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TXT下载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全文阅读

作者:大汉校尉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txt下载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舰队齐发

    朴茨茅斯港,这里是皇家舰队、直隶舰队、第四舰队的停泊地,大量的船只停在此地,足足有上百艘战船。

    五艘蒸汽铁甲舰,卫青号、霍去病号、伏波将军号、还有两艘命名为‘云’和‘风’的两艘排水量介于1000-2000吨之间的蒸汽巡防舰,用以保护卫青号,都暂时停泊在这一处港口。

    伦敦城那边有皇家陆军和帝国近卫旅,又有英吉利海峡,基本上不存在危险。

    这次是双方舰队的较量,看谁先支撑不住。

    一队队水手登船,马车将粮食和火药运到各艘船只上。

    “这次海上大战比起以往都要激烈,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批能够勉强看得过去的舰队。这支舰队的船只数量可能会极多,还会携带纵火船。正面决战我们并不畏惧,麻烦的是尽量避免陷入好无休止的消耗战。”

    纳尔逊从伦敦城来到朴茨茅斯港,打算在自己熟悉的海域展开生涯可能最后一场海战。

    他能够服役的时间已经不多。

    在他的面前是直隶舰队和第四舰队的海军军官们,这些军官都是在华夏本土训练出来的,郑氏兄弟、孙旭,还有纳入本土的安南国阮氏兄弟,尼德兰商人勒伊特等外籍军官。

    “这次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作战的任务交给了英格兰的皇家海军主力和葡萄牙人的船队。而我们的任务是控制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摧毁私掠船活跃的敦刻尔克。”纳尔逊说道。

    “英格兰的皇家海军有信心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郑芝豹问道。

    “相信他们,无敌舰队不是以前那个无敌舰队,西班牙已经不行了。乔治蒙克率领50艘主力战船前去对付西班牙人,而布莱克率领50艘战船、武装商船跟随我们。”纳尔逊知道英格兰陆军可能一般,但英格兰并不缺少熟练的水手,在有足够的资金提供新船的前提下,英格兰的皇家舰队并不逊色于西班牙无敌舰队。

    此次与欧陆同盟的大海战兵分两路,乔治蒙克率领的是皇家海军的主力,专门用于战争的盖伦风帆战船,与10余艘葡萄牙大帆船汇合;布莱克上校,不,从地中海回来以后布莱克已经被女王提拔为英格兰海军准将,带领50艘战斗力稍次的武装商船船队协助直隶舰队、第四舰队抢占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

    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作战的战船有60多艘,与法兰西、尼德兰舰队作战的蒸汽船、风帆战船和武装商船80多艘。

    神圣同盟和欧陆同盟还没有建立多久,双方的火气却都很大。

    主要是神圣同盟接纳了葡萄牙王国和丹麦王国,让西班牙和瑞典很不舒服,而楚云又抢了西班牙、尼德兰、沙俄不少殖民地,同时夺取法兰西的霸权,胁迫奥斯曼帝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君士坦丁堡条约》,几乎招惹了整个欧陆的怒火。

    索菲亚指使皇家海军偷袭西印度群岛的行动成为了导火线。

    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想要让索菲亚交还西印度群岛的海地、牙买加,同时法兰西怂恿腓力四世动用无敌舰队和西班牙私掠船试探神圣同盟的实力。

    腓力四世急于想要展现西班牙仍然是一个殖民大帝国,如果连英格兰这个后起之秀都搞不定,那么就说明西班牙真的衰落了。

    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两个联盟之间迅速展开战争,只有战争才能够让各方回谈判桌上心平气和地对话。

    “船长,所有的物资都已经运上我们郑和号,尤其是火药和炮弹。不得不说我们的商人早些年在这里设立工厂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这些工厂现在都可以生产火药和炮弹。我们所使用的火药和炮弹与英格兰人使用的还有些不一样,不能够混用。”

    “这次我们舰队作战的主要目标是尼德兰人,他们是经验丰富的水手,不少人有过前往东方和美洲航行的经历,比起奥斯曼帝国的水手要难缠许多。”

    郑成功再次集结了郑和号的全体船员,他们这次也要参与对欧陆同盟的战争。

    虽说他们现在的身份还是海军部的预备军官,但实际上以他们的航行和作战经验,比起在和平状态下的老兵还要丰富。

    作为代价,郑成功这一期海军讲武堂的学员的折损率也最高,有人倒在了美洲航线,有人倒在了地中海。

    此次他们再次以郑和号这一艘风帆木船作为战船,参与大海战。

    “可是我们郑和号接到的攻击对象是英吉利海峡的西班牙私掠船。”汉娜也换上了洗刷得有些发白的海军学院的水手服。

    环球航行让他们的军服有些破旧,但是作战的时候他们还是要穿上统一制式的军服来保持士气。在回到本土之后他们才能够换上正式的海军军官服装。

    “……”郑成功看了停泊在港口里面、随着波浪起伏不定的郑和号。

    郑和号原本只是一艘造船厂提供给华夏商人用于在危险海域保证货物安全的武装商船,上面有装备十几门12磅到24磅的火炮,在地中海欺负桨帆船还行,在舰队丛生的英吉利海峡就不怎么够看了。

    在英吉利海峡有不少30到50门火炮的大帆船,它们的火力还在郑和号之上。

    郑和号的船型和火炮虽然比起这个时代的大帆船有些进步,但终究还是木制风帆船,遇到比它大个头还有更多火炮的战船很容易被击沉,所以被安排了较为轻松的任务,与其他几艘船只搜寻和围剿西班牙私掠船。

    而寻找强大的尼德兰舰队、法兰西舰队的任务则交给了强大的五艘蒸汽铁甲舰以及其他拥有大量火炮的风帆战船。

    “如果我们驾驶的是一艘蒸汽铁甲舰就好了,就能够担任更加重要的任务,而不是对付私掠船。”郑成功对还是木制帆船的郑和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蒸汽铁甲舰越来越多,郑成功见识过钢铁城堡一般的霍去病号和卫青号,就更加想要一艘蒸汽铁甲舰作为座舰。

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敦刻尔克要塞

    郑和号在英吉利海峡的海面上航行,桅杆上悬挂的青龙旗帜随风猎猎作响,浪花随着船艏在大浪中穿梭而溅到甲板上。

    在郑和号旁边还有其余四艘船只,它们五艘船只组成了一支分舰队,对西班牙私掠船进行反击,它们接收的命令是捕捉出现在英吉利海峡的私掠船和欧陆同盟国的商船,占领制海权。

    率领这支分舰队的是郑芝虎,他的战船是一艘24门火炮的风帆护卫舰。

    “英格兰人说敦刻尔克活跃着1000艘西班牙人的私掠船,它们就像是一群鲨鱼,一旦西班牙国王和其他国家爆发战争,西班牙国王就会授予他们私掠许可,他们四处出动,攻击与国王作对的敌人。”汉娜与郑成功并肩在甲板上。

    “私掠船还真是一种恶心的战术。大海那么广阔,私掠船神出鬼没,要完全解除其对商船的威胁很困难。即使是蒸汽船也没有精力捕捉这么多的私掠船。”郑成功用望远镜看着风浪还不小的海面,他脚底下的船身随着风浪而上下起伏,郑和号的体型还不足以让他们如履平地。

    私掠船战术一般是弱者在面对强者,无法组织强大的海军对抗时采用的策略,根本原因是为了弥补国家海军力量的不足。王室使用私掠许可证作为国家工具来加强海军,可以使本国在不增加预算情况下,凭空多出一支能攻击敌国商船的海上力量。

    曾经强大的西班牙殖民帝国并不屑于采用私掠船战术,但是随着西班牙的珍宝船不断遭到英格兰、法兰西等国家私掠船的袭击,加上无敌舰队衰落,西班牙在敦刻尔克组织了一批私掠船,用以袭击敌对者的商船。

    此次郑成功他们出击针对的敌人就是这些私掠船。

    郑和号和其他四艘火炮数量并不多的木制帆船组成的分舰队深入英吉利海峡,蒸汽铁甲舰的主力则去袭击私掠船聚集的敦刻尔克。

    一艘西班牙私掠船还在英吉利海峡狩猎商船。

    “英格兰人变得精明了,从伦敦城或者东部出来的商船越来越少,他们说不定走陆路从其他的出海口运输货物。”一个西班牙水手正在观察海面。

    突然有几个黑点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英格兰人的商船吗!?”西班牙水手叫道。

    “四艘,不,五艘。”

    西班牙将领德霍克斯和其他水手齐齐看向出现在视野中的船只,与落单的商船相比,这似乎是一支船队。

    “不是商船,应该是敌人,暂时撤离这里!”德霍克斯见到对方来势汹汹,知道来者不善,于是下令撤退。

    出现的五艘船只正是郑芝虎他们带领的分舰队,用以对付西班牙私掠船。

    他们见到此次的目标,立刻鼓足风帆,利用风向快速靠近这一艘私掠船。

    双方在英吉利海峡开始追逐,在郑芝虎的指挥下,分舰队一分为二,试图从左右两侧对私掠船进行包抄。

    “开炮阻止他们靠近。”德霍克斯下令。

    西班牙私掠船船艉的火炮开始猛烈地开火,实心弹呼啸地朝着追击它的分舰队砸来。

    大海实在是太过浩瀚,实心弹落在海面上,只是溅了浪花。

    五艘追捕私掠船的战船也先后开炮,海面弥漫着零散的火炮声和实心弹砸到海浪水花四溅的声音。

    分舰队与私掠船一前一后,明显德霍克斯不想要陷入包围,朝着敦刻尔克的方向撤去。

    敦刻尔克,这里是西班牙私掠船的所在,大量的私掠船聚集在此地。

    然而此时有大量的战船封锁了海湾,五艘蒸汽铁甲舰在港口外面巡逻,大口径的火炮摧毁了没有及时逃入港口的私掠船。

    除了五艘看上去极其可怕的蒸汽铁甲舰以外,还有大量的华夏、英格兰大帆船在外围逡巡,旌旗招展!

    敦刻尔克本身是一座重要的要塞,被西班牙人控制,设有炮台,停泊在港口的私掠船凭借自己船上搭载的火炮和要塞的火炮试图防止蒸汽铁甲舰突入港口。

    实际上以蒸汽铁甲舰的吃水深度,突进港口很容易触礁或者搁浅。它们在外围用令人难以想象的大口径火炮通过远程的炮击试图摧毁沿海的炮台以及躲在里面的私掠船。

    不时有炮弹落在敦刻尔克要塞,西班牙守将面对来势汹汹的神圣同盟联军,忧心忡忡,他不明白对方几艘大船对要塞的火炮为什么浑然不惧,而且在很远的射程上就能够将沉重的实心弹发射到要塞里面。

    他检查了一下实心弹的重量,竟然在100磅以上,很难想象要是普通的木制帆船被这样重量的实心弹击中会造成怎样的损失。

    “向尼德兰人和法兰西人求助,我们敦刻尔克要塞的战略位置险要,不能有失!”西班牙守将吩咐下去。

    海面被封锁,西班牙守军只好派遣信使乘马分别前往巴黎和阿姆斯特丹求助。

    “尽管求援吧,让法兰西舰队和尼德兰舰队都来这里最好。”纳尔逊站在卫青号的甲板上,却恨不得引蛇出洞。

    表面上看似舰队要合围敦刻尔克要塞,攻拔这一座重要的要塞,实际上并非如此。

    敦刻尔克要塞是迟早要拿下的事情,但不是现在,现在的目标是摧毁欧陆同盟有生的海上力量。

    一支有威胁的海上力量起码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够形成。等到摧毁欧陆同盟的舰队之后,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将陆军投送、合围敦刻尔克要塞。

    神圣同盟舰队做出进攻敦刻尔克要塞的姿态,惊动了还在备战中的尼德兰和法兰西。

    敦刻尔克是欧陆的桥头堡,占据了敦刻尔克之后,英格兰的军队可以轻易地踏上欧陆,无论是尼德兰还是法兰西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

    他们除了派遣陆军支援敦刻尔克,还调动各自的舰队出动。

    瑞典、神圣罗马帝国等欧陆同盟国得知双方即将在敦刻尔克要塞交锋,打算围魏救赵,他们向加入了神圣同盟国的丹麦宣战。

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无敌舰队的没落

    “神圣同盟的舰队包围了敦刻尔克,虽然西班牙曾经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西班牙已经承认我们尼德兰独立,我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必须要一致对抗出现的新敌人。”尼德兰执政威廉二世当着海军上将特罗普和诸多船长的面,向他们传达议会的决定。

    在神圣同盟舰队强大的威胁下,他们只能够放下之前和西班牙的恩怨,共同对敌。

    “我曾经在唐斯和他们的舰队打过照面,当时的英格兰海军不值得令人担忧。莫非索菲亚女王执政的期间,他们的海军就已经加强了这么多?”特普罗之前还和孙旭、彭宁顿爵士等人交过面,在华夏和英格兰的调停下,他被迫放走被包围的西班牙无敌舰队。

    “我们的大使说索菲亚使用了一种叫做国债的信用债券来为海军募集资金,王室和议会承当偿还利息和本金,他们在这几年下水了不少战船,相比之下,我们尼德兰下水的船只数量要少许多。但是不要担心,他们充其量只是稍微追上了我们。我更加担心的是华夏人的船只。”威廉二世说道。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海战,我们已经打了许多年的仗,继续消耗下去可能对谁都没有好处。”

    “如果有可能,我们是最不愿意打仗的国家。”威廉二世说道。

    尼德兰以商业立国,从大西洋到北海到地中海多数都是尼德兰运输货物的商船,战争让他们不得不供养一支强大的舰队,还要时刻保护商船的安全。

    每次爆发战争,损失最大的反而是尼德兰的商船。

    特罗普带着尼德兰船长们登船,阿姆斯特丹的战船、武装商船数量有107艘,大的不到1000吨,小的可能只有100多吨。这也是尼德兰船队的特点,他们在现在的船只以相对廉价实惠的中小型战船为主,没有海上君王号那种大型风帆战列舰。

    另外一边法兰西前任红衣大主教黎塞留的外甥麦勒布雷泽带领着法兰西的舰队也在迅速向敦刻尔克靠近,他还派人去通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然而西班牙的舰队此时陷入了大危机。

    加的斯港附近的海域,西班牙无敌舰队和英葡联合舰队在这里遭遇,几千门火炮轰鸣,白烟弥漫,仿佛海面都因为震天动地的火炮声而晃动。

    此时的战列线战术还没有完善,各支舰队在中远程的对射后容易混战成一团,通过更近距离的炮击来摧毁对方的船只。

    英格兰海军将领率领乔治蒙克率领的是1600吨的海上君王号,被称为“金色魔鬼”,他盯上了西班牙的奥昆多上将指挥的排水量1200吨的圣地亚哥号,紧追不舍。

    一向喜欢造大船的西班牙人体验到了比它们二层甲板大帆船还大、拥有三层甲板的海上君王号的可怕,海上君王号装备了100门火炮,令火炮只有60门的圣地亚哥号旗舰在和海上君王号的互相炮击中吃了大亏。

    令葡萄牙人的骄傲、排水量1100吨的圣特里萨号靠了过来加入混战,它以68门火炮的火力帮助海上君王号攻击圣地亚哥号。

    实心弹、葡萄弹、链弹等海战的炮弹砸在对方的船只上,给船体和船只里面的水手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面对皇家舰队和葡萄牙舰队勇敢的进攻,奥昆多率领的无敌舰队竟然再次打败,就像是他们曾经被尼德兰人打败一样。奥昆多放弃了与皇家舰队鏖战,试图逃入加的斯港。

    皇家舰队和葡萄牙舰队并不会放过追击无敌舰队的机会,他们紧紧地咬着无敌舰队,摧毁或者捕捉其落单的船只。

    刚才交战的海域,好几艘被击沉的船只沉入了海底,海面上漂浮着破碎的木板、木桶、旗帜,还有水手凭借这些漂浮物侥幸存活。

    乔治蒙克只留了两三艘船只负责救下这些落水的水手。

    无敌舰队在初次交锋中还没有元气大伤,只是损失了几艘船只,剩下的船只顺利躲入了加的斯港。

    “什么时候英格兰人有这么一支强大的舰队了……可恶,葡萄牙那些大船本来是我们无敌舰队的一员,结果现在反而被他们背叛攻击,真是令人不舒服。”奥昆多遭遇英格兰皇家舰队和葡萄牙舰队的联手攻击,明白过来他手中的无敌舰队并不够看,除非是葡萄牙船队与西班牙舰队联合,才是真正的无敌舰队。

    “我们暂时躲在这里,他们不一定敢冒着炮台的火炮闯入港口。”奥昆多放弃了与外面的敌舰作战的念头,打算当缩头乌龟,拖住对面的优势兵力也算是为对抗神圣同盟贡献了一份力。

    乔治蒙克率领皇家舰队和葡萄牙舰队封锁加的斯港期间,有一支西班牙珍宝船队从西印度群岛回来。

    珍宝船队远在西印度群岛,完全不知道加的斯港已经被封锁,当珍宝船上的船长和水手看到港口外面游弋的舰队时,他们知道事情不妙,只好冒着被劫掠的危险强行突破港口的封锁,进入了加的斯港。

    然而两艘价值20万英镑的珍宝船在战斗中受伤,成为了皇家舰队和葡萄牙舰队的俘虏。

    “从美洲回来的珍宝船!这次发财了!”

    “所有战利品暂且保留,等到战争结束后我们两家再进行划分。”

    神圣同盟舰队意外获得了两艘运输金银和货物的西班牙珍宝船,大喜过望。

    相反,奥昆多在内的西班牙将领们则有些沮丧,他们面对皇家舰队和葡萄牙舰队在外围袭击珍宝船的行为无能为力,只能够看着英格兰水手和葡萄牙水手登上珍宝船,船上的货物和水手都成为敌人的战利品。

    “我们无敌舰队似乎是被这些后起之秀代替了……”奥昆多见到海上君王号,多少有几分唏嘘。

    法兰西、尼德兰、英格兰舰队都陆续在或大或小的战斗中战胜无敌舰队,无敌舰队这个几十年前的称谓显得过时。神已经抛弃了西班牙。

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与贵族下飞行棋

    神圣同盟舰队逐步取得对英吉利海峡、大西洋的制海权,而楚云则在英格兰的怀特霍尔宫的草坪与英格兰的贵族们下飞行棋、喝红茶。

    楚云与丹麦国王、葡萄牙国王还有苏格兰的利文伯爵在下棋,而其他的贵族则站着围观。

    楚云带来的飞行棋在英格兰贵族看来是一种十分新颖的娱乐活动,虽然他们不明白棋子所代表的意义,但不影响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规则。

    飞行棋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技巧,实际上运气很重要,这也让人很容易上手,即使是初次下棋的贵族都能够和楚云有着差不多的表现,让看着的人也很容易理解。

    “真是有意思,我出10英镑猜楚先生会赢。”

    “那我出20英镑猜利文伯爵会赢。”

    “15英镑,若昂陛下会赢。”

    周围一些不能够参与下棋的英格兰贵族看的心里痒痒的,他们只好在私底下互相下注以间接参与。

    “楚先生,您不担心我们神圣同盟联军的舰队会失利吗?”若昂四世在投掷骰子之后,有些担心地问看上去很平静的楚云。

    “应该不会失利,就算是真的失利了又如何?”楚云毫不在意地接过骰子。

    直隶舰队和第四舰队加在一起可是有五艘蒸汽铁甲舰,也许会失利,但绝不会被摧毁,只要有铁甲舰保护他返回东方,时隔十年、二十年,凭借工业革命系统,他甚至可以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不了卷土重来。

    有何惧怕?

    楚云到来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市场,实际上本土可是一直都在发展,他在外面的胜负其实都没有任何的所谓,只要本土生产力不断提高,可以一次次卷土重来,而且会一次比一次轻松。

    蒸汽铁甲舰才刚刚列装舰队,楚云还没有开启无畏舰,陆军也还没有装备摩托车和坦克……

    主要是造船花费了太多的时间。

    看到楚云这么淡然,丹麦国王、葡萄牙国王不经意对视一眼,心中都不知道为什么楚云会将这场决定欧洲未来的战争不当做是一回事。在他们看来,发动这样规模的战争如果不获胜,那么葡萄牙和丹麦都被会被欧陆同盟榨干,他们不像是楚云一样有退路。

    “不要分心,我快要获胜了。”楚云关心于棋局,对两个国王说道。

    “好好……”这次轮到了丹麦国王投骰子。

    楚云并不知道自己无形之中引领了英格兰的时尚潮流,周围围观的贵族很快就向华夏商人打听有没有这种棋子和棋盘出售,飞行棋这一种神奇的游戏在楚云离开欧洲之后迅速地席卷整个欧陆。

    楚云和国王、贵族们下棋之际,索菲亚、艾拉、大玉儿等女子则只是在喝茶和用点心,凌儿、雪儿、新儿和来自葡萄牙的小公主玩耍。

    她们对于战争和楚云一样帮不上忙,上战场的话说不定还会拖后腿,即使是楚云也只是在战略上进行规划,而不是亲临前线指手画脚。

    战争这种事情就交由更加专业的职业军人来进行。

    “索菲亚,你当女王的感觉如何?以前我还从来没有想过会向女王询问这样的问题。”艾拉问道。

    “其实呢,我并不喜欢和国会那些老家伙争辩,但是在英格兰的日子太无聊了,与其只是参与宴会,还是参与国会有意思一点。有时候我还会带新儿前去苏格兰的爱丁堡旅游,当做是散心。苏格兰的贵族和平民却认为我这是亲近苏格兰的表现,所以每隔两年他们都会邀请我和新儿前去爱丁堡的行宫暂时居住。”索菲亚在闲谈中向她们提及自己现在的生活。

    “那不是很有意思,既可以前往苏格兰旅行,又可以和国会、内阁争吵。”大玉儿插话。

    “但是这里太古老了,少了很多新奇的东西,而且我没法和很多人自由地交流我的想法,在贵族和平民前面还要扮演一个贤明、不被情绪所左右的他们想要的女王形象。唉,你们哪知道我的痛苦。”索菲亚叹息道,“就是现在新儿也还没有怎么和楚先生熟悉,真的很让人担心,要不让他也去东方住一段时间?”

    “你会舍得吗?他现在可是你为数不多的亲人,除了你那位在尼德兰的姐姐。”大玉儿说道。

    索菲亚沉默了一阵,的确如果让新儿跟随楚云回东方一趟,她在这里将会彻底是孤身一人。

    “何况英格兰国会和内阁都不会允许王储这么小就离开英格兰的,还是唯一的王储,除非索菲亚你争气一点,再生一个小王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大玉儿说道。

    “你以为我是什么……说生就生啊。”索菲亚开始向大玉儿反击,“我看大玉儿姐姐应该添个男丁才是。虽说楚先生认为男女平等,但是东方一向有生男丁的观念。”

    “我……”大玉儿难得被索菲亚反驳,想到些羞人的事情,也不继续说下去,只好转移话题,“索菲亚,这次大人回去之后你该怎么办?也许以后你可以通过女王的身份造访东方,既然大人可以拜访西方,那么西方诸国的国王为什么不可以回访?”

    “姐姐你说的倒有道理,以后我也想办法去东方一趟。”索菲亚想到楚云这次为了打开市场才难得来一次,这次楚云回去以后就真的是君问归期未有期了。相隔几万里的距离,仅仅是帆船就要行驶6到9个月的时间,双方更是因为重要的身份不能够轻易离开彼此的国家,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见到。

    “实在不行我就等到新儿成年后,让他提前成为联合王国的国王,然后我到东方隐居,中世纪以来是有过国王提前退位的案例,如果我坚持的话,应该会被接受的。”索菲亚说道。

    要是英格兰国会和内阁的人知道索菲亚这么乱来,一定会欲哭无泪,这个女王完全不将女王这个神圣的职位当成是一回事,还想着提前退位,简直就是儿戏。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三百战船

    敦刻尔克的海域,从来没有这么多的战船汇聚,双方集结了将近300艘大帆船,铺开到浩瀚的海面上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船只的数量太多,以至于双方的海军将领都为指挥战斗感到头疼。

    别说没有无线电,就算是有无线电的情况下,想要让那么多船只在战斗的时候保持队形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尼德兰、法兰西的舰队在东边,而华夏、英格兰的舰队在西边,从船只数量上看尼德兰和法兰西的舰队有200艘船,而华夏、英格兰的舰队只有100艘船。

    但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华夏、英格兰舰队的前面是五艘冒着黑烟的蒸汽铁甲舰,蒸汽船的烟囱还冒着黑烟,蒸汽机并没有熄火,而是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

    相比之下,对面的法兰西舰队之中还有不少从地中海调遣而来的桨帆船,后者在风浪颇大的英吉利海峡占了劣势。

    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海战将会决定神圣同盟和欧陆同盟的命运,赢了神圣同盟的陆军可以从敦刻尔克登陆攻击巴黎、布鲁塞尔或者阿姆斯特丹。输了欧陆同盟则可以跨过英吉利海峡进攻英格兰。

    “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怎么还没有到来?这样下去我们的优势并不算大……那种黑色、灰色的大船真是令人感到不安。我有听驻英格兰的大使提起他们见过这种体型超过100米的铁船。问题是他们如何造出长达上百米的铁船?用钢铁来造船,这也未免奢侈和不切实际。不过当他们真的制造出这样的船只之后,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麻烦了。”

    法兰西的舰队司令布雷泽和一众法兰西海军军官在临战之前反而不知道如何下手。

    他们带来了60艘大帆船和30艘桨帆船,法兰西舰队在之前和西班牙的战争中从无敌舰队那里获得了作战经验,开始崛起,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拥有和铁甲舰作战的经验。

    可能正面和铁甲舰作战还活着的指挥官只有奥斯曼帝国罗德岛舰队的霍山赞德帕夏,他乘坐的大帆船在第一次地中海大战中被伏波将军号击中火药库爆炸,侥幸逃生,导致第二次地中海大战他根本就不敢和铁甲舰交锋。

    至于法兰西和尼德兰的将领,和铁甲舰作战的经验为零。

    “我们的炮弹不一定能够击破对方的铁甲,我认为可以靠近使用炮弹破坏他们的桅杆或者给他们甲板上的水手造成伤亡,甚至是跳上他们的甲板,使用贴身肉搏的战术才能够获胜。”一个法兰西将领说道。

    “近战……等下如果远程的炮战不利,则让一支分舰队靠近围攻,虽说真正爆发战斗的时候,根本就难以有效指挥船队。”布雷泽看向自己的旗舰“王冠号”两侧还有大量的船只,他指挥90艘船只的法兰西舰队就足够吃力,还要和107艘船只的尼德兰舰队配合。

    等下开战的时候和对面的船只混战在一起,别说指挥船只围攻某一艘船只,到时候能够不认错船只都不容易。

    神圣同盟那边的舰队也在制定战术,直隶舰队、第四舰队、皇家分舰队组成了前卫、中军、后卫三个部分,打算用线列战术克服战船笨重难以转向的劣势。

    郑芝虎、郑成功等人追击私掠船一直到敦刻尔克,还是没有办法捉捕到私掠船。

    他们遇到的西班牙私掠船实际上是西班牙的军舰伪装而成,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从郑芝虎他们分舰队的追捕中逃脱出来。

    郑芝虎的分舰队只好与纳尔逊等人的海军主力汇合,参与这次大海战。

    西班牙私掠船则加入了法兰西和尼德兰舰队的阵营,他们在战场的另外一边观察双方的较量,在寻找最适当的时机帮助法兰西和尼德兰舰队获得胜利。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艘船只,不,应该说这么多大型船只。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时候也有这么多数量的船只,不过以中小型的桨帆船和小艇为主。”

    “等下要是突入对面200艘战船组成的海洋之中,我们很有可能会被密集的炮弹集中,以我们郑和号的强度,可能无法承受过多炮弹的攻击。”

    郑和号的海军学员们参与海战的经验不少,但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强大的敌人。

    如果没有蒸汽铁甲舰坐镇舰队,这次大战说不定会遭遇失败。

    “等下保持战列线,不要脱离部队,对面的战船火炮数量几乎都在我们郑和号之上,落单陷入混战的话我们可能会被击沉。”郑成功不得不慎重。

    郑和号还是第一次面临这种大规模的海战,双方可能会陷入混战。

    神圣同盟舰队和欧陆同盟舰队在敦刻尔克附近的海域对峙了两日的时间,双方都在等待对方的进攻,以取得作为防守方的优势。

    大海上的舰队对峙不像是陆地上一样持久,双方的食物和淡水时间一久容易变质。

    黎明时分,神圣同盟舰队占据了上风向,在风向有利的前提下,卫青号蒸汽铁甲舰率先发出了进攻的信号。

    尖锐的汽笛声像是隐藏在英吉利海峡深处的海怪发出来的怪声,随后作为姊妹舰的霍去病号蒸汽铁甲舰像是回应一样,也拉动了汽笛。

    先后响起的怪声让还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又睡眼朦胧的尼德兰水手、法兰西水手惊疑不定。

    “主啊,保佑我能够在战斗中活下来。”水手们在胸前画十字,然后又是开战前絮絮叨叨的祈祷。

    “准备出发了!!”

    蒸汽铁甲舰的工人往锅炉里面添加煤炭,船用的往复式蒸汽机开始快速地运转,各种金属质感的监控仪器因为蒸汽机运转剧烈颤动。

    将近100艘战船组成的战列线向尼德兰、法兰西舰队推进,郑和号位于中军,在它的左右侧都有友军的船只。

    “这一次大家要尽量活下来。”郑成功对于300艘船只的混战显然不是很自信,他们这一期的海军学员都在这艘船只上,要是郑和号沉没,这一期海军讲武堂的学员说不定会全员覆没。

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铁甲舰之威

    一场空前的海战在敦刻尔克进行,黑火药产生的硝烟遮挡了视线。

    敦刻尔克要塞的西班牙守军看着不远处大海上惊天动地的大海战,目瞪口呆。

    欧洲从来没有爆发过如此激烈的战斗,无敌舰队最辉煌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大规模风帆战舰之间的较量。

    生产力的提高让战争变得更加惨烈,这些漂浮在海面上的大块头展现了风帆战列舰时代的暴力美学,就像是一座座海上堡垒,尽可能搭载更多的火炮。

    “不知道双方谁会获胜?”西班牙守军被浓厚的硝烟遮蔽视野,无法判断战争的胜负。

    他们应该侥幸自己防守的是陆地上的要塞,而不是在大海上进行作战。

    霍去病号和卫青号铁甲舰以自己搭载的重型火炮向对面的船只发射,超过100磅的实心弹砸到尼德兰和法兰西的木制帆船,实心弹轻易地击穿普通的木制船身,给船舱里面的水手和火炮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在蒸汽铁甲舰后面,一艘艘木制帆船紧随其后,保持战列线以单舷开炮。

    郑和号因为火炮不断发射产生的后坐力和波浪的起伏不定而颤动,郑成功需要同时监督舵手和火炮手各司其职,在保持跟随铁甲舰航行的同时用火炮给敌人尽可能造成伤亡。

    尼德兰和法兰西船只也尝试组织队形进行反击,他们与神圣同盟的舰队反向航行,双方的船只和火炮处于相反的平行线!

    大量的炮弹落在大海上,郑成功的耳边都是火炮轰鸣的响声,偶尔有浪花飞溅泼到他脸上。

    双方的舰队几乎是擦肩而过,几千门火炮接连开炮!仅仅是火炮消耗的黑火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火炮手没有停歇地装填弹药,双方都在比拼谁的火炮手训练有素,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完成一轮火炮的装填工作以及准确地击中敌船。

    郑和号也在对面200艘战船经过时吃了几发炮弹,郑成功可以明确地感受到郑和号被炮弹击中时候发出不妙的声音。

    “船长,右舷受损严重!”一个船员从船舱跑上来汇报。

    “是否有进水?”郑成功问道。

    “暂时没有发现进水迹象,有一门火炮被摧毁。”

    “那就好,继续跟随前面的战船。”

    郑和号紧跟战列线,蒸汽铁甲舰在与欧陆同盟舰队打了一个照面,开始调转航向,重新与敌人的战船交锋。

    双方在大海上不断地改变航向,朝着对方冲过去,场面一度非常混乱,双方的战舰相互纠缠,乱成一团。

    令双方将领都十分头疼的场景出现,双方的船只实在是太多了,总会有船只因为水手不熟练或者受到火炮的攻击船体受损而影响了战列线。

    有好几艘船只在混战中被击沉或者受到重伤。

    当双方努力调整自己的阵型,双方终于处于相同的航线,进入火炮决战!

    双方就像是平行线,每一艘战船就是一条线段,朝着与自己平行的敌船炮击!

    作为欧陆舰队旗舰的“王冠号”被神圣舰队的“卫青号”紧紧咬住,它们两艘船只是两条战列线的领队,都试图用火炮击沉对方!

    法兰西舰队司令布雷泽亲自在“王冠号”的甲板上指挥战斗,他终于有幸见识到蒸汽铁甲舰的威力。

    这种看上去更加狭长的铁甲舰到底有多么厉害?

    “开炮!”

    王冠号装载的火炮发射的炮弹落在卫青号的船身上!

    轰!实心弹被坚固的铁板弹开,竟然无法对船身造成有效的伤害!卫青号毫发无损,仍然高速前进。

    “万岁!”卫青号铁甲舰的甲板上传来一阵嚣张的欢呼声,对方的炮弹根本就无法砸沉铁甲舰,铁甲舰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海军部花费了大量的经费,花费那么多年时间才建造的两艘姊妹主力铁甲舰,若是被这个时代18、32磅的火炮轻易击毁,那么海军部花费的经费也就打水漂了。

    布雷泽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方果然和想象中的一样坚固,有铁板保护的船体在中远程的距离上无法损害其分毫。

    他没有想到卫青号攻击能力也很强,它装备的大口径前装线膛舰炮已经对准了他所在的王冠号,在纳尔逊的指挥下,100到200磅的炮弹装填完毕。

    卫青号铁甲舰看上去只装备了20多门火炮,但它的火炮杀伤力超出了同时代的火炮。

    只见卫青号怒吼几声,呼啸的实心弹砸落到木制战舰的王冠号上,实心弹轻易地击穿了王冠号的装甲!

    部分卫青号铁甲舰的火炮还装填了爆破弹,炮弹在延迟引信的作用下爆炸!

    “着……着火了,救火!”

    王冠号上的水手手忙脚乱地扑灭爆破弹不慎引起的火灾。着火对于木制帆船而言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甚至整艘船只都会被火焰焚毁!

    看到对方的炮击下自己的船只手忙脚乱,对方仍然毫发无损,布雷泽心底一凉。

    铁甲舰攻防兼备,有着最锋利的矛,也有最坚固的盾,到底要怎样才能够打败铁甲舰?

    其余和霍去病、伏波将军、云、风四艘铁甲舰交战的木制风帆船也面临着和王冠号一样的困扰,他们无法击穿敌人的装甲!

    在不能够破坏对方的船只情况下,只能够选择杀伤无防护的船员,虽说这样的作用十分有限。

    有部分木制帆船似乎冒着被大口径舰炮击中的风险靠近铁甲舰进行贴身肉搏。

    然而铁甲舰也有提供近程的火力,露天甲板装备了手摇加特林机枪,在机枪旁边还有几箱子弹!

    铁甲舰有装备机枪提供不时之需,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哒哒哒!!”

    机枪手摇动机柄,扫射靠近的风帆船,金属子弹像是秋风扫落叶一样横扫过去,在近距离上甚至能够击穿木板!

    “不……!”

    刚刚逼近铁甲舰的法兰西战船水手发现对面隔着较远的距离进行射击,不少甲板上的同伴被加特林机枪击毙。

    除了战列线后面的木制帆船是比较公平的炮击对决,前面的蒸汽铁甲舰和木制帆船的战斗,来自更先进时代的蒸汽铁甲舰简直就是一面倒。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舰队大胜

    敦刻尔克海面上的战斗从凌晨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海面上有不少被击沉或者受到重创。

    法兰西和尼德兰的舰队失利,他们开始向阿姆斯特丹的方向逃离,而神圣同盟舰队紧追不舍,仍然想要尽可能地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

    从敦刻尔克要塞望向海面,法兰西舰队的旗舰王冠号冒着大火,幸存的法兰西水手划着小艇逃离这一艘由法兰西人自己建造并引以为豪的王冠号,他们逃向就近的敦刻尔克要塞。

    “我们的舰队败逃,这下麻烦了……”

    要塞炮台上的西班牙士兵看到双方在有些混乱的纠缠战斗后,己方的舰队率先撤离了战斗,只剩下海面着火的船只。他们此时有些不安,己方的舰队被驱逐打败,那么接下来敦刻尔克要塞可能会遭遇到敌人的围攻。最倒霉的可能就是坚守敦刻尔克的西班牙士兵了,他们不知道自己将会被包围多久的时间,又是否会面对敌人的强攻。

    布雷泽从王冠号逃出来,他是法兰西舰队的司令官,但是失去了旗舰和他指挥的法兰西舰队群龙无首。

    “那样的怪物,竟然无从下手。”布雷泽败了之后大为沮丧。

    他并没有感到遗憾,因为他现在知道无论自己怎么指挥,可能也无法啃下像是刺猬一样的铁甲舰。

    铁甲舰攻防一体,无法用火炮击沉,逼近还要面临着大口径舰炮和机枪的打击,硬是想不到破局的方法。

    除非铁甲舰没有其他的木制帆船护航,而是只有铁甲舰,他们还可以试图消耗对方的弹药或者不计伤亡地试图地靠近攻击。

    落水的法兰西水手和尼德兰水手逃到了岸上,神圣同盟舰队忙于追赶败逃的尼德兰和法兰西船只,并没有理会这一群水手。

    “法兰西、尼德兰的朋友,我们还是一起来防守要塞。和海上的怪物作战没有胜算的,但它们总不能够长腿跑到陆地上吧?”西班牙守将带人来迎接这一群逃上岸的士兵。

    就在一两年前他们还打的死去活来,但是现在他们是同一个阵营。

    部分法兰西、尼德兰水手进入敦刻尔克,帮助西班牙士兵防守敦刻尔克要要塞。

    郑和号紧跟着前方的战船,不断追逐尼德兰、法兰西舰队,双方就像是两条海蛇纠缠在一起,偶尔有落单的船只,当两支舰队的主力仍然在追击战中相互开炮攻击对方,尽可能地对方造成伤亡。

    五艘铁甲舰在蒸汽动力和风帆动力全开的时候速度要凌驾于普通的风帆战舰之上,让尼德兰海军上将特罗普始终无法脱离追击。

    火力、防御、速度都凌驾于木制帆船的铁甲舰简直是他们的噩梦,沉重的实心弹和容易引起火灾的爆破弹给他们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双方的追逐在深夜仍然在进行,借助夜色撕咬在一起。这个时候双方都有些谨慎,害怕误伤友船。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海面起雾,尼德兰舰队和法兰西舰队的残余船只趁机逃脱,往阿姆斯特丹撤退。

    “停止追击,清点伤亡。”纳尔逊见海雾不浅,担心继续追击下去会导致自己的舰队在海雾中向自己人射击,于是放弃了扩大战果。

    这场海战已经持续了24小时,几乎所有的士兵都精疲力竭,火炮手无力搬运装填弹药。

    “战斗终于结束了。”

    汉娜从下甲板上来,发现一群水手躺在了甲板上,他们实在支撑不下去,只好就地躺下来休息。

    “分成两班,轮流休息。”郑成功强撑着,即使所有人都超过一日一夜没有休整,他作为船长也不能够第一时间前去休息。

    “副船长,按照平时的休班,你先带一半的人休息八个小时。”郑成功见汉娜带人从下甲板还是那个来,于是对她吩咐道。

    “六个小时就够了。”汉娜说道。

    “这是命令。”郑成功以令人不可拒绝的语气说道。

    在汉娜等人休息,郑成功又带领部分船员修补受损的郑和号。

    郑和号在漫长的航行和战斗中伤痕累累,船体出现了很多窟窿,在大浪的时候海水甚至会溅入船身里面。

    “看来回到朴茨茅斯以后要找当地的船匠进行大修才行,否则郑和号都无法回到本土。”郑成功看到船舱里面触目惊心的窟窿和一部分溢进来的海水,想到甲板也受损,一阵后怕。

    要是在海战中再多挨上几炮,郑和号说不定就被击沉了。

    联军在海雾中聚集船只,清点损失,发现损失了7艘木制帆船,还有不少船只受损,最大的损失则是经验丰富的水手。至于蒸汽铁甲舰,没有一艘被重创,倒是甲板上的士兵被流弹击中而损失。

    “估计对方至少有30到40艘船只被我们击沉或者焚毁。还是没有给他们致命的一击。”孙旭预计了尼德兰舰队和法兰西舰队的损失。

    “士气在海战中是很重要的,对方遭遇如此的损失,以后丧失了和我们交战的勇气,我们已经占有了制海权。”纳尔逊却判断尼德兰和法兰西的联合舰队胆气已失去,就算他们仍然拥有100余艘船只,也不敢轻易出现。

    “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行动?继续向阿姆斯特丹追击还是回到多佛尔进行补给?”孙旭问道。

    “回到多佛尔进行补给,另外准备将陆军运输到敦刻尔克要塞,威胁巴黎。只要攻陷巴黎,那么欧陆同盟即将不攻自破。”纳尔逊说道。

    对付欧陆同盟只有两步简单的计划,第一步是取得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的制海权,第二步就是登陆敦刻尔克,以敦刻尔克要塞为据点威胁法兰西的首都巴黎。

    法兰西是欧陆同盟军的领头人,如果率先迫降法兰西,欧陆同盟估计会瓦解。

    当然,从敦刻尔克向巴黎挺进中间有大量的要塞,实际上三十年战争中大量的城镇都被改造成了棱堡要塞,以防止城镇在战争中被敌人的军队洗劫。要攻破这些要塞无疑是非常消耗时间的一件事情。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登陆敦刻尔克

    “帝国近卫旅已经集结完毕,我们随时可以前往欧洲大陆进行作战。”

    曹变蛟奉楚云的命令来到了多佛尔,他们即将被派往敦刻尔克进行围攻。

    “我们进行补给后就会将你们运载到敦刻尔克,接下来就要看你们在陆地上的表现了。”

    上百艘大大小小的商船被临时雇佣来运输士兵。多佛尔的海滩上聚集了皇家步兵团、皇家骑兵团、地方步兵团、帝国近卫旅、远西派遣军等多支部队,喧嚣一片。

    除了上述部队,帮助葡萄牙人保卫他们首都里斯本的4000印度士兵也被临时征召回来。

    戴着头巾、身穿土布服装的印度士兵与其他部队相比显得有些寒酸,实际上他们没有自己统一的军服,衣服只能够凭借微薄的军饷自行购买。

    英格兰陆军那边皇家步兵团和皇家骑兵团开始穿着以红色为色调的军服,有了后来“龙虾兵”的雏形。至于各郡的步兵团还是各自穿各自的衣服。

    “帝国近卫旅有1000人留守伦敦保护军主大人,其余2000人全体参战,远西派遣军有2000人,印度雇佣兵4000人,一共8000人。”

    “英格兰派出了两个皇家骑兵团、两个皇家步兵团、一个皇家炮兵团和五个地方步兵团,一共10000人,统帅还是鲁珀特亲王。索菲亚女王已经派出了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他们海军一枝独秀,可以轻易找到几万熟练的水手,但是有战斗力的陆军屈指可数。”

    “骑兵的数量会不会太少了?只有两个皇家骑兵团,在战斗中很难保护我们侧翼的安全和追击敌人。”

    “不,我们远西派遣军驻扎英格兰多年,我们也有训练马术,实际上我们的士兵可以担任步兵、炮兵或者骑兵。我已经临时在英格兰招募了一批战马,可以将远西派遣军编制成两个帝国骑兵团。”

    孙传庭、曹变蛟等陆军将领则在准备跨越英吉利海峡登陆欧陆,清点手下的人数。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楚云并没有带来多少马匹,步兵和火炮的数量倒不少。

    “我们的地方步兵团可以凑出2000匹战马,两方加在一起完全可以凑出6000人的骑兵。”鲁珀特亲王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消除了孙传庭、曹变蛟等人的担忧。

    混合的登陆部队加在一起就有18000人,其中步兵和炮兵12000人,骑兵6000人。

    “足够了。”孙传庭得知双方骑兵加在一起有6000人,而且多数还是能够组织墙式冲锋有纪律的骑兵,相信兵力已经足够。

    直隶舰队、第四舰队、皇家舰队在多佛尔停泊,他们更新了补给,换上最新鲜的食物和淡水。

    “司令官,我们郑和号申请暂时退出接下来的战斗。郑和号的船体受损严重,有解体的危险。等我们到泰晤士河的造船厂进行维修后再回归战斗序列。”郑成功见到了海军部的纳尔逊,向他提出维修船只事宜。

    “还有其他几艘木制帆船受了重创,你们郑和号与他们一同的前去维修,经费让造船厂直接找我们海军部在朴茨茅斯的办公室。”纳尔逊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敦刻尔克海域上的战斗非常之激烈,300艘战船混战,不少船只即使没有被击沉也在战斗中被重创,仅仅能够勉强航行而已。

    “该准备登船作战了!”

    在舰队补给完毕之后,一队队士兵登上运兵船,还有士兵用马鞭驱赶着战马踏着摇晃的木板走上甲板。

    骑兵团的船只甲板上有几十匹、上百匹战马拥挤在一起,气味十分不好闻,让鲁珀特亲王等人忍不住微微皱眉。

    英格兰人在17世纪初期也有好几次跨过英吉利海峡帮助尼德兰人对付西班牙人,现在他们却成为了尼德兰和西班牙的共同敌人。

    “我们英格兰必胜。”鲁珀特亲王在出发前,只是淡淡一说。

    他的哥哥重新获得了父亲在德意志地区的普法尔茨选帝侯的爵位和封地,但是严格的长子继承制让他和普法尔茨公爵的爵位无缘,他深受作为舅舅的查理一世、小姑索菲亚一世的重用,已经将自己的命运与英格兰而不是德意志联系一起。

    印度士兵也在带领他们的华夏军官的指挥下登船,他们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发动战争的目的,他们是被华夏军官训练出来的战争机器,只会跟着自己的军官行动。他们使用的仍然是前装火枪,火炮组则由华夏士兵担任观测员和火炮长,印度士兵负责的还是清洗炮膛、装填火药和炮弹等简单的工作。

    楚云知道不能够完全信任这些雇佣兵,否则什么让他们什么都学会,若日后有了背叛之意,那么就难缠许多了。

    神圣同盟舰队已经控制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他们在为敦刻尔克登陆做准备,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运兵船运载着步兵、战马、火炮乘风破浪,横渡英吉利海峡!

    当神圣同盟舰队再次兵临敦刻尔克要塞,原本停泊在里面的私掠船见势不妙,早早逃离了这里。

    神圣同盟舰队再次封锁了敦刻尔克的港口。

    面对神圣同盟气势汹汹,敦刻尔克的守军将水闸打开让洪水灌进附近的低地,顿时敦刻尔克要塞外围变成了一片泥泞的沼泽地。

    “西班牙人还真是狠,为了阻挡我们进攻的步伐,竟然让海水灌入低地,这一片土地都被摧毁了。”

    英格兰的海军将领布莱克看到海水淹没部分低地,不由一愣。

    西班牙守军明显是目睹了尼德兰、法兰西舰队被打败,害怕敦刻尔克要塞被占领,所以干脆豁了出去,将围攻要塞的难度大幅度提升。

    “西班牙守军还真是令人讨厌……这些就算占领了敦刻尔克,还要重新堵上缺口,排干积水,否则将会蚊虫滋生,爆发瘟疫。”孙传庭头疼的却是占领敦刻尔克要塞之后的治理难题。

    西班牙人这么一招不但极大围攻难度,而且还将这里变成泽国,够狠。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围攻敦刻尔克要塞

    “我们已经打开水闸,让要塞周围的土地变成了沼泽。有沼泽帮我们阻挡敌人,我们敦刻尔克要塞无懈可击。”

    西班牙守将与法兰西的舰队司令布雷泽在要塞里面进餐,对于守住要塞充满了信心。

    “将军,神圣同盟已经在海滩登陆,他们的工兵在沼泽中摸索通行的道路,炮兵已经在使用火炮攻击我们外围的阵地!”一个西班牙军官匆忙地前来报告。

    “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展开了攻击?”西班牙守将不敢相信地站起来,也没有了继续用餐的心情。

    他与布雷泽来到棱堡的胸墙上,远处冒着火炮的硝烟,登陆敦刻尔克的军队果然踏过泥泞的土地,在试图突破敦刻尔克外围防御阵地。

    他们可以听到零星的火炮声,进攻部队显然是打算用火炮率先炮击敦刻尔克要塞外围的阵地,先打击守军的士气。

    在海滩边,一条条划桨小艇将步兵和战马运送到陆地上,而已经上岸的士兵则在海滩集合。

    一队队工兵正在铺设浮桥和寻找适合行军的道路,骑兵找到各自的马匹。海滩上一时之间有些混乱。

    所幸的是欧陆同盟各国的部队还没有及时聚集过来,没有人阻拦神圣同盟登陆。

    鲁珀特亲王骑着一匹黑色的战马,他的身边有一群英格兰骑兵。

    “你们已经开始进攻要塞了?”鲁珀特亲王找到统帅孙传庭,向他询问。

    “在印度半岛招募的土邦士兵会攻克外围,然后就是挖掘壕沟,将火炮推到他们的眼皮底下。”孙传庭用马鞭指着一群戴着头巾的士兵。

    率先上岸的印度土邦士兵在华夏军官的率领下,充当攻占敦刻尔克外围的急先锋。

    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被军棍训斥,要求令行禁止,为了改变他们在印度半岛低等种姓的身份,这些人变成了廉价的战争机器,他们手持火枪,朝着外围的西班牙守军射击。

    外围阵地的西班牙士兵用木架支撑着重型的火绳枪,他们见到戴着头巾、长相有些黝黑的敌人靠近,心里发怵。

    黑火药的硝烟弥漫,不时有土邦士兵倒在地上,剩下的人继续前进。

    外围的西班牙守军不曾想连戴着头巾的仆从军都如此顽强,他们在土邦士兵扑上来之前,提前撤离了外围的阵地。

    “从印度半岛招募的仆从军还真是好用,主要的成本只是供应给他们吃喝。这样的仆从军只要我们有粮食,可以随时运过来。”

    “本来土邦士兵是吸引敌人的火力,不过他们的训练和装备已经超过了西班牙人……”

    曹变蛟在土邦士兵攻占了外围阵地之后,带着精锐的帝国近卫旅士兵随后到达。在帝国近卫旅发起冲锋之前,土邦士兵已经提前结束了战斗。

    这样的结果让来自华夏的军官们很是意外。他们发现了使用土邦士兵在这里战斗最为划算。

    “现在可不是发愣的时候,工兵就位,准备挖掘战壕靠近城墙!”

    作为这次围攻敦刻尔克要塞的总指挥官,孙传庭指挥工兵开始围攻要塞。

    楚云没有多少时间待在欧洲,所以不能被这些坚固的要塞阻挡而浪费大量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楚云十分回避深入欧陆作战,欧陆每年都处于战争状态,各国的边境修筑了大量的要塞,围困要塞很费时间,给后勤造成巨大的压力。

    工兵和普通的士兵在催促下围着要塞修建平行壕沟,并围着敦刻尔克要塞推进。

    敦刻尔克要塞的西班牙守军面对咄咄紧逼的神圣同盟军队,18000人的步兵和骑兵已经顺利登陆,而欧陆同盟国的陆军还在匆促地集结。

    “布雷泽将军,我们这次好像遇到大麻烦了。”

    西班牙守将见到敌人迅速占领了要塞外围的阵地,不复之前的坦然自若,而是担心要塞会被敌人迅速攻占。

    “我们的援军还没有到来吗?还有不知道我们的舰队怎么样了……”法兰西舰队司令布雷泽更是忧心忡忡。

    西班牙在佛兰德地区的德梅洛将军从布鲁塞尔率领西班牙军团抵达敦刻尔克外面。

    法兰西孔代亲王率领边境一支10000人的法兰西军团快速向敦刻尔克逼近。

    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三世令勃兰登堡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带领5000德意志骑士和雇佣兵参战。

    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则亲自率领一支3000人的瑞典骑兵和轻火炮部队快速从德意志北部南下驰援敦刻尔克。

    此时瑞典王国的主力还在北方和丹麦王国再次爆发战争,她的手中只有少数的兵力。

    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兰王国、沙俄的距离太远,他们即使是组织了兵力也无法跨越遥远的距离来支援在英吉利海峡的敦刻尔克要塞。

    波兰王国、沙俄组织了部分的骑兵攻入丹麦王国的领土,而奥斯曼帝国因为被楚云率军击败,不敢明面上派来军队,他们的大维齐尔通过暗中出资资助法兰西、西班牙、尼德兰等王国发动战争的方式参与欧陆战争。

    敦刻尔克要塞外围逐渐聚集了四个王国的势力,西班牙、法兰西、瑞典、德意志诸侯。

    援军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20000余人,还是在各国临时召集的兵力无法全部及时抵达的前提下。

    欧陆同盟国为了防止敦刻尔克这座桥头堡沦陷,成为神圣同盟窥视欧陆的大本营,甚至抛弃了一些重型的火炮,只携带3磅轻型野战炮就匆忙抵达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的位置很重要,只要占据了这里,再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或者私掠船船队,就可以劫掠来往英吉利海峡的各国船只。

    西班牙、法兰西想要从海路抵达北海、波罗的海,尼德兰、神圣罗马帝国、瑞典想要进入大西洋,都要经过英吉利海峡。

    西班牙人就是占据了敦刻尔克,使用私掠船给尼德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实在是很难想象如果敦刻尔克要塞落入了神圣同盟的手中,对于其他王国会多么难受。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海滩会战

    “吁!”

    克里斯蒂娜女王拉住了突然变得有些暴躁的战马,这是一匹纯白的马匹,瑞典枢密院大臣为了讨得女王欢心,将这一匹白马献给女王,成为了年轻的女王的坐骑。

    这匹白马像是感受到大战的来临,不安地乱窜,并不怎么听话。

    “元帅托尔斯滕森已经率领主力攻入了丹麦王国的日德兰半岛,丹麦王国仍然没有多少抵抗的余力,只敢躲在棱堡里面坚守,似乎神圣同盟完全放弃了丹麦王国,而将主力放在敦刻尔克,这里才是他们的突破口。”一个瑞典将领向年轻的女王汇报。

    克里斯蒂娜女王才刚刚掌权,本来她没有什么威望,但是他的父亲是古斯塔夫二世,欧洲的北方雄狮,多次在三十年战争中击败神圣罗马帝**队,开启近代欧洲军事变革,同时让瑞典成为了北欧第一强国,以至于瑞典很多人都存在那么一点希望,认为克里斯蒂娜应该能够继承到其父亲的才能。

    此时克里斯蒂娜和索菲亚现在是欧洲大国两个女王,在欧陆的影响力,可能瑞典还要在查理一世时候的英格兰之上。

    只是索菲亚变革之后,又是神圣同盟的二把手,英格兰在欧陆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了瑞典。

    “他们是想要在敦刻尔克打败我们欧陆联军,然后再挟胜利之势支援丹麦吗?”克里斯蒂娜撩了撩淡金色的卷发。

    “多半是如此。神圣同盟的兵力极少,他们只有华夏和英格兰两个国家的军队拥有战斗力,不过华夏距离这里有半年至一年的路程,他们的兵力也不足,所以他们只能够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瑞典将领说道。

    “不过他们攻击的地方我们又不得不救,而且敦刻尔克位于各国都可以抵达的地方,我们正好可以集中兵力打败他们。”

    克里斯蒂娜怕坐骑又莫名其妙地失控,于是牵着白马回到军营中。

    勃兰登堡公爵威廉、法兰西大孔代亲王其来造访,他们要与这位年轻的女王商量的如何打败敦刻尔克外围海域的神圣同盟军团。

    这里的掌权者都十分年轻,克里斯蒂娜不到二十岁、勃兰登堡公爵、孔代亲王不过20多岁,他们几乎都是凭借显赫的贵族身份成为统帅,同时又在率兵打仗中积累战功和经验。

    鲁珀特亲王的年纪也与他们差不多,西方的制度有自己的特色,也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因为贵族掌握着大量的资源,他们从小接受教育,经历战争成长的速度比起平民而言更快。

    “神圣同盟的步兵和骑兵在附近的海滩登陆,我们可以在海滩严阵以待,将他们赶到大海里面。”孔代亲王路易二世德波旁,波旁王朝的尊贵人物,看向西班牙的德梅洛将军,“敦刻尔克是你们经营的地盘,你认为应该在哪里和他们进行会战?”

    德梅洛在一张羊皮纸地图上,指着敦刻尔克东北一片海滩:“这片海滩有足够的空间供我们24000人展开,可以迫使他们与我们在这里决战。打败他们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敦刻尔克要塞,与里面的守军汇合。”

    “在海滩边决战?我们的士兵不会被他们的军舰用火炮攻击?”克里斯蒂娜问道。

    “海滩边有几十米高的沙丘,部队部署在沙丘的反斜面可以躲避敌人军舰的炮火。”德梅洛说道。

    “那我们就迅速行动,我怕敦刻尔克会被他们迅速攻下。”孔代亲王说道。

    “听说你们法兰西和尼德兰的舰队已经被打败了,为什么失败的这么快?”克里斯蒂娜又问道。

    “尼德兰的海军上将特罗普报告,他们遇到了铁甲舰,根本就无法击穿他们的装甲,所以才有海军的大败。敌人占领了海域,可以随时封锁港口,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德梅洛说道。

    “铁甲舰……”克里斯蒂娜念叨了一下,瑞典适合在大西洋作战的船只很少,只能够靠法兰西、尼德兰、西班牙的舰队。

    现在法兰西、尼德兰和西班牙的舰队对于神圣同盟舰队都无能为力,她也只能够将希望寄托在陆军之上。

    24000人的援军在敦刻尔克外围,观察了围攻敦刻尔克要塞的神圣同盟军的人数,他们发现对方凭借船只投送部队的能力太强,可以轻松地将18000人的陆军投送到敦刻尔克围攻这座要塞。

    占据制海权以后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海岸线都被舰队所威胁。

    孙传庭等人发现了欧陆同盟国到来,他们大约探知了对方只有2万余人,各地的军队还在陆续到达。

    “让印度土邦士兵继续围攻敦刻尔克,防止援军和守军汇合。其余人随我前去击败他们的援军。”孙传庭趁着欧陆同盟还没有集结更多的军队,于是也调拨军队率先打败他们的援军。

    除了留下围城的4000名土邦士兵,孙传庭率领的步兵和炮兵有8000人,骑兵6000人,合计14000人,与欧陆同盟的24000人在敦刻尔克东北的沙滩上摆开阵营。

    十几艘可以靠近沿海的战船出现在海滩附近,可以为孙传庭他们提供舰炮支持。

    左翼是德意志诸侯的5000军队,多数以骑兵为主,中间是法兰西孔代亲王和西班牙的军队,而左翼是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军队,他们凭借沙丘挡住来自沿海军舰的威胁。

    曹变蛟带领帝国近卫旅、两个皇家步兵团、三个英格兰步兵团、一个皇家炮兵团大约8000人作为中军,鲁珀特亲王率领两个皇家骑兵团、两个英格兰步兵团改编的骑兵团4000人担任右翼,而左翼是孙传庭带领的远西派遣军改编的两个帝国骑兵团2000人。

    双方军队垂直于海岸线布阵,各个方阵单位在海滩上整齐排列直面敌人,双方阵线看起来无懈可击,战斗看似会成为一场艰苦的拉锯战。

    “来自东方的军队,到底有多么厉害?”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带领的是经过三十年战争训练的瑞典骑兵,她的对面是孙传庭率领的2000名东方骑兵。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大胜欧陆联军

    曹变蛟拔出了腰间的佩剑,而立之年的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将:“皇家步兵团,前进!”

    会战大约于早上八点打响,两个皇家步兵团在鼓点的指挥下扛着火枪正面进攻西班牙军队占领的沙丘制高点。

    这两个皇家步兵团经过孙传庭这个教官的训练,他们许多人还经历英格兰内战的洗礼,士气高涨。

    在他们的对面是占据高地的西班牙大方阵。

    西班牙大方阵曾经威震欧洲,但是现在西班牙大方阵已经不是最为先进的战术,两个皇家步兵团竟然将西班牙大方阵从几十米高的沙丘上逼退,让西班牙大方阵吃了一个大亏。

    “瑞典骑兵从侧翼进攻英格兰的步兵,支援西班牙军团!”孔代亲王见到西班牙人越来越菜,不禁皱眉。

    西班牙人似乎不怎么行了,无敌舰队被英格兰皇家舰队堵在西班牙无法支援,而西班牙大方阵被英格兰步兵正面击退,昔日的殖民帝国在17世纪中期开始没落。

    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望见孔代亲王的旗帜,她见两个皇家步兵团即将占领沙丘高地,于是命令多数的瑞典骑兵从侧翼进攻英格兰步兵。

    “众人随我前进!”

    孙传庭在克里斯蒂娜女王对面,他并不会允许瑞典骑兵击溃己方的步兵,两千名华夏骑兵向瑞典骑兵发起冲击,他们手中握着火枪,在接近了瑞典骑兵之后双方进行一轮马背上的射击,然后几乎是同时拔出冷兵器,使用勇猛的墙式冲锋!

    克里斯蒂娜女王身穿甲胄,由于她的尊贵身份以及还没有继承人的原因,她只能够留在后方,而无法加入惨烈的骑兵决战。

    久经沙场的瑞典骑兵作战风格勇猛而且经验丰富,他们在兵器并不存在太大代差的前提下,并没有轻易被孙传庭的骑兵冲垮,而是顽强地与孙传庭亲自率领的2000名华夏骑兵鏖战。

    孙传庭的左翼和克里斯蒂娜的右翼交战之际,法兰西孔代亲王的法兰西中军和曹变蛟的步兵开始胶着对射。

    曹变蛟手中拥有十几门12磅的火炮,这些火炮是通过船只运来敦刻尔克。

    这一批火力较强的火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欧陆同盟军为了快速支援敦刻尔克要塞,他们携带的只是轻型的野战火炮。

    另外一边鲁珀特亲王这个出身于德意志地区的贵族则率领英格兰骑兵和勃兰登堡等德意志骑兵交战,双方也鏖战不下。

    “将机枪和火炮推上去!”

    曹变蛟见到骑兵陷入不小的麻烦,便指望步兵和炮兵率先打开局面。

    瑞典、德意志诸侯三十年战争几乎都在打仗,双方的骑兵质量不低,并且骑兵兵器上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步兵的话,曹变蛟手中的底牌有很多,他的帝国近卫旅装备了更加先进的火枪、火炮,还有加特林手摇机枪!

    重型的野战火炮开始发射实心弹、霰弹落入法兰西步兵方阵之中,加特林手摇机枪、德莱塞步枪猛烈射击!

    法兰西的阵型之中仍然使用了大量的长矛兵,而曹变蛟这边则完全放弃了长矛兵这种落后的兵种,后膛装的火枪快速地装填,给对面的法兰西士兵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孔代亲王很快就体验到了对方火力的可怕,对方的纵深很浅,但是正面几排的火力密集和凶猛,不给他的手下靠近近战的机会!

    双方的骑兵在肉搏,而中军开始同样惨烈的排队枪毙互相射击,排枪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撮撮火药燃烧爆发产生的硝烟从枪膛中冒出,线列中不时有士兵中枪倒下。

    这次曹变蛟、孙传庭、鲁珀特亲王他们面对的不是英格兰内战中经验不足的议会军,而是欧陆经过三十年战争的精锐部队。

    作为中军的法兰西投入了法兰西骑士试图进行冲击,但是遭到了几门手摇机枪扫射和排枪射击,高贵的法兰西骑士中枪倒地。

    战斗持续了三个小时,法兰西步骑兵终于支撑不住,他们在新型的火器面前败退!

    而鲁珀特亲王率领的英格兰骑兵与德意志骑兵不相上下,只是德意志骑兵见到担任主力的法兰西军团溃退,他们并不想要和难缠的鲁珀特亲王继续缠斗下去。

    另外一边孙传庭带领的骑兵也开始追赶撤退的瑞典骑兵!

    1.4万人的神圣同盟军在敦刻尔克外围击败了2.4万人的欧陆同盟军!

    “法兰西和西班牙步兵合在一起有1.6万人,他们怎么失败了!”勃兰登堡公爵带着参战的德意志胸甲骑兵逃离这片海滩的时候还不明白。

    孔代亲王是一个有天赋的军事将领,再加上西班牙的军团,仅仅是中军的人数比对面左翼、中军、右翼的士兵加在一起还多,结果一下子反而是中军率先溃逃。

    “将这些人俘虏,用来换取赎金和让他们充当苦力帮我们挖掘壕沟围攻要塞!”孙传庭、鲁珀特亲王带领骑兵扩大战果,他们捕捉四处溃逃的敌人,漫山遍野可能都是俘虏!

    “女王陛下,形势不利,我们保护您离开此地!”

    克里斯蒂娜女王的身边有几十个瑞典骑士,他们见战争的天平已然倾斜,赶紧护着女王撤离战场。

    “对方的枪声十分密集,而且装填的速度很快,法兰西步兵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克里斯蒂娜刚才有关注中间的战场,心有余悸。

    她也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对面的人数明明比法兰西、西班牙联手的军团人数要少,但是却爆发出更加频繁而密集的枪响声!

    “敌人的骑兵追上来了!”

    保护克里斯蒂娜的瑞典骑士护着她,惊恐地发现孙传庭率领的骑兵部队并没有像是普通的骑兵一样急于抢掠战利品,而是在扩大战果。

    骑兵们踏着湿润的沙滩,沿着海岸线进攻,追击瑞典骑兵!

    一个个东方骑兵从他们这支小队身边掠过,将这支瑞典骑兵层层包围。

    “不要攻击我们,我们瑞典女王陛下在这里!”瑞典骑士怕对方会消灭他们这支骑兵,赶紧叫道。

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拔取敦刻尔克要塞

    “将军,我们抓住了一个大人物,不过我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这似乎还是个娘们。”

    孙传庭的骑兵俘虏了一群瑞典骑兵,他们将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和其他瑞典骑士带到了孙传庭的面前。他们听不懂斯德哥尔摩地区或者德意志的语言,但是见到瑞典骑士护着一个女骑士,自然认定是重要的人物。

    神圣同盟在胜利之后追击逃兵,瑞典俘虏只是一部分,其余的俘虏加在一起有4000人。

    “有没有能够听懂他们话的人?”孙传庭对他们这边的话也完全听不懂。

    “我是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请你们保证我们骑士的性命,我们愿意用一笔赎金作为重新获得自由的代价。”克里斯蒂娜却是懂得多国的语言,她见到了担任陆军总指挥的孙传庭,对他说道。

    “瑞典女王……”

    孙传庭看到这个年轻却穿着甲胄的女子,深感意外。

    欧洲诸国有女子担任国王并不奇怪,不过愿意亲自出征的国王却是很少,一般都是亲王或者公爵、伯爵担任统帅,俘虏国王的机会更少。

    在这里俘虏克里斯蒂娜女王,这可是一个额外的功劳。

    “以上宾之礼仪好好招待女王,直接送往伦敦城好了。”孙传庭说道。

    鲁珀特亲王、布莱克等英格兰将领听说孙传庭的骑兵俘虏了瑞典女王,也都颇为惊讶,这可是和他们索菲亚女王同级别的人物啊。

    “我是英格兰的鲁珀特亲王,很荣幸能够见到女王陛下您。”鲁珀特亲王带着一队英格兰的将领拜见克里斯蒂娜女王。

    “……”克里斯蒂娜见到英格兰的将领们,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不过除非双方有死仇,否则贵族即使被对方抓住也能够得到优待,这是一种默契。

    “你打算怎么处置瑞典女王?这次我们爆发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贸易,而不是与诸国结成死仇,希望能够款待瑞典的女王。”鲁珀特亲王对孙传庭说道。

    “我们打算将其送往伦敦,作为谈判的一个筹码。虽然瑞典的女王是国王的身份,但据我所知,应该是瑞典的枢密院在管事,即使我们抓住她也无济于事,只能够起到一定的威胁作用。”孙传庭说道。

    “这样也好。”鲁珀特亲王等英格兰将领同意了孙传庭这样的做法。

    伏波将军号铁甲舰担任护送瑞典女王前往伦敦城的任务,同时回到伦敦城获得一批补给。

    击败了欧陆同盟2.4万人的军队,孙传庭、鲁珀特亲王继续围困敦刻尔克要塞,誓将攻拔这座要塞。

    一群被俘虏的法兰西、西班牙、瑞典、德意志士兵被当成是工兵挖掘壕沟,这些士兵多数都有作战的经验,比起强征的壮丁更加熟练,他们不得不帮助神圣同盟的军队挖掘进攻敦刻尔克要塞的壕沟。

    法兰西、西班牙、瑞典等王国的旗帜被抬到了要塞前方,再加上被俘虏的各国士兵,让敦刻尔克要塞里面的守军意识到他们的援军已经击败。

    法兰西的孔代亲王、勃兰登堡公爵、西班牙将军在海滩惨败后于外围收拢溃军,大约还能够聚集1.7万人。

    虽然剩余的军队仍然十分可观,但是援军的士气已经丢失,缺乏士气的军队没有战斗力,继续强行作战只会再次战败。

    “你们法兰西和西班牙的人担任中坚力量,为什么突然溃败?”勃兰登堡公爵在战斗后不满地向担任主力的孔代亲王质问。

    他率领的德意志胸甲骑兵和雇佣兵还没有战败,作为中军的法兰西、西班牙军队竟然提前溃退,如果中军都败了,那么左右两翼的骑兵继续作战也扭转不了战局。

    “他们的火器和纪律都远在我们之上,我们的士兵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所以溃败了。如果不信的话,下次你的德意志的胸甲骑兵可以尝试攻击他们的步兵。”孔代亲王滋味难言。

    勃兰登公爵皱了皱眉:“他们的步兵真的有这么强大?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向各国请求更多的援军,我们可以通过数量上的优势,再加上遍布各地的棱堡要塞进行防御。他们远道而来,绝对耗不过我们。”孔代亲王思忖了一下,他也是很有天赋的人,见正面作战无法击败,转而采取消耗战。

    “瑞典女王逃到哪里去了?”

    勃兰登堡公爵、孔代亲王在收拢残兵,他们等了半天也没有见到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

    “我们的女王被东方的骑兵俘虏了……”一个侥幸逃走的瑞典骑士说道。

    孔代亲王、勃兰登公爵听闻瑞典的女王被抓,神情阴晴不定:“这下可糟糕了,不知道瑞典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被迫退出战争。”

    “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了。”

    欧陆同盟联军面对这样的局势无可奈何,他们只能够寻找新的机会再与登陆敦刻尔克的敌人进行战斗。

    敦刻尔克在被围困了八天的时间,吃水较浅的军舰朝着要塞发射实心弹,而登陆的炮兵则将野战炮通过壕沟尽可能地靠近城墙,将城墙砸塌,华夏军官带着印度土邦士兵进行强攻,从突破口冲入要塞,他们占领了要塞,黄龙旗插在了要塞的炮台上!

    “放下兵器,我们给予你们应有的招待。”

    孙传庭带着一群士兵俘虏了要塞中的守军,足足有几千人,还有法兰西前任红衣大主教黎塞留的外甥、担任法兰西舰队司令的布雷泽。

    作为法兰西贵族的他当然受到了优待,并没有被五花大绑。

    “你们神圣同盟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布雷泽见到了带兵进入要塞的孙传庭。

    “希望诸国的大使能够到伦敦城好好谈一下和我们建交通商的事情。”孙传庭说道。

    “你们为了通商,要不惜动武吗?”布雷泽沉声说道。

    “我只是一个军人,谈判的事情交给大使,我接受的命令是半年内攻下巴黎,让双方回到谈判桌上好好对话。”孙传庭答道。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瑞典女王

    克里斯蒂娜女王被伏波将军号铁甲舰押送到了英格兰的怀特霍尔宫,她在这里见到了神圣同盟的头脑们。

    “这是瑞典王国的女王?”丹麦王克里斯蒂安四世见到年轻的瑞典女王,双方是世仇,丹麦和瑞典摩擦不断,见到联军俘虏了瑞典女王,不由大喜。

    克里斯蒂娜还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这可是用来威胁瑞典王国的一个重要的筹码,也许还可能让瑞典归还在战争中获得的丹麦的土地。

    楚云打量这个还不满二十岁的女王,她其实六岁就已经是名义上的瑞典女王,这也意味着她的父亲很早就去世。

    对于她的父亲古斯塔夫二世,楚云大概是知道的,三十年战争最有名的将领,带领瑞典军队屡次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让瑞典成为北欧霸主。可惜十多年前他在吕岑会战战死,他手下的军队仍然在他战死后击败帝**。

    这位古斯塔夫二世之女似乎想要模仿她的父亲,一直都穿着男式的衣服,而不是长裙。

    “你就是来自东方的执政官?”克里斯蒂娜用德语向楚云发问。

    “……”楚云完全听不懂德语。

    大概是看出楚云有些迷惘,克里斯蒂娜换成了英文,重新提问。

    “没错,这位是东方的执政官,我的丈夫。”作为怀特霍尔宫主人的索菲亚公主突然开口,言语间向克里斯蒂娜宣示主权。

    楚云身边的女人可是不少,但是在欧洲的就她一个人,要是再多一个更年轻的瑞典女王,索菲亚估计以后楚云要是到欧洲来岂不是要一心二用了吗?

    “从来没有欧洲王室与东方联姻,都是欧洲王室和贵族之间……你……”克里斯蒂娜对于索菲亚打破传统有些惊讶。

    欧洲王室之间的联姻涉及到领土兼并,贵族之间为了加强联盟,但几乎没有与欧洲以外的国家进行联姻。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索菲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好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正经的事情。”楚云见丹麦王和葡萄牙王都在场,阻止索菲亚继续说下去。

    “克里斯蒂娜,瑞典从我们丹麦要走了哈兰地区、哥得兰岛、耶姆特兰省和海尔耶达伦省,你现在成为了阶下之囚,应当将上述地区交还给我们。”丹麦王急于索要回自己的失地。

    “不。”克里斯蒂娜倔强地拒绝丹麦王的要求。

    “楚先生,他们在之前的战争中突入我们丹麦,占领了我们大量的土地。现在他们的统帅托尔斯藤森还带领着瑞典的军队在我们丹麦境内围攻要塞,您作为我们联盟的盟主,希望您能够为我们丹麦索要原本就属于我们丹麦王国和挪威王国的土地。”丹麦王转而向楚云寻求帮助。

    这个丹麦国王老年以后还真是个窝囊废。他很明显野心勃勃,年轻的时候也有一番作为,不过丹麦接连被瑞典国王打败,瑞典国王还出现一个古斯塔夫二世,手下培养出来托尔斯藤森等一批优秀的陆军元帅,相比之下丹麦王显得黯然无光。

    北欧霸主只能有一位,丹麦是以前的霸主,而瑞典是现在的霸主。

    所以丹麦王只能够将希望放在神圣同盟的盟主楚云的身上。

    对于丹麦王的请求,楚云当然也是要帮忙的,毕竟帮助强国不符合他的利益,而且丹麦有一个地方是楚云所觊觎的那就是进出波罗的海的海峡。

    如果华夏商人以后想要进入波罗的海,进而进入北欧市场,得到丹麦的帮助自然是更好。

    不然的话,楚云还宁愿与瑞典成为队友,而不是现在软弱的丹麦。

    这次欧陆的战争,丹麦王国起到的作用只是在北方利用坚固的要塞吸引瑞典、波兰的部分兵力。

    “克里斯蒂娜,我知道即使我们抓住你,也无法让你们瑞典退出这一场战争,估计以你的年纪还没有什么威望,瑞典王国不一定会因为你而放弃既得的利益。王国的利益凌驾于王室之上,对于瑞典王国的贵族们,选出一个新的国王并没有什么。而且他们知道我们也不会伤害你,完全可以通过枢密院继续代替你治理王国。”楚云说道。

    无论是丹麦王还是克里斯蒂娜本人听了楚云的一番话,顿时有些沉默。

    即使是老丹麦王也不继续坚持索要丹麦王国和挪威王国的失地。

    摆在瑞典王国枢密院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用失地交换回他们的女王,另一个是继续占有丹麦的部分领土,让女王待在伦敦城,似乎也不影响他们管理王国。怎么想枢密院选择的都会是暂时放弃女王保有土地,以后等到和英格兰停战交好,然后再设法将女王接回来。

    “不过你也不是完全没有利用的价值,如果我们还利用其它的条件进行谈判,你也是一个有价值的筹码。”楚云直截了当地说道。

    没错,领土对于瑞典王国来说可能要比没有威望的女王重要,仅仅以交换俘虏为条件瑞典王国不见得会同意,但若是在战胜瑞典陆军主力的前提下再用女王作为筹码谈判,双方都有台阶下。

    瑞典军能够对王国的子民宣称是为了让神圣同盟交还女王才退还丹麦王国的领土……

    当然,前提是还要打败这个时代一流的欧陆陆军瑞典陆军。

    “听你这么一说,我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伤。”克里斯蒂娜见楚云完全不忌讳,将她视为一个待价而沽的谈判筹码,瞪大眼睛看向这个体型仍然保持很好的人。

    楚云本身就是大明的军官出身,谋划了建立从东方到西方的战争、商贸补给线,一直都有一股征战沙场的气质,即使是平时都没有松懈。

    “接下来一段时间请你待在伦敦城,索菲亚女王会照顾好你的饮食,是吧,索菲亚女王?”楚云看向索菲亚。

    “那……那是当然的。”索菲亚嘟囔道。

    “你真的认为能够就凭你们几家,尤其是丹麦和葡萄牙这种小鱼小虾,真的能够让欧陆屈服吗?”克里斯蒂娜急忙问道。

    “现在不行,以后还有很长的时间,我们慢慢来。”楚云答道。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目标巴黎

    孙传庭、曹变蛟、鲁珀特亲王等人率领的1.8万军队占领了敦刻尔克要塞,他们在抓获了欧陆同盟4000名俘虏后,将他们变成了工兵,参与接下来征服巴黎的行动。

    法兰西作为此时欧陆霸主,是欧陆同盟的领头人,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神圣同盟为了瓦解欧陆同盟,选择了拿有将近2000万人口的法兰西开刀,第一目标就是向巴黎进军。

    1.8万军队加上4000俘虏想要迅速攻克有层层要塞防御的法兰西-佛兰德边境线显得十分困难。

    他们不但要面临着数以十计有效防御火炮的棱堡阻挡,还要对付欧陆同盟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军队。

    为了打败神圣同盟,不少王国开始进行战争动员,花费更多的金钱招募雇佣兵来参与战争。尤其是首都巴黎受到威胁的法兰西王国更是将各个地区的士兵都往西北疆土召集。

    法兰西孔代亲王率领欧陆同盟军1.7万人快速向法兰西和西属尼德兰的边境回防,而一支1.3万人的法兰西军队在巴黎集合后前来与孔代亲王汇合,双方的兵力达到了3万人。

    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诸侯、尼德兰、瑞士联邦等在法兰西附近的国家知道唇寒齿亡,若是法兰西王国战败,那么欧陆霸权可能会转移到英格兰,甚至是背后操纵英格兰的楚云手中,到时候欧陆的事务可能会被外人掌握话语权。

    对于神秘的东方人为什么致力于获取这边的贸易特权,欧洲诸国不是很理解,但是如果东方的商船争夺他们本土的市场,那么他们王室的财政就不好过了。

    尼德兰人派了6000名士兵到来,德意志诸侯、瑞士、神圣罗马帝国再次拼凑了4000人的雇佣兵,而更远的波兰王国在奥斯曼帝国、沙俄承诺支付他们一笔战争经费的前提下,他们派了5000名波兰翼骑兵和哥萨克骑兵跨过德意志地区支援法兰西。

    欧陆同盟军的军力更盛,达到了惊人的4.5万人。

    这样的规模在欧陆三十年战争之中都十分罕见,而且各国派出的几乎都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兵,他们与普通征召的农民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更加善战。

    就在欧陆同盟军在法兰西边境聚集之际,孙传庭、鲁珀特亲王带领的神圣同盟军已经海陆并进,攻陷了法兰西的加来港,俘虏港口里面的商船和守军!

    敦刻尔克在西班牙人手中,而加来港在法兰西人手中,也就是说神圣同盟军已经开始向法兰西的境内挺进!

    “他们之间的战争实在是太过频繁了,面积也算不上太大,将要塞建的到处都是,重要的港口城镇几乎都是棱堡的布局,还有炮台、驻军,这样拆下去简直就是苦差事。”

    孙传庭率领远征军围攻第二座要塞,加来港要塞,又是经过了十几天的围攻。

    这还是他在有海军舰队支持的前提下,封锁了加来港,让这里变成一座绝地,再加上海滩之战打败欧陆同盟军的威名,才这么快就攻陷加来港。

    这样的进展已经算快了,西班牙和尼德兰的战争中,围困尼德兰人坚守的奥斯坦德要塞,硬是花费了3年的时间才攻下要塞,双方一共伤亡10万人。

    因为棱堡和火炮的普及,欧陆这个时期的战争都又臭又长,动辄是三十年战争、八十年战争,却很少有王国被对方平推,各方打来打去却很难消灭对方。

    攻陷敦刻尔克和加来港,在欧陆站稳脚跟,距离攻陷巴黎还有比较长的距离,中间的要塞数以十计,同时需要面对不断袭击的欧陆同盟军。

    在这里的战斗比起在莫卧儿、东印度、东瀛甚至是奥斯曼帝国的战斗都要痛苦。

    君士坦丁堡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主要是当初地中海尤其是意大利诸国恨不得奥斯曼帝国死,他们积极出战,又是舰队贴脸攻击君士坦丁堡,所以才比较快地攻陷君士坦丁堡。

    现在的巴黎在较为腹地的地方,受到许多棱堡要塞保护,外有欧陆诸国联军,所以难度不免提升了。

    如果楚云在欧陆有足够的领土,他说不定可以在这里大量地生产威力更大的火炮,铺设铁路来运兵,进行一场“闪电战”,快速攻占巴黎。

    但是现在的欧陆别说铁路,就是马匹通行都不容易,他从东方带来的火炮威力还不够巨大,又太过沉重,人员补给也比较困难。

    其实操纵英格兰也是为了建立窥视欧陆的桥头堡,但是现在的英格兰经历了内战后刚刚有所起色,并不能够为楚云提供大量的物资。

    “倘若继续向巴黎进军,我们的兵力可能还不足够。”

    孙传庭在探知了欧陆同盟军的兵力不但恢复,而且人数多达4万余人,对形势做出了判断。

    围攻要塞就需要不少的兵力,还要保护粮道、分心应对欧陆同盟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分出的兵力一多,围攻要塞的兵力就会不足,攻陷要塞的时间就会被拖缓,这又是另一个难题。

    “在我们出发前,索菲亚女王已经命令苏格兰军团和爱尔兰军团组成一支1.5万人的军队乘船前来参与对巴黎的远征。他们与我们差不多的时间出发,但是距离更远……我估计他们应该快要到来了。”鲁珀特亲王说道。

    “1.5万人加上我们这里的1.8万人,我们差不多有3.3万人左右,又有舰队为我们提供补给……我希望苏格兰军团和爱尔兰军团主要能够帮我们守住被我们攻陷的要塞,也恶心一下欧陆同盟军。”孙传庭显然对棘手的棱堡还是有些怨念。

    如果修筑棱堡来对付土著,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攻破,但是如果敌人修筑棱堡来防备自己,那么就显得有些恶心了。

    “这次我们联合王国加在一起派出了2.5万人,付出的代价很大,我明白为什么女王会信任你们。但是既然要进攻巴黎,那么我们就一定要踏入卢浮宫。”鲁珀特亲王说道。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圣女贞德的故事

    加来港的海面上漂浮着来自苏格兰、爱尔兰的船只,1.5万人的苏格兰军团、爱尔兰军团听从女王的征召,踏上欧陆战场。

    一队队苏格兰士兵、爱尔兰士兵来到加来港,他们顺利与孙传庭率领的华夏军团、鲁珀特亲王率领的英格兰军团在法兰西的港口会师。

    带领苏格兰军团的是利文伯爵,他曾经在瑞典军队服役;带领爱尔兰军团的是莱斯特伯爵,他曾经在尼德兰服役。

    也就是说这两位联合王国的伯爵将要面对的敌人是他们以前的战友们。

    “欢迎你们的到来,利文伯爵和莱斯特伯爵。”鲁珀特亲王带着一群英格兰的将领迎接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

    英伦三岛不过几百万人,以这个时代的战争动员能力,能够派出2.5万人的远征军已然是赌国运的做法。

    “没想到我们在内战中交手,现在又要并肩作战。想到要向巴黎进军,真是令人热血沸腾。”苏格兰的利文伯爵曾经和孙传庭、鲁珀特亲王在英格兰内战中交手,此时却是队友。

    “距离上次占领巴黎已经有两百年的时间了吧?那还是英法百年战争的事情,后来出现了圣女贞德,让法兰西人团结在一起打败了我们英格兰。这一次法兰西是否又会出现第二个圣女贞德?”莱斯特伯爵说道。

    “圣女贞德?什么人?”孙传庭并不知道英法之间的矛盾。

    “三百年前英格兰和法兰西发生了长达上百年的战争,我们英格兰即将吞并法兰西之际,一个自称是圣女贞德的女人带领法兰西军队抵抗,虽然她最后被捕并被处决,但是却解救了当时的危机,也让法兰西平民的反抗更加激烈。否则的话,我们英格兰很有可能会在百年战争中夺得法兰西的王位。”莱斯特伯爵说道。

    “如果一个地方的平民没有觉醒,那么还容易占领,反抗太过激烈的话,那就无可奈何了。”孙传庭听说了圣女贞德的故事,也觉得欧陆这边比较棘手。

    九州军在南洋等地方扩张的时候,极少遇到欧陆这边王国之间强烈的认同感,这样的地方也很难实现统治,反而是南洋那些土著王国没有什么国家概念,建立统治还比较容易,只是管理距离的问题。

    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会让孙传庭他们的军团在法兰西境内进退都变得艰难,维持稳定和补给更加不容易。

    这也是为什么楚云不想要占领这些抵触情绪强烈的地方,即使是现在的英格兰人也要让索菲亚尽可能在国事上保持中立。

    “再出现什么圣女贞德也无济于事,在火炮面前,这次没人能够帮助法兰西获胜。”曹变蛟在一旁听着,对圣女贞德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感觉。

    今时不同往日了,英法百年战争的时候火枪和火炮还没有那么普及,英格兰长弓兵还大发光彩,英雄主义还能够起到作用,然而火枪、火炮的普及,个人英雄主义起到的作用似乎有限了。

    “不要小看了凝聚力这种无形的东西,尤其是攻入敌人疆域内部,否则我们会在这里受到挫折。尽量避免没有必要的冲突。”

    孙传庭此时已经五旬,双鬓发白,他见识过许多的战争,知道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时代作用越来越少,但是因为一个塑造的英雄提升的王国凝聚力可是很麻烦的一样东西,尤其是文明开始进步之后,再和以前的蒙古军队西进以战养战的策略会受到很多人甚至是自己本土平民的抵触。

    “我会小心,尽量不招惹他们的平民。”曹变蛟说道。

    孙传庭他们的华夏军团、英格兰军团和苏格兰、爱尔兰军团在加来港会师,除了留下少数士兵在舰队的掩护下防守已经占领的敦刻尔克要塞和加来港,其余人继续向南行军。

    孔代亲王、德意志诸侯们试图以4.5万人的优势兵力阻拦神圣同盟军的攻势,他们在法兰西东北部的索姆河畔亚眠城镇附近的村庄布防,打算在这里打败深入法兰西境内的神圣同盟军。

    法兰西的居民对外来远征军充满了防备,他们为孔代亲王带领的欧陆同盟军提供情报,让孔代亲王时刻掌握神圣同盟军的行动。

    孔代亲王这次学乖了,他始终没有轻易再次与神圣同盟军进行会战,而是耐心地等待神圣同盟军深入法兰西境内。

    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正面击溃远征巴黎的神圣同盟军,他可以判断出神圣同盟军的进军方向是自己王国的首都巴黎!

    路易十三作为法兰西王国的国王,他在法兰西的声望可比克里斯蒂娜女王在瑞典的声望要高许多,要是路易十三投降的话,那么法兰西作为欧陆同盟的盟主就反而要最先退出同盟了。

    为了弥补在装备和纪律上面的劣势,孔代亲王一直忍耐着让孙传庭他们的军队接连攻拔了几座要塞,推进到亚眠附近的村庄。

    期间路易十三和红衣大主教马扎然几次催促孔代亲王尽快出战,驱逐神圣同盟军,因为法兰西为了供给欧陆同盟军4.5万人的补给也非常之吃力。

    欧陆同盟军从欧陆各地而来,但他们是在法兰西的境内集结和防守法兰西边境,几乎所有的粮食和弹药都要由法兰西进行补给。

    同样的,孙传庭他们3万人左右的部队也遭遇着补给的困难。若是没有舰队和攻下的要塞提供后勤补给,那么他们将不得不因为补给困难而不得不退出战斗。

    孔代亲王却不为所动,并没有按照国王和红衣大主教的命令行事,他还在等待时机。

    他派出了几队法兰西骑兵袭击孙传庭他们远征军团的补给线,同时号召附近村镇的平民抗击入侵者。

    本来就处于道义劣势的神圣同盟军因为孔代亲王转变了策略而行动更加艰辛。

    孙传庭等将领对孔代亲王实施的策略感到有些烦恼,就像是西班牙守军故意打开水闸放水将要塞周围变成沼泽地一样,法兰西人也有自己的防御策略,他们向巴黎的进军速度受到延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7758/ 第一时间欣赏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最新章节! 作者:大汉校尉所写的《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为转载作品,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介绍:
17世纪欧洲的船队在世界各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时,遥远的远东地区,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响起,一车车煤炭运往工厂,无数的工业产品向各地倾销,线列步兵整装待发,冰冷的大炮发出怒吼……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