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忙中偷闲
李云起说道:“我觉的啊,欧洲人只所以这次敢这么主动的挑战,其自身技术发展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们本身技术的落后。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刚才钱教练也谈到了,现在我们技术上并不占优势,甚至还略占下风。因此我觉得,为了保证成绩,应该选派各种新思路新打法的年轻选手,一是可以让对手不适应,而是可以锻炼新人,为今后做打算。”
他的话让屋内的众人一下子就陷入沉思,虽然公开赛的参赛人数没有限制,但是历来是高手名宿居多,年轻选手的人数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较少的比例上,这已经成为了国家队的惯例,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年轻选手的发挥如何。好则无人能挡,差则一溃千里,在以成绩论英雄的唐国,一次惨败就足以让一名年轻选手成为千夫所指,彻底失去前进的机会。因此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国家队对年轻选手的一种保护。不过李云起的话虽然说的很隐晦,但是潜在的意思众人都明白:现在的国家队已经没有实力在维护面子了,只有使出全部实力才行。
过了一会儿,李猛率先发话道:“我同意李指导的意见,可以考虑多派年轻选手参赛。”毕竟六个组中,就雷组的年轻选手最多,因此李云起的建议对他来说反而是好事儿。
钱晓东也缓缓点头道:“我也同意,现在确实到了该技术革新的时候了,派上年轻选手说不定我们还可以有些新的启发。”
一旁的孙敬平也附议,刘文正也没有什么异议。
赵廷迟疑了一下,向徐荣生看去。虽然李云起的提议合情合理,不过这毕竟是冒着风险的。而一旦年轻选手发挥失常,这个责任可就是国家队担着了。对目前的国家队来说已经承受不起任何颠簸了,因此他想征求一下老徐的意见。
没想到徐荣生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还提出除了“五虎上将”之外,其它选手一律进行选拔赛,完全按照选拔赛的成绩决定这次比赛的人选,不过最后两个名额由教练组掌握,根据各人平时的训练情况决定。他一发话,众人也没有什么意见了,纷纷起身告辞。
李云起走的时候让徐荣生叫住了,国家队的总指导满脸苦笑的对他说:“老李啊,你这可是给我出了个难题。要是万一出了岔子,我可没法收拾啊。”
李云起也收起了平时温和的笑容,难得严肃的说道:“现在的岔子还不够多吗?反正虱子多了不怕咬,就当是快刀斩乱麻吧。”
说完就转身出去了,剩下徐荣生一个人坐在那儿,苦笑不已。
国家队进行选拔赛的消息以飞快的速度在队员中传播开来。加上这次主要以成绩说话,于是很多年轻选手都跃跃欲试。毕竟有机会和世界高手对决,对各人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时间,国家队里人人摩拳擦掌,准备在选拔赛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电组里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刘天凌叫嚣着要在选拔赛中打进十六强,顺利入选给外国鬼子一个教训,马国联也是摆出了一副拼命的架势,每天都自己加练。范遥虽然没说什么,不过看到他眼神中的熊熊斗志,杨洋知道,这小子也是下定决心要参赛了。
不过杨洋本身倒是豪不上心,原因很简单,实力不够。虽然他从小到大都被当做天才看待,不过实际上他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目前的水平在国家队绝对是排在后面的,毕竟自己入队时间太短,对球的领悟还不深。那些人可都是潜心研究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人物了,自己这点儿道行还真不够看的。现在的他,目标只有一个,扎扎实实的练好基本功再说。
训练结束后,杨洋洗了个澡就出去了。虽然乒乓球队历来以管理严格著称,但也不是不近人情,只要不是集训,队员们是可以在业余时间是出外购物或者是游玩的,只要保证晚上九点之前归队就行。如果在此之前你没有回来,不好意思,一次打过处理,全队通报。如果下次再犯,那只好发回省队反省了。
杨洋出门右拐,走了没几步就是个大型的购物一条街。说是购物街,实际上就是一条小街,路两边都是卖各种东西的,到很是繁华热闹。空闲时间队员们都愿来这儿消遣散心。
杨洋一路走进去,在一个看上去不大但是装修很是典雅的冷饮店停住了。推门进去,找到自己常去的隔间,进去一看,郭蕾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虽然曹秀萍反复告诫过两人不要来往过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过初尝爱情滋味的两人哪能压抑的住如火的情感,更何况上次的谈话之后,曹秀萍也有意无意的向郭蕾透漏出一些情形,两人现在已经正式进入了热恋期,一天不见就想的难受。
不过两人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知道这种事情如果被队里发现,那绝对是立即开除,没有二话,因此两人经过探查,发现了这么一个地方。这个冷饮店由于环境幽静,平时来的人也不多,而且老板很有情调的把店面分成了几个隔间,私密性更好,因此这个冷饮店成为了两人秘密约会的场所。每周的二四六训练结束后,两人约定在这里见面,一起吃饭,享受难得的两人时光。至于其他时间,只有在食堂里眉目传情了。
今天郭蕾见他一进来,反倒吓了一跳,奇怪的问道:“你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没什么问题吧?”
“没问题啊。”杨洋一边坐下一边问道,座位上郭蕾已经替他点了自己爱喝的饮料,不过怎么看上去少了一块儿,他疑惑的看着郭蕾。
郭蕾俏脸一红,辩解道:“人家以为你得过一会儿才来嘛,再说天气这么热,一个人在这儿又没意思,就…尝了一小口嘛…。”
杨洋差点儿没吐血,一小口?你要是一口能喝这么多就成河马了。再说你自己又不是没有,干嘛冲我的使劲儿啊?不过看到小姑娘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杨洋的心立马就软了下来。不知为什么,他对郭蕾总是生不起发脾气的念头,总是小丫头一撒娇他就服软了,这可能就是书上说的“宿世冤孽”吧,杨洋想到。
杨洋坐定后问道:“为什么这么问啊?我没说今天要晚来啊?”
郭蕾嘴一撇:“还不是你们男队给闹的。老徐说要搞什么选拔赛,弄得现在人人都拼命加练,据说很多人连饭都让人捎到球馆去,就为了省下去食堂的时间。还是我们女队好,根本不用这些临时功夫,随便派哪个出去,冠军都没跑。”
杨洋再次郁闷了一下,这点男队还真没发和女队比。男队的夺冠纪录是五连冠,就是连续五届世乒赛把男团冠军奖杯——斯韦斯林杯收入囊中,这已经是让各国选手都羡慕嫉妒恨的辉煌战绩了,不过要和女队的战绩相比,那就不够看了。人家现在的目标可是十连冠,这绝对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战绩,而且看女队现在的趋势,估计会把这个记录无限延长下去,可能延长到十几连冠也说不定,毕竟唐国女队实在是太强大了。
杨洋只得说道:“那没办法啊,男队和女队本来就不一样嘛。再说我又没想着参赛,干吗要加练。”
“为什么不参加呢?多好的机会啊?世界顶级高手啊,我看着都眼馋。我都在想呢,为什么女线这儿就不能多几个这样的高手,这样我们打着也过瘾啊。”
杨洋直接无视了她明显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言论,说道:“那我也得有机会参加才行啊?我什么水平你又不是不知道?虽然赢你没什么问题(边说边躲避着小丫头的掐人神功),但是对付那些国手就不占优势了。毕竟他们入队时间比我长,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比赛经验比我要丰富的多,我还是有差距啊。”
“那你也不能主动放弃啊?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能试试?这样就算输了也没什么,起码没有遗憾了,总好过自己你这样主动投降了吧。”小丫头还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毕竟性格使然,从小到大就是不服输的角色。
杨洋一脸苦笑道:“我没说现在就放弃了啊。选拔赛我还是肯定会参加的,毕竟我又不是傻瓜,有机会肯定会去拼一把。只是我不会为了这个拼命加练而已,这没什么不对吧。”
郭蕾一听才明白自己错怪了杨洋,赏了他一个大大的卫生球眼:“你就是个傻瓜,谁让你不说清楚的,就是你的事儿。”
小姑娘的娇嗔徉怒让杨洋心中一荡,所受的委屈立马就烟消云散了。看着郭蕾那张颠倒众生的俏脸,杨洋觉得自己沉醉在了无边的深情之中。
第五十二章 艰苦的选拔赛
两人共同看着窗外的景色,虽然都没说话,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两人享受着这难得的时光,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
临走的时候,两人还是像往常一样,采取分别离开的方式,这样既然让人碰到,也不会怀疑两人是一块儿回来的。不得不说,两个人还真是潜伏的特质。‘
分别前,郭蕾回头冲杨洋一笑,含羞带俏的说道:“我觉得你还是努力拼一把,我的男人,绝不能比别人差。”说完脸通红通红的,扭头就跑远了。
杨洋听到这话一愣,郭蕾难得的表露心迹让他不由的有些痴了。两人都是脸皮薄的人,虽然彼此都有感觉,但是平时交往中都不说出来,只是在行动上默默表现着,这次郭蕾勇敢的放下伪装,大胆的表露,拨动了杨洋心底最深刻的那根心弦。他举得周围的一切都不重要了,眼中只有那张亦真亦幻的笑脸,和那句动人心魄的话语。
选拔赛很快就如期举行了,为了提高难度,增强队员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教练组采取了新的规则,每局比赛只打七分球,而且发球是一人发一个,然后轮换。这种赛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队员的抗压能力,从第一个球开始,每个球都必须开始争,因为一个球的得失就会导致正常比赛的成败,这样一局下来,虽然体力上比以前节省了不少,不过心理的压力确是打了许多。
在比赛期间杨洋碰到了李振鹏,两人由于分在了不同组,因此平时接触的机会少了许多。黑小子个子长了些,看上去更加成熟了。他的表现也不错,第一天两胜两负,排名中游。
杨洋第一天的战绩是一胜三负,战绩一般,毕竟对手的实力与省队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有些遗憾,不过后面还有机会。
第一天最耀眼的新星是高建超,这个顶着二队第一人光环入队的天才少年爆发出了惊人的实力,在第一天的比赛中四战全胜,击败的对手中不乏名将,积分高居第一,让人再次见证了他的实力。
随着比赛的推进,个人的水平逐渐显现出来。一批入队时间长的选手逐渐占据了积分榜的前几位,显示出过人的实力。而一批年轻选手,则是争夺的非常激烈。
第一天大放异彩的高建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遭受重创,连输四场,不过还是凭借着第一天的优秀表现位居中游。李振鹏靠着稳定的发挥,也位居中游。
不过对于电组来说,形势却不容乐观。刘天凌负多胜少,排在了后面几位。马国联前期发挥出色,排名一度到了前五,无奈后劲儿不佳,输了几场比赛之后,现在也已经滑落到了中游位置。而范遥则是平平淡淡,每天的比赛都有输有赢,排名自然也是在中间晃荡。
最为郁闷的是杨洋,现在他排名第二十二,距末尾仅几名的差距。本来以他的水平不至于落到这个田地,不过刚刚更换了器材的他技术运用明显生疏,本来该打上的球打飞了,本来可以拉上的球拉丢了,这让他在比赛中十分不少。不过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以及灵活多变的战术,还是战胜了一些选手,这让刚刚入队的他还是增添了不少信心。
今天的对手是名将陈志新,他是横板反面生胶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国家队为了对抗欧洲的横板两面弧圈打法,提拔了一大批横板选手。他们一般都是配备一面颗粒胶,近台打速度,远台打旋转,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陈志新就是这批选手中的一个,身材瘦长的他打起球来跑动很快、正手可打可攻,反手生胶快拨是特长。打过去的球既有旋转又下沉,威胁很大。
杨洋面对这么个对手,上来就连输两局。主要原因在于由于新换了器材,对台内球的掌握没有以前那么准确了,因此短球经常出台。在高手的比拼中这简直就是送分的球,被陈志新接连上手得分。陈志新名为横板,但实际上保留了许多直板的东西,正手快攻的速度不逊于直板,反手也是以击打为主,只有面对下旋球和中台球才侧身拉一板弧圈。这让杨洋很有些不适应,毕竟国家队选手的水平非同一般,不是以前碰到的对手可以相比的。
不过凡事有弊就有利,虽然对新器材的不适应导致杨洋台内球威力大减,不过他可不止会这一招。一看小球不行,杨洋干脆打起了长球抢攻。他利用对手反面生胶不吃下旋的特点,直接发长上旋到对手的反手位。由于生胶接上旋球略微打滑,不容易控短,因此杨洋有大把的机会进攻。ttp公司的产品果然有其独到之处,整体重量比以前轻了不少,因此杨洋连续进攻的效率提高了不少。而且球在出手的一瞬间有微调的空间,这样更容易发挥杨洋落点多变的特点。因此,杨洋的进攻很有威胁,一度压制住了陈志新。
不过陈志新身为国手,自不会被这招就轻易打败。只见他略微退后半步,拉开了架子和杨洋打起了相持。一时间,两人你来我往,场面倒是十分好看。
杨洋进攻时注意主动将球打到陈志新的中间位置,因此横板这个位置的球是最别扭的,正反手都不太适合。不过这招对陈志新显然不管用,因为他的特点就是步伐灵活,侧身积极。对于杨洋的中路来球,他总是在中台侧身用正手还击。他的正手,在保留直板进攻速度快的特点之外,还有着横板的势大力沉。这让杨洋很不适应,最终又输掉了第三局,这样总分杨洋0:3落后。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就放弃了,毕竟比分落后太多,而且不是一场定输赢的赛事,即使这场比赛输了,后面还有机会。不过杨洋在球场上不服输的性格再次发挥了出来,面对这绝对的逆境,他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
他先是倒板用反胶发了两个球,拿下两分。随后又在接发球轮直接上手抢攻。陈志新的发球,秉承了横板发球的弱点,容易出台,正好被早有准备的杨洋候了个正着,上来就打了他一个4:0。
陈志新被打了当头一棒,难免有点儿晕,等他反应过来,准备反击时,杨洋已经以7:3遥遥领先。虽然后面的比赛他奋力追赶,无奈前面落后太多,最终输掉了这一局,杨洋把总分扮成1:3。
第五局一上来,陈志新就提前做好了准备,避免再被杨洋打个措手不及。不过这次杨洋又改变了战术,开始用直拍横打频频上手。杨洋的这一招属于新创,以前虽然有过人这么打过,不过都是作为随便玩玩的,没有杨洋这样将他作为一门正式的技术来用,因此没和杨洋交过手的人,是很难适应他这一招的。
陈志新果然上当,对于这种新奇的打法,明显找不到击球点。杨洋的直拍横打,速度比一般横板要快,旋转却没有那么强,弧线比较怪异。陈志新的反手习惯了横板的弧线,碰上杨洋这招就明显没有办法了,连连失误,又输掉了一局。
第七局一上来,陈志新改变了战术,避开了杨洋的反手位,而是尽量把球回到他的正手。对于杨洋的正手正胶,他还是比较适应的。因为这可是唐国的传统打法,在唐国无论直横选手,如何对付正胶都是必须课。
面对杨洋的正手攻,陈志新一改主动抢攻的习惯,退后半步打起了反手。正胶进攻的威胁在于它的快速凶狠,他退后半步之后,用距离换速度,就抵消了杨洋的速度优势。而且作为横板,他的相持能力还是不错的,在中台不停的封堵角度,左右调动杨洋,减少他进攻的威胁性。
正胶一旦前三板或前五板无法将对手击杀,后面的回合肯定会陷入被动。而且对阵队友,正胶的威胁就会大减。因此现在的杨洋陷入了苦斗,虽然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过面对经验丰富的陈志新,杨洋的比分始终落后,眼看就要以总分2:4输掉比赛了。
这个时候,杨洋知道常规战术已经不起作用了,如果自己不能出奇制胜,这场比赛就输定了。那现在自己应该怎么办呢?
他突然想起和邓飞的较量,虽然自己和范遥竭尽全力,但还是无法突破邓飞的控制,都输掉了比赛。再联想李云起说过的话,他明白了,原来老李要教给他们的,就是一个“变”字。
这个“变”字,说起来容易,就是在比赛中不断的改变球的弧线、角度甚至整体战术,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却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说原因有三:
一是每个人经过多年的训练,都形成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打球习惯甚至战术体系,改变一个两个球还有可能,要是全盘改变实在是难于登天,毕竟习惯是最难改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