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火箭与营啸
月光下,无数士兵忙碌着布置火箭,一枝枝火箭发射架被摆放在宽阔的平地上,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火箭的箭头都指向一个方向——千步之外的清军大营。
发射阵地后方,是密密麻麻的步兵。虽然军队规模庞大,但是除了粗重的呼吸声和偶尔器械撞击的声音,没有任何喧哗,在月光的照耀下,这支军队就像一个蓄势待发的巨兽。
为了避免惊动对手,所有的火把已经提前熄灭,凭借着月光,各队各营的军官摸索着把队伍带到了指定的位置,虽然也有掉队现象,但总体上没有太大的混乱。靠着平日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格的军纪,文登营完成了古代军队难度最高的夜间行军,而且是几万人的规模,终于在预定的时间节点进入了战场。
蒋邪是今晚的战时总指挥,他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晚间急行军、火箭夜袭、大会战,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奇袭将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鏖战,不计代价的遮蔽战场和急行军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不过截止目前为止,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蒋邪心里鼓励自己,计划周详、行动顺利,而且主帅英明、将士同心,没有理由失败。
一名传令兵飞奔而来,压低了声音。
“报:炮营那边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只等下令点火!”
蒋邪深呼吸一口气,压抑亢奋的情绪,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转头问左右:“什么时辰了?”
有人看了看地平线上隐隐出现的白鱼肚,回答道:“到卯时了。”
时间差不多了。蒋邪回头看了看几十步之外被众人簇拥其中的陈雨,陈雨借着明亮的月光看见了他,微微颔首。
“时辰已到,下令开火!”蒋邪伸手指向前方,下达了命令。
早已准备妥当的士兵们取出了火镰,点燃了引绳,数以万计的火箭几乎是同一时间点火,长长的引绳一路燃烧,像是上万条火蛇在黑暗中游动。
“啾啾啾……”
尖锐的破空声响起,无数火箭喷射着火焰冲向了半空,宛如灿烂的烟火,照亮了天空,方圆两三里宛如白昼。
迟迟难以入眠的济尔哈朗正和衣而坐在案几前揣摩次日凌晨的作战部署,被撕裂空气的声音惊动,快步走出大帐,大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接下来,他看见了毕生都无法忘记的场景:成千上万的火龙在空中飞舞,照亮了天空,让皎洁的月光也黯然失色,火龙拖曳着长长的尾巴,划出了一条条绚烂的抛物线,一眼望去璀璨无比。
事情太过突然,济尔哈朗甚至来不及反应,他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火龙越过抛物线的最高点后,一头朝大营俯冲了下来。
直到火龙落地,发出噼啪的炸裂声,黑色的猛火油瞬间点燃,火焰四溅,把周围的一切都点燃,济尔哈朗才醒悟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不是天降异象,而是敌袭!
他声嘶力竭地喊叫起来:“敌袭,敌袭!通知各营出战!”
这样大的动静,不需要他派人分头通知,清兵们已经乱哄哄地从营帐里冲了出来,很多人连衣服都没穿,袒胸露腹,仅仅操着一把顺刀。
这个时代的军队很少遭遇过这样高强度的热兵器打击,红夷大炮的轰鸣已经是他们承受能力的极限,成千上万的火箭如冰雹般从天而降,彻底超越了清军的认知范畴,放在白天都要懵逼,何况是还未完全清醒的黑夜?加上次日就要出战,精神压力很大,这种情况下遭遇对手主动攻击,清兵心中绷紧的弦忽然就断了。
混乱的大火加上心理的崩溃,大多数人根本无法辨认敌人是不是在身边,清兵们在火光中挥舞着武器,劈砍着“可能接近的敌人”,也顾不上分清敌我,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说。被砍的人为了自保,也挥刀反击,扭打厮杀起来。
广阔的平原毫无遮拦,风势强劲,火势越来越旺,数万人的营地陷入了彻底的混乱,彼此砍杀、踩踏,喊叫声和砍杀声混合着营帐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地。
谭泰、扬古利等人闻声跑了出来,只见诺大的营地变得如同炼狱一般,大火之中,混乱的人群或者像无头苍蝇一般乱跑,或者互相厮杀,体弱的则被冲撞之后到底,被人流踩踏,生死未知。
“营啸!”看见这样的景象后,经验丰富的扬古利倒吸了一口冷气。
“营啸”在古代是常见的现象,多发生在军营或者监狱这种地方,因人多拥挤、居住空间小且平时因训练或者战斗等原因造成整个群体精神压力大,处于崩溃的边缘。因此,在某个寂静漆黑的夜里,一个士兵或者囚犯因噩梦而喊叫时,往往会引发其他人的连锁反应,使得整个群体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甚至自相残杀,后果往往十分严重。
而被火箭袭击之后的军营比普通的“营啸”更加可怕,从天而降的箭雨引发了大火,在不明所以的人看来,这是天降之罚,人力不能抗衡,混乱的环境和熊熊大火让所有人都变得歇斯底里,局势已经无法控制。
中军大帐外,济尔哈朗手足冰凉,遇上营啸对任何军队都是噩梦,更何况人事不省的皇太极也在营中,他根本不敢想象这样下去的后果是什么。
“不,不能让敌人的诡计得逞!”济尔哈朗不甘心地一刀砍翻了稀里糊涂冲自己跑过来的一个汉人包衣,大吼道,“来人,给我维持秩序,不准乱跑,找水灭火,不听命令者,斩!”
他手下的巴牙喇举起兵刃,朝混乱的人群扑了上去,一顿乱砍,试图将失去控制的局面扳回来。
可是已经被混乱和大火刺激的神志不清的人群怎么可能平静下来?巴牙喇们的镇压,反倒激起了所有人的怒气,平日对巴牙喇积蓄的怨气,加上求生的**,让甲兵和包衣们失去了理智,举起武器和巴牙喇们混战成一团。
尽管巴牙喇是清军最精锐的士兵,但是寡不敌众,面对数以万计已经处于癫狂状态的人们,个人再勇猛也无济于事,略一抵挡就被撞倒或者砍翻在地,汹涌的人群径直朝下令的济尔哈朗冲了过来。
这时扬古利等人在亲随护卫下来到了大帐,见状大惊失色,要是被营啸的乱兵杀了主帅,所有人都吃不了兜着走。他当机立断,招呼几个甲喇章京:“快,带着郑亲王撤出去。”
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拥而上,将济尔哈朗扛起来,准备往后方撤退。
济尔哈朗声嘶力竭地大叫:“圣上还在营中,必须救出圣上!”
所有人如梦初醒,比起临时主帅,皇太极的命才是最重要的。索尼反应最快,领着一群巴牙喇就往被火包围的营地中间冲过去,一路上砍翻了阻挡在前方的所有人,只求以最快的速度救出皇太极。
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结局
火箭造成的大火波及了整个清军军营,熊熊大火照亮了黎明前的天空,清兵在火光和浓烟中狼奔豕突,像无头苍蝇般乱窜,有人被火焰吞噬,有人被自己人的刀剑砍翻,更多人在混乱中倒地,被无数双脚践踏而死,延绵数里的军营俨然成了修罗地狱。
两三里之外的文登营士兵紧张而兴奋地望着这一切,握紧了手中的火铳——往常不可一世的鞑子在己方的炮火下垂死挣扎,怎能不让人自豪?
很多士兵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端起武器冲入敌阵,趁乱砍下几个鞑子脑袋。什长以上的军官也忍不住望向中军所在的位置,期待统帅下达总攻的命令。
“还不到时候……”
蒋邪感受到了来自两侧的炙热目光,缓缓摇了摇头,在心里对自己说。
此刻的清军虽然大乱,也有不少死伤,但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加上天色未亮,混乱中难以辨别敌我,不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簇拥在陈雨身后的张富贵忍不住问:“将军,蒋邪在犹豫什么,为什么还不下令?要不您亲自下令进攻吧?”
陈雨仔细观察着对面的混乱,过了一会才回答:“战前指挥是蒋邪,既然把一线作战的指挥权交给了他,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干涉他的决定。而且在我看来,他不是在犹豫,而是在等待机会。”
“什么机会?”
“鞑子现在就像受伤的野兽,虽然遭受重创,但困兽犹斗,此时攻击,反扑也是最激烈的。况且天还未亮,加上火势正旺,浓烟之下敌我难分,与其冲上去打乱战,不如等这头野兽流更多的血,气力不支之时,再上去补刀。”
张富贵有些不解:“这么干等,不会贻误战机吗?鞑子会不会现在就反扑?”
“你太高看鞑子了。”陈雨摇了摇头,“这个时间段,正是人熟睡的时候,贸然遭袭,脑子都没完全清醒,又到处起火,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仓促间怎么可能组织像样的反击?”
张富贵看着对面冲天的火光和仓皇奔走的人影,听着顺着风向传来的惨叫声,挠了挠头:“将军说的对,进攻的时机很重要。”
前方的蒋邪默默等待了一盏茶的功夫,开口下令:“传令下去,把剩余的火箭都射出去,让鞑子乱得更厉害些!”
命令一级一级传递到了发射阵地,炮兵们点燃了引绳。短暂的沉寂后,让人头皮发麻的破空声再次响彻战场,璀璨的火光照亮了整片天空。
蒋邪看了看远处的地平线,默默地估算着时辰。因为急行军,带的弹药有限,这样大规模的火箭袭击只能坚持两个波次,接下来无论清军伤亡如何,东方露出白鱼肚之时,就必须发动总攻了。
火箭撕裂空气的声音传入了所有人的耳朵,混乱中的清兵下意识地停下手中胡乱劈砍的顺刀望向空中,看着划着抛物线慢慢下坠的火龙,眼神中逐渐满是绝望。
“嘭嘭……”
弹头迸裂的闷响在军营中此起彼伏,四处溅落的猛火油让火势更加旺盛,一簇簇炙热的焰火像无数凶猛的野兽张开了血盆大口,似乎要吞噬四周的一切,互相残杀的清兵们肝胆欲裂,不顾一切地四散而逃,想要远离危险。但大火无处不在,似乎怎么跑都跑不出出去,很多人被人流挤进了火焰中,瞬间成为火人,惨叫声撕心裂肺。硕大的营帐在熊熊大火中一座座倒塌,烟雾笼罩了营地,侥幸没有被大火波及的人也躲不过浓烟,呛到窒息倒地,痛苦挣扎,然后被无数双脚踏过后,停止了动弹。
在冲天的火焰后方,地平线上终于露出一丝亮光。黎明的到来,吹响了文登营地面进攻的号角。
蒋邪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下达了命令:“全军出击!”
耐心等待的士兵们开始列成横队前进,坚定而整齐的脚步声盖过了大火燃烧的噼啪声。虽然大半夜的行军耗费了很多气力,但稍作休整后,他们有信心击败已经陷入混乱的敌人。
以营为单位的横队不疾不徐地靠拢了清军大营,此时清军仍然无法收拢并组织成建制的抵抗,只有跑出来的溃兵挥舞着顺刀一头扎进了火铳的射击范围。
“列队,齐射!”
口令声中,文登营士兵举起火铳,对准披头散发的敌人,扣动了扳机。
“呯呯呯……”
排枪响过,一具具尸体散布在前进的道路上,文登营装填好铅弹,跨过尸首,继续前行。
射击,前进,再射击,再前进。小股溃兵的骚扰阻挡不了钢铁洪流,文登营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稳稳地推进到了军营边缘,距离如此之近,都能闻到皮肉烧焦的味道。
放眼望去,清军原本连绵不绝的营帐尽数化为灰烬,借助东方的亮光,肉眼可见烟雾中横七竖八的尸体,许多已经被烧成了焦炭一般,惨不忍睹。
蒋邪坐在马背上,用千里镜眺望着混乱的大营深处。
大火已经逐渐减弱,但军营中人头攒动,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胡乱奔走,却有一拨人整齐有序地往东北方向撤退,有人断后,有人警戒,挥刀砍倒冲过来的人,前方则有人负责扑灭前进途中的火势,与周遭混乱不堪的局势形成鲜明对比。
蒋邪立刻断定,鞑子已经放弃了就地组织反击,这是要保护重要人物撤退。
什么人物这么重要,以至于几万大军都顾不上收拢都要先撤退?
答案只有一个,皇太极!
蒋邪兴奋起来,若是能击溃几万两黄旗精锐及仆从军,还能斩首皇太极,这一战就完美至极!他抽出佩刀,指向东北方向,大声下令:“传令下去:全体上刺刀,发动追击,扫平路上一切抵抗,所有马军追击撤退的奴酋,没有新的命令前,任何人不准停下,后退一步者杀无赦!”
休整了一个多时辰的骑兵从两侧鱼贯而出,挥鞭加速,绕了个圈子,避开熊熊大火和无数乱兵,朝着撤退清军追上了上去,隆隆的蹄声盖过了大火和哀嚎声。步兵则放弃了齐射,端起火铳,刺刀向前,小跑着前进。
最后的战斗开始了。端着刺刀的文登营士兵像一股钢铁洪流,气势如虹地冲进了军营,死伤惨重的清兵在缺乏有效组织的情况下,自发抵抗,双方在黎明的曙光下,展开了激烈的搏杀。数千文登营骑兵从两侧绕过,直取撤退的部队,一些回过神来的巴牙喇找到了侥幸未葬身火海的战马,挥舞着顺刀迎了上来,想要阻止,双方骑兵很快也战成一团。喊杀声响彻了大地,数万人开始了不死不休的肉搏。
随着时间流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天色大亮,一个宛如修罗场般的战场在阳光下一览无遗。诺大的军营被烧为齑粉,无数尸体遍布在平原上,有烧焦的,也有被刀剑劈砍而死的,更多的是被踩踏的不成人形的,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焦臭味,闻之令人作呕,鲜血泊泊,流淌成了小河。
交战的双方顾不上这些,他们无视漫山遍野的尸首,踩着被鲜血染红的土地,红着眼进行贴身肉搏,枪刺与顺刀上下翻飞,每一记刺杀或者劈砍,几乎都能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战斗到了决定胜负的时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退路。
交战之前,双方兵力相差无几,正常情况下本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但火箭奇袭之后,清军伤亡惨重,也组织不起成建制的反攻,更多的是凭借个人武勇各自为战,比起气势如虹的文登营,从士气到指挥层面都落了下风,节节败退,完全不复往日的勇猛。
步兵的对抗高下已分,远处的骑兵也陷入了鏖战。
三四千文登营骑兵追逐着两千多清军马甲,凭借人数和武器的优势进行牵制,拖住他们,等待援军的到来。
骑兵们没有清兵马甲和蒙古人的骑射工夫,但人手一支火铳,比步兵的铳短了不少,在马背上也能快速装弹,数千人在军官的指挥下分成几拨,轮番上前射击,与清军交火。清军马甲的骑弓轻箭射程占不到便宜,对射中只能硬着头皮打消耗战,差不多一比一的交换比。原本他们骑术精湛远胜对方,来去如风,但为了保护重要人物,又不能撒开马蹄跑,只能且战且退,沿途留下了一地尸体,许多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在路边无助地徘徊,时不时被流弹击中,哀鸣倒地。
战斗从黎明一直持续到日上三竿,将近三个时辰的激战,胜负天平已经完全倒向了文登营。在压制住军营中的残兵后,蒋邪拨出两个营的兵力增援前方的骑兵,这一盘大棋终于到了收官的时刻。
济尔哈朗、索尼、图赖、谭泰、扬古利等人围绕在一驾马车旁,指挥巴牙喇们抵抗。只是巴牙喇再勇猛,也挡不住两三倍优势的火铳火力,周边的马甲们越来越稀疏,亲王贝勒们也不得不操起弓箭亲自上阵。
索尼眼尖,射出一箭后,余光看到了远处的动静,低呼一声:“不好了,明军援兵到了!”
所有人望向来的方向,只见尘土飞扬,大队步兵气势汹汹地逼了过来,人数大约上万。人人心头都是一紧,光应付眼前的骑兵就很吃力,再加上万余步兵包围,只怕凶多吉少。
文登营那边开始喊话:“鞑子听着,尔等大势已去,吾军统帅陈将军领兵亲至,放下兵刃投降,或许能暂免一死!”
“呸,大清勇士宁远战死,也不会向明狗投降!”谭泰破口大骂,越众而出,将弓拉成满月,瞄准了喊话的军官。
“呯”的一声,一枚铅弹恰好击中了谭泰的额头,血花四溅,手一松,箭矢无力地斜射向空中,仰面而倒,脚却勾在马镫上,倒吊半空。
“谭泰!”扬古利悲呼一声,想去搀扶,却被两支火铳不约而同击中,一枪击中大腿,一枪命中腹部,绽开两个血洞,惨叫一声跌落马下。
顷刻之间就阵亡了两名两黄旗重要人物,一时间人人自危,顾不上手臂酸软,箭矢不要命地往对面倾泻过去,不少文登营骑兵应声落马。对面也不示弱,枪声大作,铅弹雨点般飞来,巴牙喇们成排成排地倒下。
济尔哈朗满心悲壮地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他看了看越来越近的援兵,掉头钻入了身旁的马车。
身穿明黄服饰的皇太极赫然躺在车中,仍然昏迷不醒。
“陛下,臣该死,臣无能,局势居然恶化至斯……”济尔哈朗匍匐在皇太极身旁,悲哀地低喊。
外面的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皇太极却安静地躺在床上,济尔哈朗一旁悲戚不已,氛围有些诡异。
进行了自我忏悔之后,济尔哈朗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摸出了一把刀柄金边镶玉的匕首,端端正正跪坐。
“陛下,如今明军合围之势已成,皆乃臣无能所致,故无颜苟活于世,亦不愿被明军生擒承受屈辱,就先走一步了……”
说完“遗言”,济尔哈朗便举起匕首往胸口刺去,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一声虚弱的声音。
“好奴才,你死了干净,便要留朕一人承受屈辱吗?”
济尔哈朗闻言大惊,定睛一看,一直沉睡的皇太极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虽然满脸憔悴,但眼神依然透着一股犀利。
“陛下终于醒了,臣该死,臣无能,还请陛下主持大局啊!”济尔哈朗悲从中来,伏地嚎啕大哭。
皇太极略有些吃力地开口:“且不要废话,先捡要紧的说,外面局势如何?”
济尔哈朗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惶恐地回答:“肃亲王、睿亲王按陛下旨意,兵分两路抓丁,臣领两黄旗退守滦州接应,但左右两路分别被关宁军、东江军拖住,文登营大军夜行百里发起奇袭,已然占据上风,我军不敌,现已被合围……”
皇太极脸上一阵抽搐,努力消化着这番信息量极大的话。
他无法相信局面会急剧恶化到如此地步,大清自父王努尔哈赤起兵以来,从来都是胜多败少,何曾沦落到这般田地?
他却不知,当初交代方略的时候,只说了一句多抓壮丁劫掠财物,免得空手而归,后半句“量力而为,形式有变及早抽身,避免被拖在关内缠斗”来不及说就再度昏迷,导致众人因为害怕责罚,拼命地深入腹地抓丁交差,结果因臃肿的队伍拖累,被陈雨布局,以田忌赛马的策略分别拖在保定和蓟州,以至于两黄旗孤立无援,被文登营直捣黄龙大破军营。
听着外面越来越密的枪声,皇太极咬牙说道:“刀都要架到朕的脖子上了,还如何主持大局?”
济尔哈朗无言以对,只能连连叩头,将木板撞的咚咚响,反复说:“臣该死……”
放在往常,皇太极早就一脚踹过去了,只是现在手指头都抬不起来,只能作罢,再一想,原本以济尔哈朗作为临时主帅,看中的就是他不争不抢的态度,能够协调豪格和多尔衮等人的纷争,本就没指望其力挽狂澜,被人兵临城下,只能说老天没有站在大清的这一边。
“难不成大清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就要在今日毁于一旦?”皇太极绝望地想。
就在君臣两人问答之际,外面的局面似乎更不利了,有人大声呼喊:“击杀所有马甲,留下那辆马车,伪汗皇太极一定在其中,将军有令,活捉皇太极,献入京城游街示众!”
两人均大惊失色,济尔哈朗手足无措,“陛下,怎么办?”
皇太极想象了一番自己被装入囚车游街示众的景象,不寒而栗,脱口而出:“不,朕宁愿死,也不受明人的羞辱!济尔哈朗,朕命你立刻动手,先送朕走,再自行了断!”
济尔哈朗连连点头:“臣领旨。”
说着举起匕首对准皇太极的胸口,“陛下,臣斗胆动手了。”比划了半天,却不敢下手,毕竟要杀自己的皇帝,仓促间没有这个心理准备。
“废物!”皇太极不知道哪来的力气,颤抖着抬起了手臂,抓住刀柄往胸口刺下,鲜血慢慢浸透了衣襟。
“陛下……”济尔哈朗悲呼一声,抽回匕首,奋力往脖子抹去,鲜血喷溅而出,颓然倒下。
没过多久,帘子被掀开,蒋邪探头进来,满脸懊恼,“终究来晚了一步。”
一个多时辰后,战斗彻底结束,粗略清点之下,清军被歼万余人,伤兵近两万人,剩余数千人溃逃,文登营伤亡也达到了八千余人,士兵们开始打扫战场,收拾残局。
陈雨被众人簇拥来到战场中心,看着满目疮痍的军营和漫山遍野的尸首,心情复杂。战略目的达到了,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希望此战过后,不会再有这样规模的战争。
装着两具尸体的马车被推到了陈雨面前,帘子掀开,皇太极肥硕的身躯映入众人眼帘,明黄龙袍上的一滩血渍格外扎眼。
陈雨仔细端详,这就是明末最强的枭雄,在原本的时空里,他一手奠定了满清皇朝的根基,缔造了一个延绵几百年的大清朝,现在终于死在自己手上,历史的走向就此改变。
他低头默念:作为对手,我佩服你,如果没有穿越者出现改变历史,你就是满人最杰出的骄傲,这个时空最耀眼的枭雄;但作为汉人,我必须毁灭你,因为你亲手缔造的大清,把中华带入了黑暗的几百年,从此落后于世界。
良久,他抬起头,拔出佩刀,虚劈一记,回首指向西面,高声喊道:“奴酋授首,大军凯旋!”
“奴酋授首,大军凯旋!”
将领们跟着呼喊起来,然后逐渐蔓延到整个战场,所有的士兵都停下手中的动作,欢呼起来,高亢的呼声响彻云霄。
公元1936年,崇祯九年,腊月,岁终。北直隶的大战,终结了满清的命运,继两黄旗被歼之后,多尔衮和豪格两路大军也先后被围歼,自皇太极以下,几乎所有能叫得出名字的满清贵族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八旗主力悉数被歼灭在关内,陈雨创下了震铄古今的大功,震惊海内。大军凯旋之日,京城万人空巷,陈雨的名字甚至被刻上牌匾供奉于正堂。
次年二月,以内阁大学士唐世济和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的大臣集体上书,崇祯闭门三天后,让位于太子,成为太上皇。因太子尚且年轻,陈雨被任命为摄政王,掌军政大权,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裁撤边军冗员,统一编练精干新军,并开征商税,废除海禁,发展海外贸易。五年后,新皇让贤,禅位于陈雨,为避免动荡,国号不变。
励精图治后,大明一扫颓势,国力蒸蒸日上,抢在西欧各国之前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华大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全书完————
第五百五十四章 夜袭
夜幕降临,喧哗散去,整个大地陷入了寂静,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月光洒落面,照亮了地面的官道。
一群骑兵在月光下前行,也没有打火把,速度并不快,而且没有明显的蹄声,只是发出咚咚咚的闷响,估计是给马蹄裹上了软布。
这些人到了一处树林外时,为首的人一扬手,骑兵全体下马,牵着战马,蹑手蹑脚往树林深处慢慢前进。
隐约的火光在树林中闪烁,几个人围坐在一堆篝火旁,议论着什么。火光的照耀下,几人光秃的额头清晰可见,后脑勺吊着一根金钱鼠尾辫,银色的盔甲和顺刀、短斧随意丢在脚边,很容易辨别出是清军的白甲兵。
“……这次退守滦州真不是个好差事,两白旗和正蓝旗在保定、蓟州抓丁口,吃香的喝辣的,细皮嫩肉的汉人女子也不知睡了多少,咱们两黄旗却啥也捞不着,想想就来气!”
一个白甲兵咬了一口兔子肉,恨恨地说。篝火上方架起了木架,横挂着一只剥皮的野兔,油脂不时掉落在火焰上,发出滋滋的声音。
“扎布善,你是想睡女人了吧,哈哈。这些牢骚话在外面说说也就算了,万万不可在军营中提起,仔细被人听见告知郑亲王,砍了你的狗头!”
被称为扎布善的白甲兵没好气地回答:“提起又怎样?我是正黄旗的人,郑亲王可不是我主子,要砍我脑袋也轮不到他!咱们出来打探敌情已经好几天了,也不见派人轮换,这一天天风餐露宿的,就不信你们没怨气?”
另一名白甲兵闷声说:“文登营就在几十里之外,军情紧急,消息一日三报,哪来的人手替换?安心熬着吧,等两边大军打起来就用不着……”
话音未落,“呯呯呯”的爆炸声响起,伴随着一阵浓烟,几名白甲兵纷纷应声而倒。
扎布善低头啃肉,一枚弹丸从后脑勺擦过,灼出一道血痕,侥幸躲过一劫。旁边的人却没那么好运了,调侃他想女人的白甲兵被铅弹爆头,血花混合着脑浆溅了扎布善一脸。
反应过来后,扎布善来不及管同伴死活,也无暇考虑敌人从哪里冒出来,顺手抓起脚边的盔甲、顺刀,快跑两步,翻身上马,熟练地砍断系在树干上的绳索,用力一磕马肚子,往枪响的相反方向奔驰。这一系列动作源自平时无数次的战斗经历,完全是条件反射,以至于跑了几十步,口里还咬着一块兔肉来不及吐出来。
身后传来了声音:“漏了一个,赶紧追!”扎布善闻声压低了身子,伏在马背上,防止对方开枪或者冷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出大事了,赶紧跑!
月光下,一人一骑仓皇奔出树林,十余骑紧随其后,开始了追逐。
一盏茶的时间后,密集的脚步声响起,树林外的官道上出现了大队人马,手持火把,快速前进。火把形成了一条长龙,放眼望去,一眼看不到边际,也不知道黑暗中有多少人。
吆喝声不时响起:“打起精神,不要掉队,天亮前不赶到指定地点,军法处置!”
脚步声、喘息声、口令声混杂在一起,庞大的队伍急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往东面行军,远远望去,仿佛一条巨龙在黑暗中蜿蜒前行。
扎布善并不知道身后就是敌人主力部队,他只是不管不顾往前冲,唯一的想法就是摆脱追兵。同伴都在偷袭中丧命,只剩下自己,落单后面对一群明军夜不收是什么下场,他心知肚明——双方抓舌头都有一整套残酷的方式折磨对手,被俘以后生不如死。
黑暗中,风声在耳边呼呼作响,官道旁的树枝从两侧飞一般滑过,扎布善把速度提到了极致,也不顾不上保存马力。幸好今晚的月亮够大,能见度不错,不至于被沟沟坎坎或者树枝阻挡,但这样一来,摆脱后方的追击也变得格外困难。
一口气跑了好几里,身后的蹄声一直不曾中断。扎布善大口喘着粗气,都快哭出来了——什么时候抓舌头这么不依不饶了,这是要追到大清军营里都不罢休的节奏吗?
他并不知道,同样的追逐在永平府境内遍地开花,明军几乎动用了所有能骑马的人,依靠人数优势发动夜袭并追击,追兵接到的是“不使一人漏网,不死不休”的死命令,所有派出来打探消息的白甲兵伤亡惨重,幸存者与扎布善一样,被数倍于己的敌人追击,除了滦州大营方向,无路可退。
同一时间,滦州清军大营,中军大帐。
趴在案几上的济尔哈朗蓦然从梦中惊醒,满头大汗,惶然四顾:“来人,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一名亲随揉着眼睛跑了进来:“大约是寅时三刻吧……主子,莫不是做噩梦了?”
济尔哈朗长吸一口气,喃喃道:“是的,做噩梦了……”
他刚才梦见军营被明军袭击,火光冲天,己方人马乱成一团,马蹄践踏下死伤无数,皇太极也落入对方手中,形势凶险至极,惊醒之后才发觉是场梦。但是梦中的情景太过真实,让他心里七上八下,恨不得马上就勒令整个大营增派岗哨加强戒备。
他站了起来,来回踱步,顺口问道:“各营动静如何?”
“回主子,各营按照军令做好了出战的准备,现在都在睡觉,养精蓄锐,等待日出之后出营。”
济尔哈朗张了张嘴,正想下令各营加紧戒备,防止梦中的情景出现,迟疑一番后又打消了念头。天亮以后就要出战,养精蓄锐备战最要紧,现在劳师动众不仅影响将士的休息,而且会动摇军心,再说自己拿什么向贝勒贝子们解释,因为一场梦吗?
他摆了摆手:“一切按原计划行事,你下去吧。”
等亲随退出大帐后,他望了望帐外的月亮,摇了摇头,心想,一定是自己压力太大了,草木皆兵,几万人规模的会战,怎么可能会有夜袭,明军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胆量与魄力?
军营依然一片寂静,除了各个营头的岗哨在点燃的火把下巡视,大部分人都在酣睡,为第二天的大战储备精力。
两三里之外,扎布善跌跌撞撞奔跑着,身后几十步是脱力倒地的战马。他几乎已经能看到远方地平线上的灯光,那是清军大营的位置,只要进入大营,就能摆脱后面该死的追兵。
疯了,疯了!扎布善心中反反复复念叨着这个词。这根本不是抓舌头,是要把清军散布在外围的探马一网打尽,这些疯子,为了一个落单的白甲兵,居然真的追到了对手大营的门口!
追兵们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去,战马一匹接一匹倒地,沿途已经倒下了一半的马,好在他们都是一人双马,还能维持追击的态势。有人在马背上举起了装好弹药的短管火铳,却被领头的军官一把拦住。
“你傻啊,晚上这么安静,铳声万一惊动了鞑子,咱们一晚上的努力就白费了!”
军官抽出马刀:“全部用刀,不准用铳。在咱们大军抵达之前,一定要把前面的鞑子砍了,阻止他示警!”
一行人纷纷举起马刀,追了上去。因为包裹了软布,马蹄声并不响亮,只有“咚咚咚”的闷响。
听到了后方越来越近的蹄声,扎布善绝望地抽出弓箭,借助月光拉开弓射了过去。
“噗”的一声,一人中箭应声坠马,其余人散开队形,呈扇形包围了过来。
扎布善望了望四周毫无遮蔽的平原地形,自觉逃跑无望,举起顺刀嚎叫一声:“跟你们这些该死的明狗拼了!”
数人围了上来,高举马刀劈了下来。惨叫没传多远,很快湮灭在夜晚的寂静中。
杀戮就在眼皮子底下,但两里之外的大营丝毫未察觉到异样,所有清兵都不知道危险的临近。
半个时辰之后,大队人马蜂拥而至。为了保密,他们提前熄灭了火把,放慢了速度,仅凭月光缓缓前进。无数人影从阵列中飞奔而出,打开木匣子,取出支架和火箭,紧张地布置发射阵地。
月色下,成千上万的士兵开始集结成纵队阵型,前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火箭发射架,一场凶险的夜袭即将拉开帷幕。
第五百五十五章 火箭与营啸
月光下,无数士兵忙碌着布置火箭,一枝枝火箭发射架被摆放在宽阔的平地上,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火箭的箭头都指向一个方向——千步之外的清军大营。
发射阵地后方,是密密麻麻的步兵。虽然军队规模庞大,但是除了粗重的呼吸声和偶尔器械撞击的声音,没有任何喧哗,在月光的照耀下,这支军队就像一个蓄势待发的巨兽。
为了避免惊动对手,所有的火把已经提前熄灭,凭借着月光,各队各营的军官摸索着把队伍带到了指定的位置,虽然也有掉队现象,但总体上没有太大的混乱。靠着平日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格的军纪,文登营完成了古代军队难度最高的夜间行军,而且是几万人的规模,终于在预定的时间节点进入了战场。
蒋邪是今晚的战时总指挥,他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晚间急行军、火箭夜袭、大会战,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奇袭将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鏖战,不计代价的遮蔽战场和急行军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不过截止目前为止,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蒋邪心里鼓励自己,计划周详、行动顺利,而且主帅英明、将士同心,没有理由失败。
一名传令兵飞奔而来,压低了声音。
“报:炮营那边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只等下令点火!”
蒋邪深呼吸一口气,压抑亢奋的情绪,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转头问左右:“什么时辰了?”
有人看了看地平线上隐隐出现的白鱼肚,回答道:“到卯时了。”
时间差不多了。蒋邪回头看了看几十步之外被众人簇拥其中的陈雨,陈雨借着明亮的月光看见了他,微微颔首。
“时辰已到,下令开火!”蒋邪伸手指向前方,下达了命令。
早已准备妥当的士兵们取出了火镰,点燃了引绳,数以万计的火箭几乎是同一时间点火,长长的引绳一路燃烧,像是上万条火蛇在黑暗中游动。
“啾啾啾……”
尖锐的破空声响起,无数火箭喷射着火焰冲向了半空,宛如灿烂的烟火,照亮了天空,方圆两三里宛如白昼。
迟迟难以入眠的济尔哈朗正和衣而坐在案几前揣摩次日凌晨的作战部署,被撕裂空气的声音惊动,快步走出大帐,大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接下来,他看见了毕生都无法忘记的场景:成千上万的火龙在空中飞舞,照亮了天空,让皎洁的月光也黯然失色,火龙拖曳着长长的尾巴,划出了一条条绚烂的抛物线,一眼望去璀璨无比。
事情太过突然,济尔哈朗甚至来不及反应,他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火龙越过抛物线的最高点后,一头朝大营俯冲了下来。
直到火龙落地,发出噼啪的炸裂声,黑色的猛火油瞬间点燃,火焰四溅,把周围的一切都点燃,济尔哈朗才醒悟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不是天降异象,而是敌袭!
他声嘶力竭地喊叫起来:“敌袭,敌袭!通知各营出战!”
这样大的动静,不需要他派人分头通知,清兵们已经乱哄哄地从营帐里冲了出来,很多人连衣服都没穿,袒胸露腹,仅仅操着一把顺刀。
这个时代的军队很少遭遇过这样高强度的热兵器打击,红夷大炮的轰鸣已经是他们承受能力的极限,成千上万的火箭如冰雹般从天而降,彻底超越了清军的认知范畴,放在白天都要懵逼,何况是还未完全清醒的黑夜?加上次日就要出战,精神压力很大,这种情况下遭遇对手主动攻击,清兵心中绷紧的弦忽然就断了。
混乱的大火加上心理的崩溃,大多数人根本无法辨认敌人是不是在身边,清兵们在火光中挥舞着武器,劈砍着“可能接近的敌人”,也顾不上分清敌我,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说。被砍的人为了自保,也挥刀反击,扭打厮杀起来。
广阔的平原毫无遮拦,风势强劲,火势越来越旺,数万人的营地陷入了彻底的混乱,彼此砍杀、踩踏,喊叫声和砍杀声混合着营帐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地。
谭泰、扬古利等人闻声跑了出来,只见诺大的营地变得如同炼狱一般,大火之中,混乱的人群或者像无头苍蝇一般乱跑,或者互相厮杀,体弱的则被冲撞之后到底,被人流踩踏,生死未知。
“营啸!”看见这样的景象后,经验丰富的扬古利倒吸了一口冷气。
“营啸”在古代是常见的现象,多发生在军营或者监狱这种地方,因人多拥挤、居住空间小且平时因训练或者战斗等原因造成整个群体精神压力大,处于崩溃的边缘。因此,在某个寂静漆黑的夜里,一个士兵或者囚犯因噩梦而喊叫时,往往会引发其他人的连锁反应,使得整个群体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甚至自相残杀,后果往往十分严重。
而被火箭袭击之后的军营比普通的“营啸”更加可怕,从天而降的箭雨引发了大火,在不明所以的人看来,这是天降之罚,人力不能抗衡,混乱的环境和熊熊大火让所有人都变得歇斯底里,局势已经无法控制。
中军大帐外,济尔哈朗手足冰凉,遇上营啸对任何军队都是噩梦,更何况人事不省的皇太极也在营中,他根本不敢想象这样下去的后果是什么。
“不,不能让敌人的诡计得逞!”济尔哈朗不甘心地一刀砍翻了稀里糊涂冲自己跑过来的一个汉人包衣,大吼道,“来人,给我维持秩序,不准乱跑,找水灭火,不听命令者,斩!”
他手下的巴牙喇举起兵刃,朝混乱的人群扑了上去,一顿乱砍,试图将失去控制的局面扳回来。
可是已经被混乱和大火刺激的神志不清的人群怎么可能平静下来?巴牙喇们的镇压,反倒激起了所有人的怒气,平日对巴牙喇积蓄的怨气,加上求生的**,让甲兵和包衣们失去了理智,举起武器和巴牙喇们混战成一团。
尽管巴牙喇是清军最精锐的士兵,但是寡不敌众,面对数以万计已经处于癫狂状态的人们,个人再勇猛也无济于事,略一抵挡就被撞倒或者砍翻在地,汹涌的人群径直朝下令的济尔哈朗冲了过来。
这时扬古利等人在亲随护卫下来到了大帐,见状大惊失色,要是被营啸的乱兵杀了主帅,所有人都吃不了兜着走。他当机立断,招呼几个甲喇章京:“快,带着郑亲王撤出去。”
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拥而上,将济尔哈朗扛起来,准备往后方撤退。
济尔哈朗声嘶力竭地大叫:“圣上还在营中,必须救出圣上!”
所有人如梦初醒,比起临时主帅,皇太极的命才是最重要的。索尼反应最快,领着一群巴牙喇就往被火包围的营地中间冲过去,一路上砍翻了阻挡在前方的所有人,只求以最快的速度救出皇太极。
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结局
火箭造成的大火波及了整个清军军营,熊熊大火照亮了黎明前的天空,清兵在火光和浓烟中狼奔豕突,像无头苍蝇般乱窜,有人被火焰吞噬,有人被自己人的刀剑砍翻,更多人在混乱中倒地,被无数双脚践踏而死,延绵数里的军营俨然成了修罗地狱。
两三里之外的文登营士兵紧张而兴奋地望着这一切,握紧了手中的火铳——往常不可一世的鞑子在己方的炮火下垂死挣扎,怎能不让人自豪?
很多士兵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端起武器冲入敌阵,趁乱砍下几个鞑子脑袋。什长以上的军官也忍不住望向中军所在的位置,期待统帅下达总攻的命令。
“还不到时候……”
蒋邪感受到了来自两侧的炙热目光,缓缓摇了摇头,在心里对自己说。
此刻的清军虽然大乱,也有不少死伤,但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加上天色未亮,混乱中难以辨别敌我,不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簇拥在陈雨身后的张富贵忍不住问:“将军,蒋邪在犹豫什么,为什么还不下令?要不您亲自下令进攻吧?”
陈雨仔细观察着对面的混乱,过了一会才回答:“战前指挥是蒋邪,既然把一线作战的指挥权交给了他,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干涉他的决定。而且在我看来,他不是在犹豫,而是在等待机会。”
“什么机会?”
“鞑子现在就像受伤的野兽,虽然遭受重创,但困兽犹斗,此时攻击,反扑也是最激烈的。况且天还未亮,加上火势正旺,浓烟之下敌我难分,与其冲上去打乱战,不如等这头野兽流更多的血,气力不支之时,再上去补刀。”
张富贵有些不解:“这么干等,不会贻误战机吗?鞑子会不会现在就反扑?”
“你太高看鞑子了。”陈雨摇了摇头,“这个时间段,正是人熟睡的时候,贸然遭袭,脑子都没完全清醒,又到处起火,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仓促间怎么可能组织像样的反击?”
张富贵看着对面冲天的火光和仓皇奔走的人影,听着顺着风向传来的惨叫声,挠了挠头:“将军说的对,进攻的时机很重要。”
前方的蒋邪默默等待了一盏茶的功夫,开口下令:“传令下去,把剩余的火箭都射出去,让鞑子乱得更厉害些!”
命令一级一级传递到了发射阵地,炮兵们点燃了引绳。短暂的沉寂后,让人头皮发麻的破空声再次响彻战场,璀璨的火光照亮了整片天空。
蒋邪看了看远处的地平线,默默地估算着时辰。因为急行军,带的弹药有限,这样大规模的火箭袭击只能坚持两个波次,接下来无论清军伤亡如何,东方露出白鱼肚之时,就必须发动总攻了。
火箭撕裂空气的声音传入了所有人的耳朵,混乱中的清兵下意识地停下手中胡乱劈砍的顺刀望向空中,看着划着抛物线慢慢下坠的火龙,眼神中逐渐满是绝望。
“嘭嘭……”
弹头迸裂的闷响在军营中此起彼伏,四处溅落的猛火油让火势更加旺盛,一簇簇炙热的焰火像无数凶猛的野兽张开了血盆大口,似乎要吞噬四周的一切,互相残杀的清兵们肝胆欲裂,不顾一切地四散而逃,想要远离危险。但大火无处不在,似乎怎么跑都跑不出出去,很多人被人流挤进了火焰中,瞬间成为火人,惨叫声撕心裂肺。硕大的营帐在熊熊大火中一座座倒塌,烟雾笼罩了营地,侥幸没有被大火波及的人也躲不过浓烟,呛到窒息倒地,痛苦挣扎,然后被无数双脚踏过后,停止了动弹。
在冲天的火焰后方,地平线上终于露出一丝亮光。黎明的到来,吹响了文登营地面进攻的号角。
蒋邪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下达了命令:“全军出击!”
耐心等待的士兵们开始列成横队前进,坚定而整齐的脚步声盖过了大火燃烧的噼啪声。虽然大半夜的行军耗费了很多气力,但稍作休整后,他们有信心击败已经陷入混乱的敌人。
以营为单位的横队不疾不徐地靠拢了清军大营,此时清军仍然无法收拢并组织成建制的抵抗,只有跑出来的溃兵挥舞着顺刀一头扎进了火铳的射击范围。
“列队,齐射!”
口令声中,文登营士兵举起火铳,对准披头散发的敌人,扣动了扳机。
“呯呯呯……”
排枪响过,一具具尸体散布在前进的道路上,文登营装填好铅弹,跨过尸首,继续前行。
射击,前进,再射击,再前进。小股溃兵的骚扰阻挡不了钢铁洪流,文登营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稳稳地推进到了军营边缘,距离如此之近,都能闻到皮肉烧焦的味道。
放眼望去,清军原本连绵不绝的营帐尽数化为灰烬,借助东方的亮光,肉眼可见烟雾中横七竖八的尸体,许多已经被烧成了焦炭一般,惨不忍睹。
蒋邪坐在马背上,用千里镜眺望着混乱的大营深处。
大火已经逐渐减弱,但军营中人头攒动,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胡乱奔走,却有一拨人整齐有序地往东北方向撤退,有人断后,有人警戒,挥刀砍倒冲过来的人,前方则有人负责扑灭前进途中的火势,与周遭混乱不堪的局势形成鲜明对比。
蒋邪立刻断定,鞑子已经放弃了就地组织反击,这是要保护重要人物撤退。
什么人物这么重要,以至于几万大军都顾不上收拢都要先撤退?
答案只有一个,皇太极!
蒋邪兴奋起来,若是能击溃几万两黄旗精锐及仆从军,还能斩首皇太极,这一战就完美至极!他抽出佩刀,指向东北方向,大声下令:“传令下去:全体上刺刀,发动追击,扫平路上一切抵抗,所有马军追击撤退的奴酋,没有新的命令前,任何人不准停下,后退一步者杀无赦!”
休整了一个多时辰的骑兵从两侧鱼贯而出,挥鞭加速,绕了个圈子,避开熊熊大火和无数乱兵,朝着撤退清军追上了上去,隆隆的蹄声盖过了大火和哀嚎声。步兵则放弃了齐射,端起火铳,刺刀向前,小跑着前进。
最后的战斗开始了。端着刺刀的文登营士兵像一股钢铁洪流,气势如虹地冲进了军营,死伤惨重的清兵在缺乏有效组织的情况下,自发抵抗,双方在黎明的曙光下,展开了激烈的搏杀。数千文登营骑兵从两侧绕过,直取撤退的部队,一些回过神来的巴牙喇找到了侥幸未葬身火海的战马,挥舞着顺刀迎了上来,想要阻止,双方骑兵很快也战成一团。喊杀声响彻了大地,数万人开始了不死不休的肉搏。
随着时间流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天色大亮,一个宛如修罗场般的战场在阳光下一览无遗。诺大的军营被烧为齑粉,无数尸体遍布在平原上,有烧焦的,也有被刀剑劈砍而死的,更多的是被踩踏的不成人形的,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焦臭味,闻之令人作呕,鲜血泊泊,流淌成了小河。
交战的双方顾不上这些,他们无视漫山遍野的尸首,踩着被鲜血染红的土地,红着眼进行贴身肉搏,枪刺与顺刀上下翻飞,每一记刺杀或者劈砍,几乎都能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战斗到了决定胜负的时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退路。
交战之前,双方兵力相差无几,正常情况下本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但火箭奇袭之后,清军伤亡惨重,也组织不起成建制的反攻,更多的是凭借个人武勇各自为战,比起气势如虹的文登营,从士气到指挥层面都落了下风,节节败退,完全不复往日的勇猛。
步兵的对抗高下已分,远处的骑兵也陷入了鏖战。
三四千文登营骑兵追逐着两千多清军马甲,凭借人数和武器的优势进行牵制,拖住他们,等待援军的到来。
骑兵们没有清兵马甲和蒙古人的骑射工夫,但人手一支火铳,比步兵的铳短了不少,在马背上也能快速装弹,数千人在军官的指挥下分成几拨,轮番上前射击,与清军交火。清军马甲的骑弓轻箭射程占不到便宜,对射中只能硬着头皮打消耗战,差不多一比一的交换比。原本他们骑术精湛远胜对方,来去如风,但为了保护重要人物,又不能撒开马蹄跑,只能且战且退,沿途留下了一地尸体,许多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在路边无助地徘徊,时不时被流弹击中,哀鸣倒地。
战斗从黎明一直持续到日上三竿,将近三个时辰的激战,胜负天平已经完全倒向了文登营。在压制住军营中的残兵后,蒋邪拨出两个营的兵力增援前方的骑兵,这一盘大棋终于到了收官的时刻。
济尔哈朗、索尼、图赖、谭泰、扬古利等人围绕在一驾马车旁,指挥巴牙喇们抵抗。只是巴牙喇再勇猛,也挡不住两三倍优势的火铳火力,周边的马甲们越来越稀疏,亲王贝勒们也不得不操起弓箭亲自上阵。
索尼眼尖,射出一箭后,余光看到了远处的动静,低呼一声:“不好了,明军援兵到了!”
所有人望向来的方向,只见尘土飞扬,大队步兵气势汹汹地逼了过来,人数大约上万。人人心头都是一紧,光应付眼前的骑兵就很吃力,再加上万余步兵包围,只怕凶多吉少。
文登营那边开始喊话:“鞑子听着,尔等大势已去,吾军统帅陈将军领兵亲至,放下兵刃投降,或许能暂免一死!”
“呸,大清勇士宁远战死,也不会向明狗投降!”谭泰破口大骂,越众而出,将弓拉成满月,瞄准了喊话的军官。
“呯”的一声,一枚铅弹恰好击中了谭泰的额头,血花四溅,手一松,箭矢无力地斜射向空中,仰面而倒,脚却勾在马镫上,倒吊半空。
“谭泰!”扬古利悲呼一声,想去搀扶,却被两支火铳不约而同击中,一枪击中大腿,一枪命中腹部,绽开两个血洞,惨叫一声跌落马下。
顷刻之间就阵亡了两名两黄旗重要人物,一时间人人自危,顾不上手臂酸软,箭矢不要命地往对面倾泻过去,不少文登营骑兵应声落马。对面也不示弱,枪声大作,铅弹雨点般飞来,巴牙喇们成排成排地倒下。
济尔哈朗满心悲壮地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他看了看越来越近的援兵,掉头钻入了身旁的马车。
身穿明黄服饰的皇太极赫然躺在车中,仍然昏迷不醒。
“陛下,臣该死,臣无能,局势居然恶化至斯……”济尔哈朗匍匐在皇太极身旁,悲哀地低喊。
外面的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皇太极却安静地躺在床上,济尔哈朗一旁悲戚不已,氛围有些诡异。
进行了自我忏悔之后,济尔哈朗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摸出了一把刀柄金边镶玉的匕首,端端正正跪坐。
“陛下,如今明军合围之势已成,皆乃臣无能所致,故无颜苟活于世,亦不愿被明军生擒承受屈辱,就先走一步了……”
说完“遗言”,济尔哈朗便举起匕首往胸口刺去,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一声虚弱的声音。
“好奴才,你死了干净,便要留朕一人承受屈辱吗?”
济尔哈朗闻言大惊,定睛一看,一直沉睡的皇太极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虽然满脸憔悴,但眼神依然透着一股犀利。
“陛下终于醒了,臣该死,臣无能,还请陛下主持大局啊!”济尔哈朗悲从中来,伏地嚎啕大哭。
皇太极略有些吃力地开口:“且不要废话,先捡要紧的说,外面局势如何?”
济尔哈朗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惶恐地回答:“肃亲王、睿亲王按陛下旨意,兵分两路抓丁,臣领两黄旗退守滦州接应,但左右两路分别被关宁军、东江军拖住,文登营大军夜行百里发起奇袭,已然占据上风,我军不敌,现已被合围……”
皇太极脸上一阵抽搐,努力消化着这番信息量极大的话。
他无法相信局面会急剧恶化到如此地步,大清自父王努尔哈赤起兵以来,从来都是胜多败少,何曾沦落到这般田地?
他却不知,当初交代方略的时候,只说了一句多抓壮丁劫掠财物,免得空手而归,后半句“量力而为,形式有变及早抽身,避免被拖在关内缠斗”来不及说就再度昏迷,导致众人因为害怕责罚,拼命地深入腹地抓丁交差,结果因臃肿的队伍拖累,被陈雨布局,以田忌赛马的策略分别拖在保定和蓟州,以至于两黄旗孤立无援,被文登营直捣黄龙大破军营。
听着外面越来越密的枪声,皇太极咬牙说道:“刀都要架到朕的脖子上了,还如何主持大局?”
济尔哈朗无言以对,只能连连叩头,将木板撞的咚咚响,反复说:“臣该死……”
放在往常,皇太极早就一脚踹过去了,只是现在手指头都抬不起来,只能作罢,再一想,原本以济尔哈朗作为临时主帅,看中的就是他不争不抢的态度,能够协调豪格和多尔衮等人的纷争,本就没指望其力挽狂澜,被人兵临城下,只能说老天没有站在大清的这一边。
“难不成大清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就要在今日毁于一旦?”皇太极绝望地想。
就在君臣两人问答之际,外面的局面似乎更不利了,有人大声呼喊:“击杀所有马甲,留下那辆马车,伪汗皇太极一定在其中,将军有令,活捉皇太极,献入京城游街示众!”
两人均大惊失色,济尔哈朗手足无措,“陛下,怎么办?”
皇太极想象了一番自己被装入囚车游街示众的景象,不寒而栗,脱口而出:“不,朕宁愿死,也不受明人的羞辱!济尔哈朗,朕命你立刻动手,先送朕走,再自行了断!”
济尔哈朗连连点头:“臣领旨。”
说着举起匕首对准皇太极的胸口,“陛下,臣斗胆动手了。”比划了半天,却不敢下手,毕竟要杀自己的皇帝,仓促间没有这个心理准备。
“废物!”皇太极不知道哪来的力气,颤抖着抬起了手臂,抓住刀柄往胸口刺下,鲜血慢慢浸透了衣襟。
“陛下……”济尔哈朗悲呼一声,抽回匕首,奋力往脖子抹去,鲜血喷溅而出,颓然倒下。
没过多久,帘子被掀开,蒋邪探头进来,满脸懊恼,“终究来晚了一步。”
一个多时辰后,战斗彻底结束,粗略清点之下,清军被歼万余人,伤兵近两万人,剩余数千人溃逃,文登营伤亡也达到了八千余人,士兵们开始打扫战场,收拾残局。
陈雨被众人簇拥来到战场中心,看着满目疮痍的军营和漫山遍野的尸首,心情复杂。战略目的达到了,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希望此战过后,不会再有这样规模的战争。
装着两具尸体的马车被推到了陈雨面前,帘子掀开,皇太极肥硕的身躯映入众人眼帘,明黄龙袍上的一滩血渍格外扎眼。
陈雨仔细端详,这就是明末最强的枭雄,在原本的时空里,他一手奠定了满清皇朝的根基,缔造了一个延绵几百年的大清朝,现在终于死在自己手上,历史的走向就此改变。
他低头默念:作为对手,我佩服你,如果没有穿越者出现改变历史,你就是满人最杰出的骄傲,这个时空最耀眼的枭雄;但作为汉人,我必须毁灭你,因为你亲手缔造的大清,把中华带入了黑暗的几百年,从此落后于世界。
良久,他抬起头,拔出佩刀,虚劈一记,回首指向西面,高声喊道:“奴酋授首,大军凯旋!”
“奴酋授首,大军凯旋!”
将领们跟着呼喊起来,然后逐渐蔓延到整个战场,所有的士兵都停下手中的动作,欢呼起来,高亢的呼声响彻云霄。
公元1936年,崇祯九年,腊月,岁终。北直隶的大战,终结了满清的命运,继两黄旗被歼之后,多尔衮和豪格两路大军也先后被围歼,自皇太极以下,几乎所有能叫得出名字的满清贵族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八旗主力悉数被歼灭在关内,陈雨创下了震铄古今的大功,震惊海内。大军凯旋之日,京城万人空巷,陈雨的名字甚至被刻上牌匾供奉于正堂。
次年二月,以内阁大学士唐世济和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的大臣集体上书,崇祯闭门三天后,让位于太子,成为太上皇。因太子尚且年轻,陈雨被任命为摄政王,掌军政大权,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裁撤边军冗员,统一编练精干新军,并开征商税,废除海禁,发展海外贸易。五年后,新皇让贤,禅位于陈雨,为避免动荡,国号不变。
励精图治后,大明一扫颓势,国力蒸蒸日上,抢在西欧各国之前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华大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