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寒门首辅TXT下载寒门首辅最新章节

第四百四十二章 华亭缙绅的生意经

作者:一袖乾坤     寒门首辅txt下载     寒门首辅全文阅读
    王守仁的气场还是很足的。只一个眼神便让在场众缙绅面面相觑。

    有些明眼人已经看出王县尊这席宴不是白吃的,暗暗有些后悔。但仍然有人抱有幻想,认为这新任华亭县令与之前的没有什么分别。

    一切谜团都随着酒宴的深入而解开,当王守仁宣布将在全县范围内清仗土地时,那些仍然对王守仁抱有幻想的人才幡然醒悟,原来县尊的这席酒宴是个鸿门宴啊。

    可惜现在明白过来已经太晚了。

    既然已经入了县衙,酒宴吃了一半总不可能立刻逃走吧。

    真要是这样,他们也用不着为清丈土地犯难了,恐怕光是蔑视官府一条就够吃一壶的了。

    王守仁见众人皆是面露苦色,只觉得好笑。

    这些缙绅哪个不是出自当地望族,属于要钱有钱要地有地的。叫他们吐出些骨头来就装起可怜,真是叫人作呕。

    值此时刻,众人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徐家和吴家上。

    这两家是松江府华亭县一顶一的望族,有他们在这里顶着,便暂时不需要担心出头的问题。

    终于,徐昙忍将不住率先发声道:“县尊,此举恐怕有所不妥吧。”

    徐昙的发声在王守仁的意料之中,他淡淡道:“徐员外何出此言?本县的这一决定是遵奉国策,这新政是陛下倡导的,难道徐员外认为有什么问题吗?”

    在场众人皆是替徐昙捏了一把冷汗。不得不说,王守仁的手段确实是高,搬出了国策作王命旗牌,不管徐昙说什么都不占理,还很可能会把自己绕进去。

    徐昙也是愣了一愣。

    怎么动不动就扯到国策上去了,这王县令还真是拿着鸡毛做令箭啊。

    “县尊有所不知,本县的情况十分特殊,即便要清丈土地也清丈不出什么东西。”

    徐昙自然不甘心就这么被王守仁绕进去,愤然说道。

    “那徐员外倒是说说看,本县的情况怎么个特殊法?”

    王守仁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唬的徐昙心中一坠。

    这个王县令该不会是下好了套等着他往里跳吧?

    可如今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果徐昙在这个时候选择退缩,那么不但将在本地缙绅面前颜面大失,还会平白长了王守仁的气势,割肉给县令便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没有人会嫌地多财丰,徐昙自然也不例外。他甚至想过有朝一日将吴家踩在脚下,接收吴家的全部财产,让徐家成为华亭县独一无二的豪族。

    但眼下,他显然陷入了危机。若是这个危机解决不好,别说独霸华亭县,就是维持原状都有些困难。

    这处境,十分不妙啊.......

    徐昙咽了一口吐沫,定神道:“县尊有所不知,本县缴纳商税是全松江府最重的,便是排在整个南直隶也仅仅次于苏州府吴江县。”

    明代江南手工业繁盛,素来有苏州绸,松江布的美誉。

    这两样东西都是名冠天下的珍品,价格自然也就不菲。

    苏州丝绸、松江棉布的大量外销给本地官府带来巨额商税,渐渐成了地方官府的财税依靠。

    “那又如何?”

    王守仁不动声色道。

    徐昙咬牙道:“既然如此,土地便应该免税。不然没了本地农户种植棉花,谁去织布?没了这松江布,县尊相不相信,本县所收商税将十去其九!”

    王守仁暴喝一声道:“放肆!你便是这么和本县说话的吗?”

    一直温文尔雅的王守仁突然暴怒,吓得徐昙一个寒颤。

    此时他不知道该不该去接话,只愣愣的站着。

    “你方才说本县依赖农户所织绢布,这倒是不假。不过这和种植棉花分明是两件事。不管朝廷对这些土地免不免赋税,这利都落不在农户身上。朝廷收税,农户要缴纳绢、麻、棉布。朝廷不加税,自然有你们这些地主收税。区别只在于收税的人是谁。至于商税,虽然华亭县在全府乃至于南直隶都是收的较高的,但是还不够。本县这次便要更改商税,一改到底,绝不容情!”

    这话自然是说给在座缙绅的。

    这些人既是地主,又是富商,多重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立场。

    缙绅们利用土地免税政策给出利差,向投献的农户收租,并压价收购佃农种植棉花的价格。

    收购到大量棉花,他们再开设手工作坊,雇佣大量织工织布,将大量织好的棉花售卖到外省,从而赚取暴利。

    乍一看来,他们在租田给佃农时似乎没有赚太多的利。但这实际上是为了给织棉花铺路。

    唯有让佃农活下去,心甘情愿的为缙绅生产织布的原材料--棉花,他们才能获取最终售卖松江布的暴利。

    可惜普通佃农无法看透缙绅的想法,被缙绅卖了还不知情,真是叫人唏嘘。

    被王守仁戳破了心思,徐昙直是涨的面颊通红。

    “当然,若是你们主动将侵占的土地交出,配合官府清丈。那么本县可以允诺,在商税的重新制定上会听取你们的意见。”

    王守仁话锋陡然一转,语气隐约间有了软化。

    原本在场的缙绅都已经绝望,现在却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对于他们来说,土地虽然重要,但经商贩卖棉布赚取的银钱同样重要。

    如果能够二选其一的话,他们便会去选择后者。

    道理很简单,虽然有不少农户主动将土地投献在他们名下。但实际上,种地所得的大部分粮食、棉麻还是落在了土地原所有者身上。缙绅当然也会收租,但这租子很低,远远比皇税低,不然这些农户也不会为了逃避朝廷税赋,多此一举的把土地投献在缙绅名下了。

    对于缙绅来说,多了一成利不多,少了一成利不少。他们不可能真正侵吞这些投献的土地,因为这是乡族制度的依托,一旦毁坏整个县乡的统治模式也将随之崩塌。

    对于他们来说,真正能大肆操控的是棉布的利。

    利用低价收取棉花,开设纺织作坊赚取巨额差利,才是这些百年世家的生财揽财之道。

    ......

    ......(未完待续。。)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3413/ 第一时间欣赏寒门首辅最新章节! 作者:一袖乾坤所写的《寒门首辅》为转载作品,寒门首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寒门首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寒门首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寒门首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寒门首辅介绍:
弘治五年,四海靖平。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逗弄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 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 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寒门首辅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寒门首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寒门首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