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寒门首辅TXT下载寒门首辅最新章节

第一百八十一章 从台阁体到茶陵派

作者:一袖乾坤     寒门首辅txt下载     寒门首辅全文阅读
    时光飞逝,秋去冬来。

    转眼间距离岁试结束已经三个月了。在这次岁试中谢慎考取了一等的好成绩,但因为本身就已经是廪生生员,升无可升实在是无趣。

    而且在县学诸生眼中,谢慎这样的小三元得主获得岁试一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如果谢慎考出了二等甚至更差的成绩,那才是耸人听闻的事情。

    唉,出名也有出名的坏处,像谢慎现在这样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无数人巴不得他出乖卖丑。

    少年只得感慨一句,世道人心......

    年关将近,余姚城的百姓都忙碌了起来,抓紧时间置办年货。

    谢慎却是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心态。距离科试已经不足八个月。在这八个月内他一定要努力提高行文水平,打磨时文风格。

    风格这种东西说来玄之又玄,可却是区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标准。

    纵观大明朝历史,那些宰辅尚书,哪个文章不是独成一派?

    谢慎要想像他们靠拢,首先要做的就是磨砺出自己的文章风格,并坚定不移的保持下去。

    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却是至关重要。

    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影响到今后的乡试、会试。

    大哥大嫂前去杭州后,谢慎又从牙行雇佣了四五名护院,现在倒是暂且不必担心安全的问题了。

    却说这日谢慎照例从县学进学后回到家中,在水芸的服侍下换了便服只身一人来到书房中。

    在书案前坐定,谢慎便随手翻看时文册子研究开来。

    所谓的磨砺风格不是指凭空制造出一种风格,而是指在研究前人名儒风格的基础上做一些细微的改变。

    毕竟文人这个群体最好名声,而作为当朝权贵肯定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向他的风格靠拢。

    便说弘治朝名臣,本科会试考官李东阳,其风格就十分值得学习。

    说来谢慎还得感谢王守文,若不是他把当世名家的时文册子拿来给自己看,谢慎还真的找寻不到。

    李东阳是茶陵人,十八岁就中进士,之后顺利馆选为庶吉士,授予翰林编修之职。

    但是此君似乎官运不太亨通,自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李东阳都在翰林院里蹉跎时光,完全没有一丝一毫腾云直上的迹象。

    直到当今天子弘治帝即位,李东阳才时来运转,平步青云。

    你可以讲他是在蓄力,也可以说他是在隐忍。总之一切的一切在弘治四年发生了改变,李东阳在这一年擢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任侍读学士,并成功进入内阁参与机务。

    这之后的事情谢慎自然很清楚,李东阳成为了弘治三阁老中最著名的一个,也是为官时间最长的一个。

    而且李东阳的文学造诣也很高,不仅一手终结了三杨阁老创建的台阁体,还创立了茶陵派。

    可以说李东阳所写的八股文,透着一股浓浓的古意。

    李东阳本人更是典型的以词臣跻身宰辅之位。

    谢慎作为穿预客,自然可以高屋建瓴的看问题。

    最简单的就是一定要抱对大腿......

    弘治朝是士大夫狂欢的一个时期,弘治天子克己复礼,以上古圣明君王的标准要求自己,这自然符合文臣的利益。

    而文臣的领袖自然就是李东阳。更关键的是,李西涯的政治寿命长啊。刘健、谢迁都辞官了,李东阳还一人在内阁撑着......

    如果能够好好研读一番李阁老的文章,再稍加磨砺,绝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惜谢迁、王华都不在余姚,不然若是能够通过这两条线搭上李东阳,今后的科举之路将十分坦阔。

    谢慎随意的翻开一篇李东阳写的时文。

    这篇时文不是别的,正是李东阳给今年癸丑科会试作的程文。(注1)

    对于其他士子而言,文章是新鲜出炉的,自然是炙手可热。可对于谢慎来说,却没有什么太值得期待的,他所要做的就是枯燥的分解文章,寻找可以借鉴的部分。

    题目是《由尧舜至于汤》。

    谢慎前世也是读过不少科举文献资料的,对于这篇文章有些印象。

    “圣人之生有常期,或传其道于同时,或传其道于异世。”

    谢慎不得不承认李东阳的开篇就很霸气。

    虽然圣人生之有期,但并不一定传道局限于一时,而可能流传后代......

    紧接着,李东阳又言:“盖圣人之生,即道之所在也。非见之者之在当时,闻之者之在后世,则斯道孰从而传之哉?孟子于此而叙之意有在矣。”

    这是起承接的部分,没有什么可忖度的,谢慎继续往下看去......

    他越看越觉得李东阳所写的这篇程文,似乎有股仙气。虽然语言不算浮华,但却是句句有气势,能够抓住人的心理,让人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换句话说,就是李东阳明白八股文考的是什么,明白撰写八股文的核心是什么。

    这其实就是八股文高手应该具有的素质。

    八股文是什么?是最功利,最严苛的文章!

    考场之上,能够发挥出什么样的水平是未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再要求把文章写得天花乱坠是不现实的。

    李东阳的选择又是什么?

    他选用了最稳妥的方式,也就是用古法写文!

    古文的写作方式一板一眼,可谓无懈可击。

    这样的文章在浮夸空谈的花架子中间就会显得十分出挑,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考官的青睐。

    当然这篇文章是李东阳任职会试考官时作的程文。

    既然是程文,就肯定有充足的时间考虑构思,比之考场文章自然难度要小了不少。

    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李东阳通过此篇文章表达出来的东西!

    像谢慎这样的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了李东阳的用意。

    代表台阁体那样的浮夸文风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李东阳要向天下读书人宣扬的是清绝的古文之风!

    ......

    ......

    注1:科举考试时,由官方撰定或录用考中者所作,以为范例的文章。(未完待续。)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3413/ 第一时间欣赏寒门首辅最新章节! 作者:一袖乾坤所写的《寒门首辅》为转载作品,寒门首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寒门首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寒门首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寒门首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寒门首辅介绍:
弘治五年,四海靖平。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逗弄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 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 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寒门首辅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寒门首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寒门首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