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寒门首辅TXT下载寒门首辅最新章节

第二百五十三章 嚣张的寿宁侯

作者:一袖乾坤     寒门首辅txt下载     寒门首辅全文阅读
    谢慎还以为王华叫住他是为了什么事,原来是编纂《会典》一事。

    这其实是少年卖了一个顺水人情给王华,反正按照历史进程最后王华肯定会编纂《会典》,谢慎让王华向天子自荐,只不过是让历史提前发生了而已。

    当然,王华不知道这些。

    君子讲究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报之。

    王华认为他能够出任《会典》的总编修,其中有谢慎的功劳。故而这番感谢也在情理之中。

    “老大人这话,真是折煞下官了。”

    谢慎连连冲王华拱手,恨不得行一记大礼。

    王华也知道年轻人面皮薄,便捻着胡须道:“贤侄这份恩情老夫记下了,今后若是有需要老夫相助的地方尽管开口。”

    谢慎喜声道:“多谢老大人。”

    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二人在翰林院公署前分别,各自回府去了。

    回到府中谢慎便径直回到屋中躺在床上思忖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情。

    在他看来今日天子降旨让他担任《会典》副编修并不是天子突发奇想,而是有踪迹可寻的。

    在杭州时,谢慎曾经通过宁员外的关系接洽上了镇守太监刘文,并以私人名义接下了东南沿海棉花海涂种植的任务。

    当时刘文曾经明确表态,朝廷不会给谢慎任何承诺,刘文自己也不会给谢慎任何承诺。

    但谢慎后来仔细一想,可能事情并不像刘太监说的这般简单。

    商贾尚且讲究精诚合作,何况天子乎。

    也许天子会很强势,但绝不可能仅仅给谢慎一成利。

    那么,这额外的好处肯定会以另外一种形势给出。

    当时谢慎并没有参加会试,自然还不是进士身份,故而刘太监不便将好处讲明。

    但现在谢慎不但中了进士,还中了状元,得以名正言顺的进入翰林院供职。

    这样一来谢慎就从一普通缙绅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词臣,成了可以伴驾左右的当红小生。

    如此,天子要是再给予谢慎好处便方便了许多。

    比如,把这《大明会典》的编纂任务交到王华和谢慎手中。

    王华是老资历,这总编修肯定谁都抢不走。能够给谢慎一个副职就已经是天子的恩赏了。

    旁人可能疑惑为何天子会高看谢慎一眼,但谢慎却明白这事八成和海涂种植棉花一事有关。

    所谓帝王心思,便是如此。

    若是能够轻易被臣子看破,那也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如果真的是谢慎想的这样,那么似乎他答应刘太监在东南沿海全面推广海涂种棉便不那么亏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既然是大明的臣子,这海涂种棉的技术迟早会是天子的,不存在什么藏着掖着的可能性。

    用八成的利换的天子的赏识,绝对是值得的。

    谢慎现在至少做到了简在帝心,让天子高看一眼,这对于将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在眼前,王华王老大人和谢迁谢于乔同是余姚籍的状元郎,先后进入翰林院任职修撰,为什么谢迁能够平步青云,以四十六岁的年纪入阁?为什么王华到现在也才是个天子日讲官?

    其中固然有二人性格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因素却是王华不如谢迁会表现自己。

    而谢慎现在正是通过海涂种植棉花的表现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其前程比当年的谢迁更广阔。

    毕竟一个是靠耍嘴皮子的,一个是于国计民生有大裨益的。

    孰高孰低,天子心中自然有判断。

    谢慎现在要做的便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好好的跟着王华王老大人编修《会典》。

    《大明会典》卷帙浩繁,谢慎前世作为明史研究生也没少翻阅,在他看来即便再快也得几年才能编纂好。届时差不多谢慎也熬够了资历,可以借着这个编纂的功劳被授予一个侍读、侍讲的官,若是能够成为东宫辅臣,陪正德小太子读书就是最完美的节奏。

    正德虽然好玩乐了一些,但本质不坏,还是有被改造的可能的。

    谢慎坚信人之初,性本善。

    只要对正德适当引导,小家伙还是有可能成为明君圣主的。

    从词臣到东宫辅臣,捞一个从龙之功,等到新君即位,谢慎便是可以被正德重用的“自己人”。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今年是弘治九年,三年后就是弘治十二年,届时距离弘治天子驾崩也就不到六年。

    在东宫陪小太子读个五六年书,谢慎正好二十五六岁,若是正德即位,以这个年纪入阁参与政务恐怕是要创下大明朝的纪录了吧?

    不知不觉谢慎已经陷入了美好生活畅想之中,梦游周公了。

    一觉醒来已经是卯时。

    谢慎连忙起身梳洗,吃了早点换了官袍,坐上软轿去往翰林院坐班。

    当官有当官的难处,譬如谢慎身为翰林院修撰,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如果稍有懈怠落下个迟到早退的把柄,绝对是会让人借题发挥的。

    好在谢慎可以在轿子上补补觉,等到轿子落在翰林院前时已经没有那么困倦了。

    稍稍伸了个懒腰,谢慎便掀开帘子跨步下轿。

    几个身材魁梧仆从模样的力士站在翰林院前拦住了谢慎的去路。

    起初谢慎还以为这些人是在等旁人,结果他闪开身子往前走去,那为首的一人却伸开胳膊拦住谢慎道:“这位便是谢修撰吧?我家老爷请您过府一叙。”

    谢慎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沉声道:“你家老爷是谁?”

    那仆从十分得意的笑道:“我家老爷便是寿宁侯,当今皇后娘娘的亲弟弟。”

    寿宁侯张鹤龄?

    谢慎对这个答案很诧异。

    寿宁侯张鹤龄找他做什么?难不成是王守文把事情搞砸了,被张鹤龄知道这件事是他谢慎策划的,这才寻仇来了?

    不过这寿宁侯也太胆大了吧,竟然差使奴仆来到翰林院前截人。

    翰林院是何等清贵的衙门,一个外戚竟然敢派家奴到翰林院前放肆?

    ......

    ......(未完待续。)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3413/ 第一时间欣赏寒门首辅最新章节! 作者:一袖乾坤所写的《寒门首辅》为转载作品,寒门首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寒门首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寒门首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寒门首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寒门首辅介绍:
弘治五年,四海靖平。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逗弄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 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 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寒门首辅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寒门首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寒门首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