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不甘心
崔二夫人出来的时候满脸愤愤,只是撩开帘子见崔大夫人与顾明珠婆媳二人在门前,脸上的神色顿时尴尬起来,好半天才抚了抚鬓角,强笑着:“大嫂,看我来的着急,也没给你带个消息,正要过去见你呢。”
崔大夫人倒是不多追问:“已经让人备了宴席,也不过是多添几副碗筷的事。”
她望了望房里:“老夫人与三郎他们呢?”
二夫人怕大夫人听说了之后会笑话,当初为了娶郑媛出门,她可是丝毫不曾理会大夫人的劝告,所以就急忙道:“他们还有话说,不如我们先过去等着吧。”
大夫人也不难为她,点点头,与顾明珠一道往正堂去了。
抱厦里只剩下了老夫人与崔玮、郑媛两人,老夫人也不愿再兜圈子,径直道:“你们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和离,倒也不是不能,总归你们两个成婚也不久,也不曾有孩子。”
“只是这事不是我们崔家一家能做主的,还得要郑家长辈过来商谈,把你的陪嫁都带走,写了放妻书各归各处。”
郑媛听到崔老夫人这样说,心彻底凉了,她原以为就算是二夫人与崔玮说要和离,老夫人总会劝着,毕竟崔家也是世家大族,和离这样的事也不是什么光彩的,劝和不劝离也是常情。
可老夫人如今也是这样的口气,她岂不是半点希望也没有了。
她急急道:“老夫人明鉴,那些都不是我做得,是……是他们陷害于我,自从娘家出了事,我一直留在院子里,也不敢多出去走动,姨娘们的事也不许我过问,我哪里能够……”
她说着眼中闪了泪:“只是三郎既然厌了我,必然还是我的不对,我不敢多求,只盼能够安然度日,再不过问过三郎的事就是了。”
她说话时眼中有泪,带着嗔怪和哀怨,语气幽幽地教人心酸,虽然是跟老夫人说,却是把一双眼只望着崔玮,仿佛深情一片被辜负了一般。
崔玮一时不想她会突然放软了语气,做小伏低地求和,说不出话来,只是有些发怔地望着郑媛,也不知道她究竟是真是假。
老夫人倒是冷眼看出来了,崔玮对郑媛是真正放在心上的,只是郑媛做得那些事实在是教人齿冷,若是她对崔玮有一丝半点夫妻情义也绝不会做出这些来,分明还是对当初没能嫁进长房,反倒嫁给了崔玮心存怨怼。
若她是个心思简单的也就罢了,也不过是撒撒泼闹一闹,旁人劝一劝也就罢了,可是郑媛却是心机深沉之人,才会有这一石二鸟的毒计,这样的人若是再留在崔玮身边,那真是崔家之祸了。
只是老夫人不能明着说,这毕竟是崔玮自己的选择,只能望定崔玮:“三郎,你若是打定主意了,我便让人去请郑家长辈来,当面说个明白,日后也不至于闹得没了脸。”
崔玮这时候是真的犹豫起来,他先前打定了的主意,在看着郑媛那张含泪憔悴的脸时就一点点心软了,毕竟他娶了她,也不忍心看着她就这样被送回郑家,郑家如今又是那个样子,她大归回去了怕也没有好日子过。
看着崔玮没有说话,老夫人忍不住暗暗叹息,让婢女扶着郑媛先出去,独留下崔玮说话。
郑媛哪里愿意出去,她也知道崔玮这时候正是摇摆不定,若是她能再说上几句,落几滴泪哀求他,说不得这件事就这样揭过去了,她还能安生留在崔家,可是偏偏这时候崔老夫人要她先出去,她心里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也不能不照着吩咐扶着婢女先出去了。
出了门,她眼里的泪很快干了,脸色也冷了下来,立在回廊下冷冷望着一盆盆开得正好的万寿菊。
她来崔氏族里已经有几回了,当初刚嫁进门时候也是跟着崔玮来祭祖的,只是那时候没想到会是现在这样,如今这里也成了长房的了。
长房!郑媛一想到这个,就心中如开了锅的油汤,把手里的手帕攥得死死地,崔临与郑媛也回了这里,她费了那么大气力,要被崔玮赶回郑家了,崔临与郑媛却是安然无恙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还有了孩子!
她抬头望向回廊外高高的院墙,忽然开口问伺候在一旁的婢女:“五少夫人呢?她有了身子,现在可还好?”
婢女是安平族里的,不知道郑媛与长房里的那些瓜葛,便笑着道:“五少夫人身子大好,每日都陪着老夫人说话,还帮老夫人诵经,方才还随大夫人过来了。”
郑媛目光微闪:“可曾听说五郎君与五少夫人什么时候走?”
婢女疑惑着摇摇头:“不曾听说,眼瞧着要过年了,怕也要出了正月吧。”
说话间,帘子撩开了,崔玮垂头丧气地从房里出来,脸色带着十分的沮丧,垂着眼到郑媛跟前:“老夫人让你进去说话。”
却是看也不再多看郑媛,说完这一句便大步朝着院子外走了去,头也没有回。
郑媛心里咯噔一下,自觉不好,只怕老夫人与崔玮说了什么,他居然连那点心软都没了,现在该怎么好。
正心乱着,婢女又出来请她,她不得不提着心跟着婢女进去,又在老夫人跟前坐下。
“阿媛也算是我打小看到大的了,你与崔家也是有缘分,自小便喜欢来崔家。”老夫人没有就提和离的事,倒是放缓了口气与郑媛说话。
“嫁给三郎,你可是真心愿意的?”她问郑媛。
郑媛一脸惶恐,伏下身去:“自然是愿意的。”
崔老夫人看着她无懈可击的模样,倒也不说什么,只是笑了笑:“既然如此,现在你打算怎么才好?”
“若是和离,你的陪嫁尽数带回去,三郎写了放妻书,也不让你日后为难,你爷娘还能为你另寻合适的婚事。”
郑媛飞快抬起头,眼泪止不住:“老夫人,我是您看着长大的,也是自小读书识礼薄有闺名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大归,否则爷娘又要如何有脸面,我又要如何自处。”
她摸了手绢轻擦了擦:“我嫁入崔家以来,也是谨守规矩,也不曾翻下大错,就是玮郎也只是一时被人蒙蔽,待我还是有情意的,还请老夫人一定要作主。”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百三十章 郑媛的打算
“你想留在安平?”崔老夫人眉眼不动,只是嘴角弯了弯,端着热腾腾的茶瓯,望着茶汤里泛起的点点枣丝。
郑媛把心一横,拜伏下去:“虽然之前的事我百口莫辩,但无论如何,也是我的不是,没有约束好房里人,闹出这些来,我难辞其咎。”
“我不敢求老夫人让三郎就这样算了,便是对那没了的孩子也该给个交代,所以想求老夫人允准,让我留在安平,在老夫人身边伺候些时日,也能跟着老夫人学学规矩,尽一尽孝心,哪怕是帮着老夫人诵经抄经也好,还请老夫人成全。”
崔老夫人笑容深了些,皱纹中那一双眼目光却是犀利非常,抬起来望向郑媛:“你想留在我身边,真是有心了。”
这话听不出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来,郑媛忙又道:“是,我愿意替三郎和阿家在老夫人跟前尽孝。”
“我这里可比不得你们自己院子里,日日早起礼佛,从前还要打理族里的事,每日不得清闲,现在有你大伯母帮着我,倒也松快了几分,只是抄经却是日日要做的。”
“我年纪大了,胃口也不像你们那样,吃不得太多荤腥,你若是来怕是过不惯,还是罢了吧。”
听老夫人难得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最后却是回绝了自己,郑媛心急如焚,忙道:“我是来孝敬老夫人的,便是吃长斋茹素,日日抄写佛经都无妨,只要能在老夫人身边伺候,聆听老夫人的教诲,我都是愿意的。”
她已经铁了心了,眼瞧着崔玮是软硬不吃咬定了要与她和离,二夫人那边更是不用想了,恨不能赶了她回去,她回了郑家怕是连最后的脸面都没有了,更别说有什么好日子,现在想要留下来只能用这个法子。
横竖她原本也不大看得上崔玮,与其留在博陵崔府里任由二夫人拿捏,看着崔玮与琴娘她们亲亲热热,倒不如留在安平这边,一来打着孝敬老夫人的名头,就是在族里在崔家也能得人高看一眼,二来安平这边大夫人他们如何也不会为难她,她还能体面些,日子反倒能舒坦许多。
何况,崔临与顾明珠不是还在安平吗……
她哀哀求了老夫人好一会,老夫人始终也没说好还是不好,只是坐在榻席上看着她,许久露出倦色来:“时候也不早了,你大伯母那边已经备了宴席等着了,有什么话也等用了饭再说吧。”
她说罢便唤了人进来伺候,郑媛就是有话要说如今也都说不出来了,只能咬着唇跟在她身后去了。
因为二房的突然到来,让原本热热闹闹的灶王宴变得有些尴尬,二夫人见老夫人与崔玮、郑媛说了这许久也没个定论,心里很是不舒坦,拉着脸坐在席上,也不理会旁人,崔玮与郑媛夫妻二人更是一个闷头不说话,一个满脸委屈,一顿饭被搅和地冷冷清清。
好容易到了收了席,二夫人急得按捺不住,向着老夫人开口:“老夫人,他们……”
老夫人摆摆手,冷冷看了她一眼:“天色不早了,你们要回博陵就要赶紧上路了,别耽搁了时候。”
她说着,却又看了一眼郑媛:“三郎媳妇留下来吧,她在我这住上一段时日,也该跟着学学规矩了。”
郑媛心头一阵狂喜,老夫人答应了,让她留在安平,也就是不会让崔玮跟自己和离了。
二夫人却是炸了毛了,急急道:“怎么把她留下了,三郎可是要跟她和离的,老夫人您这是怎么想的。”
崔老夫人脸色阴沉下来,向着大夫人摆摆手,示意长房里的人先下去,这才向着二夫人与崔玮道:“你们以为和离就是一句话吗?便是真要和离,也要等着郑家从荥阳过来,族里长辈商议妥当才能和离,难不成还能像那些小门小户,闹到官衙里去写放妻书?”
“你们现在就回去,明日让人把三郎媳妇的东西送过来,她就在安平住一些时日,有什么话之后再说。”
二夫人被怼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终究只能愤愤而去,崔玮却是停了停,他不敢抬头看郑媛,只是向着老夫人深深一礼:“是我的不孝,还要劳累老夫人为我们操心。”
老夫人看着崔玮,也是脸色缓了些,点点头道:“你去吧,回去想明白了再来与我说。”
崔玮郑重地点头,转身走了,越走步子越大,只是没有半点回头的意思。
郑媛看着他那大步而去的背影,不知怎么心里越发没有底,好像事情并不是她想的那样。
可是老夫人不是已经留下她了?
她来得仓促,族里也没有给她安排院子,就让她在老夫人院子里先住下了,她倒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刚来没有准备,又是打着伺候老夫人的名义,住上几日必然还是要给她安排住处的。
所以被请到侧间里安顿下来的时候,她心情还是大好的,吩咐跟着来的婢女:“明日府里送了箱笼来,不必都开了,只取了要用的几样出来就是了,之后搬了院落再收拾就是了。”
婢女轻声应着,却是低声道:“那桂儿……”
桂儿是郑媛身边的大婢女,又是往日她最信任重用的,这次二夫人催的急,郑媛留了桂儿在院子里看着,只带了几个小婢女过来,如今郑媛被留在安平,二夫人却未必肯把桂儿送过来。
郑媛皱了皱眉,却是想起桂儿到了年纪要放出去了,就是要了来也没什么用,便不在意地道:“到时候再另挑了人在我跟前伺候便是了。”
全然没有在意桂儿留在那边,不是落到王姨娘手里,就是落到荀姨娘手里,绝不会有好下场,当初可是她拿捏着桂儿的亲事,逼着她想法子给王姨娘房里的香药动了手的。
只是小婢女们也不敢多说,只能低下头退了出去,只是心里头对自己这群跟在郑媛身边人的未来更多了许多害怕担心。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百三十一章 权宜之计
郑媛几乎是在梦里被叫醒的,她还正梦见自己得了崔老夫人的看重,掌管起安平族里的事,将崔临与顾明珠夫妇赶出门去了。
可惜梦还没醒,已经被小婢叫醒了,她睡眼惺忪坐起来,还没开口问,却只见榻边立着的还有一位脸色冷峻有了年纪的嬷嬷。
“三少夫人,已经是寅时,该起身了。”老嬷嬷说话一字一句,脸上没有半点表情,像尊泥塑的菩萨一样看着郑媛。
郑媛唬了一跳,看着这面生的嬷嬷,好半天才结结巴巴道:“是,老夫人,老夫人起身了?”
她倒还有点自觉,知道自己是打着替二夫人和崔玮孝敬老夫人的幌子留在安平的,这时候想起的自然也就是这个了。
可那老嬷嬷眉眼都不动,脸色寡淡:“三少夫人既然是来老夫人跟前尽孝的,就该替老夫人分忧,帮着礼佛上香。”
原来是为了这个,郑媛心里一松,这才慢慢悠悠地准备起榻,那嬷嬷却丝毫没有避开的意思,反倒吩咐小婢:“去把东西送进来。”
小婢们捧着热水手巾进来,还有一件素净的袍子,半点花样颜色都没有,看起来更像是件僧袍。
郑媛唬了一跳,再听那嬷嬷道:“既然是礼佛,自然那些钗环首饰是用不上了,便是老夫人往日礼佛也不穿金戴银的。”
她瞪着那僧袍好一会,才咬牙穿上,由着婢女把她的头发盘成平髻,脂粉也不让上,就这样简简单单梳洗完毕了。
她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忍一时之气,待得过两日老夫人过了气头,就能好好的了,或是等她搬出老夫人的院子,那时候也不会有人敢这样来为难她了。
可是等到她出了房门,却还是心里打了个激灵。
外边天还一片漆黑,半点光亮都还没有,院子里也是一片安静,老夫人房里更是闭着门,不曾亮灯,只有两三个嬷嬷打着灯笼等在门前。
郑媛疑惑地道:“不是礼佛吗?”
嬷嬷冷冷道:“往日里老夫人时时惦记着要往法源寺去上香礼佛抄经,只是上了年岁身子不济,经不得车马奔波,如今有三少夫人帮着,自然是要去佛前上香才算诚心。”
她瞟了一眼外边:“已经备好了车马,请三少夫人动身吧。”
天杀的,她们居然要把自己送去法源寺,并不是在老夫人院子里的佛堂!
郑媛一下子脸色成了猪肝色,急急慌慌地道:“可是,可是我还没见过老夫人,还有我身边的人……”
那嬷嬷一个眼色递过去,那两位立着的立刻上前来搀着郑媛,脚不沾地地往前面走,她自己在后面慢慢道:“老夫人昨儿夜里就吩咐了,三少夫人有心,不必去见她,每日早起往法源寺上香,晚间回来抄经就是了。”
“法源寺是佛门圣地,三少夫人既然是诚心礼佛,也就不必留那么多人在身边伺候了,老夫人已经被三少夫人准备了两位嬷嬷,陪着少夫人去了。”
不用说,自然就是这两位搀着她的,两个都是粗手粗脚膀大腰圆,实在不像是近身伺候的嬷嬷们。
可是这是郑媛已经说不出什么来了,被嬷嬷们架着送上来马车,车夫一甩鞭子,半点不停地向着远处飞驰而去。
待到大夫人带着顾明珠、崔宁来请安,老夫人才慢条斯理与她们道:“……说要留下来伺候我,我见她心诚,也体恤她嫁进门不久,没个不劝和的道理,就留下了她。”
大夫人脸色有些复杂,想起郑媛先前做得事,不由心寒得很,一想着自己当初也想让崔临娶了郑媛进门,幸好是没有成事,否则现在家宅不宁的怕是长房了。
只是现在这个祸根却是在安平,她不由地问了一句:“老夫人打算如何安排她?”
老夫人却是看了一眼顾明珠,笑了笑道:“她有心伺候我,我跟前却也不用她端茶倒水,现在一心盼着的不过是族里安宁,子孙成器,她就帮着我每日去法源寺上上香抄抄经就好,也算是她的孝心了。”
这倒是个妙招!
顾明珠险些绷不住笑出声来,像郑媛自视甚高,又是不安现状的,老夫人倒是会收拾她,把她打发去了寺里待着,为了崔家的声誉不教留在寺里过夜,每日清晨去夜里回,也算是来回折腾她了。
崔大夫人也愣了下,眼中那点担忧尽去,却是道:“我让人收拾个院落出来,总不能让三郎媳妇与老夫人挤在一处。”
崔老夫人却是摆摆手,正色道:“就让她在我那住着,有余嬷嬷看着她,我镇着她也放心些。”
大夫人与顾明珠忧心尽去,大家都安心了。
待到顾明珠回去了,老夫人独留下大夫人说话,才吐露实情:“……她是个不安分的,只怕还有别的心思,不然如何会闹着要留在安平陪我一个老婆子,我看她只怕还存了歪心。”
大夫人吓一跳:“难道还是为了五郎?”
老夫人冷冷道:“未必是还惦记着五郎,但必然是对五郎媳妇有嫉恨,不管怎么这时候都不能冒险,所以我留了她下来。”
“也是想着若不答应她,她反倒想了别的阴私办法来,就是与郑家这时候闹起来,太后少不得也会留意到五郎他们,多生波折,倒不如留她在我眼皮子底下,等五郎他们平安离开了,我再来料理他们。”
崔大夫人想了想,的确这是最好的办法,总比眼看大年将到,一家上下被崔玮与郑媛这对冤家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引来更多麻烦要好。
她低声向崔老夫人道谢:“多谢阿家了,若是不是你替五郎他们着想,现在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来。”
崔老夫人摆摆手,叹气道:“也是二房惹来的麻烦,只怪我当日没有一力反对这门婚事。”
老夫人虽然怪着二夫人势利,执意结下了这门婚事,其实心里也是内疚的,当初她也是看着二夫人一门心思要结亲,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没有执意反对,却不想现在留了这么个麻烦,她也该帮着收拾残局。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百三十二章 崔家的打算
这样四更起,暮鼓归的日子,郑媛一直过到了正月二十九,原本她松了口气,想着年三十总不至于还让她去礼佛吧,她总算能留在族里过几天舒坦日子了,也能好好“见一见”顾明珠了!
可是没想到,年三十一早,余嬷嬷那张铁板一样毫无表情的脸又出现在她面前,却是向她欠身拜了拜:“老夫人吩咐了,今日是大年夜,是团圆的日子,让婢等送了三少奶奶回安平府里去住两日,元日过了再去接三少奶奶回来帮老夫人抄写佛经。”
还不待她分说,婢女们已经帮她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衣物首饰,由余嬷嬷亲自送了她上了马车,谁也没有见就回了博陵。
就这样,郑媛的留和走没有在长房留下半点涟漪,院子里依旧是一片热闹欢欣的气氛。
崔临、崔奕一早陪着崔丞去族里祠堂上香,崔宁带着婢女亲自贴窗花,又帮着崔大夫人安排合欢宴,顾明珠依旧是被重点保护的,也就被塞在老夫人身边,做着陪老夫人说话这样轻省的活计。
“……你三婶母从长安送了些土仪过来,都是些糕点果子,我年岁大了,不爱吃这些甜的软的,你必然喜欢,一会让人送过去给你吧。”老夫人看着顾明珠对着那碟子蜜果子一会一个,忍不住馋嘴的模样笑了起来。
顾明珠不好意思地收回了手,红着脸道:“多谢老夫人,我这几日老是惦记着这些香甜酥软的,竟然一时忍不住嘴。”
崔老夫人笑着摇头:“有了身子都是如此,记得那时候我怀着二郎时候,还是隆冬时候却是想吃葡萄,那可真是为难人。”
一旁伺候的嬷嬷笑了起来,给老夫人换了一碗扶苏饮:“可不是,那会子哪里有葡萄,只能用酸杏蜜饯解馋,偏偏老夫人还惦记着,每日就躲在房里念叨。”
顾明珠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了,她这几日也算是尝到了馋嘴的滋味,听老妇人说起来更是觉得有意思。
她又问起三房来:“三婶母他们到了长安安顿好了?”
老夫人笑着点头:“都安顿好了,太原温家送了信过去,已经准备安排娉娘的婚事了。”
顾明珠笑道:“那时候必然要请了老夫人过去的。”
崔老夫人却是笑容淡了几分:“我年岁大了,怕是不能去那么远了,只有七郎成婚的时候过去入宫谢个恩,算是尽了心意了。”
顾明珠没想到老夫人居然连崔娉的婚事都不肯去,要如此与三房撇干净,一时有些惊讶。
老夫人看着她吃惊的样子,却是眉目舒展,轻笑道:“明珠你是个聪明的,可知道为何在崔家入朝这样要紧的时候,族里却让我们分了家?”
顾明珠见老夫人如此问,也就不再遮遮掩掩,把自己心里想的说个明白:“我想着,约莫还是为了保全吧,如今情势不是当初太祖开国之时了,宫中与宗室早已掌控军权,各地藩王镇守兵力强大,世家此时只有选择入朝。”
“只是似我们崔家这等百年世家素来以清贵立身,不比宗室权贵,虽然有厚积薄发的资本,却也欠缺圆滑精明的态度,或进或退总有不如之处,所以不能一味求进,更要留下保全之路。”
是以崔家嫡支才会在这个时候分家,三房入朝,二房守成,长房却是走得韬光养晦求保全的路。
崔老夫人听顾明珠娓娓道来,分析得十分周全,满意地点头:“你看得很明白,我与族老们的确是这个打算。”
她慢慢抬起头来,额间眼角的皱纹如同岁月的沟壑越发深了:“你在太后身边待过,又是亲眼见过宫中几次变故,想来对朝中的事也不陌生。”
“自来朝中形势诡谲难测,一夕之间便可风云突变,国破家亡。”老夫人说到这个的时候,语气深沉起来,笑容渐去,“记得当年太宗皇帝尚是秦王,废太子崇德深得几大世家的看重支持,太祖皇帝虽然几次欲改立太宗,却为了几大世家还是未能成事。”
“谁料一夜之间,血洗太极宫,废太子连同几位亲王都成了阶下囚,那几个支持他的世家也都纷纷获罪,或是子弟被屠戮,或是被驱逐出长安赶往关外,崔家在那次也是大伤元气,只能在博陵偏安数十年才有今日。”
她长长叹了口气:“所以今日虽然不得不选择再次入朝,却也不能不留下一条后路。”
长房就是后路!
顾明珠心里喃喃地念着,又觉得有些不对,若是真的让长房韬光养晦,为何又答应让崔奕娶了安平公主?却又让崔宁跟着他们走了?
或者,这条后路是……
她猛然惊醒,不敢置信抬头望向崔老夫人,只见崔老夫人微微一笑,却是道:“过了年节,你与五郎就要离了族里,日后有什么难事我们怕也帮衬不到,你们两个年轻人总是教人不放心地。”
她招招手,一旁伺候的婢女出去引了两个嬷嬷进来,在老夫人与顾明珠跟前恭敬拜下去。
老夫人看了看她们,才对顾明珠道:“这两个是自来在我身边伺候的,虽然不会贴身伺候那些细致活,但安排些跑腿打杂护卫这样的事却是能做得妥妥当当的,你们出去了不比在族里,还是带上几个可靠的人比较放心。”
顾明珠看了看那两个嬷嬷,只见都是个头高大健壮的,规规矩矩放在腿上的双手都是粗糙布满茧子的,分明不是寻常那些管事的嬷嬷,听老夫人说到护卫的时候,她顿时明白过来,这是老夫人给她安排的粗使嬷嬷,看起来怕是还粗通功夫的,这样的婢仆最是难得,寻常人家便是想要也难找,何况又不用贴身伺候,可见老夫人的安排十分周到。
顾明珠感激地要起身给老夫人行礼道谢,被老夫人让人拦住了:“好生坐着,你阿家还有安排呢。”
顾明珠这才坐会席上,笑着让阿碧把两位嬷嬷带下去,陪着老夫人继续话家常。
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请自来的郑媛
三十的家宴,元日的祭祖,初二的走亲,安平族里比不得博陵崔府那般富丽堂皇,却是好在族中亲眷都是亲厚和气的,顾明珠跟着大夫人她们走了好几房拜年吃宴席,那几位老夫人听了崔老夫人的话,对顾明珠也格外亲近些,又听说她有了身子,更是觉得喜欢,拉着她说了许久的话,又让人送了药材、小项圈小手脚镯子过去,只是感叹过了年节崔临夫妇就要走了,不能多留些时日。
听到这话,崔大夫人脸上的欢喜总要黯淡许多,目光里难掩不舍,还是顾明珠轻轻拉着她的手,低声道:“阿家,待我们安顿好了,我就让人送了信回来,若是得闲,便接了你过去小住。”
崔大夫人欣慰地看着她,握住她的手:“我知道你们有心,只要你们安好就好,让人带个话给我就是了。”
她知道这些都是崔老夫人与族里的苦心安排,不能因为她一时的不舍坏了所有的打算。
到了上元节,崔临已经让人准备行装了。
“……还是出了正月再走吧,外边天寒地冻,明珠又有身子,怕是经不得车马劳顿。”崔大夫人终究是没有忍住,犹豫许久还是向儿子开了口。
崔老夫人坐在上席,也是微微皱着眉看着崔临与顾明珠,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还是崔丞开口道:“罢了,五郎想得周全,司天监选的登基之日就是二月初,之后就是安平公主殿下下降,若是五郎他们再耽搁只怕反倒惹来麻烦,还是让他们早些去吧。”
崔大夫人眼眶泛红,别开脸去,不再多说,她不是不知道这些,只是真要让自己送了儿子这样离开,怕是经年难见一面,心里的痛无异于剜肉。
崔临起身,向着老夫人、崔丞与崔大夫人深深一礼拜下:“祖母、父亲、阿娘,儿不孝,不能在身边尽孝,还望万万保重。”
又转过头与一旁沮丧沉默的崔奕道:“七郎,之后长辈身边只有你一人,只望你能替我们侍奉至亲,若有什么难处,让他们带了信给我。”
顾明珠也不顾自己身子,扶了婢女起身,端端正正给老夫人她们拜下。
崔宁跟在她身后,低头哽咽着拜下去。
到了这会子,崔老夫人也不禁红了眼圈,崔大夫人更是落下泪来,不住用手绢拭了泪。
还是老夫人摆摆手:“快起来,你媳妇有身子,快扶她起来。”
“都是好孩子,如今也是不得已,之后你们也要千万小心行事,外边不比在族里,五郎你素来行事稳重有心思,但也不能马虎大意了。”
在老夫人心里,崔临虽然不必寻常儿郎,但终究还年轻,只怕独自在外难免会有难处,忍不住也絮絮说起来。
还是崔丞干脆,他看着崔临好一会,只是微微笑着:“若有难处就回来,虽然如今是情势不得已,但崔家也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拿捏的,护住自己的子弟也是应该的。”
崔临听了老夫人与崔丞的话,脸色庄重,又是深深一揖:“临谨记。”
崔奕也在一旁道:“五兄放心,一切有我在。”
看着儿孙如此,老夫人也是老怀安慰了,她笑了起来:“好了,他们兄弟几个打小就跟着叔伯出去历练,一走也是数年不归,何至于如此纠结难过,好儿郎当胸怀天下,不拘于区区方寸之地。”
她看向崔宁:“倒是阿宁,这次跟着兄嫂身边,一定要谨守规矩,不可再任性了。”
崔宁抹了泪,低声应着。
“若是有合适的,让人带个话给我们,也好为她打算起来。”老夫人转而与顾明珠说起崔宁的亲事来,“也不拘是不是世家,只要家世清白,人品贵重就好。”
顾明珠没想到崔老夫人如此直白地说了,并且对亲事并没有太多要求,一时也是吃惊,倒是笑着应下了:“我会多加留心的,若有消息就让人带了话请老夫人与阿家定夺。”
崔老夫人笑着点头:“也是时候替她们自己打算了。”
从前崔家娘子的婚事都是为了族中,至于婚后幸与不幸都是她们自己的运气,如今世家已经势微,崔老夫人与崔丞夫妇也不愿再拿女儿的终生幸福去换取利益,宁可让崔宁跟着顾明珠他们去了。
“好了,明日就好好送了他们走吧。”崔老夫人为这一场气氛沉重的谈话画了句号。
扶着婢女的手出了院子,顾明珠瞧见了崔大夫人红着眼留下了崔宁,想来还有些体己话要交代女儿,她便笑着先告辞了,毕竟骨肉至亲,当日自己告别顾青的时候,也是心酸不已,何况崔大夫人自来疼爱崔宁。
只是才走到自己院子门前,却是被门前等着的一人给拦住了。
“五弟妹回来了?我等你很久了。”郑媛抬起消瘦的脸,深陷的眼眶里满是阴鹜的目光。
阿碧与小葵吓了一跳,还是红鸾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拦在郑媛与顾明珠中间,满是戒备地看着郑媛:“三少夫人,您怎么来这里了?”
明明方才老夫人说今日郑媛一早便起不了身,说是前一夜受了凉,要请了医来看诊,才留她在自己的院子里没有去法源寺礼佛,却还是让余嬷嬷好生看着她。
看来她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居然躲开了余嬷嬷来了自己院子。
顾明珠退了一小步,手不禁轻轻抚着小腹,冷淡地看着郑媛:“三嫂来是为了什么事?”
郑媛看了眼她的肚子,神色古怪,却是声音尖锐地笑了:“五弟妹不会是怕我吧,我不过是听说明日五郎与你要离开安平了,过来跟你道个别,难道你连见我都不敢?”
“难道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亏心事,不敢面对我?”
她刻意压低声音,一脸煞有其事的表情凑近前去。
顾明珠冷笑,到了这时候,这个女人还想让人误解她跟崔临有什么,还想让人以为是自己横刀夺爱,她正要开口斥责,却听身后有人冷冷道:“要说什么?不如请了长辈来一起听个明白。”
是崔临,他大步而来,脸色冷峻,却是看也不看郑媛,而是伸手自然而然地揽过顾明珠,轻声道:“外边风大,先进去再说话。”
就这样理也不理一旁瞪着眼的郑媛,夫妻二人相携而去,带着婢仆一路回了院子。
郑媛愣愣怔怔看着他们就那样亲密地从自己眼前走过去,丝毫没有搭理她,好像没有她这个人存在一般,一时胸口闷闷地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头,又如同有人朝着干枯的田野放了一把火,烧得辣辣的痛,再也忍耐不住,一咬牙就那样愤愤跟着他们一道进去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百三十四章 蠢得可笑
顾明珠的脸红扑扑的,平日里崔临虽然与她亲密,却也不似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毕竟崔家是世家,虽然仰慕魏晋时名士率真任诞,清俊通脱的风骨,但却还是拘着规矩行止的,便是夫妻也不会这样。
她嗔怪地瞪了崔临一眼,想要睁开去,却不想崔临丝毫没有要松开的意思,依旧稳稳当当扶着她,嘴角含笑:“你有身子,外边风大路滑,回去好好歇着。”
进了房,顾明珠到榻席上坐下,崔临才松了手回了自己席上,夫妻二人再看向那脸色已经青中透着紫,死死攥着手绢不请自入坐在一旁的郑媛。
“三嫂有什么话,不妨与老夫人说,若是觉得不好,我让人去请了长辈们和三兄过来。”崔临不耐烦与郑媛多说一句话,若不是崔玮当初娶了郑媛,此时的他只怕早已不再记得还有这样一个人。
郑媛没想到崔临见了她还是这样一幅冷淡的模样,说出来的话也是毫无半点温情,她不由地身子一颤,又思量起自己如今的处境,不但不能再回博陵崔府,虽然还顶着崔三少夫人的名头,却是早已失去了丈夫的情意,妾室们也都踩到了头上,而郑家,郑家已经乱成一团,嫡支也被赶出了荥阳了。
所有的不满愤怒此时像是找到了发泄的地方,她猛然抬起头,脸涨的通红,目呲欲裂:“临郎,你居然如此待我,当初你我早已定下婚事,原本该娶过门的人是我!此时此刻陪着你的人也该是我!”
“若是你当初没有被她迷惑,与我好好过下去,崔郑两家何至于到如此地步,郑家不会败落,崔家也不会被朝中钳制,你不但丢了宗子的位置,甚至连崔家郎君的身份都维持不了,竟然就要这样离开崔家!”
她已经近乎疯魔,不管不顾指着顾明珠:“都是为了这么个低贱的女人,她哪里值得你如此为她,只有我才能真心为你打算,才能成就你的雄心壮志,你怎么就是不明白!”
顾明珠对郑媛的癫狂早已不在意,也知道她对自己心怀怨恨已久,必然是想方设法要来毁了崔临与自己的生活,所以也并不曾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只是听到崔临不得不放弃宗子与世家郎君身份的时候,她的脸色还是黯淡了几分,微微垂下眼,一双手不禁握紧了手中的手炉。
是呀,若不是为了她,崔临还能是风采逼人世人敬仰的崔五郎。
只是,还没等她多难受一会,一双修长有力的大手握住了她的手,更是紧了紧,让她不由地抬起头来,看见的却是崔临含笑笃定的眼神,专注地望着她。
她一愣之下,又很快松开了心,想起了崔临说的话,这是他们做的决定,从没有不值得。
一时眉眼弯弯,也回了他轻柔的笑容。
崔临一边握着顾明珠的手,一边冷淡地看了一眼身边的婢女们:“让人去请了老夫人与医祝来,三少夫人怕是失心疯了,居然来我院子里撒疯,还是要好生治一治。”
阿碧忙拜下去应了,转身快步出去了,她也怕郑媛会伤了顾明珠。
没想到自己一番掏心掏肺的话不但没有得到崔临的感动,他居然还说她疯了,郑媛的心好似被车轮碾过一般,碎裂一地,却更是不甘,她长长的指甲掐进了肉里,激动地道:“顾氏,你以为你得了临郎的欢心,嫁进崔家就赢了吗?你真的以为临郎就会一直待你如此?”
“当初崔郑两家议亲,也是因为临郎对我有情意,毕竟我们是打小一起长大的,我待他一心,他待我也是不同的,否则怎么会有后来的事!”她笑容森冷疯狂,“还有琴娘,当初老夫人养了她在身边,就是为了许给临郎的,只有临郎纳了她,崔家与荀家便可以更加亲密,荀家也能得了崔家的庇护!”
“你还以为他是真心待你?!”她说罢,呵呵冷笑望着顾明珠,“你还是死了心吧!”
崔临眼神更冷,薄唇绷直成了一线,顾明珠察觉到了他的怒气,正要开口时,却听他冷声吩咐:“来人,把她堵了嘴捆了下去。”
半点没有再给郑媛留下脸面,径直命人捆了下去。
郑媛发泄般说完所有的话,面对崔临的怒气时,才有些后背生凉,却不肯在顾明珠跟前示弱,挣扎着高声道:“谁敢,我是三少夫人,是临郎的三嫂,谁敢动我!”
崔临此时才正视她,目光里却满是厌恶与不屑:“你方才那番话早已忘了自己的身份了,三兄也不该有你这样的妻室,辱没了崔家家声!”
他看了郑媛几眼之后,便转开眼去,再不肯多看一眼:“看在三兄的份上,我不会处置你,等老夫人来定夺。”
小葵最是机灵,一看见郑媛的时候,心里便起了提防,让人唤了膀大腰圆的婆子在外边等着了,听到崔临的吩咐时,忙不迭带着婆子进来,让她们照着吩咐把郑媛捆了个结结实实。
这院子里的婆子又大都是顾明珠带来的人,对郑媛并无太多尊敬,听了郎君吩咐更是丝毫不留情,将麻绳把郑媛捆得如同个粽子一般,又用麻布将她嘴堵了。
可怜郑媛出身郑家大娘子,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楚,一时眼泪双流,偏偏嘴里还喊不出声来,只能流着泪被人拖下去。
只是快要出门时,顾明珠却突然开口道:“且慢,我有句话与她说。”
她扶着小葵的手起身来,走近郑媛两步,上下看了看郑媛这副狼狈的模样,却是轻轻笑了起来:“你这又是何必,把自己弄成了这副模样。”
“其实你今日不该来,你既然打算借着老夫人的名头留在崔家,就该安分守己不再惹出事来,可你偏偏不满足。”顾明珠说着,摇了摇头,“而且你也应该知道,你说的话我一个字都不会信,无论是什么。”
她慢慢低下头凑近郑媛耳边,用只有她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如郎君这般骄傲的人,怎么可能愿意委屈自己的心上人,你以为我会信了你的话,在心里生出嫌隙来?无论是你还是琴娘,你们都太蠢了,蠢得可笑。”
说完,她抬起头来,微微笑着:“带了三嫂下去吧,她病得可真是不轻。”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百三十五章 癫狂
老夫人摒退了左右,只留下余嬷嬷在房里,她冷冷看着地上被捆着手脚堵住了嘴的郑媛,目光凛冽得让人遍体生寒。
郑媛没想到崔临真得半点颜面都不给她,真教人捆了她,这时候已经是又惊又吓,挣扎着要求老夫人放了她,却是徒劳无果,反倒是把一头发髻都散了,妆容也乱作一团。
可老夫人就那样静静地看着她,看得她心里发毛,过了好一会,老夫人才吩咐余嬷嬷:“让她开口,我要听听她想说什么。”
被余嬷嬷一把扯出了嘴里塞了许久的麻布,郑媛顾不得自己形容狼狈,哭着向老夫人膝行过去哀哀诉着:“老夫人可要替我做主,五郎怎么能如此待我,无论如何我也是他嫂子,也是崔家三少夫人,就是有什么也不能这般,若是没个交代,要我如何能过的下去!”
她不管不顾地说着:“五郎从前不是如此,如何现在会成了这副模样,总该是有人挑唆,如今已经不能留在崔家,难道连崔家的人也不顾了吗?”
她的一番话若是落在旁人耳里,的确是极为耸动人心的,崔临眼看就要离开崔家,这也是老夫人与族里长辈心中的隐痛,若是拿这个做文章,说不得真能有用。
可是她面对的是崔老夫人。
老夫人笑了,只是那笑容冷若冰霜:“我已经让人去荥阳郑家了,想来过不了多久就能来人到博陵了。”
郑媛吓了一跳,忘了哭诉:“老夫人,这是……”
崔老夫人目光如冰雪,凝冻住了郑媛的心魄:“就是要休弃了,也要给郑家一个交代。”
“我们崔家也是百年诗书传家,即便是如今郑家不比从前,也没有仗势欺人的道理,总要与你郑家长辈说个分明,也好知道对错究竟。”
休弃!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劈在了郑媛头上,她牙关战战,后背生凉,睁大眼望着老夫人:“要,将我休弃?!怎么可以,我,我……”
只是我了好半天也没说出下文来,她此时心乱如麻,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明明她已经求了老夫人答应将她留在安平族里,借着孝敬老夫人的名头,就是二夫人与崔玮也不能将她赶回去,她还该是崔家三少夫人,更该是长辈们口中夸赞喜欢的。
可是老夫人居然是要将她休弃?
难道是因为崔临与顾明珠?!
她顾不得了,猛然直起身子来:“老夫人,我是您看着长大的,自幼熟读闺训,对临郎一片真心,就算是后来临郎被人迷惑,不肯与郑家联姻,我也无怨无悔嫁进了崔家,从不敢有半句怨言,也心甘情愿留在老夫人身边孝敬,只是今日,实在是五弟妹她……”
她含泪拜伏下去:“我不敢求老夫人宽容,只是与其让人送了我回去坏了郑家的名声,不如就让我在家庵里终老,也算全了这一番情意。”
说罢,狠狠磕了几个头,白皙的额头上顿时红肿了起来,加上那双噙着泪的眼,脂粉也有些糊了,看着的确是可怜。
崔老夫人看着她那副样子,却是笑容更淡,抬起头望向门外:“那日我已经与三郎说了,无论如何不会留你在崔家了,崔家不能因为你坏了百年的声誉,留你在安平。不过是不想多生是非罢了。”
郑媛的心一点点冷下去,却是半点动弹不得,只能听着崔老夫人说下去:“三郎虽然不比五郎,却也是个心底纯良之人,他从前待你一心便没有别的打算,即便你不情愿嫁入崔家,他却还是求了族里允准,娶了你过门。”
“即便是你做出这许多恶毒无耻之事,他还是不忍心将你休弃,求我让你安然离开崔家,我看着他苦求,我本想再容你一时。”老夫人看着郑媛脸色微变,冷笑着道:“可是你居然半点愧疚也没有,甚至连脸都不要了,不但要坏了自己的名声,还想带累五郎与明珠,无论如何绝不会再让你留下搅风搅雨!”
她慢慢扶着余嬷嬷的手起身来,走到郑媛跟前,阴冷地道:“你毒害三郎子嗣,陷害妾室,还想坏了五郎的名声,现在更是连纲常伦理都没了,这样的人想来就是郑家也没脸再见了,是世家的耻辱。”
郑媛身子一个哆嗦,一把抱住老夫人的腿,连最后的一点镇定都没了,哭喊着道:“老夫人,老夫人我知错了,我是,我是太过妒忌了,五郎待五弟妹那样好,三郎对我却是……还有冰儿,她有了身子,是三郎的孩子,可我还什么都没有,阿家对我也是看不上眼,我只想有点依仗……”
老夫人一动不动任由她抱着腿:“还在撒谎,你若只是算计妾室的孩子,为何要用琴娘来坏五郎的名声,你待三郎从无半点情意,甚至连夫妻之间的坦诚也没有,用心何其恶毒!”
郑媛如同被抽去了骨头,烂泥一般瘫在地上,喃喃着:“不怪我,不怪我,是五郎对我无情,我只是不甘心……”
她原本是云端里养大的娇花,她想要的都该是她的,可是从崔临拘婚开始,一切便一步步不一样了,她如今竟然要成了崔家的弃妇。
难道她真得错了?
不,不是她的错,是顾明珠,一切都是她害了自己!
郑媛慢慢停住了哭声,眼里又有了光,只要等到郑家人来,她还能有机会再讨回公道。
崔老夫人看着郑媛那偏执的神情,轻叹口气,迈步从房里出去,与余嬷嬷道:“看好她,让她安生待在这里,绝不可以再出去!”
余嬷嬷拜伏下去:“是,都是婢的疏忽。”
老夫人疲倦地摇摇头:“不怪你,她是主,你是仆,何况是有心算无心,她又是个惯会用心机手段的,连我从前也都看走了眼。”
余嬷嬷低声道:“郑家人从荥阳过来怕也要些时日。”
郑媛必然是不肯安分的,说不得还会闹出什么事来。
崔老夫人眼神一厉:“她不是病了,那就请了医祝来给她好好‘看一看’!”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六百三十六章 最终所求(大结局)
郑媛病了,这消息是顾明珠扶着婢女的手上了马车才听老夫人提了一句,大夫人他们更是一个字也没有提起,仿佛压根就没有这个人。
不过的确已经不重要了,老夫人已经打发人去荥阳请了郑家的长辈过来,只等商议过后就要将郑媛打发回去,从此与崔家毫无瓜葛,自然也就更不会与崔临夫妻有什么关系了。
何况此时众人也无心理会郑媛了。
“五郎,离家在外不比从前,你们定要加小心,事事都留个神,若有什么……”终究是离别之际,连素来简言寡语的大夫人都开始絮絮起来,虽然仍然自持,没有落下泪来,但那红了又红的眼眶却还是一片慈母之心。
她又转回头拉着顾明珠与崔宁:“阿宁之后要好好听你嫂嫂的话,不可再任性胡为,多多帮着你嫂嫂打点家事,还有你嫂嫂有了身子,万万要小心……”
看向顾明珠的时候眼神也是满满的担忧:“……没个长辈在身边,始终放心不下,好在你身边的嬷嬷都是经过事的,你多问问她们,若是还有什么也不必瞒着,让五郎使人捎了信回来给我,我总能有法子的。”
“……不管是个小郎还是个娘子,都让人带了信给我们,我们也能安心。”
到后面的殷殷期盼,让顾明珠听着都觉得心酸,轻声应着:“阿家放心,我会照拂好阿宁,帮郎君打理好内院之事,有什么就让人带了信回来与长辈们,不教你们担心。”
崔大夫人连连点头,却还是忍不住转过脸轻轻拭去泪水,一旁的崔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眼眶也是发热,却还是高声道:“好了,五郎自小就是聪慧,何曾让你们担心过,如今不过是出去自立门户,车马驿站总能往来的,何必作小儿女之态,莫要耽搁了他们赶路的时辰。”
崔丞看着崔临身姿凛凛玉树临风地立在自己跟前,想着这一次崔家也是委屈了他,心里也是愧疚不舍,只是崔家郎君向来有自己的骄傲,不肯作扭捏之态,见他也是神色平静从容,反倒更是满意,朗声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道:“安顿下来就带个消息回来,你祖母与阿娘都惦记着。”
崔临向着父亲深深一揖:“是。”
父子二人相望一眼,都是微微一笑,许多话不说也已经心中明白了。
待到崔宁扶着顾明珠上了马车,崔临翻身上马,大夫人的眼泪已经不停落下,扶着婢女紧着上前几步:“万事小心,平安为上,记得让人带消息回来……”
老夫人眼中也有了泪,却仍然不曾多说,只是含着笑看着三人带着的车队碌碌而行,向着安平镇外驶去,渐行渐远。
送行的人们一脸伤感,而马车里坐着的顾明珠与崔宁也是相顾无言,满心哀伤。
崔宁虽然不是第一回离开博陵崔家,可这一次与先前贪玩跟着郑媛一道去长安不一样,这是她真正离开双亲,从今后再不会以博陵崔家娘子的身份过日子了,她虽然明白这是为了她着想,却还是不免难过彷徨。
顾明珠却是有了身孕之后,情绪难免有些波动起伏,虽然她与崔大夫人相处并不久,婆媳之间也不是那种好到推心置腹如同亲生母女一般,但就是这样淡淡的相处之中,她还是能感觉到崔大夫人对她的维护与关怀.
大夫人是个心地良善的人,只是不擅表达,当初也是因为真正在意崔临,才会有了长安之行,后来也是因为在意崔临,才会不计过往接受了顾明珠,如今这样离开,大夫人心里必然是十分难过的。
顾明珠不由地想到自己,她也将为人母,若是腹中这个小娃娃有一日要离开自己,那真是剜心一般的痛吧。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两个人不但没有互相宽慰,反而像是要抱头痛哭了。
崔临撩了马车帘子进来的时候,差点被这愁云惨雾的气氛吓到,惊讶地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崔宁见了兄长进来,忙抹了泪,低下头去:“是我不好,见着离开博陵难过了,忘了嫂嫂还有身子。”
顾明珠赶紧收拾心绪扯出笑脸:“是我,整日胡思乱想,阿宁她也是被我吓着了。”
崔临见她们姑嫂都是互相护上了,一时哭笑不得:“好了,我也只是问一句,你们不必如此,就算是离了博陵,日后若是有机会我让人接了祖母与阿娘过来相聚也不是不可以的。”
有了他这句话,总算是让崔宁与顾明珠脸色好看些了,崔宁更是知情识趣地告辞回了自己的马车,把私密空间留给兄长与嫂嫂。
倒是把顾明珠闹了个不好意思,想留住崔宁,又觉得不好。
崔临看着她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道:“阿宁如今可是懂事多了。”
也不知道是真夸,还是说知道把顾明珠让给他了,顾明珠一时没好气瞪他:“阿宁要是知道你这么没正经,看她还理不理会你这个五兄。”
崔临笑着将她揽入怀中,俊美的眉眼舒展开来:“她会知道的,这样不是更好,日后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在一处。”
他又贴近顾明珠的耳边,呵气似的说着:“上一回你让大方帮着打探的事已经安排好了,挑了的几个这一回都带上了,就在车队里,你这个主人家不用亲自挑一挑?”
被他的呵气弄得耳根直痒痒,身子都有些发软的顾明珠,好一会才想起来她上一回让大方打探的事是什么,一时欢喜地坐直了身子,撩开帘子就要往外看:“在哪,是哪几个?什么模样人品?家中如何?”
一连串的发问,左右着急地打量,看样子是急着要替那几个好好挑一挑了,崔临闷声笑了起来,一把揽回她到怀里:“急什么,这一路有的是机会看,何况跟在我身边的,还有不好的吗?”
顾明珠一听倒也是放心,笑眯眯偎在他怀里,边打算边道:“那我得让阿碧她们几个好生跟着我,也能就着见一见,说不得就有自己看对了眼的,也就不用我费心去想怎么安排了,若是她们自己挑中了,日后也能过得合心意。”
崔临搂着她,听着她在自己怀中絮絮叨叨,说着之后的种种,琐碎平实却又充满了甜蜜和安然。
或许这样就是最好的了,抛去了富贵浮名,丢下了权谋利益,其实所求的不过是温暖平静的生活,和一个永远可以让你无条件信任,值得为之付出携手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