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 身边人(补更求票!)
奥迪缓缓的华澳中心小区的生态停车场停下,这甲有地下停车场,也有地面停车场,昨天欧阳锦华就专门自己打的来了一趟,察看这位新来的副主任居住情况,倒不是为了其他,今后自己几年可能就要为据说是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副主任,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年轻的副部级干部服务了。
小心使得万年船,有备无患,这是欧阳锦华的信条,从副秘书长那里获知自己将要担任新来副主任的秘书时,他心里既有些喜悦,也有些遗憾,喜悦的是终于轮到自己了,而遗憾的是他更希望担任另外一位从秘书长升任的副主任的秘书,毕竟秘书长自己很熟悉,而且也对自己很看顾。
不过组织决定,就只有服从,而且还要干得更好。
欧阳锦华虽然只有二十九岁,但是在大学里就是**员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之后先到了中钢集团干了两年,然后调到委里边直属的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干了三年,两年前才从协会调到委办从事文秘综合工作,在委办文秘里边年龄不算小,但是资历却不浅,只不过到委办里工作时间不算太长,欧阳锦华自己感觉这大概是他最大的弱势。
任何一个单位一个群体都是要讲求资历的,除了你的工作履历外,还要讲求你在现在这个部门里工作年限,这既是人脉的积累,同样也是一种机会的竞争,积累和竞争中赢得和获取认可。
这一次自己算是成功了。
秘书这个职位听起来似乎不是一个多么高尚抢手的职位,但是只有体制内的人才深深明白当领导的秘书其含金量和意义和普通综合文秘有多么不一样。
普通综合文秘准确的说你就是一勤杂工,一写手,秘书长、处长安排的文章都交由你来拟稿搭架,给你两个思路你就得煞费苦心的把模子给铸出来,然后精加工就是处长副处长们的事情了,最后精雕细琢加润色修饰那都是处长和秘书长们的拿手活儿,最终根本没有人记得你的率劳付出,知情的还知道你曾经为了这篇文章到处查资料熬干夜,绞尽脑汁,不知道的还觉得你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整天上网洌览新闻的一闲人。
为了竞争这个秘书职位,欧阳锦华从一年前就开始积极做准备,陈主任还有一年就要到点退下去,退下去之后就有可能要产生一位副主任”不管是委里边自行产生也好,还是从外边调入也好,也不管他们原来是否有贴身秘书,总之这是一个机会,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这是欧阳锦华所追求的。
认真积极最好每一件事情,力争给秘书长们留下最好的印象,欧阳锦华知道自己的弱势”在委办里来的时间太短,资历浅,之所以能来也是自己在协会里写的一篇调研文章赢得了时任副主任的陈锦才看好,恰巧机缘凑巧,委办里缺一名综合文秘,陈主任顺口提出来,也没有人反对,这事儿就这么成了,甚至顺利得连欧阳锦华都觉得有点像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到委里边的第一年里欧阳锦华是真的踏踏实实做事,夹着尾巴做人,别人不愿干的不想干的,都堆到他头上,他也从不推辞,尽心尽力的干好,他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自己所做的总有领导会看到。
从第二年起他也主动开始写一些文章,为秘书长们、处长们输送他们需要点缀的东西,欧阳锦华觉得自己这一点是做得最成功的,这不但充分发挥和展现出了自己的强项,也赢得了秘书长们和处长们的极大赞许。
现在他终于成功了,虽然未能为魏主任服务,但是据说新来这位副主任排位还在魏主任之前,虽然这说明不了什么,但是也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暗示。
“欧阳,你说咱们新伺候的这位新老板是个啥性格?听说才三十五六岁,我的娘咧,你说他是咋就呼啦呼啦坐火箭窜上来的?”
坐在驾驶座的老吴是委办里边的老司机了,当了一辈子司机,也伺候过继任副主任,似乎都没有能够长久,就有运气问题,比如哪位副主任干上一两年就走了,也有自己没干好的原因,生一场病,可主任不能没司机,那对不起,顶替之后也就换不了啦,也有他自己的缘故,嘴巴太爱吐糟,唠叨,碎嘴子,就这性格,没有哪位当领导的会喜欢。
欧阳锦华也不喜欢委里边安排的这个司机,可也说不上讨厌,其实人并不坏,就这张嘴巴管不住,委里边不管啥事儿,总能从他嘴里听到一些,这种人看似很能打堆,也很有人缘,但是却没有几个人对你信得过。
“吴叔这我可不知道,不过也不算吧,他之前是滇南省委组织部长啊。”欧阳锦华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想到日后自己和老吴打交道时间还长着呢,秘书和司机,这是领导最贴身的人,不搞好关系领导只会觉得自己这个秘书没水平。
“嘿嘿,滇南组织部长算个屁,咱们新老板能一步从那旮旯里跨进咱们委里边大门,那才真正不简单呐,我部队转业就开始在委里边开车,开了二十年车,从国家计委开始到现在的发改委,就愣是没听说过三十五六岁的副主任,连四十岁以下的副主任都没有见过,从咱们委里边出去副主任要么就是部委高就,要么就是地方上的一二把手,欧阳,你想想,那岂不是意味着咱们新老板四十岁就要当进正部级……”
虽然不喜欢和老吴谈新老板的事情,但是欧阳锦华也要承认对方分析的还是很有道理。
国家发改委不比其他单位,能到副主任这一级别那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哪一个都是中央高层领导首肯认可的角色,新老板据说很得钱副总理的欣赏,但也他昨天也听得一位能源部过来的人说,新老板还在能源部当规划和发展司司长时就极得时任副总理现在已经是委员长的陆建邦委员长欣赏,想到这儿欧阳锦华就不得不承认新老板自有其独到之处,否则能让两位常委大佬的欣赏,你若是一等闲之辈,可能么?
“欧阳,咱们呆会儿是直接到委里边还是去哪儿?”老吴看了看表,他们来得有点早了,毕竟这是第一趟接老板,提前一点只有好处没坏处。
“秘书长交代了,先到组织部那边,然后再过去……”欧阳锦华不知道秘书长那便是怎么安排的,大概是安排了人在中组部那边等候着,却让自己和老吴先来家里接。
赵国栋是在刘若彤陪着走下楼梯的,这让他极不适应。
记忆中没有谁这样做过,在罗冰那里他是独来独往,在徐春雁那里也一样,在古小鸥那要更是如此,一般他离开时古小鸥都还在赖床。
刘若彤把他送下楼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好在奥迪车已经缓缓的开到了门前,一个高个子青年灵活的从副驾上下来,紧接着驾驶座上也下来一个四十多岁左右的矮胖男子。
“赵主任,我是委办欧阳锦华,可能秘书长都和您说了,今后我就是您的秘书,这是您的专职司机吴文章……”欧阳锦华疾步走到对方面前,恭敬而不失礼度的介绍了自己,又介绍了司机。
赵国栋微笑着点点头,“嗯生龙秘书长都和我说丫,以后我们就一起共同工作吧,这是我妻子,刘若彤,你叫她刘姐就行了,吴师叫小刘就行了……”
看见两人挺拔俊秀的身形,欧阳锦华和吴文章都有一股子简直是一对珠联璧合的璧人感觉,啧啧,就这气度,胸中无锦绣,岂敢进金殿?
欧阳锦华和吴文章都忙不迭的招呼,刘若彤也表现得很亲和,和两人打了招呼,要两人没事儿也可以到家里来坐一坐,虽然是礼节性的邀请,但是也很给人好感,至少这不是一个难打交道的人。
给自己配的车不是新车,但估计也就一两年车龄,明显是刚修饰过,赵国栋坐进车感觉了一下,还不错,虽然款式略略有些老,不过他历来对车就不讲究,安全第一,性能过得去就行。
按照程序自己先到中组部报道,然后和部里边一道到发改委,相当于是部里边把自己送到发改委上任,简单的干部大会之后,表表态,亮亮相,部里领导再说几句鼓励的话,就算是把这一程序走完,剩下的就该自己融入这个舞台去表演了。
奥迪平稳的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看着车流如棱,人们一个个忙碌着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赵国栋也有些失神,下一站就该是自己的目的地了。
""
第三十三节 准备: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下一章:
第三十五节 初谈 T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章, 按 → 键 进入下一章。 第三十五节 初谈
中组部是位于西安街上一座不挂牌的三合院,八层高楼要和周边具有商业意义的楼宇比起来无疑就显得不太引人注目了,采用了霍尼韦尔集成系统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使得这座由北楼主楼和东西附楼的三合院更具有现代气息,和原来在灵镜胡同边上的老办公楼就更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里距离国家发改委也不算远,不过自己却需要来走一趟程序上,也就是说虽然文件早已经下发,自己成为发改委班子中一员,但是也需要中组部领导带着自己一起出席了委里边的干部会议之后,自己才能真正算是进入了角色,赵国栋瞅了一眼这座自己也曾经常来的大楼里,来往的人们并不多,但是就是这样一座院落决定着无数人的政治命运和前途。
来到这里赵国栋显得比价随便,戈静的办公室他很熟悉,和戈静的秘书打了电话联络上之后,赵国栋就和委里边办公厅一位杨姓副秘书长一起到了戈静办公室旁边的会客室里等候着,大概是戈静还有一些事务尚未处理完。
几分钟之后戈静就出现了,很高兴的招呼着赵国栋,询问了一下近况,然后就示意可以按照程序走了。
从中组部里边到发改委那边没有花多少时间,戈静与赵国栋一道在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傅泉的陪同下步入会场,而委党组书记、主任曾权军则早已在会场背后的休息室里迎着戈静,很热情的一阵寒暄,然后戈静也把赵国栋正式引见给了在这里的委党组成员们。
干部会议进行得很短暂,干部四局局长代表中央宣布了关于赵国栋、魏兴喜等人的任命,然后赵国栋和魏兴喜也分别做了简短发言,最后是曾权军作强调,戈静最后作了重要讲话。
一切都是这样中规中矩,既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风光无限,也没有预料中的激动万分,赵国栋发现自己的心境这一刻似乎平静得比自己从花林县委书记调任西江区委书记还要平静,竟然没有半点的波澜掀起。
难道是自己因为前期的兴奋过度而进入衰减期?赵国栋扪心自问,似乎还真有点那种味道,虽然比起自己从怀庆市长到能源部规划发展司司长司长的滋味儿要好一些,但是的确没有那种风华意气的感觉,完全没有。
戈静走得很急,会议一结束,只是和曾权军作了简单交流就离开了委里边,只丢下孤零零的赵国栋一个人。
“国栋,初来乍到,是不是很有感触啊?”水雾袅袅的在两人之间升起,摆放在两人之间的橡木桌几很宽大,也正是因为桌几的宽大,似乎就拉远了双方的距离,曾权军斜靠在沙发上,沉静的问道。
赵国栋担任自己副手的可能性在钱副总理提出来时曾权军就已经在考虑了,不过他首先考虑的是这种可能性有多大,陈锦才和现在已经调到商务部担任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的何晓凡在委里边都是资深副主任,而这一次提拔起来的两位副主任魏兴喜也算是老同志,对委里边工作也相当熟悉,但是眼前这一位呢?
“嗯,感触很深,意外,震撼,惊喜,另外更多的就是惶恐。”赵国栋很简短的语言配合着有些夸张的表情来形容自己内心情绪,他曾经想过自己在曾权军面前该如何表现,是老成持重,还是严肃认真?是故作低调还是不卑不亢?最后的决定是保持原样,把自己的个性稍稍内敛一些,仅此而已,是怎么样就怎么样,既没有必要做作什么,也没有必要拔高什么。
意外?震撼?惊喜?惶恐?曾权军琢磨着赵国栋话语中的含义,意外未必,赵国栋这等人物,背后有戈静这样的强援,消息不会闭塞,震撼也许有一点儿,毕竟发改委副主任比起滇南省委组织部长来说,从曝光度和台阶来说面对的世界要广阔得多,惊喜,可能是实话,那么惶恐呢?
这个词儿倒是用得挺诡谲,他会惶恐么?
如果是换了另外一个省的组织部长调任发改委副主任,那么他说他是很惶恐,也许曾权军觉得会是真话,毕竟从组织部门出来突然调任发改委,只怕就算是他原来从事的是经济工作,只怕也要有个适应期,一番惶恐心思难免,但是眼前这个人,他会有惶恐的感觉么?
曾权军认为对方不会。
“怎么这么说?”曾权军的语气很平静,中间也有点好奇的味道。
赵国栋揣摩着对方的态度,自己进发改委未必是对方内心所愿,只是情势比人强,有些事情却是由不得人,但那是也可以确定曾权军在对自己进入发改委也没有太大抵触,属于那种顺水不推舟的那一类,静观其变。
“有点意外,震撼中有惊喜,想到所要承担的责任和面对的工作有点诚惶诚恐,怕自己辜负领导期望。”赵国栋话语里也是很坦率。
曾权军睁着眼睛就这么看着赵国栋,良久才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一边摇头一边笑:“国栋啊国栋,我觉得不应该啊,蝉联全国经济增速冠军,打造全国有名的新能源之都,环保产业基地,如此高瞻远瞩,对于经济发展的节奏掌握得如此之好,难道说你就这么对自己没有信心?”
赵国栋心里微微一动,脸上浮起一抹诚挚的微笑,“权军主任,我这是老实话,说句有点狂妄的话,你就是让我去干哪个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我心里也能有谱儿有底,也有这份自信,但是你要让我来担任这个副主任,我是心中真没底。”
曾权军微微点头,他当然也知道应东流曾经希望赵国栋能回安都担任市委书记,只是考虑到条件的确不太成熟,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因素也在推关京山上位,所以这位原本很有可能到安都市担任市委书记的经济奇迹创造者才会转而到了发改委,当然并不是说安都市委书记就比发改委副主任要更重要,只是在某些位置的权衡下各自显现出来的轻重有所区别罢了。
“国栋,你也无须妄自菲薄,中央既然把你推到这个位置上,对你的能力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你在宁陵的表现足以让大家认同你的能力,我想中央把你送到我们委里边来,也是希望像你这样年轻而富有朝气和冲劲儿的干部给委里边带来一泓清泉,一份活力,让大家能够跳出窠臼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说实话,我可是很期待你的到来能给委里边带来一些新变化喔。”曾权军微笑着看着对方道。
在曾权军目光下赵国栋显得很镇静自然,看得出来对方很有一股子举重若轻的气质,这应该是在一种长期巨大压力下养成的负重习惯,清冽冷静的目光和若有所思的面部神情,无一不证明此人能在这个年轻走到这个位置上绝非偶然。
“权军主任,我会在您的指导带领下虚心学习,认真履职,尽快进入状态,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熟悉情况和工作,这一点请权军主任放心。”赵国栋也明白该自己表个决心了。
“嗯,国栋,你的能力和眼界毋庸置疑,也许欠缺的就是一些经验,我相信你能很快适应,委里边这一次调整不算小,锦才主任退了,晓凡主任到了商务部,他们分管的工作也就需要人尽快接手,委里边打算下午重新研究一下工作分工,因为你是初来乍到,所以我也想听取一下你的意见,看看你对下一步你的工作有什么想法?”曾权军不动声色的问道。
赵国栋微微一怔,听取自己对工作的想法?这工作分工都没有明确,自己怎么来谈?而且对方言语中也明显表露出了要对委里边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这个时候却来问自己,自己难道还能想做哪方面的工作就能作哪方面工作?
但是对方既然问及自己,赵国栋也知道对方肯定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矫情的推三阻四,反而可能会给对方留下一个不太好的印象。
“权军主任,照理说我新来,对委里边的工作也还不太熟悉,我也不该发表什么意见,不过既然您问到我,我想我就说说,我服从委里边的决定,无论分管哪项工作,但是我个人对我们国家高新科技和产业的产学研相结合比较感兴趣,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赵国栋沉吟了一下,抬起目光道。
高新技术产业司是原来陈锦才分管的工作,从发改委的总体工作来看,这一项工作虽然很值得关注,但是对于发改委总体来说分量并不算重。
[w w w ..net]
第三十六节 试探
高技术产业司?曾权军心中微徽一动,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赵国栋会对高技术产业感兴趣。
原来的六位副主任里,除了一个副主任兼着国务院医改办主任职务,主要负责医疗体制改革工作外,其他几位卦主任·手中都有着相当繁杂的工作。
像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傅泉分管着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经济运行、产业协调、法规、外事、人事以及机关党委和老干等后勤工作,副主任童立国分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财金、物资储备以及环保和气候工作这一块,还要协助自己分管全局的发展规划工作,都不轻松。
童立国一直觉得工作压力很大,甚至也向自己建议过,认为新来的赵国栋人年轻精力充沛,正好可以多加加担子,意外之意也是想把环保和气候工作这一块交出来。
另外一名副主任石德建也不轻松,他不但分管基础产业、固定!$产投资、就业和收入分配这三项可以说是委里边责任最大、任务最为繁重的工作,而且还监管着重大项日稽查这一块,按照中纪委和监察鄯I$前提出的政策精神要求,重大项目稽查这一块不宜由分管基础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这一块的领导来兼管,所以这一次也要解决这个问题,把重大项目稽查这项工作要交由其他人来负责。
陈锦才条来分管高技术产业、外!$利用和对外投资以及贸易流通和价格这一块,也是一块相当繁重庞杂的工作,尤其是价格这一块工作相当敏感,随时面对普罗大众,身处风口浪尖,急需要一个经验老到有一定威望的老同志未承担,真要把这项工作交给赵国栋,曾权军也有些不放心。
而已经到了商务郜工作的何晓凡一直分管着包括振兴东北、西部开发、农业经济等在内的地方经济这一块,这一块工作是一个整体,相当重要,曾权军也一直在考虑由谁来分管,他原来以为赵国栋既然是长期在安原和溴南工作,肯定会对中西郜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更感兴趣,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这一块工作交给他,但是对方现在却提出了想要负责高技术产业工作这一块,的确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赵国栋的这个想法一下子就打乱了曾权军的设想,由于一下子调整了两个副主任,加上童立国一直称工作压力太大,希望把环保和气候这一块工作交出来,曾权军就一直在琢磨着一块该怎么来灵活调配安排工作。
思索了一下,曾权军觉得这一次只怕真的需要大动一下了。
地区经济和农村经济这一块相当重要,曾权军实际上也没有完全拿定主意由谁来分管,在他看来魏兴喜对业务更为熟悉,由他来扛起这一块的工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赵国栋如果真的有意高技术产业这一块,那倒是可以考虑把利用外交和对外投!$、贸易流通这一块工作都交给他,这三项工作加起来份量不算重,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发改委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曾权军也觉得比较合适了。
只是摆在面前还有价格这一块的工作以及环保和气候这一块,随着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话语权越来越大,要求中国承担起大国责任的呼声也在日辑高涨,而反映在发玫委这边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节约生源、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 新老板那里获得的第一句嘉奖。
啥也不说,埋头码字,保质保量,人品求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
第三十五节 初谈 T: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下一章:
第三十七节 即将揭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章, 按 → 键 进入下一章。 第三十七节 即将揭幕
赵国栋不打算回家了,一来懒得跑,累得慌,二来,他也爆憋体味一下发改委的真实气息。
欧阳锦华也只能跟养赵国栋一起到食堂用午餐,虽然他的女朋友早就等着他,但是现在,他只能忍痛割爱放弃自己甜蜜的情侣套餐了。
赵国栋和欧阳锦华出现在食堂里就餐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上牛处级以上的干部大会已经让很多人把赵国栋的形象牢牢的锁定在脑海中,两人一出现便引发了侧目,牛竟一个新任副主任当天就在食堂里就餐,不说是有些作秀的味道,至少也不多见。
间或有那么一两位副司长或处长过来打招呼,欧狙锦华便要承担起介绍的重任,赵国栋落落大方的表现也让很多人对这位新来的副主任很是感兴趣,既不像是那种亲和力无敌的草根派,也不像那种倨傲不凡的精英党,给人一种很不寻常的感觉。
赵国栋吃牛饭很快,并不像很多人想象敏那样吃完午饭还得在食堂里坐下来和大家伙儿谈天说地拉近距离,吃完饭之后赵国栋便径自离开了食堂。
打成一片也许是好事,能够证明自己的亲和力,但是赵国栋并不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亲和力听起来是优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有潜在的副作用,这里是中央部委,国家最高层次的政府部门,这里随便一拨拉都是清华北大或者复旦南开的高材生,硕博比比皆是,他们不会被你这种小农式的手腕所欺骗,所以你最好用自己的真实能力来凸显你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来吸升他们,赢得他们的尊重。
坐在沙发里,赵国栋静静的体味着不一样的感觉,自己现在不再是滇南省委组织部长,而是国家发改委的副主任了,以前舟一切都随风而去,现在自己又该重新回到了从头开始之初了。
记忆中赵国栋已经没有了自己到能源部里工作时的概念了,当时自己是怎么工作来着?赵国栋努力想要回忆起当初自己是怎么来开展工作的,但是未能如愿,何况现在的自弓和当初的自己身份也大不一样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的司长们怎么来开展工作,不可以道里计。
车到山前自有路,赵国栋只能用这样拙劣的观点来宽慰自己了,下牛四点半钟的党组会议,委办已经正式通知自己了,自己也的确该想一想下一步自己该做些什么。
看样子曾权军是打算要把原来陈锦才这一摊子交给自己,高技术产业司如何来推进产学研的相结合,怎样来寻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机制来实现,尽可能的放大学研对产的催化剂和推进剂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国内一直落在了欧美国家的后列。
在赵国栋看来这就是中国研发创新体系未能最为有效的与包括政府创投基金、民间风投资本、企业商业资本等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完美结合起来,而在这一点上,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这方面远远走在了国内的前面,这是一个体系和机制的问题,赵国栋希望自己能够为这方面的改观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也是他不惜有些冒昧的向曾权军毛遂自荐的原因。
曾权军说得也没有错,自己不可能只分管高技术产业这一块工作,这块工作虽然也很重要,但是相对于发改委涵盖这样庞大的工作范围,这一项工作又显得单薄许多了,可以说发改委任何一个业务司拿出来那都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人可以忽略这一点。
陈锦才在分管高技术产业司的同时也分管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经济贸易司,实际上还分管着价格司和价格监督检查司,但是曾权军在上牛的谈话中没有提及价格工作这一块,看样子曾权军对于价格这一块工作还是不太放心,毕竟这太过于敏感了,这一点赵国栋也能理解。
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赵国栋也很感兴趣,境外投资也是赵国栋一直在推动的,尤其是民营企业。
而经济贸易这一块与商务部那边打交道不少,这让赵国栋联想到上一次自己在京里碰见寇答同学会时那几位,今年国内铁矿石定价体系依然是一片混乱,中钢协根本无法控制住局面,在赵国栋看来这样一个本来就有着很大弊端的组织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实在是太难为对方了,国内钢铁企业的极度分散,尤其是国有钢企业和民营钢企的利益纠葛,长协矿和现货矿的价差,这些天生的缺陷给了国外这些大型矿山太多的漏洞可钻,如果可以的话,赵国栋也很想在这方面做些事情。
如果曾权军真的有意将这三集工作交给自己,赵国栋还是觉得差强人意了,这三项工作自己心里边都有些脉络,怎样来开展工作,怎样来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至少自己心里也能把算个大概,不至于漫无头绪。
当然这一切需要在下牛的党组会议上来讨论研究,只不过怎么会要拖到四点半才来开这个会,赵国栋还是有些纳闷儿。
曾权军从签约副总理办公室出来时已经是四点半了,他给委办打了电话,请大家都稍稍等一下,自己马上回去。
在进行新的工作分工之前向分管副总理汇报那是必须的,这一点规矩曾权军当然很懂。
和钱越副总理的谈话持续了一个小时,副总理的意思很明确,要不搏一格用人才,不要担心出什么问题,犯什么错误,这么多层的监督约束机制,即便是真的有什么问题,监督机制只要是认真发挥作用的,都可以把问题拖杀于萌芽状态之中,不要因噎废食。
最后一句不要因噎废食是钱副总理在向曾权军提出的希望,他对于曾权军提出的希望由赵国栋来分管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以及商贸流通方面的工作持赞同态度,曾权军一直到离开时都感觉到钱越没有把话说完说透,他努力想要捕捉到钱副总理的思路,但是还是把握不住。
价格和环保气候这两块工作副总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要有经验丰富作风严谨的人来承担这个责任,此两样工作都是事关国计民生,钱副总理还是倾向于由委里的老同志来承担,只不过钱越副总理说得很轻巧,委里边现在的情况却是相当困难,谁来担起这副担子?
曾权军又感觉到自己的头有些发疼,这似乎是用脑过度的先兆,他总感觉到钱越话里有话,但是一时间却又揣摩不到真谛。
一会儿的党组会上恐怕又要引起不少争议,自己还得耐心细致的说服他们,当这个分管领导味道可算是相当复杂了。
曾权军和傅泉也通了电话,主要也就是要了解对方的一些想法,尤其是对价格和环保气候这两块工作由谁来负责听取对方的意见,傅泉在电话里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建议最好还是在党组会议上来开诚布公的听取各方的意见,最终再来拍板。
也只能如此了,曾权军有些遗憾,如果魏兴喜的排位还能排在赵国栋前面,自己的工作也许还要好做一些,但是现在??
一切都没有如果。
发改委的小会议室一半是用于党组会议或者主任办公会,傅泉早早就来到了会议室,他知道曾权军多半走到钱越副总理那里去汇报工作了,不过现在连分工尚未确定,去汇报似乎稍显早了一些,弄不好还得挨顿勉。
陈锦才退了,何晓凡到商务部去了,眼见得原来的老同事渐渐老去,新鲜血液也在不断涌进来,傅泉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年轻了,在整个党组里边,自己年龄已经是最大的一个了。
这一年来傅泉明显感觉到自己精力不比以往,长期坐办公室,使得痔疮频频发作,而椎间盘突出也让他受尽了折磨,熬一个夜,第二天明显就能感觉到精力不济,童立国这个家伙还在吆喝他现在吃不消,自己都还没有开腔,哪轮得到他在那里叫苦?
曾权军这个人有时候耳根子会发软,童立国老是在那里多吆喝几遍,傅泉看曾权军似乎就有些意动了,问题是交出来的工作谁来接手?那自己呢?
傅泉禁不住叹气的时候,新任的秘书长张应宝走了进来,傅主任,又叹什么气啊?
第三十六节 试探: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下一章:
第三十八节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章, 按 → 键 进入下一章。 第三十八节
( )“身子骨现在越来越不行了,比不得以前了,得服老。”傅泉摇摇头,舒活了一下自己腰部筋骨,“会议结束了我得去按摩按摩,泡一泡温泉,受不了啦。”
“傅主任,哪有这么夸张?我记得去年你还吆喝着大家要一起去打篮球,还嫌打网球不够劲儿呢。”张应宝是原来发展规划司司长,升任党组成员、秘书长之后,主要工作也要调整,此时他心中也有些怅惘,习惯了负责具体业务,现在一下子要调整为以协调为主,还真有些不太适应,只不过人都得走这一步。
“嗨,一年不比一年,前两年我还去什刹海冬泳呢,现在敢去么?看着那冰渣子我心里就碜得慌,有时候自己都在问自己,昔日的勇气荣光在哪里去了?得承认,随着年龄日长,消褪了。”傅泉叹了一口气,“得服老哇,应宝,立国在哪儿吆喝着他手上事儿太多,我倒是想说说,他比我年轻,精力也比我好,我还没有来得及叫苦,他倒是先哭出来了,你说有这样的么?”
气候、环保和资源节约这一块本来就是烫手山芋,捧得高,精细活儿,还要随时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质询压力,中央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态度比较慎重,一方面既要加大力度***资源能源节约和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发展,承担起作为大国责任,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考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个现实情况,避免落入节能减排陷阱中,影响到中国既定发展目标,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也是极其考较手艺的活儿。
张应宝自然知道童立国的想法,把这一块交出来,的确要省去很多烦心事儿,中央主要领导对这一块也很重视,但是中国国情复杂,在推动这一块工作上也需要兼顾地方利益,可以说权力大,责任大,而且还是一吃力不讨好的事儿,童立国从接手这活儿就没有消停过,所以也一直希望把这两项工作交出去。
而权军主任也向张应宝透露过,原来陈锦才分管的价格工作这一大块也需要易人,很显然权军主任不太放心新来的赵国栋,是不是把价格工作交给魏兴喜来负责,也没有明确,这几项工作没有一件是轻松活儿,谁扛着都得要掂量掂量自己。
今儿个这个党组会议只怕会又要面临一场激烈的争论,张应宝心中都有些感觉,虽然他以前没有参加过党组会,这一次也是他第一次党组会,但是可以感觉得到在工作分工上,一干人肯定会有相当大的争执。
***************************************************************************
“权军主任,我觉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块需要一个视野开阔,具有相当国际化思维和前瞻性意识的年轻干部来负责,您也知道我现在手里这几块活儿压得我几乎要喘不过气来,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而中央的一些设想也有不少变化,国民经济综合司这边也要有针对性的编制新的规划,提出新的建议,工作任务的确太重了。”
童立国今儿个是打定主意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气候这一块工作交出来,要不自己真有些吃不消了,曾权军总觉得赵国栋和魏兴喜两人一个刚摸着工作,一个刚提拔上来,怕出什么问题,他不赞同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