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杂家宗师TXT下载杂家宗师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杂家宗师全文阅读

作者:胖一点     杂家宗师txt下载     杂家宗师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结局(四)

    《水浒传》这本书,无论后世有多少人从各个角度分析这本书背后的隐意,以及甄字着句的解释,这本书核心思想是符合“官方”标准的,为其正名。m.www.uu234.netwww.uu234.net

    但只要一看到那群杀官兵聚义的梁山好汉,绝大部分人第一印象都是这是一本反书。

    尤其是在大乾这种敏感的封建王朝。

    所以,在发现马晋这个天下知名的大文豪、朝廷重臣、士林魁首,竟公然在刊遍天下的《杂志》写一本“反书”后,无数义愤填膺的“忠臣义士”,开始了反马浪潮。

    只是,他们的行动并没有给马晋带来多少的烦恼。

    …………

    马晋既然敢写《水浒》,自然有他的底气所在,早在发书之前,他便已经和颜易通过气,并获得了泰光皇帝陛下的鼎力支持。

    有颜易在后面撑着,马晋自然不惧这些跳梁小丑,任凭这些人如何闹,他也一概不理会,冷眼旁观,继续自己做自己的事。

    而那些反马派闹了一段时间,甚至不惜将事情捅到朝会上,但却丝毫没有作用,反而还遭到了颜易训斥驳回。

    任凭他们拿出种种例子证明马晋“胆大妄为”,颜易一律通通冷处理。

    颜易态度如此坚决,众人便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水浒》这事是做不了什么文章了,于是,在马晋组织的反扑之下,除却个别顽固分子,其余大多数人,要不喜提狱房,要不偃旗息鼓,缩起脖子做人。

    诸“邪”辟易,《水浒》也继续正常的在《杂志》上连载。

    …………

    泰光十一年,七月

    吏部郎中崔棱于朝会之上,奏请颜易确立储君,以延颜氏国祚,随后,大批官员附和,在朝会上共请颜易立储。

    不过,立储之事非同小可,虽是有群臣共奏,颜易也并未当场给予回复。

    其命百官暂议此事,而后回宫思虑了几天,又召集手下心腹马晋、张平等人商议了一番,方才下了决心。

    八月,在同内阁五位阁老、朝中二品以上重臣,并一众宗亲勋贵开了三场议事会后,于中秋佳节,颜易正式下旨,封长子康王颜长歌为太子,位居东宫,是为大乾储君。

    时任都察院二把手右督御史的马晋、后将军应国公常嘉、工部尚书毛燮,擢为东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太师,享衔一品,辅佐东宫少主。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年仅十六岁的马乐,被新太子颜长歌亲自点将,收为贴身近卫,挂从八品千户职。

    爹是皇上亲封的太子太傅,儿子是太子亲点的贴身近卫,马家父子俩算是一下全绑到颜长歌的船上了………

    …………

    泰光十二年末,《水浒》在风风雨雨,一片争论中彻底完结,马晋照常发表通告,三年后再开新书。

    并着重表示,三年后这本新书,极可能是自己的封笔小说。

    一石惊起千层浪,正值巅峰的马晋突然宣布三年后创作完新书,封笔不著,着实让很多书迷不解,继而在整个小说界以及读者群中掀起不小的风浪。

    不过,因为毕竟距离马晋口中的“封笔”还有三年,此事究竟还未可知,在马晋的沉默不应下,这场风浪很快就消了下去。

    只是这不过表面现象,三年后如果马晋真的封笔,这场消散的风浪恐怕会来得更加迅猛磅礴…………

    …………

    泰光十四年,距离景康十九创刊,《杂志》正式度过了二十年春秋。

    七月初一的《杂志二十年纪念刊》中,马晋亲自著文感慨这二十年《杂志》从无到有的巨大变化。

    而文坛大家、士林名士、权贵富豪、名人官宦,也纷纷发表祝贺,其中份量最重的,莫过于颜易亲自批言,称《杂志》为大乾报业楷模,并亲笔题了一块“天下第一刊”的牌匾送到《杂志》编辑部。

    自此,《杂志》算是彻底巩固了在大乾报业届龙头老大的位置,并一级绝尘,甩开后面的报刊无数个身位。

    …………

    泰光十五年,公主府接连迎来几桩喜事。

    三月,二十岁的马乐,在马晋夫妇的撮合下,迎娶亲蔡阳的嫡亲三孙女蔡莹莹为妻,公主府又开始多了一位大少奶奶。

    同年五月,马乐又被颜长歌提拔为正六品都尉,授其东宫禁军副统领之职,能把这般重要的位置交给才刚刚弱冠之年的马乐担任,可见颜长歌对马乐的信任。

    当然,马乐能担任这个位置,也不是全靠颜长歌的扶持,他本人的能力也十分不俗。

    自幼便偏爱习武的他,这么多年武艺一直没落下,深受祝虎等一干公主府高手的教授,如今马乐虽然才刚过二十岁,但已然是一位了不得的高手了,整个禁军,能够胜他的不超五指之数。

    并且,这五指之数也未见得能够每次都打赢马乐,只是微微的略胜一筹,并未强他太多,马乐如今还年轻,再磨练个一两年,估计还会再上几个台阶。

    年纪轻、背景深、能力强、又深受太子爷信任,明眼人都能瞧出来马大少爷日后绝非池中之物,所以,马乐虽然年岁不大,但在军中威望不低,东宫近半侍卫对他为首是瞻。

    娶妻、升职已是天大喜事,而却并不是马乐这一年的终点,腊月,怀孕十月的蔡氏为诞下一对麒麟佳儿。

    彼时,刚过四十六岁生日不久的马晋一下子多了两个孙子…………

    ………

    泰光十六年,马晋在《杂志》发布最后一本小说《红楼梦》。

    同年八月,马晋宣布《乾坤大典》正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最晚在泰光十七年末,全部完稿。

    泰十七年八月,《乾坤大典》比马晋预估提前三个多月完成,正式全部定稿,日后只保留一部分撰修官否则细微的改正添补。

    从泰光二年初《乾坤大典》编撰馆立项,到如今完成定稿,足足用了十六年的时间。

    当初才三十岁出头正直壮年的马晋,如今已成了两个孙儿的祖父,还有两年就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鬓角两侧早已长出几丝白发,面容眼角也渐渐生起皱纹…………

    十六年,《乾坤大典》终成。

    颜易将马晋叫到宫里,君臣二人摒去左右,举杯痛饮,酒至酣时,颜易甚至忍不住伏案大哭,拉着马晋谢谢他能在自己死之前,了却了自己的一番心事。

    看着面前大失仪态的颜易,马晋举杯久久无言,旁人不清楚,他身位颜易心腹岂会不知,近两年颜易的身子状况直线下降,根据太医院的诊断,他这位大舅子……也就一两年的日子了………

    ………

    十月,随着《乾坤大典》查验交接完毕,颜易开始重赏修书功臣。

    首功马晋被封爵为文诚侯,擢升都察院左督御史,候补进阁,而在其下的冷青书、柳莫天等修书骨干也各有厚赏,最少的都连升两级。

    泰光十八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已然病的躺在病榻上三个多月,连政事都交于太子颜长歌料理的的颜易还没出事,一直身体健康的太后却突然生了急病,从发病开始,不足区区十日便撒手归西。

    太后宾天,举国同哀。

    马晋这个女婿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为了不露把柄,他还将正在连载的《红楼》暂时停刊,对外表示为太后守孝,不便写作。

    泰光十九年初。

    本就重病缠身的颜易,在太后突然去世的打击之下,病情更加严重,在被太医院折腾了几个月之后,终于在三月份,于乾清宫寝殿内驾崩,享年五十三岁…………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结局(五)

    对于颜易,马晋心中的感情一直颇为复杂。www.uu234.net

    既视其为自己效忠的君王,也尊其为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兄长,有时候马晋将颜易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什么事都坦诚相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有时马晋又心藏玄机,在颜易面前小心翼翼,警惕非常,回个话都要在心里斟字酌句,千回百转。

    不过之前的一切,随着颜易的逝去,已成过往云烟,二人从青年相识,相扶相持了大半辈子,如今颜易早自己一步而去,马晋心中只有无尽的感伤和怀念。

    …………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往下过,整理了一下心情,马晋准备遵守颜易临终留下的遗言,好好辅佐新帝颜长歌。

    彼时,刚刚被众臣拥立登基不久的颜长歌,位居东宫数年,根基早就牢固非常,又有马晋等大佬鼎力支持,很快就坐稳了龙椅,并议定了年号“乾宁”,准备于次年始论。

    颜易在临终之前,曾给颜长歌推举了四位可以倚重的大臣,左督御史马晋、吏部尚书张平、前工部尚书国丈毛燮和时任兵部尚书的后起之秀孙子晏。

    颜长歌听从父皇的建议,重新启用外公毛燮,并招马晋、张平、孙子晏三人入阁,以三人为核心,再加上父皇颜易留下的底子,组成乾宁朝的内阁五老。

    泰光十九年,马晋还是次辅,待到乾宁元年,之前的那个内阁首辅识趣的告老还乡,马晋随后补缺,正式成为大乾内阁首辅,百官之首,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

    虽然马晋心里并非很想做这个首辅,但既然如今已经身负重任,那就容不得他胡乱的混日子,否则几年后卸任官职,发现自己在首辅位置上碌碌无为好几年,一事无成。

    岂不是上对不起景康帝、颜易的在天之灵,下对不住大乾境内的亿万百姓殷切期待。

    于是,马晋在开始熟悉了两年首辅工作后,开始着重发展大乾的工商业,并逐渐对大乾沿海地带进行资源倾斜,大兴海军,为此甚至不惜将自家儿子马乐调到海军做了个正四品副将。

    马晋的这一系列举动,很多人都表示非常不解,甚至出言诋毁,但马晋却对此始终无动于衷,仍按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实施着大乾崛起的计划。

    因为谁都没有他明白,即将进入到十八世纪的世界,将会迎来怎么样的变潮。

    …………

    乾宁三年,马晋发布海商令,鼓励大乾民众出海经商,并派遣官方商队,周游后世太平洋、印度洋周边各国,通商参谍,绘制地图,以待时机。

    乾宁四年,马晋以高丽(朝鲜,地名河蟹)密谋叛乱为由,说动颜长歌发兵二十万,对高丽进行灭国之战。

    彼时,大乾正是国力最巅峰时期,高丽作为大乾属国,避居其下上百年,骨子里对大乾有股子摆脱不了的敬畏之情,大乾来攻,高丽举国上下的君臣民众根本不敢有丝毫抵抗之意。

    甚至不少高丽的边防重将,在大乾大军还没来到,便已经开城投降,然后转头领兵当起了带路党。

    从大乾议定出兵,到攻下朝鲜王城,总共才用了半年出头的时间,速度之快,连马晋都没有想到。

    ………

    高丽打下,撤国建省。

    这边还没消化完朝鲜之战的战争福利,马晋又把目光看向了距离朝鲜省不远的东瀛,以及和西南接壤的暹罗、缅甸、老挝等地。

    于是,马晋用了三年的时间,步步蚕食,终于成功拿下西南各国,使其成为大乾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仅剩的东瀛,虽保留着国体,但实际上已经成了大乾的殖民地。

    甚至九州、四国二岛已经被割给了大乾,东瀛只留下一个本土岛,以及当时鸟不拉屎的北海道………

    虽然拿下后世大部分的东亚地区,但马晋并没有收手,准确的说,因为这几年庞大的战争红利,颜长歌和百官尝到了关于“殖民”的不少甜头,态度早已和几年前有着天差地别。

    别说现在马晋还没有收手的意思,就算他要收手,颜长哥等人也不会答应。

    于是,大乾朝堂经过一阵商议,把下一个目标放在了印度身上。

    ………

    不过和如今势单力薄,穷乡僻壤的高丽、东瀛相比,印度本身虽不强力,但无奈何其早被大不列颠英格兰盯住了,现在马晋他们要虎口夺食,英格兰的国王大臣又岂会愿意。

    所以,随着大乾对印度的深入渗透,两方彼此之间的摩擦也越来越大,终于在乾宁八年末,英乾开启大战。

    起先双方只是在印度境内作战,只是因英格兰来到印度的兵卒太少,而大乾却距离印度不远,可以源源不断的增加兵力。

    所以,英陆军面对大乾的煌煌之师,当即惨败,要不是英军武将见势不妙跑得快,恐怕英陆军就得全军覆没。

    ………

    当然,陆军虽受小挫,但如今已露霸主之像的英格兰,绝不会就此作罢,大约不到半年后,英军海军主力来援。

    这支称霸欧洲无敌舰队,只一个照面。就将大力发展不足十年的大乾海军打得怀疑人生,海军主将叶楠涛,更是身葬海底,死无全尸。

    这场海战,算是把马晋他们彻底打醒了,论海上争霸,大乾还是和这些无敌舰队有很大差距的。

    不过,这个差距,很快被一个人给弥补了,那就是马晋的八弟子鲁光。

    时任工部建造司郎中的鲁光,在目睹了乾海军受挫后,深受震动,回去便开始研究战船制作,之前他听过马晋的“设想”,心里对战船的大致发展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而后完善图纸,施工建造,于乾宁十年下水试航,而后确定了战船质量之后。开始量产。

    ………

    乾宁十二年,沉寂了四年之久的大乾,再次水陆两陆杀奔印度,领兵的主将刚刚被封为镇南将军的马乐。

    是役,在岸上大乾军队大胜英军陆军后,在海中,靠着勇猛的新式战船,一战打掉英军半个舰队,当然,大乾损失也很严重,只能算是惨胜…………

    不过,打残了英军舰队,大乾兵马得以在印度境内驰骋,很快就将英格兰人全部撵出印度,后来虽然在英军凶猛反扑下,又让出一些地方。

    但手握四分之三还多印度土地的大乾,再加上之前的幅员国土,已然成了世界最大的国家。

    乾宁十四年八月

    六十四岁的马晋,在自己声望最隆的时候上书请辞,不顾颜长歌及百官的再三劝阻,离开了自己做了十几年的首辅之位,回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结局(完)

    乾宁十六年,马晋六十六岁。顶 点 X 23 U S

    颜妍还是没逃过颜家人早逝的命运,和其父其兄一样,还不到六十就因病长辞于世。

    相伴一生的爱人离去,对马晋的打击不是一般大,每日心念颜妍,很快就忧思成疾,病倒在床榻上。

    如今的马晋已经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了,身体机能远不如年轻时那般康健,又加上心里烦闷,恢复情况自然很不理想。

    磕磕绊绊足有大半年的功夫,马晋才算慢慢恢复过来。

    只是还没等马乐等人松口气,马晋突然跑到西郊一座名叫“小青山”的孤山上,让人修建了一个宅院,挂了个“昔颜堂”牌匾,携二三老仆,隐居于此,不问世事。

    马乐和郭同几个弟子怕马晋出事,忍不住跟过来看着,马晋也不搭理他们,自顾自忙着自己的事。

    …………

    乾宁二十四年,已经定居在小青山八年之久的马晋,突然叫来儿子马乐,以及仅剩的两个徒弟老六刘勉、老八鲁光。

    马晋将几本名为《马氏杂记》的书稿交于三人,并告知他们,这是自己八年来,融合各家各派之典籍,去糟取精,研究出来的学术定论。

    因这本《马氏杂记》所含思想很多,有古之杂家颇为相似,马晋便把其列为杂家之内,也算是有了派别。

    老父恩师心血所作,马乐等人自不敢怠慢,连声保证定将《马氏杂记》保存完好,并发扬光大。

    马晋却对此兴趣寥寥,将几人带过来的小辈见了见,便打发了众人下山,自己继续在小青山隐居。

    直到乾文二十八年,马晋突然下山,面见了当时已经年过五十的颜长歌之后,畅聊一番之后,又到皇陵看了看颜易和颜妍的坟墓,然后便没有惊扰任何人,又孤身返回小青山。

    是夜,马晋在寝室终止了呼吸,享年七十八岁………

    对于大乾的君臣百姓来说,马晋已经是一个活着的传奇,如今他驾鹤西去,举国哀痛,万民齐恸,架势丝毫不弱于帝皇驾崩。

    不久,颜长歌亲自下旨,追等马晋为文正公,与先公主颜妍合葬皇陵,并在国庙设祭,受后辈士子万民香火

    …………

    马晋这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称得上一声人声赢家。

    写小说,几乎以一己之力,在文坛开辟了一方流派,唐诗宋词,元曲乾小说,马晋也因此被后世誉为华夏第一小说家。

    写戏本,创作了《白蛇传》、《梁祝》等一大堆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经典戏文,甚至到了后世还被封为各种影视剧,经久不衰。

    做官,位极人臣,担任大乾内阁首辅十余年,为大乾扩展疆土近一半,并比西方早先一步,掀起了工业革命,为华夏近代崛起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他还是后世著名的文学家、美食家、政治家、书法家、评论家、评书相声创始人、工业之父、报刊业鼻祖、道家青云系三祖之一、现代足球第一奠基者………

    毫不夸张的说,因为这些繁多的头衔,后世马晋的百度百科都比旁人多了好几页,再加上马晋最后的《杂论》,使杂家重现于世,时人后人都称呼他为杂家宗师,以示他所擅之学杂多。

完本感言

    今天《杂家宗师》完本了,码字写完本感言之前,本想着说些感谢的话,但点开页面,还是觉得同大家说说心里话吧。

    说真的,《杂家》完本,我内心真的是百感交集,但最大的感受还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以前我也说过,《杂家》并不是我第一本书,在此之前,我写过一本不到十万字的武侠,不过这本书无大纲、设定稀薄、更新随缘,基本属于玩票,最后也因为成绩不好,惨遭太监。

    所以严格意义来讲,《杂家》是目前我最用心,也是倾注了最多心血的一本书。

    ………

    熟悉我的书友都知道,我写这本书时是个大二学生,之所以动笔,是因为在学校里无聊,二就是为了钱。

    最初也没想到这本书成绩竟然会不错,本想赚个全勤,贴补点生活费也就罢了,结果最后稿费收入让我直接告别了向家里伸手要钱,而且好吃好喝又胖了好几十斤。

    从这点上来看,网文“害人”不浅(手动狗头)。

    其实在还没入行前,我一直觉得,网文作者生活轻松,不用干活,自由性强,整天坐在电脑、手机前打打字,完成任务后,可以随便玩。

    但真正的成为一个作者之后,我才明白,网文作者这个圈子并不好混。

    别的不说,每天早上起来,就是至少四千字等着自己,风雨无阻,全年无休。

    请个假吧,心里还总念叨着码点字攒点稿什么的,心里一直有压力,好像有什么东西撵着自己。

    (当然,这点是我自己的体会,性格不同,其他作者未必如此)

    …………

    我这个人身上毛病一大堆,懒、记性差、拖延症、自制力不强……

    这些毛病结合在一起,坦白说。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竟然能写出一本一百五十多万字的小说。

    我想了想,能支持我做到这些的,也就是钱了吧………

    (其实我是想说是因为你们这些书友的支持,但估计你们肯定不信→_→)

    嗦话说了这么多,还是谈谈《杂家》这本书吧,真的,我觉得挺对不起这本书的正版书友的。

    去年十二月份,我应学校规定,外出实习,本书的质量就跟着一路下降。

    其实在此之前,这本书已经出了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还在可控范围之内,我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并准备着手整改,但很可惜。

    这都随现实变成了空想………

    …………

    社会和学校不同,我心里早有预感,但终归还是太年轻,想问题太简单,直到上班之后,我才明白了一个词,什么叫做身不由己。

    实习之前,我预想《杂家》完本字数应该是在一百八十万甚至二百万以上,但实习之后,如今这一百五十万已然到了极限。

    我不想诉苦,但不能否认的是,从我实习后,日常的重心更改,留给我码字的灵感、时间、环境都大幅度降低。

    还时不时会受到外界干扰(比如加班、公司聚会、出差),都直接影响了我的更新。

    有时候我甚至脑子一片空白的打开文档,一点一点的生挤情节,如此,自然不可避免的就是情节下降,进而订阅成绩也随之低落,而我本来就不高的创作热情也慢慢的消失殆尽,直至到一二月份,直接奔溃。

    崩溃到我这个作者,不知道下面的情节怎么进展,不知道怎么设定爽点,不知道怎么收尾。

    这时,我明白了,这本书该完结了,再写下去就是骗自己,也是浪费大家的金钱,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所以,在这里还是要向所有支持过本书的书友,郑重的道个歉,是我辜负了大家的信任,没有完整的将马晋的故事讲完。

    对不起!

    …………

    …………

    …………

    《杂家》的故事到如今就已经结束了,但以后日子还是要接着过。

    呃,虽然有点不要脸,不过还是厚着脸皮请大家不要忘了我这个小胖子,大约在五六月份(实习期结束),我的新书就要发表了,到时还请诸位不吝支持。

    关于接下来的这本新书,我心里已经有大概设想,甚至大纲已经码了五六千字,并且我打算在实习的后两个月,再认真打磨一下情节设定,整体上肯定要比当时《杂家》准备充分的多。

    而且经过《杂家》的锻炼,我的文笔、节奏、设定情节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相信新书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嗯,具体发书时间待定,最晚不会超过六月初,到时我会在群里通知,感兴趣的可以进群看看,虽然群活跃度不高,但好歹有个活作者可以调戏嘛………

    (群号:555383178)

    …………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心想事成,多多发财n_n

    此致

    胖一点

新书《华娱1997》

    简介:1997年初,获得了后世资深娱乐小编记忆的曹轩,参演央视四大名著最后一部的《水浒传》。

    史上最帅西门大官人出炉……

    欢迎大家收藏支持!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8028/ 第一时间欣赏杂家宗师最新章节! 作者:胖一点所写的《杂家宗师》为转载作品,杂家宗师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杂家宗师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杂家宗师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杂家宗师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杂家宗师介绍:
杂家,九流之一,博采各家之说见长!现代小编剧马晋重生到大乾王朝,一个替代了明清两朝的朝代!成为京城一个小酒楼的东家,为了酒楼的生意,马晋在酒楼当起了说书先生,《隋唐演义》《说岳全传》让他声名大震!出书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更是火爆天下!说书,写小说,编戏,办报纸,开戏班,让马晋赚的盆满钵溢!走遍天下州府,编著医书,农书,奇物志,地理志,风土人情志,美食志,名垂青史,是为一代杂家宗师!(本书唯一读者群:555383178)杂家宗师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杂家宗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杂家宗师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