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寒门首辅TXT下载寒门首辅最新章节

第一百八十五章 从癸丑到甲寅

作者:一袖乾坤     寒门首辅txt下载     寒门首辅全文阅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伴着声声喜庆的爆竹声响,正式宣告了癸丑年的结束,随之到来的自然便是甲寅年了。

    弘治七年是个有些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有很多重大事件发生,譬如康济河堤著成,譬如佥民壮法的制定。但于谢慎而言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事情。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准备科试。毕竟科试是乡试的资格试,只有通过了科试才有资格参加来年的乡试,丝毫大意不得。

    大兄和大嫂果然在年关前三天才回到余姚,一家人能够在年夜相聚自然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

    谢家在余姚并没有什么亲戚,故而谢慎也免去了一一投帖拜年的烦恼。

    谢慎只与王守文、谢丕一起享用了几顿酒席,这个年便也算过去了。

    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科试,但按照惯例,大宗师会在六七月按临余姚,届时将会由大宗师本人亲自主持科试。

    有差不多四五个月的时间温书,谢慎还是不太担心的。

    加之他不想把战线拉的太长,故而打算采取平日温习,考前突击的方式应对。

    待过了十五,谢慎便找来王守文、谢丕一起商议在滩涂种植棉花的事情。

    经由多方打听,所谓的倭寇不过是几个流贼假借声势行凶作恶罢了。

    倒是宁波、松江府那边偶有倭寇袭扰,不过也都是小股,无碍东南大局。

    既然倭寇不来,谢慎便打算开始在滩涂种植棉花了。

    一开始自然是先试点,先由谢家王家各出些佃农,在沿海滩涂上开始试验种植。

    官府方面自然是打过招呼的。四门谢氏,上塘王氏都是本地望族,吴县令不好得罪,自然随他们去。

    其实在吴县令眼中应该也不看好这种滩涂种植棉花的做法,只是碍于面子不说罢了。

    棉花的种植周期很长,要到九十月份才能收获。而且谢慎也没有亲自在滩涂种植过棉花,故而心中多少也是有些忐忑的。

    好在官府不去深究,那就好办许多。

    什么事情一旦跟官府扯上关系就麻烦了,谢慎能够想到如果他们的试验大获成功,第一个凑过来分羹的肯定就是吴县令。

    吴县令是余姚父母官,为了刷政绩愁白了头。如果能够把滩涂种棉花的方法呈递至御前,自然会博得圣心大悦,升迁回京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以谢慎的性格是不会眼睁睁看着吴县令把这功劳从他手中夺走的。

    便是将来朝廷要在东南沿海滩涂大规模推广棉花种植,那功劳也得记在谢慎身上。

    至少在棉花收获前谢慎还不用担心这些恼人的事,但未雨绸缪还是必要的。吴县令的为人谢慎已经见识过。这种人不必与之为敌,但也绝不能推心置腹与之深交。

    按下闲话暂且不提,却说这一日谢慎得了孔教谕召见匆匆前往县学。

    新年之后第一次拜见恩师,谢慎自然带了些余姚仙茗算作贺礼。

    倒也不是谢慎怠慢,孔教谕过年期间紧闭府门不见任何人,谢慎便是想去拜见他老人家也说服不了孔家门板啊。

    这次孔教谕主动召见,谢慎倒是可以趁机向他老人家拜个晚年。

    送什么年货也是有讲究的,孔教谕好歹也是二甲进士出身,基本的欣赏水平放在那儿,如果送的东西太过俗气那不仅有伤师生感情,还会降低谢慎在孔教谕心中的印象分。

    文人最喜欢的自然是金石字画,偏偏谢慎是穷苦寒门出身,哪里有能力收藏这些价值不菲的东西。即便现在家境好起来了,但也不可能立刻收集一些送给孔教谕罢。

    况且这些东西未免太过贵重,谢慎也怕孔教谕忌讳。

    那么也只有送茶了。

    茶叶虽然不算贵重,但却有雅意,用来当作年礼送给老师长辈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

    既然要送茶,送的自然是谢慎乃至谢家主推的余姚仙茗。经过谢慎在杭州赴雅集期间的卖力宣传,余姚仙茗的名气大涨,虽然仍然被钱塘龙井压制,但已经稳稳占据了浙茶第二把交椅的位置。

    果然靠文人士子刷名气是最好的办法。

    茶叶本身的味道品质并没有那么大的差距,正是因为士子文人的追捧褒贬才会显得天差地别。

    余姚仙茗的品质底子不差,经由谢慎一番宣传,已经隐隐有追赶钱塘龙井之意。

    谢慎把这茶送给孔教谕,自然也有借孔教谕为余姚仙茗扬名的意思。

    经过与兄长的一番商议,谢慎决定用竹盒来包装余姚仙茗。

    一来余姚各地遍植翠竹,比之木制茶盒竹盒更容易收集制作。二来余姚仙茗的气质也更贴合竹子的冲和淡雅。

    文人名士没有几个不爱竹的,说他们图慕虚名也好,说他们真性情也罢,总之竹子给人的印象总是积极正面的。

    当然,经过这一番精包装,余姚仙茗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但一直保持比钱塘龙井低一头的水准。

    这是谢慎刻意的要求,大哥谢方也没有多问。

    商界有商界的规矩,一步逾越不得。这点和朝廷是一样的。

    就好比一个新科状元,整日在翰林院言说首辅尚书如何不如自己,那还能混的下去吗?

    别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在嘴上要留德。

    现在余姚仙茗刚刚替代宁波珠山茶成为浙茶亚魁,如果在这时定一个高于钱塘龙井的价格,不是等于公然向龙井茶商挑衅吗?

    宁益宁员外可不是等闲之辈,他绝不会容许谢慎这等行为,肯定会联合其他龙井茶商打压谢慎。

    谢慎现在羽翼未丰,若是此时得罪了茶界大佬宁员外,以后也别想在茶叶行业混了。

    路要慢慢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大不了还可以喊一句莫欺少年穷嘛。毕竟对于刚刚年满十四的谢慎来说一起都是来日方长。

    谢慎提着茶盒来到县学,轻车熟路的绕过明伦堂,来到供孔教谕休憩办公的堂屋。

    其他三位训导是共用一个堂屋,而作为教谕孔德道自然享有一点小小的特权,得以独占一间。

    ......

    ......(未完待续。)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3413/ 第一时间欣赏寒门首辅最新章节! 作者:一袖乾坤所写的《寒门首辅》为转载作品,寒门首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寒门首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寒门首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寒门首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寒门首辅介绍:
弘治五年,四海靖平。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逗弄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 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 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寒门首辅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寒门首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寒门首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