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裁了吧
第六百一十六章
能享受画像悬挂乾宇大殿二层凌烟阁这样殊荣的人,一共有十六位。
加封勇国公,刘茂。
加封忠国公,陈远山。
加封鲁国公,花翎。
加封英国公,赵大。
加封卫国公,赵二。
加封辽国公,杨业。
加封燕国公,罗旭。
加封莱国公,王半斤。
加封齐国公,茂元。
加封楚国公,洛傅。
加封垣国公,昭先。
加封郑国公,杜义。
加封梁国公,程义厚。
加封武国公,胜屠野狐。
加封吴国公,独孤锐志。
加封晋国公,周延公。
加封越国公,徐胜。
加封魏国公,季承云。
另外,还有二十六人被进爵一等候。
如果有人说,十六位国公中有一个文官,军机处首政大学士周延公这于理不合,那么这个人一定不了解大汉这几年经历的事。周延公是当年大将军王府出来的人,且不说他在军机处日夜操劳的苦功,他亦有数次领军征战的经历。如果说大汉朝中文武百官,文武双全者首推周延公。虽然他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心中却有百万雄兵。
十八位国公的画像悬挂在凌烟阁,这是一种绝对的荣耀。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本来已经赋闲在家的赵大这次也位列国公之位。这让赵大已经失信于汉王的传言戛然而止。虽然他的名字还要排在花翎的后面,但毫无疑问的是,王爷似乎对他的信任并没有减少什么。而且,凌烟阁上并没有什么排名一说,都是好事之徒自己随意编纂的。论功劳,季承云远比刘茂和陈远山要大,之所以刘茂和陈远山的名字排在最前面,那是对死者的尊重。
在乾宇大殿封赏群臣之后,刘凌返回了自己的临时行宫。因为身份已经确定,再住在幽州府衙里就有违体例了。就算刘凌自己不介意,满朝文武也不会赞同。宫殿还没有建造好,所以刘凌就搬到了当初耶律极任幽州留守的时候建造的画苑中暂住。画苑是一座占地很大的园林,虽然没有江南园林的秀美,但却自有北国园林的大气。
刘凌的家眷已经在北上的路上,卢玉珠等人一直住在杭州。幽州确定为国都之后刘凌本就打算将她们接过来,但又想到她们到了这里之后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居住,索性还不如就在风景秀美的杭州多住一些日子。只是现在登基大典的事情已经筹备了一段日子,刘凌也必须将将人接来做准备了。
十八位国公同进画苑叩谢天恩,刘凌一直和他们聊到了入夜。汉王命人安排了晚宴,这十八位位极人臣的大人物,当日倒有一多半醉倒在了桌子下面。
这一天,他们每个人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
当夜,刘凌下旨,十八位国公不必返回驿站休息,就在画苑中住了下来。
册封之后,他们十八个人中有不少还要赶回自己的驻地。等到明年十月份刘凌登基大典的时候再赶回来。虽然来回这么折腾确实有些劳累,但他们都是有职责在身的人,却也不敢在幽州多做耽搁。十八位国公中,就属花翎和罗旭的驻地离幽州最近,但即便是这样两个人也不能在幽州多待几日。
侍从将十八位喝的烂醉如泥的国公扶着回去休息,屋子里只剩下了刘凌自己。
刘凌看着因为喝多了酒而有些放肆的国公们将客厅糟蹋的几乎没有落脚之地,他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笑意。今天他也喝了不少酒,头有些晕,但神志却格外的清醒。回到自己的卧室,陈子鱼还在等他。
“王爷,我煮了参茶,喝一杯解解酒吧。”
陈子鱼帮刘凌将外衣脱了下来,从桌子上将还暖着的参茶端起来递给刘凌。刘凌斜靠在椅子上,拍了拍陈子鱼的手背示意她在自己身边坐下。陈子鱼笑了笑,娇艳如花。她就蹲在刘凌身边,将臻首枕在刘凌的膝盖上。
“王爷,乏了吧。”
陈子鱼轻声问道。
“头有些晕,不过却没举着乏。”
刘凌笑了笑:“那些家伙,真能折腾!”
陈子鱼也笑了起来:“我见王爷还没有回来,自己跑到到客厅外面去偷偷看过,十几位穿着一品国公袍服的大人物,再加上一位英雄盖世的汉王,喝的酩酊大醉,满嘴胡话,我在外面偷看都忍不住笑。”
刘凌伸手在陈子鱼的翘臀上轻轻拍了一下笑道:“大胆!偷听我大汉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该当何罪。”
陈子鱼娇笑道:“最高军事会议?我怎么听到有五魁首六啊六的,还听到大姑娘美来大姑娘浪之类的胡言乱语,十有**倒是全出自王爷之口。”
刘凌忽然收起笑容,语气中有些伤感的说道:“你知道的,这样的机会,以后说不定再也没有了,所以我今晚容自己放肆了一回,也容他们放肆一回。”
刘凌停顿了一下,难得的用自嘲的语气说话:“其实他们也知道,今日之后与我再也不会这般亲近了。我也知道,今日之后,我和他们之间再想这样齐聚一堂,只怕很难。”
“我知道。”
陈子鱼轻轻的按摩着刘凌有些酸软的小腿:“他们其实心里也明白,所以才借着酒撒了回疯。明年……十月份就要举行大典了。他们虽然都要赶回来参加,但那日之后,君臣有别,他们再没有机会这样闹一次。他们都是从很早之前就跟着王爷南征北战的,现在想想,时间过得真快,从认识王爷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他们中,如鲁国公,英国公,已经跟随王爷有十几年了吧。”
“英国公?呵呵,赵大,他和赵二算是跟我一起长大的。算一算,赵大比我年长七岁,赵二却要比我小了五岁。”
刘凌仰着头,似乎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他们两个是我奶妈的孩子,我们三个是吃一位母亲的奶长大的。”
这话,刘凌以前从没有说起过。或许是因为酒精麻醉了的缘故,或许是因为他的心里话终究还是要这个人倾诉。不过,这只是从那个真刘凌那里传承来的记忆,刘凌真正的认识赵大,那一年他已经十六岁了,赵大二十三岁,而赵二才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孩子。虽然是这样,但是刘凌脑子里还是经常会出现自己小时候被太子欺负的时候,赵大护在自己身前的样子。
“奶妈走的早。”
刘凌有些遗憾的说道:“我已经忘记她什么样子了。”
“所以王爷才会如此安排?”
陈子鱼轻声问道。
刘凌怔了一下,伸出手在陈子鱼的额头上揉了揉:“你会怪我吗?”
陈子鱼昂起下颌,坚定的摇了摇头:“王爷的安排,虽然子鱼不是很明白,但子鱼知道自己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能陪在王爷身边,就是子鱼今生最大的幸福!”
刘凌感动着,将陈子鱼的手握在自己手心里。
“赵大这个人是个能堪重任的家伙,只是心里太阴沉黑暗了些。前些日子将他监察院的差事剥了,也是为了压一压他。他想杀铁獠狼,明着是为我考虑,其实心里还不是有着那么点肮脏的妒忌?这个心思若是不让他断了,我又怎么能做以后的安排?这些日子他在家里养花喂鸟,估摸着心里也明白了我想让他明白的事。”
“花翎罗旭他们跟着我,是因为尊敬我,何尝不是也为自己求一个好前程。赵大是最早跟着我的人,他心里那点想法,还能瞒得住我?”
“从小,他就是一个阴谋论者。”
刘凌说了一个陈子鱼不是很理解的词汇。
“他做监察院的指挥使比你合适。”
刘凌笑了笑道:“他那个阴沉的性子,能压得住院子。也正是因为在院子里的时间久了,他心里的阴暗也越来越浓烈。若是再不敲打敲打他,那阴暗就会浓烈的化不开。”
“院子……”
提到监察院,陈子鱼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忍住没有问出来自己心中的问题,她知道答案,只是很不舍。
“不舍?”
刘凌握紧了陈子鱼的手:“院子太大了。”
他停顿了一下说道:“大到已经能威胁到将来国家的安稳,你想想看,若是以后天下没有了什么战事,监察院庞大到让人害怕的机构那么多人,那么多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在太平天下无事可做,监察院会变成什么样?”
“就算院子里的人还都是对我忠心耿耿,他们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天下承平之后,文官们容不得有那样一个庞然大物威胁着他们。平和的日子久了,也会让院子里的人都没了斗志。腐化,然后滋生出邪恶。”
“其实……”
刘凌看着陈子鱼的眼睛说道:“从院子建立的那天,我就已经给院子定下了结束使命的日子。先一点一点来吧,最迟明年这个时候这世间就再也没有监察院这个衙门了。至于院子里的人,一部分安排进军中,一部分……”
刘凌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陈子鱼明白。
第六百一十七章 是忠犬
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汉大治三年春,已经拖了几个月的发兵吐蕃的事终于确定下来。刘凌以梁国公程义厚为主将,卫国公赵二为副将,以程义厚所部兵马十五万为主力,又从晋州,代州,潞州,雍州等地调集五万人马,共计二十万大军在南昌集结后开赴战场。
四月末,大军云集吐蕃边境。
大理倾国之力出兵六万,从南出兵与汉军遥相呼应攻入吐蕃境内。
汉军的战力当世无匹,强大的汉军再一次展示了战无不胜的实力。从四月末开始,汉军高歌猛进杀入吐蕃国内。凭借着犀利的炮火,重弩,连发火弩车等令吐蕃人闻风丧胆的大杀器,汉军连战连捷。仅仅一个月,就与艰难前行的大理军会师。大理国王亲自出大营三十里迎接大汉雄兵,向北叩谢汉王天恩。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六月,当幽州的大片宫殿已经攻城收尾的时候,汉军已经押着吐蕃国王还有他的妻子,儿子等囚徒踏上了回程。
“王爷,真的要撤销监察院?”
没有实缺一直还赋闲在家的英国公赵大在听闻王爷打算解散监察院的时候终于坐不住了,他立刻更换了国公朝服急匆匆的赶到了画苑中。从那次晚宴之后,刘凌已经差不多一年没有见过赵大了。再见到他的时候,竟然发现赵大的两鬓都已经白了。
“我以为你会一直躲在家里。”
刘凌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赵大,视线在他两鬓的白发上停留了片刻:“从你的宅子到画苑,走着用不了一顿饭的功夫。”
“属下知罪,属下只是……没脸来见王爷。”
赵大有些惶恐的说道,他脸上的表情不是作伪,这一年的打压,已经让他的锐气和棱角都被打磨下去了不少。也不知道是老伤一直没好,还是因为激动,他的两条腿一直在微微的颤抖着,让人看了心中不忍。虽然刘凌没有召见过他,但一直让李东昌勤去几次英国公府,给赵大调理身体。
“坐吧,腿不好就别撑着。”
刘凌放下手里的奏折,指了指桌案不远的椅子说道。
“谢王爷。”
赵大没拒绝,欠着身子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王爷,院子,不能裁撤啊。”
赵大终究还是忍不住,刘凌之前打断了他的话,他知道王爷是让他静一静。虽然侍女端上来的香茶味道很醇香,婷婷袅袅的热气冒起来,茶香总是能让人心旷神怡,赵大捂着还很烫的茶杯,他心里却一刻也宁静不下来。
“为什么?”
刘凌没有直接回答赵大的话,而是反问道。
“院子……院子为王爷立下过无数次功劳,每一次大战,都是院子里的密谍冲在最前面。说句造次的话,若是没监察院,大汉雄兵很难做到百战百胜!院子里……院子里的编制,还有不下三万人!”
刘凌喝了一口茶,点头示意赞同赵大的话。
“你说的是实情,没有监察院的密谍,大汉统一天下的步子不可能这么快就走完,没有院子,确实就没有百战百胜的大汉雄兵。”
他停顿了一下说道:“院子里现在没有三万人了,从去年开始逐步将文职转到各部任职,军职的调入军中任职,现在院子里还剩下的在编制内的人,还有七千三百一十八个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当初院子临时征召的密谍,他们都有自己的营生。”
“可是王爷,天下才太平一些,这么快就将院子裁撤了,会寒了不少人的心啊。”
这次赵大没有再退缩,而是看着刘凌的眼睛说道:“院子有多重要,王爷比属下清楚的多。若是贸然的将院子裁撤了,只怕。很多人心里都会不舒服。院子里的密谍遍布大江南北,若是院子没了,他们怎么办?”
“你能这么问,就说明你知道监察院存在的利弊关系。”
刘凌没有在意赵大语气中稍稍带着的不敬。
“战时,监察院的存在能让大军与敌交战轻松很多。只要有院子提供情报的战役,大汉的军队从来没有打输过。你说的没错,每次战役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都是监察院的密谍,没有他们先去打探情报,战争不会那么顺利。所以,那个时候监察院的存在是对我大汉十分百分有利的。”
“但现在没有什么战事了。”
刘凌看着赵大说道:“无所事事的监察院,留下来是是利大,还是弊端大一些?”
刘凌问。
赵大张了张嘴:“属下知道,院子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了。日后天下承平用到院子的时候越来越少,院子里的人整天闲着无所事事,俸禄却比同级别的官员高三倍,现在虽然看起来还相安无事,用不了多久文官就会对院子群起而攻之。这些,属下都明白,可王爷不该将院子整个都裁撤掉,哪怕……哪怕留下一小部分也行啊!”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鼻子说道:“留下一处,一处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这对于日后朝廷稳定有大好处的。王爷,属下已经离开院子一年了,但属下还了解监察院,朝廷离不开监察院,属下离不开监察院,王爷,也离不开监察院啊!”
“监察院的职责,已经分派到刑部,大理寺几个衙门头上。”
刘凌淡淡的说道。
“督查百官?”
他似乎对赵大这样愚笨和顽固有些生气:“院子如果留下来,将来就是一个祸害!院子里没有不知道事,别说百官,就是普通百姓家里今天晚上吃什么东西,如果我想知道,随意指一户人家,用不了多久我就能知道的一清二楚。监察百官!我怕的就是院子里的人拿着这个大到没边的权利胡作非为!”
他伸手摆了摆制止赵大继续说下去:“我的话已经说得跟明白了,现在你闭嘴,给你一刻的时间来想一想,今天你来画苑到底对不对!”
“属下……真的舍不得啊!”
不知不觉,赵大的眼角流下了两行清泪。这是刘凌第一次看到赵大落泪,记忆中,那个挡在自己身前被当初北汉的那个太子踢了无数脚,被推倒在地踩断了腿骨都没有的家伙,坚强的好像一块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可是现在,赵大已经学会了退避。
“舍得,舍不得,院子终究是不能留下的。能分派出去的人都会分派出去,实在各衙门都无法接收的人,每个人我会发一份钱财,最起码够他们不愁吃穿的活半辈子。你来的很巧,明天一早我就要调集进军围住院子了。既然你来了,明天这件事还是你去做的。你为了大汉,为了监察院付出了不少努力和血汗,监察院是你看着一点一点庞大起来的,所以最后这终结之事,你去做倒也合适。”
赵大还要说什么,却再一次被刘凌打断:“十月初一的登基大典已经基本上筹备妥当了,还缺一个执另官,按品级来说不高,正四品,如果你想回来做事,这个位子我先给你留着。等你想通了再来找我,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位子给你留着,很重要。”
刘凌重复着那三个字“很重要。”
“在属下心里,第一重要的是王爷,这个永远都不会改变!第二重要的就是院子,属下不知道,还有什么事能让属下觉得,比监察院更加重要。”
刘凌笑了笑:“大典之后我会告诉你什么事,但不是现在。”
赵大还想再劝刘凌,刘凌却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我可以推迟一天,明天你先回院子里见见那些老部下,替我也劝劝他们,告诉他们,我不会丢弃他们不管。监察院没了,我还有别的事安排他们来做。”
“赵大。”
刘凌叫了一声。
“王爷请吩咐。”
刘凌白了赵大一眼道:“这么多年,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自己换一个能上得了台面的名字?”
“名字?”
赵大有些不解。
“赵大,太俗气!”
不知道刘凌为什么会突然说起这个:“这是当初你爹随便取的名字,那个时候你和赵二还在奴籍,随便叫个名字也没什么。可现在你和赵二都已经身为国公了,这名字难道你自己不觉得有点寒酸?”
赵大抬起头,很严肃的回答刘凌的话:“是俗气,赵大,就好像阿猫阿狗的名字一样。”
“可我就是王爷的一条狗!”
他咬了咬嘴唇,毋庸置疑:“忠心不二的狗!”
第六百一十八章 还远吗
第六百一十八章
“实在没有想到,倭国弹丸之地竟然这么难打。历时一年多,垣国公才将要把倭国拿下来。”
不知不觉中,君臣二人的谈话已经转移了话题。
自从去年乾宇大殿封赏群臣之后,昭先又赶回水师指挥征伐倭国。从大治二年六月初就开始打,打到了大治三年六月中旬,一年还多几天,据说倭人还站着大概有三四个县那么大地方负隅顽抗。这个时候的倭国,并不是四个岛上都有不少人居住。昭先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虽然慢了些,但胜的彻底。
“不是倭国难打!”
刘凌笑骂道:“是昭先妒忌杨砍头的外号,自己也想弄一个昭砍头的名字来顶在脑袋上。从去年六月,他步步为营的打法没错,可也不至于推进的这么慢吧?你知道他往大海里丢了多少颗人头了吗?”
刘凌叹了口气:“具体数字没有人知道,只是据说有一处海湾的缺口硬是用人头给填满了!”
赵大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震惊。填满一处海湾,就算再小的海湾,那得需要多少颗人头才能填满?如此说来,王爷说垣国公昭先妒忌辽国公杨业顶着那个杨砍头的外号,看来也不为过了。
“上个月,与倭国残余的军队主力决战,一仗下来之后,昭先让士兵们砍了倭人的脑袋堆人头佛塔,一千颗人头堆一座,堆了足足六十四座!”
刘凌也不知道是生气还是想笑,嘴角微微往上翘着:“倭国笃信佛教,昭先用人头来堆积佛塔,也不知道佛祖知道了是该觉得高兴呢,还是该生气。”
无论是佛祖还是倭人,肯定不会高兴。
赵大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样打下来,等垣国公回师的时候,岂不是把整个倭国屠了族?一个人都不留,还要那几个破岛子有什么用。我听说倭国那个贫瘠的地方,种水稻都结不出穗子!”
刘凌笑道:“倒也没有那么严重,不过确实贫瘠了点。”
“四座荒岛确实没有什么用,不知道漏网的要用多少年才能继续繁衍成群。”
赵大想了想,忽然说了一句让刘凌都有些意外的话:“若是王爷看那些倭人不顺眼,每年派人上岛去杀几回就是了。一次有漏网的,两次有漏网的,十次百次,就算还有漏网的还能成什么气候?”
“看倭人不顺眼?”
刘凌笑了起来:“还确实是这样。”
南宋崖山之战,宋军最后的十余万兵力组成的水师与元军水师决战,因为小皇帝的船被围困在中央无法突围,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此战随行的十余万军民尽皆投海追随皇帝而去,南宋灭亡,当时的倭国举国戴孝,百姓皆哭。那个时候的倭国其实对中国还没有什么威胁,刘凌这仇报的稍微早了些。
不过没关系,他心里没负担。
要不是后来几千万人口挤在那么屁大的贫瘠地方,或许他们也不会没完没了的搞侵略吧?
前世的时候曾经有人对刘凌这样分析过。
刘凌当时摇了摇头,他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估摸着,十月之前垣国公肯定能凯旋归来。”
赵大想了想说道:“正好奏着凯歌参加大典。”
刘凌嗯了一声说道:“这一年,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
刘凌忽然转换的话题让赵大停顿了一下,想了想,他认真的回答道:“属下在院子里自己开了一块地,种了菜,现在绿油油的已经起来了,看着挺喜人。后院里属下也种了些花草,虽然开出来的花不怎么漂亮,可远远看过去心里也挺舒服。属下甚至还试着开了一小块田种水稻,可惜,幽州的天气还是不适合,一颗秧苗都没活。”
“那是你不会种!”
刘凌辩驳道:“北方天气虽然比南方冷些,但稻子并不是种不得。”
“属下愚钝。”
赵大笑了笑说道:“也只是想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至于秧苗是不是能结出穗子来,属下其实没怎么在意过。”
“心静下来了吗?”
刘凌笑着问道。
赵大沉默了一会儿,如实回答:“没有,属下的心里一直装着朝廷里的事,每天摆弄着秧苗,心里却想着乱七八糟的事。表面上看着属下好像心无旁骛,开出的田地里一根杂草都没有,其实,杂草都长在属下心里了。”
刘凌哈哈笑道:“静不下来就不要静了,明天去军机处报道吧。最近事情太多,周延公他们几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你有能力,到了军机处也能帮他们分担点。”
“可是……王爷,属下身上背着个国公的爵位,不好参与政务。”
“你的意思是让我把你这英国公的爵位给扒了?”
刘凌爆了句粗口:“扯淡!那我是不是也得把周延公的国公爵位一块给扒了?”
“属下不敢!”
赵大垂首。
“滚蛋!”
刘凌挥了挥手说道:“晚饭没做着你的,滚回你自己宅子里吃你自己种的菜吧。还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怎么就舍不得摘一篮子送到画苑来让我王妃她们尝尝鲜?是你小气,还是你堂堂英国公府里连个篮子都找不到?”
“属下明天就送来画苑,送一篮子,不,送一大筐!”
刘凌不奈的挥手:“滚滚滚,谁缺你几个烂菜叶!”
赵大走了之后,刘凌在书房里自己一个人又坐了很长时间。他靠在椅子上,昂着头,看着墙壁上那张从箱子里找出来又贴在他书桌不远处墙壁上的画,已经发黄的纸张,上面是炭笔素描勾勒出来的两个相依相偎在一起的老人,他们看着刘凌,嘴角上还挂着溺爱的笑容,慈眉善目。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已经旧了所以颜色变化的缘故,还是纸张上沾染了灰尘。从刘凌坐着的角度看上去,两位老人的额头上好像添了几道皱纹。
“爸妈,我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决定,你们认可吗?”
他的声音很轻,轻的放佛能穿越过时空回到那个世界。
“无论如何,儿子没有让你们失望吧?”
刘凌笑了笑:“虽然结局很久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可真的到了这一天,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心中也不平静。这些年一步一步走过来,每一步都是我设计好了的路程。现在就要走到胜利的终点,可为什么心里反而没有设想这结局时候的喜悦了?是我走的太快了,以至于自己不适应这种节奏。还是我走的太慢了,慢到,自己已经改变了太多?”
画像上的父母没有办法给刘凌答案,任何人都无法给刘凌答案。其实,答案就在他心里,一直没有变过。
“忽然发现,这么多年过去,原来我很喜欢这个世界。”
刘凌的眼角有泪水溢出来,也不知道是笑出来的,还是悲伤出来的。
“十几年了,爸妈……你们还好吗?”
黑暗悄然来临,画苑中来来回回都是到各处去点灯的侍女,她们迈着轻快的步子,拖拽着长裙,摇曳生姿的走着。她们一边走一边轻声交谈,不时有欢快的笑声像震碎了的湖波一样荡漾开来。她们身上的衣裙已经换成了纱裙,夜风吹在身上有一种透彻的凉爽,似乎能一下子凉爽到心里去,让人格外的抒怀释然。
侍女们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已经六月中旬了,离十月初一,还远吗?
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结局
第六百一十九章
日子如梭飞快
刘凌每当想起这句话的时候都会感叹说出这句话的人对人生肯定有着很深的理解,如梭飞快,是啊,快得自己都有点不适应。
他感慨着,僵硬着身子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刘凌不知道这世上是不是真有点穴的本事,在人身上随便点一下人就不会动了。有时候点在脖子上,有时候点在肩膀上,有时候还点在后背上,解穴的时候也是点的很随性,可以在任何地方点来点去,然后穴道就解开了。只是一般女人被点住穴位不能动的时候,总是应该有个帅哥来给她解穴,而解穴的位置,往往是在胸口上。
刘凌没有被点穴,但他却是被很多人在身上摸来摸去,点来点去。
卢玉珠,柳眉儿,陈子鱼她们几个围着刘凌不断的折磨着他,还不许他乱动。十几个宫女端着托盘在一边伺候着,场面混乱的有些失控。就连昨夜里才被刘凌忍不住破了身子的花朵朵,都忍着不适在一边叽叽喳喳的叫着装模作样的指点着。
“早知道这皇帝的龙袍这么不好穿上,还不如当初找人设计一套西装。”
刘凌在心里不无恶意的想着,再让这些现在折磨着自己的女人们都穿上婚纱。一个新郎,一大堆新娘,一块入洞房。
“快点吧,吉时就要到了!”
卢玉珠急得额头上冒着汗珠,却忘了她自己那一套繁琐的隆重的服装还没有穿戴起来。不光是她,今天这样的日子,陈子鱼她们每个人都要穿上最隆重最华丽的服装来参加庆典。特意从民间找来的原来在周国皇宫里做事的老宫女实在看不下去了,几个人冲上来七手八脚的将刘凌的龙袍穿戴整齐。
“怎么这么重!”
戴上了九龙冠的刘凌抱怨着,脸色很不快。
“我的陛下,今天是大典,这是纯金的龙冠,还镶嵌了那么多宝石,不重才怪呢!”
花朵朵嘟着嘴自以为很了解的说道。
“是啊陛下,以后上朝,不是天天都要戴着这顶九龙冠的。”
刘凌长出了一口气,心说就冲这破帽子这么重,自己也绝不会天天戴着它抖骚玩。做皇帝其实一点都不刺激,从昨天入夜一直忙活到了子时,才刚把一身衣服穿戴好。天不亮就要去做那一整套繁琐复杂到令人想薅头发的仪程,又要祭天,又要祭祖,还要这个那个的太多太多事等着他一件一件去体会。
西装不合适
这个时候刘凌脑子里还充满了古怪的念头,应该穿一身挺拔的中山装。
他抱怨着自己一夜都不能睡觉,忽然想起来,此时一身礼服的文武百官们,早就已经等在宫门外面了。幽州十月份的天气已经颇为寒冷,那些官员们按照品级爵位早早的在外面列队等着,这一夜下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腿肚子发颤。
“传令下去,给外面那些当官的每人送一碗热汤喝!”
刘凌昂着下颌说道,不是他骄傲,而是宫女在给他将九龙冠的系好。
“陛下,应该说传旨,不是传令了。”
陈子鱼笑着更正。
刘凌为了不给那些宫女们留下一个轻浮好色的印象,忍住在陈子鱼翘臀上拍一巴掌的念头:“赶紧走人,你们自己的事还没有准备好呢,都在这里看着我做什么。”
众人笑起来,然后一同俏生生的拜了下去:“遵旨。”
一群女人走出了房间,刘凌终于觉得这房子里有了点自由的空气。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想偷偷把九龙冠松开一些,忽然一道婀娜的影子从门口又闪了一下,然后一颗小脑袋从门外露出来。
笑容灿烂的花朵朵看着刘凌,嘿嘿傻笑。
“怎么还不回去收拾?”
刘凌佯装生气的问道。
“我的陛下!”
花朵朵眼睛里冒着小星星:“今天真帅!”
刘凌发现这是第一次,花朵朵对帅这个字用的很正确。
天色还黑着,外面的鼓乐声就已经响了起来。周延公和赵二两个人站在门口,一左一右好像门神似的。
“陛下,吉时已到。”
周延公躬身在门外说道。
刘凌先是叹了口气,随即挺起胸脯。
不就是做皇帝吗,有个屁好怕的。他对着铜镜照了照,一身明黄色龙袍,一顶华贵精致的九龙冠,玉带锦靴,好一个风流倜傥的俊朗公子……俊朗皇帝。
帅!
刘凌评价着自己身上的这身造价昂贵的新衣服,倒是没看到自己脸上浅浅的黑眼圈。
走了,我要去做皇帝了。
刘凌在心里告诉自己。
在他迈步出门的那一刻,门外欢声雷动。
新落成的金碧辉煌的大殿里,高坐在龙椅上的某人吸了吸鼻子,心说还真没有注意前阵子是怎装修的,闻着一点甲醛的味道都没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面一声整齐的高呼吓了刘凌一跳,他坐直了身子然后伸出指点江山的手缓缓挥过。
应该说什么来着?众卿平身?
刘凌的手还停在半空,半响没有声音,等着皇帝发话的百官偷偷抬起头,于是看到某皇帝很潇洒的挥手:“再喊一遍听听!”
(全书完)
(后记)
大汉宏业三年,帝身染重疾暴毙,太子刘闲年前就已经病逝,宏业大帝临终前下旨,禅位于已经被加封为郡王的赵大。
赵大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宋,改年号宏业为建隆。赵氏皇帝下旨焚烧一切有关宏业大帝的记载,史书,不准民间任何人再提起宏业大帝的名字。登基之后,赵氏皇帝大宴群臣,杯酒释兵权。
我家在江南,山清水秀。
“蒙山是个好地方啊,早知道这里风景这么漂亮,当初就该跟你一块来。”
一个带着斗笠披着蓑衣的男子坐在河边垂钓,说话的声音很大,似乎一点都不怕惊走了水中的鱼儿。
一个壮硕如蛮牛的汉子赤-裸着胸膛,拿着一柄大蒲扇给那钓鱼的男子扇着风。
“王爷,今天才钓上来三尾小鱼……那个,显然不够吃啊。”
精赤着的上身,上面有横七竖八无数道伤口。其中,最显眼的是肩膀,心口,和小腹上三处伤痕。
“铁獠狼!你要是吃的少一些,三尾鱼肯定是够了的!”
斗笠下露出一张俊朗的面容,笑着骂道。
“爹爹!你看花大哥带我打了什么?”
已经能跑的飞快的刘闲提着一只肥硕的野兔,一边跑一边叫:“今晚上让二娘给我炖野兔!”
一身布衣的花翎跟在小刘闲的身后,紧张的看护着那小小少年,唯恐他栽倒。
“放着好好的鲁国公不当,非得来教坏了我的孩子,去!把鱼鳞刮了!开膛破肚的时候小心点,别碰坏了鱼鳔!”
某人趾高气昂的命令。
花翎唯唯诺诺的接过三尾可怜的小鱼,一边走一边嘟嘟囔囔:“跟过来的又不是我一个……”
刘凌抬起头朝着山坡上喊道:“罗旭!怎么砍几根柴这么费劲!”
“马上好,马上好!”
挥舞着砍刀的罗旭抹了把汗水,嘿嘿笑了笑。
刘凌拍了拍小刘闲的脸蛋:“如果爹爹告诉你,我原本能让你做皇帝,可是爹爹没有那么做,你会不会生爹的气?”
小刘闲神秘兮兮的贴在刘凌耳边说道:“爹爹,我才不要做皇帝,我要做比皇帝还大的那个人!”
“去,带着弟弟妹妹们找周先生读书去!”
刘凌在小刘闲屁股上拍了一下。
他看着孩子跑远的背影,笑了笑,自言自语:“比皇帝还大的人,现在是你老爹我,以后才能轮到你。”
..........................................................第一次出现的华丽丽的分割线皇宫.......................................................................
深夜
赵大咳嗽了几声,忍着胸口上的疼:“来人,去把晋王传进宫里来!”
太监飞快的跑了出去,掀开帘子,门外的冷风吹进来,打在赵大的身上,他禁不住打了个寒颤,随即又剧烈的咳嗽起来。
“赵大,你也该有个像样的名字了,赵大赵大,多俗气。”
“属下也觉得俗气,就好像阿猫阿狗的名字一样卑贱,可是王爷,属下对王爷忠心耿耿,自认为就是一只忠犬。”
“还是不好,以后我是要把皇位传给你的,没个顺耳的名字怎么成。就叫匡胤吧,这两个字我想了很久了。至于赵二,名字改成匡义。”
“属下谢王爷赐名”
这些对话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三年,还是四年?
可是,依然清晰的在赵大的脑海里回响。
过了一会儿,赵二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兄弟二人在灯下密议着什么,宫女和太监们只能看到烛光摇曳中,晋王忽然站起来似乎在大声的辩论着什么,而陛下似乎也很生气,虽然听不到声音,可看样子应该是兄弟之间出现了争执。
“你在查王爷在哪儿!你还想恢复监察院!”
赵二猛的站起来,指着赵大说道:“王爷交待的话,你都忘了!你想找王爷,我还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吗!大哥!不要做忘恩负义之事!”
赵大咳嗽着,怒视着赵二:“他不死!我岂能安睡?!”
“大哥,你这是在逼我!”
赵二怒道。
赵大也站起来,直视着赵二的眼睛问道:“你想做什么?难道你还想杀了我这个大哥不成?好!既然如此,就休怪大哥无情了!”
赵大伸手去摸挂在一侧的宝刀,却摸了一个空。墙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陛下在找刀?刀被我收起来了,斧子倒是有一把,奴婢听说陛下爱吃核桃,所以常备着一柄斧头。”
一声带着些尖锐强调的话语突然在房间里出现,赵大转头去看,却见是一个身材佝偻着的老太监,看服饰倒像是浣衣房的低等太监,按理说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御书房!
“你是谁!”
赵大警惕的往后退了一步。
老太监抬起头,对赵大笑了笑:“陛下真是健忘,竟然不记得我了。”
“雨小楼!”
皇宫大殿的房顶上,一袭白衣的聂公子看着窗影晃动,笑了笑,挥挥手,数不清的身穿黑色莲花款式长袍的男子隐入黑暗中。
解散了的监察院是赵大的监察院,而在整个国家,暗中的监察院已经控制住了政治和经济命脉,每一位朝臣的身边,都有监察院的人存在。这个国家的皇帝也一样,用刘凌的话说,自己做幕后老板,聘请个CEO来管理公司,如果CEO有甩脱老板自己做大的意思,那就开除他好了,用斧子。至于下一个CEO会不会再有异心,这其实不是问题。
黑色莲花,盛开在黑暗中。
比皇帝还大的人,就是随便指个人做皇帝给自己打工的那个人。
雨小楼擦了擦斧子上的血迹,笑呵呵的对赵二说道:“王爷说,现在你是皇帝了”
...........................................................第二次出现的华丽丽的分割线..........................................................................
帝猝,传位于弟晋王。
改年号为:太平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