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黄金耳TXT下载黄金耳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黄金耳全文阅读

作者:雅玩居士     黄金耳txt下载     黄金耳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71章 日本人的书道

    “真没想到柳美子在香道上天赋不错,这次也算一鸣惊人!”

    吴天缘美美的喝了口茶,看着柳华生道:“这次整个大阪都知道你们柳家除了你这个茶道大师以外,又出了一个香道小宗师,哈哈!”

    “你不要再夸这个小丫头了,否则她更骄傲,就她现在的那点水平,不够看!”

    “爸,哼,不给你们说了,我约了朋友,走了!”

    两个人看着柳美子离开,吴天缘正色道:“这一步也算开始,我已经开始垄断海南沉香,等有了成品正式通过柳家进入日本市场,天缘堂又多了一个产品。”

    “你办事我放心,来,今天难得有缘分,我刚收了一幅好书法,一起来看看!”

    柳华生兴致很高,拉着吴天缘来到书房,小心翼翼拿出一张书法,一起研究起来。

    “这是空海的佛偈?”

    吴天缘有些吃惊道,这个真少见,也饶有兴趣研究起来。

    “不错,日本古代书道也算源远流长,但最珍贵的就是几个人,平安三笔,嵯峨天皇、僧空海、橘逸势。日本三迹,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这六个人一派宗师,受到全国人的追捧。”

    柳华生来日本这么多年,平时除了茶道,就是喜欢书法,造诣很深,特别是对日本人书法,很有研究。

    “传说日本天平年间光明皇后曾临摹王羲之的《乐毅论》,书圣王羲之典雅的笔风博得许多日本人的爱好,为世人所推崇。日本正仓院内收藏的王羲之书法作品是当年光明子嫁给圣武天皇的随身嫁妆。日本平安时代假名文字已经确立,迎来了书道的全盛时期。对于皇亲贵族的子女来说,书法是必不可少的修身课。”

    “明治初期中国人杨守敬来到日本。他将中国的六朝书风传入日本,如同一股春风吹进日本书道界。日本书道开始由尊重个性,保持流派传承向注重自由表现的方向发展。不同于绘画艺术,书法艺术是单纯的点于线的抽象造型。执笔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富有弹力的毛笔得到具体的反映。”

    “日本的假名最初只是标写汉字发音的符号,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到了平安时期已基本定形。其中最先进的用法首推万叶假名,经过楷、行、草三个阶段,摆脱了汉字的形体,成为平假名。”

    柳华生指着和尚书法介绍道:“平假名的书法称草假名。当时日本的男子主要使用汉字。假名只是女性使用的文字。所以平假名亦称“女书”、“女文字”。总之日本假名是万叶假名、平假名、片假名三位一体的组合。”

    “万叶假名的楷、行二体称“男书”,尔后改称真名。“草”则是万叶假名的草体是男女共同使用文字。日本平安时期社会上流行的女用文字“女书”也是由万叶假名草体演变而来的。”

    吴天缘对日本人的书法了解不多,手里还真没有什么真迹,很少看见大名头的作品。

    “比如这个永字八法,一个简单的“永”字即可包括书法的八个基本写法,这八个基本写法是侧(点)、勒(横)、努(竖)、翟(竖折勾)、策(短横)、掠(横折撇)、啄(短撇)、桀(捺)。”

    “侧意喻用笔需倾斜。“勒”意喻适时收笔,如同勒马一般。“努”意喻刚劲笔直,呈满弓之势。“翟”意喻勾地有劲,形如跳跃。“策”意喻提笔如风,运笔如同挥鞭抽马。“掠”意喻潇洒自如,如同妇女梳头一样。“啄”意喻像鸟儿啄木那样,笔锋向左急转。“桀”意喻圆满收笔,笔锋缓而有力地向右划下。”

    “日本书道史上的三笔三迹被尊为书法圣人,三笔指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其中最出色的首推空海和尚。空海采用王羲之的风格,颜真卿的笔法,加上自己的独创,形成独特的书法笔法,被奉为入木道的开山祖。”

    “空海的代表作有《风信帖》、《灌顶记》。嵯峨天皇楷书为欧阳询风格。行书、草书则为空海风格。代表作有《光定戒牒》。橘逸势的真迹未能流传至今,《伊都内亲王原文》不过是仿写品而已。”

    “日本式书道名家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被奉为三迹,他们的笔法分别称为野迹、佐迹、权迹。小野道风的真迹堪称日本式书法的典型,代表作为《屏风土代》、《秋楸帖》。”

    “藤原佐理的笔风自由奔放,个性很强,代表作有《诗怀纸》。藤原行成继承了小野道风的风格,是日本书法集大成者行成的书法温雅、干练,代表作有《白乐天诗卷》、《消息》。行成还是书道“尊寺派”的始祖,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

    “日本人练字时使用的单帖有以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献之的《洛神十三行》为首的唐四大家的楷书。集帖有收入古今名迹的《开元帖》、《淳化阁帖》、文征明收集的《停云馆帖》、董其昌收集的《戏鸿堂图》、吴用卿收集的《余清斋帖》和《三希堂帖》。”

    吴天缘灵机一动问道:“也就是说日本人也喜欢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哈哈,你终于明白我的用意了?”

    柳华生笑道:“笔、墨、砚、纸堪称“文房四宝”,是每一个喜欢书法人的必备。秦代蒙恬首先发明了笔,汉代又发明了纸。八世纪唐代的笔传入日本,日本正仓院内收藏的十七支完整的雀头笔,是日本最古的毛笔。”

    “毛笔的种类很多,就形而论,有长锋、中锋、短锋、雀头、鸡爪、柳叶之分,有羊、狸、兔、鹿、猫、马、鼬之分。既有使用一种毛制的笔,也有使用两种以上的毛制作的毛笔。”

    “必须根据书写的文字及纸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毛笔,中国的书圣王羲之讲究“弱纸强笔,强纸弱笔”。日本尊圆的《入木抄》有“打纸卯毛,只纸鹿毛,檀纸冬毛,杉原夏毛,绫亦夏毛,布木笔”的说法。”

    吴天缘终于明白柳华生的用意,是提醒自己书道在日本也是一大门类,博大精深,别的不说,光笔墨纸砚四项就是潜力无限!(未完待续。)

第372章 文房四宝

    “后来中国又发明了墨,开始为墨丸、墨粉。后将煤、胶掺入其内制成比较坚固的墨块。日本正仓院仍保存着唐墨、新罗墨。日本奈良时代的制墨法是由朝鲜传入。日本平安时期红州藤代、近江武佐墨最受欢迎。”

    “自江户时代以来,奈良的制莫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墨有松烟墨、油烟墨之分,书法用墨最好使用纯油烟墨。青墨为松烟墨。除此之外,还有朱墨、茶墨。中国的古墨十分有名。”

    “明代的程君房、清代的乾隆御制墨都是珍品中的珍品。墨越沉越佳。刚刚作成的生墨没有什么价值,一般以收藏30-80年的沉墨为书法佳品。中国墨讲究多用薄胶,墨的粘着力较差,用起来十分圆润。而日本墨则讲究少用厚胶,墨的粘着力较强,用起来十分豪快。”

    柳华生拿出自己收藏的墨,让吴天缘作对比,果然有些不同。

    “直到平安时代日本人仍使用陶制的风字砚、圆润砚。平安末期中国砚输入日本,与此同时日本国内也开始生产石砚。当时制砚石料多选自爱知县的凤来石、山梨县的雨田石、宫城县的玄昌石、山口县的赤间石、京都的鸣泷石。除了石料制砚以外,日本人还使用泥、陶、瓦等材料制砚。砚有圆面砚、方砚、风字砚之分。”

    “公元610年高丽将造纸术传入日本,后经日本造纸工匠钻研琢磨,终于造出了坚韧优雅的和纸。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日本人主要使用麻纸。平安时代随着各项民间工艺事业的发展,造纸业生产也得到促进。”

    “当时的造纸原料主要为摺和雁皮,有名的和纸产地有美浓、伊势、三河等。京都还设立了官立的抄纸场,名“纸屋院”。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日本纸的种类不断增多。当时日本已经能够制造带花纹的色纸及写经用的铅色纸,用金泥、银泥在上面写经效果极佳。到了江户时代,町人文化兴起,纸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越前、土佐、出云、伯劈均成为日本国内著名的纸产地,纸的种类已达50种。”

    “今天日本的纸生产仍分手工制纸和机械制纸两种。手工纸以雁皮、摺、三桠的树皮为原料。由手工制作的日本和纸包括半纸、美浓纸、奉书纸、鸟子等。机制纸则以木材、马尼拉麻的纸浆为原料,有坚固的泉贷纸、纸浆半纸等。日本人的书道用纸一般以半纸、画仙纸为主。雁皮纸、鸟子、懔纸、麻纸则属于高级书写纸,被视为珍品,不得轻易使用。”

    “原来如此,看来这个还真有搞头!”

    吴天缘简单听完柳华生的介绍,很有兴趣,天缘堂现在有瓷器、印石、家具、沉香、紫砂壶,自己真发愁还有什么项目能做,这不就是现成的?

    “你已经开始搞印石和印章,落款是表示书法书写完结的一种形式。落款没有统一的规定,既可写本名、字、雅号,也可写年月、干支、场所、赠者姓名等。”

    “日本人比较讲究用“号”落款,也有的人只习惯用印落款。印章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石、木、牙、角、水晶、陶器、金属等等。古代日本人几乎没有在书画上落款的习惯。只是到了镰仓时代,日本人接受我国宋代禅宗文化影响,才有了书写后落款的习惯。”

    “如果是自作诗,落款只写名或号。如果是抄录别人的作品则要写明出处。普通的场合要用三颗印即关防印,一种细长的印、姓名印、号印,文字主要是篆书。然而日本人多原意在提高纸面的整体美方面多下工夫,却不太拘泥特定的书法形式。”

    “也就是说,好的文房四宝在日本也是宝贝?”

    柳华生笑道:“那是自然,日本人有三大道,茶道第一,书道第二,香道才是第三。对于书法虽然不是必修课程,但有身份的人都多少学习一些,只要是些毛笔字,哪里少的了笔墨纸砚?”

    “好,这次我回去就开始垄断文房四宝!”

    吴天缘哈哈大笑,又有了新项目,这个也有现成的门路,琉璃厂的戴月轩,老戴就是大行家,家传干文房四宝几十年,找他没错!

    第二天吴天缘就回到京城,柳美子那边也算崭露头角,剩下就是继续提升水平。等着海南沉香有了第一批产品,正式进军日本香道市场。

    “你终于想起我了?”

    老戴有些幽怨的看着吴天缘,不忿道:“早就听说你的天缘堂四处招兵买马,又是瓷器、印石、家具,后来连紫砂壶也有?我就想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文房四宝?”

    “这不就来找您了?”

    吴天缘笑道:“事情总要一件件干吧?既然老戴你早有准备,说说吧?”

    “好,既然要干就大干一场!”

    老戴早就憋着一口气,眼看着天缘堂大肆振兴民族品牌,轮了半天也总算该笔墨纸砚了吧?

    “先说笔!首选就是湖州笔!”

    老戴激动道:“讲究“尖圆健齐”,所谓尖就是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齐:将笔头沾水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他拿出很多笔,给吴天缘演示道:“一般市面上的毛笔,20元以上的笔就算可以用。纯羊毫、纯狼毫的笔如果是真的,好的太贵,不下200元一支。它们属于正确部位的毛,很贵。现在的毛笔,90%是兼毫,主要兼的是人造毛,麻和猪鬃。人造毛非常好,便宜但加健,只是如果纯用人造毛就做不出能写的毛笔来,所以一定要加动物毛。”

    “你看这个笔,笔杆不宜粗不宜细,0.7—1cm最合适。千万不要挑笔杆好看的,掂起来挺沉的,似乎很名贵的笔。写字用的是毛而不是笔杆,看上去名贵的笔杆往往是非常糟糕的笔工制作的,因为没有好毛没有好手艺,只能在笔杆上下功夫。”

    “硬毫、软毫、兼毫三种不同性能的笔用途也各不相同,宋以前的书家大多用硬毫笔书写,到明清书家写的字越来越大,笔也有硬毫笔转为羊毫笔。因为羊毫较长,宜于制成大笔写大字。”

    “大致上写行书、草书一般用硬毫笔比较爽利,便于挥洒,易于起倒得势。写楷书、隶书、篆书用软毫笔,易于滋润饱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既可以用硬毫笔来写楷书写篆书、隶书,也可以用羊毫笔来写行草。”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就用长锋羊毫笔写草书,既能写的刚健挺拔,又能柔韧涵蕴。由于笔锋长,蓄墨多,蘸一次墨能写好几个字,易表现字与字之间连绵不断的气势及墨色浓淡枯湿的变化。”

    “不过羊毫笔柔软,特别是长锋羊毫笔,笔按下去后就趴下散开弹不起来,难以掌握。这时候全靠书写者以运笔的技巧来调节笔锋,而硬毫笔比较好使,由于它的弹性强度大,笔压下去再提起来时,笔锋能回复到原来凝聚的状态,所以起倒自如,颇为得心应手。”(未完待续。)

第373章 处处留心皆学问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一开始就用硬毫笔,运笔无需多少技法比较省事,因为笔会帮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笔,一旦拿起羊毫笔来顿感寸步难行。相反如果你初学时即用羊毫笔来练字,虽说开始时难度大一些,必须用提按换锋的方法才能写出合格的笔画来,但也因此而学会了使用软毫笔的方法,随着联系时间的增加,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这时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笔来写,会感到轻松好使。”

    “古人对于笔的使用也有很多经验之谈,认为初学时不易买很好很昂贵的笔,而主张使用劣笔,因为你如能用劣笔写出好的字来,用好笔就会更称手,写的更好。相反如果一上来就用很好的笔,一辈子就只会使用好笔,一旦遇到差一点的笔就写不好字。”

    “从经济角度来说,正宗的狼毫笔很贵,好的“大兰竹”要卖一两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笔只要两三元,稍好一点的五六元一只足矣。而且狼毫笔因为笔毫硬,容易磨损,使用时间不长,而羊毫笔软且经久耐用,所以一般的初学者还是买一只羊毫笔经济实惠。”

    “毛笔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由于各个笔厂的名称、牌号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学者可以买一支长锋羊毫笔,笔锋长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径在一厘米左右,这样的毛笔可以写七厘米见方的大楷字”

    “中国的制笔,历史上有侯笔(河北衡水)、宣笔(安徽宣城)、湖笔(浙江湖州)三大中心,如今上海、苏州、北京、成都等地生产的画笔也享有盛誉。目前出产毛笔最有名的地方在河北省衡水市郊边侯店村称为侯笔;另外还有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湖州,称为湖笔,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称为华夏笔都。”

    老戴为了让吴天缘更加直观,亲手拆开一个毛笔,介绍道:“毛笔由笔头和笔管两部分组成,笔头按长短部位分为尖部、腰部、根部;按毛层次分为笔锋毛、二锋毛、衬垫毛、披毛。”

    “依来源可分为:胎毛笔、狼毛笔、兔肩紫毫笔、鹿毛笔、鸡毛笔、鸭毛笔、羊毛笔、猪毛笔、鼠毛笔、虎毛笔,黄牛耳毫笔等。”

    “羊毫类,笔头是用山羊毛制成的。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经久耐用。此类笔以湖笔为多,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常见的有大楷笔、京提、联锋、屏锋、顶锋、盖锋、条幅、玉笋、玉兰蕊、京楂等。”

    “狼毫笔,笔头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等。”

    “紫毫,笔头是以兔毛制成的,因色泽紫黑光亮而得名。此种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以安徽出产的野兔毛为最好。”

    “最后是兼毫,笔头是用两种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的。常见的种类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此种笔的优点兼具了羊狼毫笔的长处,刚柔适中,价格也适中,为书画家常用。”

    老戴拿着一支笔,把笔头侵入水中道:“。选笔时要挑笔管圆滑挺直的,笔头成正圆锥形,笔锋坚挺,无虫蛀脱毛者。然后用水浸湿笔尖约2一3毫米,并将这部分挤压成扁平状,如果笔毛长短一致,排列整齐,蘸水使其恢复圆锥状后,笔尖在指甲盖上轻轻画圈,不开叉.不扭曲.弹性好.即为好笔。”

    老戴把吴天缘拉进戴月轩后面的小工厂,笑道:“说完场面话,给你说点秘密,我们戴月轩几十年做湖州毛笔,自然有独门绝技,跟我来!”

    后面是个小作坊,有七八个工人忙碌着,老戴领着吴天缘进来,走到一个工人面前道:“真正的湖笔制作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镶嵌、蒲墩、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故大小工序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

    笔料,主要是将原料毛按长短、粗细、色泽、有锋或无锋等不同特点,分成几十个品种,供制作不同种类、形制、品质的笔选用。

    水盆,又称水作工。笔工将浸在水盆中的笔毛理顺,带湿剔除不适合做笔的杂毛、绒毛、无锋之毛等,并整理成半成品的笔头。“水盆”是湖笔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之一。

    结头,也叫扎毫,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笔头,送到这一道工序进行结扎。然后用溶化的松香滴于笔头根部,使笔毛不易脱落。

    蒲墩,精选笔管的工序。在逐根的挑选中,把干裂、虫蛀、皮色苍老、粗细不匀的笔管剔除,并按笔的各个品种规格要求,分类选出色泽、粗细、杆长一致的笔管。

    装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经精选的笔管进行挖孔,把结扎好的笔头安装其中。二是为装好的笔配制笔帽。

    镶嵌,属于对某个种类毛笔的笔管进行装饰的工序。此类笔一般用湘妃竹、凤眼竹以及象牙、红木、檀木等材料为笔的主杆,再用牛角(后起还用有机玻璃)进行镶嵌,使笔管造型更美观。其中分镶头(笔头端)和镶尾(笔尾端)两种。

    择笔,又称为修笔。是湖笔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择笔是对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笔,进行最后检验并修整的工序。笔工要将影响内在和外观质量的笔毛剔除,并将笔头整形,最终达到尖、齐、圆、健的品质要求。

    刻字,在笔管上刻上各种字体。比如笔的品名和生产厂家的名号等等。

    吴天缘有些咋舌,真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毛笔,其中有这么多学问,令人惊讶。(未完待续。)

第374章 万里挑一

    老戴看着吴天缘吃惊样子,得意道:“湖笔工艺取材严谨,选料精细。笔之所贵在于毫,对笔料毛的产地、采集季节及部位均有严格要求。比如山羊毛、山兔毛选自太湖流域地区,其中山羊毛采集地,最北面的要到江苏南通一带。”

    “狼毫笔所用的黄鼠狼尾毛,除本地外,还要到东北采集。笔管料除青梗竹管从本地安吉山区采集外,其他竹质笔管,则要去我国的中部和西部一带,采办湘妃竹类,因为这些湘妃竹有天然花纹,而且挺拔端直。山羊毛、山兔毛和竹笔管,均须在冬季采集,称为“三冬”。”

    “制笔时的选料也极为精细。如一支“七紫三羊”所用的紫毫,只能用野兔背脊上那一小撮弹力特佳的毛。每千只山兔仅有紫毫一两上下,故有“紫毫之价如金贵”之说。”

    “湖笔对锋颖的讲究,最能体现湖笔工艺的独特风格,湖笔因此又称“湖颖”。颖是指笔头尖端一段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对黑子的要求是“肩架齐,黑子明”。“肩架齐”指笔头透亮部分的下端界线分明而平齐,意味着每一根笔毛的“黑子”部分要长短划一。”

    “锋颖缺损或过长、过短的毛都要在水盆和择笔的工序中除去。黑子明即是锋颖段越透明越好,这种笔蘸墨书写时,按下去笔毛散开而饱满、整齐,提起来笔锋收拢仍是尖锥形。以羊毫来说,每只山羊平均只出三两笔料毛,有锋颖的更只有六钱,可谓是“千万毛中选一毫”,湖笔也因此赢得了“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称。”

    老戴指着这在一丝不苟从水里挑毛的工人道:“第一步就是水盆,羊毫水盆要经过抖、联、挑、合、圆等15道工序。兼毫水盆要经过浸、列、配、做、搅等22道工序。狼毫水盆要经过拔、中、索、做、起等13道工序。兔毫的选料是在兼毫水盆中进行,拣毫要一根一根挑选,按色泽、性质、软硬等不同,精分成紫毫、白毫、花毫等类别,即使在一枝笔头中混有一根杂毛也不允许。”

    “羊毫水盆既要剔除断毛、杂毛,又要将锋颖长短不一的毛理开,以达到“肩架齐,黑子明”。水盆工序中还有一个将毛脱脂的过程,一是用石灰水将笔毛根部脱脂,而笔毛锋尖的脱脂,则要用较长时日的日晒夜露法。此法不仅不会因剧变而损伤锋颖,相反,还会使毛色也更加白嫩。笔工俗称为“人越晒越黑,羊毛越晒越白”,这也是湖笔工艺的独到之处。”

    “结头要求笔头底部平整,线箍深浅适当。捆扎粘合牢固,防止脱毛和笔锋不齐。装套工的技术难点在于“车”,即在笔管中挖孔。孔的大小深浅正好适合所套之笔头。质量要求挫头平、脐口齐。湖笔有“毫毛不脱”的美誉,这两道工序是关键。”

    “择笔一般要经过注面、挑削、择抹等工序。择抹是把笔头捻和成形的工序,行话叫“择三分,抹七分”。羊毫笔头要求的“光”和“白”,就是靠手抹的技巧来体现。因此,择笔工种的学徒首先要苦练基本功,待手势准确,方可练习实际操作。笔头的“圆”和“塌”,也全凭择笔工手感进行修整。”

    “刻字也是功夫颇深的工种,各种笔划的刀法称为点、划、挺、撇、捺、踢、勾。刻写时的笔顺并非按书写笔顺进行,而是一次性刻好各个字的相同笔划,再刻另一种笔划。因此刻字工必须对字体笔划的结构和字的排列娴熟于心。所刻字体要求排列均匀,纵向如“一支香”,即字的整体垂直度不能超过一支香的偏差。字体镌刻要不拼刀、不偏刀、不漏刀,不脱体,划头平整。”

    吴天缘今天才真正见识到一支小小的毛笔,蕴含了多少古人智慧,看来自己的决定没有错,一定要通过努力让它们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两个人回到前厅,坐下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聊天,老戴喘了口气道:“说完笔,下面就是墨!”

    “墨分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而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油烟墨的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松墨的特点是色乌,无光泽。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但在表现某些无光泽物如墨蝴蝶,黑丝绒等,也最好用松烟。”

    “中国画的墨,一般是加工制成的墨锭,我们在选择墨锭时,就要看它的墨色。看墨泛出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有白色的为最劣。”

    “磨墨的方法是要用清水,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浓稠为止。用墨要新鲜现磨,磨好了而时间放得太久的墨称为宿墨,宿墨一般是不可用的。但也有画家喜用宿墨作画,那只是个别的。”

    吴天缘对于墨不陌生,自己寻宝的乾隆御用龙香墨一套,就是高价被黄玄龙收藏,也算是一个天价。

    “中国最早记载,五代造墨名匠奚廷珪,南唐赐姓李,遂称李廷珪。其墨每松烟一斤,用珍珠三两、玉屑一两、龙脑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故坚硬如石,能在水中三年不坏。后世有龙纹墨,剑脊双龙圆墨,蟠龙弹丸墨等,均称名墨,但以李廷珪松烟为最著名。”

    制作墨有很多讲究,特别是制墨的烟炱,可以决定墨最后的品质高低。顶烟,也叫“上烟”或“头烟”。无论松烟、油烟、漆烟,都是用窑烧成的。烟炱距离火最远,在窑的四边或顶上的叫“顶烟”,属上品,是最好的醇烟。

    项烟:制墨的烟炱,无论松烟、油烟、漆烟,都是用窑烧成的。在窑中间的烟炱,叫“项烟”,属中品。

    身烟:制墨的烟炱,无论松烟、油烟、漆烟,都是用窑烧成的。靠近火的烟炱,叫“身烟”,属下品。(未完待续。)

第375章 纸寿千年

    老戴感叹道:“好多历史上的名墨都已经失传,剩下的只有一点文字记载,让咱们后人苦苦追寻其秘方不可得!”

    “说完笔墨,第三项就是纸!”

    老戴拿出小心翼翼拿出盒子,里面有几张宣纸道:“东汉纸的遗存很少,有些出土古纸又早已流失海外。如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盗走的文物中,就有数封写在麻纸上的残信。”

    “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用一种“蚕茧纸”写的。由于《兰亭序》原本真迹已被唐太宗殉葬于昭陵地下,现在我们无法看到这种纸的实物,但古籍上说:“以绵茧造成,色自如绫,用以书写,发墨可爱。”可以想像,这一定是一种洁白如丝、坚韧光洁的优质纸。”

    “唐代的造纸,在原料上比以前要丰富,除了用麻、藤以外,还用竹、楮树皮等造纸。此外还有一种“水纹纸”,迎着光亮可以看到发亮的线纹和图案。唐宋时期,徽纸、池纸和宣纸著名于世。徽纸是徽州地区所产的纸,池纸是池州所产。颇具诗文书画天赋的南唐后主李煜曾命人在池州监造纸张以供御用。所制的纸细薄光润、洁白如玉,这就是著名的“澄心堂纸”。

    “到了宋代,造纸业逐渐集中到了安徽的泾县,现在通常所说的“宣纸”就源于泾县生产的纸。元、明、清以来,造纸的原料更多,花色品种也更加丰富,上等的纸趋向于艺术加工,成为可供人观赏珍藏的艺术品。”

    “纸工将精细的画工与造纸术结合起来,以各种生动明快的山水、花鸟、龙凤作为笺纸的底纹图案,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如明宣德年间的素馨纸、磁青纸、金花五色笺,清初内府的梅花玉版笺、洒金五色蜡笺等,都是价格昂贵的加工纸。”

    老戴喝了口水道:“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古纸较之古笔、古墨和古砚而言,似乎还不被人们所重视。然而随着近年来古代书画和古籍善本收藏价值和拍卖市场价格的上扬,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古纸开始引起藏家们瞩目。”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代书画和古籍善本的造假时有发生,令人防不胜防。收藏者若掌握了各时代纸质和纸的制法、形式、装饰图案的基本知识,便可在鉴别古代书画作品和版本书籍时使用上,正所谓“识画先看纸”。

    “2006年就在琉璃厂举行的一场“古籍书刊资料春季拍卖会”曾引起藏家们的普遍关注,该场拍卖会的压轴戏是旧纸素绢等非书非画的边缘拍品。旧纸素绢是这几年随书画热带动起来的抢手货,人们购买它们是为了在鉴别名家书画的真伪时作原始旁证用,同时也用来修补明清善本书。”

    “最后拍卖结果“素纸民国制50张”的成交价达3520元,“素笺纸,民国木版套色印制4册”以15400元成交,“美浓纸,日本制2卷”以1100元易手!”

    “而对于我们所熟知的宣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于它的收藏和交易就已逐步启动,而且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不仅清代、民国年间的名宣卖出了较高价格,而且建国后乃至20世纪70至80年代的宣纸精品价格也扶摇直上。”

    “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的前身——安徽泾县宣纸厂在20世纪70年代为国画大师李可染定制的“师牛堂”纸,现在达到了每刀10万元以上的价位,即每张纸在1000元以上。”

    “此外1999年由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生产的“红星牌”建国50周年纪念纸,当时售价为每刀980元,仅隔不到十年时间,目前其市场价格已超过了每刀3000元。”

    吴天缘第一次听说宣纸现在竟然这么贵,看来这门生意大有可为。老戴笑着拿出几张老纸,演示道:“现在有很多做假手段,就连古纸也不能例外,比如纸质收藏品出现黄斑后,就把一小勺精盐溶解在加热的牛奶里,待牛奶凉后,把藏品完全浸泡在牛奶中1至2小时,然后取出,用软布轻轻擦拭,再用清水将其漂洗干净,晾干后黄斑便已除去。”

    “还有纸质收藏品染上了蓝色墨水,可将漂白粉和小苏打以相同的比例溶于水中,然后将纸质藏品放入,浸泡片刻后蓝墨迹即可除去。有折皱缺陷的纸质收藏品,可放入清水中浸泡15至20分钟后捞起,用吸水纸吸干其表面水分,再将其夹入书籍中压干即可。”

    “纸质收藏品一旦沾有油渍时,可用棉花球蘸些汽油或酒精,将其轻轻擦拭,即可除去油渍。沾有蜡迹的纸质收藏品,可将其放在两张吸水纸之间,用熨斗在上面熨一下,即可将蜡迹除去。”

    老戴正色道:“不光是你想搞这门生意,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直至今日,一些国家的情报人员特别是经济情报人员,相继对宣纸产地进行过探访,千方百计地搜集宣纸生产技艺的情报,企图进行仿制,以假乱真,便获取高额经济利益。”

    二战日本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多次派遣特务深入皖南,搜集了一些泾县的青檀树籽,运回日本精心种植,因气候、土质等条件不尽相同,所以生长出来的檀皮质量低劣,用之制造不出高质量的宣纸,润墨性差。

    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门未打开,外国人无法进入宣纸产区对宣纸技艺进行窃取,有关国家只能在祖国大陆和香港等地购买宣纸,然后用现代科学手段化验出了宣纸所含的各种成分,然后竞相仿制。

    改革开放之初,日本人借着我国地方官员和民众热情迎接外宾,毫无商业保密头脑的机会,去泾县“参观考察”,官员和工厂负责及技术人员陪同参观,每一道制作工艺详细讲解,从而日本人轻而易举获取了宣纸制造的整个流程,以及“纸药”的配方。国宝流失,让人扼腕叹息。(未完待续。)

第376章 大举反击

    “哦?竟然有这种事?”

    吴天缘吃惊着,小日本竟然早就打起咱们宣纸的主意了?

    老戴气愤道:“日本人做出宣纸产品后,宣称中国宣纸第一、日本宣纸第二,但日本产的宣纸却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日本为何宣称日本宣纸品质不如中国宣纸呢?

    “第一、泾县当地的水源、檀树和连阳稻、二麻秆等稻草是制造宣纸流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因气候、土壤等各原因,这很难复制。”

    “第二、宣纸制造所需要的手工艺,是经过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直到今天,宣纸的核心流程依然是手工业生产。所需的人才,只能通过长期的劳作实习和手把手传授来培养。日本人偷窃了宣纸生产的全过程,搞到了“纸药”的秘方,甚至把宣纸、浆料和泉水的化学成分全部分析得一清二楚,却依然无法生产出与泾县宣纸相当的产品。”

    “第三、就是人文社会屏障,这主要是泾县宣纸经过长期的使用检验,人们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心理认同,只有泾县的宣纸才是正宗宣纸,已经成为人们共识。”

    “这样更好,小日本不要脸在前,我下一步就算是反击!”

    吴天缘点点头,天缘堂既然要搞文房四宝,那就要弄最顶级的精品,用它们赚外国人的钱。

    “最后就是砚台,这个你不陌生,我记得你拍卖过纪晓岚的紫云砚吧?”

    老戴最后才拿出几方古砚,笑道:“说是文房四宝,现在最受到追捧的应该还是砚台,其他三个不是专业人士一般不玩。”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取材于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被誉为“群砚之首”。

    “歙砚,产于江西婺源,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等地,其中以婺源的龙尾砚为优。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产于甘肃藏族自治州佑潭县,古称洮州。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十多天不干涸。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其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它不是石块砚,是用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

    老戴小心翼翼拿出一方古砚道:“古砚种类虽多,但最贵重者为端砚和歙砚。歙砚的佳品,目前已很难见到。对于古砚的鉴别和收藏,主要针对端砚。上乘的端砚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天青、冰纹、火捺、马尾纹、胭脂晕、石眼等。”

    “你看这方青花砚,青花微细如尘,隐隐浮出,或如虮虱脚者,为最上乘。粗点成片的,稍次。”

    “这是鱼脑冻,此石有如荡漾着一团生气,如澄潭月漾,故称鱼脑冻。错落疏散的,叫碎冻。洁白疏散的为上品,灰色、褐色的为下品。”

    “蕉叶白蕉叶白,浑成一片,嫩净如柔软的肌肤,如凝脂,温润而光泽,沉而密,一眼看去,深深然,隐隐然,如见其里。象蕉叶初展,含露欲滴的是上品,素而洁的稍次。黄而焦、蓝而灰的为下品。”

    “这是冰纹冰纹石,白晕纵横,有痕无迹,细如蛛网,轻若藕丝,即使大西洞也不多见,这些都是我戴月轩压箱底的宝贝!”

    “老戴说了半天,咱们不能光说不干吧?”

    吴天缘霸气道:“天缘堂现在有瓷器、印章、家具、沉香好几个产品,也不差文房四宝!”

    “我就等你这句话,你放心,只要有你的渠道和人脉,我保证让小日本吃不了兜着走!”

    接下来的两个月,吴天缘跟着老戴跑遍几个产地,大肆圈地,整合资源,垄断原料,很快就形成产业链,用笔墨纸砚进军日本市场。

    “天缘君,我敬你一杯!”

    安田恭敬端起一杯酒,笑道:“没想到天缘堂如此神速就能占领国内一半以上的市场,不光是瓷器和印章,下一步还有文房四宝,真是令人振奋。”

    “那也是因为有安田家族和安田君一起努力!”吴天缘微微一笑道:“这只是第一步,以后有更多精品推入市场,到时候安田君不要嫌辛苦就行。”

    “哪里哪里,能者多劳,天缘君是我安田的贵人,怎么会辛苦?”

    吴天缘看着意气风发的安田,听说他在安田家族地位如日中天,就是靠着自己和天缘堂的影响力。安田家族这几个月赚的是盆满钵满,光瓷器一项收入就占了全部收入的两成,几千亿日元的利润!

    安田看着吴天缘更是敬佩,自己有几天全部靠眼前这个强大神秘的男人,原来只是一个旁系子弟,现在短短一年不到,就能参加家族最高级的会议,成为年轻一代最有话语权的实权人物!

    家族只是通过渠道代理天缘堂产品,就赚了家族三成以上利润,可想而知对面坐着的男人有多有钱!

    按照安田最保守估计,这短短一年里,吴天缘最少从日本赚了超过一百亿美元的利润!

    而且这只是第一年,以后不敢想象,天缘堂还有很多产品正在运作,不光是日本,下一步要进军整个东南亚,甚至是欧洲北美,一副要垄断全世界的样子!

    想想吴天缘背后的庞大实力,不说国内,就光一个梵蒂冈教廷,就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同盟。他竟然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红衣主教?可见教皇对他的器重,真不知道他是不是教皇的私生子?(未完待续。)

第377章 称霸全世界(大结局)

    “终于建好了!”孙雨瑶兴奋道:“这就是属于我们的小岛,天缘岛!”

    所有人看着这个地处太平洋上的小岛,几十平方公里,气候宜人,鸟语花香。吴天缘大手笔投资三亿美金,找最好的建筑团队,经过一年改造而成。

    胡建民羡慕道:“这才是土豪的气派!你现在是上千亿美元的超级大富豪,没有几个小岛说不过去吧?”

    王军笑道:“老板,这个岛表面开起来人畜无害,但一旦受到入侵,估计一个师也会被瞬间消灭吧?”

    “没有那么夸张!”吴天缘谦虚道:“一个师不敢说,一个团是没有问题的!”

    王红笑着走过来,递上财务表报道:“恭喜老板,今年咱们天缘堂一共盈利三百亿美金,业务遍及整个东南亚和欧洲,组织了一千多场拍卖,还有……”

    “算了,这个事情你们去操心,把钱放进天缘基金,继续全世界扫货,把所有博物馆给我买空!”

    大结局!!!

    多谢支持到最后的书友,后期写的很差,原本设计的剧情没有人喜欢。所以早点结束,古玩和寻宝很多人写,新人经验不足,新书已发,全能心理医生,心理催眠类小说,是我精心准备的作品,主角是心理医生,通过专业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各行各业名人,最后成为心灵教主的故事!这个是我的老本行,专业学过一年心理咨询师,题材也算新颖,想创新一本新书,希望有兴趣的书友继续支持!(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4524/ 第一时间欣赏黄金耳最新章节! 作者:雅玩居士所写的《黄金耳》为转载作品,黄金耳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黄金耳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黄金耳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黄金耳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黄金耳介绍:
英国女王:亲爱的吴,交出戴安娜王妃给情夫的信,什么都好商量! 法国卢浮宫:我们只想要回维纳斯的断臂!什么条件都可以! 美国总统:独立宣言的错字版我势在必得! 梵蒂冈教皇:万能的主,我们一定要把您留在人间的圣包皮请回来! 日本皇室:天皇下令,全国女性静候天缘君来日! 吴天缘:都闭嘴,把你们抢的国宝打包给我送回来!黄金耳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黄金耳,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黄金耳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