佳年少时也一样看话本子的时候,她们是满脸惊讶神情,问:“你家长辈们不反对吗?”
程可佳瞧着夫人们微微的笑了起来,说:“长辈们大多数会因为关心而不太赞成的,只是我父亲知道我的性子,我是明白话本子里面说的全是故事。
我们不用去迷信,但是可以去相信,世间的确是有美好的故事,但是我们是凡人,过不了那种不沾染烟雨只知情情爱爱的神仙日子。”
夫人们听程可佳的话沉思起来,她们其实心里面也明白着,她们明面上是限制了一些事情,暗地里,家中女子一样寻机会悄悄看话本子。
程可佳的话,给她们新的启示,她们家的女子既然有心思看话本子,她们也到了要打磨的年纪,她们要是舍不得出手,那她到了夫家后,指不定日子过得还要心累辛苦。
春天快要过完的时候,顾家明里面瞧不出什么改变,可是暗地里面,大家都有些紧张起来,就是邻居夫人们也会轮流到顾家走一走。
程可佳明白邻居夫人们的好意,她已经接到古娘子送来的家信,她已经在前往阳州城的路上,而程家也送了消息过来,已经有妥帖的人,在赶往阳州城的路上。
程可佳其实送信给过顾家和程家,她言明,她能够照顾好孩子和自个,他们母子不用家里人担心。
顾四夫人来信的时候,是非常仔细的问了又问后,她在信里面也不得不承认,顾家的确是没有合适的人,而且在这个时候,顾家也不方便派那不合适的人前往。
程可佳觉得顾四夫人考虑的极是,她到生产坐月子的时候,她肯定会有些自顾不暇,她实在不想照应家里送来的人,无人来,便是顾家对她真正的体贴。
程可佳想到程家的人事,她其实不太想娘家送人手过来,程家嫡三房还真没有多少能干的人,而她也不想从祖父祖母身边夺人。
程恩赐很是关心程可佳的身体状况,只是鞭长莫及,他只能写信来宽慰程可佳。
程方幸兄弟书信过来也全是喜事,那喜意都要满出信笺。
程可佳自然明白父亲和弟弟们的心意,她回信的时候,阳州城里春暖花开,阳州城里一片太平,她知道他们不会太过相信,在她的心里,现时阳州城里的确如此。
她如果不是居住在这一条街上,时不时知道一些人员的调动,隐约猜想到一些前线的事情,那她面对外面太平盛世的生活气氛,她是不太会想到前线的事情。
这一条街上住的人家里面,大部分人家里面都有人前住前线,在许多未知的情形下,这一条街上的人,反而成了最为可靠能够相信用的人。
阳州城里现在明松内紧着,每一个进出的人,城门口都会仔细的查清情况,为了一城的安全,如今进进出出都要带身份证明。
城门口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的堵塞着,城里城外都是排队进出的人。
城中的东西自然是贵了一些,但是商家却不敢把价格抬得太高,官府已经出了公文,无故抬价的商家,官府里面一定会来约谈东家。
天气热了起来,顾家还是存了一些能够保荐的食物,顾家在阳州城里也没有真正可以靠得住亲戚朋友们,自然万事先要自保为上。
程可佳私下里已经要求院子里的人,有事无事都要赶紧多跑一跑,遇事的时候,大家不用拖累了后腿。
管事妇人私下里悄悄问程可佳,她们要不要想法子把顾定扬兄弟送回都城?
程可佳直接否认管事妇人的提议,她轻摇头说:“谁照顾他们,都不如我这个母亲照顾他们妥帖,他们经一些事情,对他们有大好处。
如今阳州城里还是很安稳,但是出了阳州城就未必这般的安稳。”
程可佳送信给程恩赐的时候,她隐约也是这样跟程恩赐提了提,她的意思要程恩赐出面帮她拒绝了家里的好意安排。
程恩赐那边的书信不曾到,程可佳觉得她的信到的时候,只怕娘家这边安排的人已经跟着镖队出发了。
程可佳瞧着管事妇人低声说:“这些天,还是多准备一些食物吧,免得家里来了人,反而处处都有些不够用。”
管事妇人轻轻的点了点头,春天里,这一条街上的夫人们不约而同的决定,后院不必种那些无用的花草,还不如尝试一下田园风光的操作。
程可佳听夫人们提议后,顾家的后院自然是跟着悄悄的种了菜,顾定扬兄弟非常的欢喜,他们都认为他们是有经验的人,毕竟他们小婶婶种菜的时候,他们兄弟在一旁守着看了许多次。
程可佳由着他们兄弟去折腾,而且有时候听他们的话,反而还有几分的道理。
兄弟两人见到程可佳不反对后,那是越发的对后面种菜的事情有了兴趣,因他们的行事,也同样鼓励了这一条街上的孩子们。
汪夫人便来跟程可佳笑着夸赞过,顾定扬兄弟是真的懂得一些农事,至少两人有些话说得到点子上面,而不象她的孙子们只会在一旁惊呼。
第九百七十三章慌张
程可佳听汪夫人的话,她很是诧异说:“汪夫人,你真觉得两个孩子懂得一些农事?”
程可佳知道韩氏是懂得一些农事,她在大多数的时候,她对待顾定扬兄弟两人如同对待顾定笈一样,纵使现在都会来信特意问起顾定扬兄弟两人的事情。
顾佑屹不在家里后,程可佳有些担心韩氏,她特意写信回去宽慰韩氏,而顾定扬兄弟也在后面歪歪的写了字。
程可佳觉得韩氏大约是乐见到两个孩子对她的亲近,哪怕两个孩子的字,顾定扬的字还是有几分端正,而顾定磊的字,只能说是横竖条凑在一处。
在农事方面,程可佳听韩氏说了许多次,她发现她在那方面真的无天分,她知道挑选种子,要挑选好看又色泽明亮的种子。
韩氏却跟她说,有些色泽明亮的种子,是根子坏的商人特意用油处置过的种子,所以明亮一定是那一种真正植物的亮度。
程可佳觉得果然三人行必有我师,她从韩氏的身上一样学习到许多的东西。
程可佳到了阳州城后,她对人对事都抱持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她对不懂的事情,也抱有一种求知的心态。
汪大人瞧着程可佳面上的神情,她先是愣了愣后,她很快的想明白过来,她笑着说:“两位少爷与我们说,他们有一位婶婶特别的有本事,对这些事情很懂。”
程可佳笑着轻点头说:“我有一位妯娌对农事是懂一些,但是我却不知道两个孩子还真跟着她长了一些本事。”
汪夫人肯定的点头,说:“顾夫人,在教导孩子方面,我还是要跟你学一学。”
程可佳瞧着汪夫人笑了起来说:“汪夫人,我不敢当,两个孩子年纪还小,我也盼着他们长大后一样的能干有本事。
我瞧着汪夫人的儿子们就是那样的能干人,在教导孩子方面,我还要向汪夫人请教。”
汪夫人虽然夫妻关系失和,可是在人前人后,她从来不曾真正的指责过汪大人。
她只是说,她那些年不应该太过专注家中事情,而忘记了,对她来说,她的男人才是最重要的人。
程可佳被汪夫人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她从前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贤良的妻子,会被夫婿冷落而放弃?
如今她听汪夫人的话,她隐约的能够想明白一些事情。
听其言观其行,女人太过注重家中的事情,而男人则在这方面特别的自私,妾室们一天闲得只能往男人身上出力,这就是两者最终的结果。
程可佳想起程家三老夫人以往说过的那些话,她在心里轻声叹息起来,难怪程家三老夫人一直与她说,凡事尽力而为,但是不必一定要求最后的结果。
有许多的事情,不是你努力了,你一定会得到好的结果,但是你不努力,你就连一个得取结果的机会都不会有。
程可佳当时年纪小,她只觉得程家三老夫人转了一圈子,只是为了同她说四个字“无愧于心”。
程家三老夫人在这方面从来不要求孙女一定要事事通透,按她的原话来说,她都活了大半辈子,她都无法事事通透,程可佳一个不曾经过多少事的小女子,她又能够真正知晓什么事情。
程家三老夫人的心里面是愿意疼爱的孙女,她这一生一世一直活得晶莹剔透。
可是她的心里面更加的明白,程可佳是程家的女子,她这一生一世是注定活不成那般的模样,程家三老夫人只能够转一个方向去教导孙女实实在大的过日子。
程可佳是面对邻居夫人们的时间越长,她越能够明白程家最终愿意放下心结,为她结下顾家这一门亲事的慈爱用心。
程可佳的心里暗忖过,她大约是没有邻居夫人们这般的慈悲心肠,夫婿已经变了心,她们还能够一心一意为夫婿着想,都不是一般的人,反而汪夫人表现得象是正常人。
汪夫人如今喜欢把长孙女带在身边,程可佳瞧着她的行事,越发的有些象程家三老夫人当年走过的路径。
邻居夫人们闲谈的时候,因为有了一个小女子后,大家也表现矜持一些,小小女子是一脸温良的神情。
程可佳瞧过几次后,她好奇问管事妇人:“我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管事妇人一下子笑了起来,说:“小小姐,你是瞧汪夫人和汪家小小姐相处的情形吧?”
程可佳轻轻的点了点头,感叹说:“我突然想起我从前跟在祖母身边的情形,我那时可是跟汪家小小姐一样的表现?”
管事妇人笑了起来,她轻摇头说:“主子,你象汪小小姐这样的年纪,你常跟在三老太爷和三老爷的身边。”
程可佳仔细的想一想,她很快的笑了起来,说:“是啊,那个时节,祖母说我年纪大了,也不适宜总是在家中听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有机会的时候,我还是要出门长见识。”
程可佳后来又瞧汪夫人的行事,她只有来顾家的时候,她会带着孙女同来,她到别家的时候,她通常是独自前往。
程可佳稍稍一想,她的心里面便明白了一些事情,但是汪夫人不说出口来,程可佳自然不会主动跟汪夫人去说什么。
程可佳如今的身子重,知府夫人说的两位稳婆,她也约着见了面,她瞧着两位稳婆为人行事干脆利落,她的心里面也放心了许多。
夏天来的时候,程可佳在院子里面放轻脚步行走,顾定磊如今都不出去玩耍,他执意要守在程可佳的身边。
顾定扬去学堂的时候,他出门总是会回头再回头,程可佳笑着跟他说:“季哥儿,别回头了,母亲和弟弟在家里等着你散学回来。”
顾定扬从学堂里回来,他对程可佳总是要问长问短,程可佳每一次都仔细的回答他,然后笑着跟他说:“季哥儿,母亲和磊哥儿每天在家里都好好的,你在学堂里面一样要好好的。”
程可佳的心里面明白,顾佑则不在家里面,她现在又到快要临产的时期,两个孩子的心里都慌张不已。
第九百七十四章高兴
程可佳知道在这个时候说再多的话,都不如让两个孩子知道,她事事准备妥当,他们不用担心不用慌张。
当然古娘子和程家的人到来后,想来两个孩子心里也能够安稳下来。
程可佳因为两个孩子的事情,她想到了顾佑则,只怕顾佑则的心里面一样的担心不已,程可佳赶紧送了报平安的家书过去。
海城,顾佑则黑了又瘦了,那一双眼睛气势更加的锐利,他从外面回来,听说顾佑屹来的消息,他赶了过去瞧了瞧顾佑屹。
他们兄弟两人见面的时候,各有各的感触,两人都是满身的风霜,谁都不曾想到只是简单的一次清扫海盗行动,过后发展成如今这种焦灼着的战争,而且还渐渐的拉长线了。
顾佑则瞧着顾佑屹的时候,他收敛了眼里的锐利神情,他瞧一瞧顾佑凯面上的红色,微微的皱眉头说:“那边很热?”
顾佑屹笑着轻点头说:“大哥,我们这些外来的人,脸上身上都有这些东西,他们当地人说,用一些苦药,再等到时间长了,我们习惯了便会好起来。”
顾佑则瞧着他轻点头说:“你大嫂托人给我带了一大包的药材,我分一半给你,你回去后先尝试着用一用,如果有用,你在当地药材店铺里面配着用。”
顾佑则顺带跟顾佑屹说了用法后,顾佑屹听后满脸欣喜神情说:“大哥,我回去便用,有用的话,让他们也跟着用一用。”
顾佑则轻轻的点了点头,他们兄弟又闲话了家事,顾佑屹瞧着顾佑则的神情,低声问:“大哥,大嫂那边如今怎么样?”
顾佑则明白顾佑屹话里的意思,他轻声说:“她送信同我说,事事准备妥当了。”
顾佑则想得明白,这些家事就是说给顾佑屹听,远水救不了近火,还是他不要去操心了。
顾佑屹听后稍稍的安心下来,说:“大嫂娘家得力,想来此事也不需要大哥操太多的心事。”
顾佑屹由顾佑则的身上想到自身,经过这几月的磨练,他的心里面对将来的事情,还是有了一定的计划,他走不了顾佑则的老路,而且一个家里面,也不需要这么多能出头的人。
顾佑则听顾佑屹的话,他的心里面其实非常的庆幸,在这样的时刻,顾家是寻不到合适的人手,程家能够在这时伸手,顾佑则的心里面还是非常的感动。
顾佑屹瞧见到顾佑则平平安安后,他的心里面也安心下来,他跟顾佑则行礼说:“大哥,我也到了应该出发的时间,大哥,你保重。”
顾佑则给顾佑屹回礼后,他有心想要去送一送顾佑屹,给顾佑屹直接拒绝,说:“大哥,我要是在当地寻不到合适的药材,你到时跟大嫂说一声,要她为我也准备一份药材啊。”
顾佑屹走的时候,他提走了一大包的药材,顾佑则也不曾有机会去送他,因为大元帅已经在召集将领们商议事情。
前线的事情,就不曾真正清平过,总是安静一些日子,后续便有大的变故,两边如今比的都是对地形的熟知度,还有各自的战术和耐烦心。
初夏的日子,顾佑则书信给阳州城的知府,程可佳在平安信里说了知府夫人的关照情意,当然她也跟顾佑则说了说,程家的嫡长房宁氏亲自赶到阳州城来照应她的事情。
顾佑则因此专门书信几封去了程家,当然这些书信,他都是陆陆续续写成的。
阳州城里面,程可佳那一日见到宁氏和古娘子的时候,她是满脸的惊讶神情,她怎么也相不到宁氏会来阳州城。
程可佳赶紧在前院里清了一间房给宁氏居住,然而趁着宁氏梳洗的时候,她悄悄问古娘子:“师傅,怎么是我大嫂嫂来了?”
古娘子瞧着程可佳轻轻摇头说:“小小姐,我比你还要惊讶,我原本以为你大嫂是一位娇柔的妇人,我也不曾想过,这一路再累再辛苦,她都能够咬牙坚持下来。”
程可佳听后赶紧跟古娘子说:“我明天请大夫来给我大嫂瞧一瞧平安脉,她自小到大,可不曾这样的受过累,我大哥哥怎么也不拦着一些。”
古娘子认为程可佳做得对,她跟程可佳笑着说:“你们姑嫂关系一向亲近,她来了,你心里应该是能够真正的放心了。”
程可佳瞧着古娘子笑了起来,宁氏来了,她的心里的确是可以完全的放心,家里的事情,她都可以放手交给宁氏去处理,只是在这之前,她还是要大夫瞧一瞧宁氏的身体情况。
宁氏梳洗过后,她瞧着站在院子里面的程可佳,她笑着说:“佳儿,阳州城里的景色不错。”
程可佳上前瞧着她,轻叹道:“大嫂,你怎么来了,家里事情这么多,你来这一趟,大哥哥也不拦着你?”
宁氏瞧着程可佳微微的笑了起来,说:“你大哥如今也不在都城了,他给上面外派调走了,我也不知道他调任去了哪里,他走之前,我和他商量过,他也觉得,你这里,还是我来为好。”
程可佳一下子明白宁氏的意思,她要在阳州城里生子,那阳州城里的人情来往,总要有一位身份适当的人,在她坐月子的时候出面处理,的确是寻不到比宁氏还要合适的人。
程可佳瞧一瞧宁氏面上的神情,低声说:“大嫂,我明天让大夫来给你瞧一瞧平安脉,你这一路这样的辛苦,只怕身子骨也要养一养。”
宁氏瞧一瞧程可佳面上关心的神情,她笑着轻轻的点了点头后,说:“佳儿,我的身子骨不弱,你从前说得对,这不管做任何的事情,还是要身子骨好。”
程可佳瞧着宁氏笑了笑,她又关心的问了问程家三老太爷夫妻的情况,然后是家里人的事情,宁氏笑着慢慢说了说,程可佳也不想一次问得太明白,只要知道大家都好,她便安心了。
顾定扬兄弟在外面跑了回来,他们瞧见到宁氏的时候,两人先怔了怔后,然后兄弟两人的眼圈都红了起来。
宁氏瞧着他们兄弟的神情,她笑着伸手轻抚一抚他们的头,说:“季哥儿,磊哥儿,你们不欢喜大舅母来吗?”
顾定扬和顾定磊赶紧摇头,说:“大舅母,我们是高兴了。”
第九百七十五章感念
程可佳和顾定扬母子都欢喜宁氏和古娘子的到来,顾定扬兄弟面上总算没有那种担忧的神情。
程可佳瞧着他们兄弟的灿烂笑靥,她的心里面同样安心下来。
宁氏也不想程可佳在这个时候还心思重,她跟程可佳低声说:“佳儿,家里面的意思,你大哥还年青,他不必一定要守在都城里不动一动。”
程可佳瞧着宁氏面上的神情,她满脸欢喜神情说:“大嫂,大哥有能力有本事,现在有机会,只是暂时离开都城,我觉得这是好事。”
程可佳的心里面也明白,程方子的身份,他为了家族,他心里面有海阔天空,他也无法去多走一走。
宁氏瞧着程可佳面上的笑容,她跟着也笑了起来,轻点头说:“你大哥说,国不是一人的国,家也不是一人的家,如今国有事,程家人应该出力。”
程可佳听宁氏的话连连点头说:“大嫂,我们一直深信大哥,他有胸怀有本事。”
宁氏微微的笑了起来,说:“是啊,我们程家从来没有出过真正的懦弱无能之辈,祖宗们在那样贫困的时候,也能够对身边人和事稍稍的伸一伸手。”
宁氏是嫡长子媳妇,她知道的事情,自然是比程可佳这个外嫁的女儿要多太多,那些年程家悲伤和喜悦,都在那些简单里文字里面存着。
程可佳轻轻的点了点头,那些非常早的事情,大约谁也没有嫡长房的人清楚。
程家后来的人,最明白也只是程家与那位将军结怨的时候,还是有文人站出来为程家说话,而且不只有一人,这也是程家后来执意要家中男女一定要读书的真正原因。
因为读书能够让一个人真正的明理,而且能够从一些闲言碎语里分辩出真相来。
宁氏和古娘子这一路上还是辛苦了,她们好好的歇了一天后,两人方恢复过来。
宁氏悄悄跟程可佳说了说,她这一路上几乎事事都不曾操心,都是由古娘子打理的妥当。
程可佳想过宁氏回去的事情,她跟宁氏说:“大嫂,我生孩子后,你如果不着急回去,你和古师傅还是一道回去,有她陪着你,我心里面放心。”
宁氏眉眼轻拧起来,低声说:“佳儿,我们这样太耽误古师傅的事情,你生产四十天后,我们寻一个合适的镖队,我再跟着走。”
程可佳瞧着宁氏微微的笑了起来,说:“大嫂,这事情暂时不着急,我先问一问古师傅再说。”
宁氏这一趟过来,她给程可佳带来了一位厨娘,专门在家中培养出来做孩子食物的厨娘,还带了两位照顾孩子的仆妇,至于小孩子出来喂奶的事情,她觉得还是要在当天寻找合适的人。
宁氏过来休息一天后,她便把顾家的家事全盘接了过去,她见了两位稳婆,然后又见了两位稳婆介绍的喂奶的妇人。
宁氏瞧过后,她便安心了许多,她跟程可佳说:“知府夫人还是尽了心,所挑选的人,我瞧着都还行。”
程可佳跟宁氏介绍了认识的一些人,宁氏有机会认识邻居夫人们。
她就听了那么两说句话后,她过后跟程可佳轻声叹息说:“天下这么多的男人,仔细的想来,程家的男人们还是有担当一些。”
程可佳瞧着宁氏微微的笑了起来,说:“大嫂,大哥比前一辈更加的有担当。”
宁氏微微的笑了笑,程方子如今是一心一意对待她,程方子也与她说得明白,他自小就烦了那些喜欢哭的女子,妹妹们当中,他是最喜欢程可佳,因为程可佳自小到大都不爱哭。
宁氏当时听程方子的话,她愣了好一会后,她跟程方子轻声说:“爷,这种不爱哭的孩子,有一天哭起来,才会更加让人惊心动魄。”
程方子当时便笑了起来,说:“她是程家的女子,程家的女子再伤心,也不会伤心到骨头里面去,你瞧一瞧姐姐和姐夫处得不好。可是她在夫家依旧能够过得平顺。”
宁氏后来仔细的瞧过程可佳姐妹们,她不得不认同程方子的话,程家的女子大约是自小听那位姑祖婆婆的事情,在有些事情的确是比一般人家的女子能够看得清淡一些。
她的大姑姐程可真的事情,宁氏在娘家的时候也听了一些事情,传言里,程可真夫妻是恩爱过,过后夫妻也一直和睦相处着。
宁氏嫁进程家后,程可真回娘家的时候,她的面上也不见有几分忧愁的神情,她只是从来不提那个男人,除去过年的时候,她每一次回娘家,都只有孩子们相伴。
木氏跟宁氏说过长女的婚姻,木氏认为程可真如今是想明白过来,而且她的心思全部放在孩子们的身上,木氏认为如此甚好,夫妻实在相处不来,大面上过得去便好。
宁氏这个当儿媳妇的人,自然是瞧明白公婆之间的一些事情。
她曾经跟她娘家母亲感叹过,她公公这人样样皆好,就是在妻妾事情上面有些糊涂。
宁母当时瞧着宁氏微微的笑了,宁氏一下子便想到自家父亲身边的那些女人,她瞧着宁母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一笑。
程方子跟宁氏说了,他这一生在内宅事情不想折腾一朵花出来,他们夫妻如今有儿子传承了,那他们夫妻就好好的过日子,这内里就不要再添一些不相干的人。
宁氏听程方子的话,她自然是欢喜不已,公公婆婆都不是多事的人,她的日子如今过得平顺,她对待程家人是越发的宽厚起来。
程方子借调外任后,程可佳这边需要人的时候,宁氏动了心思想来阳州城一趟,只是她又担心家中长辈们的反对。
宁氏跟木氏悄悄的说了说:“母亲,我们和顾家的关系全牵在佳儿一人的身上,她如今在阳州城里生育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们娘家人总应该去一趟,而且还要去能够帮着管事的人。”
程家原本的想法是放在孔氏的身上,程方房这个嫡三房的长兄,也是有这个意思,孔氏也乐意走这么一趟,只是在她准备的时候,她发现有了身孕。
孔氏无法走一趟,旁的人,暂时又担不起事情,宁氏这时候主动表示了意向后,程家三老太爷夫妻自然是不会反对,程恩赐父子的心里面对程方子夫妻也是感念不已。
第九百七十六章回礼
五天后的早晨,程可佳平顺的生下三子,顾家人很是欢喜的向邻居们报喜,特别派人通知了一直关心程可佳的知府夫人。
宁氏在昨天深夜里听到程可佳房间的动静后,她就出手管了后来的事情。
宁氏的心里面也庆幸着,她在前一天做主把两位稳婆接了过来的安排。
顾家不用做那半夜里要去请稳婆,而不得不去惊扰邻居家的事情。
宁氏一直知道程可佳是事情少的人,可是她从来不曾想过程可佳如此能忍,她一直不曾叫一声痛,最多是闷闷的哼几声。
宁氏跟她说:“佳儿,你受不了可以叫两声。”
程可佳低声说:“大嫂,呼,不能叫,呼,孩子们会怕。”
宁氏想到两个孩子的事情,她不得不认可程可佳的话,阳州城的顾家不大,程可佳又一向是太过懂事的人。
天亮了,孩子平安生下来后,宁氏跟程可佳说:“佳儿,你安心,我瞧了孩子处处妥帖。”
程可佳瞧着宁氏低声说:“大嫂,你寻了机会也要睡一会,你和师傅都守了我大半夜。”
古娘子进来瞧着她们姑嫂,低声说:“小小姐,你放心睡,有大少奶奶在,凡事都不需要你操心安排。”
宁氏在一旁轻轻的点头说:“佳儿,天完全亮透后,我派人往各处送喜讯去,你放心睡。
家里面有我和古师傅两人在,事事都会妥帖。”
程可佳是非常的放心,宁氏能够打理了程家的大小事务,顾家这样的小家,对她来说只不过是一份清闲的事情。
程可佳睡熟后,古娘子和宁氏出了房间,古娘子跟宁氏商量说:“大少奶奶,你先安排好家事,过后,你去歇着,我先在这里守一守。”
宁氏听古娘子的话,她轻轻的摇头说:“古师傅,你先去歇一歇,我把事情安排下去,上午应该就有贺喜的人来,我出面招呼客人,我等到下午的时候,我再安心的睡一会。”
古娘子在这事情上面也不跟宁氏再计较,她直接点头说:“大少奶奶,我先去睡了,你有任何的事情,你只管派人来叫醒我。”
宁氏应承了古娘子,她对待着一样一夜不曾睡的管事妇人说:“昨天院子里的人都不曾睡,你把人分配一下,一些人上午去睡一会,一些人下午睡一会。
你把事情安排下去后,你一会先去闭眼睡一会,等一会人来,你要陪在我身边招呼客人们。”
管事妇人轻轻的点了点头,她瞧着宁氏的神态,她也知道宁氏昨天夜里累了一夜,她赶紧去安排人手。
顾定扬兄弟早上醒来后,他们知道有了一个弟弟,兄弟两人很是欢喜的看了看小弟弟,他们也知道不去闹睡熟的程可佳。
顾定扬有心要留在家里面守着小弟弟,给宁氏劝着,他才依依不舍的离家去学堂。
顾定磊执意要守在小弟弟的身边,宁氏伸手轻轻的摸了摸他的头,低声说:“磊哥儿,小弟弟太小了,你别伸手去碰他,好吗?”
顾定磊轻轻的点头,轻声说:“大舅母,磊儿明白,哥哥同我说了,这个时候的小弟弟,是碰不得的。”
宁氏听顾定磊的话,她的心里面是格外的欢喜,顾佑则夫妻把顾定扬兄弟教导得相当不错。
宁氏把事情安排妥当后,她回房坐着微微的闭了闭眼睛,她跟身边丫头说:“客人们来了,你叫醒我。“
丫头知事的轻轻点头,只是又拿了一张薄被盖在宁氏的身上,她轻轻的出去守在房门口。
上午的时候,知府夫人亲自来到顾家,宁氏上前招呼知府夫人,她听说程可佳和孩子都在睡,她便在院子里和宁氏说了说话。
知府夫人问宁氏,新生儿在满三天后,可会有庆祝仪式?
宁氏笑着跟知府夫人说:“顾家的习俗,孩子满月自家人庆祝一番,或者过百日自家人庆祝一番。如今他的父亲在前方,我家妹妹说,她想问过妹夫的意思后,她再做决定。”
宁氏表现得知书达理,很有世家当家夫人的风范,知府夫人听宁氏的话,她轻轻的点头说:“程夫人,那我缓两日再来瞧顾夫人和孩子。”
宁氏微微笑着送了知府夫人,她叫管事妇人把礼物登记。
邻居夫人们也陆续送来贺喜的礼物,她们听说程可佳还在睡,她们一个个便不曾进顾家,当然同时约了第二天上午再过来的事情。
宁氏在门口迎了邻居夫人们,在她们一再推辞不进门的时候,宁氏也不再勉强她们。
宁氏在门口和夫人们闲言几句话,她问了阳州城新生儿要遵守的习俗。
夫人们都乐意跟宁氏说一说,顾家这边上门报喜是依了阳州城的规矩,给各家都送了喜蛋和喜糯粑。
宁氏很是仔细的听夫人们的话,也问了她们如何回礼的事情,她跟夫人们表示,因为顾佑则不在家里,所以近期内也不太方便依着规矩举行贺喜酒宴。
如今家里事事还要静候顾佑则决定,但是顾家也不能事事等到顾佑则回来再做决定,所以她好奇想打听一下阳州城里的习俗。
夫人们自然把她们了解的事情说给宁氏听,也把她们家里如何处理方法说给宁氏听,宁氏一直笑意盈盈听着夫人们说话,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宁氏的诚意。
中午的时候,程可佳醒来用了午餐,她瞧着宁氏眼里的红丝,她跟宁氏低声说:“大嫂,你去歇一会吧,下午的时候,大约是没有什么客人来了。”
宁氏轻轻的点了点头,她又把上午的事情跟程可佳说了说,她低声说:“我们特意叫人多准备了一些东西,等到还有人听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正好把报喜的送一份给别人。”
程可佳轻轻的点了点头说:“大嫂,就依你的安排,我们既然不举行仪式,那回礼的事情,还要请大嫂安排。”
宁氏笑着轻点头说:“我瞧一瞧大家送来礼物,大致都差不多,只有知府夫人送来的礼物厚实了一些,你们日后可以回礼,这一次,我们准备回礼就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