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青云直上TXT下载青云直上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青云直上全文阅读

作者:鹅城知县     青云直上txt下载     青云直上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进驻化工厂

    第四百三十九章进驻化工厂

    听取了刘建勋的报告,叶东民和路光明两人都感到非常震惊,这种侵吞国有资产的手法非常高明,如果不认真进行调查一下的话,难说不会引起不好的反应,全市那么多的国有企业,这些老总们待遇都不太高,如果都用这种手法转移国有资产的话那还了得?

    东林县化工厂虽然是东林县的支柱企业,但是如果邵远大一直用这种手段来侵吞国有资产的话,厂子迟早要跨,不能顾及到这些问题了。

    两人都同意了对这件事情进行审计调查的决定,具体由市纪委来实施,有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刘建勋回来就将这项工作交到了叶平宇的手上。

    叶平宇有了刘建勋的吩咐,便立刻琢磨着如何去实施这件事,要分两拨人去调查这件事,一拨人去调查设立在广清的厂子,审计人员要跟上,一拨人要去东林县化工厂,审计人员同时也要跟上。

    由于设立在广清的厂子现在已经成了私人的厂子,纪委大举进驻不大合适,所以这事还要考虑得周全一些,要调动公安人员以调查刑事犯罪为名查封厂子的帐目和财产,然后再由纪委和审计人员加以审查。

    罗卫龙无疑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叶平宇把他当成了主力。

    叶平宇带着人员来到了东林县,到了东林县之后,并没有立刻前往东林县化工厂,而是先与梁成举见了一个面,就按照市委领导要求,要对东林县化工厂例行审计,招呼他一声。

    梁成举就是很奇怪,心想要审计的话也不需要纪委的人一起来啊,而且还是叶平宇这样的纪委领导来。

    邵远大现在与他的关系不错,梁成举心生怀疑,但是也没办法去再追问此事,现在叶平宇来招呼他一声就不错了,如果叶平宇直接带人去审计,他也没有办法。

    和梁成举打过招呼之后,叶平宇就让他先将邵远大叫到县委大院来,和他先谈谈话。

    一听到叶平宇这种要求,梁成举就感觉纪委是不是要双规邵远大?犹疑了一下,便给邵远大打了一个电话。

    调查化工厂一事十分保密,纪委和审计人员都不知道前来东林县干什么,邵远大自然没有得到什么风声,接到邵远大的电话之后,便急忙地来了。

    邵远大一来,叶平宇就把他留置了,留置以后,便派纪委和审计人员进驻东林县化工厂,审查邵远大在广清设厂的有关材料和帐目。

    邵远大第一次坐在叶平宇的面对面,旁边还坐着梁成举,梁成举其实想回避的,但是叶平宇想让他坐在这里,以给邵远大施加压力。

    邵远大作为国企老总十多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而且还是县人大副主任,关系网复杂,看到梁成举把他叫来,旁边还坐着叶平宇,便嚷嚷道:“梁书记,你把我这么着急地叫过来有什么事?”

    梁成举尴尬地笑了一下道:“老邵,这位是叶书记,你应当认识吧?”

    叶平宇在东林县担任过纪委书记宣传部长,邵远大当然认识,不过是故意这样问的而已,老郑暗中调查他的事之前他有所觉察,而且他认为是叶平宇指使的,心中早对叶平宇有所不满,现在来到之后,自然是不大高兴乐见叶平宇。

    “叶书记啊,我怎么能不认识,黑包公嘛!”邵远大扫了一眼叶平宇,表情不屑地道。

    叶平宇冷哼了一下,看了梁成举一眼,然后说道:“邵主任,我此次来到这边,是想向你了解一下你们厂在广清县设厂的事情,现在你当着梁书记的面,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讲一下。”

    一听到叶平宇要问他这个事情,邵远大的心里咯噔一下,转了一下眼珠子,然后又看了一眼梁成举,道:“这个事没有什么可讲的,我们都是按市场规则办事,而且我不知道叶书记你要了解这个事情要干什么?”

    邵远大现在并没有把自己当成被调查对象来看,而叶平宇也没有说他是被调查的对象,现在叶平宇问这事,他完全可以进行应付,并且还可以反问叶平宇的话。

    看到他底气还是比较足,根本不畏惧什么,叶平宇感觉这个案子不是那么简单,邵远大应当知道这件事早晚会出事,事先肯定进行了谋划,并且还有人支持这事,他的底气自然是十分的足,通过普通的问肯定是问不出来什么问题的。

    “怎么没有什么可讲的?我先问你厂子是不是你们设立的?”叶平宇问道。

    “哪个厂子啊?”邵远大故意问了一句。

    叶平宇道:“当然是广清的那个厂子,是不是你们当初设立的。”

    “不错。”邵远大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叶平宇道:“那么它现在还是不是你们厂子的分厂?”

    邵远大听了之后懒懒地说道:“经营效益不佳,转让了,叶书记,您问这些问题干什么,如果你认为我们在转让中有什么问题,大可以派人去查,我愿意配合调查。”

    邵远大居然如此坦然,叶平宇一时没有料到,不过一听到他要配合调查的话,便笑道:“邵主任,感谢你的配合,在你来到这里的同时,我们已经派人去核查了。”

    猛然听到叶平宇的这个话,轮到邵远大没有料到了,原来纪委的人早有准备了,他还以为只是叶平宇过来问一问这个事情,听到叶平宇一口一个邵主任的叫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纪委的人会对他下死手。

    邵远大的脸不自然地抖动了一下,冷笑道:“那敢情好,看你们能查出什么问题,我也省得落得一身的不是。”

    “既然邵主任这样认为,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谈话了,不过在调查结束之前,邵主任你暂时不能离开这里,你看行不行?”叶平宇看到邵远大胸有成竹,即使再问他,恐怕也问不出什么问题来,那干脆不问得了。

    一听到叶平宇不让他离开县委大院,邵远大一下子站起来火了,说道:“我在厂子里还有工作,凭什么不让我离开这里?梁书记,你来说句话,这是要双规呢,还是要干什么?”

    看到邵远大发了火,叶平宇冷冷地看着他,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自己不能有任何的慌乱,让他先尽情的表演,看他最后能怎么办。

    梁成举听到邵远大的话,只好转头对叶平宇说了一句道:“叶书记,邵主任陪着我们聊聊天可以,但是不让他走,是不是太那个了……”

    梁成举欲言又止,叶平宇想了一下,感觉现在并没有双规邵远大的手续,从原则上来讲没法留置他,但是如果放他走了,回到厂子肯定会干扰到调查,这样一来,倒是不大好控制了。

    想到这里,叶平宇微微一笑道:“我刚才的意思也不是要留置邵主任,就按梁书记你的意思,我们一起陪着邵主任聊聊天吧!”

    顺着梁成举的话说下去,叶平宇以聊天的形式把邵远大留下来,梁成举一听他这样说,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也不算是不让走,聊聊天,等一等。

    邵远大一看到叶平宇和梁成举两人似乎一唱一和,变相留置他,这让他感到梁成举也没有支持他,看了梁成举一眼,说道:“梁书记,我们厂可是县里的支柱企业,来调查之前也没有通报我们一声,上次出现窝案调查的时候,就对我们厂子的生产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又去我们厂子进行无目的的调查,我担心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厂子是没法正常经营下去了,您是县委书记,我们厂子跨了,以后干部的工资发不出来可别怪我们没钱交税!”

    邵远大还是想说服梁成举,让他支持自己,化工厂作为县里的支柱企业,地位当然十分重要,梁成举作为县委书记肯定要考虑,他这样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动梁成举。

    梁成举本来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只是叶平宇的身份特殊,他不大好插手这事,现在听了邵远大的话,不禁又对叶平宇说道:“叶书记,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调查化工厂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我也好向邵主任解释是不,不然这支柱企业倒了,县里可是撑不住劲啊!”

    邵远大果真有两下子,梁成举还是想站到他那一边去,叶平宇想了一下说道:“我按照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安排,来调查东林县化工厂对外投资设厂一事,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国有企业作为支柱企业,我们是要关心爱护,但是爱护不是放纵,关心不是撒手不管,我想只要我们调查清楚了这个事,我相信企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请梁书记能支持我们纪委的行动。”

    叶平宇很平静地回了梁成举的话,梁成举意识到纪委来调查绝不是没有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就是邵远大在外设厂的问题,这里面应当是纪委的人察觉到什么问题了,但是又不敢肯定,所以才专门派人来调查,既然是这种情况,他没法对抗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命令。

    感谢6227447同志成为本书的宗师,求大家的月票!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进驻化工厂

    第四百三十九章进驻化工厂

    听取了刘建勋的报告,叶东民和路光明两人都感到非常震惊,这种侵吞国有资产的手法非常高明,如果不认真进行调查一下的话,难说不会引起不好的反应,全市那么多的国有企业,这些老总们待遇都不太高,如果都用这种手法转移国有资产的话那还了得?

    东林县化工厂虽然是东林县的支柱企业,但是如果邵远大一直用这种手段来侵吞国有资产的话,厂子迟早要跨,不能顾及到这些问题了。

    两人都同意了对这件事情进行审计调查的决定,具体由市纪委来实施,有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刘建勋回来就将这项工作交到了叶平宇的手上。

    叶平宇有了刘建勋的吩咐,便立刻琢磨着如何去实施这件事,要分两拨人去调查这件事,一拨人去调查设立在广清的厂子,审计人员要跟上,一拨人要去东林县化工厂,审计人员同时也要跟上。

    由于设立在广清的厂子现在已经成了私人的厂子,纪委大举进驻不大合适,所以这事还要考虑得周全一些,要调动公安人员以调查刑事犯罪为名查封厂子的帐目和财产,然后再由纪委和审计人员加以审查。

    罗卫龙无疑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叶平宇把他当成了主力。

    叶平宇带着人员来到了东林县,到了东林县之后,并没有立刻前往东林县化工厂,而是先与梁成举见了一个面,就按照市委领导要求,要对东林县化工厂例行审计,招呼他一声。

    梁成举就是很奇怪,心想要审计的话也不需要纪委的人一起来啊,而且还是叶平宇这样的纪委领导来。

    邵远大现在与他的关系不错,梁成举心生怀疑,但是也没办法去再追问此事,现在叶平宇来招呼他一声就不错了,如果叶平宇直接带人去审计,他也没有办法。

    和梁成举打过招呼之后,叶平宇就让他先将邵远大叫到县委大院来,和他先谈谈话。

    一听到叶平宇这种要求,梁成举就感觉纪委是不是要双规邵远大?犹疑了一下,便给邵远大打了一个电话。

    调查化工厂一事十分保密,纪委和审计人员都不知道前来东林县干什么,邵远大自然没有得到什么风声,接到邵远大的电话之后,便急忙地来了。

    邵远大一来,叶平宇就把他留置了,留置以后,便派纪委和审计人员进驻东林县化工厂,审查邵远大在广清设厂的有关材料和帐目。

    邵远大第一次坐在叶平宇的面对面,旁边还坐着梁成举,梁成举其实想回避的,但是叶平宇想让他坐在这里,以给邵远大施加压力。

    邵远大作为国企老总十多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而且还是县人大副主任,关系网复杂,看到梁成举把他叫来,旁边还坐着叶平宇,便嚷嚷道:“梁书记,你把我这么着急地叫过来有什么事?”

    梁成举尴尬地笑了一下道:“老邵,这位是叶书记,你应当认识吧?”

    叶平宇在东林县担任过纪委书记宣传部长,邵远大当然认识,不过是故意这样问的而已,老郑暗中调查他的事之前他有所觉察,而且他认为是叶平宇指使的,心中早对叶平宇有所不满,现在来到之后,自然是不大高兴乐见叶平宇。

    “叶书记啊,我怎么能不认识,黑包公嘛!”邵远大扫了一眼叶平宇,表情不屑地道。

    叶平宇冷哼了一下,看了梁成举一眼,然后说道:“邵主任,我此次来到这边,是想向你了解一下你们厂在广清县设厂的事情,现在你当着梁书记的面,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讲一下。”

    一听到叶平宇要问他这个事情,邵远大的心里咯噔一下,转了一下眼珠子,然后又看了一眼梁成举,道:“这个事没有什么可讲的,我们都是按市场规则办事,而且我不知道叶书记你要了解这个事情要干什么?”

    邵远大现在并没有把自己当成被调查对象来看,而叶平宇也没有说他是被调查的对象,现在叶平宇问这事,他完全可以进行应付,并且还可以反问叶平宇的话。

    看到他底气还是比较足,根本不畏惧什么,叶平宇感觉这个案子不是那么简单,邵远大应当知道这件事早晚会出事,事先肯定进行了谋划,并且还有人支持这事,他的底气自然是十分的足,通过普通的问肯定是问不出来什么问题的。

    “怎么没有什么可讲的?我先问你厂子是不是你们设立的?”叶平宇问道。

    “哪个厂子啊?”邵远大故意问了一句。

    叶平宇道:“当然是广清的那个厂子,是不是你们当初设立的。”

    “不错。”邵远大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叶平宇道:“那么它现在还是不是你们厂子的分厂?”

    邵远大听了之后懒懒地说道:“经营效益不佳,转让了,叶书记,您问这些问题干什么,如果你认为我们在转让中有什么问题,大可以派人去查,我愿意配合调查。”

    邵远大居然如此坦然,叶平宇一时没有料到,不过一听到他要配合调查的话,便笑道:“邵主任,感谢你的配合,在你来到这里的同时,我们已经派人去核查了。”

    猛然听到叶平宇的这个话,轮到邵远大没有料到了,原来纪委的人早有准备了,他还以为只是叶平宇过来问一问这个事情,听到叶平宇一口一个邵主任的叫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纪委的人会对他下死手。

    邵远大的脸不自然地抖动了一下,冷笑道:“那敢情好,看你们能查出什么问题,我也省得落得一身的不是。”

    “既然邵主任这样认为,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谈话了,不过在调查结束之前,邵主任你暂时不能离开这里,你看行不行?”叶平宇看到邵远大胸有成竹,即使再问他,恐怕也问不出什么问题来,那干脆不问得了。

    一听到叶平宇不让他离开县委大院,邵远大一下子站起来火了,说道:“我在厂子里还有工作,凭什么不让我离开这里?梁书记,你来说句话,这是要双规呢,还是要干什么?”

    看到邵远大发了火,叶平宇冷冷地看着他,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自己不能有任何的慌乱,让他先尽情的表演,看他最后能怎么办。

    梁成举听到邵远大的话,只好转头对叶平宇说了一句道:“叶书记,邵主任陪着我们聊聊天可以,但是不让他走,是不是太那个了……”

    梁成举欲言又止,叶平宇想了一下,感觉现在并没有双规邵远大的手续,从原则上来讲没法留置他,但是如果放他走了,回到厂子肯定会干扰到调查,这样一来,倒是不大好控制了。

    想到这里,叶平宇微微一笑道:“我刚才的意思也不是要留置邵主任,就按梁书记你的意思,我们一起陪着邵主任聊聊天吧!”

    顺着梁成举的话说下去,叶平宇以聊天的形式把邵远大留下来,梁成举一听他这样说,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也不算是不让走,聊聊天,等一等。

    邵远大一看到叶平宇和梁成举两人似乎一唱一和,变相留置他,这让他感到梁成举也没有支持他,看了梁成举一眼,说道:“梁书记,我们厂可是县里的支柱企业,来调查之前也没有通报我们一声,上次出现窝案调查的时候,就对我们厂子的生产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又去我们厂子进行无目的的调查,我担心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厂子是没法正常经营下去了,您是县委书记,我们厂子跨了,以后干部的工资发不出来可别怪我们没钱交税!”

    邵远大还是想说服梁成举,让他支持自己,化工厂作为县里的支柱企业,地位当然十分重要,梁成举作为县委书记肯定要考虑,他这样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动梁成举。

    梁成举本来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只是叶平宇的身份特殊,他不大好插手这事,现在听了邵远大的话,不禁又对叶平宇说道:“叶书记,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调查化工厂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我也好向邵主任解释是不,不然这支柱企业倒了,县里可是撑不住劲啊!”

    邵远大果真有两下子,梁成举还是想站到他那一边去,叶平宇想了一下说道:“我按照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安排,来调查东林县化工厂对外投资设厂一事,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国有企业作为支柱企业,我们是要关心爱护,但是爱护不是放纵,关心不是撒手不管,我想只要我们调查清楚了这个事,我相信企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请梁书记能支持我们纪委的行动。”

    叶平宇很平静地回了梁成举的话,梁成举意识到纪委来调查绝不是没有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就是邵远大在外设厂的问题,这里面应当是纪委的人察觉到什么问题了,但是又不敢肯定,所以才专门派人来调查,既然是这种情况,他没法对抗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命令。

    感谢6227447同志成为本书的宗师,求大家的月票!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进驻化工厂

    第四百三十九章进驻化工厂

    听取了刘建勋的报告,叶东民和路光明两人都感到非常震惊,这种侵吞国有资产的手法非常高明,如果不认真进行调查一下的话,难说不会引起不好的反应,全市那么多的国有企业,这些老总们待遇都不太高,如果都用这种手法转移国有资产的话那还了得?

    东林县化工厂虽然是东林县的支柱企业,但是如果邵远大一直用这种手段来侵吞国有资产的话,厂子迟早要跨,不能顾及到这些问题了。

    两人都同意了对这件事情进行审计调查的决定,具体由市纪委来实施,有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刘建勋回来就将这项工作交到了叶平宇的手上。

    叶平宇有了刘建勋的吩咐,便立刻琢磨着如何去实施这件事,要分两拨人去调查这件事,一拨人去调查设立在广清的厂子,审计人员要跟上,一拨人要去东林县化工厂,审计人员同时也要跟上。

    由于设立在广清的厂子现在已经成了私人的厂子,纪委大举进驻不大合适,所以这事还要考虑得周全一些,要调动公安人员以调查刑事犯罪为名查封厂子的帐目和财产,然后再由纪委和审计人员加以审查。

    罗卫龙无疑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叶平宇把他当成了主力。

    叶平宇带着人员来到了东林县,到了东林县之后,并没有立刻前往东林县化工厂,而是先与梁成举见了一个面,就按照市委领导要求,要对东林县化工厂例行审计,招呼他一声。

    梁成举就是很奇怪,心想要审计的话也不需要纪委的人一起来啊,而且还是叶平宇这样的纪委领导来。

    邵远大现在与他的关系不错,梁成举心生怀疑,但是也没办法去再追问此事,现在叶平宇来招呼他一声就不错了,如果叶平宇直接带人去审计,他也没有办法。

    和梁成举打过招呼之后,叶平宇就让他先将邵远大叫到县委大院来,和他先谈谈话。

    一听到叶平宇这种要求,梁成举就感觉纪委是不是要双规邵远大?犹疑了一下,便给邵远大打了一个电话。

    调查化工厂一事十分保密,纪委和审计人员都不知道前来东林县干什么,邵远大自然没有得到什么风声,接到邵远大的电话之后,便急忙地来了。

    邵远大一来,叶平宇就把他留置了,留置以后,便派纪委和审计人员进驻东林县化工厂,审查邵远大在广清设厂的有关材料和帐目。

    邵远大第一次坐在叶平宇的面对面,旁边还坐着梁成举,梁成举其实想回避的,但是叶平宇想让他坐在这里,以给邵远大施加压力。

    邵远大作为国企老总十多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而且还是县人大副主任,关系网复杂,看到梁成举把他叫来,旁边还坐着叶平宇,便嚷嚷道:“梁书记,你把我这么着急地叫过来有什么事?”

    梁成举尴尬地笑了一下道:“老邵,这位是叶书记,你应当认识吧?”

    叶平宇在东林县担任过纪委书记宣传部长,邵远大当然认识,不过是故意这样问的而已,老郑暗中调查他的事之前他有所觉察,而且他认为是叶平宇指使的,心中早对叶平宇有所不满,现在来到之后,自然是不大高兴乐见叶平宇。

    “叶书记啊,我怎么能不认识,黑包公嘛!”邵远大扫了一眼叶平宇,表情不屑地道。

    叶平宇冷哼了一下,看了梁成举一眼,然后说道:“邵主任,我此次来到这边,是想向你了解一下你们厂在广清县设厂的事情,现在你当着梁书记的面,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讲一下。”

    一听到叶平宇要问他这个事情,邵远大的心里咯噔一下,转了一下眼珠子,然后又看了一眼梁成举,道:“这个事没有什么可讲的,我们都是按市场规则办事,而且我不知道叶书记你要了解这个事情要干什么?”

    邵远大现在并没有把自己当成被调查对象来看,而叶平宇也没有说他是被调查的对象,现在叶平宇问这事,他完全可以进行应付,并且还可以反问叶平宇的话。

    看到他底气还是比较足,根本不畏惧什么,叶平宇感觉这个案子不是那么简单,邵远大应当知道这件事早晚会出事,事先肯定进行了谋划,并且还有人支持这事,他的底气自然是十分的足,通过普通的问肯定是问不出来什么问题的。

    “怎么没有什么可讲的?我先问你厂子是不是你们设立的?”叶平宇问道。

    “哪个厂子啊?”邵远大故意问了一句。

    叶平宇道:“当然是广清的那个厂子,是不是你们当初设立的。”

    “不错。”邵远大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叶平宇道:“那么它现在还是不是你们厂子的分厂?”

    邵远大听了之后懒懒地说道:“经营效益不佳,转让了,叶书记,您问这些问题干什么,如果你认为我们在转让中有什么问题,大可以派人去查,我愿意配合调查。”

    邵远大居然如此坦然,叶平宇一时没有料到,不过一听到他要配合调查的话,便笑道:“邵主任,感谢你的配合,在你来到这里的同时,我们已经派人去核查了。”

    猛然听到叶平宇的这个话,轮到邵远大没有料到了,原来纪委的人早有准备了,他还以为只是叶平宇过来问一问这个事情,听到叶平宇一口一个邵主任的叫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纪委的人会对他下死手。

    邵远大的脸不自然地抖动了一下,冷笑道:“那敢情好,看你们能查出什么问题,我也省得落得一身的不是。”

    “既然邵主任这样认为,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谈话了,不过在调查结束之前,邵主任你暂时不能离开这里,你看行不行?”叶平宇看到邵远大胸有成竹,即使再问他,恐怕也问不出什么问题来,那干脆不问得了。

    一听到叶平宇不让他离开县委大院,邵远大一下子站起来火了,说道:“我在厂子里还有工作,凭什么不让我离开这里?梁书记,你来说句话,这是要双规呢,还是要干什么?”

    看到邵远大发了火,叶平宇冷冷地看着他,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自己不能有任何的慌乱,让他先尽情的表演,看他最后能怎么办。

    梁成举听到邵远大的话,只好转头对叶平宇说了一句道:“叶书记,邵主任陪着我们聊聊天可以,但是不让他走,是不是太那个了……”

    梁成举欲言又止,叶平宇想了一下,感觉现在并没有双规邵远大的手续,从原则上来讲没法留置他,但是如果放他走了,回到厂子肯定会干扰到调查,这样一来,倒是不大好控制了。

    想到这里,叶平宇微微一笑道:“我刚才的意思也不是要留置邵主任,就按梁书记你的意思,我们一起陪着邵主任聊聊天吧!”

    顺着梁成举的话说下去,叶平宇以聊天的形式把邵远大留下来,梁成举一听他这样说,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也不算是不让走,聊聊天,等一等。

    邵远大一看到叶平宇和梁成举两人似乎一唱一和,变相留置他,这让他感到梁成举也没有支持他,看了梁成举一眼,说道:“梁书记,我们厂可是县里的支柱企业,来调查之前也没有通报我们一声,上次出现窝案调查的时候,就对我们厂子的生产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又去我们厂子进行无目的的调查,我担心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厂子是没法正常经营下去了,您是县委书记,我们厂子跨了,以后干部的工资发不出来可别怪我们没钱交税!”

    邵远大还是想说服梁成举,让他支持自己,化工厂作为县里的支柱企业,地位当然十分重要,梁成举作为县委书记肯定要考虑,他这样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动梁成举。

    梁成举本来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只是叶平宇的身份特殊,他不大好插手这事,现在听了邵远大的话,不禁又对叶平宇说道:“叶书记,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调查化工厂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我也好向邵主任解释是不,不然这支柱企业倒了,县里可是撑不住劲啊!”

    邵远大果真有两下子,梁成举还是想站到他那一边去,叶平宇想了一下说道:“我按照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安排,来调查东林县化工厂对外投资设厂一事,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国有企业作为支柱企业,我们是要关心爱护,但是爱护不是放纵,关心不是撒手不管,我想只要我们调查清楚了这个事,我相信企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请梁书记能支持我们纪委的行动。”

    叶平宇很平静地回了梁成举的话,梁成举意识到纪委来调查绝不是没有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就是邵远大在外设厂的问题,这里面应当是纪委的人察觉到什么问题了,但是又不敢肯定,所以才专门派人来调查,既然是这种情况,他没法对抗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命令。

    感谢6227447同志成为本书的宗师,求大家的月票!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进驻化工厂

    第四百三十九章进驻化工厂

    听取了刘建勋的报告,叶东民和路光明两人都感到非常震惊,这种侵吞国有资产的手法非常高明,如果不认真进行调查一下的话,难说不会引起不好的反应,全市那么多的国有企业,这些老总们待遇都不太高,如果都用这种手法转移国有资产的话那还了得?

    东林县化工厂虽然是东林县的支柱企业,但是如果邵远大一直用这种手段来侵吞国有资产的话,厂子迟早要跨,不能顾及到这些问题了。

    两人都同意了对这件事情进行审计调查的决定,具体由市纪委来实施,有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刘建勋回来就将这项工作交到了叶平宇的手上。

    叶平宇有了刘建勋的吩咐,便立刻琢磨着如何去实施这件事,要分两拨人去调查这件事,一拨人去调查设立在广清的厂子,审计人员要跟上,一拨人要去东林县化工厂,审计人员同时也要跟上。

    由于设立在广清的厂子现在已经成了私人的厂子,纪委大举进驻不大合适,所以这事还要考虑得周全一些,要调动公安人员以调查刑事犯罪为名查封厂子的帐目和财产,然后再由纪委和审计人员加以审查。

    罗卫龙无疑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叶平宇把他当成了主力。

    叶平宇带着人员来到了东林县,到了东林县之后,并没有立刻前往东林县化工厂,而是先与梁成举见了一个面,就按照市委领导要求,要对东林县化工厂例行审计,招呼他一声。

    梁成举就是很奇怪,心想要审计的话也不需要纪委的人一起来啊,而且还是叶平宇这样的纪委领导来。

    邵远大现在与他的关系不错,梁成举心生怀疑,但是也没办法去再追问此事,现在叶平宇来招呼他一声就不错了,如果叶平宇直接带人去审计,他也没有办法。

    和梁成举打过招呼之后,叶平宇就让他先将邵远大叫到县委大院来,和他先谈谈话。

    一听到叶平宇这种要求,梁成举就感觉纪委是不是要双规邵远大?犹疑了一下,便给邵远大打了一个电话。

    调查化工厂一事十分保密,纪委和审计人员都不知道前来东林县干什么,邵远大自然没有得到什么风声,接到邵远大的电话之后,便急忙地来了。

    邵远大一来,叶平宇就把他留置了,留置以后,便派纪委和审计人员进驻东林县化工厂,审查邵远大在广清设厂的有关材料和帐目。

    邵远大第一次坐在叶平宇的面对面,旁边还坐着梁成举,梁成举其实想回避的,但是叶平宇想让他坐在这里,以给邵远大施加压力。

    邵远大作为国企老总十多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而且还是县人大副主任,关系网复杂,看到梁成举把他叫来,旁边还坐着叶平宇,便嚷嚷道:“梁书记,你把我这么着急地叫过来有什么事?”

    梁成举尴尬地笑了一下道:“老邵,这位是叶书记,你应当认识吧?”

    叶平宇在东林县担任过纪委书记宣传部长,邵远大当然认识,不过是故意这样问的而已,老郑暗中调查他的事之前他有所觉察,而且他认为是叶平宇指使的,心中早对叶平宇有所不满,现在来到之后,自然是不大高兴乐见叶平宇。

    “叶书记啊,我怎么能不认识,黑包公嘛!”邵远大扫了一眼叶平宇,表情不屑地道。

    叶平宇冷哼了一下,看了梁成举一眼,然后说道:“邵主任,我此次来到这边,是想向你了解一下你们厂在广清县设厂的事情,现在你当着梁书记的面,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讲一下。”

    一听到叶平宇要问他这个事情,邵远大的心里咯噔一下,转了一下眼珠子,然后又看了一眼梁成举,道:“这个事没有什么可讲的,我们都是按市场规则办事,而且我不知道叶书记你要了解这个事情要干什么?”

    邵远大现在并没有把自己当成被调查对象来看,而叶平宇也没有说他是被调查的对象,现在叶平宇问这事,他完全可以进行应付,并且还可以反问叶平宇的话。

    看到他底气还是比较足,根本不畏惧什么,叶平宇感觉这个案子不是那么简单,邵远大应当知道这件事早晚会出事,事先肯定进行了谋划,并且还有人支持这事,他的底气自然是十分的足,通过普通的问肯定是问不出来什么问题的。

    “怎么没有什么可讲的?我先问你厂子是不是你们设立的?”叶平宇问道。

    “哪个厂子啊?”邵远大故意问了一句。

    叶平宇道:“当然是广清的那个厂子,是不是你们当初设立的。”

    “不错。”邵远大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叶平宇道:“那么它现在还是不是你们厂子的分厂?”

    邵远大听了之后懒懒地说道:“经营效益不佳,转让了,叶书记,您问这些问题干什么,如果你认为我们在转让中有什么问题,大可以派人去查,我愿意配合调查。”

    邵远大居然如此坦然,叶平宇一时没有料到,不过一听到他要配合调查的话,便笑道:“邵主任,感谢你的配合,在你来到这里的同时,我们已经派人去核查了。”

    猛然听到叶平宇的这个话,轮到邵远大没有料到了,原来纪委的人早有准备了,他还以为只是叶平宇过来问一问这个事情,听到叶平宇一口一个邵主任的叫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纪委的人会对他下死手。

    邵远大的脸不自然地抖动了一下,冷笑道:“那敢情好,看你们能查出什么问题,我也省得落得一身的不是。”

    “既然邵主任这样认为,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谈话了,不过在调查结束之前,邵主任你暂时不能离开这里,你看行不行?”叶平宇看到邵远大胸有成竹,即使再问他,恐怕也问不出什么问题来,那干脆不问得了。

    一听到叶平宇不让他离开县委大院,邵远大一下子站起来火了,说道:“我在厂子里还有工作,凭什么不让我离开这里?梁书记,你来说句话,这是要双规呢,还是要干什么?”

    看到邵远大发了火,叶平宇冷冷地看着他,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自己不能有任何的慌乱,让他先尽情的表演,看他最后能怎么办。

    梁成举听到邵远大的话,只好转头对叶平宇说了一句道:“叶书记,邵主任陪着我们聊聊天可以,但是不让他走,是不是太那个了……”

    梁成举欲言又止,叶平宇想了一下,感觉现在并没有双规邵远大的手续,从原则上来讲没法留置他,但是如果放他走了,回到厂子肯定会干扰到调查,这样一来,倒是不大好控制了。

    想到这里,叶平宇微微一笑道:“我刚才的意思也不是要留置邵主任,就按梁书记你的意思,我们一起陪着邵主任聊聊天吧!”

    顺着梁成举的话说下去,叶平宇以聊天的形式把邵远大留下来,梁成举一听他这样说,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也不算是不让走,聊聊天,等一等。

    邵远大一看到叶平宇和梁成举两人似乎一唱一和,变相留置他,这让他感到梁成举也没有支持他,看了梁成举一眼,说道:“梁书记,我们厂可是县里的支柱企业,来调查之前也没有通报我们一声,上次出现窝案调查的时候,就对我们厂子的生产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又去我们厂子进行无目的的调查,我担心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厂子是没法正常经营下去了,您是县委书记,我们厂子跨了,以后干部的工资发不出来可别怪我们没钱交税!”

    邵远大还是想说服梁成举,让他支持自己,化工厂作为县里的支柱企业,地位当然十分重要,梁成举作为县委书记肯定要考虑,他这样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动梁成举。

    梁成举本来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只是叶平宇的身份特殊,他不大好插手这事,现在听了邵远大的话,不禁又对叶平宇说道:“叶书记,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调查化工厂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我也好向邵主任解释是不,不然这支柱企业倒了,县里可是撑不住劲啊!”

    邵远大果真有两下子,梁成举还是想站到他那一边去,叶平宇想了一下说道:“我按照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安排,来调查东林县化工厂对外投资设厂一事,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国有企业作为支柱企业,我们是要关心爱护,但是爱护不是放纵,关心不是撒手不管,我想只要我们调查清楚了这个事,我相信企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请梁书记能支持我们纪委的行动。”

    叶平宇很平静地回了梁成举的话,梁成举意识到纪委来调查绝不是没有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就是邵远大在外设厂的问题,这里面应当是纪委的人察觉到什么问题了,但是又不敢肯定,所以才专门派人来调查,既然是这种情况,他没法对抗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命令。

    感谢6227447同志成为本书的宗师,求大家的月票!

第四百四十章 推脱责任

    第四百四十章推脱责任

    邵远大看到梁成举让叶平宇给说服了,脸上一时难看起来,看来梁成举这个平时很强势的县委书记在叶平宇面前也是怂了,还不如自己这个被调查者硬气。

    不过邵远大相信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到时自有解释,既然这样,不让走就不让走是了,看叶平宇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这件事情是别人来办,邵远大说不定还真没什么事,而他没想到罗卫龙此次死盯着吴存海,他一定要从中搞出什么东西来,叶平宇故意让他来参与这个案子就是这个目的,充分发挥罗卫龙的工作积极性,把这个事情给调查好。

    罗卫龙到了县化工厂之后,查扣了大量有关广清厂的资料,现在重点是查物证,人证不可靠,只能作为线索,要从这些物证中查出情况来。

    罗卫龙带着人员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叶平宇就留置了邵远大一个上午,等到罗卫龙打电话给他所有资料都查扣齐了,他才和梁成举握握手,表示事情结束,邵远大可以回去了。

    由于邵远大被扣留在县委大院,他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现在叶平宇让他可以回去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走吧。

    一走出县委大院,邵远大急忙给广清厂那边打电话,结果一打,才知道广清厂那边有公安去厂子调查情况了,抱走了公司大量的财务资料。

    这个消息让邵远大感到大事不妙,这边是纪委在行动,而那边则是公安在行动,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要灭了他?

    邵远大感觉不大好,想着要采取对策,虽然设立厂子一事看上去合理合法,但是这背后的利益输送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如果真要对他采取动作,恐怕情况非常不妙。

    这样一想,邵远大紧急联系吴存海,告知他这一情况,吴存海一听到邵远大的报告,大吃一惊,邵远大是东林县支柱企业的老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到调查的,而现在居然受到了市纪委的调查,如果不是有高层领导授意的话断然不会这么办。

    想到这里,吴存海在挂断电话之后,急忙打电话给周文怀,询问他知不知道邵远大遭调查一事,周文怀同样是吃了一惊,事先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当然他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消息,他只是宣传部长并不是什么重要领导,他岂能知道这方面的事情。

    罗卫龙在查扣这些资料之后,叶平宇立刻安排审计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计,而广清厂那边同样也是如此。

    经过审计发现,县化工厂当时投资一千万元设立广清厂,设立后不久厂子就出现运转困难,财务入不敷出,但是奇怪的是在把这个厂子以五百万元的作价转让给他人之后,厂子却奇迹般地活了,接受转让的这个人是外地的一个商人,出资五百万元接了手,但是当时并没有支付转让款给县化工厂,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许诺以将来.经营利润来支付钱款。

    这个商人接手了不到一年,明明企业利润是不错的,但是他却突然之间又将这个厂子作价四百万元转手给其他五名股东,这五名股东之前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到了这个厂子,而其中一名股东居然是吴存胜。

    吴存胜现在不过是县化工厂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怎么会成为广清厂的股东?

    更重要的是这五名股东受让整个厂子也是一分钱没有花的,因为之前那名商人并没有将转让款还给县化工厂,所以他也没法受让这笔钱,而直到现在五百万元的转让款,广清厂还没有还清。

    工商登记显示,吴存胜当初入股的金额是一万元,在一千万的投资额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与其他四名股东受一起让整个厂子之后,他的投资额一下子猛涨到二百万元,这是他参与受让的结果,五名股东每人二百万,正好是一千万的投资额。

    而在厂子变成私人之后,县化工厂与其交易频繁,而且存在赊帐经营的情况,就是与广清厂贸易的时候,大笔的赊帐给广清厂,待广清厂与其他厂子交易完成后再反过来支付给县化工厂,同样情况下还存在价格优惠的事情,在县化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广清厂不赚钱都难。

    如此一个赚钱的厂子却在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倒闭然后转让给他人,手法十分的高明,从中看不出这里面有贪污公款的痕迹,表面看上去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会让人觉得邵远大决策失误,当初不该投资在广清建厂,而且在建厂过程中有县领导的签字和支持,而在转让广清厂时还有时任分管市领导的签字同意。

    而这个县领导一个是吴存海,一个就是周文怀,叶平宇是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签字了,现在经过审计基本上把事情审查清楚了,但是如何指出这里的问题,并且让邵远大承担责任呢?

    是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还是承担违纪的责任?如果是违纪违了哪条纪,从现在情况来看,除了有决策失误外,看不到邵远大侵占国有资产的身影,转让厂子是经过合法手续的,市领导支持的,那五名股东并没有邵远大的名字,唯一让人疑惑的就是有了吴存胜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与吴存海有关,但是吴存海如果否认与此事有关,说这是吴存胜的个人行为,吴存胜当时只是投资了一万元,后来投资额上升那是因为受让厂子的缘故,如果又找到吴存海的头上?

    叶平宇和罗卫龙一分析,感觉这件事情非常的巧妙,要想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不是那么的容易。

    罗卫龙想了想就提出去找那名当初转让厂子的商人,现在只有找到那个商人,才能查到当时为什么要把厂子转让给他,以及这里面有没有特殊交易的事情。

    但是那名商人现在在哪里,找到之后那名商人会不会承认有关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搞不好又会是一无所获。

    看来这个事情不能钻牛角尖,不能只想着如何查处邵远大违纪,关键是邵远大决策失误这事该怎么说,难道决策失误了,造成损失了,一句话就可以带过去了吗?有没有相应的追责机制?国有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不错,但是这种自主权不能是非常任意的行为,也需要受到纪检部门的监督,必须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才能正当追究邵远大的责任。

    叶平宇考虑了一下,一方面安排罗卫龙前去调查那个受让的商人,同时调查这五名股东的背井情况,而另一方面则回去向刘建勋报告,看一看是否要追究邵远大决策失误的事情。

    这样安排以后,叶平宇迅速回到清云市,把调查到的情况向刘建勋汇报了一遍,刘建勋听之后,也感到这里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这一千万的投资等于打了水漂,但是却追究不到邵远大的责任,这也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现在国有企业需要经营自主权,但是经营自主权应当谨慎行使,而不是任意行使,邵远大如此做法,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理?

    叶平宇和刘建勋两人商议了半天,决定将邵远大叫到市纪委正式接受谈话,要调查一下他决策失误的事情,不能说决策失误了,就说是交学费了,学费一次交这么大,有这么昂贵的学费吗?

    对于这个事情要从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如果轻轻放过这事了,恐怕会导致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到那个时候再去查处那就晚了。

    刘建勋让叶平宇将东林县化工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叫到市纪委接受谈话,了解一下当初决策的内幕,同时查看一下会议记录,看一看有没人反对这个事情。

    按照这个思路来办,叶平宇感觉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查到是邵远大一意孤行非要上这个项目,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处分。

    结果叶平宇把这些人叫到市纪委来,一一与他们进行谈话,就发现五名厂领导班子成员,有两名副厂反对这项投资,认为没有必要跑到广清那个地方设立一个分厂,而且投资还这么多。

    但是邵远大力主投资,其他两名副厂长则支持邵远大的想法,这样就形成了三比二的情况,不过由于有两名厂领导反对,邵远大如果一意孤行,他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将来出现问题,他肯定要承担责任,看来当初他早就想好了这个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吴存海适时登场了,吴存海当时是常务副县长,分管这个事情,邵远大一找到他,他便来负责协调这个事,决定到底要不要上马投资。

    经过吴存海的协调,县政府最终同意了邵远大的意见,有着县领导的同意,邵远大还有什么担心的,直接上马投资了事,这样一来,邵远大倒是把自身的责任给甩了一大半。

    叶平宇一找他再次谈话,邵远大就直接说道:“这是县政府当初同意的,现在怎么能把责任全部怪罪到我的头上?”

第四百四十章 推脱责任

    第四百四十章推脱责任

    邵远大看到梁成举让叶平宇给说服了,脸上一时难看起来,看来梁成举这个平时很强势的县委书记在叶平宇面前也是怂了,还不如自己这个被调查者硬气。

    不过邵远大相信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到时自有解释,既然这样,不让走就不让走是了,看叶平宇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这件事情是别人来办,邵远大说不定还真没什么事,而他没想到罗卫龙此次死盯着吴存海,他一定要从中搞出什么东西来,叶平宇故意让他来参与这个案子就是这个目的,充分发挥罗卫龙的工作积极性,把这个事情给调查好。

    罗卫龙到了县化工厂之后,查扣了大量有关广清厂的资料,现在重点是查物证,人证不可靠,只能作为线索,要从这些物证中查出情况来。

    罗卫龙带着人员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叶平宇就留置了邵远大一个上午,等到罗卫龙打电话给他所有资料都查扣齐了,他才和梁成举握握手,表示事情结束,邵远大可以回去了。

    由于邵远大被扣留在县委大院,他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现在叶平宇让他可以回去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走吧。

    一走出县委大院,邵远大急忙给广清厂那边打电话,结果一打,才知道广清厂那边有公安去厂子调查情况了,抱走了公司大量的财务资料。

    这个消息让邵远大感到大事不妙,这边是纪委在行动,而那边则是公安在行动,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要灭了他?

    邵远大感觉不大好,想着要采取对策,虽然设立厂子一事看上去合理合法,但是这背后的利益输送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如果真要对他采取动作,恐怕情况非常不妙。

    这样一想,邵远大紧急联系吴存海,告知他这一情况,吴存海一听到邵远大的报告,大吃一惊,邵远大是东林县支柱企业的老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到调查的,而现在居然受到了市纪委的调查,如果不是有高层领导授意的话断然不会这么办。

    想到这里,吴存海在挂断电话之后,急忙打电话给周文怀,询问他知不知道邵远大遭调查一事,周文怀同样是吃了一惊,事先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当然他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消息,他只是宣传部长并不是什么重要领导,他岂能知道这方面的事情。

    罗卫龙在查扣这些资料之后,叶平宇立刻安排审计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计,而广清厂那边同样也是如此。

    经过审计发现,县化工厂当时投资一千万元设立广清厂,设立后不久厂子就出现运转困难,财务入不敷出,但是奇怪的是在把这个厂子以五百万元的作价转让给他人之后,厂子却奇迹般地活了,接受转让的这个人是外地的一个商人,出资五百万元接了手,但是当时并没有支付转让款给县化工厂,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许诺以将来.经营利润来支付钱款。

    这个商人接手了不到一年,明明企业利润是不错的,但是他却突然之间又将这个厂子作价四百万元转手给其他五名股东,这五名股东之前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到了这个厂子,而其中一名股东居然是吴存胜。

    吴存胜现在不过是县化工厂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怎么会成为广清厂的股东?

    更重要的是这五名股东受让整个厂子也是一分钱没有花的,因为之前那名商人并没有将转让款还给县化工厂,所以他也没法受让这笔钱,而直到现在五百万元的转让款,广清厂还没有还清。

    工商登记显示,吴存胜当初入股的金额是一万元,在一千万的投资额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与其他四名股东受一起让整个厂子之后,他的投资额一下子猛涨到二百万元,这是他参与受让的结果,五名股东每人二百万,正好是一千万的投资额。

    而在厂子变成私人之后,县化工厂与其交易频繁,而且存在赊帐经营的情况,就是与广清厂贸易的时候,大笔的赊帐给广清厂,待广清厂与其他厂子交易完成后再反过来支付给县化工厂,同样情况下还存在价格优惠的事情,在县化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广清厂不赚钱都难。

    如此一个赚钱的厂子却在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倒闭然后转让给他人,手法十分的高明,从中看不出这里面有贪污公款的痕迹,表面看上去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会让人觉得邵远大决策失误,当初不该投资在广清建厂,而且在建厂过程中有县领导的签字和支持,而在转让广清厂时还有时任分管市领导的签字同意。

    而这个县领导一个是吴存海,一个就是周文怀,叶平宇是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签字了,现在经过审计基本上把事情审查清楚了,但是如何指出这里的问题,并且让邵远大承担责任呢?

    是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还是承担违纪的责任?如果是违纪违了哪条纪,从现在情况来看,除了有决策失误外,看不到邵远大侵占国有资产的身影,转让厂子是经过合法手续的,市领导支持的,那五名股东并没有邵远大的名字,唯一让人疑惑的就是有了吴存胜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与吴存海有关,但是吴存海如果否认与此事有关,说这是吴存胜的个人行为,吴存胜当时只是投资了一万元,后来投资额上升那是因为受让厂子的缘故,如果又找到吴存海的头上?

    叶平宇和罗卫龙一分析,感觉这件事情非常的巧妙,要想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不是那么的容易。

    罗卫龙想了想就提出去找那名当初转让厂子的商人,现在只有找到那个商人,才能查到当时为什么要把厂子转让给他,以及这里面有没有特殊交易的事情。

    但是那名商人现在在哪里,找到之后那名商人会不会承认有关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搞不好又会是一无所获。

    看来这个事情不能钻牛角尖,不能只想着如何查处邵远大违纪,关键是邵远大决策失误这事该怎么说,难道决策失误了,造成损失了,一句话就可以带过去了吗?有没有相应的追责机制?国有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不错,但是这种自主权不能是非常任意的行为,也需要受到纪检部门的监督,必须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才能正当追究邵远大的责任。

    叶平宇考虑了一下,一方面安排罗卫龙前去调查那个受让的商人,同时调查这五名股东的背井情况,而另一方面则回去向刘建勋报告,看一看是否要追究邵远大决策失误的事情。

    这样安排以后,叶平宇迅速回到清云市,把调查到的情况向刘建勋汇报了一遍,刘建勋听之后,也感到这里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这一千万的投资等于打了水漂,但是却追究不到邵远大的责任,这也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现在国有企业需要经营自主权,但是经营自主权应当谨慎行使,而不是任意行使,邵远大如此做法,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理?

    叶平宇和刘建勋两人商议了半天,决定将邵远大叫到市纪委正式接受谈话,要调查一下他决策失误的事情,不能说决策失误了,就说是交学费了,学费一次交这么大,有这么昂贵的学费吗?

    对于这个事情要从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如果轻轻放过这事了,恐怕会导致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到那个时候再去查处那就晚了。

    刘建勋让叶平宇将东林县化工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叫到市纪委接受谈话,了解一下当初决策的内幕,同时查看一下会议记录,看一看有没人反对这个事情。

    按照这个思路来办,叶平宇感觉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查到是邵远大一意孤行非要上这个项目,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处分。

    结果叶平宇把这些人叫到市纪委来,一一与他们进行谈话,就发现五名厂领导班子成员,有两名副厂反对这项投资,认为没有必要跑到广清那个地方设立一个分厂,而且投资还这么多。

    但是邵远大力主投资,其他两名副厂长则支持邵远大的想法,这样就形成了三比二的情况,不过由于有两名厂领导反对,邵远大如果一意孤行,他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将来出现问题,他肯定要承担责任,看来当初他早就想好了这个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吴存海适时登场了,吴存海当时是常务副县长,分管这个事情,邵远大一找到他,他便来负责协调这个事,决定到底要不要上马投资。

    经过吴存海的协调,县政府最终同意了邵远大的意见,有着县领导的同意,邵远大还有什么担心的,直接上马投资了事,这样一来,邵远大倒是把自身的责任给甩了一大半。

    叶平宇一找他再次谈话,邵远大就直接说道:“这是县政府当初同意的,现在怎么能把责任全部怪罪到我的头上?”

第四百四十章 推脱责任

    第四百四十章推脱责任

    邵远大看到梁成举让叶平宇给说服了,脸上一时难看起来,看来梁成举这个平时很强势的县委书记在叶平宇面前也是怂了,还不如自己这个被调查者硬气。

    不过邵远大相信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到时自有解释,既然这样,不让走就不让走是了,看叶平宇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这件事情是别人来办,邵远大说不定还真没什么事,而他没想到罗卫龙此次死盯着吴存海,他一定要从中搞出什么东西来,叶平宇故意让他来参与这个案子就是这个目的,充分发挥罗卫龙的工作积极性,把这个事情给调查好。

    罗卫龙到了县化工厂之后,查扣了大量有关广清厂的资料,现在重点是查物证,人证不可靠,只能作为线索,要从这些物证中查出情况来。

    罗卫龙带着人员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叶平宇就留置了邵远大一个上午,等到罗卫龙打电话给他所有资料都查扣齐了,他才和梁成举握握手,表示事情结束,邵远大可以回去了。

    由于邵远大被扣留在县委大院,他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现在叶平宇让他可以回去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走吧。

    一走出县委大院,邵远大急忙给广清厂那边打电话,结果一打,才知道广清厂那边有公安去厂子调查情况了,抱走了公司大量的财务资料。

    这个消息让邵远大感到大事不妙,这边是纪委在行动,而那边则是公安在行动,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要灭了他?

    邵远大感觉不大好,想着要采取对策,虽然设立厂子一事看上去合理合法,但是这背后的利益输送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如果真要对他采取动作,恐怕情况非常不妙。

    这样一想,邵远大紧急联系吴存海,告知他这一情况,吴存海一听到邵远大的报告,大吃一惊,邵远大是东林县支柱企业的老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到调查的,而现在居然受到了市纪委的调查,如果不是有高层领导授意的话断然不会这么办。

    想到这里,吴存海在挂断电话之后,急忙打电话给周文怀,询问他知不知道邵远大遭调查一事,周文怀同样是吃了一惊,事先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当然他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消息,他只是宣传部长并不是什么重要领导,他岂能知道这方面的事情。

    罗卫龙在查扣这些资料之后,叶平宇立刻安排审计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计,而广清厂那边同样也是如此。

    经过审计发现,县化工厂当时投资一千万元设立广清厂,设立后不久厂子就出现运转困难,财务入不敷出,但是奇怪的是在把这个厂子以五百万元的作价转让给他人之后,厂子却奇迹般地活了,接受转让的这个人是外地的一个商人,出资五百万元接了手,但是当时并没有支付转让款给县化工厂,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许诺以将来.经营利润来支付钱款。

    这个商人接手了不到一年,明明企业利润是不错的,但是他却突然之间又将这个厂子作价四百万元转手给其他五名股东,这五名股东之前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到了这个厂子,而其中一名股东居然是吴存胜。

    吴存胜现在不过是县化工厂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怎么会成为广清厂的股东?

    更重要的是这五名股东受让整个厂子也是一分钱没有花的,因为之前那名商人并没有将转让款还给县化工厂,所以他也没法受让这笔钱,而直到现在五百万元的转让款,广清厂还没有还清。

    工商登记显示,吴存胜当初入股的金额是一万元,在一千万的投资额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与其他四名股东受一起让整个厂子之后,他的投资额一下子猛涨到二百万元,这是他参与受让的结果,五名股东每人二百万,正好是一千万的投资额。

    而在厂子变成私人之后,县化工厂与其交易频繁,而且存在赊帐经营的情况,就是与广清厂贸易的时候,大笔的赊帐给广清厂,待广清厂与其他厂子交易完成后再反过来支付给县化工厂,同样情况下还存在价格优惠的事情,在县化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广清厂不赚钱都难。

    如此一个赚钱的厂子却在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倒闭然后转让给他人,手法十分的高明,从中看不出这里面有贪污公款的痕迹,表面看上去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会让人觉得邵远大决策失误,当初不该投资在广清建厂,而且在建厂过程中有县领导的签字和支持,而在转让广清厂时还有时任分管市领导的签字同意。

    而这个县领导一个是吴存海,一个就是周文怀,叶平宇是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签字了,现在经过审计基本上把事情审查清楚了,但是如何指出这里的问题,并且让邵远大承担责任呢?

    是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还是承担违纪的责任?如果是违纪违了哪条纪,从现在情况来看,除了有决策失误外,看不到邵远大侵占国有资产的身影,转让厂子是经过合法手续的,市领导支持的,那五名股东并没有邵远大的名字,唯一让人疑惑的就是有了吴存胜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与吴存海有关,但是吴存海如果否认与此事有关,说这是吴存胜的个人行为,吴存胜当时只是投资了一万元,后来投资额上升那是因为受让厂子的缘故,如果又找到吴存海的头上?

    叶平宇和罗卫龙一分析,感觉这件事情非常的巧妙,要想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不是那么的容易。

    罗卫龙想了想就提出去找那名当初转让厂子的商人,现在只有找到那个商人,才能查到当时为什么要把厂子转让给他,以及这里面有没有特殊交易的事情。

    但是那名商人现在在哪里,找到之后那名商人会不会承认有关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搞不好又会是一无所获。

    看来这个事情不能钻牛角尖,不能只想着如何查处邵远大违纪,关键是邵远大决策失误这事该怎么说,难道决策失误了,造成损失了,一句话就可以带过去了吗?有没有相应的追责机制?国有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不错,但是这种自主权不能是非常任意的行为,也需要受到纪检部门的监督,必须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才能正当追究邵远大的责任。

    叶平宇考虑了一下,一方面安排罗卫龙前去调查那个受让的商人,同时调查这五名股东的背井情况,而另一方面则回去向刘建勋报告,看一看是否要追究邵远大决策失误的事情。

    这样安排以后,叶平宇迅速回到清云市,把调查到的情况向刘建勋汇报了一遍,刘建勋听之后,也感到这里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这一千万的投资等于打了水漂,但是却追究不到邵远大的责任,这也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现在国有企业需要经营自主权,但是经营自主权应当谨慎行使,而不是任意行使,邵远大如此做法,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理?

    叶平宇和刘建勋两人商议了半天,决定将邵远大叫到市纪委正式接受谈话,要调查一下他决策失误的事情,不能说决策失误了,就说是交学费了,学费一次交这么大,有这么昂贵的学费吗?

    对于这个事情要从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如果轻轻放过这事了,恐怕会导致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到那个时候再去查处那就晚了。

    刘建勋让叶平宇将东林县化工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叫到市纪委接受谈话,了解一下当初决策的内幕,同时查看一下会议记录,看一看有没人反对这个事情。

    按照这个思路来办,叶平宇感觉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查到是邵远大一意孤行非要上这个项目,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处分。

    结果叶平宇把这些人叫到市纪委来,一一与他们进行谈话,就发现五名厂领导班子成员,有两名副厂反对这项投资,认为没有必要跑到广清那个地方设立一个分厂,而且投资还这么多。

    但是邵远大力主投资,其他两名副厂长则支持邵远大的想法,这样就形成了三比二的情况,不过由于有两名厂领导反对,邵远大如果一意孤行,他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将来出现问题,他肯定要承担责任,看来当初他早就想好了这个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吴存海适时登场了,吴存海当时是常务副县长,分管这个事情,邵远大一找到他,他便来负责协调这个事,决定到底要不要上马投资。

    经过吴存海的协调,县政府最终同意了邵远大的意见,有着县领导的同意,邵远大还有什么担心的,直接上马投资了事,这样一来,邵远大倒是把自身的责任给甩了一大半。

    叶平宇一找他再次谈话,邵远大就直接说道:“这是县政府当初同意的,现在怎么能把责任全部怪罪到我的头上?”

第四百四十章 推脱责任

    第四百四十章推脱责任

    邵远大看到梁成举让叶平宇给说服了,脸上一时难看起来,看来梁成举这个平时很强势的县委书记在叶平宇面前也是怂了,还不如自己这个被调查者硬气。

    不过邵远大相信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到时自有解释,既然这样,不让走就不让走是了,看叶平宇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这件事情是别人来办,邵远大说不定还真没什么事,而他没想到罗卫龙此次死盯着吴存海,他一定要从中搞出什么东西来,叶平宇故意让他来参与这个案子就是这个目的,充分发挥罗卫龙的工作积极性,把这个事情给调查好。

    罗卫龙到了县化工厂之后,查扣了大量有关广清厂的资料,现在重点是查物证,人证不可靠,只能作为线索,要从这些物证中查出情况来。

    罗卫龙带着人员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叶平宇就留置了邵远大一个上午,等到罗卫龙打电话给他所有资料都查扣齐了,他才和梁成举握握手,表示事情结束,邵远大可以回去了。

    由于邵远大被扣留在县委大院,他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现在叶平宇让他可以回去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走吧。

    一走出县委大院,邵远大急忙给广清厂那边打电话,结果一打,才知道广清厂那边有公安去厂子调查情况了,抱走了公司大量的财务资料。

    这个消息让邵远大感到大事不妙,这边是纪委在行动,而那边则是公安在行动,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要灭了他?

    邵远大感觉不大好,想着要采取对策,虽然设立厂子一事看上去合理合法,但是这背后的利益输送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如果真要对他采取动作,恐怕情况非常不妙。

    这样一想,邵远大紧急联系吴存海,告知他这一情况,吴存海一听到邵远大的报告,大吃一惊,邵远大是东林县支柱企业的老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到调查的,而现在居然受到了市纪委的调查,如果不是有高层领导授意的话断然不会这么办。

    想到这里,吴存海在挂断电话之后,急忙打电话给周文怀,询问他知不知道邵远大遭调查一事,周文怀同样是吃了一惊,事先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当然他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消息,他只是宣传部长并不是什么重要领导,他岂能知道这方面的事情。

    罗卫龙在查扣这些资料之后,叶平宇立刻安排审计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计,而广清厂那边同样也是如此。

    经过审计发现,县化工厂当时投资一千万元设立广清厂,设立后不久厂子就出现运转困难,财务入不敷出,但是奇怪的是在把这个厂子以五百万元的作价转让给他人之后,厂子却奇迹般地活了,接受转让的这个人是外地的一个商人,出资五百万元接了手,但是当时并没有支付转让款给县化工厂,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许诺以将来.经营利润来支付钱款。

    这个商人接手了不到一年,明明企业利润是不错的,但是他却突然之间又将这个厂子作价四百万元转手给其他五名股东,这五名股东之前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到了这个厂子,而其中一名股东居然是吴存胜。

    吴存胜现在不过是县化工厂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怎么会成为广清厂的股东?

    更重要的是这五名股东受让整个厂子也是一分钱没有花的,因为之前那名商人并没有将转让款还给县化工厂,所以他也没法受让这笔钱,而直到现在五百万元的转让款,广清厂还没有还清。

    工商登记显示,吴存胜当初入股的金额是一万元,在一千万的投资额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与其他四名股东受一起让整个厂子之后,他的投资额一下子猛涨到二百万元,这是他参与受让的结果,五名股东每人二百万,正好是一千万的投资额。

    而在厂子变成私人之后,县化工厂与其交易频繁,而且存在赊帐经营的情况,就是与广清厂贸易的时候,大笔的赊帐给广清厂,待广清厂与其他厂子交易完成后再反过来支付给县化工厂,同样情况下还存在价格优惠的事情,在县化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广清厂不赚钱都难。

    如此一个赚钱的厂子却在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倒闭然后转让给他人,手法十分的高明,从中看不出这里面有贪污公款的痕迹,表面看上去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会让人觉得邵远大决策失误,当初不该投资在广清建厂,而且在建厂过程中有县领导的签字和支持,而在转让广清厂时还有时任分管市领导的签字同意。

    而这个县领导一个是吴存海,一个就是周文怀,叶平宇是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签字了,现在经过审计基本上把事情审查清楚了,但是如何指出这里的问题,并且让邵远大承担责任呢?

    是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还是承担违纪的责任?如果是违纪违了哪条纪,从现在情况来看,除了有决策失误外,看不到邵远大侵占国有资产的身影,转让厂子是经过合法手续的,市领导支持的,那五名股东并没有邵远大的名字,唯一让人疑惑的就是有了吴存胜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与吴存海有关,但是吴存海如果否认与此事有关,说这是吴存胜的个人行为,吴存胜当时只是投资了一万元,后来投资额上升那是因为受让厂子的缘故,如果又找到吴存海的头上?

    叶平宇和罗卫龙一分析,感觉这件事情非常的巧妙,要想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不是那么的容易。

    罗卫龙想了想就提出去找那名当初转让厂子的商人,现在只有找到那个商人,才能查到当时为什么要把厂子转让给他,以及这里面有没有特殊交易的事情。

    但是那名商人现在在哪里,找到之后那名商人会不会承认有关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搞不好又会是一无所获。

    看来这个事情不能钻牛角尖,不能只想着如何查处邵远大违纪,关键是邵远大决策失误这事该怎么说,难道决策失误了,造成损失了,一句话就可以带过去了吗?有没有相应的追责机制?国有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不错,但是这种自主权不能是非常任意的行为,也需要受到纪检部门的监督,必须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才能正当追究邵远大的责任。

    叶平宇考虑了一下,一方面安排罗卫龙前去调查那个受让的商人,同时调查这五名股东的背井情况,而另一方面则回去向刘建勋报告,看一看是否要追究邵远大决策失误的事情。

    这样安排以后,叶平宇迅速回到清云市,把调查到的情况向刘建勋汇报了一遍,刘建勋听之后,也感到这里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这一千万的投资等于打了水漂,但是却追究不到邵远大的责任,这也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现在国有企业需要经营自主权,但是经营自主权应当谨慎行使,而不是任意行使,邵远大如此做法,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理?

    叶平宇和刘建勋两人商议了半天,决定将邵远大叫到市纪委正式接受谈话,要调查一下他决策失误的事情,不能说决策失误了,就说是交学费了,学费一次交这么大,有这么昂贵的学费吗?

    对于这个事情要从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如果轻轻放过这事了,恐怕会导致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到那个时候再去查处那就晚了。

    刘建勋让叶平宇将东林县化工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叫到市纪委接受谈话,了解一下当初决策的内幕,同时查看一下会议记录,看一看有没人反对这个事情。

    按照这个思路来办,叶平宇感觉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查到是邵远大一意孤行非要上这个项目,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处分。

    结果叶平宇把这些人叫到市纪委来,一一与他们进行谈话,就发现五名厂领导班子成员,有两名副厂反对这项投资,认为没有必要跑到广清那个地方设立一个分厂,而且投资还这么多。

    但是邵远大力主投资,其他两名副厂长则支持邵远大的想法,这样就形成了三比二的情况,不过由于有两名厂领导反对,邵远大如果一意孤行,他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将来出现问题,他肯定要承担责任,看来当初他早就想好了这个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吴存海适时登场了,吴存海当时是常务副县长,分管这个事情,邵远大一找到他,他便来负责协调这个事,决定到底要不要上马投资。

    经过吴存海的协调,县政府最终同意了邵远大的意见,有着县领导的同意,邵远大还有什么担心的,直接上马投资了事,这样一来,邵远大倒是把自身的责任给甩了一大半。

    叶平宇一找他再次谈话,邵远大就直接说道:“这是县政府当初同意的,现在怎么能把责任全部怪罪到我的头上?”

第四百四十章 推脱责任

    第四百四十章推脱责任

    邵远大看到梁成举让叶平宇给说服了,脸上一时难看起来,看来梁成举这个平时很强势的县委书记在叶平宇面前也是怂了,还不如自己这个被调查者硬气。

    不过邵远大相信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到时自有解释,既然这样,不让走就不让走是了,看叶平宇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这件事情是别人来办,邵远大说不定还真没什么事,而他没想到罗卫龙此次死盯着吴存海,他一定要从中搞出什么东西来,叶平宇故意让他来参与这个案子就是这个目的,充分发挥罗卫龙的工作积极性,把这个事情给调查好。

    罗卫龙到了县化工厂之后,查扣了大量有关广清厂的资料,现在重点是查物证,人证不可靠,只能作为线索,要从这些物证中查出情况来。

    罗卫龙带着人员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叶平宇就留置了邵远大一个上午,等到罗卫龙打电话给他所有资料都查扣齐了,他才和梁成举握握手,表示事情结束,邵远大可以回去了。

    由于邵远大被扣留在县委大院,他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现在叶平宇让他可以回去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走吧。

    一走出县委大院,邵远大急忙给广清厂那边打电话,结果一打,才知道广清厂那边有公安去厂子调查情况了,抱走了公司大量的财务资料。

    这个消息让邵远大感到大事不妙,这边是纪委在行动,而那边则是公安在行动,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要灭了他?

    邵远大感觉不大好,想着要采取对策,虽然设立厂子一事看上去合理合法,但是这背后的利益输送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如果真要对他采取动作,恐怕情况非常不妙。

    这样一想,邵远大紧急联系吴存海,告知他这一情况,吴存海一听到邵远大的报告,大吃一惊,邵远大是东林县支柱企业的老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到调查的,而现在居然受到了市纪委的调查,如果不是有高层领导授意的话断然不会这么办。

    想到这里,吴存海在挂断电话之后,急忙打电话给周文怀,询问他知不知道邵远大遭调查一事,周文怀同样是吃了一惊,事先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当然他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消息,他只是宣传部长并不是什么重要领导,他岂能知道这方面的事情。

    罗卫龙在查扣这些资料之后,叶平宇立刻安排审计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计,而广清厂那边同样也是如此。

    经过审计发现,县化工厂当时投资一千万元设立广清厂,设立后不久厂子就出现运转困难,财务入不敷出,但是奇怪的是在把这个厂子以五百万元的作价转让给他人之后,厂子却奇迹般地活了,接受转让的这个人是外地的一个商人,出资五百万元接了手,但是当时并没有支付转让款给县化工厂,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许诺以将来.经营利润来支付钱款。

    这个商人接手了不到一年,明明企业利润是不错的,但是他却突然之间又将这个厂子作价四百万元转手给其他五名股东,这五名股东之前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到了这个厂子,而其中一名股东居然是吴存胜。

    吴存胜现在不过是县化工厂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怎么会成为广清厂的股东?

    更重要的是这五名股东受让整个厂子也是一分钱没有花的,因为之前那名商人并没有将转让款还给县化工厂,所以他也没法受让这笔钱,而直到现在五百万元的转让款,广清厂还没有还清。

    工商登记显示,吴存胜当初入股的金额是一万元,在一千万的投资额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与其他四名股东受一起让整个厂子之后,他的投资额一下子猛涨到二百万元,这是他参与受让的结果,五名股东每人二百万,正好是一千万的投资额。

    而在厂子变成私人之后,县化工厂与其交易频繁,而且存在赊帐经营的情况,就是与广清厂贸易的时候,大笔的赊帐给广清厂,待广清厂与其他厂子交易完成后再反过来支付给县化工厂,同样情况下还存在价格优惠的事情,在县化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广清厂不赚钱都难。

    如此一个赚钱的厂子却在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倒闭然后转让给他人,手法十分的高明,从中看不出这里面有贪污公款的痕迹,表面看上去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会让人觉得邵远大决策失误,当初不该投资在广清建厂,而且在建厂过程中有县领导的签字和支持,而在转让广清厂时还有时任分管市领导的签字同意。

    而这个县领导一个是吴存海,一个就是周文怀,叶平宇是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签字了,现在经过审计基本上把事情审查清楚了,但是如何指出这里的问题,并且让邵远大承担责任呢?

    是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还是承担违纪的责任?如果是违纪违了哪条纪,从现在情况来看,除了有决策失误外,看不到邵远大侵占国有资产的身影,转让厂子是经过合法手续的,市领导支持的,那五名股东并没有邵远大的名字,唯一让人疑惑的就是有了吴存胜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与吴存海有关,但是吴存海如果否认与此事有关,说这是吴存胜的个人行为,吴存胜当时只是投资了一万元,后来投资额上升那是因为受让厂子的缘故,如果又找到吴存海的头上?

    叶平宇和罗卫龙一分析,感觉这件事情非常的巧妙,要想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不是那么的容易。

    罗卫龙想了想就提出去找那名当初转让厂子的商人,现在只有找到那个商人,才能查到当时为什么要把厂子转让给他,以及这里面有没有特殊交易的事情。

    但是那名商人现在在哪里,找到之后那名商人会不会承认有关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搞不好又会是一无所获。

    看来这个事情不能钻牛角尖,不能只想着如何查处邵远大违纪,关键是邵远大决策失误这事该怎么说,难道决策失误了,造成损失了,一句话就可以带过去了吗?有没有相应的追责机制?国有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不错,但是这种自主权不能是非常任意的行为,也需要受到纪检部门的监督,必须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才能正当追究邵远大的责任。

    叶平宇考虑了一下,一方面安排罗卫龙前去调查那个受让的商人,同时调查这五名股东的背井情况,而另一方面则回去向刘建勋报告,看一看是否要追究邵远大决策失误的事情。

    这样安排以后,叶平宇迅速回到清云市,把调查到的情况向刘建勋汇报了一遍,刘建勋听之后,也感到这里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这一千万的投资等于打了水漂,但是却追究不到邵远大的责任,这也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现在国有企业需要经营自主权,但是经营自主权应当谨慎行使,而不是任意行使,邵远大如此做法,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理?

    叶平宇和刘建勋两人商议了半天,决定将邵远大叫到市纪委正式接受谈话,要调查一下他决策失误的事情,不能说决策失误了,就说是交学费了,学费一次交这么大,有这么昂贵的学费吗?

    对于这个事情要从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如果轻轻放过这事了,恐怕会导致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到那个时候再去查处那就晚了。

    刘建勋让叶平宇将东林县化工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叫到市纪委接受谈话,了解一下当初决策的内幕,同时查看一下会议记录,看一看有没人反对这个事情。

    按照这个思路来办,叶平宇感觉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查到是邵远大一意孤行非要上这个项目,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处分。

    结果叶平宇把这些人叫到市纪委来,一一与他们进行谈话,就发现五名厂领导班子成员,有两名副厂反对这项投资,认为没有必要跑到广清那个地方设立一个分厂,而且投资还这么多。

    但是邵远大力主投资,其他两名副厂长则支持邵远大的想法,这样就形成了三比二的情况,不过由于有两名厂领导反对,邵远大如果一意孤行,他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将来出现问题,他肯定要承担责任,看来当初他早就想好了这个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吴存海适时登场了,吴存海当时是常务副县长,分管这个事情,邵远大一找到他,他便来负责协调这个事,决定到底要不要上马投资。

    经过吴存海的协调,县政府最终同意了邵远大的意见,有着县领导的同意,邵远大还有什么担心的,直接上马投资了事,这样一来,邵远大倒是把自身的责任给甩了一大半。

    叶平宇一找他再次谈话,邵远大就直接说道:“这是县政府当初同意的,现在怎么能把责任全部怪罪到我的头上?”

第四百四十章 推脱责任

    第四百四十章推脱责任

    邵远大看到梁成举让叶平宇给说服了,脸上一时难看起来,看来梁成举这个平时很强势的县委书记在叶平宇面前也是怂了,还不如自己这个被调查者硬气。

    不过邵远大相信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到时自有解释,既然这样,不让走就不让走是了,看叶平宇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这件事情是别人来办,邵远大说不定还真没什么事,而他没想到罗卫龙此次死盯着吴存海,他一定要从中搞出什么东西来,叶平宇故意让他来参与这个案子就是这个目的,充分发挥罗卫龙的工作积极性,把这个事情给调查好。

    罗卫龙到了县化工厂之后,查扣了大量有关广清厂的资料,现在重点是查物证,人证不可靠,只能作为线索,要从这些物证中查出情况来。

    罗卫龙带着人员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叶平宇就留置了邵远大一个上午,等到罗卫龙打电话给他所有资料都查扣齐了,他才和梁成举握握手,表示事情结束,邵远大可以回去了。

    由于邵远大被扣留在县委大院,他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现在叶平宇让他可以回去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走吧。

    一走出县委大院,邵远大急忙给广清厂那边打电话,结果一打,才知道广清厂那边有公安去厂子调查情况了,抱走了公司大量的财务资料。

    这个消息让邵远大感到大事不妙,这边是纪委在行动,而那边则是公安在行动,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要灭了他?

    邵远大感觉不大好,想着要采取对策,虽然设立厂子一事看上去合理合法,但是这背后的利益输送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如果真要对他采取动作,恐怕情况非常不妙。

    这样一想,邵远大紧急联系吴存海,告知他这一情况,吴存海一听到邵远大的报告,大吃一惊,邵远大是东林县支柱企业的老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到调查的,而现在居然受到了市纪委的调查,如果不是有高层领导授意的话断然不会这么办。

    想到这里,吴存海在挂断电话之后,急忙打电话给周文怀,询问他知不知道邵远大遭调查一事,周文怀同样是吃了一惊,事先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当然他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消息,他只是宣传部长并不是什么重要领导,他岂能知道这方面的事情。

    罗卫龙在查扣这些资料之后,叶平宇立刻安排审计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计,而广清厂那边同样也是如此。

    经过审计发现,县化工厂当时投资一千万元设立广清厂,设立后不久厂子就出现运转困难,财务入不敷出,但是奇怪的是在把这个厂子以五百万元的作价转让给他人之后,厂子却奇迹般地活了,接受转让的这个人是外地的一个商人,出资五百万元接了手,但是当时并没有支付转让款给县化工厂,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许诺以将来.经营利润来支付钱款。

    这个商人接手了不到一年,明明企业利润是不错的,但是他却突然之间又将这个厂子作价四百万元转手给其他五名股东,这五名股东之前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到了这个厂子,而其中一名股东居然是吴存胜。

    吴存胜现在不过是县化工厂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怎么会成为广清厂的股东?

    更重要的是这五名股东受让整个厂子也是一分钱没有花的,因为之前那名商人并没有将转让款还给县化工厂,所以他也没法受让这笔钱,而直到现在五百万元的转让款,广清厂还没有还清。

    工商登记显示,吴存胜当初入股的金额是一万元,在一千万的投资额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与其他四名股东受一起让整个厂子之后,他的投资额一下子猛涨到二百万元,这是他参与受让的结果,五名股东每人二百万,正好是一千万的投资额。

    而在厂子变成私人之后,县化工厂与其交易频繁,而且存在赊帐经营的情况,就是与广清厂贸易的时候,大笔的赊帐给广清厂,待广清厂与其他厂子交易完成后再反过来支付给县化工厂,同样情况下还存在价格优惠的事情,在县化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广清厂不赚钱都难。

    如此一个赚钱的厂子却在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倒闭然后转让给他人,手法十分的高明,从中看不出这里面有贪污公款的痕迹,表面看上去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会让人觉得邵远大决策失误,当初不该投资在广清建厂,而且在建厂过程中有县领导的签字和支持,而在转让广清厂时还有时任分管市领导的签字同意。

    而这个县领导一个是吴存海,一个就是周文怀,叶平宇是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签字了,现在经过审计基本上把事情审查清楚了,但是如何指出这里的问题,并且让邵远大承担责任呢?

    是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还是承担违纪的责任?如果是违纪违了哪条纪,从现在情况来看,除了有决策失误外,看不到邵远大侵占国有资产的身影,转让厂子是经过合法手续的,市领导支持的,那五名股东并没有邵远大的名字,唯一让人疑惑的就是有了吴存胜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与吴存海有关,但是吴存海如果否认与此事有关,说这是吴存胜的个人行为,吴存胜当时只是投资了一万元,后来投资额上升那是因为受让厂子的缘故,如果又找到吴存海的头上?

    叶平宇和罗卫龙一分析,感觉这件事情非常的巧妙,要想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不是那么的容易。

    罗卫龙想了想就提出去找那名当初转让厂子的商人,现在只有找到那个商人,才能查到当时为什么要把厂子转让给他,以及这里面有没有特殊交易的事情。

    但是那名商人现在在哪里,找到之后那名商人会不会承认有关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搞不好又会是一无所获。

    看来这个事情不能钻牛角尖,不能只想着如何查处邵远大违纪,关键是邵远大决策失误这事该怎么说,难道决策失误了,造成损失了,一句话就可以带过去了吗?有没有相应的追责机制?国有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不错,但是这种自主权不能是非常任意的行为,也需要受到纪检部门的监督,必须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才能正当追究邵远大的责任。

    叶平宇考虑了一下,一方面安排罗卫龙前去调查那个受让的商人,同时调查这五名股东的背井情况,而另一方面则回去向刘建勋报告,看一看是否要追究邵远大决策失误的事情。

    这样安排以后,叶平宇迅速回到清云市,把调查到的情况向刘建勋汇报了一遍,刘建勋听之后,也感到这里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这一千万的投资等于打了水漂,但是却追究不到邵远大的责任,这也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现在国有企业需要经营自主权,但是经营自主权应当谨慎行使,而不是任意行使,邵远大如此做法,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理?

    叶平宇和刘建勋两人商议了半天,决定将邵远大叫到市纪委正式接受谈话,要调查一下他决策失误的事情,不能说决策失误了,就说是交学费了,学费一次交这么大,有这么昂贵的学费吗?

    对于这个事情要从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如果轻轻放过这事了,恐怕会导致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到那个时候再去查处那就晚了。

    刘建勋让叶平宇将东林县化工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叫到市纪委接受谈话,了解一下当初决策的内幕,同时查看一下会议记录,看一看有没人反对这个事情。

    按照这个思路来办,叶平宇感觉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查到是邵远大一意孤行非要上这个项目,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处分。

    结果叶平宇把这些人叫到市纪委来,一一与他们进行谈话,就发现五名厂领导班子成员,有两名副厂反对这项投资,认为没有必要跑到广清那个地方设立一个分厂,而且投资还这么多。

    但是邵远大力主投资,其他两名副厂长则支持邵远大的想法,这样就形成了三比二的情况,不过由于有两名厂领导反对,邵远大如果一意孤行,他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将来出现问题,他肯定要承担责任,看来当初他早就想好了这个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吴存海适时登场了,吴存海当时是常务副县长,分管这个事情,邵远大一找到他,他便来负责协调这个事,决定到底要不要上马投资。

    经过吴存海的协调,县政府最终同意了邵远大的意见,有着县领导的同意,邵远大还有什么担心的,直接上马投资了事,这样一来,邵远大倒是把自身的责任给甩了一大半。

    叶平宇一找他再次谈话,邵远大就直接说道:“这是县政府当初同意的,现在怎么能把责任全部怪罪到我的头上?”

第四百四十章 推脱责任

    第四百四十章推脱责任

    邵远大看到梁成举让叶平宇给说服了,脸上一时难看起来,看来梁成举这个平时很强势的县委书记在叶平宇面前也是怂了,还不如自己这个被调查者硬气。

    不过邵远大相信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到时自有解释,既然这样,不让走就不让走是了,看叶平宇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这件事情是别人来办,邵远大说不定还真没什么事,而他没想到罗卫龙此次死盯着吴存海,他一定要从中搞出什么东西来,叶平宇故意让他来参与这个案子就是这个目的,充分发挥罗卫龙的工作积极性,把这个事情给调查好。

    罗卫龙到了县化工厂之后,查扣了大量有关广清厂的资料,现在重点是查物证,人证不可靠,只能作为线索,要从这些物证中查出情况来。

    罗卫龙带着人员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叶平宇就留置了邵远大一个上午,等到罗卫龙打电话给他所有资料都查扣齐了,他才和梁成举握握手,表示事情结束,邵远大可以回去了。

    由于邵远大被扣留在县委大院,他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现在叶平宇让他可以回去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走吧。

    一走出县委大院,邵远大急忙给广清厂那边打电话,结果一打,才知道广清厂那边有公安去厂子调查情况了,抱走了公司大量的财务资料。

    这个消息让邵远大感到大事不妙,这边是纪委在行动,而那边则是公安在行动,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要灭了他?

    邵远大感觉不大好,想着要采取对策,虽然设立厂子一事看上去合理合法,但是这背后的利益输送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如果真要对他采取动作,恐怕情况非常不妙。

    这样一想,邵远大紧急联系吴存海,告知他这一情况,吴存海一听到邵远大的报告,大吃一惊,邵远大是东林县支柱企业的老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到调查的,而现在居然受到了市纪委的调查,如果不是有高层领导授意的话断然不会这么办。

    想到这里,吴存海在挂断电话之后,急忙打电话给周文怀,询问他知不知道邵远大遭调查一事,周文怀同样是吃了一惊,事先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当然他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消息,他只是宣传部长并不是什么重要领导,他岂能知道这方面的事情。

    罗卫龙在查扣这些资料之后,叶平宇立刻安排审计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计,而广清厂那边同样也是如此。

    经过审计发现,县化工厂当时投资一千万元设立广清厂,设立后不久厂子就出现运转困难,财务入不敷出,但是奇怪的是在把这个厂子以五百万元的作价转让给他人之后,厂子却奇迹般地活了,接受转让的这个人是外地的一个商人,出资五百万元接了手,但是当时并没有支付转让款给县化工厂,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许诺以将来.经营利润来支付钱款。

    这个商人接手了不到一年,明明企业利润是不错的,但是他却突然之间又将这个厂子作价四百万元转手给其他五名股东,这五名股东之前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到了这个厂子,而其中一名股东居然是吴存胜。

    吴存胜现在不过是县化工厂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怎么会成为广清厂的股东?

    更重要的是这五名股东受让整个厂子也是一分钱没有花的,因为之前那名商人并没有将转让款还给县化工厂,所以他也没法受让这笔钱,而直到现在五百万元的转让款,广清厂还没有还清。

    工商登记显示,吴存胜当初入股的金额是一万元,在一千万的投资额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与其他四名股东受一起让整个厂子之后,他的投资额一下子猛涨到二百万元,这是他参与受让的结果,五名股东每人二百万,正好是一千万的投资额。

    而在厂子变成私人之后,县化工厂与其交易频繁,而且存在赊帐经营的情况,就是与广清厂贸易的时候,大笔的赊帐给广清厂,待广清厂与其他厂子交易完成后再反过来支付给县化工厂,同样情况下还存在价格优惠的事情,在县化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广清厂不赚钱都难。

    如此一个赚钱的厂子却在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倒闭然后转让给他人,手法十分的高明,从中看不出这里面有贪污公款的痕迹,表面看上去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会让人觉得邵远大决策失误,当初不该投资在广清建厂,而且在建厂过程中有县领导的签字和支持,而在转让广清厂时还有时任分管市领导的签字同意。

    而这个县领导一个是吴存海,一个就是周文怀,叶平宇是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签字了,现在经过审计基本上把事情审查清楚了,但是如何指出这里的问题,并且让邵远大承担责任呢?

    是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还是承担违纪的责任?如果是违纪违了哪条纪,从现在情况来看,除了有决策失误外,看不到邵远大侵占国有资产的身影,转让厂子是经过合法手续的,市领导支持的,那五名股东并没有邵远大的名字,唯一让人疑惑的就是有了吴存胜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与吴存海有关,但是吴存海如果否认与此事有关,说这是吴存胜的个人行为,吴存胜当时只是投资了一万元,后来投资额上升那是因为受让厂子的缘故,如果又找到吴存海的头上?

    叶平宇和罗卫龙一分析,感觉这件事情非常的巧妙,要想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不是那么的容易。

    罗卫龙想了想就提出去找那名当初转让厂子的商人,现在只有找到那个商人,才能查到当时为什么要把厂子转让给他,以及这里面有没有特殊交易的事情。

    但是那名商人现在在哪里,找到之后那名商人会不会承认有关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搞不好又会是一无所获。

    看来这个事情不能钻牛角尖,不能只想着如何查处邵远大违纪,关键是邵远大决策失误这事该怎么说,难道决策失误了,造成损失了,一句话就可以带过去了吗?有没有相应的追责机制?国有企业有经营自主权不错,但是这种自主权不能是非常任意的行为,也需要受到纪检部门的监督,必须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才能正当追究邵远大的责任。

    叶平宇考虑了一下,一方面安排罗卫龙前去调查那个受让的商人,同时调查这五名股东的背井情况,而另一方面则回去向刘建勋报告,看一看是否要追究邵远大决策失误的事情。

    这样安排以后,叶平宇迅速回到清云市,把调查到的情况向刘建勋汇报了一遍,刘建勋听之后,也感到这里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这一千万的投资等于打了水漂,但是却追究不到邵远大的责任,这也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现在国有企业需要经营自主权,但是经营自主权应当谨慎行使,而不是任意行使,邵远大如此做法,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理?

    叶平宇和刘建勋两人商议了半天,决定将邵远大叫到市纪委正式接受谈话,要调查一下他决策失误的事情,不能说决策失误了,就说是交学费了,学费一次交这么大,有这么昂贵的学费吗?

    对于这个事情要从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如果轻轻放过这事了,恐怕会导致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到那个时候再去查处那就晚了。

    刘建勋让叶平宇将东林县化工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叫到市纪委接受谈话,了解一下当初决策的内幕,同时查看一下会议记录,看一看有没人反对这个事情。

    按照这个思路来办,叶平宇感觉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查到是邵远大一意孤行非要上这个项目,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处分。

    结果叶平宇把这些人叫到市纪委来,一一与他们进行谈话,就发现五名厂领导班子成员,有两名副厂反对这项投资,认为没有必要跑到广清那个地方设立一个分厂,而且投资还这么多。

    但是邵远大力主投资,其他两名副厂长则支持邵远大的想法,这样就形成了三比二的情况,不过由于有两名厂领导反对,邵远大如果一意孤行,他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将来出现问题,他肯定要承担责任,看来当初他早就想好了这个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吴存海适时登场了,吴存海当时是常务副县长,分管这个事情,邵远大一找到他,他便来负责协调这个事,决定到底要不要上马投资。

    经过吴存海的协调,县政府最终同意了邵远大的意见,有着县领导的同意,邵远大还有什么担心的,直接上马投资了事,这样一来,邵远大倒是把自身的责任给甩了一大半。

    叶平宇一找他再次谈话,邵远大就直接说道:“这是县政府当初同意的,现在怎么能把责任全部怪罪到我的头上?”

第四百四十一章 前往深海

    第四百四十一章前往深海

    “那你在建完厂子之后为什么又转让了?”叶平宇想了想向他问道。

    邵远大马上说道:“转让一事也是经过县里市里的领导同意的,我个人也决定不了,如果你们要追究责任的话,大可以去追究。”

    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叶平宇问道:“当初是哪个市县领导同意的?”

    邵远大想了一下,沉声说道:“这是当初吴主任和市里周文怀部长同意的,同时也是经过会议研究决定的。”

    一听到邵远大说是吴存海和周文怀决定的,叶平宇就感觉调查得不差,但邵远大敢这么把他们两人名字说出来,说明他自认为这里面查不出什么问题来。

    谈了一会儿,叶平宇感到邵远大的话让他一时找不到把柄,看来这个事情确是比较棘手。

    正当叶平宇感到踌躇的时候,罗卫龙的工作有了眉目,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初参与转让一事的那个商人,这可是费了他老大的事,不过为了整倒吴存海,他是下血本了。

    商人一找到,罗卫龙就问叶平宇要不要将人带往清云市,这个人现在深海那边经商,现在虽然找到了他,但是要想进行顺利的调查,必须将人带到清云才行,可是这名商人并不是党员,如何将人家强行带走却是一个麻烦。

    叶平宇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感觉现在没有证据证明邵远大和这名商人有什么不正当的交易,没法对邵远大立案调查,而没对邵远大立案调查,就没法强行将那名商人给带走,如果罗卫龙强行把人家带走,恐怕会惹出麻烦,这样的话可能就会很被动了。

    叶平宇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深海,然后就此事向刘建勋报告,刘建勋同意了他的想法,罗卫龙的职级低了,叶平宇去一趟比较合适。

    刘建勋同意后,叶平宇想到叶东觉的儿子叶青伟在深海经商做生意,如果找到他,能方便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想,便暗中去找了叶东民,把想法告诉了他。

    叶东民对叶平宇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现在是十分欣赏,到哪里都能开拓出一片天地,现在叶家的后辈没有在政治上如此出色的人物,虽然叶平宇只是他的堂侄,但是如果能成长起来,那也是他们叶家的后辈。

    听了叶平宇的话之后,叶东民立刻给叶青伟打了一个电话,告诉这里面的事情,让他做好对叶平宇的接待。

    对于自己二叔的话,叶青伟当然是要听从,而对于叶平宇他之前还没有见过,几次叶平宇去京城,他都没有回去。

    现在听说叶平宇要来,想了想,便做好接待的准备,他自以为叶平宇原来不过是一个农村的小子,现在突然与他们家拉上了关系,这里面到底是真的假的,他爷爷叶丙臣为什么要这么做?

    心里面就是不大痛快,否则他早就回京与叶平宇见上一面了,不过叶平宇此次前来有着叶东民的话,他就是不大乐见叶平宇,也得听从叶东民的话。

    叶平宇到了之后,叶青伟出面迎接,两人终于见了一次面,看到叶平宇气宇轩昂的样子,叶青伟不禁皱了皱眉头,想不到叶平宇会是如此一个清俊的人物,虽然出身草根,但气质谈吐绝不比他这个世家公子差。

    “叶总你好!”握住叶青伟的手,叶平宇称呼起叶青伟为叶总。

    叶青伟不禁摆了摆手道:“叫我什么叶总,我们是兄弟们,叫我青伟就行,不过看样子我比你大两岁,你叫我一声大哥也行。”

    看到叶青伟的表情虽然有些倨傲,但是说话倒是挺客气的,叶平宇笑道:“那我就叫你大哥吧,涛哥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

    听到叶平宇提到叶涛,叶青伟笑道:“不要提那小子,那小子没少给我惹麻烦。”

    之前叶平宇就感觉叶涛对叶青伟不怎么感冒,现在听了叶青伟的话,叶平宇就知道叶青伟对叶涛也不是那么的感冒了。

    叶青伟和叶平宇说完话,便把叶平宇安排进深海市一家高档的酒店内,叶平宇便和他谈起要调查案件的事情,需要深海市纪委的配合,请他从中进行引见。

    此事叶青伟在接到叶东民的电话之后就已经作出安排了,身为叶家的后代,他在深海市自然有着自己的人脉资源。

    深海市委书记任布松是叶丙臣当年的部下,叶青伟在这里,任布松自然对其多有照拂,叶青伟与他联系了一下,带着叶平宇一起与任布松见了面。

    任布松接到叶青伟的电话,到了晚上,专门抽出时间来接见叶青伟,见到叶青伟之后,任布松很爽朗地大笑起来,握着叶青伟的手,进入这家高档大酒店。

    叶青伟便笑着向任布松介绍了叶平宇,一见到叶平宇,任布松就感觉这一定是叶家的子弟,否则不会有这种从容淡定的气质,只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现在见到了倒是感到很惊奇。

    叶平宇打量了任布松一下,感觉任布松作为深海市委书记,从举止谈吐上确实有那种省部级领导的气势,任布松现在虽然只是深海市委书记,但下一步的仕途走向,绝不会止步在深海市委书记这个位子。

    任布松握着叶平宇的手,把叶青伟一起迎进已经安排好的饭桌上,陪同他一起前来的秘书,非常谦恭地微着笑,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

    而叶青伟和叶平宇两人则是笑着请他坐起了上座,上座之后,任布松便招呼着叶平宇和叶青伟两人坐下。

    “青伟,你爸爸现在还好吧?”任布松坐下之后看了看叶青伟笑着说道。

    叶青伟笑道:“我爸爸挺好的,不过我也好长时间没回去了,只是在电话里和妈妈通电话才知道。”

    任布松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想当年我与你爸爸一起插队生活,这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想起来当初的日子,真是觉得有趣啊!”

    叶青伟呵呵地笑了起来,叶平宇看了一眼任布松插话道:“任书记,那种生活想起来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吧?”

    任布松闻声向叶平宇看去,笑道:“可不是咋的,人生就是一种经历,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就看你如何看待他了,也许有人会认为那种生活把自己的青春给耽误了,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没有那种生活,难道我们的青春就是完整的,没有耽误的?”

    没想到任布松会在他们面前说这样的话,看起来就是向他们一种教育,不过听起来却是非常有道理,叶平宇不停地点着头,认真地听着。

    看到叶平宇举止有度,头脑清楚,任布松不禁是对他多有注意,相比起叶青伟,叶平宇身上多的是官员的气质,而叶青伟现在经商,性情随意一些,并不太注重他所说的话。

    席间,叶青伟便将叶平宇前来深海的目的说了一遍,一听到叶平宇专门过来调查一件案子,任布松当然是表示支持,既然是公事,深海市部门自然是进行配合了,不过了为能让有关部门大力配合,需要任布松专门给有关部门打打招呼。

    叶平宇看到任布松在这个事情上能帮助他,那么调查一事就方便多了,既然如此,叶平宇就只有表示感谢了。

    吃完了饭,任布松离去,叶青伟简单地向叶平宇交代了一番,叶平宇便和他告辞留在了酒店之内。

    第二天,叶平宇召集人员,包括罗卫龙和与他一起来到深海市的清云市检察院有关工作人员,检察院属于司法部门,让他们一起过来有助于调查的进行。

    正当他们在准备着的时候,深海市纪委的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匆匆忙忙地赶来了,接到领导的命令,他们一刻也不敢耽误地就赶了过来。

    见到叶平宇之后,先认识了一下,叶平宇便向他们通报此次前来深海调查的事情,深海市监察局长听到后,立刻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持叶平宇办案。

    罗卫龙已经锁定了那名商人的所在的地方,只是还没有惊动他,怕出现什么问题,现在有了深海本地部门的支持,就可以将那名商人带过来进行问话,如果他供认出什么事情来,就可以将其带到清云市。

    关键是现在能不能突破这名商人,让这名商人开口承认某些事情,如果这名商人不承认,事情还是不好办。

    叶平宇与深海市的监察局长商议了一下,便带了两名武警一起前往那名商人所在的公司,让武警将那名商人给带走。

    这名商人丝毫没想到之前的事情过了这么长时间,会有人进行调查,等到他看到有人闯进他的办公室后,一时之间目瞪口呆,想着要叫保安,但是看到这么多人进来,并且还有武警战士,一时之间让他有些吓傻了。

    “你们是干什么的?”这名商人不由地站了起来怯声地问道。

    “跟我们走一趟吧!”深海市监察局长走上前向他招呼道。

第四百四十一章 前往深海

    第四百四十一章前往深海

    “那你在建完厂子之后为什么又转让了?”叶平宇想了想向他问道。

    邵远大马上说道:“转让一事也是经过县里市里的领导同意的,我个人也决定不了,如果你们要追究责任的话,大可以去追究。”

    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叶平宇问道:“当初是哪个市县领导同意的?”

    邵远大想了一下,沉声说道:“这是当初吴主任和市里周文怀部长同意的,同时也是经过会议研究决定的。”

    一听到邵远大说是吴存海和周文怀决定的,叶平宇就感觉调查得不差,但邵远大敢这么把他们两人名字说出来,说明他自认为这里面查不出什么问题来。

    谈了一会儿,叶平宇感到邵远大的话让他一时找不到把柄,看来这个事情确是比较棘手。

    正当叶平宇感到踌躇的时候,罗卫龙的工作有了眉目,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初参与转让一事的那个商人,这可是费了他老大的事,不过为了整倒吴存海,他是下血本了。

    商人一找到,罗卫龙就问叶平宇要不要将人带往清云市,这个人现在深海那边经商,现在虽然找到了他,但是要想进行顺利的调查,必须将人带到清云才行,可是这名商人并不是党员,如何将人家强行带走却是一个麻烦。

    叶平宇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感觉现在没有证据证明邵远大和这名商人有什么不正当的交易,没法对邵远大立案调查,而没对邵远大立案调查,就没法强行将那名商人给带走,如果罗卫龙强行把人家带走,恐怕会惹出麻烦,这样的话可能就会很被动了。

    叶平宇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深海,然后就此事向刘建勋报告,刘建勋同意了他的想法,罗卫龙的职级低了,叶平宇去一趟比较合适。

    刘建勋同意后,叶平宇想到叶东觉的儿子叶青伟在深海经商做生意,如果找到他,能方便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想,便暗中去找了叶东民,把想法告诉了他。

    叶东民对叶平宇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现在是十分欣赏,到哪里都能开拓出一片天地,现在叶家的后辈没有在政治上如此出色的人物,虽然叶平宇只是他的堂侄,但是如果能成长起来,那也是他们叶家的后辈。

    听了叶平宇的话之后,叶东民立刻给叶青伟打了一个电话,告诉这里面的事情,让他做好对叶平宇的接待。

    对于自己二叔的话,叶青伟当然是要听从,而对于叶平宇他之前还没有见过,几次叶平宇去京城,他都没有回去。

    现在听说叶平宇要来,想了想,便做好接待的准备,他自以为叶平宇原来不过是一个农村的小子,现在突然与他们家拉上了关系,这里面到底是真的假的,他爷爷叶丙臣为什么要这么做?

    心里面就是不大痛快,否则他早就回京与叶平宇见上一面了,不过叶平宇此次前来有着叶东民的话,他就是不大乐见叶平宇,也得听从叶东民的话。

    叶平宇到了之后,叶青伟出面迎接,两人终于见了一次面,看到叶平宇气宇轩昂的样子,叶青伟不禁皱了皱眉头,想不到叶平宇会是如此一个清俊的人物,虽然出身草根,但气质谈吐绝不比他这个世家公子差。

    “叶总你好!”握住叶青伟的手,叶平宇称呼起叶青伟为叶总。

    叶青伟不禁摆了摆手道:“叫我什么叶总,我们是兄弟们,叫我青伟就行,不过看样子我比你大两岁,你叫我一声大哥也行。”

    看到叶青伟的表情虽然有些倨傲,但是说话倒是挺客气的,叶平宇笑道:“那我就叫你大哥吧,涛哥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

    听到叶平宇提到叶涛,叶青伟笑道:“不要提那小子,那小子没少给我惹麻烦。”

    之前叶平宇就感觉叶涛对叶青伟不怎么感冒,现在听了叶青伟的话,叶平宇就知道叶青伟对叶涛也不是那么的感冒了。

    叶青伟和叶平宇说完话,便把叶平宇安排进深海市一家高档的酒店内,叶平宇便和他谈起要调查案件的事情,需要深海市纪委的配合,请他从中进行引见。

    此事叶青伟在接到叶东民的电话之后就已经作出安排了,身为叶家的后代,他在深海市自然有着自己的人脉资源。

    深海市委书记任布松是叶丙臣当年的部下,叶青伟在这里,任布松自然对其多有照拂,叶青伟与他联系了一下,带着叶平宇一起与任布松见了面。

    任布松接到叶青伟的电话,到了晚上,专门抽出时间来接见叶青伟,见到叶青伟之后,任布松很爽朗地大笑起来,握着叶青伟的手,进入这家高档大酒店。

    叶青伟便笑着向任布松介绍了叶平宇,一见到叶平宇,任布松就感觉这一定是叶家的子弟,否则不会有这种从容淡定的气质,只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现在见到了倒是感到很惊奇。

    叶平宇打量了任布松一下,感觉任布松作为深海市委书记,从举止谈吐上确实有那种省部级领导的气势,任布松现在虽然只是深海市委书记,但下一步的仕途走向,绝不会止步在深海市委书记这个位子。

    任布松握着叶平宇的手,把叶青伟一起迎进已经安排好的饭桌上,陪同他一起前来的秘书,非常谦恭地微着笑,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

    而叶青伟和叶平宇两人则是笑着请他坐起了上座,上座之后,任布松便招呼着叶平宇和叶青伟两人坐下。

    “青伟,你爸爸现在还好吧?”任布松坐下之后看了看叶青伟笑着说道。

    叶青伟笑道:“我爸爸挺好的,不过我也好长时间没回去了,只是在电话里和妈妈通电话才知道。”

    任布松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想当年我与你爸爸一起插队生活,这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想起来当初的日子,真是觉得有趣啊!”

    叶青伟呵呵地笑了起来,叶平宇看了一眼任布松插话道:“任书记,那种生活想起来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吧?”

    任布松闻声向叶平宇看去,笑道:“可不是咋的,人生就是一种经历,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就看你如何看待他了,也许有人会认为那种生活把自己的青春给耽误了,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没有那种生活,难道我们的青春就是完整的,没有耽误的?”

    没想到任布松会在他们面前说这样的话,看起来就是向他们一种教育,不过听起来却是非常有道理,叶平宇不停地点着头,认真地听着。

    看到叶平宇举止有度,头脑清楚,任布松不禁是对他多有注意,相比起叶青伟,叶平宇身上多的是官员的气质,而叶青伟现在经商,性情随意一些,并不太注重他所说的话。

    席间,叶青伟便将叶平宇前来深海的目的说了一遍,一听到叶平宇专门过来调查一件案子,任布松当然是表示支持,既然是公事,深海市部门自然是进行配合了,不过了为能让有关部门大力配合,需要任布松专门给有关部门打打招呼。

    叶平宇看到任布松在这个事情上能帮助他,那么调查一事就方便多了,既然如此,叶平宇就只有表示感谢了。

    吃完了饭,任布松离去,叶青伟简单地向叶平宇交代了一番,叶平宇便和他告辞留在了酒店之内。

    第二天,叶平宇召集人员,包括罗卫龙和与他一起来到深海市的清云市检察院有关工作人员,检察院属于司法部门,让他们一起过来有助于调查的进行。

    正当他们在准备着的时候,深海市纪委的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匆匆忙忙地赶来了,接到领导的命令,他们一刻也不敢耽误地就赶了过来。

    见到叶平宇之后,先认识了一下,叶平宇便向他们通报此次前来深海调查的事情,深海市监察局长听到后,立刻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持叶平宇办案。

    罗卫龙已经锁定了那名商人的所在的地方,只是还没有惊动他,怕出现什么问题,现在有了深海本地部门的支持,就可以将那名商人带过来进行问话,如果他供认出什么事情来,就可以将其带到清云市。

    关键是现在能不能突破这名商人,让这名商人开口承认某些事情,如果这名商人不承认,事情还是不好办。

    叶平宇与深海市的监察局长商议了一下,便带了两名武警一起前往那名商人所在的公司,让武警将那名商人给带走。

    这名商人丝毫没想到之前的事情过了这么长时间,会有人进行调查,等到他看到有人闯进他的办公室后,一时之间目瞪口呆,想着要叫保安,但是看到这么多人进来,并且还有武警战士,一时之间让他有些吓傻了。

    “你们是干什么的?”这名商人不由地站了起来怯声地问道。

    “跟我们走一趟吧!”深海市监察局长走上前向他招呼道。

第四百四十一章 前往深海

    第四百四十一章前往深海

    “那你在建完厂子之后为什么又转让了?”叶平宇想了想向他问道。

    邵远大马上说道:“转让一事也是经过县里市里的领导同意的,我个人也决定不了,如果你们要追究责任的话,大可以去追究。”

    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叶平宇问道:“当初是哪个市县领导同意的?”

    邵远大想了一下,沉声说道:“这是当初吴主任和市里周文怀部长同意的,同时也是经过会议研究决定的。”

    一听到邵远大说是吴存海和周文怀决定的,叶平宇就感觉调查得不差,但邵远大敢这么把他们两人名字说出来,说明他自认为这里面查不出什么问题来。

    谈了一会儿,叶平宇感到邵远大的话让他一时找不到把柄,看来这个事情确是比较棘手。

    正当叶平宇感到踌躇的时候,罗卫龙的工作有了眉目,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初参与转让一事的那个商人,这可是费了他老大的事,不过为了整倒吴存海,他是下血本了。

    商人一找到,罗卫龙就问叶平宇要不要将人带往清云市,这个人现在深海那边经商,现在虽然找到了他,但是要想进行顺利的调查,必须将人带到清云才行,可是这名商人并不是党员,如何将人家强行带走却是一个麻烦。

    叶平宇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感觉现在没有证据证明邵远大和这名商人有什么不正当的交易,没法对邵远大立案调查,而没对邵远大立案调查,就没法强行将那名商人给带走,如果罗卫龙强行把人家带走,恐怕会惹出麻烦,这样的话可能就会很被动了。

    叶平宇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深海,然后就此事向刘建勋报告,刘建勋同意了他的想法,罗卫龙的职级低了,叶平宇去一趟比较合适。

    刘建勋同意后,叶平宇想到叶东觉的儿子叶青伟在深海经商做生意,如果找到他,能方便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想,便暗中去找了叶东民,把想法告诉了他。

    叶东民对叶平宇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现在是十分欣赏,到哪里都能开拓出一片天地,现在叶家的后辈没有在政治上如此出色的人物,虽然叶平宇只是他的堂侄,但是如果能成长起来,那也是他们叶家的后辈。

    听了叶平宇的话之后,叶东民立刻给叶青伟打了一个电话,告诉这里面的事情,让他做好对叶平宇的接待。

    对于自己二叔的话,叶青伟当然是要听从,而对于叶平宇他之前还没有见过,几次叶平宇去京城,他都没有回去。

    现在听说叶平宇要来,想了想,便做好接待的准备,他自以为叶平宇原来不过是一个农村的小子,现在突然与他们家拉上了关系,这里面到底是真的假的,他爷爷叶丙臣为什么要这么做?

    心里面就是不大痛快,否则他早就回京与叶平宇见上一面了,不过叶平宇此次前来有着叶东民的话,他就是不大乐见叶平宇,也得听从叶东民的话。

    叶平宇到了之后,叶青伟出面迎接,两人终于见了一次面,看到叶平宇气宇轩昂的样子,叶青伟不禁皱了皱眉头,想不到叶平宇会是如此一个清俊的人物,虽然出身草根,但气质谈吐绝不比他这个世家公子差。

    “叶总你好!”握住叶青伟的手,叶平宇称呼起叶青伟为叶总。

    叶青伟不禁摆了摆手道:“叫我什么叶总,我们是兄弟们,叫我青伟就行,不过看样子我比你大两岁,你叫我一声大哥也行。”

    看到叶青伟的表情虽然有些倨傲,但是说话倒是挺客气的,叶平宇笑道:“那我就叫你大哥吧,涛哥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

    听到叶平宇提到叶涛,叶青伟笑道:“不要提那小子,那小子没少给我惹麻烦。”

    之前叶平宇就感觉叶涛对叶青伟不怎么感冒,现在听了叶青伟的话,叶平宇就知道叶青伟对叶涛也不是那么的感冒了。

    叶青伟和叶平宇说完话,便把叶平宇安排进深海市一家高档的酒店内,叶平宇便和他谈起要调查案件的事情,需要深海市纪委的配合,请他从中进行引见。

    此事叶青伟在接到叶东民的电话之后就已经作出安排了,身为叶家的后代,他在深海市自然有着自己的人脉资源。

    深海市委书记任布松是叶丙臣当年的部下,叶青伟在这里,任布松自然对其多有照拂,叶青伟与他联系了一下,带着叶平宇一起与任布松见了面。

    任布松接到叶青伟的电话,到了晚上,专门抽出时间来接见叶青伟,见到叶青伟之后,任布松很爽朗地大笑起来,握着叶青伟的手,进入这家高档大酒店。

    叶青伟便笑着向任布松介绍了叶平宇,一见到叶平宇,任布松就感觉这一定是叶家的子弟,否则不会有这种从容淡定的气质,只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现在见到了倒是感到很惊奇。

    叶平宇打量了任布松一下,感觉任布松作为深海市委书记,从举止谈吐上确实有那种省部级领导的气势,任布松现在虽然只是深海市委书记,但下一步的仕途走向,绝不会止步在深海市委书记这个位子。

    任布松握着叶平宇的手,把叶青伟一起迎进已经安排好的饭桌上,陪同他一起前来的秘书,非常谦恭地微着笑,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

    而叶青伟和叶平宇两人则是笑着请他坐起了上座,上座之后,任布松便招呼着叶平宇和叶青伟两人坐下。

    “青伟,你爸爸现在还好吧?”任布松坐下之后看了看叶青伟笑着说道。

    叶青伟笑道:“我爸爸挺好的,不过我也好长时间没回去了,只是在电话里和妈妈通电话才知道。”

    任布松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想当年我与你爸爸一起插队生活,这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想起来当初的日子,真是觉得有趣啊!”

    叶青伟呵呵地笑了起来,叶平宇看了一眼任布松插话道:“任书记,那种生活想起来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吧?”

    任布松闻声向叶平宇看去,笑道:“可不是咋的,人生就是一种经历,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就看你如何看待他了,也许有人会认为那种生活把自己的青春给耽误了,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没有那种生活,难道我们的青春就是完整的,没有耽误的?”

    没想到任布松会在他们面前说这样的话,看起来就是向他们一种教育,不过听起来却是非常有道理,叶平宇不停地点着头,认真地听着。

    看到叶平宇举止有度,头脑清楚,任布松不禁是对他多有注意,相比起叶青伟,叶平宇身上多的是官员的气质,而叶青伟现在经商,性情随意一些,并不太注重他所说的话。

    席间,叶青伟便将叶平宇前来深海的目的说了一遍,一听到叶平宇专门过来调查一件案子,任布松当然是表示支持,既然是公事,深海市部门自然是进行配合了,不过了为能让有关部门大力配合,需要任布松专门给有关部门打打招呼。

    叶平宇看到任布松在这个事情上能帮助他,那么调查一事就方便多了,既然如此,叶平宇就只有表示感谢了。

    吃完了饭,任布松离去,叶青伟简单地向叶平宇交代了一番,叶平宇便和他告辞留在了酒店之内。

    第二天,叶平宇召集人员,包括罗卫龙和与他一起来到深海市的清云市检察院有关工作人员,检察院属于司法部门,让他们一起过来有助于调查的进行。

    正当他们在准备着的时候,深海市纪委的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匆匆忙忙地赶来了,接到领导的命令,他们一刻也不敢耽误地就赶了过来。

    见到叶平宇之后,先认识了一下,叶平宇便向他们通报此次前来深海调查的事情,深海市监察局长听到后,立刻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持叶平宇办案。

    罗卫龙已经锁定了那名商人的所在的地方,只是还没有惊动他,怕出现什么问题,现在有了深海本地部门的支持,就可以将那名商人带过来进行问话,如果他供认出什么事情来,就可以将其带到清云市。

    关键是现在能不能突破这名商人,让这名商人开口承认某些事情,如果这名商人不承认,事情还是不好办。

    叶平宇与深海市的监察局长商议了一下,便带了两名武警一起前往那名商人所在的公司,让武警将那名商人给带走。

    这名商人丝毫没想到之前的事情过了这么长时间,会有人进行调查,等到他看到有人闯进他的办公室后,一时之间目瞪口呆,想着要叫保安,但是看到这么多人进来,并且还有武警战士,一时之间让他有些吓傻了。

    “你们是干什么的?”这名商人不由地站了起来怯声地问道。

    “跟我们走一趟吧!”深海市监察局长走上前向他招呼道。

第四百四十一章 前往深海

    第四百四十一章前往深海

    “那你在建完厂子之后为什么又转让了?”叶平宇想了想向他问道。

    邵远大马上说道:“转让一事也是经过县里市里的领导同意的,我个人也决定不了,如果你们要追究责任的话,大可以去追究。”

    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叶平宇问道:“当初是哪个市县领导同意的?”

    邵远大想了一下,沉声说道:“这是当初吴主任和市里周文怀部长同意的,同时也是经过会议研究决定的。”

    一听到邵远大说是吴存海和周文怀决定的,叶平宇就感觉调查得不差,但邵远大敢这么把他们两人名字说出来,说明他自认为这里面查不出什么问题来。

    谈了一会儿,叶平宇感到邵远大的话让他一时找不到把柄,看来这个事情确是比较棘手。

    正当叶平宇感到踌躇的时候,罗卫龙的工作有了眉目,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初参与转让一事的那个商人,这可是费了他老大的事,不过为了整倒吴存海,他是下血本了。

    商人一找到,罗卫龙就问叶平宇要不要将人带往清云市,这个人现在深海那边经商,现在虽然找到了他,但是要想进行顺利的调查,必须将人带到清云才行,可是这名商人并不是党员,如何将人家强行带走却是一个麻烦。

    叶平宇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感觉现在没有证据证明邵远大和这名商人有什么不正当的交易,没法对邵远大立案调查,而没对邵远大立案调查,就没法强行将那名商人给带走,如果罗卫龙强行把人家带走,恐怕会惹出麻烦,这样的话可能就会很被动了。

    叶平宇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深海,然后就此事向刘建勋报告,刘建勋同意了他的想法,罗卫龙的职级低了,叶平宇去一趟比较合适。

    刘建勋同意后,叶平宇想到叶东觉的儿子叶青伟在深海经商做生意,如果找到他,能方便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想,便暗中去找了叶东民,把想法告诉了他。

    叶东民对叶平宇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现在是十分欣赏,到哪里都能开拓出一片天地,现在叶家的后辈没有在政治上如此出色的人物,虽然叶平宇只是他的堂侄,但是如果能成长起来,那也是他们叶家的后辈。

    听了叶平宇的话之后,叶东民立刻给叶青伟打了一个电话,告诉这里面的事情,让他做好对叶平宇的接待。

    对于自己二叔的话,叶青伟当然是要听从,而对于叶平宇他之前还没有见过,几次叶平宇去京城,他都没有回去。

    现在听说叶平宇要来,想了想,便做好接待的准备,他自以为叶平宇原来不过是一个农村的小子,现在突然与他们家拉上了关系,这里面到底是真的假的,他爷爷叶丙臣为什么要这么做?

    心里面就是不大痛快,否则他早就回京与叶平宇见上一面了,不过叶平宇此次前来有着叶东民的话,他就是不大乐见叶平宇,也得听从叶东民的话。

    叶平宇到了之后,叶青伟出面迎接,两人终于见了一次面,看到叶平宇气宇轩昂的样子,叶青伟不禁皱了皱眉头,想不到叶平宇会是如此一个清俊的人物,虽然出身草根,但气质谈吐绝不比他这个世家公子差。

    “叶总你好!”握住叶青伟的手,叶平宇称呼起叶青伟为叶总。

    叶青伟不禁摆了摆手道:“叫我什么叶总,我们是兄弟们,叫我青伟就行,不过看样子我比你大两岁,你叫我一声大哥也行。”

    看到叶青伟的表情虽然有些倨傲,但是说话倒是挺客气的,叶平宇笑道:“那我就叫你大哥吧,涛哥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

    听到叶平宇提到叶涛,叶青伟笑道:“不要提那小子,那小子没少给我惹麻烦。”

    之前叶平宇就感觉叶涛对叶青伟不怎么感冒,现在听了叶青伟的话,叶平宇就知道叶青伟对叶涛也不是那么的感冒了。

    叶青伟和叶平宇说完话,便把叶平宇安排进深海市一家高档的酒店内,叶平宇便和他谈起要调查案件的事情,需要深海市纪委的配合,请他从中进行引见。

    此事叶青伟在接到叶东民的电话之后就已经作出安排了,身为叶家的后代,他在深海市自然有着自己的人脉资源。

    深海市委书记任布松是叶丙臣当年的部下,叶青伟在这里,任布松自然对其多有照拂,叶青伟与他联系了一下,带着叶平宇一起与任布松见了面。

    任布松接到叶青伟的电话,到了晚上,专门抽出时间来接见叶青伟,见到叶青伟之后,任布松很爽朗地大笑起来,握着叶青伟的手,进入这家高档大酒店。

    叶青伟便笑着向任布松介绍了叶平宇,一见到叶平宇,任布松就感觉这一定是叶家的子弟,否则不会有这种从容淡定的气质,只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现在见到了倒是感到很惊奇。

    叶平宇打量了任布松一下,感觉任布松作为深海市委书记,从举止谈吐上确实有那种省部级领导的气势,任布松现在虽然只是深海市委书记,但下一步的仕途走向,绝不会止步在深海市委书记这个位子。

    任布松握着叶平宇的手,把叶青伟一起迎进已经安排好的饭桌上,陪同他一起前来的秘书,非常谦恭地微着笑,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

    而叶青伟和叶平宇两人则是笑着请他坐起了上座,上座之后,任布松便招呼着叶平宇和叶青伟两人坐下。

    “青伟,你爸爸现在还好吧?”任布松坐下之后看了看叶青伟笑着说道。

    叶青伟笑道:“我爸爸挺好的,不过我也好长时间没回去了,只是在电话里和妈妈通电话才知道。”

    任布松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想当年我与你爸爸一起插队生活,这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想起来当初的日子,真是觉得有趣啊!”

    叶青伟呵呵地笑了起来,叶平宇看了一眼任布松插话道:“任书记,那种生活想起来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吧?”

    任布松闻声向叶平宇看去,笑道:“可不是咋的,人生就是一种经历,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就看你如何看待他了,也许有人会认为那种生活把自己的青春给耽误了,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没有那种生活,难道我们的青春就是完整的,没有耽误的?”

    没想到任布松会在他们面前说这样的话,看起来就是向他们一种教育,不过听起来却是非常有道理,叶平宇不停地点着头,认真地听着。

    看到叶平宇举止有度,头脑清楚,任布松不禁是对他多有注意,相比起叶青伟,叶平宇身上多的是官员的气质,而叶青伟现在经商,性情随意一些,并不太注重他所说的话。

    席间,叶青伟便将叶平宇前来深海的目的说了一遍,一听到叶平宇专门过来调查一件案子,任布松当然是表示支持,既然是公事,深海市部门自然是进行配合了,不过了为能让有关部门大力配合,需要任布松专门给有关部门打打招呼。

    叶平宇看到任布松在这个事情上能帮助他,那么调查一事就方便多了,既然如此,叶平宇就只有表示感谢了。

    吃完了饭,任布松离去,叶青伟简单地向叶平宇交代了一番,叶平宇便和他告辞留在了酒店之内。

    第二天,叶平宇召集人员,包括罗卫龙和与他一起来到深海市的清云市检察院有关工作人员,检察院属于司法部门,让他们一起过来有助于调查的进行。

    正当他们在准备着的时候,深海市纪委的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匆匆忙忙地赶来了,接到领导的命令,他们一刻也不敢耽误地就赶了过来。

    见到叶平宇之后,先认识了一下,叶平宇便向他们通报此次前来深海调查的事情,深海市监察局长听到后,立刻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持叶平宇办案。

    罗卫龙已经锁定了那名商人的所在的地方,只是还没有惊动他,怕出现什么问题,现在有了深海本地部门的支持,就可以将那名商人带过来进行问话,如果他供认出什么事情来,就可以将其带到清云市。

    关键是现在能不能突破这名商人,让这名商人开口承认某些事情,如果这名商人不承认,事情还是不好办。

    叶平宇与深海市的监察局长商议了一下,便带了两名武警一起前往那名商人所在的公司,让武警将那名商人给带走。

    这名商人丝毫没想到之前的事情过了这么长时间,会有人进行调查,等到他看到有人闯进他的办公室后,一时之间目瞪口呆,想着要叫保安,但是看到这么多人进来,并且还有武警战士,一时之间让他有些吓傻了。

    “你们是干什么的?”这名商人不由地站了起来怯声地问道。

    “跟我们走一趟吧!”深海市监察局长走上前向他招呼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3959/ 第一时间欣赏青云直上最新章节! 作者:鹅城知县所写的《青云直上》为转载作品,青云直上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青云直上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青云直上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青云直上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青云直上介绍:
为官之本在于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叶平宇以草根之身投入官场,面对财色权,守住本心,步步谋划,终于走出一条官场的康庄大道,从此一朝直上青云路,锦衣还眉扬气吐!PS:完本五百三十万字作品《扶摇直上》读者群:113471192。青云直上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青云直上,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青云直上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