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战国之军师崛起TXT下载战国之军师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战国之军师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晨风天堂     战国之军师崛起txt下载     战国之军师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五九节 别走,一起打匈奴

    秦王退位了?

    白晖如何不吃惊。

    魏冉摇了摇头:“说错了,是王上准备退位。王上是这么打算的,接受禅让之后,立即传位给赢悼,然后立五大夫、四上将军监国。四位上将军分别是,蒙骜、赢和、廉颇、项汕。”

    “王上,这是什么意思,王上还年轻。”

    魏冉没接白晖的问话,继续说道:“五大夫是,荀况、李昙、屈原、邹衍、田文。不过田文已经请辞,王上封了田单为五大夫最后一人。然后设太上师,第一人是赢骊公,然后是你兄长白起,接下来是田文,然后是我,最后是你。”

    “什么意思?”

    白晖这已经是第二次问了。

    魏冉依然没回答,自顾自的说着:“然后,王上自封征北大将军,立白起为征北将军。廉颇、蒙骜、赵奢、项汕、王为五副将,西乞和为后营辎重将军、设四位辎重副将,然后点兵百万,将四千,计划两年之内开始北征匈奴。”

    廉颇接口说道:“我也接到了诏令,秦军为第一队,先打一打试探匈奴的力量,我这边整合赵军、燕军。在三年之后才会北上,楚军要等五年之后。这不是一战就能结束的,这是一场至少打十年的恶战。”

    魏冉说道:“王上只打第一场,而后征北大将军是你兄白起的,不再设征北将军,依然是四副将,七十二领将,确实是按十年计划的。”

    十年灭匈奴。

    这个计划不算长,匈奴不好打。

    汉武之威,打匈奴也打了一辈子,然后还是子孙才真正灭了匈奴。

    魏冉一指身后:“我背后有百万亩稻米,这是五大夫联名给楚军的授权,楚军若在今年年底上交百万石大米,便是大功。”

    “这里有楚**民约十万人,有倭奴三万,箕氏侯国的奴隶十五万人。百万亩只是刚开始,千万亩才是这两年内的任务。初期都是平整的好地,开了百万亩,接下来要开荒也不容易。”

    魏冉再一指北方:“吕宋岛,王上下诏,要求越人、燕人、齐人。在一年内上交细麻三十万担,粗麻两百万担,稻米五十万担,金一万斤、银三十万金。那边光是箕氏侯国的奴隶,预测在年底会有三十万人。”

    魏冉手指的方向再变:“红河三角州,九卿联名公文,要求赵、楚、燕、秦、韩、魏联兵,以赵奢为主将、白平、项燕为副将,田单为中军司马,十八月灭南猴子,然后红河三角州开始开荒种田。对了,还有捕奴五十万。”

    白晖吃惊的瞪圆了眼睛。

    自己离开中原才半年,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这时,田文从远处走来,看到魏冉竟然笑着打了招呼:“魏冉,你帮我找的那什么果,又没找到。”

    “什么,什么果。”魏冉脸瞬间就黑了:“叫不上名字的果子有好多,有许多我也是才尝过一口,派人去找了,去找了。”

    田文在魏冉手臂上拍了一下,来到白晖面前:“你想退隐,退得了吗?北攻匈奴这大战,朝堂之上九卿说是十年,我田文说需要二十年,加上戎王,至少三十年才能平定。你认为呢?”

    “若是顾及战损,不伤及国力,确实需要这么久。”

    白晖也承认,以眼下秦国的国力,就算整合天下,也需要时间让整个诸夏变强,仅是政、律、军的整合就需要两年至三年。

    推行的新的农村政策,传授新的种田技术,也需要三年时间。

    更何况,北征需要的马匹,粮草,布匹,药材都是天文数字。

    田文又问白晖:“你找到自己老死的地方没有。”

    “怎么说话的呢,如此难听。”廉颇听不惯了。

    魏冉只是大笑。

    白晖却是明白田文的心情,反问道:“你心里不舒服?”

    “你让我如何舒服,你灭了我齐国,灭了鲁,灭了薛地,然后是楚、赵。你把天下打了一个遍,天下无人能敌。然后你要走,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或许景色还不错,然后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一直老死。这难道不是一个等着让自己老死的地方,我还说错了不成。”

    “没错,是这个意思。”

    “你也不顾及一下脸面,你把天下打遍了,然后自己走了。你让我田文怎么想,我都不想杀你了,你要不要杀了我。或是你也给我找一个让我老死的地方,怎么样。”

    田文的话中已经带着一丝怒气。

    原本田文以为白晖退隐只一个想法,可这次白晖竟然真的去找自己将来归隐的地方,而且一去就是几个月。

    这几个月田文想了很多。

    也分析了白晖。

    田文认为白晖是真的要走。

    廉颇也说道:“白晖,我老廉颇比你年长,这话也要说一句。北征若没有你,这仗打起来肯定让人感觉少点什么。”

    “北征,最适合我兄长来打,不是我。对匈奴,不是打地盘战,而是打人口歼灭战,这种打法我兄长是战神级。”

    “胡扯,怎么打都很凶残。”魏冉可不爱听了。

    白起打仗,真动起手来,那手段很厉害的。

    魏冉说道:“在我来这里之前,洛邑那里。项汕那个弟弟项燕,有点不服气。和白起在沙盘上来了一次推演之后,哭的好吓人,抱着你兄长白起的腿就是不松手,死皮赖脸的让白起教他。”

    廉颇放声大笑,实话说,连廉颇都想听白起讲军略,更何况项燕这种年轻的将军。

    田文在白晖背后用力的拍了一下:“别走,陪我们这些老将军打匈奴。我有这么一个计划,先抢一百万奴隶,然后明年力争拥有两千万亩海外稻田,还有,采收一千万只椰子用来榨油。”

    “我给你说白晖,你别想走,你走的话对不起这天下,来路我到书房,我可以作了很详细的计划,对了还有种甘蔗,这事不能忘。糖还是挺甜的,你看我孤老头子一个,现在也不想死了,都想着打匈奴,你这么年轻,一直打匈奴多好玩。”

    田文连拉带拖的让白晖去他的书房。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六零节 疯狂的建设

    田文的书房。

    白晖感觉田文绝对是疯了,书房内挂着足有二十副大大小小的地图,各种文书堆积如山。

    “你看,你看,你往这里看。”

    田文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我告诉你,魏冉这种货色的话,是绝对不能信的,他眼光短浅,心胸狭隘,还是一个好色之徒。这样的货色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对了,他贪婪,极度的贪婪。”

    田文在说着魏冉的坏话,可魏冉就在两人背后不足三步远。

    被人骂着,魏冉却一直保持着笑容。

    廉颇低声问魏冉:“你不生气。”

    魏冉呵呵一笑:“我为什么要生气,我赢了,我是秦王的舅舅,我是秦国的上卿,不对,我是诸夏的上卿,他田文是一个失败者,被我打败的人,让他叫几声,不是显得本侯更大度。”

    白晖回头看了一眼魏冉,又看了看田文,心说这两个人肯定有什么事。

    没等白晖有机会问,就听到一声门外一声巨响。

    众人赶紧到屋外去,只见不远处,最多就是三里远的地方尘土漫天,一座矮山被齐齐的削平了三分之一。

    疯了,这真是疯了。

    白晖大喊着:“谁,谁来告诉我,那里是怎么回事,这么近的地方,谁在搞什么。”

    魏冉一脸的平静:“还能搞什么,炸山取石,然后在炸开的山上直接开窑用于烧制石灰,我早就说,这地方住不成,那边找个小岛住上比这里更安稳。”

    “谁,谁,谁?”白晖连问了三句。

    眼看着尘土往这边飘来,白晖拉开门就往屋里躲。

    魏冉与廉颇却没躲,都是哈哈大笑着。

    田文吩咐道:“去把项汕将军找来,肯定在那炸山的地方。”

    “诺!”

    热带空气湿,这灰尘扬的并不远,倒没有飘到这屋近前。

    魏冉对廉颇说道:“那边还有一座很高的石山,你说那疯子会不会也去把山炸了?”

    “应该会。”

    正说着,项汕灰头土脸的就跑来了,一边跑还一边笑:“这炸的好,这炸的好。没想到秦军神火卫开山真是有办法。”

    项汕到屋前,随便找了一个桶,然后在屋旁不远的一条小溪整了一桶水从头顶就倒了下来。

    几桶水之后,项汕全身倒是没灰了,滴着水进了田文的书房。

    一进屋,项汕看到白晖,却没顾上打招呼,立即对田文说道:“薛公,这一开山就有百万尺石料,够不够把码头扩建了。”

    “不够。码头要一次能停五十条大船装货,至少带需要二百万尺石料,还有秦大河卫的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矿石,没办法烧水泥吗?”

    “还没有。”

    白晖说道:“去挖火山灰,那东西可以烧水泥。”

    “你不早说。”

    项汕转头就走。

    廉颇拉了一把项汕:“你这么急,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我和他没什么好说的。我现在是明白了,他骗了我楚国,不是攻楚这点事,而是他从来就没说过关于海外的半句实话。最可恶就是,泉州港让我等辛苦的好不容易修出来,结果呢。”

    “哼!”项汕很不爽,推门就离开了。

    泉州港。

    楚国刚刚修好,还没有享受到泉州港带给楚国的半点好处,白晖就发动了灭楚大战,什么接管的泉州港,让其成为诸夏舰队往南的一个无比重要的港口。

    可以说,诸夏六大港,依重要性排第一是新港,然后就是泉州港。

    什么南港,北港,淮港,加起来都没有泉州港的作用大。

    田文拉过白晖:“来来,说正事。你看看这一份文书,计划在婆罗州、吕宋建十五座椰油坊。”

    “这个椰油很重要,不说这里天气热人容易被晒伤,涂了椰油就不会晒伤,还有,往北边去的话,这油涂在身上防风沙。所以,椰油的需要是很多的。”

    “还有,打匈奴眼下第一要务是衣服,那边苦寒,很冷……

    田文说个不停,白晖的心已经飘到洛邑了。

    似乎这天下变的让自己不认识了。

    项汕对开发有着无比的狂热,这里挖掘到的财富让楚民可以富足。

    魏冉呢,与田文依然还有着这样的,那样的矛盾,依然还在斗,似乎斗是他们生活之中最重要的事情。

    田文在讲对北方匈奴的军需物资采集之事,白晖倒听的走了神。

    廉颇却不同,那怕已经听过许多次了,每次听都很激动,廉颇在期待着对匈奴开仗,甚至都想挤掉秦军先攻一轮的机会,换成他部下的兵马。

    廉颇、赵奢手上还有当年赵主父留下的一部分精锐力量。

    那可是胡服骑射时代的精锐赵骑,比起白晖手下的四卫,也差不了太多。

    说话洛邑。

    秦王已经下诏,让所有的重臣都回归,这就包括了白晖、魏冉等人。

    秦王站在正在修建的宫殿前,背着手,默默的看着。

    “王上,天寒了,回屋吧。”

    叶阳后拿着披风披在秦王身上。

    秦王摇了摇头:“不,寡人要看着。这九鼎是我诸夏至宝,存放九鼎的大殿一定要修的好,看看,这些木料全是从岘港那边运来的,遇水都不浮,比铁还硬。有贵族出极高价想求购一根,被寡人喝斥,没有什么比修九鼎殿更重要的。”

    叶阳后点了点头:“妾也收到一些人的请求,想得到一根紫檀,木料有多重,两倍重量的银币来换。”

    “不换,再珍贵也没有这诸夏九鼎珍贵。”

    秦王紧了紧披风:“天变的冷了,想这个时候那白晖肯定要享福,听说南海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稻米一年三熟,虽然毒虫毒蛇多了一些,想来慢慢的,也就会少了。”

    秦王看天色真的快黑了,这才转身:“好,回去。”

    回到马车上,秦王对叶阳后说道:“楚民那边安抚的事务,王后辛苦了。熊横是死于意外,你要相信寡人还不至于不舍得几百里的土地,给熊横一个安身之所。”

    “妾信王上,听闻韩王与魏王,打算在婆罗州建宅,以后就不回来了。”

    不回来,不回来!

    秦王重复了两遍,摇了摇头。

第六六一节 周天子挂了

    叶阳后提到韩王、魏王不回来了。

    听到不回来三个字,秦王大笑:“你可知道,白晖也不想回来了。但不行,寡人要把他叫回来,寡人只作一天的始皇,然后去北方征战,灭匈奴,给我诸夏一个千年的安稳。”

    九鼎殿外。

    宰执迎了上来,叶阳后很知趣的先一步回马车。

    宰执靠近秦王:“王上,有些意外的事情,可能臣无能为力了。”

    “什么事,莫慌。”秦王很冷静。

    宰执说道:“宫里刚才传出话来,昨夜天子饮酒无度,吐了三次依然还在喝。然后又用了两次药,药量已经是平时的三倍,今天早上宫里的人以为只是醉了,中午的时候发现,人已经虚到快不行了。”

    秦王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想要的是禅位,而不是夺位。

    天子实在是自己求死,每天都要喝酒,每喝必醉,甚至有过连续一个月都在半醉半醒之间。

    当然,这也怪白晖对天子太好了。

    酒管够、肉管够。

    天子宫中,仅是辰国贵族女奴就有三百人,最近又送进去箕氏侯国女奴二百人,这天子已经需要靠药来支持男人雄风。

    不行就吃药,再不行就猛吃药。

    有个小吏这时飞奔着过来,在宰执耳边低语几句。

    宰执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天意。”

    秦王问道:“如何?”

    宰执说道:“王上,刚才有人来报,天子醒了。医官说是回光返照,就趁这么一会功夫,天子竟然亲手刺死了放在宫里的一只雄鹿,原来喝了足有三斤鹿血,非要点名让箕侯嫡女入宫。”

    “由不得他胡闹,箕氏虽然被灭,但箕氏是良臣,其家眷不是奴,依然是贵族。

    箕子。

    商末名臣、贵族,商纣王的叔父。

    甚至于周王朝建立之后,许多律法、人文都借鉴了箕子当年的一些理论。

    “报!”又一人飞奔而至,对秦王重重一礼后,对宰执说道:“太宰,不好了,天子刚才御婢之时,射血不止而亡。”

    宰执摆了摆手,这种死法真不好评价。

    秦王用力的揉着额头,他头痛。

    想了好半天,秦王也没想出什么来,只好说道:“太宰,烦你辛苦一下,亲自去伊川见太后,然后写信给五大夫,这事寡人头疼,头疼的厉害。”

    “是,臣去办。”

    宰执也明白,天子还没有禅位这就突然死掉了,完全打乱了秦王的计划。

    宰执走后,秦王对身边的人说道:“传令,叫白晖回来,无论如何也要回来,告诉他,天子死了。”

    “诺!”

    天子死了,这种事情瞒不了多久。

    上位最重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秦国既然从来没提过是秦国统一的天下,只说秦国代天让天下一统,重归一体。

    可天子,就是天的儿子,眼下天子死了,谁来传位给秦王呢。

    秦王感觉头已经快要炸了,他想不出来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

    宣太后只说了一句话:“本宫说天子禅位,就是天子禅位。”

    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秦王完全搞不明白。

    宰执却懂。

    宣太后的意思是,不要去管天子的死活,随便安排一个人去代天子禅位就是了,然后过了一年半截的再说周天子过世的消息,大礼入葬就是了。

    至于谁认识天子,差不多有十年了,天子都没出过门。

    谁知道天子长的什么样。

    再说宫中的人,安排秦宫可靠的人选换一遍,原天子宫内的人装上船往白晖那里运,相信白晖有办法搞定这些人。

    真正大礼的时候,观礼的那些人往远了放,放到一里之外。

    谁认识天子,谁敢开口乱说,全家扔进南海里。

    相信以南海的深度,可以让他们很好的清醒一下。

    宣太后有点头疼,原本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秦王竟然还搞不好。

    宣太后起身往赢倬读书的地方而去。

    此时的赢倬已经确定要即位,虽然性格上有些软弱,可秦国不软弱。

    宣太后到的时候,赢倬刚刚上完文课,授业之师定了三人,分别是荀况、李昙以及谁都没想到的是田文。

    武课,只有一个老师。

    武安君白起。

    至于众臣提议的白晖,宣太后表示那里远让白晖滚到那里去,让白晖当老师,一定会害了赢倬。

    诸夏需要的是一个英明的帝皇,不是一个外表凶残,内心却充满着妇人之仁的白晖。

    所以,宣太后认为,让赢倬学习一下白晖的传记就可以,亲自当老师还是不要的好。

    伊川白府的演武场,四名老秦军正在用木刀陪着赢倬练武。

    白起坐在不远处,正在读书关于各地军备的整合。

    宣太后到,没让白起起身施礼,坐在白起近前说道:“白起你认为,赢倬可是一个合格的天子?”

    “还差一些。臣准备近期安排太子前往北地,去亲眼看一看,匈奴、东胡对我诸夏村落的伤害,相信他会明白事理。”

    宣太后点了点头,有时候出去看看,也是一种学习。

    宣太后又问:“匈奴这边,可有把握?”

    “回太后,臣以为打匈奴最难的不是装备,也不是兵力,而是后勤。不过白晖已经建立了一套良好的后勤体系,眼下缺少的是物资。根据诸夏总军医官的上报,仅止血散一项,至少要再准备五十万包。”

    宣太后翻开了一些公文后笑着摇了摇头:“白起,这些事情你不行。”

    “臣惭愧,有合适的人选,只是!”白起没说下去。

    宣太后笑了:“安心,这个合适的人选很快便会回来,秦王下诏让他回来,本宫也派人传话,只说本宫最近身体很差,调宰羽、陶惠等人回来,本宫需要有人陪伴在身边。”

    白起也笑了:“那臣就不用写信了,反正他也不听。”

    “等他回来,后勤之事,他比你们都强。至于海外,楚人、赵人感觉自己行动的晚上,想去抢地就让他们去抢好了,我安排弟弟镇守南港,让甘陆去婆罗州,南猴子什么的,白起你就别去了。”

    白起没反对,只是提议:“太后,让太子去吧。”

    “不,天子死了,眼下召集所有人立即回来,然后安排禅位大典,既然王上不愿意再当王了……”

第六六二节 准太子赢倬

    白起是头一次打断太后的话:“太后,白晖回来了,王上没理由退位,不如拿这个作一个条件。还是安排太子去征南。”

    “妙,妙。”

    宣太后被白起这么一提醒,倒是明白了。

    眼下,秦王不退位,白晖你好意思去渡假。这白晖都回来重掌军务,你秦王好意思去南海玩乐。

    你们都老老实实的打匈奴吧。

    说到打匈奴,最在意的还是白起,打楚国之战,白起就象是看热闹的,没发挥一点力量就结束了。

    燕国没打就自请附国。

    匈奴、戎王!

    白起还年轻,他认为自己可以再领军三十年,南猴子那些,根本称不上战争,他们太弱,弱小的不堪一击。

    三个月后。

    终于,白晖回来了。

    不情不愿的回来了。

    哈哈哈!

    秦王看着白晖,只是大笑个不停,他开心的很呢。

    “王兄,有什么喜事?”

    “秦王反问白晖,那你告诉为兄,是不是感觉自己爵位已经高到没得加了。你难道不是,诸夏增加了第二十一级爵位。”

    白晖摇了摇头:“我就是累了,感觉可以放松一下,然后换一种人生。”

    “放屁!”

    这一声可不是秦王骂的,而是宣太后。

    依礼,秦王前来迎接,就已经是荣归,白晖在海外作的事情对诸夏来说是极大的功勋。

    所以秦王可以接。

    但宣太后不行,因为宣太后是长辈,而且又执掌秦国多年。

    宣太后来了,原本是不打算露脸的,让白晖几句话气的就从马车上出来,然后揪着白晖的耳朵用力一拧。

    “疼,疼,疼。”白晖是真的疼,不是装出来的。

    宣太后伸手要过一旁亲卫手上的刀鞘,对着白晖的屁股啪啪的就是一阵打。

    没办法,被打还不能躲。

    换个人说不定还感觉无比荣幸呢。

    魏冉、田文在后面更是笑个不停。

    宣太后揪着白晖的耳朵足足走过了三条街,然后就近进了宰执的府邸。

    宰执在门口迎接,看着白晖被揪着耳朵提了进来,也是笑着站了一起,也不去劝,也没有一点同情白晖的意思。

    倒是赢倬上前:“祖母,大河君是诸夏重臣,亦是孙儿的叔父。这让外人看到,怕是会笑话咱们天子之家。”

    “放屁。”赢倬的耳朵也被揪上了,然后屁股上被狠狠的踢了一脚。

    宣太后骂道:“你白叔父什么时候在乎天下人怎么看了,你管好你自己就是了。你狗屁不通,还在这里替人求情。”

    赢倬被踢,也不躲,那怕疼也是高兴的。

    自小,他最怕的不是被训,而是被无视,因为母亲是楚国公主,而且有许多年都被秦王回避。

    曾经咸阳宫乱,叶阳后带着他逃离咸阳的时候,他都没怕过。

    生性软弱,只是表面上了,这孩子挺坚强。

    这些年医官用心调理,珍贵的药材用了不少,再加上白起、白晖身边最顶尖的亲卫陪着练武,身体倒是强壮了许多。

    被踢了,赢倬内心是开心的,因为祖母还在乎他。

    赢倬说道:“祖母,孙儿懂一个道理。”

    “说来听听。”

    “叔父自回到新港,叔父回来的消息比四百里加急还快就已经传到了伊川。诸位陪读也是非常的欢喜,并且告诉了孙儿天下的欢喜。”

    赢倬抬起头,带着一丝骄傲:“天下皆言,我诸夏阵前武安、阵后大河,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对于各**士而言,他们可以活着回来,享受荣耀,享受功勋,享受赏赐。”

    “很好。你继续讲。”宣太后终于松开了白晖的耳朵。

    赢倬说道:“荀师有言,诸夏以律治国,以德服人,以义安民,以情理仁智安天下。李师有言,律在先,家法在后,若相冲那么治律而无家法。所以祖母错了。”

    天下间,在自宣太后掌权以来,第一个敢说她错了的人。

    赢倬已经出冷汗了。

    可是既然祖母安排了天下大贤给自己为师,那么大贤共同商定的治国之策便就是正确的。

    宣太后冷声问道:“好,你说祖母错在何处。”

    赢倬回答:“先说叔父之过,依诸夏新律,凡诸夏官员皆为听从征召、尽心本份之事。叔父流连海外而不归,为懈怠之过。征服南海,叔父功不可没,但依诸夏律,功过不相抵,但念叔父初犯,诸夏新律只是试行,还没有正式定案,那么依律,扣叔父一年俸禄,杖二十。”

    “而后,大功之臣,领杖以袍代刑减三十,那么叔父需要躲下衣袍,杖袍二十。”

    宣太后依旧是冷着脸,白晖倒是脸上出现了一丝笑意。

    这小家伙很行啊。

    赢倬再说道:“祖母之错,叔父不归,但叔父为诸夏重臣,依律是先律后家法,所以御史台先问叔父之过,祖母不得私刑。”

    宣太后对着赢倬抬了起手。

    这个时候,秦王、魏冉都没敢动,宣太后的威严已经镇压了他们太多年,他们骨子里怕。

    白晖准备上前拦,田文却先一步挡在白晖前面。

    正当田文准备开口的时候,宣太后在已经冷汗直流的赢倬脸上擦了一把虚汗,然后在肩膀上轻轻的拍了两下。

    “倬儿,或认为自己是对的,那怕刀斧架在脖子上,你也不要怕。你流汗,还是在害怕。你刚才讲的对,你还是太软弱了,祖母要求你,大礼之后南下,替我诸夏平了那南边不服之人。”

    “诺。孙儿领命,孙儿谢主母教诲。”

    事实上,赢倬的腿都在发颤,他也害怕,宣太后的威压不是普通的强大。

    宣太后又瞪了白晖一眼,恶狠狠的说道:“那本宫能不能要求从重,打他四十板子,还有十板子,本宫要亲自打。”

    “这个,当然可以。老臣也愿替太后效劳一下。”田文笑呵呵的站了一旁。

    田文,可以说活了这一辈子,至少和十个国君打过交道,若加上宋鲁卫这些小国的,说是十五个以上国君也不算多。

    赢倬的表现,让田文喜欢。

    规则越是强的国度,生存能力也会越强,君主一意孤行的,都会败落。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六三节 布局匈奴

    赢倬是准太子。

    没有正式的祭祀过天地,没有在宗庙内祭祀过祖先,当然,现在还要加一条,因为秦王即将成为天子,所以没有公告天下。

    所以,他只是准太子。

    秦王赢稷虚岁四十,翻过年就满整四十岁,他的儿子不算少。

    赢倬是第一顺位准太子,然后一口气,还排了有三个,也就是一共四个人,依学识、品性、能力排出所有十七岁以上的儿子。

    当然,最末位那位,赢估已经算是半放弃,他自愿去西域为官。

    白晖回到洛邑之后,因为祭祀天地的禅位大典会在洛邑九鼎殿举行,所以诸夏重臣有九成都在洛邑,白晖回到洛邑之后第一次针对匈奴的会议就是秦宫召开。

    以赢倬为首三位超过十七岁的公子,也列席。

    他们只有旁听权,没有发言权。

    “打匈奴,第一件事情不是练兵,也不是屯积物资。这些都是虚的,第一件事情是修路。有人没有计算过,从咸阳将一石粮食运到河套北要塞,那么路上的消耗有多少?”

    白晖拍着巨大的黑板在吼着。

    不吼不行,这里人太多,声音小了点后面的人都怕听不清。

    “有谁算过?”

    甘庶上前,快速的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些字交给了白晖。

    白晖拿起来一看:“好,有人算过。咸阳每个月,仅往雁门关运输盐就是一千九百六十三石,运输队还要带上同等重量的粮食,运到雁门关的时候,顺利的情况下,吃掉七成粮食,不顺利的时候,粮食吃光还不够。”

    咸阳到雁门关,一比一的运输消耗。

    “要打仗,先修路,造好车。”白晖将粉笔一扔拍了拍手:“这就是我的意见,就这些了。”

    白晖说完,就准备往台下走。

    “站住!”白起冷喝一声,白晖很无奈的停下了脚步。

    白起说道:“匈奴的活动范围以及危害图。”

    “兄长,连粮食都不够士兵吃的,你打仗是没有意义的。”

    “图!”白起又强调了一句。

    白晖重新回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在黑板上画。很快的时间,一副简图就画了出来,然后白晖画了许多个小圈。

    “这里,这里,这里,都是草原上的水草丰美之地。其中有三个地点,怀疑是匈奴大贵族的部落所在地。然后,匈奴人不会看着让咱们天下一统,若他们有一个有脑子的首领一定会南下出兵。”

    不用解释,在坐的没草包,草包没资格在这个时候的诸夏成为重臣。

    一个统一的诸夏,对于周边的一切都是巨大的威胁。

    特别是匈奴、戎王。

    白晖画了四条很粗的线:“我认为,咱们的河套棉田、粮田是第一个猎物。估计这会匈奴人眼睛都红了。然后是雁门关北,没有任何可防御的要塞。接下来是燕都,最后便是戎王出兵攻打咱们的葡萄沟。”

    “想一想,葡萄沟若是丢了,以后就没有葡萄吃,也没有葡萄酒了。”

    哄的一下,所有人都笑了。

    不是丢了葡萄那么简单,葡萄沟种了许多葡萄,这里只是一个地位,同时也是秦军控制的河西走廊的西出口,那里丢了就代表河西丢了。

    “当然,河套里若有损失,也没有舒服的棉衣穿。所以,我白晖的意见是,守,先布局守上三年,只派精锐突袭,试探匈奴与戎王的火力,不对,是战斗力。然后这三年修路,提高运输能力,而后再打他们。”

    荀况与李昙对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

    在他们看来,叫白晖回来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想说服整个朝堂上所有的重臣,这诸夏所有人当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白晖。

    白晖的口才,在荀况心中已经超过了张仪。

    秦王轻轻的敲了敲手中的小木锤:“现在,有没有谁有异议,若有可以提问,若无将投票表决,大河君白晖对匈奴的作战提案。”

    很快,黑板上出现两个大字,一个是守,一个是攻。

    有人开始发投票工具,这是每人都有小竹签,然后在竹签上写一笔,最后将竹签塞进竹筒内再投入侍者抱着封闭的木箱内。

    但也有放弃了不记名投票的权力。

    赵奢就站了起来:“末将有三问想问大河君。”

    白晖一拱手。

    赵奢问道:“第一问,河套如何重要?”

    “河套不止是种棉种粮,阴山山脉是一道分界线,寒与暖的分界线。赵奢将军对战过匈奴,但那个时候匈奴往南来的挺多,所以肯定没去过阴山。”

    白晖一开口,有许多人都开始记录。

    白晖继续说道:“阴山南,水草丰美、气候宜人。阴山北,连找点水都难,攻打阴山,也就是河套,匈奴人可以得到三点。”

    “一,吃的。匈奴人少儿能骑羊,要吧用弓射鸟鼠,大一点则可以射狐猎兔,总之一句话,他们吃的不够。过了阴山,吃的就多了。说的直白一点,老鼠不是那么好抓的。”

    “二,咱们的河南地大草原,这里才是宝地。而且北可退回草原,南下可打劫咱们耕田区。”

    “三,木头。阴山以北,匈奴主要的活动区域,木头可不好找。木头重要吗?咱们挺多没感觉,但想一想若是行军打仗,千里之地没有一棵树,如何?”

    赵奢一抱拳:“末将自请,镇守河套。”

    “赵将军,不到说这个的时候,请安坐。”荀况要求赵奢先坐下。

    这才是军事方案的讨论。

    之前,谁都没有拿出过一个真正应对匈奴的方案来,就是白起也没有,白起对匈奴完全不了解,只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眼下才是收集情报的阶段。

    至于防守,白起设定的防御点高达十六个,其中有协防、二线防御,物资屯积,军械修理等等重镇。

    所以说,怎么防,防那里,白起才是专业的。

    眼下则是讨论一个切实可行的,无论是三年,还是十年的对匈奴的战略布局。

    让白晖回来主持,就是因为白晖让秦国的十年攻略天下的布局,太过深入人心,所以各国有能吏名士都希望白晖回来主持这些讨论。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六四节 选吉日

    白晖问道:“赵奢将军,你另外两问是什么?”

    赵奢又站了起来:“第二问,对匈奴若攻,是步步为营,还是以骑兵奔袭为主。”

    白晖笑了笑:“兄长,这问题你回答吧。”

    “兵无常态、水无常势。不同的战役必有不同的打法,但骑兵必须是要练的,而且还要规模非常大的骑兵部队。”

    在战争方面,白起的话就是权威。

    赵奢施礼以感谢白起的回答,然后说道:“第三问,问武安君与大河君,东胡与匈奴不相上下,为何战略之中有匈奴以及西去的路上的戎王,却没有东胡?请解惑。”

    白起冲着白晖点了点头。

    白晖说道:“就以我得到的情报推断,不用太长时间,东胡会被匈奴所吞并,眼下咱们挤压了匈奴的生存空间,只说木头这一项,匈奴打不过咱们的时候,必会向东胡那边转移。”

    “东胡败在他们的体制上,依然是老旧的部落联盟,并非非常紧密的联盟,匈奴在经受了咱们数次打击之后,已经转化成为一个完整体,不再是部落的联盟,匈奴即将产生匈奴王。”

    赵奢点了点头,白晖这个解释是合理的。

    就赵国得到的一些情报,东胡势压匈奴的情况已经改变,匈奴与东胡已经反了过来,若是有机会的话,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是无法于一个完整体匈奴对抗的。

    赵奢正准备坐下,廉颇一把拉住赵奢的手臂阻止了他坐下。

    廉颇站了起来,项汕也站了起来,王、蒙骜等人也站了起来。

    “你们,有异议?”白晖心说,这些家伙想干什么。

    廉颇吼上了:“我说东胡人也不少呢,若是东胡被匈奴所灭,那么东胡各部落就会变成匈奴的奴族,对还是不对。”

    “对!”

    “凭什么不让咱们灭了,眼下要人马有人马,要兵力有兵力。东胡不同匈奴,东胡那边咱们有辰国半岛的粮食、钢坊。还有燕北的钢坊、燕国的粮食。怎么就不能打东胡呢?”

    白晖给问住了。

    不能不承认,廉颇的想法也不是没理由的。

    白起站了起来替白晖解了围:“东胡只是不在防御目标之内,燕都会有重兵镇守,难道守将看到匈奴对东胡作战,只会在城内看热闹吗?若如此,这样的守将还是调去航线上守海岛好一些。”

    白起回头向所有文臣一抱拳:“各位,我白起认为,东胡不值一提,燕都已经决定备下重兵,只须一良将,东胡之事不宜在此时讨论。”

    众人纷纷点头。

    打落水狗这种事情并不难,只要抓住好时机便可。

    眼下讨论的是国策,东胡还上升不到国策的高度。

    “老廉要去守燕地……”

    荀况拿过秦王手上的木锤用力的敲了几下桌子:“廉颇将军,此时议的是对匈奴的战略,各地点将之事再议,请坐。”

    项汕、赵奢把廉颇硬按到了椅子上。

    荀况清咳一声:“各位,眼下对匈奴,是攻还是守?”

    是攻,还是守。

    眼下,天下初定,参加会议的重臣只有不足七成是来自秦国,而秦国的官员当中,原本就有一半以上本就是六国的名士。

    秦国本土的官员,除了公族之外,有资格参加重臣会议的,也仅仅只有不到两成。

    可以说山东六国的官员没有私下商议过,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守。

    事实上,有一半的秦国官员也选择了守。

    只有极少数激进的将军选择了攻。

    荀况在计票之后站到了台上。

    “说是守好,还是攻好。项汕将军可在?”

    项汕起身对众人抱拳一礼。

    荀况问:“项汕将军,你以为秦之十年对楚是在攻,还在守?”

    “这!”

    这个问题把人给问住了,重臣们开始窃窃私语。

    项汕也给问的有点懵,要说攻,秦军确实没有对楚国有半点进攻,可要说守的话,这自己心里也过不去,这白晖心黑手狠,从来就没有停止对楚国的暗中攻击。

    荀况在那大黑板的巨大的守字下,写了一个小小的攻字。

    “虽老夫是文士,可也读过一些兵书。死守肯定是不对的,至于为什么不对,老夫说不清,想来武安君定有高明的解释。这一昧的进攻,肯定也是不对的,这道理老夫同样讲不清。”

    “所以,攻中还守,守中带攻,这才是上上之策。”

    “为何要问项汕将军呢?”

    “想秦国十年不攻,那么在座的各位真的以为秦国十年就死守边境吗?话说,这攻的还少吗?”

    荀况在台上侃侃而谈。

    众人想来这十年,那心情和项汕是一个样的,秦国说十年不攻,可怎么就韩国附秦了?怎么就魏国附秦了?怎么就把燕国整的连十万兵马都凑不出来,让赵国还丢了数城之地。

    荀况再一次一拱手:“论军略,武安君天下无双,这守势之中如何守,具体的方略还在武安君。”

    荀况退后半步,让白起上来。

    白起站在攻守二字面前足足一刻钟,这才转身说道:“守确实是上策,但如何守需要详细的方略,此事容军议。”

    荀况没再问,立即说道:“那么今日就定下了,对匈奴未来三年,暂为守!”

    正式的公文当场写,然后九臣用印,秦王用印签字,收档。

    一份授权的公文交在白起手上,让白起决断北方对匈奴的战略方案,如何守,怎么守,先执行再备案。

    打仗的事情,九臣商议过,文臣指挥武将这事要不得。

    特别这种赌国运的战争,文臣们定好大方向,具体的战略意图还是有武将去决定的好。

    大方向定下了,其余的细节好商量。

    荀况让人擦干净黑板,请邹衍上来:“就祭祀之事,与长安城启用之事,当问天,选吉日。此时请邹衍公来主持。”

    邹衍上台,先是长身一礼:“邹衍谢过各位信任,衍推算天道……

    邹衍开始了他的阴阳五德说,就一个日子有着足足几万字的理论,白晖听着都睡着了,可包括廉颇这火爆脾气在内,每个人不但听的极是认真,而且还积极的参与意见。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问天是件大事。

    天大的事。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六五节 白晖的父母

    长安城。

    这才是天下第一的大事。

    长安城,天下人皆知,此城又名天下第一城,这个天下不是指诸夏,而是引用了大河君白晖的一句话,有太阳照耀之地,此城为天下第一城。

    那么这个天下第一的标准是什么?

    有人说是人口。

    也有人说是城池的雄伟。

    也有人说是这个城池的繁华。

    秦王站在城门外,城门内别说是人,就是一只体积大一点的动物都没有。

    开城大典,祭祀天地。

    秦王站在高台之上,先是仰望天空然后长拜不起。

    “天下第一城,便是天下的都城。”

    天下的都城!

    这话狂妄吗?

    秦王赢稷已经是泪流满面,二十二年前,他在燕国为质,回国之路何等艰辛,带着一身血,带着数百忠诚秦军的魂回归咸阳。

    二十年前,咸阳宫乱。

    咸阳宫血洗成河,让年轻的赢稷第一次见到了人生的残酷。

    十年前,当白晖站在刚刚开始圈地,秦王赢稷记得即将挖下第一锹土的时候,白晖说过,天下一统,这便是天下的都城。

    赢稷不信,但他却支持白晖。

    因为秦国需要一个目标,让天下一统便是所有秦人的目标。

    今天,秦王赢稷站在这天地高台之上,高呼这便是太阳所照耀到每一片大地的都城之时,赢稷信心百倍。

    因为这不再是秦人一家之事,天下英杰尽在诸夏。

    兵强马壮。

    这样的大祭祀,天下皆在注视,可唯独白晖靠在一木柱上睡着了,这些天太累了,被这些重臣们压榨到了极限。

    一个守字。

    如何字,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后勤保障,物资所需要的数量,是否要建城,在那里建,城多大,建多少个,物资要储备多少。

    白起三天三夜没睡,依然精神抖擞在地图上计算着联防的最佳位置以及距离,而白晖不行,一天一夜没睡就感觉自己象是要死了一样。

    可他们不放过自己,睡了不足两个时辰,就被揪起来继续。

    昨天晚上。

    不对,应该是今天凌晨仅睡了一个时辰就被一群人架着换了衣服,然后就到这里来了。

    “大河君,不可怠慢天地神明!”

    也不知道是谁,把白晖又叫醒了。

    白晖此时,只差架着两根竹棍才能睁开眼睛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完成了整个祭祀天地的大典,总之白晖睡的迷迷呼呼的时候,似乎感觉自己晕游天外。

    这种建筑风格,绝对不是大秦。

    也不是诸夏任何一国的风格,这是……

    似乎自己小时候见过。

    白晖发现有个男人走到自己面前坐下,然后看着自己。

    “白晖……”

    白晖醒了,是白起站在自己的床边,白起递过来了一份装在钢管里的军情给白晖看。

    在白晖看的同时,白起同时说道:“紧急军情,正如我们兄弟所预料的,楼烦派到匈奴那里的细作,送来了一个消息,匈奴有王了,而他们正在召集各部落前往呼伦湖祭天。”

    “呼伦湖!”白晖一个挺身就跳了起来,冲着外面高喊一声:“传我命令,备战!”

    白晖喊完之后,看了一眼白起,又高喊道:“传武安君君令,廉颇、王带精骑立即北上燕都,特级备战。”

    两块兵符直接就砸破窗户纸飞到了门外。

    白晖的亲卫绝对是最精锐的,他们见到窗户纸破了的一瞬间就有三人上前,两块兵符是根本不可能落地的。

    有兵符在,有白晖亲自下令。

    备战。

    正参加酒宴的廉颇听到特级备战二字,整个人都疯狂了,提着一坛酒就在大殿外翻身上马,高喊一声:“出征。”

    特级备战,必战。

    大秦这么多年,都没有使用过特级备战令,说白了,就是叫廉颇出征的。

    但,廉颇开战需要朝堂之上先授权白起开战,然后再由白起授权他开战,所以特级备战令的意思就是,廉颇去作好开战的准备。

    王负责今天的守备,还在长安城头巡视。

    白晖的屋内,白晖直接就用自己的床单当纸,手上抓起墨就开始画。

    白起是天生是将才,不仅是这个时代,纵然是千年排名,白起也有资格进前三十,是真正的顶级统帅之一。

    但,白起对北方的地理不熟悉,他还在派人去收集一切关于地形的资料。

    一副杂乱无章的图在白晖手上慢慢的成型。

    白晖用墨在床单画了一个方块:“燕都。”

    然后一巴掌拍在东北方向:“东胡最重要的聚集区。”

    最后,将黑放在一处:“呼伦湖!”

    不需要解释了,只要这副图就足够了。

    白起将床单卷起来抱在手中,也不再和白晖说话,大步往外走,在门外白起对亲卫说道:“速报王上,臣请出征。”

    白起本应该第一时间去见秦王,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白晖已经将最重要的点明,白起要回去看一看所有关于匈奴这次立王祭祀天地的情报。

    出战前,先庙算。

    今晚,就是庙算之时,白起要为庙算作足准备。

    屋内,白晖一头倒在被子里,抱着被子继续睡,白晖很清楚等人齐了自然会有人来找自己,自己要赶紧睡一会,保护精力。

    可刚睡下,白晖又跳了起来。

    白晖想起来了,在梦中那个男人告诉自己,是现在回家,还是等自己在这里老了之后,没有牵挂再回家。

    那个男人。

    白晖儿时的记忆浮现在眼前,那是自己的父亲白名鹤,自己的生母、二娘,还有堂妹。

    对了,自己的堂妹嫁的是太子。

    大明太子。

    白晖坐在床边发呆,什么都记起来了,自己的父亲就是从现代穿越到大明的,而自己又回到现代读大学,然后记忆被封闭的一部分。

    现在想起来了,自己一家子都是穿越客。

    回家,还是留下?

    回家纵然能够带上宰羽还有孩子一起走,可其他人呢,难道就不管不顾了。除了家人,还有白起、秦王、还有大秦。真的舍得吗?

    可再等几十年,自己老了,父亲、母亲……

    白晖靠在床边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在祭祀之后的大宴之上,一名士兵入殿,来到秦王面前单膝跪地:“报王上,我家主上派我前来,报王上知,主上请出征!”

第六六六节 全剧终

    白起要出征!

    整个宴会厅瞬间完全安静了下来。

    白晖预计之中自己会被叫去商议的事情没出现,白起准备的很充足,但事实上,只用了一句话就说服了朝堂上的所有人。

    白起的原话说,匈奴既有意突袭东胡,我诸夏岂能只旁观。

    这是占便宜的好机会。

    就算是匈奴放弃了攻打东胡的计划,对于诸夏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匈奴野心勃勃,想在东边拿下东胡,也打算往西灭戎王。

    一个月之后,燕都。

    巨大的沙盘占了燕宫正殿的一半,白晖不断的围着沙盘打转,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白起巡视军营回来,也站在了沙盘旁。

    “记得当初,我们兄弟二人准备打北屈的时候,也是这般,日夜不停的准备着,为兄在营中备战,你在侧支援。”

    白起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些新收到的情报交给参谋将军。

    白晖来到白起身旁:“匈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灭掉。”

    白起点了点头:“没错,匈奴没有城池,他们的作战极是有趣,若是胜了就如狼群一般涌下来,可若是败了,便如丧家之犬一般,四散逃走。”

    沙盘此时已经制作好大半,白起一指沙盘:“根据情报,东胡显然没有察觉到匈奴人的野心,听闻东胡还准备派使节前往祝贺。”

    “哈哈哈!”白晖大笑几声:“兄长,我估计着东胡还打算让匈奴给他们进贡呢。”

    白起摇了摇头没接话,东胡人还不至于如此愚蠢。

    白起问白晖:“以你以往说法,敌人的敌人便可以是盟友,为何这次不与东胡、戎王结盟。”

    “为什么要结盟?”

    “为何不结盟?”

    白晖解释道:“当咱们强大到可以把他们全部灭掉的时候,没有必要再结盟了。对草原的控制,楼烦、义渠、林胡、乌氏等等,他们都是在草原上生活的,甚至于,我都害怕他们将来会有控制不住的野心。”

    白起点了点头,没说话。

    又看了一会制作沙盘,白起与白晖去了偏殿用饭。

    吃过饭,白起问白晖:“当初你为何要走。”

    “兄长问这话,心中应该有数。”

    “不,身为秦人,自当为秦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你富甲天下之后,却怕了,怕自己被问罪,怕自己失去一切。你变了,没再和以前一样去争过,只是在想退路。”

    白起有自己的想法。

    白晖呢,也有。

    白晖不打算说服白起,自己确实是不想再争了,有什么可争的。

    看白晖不说话,白起又问道:“那为何又决定回来了?”

    “兄长不想走,无论生死,我们兄弟在一起便是了。接下来,怕是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诸夏对外的战争都不会结束,这天下太大了。我们兄弟能活多少年,接下来每年都在开战,也只有兄长喜欢这样的生活。”

    白起笑而不语。

    反正,白晖此时已经回来了。

    对匈奴的第一战,无论打不打,白晖都已经参与到其中。

    白晖又说道:“兄长你说,匈奴人会不会是声东击西,他们有别的目标?”

    白起摇了摇头:“有倒是好事,可惜他们未必有。雁门关、河套以及近十个要塞都已经布下重兵,相互支援。其中雁门关有赵军精锐五万,韩军精锐两万,还有我秦军精锐六万人。赵奢应该靠得住。”

    “匈奴若来,我给予的命令是围杀。”

    “恩!”

    此时洛邑。

    假的天子替身经过了数月的训练,代替了死去的周天子祭祀天地,禅位于赢稷,国号改周为华,赢稷为始皇帝。

    赢稷登基,大赦天下,八千万秦钱赏赐各地德望之老、治孝之子、贤德之妻、忠勇之卒。

    这一晚,白晖又梦到了自己的父亲。

    白晖告诉自己的父亲白名鹤,他准备和兄长白起一起,征战天下,等自己老了再说,若不小心战死在战场上,也没有什么遗憾。

    次日。

    正如白晖所担心的,却是白起所期待的。

    匈奴人偷袭燕门关。

    白起、白晖两兄弟披甲上阵。

    白起一指白晖:“弟带兵北上,截断匈奴退路。”再指廉颇:“廉颇将军领军突袭明面上呼伦湖,暗中分兵去拿下东胡祖地,守住。本将随后便至。”

    廉颇上前一抱拳:“若敌军不堪一击,当如何?”

    “匈奴人,不至于不堪一击。若战损极低的话,复击呼伦湖。”

    “廉颇领命。”

    白晖看过战报,匈奴人对雁门关下手,并非是声东击西,只是想借雁门关这边的战斗吸引一下诸夏的注意力,好让他们去攻打东胡。

    可即便是如此,白起要了呼伦湖那里的匈奴主力,竟然还不放过匈奴派到雁门关的佯攻之兵。

    这一战,估计可以消耗匈奴至少八万有生力量。

    白起、白晖两兄弟一同抱拳,而后各自带兵分头行动。

    秦代天一统天下,秦王赢稷接受禅位称始皇帝的第二天,诸夏趁着匈奴想袭击东胡的机会,对匈奴的战争拉开了大幕。

    一统天下的最重要功臣,白氏兄弟的白起、白晖,再次领军,北击匈奴。

    全剧终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原本不想写的感言

    最近有许多留言,我把粉丝值超低的全给删除了,还有一些就订阅最后一个章节过来说难听的话,我也删除了。

    然后仔细看过许多留言,好听的,不好听的,委婉的,不客气的。

    然后有一个读者说的直白,评论区里有一个叫,此生吾自知的朋友,事实上说到点子上了。

    他的留言说,十年不攻开始,变的水了,然后就崩了。

    身为作者,从来没有在写作的过程上流露过自己的写作心态,一直到写完了,不得不承认,这位朋友说的完全没错,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写不下去,硬凑字数,倒是很没意思,写的累,看的也累。

    说到结尾,烂尾这个词的定义太宽广,若要烂尾早在两个月前就可以,写到战国统一,也算是完成本书战国之意。

    那么然后呢?

    打到地球尽头,然后开星舰???

    我不认为这样是正确的,战国一统,完结,也是咬牙坚持下来回,尽量不想水,但正因为那位朋友所说的话,十年不攻就是一个失败的设定,逼的我手足无措,所以他说写崩,这个论点我接受,而且一字不差的接受。

    说烂尾的话,我不承认,因为坚持写到战国一统。

    最后说一句:

    我删除过许多评论,试问一句,我有删除过学徒以及学徒以上粉丝值的书评吗?

    没有。

    乱喷的人,我还禁言过不少呢,刚才看了一眼,怎么也有二十多个。

    就这样了,完本了。

    接受本书读者的批评,骂几句也绝对不还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8417/ 第一时间欣赏战国之军师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晨风天堂所写的《战国之军师崛起》为转载作品,战国之军师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战国之军师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战国之军师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战国之军师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战国之军师崛起介绍:
穿越战国,身处战场前线。连鸡都没杀过的白晖有三个选择,砍人、被人砍,不战被秦律砍。如何逃脱砍与被砍的命运?惊闻兄长姓白名起!白起:幸得吾弟!再无后顾之忧!秦王:秦有白氏兄弟,乃是秦之大幸!秦国士兵:白将军是个大好人!白晖:王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战国之军师崛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战国之军师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战国之军师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