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邓丽君(新大歌厅)
《邓丽君》上卷《天才少女》张宝同
唐人街的名字并不叫唐人街,面是叫茨厂街。这是一条露天开放式的街道,整条街道并不很长,但十分热闹。这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街道上的大红灯笼已经亮了起来,高高地挂着街道上空,让人感觉像是在过节一样。这里的商店基本上都是华人所开,店铺内外都张挂着醒目的中文招牌和广告,店内经营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用品,如百货、杂货等。街上茶楼、饭店、中药店、华文书店、小旅馆、超级市场等等,应有尽有。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有着浓厚的中国城市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中式的牌楼、中式的楼宇,中式的沿街售货摊,来自中国的各式水果、食品,各种地方风味的中餐馆。让人感觉就像是在漫步在中国的土地上。街道里卖衣服、鞋袜和小杂物的小商铺和卖水果和小吃的小摊位摆得满街都是。水果摊上有山竹、番石榴、芒果、龙眼、芝麻蕉等,和台湾与香港的差不多,只是这里的水果都是切好了用个干净的透明袋子装起来出售。
母女俩还没有吃晚饭,她们想尝尝这里的小吃。邓丽君看到有位阿姨的小摊边上挤满了人,也跟着挤了过去,一看小摊上摆着猪肠粉、猪杂粥、卤鸭、云吞面、牛腩面和酿豆腐。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邓丽君也着实想吃上一碗,可是,她看小摊有些脏乱,地面到处丢着杂物、筷子和废弃的餐巾纸,而她有个习惯,就是看到不洁的东西就感到恶心,吃不下饭,就急忙拉着母亲离开了。她们又来到了一个稍微干净一点的小摊旁,想吃点东西,可是一看是卖胜记老鼠粉的。
这个名字让邓丽君吓了一大跳:怎么老鼠粉也能吃?她就问守摊的阿姨,“这老鼠粉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守摊的阿姨用闽南话对她说,“用特制浓稠黑酱调味,再加上肉碎等配料烹煮,上桌前加了生鸡蛋并撒上葱花。”接着,她又说,“你们是初次来吧?”
邓丽君用闽南话回道,“是的。”
阿姨就用很内行的口气对邓丽君说,“我们胜记瓦煲老鼠粉是拥有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外国游客来到这里都是要先吃上一碗。怎么样,来上一碗?”
邓丽君犹豫了一下,问,“多少钱一碗?”
阿姨说,“两元钱一碗。”当然这里使用的是马币。1马元约为1.8港元。
邓丽君说,“要两碗。”说着,就让妈妈坐在小餐桌旁。
老鼠粉端上来了,就像米粉一样,吃起来也没觉得有啥不同的味道,可是,吃了一会,就觉得这圆粉滑不溜丢地还挺有滋味。
吃过饭,母女两人朝着街道里面走去。这时,夜色已经完全地黑了下来,但街道上的灯光很亮。夜市里到处可以见到衣物摊、饰品摊、手工艺品摊。这些东西并非她们需要的,但是,在街道上自由自在地走走看看,还是挺惬意的。因为街道并不长,走了一会就到头了。街道的另一头是另一条街道。但这条街道不是很宽,而且露灯也不是很亮,幽深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有什么人。母女俩在街道上刚走上几步,就见五六个小青年痞里痞皮地像喝醉了酒似地朝着这边一边喊着,一边走来。
赵素桂马上让女儿停下来,准备朝回走。可是,这时,那伙人已经走到了她们的跟前。幸好,一辆警车鸣着警笛开了过来,在那伙小青年的前面停下。母女两以为是警察来抓这伙小青年的。可是,警车只是停了下来,并没有去抓他们。母女俩赶忙又回到了唐人街里,顺着原路,挡车回到了酒店。
4月5日晚间,邓丽君在丽风唱片机构代表邢诒万和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了新大歌厅。新大歌厅是邓丽君本月间在吉隆坡秀场演出的主要场所。所以,歌厅门前拉起了“热烈欢迎邓丽君小姐来新大歌厅登台演唱”的横幅。在新大歌厅的门前还停着一辆宣传车。车顶有一只朝前和一只朝后的高音喇叭,而车厢的两侧则是大幅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丽风歌声处处闻,歌迷小姐邓丽君4月5日星期三登台吉隆坡新大歌厅演唱。上面还有两幅邓丽君的画像。
邓丽君穿着一件用毛线织的粉红色方领长裙,这件长裙让17岁的邓丽君显得更具有少女般的气息。她在母亲和丽风唱片机构代表邢诒万及新大歌厅老板陈飘逸的陪同下进到了新大歌厅。新大歌厅里灯火辉煌,偌大的歌厅里座无虚席,歌厅的侧面有一个长20米,宽10来米,高1米多的舞台。舞台上贴着一排大字:丽风之宝、歌迷小姐邓丽君演唱会。
演出开始时,因为是秀场演出,没有乐队,也没有许多的灯光和设施,邓丽君只手握一个麦克风,走到了舞台上。观众们热烈鼓掌。等掌声停了下来,邓丽君说,“各位歌迷和观众,你们好,谢谢你们的光临和支持。我这次到东南亚各地献唱,主要的目的是乘机与各地爱护我的观众见面,感谢听众和观众对我的厚爱与支持。”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之后,邓丽君又说,“我在1971年5有初曾来过吉隆坡驻‘五月花夜总会’献艺了一段时日,我真正地爱上吉隆坡是我第二次来这里,我去了吉隆坡的好些地方,觉得这里真得很美,是个美丽和富有诗意的城市。这次是我第三次的来到吉隆坡。在这几天里,朋友们时时给予我鼓励与爱护,真使我感激。在吉隆坡,我犹如处於自己的家中,那麼快乐,那麼幸福。”
邓丽君纯真坦白的说来话语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邓丽君为观众和歌迷们演唱了《采红菱》、《花好月圆》、《天仙配》、《新桃花江》等,其中《晶晶》最受歌迷喜爱。她一会在台上演唱,一会下到了舞台下与歌迷们互动和握手。所以,就有歌迷们向她提问,“邓小姐,你的演唱这么好,是怎样取得成功的?”
邓丽君回答说,“在歌唱方面我是幼稚园学生,希望各界给我指正和批评。我更希望同行的哥哥和姊姊能多多给我指点。”
一位叫春英的歌迷问道邓丽君,“请问邓小姐,你是怎样走上歌唱之路的?”
邓丽君说,“我自幼对歌唱非常的喜爱,时常跟著收音机播出来的歌曲哼唱。在一次学校晚会中,许多同学鼓励我上台演唱,唱完一曲得到师友们赞赏。不久后,中华电台举办之歌唱比赛,同学一直鼓励我参加;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难关后侥幸得到第一。夺得中华电台歌曲比赛冠军后,我加入正声歌唱训练班,第一期结束,又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结果又荣获第一。后来就慢慢地走上了歌唱之路。”
第1270章.邓丽君(大获成功)
《邓丽君》上卷《天才少女》张宝同
演唱结束后,歌迷们纷纷拿着邓丽君的玉照和小本子找邓丽君签名。邓丽君就下到舞台,为大家一一地签名和照相。之后,邓丽君接受了《南洋商报》的记者虎山行的采访。
记者问,“你现已成名,是否还想找一位声乐教师来指导你,使你的歌唱水平再提高一步?”
邓丽君答,“当然很相,可惜,找来找去,始终找不到一个合意的。”
记者问,“你能唱英文歌吗?”
邓丽君说,“会一些,我有时会在演唱中唱上一两首。”
记者问,“你为什么喜欢唱歌?”
邓丽君说,“唱歌能让我感到轻松,更加地得意忘形。”
记者问,“听人说,你在台上表演时很特别,究竟是哪一方面很特别?”
邓丽群一怔,说,“是吗?是不是说我在台上像个小孩子一样顽皮?我听不少人这样说过。他们说我应该稳一点才像个歌星。但我始终认为在台上应该给人一种活生生的感觉;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如果他显得轻松活泼,台下的观众就会受到感染,大家快快乐乐地尽情娱乐一下,不是很好吗?何必要装模作样。”
记者问,“为什么有人称你为‘白花油小姐’?
邓丽君说,“是这样的,白花油厂每年要选出一位白花油小姐出来作慈善演唱或劝人乐捐,以助贫寒、1970年的慈善小姐,有关方面把我选出来,我也乐于做善事。”
记者问,“你只有十八岁,对于目前的成就作何感想?”
邓丽君说,“很多与我同年纪的人都很羡慕我,但我感觉得没什么,这只是我一点小成绩而已,以后,我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记者问,“邓小姐,你说的事究竟是什么事?”
邓丽君说,“说实话,我并不想以歌唱为终生职业,我很希望能在电视方面发展,我之所以进入专科学校,专心电视科目,就是非常希望有机会做一个电视编导。”
记者问,“你曾参观过星马的歌厅吗?”星马就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过去新加坡叫星加坡。
邓丽君说,“我去过很多家。”
记者问,“与台湾相比如何?”
邓丽君说,“与台湾那边的相比,这边的歌厅无疑是小一点;而其他方面,由于我对星马两地歌厅没有深入的认识,不敢乱讲。”
记者问,“给你的印象如何?我是说星马两地的歌厅与各地的印象。”
邓丽君说,“我觉得星马两地的歌厅很好,尤其歌星们,好像兄弟姊妹一样的相处。说到地方,我也觉得星马两地的发展工作,进步神速,尤其是乡村发展,更令人觉得很满意。”
记者说,“以后有机会,你希望再来星马吗?”
邓丽君说,“当然,星马两地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记者说,“对不起!耽搁了你这么多的宝贵时间。”
邓丽君说,“多谢!多谢!再见!虎大哥,希望代我问候爱护我的歌迷,希望他们多多给我支持与指教,并恭祝他们万事如意,前程万里。”
记者说,“我衷心祝福邓丽君小姐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因为新大歌厅的竭力宣传和有关报纸的报道,邓丽君来吉隆坡演唱的消息很快被华人们所知。从4月5日首场演出后,由于她的歌艺精深,备受听众和歌迷们喜爱和赞赏,以致在以后的一个月中,每天晚上的演出场场爆满,创下历来新大歌厅各地歌星登台最高纪录。
邓丽君在演唱的同时,还要为丽风唱片公司灌制唱片。这张唱片名为《邓丽君南游纪念金唱片》,曲目有《少年爱姑娘》、《路边野花不要采》、《这里只有我们俩》、《爱似轻风情似细雨》、《爱情多美好》和《想你想断肠》等十多首歌曲,以作为邓丽君来马来西亚演唱的礼物。这些歌曲都是邓丽君在新大歌厅必唱的歌曲。
5月10日这天,邓丽君受各家代理商的邀请,决定到吉隆坡的各个唱片公司拜访一下,以为联络感情,了解听众和歌迷们的对她演唱的反应。她在丽风唱片机构代表邢诒万及母亲的陪同下从中午12点钟开始这个行程,先是到了武吉免登的音乐世界。虽然是中午时分,可是,当她刚从出租车上下来,进到公司的大门,就被成百上千的歌迷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有的向邓丽君索取玉照,有的要邓丽君为他们签名,有的是为了一睹邓丽君的芳容。邓丽君就把自己准备的一些照片分发给歌迷,发完照片,她就开始给大家签名。不管是男女老少,只是要有求必应。公司因为要开欢迎会,就让工作人员把邓丽君从人群中硬是架了出来,送上了主席台上。
他们还去了恩记唱片公司、祥记唱片公司、马来西亚唱片公司和绿岛唱片公司,每到一处都受到唱片公司主持人的热烈欢迎,歌迷们得知邓丽君小姐的光临,将唱片公司挤得水泄不通,纷纷拥挤着要她签名。当他们到达半山吧的新华唱片公司时,索要玉照和要求签名的歌迷把邓丽君几乎埋在了人群里,他们争先恐后,你推我挤,吓得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不停地大喊,“当心,当心,别把玻璃挤破了。”可是,歌迷们就像根本没听他的喊声一样,继续地争着挤着。邓丽君被人们挤得满头大汗,气喘嘘嘘,但她却是乐在其中,耐心地为每一位歌迷签名。
直到下午六点钟,邓丽君拜访结束后,公司怕邓丽君再被歌迷们围起,就派了一辆小车,把她与邢诒万和邓母送回了酒店。
邓丽君在吉隆坡新大歌厅演唱了一个来月,场场爆满,创下历来歌星登台最高纪录。丽风唱片公司也推出了一张《邓丽君南游纪念金唱片》,销量很快就突出了万张。邓丽君在吉隆坡新大歌厅的演唱大获成功,所以,演唱一结束,稍做休息,便于5月18日到达槟城。她想在这里逗留三天,游览一下这里的名胜,再与歌迷和唱片商见面以示敬意。为此,吉隆坡合合有限公司营业经理魏义泉和中文部主任邢诒万两人事先到达槟城安排邓小姐的行程。
第1272章.邓丽君(绯闻满天)
《邓丽君》上卷《天才少女》张宝同
在吉隆坡这些日子,邓丽君感觉非常地快乐,因为这里的歌迷对她非常好,不论她走到哪里,大家都把她当作红星一般地对待,几乎每天都有许多的歌迷围绕着她,让她感到开心和快乐。而她也乐意和他们在一起,被他们崇拜和爱戴,并用最热情和最真挚的感情回报着他们。所以,她觉得在吉隆坡比在香港都让她感到快乐。
一天晚上,当邓丽君演唱完之后,又为许多歌迷签名和合影,等到把歌迷们都送走之后,邓丽君便准备到后台卸装。这时,一位年轻的歌迷朝她走了过来。她觉得这位男性的歌迷有些奇怪,别人都离开了,他为什么要单独地呆在这里等着她?是不是他对她有什么想法?
因为有母亲在她身旁,她并不感到害怕,就要问他为什么还不离开。可是,没等她开口,那位歌迷却首先开口说,“邓小姐,香港的报纸说你已经暴毙了。”
邓丽君听着这话,以为这人是在有意地跟她开玩笑,但她不喜欢别人给她这样的玩笑,脸色马上就阴沉下来,非常不乐意地说,“我们只是在外面混口饭吃,何必讲这些不吉利的话?”
可是,那位歌迷当即把一份新加坡的报纸递给了她。她拿起报纸一看,上面白纸黑字地有一个大大的标题:港报报道邓丽君小姐在吉隆坡暴毙乃为谣言。里面的内容为:“前日香港《大众商报》报道邓丽君因不明原因突然暴毙,且不知因何原因。为此,新加坡的歌迷们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吃惊,于是,有人打电话给香港的朋友去查证此事,经多方查证,证明此话纯属谣言。”
邓丽君看完报纸,又把报纸递给母亲看,母亲看着就气愤说,“谁这么缺德,拿这种事来制造谣言。”
因为不知道是谁这般卑鄙可耻,用这种方式来诅咒她,所以,她也对此没什么办法。她知道在娱乐圈里,各种各样的绯闻,包括真的假的,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别说是她这个才只有18岁的女孩,就是有些大红大紫的明星,遇到这种事情不也是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所以,她觉得没有必要理睬。
她虽然不想去为此事劳神费力,非要搞得个水落石出,但这事还是让她心里非常地生气。晚上,她早早就躺在了床上,想着她平时总是以人为善,也从不跟别人争争抢抢去得罪别人,到底是谁这样地恶毒和无聊,会给她造出这种谣言?
她很快就想起了一件事:一周前她曾和同是台湾的一位女歌手同台演出,也许是那位歌手唱得并不是太好,也许是观众们不喜欢她,在她演唱时,观众们就打口哨,喝倒彩,要她快点下台,而且不住在喊着邓丽君的名字,要她快快上台演唱。为此,演出还没结束,那个歌手就忿忿地离去。后来,她还听别人对她说那位歌手在背后对她恨得咬牙切齿。她想肯定是那位台湾来的女歌手给她造出的谣言。但是,这只是个猜测,并没有事实根据。
本来,这件事差不多快要忘记了,可是,那天,一位在香港的朋友打电话问她,“邓丽君你还活着?”
她说,“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怎么了?”
朋友这才松了口气,说,“我听别人说你在楼梯口被人强奸了,而且香港的报纸还说你得了一种不可告人的疾病,和母亲一起飞回台湾了,现在住在荣民总医院里进行抢救呢。”
听着这样的话,邓丽君就感觉事情有些严重了。毕竟她在外面已经有一年多了,香港那边的人对她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才会使得这种谣言甚嚣尘上。但是,她想只要等她回到香港那一天,这些谣言就会烟消云散,不攻自破。
两天后,一位吉隆坡《中国报》姓林的编辑专门来到中华大酒店来找她,并把一张香港报纸拿给她看。她一看,觉得自己的肺都要给气炸了。上面说她生活放荡和行为不检点,在吉隆坡与多名不明男人私混而珠胎暗结,因顾及名声,母女俩从香港飞回吉隆坡找私人医生堕胎,因流血过多而死亡。
见她那一副伤心而无奈地神情,林编辑就问她,“香港报纸登你不幸的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什么感觉?”
邓丽君生气地说,“我想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尤其是那些造谣的人肯定更想知道我在听到这些谣言后是怎样的心情。我不妨把我的心情和感受透露出来,不要再把它憋在肚子里。我听到这些谣言后,认为这是很无聊的一件事,即使去分析原因,我认为也很无聊,我根本不把这些谣言当作一回事,我想只要自己做的正,一定会澄清这些谣言和传闻。”
接着,她继续说,“对于这些谣言,我绝不会去斤斤计较,听是听了,只不过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罢了。对这种事,不值得我去为它生气和难过,只要一笑了之。这样,晚上我才睡得着觉,否则这些谣言会害我失眠,压得我不好受。但妈妈却安慰我‘一咒十年旺’,我心想管他的,反正我又没做错事,何必怕呢?我想每一个人迟早要死的,死了以后,报纸才会登载讣闻,对于已死去的人,讣闻或新闻已不能目睹,而我呢,现在就能看见自己死亡的消息,不也是一件很好和很奇怪的事吗?”
她停了一会,又说,“还有一点是,我认为不管谣言说些什么,在外面演唱的歌星都应逆来顺受,他们怎么说,我怎么听,碰到这样的事,根本无可辩白,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就好了。我有一个原则是:你怎么说,我不听,也不传布别人的谣言。比如某人告诉我:谁怎么不好,我只好姑妄听之,也不去乱传。这样,任何是非到我这儿就是终站,再也散播不开了。我以为一个人话多容易招祸,有时明明是别人讲的闲话,说是我讲的,以前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我也就习惯了。总之,这次虽不幸遇到这些谣言的攻击,但事实上,并没有使我受到损害,反而使我因这个遭遇而思索到许多人生的问题,想开了,也就释然了,当我遇见久别的故友,他们常常用吃惊地问我‘听说你死了呢!’我就对他们说。我又复活了!”
邓丽君的这些话,在第二天的《中国报》上的显著位置登载,也再次对香港某些报纸的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报道进行了有力反驳。
第1276章.兄弟姐妹关系
兄弟姐妹关系张宝同202012
兄弟姐妹虽是一家,但他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家,也生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市井中,对社会的感受和认识也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他们和你是兄弟姐妹关系,这种关系会让你觉得离不得又近不得,常常会有种无奈的嫌烦和尴尬。
有时,感觉兄弟姐妹不如朋友那样好相处。是这样,朋友是我们在选择之后确定的,如果这个人在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方面与我们相差很远,我们可能不会选择他做朋友。而且做朋友也要比兄弟姐妹好相处得多。朋友之间不会有那么多的亲近关系。比如我们和朋友是因为钓鱼、打球或是下棋结交的关系,我们更多地会在这些兴趣爱好方面与他们深交,而在生活习惯、感情交往和与家庭隐私方面会跟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会把它看成为是一种禁区。实际上,我们在朋友交往方面是经过多方的鉴别和选择的,对于那些不适合我们的性情、感觉和需要的人,我们是不会跟他过多地相处和交往,也不会与他们去做朋友。
我们总是希望兄弟姐妹们之间在一起时能和睦相处,情同手足,快快乐乐,亲亲热热。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大家在一起打牌唱歌,吃吃喝喝,谈天说地,快快乐乐。可以说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甚至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正是因为这种亲密无间,无话不谈,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打破了常规,放松了戒备,说出了许多本不该说的话,暴露了许多不该暴露的隐私,也为以后的矛盾与反目留下了隐患。因为世上的许多事都会是物极必反。越是亲密的关系,一旦反目,就会因为知根知底,伤害严重。就跟爱得越深,受伤越重是一个道理。所以,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一旦出现矛盾或是发生冲突,造成的隔阂和伤害就比较重。
兄弟姐妹们,不管混得怎样,都有自己的面子和尊严,都有自己的个性与虚荣。就跟在一个山头上,每个人都想当老大一样,兄弟姐妹中也总是有人想成为老大。虽然这个群体中本身就有老大,可是,这个老大只是年龄和家中的老大,并非是大家心中的老大。大家心中的老大是在官职、收入、能耐和威望方面的强者。所以,就有人想表现得比别人更优越任性。可是,人怕就怕在跟别人对比。人总是喜欢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这样可以让自己志得意满,感觉良好。殊不知这样很容易伤害别人的感情,让别人感到非常地不爽。
兄弟姐妹中总是有人混得好,有人混得不好,有贫有富。但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很爱钱,都想沾便宜,不想吃亏。嫌贫爱富几乎是所有人的德性。富人生活讲究,穿戴整洁,出手大方,彬彬有礼,更重要的是富人不但有钱,而且有权。能为你提供借钱、资助和安排职位的便利和照顾。所以,富人就像绩优股,能让你获利。而穷人则不同。穷人是垃圾股,不但不会让你获得,还会老是让你吃亏。他常常会向你借钱,请你资助,让你感到麻烦感到嫌烦。有时他借你的钱到时不能还,你跟他要钱就把他得罪了。所以,穷亲戚不但穿戴不雅,生活贫困,而且有时信誉和名声也不很好,让你对他的观感自然不佳。可是,兄弟姐妹中总有富人和穷人,大家又都喜欢跟富人交往,躲着穷人。所以,这也是导致矛盾和隔阂的主要因素。
大家在一起常说“别谈钱,谈钱伤感情。”可是,相互之间出现最多的怨忿就是谁吃了亏,谁占了便宜。有许多说是不是钱的问题,恰恰就是钱的问题。说是不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最后还是要用钱来解决。有时,富人会很气势很自傲地说,“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却不知没有钱就是穷人最大的问题。因为没有钱,所以,生活的一切都成了穷人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很难解决。因为钱多钱少和对钱的观念认识不同,也是兄弟姐妹之间很难和谐相处的原因之一。
兄
第1277章.大刀(一)
3Q中文网,最快更新诗意的情感!
大刀张宝同2021.1.6
凌晨四五点时,我做了一个梦。梦醒之后,就觉得这个梦挺有意思,很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已经睡不着了,就打开手电,照了照电脑旁边的钟表,看是不是到了该起床的时间。可是,钟表指针指向的是5点10分。
觉得现在起床未免太早,就继续躺在床上,开始回想刚才做过的那个梦。的确,这个梦不但有趣,而且意味深长,很象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小说故事。于是,我决定马上起床,把这个梦中的故事记录下来。
故事是说我正在跟一些牌友打麻将,可我的手气不好,输得一塌糊涂,把带来的五百元钱输得只剩下十元钱了。如果让别人炸上一把就是二十元钱,我这十元钱还不够给人家交付呢。我的心情十分地沮丧和担忧。
可是,这把牌我停牌早,一直等着别人放胡。也许大家看出了我的心情,意识到我已经停牌了,所以,都不肯给我放胡。这让我不禁有些恼怒,却又干急没办法。就在我感到无望之时,我抓起了一张牌,用手指一摸显然是八筒,正是我要单钓的牌。单钓的一个“炸弹”就能捞回120元。这让我心中不由地一阵狂喜。
可是,当我正要把这张牌扣在桌面上时,对面的二黑却喊道,“碰牌。”
我根本不理示他,就把八筒往桌上一扣,亮给大家看,“自摸。”
二黑马上把脸一唬,对我说,“你自摸个狗屁,我都喊着碰牌了。”
我一听急了,就说,“你咋不早说?见我自摸了就要碰牌。”
二黑也急了,喊道,“谁叫你摸得那么快。你那是抢摸。”
于是,我们两人就争了起来,接着又骂了起来,然后就动起手打了起来。对打之中,二黑扑过来把我连椅子一下子都推倒在地,还照我的头上打了两拳。
我是个脾气很暴的人,曾用刀子捅伤过别人,在劳教所蹲过一个来月。有过这种经历,我还怕谁?所以,在我们工程处生活小区,都是别人怕我,我何时怕过别人?可今天却让二黑把我给收拾了,让我吃了大亏,丢尽了面子。这怎么能行?
我趁二黑被别人拉开之时,从地上爬了起来,从皮带上抽出手果刀,就要去捅二黑。二黑虽然也很牛,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而且也比我强壮,可是,我知道他的胆子没我正。见我要动刀子,就在躲着我。
旁边的人见我失去了理智,就一边拉着我,一边劝着我说,“王三,理智点,咱们都是关系不错的牌友,别为这点事伤了感情。”可我把大家用力一推,威胁着说,“都离我远一点,谁拉我,我跟谁急。”吓得大家都不敢靠近我。
这时,我家邻居秀英刚好从门前路过,听说我在跟别人打架,就跑了过来,见我要跟二黑动刀子,一边喊着,“王三,你理智一些,快把刀子放下,伤了人可是了不得。”一边死死地抱着我的胳膊不放。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可我已经急红了眼,恼羞成怒,心想我就是坐?也要让二黑长点记忆。我就用力地把秀英三甩两甩地甩倒在地上,挣开了她的胳膊,挥刀要去找二黑拼命。可是,这时,二黑已经让别人给拉走了。
吃了大亏,却让二黑给溜了,气得我火冒三丈。我就对着从地上爬起来的秀英咬牙切齿地骂道,“你这个好事婆,真他妈地讨厌。”我真想给她一拳,让她以后少管闲事。
我气呼呼地喘着气,离开了麻将馆,在外面转了一圈,回到了家里。可是,我一进家,就见我哥正怒目圆睁地瞪着我。这让我心里不禁有些发虚。他比我年长四五岁,平时,父母都管不了我,都是他在管着我,有时甚至还会打我。可他在县电管局上班,平时很忙,也已经成家了,平时就不怎么回来。
他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朝我训道,“上次伤人,劳教了一个月,你自己受苦受罪不说,也让父母日夜操心,寝食不安。这个教训是不是还不够深刻?”
我怒气冲冲地回道,“又不是我先动的手,是二黑他先动的手。”我哥鼻子一横,说,“他先动手,能把你咋样?你就要跟人家动刀子。幸好让秀英把你挡住了,如果你真是把刀子捅在了二黑的身上,你可知道后果该会咋样。”显然,是秀英把我打架的事告诉了我哥。我哥才从单位跑了回来。
正好,这时秀英进到了屋里,我就朝着她怒吼着,“你真是吃饱了撑的,那么好管闲事。”听着这话,我哥当既就给了我一个耳光,骂道,“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人家救了你,你还骂人家。”
我用手捂了下脸,用眼睛朝他一边瞪着,一边朝他挥起了拳头。我是在向他宣誓主权,如果他再敢动手,我肯定会进行防卫。如果真地打起来,他不一定能占据上风。
我哥见我要跟他比试,马上就心虚了。但他是兄长,不能在我面前示弱,就朝着我把双手往腰上一叉,骂道,“怎么?还想跟我动手?”
我用警告的口气说,“这可是你先动的手。”
秀英见我俩一副弓拔弩张,横眉冷对的架势,就要把我拉开,说,“你们都是亲兄亲弟的,干嘛闹得跟仇人一样。”
我一下甩开了她的手,用力一下把她推倒在地,说,“滚一边去,充什么好人。”
我哥当即就操起了一根木棍,要照我打来。可是,他的棍子挥得高高的,却没有打下来,因为我也已经将那把水果刀从腰间抽了出来。看着我们两人的举动,秀英从地上爬了起来,朝着我们喊道,“你们俩能不能好好地在一起说话?干嘛非要动手打人?”说着,便用袖子擦了擦从眼眶里流出的泪水,怒气冲冲地从我家走了出去。
正在这时,我妈回来了。她已经听到了邻居们的议论,急忙赶回来要训斥我。她见秀英流着泪出去了,就朝我问,“你把人家秀英怎么了?”
我最烦听母亲说起秀英。因为我和秀英是从小的同班同学,她是班长,而我是捣蛋鬼,所以,我妈就老是拿秀英跟我比。好像我们两人一个是在天上,一个是在地上。我梗着脖子对母亲说,“谁把她怎样了?那是她自找的。”
第278章.大刀(二)
大刀张宝同2021.1.6
母亲恼火地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上次出事,要不是你刘叔跑前跑后地帮着咱们找关系,托人情,你哪能呆上一个月就出来了?”刘叔就是秀英她爸,是我们工程处的处长。我当然非常感激刘叔的帮忙,可是,我就是不喜欢秀英还像过去当班长时那样老是管着我,毕竟她现在是工程处党办的科员,而我是工程处车队的司机。
我妈和我哥合着伙把我臭骂了一通,才把我放过。可是,过了一会,秀英又来到我家,对我说,“王三,你到我家来一下。”
我做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朝她瞪了一眼。可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我说,“你快点过来。”我妈见我像木头人一样没反应,就发起火来,说,“秀英叫你去她家,你还发啥呆?”
我只得去她家,她家就在我家隔壁。虽然她常常来我家,可我没事从不去她家。去她家也是因为她爸要我陪他下象棋。
我进到她家,见有一位挺斯文的年轻人坐在她家的沙发上。我想这可能是她的男朋友。可秀英对我介绍说,“这就是我对你说过的那位同学,他可以说是武林高手。”我和秀英只是小学到高中的同学,而这位同学是秀英在大学时的同学。秀英曾对我说过她的一位同学曾是武林世家出身。大学毕业后去了英国伦敦。
我不由地一惊,心想是不是秀英把他叫来想教训我一下,因为我今天一连两次把她推倒在地。见那位年轻人朝我走来,我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但那位年轻人却伸出手来跟我握了下手。
秀英对我说,“他还写了一本书,你来看看。”说着,便把一本新书递给我。书名叫,作者是冯自强。我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年轻人还能写书。我把书打开坐在沙发上看了起来。可是,书上的内容是写他在伦敦的一些事情。我这人不喜欢读书,更不喜欢看有关外国的书。可是,这是秀英同学写的书,我不能不好好地看看。
书还是有蛮厚,至少有两三百页。我一边翻着一边看着,想从中找些喜欢看的内容,可是,翻了几十页都没看出啥名堂。我就朝坐在旁边的作者问,“这书里有没有让人感兴趣的故事?”
年轻人怔了一下,但他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把书翻到了某一页让我看。这里说的是一天夜里发生的事。那天夜里,他正独自坐在伦敦郊外的一间小屋里看着一本的书。突然,一把锋利的匕首闪现在他的眼前。
他一惊,马上就看清楚了,原来是一个黑人不知怎么进到了屋里,把刀横在他的面前,并对着他威胁说,“把所有的钱都给我拿出来。”
可是,他在英国留学和打工,并没有多少钱。而且他也不想把钱拿出来给这个黑人,因为他要把钱给了这个黑人,那么,他这个月的生活和房租就没有着落了。于是,他对那个黑人说,“请稍等,我这就给你去拿钱。”
那个黑人挥动着刀子说,“少废话,快些。”
就在他离开椅子时,他猛然一转身,抓起放在床边的那把大砍刀,朝着那个黑人横刀而向,将大砍刀架在了黑人的脖子上,用恢谐的口气说,“你那刀也叫刀?看看我的刀。”是的,与他这把大砍刀相比,那把匕首就跟小学生削铅笔用的小刀一样。
黑人吓得浑身发抖,连忙求饶。他就对那个黑人说,“下次不要再来了,否则,我这大刀不饶人。”然后就把那个黑人放走了。
接着,作者又翻到后面的某一页让我看。故事是说作者那天来到公园里挥刀练武,引来了许多的观众。可是,却不知公园里也有一位西班牙人在公园里舞剑,但他是要收费的。每当观众看完他舞剑,他就拿着一个草帽向观众要钱。作者在公园里挥刀练武。这是中国传统的刀术,而那位西班牙人表演的则是西方的剑术。欧洲人对中国的刀术挺好奇,所以,就有许多人围观欣赏。等他表演完了,有些人就主动给作者钱。可作者说他练习刀术是为了锻炼,并非是为了挣钱。
过了几天,那位剑客就找到作者,要作者也要收钱,否则,观众都来看不收费的表演,那么收费的表演就没人看了。这会影响他的生计。作者对此感到为难,因为他只是为了锻炼,为了传承中国的刀术,并非是为了表演而挣钱。于是,他对剑客回答说,你有选择收费的自由,我也有选择免费的自由。我们都不要干涉对方的自由。
那位剑客见说不动作者,就向作者指出要用100英镑买下他的这把大刀。作者当然不能同意,于是,剑客就把刀价提高到300英镑,相当于2700元人民币。而作者的大刀实价只有几十元人民币。如果他把大刀卖给那个剑客,自然能轻松地捞取不少钱。可是,他也不能再在公园里挥刀习武了。所以,他再次回绝了那位剑客。剑客没办法,只得去了别的公园。
看完这两个故事,我还真是被这位写书的年轻人折服了,特别是他那种从容不迫和有胆有识的处事方式让我深受启发。如果我能像这位年轻人那样遇事坦然,应对自如,那该多好!
我把书还给作者,不禁感慨地说,“你这书写得真是太好了!”
年轻人见我对他的书如此夸赞,就很高兴地说,“你要是喜欢,就送给你了。”
秀英也对我说,“你把这本书好好地看看,赶紧把你那遇事不冷静,头脑发热和脾气暴躁的毛病好好地改改。”
我把书拿回家,坐在沙发上,却一直想了很久:我觉得我愧对了许多人,尤其是愧对了秀英。她只是我的同班同学或是邻居,可她从小学时起就一直在管着我,教着我,到了现在还在管着我和教着我。可我对她怎样?想着想着,一种无限的感激和爱意开始在我心中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