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帝秦霸世TXT下载帝秦霸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帝秦霸世全文阅读

作者:独爱红塔山     帝秦霸世txt下载     帝秦霸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06章 吓傻了蒯彻(第二更)

    胡亥之言,杀机毕露!

    这是顿弱与蒯彻都没有想到的,特别是蒯彻,他在这一刻对于秦二世胡亥,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

    先以大秦精神,以表扬老秦人为君赴死的豪情壮志,又以杀伐决断,给于自己强大的压力,根本就是在逼迫自己投降,同时有宣告了大秦一统天下的坚决。

    不管是秦二世攻破六县的无双才华,还是刚才这一番话中的杀伐果决,意气奋发,甚至于前前后后这一切谋划之中的筹谋之能,甚至于以三万大军转战天下的孤胆豪情,都让蒯彻心里对于胡亥产生了忌惮与敬畏。

    “蒯彻不过是一介无名小卒,当不得秦帝如此赞誉!”虽然两个人的对话之中剑拔弩张,杀气冲天,但是蒯彻心里却没有恼怒只有欢喜。

    话虽然难听,但是却是一种近乎于甲于天下的恭维。而偏偏作为一个想要施展胸中所学的人,想要指点江山的他,对于这样的恭维自是极其的欢喜。

    “先生之才,朕心知肚明,不必谦虚!”胡亥大笑一声,看着蒯彻:“朕孤军在外,先请先生担任大军军师,等回到咸阳之后,再行安排可好?”

    “但凭陛下吩咐!”

    沉默了一会儿,蒯彻忍不住抬起头看着胡亥,犹豫了半响,道:“陛下,若是活捉了九江王,陛下如何处置?”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胡亥眼底杀机流露,冷冷一笑:“方今天下,朕举世皆敌,对待敌人,那就只有杀无赦!”

    “只不过九江王英布,出身刑徒,这样的人最善于逃命。而且英布骁勇善战,就算是樊哙都不能与之比肩,整个天下也只有西楚霸王项羽能够压制一头。”

    “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轻易被活捉。只是一旦逃出去,又将是心腹大患,甚至于天下格局,都会因为此人而发生变化!”

    “九江王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诸侯王,如今有失去了九江!”蒯彻眼底掠过一抹莫名:“他对于大秦只怕是有影响也不会太大。”

    闻言,胡亥笑了笑没有接话。他清楚蒯彻的话只是为了恭维自己,并不是当下的局势。

    沉默了良久,胡亥一摆手:“中军司马准备小宴,朕要为军师接风洗尘”

    “是!”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大步走了出去。

    这一刻,整个大殿之中只剩下了胡亥,蒯彻以及顿弱三个人。胡亥深深地看了一眼两个人,沉声,道:“九江四周分别是西楚,长沙,衡山,临江,等国,就算是我们击破了六县,只要是没有杀了英布,九江随时都会复国。”

    “甚至于就算是我军杀了英布,也只是有弊无利。从一开始朕并没有想过斩杀英布,只是英布擅自杀我使者,朕岂能善罢甘休!”

    说到这里,胡亥瞥了一眼顿弱,道:“典客,你立即出使衡山国,与十万户侯梅会面,告诉他朕封他为淮南王,封地与九江。”

    “朕对于他只有一个要求不参与诸侯会盟伐秦,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陛下高见!”顿弱高呼一声,连忙对着胡亥深深一躬:“臣立即入衡山国见梅!”

    “嗯。”

    点了点头,胡亥看着顿弱离开,方才转头看着蒯彻微微一笑,道:“军师以为此策可行乎?”

    闻言,蒯彻脸色大变。他没有想到秦帝胡亥真的要一举灭了九江国,而且是宁愿给梅利益,也不让英布复国,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九江王擅自杀害了大秦的使者。

    心中念头闪烁,蒯彻对于秦帝胡亥的感官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他清楚,胡亥这是想要赶尽杀绝。

    果断,狠辣,谋算,用兵,大局,孤胆.......

    胡亥身上闪现的品质基本上都是成大事者的闪光点,在这时候,蒯彻心中有极大的疑惑,既然胡亥如此厉害,那么为何会发生前面的那些荒唐之事。

    一时间,蒯彻越想越觉得其中必然是有着猫腻儿!

    “陛下,军师吃食酒菜准备好了?”就在这个时候,中军司马走了进来,端着菜品。

    胡亥目光一闪,道:“将酒撤下去,今日朕以茶代酒,大军在外,饮酒误事!”

    “是”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将菜品放在长案上,随及端着酒壶走了出去。

    “军师,请”胡亥一摆手。

    蒯彻连忙站起身来回了一礼,道:“陛下请!”

    两个人重新落座,一番吃喝之后,胡亥看着蒯彻眼中的光芒:“军师可是心中有疑惑,不妨明言,只要是能够解答,朕不会隐瞒!”

    “是!”

    点头答应一声,蒯彻看着胡亥:“臣观陛下之作为乃雄才大略之辈,只是臣想不通的是为何陛下在前三年表现如此......?”

    “哈哈.....”

    大笑一声,胡亥看着蒯彻良久,方才一字一顿,道:“军师,依你之见,除了大秦连年用兵,苛捐杂税过重,劳役频繁之外,大秦帝国分崩离析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闻言,蒯彻心中一动,沉吟了片刻他就清楚了胡亥的意思,试探,道:“六国百姓心念故国,六国贵族不甘心于失去权势,不甘于承认大秦帝国......”

    只是越说越是震惊,因为这句话从别人话中说出来,还能有一个其他的解释。但是从胡亥嘴里说出来,这就意味着这一场天下之乱,十有**是胡亥故意而为之。

    一想到这里,蒯彻浑身发凉,看向胡亥的目光,彻底的变了。

    “这是陛下的图谋,以天下为子?”

    深深地看了一眼蒯彻,胡亥悠悠一笑,道:“大秦帝国以武运统一中原,太过于霸道,而且由于大帝国是突兀出现的,以前没有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然而然天下人心生慌乱,恐慌不已。”

    “这种恐慌被有心人利用,于是便有了这一场大乱。”

    这一刻,蒯彻已经被胡亥的话震得分不清南北。傻傻的看着胡亥,道:“陛下如此大的手笔,就不怕中原乱世失去了控制,大秦帝国犹如烟花一般,稍纵即逝?”

第407章 天下名士当如是!

    闻言,胡亥喟然一叹:“大秦坐拥关中巴蜀,就算是最后失了控,朕也可以退入巴蜀汉中,烧毁栈道,保留一丝元气!”

    “只要大秦不灭,只要老秦人不尽,朕相信高喊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老秦人,一定会重建大秦帝国。”

    “别说是有巴蜀汉中等地,就算是没有,朕相信大秦也能够收复失地……”

    胡亥对于蒯彻没有丝毫的隐瞒,直接是将他穿越来到大秦之时,针对于大秦帝国的应对方式说了出来。当时胡亥确实想过,若是函谷关天险失守之后,就将大秦朝廷搬迁到巴蜀。

    然后以巴蜀汉中之地,行汉高祖刘邦之策,率领大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故地,进而争霸天下。只不过当时由于自己的一系列的手段到位,局势并没有恶化到哪一步。

    胡亥心里清楚,退守巴蜀汉中,对于天下的任何一支力量,都有可能上演逆袭的可能。但是对于大秦帝国却是绝路,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也是胡亥当时不惜亲自率领一群乌合之众,亲自前往武关支援,就是因为胡亥清楚若是大秦退入巴蜀,这本就没有了出来的机会。

    “陛下,九江王英布逃出去了”就在这个时候侯三匆匆而来,对着胡亥深深一躬:“我军追杀受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英布逃走!”

    “下去休息”胡亥摆了摆手,沉吟了片刻,道:“派遣斥候,与黑冰台联合,消息互通有无,同时清点伤亡”

    “是!”

    点头答应一声,侯三走出了大殿。目光从侯三的身上收回,胡亥看着对面的蒯彻,道:“军师对于我军下一步策略可有见教?”

    蒯彻心里清楚这是胡亥对于他的考核,这一次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他在秦军之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在秦国的位置,念头一转,道:“封梅为王,如此一来衡山国兵力空虚,衡山王在我军的威胁下,必然会深感兵力不足,从而从南阳郡撤军。”

    “失去九江为根基的英布,必然会调集大军,南阳郡中的十万联军不攻自破,武关之危险立马就会解除。”

    说到这里,蒯彻沉吟了一下,道:“故而,等到封王之后,我军立即进攻衡山国,逼迫衡山王撤军!”

    “嗯。”

    点了点头,秦帝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沉吟了片刻,道:“不愧是天下名士,朕心服口服。”

    ……

    “陛下,我军阵亡一万三千大军,两千大军重伤……”

    听到侯三的禀报,胡亥脸色狂变,在这一刻,他根本在也保持不了镇定。三万大军,折损一半。

    而且此刻他还在孤军悬师千里!

    两败俱伤!

    这一次虽然是击溃了九江大军,攻破了六县,但是秦军的伤亡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这让胡亥的心为之颤抖。

    眼底掠过一抹凝重,胡亥沉声,道:“将兄弟们挑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安葬,等到大秦帝国收复九江,朕亲自来接他们回家!”

    “是!”这一刻,侯三心头振奋,胡亥的这一番话将他心头的阴霾驱散,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只要秦帝胡亥在,大秦就能重铸,他们也能够回家。这是一个信念,只要是这一道信念会聚成海,必然会形成新的军魂。

    “陛下,战场之上伤亡在所难免!”蒯彻沉默了许久,方才劝谏,道:“更何况我军以骑兵破城……”

    蒯彻清楚,相比于九江国,秦军已经是大胜了。只是秦军数量太少了,稍微有一点伤亡,就会伤筋动骨。

    “军师思谋下一步战略,朕前去看一看真的兄弟们,送一送他们……”吩咐了一声,胡亥大步离开了大殿。

    “是!”点头答应一声,蒯彻也走出了大殿。他清楚此时此刻,已经是到了大秦帝国危急存亡之时。

    因为维系着大秦帝国各个方面的胡亥,身边的力量达到了历史上最弱。

    一旦胡亥出现意外,大秦帝国就算不会立即土崩瓦解,也绝对不会超过三个月。毕竟通武候王贲,太尉尉缭,顿弱等人都不是其他人能够镇压的。

    整个天下也只有始皇之后,才能让他们俯首听命。

    ……

    三天之后。

    同样大殿之上,秦帝胡亥听到顿弱带来的消息,心头悄然松了一口气。

    “陛下,十万户侯接受了!”

    闻言,胡亥眼底掠过一模抹凝重。他心里清楚,大军必须要提前出发,多待在六县一天,危险就会多加一份。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一摆手,道:“传令大军,立即拔营,进逼衡山国,与梅错开,攻灭衡山。”

    “是!”点头答应一声,侯三转身离开了大殿。

    顿弱心头一惊,他为秦帝胡亥的谨慎小心,感觉到了一丝的惊讶。刚有消息,秦军立即就要撤离,这样的谨慎,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

    “陛下,梅封王,虽然能够削弱衡山国,但是辽东,齐地,依旧有联军开进,如此返回,对于大势并没有扭转乾坤的作用!”

    顿弱说的十分隐晦,就差直接说虎头蛇尾了。只是听到顿弱的话,胡亥无奈的苦笑一声,道:“典客,如今我军只有一万五千大军,已经没有能力组织一场战争。”

    “若是运气好一点,还能够穿行诸国之间,但一旦运气不好,与任何一支大军正面相遇,都免不了全军覆没的结果。”

    “与其在山|东诸国暗自警惕,还不如返回三川郡,与楚国一决高下。”

    说到这里,胡亥手中的丈杆落在地图上,幽幽一笑,道:“更何况有着函谷关与会武关,我大秦终究是有后退之路。”

    “如今九江,衡山等国大军一旦后撤,武关的威胁消失,我大秦帝国也正好上下一心,与西楚霸王项羽一战。”

    ……

    “陛下所言甚是!”

    这一刻,顿弱也不得不承认胡亥所言极是。因为只有一万五千大军的秦军,在这个乱世之中太过于弱小了。

    任何一支大军,都能够让秦军全军覆没,任何一个像样的计谋,也不能够部署完成。

    ……

第408章 二王争一国

    太阳高挂,在安丰通往六县的大道上,有一支大军正在推进。

    这支大军穿着衡山国大军的服饰,约有三万之众,精气神充沛,显然是一支精锐中的精锐。只是在这一只大军之中,并不是清一色的中原人,还有数量不少的南越人。

    这便是秦末,甚至于整个中原大地之上,都未曾出现的独一例的十万户侯,在某一定的程度上,或者说是意义上,十万户侯几乎是等同于一国之王。

    因为梅不仅有下属,还有军队。就像是一个流亡政府流亡在他国一样。但是王就是王,十万户侯就算是有十万户,也仅仅只是一个候。

    作为与西楚霸王项羽一同率领大军挺进函谷关的梅,自然是想要称王。毕竟所有人都称王,只有他与陈余封侯。

    但是陈余再后来也是称代王,建立了代国。这一次,秦帝胡亥传来圣旨,梅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领旨称王。

    放弃十万户侯的荣耀,进入九江成为淮南王。

    梅不是傻子,他自然清楚秦二世这是在利用他,但是梅并不在乎。因为在这个世道上,本来就是阴谋诡计算计大盛的时代。

    而且这一次虽然是胡亥的算计,但是他也不是没有好处。九江一郡,封王的名义,这都是他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

    这一次的封王事件,他与秦二世各取所需。

    正因为如此,梅才会答应的如此的干脆。在秦二世的圣旨到来之后,他立即瞒着衡山王率领大军开进了九江。

    “王上,为何不加快速度,我军一直在安丰一带滞留?”梅的心腹陈趁眼底有一丝的不解,朝着梅,道。

    闻言,骑在马上的梅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一字一顿,道:“孤只想要称王,想要九江郡,但是不想与秦二世有太大的瓜葛!”

    “九江郡四周乃衡山,长沙,西楚,与大秦帝国相距甚远。我们与胡亥牵扯太大,必然会受到敌视!”说到这里,梅随意一笑,道:“正因为如此,我们还是避开秦军为好!”

    ......

    梅心里的想法就是这样的,他清楚与秦帝胡亥牵扯到一起,与自己极为的不利。但是为了九江郡,为了封王,他有不得不前往九江郡。

    故而,梅决定接受胡亥封王,但是对于秦楚争霸不做明确的表态,同样的也不直接是站在大秦帝国的身后。

    梅是一个聪明人,他心里清楚自己与大秦帝国不死不休的立场不变,但是在最终的结果来临之间,却是可以合作利用。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谁更加的占据优势,就看是自己得本事了。

    “传令我们的眼线,密切关注六县的秦军动向。一旦秦军有意离开,立即向孤禀报!”默然良久,淮南王梅沉声,道。

    他心里清楚,他想要接管九江郡就必须要抓紧时间。毕竟在这个时候对于九江产生渴望的不止他一个人。

    还有九江王英布!

    如今的天下,中原各地都已经有名有姓了。根本就没有一块空地让他们立足,而如今他与九江王英布两个人名号虽然不同,但是实际上所在的地方都是九江郡。

    所以说是两王争一国!

    正因为如此,梅既是不想这么早的见到秦帝胡亥,却又不得不时刻的关注秦军的动向,唯有如此,才能在第一时间大军开进九江郡。

    .......

    “王上,消息一经传出去了,西楚答应借兵,南阳的大军正在撤退。”刘寇眼中掠过一抹凝重:“王上,现如今我军该当如何?”

    英布站在山头脸色难看无比,这一战他不仅是战败负伤,还灭了国,成了丧家之犬。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秦二世这样的纨绔打败。

    “等!”

    英布目光如刀,闪烁着幽幽冷光:“秦帝胡亥虽然打下了六县,但是他的根基远在关中,是不可能长久的留在九江的!”

    “而九江距离关中遥远,其中更有项王阻隔,是以秦二世胡亥最迟半个月之中就会退出九江,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说到这里,英布看了一眼刘寇,道:“这段时间多派遣斥候眼线,注意秦军动向,一旦秦军退出六县,立即大军开进!”

    “诺”

    这一刻,英布心里是极其的懊恼,这一战他将丞相蒯彻留在六县,这导致遇到事情他连一个能够商量的人都没有。

    以至于在这个时候英布有苦说不出,放眼中原八万里,两眼一摸黑。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只能凭着感觉走。

    “王上,有消息传来,秦二世封梅为淮南王,此刻梅正在率军前来。”这一刻,九江王英布脸色大变。

    他心里清楚倘若是失去了九江国,他就成了一只丧家之犬,偌大的中原,将会再也没有容身之地。

    “立即传令大军加速开进,必须要在梅到达之前开进九江!”九江王英布神色凝重眼中杀机滔天而起。

    有道是杀人父母,不死不休。这种夺国之仇,更甚于杀人父母。

    “诺。”

    ......

    这一刻,九江王英布不彻底的担忧了起来,他心里清楚十万户侯梅的鼎盛军功不下于他。若不是身份问题,只怕是要已经被项羽封王了。

    十万户侯,距离王只有一步之遥。

    这也导致梅对于王位十分的看重,而且让英布担忧的是梅的手中三万人左右的精锐,那是跟随梅在秦末战场立下汗马功劳的精锐之师。

    如今他的主力大军被秦军打的支离破碎,在南阳郡的九江大军没有到来之前,英布根本不敢入住九江。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秦帝胡亥这一手,根本就是要灭九江,绝了他的心思。一念至此,九江王英布心里逐渐升起淡淡的后悔。

    他清楚若是自己没有杀秦使,恐怕今日将会是另外一个结局。心中念头闪烁,九江王英布好歹是一代人杰,心中的懊恼立即就变成了疯狂的杀机。

    灭国之仇,不死不休!

    这一刻,英布对于秦二世胡亥的仇恨超越了所有。

第409章 这个天下,所有的利益均是建立在土地之上

    六县!

    秦帝胡亥已经率领大军撤退,但是如今的六县甚至于九江郡却是战争的气息浓郁,淮南王梅与九江王英布,率领大军对峙在六县。

    一时间,六县之上风起云涌,双方都倾尽全力,想要在六县决一死战,以决定九江郡的归属。

    因为事到如今,不管是哪一个都已经没有了退路。

    毕竟整个天下诸王之中,就属于他们的实力最弱,九江王目下只有一万大军,而淮南王梅也不过是三万。

    这样的数量,除了九江郡之外,任何一个地方他们都没有机会染指!

    特别是如今的十万户侯梅接受了秦二世的封王诏书,一声招呼都没有打,就擅自率领大军前往了九江郡。

    可以说梅除了率领大军占领九江郡,成为名副其实的淮南王之外,别无选择。

    一旦是出现意外,这一次没有占据九江郡,从今以后,梅将沦为这个天下的笑柄,为天下人耻笑。

    同样的倘若是英布眼睁睁的看着梅率军入主九江,他沦为丧家之犬,从今以后将会永远的抬不起头。

    天下诸王之争,不仅是地盘之争更是面子之争,这一点天下诸侯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一清二楚。

    这是一个死结,不管是梅还是英布都不可能后退半分。

    两个人都清楚,这是秦帝胡亥的计策,但是那又如何。利益所在,就是行动所在。

    九江郡,一国之君!

    无论是哪一个都足以让人疯狂,让人为之铤而走险。

    “王上,九江王英布只有一万大军,前往南阳郡的大军还没有赶回来,这个时候正是我军的机会!”

    陈趁望着六县的城墙:“如今秦二世如此,就是为了我军与英布大军死拼”

    “这不是阴谋,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就算是你我心知肚明,也不得不按照秦二世设计好的走!”

    沉吟了一下,梅:“同样的,天下不是只有你我是聪明人,九江王英布自然也是清楚这一点。”

    “但是这是阳谋,在某一种程度上,根本无解,不管是我们还是英布,明知是圈套也不得不入套!”

    “王上,出击吧!”陈趁言辞之中流露出一丝杀机,对于这一战他抱有强大的自信。

    而且这一战之后,他的地位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也是陈趁好战的原因。

    “不急!”

    摇了摇头,梅:“这一战必不可免,但是英布骁勇善战,绝对不可轻视!”

    “以一万大军与我军对峙,九江王就算是如何骁勇善战,也不可能选择强攻,而这便是我军的机会!”

    梅不是陈趁,他心里清楚自己只有三万大军,与英布一战,就算是最后自己胜利了,却也有极大地危险。

    立国一方,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根本就无法守住。三万大军太少,不足以让梅肆无忌惮。

    英布的骁勇善战,仅次于西楚霸王项羽,就算是突然爆发的秦二世也是不逞多让。

    梅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是英布的对手,而且这个时候的英布携带灭国之恨,正所谓哀兵必胜。

    心里念头闪烁,梅决定见一见英布。虽然他也是清楚他们两个人之间基本上是不死不休的大仇,但是在心底里梅还是渴望与英布一谈。

    英布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但是架不住这个时候他需要他。

    .....

    “向英布传一句话,孤想要见一见他”沉吟了良久,梅思前想后,道。

    “王上,这英布骁勇,不可轻敌”陈趁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朝着英布劝谏,道。

    “无事,他英布还不至于如此不智!”梅摇了摇头,道:“快去”

    “诺。”点头应诺一声,陈趁转身离开了军阵,他清楚梅已经做出了决定,这一切就不容置疑。

    ......

    “王上,十万户侯派人传话,想要见你”刘寇眼中有一丝的凝重,他清楚今时不同往日,九江王英布不再是坐拥九江的一国之君,而是丧家之犬,有时候不得不低头。

    “答应梅,孤也想要见一见他!”半响之后,英布粗狂的声音传来,让刘寇微微一喜。

    “诺。”

    望着对面隐约可见的大军,英布幽幽叹了一口气,他不是不想一战,斩杀梅重新入主九江。

    但是望着身边的一万大军,英布不得不放下心头的高傲,他清楚若是这一万大军拼光了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是他的底气,更是他图谋未来的根本!

    “梅,孤倒是没有想到最后你成了孤的大敌,只是秦二世封王,你也敢受之!”

    英布目光冷冽,他对于胡亥的恨意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若是这个时候项羽想要出兵,他还有大军的话,英布一定会率领大军亲自前往。

    伤身之仇,灭国之恨,如此种种,英布心头杀机凛冽,恨不得生吃了胡亥。

    .......

    “陛下,黑冰台传来消息,九江王英布与淮南王梅对峙在六县,都想要入主六县......”

    这个时候,顿弱对于胡亥的心思谋划算是彻底的佩服了。自从大军攻破六县以来,天下大事的发展趋势一直在胡亥的设计之中进行。

    就连梅与英布的反应都算计的颇为精准,一时间,顿弱有一种面对始皇帝的感觉。

    仿佛此刻的胡亥,在心机谋算之上,已经能够和始皇帝比肩。

    “战国之世,大争之世,争得就是这尺寸之地。虽然天下人争名逐利,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土地之上。”

    胡亥悠悠一笑:“不管是九江王英布,还是淮南王梅都是心思大于天的枭雄之辈,这样的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在这个时候,两王争一国,正如两虎争一食,谁都不会放弃,因为谁若是放弃了,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死亡。”

    “在生命之前,没有谁会放弃机会!”说到这里,胡亥沉声,道:“当初朕在项羽大军压境而来,不也亲自率领大军杀敌求存!”

    “传令黑冰台尽数蛰伏,不管九江王与淮南王之争结果如何,何人胜利,都对于我大秦帝国有极大地益处!”

第410章 秦楚欲分地(第二更)

    对于胡亥而言,不管是梅还是英布最后胜利,对于大秦帝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毕竟这个时候,只有一万五千大军的胡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任何的变数对于他而言,都是好事。

    这也是胡亥下狠心这样做的原因!

    当然了,胡亥心里清楚这只是在短期没有坏处,会让大秦帝国的岌岌可危之势得到暂时的解除。

    但是从长远来说,这样做对于大秦帝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毕竟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巨大的宿敌。

    英布与梅争雄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而九江距离西楚只有咫尺之遥,一旦项羽有心吞并,只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越来越壮大的西楚,对于誓要东出的大秦帝国将会是极大地劲敌。这一点胡亥早已经想得一清二楚,但是他依旧是做出了决定。

    因为这个时候的他根本就管不了那么多,目下的大秦能够挺过去眼下的这个劫难就足够了。

    “顿弱向衡山王下达国书,声势浩大一点,朕要天下人都知道半个月后,朕要灭衡山国”

    说到这里,胡亥神色微微一顿:“同时下令大军昼伏夜出,加快行军速度,朕要在半月之后击破临江国,大军入汉中。”

    “是!”点头答应一声,顿弱没有说一句话转头离开了。

    这个时候胡亥的威严,已经深入人心。胡亥下令,整个大军之中吗,没有他人会反对,只有支持。

    望着顿弱离开,胡亥也不再胡想。他清楚自从他离开六县的那一刻起,九江郡中发生的事情都于他无关。

    ......

    洛阳。

    一道一道的消息传到了洛阳城中,西楚霸王项羽只是看了看,并没有做出任何的表态。

    甚至于彭城发生了巨大的灾难,也没有动摇项羽驻守洛阳的决心。

    “王上,刚刚传来消息,秦帝击败了九江王英布,攻破了六县,以至于九江国灭。”

    “秦帝封十万户侯梅为淮南王,领九江郡,目下,梅率领三万大军与英布率领一万大军在六县对峙......”

    听到项庄的消息,项羽与范增同时一震,因为在他们看来,胡亥有太过于能够闹腾。

    “加上目下的韩王信,魏王文,以及淮南王梅,当下中原诸王之中,已经有三个是秦帝册封!”

    项羽神色难看,他清楚胡亥这样做就是在打破他制定的天下秩序,增加大秦的影响力,从而减弱他的危机。

    “亚父,我军是不是攻破函谷关,直接灭了秦国?”眼中凶光一闪,项羽转头向着范增道。

    “王上,有一个吸引天下诸侯目光的大秦存在,更有利于我西楚兼并天下。”

    这一刻的范增的脸上沟壑展开,就像是九月的雏菊盛开,有一刹那的惊艳:“特别是这次的秦二世转战天下,让九江王英布与淮南王梅争雄与九江,这两人之间一旦爆发大战,必将是两败俱伤。”

    “九江郡距离我西楚最近,到时候王上回师彭城自可一战而灭之!”

    听到亚父与范增的话,项羽也是心头一震,亚父范增的虽然有些让人惊讶,但是让项羽怦然心动。

    对于土地的渴望,让项羽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想到这里,项羽转头问了一句:“亚父,孤该如何是好?”

    闻言,范增深深地看了一眼项羽,一字一顿,道:“老夫以为,西楚与大秦应该签订盟约,就此罢兵!”

    说到这里,范增悠悠一笑,整个人显的很是有些诡异。

    “签订盟约,就此罢兵?”这一刻,项羽心头一动,忍不住看向了范增。

    “嗯。”

    点了点头,范增冷笑一声:“当下局势,三川,颍川两郡几乎就是无主之地,西楚与大秦分别瓜分,如此一来,对于秦楚都是好事,想必胡亥一定会答应。”

    范增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即是这个时候的西楚损兵折将,并没有得到一点的实利。

    大秦帝国有良将,更有函谷关以及武关的天险。

    以西楚如今的实力就算是攻破函谷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灭大秦,毕竟不管是巴蜀还是汉中还是陇西大地,都能够让大秦帝国持续下去。

    既然是如此,还不如放弃灭秦,与秦瓜分三川与颍川郡,如此一来,对于西楚有利无弊。

    “亚父,派人向秦国传信,孤想要与胡亥一谈!”沉默了许久,项羽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好!”

    点了点头,范增一挥手:“项庄,修书一封!”

    “诺。”点头应诺一声,项庄大步离开了。

    虽然他对于战争极为的渴望,但是项羽与范增的决定不是他能够改变的。

    ......

    望着项庄离开大殿,项羽深深地看了一眼范增:“亚父,如今胡亥远在江东,就算是何谈,也没有人能够.....”

    “王上差矣!”范增摇了摇头,随及他快走了几步,走到了大厅之中的巨大地图跟前,拿起旁边的丈杆指着九江郡,道:“六县之上,九江王英布与淮南王梅争锋。”

    “作为始作俑者,秦帝胡亥绝对不会在这里,如此一来,胡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进入衡山国。”

    “衡山国本来就弱小,这一次合纵伐秦,再加上淮南王梅出走,以至于整个淮南王一片空虚。”

    “以如今的衡山国根本挡不住胡亥,一战就可以攻灭!”

    说到这里,范增犹豫了片刻,道:“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胡亥铤而走险,越过衡山国直插临江国。”

    “临江国与秦国汉中郡比邻,对于胡亥而言,攻打临江远比攻打衡山国要更为有利。”

    说到这里,范增换了一口气,继续,道:“以秦帝胡亥的目光,绝对不会放过临江国。是以,老夫才会在这个时候打算与秦国和谈。”

    “这是一个选择,一个让胡亥左右为难的选择。但是不论是那一个,对于我西楚都有利无害。”

    沉默了片刻,项羽幽幽一叹,道:“亚父,若是胡亥攻破了临江,我军又该如何?”

第411章衡山国 朝堂之上争论

    若是胡亥攻破了临江,我军又该如何?

    项羽这样询问是有原因的,他清楚任何的退让,任何的交易,都不过是利益的瓜分。

    但是在这个瓜分之时,必须要守住一条底线,这一条底线是绝对不能被触碰的。

    而临江,就是这样的一个底线!

    临江距离汉中郡太近,一旦被胡亥攻破。这就意味着临江真正的成为了大秦的土地,资助敌国实力的增长,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是以,这一条底线绝对不能超越!

    临江不同于九江,毕竟九江国就算是胡亥攻破六县,击溃九江王英布,他也不可能直接占领,不得已之下封王梅。

    胡亥在九江等地的所作所为,归根打底对于秦国只是暂时有利益,但是对于西楚的利益无疑更大一点。

    正因为如此,项羽才会一会不温不火,做坐视胡亥乱来。

    “不会!”

    这个时候,范增浑浊的眼神中有一丝的凝重:“胡亥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清楚底线在何处,更加清楚现在的大秦并不是始皇帝之时的大秦!”

    “以老夫对于此人的观察,他一定会答应会盟,更会放弃攻打临江,王上不必担忧!”

    .......

    范增心里清楚,秦二世胡亥是一个枭雄,是一个突然崛起的霸者,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被个人的仇恨以及感情所利用。

    他们的眼中没有亲情,也没有儿女情长,生活是十分的单调,眼中只有自己的权势与国家。

    这样的人,范增目前只见到两个人,一个是辽东王刘季,另外一个便是胡亥。甚至于在他的眼中,西楚霸王项羽都做不到这一点。

    范增心里清楚,项羽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儿女情长。胡亥与刘季在军事上根本无法与项羽争锋,但是在这两个人的政治远见以及冷静,这是项羽最大的劣势。

    故而,他认为秦帝胡亥与辽东王刘季,就是西楚最大的敌人。

    ......

    “上将军,楚军使者送来书信,西楚霸王项羽想要与陛下会盟”听到林峰的话,王贲神色微微一变。

    这一刻他的心头是欢喜的,王贲清楚大秦帝国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不光是关中空虚,就连各大关隘的守军都换成了城卫军。

    他清楚胡亥的想法,城卫军只是负责维护治安,而是战争。他们的训练以及装备都不足应付一场战争。

    而且咸阳各大粮仓开始告急,咸阳朝廷更是捉襟见肘,叫苦连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秦帝国若是继续将这一场战争打下去,甚至不用西楚强攻,大秦帝国内部就会崩塌。

    心中念头闪烁,王贲沉吟了片刻:“通过黑冰台向陛下传信,将这一道消息传给陛下,同时告诫三军,准备死战”

    “是!”点头答应一声,林峰转身走出了大厅。

    对于王贲的决定,林峰没有一丁点的质疑,他清楚王贲不会在这件事上直接表态。

    毕竟秦二世胡亥才是大秦帝国的皇帝,唯一的主人。

    而且他也清楚,这样的大事也不是他能够质疑的。

    ......

    望着林峰离开,通武侯王贲心中也是有着轻微的讶异。毕竟谁也没有料到,秦二世胡亥真的撬动了天下大势。

    这一刻,他对于胡亥充满了好奇!

    “王上,秦军送来战书”就在这个时候,天下间风起云涌的时候,衡山国的朝堂之上,响起了一道声音。

    这一道声音就像是平地惊雷起,在衡山国的朝堂之上惊起了一片涟漪。秦帝胡亥在九江国干的事情,早已经天下皆知。

    在情况下,衡山王吴芮自然是坐不住了,毕竟衡山国之中,基本上就等于绝对的空虚。

    就算是秦军已经在九江国与九江王大战一场,兵力有所消耗,也不可能少于衡山国。

    这一刻,吴芮心里十分的后悔,当初他就不该听信梅的话,派遣主力大军开进南阳郡,以至于将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

    “父王,如今十万户侯梅叛变,接受秦二世的分封,成为了淮南王,九江王英布则成了一只丧家之犬。”

    吴臣眼中有凝重之色,他清楚现在的衡山国岌岌可危,不仅有亲帝胡亥作为威胁,还有一个九江王英布虎视眈眈。

    倘若是梅占据了九江郡,届时英布狗急跳墙,下令大军开进衡山国并不是没有可能。

    “如今的衡山国已经有倾覆之危,儿臣以为,当立即从南阳郡调集大军返回衡山,以此同时与淮南王梅修好,彼此之间守望相助。”

    “在与秦军交涉,唯有如此,衡山国才有机会继续长久下去!”

    在衡山国的朝臣之中,太子吴臣无疑是一个见识不俗的人物。他心里清楚九江王英布与吴芮虽然是翁婿,但是在利益之下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

    与其时刻防备被英布反咬一口,倒不如直接舍弃英布,成全淮南王梅。梅毕竟从衡山国出走,道义之下绝对不会轻易与衡山国交恶。

    只要是与秦二世交涉,让开大道供秦军通过,趁这个机会调集大军从南阳郡返回衡山。

    如此一来,衡山国的倾覆之危险,立马将会得到解决。

    “太子所言虽好,但是就九江王英布与王上乃是翁婿,如今九江王遭逢大难,不救则是失去了道义,让天下人耻笑。”

    衡山国丞相李维对着衡山王吴芮深深一躬,看都不看吴臣,道:“更何况大秦帝国与衡山国本就是死敌,不死不休,若是放任秦军离开,一旦西楚霸王项羽不满。届时衡山国将会有大难。”

    “十万户侯梅背叛王上,罪不容诛,老臣以为绝对不能与梅修和!”

    ......

    太子吴臣与国相李维两个人的意见相左,以至于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一时间没有人开口。

    他们都清楚,在这个时候明显太子与国相二人不和,在这个时候表态,势必会得罪另外一个人。

    而且这两个人都不是简单之辈,一个是当下的大权在握者,另外一个是衡山国的继承人。

    选择谁,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第412章 唯一的漏洞

    太子吴臣与国相李维的争锋相对,直接是让整个朝堂安静了下来。

    特别是群臣更是念头百转,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毕竟在衡山王吴芮没有开口之前,太子吴臣与国相李维就是朝堂之上最大的权力者。

    他们的话,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影响衡山王吴芮的判断。

    群臣们没有人回答,同样的位于上首的衡山王吴芮也是沉思着,没有在第一时间表态。

    对于太子吴臣以及国相李维的想法以及目的,衡山王吴芮都一清二楚,他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为了衡山王位。

    国相李维支持者不是太子吴臣,而是五公子吴元。

    心中念头闪烁,吴芮深深地看了一眼众人,沉声,道:“淮南王梅出走,直接是带走了大军三万,以至于衡山国之中只有五千大军。”

    “就算是秦帝胡亥的大军在六县与九江王英布一战损失惨重,他们的数量也一定远超五千之数。”

    “没有数万大军,胡亥绝对不敢如此肆无忌惮,对孤下国书!”

    说到这里,吴芮话锋一转:“是以,孤以为当下最重要的是从南阳郡调集大军到来,以防不测.......”

    “至于西楚霸王项羽,此刻远在三川郡,正在陷入战争泥潭而不可自拔,在这个时候,我国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存活而不是西楚日后的追责!”

    衡山王吴芮不是一般人,作为一个趁风而起的诸侯王,他对于当下局势有着极为清楚地认识。

    他更加比一般人清楚,只有自己立足于当下,才能有资格谈论其他。

    若是衡山国灭亡了,自己失败了,就彻底的失去了一切的资本。对于这一点,衡山王心知肚明。

    正因为如此,吴芮对于太子吴臣的意见极为的看重。在他看来,国相李维私心太重,一心想着将吴元推上太子之位。

    但是对于天下大势的认知,甚至于远远不及太子吴臣。

    一想到这里,吴芮没有在乎国相李维越来越难看的神色,断然下令,道:“太子,立即传令景山将军,从南阳郡撤退。”

    “同时由国相担任使者,前去与淮南王梅谈判,至于与秦帝胡亥会面一事,由太子亲自负责。”

    “诺。”点头应诺一声,太子吴臣心头大喜。这么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次朝堂之上他压倒国相李维。

    对于他而言,这是一件极大的胜利。不进能够让太子之位更加稳固,还能够提升派系的凝聚力。

    正因为如此,太子吴臣这一刻心头满是欢喜。

    吴臣清楚,五弟吴元是他最大的敌人,而吴元的母族国相,将会是他在衡山朝堂之上最大的敌人。

    只有扳倒国相李维,他才能安安稳稳担任衡山国太子,进而继承王位。只要国相李维活着一天,这一件事就充满了危险。

    ……

    “陛下,黑冰台传来上将军的消息,西楚霸王项羽想要与陛下会晤,与此同时,衡山国太子吴臣也想要见陛下……”

    瞥了一眼侯三,胡亥神色微微一变。他清楚吴臣想要见他,是为了太子之位,但是项羽见他可就有些复杂了。

    心中念头闪烁,沉吟了片刻,胡亥深深的看了一眼侯三,道:“西楚霸王项羽想要见朕,不知黑冰台可有说为什么?”

    闻言,侯三神色恭敬,道:“上将军猜测,是因为西楚霸王坚持不下去了,想要与大秦言和!”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胡亥眼珠子一转:“通过黑冰台像上将军传令:就说朕答应与西楚霸王项羽会盟,但时间地点都需要我大秦来定。”

    说罢,胡亥沉吟了片刻,方才,道:“至于衡山国太子吴臣,派遣我军甲士,将其带来。”

    “是!”

    望着侯三离开,胡亥目光闪烁了一下。他心里清楚,衡山国太子吴臣,对于他而言或许是一个击破点。

    只要衡山国撤军,胡亥就有绝对的信心攻破临江,让大秦帝国再得一郡。

    ……

    只是胡亥也清楚,这一点到底有多难。这一次大秦东出,打下来的土地已经足够大了。

    不管是西楚还是任何一国,都不会让大秦帝国的实力在一瞬间迅速增长,因为这对于他们是极大的威胁。

    而且胡亥更清楚,西楚这个时候想要讲和,就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大秦帝国占大便宜。

    同样的这也意味着,西楚已经开出了底线,那便是临江国不能灭。只是对于天下大局,西楚朝廷显然有极大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划分三川郡与颍川郡!

    目光如炬,胡亥一时间念头闪烁,想到了很多。一直到他将目光落在三川郡上之时,胡亥立即就清楚了西楚霸王项羽的打算。

    这根本就是坐收渔翁之利!

    胡亥清楚这一定是亚父范增的谋划,不是他小觑项羽,以项羽的谋划,还不可能制定出如此精妙的局面来。

    “范增,你这是以为朕退无可退,不得不答应你了么?”

    幽幽一叹,胡亥眼底掠过杀机滔天。他清楚范增不愧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战略大师,这样的谋划大秦帝国根本逃不开,不得不会盟。

    从黑冰台传来的消息之中,胡亥自然是清楚如今的大秦帝国已经是空中楼阁。若是战争再不结束,恐怕大秦朝廷将会率先崩溃。

    咸阳的局势,逼迫胡亥不得不按照范增设计的路线走。一想到这里,胡亥心头就暗自咋舌。如此手段,如此布局,不愧是老谋深算。

    这一刻,胡亥一边在感叹范增谋划的老辣,一方面在紧急思考解决的办法。许久之后,当胡亥的目光落在临江国之时,一个念头迅速成型。

    他清楚范增的这个计谋,并不是完美无缺。就算是天底下最完美的计划,都会有漏洞,这一次范增的设计也不例外。

    而临江国将会是范增这个计划唯一的漏洞,只要是大秦帝国拿下临江国,到时候与西楚谈判,大秦才更有资本。

    一想到这里,胡亥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是给范增一个惊喜。

第413章 城卫军出汉中!

    ……

    “衡山国太子吴臣,见过秦帝……”吴臣走进大营,对着胡亥肃然一躬。

    不愧是一国太子,吴臣的礼仪之上,没有半点欠缺,完全是以一国太子的礼仪前来,让胡亥心头也是感觉有一丝的惊讶。

    在这个万恶的社会,任何事情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衡山王吴芮不过是称王短短数年,别的东西没有学来,怎么强大自己没有想到,却在这个礼仪之上大下了苦工,让自己显得有模有样。

    看到这一幕,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冷光。若是衡山王吴芮将这一份心思用在壮大自己上,将来的中原之争,未必就没有机会。

    只是衡山王吴芮却甘于现状,白白的错过了好多机会。以至于到后来,被大汉王朝灭杀。

    ……

    “太子不必多礼!”胡亥眼角带笑,看着衡山国太子吴臣:“入座!”

    “谢秦帝!”肃然一拱手,吴臣也不在客气直接坐了下来。

    这一次,他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着衡山国。吴臣自然不想在胡亥面前太过于失礼。

    毕竟在帝王之礼仪上,放眼中原各个国家,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大秦帝国。大秦帝国是目下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王朝,也只有大秦帝国最为正规。

    这也是天下诸王虽然藐视大秦,却依旧不得不向秦国学习的原因。

    因为他们都清楚,虽然他们口号叫的震天响,但是这一切都代表不了他们是一群|丝逆袭。

    压下心底的疑惑与念头,吴臣朝着胡亥肃然一躬,道:“秦帝大军压境而来,犯我疆土,孤前来向秦帝讨要一个说法!”

    “哈哈……”

    大笑一声,胡亥有些诧异的看着吴臣,他没有想到这衡山太子倒是一个有趣的人。居然还知道以势压人,以正义之名压迫自己。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冷笑一声:“天下乃大秦之天下,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朕行走在大秦的土地上,谈何犯境。反倒是你衡山一国乱臣贼子,拥兵自重,自立一方,其罪当诛!”

    一时间,大厅之中的气氛尴尬了起来。胡亥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接是将吴臣说的哑口无言。

    只是愣怔只是一瞬间,吴臣立即就反应了过来。他朝着秦帝胡亥怒斥,道:“当初函谷关外天下相王,秦帝亲至。”

    “难道秦帝现在矢口否认了么?”

    瞥了一眼天真的吴臣,胡亥笑了笑,道:“今时不同往日,当时大秦帝国面临灭绝之地,朕不得不退。”

    “朕清楚你来的目的,告诉衡山王吴芮,目下大秦帝国的目标不是衡山国,若是想要活的长久一点,那就立即从南阳郡撤兵,少参与伐秦之事!”

    说到这里,胡亥顶着吴臣一字一顿,道:“太子向衡山王带一句话:我大秦帝国灭西楚或许有难度,但是灭一个衡山国轻而易举……”

    ……

    望着吴臣走了,一旁的顿弱有些忧虑:“陛下,如此直白,恐怕衡山王吴芮未必能够忍得下去。”

    “若是衡山王吴芮暴起发难,刚刚回转的天下大势,又将会变得扑朔迷离,我大秦帝国刚有的一丁点好转的机会,将会有荡然无存。”

    闻言,胡亥摇了摇头,道:“以衡山王吴芮如今的实力,他还没有暴起发难的实力。”

    “这个乱世,终究是强者为尊,实力为王。在我军攻破六县,击溃九江王英布的赫赫声威之下,只要不是有完全的把握,衡山王绝对不会轻易一战的。”

    说罢,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道:“只不过万事无绝对,为了以防万一,下令大军立即开进,同时通过黑冰台传令城卫军总署。”

    “放弃汉中郡所有关隘守军,以城卫军总署长卫余为主将,率领城卫军从汉中郡房龄县而出,攻打临江国。”

    “与我军主力汇合,攻克临江国,为接下来的谈判增加筹码!”

    “是!”点头答应一声,顿弱转身大步离开。他清楚,接下来的路程对于大秦帝国而言,将会是无比的艰难。

    因为接下来,西楚与大秦将会争分夺秒,西楚霸王项羽一定会在临江国之前截杀秦军。

    毕竟天下人都清楚,只要杀了胡亥,大秦帝国就算是不立即土崩瓦解,也将会是面临颓势,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再起的可能。

    ……

    这个时候,大秦帝国与西楚两国之间的举动,太过于匪夷所思了,直接是让天下诸侯看傻了眼。

    如今局势乱成了一窝粥,而且秦楚之间的争霸,由明显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起来。

    一时间,天下各大势力纷纷观望了起来。

    ……

    “上将军,陛下正在向临江国开进,同时下令黑冰台由城卫军总署长率领城卫军出汉中……”

    听到这一道消息,王贲在第一时间就清楚了胡亥的想法。只是对于以城卫军攻打临江国,他并不认可。

    王贲清楚城卫军只是城卫军,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战争,只是比普通国人百姓强一点罢了。

    但是与临江国大军一比,却是大有不如。毕竟临江国大军都是跟随着共敖打天下的善战之师。

    这样的大军,绝对不是城卫军可以比拟的。一想到这里,通武候王贲心里就有些焦急。

    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一步也不能错,任何一步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事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让大秦朝廷再也没有挽留的余地。

    一想到这里,王贲一摆手,道:“让卫余直接从咸阳总署调集大军,光是汉中郡城卫军根本起不到作用。”

    “是!”

    ……

    这个时候,通武候王贲有一丝的担忧。他清楚中原大地之上,风起云涌,已经到了一种颇为复杂的状态。

    如今不管是辽东,还是西楚,亦或者大秦,都到了一种饱和,亦或者说衰败的程度。

    不管是当今天下之中的任何一国,都没有了继续大战下去得能力。毕竟大秦帝国的存在,让辽东与西楚之间有了制衡。

第414章 豪情比天高!

    胡亥率领的秦军,是这段时间之中天下人关注的焦点,因为这段时间秦军起舞风云,让整个中原大地不得安宁。

    而整个中原大地之上,各大国家与大秦帝国都是仇敌,对于秦军的动向尤为关注。

    ……

    八月中旬,一万五千铁骑护卫着胡亥的车架,浩浩荡荡的出现在了临江国中。这一支突然出现的秦军,顿时激起了八方风云。

    一时间,天下诸王,中原列国都愣怔了。谁也没有想到受到天下诸王时刻监视的秦军,居然会突然人间蒸发,又突然从天而降。

    在天下诸国瞠目结舌的时候,也是意识到这一次的秦楚争霸是一个企图席卷天下诸国的大阴谋。

    一时间,眼线探子纷纷向着三川郡涌来。这个时候的三川郡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可谓是复杂无比。

    “陛下,如今衡山国与九江王都已经撤军了,整个南阳郡之中,除了楚军之外,只剩下临江国大军!”

    瞥了一眼顿弱,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南阳郡距离临江国只有咫尺之遥,一旦大战爆发,最多半日之内临江大军就足以杀到江陵。”

    “这对于我军并不是好事!”

    说罢,胡亥,道:“对了,九江王英布与淮南王梅的对峙,目下如何了?”

    闻言,顿弱连忙对着胡亥,道:“禀陛下,九江王英布与淮南王梅划分九江,各自为政!”

    “这当真是出乎了朕的预料!”胡亥神色微微一变,摇了摇头,道:“朕原本以为,这一战必然是不死不休的大战,却不料居然会和平收场。”

    听到秦帝胡亥的话,顿弱:“衡山王吴芮摆明姿态支持淮南王梅,而彭城方面自然是支持九江王英布。”

    “由于衡山国与西楚此刻自顾不暇,自然是不愿意九江郡再一次爆发战争。”

    “嗯。”

    点了点头,胡亥对于九江郡能够爆发,已经没有了半点期望。他清楚有了衡山国与西楚的介入,英布与梅根本打不起来。

    有道是人在这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是这个道理。

    “典客,传令大军开进临江国都江陵,朕要与临江王共敖一谈!”沉吟了片刻,胡亥断然下令。

    “是!”

    ……

    一入临江山水,胡亥颇为意气风发。清清湖水,雪白沙滩,苍苍树木,江南山水甲天下不外如是。

    临江国地处南方,其中名山大川多不胜数,不仅有大江横穿而过,更有汉水为之东流,更有云梦泽千里烟波浩渺。

    可以说是,临江国山水如诗如画,是一处不可多得风景优美之地。

    想起这里曾经属于大秦帝国,是诺大帝国的一份子,胡亥就是一阵阵心疼。天下分崩离析,这让他心头充满了悔恨。

    天下的一切对他都失去了吸引力,他只想要收复失地,重铸大秦帝国。

    ……

    “陛下,大军距离江陵还有两天的路程,同时城卫军已经开出汉中郡,沿着大江之水而来。”

    顿弱的声音响起,让胡亥微微一愣,他心里清楚,顿弱的意思是大军不能继续推进了,越靠近江陵,大军越危险。

    毕竟江陵乃临江国国都,就算是在落魄,驻扎在江陵的临江大军数量也远远在秦军之上。

    一念至此,胡亥沉声,道:“大军继续向前推进,剑指江陵!”

    胡亥心里有着清晰的想法,秦军将士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骑兵,又是久经沙场。以秦军骑兵的机动力量,足以应付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变故。

    特别是骑兵骑兵全部换装,清一色的骑兵三宝,可以用行动如风来形容,这便是胡亥此行的底气所在。

    胡亥虽是后世来客,但他早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这是一个依靠血气之勇的才能雄居于世的大争之世。

    如此亲自率军征战,一则是他要亲自统帅大军为大秦帝国开拓万里疆域,毕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二则是大秦帝国如今缺少能征善战之将,唯一能够摆的上台面的大将,也就只有通武候王贲以及李信。

    只是王贲与李信已经不负年少,而大秦帝国新生,需要更新鲜的血液,唯有如此,大秦帝国才能源源不断的造血,让帝国更富有生机。

    然则,如何让大秦帝国年轻一辈尽快成熟,胡亥心头只是有一个想法,却一直没有机会实施。

    因为他清楚,现在不是和平的年代。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列国争雄,也是大秦帝国遇到最好的清扫时机。

    在这样的时代,战争永远是唯一也是永恒的主题。

    正因为如此,大秦帝国面临的首要大事不是其他,便是战争。只有在连续的大战胜利下,大秦帝国大环境稳固下,才能一展胸中之谋划。

    这个念头,在胡亥刚来的时候就有。作为一个秦粉,他自然想要让大秦帝国在他的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让这一个大世成为一个黄金大世。

    正因为如此,他长期率军出征,只掌控军中大事,放手教左相子婴处置国务。在此等谋划之下,便有了今日局面。

    此刻的胡亥已经率军杀伐,让大秦帝国岌岌可危之势得到了缓解,一切的谋划也该是到了付诸实践的时候了。

    变与不变,虽上天犹难断也。

    然则无论变与不变,惊人的大势已经发生。如今的胡亥已经是中原大地之上三强之一,有资格问鼎天下。

    正因为如此,胡亥才将这一次兵临江陵一事,看的极重。

    他清楚对于这一次与西楚谈判,自己手中掌握的优势并不大,只有拿下临江国,秦楚之间的局势才能旗鼓相当。

    沉吟之间,胡亥转头看着顿弱,道:“顿弱,立即传令卫余,城卫军到达江陵之后,不必立即攻城,迅速与主力大军汇合……”

    “老臣明白!”顿弱清楚临江国对于大秦帝国的重要,更加明白胡亥这一次根本就是刀刃上行走,铤而走险。

    若是临江王共敖暴起发难,怀疑心里不重,对于目下的秦军,将会是一场暴风雨来临的噩梦。

第415章 共敖与共尉的交心(第三更)

    就在这个时候,江陵王宫突然传出了共敖的诏书:“太子共尉立即前往王宫晋见”

    风雨欲来风满楼,整个临江国自然清楚秦军杀来的消息,这个时候传来共敖的命令,一时间太子府中气氛凝固了起来。

    作为太子府官员,他们每一个人无疑是极为机警的。

    太子共尉少年心性,听到诏书立马转头高兴的嚷嚷,道:“信都备车,孤要去见父王”

    “唯!”

    点头答应一声,信都立即派干员飞报相国府,一边打着哈哈多方忙碌起来。信都是极为机警的,因为他是国相的人。

    他不可能听到这个消息,而不向国相府传送。

    ……

    片刻之间,肥桦已经匆匆赶到,一看令书印鉴竹简等都没有破绽,一时间眉头忍不住皱了皱。

    临江王共敖只召太子共尉,这一道诏书之中,已经是别有一番信息在其中。

    沉吟了片刻,肥桦一摆手,道:“信都,太子人呢?”

    信都目光如炬,对着肥桦深深一躬,道:“禀国相,太子前往王宫了!”

    一念至此,肥桦立马就清楚必然是出大事了。在这仓促之间他能够想到的事情,唯有秦军杀到了。

    肥桦思忖一番,心下立即就有了部署,对着信都大喝,道:“信都,由你立即率领百名精锐甲士,立即向大军诸将传令,调集大军立即进入江陵。”

    “同时派遣斥候游骑,在江陵城外五十里附近,一旦有秦军的踪迹,立即向王上禀报。”

    这一番部署让信都惊得目瞪口呆:“老相国,王上没有命令,擅自调动大军可不是一件小事,若是王上追究……。”

    闻言,肥桦肃然正色,道:“此事目下身系邦国安危,听本相的便是,王上但有责问,一切都有老夫承担。”

    肥桦历来强悍凌厉,此刻黑脸白须肃杀凛冽,信服不由自主三分忌惮,一时间也不敢反驳,立即率领精锐甲士大步离开。

    ……

    “儿臣参见父王”共尉走进第二重门,没有多看,立即躬身行了一礼。一时间,浑厚的嗓音在大殿回荡起来。

    王座高高在上,大殿却空荡荡了无人迹。共尉心感蹊跷,心中不安的情绪正在方法,正要回身之时,却听见身后一阵轧轧声响,大门已经轰隆关闭。

    此时,王座木屏后转出一个人影,他站定,深深的看了一眼共尉,道:“太子,刚刚孤得到消息,秦帝胡亥剑指江陵,与此同时汉中秦军东出!”

    “如今我临江国危如累卵,对于此,你有何应对之策?”

    闻言,共尉爽朗一笑:“禀父王,儿臣以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秦帝国早已不是当初的大秦,又有何惧哉!”

    共敖一挥手,摇了摇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的临江恐怕还没有说这句话的底气!”

    说话间,共敖从阶梯之上走了下来,看着这个已经到了弱冠之年的儿子:“太子!你看见了么?天下又将大乱了!”

    一声怒喝,共敖便不再说话了。他心里清楚,太子共尉涉世未深,对于这个世道之中的有些事情,还不是太过于了解。

    一想到这些,共敖摇了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共尉,道:“大秦帝国与西楚就像是两座巨山,而临江国只是夹在其中一座小土包。”

    “我们必须要认清楚现实,唯有如此才能决定下一步将要支持谁,投靠谁。若是你看不透这一点,孤也不敢将临江国交给你。”

    “因为那样对你对临江都不是一件好事,临江夹在大秦西楚之间,只有朝秦暮楚,才能够存在。”

    ……

    说罢,共敖长叹一声,道:“太子,向秦帝胡亥送信,孤想要见一见他,相信这个时候的胡亥,一定会乐见其成。”

    这一刻,共尉脸色苍白,心头却是愤激之极,拔出短剑一声尖叫:“若秦军杀来,儿臣亲自上战场杀敌”

    面对如此慷慨激昂的儿子,一时间,共敖还有些吃惊:“你有此心,孤也就放心了!”说罢,共敖一字一顿,道:“执行命令!”

    共敖对于这件事亦或者临江国的未来长策大谋,在心底里早已经有了彻底的规划,别说是太子共尉,就算是西楚霸王项羽亲至,都不可能发生改变。

    他心里清楚,若不能两边倒,临江国必然会在旦夕之间土崩瓦解。

    如今的临江国根本不是西楚与大秦帝国任何一国的对手,只能委曲求全,在两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

    闻言,共尉大惊,他没有想到自己都这样表态了,共敖依旧是打定主意想要与秦二世胡亥一谈。

    一时间,共尉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可是清楚这样做对于西楚而言就是背叛。以西楚霸王项羽的为人,背叛者只有死路一条。

    在共尉看来,如今西楚霸王项羽如日中天,大秦帝国早已是日薄西山,两者之间根本不能比。

    他心里对于共敖的决定有些不认同,但是共尉清楚,如今临江国做主的是共敖,而不是他共尉。

    就算是心里如何的不满,也只能压下去,执行共敖的命令。

    “儿臣明白!”

    点头答应一声,共尉退出了大殿。他清楚自从他来到大殿之中,这段时间只怕是临江国中已经是风起云涌,暗流涌动了。

    ……

    “驾”

    ……

    就在这个时候,江陵大道的方向马蹄声隆隆大作,两队铁骑飞一般从茫茫原野之上包抄过来。

    一杆嬴字帝旗迎风招展,在半空中因为风大的缘故旗面疯狂的撕扯着,旗面在半空中猎猎作响

    一眼望去,威猛霸道的黑色洪流犹如滔滔江水浩荡而来。

    这便是秦军,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大军,依旧是有千军万马的冲天气势,这便是一支大军的核心所在。

    这一幕,彻彻底底的震撼到了所有人!

    ……

    “秦军来了!”箭楼之上的一道大喊声冲天而起:“快禀报王上,敌袭!”

    横冲直撞而来的秦军,带着恐怖的气势,让临江国的大军为之胆寒,盖因这支大军杀气太盛了。

    ……

第416章 我临江没有必要为了西楚而灭国!

    秦军铁骑,沐浴着夕阳余晖,犹如披上了一层光芒,携带着惊人的杀气,席卷而来,气势汹汹。

    这一刻的秦军,锋芒毕露。经过连续不断地战争胜利,经历了鲜血洗礼的秦军,早已经脱胎换骨,有了当年席卷天下的那一支秦军的影子。

    假以时日,必然是能够比肩,甚至于超越!

    ……

    秦军兵锋浩荡而来,自然是在第一时间惊动了临江国的守城大军。如今秦军兵临城下,秦帝与临江王争国,必有大乱在即。

    国相肥桦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清楚在这个时候能够挽就临江国势,唯有实力二字。

    但是放眼整个临江国,有这样的实力者,除了太子共尉之外,就只剩下了他!

    心中念头一闪,肥桦断然大喝一声,道:“三军严防死守,若是秦军攻城,则死守城门,等待大军支援!”

    “唯!”

    这一刻,由于朝廷尚未做出反应,国相肥桦的命令就是最高的命令,江陵守将不得不遵从。

    肥桦虽然强悍凌厉并且手段毒辣更是老于世故,但是他与临江王共敖渊源太深,凡事必得顾全临江王共敖的尊严,故而行事颇为投鼠忌器。

    因为他清楚,想要让临江国长存下去,共敖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共敖活着,临江国才有存在下去的意义。

    只有临江王共敖活着,也才能得到天下诸国的认可。

    如今秦军兵临城下,朝臣掣肘,一时间肥桦只感觉压力山大。况且太子共尉年少,放眼整个临江国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抵挡住秦军的锋芒。

    一旦大秦帝国灭临江,而临江靠近汉中,一旦被灭将会注定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

    如此大局一旦铸成,纵然是后悔也!当此之时,唯有调集大军,方可使临江国安平,使秦军在城外无可奈何!

    信都眼底有一丝凝重,他朝着肥桦,道:“国相,当此之时,王上与太子都没有消息,一旦对抗秦军……”

    “对抗秦军?”

    信都神色微微一变,忍不住对着肥桦,道:“国相,末将听闻王上有意与秦帝和谈,只怕是与我们不利?”

    “以你之见,我们又如何行事?”沉吟了片刻,肥桦目光一闪。

    迎着肥桦的目光,信都肃然一躬,道:“临江大军尽在王上一人之手,不管是你还是太子斗不能调动,是战是和都在王上一念之间。”

    闻言,肥桦摇了摇头,道:“你说错了!临江与大秦帝国之间,从来就没有和平,只能一战!”

    肥桦心里清楚,在当下这样复杂的局势下,临江又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在这个时候,只有坚定的支持西楚霸王项羽,才能让临江国安然无恙。

    临江国距离大秦帝国太近,一旦秦军回过神来,必然会针对临江国,若不是提前加以防范,河南国就是前车之鉴。

    只是肥桦清楚,这样浅显的道理临江王仿佛看不到一样,虽然太子共尉偏向于西楚霸王项羽,但是临江国终究是共敖的临江国。

    没有临江王共敖的命令,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当下局势。如今,他只能铤而走险,绝不能放秦军入城。

    心中念头闪烁,肥桦转头大喝,道:“立即将秦军兵临城下之事,告诉王上!”

    “唯!”信都点头答应一声,快步向着王城的方向走去。

    肥桦作为跟随着临江王共敖一起起家的老人,更是当了多年的国相,肥桦在临江国大军的影响力算得上举足轻重。

    在整个临江国之中,能压倒肥桦影响力者,大约也就临江王共敖一人而已。正因为如此,肥桦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特别是如今共敖连步踏错,显然已经是老来昏聩无断了。

    太子共尉虽然也有军旅根基,但是毕竟年幼,加之军权又是共敖长期独掌,共尉在大军中的影响并不深。

    肥桦目光闪烁,他清楚必须要做出一个觉断了。他不想看到亲手建立的临江国,因为共敖的一个决定而毁掉。

    ……

    “吁!”

    一把勒住马缰,望着江陵城墙上,闪烁着寒光的箭矢,一声高喊:“大军停止推进!”

    “希律律”一时间,千军万马齐暗,黑色洪流就这样在一瞬间戛然而止,硬生生的在临江国大军的眼皮底下停了下来。

    胡亥望着城墙,他清楚这个时候的临江国大军必然是警惕非常,秦军若有任何的轻举妄动,就会遭受到射杀。

    一念至此,胡亥转头,道:“顿弱,派遣死士入城,朕要见一见临江王共敖!”

    “是!”

    ……

    “王上,秦军兵临城下,国相请你过去!”

    王座之上的共敖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前脚刚刚有了决定,后脚秦军就已经杀了过来。

    “走!”

    共敖终究是开国之主,纵然是惊骇之余,该有的决断还是有的。

    ……

    “王上,秦军已经兵临城下……”见到临江王共敖到来,肥桦连忙躬身行礼,道。

    现在箭楼之上,临江王共敖目光如炬,看了许久,心头终于松了一口气:“秦军数量不足两万,而且是骑兵。”

    “这意味着江陵起码是安全的,而且秦军止步,并没有做出攻城之势,足以说明秦帝胡亥并非要不死不休!”

    说到这里,临江王共敖沉声,道:“打开城门,孤要会一会秦帝胡亥!”

    共敖心里清楚,既然秦军铁骑已经到达,那就说明秦军的援军距离江陵城不远了,他必须要在两军回合之前,决定战与不战。

    正在此时,国相肥桦,肃然开口,道:“王上,秦军只有不足两万大军,而且秦帝胡亥身在其中,不如灭之!”

    闻言,共敖摇了摇头:“国相,江陵距离汉中郡太近,秦军援军就在路上。而且这一支大军全部都是骑兵,行动如风。”

    “他们在原野之上的战斗力,远超我军。一旦一战秦帝胡亥逃走,临江国从此将会永无宁日。”

    说到这里,共敖眼中掠过一抹沧桑,幽幽一叹,道:“我临江国,没有必要为了西楚而灭国……”

第417章 秦失其鹿,天下诸侯共逐之,有何不可!

    “王上,国相,秦军使者求见!”

    就在肥桦与共敖争论之时,一道声音响起,将两个人的思绪同时打断。

    共敖在一愣怔之后,立马就清醒了过来,对着信都一摆手,道:“将秦使请来!”

    共敖是一个当机立断的人,他清楚只有了解胡亥的想法,才能从跟上解决这一次的灭国之危险。

    与此同时,共敖对于出兵南阳郡一事,从骨子里感觉到了后悔。

    ……

    望着浩浩荡荡的秦军,共敖清楚如今秦军兵临城下,临江国绝不能这样待下去,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对于他而言,秦国使者到来,这就是一个机会。只有清楚了胡亥的要求,临江国才能做出最后的决断。

    若是一切可以接受,临江王共敖并不愿意重燃战火。倘若是胡亥要求突破了他的底线,共敖不介意殊死一搏。

    虽然当王多年,但是共敖毕竟是开国之君,厮杀多年而成就今日地位的王者,自然是不惧一战。

    “诺。”

    点头答应一声,信都大步离开,对于国相肥桦的示意视而不见。他清楚从临江王共敖出现在这个箭楼上,一切的权力就已经发生了转移。

    ……

    “奇拜见临江王!”片刻之后,一个黑衣打扮的人,跟随着信都出现在了箭楼之上。

    深深的看了一眼奇,临江王共敖直言,道:“秦使,秦帝派遣你来,意欲何为?”

    太阳当空,正是一天正午最热的时候,萧萧马鸣与呼啸声从城底下传来,共敖等人听得分外清晰。

    可惜的是这萧萧马鸣阵阵刁斗不是他的临江大军,却是勒在自己脖颈上的绞索。是敌人大秦帝国的军队,曾经横扫千军万马如卷席的无敌之师。

    “禀临江王,陛下派遣在下入城,只有一言,那便是他想要见你一面,商议临江国的归属……”奇声音平淡,但是语气之中却锋芒毕露。

    闻言,共敖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随及一摆手,道:“半个时辰之后,就在城下,孤亲自恭迎秦帝!”

    “临江王,告辞!”

    ……

    望着奇离开,临江王共敖并没有说话,只是一挥手打断了肥桦与信都。死死的盯着底下的大军,久久不言。

    细想起来,少年入军便为猛士,十六岁做军司马成为公士,二十九岁上做了左更,随后趁风而起为王数年,三十二年的生涯中,大部分时间几乎全部在马背上征战厮杀,统率大军驰骋疆场。

    久而久之,他对于大军的气势以及阵营,就可以看出一支大军的精锐程度。很显然,这一支大军,足够精锐。

    共敖心里清楚,这一次他必须要挺直腰杆与秦帝胡亥一争,要不然王上昏聩之言大起,必然会生乱。

    王上昏聩,不堪当国,将会是乱臣贼子暴起发难的绝佳机会。

    共敖明白,这个时代距离战国时代不远。战国时代的风气,对于当今天下影响颇大。

    在这样的时代中,君王若是英明,举国死心追随;君王若是昏聩,朝野国人但有机会便弃之如履,绝不会因你曾经有过的功勋而生怜悯宽容之心。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齐王田地被齐人千刀万剐,燕王哙被子之逼迫禅让而朝野听之任之。

    这一切的一切的曾经都让共敖心惊肉跳,他明白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落到这样的地步,否则必死无疑!

    心中念头闪烁,沉默了许久,共敖一摆手,道:“太子共尉守城,信都,国相随孤率领御林军出城!”

    “诺。”

    共敖并没有失去理智,他清楚为了以防万一,将太子共尉就在城中,才是最重要的。

    ……

    “禀陛下,共敖答应半个时辰之后,出城与陛下一会!”奇对着胡亥肃然一躬,连忙将共敖的话转述了出来。

    “好!”

    胡亥高声叫好,对于临江国在卫余大军前来之前,他没有攻打的想法。

    他虽然是好战分子,但是胡亥并不是傻子。以一万五千骑兵攻打江陵,就算是全军覆没也不可能攻破。

    在这个时代,一国都城就算是不如咸阳,也不会弱上三分。

    以江陵的防守,绝对不会下于六县,攻破六县秦军折损过半,这个时候的秦军,再也经不起一次折腾了。

    “典客,卫余大军到了何处?”沉吟了片刻,胡亥转头向着顿弱问道。

    闻言,顿弱连忙对着胡亥,道:“禀陛下,黑冰台在之前传来消息,卫余大军到达江陵还需要半天时间。”

    “呼……”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胡亥清楚这下子卫余大军是靠不住了。在这个时候,只能直面临江王共敖。

    ……

    “王上,城门打开了……”半个时辰之后,传来了侯三震惊的声音。

    望着鱼贯而出的临江国御林军,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一摆手,道:“中军齐出,迎上临江王共敖!”

    “是!”

    ……

    秦军中军浩浩荡荡的开出,犹是利剑出鞘一般杀气冲天,两只大军不断的靠近,不管是临江国大军还是秦军心都到了嗓子眼儿。

    他们都清楚,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主将会面,而是大秦帝国与临江国之间的一次王见王,纵然是还有三百步之选,此刻却没有一个人敢掉以轻心。

    “吁!”

    两百步开外,秦军将士停了下来。因为在继续推进,将会让秦帝胡亥置身于不安全之中。

    “吁!”与此同时,临江王共敖的车架也停了下来。

    此刻两军刀剑森冷,杀机滔天。眼前的这一幕仿佛不是坦然的所在,而是一次大军决死对抗的开始。

    胡亥望着对面的中年男人,幽幽一笑,道:“不别数年,朕路过南郡,临江王不请朕进去么?”

    这一刻,胡亥虽然笑容满面,但是他的语气之中的锋锐,却极为的犀利,一时间让共敖脸色大变。

    从这一句话中,他自然可以察觉到胡亥心头的野心勃勃,以及大秦帝国对于临江国的吞并之心。

    心中念头翻滚,共敖高声,道:“周天子失其鹿,天下诸侯共逐之,最后秦的天下。”

    “如今秦失其鹿,自然是天下诸侯共逐之,如此有何不可!”

    ……

第418章 邦国交易一如做生意

    “秦并天下,剪除六国,方有大秦帝国!”胡亥冷笑一声:“就算是秦失其鹿,最后得鹿者,也一定不是临江。”

    “西楚霸王项羽吞并天下之心,早已人尽皆知。天下诸侯灭亡,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临江王莫不是以为你能常王乎?”

    胡亥的反击,一如既往的犀利。站在对方相反的立场,他绝对不会给共敖留半点情面。

    毕竟南郡之地太过于不同寻常,位于大秦帝国与西楚之间,临江王共敖根本没有多少话语权。

    “孤是不是常王,只怕秦帝你是看不到了!”共敖也是老狐狸,岂能这样的轻易认输:“西楚霸王项羽强攻关中,秦国恐怕是持续不了多久……”

    胡亥与共敖的话,争锋相对。两个人都不想退,都想要套出对方的底线,然后予以反击。

    “哈哈……”

    大笑一声,胡亥盯着对着的临江王共敖,幽幽一叹,道:“莫不是临江王有自信能够留下朕?”

    这一刻的胡亥与共敖仿佛两大泼妇骂街似得,你来我往。

    一时间,不管是秦国大军还是临江国大军都看蒙了,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至高无上的王,居然在骂街。

    “就算孤留不下你,可关中若破,你不过是一介丧家之犬,何足道哉!”与胡亥杠上的共敖,自然是不甘示弱。

    “唇亡齿寒,就算是关中被攻破,朕还可以退入巴蜀汉中之地,烧毁陈仓等栈道,图天下不足,图霸一方足以。”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冷冽,对共敖高声,道:“可若是关中被破,巴蜀路绝,西楚大军是否会放过临江?”

    秦帝胡亥的这一问,顿时让天地之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聪明人,自然是可以看清楚当下西楚霸王项羽的谋划,他不甘心于霸王。

    中原大地之上,亘古以来,只有一个秦始皇。

    秦始皇帝的威风凛凛,秦始皇帝的威仪,让这一时代的人为之疯狂,没有人不愿意做第二个秦始皇。

    特别是,如今的西楚霸王项羽距离秦始皇帝哪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跨过去了,他就是威震四海的楚始皇帝。

    倘若是跨不过去,便是一生霸王,永远都要低人一等,这对于骄傲如项羽,岂能善罢甘休。

    自从当日函谷关外相王,这就意味着战争的因子就这样埋下了。甚至于就算是西楚霸王项羽想要止干戈,都做不到。

    天下野心家蠢蠢欲动,没有人不想登上巅峰,手握生杀予夺大权,君临整个天下,成为中原大地之上,最为强大的人。

    “临江王,朕不想与你争论!”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沉吟了片刻,道:“朕割让黔中郡十五城与临江国,从今以后临江国与大秦联盟如何?”

    割让十五城!

    这句话一出口,顿时让众人一愣。特别是临江王共敖,他清楚黔中郡这个时候并不在大秦帝国手中。

    而且黔中郡根本就是一个危险之地,各方的势力都有在其中蛰伏。牛鬼蛇神齐聚,想要拿下黔中郡,绝非一句话的事情。

    “黔中郡此刻未在秦国领土范围之内吧?”共敖摇了摇头,道:“秦帝倘若只是这样,恐怕还不够!”

    共敖自然是清楚,胡亥的割地十五城只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而背叛西楚与大秦帝国结盟,这样的利益还不足以让他铤而走险。

    只是他并没有立即翻脸,不管是大秦帝国还是西楚都不是小小的临江国可以比拟的,他一个都得罪不起。

    特别是共敖清楚秦军不仅只有这一万五千大军,还有正在推进临江的汉中秦军,就算是南阳郡的临江大军开到,胜负也在五五之数。

    正因为如此,共敖不一定要坚守西楚,若是有足够的利益,倒向大秦帝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临江王,在秦军剑指之下,天下皆为秦土!”

    这一刻,胡亥的态度极为强硬,他清楚如今天下伐秦声浪正在汹汹之时,天下诸国也在睁大眼睛看大秦帝国如何举动。

    若就此委曲求全,且不说灭杀秦人公战士气,只怕是他费劲营造的局势也将会土崩瓦解。

    这种局面,任谁也不愿看到。正因为如此,胡亥才会争锋相对,因为卫余大军再有半日时间就到了。

    只要卫余大军开到,胡亥也就不再担忧了。就算是南阳的临江国大军开到,他也有信心一战而胜之。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望着临江王共敖,道:“朕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返回关中,是因为秦楚争霸将会就此作罢!”

    “秦楚争霸就此作罢?”这一番话,让共敖心头大惊。也就是在这一刻,以前想不通的地方,一下子便清晰了起来。

    共敖清楚,最近一段时间西楚大军与秦军只是在对持,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征战,一念至此他就清楚胡亥没有说假话。

    只是从大势权衡,目下还得给秦国一个颜色,否则内外难安。只是与秦军大战他并没有绝对的把握战胜。

    共敖对于西楚有着十足的感情,更加清楚西楚霸王项羽作为诸侯伯王,军事实力强大反手就可以灭临江国。

    在这个时候,共敖不想得罪!

    “秦帝,孤可以从南阳郡撤军!”共敖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道:“从今以后,黔中郡二十城属临江国!”

    临江王共敖心里清楚,临江王位于秦楚之间,自身弱小,奉行国策只能是间与秦楚。

    “好!”

    瞥了一眼共敖,胡亥大笑一声,道:“朕相信临江王的信义,等朕与楚盟约,秦军攻破黔中郡,立即奉上二十城。”

    ……

    对于胡亥此刻的豪情壮语,谁也没有在意。因为他们都清楚,这样的口头之约,在这个乱世之中根本不作数。

    况且天下人都清楚秦帝胡亥的一统天下之心,作为一国之君临江王共敖,自然不会看不透。

    只是临江国势弱,在这个时候绝不能与秦交恶。

    ……

第419章 胡亥至新安!(第一更)

    大军撤退临江,胡亥率军前往新安,与此同时,卫余率领大军返回汉中,天下大势仿佛一朝而解,就连胡亥也绽开眉头松了一口气。

    他心里清楚,只有天下大势发生变化,大秦帝国才能逃开历史的宿命,真正的走出一条千里烽烟路。

    正因为如此,胡亥才会亲自东出,引军与天下争。

    ……

    七天后。

    大军开进了新安,这座埋葬了二十万刑徒军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存土地,都被秦军的鲜血染红过。

    这里是大秦帝国最耻辱的地方,亦是胡亥此生忘不了的痛!

    ……

    当胡亥出现在新安城中之时,秦国君臣一下子傻眼了。谁也没有料到,胡亥来的如此之快。

    “臣等拜见陛下!”以通武候王贲为首的一文吏以及武将再错楞之后,向着胡亥肃然一躬。

    在大秦军中并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只有下级对于上级的绝对服从,故而,就算是胡亥亲自到了军中也不过是拱手一礼罢了。

    完全都不必要,也不必向胡亥深深一躬,行这样的大礼。

    胡亥心中清楚,军中诸将如此,只是因为在关键时刻,他率领一支三万人的大军转战天下,逼迫天下大势回到了最初。

    这是军中诸将对于他的认可!

    “上将军,诸位将军!”胡亥深深的看了一眼诸将,随及一摆手:“军情紧急,一些繁文缛节都可以去掉!”

    “诸将随朕入帐,商议过后,再言其他!”说罢,胡亥率先走向了中军大帐。

    “是!”点头答应一声,王贲与顿弱点了点头,紧跟着胡亥走进了中军大帐之中。

    ……

    秋风吹来,树叶纷纷扬扬铺天盖地,整个新安成了黄|色的海洋。

    新安城中的秦军,有一种肃杀与悲愤。在这里曾经有二十万刑徒军被坑杀,血流成河,尸骨如山。

    漫山遍野都是尸骨都是人命,在呼啸寒风中呜咽不止。仿佛他们的灵魂,正在半空中盘旋。

    茫茫天地,唯有无尽飞扬的树叶在飘舞,仿佛是一个个秦军士卒,在天地之间呼喊。

    ……

    秦军大营。

    胡亥环顾一周,看着军中诸将,道:“诸卿,楚军传来消息,想要与我大秦一会,诸位都是这一战的亲历者,对于此事,诸位可有看法?”

    太尉尉缭对着胡亥肃然一拱手,道:“我大秦帝国在函谷关相王之后已经休整三年年,陛下的皇权已经稳固,我军兵力有二十万余,整体实力得到了巨大的增长。”

    “当此之时,秦国不宜与楚国展开大战,当先行周旋山东列国,陷楚国于孤立,而后徐徐图之。”

    说到这里,尉缭抖了抖花白的胡须,话锋一转,道:“然而如此一来,立即便有一个难题摆在了面前:大秦帝国浩浩荡荡,几乎举国之力的东出又该如何对朝野交代?”

    “秦军东出,丧师不下于七万,秦军遭受了东出以来前所未有的耻辱,此刻正是朝野灭楚声浪正在汹汹之时,天下诸国也在睁大眼睛看秦国如何举动。”

    “若就此隐忍不发,且不说灭杀秦人公战士气,只怕刚刚有所松动的山东诸国,将会又一次的倒向了西楚。”

    “这种局面,绝不能发生。”

    如此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让整个大厅之中的诸将都沉默了下去。他们都清楚这是一个两难之事,不管是天下大势,还是关中老秦人都必须要予以中衡。

    就在尉缭话音刚落的一瞬间,一直默默思忖的上将军王贲开口,道:“从大势权衡,目下还得给西楚国一个颜色,否则内外难安。”

    “只是此战只宜快速战胜,不宜僵持大打。战胜之后陛下可会西楚霸王项羽,压其处于下风,使天下皆知大秦并无示弱西楚之意,以彰显大秦东出之气势!”

    “而后,当以太尉之策行事。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大秦帝国立足关中,放眼整个中原!”

    上将军王贲的对策虽然不怎么解气,然而整个大厅之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更好的对策。

    一时无话,几乎算是默认了王贲的谋划。

    “会王之事好说。”胡亥皱着眉头,看着大厅之上的诸将,道:“要紧处是,这一仗必须胜得干净利落。”

    这不是胡亥心头有所怀疑,而是双方之间的差距太大,有着极其明显的距离,如今三川郡中西楚大军远超秦军。

    纵然是他亲自率军驰援,如今的秦军数量依旧是远远的低于西楚大军。在这样的局势下,想要打赢一场战争,简直比登天还难。

    听到胡亥的询问,一时间,整个大厅之中安静的落叶可闻。良久之后,上将军王贲慨然拱手:“此战臣当亲自统兵,为我大秦打出威风!”

    “好!”

    太尉尉缭率先开口叫好:“有通武候亲自领军,这一战我军必胜无疑!”

    ……

    一言落点,太尉尉缭当先拍案喊好,其余几位诸将尽皆赞叹,就连秦帝胡亥也绽开眉头松了一口气。

    王贲的厚重寡言人人皆知,统兵出战的沉稳犀利更是人人放心,他说打出威风那便必然能打出威风。

    只要这一战打胜与西楚国扳个平手,届时大秦便能从容周旋。如此情势之下,君臣心下一时稍安。

    ……

    “既然如此,诸卿下去着手准备,我军与西楚一战迫在眉睫!”沉吟了片刻,胡亥也没有太好的决策随及一摆手,道。

    “是!”

    会商结束,诸将立即回大营各自忙碌去了。独自留在大厅之中的胡亥有些坐卧不宁,总觉心下沉甸甸的。

    落日余晖将山谷染成了一片金色,胡亥沿着湖畔草地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到了竹林掩映的一座小院。

    漫步在这简朴幽静的小小庭院,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油然浮现在眼前。这一年里他亲自杀了人,踏上了战场。

    更是将一个支离破碎的大秦帝国硬生生的挽救了回来,历史上早已经土崩瓦解的大秦,依旧潜力巨大。

    只要是给他机会,这一场中原诸侯争霸,大秦帝国一定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第420章 纠结!

    小小的庭院,就像是一个万事万物的源头,神秘得令人不可思议,一下子拉开了胡亥的记忆。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点点滴滴,就像是幻灯片放映一般,一下子在胡亥的脑海之中回放,让他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如今,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年多,快四年了。在这段时间之中,他改变了很多事,挡住了浩浩荡荡的七十万诸侯联军,最终立足关中巴蜀之地,彻彻底底的改变了华夏历史的命运齿轮。

    这意味着从今以后,这一场乱世,不管是谁最后获取了胜利,这个历史的天空下,绝对不会再有大汉王朝,也不会有汉人与汉族。

    一切以汉为名的称呼,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一想到这里,胡亥不仅变得神色复杂,甚至于有些凝重。他清楚拨开中原大地之上笼罩的云雾,他看到的是一片茫然。

    放眼中原大地,哪怕是他清楚未来历史的大致走向,但是这一刻他有些慌张,因为大秦帝国外强中干,而西楚却被历史上更加强大了。

    而且这一时代的西楚霸王,明显并不满足只是成为诸侯伯王。他有意识的想要成为天下之主,一如始皇帝一般的盖世帝王。

    如今西楚版图不断壮大,而大秦帝国依旧是外强中干,这让胡亥心头忧愁笼罩。

    ……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在庭院之中有着。连续不断的征战,让他有些压力,也有些烦躁不安,内心深处的冷静,以及绝对的理智早已经消失不见。

    然则这是战国之世,大国连续碰撞激烈对抗,天下大势几乎铁定地左右着各国的权力格局,在这个时候大秦帝国的未来就像是一座巨山一样压在胡亥的肩头。

    这是他不可以逃避的责任!

    若无西楚霸王项羽骤然率军杀来,这一次大秦帝国东出必将会所向披靡,秦军一举扫平三川郡,河东郡,到时候大秦朝野呼吁东出之声必然日见高涨,只要假以时日,天下重归于秦指日可待。

    然而,如今西楚霸王项羽如同大山一下子横在大秦帝国面前。一时间,大秦帝国局势陡见险恶,到时候强臣猛将立会成为国家重宝。

    一旦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稳定当下的权力格局也会成为上下一致的**,届时朝野便会转而拥戴通武候王贲,太尉尉缭此等强臣掌国,以与西楚国对抗。

    胡亥并不是不愿意放权,而是这一次的东出本来就是为了重铸秦帝威严,如今被西楚霸王项羽一搅和,完全成了一头空。

    大秦帝国没有太多的机会了,这一次的东出本就是秦帝威严重铸的最佳时机,倏忽一生,胡亥可不愿意在他的手中将绝对皇权变成了相对皇权。

    胡亥是一个极端敏感的人,他心中的所思所想,与其说是因自己的权力处境而起,倒不如说当下的局势变化给了他前所未有的震撼。

    “韩谈,你觉得与西楚一战,我大秦帝国会赢么?”胡亥的脚步微微一顿,他偏头看着身后的韩谈,道。

    闻言,韩谈沉吟了片刻,方才朝着胡亥,道:“陛下,当今大秦帝国之中率军决胜沙场,只怕没有人比得过上将军!”

    “陛下作为一国之君,在这样的艰难时刻,老臣以为应当信任上将军,唯有如此,大秦帝国之局面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韩谈作为一个老臣子,作为一个胡亥身边的近人,在这个时候他并没有偏向任何人,反而是将最正确的选择告诉给了胡亥。

    毕竟,韩谈清楚胡亥的性格,而且胡亥终究太年轻,他怕胡亥在这个时候犯浑,以至于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如今虽然是大秦帝国偏安一隅,但是大秦帝国终究还是存在的。当初大秦从那么危难的境地都挺过来了,只要不灭国一切就都有希望。

    一念至此,韩谈望着意兴阑珊的胡亥,微微一笑,道:“陛下,当年秦国的处境可不比此时,外有魏国称霸中原,大秦连河西之地都失去了。”

    “天险函谷关成了一座魏国壁垒,但是孝公与商君依旧是挺了过来!”

    说到底,大秦帝国目下最要紧的不是如何对抗这个巍巍然崛起的西楚,而是让大秦帝国真正的立足于中原大地之上。

    毕竟以西楚如今的国势,大秦帝国此刻颇有些力不从心。

    闻言,胡亥神色微微一变,他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他清楚韩谈话中的意思,只是忙碌许久,功亏一篑的感觉太让人疯狂。

    胡亥对于目下的大势,了然于胸。他清楚就兵力来看,自从乱世以来,如今西魏最是强盛,此刻绝对不下于三十万精锐大军。

    这不同于大秦帝国满打满算的二十万人,而是三十万精锐之师。精锐与普通的士卒之间的差距,有些天差地别。

    “朕不是孝公!”胡亥目光闪烁了一下,沉吟了片刻,道:“而放眼整个大秦帝国,没有一人拥有商君之能。”

    “兵,法双才,亘古以来,也就只有商君一人而已!”

    胡亥心里特别希望能够涌现出来一个堪比商鞅的大才,但是他清楚如同商君卫鞅以及始皇帝这样的人,诞生一个,需要一个起时代的孕育。

    春秋三百年,精气神为一体,最后孕育出了卫鞅这样的绝世奇才。而战国四百年,以滔天的血运,孕育出了始皇帝这样的盖世雄杰。

    秦朝太短了,短短的十五年时间,还不足以休养生息,抚平春秋战国浩浩荡荡七百年的战乱创伤。

    根本就没有实力,也没有绝对的时间来孕育出一位盖世人杰。

    其实胡亥心里清楚,辽东王刘季,西楚霸王项羽这样的盖世天骄,也算是这个时代孕育出来的大才。

    特别是西楚霸王项羽,其剽悍勇猛之战力,竟能一战吞灭秦军,当真令人惊心。

    辽东王刘季在战事上表现不佳,但是其人在政治上的能力,堪称登峰造极。这样的人,无师自通,简直在政治敏锐上比肩于始皇帝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8559/ 第一时间欣赏帝秦霸世最新章节! 作者:独爱红塔山所写的《帝秦霸世》为转载作品,帝秦霸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帝秦霸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帝秦霸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帝秦霸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帝秦霸世介绍:
二世三年八月,关东暴徒蜂拥而至。刘季进逼武关,项羽决胜巨鹿,十万九原大军全军覆没,大秦帝国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这是一个后世灵魂一觉醒来,惊觉指鹿为马,在生死边缘暴起,杀赵高,阻刘季,一步一步重铸帝国的故事!帝秦霸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帝秦霸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帝秦霸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