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随身空间在古代TXT下载随身空间在古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随身空间在古代全文阅读

作者:永乐桃花     随身空间在古代txt下载     随身空间在古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452

    重新拾回希望的林依依,跟李苏单独商谈了近一个时辰后,才面容微笑地召回在外等候的众人,继而吩咐各项事宜...

    “唉,我怎么到哪都能沾一身事?”

    李苏真心是个怕麻烦的主,但遇到这些人这些事又不能不管,只能暗暗叹息命苦。

    “李良侍”

    走到屋外,慢慢来回踱步的李苏转头,看到妙常从不远处走来。

    “上午木香跟我说,夜里用的灯油不多了,让我找净宁师父问问看,可净宁师父说慈心堂的灯油也是从寺里的庶务处领的,都是有定数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李苏朝屋里喊到:“木香,妙常过来了,说灯油的事。”话落,几息后就见木香含笑从屋里走了出来。

    “木香,净宁师父说...”

    木香拉住妙常的手,“知道,肯定是净宁师父那里也没多的。不过没事,我们王妃娘娘说了,灯油外面也有的卖,我们拿钱就是了,只是还要麻烦师父们给跑个腿,但绝对不会白辛苦你们的。”

    听这意思是有钱了?

    妙常看着精气神明显不同往日的木香,不由挖空心思想打探些什么,但木香作为林依依近身服侍的人,知道哪些话能透露出去哪些话不能说...

    而李苏则在两人说话的时候,晃晃悠悠往外走去。给林依依留了五百两银票,足够她近期用度花费。而我还是要进城去,打听打听一些人和事。

    待李苏进入洛阳城后,先是去了吉祥胡同广通师兄以前住的房子,果然那里空置了很久,灰尘蛛网密布。既然冯姑母不在这里,该去被烧毁的皇城里打听消息么?

    存下念头,李苏接着又去了李府,大门破败不堪,里面一样没什么人。

    之后,李苏回到恪王府,里面的破乱比李府更甚,只因着是一座王府,里面园子屋子众多,竟然有不少乞丐寄居在内。

    “咦~小姑娘,一个人咋跑这儿来了?”

    “是啊,长得好皮相,别走了,留下来陪我们玩玩。”

    “是啊,别看我们是要饭的,可这片地界都归我们管。”

    “嘻嘻~”

    怎么哪儿都有这种人?

    李苏连个眼角都没瞥,抬腿就把身前的几人踢开,“滚!不然废了你们。”

    不好,是个练家子。几个人一看不好惹,赶忙四散跑开,其他人也赶紧躲得远远的。

    哪知,李苏转身刚走没几步,就见一个小身影从远处跑了过来。

    “李姨——”“啪叽”

    看着跌倒的小人儿,李苏一个纵身越过去,拉起来一看,竟然是以前跟过自己一段时日的王府三少爷,只是现在面黄肌瘦的,身上的衣服也破脏得不行,就是个小叫花子。

    “李姨——呜呜呜——”

    “好了好了,别哭了。”想不到这小家伙还活着。

    李苏掏出巾帕,不断擦拭抽泣不止的人儿。

    “你一个人吗?还是有其他人跟你在一起?”

    听李苏问,三少爷边抽泣边回道:“我就一个人在这儿附近守着,哪也不敢去。”

    “哦”李苏摸摸他的花猫脸,“好了不怕了,李姨带你去吃点东西,然后我们再好好说说话。”

453

    领着三少爷找了一家看着干净些的小饭店,李苏点过两菜一汤,趁烧菜的功夫,轻声细语地对三少爷开始问话。

    原来这孩子在变故那日,正巧一个人又跑到园子荷塘附近玩,后来听到有人尖叫,接着又看到府里的人到处乱跑乱喊,后面还有拿着兵器的人追赶,三少爷一害怕就跑到荷塘边的假山上,躲进一个小石洞里,直到天很黑很黑,外面也没什么响动了才爬出来。

    这时三少爷已经很饿了,就朝着负责照顾他的汤姨娘住处跑去,不想没跑多远就被绊倒,仔细一看竟然是个被砍了脑袋的丫鬟,血流了一地,三少爷被吓得不轻,爬起来就赶紧跑,却见到越来越多的死人......

    “李姨,我当时真的好害怕呜呜——”

    李苏叹口气,摸摸三少爷的头,“汤姨娘呢,找到她了吗?”

    “呜呜——她死了,就在屋子里...”

    之后的问话,三少爷就有些说不清了,毕竟才五岁多,能侥幸活下来且坚持到现在,已实属不易了。

    店家把饭菜端上来后,三少爷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李苏怕他噎着,只能不停说慢点吃,但这孩子还是吃得很迅速,好像有谁跟他抢似的,直到吃撑了,才不好意思地看向李苏。

    “李姨,你、你都没怎么吃,我...我...”

    “没事,我不怎么饿。吃饱了,我们走吧。”

    李苏喊店家结账,三少爷却盯着桌上的一点剩菜,“李姨,这都没吃完,我找个碗来,我们带回去...”

    李苏忍不住想扶额,“不用了,也就剩几筷子菜,还是留给店家收拾吧。”

    付完账,带着又勉强扒了两口菜的三少爷,两人往皇城方向走去。

    皇城内已是一片废墟,很难想象其中到底遭遇了怎样的磨难破坏。

    “唉~”

    见附近也没什么人走动,李苏默立片刻后,就带着三少爷准备回大佛寺慈心堂。

    不过途中,李苏想起了王卫,就顺道路过以前的小酒肆,但门板上着,应该也不会有人在。

    却不知,就在李苏二人转身离开后,有一个人在不远处的巷口偷偷注视。

    回到慈心堂后,众人都惊奇三少爷竟然还活着,林依依更是表现得高兴。不管是哪个,只要带着一个孩子去找王爷,自己底气就足得多。

    于是,从来没被嫡母正眼瞧过的三少爷,受宠若惊地被林依依嘘寒问暖,说要给他置新衣新鞋袜,还让木香做他的贴身丫鬟,服侍他的饮食起居等等。

    天啊!三少爷无措地四处看去,却发现李苏早就不知道去哪了。

    李苏刚回到自己的房间,榴火、如花就跟了进来。

    “良侍”榴火把手里的茶盘放下,“奴婢泡了杯青茶,要不要再上份糕点?”

    “不用了”

    李苏拿起茶杯,慢慢嘬了一口,“没什么事你去歇歇,有事再叫你。”

    “是”

    榴火出去后,如花就上前道:“我去了皇姑观,还是原来的样子。”

    “哦”李苏有些疲惫地闭上眼,“你明天去找找看,城里有没有镖局能护送我们这群妇孺去金陵。”

454

    不想当天晚上,有人夜探李苏。

    “什么人?”

    “是我”

    看着从黑暗处走出的人,李苏心底涌出一丝惊喜,“王卫大哥。”

    不错,来人竟然是王卫,只是身形消瘦,神色看着也有些疲惫。

    “今天有人看到了你,我还不大信,不想真是你。”王卫走到李苏身前,“原以为你早已离开了京都,怎么会在这大佛寺?”

    “哎,说来话长...”

    李苏思索片刻,然后挑挑拣拣,把能说的跟王卫大致说了一遍。

    “你是说二皇子还活着,现在人去了金陵...”王卫神色一震,急促道:“此话当真?”

    李苏点点头,“这不我们恪亲王府的王妃和三少爷也在这里,我正准备找镖局带他们去金陵。”

    “这真是...”王卫眸色一闪,“既然如此,我也实不相瞒。”

    “当日皇宫巨变,宫里的内侍宫女除了没死的,大多趁乱逃了出来。”

    “可逃出来后,一些还记着事的都回了家乡,可也有一些无处安顿,就还徘徊在皇城附近。”

    “你看能不能捎带着...”

    “毕竟,二皇子殿下和王妃娘娘也还需要人伺候不是。”

    哈?李苏真想拒绝,可看着王卫恳切的眼神,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那我明日就带人过来。”

    ......

    果然,次日上午,有十几个人跑来求见恪亲王妃,说是以前的宫人。

    林依依感觉莫名其妙,但也知道人不会无缘无故找来,想了想把李苏叫了过去。

    于是李苏很大方地承认,人是她让来的。

    “虽说我有武功,可你们都是弱质妇孺,这一路到金陵,若没几个跑腿服侍的男人,想想都不方便,你看呢?”

    也确实是,而且还是宫人...林依依同意了。

    把人都叫进来后,含王卫在内一共十三个人,六个青年男子,三个老男人,还有两个粗手大脚的丫头,以及两个老嬷嬷...

    “冯姑母?”李苏真是太激动了,赶忙上前把跪拜的一个老嬷嬷扶起。

    “你、你是莫愁”老嬷嬷也激动起来,“没想到我还能见到你啊...”

    想不到一念之间,竟然找到了冯姑母,李苏太高兴了,直要拉着人去自己房间叙旧,冯姑母却谨慎地转向林依依,“还未请王妃娘娘示下...”

    “呵呵!”林依依满面笑容,“老嬷嬷不必多礼。你跟我们李良侍是故旧,今日相逢是大喜事,不必拘礼。”言毕,还很体贴得让木香备上新买的茶点。

    而等李苏二人离开后,林依依则对着剩下的宫人,挨个问询训话......

    因为李苏认了冯姑母,所以冯氏也就被安排在李苏身边,人称冯嬷嬷,剩下的宫人则都统一听从林依依安排。

    “只是其中一个叫王辉的老内侍,看着身体实在是差,没说两句话就气喘不已。”林依依蹙着眉头,看着李苏道:“这样的人,别说让他干什么,这一路能跟着去金陵吗?”别走不了两天就死在了路上。

    于是李苏去问了王卫,王卫只道:“王师傅以前照顾我良多,这次怎么也想跟着去金陵,希望你跟王妃好好说说。”

    “只要有辆车能容他坐下,我会一路照顾他,不会给其他人添麻烦的。”

    如此,李苏也不好说什么了。

455

    有了王卫这些人,准备去金陵的事宜就简单了许多,唯一麻烦的是找不到镖局。

    “以前的大镖局都撤走了,只有个别小镖局,镖师加趟子手还没我们这些人多,武艺更是稀疏平常得很。”

    闻言,林依依神色不虞,看向李苏,“你看...”

    真麻烦!李苏问王卫:“除了镖局,路上要用的东西都采买好了吗?”

    “是”王卫回道,“马车买了五辆,细面两袋,粗面三袋,白米两袋,围布三丈......”

    “王妃娘娘在哪里?”“我要见王妃娘娘”

    “何人在外喧哗?”林依依刚要发怒,房门就被人从外猛然推开。

    “王妃娘娘”一人扑到林依依脚下,一手竟然还拉着一个孩子。

    “娘娘,卑妾是张氏啊,卑妾跟二少爷找的您好苦啊!”

    仔细一看,想不到竟然真的是张姨娘和二少爷。

    “原来你们也都活着。”

    林依依神情缓和,又见一女子从外屹然走进,施礼道:“卑妾文氏拜见王妃娘娘。”

    竟然是同为良侍的文锦,被林依依免礼后,又转向李苏笑道:“李良侍“。

    “文良侍”

    摆手让王卫先退下后,林依依就问起了几人的境况,也得知除了他们几人,王府其他人当真都死于那场祸乱,而张姨娘跟二少爷还能活着,还幸亏是因为当时跟文锦在一起。

    “卑妾未入王府前,曾学过一些拳脚功夫。”文锦赫然,“不想那日竟派上了用场,打死了闯入的几个西夏兵后,我就带着张姨娘跟二少爷悄悄躲了起来,之后又趁着夜色逃了出去。”

    “可逃出来后又无处安身,因皇姑观未遭兵祸,我们就在其附近暂居,前个无意瞧见了榴火姑娘,我们就过来打探,真个就见到了王妃娘娘。”

    听后,众人都唏嘘不已,林依依也跟他们说了要去金陵找王爷的事,三人更是喜不自禁,只道菩萨保佑,才让他们给赶上了。

    不提林依依对几人如何安排,李苏则去找王卫,让他矮子里面选将军,看着找一家镖局,然后再备些行李。

    于是两日后,两个镖师加六个趟子手,护送着乘着马车的李苏、林依依等人往金陵行去。

    ......

    从洛阳到京都,当真是一路坎坷。

    算算路程,过了今晚,估计明日下午就会到达金陵,赵镖师心里轻松了许多,对着身旁的钱镖师道:“老钱,出这趟镖真不容易啊。”

    “哼!现在说这话。”钱镖师没好气接道,“不是你见钱眼开,我们有必要走这一遭吗?”

    这一路的兵匪和山贼,若非有那位高人坐镇,哪能平安走到现在。

    “哎,我不也是为了我们镖局。三百两啊,我们干几年能赚到这三百两?而且,英子的病没有上好的参片入药,终究不能根治,你也闹心不是。”

    “还有...”赵镖师凑到钱镖师身边,悄声道:“你说怪不怪,那个年轻的一个女子,出手竟然那么狠厉...”

    “还有那些个女人孩子,竟然是什么王府的...”

    “你闭嘴吧!”钱镖师截口,“不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

    “我们只管把人送到目的地,拿了钱走人,其他的你少说少打听。”

    “好好好,知道了”

456

    恪亲王石晏再没想到,竟然还会见到自己的王妃林氏以及几个妾侍孩子。

    “王爷...”

    “王爷,王爷,卑妾是张氏啊,这是二少爷”

    “王爷,您消瘦了...”

    “父王”

    “王爷,妾身好想你啊”

    ......

    石晏虽唏嘘不已,但被一众人吵嚷半天后,也有些头痛。

    “是李氏找到你们的吧。”石晏看向李苏,“你辛苦了,孤王会赏赐你的。”

    呵呵!李苏微微施礼道谢。终于把这帮家伙甩给你了,我谢谢你才对。

    从洛阳到金陵,李苏这一路,真真是受够了,还是孤家寡人最好。

    “妾身卢氏”“妾身吴氏”“拜见王妃娘娘”

    这时两名女子从旁走出,林依依看向石晏,石晏淡然道:“她们二人是卢家跟吴家的女儿,这段时日服侍孤的饮食起居。”

    林依依了然,笑着面对二人,“你们辛苦了。待本宫收拾安顿好后,一定重重赏赐。”

    二人连连道谢,可脸上的表情却有些不以为然。她二人出身本地大族,都是家里受宠的女儿,虽然家族为了拉拢恪亲王把她们送了过来,但也打着某些心思,衣食住行丫鬟仆妇样样都是最好的,哪里看得上你这个逃难来的王妃。

    林依依自是通透之人,到底经历过一番变故,先是不动声色,请示过石晏后,把带来的人都安插分配下去,然后来找李苏,让李苏帮忙打听寻找她的父兄。

    林依依等人初来乍到,李苏幼时跟着广通却是来过一次,也知道吴家有个太妃还有个先太子妃,而卢家也不弱,家财土地无数,卢、吴两家原都是安侯安继毅的臂膀,现在更是石晏的支持者。

    好在作为半个江湖人士,李苏还是有门道帮忙打听消息,只是有些犹豫。可被林依依哀求纠缠几日后,李苏无奈之下,偷偷去见了上官佑。

    “莫愁”上官佑惊喜万分,“之前你去哪了,我怎么都打听不到你的消息?”

    又是说来话长啊!李苏苦笑两声,“以后有空我们长聊。你怎么样,还好吧?”

    “你也知道,我大哥那年出了事,现在我帮着家里在做事。”上官佑神色黯然,“我...成亲了。”

    “哦,听说了,是金针叶家的大小姐。”李苏接口。

    “你怎么知道的?”上官佑问道,“谁告诉你的?”

    当然是西门玉,而且我还打死了你妻子的爷爷。李苏张张嘴,“就...就是不知听谁说的,你、你跟叶大小姐...”

    怎么说呢,“不是,叶大小姐家里...”哎呦喂,我还是不说话了吧。

    看着李苏吞吞吐吐不知所言,上官佑摇摇头笑道:“说她干什么,骄纵任性不容人的女人。”

    “还是说说你,怎么忽然来找我了?”“是有什么事吗?”

    好吧,其他的事就不纠结了。李苏回道:“是有点事想请你帮忙。对了,你知道恪亲王吧?”

    “当然知道。一个多月前才来到金陵,现居宅院还是卢家的,行宫据说卢吴两家也快建好了。”

457

    “额...那你也听说过我已经嫁人了吧?”

    上官佑点点头,继而回过神来,“听说你进了王府,难道夫主就是这位恪王爷?”

    “嗯”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了,李苏也不矫情,就跟上官佑说,因为去年那场祸乱,很多亲朋好友失去了联系,现在想拜托他帮忙打听打听。

    上官佑答应下来,“镖局、钱庄我都掌管着一些,让各地分号打听消息不难,最好能给我份详单。”

    “好,我回去就列一份让人送给你。”李苏笑道,“麻烦你费点心了。”

    “干嘛这么客气!”上官佑心底涌出一丝情绪,“只是...恪王爷,他对你好吗?有人为难你吗?”

    看着上官佑的神色,李苏笑笑,“我很好。你还不知道我的性格,谁敢招惹我。”

    “我知道你仗着有武功,天不怕地不怕。”上官佑依然道,“但有些事经历过才知道,不是你厉害就能天下无敌。尤其身处后宅,很多手段,都是伤人不见血的。”

    “莫愁,我们相交这么多年,我希望你生活得很好。所以,如果恪王爷对你不好,或者有其他人欺负你,你跟我说,我帮你。”即便家规有言:上官家不许插手官家朝堂中事。

    看上官佑这么坚持,李苏点点头,“好,谁找我麻烦,我告诉你,你背地里给他套麻袋,狠揍!”说完,两人不约而同都笑起来。

    “但如果你有什么事,也要跟我说,我也能帮你。”李苏最后道。

    上官佑失笑,“好。”

    ......

    回去后,李苏先去找林依依把话说了一遍,让她写封信函,以及估摸她父兄现居何处。然后,李苏回到房间,拿起纸笔想了想自己要打听的,一项项列了出来......

    当把准备好的详单列出让如花送给上官佑后,过了半个月至二十多天左右,各个消息传了回来。

    先是林依依的父兄,因其祖居滁州离金陵最近,所以她哥林越平接到信函后最先赶了过来。两兄妹见了面后,才知她爹在洛阳城破后就被杀了,最后只来得及安排林越平等几个子侄逃回滁州。

    接着是李苏父母的消息,他们果然在祸乱前就被柳真人安排回了庐州,现在有了李苏消息,据说要过来看看她。

    然后是师姐苏玥的消息,她先前嫁给了尚书左丞之子,后来因祸乱也侥幸逃出洛阳,之后带着夫婿和四岁左右的儿子回到苏州,现在苏州娘家借住。

    最后是李芮跟张姨婆等人的消息,李芮跟着彭家回了祖籍新乡,张姨婆等妇孺去了苏州玄女观,张玄则不知所踪...

    对了,好长时间也没莫问师姐的消息了,只记得她嫁的那人在什么地方做校尉,孩子生了三个,最大的算算也有九岁了...

    李苏正想着,忽然听见院子外面嘈杂起来。

    “榴火”李苏皱眉,“又怎么了这是?”

    榴火刚从门外进来,听见李苏询问,就道:“张姨娘带着丫鬟堵了吴氏,说吴氏吃了她让人给二少爷准备的八珍糕。”

    “吴氏会抢八珍糕?”李苏失笑。

    “可不是。吴氏说张姨娘胡搅蛮缠,那八珍糕明明是她掏钱让厨房做的,怎么会成了你张氏的?但张姨娘咬定说她也让厨房做了,钱随后补上,但现在糕没了,就是你吴氏抢的。”榴火摇摇头,“反正她们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458

    还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真成家常便饭了?

    李苏摇摇头,忽然想起来转头看向榴火,“你当初不是说想赎身出去吗?先前不便,现在到了这金陵,地方还算安定,我会跟王妃提一下,然后再给你一笔钱。”

    “良侍,奴婢...”榴火低下头,不知该如何接口。原本是打算赎身出去,可当初想的是出去后投靠西门公子,哪知后来却没了他的消息,接着又恰逢战乱,更是没了去处。现在到了金陵,人生地不熟,自己一个女子出去后能有什么活路?

    看着榴火的样子,李苏渐渐也猜到了几分,估摸着她就算想赎身却没有安身之处,又想到:“榴火,你今年十九了吧?”

    榴火心口一酸,背向李苏,轻轻嗯了一声。

    “那...”李苏感觉不想操心都不行,“你现在是怎么想的?有...有合眼的人吗?”这么问不唐突吧。

    却见榴火不吭声,也没其他反应。

    这是有还是没有?李苏不好猜测,但想想还是把话问明白,“若有,人只要合适,我就帮你张罗一下。若没有,你是想在这府里找,还是想在外面寻,我也都可以帮你问问。”

    “主要是,你是怎么想的?”

    榴火还是不声不吭。

    这个问题很难启齿,还是不好意思跟我说?李苏最后道:“那你好好想想,哪天想好了再跟我说也行。”

    榴火这才又嗯了一声,这时房门被推开,冯嬷嬷走了进来。

    “冯姑母...”李苏才张口,冯嬷嬷就打断道:“良侍,跟您说过好几次了,既然进了这王府,就要有规矩,可不能再这样称呼老奴。”

    可您是广通师兄的姐姐啊!李苏挠挠头,“要不我在外给您置个宅子,再买几个小丫头,您在宫里做了二十多年,该享享清福了。”

    “怎么,良侍您要赶老婆子走吗?老婆子是老了不中用了,可不管浆洗衣物还是打扫院子,老婆子还是能劳动的,您可别赶我出去。”张嬷嬷拿眼瞪着李苏。

    “您知道我不是那意思...”好吧,好吧,这个也暂时安置不了。

    李苏无奈道:“先这样过吧。嬷嬷,刚王妃找您去干什么了?”

    “还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冯嬷嬷走到李苏跟前,“自打我们到了这里,这原有的人跟我们带来的人总是不对付,一点小事就闹到王妃娘娘跟前,娘娘每天多少事要处理,身边也没几个能用的,这不就让老奴过去帮着做些事。”

    “我听说林大爷不是给王妃送了些丫鬟仆妇进来,怎么人还是不够用吗?”李苏问道。

    “那些人顶什么用?听说不是从滁州带过来的,就是刚从人牙子手里买的,能跟那卢家、吴家的世奴相比?”冯嬷嬷撇撇嘴,“那些家伙个个刁钻滑溜,一般人根本降不住,也就我们几个宫里出来的,能压得他们老实些。”

    “既然这样,那您没事的时候就过去看看。”想起林依依最近的神色,李苏心里一叹。

    “也就是现在难点,等过段时间,新进的人慢慢磨砺出来了,王妃娘娘就用不着老奴了。”冯嬷嬷凑到李苏耳边,“只是老奴刚听说了一件事,可能马上要起大风波了,良侍您也要早做打算。”

    “嗯?”

459

    继而冯嬷嬷告诉李苏,说是有个老内侍偷偷藏着先皇的玉玺,现在把它献给了恪亲王。

    “哪个老内侍?”“就那个姓王的,病歪歪的,卫小子一路照看伺候的那个。”

    原来是那个老头,林依依本不想带,王卫却说由他负责照顾的那人。

    “哦,他怎么会有先皇的玉玺?”李苏不解。

    冯嬷嬷回道:“那老东西原本就在先皇寝宫清凉殿伺候,想是宫变的时候看到玉玺,然后偷偷藏了起来。”

    “我的良侍诶!以前的事都不重要了,现在是恪亲王有了先皇的玉玺,安侯爷及其他人都说这是天意,要王爷顺应天意尽快继承皇位,在此定都,设立朝堂,好召集各文臣武将,对抗西夏、大辽,早日收复我大晋江山。”

    “啊-,这么、这么...”李苏眨眨眼。这是历史拐个弯后要归正了吗?

    看着李苏的样子,冯嬷嬷真着急,“良侍,恪亲王要是继承皇位做了皇上,王妃娘娘就成了皇后,您跟其他人就是嫔妃。”

    “这后宫嫔妃品级众多,所受尊荣自不相同。”

    “您可上点心吧。没看就是王妃娘娘,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不变,不但让她大哥送人进府,而且听说林家公子四处活动,集结亲朋好友到金陵。”

    “还有吴氏、卢氏,就是安侯爷听说也准备送女进府,更别说等消息确定传开后,不知有多少女子会被送进来。”

    “我的良侍,您算是王府旧人,又对王爷、王妃有功,到时候固然少不了您一个位分,可这高低贵贱之分,您现在就要好好筹谋了。”

    不管冯嬷嬷如何分说,李苏至始至终都感觉好想笑。不会吧,我要当后宫娘娘了?真是太好笑了!这简直就是我最近听到最好笑的笑话。

    “良侍,老奴说的话您听明白了吗?”

    冯嬷嬷看着李苏,就是榴火听到之前的话后,也一脸振奋地看着李苏。

    “哦”李苏扑哧一笑,“听明白了,不就是大家都要当娘娘了嘛,哈哈哈...”

    这是高兴的笑吗,怎么感觉怪怪的?

    “良侍!”这是很严肃的事好么。冯嬷嬷真想敲开李苏的头,“此事关系重大,您以后的尊荣...”

    “知道了,知道了”真够莫名其的,什么嫔妃,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李苏总感觉这事跟自己好远,可第二天被林依依私下又告知一遍,且说他大哥已派心腹去了庐州,不日李苏就会有族亲过来相助,毕竟李氏作为当地望族,族中子弟当官做吏的不少,现在又有李苏这个机缘,肯定不会轻易错过。

    “莫愁,怎么样,本宫考虑周详吧。”林依依笑看着李苏,“管他是那个,谁也别想越过我们姐妹俩。”

    你考虑是周详,可问过我吗?李苏无语地回望。

    “怎么了?”林依依不解。

    李苏摇摇头。既然都派人去了,我还能说什么?突然感觉好烦,我想静静。

    “没事,我先回去了。”

    李苏告辞回到自己院子,看到冯嬷嬷跟榴火正拿着各式糕点给三少爷吃,一旁站着木香。

    “李姨”三少爷看到李苏,很高兴地跑了过来。

    “你怎么过来了?”

    三少爷刚要回答,忽然想起什么,先端正身子站好,接着施礼。

    “方儿见过李良侍。”

460

    看着动作有模有样的三少爷,李苏点点头。

    “李姨,是王妃娘娘教我这么做的,你看我做的对不对?”三少爷依在李苏身上。

    李苏轻轻嗯了一声,“王妃还教你什么了?”

    “娘娘还让钱嬷嬷教我礼仪,还说过段日子就请人教我跟二哥读书。”三少爷想了想,“还跟我说不要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也不能到哪里去玩,不过李姨这里倒是什么都可以。”

    “不,我这里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李苏淡淡道。

    “为什么?”三少爷不懂地看着李苏。

    李苏没心情说太多话,“没什么为什么,只要记住我的话。没什么事就回王妃那里去,以后让你读书你就好好读书,我以前教你的五禽戏,你也要好好练,记住了吗?”

    三少爷点点头,李苏转身往房间走,却听见三少爷问:“那我要是想见你了,还能过来看你吗?”

    李苏一顿,然后嗯了一声。待她进屋后,却还能听见三少爷在跟冯嬷嬷等人说,我就知道李姨说的那些话肯定都是为我好,除了王妃她都不跟其他人来往,只准我来找她,一定是因为最喜欢我......

    小子你哪来的自信?李苏忍不住笑了笑。

    但转过头来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李苏又开始烦躁。以前在王府,李苏就天天感觉不顺心不顺意,这要是以后在后宫......天哪!我还怎么活?不行,还是趁早抽身得好。

    要是李苏不管不顾只身跑了,倒也简单,可因为考虑身边还有冯嬷嬷、榴火,并且还得想好跑到哪去,事先怎么准备等等,反正还没等她想出个一二三,李玉白、赵氏等人到了。

    “就说我们家二姑奶奶是最有福气的,你们看这都快当娘娘了。”赵氏一边大着嗓门,一边还想上前抓李苏的手,被眼疾手快的榴火赶忙拦住,并按坐在椅子上。

    “太太,这儿有新茶,您先尝尝。”

    赵氏还没表达完自然不干,却听身侧跟着与她一到来的一个妇人轻轻咳了咳,赵氏顿时老实坐着不说话了。

    “见过良侍”妇人先是颌首一笑,“良侍可能不认得我,您二伯常年在外地府衙任职,我跟着他也不大常回庐州,这不去年...去年才回庐州,你二伯本想在乡耕读,也好为族里做些事,但听说恪王殿下奉先皇遗命,准备在金陵继位登基,你二伯自幼读圣贤书,受圣人教导,从来都是忧国忧民,现在有此机会,当然要报效朝廷。”

    “再加上听说您小时候离家受了不少苦,现在又孤身在这王府后院,就让伯娘我来看看您。”

    “要是花用不够,伯娘给你填补一二。若是没人伺候,伯娘这有几个丫鬟仆妇,都是乖巧懂事的...”

    李氏端坐着,面含微笑,听着这位二伯娘说这说那,然后又留下一堆财物和几个人告辞。

    “良侍?”见赵氏等人都离开了,李苏还处在一种很诡异的状态,榴火很担心的唤了一声。

    “哦”李苏用手揉揉脸,先让榴火把财物都收起来,接着告诉冯嬷嬷,让她教那几个人先学一段时间的规矩,然后再做安排。

461

    有句话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李苏则觉得:人在后宅,同样身不由己。

    随着集聚到金陵的人越来越多,恪亲王受先皇遗命将要登基即位的消息也越来越确实,终于在临时凑成的礼部和钦天监一番加紧运作下,九月的一天,恪亲王登基为帝,改元正始。

    原来新建的行宫现在变成了皇宫,石晏搬进去后,林依依等人自然也跟着住了进去。在石晏大肆封赏前朝各文臣武将后,后宫也紧跟着册封完毕。

    林依依自然是皇后,剩下的李苏等人,石晏可能是都不想得罪,全部封了妃位,只有安侯的女儿加封贵妃。但之后没过两天,也不知怎么回事,李苏又莫名其妙被加封为贤妃。

    对此,其他人明面上都没说什么,原来的张姨娘现在的张妃,表现出强烈不满。

    凭什么?我伺候皇上的时间比李氏久,还生了二皇子,但大皇子不在了,二皇子现在就是皇上的长子,我这个皇长子的生母才更应该被加封吧。于是,每次给皇后问安的时候碰到,李苏都会被她刺几句。

    “哟!今天李贤妃的脸色怎么瞅着又差了些?”张妃用帕子捂着鼻子,“还一股子药味,怪不得皇上从来不招你侍寝。”

    “咳咳”李苏适时咳嗽两声。

    “真是的”张妃赶紧躲开李苏好几步远。

    林依依担忧地看着李苏,“不是让你歇着别过来了吗?昨个太医回报本宫,说你就是染了风寒后没有好好休养,这才病根不断。你若再不听后,本宫可要责罚你宫里服侍的人了。”

    “让皇后娘娘担心了。”李苏弱弱回道,“只是这宫里的规矩,臣妾也不知听谁说的,只要没病死就得过来给娘娘请安,不然就是躲懒,是大不敬。”

    听谁说...林依依狠狠瞪了张妃一眼,然后道:“别听有些人胡说八道,这么不体恤生病的嫔妃,本宫到底成什么人了。”

    “快回去休息吧,病没好全,不准你踏出永春宫一步。”

    “臣妾遵命”

    李苏被人扶着离开后,林依依看着剩下的一众女人,“本宫知道你们不服李氏,对本宫也有微词。但皇上圣明,李氏的功劳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当然,为了让尔等稍微心服口服些,皇上已命宗正把三皇子记在李氏名下。”

    众人一惊......

    其实三皇子被记在自己名下,李氏也是昨晚才知道的,但此事的起因却早得多。

    当赵氏跟那个二伯娘初次见过李苏后,之后就经常隔三差五的过来,每次都说这说那,说得最多的就是希望李苏早日生下皇嗣。

    奶奶的,生什么皇嗣,我跟皇上最多拉过手吧,还是当初救他的时候......李苏不胜其烦,但这种事又不能多说什么,只能每次敷衍了事。

    但当石晏真的当了皇帝后,李二伯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就是李玉白因着李苏还被封了散官正六品的昭武校尉。

    这下,成了李妃的李苏被催得更紧,甚至暗示,李家可以送一女进宫帮她固宠生孩子。

    李苏顿时‘病了’。

    于是很多人都来偷偷看望李苏,深层的原因不知道,但赵氏与那二伯娘的行径却被冯嬷嬷、榴火等人透露了出去,于是在有心人的运作下,李苏多了个‘儿子’。

462

    原来的三少爷现在的三皇子,当知道被记在李苏名下后,真是特别高兴。

    三皇子现年五岁了,从他有记忆起,就听人说他的生母是个洗脚丫头,后来还因为生他难产死了,连姓什么叫什么家是哪里的,都没有人知道。在见到李姨之前,他一直被汤姨娘养着,而汤姨娘之所以养他,只是为了他的月例用度,平日里对他非打即骂,经常还不给他饭吃。

    后来跟着李苏住的那段日子,三皇子觉得是最开心快乐的日子。没人打骂,不再饿了渴了没人管,衣服不再邋遢没人换。李姨说他身体弱,就让人做药膳给他吃,还教他五禽戏,偶尔心情好了还有故事听......

    可惜李姨...不,现在应该称为母妃,可惜母妃近来生病了,不便见人,三皇子也就在被记名的那日,隔着层层帷幕给母妃磕了几个头,之后就再没被允许进过永春宫。

    今日,皇后娘娘说父皇下旨,让他和二哥搬出后宫,住到御书房旁边的青宫,三皇子决定过来告知母妃一声,顺便希望能看她一眼。

    “娘娘,三皇子他...”

    “不见”

    此时李苏刚好结束打坐,端着一杯清茶品啜,面容红润,气色好的不得了。

    “可是...”想到三皇子那希翼的眼神,榴火就忍不住想劝。

    “都知道我病了,谁都不想见。”李苏截口,“若是见了他,其他人又都跑过来怎么办?”烦死了!

    “可三皇子到底不同,他现在被记在您的名下,是您儿子。”一段朝夕相处的日子下来,冯嬷嬷对李苏算是了解颇多,想不通原来这孩子的真实性子竟然是这样。

    这么说的话...自己好像是太漠然了。都怪那几个多事的家伙,凭白给自己弄这一出事。李苏想了想,“那榴火你找一副文房四宝出来给他,说是我给他的贺礼。”

    “还有嬷嬷,辛苦你送他回去,顺便看看他的新居,有没有缺的少的,顺便再敲打敲打服侍他的人。”说完,李苏放下茶杯,躺在床上说小憩一下。

    碰到这样的主子,真是没办法。

    榴火去找东西,冯嬷嬷去见三皇子,把李苏的大概意思转述后,三皇子明显有些失望。可带着被赐的文房四宝离开后,看着身后的冯嬷嬷,三皇子告诉自己:母妃对我还是很关心的,不但赐我东西,还让贴身嬷嬷送我回去......

    别人都怎么想,李苏现在一点都不在意,她只想自己想的。

    为了省事再加上不愿见某些人,李苏装病,效果很不错。对此榴火与冯嬷嬷心知肚明,却还得帮她瞒着其他人。并且李苏还告诉她们,自己在这宫里是待不长久的,说不定哪天就‘病死了’,让她俩赶紧想好自己的退路,所以榴火跟冯嬷嬷也变了心思,谁让这个主子靠不住呢。

    李苏在宫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却不知外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石晏称帝后,安侯迅速在各方的支持下招兵买马,并与一些割据的地方势力利益谋和,统一南方后往中原进军,与盘踞在中原地区的各方势力交战,渐渐竟然收复了不少地方......

463

    往年冬季不怎么下雪的金陵,腊八节这天竟然飘起了大雪,王卫刚忙完皇上给各王公大臣、后宫嫔妃恩赐的腊八粥后,一个小内侍跑来传话:“大监,皇上唤您呢。”

    不错,王卫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司礼太监。

    不作耽搁,王卫迅速来见皇帝石晏。

    石晏正感觉头疼。自出生以来,根本没想到自己会登大宝,估计死去的父皇、母后及那些兄弟们,也都不会料到。所以,以前的石晏,只要吃好喝好玩好,其他什么事都不操心,可现在......

    “皇上”

    看到王卫,石晏挥手让屋里服侍的其他人出去,“王卿,你来帮朕参详一下,这京都禁军到底该交由何人掌控?”

    因王卫一直很得石晏信任,就被称为‘王卿’。

    听了皇上的话,王卫知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安侯爷与刘将军肯定都按捺不住,想安排自己的人上位,故皇上也为难的很。

    “奴婢也不知。”王卫先回了一句,接着道:“安侯推荐的张显,张勇将军之后,刘将军举荐的孟开,虽是平民出身,却武艺超群,都是国之栋梁。”

    “这朕都知道,可现在到底该选何人合适?”石晏很为难。他谁都不想得罪,可偏偏非得二选一。

    “这...”王卫想了想道:“奴婢也没什么主意。但前几次兵部选人,安侯安排的人居多,这次的话是不是...”

    有道理。石晏没什么治国经验,但平衡之道还是懂的,就稍微点了点头。

    “且这孟开平民出身,自然没有什么门第之见,安侯一直不同意皇上把文有信带在身边做侍卫长,说他年纪太小,不若就把文有信安插在禁军,这样熬几年资历,到时候正好为皇上效忠。”

    闻言,石晏心塞顿开。文有信,那个机灵的小子,一路服侍自己到金陵,忠心耿耿,武艺也不错,以后若禁军交给他,还是很放心的。

    石晏立马让王卫拟旨,这时有内侍进来禀告:“皇上,刘妃娘娘小产了。”

    “什么?”石晏一惊,王卫赶紧从旁扶住他。

    “你这混账东西!昨个刘妃娘娘还好好的,今个怎么就突然小产,是谁传的话,到底怎么回事?”

    内侍哆哆嗦嗦跪在地上,“是刘妃娘娘宫里的,现在人就在外面...”

    “还不快让他进来”

    石晏十四五岁就开始当爹,很是荒唐过一段时间,陆陆续续有过十几二十个孩子,可不知怎地,除了因战乱死的那几个,其他都无故夭折了,只余老二跟老三两个。现在好不容易新进的刘妃有了身孕,这才一个多月就又没了,石晏真是太痛心了,尤其这刘妃是刘将军的女儿。

    “皇上,您可要为我家娘娘做主啊,是安贵妃害我家娘娘小产的...”

    得,这次石晏头疼得想昏过去。

    后宫就是这么不消停,李苏得知刘妃小产的消息后,暗下决心:过年就算了,等过完年,自己绝对要立马‘病故’。

    好在冯嬷嬷跟榴火也决定好了去处,想去服侍三皇子,只要李苏‘临终’前交代一下就行。

464

    既然有了决断,正好趁着过年期间,李苏召李玉白一家入宫相见。

    看着四十出头的李玉白精神抖擞,赵氏等人更是打扮得花枝招展,李苏心里洒笑一声,然后装着是强支撑着病体的样子,勉强说了一炷香不到的话,再送些东西就让他们都回去了。

    之后李苏悄悄找人把文有信喊了过来,问他到底想不想娶自己的妹妹李苗,因为李苗已经十二岁了,昨个见到已然是个大姑娘了,估计等不了多久赵氏就会给她议亲,但凭赵氏那性子不定会找什么样的人家。

    “我们都还小...”文有信也才十六岁,前几天刚被安排入禁军做了一名对正,还想着好好干几年能晋升当个统领什么的。

    “又不是让你们现在就嫁娶,比如先定个亲...”李苏不耐烦了,“算了,你回去吧,以后自己找个好老婆,我妹妹...”

    文有信一听赶紧表态:“师姐,我错了,我现在就去找官媒上你家提亲...”

    “不用勉强,你还是回去吧...”

    “不不不,师姐,我真想娶你妹妹,她看着挺好的...”

    “嗯?你什么时候见过她?”

    文有信顿时结巴起来,“就、就前段日子,偶然遇到,听说是她,我、我就看、看了一眼...”

    看着文有信有些发红的耳尖,李苏笑了,“好吧,你先去找官媒上门,若李家有什么说辞,你就去跪着哭求皇上,让他给你们赐婚。”

    “啊,这不好吧”文有信感觉有些丢脸。

    “别废话”李苏看夜深了,就打发他走人,“回去后赶紧去办,上元节前后我要结果。”

    可能这事对现在的文有信来说是有些难度,直到上元节当天,李苏都没得到任何消息。

    李苏想想:是不是换个更靠谱的妹夫...

    “扣扣扣”

    听到有人在敲窗户,李苏心想这又是哪个混蛋来烦自己,不想打开窗户后,却见到了...西门玉?

    李苏瞪大眼。

    “看见我这么吃惊?”西门玉斜靠在窗棂上。

    “你什么时候跑到金陵来了?”李苏回过神,“找我有事?”

    “嗯,是有点小事。”西门玉微笑。

    就知道不会无缘无故出现,李苏问道:“什么事?”

    “听说今晚月色不错,又恰逢上元节,金陵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西门玉对着李苏眨眨眼,“今晚我们一同赏灯如何?”

    不说我现在的身份,就是跑出去吹冷风再人挤人,我也很没兴趣好吧。

    李苏刚想拒绝,却见西门玉晃身一动就没了身影,只留下一句话:“戌时一刻,我在夫子庙前等你。”

    切-,你说等我,我就去?李苏哼了哼。

    可又有很多事想问他,比如他到底干什么来了,还有柳如烟他们在魔鬼城那边的情况等等......哎!去就去吧,逛街买东西嘛,我还是很喜欢的。

    但为了少惹些麻烦,宫装是不能穿的,李苏从指环里拿出一张面具戴上,然后又挑了一套平民衣服换上,照照镜子感觉还不错后,跟冯嬷嬷和榴火招呼一声,李苏偷偷溜出了宫。

465

    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

    看着街上渐渐熙熙攘攘的人群,李苏莫名轻松起来。

    多久没有感觉到这种过节的气氛了?

    李苏笑笑,踱着步子晃晃悠悠来到夫子庙附近。

    因带着面具,李苏原本以为西门玉不会很快看到自己,这样说不定能先捉弄他一下。哪知到夫子庙后,李苏左右看看,都没找到西门玉。

    “还说戍时一刻等我,人呢...”

    “不讲信用的家伙!”

    李苏正嘀咕,被人在肩膀上拍了一下,回过头看去,却是个公子模样的年轻男子。

    “你左顾右盼找什么?”

    听了声音,李苏睁大眼:“西门玉,你、你扮成这样,谁认识你?”

    “这话说的。你戴张面具,我可一下就认出你了。”西门玉说着,把刚买的糖人塞在李苏手上,“看你瞅了两眼,想吃干嘛不买?”

    “谁想吃了!只是觉得好看...”

    莫名其妙的,李苏先跟着西门玉在一个小吃摊上吃了碗酒酿元宵,接着又买了盏兔子灯提着,之后就被拉着左手,说去什么街看舞狮、看放烟花。

    “这人太多了吧。”

    李苏跟着西门玉挤了好长时间,都还没挤到他说的那什么街,李苏受不了了。

    “我说,能找个地方歇歇脚吗?”

    听李苏的口气,西门玉知道是真不耐烦了,“前面正好有个酒楼,我们上去坐会儿?”

    好是好,可看着那酒楼进进出出的人潮,李苏很怀疑能有空座吗?

    一问,果然空位没剩几个,且都不是什么好位子。

    西门玉正想跟伙计再说些什么,李苏拉着他走出去,然后转到酒楼旁边的暗巷,脚尖一点就纵身到酒楼顶檐。

    “怎么样,此处风景如何?”在一处坐下,李苏得意洋洋地看向西门玉。

    西门玉笑笑,看看已升半空的圆月,再看四下的处处灯火。

    “果然不错”

    说着,西门玉纵身跳了下去,片刻不到,就见他手持一个托盘上来。

    托盘上有酒有菜。

    “速度挺快的嘛。”

    西门玉坐下,把托盘放在两人身前。

    斟酒吃菜,两人很是自在。

    恰时,李苏问西门玉为何到金陵来,以及柳如烟等人在西域魔鬼城的情况。

    西门玉先说柳如烟等人在魔鬼城一切进展顺利,估计四月份左右法阵就能修补好,到时候就会派人来接李苏过去,至于为什么他会到金陵来...

    “我们有几个月没见了。”

    看着西门玉的眼神,李苏眨眨眼,突然什么话也不想问了。

    “我们是有好几个月没见了啊。”李苏举着酒杯,“世事无常,我现在竟然都当娘娘了。”

    “来来来,干一杯。”

    西门玉静静看着李苏不说话。

    有毫尴尬!李苏干脆自己一饮而尽。

    喝完,等李苏再伸手去抓酒壶的时候,西门玉拦着她,“你已经喝好几杯了,吃菜吧。”

    李苏啥酒量西门玉是知道的,但今晚可能月亮圆了些,还是酒楼上空的风中带着一丝酒意,李苏已然有些晕乎。

    “吃什么菜,菜哪有酒好喝。”

    “你...你醉了,我送你回去。”

    “不,我就要坐在这里。”

    李苏凑到西门玉跟前,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开始又唱又笑......

466

    李苏断片了。

    躺在寝宫的床上,无论如何,李苏都想不起来昨晚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且是怎么回来的。

    “娘娘,要不要再喝碗醒酒汤?”

    听罢,李苏摆摆手,对奉着汤碗的榴火道:“都喝两碗了,拿下去吧。”

    榴火退下,冯嬷嬷从旁递上热毛巾,李苏伸手接过,“嬷嬷,我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

    “娘娘,您不记得了?”冯嬷嬷看着李苏,“我跟榴火昨晚等到丑时也不见您回来,后来实在熬不住就打了个盹。大概在卯时左右,忽然听见窗户响,老奴过来一看,发现您已经躺在床上,且怎么喊也不醒,然后就一直睡到这大中午。”

    李苏讪讪一笑,把有些温热的毛巾敷在脸上。

    “对了,娘娘”冯嬷嬷接着道:“就今儿早上,李家让人递话进来,说皇上昨晚上给三小姐和一个禁军的小队正赐了婚,让您想想办法,能不能说服皇上收回圣意。”

    “说三小姐是您亲妹妹,应该嫁进公侯伯府,这嫁给一个小队正,实在是丢您的脸面。”

    李苏暗暗翻个白眼,揭掉毛巾后淡淡道:“皇上的金口玉言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吗?”

    “可不是,老奴也是这么回话的。”冯嬷嬷拿过毛巾放到一旁,“还告诉他们,娘娘您最近凤体愈加不适,受不得烦扰,以后这种事就不要报过来了。”

    李苏微笑着点点头。你们现在看不上小蚊子,等再过几年,你们想巴结都巴结不上。

    现在李苗有了着落,李艾才八岁,等她议亲的时候,李苗这个亲姐姐就能说得上话,而剩下的嗣男李洪,就随赵氏折腾去,反正娶回什么样的儿媳妇,受影响最大的是赵氏自己。哎,我又不是神仙,也就只能管到这儿了,以后是好是坏,是福是祸,各自为之吧。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苏偷偷清点了下指环里的财物,发现这十几年来,竟然也攒了十一二万的银两和银票。

    仔细想了想,李苏决定留给李玉白三万两,算是养老费。留给李芮一万两,李苗、李艾各五千两,赵氏、李洪等人共三千两。没办法,我就是这么偏心眼。

    剩下的人像冯嬷嬷,李苏决定给她留三千两,广通师兄的死始终是李苏心里的一根刺。榴火,李苏想着给她五百两就可以了,余下那些伺候的人......管他呢,私下都不知道谁派来的,还经常偷偷讲姐的闲话,不知道我耳朵很好使吗?对了,还有三皇子...

    李苏考虑了下,毕竟是记在自己名下的儿子,自己若是‘病逝’了,搞不好他会被安排给自己披麻戴孝,忒倒霉的孩子,算了,也给他留个一万两吧。

    最后一计算还余五六万两,搞不好到了那什么新地界,虽未必还能当钱用,但作为金属来说,应该还是有用处的。

    如此,二月的一天,李苏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叫人把皇后林依依请来,说了一些‘心愿未了’的事,又交待了些‘后事’,接着狂吐几口血后‘死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3663/ 第一时间欣赏随身空间在古代最新章节! 作者:永乐桃花所写的《随身空间在古代》为转载作品,随身空间在古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随身空间在古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随身空间在古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随身空间在古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随身空间在古代介绍:
一朝穿越,三十来岁的李苏,转眼变成了五六岁的小女孩。虽心有不甘,可天意难违。好在老天对她还不错,其他穿越主角有的宝贝空间,李苏也有,虽品质不同,但各有千秋......随身空间在古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随身空间在古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随身空间在古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