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龙骨山之役(二)
尉迟慕要的就是凌戊未战先怯的心理,是不是真的能一箭命中凌戊要害,本就不在他预想之内。距离太远了,敌人要躲过并不难。
但他敢肯定,凌戊必定会被他这一箭受到惊吓。
事实上,不只凌戊受了惊吓,盛兴王朝那两千弓箭手们都惊骇莫名,不能相信靖军中竟有人如此厉害。而且将军的闪躲导致身后士兵中箭,凌将军在一众弓箭手的心中,威望大跌。
倘若他是正面格挡,举刀挥开箭矢,将会振奋士气,如今却相反了。
不过凌戊毕竟算是老将了,自负和傲气也不能让他轻易退缩,很快他就平复情绪,大声下令:“命后方三千弓箭手跟上,所有弓箭手听令!向前杀!一个不留!”
原本他还想只先用两千弓箭手打头阵,后备三千弓箭手作为掩护,但眼下敌军凶猛出乎他的意料,也只好贯彻直接用人数来辗压对手的计策了。
“是!”在战场上绝对是军令如山,尽管不少弓箭手已经被敌军震摄,可军令一下,他们便只能前进,违令者军法处置,临阵退缩影响军情,恐怕也只有死路一条。
只是士气被影响便是被影响了,看到敌军五百弓箭手朝他们冲来,面对他们五千人无惧无畏,且显然都是精于箭术的高手,训练有素,行动中也能射箭,且每个人的位置似乎都能避开自己人,成功将箭矢射向敌人。
盛兴王朝那儿真是彻底乱了,因为他们不只发现靖军的强劲,还发现敌军的箭矢都只朝他们的将军凌戊招呼,导致凌戊手忙脚乱无暇指挥他们。
尉迟慕正是趁着这样的机会,指挥弓箭手们排了一个阵形为他做掩护,然后在凌戊忙着抵挡箭矢的时候,再次举起了弓,瞄准。
这次是三箭齐发,现在的距离已经不似当初那般远了,加上其他弓箭手的箭矢也不住射向凌戊,让凌戊根本无法闪避,虽然盛兴王朝的弓箭手们也不断有人上前替凌将军挡下箭矢,但一般人的箭容易挡,尉迟慕灌注了内力的箭矢,可就不是普通士兵能抵挡的了。
加上尉迟慕发了三箭又紧接着再次三箭齐发,而这次灌注内力更强,根本就是朝前面的三支箭追尾而去。因此,尽管前头三箭被挡下了,后头齐发的这三箭却让人挡之不及。
之前的三箭凌戊勉强挡下一箭,另外两箭是左右小兵替其挡下的,但那两人也被尉迟慕强劲的内力所伤,挡箭的手臂基本上是废掉了。后来三箭,凌戊勘勘闪避过一箭,另外两箭却再也避不过了,虽然避开心脏,却穿透肺脏。
靖军这边弓箭手见大将军得手,也不敢怠慢,手中箭矢仍不住射出,又让凌戊中了几箭,盛兴王朝那终于大乱,急忙拥护着凌将军退走。
这一战尉迟慕虽然胜了,但也是仗着跟随他的这五百名弓箭手都有着精湛的箭术,加上阵形的掩护,才能让他无顾忌地专注于射杀凌戊。
但这五百弓箭手,却也在盛兴王朝五千弓箭手猛烈的攻击下,活着的,不到五十人。(未完待续。)
第187章 龙骨山之役(三)
这一战尉迟慕并非完全没有受伤,对手可是派了五千名弓箭手来对付他们,飞来的箭矢如落雨班密集,要全数挡下或闪躲并不容易。
好在敌方的弓箭手中并无功力深厚者,挡掉要害处的箭矢后,其他的尉迟慕并不在意,所以他的手臂和腿上各中了一箭,其余擦伤无数,他并不在意,只要能取了凌戊的命,他受的这些伤根本不算些什么。
凌戊受伤很重,尤其胸口那一箭,穿透肺脏,令他失血过多,还没回到营地,就已经陷入昏迷。虽然盛兴王朝那边极力掩饰,只有那五千弓箭手和几名将领知晓,但弓箭手们败退是不争的事实,纸也终究包不住火。
加上吴副将那里,营救被八卦阵困住的兵马也进展并不顺利,吴副将本身又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可往往太过小心谨慎,变成踌躇不前。
“副将!靖军似是用了迷药,我军被困者恐都……都要被俘虏了!”
吴副将还在想着要如何用最稳妥的法子救出被困士兵,不想却先迎来这样一个消息。
一瞬间他有些发懵了,他根本想都没想过靖军有能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这么大量的迷药,况且原先它们也想都没想过自己的几十万大军会被对方困住。
这一连串的想不到让他更不知眼下该如何是好,只好赶紧吩咐身旁小兵:“快!快去看看将军那里如何了?”
不多时,小兵便急匆匆回来,神色有些慌乱,但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并没有大声嚷嚷,而是小声地对吴副将禀报道:“副将,将军重伤昏迷,军医都束手无策……”
这下吴副将更傻了,不过好歹也参军多年,又坐到副将这个位置,这种危急时刻他也明白自己得做出决定,遂说道:“传令下去,分五股势力前进,不求做到破阵,但求扰敌,我方士兵能救则救,不能救便罢,保全自身性命要紧!”
副将下了这样的命令,剩余的这近十万士兵是很感激地,上阵杀敌多是看中杀死多少敌军,又哪有将领会以让他们保全自己性命为要。
事实上,吴副将下这样的命令也并非为在军中博得什么好名声,而是逼不得已。三十万大军如今只余不到十万,要救下被困的二十万大军太难了,靖军虽也有损失,但相较于他们,那些损失根本不算什么,而他有自知之明,自己绝非尉迟慕的对手,与其让自己旗下的士兵多做无谓牺牲,不如为在龙骨山那边的兵马多争取一些时间,让他认为最可怕、也是最大的敌人尉迟慕,无暇前去龙骨山支援。
另一头,龙骨山那儿,成广领着的十五万兵马早已守在山下,而山上原先镇守的十万兵马,也正面临着莫大的考验。
如尉迟慕所料,方七果然训练了一批人马,在龙骨山上布下五行之术,不过更精确地说,方七运用的可不只阴阳五行,甚至结合了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八门九星、三奇六仪,所以他布下的,是奇门遁甲阵法,比之八卦阵又要更难应付,懂其中门道的人也更为稀少。(未完待续。)
第188章 龙骨山之役(四)
那边盛兴王朝的二十万兵马被靖军的八卦阵所困,这儿,靖军的十万兵马也被盛兴王朝的奇门遁甲困于龙骨山上。
要说损失,双方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盛兴王朝的兵马本就倍数于靖国,只是这样的损失对靖军仍是大为不利。
守在山下的成广明知山上的人被困,却不敢冒进,因为他曾遣了一支十人小队前去查探,却一人都没能回来,可见不是被盛兴王朝的军队发现,便是山上有相当厉害的阵法。
又等了一刻,成广觉得不成了,想先遣五万人上龙骨山,强行和盛兴王朝军队正面交锋。
不过就在他下令出兵时,龙骨山上却出现靖军发出的信号。
这个信号并非一般惯用的烟火,却是靖国传统灯节时才会扎的纸灯,小的可放在河上,大的可在底部烧油,纸灯便会藉由热气撑开飞上天。
此刻成广看到的,便是飞上天的纸灯。
虽然他不知道李平李副将放出纸灯是何意,但李平带领的军队中可是有麒麟山庄的管庄主作为阵法上的军师,想必这纸灯是有特殊意义的。当即不敢怠慢,立即让人娶了弓箭来,欲将纸灯射落。
不过,显然盛兴王朝那边也发现了纸灯,同一时间也有箭矢朝纸灯射去,且盛兴王朝的人此刻就在山上,自是比成广的箭要快了一步。
成广看着自己的箭矢落空,纸灯已被对方射落,暗呼可惜。
“将军,李副将和师父他们应是被困于迷阵之中。”成广身后,麒麟山庄的大弟子魏君霖望向山上说道。
“你可看出是何阵法?”成广问道。
“只能得知是一种迷惑人心的迷阵,所以师父才会用纸灯这样的死物传递消息,因为唯有死物才不会受阵法迷惑。”魏君霖跟在管南平身边已有十多年,对五行八卦之术熟知,他想上山去一窥究竟,但也知道自己不可冒进,毕竟连师父都能困住的阵法,他可不会大言不惭的认为自己一定能够破解。
成广听罢不语,只是又仰头朝山上看了看。刚才那箭虽然落空,但他也从纸灯的方位得知靖军被困的方向。
良久,并未再等到纸灯出现,他想应是李平和管庄主也在等待时机。而这个时机是要自己给他们建立的。
因此手指一方,开口说道:“三千弓箭手朝那个方向上山,魏君霖,你可有信心带领他们不落入敌军阵法之中?”
山上的阵法连管庄主都能困住,他也不抱麒麟山庄的弟子能破阵的希望,但他相信由管庄主的弟子带领,至少不会让这些弓箭手也被陷入阵法之中。
他要的,只是让弓箭手们更加接近李平副将和管庄主他们,然后在他们放出消息的时候,先敌军一步将纸灯射下取得消息。
“有!”魏君霖显得有些兴奋,他对于五行术数是相当狂热的,眼下竟然有个连师父都能难倒的阵法,他自然跃跃欲试。
成广点头同时下令魏君霖带领三千弓箭手上山,务求第一时间取得李副将他们放出的消息,如有余力再想办法窥破阵法。(未完待续。)
第189章 龙骨山之役(五)
麒麟山庄山庄本身就是利用五行八卦建成,山庄中弟子多少都学过一些五行八卦之术,而魏君霖这个大弟子,更是醉心此道,反而在武学一道上没有太大的成就,所以虽为大师兄,许多师弟的武功反倒要高出他甚多。
魏君霖对此也不以为意,人各有志,他就喜欢这些,麒麟山庄内的藏书阁,凡是关于五行方术、阵法一类之书籍简册,都被他悉数研究过,甚至他还想方设法地在四处搜罗相关书册。
不过管南平其实在五行八卦之术上也称不上精通,麒麟山庄虽是配合五行八卦建成,但山庄并非他们夫妇所建,而是先祖经由高人指点建立,而先祖也仅由高人处习得一些皮毛。
所以麒麟山庄虽然将五行八卦之术列为弟子们必修的一门,但却称不上重视,因为即便是管南平夫妇对此道都算不上精通,能交给弟子们的自然也不多。但有些学问一旦有人带入门,自己修行也无不可。
魏君霖便是其中异数,藉由自己多年钻研,其实在这方面他的造诣已比师父高出许多,只是他并不知道而已。
而今他带了三千弓箭手上山,这是战争,是关乎整个大靖兴亡的大事,他知道不能随自己喜好行事,所以不敢有丝毫莽撞,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遭。
高明的布阵人,只消利用地形、利用几棵树甚至只颗石头,就能摆出一套让人陷入其中辨不清方位的阵法,且这些利用天然之物摆出的阵,又让人不好察觉,轻易便入了阵。
三千人并不好管理,魏君霖也没有从过军,更加没有带过兵,也不知道要如何让他们列队行进,只是自己领头儿朝前走。
但队伍是二十人一列,左右之间就有着不小的距离了。
“小心,左边的不要再前进了!”魏君霖虽然也是第一次在麒麟山庄之外的地方遭遇这种阵,但他的小心谨慎终究看出了一些端倪。
龙骨山上树木并不算非常茂密,但多的是上百年、千年的老树,地上树根盘杂,军队前进时,也无法像走在平地时那般整齐划一,左侧前方树木较少,便走得快些,反而超前了魏君霖一两步。
好在魏君霖眼力不错,一下子瞧见那士兵脚边有一石堆。
那士兵也利落,魏君霖一喊立时就顿住步伐。不过猛地停下,后头的人却撞了上去,那士兵还是被撞了上前。
接着大伙儿便见那士兵一脸惊慌地大吼大叫着。
“小武、小武,你怎么了?”
几个就站在他前方不远的士兵急忙出声,有一个更伸出手就想上前拉他,却被魏君霖喝斥:“都别动!他入阵了,听不见你们说的话,大伙儿都别上前!”
几人虽然着急,但来山上前,成将军是对他们下过军令的,上来一切都得听这位魏公子的,他们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武惊慌地叫喊,并且越走离他们越远,往深山里跑去。
魏君霖眼下没办法救小武,毕竟他还没看明白这阵法,贸然行动怕是要连他自己都陷入阵中,那就糟了。所以他说完后便走到那小石堆边,蹲下查看。
那时堆只是用几颗指甲盖般大小的石头堆栈,一般人根本难以注意到,就算注意到也不会多做他想,但魏君霖看过不少关于方术的书册,却是知道这石堆的古怪,所以看了一下,又沿着周围寻找,果然又找到几个石堆。
三千弓箭士兵不明白他在做什么,他也没急着解释,只是在确定之后,才开口对他们说道:“你们会在几个方位见到这样的石堆,一但踏入便入了敌人设下的阵中,李副将和我师父,我军的十万兵马,以及刚才入阵的小武,都被困在此阵中。方才小武的情形,大伙儿也都看到了,此阵是一种迷阵,入阵之人便会迷失在阵法当中看不见其他人,也走不出阵,眼下各位要做的,便是找出像这样的石堆,尽数破坏!但动静不要太大,以免惊扰敌人。”
众人将信将疑,但成广领兵还是有术的,这些士兵尽管对魏君霖的话存疑,却不能违背成将军下的军令,所以还是对魏君霖的话服从了,纷纷散开,依照魏君霖教的方式,沿线将石堆悉数破坏。
待魏君霖确认阵法已破后,才带大伙儿继续向前。
此刻,他们仍未遇见被困的靖军,甚至也听不到厮杀之声。魏君霖让大家放轻脚步前行,并切记莫走到他前头去,因为他相信前方必定还有更精妙的阵法在等着。(未完待续。)
第190章 高人之徒(一)
魏君霖带领三千弓箭手一上山,方七其实就知道了,盛兴王朝在龙骨山上的探子看到了他们,原本照轩辕煜的意思,是要将这群人先灭了了事,但方七却说不必,因为他挺好奇靖军只派这三千人上山能有何作为?难道想凭这些人就破了他的阵法?
读过在魏君霖破了他的第一重阵法之后,方七有些震惊,但震惊过后却又产生一股兴奋。
虽然第一重阵法要破解委实不难,那阵法也没能困住靖军的十万大军,轻易就被麒麟山庄的管庄主破解了,可他的奇门遁甲可不会那么简单,阵中有阵才是他的拿手好戏,当然他也成功的困住了靖国十万大军,甚至把管南平给难倒了,直到现在也没能闯出他的奇门遁甲。
不过管南平倒也有两下子,至少知道可以利用死物不受阵法迷惑来传递消息。
但这些都无所谓,他最好奇的还是麒麟山庄这位大弟子可有能耐破解他布下的阵法。
而魏君霖自然不知道方七的心思,只单纯以为他们的行踪并未被盛兴王朝那边的人发现。因为龙骨山身为盛兴王朝和靖国的界山,幅员还是很大的,虽说他们三千人也算挺多,可在这座山上也不过就像沧海一粟罢了。
而且他一门心思都扑在这里的精妙阵法上头,只要保证不让带来山上的这三千名弓箭手也落入敌阵之内就好了,他还能一窥究竟困住他们十万靖军的是怎么样一个奇妙的阵法。
他们上山已经过了将近两个时辰,除了破解第一重阵法之外,魏君霖没能再得到任何进展。
至于他师父管南平,这段时间也未再放出任何一只纸灯。
三千弓箭手沉默地跟着魏君霖走着,先前小武的情形大伙儿看在眼里,眼下自是分外小心,他们对这种奇怪的阵法一窍不通,魏君霖先前露的那一手,倒是让他们对他这个临时的领头人多了些信服。
可是眼看在山上这么久,非但没能找到被困的十万兵马,甚至连敌军也一个都没有碰到,这让大伙心中的不安渐渐加剧。
“魏公子,情况好像有些不对……”
又过了一个时辰,终于有一名弓箭手忍不住对魏君霖开了口。
“什么不对?你发现了什么?”魏君霖显得很疑惑。
“我们几人在这里的树上做了记号,这个地方我们已经来了第三遍……”起初他们也没发现这里有什么问题,甚至认为是魏君霖想要再仔细对这块地方搜索一遍,但第三次经过同样地方时,他们发现似乎并非这么一回事,魏君霖并没有看出来他们一直不断走过相同的地方。
魏君霖显然对这答案相当意外,接着脸上露出的是颓然的神情,喃喃说道:“厉害……真是厉害……对不住,我还是让大伙而落入敌人的阵法里了……”
“我们不是迷路,而是……被阵法困住了?”那名弓箭手显然被这消息给吓坏了,旋即又疑惑的问道:“可是小武……”
“我们和小武遇上的阵法不一样,我猜测他进入的是幻阵,看到的景象不是龙骨山了,所以他露出惊慌神色。我们并不是,我们遭遇的比较像是迷宫阵,但显然布阵之人配合了五行八卦。”魏君霖有些懊恼,他以为自己够仔细、够小心了,没想到还是陷入敌阵之中。
围在魏君霖身边的弓箭手们有人惊慌地低语、抱怨起来,而当中有一人更是害怕地说道:“我们该不会也被困在龙骨山上吧?我们随身粮食,只有一天的分……”
他这话一出,大家都沉默了,原本被困山林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生存,但从他们这几个时辰只是不断在绕圈子的情况,这阵法当中根本就没有办法取得让他们食物,别说一只鸟了,参天的大树也没有一株是结了果子的。
“不能灰心,不可以坐以待毙。我们如今辨不清方位,所以首要的是得先找出下山的方向。”魏君霖汗颜道:“我得承认,敌军技高一筹,凭我之力是不能破阵了,还是先下山与成广将军会合,从长计议。”
“要如何找出下山的方向?”其中一名弓箭手问道。
“有个办法可以试试,但那人会相当危险。”魏君霖顿了一下,说道:“我们需要一位目力极佳,又会爬树的人,从高处辨明方位。”
大伙儿一听,都明白了他说那人会相当危险是什么意思了。爬到树上,那还不立马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了?(未完待续。)
第191章 高人之徒(二)
话说尉迟慕成功重伤了敌方的凌将军后,就只要专心对付盛兴王朝在这里尚未被围困的十万兵马。
虽说这样的兵力盛兴王朝仍占有优势,毕竟靖国这边的十万兵马绝大多数都必须用在八卦阵上,仅有少数可供调动,但八卦阵里被困的二十万敌军,又大多数都已经被迷药迷晕了,他至少能调动一半的兵力用于对付盛兴王朝吴副将率领的兵马。
只是他们士兵太少,俘虏的敌人却太多,一时难以监管反倒是件棘手的事情。
加上他不能花太多时间来对付这里的敌人,龙骨山那里的方七,才是他真正的目标,他很清楚,那个战场恐怕要拖上很长的时间。
“大将军,成将军那里传来消息,李副将和管庄主被困龙骨山上,已派管庄主之徒魏公子上山,不过……已经过去四个时辰,只知魏公子曾破盛兴王朝设下的第一重阵法,但已经失去消息两个时辰。”
在这个战场及龙骨山那边,尉迟慕一直都固定让几名士兵来回打探消息,这一次传回的消息,坐实了尉迟慕心中担忧的事。
他一直都知道方七在天文、星象、五行、八卦、阵法上多有涉猎,却不知道造诣有多高,当然天文星象不必说,这方面的造诣肯定是高的,否则国师梓辰又岂会是他的徒儿?
只不曾想,他在五行八卦阵法上也如此厉害,管庄主也不是他的对手,那么靖国又有谁能破了他的阵法呢?
尉迟慕感到很头痛。
另一方面,待在营地的池小满也并非闲着无事,从大军离开营地后,她便继续开始研制迷药和毒药,第一次费尽心神的去努力回忆着从前在读研究所时,念到有关军事和兵法一类的历史,然后进行归纳统整。
她不知道自己做这些究竟有没有用,毕竟无论是盛兴王朝还是靖国的军事情况她都不了解,不了解状况,又如何能进行军事行动、如何布署呢?
当然,她也知道尉迟慕不会要她操心这些,她对这些事情也没兴趣,可人是互相的,尉迟慕为她做了些什么、放弃了什么,她比谁都清楚明白,那么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给予他帮助,也将是她唯一能做的。
夜幕降临,池小满用过晚善后,又写了会字,正准备写魏晋南北朝历史上的战事,她搁下了笔,揉了揉眉头。
刚写完三国志上著名的几次战役,以及她林林总总看过的一些稗官野史上记载的那个时代所用的战法、军事谋略,她就已经觉得很是疲累。
不过这样忙碌和担忧、紧张的情绪,倒是让她减少对儿子的思念。这会儿停下来休息,她又开始想儿子了。
想见儿子的心情,促使她更加希望这场战役赶紧结束。
“王妃,属下有要事禀报。”
帐外,一男子声音响起。池小满听出是尚子祈的声音,遂说道:“尚大哥进来吧!”
尚子祈和林若都跟着尉迟慕一起来到关外,只是因为池小满的到来,所以尉迟慕只将林若带上了战场,而将尚子祈留下保护小满的安危。
所以此刻,尚子祈才会出现在军营之内。(未完待续。)
第192章 高人之徒(三)
对尚子祈,池小满其实感觉是有些复杂的,他是她和尉迟慕相识之后,第一个接触的影阁里的人,他的温润和气,也让她一直将之视为大哥哥般的存在。
可他喜欢的女子,却也因为她的缘故而死。尽管罪不在她,可小满心里在面对这位“尚大哥”时,终归有些不自在。
安慰的话说不出口,也不知道可以为他做些什么。但事实上池小满也无须多说什么,尚子祈心中清楚得很,褚芊芊完全是咎由自取。
看着进入军帐中的高大身影,比之几年前的初见,尚子祈尽显沧桑之色,看来这几年他追褚芊芊追得辛苦,也被褚芊芊执着于尉迟慕的感情折磨得够呛。
如今褚芊芊身故,不知对他究竟是好是坏……
池小满在心底叹了口气,说道:“可是战场上的消息?”
“正是。”尚子祈抿了下唇,才将尉迟慕俘虏了盛兴王朝二十万士兵,重伤敌国凌将军的事情道出,但同时也说了敌军二十万俘虏的安置和监控是个很大的问题,以及龙骨山那边靖军被困,却始终无法破解方七阵法。
池小满垂眸,柳眉轻蹙。
方七那边本来就是她最担心的,尽管方七如今武力以不及尉迟慕,但他向来诡诈多端,加上连国师梓辰都是她的弟子,可见方七本身便是个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之人,这样的人又懂得五行八卦……
池小满一想,顿时一惊,方七该不会摆的是奇门遁甲吧?如果是的话,就麻烦了,看来军中并没有懂奇门遁甲之人,否则也不会被困龙骨山上,如今还没有营救之法……
这问题暂时恐怕难以解决,但敌军俘虏的问题,她倒是有办法。
“二十万俘虏虽然麻烦,但我们又何需浪费人力去监管他们,让他们失去战力就行了。”小满语罢,转身从军帐中的柜子里拿出一只木箱,说道:“这一箱子的药拿去给大将军,让他吩咐监管俘虏的士兵加在俘虏们的饮水和食物中,除非他们不吃不喝,否则只要喝上一口水,保证他们浑身酸软无力。”
那是她研究出来的一种药,兑了水喝下去,便会让人如同高烧感冒般浑身酸软无力,虽然能吃能喝,但要提刀战斗,那是决计不可能了。
“若他们真有人不吃不喝呢?”尚子祈问道。
“那只有威逼了,降者不杀,或是让那些不肯吃喝的人另外被监管,不给他们任何一滴水和食物,相信渴上一日、饿上两日,也不会有人再有力气战斗了。”池小满耸了下肩说道:“相信这点手段,战场上的官兵想必比我来得在行。”
尚子祈接过药箱,觉得这法子或许真的可行!敌军那二十万俘虏被困在八卦阵中已经数个时辰,他们身上不可能带有大量的水和食物,那只会增加战斗时的不灵动、不便利,所以这会儿应该已经断水、断粮,人可以不吃几日,却不可一日无水,相信他们定会因此投降。(未完待续。)
第193章 高人之徒(四)
“那么……龙骨山那边……”俘虏的事情解决了,尚子祈不免要提起更棘手的龙骨山之战。
池小满也很头疼,对付方七的法子她暂时想不到,她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这事儿得找高手帮忙,不是武功上的高手,而是最好能找着懂得奇门遁甲之人……尚大哥,你先将药箱带去战场上给大将军,另外找两名暗影给我,我请他们代我去找一个人。”
虽然龙骨山那儿军情紧急,但听池小满的说法,似是能找到帮手,尚子祈知道事情刻不容缓,所以立马领命去办了。
尚子祈离开不久,果然便有两名暗影前来池小满的军帐。除了一个叫青影的之外,另一人竟是纪闵之。
“十二?你怎么来了?小莲不会跟着一起来了吧?”池小满看到他惊讶异常。
“请王妃放心,内人在京城纪府。属下身为影阁暗影之一,自然要为阁主办事,十二暗影连同左右使都来到边关听候差遣。”纪闵之说道。
果然为了这次战役,尉迟慕倾尽影阁力量。如果是这样,那么自己想到的那人,尉迟慕是否也早就让人去寻找了呢?
池小满虽然这样想,为确保万无一失,仍旧问道:“阁主可有问过管庄主或派人去找过麒麟山庄管夫人,询问当初布置山庄阵法的高人?”
“未曾。不过麒麟山庄的事属下曾听林若提过,那位高人早已仙逝,毕竟是管庄主祖上便相识之人,阁主想必也是知晓的。”纪闵之说道。
“已经仙逝……”池小满蹙了蹙眉,追问:“那他可有徒弟?“
纪闵之摇了摇头,“这属下就不知了,不过曾听林若提起,山庄阵法布置好不久,那位高人便有急事离去,之后便未再于麒麟山庄出现过,不过那高人当初和麒麟山庄先人交情还是很好的,所以不仅为山庄布下八卦阵,也教了当时管氏子弟布阵之法,甚至留下不少关于阴阳五行、八卦布阵之书册。直到十多年后,某天忽然有人去信告知那位高人已然仙逝,并又附上多本高人后来撰写的书册,希望麒麟山庄能妥善保管。”
池小满有些头疼,揉了揉额际说道:“当年那封书信肯定也还在麒麟山庄了?书信可有署名?”
“这……属下不知。”纪闵之看了下池小满,说道:“可要属下去一趟麒麟山庄查明?”
“嗯,去是肯定要去的,不过……”池小满想了想,说道:“你先去查明信的事情,如若能查出写信寄书之人,便继续追查那人下落,那个人即便不是那位高人的弟子,肯定和高人也有深厚的关系,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帮助。快去吧!”
纪闵之没有动,反而看了旁边的青影一眼。
池小满看出纪闵之的疑虑,说道:“我和青影虽然不熟,但也知道青影是你们十二暗影中轻功和内力都最好的,我需要他带我去麒麟山庄找义母,才不致拖类你的速度,十二,你就先去麒麟山庄向我义母查明书信一事,并告知我义母,我随后便会至麒麟山庄。”
纪闵之这才懂了池小满竟然考虑了这么多、这样周全,她果然配得上足智多谋的阁主,也配得上天机星这个称呼!(未完待续。)
第194章 高人之徒(五)
尽管池小满紧赶慢赶,还是直到五日之后,才和青影到达麒麟山庄,而纪闵之已在昨日离开此地,去寻找当年那位写信之人了。
许久未来,山庄倒是依旧,就连门房都没有换人,见到小满回来,兴奋得一路嚷嚷着“小姐回来了”深怕有人没听到似的。
而管夫人收到小满到了的消息,自然是相当欣喜,顾不得整理自己的妆容,就赶紧朝前院走去,连让池小满从大门走到后院这样的时间都等不了。
事实上从纪闵之前来,并告知小满不日便会抵达麒麟山庄后,她就一直期待着义女的到来。
对池小满,她是真正当女儿来看待的,一直为她感到心疼,希望她能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可惜池小满天机星的身分,注定要成为争夺的目标。
“娘,小满好想您唷……”小满本想直接走到后院去找义母,才走到一半,就见义母已经匆匆来到前院了,惊喜加激动之下,不假思索地就扑到管夫人怀里。
来到这个时空之后,也只有在管夫人身上,她才能感受到长辈的孺慕之情,同样,管夫人没有女儿,也只有在小满身上才享受到那种女儿窝在自己怀里撒娇的亲密。
“娘的小满瘦了……”管夫人仔细看了看小满精致却有些消瘦的脸庞,心疼地说道:“这段日子苦了妳了,哪个女儿家还得烦恼这些国家大事,这不都是男人的责任么?”
管夫人说的又是感叹又是心疼,随即便吩咐旁人让厨房准备补品,打算让小满待在山庄里的日子好好补补。
“娘,不忙这些事儿。”小满斟酌了一下词语,才说道:“想必娘已经从十二那里知道战场上的情况,义父他……”
“娘知道。”管夫人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不过很快又漾开笑容,说道:“妳义父会没事的,娘知道事情紧急,只恨娘对阴阳五行之术也不过略通皮毛,无法给予什么帮助,难为妳还记得娘曾经说过这山庄的历史。”
管夫人顿了一下,续道:“当年送信之人并非写信之人,不过从随着书信一同送来的书册来看,信和书册字迹是同一人,但却和先祖相熟的那位高人字迹并不相同。这也是闵之这孩子来向我问及书信乙事,我这才发现。”
“也就是说写信之人极有可能是那位前辈高人的亲人或弟子了。”池小满喃喃而语,深深觉得就是如此。“娘那些书册和前辈高人之前便送与山庄的书册,可否藉女儿一观?”
“当然可以了,那些书册就在里,所有山庄的弟子皆可阅览。”管夫人语罢,便带着池小满往走去。
麒麟山庄的,池小满自然不是第一次进来,不过三层之上放的天文历数,以及阴阳五行,八卦布阵之类的书册,池小满从未看过,除了她没兴趣,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看不懂。
上了三楼,管夫人便将那位前辈高人留下的十来册书简,以及后来写信之人送来的几册书简都从书架上找了出来,置于案上。
小满没有多话,管夫人找出一册,她便阅读一册。
虽然对于内容她看不懂,不过她毕竟是学历史的,且当年在读研究所时,还有位老教授是考古学家,她从教授那儿不单单学到考古的基本知识,还有从书简中的用语去推断是否为同一人之作。
古时候常有师长口述,弟子书写的情况,当然更有许多弟子誊抄师长书册的情况,所以字迹不同不算什么,从内容风格和用语习惯,仍能判别出是否为同一人的作品。
小满看的速度很快,管夫人虽不明白她是否有看出些什么,但也没急着打扰她,而是先悄悄去吩咐下人被些茶点过来,好让小满待会歇息时能吃上一些。
半个时辰之后,小满已经将近二十册书简全数看完,唇畔露出微笑,这几日一直紧绷的精神,也跟着松了下来,彷佛吃了定心丸。
“小满,别累着了,先用点茶水,吃个点心垫垫肚子。”管夫人没有问他看出什么,见她停下,关心地说道。
小满这才发现书案边摆了一碟精致的小点和一壶茶。
“谢谢娘。”小满感动又欢喜地看着管夫人,果然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啊……她很想在二十一世纪的母亲,不过这辈子是见不着了,好在还有管夫人这个义母,让她在这时空还能享受到当一个母亲宝贝闺女的待遇。
用了两块糕点,又喝了几口茶,小满这才说及书册的事,道:“娘,女儿可以肯定,后来这几本书册,定是由前辈高人口述,而由其亲人弟子书写下来的。也就是说找到写信之人,定能知道前辈高人是否有弟子,若有,就能请高人之徒帮助我们了!”
(未完待续。)
第195章 高人之徒(六)
池小满懂得不少这一点管夫人心知肚明,所以小满说得这般笃定,她并没想要细问探究,只单纯地为这结果高兴。
能找到高人之徒,对这战事起了很大的作用,或许会成为决定龙骨山之战成败的主因也说不定。
“可是如今该上哪儿去找人?闵之那孩子真的能将人找着么?那可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啊!”时过境迁,那都已经是五十多前的事儿了,就是那位高人真有徒儿,如今也垂垂老矣,是否仍在这世上都难说。
“五十年了啊……那要找到当年那人恐怕真不容易了,不过那人若真是高人之徒,想必不会让他师父的绝学失传,能找到他们的后人弟子,对我们仍旧有帮助。”池小满说道。
管夫人一想也是,遂笑道:“妳说得对,是娘多虑了。”顿了一下,又道:“闵之应该会通知影阁中人全力协寻,娘这儿也会让山庄弟子在江湖上打听,小满,这段时间妳就好好待在山庄等消息就好了。”
“娘,小满知道您是心疼女儿了,眼下小满能做的事也不多,自然要留在山庄多陪陪娘,不过还得麻烦娘让山庄的子弟跑个腿儿,替女儿送一封信去风雨楼。”
管夫人笑骂道:“说什么麻不麻烦的,这儿就是妳家,妳吩咐下去的事谁要敢怠慢,妳跟娘说,娘可得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我就是随口说说。”池小满一副嘻皮笑脸的模样,其实她并非随便说说,因为她虽是管南平夫妇的义女,名义上麒麟山庄的大小姐,但在山庄的时间不多,尽管山庄内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她,可是否真心服从她可难说得很,况且她的信可是要送去给风雨楼的楼主啊。
风雨楼是什么地方,那和影阁可是同业,麒麟山庄和影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同行多少有些相忌,尤其像他们这样的行业。池小满心如明镜,自然知道她自己吩咐下去的话,底下的人嘴上肯定说好,但会不会真的把信送到,可就难说了。
池小满回房去将信写好了,正想着是不是干脆让青影送信算了,结果山庄的二管事就来敲门。
“小姐,小人管亦凡,是夫人让小人来找小姐。”
管亦凡是二管家是山庄管事的儿子,年方二十三,生得高头大马,相貌斯文,已经娶了山庄内一位厨娘的女儿为妻。像他这种家生子,父辈就被赐了管姓,以后也就是承了父业,继续在山庄内担任管事,所以对麒麟山庄是绝对的忠心。
小满有些讶异,继而是深深的感动。她知道这是义母的用心,想必义母也知道她这封信是要送去请风雨楼楼主也出手帮忙了。
能够将信交给山庄内值得信赖,武艺也不错的人,总是比交给一般子弟要来得好,而青影是要保护池小满的,非到万不得以,池小满也不愿让他轻易离开自己身边。
池小满将信交给了他,并嘱咐千万要亲自送到风雨楼楼主手上。
做完这些事,小满暂时想不出来自己还能够为在战场上的靖军们做些什么了。在这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只能祈祷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对战事有所帮助吧!
同时利用影阁和风雨楼的情报网,果然很快就取得了一些消息。而先给消息的竟然还是风雨楼。
风雨楼只用了两日,就给小满带来了振奋的消息,不仅查出当年那位高人的名字,还知道他有一个儿子和一名徒弟,目前正循着线索要去找到那位高人之子和徒弟的下落。
小满知道风雨楼肯定有些能耐,夏侯墨也是个厉害的,否则风雨楼又如何能在靖国与影阁并存,甚至在民间更广为人知。
如今小满很被动,只能消极地等待消息,同时也担忧着战场上的情况。离开了军营,她要知道战事的发展显得有些困难,距离远了,真要让人打探战况也不是不行,就是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她如今最缺的就是时间,再说得知战况,此刻她也做不了什么。
又过三日,影阁仍未传回任何消息,而风雨楼那里也像断了线的风筝。而战场上的情况,青影倒是打探到了一些,李副将和管庄主等十万靖军仍被困在龙骨山上生死未卜,成将军那里没有精通阵法和阴阳五行之人,也不感轻易上山,只能被动守在山下,而麒麟山庄的大弟子带领的弓箭手也尽数被困在龙骨山上。
好消息只有一个,尉迟慕率领的士兵,在得到尚子祈带去的药后,成功让困于八卦阵中的敌军归顺,减轻靖军们看守俘虏的重担,而让尉迟慕拥有更多兵力去对付盛兴王朝的吴副将,吴副将率领的近十万盛兴王朝兵马往龙骨山退走,似是欲与方七那里的兵马会合。
盛兴王朝的凌戊将军,失血过多,亡!(未完待续。)
第196章 高人之徒(七)
管夫人不了解战场是怎么样的情状,但毕竟身为江湖中人,还是要比一般官家小姐和闺阁千金要懂得许多,至少知道出门在外,身上能带的粮食肯定不多,何况战场上还得和人对战,负重有限,否则便限制了灵活度等等。
所以如今过去五日,加上小满回来麒麟山庄,和在军营中待的时日,管南平及十万靖军被困在龙骨山上,最少也有十日,粮草肯定已经没了不说,若是连水都没有……恐怕十万兵马就得尽数折于龙骨山上了……
管夫人这两日脸上总是忧虑重重,只有在面对池小满的时候,还能露出一点笑容,但池小满也能明显感觉得义母心绪不佳,眼底藏着深深的愁绪。
是在担忧义父,也在担心战况吧……
小满捡着青影传来的好的消息,和管夫人说着,又说纪闵之和风雨楼没有传回坏消息那就算是好消息了,用以劝慰着义母。不过她自己心中也是忧虑大于放心,纪闵之的无消无息也不知到底是怎么了,如果是单纯找不找人还好,若是出了事……小莲该如何是好?
如此又过两日,总算接到纪闵之捎来的消息,他用的是影阁的特殊渠道,将信带给了青影,再由青影直接交到小满手中。
这还是从军中一别之后,小满第一次得到纪闵之的消息。
她拿着信的手都有些颤抖,心中更是既紧张又胆颤,就怕得到的是不好的消息。
深呼吸了几口气,小满这才展信阅读起来。
纪闵之的信件写得很短,但事情交代得却很清楚,他找到了高人的后人,是高人之孙,但在阴阳五行上却没有什么天赋,也无心学习,如今在靖国东南方一个县城里开九楼。而高人的弟子却无所踪,也和高人的后代没有联系。
信末是纪闵之书写自己的打算,决定一边继续找高人弟子,一面寻访阴阳五行方面的高人。
池小满看完了信,忽然想到一事,不禁冷汗涔涔。
她发现自己真有愧于天机星这个名号,既然大家认为她是天机星,她就应该善用这个名头。
相信过了这么些日子,宫中恐怕也收到十万靖军被困龙骨山上的消息,皇上肯定也知道了,那么身为天机星的她,根本就不应该只是一直待在此处被动地等待消息,而应该发挥作用,去到京城,晋见皇上,给予战场上的将士们助力!
尽管此刻已经晚了,但她还是决定立即动身,往赴京城。靖安王妃的身分只能以向太后请安的理由入宫,但天机星可不是,以天机星的身分,相信无论何时入宫,要见到皇上都不是难事。
她要借用皇上的力量,广征全靖国的能人异士,或许不是只有通晓阴阳五行之人能破方七的奇门遁甲。这世界无奇不有,她都能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到这个时空,又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匆匆向义母告辞,她没有时间对义母多做解释。好在义母知道她肯定是要为战事奔波,只叮嘱她万事小心,还派了几名麒麟山庄的弟子跟随保护她入京。(未完待续。)
第197章 高人之徒(八)
麒麟山庄离京城已经不远,池小满赶了一日路便抵达。不过进入皇城,却也已是向晚时分。
池小满顾不得时辰问题,她也相信战事吃紧的消息皇上已然收到,断不会不肯见她。
果然,即使进入皇宫后,已是尴尬地晚膳时间,皇帝还是在御书房中召见了她。
小满进入御书房内,皇帝尉迟敬正负手而立于窗前,面向窗外,看不出神色,不知在想些什么。
小满无心测君心,径自请了安,便开口道:“皇上,臣妾此番,是为龙骨山上的十万靖军而来。”
“三嫂可有良策?”尉迟敬转过身来,原该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少年皇帝,此刻却是一脸颓丧。
这是他急于对盛兴王朝用兵的后果,但对方能得到方七协助,也是他始料未及的。他怎么可能想得到,方七和尉迟鑫会被判靖国,投靠盛兴王朝……
“请皇上广征天下阴阳家,只要有人能破方七的奇门遁甲,必有重赏!”小满请求道。
“奇门遁甲?那是什么?一种阵法?”尉迟鑫皱眉询问。
“是一种利用洛书轨迹,九宫八卦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等道理布下的阵法……或许也可以称为一种法术……总之,是很玄的东西,阴阳家肯定都能懂一些。”池小满对这个并不太懂,解释起来也有些烦躁,但她相信懂的人只要说了奇门遁甲这个名词,肯定是懂得,这个时空虽然和她读过的历史全然不同,但在一些阵法的运用上,她研究过却是大同小异的,就连许多阵法的名称也是一样的,所以她想赌一赌,奇门遁甲在这个时空,也是叫做这个名字!
“好吧,朕便依妳所奏。”其实在从边关传回的消息中,也并非没有提到龙骨山上阵法之古怪,无人可解的问题,但也正因为无人可解,也没有人说得明白,加上皇上得此消息也不过两日,除了请国师为国运占卜了一次,又问了星象之外,并没有得到多么有用的计策。直到如今池小满前来,他才知道,那个困住他十万靖军的可怕阵法,也许便是叫做“奇门遁甲”这个怪名字的阵法。
得到皇上肯定的答复,池小满也不想在宫里多待,这里对她而言实在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
匆匆告退后,小满便欲离宫,打算回影阁总坛一趟,除了去向婆母请安,也为了看看孩子。
这次离开已经快要一个月没见着孩子了……
她思虑深沉,没注意到身后有人叫唤。青影和麒麟山庄保护她的那些弟子们无法跟随她一并入宫,都只能在宫外等候,所以进入皇宫便只有她一人,对这座皇宫她也熟悉得很,并不需要宫女陪侍带路,所以这会儿出宫也是她自己一人,直到身后之人唤了十多声,小满才愕然停下脚步,回身看向一路追喊着她的人。
国师?
追喊她的人竟是国师梓辰?这真是令她倍感意外。
据她所知,国师在皇宫之内,似乎除非皇帝召见或是祭祀大典,否则是不会踏出观星塔的不是么?怎么会知道她来到皇宫,甚至跑来堵她了?
梓辰神色很是焦急,也顾不得小满那一脸怀疑的样子了,径自说道:“王妃,找到顾安,唯有此人,或可解方七在龙骨山上布下的阵法!”
“顾安是什么人?你又如何得知我来皇宫是为此事?”池小满越发觉得这位国师相当怪异。
先不说他和方七的关系,就是这些年来他一直冰冷低调地对皇宫内外发生的是冷眼旁观,就让她觉得不太能相信这个国师所说的话,何况还得算上当年要不是这位国师说了天机星现世,引得三国皇帝竞相派人寻找天机星,她又怎会这么多年为天机星这个身分而苦恼?
所以她对梓辰可是万分的没有好感。
“算起来,顾安可以说是我师叔。”梓辰说道。
池小满有些迷糊了,问道:“那他和方七是什么关系?”
“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关系……”梓辰顿了一下,似乎在想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顾安是无名门的人,无名门在江湖上并不出名,但在五行八卦之术上很是厉害,顾安的师傅何崇天当年和武林盟主交好,所以顾安也就因此认识了武林盟主的弟子方七。”
“顾安对武学没有兴趣,但方七却对阴阳五行和八卦、星相之术相当感兴趣。顾安又是个心无城府的人,加上无名门并没有所学不得外传的规定,所以方七便利用这点,从顾安那里学到了非常多东西,两人关系相当好,甚至还约为兄弟方七为兄,顾安为弟。”
“方七是个相当聪明的人,又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几乎将无名门中典籍尽数学尽,就算有不懂得,也被他先默记于心中。”
池小满蹙眉听着,越听越觉得奇怪,遂开口问道:“这些你是如何得知的?而且方七不是你的师父么?你竟直呼师父名讳?”
“方七于我确有师徒之名,可并无师徒之实,教会我星相之术的其实是顾安师叔,方七不过是阴差阳错之下,我不得已而认下的师父。我本来其实应该是顾安的徒弟,在他们相识的那段时日,我曾住在无名门之中,后来因为一些事情,顾安被逐出师门,为不连累我,顾安将我托付给方七,我这才成为方七之徒……”说到这里,梓辰相当无奈,但当年他若不认方七为师,或许就活不到现在,所以他对方七心里也是相当矛盾的。
当年的事情,顾安师叔究竟为何会被逐出师门,他人还太小,并不太清楚,不过他一直以来就对方七的为人感到不喜,那是一种天生的直觉,觉得方七此人不可深交,也是后来长大之后,他一边回想往日之事,才渐渐体会到方七城府之深,利用了顾安,学到了一身阴阳之术的本事,也许顾安被逐出师门,也都和方七有关,却还将方七当成好人,将他这即将拜师的弟子托付给方七。
听到这里,池小满都无言了,情况太过复杂,恩怨纠葛她也懒得去厘清,反正都过去了且也不****的事,她在意的只有眼下。
“为何你让我去找顾安,顾安的师父何崇天难道不会更厉害?”池小满奇道。
“何崇天师祖如果还活着,那可是有九十五岁高龄了。顾安是师祖的关门弟子,师祖高龄七十才收的徒儿。”梓辰说道。
池小满听得很是头疼,但总算知道,不可能找到何崇天了,除非她能去阴曹地府将人带上来。
“无名门就没有其他人了么?顾安不过是关门弟子,他的师兄姊们呢?”池小满觉得,与其找一个人,不如多找一些人,总是同门,多些人能破了方七的阵法的机会更大。
“无名门在几年前被人一夜灭门了……何师祖也是在那时被杀害的……”
“几年前你不是已经在宫里了,又如何得知无名门的消息?”池小满奇怪地问道。
“我自然有方法与外界联系。”梓辰说了这么一句就闭口不语了。
池小满知道这种事不好追根究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便转而问道:“那么顾安如今究竟在哪儿?”
“四海为家。”看池小满变了脸色,梓辰赶紧说道:“但每年的这个月,他总会回到梁城,梁城是他的故居,祖先安息之地。”(未完待续。)
第198章 前往梁城
在京城池小满只多停留了两个时辰,回影阁总坛像婆母请安,还有看看许久不见的儿子。
尉迟于晏正在午睡,小满有些遗憾,却也有些庆幸,如果小家伙醒着,看到她离开,指不定会大哭大闹,到时她不一定能狠得下心马上离开。
这两个时辰她得靠牺牲睡眠来换了,可不能延误了大事。
匆匆见过婆母和儿子,知道他们一切安好,她也就放了一块心,能好好在后方给尉迟慕尽到最大的帮助。
而面对婆母对战事的担忧询问,她也只能捡一些乐观地来说,好在时间不多,婆母没能细问,否则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情况是真的不容乐观啊……
不过在她离开前,从婆母的脸上还是看出了,婆母其实猜到战况对靖国不利,这不是她想瞒就瞒得住的。如果前方告捷,战事顺利,她又何需如此来去匆匆?
池小满带着青影等人,没有休息,便一路赶至梁城。到达梁城最热闹的大街,已经是隔日午时。
梁城,一个并不繁荣,但却很特别的城市,境内多山,木材丰富,靠精美的工艺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
池小满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如果不是心中焦急她倒是挺有兴趣好好逛一逛这座城市。
但现在,找人是要务,找着了人还得费一番劝说,然后便要急忙将人拉到战场上去,哪里有闲工夫逛街。
梓辰对顾安何时到梁城只给了月份,却没有给出实际时日,但这个月也已经过去八日,就是等,想必也无需等待太久,就怕顾安不照惯例来而已。
池小满和青影以及从麒麟山庄带出来的四名弟子,住进了梁城最大的一间客栈。安顿好之后,小满便命青影先去向梁城的父母官投递拜帖,要找人,最快的方法当然还是先了解那个人住在哪儿。就算那人现在不住在这里,祖宅总应该是在的,否则顾安又岂会年年归乡?
将青影派出去,池小满也终于可以好好歇息一下,赶了近一天的路,她向客栈小二要了热水沐浴,洗去一身疲累后,便倒在榻上睡着了。
青影出去的时间并不久,县衙离他们下榻的客栈不远,不过这位梁城的父母官邢大人听说是靖安王妃的拜帖,哪敢不亲自去接。急忙将青影迎入县衙之内,好好招待了一番,并问及靖安王妃如何会来到他们梁城作客?当然也谄媚地歌颂了靖安王妃一番,并说哪能由王妃来访,他才应该亲自去拜访王妃云云。
青影自然不可能把这位邢大人真的带到客栈去见池小满,这得闹出多大动静?他得保证王妃的安危。
向邢大人客套敷衍了一番,青影好不容易才推辞了邢大人的主动拜访,以及想让衙役护送他回客栈。
离开县衙大门,回想起邢大人殷切又奴颜谄媚的目光,青影忍不住就是一番哆嗦,深怕邢大人真派人跟着他,毫不犹豫地施展轻功飞奔回客栈。
回到客栈才发现王妃已经睡下,而拜访刑大人是订于明日上午,倒不急着向王妃回报,青影便打算动用影阁的关系,先行私下对顾安故居打探一番。(未完待续。)
第199章 顾安(一)
池小满这一睡,便睡到过了戌时才醒。为了保持低调,不引起他人注意,他们是各自在房里用的晚膳。
而晚膳之后,青影便向小满禀报邢大人已收下拜帖,并详细说了观察到的邢大人的为人。
小满听罢笑道:“这种人虽非好官,但对我们而言倒不算坏事。如此谄媚之人,只要略施小惠,定会将我交办的事尽力完成。”
她需要靠邢琛帮她找到顾安,最好还能从他那里对顾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样对她劝说顾安上战场会更有帮助。
从国师梓辰那里得到的消息,只在顾安被逐出师门之前,之后的事梓辰并不知道,他所打探到的,也不过是顾安每年都会固定在这个月份回到故土。
这样的情报对小满而言远远不够。她需要了解现在的顾安是怎么样一个人,心性、状态……等等。
经历过被逐出师门这样大的变故,她怕顾安对阴阳五行一道就此荒废了,或是性情大变,变得乖戾孤僻,那样她就得做其他准备。
青影汇报完毕也就回去休息了,池小满又听完几名麒麟山庄弟子打探到的消息后,让他们也都各自去歇息,自己则在心里整理了一下今日得到的各方信息。
青影只是见了邢县令,而麒麟山庄的弟子倒是在这县城的闹市打探到一些关于顾家的消息,甚至找着了顾安的祖宅,但对了解顾安这个人却没什么帮助,因为顾安的爹娘就只有顾安这一个儿子,女儿倒是有两个,早已外嫁到别的城镇,几年难得回来一次,而且顾安的爹娘也在十年前就去世了。
顾安儿时便拜入无名门下,一年仅回来一次,邻里对顾安并不熟悉,而后顾安被逐出师门,也并未归乡常住,仍是一年仅回来一次。邻里中对顾安比较熟悉的,也只有顾家隔壁的马大娘,在顾安尚未被逐出师门之前,每回归来,总会代礼上门,请马大娘多多照顾他的爹娘。
从马大娘口中的描述,顾安是个相当孝顺的孩子,不过话很少,是个挺乖的孩子。
这样的描述实在不足以让池小满了解顾安这个人,尤其马大娘并没能明确说出这几年的顾安,又是如何的一个人,想事顾安的父母顾去之后,他也很少上马大娘家走动了。
想着想着,虽然不之不觉已过了子时,但池小满白日睡得多了,这会仍一点儿不觉得累,只好继续思索明天见到邢县令,要如何让对方对顾安这件事尽心尽力。
这件事并不难,就像她对青影说的,给一点点好处,加上她的身分和影响力,邢县令肯定对她的吩咐尽心尽力,不过她今日毕竟并非亲眼见到邢县令本人,他会不会是那种两面三刀型的人也很难说。
总之随机应变吧!
隔天,池小满用完早膳,便只带着青影前往县衙,邢县令早就扫榻等候着了。池小满是什么身分?天机星、靖安王妃,甚至还有先前皇帝妃子的身分,哪一个都是尊贵无比,若非青影昨日便已说明王妃此番是微服私访,不欲泄露身分,邢县令恐怕都想跪着迎接靖安王妃的到来了。(未完待续。)
第200章 顾安(二)
邢县令自然不可能在堂上接待王妃,又不是审案,所以便将小满迎入县衙花厅。
池小满也不跟他绕弯子,甚至一般寒暄都省了,就直接让青影将要寻找顾安的事说了一遍。
她看得出来,这个邢县令就是个表里如一的人,谄媚、贪钱、唯利是图,倒是一点不懂得掩藏,这种人在朝廷当官,对百姓可不是什么好事,但这种人往往能靠马屁上位,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眼下池小满还需要这种人的帮助,虽然对和这种人来往感到不屑,如今却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池小满不急不徐地喝着茶,一边等待邢县令的答复。
别说,这小小县衙的茶还挺不错,可比上贡皇帝的茶了。就不知道邢县令是自己买来的,还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方式弄来的。
“王妃,这事儿绝对没问题,交给下官处理,这顾安这个人下官倒是有所听闻,下官的师爷十多年前家宅的风水还是请顾大师看的。顾大师虽然行踪飘忽,但每年在这个月也总会回到梁城几日,算一算也差不多到时候了。”邢县令说道。
听邢县令这样一说,池小满倒是对找到顾安,甚至说服顾安前往战场帮助靖军更具信心了。
“如此就麻烦邢县令了,本王妃在悦来客栈等候好消息,若能让顾安随本王妃一道襄助靖军,你便是大功一件,本妃定在王爷面前为你表功。”
邢县令闻言大喜,当即跪下拜谢。
池小满的身分自然无需将之扶起,这一拜受了也就受了,至于许诺的好处之后该如何兑现,又该给多少好处,之后再做惦量。
邢县令毕恭毕敬的将池小满等人送出县衙,本来还想直接亲自送到悦来客栈的,不过一出现衙门就被青影给阻止了。
一看青影也知道这是小满身边最能话事的人,他的阻拦邢县令自然知道也是王妃的意思,看来王妃还真是微服私访来的啊。
这和盛兴王朝的战事,不会真的相当不利吧……
邢县令虽然为人不咋地,但也不是笨蛋,想一想便明白战场上肯定遇到了大问题,连王妃都得亲自来请人到战场上协助,这得战况多紧急啊?
不过……顾安有这么大的能耐么?
在邢县令心中,顾安也不过就是个风水大师罢了,哪能对战争有什么帮助。
但这些也不用他来操心,眼下他只要将王妃交办的事情做好就是了,能够先得到一些利益再说。
不得不说,在利益的驱使下,邢县令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顾安甫一入城,邢县令就收到消息,立马让人将顾安请到县衙。
顾安毕竟只是一介草民,尽管心里莫名其妙,但县太爷召见还真不能不去。
而邢县令在见到顾安之后,和对待靖安王妃一行人自然是大大不同,官架子摆得十足,在顾安拜见之后便说道:“听说你懂一些阴阳五行之术,有个贵人要见你,你这就跟本官前往悦来客栈一趟。”
邢县令虽说读过书,这官位也不是靠捐官,而是确确实实科举考试来的,但阴阳五行之术是什么他还真搞不懂,他读书也就为了科考当官发大财,对其他学术都瞧不在眼里。所以听靖安王妃说顾安懂阴阳五行所以需要他的帮忙,认为也不过是些旁门左道的玩意儿,对顾安说话自然不会有多客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