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朝堂风波(上)
“百官早朝!”
这一声吆喝就像集结令,一队队官员有秩序地相继进入太极殿,各自站好位置。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正中上首是空荡荡的皇位,左首边坐着监国太子,右手边是樊国舅。
台阶下,八行六列官员整齐分列两边,中间是一条狭长过道。
这些官员,有左右宰辅,有六部、九寺和三院的官员,还有一大群的武官。
太极殿外,亦是八行六列排着大部分五品以上的京官。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司礼监太监照例扯开嗓子高喊着。
太子摆摆手,不耐烦道:“好了,好了。明摆着出了大事,午门外挂着二十二颗人头,百姓议论纷纷,众卿家议一议,该当如何,拿出一个章程来。”
太子霍仁微眯着眼睛,观察朝堂众臣的反应。
他们就像是一群苍蝇,嗡嗡嗡地左右交头接耳。还有几个老臣假寐着,其中最昏昧的要算右相曹敬之。他监国两年多,几乎很少看到此人开口说话。他曾问过父皇,右相为人如何,父皇总是讳莫如深。因此,他也只当此人是个摆设。
收回目光,望了一眼大奸臣樊国舅,他脸色不大好看,但依旧不动声色闭着眼睛,似乎只是这么坐着,耳朵听着,就能掌控整个朝堂的臭屁模样。
左相赵丰年首先站出来,稽一礼道:“殿下,当务之急是把午门上悬挂之头颅放下,收归刑部,以免事情闹大……”
太子暗暗不喜,左相就是个讨厌鬼,说话永远说不在点子上,到底是和右相一般昏聩还是故意为之?听说他跟樊党走得很近……
有官员立刻出列附和:“臣附议,如今百姓都在看朝廷的热闹,疯言疯语的。不仅有损皇家脸面,而且百姓无端揣测,人心浮躁,不利于社稷安定。”
太子摇摇头:“姑姑的别院遭到莫名杀戮,驸马还险些被害!父皇和姑姑都十分震怒,这一早就命人把匪人头颅悬挂于午门示众,以震慑宵小。要撤下头颅,本宫亦办不到,此奏请勿再提!”
这时,一名威武老将出列道:“这些狗头挂得好,刺杀皇亲,罪不容诛,悬挂三日算便宜了他们,照本将军脾气,当鞭其尸,挫骨扬灰不可。”
这是大将军霍苍,天生大嗓门,说话直来直往。众臣一听,脸色各异,有人鄙视,有人摇头,亦有人叹气,甚至还有人露出不解之色。这人看起来虽然粗鄙,可颇能隐忍,就是上次国舅在朝堂擅杀大臣,他也没有站出来说过一句话,这一次,却高调地骂骂咧咧来。
刑部一官员站出来道:“殿下,这是一起有预谋和周详计划的刺杀,当务之急是查清真相,揪出背后指使之人按律定罪才是。否则,舆论不平,人心浮动,耽误了长公主之大婚就殊为不妙了。”
“是极,是极。”众多朝臣一片应和。
安阳府尹欧阳春左看右看,眼咕噜一转,出列道:“殿下容禀,安阳府衙捕快昨夜勘察了东平别院现场,当真血腥惨烈。经初步辨认,这些匪人大多是不知名的死士,能辨认清楚的是多年前大匪寇榜上的三名大匪寇,这三人在江湖上成名十余载,许多年前销声匿迹,想不到如今却成了杀手。另外,活捉了两名匪人,正关押在府衙大牢。但这两人受伤极重,恐怕经不起刑讯……下官请求将人犯交与刑部……另外,此案疑点重重,兹事体大,请求将此案彻查之权一并交与刑部……”
这家伙圆滑,竟然想撂挑子,踢皮球。太子皱起眉头,刑部最大的官是刑部尚书樊登,他是国舅之子,虽然他不能一手操控刑部,但是仅让刑部一个部门彻查终有不妥。
这时,国舅睁开了双目,淡淡道:“准了!”
太子一愣,忙道:“此事发生在安阳城郊,安阳府尹责无旁贷,再者说,安阳府衙是第一时间勘察的现场,当与刑部一同彻查此案才是,欧阳春,你务必要加派捕快一查到底,务必在半个月内揪出幕后主使者……”
国舅摆摆手,十分霸道道:“太子,这种案子,刑部会处理好的,安阳府衙还有别的要案要处理,就不需要参与了。”
“是极,是极。”刑部尚书附议道。
太子脸色一黯,咬咬牙:“拟旨!刑部六扇门负责彻查此大案,直接向本宫陈奏,两名人犯当由三司共审!”
众朝臣一听,皆诧异,议论声骤起。
太子的话显得有些激越和突兀。六扇门乃刑部下的部门,奏事当先奏上官,层层递奏。再者,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才会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太子没有经过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相商而定,显得十分突兀。
所以,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但右相和霍苍大将军却暗暗颔首,只觉得太子虽年幼,却有了一丝一言而决的帝王风范。
刑部尚书樊登不悦道:“殿下,臣有话说!本官添为刑部尚书,责六扇门追查此案乃分内之事,殿下怎可让六扇门越级奏事?而且,三司会审耗时耗力又耗财,当三思才是。”
国舅亦严厉叱喝道:“太子!不可胡闹,乱了本朝纲纪。”
太子心中暗暗叫苦,他如此作为,亦是硬着头皮。
六扇门乃刑部管辖,刑部尚书是樊家人,不越过他只怕他会玩什么猫腻,或者虚以为蛇,最终让案子不了了之。
而三司会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因为三司中的两司执掌人刑部尚书樊登和都察院左都御史樊忠都是樊国舅之子,这两人对案子必定会合理推诿和一手掌控。他所依仗的不过是大理寺卿一人而已。本就势弱,只望能查到实证,据理力争,就算查不到实证,亦要通过三司会审,拖住樊党两大助力的后腿,吸引樊党大部分的视线。只望在姑姑大婚之前,不要再起波澜。
太子阴沉着脸,面对樊党不忿,国舅叱喝,他决定胡搅蛮缠。反正上次已然撕破脸,这次就大胆往他们脸上泼脏水又何妨?
他冷冷道:“本宫胡闹那也是事出有因!要本宫说,国舅和刑部尚书,以及左都御史都该回避此大案才是!”
朝臣皆是一愣,刑部尚书以及左都御史眉头一挑,这是什么意思?
国舅亦阴沉着脸,微眯着眼睛道:“太子此话何意?”
太子面无表情道:“百姓之中皆传此次刺杀乃国舅指使,你樊家人不该回避么?”
一个‘国舅指使’,一个‘你樊家人’,如此直言,令朝堂顿时喧哗起来,怒目者不知凡几。
太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的心虽然快要跳出胸膛,却浑然不惧,他是决定豁出去了。
国舅怒道:“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百姓愚昧,以讹传讹,太子岂可轻信?!”
刑部尚书亦是破口大骂:“道听途说!人言可畏,积毁销骨!看谁敢污蔑,当抓来下狱,治污蔑和大不敬之罪!”
左都御史樊忠亦恨恨道:“殿下身为储君,无凭无据,岂可妄言?请殿下收回此不实之言,谨言慎行,莫往我樊家泼脏水。”
太子不言不语,只是心中轻笑,眼睛掠过一群御史言官,饶有深意。
有言官出列道:“殿下,臣有奏,午门匪人头颅,有大匪寇榜上的人物,销声匿迹多年,据江湖中得来的消息,他们正是被一个叫‘管家’的人秘密收编,训练成杀手死士,至于与樊家有无关系,查查便知!”
大将军霍苍附和道:“查!那还等什么?!有两个活口够了,不管用什么刑,一定要从他们嘴里敲出东西来!”
……
第035章 朝堂风波(下)
刑部尚书樊登道:“请殿下和国舅放心,入了我刑部大牢,还没有不开口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臣一定亲历亲审,揪出背后主使之人,还国舅清白,还长公主一个交代,还百姓一个交代!”
大将军霍苍一瞪眼:“樊大人!你也忒不要脸了吧,说了三司会审,你一个刑部就想亲审,搅和什么?!”
刑部尚书铁黑着脸:“不管会审不会审,均在我刑部审讯,下官就要过问,难道我说错了不成?”
两人针锋相对,顿时引起众朝臣非议。
国舅摆摆手:“都别吵了!三司会审需征询三司意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你们都说一说,该不该三司会审?”
太子心一惊,征询意见?分明是这老匹夫说着反话,想要阻止三司会审才是真。忙先将一军道:“国舅大人,此案关系皇族,兹事体大,三司会审完全有必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官员均食皇家俸禄,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又怎会推脱?”
众朝臣一听,窃窃私语。
国舅若有所思,饶有深意扫了朝堂一眼,最后竟眯起了眼睛。
太子不明所以,只觉得这一军似乎将在了棉花上,没什么力气。狠得牙直痒痒。
刑部尚书道:“殿下,恕臣直言,三司会审没有必要。刑部是专管刑案之所在,什么大案没有处理过?何必费时费力,耗费大量钱财三司会审?”
此时,樊党纷纷跳出来附和。
太子一看,皱起眉头。
这时,大理寺卿左浩然出列道:“殿下,臣力主三司会审,此案不仅牵涉驸马和长公主,还牵涉到往年沉积大案,大匪寇榜上的人物岂能等闲视之?理当三司会审,不仅要把这次的驸马刺杀大案,还要把几名匪寇榜上犯过的大案一并查个水落石出!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太子微微点头,太子.党伺机纷纷站出来附议!
都察院左都御史樊忠瞪了大理寺卿一眼,傲然道:“臣有话说!三司会审除了征询三司之意见,还需陛下金口定夺。但今陛下圣体欠安,我等当为陛下分忧,以最快速度审案结案才是,而三司会审繁冗费时,所以臣反对三司会审,请殿下三思!”
左相赵丰年伺机附和道:“殿下,老臣附议!请殿下立刻下旨刑部,全盘接手此案,以免拖沓夜长梦多。”
太子暗暗叫苦,整个朝堂成了菜市场。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据理相争。而自己说话又不管用,国舅虽假寐,但只要自己拟出的旨意稍不合他意,便被他直言叱喝,朝臣亦纷纷附议反对,不仅压自己一头,还令旨意拟不下去。
樊党独大,把持朝政,当真可恶至极!
但自己又岂能如他们的意,唯有苦苦相持而已。
他心思溜溜乱转,想着法子。
这时,一名老太监从正门匆匆入了大殿,边碎步小跑,边嚷嚷道:“陛下有旨……陛下有旨……”
众多朝臣惊诧,皇帝陛下整日卧床,病入膏肓,这是人所共知之事,这两年来何曾有过什么旨意?如今,竟然遣老太监来传旨,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整个朝堂顿时针掉可闻,樊党纷纷皱眉,太.子和陛下的忠实旧部面露喜色。
老太监所过之处,一片跪倒之声。
老太监来到殿内太子一侧,高声道:“陛下有旨,众臣听宣。”
“陛下躬圣安!”
所有人均跪下接旨,深埋下之面孔精彩纷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安定,四海承平,然匪寇荡袭东平别院,刺杀驸马,罪不容赦!责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此大案!安阳府衙与六扇门追查此案,限十五日内查清真相!报与三司,依律定罪!钦此!”
众人躬圣安。太子转而大喜,起身接过圣旨,朝堂中众臣脸色各异,交头接耳。
看着众朝臣窃窃私语,太子道:“陛下已下旨意,各部按此办理!”
顿了顿又道:“九门提督图海,请加派一营官军守卫东平别院,以策安全。另外,皇城九门守卫、巡兵还须加派人手巡查,不可松懈。”
九门提督图海出列应诺。
国舅假寐,如同睡去,看来他还震惊于陛下旨意。太子心中暗喜,高声道:“户部,长公主大婚所需银钱可否划拨到位?”
户部尚书硬着头皮答道:“明日即可划拨到位,请太后、陛下和殿下安心。”
这家伙把太后和陛下牵进来,两党中没人敢有异议,果然圆滑。
“工部,长公主府何日可修缮竣工?”
工部尚书何博出列道:“启禀殿下,尚需十五日方可完工。”
太子皱眉道:“太久了,何大人你要亲自督办,加快进度,务必提前修缮完毕!”
工部尚书忙应诺。
太子转而又望向群臣,目光最终落在礼部尚书脸上:“礼部,长公主大婚事宜可曾一一安排落实妥当?”
礼部尚书皱着眉头道:“尽已安排妥当,些许方面尚须长公主府修缮完成方可安排,不过请殿下宽心。臣一定勤勉督促,不会有遗漏。”
太子点头称善。
此奏议暂且告一段落。太子心爽啊,两年多来,今日终于扬眉吐气。他环顾朝堂一周,议论声随着他目光所过之处变得安静下来。他微微笑道:“谁还有本奏?”
声音不大,却令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
话音才落,最末最偏僻处一人站出来道:“殿下,下臣有奏。”
众人一看,是太医令大人。
太医令是太医院最高署官,正四品。此人在朝堂上基本不会开腔说话,唯有大灾大疫来临之时,才会说上两句。平日里,他不是告假便只当个“哑巴”。
“哦?有何事启奏?”
“陛下圣体欠安,卧病数载,太医院无能,尝尽了所有法子,依然无法使陛下好转半分,臣请旨昭告天下,请招民间医术精湛之医者入宫为陛下看疾。”太医令急缓有度道。
朝臣再次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朝臣出列反对道:“太医院乃我朝医术最精湛之所在,难道天下还有比太医官医术还精湛的人么?”
又有官员欣喜道:“天下民间医术流派众多,且医者中隐者、贤者和能人无数,可招榜一试。”
有人不满道:“民间医者良莠不齐,如何筛选入宫?再者,陛下乃万金之体,给区区平民诊治,若是出了意外,百死莫赎。”
一言官道:“若是遭刺客冒医者潜入,会危及陛下安全。所以,臣以为不妥,请殿下三思。”
太子摆摆手,看反对之人,皆是樊党。他心中轻贱之,这些人啊,虽说得头头是道,可心里就是看不得父皇一点儿好,总希望父皇永远卧病,好架空朝堂之权力,执掌国家之神器。
他恨啊!这国,已国将不国!
心中冷哼一声,大义微言道:“大家不必再议,我南陵以仁孝治天下,父皇受苦疾纠缠数载,本宫自是体心体察,每念及医术最精湛的太医院无人可解此忧,自己又无能为力,便痛彻心扉。既太医院有此奏议,本宫自当准奏,此乃孝道!请中书省即日拟旨,早日昭告天下。”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033章 百官早朝
清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皇城午门。
二十二颗血淋淋的大好头颅分两排挂在高高的城墙上示众。
这些头颅,有的凶神恶煞,有的发型怪异,甚至还有面貌英俊的……
在缺少娱乐的时代,一堆人头被挂在宫墙,顿时引起巨大的骚动。这可比刑场行刑更具吸引力,更加引人猜想。
宫墙边守着十二名穿甲侍卫,手持长矛,腰挂长刀。任凭围观之人如何动问,亦不言不语。唯有塞了大把银子的好客,才套出只言片语来。
“听说了么?这些匪人昨夜闯入东平别院,要杀驸马都尉……”
“东平别院?”
“不懂了吧?那是长公主在城郊的别院,长公主和驸马大婚之前,驸马都会住在别院里。没想到,这些匪人竟然要杀了驸马……”
“驸马……不就是那个名声赫赫的陆大才子么?”
“正是。”
“这就奇怪了,他们为什么要杀驸马?”
“嘿嘿,这咱们小老百姓怎么能知道?但多半是樊家干的……”
一群人听了惊恐望望四周,警惕道:“噤声!不可妄言啊,被樊家听到可不是闹着玩的,轻则入狱,吃一顿棍棒,重则是要掉脑袋的……”
“对对……还是小心为妙,正所谓祸从口出。樊家在南陵一手遮天,在朝堂也是把持着朝政,势力比天还大。”
“哼!就算是这样,也不能不让咱们小老百姓开口说话吧,咱们也就说说犯了哪条王法?我就不相信他们敢草菅人命!”
“清醒清醒吧,他们连驸马都敢杀,杀小百姓不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
众人有人噤声点头,有人叹气摇头,亦有人面有不忿,还有人骂骂咧咧。但更多的是转而议论起这些匪徒的身份来。
“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就想屠了长公主的东平别院?”
“你们看不出来么?这些都是所谓的死士!”
有人不敢苟同,摇摇头:“还有江湖人物!成名已久的大匪寇。”
众人一听,倒抽了一口凉气。
大匪寇?能称为大匪寇的都是穷凶恶极之辈。这是一个尚武的世界,侠以武犯禁,许多的武者修习了一身武艺之后便眼高于顶,无法无天,犯下无边杀虐,被各国朝廷通缉,于是,各国刑部下的六扇门互通有无,榜文昭告这些匪寇,这就是所谓的“大匪寇榜”,榜上罗列的匪寇多达百人,而且榜文时刻更迭,死的去名,犯下大案的新增,日日各有不同。
“这可不能乱说?莫非这些人头里,还有被朝廷通缉的要犯?大匪寇榜上的人物?”
那江湖人冷哼了一声,恨恨道:“你们可看清楚了,这些人里至少有三位是匪寇榜上的人物!杀人越货,逞凶恶极!死得好啊!看来长公主的势力亦不容小觑……可要想对抗樊家,估计还是不够看的……”
“啊——说得你很懂似的,那樊家还真敢勾结匪寇不成?”
“噤声!噤声!不想活了?!”
“……”
短短一刻钟的功夫,皇城午门就聚集了数百看热闹之人,宛如菜市场一般。他们议论纷纷,有的大声喧哗,传递了解到的内幕。有的在极力辨认死者的身份,还有的奔走相告,把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到茶楼酒肆,各种怪行不一而足。
……
皇宫。
早朝时辰未到,太极殿前却已聚集了各色服饰的官员。
望着一拨拨朝臣三三两两聚在一处议论纷纷,太极殿值事的小太监知礼踮起细脚,宛如女人一般碎步奔走其间。
在宫中,太监行走只能有两种步伐,一是行步,即正常的小步行走。二是跑步,这跑步可不是大跨步的跑,而是遵循礼制,须踮起脚尖,碎步小跑,脚跟不能着地,且双手须捧物,无物可捧便须双手叠放,至于腹前。
他此时用的步伐便是奔走传旨时用的跑步,若在平日,只要碎步一起,他便感觉身轻如燕,有种踩到云端的感觉。特别是在太极殿外跑步传旨,他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众多朝臣投来热乎乎的目光,目光之中没有一丝怠慢,令他感觉十分受用。
可是今天,气氛有些怪异,而且,这些朝臣来得也太早了。并且,他们两三人便围在一处低声议论,没一个人注意到自己。
他好奇地侧耳倾听,各种细语传入他的耳内。
“事情闹大了……午门的一颗颗头颅是长公主下令挂的……撤不下来……”
“长公主殿下是要干什么?皇家的脸面还没丢够?”
“可不是嘛,大婚在即,还要弄什么幺蛾子……”
小太监知礼心中豁然一惊,长公主殿下又出了什么事?午门头颅?这又是怎么回事?一看这群官员,是樊党羽翼,在朝堂上处处与太子殿下顶牛,用太子殿下的话来说,便是不臣的国贼!
如今,这些“贼子”又在背后说长公主殿下的坏话。他心中暗暗嗤之以鼻。对于长公主殿下,他心存敬意,侍之以主。自己知礼这个名字还是长公主所赐,他很喜欢这个名字。
碎步一转,悄无声息又到了一群都察院御史身旁。
“长公主大婚在即,这可是陛下和太后钦定之举国大事,竟然有人冒天下大不韪,刺杀驸马,意图搅乱长公主殿下大婚,真是其罪当诛,我等身为御史,当奏事直陈,责刑部追查真凶……”
“朝堂已然乌烟瘴气,如今,天子脚下竟出了这等刺杀皇亲之恶行,我等御史再不直谏清源,澄清舆论,必将国将不国,臣将不臣!”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该当如此。”
这是一群不党不争,心中恪守君臣大义的臣子,勇气可嘉。不过,下场堪忧。他暗自摇头。
同时,他大气又不敢出,刺杀驸马!搅乱长公主大婚!一句句落入他的耳内,如同鼓声,震得他心惊肉跳,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一群武将仰首铿锵地走过来,其中一人怒气冲冲道:“太岂有此理了!查!一定要彻查!刑部六扇门不是最自大么?出了这事,当一追到底,不管涉及到谁,什么皇亲外戚,只要犯了律令,都要与庶民同罪!”
这是大将军霍苍!两朝老将,年轻时便是先帝家臣。这些年在朝堂上,装聋作哑,隐忍不发,只是不知为何今日却一改往日做派?
而且,这还没上朝呢,便在太极殿外嚷嚷起来了,他的话意有所指,引得众多朝臣纷纷侧目,樊党之流鄙夷切齿。
小太监知礼收了耳朵,碎步又回到太极殿。
这时,他终于听到司礼太监扯着尖锐高亢的嗓音喊道:“百官早朝!”
纯银般的声音回荡在皇宫内。这声线,这气场,当能穿上云霄吧?知礼悠悠地想着。
……
第034章 朝堂风波(上)
“百官早朝!”
这一声吆喝就像集结令,一队队官员有秩序地相继进入太极殿,各自站好位置。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正中上首是空荡荡的皇位,左首边坐着监国太子,右手边是樊国舅。
台阶下,八行六列官员整齐分列两边,中间是一条狭长过道。
这些官员,有左右宰辅,有六部、九寺和三院的官员,还有一大群的武官。
太极殿外,亦是八行六列排着大部分五品以上的京官。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司礼监太监照例扯开嗓子高喊着。
太子摆摆手,不耐烦道:“好了,好了。明摆着出了大事,午门外挂着二十二颗人头,百姓议论纷纷,众卿家议一议,该当如何,拿出一个章程来。”
太子霍仁微眯着眼睛,观察朝堂众臣的反应。
他们就像是一群苍蝇,嗡嗡嗡地左右交头接耳。还有几个老臣假寐着,其中最昏昧的要算右相曹敬之。他监国两年多,几乎很少看到此人开口说话。他曾问过父皇,右相为人如何,父皇总是讳莫如深。因此,他也只当此人是个摆设。
收回目光,望了一眼大奸臣樊国舅,他脸色不大好看,但依旧不动声色闭着眼睛,似乎只是这么坐着,耳朵听着,就能掌控整个朝堂的臭屁模样。
左相赵丰年首先站出来,稽一礼道:“殿下,当务之急是把午门上悬挂之头颅放下,收归刑部,以免事情闹大……”
太子暗暗不喜,左相就是个讨厌鬼,说话永远说不在点子上,到底是和右相一般昏聩还是故意为之?听说他跟樊党走得很近……
有官员立刻出列附和:“臣附议,如今百姓都在看朝廷的热闹,疯言疯语的。不仅有损皇家脸面,而且百姓无端揣测,人心浮躁,不利于社稷安定。”
太子摇摇头:“姑姑的别院遭到莫名杀戮,驸马还险些被害!父皇和姑姑都十分震怒,这一早就命人把匪人头颅悬挂于午门示众,以震慑宵小。要撤下头颅,本宫亦办不到,此奏请勿再提!”
这时,一名威武老将出列道:“这些狗头挂得好,刺杀皇亲,罪不容诛,悬挂三日算便宜了他们,照本将军脾气,当鞭其尸,挫骨扬灰不可。”
这是大将军霍苍,天生大嗓门,说话直来直往。众臣一听,脸色各异,有人鄙视,有人摇头,亦有人叹气,甚至还有人露出不解之色。这人看起来虽然粗鄙,可颇能隐忍,就是上次国舅在朝堂擅杀大臣,他也没有站出来说过一句话,这一次,却高调地骂骂咧咧来。
刑部一官员站出来道:“殿下,这是一起有预谋和周详计划的刺杀,当务之急是查清真相,揪出背后指使之人按律定罪才是。否则,舆论不平,人心浮动,耽误了长公主之大婚就殊为不妙了。”
“是极,是极。”众多朝臣一片应和。
安阳府尹欧阳春左看右看,眼咕噜一转,出列道:“殿下容禀,安阳府衙捕快昨夜勘察了东平别院现场,当真血腥惨烈。经初步辨认,这些匪人大多是不知名的死士,能辨认清楚的是多年前大匪寇榜上的三名大匪寇,这三人在江湖上成名十余载,许多年前销声匿迹,想不到如今却成了杀手。另外,活捉了两名匪人,正关押在府衙大牢。但这两人受伤极重,恐怕经不起刑讯……下官请求将人犯交与刑部……另外,此案疑点重重,兹事体大,请求将此案彻查之权一并交与刑部……”
这家伙圆滑,竟然想撂挑子,踢皮球。太子皱起眉头,刑部最大的官是刑部尚书樊登,他是国舅之子,虽然他不能一手操控刑部,但是仅让刑部一个部门彻查终有不妥。
这时,国舅睁开了双目,淡淡道:“准了!”
太子一愣,忙道:“此事发生在安阳城郊,安阳府尹责无旁贷,再者说,安阳府衙是第一时间勘察的现场,当与刑部一同彻查此案才是,欧阳春,你务必要加派捕快一查到底,务必在半个月内揪出幕后主使者……”
国舅摆摆手,十分霸道道:“太子,这种案子,刑部会处理好的,安阳府衙还有别的要案要处理,就不需要参与了。”
“是极,是极。”刑部尚书附议道。
太子脸色一黯,咬咬牙:“拟旨!刑部六扇门负责彻查此大案,直接向本宫陈奏,两名人犯当由三司共审!”
众朝臣一听,皆诧异,议论声骤起。
太子的话显得有些激越和突兀。六扇门乃刑部下的部门,奏事当先奏上官,层层递奏。再者,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才会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太子没有经过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相商而定,显得十分突兀。
所以,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但右相和霍苍大将军却暗暗颔首,只觉得太子虽年幼,却有了一丝一言而决的帝王风范。
刑部尚书樊登不悦道:“殿下,臣有话说!本官添为刑部尚书,责六扇门追查此案乃分内之事,殿下怎可让六扇门越级奏事?而且,三司会审耗时耗力又耗财,当三思才是。”
国舅亦严厉叱喝道:“太子!不可胡闹,乱了本朝纲纪。”
太子心中暗暗叫苦,他如此作为,亦是硬着头皮。
六扇门乃刑部管辖,刑部尚书是樊家人,不越过他只怕他会玩什么猫腻,或者虚以为蛇,最终让案子不了了之。
而三司会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因为三司中的两司执掌人刑部尚书樊登和都察院左都御史樊忠都是樊国舅之子,这两人对案子必定会合理推诿和一手掌控。他所依仗的不过是大理寺卿一人而已。本就势弱,只望能查到实证,据理力争,就算查不到实证,亦要通过三司会审,拖住樊党两大助力的后腿,吸引樊党大部分的视线。只望在姑姑大婚之前,不要再起波澜。
太子阴沉着脸,面对樊党不忿,国舅叱喝,他决定胡搅蛮缠。反正上次已然撕破脸,这次就大胆往他们脸上泼脏水又何妨?
他冷冷道:“本宫胡闹那也是事出有因!要本宫说,国舅和刑部尚书,以及左都御史都该回避此大案才是!”
朝臣皆是一愣,刑部尚书以及左都御史眉头一挑,这是什么意思?
国舅亦阴沉着脸,微眯着眼睛道:“太子此话何意?”
太子面无表情道:“百姓之中皆传此次刺杀乃国舅指使,你樊家人不该回避么?”
一个‘国舅指使’,一个‘你樊家人’,如此直言,令朝堂顿时喧哗起来,怒目者不知凡几。
太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的心虽然快要跳出胸膛,却浑然不惧,他是决定豁出去了。
国舅怒道:“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百姓愚昧,以讹传讹,太子岂可轻信?!”
刑部尚书亦是破口大骂:“道听途说!人言可畏,积毁销骨!看谁敢污蔑,当抓来下狱,治污蔑和大不敬之罪!”
左都御史樊忠亦恨恨道:“殿下身为储君,无凭无据,岂可妄言?请殿下收回此不实之言,谨言慎行,莫往我樊家泼脏水。”
太子不言不语,只是心中轻笑,眼睛掠过一群御史言官,饶有深意。
有言官出列道:“殿下,臣有奏,午门匪人头颅,有大匪寇榜上的人物,销声匿迹多年,据江湖中得来的消息,他们正是被一个叫‘管家’的人秘密收编,训练成杀手死士,至于与樊家有无关系,查查便知!”
大将军霍苍附和道:“查!那还等什么?!有两个活口够了,不管用什么刑,一定要从他们嘴里敲出东西来!”
……
第036章 女人心思
皇宫天月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袅袅琴音从听风阁传来。
听风阁不单是一座小凉亭,它的四周花草繁茂,还有人造假山、回廊和水榭。亭子四角,挂着铜制风铃,微风吹来,会响起叮咚的铜音。十分清脆悦耳。
其实,听风阁不是弹琴的好去处,她只是喜欢微风吹拂的感觉。呆在这个地方,至少不会有憋闷的感觉,会显得更加舒畅和自在。
一身白衣长裙的长公主坐在听风阁中,拨弄着一柄七弦瑶琴,琴音蜿蜒委婉,入情入理,十分动听,正是一曲【化蝶】。
自娱自乐,心情十分舒缓。她的动作亦不紧不慢,显得十分随意。琴曲弹罢,她又翻开案桌上的一册书籍,正是市面上印制好的二十回本《石头记》。
《石头记》她看过不下十遍,可每每阅读总有所得,心中的愉悦和享受油然而生。就算不去读它,只是随意翻翻,亦觉得爱不释手。只是,二十回之后为何这般久还未出?这种期待感困扰了她不少时日,可又不好去催促驸马,这多少会显得自己太过在意……
良久,她轻叹一声,放下《石头记》。翻开另一册书籍,赫然是国子监印制的《算学初阶》,这本书亦是驸马所著,听说国子监祭酒刘大人已进行了第二次印制,印制的数量比第一次还要多。此书在国子监逐渐受到推崇。她翻阅过数次,竟也看懂了一些,只觉得玄妙异常。越发觉得数术之道,博大精深。
转念又感叹驸马之才,怎么想亦想不通驸马的脑袋里怎么会装着如此玄妙的东西?这得有多大的才华才能如此著书立说,青史留名。
摇摇头,放下《算学初阶》,再次拿起一本密折,密折上写着:“驸马所造之酒,取名‘东平烧酒’,一斤售价六十文或一两银不等,本薄利高,可谓天价,近日已在安阳大卖,供不应求,短短数日,聚银钱无数。驸马有意扩大生产,将东平烧酒行销天下……”
她一阵失神,她看懂了“行销天下”四字之意,天下不仅仅是南陵国,还有大周王朝、东海国、春周国、青商国、剑北国等多个国度。
驸马曾自问自答世上什么买卖最挣钱?说是垄断的买卖最挣钱。她如今深以为然。
以天下独一份的东平烧酒,行销天下,这是何等锐利的眼光?又是何等远大的气魄?更重要的是,这得挣多少银子?
她已想象得到,因为物以稀为贵,因为供不应求,所以要挣多少银子完全取决于生产出多少东平烧酒。既然如此,扩大生产规模,拼命的造,造酒就等于造白花花的银子。
这大概就是驸马说的垄断之精义?
“殿下,又想驸马了?”
耳边传来侍女艾儿的关切声,这一声关切亦把她从醉人的幻想拉回现实。
艾儿给她的茶杯续上热茶,不经意道:“驸马是个好人。”
长公主一愣,这话怎么说的?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来。
她笑吟吟望向艾儿,只见艾儿似乎发现自己孟浪,说错了话满脸通红十分扭捏的模样。
“呃,你这么看驸马?那你说说,驸马怎么是好人,好在哪里?”
“这……”艾儿期期艾艾。
“让你说便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长公主鼓励着道。
艾儿想了想:“奴婢就是觉得驸马性子温润如玉,待人极好……”
“嗯,这倒是不假。”长公主笑盈盈颔首,“还有吗?”
“驸马多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非一般凡夫俗子可比……”
“嗯,这也属实。”
“还有,驸马长得很好看,胜过许多人……”
长公主轻笑:“这算什么好?容貌好?”
艾儿尴尬道:“算是吧,还有……驸马对殿下比对别人上心……”
“对我上心?”长公主顿时来了好奇,忙问道:“这……你又看出什么来了?”
“我看出来……驸马看殿下的眼神与看别人的不一样,充满了柔情,可能是人们说的一往情深……”
长公主一愣,随即笑道:“艾儿呀艾儿,你跟了我这么久,我还没看出来,原来你还会说这般俏皮话呀?”
艾儿红了脸,尴尬道:“这是真的,奴婢是真看出来了。”
长公主白了她一眼,笑道:“行吧,行吧,说了这么多,驸马就没有什么不好的?”
“不好?”艾儿不明白,想了片刻道:“亦有不好的,就是驸马对人太好这一点不太好。清寒姐姐她们四个看驸马的眼光有点像驸马看殿下的眼光,这都是因为驸马对她们太好的缘故……”
长公主一怔,她有点明白了艾儿的话了,想了想道:“驸马温润如玉,此乃君子之风。他待人极好,那是他的优点,谁与驸马相处久了,都会不自觉被他吸引的,这不是驸马的错。”
长公主有些怅然,随后又释然笑道:“我知道清寒她们四个丫头与驸马相处的日子比我要长得多,她们都对驸马有爱慕之情,这也正常。坦率的说,我亏欠她们四个丫头良多。
再说,我常年困在深宫,她们为了我不至于成为瞎子聋子,让我耳目聪辨,自愿潜伏在清河画舫暗收消息。如今虽然画舫没了,可她们往后恐怕也只能戴着面具活着了。
我虽是长公主,身份尊贵,可也不能让她们为我做如此牺牲。只要时机合适,我自然愿意成全她们……”
艾儿听得长公主这么说,十分惊诧和不理解。
“不过,这也得等我大婚之后再说,若是驸马亦愿意收了她们,我自然不会反对。”长公主道。
艾儿只是唏嘘,摇头不已。
两人沉默良久,长公主转移话题问:“今日早朝,太子殿下在朝堂表现如何?”
艾儿目露欢喜之色,忙道:“太子表现极好,咱们所谋之事十分顺利。”
长公主欣慰地点点头,笑道:“这也是得了皇帝哥哥那道旨意之故,对了,咱们在六扇门和安阳府衙安插的人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没有消息。”艾儿答道。
长公主点点头:“没有消息是对的,找机会告诉他们,就说我给他们临机专断之权。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尽量少传消息,免得暴露了痕迹,小心一些总是好的……”
“是。”艾儿应诺。想了想又道:“有一件事很奇怪,樊府从东窗事发到现在,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难道他们不怕查么?”
长公主摇摇头:“不是不怕查,而是……如今,也只有一条线索能查到他们身上。”
“殿下是说那两名侥幸活着的重犯?”
长公主点点头:“对,再传下话去,一定让人盯紧了。别出什么岔子,要是被他们灭了口可就不好查了。”
艾儿应诺着。
“行了,叫郝嬷嬷准备轿撵,我要去见见皇帝哥哥。”长公主吩咐着,随后陷入沉思。
她有很多的消息要报与皇帝哥哥,想必,皇帝哥哥听了定会十分的高兴。
……
第037章 血蛊之毒
乾元宫。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皇帝躺在龙榻上,痛苦的紧闭双眼。他只觉得这些日子,越发难熬了。
头昏、食欲不振、四肢阙冷、心悸、甚至呼吸艰难……这些症状越发明显,越发磨人!
他知道自己的病况,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可恨的是,派遣密探追查了大半辈子,依然对给自己下“血毒”之人查不出丝毫线索……
他甚至知道,被“下毒”的不仅仅是他,还有大周王朝、西平国、东海国、春周国、青商国、剑北国的皇帝!一共七位皇帝,甚至还有他们的嫡子!
下毒的这个人,不,是这个组织真是神通广大,又胆大妄为!
只是,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对此,他有过猜测,却无法证实。
他曾怀疑前朝的“问天教”。江湖盛传了上百年的天下第一强者,便是问天教之主,此人武功超越十二品,有神鬼莫测之能,也只有如此强者领导的教派有这个惊天实力,能神不知鬼不觉给七国皇帝施上“血毒”。
至于问天教教主,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甚至,问天教亦随着前朝的覆灭早已销声匿迹。
典籍之中记载,问天教众自称是神殿的守护者,是神的侍从!
他们是一群不为利益去战斗的存在,他们更类似某种宗派信仰,他们遵从神的旨意,以勇气和鲜血守护信仰,他们甚至爱好和平,但在和平无法守卫之时,他们就会转去扫荡一切阻碍和平的障碍,从而建立他们理想中的大一统。
皇帝甚至怀疑,几十年前大周王朝没有挥兵征服六小国,真实的原因是问天教的介入。也许,亦是从那个时候起,大周王朝的皇帝开始染病,苟延残喘。
但是,怀疑终究是怀疑。自己身上的毒是极其厉害的慢性血毒!太医院众多医官这么多年来对其束手无策,以致自己病入膏肓。
他死不足惜,他担心的是太子霍仁。根据密报,大周王朝太子亦跟其父一般身染血毒,如此推测,这种血毒便有可能“遗传”。不过,他观察太子多年,并不曾发现异状,而身在大周王朝为质的大嫡子霍康不知有没有受此遗传……
正如此想着心事,耳边传来皇妹的低低呼唤:“皇帝哥哥,您醒着么?”
他睁开双眼,便看到皇妹精致俏丽的脸以及满脸的忧虑之色。
他暗暗叹息,如此倾国倾城的容貌,就该当绽放出快乐的笑容,而不是染着浓浓的忧愁。
“皇妹,你怎么来了?”
他想要躬身起床,却被她拦住。
“皇帝哥哥别起身了,躺着便好,兮儿此来,一是为了榜文招医之事,二是为了再建‘内库’之事。”
“哦?”皇帝有些意想不到,饶有兴致道:“那就说说……”
长公主忙正了正身子道:“皇帝哥哥可听说过药王谷?”
皇帝点点头:“药王谷的阳家,朕当然听说过,那可是江湖中大名鼎鼎的神医世家。不瞒皇妹说,两年之前,朕找过阳家瞧过病。当时给朕看疾的乃阳家家主阳奉天,他虽诊断出朕的病乃是血毒,却无法医治。他们说朕的血液里种有‘血蛊’……”
“血蛊?”长公主吃了一惊。
“不错,这种血蛊可不是空穴自来,而是有人对朕下了蛊毒……”
看到长公主一脸震惊和关切,他摆摆手,义愤填膺地讲起了施血蛊的阴谋以及猜测。
长公主之前虽然知道血毒之事,却第一次听闻蛊毒的阴谋,着实震惊,良久说不出话来。
片刻之后,才道:“那么……今日兮儿带来的消息就是个好消息了……前些日子江湖盛传阳家与一位江湖神医叶天士比斗,用药、用毒、解毒等等,阳家输得一败涂地。”
“阳家输了?”皇帝有些意动,眼睛一亮:“如此说来,此人医术极高?”
长公主道:“是的,兮儿找人了解过,这个叶天士在西平国名声极大,人称‘无病神医’,此人常年居住在祁山,兮儿已派人前去相请,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请他来给皇帝哥哥瞧病。”
皇帝甚感欣慰道:“让皇妹挂念了,哎,朕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怕等不到你说这位神医,又或者等到了,他却是浪得虚名之辈,让朕又落得一个大大的失望……”
长公主劝道:“皇帝哥哥,你怎么能这么想?如今朝堂无主,太子殿下处处受人掣肘,您也不希望看着太子殿下独木难支吧,所以,皇帝哥哥你要坚强,而且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峰回路转寻到医治的办法。等到那时,咱们再一起联手,力挽狂澜,整肃朝堂,清君侧,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
皇帝被长公主说得有些激动和振奋,郑重地点头。
长公主只觉得眼睛有些湿润,转移话题道:“对了,还有第二件事,亦是大喜事儿,皇帝哥哥之前曾讲过的用商贾之道重建一个‘内库’之事,如今有些眉目了。”
皇帝有些动容:“哦,这可是大事,快说说有何眉目?”
长公主笑着把一份密折递给皇帝,皇帝好奇地接过,细细看了,遂闭起眼睛不言不语,思索良久。
长公主看不出皇帝的想法,便解释道:“驸马有格物之才和商才,皇帝哥哥可听说过驸马改良的陆记生榨米粉?可听说过食为奴酒楼和天下第一食楼所用的炒菜之法?用此法子,驸马挣了不少银子……”
皇帝睁开眼睛笑道:“朕当然听说过,朕比皇妹更了解驸马之才,驸马绝非凡夫俗子,他有文才、格物之才、算学之才,以及商才,甚至还有咱们不曾发现的各种才华……朕曾私下派人暗查过他,要不然,你以为朕会轻易答应你招其为驸马么?”
长公主确实有些惊讶。
皇帝道:“驸马的格物无人能及,而且商道眼光高远,确实不同凡响。朕认为造酒计划完全能让咱们挣到足够多的银子,建起一个小内库。其实,朕刚才不是在想这个计划,而是想起了此前发生在驸马身上的一件事……”
“是什么?”长公主一脸好奇。
皇帝笑问:“皇妹可还记得驸马曾经被人绑到安阳府衙?”
长公主点点头,这事她当然知道,当时还是她施计为驸马解的围。
“听说,这件事的事由可是改良青盐之法,当日在安阳府衙,国舅家的孙女婿可是不惜诬陷,也要千方百计把这个法子弄到手的。朕就在想,驸马既然能造出前人造不出的好酒来,指不定还真有改良青盐之法,要知道,盐政历来都是国家最重要之政务,甚至把盐铁定为专售,盐税亦是朝廷最重要的税源所在……”
长公主兴奋地打断道:“这就是‘垄断’啊!若是驸马真有此法,而只要咱们抓住生产环节,也能轻松的挣到泼天的银子……”
皇帝点点头,想了想道:“造酒之事,宜早不宜迟。但是改良青盐却急不得,皇妹须先跟驸马好好说说,毕竟,你俩马上就要大婚,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当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最好能想个万全之策,以此掣肘户部,掣肘樊党……”
长公主应着,暗忖:“还是皇帝哥哥深谋远虑,确实该当如此。”
……
第035章 朝堂风波(下)
刑部尚书樊登道:“请殿下和国舅放心,入了我刑部大牢,还没有不开口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臣一定亲历亲审,揪出背后主使之人,还国舅清白,还长公主一个交代,还百姓一个交代!”
大将军霍苍一瞪眼:“樊大人!你也忒不要脸了吧,说了三司会审,你一个刑部就想亲审,搅和什么?!”
刑部尚书铁黑着脸:“不管会审不会审,均在我刑部审讯,下官就要过问,难道我说错了不成?”
两人针锋相对,顿时引起众朝臣非议。
国舅摆摆手:“都别吵了!三司会审需征询三司意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你们都说一说,该不该三司会审?”
太子心一惊,征询意见?分明是这老匹夫说着反话,想要阻止三司会审才是真。忙先将一军道:“国舅大人,此案关系皇族,兹事体大,三司会审完全有必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官员均食皇家俸禄,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又怎会推脱?”
众朝臣一听,窃窃私语。
国舅若有所思,饶有深意扫了朝堂一眼,最后竟眯起了眼睛。
太子不明所以,只觉得这一军似乎将在了棉花上,没什么力气。狠得牙直痒痒。
刑部尚书道:“殿下,恕臣直言,三司会审没有必要。刑部是专管刑案之所在,什么大案没有处理过?何必费时费力,耗费大量钱财三司会审?”
此时,樊党纷纷跳出来附和。
太子一看,皱起眉头。
这时,大理寺卿左浩然出列道:“殿下,臣力主三司会审,此案不仅牵涉驸马和长公主,还牵涉到往年沉积大案,大匪寇榜上的人物岂能等闲视之?理当三司会审,不仅要把这次的驸马刺杀大案,还要把几名匪寇榜上犯过的大案一并查个水落石出!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太子微微点头,太子.党伺机纷纷站出来附议!
都察院左都御史樊忠瞪了大理寺卿一眼,傲然道:“臣有话说!三司会审除了征询三司之意见,还需陛下金口定夺。但今陛下圣体欠安,我等当为陛下分忧,以最快速度审案结案才是,而三司会审繁冗费时,所以臣反对三司会审,请殿下三思!”
左相赵丰年伺机附和道:“殿下,老臣附议!请殿下立刻下旨刑部,全盘接手此案,以免拖沓夜长梦多。”
太子暗暗叫苦,整个朝堂成了菜市场。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据理相争。而自己说话又不管用,国舅虽假寐,但只要自己拟出的旨意稍不合他意,便被他直言叱喝,朝臣亦纷纷附议反对,不仅压自己一头,还令旨意拟不下去。
樊党独大,把持朝政,当真可恶至极!
但自己又岂能如他们的意,唯有苦苦相持而已。
他心思溜溜乱转,想着法子。
这时,一名老太监从正门匆匆入了大殿,边碎步小跑,边嚷嚷道:“陛下有旨……陛下有旨……”
众多朝臣惊诧,皇帝陛下整日卧床,病入膏肓,这是人所共知之事,这两年来何曾有过什么旨意?如今,竟然遣老太监来传旨,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整个朝堂顿时针掉可闻,樊党纷纷皱眉,太.子和陛下的忠实旧部面露喜色。
老太监所过之处,一片跪倒之声。
老太监来到殿内太子一侧,高声道:“陛下有旨,众臣听宣。”
“陛下躬圣安!”
所有人均跪下接旨,深埋下之面孔精彩纷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安定,四海承平,然匪寇荡袭东平别院,刺杀驸马,罪不容赦!责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此大案!安阳府衙与六扇门追查此案,限十五日内查清真相!报与三司,依律定罪!钦此!”
众人躬圣安。太子转而大喜,起身接过圣旨,朝堂中众臣脸色各异,交头接耳。
看着众朝臣窃窃私语,太子道:“陛下已下旨意,各部按此办理!”
顿了顿又道:“九门提督图海,请加派一营官军守卫东平别院,以策安全。另外,皇城九门守卫、巡兵还须加派人手巡查,不可松懈。”
九门提督图海出列应诺。
国舅假寐,如同睡去,看来他还震惊于陛下旨意。太子心中暗喜,高声道:“户部,长公主大婚所需银钱可否划拨到位?”
户部尚书硬着头皮答道:“明日即可划拨到位,请太后、陛下和殿下安心。”
这家伙把太后和陛下牵进来,两党中没人敢有异议,果然圆滑。
“工部,长公主府何日可修缮竣工?”
工部尚书何博出列道:“启禀殿下,尚需十五日方可完工。”
太子皱眉道:“太久了,何大人你要亲自督办,加快进度,务必提前修缮完毕!”
工部尚书忙应诺。
太子转而又望向群臣,目光最终落在礼部尚书脸上:“礼部,长公主大婚事宜可曾一一安排落实妥当?”
礼部尚书皱着眉头道:“尽已安排妥当,些许方面尚须长公主府修缮完成方可安排,不过请殿下宽心。臣一定勤勉督促,不会有遗漏。”
太子点头称善。
此奏议暂且告一段落。太子心爽啊,两年多来,今日终于扬眉吐气。他环顾朝堂一周,议论声随着他目光所过之处变得安静下来。他微微笑道:“谁还有本奏?”
声音不大,却令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
话音才落,最末最偏僻处一人站出来道:“殿下,下臣有奏。”
众人一看,是太医令大人。
太医令是太医院最高署官,正四品。此人在朝堂上基本不会开腔说话,唯有大灾大疫来临之时,才会说上两句。平日里,他不是告假便只当个“哑巴”。
“哦?有何事启奏?”
“陛下圣体欠安,卧病数载,太医院无能,尝尽了所有法子,依然无法使陛下好转半分,臣请旨昭告天下,请招民间医术精湛之医者入宫为陛下看疾。”太医令急缓有度道。
朝臣再次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朝臣出列反对道:“太医院乃我朝医术最精湛之所在,难道天下还有比太医官医术还精湛的人么?”
又有官员欣喜道:“天下民间医术流派众多,且医者中隐者、贤者和能人无数,可招榜一试。”
有人不满道:“民间医者良莠不齐,如何筛选入宫?再者,陛下乃万金之体,给区区平民诊治,若是出了意外,百死莫赎。”
一言官道:“若是遭刺客冒医者潜入,会危及陛下安全。所以,臣以为不妥,请殿下三思。”
太子摆摆手,看反对之人,皆是樊党。他心中轻贱之,这些人啊,虽说得头头是道,可心里就是看不得父皇一点儿好,总希望父皇永远卧病,好架空朝堂之权力,执掌国家之神器。
他恨啊!这国,已国将不国!
心中冷哼一声,大义微言道:“大家不必再议,我南陵以仁孝治天下,父皇受苦疾纠缠数载,本宫自是体心体察,每念及医术最精湛的太医院无人可解此忧,自己又无能为力,便痛彻心扉。既太医院有此奏议,本宫自当准奏,此乃孝道!请中书省即日拟旨,早日昭告天下。”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038章 酒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