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种子
“子明,这是不是你的算计?”
裁军数十万带来的影响,出身寒士的郭嘉感受最深,地方氏族的实力有多恐怖,乡村地主乡霸对乡村百姓的影响多高,郭嘉最是清楚,可现在全部解决了,而方法不过是一次大裁军。
郭嘉突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可能,这一切可能都是陈子明的算计,当初提出全面扩军的是陈子明,对全军进行思想教育的也是陈子明,现在要求大裁军的也是陈子明,郭嘉想到这里,后背凉飕飕的,要真陈子明的算计,那就太恐怖了。
建立学堂、开创基础官吏考取制,一步步掌控地方,慢慢削弱氏族对地方的影响,最后一步釜底抽薪,数十万士卒回乡,彻底打压地方豪强,消除官府对地方掌控最薄弱的环节。
无论是民兵制的建立,还是城防军的建立,陈子明说是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储备军事力量,所以没人反对,那些氏族甚至打起城防军的注意。
可现在看来,恐怕陈子明的目标一开始就是这些氏族啊,一群忠于刘备的将士完全掌控地方乡镇,对氏族的打击可想而知。城防军的建立和民兵制的建立,宣布地方氏族将彻底失去对地方的掌控,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不是。”
陈子明听了郭嘉的询问,立马摇头,坚决否定,他现在的敌人已经够多了,氏族阶级恨死了陈子明,要是陈子明再承认这事是他一手策划的,恐怕刘备也不一定能保住他。
江东小霸王孙策到底死在什么人手中还是个迷,陈子明可不想被天下氏族盯上,现在的氏族力量依然强大的可怕,暗自养的死士可不少。
“不说这些了,军改初步完成,开始下一步吧。”郭嘉不置可否的看了眼陈子明,他现在可以肯定,这一切都是陈子明的策划,这些古老的氏族阶级遇到陈子明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陈子明微微一笑,这种事情还真瞒不过郭嘉这种变态,当即也不再纠结,开口道:“的确可以开始了,据说辽西武器部研究出很多优良的武器,正在和军部商议。”
“呵呵。”郭嘉一听,摇摇头道:“看来这次军部这次要大出血了,不过头疼的是陛下吧,关将军恐怖天天去找陛下喝酒。”
听了郭嘉的话,陈子明也是一阵苦笑,想到每次军部大量采购武器,关羽都会去堵刘备的门,要求刘备多拨款给军部:“现在各地皆在加大基础建设,修路架桥,修建学院,修建工厂,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军部预算有限。”
“再说现在正是整军备战的关键时刻,武器更换,加强军队战斗力,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财政部拨给军部的那点军方根本不够。”
郭嘉也皱眉道:“听闻陛下有意缩减各地开支,加大军队投入?”
“是。”这件事陈子明知道,刘备询问过陈子明的看法,陈子明也不知该怎么说,地方建设是他提出来的,而且关乎民生,这东西对国家有多重要,其实也就陈子明自己知道,其他人,包括刘备,也认不清其中的重要性。
刘备之所以支持陈子明搞基础建设,不过是因为这事对百姓有利,为百姓考虑而已,而朝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反对如此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现在天下布局已经完成,下一步将开启一统之战,刘备有心将大量资源投入军队建设之中,也得到朝中众多大臣的支持,陈子明也独木难支,只好不反对也不同意,随刘备自己选择。
郭嘉见陈子明没有多说,便猜到结果,当即说道:“现在当以军队为重,待大汉一统之后,便可休养生息。”
陈子明听了郭嘉的话,暗自摇头,果然,像郭嘉这样的人也认为军队才是重中之重,一切都为天下一统之战让路。
“只能如此。”陈子明也没坚持,民生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贵在坚持,一旦放下了,再捡起来就难了,民生建设才是国家的根本,刘备能有如今的威望和实力,和他投入如此庞大的钱财进行民生建设分不开的。
不过陈子明也不是全部放弃,当即道:“道路修建,百姓迁移安置可以暂缓,但各地学院不可停。”
“然也。”这点郭嘉坚决支持陈子明,他出声平苦,知道普通百姓求学的艰难,也知道普通百姓求学的**,当即点头答应,而后告辞而去。
陈子明看着郭嘉的背影,苦笑着摇摇头,郭嘉是刘备派来的说客,刘备不想和陈子明因为这些事情闹出矛盾,这才想到这个办法。
“毕竟不是真正的兄弟。。。。。。”陈子明也无奈,刘备、关羽、张飞这个铁三角,不是谁都可以插进去的,如果刘备当陈子明和关羽一样的兄弟的话,这事肯定当面商议,那怕闹起来也不在意,就像关羽为了军费,天天去堵刘备的门一样,不会为了这些事情伤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可刘备没有自己来找陈子明,而是通过郭嘉,这就说明,陈子明和刘备之间的那种关系并没想象中的有那么铁。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陈子明不知道最后自己会不会和刘备反目,权利这东西实在是太让人着迷,容易改变一个人。
不过陈子明坚信,就算最后他失败了,也不会为华夏留下过多的后患,华夏足够强大,科学的种子已经埋下,扩张的理念也散播出去,海军的建设也起步,华夏周边的异族也收拾得差不多。
只要后人不是太昏庸无能,只要不干出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的事情,华夏当走在世界前列,他的苦心也就没有白费。
“君主立宪。。。。。。”
想到这里,陈子明摇摇头,太早了,他太心急了,现在根本不是说这些事情的时候。
三分天下的立局面已经形成,陈子明一直想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可历史的齿轮不是他能够摆布的。
第五百五十一章 排兵布阵
天下三分,虽然早在陈子明的预料之中,毕竟自打一开始,陈子明的战略思路便是先易后难,没有一开始就对曹操和孙权下死手,最后肯定会形成如今这样的局面。
现在好了,杂鱼都清除干净,三足鼎立之势已成,不过陈子明并不担心形成长久的拉锯战,比起历史上的三国来说,如今的三足之势已经不稳定。
刘备一家独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强大,那怕曹操和孙权联手,也不是刘备的对手。
这是全方位的压制,军事政治民生,任何一方面都碾压曹操和孙权。
而刘备一统天下的步伐已经迈开,军改完成的那一刻开始,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刘备一统大汉。
“二十个军团,分布在大汉各地。”
刘备书房内,刘备召集谋士团,开始谋划布局,作为刘备的第一秘书,陈宫负责主持会议。
“大汉十二州,根据不同的情况,镇守的军队亦不同。”
“其中福州、吉州、黑龙州三州之地,由徐盛军团镇守。。。。。。。”
陈宫将如今大汉的兵马分布情况一一讲明,如今大汉又增加两个州,也就是益州和氐州。
氐州,也就是原来的氐族地盘,纳入大汉之后,刘备直接命名为氐州,以示对氐族的尊重。
不过氐族的土地面积待定,因为太大,如果以现在氐族的地盘为限的话,氐族将是大汉最大的州,比扬州和益州都还要广阔。
虽然氐族土地贫瘠,地广人稀,根本无法和益州、扬州这样的大州相比,但将来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所以陈子明提出,氐州的界限战事不做规划,等将来视情况而定。
而后就是益州,按照陈子明提出的意见,刘备准备将如今占据的益州北部正是命名为益州,而被曹操占据的益州南部,将被划分出去,也就是说,益州已经正式一分为二,将来刘备打下现在的益州南部,也不在划归益州,而是从新设立一州。
看看大汉如今掌控的州,青州、冀州、徐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氐州、吉州、黑龙州、福州、夷州,整整十二个州。
如果以土地面积来算的话,刘备如今掌控的土地,比起原来的大汉来,只多不少,可见刘备对外的扩张有多么恐怖。
吉州、黑龙州、福州、夷州、氐州,可以说刘备近一半的领地是对外扩张而来。
当然,论富饶,论人口,论耕种土地,这些州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徐州,除了广阔的领地和影藏的矿产资源,其他的收获并不大,这也是这个年代的人不愿意向外扩张的原因之一。
费时费力,浪费钱财,却得不到相应的收获,反而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建设这些贫瘠的地方,看看刘备在福州等地投入多少就知道。
现在朝中很多人反对将氐族纳入大汉,反对建立氐州,便是如此,氐州根本没有什么吸引他们的地方,反而要投入无数钱财来建设氐州,他们当然不愿意。
不过这些不是他们说了算,因为陈子明说服刘备,刘备点头,大军开进去,财政部拨款,反对无效。
除了新建的氐州和益州,还有个北地,也就是原来羌族的地盘,羌族内迁,北地百里无人烟,就算陈子明,也不愿意现在建州北地,荒无人烟,除了对付草原异族的前线外,根本毫无价值。
“福州、吉州、黑龙州远离大汉中心地区,无战时,草原异族又实力大降,还在内乱,无法威胁此三州,由徐盛这一个军团镇守足也。”
“幽州、北地、凉州,乃防御草原异族之地,不可松懈,但也无需多少兵马,张济军团足也。”
由张济军团分兵镇守三地,完全足够,同时也对张济这种古老诸侯的分权,一个军团分布三个地方,张济没事跑跑腿就行了,中原之战,陈子明也不会让张济参与。
“氐州地广人稀,无外敌,暂时由高顺军团镇守,若战,则可调高顺军团一部入益州参战。”
派高顺去镇守氐州,是刘备和陈子明商议很久的结果,高顺也算是刘备集团的老人,忠心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无论本事还是威望,都足以镇守一州。
外围防线已经建立,二十个军团,只不过安排了三军团镇守,下面的布局才是重点。
“黄忠军团镇守益州、义军团镇守汉中,赵云军团、张绣军团、严颜军团共同镇守凉州,太史慈军团和庞德军团镇守并州,张辽军团、臧霸军团、马超军团镇守冀州,潘璋军团镇守泰山,张、徐晃、高览、四个军团镇守徐州,典韦军团和陈到军团镇守青州。”
“夷州交由海军镇守,夷州布置五万海军将士,确保夷洲安稳。”
整个布局就是这样,海军镇守夷州没有任何疑问,大海之上虽然没有敌人,可孙权还在啊,一统之战开始后,海军将从夷州出击,打破江东的长江天险。
至于其他布局,从兵马和将领安排,便可以看出,这是刘备集团全线出击的标志。
一旦大战开启,刘备集团将分兵四路同时攻打曹操,益州的黄忠和氐州的高顺合兵一路,攻打益州北部地区。
汉中的义、凉州的赵云、张绣、严颜合兵一路,攻打潼关、长安、咸阳等地,并州的太史慈、庞德合兵一处,攻打函谷关,冀州的张辽、马超、臧霸合兵一处,攻打曹操的老家兖州,泰山郡的潘璋军团看情况而定,或编入冀州张辽军团,或编入徐州张军团。
至于徐州,真正的四战之地,东连豫州,南接扬州,北靠兖州,所以布置的兵马最多。而且一旦大战开启,按照陈子明的安排,徐州所有兵马的目标是江东,全面牵制江东兵马,好让刘备专心致志的对付曹操这个大敌。
至于青州的典韦军团和陈到军团,到时候会合刘备一起出征,至于那个方向,还没定,但不是冀州就是并州,两条战线都是攻打曹操的主力。
第五百五十二章 后勤储备
总的战略计划已经定下,大战一开,四路大军瞬间压向曹操,陈子明想用碾压的方式结束这个乱世。
什么谋略,什么以少胜多,没必要浪费这些时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毫无作用。
当然,谋士是不可缺少的,陈子明不想见到重现一次赤壁之战,不想看见华夏出现近百年的三国对峙局面,谋士除了谋划进攻,也要谋划防御。
“第一,增强军队战斗力,加强训练,更换更优良的武器,改进战法,让军中士卒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特别是各种攻城武器,必须要训练专业的士卒进行掌控。”
陈宫介绍完各军的情况和布局,陈子明开始下达任务,第一个就是加强军队战斗力,一统天下,强队的军队才是根本,能不能碾压对手,全靠百万精锐够不够强大。
“第二,暗卫全面探查敌情,包括敌军数量,敌军分布,敌军装备,敌军将领,敌军后勤储备,以及敌军可能制定的战争计划,绘制清晰的地图,所有道路,水流,胡泊,树林,所有能够影响到大军作战的一切,都要在地图上标记出来。”
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暗卫再次扩编,无数精挑细选,经过专业训练的暗卫被派到曹操和孙权的领地,开始收集情报的工作。
在陈子明的影响下,世界上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间谍这一职业,当然,这种职业出现非常古老,不过以前不叫间谍,叫细作罢了,而且规模小,不专业,起到的作用不大。
可暗卫不同,在陈子明精心编写的细作培训手册指导下训练出来的间谍,可是非常专业的,乔装打扮,秘密潜入,金钱开道,手段众多,而且行事更加保密。
而且暗卫还有另外一个任务,诱降敌方官员,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可以下手,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钱,刘备有的是,权利,作为天下第一诸侯,事成之后,封个官也是小意思,而且还有保障。
暗卫,便是陈子明的杀手锏,陈子明要让曹操和孙权知道,暗卫,可不是只会探查敌情的斥候可比的。
“第三,战略储备,粮草、钱财、武器等等,凡是与战争有关的,都需要大量储备,各位,我们至少需要储备足够我们一口吞下曹操的用量。”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无论以前,现在,还是将来,后勤都是重中之重,没有后勤的战争,那是亡命之徒的厮杀。
后勤储备在陈子明看来,应该没有问题,粮食生产,那怕是掌控着鱼米之乡的孙权,每年的粮食产出也没有如今的刘备多,论钱财,不用说,刘备家里有矿,而且还是金矿、银矿。
而且刘备治下的商业非常发达,几乎到达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历史上的盛唐,也不一定有刘备治下的商业这么发达,当然,海上贸易除外,现在的大汉根本不存在海上贸易,最多就是徐州、青州、幽州、福州之间的内部贸易罢了。
不过就算如此,每年的商税已经达到一个恐怖的地步,那怕放弃福州金矿、银矿的开采,刘备集团的发展也不会因此而停歇不前,这也是曹操和孙权拍马也比不上的。
曹操和孙权治下,商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那怕那些氏族行商,也是悄悄咪咪,怕被人发现,还不是因为商人,被人定义为不入流。
曹操和孙权看到刘备恐怖的商税收入,也下令发展商业,可根本没法和刘备比,曹操和孙权集团依然是士大夫掌权,固执的思想让他们非常看不起商人。
对于曹操、孙权的命令,他们根本没有用心去做,更多的是以压迫商人,收取高额的税收来给曹操和孙权交代,可以说,曹操和孙权到现在为止,依然靠着农税支撑。
为了争夺天下,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加大农税征收,百姓苦不堪言,自己种的粮食都不够交税,更可怕的是,家中的壮丁全部被征召入伍,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和刘备比起来,曹操和孙权的战争持久能力根本无法比,刘备走的是发展、壮大,然后再征战,而曹操和孙权走的是先征战,再去想发展,结果可想而知。
到了最后,曹操和孙权一穷二白,为了抵御不断壮大的刘备,已经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而刘备呢,百姓生活根本毫无影响,而且越过越好,人口不减反增。
刘备的这次大裁军这波操作,惊呆了曹操和孙权,甚至让曹操和孙权产生一种刘备不想一统天下的想法。
当然,他们二人也只是想想,可不会白痴的认为刘备会放过他们,曹操和孙权除了加紧扩军备战,毫无办法。
听了陈子明的安排,陈宫立刻提出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难题:“钱财、药材、武器都好办,甚至后续兵源也没问题,如果需要,我们可以立刻征兵五十万,而且战斗力没问题。可粮食,恐怕达不到要求。”
刚才陈子明提出了具体的储备数量,其他的都好办,钱财就不用说了,支撑这场大战完全没问题,药材也好办,临淄医学院已经培养出无数药师,而且建立了很多分学院,对药材的收购也没有停止过,更是建立了自己的药材种植基地。
武器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还有数座铁矿支撑,武器制造厂也建立好几个,只要军部愿意采购,需要多少,他们就能制造多少。
困难的是粮食,那怕多了夷州这个粮食生产大州,粮食的数量依然远远不够,特别是现在又有百万氐族百姓需要粮食救济,氐族既然投效了刘备,刘备就不可能放任氐族百姓饿肚子。
“立即恢复益州的粮食生产,半壁益州,生产出的粮食足够益州、汉中、氐族所需,还可与储备足够的战略粮食,汉中也适合种植粮食,不可荒废。”
益州可是有名的粮食生产地,可惜成都平原只有一半在刘备手中,倒是便宜了曹操。
第五百五十三章 解决难题
“有一策,可解粮食问题。”徐庶突然开口,众人急忙望去,看看徐庶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徐庶皱眉,不确定的道:“军屯。”
听了徐庶的话,众人眼睛一亮,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军屯自古有之,古代大军征战,其实靠的就是军屯来支撑,否则像秦国一统天下的时候,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大军出征,粮食怎么可能够用。
“不可!”
陈子明听后坚决反对道:“士卒训练不可落下,军屯太耽搁训练,影响士卒战力。”
刘备集团的军队已经专业化,可以堪比后世的职业军人,现在提出军屯,这不是将军人变成农夫吗,没有长期的军事化训练,军队的战斗力将下降很多。
“可不实行军屯,粮食储备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场长久之战。”陈宫也为难,他也知道军屯影响训练,可按照陈子明的计划,一旦开战,就不是以前那种小打小闹,而且百万大军全出,按照陈子明的计划,不灭到曹操是就不收兵,甚至顺便将孙权也干掉。
也就是说一旦开战,粮食消耗就是个无底洞,每日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更别说战争会持续多久,以常年和曹操征战情况来看,要彻底灭到曹操,不是一两个月能完成的事情,如果战事不利,战争甚至会持续数年。
“大汉士卒战力天下第一,武器无人可比,若缩短训练,也不是不可。”徐庶再次开口道:“而且听闻曹操早已开始军屯,孙权也有军屯,我等军屯,依然可以保证战力在曹操和孙权之上。”
“然也。。。。。。”刘晔也站出来支持军屯,也是他们现在唯一想到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都支持军屯,刘备也心动,不过看陈子明没有点头,他也不好开口,一旦他开了口,这件事恐怕就无法改变,他还想给陈子明一个说服众人的机会,也是说服他的机会。
“我一直坚定,大汉将士的性命比钱财和粮食重要,比领地重要,大汉将士不怕战死沙场,但我等不能因此而不在意将士的生死。”
陈子明一开口,众人瞬间安静,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放弃了军屯的想法,因为就凭陈子明一句将士的性命高于一切,就说服了刘备。
“如果我等下令军屯,是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可缺乏训练的将士一旦上了战场,将士的生死由谁来负责,将士的家人由谁去赔罪。”
陈子明坚定的道:“粮食储备不够,那就推迟开战时间,等我们做好了准备,再去想一统天下的事情,我们有的时间,没必要用将士的性命换取所谓的胜利,这样的胜利,我等不想看到,大汉百姓不想看到。”
毫无疑问,陈子明说服了众人,没有人再开口军屯的事情,因为刘备已经不再支持军屯,其他人也没有继续坚持。
当然,也有人认为陈子明太过妇人之仁,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战死沙场本来就是军人的归宿,比起一统大业,死点士卒又有何妨,可在以仁慈立命的刘备面前,这种话没人敢说。
“其实粮食问题也没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刚才气氛压抑,陈子明也觉得刚才自己有点激动,语气过重,所以开口缓和下气氛,继续道:“诸位,别忘了去岁,曹操如何让大汉陷入危机的,我等亦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听了陈子明的话,众人眼睛再次一亮,郭嘉笑眯眯的道:“此策可行,但曹操大军封锁四地,粮食恐难以运送过来。”
众人都知道,曹操对领地的防御非常严,大军布置在边境之地,少数人或者物偷偷来往到好好说,运送粮食,而且还是这个关键时刻,数量又庞大,很难瞒过曹操的大军。
陈子明自信的一笑:“为何要运送过来?”
“妙!”听了陈子明的反问,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就是郭嘉,激动的开口道:“曹操治下氏族商人无数,皆有自己的粮食储备,我等只需向其购买,而后让其为我等保存,待大汉铁骑过去,便可就地取用。”
“甚好!”
刘备也满脸激动,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而且还省掉了粮食长途运送,大军就地取用,省时省力。
“不过粮食若由他人保存,途中恐生它变。”陈宫皱眉开口,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难。
给了钱,粮食不运走,那是氏族和商人很可能生出异心,打起二次卖粮的打算,而且在曹操治下之内,很容易走漏风声,这种储粮方式并不保险。
“呵呵。”陈子明自信的道:“只要钱财足够,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而且那些氏族传承久远,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曹操若没有足够的证据,不敢对那些氏族动手的。”
“然也。”郭嘉也开口道:“购买粮食,给足钱财,让其保存,并安排暗卫暗中监视,确保粮食所在。至于他们打我们购买的粮食注意,待大汉虎贲到后,便由不得他们。”
“可。”刘备点头道:“亦可告诉他们,若做好此时,大汉一统天下,他们可为功臣。”
“诺!”
刘备决断,这件事情算是定下来了,一切有专门人员策划,暗卫负责实施,钱财这种东西,刘备不缺,在大量钱财的诱惑下,在刘备保证给个前程的诱惑下,很多氏族和商人知道怎么选择。
特别是氏族,对天下形势也看的清楚,现在有机会投资刘备,他们当然愿意,只要刘备干掉曹操之后,不追究他们帮着曹操之罪,就是最大的好处,而他们付出的,不过是一些粮食,这种买卖那些氏族最会做。
“当然,也不能将一切都压在那些人身上。”陈子明继续开口道:“曹操治下粮食无法运过来,才出此下策,但江东粮食,运到大汉不难。”
徐庶一听,微微一笑道:“海运,无人可挡。”
是啊,大汉掌控江东万里海域,要运点粮食过来,以大汉海军如今的实力,轻轻松松的事情。
第五百五十四章 问心
最后粮食的问题勉强解决,对于曹操的领地,购买然后就地存放为主,暗卫的工作量很大,除了搜集情报外,还要购买粮食和监控。
对于江东,准备将暗地里购买的粮食全部从海上运往北面,如今江东海军全灭,江东海边除了一些民用渔船外,没有看见一艘江东的战舰。
最主要的是,江东海岸线太长了,就算孙权将所有兵马都安排在江东海岸线,也不可能将整个海岸线给监控起来,所有要想偷运一些粮食,还是很轻松的事情。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就等储备足够的实力,然后开战,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内,刘备集团的主要任务便是不断的提升实力,不断储备资源,为不久之后的大战做好准备。
“这些年来苦了子明,这段时间便安心休养。”
刘备集团的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完毕,很多事情都有专职部门和专业人才处理,很多高层得到解放,那怕刘备这个皇帝,也开始悠闲起来,看到陈子明疲惫的眼神,刘备难免感觉对不起陈子明,所以准备给陈子明放个长假。
“也好。”陈子明的确感到累了,常年在外征战,身心疲惫,那怕一次次取得胜利,也难以安抚他疲惫的心灵,现在难得有个机会好好休息。
刘备和陈子明告别,看着单薄的身影慢慢远去,刘备握紧了拳头,暗自责怪自己太过无能,才让陈子明为他东奔西跑,多次涉嫌。
虽然刘备和陈子明中间有着那么一点隔膜,而且陈子明没有关羽、张飞那种好爽和放荡,但这并不影响刘备和陈子明的关系,刘备对陈子明依然无比信任。
这些年来,刘备实力不断壮大,手中的权利也越来越大,刘备也早已没有了当初那种豪放,心中多了很多心思,特别对权利的掌控,对政治的敏感,让他变得更加阴沉,变得更加冷血,正式由一个将军向皇帝的角色转变。
不过好在身边一直有关羽和张飞,三兄弟之情让刘备没有因为权利而变得六亲不认,也没有因为权利而变得冷血无情。而且他内心也早就接受陈子明这个兄弟,感情不在关羽、张飞二人之下。
作为皇帝,刘备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系统,建立了自己的信息来源,没有全部依靠暗卫,当然,刘备的情报网主要针对内部,或者说是监控朝中大臣和各方大将。
这些年来,他收集了不少信息,听到不少私言私语,矛头直指陈子明,甚至有人光明正大的说,若非陈子明,刘备不会有今天,陈子明乃真正的大汉第一人。
而且更有甚至,说陈子明权势通天,支持者无数,只要陈子明高呼一声,无数将领和大臣都会拥护陈子明。
特别是关于海军的谣言,更是过分的可怕,直指掌权者底线,海军是陈子明的嫡系,绝对拥护陈子明,这件事那怕刘备也无可否认,陈子明在海军之中的影响太大。
不过很快,刘备将这些情报付之一炬,刘备在意这些吗,当然在意,没有那个皇帝不在意自己的权势受到威胁。
可那又怎么样,陈子明是个什么样的人,刘备非常清楚,陈子明对于权势毫无兴趣,陈子明对于政务懒得出奇。
陈子明在大汉的权势很大,不可否认,无论在军中还是在朝中,陈子明几乎都可以避开刘备直接下令,无数人才,无数大将都是陈子明一手提拔起来的。
可那又如何,这些人才,这些大将,陈子明全部都给了刘备,丝毫没有据为己有的心思。
当刘备听到陈子明想要谋反的谣言后,哈哈一笑,不削一顾,陈子明要想自己当皇帝,还有他刘备什么事情,以陈子明的本事,天下何人可挡,若陈子明有野心,当初有何必拜入他刘备门下。
刘备手下的顶级大将,除了关羽、张飞两个兄弟,其他人那个不是陈子明弄来的,从最开始的赵云、徐晃、张辽,到后来的典韦、黄忠、张,因为这些顶级将领,才有了如今的刘备。
最让刘备对这些谣言不削一顾的是,刘备别的本事没有,唯独看人非常有一套,陈子明是个什么样的人,刘备自认为看得清清楚楚,不需要任何人来给他指点。
而且军中大将,关羽、张飞就不用说了,赵云、张辽、徐晃、张、黄忠等人,那个不是忠肝义胆之辈,这些大将投效刘备,就不会做出谋反的事情,那怕陈子明站出来,让他们跟着谋反,恐怕这些大将也不会跟随。
这也是刘备对陈子明完全放心的原因,因为这些忠肝义胆之辈,都是陈子明一手送给刘备的,陈子明一心为了大汉,一心为了天下百姓,不会因为权势反了他刘备,这点刘备非常清楚。
而刘备的初心也是为了大汉,为了百姓,如今也没有动摇,这也是君臣二人都没有丝毫异心,绝对信任的原因。刘备只是感觉,自己对陈子明亏欠太多。
“大哥在此作甚?”
刘备站立多时,关羽寻找一阵,才找到刘备,见刘备目中无光的看着远方,疑惑的开口询问。
听到关羽的声音,刘备心中一阵无力,这断时间他被关羽给烦的睡不好吃不饱,一有空闲,关羽准会出现在刘备身前,看来眼关羽,刘备无力的道:“云长,汝甚是惫赖。”
“大哥、二哥,俺来了!”
刘备还没打发掉关羽,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刘备突然感到一阵无力,这两个兄弟,和他较上劲了,一个比一个烦人。
“军费之事朝中皆有定论,且可随意变之,汝等二人莫要再提。”
刘备也耍起赖来,要军费没有,反正他不能开这个口,不当家不知油米贵,大汉上下哪里不差钱,便看他刘备收入高,可一一分担下去,处处都是缺口。
特别是财政已经决定想战争储备倾斜的情况下,刘备更不能给这两个兄弟开后门,他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第五百五十五章 少儿不宜
“武器厂那边研制出很多强大的武器,可以提升军队五层以上战力。。。。。。”
“军队的很多战马带有暗伤,必须更换。。。。。。。”
“很多武器已经出现裂痕,不可再使用。。。。。。。”
“。。。。。。。。”
关羽不厌其烦的说出军队中的缺陷,总的来说,就是要钱,很多东西明码标价,那怕是关羽,也必须用钱才能拿到,无论是武器还是战马,都是昂贵的东西,而且百万大军,随便动一下,需要的金钱就是个天文数字。
关二哥也没办法,财政部那边油盐不进,堂堂的大将军,天子二弟的脸也不好使,他去根本要不到钱,反正就给了关羽一句话,看见刘备的诏书,就给钱。
“武器更换和战马购买,军费中都有计算,何须汝来讨要。”刘备也是怒火中烧,要是少数钱财,刘备也不是不可以通融,可关羽一开口就是数百万银两,这怎么可能。
关羽臭脸一摆道:“不足。”
“胡言!”刘备当即大怒道:“先前休兵三十余万,收回兵甲战马无数,何来不足,能用则用,且可浪费。”
关羽依然一副你那我如何的样子,不温不怒的道:“新制兵甲强于原来兵甲数倍,当换之。”
“你。。。。。。。”听了关羽的话,刘备一阵无语,你说换就换,那可是一百万大军的装备,一动就可以让他刘备破产好不好,还当换之,就算武器厂只收成本,也不可能让百万大军全部更换装备。
刘备现在之所以能装备百万大军,那是近十年的积累,每年更换一部分,可现在关羽一开口就是一次性更换全部大军的装备,整个刘备集团也支撑不起。
最主要的是,关羽除了想更换所有装备外,还想购买许多强大的攻城武器,那种武器贵的吓人,而且因为武器厂属于大汉,也就是刘备自己的产业,所以只需要成本价。
但也需要钱,没有钱,武器厂也生产不出武器来,很多东西都需要钱来购买的,无论人工费还是材料费,都需要花钱。
这个年代可没有重型机床这种东西,一切都需要靠人工,想要支撑刘备集团的百万大军的武器装备,没有数万劳动力根本不可能,这些都需要钱。
关羽也说不服刘备,就这样耗着也不是办法,刘备对关羽很了解,肯定是武器厂提供的武器的确太好,让关羽无法自拔,否则关羽也不会这么死皮赖脸的来缠着他。
“此事不可轻定,过几日汝去寻子明,军部订购什么武器,订购多少,皆需子明认可。”最后无奈的刘备将这件事情甩给陈子明,也就陈子明能够压住关羽这个臭脾气。
而且陈子明对这些东西懂得更多,不像他刘备,将精力都用在处理政务身上,武器这块,真不擅长,而且陈子明知道大汉如今的情况,不会胡乱花钱。
“云长,过几日再去,莫扰了子明休息。”见关羽扭头就走,刘备一阵无语,急忙吩咐关羽几句。
关羽听到刘备的吩咐后,微微停顿,然后头也不回的点点头,表示听到了。
刘备见此,松了口气,好在他刚才反应快,要不然关羽现在就去找陈子明,让陈子明怎么休息,武器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
“大哥,俺过几日也去找子明就是了,不打扰你了。”
关羽走了,张飞眼睛一亮,急忙起身,和刘备告别一声,就要出去。
“站住。”刘备大怒,一个个都反了天了,我拿关羽没办法,还收拾不了你张飞了。
张飞被刘备叫住,顿时不干了,当即道:“二哥可去找子明,俺为何不可去,子明可是答应给俺组建重骑军的。”
“翼德休要胡闹。”刘备见张飞如此激动,当即严厉的道:“汝要统领重骑兵,为兄给你便是,此事休要去扰了子明。”
“真的?!”张飞一听,当即大喜,激动的向刘备求证。
“为兄还骗你不成。”刘备无语的道:“典韦那五万兵马便由汝统领,汝且去寻云长讨要便是。”
“甚好!”
张飞听后,激动的跑了出去,他来这里就是为了重骑军的事情,当初陈子明可是答应让他组建一支强大的重骑军的,可二十个军团一分,没他张飞什么事,为了这事,他没少找刘备的麻烦。
“这翼德。。。。。。”见张飞远去,刘备无奈的摇摇头,同时欣然一笑,典韦这支军团就是为张飞准备的,这是刘备和陈子明商量好的,只不过一直没有告诉张飞,没想到张飞直接堵门。
“哼!”关羽听了张飞的来意后,冷喝一声道:“士卒战马早已调集,屯兵东丘,汝前去接收便是,不得扰民,不得军中饮酒,不得鞭打士卒,若犯,以后不得领兵。”
“俺知道了!”听了关羽的话,张飞一刻都不想等下去,就要去接收兵马。
这时,关羽突然一把拉住张飞道:“士卒和战马齐全,唯独兵甲缺少,此事汝可自行去找大哥讨要。”
张飞一听,不干了,他可是带过重骑兵的,重骑兵最为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兵甲啊,没有兵甲,还叫重骑兵吗,可让他去找刘备要,这不是找不自在吗,当即道:“大哥说了,兵甲的事情找子明,过几天俺们一起去找子明便是。”
张飞也不笨,去找刘备有个什么用,反正兵甲的事情刘备已经丢给陈子明了,陈子明比刘备好说话得多,而且张飞自认为和陈子明的关系不错,这事陈子明肯定会帮忙。
刘备三兄弟在算计陈子明的时候,陈子明早已回到家中,和两个美貌如花的夫人达秀恩爱,至于他们的孩子,都不小了,自己玩去。
“夫君早点休息。。。。。。”甄宓哀怨的看了眼陈子明,起身离开,她现在必须将这个空间腾出来,给陈子明的蔡琰二人,毕竟她是小妾嘛。
“夫君,还是先去宓儿那里吧。”蔡琰靠在陈子明胸前细声说道。
“嘿嘿。。。。。嘿。。。”陈子明听了蔡琰的话,楞了一下,可下一秒,少儿不宜。。。。。。
第五百五十六章 石涛
这次陈子明倒是好好休息了两天,对于自己的孩子,陈子明要求不是特别高,爱咋样咋样,只要不变坏,有孝心,有素质就行。
至于将来的出路,随便,当官也好,行商也罢,做学问也行,反正陈子明不会插手太多,也不会培养他们来接自己的班,甚至陈子明是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接自己的班的。
陈子明可不想在大汉建立一个新的氏族,这对他的子孙也不一定是好事,将来自己挂了,子孙手握重权,有了异心,难免做出一些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太多太多,甚至因此而让一个朝代没落,他不像自己苦心建立的大汉在自己子孙手中完蛋。
而且他一直反对的是家天下,自己的孩子有本事,他不反对,没本事,就当一个富家子弟便是,陈子明还不会饿了自己的孩子。
什么家族,什么传承万世,陈子明真无所谓,来自后世的他对于家族这种东西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也不会分心去建立什么大世家。
儿孙自有儿孙福,有本事就传承下去,没本事就让他没落好了,如果没本事,硬是塞给他们权利和义务,反而是害人害己。
当然,陈子明相信自己的基因差不到那里去,而且有蔡琰、甄宓这样的才女教导,将来的成就肯定不凡。不过大汉丞相一职,甚至是一部主官,可能都和他们无缘。
无论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陈子明都不愿意让他们坐上这样的高位,他在大汉的影响太大了,将来甚至会为子孙带来无数福源,可这并不是好事,他不希望有朝一日,他的子孙被人灭族,遗臭万年。
“夫君,前些日子,辽西老家来人,说是本家的族长派来的,送来不少东西,想送一些家族子弟入军中或者朝中段炼。。。。。。。”
陈子明听了蔡琰的话,脸色一变,对于辽西陈家,也就是陈子明的家族,那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原来这具身体的主人,也就是出自辽西陈家的陈宇,乃陈家旁系子弟,家境贫寒,没有得到本家的照顾,最终父母早去,陈宇因为读了一点书,又打出出声氏族子弟的身份,勉强混口饭吃。
不过最终还是因为体弱多病,一次小小的意外就挂了,便宜了陈子明,也才有了如今的名满天下的大才陈子明。
辽西陈家因为陈子明的原因,地方官员根本不敢得罪,而且常开方便之门,所以发展得很快,前些年,陈子明就出手打压了一次。
可后来陈子明一直到处征战,根本没时间考虑这些事情,辽西陈家再次打着陈子明的旗号崛起,现在直接求到陈子明家中,想要插手军政,这是找死。
陈子明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帮助,不愿意然让他们随便接触军政,何况区区毫无关系的陈家,陈子明若想建立家族,倒是可以吸纳一些陈家子弟,可他最不想的。
“此事交与为夫便可,以后若为夫不在,一律不可与本家接触。”陈子明不会责怪蔡琰,这种时事情陈子明没开口,蔡琰也不好做。
不过既然陈子明知道了,就不会放任这个陈家继续膨胀下去,不是陈子明冷血,而是为了他苦心建立的大汉。
有才能,对国家有用,他可以重用,可如果无德无能,却还想上位,还想伸手权利,那就是找死,这和他痛恨的氏族有何区别。
“去暗卫府,让人将辽西陈家的所有资料全部送来。”陈子明让侍卫拿着自己的信物,前去暗卫府,他想看看这个陈家膨胀到什么地步,有多少人打着他的旗号上位。
更主要的是,陈子明想看看陈家有没有人干出作奸犯科的事情,有的话,有没有得到处罚,若是得到了应有的处罚还好说,要是没有,那事情可就严重了。
如果真是这样,他陈子明已经成为一个为一群贪得无厌的小人遮风挡雨的保护伞,已经影响到自己一手建立的法律的运行,自己一手打破了所谓的法治天下。
很快,侍卫便将辽西陈家的资历送来,陈子明迅速翻看了一遍,松了口气,事情还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严重,辽西陈家本来就是地方小家族,和徐州陈家这种巨无霸无法比。
子弟也少,有大才的子弟一个也没有,按照资料上说,辽西陈家只有三个子弟考取官吏,而且如今依然是地方低级官吏。
陈家也没有做出什么天人共怒的事情来,只不过是个地方暴发户罢了,不过他们倒是经常打着陈子明的旗号招摇过市,也就是到处炫耀。
“石涛,有意思。”资料中显示,这一切最大的功臣便是陈家所在的阳乐县县令石涛。
石涛可是个大才之人,和孟建,崔均是好友,和诸葛亮的关系也不错。
如今诸葛亮已经是刘备集团的高层谋士,坐镇一方,而孟建因为在凉州立了奇功,被刘备破例提拔,成为田丰的副手,辅助田丰处理凉州政务。
而崔均如今也是夷州的高官,主要负责夷州粮食生产,也可以认为孟建是凉州的副州长,而崔均则是夷州的农业局局长,都算是高官。
唯独石涛,至今也才是个县令,在刘备集团,县令算不上高官,可阳乐县是个特殊的地方,因为陈子明的本家所在,地方官府做事都畏畏缩缩,怕得罪了陈家。
特别是刘备发出的很多政策就是针对地方氏族的,这些政策在阳乐县很难执行,因为没人敢对陈家出手,所以一直以来,陈家可以说是阳乐县的一霸。
好在以前陈子明警告过陈家,否则恐怕不止是阳乐县,整个辽东都已陈家为尊了。
直到石涛当了阳乐县县令,官府一反常态的打压陈家,凡是有点违法行为,立马就会有官兵上门抓人,陈家之人多次打着陈子明的旗号给官府施压,可惜石涛不鸟这个。
陈家很快就缩了,因为他们不过是纸老虎,陈子明早就放言不会护着他们,他们也不敢将这些事情闹到陈子明那里去,否则倒霉的很可能是他们。
最终阳乐县陈家被官府彻底打压下去,虽然现在依然打着陈子明的旗号吹牛,但没人敢做出违法的事情,因为石涛给盯得死死的。
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次忙碌
“石涛的政绩,完全足够提升职位,为何还是一个县令,看来官场风气依然很糟糕。”资料上显示,石涛将阳乐县治理得不错,非常有能力。
而刘备集团扩张迅速,需要大量官吏,很多官吏都是破格提拔,只要有能力,不问出处,不问资历,一切从简,这个石涛按理至少能当一郡主官,甚至更高的官位。
“不怕权势的人才还是太少,氏族的影响依然很大。”陈子明摇摇头,很容易想通为何石涛得不到升职,一切都是怕得罪他陈子明这个大汉权臣罢了。
不过陈子明没有多说什么,找机会给刘备提个醒就是了,石涛是个大才,不能埋没了,至于辽西陈家,还是乖乖当个地方小氏族好点。
陈子明让人将陈家送来的东西全部退回去,同时给石涛写了封感谢信,意思不言而喻,不用在意他陈子明,不用留手,天下氏族都低头了,对待陈家,也要一视同仁。
这种事情对陈子明来说不是什么大事,随便安排一下后,便继续去和两个美貌的妻子厮混,难得有个悠闲的时光,可不能浪费了。
可惜事与愿违,刚准备和二女培养感情的时候,关羽和张飞来了。
陈子明无奈,其他人他还可以躲着不见,可张飞这个大嗓门,还没进门,陈子明耳朵就被震得嗡嗡直响,今天要是不见张飞,恐怕这个家没法安宁。
当陈子明听完关羽和张飞的来意后,一阵无语,刘备学得倒是快,陈子明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将事情扔给他人去做,自己躺着安排就行了。
可现在刘备也学会了,将事情扔给了他陈子明,而且陈子明还无法拒绝,因此关羽和张飞说的是大事,还真只有他能掌握力度。
装备一直是陈子明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军队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和装备挂钩,要想减少伤亡,那就加强装备,这点刘备集团做得很好。
刘备军的装备堪称天下第一,也可以说世界第一,刘备军的装备在陈子明的影响下,远超这个年代,非常先进,技术增长得非常快。
这也是刘备军能够力压群雄的依仗,而现在关羽说武器厂,也就是幽州建立的兵工厂研发出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而且还有很多非常强大的攻城武器,这让陈子明眼睛一亮。
现在大汉最缺什么,是人口,特别是青壮,缺口太大,陈子明一直不敢贸然对曹操和孙权开战,怕的就是一场大战下来,大汉的青壮损失殆尽。
现在有机会提升士卒的战斗力,提升他们的保命能力,陈子明当然不会放过,那怕推迟大决战,陈子明也要优先加强刘备军的战斗力,这点他和刘备,甚至和朝中的大臣观点不同,士卒的命才是第一位。
“我要亲自去看看那些武器兵甲,再做定夺。”
陈子明不敢贸然决定,如果真如关羽说的那样强,当然要给军队换装,可没有那么好,就没必要浪费有限的军费,也不能因此影响一统大业的时间。
关羽和张飞听了陈子明的决定后,便回去安排工作,好和陈子明一起前往幽州,而陈子明则不得不停止休假,前往刘备那里,这事还得和刘备商议一下。
“翼德胡闹也罢,云长怎也如此不理事。”
听了陈子明的来意,刘备无奈的摇摇头,他早就吩咐二人,过几天再去找陈子明,可才过去两天,这两人就去找陈子明,让一阵冒火。
“呵呵,大哥莫要动怒。”陈子明无所谓的摇摇头道:“天下未平,我等且可偷闲享福,且此事当是三哥硬拉二哥来找我的。”
“哎,这个翼德。”刘备也觉得应该是张飞干出来的,对此,刘备也感到无可奈何。
陈子明也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开口道:“大哥,我准备去趟幽州,亲自看看他们研制出来的武器,若真如二哥所言,当可重用。”
“可钱财有限。”刘备听了陈子明的话,知道陈子明也有更换兵甲的打算,当即为难起来,钱真的不够啊。
陈子明沉疑一会儿,然后道:“钱财之事我来想办法。”
然后陈子明和刘备提了下辽西陈家的事情,直言他对陈家毫无感情,不必顾忌。
“石涛乃大才,当重用,不可埋没了此人。”
重点是石涛,这样的人才可不能埋没了,虽然比不上诸葛亮这些变态,但也是一流人才,这样的人才那怕在人才倍出的三国时期也不多。
“此人真有大才,当用之。”既然陈子明说是人才,那么这个石涛绝对不简单,而且就凭石涛不畏权势这点,就足以被刘备重用。
陈子明和刘备商议一会儿,张飞就拉着关羽风风火火的跑来,正好撞在刘备的怒火上,二人被刘备一阵大骂,特别是张飞,大气不敢喘,张飞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刘备生气。
陈子明也懒得劝说,三兄弟的感情,根本没必要说什么,等刘备骂一阵之后,见关羽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张飞埋头一言不发,刘备感到一阵无力,只能放过二人,刚一离开刘备,张飞又飞了起来,那叫一个活跃,关羽都压不住。
“今日我等道临朐休息一晚,明日一早便乘船前往幽州。”关羽开始安排行程,常年在外征战,已经习惯了军中的生活,陈子明也不墨迹,当即和关羽、张飞策马而去。
十多年的军旅生活,陈子明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幼嫩,没有了当年的文弱,骑马之术虽然赶不上关羽等猛将,但也不差,至少不会成为拖累。
从临淄的临朐,若果坐马车,至少要三天以上时间,可他们骑马,一路狂奔,当天晚上就到达临朐军港,陈子明早已习惯长途跋涉,虽然感到疲惫,但也不至于全身疼痛的地步。
陈子明、关羽、张飞要坐船道幽州,海军连夜安排战舰,进行检查,第二日,三人带着一队护卫便上了准备好的战舰,而且海军还派了两艘同等级的战舰护航,陈子明等人安全第一。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定是刘备
在陈子明等人开始休息的时候,洛阳,曹操府邸内依然灯火通明,曹操连夜召集谋士议事,休养一段时间的曹操已经恢复精神,满脸红光,神清气爽。
虽然看起来有点苍老,但没人敢小逊这个枭雄,坚韧的脸上带着自信是微笑,炯炯有神的眼中带着摄人的光芒,无人敢与之直视。
曹操这次将所有谋士和将领全部召回来,看着下手坐着的谋士武将,满意的点点头,荀、戏志才、程昱、荀攸、董昭、华韵、满庞、毛、钟繇、丁仪、陈群、蒯越、蒯良、陈纪、袁涣等一众谋士。
大将则有夏侯、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于禁、乐进、吕布、文聘、曹彰、曹真、曹休、李通、孙观、张允、郭淮、王双等。
曹操将这些人全部召回,便是为了商议如何防御刘备随时有可能到来的进攻。曹操不得不承认,他已经完全落了下风,而且曹操非常清楚,刘备下一个目标,便是他曹操。
一旦刘备出兵,绝对是倾势而来,不灭他曹操誓不罢休,所以曹操必须早日谋划。
荀攸开口道:“若刘备来攻,则可能会分兵多路,益州为一路,凉州为一路,并州为一路,冀州为一路,徐州为一路。”
“不然。”董昭开口道:“若刘备大举来犯,定需防备孙权,徐州与江东相连,徐州之兵,刘备不敢轻动,此路可不必理会。”
华韵也开口道:“刘备可能会主攻一路,当从并州攻司隶州。”
从并州出兵,攻函谷关,杀入司隶州弘农郡,而后直杀洛阳,逼迫曹操决战,只要击败曹操,其他地方反抗之力将大大降低,这是快速结束战事的最好选择。
“亦可能会主攻兖州。”陈群提出另外一个方向,兖州是曹操起家之地,又被刘备三面包围,一直以来都是曹操重点防御之地,比起徐州三战之地也不趁多让,陈群也长期坐镇兖州,认为刘备首选兖州的可能性非常大。
众人讨论一阵,将多有可能出现的攻打方向都提了一遍,甚至有人提出刘备和孙权联手,直接攻打豫州,然后拿下荆州,慢慢逼迫曹操。
当然,这种可能非常小,甚至根本不可能,毕竟孙权也不是白痴,不会做这种找死的事情,没有他曹操,孙权在刘备面前就是个渣渣。
“浊卫探查的消息来看,刘备若来攻,可分兵四路,一路益州,二路凉州,三路并州,四路冀州,至于徐州,若刘备不与孙权联盟,则徐州之兵必然防备江东,不会来攻。”最终程昱做出总结,和陈子明原本的打算丝毫没有出入,只不过没有找到刘备的主攻方向罢了。
曹操听后,皱眉询问道:“如何防之?”
“主公。”此时戏志才开口道:“刘备兵马分布各地,难以调集,分兵来攻已是必然。主公可根据刘备分兵之路,做出相应准备便可。”
“志才有何对策,细细说来。”曹操点头认同戏志才说的大致方向,可细节最为重要。
“诺。”戏志才应声道:“先说益州,此路当由黄忠、义二路兵马,或可加上高顺,十数万兵马来攻,益州中部无险可守,不可与之正面交战,当放弃平原之地,退守险要关卡,据险而守,定可教此路兵马无功而返。”
“甚好。”曹操满意的点头,按照戏志才的安排,对付益州一路兵马,只需要十万兵马足也。
“再说凉州一路来犯之敌。”解决完益州之敌,戏志才目标转向凉州,开口道:“凉州当由敌将赵云统领,严颜、张绣与赵云兵马合兵一处,攻十五万之兵,不弱于益州之敌,然北有于禁将军坐镇潼关,又有长安为后盾,十万兵马,足以守之,唯需防备赵云分兵从渭水而下,攻咸阳,断潼关后路。”
曹操听后皱眉细思一会儿道:“文责镇守潼关,吾甚安心,元常留守长安,可为文责护之,至于咸阳,可从长安等地调派一军守之。”
于禁一直镇守潼关,曹操对于于禁的本事还是非常认同的,而且还让钟繇坐镇长安,随时增援于禁,只要于禁小心防备,赵云这一路兵马也没什么威胁。
“而后是并、冀二州之敌,次二地,刘备屯有重兵,若分兵,倒也无多大威胁,唯恐刘备将二地之兵合兵一处,则非全力,难挡也。”戏志才退出众人刚才没有提到的一个可能,那就是刘备将并州和冀州的兵马合兵一处,一起攻打曹操。
“若二地之兵合兵一处,又有刘备统大军而来,恐敌军之数多达五十万之众,不可不防。”程昱脸色也不好看,五十万精锐,而且由刘备亲自统领,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曹操眼神一厉,厉声道:“若是如此的,吾不担忧,自会提兵与之一战。”
“然也。”毛开口道:“若是刘备合兵一路,主公可调荆州、豫州、兖州、司隶州四州之兵,共击之,一战而定北方。”
“若是如此,则荆、兖、豫三州空虚。。。。。。。”董昭脸色一变,三州可是曹操的根本,丢了这三州,曹操就等着灭亡吧。
“哈哈哈。。。”曹操不以为意的大笑道:“若能一战而败刘备,三州之地,丢了又何妨。”
众人听了曹操如此大气的话,皆是一震,如此雄主,大事可成。
“刘备势大,主公与孙权联盟已是必然,大战一开,孙权必会兵攻徐州,牵制刘备一部兵马。豫州与荆州无忧,兖州之地,恐难守之,但无需在意,若一战而败刘备,北方再无可敌主公之敌。”程昱越说越激动,刘备想一战而定天下,且不是曹操的机会。
只要击败刘备,甚至干掉刘备,整个北方,根本无人可挡曹操锋芒,至于孙权,没有了强敌刘备,曹操要想灭到江东还是没多大难度的。
不过众人都选择性的遗忘另外一种可能,失败的不一定是刘备。。。。。。
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邺
不得不说曹操这次议事还是非常成功的,制定了具体的防御计划,制定了战略方针,也确认各方面的兵马调动和将领任命,能想到的细节也想到。
曹操的所有兵马也相应的分兵布阵,夏侯渊主持益州防御,于禁主持潼关防御,曹洪主持函谷关防御,曹仁、乐进主持兖州一带防御,李典为预备队,大战一起,他便会统兵北上,同曹操会合。
若刘备不将并州和冀州兵马合二为一,则曹操也相应分兵对阵,若刘备合兵一处,则曹操将调集曹洪、曹仁、乐进、李典以及司隶州的其他各部兵马,与刘备决一死战。
至于后勤方便,整个大汉,没有人比荀做得更好,因为荀认同的刘璋被刘备所灭,曹操派兵进入益州也是刘璋的命令,而且曹操的兵马也没有攻击刘璋,所以现在的荀虽然有点不甘,但也向曹操归心,全心全意辅佐曹操。
由荀主持内政,曹操可谓是游鱼得水,根本不用担忧领地治理和粮草问题,他只需要加紧扩军,练兵,备战。
同时曹操派出使者前往江东,与孙权商议联盟之事,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曹操还是孙权,都没有别的选择,不联手抵抗刘备,就等着被刘备一一灭掉。
正如曹操所料,孙权与曹操不谋而合,很快就达成了联盟事宜,孙权也不再将目标放在南越等地,而是将所有精锐全部调至长江一线,主要屯集在建邺与徐州之间。
一旦大战开启,孙权准备调集大军进攻徐州,牵制刘备的一部兵马,要是能攻下徐州,甚至威胁到刘备的大本营青州就更加完美。
而曹操的主要任务便是全心全意对付刘备主力,二人都不能有任何私心,否则一旦让刘备灭了任何一方,另外一方都独木难支。
当然,从二人的任务可以看出,孙权的实力远小于曹操,曹操将主要面对刘备的绝对主力,孙权不过是面对刘备分布在徐州的兵马罢了。
建邺,孙权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庞大的宫殿群,这里已经成为江东的政治文化中心,从一个小乡镇,变成一座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就因为传言这里有龙气。
就因为这么一句话,孙家三代便花费无数钱财和劳力,数年时间便在这里建立起一座超级大城,虽然不及繁华的临淄,也不及古都洛阳,但这里是争议的孙家大本营,江东第一大城。
此时江东已经和曹操达成攻守同盟,无论刘备攻打谁,另外一方都必须出兵相助,同时减少双方边界上的兵力,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在对付刘备的关键地方。
镇守荆州的曹军北调,随时撤出荆州,长江的江东水军掉往东面一段,主要防备大敌刘备。
曹操和孙权在这件事上倒是没有耍小心思,因为刘备对他们的压力太大,他们二人现在都不敢大意,也不敢相互征战,否则被刘备抓住机会,二人都会被刘备灭掉。
“吴郡、会稽、海南三郡皆临大海,无险可守,亦无法防御。”
和曹操的联盟定下后,孙权召开最高级军事会议,江东文武全部参加,各军将领和谋士也在列,孙权现在满脸愁容,因为江东失去制海权,面对强大的刘备海军,完全没有防御能力。
“主公,刘备占据夷州,远离陆地,江东细作无法查探刘备海军动向。”有人提出从源头防备刘备海军,也就是派人监视刘备海军动向来进行相应的防御。
可刘备海军都屯集在海外岛屿之上,整个大汉临海都是刘备海军的地盘,江东根本没这个能力监视刘备海军。
“大都督可有妙计破之?”看着站在首位的周瑜,孙权眉头一皱,出口询问。
周瑜听到孙权询问,行礼道:“大海之上非其敌,当引而歼之。”
“何解?”孙权听出大概的意思,可他想要得到更加具体的防御方案。
周瑜开口细说道:“派人在沿海建立哨岗和烽火台,严密监视海上动静,若发现敌军,以烽火为号,得知敌军进攻方位后,主公便可从容调集大军迎战。”
孙权听后,眼睛一亮,高兴的道:“大都督智谋无双,有大都督在,江东无忧也。”
随后孙权派心腹大将负责沿海建立观察哨之事,这也是如今江东能够对付刘备海军来袭的唯一办法。
“如今刘备一统北方,实力雄厚,随时可能攻打江东,汝等可有抵御之法?”沿海防御布置完毕,孙权将目标方向陆地防御,这才是重中之重。
刘备的海军虽然威胁很大,但比起刘备的百万精锐陆军来,差了很多,想要灭江东,光靠海军可不行,江东可是孙权的地盘,海军一旦登录江东,孙权有信心将他们击退甚至歼灭在江东,毕竟江东的兵马也不少。
此时鲁肃站出来道:“江东与刘备接壤之地唯徐州,地势狭窄,且水域极多,主公只需调集大军,镇守各地要道,便可让刘备之兵不得寸进。”
“然也。”诸葛瑾也出声道:“有合肥、成德、淮安等坚城为据,主公再调集大军为援,可保江东无忧。”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对江东防御非常有信心的计策,从兵马镇守到粮草调集,面面俱到,虽然孙权表面上认同这些防御计策,可内心微微有点失望,这和他想要的,相差太远。
待众人没有再开口后,孙权突然将目光放在一直没有开口的周瑜身上,感受到孙权的目光,周瑜自觉的行礼,恭敬的道:“主公,从刘备兵马分布来看,刘备主攻方向当是曹操,刘备绝大多数兵马皆在北方,与曹操对敌,曹操不灭,江东无忧。”
孙权听后满意的点点头,的确如此,刘备佣兵百万,可徐州只有十多万兵马罢了,这点兵马还威胁不了他孙权。不过孙权并不想满足于此,一味防御不是他的本心。
第五百六十章 谁才是土匪
周瑜没有让孙权失望,一直以来周瑜都是主张主动进攻刘备,至少不能看着刘备和曹操大战,江东必须出手,当即道:“主公可将长江水军由水路调至白马湖,再调十万兵马屯兵左右,可保江东万无一失。”
“且,主公当趁刘备与曹操大战,兵攻徐州,逼迫刘备撤军,徐州不过十五刘备之兵,破之不难,若下徐州,江东大军直逼青州,则刘备必会放弃攻打曹操,甚至会因为后方不稳,军心大乱,最终败于曹操。”
周瑜的话,让孙权眼睛一亮,夺取徐州,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至于青州,还是算了,刘备没有彻底失败之前,别去打青州的注意,否则刘备将矛头转向江东,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思索了一会儿,孙权开口道:“若逼迫刘备撤军,曹操必然势大,甚至趁势而夺取凉州、益州、汉中等地,对江东不利。”
孙权野心勃勃,又且会真的一心帮助曹操,若不是形势所逼,江东又且会真的与曹操联盟,不过这也是江东的机会,趁曹操和刘备死战,江东趁机壮大自己。
周瑜坚定的摇摇头道:“刘备势大,非曹操可敌,凉州、益州、汉中三地皆有重兵镇守,曹操多次出兵攻打三地,皆无功而返。”
“且。”周瑜继续道:“若刘备大败,实力大降,则主公需防备曹操独大,若曹操有夺取凉州等地之势,主公可攻豫州、荆州,次二地正是空虚之时,当取之。”
“甚好!”听了周瑜的计策,孙权非常满意,无论曹操还是刘备最终胜利,主动权都掌握在孙权手中,刘备胜,则江东大军全力进夺徐州,攻青壮,逼迫刘备停战,若曹操胜,则出兵攻豫州、荆州,趁机捞取好处,壮大自己,又能避免曹操壮大,成为第二个刘备。
见孙权的模样,众人皆知,江东大举进攻徐州已成定局,除非刘备放弃攻打曹操,转过头来先攻打江东,否则孙权必定拿下徐州。
见此形势,鲁肃皱眉思索一会儿,然后出声道:“主公,若江东大军攻徐州,则后方空虚,不可不防。”
“嗯。”孙权听了鲁肃的话,微微点头道。
鲁肃急忙道:“刘备海军势大,不可力敌,当采取大都督之计,引诱其上岸,聚而歼之,然需防备其顺长江而上,直攻建邺,疑惑阻断大军粮道。”
建邺可是在长江边上,合肥、成德、淮安等是江东的防线,可是这些地方都在长江的对面,一旦刘备海军封锁长江,前去攻打徐州的江东大军就危险了。
孙权一听,脸色大变,江东水军根本不是刘备海军的对手,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要是如鲁肃说的那样,刘备海军顺江而上,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子敬可有破解之法?”孙权见鲁肃一脸平静,心中一动,急忙询问鲁肃计策。
鲁肃微微行礼道:“主公,刘备海军皆是海船,吃水深,主公只需令人在长江狭窄之处埋下暗桩,横挂铁索,左右两岸布置弓箭、床弩等守着,可封锁此道。”
“来人。。。。。。。”
孙权听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派人前去弄这件事,孙权也怕啊,刘备的海军可不一定会等大战开打了后才派海军来攻,也许今天晚上刘备的海军就顺江而来,到达他的门口了。
“大都督,若攻徐州,需兵马几何?”
解决了后顾之忧,孙权开始谋划攻打徐州之事,当即询问周瑜。
周瑜听后,想也不想便回答道:“若刘备大军被曹操牵制,夺取徐州,吾只需二十万足也。”
“甚好。”孙权一听,就知道周瑜早有这个想法,当即下令道:“吾调三十万精锐给汝,再令十万江东水军镇守白马湖,保大军后方安稳。”
“诺!”
周瑜立刻领命,他也没想到孙权突然如此大气,竟然直接给了他三十万兵马,这可是江东的一半兵马了。
“主公,还需留足够兵马,抵御刘备海军。”
鲁肃急忙开口,三十万大军,加上十万水军,孙权这是要将江东大军全部投进去啊,可这样一来,后方就一片空虚,非常不安全。
“建邺十万江东精锐镇守,吴郡、会稽等级训练十万山越精兵,何惧之有。”孙权对江东的防御还是非常自信的,建邺这十万精锐都是他的嫡系,是江东最为精锐的兵马。
加上吴郡、会稽等地正在训练的山越兵马,到时候只要刘备海军敢登录,他就调集周边兵马合围上去,干掉敢来江东领地的敌军。
“传吾令,再征召山越,训练为士。”孙权觉得还是不够安全,再次下令征召兵马。
而孙权的目标,便是江东各地的山越,山越善战,而且青壮不少,是孙权主要的兵马来援,每当孙权感到兵马不足之时,便会想到山越。
山越也不敢反抗孙权,孙家三代已经将山越打怕,没人敢反抗孙家统治,而且孙权征兵,吃饱没问题,还有一点军饷,山越的反抗也就没那么激烈。
说起来,山越是土匪,可只从孙家统治江东后,一切都反过来,孙家没钱了,就去剿灭山越部落,没兵了,就去抓捕山越青壮。
缺什么,就找山越要什么,山越丢尽了异族的脸,完全被江东孙家欺负得头都抬不起来。
不过也没什么,这个时期,被欺负的也不止山越一族,比他们强大的乌恒、鲜卑、匈奴更倒霉,不是被灭族就是十不存一,现在连大汉的边界都不敢靠近。
至于其它大汉周边的其他异族,也好不到那里去,南越直接被孙权灭了,整个大汉南方已经没异族什么事,至于声势浩大的南蛮,先被孙权利用,后被夏侯给团灭,连老窝都被人杀进去,血流成河,南蛮已经是过去式。
活在这个时期大汉周边的异族也算倒霉,遇到三个变态,一点捡便宜的机会也没有,一个不好就被灭族。
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争利器
“铛!”
刺耳的金属碰撞声传来,同时传出一阵惊呼声。陈子明等人正在进行兵器测试,两把长剑对砍,一把手现在刘备军中装备的长剑,另外一把则是如今大汉最大的兵工厂最新研制出来的长剑。
结果显而易见,新研制出来的长剑完胜,旧长剑直接从对撞处断裂,这结果让陈子明也是一惊,然后一喜,看来兵工厂对钢铁的研制有很大的突破,否则是不可能研制出如此优秀的长剑。
一旁的关羽看着新研制出来的长剑,眼睛直冒精光,作为常年统兵征战的大将,优质的武器对一个士卒多重要,关羽非常清楚。
“子明,军中长剑必须全部更换。”关羽语气坚定,更换这样的长剑,军队的战斗力将提升一个档次。
陈子明看着新制的长剑,满意的点点头,开口道:“换。”
一旁的兵工厂厂长也满脸笑容,虽然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可当得到准确的答复,心中还是非常欣喜,他们为了研制新武器,每天加班加点,付出的辛苦又有几人知道。
关羽趁热打铁道:“还有长矛,亦是锋利无比。”
听了关羽的话,陈子明眉头一皱,暗思思索一阵后,没有立马回复关羽,而是看向一旁的厂长问道:“新兵甲产量几何?产速几何?”
厂长可是个专业技术员,一听陈子明的问题,就知道陈子明的意思,也不敢隐瞒,当即道:“新兵甲一月前才研制出来,其实也就是我等对钢铁的锻造技术突破,能够锻造出更加优质的钢铁。”
“不过。”厂长无奈的开口道:“新制钢铁对矿石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不易生产,产量远远达不到低质钢铁。”
陈子明一听,就知道其中的问题:“也就是说,短期内更换全军装备绝无可能?”
“然也。”厂长点头,产量低,这才是关键。
关羽一听,不干了,当即开口道:“那就多派人手,扩大工厂。”
“二哥。”陈子明见关羽这个莫要,无奈的道:“这不是人手问题,而是技术问题,也是原料问题,总之一句话,现在不可能全军更换装备。”
技术有待提高,达到标准的优质铁矿也有限,或者开采速度有限,说白了还是技术落后,技术达不到标准,派再多的人来也没用,这点他比工厂的厂长还要清楚。
“这样,工厂加紧生产新兵甲,生产多少军部要多少,具体生产什么,待军部商议后给你们准确回复。”陈子明只能退而求其次,全军换装不可能的。
“俺先预定五万并长剑,五万柄长矛,五万副战甲,三月内全部需要最好的,莫要欺俺!”陈子明一开口,张飞急忙上前,当面就给兵工厂下订单。
“翼德!”关羽瞪了眼张飞,他这个大将军都还没开口。
兵工厂厂长听了张飞的话,苦着脸看向陈子明,一副求救的样子,他得罪不起张飞这个大爷。
“可有困难?”陈子明疑惑的看向厂长。
厂长急忙开口道:“长剑与长矛到是没问题,可战甲耗材极多,且制作不易,若炼制新式战甲,五万套空虚三年方可。”
“什么?三年?”一旁的张飞大怒,三年,按照陈子明等人的计划,对曹操的进攻预计两年之后,三年才拿到战甲,那个时候还有什么用,张飞当即不干了。
“最大量生产长剑和长矛,战甲先制造一万套。”陈子明知道张飞要这么多武器和战甲做什么,张飞的重骑军是刘备的底牌,必须全部装备最好的兵甲。
“不行,五万套新式战甲。”张飞满脸怒容的大吼大叫。
“嗯?”一旁的关羽眼睛一厉,不满的看向失态的张飞,张飞见此,缩了一下,不过一副绝不妥协的架势,让陈子明一阵无语。
不过很快,陈子明眼睛一转,当即对张飞道:“三哥,新式兵甲当优先给予大哥亲军,以保大哥安稳,若将所有新式战甲全部给三哥,下次出征,大哥安稳就全靠三哥,三哥之兵不得离开大哥半步。”
张飞听后,愣愣的看向陈子明,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明白陈子明的意思,陈子明答应给张飞全军装备新式兵甲,可需要他来保护刘备。
下次出征,张飞当然知道是刘备对曹操出手的时候,那个时候刘备可定会亲征,那个时候也是张飞大展身手的时候,可按照陈子明的意识,是要让他的重骑军当护卫,保护刘备,不能参战。
“那个。。。。。。”张飞立马低头,弱弱的对陈子明道:“大哥身边有典韦那猛夫,自当无忧,也可分一步分兵甲给典韦。”
不让张飞参战,张飞当然不答应,在陈子明的逼迫下,张飞最终妥协,按照陈子明刚才的安排,一万新式战甲,其他的给刘备亲军装备。
先前陈子明还担忧新式武器太好,弄不到这么多钱来换装,可现在看来,他想多了,武器是好,可这东西得要时间去换,就算拿着钱,也没地方买。
最终估算,两年内,生产十万长剑,二十万长矛,十万套战甲,再多也生产不出来,而且兵工厂现在还属于国家机构,也就是说完全为大汉服务,收取的只是材料费和人工费,价格非常低,军费勉强够用。
但下一个武器的出现,让陈子明不得不开始想办法弄钱,比起这些武器来,兵甲只是小儿科。
最新投石车
最新床弩
最新长弓
最新弩
最新巢车
最新云梯
。。。。。。。
一共十多种重型武器,比起刘备军队现在正在使用的,要强很多,特别是新型投石车和床弩,看到效果后,陈子明决定砸锅卖铁,也要全军装备,太强太猛,简直就是战争怪兽。
组装重型投石车,投射距离三百步,这三百步可不是后世的那种三百步,而是相当于后世的五百米左右,这个射程可想而知,而最新的弓箭有效杀伤射程也才一百米左右。
第五百六十二章 秘密武器
“轰!”
“好!”
一声轰鸣之声响起,五百米之外,一团火焰爆开,火苗四溅。
看到这种结果,陈子明等人连声交好,而他们现在正在测试的,正是新型投石车,刚才投射出去的,便是军工厂专门研制出来的秘密武器,命名为霹雳弹。
而新型的投石车则被命令为霹雳车,这款投石车的亮点,也是陈子明最看得上眼的地方便是霹雳弹上。
霹雳弹是一个直径为半米的圆球,由牛皮制成,圆球内部被分为九宫格,没格皆装有不同的动向,都是易燃之物,霹雳弹点然后,被霹雳车投射出去,激烈的撞击在地面,霹雳弹破开,发生爆炸,而且持续在周围燃烧,火焰非常毒辣。
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炮弹,也可以说是古代版的燃烧弹,威力也太猛了,这是陈子明见过的最猛的古代攻城武器,没有之一,最主要的是,这东西可以量产。
“俺要五百架这玩意。”陈子明和关羽还没开口,张飞急不可耐的下订单,让陈子明再次无语,怎么什么好东西张飞都想要。
“翼德,此事自有军部分配,休要胡闹。”关羽也不干了,这种东西不可能全部给张飞,每个军团都必须装备。
“三哥。”陈子明也无语的开口道:“重骑军皆是骑兵,且后勤压力已经很大,怎能再建投石兵。”
开什么玩笑,张飞统率的可是重骑军,最多配点弓箭,想配霹雳车这种战略武器,也可以,将一身铠甲留下再说,要不然一直重骑军就能拖垮刘备的后勤。
无论是重骑军还是霹雳车,对后勤的要求都非常高,特别是霹雳车,因为霹雳弹的原因,甚至必须建立专门的后勤供给线,对这个年代的运输能力来说,这个要求太强人所难。
“这有何难,在建一支投石军便可,多抽调民夫便是。”张飞是铁了心的要霹雳车,而且一开口就是五百架,一点都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厂长埋头低声道:“霹雳车生产不易,而且需要上好的精木,需从吉州等地运来。。。。。。。”
反正就是一句话,他们拿不出这么多来,不可能满足张飞的要求。
“一个月最多制造二十架霹雳车。。。。。”
得到这个结果后,众人皆沉默,二十架,能干嘛,装备一个军都不够,而刘备手下二十个军团,除了张飞这支纯骑兵军团外,其他的军团都需要这种霹雳车。
“兵工厂加紧生产疲劳车,越多越好,军部全部采购。”
陈子明直接给军部下订单,然后扭头看向关羽道:“回去后,与大哥商议,在二十个军团之外,在建数支特种军团,直属军部,战时再调派至出征大军。”
见到这种另类版的大炮后,陈子明心思一动,有了主意,反正霹雳车的数量和产量有限,不成规模,攻击效果小很多,不可能每个军团都分派。
而且霹雳车攻击力太强,还是单独掌握为好,到时候若有大军出征,根据出征兵马数量,调派相应数量的霹雳车配合便可。
“可。”关羽听后,眼睛一亮,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还是读书人的脑袋转得快。
张飞激动的大吼道:“俺来统率霹雳车。”
“可以。”陈子明想也不想就答应张飞,笑眯眯的对张飞道:“不过霹雳车独立成军,不可与其他军团合并,三哥既然要求统率霹雳军,那么不能再统率重骑军。”
“这。。。。。。。。”张飞听后,脑袋一阵大,最终不得不再次妥协,一脸不爽的看着陈子明,在陈子明这里老是占不到便宜。
让张飞放弃重骑军,怎么可能,重骑军冲锋,才是张飞最喜欢的事情,至于霹雳车,反正到时候还不是要配合重骑兵进攻。
随后陈子明等人继续测试各种新式武器,比起原来的那些武器,威力都提升很多,而且更加灵活,可对材料的要求也高,而且技术要求更高,必须要专业的工匠才能制造出来,所以产量都有限。
全部测试完毕后,陈子明开口道:“所有新式武器,军部皆需订购,并且尽快装备到各军,形成战斗力。”
“丞相。”此时厂长为难的道:“新式武器,需要的材料非常昂贵,而且兵工厂钱财不足,已经拖欠津资多日。。。。。。”
一句话,就是要钱,别以为兵工厂是刘备的,为刘备生产武器就不要钱,那就大错特错,光工人的工资就不少,而且对于技术型人才,工资更高。
这还是小开资,真正耗钱的,还是原材料上,无论牛筋、牛皮,还是上好的木材,都是非常昂贵的战争资源,也不容易得到,木材还还说,大汉北面一大片原始森林,有的是,可运费也不便宜。
“军部先将今年的军费给兵工厂送来,立刻开始生产新式武器。”陈子明立刻让关羽派人回去调钱。
关羽点头,这是耽搁不得,当即安排人回去,随后对陈子明道:“军部军费有限,缺口很大。”
要是光更换新式兵甲,倒是勉强足够,可现在陈子明要求订购所有新式武器,这个开支根本不是军部能够承担得起的,也好在陈子明开口,否则就凭他关羽,根本不敢下这样的订单,因为刘备是不可能给关羽这么多钱的。
“钱财之事,吾自有办法。”陈子明接过这个难题。
随后陈子明巡查整个兵工厂,这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建立生产链的工厂,占地面积非常恐怖,生产车间一个接一个,是不是还有守卫利器的士卒来回巡查。
“防御不够,容易让细作转了空子,再调三千兵马前来镇守。”这些新技术绝对不能泄露出去,否则以曹操和孙权的能力,仿制出来也不是难事。
曹操和孙权可是不要脸的那种,很多技术全部都是从刘备这里偷学过去的,反过来对付刘备,以前的就算了,可霹雳车这种东西,绝对不能暴露出去,否则后果很严重。
第五百六十三章 吉州
三天后,陈子明一行到达吉州,站在山包上,眺望着一座光秃秃的山坡,而山坡之上,无数划痕将绿色全部掩盖,一个个杂乱不堪的树墩立在山坡之上。
看着眼前的一切,陈子明心中暗叹一声,那座山的生态完全被破坏,除了留下一片树墩外,连杂草都被拔光,或者说被砍伐之中连根拔起。
但陈子明毫无办法,刘备生产武器需要树木,无数树木,而东北传说中的大兴安岭是最佳的取材之地,这里的树木几乎取之不尽,对于这个年代来说,这样的消耗,根本无法威胁到东北的生态。
可这才几年,一片山林就这么消失,刘备领地大兴土木,大都就地取材,虽然还不能造成生态危机,但如将来呢,百年不够,千年呢?
“一统之后,建立法治。。。。。。”这是陈子明唯一的办法,一切只有等刘备一统天下,结束乱世之后,才能真的开始保护环境。
现在说这些太早,人都活不下去,谁还在乎环境,谁还在乎将来,那怕陈子明,恐怕也无能无力。
“驾!”
“踏踏踏。。。。。。。”
陈子明所在的山坡下,来了一队兵马,身穿大汉军服,直向陈子明所在的山坡而来。
“末将田楷,拜见丞相,拜见大将军!”
来人正是令兵一万镇守吉州的田楷,直属徐盛军团。得知陈子明和关羽来了吉州,急忙前来拜见,至于张飞,离开兵工厂后,就急急忙忙赶回去训练他的重骑军去了。
“免礼。”
陈子明挥挥手,看了眼面前的一身铠甲的中年将领田楷,此人陈子明还是有印象的,公孙瓒的旧部,刘备收编了公孙瓒的人马后,田楷便一直归属徐盛,镇守北方之地。
田楷虽然不算什么名将,但也算得上是二流将领,进入刘备集团百员万人将军之一,在北地镇守,也算是战功赫赫之辈。
至少在北面,吉州和黑龙州之地,田楷的名字一算是鼎鼎大名,无论吉州叛乱还是抵抗草原异族,田楷都战绩斐然,算得上是刘备集团的老人级别。
边看田楷只是万人大将,可也不看看刘备集团,能成为万人将的,也就那么百多人罢了,至于军团长和副军团长一级,都是天下有名的大将,不是顶级猛将和一流大将,是不可能当上军团长级别的将领的。
陈子明对田楷点点头,以前田楷还在他手下效过力:“吉州之地可还安定?”
田楷急忙道:“百姓还算安定,如今北方无战乱,地方官吏多善,氏族不敢欺压,皆乃天子之德,百姓心向大汉,绝无反意。”
吉州和黑龙州可是有人反叛过,不过起因是天灾,而且那时吉州之民归顺刘备没多久,由是外族新定,被人引惑罢了,一切都过去了,田楷怕陈子明对吉州之民不满,急忙说好话。
“不用捡好听的说。”陈子明摇摇头,淡然的道:“吉州与黑龙州皆是外族融入而来,对大汉有戒心乃是常理,多加引导,百年之后,他们便是真正的大汉之民。”
“诺!”田楷急忙应声。
陈子明看了眼田楷带来的数百兵马,突然询问道:“汝之军中可有吉州本地之民?”
“有,但不多。”田楷回应道:“吉州青壮多有入伍,但皆前往新军营统一训练,而后分配各军,吉州之民大多分配道其他各军,末将军中之兵皆来自大汉各地。”
“语言可有不通之处?”这个年代可没有普通话一说,地方方言混杂,很难统一,这也是地方军阀形成的原因之一,地方之兵,只认说他们语言的将领。
田楷埋头道:“略有不足,不过在新兵营之时皆学习过大汉之言,不影响军令。”
“甚好。”
陈子明满意的点点头,他已经让教育部那边策划统一语言,因为刘备的领地集中在北方,而北方的方言便是后世的普通话的源头,所以陈子明干脆便以北方方言为标准,开始着手统一大汉语言,以便大汉的统一。
陈子明看着面前的田楷问道:“汝兵马分布于吉州各地,若需集中,需耗时几何?”
田楷毫无迟疑的回答道:“启禀丞相,军令一下,吉州各地兵马半月内便可全部集结完毕。”
“半月。。。。。”陈子明听后,微微摇头,不是感觉太慢,而是感觉这个时代的交通真的叫人头疼,一个州的兵马集结竟然需要半个月,吉州只能算是中等州。
“草原牧民可有异动?”
对于草原上的敌人,陈子明一直抱着戒心,大汉强大还好说,一旦大汉羸弱,草原上的群狼便是大汉的灾难,自古以来,对中原最大的威胁便是无尽的草原,一直无法彻底根除。
“如今草原千里之内无人烟,万里之内无敌骑。”田楷一直派游骑监视草原动静,与吉州相邻的是原来乌恒的地盘,后来乌恒被鲜卑吞并。
再后来,强大一时的鲜卑击败强大的匈奴,一统草原,而后膨胀到去攻打刘备,惹怒了面前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大汉丞相,结果可想而知,二十万鲜卑大军,能活着回去的不足千人。
强大一时的草原之王丘力居也将自己给玩死在大汉之地,鲜卑如今面临匈奴的反扑,草原之地如今比大汉还要乱,可以说是万里无人烟,已经对大汉毫无威胁。
陈子明点点头,和暗卫送回去的情报一样,然后道:“不可大意,当多派游骑,监视草原动静,亦可派少量兵马进入草原之地,熟悉草原环境,训练草原之上的战阵。”
听了陈子明的话,田楷一阵激灵,这是要出兵草原的打算,面前这个猛人难道想吞并草原不成,这也太让人难以相信,不过想想陈子明上位以来,大汉的领地扩张程度就知道,吞并草原,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同时田楷也激动起来,要是出兵草原,他的兵马绝对是主力,这可是取得战功的机会,当即保证针对草原的战法,展开相应的训练。
陈子明见此,也不多说什么,出兵草原还早,不过是先给这些北方将领提个醒,做点准备罢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冰天雪地
随后,陈子明在田楷的陪同下,巡查了军营,这里只有三千兵马,其他的都分布在吉州各个重要的地方,特别是靠近草原的地方,屯有重兵。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原来的三韩之民,还是高句丽之民,现在已经脱去他们的服饰,穿戴其大汉百姓的衣服,已经丢弃了很多他们的民政特色。
而这根本在于,各地建立的大小学院,教授的全部是大汉的知识,说的是汉话,若果不懂汉语的话,等着被淘汰吧,这才十年,这些地方已经开始汉化,这是最让陈子明兴奋的。
“县内可有富贵之家?”陈子明看着大街上一个个身穿汉服的百姓,满意的问身后跟着的县令。
县令急忙道:“启禀丞相,县内有富贵之家,不过大多都是青州、冀州等迁移而来的百姓,规模都不大,算是有点钱财,都很守规矩。”
陈子明疑惑的问道:“本土的了,没有富人?”
“这。。。。。”县令迟疑了下,被陈子明瞪了一眼,急忙开口道:“本土的富人也有,但不多,都是做些小生意起家。”
陈子明眼睛一厉,冷声道:“原来的富人了,或者说原来的本土贵族呢?”
陈子明之所以突然语气不善,便是以为这些人打压原来的本土富人,甚至做出不法之事,这很容易引起本土百姓的不满和担忧,不利于他们的归属感。
县令感到后背一阵凉飕飕,急忙回答道:“启禀丞相,属下来此任职时还是小吏,在此地为官近八年,并没看到本土富人,据百姓言。。。。。。。”
说道这里,县令偷偷看了眼陈子明,见陈子明冷眼看着他,县令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据传,本土拿下富人和贵族,在大汉天兵到来后,皆被抓捕入狱,后来不知天兵将他们带至何处,如今毫无消息,他们的田地皆被分与百姓,才使当地百姓归心大汉。”
其实县令还有一句话没说,那些本土贵族去了哪里,他听说过,如今都埋骨福州矿洞之中,而做出这种事的主谋,就是面前这个大汉丞相,陈子明,县令可不敢将这些事说出来。
“哦。。。。。。。”听了县令的回答,再看看县令的眼光,陈子明就知道自己乌龙了,打地主分田地,不就出自他的手,原本的富人贵族,恐怕没几个活着了。
一旁知道整件事始末的关羽嘴角一抽,脑袋偏向一方,要说杀入,直接死在关羽刀下的人不知几何,可若说因陈子明而死的人,可不是他关羽可以比的。
“咳咳。。。”陈子明尴尬的咳嗽了下,然后对县令道:“汝等需依法行事,莫要知法犯法,他们如今皆是大汉百姓,需一视同仁。”
“诺。”县令急忙应声。
很快,陈子明离开此县,向黑龙州而去,陈子明此行的目的地是大汉最北的领地,黑龙州所在,也是大汉最冷之地,最为苦寒之地。
“末将拜见丞相,拜见大将军。”
刚出吉州,一队兵马早已等候多时,领队之人便是大将徐盛,北方镇守军团的军团长。长得五大三粗,但威猛中带着一股文气,徐盛出身大族,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能文擅字,文武双全。
徐盛算是刘备集团的元老,刘备在青州站稳脚后,徐盛便来投奔刘备,青州保卫战等几次大战之中立了无数战功,得到刘备重用。
后来攻打北方,战功赫赫,刘备才将他留下镇守北方,徐盛也没让刘备失望,虽然出了一次叛乱,但不是徐盛之过,而且在那次叛乱之中,徐盛评判有功,在北方的威望非常高。
前些年也没少和乌恒战斗,对草原游骑有套办法,也算是难得的帅才,否则也不可能再刘备集团中独领一军,忠诚更没问题,徐盛可以说是刘备的心腹大将。
对于徐盛,陈子明记忆深刻,当即微微笑着打招呼:“徐将军为大汉镇守边疆,劳苦功高。”
徐盛严肃的回道:“末将微弱之功,且敢与丞相和大将军相比。”
在徐盛的引导下,众人继续向北而去,一路并没有停留,陈子明的这次的目标是最北方的边界,他想看看大汉的最北方,这是年代还有没有对大汉存在威胁的势力。
“冷!”
这是陈子明的第一感觉,这样的条件下,真的有人能活在此存活吗,这个年代的条件,几乎不太可能。
徐盛看着白茫茫的边疆道:“此地之外便是千里无人烟之地,按照扶余的地图,此地便是边界,再往北,便知道不多。”
“可有派人探查?”一旁的关羽身体强壮,但也没有陈子明感觉那样冷。
徐盛点头道:“天气回暖之时,派了不少斥候前去探查,深入数百里,皆无人烟,且道路难行,斥候只得回来复命,再往北,便不知何方。”
陈子明点点头,和他想象的有点出入,不过看着如此恶劣的天气,这样的环境,真的很难有人生存。
“此地可有兵马守护?”
关羽一路来并没有看到军营,突然询问徐盛。
“并无兵马镇守。”徐盛无奈的道:“此地苦寒,士卒不可再此久留,否则必后冻伤,唯有天气好转,派游骑前来探查一番。”
“唯有如此。”听后关羽也点点头,这样的环境,的确不宜屯兵,不过北方也没有威胁,不屯兵防卫也没什么。
“对了。”陈子明突然冒着寒气开口道:“待天气暖和后,派工匠向北,能走多远走多远,然后建造界碑,要大,要多,要显眼,然后在地图上标下大汉国土,送往临淄报备。”
听了陈子明的吩咐,关羽和徐盛等人一阵无语,对陈子明喜爱扩张的程度也得到一次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百里无人烟的荒芜之地都不放过,真是让人无语。
不过徐盛还是立刻答应下来,反正也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建立界碑,只要不派人镇守就行,问题也不大。
感到无趣的陈子明花费了一段时间回到黑龙州的首府休息,这段时间他可是冻坏了,不过感觉此行不亏,收获很大,至少将来对北方的领地问题,陈子明心中已经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