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白色恐怖下的资本家
傅宗耀现在已经跑到了大连,这革命军比之军阀还要恐怖,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想办法抓捕他,就因为他之前层帮助军阀筹集过军费。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这种罪名一下来,傅宗耀感觉自身难保,所以将在上海的所有家眷全部交给自己在总商会认识的“好弟兄”严不闻也算是在情理之中。至于自己的女人,傅宗耀现在自己都顾不上了,还管她们?但好歹也有情谊在,所以傅宗耀临走之前也做了件善事,让严不闻照料,只要严不闻赏她们一口饭吃,就不算亏待了。
严不闻自然对傅宗耀的老婆们没什么兴趣,年纪大的比严不闻都要大十几岁,小的比严不闻还小,而且都是庸脂俗粉,严不闻也没那方面的想法,至于傅宗耀的女儿傅青青,严不闻当然也没多大兴趣,还上着学。不过这傅青青太喜欢惹麻烦,知道他父亲被南京当局诬陷后,跑到上海政府那闹事,还好带去的同学不多,严不闻赶紧让人抓她们回来,否则以那些军人的脾气,一顿牢狱之灾是少不了。
随着傅宗耀的逃跑,南京当局找到了借口,随后抓紧控制总商会。在1927年4月28日,也就是严不闻回到上海之后的后两天,南京政治委员会上海分会宣布傅宗耀总商会主席当选无效,应予作废,政府控制的管理委员会接管了这个曾经是上海资本家最有力的喉舌总商会。四个政府官员(淞沪警察厅长、外交部副部长、财政部副部长、党内政治部上海办事处主任)和商界代表三人被指定为委员,后者就是虞洽卿、王震,以及冯佩熹。
虞洽卿因为他之前在军阀面前的硬气,得到了回报,又当选为主席。随之而言,严不闻的副主席也被免掉,不过虞洽卿还为严不闻保留了一个常务的头衔,总归不是什么都没有。
孙阀筹款的时候就属严不闻和傅宗耀跑的最勤快,不过政府并没有为难严不闻,毕竟有方珏打过招呼,严不闻可是协助击杀金桐的功臣,所以功过相抵,严不闻没捞到什么好处,自然也没有人要严不闻提供贷款。
何况当时严不闻为孙阀筹集军费,很多人都知道其中内由,所以也就不挑明了。
严不闻下午无事的时候去接小蓉放学,几个月不见,小蓉竟然长高了,加上穿的校服,已经变得好看了很多。走在路上的时候,小蓉笑嘻嘻的给严不闻看了一张照片:“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严不闻看了一眼,是一个男孩的照片,年纪貌似不大,与小蓉一般大,长得也挺清秀的,不过就是瘦了点。
“他外号是不是叫猴子?”
小蓉惊诧道:“你怎么知道?”
“一般一般,不过你要喜欢的话,我可以多打点分。”
小蓉道:“谁喜欢啦,他追我,我看看你的意见。”
“可以试着谈谈。”严不闻道。
“你不介意?”
小蓉气氛于严不闻的不介意,但等到了严不闻的临时住所就更加生气了,终于知道严不闻不介意的来源。小蓉进去一看,好家伙,来来往往多少人,基本上全是女人,还有好几个小孩,还有个穿着校服跟几个小孩一块玩的女孩,难怪严不闻不介意,原来金屋藏了这么多娇。
这里临时住所,小蓉来过好几趟,不过之前都是空荡荡的,怎么这次一看这么多人。
“你这房间也太乱了,这么多人不知道给你打扫一下吗?”小蓉才进严不闻的房间就嘟囔道,严不闻的房间是书房和卧室一体的,中间隔了一块屏风,已经有两三个月没住,有点灰也算正常。
严不闻看着外面那群人,显然已经将这处几百个平方的地方当成自己家了,严不闻自认为还是很不错的地方,没花多少钱买下,就是位置偏僻了点,不过按照以后的发展,这处迟早要被列入规划地带,拆迁的话,弄个几千万不成问题。当然这是后世的福气,现在这里只是普通城市边缘的普通房子。里面有一栋三层小楼,前后都有院子,虽然算很大了,对这么多人,傅宗耀老婆就快十位,算上孩子就有二十多人,每一房还要分开睡。傅宗耀女儿有点大的还要有独立的房间分开睡,同样还要每个房间都得有马桶,不能是公用的。
我去,她们这是逃难,不是享福来的,严不闻被烦不胜烦,只能勉强在每层楼都安装了厕所,这也是力所能及的一面,为什么不在房间装?因为房间就那么大点地方,装了不臭嘛,而且楼房防水层没做好,到时候污水流入墙体内,容易造成坍塌。
这么多人要十多个房间,所以严不闻就被挤到一楼的一处小房间。看到这么一大家子人,上上下下,来来往往,吵吵闹闹,有时候觉得有意思,有时候就太吵了,更可怕的时候是傅宗耀小儿子哭闹的时候,整家人都别活了。
“严老师,有时间嘛,有时间来上面吃饭?”傅青青从二楼伸出头来,像下面喊道。
“好好好。”白吃的饭不吃白不吃。
“青青啊,别这么不尊重,你父亲和严先生是朋友,你得喊他叔叔。”
“得了,他年纪比我大不了多少,还叔叔,你不怕把人叫老了。”傅青青看了看这位路过的姨太太一眼,随口道。
“这些人真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小蓉嘴角一瞥,非常不开心。
严不闻也考虑着是不是得搬出去住一段时间,等傅宗耀回来,毕竟人家一大家住在这其乐融融,自己倒像个外人。最重要一点是太吵,严不闻喜欢清净。于是跟小蓉商量了一会,终于敲定暂时严不闻以前老丈人那暂住一段时间,以前老丈人的房子大,俨然一处山庄,这段时间也让他们在兴隆报社里面赚了不少气钱,换一栋房子绰绰有余。这都是严不闻的功劳,以前老丈人也可惜,若小蓉能嫁过去再结亲就完美了。
第六十八章 攫取钱财
“好了,你这房间我都给你打扫过了,记得爱干净点,你一个人住,没人给你收拾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小蓉道。严不闻看了一眼,小蓉这半响,已经将严不闻的脏衣服洗干净,房间也打扫过,非常整洁,不得不说,小蓉确实很会持家,还有,严不闻想小蓉做的菜了。于是特地将小蓉留下,烧菜。
“你让你那未婚妻给你烧!”小蓉气道,一边抱怨,一边去弄菜烧菜。
“嗯,这个菜不错,我喜欢,这个味道实在是太棒了。”严不闻尝了一口,赞不绝口。小蓉在旁边都笑了:“以为你去北京都吃好吃的,没想到把你馋成这样。”
“哪有你做的好吃。”
严不闻吃完后,拿着报纸看。最近,也就是5月1日,南京政府财政部发行三千万元短期公债,月息七厘,本利自1927年6月开始在三十个月内还清。发行的公债,其票面额数从十元至一万元不等,以来自上海海关2.5%附加税的政府收入作担保。而且并不像报纸上所说的这么和平,南京政府采取了很多高压手段,强迫上海资本家购买。但对于资本家来说并不愿意购买,虽然有书面合同,但保不准政府垮台,这钱就打了水漂,另外有一部分人虽相信革命军能够胜利,但,根本不相信自己投资的钱能全部退回,以现在政府的手段来看,今后很有可能给你安个莫须有的罪名,财产一律没收。
而后常公会亲自来到上海这个风水宝地,有钱人扎堆的地方,届时,将会以高压手段整治这些资本家。光和资本家合作还不行,商人逐利,没钱赚就不会投资,常公也了解到这点。之前与上海资本家的合作并不愉快,虽然协助他们剿灭经常发起大罢工的其他党派人士,但之后资本家捐的款项并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常公直接撕破脸皮,准备来明抢了。
这段时间,政府办事人员逐店逐厂地去征集资金。例如上海银行公会的会员银行被指定购买一百六十五万元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闸北水电公司被指定二十五万元,先施公司二十五万元,商务印书馆二十万元,新新公司二十五万元……
恐怖的风浪把很多商人卷入了漩涡。最近见诸报端,最出名的就是,法租界的一个颜料富商石宝顺的儿子以***的罪名被逮捕,在石答应向国家捐献二十万元后,才获得释放。上海和无锡的棉纱、面粉大王荣宗敬以奸商并曾资助过军阀的罪名被逮捕,之后捐款二十五万元给政府国库后,这个命令便取消了。著名酒商赵志永被军事当局逮捕,然后捐了二十万才被释放。报纸上都刊登这些人以各种名义被抓,实则资本家们都明白,也就小事放大,为钱而已。
之后还有大型公司少主被绑架事件,先施公司欧炳光三岁儿子被绑架,索要五十万元。另外一个有钱人棉纺厂主徐宝真的一个儿子以***的罪名被逮捕,被索要六十七万元。采用逮捕和以逮捕进行威胁的手段向商人和官绅勒索钱财,是有钱阶级中的一种确确实实的恐怖统治。
而就在严不闻与朵朵结婚后的当月,五月份,就出现了另一种攫取钱财的办法。
东京政府因害怕北伐会损伤它在山东的利益,于5月下旬派遣关东军进入山东。这个行动导致了中国几个城市巨大的示威运动和抵制日货的活动。
而上海党部也开始利用这点,首先成立“反对日货大同盟”。民众关心日本出军山东,而自发抵制日货,是爱国的表现,可是上海党部却把拒购日货也当作了榨取上海商人更多的捐款的方便手段。
“反对日货大同盟”指派检查人员到各中国商品检查日货。从百万富翁到小店主,只要是敢卖日货,就套上“帮助日本帝国主义”的罪名,不想被抓,就得交罚金。而公共租界边界设置了一些木笼,用来关那些出售日货卖国的商人,贴着“出租给洋奴的木笼”的条子,以恐吓公共租界的商人。大同盟申言:势必要逮捕那些违反抵制日货或者持有不赞成大同盟的意见的商人!
其次,在军事当局主持下,成立“对日经济绝交大同盟”,它着手进行一项逮捕商人和把他们拘留起来处以罚款的计划。
“反对日货大同盟”是派人稽查,然后“对日经济绝交大同盟”负责抓捕。
至此,很多商人被抓,不停罚款,直到满足要求,才会释放被抓人员。
朵云轩也有很多日画作,只能先托人带出去保留,或者来不及的,直接烧了,以免麻烦,饶是如此,朵云轩还是被罚了不少钱。林渊他们也是一样,百货公司,日货全部下架,而且主动捐出一大笔款项,才得以维持商业运转。
在接近七月份的时候,福利公司霍婷找过严不闻,笑问道:“这就是你期望的新商界?没前途的,跟着政府这么瞎搞,我们自己公司都维持不下去,而且现在上海是是非之地,只能将少部分资产放在这,大部分还得托庇于洋人名下,这样才稳妥,怎么,要不要跟我去外国打江山?”
严不闻拒绝道:“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就不随你过去了。”
“呵呵,你还是那么不近人情,不过你别忘了我们还有第三个约定,到时候我让你做的时候,你可别为难呦。”霍婷笑了笑,也不勉强,在她看来严不闻就是愚蠢,留在国内干什么?现在国内资本非常不稳,政府掌控一切,一个不小心,满盘皆输,所以霍婷直接将大部分资产流去美国或者英国,在这种资本国家,政府可以垮台,但资本不会。
“让我为难的,我可不会做。”严不闻笑道。
霍婷之后骂了一句:“蠢蛋。”就准备张罗着前往美国,料理她运出去的那批资金,而且筹划她的新商会事宜。
时间到了五月末,严不闻忽然想到一件事,立马休书一封送往清华,而且叮嘱,一定要送到“王国维”先生手上。
第六十九章 中华社
严不闻可是清楚的记着,王国维投湖的时间,六月二日,这位才年仅五十岁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和历史方面留下了卓越的贡献。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但这不是严不闻救他最主要的理由,最重要的是,严不闻谋划的史语所有了他可以说是如虎添翼,虽然有了陈、赵、李这三位,但远远不够,三个人论学识,还和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先生有一定的差距,好在三人还年轻,三十多岁,以后学习的时间还多。
严不闻想到这里,忍不住笑了,陈、赵、李学识还低?那全中华没有高的了,但严不闻这是在尖子里面找尖子,所以相比较而言,三位不如王国维,但今后的成就定然比王国维大,谁叫王国维五十岁就自杀来着?
严不闻现在可是将这三位当成宝贝,最近严不闻将于碗经营的《小小日报》合并到兴隆报社内,而且现在不叫兴隆报社了,而是改名叫中华社,这样档次就高了很多,旗下现在分为小说、时政、科学研究、八卦周刊之类。小说就是那老三样,武侠的《零点》,科幻的《银河科幻》,言情的《音知》,这些都变成了周刊,一周更新一本杂志,不在原本报纸上发行。而一天一刊的《当代》报纸则主要刊登时政类,宗旨是:它对各个领域的报道,都不是写给各个领域的专家看的,而是写给《当代》的‘忙人’看的。也就是说,给那些上下班又想关注天下大事的人看的,没那么多专业术语,能看都能看得明白。不出门也能知晓天下事。
这样的报道方式一下就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因为现在各地方报纸层出不穷,有学生办的,资本家办的,老师、教授办的,各种报纸的报道铺天盖地,但是却显得杂乱无章,让读者理不清头绪,无法在漫天的新闻中迅速地找到自己所最需要了解和关注的。《当代》就是致力于解决这种困扰,分门别类,你想看的,给你理清楚。
所以《当代》的销量迅速攀升。
剩下的刊登科学研究论文的《织网》也是非常知名,毕竟严不闻已经控制了清华大学几乎所有的名师,而且还有冯友兰、杨振声这种定期投稿的,何况严不闻开的价格非常高,只要有研究成果,几百的稿酬还是有的。很快,因为上面出现的论文非常硬气,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这些学者也成了购买的主力军,还有各大高校也有购买。
中华社已经在南方各大城市开花结果,下一步的打算,严不闻就准备将触手伸到国外,与霍婷一般。
现在各地报社每月总收益能达到几百万,虽然银行贷款同样是多,但对于这么大收益的报馆,银行业乐意贷款,你若不贷款,银行方面倒是不高兴了。用银行家的钱赚钱,听起来像是与魔鬼博弈,但这也是商业运作必不可少的一环,毕竟任何公司都不可能有那么现钱,这种钱款流水,从公司到银行再到公司,已经成了一种必要的商业规则。
上海的生意全部交给了朵朵,其余像严不闻的那些手下,陆焉、陈方平、华书容等等从小说家变成了公司高层,同样以前的冬瓜、倪惠、蔡玄等人成了独当一面的部门领导者。他们的办事态度让严不闻放心,一个公司经营到这种地步可以说严不闻上一世的经验功不可没,但还要再往上发展,需要的就不仅仅是经验,与国内市场,自己能凭借先机,侥幸成功,到了国外就不是那么容易,这也是霍婷不停邀请严不闻与她一同去美国的缘故。
国外市场需要更加敏锐的嗅觉,这个嗅觉严不闻有,只要能躲过将来的金融危机,事业就算成功了一半,这当然是后话。
处理好最后一件事,严不闻走出中华社的大楼,回头看见这栋五层楼上面“中华社”三个字,严不闻非常有成就感,但也仅于此,这是总部,各地分部已经十几家,在民国诸多大报馆之间也排名前列,盈利更是第一,这也是众多小报馆无法企及的高度。
“闪开!快闪开!”严不闻正准备走之际,就听到有人大喊道,随后就看到一辆车从远处行驶而来。
街道上的人赶紧让开一边,而报社内听到声音赶紧出来一看,连忙喊道:“是朵少爷来了。”
“朵少爷?”里面的人一听到这名号,赶紧出来,一楼前台的人全部出来了,见到这位少爷的车,自动站到两边,整整齐齐的站好。
“朵少爷来了,赶紧站好,不然又要被骂。”
“可听说朵少爷很帅啊。”
“要是被他看上,你这辈子就不用愁了。”两排的女孩窃窃私语,朵少爷显然是她们魂牵梦绕的对象,像这种年纪轻,相貌好,家境还好,简直就是万里挑一,十万里挑一都不为过。
“朵少爷?”严不闻也很诧异,自己的报馆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大人物,自己还不知道。
“朵少爷才留洋回来,是我们报馆老板的小舅子,在我们这干一段时间。”诸位前台的女孩议论道,当初也是为了公司的门面考虑,所以招聘了很多相貌姣好的女孩在前台。
“不过,老板比他还要厉害点。”
“你错了,老板虽然厉害,但太严肃了,很多人都怕他,但这位朵少爷就不一样,同样很厉害,还是留学学士,人可风趣的多。”
严不闻才走了没多久,再次折返的时候,站在路对面,报馆这些女孩倒是没看见。不过严不闻倒是对这位朵少爷非常感兴趣,听名字,难道是朵家的人?
严不闻往前走了几步,而这时候朵少爷的车正好停靠在门口。
“让开,你不知道朵少爷来了吗?”严不闻被人呵斥走开,挡住了朵少爷的道。
严不闻往后退了两步,终于见到这位朵少爷的真容,果真很靓,下车之时,将眼镜稍微推下一点,看到这阵仗很满意,正准备大摇大摆进去,然后眼镜一推看了看旁边,最后眼睛定格在严不闻身上,瞬间移不开了,眼神中非常震惊。
严不闻也看到了这位朵少爷,不巧,自己还认识。
“朵林风,你可认得我?”
第七十章 老王,你可坚挺点
“嘿嘿,姐夫,您怎么在这。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朵林风吓了一大跳,姐夫不是出去了吗?怎么回来了,这段时间在中华社不要太自在,仗着自己姐朵朵的关系,横行无忌,也没人敢管,这朵林风就怕严不闻一人,毕竟自己姐将自己交给他可说了一句想管教就管教。
“认得,认得,让他们都散了。”朵林风赶紧让人散去。
“是老板,老板不是走了吗?”
“你可别说话,没看到老板那脸色,朵少爷这次吃不了好。”
朵林风道:“姐夫,我的错,我的错,下次不这样了。”
严不闻笑道:“这样也不错,就当我不存在,你们弄你们自己的。”
很多时候什么事都有一套规矩,严不闻也不愿扼杀他们的天性。
“姐夫,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告诉我一声,我请你吃饭。”朵林风非常客气,自己现在这地位可是姐夫一手提拔,自己当然也不能怠慢了自己这位财神爷。
……
在严不闻走之前,连续的雨天让严不闻这铁打的身体都感冒了,流着鼻涕去和阮玲玉看了临别前的最后一场电影。她主演的《倚天屠龙记》终于上映了。这部电影比《火烧红莲寺》上映还早,也是电影史上第一部武侠电影。由阮玲玉的明星电影公司发行,中华社和明星电影公司联合出品,阮玲玉板上钉钉赵敏,用了目前最好的效果,还是有声电影,可以说投资巨大。
效果当然也很不错,阮玲玉演技也非常不错,算得上是一部大片了。
“你感冒了,记得将这盒药带上。”走的时候,阮玲玉发现严不闻有点咳嗽,于是给了一盒药。
“什么?”
“去烧灵,吃完后记得休息。”阮玲玉将药塞到严不闻手上,现在站在严不闻面前,忽然觉得怪怪的,这个有妇之夫,还好有些观念没那么容易去除,阮玲玉忽然觉得一个男人有几个女人似乎也说得过去。
严不闻于是带着阮玲玉的药,在王国维投湖之前赶到了北京。
此时王国维刚从天津回来,五十岁不算老,但王国维已经行为处事就像个暮年老者了。
约王国维出来吃饭,于碗也在。于碗自从变成《小小日报》经理后,转身一变,变成了一位职场丽人,穿衣打扮都显得很英气,乍一看严不闻倒是有点不认识,女大十八变,只要愿意打扮,于碗还是挺漂亮的。
“哎,这是什么?”于碗忽然从严不闻身上摸出一样东西,还是用的老招“苏秦背剑”,看着上面的三个字“去烧灵,你脑热了?”
“我给你泡杯水。”于碗给严不闻倒了杯水,严不闻就这水吃了药,而这时候王国维也过来了,进来寒暄一阵后,王国维也叹气道:“皇上气色还很不错,只是南方军队都快打过来了,到时候若能拥护皇上复位,倒也不错,只是怕他们……”
严不闻笑笑,今天就是六月二日,大早王国维,给毕业研究生评定成绩,之后匆匆忙忙到严不闻这来。
严不闻今天就看住王国维就行了,王国维说什么,严不闻都无所谓。
王国维接着道:“你可知道,有些风言风语,皇后和几位外国人勾结上了,不知道有这事没有,希望是谣传……”
“哦哦,我倒是不知道,不过这种事情,两厢情愿,皇上也喜欢到处玩,总不能限制皇后吧。”严不闻笑道,现在这皇家的事情谁都不在乎,越热闹越好,也就王国维死忠。所以导致王国维死亡的,就是皇权颠覆。
严不闻让于碗上了点酒,王国维就这酒,吃着菜,感觉与平常没什么不同。严不闻则不能喝酒,发低烧,于是泡了点水,吃了点药,药效非常好,吃完,严不闻就觉得全身发热了。
“你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皇帝行吗?很多国家都保留了皇帝,比如英国的女皇,日本的天皇,如没有一个皇帝统协,没有上下尊卑,也就没有了传统,丢弃了历史,这世界怕不是要完了?”王国维自说自话。
严不闻则安慰老王道:“老王,不是我说你,你平民的命,当总统的心,历史会被人记住的,皇帝是过去式了,现在谁还敢当皇帝?也就他幻想着能重登帝位,可你看在天津,诸人都是表面上喊皇帝,可心地上有谁把他当回事?也就那小片地方,他能过过皇帝的瘾。”
王国维虽然喝了酒,但听到严不闻这大实话,也很不高兴了:“此言差矣,现在背叛皇帝的军阀们已经自食恶果,南方革命军一来,若能够好好商量,皇帝还是皇帝。”
“那就看他们肯不肯了。”严不闻一笑,谁都想当人上人,但你不能明面上当。像总统,虽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皇帝,但也不得不增加了选取制度,不过你要是有足够大的拳头,倒是可以不停当选,之前有袁世凯,之后有常公,都是手握重兵。所以说溥仪一丁点兵都没有,想重当皇帝,那不是做梦?
严不闻头有点晕眩,摸着头,还有点发烧,而王国维则在面前吃着菜。之后王国维想不谈此事,想和严不闻借点钱:“严老弟,能不能借我五块钱,我想回学校一趟,路途有点远,而且喝了点酒。”
“回去,别回去,晚上就留在这。”严不闻赶紧拉住,今天王国维那都不能走。
“也罢,那就在这再待一会。”王国维继续喝酒吃菜,严不闻头晕目眩的感觉越来越重,最后忍不住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并且叮嘱王国维:“你先吃会,我休息一下,有点头疼发烧。”
严不闻眼皮越来越重,最后趴在桌子上沉沉睡去。
“严老弟,感谢招待,我要走了……”
严不闻猛地惊醒,摸了一下额头,已经不发烧了,看了一眼外面的天,已经接近傍晚。这时候于碗进来,严不闻霍地站起,跑到于碗旁边,道:“老王呢?”
“回去了呀,怎么没跟你说吗。”
“哎呀,我怎么睡着了,你怎么不拦着他!”严不闻已经非常急躁,还有点生气。
于碗道:“人家要回去,我拦着干什么?对了,还借我五块钱。”
“睡的舒坦吧,给了加了点帮助睡眠的药,睡醒烧就退了。”于碗接着道。
“糟了!”严不闻大喊一声,夺门而出,老王,你可坚挺点,多抽几支烟,别着急投湖啊!
第七十一章 先生,我想学考古
“备车,赶紧备车!”严不闻出去后就喊道,于碗不明所以,让人将自己的车开过来,严不闻立即上车,手指颐和园,让司机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王国维可不能死,现在就是严不闻的金疙瘩,这种大师级人物可不好找,都是金疙瘩,死一个,少一个,严不闻的肉都疼。梁启超就不说了,去年就因为尿血症,久治不愈,不过梁启超信仰西医,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之后就比较悲催了,手术要切肾,一个好的,一个坏的,然后好的被切除了,暂且不说这做手术的院长是不是“美帝”派过来的间谍,反正梁启超现在已经是“白丢腰子”,再也救不活了。严不闻也尝试着联系别人询问,能否肾移植,但这种没人做过的手术,谁也不敢操刀,就算严不闻花重金请美国的医生过来,恐怕也不敢做,肾源又是另一个问题。
本来清华国学院的四大支柱好好的,现在梁启超这根基本宣告崩塌,而后王国维要是再一死,严不闻手中大师可是越来越少。这清华的泰山北斗,王国维和梁启超,就像三国时期的卧龙凤雏,不至于说得一可以得天下,但在学术界横行无忌是妥妥当当的,现在卧龙身患绝症,明年就会离世,现在凤雏还处处想着自杀,也让严不闻非常头疼。这也是严不闻马不停蹄赶过来的原因。
严不闻一路直奔颐和园,现在颐和园已经成了风景区,花点门票钱就能进去游玩,门票也不贵,六角钱,大约是普通工人一天半的工资。严不闻丢给售票员一块大洋后,就冲了进去,本来王国维是今天早上就投湖自尽的,但因为严不闻邀请吃饭,所以推迟了半天,还是应该来到颐和园,毕竟这事皇家的园林。王国维这人对先帝溥仪非常挂念,定然来到这里,而且王国维虽然国学修养颇高,人胆子却不是很大,所以听到北伐军一路扫荡,以秋风扫落叶的气势,将军阀打的落花流水,自己却很害怕,惶恐,怕自己这个前朝余孽,他们容不下,所以经常与人谋划应变之策,但又不愿意躲国外去,所以就难免有点极端想法。
严不闻想的是,如果能正好将王国维救下,自己一定要跟他科普一下这个世界有多美好,你看外面的工人这么苦还活着,你一个大师,你着什么急去死。保持着这种想法,严不闻跑到颐和园内的昆明湖,不大的湖,周围建筑还挺多,一眼看不到个人影,现在正是傍晚,游园的人都出去了,剩下的人也要被清出去。
“鱼藻轩,鱼藻轩。”严不闻想起来王国维投湖的地点就在鱼藻轩门口,于是一路狂奔,终于见到一个人后,问清楚鱼藻轩的位置,就跑了过去,可这时候已经晚了,只见到昆明湖上一具尸体漂浮着,穿着王国维款式的马甲。
“我艹!”严不闻大吼一声!
……
王国维还是死了,严不闻不仅仅是晚来一步的问题,是晚来了一个小时,严不闻吃了于碗给的帮助睡眠的药,直接从中午睡到了傍晚,王国维也在这期间,完成了从严不闻的住所,乘车来到颐和园,然后投湖自尽的壮举。严不闻心痛的同时,也是感叹,天意不可为,王国维或许真的活不了,自己做出了如此努力,可天意还是让严不闻睡了一个香喷喷的午觉,王国维也在这期间,上了天堂。
也罢,严不闻叹息一声,王国维虽死,但严不闻手上还有不少人,至少陈、赵、李泽三位大师也可以在学界横行无阻了,除此之外,就在严不闻等人为王国维悼念之际。梁启超颤悠悠的拉着自己刚从美国回来的次子梁思永来到了史语所,跟严不闻等人介绍道:“这就是小儿,梁思永。”
“不错,不错,青年才俊!”
“不错,不错,年轻有为!”
“不错,不错,是个帅小伙。”
严不闻和李济他们笑道,梁思永这位考古学者非常之有名,不过更有名的是他哥哥,梁思成,毕竟取了林微因,真是人生赢家,事业有成,家有娇妻,是每个男人的梦想。而梁启超这一家也非常变态,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在百年后或许一家三清华都已经算是了不起,但对梁启超一家来说,也就笑笑,上个哈佛都不算什么,还得读哈佛硕士,博士,这也不能让梁启超满意,最重要的是有研究成果,你学的再多,没有研究,都是水的,所以今天梁启超就将自己梁思永从美国召唤回来。
梁启超道:“好好跟着这位严先生学东西,虽然他年纪比你小,但懂得比你多,虽然你文凭不错,但在他面前也得谦虚点。而且现在就算时局动荡,无法外出做田野发掘,但在室内跟着严先生、李济他们整理76箱器物,也断不枉费这一年光阴……”
梁启超对这个儿子报以厚望,也就是让梁思永到严不闻这来实习。梁思永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旁边正声道:“定然不让父亲失望。”
然后梁思永看向严不闻,郑重的一鞠躬:“先生,我想学考古!”
“真正的考古!”
严不闻点点头,心中想到:哈哈,小伙子不错,有礼貌,其心可嘉。
当然严不闻不会放着这位专门学考古的梁思永不用。之前李济从山西运回来76箱古代器具,而花了一个多月的研究后,众人就有点坐不住了,准备去安阳考察,因为在前线的董作宾已经写信回来,安阳那边地下遗物十分丰富,而且还没有发觉,一副这里人傻钱多的样子,顿时李济等人不顾战乱,雀雀欲试。
严不闻也就任由他们准备了,现在河南那边已经被攻下,还算安全,去了也没事,而且谁会打这些穷书生的主意。李济信誓旦旦拍着胸脯:“严老弟,那边地下如果有金矿,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好吧,好吧,去吧。”严不闻笑了笑,金矿对自己可是说可有可无,严不闻手中真正的金矿就是这些个大师,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提交出来的沦为都交给了严不闻发表。这样一来,中华社旗下的《织网》论文期刊,学术性已经非常之高,近乎于国际媲美,影响力已经辐射到东南亚,很多国家的学者也都想方设法买报纸回去,研究其中的成果,当然也不是机密,都是些考古研究论文,供学术界探索。如此,严不闻的目的已经达到,自己的报社转身一变,逼格大涨,颇有学术权威的意思。
于是李济等人也就去了,带着梁思永,和苏文瑾一批先锋队,冲往河南安阳殷墟……
与此同时,一批悍匪连夜从一处在外驻军部队中逃了出来,被收编但不服管教,于是重新做了土匪,这群土匪人多势众,俨然一个小部队,才逃出来就直奔清东陵旁的马兰欲。
“兄弟们,挖了这老太婆的东西,老子们还能再叱咤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