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到了调整计划的时候
说到这里,杨震顿了一下后,才继续道:“说实话老总,我们坦克部队的起点,相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还是比较高一些。︽UU小说,www.uu234.com我苦心经营,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苦心搞来的装备,在基本性能上普遍高于有些不思进取的日军坦克很多。”
“再加上专门针对日军的坦克性能,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作战训练方式和计划。所以在战场上,我们的坦克自组建以来,基本上没有吃过大亏,甚至可以说是百战百胜没有失过手。我当年苦心经营,就怕弄来的那点本钱丢光了,所以想尽办法搞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
“这些新式的装备,在战场上的确也取得了相当大的优势。日本人之前制造的九七式坦克,或是其改进型已经远不是对手。去年的会战,我们的装甲兵与日军装甲兵的战斗结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但百战百胜也换来了另外的一个结果,那就是让装甲兵的成长过于顺风顺水了。没有吃过败仗,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很容易让部队养成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这场战斗来看,部队明显已经养出骄、奢二气,总认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谁来了都不怕的想法。”
“这一仗,虽然没有接到日军调动新式坦克参战的确切情报。但是日军上来就投入两个坦克联队,一百多辆坦克,我们的部队就派出一个团的部队迎战。除了目空一切之外,我想不出来还会有其他的原因可以解释。”
“如果一开始,就将有生力量全部投入进去,那么这场战斗即便会有损失,但是绝对不会大。这是什么,这就是骄傲自满。说重的一些,那是目中无人。这一战打成这个结果,其实应该说侥幸。如果不是王明贵反应还算迅速,这场战斗很可能我们吃的亏更大。”
“我们现在正在面对的日本,是列强之中国力和实力最弱的一个。老总您是留过洋的,这一点您比我这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清楚很多。这个不过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与西方列强相比不过是一个半大孩子而已。”
“日军的战斗力虽然强横,步兵战术是下过苦心的,即便放眼世界都可以说相当先进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综合国力,也真正达到了支撑他们庞大胃口的地步。其技术装备制造和生产力,与其他西方列强无法相比。”
“从现在来看,日本人的确是我们最强劲的对手。但是日本人的真正实力,与美英苏德相比呢?如果我们因为战胜了这个国力最弱的一个对手,而便沾沾自喜、目空一切的话。那么在面对未来更加强大的对手时候,我们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日本人可以制造出不错的坦克,但是有限的国力,以及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军备投资重点不同,使得他们的产能有限。但是在面对国力远胜日本人的其他对手呢?我们还可以这么游刃有余吗?”
“这一战,对于我们来说是经验但更是教训。这一棒子下来,也可以打醒很多还沉寂在战胜一个眼下对我们来说,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强大敌人。但是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还是一个弱者的对手梦中。”
“一场败仗不可怕,关键是吸取教训,从中间取得我们早就应该接受的教训。太过于顺风顺水的成长,对一支部队只有害而无一利。不管是过去的红军,现在的八路军、新四军,还是东北抗日联军,那一支部队不是从无数的挫折和艰辛之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无数的困难和艰辛,非但没有打垮我们这支军队,反倒是将我们这支钢铁一般的军队锻造成了一块无坚不摧的好钢。我相信这一次的挫折,尽管会给作战计划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只会让我们的装甲兵更加成熟,才能应对也许明天就会出现的,更加强大的对手。”
“国无长势,水无常态。我们不可能会预见下一个敌人是谁,但是在这方面却不能不有所心理上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全体上下高烧五十度的脑袋,能够彻底的清醒,别在以老子天下第一自诩。”
杨震前边的话老总听明白了,但后边的一句话,却让老总皱了皱眉头:“你说的更加强大的对手?是西南方面,还是其他的什么对手?杨震同志,你是不是将未来的形势想的太不理想。”
老总的话,让杨震微微的摇了摇头道:“老总,这可说不好。也许今天的盟友,在不远的未来,也许会成为的敌人。世事难料,谁能看得清我们未来的走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对于我们也一样。”
“老总,今天我们的对手是日本人。但是如果明天我们的对手是苏联人,或是美国人呢?美国人和苏联人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我们今天已经看到。但是如果有一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们不得不与美国人或是苏联人,打上一场有限度的局部战争时候。”
“面对着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是日本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一个月的坦克产量相当于日本几年产量。可以根据战局的发展,不断设计和制造出更强大装备的美苏两国。还这么狂妄自大,是要吃大亏的。”
杨震的这番话音落下,却换来了老总的沉默不语。良久老总才道:“那现在的战局怎么办?这两个在通州战场上的坦克团,基本上已经丧失战斗力,不撤回休整已经不可能。面对他们留下的空缺,我们该怎么弥补?”
“通州是北平东面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有一平、二津、三通州之说。虽说眼下战略地位已经不再像明清时期那么的重要,但距离北平城近在咫尺。拿下通州,也就意味着打开了北平的东大门。”
“而从之前日军在通州一线投入的力量来看,他们准备是要死守通州、大兴、南苑、黄村一线。而且这个力度相当的不小,除了原有的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之外,现在又增加了五十九师团的主力。”
“日军目前摆出的态势是,在一线、二线防御被我军接连突破之后。已经将西线防御的重点后撤至北平周边,并在一一零师团和五十九师团抵达之后,在北平周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防线。”
“从日军在北平周边的兵力数量来看,至少现在他们是要准备死守北平。这样一来,如果还按照原计划争夺通州,这投入的力量就需要很大。如果短时间无法夺取北平,那么我们将会有大量的兵力,被拖住在北平周边的各个战场。”
“我们在其他战场上可投入的兵力,就会大量的减少。尤其在冀中和冀南,投入的兵力势必要大量的削减。这不仅要拖延南线战事的进展,甚至还有可能被日军各个击破。杨震同志屯重兵于坚城之下,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大忌。”
老总的反问,杨震却是没有回答。在死盯着地图良久之后才道:“我从东北会再调两坦克团过来,而且我手中现在还有一个团,外加两个独立坦克营的预备队,还尚未投入到战场之上。”
“但是我认为现在还不是投入预备队的时候。至于他们什么时候参战,至少眼下我还没有考虑。既然坦克部队短时间指望不上,那就用步兵打。之前没有了坦克不是也一样打胜仗?怎么现在离开了坦克的支援,就不会打仗了?”
“我苦心积虑搞来这么多的现代化装备,是为了更好锻炼部队,最大限度的减轻部队的伤亡,更多的消灭敌人。但是绝对不能出现没有坦克和飞机的配合,就感觉到束手束脚的不会打仗这种情况。”
“既然没有了坦克作战,那就用步兵攻击,我就不信我们的步兵,离了坦克的配合和支援就不会打仗了。调来的坦克以及担任预备队的兵力,什么时候投入战场我亲自掌握。至于通州一线的战事,先以投入步兵和炮兵为主。”
“不过老总你说的担心,我其实早就想过。虽然原计划我们对北平周边的战场,还是采取以佯攻分散日军兵力。利用北平的重要战略位置,分散日军的注意力,并不实打实的发起攻坚作战。”
“但在战役打响之后,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日军现在一下子增援了两个师团,可以说其在河北境内的兵力三分之二,都集中在北平周边。其在大纵深的冀中平原上,只保留了一个十七师团。在这种态势之下我们在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恐怕这屁股后边就要冒火了。”
“如果我们投入的牵制兵力不足,无法将北平周边的日军彻底的削弱。北平日军一旦与平津日军同时出击,在我们屁股后边给我们来一个钳形攻势。那么我军南下冀中的部队,就反倒陷入日军的合围圈之中。”
“一旦这个时候关东军一旦出兵增援华北,或是山西第一军出正太铁路,哪怕是只来一个师团在我们两翼在来上一刀。之前日军还未摸清楚我们的战略意图,再加上北平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增加北平的守军。”
“如果完全摸清楚了。他们收缩固守北平和天津两个要点。待我军主力南下深入冀中之后,利用我军在两点兵力不足的态势,以北平与天津为基点,全线发起反击,重新封闭津卢铁路线,我们的后路就危险了。”
“而现在我军东西两线穿插集群已经出击,也就等于我们的全线战略意图已经展开,无法在隐蔽下去。在这种情况之下,以冈村宁次的能力和嗅觉,他很有可能会调整重新全线部署。这个家伙的身上,兼具狼性与狐性,即凶狠又异常的狡猾。”
“但一旦我们不能抓住眼下北平周边日军,几乎全部在城外作战的态势。在其全线收缩之前解决北平外围敌军,一旦让他们缩回北平城内。除非我们冒险强攻北平,否则我们后续的战局很有可能会陷入被动。”
“老总,恐怕到时候此次战局就要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被击溃甚至是围歼的是我们。北平战场无论我们情愿与否,都必须要重新重视。所以我认为,现在必须到了要调整原有计划的时候了。”
第三十六章 重点放在北平
杨震点了点地图上的北平,犹豫了一下之后坚定的道:“现在我军已经对北平形成三面围攻之势,而且战斗主要都进行在北平的外围。眼下日军虽说有些犹豫,但是现在还不断的在向北平战场调集援军。”
“我们应该利用眼下有利时机,在整个华北形成东、西、南三个主战场。其中这个西战场就是以北平城为核心,利用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以及地处华北交通中心,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将华北日军几大坨有生力量,尽可能的解决掉最大的一部分。”
“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如果能够抢在日军大批援军抵达华北之前,打掉北平周边的日军重兵集群,对我军下一步的战斗相当有利。我的想法是,现在我们可以吃着一个,也就是北平战场。手中再夹着一个冀中战场,眼睛在盯着一个天津战场。”
“将北平战场提升到与冀中战场同等战略位置上,先攻占北平这个交通枢纽,打通北平与张家口之间的铁路联系。在削弱日军整体实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减轻我们的后勤压力。”
“以两个迂回穿插集群快速南下,解决冀中日军的同时,在整个河北构筑一个北起平津地带,南至于滹沱河的大包围圈。至于天津至塘沽一线之敌,因为紧靠出海口,回旋余地比较大,我们可以先盯着他们。”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一个快字,重点就是北平与冀中战场。否则一旦战事拖延下来,我们在整个战场上将形成一个头重脚轻的态势。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冀中战场,然后应对日军援军。”
“我之前采取一系列佯动,将日军部署在冀中地区的兵力,逐步吸引到北面战线。并在冀中攻击作战之中,采取了牛刀子杀鸡的战术,就是为了抢在日军重兵云集之前,解决冀中之敌。”
“不过现在从整个战场态势来看,冀中方面无论是敌情还是整体态势,已经初步达到了我们的意图。所以在冀中方向,我不打算有任何的调整。只要晋绥与晋冀鲁豫部队以及晋察冀军区一部,能够牢牢的将第一军牵制在山西战场。”
“我们南下作战部队的动作够快,眼下的冀中地区已经基本无悬念。但是北平方向我们必须要调整作战计划了,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将北平战线提速,彻底围歼北平周边的日军重兵集群,打掉这股在我穿插部队身后的最大一坨子,也是威胁最大的一股敌军。”
对于杨震的想法,老总微微一愣后才道:“你的意思是在北平周边,提前发起总攻击?利用我们部队现在与日军各部撕咬的很紧态势,先解决北平周边的日军重兵集群?至于天津出海口,暂时放到一边?”
老总的话音落下,杨震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拿起手中的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的平津之间,以及天津与冀东地区之间,天津至塘沽之间,重重的画了几笔之后才道:“老总,天津紧靠塘沽港口。如果我们想要彻底的封闭天津,那么势必要先打塘沽。”
“但是塘沽周边沟壑纵横、沼泽遍地、到处都是盐田,而且当地土地盐碱化严重。而即便是冬季塘沽沿海的海冰也并不封冻,各个沟壑与沼泽地也不封冻。不仅不利于重武器的展开,同时也不利于大兵团运动。”
“塘沽是整个华北地区日军最重要的补给港口,更是最大的海港。在塘沽不仅驻有陆军重兵,日军还调动了为数不少的舰艇在塘沽港驻扎。此次战役打响之后,日本海军从本土以及上海,东北的葫芦岛和旅顺又调集了一批舰艇进抵塘沽港。”
“仅仅我们知道的就有八云号和磐手号两艘,装备了二百零三毫米和一百五十二毫米火炮的装甲巡洋舰,以及十一艘的驱逐舰、海防舰和炮舰。那两艘老式巡洋舰,虽说老了一点,但是对地提供火力支援没有任何的问题。”
“一艘老式巡洋舰的火力,相当于一个炮兵师。而且都是大口径的火炮,对我们攻击塘沽的威胁很大。而我们自己也缺乏对舰攻击武器,尤其是航空鱼雷是一枚都没有。我们的航空兵,完成对舰攻击训练的部队也并不多。”
“再加上周边的地形不利,我军直攻塘沽港很有可能会面临被日军火力压制,而无法还击的态势。但不拿下塘沽,如果我们先打天津,不仅要面临关东军与天津日军的两面夹击的危险,还要面对日军从塘沽登陆,迂回我军背后的风险。”
“淞沪会战的金山卫一战,对我军天津作战是一个警惕。在沿海地带正面攻击受阻陷入僵持的时候,从侧翼登陆迂回包抄已经成了日军的惯例。我军没有海军,缺乏反舰的专用武器,对他们的海军舰队几乎没有任何的办法。”
“虽说现在日本海军损失惨重,战略重点又始终在太平洋。拿不出太多的大中型主力舰艇,在中国沿海只保持了一支轻型海军。但是其塘沽的地理位置,以及日本海军在中国沿海目前还占据的绝对优势。让他们的这些老爷舰,也完全可以发挥足够的威力。”
“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就打天津,在冀东尚未完全夺取,关内外日军之间联系尚未完全被切断。尤其是日本海军优势,并未丧失余烬的情况之下,无论是先打塘沽,还是直插天津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的想法还是放弃攻击天津,集中兵力夺取武清、安次、永清一线,切断平津之间的联系。以北平为整个作战的核心地带,构筑一个东起武清,西至平西山区地带的一个绞肉机。用北平城作为整个战场的核心,将日军有生力量源源不断的吸引到这个战场上来。”
“通过内线挤压,外线穿插、迂回运动包抄作战,尽一切可能的利用北平周边相对复杂的地形,日军很难构成完整防线的态势。在北平周边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打掉日军在北平周边的重兵集团。并为冀中平原争夺战,分散和减轻压力。”
“不过,如果中央认为必须拿下塘沽,以彻底的切断日军海上增援华北的通道,那我的建议是舍塘沽而打天津。解放天津切并断平榆铁路,一样切断日军通过塘沽港,增援华北战场的通道。不过我们进攻天津,可就在整个东线战场上,形成一个孤军突出的态势了。”
杨震的全盘思路,让老总皱了皱眉头沉思良久之后才道:“杨震同志,其实主席和中央,包括我个人之前认为在平津战场上,对北平战场还是应该采取围困为主,将攻击的重点放在天津至塘沽一线。
“解放天津至塘沽一线,彻底的切断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之间的联系,并封锁华北地区的出海口,逼着日军华北方面军自己撤退在北平周边的部队。平津两地向为犄角之势,一旦丧失了天津,不管他冈村宁次愿不愿意只能撤退。”
“虽说这个态势,部队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但是却可以以天津为诱饵,吸引日军的注意力。毕竟相对于北平和冀中来说,天津对于日军来说更加的重要。没有了海港,日军无法接收本土的任何支援。同时我军可以对北宁铁路,形成一定的威胁。”
“主席不赞同在北平周围大打,还是有考虑的。先不说北平是整个华北的政治、教育中心,单单就是一个古建筑的密度,就很是让中央头疼。北平是六朝古都,城内以及周边建筑有大量的古建筑。颐和园、西山、天坛、北海,这些皇家建筑群,都是中国历史的精华所在。”
“这些都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建筑,一旦在我们手中毁于战火,将是我们对后人的犯罪。你们在太原做的那些事情,虽说是为了在形势之下逼不得已的选择。但太原几座城门的被毁,也让中央在政治上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要是凝聚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北平打成一座废墟,恐怕这个压力中央真的无力承担。你在外围歼敌,我可以表示支持。但是在攻城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够慎重的考虑。不要把北平这个几千年的古都,搞成华北的新京。”
老总的话,让杨震微微点了点头:“我已经给前线部队下达命令,告诉他们遇到古建筑的时候,一律尽可能的避开。同时尽可能多的将战场设置到城外、在外围歼敌,最大限度的避免攻城。”
“不过老总,我现在最担心的不是北平战场,而是山西战场上的第一军。如果我军拿下冀中平原,夺取平汉、津浦两条铁路,山西的第一军后路基本上就被我军切断,冈村宁次不会不考虑这个后果。”
“日军驻山西的第一军与十二军所处的战略态势不同,第一军所在的山西,在我军此次整个战场的侧翼。而十二军部署的态势,则处在与我军顶牛的态势之下。相比较之下,尽管十二军的兵力在第一军之上。”
“但是就整个战场而言,十二军所处的态势对我军整个作战计划的威胁,却远远不如在整个华北战场侧翼的第一军。如果在我军在冀中平原作战期间,第一军避开正太铁路沿线,取道晋东南或是晋东北加入河北战场,对我军侧后方的威胁那就太大了。”
“晋绥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能不能牵制住这个第一军我一直都很担心。不管日军调集多少援军,但是这个第一军只要在山西一天,对我们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要分散和牵扯我军很大一部分的精力。”
“从眼下整个战局来看,在缺乏足够后续兵力,日军大本营始终未能给予足够增援的情况之下,冈村宁次不会不考虑调动实际上已经成为孤军的第一军出山西作战的。尽管也许日军大本营不允许其放弃山西,但是谁能保障冈村宁次不病急乱投医?”
“这个家伙,可是即有狼的凶狠,又有豺的狡猾。其性格之中不仅有谨慎,更有果断和破例。对于眼下已经成为华北方面军鸡肋的山西战场,我想在需要的时候,这个家伙会毫不犹豫的放弃。”
第三十七章 杨震的坚持
听着杨震对山西战场的担心,老总点了点头道:“这一点,中央已经考虑到了。现在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各一部,正在晋东南和晋东北展开,对第一军的防线正在发起攻击。太岳和晋绥军区主力,已经对太原周边发起钳形攻势。”
“同时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了四个旅主力,以及冀晋、太行军区各六个团的地方武装,共计十五个团的兵力。由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已经沿着正太铁路两侧全线展开,并对阳泉发起攻击。”
“眼下在山西战场上,整个正太铁路沿线,从娘子关到寿阳一线已经被切断。同时山西战场我军各部,已经与日军第一军主力紧紧的咬在一起。山西战场上从目前来看,到是不用太过于担心。”
“不过相对于山西的第一军,中央更担心的是日军从海路运输增援部队在塘沽登陆。山东军区对津浦铁路,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的破坏。日军如果从华中、华东战场增兵,从目前来看依靠海路是最便捷的方式,也是可以做到最严格的保密方式。”
“杨震同志,山西的第一军那是明敌。而且在山西战场上我军兵力占据优势,同时经过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整训,部队无论是装备和军事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战之前,你们又调集一部分炮兵进入山西战场,加强了我山西部队的火力。”
“可以说在山西战场,我军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在加上负责指挥封锁晋东南战场上的你们那位老副师长,原来的四方面军总指挥经验丰富,我们并不是很担心山西第一军,会对整个河北战场造成太大的威胁。”
“但可能会从塘沽登陆的日军,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个暗敌。日军增援部队什么时候抵达,会来多少增援兵力,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无法预见的。在战场上不可预见的敌军,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最危险的。”
“别说我们现在已经破坏了津浦铁路部分路线,苏北以北的津浦路基本瘫痪。就这条津浦铁路没有被破坏,为了掩盖战略意图和增援兵力数量,日军增援华北战场的时候,也会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陆地运输与海运同时行动,以加快增援速度。”
“尤其是眼下整个中国沿海,对于日本海军来说,还算是一个安全区的情况之下。而我们没有海军,甚至连舢板都没有一条。在茫茫的大海上,根本就无法判断日军增援路线和增援的兵力数量。”
“如果放弃天津与塘沽一线,这样就等于将战略的主动权,自己拱手交给了日军。日军随时可以利用塘沽与天津这两个港口,输送大批增援部队到华北战场。杨震同志,为了防范日军的增援部队,你钳制天津需要多少兵力?这世上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而从目前塘沽港集中的日本海军舰队,从战役打响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之内,还尚未受到任何攻击的这一情况来看。美国海军在履行与我们之前达成的,派遣潜艇进入渤海湾活动,封锁塘沽港的协议很是有些三心二意,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执行。”
“从这一事件上来看,在封锁中国海岸线,阻止日本海军通过海路调兵的计划上,我们根本就不能指望他们,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才行。从眼下的态势来看,我们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也是中央要求先打天津和塘沽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要战略的主动权控制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御敌于海上不让其登陆,打掉日军在华北最大的军港,切断日军自海上增援以及物资运输的路线。让他们想要增援只能走津浦铁路,使得他们时钟的指针由我们来拨动。”
“杨震同志,你根据形势的发展,对战略重点进行调整,我没有太大的意见。但是在战略重点方向的选择上,我希望你还是最好慎重考虑一下。我认为还是应该以天津方向为主,封锁住这条日军目前可增援华北的最便捷,也是最安全的通道。”
老总的不赞同,杨震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道:“老总,相对于山西的第一军,对于塘沽可能会登陆之敌,我们已经做了一定的准备。日军海运援军,的确是我军很难控制的。眼前我们的情报网,也没有办法覆盖到大海上。”
“至于我个人没有,也不会将希望都放在美国海军身上。老总,我从来不将希望寄托给外人身上,尤其是美国人身上。但我还是认为现在打天津或是塘沽,都是得不偿失的,同时也没有那个必要。”
“所以针对日军肯定会通过海运,增援华北这一点上,我们也着手做了一些的应对。海运增援固然难以捉摸和把握,但是有一点我们却可以掌握。那就是海运对港口的依赖性,还是相当的大。”
“我们的情报网固然部署不到海面上,但是我们却可以对华中和华东的几个港口进行监控。武汉、南京、上海、宁波等这些港口,我们都可以利用当地的地下党组织,对其实施秘密的监视。同时派出侦察机,配合我地下党对塘沽港进行监视。”
“而在军事解决手段上,我们现在已经在热南地区,部署了一个作战中队的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以及我们手中仅有的三个中队的美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这三个航空中队不参与任何方向作战,专门用来封锁塘沽港。”
“老总,天津港是河港,原本大型舰艇就不可能上朔到天津港。现在又正值冬季枯水期,通航能力就更加有限。日军如果想要通过海运大举增援华北,主要还是只能使用塘沽港,这无疑也增加了我们监控的便利性。”
“不管日军通过海路增援的兵力多少,但是我们只要击沉一条船,就可以将一个大队的日军送往海底。击沉几条船,就可以将整个塘沽港封锁起来。即便日军采取换驳的方式,以轻型舰艇直接将援军送往天津。但是我们只要在新河一线炸沉他们一艘驳船,就足以封锁整个河道本身就很低的通航能力。”
“为了切断日军通过海路增援华北战场,我们没有必要直接攻取天津与塘沽。因为从陆路夺取塘沽、天津,日军还可以从北塘、大沽口方向一样的登陆。而我们留着塘沽与天津这两个港口,反倒是在无形之中起到了一个诱饵的作用。”
“我们完全可以采取空中封锁的办法,将天津港这个河港封死,同时集中轰炸机群封锁塘沽港,代替我们很有可能会是得不偿失的天津攻坚作战。击沉一艘运输船,我们付出的代价或许仅仅是几枚航空炸弹,可取得的战果却是地面上需要苦战才能获得的。”
“但是如果我们直接攻取塘沽,不仅要面临日军地面部队的顽抗,地形不利无法展开大兵团作战,以及三面受敌的态势,而且还要承受海面上日军舰艇的重炮的火力打击。这个代价,并不会比我们以北平为重点小。”
“而舍弃塘沽直攻天津,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攻占天津无法彻底的封锁日军增援路线,但是我们的攻击部队,一样要面临三面受敌的态势。同时还要调集大批的兵力,沿海岸线周边展开,尤其是大沽至祁口,北塘至汉沽一线,防备日军从侧翼登陆,包抄我们的攻坚部队。”
“而且他们的海军大型军舰固然无法上行,只能在塘沽一线提供火力支援,炮火无法深入到内陆的天津周边。但是轻型驱逐舰、海防舰与炮舰,都可以直接进入天津市区的紫竹林港区,对地面作战实施火力支援。”
“海河虽说不如黄浦江水深,眼下也正在处于冬季的枯水期。但是日军中可不仅仅有大型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还有大量轻型的炮舰以及海防舰。这些轻型舰艇,直接行驶到天津市区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眼下除了集中在塘沽海面的日军海军舰队之外,战前日军从长江与香港向天津调来了四艘浅水炮舰。其中最大的一艘须磨号炮舰,是日本人在香港缴获的英国货。这艘炮舰上装备了两座一百五十二毫米舰炮,威力相当的惊人。”
“这些轻型舰艇,对我们攻击天津会带来很大威胁的。老总,天津城内可不单单是日本人,还有大量的中国平民。我们投鼠忌器,可日军并没有这个顾忌。天津港大部分的码头就在天津市区,这几发一百二十五毫米炮弹落下来,可就是死伤一片。”
“老总,天津与北平的日军部署态势不同。北平的日军主力都在城外,尤其是平西与平北山地。试图以山地为屏障,遏制住我军的攻势。但是天津的日军主力,就龟缩在天津与塘沽一线,重点就是天津与塘沽两个城区。攻击天津我们想不打巷战,都几乎不可能。”
“最关键的是我们在攻击天津的时候,屁股后边还有北平周边的三个日军师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的重兵集群。天津战役发起期间,我们要拿出多少兵力才能死死的看住北平日军?一旦稍有不慎,让这股日军突出来,那么无论投入那个方向,都会改变战役的进程。”
杨震虽说没有明说,但是他的这番解释,还是清楚的告诉老总,他并不打算改变自己先围歼北平周边敌军的想法。在整个平津战场上,还是决定以北平为重点方向。对于天津一线以部分兵力,进行牵制和监视。并派出航空兵,全力封锁天津港与塘沽港,将敌军的援军消灭在海上。
他始终坚持认为,如果将平津战场的重点改为天津方向,放着北平这么一大坨日军,搞不好会弄成顾此失彼的情况。尤其是在北平这个冀中战场的整个后方重点部位,留着这么多的日军,是一个相当大的隐患。
如果能提前解决北平周边的这三个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的日军,那么即便山西的日军第一军放弃山西全军东出太行山,日军从塘沽增援三个师团以上的兵力,那么自己面对新的敌情也会游刃有余。
第三十八章 不会改变决心
杨震坚持先打北平之敌,还有一个理由他没有办法明说。△¢UU小说,www.uu234.com那就是如果先攻击天津,不仅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还未必能够得手不说。一旦天津与塘沽丢失,整个北平的日军后路就彻底被切断。
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对整个战局起到太大的作用,变相的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而且很容易将北平日军逼到狗急跳墙的地步。北平的日军除了无条件投降之外,就只能死打硬拼、做垂死挣扎之外,几乎是没有任何的选择。
而日军根本就不是那种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之下,会主动缴枪投降的军队。天津、塘沽一失,已经失去几乎所有退路,眼下部署在北平城外的日军各部,要么全部收缩进城固城死守,要么垂死挣扎。这两个选择对于杨震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
同时以杨震对冈村宁次的性格判断来看,性格上有些阴郁的冈村宁次,绝对不是那种动不动就玉碎的人。一旦天津与塘沽丢掉,他在第一时间就会将城外的大部分主力,都收缩回北平城,以静待其他方向的援军赶到。
如果日军的真的全部收缩回北平城内,面对日军这样的对手,搞不好北平这个千年古都就真的要打烂了。即便围困又能怎么样?一贯死硬的日军,是绝对不会缴械投降。可北平城内他不产粮食,城内除了日伪军政人员之外,还有几百万的平民。
难道让这些中国老百姓,也跟着日军一同陪葬,活活饿死在北平城内?更何况以日军目前在北平城周边的兵力来说,按照合围战至少三比一的兵力优势要求。在还要应对其他战场的情况之下,部队也很难抽调出太多的兵力,长期围困北平城。
这样一来,反倒是自己被牵制住了。中国人对北平投鼠忌器,无法放手去打。日本人可不会在乎这座古都会不会打烂,城内的几百万百姓会不会被饿死。最关键的是贫瘠的,尚未从连续两年的天灾之中缓过气来的晋察冀军区,也无力长期供养大量的部队在北平城周边。
而且即便是付出巨大的代价,拿下了天津与塘沽。但肯定要付出巨大伤亡的部队,还怎么应对新的敌情?即便日军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北平,在天津与塘沽攻坚战之中付出巨大代价的部队,还有没有能力在调过头完成对北平之敌的围歼,甚至哪怕是合围?
一旦北平日军全力向天津突围,部队还有没有能力在运动中歼敌?如果日军投入大量的兵力,在北塘、大沽,乃至整个天津海岸线周边登陆,部队还有没有能力应对新的敌情?这都是一个未知数。
同样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还不如北平城周边的日军,目前还以争夺外围为主的态势。在城外激战并不会伤及到北平城内,以及周边的古建筑群的特点。先解决北平的日军重兵集群。至少可以为已经开始的南下作战,保障补给线与后方的安全。
能逼着他们主动的放弃北平向天津撤退,这是最好的结果,也可以保全北平这个千年古都。在部队逼近通州、大兴、南苑一线的时候,冈村宁次调集重兵争夺通州一线,就已经说明他们要确保平津之间的交通,有确保必要时候向天津撤退的路线的意图。
虽然不见得日军拼命争夺通州一线,肯定就是为了在战况不利的时候,保住突围路线。但先打北平、钳制天津的战略部署,就算不能逼迫他们主动突围,但至少也可以将日军的目光从冀中吸引到北平。相比冀中平原地带,杨震相信日军大本营更重视的是平津得失。
不管天津和塘沽加在一起,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还是两地的重要战略位置,以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都是日军必须要救援的要点。利用平津地带,将日军可能增援的兵力,尽可能的拉长战线。至于天津港与塘沽港,杨震认为采取航空兵的封锁已经足够。
美国人可以利用航空兵的优势,将整船、整船的日军精锐送到太平洋海底。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采取同样的战术,将日军的援军送往渤海龙王爷那里去常住?这不是比花费高昂的代价,夺取天津和塘沽要节省兵力很多?
杨震坚持自己的计划,让老总很是不满意的同时,也相当的为难。中央的意图还是先打天津,在整个华北战场形成一个关门打狗之势,彻底的解除华北根据地受到的海上威胁,以及缩短应对日军反扑的战线。
但杨震的坚持与固执,却是让老总也很头疼。眼下攻击天津与塘沽可能会付出的代价,老总心中还是清楚的。但是攻击天津和塘沽,对整个战局却是相当有益处。从战局的整体来看,这个代价还是合算的。
可眼前这位年轻的统帅,却是固执的坚持要打北平。对天津与塘沽一线,还是以空中封锁为主,这让老总很是不满意。要是单靠几十架轰炸机,就能起到地面装备的作用,那么还要步兵做什么?
只是老总不知道,杨震的这个计划并非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在整个作战计划制定完成之后,杨震与郭炳勋再三研究,拿出的几个应变计划之一。天津与塘沽一线,则是压根就没有被杨震列入攻击计划。
尤其是在战前日本海军抽调部分舰队,进至葫芦岛与旅顺之后,杨震干脆直接将夺取天津与塘沽,从自己所有的计划之中彻底的删除。他的想法还是钳制天津与冀东之敌,以航空兵封锁天津与塘沽港,将重点还是放在北平方向。
为此抗联特地将美援的第一批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三个作战中队全部调往热南的几个野战机场。同时考虑到作战半径的问题,还调集了一个中队的布伦海姆轰炸机,专门用来封锁天津港与塘沽港。
随着四三年下半年的整体战局发生改变,美国人在战斗机的援助上,虽说一向以二流为主,只给他们已经陆续淘汰的p四零战斗机。但是在攻击机的援助上,还算是一向的比较大方。
在a二零攻击机还需要分配给苏联人,以及自身还要大量使用的情况之下。开始将美国海军和陆军已经开始换装的sbd俯冲轰炸机,转交给抗联方面。这三个中队,是抗联第一批接收的改型飞机,最关键的是这三个中队的飞行员,都经过了对海攻击训练。
考虑到这种飞机不错的航程,以及相对较高的轰炸精度。在其他战场还大量需要数量依旧有限的a二零攻击机的情况之下,此次执行封锁天津港与塘沽港的作战任务,便交给了这种美国俯冲轰炸机。而没有调集性能更好一些,但是起降标准也更高的a二零攻击机。
不过为了应对意外的情况,在通辽一线有两个a二零攻击机中队,也按照命令在待机,随时准备增援华北战场。而这两个a二零攻击机中队,则是抗联航空兵所有攻击机部队之中,唯一有过对舰作战实战经验的。
尽管在战前抗联与美苏英三国,都在不断的接触,试图争取甚至是购买一批航空反舰鱼雷。但是抗联的努力,却依旧被三国拒绝。美英两国认为抗联无出海口,没有必要装备航空鱼雷的必要性,所以直截了当的给予拒绝。
而苏联人则不想一而再的刺激,动不动就抽风的日本人,拒绝提供任何的鱼雷。即便是他们拥有了大批的美英援助的鱼雷,也拒绝提供给抗联哪怕一枚航空用反舰鱼雷。只给了二十枚鱼雷艇使用的舰用鱼雷,可又没有给抗联一艘鱼雷艇。
在缺乏专用航空鱼雷的情况之下,无奈之下抗联制定的应变计划,只能以普通的航空炸弹为主。这一点让杨震很是受刺激,专门找抗联的军工部门谈过。让他们在苏联给的舰用鱼雷的基础上,研制一种航空鱼雷。
可尽管杨震下了一定的决心,可一种装备的玩意研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至少短时间之内抗联还指望不上。在眼下抗联还只能使用普通的航空炸弹,以及对地火箭弹,用来反舰艇作战。
好在皮尔逊还是满够意思的,收集了一大批的美军陆海军航空兵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军舰艇作战时候的经验。尤其是美军使用的杀伤力很大的,对舰跳弹攻击的战术,皮尔逊都交给了抗联。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在日军海陆火力优势之下,围攻天津和塘沽,杨震与郭炳勋可谓是煞费苦心。虽说缺乏威力最大的航空鱼雷,以及专用的鱼雷攻击机,而无法使用威力最大的航空反舰鱼雷,但是依旧命令航空兵挑选出最适合的飞机,并专门制定了针对性的计划。
只是这个应变计划,因为考虑到顾虑很多的中央,一开始就不赞同将北平作为主战场的原来意见,所以杨震一直没有将这个计划上报中央。尽管事先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通气,但是杨震最终还是压下了这个应变计划。
杨震很清楚自己是军人,在战场上可以考虑怎么可以达成作战目的,就可以怎么打。但是中央不能像自己这么考虑,中央不但要考虑军事上的得失,更要考虑政治上的得失。一旦北平这座拥有大量古建筑的千年古都毁灭,中央将会面临沉重的政治压力。
单单一个教育界与知识分子方面带来的压力,就会让中央很难承受。甚至前几年做的大量工作,都有可能会毁于一旦。作为大区最高军事指挥员,杨震不能不考虑中央可能会面对的沉重压力。
也正是知道完整的夺取北平,对中央未来发展和工作的重要性,杨震并未将这个应变计划上报。而且在他原本的计划之中,将北平作为主战场之一,也是所有的计划之中最后一个选择。
可眼下整个形势的发展,却偏偏走向了他最不情愿的一面。不管怎么做,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北平周围的日军重兵集群,做到熟视无睹。战场上的整体战局变化,在逼着他不得不做出最艰难的选择。但尽管这个选择很艰难,除非战局出现大的改变,杨震的决心就不会做出任何的改变。
第三十九章 总攻击令
好在在北平战场上,眼下的日军因为北平眼下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没有固守北平城,还是以固守北平周边的制高点与战略要点为主。并在北平周边的制高点与战略要点上,不断的反复与抗联的攻击部队争夺。
北平战场上的日军,为了保证北平战场的安危。在陈翰章的西线迂回穿插集群,就在冈村宁次的眼皮子底下,沿着北平西城墙根南下的举动。非但没有让日军收缩防御,反倒是为了切断抗联穿插部队的后路,不断的在北平城周边战场上发起战术反击。
试图尽可能的拓宽防御纵深,保证北平城的安全,确保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的安全。尽管冈村宁次此刻的官邸与司令部,早就搬进了城内的原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府。但这是关系到东方人特有面子的问题,北平战场上的日军也只能尽力而为。
堂堂一个方面军司令官,被人堵在大门口狂揍,只能抱着头死守。这对于日军来说,无论是战术还是面子都不可能接受的。再加上战略上的要求,日军对外围阵地的争夺可谓是全力以赴。
尤其是平西的西山与香山,大石河至琉璃河一线,平北的高丽营、小汤山、顺义一线,平东的通州、大兴、马驹桥一线。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两军沿着北平城外的战略要点在在反复的冲杀着。
仅仅在平北潮白河两岸的牛栏山至北小营一线,抗联在平北承德攻击部队一个加强团,在晋察冀军区一个独立团的配合之下。与日军六十三师团步兵第六十七旅团主力,反复争夺十余次才最终确定了这个北平城北门户所在地的归属。
整整三天的激战下来,这加强团伤亡三分之二基本被打残。晋察冀军区参战的那个独立团,也伤亡过半只能缩编为一个营。而当面的日军第六十七旅团,也基本上拼成了一个空架子。后撤回高丽营的时候,全旅团连同马夫等非战斗人员,已经不足五百人。
为了争夺这个进入潮白河平原的门户,在短短的三天之内中日双方对这片山前平原地带的孤丘,发射了三万余发炮弹。海拔八十多米的牛栏山主峰阵地,被炮弹硬生生的削低三米多,整个山体被炸成了一片浮土。山上被炮弹炸起的浮土之中,抓一把满手都是弹片。
山上始建于元末元圣宫,被密集的炮弹炸的连残垣断壁都没有剩下。周边几个村落,也全部在战火之中被摧毁余烬。此战的代价虽说不菲,但是在拿下牛栏山一线之后,抗联彻底打开了南下北平的通道。
此战过后,平北的六十三师团主力,在有生力量已经折损过半的情况之下,后撤至小汤山高丽营、马坡。而这一线已经地处北平周边的平原地带,相当的有利于抗联发挥火力上的优势。
目前北平周边的整体上,已经完成对日军各个方向分割的战局态势,也正是杨震坚持先打北平的主要原因。而日军坚持在北平城外反复争夺,也给抗联创造了一个相当难得的战机。眼下的这个战机稍逊即逝,一旦不能抓住,再付出的代价要大的多。
如果日军真的全线缩回北平城,杨震都不知道同样投鼠忌器的自己,能不能下达攻击命令。因为在他的那个应变计划之中,要求部队一旦攻城,除了突破城垣阶段之外,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一律不许使用火炮。
北平为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近千年,自明清以来更是经过不断的维修。不仅城墙又高又厚,还分为内城与外城。尽管在进入民国之后为了维修道路与铁路,将城墙拆除了一部分,但是整体结构还保持的异常完整。
而且城内遍布大大小小,几乎是迷宫一样的胡同。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甚至有人说北平城内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历史。即便是不使用火炮,这么一场大规模的攻坚战下来,北平城内受到的损失可想而知。
在加上日军一向以顽强著称,这种情况之下不使用火炮,攻城部队要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也就是说为了实在逼不得已,必要的情况之下攻城,杨震已经准备拿出相当大的代价,甚至是伤筋动骨的代价。
而这种代价,是杨震轻易不会舍得的。更何况一旦北平城真的打烂了,不仅仅是中央,作为前线指挥员的自己,也一样要背上很沉重的政治包袱与历史包袱。这其中的是非功过,谁又能说的清楚?
抗联禁止使用炮兵,可谁能保证日军不动用炮兵?不过眼下好在日军将几乎所有的有生力量,都放在了城外与攻击部队逐点争夺。这就给抗联歼敌于城外,制造了一个相当良好的基础。
只要不用强行攻城,在城外付出一部分代价,彻底的打垮日军在北平城周围的重兵集群。为确保正在进行的南下作战部队后方稳定,以及可以解决日军在整个华北战场上最大的一个战略集群,杨震也就认可了。
如果能在城外尽可能多的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那么即便依旧要面临攻城。但是付出的代价,对北平这座千年古都造成的破坏也会小的多。所以杨震在眼下的态势之下,经过反复衡量,还是决定坚决将北平战场作为重点战场之一。
老总见说服不了态度很坚决的杨震,最终还是决定两个人分别将自己的意见上报中央,让主席去决断。但在还没有得到中央具体答复之前,这战役还是得继续打。老总虽说不赞同杨震的意见,但在关键的时刻还是充分尊重杨震这个前线指挥员的权利。
针对眼下的变局,杨震命令已经突破三家店防线的装甲旅,以不少于两个营的兵力,配合步兵,立即抢占石景山炼铁厂、长辛店、长阳一线,切断一一零师团在战况不利,撤回北平城的通道。并配合从房山一线正面出击的部队,对一一零师团完成合围。
主力则不惜一切代价,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对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残部的围歼。从房山正面的部队,以不少于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向潭拓寺、永定方向攻击前进,切断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与一一零师团之间的联系。
命令在平北战场的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在十二小时之内,抢占清华园、海淀、北苑,割断平北日军与北平城之间的联系,并抢占崔各庄、将台一线,切断日军六十三师团撤回北平的通道。
并集中一切的兵力和火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掉这个六十三师团。考虑到整个高丽营与小汤山一线,地处潮白河平原地带,有利于装甲部队快速运动。为了尽快的完成平北围歼战,杨震最终还是将预备队中的一个独立坦克团加强到了平北战场上。
在给平北、平西战场下达总攻击令的同时,杨震命令通州一线的部队,务必死死的缠住日军五十九师团与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同时命令已经进抵怀柔的预备队一个师,加强一个一五零榴弹炮营,四个一零五榴弹炮连,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营,立即向双桥方向强行穿插。
配合通州战场部队,切断通州之敌与北平城之间的联系。命令目前已经进抵昌平县城的晋察冀军区冀察军区独立三旅,立即全军南下进抵北平城北,截断通古铁路,并向北平城北郊发起试探性的攻击。
命令正在全力修建赤峰至承德铁路线,赤峰至林西铁路线。正抢修承德至古北口铁路的铁道兵第一、第三、第四、第七团、第十一团,工程兵第九团、十三团的部队。立即抽调两个团的兵力由古北口入关,全力抢修通古铁路牛栏山至古北口段,保障作战物资可以直接运抵怀柔。
杨震这连续下达的这几道命令,无异于是在向北平周边战场各个部队,下达了总攻击命令。尽管老总并不同意他的计划,但几经犹豫老总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不过在总攻击令下达之后,老总调集了军委的一个北平籍的前清华大学高材生,在地图上标出了绝对不允许破坏的古建筑群。
接到这份地图,杨震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将这份地图火速复制,下发给参战部队团以上干部人手一份。并直接要通了参战部队各个师的军政主官,明确的告诉他们,在作战地域涉及到古建筑群的时候,各级政治委员有最终的决定权。
杨震虽说没有给出什么承诺,但是这样的一个变相表态。在接到中央明确答复之前,让老总微微心安了一些。尽管老总也清楚,在北平城内外到处都是皇家园林、寺庙建筑,城外到处都是帝王将相的陵墓的情况之下。
这场围绕北平城爆发的空前激战,根本就不可能会避免破坏古建筑的可能。牛栏山一场血战下来,虽然拿下了牛栏山一线,打开了通向潮白河平原的通道。但是牛栏山周边的古建筑群,几乎全部都被打烂。
而在西山战线那里为数不少的满清亲王陵墓,也在炮火扫荡之下成了断壁残垣。就连光绪那位亲爹的陵墓,也因为是日军主要防御阵地之一,被炮火打成一片废墟。甚至就连北平西北郊的颐和园和景泰陵这样的建筑,以及闻名世界的清华园内,也都落下了几发炮弹。
昆明湖中被炸起了白花花的一片鱼,景泰陵的宝顶上也被炸出了几个弹坑。清华园内清华大学西迁之后留下的教学楼,也被炸出了几个窟窿。有些东西你没有办法完全的顾忌,这是真枪实弹,不是在训练场上进行演习。
而军委的那位清华毕业的参谋,即便是老北平人出身,但北平周边就究竟有多少有价值的古建筑群和古墓群,他也无法一一查清楚。在标示地图的时候,明确的告诉老总。这张地图上标明的只是名气较大的,规模也较大的古建筑群。
像昌平的十三陵、北平城西的清华园、颐和园、白云观、潭拓寺,以及圆明园残存遗址等一些列比较明显的古建筑群。以及北平城内外城内的什么故宫、天坛、地坛、日月坛等,名气比较大的古建筑。
第四十章 焦头烂额的冈村宁次
至于北平城内外其他的,自己也有些记忆不清楚了。UU小说,www.uu234.com北平城内大大小小的王府、衙门一类的,城外各处的寺庙、什么皇亲贵族的陵等确切数量和位置,这位即便是土生土长的老北平人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千年古都北平城内外的古建筑群,几乎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场鏖战下来还能剩下多少,恐怕只有天知道了。老总与杨震现在能做的,只能尽肯能的保护好哪些名气大,眼下还成规模的古建筑群,以及十三陵一类的大型帝王陵墓群。
至于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群,谁也无法做到一一保证绝对不受一丝一毫的伤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是在作战的时候,完全避开北平周边的所有古建筑群和帝王陵墓群,那这战斗也就别打了。
这不是能不能使用火炮和坦克等重武器的问题,问题是北平周边的这些古建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大大小小的寺庙、陵寝、宫殿遗址,几乎遍布北平城的近郊与远郊。仅仅在西北郊有名气的寺庙,就达到了十几座。
主战场所在的西山与近郊地带,本身就拥有大量的古建筑群和古墓不说。越是靠近近郊,古建筑与古墓的数量也就越多,也就越密集。完全避开,你连部队都没有办法展开。老总也只能说尽力,保证比较大一些古建筑群尽量不遭受过于严重的破坏。
尽力而为,无论是老总还是杨震,也都只能做到这些。只是相对于老总来说,恐怕此战过后更加头疼的人会是杨震。不说别人,眼下在哈尔滨的那二位热爱古建筑几乎成痴的夫妻,此战过后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除非他真的能保证北平城内外,不落下一发炮弹。
而随着杨震的这几道命令的下达,在北平周边战场一线的抗联与晋察冀军区部队,在炮兵与航空兵的支援之下,向各自当面的日军部队发起总攻击。整个北平战场上首先打响总攻击的,就是平北战场上对已经完成分割的六十三师团的围歼。
在两个直属一五零榴弹炮兵团,以及两个一二二火箭炮营的支援之下。抗联的两个师分别对被合围在高丽营至马坡一线的六十三师团残部,发起最后的总攻击。杨震负责指挥平北的陶净非下达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作战任务。
接到命令的陶净非采取了杀鸡用牛刀的战术,集中两个团的兵力齐头并进,分别对两翼的小汤山与马坡发起攻击。正面则集中了一个加强团,在总攻击打响之前的最后时刻,杨震配属给他的一个坦克团,以及绝大部分的炮兵,一个布伦海姆轰炸机中队的掩护之下,直接向高丽营日军六十三师团部所在地发起了强攻。
在确定了这三处据点中的老百姓,战役打响之初便已经被日军强制驱离之后。为了加快战斗进展,陶净非集中了直属炮兵以及师团级炮兵,对日军六十三师团所仅有的这三处阵地,上来就实施了密集的覆盖射击。
仅仅两个小时之内,东起马坡西至小汤山一线的六十三师团阵地,便落弹七千余发。日军整个防御阵地,被炸成了一片的废墟。炮击完毕之后,航空兵又使用高爆炸弹与凝固汽油弹,又给日军阵地来了一个洗礼。
打疯了的抗联炮兵,甚至将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推到日军阵地前一千米处采取平射。至于师团级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则干脆大炮上刺刀。在后方炮群的掩护之下,直接推到日军眼皮子底下,对日军野战工事群,以及日军用村庄内房屋改建的工事,一个个的精确点名。
师团炮兵早在两天之前,便已经全军覆灭的六十三师团,在抗联的地空火力打击之下,几乎没有任何的还手余地。日军残存力量即便在炮火底下余生,却被抗联平射的高射机枪打的不敢露头。
经过去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苦心训练,以及调整战术,抗联的攻坚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次战役之中,这些苦心训练出来的成果,犹如十八般武艺一般,全部都展现了出来。
此战之中,抗联在投入的武器装备之中,还使用第一次出现的喷火式坦克。利用喷火坦克与步兵火力组合,将日军从残垣断壁之中烧出来之后,在用密集火力将其消灭。本身在之前战斗之中伤亡过半的六十三师团,那里能抗的住这样的攻击组合。
小汤山至马坡一线,有地处潮白河平原地带。丢掉了牛栏山以北山区的日军,都处在无险可守的形势。而抗联的居高临下的攻势,在坦克和火炮、飞机的配合之下,采取专用的攻击战术,使得战斗的进展极快。
在平北战场发起攻击的当天,六十三师团的整体防御态势便被分割开来。而困守三处的日军首先被围歼的是困守在小汤山一线的,在之前的牛栏山一线损失惨重的六十三师团六十七旅团。该部仅仅抵抗的六个多小时,便被全歼在大小汤山一线。
在夺取小汤山一线之后,陶净非没有丝毫的犹豫。命令小汤山一线部队,立即强行南下抢占后沙峪一线。同时在正面加紧攻势,对高丽营与马坡一线持续发起连续不断的攻势。以图尽快的解决战斗,腾出手来应对北平。
承受了抗联第一轮打击,也是目前北平战场周边损失最惨重,现有兵力已经不足五千余人,而且整体防御第一轮打击,就被分割的乱七八糟。第一天的攻势下来,最后一点有生力量,又被消耗掉三分之一。
尤其是在汤山一线丢失之后,整个侧翼已经无掩护兵力,却已经无兵力调补空缺。面对着抗联总攻击第一波便落到自己头上,几乎是一筹莫展的六十三师团长早渊四郎中将。无数次给冈村宁次大将发报请求援军,但却迟迟得不到任何的回答。
实际上倒不是冈村宁次坐视六十三师团的困境不管,而是他手中已经实在无兵可调。在硬着头皮从通州战场上抽调一个步兵大队之后,冈村宁次却是再也抽调不出一兵一卒,增援眼下最吃紧的平北战场。
尽管他也知道如果在短时间之内,不能给六十三师团增援至少一个联队的兵力,那么等待六十三师团的结局就是全军覆灭。尤其是大小汤山一线丢失,整个六十三师团核心防御阵地,全部暴露在抗联的攻势之下,六十三师团的抵抗已经是难以为继。
也就是说六十三师团的总崩溃,就已经在眼前。而六十三师团一旦被围歼,那么整个平北也就再无兵力防御。只要抗联愿意,随时可以直下北平城。可在眼下已经将所有的力量,都派往了前面的冈村宁次,手中已经实在无兵可派。
七拼八凑之下实在找不出援军来的冈村宁次,逼着那位汪伪南京政府那位北平绥署主任,前重庆方面集团军司令,抽光了北平所有的伪军以及所有的武装警察。试图用这些为伪军充当炮灰,至少勉强牵制住抗联的部分兵力。
毕竟这两个伪军军都是以四三年上半年在扫荡林县时,俘虏的重庆政府军组建的两个军。对重庆方面作战固然不让人放心,但是在与共产军方面作战的时候,总归还是有些战斗力的,这些人也还是可以信任的。不过考虑到某些方面的因素,冈村宁次还是派出宪兵督战。
结果却没有想到,这些曾经参加过临沂保卫战,并给日军以重创,并不甘心为虎作伥的伪军一出北平城,挨了几枚炸弹就全军崩溃。督战的日军宪兵队,不仅未能起到督战作用,反倒是被这些本身被俘之后,因为主官投降而充当伪军不满的前**给反噬一口。
一个师甚至将所有的营以上军官,连同日军顾问一起捆了一个严实,集体向抗联投降。在这两个伪军师哗变之后,偌大一个北平城除了一百多名宪兵和两个大队的卫兵之外,混到甚至连一个看家护院的都没有了,他上哪去给早渊四郎中将去寻找援军。
天津方面的反击,迟迟得不到进展。二十七师团主力,被合围在北运河南岸的十几个要点之中,也在垂死挣扎。而后调上来的四十八师团两个联队,尽管试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发起集团式的波浪冲锋,始终未能重新夺回宝坻,与二十七师团取得联络。
甚至已经打到了距离二十七师团已经不足十公里的地方,却就是无法与二十七师团靠拢。而且自身也因为伤亡惨重,不得不在宝坻以东转入全线的防御。依靠周边的几条河流构筑阵地,准备迎接抗联的反击。
在平西方向一一零师团与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也被敌军彻底的与北平城切断了联系。一一零师团抽调了两个大队的兵力,不断的向三家店方向发起突击。但却始终无法重新夺回三家店,自己反倒是被敌军打到了宛平城下。
一一零师团主力困守西山至房山一线,原本仓促投入战场,被西山地形分割的有些凌乱的防御圈,已经被敌军撕开。整个平西战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一一零师团主力,已经根本无法彻底。
在敌军的总攻击之下,尽管一一零师团采取了逐点争夺的战术。但一天之内依旧丢掉了房山地区大房山、老龙窝、栗子城等几个制高点,自身纵深也受到了相当的威胁。调一一零师团回援北平城,现在已经无任何的可能。
在通州方向五十九师团承受的压力,虽说是周边几个师团之中最小的。但全师团已经被敌军,死死的缠在通州一线的宋庄、潞城、张家湾一线,谁也奈何不了谁。虽然距离北平城已经是近在尺咫,但却就是无法靠过来。
整个战局的糜烂,让冈村宁次相当的焦头烂额。他认为自己还是低估了抗联南下带来的威胁,也小看了敌军的决心。已经预料到抗联迟早会南下进关的他,却没有预料到他的对手,敢在关东军重兵猬集南满的情况之下,抽调如此多的兵力南下投入到华北战场。
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战
冈村宁次更没有预料到华北共产军,也会全体出动,投入如此大的兵力配合抗联南下的部队。从山西到晋察冀,从河北到河南、山东,整个华北的共产军几乎是倾巢出动。甚至就连苏北的新四军,也在不断的搞着动作。
而且华北共产军在经过一年的沉寂,在装备和训练上得到东北共产军的支援后,战斗力已经明显不可同耳语。其所谓的晋绥与晋冀鲁豫,再加上晋察冀部分兵力,居然能将山西的第一军搞的左支右撑 ...
- 本章需登录
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战(二)
与因为是整个华北方面军战略预备队,而几乎快要被冈村宁次大将苦心武装到牙齿,并配属了大量的坦克、重炮等加强部队。几乎成为眼下整个日本陆军建制内,最强大一个师团的十七师团相比。
本身在去年会战之中损失惨重,四三年中才重建完毕,却又赶上日军扩大战线,重武器的生产数量赶不上师团番号增加的数量。现在主要作为治安和守备性质的三十二师团,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步兵师团 ... - 本章需登录
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战(三)
眼下的十七师团,虽说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不轻。但原本就相当充足的底气,使得十七师团大部分的元气还尚在。让十七师团长酒井康中将,即便接连被打垮了三道防线,依旧有组织大规模反击的底气。
尤其是在东线津浦路南端的防御,已经由三十二师团一部接手之后。他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在抗联火速调集了两个联队的兵力。加上保定守军主力并配属三个坦克联队,出城反击试图阻止抗联的攻势。
而 ... - 本章需登录
第四十四章 血战的序幕
而且即便这一百多辆装备了七十五毫米长身管的四号坦克,其中苏军和美英联军移交过来的完整战利品,实际上数量并不多。毕竟这种坦克炮,四二年下半年才大量开始装备德军的部队。
北非战场上的德军装备数量不多,苏德战场上的血腥,使得在德军装备数量不大的情况之下,缴获完整的战利品并不多。这批德制四号坦克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利用苏德与北非战场上,抗联拽回来的被击毁的德军坦克残骸,七也拼八凑 ... - 本章需登录
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
与陈翰章所部一交手,酒井康中将就相当敏锐的发现。他对手的坦克性能,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绝对在自己坦克之上,剩余的也不次于自己的最新式坦克。这种情况之下,酒井康中将认为与敌军打远距离对射,很是不符合自己说面临的整体态势。
所以他认为如果要先打垮敌军的坦克部队,那就应该不怕战损,贴上去与敌军打一场坦克白刃战。这位酒井康中将,虽说没有见过德国主力坦克长的究竟是什么样子,但毕竟当过研发 ... - 本章需登录
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陈翰章命令正面阻击的装甲兵部队,利用其坦克炮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配合身后的自行反坦克炮采取远近结合的战术,一点点的磨光当面日军的坦克联队。命令侧翼损失不轻的一个装甲营,立即重新整编绕过正面日军,向敌纵深发起攻击。
同时命令熊伯涛的迂回支队,以最快的速度强度漕河,撕开日军侧翼在新安一线的防线。以独立坦克十七团一个营,加强一个加强步兵团,绕过保定与徐水之间的正面日军防御,向满城 ... - 本章需登录
第四十七章 陈翰章的决心
对于航空兵在冀中战场上投入,杨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平汉线与津浦路作战支援还是要继续,并且要逐步开始加强力度。而且在华北的战略重心调整,要逐步从目前的平津地区,转向纵深的冀中地区。
但是眼下在冀中开辟前进机场,短时间之内还是很不适合。杨震让航空兵在机型的选择上,还是要多动动脑筋,一定要注意做好应对日军航空兵大规模反击的准备。并以此次冀中会战为机遇,为全面战略反攻做好充足的准备 ... - 本章需登录
第四十八章 残酷的冀中
陈翰章在部署分兵的时候,再三的叮嘱熊伯涛突击动作一定要猛,穿插的行动一定要快。不要被小股的日伪军缠住,绝对不要有任何的恋战。一切的战术行动,都要以与东集群汇合为核心。
如果遇到日伪军的阻击,以坦克为先导强行突破。以尽快与东集群汇合,完成包围圈的封锁为重。但对位于保定与河间之间,地处唐河与潴龙河之间的高阳,一定要拿下来并牢牢的控制住。
而且陈翰章对熊伯涛希望等 ... - 本章需登录
第四十九章 日军援军的抵达
虽然战前航空兵在晋察冀边区所属的易县、满城西部山区,也修建了部分秘密的野战机场。但是这些机场为了隐蔽整个战役意图,在战役企图彻底暴露之前,为了保证战役发起的突然性,根本就不可能启用。
即便是在冀西山区,眼下的敌我态势已经发生扭转。但在冀西周边敌情,还没有完全彻底的肃清之前。这些秘密修建的野战机场,在战役发起之前依旧需要继续秘密下去,直到战役企图完全展开之后 ... - 本章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