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之我是皇太子TXT下载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全文阅读

作者:十十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txt下载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二十三)(2)

    陈肯不由回想起在司空府内,与曹操的对话。脸上添了郑重,对着副将说道:“立刻发觉二皇子的尸体。”

    “诺。”

    副将应诺了一声,立刻带着一些甲士去挖掘二皇子的尸体。而陈肯则安静的在旁等候结果。

    在一阵忙碌后,有甲士发现了一具婴孩的尸体。

    尸体已经烧焦了,完全辨认不出来什么,甚至是连男女都不知道。

    尸体被放在了地上,陈肯低头看着,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如何查?

    怎么说也是皇子的遗体,陈肯也不敢多做怠慢。在稍稍确认了一下后,对着甲士说道:“抱下去,请有关礼官过来,进行收敛。”

    “诺。”甲士应诺了一声后,立刻走了出去。

    “来人,把负责为董美人接生的宫女找来。”命令了那甲士后,陈肯对着副将说道。

    “诺。”

    副将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办了。

    吩咐完后,陈肯呼出了一口气,其实现在陈肯的心中是没有什么疑心的,尸体在,应该是烧掉的没错。

    应该不会有什么阴谋,但是曹操的交代,却让陈肯不得不谨慎对待。

    “所谓阴谋,应该就是天子刘协,以及车骑将军董承之间有什么龌龊了。首先要确定这个是不是二皇子本人。以防刘协烧死二皇子是烟雾弹,目的是让外人看来与董承关系更加破裂。就算是真的,也不能排除掉刘协杀死二皇子,是苦肉计。目的还是让外人看来与董承关系更加破裂。”

    陈肯心中想着,他也可以说是曹操势力的□□了,知道曹操此刻心中的猜疑所在,就因此定下了假想。

    皇宫内,太子宫偏殿内。

    皇太子刘冯正端坐在王座上看竹简,旁边跪坐着赵云,赵云也在看书,是兵书。

    二人都很沉默,赵云是老样子,一直如此。而刘冯则是异常沉默。

    赵云知道,刘冯的心思其实没有放在竹简上边,因为刘冯本身是不读书的。现在,只是做个样子,其实是考虑今天的事情。

    “也难怪,要瞒天过海何其不易,若是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也就罢了。要想逆行夺取许都的计划也就没用了。成与不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赵云的心中叹了一口气,想着。

    就在这时,董喜从外走了进来,行色匆匆。

    “殿下,卫将军陈肯回来了,并且亲自去视察,挖掘出了二皇子的遗体,而后下令从皇后娘娘那边带走了为董美人接生的老宫女。”

    进入偏殿后,董喜把他听到的消息一字不落的对刘冯说道。

    “知道了。”刘冯的眼中精芒一闪而逝,点头道。

    事情的发展,全都在刘冯的意料之中。刘冯早就料到,曹操那个家伙不是那么容易信任一个人的,尤其是一个立场忽然转变的人。

    董承的不好,就不好在原来的立场太鲜明了。不下狠手绝对是不能漂白的。

    董喜见刘冯沉默很久也没说话,不由问道:“殿下,还要探听吗?”

    “不用刻意注意了,呆在门外就好了。”刘冯闻言从沉思之中惊醒了过来,说道。

    在目前的情况下,越是密切的行动,就越可以,稍稍注意一下就好了。按兵不动,才不容易打草惊蛇。

    “诺。”董喜闻言应诺了一声,立刻走了出去。

    董喜走后,刘冯转头对着赵云说道:“去告知父皇,按照计划行事。”

    “诺。”赵云应诺了一声,立刻转身走了出去。

    “连死婴代替,都要怀疑。那就来更狠的。”刘冯的心中发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瞒天过海(二十四)(1)

    第一百二十三章瞒天过海(二十四)

    皇宫,卫将军日常休息的所在。

    陈肯坐在上首位,身旁身侧都是穿着铁甲的甲士,下边则站着一个老宫女。

    “你就是为董贵人接生的宫女?”陈肯看了一眼老宫女,问道。

    “正是奴婢。”老宫女无悲无喜,低声回答道。

    “当时可有什么状况发生?或者,本将问的更明白一些。那死去的二皇子与你接生的二皇子有何不同?”陈肯再次问道。

    声音很是雄厚,也很威仪,再加上四周甲士的衬托,一般人都要胆战心惊。但是这个老宫女是追随了刘协,伏皇后夫妇二人经历了多番变故,并且无亲无故的人。

    她面对这种威势,却没有任何的动摇。很镇定的说道:“奴婢且敢掉包皇子。”

    “此事甚是重大,你要考虑清楚了。否则无故做了冤魂,就怨不得他人了。”陈肯见此也是猜不透是真是假,于是威吓道。

    “奴婢所说的都是真的,哪用得着多做考虑。”面对陈肯的威吓,老宫女表现的仍然是非常的镇定。

    “哼。”陈肯冷哼了一声,刚想继续用狠的进行威吓。就见一个甲士从门外匆匆走了进来。

    “何事如此慌张?”陈肯皱起了眉头,问道。

    “天子下诏,赐死董美人。”甲士低声说道。

    “什么?什么理由?”陈肯大吃了一惊,豁然站起道。

    “没有什么理由,只是突兀的赐死。”甲士说道。

    “现在是什么情况?赐死的人到了没有?”陈肯闻言更加吃惊,居然真的是想赐死董承的女儿?这是真正的决裂了啊,若是天子真的做的那么绝,那就觉无可疑之处了。

    “赐死的人已经出发了,现在估计已经快要到达董美人所居住的枣寒宫了。”甲士回答道。

    “去,立刻去请示司空大人。”对陈肯的额头都快冒汗了,这董美人可不能死啊,若是董承是真心投奔,那么掌管皇宫宿卫,又是曹操亲信的他眼睁睁看着董美人被处死而不管,恐怕这个唾手可得的大将,就要立刻离心了。

    陈肯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诺。”甲士应诺了一声,立刻转身走了出去。

    这时,陈肯却又说道:“等等,你不用去请示了。只告诉司空大人说本将去拦截下来就行了。”

    “诺。”甲士虽然对于陈肯忽然改变命令而疑惑,但还是应诺了一声,立刻离开了。

    “走,去后宫。”说着,陈肯立刻下令道。

    “诺。”

    有甲士应诺了一声后,立刻下去准备了。不久后,陈肯驾驭战马,在皇宫内策马狂奔,直入后宫。

    老实说,陈肯的行为严重的蔑视了皇室,若是在刘氏兴盛的时候,足以处以死刑了。但是此刻,陈肯乃是卫将军,掌管皇宫宿卫的将军,又是曹操的亲信。不管是甲士,还是内侍太监都对陈肯的行为避而不见,更没有人傻乎乎的上前阻拦。

    而此刻,陈肯的心情也颇为焦躁。他刚才改变命令的原因,就在于若是请示曹操,就太费时间了。若是中途董美人出了一点事情,就完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瞒天过海(二十四)(2)

    所以陈肯决定亲自前往阻拦,而后通知曹操。

    后宫,枣寒宫内,几个贴身的宫女,扶着刚刚生产的董贵人跪在地上,四周则是一些宫女,内侍太监。

    都是面色苍白,诚惶诚恐。

    董贵人的前边,则是手持诏书的陈广。

    “为什么,为什么啊。”董贵人潸然泪下,哭喊着说道。声音沙哑,几近绝望。四周的宫女们也忍不住嘤嘤哭泣。

    此刻,董贵人已经“知道”了二皇子被烧死的消息,所以悲伤过度。恰逢天子刘协下诏,命她自尽。

    董贵人对于一切计划都很了解,此刻自然是极力配合。

    到是陈广不知道计划,见此心下不忍。但又不敢逆了天子的旨意,叹了一口气,对着旁边的宫女说道:“为美人洗漱一下,待会儿好好的去吧。”

    “是。”宫女也知道这会儿,是最后的服侍了。纷纷抹了一把眼泪,扶着董贵人走了下去。

    不久后,董贵人重新走了出来。不仅洗漱化妆了,而且还穿戴一新。似乎也被劝说过了,不再流泪,只是眼眶仍然红肿。

    “来人,送董贵人上路吧。”

    陈广再叹了一口气,但最终还是下令道。

    “诺。”有内侍太监如狼似虎的走了上去,手持一条白带,打算勒死董贵人。但就在这时,陈肯从外走了进来。

    “住手。”见董贵人即将被勒死,不由大喝道。

    “奴婢在执行天子的诏令,卫将军不可无理。”陈广的一张脸顿时冷了下来,说道。虽然不知道刘协的用心,也同情董贵人。但是陈广此人确实较为忠心,很看不过陈肯这些乱臣贼子。

    “继续。”对着陈肯冷冷道了一声后,陈广转过头,对着那个负责勒死董贵人的太监说道。

    “谁敢。”陈肯冷声道。他转过头,对着甲士们下令道:“护卫董美人安全。”

    “诺。”甲士们应诺了一声,立刻如狼似虎的扑了过去,拿下了那个太监,而后层层把董贵人围在了中间,以做保护。

    “卫将军胆敢违抗天子的诏令?”陈广的肺都快气炸了,大喝道。

    “董美人乃车骑将军董承爱女,而车骑将军董承乃是国之重臣。以陛下的英明,怎么会不知道董美人出身显赫,不能随意赐死的道理?定是有小人中伤陛下,把陛下蒙在鼓里。所以末将斗胆擅作主张,保下董美人。若是陛下事后追究,所有责任,末将一力承担。”陈肯也不甘示弱,昂首对着陈广说道。

    “逆贼,逆贼啊。”陈广气的大骂道。

    “谁忠谁奸,天地可鉴。”陈肯昂首挺胸,面不改色的道了一声。随后,转过身,对着董贵人行跪拜之礼,说道:“还请董美人放心,有末将在。定没人敢伤害您半分。”

    说着,陈肯回过头,冷冷的看了一眼陈广。

    “哼。”陈广虽然火大,但知道今日怎么也动不了董贵人了。冷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随行而来的内侍太监们,立刻一起跟了出去。

    “哼,不过一阉人而已。”陈肯见此冷哼了一声。而后回过头,对着董贵人说道:“末将已经通知了车骑将军,相信车骑将军必定不会沉默的。还请您放心。”

    “今日多赖将军了。”董贵人闻言眼眶红了红,说道。

    “您严重了。眼见天子被小人蒙蔽,末将做不到袖手旁观。”陈肯理所当然的道了一声,而后说道:“末将乃外臣,在此多有不便,还请您准许末将在外守候。”

    “将军请。”董贵人微抬素手道。

    “诺。”陈肯应诺了一声,立刻转身走了出去。

    “真是好忠臣啊。”陈肯走出去的一瞬间,董贵人的眼中射出了一丝冷芒,心中冷笑。刚才她不过是做了一场戏罢了。

    陈肯看似忠心,其实是一个完全的乱臣贼子。还自诩忠臣,当真是脸皮厚,心也黑。

    “若是以前,真拿你们没办法。但如今却有皇太子。定能拨乱反正,还大汉朝一个朗朗乾坤。”董贵人心中暗暗说道。

    尤其是想着刘冯那双目中泛着的睿智光芒,不由信心大振。

    皇太子,当真是上苍赐下来佑护大汉的麟儿啊。

第一百二十四章 瞒天过海(二十五)(1)

    第一百二十四章瞒天过海(二十五)

    “总算是赶到了啊。”

    走出了枣寒宫的陈肯,则是心中松了一口气,刚才真是千钧一发啊。看着陈广那发自内心的神态,让陈肯几乎肯定,天子刘协真的是打算要董贵人的命啊。

    如今千钧一发,总算赶到,没有让董贵人出事,陈肯当然会有现在这样的心情。

    未央宫,偏殿内。

    天子刘协归坐在御座上,脸上的表情很是淡然,让人看不出喜怒。

    陈广在枣寒宫与陈肯争锋失利后,立刻就回到了未央宫,来找刘协。

    “陛下,奴婢办事不力,还请陛下责罚。”一进入偏殿,陈广就自行请罪道。

    “怎么了?难道那贱人敢反抗不成?”刘协面上怒意一闪而逝,冷声道。

    “不是董美人反抗,而是卫将军陈肯出面干涉,保下了董美人。”陈广闻言立刻说道。

    “什么?”刘协先是色变,而后,却又沉默了起来。

    陈广顿时忐忑了起来,现在的刘协他几乎陌生了起来,跟以前大不同了。还真不知道刘协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

    “没事了,下去吧。”最终,刘协说道。

    陈广闻言即松了一口气,又比较疑惑。但是他也没胆子再次发问了。

    “诺。”应诺了一声,立刻走了出去。

    但是走出来不久,陈广就听见了偏殿内,传出了一声压仰的咆哮声。而后就是一阵摔东西的声音。

    “唉。”

    陈广叹了一口气。

    ……………

    司空府,书房内。

    曹操已经处理完了一些公文,正命家奴拿来一壶茶水,一边喝着水,一边等待着陈肯的消息。

    “明公,卫将军派人来了。”

    这时,有护卫从外走了进来,报告道。

    “让他进来。”曹操闻言放下了茶杯,说道。

    “诺。”护卫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片刻后,一个甲士走了进来。

    “报告司空大人,天子下诏要赐死董美人,将军亲自去阻拦,派遣了小的前来禀报。”甲士弯身报告道。

    “什么?”不仅是陈肯,连曹操都小吃了一惊。

    不管是不是怀疑刘协与董承之间有什么阴谋,但是曹操绝没想到刘协会做到这种地步。即使是董承已经不可靠了,但是惹怒了董承,对于天子刘协来说,真的没有任何好处。

    “难道真的是变的无可救药了?”曹操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想想那个皇太子,再想想刘协的维护,也不得不承认,可能真的是被拖累了,导致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了。

    “回去告诉卫将军,一定要保住董美人。另外,让他过来一趟。”曹操在心中吃惊了片刻后,立刻对着甲士说道。

    “诺。”甲士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董承。”甲士走后,曹操道了一声董承的名字,目光很是深不可测。

    不久后,陈肯从外走了进来。

    “明公。”陈肯行礼道。这是今日陈肯第二次奉召来到了司空府了,就在刚才他还在枣寒宫门外,保护董贵人。

第一百二十四章 瞒天过海(二十五)(2)

    听到曹操召集的命令后,立刻把事情交代了下去,策马而来了。

    “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应该在场。觉得可不可疑?”曹操问道。

    “从陈广的神态,口气上来看,不太可疑。”陈肯回想了一下枣寒宫内发生的事情后,很理智的回答道。

    “说说看。”曹操闻言面无表情,说道。

    “诺。”陈肯应诺了一声,立刻把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下,包括陈广的反映,神态,口气等等,一字不漏的说了。

    “我还听说,陈广回去禀报天子后,天子大怒,摔了一些东西。”最后,陈肯更是说道。

    刘协摔了东西,不过是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而已。但是陈肯却清楚的知道了,可见皇宫之中,真的没有多少事情能够瞒得住陈肯的。

    “嗯。”

    曹操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与董承不同,曹操还是很信任陈肯的,当然也就信任陈肯说的话,以及判断力了。也因此,曹操对于刘协,董承忽然翻脸的事情,也有了接受的基础。

    终于,不再怎么怀疑了。

    “回去吧,继续密切关注宫内的局势,不管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回来禀报我。”沉吟了片刻后,曹操下令道。

    “诺。”陈肯闻言立刻应诺了一声,并且转身离开了。

    “呼。”曹操呼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董承彻底的投奔曹氏,对于他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不仅是吞并了五千精兵,增加了势力。也消除了在内部的隐患。两者相加,也就增加了对于袁绍的胜算。

    最后,也更加的让他接近了称霸天下的梦想。

    此刻,曹操心中的野心还没有到达登基称天子的火候,只是想着平定乱世,称霸天下的地步而已。

    反正不管怎么说,今天是发生了一些好事。

    随即,曹操派遣了一个小吏,命令小吏把宫中发生的事情,都告诉董承。曹操相信董承本人对于消息的把握,也很灵通。

    但是曹操既然得到了消息,告诉一声董承是必须的。这是一种姿态,信任的姿态。

    车骑将军府,大厅内。

    董承坐在首位上,侧坐是夫人李氏。其下是董承的几个庶出的儿子们。董承的脸色很阴沉,李氏则是眼睛红肿。

    两个主事人的神态,让下边的几个庶出子都觉得很压仰,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老爷,女儿刚产子,就被烧死了。如何受得了啊,老爷,您想想办法,让我入宫去见见吧。”

    李氏在旁抹泪道。

    “何必入宫,接出来住就是了。”董承冷冷的说道。

    董承的话,让李氏,以及庶出子们都是齐齐一愣,随即倒吸了一口冷气。把天子的妃子接出来住。

    这是何等的蔑视啊。但另一方面,董承的决心也是表露无疑了。是要彻底与天子翻脸了。

    “这行得通吗?”李氏迟疑道,但不可否认,李氏是心动了,女儿在宫中受苦,让做娘的真的是心疼的要死。

    “当然行得通。”董承断然道。

第一百二十四章 瞒天过海(二十五)(3)

    就在这时,有护卫进来禀报道:“将军,曹司空派人来了。”

    “请入书房。”董承的脸上露出了一些喜色,立刻说道。

    “诺。”护卫应诺了一声,立刻转身走了出去。

    “你们都下去吧。夫人则下去准备女儿的房间,估摸着就要回来了。”董承先是抬头对着儿子们说了一句,而后对着李氏说道。

    “嗯。”李氏仍然有些疑惑,但也相信丈夫。闻言点了点头,起身走了出去,那些庶出子们也一起走了出去。

    董承随后也跟了出去,不久后到达了书房。

    书房内,一个中年小吏正跪坐着,其貌不扬,但是颇为精明干练的模样。董承知道,这是曹操身边的左右手。

    别看官职不大,但都是心腹人物。

    董承不敢怠慢,进入书房后,立刻行礼道:“不知这位先生是姓名。”

    “车骑将军客气了。在下姓邓,名欢。为司空大人府吏。”这叫邓欢的小吏自我介绍道。

    “邓先生。”董承再次举拳道。

    董承的客气,当真是让邓欢受宠若惊。他再次举拳道:“刀笔小吏罢了,不敢称先生。”随即,邓欢顿了顿,又说道:“此次奉司空之命,前来只会将军,今日宫中发生的事情。”

    “有劳曹司空挂念了。”董承闻言立刻说道,随即,面色一变,泛冷道:“宫中的事情,老夫已经听说了,必不会善罢甘休。”

    “将军恐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邓欢见此不由说道。

    “噢?”董承困惑的看着邓欢。

    “今日除了天子失手,致使二皇子丧命以外。天子还下令,赐死董美人。要不是卫将军陈肯及时出现,恐怕此刻将军要为董美人发丧了。”

    邓欢说道。

    “贼子安敢?”董承眼睛怒睁,震怒道。

    作为父亲,忽然听说女儿差点被害。本身又已经与刘协翻脸,于情于理,董承此刻的表情都恰到好处。

    邓欢看在眼中,心中欣然一闪而逝。

    看来,董承与天子翻脸,不假了。如若不是如此,怎么会连贼子都喊出口了呢?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再加上此刻董承的表情,当真是天衣无缝。

第一百二十五章 瞒天过海(二十六)(1)

    第一百二十五章瞒天过海(二十六)

    身为曹氏的的人,并且还是曹操身边得用的人。邓欢知道董承的反戈,对于刘协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曹操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是一衰一盛,自此后,曹氏大兴将无可置疑了。

    不过,邓欢固然是心中欢喜,但是这一刻,也是需要一点遮掩的。他露出了慎重之色,对着董承说道:“将军慎言,毕竟是天子。”

    “哼。天子又如何,要不是当年由老夫护着,他如何能出虎牢关,东渡进入许都安顿下来?恐怕这个时候还在长安遭受战乱吧。老夫以心托明月,却换来如此下场。老夫如何能忍下这口气?”

    董承冷哼了一声,惟妙惟肖。

    “将军,唉。”邓欢叹息了一声,但心中却暗喜,董承心中的怨恨越大,对于曹氏来说就越有利啊。

    “还请先生回禀曹司空,就说董某感谢曹司空通知。董某这就上表文接回女儿。”董承很郑重的对着邓欢说道。

    “将军客气了。下官也去回复司空大人。”邓欢举拳说道。

    “请。”董承起身道。

    “请。”邓欢也跟着起身。随即,董承亲自送了邓欢出大门,而后回到书房内,以车骑将军的身份,起草了一份表文。

    大意是这样,董美人败德,不容于天下,臣请接回家中居住。

    董承知道这会儿也不能表现出完全的疯狂,做事太过,会让人怀疑。而这份表文,还算是给天子刘协面子,说是自己女儿败德,请接回家。

    而不是强硬的想要接回女儿。

    当然,董承也知道,这份表文过去,肯定是会被天子刘协驳斥的。而后两人就在天下人面前,撕破脸皮。

    彻底翻脸。

    这就是最后的一击。

    当董承写完最后一字的时候,差点热泪盈眶啊。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他们混混沌沌,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挽救汉室,挽救天子。

    皇太子横空出世,定下了诸多计策。如今又保住了他的命,并且换了立场,成了曹氏心腹中的一颗毒瘤,等待毒火攻心的那一刻。

    可以说,局势已经改变了大半了。

    只要沿着皇太子的设定的计策走,汉室定然会再次招摇这片大地的。

    董承的心中坚信这一点,因为皇太子在天下人的面前,来了一招瞒天过海,把曹操给欺骗了。

    没错,刚才邓欢求见,董承就知道刘冯的瞒天过海之计已经成功了,邓欢过来,是一种信号,曹氏接纳他的信号。

    从此后,他就是曹氏的忠臣了,哈哈哈哈。

    董承眼眶湿润,但是心中却是大笑,状若疯狂。多年了,多年了。终于等到了一个谋主,一个皇太子,以还汉室一个郎朗乾坤。

    曹贼啊,曹贼。你恐怕永远也不知道,一个外表只有八岁的稚子,是刘氏真正的谋主,一手策划了这一步步惊心动魄的计划吧。

    哈哈哈哈。

    董承情难自禁,这种几乎于癫狂的神态,持续了很久。许久后,董承才勉强的平定下了心中犹如滔天骇浪般的心情。

第一百二十五章 瞒天过海(二十六)(2)

    派遣了小吏把这份表文,送去了尚书令荀彧那边。

    尚书令官邸,书房中。荀彧正埋首在案上处理公文。

    荀彧,一个智慧高超,道德操守方面也都是超一流的人物。他处理公务,一般都是非常严谨的,全神贯注的。

    但是今日,荀彧却是出奇的有点出神。

    不仅是出神,荀彧还觉得有点热血沸腾。因为他知道,皇太子的计划即将出现结果了。

    车骑将军董承,这个关键人物,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一个汉室的忠臣,变成了倒向曹氏的叛贼。

    尤其是刚才,荀彧还得知,二皇子死了,董美人差点被赐死。

    荀彧知道,一切都是为了瞒天过海,一切都是为了欺骗曹操的眼睛,从各方面,从一切一切的方面进行欺骗,以换取一线生机啊。

    “先有何进,十常侍争权,后有董卓之乱,再有李,郭之乱,今日更是有曹操掌权。本以为汉室已经病入膏肓,无以为继了。不想皇太子横空出世,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为汉室争取了一线生机。此,岂非天不绝汉室呼?”

    这一刻,荀彧也与董承一般,热泪盈眶兼热血沸腾。

    “大人,有车骑将军的表文到了。”这时,一个小吏走了进来。荀彧赶紧伸手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痕,而后微微低着头,说道:“放下吧。”

    “诺。”小吏有点奇怪荀彧的状态,但也不敢造次,应诺了一声,把写着表文的竹简放在了荀彧的案上,退了出去。

    荀彧这才抬起了头,深呼吸了一口气,迅速的打开了董承的表文。

    “这是打算连天下人也一起瞒过去,真正的决裂了啊。”荀彧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说道。而后,毫不迟疑的大声道:“来人,请陈尚书把表文发往宫内。”

    “诺。”门外有护卫应诺了一声,走了进来,把表文取走,交给尚书台专门的尚书,派往宫中。

    “汉室中兴,指日可待。”

    表文发出去后,荀彧暗道。目光中尽是神采,蕴含着滔天的自信。

    被发出去的表文很快就回来了。天子的批阅只有二字,不准。

    荀彧通过尚书台的官吏,把表文原封不动的发还给了董承。

    车骑将军府,书房中。

    董承手中拿着天子批阅下来的表文,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随即,笑容一敛,对着门外下令道“备车。”

    “诺。”有护卫应诺了一声,下去备车去了。

    不久后,董承手持着天子批阅过的表文,往司空府而去。

    司空府,书房中。

    曹操坐在上首位上,嘴角含笑。就在刚才,他与邓欢谈过了。邓欢详细的向他禀报了,董承的前后反映,以及应对此事的态度。

    曹操基本上已经认为董承是真的与刘协决裂了,至于是否真心归顺,那就打个问号了。不过,就算如此。

    曹操也是觉得欢喜了,常年的一棵刺儿,被拔除了啊。

    “明公。车骑将军向天子上表,说董美人失德,不容于天下,请求接回家中居住,天子批阅不准。董承此刻正乘坐马车,往司空府而来。”

    这时,有小吏禀报道。

    “开中门,迎接。”

    曹操精神一振,下令道。

    “诺。”小吏应诺了一声,转身下去准备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瞒天过海(完)(1)

    第一百二十六章瞒天过海(完)

    司空府中门大开,司空曹操亲自来到大门口,迎接董承。

    “又来叨扰明公了。”董承一脸的歉意,对着曹操弯身道。

    “将军何出此言。”曹操闻言摆了摆手,说道:“我与将军同殿为臣,自当互相扶持才对,互相拜访更是在情理之中啊。”说到这里,曹操微微一笑,伸出手拉着董承一起进入了司空府。

    这次握手,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司空府中守卫深严,几乎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一般人几乎寸步难行,但曹操是司空,自然是畅通无阻的。

    很快,曹操就与董承一起进入了书房中。

    坐下后,曹操先命下人沏茶进来。而后抬起头看向董承,说道:“董将军是为了董美人之事而来吧?”

    “正是小女之事。”董承点了点头,随即一叹道:“老夫这么多年尽心竭力,保护天子。而如今却得到了这样一个下场,实在是心寒啊。”

    “天子确实过分了。”曹操深以为然的说道。

    “不知道,董将军要我如何处理这件事情?”随即,曹操又问董承道。

    “那日老夫就向司空大人透露过了心意了,早已经心灰意冷,祈求能够卸甲归田。如今也只期望小女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余生。”董承叹了一口气,脸上尽是心灰意冷之色,说道。

    “这有何难,待我入宫,为董将军迎回女儿。”曹操心下了然,豪爽道。

    “多谢明公了。”董承感激道。

    这是今日,也是董承这辈子第二次称呼曹操为明公。但是不管怎么看,都不显得突兀,局势发展到了现在,董承称呼曹操为明公,很自然。

    “份内之事罢了。”曹操闻言微微一笑,说道。随即,曹操又起身道:“董将军在此稍等片刻,我这就入宫。”

    “有劳了。”董承也起身说道。

    随即,曹操下令备马,而后坐车出府。

    城中大道上,曹操坐在马车上,在众多甲士的拱卫下,朝着皇宫缓缓的进发,今日的他与众不同,脸上始终维持着一分笑意。

    曹操是什么人物?那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几乎看不到笑容,更何况是常年保持了。跟在曹操身边的甲士,几乎每一个人都心中惊奇。

    但不管怎么说,曹操的心情好,似乎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让他们的心情也不自觉的轻松了起来。

    于是,较为奇怪的一幕出现了。

    曹操出行,众多甲士护卫,应该是非常气派,并且气势迫人的。但是此刻这支队伍,却给人一种亲和力。

    四周的百姓也有敢抬头望向曹操的。似乎,这位曹司空遇到了什么高兴事情了。

    很多百姓心中都在猜测。

    就在这种气氛中,皇宫的宫门到了。领队的甲士,策马冲出队伍,来到宫门前,只是与那守卫的甲士道了一声。曹操的马车就畅通无阻的进入了皇宫,如自家后院。

    入了宫门后,马车才停了下来。曹操踏步下了马车,这时,一个内侍从前方走了过来,见到曹操后,弯身行礼道:“司空大人,陛下正在偏殿内休息。”

第一百二十六章 瞒天过海(完)(2)

    “嗯。”曹操点了点头,嗯了一声。随后,领着一些贴身的甲士,来到了那内侍所说的偏殿外。

    “进去禀报。”偏殿外,曹操对着两旁护卫偏殿的甲士说道。

    “诺。”甲士见来人是曹操,自然不敢阻拦,应诺了一声,立刻走了进去。

    偏殿内,刘协正跪坐在御座上看书。看的是杂书,似乎是聊以消遣。

    “陛下,司空大人在外求见。”甲士进来后,立刻禀报道。

    “曹操?”刘协的脸上露出了一些冷意,说道。甲士立刻低下了头,当作没听见。大人物针锋相对,他们小人物可不好搀和。

    若是稍有不慎,觉有可能当场被斩。

    “请进来吧。”不过幸好,刘协也没有为难甲士的打算,片刻后,就下令道。

    “诺。”甲士心中松了一口气,立刻应诺了一声,走了出去。片刻后,曹操走了进来。

    “老臣拜见陛下。”进入偏殿后,曹操没有看刘协一眼,就立刻地下了头,行礼道。礼仪很周到。

    “司空免礼。”

    刘协淡淡的抬了抬手,说道。

    “谢陛下。”曹操拜谢了一声,才直起身来,恭敬的站着。

    刘协冷眼旁观,心中冷笑。天下人都说曹操是一个汉贼,人言可畏啊。曹操深深的明白这一点,所以在许都境内,对于他这个天子,还算恭敬。

    但刘协却知道,一切都是表面现象而已。要不是他的太子忽然变得机敏可靠了,没准哪一天这个很是恭敬的家臣,就成了致命的叛贼了,随手一击,就把他这个天子给杀了。

    心中冷笑,但是脸上刘协却冷静的说道:“不知道司空入宫来见朕,有何要事?”刘协当然知道曹操来此的目的,早在刘冯的计划之内了。

    但是表面工作,也是要做一做的。

    “臣听闻陛下要赐死董美人?”曹操也很冷静的说道。

    “怎么。这朝政司空要独断专横,如今这家事,难道也要先向司空过问不成?”刘协冷笑道。

    曹操皱起了眉头,天子刘协的脾气,真的改变了很多。以前从来不会这样**裸的说话,有也是非常隐晦的。

    要是往常的时候,曹操也是能忍就忍了。天子家事,他确实是管不着。但是这件事情,事关董承,他却是要管上一管。

    “当今天下,群雄并起,都是桀骜不驯之徒。江山社稷不稳,而车骑将军董承乃社稷之臣。纵使董美人有一些小过,但是以车骑将军之功勋,也可网开一面。而今,陛下却要赐死董美人,就是动摇大汉朝的江山。老臣身为司空,当朝三公,自然要向陛下进言的。”曹操不卑不亢,理由也很充足的对着刘协说道。

    “在朕眼中,董承不过是奸贼罢了。”刘协冷笑道。

    “若车骑将军董承为奸贼,那天下再无忠臣了。”曹操冷静的说道。

    “曹孟德,你今天是来向朕摊牌的吗?”刘协的目光更冷,说道。

    “老臣不敢,老臣只是想请陛下看清形势,放还董美人回去吧。”曹操的目光也有点泛冷,抬头对着刘协说道。

    刘协的目光一下子变得非常锐利,也蕴含着滔天的怒意。

    “呼,呼,呼。”

    刘协的呼吸声,忽然变得浓重了很多。胸口不断的起伏,双目死死的盯着曹操,犹如一头受伤的野兽。

    被冒犯的王者。

    而曹操也当仁不让的回看着刘协,目光也很是锐利。

    看到曹操这样的目光,刘协的心中几乎大笑。

    他知道,刘冯的计策成功了,圆满了。以前,不管曹操心中如何逆贼,但始终都恪守本分,人前人后,都不敢冒犯他。

    更不要说是直视了。敢这么做,就证明曹操的胆子大了,以为行事对他更有利了。就因为他与董承决裂了。

    他刘协失去了最后一个力量,在曹操的眼中,基本上不构成威胁了。再蹦达,也蹦达不起来了。

    被人轻视了,刘协应该感觉到愤怒才对,但是此刻,却是出奇的爽快。因为他知道,汉室的江山,已经再次的向他招手了。

    保住董承,就是保住了汉室的江山啊。

    “滚。”剧烈的喘息了片刻后,刘协冷冷的说道。

    “老臣就当是领旨了。”刘协非常的不给面子,曹操却是微微一笑,说道。随即,曹操对着刘协一拜,转身走了出去。

    “乱臣贼子。”

    身后,偏殿内,传出了刘协的一声咆哮。

    曹操摇了摇头,颇不以为然。天下诸侯,哪一个不是乱臣贼子。多他一个也不多。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余波(1)

    第一百二十七章余波

    随即,曹操以天子的名义,下令放还董美人出宫。

    车骑将军府,正门大开。

    李氏亲自守在门外,翘首以盼女儿的辇车到来。

    就在李氏期盼的目光中,一辆辇车在无数甲士的护卫下,缓缓的朝着车骑将军府而来。

    不久后,停在了李氏的前方。

    紧接着,一个宫装女子从辇车上走了下来,容颜俏丽,却掩不住的疲累,悲伤。正是董贵人。

    李氏心中一疼,迎了上去。

    “女儿你受苦了。”李氏握着董贵人的手,心疼道。

    “母亲。”董贵人眼眶一红,扑倒在了李氏的怀中,嘤嘤哭泣了起来。心下,却是道了一声对不起。

    董贵人知道,为了计划的顺利进行,必须要隐瞒住一批人啊。即使是至亲骨肉。

    董贵人哭了片刻后,就被李氏接了进去。随行而来的甲士,则被打发回去了宫中。这预示着,董贵人将不再返回宫中。

    千万别小看这个。

    因为这不仅仅是给了董承以面子,而且还狠狠的扇了天子刘协的一个耳光。自古以来,后宫女子失德,被幽禁,被鸩杀的不计其数。

    从来没有听说过,后宫女子失德,而被放归家中的。

    刘协的董美人回家居住,这是自古以来的第一次。这件事情的背后,不仅仅是刘协的家事,也**裸的灭了一次刘协的威风。

    “唉,汉室已经没救了,这天下迟早要姓曹。”

    “是啊,天崩地裂,改朝换代。”

    “改朝换代,历来不缺少牺牲品啊。要想不成为牺牲品,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立场了。顺应天命,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来人,备马,老夫要去见曹司空。”

    本来,刘协除了伏完,董承,王服,吴兰等忠心耿耿的汉室忠臣以外,还有一批比较忠心,或者是目光短浅,觉得汉室还有一定的威望在。

    打算在汉室衰弱的时候,进行投机。

    这两大类的臣子。

    但是随着皇太子刘协的胡作非为,随着董承立场的改变,随着曹操进一步的巩固了势力,这些人心就开始发生转变了。

    一时间,朝野上下对于刘氏都避之不及,而对于曹氏却是趋炎附势。

    一句话,就是刘氏更加不起眼了。曹操更加的炙手可热了。

    天下归曹。

    除了这些立场改变的人以外,还有曹氏的□□,附庸势力。他们对于天子刘协的威望进一步的降低,曹氏的进一步巩固。

    喜在心头,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集团。坚决的跟着曹氏,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等到曹氏取代刘氏的那时候,他们的忠心,也必将会得到回报。

    显赫的爵位,庞大的财富等等利益将会降临在他们的头上。

    简单的说,刘氏的势力被削弱了,而曹氏的势力更加庞大了。

    可以说,随着董承立场的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力,已经开始了。那就是天子刘协,更进一步的变成了摆设。

    曹操的地位,更进一步的稳健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余波(2)

    这些人都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住的人。真正知道这一次的自我削减势力,出自于皇太子之手。

    目的只是保存势力,以反戈一击的人。

    却是喜在心头。他们骗过了曹操,保住了董承,这就为了皇太子刘冯接下来的一步,武力夺取许都,埋下了伏笔。

    汉室,可以大兴了。

    屯骑校尉,伏完的府邸内。

    伏完懒洋洋的坐在院子内晒太阳,旁边有次子伏典服侍着。

    “父亲,走到这一步,也是您想象不到的吧?”伏典见伏完懒洋洋的,浑身轻松的模样,不由笑着说道。

    “若说在一年前,还是想象不到的。但是自从领教到老夫那个外甥的厉害之后,就已经想像到了今天了。老夫的外甥是一头雏鹰啊,注定是要翱翔于天机的。曹操,刘备,袁绍都拦不住的。”

    伏完笑着说道,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骄傲。

    皇太子刘冯啊,不仅是他伏完的骄傲,也是他们刘氏一系忠心耿耿的大臣们的骄傲啊。有了皇太子,汉室才有了盼头,有了希望。

    “呵呵。”伏典呵呵一笑,他的脑中也不由浮现出了几月以前,刘冯派遣他去河北找寻赵云的一幕。

    当时,他也很震惊啊。

    后来找到了赵云后,伏典也就知道了刘冯的不简单。因为赵云是个人才啊。如今,当真是不简单啊。

    “也别笑的太早,也可能稍纵即逝的。只有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瞒过曹操虽然是重要的一步,但毕竟也只是第一步罢了。接下来的第二步,也要走的稳健啊。金子方面,都如何了?”

    见气氛似乎有点轻松过头了,伏完不由问道。

    “已经有七八万金转移到荆州去了。”伏典恭敬的说道。

    “七八万金啊。够了。”伏完闻言呼出了一口气,说道。想起金子,伏完也不得不再次的佩服刘冯的敛财能力啊。

    这么多金子,曹操都要眼红的啊。

    “荆州,刘表的地盘。”随即,伏完转过头,看向南方,低声说道,眼中添了几分凝重,刘表那个人比较好对付,但是要在别的地方招兵买马,扩充势力,恐怕也是比较困难的啊。

    伏完有点担心。

    不过片刻后,伏完又是失声笑了出来。

    现在,袁绍和曹操也没有明确的开战,招兵买马的时机也没有到,想的太远了。

    目前这段,还是享受一下胜利成果吧。伏完的脸上再次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

    皇宫,太子宫内。

    刘冯跪坐在王座上,旁边则是赵云。

    “这时候,董贵人也应该出宫了吧。”刘冯抬起头看向南方,说道。虽然董贵人被降为美人,但是刘冯还是习惯性的称之为贵人。

    “该出宫了。”赵云点头说道,神色有点喜悦。

    “这种时刻,让子龙也好等了吧?快了,只要袁绍,曹操开战,我们就能够乘机出这座牢笼,投入这天下大势之中了,到时候如龙入大海,鹰翔天际,再也束缚不住我们君臣。”刘冯见赵云脸上的喜悦,也不由露出了笑容,说道。

    “久等了啊。”赵云说道。

    作为武将,他还是习惯于领兵,保护刘冯虽然重要,但毕竟不是本职啊。等来日刘冯成长了,夺回了许都。

    也就不用他保护了,他也就可以领兵厮杀了。

    建功立业,男儿梦啊。

    “哈哈哈。”

    刘冯大笑,走出这第一步后,刘冯真的是无比的畅快。

    这不是刘冯第一次改变历史了,赵云,荀彧,荀攸,贾诩等人的历史轨迹,都在刘冯的小小波动下,发生了转变。

    但是这一次却是刘冯改变的第一个大事。

    本该奉衣带诏,进行谋反,并且被杀的董承,王服,吴兰等他保住了,不仅保住了人,而且还保住了兵权。

    只一招瞒天过海。

    为了汉室再兴的目标,所走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啊。刘冯又如何能不畅快?

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操寿诞(1)

    第一百二十八章曹操寿诞

    这日,如同往常一样,太子与太子舍人们在太子宫正殿内读书。

    不过,其中也有变化,那就是人数。

    太子少傅贾诩所要教导的学生锐减了,加上皇太子刘冯也不过才三人。

    当初刘冯的太子舍人一共有十五,刘冯亲手干掉了其中的六七人,赶走了曹丕,太子舍人就只剩下了七个人。

    后来稳定了一阵,但是随着这一次董承的离开,影响很大。

    董盖已经被卸下太子舍人的职位,本人更是被董承禁足,看不到人影。而随着董贵人出宫回娘家居住,刘协的威望进一步下降。

    一些太子舍人也迫于家中的压力,纷纷以各种理由迟去了职务。

    这样也就使得刘冯成了汉朝的诸多太子之中,最冷清的一个。本满员十五人的太子舍人,只剩下了两个人。

    其中一个是王服的长子,那个小胖子王坤。另外一个就是大臣吴兰的长子吴学,今年十岁,长得非常的俊秀。

    读书刻苦,很上进。

    此刻,太子少傅贾诩正在上边教导,下边就是三个人。

    刘冯居中,王坤,吴学在两旁。刘冯在呼呼大睡,而王坤,吴学却是听的津津有味,很入神。

    今日贾诩教导的还是论语,他看了一眼呼呼大睡的刘冯,心中不免也有了一点波动。任谁看到弟子这么没出息,恐怕也会不满的。

    贾诩算是好了的,看了几个月了,直到现在,才有了一点波动。

    “今日就教导在这里吧。”过了不久后,贾诩说道。

    “是,老师。”

    王坤,吴学齐齐起身,下拜道。只有刘冯抬起尚有困意的小脸,眼皮稀松的看着贾诩。

    “虎父犬子啊。”贾诩心中不免也感叹了一声。

    随即,贾诩对着王坤,吴学点了点头,收起竹简走了出去。

    正殿内,顿时只剩下了刘冯,王坤,吴学三人。

    刘冯看了看左右,打算如常的离开了。吴学却在这时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可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

    经过这段时间内的打击,刘冯失去了一些太子舍人。但是刘冯知道所剩下的都是精华,都是能够在贫贱时候互相扶持的人物。

    一个是董盖,二个是王坤,三个就是这个吴学了。

    这三个就是真正的太子羽翼,不管是做太子,还是做天子,都离不开他们的辅佐,支持。

    如今董盖被禁足,刘冯对于王坤,吴学都比较上心。而且这两个小家伙也比价聪明,都隐约的猜测出刘冯的不简单。

    因此三人交流起来都是比较默契的。而吴学则是比较沉默,话较少的一个人,少有的主动开口,因此刘冯比较讶异,也比较有兴趣的问道:“噢?什么日子?”

    “曹操的寿诞啊。”

    吴学的脸上露出了一分嘲讽,说道。

    “一定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吧。”这时候,王坤也已经猜出吴学要说什么了,不由冷笑道。

    刘冯闻言不由失笑。

    这段时间啊,太子舍人们纷纷离开,汉室的势力更进一步衰竭了。那些小人的作为,刺激了这两个小家伙啊,看曹操可能真的很不爽。

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操寿诞(2)

    不由两个小家伙又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在这里说一说,表现一下气愤了。

    “这是好事啊,患难见真情。只有此刻,才能明辨是非,看清忠奸啊。”刘冯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吴学,王坤的肩膀,说道。

    说完后,刘冯就起身离开了。留下两个小家伙,若有所思。

    “太子殿下果然非是庸才,那些小人们看轻了殿下,必定会后悔终生的。”许久后,吴学笑着说道。

    “今日患难与共,来日必为肱骨之臣。我等的压力也不小啊,若是才能不足,不能辅佐太子,就罪过了。”王坤却是想的更远,不由说道。

    “嗯。”吴学闻言抹去了笑容,郑重的点了点头。

    二人都感觉到了任重道远的那种责任。

    “曹操的寿诞,要不要送口棺材去?”刘冯出了正殿后,立刻就上了辇车,去椒房殿。辇车上,刘冯在心中恶意的想着。

    不过,最终刘冯还是打消了这个让他颇为心动的主意。

    稍稍的嚣张一点,稍稍的得罪一点。以曹操的肚量都是可以忍受的,若是在寿诞松口棺材去。那肯定是捅了马蜂窝了,后果很严重的。

    所以,最终刘冯摇了摇头,决定不管。

    让他开心逍遥去吧,越开心就越是松懈,他也就越有机可乘啊。

    …………………

    对于刘氏势力来说,对于曹操的寿诞,那是非常的不爽的。但是对于曹氏的势力来说,那无异于是天子的寿诞啊。

    不对,就算是天子刘协,他们也没有对曹操上进啊。

    就在曹操寿诞的前三日,大批的文武大臣们就开始送贺礼了,包括了□□,附庸以及以董承为代表,新近加入曹氏势力的一批势力。

    几乎所有曹氏势力的文武大臣,都提前送了贺礼。

    老实说,曹操本来是打算在家中摆个家宴就算了,反正又不是整寿。只是文武大臣这么热心,再加上这段时间曹操也确实是比较轻松的。

    董承归顺了嘛。

    于是,曹操决定大摆宴席。宴请了一大批的文武大臣。

    今日,下午只过了一半,就有无数大臣们开始放弃了工作,乘坐马车往司空府去了。车骑将军,董承也不例外。

    车骑将军府内。

    董承把所有的行头都拿了出来,在李氏的服侍下穿戴整齐,乘坐马车,在甲士的护送下,出了门。

    董承所在的车骑将军府是达官显贵的府邸所在,聚集了一大批的显赫人物。往常也是人烟稀少。

    但是此刻,却能见到三三两两的马车,与董承一样往司空府方向而去。越是靠近司空府,马车就越多。

    到最后,就像车水马龙一般,看不到边际了。马车上,董承不由叹了一口气,这气派,果然是比天子过寿还要显赫一些。

    就在董承叹气的时候,后方有一个声音响起。

    “可是董公在前?”

    董承心中一动,居然是刘备。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刘备,曹丕再登场(1)

    第一百二十九章刘备,曹丕再登场

    虽然说,这段时间抛弃刘协势力,投入曹操势力成为了一股潮流,就算是他董承也是如此。但是其中刘备仍然是佼佼者。

    一个仁义满天下,忠诚于汉室闻名的人物,居然生生的改变了立场。这件事情,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说谈。

    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刘备的声望。并且,这件事情还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外边扩散去了。

    虽然,刘备还保留有仁义的名声,但其实大不如前了。

    不过,刘备本人似乎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这段时间依旧是深居简出,除了必须要出席的早朝,或者重要的邀请以外。

    刘备在府中以种菜为乐很是低调。

    本来吧,董承是觉得刘备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同胞。后来,刘备立场改变后,董承对于刘备的印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再加上这段时间,刘备的深居简出,让董承感觉到了一股子阴谋。再一次多亏了太子殿下啊,否则这个外表老好人,但是心中歹毒的家伙,没准哪一天就被这个家伙给卖了,而且还替这家伙数钱。

    心中非常厌恶刘备,但是面上董承却是也是笑而转过头,看到了刘备的马车,以及始终跟随在刘备左右的关羽,张飞。

    刘备的马车渐渐靠近,护卫董承的甲士们虽然警惕,但也没有阻止。

    当刘备的马车靠近后,董承也举拳笑着说道:“原来是左将军。”随即,董承又问道:“左将军也是去司空府上贺寿?”

    刘备当然不知道董承心中的厌恶,他也不过是顺应潮流,来给曹操贺寿罢了。见到董承,招呼了一声。

    如今,许都城内名声最不好的就是他与董承了。一个是皇叔,一个是外戚,都是背叛了刘协。半斤八两,刘备见到董承有时候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闻言举拳笑着说道:“正是。”

    “同行。”董承笑着邀请道。

    “理当如此。”刘备欣然点头道。随即,二人的马车护卫开始合并,齐头并进往司空府而去。

    很快,二人就来到了司空府门外。

    大门外,车水马龙,随从人员遍地。当真是演绎了什么叫做车水马龙,什么叫做门庭若市,也显示出了如今的曹操是何等的显赫。

    董承与刘备对视了一眼,心思各异。

    董承是厌恶,这本该是属于刘协的气派啊。

    刘备则是艳羡,觉得大丈夫该如是。

    虽然这一次祝寿的人很多,但是曹操还是表现出了一贯的谨慎,并没有居高临下,用人主的身份,接待前来贺寿的文武大臣。

    不仅没有自抬身份,反而很谦虚。派遣了长子曹丕在门外迎接。

    刘备,董承联合而来,颇为引人注目。也引起了曹丕的重视,刘备,董承啊,本该是刘协那边的标志性人物,如今却成了曹氏势力成员中的一员。

    这意义是颇大的。因此,在曹操这边,刘备,董承比一般人想像的要更加的受到尊重,信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7890/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 作者:十十所写的《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为转载作品,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介绍:


查看章节目录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