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罗马尼亚雄鹰TXT下载罗马尼亚雄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罗马尼亚雄鹰全文阅读

作者:黄油烤馒头     罗马尼亚雄鹰txt下载     罗马尼亚雄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04章 中东战役(四)

    天空中的太阳又躲到地平线后,夜色又笼罩在大地上。一天的战斗也告一段落,各支部队都将自己情况发给了远在贝鲁特的指挥部内。

    而参谋们根据上报的情况,及时更新沙盘上各支部队的位置。而霍夫曼与莫德尔克则则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军官们不停着调整着部队的位置。

    “看起来今天各部的进展还不错。”

    作为搭档的莫德尔克参谋长,开口评论着今天的战斗。

    不过莫德尔克的话并没有引来霍夫曼的认同,只见这位指挥官皱着额头说道。“我感觉算不上多好,汇报上来的战果感觉有些少了。”

    “不少了,目前统计上来各部队击毙击伤俘虏人数达到7600多人,已经很不错了。”

    面对莫德尔克的话,霍夫曼摇着头说道。“不对,距离我预期有一点差距,在我看来第一天战斗,至少需要这个数字达到9000以上,但是目前只有7000多,这就是问题所在。”

    霍夫曼的话让莫德尔克面容也严肃起来。“那你的意思?”

    “现在我还不敢下决定,明天一早让飞机仔细侦查一下,才知道问题所在。”

    而在霍夫曼与莫德尔克感觉不对劲的时候,远在西奈半岛的韦维尔上将同样在总结今天的战果。

    “目前看起来很不错,各线都达到自己的预期。”

    看着眼前的沙盘,韦维尔对今天的战事还算满意。虽然损失大了一些,但是损失的基本都是来自殖民地的军队,他手上来自本土和澳新的部队都还完整,这让他对接下来的战斗依然还有信心。

    不过虽然韦维尔信心十足,但是身为他参谋长的阿瑟·史密斯却有些担忧。“沿海地带敌人的装甲部队是不是推进太快了。要是让他们达成目标,这对我们非常不利。”

    面对视自己参谋长的担心,韦维尔安慰着。“别担心,史密斯。我不觉得他们快,要不是为了别让其察觉到我的意图甚至我还想敞开沿海大道,让其再快点。我可准备了惊喜等着他们,希望他们喜欢。”

    对于韦维尔的话,身为参谋长的史密斯想了想还是放弃继续说下去。其实对于这个计划他原本有一些疑问,但是韦维尔阁下却十分坚持,而最终当然以司令官的意见为主。

    让两人意见不一致的,就是关于沿海平原地带的防御问题。其实两人都认为沿海平原将成为敌人突破的重点。不过在应对上,史密斯认为应该层层防御,用部队不断的消耗敌人的进攻的脚步,直到对手完全停止下来。

    而韦维尔则不这样看,他认为沿海平原地带用史密斯的方法根本不管用,这不仅会被敌人消耗,而且还不能达到所需要的目的。因为巴勒斯坦沿海平原太过于狭小,其宽度在10-15公里之间,这点距离对海军来讲简直不值一提,连轻巡洋舰主炮都能够到。

    所以对目前在地中海丢失海权的英军而言,沿海地带是一个难守地带。人少了不够对方进攻部队打,人多了敌人的海军能教自己做人。

    虽然目前罗马尼亚海军在其东地中海所留下的主力军舰不多,但是380、203两款舰炮足以让傻子都能感到害怕,所以沿海平原地带就成为防守的难点。

    不过与史密斯不同,身为司令官的韦维尔认为,既然沿海地带难以防守,那就是不要守,除了几个沿海的城市驻守兵力争取成为钉子一样的存在,其他位置就放给罗马尼亚人,只要敌人敢攻他就敢放,拉长其补给线。

    等到敌人被拉长补给线后,再由自己准备的拳头部队给予痛击,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将这只孤军深入的敌人消灭,哪怕不消灭也要给予重创。而韦维尔准备的拳头,就是第七装甲师为主的机动军团。

    没错,这就是原历史上的那支沙漠之鼠。而且与原历史上不同的是,目前该师拥有两个装甲旅(第四、第七装甲旅),装备各式坦克226辆,主要由十字军、瓦伦丁、以及马蒂达尔三款坦克。

    其实这三款坦克,在面对罗马尼亚r系列的时候处于劣势。对此韦维尔也十分清楚,所以他还准备了一款利器,用于增强自己反装甲能力,那就是英军最新式的6磅反坦克炮。

    这款反坦克于1938年慕尼黑协定后开始研发,考虑到德罗两国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的性能,英国陆军认为,未来自己装备的2磅反坦克炮很有可能面临落后的局面,所以责成皇家兵工厂开始研制。

    选择6磅炮弹(57毫米口径)的理由并非穿深的计算结果,而是后勤上的考虑,英国皇家海军从19世纪末开始使用6磅炮作为舰载副武器,所以国内有大量工厂可以支持生产这种中口径武器弹药。

    而这款反坦克炮在1939年12月就宣告研发完成,目前第一批生产的96门6磅反坦克炮,除了留下48门用于组建远征军之外,其他48门都拨给了中东英军使用。

    而这款5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性能很不错,在使用穿甲弹的情况下,能在500米距离击穿30度角的84毫米装甲钢板,而在1000米距离能击穿同样角度的70毫米钢板。当然这是实验室数据,战场上会低一些。

    但是这也能在500米距离,对目前罗马尼亚军队中最具威胁的r20坦克造成伤害。(目前罗马尼亚的r30因为很少参加战斗,所以英军对其数据不太清楚。)

    而这48门6磅反坦克炮,早已被韦维尔划归机动军团,让其在这次战斗中发挥足够的能力。

    而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那么就需要挡住其他方向的敌人才行,不然这就不叫诱敌深入,而是被分割包抄。

    所以在另一个容易被突破的地方约旦河谷地带,韦维尔部署了5个师,他们将依托层层防御,让敌人的攻势缓下来,直至将敌人消耗到止步不前。

    所以萨尔斯为首的第三装甲师和第六装甲师官兵,还有的是阵地等着他们攻破。

第805章 中东战役(五)

    随着太阳的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休息好的英罗两军官兵又进入新的厮杀。

    “进攻。”

    随着带队罗马尼亚军官的高呼,大批的士兵汹涌的向守军阵地攻了过去。

    “反击。”

    面对来袭的罗马尼亚军队,阵地的指挥官随即一声大喊,带着自己部下拼命的阻止其接近自己阵地。

    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弥漫的硝烟笼罩在巴勒斯坦与约旦北部,以至于就连太阳都不忍心看到这场厮杀,躲了起来。

    如果要说哪里打的最激烈,那非约旦河谷莫属。如果说之前一天的战斗算是让人难受的话,那么今天的战斗就是让人感到恶心。

    约旦河谷内,第三装甲师和第六装甲师的官兵们看着一道有一道的阵地,真心想吐了。

    “这是怎么侦查的,这么多明显的阵地都没有侦查出来。”

    没错这就是目前两师官兵的心声,他们对于这些突然冒出来的阵地感到反胃,很多阵地一眼望去都能看到新鲜的泥土,这说明才修建好不久。玛德,怎么那么倒霉,次次都能赶上敌人阵地刚修好,自己就到了。

    其实这个问题,同样也让罗马尼亚情报部门感到疑惑。不过这个问题没多久就被解开了,原来英国人利用约旦河谷内原有的渠道,以重金召集人手帮助其挖掘战壕。虽然这样的战壕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胜在一个速度快,一天能修建好多道战壕。

    所以现在约旦河谷内出现了一个奇景,那就前方战火满天飞,后面那些阿拉伯人扶老携幼,一起帮英国佬修战壕。

    你说圣裔家族不是在这块土地上影响力很大么,怎么不号召大家制止这样行为。

    很好,说的非常好,不过影响力不能当饭吃,更何况英国人一手拿枪一手拿钱,只要不蠢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另外,之前的大暴动,早已将圣裔家族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其爆发的反抗在英军大兵面前,不是逃往大马士革就是乖乖躲起来了,现在圣裔家族该地区影响力暂时有些缺失,所以对此有些不了解。

    虽然约旦河谷的攻势让第三与第六装甲师有些举步维艰,但是霍夫曼依然没有命令他们停下来的意思。因为在早上由侦察机了解到的最新情况,他们至少拖住了8个英军的步兵师,近十万部队。

    要是这些人换成英军本土的师,霍夫曼别说进攻了,立刻下令让他们撤回来。不过这几个师都是其殖民地组建的部队,很多装备都能拿去打一战了,而且这些师里面别说没有一支本土部队,就连澳新、加拿大等传统白人部队都没有。基本都是非洲黑叔叔和印度人组成的部队。

    面对这样的部队,霍夫曼当然不会命令部队停下,哪怕是敌人数量多点,依靠阵地层层恶心人,但是绝对不能阻止罗马尼亚装甲的脚步。

    实际情况也和他想的差不多了,到了下午,第三和第六装甲师的官兵感觉自己面对的敌人开始变弱了。大量黑叔叔和印度阿三充斥在敌人防线中,这可能是防守的英军感觉压力太大,想要增加部队兵力。

    不过后来的战斗表明吗,这绝对是一记败笔。这些充斥在战壕中的印度人与黑人,之前绝对没有训练过怎么面对坦克,或者是他们用来训练反坦克的手段还停留在一战时候。

    在面对其他方面的时候还很好,哪怕是步兵冲击,这些人打的还有模有样,虽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枪子打到那里去了,但是至少还能稳住。

    不过早面对罗马尼亚r系列坦克的时候,这些人表现就很糟糕了,他们很多人好像没见过坦克,或者说没见过这么高大的坦克(r30重坦),在用尽所有手段都无法让这些移动堡垒停下来后,他们炸锅了纷纷向后逃离,哪怕是宪兵队都无法让他们停下来。

    而这些人的逃离,同样带崩其他战友。

    面对这样的局面,相信提出这条建议的军官一定想用头撞墙。

    没错,指挥这场战斗的甘思科将军真的想要用头撞墙,要不是他忘了带头盔的话。

    不过考虑影响和身份,他只能将这个亏硬生生吃下。

    而他这样做也是情非得已,之前因为需要保证挡住罗马尼亚的兵锋,所以需要优先使用有战斗力的部队,而接连的作战让其伤亡不小,所以只能拿战斗弱的部队慢慢填,只不过其表现看来有点糟糕。但是接下来的战斗哪怕再糟糕也必须让他们顶上,大不了伤亡大一些。

    所以在随后的战斗中,第三与第六装甲师的官兵发现,敌人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从团级逐渐增长为旅级,不过规模上来了,但是阻挡的时间到没有延长,不过却也让他们烦恼不已。

    与在约旦河谷内纠缠不清的第三第六装甲师相比,走沿海平原的第四第七装甲师就惬意多了。

    他们沿海大道上一路奔驰,连个像样的战斗都没有遇到。

    “该死,这太安静了,这让我们就像在度假一样,这种感觉可不妙。”

    马丁莱曼少校,坐在他指挥车内,对一旁的副手说着自己的担忧。

    现在马丁莱曼已经升职成为少校,不仅如此,而且他还因为原营长调任他处,接任营长一职,不管是在职务上还是军衔上,都不输死对头巴伯少校。

    面对马丁莱曼的话,副手想起这段时间的战斗经历认同道。

    “的确是这样。昨天还好,至少在海法我们还打了一场,随后小规模战斗也经历了好几次。不过等到今天,连级战斗都没发生一起,这不像是英国人的风格啊,难道他们在后方没有安排军队驻守?这可是连军校生都不会犯的错误。”

    “是啊,这正是我所担心的。”

    在马丁莱曼念叨着对手出人意料举动的时候,坐在自己指挥车内的博尔达斯也在想着这么问他。当然他的指挥车比起马丁莱曼由装甲车充任的指挥车好多了,这辆指挥车不仅有地图沙盘,电台联络也是一应俱全,而且指挥车内还有个小卧室,方便他休息。

    不过他的困惑与马丁莱曼一样,着此感觉就是行动就像行军一样,太顺利了,连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感觉就是英军故意放他们进来一样,这让博尔达斯内心警惕性达到最高。

    而这样事关自己部队的情况,博尔达斯暂时想不出来原因,当然就将问题上交。或许自己老长官知道这个问题的缘由。

    等到博尔达斯的电报打到总指挥部后,霍夫曼结合其他战线的报告,内心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不过他没有让沿海集群停下来,反了拿起了电话。

    “给我接空军指挥部,我要找达瓦莱克将军。”

    “是达瓦莱克将军么,我是霍夫曼,我要求你们空军必须保证为沿海集群提供足够的空中掩护……我知道你们任务很重,但是保护沿海集群必须是第一要务,不得有任何的理由和借口……我要看到成果。”

    放下电话后,霍夫曼打算继续看看英国佬怎么做,不过想要动自己沿海集群,可一一点也不容易,尤其是在罗马尼亚占据海空优势的情况下。

第801章 中东战役(一)

    虽然之前有所担心,但是运输物资非常顺利。

    物资的快速运达,让身为指挥官的霍夫曼也是非常高兴。虽然还有少量兵力没有运到,但是他认为完全够用了。

    这里需要说一下,进过加班加点的运输,目前霍夫曼所统帅的中东集团军群,兵力已经基本到16个师和两支旅级部队,以及其他各种配属部队,总兵力高达41万,完全不比对面的英军规模小。

    既然部队已经到位,物资也已经到位,那么接下来的行动也就顺理成章。对于这一点,霍夫曼也是早有准备,在这等候的一个月时间里,他可不是只会待在指挥部写写画画发布各种命令,这一个月他逛遍了黎巴嫩和叙利亚各地,对此做到足够的了解。

    除此之外,他还冒险乘坐飞机实地观察了巴勒斯坦与约旦地区的地形,甚至还观察了英军的布防。为此他遭到自己参谋长莫德尔克的指责,指责他对自己以及整个战局不负责任的做法。

    面对莫德尔克的指责,霍夫曼欣然接受,并且当场表示自己不会再这样做了。不过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的第二天,他就以视察大马士革的部队为由,又去英军阵地头上观察了。

    这可把莫德尔克气得个半死,直接将他冒险的举动,上报到总参谋长费列伊特元帅这里。而这也导致费列伊特专门给霍夫曼发电报,要求他停止这样冒险的举动,同时两名来自总参谋部的军纪军官坐飞机,专门到霍夫曼身边提供保护(或者是监视)。

    这样被严密看管的霍夫曼才消停下来,当然也和他基本已经将英军布防看了遍有很大关系。

    从这里就能看出,英国空军在中东的劣势有多大。

    既然已经了解了对手,自己准备的又差不多了,那么何时发起攻击就成为接下来的重点。在这一点上,霍夫曼与莫德尔克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越快越要,不能给敌人更多的准备时间。

    为此两人早已制定好计划,打算采用钳形攻势,对英军进行一场毁灭性攻击。

    既然是钳形攻势,那么两支担任刀尖的部队就一定要硬,能顺利的撕开敌人防线,还要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这样的要求,不就是为装甲部队所设置的么。

    霍夫曼手上正好有四支这样的部队,他们分别是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装甲师。目前罗马尼亚一共有7个装甲师,目前在第二装甲师在安东内斯库统帅的北非军队中,另外两支中,其中第一装甲师在新占领的波兰领土上防备着苏联人,而第五装甲师则是部署在罗苏边境。

    可以说霍夫曼手中的装甲力量占据罗马尼亚大半,要是遭受到巨大损失,估计要好几个月都缓不过来。

    不过在霍夫曼看来,对面英军没有能力让自己装甲部队大损的实力。看看英军目前使用的装甲和反坦克武器都有什么,特点是跑着贼快的十字军巡洋坦克、还有慢如乌龟的玛蒂尔达步兵坦克。

    前者,装甲薄弱连r10轻型坦克都能在500米外击穿其装甲,火力也弱,装备的2磅(40毫米)主炮,威力也将能与r10旗鼓相当,拿什么来挡罗马尼亚成群的r20坦克和更加强大的r30坦克。

    至于后者,特点就是装加厚一个优点,其他都可以无视,尤其是速度慢这个弱点,让r10都能绕后击毁玛蒂尔达,毕竟侧翼和尾部可没有那么厚的装甲。不过他引以为傲的装甲在r20和r30的主炮面前,同样如同簿纸一般。

    毕竟这两款坦克一个重三十多吨,一个重四十多吨,光是吨位上就对其碾压。更别提在火力和防护上,除了机动上比不了十字军坦克之外,都能算完美的杰作。

    既然拥有这样的利器,霍夫曼也就没有道理弃之不用。目前他已经将四个装甲师分别布置在黎巴嫩沿海地带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另外,为了增加其攻坚的能力,他手上的四个独立装甲营也被分配给他们。别小看这样的独立装甲营,这些营都是统一装备着r30重型坦克,每个营拥有4x每个连6辆+2后备的坦克数量。

    这四个营坦克数量上就顶半个装甲师,但是战斗力可堪比一个装甲师。,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装甲师不见得能打赢他们。由此可以看出霍夫曼对于这次攻坚拳头的认真态度。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装甲部队步兵过少,霍夫曼还将手上仅有的三支摩托化步兵师分别配属给两边,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沿着沿海地带和约旦河谷突击。

    其中沿着约旦河谷进攻的部队任务最重,他们需要一路突进到死海,然后对耶路撒冷和安曼攻击,牵制敌人的兵力。这个任务一点也不简单,搞不好很容易被敌人包围在约旦河谷内。

    而另一路沿着沿海地带突进的部队,将一路向西打到西奈半岛,彻底将这些英军包围起来。

    没错霍夫曼这次打算打的大包围圈,将英军在约旦和巴勒斯坦的部队一网打尽。只要打开地图就能看到,约旦与巴勒斯坦的与沙特和伊拉克连接地区都是沙漠,只要断掉其与西奈半岛的联系,那么这些部队将处于包围之中。除了少数人能通过沙漠离开之外,大规模军队走沙漠完全就是自寻死路。

    而且更别提罗马尼亚还有占据绝对优势的空军,更会让其知道在炎热和无遮无掩的沙漠行军,将成为地狱的存在。

    既然霍夫曼有这样的打算,那么自然还有多手的布置。其中被抽调主力舰队的海军,同样也担任着任务,他们需要协助保护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区,另外还要威慑埃及沿海地带,海军的任务也一点都不轻松。

    现在各项准备的差多了,那就只差进攻发起时间了,而霍夫曼为他们定的时间是4月24日,恰好,与德国对法国进攻时间一样,两国之间并没有为此做过任何沟通,但是就是那么的巧合。

第802章 中东战役(二)

    凌晨时分,正是睡眠的好时机,所以万物都在休息,除了一些蝈蝈之类的在黑夜中鸣叫。

    不过今晚的纳古拉,蝈蝈没有再鸣叫都躲进了洞里。

    今晚的纳古拉,对动物不算友好,但是对驻守这里的罗马尼亚军队来说,就非常的友好。现在他们正在做着战前的准备,火炮以及坦克已经到了自己的预定位置上了,就等着指定时间的到来。

    而在提尔后方一点,大片的装甲车辆正在这里等候,他们等到战斗爆发后,冲出去给敌人沉重的一击。

    不过排在长龙的装甲车辆中,领头的都是一款高大威猛的坦克,这就是之前很少出现的r30重型坦克。

    这款像是移动堡垒一般的坦克,对现在的英军来说将是无法克服的难题。厚达100毫米的斜面装甲,让英军手中任何一款反坦克武器对其无能为力,48倍的88毫米主炮下没有任何人和装甲能够幸存。而650马力的柴油机,推动这辆重达46吨的巨兽,以每小时38公里的时速前进。

    而这次为了替前线步兵打开局面,所以r30坦克将以步兵坦克的姿态让英国佬知道一下厉害。

    随着越来越接近进攻发起时间,夜空中的气氛也是越来越凝固,而准备进攻的罗马尼亚士兵们的脸上,表情也是越来越严肃,就连夜行小动物也安静了。

    防守阵地上的英军好像也感受到什么。

    “是不是感觉到不对劲。”

    “你这样说,好像还真是。”

    “不好,这是敌人想要进攻,快给指挥官报告。”

    随着英军哨兵的警觉,防守阵地上立刻热闹起来,大量休息的士兵被吵醒,他们赶紧装上衣服带着武器,向阵地集结过去。

    只不过他们菜警觉是不是有点晚,就在防守的英国人想要准备防守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片红光,来自罗马尼亚阵地后的火炮开火了。

    作为先手,来自罗马尼亚的火炮如雨点一般落在阵地上。

    “敌人炮击,快卧倒。”

    其实不用军官的怒吼,士兵们在炮火来临的时候,纷纷就近扑倒在战壕中躲避来袭的火炮。

    “轰、轰、轰~”

    炮弹在阵地上不断的爆炸,作为守军只能在此耐心的等候着炮击的结束。

    其实阵地上的士兵还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我们火炮不反击呢?”

    就在他们抱怨的时候,后方同样传来了一阵隆隆的炮声,来自阵地后方的守军火炮也开火了。

    而随着英军的火炮开火,守军官兵们感到头顶的爆炸声都小了很多。他们感觉的没错,不少进攻方的火炮,都在向敢于反击的对手开火。

    一时间两方的火炮都在各自的指挥下,对在试图压制自己的对手。

    这场炮战一直持续到天明时分,随着天空中出现罗马尼亚的战机,英军火炮才停止下来。

    而没了英国火炮的干扰,阵地重新陷入了大规模炮击当中。

    当然这个时间不算长,然后随着罗马尼亚士兵在坦克的配合下接近阵地,炮击就停止了。

    不过虽然炮击结束让英军大松一口气,但是来袭的士兵和坦克就让其更加头疼了,尤其是这款明显高大很大的坦克。

    “坦克来了,快搞定它。”

    守军指挥官的面对这样的情况,给予正确的应对。

    被指挥官命令的就是反坦克小组,每一段阵地都有一到两个这样的反坦克小队,他们装备着2-4门2磅(40毫米)反坦克炮,随时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坦克重创。

    只见这支反坦克小队,迅速在选择好位置,阵地上到处都是弹坑,哪里都是适合的地点。随着三门2磅炮快速的准备好,

    “目标十一点方面,那辆坦克,做好开火准备!”

    随着指挥军官的命令,三门2磅炮都将目标集中到一个猎物上。

    “开火!”

    “砰、砰、砰~”

    三门2磅炮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不断的对这辆高大的坦克开火。

    “叮叮叮~”

    不断响起的撞击声,让坦克内的成员吓了一跳,不过在发现这些炮弹都奈何不了自己厚实的装甲后,这辆坦克并没有停下自己脚步,依然轰隆隆的向阵地逼近。

    “怎么回事,根本没法击穿敌人坦克装甲,它还在动啊。”

    反坦克小队的成员看着这样的情况有些着急,不能击穿敌人装甲,让他们感到自己根本显示不出作用,同时也让守军的官兵赶到巨大压力。

    被这辆坦克打击到士气的官兵,只能不停的开火,试图让其与协同作战的士兵分离,再想其他办法解决。

    不过他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只见不少进攻方的士兵都躲在这辆高大的坦克背后,让其为自己躲避前方的子弹。

    一直等到坦克距离阵地只有三百米的时候,这辆被2磅炮不停炮击的r30重型坦克才停了下来。

    不过虽然停了下来,但是其车载机枪可不是吃素的,对着阵地就是一阵压制射击。其主炮更是对准不停炮击自己的2磅反坦克炮一阵开火。

    一阵炮击过后,由三门2磅炮组成的反坦克阵地没其目标消灭了。

    而在解决了自己眼前的对手后,这辆r30更是帮助起步兵压制阵地火力的任务。

    其装备88毫米主炮,在这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距离的点名射击,让阵地上的火力根本没办法压制住敌人。

    阵地上没了火力点,这还能战斗么?

    结果自然是不可能,任何军队在防守时没有了火力点,都会让部队陷入恐慌中。哪怕是大英帝国的士兵也不能做到士气高昂死战不退。

    于是在看到敌人即将突破的时候,阵地指挥官只能无奈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随着败退的守军官兵向后撤退,让进攻的罗马尼亚官兵发出一阵欢呼。他们毫无压力的夺取了第一线的阵地。

    而夺取阵地居功至伟的这辆r30车组们,则在检查坦克受损情况。之前一顿40毫米反坦克的射击,让他们担心坦克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短暂的检查之后,除了装甲正面坑坑巴巴的弹痕之外,并没有遭受其他问题。其他阵地与这里基本都是一样,在r30重型坦克的陪伴下,守军都没能挡住攻势。

    其中有一个阵地,其还有新研制的6磅(57毫米)反坦克炮,同样没能击穿其装甲。

    而状态良好的r30坦克,在接下来又带领官兵们接连占领了二三线阵地。

    至此英军在纳古拉的防守以失败告终,早已准备好的沿海装甲集群,更是开动着坦克和装甲车沿着道路一路向西奔驰而去。

第803章 中东战役(三)

    罗马尼亚发动的攻势,在第一时间就上报给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

    这位被吵醒的上将在知道的第一时间,立刻下令道。“立刻命令空军在巴勒斯坦和约旦的战机起飞,告知他们能接战就接战,不能接就退到西奈半岛”

    没错,现在韦维尔上将最为关心的就是自己空军的问题。谁让目前英国空军在中东实力大损,根本无法与罗马尼亚人抗衡。

    要是再与罗马尼亚攻势中遭受大的损失,那么这场战斗就没得打了。

    要是缺少了空军这场仗就没法打了,所以必须第一时间保证空军不能被对手击垮,只有这样后面的战斗才能继续进行。

    这也是他研究之前数场战役后发现的规律,罗马尼亚人必然是空军开路,而第一波袭击的重点也必然是机场。

    他所料的没错,在战斗开始之后,罗马尼亚空军利用自己这边更早天亮的机会,迎着清晨的太阳光芒,黑压压的机群扑了过来。大规模战机出动,自然做不到任何隐瞒,在一进入英军掌控地区,立刻被报了上去。

    而正在放飞战机的机场指挥塔得到敌机来袭的消息后,这时候也不管其他的了,优先让战机升空才是头号大事。

    如果什么都不管,只要战机升空还是非常迅速的。所以等到来袭的罗马尼亚飞临自己目标前的时候,机场内空荡荡一片,只有防空武器在空中炸起的点点烟花警告着他们,另外在空中,英国的战机也是严阵以待。

    面对扑了个空的局面,来袭的机群也不在意。多次的交手早已让他们摸清对手的实力,面对敌人的战机,护航的hf201战斗机立刻扑向对手。而等到敌人战机被缠住之后,轰炸机开始准备对机场进行轰炸。

    既然要轰炸,那么首先需要对付敌人的防空设施,好在机群中ru18俯冲轰炸机不少,这些能够精准对地轰炸的飞机,是清除敌人防空的不二人选。

    “呜呜呜~~”

    随着令人恐惧的汽笛鸣叫声响起,一座座防空阵地逐渐被拔除。而等待防空火力丧失大半后,机场就如一个被拨开坚硬外壳的果实,露出美味的果肉。

    “轰轰轰~”

    轰炸持续了近一个小时,这个机场被炸得支离破碎,停机坪、储油库、机库、营房都在这样的轰炸下被摧毁了。

    这个机场并不是特例,在今天罗马尼亚空军一共出动了一千多架次的飞机,对英军进行了轰炸,其中主要是针对机场、防空设施、交通要道等进行空袭。

    而这样的空袭虽然因为英军应对得当没有损失太多战机,但是其必要的物资补充以及机场却损失惨重。大量的战机只能停靠在西奈半岛的数个机场内,这加大了这些机场的负担。

    当然至少韦维尔上将所担心的问题到没有发生,未来中东英国空军还能与罗马尼亚战机继续战斗下去。

    不过虽然空军保住了,但是在地面上,霍夫曼上将却达到自己的目的。

    两支出击的装甲部队在沿海地带与约旦河谷一路狂奔,短短几个小时内,他们已经分别突进了四五十公里。

    在海法城外,博尔达斯正在指挥车上,看着自己的部下开着坦克将阻击自己的英军击退。

    这时候一辆三轮摩托车突突突的开在他旁边,一名通讯军官从车上跳了下来。

    “师长阁下,指挥部命令我们不用管海法城内的敌军,将其留给后面的莱夫利将军的第89摩托化步兵师。”

    “好的,我知道了。”

    面对指挥部的命令,博尔达斯当然不敢抗命,只不过他有些不甘心的又看了一眼,正在逃往城内的那些包着头巾的印度兵。之前的战斗就让他感到这支军队战斗力不高,甚至有只要给他几个小时,一定能将海法拿下的感觉。

    只不过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自己就给掐断了。要之前司令官霍夫曼阁下,给他们的任务,是一路向前突进,不许攻击有守军的城市。这次作战的任务就一个字快,快到敌人反应不过来,快到等敌人发现自己目的后,已经来不及阻止了。

    所以博尔达斯没有被自己想法所左右,牢记着霍夫曼的指示。

    博尔达斯想了想后下达命令。“命令摩托化步兵团留下两个营,坦克一团留下二营,工兵营留下一个连,看住敌人。等待后续的第89摩托化步兵师的到来,剩下的部队以搜索侦查营和装甲二团为先导,我们继续向西进发。”

    “遵命,师长阁下。”

    通讯军官在记录本上写下博尔达斯的命令,敬礼后就离开了。

    博尔达斯下达的命令一点问题也没有,以一个团级部队看住败退的敌人,绝对没有问题,再说89摩托化步兵师,速度也很快。基本两三小时就能赶到海法,不存在敌人反扑的可能。

    到时候接应到友军后,留守的部队也会赶上来的。

    所以第四装甲师在博尔达斯的命令下,由搜索侦查营以及坦克二团为先导,向西继续沿着海岸一路向西奔驰而去。

    路上各式车辆与坦克排着长龙,向下一个地点进发。

    与沿海地带相比,走约旦河谷的部队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打头的第三装甲师正在与阻击自己的英军作战。

    “快让坦克过来,干掉这个堡垒。”

    “这边需要自行火炮的支援。”

    不停的叫喊声在第三装甲师官兵口中呼喊着。而作为第三装甲师师长的萨尔斯则是举着望远镜,一脸沉闷的看着部前方的战斗。

    “真该死,这些英国佬就像土拨鼠一样,不断冒出来。”

    抱怨一句后,萨尔斯不得不继续观察着战斗的情况。

    其实这场战斗并不大,不过是一个营级的英军依托地形和工事对他们进行阻击。这样的战斗按照道理不应该引起他的注意,只需要一个团的兵力在一个小时就能击溃他们。

    可惜这样的战斗太多了,一路上短短三十公里他都遇到四次了。这就非常不正常,这让他的装甲师发挥不了速度的优势,全靠一路强推过去。

    这样的战斗让萨尔斯非常不喜欢,他一点也不喜欢和小股英军纠缠在一起。

    其实这也是地形所限制第三装甲师的发挥,在河谷两边是丘陵地形,这对他的装甲师更加不友好,而萨尔斯绝对没有一试坦克在丘陵地形作战的想法。因为在战前,霍夫曼将军就试过,结果一点也不理想。所以萨尔斯绝对不犯这样的错误。

    那么现在只能希望这样的战斗能少一些。

    看到前方传来一阵欢呼声,萨尔斯不看就知道这是阻击的守军被击溃了。

    “告知部队,继续前进。”

    丢下这一句后,萨尔斯返回了自己的指挥车。

第804章 中东战役(四)

    天空中的太阳又躲到地平线后,夜色又笼罩在大地上。一天的战斗也告一段落,各支部队都将自己情况发给了远在贝鲁特的指挥部内。

    而参谋们根据上报的情况,及时更新沙盘上各支部队的位置。而霍夫曼与莫德尔克则则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军官们不停着调整着部队的位置。

    “看起来今天各部的进展还不错。”

    作为搭档的莫德尔克参谋长,开口评论着今天的战斗。

    不过莫德尔克的话并没有引来霍夫曼的认同,只见这位指挥官皱着额头说道。“我感觉算不上多好,汇报上来的战果感觉有些少了。”

    “不少了,目前统计上来各部队击毙击伤俘虏人数达到7600多人,已经很不错了。”

    面对莫德尔克的话,霍夫曼摇着头说道。“不对,距离我预期有一点差距,在我看来第一天战斗,至少需要这个数字达到9000以上,但是目前只有7000多,这就是问题所在。”

    霍夫曼的话让莫德尔克面容也严肃起来。“那你的意思?”

    “现在我还不敢下决定,明天一早让飞机仔细侦查一下,才知道问题所在。”

    而在霍夫曼与莫德尔克感觉不对劲的时候,远在西奈半岛的韦维尔上将同样在总结今天的战果。

    “目前看起来很不错,各线都达到自己的预期。”

    看着眼前的沙盘,韦维尔对今天的战事还算满意。虽然损失大了一些,但是损失的基本都是来自殖民地的军队,他手上来自本土和澳新的部队都还完整,这让他对接下来的战斗依然还有信心。

    不过虽然韦维尔信心十足,但是身为他参谋长的阿瑟·史密斯却有些担忧。“沿海地带敌人的装甲部队是不是推进太快了。要是让他们达成目标,这对我们非常不利。”

    面对视自己参谋长的担心,韦维尔安慰着。“别担心,史密斯。我不觉得他们快,要不是为了别让其察觉到我的意图甚至我还想敞开沿海大道,让其再快点。我可准备了惊喜等着他们,希望他们喜欢。”

    对于韦维尔的话,身为参谋长的史密斯想了想还是放弃继续说下去。其实对于这个计划他原本有一些疑问,但是韦维尔阁下却十分坚持,而最终当然以司令官的意见为主。

    让两人意见不一致的,就是关于沿海平原地带的防御问题。其实两人都认为沿海平原将成为敌人突破的重点。不过在应对上,史密斯认为应该层层防御,用部队不断的消耗敌人的进攻的脚步,直到对手完全停止下来。

    而韦维尔则不这样看,他认为沿海平原地带用史密斯的方法根本不管用,这不仅会被敌人消耗,而且还不能达到所需要的目的。因为巴勒斯坦沿海平原太过于狭小,其宽度在10-15公里之间,这点距离对海军来讲简直不值一提,连轻巡洋舰主炮都能够到。

    所以对目前在地中海丢失海权的英军而言,沿海地带是一个难守地带。人少了不够对方进攻部队打,人多了敌人的海军能教自己做人。

    虽然目前罗马尼亚海军在其东地中海所留下的主力军舰不多,但是380、203两款舰炮足以让傻子都能感到害怕,所以沿海平原地带就成为防守的难点。

    不过与史密斯不同,身为司令官的韦维尔认为,既然沿海地带难以防守,那就是不要守,除了几个沿海的城市驻守兵力争取成为钉子一样的存在,其他位置就放给罗马尼亚人,只要敌人敢攻他就敢放,拉长其补给线。

    等到敌人被拉长补给线后,再由自己准备的拳头部队给予痛击,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将这只孤军深入的敌人消灭,哪怕不消灭也要给予重创。而韦维尔准备的拳头,就是第七装甲师为主的机动军团。

    没错,这就是原历史上的那支沙漠之鼠。而且与原历史上不同的是,目前该师拥有两个装甲旅(第四、第七装甲旅),装备各式坦克226辆,主要由十字军、瓦伦丁、以及马蒂达尔三款坦克。

    其实这三款坦克,在面对罗马尼亚r系列的时候处于劣势。对此韦维尔也十分清楚,所以他还准备了一款利器,用于增强自己反装甲能力,那就是英军最新式的6磅反坦克炮。

    这款反坦克于1938年慕尼黑协定后开始研发,考虑到德罗两国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的性能,英国陆军认为,未来自己装备的2磅反坦克炮很有可能面临落后的局面,所以责成皇家兵工厂开始研制。

    选择6磅炮弹(57毫米口径)的理由并非穿深的计算结果,而是后勤上的考虑,英国皇家海军从19世纪末开始使用6磅炮作为舰载副武器,所以国内有大量工厂可以支持生产这种中口径武器弹药。

    而这款反坦克炮在1939年12月就宣告研发完成,目前第一批生产的96门6磅反坦克炮,除了留下48门用于组建远征军之外,其他48门都拨给了中东英军使用。

    而这款5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性能很不错,在使用穿甲弹的情况下,能在500米距离击穿30度角的84毫米装甲钢板,而在1000米距离能击穿同样角度的70毫米钢板。当然这是实验室数据,战场上会低一些。

    但是这也能在500米距离,对目前罗马尼亚军队中最具威胁的r20坦克造成伤害。(目前罗马尼亚的r30因为很少参加战斗,所以英军对其数据不太清楚。)

    而这48门6磅反坦克炮,早已被韦维尔划归机动军团,让其在这次战斗中发挥足够的能力。

    而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那么就需要挡住其他方向的敌人才行,不然这就不叫诱敌深入,而是被分割包抄。

    所以在另一个容易被突破的地方约旦河谷地带,韦维尔部署了5个师,他们将依托层层防御,让敌人的攻势缓下来,直至将敌人消耗到止步不前。

    所以萨尔斯为首的第三装甲师和第六装甲师官兵,还有的是阵地等着他们攻破。

第805章 中东战役(五)

    随着太阳的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休息好的英罗两军官兵又进入新的厮杀。

    “进攻。”

    随着带队罗马尼亚军官的高呼,大批的士兵汹涌的向守军阵地攻了过去。

    “反击。”

    面对来袭的罗马尼亚军队,阵地的指挥官随即一声大喊,带着自己部下拼命的阻止其接近自己阵地。

    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弥漫的硝烟笼罩在巴勒斯坦与约旦北部,以至于就连太阳都不忍心看到这场厮杀,躲了起来。

    如果要说哪里打的最激烈,那非约旦河谷莫属。如果说之前一天的战斗算是让人难受的话,那么今天的战斗就是让人感到恶心。

    约旦河谷内,第三装甲师和第六装甲师的官兵们看着一道有一道的阵地,真心想吐了。

    “这是怎么侦查的,这么多明显的阵地都没有侦查出来。”

    没错这就是目前两师官兵的心声,他们对于这些突然冒出来的阵地感到反胃,很多阵地一眼望去都能看到新鲜的泥土,这说明才修建好不久。玛德,怎么那么倒霉,次次都能赶上敌人阵地刚修好,自己就到了。

    其实这个问题,同样也让罗马尼亚情报部门感到疑惑。不过这个问题没多久就被解开了,原来英国人利用约旦河谷内原有的渠道,以重金召集人手帮助其挖掘战壕。虽然这样的战壕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胜在一个速度快,一天能修建好多道战壕。

    所以现在约旦河谷内出现了一个奇景,那就前方战火满天飞,后面那些阿拉伯人扶老携幼,一起帮英国佬修战壕。

    你说圣裔家族不是在这块土地上影响力很大么,怎么不号召大家制止这样行为。

    很好,说的非常好,不过影响力不能当饭吃,更何况英国人一手拿枪一手拿钱,只要不蠢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另外,之前的大暴动,早已将圣裔家族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其爆发的反抗在英军大兵面前,不是逃往大马士革就是乖乖躲起来了,现在圣裔家族该地区影响力暂时有些缺失,所以对此有些不了解。

    虽然约旦河谷的攻势让第三与第六装甲师有些举步维艰,但是霍夫曼依然没有命令他们停下来的意思。因为在早上由侦察机了解到的最新情况,他们至少拖住了8个英军的步兵师,近十万部队。

    要是这些人换成英军本土的师,霍夫曼别说进攻了,立刻下令让他们撤回来。不过这几个师都是其殖民地组建的部队,很多装备都能拿去打一战了,而且这些师里面别说没有一支本土部队,就连澳新、加拿大等传统白人部队都没有。基本都是非洲黑叔叔和印度人组成的部队。

    面对这样的部队,霍夫曼当然不会命令部队停下,哪怕是敌人数量多点,依靠阵地层层恶心人,但是绝对不能阻止罗马尼亚装甲的脚步。

    实际情况也和他想的差不多了,到了下午,第三和第六装甲师的官兵感觉自己面对的敌人开始变弱了。大量黑叔叔和印度阿三充斥在敌人防线中,这可能是防守的英军感觉压力太大,想要增加部队兵力。

    不过后来的战斗表明吗,这绝对是一记败笔。这些充斥在战壕中的印度人与黑人,之前绝对没有训练过怎么面对坦克,或者是他们用来训练反坦克的手段还停留在一战时候。

    在面对其他方面的时候还很好,哪怕是步兵冲击,这些人打的还有模有样,虽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枪子打到那里去了,但是至少还能稳住。

    不过早面对罗马尼亚r系列坦克的时候,这些人表现就很糟糕了,他们很多人好像没见过坦克,或者说没见过这么高大的坦克(r30重坦),在用尽所有手段都无法让这些移动堡垒停下来后,他们炸锅了纷纷向后逃离,哪怕是宪兵队都无法让他们停下来。

    而这些人的逃离,同样带崩其他战友。

    面对这样的局面,相信提出这条建议的军官一定想用头撞墙。

    没错,指挥这场战斗的甘思科将军真的想要用头撞墙,要不是他忘了带头盔的话。

    不过考虑影响和身份,他只能将这个亏硬生生吃下。

    而他这样做也是情非得已,之前因为需要保证挡住罗马尼亚的兵锋,所以需要优先使用有战斗力的部队,而接连的作战让其伤亡不小,所以只能拿战斗弱的部队慢慢填,只不过其表现看来有点糟糕。但是接下来的战斗哪怕再糟糕也必须让他们顶上,大不了伤亡大一些。

    所以在随后的战斗中,第三与第六装甲师的官兵发现,敌人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从团级逐渐增长为旅级,不过规模上来了,但是阻挡的时间到没有延长,不过却也让他们烦恼不已。

    与在约旦河谷内纠缠不清的第三第六装甲师相比,走沿海平原的第四第七装甲师就惬意多了。

    他们沿海大道上一路奔驰,连个像样的战斗都没有遇到。

    “该死,这太安静了,这让我们就像在度假一样,这种感觉可不妙。”

    马丁莱曼少校,坐在他指挥车内,对一旁的副手说着自己的担忧。

    现在马丁莱曼已经升职成为少校,不仅如此,而且他还因为原营长调任他处,接任营长一职,不管是在职务上还是军衔上,都不输死对头巴伯少校。

    面对马丁莱曼的话,副手想起这段时间的战斗经历认同道。

    “的确是这样。昨天还好,至少在海法我们还打了一场,随后小规模战斗也经历了好几次。不过等到今天,连级战斗都没发生一起,这不像是英国人的风格啊,难道他们在后方没有安排军队驻守?这可是连军校生都不会犯的错误。”

    “是啊,这正是我所担心的。”

    在马丁莱曼念叨着对手出人意料举动的时候,坐在自己指挥车内的博尔达斯也在想着这么问他。当然他的指挥车比起马丁莱曼由装甲车充任的指挥车好多了,这辆指挥车不仅有地图沙盘,电台联络也是一应俱全,而且指挥车内还有个小卧室,方便他休息。

    不过他的困惑与马丁莱曼一样,着此感觉就是行动就像行军一样,太顺利了,连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感觉就是英军故意放他们进来一样,这让博尔达斯内心警惕性达到最高。

    而这样事关自己部队的情况,博尔达斯暂时想不出来原因,当然就将问题上交。或许自己老长官知道这个问题的缘由。

    等到博尔达斯的电报打到总指挥部后,霍夫曼结合其他战线的报告,内心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不过他没有让沿海集群停下来,反了拿起了电话。

    “给我接空军指挥部,我要找达瓦莱克将军。”

    “是达瓦莱克将军么,我是霍夫曼,我要求你们空军必须保证为沿海集群提供足够的空中掩护……我知道你们任务很重,但是保护沿海集群必须是第一要务,不得有任何的理由和借口……我要看到成果。”

    放下电话后,霍夫曼打算继续看看英国佬怎么做,不过想要动自己沿海集群,可一一点也不容易,尤其是在罗马尼亚占据海空优势的情况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7663/ 第一时间欣赏罗马尼亚雄鹰最新章节! 作者:黄油烤馒头所写的《罗马尼亚雄鹰》为转载作品,罗马尼亚雄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罗马尼亚雄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罗马尼亚雄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罗马尼亚雄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罗马尼亚雄鹰介绍:
1889年一个男孩降生于罗马尼亚的佩雷什宫,世界在这里驶入一个岔道(合理推演文,看看小国家在二十世纪初的发展壮大。)书友群号498369683欢迎大家讨论后续情节罗马尼亚雄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罗马尼亚雄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罗马尼亚雄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