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在三国打直播TXT下载我在三国打直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三国打直播全文阅读

作者:白皮小火车     我在三国打直播txt下载     我在三国打直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58章 士族门阀与科举制

    初夏的晚风,带着枣花和月季花的幽香,飘进繁华而喧闹的会稽城。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戏志才代替张帆前往吴郡祭奠陆康,然后回到会稽向张帆复命。张帆随口寒暄:

    “辛苦了,一路上还顺利吧!”

    “多谢主公关心,非常顺利,一切都办妥了。”戏志才迟疑了一下说:

    “不过主公,恕我多嘴一句。虽然您打压地方豪强的战略无疑再英明不过,可是似乎没必要这么操之过急,咱们完全可以徐徐图之,这样反弹无疑要小很多……”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惜时不我待。我之所以这么急匆匆的处理搬迁事宜,也是和我接下来的一项大计划有关——”,张帆捡起桌上的一叠纸递给他说:

    “既然现在江东豪族都搬迁的差不多了,该是时候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了。这是我写的计划书,也是你这次回来之后的新任务,你先看看吧!”

    戏志才认真浏览了一遍,越看越吃惊,没想到主公不愧是天纵奇才,而且气魄惊人,居然制定了一项新的选官制度,准备顶替实行了300多年的两汉察举制。

    怪不得主公要花大力气搬迁地方上的豪强,如果说强迁只是让他们稍微疼一下,那么接下来这一举动无疑是挖他们的根了,他们不发疯抓狂才怪!

    如果不是提前将这些人迁到会稽城集中管制起来,不难想象这帮人会如何利用自己在当地盘庚错节的影响力,不死不休地为这个计划增添无数麻烦甚至将这个计划拖到破产——

    当前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它最早确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相较于先秦时期以及之前的世官制和军功爵制,察举制无疑更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更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而且在其实行之初一般能保证“被察举者”的质量,可谓一大进步。两汉统治能长达400年之久,与察举制的有效推行有很大关系。

    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万世不易的完美制度。

    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出现了一大批: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第359章 千古一帝

    只要一说到史上的明君,就绕不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撇开开国皇帝嬴政和赵匡胤不谈,刘彻和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明君呢?

    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善于用人,他们在位时期文臣武将大放异彩,英雄辈出流芳千古,他们的事迹至今脍炙人口,如:

    董仲舒,东方朔,司马迁,窦婴,司马相如,苏武,张骞,主父偃,卫青,霍去病,李广……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李靖,侯君集,秦琼,尉迟恭,薛仁贵……

    为什么偏偏他们在位时人才济济,能人辈出,有识之士充盈朝野,而其他历代天子却常年饱受人才匮乏的窘境呢?

    难道只是运气吗?当然不是。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有句话说的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细心考求不难发现,察举制虽然最早由文帝提出,却是在武帝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各种科目不断充实,这才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而唐太宗更是科举制完善的关键人物,他格外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他的那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千年之后还被人津津乐道——

    正是因为他们分别完善了“察举制”和“科举制”两种在当时尚属先进的选官制度,所以他们才能不受人才匮乏的苦恼,垂拱而治,开创盛世,成为千古一帝。

    有了他们成功的案例,张帆自然是要效仿,当然首先就是要成功推行科举制。

    张帆又是筑城,又是强迁,之所以费这么大功夫,就是为了确保科举制推行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可是为什么士族门阀集团一定要坚决抵制科举制呢?

    这就要从科举制的主要特征说起: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这一点可以说比“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祖坟”还要严重,毕竟这已经断绝了他们相当大一部分子孙后代做官的机会。在官本位的古代中国,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正是考虑到这些,戏志才表情凝重的劝谏张帆说:

    “主公,您要三思啊!虽然您已经把地方上的一流豪族全部迁入会稽,可是地方上残存的小豪强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是绝计不肯引颈就戮!再说那些迁入会稽的豪族毕竟时日尚短,他们在当地千丝百缕的关系网还没来得及铲除。

第360章 募捐

    张帆原本以为自己推出科举制将会迎来士族门阀的猛烈抵抗和抨击,准备好了各种反制措施严正以待,结果发现自己还是神经过敏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虽然过程的确谈不上一帆风顺,可是最多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士族们的抵抗要比想象中的弱很多。当然这也和张帆一次性将顶级豪族迁入会稽城有关,当然其实还有另一个因素是张帆之前没想到的……

    是什么呢?

    就是古代贵族统治阶级对知识的垄断。

    要知道这个时代虽然蔡伦已经发明了造纸术。但是由于成本太高,所以主流的书写工具还是竹简。即使是价格相对低廉的竹简,那也不是平民阶级消费的起的……

    再加上客观因素造成的信息传播不流畅以及书籍的珍惜程度,就造成贵族阶级对知识的垄断。就算现代人受教育还得花费天价学费,更何况是在识字率低下的汉代呢?

    古代劳动力低下,一般人养家糊口已经很不容易,再想读书受教育,那真不是一般家庭能供养的起的——所以说即使现在开始使用科举制来选官,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能考中的也绝大多数都是士族子弟,这才是他们反抗不激烈的主要原因。虽然其中不乏有远见的聪明人已经忧心忡忡,但是能看清未来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但是这种情况对于张帆来说就足够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其实这对于他来说也未必全是坏事,至少目前科举制的推行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一切都很顺利。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哪怕再远的路程,只要踏出了第一步,距离终点也就又近了一步。

    但张帆并不甘心,虽然这么稳步推进,或许百八十年之后情况会大大改善,朝廷之上再也不再任由氏族门阀一家独大。可是张帆等不了那么久。

    眼下他的地盘仅仅江东一地,要想全盘掌控已经十分勉强,能官良吏捉襟见肘。但是东汉十三州,他只不过占了不到八分之一的地区,还有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等着他去征服和统治,就眼下这样的窘境,想要厘清全国岂不是要花上二三十年之久?

    不,太慢了,这实在不能接受。

    思来想去,张帆觉得光推行科举制还是不够,根本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改善现状没什么帮助。等到出成绩的那天,说不定他已是黄土一捧了!

    嗯,还是应该提高识字率!

    让更多的寒门子弟有学习知识的机会,哪怕以概率论,这些人也会涌现不少“国之干才”,大大缓解张帆的“用人荒”。

第361章 无商不活

    自从张帆筑起东汉第一座水泥石砖结构的会稽新城,凡是来过这里的人,无不被这座江东雄城的宏伟和精巧所震撼,每一个见识过的人无不对它叹为观止,被传为“鬼斧神工之作”。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随着江东所有顶级豪族集体迁入,他们携带庞大的人口和海量的资本注入为其增添活力,使其变得更加繁华,近来越来越多的商人选择来此定居和做生意——在雒阳城被董卓焚毁,长安城战火纷飞之际,稳定且宜居的环境让这里日渐繁荣。在官府的有意引导和扶持下,这里已经取代雒阳长安,成为当代最大的进出口市场和经济中心,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贸易之城”。

    徐州会馆,是经官府审批划地,再由本地的徐州商人投资修建的半官方性质的商务会馆。主要是方便从徐州来的商人歇脚交流,开展商务活动。当然张帆手下的最大谍报机关“茶司”还顺便在里面探听消息和发展细作,不过这点就基本没人知道了……

    徐州会馆的现任会长是糜竺,麋竺是麋家的当家人物,为富且仁,有着亦商亦儒的风范。而且为人慷慨、品行端正,身为富商却不吝啬,能够乐于助人。关于他与貌美女子同行而目不斜视、始终正襟危坐的情节为人津津乐道,使他美名远播。

    麋家世居东海朐县,与普通的暴发户不同,麋家世代经商,到了麋竺这一代家境已经是十分殷实,人人都传其“僮客万人,赀产钜亿”,可谓是富甲一方。

    此外,同普通的商人家族不一样,麋家子弟擅于弓马骑射,有着自己的私人武装。由于汉末军阀混战、盗贼横行,麋家子弟之所以训练骑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正因为有如此名望,在徐州会馆成立之后,糜竺理所当然地以较高的支持率当选为徐州商会第一任会长,而且他上任以来励精图治,让徐州会馆发展蒸蒸日上,势如破竹,也使得他的威望也更加水涨船高。

    听闻了张帆打算募捐办学的消息,糜芳赶紧来找大哥糜竺商议:

    “大哥,现在外面传的沸沸扬扬,听说冠军侯打算公开募捐办学堂,据说主要就是冲咱们来的,你看……咱们该怎么办?”

    糜竺放下手里的毛笔,慢条斯理的说: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捐咯!不然你还能怎么办?”

    糜芳叹口气,忧心忡忡的说:“哎,我本来以为君侯会和其他人不一样,没想到他仍然如此苛待咱们这些商人。

第362章 糜竺

    盛夏的阳光火辣辣,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荫凉地。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雄壮巍峨的会稽城被夏日的骄阳镀上了一层金色,更显得堂皇大气!

    对于弟弟糜芳的短视,糜竺很是恨铁不成钢。就算是出身于商贾之家,也应该胸怀大志,更加富有远见,而不是拘泥于蝇头小利,让人瞧不起。

    他平生最钦佩的人就是吕不韦。以一介商贾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后酬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门下有食客三千,家僮万人。后被嬴政拜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号称一字千金,名垂青史。

    也只有这样的商人,才算是真正的商人,政治投资才是世上最成功的商业行为。这么简单的道理弟弟至今还不明白!哎……

    ……

    糜竺长吁短叹之际,徐州商会其他的商人也听说了募捐的事,急不可耐的来拜访他,糜竺干脆把商会的其他人召集起来开会商议此事。众人对于募捐一事都十分不满,抱怨连连:

    “晦气!这咱们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怎么官府又来逼捐?”

    “谁说不是,我听说张仁甫优待商人,这才来的会稽,谁知道刚来就碰上这事,这不是沽名钓誉嘛!”

    “哎,咱们这些人呐,在哪里都不好过。听说北边袁氏兄弟打的不可开交,好多兖州、豫州的商人遭了殃,家产都被充了军费啦!”

    “哎,你说说这打打杀杀……何时是个头啊?现在各地盗匪多如牛毛,也只有在江东地界才能安心做几回生意。要是冠军侯也容不下咱们,那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去哪里——”

    ……

    糜竺见大家牢骚都发的差不多了,清咳几声开口道:

    “诸位请听我一言,大家不妨扪心自问,咱们都是从徐州人,可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千里迢迢跑到会稽来做生意呢?”

    众人气势一下子弱了很多,糜竺接着说:

    “难道因为徐州不够富庶吗?在徐州就不能做生意了吗?不,当然不是。但是咱们都知道,徐州虽然富庶,但地处要冲,不仅‘郡界广远,旧多轻悍’,还是兵家必争之地,久居徐州必然受到兵祸的牵连。对不对?”

    其实南面与扬州接壤的徐州近几年发展的相当不错。陶谦任徐州刺史时,徐州经战火过后“世荒民饥”,陶谦表荐下邳人陈登为典农校尉,在徐州境内实行屯田。

第363章 造纸术

    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出“蔡侯纸”。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但是原材料成本较高,难以全面推广。

    张帆来到造纸工坊亲自观看了造纸的经过,大致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自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张帆却是知道后世主要的造纸原料是竹子,于是向管理工坊的小官询问:

    “那个,你们有试过用竹子作原料吗?”

    小官面露难色,磕磕巴巴回道:“回君侯,小人确实曾经试过,可不知为何竟难以成功……”

    张帆点点头有些失望,这时候书友里的一大票“砖家”来给他科普知识点:

    “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

    “从技术上来说,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因为竹料是茎秆纤维,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

    “对头!在晋代几乎不太可能出现竹纸。竹纸应该起源于唐以后,而在唐宋之际有比较大的发展。欧洲要到十八世纪才有竹纸——”

    “受教了,给大佬递茶!”

    “666,敲下小黑板,这都是要考的!”

    “主播还是不要好高骛远了,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啊!”

    “星期天带儿子喝下午茶,儿问:“为什么要我读书?”我答:“这么跟你说吧!你读了书,喝这茶时会说:‘此茶汤色澄红透亮,气味幽香如兰,口感饱满纯正,圆润如诗,回味甘醇,齿颊留芳,韵味十足,顿觉如梦似幻,仿佛天上人间,真乃茶中极品!’而如果你没有读书,你就会说:——”

    “卧槽,爸你这茶哪买的?真好喝!”

    “大家千万别当儿子啊!”

    “不好好读书被人占了便宜都不知道!”

    “我屮艸芔茻,还好我打字慢,差点被套路!”

    ……

    张帆又仔细考察了现在造纸的主要原料,和蔡伦时代几乎没什么变化,几十年间根本没什么创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3559/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三国打直播最新章节! 作者:白皮小火车所写的《我在三国打直播》为转载作品,我在三国打直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三国打直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三国打直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三国打直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三国打直播介绍:
我在三国打直播,收名将,纳美人,带你装B带你飞! 欢迎加入书友交流QQ群:558910522,群里有红包,有福利,有妹子,有萌物,收好你的哈喇子!我在三国打直播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三国打直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三国打直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